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河北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谁之错?
wanghongcai 2011-4-17 09:20
近一两年国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件,而且它们都与教育有关,而且都与大学教育有关,如先是去年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撞人案件,接着是发生在西安的药家鑫撞人并杀人案件,然后是最近发生在上海的留学生刺母案件,这一连串事件出现绝非偶然,这充分地彰现了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切都是怎么造成的? 当李启铭案件发生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当然哗然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醉酒开车撞人,而是那种“我爸是李刚”的那种嚣张的、不可一世的气焰。因为在这狂哮的背后所张显的是在中国的权力至上的社会风气,是官本位社会影响在年轻一代反映,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在李启铭身上的展现。 药案的发生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他在开车撞人后竟然因为对方记他的号码而把此人捅死!这显示了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极端的凌辱、压迫和歧视,甚至都不把对方当人看,甚或是不把对方当生命看,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完全的麻木感。而且竟然还有他的师妹为虎作伥道而且在博客中表白道“记车号就是不要脸,要是我也会这么作”,这表现出一种多么的无耻之极的嘴脸。好象他作践了别人,别人连丝毫的不满都不能有,连有个找说理的想法都不能有,而且当被捅的时候连声哀求也无济于事,这显示出对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这种表现即使是对其他动物都不应该有的,但竟然对是与自己同类的人下此毒手,这还是人吗?人如果没有人伦观念的话,与禽兽何异? 留学生刺母案简直是一个荒唐的闹剧,母亲所供养的儿子竟然是自己的债主,从日本回来竟然是为了索债来的,他对学费生活费的要求看上去是多么的理直气壮(据说他自己每月12000元人民币的房费和更大数目的开销,而且5年的留学时间竟然没有打过一次工!),似乎就是他母亲欠下他的,他母亲如果有对此异议那么就可以用武力讨债,所以以前只听说黑社会才能干出如此行经,没想到现在她儿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也能够做出此等事情,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当然刚荒诞的是当刺母实践发生后,那么多的看客中竟然没有一个施救者,似乎中国人习惯了当无谓的看客,对于如何施救真的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老外来施救。如果发生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年代似乎可以理解,而发生在今天真的无法理解。使什么造成了人们如此地冷漠?难道就是怕沾染上与自己的干系吗?因为这个事情不怎么复杂,怎么可能扯上与自己不清楚的关系呢?特别是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打个电话报警总是可以吧?不!就是认为这个事件与自己没关系,无所谓,似乎越热闹才越好玩。所以许多人把这件事当作好玩的事情看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冷漠。也许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权威下命令是没有人做什么的,这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的、等待命令、号召的心理,国民的自觉性丧失了。) 对于李启铭案件背后的事情人们知道很少,按常理可以推知,他是在一个地方霸主的家庭里长大,身上有些飞扬跋扈的气息也是正常的,俗话说这就是衙内的脾气,所以在明知自己过错的情况下还认为别人不能奈之何,因此才敢于把他老爸的名号打出来。这当然是中国社会畸形状态的折射,说明中国的封建主义的余毒甚重,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在封建的等级社会里才会如此明显。如果看过《包青天》系列的话就能够看到衙内们依靠权势飞扬跋扈的做派和劲头。李启铭的表现不过是个小CASE而已。 对于药案人们似乎知道的比较多,药的表现就是处于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习气,那也是在家里培养了说一不二、家里的佣人任凭驱使的习惯使然,那么就有了人上人的感觉,所以看到社会下层的就会躲避瘟疫一样,认为他们天生就是劣性的,那么他们就是死不足惜的。所以对于他们的哀求自然是无动于衷的。在音乐学院受教育的人,多半都会把自己打扮成贵族,所以他的师妹说出“要是我,我也会这么做”这样的话,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认为自己生命比别人高贵,别人最好别招惹他,如果招惹他的就没个好,轻则伤残,重则要命,这不这个农村妇女就把命丢了。 刺母案一看就可以知道,就是母亲太娇惯、太纵容、太虚荣造成了这个恶果。太虚荣的母亲经常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孩子来达到,这个要求往往是以交换条件为诱饵的,这样孩子在向她提出要求的时候也经常以此为要挟,她对她的不正当要求又不敢说不,从而就造成了一个纵容的恶果。“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那象母亲给儿子说的话呀?给社会上的流氓无赖说的话一般无二,这样的教育如果能够出现好的结果,那真的奇迹出现了。所以,我觉得虽然这个儿子可恶,但这个母亲也是可气可恨。换句话说,没有这样的母亲就不会有这样的儿子。 可以看出,所有这几个案例都是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因为在平常的情况下,他们藏匿在大众中根本无法显现,只有在极端的事件中,他们的劣根性才表现出来。 学校教育有责任吗?当然有责任,因为学校教育只忙于升学考试,对于道德意识唤醒无所作为。特别是大学教育,没有促进他们的道德观念成熟。事实上,这些人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这一切都与脱离不了干系,当然也可以把这一切归结为社会的责任……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4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刚门到提拔门
胡业生 2011-2-19 15:45
从河北大学的李刚门到辽宁的提拔门 凸显出权力资源分配规则灰暗性 权力政治化倾向被否定性压缩 公权与人权的公开博弈 折射出权力对民众的阶层化和结构化 权利的受众和载体在理智控制中的轨迹 可以看出权利的伪信性 民众对教育价值公平等精神层面的关注 向下投射在显性的社会问题上其本质是对权力均衡务实性诉求的表达 是对市场经济精神本质的深度参与 但这种参与立足于理想化的权利平等 其结果不可能推动社会实质性进步 曝露出民众非理性的需求短板 给权力阶层反博弈提供策略依据 通过一种虚假的策略引导 掩盖了问题的本质 风化出更加多元的伪问题 由于民众的无组织 碎片化 使得权利与民众的博弈 反向推动社会深度锁定在集体无意识之中。
个人分类: 悟性|2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酒后飚车撞死人不偿命 我爸是李刚才判6年
热度 2 冯用军 2011-1-30 21:46
上联: 李启铭酒后飚车撞死人不偿命 下联: 王洪瑞论著剽窃没学德无人管 横批: 过个鸟年 据新华社电(记者白明山、岳文婷)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河北大学“10·16”校园车祸案30日一审宣判,河北省都县人民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酒后驾车到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将两名女生撞倒后被保安和学生扣留。警方经对李启铭采血并对所驾车辆进行检测,鉴定为醉酒超速驾驶。其中一名伤者陈晓凤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李启铭家属对受害者家属积极赔偿,赔偿死者陈晓凤46万元,伤者张晶晶9.1万元,取得对方谅解。法庭鉴于李启铭认罪态度较好,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酌情从轻处罚。   此案于2011年1月26日在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望都县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李启铭,列举了相关犯罪事实。李启铭当庭认罪,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望都县人民法院30日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犯罪嫌疑人李启铭有期徒刑6年。李启铭对判决没有发表意见。 看完这篇新闻,我的心情指数: 00000000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210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博士论文及著作抄袭?
