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财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财富

相关日志

[转载]美国人家庭财富一夜回到20年前
laserdai 2012-6-12 23:35
(Fed)11日表示,2008年席捲全球的次贷房市泡沫让全美家庭财富在三年时期内蒸发超过三分之一,回落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将近20年的财富积累,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联准会最新消费者财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至2010年的三年中,全美家庭净资产的中位数从12万6400元降至7万7300元,减少38.8%。   经济学家表示,这是联准会自1989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家庭资产减少最剧烈的一次。房产价格下滑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家庭收入的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此三年期间,中间家庭收入下滑7.7%。   在2007年第三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经济衰退期间,全美经济规模缩减5.1%。失业率由4.5%飙升至9.5%。   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也就是正好处于全美家庭贫富的中间部分,有一半家庭更为富裕,另一半则更为贫穷。净资产是指有各类资产总值减去所有的负债。   虽然这描述的是18个月前的经济状况,但目前情况并没有显着地改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和财富状况,最多仅是温和增长。   尽管遭遇这种逆境,消费者今年来一直保持令人惊讶的开支状况,帮助全美经济出现温和性的增长。显示美国民众减少为将来预作防备的储蓄,也没有规画如何降低债务。   在2010年,美国人储蓄的比率为52%,虽然高于前一年,但仍低于2007年的56.4%。但其他政府报告则显示,自2007年以来,全美储蓄总额保持增长。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家庭积累更多的储蓄,而越来越多的家庭几乎没有储蓄。   另一方面,在这三年中全美家庭债务出现减少的为2.1%,而债务状况几乎没有变化的有74.9%。   随着收入的减少,也就意味着债务占收入比率更大。不过同样也要感谢经济衰退,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点,将房贷更换成更长期限之后,很多家庭的债务负担有所缓解。   调查中发现,经济衰退对中产阶级影响最大。全美最富裕的,以及最贫困的20%家庭,相比那些资产中间的60%家庭,资产变化状况要小很多。 美家庭资产缩水近四成 专家:美国梦已成神话,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06/2811313.html 美国家庭财富大幅缩水 18年财富消失无踪, http://news.hexun.com/2012-06-12/142379237.html 美国家庭资产缩水严重 美国梦恐破碎, http://news.inewsweek.cn/news-26476.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时红秀: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whyhoo 2012-6-7 16:25
作者简介 :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全社会关注。国内学者的研究,一般是从城乡、群体、行业、地区等数据对比揭示居民收入差距,例如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之比为2.6∶1,2010年为3.23∶1。在城镇内部,按照所披露的1995—2009年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中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3.78倍扩大到9.18倍;农村这两大群体的收入差距,2009年也高达7.53倍,群体收入差距在扩大。行业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类似的趋势。实际上,以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所衡量出来的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现行统计方法是把在城市居住6个月以上者计为城镇居民,而且收入统计既不考虑人们享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别,也不反映城乡物价指数和生活成本的差异。简单的货币统计和居民范围界定,给出的指标可能说明不了问题的真相。本文尝试从制度经济学出发,探讨收入与财富的分配问题。   一、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制度经济学含义   用制度经济学观点看待收入与财富分配,可以从三方面把握。   第一,收入和财富,本质上是一种对社会总产品行使永久支配权的大小。收入或者财富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认可下,行为主体所拥有的可以货币衡量的永久支配权。一个人的财富或收入,不能仅仅以某种货币绝对数来衡量,也不能以某项房产或金银财宝衡量,而应以从其在社会总产品中支配权的份额衡量。这种思想从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德姆塞茨和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等人都可以得到启发,更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财富与收入的分配本质上属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思想。   与收入统计数据相比,用权利的货币份额所表示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对真实世界中人的行为具有更高的解释力。比如,用基尼系数衡量,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收入分配要均等得多,似乎当年的收入分配比现在要好。但这一数据并没有隐含关于权利的含义。其实,当年在城乡居民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基于身份界定和行为限制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   第二,分配制度的效率取决于财富和收入分配与风险的对应程度,一个有效率的分配制度,要做到行动主体获得财富或收入的多少与其所承担的风险成正比。一般而言,人们获得收入无非分为风险报酬和无风险报酬两种。当然这种风险是指富兰克·奈特的克服“不确定性”意义上的风险,也包括熊彼特“创新”意义上的风险,但肯定不能包括贪污盗窃者被发现的那种“风险”。那些从事投资、企业运营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人,实际是不断地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让公众,包括员工、客户、债权人以及政府拿到“无风险”报酬,而自己收取风险报酬。一个社会对风险承担者如果不在分配上给予足够的激励,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很多创新。   当然,人们理性选择,都试图取得无风险报酬。这次欧债危机中,几个国家政府被迫整顿财政,紧缩开支,遭到长期依靠无风险报酬的群体坚决反对。要知道,一些国家发生大规模罢工示威,甚至骚乱,参与主体并不是普通工人,而是长期依靠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同样,中国现在出现了不少通过技术发明或企业上市崛起的富人,但他们仍受到人们的尊重。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垄断、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是因为这样的收入与财富,取得依据靠的是“特权”,即属于不承担风险、没有克服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没有给社会带来福利增进的支配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分来源性质,一味地“仇富”是很糟糕的。同样,不分来源性质,把所有收入或财富按照一样的标准计算基尼系数,采取一样的政策进行再分配,并不足取。周其仁教授讲“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就是这个道理。简单地将这样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比较,很难把握问题的实质。   第三,在众多要素定价方式中,市场交易更能够实现要素报酬的均等化,而不是相反。在对国内分省份进行的收入分配研究中,有一种发现就是,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东南沿海省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反而越低;而在中东部省份,或者政府收支占当地GDP的比重较高,或者国企就业人口比重较高,但并未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基尼系数反而越高。   理论上,收入分配过程同时也是要素定价过程。只要有城乡一体化,只要乡村劳动有机会自由地向城镇流动,也即只要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发挥出来,作为劳动力这种要素报酬的城乡劳动者收入,肯定趋于均等化,而不是相反。中国两亿多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经商,实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大规模市场化的过程。城乡户籍劳动者之间的报酬相差可能还有,但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小得多了。如果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拉大,中国倒有可能在所有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成为一个反例。   二、制度决定分配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中国当前的收入与财富分配问题,我们可以作三点总体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第一,在中国现阶段,如果说分配问题严重的话,突出的不在于收入分配,而是在于财富分配,尽管收入方面存在问题,不少问题还很严重。首先要把财富和收入严格区别开。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财富分配的机制和调节手段,与收入分配的机制和调节手段,有着很大差别,两者不能混在一起。在现行产权制度下,通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购房投资,以及矿权争夺甚至公共工程的“暗箱运作”,天天发生着巨额的财富转移故事,而这种财富的获取者与其“收入”毫无关系。   基于这一判断,当前分配问题的解决之道,仍是启动产权制度改革,而且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重点领域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城乡分割的土地产权制度,另一个是矿产资源国有产权的实现形式。关键环节也有两个,一是让农民与城市居民同样地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使土地使用权成为能给农村居民带来收益的资产。二是加紧修订现行矿产资源法律,特别是要区分探矿权、采矿权这种矿业权的特许权性质与矿产资源本身作为物质财产的所有权性质,尽快避免矿产资源领域国有资产长期的、严重的、大规模的流失,让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物质财产所有权,通过分红或收取租金的形式得以体现。   第二,要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和收入公平,在中国现阶段,不是要放慢,恰恰相反,而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如果说,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现收入均等化的主要努力在于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以及广泛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就是说,如果更多地通过政府机制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话,那么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却是:市场的地区分割、行业的行政垄断以及公权力对市场交易的广泛干预,导致要素配置的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扭曲,要素定价机制既缺乏效率也远离公平。