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宇宙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宇宙学

相关日志

物理学 & 量子学 之经典书籍
businessman 2013-3-22 10:28
1.1 物理学著作(待买) ----------------------------------------------------------------------------------------------------------------------------------------------------- 1.2 物理学著作(已买) -----------------------------------------------------------------------------------------------------------------------------------------------------
个人分类: 博文备份|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爆炸宇宙学 vs 大跃进
热度 5 bugu234 2013-3-20 11:47
大学一位老同学给我转发来了二个珍贵的近代历史资料( pps ) , 我看了很有感触。是啊,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珍惜现在。 现在看来, 1958 年大跃进时期,很多事是那么地愚蠢和荒唐。例如,某某县报道晚稻产量达到亩产 3 万多斤。某某大人物表扬说:“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多斤,如今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还说:“你们全县才三十多万人口,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吗?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大跃进”的后果是悲惨的:成为了大饥荒。 这使我联想到现代物理学前沿的大爆炸宇宙学,理论上讲,它要比大跃进更荒唐。某些物理学的“大牛”,大笔一挥,可以在物质密度、温度等物理量上加上 1-30 个 0 。他们的“理论”通过媒体大肆宣传,产生了强有力的 蝴蝶效应 ,不仅是普罗大众,连达官贵人也容易相信。 幸好,大爆炸理论不会象大跃进那样害死许多人,可是也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同时给青少年造成了不良的误导。
1628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物理学理论为什么如此混乱?
热度 4 qdp 2013-2-5 17:16
新科学家杂志的新文章: 万物理论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 作者力图回答一个耸人听闻的问题:我们最好的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理论为什么如此的混乱?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729000.300-a-theory-of-everything-wont-provide-all-the-answers.html
2732 次阅读|6 个评论
尽信法不如无法
热度 1 renxiuhong 2012-11-15 08:28
尽信法不如无法 宇宙大学校长 任秀红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经不如无经。 振聋发聩!中国人真是太伟大了! 看看地球上一些地方由于“尽信书”而导致的“生战循环”,越发认识到中国人的伟大! 对于那些地方的地球人而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应该是对症治病的良药,改成“尽信经不如无经”即可?当然,有对宇宙地球、地球人及其关系认识的好经最好? 书、经,都是记录了地球人对宇宙、地球、地球人及其关系认识,是古今中外的地球人根据自己或他人对宇宙、地球、人及其关系的认识写成、刻成的,因此,宇宙、地球、地球人及其相互关系是所有书、经的认识对象,也是书、经内容的根本来源。 法律制度是地球人根据地球人、地球、宇宙的规律制定的,有根据正确的认识制定的善法,有过时或者根据认识错误认识制定的恶法,所以,尽信法不如无法?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真正合理正确的做法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和修改完善法律制度。 所以,宇宙是最大的书,是最根本的经。自己看宇宙,头脑更明白。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经,不如无经。 尽信法,不如无法?
个人分类: 宇宙学|4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宇宙学与人生价值
热度 4 yonglie 2012-11-9 08:40
宇宙学距离日常生活最远,却常常引起“人生的感悟”。在一篇关于宇宙学的博文后面,就看见几个伙计跑偏了,跑去谈人的价值: 我们的价值基于人类的时间尺度(十年、百年或几千年),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我们应该重估我们的价值,因为宇宙在百亿年后会变得冰冷而孤寂,那在我看来就是另一个形式的末世论。( Our values are based on a human time scale (decades, centuries, or even a few millennia), and that’s as it must be. The notion that we should recalibrate our values because the Universe will be cold and lonely in 10^(whatever9) years seems to me a form of millennialism . ) Millennialism 出自《新约 · 启示录》,我不知道西方人平常说它是强调新世界的来临还是旧世界的“末日审判”。所谓重估价值,是将我们今天的价值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即我们对未来的影响上。 更极端的例子是图兰大学的 Frank Jennings Tipler 的所谓“终点宇宙学”( Omega Point cosmology )理论,甚至宣扬“复活”。根据他的观点,为了物理学知识的相互协调,必须要求智慧生命主宰宇宙间的一切物质并最终强迫宇宙发生坍缩。( for the known laws of physics to be mutually consistent it is required that intelligent life take over all matter in the universe and eventually force the collapse of the universe. )
个人分类: 随想|36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葡萄中的宇宙学
hotjava 2012-7-20 23:37
下午给儿子喂葡萄,一串上面大约20来个绛红色的葡萄,拨去绛红色的皮,露出碧绿色的果肉,塞进儿子嘴里,吭哧两下吐出一颗籽来,看着儿子欢快的吃着,想起前几天看的一本休闲读物《多重宇宙》,忽然觉得,兴许我们的宇宙就是这个样子,一个葡萄就是一个宇宙,我们居住在其中一个宇宙上面,宇宙是一个有边界但无限的时空连续体,宇宙和宇宙之间存在着我们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无法用任何手段去探寻另外的宇宙,连光线也无法在不同的宇宙之间穿越,因此,我们所做的关于想要窥探宇宙结构的各种努力,注定是徒劳无功,现有的关于宇宙起源、发展的种种科学探索,更多的是根据一些有限的观测结果,加入了许多专业人士的主观猜想和经验判断所得出的结论,这里,无法获得直接的验证,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无法证伪。在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越来越依赖于测量仪器和精确数据的今天,兴许由于现时我们的科学手段和智识经验远远落后于宇宙的发展历程,使得哪怕是划分出我们当前最为流行的各种宇宙模型,究竟是属于玄学(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唯实论三种路线的哪一条,都显得十分不易。第一条,理论可以完全脱离客观实际,只要符合逻辑演绎法则即可,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古希腊学派为肇始和代表;第二条,以大名鼎鼎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马赫(由于发现了激波,确定了物速和声速比值而闻名)为代表,此派否认一切未经感知确认的客观事实和规律;第三条,以同样大名鼎鼎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为代表,这一派认为正确的理论不仅应该很好地解释观测的实验现象,而且还应该做出正确的预言,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证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不是片面地将客观规律的确定寄托在我们主观感知的经验认知上面。多重宇宙模型,究竟符合哪一派?似乎目前还未有答案,个人感觉更像是第一条和第三条路线的复合体。 关于多重宇宙模型,不打算在这里赘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些相关资料看看,这里只是提出一个小小的命题来抛砖引玉。假设多重宇宙模型关于存在无穷多个宇宙是正确的,又假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个数是有限的,那么,可以推出的结论是,的确存在着和你、我以及看这篇短文的其他人以及我们身边所有的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和一切物体完全相同的复制版本,在我们的众多宇宙中的一个宇宙的某个星球上面,做着与我们类似的但非完全同步的事情,想象一下吧,你的跟你本人一模一样的完全克隆的版本,生活在宇宙中某个地方,在做着你无法想象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引领潮流、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巧取豪夺、杀人越货、祸害人间。。。),该是多么不可思议和引人入胜,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问题是,假设一来自玄学,目前完全无法获得证实(似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此可能),假设二,目前也只是获得部分认可的推测(这个数字大约是10的115次方,10后面115个0),因此,这个命题,无疑是玄学和唯实论的混合体。。。。。。这里,无论内行外行,妇孺老幼,都可以尽情发挥,一试身手,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万八千里的一个筋斗
calecheung 2012-6-18 20:55
《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么我们究竟又没有可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呢? 我觉得,从生物学和宇宙学上都有可能。 从生物学上,假如可以通过DNA信息复制人的躯体,假如可以构建神经元基的大脑三维图像,并记录当前大脑的生物电活动,将这些信息全部传输到十万八千里的另一地点,在那儿重新复制一个你,当然由于记录了你大脑的神经突触和生物电活动,这个重建的你会拥有你现在的所有记忆和思想。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十万八千里的一个筋斗。 从宇宙学上,空间实际上是多维的,三维空间中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两个点A和B,有可能在某一多维空间中重合为一点C,这样,只要我们在A点打开这样一个虫洞,它将我们带到多维空间中的C点,那样,我们在C点轻轻转身,转到向着三维空间中点B的方向,再关闭这个虫洞,我们就应该来到了三维空间中的B点。这样,我们比孙猴子还厉害,这可是一个转身十万八千里啊!
