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新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技术创新仍需企业努力社会支持
热度 1 cuncaoxin 2013-2-16 12:59
十八大的一个热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 To Construct an Innovative Country )。 技术创新是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 , 也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的必由之路。 大到一个国家 , 小到一个企业 ,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 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党中央已经指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战略,国务院制订了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的意见和措施。关键是全社会要达成创新共识,整合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机制,取得创新实效。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联合推进机制,让科技与经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集成协同扩散倍增效应,迎接已经袭来的全球化创新的浪潮。 技术创新仍需企业努力,社会支持。 2012 年 6 日至 7 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作出重要部署。 到 2020 年, 创新型国家建设 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12 年 10 月 17 日 发布的《 201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指出, 2011 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 8687 亿元,比上年增加 1624.4 亿元,增长 23%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1.84% ,比上年的 1.76% 有所提高。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 657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9% ;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 1306.7 亿元,增长 10.1%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 688.9 亿元,增长 15.3% 。 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 75.7% 、 15% 和 7.9% 。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全社会的创新氛围营造还不够突出。 目前美欧日各国和地区的技术创新特点都趋于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密不可分。目前,美国中小企业创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约三分之二的新增就业岗位。美国主要采取提供创新资金、税收优惠和服务方式创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欧洲委员会负责工业事务的官员建议欧盟各成员国采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度过欧洲债务危机,实现创新发展,应对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企业的竞争。建议法国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非洲地区和南美地区的开拓力度,尤其是加强在马格里布地区的商业存在,因为法国企业和上述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缘和人文优势。 2020 年前欧盟将斥资 800 亿欧元支持成员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日本 ,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其主要特点有 : 在研究开发费中 , 企业投入的比重较大;日本科研人员分布在民间企业的比重较大;积极参与技术创新竞争 , 日益重视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呈现多角化;在竞争中寻求合作 , 进行共同研究开发 , 甚至成立技术研究组合;注重应用研究开发。我们对国际上的一些技术创新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为贯 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 2013 年 1 月 28 日印发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意见》的主要目标。 到 2015 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任务有十二项: 1 、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 2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 、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4 、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5 、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 、依托转制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 7 、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 8 、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9 、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0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1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水平; 12 、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组织实施的措施有两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推进。要建立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联合推进机制;二是加强监测评估,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进展成效和先进经验,营造有利于工作顺利推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159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创新能力被夸大了
热度 1 lgjszy 2013-1-16 15:04
——专利申请第一 尖端专利稀缺 这份报道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国是专利大国而非强国,在专利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点已是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共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政策制定者应兼听不同的声音、参详不同的观点,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反思和调整相应的政策。 来源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1/05/c_132082185.htm 2013年01月05日 16:31:58 《参考消息》2013年1月5日16版 核心提示:虽然中国在像数字通信这样的领域提出了大量专利申请,但它在尖端技术领域的表现较差。 题:中国专利申请数居第一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成功 港报称,2012年12月,有报道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然而,中国欧盟商会2012年8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庞大,但其中许多质量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设定的专利申请目标扭曲了专利申请。因此,报告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实际的创新能力被夸大了 。”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达到52.6万余件。相比之下,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的件数约为50.4万。 表面看来,中国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的快速增长证明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似乎预示着光明的经济增长前景。鉴于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数倍,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正在实现其制定的目标:到2015年,专利年申请量达到200万件。 不过,在深入分析这些数字后,就会发现中国取得的超过了美国的成绩并不那么了不起。 如果从申请人的国籍这个角度来看待专利申请数量,情况发生了变化。2011年,中国发明家向世界各地的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有43.6万件。相比之下,日本科研人员申请的专利超过47.2万件,这让日本成为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次,从专利申请数量能否看出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这一点值得怀疑。真正获得批准的专利数量才更能说明问题,而如果我们从获得批准的专利数量来看,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可能受理了50多万件专利申请,但它只批准了17.2万件专利,而且其中35%来自外国申请者。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发明家在2011年只有11.8万件专利获得了批准。这让中国位居日本和美国之后,排名第三。日本和美国获得批准的专利分别为30万件和20万件。如果将欧盟国家视为一个整体,那么中国的排名还要再下滑一位,降至第四位。 再看一下中国发明家申请专利的领域,就更能看出些什么。虽然中国在像数字通信这样的领域提出了大量的专利申请,但它在尖端技术领域的表现较差。比如,虽然中国自称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发明家2011年在全球各地提出的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专利申请只占10%,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只占3%。(参考消息网)
个人分类: 专利商用化|20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热度 7 After50 2012-12-22 21:34
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许多大学(包括机构)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普遍的做法是搞工程弄出一些创新基金名目,模仿各类科研项目的做法,让大学生去申请和实践。 但个人一直对此不敢苟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绝不是弄个什么小题目象老师一样做科研就可以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全方位较长时间的熏陶,是需要渗透在各个培养环节中,而使大学生养成的一种习惯或文化。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要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理念和水平,并落实在他们的所有教学工作中,比如上政治课的老师在讲课过程可以分析革命者如何敢于投身革命、机智勇敢取得胜利的创新行为等;英语课老师在讲课过程可以举例说明英语学习方法的创新、新单词形成的创新、广告语的创新事例等;数学课老师在推导公式时可以启发学生从多种视角和多种途径分析解决问题,著名的数学家是怎么发现解决世界数学难题的,等等;力学课老师可以结合力学体系是怎么建立的,牛顿为什么就能发现牛顿定律,等等;化学课老师更是可以结合各种新物质新材料的诞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各专业课老师更是处处都可以枚举典型例子培养学生的创新。 其实,每位老师在讲各种课程、指导学生做各种实验和实习时,只要他们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比如讲知识点时顺便把知识的来源、发展沿革、可用于什么新领域、存在问题、怎么补足、不同视角比较、挖掘新例子、等等,都可以达到老课新讲、创新性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创新无处不在,许多创新就是把工作做得更好。大学的层次和水平之所以有所不同,其中所有教师在教导学生时有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一条重要的标准。我想清华北大的教授与一所四本学校的老师同样讲一门高等数学课,其主要区别在于讲授过程中能不能、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学生能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弄个什么小题目象老师一样做科研,尽管使学生较早进入科研实践的环节,但也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例如,由于时间短,许多学生申请课题写的申请书往往是东拼西凑,不是抄老师的就是在网上摘来的,一开始就养成了抄袭的习惯;由于时间短和业余时间做的,有时做了一点什么调查或是一点实验得到几个数据,就急于写文章或申请专利什么的,养成了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为了应付项目评估,许多学生就在垃圾刊物上花钱登文章,有的甚至捏造数据造假;由于项目使用的经费与财务上规定的经费使用往往有很多的不一致,一些学生一开始就学会了报假发票,或是撤东墙补西墙;有的学生甚至把申请题目作为赚钱的途径来争取;等等。总的说来,最后明显的效果是制造了一大堆科研垃圾,也带坏了许多大学生的科研品德,造成了新的科研创新浮夸风气。而且,由于大学生申请一个项目也需要在很多竞争对手中获得,这个过程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果一所大学的教师都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和能力,真正有天分的大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是完全能够被教师发现和能够得到栽培的;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没有创新能力,与他们在大学里参加过什么所谓的创新项目是没有很大关系的。 幼儿园上小学生的课、小学生上中学生的课、中学生上大学生的课、大学生做研究生的事,如此越轨超前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否科学,其效果其实已经有了很多评价了!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6521 次阅读|7 个评论
对我国当前创新实力的一个简要概括
热度 18 nli2233 2012-9-20 01:53
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创新,而创新的来源有多种。那么,从政府角度来说,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才能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呢?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我国的技术创新现状有一个大致准确的把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的政策选择。 要准确估计我国的技术创新现状并不容易。例如,如果不加甄别,很容易被表面的统计数据所误导。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在 2009 年的一项有关世界各国高技术实力研究中,就曾经把中国列为世界第一。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事实上,这个巨大出口额的背后,是我国的高技术出口产品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和组装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有限。其实, 抛开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只要看看我们的周围,就可以知道所谓中国高技术实力世界第一是多么荒唐。我们平时看到的高档手表、汽车、飞机、机床、电视、冰箱、电脑等产品,不是外国品牌充斥市场,就是虽然有中国品牌,但核心技术仍然要进口。 笔者认为,对我国创新实力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研究方面,国家投入增长迅速,科研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一直以 20% 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跃居第二位。 第二,学习、模仿能力明显增强,“山寨”成为中国特有的创新现象 。“山寨”从手机生产开始,迅速蔓延到其它产业。它说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在不少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解构并模仿最先进的产品。 第三,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 “山寨”能力不等于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时至今日,我国掌握的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十分有限,这限制了产业的升级,也带来的国民经济安全的隐患。 第四,开创性产品几乎空白。 这里的开创性产品,指的是开启一类产品系列的创新,即首先发明并引入市场并带动一个产业的产品创新,比如第一辆轿车,第一台录像机,第一架飞机,第一个半导体芯片等等。 第五,重大装备制造业能力不足,过度依靠国外技术,造成进口依赖和出口结构问题,影响生产安全性。 比如,集成电路芯片设备、石化装备、光纤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等等,基本依靠进口。 第六,制度建设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执法不力。 尽管鼓励技术创新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近年颁布了《反垄断法》,《国家中长期科学科和技术规划刚要( 2006-2020 年)》等等,但总的来讲,有法不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依然存在,另外国家在执行法律和规章制度方面,也存在偏差。 毋庸讳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许多人把它归结为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言下之意,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还不够高,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了解了企业创新的多种来源之后,我们应当认识到,能够带来创新的因素,远远不止科学研究一个方面。实际上,切实思考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来源,才是我们思考科技政策所必须关注的焦点。其中,推进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注】本文供批判用。盼望各路达人指点。