因此,中国亟需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而不是更多地求助于政府机制。   基于这一判断,解决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出路在于,首先,打破行政权力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地域分割。其重点是严禁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名义实行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其次,在利率市场化,以及放开金融、能源、电网、电信、军工、铁路、航运、盐业、烟草等长期行政垄断行业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其关键在于,在监管方式上,要由严格准入式监管转化为严格过程和行为监测式监管;在监管体制上,改革政府部门监管体制,探索建立行业性的独立监管机构制度。再次,继续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重点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公共财政建设和建立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的长效机制;三是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事业改革,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   第三,现阶段我国收入与财富分配问题承载着很多这个领域以外的社会问题,但是毕竟,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作为一种制度现象,应该与上述个别领域或特殊环节的社会热点问题相区别。对于贪污腐败和特权盛行,自然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追究;对于民商事领域的犯罪行为,也由司法机构依照相应程序整顿清理,当然司法公正与效率问题的解决,几乎是与政治体制改革相提并论的事。另外,培育和鼓励全社会救助强势群体,继续推进反贫困战略,继续推进区域开发与均衡发展战略,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就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分配领域改革而言,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财产制度上,集中在累进税制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改革上。这样,就要厘清问题的边界,避免各种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混乱,明确体制改革和政策实施的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来。      三、分配影响制度   从制度经济学出发,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归根结底决定于制度安排,因此分析问题和解决之道也就要从制度着手,那就是着手进行土地和矿产两大产权制度改革,着手以反垄断为主的要素市场化改革。这就是“制度决定分配”。   反过来,分配也可能决定制度。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著名文章“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揭示的,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福利的持续增进,人的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各种规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推动制度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政府的有效治理、司法的高效公正、人们的机会均等,以及实施这些规则的各种制度设施,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需要。收入与财富的分配秩序、分配公正性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面对人们普遍的制度需求,不可能长期无动于衷。2011年来自国际上的两大事件可以提醒我们:一是欧债危机与罢工浪潮。在全球工业化历史早期,欧洲一度成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发源地。这种思潮演化出两大遗产,一个是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我们学过了,后果如何大家都知道;另一个是广泛的社会福利和高度的收入均等化,像北欧、英国,以及南欧一些国家。这些国家在近几十年来出现过哪些对人类历史有普遍影响的创新成果,其实也是屈指可数。在中国现阶段,要求政府提供何等水平的公共福利,它能实现何等程度的收入均等化,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二是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突变。从“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角度讲,人们对于“好制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这种需求却长期得不到满足,应该是内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原文见 http://www.cssn.cn/news/476822.htm
个人分类: 经济|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he maxims of female CEOs in Fortune 500 list
liyanwu 2012-6-3 09:25
The maxims of female CEOs in Fortune 500 list 发布时间:2012-05-24 文章出自:财富中文 原文链接: 点击查看 Meg Whitman Company: Hewlett-Packard Fortune 500 rank: 10 The former eBay CEO, California gubernatorial candidate and current HP CEO told Fortune in 2005: "Remember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to do. Don't let anyone say, 'You're not smart enough... it's too hard... it's a dumb idea... no one has done that before... girls don't do that.' My mom gave me that advice in 1973. And it allowed me to never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were saying about my career direction." Virginia M. Rometty Company: IBM Fortune 500 rank: 19 "You always have to do something that puts you in a zone you don't know," Rometty advised the audience at the 2011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 less than a month before she was elected as the successor to IBM's then-CEO Sam Palmisano. "Someone once told me growth and comfort do not coexist. And I think it's a really good thing to remember." Patricia A. Woertz Company: Archer Daniels Midland Fortune 500 rank: 28 When Pat Woertz became the CEO of ADM in 2006, the management challenges she faced were subtle. "It's very difficult, I think, in a company that's not failing to get people's attention," she said at the 2008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Her advice? Stay on the edge of your seat, even if it's tempting to lean back. "When things are going well, leaders should probably be the most paranoid types... looking over our shoulder and worrying what's on the next horizon." Indra K. Nooyi Company: Pepsico Fortune 500 rank: 41 Though PepsiCo CEO Indra Nooyi has been criticized by some shareholders for focusing less on soda and more on healthy snacks, she remains steadfast in her fight for what she calls Performance with Purpos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something you do in the evening and something that can be shut down if the CEO changes or you don't have the money. For us, purpose is not something you can shut down," Nooyi told Fortune executive editor Stephanie Mehta at the 2011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Performance with purpose only means deliver great performance while keeping an eye to all of the stakeholders... If you weave purpose into the way you think about your performance, that's now part of the business model." Angela F. Braly Company: WellPoint Fortune 500 rank: 45 As the keynote speaker of Marquette's 10th Annual Business Leaders' Forum Luncheon in 2008, Wellpoint CEO Angela Braly shared her best leadership practices with the audience. "To move an organization forward, to get it from where it is to where it needs to be, you have to liv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your organization.," she said. "And you have to do it openly, you have to be visible, and you have to do it enthusiastically." Irene B. Rosenfeld Company: Kraft Foods Fortune 500 rank: 50 "Engage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employees. It is very tempting to talk about the business situation and show all kinds of charts,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f we can't engage people's hearts, it's very difficult to get