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代中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安立志:孟德斯鸠眼中的古代中国
fqng1008 2019-5-16 07:47
(《检察日报》2016年12月09日) 孟德斯鸠画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两次向官员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大概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这本书中特别提到了中国,并对法国与中国进行了对比。他所说的中国,当然是指古代中国,至少是十八世纪前的中国。 那时的欧洲,囿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的见闻,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往往不切实际。而其言论让中国人最“受用”的当为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1694—1778),尽管他声明在先,“我们不应盲目地崇拜中国人的长处”,然而,他一个“但书”,竟然给中国封了多顶桂冠:“他们帝国的政体实际上是最好的,是世界上唯一完全按父权建立起来的帝国(这并不阻止中国的官员责打他们的孩子),他们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如果一个行省的长官在离任时不能赢得他百姓的称赞时,就要受惩罚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奖励美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使入侵者采用他们法律的国家……”(《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这种褒奖之词,就连当时的中国人,恐怕也不好意思“笑纳”。 孟德斯鸠(1689-1755),与伏尔泰是同时代人,他与伏尔泰和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客”。由于久仰孟德斯鸠的学名,今年4月游览凡尔赛宫路经附近街区时,导游指示了孟德斯鸠铜像所在位置,我趁午餐时专程跑过去为之拍照。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人们只知道,孟德斯鸠在书中提出了那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的著名论断,他在本书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已经物化为美国的政治制度。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本名著中有多处涉及中国的段落与章节。孟德斯鸠在写作中,参阅了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如《中华帝国全志》《耶稣会士书简集》《鞑靼史》等,并与来自或到过中国的人士进行广泛交流谈话。 在这部名著里,孟德斯鸠将世界上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类型。共和政体的原则是品德,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这里的恐怖是指“国家恐怖”,“国家恐怖”是比当今的恐怖主义(如ISIS)更为恐怖的东西。他认为,十八世纪时的“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论法的精神》上)。如果理解了这些,我们就理解了我们后来推翻满清政府的必然。 孟德斯鸠的一生,在时间跨度上,历经清朝的康雍乾三代,那是满清王朝的盛世。他对中国政体的分析,当然存在历史的局限。不过,他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缜密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了其思想的深刻性。在他看来,“在专制政体之下,君主把大权全部交给他所委任的人们”,为防止有些人“有可能在那里进行革命,所以就要用恐怖去压制人们的一切勇气,去窒息一切野心”。“任何人对皇帝不敬就要处死刑。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叫不敬,所以任何事情都可拿来做借口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去灭绝任何家族”。“如果大逆罪含义不明,便足以使一个政府堕落到专制主义中去”。 “不敬”“大逆”这些罪名的共同特征,就是没有精确的标准和要件,从而为国家恐怖预留了无限的扩大空间,也给执行者提供了无限的自由裁量权,周纳罗织,竟为常态;栽赃告密,蔚成风气。康雍乾时期的大规模文字狱,恐怖造就盛世,盛世依赖恐怖,正是当时万马齐喑、路人以目的制度原因。 孟德斯鸠统计,“中国在历史上有过22个相连续的朝代”,其实每一个朝代都不想成为其中的二十二分之一。这一点,秦始皇的“就职演说”体现得最为明确,那就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然而,中国历史上的这几十个朝代,多则数百年,短则十几年,无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全部沦为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 孟德斯鸠似乎已经觉察了中国社会治乱盛衰的历史规律,他指出:“大体上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朝代开始时都是相当好的。品德、谨慎、警惕,在中国是必要的;这些东西在朝代之初还能保持,到朝代之末便都没有了……”孟德斯鸠这部书出版于1748年,时值清乾隆十三年,比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早了将近200年,可见孟德斯鸠思想的历史穿透力。 中法两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也是孟德斯鸠的兴趣之一。他指出:“各民族的不同性格是品德与邪恶的结合,是好和坏的品质的混合。”他认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坏的”方面有两点是突出的,一是无信,一是贪欲。这种断言我们当然不会轻易接受,姑妄听之:“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信实的感情,但它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信实。”如果“贪利之心……法律并没想去加以限制……一切用术数或狡诈取得的东西都是许可的”。从法意的角度而言,他并非毫无道理。今天的中国法治之路,正是要破除这种陋习。 儒、道、法是我国本土的古典哲学,但在愚民这点上,三种哲学却是相通的。儒家要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法家认为,“民愚则易治也”(《商君书·定分》)。道家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也”(《道德经·六十五章》)。孟德斯鸠认为的中国民族性里的这些特点,正是两千多年专制政体高压下形成的畸形的民族性格。不过,孟德斯鸠看法更深一层:“绝对地服从,就意味着服从者是愚蠢的,甚至连发命令的人也是愚蠢的,因为他无须思想、怀疑或推理,他只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意愿就够了。”正因如此,启蒙曾经成为中国近代最紧迫的任务。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今天的中国距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已近270年,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行。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画说科技史——开篇语
热度 9 Einstein 2018-2-20 11:14
