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改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记者不能乱说话任意推演:高考招生改革的意义
lxj6309 2018-6-2 10:57
关于最近的高考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校改革,媒体已经在制造舆论,高校已经在惶惶不安。有些高校似乎要下决心大动干戈,撤并大批专业。对此,本博认为:还是不要瞎折腾!原来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现在的解决也不是一夜能完成。而且,原来的行动已经改变了原来局面,形成了新的态势,应慎重考虑专业的撤并!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能总吃老本;新设立的专业已经运行了好多年,任意撤并对已经毕业和在读的学生、对已经投入多年心血的教师都是极不公平和极不妥当的! 一个专业能不能发展,不是教师等一线员工的责任,领导始终应是最主要的责任者。你当初把人家招来,现在不高兴了又把人家赶走或边缘化,是不是有点不够意思。在评价理论中,有个责任明确原则,不能让教师和学生为当初的决策失误背锅。 实际上,如果说某些学科是学校的优势,还在圈子里很有人气,那就应该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学校争光,自食其力;弱势专业,如果不是办不下去,实在没有资源进行投入或需求,就应该领导负责,想办法把它办好,而不是趁机甩包袱! 办好学校和专业都是历史的长久功夫,不是一个想法就会上下颠倒!教育部的就业率业绩考察也需要改善,不要逼着高校造假搞虚! 关于教育改革的媒体报道,记者们要提高辨别和认识能力,不能任意推演结论,看如下例子: “双一流”的出发点是希望在“高原”上建“高峰”,集中资源支持一些高校与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在具体实施上,实际上更是倡导高校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第一批入围的137个“双一流”高校中,除原211、985高校外,新增的25所高校,除河南大学与宁波大学外,其他都是单科性学校,音乐、体育、中医、艺术等全部出现在新入围高校名单中。即便是入围的一流高校,也在大规模做减法,裁减非优势学科。在入围的42所一流高校中,列入10个以上专业的也仅有12所高校,除清华北大外,其他高校列入的重点学科均不足20个。 请问: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难道进了双一流的专业就办,进不了的就不办?还是进了的就全面投入,进不了的就任其生灭?作为学校的任何一个专业,办好它都是学校的责任,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对教师负责。如果没有能力办了,或社会不需要了,就应做好善后工作!况且我国大多数都是公立学校,有些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协调。办好公立学校,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举办者也责任重大,某些问题上或有决定性责任! 此次高考改革最大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对中国高校长期以来的千校一面的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录取规则的改变,也从制度上彻底打破了985、211的身份保护,对于近20年来高校生源的严重分层,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让高校的生源结构更丰富,更接近常态。 这个“最大”的判断是记者自己的猜测还是决策者的本意?中国的大学都千校一面了吗?怎么评价出来的?能彻底打破吗? 我们很难想象一所985高校能容忍某个专业长期录取分数低于211,甚至低于一般本科高校。 这不是与改革的初衷矛盾吗?与打破985、211的身份保护相矛盾吗?实际上,所谓985、211、双一流都是投入投出来的,政府把资源投入哪儿,哪儿就会光亮!与招生改革没有决定性关系,政府总不能让全力投入的高校反而通过招生制度使它招不到学生! 高考招生改革应主要解决的是公平问题和考生权利问题,以及对基础教育的导向问题。对大学的办学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但是,不可能解决大学的办学方向和绩效问题! 改革不能折腾,要真正的、科学的、具有战略性的顶层设计!战略管长远,要稳定!
个人分类: 教育|2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平气和看世界之三:法国
热度 6 张海霞 2018-3-6 16:06
有朋友在《心平气和看世界之二美国》后留言: 若让你再选择一次,是美国还是中国? 真像极了上个月在法国参加其大学改革计划顾问委员会时跟一位来自荷兰的学者的讨论,当时我们在讨论大学的体制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我说:跟各位不一样,我来自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荷兰的专家说: 你也对资本主义很熟悉,那你觉得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我说: 就像是我们不可能自己选择我们的出身一样,这一切本来就没有得选,也无所谓哪个好还是坏,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让一切变好。 就像现在所在的法国一样,做为一个法国人,你有可能选择你是出生在鼎盛的拿破仑时代、还是出生在水深火热的二战时期、还是战后复兴的蓬勃发展时代、还是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了紧迫感甚至是压迫感的时代吗? 是的,做为个体我们是无法选择时代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为所处的时代做点什么,就像这次去法国做顾问这事带给我的惊讶一样,它跟我之前每次来法国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要说全世界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巴黎一定是高居榜首,我每次去欧洲也必去巴黎,因为这里你要的它全都有:美丽的风景、醉人的博物馆、可口的美食、养眼的帅哥靓女、深厚的文化科技历史艺术底蕴,你来多少次都看不够,当然你有多少钱也都不嫌多,所以,巴黎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各种诱惑和美好回忆的梦想之地。 第一次去访问巴黎高师陈勇教授的时候,记得他带我们走到办公室的窗边,指着对面街上那栋红色矮楼说:“这就是居里夫人的镭研究所;让这边看,街角这间就是当年巴斯德工作的实验室;这条路叫高斯路;这边走过去 500 米就是法国先贤祠,伏尔泰、卢梭、雨果、大仲马、居里夫妇等等都在那里,说起来好玩儿,你不能想象,在我们这里工作的所有人的梦想都是百年之后能进到那里去 ……… ” 天呐,这一长串原本在云端的名字一下子拉到了身边,而且都是在这个几百米的范围内聚集,太高密度奢华了!让人一下子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法国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一个尽管面积不是很大、人口不是很多的国家,却始终是世界历史上耀眼的明星,从古至今,特别是近代以来,文化科技艺术上的贡献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说起来,满满的都是骄傲和自豪。 也真是如此,二十年前去法国,看见这一切、看着盛世繁华的巴黎,内心真的是无限向往:法国真好! 时光荏苒,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巴黎一趟,开会或者开会路过,或者就是好玩,跟法国的学者也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包括 iCAN2016 年在巴黎办总决赛,对法国的大学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的系统跟我们不同:有很多小而精的学校,比如闻名世界的巴黎高师就是一个只有几百名学生的小学校;打交道最多的 ESIEE 巴黎高等工程师学校是法国最好的电子类的工程师学校,规模也很小,只有外形酷似电脑的一栋楼,但是学生素质很高。当然法国也有规模大的综合性院校,办得也很不错,比如王亚敏教授在的巴黎东大等等。他们奉献的研究成果也是世界一流的,学生也都非常优秀,个个都充满了活力和魅力,特别是法国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可以说是真的很有个人魅力。 这样美好的印象一直维持到这次我被邀请去做顾问,是去年就确定的事:法国的大学改革,他们需要从国外找人做咨询,提提意见和建议,待遇还挺好,因为可以去巴黎,所以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开会的时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断断续续地联系,一直到春节前才算是定下来:大年初三大家到巴黎来开会!时间虽然不是很合适,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可以的,但是从联系开会到确定会期和日程这段时间,我算是服了法国人了,他们的办事效率和散漫真的是很值得吐槽,实在是太不及时了,而且很多时候不考虑是国际委员会,用法语回复,根本不知所云,只能反复回复。会前发来的文件和需要上网下载的内容足足有上百 G ,关键大家还不清楚到底要干什么?! 就这样,我们终于到了巴黎,第一天上午的会议,会议室足足来了有 7 个大学的校长和副校长,阵势很大,仔细一听才知道:这是一个有 7 个大学参加的大学合并计划,他们在法国教育部申请到了一个大项目(巨额经费)就是用来支持这个计划的,而这样的计划在法国国内一共前后要启动 20 个左右,在每个地区都有,将原来的不同类型的大学合并为新的大学,增强大学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要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有所显示! 法国人以惯有的幽默把这事说的很不高调,在座的各位校长也是莫衷一是,我想他们也都各自怀有不同的想法吧,毕竟这事不是小事啊!但是法国教育部(应该是这么叫吧)已经决定今后只支持这类的项目啦,如果不合并,他们将得不到任何经费支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让我一下子想起若干年前我们的院校合并,难道不是一样的冰霜雪雨?!当然有利有弊,好的是规模确实大了、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不好的是很多有特色的学校从而销声匿迹了。没想到,法国,这个老牌的大国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转型:我们不做不行了,因为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根本看不到法国的大学,因为我们的体量不够大! 意外吧?真的很意外吧?!