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学毕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学毕业

相关日志

愚人智语
zxj368 2017-4-1 10:49
(1)下班回家晚一些,路上遇到一对母子。 “妈妈,星星都出来了,他们都吃过饭了吗?” “星星不会吃饭。” “他们需要妈妈喂吗?” 多么天真可爱的宝宝,他们的为什么,远远超过了大人的想像。 (2)路过五道口,人超级多。 “妈妈,这些人不待在家里,都是干什么去呀?也上补习班吗?” “大人不上补习班。” “大人不是总犯罪吗,为什么不上补习班?” 是啊,如果有些法律补习班存在,免费,是不是就可以减少一些犯罪呢? (3)前年陪孙侄女聊天。 “我觉着你应该上大学。我姑姑很聪明,她大学毕业,都上研究生了。” “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你有二十多吧?” “宝贝,我是你大姑奶奶,比你奶奶还大一岁呢。你是不是觉着我还应该上大学?” “真的吗?” 才几岁的孩子,还分不清人的年龄,可是,通过和我的聊天,就能够判断出我和其他大人不一样, “聪明”,应该上大学。可见她的辨别人的能力很强啊!因为我家兄弟姐妹中就我文化高点。
个人分类: 杂谈|2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愛情] [第一次之处男宣言(2016)][720p][中国大陆][主演:邵桐]
lcj2212916 2016-11-13 21:15
年代:2016 地区:大陆 演员: 邵桐 叶逢春 张煜龙 白金泊 郭云齐 华娇 吕卓燃 刘语乔 导演: 刘迪洋 简介: 临近大学毕业,“邵爷”(邵桐 饰)同寝室的四位“怪咖”兄弟,被全校误认为是“基佬四人组”。于是,他们决定在毕业典礼之 前,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的“第一次”献出去,证明他们是真正的“男子汉”。不恰当的目标,引出一连串荒唐的故事......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第一次之处男宣言”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69325.html
2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
ghy1035123177 2016-9-17 11:15
曾今听到过一句话“成长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并重建的过程”。在我理解看来,就如人是个矛盾体,不断地与自己进行着思想上的斗争。上至国家坚持一项方针政策,下至我们自己坚持一个习惯,无不艰难无比。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突如其来的困难挫折会让人来不及防备,曾今很多信誓旦旦北漂的年轻人们最能体会这种猝不及防,也有好多人离开大城市,逃离北上广,好多的时候因为突然地情景会触动内心的情弦,所以坚持太难。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以为大学就是终点的我发现大学毕业青春才干刚刚开始,我们都是一样才离开象牙塔,才去自己靠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决定,自己走自己的路。 幸运的是我选择在大学继续深造,把大学没学好的再继续学下去,记得考研复试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或许是厌倦、或许是疲乏,让我不再有新鲜好奇和热情,重复的实验生活面前,大量的文献数据面前,加之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我深深的感到我有些偏离了最初的初衷。我现在的生活更需要坚持,二十几岁的时光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年,我可以迷茫着、彷徨着,但不可放弃,生活像一面镜子,我要对着它微笑,我要坚持着,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坚持难不难?无非三种答案,严格苛刻的说就是两种,我这种人更倾向于有两种答案。总是感觉自己是个无坚不摧的人,可能由于生长在西北,从小身上就带有西北人的坚韧。坚持那个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兰州大学的硕士,坚持让我从一个西北小镇的农村家庭走到烟台海边的一所美丽大学,也是坚持让我从一个打篮球的小菜鸟到学院院队的一员。我坚信坚持会让我走的更远。 希望写点小东西鼓励下自己,逻辑混乱,用词也不当。
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愛情] [爱上哥们全集(2015)][720p][中国台湾][主演:陈楚河]
lcj2212916 2016-8-31 19:47
《爱上哥们》是台视于2015年10月18日首播的浪漫爱情剧,由陈戎晖执导, 陈楚河 、 赖雅妍 、 毕书尽 、 陈语安 、 邵翔 、 杨铭威 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琵亚诺女扮男装生活了25年,阴差阳错之下与自己的好哥们杜子枫展开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 25年前,琵父琵母带著刚出生却问题不断的亚诺到算命馆,祈求算命师为亚诺趋吉避凶,算命师却表示,女婴生此命格会夭折,养不大,25岁前必须当成男孩子来养,如此一来不仅能转变女婴本身的命格,也会让整个琵氏家族兴盛。琵父和琵母因此抱著忐忑的心情,把孩子一直当男孩子。自此以後,琵亚诺开始了表里不一的人生,明明是女生,却只能当男人。 因为自己必须千辛万苦隐瞒真实的性别活著,琵亚诺从小到大没有什麽朋友,不能跟别人过於亲密接触,在学生时期还被认为是怪胎一类的人,不只如此,琵亚诺也很懂得看人眼色,观察四周,为得就是怕辛苦隐瞒的眞相在26岁以前破梗,毁了这25年来的努力,而支持著琵亚诺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26岁的生日。她满心盼望著,等到她26岁来临的那一天,就是她人生重现光明的转捩点。 大学毕业之後,由於自己隐瞒性别的因素不便去公司行号应徵,出了社会的琵亚诺选择了在乐园门口卖热狗,也因为琵亚诺在女扮男装之下有著俊俏的外表,让她的摊贩吸引了许多的女主顾,纷纷为了一睹她的帅气模样,而他只能无奈接受女粉丝的仰幕,女扮男装的她始终与人保持距离,也无形中为她增加了份神秘感。 这一天,琵亚诺遇到一个突发事件,无意之中帮助了一对兄妹,没想到他们的身分竟是黑帮老大和他的妹妹,更让琵亚诺大感错愕的是,她这一相救,居然让杜子涵爱上他,更和杜子枫结为拜把兄弟,一段追赶跑跳碰的缘分就此展开。 杜子枫很欣赏琵亚诺,不只是因为妹妹杜子涵喜欢他,而是这个男人对权势和地位竟然无欲无求,原以为琵亚诺会藉著杜子涵对他的爱慕,崭露野心或企图心,但却出乎杜子枫的意料之外,琵亚诺并没有打算藉此机会往上爬,让重视家人的杜子枫对琵亚诺敞开了心胸,并开始认真的把琵亚诺当成了自己人。亚诺的热狗摊因为意外被人偷走,子涵推波助澜之下,子枫聘了亚诺当他的别助理。从此亚诺跟著子枫,不只处理公事,还帮他追求年幼时的救命恩人慕妍。想不到追著追著,亚诺竟发现,自己从原本的一腔热血,到後来不是滋味。此时亚诺更发现,原来这位救命恩人竟只是童话故事里的邻国公主,而真正的人鱼公主,其实就是自己。 下载地址:(关注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爱上哥们”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31675.html
1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07012111第一篇博文
lifeng2016 2016-7-1 22:21
这是我第一次在科学网发表博文,我大学毕业已经两年,现在在研究所读研,鉴于有很多怀揣梦想的学弟学妹即将进入大学,所以将自己在大学所写的文章分享出来,受知识视野局限,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交流。 我的大学观 关于“大学观 ” 的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哲人先贤曾说过,儒家们说:大学之道,在明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马克思在《致青年》中说:为争取全人类解放而献身。李开复说 ;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更有现在的某些人说 : 大学是一所职业培养场,在这里可以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出去时,若混得不好可以独善其身,混得好时也可以兼济他人。。。。。。 我的观点是:增值 增值分为四个部分:明德,弘毅,笃学,实践。 明德是给自己的梦想找一个高度,我们同来大学读书,各自抱着不同的梦想,这些梦想一般是为少数人谋福利的,但是但凡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目标远大,志向非凡的:如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乔布斯的“改造世界”等。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以后对历史有影响的人,你的梦想不应沦落为一般,。 明德是让自己的梦想更有高度,而不是拥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在一个固定地方上班,穷的时候养活自己,富的时候便止步不前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太平庸了。要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梦想;要有“为他人谋福利”的梦想;要有“改造世界”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化学家,在电池方面研究,更好的改善人类生活。 弘毅一为养性,进入大学后,我们年少时的轻薄放纵应不复从在,我们应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开朗的人生观,这样或许有难度,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物,以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以宽广的胸怀去接受无奈的现实,并以智者的方式去分析两者的不同,逐渐提高自己的修养。 弘毅二为修身,浅显理解为增强体魄。老一辈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你才能把其他事情干好。身体是我们的经济基础,而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着我们的上层建筑。试想,你或者一个人,或约两三好友,在春天的早晨,吸着新鲜的空气,跑步于春意盎然的树林间;在夏天的黄昏后 ,在操场上尽情的随风奔跑;在秋天,在金黄的落叶下,做着有氧呼吸运动,舒展舒展筋骨;在冬天,外面即使大雪纷飞,室内的你依旧挥汗如雨,好不惬意呀! 笃学须为最重,只因大学仍是学习的地方。我认为在学习方面,应以自己的专业客为主,自己其他兴趣爱好为辅。因为专业课在一般情况下,是你将来谋生的手段。如果你的专业课都不靠谱,将来那什么来发展你的其他兴趣爱好呢? 学习的最佳场所应属图书馆,在这里你既可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可以了解有关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图书馆两年半的时光中,我和同学看遍了图书馆2,3,4层的书。 就拿 文学来说吧, 我认识了犀利的鲁迅,和蔼的蔡元培,幽默的林语堂,哲思的林清泉,豁达的季羡林,坚强的史铁生,善于思考的蒙田,斗争的托尔斯泰,多情的泰戈尔,激进的高尔基。。。。。 在与这些大人物的对话中,我收获了一份宁静致远,远见稳进的踏实;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一份 千夫所指,甘为子牛的肃然起敬;一份清泉雨堂,羡林中书的幽默文采。 笃学是你的硬实力。 实践也很重要,在大学期间不注重自己能力培养的人,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要是有闲暇时间,就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 QQ ,玩游戏上,去做绿色环保志愿者,去帮助弱势群体,去干兼职挣点生活费。。。。。 生活如此多娇,为何堕落无聊!当我们在虚度大学时光时,我们应该想想,如果我们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提高自我能力,毕业后我们那什么与别人竞争。所以,河山大好,就去闯闯,别窝在家当懒虫。 大学者,在增值。只有在此期间明德,弘毅,笃学,实践,我们的大学才过的有意义。 附赠当年的诗一首: 月白风清凋碧树,叶落花黄满长安。 竹色松声对影落,鹧鸪沙鸟声渐远。 悬梁刺股合六国,胯下之辱项王难。 大风起兮云飞扬,封狼居胥边塞全。 陈桥黄袍易加身,论语半部一通天。 文公绝顶志未酬,司马史书美名谈。 苏子愀然月夜盼,武穆壮怀还河山。 昏昏沉沉忙碌天,恍恍惚惚二十间。 七尺男儿一丈夫,师从前人有何难。 宜磨多年在书屋,利锋出鞘天下见。
1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世界】【《行尸走肉》全集】【TXT+EPUB】
lcj2212916 2016-2-16 10:59
空气中满是腐烂的味道 到处都是枯木,周围一片沼泽 破败的建筑,直升机的残骸 两名幸存者走在回家的路上 步履蹒跚,精疲力竭 输电塔东倒西歪,并遭到严重腐蚀 上面的电线,早已不复存在 只蹲着两只,饥肠辘辘的猴 正贪婪地盯着那两个幸存者 …… 欢迎来到世界末日 《行尸走肉》全集 作者:夏树 001、小姨的秘密 我有个小姨,只大我几岁,一米七,有一次跟她亲密地手挽手逛街,结果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打电话给我妈妈,说我早恋,我妈问我怎么回事,我说问你妹啊! 那年我上高三,小姨大学刚毕业。 现在我大学毕业都两年了,可小姨长得还跟那时候一样水灵,只不过身材更显妩媚,大的地方更大,翘的地方更翘,而且长得还不是一般的好看,追她的男人数量,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不过据我所知,小姨一直没谈恋爱,可能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吧。 小姨是CAS重点培养对象,放到美国留学回来后,直接被CAS安排进了沪市生物与化学研究所,别看小姨年纪不大,现在的职务却很高,是研究所的副主任,主持着一项什么细胞生物学科研项目。 小姨跟我妈虽然年纪相差近二十岁,但是关系极好,可能是爱屋及乌吧,小姨从小就挺喜欢我的,总在一起玩耍,我去外婆家,她还经常抱着我睡觉,直到我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弄脏了床单,被妈妈发现,才不让我跟小姨一起睡了。 扯远了。 今天是周末,中午小姨给我打电话,让我下班去接她,要来我家吃饭,晚上在我家住,我问她太阳怎么打西边出来了,都好几个月没来我家了,小姨说想你了呗。小姨平时对别人总是一副冷面孔,不过在家人面前,还是很活泼的。 四点半,我跟暖暖说先走一步,开车来到小姨的研究所,接上小姨,一起回松江的家,车上小姨没说几句话,一直在后座弄笔记本电脑,不知道在搞什么。 老妈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还开了一瓶上等红酒,可是小姨的兴致似乎不高,默默吃了饭之后,便一头钻进了我的卧室,插上电脑继续弄她的笔记本电脑,老妈没敢问,怂恿我去问小姨,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 我酝酿了一下情绪,进了房间,小姨发觉我进来,快速地按了几个键,扣上了电脑屏幕! “哎呦,有什么秘密还瞒着我啊,涵姨!是不是背着我找男朋友了啊!”我倚在门口开玩笑道,小姨叫龙一涵。 “哪儿有!”小姨脸色一红,起身,从我的衣柜里找出一套睡衣,“我去洗澡,今晚我睡你房间,你去睡书房吧。” “哦。”我点头,侧身让小姨从门口出去,因为空间狭窄,小姨擦到了我的胳膊,给我弄得激灵了一下,她衣服里面那两团嫩肉还真是弹性十足,小姨怔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平静,扭着小蛮腰走向浴室。 看着小姨婀娜的背影,我吞了吞口水,不能瞎想!她可是我小姨啊,有想法的话,明天去事务所欺负暖暖吧! 不过脑海中还是禁不住浮现出一会儿小姨穿着我的睡衣从浴室中出来的场景…… 我晃了晃脑袋,涤荡一下我纯洁的灵魂。睡书房?想得美!今晚老爸老妈都去参加同学聚会(他俩是大学同学),不一定几点回来呢,我可以先睡他们房间嘛! 浴室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响,老妈和老爸换了正装,跟我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 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我跟小姨两个人,哦,还有傻根,我家那条边境牧羊犬,公的。 我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又看了看毛玻璃后若隐若现的小姨的身姿,不禁好奇那电脑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小姨以前对我可从来都是开诚布公的,难不成她真的开始谈恋爱了?想到这里,我的心中竟然莫名其妙地涌起了一丝醋意,到底是什么男人,能打动天仙一般的小姨的心呢?不行,我这个做外甥的,得给她把把关呐! 坐到电脑前,心中有些忐忑,我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电脑。 擦,竟然上锁了,需要输入密码! 呵呵,对我来说,上锁有意义么?我可是看过700多集柯南的人,会600多种插人方法,精通200多种密室插人法,认识上百种毒药,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巧妙利用鱼线,录音机,匕首,毒针等多种做案工具,记住,千万别惹我,不然你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想了想,从抽屉里摸出验钞笔,拧亮,关上台灯,一排排斜射笔记本键盘,很快锁定了四个键--O、L、G、N--道理很简单,小姨是在发现我之后上锁的,心情很紧张,人在紧张的时候,手指出汗量会是正常的三倍,所以她上锁的几个按键上,一是指纹完整新鲜带有芳香,二是留在按键上盐的成分会比其他键多一些,根据这两点,我提炼出了这四个字母。 OLGN,LONG,是龙的拼音,看来是小姨下意识情况下随便输入的,最顺手的,当然是自己的姓。 L-O-N-G,回车,屏幕跳到了WIN9界面,我特么太有才了! 并没有QQ、MSN之类的社交软件在线,任务栏里只有两个文件夹,点开一个,里面有好多照片,不过都是平铺图,看不见内容,我又回头看了一眼,确定小姨还在洗澡之后,轻轻点开了第一张。............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42943137
1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学校可以习得领导力吗?
Urbanman 2015-7-21 12:09
要帮助刚从大学毕业的新人适应真实的世界,可能很困难。22岁的乔伊(Joey)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毕业生,加入了我的一个顾问团队。他聪明、勤奋、积极进取,但有一些很难戒除的坏习惯。乔伊时常太专注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完美答案,而没有考虑到执行层面。他非常害怕会失败,所以会隐藏自己犯的错误,直到情况变得更糟。他只对于把份内工作做得正确感兴趣,很少主动积极帮助团队的其他成员。而且他看到的是阶级分明的世界:我是他的“老板”,除了我,没有人的意见是真正重要的。 乔伊并非真有其人,而是我曾共事的许多年轻人的综合体。但他的缺点无可否认。以上的特点,是我曾一再在许多应届毕业生身上见到的;他们准备不足,还无法承担组织中真正的领导职务。 领导力 是否可以教导,尤其是商学院是否真正在传授领导力,一直很有争论。双方都有持平之论,但我要扩大讨论。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从小学至研究生,在教导年轻人领导力方面架构不良。学校在许多方面做得很好,但往往培养学生一些习惯,是对未来成为领导者有害的习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花费了13至20年光阴在教育机构内,这些习惯可能很难戒除。 首先来看看学校对权威的强调。学校是阶级分明的:在课堂上老师是权威;校长或院长管理教师和教授;资深者“排行”(rank)高于资历浅者等等。我们在教育体系内那些年,许多人一直摆脱不了阶级制度的想法。如果我们是“老板”,我们就自认是领导者;如果我们不是老板,我们就听话照做。在现实中,即使是组织内最高层级的人,也不能单靠阶级制度,尤其是考虑到他们亟需身边人才的才智、经验与智慧。领导是一种活动,不是一个地位;隆纳德.海菲兹(Ronald Heifetz)在《调适性领导》(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一书中对这个区别有深入探讨。许多伟大的领导人,比如甘地(Gandhi)和曼德拉(Nelson Mandela),尽管拥有的正式权威极少,甚至没有正式权威,但他们也领导别人;作家们现在纷纷探索没有正式权威的领导方法。虽然一些阶级制度可能有其必要性,但过度依靠正式权威的领导人往往会发现自己和组织饱受挫折、成长迟缓、停滞不前。 现在,很少有单一可靠的“正确答案”,但学校教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如信息是毋庸置疑而且一成不变的。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我不断因为缺乏指导而备感挫折。如果你给我一本教科书,我可以学会几乎所有的东西。但职场上是没有教科书的。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复杂的,一直在演变,是组织化和分析性的。而成功往往也有赖于成功且迅速的执行,不只是因为想出“正确的”方法。如果我们了解,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情况很罕见,就会更有适应力、更敏捷,而且以开放的胸襟接受同僚的思维。但是这样的了解很少是通过教科书和多项选择题测验培养出来的。 如果我们依赖这种“正确答案”,对于犯错就会有根深柢固的误解。学生最担心的是拿到可怕的“F”成绩,但是在大多数领导者看来,失败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现,他在1980年被 苹果公司 (Apple)开除一事让他获得解脱,变得更富有想像力。他曾说到: “当时我没有了解这一点,但后来发现,被苹果公司开除是我最棒的经历。这种成为新手的轻快感觉,再度取代成功的沉重负担,对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无疑。这让我自由进入我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时期。” 严格说来,这些失败教导我们反省并提出问题(对自己和他人),使我们能够学习和成长(人生中最严重的失败之一,可能是浪费了一个失败)。失败本身就显示出我们正在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拓展我们目前的能力限度。 最后,虽然许多学校教导我们要为他人服务,但学校的结构很少积极向我们展示,领导者是为他人服务的。在大多数教育环境下,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为自己服务,以提高我们个人的成绩,为个人的职位竞争,以期有最大机会进入职场、大学。但是正如比尔.乔治(Bill George)在讨论下一代领导力的小组上所说的,“我们不是自己旅程中的英雄。”人们愿意追随的领导者,会关心他们、分享他们的愿景,并且致力于比为自身服务更崇高的宗旨。 针对商学院和企业界传授领导力的方式,许多人都提出了相关问题,但我们需要大幅扩大这个问题的范围。在日益平坦、复杂的当今世界,在各个社会我们都需要有许多能力高强的领导者。但是实实在在培养这些领导者的唯一途径,是构建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体系,来训练他们。 本文译者: 管理书籍 http://www.12reads.cn 。本作品采用 ,若非授权,转载时请勿删除文章作者信息及链接,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容善对生死离别
热度 21 何裕民 2015-7-13 16:36
哲学意义上,人生难以避免苦难。苦难和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苦难也就无所谓幸福。有时,苦难可磨炼人的意志。苦难也是生存的一部分。你不能排除它的存在,就像死与生一样!很多情况下,虽然遭受痛苦不是寻找生活意义的必要方式,但即使在遇到困难、遭受痛苦时,也可以找到它存在的意义! 问题只是在于你怎么去理解,面对它?包括面对生死离别!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广为人知。因为庄周认为生生死死之变化,如同春夏秋冬四季那样周而复始。现妻子静静地安息于天地之间,活者就没有必要哭啼了!否则,有点太不通达天理了!当然,能有庄周境界者太少了。需从容面对死生离别,却是生活的不刊之论。 笔者中学时代正值“文革”动乱,有一位比我们年长得多的老师曾给过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小青年们一些指导。等我长大,投身社会后,感到这位老师对我等的教诲还是很有意义的,故留有深刻印象。插队回城,大学毕业工作后,得知他在电视台工作,相当不错,遂加强了联系。20世纪80年代后他生癌了,患的是鼻咽癌,我们师生关系就进一步密切了。他在我处治疗,康复得很好。90年代中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我的师母也生癌了,患的是肺癌。师母性格内向,原本曾经患过严重抑郁症,那时,他俩都已70多岁高龄了。师母身体素质很差,已没法手术,也没法化、放疗,那时,靶向药还没问世。因此,仅以中药调整,一段时间后生活尚优哉游哉,很好。有一年冬天(应该是2004年前后),特别冷,一场重感冒,让师母一蹶不振。当时,老师流着泪跟我说,如果师母先他而去,那么他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几个月后,师母还是先他而走了。处理完后事后,老师拖着残弱躯体来找我,眼泪汪汪的。那时,他已80岁有余了,他说他厌世了,觉得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他没有办法接受夫人先他而去。因为他爱她!当时,我很为他的执着而感动。我要求他重新认识,这位老师原来教政治的,学的是哲学。我肯定地说:“你俩夫妻恩爱,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但你若换个角度想想看:如果您先她而去,师母还活着!那结果会怎么样?”老师顿了顿,说那:“那她肯定更痛苦,更活不长!因为她比我脆弱多了,而且她还照顾不了自己……。”“那你应该这样想啊:师母已近80岁了,她是一场重感冒后很快走的,没有多大痛苦!现在,她去了她该去安息的地方,她免除了她的痛苦!现由您来代替她‘享受’着痛苦。当然,代价是您还需活着,您觉得您愿意她代您吗?”老师想了半天后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而且,情绪逐渐有所好转。后来直到子女接他出国定居,失去了联系。 历史故事及现实中,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并不少见。很多相伴数十年的老夫妻会选择以一种默契的方式双双离开。通常是一个先走了,另一个很快会追随而去。日前,美国肯塔基州就有一对结婚73年的恩爱夫妻,相隔两分钟先后离世。此前不久媒体报道,还有两对老夫妻,一对携手走过55年后,丈夫在妻子临死前,亲口向她告别,承诺“我很快就会去找你”,几个小时后,丈夫果真离开了人世;一对结发70载,也是相隔数小时,夫人追随仙逝的先生,驾鹤而西去。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同赴黄泉的,更多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人们还必须接受现实,从容善对生死离别。毕竟,走的已去天国,他已安静地长眠,不再有痛苦。活着的,既享受着活的感觉,也帮着逝者承受着所该承受的一切。 就像我这位老师,当时,子女都在外地及国外,强烈希望老爸能活下来。所以,笔者诠释活着的意义,就是代替他的老伴来经历这个痛苦——为了子女,让他们仍有家的感觉,仍有长辈需要伺候,需要尽义务,故他须好好坚持活下去。最后,不管怎么说,他直面了离别之苦,换了个角度,接受了生死相依之事实。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解脱,只是种认知的转换,参悟了生死后认识的升华! “接受你所能接受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现实!”哲人告诫说。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08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博士生之(5)“转博前夕”
热度 23 shn2010 2015-4-22 16:53
研究生处关于转博的通知下来了,同学们之间开始讨论起是否应该转博的话题。杜为是早就明确了不转博了。他现在忙着天天和新女朋友腻在一起,都很少和李勋哲、苏一航在一起玩了。 其实,在没有进实验室以前,李勋哲是坚定地打算攻读博士学位并且走学术道路的。因为从小就读了太多科学家的传记,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从小到大,他学习成绩也都还不错,脑瓜子还算灵活,想法也还算多,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一直觉得自己是适合走学术道路的,也就是这么沿着这么条路走。高中分文理科,也没怎么考虑就选了理科,高考填报志愿,也没有怎么纠结,就选了一个理工科的学校的纯理工科专业。大学毕业,也没有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到中科院继续读研究生。然而,进入实验室一段时间后,眼睛里看到的科研跟自己想象中的太大,他的读博士的决心动摇了。 打电话回家给父母征求要不要转博的建议,父母只说:“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见过的世面还没有你大,给不了你什么建议。如今你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自己肯定比我们更了解你的情况,好好考虑自己拿主意吧。” 师兄们基本上都是建议他不要转博,因为学不到什么真本事,而且现在博士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 可是,如果不读博,自己又该做什么呢?成为一位科学家一直是他的理想。这么多年来,这个理想一直指引着他往前走。如今,这个理想就在自己的面前,却要放弃这个人生目标,心里实在非常不甘。“如果我不读博,数年之后我一定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虽然眼前所看到的科研根本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是,难道我就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了吗?通向理想的道路从来都是荆棘丛生的,绝不会有坦途。”这样想着,李勋哲坚定了自己读博士的信念。 本来,李勋哲一直觉得苏一航是最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因为他是那种非常沉得下心做研究的人。记得刚进科大时,班里的同学都天天想着怎么玩乐时,苏一航就每天都除了上课就去自习,甚至周末约他出去爬山他都不愿意去。所以,当苏一航对李勋哲说他决定不转博时,李勋哲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为什么啊?你可是大家公认的学霸,是咱班里最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啊!” “我感觉我现在做的这个课题没有任何的价值。如果我选择直博,我就是继续在这个课题上浪费四年的青春。” “可是,你可以拿到博士文凭之后,再去做自己感兴趣、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啊。” “这五年里肯定是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五年之后除了一个证书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得不到,我感觉不值得。”苏一航顿了下,继续说:“而且,现在我们国家的科研氛围太差了,我真心不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一辈子。” “因为现在的学术界存在太多不学无术的人导致现在的科研界氛围确实差,所以才需要像你这样的真正热爱科研的人来净化学术风气啊。” “呵呵,我可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整个学术界。” 李勋哲不认可地说:“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因为看不惯学术界氛围差就离开学术界,那么我们国家的学术氛围就永远也好不起来!如果真正热爱科研的人人都留在学术界,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作风灌输给下一代人,再把这些观点不断传播,这样终有一天,那些学术不断不学无术的人终会被淘汰,我们国家的学术氛围才会慢慢地越来越好。” “好吧,我承认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做科研并不能真正去实现我的价值。” 李勋哲不解地问:“做科研怎么不能实现你的价值了呢?” “我希望自己能够就像北宋的张载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我感觉留在学术界未必能够做到这个目标。也许,离开学术界,去做些其他的事情更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好吧,你做一切事情都比我有主见有魄力。我虽然也感觉现在的研究课题并不能干出什么成果,但是我没有魄力放弃这条自己走了许多年的路。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并不值得自己去追求就及时放弃,其实也需要勇气。我还是会直博吧。” 苏一航忧郁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也许,是我太脆弱,遇到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吧。或者几年以后我又会后悔自己现在没有选择读博士。” 李勋哲思考片刻,说:“很多时候,很多选择是不能说它究竟是对还是错。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可以被说成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也可以被说成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条道走到黑’。” 苏一航赞同道:“是啊,路很多,我们却不能够把每条路都走一遍再做选择。谁也不敢说自己的选择就是最正确的。只希望将来我们都不要太后悔自己今天的选择。” 月底,李勋哲提交了转博申请表。知道李勋哲递交了转博报名表,师兄肖楠鼓励道:“许多人在年少的时候,也都做过轰轰烈烈的科研梦,他们中不乏许多聪慧过人、智力超群的人。但是他们在走向自己的梦想的路上,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浅尝辄止之后放弃了。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最远的并不是跑的最快的人,而是坚持得最久的人。你既然喜欢科研,那就坚持下去吧!”
个人分类: 小说|21565 次阅读|30 个评论
再论“抄袭”
热度 3 shihesun 2015-3-9 15:18
我小学第一课学习的是: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口、足、手、目、一、二、三、四、五、六、......。毛笔描红、学1+1=2......。2000年开始用电脑直到今天,始终在抄袭使用方法。写了很多论文,没有一个字创新。研发了多种领先国际医疗水平的医疗设备,没有一个主控板制造技术算得上是发明创造。 大学毕业时候的38页论文,被教授注上几年内不得一见的优秀学生论文,但同时又注明:此结论已经在某年被某著名科学家验证为错误的了。其他同学的毕业论文,被教授逐段、逐句一一标明抄袭在什么出处、平凡到什么程度、有新意的内涵.....。最后教授告诉我们:“你们今后可能都是临床医生,临床医生最主要的工作与水平,就是做到使用科技成果产品。你们全体合格毕业的唯一理由是:完成了5年课程 抄袭与继承 质量 !大家工作之后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都要不断抄袭、学会、复制、传播其他人的成果,这非常重要。” 文化是在“抄袭”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如果一篇文章、论文、法律文件中没有“抄袭”继承来的内容,增加的新意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看一看北大、清华、复旦.......校长、教授们的著作、论文、管理制度.........不都是“抄袭”来的吗?特别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他的工作成绩就是忠实——抄袭。红学家一辈子抄袭《红楼梦》。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成绩,全是抄袭本专业之后的结果。 学士们、硕士们、博士们、博士后们、教授们——大胆的、勇敢的去抄袭吧——有抄袭,你就知道过去的缺点、错误、空白,有抄袭你才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抄袭,才会有成功。 所有的医学教授、医疗政府管理官员只知晓有心脏起搏器有除颤器,而不知晓中国人创新有心律失常治疗仪,什么时候他们抄袭了,就知晓了。 人类教育第一必须做到学会继承意义的抄袭,我们的教育家、有权利发给毕业证书、其他证书的权利执行者,对于学业完成的学士、硕士.....,只要其抄袭、继承前人、导师知识程度达到了学士、.....博士水平程度了,就应该授予。 北大“抄袭门”被撤学位女博士——不是学术造假,是毕业论文——性质不同。 中国当今领袖习近平主席——如果没有抄袭、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就不会有今天一路一带的创新! 给学生一个宽容,可以创造出无数未来科学家。 学校管理者、有“生杀大权”的硕导、博导们,请不要再发生扣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等与教育者身份相距太大的事啦。 孙平
1327 次阅读|6 个评论
赴江西参加北航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
热度 17 罗帆 2014-7-20 14:43
转眼之间,从北航大学毕业已经三十年了。 我们 0702 班的同学们早就盼着相聚,从春节后开始商讨时间,最后定在 7 月 11 日到 13 日,与 0703 班的同学一起在江西聚会。 组织者老夏和广平经过反复斟酌,制定了聚会的计划:周五,在南昌市附近的安义湖光山舍养生度假村报到,举行晚宴和联欢会;周六,由南昌去婺源欣赏最美乡村风景,晚上住在县城;周日,继续游览婺源景点,欣赏景德镇陶瓷文化,返回南昌后陆续踏上返程。 相聚的日子临近了,同学微信群上越来越热闹,大家急于相见的心情已经按捺不住了。老张回湖北探望父母,与我相约一起去南昌,并代购了动车票。 不料,学校通知我周六上午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将消息告知同学时,大家一致认为参加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比任何会议更重要。与几位关键人物联系之后,他们同意我参会,但希望我会后赶往江西,老夏安排朋友在南昌接我。 周五晚上,同学聚会拉开帷幕,数位热心的同学开始在微信上进行现场直播。晚宴之后,新军、广平、李巍等同学深情演唱,闫桦拉起了当年风靡校园的手风琴。 周六上午,大家在度假村合影留念,之后乘车赶往婺源。 北航0702-03班同学毕业三十年聚会合影(前排戴墨镜的为同学夫人) 周六下午,武汉大雨滂沱。看了天气预报,江西也是大雨,从武汉到南昌需要三个小时,到婺源还要四个小时,那时同学聚会已近尾声。但是,想起期待相聚的大学同学,我别无选择。先生冒雨将我送到武汉站。 动车抵达南昌,老夏的朋友接到我,匆匆吃了点快餐,立即赶往婺源。天色渐暗,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雨刷在前窗拼命地摆动,眼前的道路依然模糊不清。好在朋友是专职司机,在高速上一车独行,借着灯光还能找到感觉。一路上,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同学们的音容笑貌。 到了县城,已经将近十点钟。雨小了,找同学所住的酒店真不容易。经过一番曲折,穿过婺源宾馆的地下停车场,终于找到步行街附近的酒店 一下车,丽萍和唐艳就给我一个热烈的拥抱。好多同学在酒店门外等了一个多小时,纷纷过来与我握手。酒店已经客满,老陈将自己的房间让出,他与司机合住。 之后,我班同学一起去景观桥边的天舍茶坊喝茶。景观桥为徽派廊桥,座落于新建洲星江河上,连接城北区和源头区,据说桥长 239.57 米,宽 25 米,有 4 孔 3 桥墩。在夜雨中,景观桥上灯光灿烂,显得异常美丽。茶坊平日十一点打烊,唐星夫妇要求延长,并许诺付给延时费。茶舍的小妹欣然同意,耐心地添茶倒水。喝着同学带来的上好红茶,又要了一壶婺源红茶,大家聊兴甚浓,直到十二点,才意犹未尽地回到酒店。 婺源景观桥夜景(源自网络) 周日清晨,又是大雨。乘上大巴,广平要我补上自我介绍,并唱一首老歌。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简要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并唱了一首《知音》。此后,各位同学轮番上场,或清唱老歌,或讲当年的奇闻趣事,车上笑声不断。 冒雨游览了婺源彩虹桥,参观了景德镇缘源陶瓷文化园,很快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刻。 因为迟到,我没能参加拍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集体照。于是,阿凡用 PS 把我加进了 0702 班同学合影。 北航0702班同学毕业三十年聚会合影 周日晚餐之后,留守的同学们继续聊天至深夜,分别多年,想说的话儿说不完。午夜三点,球迷们集中观看世界杯决赛,一场精彩的球赛使同学聚会达到新的高潮。 周一清晨,留守的几位同学送别正常、新军、建群等人,在宾馆门前合影留念。 0702班留守同学在南昌合影留念 聚会结束之后,唐星在班级网站上进行了总结发言: 祝贺 0702 江西聚会圆满成功, 30 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彼此继续着下一个 30 年,到那时大家一定都来捧场! 在这里,特别感谢老夏的热情款待和无私奉献,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物力财力的付出,老夏已然演绎着 0702 的精神,用老罗的话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样,之前的老刘、老郭、刘力等同学作为东道主为大家聚会的付出都深刻心间。同学情意无须文字表达,身在其中就是天意。 在这里,深深缅怀失去的老汪、凤君和老孙,他们的离去,使团聚的光辉略显暗淡,我一直相信他们应该能够感受到 0702 热情火焰燃烧的气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0702 班的兄弟。 在这里,呼吁抛弃一切悲观想法,争取 0702 班下次或下下次聚会来个超过南昌人数的大团圆,请国内外各地同学共同努力!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4259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中序分享:【植物克隆育苗致富,鞠洪峰和他的种植园享誉全国】
zhongxu2012 2014-7-10 09:03
1997 年,鞠洪峰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了,分配到了外贸公司。由于单位效益不景气,加之骨子里“宁为鸡首,勿为凤尾”的创业之心,二十天不到的时间,就辞职了!   创什么业?怎么创业?此时的鞠洪峰虽然有创业心,实际心中还是一片茫然。回到了农村老家,老实巴交的父母没有过多的埋怨。   没有关系,没有门路,一切只有靠自己。由于生在农村,加之对农业的喜爱,鞠洪峰先后养过土元、獭兔,种过药材,由于市场信息把握不足,均以失败告终;又同别人合伙销售一种新型肥料,因为缺乏社会经验,结果生意被别人独占了,自己却被一脚踹了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村里人的嘲讽讥笑,都没有打垮鞠洪峰,他的内心只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我一定要父母在村里抬起头来!我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仰着头看我! 1999 年,鞠洪峰来到了荣成市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研究着现代化农业知识,特别是植物克隆新技术。   该技术采用植物枝条、一叶一芽甚至半张叶片,通过 HF 药剂处理,利用农业智能电脑自动化管理, 7 — 40 天就可以生根、发芽、成苗, 1 个人 100 平米 1 年可育苗数十万株,而每株苗成本只有 1 分钱。技术的精髓在于:繁育的品种跟着市场走,以不变应万变,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这是实现轻轻松松做农业的一把金钥匙。   据了解,目前,我国花卉需求量每年以 40% 的速度增长;果树品种每年都需要更新换代;绿化苗木的需求量更是成倍增长;特别是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更给苗木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切都为植物克隆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该技术的前身是全光照间歇喷雾育苗技术, 60 年代起源于美国, 80 年代末传入我国,但是由于流程复杂、设备成本过高,难以推广。   鞠洪峰在实践中反复研制复配 HF 药粉,促使插条爆炸性生根,从原来的 HF — 1 到现在的 HF — 9 ;设备方面由早期的 1 — 9 代育苗仪,到目前的最新版农业智能电脑,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同时不断地简化技术流程,让普通大众可以学会。   硬件设备都完善后,在服务上鞠洪峰更是不断结合投资者的需求,上半月在园区内实地教学,下半月应学员要求上门跟踪实地指导,为学员提出合理经营方案。 15 年的成功培育经验,不仅让他在业界小有名气,也帮助了众多爱好农业的投资者成功致富。至今,已培训一万余名学员,遍布海内外。他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成功,同时帮助别人成功! 【中序李老师感悟】:坚定的信念,孜孜不倦不懈学习的积极进取之心,使得鞠洪峰赢得了成功,圆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并且帮助了更多的人成功致富。他的成功来自于创新的科学技术,也来自于那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教训。技术是他成功的基石,经验是他走向成功的捷径。如果您也对创业有意愿或兴趣 ,可以随时咨询李老师热线: 021-60340068,15800609918 (可加微信) ,QQ : 2561896878, 微博:中序科技创新认证申报 ,微信: zhongxujigou 。
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迷失方向 Disorientation (2012)】【美国】
lcj2212916 2014-5-17 21:19
导演 : 罗素·惠利 Russell Whaley 编剧 : 查尔斯·普莱斯 Charles Price 主演 : 理查德·莫尔 Richard Moll / 玛丽亚·奥尔森 Maria Olsen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02-06(美国) 片长: 90分钟 IMDb链接: tt1743994 费恩非常懒惰,而且拒绝从大学毕业。15岁的托比不是他心中理想的舍友。消除分歧后,两人开始对一个自认为统治着学校的暴徒团伙实施报复。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4854945
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读书日 推荐一本书《围城》
hanlingeorge 2014-4-23 18:54
钱先生的《围城》,至今为止已经读过3遍了。 高中毕业后,等待上大学的日子里,在语文老师的强烈的推荐下第一次读了小说《围城》。说实话没有怎么读懂,感觉到全书写的没有什么意思,和以前经常读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差别,主人公方博士的学历是买的,感觉到很有真才实学的苏小姐竟然没有嫁给“英雄”,而是嫁给一个故弄玄虚酸溜溜的大胖子。真有一种上了语文老师当的感觉。大学毕业后去了山区支教,由于走的匆忙,自己认为心爱的好书全都寄存在朋友家。在自己老家的旧书箱子里仅存的基本书中除了儿时的连环画,就只有《围城》这一本书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便带着《围城》去了沂蒙山区的一个偏僻的中学。 多年来,时不时的读点杂书已经成为我的“恶习”。在哪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早晨起来带着学生跑完步,自己经常跑到幽静小树林,压压腿,伸伸腰然后杂耍一番。累了便座下来,拿出身边唯一的书-《围城》,随便的翻阅,渐渐的便发现的书中对情景描述的相当精美,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十分独到。反应的社会问题是如此的独辟蹊径,入木三分。慢慢的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又从头细细的读过一遍。 非典期间,在济南学习,校园封闭,多数人无所事事,当然我是这样。除了天天在宿舍和同学们打够级之外,又重新读了一遍《围城》。重新体会了其书中的语言美。常常感叹钱先生的文字的功底是如此的深厚。好像七八十年前的社会现状至今仍有深深烙印。 昨日,整理家里的书架上旧书,发现了20年前的《围城》,顿时有一种亲切感。立马有一种再重读一遍的冲动。放下手中的pappers,认真的读到凌晨。太让人心醉了。今日得知有“世界读书日‘,便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2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还是不是科学家?
热度 19 Enago 2014-4-23 15:27
大学毕业的时候,用了一个软盘拷完了所有的文件。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把所有的数据刻在了一张光盘上。博士毕业的时候,所有的数据装了一个 80G 的硬盘。前段时间看着办公室电脑的硬盘空间越来越小,就升级了一下电脑,顺便买了一个 2T 的硬盘做备份。把各个电脑上自己的数据放到一块之后发现, 2T 硬盘也没有啥剩余空间。 大致查看了一下,就这么几年下载了 1W 多本电子书,接近 3W 篇文献, 1000 多个软件。当然很多书只是下载的时候,翻了一下,或者只是挑了觉得有用的那一章甚至是几页读了一下。文献也有很多是下载了只看了一下摘要甚至是标题,至于里面的主体是啥,完全不知道。很多软件还有好多个版本,但是遗憾的是,都只是会用一些基本的功能。 数据的容易获取会让人对探究问题的热情变得越来越淡。拥有的越多,就越没有科学家的精神了。以前在资料匮乏的时候,找到一篇觉得有用的文献都可以读半天,来来回回读个好几遍,想把作者隐藏在文字底下的秘密给挖掘出来。看完了文献,会有那种迫不及待把方案实现出来的冲动。而如今。在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在网上找有没有人做过。如果已经有人做了类似的事情,那第二个想法就是接着查,看看能不能找到直接可以用的解决方案。实在找不到的话,才不得已自己去实现。而且在实现的时候,没有那种探秘的欣喜,反而会时不时嘀咕,都有人做过了,我还做,意义大不大啊。 越来越快的 CPU 跟计算能力似乎也在慢慢的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那些被称之为“科学家”的学者们都很有艺术家的修养。既然人脑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那就在抽象思维上进行创新。于是就形成了各种思想的争鸣。而现在,貌似大家拼的更多的是计算资源、团队跟项目,思维的 PK 呢,那简直就是 caveman 做的事情。 当然计算机不是万能的,经常会有受限于 CPU 计算能力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除了简化模型、推导简化公式之外,还多了一个选择,就是购买更快的 CPU ,更多 的内存。往往在这种抉择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了第二条路。因为可行性几乎是确定的,而推导公式,又累,又不知道 能不能实现。有时候听老板强调说,我们是科学家,不是工程师。嘴里会觉得有点涩涩发苦,当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我们真的还能称自己是科学家吗?甚至工程师都算不上,计算机已经顶替我们做了工程师了,而我们只能是服务员,当计算机的服务员。 本博客内容皆由英论阁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英论阁专业团队提供 英文论文编辑 、 SCI 论文润色 、一站式编辑、出版协助 http://www.enago.cn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84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大学毕业,坚决离开大城市
热度 2 xupeiyang 2013-6-12 10:04
【全国十大最想逃离城市】上海,娶媳妇太难 ;北京,贫富差距;广州,漂泊感 ;深圳,压力与快餐式的爱情;重庆,现实的姑娘们;武汉,人才济济;天津,买不起房 ;香港,压力太大;长沙,焦灼;郑州,工资太低。一个城市,来了就想走,你的城市中枪了吗?(中国江苏网) http://t.itc.cn/fCYw5 【双重打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租房难 一半工资仅够合租】 “大学毕业后,你最着急什么?”标准答案年年不同,今年毕业季的回复就是“租房”。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小杰已经在北京找了1个多月的房子,最后三人合租了套三居室,位置远,看在每人2000元的租金上,他勉强接受了。 http://t.cn/zH890pG 【小微企业薪酬虽高 毕业生却无兴趣】 今年有699万毕业生,就业很难,明年也不会容易。 @ 智联招聘 的报告显示,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薪水优势并不弱,但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不敢尝试和顾虑重重。 http://t.cn/zH8HHAK 北大港大双硕士放弃20万年薪到南京当村官  29岁的熊康生是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香港大学金融学专业双硕士,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京成为一名“金融才俊”时,他却拒绝了20多万元年薪的工作和北京户口,甘愿来到南京江宁区当了一个小小的村官。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read.asp?page=20136992804669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40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学毕业十年了
热度 13 cutefay 2013-4-26 22:02
不知不觉中,大学毕业时间了。大学班级的同学正在张罗着今年在母校组织十年聚会。平时大学校友录的群里都静悄悄的,这几天大家都冒出来在群里聊聊。 十年了,我们从20出头的青葱岁月走向了而立时代。大学同学中绝大部分人都结婚了,大部分也有了孩子。于是我感慨到这么多年,我是在爱情和婚姻上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不过赶晚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赶集的目的是要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东西,只要结局是好的,晚了点也无妨。 我还想起在大学时,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那么有激情,那么活跃,还学了素描、篆刻、跳舞、书法等很多东西。不过那个时候做事还比较幼稚,也没有太多经验。那个时候真的给自己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我在大学时的日记记了好几个日记本,每次拿出来读一下,都会有种很怀念的感觉。 在群里还和当时我们隔壁宿舍的一位mm联络上了,当时我和她在大学里还一起组队参加“挑战杯”创业竞赛,一起做了很多事情。她是我们班比较有能力的人之一,现在在伦敦从事金融工作,可以说是我们班级中在专业上最华丽转身的一位。她现在嫁给一位帅帅的法国人,感觉日子非常甜蜜。我想,等我们聚会的时候,估计还能知道不少同学的近况和八卦。 在群里聊天时,还挖出了个别在同一个城市但一直没联系的同学 ,以后同城的大学同学聚会可以叫上他们了。 期待着毕业十周年的聚会……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62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学毕业时,我才发现什么都没学到
热度 9 zlhua 2013-4-23 11:26
2006年,我还在CUIT统计系给毕业班(统计学(信息技术与网络统计)专业)的学生讲授《信息甄别》, 这门课程是由2002年国家统计局计划项目科研成果转化而来,为了更好地转化科研成果,2005年,我又申请了与此相关的校选课题“信息甄别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并设计了信息甄别实验项目:大学生就业信息甄别。 该实验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个性认知,专业分析,职业搜寻。该实验项目首先在毕业班开设。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专门找到我,很沮丧地告诉我:“张老师,我该怎么办?我现在才发现,四年时间,我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有点吃惊地望着他,看得出来,他很期望我能够帮助他。 我沉思了几秒,然后很认真地告诉他,可能你被你的大脑欺骗了...其实,你学了很多东西,只是可能你一直都没有思考过该如何利用他们。 紧接着,我把这个学生提的问题做了一个小的调查。让我很吃惊的是,一下子,教室立即沸腾起来,大家都激动地,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自己与其相似的感觉。 让他们倾诉了几分钟后,我又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学了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呢?学生们开始开动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学校课程开设得不好,有的说是自己没有认真学,有的说是实践机会太少,总之,理由都很充分。在他们讲述自己的理由的同时,我的大脑也再快速地搜集,整理现场的信息,不一会儿,我感觉自己找到一个可能更客观的原因。 接下来,我跟同学们分享了我的一段就业实习经历。2000年春,我在姐姐的推荐下,去深圳中国企业网实习。去了才发现,我几乎什么都不会,就连怎么上网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怎么做网页了.....听完我的经历后,他们开始若有所思,于是我赶紧趁热打铁,做了一个思维巩固:“大学四年,我们学了很多课程,背了很多知识点,考的成绩也不错,但是为什么现在毕业了,面对招聘启示的时候,我们却感觉四年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都不能干呢?”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学了太多的东西,一直都只在存,没有取,现在要突然要一下子取出来,的确是需要一点时间,因为东西太多了,就像一个瓶子,瓶口太小,速度太快,好不容易装进去的宝贝一时间的确很难把他们全倒出来...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来提取这些好东西。 可以先找一张白纸,然后开始跟自己对话:我现在在哪,我从哪里来,想去哪里;通过绘制思维曲线,让自己明确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学什么,为什么,具体怎么利用... 我边说边观测学生的神情,很明显,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进去了我说的每一个字,一开始紧锁的眉头也逐渐展开了....