按:拙文发表《百科知识》2018年02A刊(发表时题为“为什么要画说科技史”),算是年度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或者开篇语。该系列文章准备用“画说”或“图说”的形式,基本按照年代顺序,介绍图画中(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史(其实可能多的是技术史)。个别案例可能与笔者过去一些小文重复,敬请谅解。 感谢张小萌编辑长久以来的 支持。此文算是农历年后的第一篇博文,正好下文开头是一则有关狗的例子,祝读者朋友狗年旺不停! 画说科技史——开篇语 史晓雷/文 在2018年,笔者会在《百科知识》写一系列“画说”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文章。一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史”,有的读者朋友可能有些不耐烦,觉得这样的主题实在没什么好讲的,不但正式的教科书中讲授过不少,而且在各种通俗读物和电视节目中“耳濡目染”,即便我不说,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一些读者不但对这样的主题生厌,甚至反问道:你这葫芦里究竟有没有新药,或者到底有什么新的讲法。这的确也是我自己掂量了好久的事情,不但现在的读者水平高、眼界宽,往高深里说是学术鉴别能力强,往通俗里说是不容易被忽悠,而且恰逢《百科知识》改为彩版,不能因为我每月一篇的下三烂文章而殃及这份刊物。故在系列文章呈现之前,需要给读者交代三点,首先介绍下我为什么选择这个“画说”系列,其次交代下“画说”的主要思路和内容,然后再谈一点方法的问题,以便读者朋友能“有所期待”。 一、 为什么要写“画说科技史” 这里我主要给读者释疑为什么是“画说”。“画说”这个词这些年已经时髦起来了,“画说”的载体或者手段,主要是各种图像,但“图像”这个词有点学究,我尽可能不使用它,而用更温情的“画”、“图”或“图画”代而言之。读者对“画”都有直观的感受和印象,故这个系列便起名为“画说科技史”。“画说”内容的读物风行起来的原因无非两个。 首先它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许多人已经没有精力和耐心沉下心来伏案去读砖头厚的纯文字读物了。如果有,那只能是出版社的编辑在校对学术读物。因此,“画说”类的读物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话,你心里可能又犯嘀咕了,这系列文章不会是很肤浅的文化快餐吧?我想不至于,这便是接下来要解释的第二点:“画说”有它自身的魅力和威力,这里不谈干巴巴的理论,举两个例子以正视听。 图1 8000年前阿拉伯用狗狩猎场景 第一个例子是有关人类最早利用狗狩猎的图(图1),这是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17年11月的《人类考古学杂志》。 (按:此文线索最初来自科学网一则报道,英文原文见: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416517301174?via%3Dihub , 上图即取自该文 ) 他们在阿拉伯沙漠一条河流故道边缘的砂岩崖壁上,发现雕刻有一名猎人拉弓捕猎的场景,猎人身边有13条狗,其中两条狗的脖子上系有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猎人腰间。研究表明,这些雕刻或许可被追溯到8000多年前,是有关狗的最早描绘;那些绳子或是皮带,表明人类比此前认为的早数千年就已掌握了训练和操纵狗的技术。论文作者之一、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动物考古学家佩里(Angela Perri)说:“即使有100万块骨骼也不能告诉我这些图画所描绘的。”可见这些崖壁上的图画对科学家有多么重要。当然,如果这些考古学家足够幸运的话,也可能发现能反映当时狩猎活动的遗存,进而再推测当时的场景,但是这些图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场景,真是天赐良“图”。 第二个例子是我亲历的。去年我在写一篇科普文章时,看到1868年《上海新报》的一则新闻,首次谈到了在国内出现的自行车: 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这里谈的两种自行车,后一种还可隐约想象,因为总之是在“踏动”,至少人是骑行于车上的,至于前后车轮是否大小一致,并不清楚(早期有一种前轮小、后轮大的自行车);只是这里谈的第一种自行车,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不知道读者朋友能否想象出?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自行车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直到去年的一天,我在翻看国外《世界史中的能源》( Energy in World History )时,看到一幅早年自行车的图(图2),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当年上海的那种自行车嘛。这种自行车既没有踏板,也没有链条,骑行者半坐似地跨在车梁上,然后左右脚依次蹬地而行。 图2 1816年出现在欧洲的自行车 幸亏这张图,否则真难以想象当年上海滩上出现的这种自行车。 从这两个例子,大致可以理解“图画”在科技史方面的独特作用,我接下来准备写的系列文章,大致按照这样的目的,也即找一些尽可能少见、但极具说服力的图画,印证或阐释了某条科学原理,呈现了某些生产劳作或技术场景,等等。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一系列文章会涉及到哪些图画呢? 二、 图画的范畴有哪些? 如果要论我国最早的“图画”,那得追溯到早期的岩画和彩陶纹饰。内蒙古阴山岩画最 早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前,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但早期这些岩画和彩陶纹饰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并不大,或者说直接反映科学技术的内容还很少,很难系统展开,因此系列文章便不会涉及它们。 首次大规模用“图画”形式呈现、反映社会生活的是汉代,其载体便是通常说的汉画,即汉画像石、画像砖和汉代壁画。大量汉画得以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汉代统治者对孝道观念的倡导,厚葬风气盛行。汉画的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骑出行、农事劳作、庖厨酿造、百戏舞乐等。尽管有关科学技术题材的汉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由于考古发掘汉代墓葬之多、汉画文化之丰富,整体看科技类题材的汉画也蔚为壮观,完整、生动、细腻地反映了汉代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 曹魏时期上层提倡薄葬,一方面是深察东汉厚葬之弊,一方面是当时经济凋敝之故,因此中原地区的厚葬之风有所收敛。魏晋时,甘肃一带地山高皇帝远,一些地方官员、豪绅在墓葬中安放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彩绘砖。这些彩绘砖的一大特点是反映世俗生活,汉画上常见的忠孝节烈、神仙祥瑞图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生活场景,采桑、耕耙(图3)、播种、杀猪、椎牛、汲饮、烧烤等等,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图3 甘肃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彩绘砖(耙田图) 我们的“画说”系列,如果忽视或者略去了敦煌壁画,那将是多大的罪过和遗憾。余秋雨的散文《莫高窟》写道,“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我没有去过敦煌,但在敦煌研究院王进玉研究员的《敦煌学与科技史》中“抚摸”过它的厚重与沧桑。由于莫高窟全盛时期是在隋唐,因此可以说它前承魏晋南北朝,后接宋元,加上现存隋唐绘画极少,故莫高窟壁画尤显珍贵。更不容易的是,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菩萨像、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以及其他各种经变,多谢当年的画匠手下留情,为我们还留了一些有关科技的内容,善哉,幸哉! 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绘画写实技巧登峰造极,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不爽毫厘。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并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夫复何求!读者朋友们应该对宋代部分抱有十万分的期待。 明代也可以当仁不让,不过不是绘画,因为明代写意画渐兴,写意画对谁伤害最大,对我们研究科技史的,因为写意画讲究神似或者神韵,“神韵”究竟是什么东东,谁能说清楚。通俗地说,写意画主观性比较强,“图像证史”的手法对它们一筹莫展,所以干脆放弃。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明代馈赠了我们另一种无价之宝:版画。明代的版画是随着版刻的兴盛而起,特别是明代后期达到鼎盛,郑振铎先生在《中国版画史》盛赞万历、崇祯时的版画创作光芒万丈。