我们的排名体系竟然有这样的影响力,世界范围内的杀伤力!逼得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竟然都无路可走啦! 等我们再详细了解情况,才发现他们确实必须要改革啦,因为他们现行的大学机制像是社会主义:到现在教师聘用还全都是终身合同,没有淘汰机制!更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人都不愿意读博士,工程师学校的学位在社会上很受欢迎而且工资普遍比较高,读博士出来反倒是找不到好的工作,特别是在法国国内!这种现象在我之后的科研讲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来听报告的博士生和教授加起来一共 20 人,其中只有半个法国人(拥有法国和瑞士的双重国籍),其他的全部来自中国、印度、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家!在这样一个非常依赖科技创新的时代,没有足够的生力军哪里来超强的战斗力,怎么能维系高水平的研究和保持对社会持续的贡献呢?!法国的经济虽然不错,但是发展也不容乐观,竞争力更是值得商榷,这就难怪政府为什么下这么大的决心搞出这么大动静了:期待再创造一个群星荟萃、引领世界的法国大时代,大学改革、激活创造力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但是,要在这个灯红酒绿、山清水秀、浪漫温馨、盛产各种奢侈品又如此高福利的发达社会里,想改革谈何容易?!看看今天在这里艰难起步的改革,想想十多年前的我们,特别真诚地跟各位法国同事说:在改革洪流袭来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顺势而为啊! 这次法国之行,让我有机会深入地了解法国的教育体系,多了一些思索也多了一份自信: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力推行改革开放乃至大学的综合改革,进步是明显的,对世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当然我们的底子很薄,不像英法美德等国家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底蕴,所以,中国还需要很多年的持续进步和积累才会实现真正的突破。同时,也很敬佩法国,他们的高层还是很有远见卓识、锐意改革,老百姓也很与时俱进、不吃老本,相信法国的未来会更好。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4256 次阅读|6 个评论
985、211工程以及总体方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热度 8 Enago 2016-8-3 11:36
985和211工程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而推出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的目标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俗称 重点大学 )。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985工程”则是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也可以称为名牌大学工程),一共有39所高校入选。 ---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 --- 从历史角度看,这在当时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被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能够集中优质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部分重点大学和一些重点学科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但是随着985、211工程的推进,其负面影响逐渐显示出来: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学被人为分为三六九等,破坏了平等竞争,好的学校一直占据着优势资源,而处于弱势的大学则走向恶性循环;在基础教育方面,这种学校的划分也让 名校情结 变得非常严重,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提高而缓减,反而加剧。 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公布《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方案》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明确要求,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大学、学科要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宏伟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任务主要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方案要求,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每五年为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 这个方案一出,立刻成为各高校教师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这个方案有助于适度扩容,加快大学的重新洗牌,对单科优势型的高校是个很好的机遇。另外,《总体方案》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打破了以前拨款“终身制”的局面,变成动态竞争,可上可下,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从政策层面上看,《总体方案》是会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在中国是相当常见的,很难有政策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不少经历过政策变动的老师也在担心这个“方案”是不是最后还是流于形式,又变成一场烧钱的面子工程。比如现在虽然方案也出来了半年时间了,但是具体怎么评估、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实施的细则有哪些,这些都还不见踪影。同时,虽然方案试图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之前的211跟985工程就已经造成了高校之间的巨大的差异,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路上,985高校已经与其他学校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名校更容易打着“自由竞争”的旗号形成优势的垄断。而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上,还不知道领导们是不是又要拼凑团队,跑步前进了。原来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要乱一阵了。 其实从根源上来说,当前我们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作用。目前我国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要改革的也不仅仅是大学,还包括中学和小学。因此,要改革的是整个教育体系!正如有人说,没有一流的教育体系和一流的教育理念,怎会有一流的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怎会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流的大学自然就建成了,否则大学即使一流了也不会持久!如果靠一次次的“工程”和“方案”维系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只会削弱高校自身由下而上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的重点和次序真的很重要!我们都已经浮躁了这么多年了,是不是应该要沉下心来在根源上做点事情了。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导师不尽责,学生该怎么办? 2. 两会过后的高教展望 3. 《拜杜法案》对大学科研的影响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2066 次阅读|7 个评论
火爆同济“大排档”折射高校内部改革走向“供给侧”
热度 10 duanezh 2016-5-2 20:30
4 月15日开始,同济大学本部率先开办上海高校首家晚间大排档,对抗校园周边上百家“黑暗料理”。大排档运营几日来,受到学生极大追捧,每天4小时(19时至23时),都有逾千人次光顾。烧烤、小龙虾尤为紧俏,要排上近一小时。 同济大学饮食管理中心主任富琴军表示,此种餐饮模式为上海市高校首创,是学生需要、政府需要。 (澎湃新闻) 学生餐饮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餐饮服务是学生吐槽最多的“嘈点”之一。高校食堂是由学校后勤服务公司或乙方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的。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是接受政府和学校管制的,价格和菜品质量双双维持在低位水平。然而,这种供给方式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日趋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不少家境比较好的学生经常在学校周边的餐馆“打牙祭”。而在三餐之外的夜宵时间,高校食堂一般不提供餐饮服务,这就导致了“黑暗料理”的火爆。 媒体曾多次报道过沪上高校周边“黑暗料理”卫生环境差、扰民等问题。如今学校食堂里尝试开办夜排档,既能满足了师生饮食多样化需求,也能更好地保障师生健康和安全。富琴军表示,大排档的食材都是饮食中心统一采购,经过严格挑选,而且口味多样,酸甜麻辣、重口清淡都有,能满足各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大排档的大厨一共12名左右,都是精心从全校100多位大厨中选拔出来的。这反过来给了“黑暗料理“一记闷棍,使得高校”晚间大排档“成为了广受学生和媒体追捧的”曝光点“。 中国高校师生升级的餐饮消费需求在现有供给体系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主要是受到了现行不合理制度的制约。