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一堂网课的欢笑与汗水-篇五篇末
热度 1 uestc2014xiaoyu 2020-2-26 13:05
第五篇:抓心智,拼体力 伴随着彭宇同学分享的优美音乐,陆陆续续大家都上线了。到7:10时,出勤人数基本上在28-30人之间了,几乎满勤。中间,我也会文字和大家在屏幕互动一下,稍后几分钟有两位同学私信我说他们的网络状况不是很好,总是掉线。并且主动介绍说自己已经提前预习,非常时期的全勤以及这份认真还是让我很惊喜。同时,我和助教轮番为同学们解答微信群或者QQ群的问题,尽量保证尽快回复他们,尤其是当同学掉线了之后,他们其实比我们还着急。如果我在授课期间,助教就会主动耐心解答,以保证每个人都不掉队,顺便做好了每次课的考勤工作。这一点也为我们可爱的助教点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网络第一堂课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于昨晚7:30准时拉开帷幕。 课程开始,我们首先通过一个5分钟的TED小视频“数据化的自我”让大家感受数据之美,认识到数据的潜在价值,让大家对数据挖掘充满了期待。 图1 课程导课开始 不过,还是简单介绍了一下2019尾巴上的这个捣蛋鬼——新冠肺炎!正是因为它,大家才不得已都现身网络。 期间有个同学不禁打开自己的摄像头,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脸,留学生的这份外向活跃确实不同于我们中国学生。我还意外发现他竟然是躲在自家车里上课,why?他说这里信号最好!Amazing!Fantasy Classroom!我想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有趣的课堂了。不过,也为他的这份坚持和认真点赞!这就是我篇首说的那份感动。 留学生的主动和直接,某种程度上非常利于网络授课,因为网络课堂的氛围会不自觉地变得轻松。 或许是前期与彭宇同学的反复操练,所以我俩的配合几乎是完美的无缝切换,整个的内容,从音乐到课件到视频再到我的屏幕分享,都没有违和感。再次感谢研究生彭宇。 图2 授课中 或许是第一次上网课,或许是前期的准备还算可以,真正开始讲了起来,就有点儿刹不住车,因为当看不到学生的面部表情时,我的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就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在自我表演,容易进入自high的节奏。大约讲到25分钟的时候,有个留学生问:这门课多长时间?猛然间我意识到,嗯,孩子们累了!他们需要休息,需要切换一下节奏。所以,我马上就开始做了调整。尝试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同时尝试调动几位同学参与进来,并且自我打趣到自己的兴奋感,哈哈,估计学生们会觉得这个老师表演欲太强了! 不过策略倒是奏效,马上有同学开始在对话框里抛出问题,这时我的语速和节奏就下来了。同时为了增加生动和交互,我也打开自己的视频,关掉屏幕共享,陆陆续续大家就开始活跃了。10分钟的调节非常利于大家进入下一环节。 图3 课程互动 鉴于这个情况的发生,第一次网课剩下的内容,我就开始控制时间单元,基本上20-25为一个节奏点,中间穿插音乐、穿插讨论、穿插视频交流等等。因为让孩子们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心智才会被虚幻的课堂和老师牢牢抓住。 估计很多网红的做法比我们还要高明和熟练,是不是他们也开始研究了教育心理学?:)估计是吧。 图4 中场休息+自由交流 另外一点,中间一定要集中休息10-15分钟,因为很多人要上厕所!! 集中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视频与其中几位在线的同学,聊一些学习生活的话题,师生的前提下,能成为朋友也是有助于教学的开展,是谓良师益友也! 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就接近了尾声,最后15分钟的交流、讨论,同学们也提了很多他们关心的问题,比如课程时间、课程重点、外院同学如何选这门课等等。我和助教也一一记录下来,汇集成文,集中答复在QQ群公告里。 我的第一堂网络授课圆满结束! 第一次网课,比自己预想的工作量和强度都要大很多,所以,其实最后二十分钟已经比较疲惫,有点儿晕眩,但是为了有个圆满的句号,还是坚持微笑结束。网络授课,尤其是非常时期为了保证传输效果,我们需要多个平台混合教学。此时,全程需要我们手、眼、耳、心全马力开动,既要看着课件与教案、又要尽量手动回复,还要仔细聆听大家的语音问题,以及心里去计算时间单位,非常容易精力疲惫。不禁觉得,网课最后拼的是体力啊! 篇末:及时总结再调整,平衡心态再努力 第一次网课,自己打分85吧,虽然完整,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调整的。这里简单总结有这样几点: 1、教学环节和内容涉及的时间单元,控制在20-25分钟较好。内容单元化,时间颗粒化,利于掌握和灵活调整。每个环节中间,大家可以互动、讨论。 2、时刻调整心态,遇到突发情况既不要崩塌,也不要过度自high,因为网络授课是形式,知识传递是本体。所以切记为了让大家调频而忽略了内容。 3、小组协作和充分讨论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次课,知识点少,期待后去可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4、一定要有集中休息时间,试想我们连续看屏幕一个半小时没有停顿,也是容易疲惫。何况他们可能一天都在上网课! 5、教无定法,教无止境,不断优化! 再次回望第一堂网课,几多欢笑,几多汗水;无论哪般,只要真的让学生学到知识,完成国家交付的“守土有责”,才算真的圆满!
个人分类: 三尺讲台|7510 次阅读|5 个评论
语言与人脑:知情意行与个性是其最重要的枢纽
geneculture 2019-10-4 19:10
知情意行与个性得以体现的“三智”(智慧、智力和智能)是语言与人脑之间最重要的枢纽。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0 个评论
人脑与语言:知情意行与个性是其枢纽
geneculture 2019-10-4 19:10
知情意行与个性得以体现的“三智”(智慧、智力和智能)是人脑和语言之间的枢纽。 人脑与语言之间最重要的枢纽:知情意行与个性得以体现的“三智”(智慧、智力和智能)。-邹晓辉Geneculture 附录: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Rainbowcn2018 2019-7-29 18:32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正常,判断者通常都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觉来判断,然而其判断依据也隐含有时代、价值观、成长环境、主观好恶等诸多因素,所以每个人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家戴维·罗森汉曾经导演了一场恶作剧般的实验,他邀请了七位同事,让大家分头前往精神病院,假装自己有幻听的症状。然而,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他们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必须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这些心理学家们开始了计划的第二步,即说服医护人员自己已经恢复了理智。可是这一步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即使表现得跟正常人一样,每个人还是差不多花了 3 周时间才被批准出院。因为当他们被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后,正常的表现也被解读成了患病的依据。 这项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是否正常是由某个人主观来决定,哪怕他是精神病医生、是专家,也不见得靠谱。 不同的医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不正常的诊断都会有这么大的偏差,更不用说一般人眼里的正常标准了。那么,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呢? 正常和不正常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之间一样。如果我们以正常为目标,追求正常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时每刻发生的事,都会影响我们对正常的定义。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副教授乔丹·斯莫勒认为,正常既不代表理想状态,也不代表平均水平,甚至不能绝对地跟身心健康画等号。正常跟人类进化的目标息息相关,在当代社会,正常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利用心智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其中包括远离伤害的本能、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建立持久人际关系的能力、挑选配偶、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能力等等。 不同的社会环境面临不同的实际问题,所以不能单单从行为本身来定义正常。只要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是在正面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那就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某项能力出了问题,没法处理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偏离了正常。当然,衡量这些能力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考值,因为人的状态是有波动性的。 例如,一个人碰见极度伤心的事,连续几天泪流满面、茶饭不思,虽然症状跟忧郁症很像,但也不能断定这个人是得了忧郁症。正常的人过上几天自己就会恢复过来,继续原本的生活。如果长时间调整不过来,对个人或者社会生活造成了影响,那就是失常了,必须要引起重视。 总之,正常和不正常之间不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人们对正常的定义一直在变化,正常代表着利用心智去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处理不了某些问题,也不要急着认定自己不正常。因为正常的另一面并不代表不正常,只是经常会为一些小问题所困扰,比如情绪低落或者记性不好。 所以,不要轻易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判断某个人是否正常。即使当某个人站在正常的另一面时,也不要轻易下结论,此刻最重要的也许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微信版链接请点击 彩虹桃源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心智上成熟的人应该具有的言行举止
jiangjiping 2019-1-27 07:34
一个心智上成熟的人应该具有的言行举止 蒋继平 2019年1月27日 心智上的成熟不同于生理上的成熟,生理上的成熟一般以性特征为标记, 可是, 心智上的成熟就没有具体的标记。 不过, 尽管没有具体的标记, 心智上的成熟仍然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上体现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经历世故, 历经磨难, 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人会慢慢地在心智上成熟起来。 成熟起来的人一般已经没有了少年的轻狂, 青年的锐气和中年的固执。 心智上成熟的人豁达大度,心态阳光,坚强沉稳, 遇事能够三思而后行,能够经常先从自身找原因, 能够虚心的向先进看齐, 跟优秀学习。 心智上成熟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越是成熟, 越是会觉得自己幼稚和无知。 心智上成熟的人不会轻易悲伤, 不会妒嫉优秀,没有焦虑,很少惆怅和生气。 总之, 心智上成熟的人在乱局中不迷失, 在低潮时不消沉, 在挫折时不放弃, 在成功后不轻狂, 在得意时不忘形, 善于担当, 严于律己。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童的感情特点
fanxiaoyingz 2017-6-23 11:06
儿童的感情特点 我发现欲望是感情的基础,感情是智慧的基础。有人也许会说智慧是大脑的事情,与欲望和感情没有关系,我想这种观点是把大脑的智慧割裂成为孤立的、超越自然的事物,而不是把大脑和人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的结果。实际上欲望、智慧、感情三者密不可分。欲望和感情不仅是智慧的闸门,也是智慧的驱动力。举一个例子,人人都骂秦桧,人人都表扬岳飞,对于谴责秦桧,人们会列举出千百条理由,对于表扬岳飞,人们也会列举出千百条理由,千百条理由是智慧的结晶思考的结果,但是抛开感情,我却对秦桧可以说几句好话,例如秦桧看到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疾苦缺衣少穿,他对北方人深深同情,他看到南宋贵族骄奢淫逸,物产丰富而不知道珍惜,所以对南宋腐败王朝深深厌恶,所以决心帮助北方人民,他又看到岳飞虽然中正勇敢,但是岳飞向穷苦大众下刀子,屠杀北方士兵,也屠杀农民起义军,没有一丝一毫的对穷苦大众的爱,所以决心除掉岳飞。这其实就是感情决定智慧的一个例子,假如从民族感情上去解释,岳飞是民族英雄,我们应该热爱岳飞;但是从阶级角度去考虑,岳飞是贵族阶级的刽子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一般是不愿意承认岳飞是贵族阶级的刽子手这样一个结论的,因为这样想会伤害自己的感情。而大多数人因为害怕伤害自己的这个感情地基,他也不愿意把岳飞往坏处想。正是囿于感情羁勒,人们几千年来看不到秦始皇的伟大,骂秦始皇是暴君,看不到曹操的英明,骂曹操是奸臣。不可否认,感情具有近距离效果,远距离则无效;感情具有应激性,感情其实是建立在衣食住行上面的,一个馒头就可以和狗建立感情;感情具有短视性和蒙蔽性,邻居朋友之间的感情不和其实大多数是因为小事情引起的;感情具有亲缘性,男女之间的感情,父子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实际上远远没有现实中客观表现的那样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比幸福的;感情受到社会道德的强烈制约;感情受到时代限制;感情具有严重的阶级性、民族性和自私自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人是小人,不是君子。 但是以上仅仅是大人们的感情特点,不是婴幼儿的感情特点。婴幼儿的感情对于智慧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而婴幼儿的感情特点绝对和大人不同,表现出强烈的可塑性,这个可塑性表现为 “有奶便是娘”。 首先,被爱者有被爱他的人或动物强烈同化的可能。事实上这在人群当中尤其明显。比如,抱养的孩子有可能极大程度的和收养他的父母在感情、性格、脾气等方面相似,而和他的生身父母截然不同。再例如,如果一个人热爱他的父亲,那么他爱屋及乌,就会去模仿自己的父亲,父亲热爱读书,他也会去读书,这样这个人在无声无息中学会了各种知识,增加了智慧,这就是家庭氛围对智慧的作用。我们有一个家庭氛围的典型例子,我们知道梁启超的九个子女都是杰出人物,而这与梁启超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与梁启超对待孩子的态度密不可分,梁启超和夫人把爱护均匀地播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孩子们热爱他爸爸模仿他爸爸。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没有梁启超对孩子的爱心和尊重,就没有梁家九个杰出人才。 一个孩子可以因为长辈的爱强烈的同化,心理和行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因为孩童都有极强烈的模仿能力。所以一旦他消除了 “敌对心理”,就有了模仿本能。