明代后期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版画便是历史的见证者。 清代图画方面的素材比较多,众彩纷呈、眼花缭乱。我们会涉及外销画、石印版画和老照片。外销画是一种贸易画,兴盛于18和19世纪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带,中国画师采用西洋手法绘画中国风物,大部分销往欧洲。外销画中的风俗画与科技史关系最密切,尤为珍贵。石印版画随着晚清石印技术的传入而勃兴,至于什么是石印技术,暂且不表。《点石斋画报》是晚清石印版画的典型,其中出现了许多西洋高科技,中西文化碰撞、激荡,妙趣横生。西方的照相技术传入,从某种程度上说结束了“图像”在考证科技史上的话语权,同时作为图像新锐记载并建构了尘封未久的历史。 上面大概是系列文章主要涉及到的图画素材,不过仅仅依赖它们是不够的,因为随着近些年考古不断挖掘,一些墓葬里的实物(有时可能是明器模型)更具说服力,还有考古学界、科技史界不断推进的研究成果,也在刷新着我们对古代科技文明的认知,这些均会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涉及到。总之,我们是以图画为主,但素材上兼容并包。 葫芦里这么多灵丹妙药,你是不是已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兴奋不已了。莫急,莫急,每月连载,敬请期待。 三、如何 看透“图画” 我不希望读者朋友从前面的文字中得出如下的认识:图画证史就是所见即所得。也就是 说读者不要认为有了图画这件法宝,便可畅通无阻了。非也!我们不讲空洞的理论,直接来例子。图4是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上一处场景,河岸旁、田埂边,一座圆形草棚,草棚下画一木轮,不远处有一妇人似到田间地头送饭。请问:圆形草棚处仇英究竟想表达什么?我想大部分读者无从知道,一些读者根据画面的场景,可能会想到是不是有关灌溉的什么东西,极少有读者能知道这里描绘的是一种灌溉机械——牛转翻车。你可能不服气,说凭什么说它是牛转翻车,为什么不是简易的凉亭。首先,它的确不可能是凉亭,你要仔细看,棚子下的木轮是带齿的,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大木齿轮。然后它在河流和田地之间,再加上不远处还有一具双人脚踏翻车(龙骨车)的场景,综上可以断定它是牛转翻车无疑。你又问了,牛哪里去了?从画面上没看到向田间的流水,因此应该是一具闲置的牛转翻车。从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用图画来印证历史,有时即便有了画,由于读者的背景不同,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年代久远,一些古老的技术早已消失或者极少见到,更造成了认识上的隔膜。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幅画,由于画家本人对描述的事物不熟悉,可能会描绘一种完全不合科技常理的事物,也会造成“所见非所得”的结果。这时便要十二分的小心,不能乖乖栽倒画家“挖”的坑里去。 开篇的话就到这里吧,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趟神奇而美妙的“画说科技史”旅程! 图4 仇英本《清明上河图》(部分)
个人分类: 图像证史|8721 次阅读|49 个评论
史海智贝:《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简介
热度 13 Einstein 2017-10-12 09:38
按:拙文刊载于2017年第5期上海《科学》杂志,感谢该刊张毅颖编辑的支持。本人参与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其中5个条目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也算“王婆卖瓜”吧。不过,该书的确算比较通俗的介绍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一本概览性的书。之所以称为概览,因为大部分项目为2页的篇幅,无法具体展开。如果说遗憾的话,就是该书其实配套制作有一张便于参考、阅读的挂图,如果该挂图设计成折叠装,便于携带的话,同时作为赠品与图书一并销售的话,就很棒了。目前挂图似乎并不出售,流传范围很小。 2016 年 6 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编著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以下简称《发明创造》)出版,该书分“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部分,列举了 88 项相关条目,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它们的内涵、产生(或创造)的时间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可以说,该书的出版,不但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几十年的结晶,而且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和认知的新视野,基本解决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创造到底有哪些的问题。该书依学术惯例在引用上均注有文献出处,行文表述通俗流畅,总体而言是近些年推出的一本不可多得的面向公众的中国科技史读物。 一、前人研究 在介绍该书遴选的 88 项条目之前,需要介绍下前人的研究或总结。最早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项目进行条目式列举的是英国的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 1954 年,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中按照英文字母从 A 到 Z 列举了 26 项中国传到西方的机械和其他技术,它们有龙骨车、风扇车、提花机、缫丝机、独轮车等。不但如此,李约瑟还考证了中国和西方各自出现相应技术的时间,并列出了西方落后中国的“时差”。在李约瑟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的同时,对中国古代科技有浓厚兴趣的美国作家坦普尔( Robert Temple , 1945- )基于李约瑟的研究成果,在 1986 年出版了《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该书按照农业、天文学和制图学、工程技术、家庭用品和工业技术等 11 个门类列举了 100 项成就。对比可知,李约瑟的 26 项集中在机械技术方面,而坦普尔拓展到了整个中国古代科技领域。 1995 年,科学史所金秋鹏研究员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选取了 100 项成就,编就了一本书《一百项中华发明》。近年来,科学史所华觉明研究员在总结、提炼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方面用力甚勤。 2008 年,他就提出了我国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 24 项原创性重大发明,其中包括粟作和稻作、蚕桑丝织、琢玉、木结构营造技艺等。在征询同行的意见后又作了扩充, 2014 年他列出了 30 项重大发明( 按:今年华觉明研究员、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组织出版了《中国三十大发明》,大象出版社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史所认为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与全国科技史同仁一道,重新梳理和考量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创造成就,列出一份新的名单。 2015 年 1 月 28 日,科学史所在《光明日报》公布了 85 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并在 2 月 23 日《光明日报》就公布后社会的反馈意见做了介绍说明。此后又对个别项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最终成书出版的 88 项。 二、遴选标准 那么这 88 项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的遴选标准是什么?研究组成立之际,关于项目的遴选标准已形成统一认识,并在随后的调整过程中一以贯之。这三条标准是:一,突出原创性;二,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如果某项成就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再好不过了,比如著名的四大发明。