传统的高校餐饮服务扩大或收缩规模主要是根据师生人数的变化,很少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只有降低餐饮企业进驻高校的认为壁垒,鼓励单一化、垄断性的“大食堂”向多样性、竞争性的“小餐铺”发展,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同济大学素来享有“吃在同济”的美名,在四平路校区就有大小9个餐厅,每个餐厅都引入了多样化的竞争机制。这次,饮食中心又主动重拳出击,通过加强校内的餐饮服务的结构性供给改革,加大了夜宵餐饮的供给力度,协助政府部门有效治理“黑暗料理”,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也更好地保障了师生的卫生和安全。 如何从供给侧看待各类高校学生服务的供给? 从大服务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服务供给水平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学生的住宿服务是一种廉价住宿系统,厨卫设施和公共空间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在校外租房以满足自身住宿水准的要求。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住宿条件处于一种二元化的供给状态,这也是对留学生和本土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重要障碍之一。 在语言学习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高校主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部提供英语课程。但是学生需要寻求高质量的外语培训时,却总是向新东方、英孚等教育品牌寻求付费服务。部分高校甚至在权衡是否有必要将公共英语课程外包给专业的盈利性培训机构来提供。 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多数为“半路出家”,中心的基本设施和服务也不能满足咨询业务的开展。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产生充分的信赖感,存在相关需求时首先想到的还是支付高昂的费用向专业的机构寻求咨询。 即便是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大量“水”课的存在导致部分学生对大学教育失去信心。但是不少高校教师踏进校内外高端培训的课堂,课程的质量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是什么力量催使教师的教学投入呈现巨大差异?教师在计划外的创收中耗尽了余热,只能在计划内的教学中疲于应付。不少高校在推进“小班化”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课时要求,可惜这种数量的增长并不真正引导教师收心回到校内课堂。近一年多来,同济大学以制度激励为突破口,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教师分类体系改革和大教务部改革,全力保障卓越人才培养,正是基于“供给侧”所开展的一种结构性改革。 简单的增加或者减少服务供给是比较低层次的,正如“踩刹车、踩油门”只能“治表”,只有“改善发动机”、才能真正释放优质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动力和源泉。要系统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质量体系,就需要通过系统性地改革,释放广大教师、学生工作者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教师永远通过校外高端培训或专业服务获得额外收益,有条件的学生永远通过高额付费获取高质量的校外培训服务,或索性自费出国学习,高校就永远也不可能走出“供给侧”结构失衡的死结。只有所有高校不断通过机制改革,释放主体的活力,推动教学体系和学生服务迈向优质和专业,才有可能使整个高等教育走向一种“新供给”。 高校如何做好“供给侧”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专门人才的需求。快速扩招和学生规模扩张具有指令性的特征,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缺乏根据市场经济的特征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结构性的改革。研究认为,中国官方已经正式告别以前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的经济学,转变为需求、供给“两手抓”,并且更多着笔墨于“供给管理”。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管理”本质上其实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是全面、有效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从聚焦科研“指挥棒”,向聚焦优质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一种战略转型。全国整齐、划一、僵化的高校组织人事制度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改革发展的巨大“绊脚石”。当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存在制度壁垒的前提下,应当通过灵活的协议薪酬制和严格的内部管理将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人才培养来。通过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促进高校行政和服务水准的专业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竞争激励和推动公私合作,向国际一流院校引进一部分优质课程,向资质良好的社会企业采购一部分优质的学生服务项目。通过灵活多样的机制,整体性地提升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服务供给水平。 高等教育是一个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唯有着力于“供给管理”,高校资源配置才能从过分地投向基建、设备和少量高端人才,转向形成优质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人力资源结构。也唯有如此,高校的课堂才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活跃氛围,高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这才是高等教育质量赖以改进和提升的根本。 (作者:张端鸿,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邮箱33606544@qq.com)
个人分类: 大学治理|494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中国大学改革之思
wlingj 2013-6-14 17:14
中国大学改革之思
个人分类: 大学发展|1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道玉杨福家朱清时谈大学教育制度改革
lxj6309 2011-5-11 09:19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0日15:12 《财经网》   清华百年,反思杏坛,重彰大学独立性之议再热,破题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积多年改革与发展共识,科教兴国一直是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亦成诸多大学跨世纪目标。但全面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在硬件升级、院校合并与数量扩招等表面繁荣与喧嚣之外,充盈着更多对停滞经年的大学教育制度之变的批评与忧思。   本刊约请当年曾锐意改革,而今仍活跃在教育学术界的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探讨中国大学教育体制改革如何回归正途。与以往不同的是,四位教育家的思考已溢出狭义的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范畴,直指中国未来发展之基和动力之源——不独立,则无大学;无大学,则无大国。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容易被外界忽略的一个重要制度、思想和人才发端即为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学教育制度的率先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扩大派遣留学生,这些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长期安排,对于中国学统的迅速恢复和现代化进程的瞬时重启功不可没。由此才有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各大院校成为学术重镇和改革干城。   但其后时移势易,大学简政放权遭遇逆转,以发展代替改革,以产学研一体化取代多元办学探索愈演愈烈,大学行政化、功利化渐成痼疾,产业化、庸常化汇涌成潮。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者多富贵气而无清贵气,而标榜教育大众化者则以规模扩招数字论英雄。   如此蛇鼠两端,既无世界级私立名校之精英意识和普世贡献,亦乏国民化公立大学之济世情怀和现实价值,基于学术泡沫的象牙高塔不稳,应为公众服务的国民教育亦乱。再不痛下决心推进大学教育制度改革,积重沉疴很可能令改革成果难以为继,大国强国之路将自弃于半途。   有大学,方有大国。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言,大学与现代化中国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今天大学的情形差不多可以看到三十年以后中国整个社会的情形。引申其意,不外乎:大学无生气,未来无希望,精神不独立,思想不解放,人才不积累, 薪火无传承。   为此,众议已久的中国改革议程重启,或考虑从与亿万人切身相关的大学教育制度改革开始突破。如若我们建设自由民主文明之中国初衷不改,就宜及早着手以独立大学之精神熏陶万千莘莘学子,为现代化大业奠定坚实之基。   三十多年前恢复高考开启了改革进程,三十多年后松绑大学将再推改革前行。以国家和社会续行现代化,以作为自治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培养现代性,如此齐头并行,方为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之途。   大学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4月下旬,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的百年校庆,再度触发公众对当下大学教育制度的讨论和反思。   