冯用军 2010-11-12 11:40
来源: http://news.qq.com/a/20101027/001637.htm http://news.syd.com.cn/content/2010-10/27/content_25093020.htm 来源: 东方早报早报记者 陈良飞 实习生 平影影 发自北京 早在今年3月中旬,署名求是的网友就在新语丝网站刊文称,河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瑞教授涉嫌论文与著作抄袭。网友求是指称,王洪瑞博士论文第七章绝大部分内容与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生吴健珍的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部分几乎完全一致。 昨天,早报记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借阅了两人的学位论文。经过详细比对后,早报记者发现,王洪瑞的博士论文第七章与吴健珍的硕士学位论文第三四章相关部分内容确实存在高度相似之处,多数段落甚至一字不差。 另外,早报记者还发现,王洪瑞曾是吴健珍的硕士论文副导师。吴健珍于2001年8月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而王洪瑞则在2002年10月拿到了工学博士学位,两者毕业时间前后相差一年零两个月。 相似段落竟一字不差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博士学位论文显示,编号TP242.2的王洪瑞博士论文《液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第七章的绝大部分内容与编号TP273的吴健珍硕士学位论文《6-DOF并联机器人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第三四章相关部分内容存在高度相似。 据早报记者统计,王洪瑞博士论文正文共123页,第七章共六节(第92-121页),版面字数约2.9万字,除了部分小标题、71节结尾一段约270字、72节约300字、76节小结约120字和结论约1000字没有在吴健珍论文中出现,该章超过90%的内容(约2.7万字)与吴健珍论文的第三四章相关部分基本相同,多数段落甚至一字不差,主要差异也仅在于因此、我们、我们知道等过渡性词语的有无。 在两篇论文接近结尾的部分,两位机器人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异口同声称对于像6-DOF并联机器人这样高自由度的机器人系统而言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此外,王洪瑞和吴健珍两位燕山大学的毕业生对于导师的描述都极为相似。在论文致谢部分,两位作者都称他们的指导教师有着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建(见)的学术思想。 不过,在王洪瑞博士论文附录参考文献部分,列有数位燕山大学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但吴健珍的硕士学位论文并未出现。 校长是学生论文副导师 河北大学官网现任领导栏显示,1999年8月,王洪瑞由燕山大学副校长任上调往河北大学,任职河北大学校长。不过,行政职务的变动似乎并没有影响他在燕山大学继续指导学生。 根据吴健珍硕士学位论文信息,1999年9月,在燕山大学本科毕业后,吴健珍考取母校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攻读工学硕士学位,王洪瑞即是指导其论文写作的副导师。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吴健珍曾发表3篇论文,均为多人联合署名。在3篇论文作者中,除吴健珍外,时为燕山大学在读博士生的王洪斌、王洪瑞均有署名,且王洪斌是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论文作者简介显示,王洪斌、王洪瑞均为河北省秦皇岛人,同时,王洪瑞也是王洪斌在燕山大学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 相关新闻 14个月出版两本跨学科专著 早报讯 在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共14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在2002年10月份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外,担任河北大学校长的王洪瑞还出版了两本跨学科的著作,一本是2002年9月出版的《西部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另一本是2003年11月出版的《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著作主要涉及西部大开发、反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主题,与王洪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去较远。 网友求是曾发帖指出,这两本跨领域专著与多本署名为周毅的著作,如《民族根本利益与经济均衡发展》、《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等,在内容上有大量重复。 早报记者查阅《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一书,全书578页没有一处注释,仅在书末列有主要参考文献。在主要参考文献部分,署名周毅的著作仅列有《西部反贫困研究迈向小康》,网友求是所举内容有大量重复的多本著作均未列入。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议媒体平台|2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刚门案"后台硬" 受害家属被迫辞退律师(组图)
万德成 2010-11-7 08:33
李刚门案后台硬 受害家属被迫辞退律师(组图) 综合新闻  10月27日开始,河北大学飙车案渐渐地退出国内媒体报道和正常的舆论范围,但在网络上仍然持续引起热议。有网友总结河北大学飙车案发展路线图:李刚(专题)门道歉门封口门抄袭门豪宅门禁报门测速门剖尸门辞律门,目前剖尸门和辞律门正在发酵。   李刚门的辞律门与邓玉娇案的辞律门如出一辙。邓玉娇案的夏霖律师在被邓母被迫辞退后,坚守巴东一周,由浦志强律师为党灭火,到巴东半天,就把夏霖律师带回北京。而杨佳案,当局将杨母关入精神病院,两个律师都是被当局包下指定,与李刚门异曲同工。     李刚门案后台硬受害家属被迫辞律师   受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的李刚门案,因当事人背后钱权势力的介入,使得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诉讼过程变得一再曲折艰难。11月5日,受害家属迫于压力已经解除与辩护律师张凯的合同。记者就此采访了张凯律师和北京的一位退伍军人。   节目长度:3分48秒   张凯律师透露,受害家属刚刚打来电话,声明辞退律师帮助。   (录音):他们家里已经受到比较大的压力,当然也可能他们之间已经谈判,然后他们已经妥协,跟我已经解除了合同。   张凯律师还表示,他为李刚门案承受了巨大压力。   (录音):我觉得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我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去给他们做这件事情,我的压力可能就会失去工作,可能就会失去律师执照!   退伍军人认为,家属肯定受到了官势的极大威胁,在强权面前弱势百姓无可选择。   (录音):没有压力他怎么能解除呢?肯定是政府方面给的压力。我认为这不是李刚本人的问题,这背后有一个大的黑手在推动。他(家属)肯定是受到威胁了,这样的结局老百姓就能彻底把他们看透了。酒后开车撞死人是有罪的,现在变成一种私了来解决,一种保护罪犯的方式。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它私了完了,有可能会更加的发酵,公道、是非曲直老百姓都在看着,用私了的办法来解决杀人犯罪,这就是一种犯罪!   退伍军人表示,当局此举非明智之举,它们的所为让民众更加看清它们的真实面目,其结果只能逼迫百姓走杨佳之路。   (录音):通过这个事能够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老百姓要受多大的压力,它没有公正,在中国大陆谁在犯法?一目了然,他有钱能够摆平这一切,能够把老百姓的人心给拢住不能?这样做是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对这个政权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它们不会想这些事,也就是说,它们根本不会想到老百姓,根本没有为国家,纯粹是为自己!什么叫公平公正?没有!我真的看不到。而且我一直在讲,就是执法的人在犯法,在中国谁跟你讲法?中国现在它就欺负的是弱势群体,你越老实它越欺负你,这一次一次的事情告诉了大家,我们想正常的诉求维权,往往是得不到的,逼的大家往杨佳的路上走。它觉得好象这样一来把人压住了,你能够把你司法腐败那些东西给掩盖了吗?你恰恰通过这些举动暴露你更大的问题!李刚,包括他的儿子能够法办,这样会给它们脸上增光,反过来它压制媒体不让报道,逼迫家属跟律师中止协议,都给老百姓看,以后老百姓根本就不相信你们!再有问题干脆我们就采取自己的办法就按照杨大侠佳的办法来解决。 她曾是个多可爱的女孩儿,却倒在无情的车轮下再也没有起来 10月27日开始,河北大学飙车案渐渐地退出国内媒体报道和正常的舆论范围,但在网络上仍然持续引起热议。有网友总结河北大学飙车案发展路线图:李刚门道歉门封口门抄袭门豪宅门禁报门测速门剖尸门 目前剖尸门正在发酵。 陈晓凤去世15天后的11月1日早上7时,父亲陈广乾还未吃早餐,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的刘队长和同事就赶到保定市省招宾馆。在省招宾馆的房间里,刘队长对陈广乾说,原先(尸体)检验不明确,上面要求做尸体解剖。 10月18日,保定市公安局出具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分析意见书》,检验结论为:死者枕部有挫裂创,周围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鼻腔及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分析符合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 陈广乾回答刘队长坚决不同意(尸体解剖),他认为那样对不住女儿。 于是,刘队长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和解赔偿。他要求陈广乾同不同意赔偿,尽快答复;并且告诉陈广乾如果同意就写个赔偿申请,不同意赔偿就得解剖尸体。 陈广乾只好答复:坚决不同意解剖尸体,至于赔偿问题可以考虑,但对方(李刚)需拿出诚意和可行方案来。 当天上午陈晓凤哥哥陈林给我发来短信如下:今天早上7点保定交警支队刘队长和望都办案人员来找我们,提出一是肇事方提出要解剖尸体,查清死因。要我们立即答复,同意还是不同意二是问我们是否同意赔偿解决此案,如果同意尽管提出数额,说不要错过机会。 11月1日当天,保定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刘队长还给家属送达了《鉴定结论通知书》,鉴定结论是:冀FWE420轿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为45公里/小时至59公里/小时,陈晓凤哥哥陈林也不认同这个速度鉴定,他说:这个(速度)事实上、理论上根本不会把人撞飞。 对于警方提出尸体解剖和尸表检验,张凯律师认为尸体是进行速度鉴定最核心的标的物,警方应该解释解剖尸体的目的是什么。 解剖尸体有可能破坏尸体,导致车速没有办法鉴定出来,你把尸体解剖了谁敢保证不会影响到速度鉴定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读“河北大学李刚案被撞死学生陈晓凤的日记”