个人分类: 奇思妙想|1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物理学会2012 年秋季学术会议
quantumworld 2012-6-1 23:54
中国物理学会2012 年秋季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 http://cps2012.sysu.edu.cn/ 由中山大学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2012年秋季学术会议,定于2012 年9 月20 日(报到)至23日在中山大学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年度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各个领域的物理学家提供学术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1、会议专题 专 题 A: 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 B: 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 C: 原子分子物理 D: 光物理 E: 等离子物理 F: 纳米与介观物理 G: 表面与低维物理 H: 半导体物理 I: 强关联与超导物理 J: 磁学 K: 软凝聚态物理与生物物理 L: 量子信息 M: 计算物理 N: 统计物理与复杂体系 O: 电介质物理 P: 物理教学 2、投稿 凡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会议投稿只接受论文摘要。投稿论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摘要用Word 文档编排,不超过一个版面(A4 页面;页边距:上 2.5cm、下2cm、左2.5cm、右2cm),内容包括题目(黑体三号字)、作者(楷体四号字)、单位地址和邮编(楷体小四号字,其中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电子邮件地址(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关键词和摘要正文(宋体五号字,其中英文和数字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及图表等、参考文献(中文小五号宋体,其中英文和数字小五号Times New Roman)。摘要不得少于400 字。并请在右上角注明专题代号。另外,在会议网站上有稿件模板,建议作者参照使用。 请于2012 年8 月15 日 前在中国物理学会秋季会议系统中提交(网址: http://cps2012.sysu.edu.cn ,需先注册方可登陆系统进行论文摘要提交)。 3、注册 通过网上注册,并于2012 年 8 月 15 日前以电汇方式将会议注册费全额汇至中山大学账户者:在职人员600 元/人,研究生(或已退休人员)300 元/人(报到时,需提供学生证或离、退休证等有效证明)。 8 月15 日 后交费或会议报到现场缴费者:在职人员900 元/人,研究生(或已退休人员)600元/人(报到时,需提供学生证或离、退休证等有效证明) 务请注明汇款人真实姓名,并标明“物理年会注册费”及注册人单位。 户名:中山大学 开户银行:工行广州中山大学支行 银行账号:3602864809100002723 邮编:510275 4、联系信息 联 系 人:陈娟 朱蕾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邮 编:510275 电 话:020- 84113293 020-84113428 020-84112813 传 真:020-84113206 电子信箱: cps2012@mail.sysu.edu.cn 为了便于及时了解会议的信息,本会议建立了会议网页,随时发布与会议有关的最新信息,欢迎访问浏览,并请在网上注册,以方便您参会。本通知可以复印或从网上下载,用于张贴和宣传。 中国物理学会2012 年秋季学术会议筹备组 中国物理学会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代章) 2012 年4 月 15 日
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宇宙学模拟可以用牛顿力学?
热度 2 qianlivan 2011-11-25 14:46
为什么宇宙学模拟可以用牛顿力学?
研究宇宙学应该用广义相对论,这是现今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实。不过正如黑洞吸积盘研究一样,有时候为了简化处理过程,也采用作了一定修改的牛顿力学来进行近似,例如,黑洞吸积盘研究中常用伪牛顿势描述史瓦西黑洞的引力效应。宇宙学中结构形成的模拟一般是用牛顿力学的(以前是这样的,最近可能加入了后牛顿近似),因为相对论的数值模拟是及其耗费计算资源的。那么,为什么看起来需要使用广义相对论进行处理的问题可以使用牛顿力学呢?我一直有这个问题,但是脸皮薄,从来没问过人。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Green Wald, arXiv:1111.2997),算是大致了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答案粗略来说和拍脑袋想的"显见"的答案类似,就是说我们的宇宙的时空在空间部分是平直的,所以可以使用牛顿力学。但是真的是这样的么?在进行实际的计算之前,大概没什么人对此有十足的把握。这篇文章就是进行了一个这样的讨论。 首先,文章回顾了一个重要的结果,牛顿力学中均匀膨胀的无压强流体(所谓"尘埃")的方程和广义相对论中充满尘埃的FLRW宇宙中的动力学方程完全相同。这个事实比较令人惊奇,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著名的伯克霍夫定理的结果(具体过程见下面的文章截图)。所以使用牛顿力学进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模拟看起来似乎是件很自然的事。 其次,在有扰动的情况下,也就是实际的模拟中,并没有"伯克霍夫定理"来保证牛顿力学的方程和广义相对论相同。不过文章指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谓的"dictionary",见下面的文章截图),而且预计在实际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相差的那些项是可以忽略的,所以至此说明了为什么宇宙学模拟可以使用牛顿力学。 不过,如果真想放心的话,应该想办法进行一次广义相对论框架下的宇宙学模拟,然后一切就清楚了,这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了。
个人分类: 读书|4472 次阅读|4 个评论
彭罗斯新著《时间的轮回: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宇宙观》
热度 1 warlong 2011-11-8 12:35
彭罗斯新著《时间的轮回: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宇宙观》
《时间的轮回: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宇宙观》 著:罗杰 * 彭罗斯( Roger Penrose ) 《皇帝新脑》、《通向实在之路》的作者 PK 《时间之箭》的物理哲学著作 评论 “关于宇宙起源的真诚的新思想…看来在理论上整合一起…必定严谨” --- 斯科特曼 “风格特异,内容深奥,正如他以前的著作…但许多快乐由此而来” --- 星期日泰晤士报,克里斯托弗 * 坡特尔 “发人深省,受益匪浅” --- 夜空杂志 “严重推荐《时间的轮回》,它可作为一位宇宙学家现在如何思考难以置信的…的典范” --- 文学评论 原文的一张插图请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c10c50100v5g3.html 浪漫的多重宇宙:新世代从黑洞奇点中涌出 简介 自从他第一本书《通向实在之路》销售之后,我们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提出了一种关于宇宙起源和终结的全新理论。 《时间的轮回: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宇宙观》是一本科学书籍,由数学物理学家罗杰 * 彭罗斯( Roger Penrose )所著,由伯德利 * 赫德( Bodley Head )出版社于 2010 年出版。本书思想深奥,文笔清晰,有 94 张插图,形象而美观。本书概括了彭罗斯的共形轮回宇宙学( Conformal Cyclic Cosmology , CCC )模型,它是广义相对论的延伸,但反对多维弦论所广泛赞同的观念以及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学膨胀理论。 大多数评论家发现完全理解本书是一种挑战,几位评论家如科库斯( Kirkus )和苏格兰的多哥 * 约翰斯顿( Doug Johnstone ),欣赏彭罗斯发表的独特思想。支持者曼吉特 * 库马( Manjit Kumar )评论赞赏 CCC 概念的俄罗斯“套娃”几何观念,构架了一种 M. C. 埃舍尔“赞成”的思想。纽约期刊的格雷厄姆 * 斯托尔斯( Graham Storrs )承认这是不能不让人沉迷其中的著作。 原书简介 罗杰 * 彭罗斯的突破性地畅销了《通向实在之路》( The Road to Reality , 2005 ),为综合理解当前认为统治宇宙的定律提供了一种通俗易懂的向导。在《时间的轮回》一书中,他远远地超出了这个目的,而建立了一种关于宇宙的全新观念,而且为常问的问题“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提供了一种相当以外的回答。 在这个新奇的见解之后隐藏着两个关键思想,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细致分析 --- 源于我们世界的随机性持续增加 --- ,并彻底检验时空的光锥几何。彭罗斯能将这两个中心问题进行了综合,表明我们加速膨胀宇宙的未来终极命运实际上可重新解释为新宇宙的“大爆炸”。 一方面,本书还有许多其它基本组成部分,并详细讨论了它们的地位,但没有任何复杂的数学公式(这些全部放到附录中)。本书也介绍了各种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宇宙学模型,因为宇宙微波背景起到了一种普遍而基本的作用,对于讨论银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及其因霍金蒸发这种神秘过程而最终消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是重要的。 