个人分类: 创新政策|677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解析美国医学院校的项目教学
xupeiyang 2012-7-28 10:07
拜读了吉林大学于双成教授的新论文,我愿意推荐给大家参考学习。 许博主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8-9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解析美国医学院校的项目教学 于双成1王庭槐2吴运涛1*孙亚男3 (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吉林长春130021;2.中山大学医学部,广东广州510080; 3.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101) 【摘要】美国医学院校以“项目教学”形式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未拘泥于动手能力这一操作性层面;内容涉及基础、临床、预防,以及社会医学、医学教育等领域。 【关键词】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项目教学;美国 【中图分类号】 G252.7 【基金项目】促进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392号; 医学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科研的深入和医学知识的创新。因此,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自然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美国的医学院校率先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强化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开展项目教学是基于如下多种思考:相信科研经历会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希望通过师生交流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相信科研活动会增加终身学习的技能和兴趣;鉴于医学发展如此之快,相信临床实践需要一种对医学研究的批判性评价能力;渴望培养出可以在病床边有所发现、有所创建的临床医生-科学家(physician-scientists) 。因此,各院校尽管在具体做法上各有特色,但已逐渐形成共识性的教学目标 ,包括:①独有(新颖)、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②形成理论概念的理论思维能力;③批判性分析和评价自己研究成果及他人相关结果的能力;④鉴别与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能力;⑤体会学习与获取知识的乐趣并促进相应能力的提升;⑥认识自我意识的能力;⑦确认自我学习需求的能力;⑧认识自身行为及其在正式或非正式团队中对他人的影响的能力。 由此可见,美国的项目教学虽然致力于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并没有拘泥于动手能力这一操作性层面,而是定位于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的提升,非常强调批判性思维、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自主学习、团队意识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许多院校都将项目教学视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进学生之间交流、建立密切师生联系的有效途径。所以,各个院校都会基于各自对项目教学的认识和教学需求,确立自己的更具特色的教学目标。例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突出强调获取相关领域信息以增强对医学的理解;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以有助于成长为未来的医生;独立完成一项有创造性的任务。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则强调要培养学生终生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愿望。鉴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斯坦福大学在项目教学中突出统计学和循证医学的技能训练,以促进这些未来的临床实践者能够更有效阅读医学文献,更深刻理解制定临床医学决策的科学基础。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 项目教学是以探索医学领域的某一个问题为切入点,围绕着解决某一问题而展开,而研究的问题都有各自的学科知识背景。根据知识背景所属学科范畴,各学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注领域(ScholarlyConcentrations) ,有属基础医学范畴的“分子医学”;有属预防医学范畴的“全球健康”;有属临床医学范畴的“心血管病”;有属于方法学范畴的“流行病学”;有属于新兴学科范畴的“转化医学”;有属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医学伦理学”、“医学教育”等。有的学校给出几十个具体的关注领域,而有的只从宏观角度给出大致学科范围,如“基础科学”、“转化研究”、“临床研究”。 每所学校项目教学的关注领域,随医学发展状态、学生的兴趣及认知能力以及导师等客观条件而不断调整。表1和表2分别列出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不同年代所提供项目教学的关注领域 。 表1杜克大学医学院项目教学关注领域 1998年的研究项目 2008年的研究项目 麻醉学、外科学、环境生理学 行为神经科学 生态学 生物力学工程 生物物理学 癌症生物学 心血管病 细胞及调控生物学 流行病学及公众健康 免疫学 传染性疾病 神经生物学 眼科学和视觉科学 病理学 其它 麻醉学、外科学、环境生理学 行为神经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成像和医用物理学 癌症生物学 心血管病 临床研究 流行病学及公众健康 全球健康 人类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医学人类学 微生物学、传染性疾病和免疫学 神经科学 眼科学和视觉科学 病理学 药理学 表2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项目教学关注领域 2003年的研究项目 2008年的研究项目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伦理和医学人类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 临床研究 公众健康与公共服务 健康服务与政策研究 免疫学 医学的分子基础 妇女健康和性相关研究 自主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伦理和医学人类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 癌症生物学 心血管/肺 临床研究 公众健康 健康服务与政策研究 全球健康 免疫学 医学的分子基础 神经科学、行为和认知 妇女健康 医学教育 自主设计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 项目教学与科研活动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一是在目的上,项目教学不以知识创新即取得创新性知识成果为目的,追求的是借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二是在主体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而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不具备真正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借此科研活动,教师将科研知识、经验、技能“移植”给学生以促进其成为真正的科研主体。由此可见,项目教学重在过程,重在活动过程的组织。 许多院校对项目教学采取结构式组织管理,包括管理者、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asteeringcommittee,以下简称指委会)、由项目导师(directors)和辅导教师(mentorsorcodirectors)组成的指导小组。管理者负责组织、协调指委会和导师。指委会负责辅导教师的遴选,遴选依据主要是其以往的科研经历及成果、承担项目教学指导工作的经历及意愿、能够支配或利用的用以丰富学生的科研经验的各种资源。导师的任务是促使有意向的学生与相关研究人员组成适宜的搭档;以顾问的身份,通过与学生在项目进行中的接触、交流,把握学生的进展并评价学生的收获;向指委会推荐适宜的辅导教师;在制定研究策略和学生论文评分中发挥主要作用。许多院校的经验表明,导师乐于指导学生的意愿及其切实、积极的指导行为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项目教学一般安排在基础课之后的大三及大四阶段,但各院校经常将项目简介等资料提早公布出来。学生在大二,甚至大一的时候便通过网络等多源信息确立自己的选择意向。鼓励学生尽早熟悉导师,通过与导师的当面交流确定彼此的选择。作为研究项目的设计者,导师基于学生的状况,综合考虑诸如研究类型、实验室规模、指导方式等因素调整项目的具体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建议性指导。以必修形式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90%以上的学生参加,以选修形式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参加的学生34%。 参加项目教学,基本上有3方面的内容:必修指定课程、动手实践和学习成果的总结汇报。项目教学中每一个关注领域都有其自己的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要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指定的相关课程以奠定从事项目研究的知识基础。从事实验或调查研究以获取第一手研究素材或经验,这是项目教学的主体和核心阶段,至少需要3~6个月。所有学生需要呈交书面形式的成果简介,并在项目教学专题研讨会(ProgramSymposium)以PPT等形式做交流汇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每年春季学期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还有的项目领域常年举办),学生展示其研究工作的进展,一年级学生可借此机会熟悉项目教学的情况便于在第二学年开学之初为自己的选择做准备。 项目教学最终的成果要求,一般是学术论文、综述等。但除此之外,允许其它有创意的成果形式。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许多人类学研究项目,出版包含有医学内容的小说、随笔等文学作品;拍摄电影,如一个三人小组拍摄了一部描写大一学生学习解剖学经历的影片;有的学生编制一部作为医学选修课的医学史网络课程;有的是为患者创作艺术作品。 (*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ParsonnetJ,GruppusoPA,KanterSL,etal.Requiredvs.ElectiveResearchandIn-DepthScholarshipProgramsintheMedicalStudentCurriculum .AcadMed.2010;85:405–408. 2.BoningerM.ScholarlyConcentrationsintheMedicalStudentCurriculum .AcadMed.2010;85:403–404. 3.GreenEP,BorkanJM,ProssSH,etal.EncouragingScholarship:MedicalSchoolProgramstoPromoteStudentInquiryBeyondtheTraditionalMedicalCurriculum .AcadMed.2010;85:409–418. 4.LaskowitzDT,DruckerRP,ParsonnetJ,etal.EngagingStudentsinDedicatedResearchandScholarshipDuringMedicalSchool:TheLong- TermExperiencesatDukeandStanford .AcadMed.2010;85:419–428. EnhancingtheMedicalStudents’AbilityDoingScientificResearch——AnalysingtheScholarlyProjectduringtheMedicalUniversitiesinUS Yushuang-cheng,Wangting-huai,Wuyun-tao,Sunya-nan (PublicHealthSchoolofJilinUniversity,130021,Changchun,China) Abstract:Americanmedicalschoolsapplied"ScholarlyProject"fortrainingmedicalstudents'scientificresearchabilitywhichcouldimprovethecognitiveabilitywiththecoreofthinking,withoutrigidlyadheretothepracticalabilityintheoperationallevel;itscontentsreferredtoareasofbasic,clinical,prevention,socialmedicine,medicaleducationandetc. Keywords:MedicalEducation;ResearchAbility;CreativeAbility;ScholarlyProject;USA 【作者简介】于双成(1961-),男,河南省遂平县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医学研究方法论、医学教育、医学信息检索等。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4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谁是中国科技界老大:科技部、基金委以及科学院的经费盘面
热度 11 Helmholtz 2011-8-8 18:08
(其实到了 今天8月12号,我已经基本明白原来不明白的许多事情了,感谢老朋友王军处长的提醒: 在中国的科研经费之中,很多经费是隐藏在事业费里面的,比如说全国的科研机构的年度费用约900亿左右,这里面即有中央乃至省市科研机构的事业费,比如科学院的200来亿科研经费之中,约有100亿是自己直接从国家财政中拿的,还有50亿是从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项目之中拿的,再有50亿是来自企业的开发型项目合同。 所以,即令是科学院,也得看以上两家科研资助单位的面子,具体的团队也得跑关系。而诸多的地方性科研所,主要吃的就是地方的财政,因为国家科技经费之中,拿到1-200万就算很大了。 所以在中国的科研经费之中,吃人头费的钱仍是绝大多数。实际上按项目论证、评审或创新的相对来说比较硬碰硬的经费应当只有科技部200亿、基金委的120亿、科学院的100亿。所有其余的钱,可以说都是纸面上好看的部分。 因此,正与中国的SCI文章的总体质量很差一样,,虽然对外号称我们的经费总量已经赶上德国,仅次美国和日本中国的科技经费的结构、管理、规模,其实都有问题,许多地方就是纸老虎。可以说一大半的钱,确实是用在没有什么意义的地方,或者是无法验查,因此没有质量保证的地方。这么说是不冤枉什么人的。) 鉴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主席代表团即将华访问,拟与科技部、基金委以及科学院沟通信息并商谈未来的科研合作,我被要求整理和提供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包括解释中国的科技经费结构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想,仅仅在检索科技经费的比例结构之后,我就立即陷入迷惑状态了。 都知道中国的 RD 经费近些年都保持在 20% 增长的增长,甚至去年政府经费增长达到 23% ,因为政府设定的目标是要在 2015 年实现科研经费的总投入达到国民总收入的 2.0% 、在 2020 年达到 2.2% 。因此必须保持实际年度增长速度大致在 20% 左右,因为我们是注重形象与面子的强势政府,所以言必行,行必果,相应政策措施十分积极,经费增长十分显著。 当下在网上只能检索到国家统计数据是 2009 年的,总经费为 5802 亿元。(科技统计网 http://www.sts.org.cn/tjbg/tjgb/document/2009/rdgb2009_1.htm )。 在解释其中年度 RD 经费情况时,有以下内容: 2009 年全国 RD 总经费 5802.1 亿元,是 2000 年的 6.5 倍,年平均增长 23.0% 。 RD 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为 1.70% ,比 2000 年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 270.3 亿元,占 4.7% ;应用研究经费 730.8 亿元,占 12.6% ;试验发展经费 4801.0 亿元,占 82.7%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 2000 年的 5.8 倍、 4.8 倍和 6.9 倍。 以上当然都是一些很惊人的数字。 接下来,我努力去检索在这些盘面之中,各个单位所掌握的经费究竟有多少。查找工作非常费力气。 结果在终于看到 2011 年科技部的经费预算为 237 亿,由此可以反推 2009 年科技部的经费不到 200 亿,只占全国财政投入 3200 亿的 7% 左右。 我们接着在科技统计网中查看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10/dt2010.htm#1 A )其 1 是在 1-2 项的分解里,有提到 2009 年的科研总投入 5802 亿之中,来自政府渠道的经费 1358.3 亿;而企业经费是 4162 亿。政府经费只占 RD 总盘面的 23.4% ; B )在分析国家科技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的时候,这里又冒出一个国家科技经费是 3224.9 亿,这个 3224.9 亿占国家年度财政总支出的 4.23% 。 C ) 在分析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的比例的时候,地方财政总投入 1310.7 亿,占国家财政总投入的 48.9% 。这样的反推一下,中央财政的直接投入应该是1369.7亿,十分接近前面项中政府渠道经费 1358 亿左右。 可这三项 A 、 B 、 C 似乎仍然都是冲突的。我真的很糊涂: 1,国家财政科技拨款 3224 亿与政府渠道的经费 1358 亿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相差的 1866 亿是什么?