sstone2009 2010-11-5 17:01
浏览SOHU网,无意间看到在网上闹的纷纷扬扬的河北大学李刚案被撞死学生陈晓凤的日记首次曝光( http://wuyongjun2009.blog.sohu.com/161632943.html ,2010-11-05,16:45。) 把一张张图片读下去,禁不住热泪盈眶,心里翻腾的不是滋味。待读过,拭去泪,细想如此感动的原因大致如下: 1 如此优秀的女生,就这样,离开她如此向往的人世。 2 可怜父母,养育了这么优秀的女儿,还在期待之中,却突然之间,人已不在。 3 日记文字表述的思想、抱负、很强的计划性、懂事仿佛就是同时期的自己,感触良多。 生命逝去,不可重复!活着的人,还要珍惜!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3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昨天的河北大学,明天的什么大学,后天又是什么大学
DNAgene 2010-10-26 09:56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后,网上和舆论界对河北大学一片骂声。 骂完就完了吗?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从内心深处震撼众多李刚和众多河北大学,昨天河北大学的悲剧明天就会发生在另一个学校,后天又会发生在又一个学校。说河北大学的校领导没骨头,想想其他学校的领导会有吗?这些悲剧如果发生在其他学校,校领导会有什么作为。天下的xx是一样的。 这次事件中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我们必须利用这种力量去威慑其他潜在的李刚,去监督其他潜在的河北大学。 欢迎大家通过回复展现你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评估结果。提醒一下,要匿名,以免遭报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代岳不群----河北大学校长神功已练成
万德成 2010-10-25 14:39
据网友反映,河北大学校长神功已练成,刀枪不入。该校某院长以新雨丝功(创始人方舟子,据传是专克葵花宝典的正派功夫,但实际效果似乎不佳)连拍三掌,校长纹丝不动,院长反而受了内伤。说明该校长的神功已至第九层,可喜可贺。详情见: http://alion100.blog.hexun.com/57950209_d.html 但网友建议此神功太伤身,一般人最好别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良知在喊你,河北大学站出来
chrujun 2010-10-23 22:57
因醉酒飚车致一死一伤的官二代李启铭目前已经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就当全社会都在口诛笔伐我爸是李刚之时,作为案发地兼受害者的河北大学,却无厘头的对全校下达封口令,严令禁止目击者对媒体说话。迫于压力,现场目击者正保持集体沉默。(《广州日报》10月21日) 多行不义必自毙。对用狂妄无知践踏法律的李公子,相信法律自会给公众一个说法。但是,在这场由权力跋扈所导致的校园悲剧中,作为受害者的河北大学却一点都不给力,反而动用官方权力强制将学生变为沉默的羔羊,既不可理喻又荒唐至极。我认为,校方禁声后的集体沉默,实质上就是助纣为虐的前戏,最终换来的只会是无休止的李刚门,法律界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纵容犯罪。 河北大学无理由的下达封口令,个中缘由不得而知,但是仔细推敲一下,还是可以略见一二: 推卸责任,急于脱干系。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书记任国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这起事故中学校是受害方,对女孩的死无须承担责任。作为领导,任书记的话更具有官方意见的性质。当学生的生命权益遭到暴力侵犯,校方非但没有及时采用法律手段为受害者讨说法,反而跳出来首先为自己诉苦,急于推卸责任。作壁上观,将学校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是畸形大局观走火入魔后的官场毒瘤,更是对学生生命的麻木不仁,何其悲也! 畏惧权力,讨好地方。我爸是李刚,不仅是李公子敢于公然挑衅法律的资本,在河北大学的推波助澜下,更有可能成为替李公子逃脱罪名的护身符。据媒体调查,李公子的父亲李刚,正是河北大学所在辖区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在李局长的地盘搞翻李少爷,一来显得不厚道,二来确实没那份勇气,万一李大人搞个秋后算账那还了得。在权衡利弊关系之后,不如选择将沉默当作人情。殒命于车轮下的花样年华,却死无对证,何其悲也! 危机公关,被和谐。在我看来,这是集体沉默最具可能性的真相,也符合官场江湖的规律。儿子撞了人,做爹的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何况自个还身居要职。再者,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李局长与河北大学估计也是老交情,这回打打招呼走走关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李局长的危机公关,河北大学还是得掂量掂量。犯罪既成事实,一切掩饰都只会是徒劳,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体沉默,双方都不得罪。正义被和谐,良知被掐灭,何其悲也! 无论法律的最终裁决如何,河北大学纵容犯罪都已经是既成事实。作为一所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高等院校,责任不仅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更在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诚信守法的社会公民,敢说真话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禁言令显然与之背道而驰。学生连说真话的权利都没有,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从何谈起?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河北大学应该多学习浙江大学。2009年的欺实码事件中,浙江大学组织学生说真话,讲真相,最终将肇事者胡斌推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制裁。河北大学,请你站出来。(武海亮)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10/23/c_12692152.htm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22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爸是李刚”VS“我校是脓包”
chrujun 2010-10-23 22:52
发生在河北大学的官二代酒驾致人死伤案,成为继杭州富二代欺实马案件之后最引人关注的交通肇事案之一,有本事你去告,我爸是李刚也早已成了网络流行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发高校的大量现场目击学生却被校方找去谈话,禁止接受媒体采访,学生和老师因害怕学校处分而集体沉默。 自己的同学在校园内被人撞死,学生却莫敢言,道路以目,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今天的大学校园,简直是一种耻辱。公众于是明白,肇事者在第一时间亮出爹并非无知,而是果真威力无比。 撞死人后,富二代轻蔑地说没事,有钱就能摆平,官二代嚣张地说有本事你去告,我爸是李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法则,就这样被冰冷的现实残酷瓦解。此刻,保定公安局官员的严格依法惩处承诺谁还敢去相信呢?看嘛,李刚辖区内的堂堂大学都已经尿裤子趴下了,非但一句谴责的话都不敢说,而且勒令学生和老师也不许说。 在我爸是李刚的狂语面前,一所大学居然如此毫无骨气毫无尊严,恬不知耻地置不幸死亡学生的权益于不顾,毫无现代法治信仰与人人平等信念,就算抄袭拼贴的论文成果再丰硕,又怎么能匹配得上大学的名号?在地方权力的威慑之下,堂堂一所大学就像一条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狗,一边对着学生狂吠一边猛舔领导皮鞋。如果就以此图景来写照中国大学,又如何能够得到他人尊敬呢?不过一个文凭售卖机构而已,毫无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唯有巴结之丑态与猥琐之奴颜。 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钱学森之问,民国时期大学教育的繁荣景象常常为人乐道。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之下,大学教育依旧能够成就斐然,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彼时之大学绝不像今日这般在权力面前一副奴颜媚骨。1946年以后,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同学们的罢课、游行没让大学校长们吓破胆,相反却给了学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时任北大校长胡适亲自保释被捕学生,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更是走在队伍前列保护学生,以免手无寸铁的学生吃亏,尽管他们本人可能并不赞同学生的主张或行为。 反观当下,在自己学生被撞身亡之后,站在保护学生的立场说几句公道话,很难吗?挂个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的条幅,然后下达莫谈车祸的封口命令,这算个什么负责任的样子?仅仅一个我爸是李刚就让大学官员们吓得屁滚尿流,当各种权力命令或者糖衣炮弹袭来的时候,可想而知也许会肮脏无耻到怎样的地步!因此,这其实也是一封权力失范的举报信,而不仅仅是一封我校是脓包的自白书。 我爸是李刚VS我校是脓包,嗐,一所大学的尊严就这样随风扫地。(舒圣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10/23/c_12691868.htm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2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七:诺贝尔的囚徒(已确认为抄袭)
antiscience 2010-1-2 21:52