有的项目可能只包含了其中两条或一条,但在相关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也可入选。兹举三例解说。比如战国中期《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是世界上首次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正确解释此物理现象。不但具有原创性,而且反映了当时墨家学派在光学探索方面的杰出成就,因为直到公元 10 世纪,阿拉伯学者海什木( Ibn al-Haytham ,约 965- 约 1040 ) 才做了更精准的描述。比如 11 初由苏颂、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综合运用了齿轮传动、链传动、杠杆机构、棘轮机构、凸轮机构、滑动轴承等,是我国古代机械的集大成之作,原创性与技术水平均非常突出。再比如柑橘栽培,发源于我国而且传到西方。目前柑橘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总产量超过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与柑橘栽培类似的还有茶树栽培等。 在遴选过程中,研究组严格按照以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为基础出发点,做到不空洞,要言之有物;不妄言,要言之有据;不说教,要言之成理。对于暂时还未定论的说法,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比如就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起源地的问题,采用了“它很可能最早出现于中国”这样的说法。比如指南车的传动机构,有人采用了具有自动离合装置的定轴轮系,有人采用了差动轮系。但一些技术史学者认为,这样复杂的齿轮机构在当时未必已经发明或者采用,因此这种复原只能算是为了实现目的的复原,而不是历史的复原。因此在指南车条目的行文中,对这些复原设计做了客观评论。除此之外,新近的考古成果不断丰富或者改写着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比如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的四部提花机模型, 2014 年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才提及,其提花方式过去文献从未记载,这样就完全改写了我国的纺织史。这次“提花机”条目利用了该考古成果,使公众了解到了最新的考古发现成果,增强了条目的时效性与权威性。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东汉陶作坊(明器),其中“水碓”(水轮和横轴阙失)意义重大。该作坊内还有风扇车、磨等,是东汉农事劳作“流水线”的见证。详见该书“水碓”条目或拙文《汉代水碓的考古学证据》(《农业考古》2015年第1期)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东汉车马出行图画像石 (编号068,表现了汉代先进的胸带式系驾法,本人拍摄) 《天工开物》中的龙骨车 三、意义与功能 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其意义何在?又能实现哪些功能,或者说它能用来干什么呢? 这本书的出版,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它提供了有关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的一个权威读本。其次它是中国科技史界学术成果普及化的一次重要尝试。最后它反映了中国科技史界研究范式的转向。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权威读本呢?前文已述,在此之前有好几个有关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的版本,遴选范围、视角和阐释各不相同,在某种程度上给公众造成了的混乱。这次,由科学史所牵头,组织国内外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严格推选、评审并编纂条目,从成立研究组到正式出版,前后近 3 年,充分听取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因此 88 项条目的认可度很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科研成果的普及是一个普遍难题,对科技史研究也是如此。从 1957 年科学史所成立算起,到现在整整 60 年了,我国几代科技史研究学者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尽管也出现过比较优秀的科技史通俗读物,但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与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队伍相比,通俗读物明显偏少,高质量的通俗读物更少。众所周知,科学史所曾牵头组织专家完成了 20 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这套书可以和李约瑟的巨著相媲美,可惜至今仍未出现面向公众或青少年的通俗读物,令人遗憾。这次《发明创造》的出版,算是研究型读物向通俗读物的一个过渡,因为兼顾学术的严谨性,部分文字仍有史料堆砌的痕迹,部分文字仍沿用了学术用语,未能转换为更晓畅的口语表达。值得欣慰的是,在出版该书的同时,另配套出版了一张彩色挂图,算是 88 项条目的直观呈现。 科技知识的传播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前文提到,在三项评选标准中,其中一项涉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没有传播,就无法谈影响;不知道传播的路径、互动过程以及在不同地域的接受等情况,科技知识的共享、普及、再利用等就是一句空话。近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大家有目共睹,其传播路径往往有迹可循。但古代的某项发明,比如西方的螺旋机构、我国的风扇车,它们是否影响了以及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又有谁能说清楚?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科技发明创造传播史的研究。当然,这些研究首先需根植于以往的研究,即先搞清楚某地域何时发明或者出现了什么,然后再从社会与境的视角理解为什么产生了这种发明创造,待这种拼图做得足够大时,自然就会产生知识传播的问题,为何此地先有、他处后出现,为何这种文化欣然接受,另一种文化始终拒斥等等。所有这些,要求新时期的科技史学者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史料挖掘,而要旁及一地区、一国家,甚至全球科技知识的创造、互动和传播过程,即要用人类文明史的视野审视科技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说,《发明创造》的出版,也是我国科技史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个缩影。 意义已陈,功能自现。《发明创造》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的窗口,一册在手,囊括所有。同时,以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为科普创作主题的单位或个人以之为蓝本,可以做大量的二阶开发,产生相关衍生读物。比如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改编,作为青少年的课外科普读物,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增瓦添砖。 总之,《发明创造》的出版,对撰写条目的专家而言,是科技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普及读物的一次尝试;对读者而言,是一览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精髓及其影响的旅程,不啻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个人分类: 科技史教学|13339 次阅读|35 个评论
韦小宝:古代中国与科学,骂人有理!
热度 4 zlyang 2016-7-2 11:59