或者这个国家财政拨款3224减去中央以及地方财政之后还剩的这545.9亿是什么钱?难道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科技资金? 虽然不算政府经费,但算国家财政科技拨款? 2 , 科技部只掌握 200 亿左右经费,即使在政府渠道的 1358.3 亿之中,也只占很少部分,其他 6/7 的经费难道是教育部等部委以及地方科委? 3,科技部的 200 亿没有明显比北京( 126.3 亿)、上海( 215 )、广东( 168 )、江苏( 117 )浙江( 99 )的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多太多啊? 4,考虑在全国财政经费之中,其实地方财政比例又占到其中的一半( 2009 年地方财政投入占比例 51.5% ),因此刨去地方财政的投入部分,科技部其实仅仅只掌握了中央政府科技经费的 20% 。这个经费盘面只与有 50000 员工的科学院全年的总经费收入相当,这显然意味着科技部仍是中央单位之中一个非常弱势的部委。 5, 科技部经常因为大的科研计划以及重大课题的不透明而备受攻击和指责,但它的实力究竟有多强?相比之下,一直认为在级别上低科技部半格的国家基金委,它掌握的科研经费在 2006 年上升到 34 亿元,而将于 2011 年达到惊人的 129 亿元,相比 1986 年的 8000 万人民币已经增长 150 倍。虽然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由于基础研究的总比重只有4.7%,仍然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根据一个OECD的文章,中国在基础研究的实际投入只与南韩相当!)。 对以上这些数字的我真的很疑惑: 1, 由于所控制的科技经费实力,备受责备的科技部难道真的差不多只有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科学院的地位吗?究竟哪里错了? 2, 在国内基金委之外其他近 200 亿的基础研究经费究竟来自什么渠道?在这一块之中科技部即使主抓 973 以及国家实验室,也不可能投入三分之一自己的预算。科学院的创新工程之中直接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能有多少? 20~30 亿?难道中国基础研究的约半数经费竟然直接来自其他的部委的资助? 接下来,我们再看开展 RD 活动的企业分布情况: 全国开展 RD 活动的工业企业 36387 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8.5% 。其中,开展 RD 活动的大中型企业 12434 个,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30.5% 。 在开展 RD 活动的企业中, 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 1737 个 , 占 4.8% ;其他内资企业 26418 个,占 72.6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525 个,占 9.7% ;外商投资企业 4707 个,占 12.9% (详见表 1 )。 表 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RD 企业及所占比重   有 RD 活动的企业数 ( 个 ) 占同类型企业的比重 (%) 合计 36387 8.5 内资企业 28155 7.9 国有企业 1251 14.1 集体企业 298 2.9 股份合作企业 357 7.1 联营企业 53 7.1 有限责任公司 7683 11.8 国有独资公司 486 34.8 股份有限公司 2230 24 私营企业 16153 6.4 其他企业 130 4.9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525 10.4 外商投资企业 4707 11.6 RD 投入情况 2009 年,工业企业 RD 人员 191.4 万人,是 2000 年的 2.7 倍;其中女性 40.2 万人,占 21% 。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 RD 人员全时当量 144.6 万人年,是 2000 年的 3.3 倍。 2009 年,工业企业 RD 经费 3775.7 亿元,是 2000 年的 7.7 倍,年平均增长 25.5% ;工业企业 RD 经费投入强度 0.70% ,比 2000 年提高 0.12 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 RD 经费 3210.2 亿元, RD 经费投入强度 0.96% ,比 2000 年提高 0.25 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 RD 经费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 RD 经费 644.6 亿元,占 17.1% ;其他内资企业 2134.4 亿元,占 56.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64.5 亿元,占 9.7% ;外商投资企业 632.3 亿元,占 16.7% 。 从网上查到的数据来看, 2009 年 GDP 按企业性质划分:民营企业占 49% ;三资占 15% ,国企约占余下的 36% (另外看到的 1998 年中国 GDP 中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比重 , 国有为 37%, 集体为 12%, 私营为 24%, 外资为 6%, 股份制为 3%, 农户为 18% ,两相比较有些较乱)。但垄断中国经济命脉、并且在经济强度与资产密度与私营企业至少相当的国营企业竟然在有政府倾斜性支持的研发活动中的总投入不及民营企业的三分之一(国有企业 644 亿、内资企业 2134 亿)。 提供这些统计数据的有关方面难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A )民营企业的统计数据因为避税和地方业绩的需要存在着严重的泡沫; B )占垄断地位国营企业明显丧失科技创新能力; C )以上两者同时兼有!而且C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的科技统计已经做了十多年,难道至今没有一家机构可以提供一笔明帐?三公经费要透明,科技经费的支配、分配、管理与使用呢?谁来较个真?! —————————————————— 在澄清三公预算时,科技部方面给出以下报导: 《预算》显示, 2011 年科技部收支预算持平。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数为 2371725.88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18.97% ,主要是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经费预算增加。事业收入年初预算数为 34730.51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0.83% 。 支出方面, 2011 年科技部外交支出年初预算数为 9150.6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49.34% ,主要用于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会费、国际组织捐赠。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数为 2,410,974.58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14.08%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支出增 —————————————— 国家基金委 2011 年度的财政预算已经上涨到 129 亿元,可见: 2011 年我委部门预算收支平衡,收入和支出总额均为 1,293,120.84 万元。 ( 一 ) 收入预算 1. 当年财政拨款收入 1,204,351.84 万元。包括科学技术经费收入 1204085.84 万元;住房改革经费 266 万元。科学技术经费收入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51,135.84 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7,950 万元,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5,000 万元。 2. 其他收入 4,060 万元。主要是按照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协议,预计由民航总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云南省人民政府等拨入联合基金 3,500 万元;由科技部拨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经费 370 万元;由人事部拨入政府特殊津贴 16 万元;由西城区公费医疗办公室转入公费医疗补贴 90 万元等。其中,联合基金项目由联合方拨入的资金,将由我委在 2011 年统一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 3. 上年结转资金 84,709 万元。主要是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77,551 万元,联合基金等结转资金 7,158 万元。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中,主要是将在 2011 年初拨付的资助项目经费和历史遗留的呆坏账等暂不可用资金。 以下是通过 google 查到有关科技部以及基金委的网上报导,核心内容其实已经剪贴并放在前面: 科技部率先公开三公经费 预算总额超 4 千万 2011-4-18 8:48:15 编辑:常磊 来源:发展论坛 核心提示: 14 日,科技部率先公开“三公”经费: 2011 年出国、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费三项预算为 4018.72 万元。 3 月 23 日 ,国务院表示 6 月会将中央“三公”经费支出向社会公开。随后,陆续公开预算的国家药监局和国土部“三公”经费均未明确体现在“账本”之上。 14 日,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 2011 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 4018.72 万元。 政府部门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不透明的“三公”经费更是为社会公众所高度关注,质疑其数额庞大,奢侈浪费严重,担心有腐败现象存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三公消费”亮剑:“三公”支出原则上“零增长”。财政部要求,中央预算部门应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就在昨天,科技部在其门户网站公布《科学技术部 2011 年部门预算》。《预算》显示,科技部 2011 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 4018.72 万元。 此外,《预算》显示, 2011 年科技部收支预算持平。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数为 2371725.88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18.97% ,主要是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经费预算增加。事业收入年初预算数为 34730.51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0.83% 。 支出方面, 2011 年科技部外交支出年初预算数为 9150.6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49.34% ,主要用于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会费、国际组织捐赠。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数为 2410974.58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14.08%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支出增加。 记者观察 “三公”经费从幕后走向台前 74 个中央部门去年集中“晒账本”,首次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然而,对于公众一直千呼万唤的“三公”经费,却迟迟不肯露面。过高的行政成本,因缺乏透明度,显然难以令人满意。 实施三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然而,“三公”经费尚不透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 200 多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剑指此处。对此,财政部表态称,将公开 2011 年中央预算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 紧接着,一场由中央引领的晒预算行动陆续拉开。 3 月 23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 6 月会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 这一被国务院重提的“时间表”,被解读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只是,众人瞩目之下,率先“晒账本”的几个国家部委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4 月 1 日 ,财政部成为首个公开 2011 年部门账本的中央部委。相比往年,在细化程度上,这个账本有不小进步。然而,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 随后,陆续公开预算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也依然未响应民意,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三公”经费均未明确体现在“账本”之上。 有评论指出,因目前我国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并没有“三公经费”这一科目,因此看不到“三公”支出的钱数。也恰恰因此,看不懂的预算表就成了财政暗室,“三公经费”已处于舆论质疑的漩涡当中。 值得关注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问题进一步表态,“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这一让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曝晒在阳光下的决心,也是中央下决心建设廉洁政府的一大信号。 今年 3 月底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公车数量: 62026 辆。将公务车辆具体到个位数加以公布,北京市在全国开了先河,也进一步推动了“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 备受瞩目之下, 14 日,科技部率先响应号召,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以文字的形式公布了“三公”经费。 本篇文章来源于 http://www.banyuetan.org/ 原文链接: http://im.banyuetan.org/yqsm/ltgz/110418/36680.s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1 年部门预算说明 http://www.nsfc.gov.cn/nsfc/cen/xxgk/yssm.html 一、基本情况 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的自然科学基金,通过制定和发布指南,受理课题申请,组织专家评审,择优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发挥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 我委为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委机关设有 8 个职能局(室)、 8 个科学部,在职人员编制 230 人;离休人员 4 人,退休人员 123 人,退职人员 1 人,单位负担遗属 1 人。此外,另有流动项目主任 42 人、年度内月均兼职兼聘人员近 200 人。在我委专家评审系统中,有通讯评议专家 97800 人,学科评审组专家 1541 人。 二、关于《收支预算总表》的说明 2011 年我委部门预算收支平衡,收入和支出总额均为 1,293,120.84 万元。 ( 一 ) 收入预算 1. 当年财政拨款收入 1,204,351.84 万元。包括科学技术经费收入 1204085.84 万元;住房改革经费 266 万元。科学技术经费收入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51,135.84 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7,950 万元,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5,000 万元。 2. 其他收入 4,060 万元。主要是按照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协议,预计由民航总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云南省人民政府等拨入联合基金 3,500 万元;由科技部拨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经费 370 万元;由人事部拨入政府特殊津贴 16 万元;由西城区公费医疗办公室转入公费医疗补贴 90 万元等。其中,联合基金项目由联合方拨入的资金,将由我委在 2011 年统一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 3. 上年结转资金 84,709 万元。主要是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77,551 万元,联合基金等结转资金 7,158 万元。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中,主要是将在 2011 年初拨付的资助项目经费和历史遗留的呆坏账等暂不可用资金。 (二)支出预算 1. 科学技术支出 1,271,534.83 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支出 1,204,085.84 万元,财政结转资金支出 62,878.99 万元,联合基金等其他资金支出 4,570 万元。 2. 住房保障支出 267 万元。 3. 结转下年 21,319.01 万元。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呆坏账等暂不可用资金。 三、关于《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的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基本支出 4,416.84 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 0.37% ;项目支出 1,199,935 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 99.63% 。 (一)基本支出 4,416.84 万元。 1. 人员经费 2793.84 万元。人员经费主要用于在职人员薪酬和应交纳的各项保险;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按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按照房改政策应发放的房屋租金和购房补贴;以及抚恤金、丧葬费、探亲旅费等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2. 公用经费 1,623 万元。公用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所需的水电燃气、物业、邮电、差旅、会议、办公用品、车辆运行与维护等支出。 (二)项目支出 1,199,935 万元。 在项目支出预算 1,199,935 万元中,资助项目经费支出 1,190,650 万元,占项目支出的 99.23% ,主要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项目的支出。管理性项目经费支出 9,285 万元,占项目支出的 0.77% ,主要用于项目组织实施费、信息网络建设项目、大型修缮项目、大型购置项目等支出。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65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xiangfasong 2011-6-27 23:46