说明:经网友举报,经简单对比,河北大学张X的作业中至少如下文字: 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 ......杰拉西借主人公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却也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 明显抄自: 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作家借主人公康托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最终却竟然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ollege_bestMsgID=376 ) 这是严重的抄袭行为。此作业还可能存在其他问题,不过根据上述材料已经足够了。我们将作出严肃处理,将考虑把该生此门课程的成绩修正为不及格(因作业有严重抄袭行为)。但为了保护学生,在下文中特意将学生的学号删除,名字用张X代替。 博主,2010.01.03 ---------------------- 读《诺贝尔的囚徒》关于囚徒的思考 张X (河北大学学生) 一直以来,人们对诺贝尔这三个字都具有一种特别的心情。诺贝尔是一种桂冠,它散发出的光环充满了诱惑,每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揭晓,都会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广大公众的眼球。而一部围绕诺贝尔奖而展开的小说《诺贝尔的囚徒》的出现,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小说的原名《Cantors Dilemma》,直译是《康托的困境》,中译本定名为《诺贝尔的囚徒》(百花文艺出版社,黄群译)。作者卡尔?杰拉西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著名教授,1951年他首次合成了人工避孕药,并且获得了专利,因此被尊为人工避孕药之父。杰拉西先后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一生获奖无数,包括沃尔夫化学奖(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科学大奖),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此外他还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并荣获17所国际著名学府的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他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 有意思的是,他在60岁后,却毅然放弃科学研究,转向文学创作,以小说和戏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和科学界,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诺贝尔的囚徒》在美国出版后已先后13次重印,并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此书被公认为杰拉西的代表作,是他积数十年的学术阅历所写成,其中许多故事都来自他的所见所闻,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一部西方的《围城》,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则这是写在《诺贝尔的囚徒》封面右上角的一句醒目的话。想想钱钟书的《围城》迷倒了多少读者,西方的《围城》又会怎样让人着迷?而且近年来,潜规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先是官场,接着是股市,再到娱乐圈......现在说到学术界潜规则,大家都想看看里面潜着的是什么规则?再看封面上那一个西装革履的学者,脸上却裂成了斑斓的不规则块状,就像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其中还掉了一小块在桌上,露出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就是这一个黑洞,有了很多让人遐想和玩味的空间,这对囚徒二字有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深化。 《诺贝尔的囚徒》是一本有趣而又独特的书。它围绕着一项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科研工作展开。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康托,在某个凌晨灵光乍现,构思了一个关于肿瘤如何形成的绝妙实验设想,并要求他的学生斯塔福在三个月内完成实验验证工作,以便获得优先权。恰恰是这个绝妙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 《诺贝尔的囚徒》中 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 正如杰拉西在后记中写道的那样:本书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灰色的领域,我们科学家有时候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迷失在其中。小说主人公康托说到: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分裂的人格:一方面,他们信奉严格实验的方法,相信它的规则,以及知识进步的最终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难免犯错误的人,具有一般人的感情弱点。 杰拉西借主人公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却也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 小说在主要描绘了男性研究学者的科研工作之外,还穿插了一些校园中的女性故事: 美丽的塞莉是斯塔福的女友,也是位化学高才生,她一直有着这样一个梦想:科学上取得最新发现,获得一枚奖章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大二时就心甘情愿地被与自己年龄相差30多岁的勒夫金教授勾引。不过她确实从师生恋中获益,得到了勒夫金的许多学术指导。 女教授琼?阿德利,虽然年仅34岁,却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而令人惊诧的是,她为了将来能成为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因为她认为,只要有专业上的抱负,就不可能是一个尽责的母亲。所以,她不能要孩子。当问她既然是个终身教授了,为什么不吃避孕药等等以便将来再生小孩时她说:因为职称评审委员会会把怀孕的情况也考虑在内,而评审委员会大多是男人。阿德利为了克服学术界对女性的歧视,宁愿不生孩子。她自己的一生都成了抱负的囚徒。当然与阿德利醉心名利是分不开的。 杰拉西还写了那么一个细节,琼?阿德利原名叫琼?亚德利(Jean.Yardley),她在读研究生时,尽管还没发表过论文,但她已经很关注自己发表论文时的名字可能出现在哪里,因为学界发表论文时有一个惯例,一起从事研究的作者署名时全是按姓氏的首字母排列的,为了将来在论文署名时占先,琼?亚德利(Jean.Yardley)竟然到法院把自己的姓氏更改为琼?阿德利(Jean.Ardley),虽然改姓氏让她的父亲愤怒异常,但她却很高兴,因为这样每次发表论文,她的姓氏首位字母是A就可能排在第一位了。作家通过这个事件,不仅揭示出女性在事业上的困惑,也揭露了在荣耀的光环面前,人们迷失自我的无奈和选择,这对整部小说的主题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刻画和反思。 《诺贝尔的囚徒》脱去了学者们的耀眼的光环,展现出的是一群有着聪明的头脑,但同时也会犯错、会迷失的真实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成了诺贝尔这一类光环的囚徒。然而,面对这种迷失,作为一个学者,应如何减少乃至消除这种迷失,这关乎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名利与道德之间如何选择?行走于科学之路时,对伦理道德应如何思考?也就是说,学术道德已成了学界最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个问题,谁都可能成为诺贝尔的囚徒。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六:读了环境工程之后
antiscience 2010-1-2 21:46
感受 《沙乡年鉴》读后感 张毓 我出生在云南,从小就迷上了清澈美丽的星空,后来我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来到了石家庄,却再也寻不到那样迷人的夜空了。也许是天真和执着吧,在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把全部学校的第一志愿全部选为环境工程,希望能为我喜欢的天空做点什么。可是上了4年的环境工程,我越上越迷茫,无力感越来越深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全球变暖面对这些我又能做什么?我连自己的工作都不好找。研究生阶段使我从新的人文的视角了解了很多有关环境的问题。最早接触土地伦理不是《沙乡年鉴》,而是一本叫做《环境价值论》的书。它将利奥波德的理论归为整体主义理论。就是要把人类早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一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了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自身的尊重。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理论的时候就让我耳目一新,虽然我学了4年环境,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将一草一木看做兄弟姐妹。 其实,凭着别人的介绍我只能说对这个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看了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才对此有了些基本的认识。花了2周多的时间,我只能说读完这本书,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它。比如我不了解人类的探索船之前所担负的责任,就其意义而言,只是因为必须要在黑暗中鸣笛罢了。但是,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索。如果之前我只是生硬的从字面理解它,那么现在也许我能触摸到很多更加感性的东西,了解到这个理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利奥波德的文笔是优美的,他的文章总含有深深的感情,也因为对自然对土地的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才可以让他从更微小的视角细腻的捕捉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草木和动物们的行为。他怀着一种赤子之心去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爱和尊重。在第二章的随笔中这种的感觉更加的浓烈,里面有忏悔,有哀悼,有惋惜,有批判。在这一个个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印下了作者的矛盾与感叹。最后一章中他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个概念,认为土地不是对手更不是奴隶,他谈到了环境的教育,谈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不是政府要做出更多,而是土地的所有者要自觉自愿的通过土地伦理约束自己的行为。我觉得他从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入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可是对于人们的约束和教育恰恰是最难的。在这个以经济性衡量一切的世界,要求人们去平等对待去尊重其他生物又谈何容易?其实在利奥波德的书中除了共同体这个概念之外,对人类的经济性观念的批判也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人们中喜欢用经济性来评判一个事物的有用性。当这些非经济性的种类中的某一种受到威胁,而我们有正好喜欢它,我们就会想法设法地找到一些托词来使它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我们总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问题。 