韦小宝:古代中国与科学,骂人有理! 为什么“骂人有理”? 真傻还真不很清楚。只记得康熙皇帝( 注释 1 )跟韦小宝学会骂人后,大清国蒸蒸日上。 “被”骂的人怎么办? 因人而异。 如果是耶稣的信徒,一定要坚信“挨骂有理,挨打光荣”的伟大理论。( 注释 2 )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 有!绝对有! ( 1 )秘传的不公开科学。 ( 2 )天文观察、农业等。 但是,形式逻辑,的确弱于西方(古希腊),所以没有发展起“以实验和逻辑为工具”的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科学网曾经的热闹,真傻最早提问 )。但这不能否认 中国和东方古人发展了更高级形式的科学 。 说“古中国没有科学”,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阿 Q ,把自己的“ 主观想象 ”当成“ 客观事实 ”,从唯物主义看这是个悲剧。对于唯心主义,则是获得“完美胜利”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不知道 CIA 在中国有多少特工,就等于“ CIA 在中国没有特工吗”?( 注释 3 ) 没有时间说了。改天再说吧!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今天也一样。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具体形态。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 “学以致用”,是一种阿 Q 式的完美观点。 对于真傻而言,“学以致用”是神仙之术: 俺怎么可能知道将来要用到哪些知识呢? 可怜的阿道夫•希特勒, 不知道美国会有原子弹,英国已有图灵的密码机! 可怜,可怜!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07年01月14日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4/content_5604793.htm 人民网,2010年05月24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1679391.html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新华网,2013年03月10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10/c_124438876.htm 新华网,2016年06月22日 ,历久弥新的思想武器——党史专家谈延安整风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6/22/c_1119094427.htm 林炎平_新浪博客,2016-02-10,屠龙之术vs学以致用——为什么古中国没有科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0fd4390102wxqn.html 2015-11-19, 以下说法的出处,正确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36563.html 2015-12-22,中国历史上最傻的人之一:祖冲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147.html 2014-03-28,没钱当然可 以招研究生!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80050.html 2015-03-20,没有科研费是可耻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75874.html 2016-6-30,伟大中的伟大:耶稣与阿Q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7724.html 科学网专题《爱因斯坦的回信》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22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subjectid=223 注释1:康熙,是俺的前世之一。 注释2: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注释3:见 Chaitin 定理。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533 次阅读|29 个评论
对博文《 现代科学真的和希腊没什么关系 》的几个观点的商榷
热度 3 catchyou 2014-7-24 03:36
对博文《 现代科学真的和希腊没什么关系 》的几个观点的商榷 手机发帖,难免笔误,忘海涵。 1.关于对科学的影响不是靠数学或物理的几个公理的看法。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的基础是哲学。近现代西方科学一致推崇早期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祖师爷,而这些人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被人删改的事情,尤其一些死板的卫道士,中西方都是如此,比如古文经学派和今文经学派之争。但是,他们作品中对地理,气候等方面的论述,还有对远征,旅行记录等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删改,因为那是硬知识,没有实地调查的改动只会让自己现行。 2.对古希腊的灭亡。 古希腊文明亡于哪个民族,并不会影响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因为它的文明成果被传承并且发展了。反观中华文明从未被灭亡,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却极小。真正的文明成果没有国界。 3.关于盎格鲁等名族。 希腊时代的盎格鲁等名族还是野蛮人一群,后来站在希腊先哲们的肩膀上才取得进步,这些盎格鲁等等人在相当久的时间里以能够读写拉丁文为荣耀。 4.如果在希腊文明的原始启发下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么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现则是必然的。其实一次二次三次,以后的四次五次等都是为了便于描述历史的发展过程,关键要看发动机是什么。 5.中国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是致力于解释世界的东方哲学,正如哲学史上许多错误思想一样,其根本就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儒家把《易经》列为经典,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无人敢去质疑,申辩,推就,不然会被视为大逆不道,轻者无法入仕,重则会被戴上帽子无法翻身甚至丢掉卿卿性命。 6.至于中医,我的观点是,部分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中的经络,五行相生相克之类则是儒士们附会的。他们为了系统的解释这门他们自己眼中的科学,以高明的万能的《易》为基础,非常具体的 完善的 系统的 错误解释了医学。但 望闻问切 却是客观而又实在的。这种现象十分正常,正如道教根据阶级顺序安排自己的神仙排名一样,如同托勒密在神学基础上完成的日心说,都是在现有思想基础上强行嵌入附会的东西,现如今很多八卦风水仍然大行其道,让人愕然。 7.荀况先生是了不起的哲学家,可惜他老人家不如孔老大和孟老二那样被人崇拜,后人也没有去系统的 辩证的 逻辑 认识 征服和改造自然。 8.对墨家的评判,我完全同意赵老师的观点,墨家本来是最有希望发展为我中华的近代科学的哲学流派。 9.五四时期的青年的改革运动,并不是抱着不破不立的勉强态度进行的,而是强烈要求进步,在受尽屈辱的情况下,热切期望民族崛起的心态下进行的,并且对几千年的传统,尤其是儒家相关的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就算当时有激烈的变动,是恨铁不成钢的,绝不是别有用心。至于当下,网上精英和五毛的帽子乱飞,谁又愿意仔细辩理呢? 10.最重要的一点是,批评是批评不坏一个民族的,批评永远不会阻碍进步。批评分善意批评和恶意中伤,前者利于进步,利于自省,可惜现在还是太少,而后者根本就是浮云。只要你想进步,批评再多也不会阻碍进步。这点,我想说,让那些歌功颂德消失吧,让对我们民族的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点看法,希望能够和K网上众多老师交流,请大方指正。
个人分类: 观点评|915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从古到今的重大发明”中有关我国条目的评注
热度 6 Einstein 2014-4-5 19:00