个人分类: 工程教育|691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一位数学专业女生大学毕业前的感慨
热度 9 wzpwlsbio 2013-4-12 16:33
一直以为自己数学很牛气 进了大学才发现 以前的数学不叫数学 只能叫算术 在高斯、欧拉、黎曼、柯西、泰勒、傅里叶、布莱尼茨这帮人面前 姐的智慧被赤裸裸的鄙视 姐只能羞涩的故作坚强 可不可以有一个人 看出我的逞强 原谅我的伪装 其他专业的只学了高等数学就说难 姐大学学了17门数学 数学分析 数值分析 数据分析 高等代数 近世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微分几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随机过程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运筹学 数学模型 最优化方法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学到哪一门 你哭了? 每一个科目的名字读起来 都让人微微心疼!! 学完数值分析 心已下沉 学完近世代数 泪已夺眶 上了实变的课姐就当场阵亡 轻轻的姐走了 正如姐轻轻的来 如果你下辈子遇到一个数学专业的女孩纸 就娶了吧 数学分析要上三个学期 从头到尾都是极限、无穷 每次做完一道题 我都要注视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问自己永远有多远!!!! 已知X是非平方数,证明X开根号是无理数 TM这还需要证明 学完定与不定积分后 还有曲线积分 重积分 曲面积分 各种第一型 第二型 各种联系 各种搞不清 收敛还分条件收敛 绝对收敛 一致收敛 收敛你哥阿收敛 收敛的不是域上的函数 是仰视45度的哀伤 近世代数很薄很小很贴身 晚上睡觉也不怕翻身 一觉睡到大天亮 你不翻开这本书 你永远不知道它有多吭爹 整本书都是定义有木有 我的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人生观被践踏得体无完肤 一个代数运算只是一个特殊的映射 连关系也是映射 任何一个符号都可以表示一个代数运算 然后叫做乘法 乘法可以是加减乘除 也可以是你自己定义的算法 从此以后我不敢用计算器了 同态同构单射满射一一映射 我差点就命丧黄泉了 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都被重新定义了 一个环的非空子集叫理想 还分零理想 单位理想 最大理想 毛爷爷看了会沉默 邓爷爷看了会流泪 老师说 如果你想一个人 就告诉他什么是理想 应用随机过程 从第二页开始 就看不懂了 看了很多遍还是看不懂 师兄说 随机过程学了随机编以后考试随机过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从第一页就看不懂了 因为学长说 实变函数最起码要学十遍 如果下次还能遇到这么难的书 你就再相信一次爱情 不要放弃 先哭一会…… 此处省略2万字…… 每个数学专业的女孩纸上辈子都是折翼的 被KFC爷爷拿去做新奥尔良烤翅的天使你无论如何也伤不起……
518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大学毕业工资真低
热度 1 csiro 2013-4-11 08:13
偶尔看了一期天津台的《非你莫属》。有个澳洲麦考瑞大学毕业的求职,两家单位看上,但是开的工资都是3500一个月。结果放弃。这工资真低,收不回出国的成本。还上电视呢。
个人分类: 留学篇|3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青春不在了
热度 1 forrestbin 2013-2-24 10:46
学士文凭将满10岁,大学毕业这些年四处游荡,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经得起折腾。早上一觉醒来突然感觉不对劲,10年时间怎么过得如此匆忙。回头想想这些年的经历,不得不感叹青春就像昙花一现。坐起来细数一下10年来走过的路段,有时候还真的绕了不少弯子。于是开始假设,如果...,但那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了。想一想再过10年以后自己的样子,略微感到一丝恐惧,抱负没有了,激情缺失了,找不出现在的生命中还剩下点什么。脑子里浮现出年迈的外婆孤独落寞的眼神,不知我到那一天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形。
2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liyibo666 2013-2-22 11:28
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2012-06-12 19:51:28) 转载 ▼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作者: 淘金王 有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特别激动,希望大家好好的珍藏这篇文章,相信多年以后,再来看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同的感觉。 马云曾经在给新员工的信中写到“阿里不会承诺你发财、升官, 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也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 ”当你刚进入社会的这几年,是你继续能力最好的几年,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做学习,应该做的是“看,信,思考,行动、分享”这五个步骤,为未来积蓄能量。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 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 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 的确,论资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他们的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刚刚毕业的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笼罩--心里永远是多云转阴。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都会成功。你是不是准备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别人? 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在最能决定自己命运时,如果还不把握,那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运由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渴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能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资源管理界,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即"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强的,是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黄牛,我们要牵着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猪",我们要赶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强的,那是"狗",我们要打击他。 我想,刚刚毕业几年的你,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干工作、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在能干的基础上踏实肯干。 工作中,活干得比别人多,你觉得吃亏;钱拿得比别人少,你觉得吃亏;经常加班加点,你觉得吃亏……其实,没必要这样计较,吃亏不是灾难,不是失败,吃亏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现在吃点儿小亏,为成功铺就道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大福突然就来了。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事或多帮别人干点儿活就是吃亏。如果领导让你加加班、赶赶任务,别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说明他信任你、赏识你。吃亏是一种贡献,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乐于加班,就是这样的一种吃亏。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学会在适当时吃些亏的人绝对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没有心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没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让人不知不觉站到他一边。傻人无意中得到的,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毕业这几年,你的天空中只飘着几片雪花,这样你就满足了吗?成功需要坚持与积累,与其专注于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气去滚雪球。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记住:散落的雪花会很快融化,化为乌有,只有雪球才更实在,才能长久。 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什么是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在每个行业里,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比别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加职业化!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能当你老板的原因。一个人仅仅专业化是不够的,只有职业化的人才能飞在别人前面,让人难以超越!"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已经生存得很安稳了。对于毕业5年的人来讲,一定要认清即将面临的五大挑战。 一、赡养父母。 二、结婚生子。 三、升职加薪。 四、工作压力。 五、生活质量。 有的人为生存而雀跃,目光总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有的人为发展而奋斗,目光总是盯在正前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 毕业这几年,不能没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甘于现状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无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要明白学习不是学生的专利。小聪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过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还要做什么? 小聪明是战术,大智慧是战略;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潇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也勉强不了谁。但是,小聪明只能有小成绩和小视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 小公司与大企业都有生存之道,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一个人不同阶段的影响会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发展为大企业,这是一种目标,年轻人也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目标。毕业几年的你,是否经常会怯场或者是感到没有底气?居安思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在竞争激烈的人生战场上,打盹的都是输家!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豪情万丈,什么都不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想着房子、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俗事儿,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敢于"上天探星、下海捞月"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舍不得、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总是在犹豫。毕业开始一两年,生活的重担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挫折和障碍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们往往在压迫得自己发挥出潜能后,才能杀出重围,找到出路。可是两三年后,身上的重担开始减轻,工作开始一帆风顺,我们就松懈了下来,渐渐忘记了潜在的危险。直到有一天危机突然降临,我们在手足无措中被击败…毕业这几年,仍然处于危险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好好打拼,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画地自限,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对畏畏缩缩的人来说,真正的危险正在于不敢冒险! 年轻人在社会的重压下,适应能力已变得越来越强,只是他们不自觉地习惯被环境推着走。他们不敢冒险,怕给自己带来终身的遗憾,于是告慰自己:"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因为我已竭尽全力。"其实,人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才能逐渐成长。长期固守于已有的安全感中,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最终失去跳跃的本能。 经历了这几年社会生活,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富也有贫,有阴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么,取决于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年轻时学会勤勉地工作,用一种光明的思维对待生活,那么,只要张开手掌,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片灿烂的人生。 把感恩刻在石头上,深深地感谢别人帮助过你,永远铭记,这是人生应有的一种境界;把仇恨写在沙滩上,淡淡忘掉别人伤害过你,学会宽容,让所有的怨恨随着潮水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一种优秀的延续,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那么,经过短短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与全面超越。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以大学里的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年轻人从校园或者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零开始。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从自然人转化为单位人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在毕业这几年里,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归零思维五大表现:心中无我,眼中无钱,念中无他,朝中无人,学无止境。 年轻人难免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 2 《职来职往》里那点儿震惊无数大学生的语言 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财力代表现在的努力,学习能力代表将来的成就。大多数人都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无论你在好单位还是一时不得志,都请你保持学习,这是你未来立足之本。——申晨 你很细节,其实第一份工作是要找一个平台,要在这个平台上修好自己的管道,做出自己的特色,最终是要指点江山的,最终达到“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状态。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傻子才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杨石头 你不需要知道四个Q是否代表情商智商美赏等等,你不需要去做一个练达的职场人。你只要知道四个O是奥迪就行了。——马小虎(马丁) 今天做了杜拉拉想做行政管理,明天看了王拉拉,李拉拉,你该想做什么了?——王思岩 面试需要的,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应该更多关注的,是用人单位的买点,而非自己的卖点。——刘同 每个初入职场的新人都觉得应该树立自己的榜样,并以此为努力的方向。其实师不必贤于弟子,你需要超越的,只是自己。——潘力 在工作方式的选择上,男人关注的是大气,女人关注的是细节。——杨石头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唐宁 企业用人的态度是:二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教,三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用,四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捧。——杨石头 做任何人事的时候都是,凭良心,干本分。——唐宁 我要说的话可能会很冷血,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之前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发传单,你自己还觉得自己很能吃苦;而这完全是无意义的,对你将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用处。——王玺 在职场中,眼泪并不能代表什么;这个世界之所以灿烂,不是因为阳光,而是因为你的笑。——唐宁 在职场中,太多人分不清楚什么叫做理想,而什么又叫做梦想。理想是理智的梦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一步一步去完成。而这一点,很多年轻人并不能做到。——杨石头 在职场中,需要理性的竞争,但我并不欣赏职场中勾心斗角的存在,因为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懂得珍惜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值得鼓励的。——岳屾山 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听从你内心的想法,走你未来的路。——江森海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感当尊重,把尊重就当认同。这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不理性,也不成熟。——杨石头 我做媒体,如果不知道CCTV,不知道江苏卫视,不知道中国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那我白混了。就算你是职场新人,也要对你所要进入的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马小虎 职场三十岁综合症:昨天没做好的成为今天的问题,明天想要的成为今天的焦虑。——杨石头 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嘴不要比脑子快,任何时候,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张嘴。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总是询问一些实际的案例经验是不公平的。在我们每年做校园招聘的时候,我需要问的,是他们的思路。只要他们思路 清晰,他们就可以适合所应聘的职位。——郑艳 很多大学生在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其实那并不是经验,而只是一些知识。经验并不能在书本上学会,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岳屾山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三个业:一个是行业,一个是职业,一个是企业。如何在把握好自己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做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郝建 能够把自己吃的苦,当做对自己的磨练,这说明你已经准备好,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了。——唐宁 如果你欣赏一个人,你是愿意一直把他(她)当做一个雪球一样,放在玻璃罩子里,让他(她)继续美好下去呢,还是告诉他(她),会有紫外线伤害到你。每个年轻人都需要成长。——马小虎 在面试的过程中,互动是很重要的。你的眼睛要懂得迎接来自听众的眼神,这是一个求职者所必需的技能。——尚涛 不要为任何人确定你的职业理想,你需要做的只是确定完全属于你的目标。——张勇 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有一些莫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他们不一定会承认,但这确实会存在。而这样的一点在职场中并不是必须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伤害。——马小虎 一直以来我们找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错误的自己。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刘同 什么都不懂又怎么样,你知道吗,白纸是最容易画出最美的蓝图的。——唐宁 我们欢迎四十几岁的人重返职场,因为他们会给企业带来一种踏实与负责任的气质。——郑艳 律师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岳屾山 做单身男人的修炼准则:A-男人要会享受寂寞,要看起来像个君子,即使你不是。B-如果没有才华,就要有气魄,没有好的外貌,就要学会有品味。C-事业远比爱情重要。如果说事业都不能永恒,那么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先有实力,才有魅力.D-谈太多恋爱会让人倦怠贬值,学会装傻,学会漠视,学会忍耐。——杨石头 情人节支招:男人用眼,女人用心。男人眼靠辐射,女人心靠传导。 男追女是迅猛出击,但结果往往雨过天晴,女追男人是缓慢渗透, 却可以滴水穿石。男人恋爱后变得可怜巴巴,女人恋爱后变得神经兮兮。女人渴望对方裸露心灵,男人渴望对方裸露身体。情人节那天,你可以说:我先脱,你随意啊。 ——杨石头 35岁以下男人的鉴别:我们小时候,那个认同高仓健男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A-好男人多数是丑的;英俊男人多数很坏。又英俊又好的男人多数搞同性恋。 B-又英俊又好又很正常的男人,多数已经有老婆。C- 不英俊但是好的,没有钱。D-不英俊但是好的又有钱的男人,多数认为你爱他是为了他的钱。——杨石头 居家好男人的闷烧心理: 所谓浪漫,就是去买菜,顺手带回玫瑰花;所谓不幸,就是看着美女,却一头撞到电线杆上;所谓幸运,就是看着电线杆,却一头撞到美女身上;所谓花心,就是有了面包以后,还想吃蛋糕的心情;所谓忠诚,就是下班前把手机短信和来电清理干净;所谓外遇,就是潜出围城,跃入陷阱。——杨石头 人生中总有些不如意,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上天给她取名叫做“阵痛”。她重要么?当然重要,因为我们每一次成长都要一个“阵痛”,痛过之后,回头看看,自己又长大了一点。。。啊哦!——李响 佛法无边,是因为你思维有限: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做不了孙子的人,就没有资格做爷。我见识过天才,极少,智慧程度很高,更多见识的是潜意识认为自己天才的,把怪异当独特,觉得人才和天才只差一个“二”。人才很精,而天才总是有点二。如果你常常被周边排弃。好好好思考了,大便的离去,是马桶的追求 .还是屁股的不挽留。你要是真是鲜花,以后牛都不敢拉屎了!——杨石头 跳过那水帘,你便是王:《石头记》中,老猴子对石猴如是说。生活中我们总在面对自己各种毛病习惯,30岁前你的行为在影响着习惯,30岁后你将越来越会被那些习惯所控制。无论是起居生活、接人待物,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等。而这个阶段,你若能突破建立新的习惯,你,就是王。(光有王者之心是没用的) 周末价值在计划:具体Kown How是:A、过去的一周取得的进展。B、过去的一周,发现不足或问题;C、就不足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D、未来一周详细工作计划,并分清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每周看的是你的计划,每天看的是你的执行了。学会珍惜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杨石头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人生最好的境界也许是安静且丰富:安静只因摆脱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诱惑,丰富只因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但愿我怀抱我所珍视的一切,而又沉淀于下——唐宁 面试提醒:最好准备一个你崇拜的人,比较知名,有故事性,有性格特征,适时说出来。会让面试官很明白你未来的目标榜样是谁,你未来希望做成什么样,你知道从你到他的差距有多远。面试官不想听你说“我不怕”“我愿为传媒献身”“我可以为电视而死”之类的废话,因为说这些的人,大都后来都改嫁了。——刘同 我是论周过日子的,一年就52个星期,你知道2011还剩几周吗?三年不过150周,十年不过520周。你抓住了每周,也就能抓住你重要的时间成本与投入。即便你安排计划,总会有干扰耽误,如果不计划,就更无法控制,当然,你可以说人生本是不系舟。随波随缘,那你别期望有什么可触摸未来实现。——杨石头 一直以来我们找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错误的自己。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刘同 我不是天桥上算命的,唠不出你爱听的磕,一大堆没法回答的问题:你说我能干点啥?你说我该看啥书?我也不是上帝,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帮你打理那些挥不去的记忆,留不住的年华,拎不起的失落,放不下的情感,输不起的尊严。所以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杨石头 看着同学王岳伦拍的《十全九美》,心里想,当年也想去学做导演错过了,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像林中的两条路,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只好笑笑对自己说:你做了萝卜,自然就做不成白菜。没人牵我的手,我就--揣兜里,老了打开,上面刻着一个字:梦。——杨石头 其实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啥情人节。让女人念念不忘是感情,而让男人念念不忘是感觉。感情随时间沉淀,感觉会随时间消失,这一时间点,就别自找失望了,不如留点空间给自己,留点空间给对方,留点美好给距离。回家在个写诗去,跟我念: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杨石头 做人如水:A-宠辱不惊。洗刷后被倒掉,或被泡作上等好茶,他都是水。B-甘居下位却志存高远。水往低处流,哪里低他往哪里流。你没注意他志在何方,但最终你惊讶的发现,他流入了大海;C-自净。无论被什么污染,给他足够时间,都能自净。比他重的将之沉淀,比他轻的将之漂浮。恢复自己的清净。 D-变与不变。遇山绕山,因器而变、一切随缘,但不会改变自己的本质;E-淡定。一滴水也不孤独,一海水,也不会浮躁热闹。F-团结,同甘共苦。无论在哪儿遇到任何情况下的同类,都会立刻相溶,团结在一起。遇到糖水会分享甜,遇到脏水会去分担。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杨石头 上流社会中的爱情只有两种:决斗式的或是赌博式的。”我们花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在社会上努力,最终跻身于精英上流社会,然后发现,除了爱情,我们的一切都是决斗式和赌博式的了。——刘同 接到位农村妈妈私信,问孩子21岁今年毕业,焦虑无眠,不知她该走啥行业去啥样企业。我叹气建议:儿子穷养,长大才知道奋斗;女儿富养,长大才不被诱惑。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放养,让她自己去养活自己。不能儿活一百岁,母念九十九。难到还要蹲下来抚摸她的影子,对不起妈让你受委屈了。——杨石头 在中国大陆慈善行为中,你会发现,穷人捐款是出于感情,富人施舍却是出于理性。穷人之间握着的是手,连着的是心;富人捐出是钱,收回的是名(所谓中国首善与30年后裸捐的炒作事件等等),最终转化为利。而在没有信仰的人性上,穷人一旦变成富人, 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穷人拜拜。——杨石头 接到封邮件,期望我协助建立公益平台,让被美国收养的中国儿童未来为中国发展出力,我发给主管们征询意见,回馈是:不怕坏人做坏事;就怕好人办坏事。前者扯着肮脏的虎皮,响应者寡;后者打着正确的旗号,一呼百应。慈善圈里,要办真坏事,先做假好人,到时看你石头怎么退。——杨石头 社会精英第一步:思想比知识重要,思考比学习重要,再学习能力比学历重要,目标计划总结比埋头苦干重要,正确的坚持执行比什么都重要,这种人就是社会精英。要想工作不走样,先得头脑不走神。别以为到处走神是思维活跃的表现,那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与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的区别。——杨石头 向后看,向前走:智立方有个在落地窗前的高脚坐台区域叫“思过崖”,只是面的不是壁,而是窗外的喧闹的街景与风雨阳光。想告诉自己和大家的是:做人要耐得住寂寞,做事须经得起风雨。在我们的成长旅程中,谁没犯过错啊,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就是一种成熟,而改过却是一种自我提升与价值成长的美德。——杨石头 如果你在心灵中把自己看成创业者,你在意识上本能的就会具有独立性,也就清楚你每天每一分钟的时间,是投资还是花费。创业者永远要很明确以下几点:A.你要做什么?B.你的客户需求是什么?C.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益才能继续?D.你将计划怎么做?E.你具体的实现步骤是什么?——杨石头 组织体成长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重新思考本质课题,重点把握经营核心:第一:怎样更好的开发与创造客户价值,第二: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三:追求什么样的卓越服务,第四:如何进行全方位营销,第五:如何掌握赚取更好利润的方法。这些核心问题,是新一年工作实践的眼睛——杨石头 登山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先登山的人有职责给后面的人,留一点路标,无论认不认识。——杨石头 这不过个节目,节目不假但也别当真。别搞成了以为这是人生转折点一步登天,都涌到大城市就错了。过关别得意,全灭了灯的我看才更有前途。每个成功者,都要穿越不为人知的黑暗。就算再想哭,也要微笑着对这18鸟人说一句:你大爷的! 强者不是没眼泪,只是能含着眼泪向前跑。——杨石头 当朋友跟我讲完现在对农业投资趋势后,我想以后农民应该被称“绿领”:在城市里致力于既环保又健康农业的人士。当绿领的好处:A、不用担心工伤事故;B、不担心得空调病;C、不担心纪检上门;D、不用专门过周末。而且随时把握社会动态。如一卖菜的在围脖上说:这年头,情侣一多,黄瓜就不好卖了,——杨石头 越是过节,有些人越是在感情上寂寥。石头建议啊: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真爱有时就像UFO,都听说过没见过。越扯谈越洒脱,就象一女人总找不到真爱男友,无奈去算命。算命师:你前半生注定没这样男人,那人眼睛一亮:后半生呢?算命师说:后半生你就习惯了...——杨石头 张国荣在《异度空间》跳楼自杀,第二年他就真的跳楼自杀了;米雪在《宫心计》跟布公公举行冥婚,第二年她就真的跟男友冥婚了;田亮和郭晶晶一起做广告“晶晶亮透心凉”,第二年真分手了;姚晨在《非诚勿扰2》里办离婚典礼,第二年她就真的离婚了…我就经常想谁的事,谁电话就来,你呢?——杨石头 看职来职往之前,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A、实习指全日制在校的未毕业学生到单位实习,和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实习关系。B、试用指单位和劳动者(不含未毕业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职来职往的试用期是2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要至少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含2月试用期)。——岳屾山 过去听汪峰唱,你无非觉得是个文艺青年的呢喃与激情。当换成了这两个农民工用呻吟与呐喊来控诉时,其内心的震动是长久的,因为,这个虚华社会已经根本没有英雄好汉,英雄都盖在国旗下,好汉都在法院门口右边的墙上贴着。——杨石头 学表演男生全被灭灯,其实是其专业惹的祸,让评委无法确认什么是真实。不过说句大实话,职场里生活中充满了表演(包括评委),讽刺的是每个表演者却在力求真实。当触碰到这个潜意识时,建议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却是智慧。我也常装嫩--杨石头 在职场中,有几件事值得注意:首先要抗压,无论面对怎样的工作都要以稳健的心态去对待;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三,就是谦和,学习的态度。——吴媛媛 职场中的望闻问切中: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到笑容就知道。自信的人,看眼神就知道。。尽管我第一个灭灯,其实我看好,只是要给其成长印记对其长远好处。带兵的人要“情深不露”,为TA好不必告诉TA,打击其实都是严厉的期许——杨石头 不要怕被人质询:个人特质与职场法则常在黑夜中隐藏,有质询甚至批判,一切才会被照亮。你不必鸟包括我在内的师兄们(我始终不认同什么达人先锋之类称谓,至少我不是,取经路上早出发多走了两里地的师兄而已)的所谓质询,都是花了妆的祝福而已。大家学到些什么重要。——杨石头 央视春晚刚性投机是占据了全家团圆时间点,加上民众形成群体惯性(看之无味,不看又担心错过什么的鸡肋),于是主持说套话,演员说鬼话,企业说屁话。建议打破垄断让各地卫视与网络等春晚都上演。至少除了上面的三种话,你还能看到,明星说胡话,狂人说狠话,穷人说气话等。——杨春晚的辞旧迎新,应该是这一年与民众相关的大事汇总,所编演出的心灵沟通大戏,而不是搔首弄姿破报纸魔术联欢晚会,没有痛处穴点,只有愚民傻乐,让人怀疑总导演的能力动机。用垄断制作高度,却无法用触点创造角度。真正给力的喜怒哀乐点故意看不见,你记得住什么?——杨石头 主持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炫、说起来很欢、做起来很难、大部分很烦!——李响 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 A、了解你自己包括你想做的,喜欢做的,性格;B、探究你可能从事的职业,依据你的性格和职业特点; C、做出决定;D、行动起来。这是个环, 一生中不只一次。——许红梅 你只有80分,却非说自己85分;这5分的水分,会被职来职往的达人榨得干干净净。真实,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职场上,都很重要。——马丁 同样是一个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你就是NB;选错了方向,你就是SB。人没错,方向错了,整个就错了。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需要指南针。——刘同 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机会,请珍惜生活的磨难,它会让你进步。--潘力 不以找工作为目的的求职都是耍流氓——阿涛老师 男人40岁之前做加法—追求事业成功,为名利和金钱打拼,不断寻找内心的安全感;而40 岁之后则会开始做减法,让自己学会慢下来,调整状态删繁就简,尝试回归到生活的本质。精细化的管理好每一天,享受好每一天。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杨石头 如果人是一棵树,那就要拥有根植土壤的向下的力量,而不要只惦记着天空中的浮云。——杨石头 感情的基础其实是来自于交情,如果你没有主动建立与对方共同目标,共同担当,共同走过风雨的历程,你们不过是有点感觉而已。无论这种感觉或自我感觉多好,都会随时间消散,被感觉忽悠了自己,晃悠了别人。正所谓:货有过期日,人有看腻时,你在人眼中,能牛逼几时。——杨石头 早年,大学第一天,北服国际贸易系的新生问:“石头,听说你们美术专业的数学都很差,数学不得零分就能上大学了,靠,真的假的啊?”,我站起来,义正词严的向他伸出了五个指头:“告诉你三个字----------关你屁事!”。 ——杨石头 A、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爱笑,因为没有数学就没有烦恼。B、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天真浪漫,比较感性。C、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幽默,生活充满乐趣,感情和想象力都比较丰富。D、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直爽,实在,不会拐弯抹角。E、数学不好的人长的都比较漂亮。你们同意吗?——杨石头 我们十八个行业达人站在这里,看上去很光鲜,其实内心疲惫无比;社会太急躁,每个人都不敢停,求职者和面试者都如此。希望职来职往能够让我们慢下来,真实面对。——马丁 当身处团队中时,一个合格的职场人要做到三点:第一是开心,即你的存在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第二是开眼,即能够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第三就是开窍,即能够提出一些触及人心灵的东西。——郝建 甭管你现在多年轻,变老是人生必修课,而你是否抓紧变成熟,却是人生的选修课。让心智年龄尽可能的超越生理年龄自己五岁。你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光谱的格局。你只有从五年后的自己看现在,才不会为模糊不清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更成熟的会加十岁来思考你现在)——杨石头 围脖的下一步---围痴:A,无事不围脖,不勃不生活。B,不上围脖,心事蹉跎。C,被人粉,特喜悦。D,被围观、转发特快乐。E,睡前必围脖。F,起床必围脖。G,心情好与坏都与围脖说。H,围脖重于工作。I,围脖重于睡觉。J,围脖重于吃饭。K,跑到网吧上围脖。L,被窝手机上围脖。我有点傻了,你痴吗——杨石头 A-男人要会享受寂寞,要看起来像个君子,即使你不是。B-如果没有才华,就要有气魄,没有好的外貌,就要学会有品味。 C-事业远比爱情重要。如果说事业都不能永恒,那么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先有实力,才有魅力。D-谈太多恋爱会让人倦怠贬值,学会装傻,学会漠视,学会忍耐。——杨石头 “好运气”不如“好习惯”——王思岩 中国式违法(违规):说你违你就违不违也违,说他没违他就没违违也不违。有爸随便违,这样谁不违?!——岳屾山 不要害怕你问别人的问题很肤浅,如果那个人因此拒绝回答你的问题,说明他比你更肤浅...——岳屾山 狄仁杰,检察院高级检察长,国家公务员,流窜办案的那种。专业背景应该是文科,后来改行做的刑侦工作,也属于自学成才,无证上岗的。有求职相关岗位的可参考。——Mr.Job潘力 《职来职往》重播要开始了,期待所有为了当“爷”而作“孙子”的以及所有作了“孙子”也不想当“爷”的还有所有当了“爷”还在作“孙子”的大小职友们收看。——潘力 “我是学XXX专业的,但我觉得我不适合。我喜欢XXX职业,您看发展前景如何?”每当我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想反问您一句:“您所有喜欢的的那个职业您去网上搜索过么?为什么喜欢?”都什么年代了,陌生人都能人肉出来,一个职业就那么不好搜索么?自己动手才有收获。—潘力 A、别低估任何人,温和对人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B-任何事都作一个最好和最坏打算。C-别嫉妒他人成绩,真的可能付出比你多,只不过你没看到,这里面有你玩不来的游戏,玩的来的人也都挺累的。D-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热,自己发光,别期待别人把你磨光——杨石头 石头老兵建议让自己成熟的行为台阶:A-一个人生活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依赖别人。这是防止身边人都离开时,你还可以好好活下去。永远没有谁是你离不开的,没有什么是你放弃不了的,你不放弃的可能会先放弃你。B-万事俱备,花自然会开——努力就行了,花什么时候开由老天爷安排。——杨石头 A.不要在难过时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时说话越少越好。B.不要去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C.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自己要知道,这只是生活一小部分,在其余时间里,要尽量让情绪平稳起来.D.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杨石头 每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阶段,就是“钱”很重要。只要取之有道,那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对钱的追求就算得上正确。——郑艳 微博是一杯毒药,谋杀的是时间。时间是一把匕首,刺伤的是思想。思想是一座监狱,囚禁的是心灵。心灵是一碗面条,吃掉的是寂寞。寂寞是一方屏幕,显示的是微博。就象我不用MSN,QQ,因为那是时间的小偷;结果发现,我现在却喝下的毒药。——杨石头 在面试的过程中,模式化的表现会给人带来不真诚和虚伪的感觉。卸下沉重的包袱,展现真诚的自己给面试官是非常重要的。——酷6网广告销售总监 甭管你现在多年轻,变老是人生必修课,而你是否抓紧变成熟,却是人生的选修课。让心智年龄尽可能的超越生理年龄自己五岁。你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光谱的格局。你只有从五年后的自己看现在,才不会为模糊不清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杨石头
1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liyibo666 2013-2-22 11:28
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2012-06-12 19:51:28) 转载 ▼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作者: 淘金王 有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特别激动,希望大家好好的珍藏这篇文章,相信多年以后,再来看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同的感觉。 马云曾经在给新员工的信中写到“阿里不会承诺你发财、升官, 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也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 ”当你刚进入社会的这几年,是你继续能力最好的几年,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做学习,应该做的是“看,信,思考,行动、分享”这五个步骤,为未来积蓄能量。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 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 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 的确,论资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他们的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刚刚毕业的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笼罩--心里永远是多云转阴。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都会成功。你是不是准备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别人? 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在最能决定自己命运时,如果还不把握,那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运由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渴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能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资源管理界,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即"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强的,是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黄牛,我们要牵着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猪",我们要赶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强的,那是"狗",我们要打击他。 我想,刚刚毕业几年的你,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干工作、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在能干的基础上踏实肯干。 工作中,活干得比别人多,你觉得吃亏;钱拿得比别人少,你觉得吃亏;经常加班加点,你觉得吃亏……其实,没必要这样计较,吃亏不是灾难,不是失败,吃亏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现在吃点儿小亏,为成功铺就道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大福突然就来了。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事或多帮别人干点儿活就是吃亏。如果领导让你加加班、赶赶任务,别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说明他信任你、赏识你。吃亏是一种贡献,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乐于加班,就是这样的一种吃亏。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学会在适当时吃些亏的人绝对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没有心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没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让人不知不觉站到他一边。傻人无意中得到的,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毕业这几年,你的天空中只飘着几片雪花,这样你就满足了吗?成功需要坚持与积累,与其专注于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气去滚雪球。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记住:散落的雪花会很快融化,化为乌有,只有雪球才更实在,才能长久。 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什么是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在每个行业里,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比别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加职业化!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能当你老板的原因。一个人仅仅专业化是不够的,只有职业化的人才能飞在别人前面,让人难以超越!"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已经生存得很安稳了。对于毕业5年的人来讲,一定要认清即将面临的五大挑战。 一、赡养父母。 二、结婚生子。 三、升职加薪。 四、工作压力。 五、生活质量。 有的人为生存而雀跃,目光总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有的人为发展而奋斗,目光总是盯在正前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 毕业这几年,不能没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甘于现状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无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要明白学习不是学生的专利。小聪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过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还要做什么? 小聪明是战术,大智慧是战略;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潇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也勉强不了谁。但是,小聪明只能有小成绩和小视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 小公司与大企业都有生存之道,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一个人不同阶段的影响会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发展为大企业,这是一种目标,年轻人也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目标。毕业几年的你,是否经常会怯场或者是感到没有底气?居安思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在竞争激烈的人生战场上,打盹的都是输家!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豪情万丈,什么都不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想着房子、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俗事儿,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敢于"上天探星、下海捞月"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舍不得、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总是在犹豫。毕业开始一两年,生活的重担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挫折和障碍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们往往在压迫得自己发挥出潜能后,才能杀出重围,找到出路。可是两三年后,身上的重担开始减轻,工作开始一帆风顺,我们就松懈了下来,渐渐忘记了潜在的危险。直到有一天危机突然降临,我们在手足无措中被击败…毕业这几年,仍然处于危险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好好打拼,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画地自限,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对畏畏缩缩的人来说,真正的危险正在于不敢冒险! 年轻人在社会的重压下,适应能力已变得越来越强,只是他们不自觉地习惯被环境推着走。他们不敢冒险,怕给自己带来终身的遗憾,于是告慰自己:"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因为我已竭尽全力。"其实,人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才能逐渐成长。长期固守于已有的安全感中,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最终失去跳跃的本能。 经历了这几年社会生活,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富也有贫,有阴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么,取决于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年轻时学会勤勉地工作,用一种光明的思维对待生活,那么,只要张开手掌,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片灿烂的人生。 把感恩刻在石头上,深深地感谢别人帮助过你,永远铭记,这是人生应有的一种境界;把仇恨写在沙滩上,淡淡忘掉别人伤害过你,学会宽容,让所有的怨恨随着潮水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一种优秀的延续,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那么,经过短短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与全面超越。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以大学里的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年轻人从校园或者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零开始。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从自然人转化为单位人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在毕业这几年里,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归零思维五大表现:心中无我,眼中无钱,念中无他,朝中无人,学无止境。 年轻人难免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 2 《职来职往》里那点儿震惊无数大学生的语言 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财力代表现在的努力,学习能力代表将来的成就。大多数人都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无论你在好单位还是一时不得志,都请你保持学习,这是你未来立足之本。——申晨 你很细节,其实第一份工作是要找一个平台,要在这个平台上修好自己的管道,做出自己的特色,最终是要指点江山的,最终达到“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状态。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傻子才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杨石头 你不需要知道四个Q是否代表情商智商美赏等等,你不需要去做一个练达的职场人。你只要知道四个O是奥迪就行了。——马小虎(马丁) 今天做了杜拉拉想做行政管理,明天看了王拉拉,李拉拉,你该想做什么了?——王思岩 面试需要的,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应该更多关注的,是用人单位的买点,而非自己的卖点。——刘同 每个初入职场的新人都觉得应该树立自己的榜样,并以此为努力的方向。其实师不必贤于弟子,你需要超越的,只是自己。——潘力 在工作方式的选择上,男人关注的是大气,女人关注的是细节。——杨石头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唐宁 企业用人的态度是:二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教,三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用,四十岁时看此人可不可捧。——杨石头 做任何人事的时候都是,凭良心,干本分。——唐宁 我要说的话可能会很冷血,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之前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发传单,你自己还觉得自己很能吃苦;而这完全是无意义的,对你将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用处。——王玺 在职场中,眼泪并不能代表什么;这个世界之所以灿烂,不是因为阳光,而是因为你的笑。——唐宁 在职场中,太多人分不清楚什么叫做理想,而什么又叫做梦想。理想是理智的梦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一步一步去完成。而这一点,很多年轻人并不能做到。——杨石头 在职场中,需要理性的竞争,但我并不欣赏职场中勾心斗角的存在,因为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懂得珍惜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值得鼓励的。——岳屾山 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听从你内心的想法,走你未来的路。——江森海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感当尊重,把尊重就当认同。这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不理性,也不成熟。——杨石头 我做媒体,如果不知道CCTV,不知道江苏卫视,不知道中国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那我白混了。就算你是职场新人,也要对你所要进入的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马小虎 职场三十岁综合症:昨天没做好的成为今天的问题,明天想要的成为今天的焦虑。——杨石头 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嘴不要比脑子快,任何时候,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张嘴。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总是询问一些实际的案例经验是不公平的。在我们每年做校园招聘的时候,我需要问的,是他们的思路。只要他们思路 清晰,他们就可以适合所应聘的职位。——郑艳 很多大学生在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其实那并不是经验,而只是一些知识。经验并不能在书本上学会,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岳屾山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三个业:一个是行业,一个是职业,一个是企业。如何在把握好自己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做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郝建 能够把自己吃的苦,当做对自己的磨练,这说明你已经准备好,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了。——唐宁 如果你欣赏一个人,你是愿意一直把他(她)当做一个雪球一样,放在玻璃罩子里,让他(她)继续美好下去呢,还是告诉他(她),会有紫外线伤害到你。每个年轻人都需要成长。——马小虎 在面试的过程中,互动是很重要的。你的眼睛要懂得迎接来自听众的眼神,这是一个求职者所必需的技能。——尚涛 不要为任何人确定你的职业理想,你需要做的只是确定完全属于你的目标。——张勇 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有一些莫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他们不一定会承认,但这确实会存在。而这样的一点在职场中并不是必须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伤害。——马小虎 一直以来我们找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错误的自己。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刘同 什么都不懂又怎么样,你知道吗,白纸是最容易画出最美的蓝图的。——唐宁 我们欢迎四十几岁的人重返职场,因为他们会给企业带来一种踏实与负责任的气质。——郑艳 律师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岳屾山 做单身男人的修炼准则:A-男人要会享受寂寞,要看起来像个君子,即使你不是。B-如果没有才华,就要有气魄,没有好的外貌,就要学会有品味。C-事业远比爱情重要。如果说事业都不能永恒,那么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先有实力,才有魅力.D-谈太多恋爱会让人倦怠贬值,学会装傻,学会漠视,学会忍耐。——杨石头 情人节支招:男人用眼,女人用心。男人眼靠辐射,女人心靠传导。 男追女是迅猛出击,但结果往往雨过天晴,女追男人是缓慢渗透, 却可以滴水穿石。男人恋爱后变得可怜巴巴,女人恋爱后变得神经兮兮。女人渴望对方裸露心灵,男人渴望对方裸露身体。情人节那天,你可以说:我先脱,你随意啊。 ——杨石头 35岁以下男人的鉴别:我们小时候,那个认同高仓健男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A-好男人多数是丑的;英俊男人多数很坏。又英俊又好的男人多数搞同性恋。 B-又英俊又好又很正常的男人,多数已经有老婆。C- 不英俊但是好的,没有钱。D-不英俊但是好的又有钱的男人,多数认为你爱他是为了他的钱。——杨石头 居家好男人的闷烧心理: 所谓浪漫,就是去买菜,顺手带回玫瑰花;所谓不幸,就是看着美女,却一头撞到电线杆上;所谓幸运,就是看着电线杆,却一头撞到美女身上;所谓花心,就是有了面包以后,还想吃蛋糕的心情;所谓忠诚,就是下班前把手机短信和来电清理干净;所谓外遇,就是潜出围城,跃入陷阱。——杨石头 人生中总有些不如意,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上天给她取名叫做“阵痛”。她重要么?当然重要,因为我们每一次成长都要一个“阵痛”,痛过之后,回头看看,自己又长大了一点。。。啊哦!——李响 佛法无边,是因为你思维有限: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做不了孙子的人,就没有资格做爷。我见识过天才,极少,智慧程度很高,更多见识的是潜意识认为自己天才的,把怪异当独特,觉得人才和天才只差一个“二”。人才很精,而天才总是有点二。如果你常常被周边排弃。好好好思考了,大便的离去,是马桶的追求 .还是屁股的不挽留。你要是真是鲜花,以后牛都不敢拉屎了!——杨石头 跳过那水帘,你便是王:《石头记》中,老猴子对石猴如是说。生活中我们总在面对自己各种毛病习惯,30岁前你的行为在影响着习惯,30岁后你将越来越会被那些习惯所控制。无论是起居生活、接人待物,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等。而这个阶段,你若能突破建立新的习惯,你,就是王。(光有王者之心是没用的) 周末价值在计划:具体Kown How是:A、过去的一周取得的进展。B、过去的一周,发现不足或问题;C、就不足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D、未来一周详细工作计划,并分清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每周看的是你的计划,每天看的是你的执行了。学会珍惜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杨石头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人生最好的境界也许是安静且丰富:安静只因摆脱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诱惑,丰富只因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但愿我怀抱我所珍视的一切,而又沉淀于下——唐宁 面试提醒:最好准备一个你崇拜的人,比较知名,有故事性,有性格特征,适时说出来。会让面试官很明白你未来的目标榜样是谁,你未来希望做成什么样,你知道从你到他的差距有多远。面试官不想听你说“我不怕”“我愿为传媒献身”“我可以为电视而死”之类的废话,因为说这些的人,大都后来都改嫁了。——刘同 我是论周过日子的,一年就52个星期,你知道2011还剩几周吗?三年不过150周,十年不过520周。你抓住了每周,也就能抓住你重要的时间成本与投入。即便你安排计划,总会有干扰耽误,如果不计划,就更无法控制,当然,你可以说人生本是不系舟。随波随缘,那你别期望有什么可触摸未来实现。——杨石头 一直以来我们找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错误的自己。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刘同 我不是天桥上算命的,唠不出你爱听的磕,一大堆没法回答的问题:你说我能干点啥?你说我该看啥书?我也不是上帝,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帮你打理那些挥不去的记忆,留不住的年华,拎不起的失落,放不下的情感,输不起的尊严。所以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杨石头 看着同学王岳伦拍的《十全九美》,心里想,当年也想去学做导演错过了,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像林中的两条路,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只好笑笑对自己说:你做了萝卜,自然就做不成白菜。没人牵我的手,我就--揣兜里,老了打开,上面刻着一个字:梦。——杨石头 其实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啥情人节。让女人念念不忘是感情,而让男人念念不忘是感觉。感情随时间沉淀,感觉会随时间消失,这一时间点,就别自找失望了,不如留点空间给自己,留点空间给对方,留点美好给距离。回家在个写诗去,跟我念: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杨石头 做人如水:A-宠辱不惊。洗刷后被倒掉,或被泡作上等好茶,他都是水。B-甘居下位却志存高远。水往低处流,哪里低他往哪里流。你没注意他志在何方,但最终你惊讶的发现,他流入了大海;C-自净。无论被什么污染,给他足够时间,都能自净。比他重的将之沉淀,比他轻的将之漂浮。恢复自己的清净。 D-变与不变。遇山绕山,因器而变、一切随缘,但不会改变自己的本质;E-淡定。一滴水也不孤独,一海水,也不会浮躁热闹。F-团结,同甘共苦。无论在哪儿遇到任何情况下的同类,都会立刻相溶,团结在一起。遇到糖水会分享甜,遇到脏水会去分担。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杨石头 上流社会中的爱情只有两种:决斗式的或是赌博式的。”我们花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在社会上努力,最终跻身于精英上流社会,然后发现,除了爱情,我们的一切都是决斗式和赌博式的了。——刘同 接到位农村妈妈私信,问孩子21岁今年毕业,焦虑无眠,不知她该走啥行业去啥样企业。我叹气建议:儿子穷养,长大才知道奋斗;女儿富养,长大才不被诱惑。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放养,让她自己去养活自己。不能儿活一百岁,母念九十九。难到还要蹲下来抚摸她的影子,对不起妈让你受委屈了。——杨石头 在中国大陆慈善行为中,你会发现,穷人捐款是出于感情,富人施舍却是出于理性。穷人之间握着的是手,连着的是心;富人捐出是钱,收回的是名(所谓中国首善与30年后裸捐的炒作事件等等),最终转化为利。而在没有信仰的人性上,穷人一旦变成富人, 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穷人拜拜。——杨石头 接到封邮件,期望我协助建立公益平台,让被美国收养的中国儿童未来为中国发展出力,我发给主管们征询意见,回馈是:不怕坏人做坏事;就怕好人办坏事。前者扯着肮脏的虎皮,响应者寡;后者打着正确的旗号,一呼百应。慈善圈里,要办真坏事,先做假好人,到时看你石头怎么退。——杨石头 社会精英第一步:思想比知识重要,思考比学习重要,再学习能力比学历重要,目标计划总结比埋头苦干重要,正确的坚持执行比什么都重要,这种人就是社会精英。要想工作不走样,先得头脑不走神。别以为到处走神是思维活跃的表现,那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与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的区别。——杨石头 向后看,向前走:智立方有个在落地窗前的高脚坐台区域叫“思过崖”,只是面的不是壁,而是窗外的喧闹的街景与风雨阳光。想告诉自己和大家的是:做人要耐得住寂寞,做事须经得起风雨。在我们的成长旅程中,谁没犯过错啊,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就是一种成熟,而改过却是一种自我提升与价值成长的美德。——杨石头 如果你在心灵中把自己看成创业者,你在意识上本能的就会具有独立性,也就清楚你每天每一分钟的时间,是投资还是花费。创业者永远要很明确以下几点:A.你要做什么?B.你的客户需求是什么?C.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益才能继续?D.你将计划怎么做?E.你具体的实现步骤是什么?——杨石头 组织体成长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重新思考本质课题,重点把握经营核心:第一:怎样更好的开发与创造客户价值,第二: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三:追求什么样的卓越服务,第四:如何进行全方位营销,第五:如何掌握赚取更好利润的方法。这些核心问题,是新一年工作实践的眼睛——杨石头 登山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先登山的人有职责给后面的人,留一点路标,无论认不认识。——杨石头 这不过个节目,节目不假但也别当真。别搞成了以为这是人生转折点一步登天,都涌到大城市就错了。过关别得意,全灭了灯的我看才更有前途。每个成功者,都要穿越不为人知的黑暗。就算再想哭,也要微笑着对这18鸟人说一句:你大爷的! 强者不是没眼泪,只是能含着眼泪向前跑。——杨石头 当朋友跟我讲完现在对农业投资趋势后,我想以后农民应该被称“绿领”:在城市里致力于既环保又健康农业的人士。当绿领的好处:A、不用担心工伤事故;B、不担心得空调病;C、不担心纪检上门;D、不用专门过周末。而且随时把握社会动态。如一卖菜的在围脖上说:这年头,情侣一多,黄瓜就不好卖了,——杨石头 越是过节,有些人越是在感情上寂寥。石头建议啊: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真爱有时就像UFO,都听说过没见过。越扯谈越洒脱,就象一女人总找不到真爱男友,无奈去算命。算命师:你前半生注定没这样男人,那人眼睛一亮:后半生呢?算命师说:后半生你就习惯了...——杨石头 张国荣在《异度空间》跳楼自杀,第二年他就真的跳楼自杀了;米雪在《宫心计》跟布公公举行冥婚,第二年她就真的跟男友冥婚了;田亮和郭晶晶一起做广告“晶晶亮透心凉”,第二年真分手了;姚晨在《非诚勿扰2》里办离婚典礼,第二年她就真的离婚了…我就经常想谁的事,谁电话就来,你呢?——杨石头 看职来职往之前,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A、实习指全日制在校的未毕业学生到单位实习,和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实习关系。B、试用指单位和劳动者(不含未毕业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职来职往的试用期是2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要至少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含2月试用期)。——岳屾山 过去听汪峰唱,你无非觉得是个文艺青年的呢喃与激情。当换成了这两个农民工用呻吟与呐喊来控诉时,其内心的震动是长久的,因为,这个虚华社会已经根本没有英雄好汉,英雄都盖在国旗下,好汉都在法院门口右边的墙上贴着。——杨石头 学表演男生全被灭灯,其实是其专业惹的祸,让评委无法确认什么是真实。不过说句大实话,职场里生活中充满了表演(包括评委),讽刺的是每个表演者却在力求真实。当触碰到这个潜意识时,建议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却是智慧。我也常装嫩--杨石头 在职场中,有几件事值得注意:首先要抗压,无论面对怎样的工作都要以稳健的心态去对待;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三,就是谦和,学习的态度。——吴媛媛 职场中的望闻问切中: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到笑容就知道。自信的人,看眼神就知道。。尽管我第一个灭灯,其实我看好,只是要给其成长印记对其长远好处。带兵的人要“情深不露”,为TA好不必告诉TA,打击其实都是严厉的期许——杨石头 不要怕被人质询:个人特质与职场法则常在黑夜中隐藏,有质询甚至批判,一切才会被照亮。你不必鸟包括我在内的师兄们(我始终不认同什么达人先锋之类称谓,至少我不是,取经路上早出发多走了两里地的师兄而已)的所谓质询,都是花了妆的祝福而已。大家学到些什么重要。——杨石头 央视春晚刚性投机是占据了全家团圆时间点,加上民众形成群体惯性(看之无味,不看又担心错过什么的鸡肋),于是主持说套话,演员说鬼话,企业说屁话。建议打破垄断让各地卫视与网络等春晚都上演。至少除了上面的三种话,你还能看到,明星说胡话,狂人说狠话,穷人说气话等。——杨春晚的辞旧迎新,应该是这一年与民众相关的大事汇总,所编演出的心灵沟通大戏,而不是搔首弄姿破报纸魔术联欢晚会,没有痛处穴点,只有愚民傻乐,让人怀疑总导演的能力动机。用垄断制作高度,却无法用触点创造角度。真正给力的喜怒哀乐点故意看不见,你记得住什么?——杨石头 主持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炫、说起来很欢、做起来很难、大部分很烦!——李响 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 A、了解你自己包括你想做的,喜欢做的,性格;B、探究你可能从事的职业,依据你的性格和职业特点; C、做出决定;D、行动起来。这是个环, 一生中不只一次。——许红梅 你只有80分,却非说自己85分;这5分的水分,会被职来职往的达人榨得干干净净。真实,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职场上,都很重要。——马丁 同样是一个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你就是NB;选错了方向,你就是SB。人没错,方向错了,整个就错了。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需要指南针。——刘同 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机会,请珍惜生活的磨难,它会让你进步。--潘力 不以找工作为目的的求职都是耍流氓——阿涛老师 男人40岁之前做加法—追求事业成功,为名利和金钱打拼,不断寻找内心的安全感;而40 岁之后则会开始做减法,让自己学会慢下来,调整状态删繁就简,尝试回归到生活的本质。精细化的管理好每一天,享受好每一天。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杨石头 如果人是一棵树,那就要拥有根植土壤的向下的力量,而不要只惦记着天空中的浮云。——杨石头 感情的基础其实是来自于交情,如果你没有主动建立与对方共同目标,共同担当,共同走过风雨的历程,你们不过是有点感觉而已。无论这种感觉或自我感觉多好,都会随时间消散,被感觉忽悠了自己,晃悠了别人。正所谓:货有过期日,人有看腻时,你在人眼中,能牛逼几时。——杨石头 早年,大学第一天,北服国际贸易系的新生问:“石头,听说你们美术专业的数学都很差,数学不得零分就能上大学了,靠,真的假的啊?”,我站起来,义正词严的向他伸出了五个指头:“告诉你三个字----------关你屁事!”。 ——杨石头 A、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爱笑,因为没有数学就没有烦恼。B、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天真浪漫,比较感性。C、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幽默,生活充满乐趣,感情和想象力都比较丰富。D、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直爽,实在,不会拐弯抹角。E、数学不好的人长的都比较漂亮。你们同意吗?——杨石头 我们十八个行业达人站在这里,看上去很光鲜,其实内心疲惫无比;社会太急躁,每个人都不敢停,求职者和面试者都如此。希望职来职往能够让我们慢下来,真实面对。——马丁 当身处团队中时,一个合格的职场人要做到三点:第一是开心,即你的存在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第二是开眼,即能够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第三就是开窍,即能够提出一些触及人心灵的东西。——郝建 甭管你现在多年轻,变老是人生必修课,而你是否抓紧变成熟,却是人生的选修课。让心智年龄尽可能的超越生理年龄自己五岁。你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光谱的格局。你只有从五年后的自己看现在,才不会为模糊不清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更成熟的会加十岁来思考你现在)——杨石头 围脖的下一步---围痴:A,无事不围脖,不勃不生活。B,不上围脖,心事蹉跎。C,被人粉,特喜悦。D,被围观、转发特快乐。E,睡前必围脖。F,起床必围脖。G,心情好与坏都与围脖说。H,围脖重于工作。I,围脖重于睡觉。J,围脖重于吃饭。K,跑到网吧上围脖。L,被窝手机上围脖。我有点傻了,你痴吗——杨石头 A-男人要会享受寂寞,要看起来像个君子,即使你不是。B-如果没有才华,就要有气魄,没有好的外貌,就要学会有品味。 C-事业远比爱情重要。如果说事业都不能永恒,那么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先有实力,才有魅力。D-谈太多恋爱会让人倦怠贬值,学会装傻,学会漠视,学会忍耐。——杨石头 “好运气”不如“好习惯”——王思岩 中国式违法(违规):说你违你就违不违也违,说他没违他就没违违也不违。有爸随便违,这样谁不违?!——岳屾山 不要害怕你问别人的问题很肤浅,如果那个人因此拒绝回答你的问题,说明他比你更肤浅...——岳屾山 狄仁杰,检察院高级检察长,国家公务员,流窜办案的那种。专业背景应该是文科,后来改行做的刑侦工作,也属于自学成才,无证上岗的。有求职相关岗位的可参考。——Mr.Job潘力 《职来职往》重播要开始了,期待所有为了当“爷”而作“孙子”的以及所有作了“孙子”也不想当“爷”的还有所有当了“爷”还在作“孙子”的大小职友们收看。——潘力 “我是学XXX专业的,但我觉得我不适合。我喜欢XXX职业,您看发展前景如何?”每当我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想反问您一句:“您所有喜欢的的那个职业您去网上搜索过么?为什么喜欢?”都什么年代了,陌生人都能人肉出来,一个职业就那么不好搜索么?自己动手才有收获。—潘力 A、别低估任何人,温和对人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B-任何事都作一个最好和最坏打算。C-别嫉妒他人成绩,真的可能付出比你多,只不过你没看到,这里面有你玩不来的游戏,玩的来的人也都挺累的。D-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热,自己发光,别期待别人把你磨光——杨石头 石头老兵建议让自己成熟的行为台阶:A-一个人生活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依赖别人。这是防止身边人都离开时,你还可以好好活下去。永远没有谁是你离不开的,没有什么是你放弃不了的,你不放弃的可能会先放弃你。B-万事俱备,花自然会开——努力就行了,花什么时候开由老天爷安排。——杨石头 A.不要在难过时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时说话越少越好。B.不要去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C.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自己要知道,这只是生活一小部分,在其余时间里,要尽量让情绪平稳起来.D.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杨石头 每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阶段,就是“钱”很重要。只要取之有道,那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对钱的追求就算得上正确。——郑艳 微博是一杯毒药,谋杀的是时间。时间是一把匕首,刺伤的是思想。思想是一座监狱,囚禁的是心灵。心灵是一碗面条,吃掉的是寂寞。寂寞是一方屏幕,显示的是微博。就象我不用MSN,QQ,因为那是时间的小偷;结果发现,我现在却喝下的毒药。——杨石头 在面试的过程中,模式化的表现会给人带来不真诚和虚伪的感觉。卸下沉重的包袱,展现真诚的自己给面试官是非常重要的。——酷6网广告销售总监 甭管你现在多年轻,变老是人生必修课,而你是否抓紧变成熟,却是人生的选修课。让心智年龄尽可能的超越生理年龄自己五岁。你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光谱的格局。你只有从五年后的自己看现在,才不会为模糊不清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杨石头
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大学毕业前一定要看的本书
lifengli 2013-2-19 22:15
