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宇宙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宇宙学

相关日志

[转载]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
quantumchina 2020-8-19 16:51
图片来源:Samuel Velasco/Quanta Magazine 撰文丨Samuel Velasco 翻译丨张露丹 编辑丨杨心舟 目前,科学家通常是这样描述宇宙诞生的模样:大约140亿年前,宇宙出现了大量不知何处而来的能量。宇宙在短时间内开始急剧扩张,能量的爆发让宇宙像气球一样膨胀。这次扩张将宇宙中任何大尺度上存在曲率的地方都拉平了,这也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结果:宇宙可能是一个平坦的几何结构。(尽管也有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封闭的球状)物质彻底地混合在一起,以至于宇宙看起来几乎没有明显特征。在宇宙各处,恒星与星系从成团的物质中产生了,它们也成为了本该光洁无暇的宇宙画布上不起眼的尘埃。 宇宙暴胀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阐述,该理论与迄今为止所有观测都相符,大多数宇宙学家都对此表示认同。不过也有人发现,暴胀理论的一些推论会令人困惑。大部分区域的时空都在不停地迅速膨胀。结果是,暴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重宇宙,即包含了无限多的“口袋宇宙”。一些批评者认为,暴胀理论能用来预测任何事,而这也相当于它最终什么都预测不了。“暴胀理论并不像预期的一样奏效。”保罗·斯坦哈特(Paul Steinhart)说道,他是暴胀理论的创始人,现在却成为该理论最著名的批评者之一。 近年来,斯坦哈特和其他人已经着手提出一套关于宇宙形成的不同理论。他们重拾起循环宇宙的观念:宇宙在周期性地扩张与收缩。他们希望能够摆脱宇宙大爆炸的桎梏,再现我们今天所见的平坦而光滑的宇宙。 最近,斯坦哈特与一些专攻引力计算模型的研究者展开了合作,他们分析了一个坍缩的宇宙是如何改变其自身结构的。并且,研究最终发现坍缩宇宙的收缩程度能超过膨胀程度。不管宇宙在收缩前看起来多么奇异扭曲,宇宙坍缩都能够极大地抹平大部分的宇宙原始褶皱。 压缩视野 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斯坦哈特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宇宙学家安娜·伊尧什(Anna Ijjas)合作,提出一种新奇的循环宇宙,或者说“火宇宙”观点——这一理论认为,不经过坍缩也能实现宇宙重生。 当人们试图将宇宙膨胀与收缩可视化时,常常将宇宙描述成气球,并且用一个“宇宙标度因子”来描述宇宙尺寸变化。此外,还存在另一个测量标尺——哈勃半径,也就是我们能见的最大距离,不过其一直备受冷遇。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两个尺度因子会各自独立演化,并且你可以通过改变任何一个因子来使宇宙变得平坦。 你可以想象有一只蚂蚁处于一个气球上。暴胀就像吹气球,宇宙在膨胀阶段变得光滑与平坦。而循环宇宙在收缩过程也能保持光滑。在这一阶段,气球会平缓地收缩,而该过程的大多数事件主要在视界边缘发生。这就像那只蚂蚁通过一个功能日益强大的放大镜观察万物,但它能看见的距离在收缩,因此它所处的世界就会逐渐失去特征。 斯坦哈特和他的搭档设想了一个可能已扩张了一万亿年的宇宙,该过程会被一种无所不在的(也是假设的)能量场所驱动。(现在我们会将这种场的活动归因于暗能量)当能量场最终变得稀疏,宇宙开始平缓地收缩。经过数十亿年,一个收缩的标度因子把万物都拉得更近了一些(但没有收缩到一个点)。而此时,宇宙剧烈的改变来自哈勃半径,它会迅速变化,最终变得极小。宇宙的收缩给能量场重新蓄能,令宇宙变热并且使其中的原子蒸发。紧随其后是一次向外反弹扩张,而宇宙再次循环,获得重生。 在这一反弹模型中,极小的哈勃半径保证了宇宙能维持光滑和平坦。暴胀令宇宙中许多初始的不平整之处膨胀,变为真实而庞大的多重宇宙,而缓慢的收缩却会挤压,并最终让它们消失。最终留下的将会是一个无始,无终,没有大爆炸奇点,也没有多重宇宙的宇宙。 任意宇宙到我们的宇宙 现在,宇宙暴胀与宇宙反弹理论都面临一项挑战,那就是它们需要证明,无论宇宙是怎样开始的,两项理论中的能量场是能造就现今宇宙的。 伊尧什和斯坦哈特经常批评暴胀理论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成立,比如其能量场需要在无显著特征和位移极小的情况下形成。理论物理学家已经彻底地研究了这些情况,部分是因为这些是唯一用黑板和数学就能解决的例子。据伊尧什与斯坦哈特发布的两篇预印稿的描述,他们的研究团队在最近的计算机模拟中,用平缓收缩模型对一系列初生宇宙进行了测试,这些运算对于纸笔分析来说太过庞大。 通过引入普林斯顿大学一位专攻广义相对论计算模型的理论物理学家弗朗斯·普里托里厄斯(Frans Pretorius)的代码,合作团队探索了不同能量场下宇宙收缩的情况,包括扭曲隆起的场,在错误方向上移动的场,甚至两部分各朝相反方向剧烈移动的场。而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收缩过程都会迅速产生一个跟我们的宇宙一样的宇宙。“你只要让模型自然运行,宇宙在缓慢收缩后就变得非常平坦和光滑。”斯坦哈特这样说道。 凯蒂·克劳夫(Katy Clough),牛津大学一位专攻广义相对论数值解法的宇宙学家,称这一次新模拟“非常全面”。但她也提示,这类分析确实是最近有了先进的计算能力才得以实现,而暴胀理论可以处理哪些条件,其完整范围仍是未知的。“这项理论已经完成了一半工作,但它仍需更多证据,”她说。 尽管对于伊尧什和斯坦哈特的模型的兴趣各有不同,大多数宇宙学家依旧认同暴胀理论不会这样就轻易被扳倒。“平缓收缩理论当下并不是能与其匹敌的竞争者。”纽约大学的宇宙学家格里高利·加巴达泽(Gregory Gabadadze)表示。 伊尧什和斯坦哈特接下来将继续充实反弹模型——这是一个更复杂的研究对象,其中需要引入全新的相互作用来将万物再次推开。伊尧什现在已经想到了一种反弹理论,可以通过一种新的物质与时空相互作用来改进广义相对论,并且她推测这其中还存在其他机制。她计划马上用计算机来测试这一模型,来理解这一作用的更多细节。研究团队希望利用反弹模型将收缩与膨胀阶段结合起来后,能找到一些能供天文学家观测的独特特征。 尽管目前合作团队还没有完善循环宇宙的所有细节,但斯坦哈特仍然非常乐观,他坚信循环宇宙不久之后就能成为多重宇宙的替代理论。“我最担心的阻碍已经被克服了,”他说,“我再也不会为此晚上睡不着觉了。”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big-bounce-simulations-challenge-the-big-bang-20200804/ 来源: https://tech.sina.com.cn/d/2020-08-19/doc-iivhuipn9465863.shtml
个人分类: 物理|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弗里德曼方程
quantumchina 2020-7-4 22:55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于1915年,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础。广义相对论可以被应用于整个宇宙,而仅仅是基于一条简化的假设,即: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上物质与能量的分布是等价的。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则可以简化为宇宙学中最有用的一条——弗里德曼方程,它的具体形式为:H^2=(8πG/3)ρ-K(c^2/α^2·R^2)。它是由俄国数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在1922年发现的,现代宇宙学就是基于弗里德曼方程发展而来,所以粗略地理解这个方程是很有必要的。 方程中的H是哈勃常数,它告诉我们宇宙在任意给定的时刻,空间膨胀得有多快。将H成为哈勃“常数”其实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参数,基于这个原因,有时候它也被称作“哈勃参数”。当前的哈勃常数大约为67km/Mpc,其中,Mpc称为“百万秒差距”,相当于330万光年。哈勃常数的意思是假定两个星系相距330万光年,那么由于宇宙空间的膨胀,它们彼此间将以67千米/秒的速度远离。如果彼此它们相距1000万光年,那么它们相互间远离的速度约为203千米/秒,以此类推。 G是牛顿万有引力常数,它告诉我们引力的强度;c是光速。G和c是大约30个描述宇宙特征的基本参数中的2个。在爱因斯坦的场方程中,G告诉我们对一给定的质量或能量,时空将相应地如何扭曲、弯折和拉伸。ρ是宇宙的平均密度,由常规物质、暗物质、辐射和暗能量所决定。在宇宙的膨胀过程中,这些组成部分的每一项密度的变化形式会有所不同。比如暗能量保持恒定不变,则常规物质的密度则被稀释。弗里德曼方程是在用数学的方式表达我们常说的这句话:宇宙的膨胀率是由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决定的。 方程式右边的形式描述的是空间的几何特征,也决定了膨胀的速率。特别地K=+1表示球面几何空间,K=-1表示双曲面几何空间,K=0表示平直空间。只有这三种可能性,因为弗里德曼方程假设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中是均匀分布的,而宇宙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由于物质和能量会弯曲时空,因此在各个方向上的时空都会以某种相同的方式弯曲。 事实上,宇宙空间这能被弯曲成类似的3种形式:球形(K=+1),双曲面(K=-1),完美的平面(K=0)。当K=0时,宇宙就是完美的平直空间,则宇宙的平均密度ρ=3H^2/8πG,这也就是宇宙临界密度的值。等式右边第二项中的α也是一个变量,它是一个比例因子,当α=1代表了当前时刻。在我们这个正在膨胀的宇宙中,过去的α会小一些,未来的α则会大一些。 R也是一个变量,代表宇宙的半径。如果事实上整个宇宙比我们的可见宇宙大得多,那么R的值也就会非常大,于是等号右边的第二项的值就会趋近于0,这样不管K是否等于0,我们都会处在一个临界密度的宇宙中,这也就是今天的宇宙学中所讨论的“暴胀宇宙模型”所面临的情况。理解了弗里德曼方程,或许你就会明白,通过远距离超新星爆发所测定的哈勃常数是如何告诉天文学家ρ当中少了一些什么东西,而最终导致暗能量的发现。
个人分类: 物理|1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ired light denies the Big Bang_“疲光”理论否定“大爆炸”(正式出版版本)
shaominghui 2019-11-12 17:54
1929年,哈勃的研究导致了大爆炸理论。同一年,兹维基提出了疲光假说,2013年,邵明辉将此假说发展为基于波粒二象性,质能等价原理,电磁场理论,洛伦兹原理等定律基础之上的科学定理。此说否定了大爆炸宇宙模型。 2019年,IntechOpen正式出版“Redefining Standard Model Cosmology”(印刷版+电子版)。 Tired_Light_Denies_the_Big_Bang.pdf
个人分类: 宇宙学|1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理性详细解读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I-关于物理宇宙学:理论、大尺度、从哪来、不负有心
热度 2 smilemooncat 2019-10-9 13:17
一、前言 北京时间 10 月 8 日下午 5 点 50 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名单, 表彰他们为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所做出的贡献 。奖金的一半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詹姆斯 · 皮伯斯( James Peebles ),理由是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另一半奖项则授予了日内瓦大学教授米歇尔 · 梅耶( Michel Mayor )和日内瓦大学兼剑桥大学教授迪迪埃 · 奎洛斯( Didier Queloz ),理由是发现了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图 1 :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者,图片版权: Nobel Media 此次获奖的组合很有意思。 研究领域上是理论和观测的组合;研究对象上是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组合,是从哪来和到哪去的组合,一个研究物理宇宙学,关心大尺度和宇宙起源,一个是研究系外行星,关心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还是“不负有心”的组合,一个是参与的团队曾经有心探测微波背景辐射却被捷足先登,一个是有心探测系外行星并最终探测到 。 细节如何,此次获奖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是接下来笔者想一一分享的。 二、关于物理宇宙学:理论、大尺度、从哪来、不负有心 此次诺奖的一半授予了皮伯斯,是为了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 综看皮伯斯的学术发表历史,他几乎在宇宙学的各个分支上都留下了印记。早在 2004 年, 邵逸夫 奖委员会曾这样评 价: “ 他 为 理 论 和 观 察方面的几乎所有 现 代宇宙学研究奠定了基 础 ,将高度猜 测 性的 领 域 转变为 精密科学 。 ” 这次,诺贝尔奖委员会评论, 他发展的理论框架构成了“现代理解从大爆炸一直到今天的宇宙历史的理论基础” 。他撰写的三本教科书都已成为物理宇宙学领域的经典参考书。 图2:皮伯斯以一作于60年代发表的文章清单的截图,从这里的标题,你们有没有不明觉厉? 他基于物理学的计算,开发了一个理论框架,描述宇宙的演化过程,解释诸如原初元素核合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系的形成、星系中球状星团的形成等问题。他帮助建立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理论基础,是预测背景辐射光谱的先驱;帮助建立了现代宇宙演化的“标准模型”。 根据他的理论模型,可以预测宇宙的形状和其中所包含的成分,与后来的观测结果吻合较好。 获奖后面对Nature媒体的问答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之后,在接受自然杂志的采访时,他强调了宇宙学研究中理论和观测的紧密关系。理论模型有很多,但需要实践观测去检验理论的正确。当问及他能否预测什么时候、人类将以何种方式去探测到暗物质,他的回答也许让不少人觉得不满意,因为他说他不知道,也许在实验室中探测到,也许在太空中探测到,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项探测工作最精彩的部分便是虽然我们不知道我们将看到什么,但要继续寻找下去。了不起的探测者必须要决定探测暗物质的方向,然后很多年超级努力地工作在这个方向,也许看起来是固执的。他非常欣赏那些努力做实验去探测暗物质的同仁们。 那有没有觉得这项任务太艰巨而难以承受( overwhelming )呢?他连着用 4 个 no 来表示不认同,他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接着用“ wonderful yes fascinating yes eager to know more absolutely” 坚定地说出他的感受 。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下物理宇宙学的发展,回忆 41 年前一群理论学家们错过诺奖的历史。 1 物理宇宙学是怎样的一个领域? 宇宙学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宇宙形成和演化的学科。宇宙学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在人类历史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曾是人类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从哥白尼、牛顿等之后,宇宙学慢慢成为科学。而一般认为,现代宇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和对极远天体的观测。现代宇宙学就像考古学,根据宇宙早期自然过程所留下的遗迹来推断宇宙的演化。 2 浅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发展史 2.1 物理宇宙学的诞生 理论上,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1917 年,他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到整个宇宙,发表了标志物理宇宙学诞生的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做的考察》。然而该论文建立的宇宙模型不是静态的,当时大部分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是静态的,不会收缩或膨胀,爱因斯坦为此在他的方程中增加了一个宇宙学常数项进行修正。 2.2 如何用数学和物理去描述宇宙? 1922 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利用广义相对论描述给定密度和压力的流体,给出了一个简化的场方程,描述一个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宇宙。 1927 年,一位比利时的神父勒梅特在不理解弗里德曼的工作的情况下,独立给出了这个场方程;在了解到星云远离我们的观测现象后,提出宇宙在膨胀,并据此提出如果往过去追溯,宇宙应该很小,直至宇宙的所有质量集中到一个尺寸很小的“原生原子”上。 后来,罗伯逊和沃克分别于 1935 年和 1936 年证明了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独立推出的场方程 。因此这一模型称作弗里德曼 - 勒梅特 - 罗伯森 - 沃克宇宙模型。 2.3 观测发现宇宙在膨胀 而观测方面,早在 1910 年,斯里菲和威兹用多普勒现象来解释观测到的旋涡星云的红移,意味着这些星云在远离我们。勒梅特所基于的观测现象正是以此为代表的观测结果。但由于难以知道它们到我们的距离,所以斯里菲和威兹并不知道这些星云其实在银河系之外。 1929 年,哈勃得以通过对一些旋涡星云中变星的观测,测定这些星云的距离,发现它们是河外星系,并发现这些星系距离我们越远,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这说明,宇宙是在膨胀的。 图 3 :哈勃定律的卡通示意图,图片版权: 2018 howstuffworks 2.4 宇宙大爆炸模型 V.S.稳态宇宙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宇宙膨胀的观点引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可能理论,一种理论是勒梅特所提出、乔治 · 伽莫夫支持和完善的大爆炸理论。伽莫夫和他的学生阿尔菲提出了大爆炸后元素合成的理论,又称作 a b g 理论。为了凑成了前三个希腊字母的发音,伽莫夫特意邀请实际上没有参与工作的汉斯 · 贝特加入作为合作者。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时空产生于从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发生的爆炸,最初,物质处于高密高温高压的均匀和各项同性的状态。光子不断地和自由电子发生散射,因此,早期宇宙对光子是不透明的。 大爆炸之后38万年时,温度降至约3000开尔文,几乎所有电子和原子核发生复合后,由于光子被中性原子散射的几率低,所以光子得以相对自由的传播并被观测到。随着宇宙的膨胀,这些光子的能量降低至微波波段,构成了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光子携带着宇宙在“电子和光子最后碰撞时刻”的信息 。 伽莫夫指导他的学生拉尔夫 · 阿尔菲和罗伯特 · 赫尔曼理论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他们预言背景辐射的余温是峰值在5开尔文左右的黑体辐射,认为难以探测到它。 另一个模型是弗雷德 · 霍伊尔等提出的稳态理论。在稳恒态宇宙模型里,新物质在星系远离留下的空间中不断产生,从而宇宙在任何时候看上去都基本不变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爆炸理论的名称却是来自霍伊尔提到勒梅特的理论时所用的称呼,他在 1949 年 3 月的一期 BBC 广播节目《物质的特性》( The Nature of Things )中将勒梅特等人的理论称作 “ 这个大爆炸”的观点。 刚开始,大部分科学家们就像霍伊尔一样,对于“宇宙有确定的起源”嗤之以鼻。之后很多年,这两种理论并立,但射电源计数等一系列观测证据使天平逐渐偏向大爆炸理论。 1965 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与宇宙大爆炸模型的预言非常相符,因此基本证实了宇宙大爆炸模型,给稳态模型沉重的打击。 现在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成为描述宇宙起源和演化最好的主流宇宙学模型,理论预言和观测证据符合得较好。 图 4 :宇宙大爆炸模型的示意图,图片版权: NASA/WMAP 科学团组 3 给微波背景辐射的理论工作者的迟到的表彰 3.1 有意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万事近乎备好 20 世纪 40 年代,全世界从事观测宇宙学研究的人不过十个人左右。宇宙学还算不上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主流,甚至观测宇宙学一词还没有得到公认。如今,宇宙学已经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颗生机勃勃的大树,有观测和理论,两者相互促进。 此次获奖的皮伯斯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步入物理宇宙学的领域,那时相较于稳态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已经得到了更多观测证据的支持。 1958 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跟随物理学家罗伯特 · 迪克攻读博士学位,后来他就留在普林斯顿工作。 那时,宇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宇宙的原初时刻究竟发生了什么,物质的起源是什么。在导师迪克的指导下,他计算了宇宙早期物理过程,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应该分布在整个天空,但温度已经很低,只有绝对零度(零下 273 摄氏度)以上几度,非常难以测量。 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该理论的,伽莫夫 的同事拉尔夫 · 阿尔菲和罗伯特 · 赫尔曼早于他提出预言,但他的理论计算更加深入和细致,给出了温度上限,并提出了探测微波背景辐射的可能性。 70 年代,他的理论工作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的细节谱型,为后来获得高精度微波背景辐射观测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迪克是美国著名的低温物理学家,他在 40 年代就已经发明了探测微波辐射的微波探测器,常被称作“迪克探测器”,他意识到这可以用于探测微波背景辐射。他指导他的学生皮伯斯、威尔金斯和罗尔发展低温探测技术,他们四人建造微波辐射计,旨在接收到波长为 3 厘米处的热辐射。之所以选择这个波长,是因为更短波长处,大气吸收将带来影响;而更长波长处,河内和河外的辐射又会产生干扰。他们估算,根据他们所造设备的灵敏度,在 3 厘米处来自于河内和河外的辐射强度较弱,不会影响它们探测到微波背景辐射。 普林斯顿的这个团组意在探测到背景辐射,有理论支撑,为设备努力,然而事实不太尽如人意。 3.2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 在他们探测到之前, 1965 年,毗邻普林斯顿大学的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同志——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 7.3 厘米处碰巧探测到一个他们无法解释的信号残余,对应的温度是 3.5 开尔文。 图 5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所使用的微波探测天线,图片来源: NASA 当迪克接到来自两位的咨询电话时,就意识到他们一直在探测的微波背景信号被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先探测到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随后以一篇简短的文章发表了他们的观测结果,而迪克、彭齐亚斯、罗尔、威尔金森四人以另一篇文章理论解释了该观测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威尔金森后来为许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实验做出基本的贡献,包括两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卫星( COBE )和他去世后以他命名表示敬意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WMAP )。 3.3 三次颁发给与微波背景辐射相关进展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表彰他们观测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从事理论工作的迪克和皮伯斯等却无缘诺奖。 197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微波背景辐射,但为何没有颁发给理论工作者,如伽莫夫( 1968 年去世)、伽莫夫的学生拉尔夫 · 阿尔菲( 2007 年去世)和罗伯特 · 赫尔曼( 1997 年去世)、迪克( 1997 年去世)和皮伯斯等,而是颁发给两位观测到的科学家,原因可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次只能发给 3 个人,但当时简单统计就能发现作出重要贡献的理论学家就超过了 3 个人,究竟给谁就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就做了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争议的决定。不过,科学同行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最早提出微波背景辐射的赫尔曼和阿尔菲获得了 1993 年的亨利 · 德雷伯奖章。另一次微波背景辐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 2006 年, COBE 卫星的两位主要研究人员因为发现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图 6 : COBE 拍摄的微波背景辐射数据显示的温度涨落,图片来源: NASA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皮伯斯。此次颁发给理论工作,算是一次迟到的对微波背景理论工作的颁奖。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876 次阅读|5 个评论
漫画 | 出道最早的黑洞,只比宇宙诞生晚了几秒钟!
热度 11 sheldon42 2018-9-13 21:05
(这是Sheldon的第92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3.3MB。) 我们知道,在宇宙的深处,散布着各种各样的黑洞。这些黑洞有的大,有的小,可以按照体重分成几类。 有一种黑洞,重量通常是太阳的 5~15倍 。 这种黑洞是大型恒星死亡后,直接坍缩成的。自打从“娘胎”里出来,它就没怎么吃过东西,所以从生物学上讲,它是 婴儿肥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黑洞,重量能达到太阳的 100~10万倍 。它肥的原因是…… 其实, 没管住嘴 也曾经是一个婴儿肥。 如果一个婴儿肥黑洞的周围恰好存在很多气体、很多恒星、或者很多其他婴儿肥,它的嘴巴就会失去控制:吃完辣条吃烤鸡,吃完厨师吃服务员,吃完南京路吃外滩,在100多亿年中,从一个小屁孩,吃成一个大胖团。 总而言之,天上的黑洞,一部分是 婴儿肥 ,一部分是 没管住嘴 。天文学家虽然查不到它们的户口本,但是对它们的来历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可是,2016年2月11日,LIGO实验宣布,他们通过引力波信号,探测到了两个黑洞合并。 天文学家发现,这俩黑洞既不属于婴儿肥,也不属于没管住嘴。因为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36倍,另一个是太阳的29倍,合并成连体黑洞后的质量是太阳的62倍。 于是,天文学家开始好奇它们是从哪儿来的! 你可能会问, 它们为什么不属于婴儿肥呢? 在婴儿肥看来,由于恒星的质量不可能太大,所以,恒星死后形成的黑洞的质量也不可能太大。由此推断,这俩黑洞显然不是恒星形成的。 那么, 为什么它们也不属于没管住嘴? 于是,引力波成功探测,给天文学家出了一个难题: 这俩黑洞到底是咋形成的呢? 那么,是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释这两个黑洞的来历呢?倒也不是! 除了婴儿肥和没管住嘴之外,天文学家还有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刚刚发生的时候,也就宇宙刚诞生不到1分钟的时候,许多原始物质就已经坍缩成黑洞了。 这种黑洞叫 原初黑洞 ,意思是 出道早 。 但是,原初黑洞的理论有两个致命的bug!第一,也就是最致命的一点,原初黑洞的产生概率很低。 第二,根据计算,这种原初黑洞质量的分布范围非常大。最小的黑洞比人的卵细胞还要轻,最大的比太阳还要重几千倍。 你看看,原初黑洞产生的概率很低,质量又可大可小,你要说刚好产生了两个质量是太阳30倍的黑洞,而且还睡一张床,打死天文学家也不信。 于是,原初黑洞仍然是一个令天文学家头疼的问题。 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蔡一夫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能够 批量形成原初黑洞的新机制! 他们假设,在早期宇宙中,物质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声波”的速度很不稳定,会发生周期性的振荡。在“声速”振荡的作用下,物质本身的振荡就会发生共振,从而相互叠加,产生大量原初黑洞。这就可以 大大提高原初黑洞产生的概率 。于是,这个假设就解决了原初黑洞理论的第一个bug! 用蔡一夫教授的话来说,早期宇宙的原始物质就像一锅热粥,原初黑洞就像热粥里撒上了一把黑芝麻。 并且,由于物质的振荡会和声速的振荡发生共振,原初黑洞的质量不会忽大忽小,而是 集中在几个狭窄的范围中 。这就解决了原初黑洞理论的第二个bug! 于是,蔡一夫团队的研究,用一个代价很小的假设,解决了原初黑洞产生比率和质量范围的问题。他们的假设如果得到证实,就可能帮助产生引力波的那两个黑洞,搞清楚自己的身世! 作者:Sheldon 绘制:赏鉴 美指、对白:牛猫 排版:胡豆 鸣谢:蔡一夫 本文已发表于墨子沙龙 版权归墨子沙龙所有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自媒体、报刊等转载请联系 墨子沙龙 授权 ! 注: 1. 最新的天文学观测数据,对典型的原初黑洞质量范围做出了限制。最小的原初黑洞大约是200亿吨,最大的原初黑洞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00万倍。 2. 在宇宙中,所有已知物质的重量加起来,也只有暗物质的五分之一。可以说,暗物质是宇宙的大股东!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暗物质可能不是未知的物质,而是一大群原初黑洞! 3. 在天文学中,婴儿肥的分类叫 恒星级黑洞 。没管住嘴的分类叫 中等质量黑洞 。漫画对中等质量黑洞的起源做了大幅简化。实际上,中等质量黑洞起源也是开放课题,有人认为它是恒星级黑洞在物质丰富的、且有加速吸积的(例如磁场)特殊星际环境中产生的,也有认为它源自侏儒级的星系整体坍塌,说法不一。 4. 除此之外,在很多星系的中心,还存在一种 超大质量黑洞 。这种黑洞动不动就是太阳质量的一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例如,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40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型黑洞。这种黑洞是怎么来的?这对原初黑洞的理论也是一个考验。 5. 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公里,如果太阳的全部质量形成了黑洞,直径就会缩减成6公里。所以,漫画中的大部分黑洞都画得比太阳还要小。 参考文献: Yi-Fu Cai, and et. al., Primordial Black Holes from Sound Speed Resonance during Inflation , Phys. Rev. Lett.,121, 081306 (2018). 还有更多有趣的文章,确定不看一下吗? 漫画 | 刷爆朋友圈的量子纠缠态,你动动鼠标就能做出来! 漫画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不传输任何实体物质的“反事实通信”
129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霍金给人类带来什么信息?悼念传奇物理学家霍金
热度 4 pchen87 2018-3-15 06:23
霍金给人类带来什么信息? 悼念传奇物理学家霍金 眉山剑客 陈平 复旦大学 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8 年 3 月 14 日 传奇式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畅销书《时间简史》作家霍金( S tephen Hawking) 今天在英国剑桥的家中去世。他在理论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如何用数学奇点的方法来研究黑洞和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关系,提出黑洞可能产生热辐射的猜测。在方法论上是推进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统一理论研究。他 21 岁就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进行性肌肉萎缩( ALS), 后来还失去说话能力,依然坚持一流的理论物理研究成为传奇人物。他自己身患重病,却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包括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包括病毒,全球暖化,人工智能等等,通过科普畅销书,电影,电视剧影响公众,成为爱因斯坦之后,对大众媒体最有公众影响的知名科学家。 霍金研究的领域,属于理论物理学中一个狭窄但是数学高深的一个领域: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中的黑洞理论。这不是我的专业。我推荐我的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同班同学赵峥,也是我在普里戈金研究中心的师弟,他写的霍金故事真实生动。我把赵峥的文章介绍给大家,尤其是物理学的年轻人,作为对霍金科学贡献的纪念。 和国内媒体往往把国外名家描写的高不可攀不同。大家可以发现,霍金出身平民之家,上中学大学时,数学也没有显露出天才。他真正的优势在好奇心,能提出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同时执着追求理论上的自洽优美,和关心理论的经验证据。然后在广泛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追求更远大的统一理论。 霍金另一个不寻常的个性,是没有大科学家的贵族气。他可以和普通人交谈高深的宇宙学问题,把鲜为人知的黑洞理论,变成家喻户晓的知识。由此切入科学对社会和政策的关注,例如大众关心的医疗体制。霍金如此病重的残疾人还能坚持科研到 76 岁,没有英国非盈利的全民医保是不可能的。这是英国社会福利和美国的巨大差别。 中国学生纪念霍金,不用把他作为名人来崇拜,而是作为名师来学习。如霍金所继承的讲座教授牛顿所言,(研究)要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是跪在巨人的膝下)。换言之,既要学到巨人的长处,也要看到巨人的局限,才能找到巨人的出发点,并超越巨人的成就。 大家读赵峥教授的文章,不难看到中国理论物理学的进展和希望。祝愿中国年青的物理学家,学习霍金的探索精神和人类关怀,为中国科学立于世界之林做出自己的贡献。 ------------------------------------------------------------------------ 【赵峥简历】 1967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1981 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获硕士学位, 1987 年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物理系主任、 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 、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 霍金与黑洞 赵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zhaoz43@hotmail.com 霍金在 1985 年来过北京师范大学,他第一次来中国就只访问了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和北师大两个地方,他在北师大的敬文讲堂(当时叫五百座教室)发表了演讲,并与北师大研究相对论的老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学术交流。交流之余他提出,想游览长城,我们的几位研究生把他连轮椅一起抬上了长城。 \0 图 1. 霍金在剑桥大学校园 1 、霍金 绰号 “爱因斯坦” 现在分几个部分来介绍霍金在学术上的贡献。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这位明星 —霍金。有人说他是当代的爱因斯坦,这个提法还是可以的。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于牛津,为什么他出生于牛津呢?并不是因为他家在牛津,而是因为当时二战正在进行,英国和德国达成一个默契,就是英国的飞机不炸德国的哥丁根和海德堡,德国的飞机不炸牛津和剑桥,双方都不去炸对方的文化中心,所以他母亲就到牛津生的他,那个地方比较安全一点,可以住几天。 他出生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 300 周年的那一天,他经常跟人谈到这一点,意思就是你们看看,我像不像个再生的伽利略?但是他也跟别人说,其实那天出生的孩子有 20 万。 霍金的父母都是牛津大学毕业的,父亲是学生物医学的,母亲是学文秘的。由于家里不是很有钱,他小时候上不起那种私立的很昂贵的学校,只是在一个中等偏上的学校读书。当时英国的教育制度很严格,把学生每个年级都分成 A 、 B 、 C 三个班, 功课最好的在 A 班, 差一点的在 B 班,再差的在 C 班。每一年要进行一次调整, A 班的二十名以下的学生要降到 B 班, B 班的前二十名要升到 A 班,然后 B 班和 C 班也进行这种交换,所以学生压力都非常大。霍金说第一学期他考了第二十四名,第二学期考了第二十三名,幸亏他们还有一个第三学期,考了第十八名,结果没有掉下去。他说对于掉下去的那部分学生,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并不赞同这种制度。 在学校里,霍金的功课很一般,作业不整齐,字也写得不好,老师不怎么看好他。但是他在跟同学们聊天当中,一会儿谈一谈宇宙为什么会有红移呢?是不是光子在路上走得疲劳啦,然后就变红?一会儿又谈创造宇宙是否需要上帝帮忙啊?经常谈论这样的问题,所以同学们都比较看好他,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牛津:人生的转折点 考大学时,霍金自己觉得考得不是很理想,但是还是考上了牛津大学。他这个人原本不喜欢物理,他说中学的物理课程简单而且枯燥,没什么意思,化学就有意思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化学课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爆炸啦,着火啦之类的,所以就很有意思。一直到中学的最后两年,受到一位老师的影响,他开始觉得物理还是挺有趣的,对整个宇宙都有所描述,对基本粒子也有描述,于是转而考了物理系,学习物理。 去牛津大学的时候正好赶上教改,英国也是在教改,只在刚进学校的时候考一次试,然后就不考了。他们的本科是三年,最后毕业的那一年再集中考一次试,在四天之内上下午连续考, 把所有课全部考一遍。但是中间没有人管你,所以当时他们都放得很松。霍金回忆,他当时一天学习的时间平均不到一个小时。老师讲课也搞教改。老师来了,跟他们讲,现在讲电磁学,你们翻到第十章,你们回去自己看,后边有十三道题,过两个星期你们把作业交上来,于是老师就下课了,这课就算上完了。下课后同学们就开始做题,别看只有十三道,这十三道很难,他的同宿舍同学都只做出了一道、两道的,其余的题都没做出来。到了最后那天,第二天就该上课交作业了,霍金才想起来作业还没做,于是他没去听该上的课,赶紧补作业。其他几个人就想,这小子这时候才想起做作业来,等着看他的笑话吧。到了中午的时候,那几个同学上完课回来,问他说,你的作业做得怎么样啊?他说:这些题确实不太好做,我没做完,只做了十道。可见当时他还是比较拔尖的。 霍金上学的时候本来不用功,但是最后快毕业的时候出了一个事情:就是他有一次系鞋带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不好使了,于是上医院检查。英国的医学还是比较发达的,很快就判明了,他得的病叫进行性肌肉萎缩,不治之症,他当时才二十几岁,得这么一个病,很快就要不行了。医生也很坦率,告诉他说:哎呀,年轻人怎么得这种病了,吃点好的吧,不行了。他刚知道病情的时候,情绪一下就跌落到极点,买了些啤酒,成天在屋子里喝焖酒。他想自己大概快完了,也就两三年的事了。 过了一段时间,霍金发现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另外他有个女朋友,那个女朋友是牛津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她坚持还要跟他好,说你生病也没关系,也要跟你好。霍金一想,他还要结婚,还要养家,不能就这么混,于是他开始努力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用功,霍金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学习,也挺适合搞研究的,于是他就慢慢钻进去了。这次生病是霍金一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从不用功转为用功。开始去钻研物理。 剑桥:霍伊尔与西阿玛 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最后这四天的考试还是很厉害的。他当时神经衰弱,考得不太满意。他们屋子里有四位同学,都还想继续上研究生,考完以后,有三个人觉得考得不行,包括霍金,只有一个人觉得考得不错,最后就是觉得考得不错的那个人没考上,这三个感觉考得不行的倒还都通过了笔试。口试的时候老师问霍金,你是留在牛津还是去剑桥?牛津和剑桥大概可以交换研究生。霍金说,你们要给我一等成绩我就去剑桥,你们要给我二等我就留在牛津,结果人家给了他一等,让他去了剑桥。 霍金到剑桥希望搞天体物理。其实他在大学的时候,原本对粒子物理有兴趣。但在六十年代的时候,粒子物理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异。那时候搞粒子物理的研究,确实就像霍金说的那样,就跟搞植物学分类相似。只研究粒子的对称性和分类,看不出什么有前景的东西来。那个领域里弱相互作用的方程没有,强相互作用的方程也没有,他觉得这太没意思了!而且发现的基本粒子越来越多,但是规律找不着,对此,他逐渐失去了兴趣。他想,起码宇宙学里还有一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用,研究的内容还比较有趣,于是他就想改学天体物理。 最初霍金去剑桥,目的是要投奔霍伊尔。霍伊尔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他提出一个稳恒态宇宙模型,跟现在的大爆炸宇宙模型不一样。大爆炸宇宙就是伽莫夫的火球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宇宙刚开始起源于一个原始的核火球,然后膨胀开来,逐渐降低温度,物质密度逐渐减小,演化成了今天的宇宙。霍伊尔不同意火球模型,他认为宇宙确实是在膨胀的,但在宇宙膨胀过程中,不断有物质从真空中产生出来,所以膨胀的时候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基本保持稳定,跟火球模型不一样。霍伊尔不仅不同意火球模型这种观点,还讽刺火球模型的说法,说你那个模型干脆就叫大爆炸模型得了,结果这名字就用下来了,所以现在一直称这种火球模型为大爆炸模型。 起初霍金想做霍伊尔的研究生,但是霍伊尔不要他,可能是看霍金有病还是怎么的(他当时已经拄着拐棍了),反正是不要他。霍金没办法,只好找另外的教授。剑桥还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叫西阿玛。 西阿玛是谁?霍金从来没听说过,可是也没法子,已经来了,霍伊尔又不要他,那就只好跟西阿玛吧。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西阿玛这人有一个特点,从来不主动管学生,你不是当我研究生嘛,好,那就当我的研究生吧。但我也不管你,你不找我,我就不找你。 如果你来找我,咱们俩就讨论。然后我可以给你建议,说你去找谁谁谁,或者你去看什么什么资料,看什么什么书,就这样。霍金逐渐发现,西阿玛的这种方式很好,很适合自己。 我刚开始知道西阿玛这种指导研究生的方式的时候,觉得这个导师简直不合格啊,他怎么不主动管学生呢。后来我了解到,霍金那个年龄层次的,全世界最著名的八、九个相对论专家当中,有四个是西阿玛的学生,可见他带博士生的办法是对的。博士生跟硕士生不一样,不应该扶着往上走,而应该让他们自己找路往前走。 2 、相对论生涯 炮轰稳恒态宇宙模型 刚开始西阿玛没给霍金什么建议,也不管他。当时霍金还在想着霍伊尔那个模型,挺感兴趣。霍伊尔有个研究生叫纳里卡,是个印度人。霍金跑到纳里卡的办公室里,看他在干什么。国外的研究生都是一个人一个房间,或者两个人一个房间,房间大概就是 9 平方米, 12 平方米,或者更大一点。里面每人一个书桌,一个书架,还有一部电话,一块黑板, 没有其他东西。霍金进去以后就问纳里卡,“你在干嘛呢?”他说,老师布置一个东西我在做呢,霍金说我帮你算,纳里卡说当然好了。有人帮着算还不好吗?于是霍金就帮着他算,算来算去,霍金突然发现,霍伊尔这个模型大有问题,它方程里有一个系数是无穷大。霍金通过计算证明了这个东西是无穷大。你想,系数必须是有限值,不能是零和无穷大,否则系数就没用了。他发现了这个大问题,但霍伊尔还不知道。 一天霍伊尔做报告,在座的大概几十个人,讲完以后,就问,在座的有问题没有,这时霍金就拄着拐杖站起来了,说有个问题,我认为你那个系数是无穷大。霍伊尔一听,知道这个问题很大,那脸立刻拉下来了,说不是无穷大 。霍金说是无穷大。霍伊尔说不是。霍金说是。霍伊尔说你怎么知道,霍金说我算过这个东西。听众开始议论,最让霍伊尔受不了的是,有几个家伙居然笑起来了。他觉得实在是太栽面子了,但是没办法。散会后,霍伊尔说,霍金是不道德的,既然知道我的论文有错,为什么不在会前向我提出,让我在会上当众出丑?与会的有些听众却认为,真正有错的是霍伊尔,为什么把不成熟的工作拿到大会上来讲?。 霍金这一下子,给了稳恒态模型重重的一击。恰在那时候一些天文学家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这正是大爆炸模型预言的余热。从此以后,稳恒态模型就很少有人再涉及了,这下大爆炸模型完全占了上风。 奇点疑难:幸遇彭若斯 西阿玛一生在相对论上没什么太大的贡献。他自己说过,我对相对论有两个重要贡献,第一就是把数学家彭罗斯拉过来搞相对论,第二是培养了霍金这么一个学生,他很得意。 当时彭罗斯还不在牛津,是在伦敦的一个大学里工作。彭罗斯有时候来剑桥和西阿玛讨论问题,经西阿玛介绍,霍金认识了彭罗斯。 彭罗斯在研究什么呢?他在研究奇点定理,又叫奇性定理。奇点定理是怎么回事呢?广义相对论当中,黑洞里有一个奇点,曲率和密度都是无穷大。宇宙大爆炸的时候有一个初始的奇点,大坍缩的时候有一个终结奇点,曲率和密度也都是无穷大。奇点在相对论当中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时空模型都有奇点。 当时苏联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奇点其实是因为我们把对称性想得太好造成的。比如说黑洞中心有个奇点,是因为我们把黑洞想像成,是在星体做精确的球对称塌缩时形成的,结果就缩成一个点。假如说不是很标准的完美球对称塌缩的话,星体中的物质就会从中间交叉错过去,不就不会形成奇点了吗?他们认为奇点其实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只不过因为我们把对称性想得太好了才出现的。 但是彭罗斯不这么想,而且彭罗斯提出一个新概念,把奇点的定义做了一个发展,他把奇点看成是时间开始或者结束的地方。白洞里边的奇点是时间开始的地方,黑洞里边的奇点是时间结束的地方,宇宙大爆炸的初始奇点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大坍缩奇点则是时间结束的地方。彭罗斯针对这个定义证明:一个合理的物理时空,如果因果性成立,有一点物质等等,在这些合理的条件之下,时空至少有一个奇点。或者说至少有一个过程,时间是有开始的,或者是有结束的,或者既有开始又有结束。这个问题可是个大问题,因为时间有没有开始和结束的问题,古代就有人讨论,但那都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事,现在搞物理的人出来说时间有没有开始和结束。那当然很引人注目了。 霍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写稳恒态宇宙模型的错误,第二部分就是对奇点定理给出了另外的证明。当时彭罗斯已经给出了第一个证明,是针对星体塌缩成黑洞的情况。霍金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是针对大爆炸宇宙的初始情况。 霍金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奇点定理做出了贡献。 他的第二个工作是黑洞面积定理,他认为黑洞的表面积随着时间前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第三个重要工作,也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证明了黑洞有热辐射,也就是霍金辐射,一会儿我还会讲。后来他还有一些成果,比如说,他对时空隧道和时间机器有一些想法,为了解决宇宙奇点困难他还提出了虚时间和无边界宇宙的概念,但是我觉得他后来的这些工作都不如他青年时代的那几个工作更可靠,更有价值。 走向黑洞 现在我们就来看他对黑洞研究的贡献。我上一讲已经介绍了黑洞的一些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随时间变化的球对称的黑洞叫史瓦西黑洞。它在 处有一个表面,叫视界。在中心 r =0 处有一个奇点。黑洞里边和外边,时空是有区别的,在黑洞里边时空坐标要互换,半径 r 变成了时间,而原来的时间 t 变成了空间。对于进入到黑洞里的东西, r 是时间,时间是有方向的,而且是一定要往前走的。黑洞里面的时间方向是朝里的,白洞里面的时间方向是朝外的,所以白洞里面的奇点是时间开始的地方,而黑洞里面的奇点是时间结束的地方。进到黑洞里面的物质不能停留,一定要往里头掉。为什么呢,因为时间的方向朝里,它一定要往里走,是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住的,所有的物质都必须 “与时俱进”,所以黑洞里面基本上是真空 。 后来人们又讨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一个火箭飞向黑洞的时候,远方有一个观测者,他观察这个火箭,会看到什么?我上堂课已经讲了,因为越靠近黑洞的地方,时空弯曲得越厉害,所以越靠近黑洞的钟走得越慢。如果你在空间摆一系列钟,越靠近黑洞的钟越慢,放在黑洞表面上的钟根本就不走了。正因为如此,外面的观测者会看见火箭飞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最后粘在黑洞的表面上,看不见它掉进去。而且由于时间变慢,使原子内部振荡的频率变缓,所以光谱线会向红端移动。黑洞表面处的原子发的光会有无限大的红移,因此飞向黑洞的火箭会越来越红,那么火箭进没进去呢?我上一讲已经谈到,它会进去的。因为我们刚才谈到的钟,是火箭外的观测者摆的一系列的钟。而火箭里边人用的钟,不是这些静止摆在黑洞外的钟,而是火箭自身携带的钟,宇航员并没有觉得它变慢,宇航员觉得自己很正常地就进去了。进到黑洞里以后,他依然看不见前面的奇点,一直往前走就撞在奇点上了。实际上接近奇点以后,由于潮汐力很强,也就是万有引力的差很大,就把他扯碎了,他就完了。 宇宙监督与无毛定理 这些内容我上一讲已经介绍过了,现在就简单回顾一下。但是我们上一次只讲了简单的球对称黑洞,简单的东西容易研究,但是也有缺点,它提供给我们的知识也太少。 1963 年,有一个叫克尔的人,求出了一个旋转星体外部的时空弯曲情况,这个解很难求,他解出来以后,很多人没有注意。他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登了很短的一段文章,说这是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解。你如果不信代进去试一试。的确是一个解,但是他怎么求出来的呢,有些人还是看不懂。 \0 图 2. 克尔黑洞的奇环 这个解有一个特点,它中心有个奇环,不是奇点。球对称的黑洞里面有个奇点,转动黑洞里边有个奇环,黑洞的表面叫做视界,球对称黑洞的视界是球面。视界就像衣服一样把奇点包在里面,外面的人看不见它,因为视界里面的信息都出不来。转动的黑洞也有视界,是一个椭球面,它包着奇环。所以我们看不见奇环。但如果它旋转得非常厉害,最后这些视界会消失,奇环就裸露出来了。奇环一露出来,就会对时空的因果性造成破坏,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研究表明,当黑洞转得非常快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彭罗斯就提出一个 “宇宙监督假设”, 说存在一位宇宙监督,他禁止裸奇异(裸奇点或裸奇环)的出现。 你看,这句话等于什么也没说,就好像 “自然害怕真空”一样。提出这个假设是跟他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系的,我们中国人不会想出一个“宇宙监督假设”来。这是因为欧洲人是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 在古罗马的时候,城市里有一种官员,这种官员的职责就是不准人不穿衣服在街上走,是监督官。彭罗斯认为宇宙也应该有一个监督官,不允许奇点和奇环不穿衣服露在外面,这衣服就是黑洞的视界,所以叫“宇宙监督假设”。 那么黑洞外部的人对黑洞里边能够了解什么呢?只能了解到三个信息,一个是黑洞的总质量,一个是总电荷,一个是总角动量, 其它的东西都不知道,所以有人提出 “无毛定理”。 毛就是信息,无毛就是没有信息。但黑洞并非完全不泄漏出信息,其实还是露出了三根毛,如果我们中国人的话,肯定就叫“三毛定理”了,因为咱们有“三毛流浪记”的故事。他们就叫“无毛定理”。掉入黑洞的物质的信息都藏在黑洞里边。 3 、最伟大的发现 面积定理的启示:黑洞热吗? 总之,霍金、彭罗斯的奇点定理指出,一个合理的物理时空一定有时间的开始或者结束。 我们现在来看霍金的第二个贡献:面积定理,霍金用微分几何证明了黑洞的表面积随着时间只能增大不能减小。 当时美国有一个二十几岁的研究生叫贝肯斯坦,他觉得黑洞的表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小,很像物理学当中的 “熵”啊 !黑洞的表面积会不会是熵啊!于是他在导师惠勒的支持下,提出黑洞的表面积可能是熵,而且他得到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叫贝肯斯坦公式 ( 1 ) 这个公式大家看,很像热力学第一定律 , ( 2 ) 这里 U 是一个系统的内能, T 是温度, S 是熵, P 是压强, V 是体积, 是吸收的热量, 是对外做的功,这个你们都很熟悉。对于转动刚体 , ( 3 ) 可能大家不太熟, 这 U 是内能, 是热量, Ω 是转动角速度, J 是角动量, V 静电势, 是电荷。现在来看贝肯斯坦得到的黑洞的公式( 1 ),左边 dM 是黑洞的质量,大家知道 M c 2 是能量,但在选用自然单位制之后, c 是等于 1 的, 所以这个 d M 就是 dU , 等式右边 后两项, 非常像和功有关系的项,第一项很像黑洞的热量,其中 A 是黑洞的表面积,而这个 κ 叫做黑洞的表面引力。粗略地说,就是黑洞表面上如果有个质点的话, κ 就是 单位质量的质点所受到的引力,叫表面引力。这个式子很像转动刚体的热力学公式, A 处在熵的位置, κ 处在温度的位置。从这个公式看,黑洞不仅有熵还有温度。 争论:真热还是假热? 霍金对贝肯斯坦这个工作很不以为然,觉得贝肯斯坦完全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我的面积定理是用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证出来的,根本没有用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怎么会有热呢,不可能有热。而且,一旦黑洞有温度,就应该有热辐射。黑洞是个只进不出的天体,怎么可能辐射出东西来呢?所以他在 1973 年的一次暑期学术研讨会上,就跟另外两个专家(卡特和巴丁),三个人合写了一篇论文,用严格的微分几何重新推导了贝肯斯坦的公式, 说这个公式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它不是真正的热力学公式。它里面的 κ 像温度但不是温度,黑洞面积像熵但不是熵。于是他们就提出了 “黑洞力学”的四个定律,跟普通热力学比较。但还是强调这不是“热力学”,而是“力学”。 表 1. 黑洞力学与普通热力学的比较 普通热力学 黑洞力学 第零定律 处于热平衡的物体,具有均匀温度 T 稳态黑洞的表面上, k 是常数 第一定律 d U = T d S + W d J + V d Q d M = d A + W d J + V d Q 第二定律 d S 3 0 d A 3 0 第三定律 不能通过有限次操作,使 T 降到零 不能通过有限次操作,使 k 降到零 霍金辐射的发现 可是霍金后来又想:万一贝肯斯坦是对的呢?他又倒过来想了。如果贝肯斯坦是对的,那么黑洞就真有温度,就应该有热辐射射出。于是他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 1974 年终于证明了黑洞确实有热辐射,黑洞的温度是真温度。那个 κ 反映的是真温度,黑洞表面积 A 确实是熵,就是黑洞熵。严格证明黑洞有热辐射,是霍金一生中最卓越的成就。后来人们就把黑洞热辐射称为霍金辐射。这件工作做出来以后,他的老师西阿玛就说:霍金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霍金辐射刚开始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有些人觉得他是胡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报告这一工作的时候,刚刚讲完,主持会议的那位教授就说: 刚才霍金博士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很有意思,但都是胡扯,然后就上厕所去了。 回来后大家又讨论了一番。最后表明霍金的想法是对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讲过,黑洞里边时间箭头朝里,任何物质和辐射只能往里掉,不能跑出来。从经典的广义相对论考虑,确实不可能有热辐射从黑洞射出。现在霍金考虑量子效应,他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量子场论来研究黑洞附近的情况。 黑洞附近的真空涨落 我们知道,在平直时空中,真空是不空的,不断有虚的正反粒子对产生,产生出来又湮灭 ,产生出来又湮灭,这叫真空涨落。正反粒子对中,一个粒子是正能,另一个是负能,符合能量守恒,它们产生出来很快就又消失了。 由于 Δt 和 ΔE 的测不准关系, D t D E ~ ( 4 )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你不可能测到负能粒子。你在 Δt 的时间里一测, 就有相当于 D E ~ 的不确定的能量出现,把负能粒子掩盖掉。 所以测不出负能粒子的存在。 这种真空涨落已经被许多物理实验间接证明了, 所有搞量子论的专家都承认真空涨落。 \0 图 3. 黑洞附近的真空涨落 霍金现在研究黑洞附近的真空涨落。他说真空涨落假如发生在黑洞附近,会有几种可能情况出现。一种可能就是两个粒子都没掉进去就复合而消失了,与平直时空情况差不多,没有什么特殊效应;另一种可能就是两个粒子都掉进去了,那也没什么效应;第三种可能是负能的粒子进去了,正能的跑出来了。有人会问,会不会有第四种可能:正能粒子掉进去,负能粒子跑出来。不可能!因为黑洞外边的时空就是我们普通的时空,它不允许负能粒子单独存在,只有黑洞里面的时空,才允许负能粒子单独存在,如果正能粒子掉进黑洞,负能粒子必然跟着掉进去。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种情况,负能粒子掉进黑洞,它顺着时间的发展落向奇点,使奇点减少一个粒子的质量。而正能粒子飞向远方。例如产生了一个正反电子对,由正能电子和负能正电子组成。其中,负能正电子落进黑洞,顺时前进落向奇点,使奇点处减少一个电子的质量,同时增加一个正电荷。而正能电子(带负电)飞向远方。霍金认为,这一过程相当于从奇点处产生一个正能电子,逆着时间前进飞到黑洞表面,被视界散射,再顺着时间方向飞向远方。对遥远的观测者来说,他接到了一个带负电的正能电子,而黑洞减少了一个电子的质量,增加了一个正电荷。霍金用弯曲时空量子场论严格证明了黑洞确实会产生这种量子辐射效应,而且射出的粒子的能谱是严格的普朗克黑体辐射谱。也就是说黑洞确实会产生热辐射。霍金对量子辐射的这种解释,既不违背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又不违背黑洞的定义,非常成功,非常合理。 黑洞的温度与熵 霍金严格证明了黑洞的温度为 ( 5 ) 熵为 ( 6 ) 其中 K B 为玻尔兹曼常数。 对于球对称的史瓦西黑洞,其表面引力为 k = ( 7 ) 我们看到 k 与黑洞质量成反比,也就是说,黑洞的温度与质量成反比。 奇妙的负比热 如果霍金辐射不断进行,黑洞就会逐渐消失。为什么呢?因为黑洞的温度与质量成反比,所以黑洞的比热是负的。一般物体的比热都是正的,如果放出热量温度就下降。但是,黑洞不一样,辐射粒子以后,质量减小,温度反而会升高,所以黑洞和外界不可能处于稳定的热平衡。即使达到热平衡,只要有一个涨落,黑洞比外界温度高一点,就会辐射粒子,辐射粒子后温度会变得更高,温差就拉大了,辐射也会变得越来越厉害,最后小黑洞就炸掉了。 如果刚开始黑洞跟外界热平衡, 一个涨落使黑洞的温度低一点, 那么外界的能量就流进来了。 外界的能量一流进来,黑洞质量增加, 温度反而降下去了。会有更多的能量往里流,这样黑洞就不断长大了。总之,黑洞与外界不可能处在稳定的热平衡当中。 另外还有一些现象,例如吸积和喷流, 这方面搞天体物理的人研究得比较多。假如有两颗恒星,一颗已经形成黑洞, 另外一颗恒星的气体会被黑洞吸过去,形成吸积盘,旋转着往里掉。 这些东西往里掉的时候会有很激烈的效应。物质掉进黑洞的时候,在吸积盘的垂直轴方向会产生喷流。现在喷流现象已经在天文学上看到很多了,但是中心的这个星体不是黑洞也会有喷流,所以目前吸积、喷流现象仍然不能作为黑洞存在的最终判据。 \0 图 4. 黑洞的吸积与喷流 4 、信息疑难 信息守恒吗? 现在我们来谈一下有关霍金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关于信息守恒的问题。我们知道,无毛定理说,东西掉进黑洞以后,外界的人就不知道它们的信息了,但是这些信息并没有从宇宙中消失,它们藏在了黑洞的内部,外界的人只能探知三个信息,就是总质量、总电荷和总角动量这三根毛。这件事情问题还不是很大。 但是,认识到黑洞有霍金辐射以后,问题更大了:研究表明,黑洞往外辐射正反粒子的概率相同,电子和正电子概率相同, 质子和反质子概率相同,而且完全是热辐射,辐射谱是标准黑体谱,而热辐射是几乎不带任何信息的,所以没有信息伴随霍金辐射跑出来。而且,黑洞是越辐射温度越高,那么黑洞就越来越变小,最后就爆炸消失了。这样,原来掉进黑洞的物质有大量的信息,最后辐射出来的物质基本不带信息,黑洞又消失了,那么这些信息不就从宇宙中丢失了吗?信息就不守恒了。 这件事情引起了理论物理界的争吵,搞相对论的人认为信息不守恒就不守恒吧,没什么关系。但是搞粒子物理的人可不这么认为,信息不守恒会导致概率不守恒,这样量子幺正演化的规律就有问题了。整个粒子物理的基础要动摇,所以他们都认为信息应该守恒。他们猜测,可能霍金辐射不是严格的热辐射,会有一些信息带出来。要不然就是黑洞蒸发到某一个阶段会突然截止,有某种像量子效应一样的东西把霍金辐射一下截止,剩下的那些信息都作为炉渣沉在黑洞里面,不会消失。 霍金打赌 1997 年,霍金和索恩( Kip Thorne ),就是搞时空隧道和时间机器的那位专家,他们两个人说黑洞中的信息会丢失,粒子物理学家普瑞斯基说不会丢失。于是,他们打赌,谁输了谁给对方订一年棒球杂志。他们打赌是开玩笑的。 霍金,索恩: 1997年 普瑞斯基: 黑洞中的信息 黑洞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丢失了 会逸出或残留 到了 2004 年 7 月,霍金突然宣布说:我输了,我承认信息是守恒的。而且在爱尔兰开国际相对论大会的时候,买了一堆杂志给普瑞斯基带去了。索恩说:这事不能由霍金一个人说了算,我不承认输了。普瑞斯基则说:没听懂自己是怎么赢的。虽然霍金承认输了,但是他没听懂霍金为什么输,自己为什么赢。霍金的主要意思是,原先把黑洞想像得太理想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可能跟大家讲很多。总之,他认为,真正的黑洞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理想的东西,信息不会丢失。 霍金:我输了 2004年 普瑞斯基:没有听懂我为什么赢了 索恩:没有输 霍金改变态度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已经有一些人做了这方面的证明,比如说帕瑞克和维尔赛克。 维尔赛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搞强相互作用的。他们做出了一个证明,证明信息是守恒的。他们很巧妙,说你看,霍金在证明热辐射的时候,考虑射出光子,射了一个光子以后,黑洞的质量不就减少了一个光子的质量吗?质量减小黑洞半径不就会减小吗?但霍金没有考虑质量减小的影响。霍金确实没有考虑,其他人(包括我们自己)也没有考虑。 关于一个转动的黑洞辐射电子的情况,是我们这个组在刘辽先生和北大的许殿彦先生领导下首先证明的,我们证明的时候也确实没考虑这一点。我们当时觉得没考虑是完全可以的,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98% 或 99% ,太阳形成黑洞以后半径三公里,跑出一个电子或跑出一个光子,太阳质量能变化多少?半径能缩小多少?简直太微乎其微了。因此,所有证明黑洞辐射的人都没考虑这个问题。帕瑞克他们说,就是因为没考虑这一点,黑洞辐射才是严格的黑体辐射,信息才跑不出来。他们做了一个证明,出去一个粒子以后,真的有一点影响,那点影响就能对热谱有一点修正,这一点修正就正好把信息带出来了,于是信息就守恒了。 \0 图 5. 隧穿过程:辐射使黑洞收缩。 势垒在黑洞视界处,粒子以球面波( S 波)形式向洞外隧穿, r in 和 r out 分别为射出前和射出后的视界位置 图 6. 隧穿示意图:好像粒子(图中小人)不动, 势垒向内移动,从 r in 移到 r out 对信息守恒的质疑 我当时有一个博士生张靖仪,正好开始做论文,我就建议他研究这个问题,把帕瑞克的工作推广到各种黑洞,因为他们做的是最简单的球对称黑洞情况。我说我觉得他们的证明可能不对,他们暗中可能有一个假定,假定了这个过程是可逆过程。为什么呢?我的主要想法是:搞信息论的人认为信息是负熵,这点已经被很多物理学家所接受了,包括霍金本人都认为信息是负熵。 大家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精髓就是熵不守恒。在一个真实的自然过程中,熵是会增加的,只有理想的可逆过程,熵才会守恒。所以根本没有道理说,一定要维持一个信息守恒定律,物理学当中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一定必须有这么一个定律。如果真的信息就是负熵的话,恐怕信息就是应该不守恒的。由于帕瑞克等人研究的是最简单的黑洞,模型简单,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不容易看出他们是否用了 “可逆过程”这一假定。假如能够将帕瑞克的工作推广到各种复杂的黑洞,也许就容易看清楚了。 所以我建议张靖仪研究这个问题。后来他在博士生期间做了八篇论文,都是在国外杂志上刊登的,胡亚鹏、方恒忠、任军等研究生也做了一些研究。张靖仪做到第八篇的时候,我们看出来了,帕瑞克的证明方案中确实暗含了一个假定:假定了过程是可逆过程。他们用的热量变化式是 Td S 这个式子,只有在准静态的可逆的过程中才可以用这个式子。用这个式子就等于假定了过程是可逆过程,熵当然守恒,信息自然也守恒。所以,帕瑞克等人的工作是在可逆过程的假定下证明的。而实际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具有负比热的黑洞,由于不存在稳定的热平衡,它的热辐射过程肯定是不可逆的。所以帕瑞克他们的工作,虽然数学上是正确的,但并无实际的物理意义。 我觉得现在黑洞的问题要分几个方面,一个方面,确实如霍金讲的,以前把黑洞考虑得太理想化了。真实的霍金辐射有可能带出一部分信息。另一方面,如果信息确实是负熵的话,没有道理要求信息一定守恒。而且由于熵不守恒,应该推测信息是不守恒的,由此看来霍金打赌的这场争论仍然会继续下去。 我今天对霍金与黑洞的介绍就到这里。我想把霍金的一句话作为我们今天这个报告的结束: “当爱因斯坦讲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对黑洞的思索向人们提示,上帝不仅掷骰子,而且有时还把骰子掷到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去了。”那个地方是什么呢,就是黑洞。到现在为止,黑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还要继续研究下去。而霍金本人,由于他的成就,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 【眉山剑客陈平的读后感】 霍金应当是二十世纪末最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但不见得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奇点解。 黑洞理论能获得天文观察支持,又得益于宇宙的大爆炸模型,为解释观察到的宇宙不同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理论推测大爆炸的余热会有均匀分布的背景辐射,后来被射电天文观察证实。真正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但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是当时在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做俄裔物理学家加莫夫博士生的阿尔伏 (Ralph Alpher) 和已经工作的赫曼 (Herbert Herman) 。赫曼和普里戈金是用统计力学研究交通流的合作者,也是陈平研究经济混沌的博士生委员会的成员。所以知道基于核物理学和大爆炸宇宙学的关系,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理论的动力。 我在 1985 年把赵峥引荐给普里戈金,是因为普里戈金不同意霍金基于热力学的宇宙观。因为平衡态热力学的宇宙观是热量耗散导致“热寂”,所以热力学时间和宇宙扩张的时间方向似乎是一致的,都在走向毁灭。普里戈金的宇宙观实质是生命多样演化即达尔文的宇宙观。普里戈金相信,现在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只是更大宇宙的一小部分。完全可能我们所在在宇宙在爆炸后扩张,但是其他的宇宙在收缩,或有的宇宙在波动或新生。这并不是哲学猜想,而是有物理学的效应。如果多数理论物理学家追求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统一,普里戈金则追求更大的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统一。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耗散系统没有守恒量。一个推论,就是赵峥文末提到的信息可以不守恒。 当然,科学的进步往往由科学的直觉,灵感,或哲学猜测推动,科学假设能否证实,有待于理论的数学证明和经验观察的证据。但是,赵峥和他的学生的成果表明,中国学生已经过了仰望名家的阶段,可以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和西方名家同台竞争。这是我们纪念霍金时对下一代物理学生们的期待:霍金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敢做不敢想呢?推动科学前进的不是诺贝尔奖,不是大众知名度,而是科学的好奇心,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猜测答案的想象力。 【注:赵峥授权《观察者》网发布原始文章】 想看清公式和图的读者,可点击《观察者》网的链接,或在下面下载 word 或 pdf 文件。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335 � 赵峥陈平纪念霍金去世180314a.doc 赵峥陈平纪念霍金去世180314a.pdf