转载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255do=blogid=418317 “创新”可谓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了,它从早期的经济学概念发展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等的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存在哪些误区和障碍?怎样才能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呢? 何谓创新 当我们谈及创新,总会联想到像爱迪生、卓别林、爱因斯坦以及弗莱明这些有着传奇色彩的发明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们,可以说他们的名字就是创造力和创新的代名词。 爱迪生,一生拥有近2000项专利,20岁多岁就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公司,他把发明转化为产品,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无法可想的事情”;卓别林和爱因斯坦更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艺术和科学的舞台上以超人的智慧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弗莱明 在偶然中发现了溶酶菌和青霉素,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幸运之神对他特别 眷顾 ,然而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如果没有非凡的想象力,就只能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更是把想象力当成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的。 创新的误区 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天才和艺术家的事情,跟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创新需要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对创新的误读。那么,创新到底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 1:创造力属于艺术家 在艺术世界,创造力总是首先被赞美。 罗丹 ,开创了全新的雕塑时代;毕加索的一生都是与自由、探索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的。当你在“思想者”前驻足,定会感受到作品深沉的美,艺术的创造力果然震撼人心。 然而,对科学来说,创造力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来回顾 “生命旋梯” 的故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的基本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DNA)具有一种双螺旋的结构。两个年轻人凭着有限的生化知识和晶体结构数据,加之非凡的想像力和洞察力提出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模型。 DNA的双链反向并行、碱基配对,其结构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这一重大发现被认为: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伟大革命,为探讨遗传的化学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此后不久,遗传密码问题就被完全阐明。由于这一伟大科学成果,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现在再回头看看DNA这一奇妙的双螺旋结构,还有谁不叹服科学同样需要创造力呢。 误区 2:创造力需要打好基础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强调基础扎实的重要性,似乎等到基础打好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知识经验基础的重要性有可能被高估了。梵高,一位极具个性的画家,在30多岁时摒弃了一切原有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并不理会学院派的种种教条,而是用独到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命的热情作画,最终登上艺术巅峰。因此,创造力不等于经验的积累,也不依赖基础的扎实和技能的完善。 误区 3:创造力是智商的函数 研究显示,智商和创造力之间不呈正相关,高智商人群并没有体现出比常人更高的创造力。而有些智商不是很高的人却展示了出奇的创造力。 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他在评价自己时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创新的心理障碍 如果说并非智商越高越有创造力,那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呢? 障碍 1:缺乏勇气 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冒险精神,不惧挫折和失败。独树一帜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挫折,这表明你做事求稳求保险,没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害怕犯错、干傻事、遭遇挫折,都有碍创新。 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教授马里奥 · 卡佩奇在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什么会成功?是因为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可以想象,这位战乱时的流浪儿,从小历经坎坷,成年以后致力于生物学研究,他所从事的“基因打靶”研究长期得不到NIH基金资助和同行的认可,但在这种环境下,他依然坚持不懈,从未因失败而气馁,也未因困难重重望而却步。 障碍 2:从众心理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会有从众的心理,即言行举止希望符合规范,不要出格,不要标新立异,要获得群体的认可。如果穿着不符合规范,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说话不规范,会被认为是奇谈怪论;行为不符合规范,便被认为是罔顾公德;想法不符合规范,可能被认为是精神分裂。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心理的写照。然而,符合规范的需求往往使人缺乏创造力。 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他的许多观点和行为与众不同。一般认为,被选入美国科学院是科学家进入精英群体的必经之路,他却觉得没有必要去就范常规,拒绝加入美国科学院。他说,被常规束缚,无异于固步自封,会抑制你的创造力。 障碍 3:过早下结论 当一个新的想法在酝酿或提出后,人们倾向于使用批评和怀疑的态度,最常听到是:“这不可能”,“不对的”,“有人已经做过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的,但是……” 阿尔维德·卡尔森因发明用左旋多巴胺治疗帕金森氏症而获得 200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他曾开玩笑说,一般诺奖得者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在其工作刚发表时,人们会说“那绝不可能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当其他实验室证明了其正确性时,人们便会说“那的确没有错,但这个发现并不重要”。又过了若干时间,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和重要性时,有人又会说“这个发现的确正确也非常重要,但不是他第一个做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把批评放在一边,学会容忍,接受新事物、新发现。另外,还有一些个性心理障碍,包括像沉沦沮丧、缺乏激情或激情泛滥、过多地讲究条理性以及太执着钻牛角尖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一旦弥漫开来,都将成为创新的大敌。 创新的文化障碍 创新不仅有个性心理上的障碍,在文化传统上也存在障碍,比如过于讲求逻辑和过早失去“游戏”的天性等。 障碍 1:服从于逻辑 科学的逻辑性似乎与创新文化相悖。科学非常讲究理性思维,而创新则有时要凭感觉;科学研究讲究分析、归纳,而创新则需要直觉;研究人员习惯于用线性思维,而创新则常常要靠非线性思维。科学一定是讲究逻辑的,但很多创新就是讲不出太多的逻辑。过于讲究逻辑就有可能墨守成规,尽管离成功一步之遥,但终究没有成功。 我们再来看看“RNAi的故事”。2006年,美国科学家 克雷格·梅洛和安德鲁·法尔因发现了 “RNA干扰机制”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诺奖评审委员会指出,他们的发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自然机制。RNA干扰机制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侵入细胞的病毒RNA进行控制,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农业等众多领域,用来开发针对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新疗法。 其实在1991年,法尔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95年,中国留学生郭苏和导师肯·康费斯用反向寡核苷酸来抑制基因表达,发现对照组中的正向寡核苷酸也有同样效果。尽管他们发表了这一结果,但却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便自认为不合逻辑,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RNA干扰机制。因此可以这么说,很多人是有机会揭示这一现象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服从于逻辑,认为这一现象只是个意外因而忽视了。只有安德鲁和克雷格认识到RNA干扰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现象,并将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障碍 2:玩耍属于小孩子 创新常常始于玩耍,所以玩耍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前面说到的费曼先生就是个大名鼎鼎的科学“顽童”,对待平生最爱的物理学,他也是充分享受其乐趣,他把成就归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前我都在跟它玩游戏。我随兴之所至——我不会忧虑这究竟对核子物理的发展是否重要,只会想这是否有趣,好不好玩。” 谷歌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年,二十出头的 拉里 ·佩奇和同窗好友谢尔盖·布林各有其玩的嗜好,拉里喜欢将多部PC机连起来以增大其运算功能,布林则爱好搜集各种网站地址。拉里后来开发出一种网站评估系统,两人将各自的喜好凑在一起,就发展了谷歌搜索引擎。这是一个典型的由玩耍转化成创新的故事,谷歌的开创性工作,不仅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谷歌,员工普遍拥有高学历,但这里没有大公司的百般禁忌,却有着宽松玩耍的文化氛围,以促进科技创新,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公司鼓励员工将一部分工作时间用于自由探索的研发活动,许多非常有创意的产品,如谷歌地球、谷歌地图等,都是在这种“玩耍”的环境中诞生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科技之本,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关键,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创新?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是事业成功的一半。而创新,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因此,要坚信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 2.保持放松而认真的状态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需要适度的紧张以承担责任、完成工作。但是,过度的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上的诸多不平衡,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有损身体健康,对创造性思维则是致命的。因此,不要在自己的心里种下太沉重的所谓责任感的种子。放松身心,保持一种轻盈认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3.柔性对待变化 “柔性”多用于柔性生产、柔性管理等。柔性生产是为了适应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化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克服大规模生产带来的种种弊端,提高企业效益。“柔性”体现出灵活、敏捷、协作和韧性的特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把大问题切割细化,变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一种自适应的状态,可以更有利于创新。 4.运用头脑风暴创新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 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 提出的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激发灵感、开阔思路的平台,从确定议题、搜集信息、对方案评估、确认方案等基本程序中“风暴”出尽可能多的创意。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人数不能太多,一般7~8人;二是时间不能太长,在1小时以内;三是自由畅谈,不要评判,更要禁止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头脑风暴中 都是创新的障碍。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1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出路之三:把教没的创造力教回来
热度 1 levinliu 2010-11-21 13:02
最近,笔者连续写过两篇关于中国教育的短文,基本上都是以破为主,但是这一篇文章以立为主,以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中国的教育找出一条路来(虽然有点不自量力,但是作为教育战线一兵,把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五、六年来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写出来,跟广大学界同行分享,恐亦无不可吧!) 。 几个月前,科学网的众多博主就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科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一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认为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有的认为是科学研究经费不足,有的认为是中国学术缺乏自由,还有的认为是中国人缺乏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各种观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是,很多问题,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谓难于上青天。因为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自上而下下系统的工夫,从根本上来解决,最终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 本人同意上面提到的最后一种观点:缺乏创新能力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但是,几乎没有人真正深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更没有提出什么良策来。难道中国人真的劣等,生来缺乏创新能力吗?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虽不敢说比世界任何民族都聪明,至少并非比其他民族弱智。那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都哪里去了呢?本人的答案是,都被家长、教师教没有了!!假如对我的答案有怀疑,请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一:儿子上初中时,班主任组织学生批判法轮功,老师在讲台上读完报纸后,要求全体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鹦鹉学舌般将报纸内容复述了一遍。轮到我儿子了,他走上讲台,将练法轮功者在北京自焚的惨状用表演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老师批评儿子说,他这是在出洋相,出风头。 案例二:(大约十年前)有一天,上三年级的儿子回到家里,拿出学校老师发给的阅读理解作业,说:爸爸,你看看这几到题该怎么做?我认认真真地看了文章,然后选择出答案。儿子看后,笑嘻嘻地对我说:爸爸,你只对了5个,错了5个,你阅读理解考试不及格。听了儿子的话,我无语了。当时已经是副教授的我,一向自信自己的语文水平还可以,怎么就连小学三年级的阅读理解都考不及格呢? 案例三:有个朋友的孩子在一名校读书,很聪明,高考在当地是状元。有一次,神情非常沮丧地对我说,他计算机挂科(考试不及格)了。当时,我非常吃惊,一向学习非常用功的孩子,而且尤其擅长理科,计算机课怎么会不及格呢?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选用的是很多年前清华大学编写的一本教材,大约有五百页厚,有许多内容已经过时。教师上课时基本是在放映PPT,学生考试前突击背课本的内容。无独有偶,一个同时最近也很无可奈何地跟我说,她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也非常不喜欢计算机课,感到那课上的太乏味,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堂堂全国重点大学的计算机课能上成这个样子。 