http://user.qzone.qq.com/441514312/blog/1361145034#!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9901083 也许大学毕业前,你几乎没看过什么书,大部分时间都在谈恋爱、玩游戏或者瞎扯淡,没关系,只要看了下面9本书,你就会受益一辈子;当然,也许你在大学也看过很多书,亦舒、张小娴、金庸、古龙、刘墉、余华……等等,但如果没有看过下面这9本书,看再多也是白搭,因为这9本书,属于一辈子不可不看的书。这9本书并不是简单的9本书,包含人生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她们也许会改变你做事做人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的信仰,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她们会改变你的人生……这9本书,是2008年由中国书业观察论坛调查了1000多名学者、企业家和外企白领、精英分子而筛选出来的。如果你没有读过,最好去读一读吧! 1 、《圣经》 这本书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没读过《圣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你可以不信仰基督教,但不可不读《圣经》。《圣经》是唯一一本由普世大众共同书写的全球第一畅销书,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结晶,读懂了《圣经》,可以说就读懂了人生。《圣经》,是一本可以消除你内心矛盾的书。 2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你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踏入仕途,但你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做任何事情,只要做得够大,甚至稍微大一些,就必须了解仕途。《流血的仕途》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描述了千古第一宰相李斯如何从一个小人物,通过34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崛起为大秦帝国仅次于秦始皇的二号人物的故事。读《流血的仕途》,你可以了解到仕途的残酷,成功的残酷,但也可以让你觉得:只要坚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北大教授孔庆东说:《流血的仕途》是一部奇书,作者曹昇是中国的奇迹。 3 、《毛泽东传》 你了解毛泽东吗?你知道的是一个真实的毛泽东,还是一个被符号化的毛泽东?毛泽东,永远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在1949年以前,以卓越的思想和至高的境界,完成了世界上最不可能的事情——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旧世界,让天地变色,让日月换颜。从16岁离开封闭的韶山冲,到1949年站在天安门前,你知道毛泽东经历了多少曲折?搜狐CEO张朝阳说:从做事的角度而言,毛泽东排名中国千古第一。 4 、《嬴》 管理是一门学问,一门高深的学问。通用集团的总裁杰克韦尔奇这部管理书,从管理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开始叙述,一点也不摆架子,他几乎手把手告诉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认识管理,如何下手,最后又如何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一个不会管理不懂管理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出伟大的生意和企业,除非他是一个艺术家。巴菲特说:读了《嬴》,你不需要再去读其他任何管理著作。 5 、《杜拉拉升职记》 当下最火的一本书,一部“现代版的《流血的仕途》”。刚刚毕业的你,最应该看的小说就是《杜拉拉升职记》,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本书与《流血的仕途》结合在一起来看,看看古代职场与现代职场有什么区别,你会发现,在中国,几千年来,变化的只是表壳,做事情的核心真的一点都没有变化。难怪,《杜拉拉升职记》和《流血的仕途》这两本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书,会成为当下职场里最流行的两个读本。有人说:杜拉拉的经历,比比尔·盖茨的经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6 、《万历十五年》 真正懂历史的人,就应该读《万历十五年》。这是一部畅销了近三十年的历史小说。这本书一是特别好读,二是读了你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看《万历十五年》,也许你可以看到现代中国的影子和痼疾。《万历十五年》,吴思喜欢读,张鸣喜欢读,畅销了几十年,你为何不读? 7 、《缔造苹果神话》 你喜欢苹果电脑吗?你是否为苹果电脑完美的设计而心悦诚服?也许你没有用过苹果电脑,但你至少应该知道i-Pod吧?扔掉你丑陋的MP3吧,i-Pod才是年轻人的潮流。可是,你知道这一切完美的产品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一切?是乔布斯。是乔布斯缔造了苹果神话。乔布斯已经成为了21世纪年轻人的精神偶像,叛逆、极端、独立、拥在在创造不可能的奇迹,有乔布斯在,一切便皆有可能。最重要的是,乔布斯已经拥有了几百亿美金的财富,在未来,他会创造更多奇迹。在比尔盖茨面前,乔布斯是从火星来的艺术家。你想知道乔布斯的魅力,读这本书会吓你一跳——你会发现,乔布斯什么也不会,但毫无疑问,他是地球上最牛的人之一。 8 、《史记》 和《圣经》一样,不用多做介绍。是中国人,就该读《史记》。《史记》其实很好看,鲁迅说过,《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足以表明,太史公之神来之笔。不读《史记》,真的不能上台面啊。书架上面,无论如何是该摆上一本《史记》的。 9 、《藏地密码》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西藏的人没有几个。《藏地密码》的作者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抗压,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解压。而解压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08年刚一出版即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文化类探险小说《藏地密码》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书中让人心胸豁然开朗的藏地风光、隐秘历史以及那种永往无前追求极限的人类精神会给你带来深深的震撼。人类如何解压,就读《藏地密码》。这是唯一一部出版前就被中国书业观察论坛看好的小说。 适合女大学生读的书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8.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 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 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李开复建议打学生读的书 NO1.《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医学博士,他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他的许多观点,使成千上万的人发现了生活中的简单真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成功、更轻松。面对复杂的问题提出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方面,他被认为是最好的专家。 NO2.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本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 NO3 《如何才能停止焦虑开始新生活》卡内基(最好是英文版)这些是帮助过我的书籍,帮助我摆脱生活的迷惘,戒除4年的网-游瘾,树立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心态,当然还大大提高了英语水平。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取得真正事业上的成功,但我相信成功对我而言只是个时间问题。我希望她们也能对后来者以启迪。 NO4.《唤醒心中的巨人》中文版 安东尼.罗宾斯 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 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NO5. 《阿甘正传》:随着这本书改编成电影,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原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5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我们每个心中都有一个阿甘。原著和电影有许多不同,相比起来更原汁原味,感动是一样的。 NO6.《士兵突击》 这部书是在中国大陆热映后引起了一股“士兵热”。许三多和钢七连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相信让曾经脆弱的我们感到力量。从连队的拖油瓶到老A兵王,许三多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人执着的伟大。 NO7.《把梦留住》可能这本书对于一些读者有点陌生。这是中国第一部西部志愿者支教纪实,作者作为在校大学生,2006年来到被联合国称为“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参加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支教工作。旨在告诉大家一个他所见到所体会过的西部,告诉大家在黄土高原上一群为自己理想苦苦追索的孩子们的故事,告诉大家在中国大西北腹地每天所发生的平静而又悲壮的故事。该书中,一切皆为真人实事。相信看过这部支教纪实都会那朴实的语言为之动容落泪。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珍惜现在,珍爱身边的人。 NO8.《心灵鸡汤》系列 杰克R26;坎菲尔和马克R26;汉森两人皆为美国励志演讲者,曾帮助数百万人找回勇气,他们合作推出《心灵鸡汤》,获得了“全美《纽约时报》第一名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更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欢迎。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作品有《心灵鸡汤》1—6集、《心灵鸡汤——激励女人》、《心灵鸡汤——致天下有情人》、《心灵鸡汤——亲情记录》等书。 NO9.《平凡的世界》 中国作家路遥的毕生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路遥先生后来因为癌症逝世,这部小说却激励许许多多中国的青年。 NO10.《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书的同名电影也是赫赫有名。本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一部不容错过、让人手不释卷的杰作,带你体验如同四季变化般的人性绝望与希望之旅。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围城》 作者:钱钟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根》 作者:亚历克·黑尔 《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着》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1、《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在求职书里面,我觉得这本书是最接近于圣经的。第一版出现大概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几十年来,不断修订,甚至加入了互联网求职的最新内容,今天这本书在书店里还可以买到,中信出版社出版,它的总计销量达到700万之巨,可是在国内好像并不太火。这本书是我思考求职问题的启蒙书,我惊叹于一个人可以把求职问题研究到那种程度。 2、《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这本书也是经典之作,是盖洛普公司的两位高管所作,最新出了一本《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它的核心观点在于,认为人们应该去识别天生才干,而不是去尽力弥补弱点。中国学生一般都被训练成了自身的弱点专家,可是问他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喜好,多数人都会困惑,这本书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但是在思路启发上是革命性的。 3、《职场新物种》 回到国内,首先推荐我的老板徐小平老师的《职场新物种》,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揭示了那些进到外企500强的牛人们的蜕变经历,这些人看上去确实是天之骄子。尤其对那些名校学生,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外企公司,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可参照《图穷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仙人指路》等书。 4、《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多年来与中国大学生对话的心血凝结之作。这本书有很好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上进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人手一本。 5、《无领到白领》 许国庆老师的求职书,已经再版多次,对于求职技术的探讨已经达到把它当作精确科学的程度。比如其中提到的哈佛商学院的简历格式,其对简历格式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6、《外企高薪职位面试指导》 这本书分为上下册,可谓是外企求职指导大全。甚至后来增添了行业分析的部分,包括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发展路径;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Marketing、Sales、HR、PR是做什么等等,对于求职文化和职场规则不甚了解的学生,在这本书里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丰富信息。 7、《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杨萃先老师的书,其中提到了很多在校生没有学过的职场道理。作为新东方求职面试英语主讲老师,杨萃先老师经验丰富,这本书中的道理都很经典,还有具备极高的实战指导性,书中有很多面试问题的中英文对照,及如何正确应答的解释分析。熟背其文,也能从不会面试到对答如流。 5、6、7三本书可以比较来读,更容易融会贯通,而不是学到僵化。 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这本书应该距离学生的视角最近,提出了一个学长的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些在上学阶段不知道怎么消磨大学时光的同学,可以感到醍醐灌顶。 9、《杜拉拉升职记》 外企的生涯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在今后的职场打混得更好,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角度进行未来生涯预览,而且这本书的可读性更高,没有功利需要的人也可以读一读。 10、《大学不知道》 这本书适合那些对传统教育方式有异见的人,适合面临转型困惑的好学生和不那么规矩的“差生”。和前面的求职书比较起来,它关注的对象和问题根本不同。这是一本为另类求职者所写的有关生涯规划与求职的书。我推荐它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本是我写的书。 文学类  《源氏物语》 《牡丹亭》 《哈姆雷特》 《浮士德》 《瓦尔登湖》 《追忆似水年华》 《新月集》 《先知》 《约翰·克利斯朵夫》 《人间词话》 《博尔赫斯小说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北回归线》 《吾国与吾民》 《边城》 愤怒的葡萄》  《张爱玲典藏全集》 《围城》 《未央歌》 《小王子》 《局外人鼠疫》 《一九八四》 《麦田里的守望者》 《金庸作品集》 《百年孤独》 《王小波文集》 《野火集》 《丑陋的中国人》 《挪威的森林》 《情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文化苦旅》 《平凡的世界》 《活着》 哲学类 《沉思录》 《坛经》 《哲学的故事》 《西方的智慧》 《精神分析引论》 《存在与时间》 《人,诗意地栖居》 《中国文化要义》 《第二性》 《金赛性学报告》 《存在与虚无》 《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动机与人格》 《人生十论》 《论语别裁》 《梁漱溟问答录》 《苏菲的世界》 《士与中国文化》 励志类 《致加西亚的信》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历史类  《史记》 《资治通鉴》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文明史》  《宽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剑桥插图中国史》 《乡土中国》 《菊与刀》 《光荣与梦想》 《晚清七十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全球通史》 《历史研究》  《中国人史纲》  《万历十五年》 经济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小的是美好的》 《追求卓越》 《第五项修炼》 《卖桔者言》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 政治类  《政治学》 《论自由》 《建国方略》 《论美国的民主》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文明的**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三波》 科学类  《万物简史》 《科学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与人类行为》 《所罗门王的指环》 《别闹了,费曼先生》 《时间简史》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 其他  《曾国藩家书》 《中国人的精神》 《寂静的春天》 《历史深处的忧虑》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在加几本…全套原装《二十四史》,《资至通鉴》,《四库全书》,英文版《美国文学史》,《毛泽东选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宋八大家作品集》…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科大学毕业我就选择了图书馆工作
热度 4 xupeiyang 2013-1-10 15:26
1978年,我从上海的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领导问我愿意去图书馆工作吗?我说愿意。 我们的同学很多选择当医生,有的去搞科研工作。 我觉得图书馆很安静,可以看大量书籍。 去了图书馆后知道了协和图书馆是“协和三宝”之一,还有两宝是知名教授和病案资料。 这样我就更喜欢在图书馆了。 我一直在图书馆做外文医学资料分类和索引工作 后来做文献检索工作、科技查新工作、信息分析工作 图书馆工作17年,情报所工作18年,今年60岁可以退休了。 退休后,有时间,再写些以前的人和事。 毛泽东、沈从文、莫言、扫地僧的成功秘诀 他们四个都曾是图书馆员 1. 图书整理时,须了解编目知识,要有跨学科理解力,对各学科必有所涉猎。 2. 图书馆讲究信息集成和信息素养,而信息获取方法是学习之本。 3. 可碰到不少文化人和高人,容易知识碰撞。 4. 面对书山,征服难度,磨练意志。 与你分享鲜花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233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一位数学专业女生大学毕业前的感慨
热度 9 kunwei 2012-11-27 00:24
一直以为自己数学很牛气! 进了大学才发现,以前的数学不叫数学,只能叫算术 在高斯、欧拉、黎曼、柯西、泰勒、傅里叶、布莱尼茨这帮人面前. 姐的智慧被赤裸裸地鄙视 姐只能羞瑟地故作坚强! 可不可以有一个人,看出我的逞强,原谅我的伪装? 其他专业的只学了高等数学就说难 姐大学学了17门数学—— 数学分析、数值分析、数据分析、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运筹学、数学模型、最优化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 变换、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学到哪一门你哭了? 每一个科目的名字读起来都让人微微心疼!! 学完数值分析,心已下沉;学完近世代数,泪已夺眶;上了实变的课姐就当场阵亡 轻轻的姐走了,正如姐轻轻的来 如果你下辈子遇到一个数学专业的女孩纸,就娶了吧 数学分析要上三个学期,从头到尾都是极限、无穷 每次做完一道题,我都要注视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问自己永远有多远!!!! 已知x是非平方数,证明x开根号是无理数 TM这还需要证明 学完定与不定积分后,还有曲线积分、重积分、曲面积分 各种第一型、第二型,各种联系,各种搞不零清 收敛还分条件收敛、绝对收敛、一致收敛 收敛你哥啊收敛 收敛的不是域上的函数,是仰视45度的哀伤 近世代数很薄很小很贴身 晚上睡觉也不怕翻身,一觉睡到大天亮 你不翻开这本书,你永远不知道它有多坑爹 整本书都是定义有木有?我的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人生观被践踏得体无完肤, 一个代数运算只是一个特殊的映射 连关系也是映射 任何一个符号都可以表示一个代数运算,然后叫作乘法 乘法可以是加减乘除,也可以是你自己定义的算法 从此以后我不敢用计算器了 同态、同构、单射、满射、一一映射……我差点就命丧黄泉了 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都被重新定义了 一个环的非空子集叫理想; 还分零理想、单位理想、最大理想 毛爷爷看了会沉默,邓爷爷看了会流泪 老师说,如果你想一个人,就告诉他什么是理想 应用随机过程,从第二页开始就看不懂了,看了很多遍还是看不懂,师兄说,随机过程学了随机编以后考 试随机过!!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从第一页就看不懂了,因为学长说,实变函数最起码要学十遍如果下次还能遇到这 么难的书,你就再相信一次爱情,不要放弃!!! 先哭一会…… 此处省略2万字……, 每个数学专业的女孩纸上辈子都是折翼的,被KFC爷爷拿去做新奥尔良烤翅的天使!!!! 你无论如何也伤不起……
63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学毕业三十一年回首前瞻:致挚友同窗
热度 1 gpsorbits 2012-11-5 19:31
77届大学毕业三十一年回顾前瞻: 致挚友同窗(文字游戏,请勿当真) --- 许国昌 回顾 1982-1986 第一个四年,读硕,西出阳关:少故人不归路! 1986-1990 第二个四年,攻博,异域他乡:历练老君丹炉! 1990-1994 第三个四年,从业,痛失骄杨:尘世真谛顿悟! 1994-1998 第四个四年,思返,数度尝羹:携子天涯甘苦! 1998-2002 第五个四年,续玄,治学欧洲:漫漫求索书生! 2002-2006 第六个四年,立说,淡泊功名:GPS登峰览胜! 2006-2010 第七个四年,修行,静水无声:轨道力学小成! 2010-2014 第八个四年,仟伯,空想宇宙:N体解析大乘! 前瞻 2014-2018 第九个四年,谱新,百川入海:太公尚湖出山! 2018-2022 第十个四年,开宏,纳威逐鹿:三足鼎立神州! 2022-2026 十一个四年,传承,中岳还愿:九鲤涌泉造福! 2026-2030 十二个四年,身退,英雄暮年:照看四姓孺孙! 注:立说,指 GPS (2003,2007,2011,2013) 小成,指 Orbits (2008,2012) 大乘,指 N-Body (2013),呵呵,大成 四姓,有一儿三女,会有四个姓的孙辈
4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把握现在
qqlove1008 2012-9-23 09:09
今天看到高中时的同学大学毕业就留校当辅导员了,女生,没背景,因为她的学校不是本省,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她没有靠背景、也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凭自己的能力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有人说辅导员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养尊处优的活儿罢了。这么说的人当然不乏有志之士,但亦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人。工作稳定、无忧无虑、整天打交道的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这样的工作,永远不会老。所以,我认为,她的工作很好! 看看其他的一些同学,有些大学毕业无处可去,找一个小小的既挣不到钱又提升不了自身价值的工作在混日子,想想N年过去后,这日子又能混成什么样。有人说读大学一点用都没用,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看看人家,不读大学她能进高校当辅导员?! 只能说人与人的差距是很大的。我的这个同学,是一个极其活跃的分子。学习成绩自然不用说了,班委、学生会更是一样都没有少。这么全才的人还真是不多,她做到了,所以成就了她今天的工作。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因为惧怕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选择了读研。当然自己内心也是倾向读研的,我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报了自己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学校,并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我来到了这里,开始了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有些东西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失落、愤慨充斥着本来就不轻松的心。想想都是些毫不相干的事情罢了,没所谓。可是,时间却这样一点一点的流逝了。受到同学的刺激,才知道自己与她的差距。曾经还天真的以为大家都是我这种状态,大错特错了!!是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抓住美好的光阴,为了美好的明天~~
个人分类: 心情|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把东芝笔记本给砸了
热度 3 hcrm 2012-9-14 16:31
中顺是一个好孩子,他告诉我他来自安徽农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我不知道,他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是中正、顺和之意吗? 也许只是希望他能一切顺利吧。按理说,他已经是一个青年了,叫他孩子似乎不妥,可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样称呼比较亲切。 中顺这孩子并没告诉我,为了声援“抵制日货”行动,他已经把他全新的东芝笔记本 L730-T19W 给砸了。可不管怎么说,出于爱国等原因,将才买的贵重物品给毁了,这对一个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多少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决心的——我想,这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知道,中日目前不会为钓鱼岛开战,所以青年人有表达爱国的热情,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中顺说,他生气了,因为国土被“占领”(实则被控)。我问他,是否有什么办法解决争端?他回答, 一炮打过去 , 抢占登陆 。我说“然后呢”,他答“ 然后战斗胜利 ”。我乐了,又问他胜利之后怎么办?他倒挺干脆的,说:没事啦。 是啊,我们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总认为之后就一切都好了,不必再为之烦恼或揪心。中顺便是这么想的。 我很愿意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如中顺所想的那样简单。然而,太多的人和事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甚至进了一个死胡同。为此,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转换思维,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我以为,我们的情绪可以发泄,解决问题还得立足于现实,譬如钓鱼岛,强行夺取行不行?夺取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新的形势?等等,这些都必须有预案,以使局势发展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行进。 当然,我不希望中顺想这么多,因为他毕竟还很年轻,可以用激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点我很羡慕。 中顺把东芝笔记本给砸了,他没告诉我。 2012 年 9 月 14 日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954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2-24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9-13 09:00
研究生共有的三大问题 最近,有些研究生朋友向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刚从大学毕业进入研究生队伍的一年级研究生。我把这些问题简单地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时候开始选择研究课题?第二,怎样选择课题?第三,如何着手制订实验计划?虽然这三个问题是一部分研究生提出来的,但是,这也是所有研究生都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时候开始选择研究课题?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个刚进入研究生队伍的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共同问题。我当年也是这样,在第一学期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开始导师没有提起这个问题,第二学期也没有专门提到这个问题,一直到第三个学期才正式有一个指导性研究(Directed Research)的科目。不过,我得重点说明一下,国外高校的第三学期实质上相当于中国的第二学期,这是因为第一学期往往不算正式上课。我所在的加州大学则是季度制,一年有3个学期。 从我个人的经历看,一般来说,什么时候开始选择课题是由导师决定的。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科研项目的需要,来确定研究生的指导性研究和独立性研究的开展时间。一般是在导师的指导性研究科目中,导师提出几个供我们参考的研究方向,让我们自己选择一个。 第二,怎样选择课题?通常情况下,在正式确立研究课题之前,导师会提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的是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心中有数。对于学生来说,凡是导师指定的相关阅读资料都要认真阅读。这些资料很可能属于导师的专业范畴,但是,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分支。然而,不管怎么说,在选择研究课题上,学生一定要理智,要有大局观,在大方向上要无条件地服从导师的安排。道理很简单,导师一般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领域,他必须使自己的科研工作按照原计划进行下去。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个教授的主攻方向或者说专业特长是真菌和真菌病害的研究,他的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和他的专业知识都在真菌和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方面,要是他的学生对真菌研究不感兴趣,想做病毒或者细菌研究,那一定是不行的。导师也绝对不会同意。但是,真菌和真菌病害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形态分类、生理代谢、病害流行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特性等多方面的课题都可以参考,学生可以选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要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很狭窄,比如说,只是在病害流行学这一个方面,即使如此,也还是会有几个课题供选择的。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意思选择不同的菌种作为研究的模型。 简言之,在选择研究课题上,大的方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导师的专业和研究课题,要根据导师的安排来选择大方向,在具体的研究课题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从中选出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课题。换句话说,要是导师给学生提出了几个可以考虑的研究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一。 第三,如何着手制订实验计划?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实验设计。对于新科研究生来说,要是以前从来没有独立设计做过实验,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任务。俗语云:万事开头难。这话是有道理的,一定是先人们的经验之谈。我个人的经验是,一开始按照这个课题已经发表的论文的一些相关方法,用照葫芦画瓢的方略,照着别人的实验设计步骤进行设计。对于明显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相关知识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其实,真正的实验设计不是一件难事。假如一个研究生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我想他一定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就是说,别人的实验设计是可以很容易借鉴的,尤其是同一个研究领域的实验设计,更是值得参考的信息。不过,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到影响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实验过程的先后秩序和实验室已经具备的条件。在这一点上,绝对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否则的话,轻则是重复和教条的感觉,重则有剽窃的嫌疑。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浅见,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特殊处境。希望这些总结对研究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 ——Six L's Packing CO. Inc SeniorPathologist 蒋继平 《科技导报》“读者之声”有奖征文评选结果公示 为促进科技交流、优化学术环境、分享科研经验、倾听前沿呼声、展示一线景色、打造优秀期刊,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科技导报》“读者之声”栏目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生进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本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积极响应,至2012年6月30日,“读者之声”栏目以读者来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共收到投稿31篇;也有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征文详细情况,关心“读者之声”和《科技导报》的成长。现在,征文及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获奖读者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现公布如下: 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与鼓励,获奖证书及奖金发放事宜,本刊会与获奖者直接联系。 敬请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读研究生继续支持《科技导报》“读者之声”栏目,积极参与本栏目的有奖及日常征文活动。来信、来电文章经刊载,会为作者寄去样刊及相应稿费。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投稿。 一等奖: 1. 谢善骁 《科技导报》与“保钓”运动 2. 黄 成 十问科学研究 3. 徐 耀 科普应该普什么? 二等奖: 1. 高广磊 有感于《科技导报》的结构与内容 2. 刘国庆 关于《科技导报》的发展思考 3. 王宝山 实验室里的现代版“琴棋书画” 4. 谢 强 七年之痒:享受科研的苦乐 5. 姜丽娟 理想,已经起步——读《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有感 三等奖: 1. 孙国际 收银台现象与公平竞争 2. 李志敏 写论文一定要有个好的态度 3. 魏龙刚 实验室组会的思考 4. 蒋继平 科研工作需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 5. 唐凌峰 决定实验顺序的五条原则 6. 吴晓敏 江边垂钓与论文投稿的诀窍类同 7. 徐长庆 当实验结果和期盼相反的时候 8. 孙学军 如何跟踪文献 9. 李本先 假如我是一名审稿人 10. 朱世东 蜕变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科研,上错道了?(一)
热度 5 Valentina 2012-8-27 14:42
我是一个喜欢享受有点小资情节的人:唱歌,跳舞,旅游,美食,文学,历史,样样都涉猎,样样都不精 。但我很享受这种状态,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老实说,对于搞科研,我是阴差阳错上的道。我这人没什么远大理想,也不十分努力。 工作后和我一个办公室的老教授介绍我去他朋友-- --- 一个刚回国,如日中天的海归的实验室学习。原打算去玩几天,长长见识的我,被这位认真的学者逼得老老实实学习了。他自己和研究生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我也不敢提前走,因为老先生随时都可能叫我去他办公室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有时也会随手给我一本书,指明读那几部分,这是大学毕业以来我第一次尝到了读书的辛苦(我大学时代就是60分万岁,混过来的)。说实话,老先生也没问我究竟喜不喜欢他推荐给我的专业,我也年轻幼稚不懂选择,就这么在他的指点下入行了。后来他又介绍我去其他实验室学习(都是国内顶级专家),我也顺从了。但几乎每次都是别人帮我做决定,包括做什么课题,学什么技术,就这样稀里糊涂一直晃到了出国奖学金,我觉得可以乘机出去旅游了,那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大事!,可国内的老教授们不干:非要让我改成读Ph.D,告诉我这很重要,还说年轻人就应该努力云云。后来就越滑越远,回不到当初了!
479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别了,青基
热度 3 hanlingeorge 2012-8-21 20:15
8月17日学校公布了今年自然基金高中的名单,本人在名单上反复看了好多遍,好多遍,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今年的名次又在孙山之下了。今年是第3次申请青年基金,也是最后一次申请,因为下个月就年满35周岁了。 回望自己的这几年道路也是感慨颇多呀。从22岁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是13年了,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响应号召去山区支教工资4年,26岁考研,29岁硕士毕业留校工作。08年以中级职称身份申请过一次青基,专家给出的评语是基础薄弱,科研还需要更多的沉淀。当时看到专家们的评语我感觉由衷的感激,我觉得评语都非常中肯,还有专家给出很好的建议。当时让我感觉到不愧为国家自然基金的评委就是厉害。也让我自我反省了很多,自己在科研上更加能沉得住气,自己经常鼓励自己要沉潜治学。09年考入某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也是尽自己的努力做科研。11年再次申请青基,当时感觉基础较之前有较大提高,也是一个很前沿的题目,对申请书也是数易其稿。找了几个牛教授给指点,得到其首肯后才信誓旦旦的上交。没想到再次遭遇黑色8月。看看评委们的意见,自己感觉到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5个评委3个支持,2个反对。其评语让人感觉到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多数句子是本人项目书摘要的内容,后面加上一句反对的话就给毙掉了。屡败屡战嘛!12年就更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老牛自知夕阳晚,无须扬鞭自奋蹄!结果这个8月仍然依旧是黑色的。 再有几天就满35周岁,再见了,青基。
4406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学毕业五周年聚
热度 3 ilovegreentea 2012-8-19 03:20
大学毕业五周年聚
昨天看了chifei姐姐滴博客-本来以为会有类似的感想-- 结果还真不同--今天玩的比较HIGH,我因为有事,提前回来了-同学继续去HIGH歌了 31个同学到了18个-还不包括带家属的-- 不知道 大学同学聚会,就光顾着大伙一起玩了--时间过的好快啊--都没来得及有感想-- 讨论话题天南海北的-大伙感情挺深的,所以乱开了一顿玩笑-- 同学都差不多工作了,就业岗位都很好-家庭,房子,车子--现在我们基本还算一无所有--不过,我想下个五年-我们一定能过的很好 上个照片啦
3759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个企业家的理想
热度 85 YC2011 2012-8-8 13:11
一个企业家的理想
一个企业家的理想 曾泳春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学应用化学出身,当年应该也不是有名的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去了一家国营电风扇厂。据说当年的电风扇厂每天生产1万多台金龙牌电风扇,还供不应求。他在厂里的技术科里琢磨给电风扇的塑料部位着色,以前采用的是喷漆,逐步改进为在塑料上直接着色。他很着迷,下了班还在家里继续做实验钻研,那是80年代末技术革新的景象。后来,他琢磨出了利用色母粒给塑料着色;再后来,他把色母粒用到化纤着色上,在化纤行业称为“纺前着色”,这比纺成化纤后再去染色环保。93年开始他就辞了职,开始办自己的色母粒企业。 20年过去了,他现在把企业开到了德国,也准备在北卡开一家无纺布厂。因为在生产色母粒时需要用到螺杆挤出机,他就自己琢磨自制螺杆挤出机,竟然做得很出色,大家都来买他的螺杆挤出机,于是他又多了一份事业。而螺杆挤出也用于无纺布设备,于是他又开始研制小型无纺布设备,竟然又吸引很多人来买。于是他的事业跨越了高分子、机械、无纺布行业,越做越大。他生产色母粒的机器全部是自己制造的,连测试仪器都是自己制造的,还建立了色母粒的测试标准。他真是太能琢磨了。 2009年我从北卡访学回来,就着手搭建自己的实验室。因为我当时手里有了优博项目资助,又有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顿时有点小富起来,就放手去做我的设备。我自己设计了机器(不要怀疑我会设计机器,虽然这跟发Nature相比,简直就是上不得台面也不会受人待见的下里巴人科研),开始找人来造我的机器。可怜的是,找不到厂家帮我造。我在NC State访学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去看几台机器,回国搭建实验室。NC State的机器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该种机器制造商制造的试验机,价钱昂贵到令我瞠目结舌,即使这么贵的价钱,我也经常看他们在修理那台我想搭建的试验机,可见这样的试验机,即使你拿着大把的钱,也难以做到称心的。而我只能出得起1/10价格,所以我只能找国内的机械厂来制造。 后来我就找到了这个老板的工厂,一开始接触的是他们的销售人员,他们一听是根据我的设计造机器,而且是他们没造过的机器,马上就拒绝了,任我怎么求都没用。我当时是欲哭无泪,这件事停顿了一段时间,我想想还是得造机器啊,不造怎么做研究?招来学生做什么(我这时对我做的工科真是恨之入骨)。于是我擦干眼泪,直接找到这个老板,经过几个月来来去去的谈判和推进,我们开始步入了机器设计,也就是他同意做这台机器了。又经过了好几个月,机器终于造好了。从我回国到机器运到实验室,历时整一年。机器运来那天,我自己从设备科借了一台液压机,我以为我一使劲就能把这台几吨重的机器搬到5楼的实验室。我发现我严重高估了自己,后来是我的几个一米八几的山东籍男学生共同努力才安顿好这台宝贝机器。实验室没有男人真是不行啊! 这个老板帮我造的这台机器,因为是头一次造,设计上难免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一发现问题,他们就想办法改进。上次我的螺杆断了,他们很快又给我做了一根。而他们后来又有国外的大学来订制这样的实验机,老板告诉我,他卖到国外的同样的机器,价格比我这台高得多。这我是相信的,没有工厂喜欢做非标件的东西,还是帮一个付不起多少钱的穷科学家做。但我们也帮他们在理论上做了不少帮助,他们逐渐信任我们的数值计算,而我们的数值计算也在与他们的合作中得到了应用,以前连我自己都不太信任自己的数值计算,而一旦应用到实际中,我看到了理论和工程相结合的价值,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老板和我谈了他的理想:把国内工厂当成实验室,只搞研发,而把工厂开到国外,去掉made in China,这样他可以10倍20倍的价格向全世界销售他的产品。他说made in China太吃亏了,一贴上这个标签,就跟全世界的产品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中国人把自己的声誉搞坏了,难免受欺负,振臂一挥的作用是不大的,扯着嗓门喊爱国更是作秀,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件工作做到精致,逐步改变我们在世界的形象,是解决的方法。这是我和这个老板在闲谈中达成的相同观点。 从烟台回来时老板送了两瓶张裕冰葡萄酒,我刚才拿我从瑞士带回来的瑞士军刀开酒,怎么也打不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瓶塞让我搞坏了,这酒是喝不成了。中国也可能有好葡萄酒,但瓶塞的质量太差了,是那种橡胶不像橡胶塑料不像塑料的东西。这么好的酒,也舍不得配一个天然软木瓶塞,中国似乎下定了决心就是要在任何有品位的地方让人跌一下眼镜。 德国吕德斯海姆的酒庄
15450 次阅读|196 个评论
[转载]母狼的启示 一生受用不尽的经验(转载)
热度 3 学数学的苹果 2012-8-3 10:24
一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 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 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 :“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 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当水手,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环游世界再回学校念书 。 虽然他父亲是医生,家庭经济环境许可,但是父母并不给他钱,他也没向家里要,高中一毕业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钱, 因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长,太阳到午夜才落下,三点多又升上来了, 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时,伐一季木的工资可以让他环游世界三季 。 他在走遍世界两年之后才回大学去念书。因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虑之下才决定念的科系, 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学分修完,出来就业。他工作得很顺利,可以说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总工程师。 有一次,他告诉我一个小故事,说这件事影响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时,曾与一个朋友在山上听到狼的嗥叫声。他们很紧张地四处搜寻,结果发现是一只母狼脚被捕兽器夹住,正在号嚎。他一看到那个奇特的捕兽 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是业余捕兽,卖毛皮补贴家用。但是这名老人因心脏病,被直升机送到安克瑞契医院去急救了。这只母狼会因为没有人处理而饿死。 他想释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无法靠近,他又发现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还有小狼,所以他与同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将四只小狼抱来母狼处吃奶,以 免饿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母狼吃,以维持母狼的生命,晚上还得在母狼附近露宿,保护这个狼家庭,因为母狼被夹住了,无法自卫。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喂食时,发现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摇一摇,他知道他已开始获得母狼的信任了,又过了三天,母狼才让他靠近到可以把兽夹打开,把母狼释放出来。母狼自由后,舐了他的手,让他替它上药后,才带着小狼走开,一路还频频回头望他。 他坐在大石头上想,如果人类可以让凶猛的野狼来舐他的手,成为朋友, 难道人类不能让另一个人放下武器成为朋友吗? 他决定以后先对别人表现诚意,因为从这件事中看到,先释放出诚意,对方一定会以诚相报。 他开玩笑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禽兽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诚待人,先假设别人都是善意,再解释他的行为, 常常帮助别人,不计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级,爬得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过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乐得多,虽然他并不知道中国有“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但是他的生活证明了这一点 。 他对我说,他一直很感谢阿拉斯加的经验,因为这使他一生受用不尽。 的确,只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才会珍惜,下过霜的柿子才会甜,人也是经过磨练了才会成熟。 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么应该要让他去外面磨练一下,不要给他钱,让他自食其力, 重要的是父母要舍得放下!悟到“ 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不保护 ”。 给他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体验人生,相信他也能从中得到一个对他一生受用不尽的经验。 这个经验,对咱们中国这一代从小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不一定能行得通。一者父母放不下,二者孩子走不出去。
2139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年之殇
热度 6 dongping2009 2012-7-17 13:46
我们大学817同班同学有一个公共信箱,平时几乎一直处于静寂的状态,只是在某些比较特别的情况下,偶然地会活跃那么几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某一位(或几位)同学或返乡探亲、或出差路过等,与路过地同学们的聚会及照片上传啥的。 印象中最长一段时间的活跃期,当属2006年的前半年时间,为了筹备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的再聚之事,同班同学们通过电子邮件各出主意,包括聚会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日程,以及借此建立一个我们817奖助学金基金等等,每天都好像有若干封Email,飞进我的信箱。当然,我自己也是贡献了不少的文字与想法的。 所以,6年前暑期中的那次同学聚会,已经深深植根入我的记忆深处,全班近60人,那次参加聚会的人数达到了40人左右,两天多在一起漫步母校校园的时光,与母校老师茶话的情景,甚至还包括一个下午足球场上的激烈“鏖战”,都成为回顾我们5年间共同大学生活的美好记忆。 而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学同学,我们都知道,他们绝大多数都在这个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平凡地并且好好地生活着,我们互相祝福,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毕业20周年聚会之时,已经有一位同学,因为某种原因离我们而去【 暗物质与“万圣悲魂”之一 ; 暗物质与“万圣悲魂”之二 】,所以这次同学聚会时,回忆包括与这位离我们而去的SHAN同学在一起的5年大学时光,自然成为了话题之一。 两天前,我们班上的公共信箱再次被激活,但这次传来的,却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班上的老XU同学,在参加2012年7月14日一场以慈善捐助为目的的自行车比赛时,赛程之中因自行车失控,而将其已臻成熟的精彩人生,凝固于2012年这个炎热的夏季。 “ 老徐出生和成长于上海,毕业于上海行知中学,于1981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成为他一直引以自豪的科大817的一员。1986大学毕业后,他来到远在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工作,在那里学习和工作了2年后,于1988年赴美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OSU)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他出色的研究工作,流利的英文,加上极具感染力的性格,在那学术界的教授职位一职难求的1994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老徐就被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聘为助理教授。三年后的1997年,老徐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辞去教职,举家搬回他读书时的城市Columbus,Ohio,改行在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s)开始了他作为软件工程师的生涯。又是三年后的2000年,在电讯业如火如荼的年代,老徐跳槽进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朗讯(Lucent)公司,工作至今,历经几次大裁员而屹立不倒 。【 相关网络链接 】” 老XU是参加了2006年在合肥母校的那次聚会的,现在回忆起来,我已经并不记得那次聚会时,我与他交谈了些什么,甚至是否交谈了,我都好像没有留存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了。得到老XU去世的消息后,我坐在家中,翻看计算机中留存的2006年那次聚会时的照片,发现了好几张包括我们两人在内的同学合影;我的脑中闪回出20余年前的817时光,那飞机楼中5年年轻时代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 印象中,大学期间老XU很喜欢踢足球,好像球技也很好。我那个时候,主要是客串我们地球物理专业小班的守门员角色,而老XU主要担当他们地球化学专业小班的前锋,所以有时候我们两个专业比赛的时候,我们偶尔会有一些身体上的碰撞接触。 老XU与我们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很善良也很愿意帮助别人。我记忆深刻的事情是,我在上大学的前两年(1981-1982年与1982-1983年),家里一直很困难,尤其到每年阳历的4至6月间,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样子,所谓青黄不接的春荒时分,与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样,大米都会断顿,因而大多数的时间,全家便会将红薯干当作日常生活的主粮,一直吃到麦子收割时分,再进一步熬到新一年的稻子成熟之时。 到我上了大学的转年春夏之际,我便寻求我们班上同学的帮助,希望能够部分解决我们家面临的春荒问题。于是,我们班上的几乎所有同学,你5斤、他10斤地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安徽省粮票,还有不少的全国粮票,赞助给我,拿回家中去买“公家的”大米,而老XU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赞助者。 大概到了1984年之后,家中境况逐渐好转,春荒问题也渐行渐远,我才不再寻求我817同班同学的粮票赞助。 去年6月份接父母来京生活,整理两位老人需随时携带进京的衣物时,赫然发现家母缝补得很细密的一个包裹里,还有将近30斤全国粮票。我深深理解,两位老人一生清贫,尤其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数月之久的彻底断粮,而至数位亲人成为饿殍之痛,以及其后持续20余年的春荒情景,所以留下难忘的忧患意识,当是他们有意留下了这数十斤的全国粮票,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 留下的这数十斤全国粮票,终究是再也没有机会拿出来使用,径直沉寂至今。及至今年5月份,母亲她老人家因病过世,此生此世,母亲便再也不需要有这样的“机会”来“享用”这特意留下来的全国粮票了。 但包括老XU在内的我同班同学的善良与热忱,我是非常深刻地能够感受得到的,我为能够置身于817这个优秀而又温馨的群体,一直倍感自豪。这次老XU因为从事他所喜爱的运动,不幸离我们而去,借此机会,惟愿老XU在去往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 同时感叹,我们已经人到中年,往后的日子里,从事我们喜欢的体育活动时,适当地能够注意到量力而行,因为我们这样年龄段的同学,上有老下有小,责任相对较大,所肩负的往往也并不是我们自身一个人的重担。
个人分类: 春夏秋冬|62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12-17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7-9 14:25
理想,已经起步 ——读《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有感 最早接触科研,应该是从大学毕业时做毕业设计开始的。那时候对于科研还处于一片懵懂的状态,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及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不知从何下手。《科技导报》连载的《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一文,将科研思想的火花注入了我的灵魂。读了这篇文章,即便导师不在我身边,我心里也很踏实,因为科研的思想就在那里,指引着我摸索着走向未知的科研世界。 记忆最深的是写论文摘要时的坎坷。那时,自己对论文摘要没有明确的概念,几乎就是以一种模仿的方式来写,写了多次才勉强达到导师的要求。《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中关于写文章摘要的部分,把我当时的切身感受总结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我才深刻地理解了指导我毕业设计的老师让我一遍遍重写摘要的理念所在:科研论文的摘要,是一篇独立于全文而存在的短文,一方面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一方面增加国际著名数据库(如Ei)的检索比例。因此,摘要是一片科研论文很重要的部分。 性格内向的我,在刚刚接触实验课题的时候,很害怕得不到导师及时的指导,但又害怕导师常在我身边,对我的实验课题要求过于严格。心里也一直存在这样矛盾的想法:想让导师常给我布置任务,可是又怕向导师汇报结果时,完成任务的质量让导师不满意。如果好长一段时间导师没有联系我,我也不会去主动和导师联系,一边想着可以松懈一段时间了,一边又为自己这样的做法后悔,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读了《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后,我明白了,研究生阶段是每个研究生自我提升和继续深造的过程,我应该以严肃的学术观,主动踏实地进行自己课题的研究工作,不要掩耳盗铃,不要把自己的不足包裹得紧紧的,做科研要谦虚、实干,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读研究生的美好时光。我也明白了应怎样与导师相处——规律地与导师保持联系,让导师明白我目前存在的不足,同时给我更好的指导,也及时给我布置新的任务。现在的我,正像《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里说的那样,觉得自己是个很“幸福”的研究生了,每天的生活忙里有闲过得很充实,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回想一天来的收获,常常会美美地进入梦乡。 “走上科学发展和科学经历之路,你当然应该走进社会上科学专家的圈子之中。科学是一个人最漂亮的选择,但却是孤独者的坏选择。”这是文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我把它摘抄在实验记录本的扉页,使自己受益终生。这句话中积极的“处事观”对于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极其重要,它引导我们如何与人交往和合作。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读硕士的学生来说,接触的科学共同体还十分有限,然而,即便是目前所处的很小的“科学共同体”,对我现在实验课题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当我被实验中偶然遇见的问题折磨得头晕目眩时,师兄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这样的情况在我目前的学习阶段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将来,我接触的科学共同体会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扩大,融入到这一个个共同体中,我的受益也会随之进一步扩大。 人们常说:成功的一半是方向。一粒种子的方向就是冲出土壤,寻找阳光,茁壮成长。我已经感受到了阳光的力量,理想已经起步。希望更多的人会受益于《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这篇文章,找到前进的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 姜丽娟 科研中常被轻视的方法研究 科研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只重视实验结果或者数据,而对获得这些结果、数据的方法重视不够,所以经常对别人发表的好结果望洋兴叹,而不去下辛苦掌握些方法论。 举个例子,给定一层厚度在100—200纳米的有支撑透明光学薄膜,如何准确测量其厚度和光学参数?猛一看,这似乎根本不是个问题,甚至相关的商用仪器都有很多,但深入分析一下,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原则上,厚度和折射率、消光系数等参数均可通过椭圆偏振仪(椭偏仪)一次性获得,如果是光谱扫描型椭偏仪,则薄膜的色散曲线都可以获得。但是椭偏仪测量基于物理模型,这些模型因物质而不同,对于实际工作中千变万化的薄膜材料和结构,要么物质特殊,要么结构特殊,只要不符合仪器的模型库,测量就无法进行,当然也可以自己建立物理模型,但这个就不是购买仪器的初衷了。所以,不能指望商用仪器解决一切,还是要自己掌握其中的方法论。 还是这个光学薄膜,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首先,通过X射线反射谱准确测量薄膜的绝对物理厚度,这是不依赖于任何物理模型的,是由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干涉引起的,只要量出反射率曲线中相邻震荡峰的间隔就可以获得薄膜厚度。然后,以这个厚度为初始参数,对薄膜的透射谱进行拟合,以获得薄膜的光学参数。基于分光法的透射谱很准确,而透明基底会给椭偏仪测量带来额外误差,因此我认为对透射谱进行拟合要比依靠椭偏仪靠谱。利用透射谱拟合也要涉及几种色散模型,但这些模型是通用模型,与薄膜结构无关,经过对比研究后应该可以确定最适合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薄膜区别对待,建立各自的测量方法。我们以前认为只要有了椭偏仪,薄膜测量就没问题了,没想到有了仪器,问题更多更让人烦恼,因为得到的数据常常超出正常。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不具备太多创新性,按理说不符合现在对科研的期待,但是我们掌握了方法,我认为这样的工作就很有意义,一旦方法建立,就像给火车铺设了轨道。因此,仪器重要,方法论是发挥仪器作用的保障。 回过头来,我们为什么经常轻视甚至忽视方法论的研究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科研考核注重结果的显示度,科研管理偏于目标管理,而非过程管理,科研人员只盯着最终数据。第二,科研人员眼界狭窄,方法论研究往往要深入理论,而理论是很多实验研究人员不愿意碰的。第三,谁都不是哪吒,有三头六臂,但科研合作不足使方法论研究难以开展。 我国目前花大量外汇购买的高精尖仪器很多了,但用得足、用得好的并不多,以至于功能闲置,造成极大浪费,其中对方法论的掌握不足大概是主要原因。因此,科研人员应该多关注方法论研究。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耀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孕育人文主义教育的氛围——观普林斯顿毕业典礼有感
热度 15 lubai 2012-7-6 23:33
6 月 5 号,我作为家长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典礼。初夏的朝阳穿过浓 密的树叶,将草地涂抹得色彩艳丽 , 胜过梵高的油画。 4 号夜间刚下过一场大雨,清新的空气随微风轻轻飘拂。整个校园洋溢着欢庆的气氛;在每个角落,都可以见到年轻的男女,穿着嵌着橙色条纹的黑色学位袍。他们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用以区分不同的学院和学位(学士、硕士、博士)。欢笑、握手与拥抱,告别、祝贺与希望,演讲、表演与聚会,所有这一切谱写了一曲成就与欢乐的交响乐 —— 这些年轻人达到了人生 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亲朋好友们忙着拍照,为他们所爱的人感到骄傲,为这些年轻人从这所世界著名的学府成功毕业而骄傲…… 毕业典礼仪式在普利斯顿大学最古老的建筑 Nassau 大厅前的草坪上举行。不同级别的学生代表作了简单的致辞。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予学位非常温馨。在六个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人中,我对黑人歌手艾瑞莎·富兰克林印象特别深,她被誉为“灵歌王后”。她是一个成就出众的女性,她 擅长灵歌、爵士、摇滚、蓝调、流行音乐和福音音乐。在人权运动中,她 的灵歌音乐曾激励着一代人追求自由和平等。 1968 年,她在父亲挚友马丁· 路德·金的葬礼上献歌,她也在美国总统卡特( 1977 )、克林顿( 1993 )、奥巴马( 2009 )的就职典礼上歌唱过。她获的荣誉包括国家艺术奖章、第 21 届格莱美奖、乔治·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奖章。滚石杂志将她评委“历史上最伟大的 100 名歌手”的第一名。我和她仅有的一点联系可能就是 2011 年 2 月,我参加观看了她在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斯特拉斯莫尔音乐中心的爵士音乐会。还有就是高兴地看到我的朋友 John D ,引领着富兰克林去领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 毕业典礼上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利·蒂尔曼女士的演讲。她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分子生物学家、一位具远见卓识的科学领导者和一位非常善于激励人心的教育家。蒂尔曼博士一直是我非常尊重和敬佩的女士,她的教育理念对我的一些观点产生过很大影响,包括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和影响下一代、中国的教育改革、甚至对人生的看法。蒂尔曼在演讲中赞扬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坚持人文主义教育,批评了近来由佛罗里达州长 Rick Scott 和哈佛大学前校长 Larry Summers 所推崇的“目标导向”教育。她用普林斯顿校友、美国国父之一詹姆斯·麦迪逊的传奇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詹姆斯·麦迪逊 1769 年秋从家乡维吉尼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他埋首于拉丁语、希腊语、哲学、自然科学、地理学、数学和修辞学,尤其积极参加辩论……在两年内完成大学所需的课程后,他有些困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于是,他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惯用的传统 —— 拖延。他说服了当时的校长 John Witherspoon , 允许他在学校继续学习一年希伯来语和政治哲学。因此,他成了普林斯顿大学首位(非正式的)研究生。一年过去后,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于是他去旅行,之后又在父母家住了四年……” “ 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所求 —— 加入爱国者事业,成为一名领袖,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他起草了许多最重要的文件,引导美国走到了今天……我最喜爱的故事是关于麦迪逊 1789 年帮助华盛顿起草首任总统就职演说的事。华盛顿拒绝使用一位朋友准备的 73 页的演讲草稿,而请麦迪逊重新写了一份。华盛顿用这份演讲稿国会联席会议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演讲如此成功,国会决定应该做一份回应。他们也找了麦迪逊起草这份回应。对国会的回应,华盛顿非常感动,觉得应该写一封信致谢国会。毫无疑问,你想得到 —— 他请麦迪逊起草了这份感谢信。所以,这些总统和国会早期交流,其实是麦迪逊和麦迪逊的公开对话。” 蒂尔曼称麦迪逊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的人文主义教育,使他成为了一名有远见的思想家、有说服力的演讲家和伟大的作家。“跟随 Witherspoon 的学习,使得麦迪逊能够深入地思考建国思想,这些思想从古希腊文化延伸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它们造就了麦迪逊的领导才能,训练了它缜密的辩论能力,深化了他的道德观,磨练了他的写作和演讲技巧。所有这些对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人文主义教育不是唯一有价值的教育形式。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将会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然而,蒂尔曼强调说,美国要在 21 世纪引领世界,顶尖大学就需要培养一些热爱历史、文学、语言、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领袖。“他们需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广泛接触信息,独立思考,并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人……” 聆听蒂尔曼演讲,不禁使我想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如今追逐快速成功和眼前利益的社会里,大学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方面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学生(以及父母们)仅仅对能够快速找到高新职位的专业感兴趣。如今大学里的课程设置过早专业化,而且面太窄,导致培养的人只是技术专才,而不是创新发明家或领袖人物。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真正现代化国家,改革教育体系以培养下一代智识人才,迫在眉睫。许多中国大学已经设定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某一种职业的专业人才,甚至不应培养只从事某种单一事业的人。我们需要一个健全均衡的教育,来提升创新、独立思考和跨学科工作的能力。世界日益变化,我们的学生需要发展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来适应千变万幻的世界,迎接新挑战。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教专业技能,还应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真正的激情和爱好,建立他们的独立人格。我们的大学应该是新思想的发源地,领导全社会走向未来。(科学网 任春晓 梅进 翻译) Princeton Commencement – Cultivating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t was June 5. As a parent, I attended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Shining through the thick tree leaves, the early summer sun painted the grass an array of colors richer than Van Gogh’s oil on canvas. The light wind brought in fresh air that was purified by the heavy rain from the previous night. The whole campus was filled with festivity. At every corner, you can see young men and women on black gowns with orange stripes, with different colored hoods to symbolize their schools and degrees (bachelors, masters, doctors). Laughter, hand-shakes and hugs; farewells, congras and best wishes; speeches, performances and parties; all these orchestrated a symphony of accomplishments and happiness – a major milestone of their young lives have been achieved. Friends and families were busy taking photos with a great sense of pride that their loved ones are ready to walk out of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olleges on earth... The Commencement Ceremony was held in the front lawn of Nassau Hall. There were elegant speeches by the salutatorian, the valedictorian, etc. T he awarding of degrees to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was heart-warming. Of the six people who were conferr ed with honorary doctor’s degree , I was particular drawn to Aretha Franklin, a black singer who was considered the "Queen of Soul". This is an exceptionally accomplished woman whose repertoire includes soul, jazz, rock, blues, pop and gospel.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her soul music inspired a new generation to pursue freedom and equality. She sang at the funeral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a close friend of her father, in 1968, as well as multiple inaugural events for Presidents Jimmy Carter (1977), Bill Clinton (1993), and Barack Obama (2009). Her honors include National Medal of Arts, 21 Grammy Awards, an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from George W. Bush. Rolling Stone magazine named her No. 1 on its list of "The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 The only tie that I may have with her was that I attended her jazz concert in Strathmore Music Center in Rockville, MD in February, 2011. I was also happy to see that my friend John Diekman presented Franklin for the conferral of the Honorary Doctor of Music degree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Of course, the most memorable thing for me was the commencement speech by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 resident , Sherry Tilghman. An accomplished molecular biologist, a visionary scientific leader and an inspirational educator, Dr. Tilghman is someone that I have had great respect and admiration. Her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as great resonance in my view of how to bring about my own children and our next generation,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and even way of life. In her speech, she championed Princeton’s stand for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today's difficult economic climate , and criticized a recent trend of “goal-oriented” education promoted by leaders like Florida's Governor Rick Scott and form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ident Larry Summers . Tighlman told a great story of James Madison, a Princeton graduate and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make her point: “ James Madison arrived at Princeton in the fall of 1769 from his home in Virginia , … immersed himself in Latin and Greek, philosophy, natural science, geography, mathematics, and rhetoric,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debate .. . After completing all his requirements in just two years, he found himself at a loss as to what to do next .. . So, adopting that time-honored tradition of all Princeton students — procrastination — he persuaded President John Witherspoon to allow him to stay on for a year and continue his studies in Hebrew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reby becoming Princeton's first, if unofficial,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end of that year, still not knowing what he wanted to do, he journeyed .. and lived with his parents for another four years… “ Eventually, he found his calling — he embraced the patriot cause and became a leader in the crusade to found a free and independent nation. He went on to author a number of th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s that guide our nation to this day … M y favorite story about Madison involves George Washington's first inaugural address in 1789. Washington rejected the 73-page draft prepared by a friend and turned instead to Madison to write the one that he eventually delivered to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The speech was such a great success that Congress decided it needed to respond. They asked Madison to draft the response. Washington was so touched by their response that he felt a need to send a thank you note, and, sure enough, you guessed it — he asked Madison to draft it. So these key early exchanges between President and Congress were really Madison talking to Madison in public! Tilghman argue d that the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at Madison received at Princeton prepared him as a visionary thinker, a persuasive speaker and a great writer . “ His studies with Witherspoon gave him the opportunity to grapple with the ideas on which this nation was founded, ideas stretching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ey disciplined his ability to marshal and then defend a well-constructed argument; deepened his moral sensibility; and they honed his writ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ll of which were critical to his success in public life. ” Of course, a liberal education is not the only valuable form of education . The diversity in educational systems will meet various needs of the society. However, Tilghman emphasized that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21st century, leading universities need to train leaders who are steeped in history, literature, languages, culture, as well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as . “ They need to be curious about the world, broadly well-informed, independent of mind, and able to 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 I couldn’t help but think about China’s high education while I was listening Tilghman’s speech. In today’s atmosphere of seeking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s, the universities ar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produce “useful” people for the market toda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re only interested in majors that could lead to jobs immediately, preferably with high incomes. The current college curricula specialize too early and too narrowly , and produce well-trained technocrats but not innovators or leaders . To sustai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o become truly modernized country,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reform our educational system to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llectuals in China.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now set an ambitious goal to become a “world class” university. With that in mind, our college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designed to prepar e the students for a specific job or even a single career . We need a well-balanced education to p romote innovat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acros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 The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 Our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capability to learn new things,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world, and to take on new challenges . Our high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teach specialized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but also help students discover their true passion and interests, and build their characters. Our universities should inspire new thinking, and lead the society.