个人分类: 宇宙学|19300 次阅读|5 个评论
《自然规律原理》健全科学统一体系建模
热度 1 Yuyansha 2018-2-4 16:03
1-3-12-20--2017 录像版PDF《自然规律原理》健全科学统一体系建模,奠基包容全体人类.pdf 《自然规律原理》健全科学统一体系建模,奠基包容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互联网。人类祥和生存发展源自全体个性 PAZZO 有机民主互补共同繁荣地球人类文明社会新秩序 —— 为世界各国政府人民献计献策 中文版 作者: Yansha Yu-Sandstrom 于燕莎 美籍华人,独立学者 theprincipleofnaturallaw@gmail.com 1-3-12-20--2017 录像版PDF《自然规律原理》健全科学统一体系建模,奠基包容全体人类.pdf (有些公式在这里不能正常显示,敬请详见附件) 完满的科学信仰及其《自然规律原理》 (视频参见YouTuber: Complete Science of Faith with its《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Law》)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上帝及其“三位一体”法则 阿拉及其“三位一体”法则 佛及其“三位一体”法则 大恒及其“三位一体”法则 道及其“三位一体”法则 …… 摘要: 本文建自中国线装书局 2015年五月出版的《宇宙学 人类文明智慧交叉整合共通共识理论原理》、中国“前沿科学”杂志2014年02期以其副标题刊登的“宇宙生命复合立体同步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自然规律)原理”,简称《自然规律原理》。 美国期刊 “数学前沿(JOURNAL OF ADVANCES INMATHEMATICS)” 2015年12月18日发表本部分英文版 。 举完满宇宙为一实球之例,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为实球自身和实球不同层次位置角度界面的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划分、整合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别名别式共同为(约为)彼、为(约为)此、为(约为)彼此相互;反之,则各持己见互不包含兼容。 故,“完满”涵义全面包容,涵义不排斥人类任何认知认证。自古至今,《自然规律原理》三大相辅相成包容完满法则,同步于人类全体社团个人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寻求为人生存发展道理的演化进程,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应运绽放在人类不同文明文化知识经验学科信仰领域。中国《易经》和《道德经》、东方《佛经》、西方《圣经》、中东《古兰经》等完满原理如是也,其各自均能阐明包括彼此相互以及现代科学科技在内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其中包括:阐明不同人类认知认证所在宇宙生命(频率)位置及其掌握未掌握的方式方法;翻译不同学科领域异曲同工认知认证们(即同一事物不同名称和不同展现展开方式方法)为彼此相互;区别对待具有同一名称的不同事物;协助不同学科领域彼此长处短处互补互助;协助包括现代科学科技在内尚未建立健全的认知认知们,从各自已知、建至各自未知、建至各自共同具有共识之知、乃至共同根本完满共识致知,同时同步反之亦然。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制度,均复合对应人类自身认知认证成长阶段的方式方法建立建设;认识理念清晰深广包容,社会制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认识理念局限僵化极端,社会制度频繁动荡更新换代。 科学时代,人类经验知识具细转型。与此同时:众多宗教哲学社团个人们,因未能全面认识掌握自身追随信仰所具有的律法原理而无从协助科学科技健全理念和方法。科学社团个人们,亦尚未融会贯通实验验证们、“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地掌握人人共同具有的“宇宙统一场”等科学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完满自我信仰及其阐明万事万物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的《自然规律原理》这把关键钥匙,而无从承上启下人类成长过程中积累丰厚的宗教哲学等重大信仰律法知识经验,无从智慧包容地为世界划时代敞开各自文明文化大门寻求为人共同发展利益前途中执我偏激碰撞的社团个人们,落实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特征意义的科学社会公德发展秩序制度。义无反思的年轻人类,紧紧随波逐流宇宙星系生生死死此起彼伏更新转换中结构日渐对立对抗的“死”类趋势,于人类社会宗教哲学科学乃至为人身心等观念行为彼此严重脱节乃至极端对立对抗中,任凭为人感官局限的验证标准局限着科学社会理性融会贯通认知认证的成熟发展进程,任凭为人沿袭某类动物竞争意识习性地低级主导和破坏优秀民主理念互补互助的人性、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互补的大自然,任凭盲目发展的科技马达高速运转颠覆着宗教信仰化哲学理念化日益僵化的社会马车制度;人类的生命生活生存发展,时时刻刻面临着复合生存危机此起彼伏乃至全面爆发的灭顶之灾。 因此,健全科学包容完满的理念体系是人类挽救自身生死存亡的当务之急。本篇,《自然规律原理》取长补短数学 “自然数和数集”、物理“频率结构和量”、化学“溶合和还原”等,在复合对应阐明零和等于零的科学公式们所具有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基础上,理清科学混沌应用混为一谈的守恒定律、宇宙常数,为“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常不变数、常变数集)”和“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常变数集)”,完爱因斯坦同时也是科学之人艰苦寻求建立的“宇宙统一场”及其科学完满体系建模之梦,进而支持人类互联网构建包容完整的拓展程序,为地球人类走向和解共识共挽复合生存危机狂澜力劈时间捷径。 重要标签: 自然规律,跨学科,交叉整合,宇宙学,理论物理,统一场,相对论,粒子自旋,波粒二象性,《易经》原理,《道德经》原理,《佛经》原理,《圣经》原理,《古兰经》原理,哲学原理。 学科: 全体学科。 主题分类 : 数学、物理、化学、科学、哲学、宗教、符号、图形、建模等。 类型(方法 /步骤): 《自然规律原理》自身三大相辅相成法则包容展现展开全体人类认知认证。其中 : 法则一 . 原理基石“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同步复合( 恒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存在方式”和“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 包容 完满三位一体”。 原理基石图示 注释 (结合参见 完满的科学信仰及其《自然规律原理》 视频 的三个演示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四.A”复合对应为开放型结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四.B”复合对应为闭合O型结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三”复合对应为闭合体系型结构; 法则二. 通过 “同步复合对应相生”产生“频率”,“同步复合对应相生演进”产生“频率周期”,科学结构原理化展现展开法则一中“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 包容 完满三位一体 ”之“位二”的“宇宙本位结构体系复合对应 包容 完满三位一体”,即包括《自然人类发展简史》在内, “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和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体系”化的,“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步(一体)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其“宇宙生命符号整合模式化”的“宇宙统一(自旋体系)场,也称“ 一〔 N(1 \\ n、0)〕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科学完满建模”为: 1 \\ n 一 ┌──────── ──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一(N之正负自然数量和合完满自旋体系)” … \\3 nx ' \\ 2 nx ' \\ 1 nx ' \\ 1nx \\ 2nx\\ 3nx \\… 一 ┌──────────────────────────┘ N 0 方法异曲同工的物理“一(N之粒子完满自旋体系)” nx1 组 … nx2 组 … nx3 组 … 1 \\ ┌─────┘ \\ ┌─────┘ \\ ┌─────┘ \\ … nx ' 1 … nx ' 2 … nx ' 3 … 一 ┌─────────────────────────── ── ── ── ── ─┘ N 0 方法异曲同工的中国《易经》 一 “ 太极 〔 N之( 阴仪、阳仪) 〕 和合完满自旋球体系” : 全体 1之(约阴、约阳、约阴约阳约和合) 完善持恒( \\ ) 阳仪 一 太极 ┌─────────────────────────┘ N 之阴阳和合完 完美均融 阴 仪 满自旋球体系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中国《道德经》“ 一〔 N之(阴、阳)〕 冲气为和完满自旋道法”: 全体 1之三(亦或三生的全体宇宙局部万物) 完善持恒 ( \\ ) 二中之阳(仪) 一 ┌─────────────────────────┘ N 之阴阳冲气为和 二中完美均融之阴(仪) 的完满自旋道法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圣经》唯一“ 上帝〔 N之(圣体、圣灵)〕 三位一体完满自旋道德体系)”: 全体 1之子完善持恒( \\ ) 圣体 唯一上帝 ┌────────────────────┘ N 之三位一体完 完美理解的圣灵 满自旋道德体系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古兰经》唯一 “ 阿拉{N之〔完善(持恒)的全体1之受造物、完美(均融)理解玄灵〕} 完满自旋道德体系” : (沿用 星和 男性白色传统长袍彰显) 全体1之受造物完善持恒( \\ )道德秩序 唯一阿拉 ┌──────────────────── ─ ─ ─ ─ ─┘ N 之完满自旋道德体系 (沿用月和 女性黑色传统罩袍蕴涵) 完美理解的玄灵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密宗“归一 〔 N之(男女双身) 〕 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 全体男女双身约和合自旋三身佛 完善持恒( \\ ) 男女双身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中男性佛 归一 ┌─────────────────────── ─ ─ ┘ N 之完满自旋的道德体系 男女双身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中 智慧理解的女性佛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 同时同步反正亦然。 法则三.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与“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要素,决定包括万事万物在内,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时同步保持(和、或)转换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复合自然对应立场属性”——完满辩证法和完满相对论。 总结 正 文 《 自 然 规 律 原 理 》 本文建自线装书局 2015年五月出版的《宇宙学 人类文明智慧交叉整合共通共识理论原理》、“前沿科学”杂志2014年02期以其副标题刊登的“宇宙生命复合立体同步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自然规律)原理”,简称《自然规律原理》。 美国期刊 “高等数学前沿(JOURNAL OF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2015年12月18日发表了本文英文版 。 举完满宇宙为一实球之例,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为实球自身和实球不同层次位置角度界面组成的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划分、整合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别名别式共同为(约为)彼 *注1 、为(约为)此 *注2 、为(约为)彼此相互 *注3 ;反之,则各持己见互不包含兼容。 故,“完满”涵义全面包容,涵义不排斥人类任何认知认证。自古至今,《自然规律原理》三大相辅相成包容完满法则 *注4 ,同步于人类全体社团个人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寻求为人生存发展道理的演化进程,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应运绽放在人类不同文明文化知识经验学科信仰领域。中国《易经》 *注5 和《道德经》 *注6 、东方《佛经》 *注7 、西方《圣经》 *注8 、中东《古兰经》 *注9 等完满原理如是也,其各自均能阐明包括彼此相互以及现代科学科技在内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其中包括:阐明不同人类认知认证所在宇宙生命(频率)位置及其掌握未掌握的方式方法;翻译不同学科领域异曲同工认知认证们(即同一事物不同名称和不同展现展开方式方法)为彼此相互;区别对待具有同一名称的不同事物;协助不同学科领域彼此长处短处互补互助;协助包括现代科学科技在内尚未建立健全的认知认知们,从各自已知、建至各自未知、建至各自共同具有共识之知、乃至共同根本完满共识致知,同时同步反之亦然。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制度,均复合对应人类自身认知认证成长阶段的方式方法予以建立和建设;认识理念清晰深广包容,社会制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泰民安;认识理念局限僵化极端,社会制度频繁动荡更新换代,民不聊生。 科学时代,人类经验知识(巨、具)细转型。与此同时:众多宗教哲学社团个人们,因尚未全面认识掌握自身追随信仰所具有的律法原理而无从协助科学科技健全理念和方法。科学社团个人们,亦未能融会贯通方方面面的实验验证,“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 *注10 地掌握人人共同具有的“宇宙统一场、粒子完满自旋、波粒完满二象性”等科学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完满自我信仰,及其阐明万事万物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的《自然规律原理》这把关键钥匙,而无从承上启下人类成长过程中积累丰厚的宗教哲学等重大信仰律法知识经验,无从智慧包容以身作则地为世界划时代敞开各自文明文化大门寻求为人共同发展利益前途中执我偏激碰撞的社团个人们,落实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特征意义的科学社会公德发展秩序制度。义无反思的年轻人类,紧紧随波逐流宇宙星系生生死死此起彼伏更新转换中结构日渐对立对抗的“死”类极端趋势,于人类社会宗教哲学科学乃至为人身心等观念行为彼此严重脱节对峙中,任凭为人感官局限的验证标准局限着科学社会理性融会贯通认知认证掌握科学完满信仰的成熟发展进程,任凭为人沿袭动物世界某类竞争意识习性地低级主导和破坏优秀民主理念互补互助的人性良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互补的大自然,任凭盲目发展的科技马达高速运转颠覆着宗教信仰化哲学理念化不断日益极端僵化的社会马车制度;人类的生命生活生存发展,时时刻刻面临着复合生存危机此起彼伏乃至全面爆发的灭顶之灾。 因此,健全科学包容完满的理念体系是人类挽救自身生死存亡的当务之急。本篇《自然规律原理》取长补短数学 “自然数和数集”、物理“频率结构和量”、化学“溶合和还原”等,在复合对应阐明零和等于零的科学公式们所具有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基础上,理清科学混沌应用混为一谈的守恒定律、宇宙常数,为“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常不变数、常变数集)”和“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常变数集)”,完爱因斯坦同时也是科学之人艰苦寻求建立的“宇宙统一场”及其科学完满体系建模 *注11 之梦,进而支持人类互联网构建包容完整的拓展程序,为地球人类走向和解共识共挽复合生存危机狂澜力劈时间捷径。 *注1、*注2、*注3: 法则一、法则二结合法则三: 例 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之“此”复合对应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之“彼”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即消失自身立场属性完全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之“彼”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例 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之“此”复合对应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之“彼”约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即约消失自身约立场属性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之“彼”约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例 3,“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任自“此”人或任自“此”人类团体,和,除其自身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任自“彼”人或任自“彼”人类团体,复合对应约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各自约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即其各自复合对应认知认证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约为“彼此相互”。 例 4,“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约和合)、四.A(约持恒)、四.B(约溶合)”中(任自“此A”之人或任自“此A”之人类团体,和,任自“此B”人或任自“此B”人类团体)各自,复合对应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中任自之“彼”立场属性,均在保持其各自约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完满和合)、二.A(完善持恒)、二.B(完美均融)”中任自之“彼”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注4: 世界各大宗教哲学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蕴含着古老完满的信仰法则,学习之人往往受自身融会贯通经验知识的局限而局限认识了解自身非自身文明文化信仰法则。完满的信仰法则同步于人类经验知识转型发展而发展。本文与时俱进的《自然规律原理》三大相辅相成法则,突出健全科学时代信仰法则,便利演绎科学经验知识。其中,为方便人们认识掌握法则三,如上述 *注1、*注2、*注3,部分举例同步法则一、法则二复合展现展开。 *注5 : 中国《易经》易变原理,详见,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三的一之 “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和,法则二的一“展现方4”“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同步反之)阴仪阳仪相生和合为太极”的“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 *注6: 中国的《道德经》之自然道法结合《易经》易变原理,详见,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三的一之“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和,法则二的一“展现方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仪)而抱阳(仪),(阴仪阳仪)冲气以为和”的“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 *注7: 东方源自印度佛教的密宗,详见,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三的一之 “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和,法则二的一“展现方8”“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各自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 *注8: 西方《圣经》的上帝法则,详见,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三的一之“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和,法则二的一“展现方 6”“圣父、圣灵、圣体三位一体”或“圣父、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格)一体”的“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及其各自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 *注9: 中东《古兰经》的阿拉律法,详见,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三的一之“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和,法则二的一“展现方 7”“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 *注10: “个性规律”共同具有的“共性原则”为“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如此的“共性原则”同时也是“个性规律”;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1: 纯数学没有物理“量”、“频率”和化学“溶合、还原”的支持无从健全自身(结构)建模,数理化全方位融会贯通才能健全并简化成为“科学完满结构体系建模”,详见法则二的一“展现式 1、展现式2、展现式3”。 法则一 . 原理基石“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同步复合( 恒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存在方式”和“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 同理古人 “格物致知”,为人一旦“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地融会贯通自身和他人人生经验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将全体人类认知认证,在(纵轴)整体宇宙自身划分、整合双趋向中,大道至简出古今中外完满原理共同蕴涵具有的,(横轴)一至四个(复合对应的)基础位格中一至六个(复合对应的)基础概念。《自然规律原理》同步人类经验知识转型发展,承上启下阐明:“同步复合对应相生产生频率 *注1 ,同步复合对应相生演进产生频率周期 *注2 ;宇宙结构万物按照“频率”排列组合宇宙生命位置,宇宙结构万物均为“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和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体系”的展现展开;籍此建立健全科学时代结构包容完整古今通用的原理(理念)基石——“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同步复合(恒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至“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法则一、法则二阐明,科学人类无法探测到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自身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步伐“同步复合更新相生演进”的任之“频率”。结合法则三,科学人类,1)能够通过下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任自“(有生有灭之)1”自身“相对静止坐标(即忽略不计相对静止坐标自身同步复合更新相生演进的‘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及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更新相生演进(展现展开)“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的“相对静止坐标系”,复合对应展现展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部分“1”之各自“频率、频率周期”、“1”们“频率、频率周期”;2)能够通过融会贯通“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有生有灭之)1相对静止坐标系”,复合对应认识了解“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各自的“(永生)绝对静止坐标”;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古今中外的“生命”和“循环”、中国古代的“相生”和“气”、科学的“互换”和“相互作用”等,均复合对应同理于现代化的“频率、频率周期”;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一.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格式化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 之宇宙整体生命三重同步完满复合恒新( 完善持恒划分完美均融整合相生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旋体系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 也称: “一〔N( 1 \\ n、0 )〕 之宇宙整体生命三重同步完满复合恒新 划分整合相生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旋体系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也称: “一〔N( 1 \\ n、0 )〕 之宇宙整体生命三重同步完满复合恒新 划分整合相生 演进存在方式。 简称: 一〔 N( 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或: 一〔 N( 1 \\ n、0 )〕。 或: 一 。 或: N 。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一{N〔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自然常变数量环节 \\ n 自然常变(数量环节们或数集量组)’〕、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0自然 完美均融 常不变数环节 }之宇宙整体生命三重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比例等量守恒换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变数集)自旋体系”;简称“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 *注2 ;简称“一完满自然数量”;或同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之“三重”,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各自“一重”成立;同时同步反之亦然。认识把握其中一重或两重,需认识把握其余一重或两重;否则人类认知认证无法全面理解平衡和合展现展开,许多矛盾问题由此产生。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 完美均融 常不变数环节 ”,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之体”方程式, 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等量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 , 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同步复合恒新等量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同时同步反之亦然。(详见法则二的一)。 在比例(恒新 ——永恒换新)等量守恒基础中,数理尚待建立健全的“一自然完满数”是宇宙唯一具有“自然完满常变数集”的“自然完满常不变数”;“N”,为“一比列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之简称“一自然完满常不变数”自身“比列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N〔(1 \\ n、0)〕”之组成内涵;故,“N”即是“一”。故,数均蕴涵量,量均蕴涵数。本文全篇同理。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上帝 “三位一体” *注3 法则中“{“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圣灵无形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 *注4 代表符号“十字架” *注5 中“一划” *注6 的“上帝道德结构完满有形圣体” *注7 ,也称“圣父(上帝)、圣灵、圣体三位一体” *注8 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 *注9 或“〔圣父(上帝)、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格)一体〕” *注10 及其代表符号“钉上耶稣 *注11 的十字架” *注12 的“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圣体和合为一道德结构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 *注13 )道德律法结构完满有形阿拉 *注14 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 *注15 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 *注16 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 *注17 中“(沿用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 *注18 )道德结构完满有形阿拉” *注19 ,“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 *注20 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 *注21 (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 *注22 蕴涵)完美理解玄灵 *注23 和合为一道德结构律法包容完满有形阿拉” *注24 ;密宗“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 *注25 女 *注26 双身为一佛法圆满旋转三身佛” *注27 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 *注28 中“旋转一划” *注29 的“男身佛” *注30 ,“男身佛”自身“本位复合对应男 *注31 女 *注32 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 *注33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 *注34 太极 *注35 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阴阳球” *注36 中“阳太极” *注37 ,“阳太极”自身“本位复合对应阴仪 *注38 阳仪 *注39 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 *注40 ;《道德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 *注41 阳 *注42 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 *注43 生二 *注44 ”的“(阴阳)二”中之“阳道” *注45 ,结合《易经》,“阳道”也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 *注46 负阴(仪) *注47 而抱阳(仪) *注48 ,(阴仪阳仪)冲气以为和” *注49 的“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包容完满三一之道” *注50 ;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完满)共性”、“(完满)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宇宙统一场、粒子完满自旋;波粒完满二象性等; …… *注1 : 详见法则二的一原理展现式们各自。其中,“恒新( 完善持恒划分完美均融整合)相生和合演进”之 “三重”彼此如何“完满复合”的进一步阐明。即“三重”的复合对应关系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完善持恒划分”之“一重”,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完美均融整合”之“一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转换)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和合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和合 完满”之“一重”;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故,“三重”为“二重和合的三重”,而非“三重之和合”。 结合法则三,本文原理概念均为复合对应概念,其中,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 ”自身“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体系”,则应阐明“恒新( 完善持恒划分完美均融整合)相生和合演进”;因 “恒新( 完善持恒划分完美均融整合)相生和合演进”体现本概念自身的“完满 恒新 整合趋势”, 因此需要体现本概念“完满 恒新 划分趋势”的“同时同步反之亦然”予以补充健全。否则参见法则二, “恒新 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包括“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因此避免重复使用“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本文其他概念原理同理。不复阐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包含“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二.B、三、四.A、四.B” 。 *注2: 数学自然数及其正、负数和数集尚未融会贯通物理化学等学科建立健全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常不变数”及其“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常变数集N”。 *注3至*注15: 其中 *注3,“三位一体”法则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各自均复合对应展现展开,详见本章节三和法则三。故此“三位一体”往往非彼“三位一体”内容,此“十字架”往往非彼“十字架”内容。则在*注3基础上: 其中 *注4,《圣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上帝圣体道德结构法则完满有形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上帝圣灵无形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和“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 其中, *注5“十字架”代表内容非*注9和*注12“十字架”代表的内容。敬请参见法则二,圣子基督代表完满信仰的同时也代表的全体“宇宙局部组成环节存在方式”之“子”,全体“子”完善持恒为*注9“十字架”中的“圣体”,故*注9“十字架”内容包涵钉在*注12上的*注11基督;*注9“十字架”和*注12“十字架”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在“三位一体”基础上,掌握完满信仰的基督自然而然站在自身完满的上帝立场属性阐明上帝律法,基督钉在十字架上代人类承受苦难同时也寓意着上帝承担了所有的苦难,因此人类不要被苦难压倒,而要从苦难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成长。 其中, *注4中*注6和*注7的“上帝圣体道德结构完满有形”之“圣体”非*注8、*注9、*注10、*注11、*注12中的“圣体”,*注8、*注9中的“圣体”和*注10、*注11、*注12中的“圣体”为彼此相互。同理,*注4中“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上帝圣灵无形”非*注8至*注12中的“圣灵”,*注8、*注9中的“圣灵”和*注10、*注11、*注12中的“圣灵”为彼此相互。*注8至*注12中的“上帝”为注4中的“上帝圣体道德结构完满有形”。 其中, *注7“上帝圣体道德结构完满有形”的“有形”指的是“上帝”自身“道德结构体系”,故此“有形”非边际可量之“形”也。 *注13至*注24: 同理于 *注3至*注12。 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和合为人(或家庭、或社会等乃至阿拉)”,象征、蕴涵和寓意真理及其律法;这和基督教“十字架”、密宗“三身佛”、《易经》“阴阳球”等符号画符彼此方式方法异曲同工。鉴于《古兰经》具有溶教义于日常生活之特色,故其教义的影响力、僵化度均根深蒂固。这也是伊斯兰信徒视摧毁他们的着装摧毁他们的社会制度等同摧毁他们的信仰及其律法一般,保卫他们的传统着装保卫他们的社会制度即是保卫他们的信仰及其律法。因此,西方社会不要简单地摧毁伊斯兰社会的风俗制度,而应在掌握自身上帝信仰及其律法、健全科学理念体系基础上,和伊斯兰的阿拉信仰及其律法彼此进行重复沟通,以求矛盾对立的双方走向全面和解和共识。 *注25至*注33: 同理于 *注3至*注12。 *注34至*注40: 同理于 *注3至*注12。 《易经》全体概念均为复合对应概念,例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中的“两仪”,“两仪”既代表“太极”自身“划分、整合”的两个趋势,也代表“太极”自身两半个“(完美)阴仪、(完善)阳仪”的组成身子,”四象”既代表这四大特征,也代表宇宙局部万物之卦各自趋向性的四大约特征。人除上述四大约特征外,还具备生学“太极”理解平衡和合做人做事,死学“无极”放下一切分别意识,回归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极”之“两仪”特征。敬请详见法则二的二.3和法则二的三.《自然人类发展简史》。 *注41至*注50: 同理于 *注3至*注12。 其中 *注46至*注49敬请详见法则二的一和二。 结合法则二,《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原理,清晰具细地阐明了“本位复合对应阴阳和合为一结构包容完满之道”。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从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全体(宇宙局部个体)1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同步(一重)完善持恒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之体 ‘1环节 \\ n环节’ ”。 简称:宇宙生命一重同步完善持恒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之体“ 1环节 \\ n环节” 。 或, 1 环节 \\ n 环节。 *注1 或 , 1 \\ n 。 *注2 或, … \\3 nx ' 环节 \\ 2 nx ' 环节 \\ 1 nx ' 环节 \\ 1nx环节 \\ 2nx环节 \\ 3nx环节 \\… 。 *注3 或, …\\ 3 nx ' \\ 2 nx ' \\ 1 nx ' \\ 1nx \\ 2nx \\ 3nx \\… 。 *注4 或, … \\3 nx ' 组 \\ 2 nx ' 组 \\ 1 nx ' 组 \\ 1 nx 组 \\ 2 nx 组 \\ 3 nx 组 \\… 。 ……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宇宙生命一重同步完善持恒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二分之一比例等量守恒换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变数集)‘1自然常变数量环节 \\ n自然常变(数量环节们、数集量)’之体”。简称:“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之体”〔包含化学“(完善)还原”等在内〕;或同上。换言之,结合物理“量”,“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由数学除“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自然数量“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自然数量”完善持恒组成。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自身,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复合的)常变数集‘1 \\ n’之体”。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之体”,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环节”,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等量划分整合相生互换演进彼此;故,“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之体”,为等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环节”的“数理方程式”。人类整体团体个人从各自不同位置角度界面功能作用展现展开的全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数理方程式”,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1 \\ n”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全体“数理方程式”的代表式。 结合法则二的二,构成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数量集结构)1 \\ n”的数学“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自然”之“数”虽可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范畴无限生生死死“巨、具”划分,但若结合“量”之运算,就要寻求“量”不重复计算方式方法。鉴于科学物理尚未认知认证“共性粒子”和个性粒子”之别,法则二的二.3和法则三可共同阐明,“共性粒子”和“个性粒子”复合对应,前者具有未展现展开的负数量或负数量集存在特征,后者具有展现展开的正数量或正数量集存在特征。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 “{ 〔 圣父(上帝)、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格)一体 〕 ”之“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圣体和合为一道德结构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中“圣体(籍由可无限分化的圣饼喻示)”,也称“道德秩序之体完善平衡”;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为一道德律法结构包容完满有形阿拉”中“(沿用星和男性白色传统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中“男身佛”;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中的“阳仪”,也称“ 完善持恒的四象(或八卦、或 ……乃至阴阳无穷对应卦)各自 ”;《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的“阳(仪)”;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完善持恒之)共性”、“(完善持恒之)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全体个性时空容层场粒子一体完善持恒共同繁荣张力秩序;波粒完善持恒二象性; …… *注1、*注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 二 .A ”代表式。其中符号 \\ 代表 “完善持恒”。 *注3、*注4: 代表全体正、负数序列。符号 \\ 代表 “约持恒”。…代表等至“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其中,数学全体正、负数各自位居下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正、负数完善持恒为本概念“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结合下述“原理法则三”,“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之零非“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正、负数的分界线,除“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零自然数”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自然数”各自的“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要素”决定其各自同时同步保持(和、或)转换的正、负、正负和合自然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善持恒的全体1(宇宙局部个体)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 简称:宇宙生命一重同步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 或,零环节。 或,零、 0。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宇宙生命一重同步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二分之一比例等量守恒换新)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不变数)环节”(包含数学“0自然数”、物理“量”、化学“(完美的)溶合”等在内)。简称“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 完美均融 常不变数环节 ”;或同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自身,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一重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 完美均融(复合的) 常不变数环节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 完美均融 常不变数环节 ”,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之体”方程式, 在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等量划分整合相生互换演进彼此 ,这是数学模糊运用它们之间等号仍然成立的原因 *注 。 结合法则一的 原理基石图示, 在物理比例恒新(永恒换新)等量守恒基础上,数学 “零自然数环节”是宇宙唯一自身不具划分“自然数集”结构的“自然完美常不变数环节”;但“零自然完美常不变数环节”复合对应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自身“ 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环节组成结构 ”、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等于零的数学公式”自身“恒新等量守恒互换的环节组成结构”、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深广完美均融的环节组成结构”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 “圣父(上帝)、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格)一体”之“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圣体和合为一道德结构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中“(完美理解的)圣灵”;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为一道德律法结构包容完满有形阿拉”中“(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圆满旋转三身佛”中“女身佛”;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中的“阴仪”;《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道法自然结构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的“阴(仪)”;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 完美均融 之)共性”、“( 完美均融 之)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完美均融零共性时空容层重心引力场;非波粒二象性的共性记忆 “基元”,“零基元”身为下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宇宙局部波粒二象性”各自完美均融的共性记忆之根,植根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 *注: 教育体系和科学工作者们基于实用使用零和等于零的方程式们,但不了解“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零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等于零的方程式们各自所具有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哲学《本体论》和科学发展至今的量子学说等也均未将,未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而无从)方式方法格式化的西方“(完满)零虚无”,和,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格式化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宇宙(完满)统一(体系)场”自身半个完美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无结构时空容层记忆场)环节”之“(完美)零虚无”,彼此区别认识。