这时候父母一旦是知识分子,音乐家或艺术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在父母那儿学到相应的知识,受到熏陶,大脑就会向智慧的一方面发展,这就是“大脑思维的开化”。如果没有一个有知识,技能的环境,孩子的大脑就得不到开化。大脑的开化如同一个社会在初始时“开天辟地”一样重要。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人以后大脑发展的方向。 父母的性格脾气和爱心造成的家庭氛围会强烈地影响一个孩子最原始的性格、气魄、脾气、大脑发展方向,所以父母亲的爱是重要的,家庭氛围是极其重要的。这个氛围与父母的学识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是父母的学识水平如果和孩子不沾边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就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孩子很普通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有学识气氛,但是缺乏其它孩子需要的环境因子,孩子依然不能成才。 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爱,又失去了其它人的应有有爱,那么孩子的观念会朝着敌视社会的一方面发展。敌视现实会使他我行我素,也就无心学习。他将来的性格就是无视法纪,又害怕执法人员和公众,喜欢以犯罪的方式(即不劳而获的方式)谋生。当然,也有可能认识到智慧的重要性而去拼命的学习,发恨的刻苦钻研。总之,他自我谋生的意识会空前的膨胀起来,有些人会朝自爱的方向发展起来,而有些人会朝自弃的方向发展。内心的冷漠和冷酷自私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在孩子智慧的形成过程中,家庭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对孩子构成了两种气场,一种是气顺,一种是气逆。气场对于孩子来说是外界环境在自己身体里面的应激,所以对于智慧的形成至关重要。气顺的气场有利于理工类智慧的形成,气逆的气场有利于社会科学类智慧的形成。 理工类智慧要求在气顺的条件下形成。一般来说,理工类和社会文艺类就对爱的要求不相同。一个理工类的学生要求有敏捷的思维,严密的头脑,惊人的记忆,相应的要求有稳定的爱,这种爱如此稳定以至于他都没有功夫去想,他只知道有钱花,有饭吃,有屋住就行,而对别人如何豪华奢侈,贪婪腐朽并不关心。因为只有稳定的家庭的爱(父母爷婆姑舅)一个人才会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他的第二爱好,如对自然的爱,对技艺的兴趣,对音乐等的爱好。一个事物只有对他由熟悉转变为爱好,再从爱好转变为志趣的时候,他才能把看似枯燥、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变成驾轻就熟的东西,才能进入它的自由世界,从而认清它的实质,有所发明创造,有所提高。 中医有言 “气顺则智清”,历史上由于受欺,气不顺而气死,气疯,气病的大有人在。稳定的爱能使人的气顺。我们认为稳定的爱可使气顺,从而使脑电波中的长波减少,短波增加;相反气逆的时候则使人的脑电波中的长波增加,短波减少,故而引起大脑的痴滞现象,使大脑无法正常思考。那些不稳定的爱,例如一个人爱上了两个异性,一个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爱(如父母离异、出差、工作忙等),都会改变原有的爱,这时一个人的内分泌系统就会由于脑电波的改变而发生紊乱,从而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引起的激素的,内环境的改变引起大脑供氧的改变。对于一个正处于大脑形成期的婴幼儿来说,就会引起大脑量和大脑结构向不利于成长、聪明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想让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最好在十岁前把孩子惹哭惹伤心的次数不要太多,受气时间不宜过长。当然一个孩子只有明白父母对他的爱之后,他学习,锻炼才会有更强的精神动力。而要让他知道父母爱心的方法就是适当的减少或中断对他的爱,或让他体会别人的不爱。 而社会类和文艺类智慧则可以在气逆的条件下形成。如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政治家。几乎所有的杰出代表都是在气逆的环境中成长的。歌德是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而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表明他在气逆的条件下生活。又例如著名的二胡 “二泉映月”,就是华彦钧(阿炳)在逆境中生成的伟大作品。又例如朱元璋,朱元璋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也是在逆境中,气逆的条件下形成,朱元璋的一家人都在元末大饥荒中丧生,当时的汉人受到蒙人的压迫盘剥,还受到了自然灾害的伤害,他从小在逆境中历经磨难,但是也造就了他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其实远观古代社会,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都是在气逆的条件下生活生存的,刘邦只是一个乡间混混,从小就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歧视,但是他却能够在这种混混环境中形成一种识大体、认大势、从善如流的气魄,难能可贵。 一个人的智慧不仅受到气逆气顺的影响,自然也受到了家庭熏陶和社会地位的强烈影响。例如巴金,巴金的三部曲非常出名,人们把这三部曲作为反封建的思想宝库,但是巴金毕竟是富家子弟,是地主的少爷公子,他的主要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封建伦理的笼子里,邓小平也一样。他们一样地反社会,不反家庭,实际上还是维护以家庭为单元的社会私有制。家庭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大多数家庭条件好的富家子弟,他们看似从反家庭起步参加社会事物,但是他们最后依然把感情留在自己温暖的家里,他们反对的其实就是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不公的一面,而这种人是绝对不会反对以家庭为单元的社会基础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地基和底线。大多数人的智慧不会象马克思和毛主席一样超越自我超越家庭,而是留下浓浓的阶级阀门。 实际上,单一的环境会形成单一的感情,单一的感情形成单纯的气场,单纯的气场形成单一的智慧,而单一的智慧只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析,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有大智慧。例如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受气,在顺境中生活,那么他就不思进取,没有气量和大肚可言,一方面他最脆弱,最容易因意外的生气而得病,另一方面他心胸狭窄,忌妒心强,报复心强,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样的人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当代社会有太多的这样的人。例如许多人说毛泽东时代吃不饱(他们不说穿不暖),邓小平时代吃得饱。这种人何其可笑,我想问:邓小平时代吃得饱,你敢吃吗?毛泽东时代吃不饱,可是家家户户姊妹好几个,邓小平时代吃得饱,大伙却为什么不敢生育呢?又例如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轻生。 所以,一般来说,父母亲普通的爱单一的爱对智慧、思维的作用是单一的。对智慧思维真正有作用的是由爱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间隔、断裂和浓淡以及变化所引起的心理效应,当然也与爱的对象、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少儿所感受到的爱包括两个方面,对父母的爱和从他们那儿感受到的爱;另一方面是对某一事物或技能的爱。前者对一个人的思相观念和思维产生影响,后者对技艺,才能产生影响。少儿从社会上感受到的爱常常是形成其社会观的基础。如果他从社会上接收到更多的关怀和爱戴,那么他就不会反社会,如果从社会上感受不到关怀和爱护,那么他就会反思社会。 一般地,富家子弟,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泛爱主义思想,他们似乎对世间万物都有爱心,也因为有了这些爱心从而有了针对社会的在他们看来是正义的行动。所以往往愿意参加革命的往往首先是富家子弟,但是他们的这种行动是不持久的,所以往往在艰苦的革命道路中富家子弟的叛徒也比较多。这种爱是虚假的,因为爱的本质是自私的,不存在广泛的爱。例如,一个哺乳期的女人,有一个自己的婴儿需要哺育,但是这时候傍边有另外一个婴儿失去了母亲,却需要喝奶?那么这个母亲是给两个孩子都喂奶呢?还是只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给两个孩子都喂奶,两个孩子都会饿死,如果给一个喂奶,给另一个不喂奶,那么一个孩子饿死,另一个孩子成活长大。这其实是自然界给人类的一个难题,自然界给出的答案是保留一个,失去一个,这个从感情上就是爱。这个母亲只能选择爱自己的孩子,她不能爱别人的孩子,否则自己的生育失去意义。又例如爱情,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爱人,如果一个人同时爱两个人,那么他就会被撕裂,很痛苦,同时爱两个人不仅感情不允许,而且体力不允许,自然界不允许劣质的种子存在,而爱一旦泛滥形成的是妓女市场,爱欲一旦泛滥也是人种的退化,这在进化动力中是不允许的。所以,爱都是自私的,泛爱主义只是一种欺骗。孔子有泛爱主义思想,那是因为他衣食无忧,不需要经济学中的物质稀缺原理来指导,但是对于广大的普通人来说,物质是稀缺的,需要有选择地取舍和分配,所以必须要有爱和恨来评判和取舍。当前我们国家,普通尚且有大量的贫困户,有人却说 “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把大笔人民急需的资金大把大把地支援强敌。这是典型的泛爱主义。还有人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区别,资产阶级吃着珍馐美味,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头顶烈日的劳动得不到工钱,有人却说必须吸引企业主加入共产党。所以,富裕的环境由于仅仅提供了单一的感情环境,所以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产生大思想家和大政治家的。我因此很担心中国未来的命运,让这些富裕子弟,让这些没有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去管理国家、管理社会能管理好吗?他们不仅思维片面,而且泛爱主义泛滥,不体恤人民疾苦,象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一样,奈何?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爱的断裂、间隔、重叠和失缺会促使智慧的形成。例如,周恩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般讲周总理有三个母亲,每一个都对他很好,而这种爱的重叠使得周总理从小就很懂事,很明智。我们发现,那些曾经和父母时而分离时而相聚的人更加自理、更加聪明。对于一个孩子,只有他体会到了爱的差别和恨的存在,有了对比才会有体验,他也才能够更加知道那些需要珍惜,哪些需要抛弃。 总而言之,感情就像一个思想的闸门,有个感情的动力就会有巨大的智慧成果。据说黑格尔的巨著《哲学全书》就是在新婚妻子的感情激励下写出的;泰戈尔和雪莱的许多诗词也是在女人的温存中写出来的;中国的柳永一生都寄宿在烟花巷中,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感情诗词。阿炳用二泉映月来描述人生的苦难,贝多芬用交响曲来与命运抗争;梵高用《向日葵》驱赶生活的阴霾。 对于孩子来说,你爱他则他爱你,孩子的感情从来都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这种被动的响应也是智慧的一种驱动力。例如学生普遍的偏科现象。大多数学生偏科是因为对教课老师的态度不同造成的。我有一个同学曾经对我直言他上初中的时候就不上英语课,原因是因为这个英语老师打过他,他连这个老师的声音都讨厌。而相反,一个班的学生一般都对班主任的课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考试成绩也好。很显然,如果这种因为对老师的好恶而造成的偏科一旦时间比较长,那么后果是严重的。 有人说感情只与社会科学有关系,与工学和数理化没有关系,科学是理性的。我认为科学不纯粹是理性的客观的。科学也是有感情的。有一个科学家就说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试想如果一个科学家是制造原子弹的,例如邓稼先,他如果不是被中华民族的国家安全所激励,如果不是被社会主义事业所激励,那么他能为中国设计原子弹吗?如果他象杨振宁一样为美国人造原子弹出力,反过来美国人把原子弹对准中国,那么中国人作何感想? 孩子不仅会和人建立感情,存在好恶,而且对于客观的实物也会因为使用和互动而产生感情。例如有的人就是喜欢爬山,有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有人潜入了长江,而毛主席独喜欢搏击风浪。这样的爱好我以为部分原因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他们通过和自然界打交道已经和这些东西有了感情,那种感情是深深的依恋。例如在扶贫中,有些偏远山区的地方被整体搬迁,但是有些人却总是偷偷地跑回老家。例如我越来越老,但是我却越来越想回老家居住,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因为那里埋着我的父母,因为我习惯了喜欢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正因为有了这种感情,文人们才会写出那种脍炙人口的诗词,例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还有一种感情是人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那些做惯了的工作人们不仅逐渐习惯,而且逐渐喜欢,并且因此爆发出智慧。对于这种现象人们总结出一条规律,认为对于手工和职业,应该给孩子培养职业兴趣,然后由兴趣逐渐转化为志趣,然后从志趣训练为高级的专业人才。这一条培养孩子的道路我还是很认可的。 以上的一切描述都说明一个问题。感情对于智慧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感情是智慧的源动力之一,是智慧的阀门,感情也是儿童智慧的启迪器。 总结起来,儿童的感情特点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的感情是被动接受的形式。尽管说 “有奶便是娘”是孩子的特点,但是说明的问题是孩子的感情并不全部源于血缘,而是源于残酷现实的生存需要,谁给了孩子生存保障,孩子就依存谁,喜欢谁,听谁的话。对他不好,他就对对他不好的人不好。他因此而开启或者关闭思维的开关。 第二,孩子的感情都是建立在是否能够满足自身消费的基础上的。对于孩子来说,你满足我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你表现出热爱我的样子,我就热爱你,他不管是不是粮食紧缺,物质匮乏,他不管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能够承担起抚养他的财力,他只管自己的感觉。所以一般来说从孩子到大人需要一个从纯粹消费型心态向生产型心态的转变过程,到了生产型心态他才会体会到父母很不容易,这时候才能够打开他有关生活和生存的心智,否则就是逆反。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孩子的一个常态。 第三,孩子的感情是高度可塑的,塑造孩子感情的方法就是采取对比、体验、隔断等等。正因为是可塑的,所以在孩子十岁以前尽量不要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也就是不能让孩子出现逆境的生存环境,父母也不能过多地打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教育好。
个人分类: 教育与思维|1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我跟你赌气呢!