案例四:西南大学的李力教授在聊天时曾经讲述过下面一件事情。英国一所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的总称)课上,老师带全体学生来到郊区,要求学生对麦田里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形成的一个整整齐齐的圆圈,进行认真的观察,课后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对圆圈的形成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两周后将报告交上来。其中有一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写出了一篇上千词的论文,做出了如下结论:圆圈非人力所为,也非自然力所为,而是天外来客干的。结果,老师对这个学生大加赞赏,给他的成绩是A++。 案例五:在美国访学时,选修了Saville-Troike教授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因为这是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才兴起的一门跨多个学科的应用语言的一个分支,很多人对它尚不够了解,而且学生缺乏必要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课堂上经常问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愚蠢的问题,但是教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我们几个中国学生都很感到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把真实的想法跟教授谈了,她笑着回答说,他们问问题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思考了,这是最为难得的呀!! 案例六:有个朋友的孩子,高中本来是学文科的,当时保送省内某重点高校本来可以有100%把握被录取,但是孩子坚持去上海某一高校,结果没有录取。由于保送失利受到打击,当年高考成绩不很理想,无奈之下选择了新加坡理工学院,选学的就是计算机。最初,学习很不适应,因为老师上课很少给出答案(当然,还有语言障碍的原因)。后来,她不仅学习能跟上了,而且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三年专科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有三个专利了。 以上案例都是真实的,本人曾在一个幼儿园园长的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使用过。从这几个案例,想必读我博文的朋友都已经明白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毁灭人才方面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吧?当然,这里绝对没有将责任完全推给广大教师的意思,更没有责难他们。因为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升学考试、科研、家庭等等)。然而,假如绝大多数教师都爱岗敬业,把教育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的话,能否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尝试,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创新性不至于因为我们的教育而泯灭呢?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抑或是大学教师,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这一点。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是否有这个理念与意识,是否肯下大力气去做。至于如何去做,各个学科的教师可以八仙过海,各献其能。在这一方面,个别民间教育机构或者人士,做的恐怕比我们这些吃皇粮的人要好得多。 当然,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家长也起了推波助澜甚至主导的作用。中国的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同时期望孩子循规蹈矩、唯命父母是从,不能越雷池一步。试想一个只知道拿高分,既无动手能力更无想象力的乖乖女、乖乖小长大成人后,除了听人指挥给人当差之外,还能有什么创新能力呢?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兴衰
huzhiding 2010-10-9 20:27
今天刚好看到了一篇周耀旗老师的关于《怎样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一文。周老师在中文指出要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还是要从容易着手。上了钓,就下不来了。 甚是精辟!为此,也想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个人认为科研的兴趣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从小养成的,或者有些时候是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对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试问如果一个人感觉什么都是对的,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又如何去获得科研的新的想法和去从事科研的动力。科研本来就是来自于一次次的否定和肯定,站在别人的身上还要去批判别人。 第二,有了批判精神后,还应具有布道的冲动。这个社会具有批判精神人着实不少,但是真正具有布道精神的人很少。从古自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好嘴上说说,去批评批评一下,但是真正去实践的人寥寥无几。相信大家都看过《楚汉骄雄》和《孔子》,项羽和孔子代表了一文一武,他们都有批判精神,但是孔子更有布道的冲动。他会去亲自实践着自己理论,向世人宣讲,大有拯救天下创生之志。所以,做科研除了批判外,你的兴趣还来自于你的布道冲动,也即所谓的人文关怀。没有这个精神,恐怕你也只是嘴上说说,而不会管其他人的对与错,你也就不会去发这么大的精力去写一篇文章,还要掏钱去发表了! 第三,要有正确的科研方法。有了前面两点,离创新还是十万八千里。夸夸其谈,大讲特讲的人也不少,而真正取得突破进展确实相当的难。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正确的科研方法。现在从事科研大部分人都是从事短工(学生期间)和工匠(老师)的职位,学生读书三年帮助老师完成交给的任务,而老师却一直忙着完成上级的课题或自己申请的课题。从来就不去寻求正确的科研方法法,也从来没有谁去教导我们如何有效的进行科研。我们只是一味着写论文,发论文,写结题报告,申请项目,乐此不疲。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读书几十年,却还是既不知道如何去科研。 第四,基本功扎实。创新的能力绝对不是空的、虚的。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内涵在你的大脑中。我就常常为自己有了一个好想法,而无法精美的模型化而苦恼。2008年诺比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克鲁格曼,经济学界肯定是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地理学界的批评很多。认为克鲁格曼的观点一点都不新,全是别人讲过,说的,只是继续走了一条古老的实证主义之路。我个人感觉克鲁格曼的贡献就在于精细,观点很多人都讲过,但是很零散,而他能够全部集合起来,同时构建一个精妙的模型。这个说明了人家的基本功是如何的了得。而我们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经验主义的解释,发表无数没有进步的文章。 我们有批判的精神,可是我们没有布道的冲动,没有人文关怀,我们有的只是拜金;我们一天到晚去重复着工匠的生活,而基本功确实如此的不堪一击,因为我们就根本没有正确的科研方法;我们追求是实用主义,为国家办事情的宗旨,试问没有理论创新,如何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
个人分类: 未分类|6646 次阅读|7 个评论
怎样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
yaoqizhou 2010-10-9 03:54
前 几天,我太太带着两个女儿去参加我们所住小镇的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其中,有一种套瓶的游戏,套中一个瓶就送一条小金鱼。很多孩子都哭着闹着要玩。我小女儿也要求试一试(一元五次),没有成功。不服气,还要试,被我太太止住了。她告诉女儿在沃尔玛只要七毛就可以买同样的一条鱼了。我太太发现孩子迷上的原因是因为瓶子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看起来特别容易,连她自己也快要忍不住去试上一试。 回 家之后,我太太给我讲起了她的发现。我觉得很有道理。赌博不也是由于看起来特容易,不服气而上瘾的吗?尽管赌博真正成功的机率是那样的小。这让我联想到了我是怎样走上科研这条路的。 我 上大学时,有一次,问同寝室的同学借了中文版伽莫夫写的科普书《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把我彻底地迷上了。它从数字开始讲到生命及宇宙的诞生,让我感觉到原来科研并不那么高深、那样地难。很多情况仅仅是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事而已。从此我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联想、及问问题能力。我有一本小本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多现在看来纯粹是胡思乱想,初级业余水平。比如我认证过人死后投胎的问题,从太阳系、原子来推想夸克的结构,由上课时的观察总结什么样的老师最受欢迎等等。后者发表在1983年5月1日科大校刊上,二十年后居然在 2003年第一期《教育与现代化》杂志 上找到。但就是因为这样使我以为创新是如此地容易,我走上了科研的不归路。 所 以,看样子,要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还是要从容易着手。上了钓,就下不来了。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139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不要低估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xupeiyang 2010-9-13 20:34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经聚集了2万家研发型科技企业。近十年来,中关村地区已经有约60家高科技企业在美国和香港地区成功上市,孕育出百度、科兴等一批在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 世界经济论坛首席商务官兼执行董事罗伯特格林希尔说:中国正在升级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已经在企业的成熟度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大量事实待补充,欢迎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333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icstu1 2010-7-19 10:42
阮长耿 摘 要: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创新品格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作者简介: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教授,苏州215006。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长久保持竞争力并与时俱进的根本。事实证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要建立创新型国家,首要的就是要有创新型的人才。最近,白春礼院士在接受记者访谈时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这一论点,我非常赞同。联系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年轻人在进大学之前所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创新能力是很缺乏的。进人大学以后,虽然开始重视创新,但由于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每个学生所能受到的教益和得到的实践机会实际上在不断减少。然而,创新能力是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和锻炼的,离开了实践谈何创新!而真正有条件培养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就是在研究生学习的阶段。研究生在这个阶段所培养起来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将来事业的格局和成就。 一、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石 作为导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列为首要任务。我认为,首先要坚持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握住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专业性特别是创新性等本质特征,摒弃与创新理念背道而驰的种种观念;在实践中,应将创新理念贯穿于研究和培养的全过程。而导师自己也要解放思想,对有益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不应设置障碍,相反应大力提倡,积极推广。至于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应以点拨式和讨论式为主,要让他们自己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吸取教训,并培养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要鼓励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应对他们所作的创新努力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赞赏。 清华大学校园里有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所写的一块墓碑,上面有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先生治学态度的评价: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不仅是对王国维先生治学精神的确切评价,同时也是希望在大学校园里弘扬这种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在大学里,导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贯彻这一精神。然而当今的事实是,不少导师习惯于为自己的研究生选定研究课题,甚至连论文的题目都帮他确定了,有些还不遗余力亲自操刀为研究生改写论文。当然,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上的指导是应该的,但如果帮得太多又不敢放手,实际上是对学生独立自由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极大伤害。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有句豪言:我们能够把一般才智的年轻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尊重研究生,把他们看作是科研领域的探索者。在他们看来,只有学生才是研究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实践者,而导师则不过是引路人。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卡文迪什的理念深表认同。我的第一个研究生吴庆宇至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给他设计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这是由于我们在这一领域里有优势,有较深的研究基础,出成果是颇有保证的。但是,他却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当时研究较少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觉得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是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位学生既有独立自由精神,又很有韧劲,最终我支持了他的想法。如今他已成为美国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主持着多种新药的研发。我觉得他的成功并不因为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而是得益于他在研究生时代就能够独立思考,表现出对科研创新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有了主动性,才会想着去创新;有了探索精神,才能取得新的成果。研究生的这种主动性和探索性,正是科研创新的最大动力,应该得到导师的呵护和褒扬。 二、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必要途径 导师的职责,是应尽可能地运用自己拥有的学术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创新所需的养料。创新是一种精神,但绝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它源自丰富的知识积淀和充分的合规律性的思考。我给小外孙读热门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法力强大的巫师在无法预测某个事件的未来发展时,就会把脑海里所有有关的事件都抽出来丢进一个思想盆里,以后不断加人事件进展的点滴,同时经常去搅动,最后他竟能在这个思想盆里看到事件的**和发展的结局。其实,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盆。同时,它又像一个熔炉,在创新科研中,人们如能不断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学术界最新的进展情况以及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等等加入这个熔炉,并经过不断的搅动反复的思考,就会孕育和启发出灵感,也就可能进一步升华为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说,创新是建立在对以往知识融会贯通的总结和深思熟虑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导师,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例如鼓励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让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建立定期的研究讨论报告会制度等等。 