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乏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是“围城”
热度 1 lwd8811 2012-11-22 00:51
科研是“围城”,其内的占有这一资源,运作自如,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好不自恋。一些人作为谋生方式,看明白种种潜规则,无法施展才华。而“围城”外也有人想进这个圈子,其中不乏适合做研究的,但是因为诸如学历、途径、壁垒等原因,死活进不去。一旦进去,也许会后悔。“围城”怎么来的?原因在于代代指定。就科研而言,从托儿所到研究院,我们的阿姨、父母、教授、导师,直到校长和主管官员,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搞什么课题,按什么结果验收 ...... 都为我们设计指定好了,而且都特别热心、尽责。久而久之,学生的我们没有了自我。可以肯定地说,被指定的人生是乏味的,也不可能有创造性,没有创造性就谈不到科研。逃离,也许是获得新生的选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我们的科研让人乏味
热度 43 stone1971111 2012-11-21 08:49
最近程老师的几篇文章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让人们关注到象牙塔里的内部景象,不同的观点都有,有支持,有反对,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是又都没有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年轻人不选择科研,为什么年轻人觉得科研很累,很烦。 社会的因素,历史的因素,似乎都可以解释一些,仍然不能真正解释曾经让人很羡慕的科研职业变得如此没有吸引力。 我认为,我们过去十多年的科研模式让我们(我们已经人在江湖,不能选择了)后面的年轻人失去了兴趣。那我们的科研模式有哪些让人乏味呢? 一、科研选题让人乏味。 就个人观察,大多数科研课题都是跟踪性的课题。做跟踪性课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永远都做票友,都在追捧一些前沿概念,而不是自己做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压缩感知等课题天下人都在做,这就不正常。我参加过一个高等级的关于我们国家今后5年的科研发展路线图的讨论会,会上大拿们讲的科研方向无疑就是当时某一个国际会议的会议主题。不错,似乎抓住主题也是个优点, 但是这些问题统统都是无根的问题,我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那些问题,为什么非要只讨论那些问题。一辈子都在给别人梳辫子,内心的感觉无疑是很糟糕的。 实际上,每一个有潜质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是如果科研的选题都不是自己想要做的,而是需要按照所谓的国际时髦去做,这就有点强人所难。假如是做自己选择的课题,那么每个人似乎都能接受包括物质在内的短暂匮乏。 二、科研的形式让人乏味。 我们国家所谓的科研,总的看来还没有脱离科研入门的阶段,科研模式千篇一律(仅就信息科学而言),基本上就是: 读论文、做实验、写论文 。本来读别人的论文就不舒服,再加上现在的论文写的都比较夸张,一个小小的东西非要描绘成了不起的大发现或者大发明,水分比较大,真东西少。就好比吃饭,总吃膨化食品,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对健康有害,对胃口的伤害也很大。实际上,真正地科研,尤其是应用基础研究,就需要先从应用本身开始,而不是从论文开始。问题是应用中来,而非从别人的论文中来。科研的形式起码应该转化为: 应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包括看论文等)、解决问题、新的应用高度、新的应用问题。两头都在应用中,中间的研究都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就应该是解决一些应用问题。当然,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讨论,但是不能所有的课题都像理论课题一样去研究。 三、科研的风气让人乏味。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科研领域处于群龙无首的年代,很多人很年轻就被推到了舞台中心,这让后来的年轻人大有压力,也急于表现自己,我们看到太多的人过度包装自己的科研成果,急功近利。 这样的科研风气让人觉得这哪里是在做科研,明明是在一个名利场中。每一个人似乎都想树立自己的山头,每一个人似乎都要选择一个大树乘凉。 在非技术因素占比重很大的时候,就很难让人喜欢这样的环境。很多不太擅长包装的人就觉得很受伤,受伤多了,就自然乏味。 四、科研的结果让人泄气。 我们国家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国家的工业问题也似乎越来越多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样没有解决,这就让人很泄气,做了一辈子都没有成就感。