热度 34 张海霞 2016-9-17 15:47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学生也已经毕业了,可是这句话在我的心里到今天还是不能翻片过去,索性还是来谈谈吧。 非常意外,因为这是一个很有个性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学生,平时很努力也很有想法,就是做事比较随性、拖沓,不够当机立断。我们以他为主力完成了一项很有突破性的工作,由他主笔写了一篇很不错的论文,这篇论文写了好久,改了又改,图表和数据都做了全面而精心的准备,我说:可以投稿了,一周之后,还没有看到动静,我发邮件给这位同学说:怎么还没投出去?!尽快!这位同学回信说:我再完善最后一张图,马上。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我急了:什么情况?不要拖沓!之前就有拖沓的毛病,怕是又犯了。过了几天还不见动静,奇怪!暑假了,人就不见了?!我打电话没人接,邮件不回,晚上从办公室回家的路上还没有看到回复,我怒了,在微信上留言:论文需要提速,不要再犯拖延症!机会都错过了! 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这位同学的回复: 老师,论文我已经搞好了,就是不投,我跟你赌气呢!你哪天不骂我拖沓,我哪天就投出去! 这个回答简直是让我大跌眼镜、匪夷所思!什么情况?一个二十大几的小伙子,跟我赌气?!简直是滑稽! 我完全出离愤怒了:赌气?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也不是你家长,工作就是工作,承诺就是承诺,不需要赌气!我跟谁赌气去?! 但是,回复完这个短信,我自己真的是被这件事情惊到了:千思万想,也没有想到我们的学生竟然这么不成熟,都已经是二十好几的研究生了,早该是思想独立、堪当大任的优秀青年了,如果仅从所有可以看到的各个方面(身高、体重、学识、谈吐、文笔 …… )来看,TA的指标也都堪称优秀,可是谁能够想到这内里的灵魂还是如此地幼稚和脆弱?仅仅因为老师没有以表扬的方式来说话就选择赌气?这不是很滑稽吗?而且,究其本质上就是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而给自己找了这样那样的借口拖延得没完没了,最后还好意思以这最不靠谱的“赌气”来推卸责任:不怨我,都是老师你做的不好,你不体会学生的脆弱和幼稚! 那天晚上我怎么也不能入眠,更是心痛如刀绞,因为我简直是被这不经意发现的真相折磨疯了:试想,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赌了多少年气的孩子?这是一个在过去家长和亲友们都妥协到了什么地步的情景?二十多年,我们费尽心力养育的智力健全乃至超群的独生子女,内里却是这样的不堪一击,他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他怎样面对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要知道:在正常的思维方式里根本就没有赌气一说! 事情过去很久了,至今想起还是不能平静: 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对于孩子从小严格教育的重要性,不娇惯 TA 的小毛病、不对 TA 的小性子妥协将来才有一个可以在社会上正常立足的人,一个不停地跟别人“赌气”的 TA 是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的! 作为一线的大学老师,我也需要再细心和耐心一点来了解我的学生,他们真的不是个个都心智成熟到了可以作为成年人来对待的,他们中的很多人还需要我们做一些心智训练的基本功课,否则, TA 真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亲爱的孩子,在这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不赌气,我们也不泄气,我们更不放弃,我们一起努力从每天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12925 次阅读|39 个评论
我家高三Girl
热度 13 张海霞 2016-9-4 17:16
这个学期娃升入高三了,其实紧张气氛从这个暑假就开始了,尽管她所在的学校号称是北京乃至全国改革最彻底的学校,可是高三还是高三,每个人都必须要进入“战备状态”: 首先是分班,因为他们高一高二是书院制,没有班级,学生自由选课,虽然也是按照教学大纲开课,但是课程花样繁多,学习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对于高考重点考查的方面孩子们是完全没有准备,所以升入高三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班,怎么分?测试,暑假前测一次,开学前再测一次,然后根据成绩决定分层(三层)、分班(每层几个班不等),这测试也很具有他们学校的特色,题目很另类,譬如:满江红是词牌名还是一种植物,具体是哪类植物?我预计大多数学生都傻眼了。当然,最终的分班结果大家也都还是比较满意。但是无论如何,孩子们在经过两年的散养以后,终于有了“班集体”,有了固定的教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团队,不得不说,孩子们很高兴,因为他们普遍感到了集体的温暖,特别是固定老师的关心和照顾。 然后是压力,由于孩子们在高一高二是散养的,他们普遍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学习的课程是自己选的,同学不固定,老师也不固定,虽然每门课的考试都有 A-D 的分数,但是没有比较近距离的相互比较,一个年级里大家的 GPA 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而且学的课差别比较大,比如我孩子从高一到高二的语文几乎选的都是《唐诗三百首》、《宋词》、四大名著到《道德经》这样的古文课(关于语文学习我会再写一篇博文讨论),而其他孩子可能选别的外国文学赏析之类的课,可比性也不是很强。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学科的排名也是不公布的,大家都比较 happy 。可是到了高三就不行了,高考是必须要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训练的,所以他们必须要面对巨大的心里压力和学习压力,学校准备的还是相当充分的,老师们也很有经验做了预案来帮助他们适应,可是孩子们还是感觉:太累了,学习太紧张了,喘不过气来。可是,娃呀,这是必须的,你别忘了,人家其他学校的同学已经这样努力地学了最少两年了,你们才紧张起来, 谁的青春不紧张、不辛苦?! 当然,还有成长,特别是这段时间开始非常紧张地进入学习状态以来,娃在心理上的成长还是非常快的,比如今天早上我跟她散步时谈到努力学习和奋斗才能带来扎扎实实的成长,只有这样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我举了我身边的一些例子:娇惯孩子的父母以及自我放纵的孩子,其实无论出生在什么家庭,长大以后都是悲剧。孩子说:妈,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住在寄宿家庭的同学吗?就是那个被父母送去美国享受所谓快乐教育的初中同学,前几天回学校来看我们,浓妆艳抹的如同“堕落天使”,这才两年啊!娃总结了一句: 无论在哪里,不努力的所谓快乐就是堕落! 听到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孩子已经逐渐进入状态了,她知道她必须全力以赴扛过人生成长道路上这最重要的一个难关。其实,我一直坚持孩子必须要经历高考,不是因为它的结果有多么重要,而是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经历高考这样的人生大考,才能够磨练出孩子在面对重大考验、巨大压力和不可回避的困难时所需要的意志和品质! 当然,没想到我的娃竟然在如此重大的压力面前还很幽默:早上我问她,那咱们是不是搞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她说: 妈,我现在是高三 Girl ,用试卷喂养的宠物! 哈哈,好样的高三 Girl ,祝福你在这一年里扎扎实实地成长和进步, 奋斗过的青春才无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56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意识究竟从何而来
duanchengquan 2014-2-23 13:58
《意识究竟从何而来?从神经科学看人类心智与自我的演化》 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作者: 安东尼欧.达马吉欧 译者: 陈雅馨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15日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789862721360 内容简介   荣登美、西、葡、法等国非文学畅销榜   你知道动物、昆虫,甚或肉眼瞧不见的细菌也拥有意识?   是什么让人类意识与其他生物的意识有所不同?   且看神经科学家达马吉欧从演化的角度,切入这一科学界尚争议不休的神秘课题!   本田奖得主达马吉欧从事与脑部运作相关的研究及写作已有三十余年,其作品向以融合科学及人文主义著称。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意识与身体某程度是分离的”,但他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并以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指出意识乃始于生物体所创造出的一种生物过程。   除了从内省观、行为观及神经观等三种传统观点研究人类心智,达马吉欧也引进演化观,为看待及讲述意识心智史的方式带来根本变革。他也提出与感觉的起源和多样性有关的大胆假设,此假设在其所提出的意识之生物学建构的架构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感觉是以身体和脑部网络的几近融合为基础,最先浮现于由来已久、功能简要的脑干,而非近代发现的大脑皮质。   达马吉欧认为,人类脑部发展出的“自我”挑战了自然的漠不关心,并为文化的诞生开辟蹊径,是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彻底决裂,也是社会文化恒定的源头。他直指他称之为社会文化恒定之未竟工程的蓝图,乃是具有稳固基因根基的基本恒定,是简单的生命形态存在了数十亿年的价值的监护者。读完本书,犹如走过一趟探索心智与自我之神经生物学基础的创新旅程。 作者简介 安东尼欧.达马吉欧   美国南加大大卫.朵瑟夫研究基金会神经科学、心理学暨神经学教授,也是脑和创造力研究中心主任。著作包括《笛卡儿之错:身体、情绪、理性及人脑》(Decartes’ Error: Emotion, 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对发生之事的感觉:意识形成中的身体及情绪》(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以及《寻找史宾诺沙:悲欢及感觉的脑》(Looking for Spinoza: Joy, Sorrow, and the Feeling Brain)。曾荣获佩索亚、席诺瑞暨柯萨雷力奖(Pessoa, Signoret, and Cozzarelli Prize,与妻子汉娜共同获颁),以及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技术与科学研究奖(Prince of Asturias Award for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达马吉欧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现定居于洛杉矶。 译者简介 陈雅馨   台大社会所毕。自由译者。译有《爱情的正常性混乱》(立绪)、《未来的性》(麦田)、《路西法效应》(合译)、《REPLAY重播》(商周)等书。 名人推荐 第五届吴大猷科普奖著作类金签奖得主 林正焜医师 台大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严震东教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奈波尔 大提琴家 马友友 联袂推荐 各界好评   阅读达马吉欧的书最惊人之处,是会让人相信自己可以跟随脑部的运作,一窥最深处自我之私密现实的创造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大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作者 V.S.奈波尔(V. S. Naipaul)   我完全迷上了这本书。达马吉欧在更广的演化生物学和文化发展脉络中,呈现他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富有潜力的发现。这本开拓性的书提供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以思考我们自身、历史,以及文化在形塑人类共通未来的重要性。——大提琴家 马友友   意识有两种:“我醒了”,早上醒来,我们恢复了意识,这是第一种意识;“闻到柚子花的香味”,意识到特定的影像、意境、物件……这是第二种意识。显然,没有第一种意识,第二种意识是不可能的;但这第一种意识也是最难捉摸了解的问题。我们甚至无法给这种“意识”一个明确的定义。   长久以来,意识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碰都不敢碰的问题。非常高兴看到大师出手,从生物,从演化,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讨论意识的各个面向:“心智在哪里?”;“脑如何建构感觉、情绪和记忆?”;“不同层次的意识”;“为什么自我是意识必需的条件?”……剥茧抽丝,一步步带领读者回顾相关的文献,提出关键性的评论与作者的理论。如果读者想超越《破碎的心灵》、《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等通俗文章,本书是非常值得深读的好书。——台大动物学研究所教授∕前台大神经生物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严震东   达玛吉欧藉着深奥的神经解剖生理学探讨意识的来龙去脉,让人类心智从玄界下凡,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本书架构庞大惊人,从本我的心灵谈到社会文化,足见作者长期钻研意识的成就。