科学网武夷山研究员在博文中把Wiki“从古到今的重大发明”中有关我国的条目用红色字体进行了标识(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82028.html ),笔者发现wiki这些条目有些值得商榷,不揣冒昧,写出一点评注,与读者分享。武老师已经说明,Wiki该页面中英文并不完全对应,以下评注也是针对中文版而言的,特说明。 1、前4000年,丝绸,中国 按: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距今4700年左右的丝带和绢片,似乎是我国最早的丝织品证据。此处说前4000年,即距今6000年?不靠谱。 2、前2000年,钟,中国 这里显然不会指机械钟,应该是指人造的天文钟,即圭表或者观象台一类的。山西陶寺古天文台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这两者的时间是吻合的。下图为陶寺天文台遗址复原后的日出图(实景)。 3、公元前6世纪,投石机,中国 《汉书》曾记载春秋时期《范蠡兵法》提到的抛石机,年代大致吻合。 4、公元前6世纪,弩,中国 我国出土了多部战国时期的弩机,笔者未见到有早于公元前5世纪弩的出土证据,因此此条年代略早。下图是笔者在2012年北京科技馆中国古代机械展中拍摄到的三国魏(公元241年)的弩机,示意图取自网络。 5、公元前5世纪,指南针,中国 指战国时的司南。 6、公元前1300年,汉字,中国 指商代的甲骨文,早期甲骨文在武丁时期,年代吻合。 7、1世纪,方向舵 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尾舵的实物证据,见笔者上一博客视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927do=blogid=781159 8、105年,纸,蔡伦 科技史界已经重新定位了蔡伦,是我国造纸技术史上的重大革新者。因为考古出土了西汉或者东汉时期早于蔡伦时代的纸。 9、132年,地动仪,张衡 地动仪,近些年争议比较大,早年王振铎先生复原的模型在历史教科书上广为流传。应该是一种验证地震的仪器,具体原理,学界众说纷纭,目前未有一致意见。 10、3世纪,独轮手推车,诸葛亮 这里一定指的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学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但倾向认为是独轮车。不过,独轮车在汉代画像石中已经出现,与诸葛亮没什么关系。下图是四川成都新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独轮车(左上角)。 11、4世纪,马镫,中国 我国最早的马镫形象资料见长沙出土的一具陶马左侧鞍下马镫(单侧),年代为公元302年有学者认为单侧形似“马镫”者并不是马镫;双马镫最早见于南京出土的一具陶马两侧,公元322年。下图为长沙出土的西晋青瓷骑俑,可见到单侧马镫。 12、9世纪,黑火药,中国 笔者引用潘吉星先生的说法:“8-9世纪的唐代有了原始火药的记载,10世纪前半叶唐、五代之际是军用火药的实验研制时期,而10世纪后半叶的五代、北宋之际,火药已处于实用阶段。” 13、10世纪,火药筒式火箭,中国 10世纪我国的火箭,一般是指把火药包捆缚在箭上的火器。火药筒式火箭,似乎是指火铳/火枪一类的火器,是12世纪上半页的产物。详细可参考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14、(第1个千年)木版印刷,中国 可参考张秀民著,韩琦修订《中国印刷史》,2006年版。 15、手纺车,中国或印度 李强、李斌、杨小明等曾发表《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基于刘仙洲先生手摇纺车图的考证》,笔者在此基础上重新考证,认为:中国五代时已经出现手摇曲柄纺车,南宋时已经出现绳网辋轮式手摇纺车,至此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类型基本完善。可参考《再探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丝绸》,2012年第8期)下图为莫高窟(第6窟)五代时期的立式纺车图。 16、1041年,活字印刷术,毕昇 严格说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梦溪笔谈》载。 17、1128年,加农炮,中国 这里应该指的是Yates与李约瑟等发现的大足宋代石刻中的火铳(形象),潘吉星先生认为命名为铳炮(金属火铳)是合适的。是否可以称为加农炮,笔者持质疑态度。 18、13世纪,砂纸,中国 笔者未发现此方面资料,暂存疑。 19、1498年,牙刷,中国 1953年,辽宁赤峰大营子村出土了公元959年的墓葬,发现两把象牙柄牙刷,头部各有8个植毛孔,分两排。 可见年代可以提早到公元10世纪。
个人分类: 科技史教学|798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国宝档案”中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提供视频下载)
热度 3 Einstein 2014-4-1 17:07
关于国宝档案这个栏目,我就不用介绍了。由于授课的需要,发现该节目一些视频正好可以在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课上可以用到,因此笔者从央视网下载后上传到这里分享。 国宝档案曾制作过“古代科技”专辑,一共8个节目,仅仅希望欣赏读者的可以直接在央视在线观看,网址是: http://opencla.cntv.cn/20130424/gudaikeji_PLAY10144991 如果有教学需求,或者希望保存的读者,可以从下面下载,笔者在原来8个的基础上,再补充2个,共10个(日后可能再补充)。每个文件大小为80M左右,由于此博客单个文件最大20M,所以只好分隔为5个压缩包。本来可以下载更清晰的,但那个文件会分割太多,于是选取了这种足够教学用的清晰度,与大家分享。 (科学网博客发布要是设置一个保存草稿功能就好了,否则输入的过程出现问题了就前功尽弃了,我下午就遇到几次) 1、元代铜壶滴漏(计时的漏刻,现藏广州博物馆) 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part1.rar 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part2.rar 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part3.rar 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part4.rar 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part5.rar 2、清代七政仪(现藏广州博物馆) 节目介绍的七政仪是晚清邹伯奇制作的。笔者在北京故宫看到过一架铜镀金浑天合七政仪(浑天仪与七政仪制为一体了),供参考。 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part1.rar 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part2.rar 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part3.rar 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part4.rar 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part5.rar 3、汉代环保灯具(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下图乃笔者摄于2008年北京“奇迹天工”展。 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part1.rar 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part2.rar 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part3.rar 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part4.rar 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part5.rar 4、日升昌汇票(现藏中国票号博物馆) 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part1.rar 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part2.rar 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part3.rar 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part4.rar 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part5.rar 5、青铜汲酒器(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part1.