them mobilized," Kraft CEO Irene Rosenfeld told executives at the 2008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She has turned around the company since taking over in 2006. She credits modeling expected behavior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the company. "The fastest way to create cultural change is to start acting the way you wish the company would start to act, and very soon it starts to catch on." Ellen J. Kullman Company: DuPont Fortune 500 rank: 72 DuPont CEO Kullman has added sparkle to the chemical giant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 and has managed to keep her home life intact. She gives credit to her husband (who also works at DuPont) and University of Delaware students as babysitters, and Kullman acknowledges she's still learning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What I do is a labor of love, right? And you don't always get it right. You know, as a parent you don't always get it right, but you learn," she told Fortune 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 Leigh Gallagher at the 2011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And I'm a big believer that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 if they keep learning, they'll figure it out. If we stop learning, we stop growing." Carol Meyrowitz Company: TJX Fortune 500 rank: 125 As the head of discount chain TJ Maxx, Meyerowitz believes loyalty is the key ingredient to successfully getting companies' to agree to sell their brands in the lower-priced storefronts. "We're not fair-weather friends. When we buy it, we own it," she told USA Today last October. Ursula M. Burns Company: Xerox Fortune 500 rank: 127 Xerox CEO Ursula Burns made history in 2009. Succeeding Anne Mulcahy, Burns was the first African-American female CEO -- and the first recipient of a woman-to-woman handoff -- in the Fortune 500. She stays grounded by staying true to herself. "When it became clear that I would become the CEO of Xerox, Anne Mulcahy said to me, 'It's going to be hard for you anyway, but don't try and be me. You can't try to be me,'" Burns told Fortune editor-at-large Pattie Sellers last May. "And that's one of the things I learned. You can probably be somebody else and follow all your life, but you cannot be somebody else and lead." Sherilyn McCoy Company: Avon Products Fortune 500 rank: 234 Taking over the troubled beauty icon from Andrea Jung (the second woman-to-woman handoff in Fortune 500 history), former Johnson Johnson executive McCoy had her work laid out for her at Avon. But, as Fortune editor-at-large Pattie Seller notes, McCoy's focus on work-life balance may be just the key for the struggling Avon. "She is known as a collaborative manager who talks openly about juggling career and family and urges people at JJ to pay attention to both... such work-life experience is practically the price of entry at Avon." Deanna M. Mulligan Company: Guardian Life Ins. Of America Fortune 500 rank: 250 "I don't feel any added pressure being a woman, but I do feel added responsibility," Guardian Life Insurance CEO Deanna Mulligan told Nebraska's NET Radio. Growing up, she had few role models and hopes to inspire young women to dream beyond state lines. "I want young girls out there to know that if this is the career opportunity that appeals to them, they can do it." Debra L. Reed Company: Sempra Energy Fortune 500 rank: 266 Sempra Energy CEO Debra Reed began her college education as a pre-med student, only to realize the cutthroat environment was not for her. She went into business, keeping her distaste for that kind of competitive culture in mind. "There's room for everyone to be successful," she wrote in the New York Times in 2008. As she climbed the corporate ladder, Reed became the boss of men twice her age. She often asked herself, "How would my father react to having a 24-year-old woman giving him instructions on what to do?" That respect for others was a key component to Reed's rise to the top. Denise M. Morrison Company: Campbell Soup Fortune 500 rank: 334 Morrison, whose sister, Frontier CEO Maggie Wilderotter, is also on the list, raised two daughters while ascending to the top of the food industry. Her advice to parents with young girls? "I believe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is achievement and self esteem. And that comes from contributing. So I took the attitude that my job as a parent was to bring my girls up to let them go," she told Fortune in 2008. And her advice for ambitious rising star women? "Ambition is a part of femininity. So you can be ambitious and you can be feminine and that's both okay." Ilene S. Gordon Company: Corn Products Fortune 500 rank: 390 Staying positive is one of the secrets to Corn Product CEO Ilene Gordon's success -- as is patience. "It's important to have a plan... but to enjoy every position you have and not be looking for the next position," she told the Chicago Tribune in January. "I think a lot of people in their career who have a plan, they're very transparent: That's just a steppingstone to the next job. I think it'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credibility and enjoy and learn from every position you have." Heather Bresch Company: Mylan Fortune 500 rank: 396 Involved in a 2008 scandal involving an MBA she technically didn't earn, Bresch kept a relatively low profile. As the daughter of U.S. Senator (and former West Virginia Governor) Joe Manchin III, her missteps were splashed all over the media. She's never openly discussed the events, but her silence may be her best advice yet. Keeping calm and carrying on, Bresch held her head high and went on to become Mylan's CEO last October. Maggie Wilderotter Company: Frontier Communications Fortune 500 rank: 464 Maggie Wilderotter and Denise Morrison are the much-discussed sister act of the corporate world. As the CEOs of Frontier Communications and Campbell Soup, respectively, the duo claims their parents are the source of their confidence and business savvy. Onstage at the 2011 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 with her big sister, Wilderotter reminisced, "Every Saturday morning, we had jobs in jars and we were responsible to do those to get our allowance." "And we could barter," Morrison interrupted. "We did business plans on anything we wanted," Wilderotter continued. "Like getting our ears pierced... We had to wear screw back earrings to prove to our dad that it wasn't a fad - for a year!" Morrison added.