利奥波德的文章是那么优美,他的理论也解释了我对于环境教育的疑惑。从他那里我学到了3个词:感受,平等和尊重,当你用平等和尊重的眼光去看待植物和动物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的时候,当你的眼光不再高高在上的时候,你也许对他们会有一种全新的感悟,你会发现他们的美好。当人们觉得麻雀是害鸟时对它赶尽杀绝时,便看不见麻雀那黑黑的小眼睛,毛茸茸的小身子的可爱。但他们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和人类的好恶无关。可是这样事人类做的少吗?当人类打光狼群的时候却发现鹿群也开始灭绝,当我们大批消灭麻雀的时候却发现害虫滋长。在我们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欢欣鼓舞时,却没有反思新发明带给我们的舒适要比鸽子给我们的多,但是,新的发明能给春天增添同样多的光彩吗?(关于一个鸽子的纪念碑)。所以真正的环境教育不是一味的没有感情的宣传,或者是自以为是的去进行改变。我们首先做的应该是感受,用平等的眼光去发现它的美丽,在我们的土地上正在发生什么?当我们融入自然爱上自然的时候,当我们也像利奥波德一样,为野花的开放而欣喜,为鸟儿的鸣叫而动情的时候,我们便把自然看做了朋友。真心的和他交流,真正了解他需要什么? 最后,看着土地共同体的概念,我想起了我的民族拉祜族对于土地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在拉祜族中的创世神话中,拉祜族的祖先就是天神厄莎用葫芦种子创造的,人类和植物本就是同根生,拉祜族的每一个节日几乎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在农历7,8月间稻谷黄熟是的新米节里,做好的新米饭要先祭天神厄莎,祖先,还要给牲畜,生产工具和狗祭献新米。可是如今,山寨里的人们接触到了外面的科技和文明,过去人们对自然对山神的信仰尊敬被贬成了愚昧。在城镇周围的山,整座整座的都被砍掉种上了橡胶,那些用了几百年几千年的长成的热带雨林就这样被轻易的推平了。因为橡胶的经济性那些为了加强人们对自然的感情的仪式化的祭祀有的地方还在做,而有的地方已经完全忽略它了。没有了对待自然的尊敬,有的只是奴役和掠夺。当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更好的保护自然的时候,山里的人们早就对外面现代化的生活钦慕迷恋,毫不犹豫的用大量廉价的自然资源区换取他们渴望的那种生活。于是,当我再一次回到家乡市,一切都变了,城市变得发达现代化了,可是周围那些我童年玩耍的森林消失了,嬉戏的河水变脏变浅了这一切,就如他在序言中提到的: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野外和无拘无束的东西为代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五:中国科学界需要自律和他律
antiscience 2010-1-2 21:43
中国科学界需要自律和他律 山崎茂明《科学家的不端行为》的启示 08 传播学 莫铮 近期,不断有媒体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授、科研人员学术造假、剽窃等新闻,中国科学界被学术腐败的阴影所笼罩。频频见光的学术不断行为使得我国整治科研人员诚信问题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工作。 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界、政界开始关心学术腐败问题,我总认为只有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此猖獗,直到读到日本学者山崎茂明所著的《科学家的不断行为》(日文原著发表于 2002 年,中文译文 2005 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一书时,我才了解到科学家、学者的不端行为不仅存在于我国,而且在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发生的历史更为悠久。 在《科学家的不端行为》中, 山崎 先生通过列举真实的事件和详细的统计数据,说明了这种行为存在的普遍性。他指出随着科学的全球化,科学已经跨越了国界、人种、性别、组织、地位、身份、年龄的差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在科技全球化,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国与国之间沟通的越密切,交流与深厚,越容易产生攀比,国家间研究开发的竞争,使得科学界的不端行为蔓延全球。 山崎茂明在全书前言的部分首先阐明了写作目的,即并非揭示科学界的丑闻,而是出于从正面加以研究的目的。他以发表研究成果过程中发生的不端行为为中心,将科学活动以一种随处可见的形式,向人们阐述透过相关现象考察科学界中的种种问题。 全书大致归纳为三个部分。一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科学界不端行为的表现和分析,以及这些国家处理不端行为所采取的措施。第二部分是阐述了在美国被指出有科学不端行为的日本科学家的行为和处理结果。第三部分是为日本政府和科学家们在以后应该怎样做,采取怎样的应多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全书主要内容不足 200 页,但是 山崎 先生用他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对真理的追求与向往,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负责态度,以客观实际的角度,以人性化的批判手法,从各国具体的学术环境和整个世界的大环境,对科学家的不端行为产生的背景和深层次的根源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山崎茂明虽然是针对日本国内存在的科学不端行为的现象而萌发的写作意图,但是日本存在的许多问题和我国存在的问题十分相似。所以,这本书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日本和欧美等国科学家中存在的问题和各国的对策,还对如何认识我国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但是和其他国家一样,科学研究在中国也开始变得功利化。科学不再是以探索奥秘、奉献人类的纯科学,而是成为一种科学家谋生的职业,一种活力的社会活动。像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等中国老一代科学家一心只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生的人已经很少看到了。现在的研究者迫于导师的压力和经费的限制,促使他们在没有成果的时候编造结果,凑论文数量。粗制滥造、拼凑编造的论文因此得以发表,使我国的论文之间数量不见质量。 通过阅读山崎茂明的这本书,在我看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必须借鉴其他成功国家的措施,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力保我国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在这里,我说的他律是指中国要建立一种严谨、完善的社会监督和审查制度。山崎茂明在书中用大概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美国的研究诚信办公室的内部机构以及诚信办公室在处理科学不端行为的方式方法,这对我国建立相关机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①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前提施行人性化的审查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 山崎 先生指出,由于科学家从事的研究一向难度很大,承受着来自多方的压力,所以对于一些犯错误的研究者不能采用批判的态度,这往往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在我国动辄就将不端行为定义为学术丑闻,这在 山崎 先生的书中都是错误的解决策略。他把审查机构由科学界的警察强调为将科学研究的诚信推向前进的组织,这在以往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中更显得更加人性化,也符合我国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重视基础教育。 山崎茂明指出作为不端行为的预防措施,教育与启蒙比调查更为重要。可见,要消除不端行为,就像预防流感一样,教育与启蒙活动是成功的关键。近些年,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最高的是高校。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大学是我国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因此,应当从大学生开始就进行与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发表的相关的伦理教育。让大学生一入学就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今后学术上出现问题。这种措施,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对于接受教学任务的教职员工也是一种变相教育。 ③适度的科技传播媒体的力量。 老百姓所得到的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大都是依靠电视、收音机、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可是在我国真正能够写好科学报道的记者和专栏作家少之又少。在山崎茂明的调查中,他发现在欧洲科学编辑者协会中,会员半数是研究人员。也就是说在审查过程中,这些研究人员多少会利用职务之便发表错误的文章。这就要求了新闻从业人员作为无冕之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加强自身科学知识方面的修养同时,本着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催化剂的特点,广泛传播有关造假事件新闻的同时,不夸大、不炒作,排除人身攻击,保证舆论的正确方向,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山崎 先生在书中提到在走向信息公开化的过程中,即便是体制上做出了改进,但如果人们的意识不发生变化的话,也很难使制度上的东西得到恰当的应用。 这也就是说,在解决科学不端行为的问题上,关键在于研究人员的自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甫祥院士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家必须加强自律,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感,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只有研究人员自身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改变学术不端行为不断涌现的现状。 科学不端行为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奢望完全根除不端行为,就像我们不能根除流感一样。