——科普作家林正焜医师   达马吉欧从情绪的高层次脑部观点谈起,再转而讨论经过深度演化之低层次脑部对情绪、感觉及衡定经验的贡献。他证实意识的根源是情感性的,并为我们的动物同类所共享。达马吉欧以其独到的见解,带领我们从自然的观点理解生命的泉源。——华盛顿大学贝利动物福祉科学讲座教授、《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作者 雅克.潘克赛普(Jaak Panksepp)   本书核心与以下两者有关:认知的神经学基础,以及将自我叠置在我们称为现实之建构上的议题。达马吉欧极富特色,并兼具了雄辩的说服力及学者特质。他对研究主题的驾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并有力地掌握了像脑袋里难以捉摸的“自我”这样深奥的议题。——纽约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暨讲座教授 罗多佛.R.林那斯(Rodolfo R. Llinus)   达马吉欧多年来致力于脑部过程的研究,以求解开自我与心智的难解之谜,人类经验的所有自相矛盾在意识这个终极的未知中,终于在这部惊人之作中得到了统一。——电影导演、《空》(The Empty Space)作者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目录 第一部 重新开始 第一章 觉醒 目标与理由 问题初探 证人自我 克服直觉误导 整合性观点 架构 主要概念综览 生命与意识 第二章 从生命规则到生物价值 现实的不可置信性 自然意志 活下去 恒定状态的起源 细胞、多细胞生物以及工程机械 生物价值 全有机体中的生物价值 先驱者的成就 发展激励因子 连结恒定性、价值与意识 第二部 心灵在大脑中可以是什么? 第三章 制作地图与图像 地图与图像 从表层以下切入 地图与心灵 心灵的神经学 心灵的起点 更接近心灵的形成? 第四章 心灵中的身体 心灵的课题 身体绘图 从身体到大脑 量的呈现与质的建构 原始感觉 身体状态的地图绘制与模拟 想法的来源 在心灵中描绘身体的大脑 第五章 情绪与感觉 定位情绪与感觉 定义情绪和感觉 触发及执行情绪 威廉.詹姆士的奇怪案例 情绪的感受 我们如何感觉到情绪? 情绪和感觉的时机 各式各样的情绪 情绪起伏的范围 杂谈钦佩与同情 第六章 记忆的构造 以某种方式,在某处 记忆记录的性质 意向先出来,地图才跟上 工作中的记忆 简谈各种记忆 问题的可能解答 聚合—离散区 再谈聚合—离散区 工作模式 如何以及在何处产生知觉与回忆 第三部 处在有意识的状态中 第七章 观察下的意识 定义意识 单独谈意识 除去自我,留下心灵 建立工作定义 意识的种类 人类与非人类意识 意识不是…… 佛洛伊德式无意识 第八章 建立意识的心灵 一个暂行的假设 探索意识的大脑 预览意识的心灵 意识心灵的成分 原我 核心自我的建构 核心自我状态 脑部巡礼:建构意识心灵时的脑 第九章 自传体自我 有意识的记忆 建构自传体自我 协调的课题 协调者 后中皮质的一个可能角色 运作中的P MCs 关于后中皮质的其他考量 关于意识疾病的结语 第十章 组装成型 用概括的方式 意识的神经学 意识心灵背后的结构性瓶颈 从大型解剖结构区域的整体工作到神经元的工作 感质一问题 感质二问题 感质与自我 未竟之功 第四部 有意识之后 第十一章 与意识共存 意识为何胜出? 自我及控制的课题 关于无意识的其他讨论 关于基因体无意识 有意识的意志感 训练认知性无意识 大脑与正义 自然与文化 自我加入心灵 反思性自我的后果 附录 §内文1 我们都可自由取用意识,因为我们的心灵可轻易、大量地产生意识,以致于每晚上床时我们总能果断且放心地让它关闭,并在每天早晨闹钟响起时又让它返回;若不包含午睡,这情形一年至少会发生三百六十五次。与我们的存在有关的事物中,少有如意识这样非凡、根本,看似神秘难解的东西。少了意识,亦即一个具有主观性的心灵,你根本无法知道自己存在着,更别说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想什么了。假设主观性没有出现在比人类还要简单的生物身上,或甚至在最初只得到非常粗浅的发展,记忆和推理能力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幅的扩展,也无从开拓出语言的演化之路,以及今日我们所拥有的细腻人类意识。创意不会有欣欣向荣的一天。不会有歌曲、绘画和文学。爱就不会是爱,而只是性而已。与人建立友谊会不过是为了合作之便。痛苦不会成为苦难(这么想想,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考虑到欢乐也不会成为深刻的狂喜,这是否是好处也很难说。如果主观性并未突然出现,就不会有认知也不会有人注意到,结果将不会有历史记录下人类历世历代的作为,也根本不会有文化。 虽然我还没有为意识下一个暂行的定义,我希望我对于如果没有意识代表了什么的看法不会遭到任何质疑:在意识缺席的情况下,个人观点将被搁置;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我们不知道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如果意识没有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来,并扩展成为人类意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人性,包括其全般的弱点与力量,也都不会发展出来。思及一个未被采纳的简单转向可能意味着生物学替代选择的损失,而正是这些替代选择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就令人颤栗。但是这么一来,我们如何发现少了什么呢? 我们把意识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它是如此随手可得、如此容易使用,如此优雅地消失、重现在日常生活中。然而,不论我们是不是科学家,当我们想到意识时,确实都是百思不解。意识是由什么组成?对我而言似乎是不平凡的心灵(mind with a twist),因为除非拥有可以意识的心灵,我们无法拥有意识。但心灵又是由什么做的?心灵是来自空气还是肉体?聪明的人说心灵来自大脑,心灵存在于大脑中,但这回答无法让人满意。大脑如何进行心灵活动? 不管有无意识,无人能看见他人心灵的事实尤其不可思议。我们可以观察他人的身体和行动,他们做或说或写些什么,也可以对他们的想法做出有根据的猜测。但我们无法观察他们的心灵,只能从我们的内在,并且是透过一扇相当狭窄的窗子,观察自己的心灵。心灵的性质,更别说是意识的心灵活动了,似乎与那些看得见、有生命的物质极端不同,以致于有想法的人会纳闷一个过程(有意识的心灵的运作)是如何与其他过程(被称为组织的集合生存的身体细胞)紧密协调。 但是说有意识的心灵是神秘的(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和说它是个难解之谜是两回事。这并不等于我们无法了解拥有大脑的活生物体如何发展出有意识的心灵。 目标与理由 本书致力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大脑如何建构心灵;第二:大脑如何让心灵拥有意识?我清楚知道提出问题不等同于回答问题,同时,论到有意识的心灵,假定存在着决定性的答案是愚蠢的。此外,我也明白,意识研究的大幅增长已经让人不可能充分了解及评价此一领域的所有贡献者,而术语及观点的争论更使得目前的意识研究形同步入地雷阵。然而,在承担一定的风险下,我们却可以合理地做一件事,那就是仔细将这些问题想过一遍,运用现有的证据去建立可验证的推测并想像未来,尽管这些证据并不完整且随时可能被推翻。本书的目标是思考这些推测并讨论出一个假设架构。我们的焦点在于人类的大脑需要如何加以结构化,以及它得如何运作才能让有意识的心灵浮现。 写书应该要有理由,而我写这本书是为了重新开始。我研究人类心灵和大脑已超过三十载,从前也写过关于意识的科学文章和书籍。但我已不再满足于自己过去对此问题的解释,而我对新旧相关研究发现的反思,亦已深深改变了我的看法,尤其是以下两个议题:感觉的起源和性质以及自我的建构背后的机制。我尝试在本书中讨论目前大众对这些议题最新的看法,也花费了相当的功夫探讨那些我们仍未知但希望已知的事。 我们通常会掉进一个陷阱,认为我们精密的生命管理背后,那些态度、意图和策略是起源于我们的大脑和复杂的意识心灵。为何不这样想?当我们从金字塔顶端和现在所处情境看它时,用此种方式构想这类过程之历史的确合理省力。然而,真相是意识的心灵只是让基本生命管理的技术知识,嗯,成为可知的(knowable)而已。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意识心灵是在一个高得多的层级里,做出它对演化的决定性贡献;它们与审慎的、超乎底层运作(offline)的决策以及文化创造有关。我当然并未轻视高层生命管理的重要性。更确切地说,本书的主要观点之一,即人类意识心灵将演化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而这正是藉由提供人类选择、藉由使得相对弹性的社会文化规则有可能超越复杂的社会组织而达成;比方说,社会性昆虫就令人注目地展现出这样的社会组织。或者应该说,我藉着让生命管理的隐密知识先于任何这类知识的意识经验,从而翻转了对意识之传统理解的叙事顺序。我也要说,这样的隐密知识是相当精密的,不该被视为是原始的。它有着巨大的复杂性及卓越的浅层智能(seeming intelligence)。 我并非在贬低意识的价值,反而很肯定是在提升无意识生命管理的地位,并指出它为意识心灵的态度与意图建构出蓝图。 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拥有我适才描述的那种无意识态度。会不会我们渴望存活的人类意识、想要获得压倒性胜利的意愿,是随着我们体内所有细胞尚未成形的意愿的聚集、随着一首肯定之歌所解放出的集体声音而揭开序幕? 透过一个单一声音表达出来的大型意识集体,不只是诗意的幻想而已。它和我们有机体的真实情形是相连的,在那里,单一的声音确实是以自我的形式存在于拥有意识的大脑中。但是如何将无脑、无心灵的单一细胞的意愿以及它们的集合体,转换成源自脑部的那个意识心灵的自我呢?要让这件事发生,我们得在我们的叙事中引进一个有能力改变整个游戏的激进行动者:神经细胞或神经元。 就人们所能尽力推测得知的,神经元乃是种独特的细胞,它不像身体中任何其他种类的细胞,甚至不像其他种类的脑细胞,如胶质细胞(glial cell)。是什么让神经元如此与众不同、如此特别呢?再怎么说,它们不也拥有一个细胞体(cell body)、配备了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吗?它们不也像其他身体细胞那样,会重新配置内部分子吗?它们不也适应环境吗?是的,的确,上述所有说法都是正确的。神经元是彻头彻尾的体细胞,但它们也是特别的。 要解释神经元为何如此特别,我们必须考虑一项功能差异和一项策略差异。这个基本的功能差异与神经元产生电化学讯号(electrochemical signal)的能力有关,此种讯号有能力改变其他细胞的状态。神经元并未发明出电讯号。举例而言,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也能产生并使用这种讯号来支配它们的行为。但是神经元运用它们的讯号来影响其他细胞,也就是其他的神经元、内分泌细胞(它们会分泌出化学分子),以及肌肉纤维细胞。一开始,改变其他细胞的状态,正是构成并且规范行为的那类活动的来源,而这最终会促成心灵的形成。神经元有能力做出这样的贡献,是因为它们产生并沿着一种称为轴突(axon)的管状物传导电流。有时,这样的传输可以传到可被肉眼察觉的距离外,像是当讯号从我们的运动皮质(motor cortex)沿着神经元的轴突旅行了许多公分到达脑干,或是从脊髓抵达肢体末梢时。当电流抵达神经元尖端,即突触(synapse)时,会造成化学分子的释放,这种传导物质会接著作用在链子上的下一个细胞。当下一个细胞是肌肉纤维时,运动就产生了。 上述的功能差异正是造成巨大策略差异的原因:神经元是为了身体中所有其他细胞的利益而存在的。所有没有神经元的生物,正好能轻松证明神经元并非基本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此点。但是在拥有许多细胞的复杂生物身上,神经元协助这个多细胞的身体本身进行生命管理。这正是神经元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大脑的目的。我们所崇敬的大脑所有令人惊奇的作为,从创造力的奇迹到灵性的高尚极致,似乎都是通过神经元坚决献身于管理它们所栖身之身体内的生命而出现。 即使在以神经节方式排列的神经元网络所构成最素朴的脑中,神经元也协助身体中的其他细胞。神经元藉着接收身体细胞的讯号,促进化学分子的释放(就像它们藉由能到达身体细胞并改变其功能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达成此目标),或是藉由让运动发生(正如神经元刺激肌肉纤维并使它们收缩时)而完成这件事。然而在复杂生物精密的脑中,神经元网络最终变得酷似它们所属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它们最终会呈现身体的状态,完完全全地绘制出它们所服务的身体之地图,并构成身体某种实质上的代理人,即神经替身(neural double)。重要的是,它们终其一生维持着与其所模仿的身体的连结。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模仿身体并维持与身体的连结,是相对有助于管理功能的。 简言之,神经元是关乎身体的,而这样的“关涉性”(aboutness),这样不懈地指向身体,是神经元、神经回路和脑的定义特质。我认为正是这个关涉性,让我们体内细胞的隐密生存意愿能被转译为心灵的、意识的意愿。这隐密、属于细胞的意愿,受到大脑回路所模仿。说来令人好奇,神经元和大脑是关涉身体的这个事实,也指出了外在世界是如何在大脑和心灵中被绘制成地图。正如我即将在第二部中说明的,当大脑为身体外在的世界绘制地图时,它能够这么做得归功于身体的居间穿梭。当身体与其环境互动时,在如眼、耳、皮肤等身体的感觉器官中发生了变化;大脑将这些变化绘制成地图,于是外在于身体的世界就间接地在脑中取得了某种形式的图像。
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Schwartz:量子大脑
quantumuniverse 2012-6-25 22:08