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being thorough, and being innovative at a young age, the sisters say, helped them with future business plans. Fun fact: Bruce Springsteen's dad pierced their ears in New Jersey. Gracia C. Martore Company: Gannett Fortune 500 rank: 465 Gracia Martore has been at the Gannett for over 25 years, so it's no surprise she nabbed the CEO spot in 2011. Focus and enthusiasm helped her get promotion after promotion. "Good managers and leaders observe that and will give you more responsibility. With those responsibilities come opportunities," she wrote to Fortune last month. "But you have to be willing to accept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 because that allows you to grow and expand. It's also important to keep your eye on the larger picture." Beth Mooney Company: Key Corp Fortune 500 rank: 499 KeyCorp CEO Beth Mooney takes the fact that she's the only female CEO of a top-20 bank very seriously. "As role models, I think we all know that every day in every way, people are watching us... They're particularly aware of how do we conduct ourselves, how do we extend ourselves, and how do we recognize and celebrate other women," she said at the 2011 Women in Banking Conference. That kind of pressure shouldn't intimidate, but inspire. "If somebody hands you a torch, what do you do with it? And I think the answer is easy. You light the way for others to follow." 《财富》500强女CEO的职场箴言 发布时间:2012-05-24 文章出自:财富中文 原文链接: 点击查看 提到《财富》500强公司的女性CEO们,读者并不陌生。在任职期间,她们的一些奇闻趣事和职场箴言我们都曾有所耳闻。本文为读者精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梅格•惠特曼 公司:惠普 《财富》500强排名:10 梅格•惠特曼曾担任过易趣(eBay)公司CEO,竞选过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目前担任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CEO。2005年,惠特曼接受《财富》杂志(Fortune)采访时称:“要记住,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有人可能会说:‘你不够聪明……太难了……这个想法愚不可及……以前从没有人那么做过……女孩不能那么干。’1973年,我妈妈就给了我一条建议: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不论别人对我的职业方向怎么评论,我从不关心。” 弗吉尼亚•M•罗曼提 公司:IBM 《财富》500强排名:19 2011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上,罗曼提给观众的建议是:“要经常让自己尝试陌生的领域。曾有人说谋求发展与舒适是无法并存的。我认为很有道理。”峰会召开之前不到一个月,IBM确定罗曼提成为时任CEO彭明盛的继任者。 帕特里夏•沃尔茨 公司: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28 2006年,沃尔茨成为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CEO,当时她面临的管理挑战非常微妙。她在2008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说:“对于一家被人们逐渐遗忘的公司,形势非常艰难。”听听她有哪些宝贵建议吧:就算座椅要倒了,也要尽量坐稳。“顺境之中,公司领导应该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同时考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卢英德 公司:百事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41 百事公司(Pepsico)CEO卢英德减少了对碳酸饮料的关注,并将公司重心转移到健康零食,这招致了个别股东的批评。但她仍坚定不移地执行“目的性绩效”的战略。在2011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卢英德在接受《财富》杂志执行主编斯蒂芬尼•麦塔采访时表示:“(对有些企业来说)社会责任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做,而且当CEO变更或缺乏资金时可以停止。对于我们而言,(注重社会责任的)目标是不能被中止的。目标性绩效是指实现出色业绩并关注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如果把目标融入绩效观,它就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安吉拉•F•布拉莉 公司:维朋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45 2008年,在马凯特大学(Marquette)第10届年度商界领袖论坛(Annual Business Leaders' Forum)上,维朋公司(Wellpoint)CEO安杰拉•布拉莉担任论坛正式午宴的主讲嘉宾。她和与会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对最佳领导艺术实践的体会。“要想带领公司向前发展,实现公司愿景,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给团队带来希望看到的变化”她说。“这个过程要公开,要让周围的人们看见、还要有高度的热情。” 艾琳•B•罗森菲尔德 公司:卡夫食品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50 在2008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卡夫(Kraft Foods)CEO艾琳•罗森菲尔德称:“要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许多人经常喜欢与员工谈论公司的业务情况,并拿各种表格来说话,但最终,如果无法抓住员工的心,那就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从2006年接管公司以来,艾琳•罗森菲尔德带领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她把所有成就都归功于公司高层的榜样作用。“要想尽快改变公司文化,最快的方法是按你心中所希望的运作模式来行事,这样很快就会在公司里蔚然成风。” 柯爱伦 公司:杜邦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72 过去三年间,杜邦公司(DuPont)CEO柯爱伦为这家化工业巨头增添了活力,却并未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她认为,她的丈夫(目前也在杜邦公司任职)和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学生可谓功不可没,那些学生都会帮她照看孩子。此外,柯爱伦表示,不论是职业还是个人,她仍需要不断学习。 在2011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她在接受《财富》杂志总编助理采访时说:“我做的是我喜欢的事情。当然,没有人能够事事都做好。比如,作为父母,有些事情做得可能并不正确,但我们在不断学习。而我坚信,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只要不断学习,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如果我们停止了学习,也就停止了成长。” 卡罗尔•梅罗维茨 公司:时尚零售商TJX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125 作为低价折扣连锁店TJ Maxx的负责人,梅罗维茨认为,说服品牌公司同意在其折扣连锁店销售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品牌的忠诚度。去年10月,梅罗维茨在接受《今日美国》(USA Today)采访时表示:“我们并不是酒肉朋友。我们采购一个品牌,就会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品牌。” 乌苏拉•M•伯恩斯 公司:施乐 《财富》500强排名:127 2009年,乌苏拉•伯恩斯接替安妮•穆尔卡希,成为施乐公司(Xerox)CEO,创造了历史。她成为《财富》500强公司中首位非洲裔美国人女性CEO,而且这种权力交接也是首次在两位女性CEO之间进行。她一直脚踏实地,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去年五月,伯恩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高级编辑佩蒂•塞勒斯采访时说:“确定我将继任施乐公司CEO时,安妮•穆尔卡希跟我说:‘你将面临很多困难,但不要走我的老路。’这是我从她那里学到的东西之一。你可以一辈子都跟随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但那样的话就无法实现超越,领导他人。” 谢林•麦考伊 公司:雅芳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234 原强生公司(Johnson Johnson)高管麦考伊接替钟彬娴,成为雅芳(Avon Products)新任CEO【《财富》500强公司历史上第二次女性之间的交接】。面对这家身陷困境的化妆品公司,麦考伊任重而道远。但正如《财富》杂志高级编辑佩蒂•塞勒斯所说,麦考伊对事业和家庭之间平衡的关注或许正是深陷困境的雅芳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她是一位著名的协作型管理者,经常公开谈论如何平衡职业与家庭,在强生公司时,她就经常鼓励人们要做到两者兼顾……实际上,她的这种工作生活兼顾的经历,也正是她能够入主雅芳的资本。” 迪安娜•M•穆里根 公司:美国守护者人寿保险公司(Guardian Life Ins. Of America) 《财富》500强排名:250 美国守护者人寿保险公司(Guardian Life Insurance)CEO迪安娜•穆里根在接受内布拉斯加NET Radio电台采访时说:“我不觉得身为女性有什么额外的压力,反而我感觉到额外的责任。”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偶像,因此,她希望能激励年轻女性敢于梦想。“我希望年轻的姑娘们明白,职业机遇正等待她们去垂青,她们能够做到。” 黛布拉•L•里德 公司:塞莫拉能源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266 塞莫拉能源公司(Sempra Energy)CEO黛布拉•里德开始读大学选择的是医学预科,但后来她发现,严酷的环境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她选择了商务,但是对于激烈竞争的文化依然没有好感。2008年,她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她在职场中不断晋升,有些男性下属的年纪甚至比她大一倍。她经常问自己:“如果一个24岁的小姑娘对我父亲发号施令,他会有什么反应?”尊重别人是里德职场成功的关键。 丹尼斯•M•莫里森 公司:金宝汤公司(Campbell Soup) 《财富》500强排名:334 莫里森的妹妹边疆通信公司(Frontier)CEO麦基•维尔德罗特同样上榜。莫里森不仅攀上了食品行业的巅峰,同时还抚养了两个女儿。2008年,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对有女儿的父母提出了建议:“我相信快乐的源泉来自成就和自尊。