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认同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入组织,找到“家”
热度 23 何裕民 2015-8-6 16:28
多年前,我们在南通地区做了场大规模调查,调查了两千多位患者及其家属,发现一个规律性现象:凡加入当地康复乐园等社会团体的,康复效果就是好。这些是癌症患者的自救团体。因此,在那之后我们积极推进这种自救组织的建立。当然,这还涉及另一方面,患者本人应该有主动意愿,寻求他人帮助。至少主动有意愿参与社交活动,在嘻嘻哈哈过程中,赢得了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特别是和已康复者经常交流,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正能量,促进康复。 在我的门诊患者里,有四位患者从2006年开始自发组成一个小团队,包括三男一女,三个男性都是晚期肺癌患者,女性则是卵巢癌肠转移者,病情都比较重。他们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常来看病而相识,年龄相仿,无意间组成了一个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非正规团体。开始,他们常凑在一起打牌、聊天,约在一起娱乐。而后,结伴近郊旅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久这些患者一个个走出癌症阴影,队伍也越来越大。现在,这支队伍已经增加到20~30人。非常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凡是进入这个团队的,原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患者,逐渐变得阳光了;有些晚期患者,比如说囊腺癌全肺转移的,晚期肺癌骨转移的,进去后,居然一个个都神奇般地活着。他们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自娱自乐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康复过程。这就是相互之间给予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就是通过相互凝聚在一起产生的。 在世纪之初(2002),笔者主编国家级教材《现代中医肿瘤学》时,我们就积极建议患者自救时,加入“组织”,找到“家”,倡导回归社会,实现社会康复。 但需要强调的一点:这类组织中,核心人物一定要很阳光,有正能量,千万别和只有消极负能量者厮混在一起,除非你比他气场更强,能够扭转他。笔者早就注意到:健康有群集现象。常与健康者为伍,可帮助自己守住健康;常与病恹恹者交往,你也会受累!包括观察到肿瘤患者出院后经常和谁联系,和谁在一起,长期与哪些人交往,都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康复。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1230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大学城模式被指降低学生对大学认同感和亲密度
redtree 2014-11-4 21:30
大学城模式被指降低学生对大学认同感和亲密度 作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11/4 13:31:53 大学城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如何更新 核心提示 一座大学城,学生住城里,老师住城外,几十公里的距离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人说,把课堂变成车间,老师按点来,到点走,教学缺失人文氛围的塑造,老师把精力都花在了完成任务上,讲课质量没法保障。也有人说,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和同学、老师、周边环境、周边行业,有体验、互动、人脉关系建设,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也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其实,大学城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学生对大学认同感和亲密度的降低。而师生关系的更新,交流平台建设,需要教学双方共同的探索。 上海松江大学城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园区:入驻的7所大学之间只用绿化带隔开,所有学生住在统一的学生公寓里,上课时各去各的大学。按照园区内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生萧蕾的说法,“没有在学校里念书的感觉,像是在以前的大国企,每天早上从家属区到厂区,晚上再浩浩荡荡杀回来”。 类似的大学城在中国遍布东西南北:重庆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北京良乡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昆明呈贡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离市中心远。 一座大学城,学生住城里,老师住城外,而且往往是相隔几十公里的城外,除了上课,他们还见面吗?师生之间如何处理这种“异地”关系? 学生说:为了赶班车,老师下课都很“及时” 大学城是一个舶来品,起源于欧美。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聚集到一起,大学周围或者大学校园本身就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镇。典型案例就是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然而,大学城传入中国后,出现了因果关系的倒置,从“有大学才有城”,变成“有城才有大学”——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平地起高楼,把若干大学搬迁过来,不过几年,大学城速成。 从上海松江大学城到市区,最快的交通工具是时速高达100公里的9号线,需要半个小时。对家住市区的老师,学校每天有班车接送。 大一刚进校,萧蕾就发现学校的晚饭供应得特别早,每天下午4点半下课就能开饭。