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朗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朗读较大数目字时,建议采用中文进行提示
热度 6 rongqiaohe 2020-4-19 23:05
这段时间,每天电视台都要报告国内外新冠肺炎的疫情,当确诊病人数目超过了十万,乃至百万的时候,如果采用阿拉伯数字,就会为难电视台的主持人。 比方说,确诊病人10325075例。电视台主持人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读这么大的数字,容易看错数字的位数。 某电视台,某次早间新闻,某主持人出现口误,对同一个数字两次念错,好在第三次读对了。虽然谁都有可能出现口误把字念错,但应该想办法减少这种不必要的口误。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把“ 确诊病人1025075例 ”这句话,在主持人的文稿中写成: “ 确诊病人一百零二万五千零七十五例 ”。 主持人在念数字的时候,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不用分心去顾及数字有多少位,从而使口误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个人分类: 浅谈|1810 次阅读|13 个评论
保护方言与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热度 16 fdc1947 2017-5-23 08:06
保护方言与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今天看到科学网博主侯沉先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应不应该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去保护一种方言?如何保护? ”我看这是两个很严肃、很重要的问题。 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由于使用人数多,分布的地域范围广,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方言。北京和天津是两个靠得很近的大城市,但是,北京话与天津话就有较大的不同。南京和苏州是江苏省两个最大的城市,江苏省就以这两个城市的名称而命名,它们只相隔200来公里,可是,如果不是见过世面的人,南京人与苏州人将相互完全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虽然人们在学术上把我们的方言划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实际上,各个方言内部还可以分成许多子方言。可以说,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方言。 方言对于各地人们的语言交流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官话”是官方管理和各地方人们交流所用的共同语言。近代以来,被称为“国语”和“普通话”的通用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普通话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各地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国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上,普通话基本上都可以通行无阻。以普通话为标准发音的汉语也得到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很大程度上的认可,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 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由于在各类学校推行普通话,我们的大中小学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普通话,这使得我国各地方之间的语言交流基本上没有了很大的困难。这是几千年来未曾取得过的伟大成就。 但是,在普通话取得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许多方言却处在濒危的状态下,很多人已经不会说当地的方言,因此,人们提出了保护方言的问题。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标志。一个地方的地面建筑物,如房舍、街道可能会因水、火、战争等自然或人为因素而经常改变,方言却因人们的口口相传而一代代地保留下来。唐人贺知章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说的也就是方言的基本稳定性。 人总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在国外,会听到旁人讲汉语而感到亲切。在外地,会听到旁人说家乡方言而感到亲切无比。人首先是爱自己,然后是爱家人,然后是爱家乡,然后是爱祖国,然后是爱人类。爱家乡是爱国的具体体现。对于家乡方言的消失,人们总是难以接受。 一个地方总有那里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大多数地方文化是与那里的方言相联系的。越剧总是与浙江绍兴嵊县方言相联系的,豫剧总是与河南方言相联系的,没有了绍兴话、河南话,还叫什么越剧、豫剧?苏州评弹必定用苏州话来说、唱,山东快书也一定用山东话说。听不懂苏州话,就完全无法欣赏苏州评弹。没有了各地的方言,就没有数以百计的各地方戏曲和曲艺。听不懂方言,就无法欣赏各地的地方文化。 各地的民歌也都与各地的方言相联系,失去了方言,民歌甚至音乐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们的地方色彩。我们可以想象,湖北民歌“龙船调”中那句“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如果用普通话说成“ 妹娃要过河谁来推我哟 ”,一定会大大减少它的艺术水平。 方言艺术也并非只有那一个地方的人能够欣赏。虽然很多方言艺术在该方言区以外的人无法完全欣赏,但是,如果在用大家听得懂的普通话交流时增添一些方言的元素,那艺术欣赏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北京人艺的京派话剧《茶馆》就是因其很多北京方言元素而增色,赵本山、严顺开所演出的喜剧小品各因其话语中的东北话和上海话地方色彩而深得许多人们的喜爱。网上有一款介绍各地风味菜肴做法的视屏,其中介绍淮扬菜做法的师傅带有一点江淮方言的口音,介绍川菜的师傅也带有四川口音,这样的介绍使人感到特别的亲切。 总之,方言是与各地文化相联系的,失去了方言,就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有人说,方言迟早是要消灭的,因此没有必要保护它。这种说法是偏激的,这就像说,一个人总是要死的,因而没有必要发展医学科学,没有必要治病救人。我们也不能够说,地球迟早是要消灭的,因而我们没有必要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什么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的加剧都可不去管它。 也正因为如今许多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我国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据《光明日报》记者的文章称,该工程是 “ 是继1956年开展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我国语言文字领域又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型语言文化国家工程。”