概要 彭罗斯检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而必然导致宇宙向极大熵态演进。根据信息状态相空间来阐释熵(采用一维空间的每个自由度),粒子因为随机运动,随时间从较小的相空间粒度,最终移动经过甚至更大的相空间粒度。他不同意斯蒂芬 * 霍金的回溯( back-track )思想,当物质进入黑洞时,信息是否被破坏。这种信息丢失非平凡( non-trivially )地降低了宇宙总熵,无论黑洞因霍金辐射到哪里,导致信息丢失于相空间自由度中。 彭罗斯进而声称,极长时间(超过 10 100 年)距离不再是有意义的,因为全部质量衰变成极限红移光能,在那里对时间没有任何影响,而宇宙继续无事件地膨胀。这种大爆炸的无限膨胀时期表现为一个世代( aeon )。先前世代被光滑“无毛”地无限遗忘,演变为下一轮回世代的低熵大爆炸状态。共形几何学保持角度不变,而前一世代的距离发生变化,并允许新世代的宇宙看起来最初相当小,因为它开始于一种新的相空间。 彭罗斯引用 WMAP 宇宙微波背景观测中发现的同心环作为他模型的初步证据,并预测因为前一世代的黑洞碰撞而产生的引力波纹可留下这种结构。 格雷厄姆 * 斯托尔斯的评论 彭罗斯教授是世界主要的数学家之一,也是一位对理论物理学作出了显著贡献的人。他与斯蒂芬 * 霍金对黑洞的研究工作,几乎与他在镶嵌领域的纯数学贡献一样著名,然而他对科学的贡献完全不止这些。所以,当他写这本副标题为“一种非同寻常的宇宙新视野”的书时,对于世界上任何感兴趣的人来说,关于他如何写作、如何理解,在此谈谈。 然而,他确实提出了一种相当异端的假说。他认为宇宙是反复轮回的,从一次大爆炸到另一次大爆炸;从单调枯燥的极低熵的特殊状态,爆发出存在,其膨胀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平均熵递增 --- 大部分变成黑洞产物),而这种加速膨胀直至无限,经历一个至少 10 100 年的周期,而黑洞蒸发散逸,甚至电子和正电子的静止质量逐渐消失为零。然后,通过一种简便的几何技巧,古宇宙终结于单调的低熵“类空面”( spacelike surface ),变成新宇宙大爆炸单调的低熵“类空面”。 为了理解从大爆炸到大爆炸,彭罗斯教授领我们进入如下旅程:从令人奇怪的熵增必然性以及第二定律开始,经过大爆炸的特殊状态,而结束于他所谓的“共形轮回宇宙学”(共形是因为他猜想在未来某段时间,所有粒子实际上是无质量的,因此粒子的“世界线”限制于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内的“零锥”外表面)。但如果你对此迷惑不解,那么《时间的轮回》可能不适合于你的口味。 为外行写的科普书籍,通常向我们介绍已建立的科学,或总结科学的新领域,它们尽可能避免复杂的数学,循循善诱地介绍较艰深的思想,重复常内容,方式略不同,帮助外行沿着论述寻找自己的理解。 而《时间的轮回》不是那种书籍。它描述了作者自己在宇宙学中令人争论的开创性探索。本书力避重复,将较难阅读和把握的深奥复杂的内容,放入首次介绍或讨论的材料作为参考。即使读者数学功底薄弱(无论如何,那些集中于附录中),大多数外行也足以理解它,但所提到的物理观念不适合于谨守陈规者。 本书值得阅读思考。彭罗斯博士是一位思想清澈、文笔清晰的作家,甚至他的学术论文是一种清晰得令人惊叹。如果这些思想看似艰深,大概是因为他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学作家之一,表达得不能再简单了。《时间的轮回》中多处提及彭罗斯教授以前篇幅达 1000 页的研究成果《通向实在之路》,而基本上可公正地说明这本前作是简易的,所以当将《时间的轮回》作为它的姊妹篇来阅读。当然,读者的数学物理知识也是有益的。 为何本书是值得思考的了?好,对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及其与大爆炸乃至黑洞的关系,本书有大量深刻的见解。即使彭罗斯博士作了一些假设,甚至对外行看起来也觉得怀疑(如,电子和正电子的质量将经历足够的时间而消失,黑洞中的信息丢失与自由度的丢失有关,因为奇点毁灭了粒子),但他预测其中至少有一个假说(宇宙微波背景 CMB 中的同心各向异性是由于前爆炸黑洞相互作用产生的引力波)已被检验,并在观测数据中发现它。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 CMB 中的这些圆环只是统计性痕迹,或者它们是类型很不同的多重宇宙相互碰撞的产物。然而,有事实支持彭罗斯博士这个“非同寻常的观点”。最后,只有观测数据才是科学中真正重要的。 最好先深呼一口气,浏览了一下这本吸引人的科普书籍,然后猛然钻入其中。 这篇评论的作者格雷厄姆*斯托尔斯, 以前是一位研究科学家 和软件设计师,他现在写作科幻小说。他是《时间之露,一个临近未来的科幻故事 》( Time Splash , a near-future sci-fi thriller )(里瑞克出版社)的作者。 目录 《时间的轮回: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宇宙观》 ... 4 中文目录 ... 7 英文目录 ... 8 前言 ... 9 鸣谢 ... 9 序言 ... 10 第一篇 第二定律的神秘性 ... 14 1.1 随机性的残酷进行 ... 14 1.2 熵,作为状态的计数 ... 15 1.3 相空间与波尔兹曼的熵定义 ... 20 1.4 熵概念的稳健性 ... 26 1.5 不可阻挡的 熵增 1.6 为何过去不同? ... 35 第二篇 大爆炸的奇异性 ... 38 2.1 我们的膨胀宇宙 ... 38 2.2 无处不在的微波背景 ... 44 2.3 时空,零锥,度规,共形几何 ... 50 2.4 黑洞与时空奇点 ... 61 2.5 共形图解与共形边界 ... 67 2.6 理解大爆炸如何特殊 ... 81 第三篇 共形轮回宇宙学 ... 90 3.1 连接无限 ... 90 3.2 CCC 的结构 ... 90 3.3 早期的前爆炸提议 ... 90 3.4 公平的第二定律 ... 90 3.5 CCC 与量子引力 ... 90 3.6 观测的意义 ... 90 后记 ... 90 附录 ... 90 注记 ... 90 索引 90 前 言 我们宇宙最深奥的谜题之一就是“宇宙来自何处之谜”。 在 1950 年代初,当我作为一名数学系研究生进入剑桥大学,一个迷人的宇宙学理论占据了主流,以稳态模型著名。根据这种图景,宇宙没有开始,而总体上在全部时期或多或少保持相同。尽管宇宙膨胀,稳态宇宙模型能实现这个方案,因为物质的持续亏损起因于宇宙的膨胀,这被视为以一种极其弥散的氢气形式,为新物质的持续创生所补偿。我在剑桥大学的朋友和顾问,宇宙学家丹尼斯 * 赛亚马( Dennis Sciama ),从他那里,我了解到如此多的新物理学的兴奋,在那时就有强烈拥护稳态宇宙学,而他给我留下了非同寻常的事物图景的优美和力量。 然而,这种理论还未经受时间的考验。在我首次进入剑桥大约 10 年前之后,也逐渐了解阿诺 * 彭兹亚斯( Arno Penzias )和罗伯特 * 威尔逊( Robert Wilson )发现的理论,它对于他们自身也感到惊讶,一种完全普遍的电磁辐射,从所有方向入射,现在指示为宇宙微波背景或 CMB 。这很快为罗伯特 * 迪克( Robert Dicke )辨别出来,作为宇宙大爆炸成因‘闪耀’的预示迹象,现在推测已发生在 140 亿年前 --- 乔治 * 雷蒙特( Georges Lemaître )阁下于 1927 年严格地做了首次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暗示了爱因斯坦 1915 年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膨胀的早期观测迹象。丹尼斯 * 赛亚马 以巨大的勇气和科学诚实(当 CMB 数据变得更加证实时), 公开发表了他的早期观点,并从那时起,强烈支持宇宙大爆炸起源思想。 自从那以后,宇宙学从一门探索性科学成长为一门精密科学, CMB 的强度分析 --- 完全来自详细的数据,产生于许多卓越的实验 --- 构成了这种革命的主要部分。然而,存在许多谜题,大量探索继续为之奋斗。本书中,我不仅描述了经典相对论宇宙学主要模型,而且也描述了满足其各种发展及自那以后产生的迷惑问题的描述。最特别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大爆炸本质之后隐藏着一种奥妙。与此有关,我进而提出我自己的探索主体,它将我们已知宇宙的许多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 我自己的非传统方法开始于 2005 年夏,虽然许多细节是最近作出的。这种解释认真地进入了某些几何领域,但我避免把方程或其它技术方法中严格的东西包含在本文主体中,将所有这些放于附录。只有专家才参考书的那些部分。我在此赞成的方案实际上是非传统的,仍然基于几何物理思想,它听起来很可靠。虽然有些完全不同,这种建议对古老的稳态模型产生强烈共鸣! 我惊叹丹尼斯 * 赛亚马已经理解了它。 鸣谢 我非常感谢许多朋友与同事他们的重要帮助,也感谢他们与我分享宇宙学定理有关的思想,我正要进一步提到它。最重要的是,与保罗 * 托德( Paul Tod )的详细讨论,对有关外尔曲率猜想的共形 - 扩展( conformal-extension )版有重要影响,而其分析的许多特征被证明对于共形轮回宇宙学方程的具体建立是极为重要的,我将在此提到它们。在其它事情结束之后,赫尔姆特 * 弗瑞德里希( Helmut Friedrich )对共形无穷性( conformal infinity )的有力分析,特别是他对于具有正宇宙学常数情况的研究,为该定理的数学存在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支持。另外一位多年来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沃尔夫冈 * 润德乐( Wolfgang Rindler ),尤其是他对宇宙学视界( cosmological horizon )的关键理解,而且与我长期合作研究 2 旋量形式体系,也对膨胀宇宙学作了探讨。 显然的帮助来自弗洛伦斯 * 周 (春生, Sheung Tsun ) 和张宏模( Hong-Mo Chan ),他们与我分享了粒子物理学中的质量本性思想,而詹姆斯 * 布约肯( James Bjorken )也提供了一种与此有关的重要认识。在曾对我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其他人之中是戴维德 * 斯坡尔格( David Spergel )、阿米尔 * 哈吉安( Amir Hajian )、詹姆斯 * 皮波里斯( James Peebles )、迈克 * 伊斯特伍德( Mike Eastwood )、厄德 * 斯佩格尔( Ed Speigel )、阿贝 * 阿希提卡( Abhay Ashtekar )、内尔 * 图罗克( Neil Turok )、皮德罗 * 费雷拉( Pedro Ferreira )、法和 * 古扎德彦( Vahe Gurzadyan )、李 * 斯默林( Lee Smolin )、保罗 * 斯坦哈德( Paul Steinhardt )、安德鲁 * 霍奇思( Andrew Hodges )、莱昂尔 * 梅森( Lionel Mason )、皮德罗 * 费雷拉( Pedro Ferreira )和特德 * 纽曼( Ted Newman )。瑞查得 * 劳伦斯英雄式的支持是无法估量的,极重要的帮助来自托马斯 * 劳伦斯( Thomas Lawrence ),尤其他对第一篇提供了许多丢失的信息。感谢保罗 * 纳什( Paul Nash )作了索引。 我妻子法尼萨( Vanessa )在经常困难的情况下,对我的强烈支持、爱和理解,我表示深深感激,感谢她在仓促的情况立即提供了某些所需要的图件,但尤其对于引导我克服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些连续挫折,否则在插图上就会完全击败我。最后,我们的十岁的儿子马科斯,感谢他连续打气,也感谢他自己把玩中而有助于我认识这种眼花缭乱的技术。 我感谢 M.C. 埃舍尔公司的霍兰德( Holland ),允许复印图 2.3 中的图像。感谢海德尔堡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提供图 2.6 。我还感谢 NSF 的 PHY00-90091 项目支持。 注:我曾翻译此书前几章,后来了解到有出版社联系了别人在翻译,故停止。