在“科教兴国”的长期战略引导下,中国决策层和教育界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由此,全国各大高校迎来长达十数年的规模化大发展:硬件建设迅速改善,一些校园堪称奢华。但是,大楼林立,罕见大师,学术剽窃、欺诈却越来越多,腐败丑闻迭出,公信力丧失。曾被视为高雅清净之所的大学象牙塔,竟一再沦为公众嘲讽的对象。   对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高层人士亦不讳言中国日益凸显的大学问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多个场合批评大学的行政化和功利化,一再追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清华百年校庆期间,前任总理朱基亦对大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尖锐批评。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会出现诸多问题?症结是什么?怎样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财经》记者专访了刘道玉、杨福家、朱清时三位大学校长,他们见证并亲历了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对大学存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接受采访时,他们直面现实,坦陈己见。   刘道玉在上世纪80年代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高校改革进行了重要探索;杨福家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担任英国名校之长的第一位中国教育家;朱清时则在世纪之交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达十年,2009年又在全球遴选中胜出,受聘担任南方科技大学的首任校长,致力探索中国大学自主办学新路。   三位教育家直言,中国大学普遍存在行政化问题,缺乏办学自主性,因此需要真正的教育家。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排除行政权力的干预,恢复大学的独立性,将大学还原为学术共同体,回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正途。    需要真正的教育家   现在不仅没有“简政放权”,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反而更大更集中了。实际上教育和经济一样,管得越少搞得越好,统得越死越没活力    《财经》: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因为没有进行实质性教育改革,至今教育体制仍然僵化,大学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但在大学内部,尽管有诸多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少有大学进行改革,大家似乎更乐于忙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为什么?    杨福家: 西方的著名大学都是在世界范围来招聘校长的,而不是由本国教育部来任命。而国内的大学实行校长任命制,把行政化带到高校里来,这是造成今天大学不良氛围的一个重要原因。把一些大学的校长定为副部级,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是贬低。   在国外,大学校长绝对不会用行政级别来衡量,教育部长对他们都很尊敬。美国教育部长到哈佛大学,哈佛校长可以不与他见面。英国的教育大臣是内阁成员,他到诺丁汉大学里来,我们会见他,这是礼节性的,表示对他的尊重。但他说的话,对学校没有影响,更不意味着他所说的话就是“指示”,因为学校没有义务按着他说的去做。当然,英国的教育部长也从来不指示,他知道自己的定位。   诺丁汉大学有一幢15层的高楼,建得太高,布局很不合理。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学校来看到后,曾建议把它拆掉。校方虽然也认为当初建造是个错误,但是如果拆掉又要花一大笔钱,所以至今仍然在使用。撒切尔夫人的话学校可以听,但结合实际情况后,不一定按照去做,她也不会追究“你怎么没听我的话”。因为学校应当是独立于政府的一个学术自治体,政府是政府,学校是学校。    朱清时: 大学校长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们的意志。所以,派一个同级别的行政干部来当校长,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人再能干,如果不懂教育(可是往往自以为很懂得),会把事情搞糟。   中国教育需要一批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口头上封的,真正能够懂得教育规律,并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教育的最高规律就是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预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   比如,大学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安静环境,让大家集中精力读书、想问题、做学问、搞教学,这样才能够把教学搞好。可是过去十年中国教育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各高校纷纷建校舍、辟新校区、扩招,轰轰烈烈。这只对行政官员有好处,因为这是明显的“政绩”。结果把教育的根本破坏了。如果教师、学生不能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书、想问题、做研究、写教案,教育能搞好吗?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一定真正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刘道玉: 中国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没有人才自荐、推荐、遴选的机制。如果没有正确的遴选机制,仍然按照考核和选拔干部的办法,即使有优秀的人才,也不可能被选拔到校长的岗位上。   现在的大学校长都是“空降兵”,只对上面负责,不对下面负责,不会真心地去研究教育,去研究怎么办好教育,只会说官话,只对任命他的部门负责,不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有意见也无可奈何。所以,大学越来越行政化,干部越来越官僚化。因为干部官僚化,不是把校长视为职业而是视为官位,就产生不了真正的教育家。   1985年出台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要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控制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现在不仅没有“简政放权”,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反而更大更集中了。例如,现在教育部管辖的直属大学越来越多。“文革”以前是23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是34所,现在是76所。而且教育行政部门垄断了一切教育资源,比如招生指标的分配、统一考试的命题、考试统一录取分数线、优秀教师的评定、学校的评估、科研经费的分配等。实际上教育和经济一样,管得越少搞得越好,统得越死越没活力。    改革从何处入手?   现在有多少大学有章程?谁是按照章程办学的?如果各大学有了自己的章程并且切实遵行,教育部就不必什么都管。教育部要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监督大学是否依法办学    《财经》: 教育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改革似乎也千头万绪。针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迫切问题,最重要的改革应该从何处入手?    杨福家: 解决体制问题,关键是三点:爱师爱生、依法办学、无为而治。“爱师爱生”不是空洞的说教,它与体制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没有良好的体制就没有良好的氛围, 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其他的就都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一个“爱师爱生”的大环境,就不能把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他就很难做到。   作为现代大学,做事要有规范,要依法办事。法律包括宪法、教育法等,在这些法律基础上,各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宪法”,就是大学的章程。其实,《高等教育法》早就明确规定,各学校必须要有章程。但是,现在有多少大学有章程?谁是按照章程办学的?有了章程,依法办事,最后达到无为而治。即在一定的规划(法治)下,“无为而治”或许是最好的“治”。如果各大学有了自己的章程并且切实遵行,教育部就不必什么都管。教育部要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监督大学是否依法办学。   现在大学体制的关键是“按法办事”,各大学都应该根据法律制定章程。西方大学的章程不需要校外组织批准,只要它没有违反本国的法律。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大学的章程可以请人大会议批准。这样一来,各大学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章程来办事,这就是“自主办学”的含义。   教育部的职责就是监督,保证国家的法律得到贯彻。美国教育部的大门口有两句话“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这是它要管的事情。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做到“自主办学”,才能有非常民主的气氛——“民主办学”也是高教法里明确规定的。    朱清时: 其实,《高等教育法》有明确规定,所有大学都要有章程。但是高教法的许多规定都没有落实,因为它没有规定对违法的惩罚,没有惩罚就没有约束力,谁都敢去破坏它。   比如,高教法明确规定“大学要独立办学”,谁做到了?高教法明确规定大学必须有章程,中国有几所大学有章程?据说清华大学都没有章程。即使个别学校有章程,也不过是校内自己编写的规章制度,没有法律地位,没有处罚措施,随意性强,甚至校长、书记都可以随时修改,谈何约束力?即使有也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条文了。   