2029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庆祝七一 家庭晚宴
热度 5 xupeiyang 2012-6-30 15:57
庆祝七一   家庭晚宴
庆祝神九凯旋归来 庆祝七一党的生日 祝贺许老师傅被评为优秀党员 祝贺儿媳慧慧考取医学博士 祝贺孙子乐乐(17个月)获得第一张早教结业证书 祝贺外甥子恩滔大学毕业,到国家安全部工作 祝贺外甥子春磊大学毕业,到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工作 定于本周日(七月一日)晚7点,北京王府饭店 举行隆重家庭晚宴 晚宴期间将举行精彩的文艺节目和丰富多采的活动 诚挚欢迎大家光临!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26 次阅读|6 个评论
师姐师兄毕业有感
sumu 2012-6-27 22:4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感伤。回想大学毕业时,泪洒“散伙席”。师姐毕业时,难舒心惆怅。 这不一年一度的硕士生答辩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这次我要送走人生中第三个师姐,心里不知何种滋味。这将意味着我将挑起重担,担负起师姐应该负有的责任,对于我这个比较内向,遇事优柔寡断的人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不过总要面对,总要担当。 答辩现场,桌椅一字排开,瓜果矿泉水摆放于桌上。答辩主席、各专家评委一一列席。随着主持会场的老师简要介绍,随即进入正题——开始紧张有序的答辩。待答辩的师兄师姐在观众席上各自做着准备。台上答辩人着装庄重又不失大方,娴熟的讲解、舒缓的动作,再配上精心制作的幻灯片,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台下,师弟师妹们忙着用相机手机把师兄师姐在台上出色的表现记录下来。我这个不会拍照的人也忙着给师姐“咔嚓、咔嚓”几张。讲解完毕,在答辩主席主持下各评委针对答辩内容进行提问。这一阶段主要考查答辩人对试验的熟知程度和着眼点,同时评审专家针对试验不足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意见。同时这一阶段是各评审专家对答辩人研究工作的肯定与否,关乎答辩人能否顺利毕业。所以想要好好表现,非得有“台上一分钟(答辩半小时),台下十年功(硕士阶段的三年试验)”的精神不可。答辩结束后,全体答辩生同所有专家及导师合影留念。整个农学院答辩持续了两三天,期间老师学生忙得不可开交。 答辩只是毕业前的一个程序,答辩结束后还要准备各种毕业材料,包括各专家评委的答辩意见、签字,学院的毕业证明等。同时班里还要举行聚会,吃“散伙饭”、照毕业照,还要身着硕士服参加学校的学位授予典礼。在等待领取毕业证期间还要将行李包裹邮寄到家或者工作岗位,在离校前进行简单的试验交接。总之,毕业也不容易,各种程序化的东西都要走,伤神费力。不过为了毕业,这点“苦”还是吃得的。 师兄师姐毕业离校那几天,一切显得那么忙乱,心里有点烦躁。虽然和师姐相处的两年没有太多的深谈,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师姐在的日子——一进实验室,看见师姐坐在电脑前忙着写论文、看文献、闲暇之余看看电视剧;现在师姐真的走了,一进实验室,实验桌上那熟悉的身影不见了,只留得干净光光的台面,心里有点莫名的失落(习惯的力量真是可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希望所有的师兄师姐走好,在外面打开新的天地,扬帆起航,开始新的征程。 附记:一个师姐离校前的短信寄语,很是感动,与大家分享: 光阴似箭,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匆匆而过!很庆幸来到保定,来到河北农大, 认识了裕华路、六岔口、二道桥,也认识了各位师兄妹、同学和朋友!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离别为了下一次相遇,有缘“泉城”济南见, 真心祝福“ ^_^ ”我想祝福的朋友们:一生平安,一生幸福,一生成就, 巨伟
4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月,毕业的季节
热度 1 unesco 2012-6-21 17:41
又到六月,毕业的季节。我指导的学生要毕业了,我新录取学生也要从大学毕业。我不由得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今天,毕业离校前夕的我们,都在做些什么?聚餐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我都没什么印象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深夜,别的同学都睡了,我还在宿舍昏黄的灯光下伏案奋笔疾书。小小的书桌前堆满了同学们的笔记本,我一个个地给大家留言。别的同学写留言大都一挥而就,只有我字斟句酌,胸中似有千言万语,要把我们的友情化为永恒。在给一位挚友的留言中,我写道: 我们曾一起 云游意象海洋的深处 寻找那无形完美的珍珠 每每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都映照出我们前进的征途 同窗四载 今朝分别 说不尽的离愁 当漫漫长夜 我独自跋涉于孤寂的人生之旅 希望远处 能传来你悠悠的歌声 愿你 永远拨动生命的琴弦 在海天之际 找到你人生的归宿 记得那天夜里,我匆匆写完这首小诗,默默咏读,心中涌起莫名的惆怅,心情也变得格外沉重起来。无心再给其他同学留言,洗漱上床,却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我把写好的留言交与好友,他当时作何感想,我已不记得了,想必也是感伤不已吧…… 我这位要好的同学,学习成绩中等,但聪明伶俐,很有艺术天份(吉它高手,唱歌一流),人缘也很好。毕业后他分配到基层农业部门,几个月后调到地区团委,任团委副书记(副处级),是当时我们那届同学里升职最快的。那时的他春风得意,是区里二线党政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90年代初下海之风盛行,他竟然也耐不住寂寞,辞去公职到南方下海经商。他南下后,我们的联系也少了。后来听说他不习水性,一直在商海中沉浮。而他当年的那些同事,一个个都成了区里甚至市里各部门的领导。每当同学聚会,谈起过去的那些往事,无不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而他却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有我心里明白,他那恬静、安详的外表下,是一颗饱经沧桑的心。有时我也在想,难道冥冥中自有天意,当年我那伤感的留言,竟然一语成谶?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到一年毕业时——记我指导的SRDP项目
meiofauna 2012-6-15 20:24
又到一年毕业时——记我指导的SRDP项目
也许对于大多数大学老师而言,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毕业很普通,很平常,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一生中只有一次大学毕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每到大学毕业时,虽然没有毕业生的紧张、兴奋和伤感,却仍然觉得这是一件重要、严肃和值得纪念的事情。 2010年我指导了一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OUC-SRDP)项目,虽然实际对他们的指导只有一年,但是从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直到现在,我和他们都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师生关系。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在春、夏、秋、冬四季寒暑的野外采样中 ,在枯燥乏味、令人崩溃的实验室样品处理中,还是在匆忙紧张的数据处理、结题报告和论文撰写中,几名同学都表现出了作为大学生所具有的认真、细心、忍耐、钻研和负责任的态度,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综合素质。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项目在2011年结题时被评为优秀。 项目虽然结题了,但是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情谊更深了,我答应他们请客庆祝圆满结题。可是虽然我不是大忙人,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对我的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我也尽我之力对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和指导。还记得今年的大年初四,那天我正好在学校值班,突然接到了尹同学的电话,告诉我她被日本东京大学录取了,当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又说要请客庆祝。这学期开学后,我找谭同学说了请客的事情,让他帮忙组织,可是拖了又拖。马上就到来香港学习的日子了,等我从香港回来,他们已经毕业离校,再不请客,他们就各奔东西了,以后不知何时再能聚在一起。于是抛开一切事情,终于在我来香港的前一天(6月9日)中午请参加SRDP的五位同学和当时对他们和我提供帮助的两位同学吃了一顿午饭,了结了我的心愿。那几天正好是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日子,同学们都很忙,说实话,他们能抽出时间来已经是给我莫大的面子了。他们都是优秀的学生,将来都有美好的前途,在这里祝愿他们前程似锦、事业有成! 这里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前途: 尹盛乐: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全奖) 胡金:南京大学研究生 韩玉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保送) 袁超: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生 谭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保送) 刘楷:云南大学研究生 雷邦俊:云南玉器店老板
4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的高校求职经历
pengou 2012-6-2 17:53
dingfei98 铜虫 (小有名气) 应助: 0 (幼儿园) 金币: 75.1 红花: 2 帖子: 108 在线: 26.7小时 虫号: 1464914 注册: 2011-10-28 专业: 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 2012-06-01 14:23:58 kong我就是我: 金币+2, 感谢分享亲身经历 2012-06-01 17:43 工作终于定了,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求职过程,供求职的朋友参考。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我本科是一所北方的985类大学毕业,本科毕业后在一家设计院工作三年,然后考的一所非常一般的学校研究生(非211类),硕士期间跟着导师做过不少的项目,毕业后申请了日本的国费奖学金,在日本一所前十的国立大学读博士。由于是做模型的,博士期间发的文章不多,只有一篇SCI,还一个一般的期刊和几个会议,文章都是英文的。 由于知道工作不好找,我又一直想进高校工作,所以很早就开始注意工作的事。去年的7月份通过一个非常要好的师兄联系去他所在的学校(中部省份的一所211大学)看了一下,并且见了一位非常他们学校的一位学术大拿,通过交流以后,这位学术前辈说非常欢迎去他们学校工作,并且希望也挺大。暑假回日本以后,接着写论文,期间和师兄以及那位前辈也写过几封信(个人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人与人需要经常联络感情)。过了元旦,我写好了简历,并且在一周之内把北京所有能想到的高校(只要和我专业有点关系的,包括北京和清华)。然后就开始写大论文了,在这期间,我的SCI小修然后就接收了,我师兄的学校的那位前辈告诉他们学校肯定接收我了,这时我的心里就有底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放弃找别的高校的机会,因为在这以后,我非常的想去北京工作。最终我还是放弃去师兄的学校了,让我感觉非常的歉意,甚至不知如何面对师兄和那位前辈。在给北京的老师发完简历后不久,北大的老师给我写信了(这个让我极其意外,当时我只是投简历投的心烦了,才想着给北大和清华都投的),这位老师是我专业上的国际知名学者,他的一篇文章被引用超过700次,他告诉我可以申请去北大做博士后,联系了几次以后他说要两封推荐信,他要我告诉他推荐人的email,然后他自己写信要的推荐信,等他收到推荐信以后没几天,他就给我回信说同意接收我做博士后,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事(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年龄比较大一些,后来去北京面试的时候特意去北大向这位老师当面解释了)。在三月份的时候,收到一所北京市属一般高校的面试通知,我们专业只招一人,18个人面试,由于这是我第一次面试,所以自己还认真的准备了,包括面试和试讲的材料,这所学校要求通过面试才有试讲的机会。当时我心想怎么也能得到过试讲的机会吧,然而事与愿为,最悲剧的事、最让我感觉打击的事发生了,总共三分钟的面试,自我介绍两分钟,然后一个老师问我如果去他们学校有什么打算,然后就结束了让我先回去等通知(下午通知面试结果,通过的人会给发短信通知),下午我在酒店等了一下午也没收到通知,我心想完了,估计没通过,最后打电话去他们学校问了一下,真的是面试没通过。这个结果让我真的无比的感觉打击,一来我花了好几千块回国,并且自己还准备了,最后连个试讲的机会都没有。事后我委靡了几天,也分析了原因:一、当时我觉得希望挺大的,因为在意,所以面试的时候紧张,说话都不利索,我个人认为这是面试的大忌,后来我总结了一下,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能紧张,不紧张正常发挥的话,基本上你就成功了一半,一定要把面试官当小学生一样的去跟他们交流,介绍你自己和所学的专业。二、我觉得这个学校的职位早已经内定,他们只招一个,并且他们专业还一个院士,象这种情况,我建议一般人就不要去面试了,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个人觉得这个学校的领导太无德了,只招一个人,却让18个人去面试,北京的学生还好一些,外地的甚至是海外的学生真的是太悲剧了。 虽然这次回国面试的结果极其悲剧,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也是很有用的一次经历。一、让我知道了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能紧张,二、这次回国对我的第二次面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就是命中注定一样。在这次回国前,我已经给相关的学校投过简历了,所以我当时想着如果有机会亲自去其中的两个感觉有些希望的学校(一个是部属211大学,另一个是市属一般学校)去看看,见一见他们的领导。部属211大学是我以前开会时认识的一个老乡介绍的,所以这次回国的时候我就去见了相关的老师和领导,他们学院的书记对我很感兴趣,但他们要求本、硕博都是211类以上大学出身,并且有两篇SCI或者EI,而我硕士不是211且只一篇SCI,当时那位书记说帮我问问学校的人事处,看有没有可能,最终还是不行没有面试的机会。虽然没有机会去面试,但我感觉去见了他们的领导的过程还是非常有用的,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还有就是加深了和那位老乡的感情,这位老乡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之前只是一面之缘而以,但他在我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经常和他电话聊天,他也帮我出了很多主意,在此我衷心的向他表示感谢。当时,面试完和见完这个学校的领导后,知道都太可能了,心情很不好,本来打算去见另一个是市属一般学校的老师,都差点没去,因为我听说他们学校对有意向的学生都会主要约见,而我投完简历后,根本没和我联系,所以我觉得也没有希望了。幸好最后一天在北京呆着没什么事,加上我一个好兄弟的劝说,我在最后一天的下午给这所学校的系主任打了个电话,这位系主任人非常的和蔼,是位女老师,她听说我第二天回日本,就说那你现在过来看看吧。我就赶紧打车去了,和她聊了二十来分钟,当时我就感觉自我表现非常好,去这个学校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不确定有多大可能性,。回日本以后,没过几天,就收到系主任的邮件,让我回国面试,也是和之前的学校一样,面试通过了才可以试讲。收到邮件后,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不回国面试意味着一点希望都没有,回去吧又怕象之前面试的那所学校一样,因为他们学校招的也不多,只招两个,并且我的专业还不是他们的主要专业。我给系主任打电话问有多大希望,她也没正面回答,让我和她们的学科带头人联系,我联系后,学科带头人也没正面回答有多大希望,只是说肯定要面试才知道。况且,这次面试的时间离我上次面试只有二十天,意味着我一个月回国两次,这真是太疯狂了。当时我分析如果这个学校不行的话,也许北京我就去不了,因为和我专业相近的其它学校都是极其难进的,凭我的文章数和履历肯定进不了,所以最终我还是决定回去面试了。总共十个人,面试时我是第一个,当天我去的很早,八点半面试,我差不多6点多就去了,等到八点的时候我就进去了,只有系主任一个人在,我就进去跟她随便聊了聊,过了几分钟,他们系的一位很厉害的老师来了,我就和他们两聊,过了一会另外两个老师也来了,就这样,从一开始聊天,到最终结束,我和他们四位老师差不多聊了快45分钟(本来规定一个人15到20分钟),当时我就感觉这次有戏了,因为他们几位老师对我的研究很感兴趣,聊的时间又很长,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当天下午我就收到通知(面试时的十个人中选取了五位试讲,试讲当天有一个没去,推迟试讲),让我过几天试讲,中间有三天的时间,我就赶紧准备试讲的材料,试讲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放松,当时安慰自己说,实在不行就去北大做博士后(这个时候北大的老师已经同意我做博士后了),所以最终试讲完,我觉得表现也还不错,虽然不是自己最好的水平,但觉得比另外几个真的要好很多。在这我想说一下其它三位试讲的情况,其中一位女生也是海外的,她有一篇SCI影响因子很高,在这个学科是非常好的期刊了,但是我觉得他面试和试讲挺不好的,有两点,一、很紧张,说话的时候明显感觉有点发抖,二、试讲的时候象背诵(她可能之前把要讲的内容都写出来了,预演了很多遍),我个人觉得试讲之前的准备是很必要的,但千万不要背诵,让人感觉假的很,一定要加入一些临场发挥,这样让人感觉自然。另一位男生表现也挺不好,他的文章和PPT都还不错,他之前做个辅导员,表达能力也还不错,但有一点他表现极差(个人感觉),就是他基本上没有板书,而板书是系任的邮件中明确注明的,并且面试前又提醒了一遍,在他试讲过程中,系主任又打断他试讲两次,提醒他写板书,但最终他还是没写个象样的板书。对于这样的博士,我都感觉无语了。第三位女生表现正常吧,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大错。 就这样,面试和试讲完以后,我就知道我基本上没问题了(之前我一位在这所学校工作的朋友也告诉希望很大,在这也想向这位朋友表示感谢),除非已经内定了。果然没过多久,就收到邮件,让我交相关材料,说是准备报到学校,我打电话问系主任,她说面试四人中选三个报到学校,我是其中之一。虽然不是一所很好的大学,但这次面试的机会真的是算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如果没有之前面试的最后一天主动打电话联系,我怕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之前我说上次的面试很重要,因为没有上次的面试,我就回不了国,就不会有这次面试的机会了)。因为我的专业和他们系专业不是很一致,只是一个交叉学科而以,加上对自己的面试和试讲过程很满意,所以当知道通过了消息后真的挺开心的。当时心想,终于可以不用再每天刷邮箱,看有没有新邮件,以后再有什么面试我差不多也不会回去面试了。各位不要以为我的找工作经历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事发生了。 第二次面试回国的两天后的一天,我同时收到了两封邮件,一封是我本科学校让我周日回去面试,另一封是北京的一个211大学的,让我周六回去面试。本科学校是985大学,去年就让本科老师打听了,当时说希望不大,所以一直也没当回事,收到邮件后我给本科老师打电话咨询了,她说希望非常大,系里想招两个,连我一起只有两个人应聘,这样的情形真的让我很意外。因为我硕士导师说他们系每年还可以收到十几份简历(该校非211大学),而本科学校是985大学,却只有两个人应聘。这件事以及北大同意我做博士后的经历说明,只有尝试以后才知道有没有可能。所以在此,我想告诉求职者,一定要投简历,反正也不花钱,没准什么地方就要你了。当时我决定不回去面试了,一来等第二次面试的结果,二来本科学校可以以后再面试,加上离第二次回国面试才不到一周的时间,经济上实在受不了。三周以后,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那天,我又收到了这个211大学的邮件,问我什么原因没有回去面试,还想不想去他们学校了。收到邮件后我赶紧给他们学校的联系人打了电话,我说由于非常忙没时间回去面试,联系人说如果还想进他们学校的话,就约个时间回去面试,我一听感觉有戏,就连忙答应了。之后就约好时间回去面试了,有了之前两次面试的经验后,面试和试讲也就很顺利了,没过几天就出结果了,我通过了,真的太意外,太开心了。由于时间的关系,其中的一些细节就省略了。这个工作真的象是命中注定一样,来的太突然,太容易了。 总结一下我的找工作经验,一、一定要多投简历。二、一定要主动联系,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越是觉得没希望的越可能就是你最终的归宿。三、一定要发动所有的人力资料,包括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人。四、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能紧张,一定要把面试官当小学生一样的去跟他们交流,介绍你自己和所学的专业。 流水帐似的找工作经历写完了,希望能对读过的朋友有用!也祝愿广大的求职者都能早日找到如意的工作! 在此,向帮助过我的本科老师、硕士老师、博士老师、以及面试的各个学校的老师、同学、朋友、师兄、师弟、师妹、家人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一口气写了这些,语法错误估计不少,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0 个评论
尊敬的谷先生--您在“六一”这天走啦!
热度 6 BihongFu2010 2012-6-1 19:29
今天早晨7点多钟,接到小丰打来的电话,告知他爸爸谷祖纲教授在临晨2点多钟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的世界。接到电话后,我的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我大学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也是我大学时代最熟悉的师长,就这样突然地走啦! 谷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大学时代由于思想比较活跃,被划为右倾分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兰州大学,由于是右倾分子,一直是不太受重用的人,所以,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从毕业分配到兰州大学至七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他大部分时间是在五七干校劳动和开会学习中度过的。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他有幸去日本留学进修,回国后也是意气风发,开始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了教授,还当了兰州大学地质系的系主任。退休后,和老伴李老师一起到北京和儿子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21世纪初期,以前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日本友人邀请他去讲学,顺便也带上夫人一起去,因为他夫人一直未去过日本,如果能够一起去的话也算是满足了他的心愿。但天有不测风云,那时他们护照和签证都已经办好,正准备出国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而且后来还阴差阳错地被判刑,在监狱待了三年。其中原因我不想细说,这件事发生在谁的身上也是不可想像的事,在“监狱”这所大学校出来后,他几乎跟精神病人没有两样。最幸运的事,他有一位伟大的夫人,也有孝敬的孩子们,再加上有许多亲朋好友和他们过去的学生们的友情,所以,出狱后的几年里,精神上的创伤逐渐在恢复,但正在他安度晚年的时候,他却突然走了...... 回忆起我1987年大学三年级时与谷先生一起去青海贵徳盆地实习时的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记得我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是《青海贵徳盆地第三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他带我们三位同学与青海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调队的同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了两周。在那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经常每天要翻山越岭走一、二十公里,几天下来我们几个年青学生都累得不想说话了,但他仍然和地质队的地质队员们谈笑风生。他的风趣和博学,不但感染了地质队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感染和鼓舞着我们,我们不但顺利圆满地完成了野外实习任务,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和地质队的许多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地质队的有些同志还和我们保持着密切联系。 谷先生,您虽然突然就离开了这个您热爱的世界,您的突然离开也让我们许多人都感觉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因为我们许多人热爱着您。您是研究古生物的教授,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您在今天这个快乐的日子走完了您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过程,我相信您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定会很幸福的。 今天下午去您家看望了您的夫人--我们尊敬的李老师,她也是您当年许多学生们的李妈妈,尽管看起来她非常悲伤,但她精神状态还好,我们几个学生与她聊了近两个小时,与她一起回忆您与我们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愿李妈妈能够坚强地挺过去您离开后这段对她来说可能是最艰难的岁月。与小丰、小波和李辉他们一起商量了您的后事,他们都是您和李老师培育出的非常优秀孩子,您放心他们一定会把您身后的事办得非常妥当! 明天,我就要和同事们一起去青海进行野外科考工作,不能参加您的告别仪式了,但您的学生我会在我们曾经一起战斗过的青藏高原贵徳盆地为您祈祷!安息吧,谷先生!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405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人物纪事】儿子的干妈
热度 5 liuxuxia126 2012-5-30 09:39
最近看到武汉大学的女生拍的婚纱版毕业照,很有感慨。大学期间没有谈恋爱,真是一大憾事。我对我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女生,均灌输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有喜欢的,就去追,如果有追你的,不要轻易拒绝,要给彼此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 我大学毕业就结婚了。和爱人谈了三年,也算是爱情长跑了。 毕业后我分配来到现在的学校,当时学校分给我半间房,分给他半间。我们结婚后想换成一间房,被学校房管部门拒绝,说是没有先例。申请婚房要排队等待。 因为生孩子,当时两个单位的领导对我们还是很关心的,就找了一间出国的教师没有人居住的平房给我们住。这样,我们从单身宿舍搬到了平房。因为平房房间的面积稍微大一些,有一个很小的厨房,和一间很小的可以放下一张大床的卧室。可惜没有卫生间,那个时候,我们上公共厕所,倒马桶。 袁姐就住在我的对面。我有时候可以在厕所遇到她。不过,当时她还在汉口上班,早出晚归的,只有周末才可以看见她,一见她就是在洗啊,涮的,总是忙个不停,有她在家,她的家收拾的特别干净。    和她结缘纯属偶然,当时我的婆婆在这里帮我带孩子,婆婆是个闲不住的人,那年冬天,她帮我的周围邻居家的孩子一人做了一件棉袄,袁姐家的孩子是最大的,当时有 10 岁了,也做了一件给她。婆婆的好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以至于在婆婆去世多年后,很多老邻居都还想起她的善良和勤劳。(婆婆 95 年因肝癌去世了,我的孩子才 1 岁)袁姐也是个热心人,她有做什么好吃的,都会端给我家一碗尝尝。那个时候,邻居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男人之间在一起下棋,喝酒,周末还在一起打扑克。那个时候,住平房的是这个学校地位最底层的人,多是学校的工人,一般的职工,虽然我和老公都是教师,也只是一般的讲师而已。和这些虽处最底层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是很开心的,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家乡,大家的大门一直是敞着的,孩子也在这群邻居的关爱下长大了。    袁姐,特别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对我的孩子,常常把我的孩子抱过去,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不吝啬地送他。袁姐的丈夫是我们学校车队的修理工,长着满脸的胡子,个子不高,面孔也黑黑的,若是不熟悉的人,一看他的面相就会吓一跳,很多的小孩子看见他都害怕。我的儿子不怕他,还经常揪揪他的胡子,所以他特别喜欢儿子,就让儿子叫他干爹,当然,袁姐就成了儿子的干妈了。    婆婆生病住院,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很紧张, 90 年代的时候,工资都不高,别人都唯恐我们借钱的时候,他们两口却主动对我们关心起来,并愿意借钱给我们。虽然我们没有借他们钱,但这样的心意,已经让我和丈夫非常感动了,也就正式地把他们当作孩子的干爹干妈,来来往往起来。    在孩子 3 岁的时候,袁姐下岗了。她在汉口的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做工人,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所以,下岗后很难再找到工作。她做过钟点工,卖过气球,最后她决定卖臭干子。因为她很用心地学,所以她做的调臭干子的酱很好吃,很多学生都喜欢买她的臭干子吃,后来她还开发了很多新产品,比如什么藕元子,萝卜元子、苹果派、菠萝派、南瓜饼、土豆饼、藕夹、茄夹等等,生意更是兴隆了。    袁姐曾经很胖,因为每天里里外外的辛苦,我看见她明显瘦了一圈。原来她很白净,后来也被风吹日晒得很黑了。看她每天忙碌,以为她是幸福的,她做了排骨藕汤还是偶尔喜欢给我送一碗,虽然我搬了几次家,已经离她很远了,但她还一如既往喜欢我的孩子,喜欢和我们来往。    她去世的前几年我才知道,袁姐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我们之间很亲密,所以,她和丈夫之间的矛盾,她和她的丈夫都告诉了我。因为他们已经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后来我了解,离婚的原因并不是感情,在他们那个年纪(其实她也不算大,我记得她和我一样是属鸡的,比我大一旬)的人,很少有恋爱结婚的,所以,感情有没有似乎不那么重要。但他们不仅没感情,而且夫妻生活也不幸福,她的丈夫曾经向我抱怨说自己有老婆和没老婆一个样,说自己已经有快一年没有碰她了。后来问袁姐,果然如此,问及原因,袁姐说自己并不喜欢做,而且感觉做的时候如被强奸一样,完全没有什么快感。我知道,也许她一辈子都没有得到到夫妻生活中的快乐,所以才深深厌恶这样的事情。当然,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有些话无法直接告诉她的丈夫,我只是劝袁姐,如果不能离婚生活,只好委屈自己,或者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丈夫,让他改变一些,考虑一下她的感受。    袁姐确实不想离婚,她是一次卖断下岗的,不如别的形式的下岗还可以等退休年龄从有关部门拿到生活费,她下岗的时候单位一次给她两万块钱,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虽然卖臭干子也赚了些钱,但基本上都给孩子做了学费及贴补了家用。如果离婚,她既没有钱,也没有房子住,现在住的房子是丈夫的。学校的公房。袁姐忍了。配合了他几次,夫妻似乎又和以前一样和睦了。但这些都是假象,后来又因他们离婚的事情调解了两次,都是同样的理由,似乎两个人都没有改进。袁姐还是一样的讨厌夫妻生活,他丈夫还是如以往一样的粗暴。最后一次,也就是 03 年的夏天,我在去德国看望我丈夫的前夕,又几次听到他们要离婚的消息。我告诉她说,要离就离吧,既然没有尊重,既然不再有爱,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我想靠她的勤劳,靠她的能干,一定能够养活自己。我甚至想,如果她没有地方住,可以住到我的家里来,我可以把她当自己的姐姐一样对待,再说儿子也喜欢她,喜欢她做的饭菜。我没有看到结果,就飞到德国去度假了。 9 月我从德国回来,就听到了关于袁姐的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她脑溢血中风了。去医院看她的时候,她已完全不能讲话,不能吃饭,身上插满了管子。好可怜。我感觉她要死了,活不了多久。那个时候,我的妈妈也在这里。和妈妈一起去看她,妈妈也忍不住哭了。最可怜的是,因为她没有钱治疗,她丈夫把她从外面的大医院转到我们校医院,只做维持性治疗。我甚至心想,他是不是盼她早点死去呢?    可袁姐的生命是顽强的,她又活了一年多, 04 年夏天,她已经可以坐在轮椅上了。并且还学会了说话,她可以认出我和我的家人。我很开心。 8 月,我看见袁姐靠着拐杖可以走好远了,我开始高兴起来。我想,也许过年的时候,我可以吃到她做的藕元子呢。 可 9 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又一次中风了,上次是左脑出问题,这次是右脑出问题。她完全被击垮了。她就这样一倒,再也没站起来过。一直如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她再也无法卖臭干子了,可吃过她做的臭干子的人还记得她做的干子的臭味,并且想着她。还在校园的 BBS 上看见有学生怀念她,寻找她,因为大学几年一直喜欢吃她做的校园风味小吃。后来她的事业被她的女儿接过去做了一段时间,但她没有妈妈做的那么好,也没有她妈妈那么勤快,能干。果然,女儿没做多久,就转做了别的事情。    她走了,走的时候我正在河南和同学一起聚会。也许是心灵感应,她走的那天我在火车上被一个大学生带给妈妈的哈密瓜砸了脑袋,眩晕了半天。从河南回来,就从她的丈夫那里得知她去世的消息。虽然我知道她早点走甚至会幸福些,活着对她来讲只是受苦,只是烦恼,也许,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脱。但我还是很难过,不仅仅因为吃不到她做的小吃,喝不到她煨的排骨藕汤。更主要的是,看见她可以让我感觉到温暖。虽然她过的日子一直很苦,但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坦然接受一切,并用自己的勤劳来改变现状,虽然有些东西她是无法改变的。但她靠自己劳动生活,给周围的人她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这一点就更让人敬佩。    爱是什么?也许爱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但在我看来,爱很简单。简单得就如你每天的生活。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但重要的是,你活着的时候,你开心吗?你幸福吗?你是因为别人的幸福而幸福呢?还是因为给了别人爱而幸福呢?    我想念袁姐,虽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她死后还是有那么多人想起她。 她离开已经快8年了,她的影像还经常浮现在我眼前。会经常想起她煨的排骨莲藕汤,想起她做的特别味道的臭干子!
个人分类: 家人朋友|478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实力、能力、魅力
热度 1 wangzhao938023 2012-5-13 21:54
不知不觉中,马上就毕业了,不能再像大学毕业时那么坦然了,年龄等等各个方面都不允许了,四年、三年已经使我们磨砺了很多,可是真正的社会学才刚刚开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面临着工作。 有很多同学从国家公务员考试起就开始忙碌起来,这半年来,只要是哪个省有考试就考,无论是选调生,还是公务员,都在一如既往的考着,拼着!难道上完三年的研究生就为了考选调生、公务员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毕业后继续搞科研?而这些在我们上完本科的时候就可以报名考的呀,不解啊。 我也询问了我身边好几个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同学,他们大部分找到的工作都是与自己在上研期间的专业相差很大,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毕业后必须找自己专业的,不能向别的方面发展。 我学的是作物遗传育种,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将我学得知识投入到农业建设上来,尽一点自己绵薄之力。感谢我的导师帮助!去单位后一定要扎扎实实学习,勤勤恳恳做研究! 人的实力、能力决定着自己的魅力!
33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卑鄙的造谣者:简单回应《蒋高明最近被警告后的烦恼和彷徨》
热度 38 蒋高明 2012-5-11 23:33
蒋高明 有人在《中华网论坛》发了下面的帖子。这个人对我很熟悉,貌似对我最近10天的心情都了解,声称我是不懂分子生物学的反转分子,但这篇看似言之凿凿的帖子却是个十足的谣言。特澄清如下: 首先,我没有得到来自任何植物所领导的所谓任何警告。最近,我没有烦恼过,也没有彷徨过,我明白我自己该干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干什么,不该说什么。 第二,我的经费是不多,但我没有像阁下那样浪费纳税人的钱,且近10天,我没有“到处托人疏通环节”,向任何人疏通关节去搞什么经费,我们最近申请项目都是按照所和开放实验室的安排正常进行。 第三,这个自称与我的老师张新时院士熟悉的人,敢于将我为什么至今依然是四级研究员的内幕公布于众吗?我的硬件条件是不是远远超过了研究所规定的二级研究员硬件标准?票掌握在阁下手里,你不愿投我有什么办法?我是因为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才得到了这样不公平待遇的。我1994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7年11月破格晋升研究员(2008年1月1日上岗),2000年遴选博导,2001年竞争上岗首席研究员,当时全所首席研究员只有29个,这是不是事实? 第四,你说我大学学过一些分子生物学,对转基因懂点皮毛,但你的生态学知识是不是也是皮毛?告诉你一个不愿意听到的事实,我当年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个专业的大班《细胞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得过全班第一。1985年我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毕业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硕士生,以全所第二名成绩考中(110多个考生,录取19人,且95%以上的考生是今天的985高校,录取的19人中,北大就有4人。我是1977-1981级山大生物系中第一个考入植物所的应届毕业生)。那个时候要考综合考试的,微观的知识缺科肯定是要吃亏的。 第五,在反转之前,科技界、生物界、植物界没有人知道我,那是你不知道吧。另外,我从来没有想以反转出名,请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理说理,靠造谣、打击报复对待讲了真话的科学家,不厚道吧?你说我只在自己的几亩自留地上做给人看看,你也做一个给我们看看。我不用阁下的转基因甚至连农药也没用就成功地控制了虫害,你敢走出你的实验室,也用一个比我们的办法更经济、更环保、更健康、农民欢迎、城市消费者更欢迎的办法做几亩自留地看看吗?阁下还有所不知,目前全国已经有七八个省愈万亩的农田在采用我们的方法呢! 而且生态农业的土地面积还要迅速扩大呢! 关于这个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报》三天前给予了深度报道,链接如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3746.shtm 关于山东生态农业实验进展情况,我所在研究所主办的简报报道如下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564682 关于研究员分级的内幕,请参考我的一篇旧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410153143426205217.html 本来不想回应,但如果不回应就是我默许了谣言,就是以讹传讹了。 如果该文对阁下有所刺激,请息怒。不要再造出其他的谣来吧。男子汉大丈夫,光明磊落,讨论问题也请真名真姓,我在明处,你在暗处,这样背后射冷箭,符合你的做人原则吗? 反转份子蒋高明最近被警告后的烦恼和彷徨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0/87/58/3_1.html 反转阵营中能算得上科研人员的也就蒋高明一个了, 其它如顾秀林, 陈一文, 张宏良,杨芳洲等等不仅对什么叫基因都搞不清楚, 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所谓专业上也从来没有写出过一篇像样的文章。可以说都是棒槌。 蒋高明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是学生态的,也算正牌大学毕业的, 分子生物学在大学里也学过一点, 对基因也懂点皮毛, 虽说是植物所的首席科学家, 但这种首席就是一个课题负责人, 在植物所有这种首席科学家头衔的科技人员至少有50人以上, 所以在科技界内, 谁也没把所谓的首席科学家当回事。 因为就是一个课题负责人而已。蒋高明是研究员, 但仅仅是一个4级研究员(研究员中最低的一级). 他的导师张新时与我熟知。 蒋高明之所以成名是在反对转基因上出了名, 在反转之前, 科技界, 生物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 就是在植物界里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因为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论文出来过(生态学是一个老科学, 很难有什么大的研究论文发表)。 自从反转以来, 在反转份子的捧场下, 蒋高明一时变为知名科学家了, 蒋高明也以为自己是个知名科学家了, 于是乎得意洋洋, 以为自己可以获得研究经费, 评为三级研究员了(二级是要有科技界内承认的成果在全国知名, 一级是要国际知名基本是院士)。 由于蒋高明没有什么能让界内承认的研究论文发表, 自己吹嘘的所谓他发明的生态农业, 不仅科技界不认账, 农民也不认账, 蒋高明到处吹嘘的所谓生态农业, 到目前为止, 就只能在他用研究经费的几亩自留地上给人看看, 从来推广不出去。 最近(就是最近10天), 蒋高明遇到了大麻烦, 到处托人疏通关节, 想要获得新的科研经费。 但要有新的经费, 过去国家给你的研究经费的评估要过关才行, 因为没有科研成果, 即没有完成过去国家给的经费的任务,可能会申请不到经费, 而过去的经费快用完了, 这下, 蒋高明急了。 植物所领导最近对蒋高明做了警告, 如果你不好好搞好本职工作, 一味在外面从事与国家给你科研经费不相符合的活动, 有可能不再对他的项目给以支持。 蒋高明深知拿不到科研经费, 意味自己事业的结束, 所以急忙在植物所领导面前保证, 今后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绝不在外面从事与专业无关的活动。 烦啊, 蒋高明最近真烦啊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9838 次阅读|48 个评论
大学毕业30年同学聚会有感
hmaoi 2012-5-6 07:18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大学毕业已有30个年头,这两天,我们30年以前的同学都济济一堂,欢聚在我的大学母校-江苏科技大学,庆 祝这个特殊日子。两天虽然短暂,但却过得特别愉快,这里看不到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追逐名利,大家彼此真诚,坦诚交流。 回顾30年自己所走过的路,虽然不算成功,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过得也很充实。但也有一些忧虑,30年间,国家经济经济发展了,到处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社会问题却不断涌现,尤其是官场腐败、人们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令人忧心忡忡。好了,不能多些了,有时间再聊。
3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迷信误导中国的科研评价(四)
热度 6 Education 2012-5-5 22:18
SCI在中国科技界可以说举足轻重。但是如果SCI论文到处可以买卖,就算不是找枪手写的,也提示了SCI不代表可靠的实力。真正的发明创造,不可能轻易买到,起码我国想买外国还不卖。 下面是我随机找一个枪手的QQ记录,未经对方许可,隐去了对方名字.我的网名ME。 ME:能代写SCI文章吗 编辑19:03:37 可以 编辑19:03:42 时间有要求吗 编辑19:03:53 作者简介发我下 ME19:04:47 没时间要求。我是正规大学毕业,高级职称 编辑19:05:35 哦,SCI期刊代写三万 19:06:45 过内还是国外的的期刊 编辑19:07:30 SCI期刊国外的 19:08:18 期刊和会议EI价格? 编辑-19:09:07 EI期刊与SCI期刊代写的价一样,三万;国际会议一级检索EI全包一万五 19:09:48 怎样付款? 编辑19:13:32 若代写的话,您给研究方向,给您拟题目,选好题目后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开写,审稿通过后,支付余款,安排版面 19:14:21 定金多少钱? 编辑19:15:28 版面费的25-30% 19:19:10 版面费多少? 编辑19:19:32 EI期刊与SCI期刊代写的价一样,三万;国际会议一级检索EI全包一万五 19:20:43 奥,这不是版面费,是总费用 编辑19:21:09 没其他费用,就是以上的版面费即可 19:22:05 交了钱,没出成怎么办 编辑19:23:04 好多高校老师不定期在我社安排的很多 编辑19:23:24 本身就是个杂志社,新闻总署都有备案 19:28:48 能开发票吗 编辑19:29:33 各社都开不了发票,可以找合作单位开印刷费的 19:31:14 出版后付钱行吗?人也跑不掉 编辑19:31:49 没有任何一家杂志社会这样操作的 编辑-19:33:08 昨天一位老师说过同样的话,核心都是定金审稿的,非要说审稿后给通知后办款,说学校不会跑,结果把我套进去了,通知给了,推三推四不办款 编辑-19:33:42 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先小人后君子嘛,还望理解 19:34:12 不办款你告他单位 编辑19:36:22 有必要嘛,彼此都是诚信,只能说为人有问题,害我被领导批,我社跟人家那边也是长期合作的,一折腾人家都有意见 编辑19:37:03 不过后来他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又选了其他刊物,比初次那刊物费用要高,痛快办了定金,现在审稿期间 但要是操作到中间,您有变动,伤不起呐 您可以先核实我社的资质,新闻总署,也可以官网上的编辑部电话核实我的身份 编辑19:42:16 核实好了再合作都没问题,但社里的规定没有例外了,都是多年经验积累而定的 19:46:13 我相信你的身份,但是无法保证能出论文,你们社又出不了 编辑-19:47:39 我社跟那边也是长期长年的合作关系,不能保证一定能给作者安排,就不会揽这个事情 ME 19:49:15 谢谢 ,我考虑一下。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4268 次阅读|6 个评论
药物科学家保罗•詹森
热度 1 liuyingxiang 2012-5-5 11:10
Paul Janssen于1926年9月12日出生于比利时的蒂伦豪特,他是父亲Jan Constant Janssen 医生和母亲Margriet Fleerackers的长子。他的父母不曾想到,这个孩子日后会成为知名的药物科学家。 他进入比利时蒂伦豪特Jesuit St-Jozefcollege的中学求学,在那里,他决定跟随他父亲Jan Constant Janssen 的脚步成为一名医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Paul Janssen在比利时 Namur 市Facultés universitaires Notre-Dame de la Paix (FUNDP)学习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然后Paul Janssen在列文Catholic大学和Ghent大学学习医学。1951年,Paul Janssen以医学“优等生”的成绩从Ghent大学毕业。 服兵役期间,他曾在德国Cologne大学J.Schuller药理学研究所的舒勒工作直到1952年。之后他回到比利时,在Ghent大学Corneille Heymans教授的药理学和治疗学研究所兼职工作,Heymans教授还是193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1953年,Paul Janssen从他的父亲Constant Janssen那里贷款50000比利时法郎开始创业,他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室。同年,他发现了他的第一个药物氨布醋胺(ambucetamide),这个解痉药对缓解月经疼痛特别有效。 1956年,Paul Janssen用研究R79型化合物的论文获得高等教育药理学专业教学证书。然后他离开了学校,在1956年成立公司,也就是后来全球知名的拥有20000名员工的比利时Janssen制药公司。1957年,他娶Dora Arts为妻。 1958年2月11日,他制备了氟哌啶醇,取得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大突破。 Paul Janssen和他的团队发展芬太尼家族药物和许多其他强效镇痛药,例如氟哌利多和依托咪酯,为麻醉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开发了用于治疗腹泻的地芬诺酯,这个药物甚至进入太空,并在阿波罗计划中使用。 1985年,他的Janssen制药公司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合资医药企业的西方制药公司,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他在1995年与Paul Lewi一起成立了分子设计中心,在那里他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搜寻治疗艾滋病的候选分子。在一篇题目为“Drug Design with Dr. Paul Janssen”的文章中,描述了他们的合作,那里特别提到动物疼痛模型--热板法就是Paul Janssen最先建立的,它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药理学实验的标准模型。 Paul Janssen和Janssen制药公司科学家一共发现了超过80种新药!他的四个药物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目录,这绝对是一个世界纪录。他和他的团队开发的大多数的药物为人类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且被用来治疗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过敏和胃肠道疾病。他一生被授予超过80个医学奖和22个荣誉博士学位。在1990年,詹森被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封为爵士。 2003年,Paul Janssen在意大利罗马出席一项庆典活动期间不幸逝世。 Drug Design with Dr. Paul Janssen
个人分类: 药物化学教学|59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路口
gyx2650 2012-5-4 11:36
凤凰花开,厦大学子的迎新送旧季,七年前的那个骄阳九月,我带着兴奋,托着一车大大小小的行李,与老爸一起来到这美丽的校园,依稀中没注意到凤凰花的存在,但确是深深感受到了厦大的热情!第二年,当我成为学姐迎接新生的时候我第一次发现,凤凰花真的很红,一如厦大的蓬勃朝气的色彩和厦大学子的青春活力! 每年看着校园里花开两季的凤凰花,心中只是如平静的湖面飘过一阵微风,会起几波涟漪,但却不痛不痒,犹如局外人看戏一般。虽然,这几年经历过校区搬迁,但那毕竟同个学校一脉相承,况且当时的我已经在大一暑假时就跑到本部实验室混了近两个月,在大二暑假又蹭学姐的宿舍住,故大三一开学令大家倍感兴奋的搬迁大运动在我看来却少了那份期待。甚至于后来大学毕业那会儿,在大家挥泪相别,感伤流连时,而已保送本校的我只会在旁边拍着胸膛安慰说,这儿就是你们的娘家,有家常回家看看,我留在这儿给你们守着,到时顿顿请你们吃饭。结果就会被 K 小气鬼,谁不知道厦大米饭免费! 而今一晃,七年将过,严夏将至,六月红艳的凤凰花就快蹦出来再次见证路口的离别,不同的这次我是那个远走的人 … 心中的不舍从今年初就开始萌芽,但在万能的时光大师面前,所有的挽留都只是手中的流沙,抓不住停不下,一点点随风而去。 矛盾,矛盾!心里是多么希望能在这纯净的校园多呆上那一天两天,但已签工作的报道时限和那延期毕业的可恶字眼不停的提醒自己 : 不该拖!不该拖!人生本来就有很多的路口,凤凰花开的那个路口也应该是我最值得回忆的地方,不,肯定是的!但我不该因流连而让这路口留下遗憾,我希望能与知心朋友,爱人一起拿到那红彤彤的毕业证,一起挥别那路口的凤凰花! 是该给自己一个承诺,科学网、 QQ 、各类新闻、小说和电视电影,咱们答辩后再见!从今天起除了查文献,断网一个月!管他的方韩大战,管他的肖氏手术,管他的医患矛盾,管他的自引牛人,管他的钓鱼岛 … 而今只有我的大论文,我的毕业答辩,我那银纳米线,栀子成分,还原成核生长成线原理,还原保护机制,导电胶,层析柱 … 我最缺乏的 Focus ,就让我在这一个月中坚持一下吧!美好的开头,愿自己也能拥有美好的落幕,在一个月后凤凰花开的路口!