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研究生向知识的深广度进行开掘、拓展的过程中,导师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东西,这是教学相长的一大收获,然而这正是有些导师所容易忽略的。更应该看到的是,作为研究生,他们年轻,热情,有朝气,有胆略,这都是很可贵的。他们善于学习和尝试新的东西,不怕失败,勇于探索,这些都可能是导师所欠缺的。因此,在和他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导师也可以因此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的思路,从这一方面看,作为导师其实也是受益匪浅的.这更是一种教学相长。从人一生的发展历程来说,思维最敏捷、吸收知识最迅速、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毕竟还是青年时期,因此,从学生身上吸取精神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年龄、精神气质年轻化,也许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精髓所在,而这更是有些导师所容易忽略的。 三、脚踏实地:创新实践的基本品格 创新不是纸上谈兵,它一定要来源于实践而又最终付诸于实践。只要条件允许,我比较倾向于让研究生多参与一些自身课题之外的科研项目,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机会。自然科学是实践的科学,参与项目、多做试验是把学生引入科研之门最快最好的手段。即使有时项目本身没有很大的突破,也至少可以让他们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我早期的一些学生有时回来与现在的研究生交流科研创新的体会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想法很好,但要把它做起来。做,也就是脚踏实施的实践。我经常对研究生说的也是这三个字:做起来。过去,我们国力弱,科研经费少,经不起失败,因此,很多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往往喜欢所谓追踪国际前沿,填补国内空白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实践。现在条件不断改善,国家对科研的投人大大增加,许多导师特别是一些学术带头人拥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更应该推动年轻学生勇于探索些新的领域,让他们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退一步说,即 使最后没有取得成功,其失败的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导师一方面要积极扶持,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把关,杜绝学生在科研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最近韩国黄禹锡关于干细胞研究的造假风波和我国媒体披露的龙芯造假事件,都很让人心痛,但也促人深思。大学里的年轻学者为求眼前名利如此作假,说到底都是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但是,科学研究最容不得半点虚假,你可以在个别时间欺骗个别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科学研究必须以求真求实为根本,严格遵循客观合理的原则。有人说一个国家最后的道德伦理的底线是由两种职业来承担的,一是医生,二是教师。所以我总跟研究生讲,我们作为医学院校里的研究工作者,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应该以更加严格的科学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当然,每个人都会面临现实的压力,但决不能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泯灭神圣的科学道德。当然,作为导师也确实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其中包括帮助他们克服科研中的困难。但我依然认为,年轻学生既然选择了科研工作这条道路,就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就应该确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并已基本具备成为科技强国的条件。世界的形势,时代的发展,国情的急需,刻不容缓地要求高校和导师必须迅速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创新意识加上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才是中国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制胜法宝。总之,我希望我们的高校和导师莫辜负国家和时代的使命,同心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这片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
个人分类: M 用图表或数据呈现的成果|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通识教育 剖析万物之理
jitaowang 2010-6-22 15:38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通识教育 是复旦大学近年来一直大力倡导的。对此我非常赞同。特别是在我从事热力学研究中,惊讶地发现原来科学竟然可以如此分科或分家的,隔行如隔山,缺少共同语言。一个三级的热力学学科也可以分为(物理)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生物(或生化)热力学、人文热力学、社会热力学和经济热力学,还可能有它的哲学分支等。不可回避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些(物理)热力学家或爱好者竟然可以从学科的倡导者和先驱者队伍中分化出来退化为热力学学科发展的障碍或保守力量。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实际上拘泥于讨论所谓物理过程(几乎就是理想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对生化过程和化学过程以不懂来抵制)的热力学体系,可悲可叹!物理,物理,一定要坚持析万物之理啊! 以下就介绍一下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改革情况(摘自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简介的前言): 2005 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在本科教育中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具有根基性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打开学生的思想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从而为其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做出创造性成果提供可能性。 以现在的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为例,不仅有通识教育还加强了跨学科化学和生物的基础教育。特点和优点可以归纳如下: 1.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有文理方面六大模块)分配在大学一、二、三年级,每学期 2 学分。 2. 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分配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 2 学分。 3. 基础教育中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 3 学分。 4. 基础教育中普通化学课程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 4 学分。普通化学实验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每周 1.5 学时, 1 学分。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3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四家中国大陆企业荣登《商业周刊》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2010排名榜
nli2233 2010-4-19 12:14
2009 年 4 月 16 日,我在博客上发表《创新型大企业与大国崛起》一文(文章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6470 )。我在文章里介绍了《商业周刊》( BusinessWeek )与 波士顿咨询集团(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 BCG )合作,评出的 2009 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的 50 家企业排行榜。文章写道: 这个排名的主要依据,是 BCG 向全球的企业高级主管人员发放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始于 2008 年 12 月, BCG 总共回收了 2700 份问卷。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要求这些高级主管从产品( products )、顾客体验( customer experience )、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 )、工艺( processes )等方面列出自己认为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问卷是匿名的,但是答卷者不得推荐自己的企业,否则视为无效。这个排名还参考了其它依据,主要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数据统计资料。具体而言,问卷调查结果占 80% 权重,股票回报率占 10% 权重,过去三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各占 5% 的权重。 估计,今年( 2010 )的排行所依据的方法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把去年的排行跟今年的排行榜做一个对比的话,结果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在 2009 年的排行榜上,只有一家中国大陆企业入围,联想集团排在 46 位。对此,我在去年感慨: 50 强中,亚洲企业共有 10 家。除去中国的联想外,日本企业有 4 家,分别为丰田(第 3 位)、任天堂(第 5 位)、索尼(第 14 位)和本田(第 22 位);韩国企业有两家,分别为三星(第 16 位)和 LG (第 27 位)。猜猜看另外三家都是哪些国家的企业?答案令人吃惊又眼红。这三家企业统统来自印度。它们是:塔塔集团( 13 位)、 RELIANCE 工业( 15 位)、 INFOSYS ( 26 位)。 中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的真正崛起,还要看有没有若干在世界上叫的响名号的大企业,尤其在创新方面真正有一手的旗舰企业。中国的大企业,还需要加油!至少,我们不应该输给印度。 这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成长上表现突出的大国之一(如果不是唯一的一家的话)。这个经济增长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大陆企业的卓越成就。 2010 年的排行榜上,四家中国企业及其排名分别是:( 1 )主要经营 IT 零部件和汽车产业的比亚迪公司( BYD ,排名第 8 ); ( 2 )家用电器产业的海尔( Haier ,排名第 28 );( 3 )电脑行业的联想( Lenovo ,排名 30 );( 4 )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bile ,排名 44 )。此外,还有一家台湾企业也登上了排行榜,这家企业是宏达( HTC ,排名 47 )。这个成就,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的确是令人鼓舞的。 再看其它亚洲上榜企业: 出去中国大陆和台湾的 5 家企业,亚洲还有另外 10 家上榜。这些企业分别是:日本的分丰田( Toyota, 第 5 位)、索尼( Sony, 第 10 位)、任天堂( Nintendo, 第 20 位)、本田( Honda, 第 26 位)和讯销公司( Fast Retailing, 27 位) ; 韩国的 LG (第 7 位)、三星( Samsung ,第 11 位)和现代汽车( Hyundai ,第 22 位);印度的塔塔集团( 17 位)和 RELIANCE 工业( 33 位)。 苹果公司牢牢占据了排名第一的位置, Google 的银牌地位似乎也无可撼动。据《商业周刊》介绍, 2010 年的调查问卷里,他们增加了一个问题,即你认为未来 5 年内最具创新力的企业。结果是,苹果公司高居榜首,没有一家公司的得票率可以跟它相比。 2010 年排行榜的前 10 名,美国企业占了 6 家,其余 4 家为亚洲企业;前 25 名里面,美国企业占了 12 家,稍稍低于 50% 。尽管《商业周刊》感慨说,美国企业的排名不如去年,亚洲企业成长惊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企业的霸主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企业表现不错,值得自豪。值得注意的是,从 2009 年和 2010 年的排名对比看,这个排名榜并不是很稳定,企业上榜落榜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我们华人而言,我们当然希望这个排名榜上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是,我想,现阶段的首要目标,还是保持企业的创新态势,争取在明年的排行榜上,一个企业都不落榜。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排进来,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中国企业,加油! 附录: 2009 世界最具创新力企业 50 强 资料来源: http://bwnt.businessweek.com/interactive_reports/innovative_companies_2010/ 2010 Rank 2009 Rank Company HQ Country HQ Continent 1 1 Apple U.S. North America 2 2 Google U.S. North America 3 4 Microsoft U.S. North America 4 6 IBM U.S. North America 5 3 Toyota Motor Japan Asia 6 11 Amazon.com U.S. North America 7 27 LG Electronics South Korea Asia 8 NR BYD China Asia 9 17 General Electric U.S. North America 10 14 Sony Japan Asia 11 16 Samsung Electronics South Korea Asia 12 33 Intel U.S. North America 13 31 Ford Motor U.S. North America 14 8 Research In Motion Canada North America 15 18 Volkswagen Germany Europe 16 7 Hewlett-Packard U.S. North America 17 13 Tata Group India Asia 18 20 BMW Germany Europe 19 24 Coca-Cola U.S. North America 20 5 Nintendo Japan Asia 21 10 Wal-Mart Stores U.S. North America 22 NR Hyundai Motor South Korea Asia 23 9 Nokia Finland Europe 24 34 Virgin Group Britain Europe 25 12 Procter Gamble U.S. North America 26 22 Honda Motor Japan Asia 27 NR Fast Retailing Japan Asia 28 NR Haier Electronics China Asia 29 19 McDonaldapos;s U.S. North America 30 46 Lenovo China Asia 31 32 Cisco Systems U.S. North America 32 21 Walt Disney U.S. North America 33 15 Reliance Industries India Asia 34 NR Siemens Germany Europe 35 NR Dell U.S. North America 36 38 Nestl Switzerland Europe 37 NR 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Britain Europe 38 25 Vodafone Britain Europe 39 47 JPMorgan Chase U.S. North America 40 NR Oracle U.S. North America 41 NR Petrobras Brazil South America 42 42 Banco Santander Spain Europe 43 48 Fiat Italy Europe 44 NR China Mobile China Asia 45 NR Goldman Sachs U.S. North America 46 43 Nike U.S. North America 47 NR HTC Taiwan Asia 48 40 Facebook U.S. North America 49 36 HSBC Britain Europe 50 30 Verizon Communications U.S. North America FOOTNOTES Data: Analysis and data provid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s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BCG-ValueScience. Reuters and Standard Poor's Compustat supplied financial data; Bloomberg provided total shareholder returns. * Stock returns are annualized, Dec. 31, 2006, to Dec. 31, 2009, and account for price appreciation and dividends. ** Revenue and operating margin growth are annualized based on 2006-2009 fiscal years. Margin growth is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as a percentage of revenues. Where possible, quarterly and semiannual data are used to bring performance for pre-June yearends closer to December 2009. Financial figures are calculated in local currency. *** Calculating three-yea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s for operating margins is not possible when the starting or end figure is negative. NR: Not ranked in 2009 survey.