即此“零”非彼“零”也。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之宇宙局部个体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旋环节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 也称: “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之宇宙局部个体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旋环节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也称: “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之宇宙局部个体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简称: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或,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1 〔 n ( nx组系列、nx ' 系列 )〕。 或, 1 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 或, 1环节。 或, 1 。 也称,基础本位 *注2 “ 1 ( nx组、nx ' 环节 ) ”、 “ 1 ( nx组、nx ') ”。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1〔n(nx自然常变数集量组系列、nx ' 自然常变数量环节系列)〕之宇宙局部个体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比例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换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变数集)环节 ”(包含数学除零自然数外任“1自然数”及其物理“量”在内)。简称:“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 ”;简称“1自然数量”;或同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之“三重”,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四.B”各自“一重”而成立;同时同步反之亦然。认识和把握其中一重或两重,需认识和把握其余一重或两重;否则人类认知认证无法约全面理解平衡和合展现展开其各自,许多矛盾问题由此产生。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持恒常变数集nx组”,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溶合常变数(或数集)nx'环节”,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详见法则二的二.3)。 上述中此 “n自然常变数量环节们”,或此“n自然常变数集量”,或此“n之(nx数集组系列、nx' 环节 系列)自然常变数集量 ”,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此“1自然常变数量环节”简称此“1”,从其自身做为宇宙局部个体基础本位组成存在方式之此“1(nx数集组、nx '环节 )自然常变数集量环节 ”立场属性出发,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 ↔ 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其半个完善持恒组成身子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的,“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 拓展 数集n”;“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零、0”为此“1”自身另半个 完美均融 组成身子;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为此“1”自身根本完满组成身子,其完整表达式为“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 一〔 N(1 \\ n、0)〕” *注3 ,或 “1 〔 n ( nx组系列、nx ' 环节系列 )〕 …一〔N(1 \\ n、0)〕” *注4 ;上述各自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故,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n(nx组系列、nx '环节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在形式上虽然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近似,但此“n数量们”或彼“n数量们”、此“n数集量”或彼“n数集量”、此“n(nx数集组系列、nx '环节 系列) ”或彼“n(nx数集组系列、nx '环节 系列) ”,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此“1自然常变数量环节”的此“自然拓展常变(数量环节们、数集量)n”;故,此n或彼n非此1或彼1;此(nx组、nx ' )或彼( nx组、nx ' )各自约和合为此本位 1或彼本位1;此1或彼1同步于此(nx组系列、nx ' 系列)或彼( nx组系列、nx ' 系列)发展而发展,故此 1或彼1为其自身发展1之展现展开“本位(窗口)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1,均为除“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零自然数量”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自然数量”中,任“1自然(整)数量”,或任“1(nx组、nx'环节)数量集”、“1(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1〔n(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们及其方程式各自。 结合法则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n(nx组自然数量集系列、nx ' 自然数量系列)〕 ”,1)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具备,(“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此或彼任“nx1自然数量”,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或彼任“nx'1自然数量)的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 “{〔圣父(上帝)、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格)一体〕之上帝”之“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圣体和合为一道德结构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格)一体上帝”中的“圣子” *注5 ,“圣子”代表全体“宇宙局部(子)环节组成存在方式”,任自之“子”均同理为“本位复合对应灵魂身体约和合为1道德结构法则约包容三位(格约)一体之子”,简称“三位(约)一体”;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包容完满有形阿拉”中的“被造物” *注6 ,也称“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约理解灵魂约和合为1道德律法结构约包容被造物”之人、家庭、社会等各自;密宗“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中“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为1佛法结构约包容旋转三身佛”;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中“本位复合对应阴阳(约和合为1卦数结构之理约包容)球”之“人、事、物”等各自, 简称“阴阳(和合卦)球” ;《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道法自然结构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也称“万物”各自的“负阴(仪)而抱阳(仪),(阴阳)冲气以(约)为和” *注 7 的“本位复合对应阴阳和合道法自然结构约包容三一之道” 中的“阳(仪)”;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 “(复合对应拥挤侠义之)共性”、“(执我之)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粒子(约)自旋;波粒(约)二象性; …… *注1: 详见法则二的一和二原理展现式们各自。其中,“更新(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和合演进”之“三重”彼此如何“约复合”的进一步阐明。即“三重”约复合对应关系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nx组约持恒划分”之“一重”,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nx'约溶合整合”之“一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约转换)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约和合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nx组、nx'环节)约和合”之“一重”;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故,“三重”为“二重和合的三重”,而非“三重之和合”。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为(整体相应同体相对之)相应相对独立统一独自特有的宇宙生命(频率)位置存在方式及其存在关系。 *注2: 无序列展开称为“基础本位”。 *注3: 符号 ↔ ,代表 “同步复合(更新、更新和恒新、恒新)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本处代表“同步复合(更新和恒新)相生演进彼此”。 *注4: 符号 …,代表“等至”。 *注5: 圣子基督有别于盲目生存的常人,他融会贯通了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掌握了正确信仰,从而能够站在为人自身的上帝根本立场属性,阐明“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的上帝律法。 *注6: 《古兰经》阐明先知们各自为掌握正确信仰者,因此,《古兰经》说基督为先知。《圣经》则在“三位一体”基础上阐明,掌握并代表正确信仰的基督自然而然站自身完满上帝的立场属性阐明上帝的法则。因此二者不矛盾。 *注7: 敬请详见法则二的一和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从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和约溶合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 nx' 环节(系列)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1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们,同步(一重)约持恒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之 nx组 ”及其系列。 简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们之 nx组 系列。 或, nx组 及其系列 。 或, …… \\ 3 nx ' 环节 \\ 2 nx ' 环节 \\ 1 nx ' 环节 \\ 1nx环节 \\ 2nx环节 \\ 3nx环节 \\ …… , *注1 。 或, …… \\ 3 nx ' \\ 2 nx ' \\ 1 nx ' \\ 1nx \\ 2nx \\ 3nx \\ …… 。 或, …… \\ 3 nx ' 组 \\ 2 nx ' 组 \\ 1 nx ' 组 \\ 1 nx 组 \\ 2 nx 组 \\ 3 nx 组 \\ …… , *注2 。 也称,基础本位 nx组 *注3 。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宇宙生命一重同步约持恒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比例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换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变数集)nx之组” 及其系列 (包含数学除零自然数外任 “1组自然数”、物理“量”、化学“还原”在内等)。简称:“一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持恒常变数集nx组”;或同上。 此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是“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n(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自身,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持恒(复合的)常变数集组”及其方程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持恒常变数集nx组”,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溶合常变数(或数集)nx'环节”,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约等量互换演进彼此。 结合法则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自然数集量nx组”中“nx1自然数量”们各自,1)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具备,{“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1〔n(nx组自然数量集系列、nx'自然数量系列)〕,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或彼“nx'1自然数量”}的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2)均为“1自然数量(整数)”们各自,或“1(nx1组、nx'1环节)数量集”、“1(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1〔n(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们及其方程式们各自。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本位复合对应灵魂身体约和合为 1道德结构法则约包容三位(格约)一体之子”中“约平衡的道德秩序之体”;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灵魂约理解约和合为1道德律法结构约包容被造物”中(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秩序”;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为1佛法结构约包容旋转三身佛”中“男身佛”;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阴阳(约和合为1卦数结构之理约包容)球”中之“阳(卦数)”;《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阳和合道法自然结构约包容三一之道”中的“阳之道”;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约持恒)共性”、“(约持恒)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 1组个性时空容层场粒子们约持恒共同繁荣张力秩序;波粒约持恒二象性; ……。 *注1: 符号 ……之“等”, 代表系列。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的“组”概念为开放式“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结构)”。若以“宇宙局部个体组成环节”为“组”概念,则此类“组”非“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概念,而是“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结构)环节”概念。 *注2: “ 1nx ' 组”为“ 1约溶合 nx '环节们约持恒 1 nx 组”,“ 2 nx ' 组 ”、“ 3 nx ' 组 ”系列各自同理。 “ 1nx 组”为“ 1约 持恒 nx 环节们约持恒 1 nx 组”,“ 1 nx 组 ”、“ 3 nx 组 ”系列各自同理。 *注3: 在无序列展开称为“基础本位”基础上,任两或两以上 “ 1约溶合 nx '环节们”约持恒任两或两以上 “ 1约溶合 nx '环节们”,亦为基础本位。 “ 组”系列各自同理。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约持恒的 nx 组 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们,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约溶合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 nx ' 环节”及其系列。 简称: nx ' 环节及其系列。 或, nx ' 及其系列。 也称,基础本位 nx ' 。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数理领域: “宇宙生命一重同步约溶合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比例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换新)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自然常变数集)nx ' 环节”(包含数学除零自然数外任“1自然数”、物理“量”、化学“溶合”在内等)。简称:“一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溶合常变数nx ' 环节”;或同上。 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是“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n(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自身,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另“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溶合(复合的)常变数nx'环节”。 同理于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 约持恒 常变数集方程式之 nx组”,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二分之一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约溶合常变数nx'环节”,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约等量互换演进彼此。 结合法则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任“nx'1自然数量环节”,1)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具备,{“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任“1〔n(nx组自然数量集系列、nx'自然数量系列)〕,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此或彼任“nx1自然数量”}的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正亦然。2)为此任“1自然(整)数量”,或“1(nx组、nx'环节)数量集”、“1(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1〔n(nx组系列、nx'环节系列)〕数量集”们及其方程式们各自。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宗教领域:《圣经》“本位复合对应灵魂身体约和合为 1道德结构法则约包容三位(格约)一体之子”中“灵魂约理解”;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秩序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灵魂约理解约和合为1道德律法结构约包容被造物”中“(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灵魂约理解”;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为1佛法结构约包容旋转三身佛”中“女身佛”;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哲学领域:中国《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阴阳(约和合为1卦数之理结构约包容)球”中之“阴(卦数)”;《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阳和合道法自然结构约包容三一之道”中的“阴之道”;西方“本体”,尚待复合对应建立健全的“(约溶合)共性”、“(约溶合)个性”;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领域尚待建立健全的:约溶合共性时空容层重心引力场;波粒约溶合二象性; …… 原理基石图示注释 〔 结合参见本录像中 人类不同文明文化信仰学科各自蕴涵上述“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的“三位一体”原理代表符号及其科学模式化的三对演示图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四.A”复合对应为开放型结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四.B”复合对应为闭合O型结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三”复合对应为闭合体系型结构; 二.未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而未)方式方法格式化 即,《自然规律原理》 “无人类语言可以形容和阐述的宇宙完满生命态”、中国《易经》“无极”、《圣经》“上帝无形”、《古兰经》“无形安拉”、《佛经》“涅槃”等,均名称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 三.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 法则一的一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和法则一的二结合法则三: 位一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自然规律原理》“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易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 *注1 ;密宗“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 *注2 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 *注3 ;《道德经》结合《易经》,“道”之“一生二 *注4 ,二生三 *注5 ”或“万物负阴而抱阳” *注6 的“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 *注7 ;《圣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 *注8 、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 *注9 ;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 *注10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演进展现展开自身: 位二 ——从人类独自特有(生命频率结构)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异曲同工格式化的,{《自然规律原理》位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法则一的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 “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 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详见法则三);《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的“阳太极” *注11 , 以及“阳太极”自身“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 *注12 ;密宗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中“一划”之“男性佛” *注13 ,“男性佛”自身“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 *注14 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 *注15 ; 《道德经》结合《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的“(阴阳之)二”中的“阳之道” *注16 ,或“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抱阳之道” *注17 ,其“阳道”或“抱阳之道”也称“道生一,一生二 *注18 ,二生三 *注19 ,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仪)而抱阳(仪) *注20 ,(阴仪阳仪)冲气以为和” *注21 的“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 *注22 ;《圣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一划” *注23 之“道德结构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 *注24 ,也称“圣父、圣灵、圣体三位一体” *注25 或“圣父、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一体” *注26 ,也称“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 *注27 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 *注28 ;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中“(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道德结构完满有形阿拉” *注29 ,及其“(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道德结构有形阿拉”自身“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 *注30 }等; 和, 位三 ——未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而无从方式方法格式同时名称异曲同工的,〔《自然规律原理》位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法则一的二.“无人类语言可以形容和阐述的宇宙完满生命态”;《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的“阴无极” *注31 ;密宗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合“旋转十字架”中“另一划”的“女性佛” *注32 ,也称“寂灭” *注33 、“涅槃” *注34 等; 《道德经》结合《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的“(阴阳之)二”中“阴之道” *注35 ,或“万物负阴而抱阳”中“负阴之道” *注36 ;《圣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另一划” *注37 之“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 *注38 ;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中“(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 *注39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三位,即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三位”,在保持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即上述三位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为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之源。 *注1、*注11、*注12、*注31: 《易经》之例结合法则三,其中: 1)*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的“大恒阴阳球”内涵非*注12此位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的“太极阴阳球”内涵。 *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自身,及其中此位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注11“阳”之*注12“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和此位三*注31“阴无极”各自,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其中,*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阴阳球”中*注11此位二之“阳太极”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注12此位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之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即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注31此位三“阴无极”的“阴”和“无极”各自同理。 *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注12此位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彼位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的立场属性;则,*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阴阳球”中,*注11此位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阳太极”非彼位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阳仪”,*注31的此位三“阴无极”非“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阴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的“阴仪”在科学领域为“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自然数量环节”之“零”,众多科学工作者将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此位三*注31“阴无极”和彼位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中彼位三“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的“零”混为一谈。 2)*注1此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的“三位”各自和彼位一*注1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结构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自身复合对应彼位二之“划分趋势”、彼位三之“整合趋势”的“三位”各自,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 故,将“同一事物具有不同名称及其不同展现展开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翻译成为彼此相互,对“不同事物具有同一名称”彼此相互进行区别对待,对人类不同文明文化学科信仰走向和解共识意义重大。 *注2、*注3、*注13至注15、*注32至*注34: 密宗之例结合法则三同理于, *注1、*注11、*注12、*注31。 其中, *注3内涵非*注15 内涵。 *注4至*注7、*注16至*注22、*注35、*注36: 《道德经》之例结合法则三同理于, *注1、*注11、*注12、*注31。 其中, *注4之“二”非*注18之“二”;*注5之“三”非*注19之“三”;*注6之“万物负阴而抱阳”非*注20之“万物负阴而抱阳”。*注21为“(结构之)道原理”,详见法则二的一和二。 *注8、*注9、*注23至*注28、*注37、*注38: 《圣经》之例结合法则三同理于, *注1、*注11、*注12、*注31。 其中, *注9内涵非*注28内涵。*注26包涵*注25。 * 注10、*注29、*注30、*注39: 《古兰经》之例结合法则三同理于, *注1、*注11、*注12、*注31。 《古兰经》虽未明确使用“三位一体”称谓,但伊斯兰教沿用男白女黑传统服装等为符号,和基督教“十字架”异曲同工地蕴涵着完满信仰及其完满律法。 世界各地古老文明文化中蕴涵的 “三位一体”原理均复合对应展现展开,故此“三位一体”或非彼“三位一体”,结合法则一和法则二,详见本法则三的注释之例及其全篇有关法则三之例。 法则二.通过 “同步复合对应相生产生频率”,“同步复合对应相生演进产生频率周期”,科学结构原理化展现展开“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步(一体)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健全科学建模。 通过 “同步复合对应相生产生频率”,“同步复合对应相生演进产生频率周期”,科学原理化展现展开法则一中“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完满三位一体”之“位二”,即包括《自然人类简史》在内,“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零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环节和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体系”化的,“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步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 为突出原理,法则二采用法则一原理基石中的简称予以展现和展开。 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异曲同工格式化的: 一.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同步(一体)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 (有些公式在这里不能正常显示,敬请详见附件) 展现式 1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各自,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宇宙生命立场属性同时, 从其个各自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出发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更新、更新 ↔ 恒新 )深广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各自,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生命(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善持恒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横向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 \\ )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异曲同工的,……〕,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生命 (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美均融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同时同步,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一体)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 )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完善持恒( \\ )之体 一 ┌──────────────┚ N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完美均融零环节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于零量的) 二分之一 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自然完善持恒 ( \\ ) 常变数集方程式 一之比列恒新等量守 ┌─────────────────── ─ ─ ─ ┚ N之 比列恒新等量守 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 二分之一 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 0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比例更新概率化 比例更新概率化 约等量似守恒 \\ 约等量似守恒 自然常变数或 自然常变数们或 自然常变数集1 自然常变数集n 一之比列恒新等量守 ┌──────────────────┚ N之 比列恒新 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 二分之一 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0常不变数 等量守恒自然 完满常变数集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1自然数量 \\ n自然数量 一自然数量 ┌──────────────┚ N自然数集量 0 自然数量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自然规律原理》代表式 , 1 \\ n 一 ┌─────────┚ N 0 同时同步反之: 1 \\ n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1自然数量 \\ n自然数量 一自然数量 ┌──────────────┚ N自然数集量 0 自然数量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比例更新概率化 比例更新概率化 约等量似守恒 \\ 约等量似守恒 自然常变数或 自然常变数们或 自然常变数集1 自然常变数集n 一之比列恒新等量守 ┌──────────────────┚ N之 比列恒新 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 二分之一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0常不变数 等量守恒自然 完满常变数集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于零量的) 二分之一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自然完善持恒 ( \\ ) 常变数集方程式 一之比列恒新等量守 ┌─────────────────── ─ ─ ─ ┚ N之 比列恒新等量守 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 二分之一比列恒新等量守恒 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 0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完善持恒( \\ )之体 一 ┌──────────────┚ N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完美均融零环节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各自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同时, 从其自身宇宙生命完满立场属性出发 ,生命(自身)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纵向 )至,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复合(恒新 ↔ 更新 )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 ”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 展现式 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之任“ 1 ”,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宇宙生命立场属性同时, 从其自身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出发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深广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纵向 ┌┘ )至,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1组 ”系列,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 ' 1 ”系列)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 )同时、同步复合(更新、更新 ↔ 恒新 )深广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至,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 1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全体“ nx1组 ”中此全体“ nx1 ”,以及“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全体“ nx ' 1 ”,共同约持恒的)此“ n ”,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生命(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善持恒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横向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 \\ )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此“ 1 ”,和,此“ n ”〕,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生命 (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美均融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同时,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一体)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 ) 至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nx1 组 … nx2 组 … nx3 组 … 1 \\ ┌─────┘ \\ ┌─────┘ \\ ┌─────┘ \\ … nx ' 1 … nx ' 2 … nx ' 3 …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1 \\ n 一 ┌───────┚ N 0 同时同步反之: 1 \\ n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nx1 组 … nx2 组 … nx3 组 … 1 \\ ┌─────┘ \\ ┌─────┘ \\ ┌─────┘ \\ … nx ' 1 … nx ' 2 … nx ' 3 …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各自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同时, 从其自身宇宙生命完满立场属性出发 ,生命(自身)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纵向 )至,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复合(恒新 ↔ 更新 )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 {〔(一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1组 ”系列,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 ' 1 ”系列)各自 (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四.B”此“ n ”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 1〔n(nx1组、nx ' 1 )〕 ”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纵向 ┌┘ 、横向﹨ )同时、同步(一体)复合更新聚向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 ┌┘ )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 1〔n(nx组系列、nx ' 1系列 )〕之 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注1 (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 1 ” *注2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本式为物理 “粒子局部个体自旋”至“粒子完满自旋”,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它阐明: 包括人类整体、人类团体、个人各自在内,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粒子”均从各自“1〔n(nx组系列、nx ' 系列)〕三重约复合粒子自旋环节 ”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展现展开至其各自共同具有的完满自我“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三重完满复合粒子自旋体系”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有人会问你也自旋我也自旋,这个世界不乱套了?非也,结合法则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之人人在保持自身此“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彼“约持恒(持以之平衡)个性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组”中彼“nx张力粒子组成环节”们各自;则,(“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彼“约持恒(持以之平衡)个性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组”系列,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彼“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粒子引力场nx ' ”系列),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彼“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至其自身两半个完善完美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持以之平衡)个性共同繁荣张力秩序1 \\ n”,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零基元场” 〕,至其自身完满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三重完满复合粒子自旋体系”;同时同步反正亦然。 故人类整体、人类全体团体个人,即可其各自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寻求各自共同具有的根本完满存在道理,也可从其各自共同具有的立场属性出发寻求共同根本完满的存在道理。 *注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 1 ”为“(约溶合) 1 ”;结合法则三,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约溶合) 1 ”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彼“(约持恒) 1 ”。在法则三复合对应基础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约溶合) 1 ”呈现物理“重心引力秩序和重心引力场”特性,“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彼“(约持恒) 1 ”呈现物理“张力秩序和张力场”特性。 展现式 3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任“ nx1组 ”,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宇宙生命立场属性同时,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转换自身宇宙生命立场属性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 此 “nx ' 1组” *注1 ,和,此“nx1组 ” *注2 )各自,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横向﹨)同时、同步(一体)约持恒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此“ nx ' 1组﹨nx1组 ”〕同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 1组﹨nx1组 ”,从其自身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出发、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更新 ↔ 恒新 )深广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此“ 全体1nx ' 组 ” *注3 ,和,此“ 全体1nx组 ” *注4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此“ 全体1nx ' ” *注5 ,和,此“ 全体1nx ” *注6 )〕,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生命(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善持恒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横向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组 \\ 全体 1nx组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 全体 1nx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完善持恒 ( \\ )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 全体1nx ' 组 ”各自,和,“ 全体1nx组 ”各自〕,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 全体1nx ' ”各自,和,“ 全体1nx ”各自),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生命 (一重)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同步(一体)完美均融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同时同步,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组 \\ 全体 1nx组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 全体 1nx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和,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一体) 完满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 )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3 nx ' \\ 2 nx ' \\ 1 nx ' \\ 1nx \\ 2nx \\ 3nx \\…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全体 1 nx '组 \\ 全体1 nx组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全体 1 nx ' \\ 全体1 nx 一 ┌───────────────┚ N 0 同时同步反之: 全体 1 nx ' \\ 全体1 nx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全体 1 nx '组 \\ 全体1 nx组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3 nx ' \\ 2 nx ' \\ 1 nx ' \\ 1nx \\ 2nx \\ 3nx \\… 一 ┌──────────────────────────────┚ N 0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 在自然而然相应仿照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 nx1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 nx '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nx '组 ”,和,“全体“ 1nx组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nx ' ”,和,“全体“ 1nx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各自宇宙生命位置角度界面立场属性同时, 从其自身宇宙生命完满立场属性出发 ,生命(自身)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纵向 )至,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组 \\ 全体 1nx组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1nx ' \\ 全体 1nx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和 , 一重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各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 (纵向 )同时、同步复合(恒新 ↔ 更新 )聚向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 1组 ”系列,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1组 ”系列)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 1组﹨nx1组 ”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0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横向﹨)同时、同步(一体)复合更新聚向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横向﹨),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 1组﹨nx1组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1组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 1组”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 1约溶合nx ' 环节们约持恒nx ' 1 组”。 *注2: “ 1约持恒nx环节们约持恒nx1组”。 *注3: 全体 “1约溶合nx ' 环节们约持恒1nx组”。 *注4: 全体 “1约持恒nx环节们约持恒1nx组”。 *注5: 全体 “1约溶合nx ' 环节”。 *注6: 全体 “1约持恒nx环节”。 展现式 4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阴仪’中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之‘ 约阴、约阳、约阴约阳约和合 ’,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阳仪 ’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同步一重完善持恒 (横向 \\ )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 阳仪 ’” *注1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全体 1 之( 约阴、约阳、约阴约阳约和合 )’之‘ 阳仪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阴仪 ’” *注2 ;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整体相应 *注3 同体相对 *注4 、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注5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 太极 〔 N之(阴仪、阳)仪 〕 和合完满自旋球体系) ” *注6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7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全体(约阴、约阳、约阴约阳约和合) 完善持恒( \\ ) 阳仪 一 太极 ┌───────────────────┘ N 之阴阳和合完满自旋球体系 完美均融 阴仪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类推阴阳卦无限对应具细划分;(同时同步反之)阴(仪)阳(仪)相生和合相抱为太极” *注8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太极六十四卦序图;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阳。 *注2; 阴。 *注3、*注4: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同体相对。以下全篇同理。 *注5: 和合相抱。 *注6: 阴阳相生和合相抱为太极。 *注7: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类推阴阳卦无限对应具细划分。 *注8: 本展现式展现顺序为“阴(仪)阳(仪)相生和合相抱为太极;(同时同步反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类推阴阳卦无限对应具细划分”。 