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part2.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part3.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part4.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part5.rar 6、青铜冰鉴(现藏国家博物馆) 节目谈到的“冰鉴”,就是笔者在2008年北京“奇迹天工”展看到的“(曾侯乙)铜鉴缶”,从器形上看两者一模一样,当时说是湖北省博物馆藏。有两种可能,一是的确是一件,后国家文物局调拨到了国家博物馆,另一种可能是湖北当时出土了多件这种冰鉴,湖北、北京各有。后一种可能性大,暂存疑。下图是笔者拍摄的湖北省博藏铜鉴缶。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part1.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part2.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part3.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part4.rar 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part5.rar 7 、针灸铜人(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part1.rar 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part2.rar 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part3.rar 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part4.rar 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part5.rar 8、汉陶船模型(现藏广州博物馆) 此文物笔者在国家博物馆看过,的确是广州出土的,但没有标识为“复制品”(有当时拍的说明牌为证),所以就有疑惑了,到底哪一件是真品?下图是笔者2011年在国博拍摄的。 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part1.rar 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part2.rar 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part3.rar 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part4.rar 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part5.rar 9、明简仪(节目用的是北京古观象台的复制品) 补充插图: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代简仪(明正统年间仿制)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part1.rar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part2.rar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part3.rar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part4.rar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part5.rar 10、南宋蚕织图(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笔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在北京科技馆新馆一层的“奇迹天工”展上看过该图真迹。该蚕织图是我国现存《耕织图》系列的最早本(可惜仅存织图,缺耕图),亦称吴皇后本。下图是拍摄该图中的“挽花”场景,图中织布机为古代提花机,或花楼织机。更清晰的图片可参考王红谊的《中国古代耕织图》(红旗出版社)。 南宋《蚕织图》.part1.rar 南宋《蚕织图》.part2.rar 南宋《蚕织图》.part3.rar 南宋《蚕织图》.part4.rar 南宋《蚕织图》.part5.rar
个人分类: 科技史教学|8362 次阅读|8 个评论
Nature上发了一篇题目荒唐的通讯(Correspondence)
Eucommia 2010-9-9 20:50
9 月 9 日 Nature 上发了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编辑 (Yuehong Zhang) 的一篇题目吓人的短信《中国杂志的稿件 31% 是剽窃的》,文后有三个评论。现一并转载如下(PDF见附件): Nature | Correspondence | Opinion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Yuehong Zhang jzus@zju.edu.cn Journal name Nature 467 , 153 (09 September 2010) DOI: doi:10.1038/467153d Date published:, doi:10.1038/467153d Page: Published online 08 September 2010 Since October 2008, we have detected unoriginal material in a staggering 31 % o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692 of 2,233 submissions). The publication, designated as a key academic journal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as the first in China to sign up for CrossRef's plagiarism-screening service CrossCheck ( Nature 466 , 167; 2010) . We are therefore campaigning for authors, researchers and editors to be on the alert for plagiarism and to work against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In ancient China, for example, students were typically encouraged to copy the words of their masters. To this end, we have given lectures and written three papers (including Y. H. Zhang Learn. Publ. 23 , 914; 2010 ) that have been widely publicized in China's media (see http://go.nature.com/dPey7X ; in Chinese) and reported in CrossRef's quarterly online news magazine (see http://go.nature.com/icUwvh ). Our website displays the CrossCheck logo to remind authors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Other Chinese journals are also policing plagiarism, using software launched in 2008 by China's Academic Journals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nd Tongfang Knowledge Network Technology in Beijing. Author information Author information Comments Affiliations 1.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 38 Zheda Road, Hangzhou 310027, China jzus@zju.edu.cn o Yuehong Zhang Contributions to Correspondence may be submitted to correspondence@nature.com ; see http://go.nature.com/cMCHno . Comments Author information Comments 1. 