“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面对我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同时存在的‘丰富性和濒危性’这两个基本事实,当前我国的语言政策,不仅是‘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是‘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据说, 该工程的目标是按照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对语言和方言进行调查、采录、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 我看,仅仅对“方言进行调查、采录、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对方言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之所以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在方言林立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全国文化的基本统一,全国使用同一种文字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汉字在各地有完全相同的意思,但是有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同的读音,而这些差别很大的读音又有如切音这样的注音系统来维护其稳定性。如一个“人”字,北京人读 rén , 胶东人读如“银”,上海人读如“宁”,但是,其意思在各地是完全相同的。千百年来,各地的人们用各地的方言来读相同的经典、相同的书籍,使得那里的方言读音有很稳定的读法,也就是说,有稳定读音的文字是语言能够稳定存在的重要介体。 但是,如今方言区的人们能够用方言的正确读音来朗读汉字的人数急剧减少甚至消失了。上海人看到“上海人”这三个字已经不知道它用上海话应当被读成“上海宁”,而一定要写成“上海宁”才能表示那是他们的方言了。也就是说,看到“人”字,他们已经不知道用上海方言应当读成“宁”了。或者说,上海方言已经失去了它的文字基础。这样继续下去,上海话的消失也就不用很长的历史时期了。 如果真的想保护方言,那就需要一部分人们学会用方言正确朗读。需要在某些媒体允许使用方言进行朗读、播音。需要设置某些方言课程,教会学生使用方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方言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延续它们的生命,也才能够进一步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多样性。
个人分类: 汉语言|8843 次阅读|38 个评论
从“上海宁”说起
热度 6 fdc1947 2016-11-8 08:14
从“上海宁”说起 《科学网·新闻》转载了《光明日报》记者的文章,谈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称该工程是“ 是继1956年开展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我国语言文字领域又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型语言文化国家工程。”“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面对我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同时存在的‘丰富性和濒危性’这两个基本事实,当前我国的语言政策,不仅是‘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是‘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我不懂得少数民族语言,但是,我知道,汉语的许多方言确实是已经“濒危”了。方言专家在上海《解放日报》写文章,把“上海人”写成“上海宁”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专家把“上海人”写作“上海宁”就说明上海方言濒危了? 大家都知道,汉语是有很多方言构成的。北方方言(且以北京为例)、吴方言(且以上海为例)、粤方言(且以广州为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们之间交流很困难,很有可能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讲些什么。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三者成为三种语言,而成为三种方言呢?原因很简单, 这三种方言的语言结构、词汇基本都一样,它们都有相同的书面语言 。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只是对书面语言的发音不同罢了。把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或习近平的“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等写成书面语言,交给上面所说的三个地方的人,他们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绝不会发生误会,只是每一个人在读这些字时发出的声音不同而已。用汉字书写的的汉语是 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它并不属于哪一个方言 。本文可以以普通话朗读,也可以任何一种方言例如吴方言中的苏州话朗读,其意思不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汉语各方言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方音”。当然,并不是说各方言在语言结构、语汇等方面没有差别,只是它们之间的差别远小于共同之处。这也是千百年来,汉语成为汉民族能够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方言中有相同的意思而不同的发音。一个“人”字,北京人读 rén ,上海人读如“宁”,胶东和东北人读如“银”,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汉字最重要的意义不在表音,而在表义。 如果没有汉字,各方言区都以各自的发音用拼音的方式记录下来,那么,这样地域广大的统一的汉语就不会存在了 。五四时期,许多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提倡用拼音文字记录各地方言,企图代替汉字,至少也想以此倡导民间文化,但是不可避免地都失败了。 汉语的这种性质(统一的书面语言下有不同的方言),既保证了统一的语言,又照顾到各地的不同方言,形成了各地灿烂的活泼的地方文化。 例如,过去的文人所写的“传奇”,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等等,各地戏曲艺人可以以它为脚本,略微修改就成了各地的地方戏曲。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如《红灯记》,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各地可以不改一个字而用各种地方戏曲的形式演出。 但是, 如今各方言的这个基础,也就是可以用方音来朗读汉语,对于大多数方言,不幸已经摧毁 。大概近二十年前,我与一位杭州籍的大学生聊天。他说他在杭州长大,中小学都在杭州读,可以讲杭州话。我让他用杭州话读一段报纸上的文章,他很吃惊,竟然反问我:“杭州话还能够读文章?”他只能够用杭州话进行普通的日常会话,从小到大,读书面的文章就是用普通话,没有听到过用杭州话读书读报,所以,他都不知道还能够用杭州话来阅读。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不要说杭州话这样的小方言,就是在上海,很多人也只能勉强地用上海话进行日常语言的交流,而不知道上海方言对汉字的读音。 “上海人”用上海话来读,它的音就是“上海宁”。“一个人”就读如“一个宁”,但是,如果用汉字书写,就只能写“一个人”,写成“一个宁”算个什么?