“后来知道,为什么下课那么早,因为老师们都要赶班车,在晚饭前到家,所以重要的课不会排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 萧蕾和同学们都觉得,老师住市里,学生住郊区,师生关系肯定会疏远。“老师和学生,都是上完课就走人。辅导员唯一一次来我们寝室是大一。我们最熟悉的人是宿管阿姨,我至今记得她的‘音容笑貌’,很多老师的样子都已经模糊了”。 沙青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这所大学位于昆明呈贡大学城,进一趟城坐公交车要两个小时,所以学生们“基本不进城”。被中学生深恶痛绝的“拖堂”现象,在这里绝少发生。“老师一早坐校车到学校,中午和下午各有一趟车把他们送回城里。”沙青说,“如果没赶上校车就麻烦了,所以老师下课都很及时,有时候还提前三四分钟。” 天津师范大学位于天津西青区大学城内,学生张连昆曾在大一的时候,足足坐了1个多小时公交车,赶到市中心的南开大学听讲座。“为了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出现,我再也没去过南开”。 拖家带口的老师一般住在市区,有的青年教师住在学校宿舍。张连昆说:“现在网络发达了,和老师交流不一定要面对面,邮件、QQ 、手机都行。现在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很强,不会因为老师不在身边,就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无论是否身处大学城,与老师的交流方式都以电子邮件、电话等通讯手段为主,“面对面”并非首选。除了上课,学生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学生也没这需求。很多学生对“答疑”、“开放日”这样的活动已然陌生。张连昆笑言:“没觉得和老师关系疏远,因为本来就不近啊。” 萧蕾认为,大学本身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师生关系并不需要多么“亲密无间”,只要保证有需要时学生能找到老师就行。她说:“大学城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学生对大学认同感和亲密度的降低。整个大学城,灯红酒绿,各种小餐馆、小旅馆林立,什么店都有,像一个县城、小城镇,就是不像大学。” 老师说:这样的奔波对教学是不利的 重庆大学城距离市区三四十公里,建设时的口号是“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大学城内有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重庆大学城在规划时特别辟出了教师住宅区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周宗凯就住在大学城内。 周宗凯告诉记者:“学生与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这种耳濡目染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课堂。”作为影视动画学院的老师,他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做事,“晚上也会有学生来我的工作室,一起聊聊天、吹吹牛”。 “课堂讲解的仅仅是知识和理论框架,很多细节的体会和领悟,是没有时间和办法在课堂上讲的。比如学生来我的工作室玩,我给他们倒茶;再有别人来,他们也就会主动给人倒茶。这些都是在日常的合作和交流中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周宗凯说。 在一个“关于广州大学城师生关系状况”的随机网络调查中,共有333名大学生填写了问卷。他们在对当今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的评价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了“一般”。理想的师生关系,在“朋友型”、“长辈型”、“权威型”、“陌生人型”4个选项中,有70%多的学生选了“朋友型”。关于课余和老师的交流机会,选“经常”的只有7.5%,“很少”和“几乎没有”的超过九成。 周宗凯觉得,很多大学城在规划中没有设置教师住宅区,是一个失误。不住在大学城里的老师,一下课就得赶路,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 “这样的奔波对教学也是不利的。现在大学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抓教师考勤,老师每天得一大早出门,迟到还算教学事故。管理成本越来越高,但本质问题——人文化的师生交流平台建设,反而没有解决。把课堂变成车间,按点来,到点走,缺失人文氛围的塑造。老师把精力都花在了完成任务上,的确是没迟到,但讲课质量没法保障。” 而对多建在“荒郊野外”的大学城,周宗凯也持保留态度。“用大学城驱动周边的城市化,这个战略是对的,但应该考虑到大学城本身的完整性和城市化程度。把大学和都市生活分开,学生接触不到城市中的人,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如果这样,那不如让老师把自己的讲课视频直接发给学生。”周宗凯说,“学生在大学中,应该和同学、老师、周边环境、周边行业,有体验、互动、人脉关系建设,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也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专家说:师生关系疏远和大学城没什么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认为,大学时代的师生关系不需要像中学时代那么紧密,大学本身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如果还要求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那就是一种退步。 宋振韶说:“学生如果渴望和老师多交流,这种渴望非常珍贵,但并不一定要见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比如,关注老师的微博、微信,就能知道老师日常的想法、动态。另外,可以在班级聚会、老师讲座等场合来弥补见面少的遗憾。学生也要更加珍惜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宋振韶说:“在大学城的特定环境下,学生期待和老师交流,可以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创造机会。通过努力得来的机会,也会更加珍惜,变不利为有利。” 在宋振韶看来,我们现在忧心忡忡的“师生关系疏远”,和大学城没有什么关系,即便都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师生见面少也很正常,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希望经常见到老师,这不太现实。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生涯规划,而不是期待老师时刻谆谆教导。这有点像小学生模式”。 什么是合理的师生关系?宋振韶建议,对本科生而言,就在课堂上多和老师互动,如果还不够,就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留下老师的联系方式,课后继续请教。对研究生而言,导师一般会有固定的例会、节日聚会,或者还有旅行,这些就足够了。