个人分类: 道法自然|8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伯克利诺贝尔奖-宇宙学研究方面连续获诺奖
热度 1 王军强 2011-10-5 01:10
祝贺! 大家可能还对 2006 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伯克利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 ) 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 记忆犹新,现在又有一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 )的诺奖获得者产生,他就是 Saul Perlmutter 教授 。 Saul Perlmutter 教授现在成为伯克利近 11 年的第 15 位诺奖获得者、第 9 位物理奖获得者!牛! 伯克利的庆祝奖励你能猜到吗? Saul Perlmutter 教授将在伯克利拥有专属的、永久的、蓝色的、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才有资格停车的停车位! 二十一世纪伯克利什么最贵?停车位! 伯克利主页上的官方介绍。 Saul Perlmutter awarded 201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By Robert Sanders , Media Relations | October 4, 2011 BERKELEY — Saul Perlmutter, who led one of two teams that simultaneously discovered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has been awarded the 201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to be shared with two members of the rival team. UC Berkeley and LBNL physicist Saul Perlmutter (Roy Kaltschmidt, LBNL) Perlmutter, 52, a professor of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a faculty senior scientist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 led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that, in 1998, discovered that galaxies are receding from one another faster now than they were billions of years ago. He will share the prize with Adam G. Riess, 41,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Brian Schmidt, 44, o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s Mount Stromlo and Siding Spring Observatories, two members of the competing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When the discovery was made, Riess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UC Berkeley working with astronomer Alex Filippenko, who at different times was a member of both teams. Perlmutter is the fifth Nobel winner for UC Berkeley in the past 11 years, and the 22nd Nobelist overall. This is the ninth Nobel in Physics awarded to a UC Berkeley faculty member, the most recent winner being George Smoot in 2006. The most rec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wide rankings identify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s among the best in the nation.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means that the universe could expand forever until, in the distant future, it is cold and dark. The teams’ discovery led to speculation that there is a “dark energy” that is pushing the universe apart. Though dark energy theoretically makes up 73 percent of the matter and energy of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and physicists have so far failed to discover the nature of this strange, repulsive force. In recent years, Perlmutter has been working with NASA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to build and launch the first space-based observatory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ark energy. A dark-energy mission was named the top telescope-building priority in an August 2010 report from a blue-ribbon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ing supernovae as cosmic yardsticks Perlmutter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LBNL when he decided to focus on Type Ia supernovae as yardsticks to measure the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knew that the universe was expanding, but the main question at the time was whether the universe was open, and thus destined to expand forever, or closed, meaning that the expansion would eventually stop and the universe would collapse back on itself. He and his LBNL team were puzzled by initial results in 1997 indicating that, not only was the universe’s expansion not slowing down, it was speeding up, contrary to all cosmological theories. “The chain of analysis was so long that at first we were reluctant to believe our result,” Perlmutter said. “But the more we analyzed it, the more it wouldn’t go away.” The High-Z team came to the same 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an independent set of Type Ia supernovae. “There was no hint of this when we started the project,” Riess