我认为,中国高校要办学独立,第一步就是认真贯彻高教法,每一所大学都要制定章程,不仅规定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罚,让所有的人都对学校章程心存敬畏。要自治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在政府出资办学的背景下,大学自治一定要有法律依据,才能保护自治权。   大学要自治,关键就是权力不要干预,让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进行自治。从欧洲大学的成长历程来看,一部大学的历史就是大学自治的历史。和其他领域不同,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懂教育,都有一套理论和想法,谁都想干预,许多人是出于好心来干预,只要一干预就完了。    刘道玉: 首先要恢复大学的独立性,没有独立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无从谈起。中国教育改革需要从教育部改起,从教育部放权开始。   这个话题也提了快30年了,1979年时任北大校长周培源访美回来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就呼吁教育部放权。当时教育部长认为现在不是放权,还要集权。他认为放了就会乱,集权才能管好。现在教育部仍然是这个思想:只相信自己的领导、控制权力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权力,不相信办学者的智慧和能力。   我们大家都看到,教育部近些年推出了许多教育工程,教育工程就是计划,教育工程越多,教育计划性越强,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在教育战线上的表现。如果说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了,可是中国的教育依然停留在集权体制。大一统的体制与大学独立自治是对立的。中国教育需要进行一场真正的体制变革,关键是教育部要转变职能,坚决、彻底放权。    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没有理想的大学制度,建设理想的大学就没有保证。中国未来教育的希望,不在于某一个领导人身上,也不是一个教育家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我们要敢于去改变现有的制度,开创未来    《财经》: 中国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大学制度?怎么才能够建成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    杨福家: 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知道一所大学有什么?   一是“有形资产”,包括大楼、图书设备等;二是“人力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三是“文化内涵”,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宽容、不浮躁的学术环境,都是大学应有的文化;四是良好的办学体制。   理想的体制应该做到: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保证大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自主办学权。保证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大学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对此,从国家政府层面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断是十分必要的。   我建议先在国内几所大学试点,尽量选得全面些。搞得好,三年以后可见初步成效。    朱清时: 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体制改革。   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一直没有彻底改造过,这些年所做的主要还是修修补补的工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仅仅做些表面的修补。   一种运行了50多年的教育体制,是该到变革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这代人应该来考虑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了。大家不要再纠缠于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应该好好想想怎么把学校重新恢复成为学术机构,让学者都去追求学术卓越,而不是追求行政晋升,应崇尚真理,而不是崇尚权力。   中国的大学要建立现代大学机制,亟须像农村改革一样“去行政化”。就像行政权力不能干预农业生产一样,不要靠行政权力安排学校的发展,大学就是要让教授们按照教育的规律去办。   我认为,中国的高校改革要有安徽小岗村那样的试点,要走这一步才能够有真正的现代大学。要走出这一步也很难,尤其是老大学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和人员包袱,中国又需要社会稳定。老大学很少希望,中国需要很多新大学。   我看中国的大学改革,将是新大学按照新的体制运作,老大学按照旧机制运作,慢慢地新大学的水平越来越高,而且新大学走到前面以后,会逼着老大学进行改革更新。当然,这个改革过程是很缓慢的。    刘道玉: 理想的大学制度与理想的大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想的大学制度,建设理想的大学就没有保证。中国未来教育的希望,不在于某一个领导人身上,也不是一个教育家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我们要敢于去改变现有的制度,开创未来。   我所说的理想的中国大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为数不多的准备建成世界一流的重点大学,它们应当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己任。这样的大学,应当拒绝功利主义,远离媒体,引导师生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多元化的、开放的。   独立,就是没有依附性的;多元化,就是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各校办出各校的特点;开放性,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资源共享,既合作又竞争,在办学理念、人才质量上跟国际接轨。   有人以所谓“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来排斥有价值的、在世界上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这种自我封闭的口号,就是开放的最大障碍。   从教育部到多数民众,仍然置身于教育改革之外,尚不知什么是教育改革,应当改什么,怎样改,由谁来改。所以,仍然需要教育改革的启蒙。■    中国大学教育大事记    资料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   创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制双重身份,既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延续,又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该校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6年:燕京大学成立   该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著名来华传教士司徒雷登曾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被裁撤。   以其为代表的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1936年:抗大成立   该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军事干部学校,后名“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卢沟桥“七七事变”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抗大擎起了抗日救亡的一面大旗。   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复课   该校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至1946年5月4日结束。   西南联大存在时间很短而且条件简陋,却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该校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最终于1950年定校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2年:新北京大学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大,它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对于燕京大学的传承,现存主流意见之一为:因北大从人员和设施配套上均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燕京大学的角色,因此认为北京大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称为燕京大学的传承者。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8年:扩大派遣留学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2年9月,中国停止了向国外派遣留学生。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指示。   多年来,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指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学成回国,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2003年:北大教育改革   2003年5月12日,北大校长许智宏签发《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引发学校内外一系列争议。   有论者认为这可能是自蔡元培着手改造老北大以来,北大内部发起的最激进的一次制度变革,而批评者称其为“休克疗法”。   2007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筹建   2007年3月,深圳市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筹),2009年朱清时校长正式上任。   南科大创办以来,进行了“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自主招生”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大学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改革”。