个人分类: 教育|1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提高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
热度 2 yifengyejin 2012-12-6 11:06
我是来自新疆的一名汉族,长期在外地上学。每当内地的朋友听说我们是新疆人的时候,都表现出非常的吃惊的表情,很多奇怪的问题都来了,1 你们是以部落为单位吧。2 你们是骑马上学吗?3 你们是不是可以随意杀人,可以佩刀?等等 这都说明内地的人不了解新疆。 新疆原有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 13 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壮、撒拉、藏、彝、布、依、朝鲜等 34 个民族。 我还有一些新疆维吾尔族的同学,因为他们特殊的外貌特征,经常被人问到:“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当自己的同胞经常问你是中东的吗?土耳其还是阿拉伯?身为中国人的他们会多么难过呢。 我个人也认为,政府应该提高新疆的宣传度,让大家能够了解中国最大的省份新疆,祖国的西部我们这一群人。 维吾尔族的兄弟们,因为 特殊的民族体制和饮食习惯 ,造就了他们有 很好的体能 ,那为什么中国的很多 体育项目 很少有他们的身影呢。 不要说他们难管理 。我认识的很多维族朋友中,很多都喜欢踢 足球 ,而且技术应该比现在的国家队要好,为什么中国足球中没有出现他们的身影呢,全是一群体力跟不上的人。是因为 选拔机制 的问题,还是怕人家指责我们 中国队里出现在了外援 呢?值得我们深思。 让政府和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不要什么节目和活动中,出现的都是汉族,中国对外的形象展示也是以汉族为主。国外一提到中国人,就是汉族人。我们也可以让少数民族参与到大部分的活动中来。体育赛事:如足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等等体力和技巧都很好,他们也很喜欢足球。为什么他们上不去?
43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伤不起
liuyingxiang 2012-3-2 18:29
[转载]伤不起
《伤不起》,用时下最流行的用语,描述了幸福存在于虚拟讯号中群体的认同感、或是感情世界里可触摸的真实占有。作词人林夕在歌词中描述的“不是爱不起,只是伤不起,只知道坚持脆弱浪漫”;“不是不爱你,只是伤不起,不断在分享没想过分担”,让这首歌就像是一个时代现象的批注。郁可唯完美的唱功与表达就像用微笑在唱着悲歌,只有听过郁可唯的歌才能知道真意,也或者知道何处寻找真情。《伤不起》是台湾偶像剧《小资女孩向前冲》的插曲,收录于郁可唯的专辑《微加幸福》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货无关定律(To葡萄皮)
热度 4 iwesun 2011-5-14 13:34
海货无关定律(To葡萄皮)   海货是个专有名词。   和一切专有名字一样,是有严格边界的。      和出不出国无关,和回不回来无关,和有没有真本事更无关。   落魄和你的事业和专业的成功无关。   就如同金钱并不是幸福的必然和充分条件一样。      落魄的根源来自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专业在任何时代,都扮演一个工具的角色。   社会人,其本身就是具有“工具人”的义务的。   一个只能扮演“工具人”的社会人,   其落魄是必然的。         无论,那个南非的忽悠,有几辆奔驰车,都无法摆脱。   社会人不会因为爱因斯坦的专业,而给他多一张选票。   这是你的天花板,只能在“工具人”中无限成长。   如果,你只立足于“本事”,立足于“真本事”,   你根本无法摆脱“工具人”的下场,      智慧本身就是原罪,   专业越高,罪孽越深。   你还没有反思和忏悔,   你只能在工具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伴随着一种绝对自恋的自我膨胀,   你怎么可能不失魂落魄?   因为,你根本没有魂,   你根本就不信他,   你信的是工具,   你的工具。
19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温柔中的师长风范
热度 1 chile 2011-4-24 16:06
很多院系的实验室里都有微波炉和电冰箱,但像李艳梅老师这样和微波炉、电冰箱分享一个办公室的教授却不多见。   今年44岁的李老师是化学系的“十佳教师”,在网上有着“清华土著,德国深造,非常牛,人也好”的评价,而那句“什么叫超共轭呢?就是电子本来不能共轭,但它超水平发挥一下就共轭了”的名言,更是在化学系学生间广为流传。   亦友亦师:“朋友”与“崇拜”   接过“十佳教师”的贺信,李老师觉得:“学生给我这么大的一个回报,我真的是很不好意思的,学生们很好的。”   说到受学生喜爱的原因,李老师认为“首先一定要把学生当朋友,让学生有一种认同感。对学生的任何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跟学生讲话就要直接看着学生,不能心猿意马。”   朋友般的尊重也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与追随,当年上过李老师课的很多学生后来都加入了李老师的课题组。“他们遇到一些大的东西就会跟我聊,比如有同学今后想从政啊,会跟我聊一聊。”讲起学生的成就,李老师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视学生为朋友,李老师同时也认为好老师最好是“高大完美、值得崇拜”的。