展现式 5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阴 ’中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 *注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之‘ 三(亦或三生的宇宙局部万物) ’,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阳 ’范畴 *注2 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同步一重完善持恒 (横向 \\ )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 阳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全体 1 之‘ 三(亦或三生的宇宙局部万物)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阴 ’”;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注3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 N之( 阴阳)冲气为和完满自旋道法 〕 ” *注4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5 。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全体 1之三(亦或三生的全体宇宙局部万物) 完善持恒( \\ )二中之阳(仪) 一 ┌─────────────────────┘ N 之阴阳冲气为和的完满自旋道法 二中完美均融之阴(仪)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道德经》原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6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注 1: 负阴。 *注2 ; 抱阳。 *注3: 冲气以为和。 *注4: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5: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注6: 结合中国《易经》原理,本展现式顺序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仪阳仪)冲气以为和;(同时同步反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展现式 6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圣灵 ’中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之子 ’,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圣体 (可无限分割的圣饼)’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同步一重完善持恒 (横向 \\ )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 圣体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的全体 1之子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圣灵 ’”;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唯一“ 上帝〔N之( 圣体、圣灵 )〕 三位一体完满自旋道德体系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全体 1之子完善持恒( \\ ) 圣体 唯一上帝 ┌────────────────┘ N 之三位一体完满自旋道德体系 完美理解的圣灵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圣父、圣灵、圣体三位一体 *注1 之上帝”;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圣父、圣灵(和圣体)、圣子 *注2 三位(格)一体之上帝”;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基督教本位完满十字架;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注1蕴涵*注2。 圣子基督在代表宇宙局部组成存在环节同时。亦代表融会贯通万事万物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掌握正确信仰之人,从而圣子基督能够站在自身“三位完满一体 ”立场属性引导人类悟性发展。 展现式 7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美(均融)理解玄灵 ’中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包括人类自身或全体人类社团或人类人人在内的)全体 1 之‘ 受造物 ’,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完善(持恒)道德秩序 ’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同步一重完善持恒 (横向 \\ )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 完善(持恒)道德秩序 ’” *注1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的全体 1 之 受造物 ’,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完美(均融)理解玄灵 ’” *注2 ;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唯一“ 阿拉{N之〔完善(持恒)的全体1之受造物 、 完美(均融)理解玄灵〕} 完满自旋道德律法体系 ” *注3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星和男性白色传统长袍彰显) 全体1之受造物完善持恒( \\ )道德秩序 唯一阿拉 ┌─────────────────────┘ N 之完满自旋道德律法体系 (月和 女性黒色传统罩袍蕴涵) 完美理解的玄灵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注3: 同理于《圣经》“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运用“ 男性白色传统长袍”彰显和寓意 *注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全体“ 1之受造物完善持恒( \\ )道德秩序”, 运用“ 女性黒色传统罩袍 ” 蕴涵和寓意 *注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 完美理解的玄灵 ” , 运用二者合体 寓意 *注3“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阿拉包容完满的道德体系”。因此《古兰经》具有溶教义于日常生活之特色,故其教义的影响力在世俗生活中影响具细深厚,若其僵化亦根深蒂固。 同理于《圣经》“人类只有通过十字架才能走向上帝”,《古兰经》 “ 人在达到完善 *注1 和完美 *注2 时就可以认识真主 *注3”。 展现式 8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男女双身和合圆满三身佛中女身佛’中,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而出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 之‘男女双身约和合自旋三身佛’,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男女双身和合圆满三身佛中男身佛’范畴,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时、同步一重完善持恒 (横向 \\ ) 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男女双身和合圆满三身佛中男身佛’”;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的全体 1 之男女双身约和合自旋三身佛‘,生命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一重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男女双身和合圆满三身佛中智慧理解的女身佛’”;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密宗“( 归)一〔 N之(男女双身) 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全体1之男女双身约和合自旋三身佛 完善持恒 ( \\ ) 男女双身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中男性佛 归一 ┌───────────────────────┘ N 之完满自旋的道德体系 男女双身和合圆满自旋三身佛中智慧理解的女性佛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 佛教密宗本位圆满旋转十字架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展现式9、…… 则上述代表不同文明文化学科完满展现式们各自,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为包容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三、四.A、四.B”在内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 注 1 及其 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双趋势 注 2 。 * 注 1、 * 注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 一 〔N(1 \\ n、0)〕和合包容完满结构体系}三位一体”自身复合对应展现展开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结合参见下述法则三的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1 。 符号定义: 一 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宇宙本位完满结构体系”。 N 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代表“一”的“ 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内涵。 1 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 ”全体“ 1”中任自之“1”。 n 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 1 \\ n ”中除此“ 1 ”之外的全体“1”;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 ”中任自之“ 1”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 1 \\ n ”的“宇宙局部个体生命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常变(数、数集)” nx组 “ nx组 ”和“ nx' ”复合对应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约持恒 组 ”。 nx 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约持恒 nx组 ”中“约持恒环节”。 nx ' “ nx' ”和“ nx组 ”复合对应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约溶合环节”。 “nx ' ”和“ nx ”复合对应代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约持恒 nx'组 ”中“约溶合环节”。 \\ 代表 “同步一体完善持恒复合 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 ┌┘ 纵向代表“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横向代表“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一’” ,“ N ”是“ 一 ”的“完满内涵”,“ N ”即是“ 一 ”。 … 代表“等至‘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 代表“等”。 \\ 代表“同步 复合 约持恒 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 ┌┘ 纵向代表“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横向代表“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1 ’”。 代表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 ”各自的复合对应趋向。 ↔ 代表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 ”各自之“恒新”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 ”各自之“更新“,同步复合相生演进彼此。 二.宇宙局部个体生命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生成毁转)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 一〔N( 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自身生命同步完满恒新划分完满恒新整合双演进趋势中: 原理二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自之 “1” *注1 , 均为除己之外的全体 “1”之“n”各自 *注2 ,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 *注3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之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同体相对 *注4 ,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环节”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注5 ,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 *注6 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注7 , 包括“新生”在内的此任 “1” *注8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此任“1”,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简称“1自然数量”,物理“1粒子自旋”,物理“1之波粒二象性”;中国《易经》中的“1卦数之理”;中国《道德经》中“三生万物”之“三”和“万物”各自;佛教密宗《男女双身(约和合)佛》;西方《圣经》“三位(格)一体”中位格三之“圣子(代表全体子)”;中东《古兰经》的“被造物”等}。以下同理,不再重复注释。 *注3、*注4: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或“一〔N( 1 \\ n 、0)〕”之自身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趋势、整合趋势)及其中相生、两半个组成身子、和合等演进存在方式。 以下同理。 *注5: 中国《道德经》原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 “负阴” ;以下同理。 *注6: 中国《道德经》原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 “抱阳” ;以下同理。 *注7: 《道德经》原理 “冲气以为和” ;《易经》原理“阴阳相生和合相抱为太极”;以下同理。 *注8: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除自身基础本位“1”之外的全体“n”之“1”,均为此基础本位“1”从自身位置角度界面展现展开的自我深广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方式,至此基础本位“1”自身两半个完善持恒完美均融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至此基础本位“1”自身完满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之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步伐同步演进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均以其各自自身或彼此相互的“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为“相对静止坐标和相对静止坐标系”衡量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爱因斯坦“相对论”同理。结合原理开篇“实球之例”,越为深广趋向“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的“(整合共性粒子)1”越具有包容性;反之则为趋向极端具细划分的被包容“个性粒子”。 结合法则三和科学物理,则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 1 〔 n ( nx组系列、nx ' 系列 )〕 ”复合对应展现展开其自身;“ 1 〔 n ( nx组系列、nx ' 系列 )〕 之三重引力时空容层整合趋势自旋场”,和,“ 1 〔 n ( nx组系列、nx ' 系列 )〕 之三重张力时空容层划分自旋场”。此“三位(约)一体”中的“三位”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1”复合对应除自身之外生成自身的“n”中“1”们或“n”之全体“1”,均趋向并呈现: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之三重完满复合共性粒子自旋时空容层场”的“整合”立场属性;和,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共性灵魂重心引力0基元场”的“约溶合(引力场)”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n”中“1”们或“n”之全体“1” 复合对应此任“1”,趋向并呈现: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之三重完满复合共性粒子自旋时空容层场”的“划分”立场属性;和,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全体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共同繁荣个性张力秩序1 \\ n”的“约持恒张力”立场属性。此为传统物理迄今为止引力张力复合对应展现展开的重要方式方法。物理尚未认识了解下述法则二的二.3,“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四.B”引力张力复合对应的重要方式方法。 原理二 .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自之 “1”, 均和除己之外的全体 “1”之“n”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A.除此任“1”之外的全体“1”;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B.包括此任“1”在内的全体“1”彼此相互各自 *注 ; 即 ,彼此相互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 在 “同步复合更新相生演进”基础上,“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人类整体全体人类团体个人伤害包括大自然在内的除己之外任自之“1”同时同步,就在复合对应趋向性地阻碍自身生命生活生存健康循环发展,从而害己害人害大自然;反之则利己利人利大自然。 原理二 .3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nX1组” *注1 系列,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nx ' 1” *注2 系列,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1〔n(nX组系列、nx ' 系列)〕”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1〔n(nX组系列、nx ' 系列)〕” *注3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注 2、 *注 3: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此 “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和自身两半个组成身子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nX1组系列”和自“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nX1组系列”在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系列约复合为一体。换言之,“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此“基础本位三位一体”系列,为约同一宇宙生命位置三种不同宇宙生命同步复合(有生有灭)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系列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结合法则三和物理学,则 : 1.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彼此复合对应基础中,〔 *注1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全体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共同繁荣(正)张力(开放数 量 集)秩序 1 \\ n”存在方式和存在特征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持以平衡)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正)张力(开放数 量 集)秩序 nX1组” 及其中此“nX1 (正) 张力粒子(数量)时空容层场”们各自〕 ,复合对应, 〔*注2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时空容层场0基元(闭合数量环节)”存在方式和存在特征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闭合数量环节)” 〕,而成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正)张力(数量集)秩序nX1组”,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数量)环节”,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约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约等量对称互换)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约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约等量对称互换)相生和合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数量〔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粒子时空容层场(数量集)环节”;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自然数量〔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数量集环节” ,同步于人类认知认证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nX1(开放秩序数 量 集)组系列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nX ' 1(闭合数环节)”各自 的深广发展而发展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在上述基础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结构混沌乃至未曾展现展开的”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数量环节)”,约普遍共存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正)张力(数量集)秩序nX1组”中此“nX1个性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数量环节)”们各自“相对清晰展现展开结构”之中,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正)张力(数量集)秩序nX1组”中此“nX1个性(正)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数量环节)”们各自共同具有的“共性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趋向整合范畴量大生命存在方式相对稳定长久的“nX ' 1共性粒子 ”,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趋向具细划分的“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正)张力(数量集)秩序nX1组” 中范畴量微小生命方式短暂的 此“nX1个性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数量环节)”们各自, 而成立。 在法则一的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基础本位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基础本位的基础上,“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结构混沌乃至未曾展现展开”的“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数”之“量”,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不变数及其自然完满常变数集”、“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 1 \\ n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0”的换算标准基础中,通过与之“同步复合对应更新相生演进彼此”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结构相对清晰展现展开”的“nX1组”之“比例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而约互换约互等求得。 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时空容层0基元场环节 ”身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各自“无结构无障碍的生存 时空容层”,其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 各自距离亦为 “零距离”;故,越为深广趋向“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时空容层0基元场环节” 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时空容层nX ' 1场环节” ,其到达与之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相生(约互换)演进彼此”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1组” 中此“nX1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各自 的 “距离”就越短越直接;这即是科学朦胧参悟的“时间通道”。因此。人类如能开发“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时空容层nX ' 1场环节”系列 为探索宇宙大尺度结构的驱动力,人类生存时空就能同步深广拓展;反之,人类以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nX ' 1场环节”系列各自 为人类社团个人乃至智能生命相互对立对抗的 “能量武器”系列以及人类盲目开放的“能源”系列,其毁灭力亦将一体约均匀摧毁其生存时空范畴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1组” 中 包括人、人类团体、人类整体、地球、星际、智能生命等同步递次连贯秩序于内的 此“nX1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们各自 。 结合《自然规律原理》开篇“实球之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大型对撞子机”自身“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nX1组”中“ nX1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 们彼此相互激烈对撞分裂产生的“微粒子”们,犹如整体实球划分趋向至各个极端点,结合下述法则二的二 .4,“频率结构越为紧密”的“个性粒子”越为极端对立对抗而不稳定;与极端的“个性粒子”们复合对应相对稳定的,是存在于各个极端粒子中趋向于整体实球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此“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时空容层nX ' 1场环节”的“ 共性粒子”,越为深广趋向整体实球的“共性粒子”越为稳定持久。如若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大型对撞子机”引发其自身“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nX1(开放)组”中粒子们于地域、地球乃至宇宙大规模分崩离析成为极端微粒子,与之同步复合对应更新相生演进彼此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nX ' 1共性粒子”也会发生同步发生演变,其一体约均匀范畴量越大的演变往往令人类血肉之躯乃至更为深广的宇宙智能生命承受不起。 “宇宙大爆炸论”者的偏误则在于: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时空容层场0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基元(数量)环节” 本身虽“无结构”,但其“范畴量”却大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 “1粒子时空容层场(数量集)环节” 各自的“范畴量”; 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负)引力时空容层场0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基元数量环节” 本身虽“无结构”,但其复合对应却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自身“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划分趋势、整合趋势的)守恒结构组成环节”、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的“恒新等量守恒互换结构组成环节”、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深广完美均融的结构组成环节”。3)人类对于“宇宙大爆炸”的认知认证尚局限于下述法则二的二.4“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宇宙局部组成存在方式此起彼伏“频率结构全方位对立对抗”的“死亡转换”范畴。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此 “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时空容层nX ' 1场环节”的“死亡转换”,将同步带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1组” 中此“nX1张力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们各自、及其“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粒子时空容层环节” 之“塌陷”。 同步于人类认知认证发展,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大到“星际”小到“量子”任自之“1组成环节”均为基础本位“1(nX组、nx ' )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粒子环节”,故“共性粒子和个性粒子”存在于大小尺度宇宙中。忽略“共性粒子和个性粒子”之别,盲目发展的科技人类不但导致自身陷入自绝处境,亦因危及宇宙相关的智能生命,面临被宇宙高智能生命不得已而摧毁的危险处境。 3. 结合法则二的二.1,除为人生前学习放下意识之别的定力和具有识别投生经验知识者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多数之人往生后,其各自生前“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约溶合共性 意识 记忆灵魂重心理解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 nX ' 1环节 ”,在为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三位一体”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中,因其“ 约溶合之 共性时空记忆容层”而生命复合对应相对长久稳定,从而身为相生一方能够相对主观随机地和包括为人在内“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或彼“精卵等结合的 约持恒意识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们共同繁荣张力意识秩序 nX1组之体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相生和合新生轮回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动物意识约复合自旋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则,“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1新生〔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动物意识约复合自旋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同步于自身新生命的成长过程,日益聚焦局限于新的生命生活生存方式方法,其自身“新的意识记忆基因们”自然而然推动“旧的意识记忆基因们”程序置后置深置蓄,从而“遗忘”前世和前生。 4.本法则二的二.3结合下述本法则二的三《自然人类发展简史》,则:“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或彼之人“约持恒(持以平衡)个性粒子时空容层场们共同繁荣张力意识秩序nX1组之体”,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或彼之人“约溶合共性 意识 记忆灵魂重心理解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环节”,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本位之人 “1〔n(nX组系列、nx ' 系列)〕之三重意识约复合自旋粒子时空容层场环节”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递次连贯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拓展演进的人类社团、人类整体,同理。故 “理解平衡和合做人做事”是全体为人、全体人类社团、人类整体各自生命生活生存深广发展的共同原则。 …… 原理二 .4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自全方位对立对抗死亡之 “1”,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中消融自身个性同时同步复合更新转换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由(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转换演进成为, 除己之外全体 “1”各自之组成 *注1 ; 同时同步反之 “新生”亦然 *注2 。 *注1、*注2: 古代圣人通过死亡加冕全人类道理同理;反之,被杀死的生物意识病毒一代比一代更强烈地转生对立对立人类整体社团个人生命生活生存发展亦同理。任何对立对抗杀人之人,亦同理;其生贻害自己和他人,死后仍旧贻害自身记忆灵魂并转换成为包括意识生命在内的负面组成基因。 结合法则二的二 .3和法则三, 人之所思、所作、所为,均为其自身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约溶合共性 意识 记忆灵魂重心理解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nX ' 1环节”系列至“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粒子生存时空容层场零环节”完整记载。为人如若不能运用人生在世自身意识清晰舒展的生理条件,融会贯通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掌握《自然规律原理》,理解平衡和合自觉自律做人做事;为人往生后其生命相对稳定长久的灵魂就无从解决自身记忆的存在矛盾,为人的灵魂旅程因意识记忆对立对抗其生存时空日渐狭隘痛苦不堪,直至同为“三位一体”的灵魂再度死亡更新转换,亦或痛苦转生。 为人往生后灵魂艰难的生存处境,世界各大宗教均列举地狱予以阐明 。因此为人在世要为自身往生后的灵魂发展打下良好的做人基础,以免因果恶性循环。 原理二 .5 1)两“1”之线型“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两互不包容之 “1”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1〔n(nX组系列、nx ' 系列)〕”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零”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此 “1(包含此两1在内直线型) ”系列、 或此 “1(包含此两1在内曲线型) ”系列、 或此 “1(包含此两1在内折线型) ”系列、 或此 “1(包含此两1在内波线型) ”系列、 或此 “1(包含此两1在内螺旋线型) ”系列、 或、此 ……〕的, 此任 “1(包含此两1在内……线型)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1(包容两1在内……线型) ”,均同理于原理“二.1、2、3、4、6、7”等。 2)两“1”间非线型“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任两包容 *注1 被包容 *注2 之“ 1 ” *注3 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1〔n(nX组系列、nx ' 系列)〕”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零”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1 \\ n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此非线型“ 1 ” *注3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注3: 若设 “1环节”为“点”,则包容之“ 1 ”往往通过自身的多“1”点和被包容之“ 1 ”复合对应展现和展开彼此相互非线型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原理二 .6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 此 “1nx '们 (或nx ' 1 组 *注1 )”系列, 和, 此 “1nx 们 (或nx1组 *注2 )”系列,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 整体相应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任“1〔n(nX组系列、nx ' 系列)〕”各自同体相对, 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任“nx ' 1 系列”*注3各自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 3nx ' (或 组 ) \\ 2nx ' (或 组 ) \\ 1nx ' (或 组 ) \\ 1nx (或 组 ) \\ 2nx (或 组 ) \\ 3 (或 组 ) \\ …”范畴、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同时、同步递次连贯(互感互应)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和合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1nx '们(或 nx ' 1 组 ) \\ 1nx 们 (或nx1组)” *注4 系列各自;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 nx'1组 ”为“ 1 约溶合 nx' 环节们约持恒 nx'1 组”,位居“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 *注2: “ nx1组 ”为“ 1 约持恒 nx 环节们约持恒 nx 组”,位居“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 *注3: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范畴,结合法则二的二.3,任自“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均复合对应蕴涵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故,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组”〔或(此“1nx '们 \\ 1nx 们 ”),或(此“nx ' 1 组 \\ nx1组”)〕,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1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基础上,“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 组”〔或(此“1nx '们 \\ 1nx 们 ”),或(此“nx ' 1 组 \\ nx1组”)〕中“此1nx '们”各自和“此 1nx 们”各自,亦均从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1 ”中同步复合更新而出……。 *注4: 则,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1nx '们 \\ 1nx 们 ”本身,即为“‘ 1 约溶合 nx' 环节们’和‘ 1 约持恒 nx 环节们’约持恒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之组”,也为“‘ 1 约溶合 nx' 环节们约持恒 nx'1 组’和‘ 1 约持恒 nx 环节们约持恒 nx1 组’约持恒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之组”。故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1nx '们(或 nx ' 1 组 ) \\ 1nx 们 (或nx1组)”。 原理二.7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nX1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nX ' 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X ' (或 组 ) ”和全体“1nX (或 组 ) ”),……〕各自, 生命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整体相应同体相对, 除其各自自身外的其余〔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nX1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nX ' 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X ' (或 组 ) ”和全体“1nX (或 组 ) ”),……〕各自, 和, 包括其各自自身在内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nX1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nX ' 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X ' 组”和全体“1nX组”),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X ' (或 组 ) ”和全体“1nX (或 组 ) ”),……〕各自,共同参与划分整合、共同根本具有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 、0)〕 ”, 均同时同步呈现: 其各自自身不同宇宙生命层次角度位置界面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功能作用各异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全体“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全体“nX1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全体“nX ' 1”),生命同工异曲别名别式共同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X ' (或 组 ) ”和全体“1nX (或 组 ) ”),……〕各自, 至其各自自身两半个生命同步复合 (更新 ↔ 恒新 )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功能作用“ 1 \\ n ”,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功能作用“0”〕各自, 并通过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功能作用“ 1 \\ n ”,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功能作用“0”)各自, 至其各自生命同步复合 (更新 ↔ 恒新 )划分整合相生演进根本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功能作用“ 一〔N( 1 \\ n 、0)〕” *注 ;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 除己之外的人、事、物,均为为人自身生命深广之“约”乃至完善、完美、完善完美和合完满的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上帝、佛、安拉等均为人人共同具有的完满自我,目标明确向着完满自我发展为人健康长寿成长;反之,伤害除己之外人、事、物的同时同步就在阻碍为人生命生活生存深广更新循,法则二的二 .4阐明,全方位对立对抗导致死亡更新转换。 三.《自然人类发展简史》 《自然规律原理》阐明,科学领域的自然数、数集、公式、换算等,均为有血有肉的“宇宙生命频率结构秩序、环节、体系”的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结合法则一的一“原理基石”,隶属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范畴的《自然人类发展简史》,为人类从为人自身独自特有频率结构化的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整体相应同体相对法则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 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自身生命同步完满恒新划分完满恒新整合双演进趋势的展现展开。其中: 尚未展现展开的基础本位 “ 1(nx组、nx') 之宇宙局部个体生命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系列各自 *注1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人类称之为暗能量、暗物质、暗生物等系列各自。 混沌不清 展现展开 的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 ”系列各自 *注2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人类称之为能量系列各自。 清晰稳定展现展开的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 ”系列各自 *注3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人类称之为物质系列各自。 始于 “我非我乃至我你他她它分辨之别” 展现展开 的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系列各自 *注4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人类称之为生物中意识、经验意识、经验逻辑意识、理性意识、理性经验逻辑意识、悟性(西方称为正确信仰)意识等动物意识生命系列各自。其中,对于结构化的“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体系”等的认识反应,向着包括人类人人在内的动物脑部集中建立建设反应发展。 人之所以为人,源于为人 展现展开的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意识们)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整合意识)环节 ”系列各自 *注5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在动物种类中最为清晰舒展,人类人人具有“通过反思反省,‘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地理性融会贯通自身和他人人生经验知识,了悟‘宇宙万物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存在关系’——《自然规律原理》,掌握人人共同具有的完满自我信仰,从而自觉自律智慧成熟地全方位深广拓展人生和人类社会”的生理条件;这是人与低于人类动物种类之别。掌握完满信仰及其《自然规律原理》则是为人跻身宇宙智慧生命行列的标志。 介于上述“物质”和“意识”间,趋向接近 “动物初级原始区别意识”类而 展现展开 的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系列各自 *注6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人类称之为生物中植物、藻类等系列各自; …… 早期人类人人和现代人类人人相比,其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意识们)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整合意识)环节 ” *注7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相对混沌不清,能象许多动物一样复合对应直观感受一定范畴的能量世界。竟如下述法则二.二.3中阐明的“宇宙基础位格四.B”“共性灵魂能量之光”;从而“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相生演进” 展现展开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巫术文明文化)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光大时代)环节”系列 *注8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及其同时同步反之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亦然。所以,许多“巫术文化”传承至今并非“空穴来风”,亦不是古人愚昧无知,其认知认证隔阂源于现代人和古代人彼此生理组织功能之差异及其历史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之变迁。 中期人类人人各自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意识们)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整合意识) ” *注9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日渐清晰舒展,直观和感受结构相对混沌的能量世界能力自然相形减弱,直观和思辨结构相对清晰的物质世界能力自然相对增强,因此:1)人类从早期的“泛神论”中逐渐理性融会贯通出为人道德发展完满的宗教“一神论”原理,竟如上帝、佛、真主安拉等;2)阐明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辨日益发达格物致知至完满统一,竟如易经、道德经等哲学逻辑完满概念原理;3)……;这一 展现展开 阶段统称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宗教、哲学等文明文化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光大时代)环节” *注10 系列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及其同时同步反之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亦然。 现代人类人人 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意识们)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环节(整合意识) ” *注11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日渐深广具细清晰,因此“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相生演进” 展现展开基础本位 “ 1 ( nx组、nx' ) 之宇宙局部个体 生命 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 (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 演进 〔 科学文明文化认知认证巨之笼统和具细(人类物质、能量生存发展时空得以拓展) 〕 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光大时代)环节”系列 *注12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及其同时同步反之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亦然。 …… 结合法则一的三,为人一旦融会贯通“宇宙万物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存在关系 ”,自然脱离幼稚矛盾从而智慧成熟地认识了解自身从哪来到哪去生命意义是什么,自然生命生活生存发展自觉自律地向着人生清晰完满的信仰目标: {{ {生学——从人类独自特有(生命频率结构)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格式化的的位二, ,理解平衡和合做人做事}。 死学——未从人类独自特有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而无从方式方法格式化的位三,名称异曲同工的 {〔位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宇宙完满生命态”;《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的“阴无极”;密宗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合“旋转十字架”中“另一划”的“女性佛”,也称“寂灭”、“涅槃”等;《道德经》结合《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的“(阴阳之)二”中“阴之道”,或“万物负阴而抱阳”中“负阴之道”;《圣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另一划”之“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中“(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等,放下全体意识之别,回归完满自我} }}。 结合原理开篇实球之例,包括人事物在内,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宇宙局部万物组成存在方式”各自均不“完善”、不“完美”、不“完善完美和合完满”,其彼此均为从其各自立场属性出发,自身生命生活生存深广发展的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万物“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相生循环演进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伤害他人大自然的同时同步,就在阻碍为人自身生命生活生存复合对应更新相生的循环之演进;淤积,成疾也;复合立体容层型全方位立向内外对立对抗更新循环同时同步,死亡更新转换也;满载人人生前共性记忆的灵魂之旅们,因为人在世之时枉费自身有利生理条件而未能融会贯通知识经验地掌握完满信仰及其解决记忆矛盾问题的《自然规律原理》这把关键钥匙,继而陷入记忆们对立对抗越演越烈的痛苦煎熬中,世界各地宗教常用地狱形容这种不悟灵魂们的险恶生存之境 *注14 。 延续某类动物执我生存习性、急功近利、偏激流行的近现代西方 “强权竞争”模式,鼓励人们运用自身优势压迫他人弱势,违背《自然规律原理》长处短处互补一体深广发展原则,违背与《自然规律原理》“个性共同繁荣”法则相宜的西方自身优秀民主理念,是现代社会人与人对立、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之一。正本求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民主不以经济血拼做敲门砖,民生不和经济血拼相提并论。人类社团个人在因地制宜解决生存基础循环保障前提下,合情合理展开世界贸易互补大循环;小康人民生活,大康人类发展;团结人类全体力量,Pazzo有机互补互助理解平衡和合建立建设符合科学时代发展规律的“ 1(nx组、nx') 之宇宙局部个体生命三重同步约复合更新(约持恒划分约溶合整合)相生约和合演进频率型排列组合秩序(世界各地社会共同体、地球人类社会共同体、宇宙智能社会共同体)环节”系列。 人类社团个人成长成熟时间阶段过程不一,不同文明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现代化知识经验自然积累过程方能奠定国家、社会循环良好的民主转型素质基础。简单去除旧的社会制度,不具现代化素质修养的民众们不但无从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无序社会更无从善导和制衡人类天性中致命的自私弱点,乱象自然咎由自取丛生。因此,人类新老社会理应扶老携幼互补互助共同生存;社会进步的真正意义在于耐心、同情心、帮助心和包容心,在于落实符合科学时代特征的为人道德修养;武力、暴力、暴政不能征服民心,厚德载道人心自然所向。 …… *注1至*注13: 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科学 “1自然数量〔n(nx组系列、nx '系列 )〕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 ” 系列各自。 *注14: 敬请详见法则二的二 .4注释。 法则三.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与“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要素,决定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时同步保持(和、或)转换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复合自然对应立场属性”—— 完满辩证法和完满相对论 法则三标题本身即是原理。 自古至今,地球人类不同文明文化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三位一体”原理法则,均蕴涵着复合对应自然完整的辩证法则。