个人分类: 教育|1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为中国大学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xupeiyang 2010-12-22 11:39
南科大校长回应质疑称每所大学都应自授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2日11:34 南方都市报 朱清时表示希望南方科技大学此次自主招生为中国大学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有特区立法权,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很希望有伟人或者官员站出来说,让他们像当年深圳搞改革一样,在教育领域也搞起来吧。像我们这些小人物,就只能干脆不要教育部的学位。南科大就像现代化的私塾一样,我们没有官方的文凭,靠的是真本事。   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不设院系这是改革的必然,还是天方夜谭?这是大势所趋,还是自取灭亡?南方科技大学杀出一条血路,全国舆论哗然,赞弹之声不绝于耳。前日更有人在奥一网发帖,引述某专家力批南科大数宗罪。针对各方质疑,昨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逐一回应。   连日来,南科大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朱清时本人也被四面八方的媒体所围绕。在南科大校长办公室,一拨又一拨的媒体记者接踵而来,更多的采访提纲、采访安排被压在案头,等待这位年逾花甲、头发有些斑白,却又充满激情和魄力的老者回应。   南科大筹办已经三年多,朱清时获聘创校校长也已经一年多,很多人看到了招生说明会上朱清时的慷慨激昂,却不了解一年多来朱清时的困顿与茫然。   深圳想一步到位,办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有错吗?对中央来说,深圳地方财政愿意拿这么多钱来为国家办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朱清时说,一年多来,他发现到处都是障碍,到处都要碰壁。   首先是教育部门的评估,最开始评估小组迟迟不来,来到现场,给予很高评价,但小组回京后又渺无音讯。一直到今年九月份,教育部终于批准南科大筹办。   那时候我们真高兴,但后来告诉我们,筹建还不能招生,只有正式建校才可以。朱清时一听泄了气,但又听说可以联合招生,朱清时的劲儿又来了,赶紧跑去和中科大谈,到了最后关头,又告诉我们,联合招生只能算中科大的学籍,不能是南科大的。我们就为难了,如果我们变成中科大的培训点,那改革还有啥意义?   一次次碰壁,让朱清时悟出一个道理:改革根本不能靠等批复。因为高教界各种陈规旧习已经上升为法律法规,修改法规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修改之前要让教育部批准他们的改革,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要有勇气闯出去,深圳的精神就是敢闯。这个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我们坚决干起来。朱清时说。   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南科大只打雷不下雨,越来越担心改革的势头消退,朱清时终于等不住了。12月8日,南科大正式宣布启动自主招生;12月15日,正式公布招生简章;12月18日,南科大招生咨询会吸引上千学生、家长;12月19日,南科大低调组织首批16名考生进行复试。   1 研究型大学是忽悠?教学科研并重   研究型大学的恶果是什么呢?现在很多大学老师没有心思去上课,而是到外面拉项目、搞课题、发自己的论文,名利双收,很多老师当老板,越是院士、导师越是大老板,招来的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给他打工前日,一名网友在奥一网发帖,引述深圳一名专家在某论坛上对南科大办成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评论。   对此朱清时回应,该专家所说的局限于我国的现状,而国际上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所有教授都必须开课,教学、科研并重。我们会建几十个研究所,但每个研究所都必须接收学生,我们不允许任何一个正规教授不讲课,朱清时说,届时学生的选课情况还会成为教授评审的标准。   2 不设院系不堪设想?改变传统模式   有专家指出,南科大不设院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校长不可能熟悉所有的专业,也就不清楚每个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规格等。   对此朱清时回应,南科大校长将会有八个助手,还有工学部、理学部的设置,部下面的每个研究所就像一个系,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系。而南科大在学科设置方面也有别于传统,一个研究所可能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说这个话的人,并没有完全理解我们的想法,有怀疑态度是自然的,等我们做起来再来看。朱清时说。   3 权力太大导致腐败?希望教育部门监督   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文凭,学校的权力太大了,这就意味着监管的缺失,马上就会出现用钱来买文凭的现象。所以应让国家来慢慢改革。还有网友质疑说。   对于这个质疑,朱清时付之一笑,所以教育部应该来监管我们嘛。我们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如果存在卖文凭的现象,他们可以来查我们。朱清时认为,这恰恰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的。而且一旦学校暗箱操作,在社会上声誉扫地,就不会有学生来报名,也吸引不到人才,学校很快就要垮掉。   4 自授学位不靠谱?会一直坚持下去   高二拿去当实验品,文凭教育部不批,又盖不了章,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吗?还有网友说,南科大这样做是自寻死路,报考的学子也是自寻死路,至少目前环境是这样,不能拿自己四年青春开玩笑。   对此朱清时说,中国教育的一个怪现象,就是所有大学的学位授予权都牢牢抓在教育部手里,这是中国大学没有自主权,没有活力的重要原因。为了吸引学生、师资,高校必须千方百计取得学位授予点,一旦有了这个铁饭碗,学生滚滚而来。于是教育界高度泡沫化,不再衡量文凭背后有多少含金量,有多少教学、科研内涵。   所以中国教育要改革,南科大背水一战自授学位的做法,更应该让每所大学都来做,我们就是要把学历、文凭的大锅饭打掉!朱清时说,每个学校都应该对自己的学历、文凭负责,如果教学搞不好,培养的人才没真本事,社会不承认,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所大学就应该死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活力。   我们不得已走出这一步,是中国教改最关键的一步。我希望就此试下去,一直自授文凭。朱清时说,如果南科大搞不好教学科研,教不好学生,吸引不到好人才,就宣告失败。所以南科大为了生存,必须拼命搞好教学。   5 将承受本地压力?要做深圳名片   南科大的招生受到举国关注,但第一届教改实验班只招50人,虽然进入南科大结局如何仍无定论,但生源的分配已引起热烈讨论。有网友说,南科大拿的是深圳人的钱,肯定会受制于深圳政府和深圳市民的压力,在扩招和招生倾斜方面做出妥协。   朱清时说,这次招生说明会如此火爆,说明全国特别是深圳人民对南科大的关注和热爱,现在社会的思潮发生变化,大家更重视子女能否学到真本事,而不那么重视文凭了。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使他们觉得文凭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真本事。   为了保证南科大的办学质量,必须控制招生规模。我在中科大当了十年校长,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中科大不扩招,安徽政府和人民都能理解,他们知道这是安徽的名片。我相信深圳人更能够理解这一点,深圳会把南科大当做名片,他们不会让南科大的含金量降低。    ■相关新闻   首批16名复试者 大多数可录取   明年2月份还将组织另一场考试   本月19日,南科大低调组织首批16名考生进行复试,其考核方式之独特、灵活,迅速引起全国关注、热议。昨日南都记者从朱清时处了解到,这16名学生大多数通过了考核,双方沟通好之后,学校将与学生、家长签就读合同。   针对19日首次复试的情况,朱清时说,16名考生中大多数通过了考试,目前学校内部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并开始通知考生本人,但这中间还有很多问题,他们要决定来不来,愿意来的,还要跟我们签协议。   朱清时说,这次复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新力、记忆力等,其中还有面试、心理测试,这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外界对此有疑问很自然,以后大家看出来我们的考试比高考更严肃、更科学,对学生更好,就会放心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改进高考的模式。   这种新的尝试,能否为南科大选拔优秀的人才?朱清时说,生源一直是他最忧虑的问题,但从上周末的招生咨询会来看,他现在很乐观。目前16名参加复试的学生,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批核心的生源,接下来再招30多个学生问题不大。   朱清时介绍,南科大自主招生中的笔试,将会邀请国家权威机构命题,笔试的难度和权威程度不亚于高考,但我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而在复试方面,有人担心其中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此朱清时说,自主招生考试刚刚启动,接下来学校会制定考试规则,确保制度的延续性,而且南科大的考试比较灵活,考前并不需要特意的准备。据他介绍,明年2月份还将组织另一场考试。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庄树雄  本版摄影:南都记者 王子荣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大学教育改革听取学生意见的思考