而这些都来自于奉献。所以,我的态度就是,作为一名家长,我的职责就是将孩子抚养成人,然后放手让她们去闯。”她对抱有雄心壮志的女性明日之星们的建议是:“雄心勃勃与女性气质并不冲突。所以,既可以雄心勃勃,也可以很女人。” 伊琳娜•S•戈登 公司:食品原材料供应商Corn Products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390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Corn Product公司CEO伊琳娜•戈登成功的秘诀之一。她的另一个秘诀则是耐心。一月份,她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采访时说:“有规划非常重要,但同时要热爱正在从事的每一个岗位,不要好高骛远。我认为,许多有职业规划的人,他们非常坦率:而这正是获得下一份工作的垫脚石。我认为,建立职场信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职位,并不断从中学习。” 海瑟•布莱什 公司:迈兰制药 《财富》500强排名:396 2008年,布莱什深陷丑闻。从严格意义上讲,她本没有资格获得所持有的MBA学位。此后她一直低调做人。身为美国议员(兼前西弗吉尼亚州州长)乔•曼钦三世的女儿被媒体大肆曝光,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布莱什却从未公开谈论过此事,但沉默或许正是她能给出的最佳回应。保持冷静,一直向前,如今的布莱什仍在职场上骄傲地前行,并在去年10月份成功当选迈兰制药公司(Mylan)CEO。 麦基•维尔德罗特 公司:边疆通信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464 麦基•维尔德罗特与丹尼斯•莫里森一直是企业界最热门的“姐妹花”。两人分别担任边疆通信(Frontier Communications)与金宝汤公司的CEO,并且都说自己的信心和商业头脑是拜父母所赐。2011年《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峰会上,在与姐姐一起上台时,维尔德罗特回忆道:“每到周六上午,我们就得收集罐子,这样我们才能得到零花钱。” 莫里森打断她说:“我们可以进行实物交换。”然后,维尔德罗特继续说道:“不论我们想要什么,首先都会制定商业计划。”莫里斯补充道:“比如,穿耳孔。为了向父亲证明,扎耳孔不是三分钟热度,我们带了整整一年的螺帽!”两姐妹都说,年轻时对细节的关注、大局观、以及创新意识,都在后来的商业规划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趣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父亲在新泽西给她们穿的耳孔。 格雷西亚•C•马托利 公司:甘尼特公司 《财富》500强排名:465 格雷西亚•马托利在甘尼特(Gannett)的工作时间超过了25个年头,所以,2011年,当她成为公司CEO时,外界并不感到奇怪。得益于专注和热情的品性,她一路平步青云。在上个月为《财富》杂志撰写的文章中,她写到:“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公司领导会发现你的优点,并让你承担更多职责。而伴随这些责任,也就产生了更多机遇。但要勇于放弃安逸,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因为这会让你不断成长和拓展。此外,着眼全局也非常重要。” 贝丝•穆尼 公司:科凯国际集团 《财富》500强排名:499 作为银行业20强中唯一一位女性CEO,科凯国际集团(Key Corp)贝丝•穆尼非常看重这一点。在参加2011年银行业女性大会(Women in Banking Conference)时,她说:“作为榜样,我想时时刻刻都有人在全方位地关注着我们。他们特别关注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如何自我扩展,以及我们如何认可和赞美其他女性。”但这种压力不应该使人望而生畏,而应成为一种激励。“如果有人将火炬传递到你手中,你会怎么做?我认为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为后面的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竞争的四个层次
热度 1 xuxiujiang 2012-5-4 13:18
人类的竞争有四个层次。一是人与人的竞争;二是家庭与家庭的竞争;三是家族与家族的竞争;四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 现代社会又衍生出单位之间的竞争与政府之间的竞争两种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食物、异性与发展机会。其结果是比谁活的开心,活的长寿。 家庭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生存资源,比的是财富的多寡与子女的成长。 家族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生存空间,比的是实力的强大、人丁兴旺与家族的延续。 国家间的竞争,争夺的是税收来源,比的是岁的地盘大,人口多,谁的财源茂盛。 单位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市场,比的是谁的客户多,资金流通畅。 政府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权力,比的是政绩、和升官的机会
5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别人晒财富我晒汗水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热度 18 jiangjiping 2012-5-1 07:36
别人晒财富 我晒汗水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蒋继平 2012 年 5 月 1 日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是全世界劳苦大众放假休息的一天。 不过, 令我深感意外的是, 美国人民在这一天是没有假日的, 大家应该上班的还是要照样上班。 顺便介绍一下, 美国的劳动节( Labor Day) 在每年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由于我知识的局限性, 我只知道世界上有 80 多个国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放假, 但是不知道具体是那些国家。 不管怎么说, 我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当今世界的人生价值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人们普遍把获得财富作为成功的首要标记, 而不顾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财富。 放眼当今世界,各种媒体和新闻报道几乎都是围绕着财富这个话题, 从而导致人们的拜金主义。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 一些人纷纷在网上晒财富。 有的人借谈论工资来炫耀收入, 一些人借谈论房地产来炫耀财富。 因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富二代这样的网络名词。 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 人们为了获得财富, 有的就会不择手段,唯利是图。 其结果,我们就有了毒奶粉和毒胶囊等等伪劣产品。 也许是触景生情, 在国际劳动节的这一特殊时刻, 我的感想很多。 在我看来,财富首先是应当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获得。 在我的意识深处, 我总是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是不是我又过时了( Out )? 我的人生价值观是财富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是生活必须的。 所以, 我们应该尽己所能, 通过正常的途径, 合法的行为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财富。 可是, 积累财富和拥有财富不应该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更不能通过剥削来达到不劳而获的富足。 即使您拥有豪屋千间, 您也只睡一个房间; 您有金钱亿万, 也只需一日三餐, 多吃了反而会得肥胖症, 对健康不利。 正因为这样的想法, 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充斥着拜金主义的浪潮下,在一些人晒财富的时候, 我来晒我流的汗水。 我始终以勤劳朴素为人生的光荣。 我以自己出大力, 流大汗换得丰富的收成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在这国际劳动节的特殊时刻, 我仍然一如既往, 工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身上流着汗水。 虽然身体觉得有点累, 但是, 精神上却轻松愉快。 曾几何时, 人们忘却了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 曾几何时, 人们被金钱的铜臭味熏昏了? 在我看来, 人生的意义不在您是开宝马还是骑自行车, 而是您为世界作出了那些实在的贡献。 所以, 我很敬佩袁隆平院士,他 80 多岁仍然奋斗在工作第一线, 继续为世界做贡献。 最后, 值此国际劳动节之际, 借科学网的交流平台, 向全世界的劳苦大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4980 次阅读|38 个评论
资本、知识和责任
热度 3 qianlivan 2012-4-29 21:59
前几天看了一段TED演讲《本世纪最大的不公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5NDE3NDMy.html ), 里面提到,对于赤贫中的家庭来说,只需一点点资金就可以改变这些家庭的命运,而关键是将资金用于年轻女性的教育。这些能改变赤贫家庭命运的资金对于富裕的 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有时候仅仅需要一头山羊。因此,财富其实意味着责任,财富越多,责任也越大。我觉得财富就像水一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quickforward=1id=535586 ),富人如大江大河,其出现是一种必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正如大江大河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富人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知本家”,知识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本。抛开知识创造财富的因素,从精神财富的角度来说,知识算得上资本。人用于的财富越多责任就越 大,那么人拥有的知识越多是不是责任也越大呢?是这样的,尤其是因为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知识相比财富有一定复杂性,不同学科的知识的多少难以像财富那样 用货币评价,但在同一个学科里,我觉得掌握了一定量知识的人的数量和掌握知识的量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满足某个幂律关系(这是值得研究的)。任何知识都不是专属于某个人的,一个人掌握了越多的知识,其责任也越重。这些责任不仅包括知识的“繁荣”,也就是创造新的知识,也包括知识的“扶贫”,也就是知识的普及。 正如有时候一头山羊就可以改变一个贫穷家庭,有时候一点点知识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科学工作者不会拥有资本家所拥有的那么多财富,但是可能比普通人在科学上掌握更多知识。这些知识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不仅创造新的知识,也努力实践科学知识的普及?知识和财富一样,应该惠及大众。
334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医+西医=人类财富。