said in 1998 while still a Miller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at UC Berkeley. “We expected to see the universe slowing down, but instead, all the data fit a universe that is speeding up.” The discovery, reported by both teams in 1998, has since been bolstered by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confirmations were by the Millimeter Anisotropy eXperiment IMaging Array (MAXIMA), a balloon-borne experiment led by UC Berkeley physicist Paul Richards, and the Balloon Observations Of Millimetric Extragalactic Radiation and Geophysics (BOOMERanG) experiment, led by the late Andrew Lange, a former UC Berkeley post-doctoral fellow, and Paolo De Bernardis. Team effort “This discovery was very much a team effort,” Perlmutter stressed, citing the efforts of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s individual members in theoretical studies of supernova dynamics, the detection of supernovae near and far, dat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components. Perlmutter graduated magna cum laude in physic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81 and began graduate work at the UC Berkeley, where he gravitated toward the study of astrophysics. He completed his Ph.D. with Richard Muller, UC Berkeley professor of physics, in 1986. While still a postdoctoral fellow, Perlmutter teamed up with fellow post-doc Carl Pennypacker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to use Type Ia supernovae –which are bright enough to be seen across the universe – to measure cosmological distances. Other astronomers had observational data suggesting that Type Ias were all about the same intrinsic brightness, so that their apparent brightness from Earth c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ir distance. With observing time on several telescopes around the world, th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was able to test and improve its techniques. When the team eventually sat down with new data on Type Ia supernovae to calculate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universe, however, the results were too bizarre to be believed. “The most striking part of the project was the huge skepticism,” recalled Pennypacker, now with UC Berkeley’s Space Sciences Laboratory and a guest in LBNL’s Physics Division. The skepticism was not only about proposed techniques, but about the underlying science. “Nobody believed we could do it,” he said,“and it was an enormous challenge to get things done.” Perlmutter,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s received numerous honors, including the 2006 Shaw Prize, shared with Schmidt and Riess; the 2007 Gruber Cosmology Prize, which he shared with his entire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team and the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the 2003 California Scientist of the Year award; and the 2002 E. O. Lawrence Award in physic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He lives in Berkeley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Further information: Nobel Foundation announcemen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press release 美国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 ) 中文介绍,来自中科院: http://www.lssf.cas.cn/kpzt/gwyjjg/201105/t20110506_3128474.html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elease 以下来自网上其他摘抄。 所属:沪江英语 来源: nobelprize.org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2011 with one half to Saul Perlmutter,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Brian P. Schmidt and Adam G. Riess,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through observations of distant supernovae.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萨尔 · 波尔马特,另一半授予布莱恩 · 施密特和亚当 · 里斯,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 "Some say the world will end in fire, some say in ice..." 有人说世界将终于火海,有人说世界将终于冰川 …… What will be the final destiny of the Universe? Probably it will end in ice, if we are to believe this year's Nobel Laureates in Physics. They have studied several dozen exploding stars, called supernovae,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at an ever-accelerating rate. The discovery came as a complete surprise even to the Laureates themselves. 宇宙最终的命运究竟会何去何从?如果我们相信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住的研究结果,那么宇宙恐怕会终于冰川。他们研究了几十颗爆炸星(也被称为超新星)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这个发现让获奖者自己都大为惊讶。 In 1998, cosmology was shaken at its foundations as two research teams presented their findings. Headed by Saul Perlmutter, one of the teams had set to work in 1988. Brian Schmidt headed another team, launched at the end of 1994, where Adam Riess was to play a crucial role. 1998 年,两只研究小队所展示的成果让宇宙学的根基发生了动摇。