个人分类: 科研之旅|3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秘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头份薪水
热度 2 laserdai 2012-4-17 17:00
中国的大学毕业 生头份工作的工资 ,几千到上万,大家都很清楚,不用罗嗦了。对比一下,英国的情况,相信很有意义。 注意,这里不包括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下面使用的是年薪,除以12就是月工资。 最新数据预测,2012年夏天英国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资会是十年来最低的! 英国个人收入数据署(IDS)通过最新数据显示,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已大大不抵生活成本增高的速度。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新毕业生的大学生通常的头份年薪将冻结在25,000英镑(25万人民币)之内。平均每个月2000镑(合两万元人民币)。 但把通货膨胀率加入后,新毕业生的工资“蒸发”2%,从去年的19,020英镑,降至18,705英镑。 此前,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最应该庆幸。他们毕业的时候,头份年薪居然能达到20,601英镑(当时的汇率相当于30万人民币)。 “今年的就业市场还是买方市场,起始年薪的数额依旧死水一潭。” “但通货膨胀却相对活跃,这就‘吃掉’了很多新毕业生的一部分工资。” 在接受调查的109家用人单位里,90%表示要冻结新毕业生的薪酬 。“ 尽管就业市场有复苏的迹象,但由于职位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即便知道目前是高通胀,也不太会给毕业生的起始年薪涨钱。”——(博主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的狠角色!) 2011年,出现了46份申请竞争一个职位的情况 。 律师依然是毕业生里收入最高的职业,起始年薪为36,000英镑(36万人民币) , 而银行业起薪为年薪31,250英镑(31万多人民币)。 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目前的失业率还是17年来的最高。截至2012年二月份,英国每户家庭的总收入还在微弱下降,至1.6%。 附录: 英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排行榜 (数据仅供参考,未必准确) 1 LSE £29,253 伦敦经济学院   2 Imperial CollegeLondon £28,975 帝国理工   3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5,248 伦敦大学学院   4 Oxford £24,748 牛津( 不算牛! )   5 King"s College London £24,440 伦敦国王学院   6 Cambridge £24,091 剑桥( 没有牛津牛! )   7 Queen Mary £23,657 伦敦的玛丽女王学院   8 Bath £23,562 巴斯大学   9 Warwick £23,238 华威   10 City £22,765 (野鸡大学?)   11 London South Bank £22,625 伦敦南岸大学(听起来像个野鸡大学)   12 Dundee £22,328 苏格兰的敦迪大学   13 Brunel £22,323 (伦敦的,听起来像个野鸡大学)   14 Bristol £22,240 布里斯托   15 Surrey £22,022 萨利   16 L o u g h b o r o u g h £21,723 拉夫堡大学   17 Edinburgh £21,681 爱丁堡大学( 工资这么低! )   18 Glasgow £21,590 格拉斯哥大学   19 Strathclyde £21,248   20 Southampton £21,198 南安普敦大学   21 Durham £21,016 杜伦大学   22 Nottingham £20,967 诺丁汉大学   23 Greenwich £20,886   24 The Robert Gordon £20,858   25 Birmingham £20,845 伯明翰大学   26 Soas £20,839(野鸡大学?)   27 Royal Holloway £20,724 (野鸡大学?)   28 Manchester £20,722 曼彻斯特大学   29 Cardiff £20,691 卡迪夫大学   30 Hertfordshire £20,635(野鸡大学?)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163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路上无捷径——欲速则不达
热度 1 yzsymcys 2012-4-8 17:24
科研路上无捷径——欲速则不达
于我而言,从事科研工作是成为大学教师两年之后,迄今也不过六年时间。刚到学校来时,主要精力是放在教学和环境的适应上。两年之后,在前辈的教导和对教师工作更深的领悟之下,开始了科研和写作工作。开始写论文时并没有头绪,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特长写了一些简单的文章。文章写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稿无门,真所谓隔行如隔山。在其它领域驾轻就熟的自己一下子感觉特别无助和强烈的挫败感。后来慢慢地,在不断的请教和自己的钻研之下,逐渐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期刊,并尝试着与编辑部联系。 在大学毕业不久,其实自己也曾无意识中从事过科研写作。那是在工作3年之后的1994年。因为自己在单位的一条进口生产线上负责技术和质量工作,所以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某日突发奇想要写出点什么来。当时国内通讯很不发达,于是就给《食品工业》杂志社写了封信,投石问路。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主编的回复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文章寄到编辑部后,经过修改很快就印成了铅字,还收到了不菲的稿费。算起来那应该是我的第一篇科研文章吧?歪打正着地居然还中了一篇核心期刊,真该为自己骄傲一下,也许在骨子里有点科研的细胞吧。 在开始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尝试着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万丈高楼平地而起,首先从校级课题开始,2005年第一次申请以失败告终,不过终于改变了一无所知和一穷二白的现状。第二年再接再厉继续申请,终于成功。校级课题研究的时间很短,2006年-2007年的科研主要是围绕着课题进行。2008年开始尝试着申请省级课题,省级课题的表格内容非常多,几乎将科研的内容全部囊括在内,第一次感觉到课题申请的难度超过了论文写作,尽管开始的几次申请也没有成功,但是每次过程和经历都会有些启发和收获。2009年,第一篇省级课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终于申请成功,信心倍受鼓舞。后来又陆续结合地方产业的发展成功申请了几个市级课题。2010年开始尝试申请省级教育科学课题,由于选题和其它诸多原因,首次也没有成功。第二年继续努力,选择新的方向重新申报,终于如愿以偿。虽然没有资金的赞助,但是从审批的名额来看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近几年的科研和论文写作,由于职称的压力和急于求成的心理,自己也有感觉很多时候不能静下来进行充足的思考和研究,有时也会追求文章的数量。尤其在对核心期刊的投稿中,近年来越来越觉得命中率在下降,当然这是指直接投给编辑部的情况,我一般不会通过中介或者理事单位进行投稿,都是直接通过网络在线投稿或者邮寄投稿。虽说退稿是一种常态,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但退稿率的增加会使我经常会反思。通过与编辑部的联系,我发现其实有很多核心期刊是不受版面费的,此时论文的质量是第一因素。如果我的文章水平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相信录用率会有所提高。比如:图表的运用、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模型的建立和使用等这些能明显提高文章水平的因素都还使用得太少,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当然高质量的成果必然是建立在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上的,简单浮躁急于求成的研究自然难以出满意的成果。就如同科研项目的申请,校级——市厅级——省部级——省社会科学——国家级,这是一个不断提高的阶梯,论文的写作也应该是如此,难以跨越,否则欲速则不达。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勤勉地去努力和耕耘,厚积薄发,一切终将会水到渠成的。呵呵
44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是谁制造了大批优质“剩女”
dongzg101 2012-4-5 04:39
是谁制造了大批优质“剩女” 作者:佳缘情感研究 2012-03-30 09:06:00 邻家有个女孩,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女孩乖巧伶俐,人也长得漂亮,唯一遗憾的是学习不太好,高中复考了两年,前年大学毕业就24岁了。在家复习考公务员,连续两年没考上,工作没落实,转眼就26岁了。昨晚突然到我家找我,说不想活了,她的话着实吓我一跳。一个好端端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少,可谓鲜花骨朵一个,咋就不想活了呢?她说活了26年,没有对象,没有工作,甚至连恋爱都没有好好谈过就成剩女了,觉得活着没意思。她还说,她妈妈整天逼她相亲,她不去,妈妈就骂,骂她是不是想让父母养活一辈子,骂得她很难受。我问她为什么不去相亲,她说自己连一个正式的工作都没有,拿什么去谈恋爱,想等几年有了工作再谈。我说可是你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啊,你妈妈的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 她说这就是她来找我的原因,让我给她找条活路。 我给了她些宽慰,建议她离开家先找一份工作,遇到合适的男孩也可以交往了。恋爱和工作并不冲突,工作也未必就要当公务员。想恋爱得先认识人,待在家里想谈恋爱也没人可认识,只有走出去才有希望。眼不见心不烦,不呆在家里你妈想骂你也没得骂了。她听完笑了。 才26岁的女孩就把自己当成剩女,剩女又放大了她的焦虑,她的心情当然不可能好。对于现在的学制而言,从小学到大学得16年,就算6岁按时上小学,大学毕业一般也就22岁了。22岁才进入社会,就业压力又那样大,要吃饭要找工作,三四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按照某网站把26岁以上的女孩称为剩女,这样长的学制无疑是催生剩女的首要原因。我从教20余年,深感初高中很多时间都是在重复演练一些无用的知识应考度过的,真的没有必要学6年。这样长的学制,把已经成年的活生生的青年男女关在校园里,让他们的青春年华耗费在无用的书本里,真是害人不浅。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我相信世界上就没有一所大学办学水平能赶上社会大学,哈佛大学也承认,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直言不讳自己就是社会大学毕业的,是社会教会了他怎样当总理。如果能把学制缩短,小学改为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4年,让6岁上小学的孩子能在20岁以前进入社会,或许剩女会少些。 如果26岁以上女孩统称剩女的定义成立,剩女产生的原因还有我们结婚要男大女小才般配的婚恋观。以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为例,如果一个女孩想在20岁结婚,他找男朋友只能在20岁以上的男孩中寻找,而20岁以上的男孩要么已经结婚,要么已经有女朋友,没有女朋友的只是少数,选择范围有限。而一个男孩如果想在22岁结婚,他找女朋友就会在22岁以下的女孩中寻找,22岁以下的女孩是越往下未婚的越多,选择范围很宽。这就是很多家长生男孩不着急生女孩着急的原因。如果一个男孩26岁没对象大家会认为很正常,而一个女孩26岁没对象就成剩女了。剩女是什么?通俗的理解就是没人要,这多难听啊,这样的婚恋观对女孩真的不公平。如果我们能对姐弟恋多一些宽容,不要只是一味地对哥妹恋表示看好,或许剩女会再少些。 据我所知,早恋是中国制造的最坑爹的一个词,西方国家是没有的。自从有了早恋这个词,家长和老师总是夸大恋爱的的弊端,忽视恋爱的美好,家长不准读大学的子女谈恋爱,青春期教育变成了恐吓教育,把未婚男女的性爱恐怖化,恋爱等于性爱,性爱等于性病,性病等于丧命,简直是对性美好的亵渎。其实,性是人的一种本能,既然是本能,犹如吃饭一样,想让一个肚子饿着的人相信你吃着的食物有毒,他会相信吗?我们有的家长,自己有了性伴侣还不知足,玩着婚外恋,让早已性成熟的子女在一边看着,这不准那不让,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其实,少男少女的恋爱就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他们的恋爱和我们成人眼里的恋爱不一样。有个90后曾告诉我,他们谈恋爱不是为了找对象,只是多接触一些异性而已。在这个问题上,韩寒说得好,他说现在的父母子女读书时不准子女谈恋爱,毕业后恨不得子女马上把对象带回家,读书时不学习,毕业后怎么会谈恋爱?如果我们的家长、学校能正确看待子女的恋爱甚至未婚性爱,不要把恋爱恐怖化,让我们的子女读大学甚至读高中就能体验恋爱,毕业后他们至少知道怎样和异性交往,或许剩女会更少些。 剩不剩,其实是自己的内心感受,用年龄来定义是否被剩下的做法简直又是制造剩女的又一帮凶。一个女孩,想不想处对象,想不想结婚完全是自己的事,别人真的不应该干涉。就算人家想结婚一直找不到对象,那也只是暂时的,人家都没有觉得被剩下,你怎么就把人家定义为剩女了呢?有个28岁的女孩告诉我,按照她的职业规划,她想32岁以后结婚,她的规划正在一点点的实现着,担心恋爱结婚会影响规划的实施。她自己过得很好,可家人朋友老是催她结婚,弄得她都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别人错了,想来听听我的意见。这个女孩的焦虑就是被所谓的剩女称谓放大的,剩女这个词真的太不人性了。我想,要是我们能把剩女这个词从我们的语言里赶走,把那个发明剩女一词的人拉去枪毙了,再把尸体在街上摆上几天,最好让狗吃了,这样剩女就真的没有了。 来源:青年导报网 http://www.qndb.net
个人分类: 情感|1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clivia 2012-4-4 12:43
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王华锋 2005年,当我从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时候,母校将一本装帧精美且印有校园各个场景的画册发到我们每个毕业生的手中。当我翻完这本画册的时候,发现这些既亲近又陌生的场景把母校点缀得着实很美丽,临别时候真有点舍不得。是啊,多年来,母校一草一木都在我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都是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勤读力耕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母校的校训。因为是农业院校,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母校的时候就取意为:既要勤奋学习书本上的农业技术知识,也要注重下地躬亲实践,做到自立的同时还要回馈社会。 我感觉在大学所学的知识秉承了这八个大字的理念。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园艺学,园艺是一门以园艺作物(例如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为对象,通过基因改良和栽培技术等手段以达到园艺作物的优质和丰产的目的。 记得园艺理论知识学完的时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在实验基地上分到了两块面积各为一分的土地,这两块地将全部由学生自己松土,施肥,浇水,再种上园艺作物。当时我在自己的两块一分地分别种上了西葫芦和西红柿。当时全班同学集体下地干活,热火朝天,老师在旁边指导,向我们传授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 我种的西红柿和西葫芦小苗很快就破土而出了,当时我很高兴,几乎每天吃了晚饭就去地里看看,施肥,浇水,捉虫子,开始它们长得较慢,后来就长得特别快,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一天天成长的过程,真是一段幸福的经历! 经过书本和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园艺学的很多知识。记得我考上研究生的那年回乡省亲,家乡的果农还请我去教他们如何嫁接果树,这是一件让我值得自豪的事情,因为我能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实践 大学三年级,我加入“大学生阳光创业协会”,说起加入该协会,真是一次美丽的邂逅。2003年暑期,该协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社会实践调查题目,我作为园艺专业的一名学生,对家乡湖北云梦县曾店镇的农户牲猪饲养种类和方式很感兴趣,于是我向协会报了这个社会调查题目,很快,我的调查题目就得到资助和实施。 暑假我回到家乡后,亲自走访三百多家农户,挨家挨户向农户询问猪的饲养情况,获取了很多第一手资料,调查完了,我将调查问卷总结写成一篇名为《生猪饲喂新模式——创办以农户为单位的“猪—果—鱼—农”产业生态园》的社会调查报告书,即通过实地走访和大量的数据分析,论证在家乡创办“猪—果—鱼—农”产业生态园的可行性,也就是可以单个农户为单元,将部分农舍改装为猪圈,将部分农田挖掘成鱼塘,在猪圈和鱼塘周围种上桃和梨等,这样利用农田粮食来养猪,猪粪喂鱼和浇灌果树等的绿色循环经济,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后来,我的报告书获得了校级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一等奖,还代表学院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论文赛。正因为有这些经历,“大学生阳光创业协会”的负责人吸纳我进入该协会。在该协会里,我继续从事猪饲养种类的调查。记得有一次,为了获取真实的猪肉调查数据,我们创业协会去湖北咸宁生猪屠宰场获取实测数据,当时,我们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了,睡眼惺忪地来到牲猪屠宰场,我们记录每头猪肉里面的肉质指标,以期为牲猪的下一步培育提供科学数据。 2004年,基于我的社会调查和实测数据,我们协会报送的项目《“青鄂一号”牲猪猪肉品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个人也评为“社会实践优秀大学生”。 我来命名 “校长,虽然我们学校有逾百年的历史,但是一些建筑物还用数字来命名,能否给我们学校的建筑物和道路取一些好听的名字?”记得在一次校长和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会上,一位大学生对当时的校长张端品教授如是说。 这一提法立即引来张校长的好评,他当即表示接受这一建议,并号召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校对各个建筑物和道路的命名。当时我也参加了该命名活动。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校团委的邀请函,他们邀请我出席“校园建筑物命名方案论证会”。在大会上,我看到了年逾八旬银发苍苍的老教授们,他(她)们为母校奉献了一辈子,但还不忘发挥余热,他们对母校的真情实意溢于言表。还有很多给我们授课的中青年教师,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各抒己见。最后,主持人宣布将第15栋学生宿舍定名为“荟园”,取意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度过人生中那段难忘的时光,群贤毕至,群英荟萃。虽然我提交的“桔园”并没有被采纳,我还是十分高兴,因为我们宿舍楼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了。主持人还说,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山上的那座古老的教学楼(主楼)有人提议更名为“摘星楼”,但是因为母校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了无数农学和其他学科的杰出人才,大家叫“主楼”都习惯了,我们一时很难改正这个根深蒂固的叫法,最后还是不改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合适的。 母校在命名方面充分调动职工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不折射出她充分尊重职工和学生意见的民主精神。 我阔别母校六年了,真想再一次徜徉在她的怀抱。此时,狮子山麓丹桂飘香,南湖水畔鱼肥桔黄,而我却无福消受了,只好借文纪念,捎去我对母校的真挚问候:母校,你真的很美丽! 《科学时报》 (2011-11-23 B4 科学与文化周刊)
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毕业第一年——劳动的一年
热度 1 mqr 2012-3-25 17:11
大学毕业第一年——劳动的一年 这是我这一系列的最后一篇。 1961 年是我大学毕业的一年,被分配到福建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一零六分队,地点是闽北邵武晒口。 任务明确,只有一个——劳动。要在一年时间里,把地质队的各个劳动工种全都劳动到。 我的第一个工种是当钻工,到机台劳动。劳动“者”,是被改造的对象。真欺人哪,我见分我的床位床板湿漉漉的,拿到外边晒一晒晚上也就睡了。可晚上发现楼上往下滴“水”,谁都不告诉我是咋回事儿,后来周吉春告诉我,那不是“水”而是尿,原来上边放的是尿桶,木桶是往外渗尿的。我只能找机长,机长高大理给我找了块油毡纸,把尿斜着顺到床外去,就算结决了问题。机台分三班倒,零点班是最辛苦的,我上这个零点班结束了,又被调到下一个班,又是零点,这样连续上三个零点,人就瘦了一圈。 不过上零点班儿也有好处,可以吃到不要钱不要定量的地瓜。上班儿两天我就发现,每天一上班儿就少两个人,干什么去了,谁也不说,只是笑。原来就是偷地瓜。偷的很巧妙,不会被发现,那个地方野猪多,偷的人带两个猪蹄甲,躲过老百姓挖的陷井和下的套子,把地瓜地给弄的乱七八糟,再用猪蹄甲按出多多猪蹄印,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安安稳稳地吃地瓜。 我的第二个工种是当山地工,到山地组劳动。这个组干的全是力气活儿,而且要放炮。好在没等我干两天,测量组任务急,缺测工,就把我抽调去当测工。当测工我得心应手,因为我有在农村打柴的基础,抡起砍刀来,极内行,屡屡受到表扬。 我的第四个工种是当安装工,到安装队劳动。干的是极累又极危险的劳动。说它危险主要危险在抬大件和建塔。水泵、柴油机、钻机的主件,一般都是二十四杠抬,重量压在人的肩上是不均衡的,随着路的坑坑洼洼,有时突然加重,这一下,人就受不了。在安装队干过的人的脊柱,多半都有毛病,就是这个原因。 我的占便宜就占在安装队上,因安装队的粮食定量最高,是 42 斤(地质人员才 30 斤),刚一到安装队,还没等干几天,由于蒋介石要反攻大陆,大规模的人员精减开始了。工人和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大部精减回家,单位完全处于停产状态。剩下人的任务就是分三班看守现场。我们在富屯溪畔铁路边上的钻塔上搭一个凉棚,看溪水南流,竹排竞逐,渔鹰潛水。更爱看那来往军车:北上的有,一列列军官家属,一列列劳改犯;南下的只有在敞篷车上坐得整整齐齐的军队 。一直到形势好转。 这就是我大学毕业第一年的经历,已淹没进我的历史,一切都已化为乌有。但它为我这一生,不能不说奠定了一个苦累底儿,使我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9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谢谢你,马丁
热度 2 danjon 2012-3-24 14:17
谢谢你,马丁
本人受邀参加本月底至下月初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十届马丁·加德纳聚会,这篇文章是2年前马丁·加德纳去世的时候写的,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发表时被编辑做了大量删改,原稿早已不知所踪,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第八段末尾“奥数教育”前被编辑删掉的“万恶”二字。 我很晚才得知马丁·加德纳去世的消息。 最近在翻译一本他作序的书,每天带在身边,上下班坐地铁时都读上一段。世界杯开幕那天,约了帮朋友到麦当劳熬夜看球。一位北大数学系的朋友翻翻那本书,指着封底马丁的名字告诉我:马公已于上月仙逝。我无法接受,以为是在骗我,直到朋友用手机查到网页给我看才死心。 第一次留意到马丁·加德纳应该是在大四。那时闲极无聊把学校图书馆有关数学游戏的书挨个借来看,对其中两本印象深刻,一本《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另一本《意料之外的绞刑及其他数学游戏》。两本都是加德纳所作,但我只顾看趣题,只是隐约记住了作者的名字。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中准备来年考研。为练习英文,找出各种英文书来读。其中一本是小时候读过的中英文对照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前未读过英文那一半)。这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书,有大量译注,读了没几页就在译注中遇到马丁·加德纳这个名字,想了想才反应过来:我已读过此人的两本书了,原来他还为这部童话写过一个注释本。 既研究数学游戏,又为童话写注释本,此人到底何方神圣?上网一搜才知道他是数学游戏界泰斗,小时候读数学班时许多精妙的题目就是借鉴了他的杰作。 之后又读了他的《西方伪科学种种》和《矩阵博士的魔法数》。读硕士之后有了自己的博客,写过一篇介绍他的文章,称其为“老马”。硕士毕业找工作,给一家科普杂志投简历,对方要求附上一篇自己的科普文章。把博客文章筛选了一遍,最后把那篇改了改发过去,还真就去了那家杂志工作。 虽然对马丁充满景仰之情,但我从未奢望能与他发生直接联系。半年前第一次做翻译,一本关于智力玩具的书,收到书那天,随便翻了翻就发现推荐语后面赫然印着Martin Gardner的字样。若不是正在上班,我大概会像阿基米德那样蹦起来欢呼了。我的名字有机会与马丁·加德纳出现在同一本书中,实在是荣幸之至。 得知他去世消息的第二天,我在网上搜索,只有不到20个中文网页报道了此事。虽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3大科普作家之一,但马丁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及另两位科普界巨擘艾萨克·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我相信,即使是科普圈子里的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也得愣上半天。有限几篇报道中,强调的往往是马丁“运用趣味的方法”在普及数学知识和批判伪科学方面的功绩,例如有多少人受其影响成了数学家之类。将数学和游戏放在一起,在中国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我们的词典里,“玩”仍然不登大雅之堂,一定要找个冠冕堂皇的实用理由(普及某种知识,培养某种能力)撑门面。若马丁知道其毕生浸淫的数学游戏在我们这里演变成了 万恶 的 奥数教育,不知该作何感想。 马丁向以谦逊著称,由于名字发音酷似英文中的“园丁”一词,被戏称为“数学园丁”(这称谓倒是很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虽然一手打理《科学美国人》数学游戏专栏四分之一世纪,但他坦言真正自己创作的题目其实是可以掰着手指头数的,其余全拜读者所赐。 马丁的专栏就像一座桥梁,将爱好数学游戏的人连在了一起。经常阅读该专栏的人中,有大学教授、数学专业学生这样的“科班人士”,更多的却是喜欢在工作之余研究图形切割问题的邮递员之类未受过专业教育的普通人。20多年间,无数素昧平生、远隔重洋的人由于同解一道题而相互认识甚至成为莫逆之交。对他们来说,马丁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师,而是实实在在的朋友同好。《矩阵博士的魔法数》以及朋友们为他祝寿而作的《数学加德纳》,记载了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游戏爱好者用自编谜题恶搞马丁的例子。马丁一生曾获荣誉无数,但我想这才是对他最合宜的褒奖。 在英文中,数学游戏、字谜、智力玩具等统称为“puzzle”。马丁对其他puzzle也很有兴趣。他与填字游戏大师威尔·肖茨、智力玩具专家杰瑞·斯洛克姆相交甚笃,还亲自动手撰写《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注释本》。原著作者卡罗尔本就是数学教师,书中随处可见用字谜构成的机关隐喻。我本也希望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注释本》中文版出点力,谁料与马丁已成永诀。 马丁的去世标志着国际科普界那个大师辈出的“英雄时代”已渐渐远去。在《数学加德纳》一书的前言中有一段精辟的颂词:“在数学这座神庙中,供奉着欧几里得、笛卡尔、牛顿……等大神,他虽然没有叨陪末座的资格,但是,作为站在庙门口的守护神,那是少不了他的。”斯人已逝,用再多的语言形容我对他的感激之情已没有意义,只想说一句:谢谢你,马丁。
478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请剖析“大学毕业不愿工作独居中家14年终饿死”的悲剧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3-20 11:22
请剖析“大学毕业不愿工作独居中家 14 年终饿死”的悲剧 十堰某村 曾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工作, 14 年独居家中,不做事甚至不做饭,最终被人发现疑是饿死家中。 他叫 王小林 ,生于 1970 年,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 6 组人。 3 月 12 日,当邻居再次透过窗口看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没人知道他是哪天去世的。 据报道: 他小学时,非常聪明,很有悟性,成绩一直很好,一次数学竞赛中,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小时候很听话,读书很用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1994 年,他从郧阳师专毕业后又到荆州师范学院读书,其间,姐姐为了他早早辍学。在他读大二时,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 1995 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 由于不满工作安排,没多久,他就不干了。 回到家,很少帮助母亲干农活。有一次,还因干活,而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母亲对他失望,而住到了女儿家,一住就是 14 年。 他一人独居,无人管束,更加懒惰,整日在村里闲逛。 饥饿的时候,他碰见什么吃什么。没成熟的果子,地里的花生、玉米棒子,他都拿来充饥,冬天几乎只生吃蔬菜,全是生吃。就连红薯叶也大把采着吃。甚至,想吃,就到别人菜地里拔点菜。 他姐姐每次回家,都给他买些吃的。家里东西吃完了,亲友看他可怜,有时给点钱他买方便面度日。   在村民眼中,王小林就像野人一样生存着,不用厨房做饭,就在家里堂屋用三个石头支着一个钢锅烧水。有两年时间不睡床上,夏天睡在一块木板上,冬天睡在大衣柜里。在近两年里,王小林更加反常地生存着。 但他说话清楚,和人们谈论时政时有板有眼,有理有据,一般人还说不过他,原来打牌、下棋像模像样。村民们都不认为他是患了精神病。    3 月 5 日,他的启蒙刘老师路过王他家,喊他还答应了。从窗外看到,他长发齐肩,露出又黑又瘦的脸。还给他递了一根烟。但发现他接烟的手瘦若鸡爪。 一个星期后,邻居们发现他家没有动静。刘老师再次走到他家窗户前,只见他趴在床上,四肢僵硬。村民进屋查看,发现他已死了。 村民说“好些天没见到他出门找东西吃了,多半是饿死的。”感到惋惜。   他的姐姐得知他的死讯,号啕大哭,平缓心绪后说:“我现在的心情很不好,对弟弟的死非常痛心。 14 年啊,我的心一直在痛。如果人有来世的话,我希望他做一个能劳动的人,能自食其力。” 如此的悲剧,虽是极端个案,但能说明些什么?请网友们,特别是,咱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家们,作些 剖析、研讨吧!
个人分类: 其它|288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ge研究中心
josh 2012-3-18 01:03
我是今年八月中旬参加了GE上海研发中心的面试。应聘的是chemicaltech.lab.中的chemist.先介绍一下这个LAB的情况。里面有11个人,其中10个是海归的博士,还有一个是国内大学毕业的硕士。我发现博士名片上头衔都是sceintist,而那个硕士是chemist.所以大家在申请GE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背景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自己是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就以为有资本来申请GE。其实,这个LAB里缺少做实验的,GE招的也是帮这帮海龟做实验的人。不管你多牛,只要是国内的硕士,在里面也是做实验的。这一点要清楚。 ' G8 E# t0 K9 {6 l. e 我到研发中心面试前经历了两次 电话面试 ,一次是一个scientist,主要问你的专业背景,并会按照你简历里的有关专业的东西问问题,因为我简历里写到会用一些新的方法制备化学品,他就问我是什么方法。一次是HR的MM,用英语问问题,包括介绍你自己,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今后你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什么,你的优点是什么,你认为科学家具备什么素质,你对GE的认识,那个妹妹口语很好,所以你要听清楚问题。 : U9 F0 v5 i, G( v9 Z) Z) H 电话面试后,就通知我到张江高科的研发中心去面试。主要是要准备一个有关你参加的科研题目的英语的POWERPOINT,然后用英语讲半个小时。面食的时候有五个sceintist听,然后会问你有关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方面的问题。讲完之后,还要分别与这五个人单独用英语交谈,内容很杂,因为每个人关心的都不一样,有些会对你的专业感兴趣,有些会问你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每个人会和你谈半个小时。最后是人力资源的经理与你谈半个小时,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比如介绍你自己,你有什么长处之类的,是用英语。 - _9 q. C% iC; Q" X' I5 a4 v" u 感受: , a2 b6 u6 D5 p# O: p% f 1,GE很看中背景,我说的是专业背景,如果与这个职位的要求不符,就没戏。当时我认为自己发挥的很好,其中一个scientist对我说很希望我和他一起工作,HR的经理听完我用英语的自我介绍后说可以用中文了,因为你的口语很好。但我还是没有OFFER,后来去问,才知道我硕士的研究课题和他们对专业的要求不符,而我其他方面他们很是赞同。 4 W; e- ^" H' z) s$ C2 E5 O 2,英语一定要好。你的POWERPOINT,你的口语。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英语,如果你不能在几个小时内一直保持良好的英语表达,就没戏。 + o7 W) \8 ]+ \$ |2 r9 T/ b2 s 3,紧张不重要。但凡一个应聘者到GE研发中心,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面食多少会紧张的。但那个HR的经理亲口对我们说GE不看重这个。所以不要太紧张。 $ It' g, VK; Q3 W$ e2 C 4,名牌大学没有优势。和我一起面食的有两个清华,一个北大,一个海龟,结果全部没有OFFER,应聘者应该清楚一个好的理性的公司只是招最合适的人,即使你再优秀,只要他认为你不合适就没戏。因为只是一个做实验的职位,工作内容很枯燥,如果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是不会容忍这样的工作的。他们比你更清楚这一点。 8 h/ r# C! k9 }1 U3 B+ x, u 5,GE不是什么都好。应聘者要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为LAB里都是海龟,你到里面只是协助他们,所以发展的空间不大,为什么,还是你的背景。我就发现那个国内的硕士chemist就比较郁闷,可能你在小公司是挑大梁的,可能到了GE,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过着朝9晚五的生活。那些想赚钱的同学也必须知道,进入GE不一定有钱,只是你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我们面食前一天,GE请我们吃饭,和一个四十岁的LAB里的scientist聊天(还是个小头目),他每天都要乘公共汽车从杨浦区赶到公司上班,现在还没有买车,当时有人说你怎么不买,他笑说买不起,可能只是客套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在马路上开餐馆的小老板有钱。因为大公司讲究职业生涯(career),他们不care这些东西,如果你认为自己要发财,不如也去开饭馆。所以没有什么对与错的选择,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有些同学一直在思考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想过小白领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生活,拿着比较丰厚的薪水(你还是要为买房买车发愁),只要把份内的事做完就OK,觉得自己在大公司有尊严,活的象个人样,你应该去大公司。如果你不甘心上面的生活,想自己多接触社会,多一些历练,多跑些地方,多接触些人,有创业的冲动,就不要去了。我是针对我们这些国内的硕士说的,你或许要说,我有能力比那些海龟强,我会爬的很高,我要给你泼冷水了,原因很简单,还是你的背景。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0 个评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zhangyucui11 2012-3-15 22:19
来所里不知不觉依已然快2月,扪心自问干了些什么?改文章改文章改文章改文章,除此之外就是去几次试验站取取数据,维护一下仪器。凭心而论,自觉玩的不是很过分,周末看个电影,每周打两次球,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浏览一下网页,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看看闲书,然后就是中午休息,周末早上睡个懒觉,洗洗衣服收拾一下房间...可是,两个月就过去了,文章还没改完...当然在二月初,刚回来,心还没有淡定,论文也不是很好改...可是可是,2个月就过去了,也没弄出个什么来,马上就到了汇报的时候,郁闷,内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写博客的时候,时间过去了;我看闲书的时候,时间过去了;我看微博的时候,时间就过去了;我在思考的时候,我在彷徨的时候,我在迷茫的时候,时间就这样白白过去了.... 哎,19年过去了,我高中毕业,23年过去了,我大学毕业,28年过去了,我博士还没毕业...别人工作了我在读书,别人谈恋爱了,我在读书,别人结婚了,我在读书,别人有孩子了,我在读书,别人孩子打酱油了,我还在读书... 然而,我悔了么?NO。然而,我以后会后悔么?I do not known;还是逍遥自在的生活着,可是,时间啊,你就不能慢点么?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5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毕业后,背包去欧洲旅行?(外一则)
热度 4 Synthon 2012-3-10 08:21
记得大概是三四年前,有一次跟导师聊天聊起毕业去向,导师很感慨的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心只想做出一番事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倒也确实比同龄人走的快了一步,但是到年纪大了,总觉得人生缺了点什么,所以开始抽时间玩乐。最近这几年,年轻人里面有个趋势,大学毕业以后先不找工作,先背包去欧洲旅行个半年一年的,我不说这种做法对不对,我倒是挺羡慕他们的。 今天下班路上听广播里面采访一群Emory大学(算是美国很好的大学,大概相当于厦门大学在中国这个地位)的学生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中间主持人问了一句,现在毕业以后背包去欧洲旅行这种选择还流行么?被采访者纷纷表示,由于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压力,现在要做这个选择很难了,那得家里很有钱才行。。。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也不错啊。。。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其实去欧洲旅行,用“穷游”的方式倒是不太贵,关键问题在于毕业之后就要开始还助学贷款了,想要去穷游,得父母愿意帮着还贷款。。。 外一则: 我写上篇博文的时候,取标题的时候在“经验主义害死人”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个标题中间取舍,突然想到,这俩都是毛语录上的语言啊。我比韩寒只大一岁,也没有经历过毛时代,万一方舟子因为这个原因打我的假怎么办啊?怕怕。。。
个人分类: 其他|6087 次阅读|8 个评论
旧文重贴:谈谈学习中的思考
热度 1 fouyang 2012-3-1 08:27
【这是大学毕业前写的文章,被收入上海市高教局研究室编《大学生谈学习方法》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好比食物的消化。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把书上的知识转变为“我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并用以解决形式各异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学习中的几类思考。 最基本的一类是归纳性的思考,就是将学得的知识按照逻辑的线索进行整理归纳。在中学里,我常常在复习备考时按照参照书上的目录,把一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感到这样做对清理思路有很大好处。进大学后,我把主要课程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做了书面小结,或用图表把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几学期后,当我觉得课程内容有些淡忘时,翻看一下这些小结,就感到记忆犹新了。归纳并不等于抄书或摘要。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教科书除了要把知识讲清楚外,还要考虑采用初学者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讲。而我们学懂之后,就可以选择更加简明,清晰的线索来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另外,书上通常是把基本原理和有关的推论,应用放在一起讲,但这两部分内容在总的结构中是主干和分枝的关系,在归纳时要区别对待。只要把基本原理这个“主干”抓住,推论和应用这个“分枝”也就一目了然了。可见,归纳的任务,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联系线索和分清“主干”与“分枝”。而这必须在比较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例如我在学习热力学时,开始看到书上以很大篇幅引入各种热力学函数,并讨论其相互关系,就以为这些函数是属于“主干”的。后来仔细阅读教材后,才体会到这些函数是为在选用不同变量时应用热力学定律的方便而引进的,属于“分枝”。对一门课程可以进行归纳性思考,对某一较长的公式推导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那就是搞清楚它的出发点(基本假设或基本定理)和推导中用到的较特殊的技巧。以及结果的意义。这样,自己随时可以补出推导的细节。 另一类是关联性思考,就是找出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里讲的主要是方法上的联系。往往有一些知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但处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如数学中证明题类型是很多的,涵盖几何,多项式,三角,不等式,数论等等。但基本的证明方法和技巧相对来说就少得多了。又如,在中学物理中,利用代数方程是解物理题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的困难是如何把物理形式变成数学形式来解答,其中包括假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在这方面,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都有一些基本方程可用,而应用这些方程的方法则是差不多的。在物理题中解方程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利用对称性简化方程,对多根的解释和取舍,未知数个数比方程多时个别未知数的求解等,都有其共性。在理论物理中,守恒律及其应用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以上例子说明,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在这方面探索一下是很有趣的。如果说我们学得的知识是一个个点,那么我们可以用逻辑联系为经线,方法联系为纬线,将它们组成一张网。这样就可以“纲举目张”,而不感到它们凌乱孤立了。 如在学电动力学时,我们学了恒稳场,似稳场和交变场问题的解法,学完后我总觉得比较乱,遇到一个具体问题不容易判断该用什么方法。通过复习思考,我搞明白了,电动力学中的逻辑线索,就是在各种条件下解麦克斯韦方程。从恒温,似稳到交变的过程,就是把方程中被忽略的项逐项添回去的过程。因此,方程复杂了,解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设法把它化为基本形式的方程定解问题就可以了。这样,就找出了各种方法的异同点。同时,我又比较了局域电荷系统的静场和波动场的多极距解法,搞清了在这两种方法中展开对象和近视条件都不同,从而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量在这里可以忽略而在那里却不可以忽略的道理。通过这些思考后,就没有“乱”的感觉了。 在中学里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事例。那时透镜成像公式是分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虚像,凹透镜成虚像三种情况,分别用相似三角形方法证明的,但结果一样,只是像距和焦距有时要取负数。我就想,这仅仅是巧合吗?后来发现,如果把像距和焦距理解为像点和第二焦点的坐标,这三个结果就真正统一了。据此,我用解析几何的方法给出了统一的证明。这样我就发现,虚像和实像的区别并没有我开始时想象得那么大,同时对几何光学中把光抽象为光线的方法理解也更深了。我想,这也可以归结成一类思考:探究性思考,即对一些看起来是巧合的现象找出比较本质的原因,把共同的现象归为共同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这类思考的价值倒不在于得到的结果,而在于通过思考加深了对所探究的现象的理解。 还有一类是对比性的思考。就是把两个相近的理论系统进行对比,如静电学和恒稳磁学。这也可以是两本书上对同一问题的叙述。通过这类思考,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基本的特征(如静电场是无旋的而磁场是无源的)是怎样起作用的,从而加深对每个理论的理解。又如,在不同教材中往往将统一理论在不同的基础上引出。通过比较其中的等价性,就能搞清楚各个基本原理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指导它们的应用。 思考,说到底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它必须在信息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思考不能代替阅读。思考的对象来自阅读,思考的方法也来自于阅读。必须在广泛阅读和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来进行思考,因为借鉴其他专业的知识对开阔思路是有很大好处的。 由此可以看出,思考,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有值得探索的地方,而重视这个环节,掌握其中的规律,对于牢固掌握和应用学得的知识是很有益处的。
个人分类: 朝华午拾|39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
kejidaobao 2012-2-17 11:11
文/马 臻 1 没有全得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艰难的选择。大学毕业,该直接找工作还是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去小城市或者去农村?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去外资企业、国营单位,还是民营企业?读研究生是跟有名望的老教授还是跟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博士毕业后应该留在导师的课题组当讲师、助理研究员,还是出国做博士后?出国深造,是去差一点的学校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还是去好学校研究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课题?出国深造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回国任教,是去普通大学当教授、副教授还是到“985工程”高校当副教授、讲师?自己独立建立课题组还是加入别人的课题组从事科研?这些问题常常使人陷入“纠结”和“天人交战”之中。 我相信没有一个选择是100%有利的。用一些书上的话说,“没有全得”。例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上海工作。上海的医疗、教育、交通设施较好,就业机会多,但竞争激烈,房价很高。那么,有朝一日买到房子,总该轻松些吧?未必如此。我的父母搬到了新公寓,但是每次我去那里,都看到他们在反复地擦地板,说伺候不动这大房子了。再比如生了小孩,家里人都很高兴,但增加了经济负担,需要花很多时间抚养孩子,影响了工作进展。出国留学也“没有全得”:夫妻往往两地分居或者一方在家待业带小孩,并且在美国找教职困难,而找国内教职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即使当上美国大学助理教授,为了拿终身教席,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可是很多人不明白“没有全得”的道理。他们盲目地羡慕别人的职位和待遇,既没有看到别人“成功”前的付出,也没有看到别人“成功”后的辛苦和烦恼。我有个亲戚十多年前开了好几个公司,挣了很多钱。但他工作非常繁忙,常有家不回、有孩子不抱。后来,他家庭破裂了,做生意失败了,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不得不离开了上海。以前吃喝、劳累导致的病也发作了。这说明得和失是纠缠在一起的,并且人生有起有伏,不能只看到一时的风光。 2 只有舍得 张永生编著的《珍惜·舍弃》写道:“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令人难以抉择。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什么意思呢?“没有全得,只有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作者举例,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尊严,忍辱苟活,最终夺回了江山;陶渊明放弃了功名利禄,回到山间,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闲。 张永生对“舍得”二字的提示,使我想起在走向职场途中遇到的情况。2008年,有一所“985工程”高校的系主任请我加盟,当教授、学科带头人。我向以前的硕士生导师提及此事,她说:“如果你想回复旦工作,可以和我联系。”于是开始了联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同意给我研究员职位。上报学校后,得到的反馈为“请申请副研究员”。接到通知,我顿时如被一盆水从头淋到脚,该何去何从?还有个例子:2009年我联系到复旦大学教职后,妻子怀孕了。是据此向用人单位申请延期入职,一边在美国生小孩一边找别的工作,还是按照原计划和妻子一起回国(把小孩生在国内),以便尽早投入工作?再举个例子:妻子随同我回国后,生下一女。虽然她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并做了2年多博士后,但是她当时掂量自己在上海的“985工程”高校找不到副教授职位,原因是缺少署名为第一作者的“爆发性论文”。她应该放弃学术梦想而找份企业工作,或者在家相夫教女,还是坚持走学术道路,申请重点大学讲师、普通大学副教授职位,或者舍弃夫妻、母女的朝夕相处,再次出国打拼?显然,怎么做都有得有失。往往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就看你是否舍弃得起,或者更看重什么了。 3 舍弃和放下 《珍惜·舍弃》写道:“为什么我们变得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呢?因为我们的得失心太重。为什么我们总是顾虑重重,变得犹豫不定呢?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舍不得’:舍不得让自己吃亏,舍不得放下名利,舍不得以退为进,舍不得我们的喜好。正因为我们舍不得,才难以突破心障,让我们自受其累。” 陈明星编著的《7项心志的历练》提到一个故事。1945年,美国水兵摩尔所在的潜水艇被日军舰队发现。日军布雷艇一刻不停地投下深水炸弹,整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潜艇舱室的温度达到40℃,大家都感到完了。最后,深水炸弹投完了,攻击停止了。“而摩尔的感觉就像做了一场噩梦一样,他过去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让他烦扰过的无聊小事更是记得特别清楚:没钱买房子,没钱买车,没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还有为了点芝麻小事和妻子吵架。但是,这些琐碎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摩尔对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活着的话,他永远不会为这些小事忧愁了!”看来,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些原本看似重要的身外之物已不再重要,人也更容易“放下”了。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舍不得”、“放不下”呢?有的人没有工作offer时很痛苦,有一个offer时很振奋,得了多个offer却陷入“纠结”、“天人交战”之中。有的人纠结于究竟是回家乡工作还是和爱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有的人纠结于入职时的职称和待遇,而不是“先生存、后发展”。还有的留学生一边说自己坚决不回国工作,一边又嫉妒别人回国当教授。其原因,就在于只想着“得”,而不愿意“舍”。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经典台词值得玩味:“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俄罗斯之声:中国所有高校将把军训列为必修课
tangminqian 2012-2-11 10:21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网页 新闻 社会 亚洲 http://chinese.ruvr.ru/2012/02/06/65408092.html 中国所有高校将把军训列为必修课 中国教育部网站今天公布的一份文件中称,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2周。公告称,应特别注意对大学毕业后将被分配到军队的学生的军事和政治培训。 《参考消息》2012.02.11第8版“中国大地”: 俄报报道 军训成中国高校必修课 【俄罗斯《消息报》2月10日报道】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孔乙己(大学教师版)
热度 1 linpandr 2012-1-25 15:30
孔乙己(大学教师版) 克莱登市的快餐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宽宽的大玻璃门,门后是一字排开的快餐台,可以随时迎客。上班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5块钱,买一个盖浇,——这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一个盖浇最少也得十块,——坐餐台旁边,慢慢地品尝;倘肯多花一块, 便可以加一个卤蛋,或者香干,做下菜饭了,如果出到二十块,那就能买一份套餐,但这些顾客,多是所谓的打工者,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西装的,才踱进雅间,要酒要菜,慢慢地享乐。   我从克莱登大学毕业后,由于扩招不好找工作,便在镇口的咸亨快餐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高层次的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打工者,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自品尝菜的咸淡,看着饭是否足量,然后放心:在这严重兼督下,少加点荤菜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收拾碗筷这样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穿着西装吃盖浇饭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头发蓬乱,青白脸色,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西装,可是又脏又皱,似乎几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专业术语,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吃饭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涨工资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一份鱼香肉丝,加一个卤蛋。”便排出十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们绩效工资发了吧?”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猜测我们学校……” “什么凭空?我前天在电视上见领导说马上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绩效工资不是人人都拿得到……绩效工资!……领导们安排,青椒知道个鸟?”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分配制度”,什么“十级讲师”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是博士,但由于没关系做不了行政,年终考核也评不上优秀,一直耽误着没上副教授职称,又不会搞兼职;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手好本子,便努力申请课题,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上边没关系,申请了几次,课题也没搞到。孔乙己没有法,只好替人写论文做枪手。虽然做枪手不光彩,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吃了半碗盖浇饭,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是博士毕业?”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车房都没呀?”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上过大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上过大学,……我便考你一考。大学毕业后有那几条出路?”我想,混的犹如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大学生的出路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知道罢?……我教给你,记着!将来深造的时候,用得着。”我暗想我吃饭都成问题,还深造个屁呀,而且爹妈的理想是我考上公务员,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就是考研、考公、打工、啃老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还可以直博,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饭,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孩子们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卤蛋吃,一人一口。孩子吃完卤蛋,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饭碗。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饭碗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卤蛋,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五块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他怎么会来?……他被辞退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不开窍。这一回,考核期到了,没混上副高,就被赶走了。”“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单身宿舍被收回去了,工作也停了。”“后来呢?”“后来,谁知道呢。”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一份鱼香肉丝,加一个卤蛋。”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身上背着一个电脑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一份鱼香肉丝。”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五块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卤蛋要咸。”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去哪深造去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读博,怎么会混成这样?”孔乙己低声说道,“读博没错,专业不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饭,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西装衣袋里摸出十块钱钱,放在我手里。不一会,他吃完饭,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背着电脑包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五块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五块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 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又去深造去了。