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抵御来自各方利益诱惑的自身道德修养和完善、高效的外部控制机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保证我国科学事业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山崎茂明(日)著,杨舰、程远远、炎凌纳译,《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141 页 《高层观点》, 2006 年,第 21 卷,第 4 期,《路甫祥:科学道德建设要四管其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四: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antiscience 2010-1-2 21:41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沙乡年鉴》有感 李增彩 初读读利奥波特的《沙乡年鉴》是有些抵触心理的,一方面是因为在读图时代,很难适应只有大段大段的文字,没有一张图片的图书;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本身对生态学相关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怕是读完后一知半解。翻阅之后,被深深的吸引,庆幸自己选对了书。作者利奥波特用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和诗一样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大自然的画卷,使读者读来没有乏味之感,还给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利奥波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带给我观念上的巨大冲击,最让我震撼的就是他的土地伦理观念。 沙乡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他和家人在那居住了十多年,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他们身体力行,恭奉其事,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沙乡的年鉴》作者用一种全新的记录方式抒情的文学手法,按着一年四季的顺序,记录了十二个月里每个月发生在农场里的事情。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虫草木的生长及其生活习性,从 1月的冰融,2月的好橡树,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笔-这儿和那儿》,是作者对其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一声中为其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的追忆。其中所涉及的地方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从威斯康星到衣阿华,从俄勒冈到犹他,从亚利桑那州到新墨西哥......几乎遍布北美大陆。在作者的讲述中,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了深刻的思考。《结论》是作者生态思想的结晶,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土地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作了理性概括,提出土地共同体的概念,人类应该是其中一员而不是统治者。 阅读此书不但能在作者的描述中增加了生态知识,而且还带给我观念上的巨大冲击。从小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一直都觉得人类史大自然的主宰者,古代的人坚持人定胜天大自然就是为人类服务的,现代的人们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这不能不说有了进步,但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认为我们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修筑水坝、围湖造田,我们没考虑过大自然的感受,一直在扮演着索取者的角色,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对于物种的消失、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熟视无睹,在经济利益致上的年代我们的一切行动的标准更是要看是否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在书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虔诚,《沼泽地的哀歌》中对已经逝去的自然共同体的和谐的惋惜,在《像山那样思考》文章的开头一段话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这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也对自已以前认识上的错误进行了虔诚的忏悔,这个世界并不是狼越少越好,鹿越多越好。启发读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自然中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进行深刻的思考。对于上述的问题作者在《土地伦理》中进行了回答,他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人和自然关系的标准,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习惯和传统上,我们一直都认为土地是人的财产,人与土地的关系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利奥波特提出了土地共同体是概念更是颠覆了以往的认识,他认为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在这个共同体内,每个成员都有它继续存在的权利,或者至少是在某些方面,他们有继续存在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权利。这也就说明了人类应该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一个成员,而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应该以虔诚的心态对待土地。 科技带给我们的都是有利的东西吗?我们在享受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的时候,也应该正视它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物种的减少,城市的空气质量的恶化,地球臭氧层变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整个地球的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 ,日本著名思想家堺屋太一曾经指出:自从中世纪末期起,全世界各先进国家的 历史 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历史,它的价值观念及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都是和增加物质财富联在一起的。我们对待科学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科学是一柄双刃剑。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时候或许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进展,但是当原子弹被制造并投掷在广岛的时候,带给人类更多的是恐惧。克隆技术固然可以给医疗带来好处,当用来克隆人类的时候却违背人类的道德底线。 利奥波德在《关于一个鸽子的纪念碑》中写到的: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舒适要比鸽子给我们的多,但是,新发明能给春天增添同样的光彩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已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我们的后代恐怕只能从博物馆里的标本看到这些消失的物种,这怎能不是我们人类的悲哀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在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术造假更是层出不穷。利奥波德把一生都奉献给他所热爱的生态事业,并且在沙乡居住了十多年,精心的研究自然界和各种生物为他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一直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从早期的资源保护运动的热情追随者,确信把资源分为有用和无用、有利和无利到后来注意到人的不明智使用给土地带来的危害,在以后的研究中提出土地伦理。先知总是痛苦的,在那个年代那种环境下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环保运动出现时,被人们当做环保主义的圣经,并未一代人指出了一个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他的坚持不懈和对自然的满腔热情! 当然就当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来看,利奥波特提出的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有些过高,但是这些认识并不是乌托邦的思想,在海啸、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不断出现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养育我们的大自然,相信没人愿意看到电影《后天》里面那样的的情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三:工业文明下的生活与阅读
antiscience 2010-1-2 21:38