其中一支队伍由萨尔 · 波尔马特领衔,从 1988 年开始研究工作;另一支由布莱恩 · 施密特领衔,从 1994 年年底开始工作,亚当 · 里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The research teams raced to map the Universe by locating the most distant supernovae. More sophisticated telescopes on the ground and in space, as well as more powerful computers and new digital imaging sensors (CCD,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2009), opened the possibility in the 1990s to add more pieces to the cosmological puzzle. 研究队伍用定位距离地球最远的超新星的办法来绘制宇宙地图。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更精密的陆地和太空望眼镜装置、更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全新的数字成像传感器( CCD, 2009 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拼制宇宙这副拼图提供了可能性。 The teams used a particular kind of supernova, called type Ia supernova. It is an explosion of an old compact star that is as heavy as the Sun but as small as the Earth. A single such supernova can emit as much light as a whole galaxy. All in all, the two research teams found over 50 distant supernovae whose light was weaker than expected - this was a sign that the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was accelerating. The potential pitfalls had been numerous, and the scientists found reassurance in the fact that both groups had reached the same astonishing conclusion. 研究队伍用一种 Ia 型超新星做研究。 Ia 型超新星是由像太阳一样重却像地球一样小的致密星爆炸而成,这样一颗超新星所发射出的光和整个银河系一样多。总而言之,两支队伍发现了超过 50 颗遥远超新星,它们所发射出的光不如预计的那么明亮,这就意味着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多潜在的缺陷,但是两支队伍得出了同样惊人的结论,这让科学家们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比较放心。 For almost a century, the Universe has been known to be expanding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Big Bang about 14 billion years ago. However, the discovery that this expansion is accelerating is astounding. If the expansion will continue to speed up the Universe will end in ice.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知道宇宙因为 140 亿年左右前的那次大爆炸而在膨胀。然后,宇宙膨胀速度正在加快的发现让世人震惊。如果膨胀速度持续加快,那么宇宙将会终结于冰川。 The acceleration is thought to be driven by dark energy, but what that dark energy is remains an enigma - perhaps the greatest in physics today. What is known is that dark energy constitutes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the Universe. Therefore the findings of the 2011 Nobel Laureates in Physics have helped to unveil a Universe that to a large extent is unknown to science. An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again. 研究者们认为是暗能量推动宇宙膨胀速度加快,但是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个未知数 —— 也许这是当今物理学界的最大难题。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宇宙的四分之三由暗能量所组成。所以说,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结果最大程度上揭示了一个科学界所不知道的宇宙。而今,一切又皆有可能。 宇宙论:从宏观到精密—— 200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2006 年 10 月 3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宇航局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约翰·马瑟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利用 COBE (宇宙微波背景探索者)卫星进行的非常细致的观测,被誉为现代宇宙论发展成一门精密科学的起点。   首次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在 1964 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阿罗·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为此获得 197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起初曾将这种辐射误为是自己的接收机上不相关的噪声 ( 实际上 , 宇宙微波背景是每当我们的电视机正常传输中断时接受到的那种“雪花”噪声的一部分 ) 。但是 , 早在 1940 年代,伽莫夫、阿尔弗和赫尔曼就做出了微波背景的理论预言,对后来关于宇宙起源的持续讨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主要有两种宇宙学理论在互相竞争 : 或者宇宙在最初的大爆炸中诞生然后继续膨胀 , 或者它总是处于在一种稳恒状态。大爆炸图景实际上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 , 因此,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自然让那种理论格外令人可信。   宇宙的起源   根据大爆炸图景 , 我们的宇宙是从一种极热的状态发展而来。关于宇宙的这种原初条件迄今尚无完善的理论 , 但看起来不久之后它就被密集得难以置信的辐射所充满。由这样一种发光“体”发出的辐射以特定方式分布于不同的波长,就像恒星一样,其发光的颜色(能谱 ) 只取决于温度:温度低时,颜色发红;温度高时,颜色发蓝。除温度之外,我们对这种辐射一无所知,但是可以确切地预言它的能谱看起来像什么样子。这种被称为黑体辐射的能谱也可以在实验室产生 ,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第一个描述了它们的特殊形状。我们自己的太阳实际上是“黑体” , 尽管它的光谱没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么完美。   根据大爆炸图景 , 背景辐射随宇宙膨胀逐渐变冷。然而能谱的原初黑体形状被保存下来。当辐射发出的时候 , 后来形成我们宇宙的混沌物质仍然是非常热的 , 温度大约在 3000 ℃左右。然而我们今天测量到的背景辐射已显著变冷 , 现在对应于一个温度仅为绝对零度之上 2.7 度的物体散发的辐射。这意味着辐射的峰值波长增加了 ( 黑体辐射的规律是温度越低 , 峰值波长越长 ) 。所以现在发现的背景辐射波长落到了毫米至厘米之间的微波区域。   离开地球 宇宙微波背景的第一批测量是在高山、火箭和气球上做的。地球大气吸收了许多辐射 , 因此测量需要在非常高的地方进行。但即使在这样的高处,可能实际上被测量的也只有属于背景辐射能谱的一小部分。能谱内一大部分波长的辐射被大气如此高效地吸收 , 以至测量必须在地球大气之外进行。因为首先,地面测量 ( 包括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所做的测量 ) 不能充分显示出辐射的黑体性质。这就使人们难于知道背景辐射是否真正是大爆炸图景预言的那种类型。此外 , 局限于地面的仪器不容易探查宇宙的所有方向,使它难以证明这种辐射的确是各向同性的真实背景。从卫星上进行测量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仪器可能置于大气之上,并且测量可容易地及于四面八方。 1974 年,美国宇航局邀请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为新的空基实验递交提案。这导致了 COBE 项目的启动。马瑟是这个庞大合作体(包含 1000 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士)的真正动力。他也负责一台星载仪器(远红外绝对分光光度计) , 用于探查背景辐射的黑体谱。斯穆特则负责另一台重要的仪器(较差微波辐射计) , 用以寻找不同方向背景辐射温度的微小变化。 美国宇航局原来打算由一架航天飞机发射 COBE 。但是 , 在 1986 年挑战者号爆炸的悲剧事故以后 , 航天飞机的运作被中断了几年。这意味着 COBE 的未来处于危险之中。圆熟的交涉最后使马瑟及其合作者为 COBE 获得了专用的火箭 , 卫星最后在 1989 年 11 月 18 日发射。 仅 9 分钟观察以后就得到第一批结果 : COBE 记录了一条完美的黑体谱 ! 