热度 4 uvard 2012-4-15 22:3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2705do=blogid=559432 “关于中医药的个人愚见” 真没想到我这个门外汉的愚见,竟然引起如此大规模的 辩论+人生攻击 。 西医 固然有好的地方 ,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病在西医方面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即使很多西医能治疗的病,治完之后,也没有多大成就感 。此外,西医在不断的进步,总是会看到以前的药物耐药,之前的治疗不可取,新药不断出现,新疗法不断出现等 。 这能说明什么呢?科学在探索,西医也在 探索 ,在探索阶段的产物,是否一定就完全是对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检验的,拿探索阶段的产物来推翻其它事物,是否科学,这个 , 请大师指点 。 关于 中医 方面,我是外行,不过看到很多可取的理论,和值得信赖的疗效,中医的 精华部分 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中医发展几千年了,中间有很多 江湖郎中,江湖骗子 ,他们的很多 夸大的,虚构 的言论玷污了中医, 误导 了老百姓对中医的认识。 在 中药 方面,传统中医用的药物来自 天然 的,在地理,季节,炮制方法等方面都有讲究,而现今的中药貌似人工种植的较多,至于地理、季节等,是否对药效有影响,请大师指点! 此外学习中医,是任重而道远的,即使有很多学习者,最终能成为 大师的了了无几 ,日常遇到的中医生,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明,存在误诊、漏诊、疗效不佳、甚至失败的情况很多。更严重的是,呵呵,您是否遇到的只是打着中医幌子的江湖“中医生”呢 ?请不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就来否定。 当然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的心血的沉淀,要继承,要发扬,望中医也能 与时俱进 。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见识过中医的好处。 举个骨科的例子 :我们那里有位住在山沟里现在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数十年来,我们那里附近好几个镇的人有了骨折之类的,大多数找她治好的,每次她都累的满头大汗,但从来不主动要报酬,大家乐意就给个十块、八块的,或者送点菜、米、面等。我陪着我妈去治疗过肋骨骨折。我很惊叹!很想去学习,这么好的 医术和医德 ,我怕 失传 ! 有一次,我家邻居小孩由于摔伤骨折,不放心,去了市里的三甲医院,可是最后接的效果不好(不端正),半年后不得不找到她,后来她费了很大的力气,也给正过来了。 上次去她那里,看到她自己的手腕部是拐的,问了原因才知道,五十多岁时,有一次她去别人家治疗别人的骨折,可是回家路上,自己摔了一跤,手蹭在地上骨折了,由于没人能帮忙,自己一只手固定,结果固定的不牢,所以长偏了。 这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她的方法就是推拿+草药,没见识过的,估计没人相信!但是我信! 要是谁不信,我可以带您去,请您亲身体验,呵呵,这要抓紧时间,毕竟老人家七十多岁了。 当然,我 也见识过 那些江湖卖药的,那些所谓的“十字绣”之类的,这些 我还不了解 ,不能盲目否定或肯定。 声明: 这是个人愚见,我非中医专业(门外汉),在西医方面也学艺未精(菜鸟), 请各位前辈、大师、朋友多多指点! 个人言论,个人行为,个人观点,可圈、可点、可批、可骂,但请只是针对本人,谢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55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胡思乱想(一)关于经济
热度 1 qianlivan 2012-4-14 17:20
自上中学以来就一直在听“发展经济”、“经济繁荣”之类的概念,“经济”这个词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但是到底什么是经济?书上当然有标准定义,但是这种概念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一段没有意义的文字。 提到经济,我能想到的是“货币”、“买”、“卖”、“财富”之类。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和买卖?什么是财富?在社会发展阶段较低时,人和人之间没 有什么交集,吃穿用度都可以自给自足,自然没有什么交换,更不会有买卖。至于财富,生活中剩余下来的产品就可以算是。当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之后,就会 出现交换么?不一定,如果两个人生产的东西完全一样,有什么交换的必要么?如果两个人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互相对对方的产品有兴趣,就会产生交换。所以最初的经济活动——以物易物的出现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人与人从事的生产之间的差异以及人与人的交流。 当一个人和更多的人有交流之后,他会发现更多的差异。这个时候,要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不一定每两个人都互相对对方的产品感兴趣,要交换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可能就会很费劲。这个时候,一种大家都感兴趣的东西就出现了,这就是货币。货币的出现使得产品可以方便地分配到对其有需要的人手中去。在某种意义上,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产品的“存储”。货币也使得人们在不需要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方便地实现产品的交换。因此,借助货币的经济活动所需的条件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社会产品的进一步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大。 所以,货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产品的交换和分配。这就好像催化剂,在完成交换流程之后,货币还应该是货币,它只应该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如果一个化学反应 中的催化剂由于某种原因被吸附而不能参加反应,化学反应就会减慢。如果大家都开始储存货币,那么正如催化剂被吸附,产品的交换和分配速度会减慢,经济活动会停滞。所以,经济繁荣的一个关键是“流动性”,或者说货币正常发挥催化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被存储起来而不投入流通,那么一个国家的产品交换、分配都会有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借助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性,将产品放到这个地区实现交换,也就是把产品卖给这个地区。 除了借助别的地区的流动性,怎么增加本国的流动性呢?从原则上说就是让人与人更快更方便地进行交流,让人们发现自己潜在的对产品的需要,从而增加流动性。 具体来说,修路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清明的时候去苏州,我忽然想到,高速铁路就让人们更方便地在城市间旅行,从而增加了人的流动性,这间接地就增加了货币的流动性!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回想一下,流动性的降低是由于人们对货币的存储。真正的解决方案应该让人们把货币拿出来“流动”。怎么办?人为什么存钱?因为一种不安全感,如果说人的生活无忧无虑,需要存储货币么?所以,社会保障的改善就可以增加货币的流动性。 另外一方面,最初,货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信息不足情况下的产品交换问题。那么,考虑这么一个情况,如果有足够的信息,人和人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交换,其实不需要货币。在将来,如果网络、物流发达到一定程度,货币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虚拟货币。不过流动性的问题似乎还是会存在。真正解决流动性的根本还是给人以安全感 ——改善社会保障,让人无后顾之忧!
3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智慧的力量
jiaguangjia 2012-4-12 08:25
随缘不是退缩,不是随波逐流。对于无法摆脱的苦乐境缘,应该学会放下,随缘而行,避免干扰。就像河水,不留恋两岸的风光,不计较旅途的曲折,一心奔向大海。相貌、地位、财富,情爱,都是我们拥有的难得因缘。但因缘也是一条十字路,何去何从,要靠智慧来做向导。
2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师兄妹的关系
热度 4 pli 2012-3-21 21:24
我觉得用一句话来概括师兄妹的关系,就是“友达以上,亲人未满”。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师兄妹的关系,不仅经得起平淡,还经得起风雨,这是友情很难做得到的。但比起亲情,师兄妹毕竟不是兄妹,少一些血缘关系,自然比不上亲兄妹。师姐弟等等也是如此。 所以,好好珍惜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吧!那是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6514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乎社会安康的两个数字:5% vs. 50%.
热度 12 SNPs 2012-3-21 07:37
在美国,5%最富有的人们拥有社会50%的财富。 还是在美国,5%的患有重病的病人消耗掉社会50%的医疗资源。 这两组数据看上去是不相关的,可是都反应着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难题: 如何更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资源? 当少数人占有了半数的社会财富和资源的时候,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摆平? 且慢,在动手改革以前我们不妨问几个问题:这个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很普遍?它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分布情形又是如何? 历来,财富分配的不公都是革命或造反的源头。可是不公到什么程度才会导致社会底层的反抗?一个社会能够承受的不公上限是多少?一个体制能够自我矫正的能力如何?是否是两极分化到了一定程度就积重难返? 或许,解答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不在社会学领域,而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以前 写过一篇博客 把社会财富分配和免疫租库多样性进行了联系。就好比工程师经常通过观察自然得到机械设计的灵感一样,搞社会科学的也应该能从自然科学中找到灵感( 比如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的一个尝试 ,用生物遗传学来解释文化现象)。 人的免疫系统有上亿个独特的T细胞,就好像世界上有十三亿人口一样。每个细胞的生存都需要该细胞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比如能够清除某个病原体,或者消灭癌变细 胞),越是功能强的细胞得到的资源也越多(得到复制的机会)。当机体的整体资源有上限的时候,某个细胞的无限占有资源就会对机体的整体健康造成威胁。这, 就相当于人类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了。 一个健康的人和一个健康的社会一样,能够通过免疫调节来平衡对资源的占有率,也能够根据需求反馈及时 地调整资源分配。我们最近的免疫租库研究表明,健康人的免疫租库多样性比病人好,也就是他们对体内免疫力资源的分配比较平衡,没有那些T细胞因为过渡表达 而占有太高的比列。相反,肿瘤病人,自身免疫疾病的病人都有免疫租库多样性的下降。这也和人类社会一样,两极分化超过了临界线(癌症)就难治愈了。 那么,这个临界线到底在哪里?如果5%的富人占有50%的社会财富不是最佳值的话,什么数值才是最佳的?10%?30%?绝对的均富就是50%的人占有 50%的社会财富。可是那很可能是均贫,而不是均富。让少数人富可能是社会进步所必须的,可是,这个最佳值是多少?这个(在正常人体免疫系统的)最佳数值 我们已经得到了,论文正在写。可是这个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个发现是否能够延伸到社会科学当中去?是否能够通过类比,把最佳机体健康指数转换成一个社会稳定 系数? 单单知道了这个“社会稳定系数”还不够,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是最佳的,如何保持的,如果有了偏差如何纠正等等。还有,机体是如何调整 的,社会又该如何调控?是法律?税收?政策?如果有自然科学的一些数据为依据,是否有助于社会政策的出台?自由的市场经济很像自然界的“竞争”“选择”, 人们希望自由的市场经济能磨合出一个最佳的“社会稳定系数”来,可是真的是那样吗? 通过实验来找到规律也是自然科学的强项,而实际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种社会制度都是人类的某种“实验”。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的各种实验周期更长,代价更高。如果能通过自然科学找到一些提示,或许人类就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通过免疫组库多样性的研究,尤其是通过比较正常人和各种病人免疫组库多样性的差别,或许我们就能找到最佳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分配原则?