个人分类: 创新政策|4711 次阅读|3 个评论
YOCSEF需要大胆深入一些
accsys 2010-1-1 09:34
2009年末遇见一件恼人的事,耐着性子读完了鲁梅普2009-12-18发表的挑衅和诬蔑性的博文中国复兴什么???。对于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自然不必太介意,但反过来想想,疯子为什么敢这样肆意妄为? 鲁梅普的疯言疯语中有两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句:华人的考试,学习,模仿能力世界超一流,科举制度造就了华人超强的考试能力。 我的评论是疯子居然也能看到我们的长处! 第二句: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考试能力是人的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能力要素,二者不能混淆,学习能力强并不决定你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强,二者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毫不相干,呵呵。 我的评论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确实是两种能力,但这两种能力相辅相成,以往我们不够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用事实给疯子鲁梅普一记响亮的耳光! YOCSEF是中国计算机界最有希望的青年人团体,目前论坛的讨论题目多是在学字上,缺少创,从以往的论坛报告和2010年预告的目录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既然是论坛,不妨大胆深入一些,即使不成熟也不丢面子,探讨嘛!敢不敢去探讨那些未能解决的计算机界的大问题是学与创的分界线。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什么功耗墙问题、存储墙问题、并行编程与硬件关系问题、片上多处理器结构问题、软件消耗问题、操作系统要不要管理处理器问题、彻底解决计算机病毒问题、软件编程的评价问题,这些都是世界上计算机界目前普遍遇到的大难题。培养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应改从这些外国人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下手,如果只是一味跟着国外的课题和观点走,那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的创新精神何时获得发扬光大? 忠心祝愿YOCSEF越办越好。 中国计算机的希望寄托在YOCSEF身上! 新年好! 2010-1-1
个人分类: 随笔|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诺贝尔奖看我国的教育制度
吴信 2009-10-5 07:5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本年度揭晓仪式将于 10 月 5 日起陆续举行。最近几天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奖公布时间,华人的身影有不少了。何时有真正的本土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媒体上 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之类的讨论热火朝天。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 先生曾说: 20 年内,中国人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 20 年,对于等待已久的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算太长,杨老的这句话让听者为之振奋。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迄今为止,诺贝尔奖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六个奖项,并没有 诺贝尔数学奖 。有人说,获得诺贝尔奖 需要很长时间 。 可真正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原因的,却不多见。还有人竟然怀疑诺贝尔奖评审不公正;有的人说,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是 经济实力还不太够 ,因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资金投入都非常大,中国目前没有那么多科研经费。可回顾一下诺贝尔奖历史,不难发现许多获得者从事的都是基础理论研究,并没有花很多钱。 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其实应该从有没有创造能力方面入手。诺贝尔奖的每一个奖项,实质上都是在鉴定和评价被提名者的创造能力,成果只不过是创造能力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体现方式。中国人缺少的恰恰就是创新能力。虽然现在没人再用 古代四大发明 来撑门面了,但当代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发明创造,实在是寥寥无几。 而中国人缺少创新能力,又是中国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吴勇,出过一本书叫《牛津感悟》。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牛津如何重视学生创造潜力的例子。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 A ,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牛津大学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所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也没能成功。之后又层层向上,直至找到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只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发了一句牢骚: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这句话的后果就是,学校立即取消了授予布莱尔 荣誉 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提出抗议。 听了这个故事,就很容易理解牛津学子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今年又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和政治领袖了,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创新能力强。 据了解,牛津最引以为豪的是学院制和导师制。牛津的每一个学术讲座都有一个规范的程序:首先,事实情况是什么;其次,多数人的观点是怎样的;第三,另外少数人对此持有什么看法;第四,教授本人的研究结论是怎样的;最后,还有哪几个问题有待研究。最后一项尤其可贵,它说明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没有终点,可以不断深入。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是比较灵活开放的。 再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学生就象流水线上的产品,每门课程相当于一道工序,所有工序过了就表示学业完成了,然后批发出厂。这样的教育现状中,鲜有异数。那么,我们到底指望谁来拿诺贝尔奖呢?在现在中国这种氛围中得奖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在某些地区。不过下一个中国人得奖应该不会遥遥无期,不知道 10 年左右怎么样 诺贝尔奖最初设立时只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 5 个奖项,后来增设了经济学奖。在当前奖项设置下,许多领域的重要成就将难以获奖。为此,在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即将揭晓之际,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组织专家学者讨论了诺贝尔奖的改革问题,发布了一封由 10 位专家学者联名签署的致诺贝尔基金会的公开信,请求对诺贝尔奖评奖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为应对气候变化设立 全球环境和公共卫生奖 等。这封公开信的署名人包括 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 亨特、旨在促进科技创新的 X 大奖基金会 负责人,以及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多名教授。 公开信说,诺贝尔在 1895 年立下遗嘱时,他难以预料世界会受到气候变化和艾滋病等威胁,也难以预见新出现的重要学科。公开信请求对诺贝尔奖评奖做出两项改革,一是增设 全球环境和公共卫生奖 ,以奖励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消灭重大疾病和促进公共健康等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或组织;二是扩展现有的 生理学或医学奖 ,或增设相关奖项,使其得以覆盖整个生物学领域。 这样的话,中国人不是几率又多了?特别是个人或组织的话,我们中国的组织更有资格!不过, 增强我们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从根本上强化我们民族的能力的途径。真的勇士,敢于面对,面对总是需要勇气的,知耻而后勇,在巨大的刺痛之后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个人分类: 艺术审美|670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模仿者岂能占据未来产业高端?