当这条曲线后来在 1990 年 1 月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展示时引起了全场起立欢呼。 COBE 曲线是曾经测量过的最完美的黑体谱之一。 星系的诞生 但这只是 COBE 的部分结果。斯穆特负责的实验,其设计目标是寻找微波背景不同方向的微小变化。宇宙不同部分微波背景温度的微小变化,可以提供关于星系和恒星如何形成的新线索,说明物质为什么不是像均匀的泥浆那样散开,而是这样集中于宇宙中特定的位置。微小的温度变化能显示物质在何处开始聚集。这个过程一旦开始 , 剩下的事就由万有引力主导 : 物质吸引物质 , 导致恒星和星系形成。然而若没有一个开始的机制 , 不论银河系,太阳,或是地球都不会存在。 试图解释物质的聚集如何开始的理论,与原初宇宙中的量子涨落有关。同样类型的量子涨落产生于物质和反物质粒子不断的产生和湮灭。今天宇宙中测量到的温度变化,可以认为是这些量子涨落的结果,而且根据大爆炸理论,恒星、行星、最后生命能够演化出来也要归因于此。没有这些量子涨落 , 构成我们的物质会以完全另外的形式均匀散布于宇宙之中。 可见物质和暗物质 当科学家们计划 COBE 实验时最初的想法是:为解释星系形成需要的微波背景温度变化,大约会是千分之一摄氏度。这已经很小了 , 但后来发现情况更糟 : 当 COBE 还在建造时 , 有研究者报告说,暗物质 ( 我们不能看见的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 ) 的影响意味着,要寻找的温度变化可能是在十万分之一度的范围。暗物质本身实际上是物质凝聚的一个重要动因 , 这意味着为解释这个过程的启动所需要的温度变化比早先设想的更小。 发现这样极小的温度变化是一个巨大挑战。即使重新设计仪器 , 从 COBE 得到的结果仍然变得比期望更加不确定和难于解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小 , 以致它们很难与不相关的噪声区别开——那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确是真实的呢 ? 当结果最终在 1992 年发表时,发现它们能与地面测量关联起来:尽管地面测量比 COBE 的测量更加不确定,但两者记录到温度变化的空间方向却是完全一致的。 1992 年 4 月 29 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一次采访中说, COBE 的结果“即使不是所有时代,也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 宇宙论从猜想变为精确科学 在 COBE 的成功的鼓舞下,第二代宇宙背景各向异性探测卫星( WMAP )于 2001 年升空。由于 WMAP 的空间分辨率从其前辈 COBE 的 7 °提高到了 0.2 °,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内测量到的温度变化,以前所未有(约 1 %)的精度测定宇宙中可见物质、暗物质以及暗能量的比例(分别约为 4 %, 23 %和 73 %)。因此 , COBE 项目可以并且已被看作为宇宙论成为精确科学的起点:宇宙学的计算第一次能与真实测量数据进行比较,这使得现代宇宙论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COBE 和 WMAP 的测量为评估宇宙的基本形状提供了依据。 COBE 实验也开创了几个宇宙论和微粒物理学的新领域。新宇宙学测量目的在于更好的理解在背景辐射发出之前时刻发生的过程。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目标是了解暗物质由什么构成。这是很快将在欧洲核研究中心使用的新 LHC 加速器 ( 大型强子对撞机 ) 的任务之一。 (资料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网站信息) 宇宙的诞生 宇宙是如何诞生并且演化到今天的?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个科学命题 —— 或者说哲学命题,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 大约 14 年前,人们一度以为有了完美的答案:通过对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观测,天文学家最终验证了 1929 年爱德文哈勃 (Edwin Hubble) 的猜想,即宇宙诞生于大约 137 亿年前的大爆炸 (Big Bang) 。之后,随着宇宙的演化,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乃至我们人类自身,都陆续登场。 2006 年 10 月,正是凭借这一重要成就,美国科学家乔治斯穆特 (George F Smoot) 、约翰马瑟 (John C Mather) 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显然也还刚刚开始。就在此一个月后,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 90 亿年前,一种被称为 “ 暗能量 ”(dark energy) 的神秘力量已经存在。 也就是说,在整个宇宙诞生后不到 50 亿年时,就开始受到暗能量影响。而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或许这种力量并不存在,因为那个时候主宰一切的还是我们熟悉的引力。 尽管这一结果仍不能确定地告诉我们宇宙的未来是怎样的,但显然,它为我们彻底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带来了新的曙光。相关的论文也将发表在 2007 年 2 月美国《天体物理学报》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 这一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 Hopkins) 教授阿德姆瑞斯 (Adam Riess)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 我们距离真正了解暗能量仍然很远。但很显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给出了更多的 ‘ 线索 ’(clue) 。 ” 宇宙为什么加速膨胀? 暗能量的发现过程极富戏剧性。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 但 1998 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物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 高级科学家索尔皮尔姆特 (Saul Perlmutter) ,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布赖恩施密特 (Brian Schmidt) 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 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膨胀状态。 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宇宙的传统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质加速远离呢? 科学家们将这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来源,称为 “ 暗能量 ” 。但 “ 暗能量 ” 到底意味着什么?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宇宙结构 “ 金字塔图景 ” : 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 4% ,相当于金字塔顶的那一块。 下面的 22% ,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因此仍可能探测到。作为塔基的 74% ,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对 Ia 类型超新星 (supernova) 的爆发进行观测,则是目前最主要观测手段。这种超新星是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 (white dwarf) 爆炸形成的,亮度几乎恒定。这样,通过测量其亮度,就可以知道其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进而了解其速度。 借助哈勃这样灵敏的天文仪器的帮助,我们至少可以观测到 90 亿光年之外,即了解宇宙在 90 亿年前的信息。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阿德姆瑞斯给我们展示的最新 “ 暗能量 ” 场景如下: 在大爆炸后的初期,宇宙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阶段。此后,由于暗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胀速度开始减速。 然而,至少在 90 亿年前,宇宙中另外一种力量 —— 表现为排斥力量的暗能量已经出现,并且开始逐步抵消引力作用。 随着宇宙的膨胀,不断增长的暗能量终于在大约 50 亿至 60 亿年前超越引力。此后,宇宙从减速膨胀,转变为加速膨胀状态,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爱因斯坦的遗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曾经半开玩笑地表示: “ 有多少暗能量专家,就有多少暗能量模型。 ” 也许这种说法不无夸张之处,但暗能量在理论方面的混沌状况,从中也可见一斑。 其中,最具戏剧性的理论,则是复活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的 “ 宇宙常数 ”(cosmological constant) 。 1917 年,被认为是整个 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为了建立一个稳态宇宙模型,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后来就连他本人也承认, “ 宇宙常数 ” 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但暗能量的存在,则为宇宙常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暗能量就是这个宇宙常数的话,那么它的力量强弱将只和宇宙的大小有关。