2010-09-08 07:08 AM Report this comment #13472 Tommy Tong said: Plagiarism and citing others' work are different things. I believe scholars in ancient China cite rather than plagiarize (se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or example). Plagiarism often has selfish connotations such as monetary or other rewards, whereas citing others' work gives regards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and can be considered an act of generosity or respect. Plagiarism is a product of the reward-centered modern world. 2. 2010-09-08 08:51 AM Report this comment #13474 S.P. Li said: I was surprised to the title, and eager to know the details. However, I thought the author mislead the readers definitely according to the text. I don't think it is acceptable that the author used Chinese journal instead of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3. 2010-09-08 10:31 AM Report this comment #13483 Z.D. Fisher said: From their website (http://www.zju.edu.cn/jzu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A/B/C) are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journals. They have a world-wide authorship. It is 'Chinese journal' (more accurately, 'a' Chinese journal) in the title, not necessarily meaning 31% of submissions of 'Chinese authors'. From this correspondence, we can see that some Chinese editors have realized this problem and made their efforts to struggle with misconduct. pdf原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99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学者揭开中国上古谜团(外一则)
tianli99 2009-12-31 16:53
美国学者班大为在其著作 《中国上古史实揭密:天文考古学研究》 中自称揭开了中国上古的谜团,并称其成果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为中国夏商周进行了初步断代。 我国1996年启动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和这位班大为教授1980年代得出的结论相同,把“武王克商”的年代定为了同一年——公元前1046年。他的工作有可借鉴、重视的地方。 这位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内容注重以现代天文学演算代替古代“星占学”,观点新颖独到,其中不乏“石破天惊”之处!由徐凤先博士翻译,李学勤先生作序,内文引证丰富,横贯东西,值得关心中国古文明的人士阅读。 背景知识: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全文)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xszddgcjmj/index.shtml —————————————————————————————————————————————— 外一则 西周重器利簋与武王克商的渊源 http://wenhua.eco.gov.cn/3/1/10/2/2009/0703/136769.html 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凭借的都是文献资料,而没有直接的实物见证。虽然说传世文献的记载还比较丰富,但毕竟不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有的真伪难辨,有的互相抵牾,还有的使人不敢采信。如《逸周书》记载武王克商的时间是“甲子朝”,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甲子日,纣兵败”。《韩非子》记载“战,一日而破纣之国”。大家知道,我国古代是采用干支纪日的,那么,难道周武王真的就是于甲子那天在牧野大败商纣王的吗?再说,一场决定性的大战真的一天就见分晓了吗? 利簋的出土,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1976年3月,陕西临潼的农民在搞水利建设时,挖到一个窖藏,出土了青铜制品151件,其中就有这件引起学术界轰动的铜簋。簋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饭碗。(北京东直门内大街集中了众多的饭店,是人们吃饭的好场所,故被称作“簋街”。)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和鼎配套使用。按周的礼制,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件簋上半部为圆形,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该器表面最引人注目的纹饰是兽面纹,细看,还有夔龙纹分饰在兽面纹两侧和圈足部位,并以云雷纹为地纹。 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共4行32个字。铭文开头即讲“王武征商,惟甲子朝,”这与上述文献中周武王在甲子日早上出兵伐纣的记载完全一致。铭文还讲述武王灭商七天后,在陕西阑师赏赐有功人员,“利”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的金(商周时指铜为金),为纪念这一荣耀,就铸造了这件簋和铭文。由于簋的主人是利,所以被称为利簋。又因为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 利簋的发现,使我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尤其是其铭文的内容同历史文献能相互印证,自然提高了相关历史文献的可信度,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利簋的发现为青铜器鉴定提供了一件标准器。鉴定古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标准器的比较法。通过同可以确定时间概念的器物相比较,鉴别器形、纹饰、文字、色泽等要素上的异同,确定其它器物的年代和真伪。利簋是已知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其方座的器形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其铭文字体扁长,并保留有商代铭文字体首尾尖中间粗的特征,堪称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国一直没有找到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有的只是汉代以来人们推算的年代,因为推算的依据和方法的不同,所推算的年代也不相同,据较权威的专家统计,关于武王克商的年代竟有44种说法,其年代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1996年,我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经过5年的联合攻关,于2000年10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之年。
个人分类: 国学评论|6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