量子大脑 出自: The Mind The Brain: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 ( 2002 ) 《 心智和大脑:神经可塑性和精神力量 》 作者: Jeffery M. Schwartz 作者简介: 作者 Jeffery M. Schwartz 是 UCLA 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也是一名精神病学家,他领导的团队开发了著名的、强迫症治疗的心理行为四步疗法。作者与量子物理学家 Henry Stapp 合作,发展了“心-脑相互作用的量子物理模型”,最近在发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领导学。作者还是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神鬼玩家》的科学顾问。 译者:张美惠 任何人若感受不到量子理论的震撼,必然是不了解这个理论。 ——玻尔( Niels Bohr ) 现在我相信理论物理学就是哲学。 ——波恩( Max Born) ,《我的人生与观点》( My Life and My Views) 科学不再以自然的观察者自居,而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一部分。科学方法会改变其研究的对象:研究过程不再能与对象保持距离。 —— 海森伯格 ( Werner Heisenberg) , 一九五八年 1997 年秋天,我重启了我的第二部书的写作。那是我生命中一件愉快的事,这部书名为《复归天真》( A Return to Innocence )。书的基本材料来自我与一名叫 Parick 的 16 岁孩子的通信,关于如何用正念的方法来调节身体、心智、和大脑剧烈变化,这些变化是从青年时期转入成年期的伴随现象。作为短暂的休息调整,那年 10 月我驾车前往 圣大克鲁兹 去拜访那四十英亩红杉林,几年前我有幸从附近的一个叫做 Boulder Creek 的小镇上得到的。在驾车北上的路途中,我在思考关于意识问题的两种不可调和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我避之不及的唯物观点,另外一个观点,用哲学家查尔莫斯(译者注: David Chalmer ,国际意识研究重镇、亚利桑那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意识需要认真对待”。这个争论,我越来越确认,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下面这一简单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回答:什么是基本的,或者是不可还原的?对于那些认真对待意识的人来说,把主观现象——例如对意识的内在感觉视为基本的,不仅应该得到允许、而且是关键的。这种主观现象还没有被还原为另外一种不同质的事物的现象。疼的感觉、红色的感觉、悲伤的主观体验,没有一样能够让信服的解释为是神经元发放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副产物。至少从 1997 年开始,人们开始认为看起来它们永远不会。从我的观点来看,它们永远不能。 此前一年出版的一本书,名为《意识的心灵:寻找基本理论》(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 查尔莫斯 将这一观点发展为一套自洽的论述。他坚持认为,当前的神经科学甚至还没有开始解释意识是如何从神经元的川流不息的电化学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这种还原论的解释由于缺少这个目标所以败下阵来,查尔莫斯指出,所有将意识解释为脑物质的努力都存在致命的缺陷,它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相反,查尔莫斯建议,意识经验内在的、并且永远无法被还原为任何更“基本的”事物——包括任何物质的事物。或许应该从一个崭新的观点来理解意识,他说:或许意识经验是一种不可还原的实体,正如空间、时间、或者物质一样。这三类实体中,没有一种可以被理解为是另外两种事物的显现。或许,意识经验也是类似的基本存在。 然而,查尔莫斯也相信因果封闭,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物理的事物能够作用于物理的事物:如果一个现象是非物理的(如意识),那么,它就无法影响由物理的组织、分子和原子所构成的任何事物(如大脑)。查尔莫斯在那时是一个优秀的副现象论者,他接受了意识是真实的和不可还原的,但是相信它是由大脑所引起的、但是却不能作用于任何物质的事物。(正如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所看到的,多年后,查尔莫斯改变了后一观点)。我当然强烈的的反对这一因果封闭的观点。我的 OCD 数据(治疗强迫性多动症的研究资料),更不用说我实践了 25 年的正念冥想( mindfulness meditation )实践,使得我相信,这种我们称之为心智( mind )的非物理实体具有改变大脑的能力。在我离开洛杉矶之前,当我试图在《复归天真》这本新著中努力寻找一种解释我对正念冥想的认识的途径的时候,精神力量( mental force )这一词涌现在我的大脑中。这有点像是文字上的发明,真的,这个新的概念发明(即精神力量)用来表达这样一个观点,通过强烈的努力我们能够抑制我们基本的食欲。尽管在精神的意义上我是认可这个概念的,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这样的一种精神力是否是一种物理实在( physical reality )。 查尔莫斯并不赞成顽固的的唯物论——真是一个好人——在过去的几年里萌发了对哲学的热情。几个星期前,我把我妻子的第一封 Email 发送给 Chalmers ,“我真的很想试试看,在另一端是否有一个意识的存在”,我录入这些文字的时候,对这个新奇的小玩意充满了怀疑。几乎立即,戴维回复道,“已经确认:意识存在”。因此,在我前往圣大克鲁兹的旅行中,我要去造访戴维。于是,那个下午,我与他坐在他的门廊里,俯瞰圣大克鲁兹,讨论关于心 - 脑的所有问题。喝过几罐啤酒之后,我开始对物质主义的可怕的社会效应感到悲哀,我认为,很少被赞美的美国的普遍道德状况——尤其是圣大克鲁兹(我由于过度工作而脾气暴躁,从来没有对圣大克鲁兹的道德状况感到倾心)的状况,要归因于三百年来的物质主义的支配地位。这种处于支配地位的信念——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所做的选择仅仅是神经元、在根本上是亚原子粒子的决定论的过程,在我看来,已经推翻了人类的道德感。 认为人仅仅是机器,而心灵仅仅是物理宇宙的另外一种(并不特殊的)显现,这种观点已经渗透到我们所有的思想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神经轴突上的突触。 我问戴维:你知道所有这些道德腐朽的根源吗? 物质主义!他说。不是 DVD 播放机,不是 SUV ,也不是在 Telluride 的第二套房的物质主义,而是作为世界观的物质主义。这种世界观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的,人类的精神体验和情绪,无论它们是多么的壮观、堂皇,在实际上都只不过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电脉冲。 于是我对 20 世纪一些哲学流派(大多数人从来没听说过的)所制造的道德陷阱表达了抱怨。 查尔莫斯 对我的态度表示怀疑,他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对我的态度表示怀疑的人。但是,查尔莫斯的声音里仍然包含着对我的同情,他问道:“你真的相信你的想法吗?” 我确信。于是查尔莫斯和我搜肠刮肚寻找一些学者的名字,那些给出了与物质主义不同的、然而在科学上却能够站得住脚的世界观的学者。其中之一,就是大卫 . 哈吉森( David Hodgson )。如同查尔莫斯一样,哈吉森也是澳洲人,而且是澳大利亚高等法院的法官。他写了一本著作:《心灵物质:量子世界中的意识和选择》( Mind Matters: Consiousness and Choices in Quantum World )。一个法官会出书探讨物质主义与意识这么艰深的问题,似乎有些奇怪,但物质主义显然对法律体系的核心思想构成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人类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是自由意志的表现。如果行为只是脑部天生回路的必然结果,或者把因果链再往上推,是遗传基因的结果,那么道德责任的概念当然就站不住脚。查莫斯提到另一位反对物质主义还原论的物理学家,叫做斯塔普( Henry Pierce Stapp )。 回到洛杉矶后,我找了一本 哈吉森 的书来看,厚厚的一大本,中间一个长篇就是探讨量子物理学。在谈到自由意志的一段重要文字里,哈吉森也提到斯塔普。我快速到亚马逊网站查询斯塔普的论文集,然后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借出来看。我熬了二夜看论文,同年二月买回斯塔普一九九三年出版的《心灵、物质与量子力学》(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书中关于心脑关系的物理学探讨与詹姆斯有惊人的相似,尤其符合后者关于意志力与心理力量的信念。詹姆斯的思想在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极具影响力,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他在心灵力量与自由意志方面的观念不再被认可。为什么呢 ? 其实谁又能真正确定什么因素决定一种全新的科学理论得以发扬光大或是一出现即告夭折 ? 詹姆斯本人对于以科学方式证明意志力也感到绝望。他说:“一个信仰自由意志的人至多只能证明决定论不具强制性。”他知道他的心理学理论无法与经典物理学完全结合,尤其是他认为“努力感 …… 是一种主动的元素 …… 可为身体的行为提供能量”。反之,行为主义是建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经典决定论物理学基础之上,因而能轻易凌驾其上。华生( John Watson )的行为主义范式让人相信心理学可以是一门科学,相信研究人员将会找出主宰人类行为、思考、情绪的规则,就像科学家发现电或水文学的规则。行为主义否定思想与情绪的存在 —— 事实上他们否定任何内在的生命,在他们眼中,恐惧不是恐惧,是“被制约的恐惧反应”;爱也不是爱,是“被制约的爱的反应”。 斯塔普推想,詹姆斯的心脑理论会被忽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典牛顿物理学不仅未能提供理论基础,反而使其蒙上神秘主义的色彩。因此,詹姆斯的观念要被世人认可,需要的不是等待神经科学或心理学的发展跟上脚步,而是物理学的革命。詹姆斯自己也知道,他的很多观念处处直接与十九世纪末的唯物主义观点相冲突,例如他说,“脑是充满可能而非必然的器官”、“意识若具有致果性,必然是强化有利的可能,压制不利的或不重要的可能”。 詹姆斯的现代心脑观点 斯塔普在一九九三年所写的书里就已指出,詹姆斯的心脑观点完全是现代的,甚至此他死后几十年里主导心理学与哲学发展的许多人更现代。比较詹姆斯关于专注与意志的看法与量子物理学的正统解释,会发现两者的一致性高得近乎令人诧异,仿佛过去的心理学鬼魅在现代物理学的耳边低语。当我们认识到到经典牛顿物理学无法精确解释这个世界而代之以量子物理学时,不可避免的推论是,心灵的确能回过头来影响大脑,正如詹姆斯所说的。过去以为心完全受制于原子与电子的移动,现在看来这种观念简直和牛顿的假发一样过时。 经典物理学认为,物理世界是空间中的无数微粒构成的,简单地说,因果关系就是一个粒子作用于紧邻的粒子,后者再作用于它紧邻的粒子,直到 —— 直到发生事情。全然确定的自然法则主宰物质的行为,不仅如此,构成实在世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心灵,永远隔着一道笛卡儿二元论的鸿沟。这种“刺激进,行为出”的机械式观点,衍生出今天的神经生物学心灵观:先有神经传导物质,然后产生行为、思想、情绪。 但詹姆斯之后的物理学经历了一场革命。二十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学,为詹姆斯的专注与意志观奠定了他生前所没有的物理学基础。事实上,心脑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一个过时近百年的物理学,许多生物学家与哲学家乐意以“一般的物理化学法则”来解释涵盖在“心灵”一词之下的各种现象,但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格纳( Eugene Wigner) 在一九六九年所说的,“这些法则已经是过去式,早已被新的法则取代了。”他说的是量子物理学的法则。 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Max Planck )带领量子革命跨出第一步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一九 ○○ 年十月十九日,他向柏林物理学会提出一份报告,指出电磁辐射(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和其余电磁光谱)并非连续的波,而是由极微小不可分的能量粒子构成,其后他将之命名为“量子”。普朗克对这项发现并没有虚伪的谦虚,那一天他在散步时告诉儿子欧文说:“今天我有了一项和牛顿定律一样重要的新发现。”在十二月十四日对德国物理学会演讲时,他正式发表量子论。不过,普朗克以为他只是发明了一个解决“黑体辐射”问题的数学式,而没有认真想到与物理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谁也没想到他将为自然界的理论叙述开辟新径,”当代重要量子实验专家蔡林格( Anton Zeilinger) 在普朗克发表量子论百年纪念上说。 电磁能量以粒子而非连续波的形式存在的观念,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物理学在其上建立起科学史上最成功(也最奇怪)的理论。量子物理学不仅与它所取代的经典理论同样成功(亦即在解决从苹果的下落到太空船的飞行等问题上,能提供至少和经典法则同样精确的解答),甚至能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恒星的燃烧、基本粒子的结构、周期表元素的顺序、宇宙的诞生等。当代重要的量子理论家葛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er )指出,量子物理学的问世最初虽是为了解释原子与电磁的现象,最后却“增进了我们对化学与固态物理学的了解”,并衍生出各种量子科技:电晶体、激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正电子断层扫描、核磁共振仪等,“量子理论带来的成果可以说是诸神赐与的礼物”。 但就像充满巧思的希腊人一样,诸神的礼物也很可能隐藏着不受欢迎的惊奇。因为量子物理学虽预言并解释了超过十五个数量级的能量,却也使人类的世界观发生大地震。经典物理学所叙述的是井然有序、因果明确的世界,量子物理学却带给我们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突显出人类知识的局限。这个世界常与我们的常识相违,与直觉矛盾。