20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家-杜威 2009-10-05
xianlaoguo 2012-1-21 00:45
面对现在教育之现状,本博曾写了几篇关于教育的文章,读了一些相关书,建议大家特别是大学校长教育部门官员们读一下杜威的书。      以下是转贴: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家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立学校,毕业后入本地的佛蒙特大学。大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在中学里任教三年。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两年后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行,没有适应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革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寻找一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他在1896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使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得到检验,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    杜威一生学术著作甚丰,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哲学和美术、宗教等。1919年曾来华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著名的《五大讲演》。他还访问过日本、土耳其、墨西哥、苏联和南非等。中国著名学者胡适、陶行知等都曾师从于杜威。    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和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和教育》、《明日之学校》、《经验主义与教育》和《人的问题》等等。
1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必须为“学士后”正名
热度 10 changliu8888 2012-1-9 02:31
回说八十年代,世界人口是现在的60%,没有互联网,大学生叫做"天之骄子",入学率很低,出大学就有工作,大学生毕业就可以在高校留校工作.那时候高校人均工资可能是一个月一百元,院士可能有四百.那是教科书八毛钱一本,学完没有人再去卖二手书,都留着.很多老师写新教科书.学生在自习室可以专心学习数小时. 2012年,世界人口七十亿,互联网让教科书,期刊都变成鸡肋,大学生的入学率可以到100%,大学毕业需要读硕士,博士,博士后,才有可能进入学术工作.高校人均工资可能是数千元,但没有人满意.教科书数十元一本,但没有老师愿意写. 八十年代的教育水平现在回首是令人回忆的,比如那时高中生就可以操刀工作,大学生就可以主持大型项目,研究生博士生更是被人敬仰.现在,高中生毕业可能只有奥数和英语是大拿.是博士生出来还不能独立主事,博士被人当成一个"受人敬仰"的垫脚石.总之,人的成熟期在延后. 世界在变,学习制度也应该改变 . 不改变会出问题 .原有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学术之路,已经被太多的人踩滥.大学扩招后的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反进入很高端的研究生院作"缓冲".这些人,坏了研究生和学术的内在制度. 很多这样的研究生,对学术没有兴趣,没有直觉和天分(当然天分是有的,只是在别的方面).这些人应该不叫研究生,干脆应该叫"学士后". 大学毕业很多人会不会有工作,应不应该有工作,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应该靠把大学毕业生都送到研究生院去"深造"来解决. 建议中国认真考虑"学士后"的名号和制度 .这个"学士后"需要向学校交学费,学费可以补贴高校老师的收入,让老师安心教书.这个学费,应该是实交,不是补贴.美国高校的学费可以高到五万美元一年,这个学费下中国家庭还是大量送孩子自费留美.这说明中国的钱不是问题. 这个学士后不要做论文,只要学课就好 . 这个制度,可以给很多抱怨科学研究的学生一个解脱,给老师一点收入和尊严,给学术腐败少一个重要的理由. 教师的职业有了尊严,教师队伍的质量就会上升.学生就会满意,就会更愿意受教育,社会就会进步 ... 良性循环从此开始.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368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海大喜闻
wyc 2011-12-18 20:03
我校五名优秀学员代表赴马尔默参加世界海事大学毕业典礼 添加时间:2011-12-16 16:13:48 阅读次数: 765   12月4日,我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开展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2011届优秀学员代表林创、蹇建平、刘斌、申伟、张琳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人教处副处长吴江涛、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九玲带队在马尔默参加了世界海事大学毕业典礼。典礼在马尔默市音乐厅举行,百余名毕业生及其家属、政府和组织代表及世界海事大学工作人员参加了典礼。典礼由世界海事大学Kjerfve校长主持。   典礼于下午1点半在马尔默皇家乐队的演奏下拉开了序幕。Kjerfve校长简短致辞后,美国海安署运营副指挥长Salerno中将、阿根廷海军指挥官Arce上将、尼日利亚巴耶尔萨州行政长官Sylva作为特邀嘉宾分别致辞,马尔默市市长Andersson代表马尔默市政府讲话。随后,世界海事大学董事会主席Mitropoulos上将做了毕业致辞。他在致辞中对毕业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给予世界海事大学资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对毕业生的未来致以了美好的祝愿。   接下来,Mitropoulos为世界海事大学2011届全体毕业学员颁发毕业证书。“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2011届的五名优秀学员代表上台领取了证书,林创作为大连校区最佳学员获得了荣誉证书。   典礼之后,吴江涛和五名毕业学员参加了冷餐会,与其他毕业生及来宾交流并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陪你一起走过的人
zilu85 2011-12-16 13:55
看过了《一天》。我的理解啊,故事是这样的: 一对原先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大学毕业狂欢后滚到了床上,不知道为啥没办事儿,但是一起躺在床上聊了几句,提到了7月15日是个什么节日。BTW,这个日子在中国阴历似乎是鬼节。以后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一天以编年体展开了,女的蹉跎过,纠结过,写诗的文艺青年,端盘子的招待,与不爱的男人同居,最后选择了教书;男的喧嚣过、热闹过,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风流酗酒,结婚生子,最后总是失落。 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他们都一直保持着联系,维系着友情,或者是时隐时现的爱情。一直是相互陪伴着走过,走到一起,最后又......。 面对着这个叫Dexter的男人,忽然发现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男人的镜子。 男人其实一直生活在呵护中,Dexter有溺爱他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身边不乏追捧的女孩子,但是这些造就了他自私、和软弱。 我们都是软弱的,外强中干的,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接纳我们无所顾忌哭泣的怀抱。如果你的生命中遇到了这样的女人,你就解放了、你就不用装了、你就是幸福的了。如果没找到,或者最有资格给你怀抱的人不知道你的需求,你就只好继续你的探索,在探索,search, search, and research。 感动的一句台词,Emma在Dexter春风得意、酗酒痛哭的时候,拥抱着这个男人,在他耳边缓缓地说: I love you .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我愿意把它颠倒过来念。 I don't like you so much, but I still love you so much. 我可以不喜欢你的做派,你的生活习惯,比如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是没完没了地发短信,比如一个月不洗脚,比如打呼噜......,但是我不能不爱你,因为你一直陪我走过,让我坚强,让我成长,让我成为男人或者女人。
个人分类: 休闲|4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读书无用?儿子大学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miran 2011-12-14 17:12
[转载]读书无用?儿子大学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农民砸锅卖铁供儿上大学 儿子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中青报: http://video.sina.com.cn/m/fq_61553929.html 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果 打从2002年开始,陕西农民韩培印的人生都汇聚在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上。他在上面写下 颜色不一、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候回忆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们六七个儿女费尽千辛万苦 ”;有时候又文绉绉地给自己租住的小屋编一幅对联,“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 果”。 更多的时候,他的文字是写给自己的儿子韩胜利的。9年前,当胜利考上西安的大学, 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这个瘦弱、文静的儿子,简直成了他最大的骄傲。 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因此,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需要的学费和 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和儿子一起来到西安,在49岁那年,变成了一名农 民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军虎遇到了这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并把他的故事拍成 了一部时长47分钟的纪录片。有人评价说,这部名叫《父亲》的纪录片“像片中所拍的韩 培印一样朴实、诚恳”。在2009年的第二届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它还获得了最佳短片大 奖。 可现实里的父亲却没有同样的好运。当儿子大学毕业,作为父亲似乎终于可以停止奋 斗坐下享受的时候,他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 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 “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韩培印说。曾经笼罩在他面颊上那种骄 傲的神色不见了,这位58岁的农民盯着屋顶的墙角,皱着眉头,很久没说一句话。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 “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 小小的本子已经泛黄了,黑色的封皮也卷了起来。刚到西安的时候,韩培印就买了这 个本子。他在上面记录电话号码、记录借钱还钱的账目,也会写下一些准备跟儿子“谈谈 人生”的内容。 那些内容大多与梦想有关。当他知道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而且选择了“热门”的 通信工程专业时,梦想就伴随着骄傲一起降临到这个陕西农村的家庭里。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老韩说。 他并不知道,2002这一年,全国高校展开了第四次大规模扩招,共有320万名考生进入 大学——这一数字几乎是1998年扩招前的三倍。他只是为自己的儿子自豪,毕竟,这是村 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 即使那些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也无法磨灭他的骄傲。当时,韩家四口人住在山坡上的 一座土房子里,四亩地能种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却长不出大学通知书上要求的六七千元 学费。 这让刚刚考上大学的韩胜利觉得“心里矛盾极了”。几年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家 里卖掉了所有的粮食,甚至连牛都卖掉了,却仅仅凑出了3000元。 “要不然还是出去打工算了。”他说。但韩培印拦住了他。 “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凑够的。”这位父亲说。 没过多久,他跟所有可能的亲戚朋友借钱,凑出了儿子的学费。当把儿子送进大学之 后,他也在这座繁华的省会城市里留下来,当起了农民工。 农民韩培印的生活就这样转了个弯。每天,他不再下地劳动,而是和其他工友一起, 坐在马路牙子上,举着“找工作”的纸牌,等着有需要的人找到自己。他的工作也每天不 同,有时候是帮建筑工地运沙土,有时候是在居民楼里帮人铺地板。当然,更多的时候, 他会整天整天地等着,却没有人找到自己。 即使在城里过得艰辛,骄傲依旧显而易见地贯穿着韩培印的生活。2005年年初,当李 军虎来到韩培印等活儿的地方时,他发现,其他工人都低着头躲避摄像机,韩培印却笑呵 呵的,没有一点不光彩的感觉。 “我打工主要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韩培印大着嗓门说,他穿着军大衣,脸在冬天 的寒风里被冻得发红,“我儿子在石油学院上学,学的是通信专业。” 这位父亲理直气壮的口吻让好几个路过的人都围了过来。在他身旁,一位扛着锄头等 活儿干的工友甚至听得“眼睛都直了”。 “我当时只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就是他很自豪。”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这位西安电视台的编导正准备拍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子女生存的纪录片。他找了很多例 子,但有的太过极端,有的又流于平淡。直到找到韩培印,他才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故 事。 这对来自农村的父子在繁华的城市里相依为命。很多时候,儿子会推着自行车,和父 亲一起走在城中村简陋的街道上,父亲絮絮地嘱咐儿子,“学习资料太贵了,别买太多” 。对于韩培印而言,两元钱的公交车都显得有些奢侈,所以他不常去学校看儿子,而宁可 在路边的“话吧”里花几毛钱打个电话,和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儿子说上几句。 另一些时候,这个有文化、爱写字的中年人喜欢坐在饭馆里,喝着人家的免费茶水看 电视,或者从路边捡些别人丢掉的报纸,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他用最低成本维持生活,却依旧骄傲、乐观。”李军虎说,“因为儿子成就了他的 尊严。” 在山区老家的村里,韩培印不是村干部,却毫无疑问是个有地位的“能人”。他上过 初中,是全村唯一一个会写春联的人,甚至两家吵了架,他也会出面帮忙劝和。而现在, 他又把儿子培养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一切都带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他会把这些自豪写在那个小小的笔记本上。2003年2月,在韩胜利进入大学半年后,他 写道:“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那个大学也不是什么好的大学,可你考上了,有 些孩子他想考也没有考上。” “学校不在好坏,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他在最后写道 。 要学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打工吃苦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 ,这是一个道理。” 在光明的前途到来之前,韩培印能够忍受很多事情。 他的工作都是纯粹的体力活。有时,他需要甩开膀子,用铁锨一下下地把沙土铲到几 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卡车拖斗里;有时,他需要站在拆迁的废墟上,一榔头一榔头地把一 间房屋慢慢砸成瓦砾。而这些让他腰酸背痛的活计,能给他带来每天50元的收入。这就是 儿子胜利学费、生活费的来源。 到了晚上,他又要和其他9名工友合住在城中村的一间房子里,外墙裸露着红色的砖块 ,屋里则是一张几乎和地板同样大小的大通铺。10个人就这样并排躺在上面,枕着砖头, 盖着五颜六色却同样灰扑扑的被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这房子省钱,一个月大家摊下来才二三十块钱。”韩培印说。 省下来的钱,他都留给了儿子。可即使这样也不够,他常常需要借钱。在儿子上学的 4年里,亲戚、朋友、老乡,他几乎把每个可能的人都问遍了。 李军虎在纪录片里拍摄了一次借钱的过程。韩培印走进一间同乡工友的宿舍房,几个 人正挤在大通铺上准备睡觉,老韩笑呵呵地凑了上去:“我娃要交学费呢,我没挣到钱, 看你能不能借给我30块钱?” 一个还没来得及躺下的年轻人挠了挠头,说:“我也没钱,昨天干活没给钱。” “那你看看还有谁有钱吗?多少都可以。”韩培印絮絮地说着,“关键是娃来了,没 办法。” 他没有等到回答,那个年轻人已经迅速地钻到被窝里了。大通铺上的同乡们每个人都 用被子蒙着脑袋,再也不看他一眼,也没有跟他说一句话。 “太尴尬了。”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可韩培印继续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不知所措的讪讪的干笑。 那天晚上,磨了几个人之后,他最终跟一位老乡借到了10元钱。老韩接过那张皱巴巴 的钞票,马上掏出自己那个黑色的小本子,在空白处把账目记下来。 “借点还点,还点借点。”他一边写一边说,“等还钱的时候,我再把它们划掉。” 在本子发黄的纸页上,那些被划掉的账目,就显眼地穿插在他关于人生的感悟文字中 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可他依旧是充满乐观的。坐在大通铺的床上,他对着李军虎的摄影机笑呵呵地说,希 望儿子在大学里能好好学习。 “要学个一技之长,做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来。”他的脸上带着止不住的自豪神气, “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在这里打工、吃苦。” 当他终于凑够了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时,他就会打电话让儿子骑车过来。 “这里一共是200,一个月够不够?”韩培印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了换好的两张整 钱。想了想,他又把兜里剩下的零钱全部塞到了儿子手里:“一共是220,够不够?” “给我200就够了。”韩胜利说着,又把零钱塞回了父亲的手里。 “我花不了多少钱,一天四五块,一个月最多150……”韩培印说,“你在学校别吃得 太差,当然,也别吃得太好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父子俩坐在那张大通铺的床沿上。韩培印从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掏出 了从家里背来的苹果,说是“你妈非要给带的”,又问问儿子有没有考过英语四级,有没 有学好专业课。 另一些时候,他会拿出自己的小本子,翻开自己写下的内容,给儿子念几句励志的话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 这是一个道理。” “胜利我儿,你每天都有二三十元的付出。”念到这里,韩培印停下来,扭头看看儿 子,“你想你这交学费一年4000多、住宿费800,加上书本费,一年下来就是……” 停了几秒钟,因为算不清楚,韩培印又扭过话头,继续说道:“头一年你交了7000多 元,第二年连生活费下来,八九千,将近一万元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概一算,平均 一天二三十块钱的付出……” 在他的身旁,韩胜利一直坐在床头,安静认真地听着,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 也是不可能的……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尽管在城市里相依为命,但韩培印和儿子之间仍然有一些彼此隐瞒的事情。在很长的 时间里,胜利都不知道父亲是怎样低声下气地为自己借来了生活费;而作为父亲,韩培印 也从来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 李军虎拍摄了其中的一些画面。两份青菜、5两米饭、一盆绿豆汤,就是这个瘦瘦的男 生一顿午饭的内容。他给自己的伙食费标准是一天6元,隔两天吃一次肉。 班上的同学觉得他条件差,送给他西装外套;表弟有了手机,送给他一块印着大学标 志的手表,他也高兴了好几天,那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戴上手表。 即使是同班同学,他也常常觉得别人的生活不可思议。他曾经告诉李军虎,班上一位 来自温州的女生,因为不适应西安的水,干脆从超市搬回来两箱矿泉水,一箱用来喝,一 箱用来洗头发。 “你能想象吗?”他语调夸张地讲着,李军虎觉得,他“就像在描述一个神话故事” 。 事实上,对于这个来自农村的男生,这样的生活与他的距离,也真的像神话故事一样 遥远。当同学拿矿泉水洗头的时候,他却琢磨着把那些空瓶子捡来卖钱。 因为觉得“学习比较忙”,他并没有勤工俭学的打算。大部分空闲时间,他都在学校 的运动场上、天台上逛来逛去,询问喝完水的同学“瓶子还要不要了”。他甚至还时不时 地凑到宿舍边的垃圾桶里翻来翻去,从里面找出一些能卖的东西。慢慢地,班上的同学也 会把喝完的瓶子直接拿过来,放在宿舍阳台一角的纸箱里。 “一般10个啤酒瓶能挣5块钱,矿泉水瓶便宜一些。”他说。捡瓶子的时候,有人会投 来异样的眼神,而胜利就在心里“当他们没看见”。 在同学的回忆中,韩胜利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一名同班女生甚至想不起来两人说过 什么话。同宿舍的其他5位室友有5部手机、3台电脑,还有mp3——在来到城市之前,胜利 连见都没见过这些东西,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宿舍里那部没人用得着的座机电话。 李军虎常常觉得,胜利是一个很压抑的孩子,几乎没有主动跟他说过一句话。在长达 一年的拍摄时间里,他们私下里很少聊天儿。不过有一次,在宿舍楼顶的天台上,韩胜利 捡完矿泉水瓶,看着远处的高楼,轻轻地说:“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 生活条件、交通、文化,都比农村好。” “你觉得你能留在这儿吗?”李军虎问。 “我想……应该差不多吧。”韩胜利说。 父亲的乐观情绪也许感染了他,也许,也让他多了些压力。韩培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 这样一段繁复缠绕的句子,有时,也会念给儿子听: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 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父亲再支持你,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如果你学习 再好,父亲没有能力支持你,你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这都是要靠你的努力,修好你人生 的道路,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这位骄傲的父亲用各种方式传递自己的幸福感,他甚至每年都会给自己和工友租住的 宿舍房编一幅对联,有时候强调“自己勤劳是靠山”,有时候希望“智慧修出光辉道”。 在2006年年中的时候,他甚至兴冲冲地把来年的对联都拟好了。 “在家创业业成就,出门求财财到手。”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着,“大家看有什么 意见?这个切合实际不?” 在大通铺的另一侧,工友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打牌,没有人扭头。韩培印依然乐呵呵地 坐着,自顾自地说道:“横批我想写……‘感谢上帝’。” 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 北京去好好玩几天,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 除了无与伦比的自豪感,韩胜利4年大学的经历,也给韩家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 每次坐汽车回家的时候,韩培印都会从城里抱回来些东西,比如成箱的方便面,或者 大袋的糖果。久而久之,胜利的母亲在家里开起了全村第一个小商店,把这些城里抱回来 的东西拆着卖给邻居们,挣点小钱。 因为胜利的关系,这个商店也有了些令韩培印骄傲的感觉。他甚至直接用儿子的名字 命名商店,并且把“胜利商店”几个大字印在了商店的招牌上。 当商店的经营渐入佳境的时候,胜利大学毕业的时间也慢慢临近了。这让韩培印几乎 有一种马上要“解放”的感觉——4年的时间,一边出卖劳力,一边四处借钱,他觉得自己 已经被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现在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你像燕子一样要起飞了。”他对儿子说,“咱们农村人没 有后门,亲戚朋友也没有当官的。你要自己走出去,不能再靠别人了。” 可就业的形势却让人无法乐观。李军虎说,西安每年有几十万名大学毕业生同时找工 作,对于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内陆城市,就业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更何况,胜利似乎并没有做好找工作的准备。2006年年初,胜利第一次参加了人才招 聘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现场,他穿着灰色的运动服,挨个走近每一个摊位,看一看,又 转身慢慢走开。两个小时内,他没有递出一份简历,甚至根本没有讲出一句话。 当他皱着眉头走出招聘会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李军虎忍不住了:“你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吧,有几家公司招通信专业的。”韩胜利说。 “可我看你一直没说话啊?”李军虎觉得自己简直恨不得揍他一拳,“你知道自己最 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韩胜利淡淡地笑了一下:“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说话,性格内向了一点。” “原来你知道啊!”李军虎很生气,可他转念想想,按照韩胜利的性格,这样的结果 也是正常的。 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找工作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一直在村里留守的母 亲开始担心,儿子毕业了拿着行李再回村里劳动。“咋办啊,我的天,咱村里人都会笑的 ,说你白念了。” 曾经“热门”的通信专业也不像传说中那么好找工作了。各个学校扩招培养的学生数 量已经超出了市场需求,韩胜利听说,有些单位招自己这个专业的员工,工资只能给五六 百元,勉强够住够吃。而他想,这个数字是能够接受的。 “实在找不到工作,人家给300块也行啊,先给人家干着。”他轻轻地说,“哪怕人家 不给钱呢,先给人家干着也可以啊。” 可没过多久,他又焦虑了起来。“万一真找不到工作,你一分不要给人家干,那生活 费咋办,住宿费咋办?还要跟家里拿钱的话,说不过去。”他说着,撑大了眼睛,仿佛要 忍住眼眶里的泪水,“感觉给我爸没什么交代。” 韩培印却依旧是乐观的。他始终觉得,无论如何,“大学生”总是一个光鲜的身份, 不可能面临没饭吃的问题。随着胜利毕业时间的临近,他开始越来越细致地编织自己的梦 想,并且换掉了已经写满的笔记本,写在了一个新的黑色本子上: “明利(老韩的大女儿),胜利,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 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到北京一定好好玩几 天。现在我们大家,胜利你要好好学习,明利要好好过日子,你妈好好管家务,我在西安 好好挣钱,争取有那么一天。” 他并不知道,胜利此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导购啊、服务员啊、保安啊都行, 只要别人能要我。”韩胜利说,“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那时不读书,给娃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我不可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 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 飞快的。” 韩培印已经老了,他时常会很自然地想到死亡。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不可能再活 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 ,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 “大约再有20年,就是我人生的终点站,到那时我要说,再见了,我的人生,再见了 ,我的儿孙。写到这里,我的眼泪一点一点地落下来……” 在镜头前念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年过半百的父亲控制不住地哭了。 最终,他的美丽梦想还是破灭了。儿子胜利在毕业后找了一份去青海的工作,试用期 每个月拿600元的工资,在野外帮当地的单位铺通信光缆。老韩算了算,这收入还没有自己 在西安打工挣得多。 “我本来想着,大学生毕业了,工作肯定会在办公室里,而且有空调……”韩培印嚅 嚅地说着。 很难再在这位父亲的脸上找到先前那种骄傲的神色了,但他却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哀伤 ,儿子上大学欠下来的钱还有两万元没有还清。在儿子出发去青海之后,他一个人还要孤 零零地留在这座城市里,打工赚钱。 在那个黑色的小本子上,他写下自己的姓名和详细地址。他总担心自己万一突然出了 什么意外,“谁知道我是谁?” 他开始时不时地后悔,自己为什么让儿子选了这样的专业,又后悔,也许当年根本不 应该让儿子读书。邻居们甚至时不时对他讲:“当年不让娃上学,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 也发了!” 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正在慢慢步入正轨,连家里那个因为儿子上学而办起来的小商店 也越办越好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超市,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可儿子胜利却成了 夫妻俩心头一根拔不掉的刺。他们把招牌上儿子的名字偷偷抹掉,把“胜利商店”改成了 简单的“商店”两个字。 事实上,连韩胜利自己也似乎想抹掉过去的记忆了。当记者辗转找到他新换的手机号 ,提出希望采访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下,说:“对不起,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工作了3年之后,胜利辞职,在西安重新找了份工作,工资也涨到了1500元。不过,在 他的同学看来,这仍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 这个曾经是全家最大骄傲的儿子,如今也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韩培印担忧他迟迟没 有结婚,更何况,因为高考结束后迁走了户口,他原有的9分耕地已经被收回。也就是说, 胜利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农村种地了。 12月8日,当李军虎再一次来到韩家,拿出照相机,想拍张照片的时候,原本会对着镜 头微笑的母亲突然崩溃了,她大叫着让放下照相机:“这么丢人的事情,有什么好拍的! ” 李军虎不知道韩家什么时候能从这样的阴云中解脱出来。在纪录片《父亲》放映的过 程中,很多观众都被过去那个乐观、善良、朴实的韩培印打动了。在清华大学,一位男士 在提问交流环节“哭得死去活来”,平复了好一阵,才哽咽着举起了话筒。 “我想说,我当年来到北京时跟小韩一模一样,但今天,我是开着奥迪A8来的。”他 说,“我只想证明一件事,胜利并不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当然,李军虎也听到了些不同的意见。一位法国影评人看完了全片,觉得匪夷所思, 连声询问李军虎,老韩“是不是疯的”,“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行为。” 李军虎想了想,告诉他:“在你们的文化里,他也许是个疯狂的父亲,但在我们中国 的文化中,他是一位勇敢的父亲。”勇敢的父亲,正是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字。 更多人对老韩手中的笔记本充满兴趣。有的观众甚至还给李军虎寄来了一些同样的黑 色笔记本,希望他能转交给片中的这位父亲。 他们并不知道,老韩已经很久没有打开那两个黑色的笔记本了,他开始怀疑,念书写 字并不是一件值得嘉许的事情。连他那个中学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女儿,一个月也能挣三 四千元——足足是儿子的两倍。 “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有人问他。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他叹了口气说。 事实上,从西安回到家里之后,他再没有写过什么东西,甚至连把笔记本拿出来都不 愿意了。年初的时候,他曾经想在本子上写点什么,再跟儿子谈谈人生,可看到大学毕业 5年后,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他最后什么也没有写出来。 【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上什么大学了 上西安交大的工科专业,总能回本吧 如果二流杂牌,那就认命吧 -- 02年入学,06年出来还找不到工作、、、【 在 young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指望学校教你知识,但不要奢望给你智慧和勇气。 孩子的智慧,一半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半是社会上锻炼出来的 大学只是半个社会,一方面提供很多机会让你锻炼,另一方面也是避风港。 上大学前父母如果没有教给孩子足够的智慧和勇气,那孩子在大学里就只能做4年避风港里 的小船。 所以上完大学感觉无用的,一方面反省反省自己,一方面怪怪自己爸妈吧。 -- 只是父亲伟大,他儿子只是去了大学,根本没学到什么不说,自己的性格眼界根本没有拓 宽,只是想做个城里人,可惜连去做去争取的勇气都没 -- 说的好,怪爸妈,怪自己,怪学校,就是不能怪社会 存在即是合理么,饿死的都是自己活该,病死的都是自己身体素质不好 -- 物竞天择! 没办法啊!再怪社会有什么用呢?我们这些人,改变不了这个现实,那就只能接受这个现 实! 现在看到一些不平事,就只能安慰自己,也许上辈子他们欠债了吧! -- 我也在想,怎么06年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 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性格问题吧,不然06年那会儿,工作应该还没那么难找吧。。。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精英与草根
热度 2 dongzg101 2011-12-11 07:18
作者: 廊桥遗梦 !-- 12月10日 14:12/span-- 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精英与草根 我有两个朋友。 L的公司在上海,大半时间跑广东。他是华南某所不太知名的大学毕业的,小眼睛质朴男,多年以前还是个文学青年。哥们做手机网游的,我见他使过好几款手机, 但最贵的一个也不过1千多块钱。比起什么Web2.0、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他更关心珠三角的几千万农民工和城市边缘的大学生“蚁族”,怎么关心?在东莞的 夜宵摊上跟他们拼啤酒,在富士康厂区外网吧里刷夜,跟靠做他们生意开上宝马的便利店老板扯淡…… W猫在北京中关村。他从小就是个脑袋很大眼睛发亮的天才少年,数理化成绩很好,逻辑思维超强,英文和中文一般流利。在首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W 直接去美国名校拿了硕士,接着回国创业。我一直觉得,他是硅谷Geek们的中国版。诸如iPad之类的新技术玩意,我总能第一时间从他那儿找到。他也是国内把玩Facebook、Twitter、Groupon、Foursqure的人。啥叫互联网的未来,W做的网站就代表互联网的未来。 W比L拥有更多的掌声和名声。但遗憾的是,他做了好几个连投资人都觉得很酷的网站,却始终没有挣到大钱。原因不外如下:要么是起个大早,却被一大堆抄近道的同行给围追堵截;要么因为资金接济不上,只能让一个更有资源实力的大公司直接吃掉,还有的不知道触了哪根高压线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 L的生意是实实在在每天都能数着钱的,他都已经可以打高尔夫了,但他并不想告诉无关人他挣到钱了。说了也没人信,几十万月薪不到2000的打工仔拿着 300块钱买的山寨机玩L公司做的游戏,每月给他贡献过百元的ARPU值,换句话说,他们收入的十来分之一都心甘情愿地送给L了。我有时也想不通,W针对的客户明明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中最有消费能力的精英。为什么他们舍得花钱买最贵的手机,换最新的笔记本电脑,下最好的馆子,在网上却什么都要免费。 圈里公认,只要是W做的事情必定引来围观。同行也好,媒体人、营销人也罢,口口相传,网站流量和用户量几乎是一条直线往上蹿。但奇怪的是,过了没多久就停止上升势头,开始跟中老年同志的心脏一样来回震荡。我也问过L,他的这些草根用户没几个有自己的电脑,更谈不上3G,究竟是怎么发掘的?L笑笑说,网吧都不是最有效的渠道。厂区周边有很多便利店,工人一下班就聚到哪儿。老板提供一台电脑,里面装了各种手机用的游戏、MP3、电影,再备一本类似早年K歌房里的“点歌簿”。不用上网,拿根USB数据线,想要什么下什么。还有更方便的,用手推车直接送到宿舍门口。 有次跟L吃饭,他提问我:如果一款游戏要打入45万富士康工人的市场,该请哪位代言人合适?我先猜周杰伦,摇头,丫目标受众是城市,又猜春哥也不对,她只杀伤学生和少妇,怒了,决定猜当红的凤娇,还是被鄙视!正确答案是凤凰传奇,有百度歌手榜单为证。备选是慕容晓晓。完全超出我知识范围,还好我没猜韩寒。 过去W单纯地以为凭技术就能改变社会,现在他知道你可以不过问政治,但政治会来过问你。不过,要让一个海归精英学会怎么跑门子疏通关系确实有点臊。L曾经愤青过,但如今很务实,好的商人都是知道怎么看《新闻联播》的。他挺关心运营商的人事变动和扫黄整顿,还搞过几次工友联谊会,虽然目的是为了推广他的游戏。前一段富士康工人“12连跳”,他很严肃地跟我说,这事他们有责任。我吓一跳。L讲,那些一想不开就跳楼的年轻人正是他的衣食父母。一部手机通常就是这些工人唯一的娱乐设备,与厂外世界交流的唯一媒介。他们有责任让工人们更快乐。 我所认识的投资人都对W评价很高,但却更爽快给L投钱。因为他们的心里也明镜似的:在中国,做精英的只能赚吆喝,做草根的才能赚着钱。腾讯、百度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上海那位梳分头打摩丝的笑星说过一句经典:我是喝咖啡的,北方那两位是吃大蒜的。咖啡是舶来品,感觉很洋气,吃大蒜却有益身心。今年炒大蒜的都挣了很多钱,没听说谁倒腾咖啡挣了钱。中国的互联网好像也是一样? 我曾经突发奇想,如果把W和L对调位置,情况会不一样吗?他们会更理解各自商业的长短吗?后来想想觉得这事不太可能。 W所追求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美式的互联网”。在美国,信息革命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1950后到1990后都是“数字化的一代”。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数字鸿沟”,他们的生意与生活,工作与娱乐都与互联网分不开。这也是为什么80后的扎克伯格能够和50后的乔布斯、60后的贝索斯、70后的佩奇同台竞技的原因。 同时,美国的社会结构是一颗“橄榄”,没有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地区差异、城乡之别,所以,美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全民的互联网”。 但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原本我们以为它会是一座“金字塔”,但越来越变成一颗“图钉”。W和L一个站在削尖的头上,一个站在遥远的钉帽上。 中国没有一个所谓 “全民的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是人为割裂的。它既存在于精英的Think笔记本上,也存在于草根的MTK山寨机中。我们的精英也许和美国同步,草根却与越南同步。 事实上,中国的“数字化一代”只存在于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20-40岁之间的几千万中产阶级。剩下的几亿中国互联网用户归根结底都只是QQ用户。互联网改变不了这个现状,能改变它的也许需要更宏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 我相信,L看穿了所谓“中国的互联网”的本质。哪些精英们的欲望从来不缺乏满足的渠道,太多的企业在追逐宠坏其实有限的一群客户。相反,有一大批“数字化贫民”却没有办法利用互联网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条件通过网络让自己的生活质量飞升,只能沉醉于廉价的虚拟娱乐中。L的商业很符合本土国情,很和谐社会,但他能够走出国门吗? 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W能做点“代表先进互联网”的事情,让美国人也能跟着咱们屁股后面学。可现实的磨难会不会打消他的意志呢? 按照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呆在自己挖的一个洞穴里,我们所见的世界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我们这些洞穴的居民却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没有见到过其他的东西。而真实的世界却是在洞穴之外,在有太阳的地方。 不管看这个BLOG的各位精英们是否承认,我们和某些人——一群数量比我们大得多的人 (中国的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大概3亿人),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能关注那一群人,还会有很多机会。但很有可能,我们永远都走不出自己呆的洞穴。 12月10日 14:12
1156 次阅读|3 个评论
Friday's supervision meeting
amelielele 2011-12-10 00:52
刚刚与印度德里大学毕业的路谈到印度的本科教育。所有的教材与美国同步,授课老师列一个outline,不同的书,不同的章节在上课之前全部需要弄明白,宏观,微观,公共经济,数学,计量,作者都是我早已耳闻,与自己的本科教育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起先他告诉我他上课从来不预习,但习题一定都会在老师讲解之前做完,我以为他有超理解能力,现在看来,他在本科打下了一个坚定的基础。 来学校之前以为是黑色星期五,因为11:45am是supervision meeting,正好又遇见了Sourafel教授,他依旧热情,这个印度老头我一直不大听得懂他的英语,好几次打招呼,我都担心他对我心存芥蒂,这会他很热情让我顾虑全消。他是Zo的第二导师。Richard一直目标明确,他以嘱咐的语气希望下学期微观计量Sourafel会讲授一些对我有用的内容,"Lefan needs IV and Panel, no GMM, no time serie..."的确很期待下一学期Sourafel的课。 下午的Econometric Theory依旧不明白,因为没有做好预习的功课,Steve的讲授都是基本的时间序列,如果明白了与EDA的课程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对于协整方面的研究我还真的是挺有兴趣的。约好Ben周日来帮我做Cottage Pie,并与美里,原次郞交谈了一会,他们虽然是夫妻但是行动都相当的独立。 我发现自己一个不好的习惯,对于对方问我的问题,我总是答不对题,复杂化。Econometric课间休息遇到Sourafel,问我是否要喝咖啡,看看我回答了什么:"I do need coffee to keet alert, but I've got only five minutes in the break."这不人家生气的走了!唉,你就不能说“No, thank you.”吗? 好好整理一下的!乐。
个人分类: 心情笔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资中筠:每个人都需穿越自身的迷障
秦伯强 2011-12-4 12:04
资中筠先生为文,往往健拔大气,褒贬论析,俊迈淋漓;偶发悲情,亦深远厚重,无哀弱之势,竟不像女子之文。尤其是最近几年,她秉笔直书,痛陈当下社会种种病结,呼唤道德与正义的回归,重新为理性与启蒙正名,其高风跨俗,博得众多喝彩之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痕,资中筠亦不例外。出生于1930年的她,恰于大学毕业时,遇到政权轮替,与当时人一样,她对新政权充满热情与憧憬,兴致勃勃趋身向前,曾向朝阳下的国旗宣誓,把一切献给祖国,誓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以青春的天真与蛮勇,扎入改造自己的潮流中,不想之后几十年皆处于“迷失我心”之状,侥幸任职外事部门,因驻外工作,逃过反右运动。但没有逃过“文革”政治浩劫,等岁月安稳,自我苏醒之时,却年近半百。   在回归自我的同时,她也为自己重寻传统,彼时中西并重的民国教育,奠定了她那一代人既尊科学民主又尊传统道德的文化底色,低头检视,幸甚自己年轻时承有五四遗风,历经沉浮沧桑,底色不褪,仍有一方精神家园可守。   当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她便义无反顾选择学术研究之路,全因以学术研究为业,可获最大自由,无须面对权势强颜欢笑。然而终究有那么多年沉于思想的迷津,她感慨与前辈师长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差距,追望其身影,却无力可及,更感慨年青一代,没有真正的大师可以追随仰望,继学无门。时代带给她的伤痛,堆砌成忧思无数,发而为文,总有一种痛感贯彻其中,故警醒刺心,令人难忘。   【关于这本书】   这个自选集不包括我的译著和专著,就只是我平时写下的散文随笔,我从1980年开始写随笔,最早的随笔集是我和陈乐民的合集《学海岸边》,由沈昌文先生主持在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个集子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第三个是《斗室中的天下》。这些书现在很难买到,正是如此,出版社找我商量是否重印,我想这些集子当时出版的时候并未考虑内容的分类,只是简单地成集出版,里面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有所重复,没有全部重版的需要。所以我就决定做一个完整的梳理,把已出版的以及尚未出版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共得五卷,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这不是严格的分类,有很多交叉之处。每卷中的篇章大体上按倒时序排列。   这套书的名字就叫资中筠自选集,就是我自己经过筛选的,把那些我觉得也许有读者愿意看的。被我自己删去的有两种文章,一种是事过境迁,当时之论已过时。还有一种是同一主题,开始写得比较浅,后来自己又发展深化了,内容有重复,舍前者而取后者。学术性资料性比较强的,也没选入,因为另有专著。   【关于这一年】   2011年,我的活动比较多,做了很多讲座,也有不少采访。之所以接受邀请,是因为我很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其实我的读者,开始都是老人,他们读完我的文章给我打电话写信,因为经历相同,思考的内容相似,他们觉得特别有共鸣。但是,要思考,要讲话、要做成事情,希望还是在年青人身上,不能老靠八十岁以上的人说真话。讲座一般的听众,都是中青年,不管我讲的内容是否为大家所接受,但总会有一些交流和好的影响,我自己也可以从中了解年青一代人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关心的问题,所以觉得牺牲一些时间去做这些事,也有其价值。   这一年,我的写作思考围绕着这些方面展开,一个是所谓的中国发展模式,从2008年欧美的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人突然多了很多骄虚之气,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特别是布热津斯基提出G2这样的概念后,中国人特别高兴,觉得我们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当时有媒体甚至写“中美共治世界”,我觉得太离谱。因而我致力于“中国模式”的怯鬽,第一,对于中国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模式不可恃。第二就是清醒认识美国以及外部世界,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不是短期内可以缩小的。   自从去年关于知识分子启蒙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很多人希望我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我谈启蒙就比较多。另外还有因所谓“软实力”和“国学热”的兴起而引发的对文化复兴的思考。   还有一个领域是公益慈善事业。这部分文章没有收在《自选集》中,而是加入一部专著《财富的归宿》,恰好这本书第三版修订版也刚由三联书店出版。   【关于这一代】   我并不能代表一代人说话,而且我觉得自己在同代人中,并不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我比较幸运,现在还能读书写字,大多数人身体没有我那么好,可能已经在颐养天年,来不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的老师辈,经历及所受教育,有相同的地方,对一些大的问题的看法,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先自我完成,后迷失自我,然后回归自我。   具体而言,49年之前,接受的是五四延续下来的宣扬“民主、科学”,还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然后1949年之后怀着诚挚之心接受新政权的改造,接受了阶级斗争的理论,甚至接受了以“阶级性”代替人性。从此在政治风暴中沉浮,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发,慢慢觉醒,回归自我,当然也有人始终没有从迷失中走出来。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说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我觉得是,我们所受的基础教育与后面几代人不同,当时的教育是中西并重,有自由民主的熏陶,也有传统个人道德的教养。所以我说我们有一种底色,中西交汇且兼容,有“德先生”、“赛先生”的身影,有“君子不为也”的道德正义。   我上清华的时候,贫寒子弟很多。当时国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大家都是凭成绩入校,所以门槛较高。家境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助学金,甚至全免伙食费。学校风气很朴素,即便是富家子弟,也不敢炫富,那时在校园内穿着讲究,是会招人哂笑的。虽然当时官场有腐败之风,但还没有弥漫到一切领域,特别是校园还是一方净土。普通人家基本上还是笼罩在传统的价值伦理之下,特别是知识分子,很崇尚不畏权贵的清高,不在高官面前摧眉折腰。受传统文化的约束,那时的官员,也不得不做礼贤下士状,对读书人还要敬三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长大,因此,在迷失之后觉醒,还有一方精神家园可以回归,有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有可以坚持的操守,是为幸事。   【对话】:坚持自我启蒙,坚守道德底线    《新京报》: 在1980年前后,您突然转型,从外事机构转入研究机构,这是酝酿已久,还是有什么事情触动了您?   资中筠: 年近半百,我对送往迎来的工作有点厌烦了,我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外宾来之前做方案,来以后陪着人家参观。我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自己将一事无成。因为性格原因,我一直希望到一个相对说来不要处处服从上级意志的地方,有时你的领导还不一定比你更加智慧,所以我很向往自我不受限的环境里,学术研究,相对而讲是比较独立的。   有一件事情触动我很深。大概是1979年,我生病需要动手术,在被推入手术室之前,我想假如我就此离世,连“赍志以殁”都没有,因为我没有未完成的事情。所以痊愈之后,我想自己一定要做一些事情,至少突然离世时还可以写“赍志以殁”。我开始写作时,第一篇就是写太史公,我很欣赏他,之后,对知识分子责任和命运的讨论,经常成为我的写作主题。    《新京报》: 您年轻时所接受的是中西并重的民国教育,但为何49年之后,您也突然变得偏激,迅速接受了一套新的社会理念?    资中筠: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在《知识分子的道统和启蒙》里面最后一部分阐述了这个问题。49年,我十九岁,很幼稚,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社会和社会科学。但是老一代有自己思想体系的人,也非常狂热地愿意改造思想。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大体上是在爱国情怀与强国梦想推动下的,看到新时代的希望与光辉,看到新政权的务实和清廉,就趋身向前步入其中。   具体而言,49年之前,中国通货膨胀非常厉害,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新的执政者在经济的调控上很成功,很得人心,像我父亲这样的银行家,也对新政权很拥护,还有很多大师级的教授都批判自己多年的成就,这不是用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解释的,非亲身经历不能理解。我希望你再细读《道统》一文中的有关这部分,是我迄今为止想清楚的对主客观原因的分析。   也是在这样的情绪下,大家接受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抛开人性论,真诚悔过自新,并自然而然将其引入家庭生活。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父辈的阶级身份已成定论,而我们可以改造成新人,因此充满希望,现在看来有悖人情,当时确实符合情境与逻辑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全民深刻的反思,现在还远远不够。    在夹缝中仍需保持人格独立   《新京报》: 理念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资中筠 :是的。我算是明白过来了,但是还有好多人至今没有明白过来。我的同代人中,很多对社会的一些不好现象,比如受贿腐败,很愤慨,但是他们还是觉得这整个体系不能轻易否定。   我现在觉得,顺从是有心理的基础的,在特殊的年代是如此,在正常时代也是如此。我在日常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朋友,明明心里非常反感做某一件事情,但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怕被人家说,就压制内心的反感顺从着做了。也许是很小的事情,但你想在并没有多大风险的普通事情上都有这样的从众心理,何况是在狂热的年代呢。   我由此想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层面,对于不正义不道德的事情,大家选择合作或顺从或默认,而不加以抵抗,除了权力的逼迫之外,其实也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在一种类似舆论的压力下放弃抵抗,不敢特立独行。。    《新京报》: 坚持自我,特立独行,都不是易事,但是顺从容易作恶,如何才能防之?   资中筠: 我最近在重新阅读《论自由》,约翰•穆勒说,为了自由,需要抵制的是两种力量,一种是专制政权的力量,而还有一种是社会舆论的力量,在正常社会,后者特别需要警惕,就是说当大家都这么做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力量,威胁到个人的自由。   我有过这样的思考,在日本侵略的时候,假如一个人被抓去了,哪怕严刑拷打,他也能顶得住,因为他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而且如果他做了叛徒的话,全国人民都会谴责他,因此他的爱国与正义,也是在舆论的压力下得以巩固的。反之,如果舆论支持的是非正义的一方,人在它的压力之下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因为反抗会使自己限于孤立的境地。   所以在夹缝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很重要。而且,很多时候,抵抗的代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都有责任逐步推动形成一种支持善、反对恶的舆论环境。    人需要自我启蒙   《新京报》: 在回归自我之前,您也曾一度“迷失我心”,关于这段经历,您至今涉笔不多?    资中筠: 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写到自己在反右文革时的状态,这个是一言难尽的。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工作关系,在反右最激进的时候,我不在国内。文革期间也下干校,等等,但是时间比较短,因为赶上中美破冰的契机,国家的对外事务还是要展开,我的工作生活还算比较平静,每天上班下班。当然,我当时是很幼稚的,对官方宣传深信不疑。到文革中期才觉醒过来,开始有所怀疑,开始对某些做法消极抵制。。   我有时候想,如果1957年大鸣放时,我不在国外而在国内,以我直率的性格以及对党的信任,我肯定会说些真话,然后很难逃过被打成右派的命运。如果那时逃脱,而在反右运动高潮时回国,我很有可能变成反右积极分子,因为我当时自己并没有独立的思想。我现在觉得自己很幸运,两边都没有沾到。特别是后者,会伤害一些人,使我现在充满后悔,想想很可怕。   在我自己觉醒之后,我就坚守自己的底线,遇到一些事情坚持消极不合作的姿态,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明白和不明白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所以我说人是需要自我启蒙的。   《新京报》: 您写的文章,虽然都有一个指向,那就是怯魅与启蒙,但内容涉及多个领域,非博览群书不可。   资中筠: 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但至于我的阅读,恰恰相反,我现在觉得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了,很缺安静连续的阅读,总是在杂乱地阅读,比如各种杂志、网上传来的资料文章,资讯很灵通,但完整的阅读反而少了。许多书是以前读的,现在很少从头到尾看完一本厚重的书。加上有很多文章要写,还有比较被动地接受媒体采访以及各种讲座。我总想静下来闭门谢客好好看书,还想写回忆录,现在写了一半还没写完。觉得自己应该静一静了。 转载地址: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9122
1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小明和小强的故事网上疯传 你是小明还是小强?