当上海人不知道“上海人”这三个字用上海话应当读如“上海宁”的时候,正说明上海人已经不会用上海话读汉字了。当专家也不得不用“上海宁”来表述“上海人”的时候,就说明“用方言来读文字”即方言存在的基础已经被摧毁了。这个方言也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了。 如果人们都只讲自己的方言,这势必给思想的交流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需要而且必须有一种大家公认可以交流的语言。几十年来,我们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卓有成效,到现在为止,恐怕普通话已经深入了我国的城乡各地,至少在主要地区,特别是城市里,已经成了普通话的一统天下,在需要的时候,人们的语言交流都基本上可以进行得很顺利。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在很多地方,方言却濒临着消灭,这对于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利的,现在国家提出要“保护语言资源”,也是在是一个很紧迫的事情了。 《光明日报》的上述报道称,语保工程管理与运营项目负责人王莉宁深有感触:“ 路途艰险、经费困难、人才短缺、不被理解我们都可以克服,最困难的还是转变老百姓对自己语言的态度 。”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老百姓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语言?是各地的方言不好听、不优美?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实际上, 我们的各地方言的主要部分都是很优美、很文雅的,也都有一些不优美、很粗野下流的语句。由于 如今大多数人们已经不能用方言来朗读可以用书面语言表述的那些像唐诗宋词那样优美的语言,剩下部分中一部分只是日常生活用语,另外的一部分就是那些不文雅甚至粗野的语言 。现在网上很流行各地的人们所写的各地方言,各位可以看一看,网上所写的各地的方言,无论东、西、南、北,大多数都是不很优雅的,所用的文字往往都是不知所云的同音别字。像“上海宁”那样的,还马马虎虎不算低俗的,有很多都是低俗甚至下流的,为过去普通的居民在公共场合所不屑使用。 看到这些,如果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方言,怎么能够认为它们的好听和优美的? 另一方面,语言从来就是为上层社会所引领,上层社会或富或贵者所使用的语言被认为是“好的”,说他们那样的话被认为是时髦的,有脸面的。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很多人就错以为自己的方言是粗野的、不文明的。 要改变这种态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学会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朗读古典的优美文学作品,朗读现代的书面语言 。这样做,才能够真正保护各个优秀的方言资源,使得这些方言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由于几十年来在学校里特别是很多中小学禁止人们使用方言,在很多方言区,如今能够用方言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往往真正能够用比较标准的方言进行朗读的人基本上都已经退休,很多都已经垂垂老矣。所以,正像《光明日报》文章所说,这项工程在于“ 抢救性保护中华民族失而不可复得的文化资源 ”,而“ 保护迫在眉睫 ”。
个人分类: 汉语言|2558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从雅思考试对各国考生口语水平评估谈起
泰山 2008-6-28 11:41
从雅思考试对各国考生口语水平评定 看到一份资料,通过雅思考试口语成绩,评估韩国是第十九位、日本第十三位,中国在第九位,第一位是南非、第二位是新加坡,可见口语成绩在雅思考试,托福这类英语考试中都有要求。也是鉴定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标准 能做到正确的朗读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然而很多人,即使已经是在读研究生,或拿到四六级的人也未必能够做到很正确的朗读文章。 而如果不能养成正确的朗读文章的习惯,那么很快,在学校里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精力的才勉强学会的英语很快就会丢光。 最近读了一个新闻,美国的教育研究部门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做了些研究,发现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朗读文章和智力障碍有关,可见国外学校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要求。 一般来说朗读文章较好的学生英语成绩也高些,尤其是考试成绩也较好,原因是通过朗读,对听力,口语都有好处,学过的文章和相关语法知识,短语也容易记住,朗读帮助了记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只有学会了如何朗读文章,你才会切实感受到英语内在的韵律,犹如音乐般的乐感,才会把学习英语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而这对不懂朗读的人来说是体会不到的。 朗读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培养,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例如跟着磁带一句句的朗读,模仿磁带发音,语速,节奏,渐渐的随着课文内容越来越深,词汇量也逐渐增大,能熟练朗读的课文会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学生会觉得朗读课文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自己就会挤出时间主动朗读各种类型的文章。 当然朗读过关了,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能开口不费力的说英语了,能不费劲的听懂外台了,能看懂国外大报了。这都是日积月累,在脑子里记住了大量的英语知识有关。 我曾经要求学生能够流畅、准确的朗读每一篇学过的课文,凡是按照我的要求朗读课文的学生,到期末时都反映这学期有提高,当然在期末口试时除了随机选择学过的文章让他们朗读外,还从别的教材或资料上选了让他们朗读。 正确的朗读包括准确的读单词,现在高中的学生对单词正确朗读率只能达到 50-60% ,进了大学后,大一还是复习中学知识,大二后才会接触比较多的单词,由于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到了大一,又感觉都是中学学过的知识,提不起劲来,所以很快就把大一的一年时间荒废了,实际上,大一正是纠正在高中阶段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机会。 到了大二,真正该突破了,由于大一的荒废,大二也很难有所突破,又忙着考四、六级,更没有时间朗读,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虽然拿到了很高的四六级分数,还是不能开口说话,看国外新闻还是很困难。而且学得快、忘得快,在社会上工作几年,程度甚至达不到一般高中生。 假如我们能在大学阶段把所学过的文章都读得,听得烂熟,这就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这要花大时间,我曾经要求学生每天雷打不动读 1 个小时,这样大学几年可以有上千小时,这样的结果,不仅培养了一个人的韧性,而且你的英语水平比那些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人要强多少倍,当你一张开口说话时,会让他们望尘莫及、大惊失色。
个人分类: 读书余味|560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