工业文明下的生活与阅读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传播学专业,武娜 我的状态,即没有状态。似乎许久没有像曾经那般随意生活了,也是许久没有用心地看一本书了。总之,把自己现在的状态归结为:仿佛忘记了自己以后要去追求什么。但还有一点庆幸的是,尚存有寻找的希冀:想找回曾经拥有过的那种安静状态。它不仅仅是指从字面直解的那个意义,还是一个人的存在所涉及到的、所有制约因素达到平衡后所处的那个状态。 关于这本书,《瓦尔登湖》,是因为在当当网上的图书简介中看到了安静两个字眼,似乎契合了自己所想的,于是决定买下它。众所周知,图书简介作为一种软文广告,它是美的,而美的东西往往会吸引读者的眼球。那就姑且相信它如同介绍中的那么美吧!带着这份追寻安静的希冀,我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之旅。 正如同图书简介中所叙述的,这本书适合于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是作者思维的结晶。由于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与广阔的知识背景,使得读者不得不安静地、用心地紧随作者的思绪。倘若稍有走思,则将不知作者所云。 此书以经济篇开篇,论述了梭罗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经济生活。围绕人们的经济生活,书中讲述了在工业文明状态下,人们对于住房、建筑与服饰的态度。工业化的大发展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生活状态。在工业经济状态下,原本作为人类生存的辅助性条件如住房、建筑与服饰等,却成为使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惬意的障碍。 工业大发展所造就的文明是一种不同于原始自然文明的状态。工业化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这一概念的理解。它不再被视为与我们同在,并为我们所需、所亲自劳动创造的物品,而是沦为赚取更多金钱,压榨更多穷人的借口。衣物与房屋本是驱寒保暖、遮风挡雨的物品,却被工业文明下的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其他含义,而这些意义也正是他们所看重的。至于这些人的心理也都为梭罗所看透:一般人心里,为了衣服忧思真多,衣服要穿得入时,至少也要清洁,而其不能有补丁,至于他们有无健全的身心,从不在乎。在文明特别发达的大城市中,拥有房屋的人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又有多少人因为要付一只更大而更宏丽的箱子的租金,就烦恼到老死。试想一下,如果衣服和房屋没有了人,是否会显得古怪呢?我们想要的不是衣服看起来显得多么的华贵,而是穿衣人严肃而认真的双眸与穿衣人在衣服之中所度过的真诚的生活。我们想要的不是房屋看起来是多么的富丽堂皇,而是住在房屋里的人温暖的笑脸与住在房屋里的人在房屋里所度过的真诚的生活。然而在工业文明面前,在社会这个大机器面前,人类显然已经成为他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工具的工具了。我们不再在只为驱寒保暖而穿衣,从而忘记了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不再在野外露营,从而忘记了天空。所谓真诚的生活是指除去那些华丽而虚无的浮躁,简单而朴实的过活,满足我们最低的生存要求。或许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依靠技术来提升这一基本要求,但是一定不要过分依赖,因为过分地依赖会使我们最终沦为工具的工具。 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不只是生态环境破坏与交通拥挤,还有文化环境与信息传播环境的浑浊不堪。试想,文化产业或许就是由这种工业经济文明所衍生的。从此,文化被冠以产业的名义,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形态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使得人们接受并理解的信息越来越广泛、复杂、多元。尤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传播环境缺乏规范性,人们周围的信息传播环境愈加的杂乱无章。于是人们就成了混乱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一个身份不明的行为个体,而逐渐忘记了阅读的意义。梭罗在本书的阅读篇中阐述了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本质即为一种崇高的智力的锻炼。就其高级意义来说,只有这样才叫阅读,决不是吸引我们有如奢侈品,读起来能给我们催眠,使我们的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种读法,我们必须踮起脚尖,把我们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予阅读才对。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是人们对速度的追求。大都市里匆匆行走的面孔,还有流水章似的快餐遍地开花,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时间慢下来是什么样子。 生长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的学生,拥有的时间都是属于学校这座园囿之内的。他们所接触到的书本几乎都是为教育所需的。即使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他们可以接触到学校之外的信息。但是在这种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于是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大多只是流于表面,而缺乏深度的判断与理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追求浅阅读的流行趋势。在这种趋势的驱动下,阅读逐渐大众化,于是也催生了一些泡沫式的阅读热潮。诸如轻松学习职场知识的杜拉拉热,简单学习养生知识的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这些都是在快速奔走、忙碌的人们所需的快餐式的营养,使得一切都变得便利,无需占用他们过多的工作时间,同时也可愉悦身心。可以看出,在这种浅阅读的趋势下,人们需要的只是简单的精神食粮,甚至传统的经典著作的营养也要经过大众化之后,方可被人们吸收。借助于梭罗的话来表达,即如果说出版商或者书商是供给此种食物的机器,那么读者就是过屠门而大嚼的阅读机器。这种阅读热潮的背后到底潜藏了多少泡沫?想一想,读完书之后你是否会再想回味一下呢? 于是,文化作为精神食粮的本质从而被掩盖,趁我们尚未遗忘古典之前,警醒吧。 奔走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写字楼之间的人们,是否还有时间静下来沉思一会儿呢?即使是遐想一下呢?他们总是抱怨自己太过忙碌,太过寂寞。但是是否想过是因为太过忙碌而导致了寂寞。书中梭罗对寂寞与沉思的关系也有片段论述。 梭罗说:有时,我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好像我比别人更得到诸神的宠爱,比我应得的似乎还多呢;好像我有一张证书和保单在他们手上,别人却没有,因而我受到了特别的引导和保护。梭罗也是一个人,然而他的灵魂却从未感到寂寞,反之,却觉得得到的比别人多。原来,当你懂得自足的时候,会发现上天似乎眷顾你久了些、多了些,而真实是你用有限的知足换取了无限的眷顾。 因此,当这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不必感到阴郁、寂寞或是陌生,因为还有自然与你为邻。你可以四处走走,因为没有比大自然更接近于你的血统和更富于人性的事物了。总之,你从不寂寞。躺在草地上,与大自然亲昵,这也是沉思的最佳时机。而片刻的沉思也不会减少你的时间,相反,它会给予你更多。那些在短暂的时间里所产生的精神生产资料或许将对于你的身心健康、亦或是一生不无裨益。亦或许,在某个清风微拂的早晨到余辉满天的黄昏之间,会有一个思想在你的头脑中扎了根,那么或许你会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展它、培育它。因此,沉思的人从不寂寞。如同行走在梭罗漫无边际的思域里,你从不会感到寂寞,因为你有他的思想为邻。 最后,希望以梭罗的一段词汇再简单不过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 所以,如果我们要真的用印第安式的、植物的、磁力的或自然的方式来恢复人类,首先让我们简单而安宁,如同大自然一样,逐去我们眉头上垂挂的乌云,在我们的精髓中注入一点儿小小的生命。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二:《传教士与中国科学》
antiscience 2010-1-2 21:35
《传教士与中国科学》读书笔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李秋萍 作为一个非历史系研究者但是对历史却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深刻的了解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多么沉重的时期,那是一段越是深入了解就越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感到窒息,甚至要捶胸顿足的抑郁岁月,而西方传教士在这一段时期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为西方对我们的侵略起到了引线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他们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是无法给出一个正面或者是负面的结论的,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只能用主观目的性与客观现实性来衡量,他们的主观目的是要传播宗教教义和宣传西方侵略者的卑劣行径的合理性,但是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的活动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觉醒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传教士与中国科学》这本书以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科技活动的历史轨迹为主线,收集了翔实的历史资料,介绍他们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学、气象学、生物学、农业、医学及火器制造、地图测绘等领域科学工作的作用和影响。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清传士的科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变革,又将中国古代科学文明介绍到了西方;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近代西方对华侵略活动的工具。 从总体上看,西方传教士与侵华的西方殖民势力联系密切,是体现西方在华殖民文化势力的主要力量。但传教士与科学技术的关联和基督教在华传播是同步过程,许多传教士是以科学为传教工具。 首先,作者剖析了科学传教何以会在中国取得成效,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初具规模后, 16 世纪中叶资本本义经营的萌芽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工商皆本的新观念使中国社会开始蕴蓄科技革命的转变。与此相适应,中华民族文化也开始发生弃虚务实的转化,使一些智识精英能以务实致用的眼光积极关注西方地理、数学、兵工、机械等实学。 其次,作者归纳了因科学传教策略引发的在一个时期内中西文化交流和基督教在华传播的特点。中西文化交流在一个时期内借助了基督教的传播,而基督教能在华发展则又借助了科学的力量。原本对立的神学和科学的这种关联是中国基督教发展的特点,由此也导引了中国近代社会在与西方政治文化冲撞中发展的一面。 再者,作者认为,传教士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传教士影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地位的转变,并以西方注重逻辑推理、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使学人走向注重实验、祟实弃虚的为学之路。 最后,也应该看到,传教士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又受因他们参与而造成的过失和迷雾的干扰。除上边提到的其传播的科学要经过神学包装,造成对中国人认识科学的某种误导,使西学在华传播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深度外,还存在传播上的隐瞒和滞后问题。这使中国方面直迄清末对近代科学的古典体系认以不足,造成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动力不足。 