热度 1 zchvictory 2011-12-2 18:29
   网络段子   1.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小明每日苦读,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小强和小明都19岁,小强到高速公路的工地打工,工资3000元;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5000多元。   3.那年,小强和小明23岁,小强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邻村的,很贤惠;小明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邻校的,有文化。   4.那年,小强和小明都24岁,小强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给他洗衣做饭;小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   5.小强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小明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小强和小明都28岁,小强攒了20万元,已是两个娃的爹,想着回家盖栋漂亮楼房;小明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人,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小强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楼,装修漂亮;小明在城里贷款买了房,按揭每月3000多元。   8.那年,小强和小明都31岁,小强媳妇说: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男人,你快回来吧;小明媳妇说:小孩借读费要15万元,家里没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现实中有不少像“小强”和“小明”一样的人。   他们的故事是否会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想起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如果你有感触和想法可通过微博@河南商报,或者拨打记者手机13598082720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   日常生活的一纤一毫,都让他疲惫不堪。   2000年,他考了大学,感觉即将“洗净泥腿子”融入城市。   如今,在城里生活了近10年,他觉得自己离城市越来越远。   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房贷……钱越来越不禁花,日常生活的一纤一毫,都让这个“80后”男人疲惫不堪。   他曾是村里人   教育孩子的“榜样”   1981年出生的李杨,生在豫东虞城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从踏进校门第一天,父亲就告诉他,要想跳出农村,路只有一条,就是考大学。   从小学到高中,他学习一直优秀,是村上同龄孩子的“榜样”。   上初中那会儿,村里很多同龄孩子中途辍学,他是唯一一个上高中的,父母和乡亲对他寄予厚望,“考上高中就离大学不远了,将来肯定有出息”。   2000年高考,李杨考上了省内一所本科院校。上大学走的那天,亲朋好友来了一屋,那种“风光”让他至今难忘。   “你要好好学,将来像李杨一样考大学。”那时,亲朋好友都拿他当楷模。    住地下室月薪1200元   最怕回家过年   1999年,大学扩招头一年,普通高校扩招幅度达42%。4年后,第一届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就开始逐渐显现。   2004年李杨大学毕业,和同学一起“南下”。在广州,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推销手表,月薪1200元,与同学挤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地下室。后来,李杨换过很多工作,逐渐站住了脚,每月能挣2000多元。   2006年,广州房子均价已在7000元左右,他仨月工资不吃不喝还买不了一平方米。那年李杨回到了河南,找了家事业单位,月薪3000元,他打算在郑州好好干。   2007年,郑州的房价一天一个样,李杨沉不住气了,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3万元,凑足了7万多元的首付,在金水区买了套房,从此过上了“房奴”的生活。   那时,每月房贷1500元,租房每月350元,加上水电费、交通费、通信费,每月不吃不喝就要开销2000多元。   年龄越来越大,2008年新房还没交,他就结婚了。当年8月,新房钥匙刚到手,妻子怀孕了。   这原本是件好事,两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还债、装修、还房贷,再添个孩子,往后日子咋过”。    老人生病、孩子就学   让他疲惫不堪   经不起老人劝说,他们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那时,常去东建材淘最便宜的东西,可装修费还是花超了。”李杨说,旧账没还清,又添了一万多元的新债。   2009年春节过后,女儿出生,吃喝拉撒都要钱,工资都要算着花。   如今,女儿大了,他原本以为不吃奶粉家里压力会减轻些,可没想到上幼儿园的费用也不少,宝宝班每月900元。   老家的父母身体已不如从前,孩子要上学,每个月还房贷……钱越来越不禁花,日常生活的一纤一毫,都让这个80后男人疲惫不堪。   现实版“小明”   现实版“小强”   他,上学时是个“混混”,初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了。   从打工到当小“包工头”,这些年叶启达混得不错,村里人都高看他一眼。   他说,虽然干的是粗活,城里人有的东西自家也有,觉得很知足。遗憾的是,自己没啥文化,希望将来孩子能受到好教育。    初中没毕业外出打工   月薪2000元,让村里人“高看”   1980年出生的叶启达,是固始县方集镇人。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希望他多读点书,可初中没毕业,他就对上学失去了兴趣。   1996年春节刚过,村里陆续有人背着编织袋“南下北上”,外出打工。正读初三的他,就跟着外出打工的玩伴到“每顿都有肉吃、大家住集体宿舍”的地方去打工了。   他们上班的工厂是江苏昆山一家台湾电子生产企业。每月能拿900元的工资,这几乎相当于叶启达家中一亩地的年净收入。   那时,他们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工作挺辛苦,不过让他开心的是,自己能挣钱了。   1999年,因为表现突出,他被提为车间主管,月薪涨到2000元。   那几年,叶启达每次回家,都明显感到村里人会“高看自己”,“常有邻居叫去坐坐”,有人还希望他带自己或孩子出去闯闯。    打工赚到第一桶金   在村里盖起三层小楼   2003年,外出打工的村民用赚到的第一桶金,率先在村里建了几栋楼房。叶启达家的四间瓦房也升级成了三层小楼,成了村里的“标志性建筑物”。   村里人都说,叶启达出息了,比村里考出去的几个大学生强多了。   乡亲们眼热了,村里出现了一个加速的外出打工潮。   全村303户约1500口人,有3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平均一家有个人外出。春节回来时,每人平均能带回来7000~10000元,这比在土里刨食不知强了多少倍。   那年,叶启达结婚了,媳妇是附近村最漂亮的姑娘,不久就有了孩子。    “虽然干粗活   我觉得很幸福”   2008年9月,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多个生产车间停产。   叶启达和村里不少外出打工者都返乡了。   农村人越来越富了,很多村民开始盖楼房。   今年年初,叶启达买了架吊板机,在老家组成建筑队,帮村民盖房,“每栋房能挣8000元左右”。   叶启达说,车、楼、洗衣机、冰箱、空调……城里人有的东西,他都有了,感觉过得挺幸福,只是自己文化水平低,干的都是粗活,希望将来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
个人分类: 博文自乐|25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博,我不后悔的选择
热度 1 happy8me 2011-11-17 18:39
我的同学中有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有在读研究生并决定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的。看到很多企业招聘硕士比招聘博士多,我也犹豫过,自己是否要转博,尽管与身边人说自己要读博。今天的感悟让我下定决心读博,因为我感觉读博将会是我不悔的选择。 昨天漏气的反应器,通过今天的验证,是彻底的坏了,最终将螺纹坏的部分用钢锯截掉。另一个由于在卡台上上螺帽时,夹得太紧,管夹扁了,不过还能用,师兄让以后小心。想想师兄说的,我做实验不注意,比如,放反应管时,不能把螺纹用太大劲碰在硬物上,易伤害螺纹;拧螺帽时,先用手轻轻拧,再用扳手试着拧;扳手要扣紧在螺帽上,不然滑了容易伤到自己也易将扳手弄坏;拉锯条时先松后紧,一个方向用劲。其实,这些东西我在大学都学过,可是为什么自己在真正用的时候想不起了呢?还在进实验室不到三个月就犯了这多错误,包括弄坏一个反应器(师兄说,可能也不怪我,毕竟反应器是新的,可能螺帽质量不是太好,找点安慰吧)。这让我想起和马哥以下的部分对话: 我:马哥,我们专业(化工)一样,是不是你在大学学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比我们多啊 马:都一样啊,只是我很喜欢学专业课而已。 我:那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啊,我也很喜欢学专业课啊 马:你们学过仪表与自动化没? 我:学过 马:都学了什么? 我(思忖片刻):忘了,可能记忆不好 马:那还叫喜欢,学的好啊。你记忆差怎么能考上这么好的研究生,而我只是本科毕业 ~~~ ~~~~~~~~~~~~~~~~~~~~~~~~~~~~~~~~~~~~~~~~~~~~~~~~~~~~~~~~~~~~ 我很是无语啊,是啊,学的不比别人少,懂的却比别人少很多(尽管马哥说自己也是最后才学的这些东西,才学时也犯过很多错,弄坏很多东西)。我感觉是自己学业不精,更是自己不能学以致用。 自己决定转博真的是对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能力提高很多。自己在实验室日常学习工作中,由于个人原因,犯了很多错误,有专业性的,有个人习惯引起的,师兄及实验室其他人也给我很多说教和指导,然而,我真的不恨他们,相反,我很感激他们,因为,我的笨是客观的,就算是我也会对自己如此的学习慢,不集中,不上心做实验,也会很生气的(马哥不止一次问我,他总是 K 我,我生气不,说实话,不)。而他们愿意什么都教我,给我一些建设性意见,却是弥足珍贵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东西要学,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强大,很优秀,真正到了实践中,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无知。我懂得的也比以前多,当然这些都是有代价的。我不懂的还有更多,我要做的是用最低的代价去探索并学习这些不知而将知的知识。 中午与实验室成员一块吃饭时,我对方姐他们说,我感觉自己博士毕业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心态或态度上。事实的确如此,我现在改变了献身科研的态度,我要做的是学习,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信息并主动积极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开始变得更细心了,变得不紧不慢了,变得做事前多思考了,变得谨小慎微了,变得更加谦虚好学了。 我自己身上其他优点没有太多,但有几点还是对我弥补缺点有很大帮助的。我脸皮厚,无论师兄或其他人如何数落我的不是,或脑袋瓜子不行时,我都会耐心听取,并发奋学习,尽管可能会犯第二次,我也不会因感觉丢人怕数落而不去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其次,我敢于承担责任,东西坏了,无论责任是否全部在我,只要我感觉自己是最后碰到或用的较多,我都会主动全揽责任,再在前辈的说教中学习。第三,我会反思,我每次受到启发,无论是通过别人身上的事还是自己的经历,只要我感觉值得学习借鉴,我都会总结一下。第四,敢于尝试,现在在实验上还没表现出来,主要是自己还不甚了解实验,还很依赖师兄,我感觉自己一旦在思想上真正独立,一定会有更多大胆的尝试,也会取得更多进步。最后,勤奋,只要实验或项目需要,我都会坚持学习和工作,我怕的不是活太多干不完,而是没活干。我不认为干活是为了导师,我认为学习实验是为了自己。我希望自己的课题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优秀,有更多的科研成绩及突出的应用,因为越多的榜样越能熏陶我,感染我,让我有更好更强的自豪感和前进的动力。 但我的缺点很多很多,数也数不过来,我相信如果自己能真正利用好自己已有的优点,在接下来博士几年的学习中,一定会收获很多,学习很多,变得真正优秀,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本。博士也最终是我不悔的选择。感谢上帝,让我从生活学习中又学到这么多,阿门!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45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牌意人生
热度 2 cosismine 2011-11-15 19:15
图情老三届聚会聚餐结束后,开始分班活动。 我们87级从校北门出去,穿过由一片农田改建的公园,走到梅花山,在梅花山后建的一个小而宜人的饭店前停留下来。是当年常常滞留着,消散青春期莫名情绪的一块地方,有很多回忆在里面。 饭店建在湖畔,两层的木屋建筑,临湖,有木板搭起来的露台,露台上有几张斜着或者横着放着得桌椅,露台下面是一片浅浅的湿地,水逐渐增多,没过水草,细细的波纹荡漾起来,传到湖的对面。有星星点点的树木,或成点,突兀着自己的特立独行,或成行,遮住了远处的风景,引得人望向更高远处。 我其时有些醉意,看到那几张桌椅,便坐上去,扒到桌子上,一如当年上课的情形,迷糊中听到有人叫唤着要打牌,醉意立消,精神抖擞地要和试试自己多年以后的牌运,并试图从牌运中推断一下自己的前路。 我至今记得毕业前最后一个牌局。那时候,南京高校里流行的游戏是“醍醐”,我都忘了是怎么玩的了,但红桃五最大。那时候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基本上在过年的时候,单位就已经定下来了。之后的六个月,应该是一段冗长的沉淀和期待时光,但沉淀很少,在一个阶段结束,一切结局都毫无悬念,我们只期望新的开始。但必须熬到结束。打牌成为消磨时间最好的方式,从两幅,到三幅,再到四副五副扑克,变数越来越多,但在种种变数中,结局却越来越明显...... 正如我的大学时光,我的牌运一向不好,所以,一直随大流,大家也不指望我带领大家冲击过关,我自己也只求不拖后腿。只是最后一局,我揭一张牌是红五,再揭开一张,还是红五,直到所有的红五都到我手里,我也就闷提了一把。那时候打牌,都打对家,你旁边的人是你的对家,你得和他拼个输赢;隔个人,就和你是一家,是一个团队,他们和你共输赢,所以,互相会照样。如果团队里面有人提了,所得分数会翻倍,所以,团队里面的人,都会照应,让这个“醍醐”的人先赢。 那一局牌局,团队里面的人,都不出牌,压住牌,就试着变一种花色,大概有串子,对子之类的出法。但可惜我始终没有接上,除了全部的红五,我手上只有一把零碎,我怎么也打不开牌局。无水潭是真急了,你这牌也接不住?把牌接过去,按照他手上的牌,刷刷地把自己的牌出完了,宣告他自己胜利的时候,也宣布了我们这个小组的失败,但也因为他的胜利,我们小组没有失败很多。当然,如果我不闷醍那么一下,我们的小组在大学最后一场牌局中,会大获全胜。 可惜,我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没有看完手头的牌就“闷醍”了一下,弄得整个小组都跟上吃亏,加上是大学毕业前夕的最后一场牌局,大家多少感觉有些不好,好像触了霉头一样。加文在上铺的时候,就埋怨了一声:你真不愧姓刘,真是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 我一向不是那种会运作的人,打牌往往靠牌运。对不可测知的未来,也只能期望运气能帮上忙,所以,一向总想从牌运里看一下自己的运道,同学聚会时,正是基金评审时,这是我一生最关键的一步,所以,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其时,我已经毫无作为,只能从牌运中卜算一下将来的运道吧......一如大学毕业前的那个牌局。当年,希望在结束一段不堪岁月的同时,下一阶段会有好的运道,能赢个盆满钵满的......但生活却是一个脚步一个脚步踏踏实实地来的,你不能指望一步登天,只能趁着势,慢慢地走,用自己的一生去争取你所要的那个东西——有些东西是值得你追求一辈子的。这是一个南农最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际,给我的箴言。这句话让我鼓起风帆,走向新的征途。 现在,我手头也有几张大牌,老中青三代世界顶级的科学计量学家加盟我的团队,也有一个中外科学计量学都认为很有前景很有价值的选题,也如当年一样,是一堆散牌,还有中国现有体制下所特有的那种无法逾越和无法凝聚的障碍。好在,我们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就是聚合我们团队的力量所在了,我期望,我们能趁着势,慢慢地聚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力量。然而,真不是那么容易得事情,尤其是对于我这么一个不善于运作的人而言,其难度,可能真的要和登天拼一拼......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求索。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 老 师 ( 一 )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老师 ( 二 ) 与往事 相 拥而行 之 农业 图 情建 立 发展过程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导言:不堪回 首 的往事
3192 次阅读|3 个评论
灵异之事
热度 3 yhliu971225 2011-11-14 20:08
很久没做那么清晰的梦了。 在大学毕业之际,同学在狂欢。清楚地看到一个男同学在说话,然后与一个女同学一起去了个诡异的地方,她对那儿好像很熟悉,好像是她师傅家,她自己做吃的给我,但一直没见到她师傅。过一会另外一个女生来找我们,我们才一起进了她师傅的房间,但她师傅是个死人,第一个女生要给她针灸,要救活她。 我正在琢磨是怎么回事,一只蟋蟀在叫,那是我儿子设的电话闹钟。我也就醒了,这个梦清晰地记住了,心里还慌慌地,不知怎么会有这样的梦。上网查梦的解析之梦见死人,给出了多个解,其中一条是有多年末见的朋友来访。 结果呢,下午一点多,接到一个电话,说Gunther教授到大连了。04年,项目组去了德国Gunther教授的小组工作了半年。 怎么样,灵异不?
2378 次阅读|15 个评论
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修改后发表】
热度 12 zhenma 2011-10-26 18:29
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修改后发表】
下文为我应复旦学院邀请做报告《谈谈人生的成败得失》(2011年10月25日)的后半部分。 报告PDF下载: 马臻-谈谈人生的成败得失.pdf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艰难的选择。大学毕业,该直接找工作还是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毕业后留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还是去二、三线城市或者去农村?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去外资企业、国营单位,还是去民营企业?读研究生是跟有名望的老教授还是跟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出国是去差一点的学校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还是去好学校研究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课题?出国深造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回国任教,是去普通大学当教授、副教授还是到“985工程”高校当副教授、讲师?自己独立开课题组还是加入别人的课题组?这些问题常常使人陷入“纠结”和“天人交战”之中。 我相信没有一个选择是100%有利的。用一些书上的话说,“没有全得”。例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上海工作。上海的医疗、教育、交通设施较好,就业机会多,但竞争激烈,房价很高。那么,有朝一日买到房子,总该轻松些吧?未必如此。我的父母从破公房里搬到了新公寓,但是每次我去,都看到他们在反复地擦地板,说伺候不动这大房子了。再比如生了小孩,家里都很高兴,但增加了经济负担,并且需要花很多时间抚养,影响了工作进展。出国留学也“没有全得”:夫妻两地分居或者一方在家待业带小孩,并且在美国找教职困难,而找国内教职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即使当上美国大学助理教授,为了拿终身教席而每天得工作长时间,还害怕美国学生投诉自己的英语口语。 张永生编著的《珍惜•舍弃》写道:“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什么意思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作者举例,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尊严,忍辱苟活,最终夺回了江山;陶渊明放弃了功名利禄,回到山间,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闲。 张永生对“舍得”二字的提示,使我想起自己在走向职场途中面临的选择。2008年,有所“985工程”高校的系主任请我加盟,当正教授、学科带头人。我向以前的硕士生导师提起此事,她说:“如果你想回复旦工作,可以和我联系。”我于是开始了联系,环境系同意给我研究员职位。上报学校后,得到的反馈为“请申请副研究员”。收到电子邮件,我顿时如被一盆水从头淋到脚。我该何去何从?还有个例子:2009年我联系到复旦大学教职后,妻子怀孕了。是据此向用人单位申请延期入职,一边在美国生小孩一边继续联系更好的工作,还是按照原计划和妻子一起回国(把小孩生在国内),以便尽早投入学科建设?显然,怎么做都有利有弊,正可谓“没有全得,只有舍得”。往往要丢掉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就看你是否丢得起,或者更看重什么了。 要认清得到和付出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给予。你为工作单位创造了价值,他们才愿意给你相应的待遇。当老师也是这样,拿的岗位津贴越高,要求也越高,压力也越大。而现在很多人盲目地羡慕别人的职位或者待遇,而没有看到别人得到待遇前的付出,也没有看到别人得到待遇后的辛苦和烦恼。我有个亲戚十多年前开了好几个公司,挣了很多钱。但是他工作非常繁忙,经常有家不回、有孩子不抱。后来,他家庭破裂了,做生意失败了,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不得不离开了上海。早些时候吃喝劳累导致的病也发作了。这说明得和失是纠缠在一起的,并且人生是有起有伏的,不能只看到一时的风光。 2010年7月号《婚姻与家庭》杂志刊登了刘慧芳的文章《有一种职业叫妈妈》。刘慧芳在湖北某报社工作,她的丈夫应邀赴上海担任一家媒体的副主编。半年后,刘慧芳也去上海应聘某刊物执行主编。她把女儿送到婆婆家,然后偷偷地溜走了。虽然刘慧芳和丈夫在上海工作得好好的,但是女儿成绩退步,得了自闭症。刘慧芳和丈夫大吵一架,他们重新回到了湖北,丈夫进了武汉一家媒体,而刘慧芳成为全职妈妈。这个故事不但告诉我们“没有全得”,而且启发我们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人的纠结就在于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比如说,在湖北已经有份工作,一家三口过得好好的,为何要丢下女儿而到上海来发展呢?如果能够“放下”执行主编的位子,不也很幸福吗? 海潮出版社出版的《7项心志的历练》讲到一个故事。1945年,美国水兵摩尔所在的潜水艇被日军舰队发现。日军布雷艇一刻不停地投下深水炸弹,整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潜艇舱室的温度达到40度,大家都感到完了。最后,布雷艇的炸弹用完了,攻击停止了。“而摩尔的感觉就像做了一场噩梦一样,他过去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让他烦扰过的无聊小事更是记得特别清楚:没钱买房子,没钱买车,没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还有为了点芝麻小事和妻子吵架。但是,这些琐碎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摩尔对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活着的话,他永远不会为这些小事忧愁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些原本看似重要的身外之物已不再重要,人也更容易“放下”了。 可是,为什么人们对得失不愿意“放下”呢?有的人没有工作offer时很痛苦,有一个offer时很振奋,得了多个offer却陷入“纠结”、“天人交战”之中。有的人纠结于究竟是回家乡工作还是和爱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有的人纠结于入职时的职称和待遇,而不是“先生存、后发展”。还有的留学生一边说自己坚定不回国工作,一边又眼红别人回国当教授。究其原因,就在于只想“全得”而不想“舍得”。 后记:修改后由科技导报2012年第2期“科技职场”栏目刊登。 PDF下载: 2012-02-84-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pdf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854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和父母电话聊天关于读博的事
热度 7 liuhaitao123 2011-10-25 00:51
今天晚上,我和爸妈聊天,说到读博的事,我说我本科不是211985大学毕业的,所以不要期望我读了博士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甚至将来找不到工作都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有那天,我会拿着我本科时的教师资格证去教高中或者初中,不论将来情况多惨,我都会坚强的活下去,我父母说,嗯,将来就是捡破烂也要好好的活着!干啥还不混口饭吃! 好像说的有点惨了,还没看见那个博士找不到工作。主要是给父母提个醒不要期望过高,呵呵
1854 次阅读|7 个评论
建议从制度上保证真正愿意转博的考生的利益
热度 4 lifei 2011-10-24 10:17
很多导师在招收硕士生时会问,你读博吗?同意读博则可能获得更大的录取机会,所以“聪明”的学生会先答应,然后再找借口不转,理由大多是家里人不同意。这种现象值得鼓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1、要求硕博连读不是什么新闻。我96年大学毕业考研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等就要求必须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有很多优势,其初衷是为了让科研工作有更好的延续性,而不是故意刁难研究生。导师要求硕士生读博绝不是不合理的要求,也绝非什么强者强加给弱者的“金箍咒”。 2、转博的这一要求是公开提出来的,不是私下的,导师在录取研究生时应该有这样的公开提合理要求的权力。许多老师宁愿录取一个中等分数但愿意转博的考生,而非高分但不想在科研领域发展的人。如果导师事先不告之,事后要求并且威胁不让毕业,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但事先告之,研究生来骗取机会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3、不应该过份强调研究生的弱势身份。不愿意读博士的硕士生可以去考只招收硕士生的导师。如果只是想占有机会而欺骗导师,这对想长期从事某一课题的导师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对那些希望硕博连读的考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对导师和研究生的双方公平是,导师公开所有的要求,考生愿意接受就来读,不愿意接受就找别的导师。要求“转博”并不是什么污辱性条件,其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科研。这比公务员招考中大量的“要求男生”来说,显得公正得多! 如果考生可以假装承诺“转博”来骗取机会,难道可以“女扮男装”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建议研究生管理部门从制度上保证愿意转博的考生的利益!不要被“谎言”所伤害!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136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暗物质气体形成黑洞的瞎想
热度 2 zhaomg 2011-10-14 23:52
关于暗物质气体形成黑洞的瞎想
其实就是关于暗物质气体“排斥力”的瞎想。 最早接触暗物质是2001年做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老板让我做过一个冷暗物质方面的调研。后来硕士开始参加对撞机实验,就一直在跟正负电子湮灭的产物较劲。09年回南开工作,跟随喻纯旭老师参加了CDEX(China Dark Matter EXperiment)实验, 又重新开始关心暗物质问题(如图所示,暗物质很多,但无法从电磁波中观测到)。从那时候起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心头,就是暗物质为什么不能形成星体?或者说我们为什么没有观测到暗物质形成的星体? 今年3月下旬,华中的陈绍龙师兄来津报告“暗物质及其探测”,面询此疑,他从位力定理角度解释,我觉得不能说明问题,可惜当时他还有别的事情时间太紧没有细谈。后来“看”过不少暗物质理论方面的报告(因常在北京出差,故经常错过“听”相关报告,只能“看”了),有做暗物质种类的,也有做暗物质与标准模型物质作用的,还有做暗物质湮灭产生标准模型粒子的,但很少看到有做暗物质气体自身宏观结构的。虽说也有人做暗物质的自作用,但显然距离解答我的疑惑还有一段距离。 今天台湾中研院物理所的阮自強老师来津报告“Cosmic Antiproton and Gamma Ray Constraints on Dark Matter Effective Interactions”,终于得到了跟暗物质理论专家细谈的机会,把我的疑问跟阮老师大概说了一下,他表示很有趣,但需要细想一下。下面简单瞎掰一下我的疑问,若有幼稚之处请各位包含,毕竟我是做实验的,理论不是那么精通。 一般来说,要想形成星体有3个条件: 1、有足够密度的星际气体(对我们宇宙来说,主要是氢气或者氦气); 2、有吸引力(一般来说是引力相互作用); 3、有排斥力(对于行星,原子本身的热运动就能抵抗引力的收缩;对于恒星,需要热核反应提供足够的排斥效果;对于白矮星,需要电子简并压提供排斥力;对于中子星,需要中子简并压提供排斥力;对于黑洞,由于没有足够大的排斥力产生机制,无法抗衡引力的集聚效果,导致所有物质都收缩到视界内); 具有这几个条件,星际气体才能自发形成星体。其中的排斥力尤其重要,因为排斥力不止是形成一般星体的必要条件,其产生机制还决定了物质收缩为黑洞的临界质量。 考虑暗物质气体(主流的观点认为暗物质应该是“粒子”),其密度是显然足够大的,吸引力也是没问题的,但排斥力就引人瞎想了。对于排斥力的大小有如下三种可能: 1、如果暗物质粒子的排斥力非常非常大(暂且不管是什么机制提供的),暗物质根本就不能形成黑洞,甚至连一般的星球都无法形成;(这与我们现在的观测貌似一致) 2、如果暗物质粒子根本就没有提供排斥力的机制,那么从大爆炸至今,在各种扰动涨落的效果下暗物质气体不可能保持气体状态,应当绝大部分形成黑洞;(但我们的观测表明,宇宙中黑洞星体的总质量非常微小,不可能是2的情况) 3、如果暗物质粒子有排斥力(暂且也不管是什么力)但比较小的话,那么暗物质粒子形成黑洞的临界质量就会比标准模型物质形成黑洞的临界质量小,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当然,也比较“好玩”了) 对于标准模型物质形成的星体来说,要想形成黑洞,只有一个额外条件,就是有足够大的质量,只要突破临界质量就能收缩成黑洞,而这个临界质量是比较大的。虽然霍金理论说在大爆炸初期可能会有很多微型黑洞产生,而现在关于微型黑洞的各种理论也是层出不穷。但微型黑洞普遍寿命较短,且很难探测到。 对于暗物质粒子就不一定了。在排斥力较小的假设下,由于临界质量小,暗物质粒子形成黑洞的临界质量就小。那就可以形成一些质量比较小,但并不是“那么小”的黑洞。这些黑洞普遍的存在于halo之中,寿命不长不短,在寿命耗尽时以爆炸或其他形式消失。如果是爆炸的话,那也许还是产生Gamma爆的原因呢。如果是其他机制不那么剧烈的消失,或许还有其他可观测信息出现。 唉,铺垫了半天,就是为了说出上面这一句话,一向讨厌写长文,真是费劲啊。。。 宇宙的组成(摘自清华大学李金老师2011年2月28日在南开大学的报告)
5866 次阅读|4 个评论
乔布斯----一只没有脚的鸟
jinkai719 2011-10-7 00:57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 (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 ) 记住你即将死去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的33年内,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次都是“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让我想起了《阿飞正传》那个一脸痞子像的张国荣调戏少女和对自己调侃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 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看似不相同的影像,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显现,感觉怪异,感觉很烦,无法把两者联系到一块,可就是不断在脑子里显现,很是奇怪。。。。。。 当 乔布斯成为“显学 ”,何人注意到他被董事会赶出苹果,世人总是这样,这样的什么?美国人的势利,中国人的趋炎附势。。。。。。。。 想起那句司马迁的《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乔布斯是孤独的,他太累了, 他是被累死的! 因为他一直在飞,把整个世界放在自己肩上的人,”赶英超美“,放在他的身上也挺合适。嗨,人活到这份上,还是一个“利”字,还是一个“名”字让他忙活。。。。 愿意孤独,愿意清贫,愿意独守那份理想,恐怕这才是孔子对颜渊的赞美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君子“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佩服!师弟的小孩都大学毕业了
热度 5 ywang69 2011-10-4 23:10
昨晚和88级的师弟们在新通惠吃饭,惊讶的获知在座的一位师弟女儿居然已经大学毕业,师弟马上也会升级成为外公。 据董师弟介绍说这位师弟他当年上大学前女朋友就意外怀孕,冒着家庭的反对两个人把小孩生下来,去年女儿从川师毕业,继续发扬了老爸老妈早婚早育的光荣传统。 当年的球友陈贤东女儿已经高三,而且和我女儿在一所中学,最近高票当选校学生会主席。 另外昨晚在座电子科大工作的郑师弟的女儿今年已经就读电子科大微固学院,他女儿居然是96年出生的,小学却连跳三级。 看来88级真是藏龙卧虎,情商和教育孩子方面让我等晚婚晚育的师兄感到汗颜。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3459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
houerfei 2011-9-18 12:06
不管你说英文日文德文棒子文,像这样的文章只能赞叹,不能模仿,就佩服中国老祖宗吧,不得不说中文真是华丽的变态,只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再次声明一下 每个语言都是美丽而独特的,但是对于国内现在这种重视外语,轻视中文的浪潮(比如大学必修课有英文无中文,大学毕业必须考4级英语等现象)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不过客观的说,汉语确实是全世界蕴含信息量最大的语言了,也是最难的语言了,我们应该为此而骄傲,继续奋斗,为中国加油,为中国骄傲! 说句题外话:如果拿去做汉语听力考试~估计要出人命的 1:季姬击鸡记 【原文】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 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翻译】   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 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 了。季姬争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 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 季 姬 击 鸡 记》。 2:《施氏食狮史》 【原文】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翻译】《施氏吃狮子的故事》 石室里住着一位诗人姓施,爱吃狮子,决心要吃十只狮子。 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 十点钟,刚好有十只狮子到了市场。 那时候,刚好施氏也到了市场。 他看见那十只狮子,便放箭,把那十只狮子杀死了。 他拾起那十只狮子的尸体,带到石室。 石室湿了水,施氏叫侍从把石室擦干。 石室擦干了,他才试试吃那十只狮子。 吃的时候,才发现那十只狮子,原来是十只石头的狮子尸体。 试试解释这件事吧。 3《羿裔熠邑彝》 羿裔熠,邑彝,义医,艺诣。 熠姨遗一裔伊,伊仪迤,衣旖,异奕矣。 熠意伊矣,易衣以贻伊,伊遗衣,衣异衣以意异熠,熠抑矣。 伊驿邑,弋一翳,弈毅。毅仪奕,诣弈,衣异,意逸。毅诣伊,益伊,伊怡,已臆毅矣,毅亦怡伊。 翌,伊亦弈毅。毅以蜴贻伊,伊亦贻衣以毅。 伊疫,呓毅,癔异矣,倚椅咿咿,毅亦咿咿。 毅诣熠,意以熠,议熠医伊,熠懿毅,意役毅逸。毅以熠宜伊,翼逸。 熠驿邑以医伊,疑伊胰痍,以蚁医伊,伊遗异,溢,伊咦。熠移伊,刈薏以医,伊益矣。 伊忆毅,亦呓毅矣,熠意伊毅已逸,熠意役伊。伊异,噫,缢。 熠癔,亦缢。 注解: ①熠:医生,据说为后羿的后裔。 ②邑:以彝为邑,指居住在一个彝族聚居的地方。 ③伊:绝世佳丽,仪态万方,神采奕奕。 ④意:对伊有意思,指熠爱上了伊。 ⑤翳:有遮蔽的地方,指伊游弋到了一个阴凉的地方。 ⑥毅:逍遥不羁的浪人,善于下棋,神情坚毅,目光飘逸。 ⑦臆:主观的感觉,通“意”,指对毅有好感。 ⑧懿:原意为“懿旨”,此处引申为要挟,命令。 ⑨胰痍:胰脏出现了疮痍。 ⑩刈:割下草或者谷物一类。薏:薏米,白色,可供食用,也可入药。 参考资料:62774525 加帖在 猫眼看人 4:《于瑜欲渔》 于瑜欲渔,遇余于寓。语余:“余欲渔于渝淤,与余渔渝欤?” 余语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 余与于瑜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于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语于瑜:“余欲渔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渔欤?鬻玉欤?” 于瑜与余御雨于俞寓,俞鬻玉于余禹,雨愈,余与于瑜踽踽逾俞宇,渔于渝淤。 5、《易姨医胰》 易姨悒悒,依议诣夷医。医疑胰疫,遗意易姨倚椅,以异仪移姨胰,弋异蚁一亿,胰液溢,蚁殪,胰以医。易胰怡怡,贻医一夷衣。医衣夷衣,怡怡奕奕。噫!以蚁医胰,异矣!以夷衣贻夷医亦宜矣! 6:《熙戏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我认为这是最顶级的绕口令了。。。转自:好文章 http://www.wenzhaiku.com/article-1264-1.html
个人分类: 转载好文章|2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教师节短信谈起
热度 1 hejunsun 2011-9-11 13:22
昨天是教师节,得知有几位学生给我发来短信,祝我教师节快乐。话语很简单:“孙老师,节日快乐!”。不知道是哪几个学生发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署名。出国访问半年多没有讲课了,因此这几条短信对我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你不再带那个学生了,那个学生仍能想着你、念着你,我想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位老师最大的安慰和快乐。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已经12年了,硕士毕业9年了,博士毕业6年了。几个数字背后对应的是时光流逝,我不再年轻,我也身为人师。 时光荏苒,我的几位老师也更“老”了,我的硕士导师——吴老师明年就70岁了。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得我的几位老师给我的教诲。事实上,老师的一句话语、一件小事也许会让学生铭记一生,老师的言传身教更会影响、塑造一个学生。我们如何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想,在佳节时给各位老师寄份小小的贺卡,发个短信,祝他们福泰安康,这是做学生的表达对自己对老师感谢的最好方式。 做了老师,才知做老师的不易。教学的付出,外人是很难看到和体会到的。这种体会与日俱增,教案年年修改,备课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现在我们高校的考核评价标准都以科研为主,教学付出很大,在考核晋升中却很难得到公正的评价和体现。 职称晋升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是个指挥棒。在这种以科研为主的评价标准之下,如果青年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确实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青年教师面对教学、科研、生活的压力,如何做好合理的取舍和时间平衡,真的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难怪现在的年轻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写文章上。 高校的这种评价考核方式的指挥棒作用确实值得我们反思,以一代人在科研上的快速进步,牺牲若干代人的教育与素质,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我期待着我们教学上的付出能得到更公证的评价。但犹豫、彷徨、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工作、科研上的摔打和历练让我明白了如何走好今后的道路。我们还是要尽力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并重吧,尽管这种平衡不易。身为人师就要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个学生,否则何谈“师”这个称呼。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能收到更多学生发自内心的节日祝福! 在此,也向我的各位老师真诚的问候一句:老师,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37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转)胡适对青年的忠告,写于八十年前, 对当代大学生确是句句忠告
yanxun 2011-9-11 08:34
本文是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所作。虽然30年代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时代已经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读来还是感觉受益匪浅,胡适先生的谆谆教导之情溢于言表。本文中,胡适先生认为,大学生毕业有三条路可走:继续做学术研究;寻着相当的职业;做官,办党,革命。文中分析了大学毕业后遇到的“陷阱堕落的方式”,并给出了三个方子。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有什么好方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两个值得解答的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保持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伽利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是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的而和你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作往往成了苦工,就感觉不到兴趣了。为糊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的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作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19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的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抹桌子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个钟头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功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作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50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地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50万万法郎的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终日埋头在他的化学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少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2000万法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50万万法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就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在显微镜底下能偿还50万万法郎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摘自《胡适文存》第4集第4卷《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毕业十周年
热度 2 cathywxy 2011-9-10 21:08
十年前的大学同窗,如今在沈药80年校庆中欢度着我们的十周年,最近貌似再没听说哪个同龄人在准备或者参加毕业十周年的聚会,可见沈药的凝聚力还真挺强呢!作为首届理科基地班的成员,我们这两个班,尽管只有部分筒靴完成了本硕博8年的标准动作,但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我们两个班59个人已经有40多人拿到博士学位,其中还有好几位博士后,大部分人正奋战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十年里,我们“超额”胜利完成了国家分配的1/4的博士任务! 下一个十年见!
3287 次阅读|3 个评论
家,我何时再回你的怀抱
LiangliangNan 2011-9-9 15:24
2011-03-02 20:30:33 我最不愿送别了,要离开的人伤感,送别的人更是难过。 记忆最深的便是大学毕业时送同寝室的哥们们离校。在一间宿舍里住了四年的兄弟,平时打打闹闹,一个个都装成熟,可分开的时候一个个泪水不断,一点也不像往日的男子汉。 在外求学这么多年,每次过完春节离家前一两天我都吃不好睡不好,沉默寡言。离别当天,父母都要送我,但是这些年来很少看见父母在送我时流眼泪。当然,我知道在我走后母亲流过泪。。。今年春节,我和相恋六年多的妻子在家人和亲朋的祝福声中幸福地走进婚姻的殿堂,了了父母和岳父母多年的心愿。这个春节,虽然忙碌,但我能感觉到,全家人都在忙碌和焦急中过得特开心。妹妹更是如此,结婚当天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始终是她标准的可爱的笑容。离别了,都不说话。。。就在堂兄即将调转车头时,我看到父母和妹妹眼中即将滑落的泪水。我也忍着,当车驶离家门时,我再也忍不住了,任它肆无忌惮地滑落。。。妻虽然在笑,但是声音是哽咽的。 家,我何时再回你的怀抱。。。
2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与读文献
zuoxinian 2011-8-30 07:25
周日,于中关村图书大厦购书。期间反思,已有很长时间未能静下心来读读社会、哲史及传记方面的书籍,上一次埋头于此类书籍还是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四年级上学期(记得当时是一整天消磨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自大学毕业,一直以来,读的科技文献太多,除此之外,顶多是于地铁时读读《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思此,决定往后悄悄挪移一点往时的时光回来,遂买了如下书籍准备拜读:《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葡萄酒》、《钱学森》、《曾国藩》、《容斋随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qtf10 2011-8-23 08:37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史蒂夫 • 乔布斯( Steve Jobs )今年 6 月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谈到了他生活中的三次体验,这三次体验不仅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也在硅谷乃至其他地方的技术同行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提到的话,作为杂志,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 “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   很荣幸和大家一道参加这所世界上最好的一座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大学没毕业,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离大学毕业典礼这么近。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我自己的故事,不讲别的,也不讲大道理,就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我在里德学院( Reed College )只读了六个月就退学了,此后便在学校里旁听,又过了大约一年半,我彻底离开。那么,我为什么退学呢?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她决定将我送给别人收养。她非常希望收养我的是有大学学历的人,所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一出生就交给一对律师夫妇收养。没想到我落地的霎那间,那对夫妇却决定收养一名女孩。就这样,我的养父母 ─ 当时他们还在登记册上排队等著呢 ─ 半夜三更接到一个电话 : “ 我们这儿有一个没人要的男婴,你们要么? ”“ 当然要 ” 他们回答。但是,我的生母后来发现我的养母不是大学毕业生,我的养父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在最后的收养文件上签字。不过,没过几个月她就心软了,因为我的养父母许诺日后一定送我上大学。    17 年后,我真的进了大学。当时我很天真,选了一所学费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昂贵的学校,当工人的养父母倾其所有的积蓄为我支付了大学学费。读了六个月后,我却看不出上学有什么意义。我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什么,也不知道大学是否能够帮我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这时,我就要花光父母一辈子节省下来的钱了。所以,我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我这样做是对的。当年做出这个决定时心里直打鼓,但现在回想起来,这还真是我有生以来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从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可以不再选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开始旁听一些看上去有意思的课。那些日子一点儿都不浪漫。我没有宿舍,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我去退还可乐瓶,用那五分钱的押金来买吃的。每个星期天晚上我都要走七英里,到城那头的黑尔-科里施纳礼拜堂去,吃每周才能享用一次的美餐。我喜欢这样。我凭著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   当时,里德学院的书法课大概是全国最好的。校园里所有的公告栏和每个抽屉标签上的字都写得非常漂亮。当时我已经退学,不用正常上课,所以我决定选一门书法课,学学怎么写好字。我学习写带短截线和不带短截线的印刷字体,根据不同字母组合调整其间距,以及怎样把版式调整得好上加好。这门课太棒了,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造诣,这一点科学就做不到,而我觉得它妙不可言。   当时我并不指望书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 计算机时,它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们把这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计算机中。这是第一台有这么漂亮的文字版式的计算机。要不是我当初在大学里偶然选了这么一门课, Macintosh 计算机绝不会有那么多种印刷字体或间距安排合理的字号。要不是 Windows 照搬了 Macintosh ,个人电脑可能不会有这些字体和字号。要不是退了学,我决不会碰巧选了这门书法课,个人电脑也可能不会有现在这些漂亮的版式了。当然,我在大学里不可能从这一点上看到它与将来的关系。十年之后再回头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非常清楚了。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 ─ 直觉、归宿、生命,还有业力,等等。这样做从来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过,而且还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好恶与得失。幸运的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在 20 岁时和沃兹( Woz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 Wozon 的昵称 ─ 译注)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我们干得很卖力,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 亿元资产、 4,000 名员工的大企业。那时,我们刚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 ─ Macintosh 电脑 ─ 那是在第 9 年,我刚满 30 岁。可后来,我被解雇了。你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是这样,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我们聘了一位我认为非常有才华的人与我一道管理公司。在开始的一年多里,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 30 岁那年,我离开了公司,而且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重心都没有了,这使我心力交瘁。   一连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感到自己给老一代的创业者丢了脸 ─ 因为我扔掉了交到自己手里的接力棒。我去见了戴维 • 帕卡德( David Packard ,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 ─ 译注)和鲍勃 • 诺伊斯( Bob Noyce ,英特尔公司创建者之一 ─ 译注),想为把事情搞得这么糟糕说声道歉。这次失败弄得沸沸扬扬的,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 ─ 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在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风波丝毫没有改变这一点。我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我仍然深爱我的事业。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   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但事实证明,被苹果公司炒鱿鱼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尽管前景未卜,但从头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这使我进入了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开了一家名叫 NeXT 的公司和一家叫皮克斯的公司,我还爱上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后来娶了她。皮克斯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 Toy Story ),它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室。世道轮回,苹果公司买下 NeXT 后,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 NeXT 公司开发的技术成了苹果公司这次重新崛起的核心。我和劳伦娜( Laurene )也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我确信,如果不是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一切决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剂苦药,可我认为苦药利于病。有时生活会当头给你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著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我的第三个故事与死亡有关。 17 岁那年,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 :“ 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 ” 我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 33 年过去了,我每天早晨都对著镜子自问 : “ 假如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 ” 如果一连许多天我的回答都是 “ 不 ” ,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了。    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 ─ 所有对自身之外的希求、所有的尊严、所有对困窘和失败的恐惧 ─ 在死亡来临时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跟著自己的感觉走呢。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患了癌症。那天早上七点半,我做了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我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可那时我连胰腺是什么还不知道呢!医生告诉我说,几乎可以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我最多还能活 3 到 6 个月。医生建议我回去把一切都安排好,其实这是在暗示 “ 准备后事 ” 。也就是说,把今后十年要跟孩子们说的事情在这几个月内嘱咐完;也就是说,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不给家人留麻烦;也就是说,去跟大家诀别。   那一整天里,我的脑子一直没离开这个诊断。到了晚上,我做了一次组织切片检查,他们把一个内窥镜通过喉咙穿过我的胃进入肠子,用针头在胰腺的瘤子上取了一些细胞组织。当时我用了麻醉剂,陪在一旁的妻子后来告诉我,医生在显微镜里看了细胞之后叫了起来,原来这是一种少见的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的恶性肿瘤。我做了手术,现在好了。   这是我和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我希望也是今后几十年里最近的一次。有了这次经历之后,现在我可以更加实在地和你们谈论死亡,而不是纯粹纸上谈兵,那就是 : 谁都不愿意死。就是那些想进天堂的人也不愿意死后再进。然而,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归宿,没人能摆脱。我们注定会死,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一项发明。它推进生命的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你们就是新的,但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成为旧的,也会被淘汰。对不起,话说得太过分了,不过这是千真万确的。   你们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   我年轻时有一本非常好的刊物,叫《全球概览》(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这是我那代人的宝书之一,创办人名叫斯图尔特 • 布兰德( Stewart Brand ),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门洛帕克市。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刊物办得生动活泼。那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还没有个人电脑和桌面印刷系统,全靠打字机、剪刀和宝丽莱照相机( Polaroid )。它就像一种纸质的 Google ,却比 Google 早问世了 35 年。这份刊物太完美了,查阅手段齐备、构思不凡。   斯图尔特和他的同事们出了好几期《全球概览》,到最后办不下去时,他们出了最后一期。那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也就是你们现在的年纪。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在那儿搭便车的那种小路。照片下面写道 : 好学若饥、谦卑若愚。那是他们停刊前的告别辞。   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我一直想做到的。眼下正值诸位大学毕业、开始新生活之际,我同样愿大家 : 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个人分类: 励志演讲|2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原因
热度 3 karenfang 2011-8-18 17:48
有人工作, 有人继续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 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特别激动,希望大家好好的珍 藏这篇文章,相信多年以后,再来看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同的感觉。 一位知名的成功人士曾说过:"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 逃避!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无论你多么 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 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 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毕业后这5年 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 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 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 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 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 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 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 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 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 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 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 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 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 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 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 爱拼才会赢 。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 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 的确,论资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他们的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 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刚刚毕业的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笼罩--心里永远是多云转阴。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 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 一位哲人说:"人 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 奋发努力,都会成功。你是不是准备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别人? 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在最能决定自己命运时,如果还不把握,那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运由 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 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 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渴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 能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资源管理界,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即"骑 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强的,是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黄牛,我们要牵着 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猪",我们要赶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强的,那是"狗", 我们要打击他。 我想,刚刚毕业几年的你,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 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 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干工作、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 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 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 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在能干的基础上踏实肯干。 工作中,活干 得比别人多,你觉得吃亏;钱拿得比别人少,你觉得吃亏;经常加班加点,你觉得吃亏……其实,没必要这样计较,吃亏不是灾难,不 是失败,吃亏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现在吃点儿小亏,为成功铺就道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大福突然就来了。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 种睿智。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事或多帮别人干点儿活就是吃亏。如果领导让你 加加班、赶赶任务,别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说明他信任你、赏识你。吃亏是一种贡献,你贡献得越多,得到 的回报也就越多。乐于加班,就是这样的一种吃亏。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学会在适当时吃 些亏的人绝对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没有心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没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让人不知不觉站到他一边。傻人无意中得到的,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毕业这几年,你的天空中只飘着几片雪花,这样你就满足了吗?成功需要坚持与积累,与其专注于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气去滚雪球。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 记住:散落的雪花会很快融化,化为乌有,只有雪球才更实在,才能长久。 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什么是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知识、技能、观念、思 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在每个行业里,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比别人更努力、更智慧、 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加职业化!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能当你老板的原因。一个人仅仅专业化是不够的,只有职业化的人才能飞在别人前面, 让人难以超越!"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已经生存得很安稳了。对于毕业5年的人来讲,一定要认清即将面临的五大挑战。 一、赡养父母。 二、结婚生子。 三、 升职加薪。 四、工作压力。 五、生活质量。 有的人为生存 而雀跃,目光总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有的人为发展而奋斗,目光总是盯在正前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 毕业这几年,不能没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甘于现状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无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要明白学习不是学生的专利。小聪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过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还要做什么? 小聪明是战术,大智慧是战略;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 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潇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也勉强不了谁。但是,小聪明只能有小成绩和小视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业看老板, 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 小公司与大企业都有生存之道,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一 个人不同阶段的影响会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发展为大企业,这是一种目 标,年轻人也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目标。毕业几年的你,是否经常会怯场或者是感到没有底气?居安思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 你将圆梦。在竞争激烈的人生战场上,打盹的都是输家!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豪情 万丈,什么都不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想着房子、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俗事儿,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敢于"上天探星、下海捞 月"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舍不得、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总是在犹豫。毕业开始一两年,生活的重担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挫折和障碍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们往往在压迫得自己发挥出潜能后,才能杀出重围,找到出路。可是两三年后,身上的重担开始减轻,工作开始一帆风顺,我们就松懈了下来,渐渐忘记了潜在的危险。直到有一天危机突然降临,我们在手足无措中被击败…毕业这几年,仍然处于危险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好好打拼,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画地自限,而是要勇于接受挑 战。对畏畏缩缩的人来说,真正的危险正在于不敢冒险! 年轻人在社会的重压下,适应 能力已变得越来越强,只是他们不自觉地习惯被环境推着走。他们不敢冒险,怕给自己带来终身的遗憾,于是告慰自己:"我对得起自 己、对得起家人,因为我已竭尽全力。"其实,人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才能逐渐成长。长期固守于已有的安全感中,就会像温水里的青 蛙一样,最终失去跳跃的本能。 经历了这几年社会生活,你应该明白: 这个世界上有富也有贫,有阴也有亮, 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么,取决于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年轻时学会勤勉地工作,用一种光明的思维对待生活,那么,只要张开手掌,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片灿烂的人生。 把感恩刻在石头上,深深地感谢别人帮助过你,永远铭记,这是人生应有的一种境界;把仇恨写在沙滩上,淡淡忘掉别人伤害过你,学会宽容,让所有的怨恨随着潮水一去不复 返,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 。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 的常态,当成一种优秀的延续,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那么,经过短短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与全面超越。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 不要以大学里的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 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年轻人从校园或者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 零开始。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从自然人转化为单位人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 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在毕业这 几年里,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韦 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 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归零思维五大表现:心中无我,眼中无钱,念中无他,朝中无人,学无止境。 年轻人难免 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 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 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 ---摘自林少波的《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有部分修改。
个人分类: 美丽收藏|2733 次阅读|3 个评论
GT随想
whyhoo 2011-8-8 10:57
11G把我折腾的够呛,今年很多GT族的出国计划就此搁浅了。ETS重考门事件又让人领略了美国人的行事风格,反正是让人感觉到美国人对考试压根就不大重视,像GRE这种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能忽悠你一下,TOEFL就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了。只要你有足够的银子、精力和耐心,你可以将你的TOEFL分数从个位数刷到三位数,还确实有很多人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GT考试纯粹就是一种娱乐活动!我在图书馆自习时还碰到一位Brown大学毕业在Mikensy工作的美国MM来我们学校学一年物流,中文说得还挺溜,我就只好跟她说中文。如果你跟她发短信,你都不会感觉她是个美国人。这年头,老外找中国人,中国人找老外,都挺平常的。你甭瞧不起黑人,他们还挺受中国MM欢迎的。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中国人愿意和外国人进一步的交往与合作了!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碰到一个洋鬼子,“哥们,你哪儿人啊?”他来了句“中国人”当这种现象变得很普遍时,我们的国家才真的是强大了!