比如,我们国家的仪器工业到现在为止很多领域还处于很原始的水平,跟踪都跟不住,更别说做新体制仪器。这样的结果其实可以理解,就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认真考虑过中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需要去真正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要的仅仅是论文,仅仅是名气和地位,甚至金钱。这样的科研不会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果自然只能是让人泄气的。 五、科研的生活比较苦闷。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里,科研显得很另类。社会的变革非常的快速,可是科研不能变化的很快速,还只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科研内外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科研显得就比较苦闷,不合时宜。 当科研人不能很快的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很快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内心就会有很多纠结, 比如房价高涨,买车盛行等,似乎都是合理的压力理由。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静下心来做科研,这本身就很难。 上面的话虽然有牢骚的成分,但是大多数还算是比较现实的看法。当然,中国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我们原来的基础过于薄弱,科学的素质还没有真正渗透到社会中。 我们还在路上,甚至还仅仅在起跑线附近。着急也没用,只能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造更好的环境 。如果士兵打仗失败了,不能怪士兵,一定是将军出了问题。 年轻人不愿意做科研,我们不能怪罪他们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责任都在我们的身上。 是我们没有告诉他们正确的科研选题,没有教会他们更好地科研模式,没有营造良好的科研风气,没有让他们看到成果的魅力,没有让他们体验到快乐的科研生活。一切的结果都有原因,而一切的原因都来自于自我。 从我做起,似乎是唯一的选择,抱怨只会加剧结果。 silong.peng@ia.ac.cn 2012.11.21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6278 次阅读|39 个评论
学术:是化有趣为乏味,还是化乏味为有趣?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6-22 11:00
  在刚刚见到的科学网才女张欣的文章《参加陈安老师的应急培训班归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1290do=blogid=457790from=space )后我留了一段话。   在她的文章中,说到我讲的课还算大致有趣。我想这个描述大致还是准确的。   但是,对于学者来说,做学问是要化乏味为有趣呢,还是化有趣为乏味呢。在我看来,应该还是后者更重要一些。   不过,不同学科,还会有所不同。   对于数学来说,是化乏味为乏味,尤其是抽象数学,理论数学,更是如此。即便应用数学的科研成果,能让一个理科大学生听懂的可能性也已经变得非常小了,而且似乎将继续缩小。   对于物理,理论物理等同于数学不说,其他的物理,没个公式模型也不太可能成其为物理。所以,尽管现象讲起来是有趣的,但是用符号描述起来那也是很没劲的。   化学的外在表现很好玩,今天爆炸,每天变色的,但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是无趣的,非但无趣,而且有毒有害,这学问做的,真是让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管理科学,最后也要尽量用定量化的方法去刻画,去描述,现在用数学、社会物理学(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工具的情况也很多,当然,也有一个符号不用的,那就是管理学而不是管理科学了。   管理科学,讲起来如果和现实社会没关系,其实应该是很失败的,但是,当管理科学和现实社会发生关系的时候,学者们也会把它变得无趣起来,而这其实才是学问本真的东西。   以前说,说起做学问来,有“深入浅出”的说法,我总是疑心那是安慰那些看不懂学问最核心内容的下里巴人的,因为有些大师,为了让学问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总会用一些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规律性的内容,比如华罗庚先生,为了说明CPM的方法,就用了喝水泡茶做例子,说明怎么安排工序才能够使得时间最短。