在量子世界里,亚原子粒子在未被测量之前没有固定的位置:在原子里环绕核子的电子,并不是过去以为的一个个粒子,而是一团云。在量子世界里,光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取决你如何观察。粒子的位置、动能等其他特性,只能以或然率来叙述,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物理学家加来道雄( Michio Kaku) 在一九九五年所写的《超越时空》( Hyperspace) 一书里说:“有人说量子理论唯一可取之处是它的正确性。” 虽然很正确,但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差异却也让人很不安。在量子物理学里,观察者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他将决定在许多可能性里,何种将成为真实。也因此这个理论从根本挑战了几百年来科学界所抱持的本体论,即认定有一个真实的世界独立于人类的选择与干预之外,不受观察者的影响。相反的,量子现象却是处于暧昧不明的状态,等待我们向自然界发出疑问才确定下来。也因此美国物理学家惠勒 (John Archibald Wheeler) 说,世界因为我们的知识而存在。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对物理学家在这个反直觉的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深有所感,他告诉同僚,“我们都同意这套理论很疯狂,争议之处在于,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 在经典物理学里,被观察的系统独立于观察者与探索者的心灵之外,在量子物理学里却必须透过观察的动作,一个物理量才有确定的值。物理学家想出各种实验来突显量子物理学的诡异,我们且跟随已故物理学家费曼( Richard Feynman )的脚步来一探究竟。费曼认为量子物理学的“唯一秘密”存在一八 ○ 一年一项实验的现代版,即所谓的双狭缝实验( double-slit experiment) —— 费曼形容那是:量子力学的根本。费曼在他所写的《物理的特性》( 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里说,“量子力学的任何情况都可以用同一句话解释:还记得两个缝的实验吗 ? 道理是一样的。” 诡异的双狭缝实验 双狭缝实验是一八 ○ 一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 杨( Thomas Young) 所做的,当时物理学家对于光究竟是由粒子或波组成的问题争论下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在黑帘子上割出两道很接近的垂直细缝,让单色光由细缝穿出射到对面的墙上。假设我们以一种熟悉的粒子性的东西来做同样的实验,例如用弹珠投向有两个小孔的围栏,结果可以确定,多数弹珠会打在围栏再弹回来,但少数会通过小孔,于是会在墙上留下与两个小孔相对应的清楚印记(如果我们将弹珠涂上白漆的话 ) 。 但这下是杨看到的结果。 光在墙上射出明暗相间的垂直斑马线,这叫做“干涉图样”( interference pattern) 。原因很清楚: 图 7-1 双狭缝实验在实验 A 中只开启一个窄缝,由于缝隙极窄,加上量子测不准原理,通过的光散落在屏幕上。观察可见每个光子落在一个小点上,曲线代表光子的分布。在实验 B 中只开右狭缝,结果是一样的。在实验 C 里双狭缝都开,但结果并不是 A 与 B 的总和 ( 虚曲线 ) ,而是形成与水波实,睑一样的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显然光具波动性,但明白可见每个光子和粒子一样完整落在一个小点上。即使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还是会出现干涉图样,难道一个光子也会与自己互相干涉? 穿过细缝的两道光的波峰相遇时互相强化,形成明亮的部分。一道光的波峰与一道光的波谷相遇时则互相抵消,形成暗处。但光的波峰与波谷非肉眼所能见,以水波来想像会比较容易理解。假设在一水池里放一个有两个孔的障碍物,将一重物(例如西瓜)放入池中,观察障碍物另一边的水波情形。西瓜入水后会形成同心半圆的涟漪,通过左孔的水波波峰与右边的波峰相遇时,会形成双倍高的水波,但波峰与波谷相遇处则平静无波。因此杨对他的实验提出如下的解释:如果光能产生与水波同样的干涉图样,那么光应该也和水一样具有波动性。因为如果光具粒子性,我们看到的应该下是斑马线,而是两个孔分开实验时的加总 —— 也许是墙上的两个光点,就像穿过围栏的弹珠。 到目前为止还算容易懂。但接下来,若把光源缩减到一次只释出一个光子(当今的光探测器真的可以数出光子),在细缝另一边放置底片。这时情况就比较像是弹珠了:一个光子通过细缝,然后是下一个光子,结果所形成的图案应该等于个别开一个细缝的图案加在一起 —— 也许是两个光点,和弹珠一样。 但实际上不是。 当成千上万的光子一一通过时(这项实验是一九八 ○ 年代物理学家在巴黎所做的),所创造出的图案让人大为惊讶:当足够的光子通过后,出现的还是斑马线,亦即干涉图样。然而是什么东西互相干涉呢 ? 这一次光子显然是粒子 —— 科学家可是一个个数过的 —— 且确保实验的设备每次只释出一个光子。即使你在中间跑出去买咖啡,结果还是同样的干涉图样。难道光子在离开光源和到达照相底片时是粒子(我们可看到落在底片上的白点),但中间却变成了可同时通过缝隙的波,就像水波一样 ? 更诡异的是每个光子都落在底片上精确的位置,共同形成干涉图样。 简单地说,光似乎有时是粒子,有时是波。在释放与被测知时是粒子,同时通过缝隙时是波。读者可别以为这只是光的特异性质,电子也可做出同样的实验。日立实验室与东京学习院大学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电子离开电子显微镜及落在探测器(一种像电视萤幕的闪烁记数器,可记录到每个电子是极细小的点)上都是粒子,而在两者之间却具波动性,形成与光子类似的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这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电子像波浪一样同时通过两个狭缝。所以说,电子 —— 一种物质的形式 —— 具波动性。较大的粒子例如离子,也可得出同样的实验结果,第三章说过,离子是大脑的媒介,神经元的沟通就是靠离子引发的动作电位。钙离子更是刺激神经传导物质释出的关键。这一点很重要:离子受制于量子物理学所有违反直觉的规则。 物理理论根本改变 但电子有时具粒于性有时具波动性,这要如何解释 ? 一个探讨的方法是只在实验的两个点测量电子或光子:一是释放时,一是到达另一端时。一个方便的解释是,测量的行为使得不确定的波塌缩为一个个明确的粒子。根据量子理论,通过狭缝的其实是一个概率波。一九二六年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提出“薛定谔波动方程式”,以说明粒子的行为,亦即粒子未被观察时任何时候的可能位置,我们可按照此方程式计算出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发现粒子的概率,这种概率处于叠加 (superposition )的状态。这个方程式没有说明粒子的确切位置、能量或其他性质,而只是谦虚地叙述这些性质可能的值。所以说薛定谔波是一种几率波。 当一个或多个量子粒子未被观察时,粒子的性质会依据波函数在时空中演化。这时粒子没有确切的位置,而是存在模糊的概率里:它有若干(较高的)机率将落在底片上的明亮带,有若干(较低的)机率会落在黑暗带,还有一点点机率(但不是没有)可能落在对街的星巴克咖啡厅。然而一旦观察者进行观测 —— 例如观测电子到达底片 —— 波函数则会突然改变:粒子有了确切的位置。如果观察者在 A 这个点上发现电子,那么波函数中只有代表 A 点的部分存留下来,其他的机率全部都消失了。这就是诡异的“波函数塌缩” (collapse of the wave function) 。 波函数塌缩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 这还是相当含蓄的说法。薛定谔方程式本身并没有解释观察的行为何以致之;这个方程式叙述的是没有塌缩、一直演化下去的波函数。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验与数学计算都显示,薛定谔方程式原本叙述的是叠加波函数的微观世界,不知怎么地却变成确切状态的宏观世界。量子物理学在预测实验结果方面虽有惊人的成果,但在“量子力学的解释”这个大伞下,却有太多不同的意见,包括是什么因素使薛定谔波动方程式变成单一的状态,透过这个过程我们对实在的性质又能有多少了解。 薛定谔波动方程所叙述的或然微观世界,如何变成观测时确定状态的宏观世界 ? 目前至少有三种解释,每一种都蕴含不同的世界观。其中一种是爱因斯坦所主张的,即世界由“隐变量”( hidden variables )所主宰。虽然这变量到目前为止还未被发现且可能无法发现,(所以叫“隐”),理论上就是量子物理学波函数所叙述的概率。我们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观点:就好像水族箱的金鱼对每天撇下鱼饲料这件事的想法,看起来好像是随机且没有理由的。食物在塑胶人偶的影子到达塑胶美人鱼之前落下的机率是(假设) 50 %,而之后落下的机率也是 50 %。但如果金鱼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它们就会知道食物的来临完全是有前因的(人走过来洒下饲料)。换句话说,隐变量观认为,概率的存在只是因为人类太笨,看不出确定的力量。只要我们聪明一些,就会知道主宰世界的是确定的因素。爱因斯坦的信念偏这个方向,因而有“上帝不掷骰子”的名言。不过,隐变量说自一九六 ○ 年代以后已不受青睐,原因是探讨起来太技术性。简单地说,物理学家贝尔( John Bell )证实隐变量需要远距离同步动作才能成立 —— 亦即影响的效应传播速度必须超越光速。 第二种解释认为波的叠加状态确实存在,但没有真正塌缩。提出此一多世界观( many-worlds view )的是已故物理学家埃弗里特三世( Hugh Everett III ),他在老师惠勒的鼓励下,于一九五七年的论文里提出这一观点。埃弗里特并未尝试解答观察的动作如何导致波函数塌缩成单一可能,而是主张根本没有一种可能性被挑选出来。波函数继续演化,永远没有塌缩。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不是叠加 —— 电子有些在这里,有些在那里 —— 而是特定的状态 ? 埃弗里特认为,波函数里每一种可能都在某种超实在 (superrealm )里实现。如果波函数指出放射性原子在三十分钟后衰变的机率是 50 %,那么在一个世界里原子衰变了,在另一个世界里则没有。相对的,观察者的心灵也有两个不同的分支或状态:一个察知未衰变的原子,一个察知衰变的原子。结果就是有两个平行并存的心理实在,即多重心灵观( many-minds view ):每次你做一项观察或选择,你的心灵就会分裂,从而创造出无数不同的心灵。这样推断下去的结果,自然就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窘境:在某些领域说出这种观点还无妨,在某些领域恐怕会身败名裂。 这套理论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到极度不安。物理学家迪威特( Bryce DeWitt )一直到八十几岁还拥护这套理论,他回忆说:“只有惠勒、埃弗里特和我支持这套论点。我认为埃弗里特受到不公平待遇。” 身为一个精神科医师,我对性格分裂当然很熟悉,但这套量子力学的解释却真正主张心灵分裂。很多学者探究量子力学的本体论内涵时,想到任何可能的经验都会发生,而量子大脑每一次到达抉择点时便会产生新的世界与新的心灵,心中不免感到惴惴不安。但很多人还是宁可接受这种诡异的概念,而不愿接受波函数的突然场缩。更何况多世界的概念能让量子力学顺利运作,无须等待观察者向自然提出问题 —— 人类意识与自由意志这类不受欢迎的概念不会任意抬头,也不会有心灵影响物理世界的可能。在一九九九年英格兰的量子会议里,九十位物理学家被问到倾向接受何种量子力学的解释,结果三十位选择多世界观或其他不包含波函数塌缩的解释,只有八位相信波函数场缩。而另五十位什么都不选(当然,如果他们更诚实,选择多重世界观的人等于承认有无穷的选择)。 第三种观点是玻尔很早期提出的,他认为从叠加突然转变为单一状态起因于观察的动作。在一九二 ○ 年代那段创造力勃发的时期,几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包括狄拉克( Paul Dirac )、玻尔、爱因斯坦、海森伯等人,都致力为量子实验的结果找出一套解释。最后,一九二七年在索尔维的第五届物理学会议( Solvay Congress )里,一群物理学家 —— 玻尔、波恩、狄拉克、海森伯、泡利( Wolfgang Pauli ) —— 共同发表了所谓的量子物理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哥本哈根是主要提倡者玻尔工作的地方)。玻尔认为量子理论是关于我们对一个系统的知识及根据此知识所做的预测,而不是关于“客观存在”的真实。亦即量子力学并不是处理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物理学家探究的主题 —— “实在”的世界。这群科学家决定支持这个观点,同意量子理论代表我们对一个物理系统的知识。 在观察的动作发生之前,我们不可能知道薛定谔波动方程里许多可能性里何者将成真。那么是由谁,或什么东西决定波函数如何“塌缩” ? 决定者是自然界或观察者 ? 根据哥本哈根解释,是由观察者决定自然界哪个部分被探索,以及自然给与的答案应如何解读。观察者的心灵决定无数种可能性里何者将成真。观察者提出一个特定的问题(电子在哪里 ? ),然后进行观察(啊哈 ! 电子在那里。),将变动不居的或然波固定为规矩确定的量子。然而观察的动作如何产生这种神奇的力量,玻尔沉默不语。似乎在观察者心中记录观察所得就可以办到:心理事件使波函数塌缩。其中的含意连玻尔都感到不安,他不愿承认观察者可透过观察的动作实际影响身体之外的物理事件。但其他人可没有这种犹豫,已故物理学家裴杰斯( Heinz Pagels ) 在一九八二年所写的杰作《宇宙密码》( The Cosmic Code )里说,“若抛开观察的行为 …… 电子在空间里的客观存在便没有意义。似乎唯有在被观察时,电子才突然成为实在的物质而存在。” 物理理论至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关于物理实在的理论变为关于知识的理论。科学是我们知道的东西,而我们只知道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询问什么东西确实存在或观察结果的背后是什么,都是违反科学的,量子物理学的法则不再叙述物理世界本身,而是叙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物理学的目标从本体论转变为认识论:探讨我们知道或可以知道什么。