“关键时刻老师还是要能制约住学生,因为学生们毕竟年轻,有些事情可能就放任过去了,老师们是过来人,不希望学生再犯这个错误。”   宽严并用:微波炉和考勤表   “冰箱、微波炉就是让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归属感。”李老师说办公室墙边的冰箱里都是学生们放的食品:“我在这儿坐着,他们热饭、进来拿个酸奶吃,都没有问题的。好几次我进来,学生在那吃西瓜,也是看一眼,‘李老师吃不吃啊?’我说不吃了,他们就继续吃。”   尽管在西瓜一类的事情上不以为意,李老师也有要求严格的地方。在办公室门背后,挂着张大白板,上面是手绘的考勤表。下面的空格里贴着磁贴,标出课题组里每个研究生当前所在的地点。“他们平时要来签到。”李老师解释道,“我这个人就有时候也是蛮严厉的,也笑,但是到关键时候也是蛮严厉的。”   课题组里的研究生有时也叫李老师“老板”,但对于“老板”二字,李老师却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老板’就是‘交到这儿来了,你要对我负责。’研究生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我就是要对他的学问负责,对他今后的发展负责,对他的为人处事负责。”   柔中有刚:维尼熊与“立身之本”   作为以“忙”著称的清华教授,李老师常常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我不能保证一个星期能跟他谈一次话。”李老师的儿子今年14岁,正在念初中。“他喜欢程序设计,参加高中生的比赛还拿了一等奖,蛮不错的。”像任何母亲一样,李老师谈起孩子来总是欢喜中带着一点批评,“爱玩,初中生还玩捉迷藏,心态蛮年轻的。”尽管觉得有点幼稚,李老师和先生还是决定“就随他吧,开心一点。”   “开心一点”的人生哲学从李老师的水杯上也可以窥见一斑:水杯上印着憨态可掬的维尼熊。“我特别喜欢小熊维尼。后来人家拿给我一个维尼,我觉得不太好意思,你一个教授车上挂个维尼熊,就把它挂在后备箱盖上,一打开就能看见。它就是有一种很乐观、心态很好的生活态度。”   不过“心态好”在李老师的词典里,绝不等于对待学术和工作的得过且过。“不管是在学术圈还是什么地方做,你要有自己立足的根本,有自己的实力和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做学术,就是要做得跟别人一样好,这样才行。”强将手下无弱兵,李老师的研究生们在很多时候都能独当一面。“他们蛮自立的。”李老师颇为骄傲地说。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2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理相容——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认同感的条件
pingyao25 2009-12-29 22:25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除了最简单的学术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会在对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等感悟和体验中彼此影响、共同提高,因此,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彼此认同感的制约。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认同感首先需要彼此在心理上的认同。师生间的心理交往和交流既有认知心理的交往,也有情感心理的交往,并表现为双向互动性。 其一、从认知心理交往来看,导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认知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那里获取认知活动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节自己的付出程度和方式;于研究生而言,研究生也要能认同导师的教学理念,并将这种对理念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师生之间就存在着认知心理信息的双向互换。 其二,从情感心理来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动力和支柱,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是以情感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激励为基础的。在这种双向互换的心理关系中,师生交往体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使师生关系摆脱了既定的导师和研究生的角色束缚和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中,实现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通过这种交往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友好、谅解、亲近、依恋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教学的环境。 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维系,不仅仅靠双方心理的认同,更需要上升至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心理相容,从而在导师和研究生学术团队之间、研究生个人之间,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互相接纳、互相理解、互相认可。心理相容能形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的聚合作用。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相容师生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彼此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导师的行为能引起研究生相应的响应和肯定,研究生的行为才能获得导师的信任和肯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3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