《自然规律原理》同步于人类演变发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语言语系同理阐明:“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为“宇宙本源本位三位一体”;“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为“本位结构体系和合包容完满”,“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为“本位结构秩序包容完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为“本位无结构环节包容完美”,“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为“本位结构环节约和合包容”,“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为“本位结构秩序约持恒包容”,“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为“本位结构环节约溶合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法则一、法则二,法则三例举演绎如下: 一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 位一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自然规律原理》“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易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密宗“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结合《易经》,“道”“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之二)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圣经》“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演进展现展开自身: 位二 ——趋向人类人人(生命频率结构)功能作用立场属性而方式方法异曲同工格式化展现展开的,{《自然规律原理》位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法则一的一.“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科学 “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也称数学之 “正”,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的“阳太极” , 以及“阳太极”自身“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密宗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中“一划”之“男性佛”,“男性佛”自身“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结合《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的“(阴阳之)二”中的“阳之道”,或“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抱阳之道”,其“阳道”或“抱阳之道”也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仪)而抱阳(仪),(阴仪阳仪)冲气以为和”的“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圣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一划”之“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也称“圣父、圣灵、圣体三位一体”或“圣父、圣灵(和圣体)、圣子三位一体”,也称“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中“(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及其“(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道德结构有形阿拉”自身“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等; 和, 位三 ——非趋向人类人人(生命频率结构)功能作用立场属性而名称异曲同工无从展现展开的,〔《自然规律原理》位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法则一的二.“无人类语言可以形容和阐述的宇宙完满生命态”,也称科学数学之“负”;《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无极太极为一卦数之理包容完满大恒阴阳球”中的“阴无极”;密宗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为一佛法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合“旋转十字架”中“另一划”的“女性佛”,也称“寂灭”、“涅槃”等;《道德经》结合《易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阴阳为一道法自然包容完满三一之道”中“一生二”的“(阴阳之)二”中“阴之道”,或“万物负阴而抱阳”中“负阴之道”;《圣经》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另一划”之“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位一“本源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道德结构体系完满有形阿拉和(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为一道德律法包容完满阿拉”中“(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形阿拉”〕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三位”, 在保持 各自 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 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为全体人类认知认证之源。 二 . “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各自本位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复合对应“三位一体”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在(法则三的一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 *注2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正划分展现趋势负整合蕴涵趋势为(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的统一粒子完满包容自旋场体系)三位一体”、“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正划分展现趋势负整合蕴涵趋势为(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的波粒完满包容二象性)三位一体”各自“正划分展现趋势”;《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整合蕴涵趋势阳划分展现趋势为(阴仪阳仪和合太极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阴阳(两仪)球”自身“阳之仪展现趋势”;密宗“本位复合对应应(化)身报身为(男女双身和合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法身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自身“旋转一划应(化)身趋势”;《道德经》“本位复合对应阴整合蕴涵趋势阳划分展现趋势为〔阴(仪)阳(仪)和合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自身“阳(之仪)展现趋势”;《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创生回归为〔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上帝〕三位一体”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自身“一划创生趋势”;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创造(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回归为〔(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之(三位一体)自身“(沿用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创造趋势”〕}等; 和, 位三 .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整合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正划分展现趋势负整合蕴涵趋势为(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的统一粒子完满包容自旋场体系)三位一体”、“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正划分展现趋势负整合蕴涵趋势为(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的波粒完满包容二象性)三位一体”各自“负整合蕴涵趋势”;《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整合蕴涵趋势阳划分展现趋势为(阴仪阳仪和合太极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阴阳(两仪)球”自身“阴之仪整合蕴涵趋势”;密宗“本位复合对应应(化)身报身为(男女双身和合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法身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自身“旋转另一划报身整合趋势”;《道德经》“本位复合对应阴整合蕴涵趋势阳划分展现趋势为〔阴(仪)阳(仪)和合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自身“阴(之仪)整合蕴涵趋势”;《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创生回归为〔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上帝〕三位一体”自身“另一划之回归趋势”;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男性传统白色长袍昭显)创造(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回归为〔(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之(三位一体)”自身“(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回归趋势”〕}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此 *注1“三位一体”的内涵非彼*注2的“三位一体”的内涵。其余诸例同理。 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一 〔N(1 \\ n、0)〕}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同一位格之)三位”,在保持各自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例 2.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上述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划分、整合)双趋势” *注 }基础中: 位(格)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为统一粒子结构完满包容自旋场体系之三位一体”、“宇宙本位复合对应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为波粒结构完满包容二象性之三位一体”;《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之两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自身两半个完善、完美组成身子: 位(格)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科学“从零中更新而出的全体个性时空容层粒子场完善持恒共同繁荣张力秩序”;《易经》“(阴仪阳仪和合两仪中一仪之)阳仪卦数完善(持恒)结构秩序之理”;密宗“(旋转十字架中)一划——男身佛法完善(持恒)结构秩序”;《道德经》结合《易经》“(阴仪阳仪的二中之一)阳(仪)道法自然完善(持恒)结构秩序”;《圣经》“(十字架中)一划——圣体(由可无限分割的圣饼喻示)完善平衡道德结构秩序法则”;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律法完善平衡道德秩序”〕等}; 和, 位(格)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1 \\ n完美均融的共性记忆灵魂0重心时空容层引力场基元”;《易经》“(阴仪阳仪和合两仪中另一仪之)阴仪卦数完美(均融理解)结构环节之理”;密宗“(旋转十字架中)另一划——女身佛完美理解佛法环节”;《道德经》结合《易经》“(阴仪阳仪的二中之另一)阴(仪)道法自然完美(均融理解)环节”;《圣经》“(十字架中)另一划——圣灵;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玄灵律法完美均融无结构包容理解环节”〕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 本文下述“趋向并呈现 ……立场属性”之“趋向”为“双趋向”。 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 一 〔N(1 \\ n、0)〕}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两位格中)三概念”各自非彼此相互,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彼、为此、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竟如: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在复合对应趋向(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复合对应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立场属性,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复合对应 趋向同时 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的立场属性,即消失自身完善持恒特性同时同步完美均融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的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复合对应 趋向同时 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的立场属性,即消失自身完美均融特性同时同步完善持恒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的立场属性。隶属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化学的“溶合”和“还原”源自于此。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双趋势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 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的“划分”存在特征;“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的“整合”存在特征。 “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中的 “圣灵”和“圣体”,非上述“本源本位复合对应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完满有形圣体上帝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无形圣灵上帝为一道德法则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上帝”中的“圣灵”和“圣体”;同理,其各自代表符号“十字架”中的“两划”各自代表的内涵也非彼此相互;本章节其余各例均同理。故,同一名称或同一符号代表的不同事物需要进行区别。 例 3.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上述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划分、整合)双趋势”}基础中,结合法则二的一“展现式1、展现式2、展现式3”: 位(格)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统一粒子结构完满包容自旋场体系三位一体”、“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波粒结构完满包容二象性之三位一体”;《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之两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有形三位一体上帝”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等各自,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自身两半个完善、完美组成身子 : 位(格)二 .{ ;和, }各自, 同时同步,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 ↔ 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 .A、二.B” 各自共同具有的: 位(格)三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 三、四 .A、四.B ” 中任 “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包涵“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四.B” 各自),也称 “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粒子自旋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波粒二象性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卦数结构环节之理阴阳球”自身系列;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包容为1佛法结构环节旋转三身佛”系列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系列;《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道法自然结构环节三一之道”系列;《圣经》“本位复合对应灵魂(约理解)体(约平衡)约和合包容为1道德结构环节法则之人(或事、或物)三位一体”系列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系列;信仰《古兰经》“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秩序之体(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约溶合理解灵魂约和合包容之1道德律法结构环节之人(或事、或物)”系列〕等}各自,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法则三的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例3)。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二.B” 共居“位格二”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同为“宇宙局部个体组成存在方式”因此共居“位格三”的基础上,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一 〔N(1 \\ n、0)〕}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格)一体”中“三位格(包涵六概念)”各自非彼此相互;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约为)彼、(约为)为此、(约为)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竟如: 结合上述例 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注1 各自 , 复合对应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各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 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 ” *注2 系列 各自 之“约”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三”任 “1〔n(nx组系列、nx'系列)〕”自身“和合”立场属性而呈现“完美均融零无频率结构环节”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任“ nx1组 ”自身 “ 1组成环节们”立场属性而呈现其“(完美均融)零无频率结构(组成)环节”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四.B” “nx'1”自身“约溶合”立场属性而呈现“完美均融(零无频率结构环节)”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2: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 ' ” , 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方式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复合对应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 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 ”系列 各自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各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 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 ”系列各自之“约”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 .A、二.B、 三、四 .A、四.B ”均具有“划分趋势、整合趋势、和合(整合)、两半个(划分)组成身子”四大立场属性。这在中国《易经》称为“四象”。其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无频率结构)”之“四象”则蕴涵“两半个(划分)组成身子”之“记忆”。即,从“0”而“恒新”或“更新”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二 .A、 三、四 .A、四.B”各自均复合对应“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大要素成立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划分趋势”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自身 复合对应 呈现“具细划分” 立场属性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全体 “1 〔 n ( nx组、nx ' 系列 )〕”各自, 同理 复合对应 呈现“具细乃至极端具细划分”特征;结合法则二 .4,任 “1极端 〔 n ( nx组、nx ' 系列 )〕”全方位对立对抗同时同步死亡更新转换; 同时同步反之,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整合趋势”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复合对应 呈现“巨之笼统 整合 ” 立场属性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全体 “1 〔 n ( nx组系列、nx ' 系列 )〕”各自, 同理 复合对应 呈现“巨细至巨之深广笼统整合” 立场属性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趋向并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自“1〔n(nx组系列、nx'系列)〕”立场属性、“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任自“nx组系列”立场属性、“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中任自“nx'系列”立场属性, 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其各自立场属性。 同时同步反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自“1〔n(nx组系列、nx'系列)〕”、“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任自“nx组系列”、“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中任自“nx'系列” 趋向并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立场属性,均在保持其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其各自共同具有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立场属性。其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不同个人、社团认知,趋向并最终到达完满自我信仰认知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立场属性,均在保持其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自然而然转换并站在自身和大家共同具有的 完满自我立场属性,方式方法异曲同工包容阐明“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彼此相互复合对应成立的“三位一体”。以宗教和哲学复合对应科学为例,则: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自为人本位“1〔n(nx组 系列 、 nx' 系列 )〕”,均自觉不自觉地在自身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约溶合共性记忆灵魂重心引力 nx '” 系列 之“理解”、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约持恒个性意识系列共同繁荣张力 nx 组(身体) ”系列之“平衡”和合中 复合对应 “ 修身养性做人做事”。因此,对蕴涵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n(nx组系列、nx'系列)〕”中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 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 ”系列各自阐述比较笼统。 追求精确计算的科学则不然。因此,从“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各自“三位(约)一体”立场属性出发,复合对应清晰明确地展现展开自身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 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 ”系列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是解决科学困惑协助科学“共性原则、个性规律”共通共识地融会贯通科学实验论证健全自身理论体系的必由之径。 …… 上述例 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一 〔N(1 \\ n、0)〕}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例2例3各自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一 〔N(1 \\ n、0)〕}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在保持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例2例3各自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 \\ n)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或“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 (或组)\\ 3nx(或组)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等;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 \\ n)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或“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等各自自身“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和, 位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 \\ n)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或“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 *注 等各自自身“整合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 \\ n)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或“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 (或组)\\ 3nx(或组)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中: “ 1 nx '(或组)”中,“ 1 nx '”为“ 1 约溶合 nx '环节”,“ 1 nx '组”为“ 1 约溶合 nx '环节们约持恒的 1 nx '组”。从“ 1 nx '(或组)”展现展开的“ 2 nx '(或组)”、“ 3 nx '(或组)”系列各自同理。故切勿混淆“ 1 约溶合 nx '环节”和“ 1 nx '组”。 “ 1 nx '(或组)”中,“ 1 nx ”为“ 1 约持恒 nx 环节”,“ 1 nx 组”为“ 1 约持恒 nx 环节们约持恒的 1 nx 组”。从“ 1 nx (或组)”展现展开的“ 2 nx (或组)”、“ 3 nx (或组)”系列各自同理。故切勿混淆“ 1 约持恒 nx 环节”和“ 1 nx 组”。 以下同理,恕不重复注释。 上述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 \\ n)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等 }各自中,“(同一位格之)三位”各自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例 2. 位(格)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 (或组)\\ 3nx(或组)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全体正粒子数全体负粒子数完善持恒包容 结构秩序 三位一体 ”;《易经》“ 本位复合对应全体阴全体阳 *注1 完善持恒包容阳仪 *注2 卦数结构秩序之理〕阴阳(两仪) *注3 球”;密宗 “本位复合对应全体局部个体组成男身佛 *注4 全体局部个体组成女身佛完善持恒包容的男身佛法 *注5 结构秩序旋转三身佛 ”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全体阴全体阳 *注6 完善持恒包容的阳(仪) *注7 道法自然结构秩序法则三一之道”;《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全体被创生之子全体被创生之女完善持恒包容的圣体道德结构秩序法则三位一体”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全体被造物之子(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全体被造物之女完善持恒包容的道德律法结构秩序(之三位一体)”〕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 ↔ 更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复合对应完善持恒全体‘约持恒环节约持恒结构秩序’的)全体约溶合环节约持恒结构秩序、(复合对应完善持恒全体‘约溶合环节约持恒结构秩序’的)全体约持恒环节约持恒结构秩序”的两半个组成身子: 位(格)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 (或组)\\ …” *注8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此 *注1“阳”非此*注2“阳仪”,而是此*注1 是此*注2“阳仪”自身“二分之一( 恒新 ↔ 更新)等量守恒常变数集”。其余之例同理。 *注3: “阴阳(两仪)球”中“阴、阳”各自同时同步蕴涵着“仪”之“趋向”。 *注4、*注5: 同理于 *注1和*注2。 *注6和*注7: 同理于 *注1和*注2。 *注8、*注9: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范畴,〔“…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和“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各自隶属蕴涵“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B”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立场属性;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范畴,“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蕴涵全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故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的〔“…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和“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范畴中,蕴涵“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B”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中,“…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自身 为“nx ' 组”系列 ,“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自身 为“nx组”系列。 上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 (或组)\\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的“(同一位格中)三位”各自非彼此相互;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彼、为此、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其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 (或组)\\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 复合对应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和合(整合)”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范畴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的“〔完善持恒此‘约持恒1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系列的〕约溶合 1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之此“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整合趋势”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或组) \\ 2 nx '(或组) \\ 1 nx '(或组)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完善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范畴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的“〔复合对应完善持恒此‘约溶合1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系列的〕约持恒 1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之此“ \\ 1nx(或组) \\ 2nx(或组) \\ 3nx(或组) \\ …”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划分趋势”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例 3. 并结合法则二的一“展现式 3”,同理于上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的 例 3。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例2例3各自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向整合趋向为(零完美均融包容无结构环节)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向整合趋向为(零完美均融包容无结构环节)三位一体”自身“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和, 位三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向整合趋向为(零完美均融包容无结构环节)三位一体”自身之“整合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零完美均融包容无结构环节)三位一体”中“(同一位格的)三位”各自,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例 2. 结合法则二的一和法则三的二 .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3例“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划分趋势” 基础上,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彼此基础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无结构)环节”之“0”,在趋向“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的同时同步.到达并消失自身立场属性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即,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无结构)”自身的“划分趋势”通过消失自身转换成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而“划分”至“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n(nx组、nx'环节)〕”各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频率型无排列组合秩序(无结构)环节”之“0”,复合对应“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三、四.A、四.B”各自,为其各自共同具有的“结构组成环节”。即,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自身具有的“二分之一恒新等量守恒组成结构环节”,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自身具有的“恒新等量守恒互换组成结构环节”,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共同具有的“二分之一(更新 ↔ 恒新)等量守恒组成结构环节”。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 *注2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具细)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和, 位三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巨细乃至巨之笼统)整合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此 *注1“三位一体”的内涵非彼*注2的“三位一体”的内涵。其余诸例同理。 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1〔n(nx组系列、nx'系列)〕约和合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中“(同一位格之)三位”各自,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结合法则三的一,和上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的例3,具备“划分趋势、整合趋势、和合、两半个组成身子”之四大“约 *注1 、非约 *注2 ”立场属性,即《易经》“四象”特征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之人在自身“整合趋向”中包括: 生学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的位二“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位一体”,理解平衡和合做人做事; 死学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的位三回归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宇宙完满生命态”。 * 注1、*注2: 趋向并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二 .A、、二 .B”各自为“非约”。 趋向并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范畴各自为“约”。 例 2.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和,上述例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整合趋势”}基础中; 位(格)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也称“1〔n(nx组、nx')〕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粒子自旋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波粒二象性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卦数结构环节之理阴阳球”自身系列;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包容为1佛法结构环节旋转三身佛”系列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系列;《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道法自然结构环节三一之道”系列;《圣经》“本位复合对应灵魂(约理解)体(约平衡)约和合包容为1道德结构环节法则之人(或事、或物)三位一体”系列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系列;信仰《古兰经》“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律法结构秩序之体(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约溶合理解灵魂道德律法约和合包容之1道德律法结构环节之人(或事、或物)”各自(三位一体)系列〕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自身两半个约持恒、约溶合组成身子: 位(格)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nx组”;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从零和nx'中更新而出的1组个性时空容层粒子场约持恒共同繁荣张力秩序”;《易经》“约持恒阳卦数秩序之理”;密宗“(旋转十字架中)一划——男身佛法约持恒结构秩序”;《道德经》结合《易经》“约阳之道法自然约持恒结构秩序”;《圣经》“(十字架中)一划——体之道德约平衡结构秩序法则”;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律法结构秩序之体”〕等}; 和, 位(格)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nx'”;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nx组完美均融的共性记忆灵魂重心时空容层引力粒子场nx'”;《易经》 “约溶合理解阴卦数之理”;密宗“(旋转十字架中)另一划——约溶合理解女身佛法” ;《道德经》结合《易经》“约溶合阴之道法自然”;《圣经》“(十字架中)另一划——灵魂体之道德约理解结构环节法则”;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约溶合理解灵魂道德律法”〕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结构环节约包容(人、或事、或物)三位一体”中“(两位格中)三概念”各自非彼此相互;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约)彼、为(约)此、为(约)彼此相互立场属性。竟如: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 “1〔n(nx组 系列、nx'系列)〕”复合对应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 “1〔n(nx组系列、nx'系列)〕”复合对应趋向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各自立场属性,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复合对应趋向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的立场属性,即约消失自身约持恒同时同步约溶合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的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 复合对应趋向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的立场属性,即消失自身约溶合同时同步约持恒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 的立场属性。此为化学“溶合还原”的“四象”特征中之“二象”特征。 例 3.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和,上述例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自身“整合趋势”}基础中,结合法则二的一“展现式2”; 位(格)三 . *注1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任“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也称“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比例更新概率化约等量似守恒自然常变数集自旋环节”,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粒子自旋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宇宙本位复合对应波粒二象性约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卦数结构环节之理阴阳球”自身系列;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约和合包容为1佛法结构环节旋转三身佛”系列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系列;《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约阴约阳约和合包容为1道法自然结构环节三一之道”系列;《圣经》“本位复合对应灵魂(约理解)体(约平衡)约和合包容为1道德结构环节法则之人(或事、或物)三位一体”系列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系列;信仰《古兰经》“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约平衡道德律法结构秩序之体(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约溶合理解灵魂道德律法和合包容之1道德律法结构环节之人(或事、或物)”各自 (三位一体) 系列〕等}各自,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划分整合相生(包含)演进自身两半个约持恒、约溶合系列组成身子: 位(格)三 . *注2 { ;和, }; 同时同步,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 ↔ 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共同具有的: 位(格)二 .{ ;和, }; 同时同步,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 ↔ 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共同具有的: 位(格)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 之 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也称“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为统一粒子结构完满包容自旋场体系之三位一体”、“宇宙本位复合对应零和等于零的科学方程式和合为波粒结构完满包容二象性之三位一体”;《易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卦数结构体系之理包容完满太极阴阳球”;密宗“本位复合对应男女双身和合为一佛法结构体系包容圆满旋转三身佛”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本位复合对应阴(仪)阳(仪)和合为一道法自然结构体系包容完满三一之道”;《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圣灵(完美理解)圣体(完善平衡)和合为一道德结构体系法则包容完满上帝三位一体”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完善平衡道德律法秩序(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完美理解玄灵道德律法和合为一道德律法结构体系包容完满阿拉(三位一体)”〕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法则三的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 *注1、*注2: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均为“宇宙局部个体组成存在方式”,均居本例3的“位(格)三”基础上: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在保持自身上述例1例2“位一”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复合对应转换成为本例3的“位(格)三”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在保持自身上例2“位二”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复合对应转换成为本例3的“位(格)三”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在保持自身上例2“位三”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复合对应转换成为本例3的“位(格)三”立场属性。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均居“宇宙局部个体组成存在方式”之“位(格)三”基础上,上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1〔n(nx组系列、nx'系列)〕约和合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蕴涵的“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 〔 三、(二 .A and 二.B)一 〕” 之“ 三位(格包涵六概念) }”各自非彼此相互;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约为)彼、为(约为)此、为(约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竟如: 结合上述例 2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各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系列 各自 ,趋向并 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注 各自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 “1〔n(nx组系列、nx'系列)〕”各自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nx组 ”系列各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nx' ”系列 各自之“约”到达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各自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分别转换成为,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之各自“ 完善持恒完美均融和合、完善持恒、完美均融 ”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 同理于上述法则三的二 .1.“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的例3注的“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同时同步: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此 “1〔n(约持恒nx组系列、约溶合nx'系列)约和合〕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完善持恒1 \\ n、完美均融0)和合〕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此 “1〔n(约持恒nx组系列、约溶合nx'系列)约和合〕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自身约 持恒 复合的半个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此“ nx组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完善持恒1 \\ n、完美均融0)和合〕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自身 完善持恒复合的 半个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A”“ 1 \\ n ”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三”此 “1〔n(约持恒nx组系列、约溶合nx'系列)约和合〕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 自身约 溶合 复合的半个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此“ nx'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完善持恒1 \\ n、完美均融0)和合〕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 自身 完美均融的 半个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 .B”“0”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结合法则二的二 .4,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中任自 “1〔n(nx组系列、nx'系列)〕”,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宇宙本位复合对应{一〔N(1 \\ n、0)〕和合包容完满结构体系}三位一体”自身“(具细)划分趋势”中,全方位极端对立对抗同时同步死亡消失自身更新转换成为,除己之外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 .A、二.B、三、四.A、四.B”各自组成存在方式; 同时同步反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四.B”各自“(有生有灭) 更新新生 ”亦然,“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 .A、二.B”各自 “(永生换新)恒新新生”亦然。 ……。 上述例 1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和例2例3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中此“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各自,均在保持其各自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例2例3“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组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从零和 nx '系列中更新而出的 nx个性时空容层粒子场环节们约持恒包容共同繁荣张力秩序nx组)之三位一体”系列;《易经》“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组约阴1组约阳约持恒包容的1组卦数结构秩序之理)阴阳(两仪)球”系列;密宗“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组男身佛1组女身佛约持恒包容佛法结构秩序之)法身旋转三身佛”系列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系列 ;《道德经》 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组约阴1组约阳约持恒包容道法自然结构秩序法则)三一之道”系列;《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1组子1组女约持恒包容道德结构秩序法则)三位一体”系列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系列;《圣经》“本位复合对应创造回归为(1组子1组女约持恒包容的道德结构秩序法则)三位一体”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 “本位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创造(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回归为〔(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 1组被造物之子(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1组被造物之女约持恒包容(呈现)的被造物之子道德律法结构秩序〕之(三位一体)”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组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各自自身“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等}; 和, 位三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组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也称“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3 nx组 ' (或组) \\ 2 nx组 ' (或组) \\ 1 nx组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系列各自自身“整合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至*注6: 此 *注1非此*注3;此*注2非此*注5;此*注4非此*注6,此*注4为此*注6“二分之一约等量似守恒常变数集”。 