正如惠勒所说的:“被观察到的现象才是现象。”魏格纳也发展出一个类似的概念:波函数在观察者记录到一点新知识时塌缩,他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意识让波函数塌缩的模式 —— 后文会提到。但人类的意识为何独具如此大的力量仍是个谜,至今物理学界对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分歧。 这等于与传统观念严重决裂,量子物理学舍弃了千百年来对真实世界的探索,转而寻求人类对真实世界的知识。正如英国当代人类学家布鲁诺斯基( Jacob Bronowski )在《人之上升》( The Ascent of Man) 里听说的,“物理学的一个目标是精确描绘出物质世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成就之一是证明这个目标可以达成。”“哥本哈根诠释”将观察者的经验引入物理世界的基本理论 —— 甚至将之视为基本的实在。玻尔说:“我们在叙述自然界时,目的并不是揭露现象的真实本质、而是尽可能探求人类经验各层面之间的关系。”海森伯说,这个转变已使得客观实在的概念“消失”。他在一九五八年的文章里承认,“量子理论的数学法则处理的不是粒子本身,而是我们对基本粒子的知识。”玻尔也说:“物理学的任务并不是追求自然界的真相,而是探讨我们对自然界有多少了解。” 对很多人而言,这已等于是异端邪说,爱因斯坦大概是最强烈反对放弃了解自然的人,认为这违背了“所有物理学的实际目标”,亦即完整描述一个独立于任何观察行为的情况。但爱因斯坦输了,随着量子理论的胜利,物理学已经成为研究人类自然知识的科学。 既死又活的猫 讨论量子认识论都不免要提到薛定谔的猫,一九三五年他以猫的实验突显量子叠加的困惑。实验方式是在一个箱子里放一放射性原子,旁边有一颗药丸,唯有当原子衰变时药丸才会释放出毒气。放射衰变是量子现象,因此也具或然性:放射性原子在一定时间里衰变的机率是固定的,例如在三十分钟里原子衰变的机率可能是 50 %;不是 70 %,也不是 20 %,而是刚好 50 %。现在我们将一只猫关进箱子里,薛定谔称之为“魔鬼箱”。然后等待一会儿,等到原子衰变的机率刚好是 50 %。结果猫是死是活 ? 量子力学会说,那只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因为释放毒气与不释放毒气的机率都是 50 %。但一只又死又活的猫显然非常荒谬,一个物理实体必须具备真正的物理性质(死或活)。如果我们查看箱子里的情形,一定会看到猫活着或死掉,而不是两种状态的诡异叠加。但查看这个动作当然下足以将概率变成真实吧 ? 根据玻尔的“哥本哈根诠释”,实际上就是如此。整个系统(包括那只猫)的波函数会在观测时塌缩,在此之前则是两种状态叠加,包括原子衰变与不衰变,死猫与活猫。 含蓄地说,观测的动作似乎在量子物理学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只要不被观测,猫的波函数就包含死与活的同等机率。一旦被观测了 —— 猫的波函数便从叠加状态突然变成单一状态。 乍听之下,这似乎不能回答“无人看见时深山里的树是否倒下”的问题,但请别气馁:对于这怪异的现象,物理学家其实和一般人一样感到困惑。正如魏格纳在一九六四年所说的,“这最后一步(观测的动作进入意识层) …… 仍是一团谜,至今无人能解。”波函数的塌缩虽然让意识在物理理论里占有重要性,“但本身在量子力学理论里是很突兀的,与其他法则都毫无关系。” 斯塔普的《心灵、物质与量子力学》里有一点是我最欣赏的,就是他愿意探讨从牛顿物理学演化到量子物理学的道德意涵。他特别提到,对人类价值观最具影响力的观念是关于人与宇宙可塑力量的关系。中古世纪的科学将人与造物主直接连在一起,人类自视为造物主之子,具备择善去恶的自由意志。其后科学革命将人类从造物王的杰作贬抑为一个巨大机器里无甚特别的小齿轮,使得人类必须为自身行为负责的观念失去任何理性基础。我们变成机械化的因果延伸,自身毫无控制力;既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前因所定,当然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斯塔普说:“如果对人类抱持这种概念,道德哲学的衰微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认为,因牛顿物理学而颠覆的道德哲学或许可以靠量子物理学挽救回来。因为后者所叙述的世界里,人类意识与自然的因果结构密切相连,也就摆脱了决定论的阴影。 我感觉找到了知音,遂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二日发电子邮件给斯塔普,自我介绍是查莫斯的朋友(查莫斯与他有数面之缘),表明我正在阅读他的《心灵、物质与量子力学》,认为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斯塔普在三月十日回信,要求寄给他一些我的作品。在不久后的一次电话里我们谈了很多,包括牛顿物理学如何演化到后来阻碍了道德的发展,科学为善的力量因而被过度膨胀。斯塔普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对这一切表示同情(虽然可能没有我那么热烈),我们约好时间再见面。六月九日,我开着那辆一九八八年的老宾士到柏克莱与斯塔普第一次见面,整个下午都待在他的办公室。晚上在郊区紧邻铁路边的餐厅吃了一顿很长的晚餐,从量子力学谈到幻觉肢,从超自然事件的统计测试,谈到一些神学家如何尝试从宇宙学的发现寻找属灵的信息。 回家后我有很多事要做。初读斯塔普的书时我对量子物理学的了解还很粗浅,但我发现这与心脑问题及我的强迫症研究都很有关系,显然我有必要更深入涉猎。量子力学似乎承认意识在物理世界有一定的地位。斯塔普的书及他在网站上为非专业人士所张贴的论文虽未必浅显,所幸简称易懂。更理想的是,斯塔普本人就是耐性的化身,我每每透过电话与邮件询问问题,他都知无不言。因此在其后两年半里,我渐渐熟悉有哪些物理学的观念支持意志与专注力的致果性。在一九九八年九月七日,斯塔普在电话中告诉我,“在量子理论中,经验是基本真实,物质则是基本实在(亦即经验)的表现。”我逐字记下这段话并贴在办公室墙上,到今天还贴着。 除了增进对量子力学的了解,我也试着将斯塔普物理学逻辑的基本架构,运用到一篇关于强迫症的哲学论文。四月份查莫斯在图桑亚利桑那大学举办会议,主题是“迈向意识的科学”( 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我发表了一篇论文,谈到我的强迫症研究,尤其着重“心灵可改变大脑”的部分。六月时我要将上述口头报告整理成书面论文交给会议刊物。此外,《回归纯真》一书也将在九八年九月出版。书中我运用“精神力量”一词,加上图桑会议里对强迫症正电子断层扫描的哲学分析,联合起来对我产生强烈的撞击。我思索我教导强迫症患者的那四个步骤,想到心灵力量可能不只是一个象征。然而我不知道其中是否有真正的科学内涵 —— 至少当时还下知道。 但斯塔普可能会知道。我的书稿里提到第一次以超乎象征的方式运用“精神力量”一词,以及在科学论文里的运用。六月二十一日,我发电子邮件告诉斯塔普我正在写一些东西,也许他会觉得写得很糟糕:“我运用了关于能量、力量、力等概念,我知道这么做是冒相当大的风险 …… 因此我很需要你的意见 —— 希望你看了以后愿意和我谈谈。”三天后我将论文准备好要传过去给他过目,我盯着电脑萤幕好像一个世纪那么久,最后才鼓起勇气按“发送”键。我自认写得还不错,但想到我对物理学与力的了解有限,也许他的回答会让我大感尴尬。 斯塔普在六月二十五日回电说:“你的书稿很精采”,接着他说: 你的书稿应可让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注意一个事实…眼前这个基本问题——亦即意识的致果性——未必完全无法解决。你的研究显示“意志”涉及不同层次的意识,高层次的经验可指导低层次的经验,“主观的我”可控制身体……量子理论的关键问题是“塌缩发生于何种层次?”……“意志”的经验显示它极可能可作用于物理界……现代量子理论系建立在经验上,抛开经验谈量子理论使毫无意义……从大的理论架构来看“意志”,几乎必然具致果性。 观测者的影响力 斯塔普在学生时期就已对量子理论的诠释产生兴趣。一九五八年泡利到柏克莱加州大学进行一系列演讲,物理系按照惯例指派一位博士后研究员去做纪录,那个人就是斯塔普。他因此有机会经常与泡利近距离接触,泡利后来邀请他去苏黎世与他一起工作。斯塔普在五八年秋天前往,但十二月泡利就去世了。斯塔普的研究员合约是六年,因此时间非常多。他决定投入与数学家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的研究,尤其是他所写的探讨量子理论的书。研究过程中,斯塔普对于心灵在物理学的角色开始产生疑问。一九五九年,还在苏黎世的他写了篇论文《心灵、物质与量子力学》(与他后来的书同名),探讨被观测时物理实在开始确立的概念。但他也明白这个概念有很严重的问题。一九六五年,美国发射无人的水手四号探测器经过火星,斯塔普想到一个问题:难道说必须等控制台的人在萤幕上显现出火星四号的摄影资料,火星上的一座山才突然存在 ? 我们能相信这一点吗 ? 斯塔普和多数人一样,无法接受诺伊曼所说的心灵与创造实在有关。但薛定谔波动函数里的所有可能性如何变成被观测到的单一实在,斯塔普继续思索这个难解之谜。 回到柏克莱后,斯塔普决定迎接这个挑战。他回忆说:“我花很多时间思索是什么导致波函数的塌缩,到后来我愈来愈相信必须将意识经验严肃纳入考量。”一九六八年他前往慕尼黑,开始与海森伯讨论他与玻尔较具哲学性的论文。斯塔普说:“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一样,物理学者对这类作品都是口惠实不至。量子物理学被当作工程学来教导,只告诉你运用的方法和数学规则,背后的哲学全部束诸高阁,不必去思考真相是什么。”或者如有些物理学家所说的:“不必思考,只管计算就是了。” 但斯塔普显然很有兴趣探讨量子物理学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以及观测的动作是否真的影响某一种可能变成真实。他回忆说:“我是带着这许多疑问来到慕尼黑的。” 我与海森伯有过多次讨论,我发现他与玻尔的立场不同。海森伯会谈到在没有观测者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倾向。事实上几乎没有人相信观测者有多少影响力。海森伯并未完全认同(玻尔的)解释,因为他愿意讨论真实发生的情况,虽则物理学界公认这是不可讨论的。海森伯明白这一点,但表明“这是他的想法”。 海森伯相信那只猫只能是死或活,甚至在观察者查看并使波函数塌缩之前就是如此;使波函数塌缩的是自然本身。斯塔普说:“我很高兴从他口中听到学界对观测者的角色并无定论,我明白了量子物理学的诠释(尤其是关于背后的本体论)并未完全获得解决。” 他与海森伯讨论后不久自欧洲返国,必须在伦敦过一夜。他拿着詹姆斯的《真理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Truth )到公园椅子上,这一读让他茅塞顿开。“一切都合乎逻辑了。詹姆斯认为我们、水远无法知道绝对的真相,因此科学是暂时性的,你终究只能说明你的理论是如何适用。读完詹姆斯的书后我已能明白玻尔在说什么。”以及为什么他说我们无法知道真正发生的事,只能知道我们观察到的事。难道这位丹麦物理学家(于一九六二年去世)熟知那位美国心理学家的作品 ? 科学史学家库恩( Thomns Kuhn )曾问玻尔,他的观念是否与詹姆斯有任何关联。玻尔回答:“是的,我们又绕了回来;明天我会与你详谈。”但那天晚上,十一月十八日,他就带着他的答案与世长辞了。 按照斯塔普对量子力学的解释,观测者扮演两个角色。其一,他当然会经验到测量仪器的结果 —— 例如放射性原子实验中盖格( Geiger )计数器的结果。这个结果取决于自然的决定:原于衰变或下衰变。这叫做狄拉克抉择( The Dirac choice ) —— 一九二七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在索尔维举办的第五届物理学会议提出这是自然的随机抉择(但他更有名的成就是预测反物质的存在)。就物理学家所知,这个抉择是纯粹随机的。但观测者还扮演另一个角色:他可以选择向自然提出哪一个问题。斯塔普称之为“海森伯抉择” (the Heisenberg choice) ,因为海森伯在一九二七年的会议中特别强调这一点。斯塔普说:“在量子理论里,观测者必须决定向自然提出何种问题,决定他要探索自然的哪个层面。人的意识思维所扮演的角色 …… 必然无法还原为薛定谔与狄拉克的理论。”在没有提出问题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除非能明确界定问题,否则量子过程就像故障的排档一样无法转动。所以这中间有三个过程:薛定谔方程式里所叙述的波函数,观测者提出问题(海森伯抉择),自然决定给与哪个解答(狄拉克抉择)。 一九九九年七月,我与斯塔普、查莫斯及一群知名的物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哲学家齐聚亚利桑那州佛雷史达( Flagstaff )空气清新的山区,参加一场名为“从量子观点探讨意识”( Quantum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的会议。当时,上述量子力学的三部曲分析尚未公开发表。我热切期盼这次的会议,不仅因开会地点风景壮丽媲美大峡谷,更因为我知道在这严肃的聚会里(至少在白天时很严肃),斯塔普将探讨那个最棘手的问题:薛定谔方程式的概率如何成为被观测的真实。前面说过,魏格纳在一九六一年根据新的理解得到一个必然的结论:“除非诉诸意识的概念……否则量子力学的定律无由形成。”物质与主观经验有了本质上的联结,这里面蕴含的意义非常深远。魏格纳认为,以原子的位置来叙述心灵与意识是没有意义的,原因很简单:原子的位置是根据意识而来的,在意识之外没有固定的存在。他在一九六九年说:“以原子位置之类的概念来解释观测者的心灵似乎很矛盾,因为原于的位置必须以意识的内容来解释。”(我们要讨论神经元的状态与活动就必须讨论原子的位置,因为神经元不过就是无数原子的集聚。)魏格纳进一步问,如果原子的位置并没有独立于观测者意识之外的确切存在,意识怎可能倚赖原子而存在?他的结论是:“极端的物质主义观点……显然非常荒谬……也与量子力学相冲突。”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意识;“哥本哈根诠释”虽把意识带进来,付出的可怕代价是以意识取代客观实在。斯塔普在一九九八年发给我的第一封邮件里提到的诺伊曼/魏格纳的理论,似乎能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两人和许多人一样逃离希特勒统治,最后落脚普林斯顿大学。一九三二年,诺伊曼提出新的量子力学,与哥本哈根诠释的主要差异是:哥本哈根诠释叙述测量工具时(包括盖格计数器、闪烁计数器和进行记录的大脑)都是以牛顿物理学的语汇。这使得整个理论本质上便有了矛盾: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亚原子粒子)是以量子理论处理,其他的部分(实验室的器具与大脑)仍停留在牛顿物理学的世界。事实上,后者和前者都是由同样的原子与亚原子粒子构成的。他首先将测量仪器纳入他所发展出的量子理论的数学法则,然后纳入以原子及亚原子粒子构成的一切——尤其是人脑。