dpliu 2010-7-6 11:50
关于大学教育改革听取学生意见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使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新的挑战。而中国高等教育持续30年的改革更多是在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推动下进行的,体现了政府的发展目标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体诉求则缺乏顺畅的获得途径。 从系统的角度来说,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这个大系统中的微观主体,正是这些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和互动才促进了宏观层次的发展,大学的活力也来源于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大学的办学经费日益与学生人数挂钩,大学的品牌源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在这三大关键因素中,学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础功能,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这里的学生,不仅包括在校学生,更包括已毕业的学生。前者在各种创新大赛、建模比赛等各种平台中的优异表现展示学校的活力和潜力。而后者在服务社会中直接体现了大学的品牌和价值。其次,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也日益成为大学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次,随着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参与横向合作项目等方式,在服务社会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学校的主体地位不言而喻。《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这明确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更明确了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文化的传递、内化、选择和创新,使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富有主体创新人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就必须尊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承认主体意识的差异性,使学生达到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使学生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当然,更需要关注这种主体意识下的需求。 对于学校这个大系统来说,如果对微观主体以及互动机制缺乏细致刻画,无论如何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等等目标都将无从实现。在校生的需求需要关注,已毕业学生的意见更需纳入征询体系。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往往对学校教育体系中的若干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比如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陈旧等问题,特别是工作很多年之后,更能够洞见大学中最本质的东西,这些反馈构成学校人才需求预测预警、专业调整、课程调整等的基础,实现学校教育改革的社会需求导向,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一直处于被要求的地位,学生需求难以得到有效表达,学校往往强调学校的发展,教师更在乎自身业务的晋升,学生则关心个人的学业和发展,使得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割裂,这不仅与学生对学校品牌的重要性不相适应,也与现代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化趋势和强烈主体意识的时代特征难以合拍,同时也冲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学相长的理念,更与科学发展中以人为本思想相违背。 当然,由于学生处于微观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站在宏观层次上提出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建设性意见确实是困难的,但是对自身以及微观层次的互动规则一定非常清楚,当然,学校改革听取学生意见内含两个过程:引导过程和综合过程。引导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学校改革发展问题分解为学生可理解的微观层次问题,而综合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意见分析转化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问题。这两个转化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个人分类: 个人随想|700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Nature》:China debates university reform
qqsvery 2010-3-20 20:24
3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中国争论大学改革》( China debates university reform ),对中国的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报道。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中国大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对于行政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大学管理方式十分恼火,并且痛恨当下这种只重论文数量而不看质量的科研评价体系。现在,政府就中国大学存在的弊病向他们咨询改革思路,此举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争论中,很多学者希望能够保证他们对其机构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这样才能更加自由地雇用新人以及开展有特色的专业研究。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在获得自主权的同时,这些研究机构将失去与政府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将失去强大的政府部门所带来的影响力。 2月28日,中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将指导未来几十年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该计划向民众公开征询意见的日期将截止到三月底。纲要中明确指出今后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将增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2008年为3.48%)。同时,纲要也呼吁广大民众对大学改革建言献策,以使中国大学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3月5日,温家宝总理说,在征询完公众意见之后,该计划将被迅速地贯彻和执行。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人民日报》刊出相关文章的前一周就发出了他们自己关于大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发出的建议是之前发给温家宝总理的信函的缩略版,在这之前,他们就大学改革这一问题和总理讨论过。他们建议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农业管理和企业经营就赋予了自主权,这些措施也帮助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地取得了成功,这种模式现在也应该能用在教育上。这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国外取得成功后再回到中国的。他们认为,当前这种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来进行大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模式,迫使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去追逐相同的目标,导致大学目标单一化。 施一公和饶毅在建议中写道:用发文章数量的标准来评价一些没有太多研究能力但在其他地方有优势的大学,只会导致一些贸然和夸大的结果出现,不同的大学应该培养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不管学校的大小或者资源的多少,所有的学校都去追逐同一个目标,教育部推行的高校标准化是十分有害的。他说:所有大学都依照一套标准去看彼此的成功,迟早这些大学要走上相互复制的道路。 饶毅和施一公还指出,中国各个大学的招生名额以及大学的基础课程也都是由教育部决定的,这些决定权也应该交还给大学,大学成立由教职工组成的委员会来监督招生和课程设置以及选举出校长,当然选举产生的校长要经过教育部的批准同意,同时各个学院应该有自主权任命谁担任教授。 中国的国家科研预算位居世界第三,但很多观察家都认为中国的科研产出和科研投入是不成比例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对19个国家的全球科学影响力进行了评估,中国大陆排在了第13位。一些由《自然》杂志联系到的科学家指出,只有精简大学中跟教育部有密切联系的官僚,消除其影响力,才能让中国大学从对出版物排名的痴迷中走出来。但是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个建议就是要终止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授予中国前31所大学的校长副部级行政级别的做法。授予这些行政头衔的初衷是为了肯定大学的重要所在,但是有人认为这些行政头衔毒害了学术文化,清华大学科学政策专家薛澜说, 教授们想的是如何得到行政头衔而不是提高学术水平 。 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中国大学将把重心更多地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而非行政方面。但是在一个崇尚儒家文化并且强调社会等级的社会里,校长拥有副部级头衔是一所大学重要地位的标志。饶毅说:对于大学校长,副部级头衔给了他们联系学术界外人物的能力。 薛澜也承认副部级的身份对于大学管理者是有帮助的,他说: 在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都是会关注行政级别的 。((科学网 谢文兵/编译) 这两句话就形成了矛盾,难以解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改革:撼教师易 撼行政难