上述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组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三位一体”等}各自中, “(同一位格之)三位”各自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方式方法异曲同工转换成为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例 2. 位(格)一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组之三位一体”系列;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科学“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1组正 *注1 粒子数们 1组负粒子数们约持恒正 *注2 粒子数包容结构秩序组三位一体 ”;《易经》“本位复合对应1组约阴1组约阳 *注3 约持恒包容阳 *注4 卦数结构秩序组之理〕阴阳 *注5 (两仪)球”;密宗 “本位复合对应1组局部个体组成男身佛 *注6 1组局部个体组成女身佛约持恒包容男身佛 *注7 法结构秩序组旋转三身佛 ”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道德经》结合《易经》“本位复合对应1组约阴1组约阳 *注8 约持恒包容阳 *注9 之道法自然结构秩序组法则三一之道”;《圣经》“本位复合对应 1组子 *注10 1组女约持恒包容子 *注11 之道德结构秩序组法则三位一体”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本位复合对应(沿用 星和 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 1组被造物之子 *注12 (沿用 月和 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 1组被造物之女约持恒包容被造物子 *注13 之道德律法结构秩序组(之三位一体)”〕等各自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复合对应‘约持恒环节们约持恒组’的)‘约溶合环节们约持恒组’、(复合对应‘约溶合环节们约持恒组’的)‘约持恒环节们约持恒组’”的两半个系列组成身子: 位(格)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复合对应1约溶合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 ……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复合对应‘约负粒子数环节们约持恒正 *注14 结构秩序组’的)约正 *注15 粒子数环节们约持恒正 *注16 结构秩序组 ”;《易经》“(复合对应‘1组约阴卦数环节们约持恒阳 *注17 结构秩序组之(仪)理’的) 1组约阳 *注18 卦数环节们约持恒阳 *注19 结构秩序组之(仪)理 ”;密宗“(复合对应1组局部个体组成女身佛们约持恒男身佛 *注20 法结构秩序组‘的) 1组局部个体组成男身佛 *注21 们约持恒男身佛 *注22 法结构秩序组”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中)旋转一划”;《道德经》结合《易经》“(复合对应‘ 1组阴们约持恒阳 *注23 道法自然结构秩序组’的)‘ 1组阳 *注24 们约持恒阳 *注25 道法自然结构秩序组’ ”;《圣经》“(复合对应‘1组被创生之女们约持恒(呈现)被创生之男 *注26 (所代表的)道德结构秩序组法则’的‘ 1组被创生之男 *注27 们约持恒被创生之男 *注28 道德结构秩序组法则’ ”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一划”;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复合对应‘(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1组被造物之女们约持恒(呈现的)被创造之男 *注29 (所代表的)道德律法结构秩序组 ’的‘(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复合对应彰显)1组被造物之男 *注30 们约持恒被创造之男 *注31 道德律法结构秩序组 ’” 〕等}; 和, 位(格)三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复合对应 1约持恒环节们(或 nx 组们)约持恒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的〕……\\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 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科学“(复合对应‘约正 *注32 粒子数环节们约持恒正 *注33 结构秩序组’的)约负粒子数环节们约持恒正 *注34 结构秩序组 ”;《易经》“(复合对应‘1组约阳 *注35 卦数环节们约持恒阳 *注36 结构秩序组之(仪)理’的) 1组约阴卦数们约持恒阳 *注37 结构秩序组之(仪)理 ”;密宗“(复合对应1组局部个体组成男身佛 *注38 们约持恒男身佛 *注39 法结构秩序组‘的) 1组局部个体组成女身佛们约持恒男身佛 *注40 法结构秩序组”及其代表符号“(旋转十字架中)旋转一划”;《道德经》结合《易经》“(复合对应‘ 1组阳 *注41 们约持恒阳 *注42 道法自然结构秩序组’的)‘ 1组阴们约持恒阳 *注43 道法自然结构秩序组’ ”;《圣经》“(复合对应‘1组被创生之男 *注44 们约持恒(呈现)被创生之男 *注45 道德结构秩序组法则’的‘ 1组被创生之女们约持恒(呈现)被创生之男 *注46 (所代表的)道德结构秩序组法则’ ”及其代表符号“(十字架中)一划”;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复合对应‘(沿用星和男性传统白色长袍彰显)1组被造物之男 *注47 们约持恒被创造之男 *注48 道德律法结构秩序组 ’的‘(沿用月和女性传统黑色罩袍蕴涵)1组被造物之女们约持恒(呈现)被创造之男 *注49 (所代表的)道德律法结构秩序组 ’” 〕等}; 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注1、*注2: 此 *注1“正”非*注2“正”,此*注1“正”为*注2“正”自身“二分之一 更新约等量似守恒常变数集”之“正”。 *注3和*注4、*注6和*注7、*注8和*注9、*注10和*注11、*注12和*注13: 上述均分别同理于 *注1、*注2。 *注5: 此“阳”为 *注3此“阳”的符号。 *注14、*注15、*注16: 此 *注14“正”和此*注15“正”和此*注16“正”均非彼此相互。 *注17和*注18和*注19、*注20和*注21和*注22、*注23和*注24和*注25、*注26和*注27和*注28、*注29和*注30和*注31: 上述均分别同理于 *注14、*注15、*注16。 *注32和*注33和*注34 : 此 *注32“正”和此*注33“正”和此*注34“正”均非彼此相互。 *注35和*注36和*注37、*注38和*注39和*注40、*注41和*注42和*注43、*注44和*注45和*注46、*注47和*注48和*注49: 上述均分别同理于 *注32和*注33和*注34。 上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组之三位一体”的“(同一位格中)三位” 各自非彼此相互 。 但其各自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约)彼、为(约)此、为(约)彼此相互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约持恒包容结构秩序组之三位一体”自身复合对应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N(1 \\ n、0)〕”自身“和合(整合)”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其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复合对应此“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0”的立场属性。 同时同步反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 1nx (或组) \\ 2nx (或组) \\ 3nx (或组) \\ ……”复合对应“…… \\ 3 nx ' (或组) \\ 2 nx ' (或组) \\ 1 nx ' (或组) \\ ”,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1 \\ n”的立场属性。 例 3. 并结合法则二的一“展现式 3”,同理于上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的 例 3。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 在 {法则三的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和,法则三的二中,“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例3的“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例1“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 三位一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例2例3“宇宙本位复合对应 三位一体”}基础中; 例 1. 位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约溶合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等各自,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对应更新划分整合演进展现展开自身“双趋向”: 位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宇宙本位复合对应划分趋势整合趋势为(nx'约溶合包容结构环节)三位一体”系列各自自身之“划分趋势”;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 ; 和, }各自, 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在趋向同时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消失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复合对应恒新划分整合相生转换演进成为对方立场属性。 在上述基础中: 1)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之)1 \\ n”立场属性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约持恒化学还原)nx1组”,和,趋向并呈现“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之)0”立场属性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化学约溶合)nX ' 1”,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转换(约)成为对方立场属性。 2)“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任两“1〔n(nx组 系 列 、 nx' 系 列 )〕”复合对应:其中之此 “1〔n(nx组 系 列 、 nx' 系 列 )〕”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完善持恒)1 \\ n”的“化学还原”立场属性;其中之彼“1〔n(nx组 系 列 、 nx' 系 列 )〕”趋向并呈现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完美均融)0”的“化学溶合”立场属性。 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范畴: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此 “1〔n(nx组系列、nx'系列)〕” 均复合对应蕴涵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组 ” 系列各自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 ” 系列各自 。 同理,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组 ” 系列各自 均复合对应蕴涵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此“1〔n(nx组系列、nx'系列)〕” 和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 ” 系列各自 。 同理,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B”此“ nx' ” 系列各自 均复合对应蕴涵着,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此“1〔n(nx组系列、nx'系列)〕” 和此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此“ nx组 ” 系列各自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 .A 、四 .B” 各自复合对应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对方立场。其中: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彼 “nX ' 1” 复合对应自身两约半个(基础本位)组成身子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此 “nx 组 ” 系列和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此 “nX ' 1” 系列,均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 此 “1 〔 n ( nx 组系列、 nx '系列)〕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 ” 任 “1 〔 n ( nx 组系列、 nx '系列)〕,在保持自身立场属性同时同步转换成为,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A” 此或彼 “nx1 组 ” 中 “1nx 环节 ” 立场属性;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 .B” 任 “nX ' 1” ,同理。 结合《自然规律原理》开篇“实球之例”,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任“1〔n(nx组系列、nx'系列)〕之三重约复合自旋环节”之“实球组成点”,趋向并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 一 〔N(1 \\ n、0)〕之三重完满复合自旋体系”这一“实球”,均呈现自身不同层次位置角度界面功能作用之自我至完满实球功能作用之自我;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宇宙本位复合对应结构(包容完满、包容完善和包容完美、约包容)三位一体”原理 结合实球之例和法则二,包括人类全体结构化的知识经验信仰法则在内: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趋向并到达彼此相互立场属性,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约为彼此相互。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趋向并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立场属性,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从各自立场属性出发,经由“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立场属性趋向并到达“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立场属性,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彼此相互;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则,在法则一和法则二的基础上,法则三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与“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要素,决定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六大基础概念,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时同步保持(和、或)转换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复合自然对应立场属性”,将东西方宗教、哲学、科学错综繁复的辩证法们简明梳理清晰 *注 。 *注: 法则三之例们亦佐证了中国《易经》全体概念及其法则均具备法则三 “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大要素特征,其中: “两仪”除上述例举外还包括“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三、四.A、四.B”彼此相互之“两仪”; 代表“趋向性位置”特征的 “四象”阐明全体“宇宙局部组成存在方式”按照趋向排列组合。“完善持恒的四象”、“完善持恒的八卦”至”完善持恒的阴阳无穷对应卦”各自均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为“阳仪”;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结合法则一的三和法则二的一展现式 5,中国《道德经》结合《易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同步反之)万物负阴而抱阳(在科学为从零之阴中更新而出在完善持恒方程式之阳体范畴),(阴仪或阴、阳仪或阳)冲气以为和(相生和合)”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不但阐明绝大多数人类以自身结构功能作用自然“抱阳”趋向“完满太极”,乃至容易忽视未从人类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无人类语言能够阐述的“完满无极”而“负阴”,亦在人类不同文明文化信仰异曲同工的完满原理们中居言简意赅阐明万物结构具细运作原理之首。 中国古老完满的文明文化大道至简原理,中华子孙理当继承和发扬。 以数学正负基础为例,现代数学尚待融会贯通至 : “宇宙本源本位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复合对应展现展开:从人类数学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方式方法格式化的“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之“正”,和,未从人类功能作用立场属性出发无人类语言语系可以阐述的“宇宙完满无形”之“负”。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自身复合对应具有:“正”之“划分”趋势展现立场属性和“负”之“整合”趋势蕴涵立场属性。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一〔N(1 \\ n、0)〕之三重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满常变数集自旋体系”自身两半个完善、完美复合的组成身子——〔“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除零外“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自然数量”方式方法异曲同工一体完善持恒的)“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方程式”们各自之“正”;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环节”之“负”〕。 结合物理 “量”、化学“溶合和还原”等,澄清数理模糊应用的零和等于零的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方程式们各自源自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异曲同工的“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自然完善持恒常变数集‘1 \\ n’方程式”们各自之“正”,和,“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B” ”“一重二分之一比例恒新等量守恒零自然完美均融常不变数环节”之“负”,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步复合恒新(完善持恒)划分(完美均融)整合(等量互换)相生演进彼此 〕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全体1“自然数量”,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时同步复合对应更新相生演进展现展开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全体正、负、正负和合立场属性。 “自然数量”身为“正、负”数之基础,三者“三位一体”复合对应展现展开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站在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各自“恒新”演进存在方式的立场属性,万物差异无意义;站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三、四.A、四.B”各自“同步(绝对均速)”发展立场属性,万事万物亦无从区分。结合法则三:“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人类整体、人类社团、个人均自觉不自觉地以自身“频率”做为相对静止坐标,以自身发展的“频率周期”做为相对静止坐标系,复合对应展现展开万事万物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的存在差别。这就好比一个人忽略自身同步演变同时以自身做为相对静止坐标静观万事万物变化道理同理。以此类推,“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中,包括爱因斯坦E=mc 2 在内, 从人类整体、人类社团、个人同步递次连贯同步更新相生拓展演进的万事万物各自及其彼此相互复合对应的相对静止坐标 、 相对静止 坐标系 道理同理。 …… 总 结 《自然规律原理》由三大法则相辅相成共同组成。 法则一 . 为人一旦融会贯通自身与他人人生经验和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将全体人类认知认证,在(纵轴)整体宇宙自身划分、整合双趋向中,共性原则同时亦为个性规律地简化成为古今中外完满道理共同蕴涵具有的,(横轴)原理基石一至四个基础位格中一至六个基础概念存在方式至“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同时同步反之亦然。《自然规律原理》同步于人类科学发展进程,在融会贯通数理化基础上,立足于包容古今中外全体人类文明文化的“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同步复合(恒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至“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 健全科学理念基石。 法则二 . “同步复合对应相生(科学‘互换’、社会普称‘相互作用’、中国古代‘气’等)”产生“频率”,“同步复合对应相生演进”产生“频率周期(社会普称‘循环’等)”;籍此,本法则整体相应同体相对承上启下复合对应展现展开,“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中“位二”所具有的,“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同步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健全科学建模。 法则三 .“宇宙本源本位复合对应包容完满三位一体”与“位格概念、位置、趋向三要素,决定宇宙生命四大基础位格(中)六大基础概念,整体相应同体相对同时同步保持(和、或)转换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的自然复合立场属性”。本法则简明梳理清晰人类有史以来错综繁复的东西方哲学宗教辩证法、数学自然数与正负数和物理相对论等。 其中: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三、四.A、四.B”各自共同具有的生命同步完满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体系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二.A、二.B”各自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自身两半个生命同步完善持恒完美均融复合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身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同时同步,为全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共同具有的两半个生命同步完善持恒完美均融复合(更新 ↔ 恒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身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 全体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各自共同具有的“宇宙局部个体生命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各自共同具有的,任自“宇宙局部个体生命同步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环节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四.A、四.B”此或彼系列各自为,“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此或彼自身,约两半个生命同步持恒溶合复合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组成存在方式和组成存在关系系列。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完满)、二.A(完善持恒)、二.B(完美均融)”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为同一宇宙生命位置的三种不同宇宙生命恒新(永生换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这在中国《易经》和《道德经》、东方密宗《佛经》、西方“圣经”等中均有清晰阐述,但自古至今绝大多数人类受自身融会贯通经验知识之局限,往往将上述三者混为一谈。 此或彼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为同一约宇宙生命位置的三种不同宇宙生命同步复合更新(有生有灭换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全体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为,“宇宙生命同步复合更新(有生有灭换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各自,和,全体“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三、四.A、四.B”各自,为“宇宙生命同步复合(恒新 ↔ 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 “宇宙生命基础位格一、二.A、二.B、三、四.A、四.B”各自自身及其彼此相互,为“宇宙生命同步复合(恒新、恒新 ↔ 更新、更新)划分整合相生演进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 则,人类如何认知认证宇宙人生,宇宙人生就如何向着人类展现和展开;人类对宇宙人生有多少认知认证,人类就有多少方式方法予以展现展开;人类融会贯通了多少宇宙人生经验知识,人类就发展到宇宙人生哪一位置阶段。极端对立对抗导致人事物的毁灭转换;理解平衡和合相通带来人事物的祥和发展。何去何从,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何去何从都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选择! 谨此力助《自然规律原理》三大相辅相成法则电脑软件程序化全球化,以兹: 1.阐明不同人类认知认证所在宇宙生命位置及其掌握未掌握的方式方法; 2.翻译不同文明文化学科信仰知识经验异曲同工的认知认证们为彼此相互; 即打出电脑上任一词汇都可复合对应展现展开该词汇自身在不同文明文化学科信仰知识经验中的不同名称和不同展现展开方式方法。尤其是将《易经》、《道德经》、《佛经》、《圣经》、《古兰经》、科学《自然规律原理》等方式方法异曲同工的完满道理翻译成为彼此相互,是人类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和解共识的重要捷径。 3.区别对待具有同一名称的不同事物; 4.协助不同学科领域人人彼此长处短处互补互助; 5.协助包括现代科学科技在内尚未建立健全的认知认知们,从各自已知、建至各自未知、建至各自共同具有共识之知、乃至共同根本完满共识致知,同时同步反之亦然。 ……。 以利世界人民能够理解平衡和合落实建设符合时代精神意义的“人类现代化 PAZZO有机民主互补科学文明(国家、国际)社会包容公德制度”系列。 上帝保佑人类! 人类保佑自我! 阿门! 唵嘛呢叭咪 吽! OM……! HU……! 信仰的学子于燕莎深深鞠躬敬礼! Yansha Yu-Sandstrom Bow Deeply and Salute!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重新整理
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直接检验相对性原理?
热度 5 bochang 2017-7-29 14:11
为何要检验相对性原理? 现代物理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个是量子力学,另外一个是相对论。前者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为近代物理带来深远的发展。其基础十分牢固,似乎不大需要更多的验证。至於相对论,虽然也有很多支持它的实验证据,但对于它的基本假设,还有一些争议,因此需要更多的验证。例如,真空是否是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以太”是否存在?这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见我前两篇博文《目前的宇宙学与相对论之间有没有分歧?宇宙中是否有一个静止参考系?》《了解宇宙起源的关键:真空是什么?》)。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不能给出一个断然的答案。当他在 1905 年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他基本认为真空是空的。但到他后来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他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另外一位物理学大师 Dirac (狄拉克),他首先提出了 relativistic electron theory ,可以说是近代量子场论的创始人。他在 1951 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封信 ,清楚地表明他相信“以太”在宇宙中的存在(见附件)。那么,这会不会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假设产生矛盾?如果空间并非空的,它自然就可以形成一个静止的参考系。这会不会违背了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 随着现代宇宙学的发展,这个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在现有的宇宙学理论里,宇宙空间显然不是空的(见我的前一篇博文《目前的宇宙学与相对论之间有没有分歧?宇宙中是否有一个静止参考系?》)。那么我们就有几个相关的问题必须回答: (1) 宇宙里的“真空”是不是空的?有没有一些空间介质的存在? (2) 假如“真空”不是空的,它会不会形成一个恒定的静止参考系? (3) 假如有这样一个参考系的存在,相对性原理还能成立吗?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直接检验相对性原理呢? 要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光靠理论上的辩论是不够的。事实上,在过去一百年,以上问题有着无数的争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实验来验证。有人可能说,一百年以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是否已经证明了相对性原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能说,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是与相对性原理一致的。但却并非该原理的证明。首先,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只检验了光的传递,并没有检验其它的物理作用。所以它最多也只能说光的传导符合相对性原理。其次,光子是一种辐射波,而不是一种组成物质的粒子。光的传播并不代表物质的运动。光子有些特殊性:它的静止质量为零,而它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光速。要检验相对性原理,我们必须使用一种质量非零的粒子,它的传播速度应该是可变的。 这个实验要怎么做呢?最近在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Plus (欧洲物理学杂志)上我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通过精确测量粒子质量的实验来检验宇宙中是否有一个静止参考系( resting frame ) 。这个实验的结果将会清楚地说明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性原理是否成立。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得到很多关注(注 1 )。 具体的实验设计 这个实验的基本构想,就是通过 精确测量两个反向运动的粒子的动态质量 (moving mass) ,来决定一个惯性系( inertial frame )内的物理规律是否独立于该惯性系在宇宙中的运动。从过去的实验里,我们知道粒子的动态质量 M 与静止质量 m 0 是不一样的。这两者的关系是与粒子的运动速度相关,即 (1) 那么,这个式子里面的速度 v 是相对于任意一个惯性系,还是相对于宇宙中一个恒定的静止参考系 ?这就是我们设计的实验要回答的问题。 图 1 是我们的基本实验设计。首先,我们用一个加速器来加速一种粒子(例如电子)。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磁场( switching magnet )把电子引导到向左或者向右运动。这两种电子的速度显然应该是相等的。然后,我们在左端和右端放置两个相同的质谱仪来分别量度向左或向右运动的电子的动态质量 ( 分别称为 M L 和 M R ) 。根据相对性原理,地球表面上的实验室可以被当作是一个静止的惯性系 ( stationary inertial frame ) 。那么,既然向左或向右运动的电子的速度是一样的,它们的动态质量 M L 和 M R 就应该完全一样。也就是说 ∆M = M R - M L = 0. 图 1 :实验设计概念图 。 使用加速器加速后的电子分向左右两个方向运动。再用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精密的质谱仪来测量其质量。图中的 左 - 右轴线将对应于东 - 西方向。 但是,如果相对性原理并不正确,宇宙中有一个恒定的静止参考系,式 (1) 中的速度 v 只能是相对于这个静止参考系的速度。那么,上面提到的向左和向右运动的电子的速度对于这个静止参考系来说就不是相等的。例如,如果实验室在宇宙中的运动是向右的话,那么向右运动的电子就会比较快;向左运动的电子就会比较慢。那么,它们测量出来的动态质量当然就不一样。这时候 , ∆M = M R - M L 0. 由于地球有一个自转,在每天不同的时间,实验室在宇宙中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见图 2 )。那么,在上述实验中的两个电子的运动方向也会不断在变。因此,如果 宇宙中有一个恒定的静止参考系的话,这两个电子在这个静止参考系内的合成速度也会不断在变。于是,如果我们 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重复进行 这个实验,它测出来的 ∆M 也会随着不同的时间而改变。(详细的情形请看参考文献 2 。) 图 2 :实验结果应随地球的自转而改变。 (a)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俯视图。地球的整体速度( v Earth ) 是地球对于太阳的速度( v Earth-Sun )和太阳对于整个宇宙的速度( v Sun )的合成速度。这个速度会随着季节而改变。 (b) 我们实验中应用的左 (L) 和右 (R) 的质谱仪对应于西和东的方向。由于地球的自转,实验室的左 - 右轴的方向相对于 v Earth 会不断改变。因此,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向左或向右的电子运动在宇宙中的速度也会随之改变。这样子,我们测量出的 ∆M 就会出现一个 24 小时的改变周期。 综合而言,如果相对性原理是正确的,那么任何一个惯性系都是对等的( equivalent ),我们可以把地球上的实验室作为一个静止的参考系。因此,左右两个粒子的运动是对称的。那么实验测出这两个粒子的质量应该是完全一样的。然而,如果宇宙中存在一个恒定的静止参考系,那么实验就应该测出这两个粒子的质量之间会有差异,而且,这个质量差异还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改变。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这个实验是否可行? 综上所述,这个实验从原理上来说是可以做的。不过,我们还得考虑这个实验在现实上是否可行。这种预期的质量差异大概有多大?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测得出来吗?这篇文章也考虑了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的天文观测,包括太阳系在银河中的移动,以及地球相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 )的运动,我们可以估计地球在宇宙中的相对运动速度。根据这个估计,假如宇宙本身可以作为一个静止的参考系的话 , ∆M/ m 0 应该约为 2 x 10 -4 。以现有的技术,一个精密设计的质谱仪大概可以达到 10 -6 的灵敏度。因此,这个实验在现实上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这篇介绍实验设计的文章在三个月前发表,到目前已经受到相当多的关注(注 1 )。我希望这个实验能够在中国的实验室完成。有兴趣的朋友请和我联系。 注 1 :这篇文章发表后,已得到多个科技新闻媒体的报道,包括: 欧洲物理杂志的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 ): http://www.epj.org/epjplus-news/1218-epjplus-highlight-does-the-universe-have-a-rest-frame 欧洲物理新闻( Europhysics News ): http://epn.eps.org/EPN%2048-3#p=9 。 Sci-News.com: http://www.sci-news.com/physics/resting-frame-universe-04724.html Science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3/170321122545.htm Phys.org: https://phys.org/news/2017-03-universe-rest.html 参考文献: P. A. M. Dirac, Is there an ther? Nature , 168 , 906– 907 , 1951. doi:10.1038/168906a0 D.C. Chang, Is there a resting frame in the universe? A proposed experimental test based on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mass. Eur. Phys. J. Plus, 132 , 140, 2017. Dirac's letter on aether_1951.pdf
个人分类: 宏观科学|5932 次阅读|6 个评论
目前的宇宙学与相对论有没有分歧?宇宙中是否有一个静止参考系?
热度 10 bochang 2017-7-25 16:36
对于宇宙的起源,这是所有人类文明都很关心的问题。在过去一个世纪,宇宙学有了飞跃的发展。这主要得力于天文观察技术的大幅进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又建立了一些可以量化的理论模型。现在的宇宙学主要应用的,一个是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另一个就是广义相对论。 1.目前的宇宙学与相对论对于真空有不同的假设 不过,现在的宇宙学与相对论之间在概念上并非完全一致。例如在 Alan Guth ( 阿兰 · 古斯 ) 的暴胀理论里,宇宙膨胀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用广义相对论来解释 。但他这个理论的假设与相对论对于 “ 真空 ” 的看法又有着一些分歧。在目前的宇宙学里面,它的基本假设是宇宙中的能量和物质来自“真空”中的量子扰动( quantum fluctuation )。 “ 真空 ” 只是一个“场”的基态。它并非空无一物的,而是具有很特殊的物理性质。(详细的介绍请看我的上一篇博文《了解宇宙起源的关键:真空是什么?》 Link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6454do=blogid=1067514 )。这种 “ 真空非空 ” 的概念会与相对论产生矛盾。相对论的第一假设( 1 st postulate )就是 “ 相对性原理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就相对论而言, “ 真空 ” 应该是空的。否则它就会形成一个宇宙中的静止参照体系( resting frame ),我们在理论上就可以量到所有惯性系相对于这个静止参考系的运动。这样一来,相对论的第一假设(即所有的惯性系都是相等的)就会被打破。 有人可能说,目前宇宙学用的是广义相对论,而非狭义相对论。但是,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前者必须建立在后者的理论基础上。所以,广义相对论也不可能违背狭义相对论的第一假设。 对于“真空”是否是空的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并没有很清楚地表态。他关于 “ 以太 ” 的看法是曾有些反复的。在 1905 年当他首先 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爱因斯坦是明显地认为 “ 以太 ” 并不存在。可是到他提出广义相对论时,他对于 “ 真空 ” 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 1920 年爱因斯坦在 Leiden 大学给过一篇 “ 以太与相对论 ” 的演讲。在其中,他就公开表明不能否定 “ 以太 ” 的存在。而且,他认为把 “ 真空 ” 当做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是不符合力学的基本事实 。他认为在广义相对论里面,空间是有某种物理性质的。因此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新的 “ 以太 ” 。 。不过,他认为这种新的 “ 以太 ” 与旧的 “ 以太 ” 观念有别,它并非一种有质量的运动介质,因此它不会形成一个静止的参考系。所以,这种新的 “ 以太 ” 不会否定他的狭义相对论的第一假设。 2.目前的证据能否说明宇宙是否有一个静止的参考系? 从以上的讨论可见,现在争论的焦点已经不限于 “ 真空”是否是空的,而是我们能不能从实验上证明宇宙有或者没有一个静止的参考系?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基于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让我们重新来看看 这个实验是否证明了宇宙中没有静止参考系。该实验原来的设计,只是要检验:假如光是由一种叫 “ 以太 ” ( aether )的介质传播的话,我们能不能观察到 “ 以太 ” 这种物质与地球的相对运动。实验的结果是否定的( null );也就是说,实验无法观察到 “ 以太 ” 与地球的相对运动;光的传导在任何一个惯性系里都是一样的。这个结果完全符合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性原理。但是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只观察了光(或者电磁波)的传播,而不是对于所有物理运动的观察。因此,这个实验只能说明光的传递符合了相对性原理,而并不能说明除了光的传递以外,其它的物理相互作用(例如重力,核力等等)也都符合相对性原理。所以,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没有直接地证明宇宙中没有一个静止的惯性系。这个实验当然也无法检验 “ 真空 ” 是否真的是空的。 当然, “ 以太 ” 理论在 20 世纪初被抛弃不仅仅是因为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它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包括 “ 以太 ” 理论难以解释星体何以能够毫无阻力地穿透这种介质。而且,这种假设的 “ 以太 ” 介质有些相互矛盾的物理特性。在 19 世纪的时候, “ 以太 ” 是假设存在于所有物质以外的空间。要满足这个条件, “ 以太 ” 就必须是一种具备高度流动性的物质(气体或者液体)。但是, “ 以太 ” 又被假设为光的传递介质,但光是一种高频率的横波,只有固态的介质才能传递这样的波。这样 “ 以太 ” 就必须是固态的。这与前面的要求相反。 那么,现代的物理学提出了 “ 真空 ” 非空的假设,它是否也会碰到 19 世纪 “ 以太 ” 面对的难题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 “ 真空 ” 概念与 “ 以太 ” 有些根本的不同。首先, “ 真空 ” 是充塞着整个宇宙而非只是存在于物质以外的空间。其次,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而粒子只是 “ 真空 ” 的激发波。因此,物质在 “ 真空 ” 中运动不会感受到阻力。 严格来说,迈克耳孙-莫雷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否定真空介质的存在。爱因斯坦 1905 年提出的相对论文章大量使用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 。我在上一篇博文中已经指出,麦克斯韦理论假设了 “ 真空 ” 是一种电介质( dielectric medium )。因此爱因斯坦可以说已经间接地接受了这种假设。事实上,迈克耳孙-莫雷的实验结果也没有直接违背 “ 真空 ” 是一种电介质的假设。因为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导出的光的运动方程为 . 这个方程是符合洛仑兹协变的( Lorentz covariant )。这就是说,如果把方程中使用的时间和空间从一个坐标系 (x, y, z, t) 用洛仑兹转换( Lorentz transformation )转换到另外一个坐标系 (x’, y’, z’, t’) ,光的传导方程看上去是不变的。因此,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只是证明了光的传导是洛仑兹协变的,而并没有说明 “ 真空 ” 是不是空的。 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可否作为一个静止参考系? 在今天,我们对于宇宙的观测要远比爱因斯坦时候深入得多。在最近几十年,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观测都是从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简称 CMB )而来。在二十世纪 60 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彭齐亚斯( Arno Penzias )和威尔逊( Robert Wilson )在偶然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许多物理学家认为 CMB 是宇宙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辐射波,它可以为我们研究早期的宇宙提供许多宝贵的信息。因此,科学家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手段来观察 CMB 。除了一些地面的观察以外,还进行了三个卫星观测计划,即 COBE (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宇宙背景探测卫星, 1989-1993 ), WMAP (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2001-2010 )和 Planck (普朗克卫星, 2009-2013 ),搜集了大量的数据。根据科学家的分析,这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有着非常均匀的空间分布,它与我们观察得到的宇宙物质分布也大致吻合。这就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这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不可以作为我们宇宙的一个静止参考系? 根据现在的卫星观测,我们可以准确地量度到地球与 CMB 的相对运动,甚至可以计算出地球相对于 CMB 运动的速度约为 3.7x10 5 m/s 。主持 COBE 项目的物理学家乔治 · 斯穆特( George Smoot )就因为这项研究 CMB 的工作而获得 2006 年的诺贝尔奖。在他获颁诺贝尔奖的演讲中,他就提到过 CMB 作为一个静止参考系的可能性 。他认为 CMB 是一个很方便理解宇宙膨胀的惯性系。可以把 CMB 的观测当为一种新的 “ 以太 ” 漂移实验。因此,如果有人要把 CMB 的分布当作一个静止参考系,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他自己并不认为 CMB 的存在会直接违背狭义相对论。 4.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来解决宇宙学与相对论之间的分歧 根据上面的讨论可知,目前的宇宙学理论与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有着一些重要的分歧。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来检验究竟我们这个宇宙有没有一个静止的参考系。在目的上,这个实验和一百多年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很相似。但是,其使用的手段会大大不同。事实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有一个局限:它使用光来检测不同惯性系的物理运动。不过,光是一种特殊的粒子:它没有静止质量,它的速度永远是 c 。如果我们要检测 “ 真空 ” 是否有一个静止参考系的话,我们应该用有静止质量、其运动速度不必等于 c 的普通粒子来做实验。 那么,这个实验要怎么做呢?最近我在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 欧洲物理杂志 )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这个实验提出了一个设计 。这篇文章得到欧洲物理学界蛮多的重视。今年 3 月,欧洲物理杂志的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 )把这篇文章作为重点推介( highlight )( Link : http://www.epj.org/epjplus-news/1218-epjplus-highlight-does-the-universe-have-a-rest-frame )。在今年 6 月,欧洲物理新闻( Europhysics News )又再次把这篇文章选为重点介绍( Link : http://epn.eps.org/EPN%2048-3#p=9 )。如果读者对这篇文章有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40/epjp/i2017-11402-4 。 我十分希望这个实验能够由中国人自己来做。有兴趣的朋友请跟我联络。 ------------------------------------------------------------------------------ 注 1 :爱因斯坦 1920 年在 Leiden 大学演讲的摘要: “ To deny the ether is ultimately to assume that empty space has no physical qualities whatever. The fundamental facts of mechanics do not harmonize with this view. … besides observable objects, another thing, which is not perceptible, must be looked upon as real, to enable acceleration or rotation to be looked upon as something real.…the conception of the ether has again acquired an intelligible contental though this content differs widely from that of the ether of the mechanical undulatory theory of light. The ether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a medium which is itself devoid of all mechanical and kinematical qualities, but helps to deter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events.…Recapitulating, we may say tha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pace is endowed with physical qualities; in this sense, therefore, there exists an ether.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pace without ether is unthinkable; for in such space there not only would be no propagation of light,but also no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for standards of space and time(measuring-rods and clocks), nor therefore any space-time intervals in the physical sense. But this ether may not be thought of as endowed with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ponderable media, as consisting of parts which may betracked through time. The idea of motion may not be applied to it .” 注 2 : 乔治 · 斯穆特 2006 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演讲的摘要: “ One problem to overcome was the strong prejudice of good scientists who learned the lesson of the Michelson and Morley experiment and special relativity that there were no preferred frames of reference. There was an education job to convince them that this did not violate special relativity but did find a frame in which the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looked particularly simple. More modern efforts to find violations of special relativity look to this reference frame as the natural frame that would be special so that perhaps the suspicions were not fully unfounded. We had to change the name to “the new aether drift experiment”and present careful arguments as the title “aether drift experiment” was too reminiscent of the Michelson and morley ether drift experiment.” 参考文献: A. H. Guth and D. I. Kaiser, Inflationary cosmology: Exploring the universe from the smallest to the largest scales. Science, vol. 307, (5711), pp.884-890, 2005. A. Einstein, Ether an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speech at Univ. of Leiden, May 5, 1920). From: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Albert Einstein, the Swiss Years:Writings, 1918-1921, Vol. 7, Translated by Alfred Engel , Ed. M. Janssen et al , Princeton Univ. Press, 2002. A. A. Michelson and E. W. Morley,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 of Science, vol. 34, pp. 333-345, 1887. D. C. Chang, Why energy and mass can be converted between each other? A new perspective based on a matter wave model. J. Mod. Phys., vol. 7, (04), pp. 395-403, 2016. A. Einstein, 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rper. Ann. Physik, vol. 322, (10), pp. 891-921, 1905. A. Kogut and et al., Dipole anisotropy in the COBE differential microwave radiometers first-year sky maps. Astrophys. J., vol. 419, (1), 1993. G. Hinshaw and et al., Five-year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observations: Data processing, sky maps, and basic results. Astrophys. J. Supp. Series, vol. 180, (2), pp.225-245, 2009. G. F. Smoot, Nobel Lectur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anisotropies: Their discovery and utilization. Rev. Mod. Phys., vol. 79, (4), pp.1349-1379, 2007. D. C. Chang, Is there a resting frame in the universe? A proposed experimental test based on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mass. Eur. Phys. J. Plus, vol.132, (3), 140, 2017.