在他看来,所有的经验(包括阅读测量仪器与其他观测行为)在脑部都有一个对应的事件。到这里似乎还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诺伊曼又更进一步:他认为大脑的运作也依循量子力学的规则。 也就是说,他认为可依薛定谔波动函数来叙述脑部原子与亚原子粒子的行为,尤其是离子与神经传导物质的行为。在各种可能状态的叠加下,钙离子可能到达或不到达激发突触囊泡的位置,这表示神经传导物质可能被释放或不被释放——结果便是各种大脑活动叠加的状态。当原本混沌不明的原子在被观测那一刻成为单一状态时,我们说叠加状态塌缩为唯一的真实。观测者对量子系统新增加的知识(例如获知原子是否衰变),促使该系统波函数的场缩。这一点很重要:若将观测者的大脑纳入量子系统里,叙述其大脑状态的波函数便会因应他的新知识而塌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像薛定谔的原子与猫的实验,整个脑部也可叙述为量子状态,涵盖所有组成元素的各种活动机率。我们可以把每一种可能的状态设想为树枝,每个分支代表可能的知识或行动,观测者每记录到一种观测结果,便有一根树枝被砍掉:直到与其经验相符的树枝被保存。假设你观察到阳光灿烂,相关的物理事件就是对天气状态的新知,代表“阴天”的树枝随即被砍掉。如此随着知识的累积而一一去除繁枝,大脑也随之改变。 观察者唯一的自由是选择提出的问题(我要抬头看天空吗?),心灵影响大脑的机会也就在此。斯塔普依据数学式分析说:“每一个意识事件会从无数可能里挑出与意识经验相符的部分。”大脑状态不断去除芜枝,最后只剩下与观察的特定经验相符的一枝。 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 量子理论的每一种重要的解释——隐变量、多世界、意识的角色、诺伊曼的运用量子规则解释脑部机制——都有热切的支持者。遗憾的是,多数物理学者的立场似乎反映的是学术流行与个人品味多于严谨的分析,有些学者之所以选择或不选择探讨量子理论的诠释也是如此。正如许多神经科学家很乐意将意识的问题束诸高阁,只探讨能够测量的东西(脑部),有些物理学家也是抱持类似的态度(虽然他们本身对这种态度的警觉度可能比神经科学家高)。魏格纳曾说,“真令人惊讶,生物学家似乎比物理学家更容易感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我们知道电晶体就是运用量子物理学而发展出来的,但设计或使用电晶体的工程师鲜少想到量子力学的本体论内涵,或是心灵是否能塑造实在的问题;研究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将量子力学的方程当作食谱一般来使用,真正会去思索背后哲学意义的,恐怕百中不得其一。因为他们也没必要去思索,就像物理学家泰格马克( Max Tegmark )所说的,“只要闭上嘴巴埋头计算”就可以成为优秀的物理学家。他们大可继续相信经典的认识论与本体论,将量子力学所需的认识论与本体论都搁置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就像一个俗气的台灯被丢到老祖母的阁楼里。泰格马克说:“我选择物理学是因为对量子力学引发的根本问题感兴趣,但我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是禁忌。真正的物理学家根本不会花时间在这上面,你很快就明白探讨这些问题会让你找下到工作。因此我只能私底下写这方面的论文,在伯克利读研究所时,我要印论文时一定先确定指导教授不在旁边。” 多数物理学者不愿面对(更遑论探讨)量子力学的诠释与哲学内涵,殊不知这种现象造成很不幸的后果。很多学者都认为物理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自己的发现要符合物理学的基本信条——这种态度有时被贬抑为“物理嫉妒心理”( physics envy )。然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多数对量子理论的革命性内涵相当无知,更因此付出很大的代价。量子物理学的实在观动摇了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因为在量子宇宙里“心灵与世界并无根本的区分”。正如泡利在一九五五年写给玻尔的信中所说的,“在量子力学里……此时此地的观测行为会改变被观测系统的一般‘状态’……受到观测行为的影响,状态的变化不可预测……我认为这就足证观测者与外在物理事件的发展不可完全分开。”目前关于量子力学与实在的标准立场是:笛卡儿的心物二分法是错的。 哲学家与神经科学家若忽略量子物理学,也就丧失了探究心物之谜的一个方法或出口。这造成了让人遗憾的现象,亦即相信神经元的互动就足以解释所有的心灵现象。就像哲学家丹尼特所说的,“大脑永远只能因应周围的机械干扰做出反应。”从这个观点来看:心灵将只是大脑过程的产物。多数人既是依据牛顿世界观探讨心物问题,自然将意识与意志斥为幻觉,反映出人类的谬误或傲慢。但这种论点的基础就像沙堡一样薄弱,斯塔普认为这是因为“探讨意识在大脑活动里扮演的角色”时,犯了严重的错误。心物问题的讨论历经三百年而毫无进展,主要的问题不是神经科学或哲学没有进步,而是因为讨论者所根据的物理理论根本是错的。事实上,人类在心灵这部分研究得还不错;探讨物质的部分却大错特错,而这要归功于三百年来占尽优势的物质主义。 一九九八年夏天,我与斯塔普经常有机会共同讨论,也让我愈加相信量子物理学可为精神力量的概念提供理论的基础。波函数的塌缩显示意识可能扮演主动的角色,也就可能针对心灵对大脑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我与斯塔普都看到了合作的契机,要为物质主义盖棺论定的,将不只是我的强迫症治疗结果或其他神经科学的资料,而是这些资料与物理学的整合,根据物理法则为人类意识的致果性找寻另一种解读角度。 历史上,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往往是因为科学家将两个看似不同的实体结合起来。牛顿结合了天体的运行与地球物体的运动,麦克斯韦融合了光与电磁,爱因斯坦串连起空间与时间。量子理论则是将客观物理世界与主观经验连结起来,引领我们走出心物问题的丛林,视野为之大开,这样的理论也才符合我们对心灵运作方式的直觉了解。根据斯塔普的解释,量子理论为心灵创造一个致果的可能,一个心灵可影响物质与大脑的机制,因为意向与专注力确实能对大脑产生作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
个人分类: 意识科学|4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的)游戏∈语言∈思想∈世界
geneculture 2011-7-23 12:14
(社会的)游戏∈语言∈思想∈世界
http://www.xmind.net/share/geneculture/xmind-872579/
个人分类: Berkeley Project|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责任
pony911 2010-7-17 22:12
一位研究生父亲的疑虑:是谁绞杀了青年学子心头的崇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941.shtm 作者:陶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3-24 9:59:14 在科学网上看到这篇文章,颇多感触。 自己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一直在强调责任意识。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到对团队、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负责。但是正如文中所阐述那样,现在的年轻人们普遍感觉自己都付不起自己的责(债,有人负责就是一种债了!怎么解字?)了。 这位父亲感觉到自己的儿子这样的研究生缺失很多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他有同感! 在实验室: 新来的学生会对你熟视无睹; 迎面而过他们会局促不安; 面对新问题或困难会不知所措; 遇到挫折会无所适从,六神无主; .......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有的时候,在某些方面,你会怀疑,他(她)是否已经成人了? 当然,以上绝不是所有学生的问题,但普遍存在。 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缺失了太多育人的环节。 为别人的孩子担忧,也为自己的孩子担忧! 为我们的希望担忧。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2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英语教学正在弱化中国人心智
shxzhang 2010-1-2 09:17
张少雄 英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壶煮不开的水,是一壶不得不硬着头皮喝的夹生水。 中国的英语教学,主体内容是枯燥的课文翻译、无味的理论灌水和无聊的插科打诨,这些或把学习者弄得一头雾水,或把学习者弄得呆傻不堪。 枯燥的课文翻译,是在念一遍课文之后,将课文逐句译成汉语;往往是念一句英语、念一句汉语。为避免枯燥,这里不举例。 无味的理论灌水,是语言学术语和语言学概念甚至语言学理论灌输。看看两个案例。 第一例是“句子成份”。英语教师总是热衷于讲“句子成份”,也总想让学习者搞清楚“句子成份”。下面一个简单的句子,让教师和学习者犯糊涂了。 He begins to work. 句子中 He 是主语, begins 是谓语,这没有异议。但是 to work 是什么呢?在同一所中学,一部分教师说是宾语,一部分教师说是状语,于是英语教师分化为宾语派和状语派。宾语派和状语派长期争论,弄出人事矛盾。校长想调解矛盾,带着两派代表到省城某大学外国语学院找到两位教授,请他们聚餐,想在就餐时请他们对宾语与状语做出裁决。正巧,在这个问题上,教授们也分为两派,而所请两位教授一个是宾语派,一个是状语派;两位中学教师和两位教授弄成二比二,聚餐裁决自然不会有结果。中学校长只好设法另找一位知名教授,知名教授知道一行人来意后,说:“我不能确定 to work 是宾语还是状语;我也不知道这种探究对提高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有没有好处?”教授没有给出期待的答案,两位代表出门时忍不住嘀咕说:“还知名教授哩,连 to work 是宾语还是状语这个简单问题都解决不了!” 第二例是“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区别”。先把动词的 –ing 形式分为“动名词”与“现在分词”,再努力区分“动名词”和“现在分词”。而为弄清“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教师往往要费很多口舌,学习者也往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教师经常给出这样的或类似的例子: There is a sleeping dog in front of the small house. There is a sleeping room inside the small house. 给出两个句子之后,开始分析与讲解哪一句的 sleeping 是现在分词,哪一句的 sleeping 是动名词,并给出区别“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若干原则。在分析与讲解之后,教师要求学习者理解与记忆这些“区分”原则,要求学习者实质性“区分动名词与现在分词”,要求学习者在使用时清楚是应该用“动名词”还是应该用“现在分词”。 无聊的插科打诨,是穿插在英语教学之中的种种调料。也看看两个案例。 第一例是简单单词讲授,出自某城市初中课堂教学。只是一个简单单词,教师用电脑播放动画课件:小猪、小狗、小猫等七八种动物出场,在天空、树林、道路等复杂背景中,在动物们八九分钟的交流后,在画外音对动物们的言行进行一两分钟的评论分析后,又走进一只动物,随着动物走进,一只气球飞进画面,载着一个单词“ tiger ”,同时动物说:“ I am a tiger ”。播放这节课件后,教师讲解五六分钟;然后,再播放课件,是动物说“ I am a tiger ”的那部分的重复,反复约五六次,让学生跟读。教师讲授大意如: tiger 就是老虎,老虎就是 tiger ;同学们,弄清楚啊, tiger 可不是猫啊,猪可不是 tiger 啊;……;同学们,我现在考考你们, tiger 是狗吗?(学生回答:不是!) tiger 是猪吗? tiger 是牛吗?(学生回答:不是!)……。一个简单单词讲授,花费近一个课时,美其名曰气氛活跃,实则是注水,或掩盖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二例是简单句子写作,出自某重点大学外国语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公开课,讲课者是一位年轻的丰满的女性。该教师先板书一句: We read the novel. 然后说:同学们,这个句子不丰满,咱们来让它丰满一些好不好?学生们果然叫:好!于是,教师将句子扩展为: We all read the novel. 教师说:现在丰满一些了,但是,还是不够丰满,再让它丰满一些好不好?同学们又叫:好!再扩展句子为: We all read the novel by YZ 。然后,……。二十来分钟后,这个句子被“丰满”成一个中长句。一个课时下来,该教师讲完两个句子;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接触到与使用的英语就这两句话。这堂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与专家一致好评,什么“课堂气氛活跃”,什么“课堂调度自如”,……,通通都是好话。 课文翻译、理论灌水和插科打诨,都用汉语进行,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学习者接触实际英语的时间、剥夺学习者接触英语实际语言的权利,导致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侮辱与忽悠学习者,损伤学习者人格,弱化学习者心智。 一个大国,要走向世界,国民懂外语者少绝对不行,因此,外语教学是社会与教育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但是,如此英语教学,却只能弱化学习者心智;而因为学习者太多,可以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正在弱化中国人心智。
个人分类: 文化泛論|2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