正如作者所讲,西方汉学的研究决不是一般的学术信息的罗列,而是一种跨文化之间的对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赞美,以及与之相反的种种传闻,和由此引发的欧洲 18 世纪流行的 中国热 。中国的汉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曾经影响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而中国的《易经》则引起莱布尼兹的浓厚兴趣。中文语言的研究、中国历史纪年的研究、大秦景教流行碑的研究和开封犹太人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基督教有密切关系,又都从不同角度间接和侧面地触及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交流的研究。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圣经》权威性的挑战,从而给启蒙时代欧洲思想的发展以有力推动。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在对中国语言的结构、对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特性的把握上都有所突破,于是中国逐渐被作为与欧洲相对应的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和社会体系得到认可并加以研究。这些成就开启了西方汉学学术性殿堂的大门。 也正是西方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介绍到中国甚至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他们是以传播基督教以为目的,但是传教士与科学技术的关联和基督教在华传播是同步过程,许多传教士是以科学为传教工具。为了尽快打开中国传教局面,传教士们便决定适应中国国情,兴办教育,以引起中国社会的注意,正是这些教育机关在训练着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官,他们在将来需对中国同胞施加最大和最有力的影响。再有,推动传播出版业的发展,近代来华传教士编译出版了许多中外书籍,并创办报刊,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如果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来评价历史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我们一方面不应该否认历史上到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当中的确有个别人犯下过跟传教士身份不符的一些劣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羞辱了上帝之名;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西方传教士当中也有很多是热爱中国的基督徒,他们单纯为了传扬福音而来,同时为中国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对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沧海横流,世易时移。历史走过昨天,中国和中国人走过深重的苦难,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更加进步,国家已经更加富强。事实上,近代来华西方传教士,他们的纯宗教性活动如果放在当时具体条件下去鉴别,可以说是非善非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属于历史学的问题,而从全社会讲更应该做的是,从这一跨文化传播的典型当中去探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更有效地传播渠道,让宗教发挥其有利优势,促进科技在全球更广泛的传播。故此我深信回顾反思历史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人有更深远的意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一: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antiscience 2010-1-2 21:30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邓学良 如果不是因为《科学文化与科技传播》[ 注:刘兵和我在河北大学开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瓦尔登湖》这本书,永远都不会知道亨利戴维梭罗。早已习惯了都市的喧嚣与无聊的忙碌,根本无心去翻看这样一本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旧书。当然,虽然现在看了这本书,却也没能真正像徐迟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安静下来读懂此书。即便如此,此书也对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让我深切的领悟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一些我们应该真正追求的东西正如徐迟先生在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在此要深深的感谢刘兵和刘华杰二位老师,让我有了这样一次涤荡心灵的机会。 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一、作为一部自然书籍;二、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三、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四、作为一部文学名著;五、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从 一八四五年七月四日 到 一八四七年九月六日 ,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 梭罗去世时只有不到四十五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同时又是极有意义的。他试图鼓励人们过简单的生活,腾出时间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世人,不要因为纷繁复杂的生活而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在那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梭罗能够对社会给人类心灵带来的挤压与侵蚀心怀忧虑,足见其思想的深刻性。在他看来,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原始、平淡、孤独的生活,催生了他深刻的思想。 梭罗的隐居和陶渊明那样的隐居不同,引用 徐迟 先生在序言中的话说就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并不是消极的,他是积极的。并不是逃避人生,他是走向人生,并且就在这中间,他也曾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政治斗争。 梭罗在《瓦尔登湖》详尽地描叙了森林中的自然环境和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他来到了瓦尔登湖,是因为我希望能谨慎地过活,而对生活的基本现实,看看自己能否学到生活必定会教我的东西,以免临终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没有生活过。 7月4日 ,恰好那一天是美国独立日,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的木屋。在这木屋里,这湖滨的山林里,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独立地生活。 他在书中写下如何建筑木屋,种豆,锄草松土,阅读或者在雨后穿越荒凉的旷野和沼泽,以及在黄昏中逡巡在的门口,隆重地守候那些决不会来的客人。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以至于很多的人误将此书仅仅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的美感。 在梭罗的眼里,淳朴的山林才是他的依靠,自然才是他的归属。文中透漏着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这种热爱是与他简朴乐观的情操分不开的。 梭罗对瓦尔登湖有这样一段描写:泛舟湖上,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不能描述的淡蓝色,像浸水的或变色的丝绸,还像青锋宝剑,比之天空还更接近天蓝色,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轮番地闪现,那深绿色与之相比便似乎很混浊了。这是一个玻璃似的带绿色的蓝色,照我所能记忆的,它仿佛是冬天里,日落以前,西方乌云中露出的一角晴天。可是你举起一玻璃杯水,放在空中看,它却毫无颜色,如同装了同样数量的一杯空气一样。梭罗平静的生活犹如这湖水,生存环境是如此的简单,甚至让人感觉到寂寞与孤单。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梭罗享受这种生活。简单的生活就像湖水的颜色,异常的清澈,但也像湖水的颜色,神秘充满变化。梭罗远离世俗的喧嚣,不屑于追求物质,如同腐肉般的生活,他时刻享受着自己最平凡坦然的生活。 梭罗在他的整本书的第一句话里面就提到了孤独:当我写后面的那些篇页,或者后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时候,我是在孤独地生活着他将他的孤独与自然深深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从中升华出了一种健全、宁静而满足的感情。 梭罗说: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做伴?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太阳是寂寞的,除非乌云满天,有时候就好像有两个太阳,但那一个是假的,上帝是孤独的。可是魔鬼就决不孤独 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 梭罗虽然孤独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并不孤独。他与自然进行心灵的交流。那种体验,或许只有他一个人才真正知道其中的乐趣。 梭罗在书中也谈到了哲学,他说∶近来是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一个没有。然而教授是可羡慕的,因为教授的生活是可羡慕的,但是,要做一个哲学家的话,不但要有精美的思想,不但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而且要这样地爱智慧,从而按照智慧的指示,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他做了他所说的,他比许多哲学教授更像是一个哲学家,一个具有古朴遗风的哲学家。他不单纯是从书本中熬出一点学问,他贡献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湖泊,一个能洗净自己心灵的湖泊,一个能让你变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的湖泊。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