个人分类: 宏观科学|3576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了解宇宙起源的关键:真空是什么?
热度 13 bochang 2017-7-21 19:57
在宏观科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宇宙从何而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非常不容易。有许多科学家正在做这个工作。根据目前宇宙学的标准理论( Standard Model of Cosmology ),宇宙的起源与 “ 真空 ” ( vacuum )的物理性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只有了解真空的特性才能真正了解宇宙的起源。 目前对于宇宙起源的了解 在今天,人们可以用非常精微的实验手段来进行天文观测。现在的仪器和技术都十分进步,还可以用卫星在太空中观察。因此,我们对天体的运行以及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分布已经有相当多的了解。另外,一些近代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也使得我们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得到一些比较具体的认识。对于宇宙的形成, 当前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为大爆炸理论 (Big Bang Theory)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估计,我们的宇宙约在 137.99 ± 0.21 亿年前 诞生 。对于最早期的宇宙有很多不同的猜测。在目前通用的模型中,宇宙诞生初期发生了非常快速的膨胀,在 10 -32 秒内进行了宇宙暴胀 (inflation) 。在此期间宇宙的膨胀是呈指数增长的。当暴胀结束后,宇宙内形成了大量的物质,包括夸克 - 胶子浆( quark-gluon plasma ),以及其他所有基本粒子 。此时的宇宙仍然非常炽热,粒子与反粒子通过碰撞不断地被产生和湮灭。由于一种尚未清楚的机制,粒子的数量略微超过了反粒子的数量。这一机制导致了当今宇宙中物质的存在远多于反物质 。 随着宇宙的膨胀速度和温度进一步的降低,粒子的能量开始逐渐下降。在宇宙诞生的 10 -11 秒之后,粒子能量已经降低到了目前高能物理实验所能达到的范围。 10 -6 秒之后,夸克和胶子结合形成了诸如质子和中子的重子族 。 在大爆炸发生的几分钟后,宇宙的温度降低到大约 10 9 K 的量级。一些质子和所有的中子结合,组成氘和氦的原子核。而大多数没有与中子结合的质子就形成了氢的原子核。这时候由于温度仍然太高,电子不能够与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只能以电浆体的形式并存。随着宇宙的冷却,在大爆炸约 37.9 万年之后,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这时候,光子再不会受到电浆体的拘束,得以在宇宙空间中通行无阻。科学家认为这个辐射的残迹就形成了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简称 CMB )。 对于大爆炸理论里面的暴胀阶段,目前学界主要采用 1980 年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兰 · 古斯首先提出的暴胀模型( Inflation Model )来解释 。该模型认为,宇宙的起源来自真空的量子扰动( Quantum fluctuation of the vacuum )。在宇宙形成以前,只有一片真空。但这个所谓 “ 真空 ” 并非一无所有的空间,而是有着非常特殊的物理性质。这个真空相当于量子场论里的 “ 基态 ” ( ground state )。它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扰动状态。当一处真空的扰动超越于某一个阀值( threshold )时 , 它就会迅速地激发出更大的扰动,形成一种正反馈。这种正反馈的机制导致了空间的加速膨胀。根据这个暴胀模型,宇宙暴胀在大爆炸后 10 − 36 秒开始,在短短的 10 − 32 秒之内,宇宙暴胀了 10 25 倍 。暴胀之后,宇宙继续膨胀,但速度则低得多。 真空的性质是什么? 既然目前的理论认为所有物质与能量都是从真空( vacuum )的量子扰动而产生的。那么这个 “ 真空 ” 就不可能是空无一物了。把它称为 “ 真空 ” 显然是用词不当,只能算是一种历史形成的误称。我们也许应该把 “vacuum” 一词翻译为 “ 空间介质 ” 。 在过去两百年,科学家对于 “ 真空 ” 有不少的研究。其认识也很不一致。让我们扼要的回顾一下: (1) “ 以太 ” 学说( Aether hypothesis ) 在 19 世纪,许多科学家认为电磁场的传导需要一种介质,他们称之为 “aether (以太) ” 。这种介质充塞在所有物质(原子和分子)以外的空间。可是,这种 “ 以太 ” 学说在 20 世纪初就被主流物理学界抛弃了。这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 以太 ” 的力学性质有诸多矛盾之处。其次,实验结果并不支持 “ 以太 ” 假说。如果 “ 以太 ” 真的存在,人们可以利用光学干涉仪来测量地球和 “ 以太 ” 的相对运动。有几个不同的团队在 19 世纪末进行了这类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1887 年的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这些实验全都没有测出 “ 以太 ” 和地球的相对运动。最后, “ 以太 ” 假说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认为只要承认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根本不需要假设 “ 以太 ” 的存在。 (2) 经典电磁学里面的 “ 真空 ” ( Classical Vacuum ) 不过,光干涉仪的实验虽然没有支持 “ 以太 ” 的存在,但也不能证明 “ 真空 ” 的确是空的。在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里面, “ 真空 ” 被视为一种电介质( dielectric medium )。在 1862 年当麦克斯韦提出他早期的方程组时,他对安培定律的描述是 对此,麦克斯韦并不满意。因为这个方程会违反电荷守恒的要求,即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麦克斯韦提出在式( 1 )右边加上一个新项 ( D 称为 “ 电荷位移 ”) 。 麦克斯韦根据的理由是:在电介质材料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当其暴露在电场时,电场会导致电介质中电荷的位移。这个电荷位移的时间变化就会产生一种 “ 位移电流 Displacement current”( J d ) 。这种位移电流会影响磁场。因此,式( 1 )不仅要包括外加电流 ,还应该包括位移电流 。也就是说,安培定律的公式应修正为 这成了最终的麦克斯韦方程之一。这个方程在光的传播理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麦克斯韦研究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时,他把上式中的外加电流设定为零,但 “ 位移电流 ” 却不等于零,因为他认为真空是一种电介质,所以辐射波在真空传导过程中 J d 并不等于零。基于这种判断,他最终导出了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由此可见,把真空看做一种电介质是麦克斯韦的光传播理论中关键的一步。若是把真空看做空无一物,就不可能导出光的波动方程了。 (3) 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里面的 “ 真空 ” ( Quantum Vacuum ) 虽然在 20 世纪初由于相对论的提出使得许多人认为宇宙的空间是空的。但是,随着量子电动力学( QED )的发展,这一看法已经逐渐改变。真空被认为是电磁场没有被激发时的 “ 基态 ” ( ground state )。 也就是说,当一个空间里没有出现任何电磁辐射波(光子)的时候,其空间介质所处的静止状态就被称为 “ 真空 ” 。对于这种空间介质的物理性质,科学家到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出现过很多种建议模式。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种真空的能量并非零。当我们把某一频率的辐射波量子化时,就会发现其能量是等于 E= (n+1/2) hv ,所以当量子数为零的时候,该辐射场的能量不是零,而是 ½hv 。这称为零点能量( Zero-point energy )。于是,在 QED 里面的真空,就必须包括无穷无尽的零点能量 。 在量子场里面,不但光子会生成( created )和湮灭( annihilated ),不同的粒子也会生成和湮灭。因此,真空其实就是让不同粒子出没的一个背景实体。真空只是代表当空间里粒子数量为零的时候的量子态。所以量子场论里真空的性质可以非常复杂。美国一位物理学家 Joseph Silk 对于这种量子真空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 “ 量子理论认为,真空不是空的。 相反,量子真空可以被描绘为连续出现和消失的粒子的海洋。 ….. 这里面充满了 “ 虚拟的 ” 粒子,而不是真实的粒子。 ... 在任何给定的时刻,真空充满了一对一对的虚拟的粒子与反粒子,这些虚拟的粒子对可以通过影响原子的能级而被显示出来 。 ” 这种把真空当为一个粒子海洋的概念在量子电动学的早期就已经形成。例如,在 20 世纪 30 年代,Dirac (狄拉克)创立的电子理论就认为,真空像是一个充满着负能量电子的海洋 。当这种负能量电子受到光子的激发时,它就会跃上海面变成一个正能量的自由电子。而这个海洋中所产生的空洞就成了电子的反粒子(即正电子)。狄拉克就凭这个理论在 1933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根据狄拉克理论的引申,真空不仅仅是负能量电子的海洋而已;所有具有反粒子的粒子都必须有一个负能量粒子的海洋。如此一来,真空不但绝不是空的,它还满载着多种不同的负能量粒子。其复杂性可以想象。于是到了后来,许多研究量子场论的学者就悄悄地放弃了狄拉克的粒子海洋概念。只坚持把粒子当作一个场的量子化激发态;而真空就成了各种量子场的基态。不过对于这个基态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始终没有很明确的解释。 (4) 现代宇宙学里面的 “ 真空 ” 如上所述,现在宇宙学里的主流理论是暴胀理论。这个理论应用了广义相对论以及粒子物理里面的标准模型(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暴胀理论里面的真空概念基本是从粒子物理里面的真空概念衍生而来。也就是说,真空里并非空无一物,它仅仅是量子场里面的基态。暴胀理论假设宇宙是贯穿在一个标量场( ϕ )里面。它的性质相当于希格斯理论里面的希格斯场( Higgs field )。真空只是这个场的一个局部最小值( local minimum )。事实上,在暴胀理论里,这种局部最小值( local minima )不止一个。最低的一个被称为 “ 真真空 ”(True vacuum) ;而相邻的较高的一个就被称为 “ 伪真空 ” ( False vacuum )。而宇宙的诞生就是通过在伪真空里面的量子扰动( quantum fluctuation )形成的 。 这个暴胀理论之所以为目前大多数的宇宙学者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很简单地解释几个近年观察到的宇宙学现象,包括宇宙的均匀性和平直性。但对于这个理论本身的细节,还有很多争论的地方 。这个暴胀模型里面的真空的具体物理性质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有待研究。 在最近几十年,有些学者尝试用弦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物理世界,包括宇宙的起源。这个理论被称为 “ 万有理论 ” ( A theory of everything )。因为它企图融合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从而解释了从最小的粒子到最大的宇宙的一切物理现象。在这个弦理论里面,真空也不是空的;它是由非常微细的弦交织而成。根据 MIT 文小刚教授的说法,在现有的弦理论里,真空就是一种弦网液体;弦的密度波就是光波、弦的末端就是电子和夸克。文教授曾经打趣地说:真空的弦网液体就像 “ 一碗汤面 ” 。而我们就是活在这碗汤面里 。 (5) 物质波模型里的 “ 真空 ” 从以上讨论可知,我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旧的真空介质的概念(即以太假说)已经被证明是不能接受的。可是麦克斯韦理论里的经典真空又需要具备电介质的性质。另一方面,随着量子场论的发展,真空已经不仅不 “ 空 ” ,还有着非常复杂的性质。到底出路在哪里呢?我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尝试,称为 “ 物质波模型 ” ( Matter wave model )。里面假设物质波和辐射波都是同一真空介质的不同激发波;而真空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介质,其性质有点像麦克斯韦理论里面的电介质系统 。这意味着,自然世界里所有的粒子,包括组成物质的费米子,和组成辐射波的光子及其他玻色子(无论有无质量),都是真空介质不同的激发波。读者如果对这个模型有兴趣,可以参考我列在文末的几篇文章 。 结束语 在目前,我们对于真空的具体物理性质的认识仍然很浅。但无论是今天的主流宇宙学理论还是量子场理论,真空都不是空的。事实上,有一些著名的实验已经清楚地显示我们的真空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这些实验包括:真空极化效应( effects of vacuum polarization ),兰姆位移( Lamb shift )和卡西米尔效应( Casimir effect ) 。这些实验显示真空的可极化,真空对于原子内的电子运动的影响,以及真空能量的可量度性。所以,已经有不少可靠的实验证据,显示“真空”并非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 参考文献: P. Coles, The state of the Universe, Nature, vol. 433, pp. 248-256, 2005. D. N. Spergel, The dark side of cosmology: Dark matter and dark energy, Science, vol. 347, (6226), pp.1100-1102, 2015. Planck Collaboration, P. A. R. Ade and et al, Planck 2015 results - XIII.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Astron. Astrophys., vol. 594, A13, 2016. A. H. Guth and D. I. Kaiser, Inflationary cosmology: Exploring the universe from the smallest to the largest scales, Science, vol. 307, (5711), pp. 884-890, 2005. A. H. Guth, The Inflationary Universe: The Quest for a New Theory of Cosmic Origins. Helix Books: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1997. E. W. Kolb, The Early Universe. Addison-Wesley, Reading,Mass., 1990. S. Weinberg,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A Modern View of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Updated ed.) Basic Books, New York, 1988. A. H. Guth, Inflation, PNAS, vol. 90, (11), pp. 4871-4877, 1993. A. A. Michelson and E. W. Morley,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 of Science, vol. 34, 1887, pp. 333-345. M. S. Longair, The origin of Maxwell's equations and their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n Theoretical Concepts in Physics:An Alternative View of Theoretical Reasoning in Physics for Final-Year Undergraduates , 1st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37-59. E. Whittaker, A History of the Theories of Aether and Electricity.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London, 1951. J. Silk, On the Shores of the Unknown: A Short History of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A. M. Dirac, 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4thed.),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1. A. Ijjas, P. J. Steinhardt and A. Loeb, Cosmic inflation theory faces challenge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6, (2), 2017. “A cosmic controversy,” Scientific American ,(2017 Feb). Available: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a-cosmic-controversy/ . 文小刚 , “光的奥秘和空间的本源”, 赛先生 , (2016-07-12). Availabl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gzMzUzOA==mid=2651224737idx=1sn=21bd6ac3cb166beadd031fb53a92edbbscene=21#wechat_redirect . D. C. Chang, A Classical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Quantum Mass,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vol. 4, (11), pp.21-30, 2013. DOI: 10.4236/jmp.2013.411A1004 D. C. Chang, On the wave nature of matter: A transition from classical mechanics to quantum mechanics, arXiv Preprint Physics/0505010v2, 2017. Link: https://arxiv.org/abs/physics/0505010 D. C. Chang and Y. Lee, Study on the Physical Basis of Wave-Particle Duality: Modelling the Vacuum as a Continuous Mechanical Medium,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vol. 6, (08), pp.1058-1070, 2015. DOI: 10.4236/jmp.2015.68110 J. H. Williams, Order from Forc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vacuum . IOP Concise Physics, Morgan Claypool Publication, CA, USA, Ch. 7, 2015.
个人分类: 宏观科学|12350 次阅读|19 个评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宇宙学原理存在根本性矛盾!
zhulin 2017-4-13 16:37
1. 宇宙学原理不能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中成立!这么一个简单常识性判断即知结果,宇宙大爆炸理论竟然回避和不顾!看看最简单一例:设想在哈勃宇宙一直径两端标上两个点,在直径上按四个均匀线段划分,标上三个点,共A、B、C、D、E五个点,然后想象各点上的观测者按宇宙回缩时和大爆炸出现的情形,看看出现什么问题吧,尤其是在认为宇宙膨胀没有中心,每点上的观测者应能查对宇宙回缩或膨胀结果的情况。 2.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给出了宇宙诞生时间。对一个有限的宇宙体积,难说说没有中心吧? 3. 无论从哪方面说,宇宙大爆炸奇点或初始区域,同宇宙边缘相比,其观测者的位置都是特殊的。这与宇宙学原理相矛盾。 附:宇宙学原理~作为研究宇宙学的前提,宇宙学家建立了一个资用假设(working hypothesis)。这个假设就叫作宇宙学原理,就是说在宇宙学尺度上,任何时刻,三维空间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它的含意是:①在宇宙学尺度上,空间任一点和任一点的任一方向,在物理上是不可分辨的,即无论其密度、压强、曲率、红移都是完全相同的。但同一点,在不同时刻,其各种物理量却可以不同,所以宇宙学原理容许存在宇宙演化。②宇宙中各处的观测者,观察到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一个观测者是特殊的。地球上观察到的宇宙演 化图景,在其他天体上也会看到,所以能建立宇宙时概念。既然任何随时间演变的天体和现象都可以用来标度时间,宇宙图景也能作为时间标度。在宇宙中,处处有完全相同的宇宙图景,也有完全相同的宇宙时。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我的思想就飞多远~~
热度 2 renxiuhong 2017-2-9 18:30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思想就会飞多远 ~~ 宇宙大学校长 任秀红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我的思想就会飞多远 ~~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思想就会飞多远 ~~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将会飞多远 ~~ 这是我今天在宇宙大学的枣园公园感悟到的伟大思想 ~~ 今天慢跑步去了枣园公园或西北川公园儿,有点累的时候,洒满阳光的草地是那么的有诱惑力,我就顺其自然,随意躺在草地上,神着晒太阳了,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手上、身上,鸟儿时不时啾啾几声,微风时不时吹过面颊,我好像和阳光、草地、天空融为一体,充满整个宇宙了 ~~ 闭着眼睛,想象了一下天空会有多高,宇宙的边界会有多远 ~~ 然后乐得笑出了声儿 ~~ 嘿嘿 ~~O( ∩ _ ∩ )O~ 因为想起了我经常说犯各种错误又坚持不改的人的一些话:宇宙的边界有多远,你就飞多远吧 ~~ 如果知错改错了,那你就飞回来吧 ~~ 如果你还是坚持不改,那你就一直飞吧 ~~ 实际上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我不想用刺激的言辞,就琢磨出了那种说法儿 ~~ 其实,通俗说就是:滚远!有多远滚多远! O( ∩ _ ∩ )O 哈哈 ~ 然后想到了一句话: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我的思想就能飞多远 ~~ 紧接着就想到了:宇宙的边界有多远,思想就会飞多远 ~~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将会飞多远 ~~ 骂人的话也能转化成伟大的思想呢!我这个宇宙大学的宇宙人化功大师看来炼成了啊!化功大法随时可能化负为正啊 ~~O( ∩ _ ∩ )O 哈哈 ~ 又想了想:宇宙大学的宇宙地球人原始人、伏羲、女娲、黄帝、周文王、孔子及其弟子或学生等人、毛爷爷等人、习近平和王岐山等知青学师们,以及其他很多宇宙地球人,也会有躺在草地上任思想自由地在宇宙飞来飞去,然后产生很多思想灵感的时候吧? 也有很多人会担心衣服粘土、有损形象等,从来不会随意躺在草地上吧?所以他们也会少很多灵感,也会错失好多乐趣? 躺在草地上任意遐想这种率性而为的事情,不会危害别人的利益,可以多做无妨 ~~ 在草地上神着太舒服了,我都想一直在那里神着 ~~ 我能率性而为,也能自律自控:以后可以再来神着,也去枣园广场和纪念馆游玩一下。所以就有了我给毛爷爷打电话拜年、请毛爷爷教化美国的特朗普即特离谱总统、打鼓、玩花伞、和邂逅的宇宙地球人一家饭桌课堂教学的乐趣啦 ~~\( ≧▽≦ )/~ 啦啦啦 ~~
个人分类: 宇宙大学|8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氢原子重新电离
pxdywjqw 2016-5-24 18:07
探测宇宙原初氢原子的重新电离 在宇宙大爆炸的 40 万年之后,宇宙的充分冷却使得原初氢原子得以形成,这些氢原子充满了早期的宇宙。再经过数亿年,第一批恒星以及星系形成,它们产生紫外辐射,进而将原初氢原子电离成电子和质子。这一过程被称为重新电离,标志着成年宇宙的一次相变。相变何时产生?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一直是宇宙学中重要的开放问题。最近,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 Bowman 和 Rogers ,在 Nature 上撰文报告了他们使用新技术( E xperiment to D etect the G lobal reionization S tep , EDGES) 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重新电离不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 Bowman 和 Rogers 使用一台工作于低频的射频天线,测量天空射频信号的绝对强度。宇宙中性氢原子可以发射或吸收波长为 525px 的光,它是“氢原子核磁矩平行于电子磁矩 ” 与“二者取向反平行”两个能级间发生的跃迁辐射。经历了宇宙膨胀红移以后,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相应的信号。一个简单的推理告诉我们:在宇宙被重新电离之后,不会再有氢原子的上述信号来到地球;或者说,更小的红移,波长更短的氢原子信号必将在射频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被截断。探测的困难在于背景信号的移除以及射频天线频率响应的标定。主要的干扰来自银河系的射频发射,也来自地球陆地的无线电发射。它们所形成的背景其亮度可能超出 525px 信号的 1000 倍。在完成了实验的背景拟合以及天线的标定之后,实验者最终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有用的残余信号,其强度在数拾 mK 水平。 Bowman 和 Rogers 的研究结果表明,重新电离过程是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逐步发生的(对应红移间隔远大于 0.1 的时间段)。 从大爆炸开始,充满宇宙的(质子和电子)等离子体使宇宙成为了一个不透明的黑暗世界。在之后的约 40 万年( 红移 200 ),质子和电子结合成为中性的氢原子,透出的光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 亿年( 红移 25 )后 第一批恒星以及星系形成,重新电离时期开始。根据这次实验,这一时期大约持续到 大爆炸后的十亿年(红移 6 )。 Bowman 和 Rogers 实验最重要的成果在于关注 十亿年后的“后相变”时代:在此后的时间,的确再也看不到游离中性氢原子的 525px 信号。这意味着, 重新电离时期已经结束。有专家高度评价 Bowman 和 Rogers 的工作:它耗资很少,却提供了另外一个(平行于干涉仪测量)探测宇宙演化信号的平台。 (戴闻 编译自 Nature 468 (2010) : 772–773 和 796–798 )
个人分类: 科学|1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亿年来多少事,激荡人心大江流——宇宙源于大爆炸(上)
热度 30 Einstein 2016-3-22 13:42
按:这是本人2013年出版的一本小科普书 《科学十大突破》中 的一章。书名 并不好,因为讲的是其实是科学史上的十大突破。但当时湖北教育出版社准备做一个“十大系列”丛书(科普),于是只好服从“集体”。同一套还有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曹玺敬的《科学十大假说》(和我的类似,叫十大科学突破、十大科学假说更好),北京古天文馆王玉民老师的《天文五千年》也是这一套的,但名字显然没依照出版社的。封面也是出版社自己弄的(附后),其实那个根本不是爱因斯坦本人。 写这本书时,因为要平衡一下学科,所以“十大”遴选上读者可能有不同看法,比如微积分的发明论重要性要超过概率论,但考虑到当时出版社目标群体是中学生,我就选了概率论了。 宇宙源于大爆炸,分上、下两次发布在科学网。当初写本章时,参考了陈学雷老师(科学网博主)在《科学世界》杂志发表的文章,还有该杂志的几篇,具体也忘记;另有陆埮院士在《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发表的几篇文章。 第一章 别来茫茫沧海事,乾坤悠悠谁主营?—— 日心说的完胜 ... 2 第二章 天地英雄气,纵贯三百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16 第三章 将军有孤胆,跨马扫强顽—— 氧化燃烧理论的确立 ... 28 第四章 世事茫茫难自料,冥冥之中有井然—— 概率论的诞生 ... 42 第五章 忽如晴天霹雳响,原来生命有大同——进化论的提出 ... 54 第六章 十年磨得轩辕剑,却遭冷遇藏深宫——遗传学的奠基 ... 67 第七章 风尘仆仆斩群魔,科学完人谁比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创立 ... 79 第八章 拨云见日时空联,竖子成名奇迹年——狭义相对论的创建 ... 91 第九章 三曲终罢天地凝,丹麦小将破孤城——揭开原子的面纱 第十章 百亿年来多少事,激荡人心大江流——宇宙源于大爆炸(分上、下发布在此博客) 每年的 10 月初,是全世界科学家翘首以盼的日子,因为每年这个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会陆续公布该年度诺贝尔科学家的获得者。 2011 年 10 月 4 日下午 5 点 45 分(北京时间),诺贝尔物理学奖隆重揭晓,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名天体物理学家获此殊荣。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帕尔玛特,拥有美、澳双重国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施密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里斯(图 10-1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他们的研究成果“震动了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图 10-1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得主(帕尔玛特、施密特、里斯) 补充一张照片:2015年11月9日,笔者在加大伯克利一次讲座后拍到的帕尔马特 其实他们的成果均是在 1998 年发表的,当时帕尔玛特和施密特各自领导的研究团队几乎同时公布了他们对“ Ia 型超新星”(至于什么是 Ia 型超新星,后文会解释到)的研究结果,结果证实宇宙在加速膨胀;里斯教授当时在施密特的团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约合 146 万美金的奖金也得到公平分配,其中一般给予帕尔玛特,施密特与里斯分享另一半。宇宙在膨胀?而且还在加速膨胀?的确是这样。其实科学家在 20 世纪上半叶就知道我们处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了,这一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关于宇宙膨胀的机制也了解的越来越多,上述三位科学家的贡献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你可能会问了,我们所处的这个膨胀的宇宙总该有一个起点吧?是的,它起源与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从那时起才有了时间和空间。你也许还会问,在那之前呢?我无可奉告,因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比那次大爆炸更早的时间和空间。你可能仍旧不得其解,不要紧,先乘上我们的时间快车,回到 20 世纪早期的岁月吧。 奥伯斯佯谬 1543 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之后,有一位矢志不渝的宣传者为日心说奔走呼号,甚至为止献出了生命,他就是意大利的自然哲学家布鲁诺。他在一篇诗歌中曾这样讴歌哥白尼:“啊!光明正大的哥白尼,现在我向你倾诉衷曲。你智慧卓绝、才华横溢,你应受尊容、堪当赞誉。时代昏暗、世道浑浊,丝毫无损于你的才华,乌鸦喧嚣、鸱鸮啼泣,岂能淹没你的豪言壮语!”我们知道因为布鲁诺无畏地与神学权威做斗争,最终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但布鲁诺提出的宇宙思想,已经超过了哥白尼,因为他在 1584 年就出版了《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的书,提出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该书标题中的“世界”,而是指天体或者太阳系,因为布鲁诺不但跟随哥白尼抛弃了托勒密的地心说,而且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不可计数的恒星散布于宇宙中,它们均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 到了 17 世纪,牛顿建立了他的经典宇宙学,在他的宇宙中,时间在均匀流逝,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空间是无限的,向着各个方向无限延伸。牛顿还认为,时间与空间就其本性与任何事物无关,也即它们是绝对存在的,因此后人也把牛顿的这种宇宙观称作绝对时空观。在狭义相对论那一章我们介绍了“同时的相对性”,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惯性系具有不同的时间坐标,对于空间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时空与物体、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早在 19 世纪初,已经有人对无限宇宙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1823 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对无限宇宙观提出了一个质疑,该质疑很简单,就是说为何夜空是黑暗的?这个问题看似有些“弱智”,因为显然太阳落山之后没有光线照射到地面上使然,还有什么好解释的。但该质疑的出发点没这样简单,因为奥伯斯是冲着宇宙无限论而来的。奥伯斯说,如果恒星均匀地分布在无限的宇宙空间,距离地球近的恒星,看起来就明亮,距离远的,看起来就微弱,而且恒星的亮度与它们距地球的距离呈平方反比关系。关于这里的平方反比关系稍微解释下,比如我们点一只蜡烛,外面罩上一个半径为 1 尺的透明玻璃球,你把眼睛贴到玻璃球上看蜡烛,假设得到的亮度值为 A ,现在把这个玻璃球的半径加倍为 2 尺,然后再把你的眼睛贴到球上去看蜡烛,得到的亮度为 B 。那么, A 与 B 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我们要知道球的表面积公式为 4 π r 2 ,那么随着玻璃球半径的增加,进入你眼睛的蜡烛光线会与 r 2 呈反比,也即前后得到的亮度关系为 A=4B 。现在可以把恒星代替蜡烛,结论是一样的,也即假设把太阳移至距离地球是现在 4 倍,那么它的亮度将为现在的 1/16. 但是奥伯斯说,因为恒星的数目也是均匀分布于宇宙中,那么在半径为日地距离 4 倍的球面上,恒星的数目则呈平方关系增加。这两个作用正好可以互相抵消,也就是说不管太阳落不落山,夜空应该永远像白天一样亮(图 10-2 )。 图 10-2 奥伯斯佯谬示意图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个质疑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恒星在宇宙中呈均匀分布,可现在我们知道恒星在宇宙中的分布并不均匀,那么是不是这个质疑就算破产了?没有,因为即使如此,该质疑还可以把恒星改作星系或者星系团,从宇宙大尺度上讲,它们的分布的确是均匀的(这个观点现在被称为“宇宙学原理”),这样奥伯斯的质疑依然存在。 1952 年,英国天文学家邦迪在他的一本书中首次把奥伯斯的这个质疑命名为“奥伯斯佯谬”,由于邦迪是稳恒态宇宙模型的支持者,他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现在奥伯斯佯谬已经成了支持宇宙膨胀的一个证据,何以如此,后面本章结尾处我们会专门再谈。 爱因斯坦的宇宙 1915 年到 1916 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即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论。从广义相对论可知,物质的存在会引起四维时空的弯曲,这样牛顿体系中的万有引力不过成了时空弯曲的表现而已。 1919 年由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和其他科学家率领的两支观测队利用日全食观测到了经过太阳边缘发生的偏折,观测数据与爱因斯坦的预测值非常吻合。爱因斯坦由此轰动一时,成了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不过在爱因斯坦看来,广义相对论还有更广阔的舞台,那就是宇宙学。 1917 年爱因斯坦在柏林完成了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提出了 20 世纪第一个宇宙模型:一个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有限但无边的静态宇宙。这是新世纪科学界向宇宙学开拓的第一声号角,因此后人给爱因斯坦戴上了“现代宇宙学之父”的桂冠。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宇宙呢?均匀的、各向同性的,这其实是前面提到的宇宙学原理的一项具体内容。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物质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任意方向性质一样)、均匀的;观测者从宇宙中任何一处观测,得到的宇宙性质和运动规律都是一样的。 这一原理现在已经被天文观测所证实,需要注意的是,该原理是说从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上而言的。比如在我们太阳系内,太阳一个天体就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99.8% ,当然在太阳系就谈不上各向同性或者均匀了;如果把视野扩展到银河系,它就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直径大概有十万光年,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有 2.6 万光年的距离,单独从银河系内部看,也不是各向均匀同性的;但是当我们把视野扩展到星系团或者星系群时,它们的直径大到几百万光年甚至上千万光年,这时我们会发现,这些星系团或者星系群在宇宙中的分布呈现了各向同性,这就是“大尺度”的涵义。再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你家桌子的桌面看上去非常光滑,但是如果用显微镜看其表面的话,会发现明显的凹凸不平,因此肉眼观察的情形就是所谓的大尺度。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意思理解了,接下来该理解宇宙“有限但无边”的意思了,这个更玄妙。 为了更好地理解“有限无边”的概念,我们需要引入三种三维宇宙的二维空间模型,它们分别是闭几何、平直几何、开几何(图 10-3 )。这三种几何其实就是几何上的黎曼几何、欧几里德几何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检验某一曲面属于某种几何的简便方法是在曲面上作一三角形(注意在非欧几何中,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会像是在欧氏几何中那样“直”,你直需要保证每条线是在曲面上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线就可以了)。你会发现在闭几何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会大于 180 度(利用你家地球仪上的两条经线和赤道的关系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在平直几何中等于 180 度;在开几何中会小于 180 度。 图 10-3 宇宙二维空间模型 现在让我们来理解爱因斯坦的“有限无边”宇宙模型,这种模型的三维空间很难理解,我们只能借助于闭合几何去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把三维空间变为二维空间。在闭式空间的球面上,试想有一个蚂蚁,它在那里爬呀爬,总是找不到尽头,如果沿一条“直线”(注意球面上的直线就是我们说的通过球心的大圆) 爬行,它最终还会返回到远处。这就是“有限无边”中“无边”的涵义,那么“有限”怎么说呢?因为这个球面的面积是有限的,比如你要在上面贴一些纸条,总会把它贴满,这就是有限的意思。这里一定不要把整个球体作为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去理解,而要仅仅停留在球面上,也就是说对蚂蚁而言,它只能沿着球面爬行,绝不能向内挖洞或者向外伸下懒腰喘口气,因为这个宇宙没有内外。至于三维的“有限无边”的宇宙,我们的确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解释,不过有一种现象可以帮你理解,如果你乘宇宙飞船朝某个方向驶去,总有一天你会回到出发点的,前提是如果那时你还活着。 爱因斯坦把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原理结合起来,得到了上述这样一个有限无边的静态宇宙模型,但这个模型有一个严重缺陷,就是它不稳定,禁不住微小的扰动。因为这一模型的空间结构不随着时间而改变,如果在某一时刻宇宙有一点扰动,假设结果使得宇宙有一点的膨胀,那么天体的距离会随着增加,互相之间的引力就会减小,引力减小会更有利于膨胀,这样宇宙就会不停地膨胀下去,反之亦然。 关于爱因斯坦与静态宇宙模型还有一段趣闻,话说爱因斯坦用他的广义相对论得到一个引力场方程,但死活是求解不出符合宇宙学原理的静态解。后来终于想通了,因为他的广义相对论无非是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广,万有引力定律只有“吸引”而没有“排斥”,也难怪他困惑没有静态解了。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宇宙,爱因斯坦豁出去了,他直接在方程中人为的加了一个具有斥力效应的宇宙常数∧,这样才得到了一个稳定宇宙。爱因斯坦当时为此很抓狂,在给好友埃伦菲斯特的信中写道,(引力方程)快要把我逼进疯人院了。还是孟子说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诚哉! 膨胀的宇宙 1922 年,苏联数学家弗里德曼在德国《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利用爱因斯坦那个不加宇宙常数∧的引力方程得到了一个动态解,在其动态解中包含了三种宇宙模型:开放模型,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闭合模型,宇宙膨胀到一定限度将收缩,类似一胀一缩在进行;平直模型,是前两种模型的中间态。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后来也称作膨胀模型或者脉动模型。论文发表后,爱因斯坦很快写就了一篇文章对弗里德曼给予了尖锐批评。很快,弗里德曼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私人信件,指出了批评中的错误。直到 1923 年,爱因斯坦才认识到他的批评是以计算错误为前提的,是他错怪了弗里德曼,并且认识到弗里德曼的结论是一种“新的阐述”。宇宙常数∧在引力方程中纯属画蛇添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认为引入宇宙常数是他一生干过的做大蠢事。尽管爱因斯坦肯定了弗里德曼的贡献,但当时科学界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直到 1927 年这一结论被比利时天体学家勒梅特(之前他曾做过一段神职工作)再次发现。勒梅特胜过弗里德曼的地方在于,他不但得出了膨胀的宇宙模型,而且得出了这种膨胀与星系谱线的红移(下面马上谈到)的数量关系。这一数量关系与哈勃两年后得出的数值惊人得接近,有人说这与那一年勒梅特拜访了哈勃有关,因为那时哈勃正在关注红移问题,至于真相谁也说不清楚了,我们也别指望科学史学家能还原一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科学史,有时留些悬念未尝不是坏事。勒梅特还有一个思想可以说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先声, 1932 年他提出现在的宇宙是由处在极端高温、高密度状态的“原始原子”经过爆炸、膨胀、演化而来。至于宇宙是否在膨胀,还要依靠对遥远星系的天文观测。 哈勃定律——宇宙的确在膨胀 一提到“哈勃”这个词,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哈勃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是 1990 年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的,现在仍在“服役”中,计划可以坚持到 2013 年。哈勃望远镜就是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命名的,哈勃(图 10-4 )被后人称作“星云世界的水手”(他的一本有名的传记就是这个名字),因为他开创了星系天文学,他发现的揭示了宇宙正在膨胀的哈勃定律正是其基础。 图 10-4 哈勃 早在 1910 年代,在美国洛厄尔天文台工作的斯莱弗娴熟地把光谱学应用到天文观测中,结果发现所观测的漩涡星云光谱大部分向色谱的红端移动,仅有少量的星云向紫端移动。还记得在第六章讲孟德尔时我们提到的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吗?当时我们以火车经过站台听到的声音为例解释了物理学上的多普勒效应,光波与声波是一样的,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光波相对于观测者就会被拉长,波长因此变长,频率变低,于是出现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的现象,这就是红移,反之则为紫移(或者叫蓝移)。斯莱弗认为普勒效应可以解释大部分星云红移的现象,也即大部分星云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正在退离我们。哈勃后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定量的哈勃定律。那么紫移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按照多普勒效应,应该是星云在向我们靠近才是呀。对紫移现象的解释是稍后弄明白的,原来少量的紫移现象是我们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团的现象,由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在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其相对运动可能会造成与本星系团内部某个星云(比如仙女座星云)正在靠近,这样才会出现少数星云紫移的现象。 1929 年,时在美国威尔逊天文台工作的哈勃基于已掌握的 24 个河外星系的红移量与距离得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 V=H 0 D 其中 V 是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 H 0 是哈勃常数(当然是后来被如此命名的,哈勃当时用的字母是 K ), D 是河外星系与观测者的距离。既然 H 0 为常数,那么上面这个函数(自变量当然是 r 了)是不是很面熟呢,想起来了吧,初中学过的 y=kx ,对!就是它,一次函数。还记得它的图像吗,就是在坐标轴上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且还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至于它怎么个倾斜法,那得看 K 的取值了。哈勃定律无非是把 K 取作了哈勃常数罢了,当时哈勃的确也得到一条直线(图 10-5 )。坐标轴的横轴是距离 D ,纵轴是退行速度 V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怎么这条直线没过原点呢?其实这不过是把纵坐标的原点向上拉了一点而已,因为靠近左下角有几个星系的速度是负数(表明在向我们靠近,就是前面我们谈到的紫移),为了不至于让横坐标打乱整体数据的分布点,特意把纵坐标的远点提升的,当然这样做丝毫不影响结论。 图 10-5 哈勃定律的数据图 好了现在我们再琢磨这样图,你会发现随着距离 D 的增加,星系的退行速度(大于 0 的那部分)也在增加,更直白的说就是越远的星系逃离我们更快。这不很明显说明了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吗! 关于哈勃定律,我们还需要知道以下几点。第一,星系退行速度越大,那么星系发出的光被拉长的就越多,因此我们观测到的红移量就越大。第二,哈勃定律反映的宇宙膨胀,并不是以我们银河系为中心的膨胀,而是这种膨胀在宇宙的各处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管你处在宇宙的任何地方,都会感觉到你像处于宇宙的中心一样,四周的星系在远离你而去。这一条可以看作是宇宙学原理的一个反映。第三,为了更好地理解距离与退行速度成正比的关系,我们不妨以图 10-6 为例展开说明。开始的时候,银河系位于原点,星系 A 、 B 、 C 分别距离银河系为 1 、 2 、 3 个刻度间隔的距离。经历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宇宙的膨胀, A 、 B 、 C 已经分别距银河系为 2 、 4 、 6 个刻度间隔。这样,对 B 而言,它与膨胀间隔(退行速度)为 2 个刻度,是 A 的 2 倍;同理, C 的膨胀间隔是 A 的 3 倍。因此说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 图 10-6 哈勃定律图解 最后说下哈勃常数的取值问题,当初哈勃测定的值是 500km/s/Mpc ,这里的单位是千米 / 秒 / 百万秒差距。这里需要解释下“秒差距”,它与光年类似,是一个距离单位,而与时间无关(尽管有一个“秒”字,也是指角度上的秒,而非时间意义上秒),它的定义这里就不介绍,直接给出数值: 1 秒差距( 1pc )≈ 31 万亿千米≈ 3.26 光年。但是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哈勃常数变化很大,目前天文学界测定的哈勃常数一般在 50 ~ 70km/s/Mpc. (明日待续第十章 下篇 )