个人分类: 免疫组库新领域|607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三)
caoyuanzhiye1 2012-3-19 08:28
笔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的货币叫人民》。可惜啊,人民一直没有看懂。人民币中凝结着数十年来人民创造的财富。人民币币值是人民主权的根本表达啊!捍卫人民币币值(购买力),就是捍卫人民民主啊!人民币币值没了,人民的财富就被掏空了,人民就会变成奴隶!打工仔和打工妹?那就是流落都市的佃农啊!金融管理权是人民共和国的人民主权啊!可是,狗日的却要央行独立!狗日的却要银行私有!不如说简单一点儿,让全体国民论为奴隶得了! 限购令,一个将会永载史册的名词!那当中虽然还有一丝吝啬的悲悯和同情,但最多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然而,就用这样形同儿戏的一块小破布,能遮得住大人们赤裸裸的贪婪吗? 经济学一旦失去立场,就会变成歹毒的骗术。衮衮诸公,看来要入盗跖列传了。 朋友们非要让我说一说房地产问题。我不想说。处于如此荒唐的时代,我们还能说什麽吗?治理房地产的要点在于守住财政底线和封死金融缺口。已经将财政金融搞到千疮百孔了,用一纸限购令可以解决问题吗?什么意思嘛!经济学在中国变得如此无聊,无聊到成了狗日的擦屁股纸! 我们不能让狗日的胡作非为了,我们不能眼见得国民沦为奴隶了,我们必须挥棒打狗了! 限购令?仙狗令!抽狗日的!
个人分类: 时事政治|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最应该学雷锋?
热度 2 duke01361 2012-3-6 18:54
财富分化的情况下,为了public Good, 财富多的人最应该充分发扬“利他主义”,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本质上是“利他主义”,所以中国的富人最需要学习雷锋! 在权力过渡集中的情况下,为了public Good, 掌握权力者最应该充分发扬“利他主义”,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本质上是“利他主义”,所以中国的官员最需要学习雷锋! 在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为了public Good, 掌握较多资源者最应该充分发扬“利他主义”,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本质上是“利他主义”,所以中国的特权者最需要学习雷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public Good, 掌握较多信息最应该充分发扬“利他主义”,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本质上是“利他主义”,所以中国的传媒最需要学习雷锋! 在公众话语权不均衡的情况下,为了public Good, 掌握较多话语权者最应该充分发扬“利他主义”,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本质上是“利他主义”,所以中国的言论最需要学习雷锋! ....
个人分类: My Ideas|24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谁是中国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热度 1 sunapple 2012-3-4 08:35
2012年02月28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北京举行发布会,遭到中国独立学者杜建国的现场抗议,再一次把中国深化私有制改革的斗争推到了前台,也终于捅破了一些人垂涎国有企业资产的窗户纸。 就世界银行《中国2030年》报告遭抗议,佐利克辩护说:“既得利益者阻挠改革。”其实,佐利克这么说,也是在代表中国的不少精英们所想说的,可见内外之一致!三十年来的私有化改革,谁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呢?是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吗?显然不是。国家的资产在转制中被权贵们贱卖了,这些国家的硕鼠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现在他们占有着中国大多数的财富。 在推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那些靠剥削之富的市场精英才是既得利益者,这些饿狼们在财富支配中享有主导权。 但就是这些掌控着生产资料、占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的利益集团和精英个体,好象有多么的可怜,好象他们不是既得利益者,或是想通过高喊“改革”来证明自己没有得到利益;他们装着弱势群体,像街头卖唱的瞎子一样高喊“既得利益者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国企私有化”,他们在改革中吃尽了国企的肉,现在终于要来啃公有制和政治体制的“硬骨头”了。(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2/02/27/448122.html ) 国有企业有没有问题?有!但这个问题恰恰同在世界银行面前装孙子、在国民面前装无辜的精蝇们所说的问题截然不同。国企所暴露的问题,被人们所指责的问题,都只是国企的表面现象,其根源是操控国企的权贵集团。 自国企转制以来,原来的“集体领导”被“厂长负责制”所替代,人民的公权力在私有化进程中也被私有化,国企事实上也已旁落他手。这充分说明,私有化才是国企的罪魁祸首。所以,要解决国企的问题,就是要让国企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真正让国家来控制。 所为“既得利益者阻碍国企私有化的改革”,实质是一场狗咬狗的博弈,这好比强盗占了国家的房,窃贼偷不着就来要拆房。当今要坚定捍卫国企,并不是要捍卫强盗的利益,而是因为一旦国企的“房子”被拆了,就再也夺不回来了! 国有企业是国家公有制主体的支柱,世界银行给中国送《报告》来,在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之际,我不想信佐利克是学雷锋来的!我也不相信世界银行说的是正确的,因为在五年前曾断言中国工商银行会“技术性破产”。但一份致力于推行中国国企私有化的《报告》,却得到了中国的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http://stock.sohu.com/20120229/n336283017.shtml )让我们来剥下这两个部门的画皮来看看: 教育部曾在改革中“创新”出了史无前例、古今中外都从未有过的“教育产业化”,把原本的义务教育、免费的大中专和职业教育变成了发财的渠道,把学生当成敛财的资源,教育成为百姓背负的一座新的大山。拉学校差距,升温择校热,不遗余力地培育教育市场,让所为富裕的人、有贡献的精英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以此之后,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与公办学校抢生源,觉得扛不住了,就搞什么“公有民办”,借国家资源与民办竞争,那时的教育部怎么不提“垄断”了呢?而今的“一费制”、免费义务教育、课本的重复使用,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如果教育也能私有化,那些教商学商们就能如鱼得水,重获新生了。深化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将换来别样的“春色”。看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地方,不要刘胡兰进课本,但愿邀请日本AV女优进大学课堂,不要长征精神,少女援交团践行了教育的娱乐精神,教育部功不可没啊! 卫生部本是担负着全国人民医疗健康的职责,在医疗商业化的改革中,医疗从一个社会财富的消费行业变为财富的创造行业,摧毁了农村合作医疗,废除了城市免费医疗,让中国人过度吃药用药,这可是卫生部为人民服务的创新。让多数人看不起病,看不了病,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更好地为少数精英们服务,这可是卫生部利用市场杠杆调控医疗资源的杰作。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压在百姓身上又一座新的大山,在这场造山运动中,卫生部功绩显赫!现在又要医药分开,全民基本医疗,药品零差价,这又不是要让一些人断财路吗?所以才要急不可耐地叫喊要让民间资本进医疗,中国百姓的命不值钱,但肉值钱,那可都是创造财富的资源。 原来不知道发改委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部门,以为只是改革的孙子,转制的产物。以前一直只听见发改委跳上跳下,忙里忙外,还总以为国企是归发改委管的。这次国资委对世行《报告》强烈反对,这才想起原来还有一个国资委,这才明白原来老娘的财权被孙子给夺了。老娘一发火,为什么财政部出来当和事佬?原来的财政收入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的钱都进入国库,自财政分级管理以来,一部分的钱就不用再进国库了,就是卖国家地、国家的厂也不用进国库了,去了哪里呢?这还得等着让财政部来解答。盘点一下携款外逃的贪官,盘点一下银行的坏账……想想谁是受益者? 上面所述,要歌颂,那是私有化的功劳;要反对,也是私有化的罪恶。但《人民日报》说:“既得利益者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2/02/27/448122.html )问题是《人民日报》有没有话语权?有话语权,那安其观点也是“既得利益者”,也应该是被改革的对象!如果没有话语权,那“宁要微词,不要危机”能让许多主流媒体转载,倒是够“淫民”的! 谁掌握生产资料,谁就有话语权,但广大的工人和农民肯定没有话语权,看看今天的主流媒体和网站,他们的话语权是谁给的呢?他们的“无辜”岂不是要恶人先告状?! 现在再回来说说国企,说“国企垄断有百害而无一利”,( http://business.sohu.com/s2012/others362/ )如果没有当年的大庆胜利油田这样的国企,有今天的中石油中石化吗?至于“哪个老百姓能从中分享到一丁点好处了”,上面已述,权力私有化让国企的好处旁落少数人之手。但反问,那么多的私有企业,又能让多少百姓分享到一丁点好处了呢?那些欠民工血汗钱、携款逃跑的也都是国企吗?私人办银行,有怎样的信用保障呢?又有谁来保障呢?电讯、石油这样的规模,私人有实力吗?外资会不会干预?如果外资进来是什么结果?有些人尤其那些买办们特别希望外资进来,看看中国食用油曾经的涨价急得国务院说要自己搞,这又说明了什么?再看看中国的运十大飞机是怎样被外资害惨的,中国的航空航天也不是靠私有资本飞起来的,中国的国防工业又害了谁?到底是什么人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最后再说说美国,美国是靠发战争财起家的,美国的金融业是依仗着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向世界掠夺暴富的。说“美国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恰恰是政府对金融业监管与干预过多的结果”,真是放屁不知香臭,今天的欧元区国家又为什么要政府干预呢?问问美国人,为什么要去“占领华尔街”?竟然用上“诬蔑了美国私有银行功绩”的词汇,不是汉奸也是洋奴! 支持国资委, 为国家追回公有制基础的生产资料,替人民夺回曾经为之奉献并付出汗水的国有企业!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生十二大财富