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聚会时谈论爱情方面事情
热度 7 cutefay 2011-7-29 23:20
晚上我们几个曾经的管理咨询协会的老会长和元老一起聚会,饭桌上除了谈起各人的工作情况之外,另外一个主题就是爱情和婚姻。 我的下下届的会长,一位漂亮有才华的女子,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前几天刚刚结婚。上次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单身,变化真快啊!她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开公司,一直做得不错,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真令我佩服。我也一直向往她那样的生活,但是我没有她那样的魄力,所以也只能在科研道路上混混了。 我们其中一位男士,谈起了他和他前女友分手的经历。由于两个人毕业之后分别去异地工作。女的刚去异地,看男的也不可能去那个城市工作,就很斩钉截铁地要跟男的分手。这让我感慨到,现在的女的真够理智的,反而男的更感性一些。这种情况倘若换成是我是那个女的,那我肯定舍不得分手,哪怕知道以后不会有结果的。 我们其中还有一位一直急着找女朋友的男士,听他谈起一些相亲经历,让我感慨到:现在的大龄男青年一个个都很着急找女朋友,会不停滴去相亲,着急到凑合着找个Ms. OK就行的地步;而大龄女青年,则一般不着急找男朋友,一定要等待Mr.Right的出现。
3021 次阅读|7 个评论
亲眼目睹“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58号居民楼局部坍塌”现场
wcswolf 2011-7-28 16:23
亲眼目睹“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58号居民楼局部坍塌”现场
  2011年7月21日凌晨4时10分许,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58号楼一侧单元2至6层楼体瞬间倒塌。   哈尔滨市南岗区副区长李四川介绍,事件受损居民共有7户、涉及19人,民居面积约225平方米。这栋建筑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58号与62号居民楼之间原有一处二层旧楼改造翻新。经专家组鉴定,造成58号楼坍塌的原因是:该旧楼基坑施工造成58号居民楼北端大门洞处外墙地基基础产生沉降及滑移,导致局部楼体北端门洞上方二层至六层一个开间完全坍塌。塌楼事件中的施工房屋房主名叫于丽萍。塌楼事件发生后,于丽萍与其夫宋传友失踪。   据在联部街58号与62号之间施工的包工头交代:找他干活的人是“老宋”。他们拆迁的房子有地下室,他们只是把地下室扩大了。“因为大坑挨着楼房,我们担心施工中会出问题,不想挖太深,但老宋的家里人说没事,我们就一直挖到楼地基下边,后来就出事了”。   7月24日15时50分,南岗区联部街60号房产所有人于立萍和其夫宋传友到南岗公安分局革新派出所投案。   因博主参加大学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回到哈尔滨,而博主的姑姑恰好住在联部街58号楼对面,“有幸”亲眼目睹了坍塌以后的悲惨现场,见到了手里拿着大包小裹无家可归的邻居,禁不住悲从心生、怒自胆起。这个悲催的社会啊,为什么要对这些穷人苦苦相逼?一个管片民警不仅不能维护一方平安,甚至成为危害一方的害群之马,谁给你祸害老百姓的权力?更为可气的是,博主明明看见联部街58号楼与56号楼之间有了很大裂缝(说明该楼已经倾斜),而专家们鉴定该楼经过加固后还能居住,科学网研究建筑的博友们,这楼还能住吗?但愿专家不是收了黑钱或黑命令成为“砖家”。
个人分类: 人间百态|60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个年轻漂亮的社会学女博士
热度 15 liuli66 2011-7-22 19:10
“转行”从事科技与创新政策研究 一是T大学毕业的,在CAS 工作。交谈印象:端庄优雅大方。刚收到喜报:博士后出站报告优秀。 一是中国社科院毕业的,韩国人,在国民大学工作。交谈印象:知书达礼。一口一个"老师",虚心请教。 邢自称“老人家”,那AN就自称“资深帅哥”。“资深帅哥”鼓励她们说,社会学专业很适合科技政策研究,并讲了若干例子。AN“资深帅哥”很愿意与她们交流。 这个专业,女生不少,说明有吸引力。
663 次阅读|40 个评论
与爱同行
热度 1 waterlilyqd 2011-7-20 16:32
--写在大学毕业二十周年之际 带着乡音 带着父母的叮咛 怀着青春的梦想 我们 结缘于风景如画的西大校园 教学楼内 图书馆中 实验室里 演讲台前 运动场上 共青团花园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都留下我们奋斗的身影 缙云山上 北温泉内 嘉陵江边 歇马河畔 北碚的山山水水 都烙下我们青春的脚印 带着老师的嘱托 带着同学的祝愿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 像一粒粒种子 撒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20年的精神锤炼 20年的风雨洗礼 20年的意志磨砺 我们从不畏惧 因为有爱与我们同行 我们把根 深深地扎进脚下的土地 我们让叶 自由地伸向无边的旷野 我们让花果 繁茂地挂满枝头 将爱洒向四季 written in 2008
个人分类: Life and Fun|3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天去四川
热度 1 lzxun123 2011-7-19 20:48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毕业时曾受诱惑,准备坐轮船经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岸美丽的风光,进入四川去探访那片神奇的土地。结果在武汉因一个临时闪现的念头去了海南,让四川之行夭折。 前几天,有人用四川高档美酒诱惑我,邀我去四川。我没有经过多少考虑就同意了。让我明天启程的不是高档美酒,也不是闻名天下的四川美女,而是一直蛰伏的夙愿,是四川的神奇——地灵人杰。 四川有古雅神奇的佛教名山峨眉山,有 “ 洞天福地 ” 、 “ 人间仙境 ” 、 “ 青城天下幽 ” 之誉的青城山, 在古史传说里,华夏始祖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为妻,蜀山氏女生子高阳,便是光耀史书的帝颛顼。 那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千古辉煌灿烂的文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广汉南兴镇发掘出来的大量造型怪异、美妙绝伦的青铜人头像、面具、青铜礼器及玉石器让三星堆遗址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誉。 被誉为 “ 独奇千古 ” 的 “ 镇川之宝 ” 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图片由 三星堆博物馆 提供):通高260.8厘米,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全世界范围内,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个人分类: 随笔|25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学毕业后拉开差距的原因
olivertang 2011-7-11 15:08
一位知名的成功人士曾说过:"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 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 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 。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 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 的确,论资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他们的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刚刚毕业的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笼罩--心里永远是多云转阴。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都会成功。你是不是准备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别人? 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在最能决定自己命运时,如果还不把握,那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运由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渴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能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资源管理界,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即"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强的,是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黄牛,我们要牵着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猪",我们要赶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强的,那是"狗",我们要打击他。 我想,刚刚毕业几年的你,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干工作、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在能干的基础上踏实肯干。 工作中,活干得比别人多,你觉得吃亏;钱拿得比别人少,你觉得吃亏;经常加班加点,你觉得吃亏……其实,没必要这样计较,吃亏不是灾难,不是失败,吃亏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现在吃点儿小亏,为成功铺就道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大福突然就来了。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事或多帮别人干点儿活就是吃亏。如果领导让你加加班、赶赶任务,别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说明他信任你、赏识你。吃亏是一种贡献,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乐于加班,就是这样的一种吃亏。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学会在适当时吃些亏的人绝对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没有心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没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让人不知不觉站到他一边。傻人无意中得到的,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毕业这几年,你的天空中只飘着几片雪花,这样你就满足了吗?成功需要坚持与积累,与其专注于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气去滚雪球。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记住:散落的雪花会很快融化,化为乌有,只有雪球才更实在,才能长久。 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什么是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在每个行业里,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比别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加职业化!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能当你老板的原因。一个人仅仅专业化是不够的,只有职业化的人才能飞在别人前面,让人难以超越!"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已经生存得很安稳了。对于毕业5年的人来讲,一定要认清即将面临的五大挑战。 一、赡养父母。 二、结婚生子。 三、 升职加薪。 四、工作压力。 五、生活质量。 有的人为生存 而雀跃,目光总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有的人为发展而奋斗,目光总是盯在正前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 毕业这几年,不能没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甘于现状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无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要明白学习不是学生的专利。小聪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过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还要做什么? 小聪明是战术,大智慧是战略;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潇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也勉强不了谁。但是,小聪明只能有小成绩和小视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 小公司与大企业都有生存之道,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一 个人不同阶段的影响会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发展为大企业,这是一种目标,年轻人也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目标。毕业几年的你,是否经常会怯场或者是感到没有底气?居安思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在竞争激烈的人生战场上,打盹的都是输家!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豪情万丈,什么都不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想着房子、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俗事儿,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敢于"上天探星、下海捞月"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舍不得、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总是在犹豫。毕业开始一两年,生活的重担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挫折和障碍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们往往在压迫得自己发挥出潜能后,才能杀出重围,找到出路。可是两三年后,身上的重担开始减轻,工作开始一帆风顺,我们就松懈了下来,渐渐忘记了潜在的危险。直到有一天危机突然降临,我们在手足无措中被击败…毕业这几年,仍然处于危险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好好打拼,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画地自限,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对畏畏缩缩的人来说,真正的危险正在于不敢冒险! 年轻人在社会的重压下,适应能力已变得越来越强,只是他们不自觉地习惯被环境推着走。他们不敢冒险,怕给自己带来终身的遗憾,于是告慰自己:"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因为我已竭尽全力。"其实,人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才能逐渐成长。长期固守于已有的安全感中,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最终失去跳跃的本能。 经历了这几年社会生活,你应该明白: 这个世界上有富也有贫,有阴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么,取决于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年轻时学会勤勉地工作,用一种光明的思维对待生活,那么,只要张开手掌,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片灿烂的人生。 把 感恩 刻在石头上,深深地感谢别人帮助过你, 永远铭记 ,这是人生应有的一种境界;把 仇恨 写在沙滩上, 淡淡忘掉 别人伤害过你,学会 宽容 ,让所有的怨恨随着潮水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 。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一种优秀的延续,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那么,经过短短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与全面超越。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以大学里的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年轻人从校园或者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零开始。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从自然人转化为单位人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在毕业这几年里,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归零思维五大表现:心中无我,眼中无钱,念中无他,朝中无人,学无止境。 年轻人难免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 ---摘自林少波的《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有部分修改。
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考六级前
热度 1 hainadaxuezuowu 2011-7-11 14:55
忙碌着几天收水稻水稻的种子和稻茬,今天上午终于结束了。记得小时候的愿望是当科学家,想学医学,没有想到会选择学习生物。也许是高中生物学书上的一句话,害的我们选择生物。看来现在还是有些杯具!上了大学学习生物,可是当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选择考研,考农学。当时原因有两点,自己的英语差,选择考农学。想考好点学校。还有一点如果学理学生物,也是研究农业的那些东西。我当时选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想去南京有几点原因,看一看小时候的书上说的秦岭淮河,离家也很近,地里位置也不错,学术文化底蕴也不错,怎么也是个六朝古都。想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想看一看雨花台。想看一看夫子庙,还有其他的等。 结果事愿人为,名落孙山呀。我选择农学不是自甘堕落,不是自暴自弃,不知道阴差阳错来到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农学院。说实话这里真的就是一个村庄。没有都市喧哗,没有社会的尔虞我诈。这里就是一个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的实习基地。说是实习基地,实际上是一块块田地。我也有我的理想,我i也想出去走走! 刚考完六级,去考六级纯属打酱油,什么都不会,希望下次能过,可是有几个下次,马上就研二了,后面的事情更多,更麻烦。过不了六级,毕业之后找工作也很难。下次一定要过六级,下次一定不能因英语成为绊脚石,真的要过六级,虽然我学的农学,可是英语是相当重要。虽然我是一介草夫,学习英语放眼世界哈。 待在乡村里,夏天时不时停电,偶尔也会停水!说句实话,结了课,一定要做实验,自己的实验一定好好做! 明天就要考细胞遗传学了,这也许除了英语最后一场考试,我也想好好的考试。可是怎么没有紧张起来。也许是海南的原因。记得一个老乡说:“来海南,你就会变懒!”我也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我也不是一个君子,我只是很普普通通的学农学的研究生,我也许只是社会的一粒沙,也许若干年大家都不会记得我。谁还会记得谁?也许有这么一首歌,不论在天涯海角,我这粒沙会记得你们的! 经过东拼西凑,细胞遗传学试卷上留下我的笔迹。这个考试真的很纠结,主要从上研究生来就没有好好的复习过考试,记得第一次考英语时,那天上午还在海口冬交会现场,下午坐着校车慢慢得回来,傍晚到的学校.回来就是收集考完有关的资料,刚收集资料,学校停电了,很想休息,希望不能考试了,可是不久就来电了。考试如期进行!考试基本和开卷考试一样。抄抄就行! 可是这次细胞遗传学考试真的很纠结,很难呀。加上自己没有好好的学过。细胞遗传学是多么深奥的学科。考试前天还在收集资料。还在打听监场严不严?看来应该好好的对待了。可是昨天用一天时间找学习的感觉,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心还是依然平静!我也不知道怎么我会这么淡定!还好今天上午去寻找到学习的感觉! 学习回来到宿舍,依然没有学习的感觉,也许是自己打开电脑的原因。怎么也不想学习!中午小憩。醒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找到学习的感觉!看了一会就去考试。说实话细胞遗传学试卷真的不好做!
40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女儿的临别赠言:“二要”、“二不要”
热度 25 wangxh 2011-6-30 12:09
女儿大学毕业了,马上又去了美国留学。 毕业和出国都需要老父嘱咐几句,所以俺就送了 “两 要 ” 和 “ 两不要 ” : 一开始 不要 只顾拼命学习, 要 锻炼好身体为主。【俺一直觉得女儿身体不是很矫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无论做什么事, 不要 动辄来狠的, 要 先补缺陷后发力。【女儿做事属于拼命三郎型,我与她的争执或意见相左绝大多数是 让她休息 ——中学时就是这样,作业写不完,我让她睡觉,她绝对“抗命不遵” 】 我想,好好锻炼身体、做事不要太猛,也许对许多学生适用的。
个人分类: 心之悟|5950 次阅读|49 个评论
[转载]转:正在疯传的伟大故事:小强与小明
热度 1 scanner 2011-6-27 14:00
博主按: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也许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相同的经历,看了让人产生共鸣,也许我们就是千万“小明”中的一个。 正在疯传的伟大故事:小强与小明   正在疯传的伟大故事:小强与小明的故事。小强不爱读书、没上大学,在农村喂喂猪,种种地;小明苦读诗书、越过龙门,扎根城市,一生奔波。你是小强,还是小明?   正在疯传的伟大故事:小强与小明   1、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十九岁,小强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3、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三岁,小强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小明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4、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四岁,小强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小明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5、小强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小明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八岁,小强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小明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小强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小明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8、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一岁,小强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小强,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小明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小明,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9、小强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小明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10、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小强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小明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11、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五十岁了,小强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小明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12、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六十岁了,小强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小明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13、小强病了一场,小强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小明病了一场,小明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小强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小明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15、八十岁的小强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小明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小强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谨以此向工作在大城市,付出了青春、爱情、亲情甚至生命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暂,希望大家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给家人多一些关爱。
23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功源于爱与责任
热度 1 liuxianxiang 2011-6-25 09:24
日前,在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度自然科学技术贡献奖颁奖大会上,化学化工学院陈波教授获得“科技项目贡献奖”。谈及获奖感受,陈波教授认为,在科学研究上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对专业的热爱是最大动力,而对社会有所贡献是他进行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一个人要在他的一生当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而陈波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大学毕业后的陈波被分配到湖南省卫生防疫站工作,工作中的陈波发现自己对化学的兴趣日益浓厚,而姚守拙院士就是他事业的领路人。“在我求学的道路上,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姚先生,是他让我找到了我的兴趣所在。姚先生当时是我的导师,带领我做本科毕业论文,我在他的实验室里做了3个月的实验,实验后的成果还发表在一本权威性的杂志上,这对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说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正是这件事激发了我对学业学习的热情,并看到了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潜力。我慢慢喜欢上做实验,觉得很有意思。毕业时,姚先生建议我继续深造,让我坚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念。”就这样,陈波一边工作一边读研,1999年拿到了湖南大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的陈波,被调到湖南师范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攻的方向是中草药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分离分析理论及应用、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结果,但勤劳的园丁一定会把幼苗浇灌成参天大树。在陈波眼中,那些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坎坷因为兴趣的存在而缩小、消融,它们不再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成为了陈波勇于挑战和攻关的跳板,一次次把他送达成功的彼岸。曾经,科研经费不足是陈波心中的一大困扰。“我们要做深层次的研究,需要很多昂贵的设备,设备的维修和护理成为我们科研路上的一道坎,因为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去维护。记得我到师大的第3个年头,一台大型尖端设备出了故障,而仅仅是维修费就报价14万元,可是当时我们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可没有了设备整个实验室就要停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只好赶鸭子上架,自己动手维修。因为我本身也懂一些器材的维修,最后雇了一个技术工人,只花了十几块钱就把问题解决了。”现实的困扰为陈波提供了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科研经费不足,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制造一些仪器呢?我们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一定也能造高水平的仪器。毕竟,要解决科研中的实际困难,与其等、靠、要,还不如自己动手干起来。      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陈波得到了丰硕的回报。近年来,他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承担及参加了国家中草药“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计委中药产业化专项课题等研究项目。在色谱分离及中草药成分研究等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兴趣的驱使给了陈波无限的动力,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要立足现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论文而论文。”这是陈波进行科研工作的宗旨。近年来,陈波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取得可喜成绩。在中药标准化提取物产品研究及中药保护品种“降酶灵”产业化开发中,与湖南宏生堂制药有限公司合作,获得年产值4000万元的良好经济效益。多年研究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的经历,让陈波看到现实的严峻。如何提高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现实令他感到深深的无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些不法厂商不讲道德诚信,见利忘义,所作所为已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而食品安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随着陈波入选第一届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也让他离食品安全第一线更近了一步,并能随时拿起科学的武器为之战斗。他曾经建立的对病毒、食品和医药的鉴定测定方法,成功地对望城县和长沙农校种猪场的进口种猪中毒事件进行处理,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建立的毒鼠强、氟己酰胺等分析测定方法,成功的解析了津市、安乡等地发生的大型食物中毒、投毒事件,为病人的抢救、治疗提供了明确指导。      一名科技工作者,对社会对公众要常怀责任心,也只有这样,科学研究才更有意义,也才能获得认可。陈波教授这样要求自己,也经常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作为教师,他也看到学生中常有责任心不强的现象,一些80、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凡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让陈波很担忧,他对学生提出: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大至对待研究课题,小到对待实验室的每一件器具。只有胸怀责任,方可立足社会,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对自己的学生,陈波也是尽心尽责。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陈波让同学们观看了一部揭露美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纪录片《食品公司》,想通过片中反映的社会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对公众及社会的责任意识。这部片子给了学生很大的触动,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人,人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      在陈波看来,一名好的导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做出好的课题,还要帮助他们渡过人生一大难关“找工作”,这是他为人师的责任。陈波不仅在研究课题上激发着同学们的兴趣点,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陈波曾经带过的6位学生现在都在日本的岛津实验室工作,而陈波的实验室也被戏称为“岛津公司的黄埔军校”。      在今后的几年里,发表高档次的学术论文是陈波急于突破的目标。这就要跨学科交叉合作,也需要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上面。而在陈波的眼中,对化学永不停息的兴趣和一颗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是比任何科研课题都重要的,因为课题是随着时代的变更不断改变着的,而兴趣和责任心则会陪伴他一生,坚如磐石,不离不弃。 (本文作者为《湖南师大报》记者 吕瑾) 《成功源于爱与责任》是一篇反映我院教师风貌的一篇很实在的文章,值得深思和研讨,建议全院师生读读。 尹笃林 2011 年 5 月 4 日
4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学就能毕业,干嘛还要读书?
热度 2 毛宁波 2011-6-24 22:49
今天学校举行了小规模的毕业典礼,同学们兴高采烈,毕业了,马上就踏上人生新的旅程。可谓皆大欢喜,据说很少有不毕业的。这样的结果会让下几届的同学感叹:上学就能毕业,干嘛还要读书? 干嘛就都能毕业呢!是都合格吗?是什么因素铸就了不合格产品蒙混出校?在此不想深究。只是想祝福那些“被毕业”的同学们一路好走,在某个时刻候醒悟过来:我怎么就在大学里虚度了那么多时光,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好人”在照应我。。。。。甚至不用去求人。。。。 其实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时下还有很多,有人做了总结:女演员:“上床就可上镜,干嘛要演技?”;房产商:“炒地就可赚钱,干嘛要盖楼?”;医生:“卖药就有收入,干嘛要疗效?”;学生:“上学就能毕业,干嘛要读书?”;老师:“有课题就是老板,干嘛要教书?” 是该反思的时候了。这些现象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会腐蚀整个民族的躯体,到时候还有能力抵御外来的敌人吗?
个人分类: 其他|33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在即将踏上科研之路
热度 4 sdtiantian 2011-6-24 14:31
2011年9月,我将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生。从2007年大学毕业到后来工作,从学生——教师——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心中无比感慨。回顾这一路走来,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许,现在与自己的最初的理想有些出入,但基本上还在正轨上,我将继续努力,向自己的理想逼近。加油!
23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毕业的内心彷徨:深造或就业
热度 1 sarstone 2011-6-22 17:18
又是一年毕业时。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了大学校门,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批人,大都生活在物资相对富足的时代,物质主义时代精神食粮的匮乏或食物污染,使他们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内心世界的相对荒芜。缺少生活艰难的压力,缺少命运多桀的挑战。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生活目标,表现的十分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幸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不容乐观,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钟摆也放慢了速度。最近的这些大学毕业生,作为上个世纪人口高峰期的次高峰,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和和挑战。 大学毕业怎么办?聪明点的父母,早就为子女打算好安排好,打通方方面面的关系谋个好差事,进个好部门。包括读研也是一样费尽心机安排周详。还有的凭权力安排这里也就不说了。笨一点的父母,也就苦口婆心教育子女,好好读书自谋出路,考个公务员也是热门选择。当然还有很多智商高的同学有志于学的,不劳父母操心,学业有成。这里也不多说。 有相当一批同学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时情形就不那么乐观。我问了一些毕业同学,考研,这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说实话,这更像是逃避工作。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读研,也不知道学的专业有何用。况且,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大扩军没觉得培养了多少高学历专才,只是学校多收了些票子,学生延缓了几年就业时间。问他们如果没考上怎么办,结果是继续复习,准备考研。这真正是令人汗颜的答案!他们让人觉得,除了读书,他们什么都不想干,事实上也什么都不会干,这就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结果。他们觉得,花父母的钱是天经地义的,工作必须找最好的否则宁肯什么也不干。这样差的不想干,好的干不来,学又学不进。真正是个难题! 我能理解他们此刻的内心彷徨,他们还没做好准备,进入社会人的角色。他们需要时间成长和成熟。我只是对他们如此回避工作感到震惊。劳动或者说工作是人的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给我六年时间学习,我可以成为任何领域的顶级专家。这里的学习绝对不是课堂教育,而是亲身的实践和锻炼。华裔神探李昌钰在讲述他的成功历程时,也特别强调了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中成长的道理。 我对职业的发展抱着很乐观的态度。有的时候人会有喜欢或不喜欢某种职业的问题,天生的喜欢和专业对路是件很幸运的事,但对更多的人来说,这里有一个逐步认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兴趣的过程。现在的大学是普及教育,也不可能把每个人培养成那个方面的专家,也就是打个基础,更多的要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钻研。所以可以先就业,做些实际的事,积累经验,适应社会、了解自我。 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应从做事开始!
个人分类: 时评|3055 次阅读|5 个评论
目标的缺失与迷茫
热度 2 hanlingeorge 2011-6-21 10:06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那是挺可怕的,缺失目标的人会整天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而没有感觉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并在为之而奋斗,是很幸福的事情。不管奋斗过程是多么的艰辛都是如此。如果目标发生了偏移,信念产生了动摇,对一直为之努力的心中那点可怜的理想产生了怀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会让人感觉一片迷茫。 大学毕业整整12年,历经乡村、省会和首都。来北京上学到工作也快8年了,真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碌着什么。原来在乡村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目标------考研,读研期间更简单------留校当老师,在大学工作马上就是5整年,又天天在干什么呢?生活真的是丰富了,眼界也比原来远了一些。挣的工资比原来多了,但又交了月供了。我真是不理解自己。逐渐的自己在迷茫。在迷茫中不知所措。------- 不过,现在每天还能游泳和爬山,不至于太无聊。
23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女儿长大啦!
热度 10 wangxh 2011-6-21 09:17
女儿大学毕业了, 辗转山东倔县、沈阳之后, 昨天晚上回到家里。 俺已经习惯了女儿回到家后负责早饭,所以就寝前问“明天早上想吃什么饭?” 女儿响亮地答道:“从明天开始到出国,所有做饭的活我全包了!”【 27日出国去雪城大学学习“广播、电视与电影”专业。只剩7天呀,好大的口气! 】 无论如何,在思想上表明女儿好像长大了。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培养!!!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所有为培养她付出劳动的教师、工作人员们!!! 感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北京高校联合会的有关组织与部门,在女儿的成长中提供的帮助和条件!!! 感谢CCTV、新华社、中国日报、纽约时报等单位以及他们的有关工作人员,为女儿的成长所做出的不可推卸的贡献!!! (还有很多值得感谢的单位与个人,等俺想起来再添上)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368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知识改变命运
热度 1 longfo 2011-6-20 12:47
  大有和天成从小生活在一个村,一起上的小学。大有从小顽皮,不好读书,十六岁初中没毕业离开了学校;天成自幼好学,成绩优秀,十六岁考上全市里最好的高中。   1.大有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天成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十九岁,大有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天成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3.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三岁大有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天成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4.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四岁,大有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天成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5.大有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天成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八岁。大有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天成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大友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小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天成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8.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一岁,大有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大有,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天成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天成,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9.大有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天成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10.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大有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天成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11.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五十岁了,大有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天成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1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六十岁了,大有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天成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13.大有病了一场,大有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天成病了一场,天成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大有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天成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15.八十岁的大有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天成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大有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1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的一生
qujiangwen 2011-6-16 13:17
《人的一生》---这是别人写的,我看了很有感触,转载给朋友们看: 大有和天成从小生活在一个村,一起上的小学。 大有从小顽皮,不好读书,十六岁初中没毕业离开了学校;天成自幼好学,成绩优秀,十六岁考上全市里最好的高中。 1.大有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天成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十九岁,大有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天成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3.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三岁大有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天成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4.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四岁,大有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天成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5.大有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天成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八岁。大有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天成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大有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小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天成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8. 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一岁,大有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大有,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天成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天成,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9.大有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天成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10.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大有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天成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11.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五十岁了,大有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天成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1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六十岁了,大有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天成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13.大有病了一场,大有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天成病了一场,天成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大有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天成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15.八十岁的大有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天成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大有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谨以此向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致以最高的敬意!你们付出了青春、爱情、亲情甚至生命,你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暂,希望大家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给家人多一些关爱。在战斗一线少喝酒、少抽烟、少熬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转载的,有点儿启发,给好友们分享一下,思考思考,人一生很短,别太委屈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新毕业的学子!
热度 1 sarstone 2011-6-16 12:37
要多懂得一点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精神!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一下,把自己的肝肠抖落出来,看看那里有缺陷,哪里有硬伤,哪些是健全的筋脉,以及哪些是自我的坚强。这样做的结果,你就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短板,明了自己的强项。 其次,要多学习一点观察思考、比较剖析的理念!把自己放到现实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背景中去考虑,看看你的同龄人,优秀者在做什么,自己在做什么,想想世界在怎么变化,自己如何去顺应历史潮流。这样的话,你就会明白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的匮乏,就能懂得谦逊和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再次,要多拥有一点淡定坎坷、达观向上的心态!世界很大,道路很多。你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有充裕的机会在前面。大学毕业只是生活的一个新起点,职业生涯刚刚起步。进入职场你发现很多人都比你强,这是任何新人都要面对的铁的事实,但是人人都是从奴隶到将军、从孙子到老爷子的,因此千万不要自惭形秽,也绝不能妄自菲薄。 最后,要多明白一点且忍且耐、持之以恒的道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目标明确以后,剩下的就是工作、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校正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按照牛顿的惯性定律,你也早晚会成功。
个人分类: 观点|2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0分作文1-人的一生
冯用军 2011-6-15 20:31
大有和天成从小生活在一个村,一起上的小学。 大有从小顽皮,不好读书,十六岁初中没毕业离开了学校;天成自幼好学,成绩优秀,十六岁考上全市里最好的高中。 1、大有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天成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十九岁,大有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天成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3、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三岁。大有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天成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4、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四岁,大有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天成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5、大有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天成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6、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二十八岁。大有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天成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7、大友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小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天成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8、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一岁,大有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大有,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天成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天成,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9、大有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天成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10、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大有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天成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11、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五十岁了,大有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天成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12、那年,大有和天成都是六十岁了,大有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天成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13、大有病了一场,大有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天成病了一场,天成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大有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天成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15、八十岁的大有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天成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大有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谨以此向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致以最高的敬意!你们付出了青春、爱情、亲情甚至生命,你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暂,希望大家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给家人多一些关爱。在战斗一线少喝酒、少抽烟、少熬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转载的,有点儿启发,给好友们分享一下。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啥?都是一生。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1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珍爱生命!珍爱生活!----为老同学致哀!
热度 2 douyinke 2011-6-12 11:59
2011年6月8日13时,河南汝州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依维柯客运车辆与一辆大货车相撞,5死5伤!悲哀啊,其中一位死者竟然是我的多年的朋友-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刚刚接到他家里人打给我的电话。 我的这位逝去的好友硕士毕业后在西安科技大学工作。出身家境跟我一样贫寒的他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努力工作。1998年大学毕业,回到陕西一个偏远地方的煤矿工作,赚钱少环境差,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2003年,终于考上了硕士研究生,2006年硕士顺利毕业,经过多方帮助,走进西安科技大学工作。工作期间,隔三差五的经常打电话给我,向我请教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也不厌其烦的跟他谈话,劝说他尽可能继续深造,期间,我也去过他的单位一趟。一个人住着学校的10多平米的平房单间,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除了吃饭节余很少。2010年,不断努力的他终于考上了他们学校的博士研究生。 6月6日,他还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目前在科研上如何如何,8日,带领两个学生去河南出差,竟遭遇不测。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此消失了,一个正在培养的博士....... 他一直努力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奋斗着。38岁老好实在的他至今由于各种原因未婚,一个从小学读到大学博士的他就这样默默地走了,我久久不能平静,难道真的是“贫寒人家百事哀”? 心里较乱,随便写写。
3842 次阅读|2 个评论
毕业随想
minglongyuan 2011-6-9 18:09
转眼间,到了毕业的季节。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也成了毕业生。原来我送别人离去,如今别人送我离开。 掐指一算,从小到大,已毕业过5次,现在是第六次。 高中之前的毕业,时间太久,已记得不是很清晰,但心里肯定没有难过。 高中毕业时,简单而又志向,谈笑风声,激情澎湃。 大学毕业时,有幸考上了研究生,还是在憧憬着未来;但离开学校去工作的同学,好多都哭了。 研究生毕业时,很平淡,因为还要继续“读书”,有些淡淡的压力。 如今,很忙!填这个表,写那个材料;一会就业处,一会学位办;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真的很忙,因此有点点累! 听着外面盖楼施工的声音,心里迷迷惘惘!
4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跳出象牙塔!
热度 2 bestener 2011-6-2 22:34
从小学启蒙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直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学生!从小学生,到初中生,再到高中生,走过高考的那座独木桥之后又成了大学生,为了深造,大学毕业之后又成了硕士生,再过两年就是博士生了!学生,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几年,我们都是学生!我们是学生,那学生又是什么呢?诚然,我喜欢学生!我自己是学生,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自己。只是一直在想,做了近二十年的学生,所得固然是有的,所失那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这是绝对的!但是学生到底应该学习什么,这无疑是相对的!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一味地只为个人问题发愁,这无疑是坐在象牙塔中。有的人从来就没进过这座象牙塔,有的人从来就没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被困在象牙塔中却又不知所措。要跳出这座象牙塔必须做读两本书,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这两本书是没有文字的,也没有扉页,它们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是所有其他书箱的来源。一本是自然,一本是社会!一个问题就是人生问题!一件事就是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人与家,家与国的关系!只要如此,就会使象牙塔变筋斗云啦!
个人分类: 余思吾悟|2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苹果电脑CEO乔布斯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英)(转)
testxiaowei 2011-6-1 02:39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Jobs说,你必须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这是苹果公司和Pixar动画工作室的CEO Steve Jobs于2005年6月12号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面的演讲稿。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我在Reed大学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但是在十八个月以后——我真正的作出退学决定之前,我还经常去学校。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故事从我出生的时候讲起。我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年轻的,没有结婚的大学毕业生。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 她十分想让我被大学毕业生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能使得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妻子所收养。但是她没有料到,当我出生之后,律师夫妇突然决定他们想要一个女孩。 所以我的生养父母(他们还在我亲生父母的观察名单上)突然在半夜接到了一个电话:“我们现在这儿有一个不小心生出来的男婴,你们想要他吗?”他们回答道:“当然!”但是我亲生母亲随后发现,我的养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我的父亲甚至从没有读过高中。她拒绝签这个收养合同。只是在几个月以后,我的父母答应她一定要让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她才同意。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在十七岁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学。但是我很愚蠢的选择了一个几乎和你们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 我父母还处于蓝领阶层,他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的学费上面。在六个月后, 我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学能帮助我找到怎样的答案。 但是在这里,我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的害怕,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在我做出退学决定的那一刻, 我终于可以不必去读那些令我提不起丝毫兴趣的课程了。然后我还可以去修那些看起来有点意思的课程。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罗曼蒂克。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面睡觉,我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 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过这个城市到Hare Krishna寺庙(注:位于纽约Brooklyn下城),只是为了能吃上饭——这个星期唯一一顿好一点的饭。但是我喜欢这样。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 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 没有受到正规的训练, 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 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 我发现那实在是太美妙了。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家伙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 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 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那么现在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从前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let me down),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我非常幸运, 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我钟爱的东西。Woz和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我们工作得很努力, 十年之后, 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光蛋发展到了超过四千名的雇员、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那就是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岁了。在那一年, 我被炒了鱿鱼。你怎么可能被你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呢? 嗯,在苹果快速成长的时候,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 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 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 董事会站在了他的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 我被炒了。在这么多人的眼皮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 我觉得自己让与我一同创业的人都很沮丧。我和David Pack和Bob Boyce见面,并试图向他们道歉。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 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 一点也没有。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我当时没有觉察, 但是事后证明, 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极乐感觉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 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 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我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公司, 还有一个叫Pixar的公司, 然后和一个后来成为我妻子的优雅女人相识。Pixar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Pixar现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脑制作工作室。在后来的一系列运转中,Apple收购了NeXT, 然后我又回到了Apple公司。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在Apple的复兴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还和Laurence 一起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Apple开除的话, 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 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 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 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 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 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大概一年以前, 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晨七点半做了一个检查, 检查清楚的显示在我的胰腺有一个肿瘤。我当时都不知道胰腺是什么东西。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 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 然后整理好我的一切, 那就是医生准备死亡的程序。那意味着你将要把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那意味着把每件事情都搞定, 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的生活;那意味着你要说“再见了”。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后来有一天早上我作了一个活切片检查,医生将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咙伸进去,通过我的胃, 然后进入我的肠子, 用一根针在我的胰腺上的肿瘤上取了几个细胞。我当时很镇静,因为我被注射了镇定剂。但是我的妻子在那里, 后来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地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 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我做了这个手术, 现在我痊愈了。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 我还希望这也是以后的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从死亡线上又活了过来, 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有用但是纯粹是知识上的概念的时候,我可以更肯定一点地对你们说: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没有人愿意死, 即使人们想上天堂, 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 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 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 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 但是这十分的真实。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 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当我年轻的时候, 有一本叫做“整个地球的目录”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它是一个叫Stewart Brand的家伙在离这里不远的Menlo Park书写的, 他象诗一般神奇地将这本书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是六十年代后期, 在个人电脑出现之前, 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剪刀还有偏光镜制造的。有点像用软皮包装的google, 在google出现三十五年之前:这是理想主义的, 其中有许多灵巧的工具和伟大的想法。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ewart和他的伙伴出版了几期的“整个地球的目录”,当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时候, 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期的目录。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 你们的时代。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乡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可以自己找到这条路的),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是他们停止了发刊的告别语。“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现在, 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 我也希望你们能这样: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们。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wcn1990/archive/2009/01/25/3852998.aspx
个人分类: |2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范剑青:把数学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
xing10 2011-5-30 10:43
范剑青:把数学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转载) 弗雷德里克·L·摩尔(Frederick L. Moore)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18年的毕业生,一位著名的银行家,他先锋性地投资开发了加拿大西部石油和煤气资源,投资并策划了沃特·迪斯尼公司股票的上市。他的学生爱德华·B·古德诺(Edward B. Goodnow) 1947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2004年,古德诺向母校捐款500万美元设立Frederick L. Moore'18金融教授席位。2006年,经全校性评选,范剑青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Frederick L. Moore'18金融教授。对于这个头衔,范剑青淡淡地说:“好处就是不用解释我在普林斯顿做得怎么样。” 2006年10月的一天,正在北京开会的范剑青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长达4个小时的采访。谈到为何如此慷慨地给记者时间,他说:“统计科学是为社会服务的,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热爱并支持统计科学,希望统计科学在中国有更多的应用。”“数学科学在解决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的挑战中会得到更强劲的发展,对实践方法的推敲和完善将促进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它们的共同进步。” 今年43岁的范剑青已是国际统计科学界的领军人物。2000年,哈佛大学教授Marvin Zelen在向他颁发统计学最高奖——考普斯总统奖时称:范剑青对统计有巨大、广泛的贡献。 范剑青这次回国是参加四年一度的概率统计年会并作全会报告,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回国。在海外身负重任,为何还不辞辛劳为祖国服务呢?他说:“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这是一种感情。” 陪同采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副院长陈敏说:“无论是做人的品质、做学问的态度还是对祖国的热爱,范剑青都是我们的楷模。他是国际统计方向的领军人,却时时不忘帮助祖国。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教授和系主任期间,他积极推动大陆学者访问计划和博士培养项目。现在,在完成普林斯顿的工作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 “你应该侧重于应用” 1978年,年仅15岁的范剑青以数理化几乎满分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功底不错,但数学只是一个好工具,而他自己一直想做与社会相关的事情,因此选择了“与数学接近,又与实际结合”的学科——统计学,成为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研究员方开泰的研究生。 1985年,范剑青硕士毕业后考上在职博士。当时,他并不想出国,因为“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挺好,已经在国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约10篇论文”;但另一方面,范剑青也深深感到“我的研究局限在自己了解的知识之内,技巧多但想法不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的“出国风”冲击着范剑青,他开始想到国际统计学的前沿——美国,然而当时他和外界并没什么联系。但他非常幸运,得到了著名的国际理论统计学权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Lucient Le Cam的赏识,获得加州大学校董会奖学金,来到伯克利攻读博士。 当时,范剑青希望跟随Le Cam做博士,但Le Cam说自己年龄大了,将他推荐给一位29岁的专家大卫·道能浩(David L. Donoho)。道能浩后来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和考普斯总统奖,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但当时尚未出道的他对范剑青说,“你跟我做学问可以,但我毕竟年轻,你以后要走自己的路,还需要有资深的人指导”。于是,道能浩又将范剑青推荐给伯克利的另一位统计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毕克(Peter J .Bickel),范剑青因此有了两位导师。毕克是考普斯总统奖的第一位获得者,也是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四位统计学家之一,他在数学技巧、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范剑青以指导。 范剑青认为,自己在伯克利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他说:“我把我的数学结果拿给老师看,但他说'不用看,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做数学可能比我都好,我就跟你去喝咖啡,聊聊数学,教你怎么做有创意的研究,探讨什么是知识创新’。” 博士毕业时,道能浩对他说:“中国人的数学功夫不错,但做学问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永远没有出路,我侧重理论,而你应该侧重应用。” 范剑青说,做数学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向里走”,解决数学自身的内在联系或难题;另一种是“向外走”,用数学去解决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科学领域里的问题。他说:“我的兴趣是用数学去揭开自然的奥秘,归纳社会现象,发展统计科学理论和应用,而不是解决数学难题。理论、方法、应用是融为一体的。学术价值的关键是知识创新的程度。” “只要问题够复杂我就做” 纵览范剑青长达24页的简历,很难用简略的语言概括他的学术成就,但是他解决的问题却有一些共性——复杂、开创性、革命性。许多数学问题由于过于复杂曾被认为只限于理论演练,但是范剑青的工作却让理论变成了现实。由于他的工作,许多原先只能解决饱和、一元、正态、均匀、参数的统计学问题被扩展到非饱和、多元、非正态、非均匀、非参数。国际统计界对他的评价是“在理论和方法论上都开辟了很多新领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独创的非参数建模法使他获得了2000年的考普斯总统奖,北卡罗来纳大学统计系教授Marron甚至用“文艺复兴”形容这项工作对统计学的影响。 在这项工作中,范剑青的贡献在于提出局部建模新理念。他说:“统计的最大问题在于模型误差,局部建模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降低误差。以地球为例,整体建模就是一个球体,但是局部看来就是有山有水、有平地有弧度,可以精确描述。当时,关于非参数的想法存在相互争论的两派,我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说两派都有其优缺点,但局部建模综合了它们的优点。”范剑青证明了他的方法是最有效的,从此结束了该领域的长期争论。局部建模法能广泛应用于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如医学、保险、经济等方面。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就是用类似模型分析经济问题而名扬世界。 范剑青认为,好的工作首先是知识创新,“我经常跟学生说,应该随时考虑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创新,而不是多辛苦,仅仅辛苦是不够的”。 “我对统计很有自信,跟人合作时喜欢说两句话:'只要你觉得问题对你的领域充分重要、我听上去问题很复杂,肯定会有好结果。’因为如果问题不复杂,我能解决别人也可以,甚至说不定已经解决,那就没意思了。” “统计学家要讲多种语言” 范剑青非常喜欢伽利略的一句名言“自然是用数学语言来编码的”。他说:“当我们用数学解决问题时,说明我们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可以定量研究它,否则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认识。统计就是用数学工具找出编码的规律,是解开密码的强有力的工具。” 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统计学注定是一门交叉学科。范剑青在普林斯顿大学的5个部门任职:运筹学与金融工程系、经济系、金融中心、应用数学以及生物工程。他常讲:“统计学家是讲多种语言的。要和物理、化学、工程、环境保护、金融、生物等领域打交道,这个范围要多广有多广。我自己将主要精力放在四个方向:金融学、生物信息、机器学习和生物统计,这四个方向已经够广了。” 怎样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呢?范剑青有两种方法:读文章和自己动手做。他说:“首先是读文章,世界上的文章多得读不完,但重要的文章还是得读下来,尤其要读综述性的、大师的文章。这很重要,我要看看以前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拿到的数据是什么?他们做了怎样的统计假设?这些假设在要解决的问题中是否合理?站在这个角度就很容易找到新的有意思的题目。第二,进入一个领域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做,对统计学家来说,只听是不行的,数据到眼前就一目了然了,就像听了对一幅画的介绍,但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要去亲自了解一下数据是怎样收集的、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所以统计学家要学一些新的语言。 “我比15年前更喜欢统计” 当他被问及什么时候是学术生涯中最困难的时期,范剑青说是15年前刚毕业两三年的时候。“当时,我发表了三篇有创意的文章,但暂时找不到下一个好问题,对信心有一定的打击。而且当时对统计的理解还有些片面,整个统计学也没有太大进展。后来,随着社会和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我做了很多原先不懂的问题,进入一些新的领域,慢慢走出来了。” 1997年,范剑青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在那里,范剑青的工作深得校方的大力支持。然而,2003年他还是被已有20多年没有聘请过统计学家的普林斯顿大学“硬拉过去了”。当时,香港中大校长李国璋对他说:“你要的东西我都给你了,这几年亏待过你吗?”范剑青说:“我也没有贪心多要。为什么要走?因为人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我需要充电。” 范剑青记得刚毕业时问前辈:未来是什么?前辈说不好讲。后来前辈遇到他问:你现在已经成熟了,你说未来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现在做统计比我15年前有兴趣得多,因为我真不知道现在许多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它的答案是什么、自然的奥秘是什么。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能量,信息和技术革命又给统计学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只要用统计去解决实际问题,永远做不完,我现在比当年还用功。” 从大学开始接触统计学到今天,统计对范剑青意味着什么?他说:“一是强有力的工具,我做研究、与人打交道,十八般武艺最强的就是统计学;二是我的数学修养还可以,不是统计的问题也敢碰,能帮助别人解决实际问题。” 2004年,已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范剑青放弃了再回香港中文大学兼职的机会,希望利用假期回来帮助大陆学术界。2004年,范剑青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2005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海外青年基金。虽然拥有了一系列头衔,但陈敏说:“这些头衔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范剑青回来工作付出的远远比荣誉多得多,甚至每次国际旅费都是他自己承担。” “在华尔街做顾问,经常和百万富翁打交道,你有没有受到'诱惑’?”“人生如果有第二次选择,你会选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范剑青都用“快乐”来回答。他说:“人生快乐很重要,成功了就会快乐。人最重要的是快乐、是对社会有用,现在做科学我很快乐,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有人问我会不会沮丧,我想说连沮丧的时间都没有,没事做才沮丧,这么忙才不会呢。你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就是明天能比今天更好,能够做更多对社会有实际影响的工作。”
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的去向
fqng1008 2010-5-4 18:38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国家分配,虽然工作有所保障,但好单位和差单位之间有天壤之别,因此,毕业分配前的一幕也十分精彩。 因为大学期间发表了几篇文章(共6篇,在我的学校也前无古人,暂无来者),且兴趣较广甚至不务正业,还在毕业前半年追上了当时的师姐(她已经留校在附属医院内科),我的毕业求职的经历比别人就更曲折和多样化一些。 翻开当时的日记,我的第一个去向是大连的《医学与哲学》杂志社。1982年11月下旬,该杂志社在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召开社会因素与健康及其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武医社会医学系主任梁浩材教授承办),那时我刚刚在《医学与哲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梁老师说我的中医理论的科学美探讨一文写得不错,医学模式的转变应该借鉴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编杜治政老师表扬了我的试论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说它揭示了古代东西方医学起源的共同背景(我的文章在自己的学校也被议论纷纷,内经教研室的老师说:中医学院培养出这样的学生,真是可悲!他们气愤之至,似乎被挖了祖坟一样见当时的日记)。当晚,杜老师征求我的意见,他们正好缺一个中医编辑。他说话很风趣:大连吃小米,南方人谁愿去?我当时确实比较犹豫,因为我更愿意留校。但是到毕业前,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关键是刚刚与师姐搞上了对象,杜老师明确希望我能够单身前往,以便扎根,我的家人也反对背乡离井。 我的第二个去向是留在中医系做辅导员。虽然因为帮老林的弟弟开休假证明受到全校通报批评,甚至入党问题也泡了汤,但当时的中医系主任杨长谋老师比较欣赏我。可能一是我在写林俊华舍己救人的事迹材料时一稿过关(当时别人写过一稿不太满意),二是杨老师是哲学专业毕业的,与喜欢哲学的青年人同气相求。当时,他多次要我在全系的学生大会上介绍自己怎样从厌恶中医到热爱中医的转变经历,我一直婉拒。因为我从来没有厌恶中医,正如在《中国医学生》杂志发表的文章为发扬祖国医学而努力学习写给中医学院的同学们中一个标题乏术理当图崛起,难能正可建大功那样,我只是看到了中医的不足而妄想建功立业。当时的中医系与现在的不同,系主任只管几个辅导员,因此,杨老师的权限只能让我当辅导员。其实,已经面临毕业且女朋友留校的我,就是做辅导员也非常不错,但我却说出了他最不喜欢听到的话:当辅导员,我也要搞专业。事后我后悔不迭,如此是表示自己热爱中医,还是觉得中医缺少了自己不行?还以为自己是谁呢? 最后的结果,是我被分回家乡。 当然,我们不甘心失败。第一个努力是妻(当时的女朋友)的关系,她同学的父亲是市委党校的教授。因为当年文科学生供不应求,大家还以为写了几篇医学与哲学文章的我,哲学素养就很不错了,我自己也这样认为。结果呢,先去党校哲学教研室,又去社科院的哲学所,弄得非常难堪。哲学所的肖老师是创始人,他考了几个最普通的哲学题目,我都张口结舌,同学的父亲也难以圆场。今天,我看到日记里留下的当年写给肖老师的长信,仍然是五味杂陈。信的开始是这样的:昨天离开您,我拖着沉重的步子,不知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一定得写封信。起码,不要对我嗤之以鼻...... 第二个努力是妻的姐姐的关系。她的同学的先生是武汉市建材学校一个偏远郊区(张家湾)的中专的教导主任,开始说是缺少一个《自然辩证法》的老师,后来却变成《政治经济学》老师,本来,我是极不情愿的。但是,为了能够留在武汉,我们反复跑了多次,而且据说试讲结果还比较满意。然而,上报指标到市人事局,因为专业不对口而被一票否决,最后不得不踏上返乡之路。 需要补充的是,几年后我们才发现省卫生厅管财务的副厅长王冰是岳母在桐柏军区的老战友,而且是老部下。是后来才知道,还是她老人家不想求人,直到今天我都不想弄清楚。反而,我们感激当年没有进行那样一些努力,因为那些经历使我们得到的比失去的多,今天的回忆也更加丰满。最后,我把当年那一本日记扉页上的自题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只有痛苦的思想,才会变成深刻的思想! 哈哈,不要以为在故作深沉,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不过今天看起来有点滑稽而已。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3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1949年5-8月,我在大学毕业前后
chenfap 2010-1-4 15:36
1949年5-8月,我在大学毕业前后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23) 迎解放、搞接管之后,中央大学上了一段时间课。但校内革命气氛和同学们的革命热情仍很高,不时常有同学参军,或者一些党员和新青社员被调去军管会工作。例如,室友吴晏平参加了解放军工兵部队,赵玉麟被调去接管一个小学;班友刘咸铎、郭协取一对爱人双双参加了解放军文工团,柳文琦是新青社员,被调去接管一个物理仪器厂。在这种气氛下师生都无心上课或者马虎对待上课。六月初全系师生选派丘第荣助教和我去上海,代表物理系师生敦请吴有训校长重回中大,我们没有见到吴校长,只见到他的夫人;那时他已在上海交大担任校长,不可能再回中大了。去上海时正值热学考试,我向沙玉彦教授请假,他说,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补考,二是不补考,只得七十分。我便选择了不补考。我们在大四下学期只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在大四上学期也只上了三个月的课,总共一年上课的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一半。 南京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大对学生加强了思想改造的教育。校委会主席梁希教授对全校学生作了题为跟着共产党走的报告。因学生中的党员和新青社员较多,那时学生的政治学习是由系学生会领导并在进步社团组织协助下进行的。喊出了学习革命知识、改造旧思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口号。理学院着重解决本院学生中出现的个人与组织关系等问题,我还记得学习过人的阶级性、民主集中制、反对自由主义等文件。这些学习触动了我的思想深处。前面已说过,那时我的思想是:认为解放后社会即将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时期,科学研究是国家的需要,我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符合我的志趣;同时觉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一定要参加党派,这样更显得清高些。当时我遇到过两个具体问题:一个是参不参加新青社?另一个是报不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 6月间,二野为进军西南准备接管干部而筹建西南服务团,号召南京市大、中学生报名参加。当时在进步青年中,这被视为能否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次考验。中大报名的人很多,我班级友张鸿矶、麦伟麟、张毓贤,室友林长喜,物理系的助教黄世明,还有许多熟人都参加了。我报不报名参加?思想上产生过较大的矛盾。进步同学都认为:国家还未全部解放,革命工作要摆在第一位,应当服从革命的需要、服从组织的安排;正确的态度是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强调个人的志趣,只想从事科研工作,既不现实,也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在政治学习会上我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也找过一些同学交谈,还曾写信向梁希教授请教。进步同学批评我受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超阶级观点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还比较深,还需要认真学习、改造思想。梁希教授很快回了我一封信,他指出,这次革命是中国三千年历史的大转变,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在本质上根本不同;也劝我要学习新思想、改造旧思想。在他们的影响和所学文件的教育下,我逐渐放弃了原有的观点,努力按照文件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6月底我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7月间南京公开建团时,我积极提出申请,便第一批加入了团组织。当时梁希教授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思想进步,对师生影响较大。但现在看来,他认为,经过一次历史的大转变,就可以与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在本质上根本不同之看法,似乎低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 七月中西南服务团入伍。之前,班友章绵告诉我,系里拟在我班留下四人为助教,已按照成绩次序上报军管会,等待批准;我也在名单之内,按四年学习的平均成绩,梁昆淼排第一,我排第二。数学系没有毕业生,便决定留下章绵为助教,因他选修过不少数学课程;数学系找过他谈话,因之他顺便得知物理系留人的情况。我估计只要留下两人,留我不会成问题。因我很愿意留在系里当助教,我便没有去西南服务团报到。此事招致一些人的批评,说我参加革命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我也曾在团内对此作过思想检查。但这并不表明我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是假心假意;那时,在我还不知系里已提名留我时,有一天我碰见系主任施先生,他告诉我,有一个大学物理系要他推荐研究生,问我愿不愿意去学习?做研究生深造也曾是我的愿望;但在当时热烈的革命气氛中,我也觉得参加西南服务团应摆在第一位,去做研究生还不是时候,便当即谢绝了施先生的好意。 八月初南京团工委在中大开办了大专学生暑期学园,这是当时组织大学生学习政治的一种形式;发动南京大专学校暑期留校学生自愿参加,规定留校团员全部参加,因之我便参加了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政治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革命性质问题;2,知识分子改造问题。这些问题以前我都学习过,但这次学得比较系统,在理论认识上还是有收获的。由于坚持了自愿参加、帮助解决问题、不搞批判等原则,参加的学生都觉得暑期学园办得不错,政治学习有收获。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有二十多名学生参加暑期学园;临结束前,她们还邀请同组的学友到她们学校去联欢,我也去参加了。该学院院长吴贻芳博士也参加了联欢会。吴院长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颇有社会影响;她是美国留学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美国教会办的大学。当时,共产党、国民党、美国都曾争取过她;后来她倾向于共产党,解放后不久被任命为南京市副市长。 暑期学园快要结束时,军管会下达了留助教的批文;物理系只留了梁昆淼一个人,数学系留下了章绵。在我班中,梁昆淼功课学得最好,但他不大参加政治活动;那时留助教主要还是按照学习成绩,还不太考虑政治条件。之后团组织给了我一份南京市教育局的聘书,实际上是团组织分派我到南京市第五中学任教员。做中学教员我是不大愿意的,但我已有服从组织安排的思想准备,也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9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