xuecw 2010-3-9 09:12
今天光明网报道:浙江省长逼问教育厅长:你想不想改敢不敢改?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3/08/content_1067533.htm 看了上面的报道,我联想到我校的改革,觉得高校行政改革比针对老师的改革要难得多,改革涉及教师很快推开,涉及行政要唯上是从。 几年前山东理工大学作为山东省改革试点单位,教师聘任改革,职称评审不再经过省级学科委员会,由学校自己评审;不再给教师发职称证书。 这项改革短时间内在我校很快推开,且部分行政干部由此制度的便利有了教授职称。而一些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职称难以晋升。想流动吧,可是原来的副教授职称也由于没有职称证书不被他校认可而流动不了。 评不上活该!为什么人家有些处级干部既有行政能力,又有各种课题;你作为专门做学问的教师、博士,怎么就什么也没有呢? 于是上级想到学术行政化问题。决定推行处级干部和教授职称分开制度,行政人员不能两者兼得。这一制度看起来不错,学校上下一直在嚷嚷,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这是因为改革到当政者头上,谁都不愿意先拿自己开刀,一切都等待省一级的决断。 校领导总是说,这项改革要等待山东教育厅的通知。 这真是:撼教师易 撼行政难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2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对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lgmxxl 2010-1-4 08:57
在写了“2009年中国大学十大热点事实追忆”后,就希望写下对2010年的期盼。综合反思,对2010年中国大学我有三大期盼: 一盼现代大学的理念能够逐步树立。 对于什么是现代大学的理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作为现代大学,首要的是要明白以下道理:第一,全员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有时我们认为这是多次一举,但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却无人遵守。我们在认真分析中国大学后,我们会发现,大学口头上讲的最多的是学生工作,但大学里最忽视的也是学生工作。可以说,在当今的大学中,学生工作往往只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事情。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主要的精力在抓科研。君不见,现在大学中已经没有小班上课了?就是外语课也往往是60个人以上。你也看到,大学的教师只讲课,不解惑了。学生见教师一面已经很困难。如果说班主任不认识本班学生,你千万别把此当新闻,这是事实。第二,学风理念得到落实。学风是一个学校教师的学术氛围、学生的学习风气,今天你会发现大学教师埋头搞教学和科研的人越来越少了,晚上、节假日实验室的灯光越来越不亮了,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教师的科研怎么来的呢?找关系呀。一个学校曾经三十年没有国家奖励,可学校领导一重视,每年都有了国家奖励。再看下得奖人,都是校长大人们。可以说,当今的大学,一张平静的书桌越来越难放了。第三,质量理念得到保障。大学的生命在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质量是大学的原始生命力。投机可以取得一时之胜利,却不能得到长久之发展,甚至断送学校的前途。第四,尊师理念得到提倡。可以说,现在大学中最没有地位的是教师!教师上课没有人给擦黑板,没有休息的凳子,教师去教师休息室、仪器室取东西,还得经常受那些管理员的气;教师在学校发展中越来越丧失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边缘化。他们的话没有人听,他们只能默默地上完课,然后伤心回家。第五,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提到学校日程。大学中现在的当权者是各级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掌握学校的话语权、资源分配权、教师评价权、教师奖励权等。他们不可一世。君不见,各个大学的人事处处长门口经常站着排队等候接见的教师?学校教务处的服务部门就像衙门一样,有一个高高的服务柜台,教师去办事只能站着办吗? 二盼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表明,当组织面对复杂的环境时,组织必须对其进行结构功能的重新分配或新组织的创建,否则就不能适应外部的制度环境。不能与外部环境保持结构化、制度化的一致,就很难得到社会合法性的认可,也就不能获得大学发展需要的各类资源。而大学的发展史也表明,大学是世界上最为惰性的机构。科尔校长的研究表明,大学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内,大学结构没有发生大的转型。但是,今天大学面对的环境委实与原来不同了:大学外部的机构对大学的渗透性越来越强,大学外部经济形势、政治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也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世界高等教育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教育边界正在被打破。在此等情况下,大学必须进行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以适应外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第一,结构功能分界须明确。我们大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结构功能分界不明确,每一个部门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工作之间没有边界。教学场域中的人搞科研,科研场域中的人搞教学。相互之间边界完全开放,其结果是科研对教学的侵蚀。大学中的人员也是如此,学者要当官,为官者要搞学问。其结果是,当官者学问越来越大,学者的官形越来越重。当官者挤占了学者的资源,学者丢掉博士帽去捡官帽。学者不像学者,当官的不像不官的。乱了!第二,大学治理结构要完善。大学历来崇尚教授治校,虽然现在大学复杂了,应该有专业的行政管理队伍了,但大学也必须为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提供合适的平台。必须有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大学治理中去。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希望不再是摆设。第三,要成立专门的社会研究机构。大学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学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学决不能成为象牙塔。 三盼现代大学制度能够逐步完善。从 宏观上,希望社会建立健全有关大学投入的制度,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尽快占GDP的比例由现在0.6%提供到1.0%以上(2006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这一指数平均为GDP的1.4%,美国为2.9%,日本为1.5%);希望落实大学的自主权:大学校长的推荐权、副校长的决定权、课程设置权、专业设置权等;希望能制定有效的制度,强制或诱使大学的有序竞争;希望教育部高校分类评估的办法尽快出台;希望国家教育规划能够更多在集中专家学者、大学校长的意见;希望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子女不能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学习的问题(确切地说是比例很低); 从 微观上,大学自身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的科学评价制度、教师进出制度(有合理的教师队伍退出机制,如非升即走等)、学术权力行使制度等。从大学层面上,大学中现存的以下问题应该由新的制度来纠偏:第一,行政权力过度膨胀的问题。大学应该制定科学的大学制度,去除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衙门化,还大学以学术化、科学化、共同体化。特别是要科学地行使大学学术资源的分配权、评价权、话语权。这其中的重点应该解决的问题当属学术资源为少数官僚服务的问题,即学术的运作不能围绕校长、科技处长转。科技处长应该站在全校立场上合理安排学校的学术工作。在制度上可以设置一些校长、处长禁止的事宜。第二,教师的入口和出口制度设置问题。现在大学中教师普遍无生气,这当然是由长期的制度造成的。当下应该把握的是把好入口关,设置好出口关。即以后进入大学的教师应该严格进行考核,由专家考核;同时对现有教师也要制定一些可行的出口制度。应该让学校充满学术精神、求真究理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要制定认真的信息公开制度。这个信息公开应该是全程的公开、全方面的公开。要让教师明明白白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现在的信息公开往往只是结果的公开。信息公开是事情公平、公正的提前。第四,问责监督制度。学校的事情在内部应该有问责制,应该有内部工作的评估制度,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实问责监督!我们现在的大学并不是没有问责监督制度,而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如何使制度落到实处,委实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人员安排。看《大秦帝国》中,商鞅对此的说法是:君臣同心、一批支持制度的人员、严格执法。法律得以长久的原因则有赖于:坚持变法、代有名君。如果译成现在大学中的话语则为:大学内上下一心,人人支持遵守制度,校长书记开明。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5231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