随着宇宙的膨胀,其体积逐渐增大,因而暗能量也将逐渐增大。最终,它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使得宇宙从减速状态变成加速状态,并且一直加速下去。上海市第 54 中学 预一( 1 )叶梓 暗能量( Dark energy ) 臺中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所謂暗能量是就指在宇宙中,不發射光子也不吸收光子的能量,占整個宇宙的三分之二,是組成宇宙最重要的成員,但是因為它均勻分布在宇宙中,所以無法界由堆聚或欠缺而測出它的存在,另外它也無法藉由發射或吸收電磁波加以觀測,因此目前我們對這種能量所知非常有限。 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general relativity) ,宇宙的膨脹速度與宇宙的能量密度及壓力有關,因此為了能夠解釋目前所觀測到的宇宙加速膨脹的暴漲理論 (inflationary theory) ,我們需要引入暗能量,方能提供足夠的負壓力。 所謂暴漲理論是說 : 在宇宙尺度中,四大基本力:重力、電磁力、強作用力與弱作用力,我們只需考慮重力,因此根據重力相吸的特性,使宇宙在發生大霹靂爆炸後,一方面因為爆炸而膨脹,但另一方面,則受到重力吸引,因此目前宇宙膨脹,應是減速膨脹,即未來的膨脹速度應小於過去的膨脹速度,甚至將來有一天膨脹會停止而開始收縮,就好像簡諧振盪 (simple harmonic oscillation ,簡稱為 SHO) 一樣。然而目前種種觀測都不利於這種減速膨脹的模形,從 1998 年美國勞倫茲伯克萊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的超新星 (supernova) 爆炸,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簡稱為 CMB 、 CMBR 、 CBR 或 MBR) ,種種證據都顯示宇宙正在作加速膨脹,因此暗物質的模型正式被提出。 除了上述的暴脹理論的宇宙能量密度,暗能量另一項有利的模型就是宇宙常數。所謂宇宙常數 (cosmological constant) 是愛因斯坦在 1917 年推導重力場的膨脹與收縮解時,為了維持靜態宇宙觀所引入的一個常數,然而在 1929 年哈伯提出宇宙膨脹理論以後,愛因斯坦非常懊惱提出宇宙常數這個概念,並宣稱這是他一輩子所犯下最大的錯誤。所謂宇宙常數是指如果宇宙中只存在一般物質,則宇宙膨脹加速度小於零,亦即宇宙應作減速膨脹,此時宇宙常數等於零,顯示宇宙因為重力吸引影響最大。反之,如果宇宙膨脹加速度大於零,意即宇宙作加速膨脹,此時宇宙常數大於零,顯示另外看不見的因子大於重力吸引的影響,因為這種能量與物質目前無法偵測,因此命名為暗能量與暗物質 (dark matter) 。 暗能量模型對於宇宙未來的影響最大,因為如果宇宙作減速膨脹,則宇宙未來有可能回到大霹靂的條件,但是如果宇宙是加速膨脹,則宇宙的未來,可能是因為星際間距離太過遙遠,而使得彼此相互作用過於微弱,而使宇宙未來變成沉寂而冰冷的世界。
78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梅晓春文章证明爱因斯坦奇异性黑洞不存在
热度 4 yindazhong 2011-10-2 10:10
美国《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和《宇宙学杂志》 发表梅晓春文章证明爱因斯坦奇异性黑洞不存在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 美国《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和《宇宙学杂志》 ( Journal of Cosmology ) 近日发表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梅晓春先生两篇证明爱因斯坦奇异性黑洞不可能存在的文章。 这一组文章的发表意味着,目前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中流行的种种时髦怪诞理论行将退出历史舞台。霍金《时间简史》中描述的,宇宙诞生于时空奇点、黑洞内物质崩塌于奇点,以及所谓的白洞、虫洞和时间机器等被证明都是神马浮云,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弯曲时空描述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际主流物理学刊物发表这种从本底上质疑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文章,这也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梅晓春文章的发表意味着,在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上,中国本土学者走向世界舞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让我们高举双手,迎接新一轮物理学革命的到来。欢迎任何尊重科学,真心探索真理的学者,加入到重建时空、引力和宇宙学的行列中来! 梅晓春文章的要点如下: 1. 现有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黑洞理论计算的边界条件有误。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黑洞内物质不可能向中心崩塌。,黑洞中心点密度不可能无穷大。因此如果宇宙中存在黑洞,也只能是牛顿黑洞,不可能是爱因斯坦奇异性黑洞,宇宙从密度无穷大的奇点中诞生的论断也是不可能的。 2. 严格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 不论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多少,即使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细圆环,空心球,实心球和双球体等,其中心点上都会出现时空奇点。物体表面的空间也是高度弯曲的,这显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物质静态线状分布、平面分布和柱状分布的计算结果也与实际情况不符,也就是说对于物理上最简单的物质分布形式,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计算结果都是不对的。 3. 因此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只是在静态球对称弱引力场条件下有效,在一般的情况下不成立。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作为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是不合适的。 梅晓春文章的结果是现有物理学主流理论绕不过去的壁垒,物理学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放弃引力的弯曲时空描述方式,回到传统的平直时空动力学描述方式上来。 事实上梅晓春已经证明, 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球对称。施瓦西解变换到平直时空描述,可以得到的修正的牛顿引力公式, 同样能描述水星近日点进动等有质量的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用它来描述宇宙膨胀过程,得到的宇宙学运动方程比现有弗里德曼过程多出修正项,不需要暗能量的假设就能解释超新星的高红移。采用弯曲时空的方法描述引力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详细论证可见附件。更多的内容请见梅晓春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xc001 )。 2011 年 10 月 1 日 梅晓春文章中文版见附件,英文版见以下链接: 1. http://www.scirp.org/Journal/Home.aspx?JournalID=490utm_source=fnewsletterkeywordsutm_medium=ijaa11070102utm_campaign=homepage ( Mei Xiaochun, The Precise Inner Solution of Gravity Field Equations of Hollow and Solid Spheres and The Theorem of Singula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pp.109-116, Pub. Date: 2011-09-27, DOI: 10.4236/ijaa.2011.13016). 2. http://journalofcosmology.com/Contents13.html ( Mei Xiaochun, Singularities of the Gravitational Fields of Static Thin Loop and Double Spheres — Singularity black holes do not exist in nature, J ournal of Cosmology, Vol. 13 ). try{parent.JS.modules .content.setHeight();}catch(e){}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344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同在地球上的双生子佯谬
wanglaow 2011-6-15 07:16
看霍金的《时间简史》,他给出了双生子佯谬的广义相对论例子 -- 越强的引力场中时间流逝的越慢,因此同处地球表面的双生子,一个在高山顶,一个在山脚下,则两人的实际年龄会体现出差异。 可以把这个事儿推的更极端一些,将地球压缩成一个10厘米的小球,不过伸出一根6300km的刺,双生子分别居住在地球表面和刺的尖端,小球在遥远的观测者眼里,仍然以24小时为自转周期,以一年(365.25天)为公转周期。 那么,这两个双生子将如何观测外部世界呢 -- 自转周期,公转周期,。。。 。。。 遥远恒星,背景辐射(假设是宇宙学因素的) 这道小题,要慢慢算算。 ^_^。。。。。。。。。。。。。。。。。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