jttto 2012-3-3 19:26
一、积极的精神态度: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乃个人能完全控制的惟一的东西。就将积极的精神态度置于人生十二大财富之首。 二、良好的体格: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 “ 健康意识 ” ,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态度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 “ 内在 ” 的和谐。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你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地对待别人的人一定会最后得益的。 四、脱离恐惧:七种基本恐惧是贫穷、批评、疾病和身体痛苦,失去爱、失去自己、年老、死亡,被恐惧所奴役的人不会是真正富裕、自由的人。 五、未来成功的希望:希望乃人的内心最佳状态的先驱,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 六、信念的容量: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的普通能量转换成它们精神上的等价物。信念还是将无限智慧改造为适合个人之用的惟一途径。 七、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愿望:那些没有掌握与别人分享自己幸福这门艺术的人就没有寻找到幸福的门径。 八、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这样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致力去完成它。 九、对所有的事物有开放的内心:只有那些保持内心开放态度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他们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导向成功的目标。 十、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 十一、理解人的能力:能理解别人首先必须理解自己,因为促使你自己做出多项行动的动机,大多也是促使别人做出同类行动的动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自己会使你走上较好理解别人之路。 十二、经济保障(金钱):最后一个,但并非重要的人生财富就是金钱。它是由一个人所提供给别人的服务换来的。前面十一大财富只要人们想拥有,就一定能够拥有,并且会很容易地将人生第十二大财富 ── 金钱吸收过来。
1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70名最富人大代表财富增值超美国660名高官
xupeiyang 2012-2-27 21:01
图为彭博社原文截图。 凤凰网财经讯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0名最富有代表2011年的财富增加值,超过美国国会全部535名议员、美国总统及其内阁成员、9名最高法院大法官财富增加值的总和。 《2011年 胡润百富榜 》数据显示,70名最富有全国人大代表当年财富净值为5658亿人民币(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亿美元,而同期美国行政、立法、司法系统共660名高官财富净值仅增长75亿美元。 2010年中国人均年收入为2425美元,低于白俄罗斯,与美国3.8万美元的年均年收入相比更是不成比例。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财富的急剧产生与分配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2-2-24 21:51
近日,我时常琢磨这个问题,为何中国现在有些那么多的富人,他们会突然变得那么富有:他们开名车,住别墅,养2奶,奢侈品,哄抬物价...... 把中国这块地方这些人当作一个体系,外界和它有资源(人力资金等)和商品的交换,当然还有光合作用直接间接地提供能源。几年下来,这个体系发生了巨变,和它交流的外界获利了,民众的生活水准普遍提高了,但是财富更加相对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上。 哪些因素又促成了这些结果? 更主要的问题是,那些财富从何而来? 首先,这显然是大家劳动的结果。十多亿人口,除去老弱病残,还有懒鬼和贪官,那依旧是个巨大的劳动大军。这些人不努力工作,再怎么整也整不出财富来。而且,很多人是加班加点地工作,这样财富的积累便加速了。这是简单的能量守恒定律。 其次,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平衡不合理。广大劳动者的价值被大大地低估了,但是他们很少能主观地感受到。相反,他们往往由于得到的报酬多于以前而容易得到满足,很少会去想象老板的剥削是否也加剧了。 这里的劳动者很可能包括大量的高收入人群,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创造出西方发达社会同等的财富却得到相对更少的报酬。多出的剩余价值显然被少数人如暴发户和打点暴发户的人(即官僚)赚去了。让人吃惊的是,这种分配竟然是如此的静悄悄。 最后,环境被严重地剥削了。过于高速的发展让环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成为难题,因此表面上财富如潮水般地涌现,而潜伏的代价将迟早要偿还,不过受牵连的却是整个社会,最不可能的受害者便是那些暴发户和打点暴发户的人,因为他们早晚是要离开这片他们榨取过的土地。。。。。。 虽然有十几年脱离了这个社会,但是细想一下,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96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卢勤:把孩子变成财富 而非将财富留给孩子
dongzg101 2012-2-22 03:22
卢勤:把孩子变成财富 而非将财富留给孩子 2011年12月20日 18:06 来源:凤凰网讲堂 字号: T | T 2 人参与 1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对于“知心姐姐”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她以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形象留在几代人的年轻记忆中。而今,她背后的原型卢勤依然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12月13日——12月15日,卢女士受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之邀陆续来到云南大理、文山、保山与德宏,给四地的父母带来名为《长大不容易,成长有规律》的演讲,她以亲身经历阐述了充满智慧色彩的育儿心经。 卢勤现场教授养子之道 “知心姐姐”深情并茂 “知心姐姐”近照 当前社会由“富二代”引发的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卢勤认为父母将财富留给孩子是错误的行为。“父母为孩子攒票子、攒车子、攒房子,而孩子却不领情。”她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单亲妈妈,全部的爱给了儿子,儿子十七岁的时候给他买辆 宝马 ,18岁给他买了房子,儿子十九岁对他妈说:“妈,你知道我哪天最高兴吗?你死那天,这样全部的钱就都是我的了。” 而随后她又以自己认识的一位欧洲母亲的故事做了比对:这位母亲的儿子最喜欢名车,他让妈妈生日那天送他一辆 保时捷 ,母亲答应了。等到儿子生日那天,他果然得到了一辆保时捷,但却是玩具车,上面写了四个字“自己挣去”。“他儿子长大以后成了很有出息的人。”卢勤说道。 “知心姐姐”认为父母一定要明晰钱到底用来做什么。在她看来,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生活必需品,而奢侈品让孩子自己未来去争取。相对的,她表示父母完全可以将孩子变成自己很珍贵的一笔财富。“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才是我们改革开放最终目的。”而因材施教,顺应不同孩子的天性和特点则是培养的根本。“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是音乐的孩子,有的是文字的孩子……”她指出,目前诸多家长总爱拿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是种不明智的行为。 卢勤称自己是图画的孩子,“你跟我说的任何事在我眼里都是图画,所以我演讲从来不拿稿。”出口成章的“知心姐姐”用真情实意打动了全场听众。 相关新闻: · “知心姐姐”卢勤新书首发式坦言:孩子要放养 · 卢勤 · 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倡议和妈妈换角色 · 林毅夫:中国在非洲投资是市场交易而非掠夺 璩美凤孩子爹终现身 自曝是港商而非台商 2011-08-24非常接触 卢勤:长大不容易 标签: 卢勤 知心姐姐 财富 富二代 幼儿 家教
1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