wangfangnk 2009-8-27 11:22
《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研究》是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大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终于进入结项阶段,下文是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转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作为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和具体协调人,深感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提升之重要性和迫切性。 模仿者岂能占据未来产业高端? (中国) 科技日报 (2009-08-16)   《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约九成企业集团将模仿作为企业研发基本战略,大型企业集团创新战略急需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从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阶段,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队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创新能力到底如何,进而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是当今时期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内创新九成模仿、一成创新   我国创新形势不容乐观,企业普遍忽视长期性、平台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持续依赖引进技术和进口零部件。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是2004年的8.5倍,其中外企顺差高达384.6亿美元,国有企业贸易逆差却达152.2亿美元。这一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外企创新能力提升比我国企业快的多。   我国企业集团创新九成模仿、一成突破。多数企业集团将模仿作为基本战略,走逆向分解与模仿创新的技术路线。这类创新主要是在引进平台基础上进行的衍生技术创新。只有少数企业集团能够构造出技术壁垒,在平台技术和前沿技术上有所突破。衍生创新的结果就是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的专利,而最能构成技术壁垒的发明专利比重却极低。2007年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国内是10.6%,而国外却高达71.8%。   企业在创新上表现出的短视和胆小的思维,致使企业不愿、不敢投入科技研发,不敢在平台技术和前沿技术上有所突破。我国大型企业20042006年RD 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 0.97%,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比重平均为1.32%,远低于世界500强平均3%5%的水平。   目前,国内盛行一种论调:我们起点太低,不等把这一代平台技术搞清楚,西方又会转移下一代了。我们买技术、发挥人力成本的优势就可以了。这种适用技术 + 低人力成本的相对优势理论影响甚广,常以日韩初期模仿的成功来自慰。但是以西方技术的代代转移 + 我们的代代模仿来实现进步,结果是从思想上阉割了创新的主动性,强化了技术洋恐惧。所以当我国引进高速列车时,60%引进的是时速200公里的所谓适用技术,而榜样韩国引进的却是时速300公里的最新技术。   国内创新急需由逆向转为正向   逆向创新主要表现为模仿战略,一般采取逆向工程的方法,分解之后进行仿制、替代。这种技术路线的特点是时间短,风险小。这个层次的所谓自主创新,实际上是模仿战略下的衍生产品创新。而正向创新则采取顺向工程的方法,盯住未来的市场和技术需求,正向确定技术路线,自主研发和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其特点是时间长、风险大。正向创新也会用到模仿,但仅仅是作为一种战术或手段。   目前,我国的创新模式大部分的是在现有引进平台基础上,进行产品衍生创新。有竞争力的平台技术少,前沿技术更少。关键平台技术的缺乏使得国内产业安全受到了威胁。潍柴动力和福田重工都多次提到因排放法规升级过快,国内短期内还难以替代,致使关键的电控系统被国外控制,在与博世、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巨头谈判时缺乏话语权。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扶持电控技术企业,另一方面说明下游用户对于前沿技术关注太少,缺乏系统整合产业链相关技术的能力,这与国外巨头主导产业链创新的能力相差甚远。   逆向创新的模仿战略在工业化的初期取得了极大成功,但是在产品的逆向分解或技术模仿过程中,往往由于对原理和参数的理解不全面,企业常常重复别人既有的技术路线,导致路径锁定。而前沿技术在经过实验室储备、新品在发达国家先行销售等阶段以后,再转移给中国,至少落后两代;加之逆向学习仿制的时滞效应,还可能落后一代,所以逆向创新战略在高科技领域往往落后三代。   入世以来竞争环境的恶化,使得我们创新战略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唯有正向创新才可能跨越某些阶段,绕过别人的壁垒,构造出核心技术。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凡是在平台技术、前沿技术有所突破的企业集团,一般都采取了正向创新的策略。   当芯片研发0.8微米逆向创新成为国内主流时,海信越过国际主流的0.3微米层次,直盯当时最新技术0.18微米水平进行开发,正是由于当初的超前才实现了四年后技术的适用;当同类厂商做两千门交换机时,只有华为将研发目标直接瞄准万门级设备,技术的突破使得华为迅速超越了当时中关村众多同行;中联重科的综合式复拌机攻关两年,很多关键部件研发突破了国外封锁,最终填补了热风循环国际空白,构筑起技术壁垒。这些都是掌握原理、正向突破的结果。   正向创新需要设计、过程、投入与人才四大要素   正向创新战略是为了掌握原理和实现突破性创新,具有目的导向和正向探索技术路径的鲜明特征。正向创新包括产品技术的正向研发与生产过程的正向创新两种。前者以产品技术的正向创新构筑自身技术壁垒;后者以强大的研发能力为依托,对生产过程进行正向分解再造,以实现高效低价。   正向产品设计:高科技类应正向设计,传统类需七分模仿、三分创造   就设计过程而言,追求设计技术的优良以及设计质量;强调目标导向,以产品设计本身的核心技术的积累为目的;手段上以正向设计为主,不排除逆向的模仿。更新快的高科技产品集成度高,正向设计可实现跨越。传统产品更新慢,也可在逆向分解基础上进行跨越式、集成式的正向设计,手段上采取七分模仿、三分创造,而在价值实现上主要凭借三分创造实现技术超越。   正向过程创新:关键是过程设计与再造   就制造过程而言,追求工艺技术的优良以及制造质量;强调目标导向,以制造过程的高产低价为目的;手段上以正向的工艺开发为主,凭借产品技术的掌握,正向分解和再造生产过程,大量设计和自制设备。   过程创新不仅需要强大的工艺开发能力,客观上还要以对产品核心技术的掌握为基础,以便为了实现批量制造,灵活地进行技术的分解和整合。比亚迪以半自动加人工代替昂贵设备,以低价格打败对手。相反,不少研究院的产品技术有突破,因工艺开发能力的薄弱而无法产业化、批量生产,研发与后续环节不对接。创新是组合拳,单项冒进不等于创新能力强。   正向研发投入:多投入人而非物   2006 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内部RD活动支出仅占创新费用的32.4%,远低于欧盟国家60%的水平,大部分用于购买设备和技术。   投入的目的是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的提高,而非硬件的堆积。现阶段资本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以人才替代设备具有比较优势。前者柔性,后者刚性;前者能力可持续增长,后者能力逐步衰减;前者无固定成本摊销,后者高固定成本摊销。大量投资于人才胜于巨资外购技术。海信、比亚迪、三一等集团投巨资于人才,着力于打造自身的研发队伍,这样正向投入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   正向人才培养:内部积累,而非一味地买脑、借脑   企业集团应当搭建研发平台,给予研发人员试错的机会。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犯错交学费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往往可以试验出正向创新的路径。如果一味寄希望于一次成功,客观上会鼓励逆向模仿。人才应该更多的是来自内部,更多的是自己培养和提拔,而非调入、空降、买脑、借脑。内部培养和提拔是正向的,而调入和空降是逆向的,借脑效果的如何关键是看是否培养起了自己的研发队伍,抄捷径难以培养出自身能力。(主持人 李维安 执笔人 杜龙政 林润辉 王芳 封红雨)   ■ 专家答疑   张晶(本报记者):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如前沿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李维安(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研究》课题负责人):技术金字塔由前沿技术、平台技术与衍生(或派生)技术构成,顶端是少量的前沿(或前瞻性)技术;中间层是平台技术,主要是指产业共性技术,比如技术标准;底层是大量的衍生技术,主要是应市产品技术。由前沿技术转化为平台技术往往意味着技术产业化的成功。前沿技术可能超越现有平台技术的发展路径,促成平台技术的升级。平台技术可发展出系列衍生技术,衍生技术的作用主要在于尽量多地覆盖细分市场,减少市场漏洞,很多大企业就是在衍生产品的推出方面有所忽视,而被中小企业挤占、赶超。   大致来说,衍生技术解决的是企业生存问题,平台技术解决的是产品竞争力问题,前沿技术针对的是创新赶超问题。入世前很多企业集团主要通过衍生技术层次的创新就实现了腾飞,但在新时期没有平台技术的支撑,发展难以为继;而没有前沿技术的探索,平台技术的升级也很困难。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赶超西方跨国公司,必须要实现前沿技术的突破,并及时实现产业化。   目前一些产业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契机,在前沿技术上国内外差距不太大,需要企业抓住机会,通过正向创新战略实施赶超。一般来说,至少在平台层次才可能构成企业的技术壁垒。对于一些成熟产业而言,平台技术对于企业竞争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在这些产业跨国公司基础雄厚,而我国在关键平台技术方面还相对薄弱,甚至相当欠缺,需要瞄准前沿,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加强技术与人才积累,为在关键平台技术与前沿技术上的突破积蓄力量。   张晶:我国大多数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多集中在衍生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很多企业不敢、不愿在前沿技术、平台技术创新上投入过多。这种投入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李维安:前沿平台衍生的技术结构,根源于相应的投入结构。虽然与此对应的数据很难获取,但我们可以大致参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投入。2006年全国的比例依次为5.2%、16.8%和78%,具体到企业更是缩小为0.6%、7.6%和91.7%。   不敢、不愿在前沿技术、平台技术上投入,我们与西方同行的差距在拉大。跟随模仿战略在企业起步的一段时期内可以起作用,缩短技术落差,但是一直不敢实现由模仿跟踪向正向创新的超越,必将严重影响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的提升,难以发挥出创新国家队的作用。   三星和现代及时实现战略转型,大约用了1520年成长为世界一流公司。现在技术革新速度在加快,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实现战略转型,在现有的外部环境与发展条件下,估计也要1520年后才有可能诞生世界一流企业。为此,企业必须及早实现创新战略转型,在投入应市产品开发的同时,保证在预研(包括平台技术和前沿技术)投入上的持续性。   张晶:前沿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创新投入比例应当为多少才合理?为什么?   李维安:前沿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投入的适当比例,要与产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通讯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平台技术的投入肯定要高于传统制造业。海信保证30%的研发投入用于预研。华为一直非常强调研发深度,将10%的研发投入持续投向前沿技术,前期技术积累相对较好,目前正积极布局4G领域,着眼于未来竞争。   目前,我国的大型国企多为以制造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非以核心技术为导向的企业(如国外优势企业)。根据我们课题组初步的调研发现,我国大型制造业国企在平台、衍生和前沿技术的投入大约为1∶8.8∶0.2。其中,前沿技术几乎是空白,需要提升至1,同时我国企业的突破方向应在平台技术上,借鉴国外优秀企业集团的经验,三者的比例以4∶5∶1为好。
个人分类: 企业创新|3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培育创新能力在于培育不羁的想象力
热度 1 ljxm 2009-4-17 17:24
总 理曾就我国出不了大师问题,请教过数所大学的校长们。校长们侃侃而谈,如果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说,虽然不乏充满智慧的妙语,但却尽失大家风采,因为,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原因,在于其眼界也高,其思索也远,尽得解决问题之枢机。但是,不容讳言,校长们侃侃而谈,有的尽是环顾左右而言它,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充满语言智慧的文字游戏。   其实,我国的教育问题:    一 是没有从培育人的主体精神上下功夫。二是没有从培育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三是没有从培育不羁的想象能力上下功夫。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核心问题,但这三大核心任务我们都没努力,反而在扼杀这三大核心任务上下功夫:答案的标准化。导致这一严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出了严重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并非是为了培育创新能力,而是为了考试。    当 然,考试是所有国家教育中一项内容。但是,考试的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如果考试是以升学和谋取生存为目标,考试就成了扼杀创新能力的杀手,如果考试是以激活创新能力为责任,考试就成了激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前者成了我国教育的唯一目标,因为,在教育工作者看来,人家花钱上学,就是为了以后找个更好的饭碗。殊不知,寻找更好饭碗的是创新能力,而不是考试能力。如果我国将来把考试的目标锁定到激活创新能力上,我国现有的大批考试人才,就一定面临着饭碗的危机。    但 是,如果我国不经历一次考试人才的饭碗危机,我国必然面临着更大的教育危机和因教育危机而引发的我国生存能力的危机。当然,如果现在有人说我国存在重在的生存危机,我会一定也不感到奇怪,因为,我国教育培育的是考试人才,而非创新人才。有人可能说,本文与我在我国真正强大在十五年之后一文中的观点相左,其实,前文是对未来的展望与预测,本文是提出存在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说,本文是为实现展望与预测目标所作的努力。    本 文前面说过,教育的三大核心就是培育主体精神、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我个人认为三者是创新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就没有创新能力可言。    从 智商上说,我国人民的智商是很高的,从人口上说,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者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我国具有强大的创新潜力。二是我国占有人口比率的绝对创新优势。三是我国发展能力具有巨大潜力。因为,人口意味着我国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而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    所 以,我认为教育上培育主体精神、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上抓住培育消费能力这个龙头,同时抓紧时间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机制,扼阻腐败,我国的强大就是成问题,也不是个问题。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为我国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因为,理想和目标固然是我国强大的前提条件,但是强国的方法同样重要,如果有理想、目标但没有强国的方法,理想和目标就会落空。 作者:田忠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