这样的故事讲给中央的领导们听,领导们2分钟就听懂了,于是觉得很有趣,也很重要,华先生可以带自己的弟子去全国26个省市区推广以这个方法为核心的统筹法,最后也取得了“全国齐上阵,学习统筹法”的世界罕见的管理学普及阵势。   但是,相比于从乏味到有趣,更关键的还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必须抽象化,一般化,乏味化参杂,乃至即便受到高等教育也不见得能了解理解的地步,让人感慨学者们化神奇为“腐朽”的能力,但是,唯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真正能够把一个规律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区域、行业、方向上去,价值才得以更大限度地体现。   我本人每每会困惑于究竟是让大家看到乏味变有趣的过程呢,还是看到有趣的东西终至乏味的结果。后来想想,也许还是因地制宜吧,在短短的学术报告会上,尽量乏味化,而课程班这样的场合,还是尽可能地做到有趣一点。
个人分类: 事论|3833 次阅读|4 个评论
旅游与乏味
llgkyy 2010-1-2 10:29
我生来悲观,历来羡慕那些能把烂疮看成花朵的乐观者。 悲观的人,生活常常过得很无趣,很容易陷入乏味中无力自拔。很多的日子,觉得书本乏味,工作乏味,朋友乏味,吃饭、睡觉都乏味,自己像一枚通体布满皱纹的干果日渐萎缩。死水微澜的日子里,也会像《尘埃落定》里的二少爷一样,渴望着发生一些有趣的事。 旅游应该是较好的拯救乏味生活的良方了。将自己整个儿拎起来,抛入完全陌生新奇的环境。此时,面对新的一切,睁开婴儿般好奇的目光,是应该觉着生活的美好和有趣了。 可是,我真是一个自己给自己败兴的人,在旅游中,照样遭遇着无趣和乏味的感觉。 不要过多指责自己不可救药,其实都是事出有因: 泛滥成灾的复制,使美丽风光无法醉人。 如今,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媒体,多少美丽的风景,多少离奇的风俗,都被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大量复制。云南的古城、海南的椰林、西藏的雪山,摩梭人的走婚、纳西族的东巴文、土家族的吊脚楼、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都无法躲过媒体猎奇的眼睛。风景图片化,风俗镜头化,许多游人在去一个地方旅游之前,早已从媒体上无数次领略过这些异地风光了。等到不辞万里,真正见到时,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过尔尔的感叹。眼前的风景,甚至没有图片上美丽;面对的风俗,甚至没有镜头中有趣, 乏味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如同娶新娘入洞房,古代,在结婚之前,不见面,洞房花烛夜,自然好奇、激动,充满期待;而现在,入洞房前,已是司空见惯,新娘如同旧娘,期待自然减半。 骗术抄袭,缺乏创造力,想象力。 例证不胜枚举,略提一二。在海南的某风情园,导游把游客带到一座寺庙前,说里面供奉着从泰国飘洋过海而来的四面佛,免费送游客三炷香,可以拜佛,上香,求平安。游客按照要求磕过头,拜过佛。寺院里的和尚却告诉游客,你不能亲自上香,只能由旁边的大师替你上。这时才注意到,佛像的两旁,坐了两排大师,都是秃头的。游客一对一地被打发到大师那儿,那大师一副先知模样,模棱两可地开始讲你的前生后世,顺便察言观色,不失时机拿出功德薄,让你留名,积功德。并说佛的面前,谈钱多少,不敬不诚。写完名字后,该写要掏得钱数了,不谈钱的秃头这时却胃口奇大。最少要199元,多者不限。游客说能力所限20元行不行,秃头又说不行,最少99元。这种时候要么乖乖交钱,要么决然离开。两者都会让你心里不舒服,掏了钱,会觉得上当吃亏,不掏钱,会觉得对佛不敬。后来在三亚的黎苗风情欢乐谷,又遇到了同样的骗术,反复几次,也就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了,经得多了,自会索然无味。 还有一种骗术就是在风景区,不管游客愿意不愿意就拍照,然后用十元钱一张的价格卖给游客本人。游客要了,自然能赚点,游客不要,就当废纸扔了。海南的几个风景区,都用这种老套的骗术。最过分的是,在黎苗欢乐谷,游客如果是男客,不要照片时,一些少数民族装束的女孩子会跟上来,拽着胳膊,死缠硬磨,逼游客就范,当然收效甚微。我很纳闷,什么年代了,不但骗术处处抄袭,而且不能与时俱进。如今相机早已不是奢侈品,每个游客都可以自己拍照的年代。这些人竟然守着早已过时的骗术想混饱肚子,真是可气、可叹。黔驴技穷以至于此,不可理喻。 我常常惊叹中国人的安于现状,没有创造力,在旅游骗术上,都不肯动动脑筋,让骗术高明一点,有创意一点,有趣一点。让受骗者上了当,还能产生处处都上当,当当不一样,值得回味,值得深思的生动之感。而是一副瞎猫逮死老鼠,守株待兔的懒相,动不动就死缠烂打,摆出要钱不要脸的无赖样。 处心积虑的骗术,都如此乏味,旅游的乐趣到底在哪里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5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