个人分类: 科普|10074 次阅读|72 个评论
苏萌:暗物质的天文学探测(下)
kejidaobao 2016-3-21 13:20
5 如何探测暗物质粒子 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在当代基础物理学,包括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等领域是一个很热门的研究领域——宇宙中最主要的一种物质成分到底是什么?这个听起来就激动人心的问题,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吊着科学家和公众的胃口。对于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来说,物理学家试图通过放置在地下实验室的探测装置,屏蔽掉各种干扰来寻找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天文学家们尝试通过地面或太空望远镜对暗物质粒子在宇宙中可能发生的相互碰撞并湮灭产生的次级粒子来间接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粒子物理学家们希望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或者未来更大能量的粒子对撞机能够“人工”自制出暗物质粒子来。 5.1 暗物质粒子的直接探测 暗物质粒子游离在宇宙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地球就是在这样的“暗物质粒子汤”中穿行着。地球上任何一个原子核都有一定的概率被一个暗物质粒子撞一下,虽然暗物质粒子我们看不到,但如果一个原子核无缘无故“身子”晃了晃,那一定是暗物质粒子干的,我们就抓住了暗物质粒子的踪迹。物理学家可以探测这种暗物质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或闪光,从而判别碰撞的起源是不是暗物质粒子造成的,物理学家把这种探测方式叫做直接探测。暗物质直接探测试验一般设置于地下深处,地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以下,以排除各种可能造成原子核被碰撞的背景噪声,并且探测装置要经过多种屏蔽处理等降低噪声。这类的实验室包括美国的Soudan 和DUSE 、加拿大的SNOLAB 地下实验室、意大利的大萨索国家实验室等。我们国家在四川锦屏山建设了地下2500 m 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正在开展PandaX 、CDMX 等暗物质粒子直接探测实验,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5.2 暗物质粒子的间接探测 地球上的暗物质探测实验一方面要仰仗暗物质粒子跟普通物质多多少少要发生一些相互作用,如果暗物质粒子真的完全无视普通物质,那这种直接探测实验就无能为力了。另一方面,即便真的看到了无法解释的“碰撞信号”,仍然需要依赖于对暗物质空间分布的模型才能把地球上的测量结果与宇宙整体暗物质特性联系起来——毕竟我们无法在宇宙空间的其他地方重复这样的实验。到底直接探测发现的粒子是不是我们要寻找的主导宇宙物质组分的暗物质粒子?与直接探测实验互补的另一种探测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既然暗物质粒子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去寻找暗物质粒子在宇宙中发出的信号,这就是暗物质粒子间接探测实验。 间接探测主要是寻找两个暗物质粒子互相碰撞湮灭时所产生的讯号。 不同的暗物质模型预言暗物质粒子湮灭所产生的末态粒子不同,或者比例不同,比如产生高能伽马射线光子或正反粒子对(比如正负电子、正反夸克等)。 针对不同的末态粒子,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设计了不同的空间望远镜和探测装置。尽管暗物质粒子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对暗物质可能产生的带电粒子来说,很难在宇宙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磁场的影响,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一般很难知道探测到的带电粒子是从哪个方向发射出来的,只能通过高能带电粒子的能谱特征来搜寻暗物质的迹象。 而伽马射线光子保留了方向的信息,与能谱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提供更多暗物质粒子的佐证与判据。在星系暗物质晕中的暗物质粒子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复杂物理过程产生伽马射线光子。 对间接探测手段而言,最重要的在于完全了解背景噪声的来源,从中寻找到可靠的暗物质迹象。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 世纪90 年代发射了EGRET 伽马射线望远镜,并于2008 年6 月11 日发射运行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搜寻暗物质湮灭产生伽马射线的事件,是迄今为止在伽马射线能段最有效的望远镜。ATIC 实验2008 年发现正负电子的能谱在几百GeV 的能段有一个超出理论预言的鼓包,恰恰符合了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的预言,轰动一时。意大利领导的实验计划PAMELA 更是于2009 年就探测到正电子的能谱在高能段的变化,成为一个可能的暗物质信号。 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 ),也被称为反物质磁谱仪,通过巨大的磁铁把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区分开,主要目的是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第1 台AMS-01 在1998 年进入轨道,而第2 代价值20 亿美元的AMS-02 于2011 年由航天飞机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开始观测(这也是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发射),是迄今为止灵敏度最高,也是最复杂、最昂贵的一台暗物质探测设备,代表了当今科学实验的最高技术手段,由16 个国家和地区的600 余名科学家历时近18 年完成,发射4 年多来已经精确地测量了正负电子谱和其他带点宇宙射线的能谱,实验过程可能持续15~20 年。 5.3 用粒子对撞机人造暗物质 不论是直接探测还是间接探测,目标都是想办法通过空间或者地面的探测器抓住在宇宙中游离的暗物质粒子的信号。那么为何不自己制造一些暗物质出来研究呢?事实上,粒子物理学家们正在利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寻找暗物质粒子。大型强子对撞机会将大量质子加速到十分接近光速并使它们相撞。这样的粒子碰撞过程通过强大的能量释放产生大量的新粒子。在大量的粒子产物中,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在释放出来的新粒子中探测器发现有一束粒子射出,但在另一侧却发现没有粒子出来。发生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出来的粒子是一种探测器无法检测到的粒子形式,这就很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比如前文提到的一种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如果这种粒子的确是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并且我们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它,那将是物理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然而,如果暗物质并非如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理论中所预言的那样,那么或许大型强子对撞机或许就不能检测到它,或者需要更高能量更强大的粒子对撞机。中国正在考虑建设的新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 ),并在第二阶段升级为质子对撞机(SPPC ),届时对撞机能量比目前运行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能量高7 倍,暗物质粒子的寻找也是其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 6 为什么要发射空间天文望远镜 研究暗物质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大气集中在离地面100 km 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 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 km 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在地球表面进行天文学的研究会由于地球大气层的电磁辐射的干扰和过滤而受到限制。太空望远镜的概念最初出现在20 世纪40 年代,天文学家们设想将望远镜放置到太空,因为地球的大气层对许多波段的天文观测影响甚大(图4 ),若能将望远镜移到太空中,便可以不受大气层及地表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干扰,得到更精确的天文资料。迄今为止,大量的望远镜被发射到了轨道上,数十年来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目前已有不少空间望远镜在太空中运行,许多太空天文台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任务,而另外一些则仍然在运作中。举例来说,X 射线完全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使得建立在X 射线观测基础上的天文学在地表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众多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X 射线望远镜卫星的发射打开了天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在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印度也在近期发射了第1 颗X 射线卫星,我国也将在2016 年下半年发射首颗X 射线天文卫星。同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也被大气层大量阻断,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所观测的伽马射线能段,也只有空间装置可以实现探测的目标。 著名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包括观测可见光波段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红外波段的史匹哲太空望远镜、赫歇尔望远镜,观测微博波段的WMAP 、Planck 望远镜,观测X 光波段的钱德拉太空望远镜,观察伽马射线波段的康普顿天文台(已于2000 年退役)与正在运行的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等。即将升空的大型空间望远镜包括计划于2018 年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新一代空间望远镜,计划接替哈勃的天文研究使命。该望远镜以NASA 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的名字命名,目标是寻找宇宙有史以来第一代恒星和星系;WFIRST 则是美国暗能量探索计划之一,旨在寻找并精确测量暗能量、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7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 )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4 颗科学卫星的首发卫星,也是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共同参加有效载荷、科学应用等工程项目研制工作。其科学目标为通过高空间分辨和高能量分辨的精确测量方式,研究高能电子、伽马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的能量和方向,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和研究其物理特性,并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在卫星结构方面,暗物质卫星首次尝试了“科学探测载荷一体化”设计,卫星有效载荷质量1410 kg ,整星质量1850 kg ,载荷平台比达到了3.2 ∶1 。 这样的设计减小了卫星体积,降低了重量,大幅节省了发射成本。2015 年11 月9 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织召开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星箭出厂审定会。11 月14 日卫星和火箭从上海航天科技八院起运,驶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2 月17 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型火箭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迈出重要一步。这是长征-2D 型火箭第26 次出征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1 次飞行。 8 国际与国内暗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国际物理学界对暗物质的研究相当重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和布局。2007 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 )、航空航天局(NASA )、能源部(DOE )联合成立的暗物质研究评估小组发布报告指出,宇宙里面暗物质之谜的解决具有极特别的科学意义,并建议美国加大投入,以保持其领先地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天文及天体物理2012 —2021 “十年规划”中,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主要的研究方向。美国通过搭载于费米(Fermi )伽马射线空间卫星上的“大面积望远镜”和位于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 )进行暗物质的间接探测。2008 年,欧洲天体粒子物理联盟所规划的路线图中,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位于其所规划的7 个项目之首。 星系分布在更为扩展的暗物质晕的结构当中,这样的图像不仅得到观测的支持,而且被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宇宙学数值模拟所验证 2009 年发射的普朗克(Planck )空间观测卫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并于2016 年年初给出了最新的宇宙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包括迄今为止最为精确的暗物质组分的参数测量。欧洲下一步计划在2020 年左右发射欧几里得(Euclid )航天器,通过观测大量的星系在空间中的分布特性来精确测量宇宙学基本参数(图5 ),从而帮助深入理解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物理特性。而日本与美国合作也于2015 年8 月发射了CALET 探测器,成功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属于日本的舱位开展研究。 中国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非常重视。揭开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可能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我国已经在考虑建设几项关键性的探测暗物质、暗能量的重大实验装置,包括地下和太空的粒子探测器和在南极建立大口径天文望远镜,以取得第一手实验数据,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 )卫星通过探测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伽马光子、电子及质子,以实现对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的间接观测,而下一代伽马射线卫星盘古(PANGU )卫星已经在积极的筹划中,将成为首个针对MeV 到GeV 能段的空间探测望远镜,寻找暗物质在这个特殊能段的信号。基于中国未来空间站为平台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装置(HERD )也处于积极的研发中,并已经在技术预研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是当代基础物理学最前沿的方向之一。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进行实验和理论上的探索将大大深化人们对微观世界结构和宇宙演化的理解,并极有可能产生物理学基础理论革命性的突破。在过去的几年里面,中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的研究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这些基础让中国跟上了国际前沿研究的步伐,并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上先进水平,甚至世界领先。包括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内的实验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探测项目,使中国的暗物质研究能够有机会作出引领世界的贡献。除了中国四川锦屏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外,其他正在计划中的科学实验包括在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建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望远镜,首次实现对北半球暗物质大尺度空间分布的精确探测。这些规划中的科学实验将能够全面探索暗物质的基本属性,期待着下一个10 年,暗物质的探测实验将给人类展现宇宙最神秘的一面。
个人分类: 栏目:本刊专稿|3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萌:暗物质的天文学探测(上)
热度 9 kejidaobao 2016-3-18 22:08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主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基础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对暗物质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将极大促进人们对基本自然规律以及宇宙演化的理解。国际上对暗物质的研究极为重视,美国和欧洲都为之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开展了一系列相关项目规划。中国也将暗物质的研究纳入了中长期规划,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在暗物质探测方面实现了长足进步,在四川锦屏山地下实验室开展多项暗物质直接探测试验,暗物质粒子卫星作为中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发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 颗天文卫星, 2015 年12 月 成功发射。通过观测暗物质粒子湮灭后的粒子产物,有可能在间接探测方向实现对暗物质研究的革命性突破。本文简介暗物质概念提出的历史与暗物质探测的天文学观测手段。 1 怪人兹威基的“狂想” 暗物质这个名字,是一位脾气极其古怪的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在 20 世纪30 年代创造的,他的名字叫弗里兹·兹威基(Fritz Zwicky )。他以粗暴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闻名遐迩,经常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咄咄逼人,甚至变得气势汹汹,连最亲密的合作者都不愿意单独跟他待在一起。然而兹威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极富创造力地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假设。兹威基尝试计算了由数千个星系组成的“后发座”星系团中所有能够被观察到的物质的总量(基本上就是把看到的星系们加起来)。结果他惊讶地发现这些物质的总质量所能产生的引力强度竟然不足以让整个星系团聚集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些星系都“跑得太快了”,如此之大的逃逸速度应该早就让这些星系跑出这个集团,这样的话“后发座”星系团就分崩离析而不复存在!你可以把整个星系团想象为一个旋转木马,旋转木马转动得太快,上面坐着的星系们互相之间的吸引力太弱了,早就应该都会飞出去才对!正是基于这些观察,兹威基提出了一项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主张,星系团里必定还存在着某种神秘的“黑暗”物质。这些物质不能轻易被直接观察到,但却同样能够产生引力作用,从而帮助星系聚集在一起而不至于被撕碎。不幸的是,兹威基在当时普遍被同行们认为是怪人一个,被人看不起,在差不多40 年的时间里,兹威基的有关暗物质的推论没有人愿意认真对待。 尽管暗物质的话题今天已经为科学家和公众津津乐道,但在 1933 年,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是人们看不到的,大家似乎还是信奉“眼见为实”。兹威基的想法已经超越了他的时代,他的伟大洞察和理论都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 既然这种物质既不发光,又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人们根本不能直接看到它,找不到更好的名字,物理学们于是就将这种神秘物质称作“暗物质”(图1 )。如果没有这种神秘物质的存在,宇宙中的星系将分崩离析。迄今为止尽管有数以百计的模型,但没人知道暗物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图1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一个星系团,暗物质是星系团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质量分布的不同,星系团中大约有数十个大型星系和上千个小型星系构成。 20 世纪初,当物理学家们最初开始了解到原子的结构组成时,他们曾经以为人类即将洞察整个宇宙中一切物质的本质。然而,70 多年过去了,人们才确切地知道今天的宇宙中,暗物质质量所占的比重是可见物质(或者说普通物质——物理学家常常称之为重子物质)的6 倍左右,占到宇宙物质成分的24% 左右(普通物质占4% ),另外72% 左右是暗能量——一种充溢宇宙空间的未知能量形式,导致今天的宇宙在加速膨胀。 原本人们很欣喜地认为,整个世界的物理学基础已经被搞清楚了,人类几乎可以到庆功的时刻了,然而在进入21 世纪前竟然被告知在茫茫宇宙中可以看到的物质,或者说自始至终都在研究的东西,只占了相当可怜的一部分。 确实,要承认宇宙中95% 以上的物质都看不到而且几乎一无所知,实在令人有些尴尬。大自然似乎出于某种目的,把宇宙的绝大部分美妙地隐藏了起来。当然人类爆棚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在宇宙学的这一世纪谜团前正在大显身手。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经建起十几个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室,此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了发射了多个空间探测器寻找暗物质来自宇宙空间的微弱信号。尽管科学家们大海捞针似的撒网,暗物质依然悬念重重。 2 什么是暗物质 在现代宇宙学中,一般认为暗物质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任何我们熟悉的基本粒子。暗物质之所以被冠以“暗”之名,就是因为天文学家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这种物质发射出的光子,也就是说暗物质粒子几乎不直接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电磁力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所感受到的作用力。 大自然的4 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电磁力是其中一种,其他3 种是强力、弱力、与引力。光子是传递电磁力的中间媒介,带电粒子倚赖光子为媒介传递电磁力,而电荷是基本粒子的内秉性质。只有带电粒子或带电物质才能够感受到电磁力,发射出光子被人眼或者探测装置看到,这也对探测暗物质粒子的方式提出了挑战。 在日常生活所遇到的物质的内部,分子与分子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的分子间作用力,就是电磁力的一种形式。暗物质不直接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对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的物理化学过程,暗物质可以说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事实上,天文学家估计每秒钟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暗物质粒子穿过人体,但是在暗物质粒子的“眼中”,人体几乎是是透明的。现在主流的暗物质粒子的理论假说认为,暗物质粒子与人体中所含氢、氧、碳、氮等元素的原子核发生碰撞的机率大约只有数十次每天,而且这种暗物质粒子与人体的直接相互作用不会被人体察觉,更不会有任何有害的后果。事实上,有一种寻找暗物质粒子的方法,就是用专门的探测装置去寻找暗物质粒子与核子可能发生的碰撞事件,从而了解暗物质粒子的相关属性,我们把这种手段称之为暗物质粒子的“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虽然看不见,但是这种碰撞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这个实验装置里。然而,当两颗暗物质粒子相互撞击时有可能会发生“ 湮灭反应”——两个粒子抱在一起粉身碎骨,释放出大得多的能量。如果暗物质粒子的质量像现在的主流理论所认为的,是质子的数百倍,那暗物质粒子碰撞时发出的能量将是可见光光子能量的一千亿倍。如果这种湮灭反应发生在人体内,它将可能导致对人体有害的突变。当然,发生这种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迄今为止,人们只能通过宇宙中广泛分布的暗物质结构的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而且已经发现)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现代宇宙学是新兴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交叉学科,是通过对宇宙自身以及宇宙中天体的观测结果,结合现代物理学的基本认知,研究宇宙大尺度的结构起源与演化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运动和它的第一起因,在人类历史相当长一段时期曾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宇宙学起源于哥白尼原则和牛顿力学,它们指出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遵守同样的物理原理并解释了天体的运动。一般认为,现代物理宇宙学起源于20 世纪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对极远天体的天文观测,对暗物质的研究更是现代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解释暗物质,早期的理论认为暗物质可能是宇宙中未被观测到的由普通物质形成的大质量天体,比如大质量的致密的天体,包括黑洞、中子星、老年的白矮星等,但根据观测实验的结果,这些天体的质量不足以解释暗物质在宇宙中的物质里所占的较大的比例。另一些理论主要通过修正引力理论来解释和暗物质有关的观测现象,比如修正的牛顿动力学理论等理论。而目前科学界对暗物质解释的主流观点认为,暗物质是非重子的亚原子粒子,其粒子属性的认证与研究贯穿宇宙学研究数十年,依然是未解之谜。 3 为什么相信暗物质存在 20 世纪物理学与探测技术飞速发展,使精确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成为可能。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方法和理论来探测暗物质。现代宇宙学中各项独立的观测实验证据,包括对旋涡星系旋转曲线的测量、“子弹头”星系团的研究,引力透镜效应,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的观测等,均表明宇宙中存在着具有引力效应但不发射或吸收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的物质,即暗物质。占宇宙总量较大比例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导致宇宙的加速膨胀的宇宙组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当今物理学的两大谜团。 3.1 爱因斯坦引力透镜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光线经过邻近区域时会向大质量天体发生偏折,产生汇聚效应。如果从观测者到背景光源的视线上有一个大质量的前景天体(比如暗物质主导的大质量星系团),有时会看到在光源的两侧呈现两个像甚至多个像,就好像有一面凸透镜放在观测者和所观测天体之间一样,“引力透镜效应”(图2 )因而得名。顾名思义,引力透镜是因为光的路线被引力改变了。而引力是所有东西所共有的性质(只要是存在于宇宙里的东西,没有无引力的),所以,引力透镜到处都是。一般来讲,当透镜天体正好位于背景和观测者中间的时候,透镜的效应最强。 图2 强引力透镜效应 通过分析背景光源的扭曲程度、多个像的位置和特性等,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中间作为“透镜”的物质分布的性质。根据尺度与效果的不同,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效应、弱引力透镜效应和微引力透镜效应。在强透镜区域一般可以形成多个背景源的像,甚至圆弧(又称“爱因斯坦环”),而弱透镜区域则只产生比较小的扭曲。强透镜方法通过对爱因斯坦环的曲率和多个像的位置的分析,可以估计测量透镜天体质量,得到暗物质的质量和空间分布信息。暗物质是宇宙的主要组分,是普通物质总量的6 倍左右,它的引力作用与常见的物质是一样的,不可避免地产生引力透镜效应。所以通过分析引力透镜来测定星系团里的暗物质分布,测定大尺度上的暗物质分布是现代宇宙学中重要的研究暗物质的手段。 2006 年美国天文学家利用钱德拉X 射线空间望远镜对一个叫做1E0657-558 的星系团(即“子弹头星系团”)进行观测,无意间观测到两个星系团高速碰撞的过程(图3 )。星系团之间的碰撞威力之猛,使得两个星系团的暗物质相互穿越的同时,发出可见光的正常物质被甩在身后,天文学家发现引力透镜观察到的物质分布跟发光物质分布明显不同,从而证明暗物质是星系团中的主要物质成分。 图3 1E 0657-558 中两个星系团之间的相互碰撞(被形象地称之为“子弹头星系团”)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暗物质存在的强烈证据,图中蓝色代表通过引力透镜的方式测量到的暗物质分布,红色展示的是通过美国 钱德拉X 射线 空间 望远镜 测量到的普通发光物质的空间分布。可以明显看到引力透镜观察到的物质分布跟发光物质分布明显不同,证明暗物质是星系团中的主要物质成分。 3.2 星系的旋转曲线 另一个令人信服的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来自于对我们银河系及附近近邻星系的观察。在兹威基提出暗物质的概念40 年后,美国女科学家VeraRubin 和其同事Kent Ford 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展了对仙女座大星云(M31 星系)旋转曲线的研究。运用此前改进的观测技术,他们可以探测到距离星系核区域数十光年的星体的径向运动速度。按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星系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区(就像我们看到的M31 星系发出的可见光所展示的那样),星系外围的星体的旋转速度将随着离星系中心越远而减小。但观测结果确表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星系外围星体的速度几乎是恒定不变的——再次出现了兹威基发现的类似现象:仅凭望远镜看到的“可见物质”,远不足以把外围的星体拽住——至少需要10 倍以上的质量才能把这些恒星拴在M31 星系中,它们实在转得太快了。既然仙女座星系没有分崩离析,要么意味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星系这样的大尺度上是不正确的、需要修改,要么意味着在星系非核心区的更广阔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不发光物质,也就是暗物质。他们的工作启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工作,现在天文学家认为每一个星系,无论大小,都被各自的暗物质晕团团围住,甚至有些质量小的“矮星系”,暗物质的总量要超过普通物质的1000 倍以上。如何解释不同星系尺度的“旋转曲线问题”是形形色色暗物质理论必须克服的困难。 3.3 宇宙大尺度结构 宇宙大尺度结构在物理宇宙学中是描述可观测宇宙在大范围内(典型的尺度是10 亿光年)质量和光的分布特征。近年来大天区星系巡天的结果显示,宇宙似乎显示一种“网状泡沫”结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狭窄的“纤维带”上,而在它们的中间则是巨大的空洞,其间分布的星系密度要少很多,天文学上称为“空洞”结构。这些空洞的体积巨大,有些直径可达3 亿光年,尽管看上去那里确实是什么也没有,但实际上天文学观测证明这里充斥着暗物质。对宇宙进一步的研究看到,巨大的像是气泡的空洞分隔开了片状的物质结构和星系纤维,而超星系团就像是其中偶尔相对出现的密集节点。 这种网络结构在宇宙学星系红移巡天可以清楚地看见。在星系巡天观测的三度空间图的结构中显示出迄今所知道宇宙的最大结构。所有这些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暗物质的帮助,可以说,暗物质是形成我们宇宙中丰富多彩的结构的重要基石。 3.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Microwave Background ,CMB )的研究在现代天文学、宇宙学以及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MB 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微弱光子辐射场,携带着丰富的宇宙学信息,几乎是人类认知极早期宇宙演化的唯一有效途径。CMB 的发现不仅在半个世纪前开创了宇宙学,近年来对它的精确测量更是将人类带入“精确宇宙学”时代。 CMB 的测量对探索当代宇宙学、高能物理及基础物理学最前沿问题,例如宇宙加速膨胀及“暗能量”的物理本质、“原初”引力波的探测、早期宇宙暴胀过程的物理机制等起到了核心作用,是最为精确有效的宇宙学“探针”。对CMB 温度场空间各向异性的观测研究,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物质组分及早期演化的认知。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热辐射,它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其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 K 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1964 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并于1978 年获得诺贝尔奖。CMB 显示出微小的温度涨落,对应着局部密度的细微差异。宇宙在年轻时期,恒星和行星尚未形成之前,等离子与辐射充满着整个宇宙,随着宇宙的膨胀而逐渐冷却。当宇宙冷却到某个温度时,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性原子。这些原子不再吸收热辐射,因此宇宙逐渐变得透明起来。对CMB 的观测显示宇宙中暗物质的组分是可见光普通物质组分的6 倍左右,跟大尺度结构的观测结果相吻合。 4 暗物质粒子可能是什么 暗物质的候选粒子必须满足电中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等特性,不然就已经跟众多研究暗物质的实验和观测结果冲突了。在现有的标准粒子模型中,似乎只有中微子满足条件。实际上,中微子曾经是“热暗物质”模型的候选粒子。热暗物质粒子的质量较小,若中微子作为宇宙的主要组分,则在宇宙早期结构形成时,中微子在大尺度的范围上运动会“抹平”宇宙中正在形成的结构,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先在更大的尺度上形成结构(如超星系团结构),然后再“碎裂”成更小的结构(如大大小小的星系),即所谓的“从大到小”的顺序,有点“顶层设计”的意味。然而,这与此前介绍的、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大尺度结构演化的观测发现的“从小到大”的顺序完全不符。同时,大量宇宙学的观测数据将中微子总质量限制在宇宙总质量的1% 以内,而我们知道暗物质占宇宙物质的1/4 左右,这说明中微子最多只能占暗物质的一小部分。这样一来,在标准粒子模型里便没有符合暗物质特性的候选粒子。因此,人们兴奋地尝试着拓展或建立超越标准粒子模型的理论,提出可以解释暗物质的候选粒子新理论。 如前所述,为了与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合,人们提出了冷暗物质模型。对于冷暗物质粒子,它们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缓慢,远远小于光速。因此根据冷暗物质模型,宇宙结构是自下而上,从小到大一级一级慢慢形成的,小型的天体先在自身的引力下通过气体冷却丢失掉系统的角动量形成结构,然后又相互在引力作用下并合起来,逐渐形成大的天体结构,使得宇宙结构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演化,这与观测的结果定性上相符合。 在众多可能组成暗物质的成分中,最热门的要属一种被称为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eakly InteractingMassive Particle ,WIMP )的新粒子了。 这种粒子与普通物质的作用非常微弱,以致于它们虽然存在于我们周围,却从来没有被探测到过。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顾名思义,主要参与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或其他某种可能存在的新型相互作用,具有较大的质量,运动缓慢。WIMP 粒子的候选者主要为“ 超对称理论”下的中性微子(neutralino )、超对称中微子(sneutrino )和引力微子(gravitino )等。超对称理论作为标准粒子模型的拓展,几乎使得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都有了可能的对应粒子,从而拓展了潜在未知粒子的数目。而这些标准模型粒子的“伴子”由于某种猜想的基本物理特性,其质量可能极大。通过检验超对称理论对标准粒子模型进行拓展后的粒子,可以发现一些粒子能够作为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这些粒子均为电中性,有较弱的相互作用。其中,中性微子是超对称理论下最合适的WIMP 候选粒子。在标准模型的超对称拓展中,中性微子为最轻的超对称粒子,这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不会轻易衰变,从而能够作为在宇宙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暗物质的候选者。轴子的质量很轻,但数量足够多便具有冷暗物质的行为,因此轴子是冷暗物质粒子的一个候选者。还有一种被理论物理学家很早就提出来解决强相互作用中所谓“CP 问题”的粒子,被称为轴子,长期以来也是理论物理学家追逐的对象,被认为也有可能是暗物质的成分之一。 除了冷暗物质模型外,人们还提出了“温暗物质”模型,这个模型综合考虑了冷暗物质和热暗物质对宇宙结构的“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贡献。这个模型下的候选粒子主要有惰性中微子(Sterile Neutrinos )等。除了这些暗物质候选粒子中闪耀的“明星”理论,还有成百上千种各具特点的暗物质理论。理论的蓬勃发展为探索暗物质打开了一道又一道大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状态。说到底,我们并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我们必须打开思维的局限,反复的审视甚至自我否定,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个人分类: 栏目:本刊专稿|52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