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偏头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6年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CZC 2017-1-3 12:10
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背景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 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约 1/3 的偏头痛患者在发病前可出现神经系统先兆症状 。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 9.3% ,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 3:1 。 2015 年 Lancet 杂志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13 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 偏头痛为人类第三位常见疾病 ,按失能所致生命年损失 (years of life lost to disability, YLDs) 计算, 偏头痛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 。 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导致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 。此外,偏头痛还可与多种诸如焦虑、抑郁的疾病共患 。 根据我国偏头痛诊疗现状的研究, 我国目前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预防性治疗不充分,患者就诊率不高,以及镇痛药物过度使用等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广大医师对偏头痛的治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制订了本指南,适用于神经科、全科、普通内科及疼痛科医师。 本指南的制订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鉴于国际头痛协会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的分类诊断标准为 1988 年首次颁布, 1990 年前后在我国推广,故确定检索 1988 年后发表的国外文献和 1990 年后发表的国内文献。通过对设计合理、具有价值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按照评估、制订与评价推荐的分级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 ) 的要求将证据质量分为 4 级 ,在此基础上经专家讨论给出 2 级推荐意见(见表 2 )。 2013 年国际头痛协会 IHS 发表的国际头痛疾患分 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 目前已出版第三版试用版,即 ICHD-3 。 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 (一)防治原则 1. 基本原则 ①积极开展患者教育;②充分利用各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③药物治疗包括头痛发作期治疗和头痛间歇期预防性治疗,注意循证地使用。 2. 患者教育 偏头痛是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的疾患,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患者教育,以帮助其确立科学和理性的防治观念与目标;应教育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寻找并注意避免各种头痛诱发因素;应教育并鼓励患者记头痛日记,对帮助诊断和评估预防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3. 非药物预防 识别和避免偏头痛诱发因素很重要。逐步放松训练、生物反馈、音乐疗法及应对应激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患者均有益。 4.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 国际已有的成熟经验及我国初步的经验均提示建立 头痛门诊 (中心)能显著提高对偏头痛的诊治水平,有益于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也有益于建立头痛专业队伍。将诊治不够理想的患者及时转诊到头痛门诊 ( 中心 ),可极大地减少偏头痛的危害、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急性期药物治疗 1. 治疗目的 快速,持续镇痛,减少头痛再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 2. 常用的偏头痛发作期治疗有效性标准 ① 2 h后无痛;② 2 h 后疼痛改善,由中重度疼痛转为轻度或无痛(或 VAS 下降 50% 以上);③疗效具有可重复性, 3 次发作中有 2 次以上有效;④在治疗成功后的 24 h 内无头痛再发生或无需再次服药。 3. 急性期药物评价及推荐非处方药 (非特异性药物)(见表 3) ( 1)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剂型有口服剂(片剂、混悬液、混悬滴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多种,可满足不同患者人群的需求。本药可用于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者,3 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也可应用。 ( 2) 布洛芬 可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 ( 3) 萘普生 萘普生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口服 :250 ~ 1000 mg,直肠给药: 1 次 250 mg,静脉给药:275 mg,可用于 6 岁以上或体重 25 kg 以上的儿童。 ( 4) 双氯芬酸 双氯芬酸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起效较快,最好于饭前吞服。服用胶囊起效更快,且胶囊疗效优于片剂。双氯芬酸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疼痛及相关症状( I级证据),但应注意肝损伤及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 5)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剂型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制剂。泡腾片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片剂,每片 0.3 g 或 0.5 g,服用时放入温水 150 ~ 250 ml 中溶化后饮下,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药丸困难的患者。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赖安匹林),可用于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次 0.9 ~ 1.8 g。 10 岁以上的儿童可单用阿司匹林或与甲氧氯普胺合用。 ( 6) 复方制剂 常用复方制剂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及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双氯酚酸与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其中合用的咖啡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 cAMP 的分解破坏,使细胞内的 cAMP 增加,从而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收缩脑血管减轻其搏动幅度,加强镇痛药的疗效等。要注意,合用的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 7) 其他药物 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苯二氮䓬类、巴比妥类镇静剂可促使镇静、入睡,促进头痛消失。因镇静剂有成瘾性,故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阿片类药物有成瘾性,可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并诱发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故不予常规推荐。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头痛者,在权衡利弊后使用。肠外阿片类药物,如布托啡诺,可作为偏头痛发作的应急药物,即刻镇痛效果好 (Ⅲ级证据)。 处方药(见表 4) (1) 曲坦 (triptan) 类药物 曲坦类药物为5- 羟色胺 1B/1D 受体激动剂, 能特异地治疗偏头痛的头痛 。目前国内有 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利扎曲坦 ,那拉曲坦、阿莫曲坦、依来曲坦和夫罗曲坦国内尚未上市。曲坦类药物在头痛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但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出于安全考虑,不主张在先兆期使用。与麦角类药物相比,曲坦类治疗 24 小时内头痛复发率高(15% ~ 40 %),但如果首次应用有效,复发后再用仍有效,如首次无效,则改变剂型或剂量可能有效。患者对一种曲坦类无效,仍可能对另一种有效。 舒马曲普坦 有口服剂(片剂、速释剂)、皮下注射剂、鼻喷剂及肛门栓剂,其中 100 mg 片剂是所有曲坦类的疗效参照标准。皮下注射舒马曲普坦6 mg, 10 分钟起效, 2 小时头痛缓解率达 80 %。 佐米曲普坦 有 2.5 mg 和 5 mg 的口服和鼻喷剂。药物亲脂性,可透过血脑屏障,生物利用度高。口服 40 ~ 60 分钟后起效,鼻喷剂比口服剂起效快。 利扎曲坦 有 5 mg 和 10 mg 的普通和糯米纸囊口服剂型。推荐 10 mg 为起始剂量,若头痛持续,2 小时后可重复一次。口服作用快速,头痛消失与疗效维持在所有曲坦类药物中最显著,头痛复发率较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那拉曲坦低。 ( 2) 麦角胺类药物 麦角胺类药物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历史很长,但判断其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却不多。试验多使用麦角胺咖啡因合剂 (分别 2 mg 和 200 mg 或1 mg 和 100 mg 合剂)。与曲坦的对比观察证实其疗效不及曲坦类。麦角胺具有药物半衰期长、头痛的复发率低的优势,适用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另外,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应限制药物的使用频度,不推荐常规使用。 (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受体拮抗剂 CGRP 受体拮抗剂 ( gepant 类药物 ) 通过将扩张的脑膜动脉恢复至正常而减轻偏头痛症状,且该过程不导致血管收缩。部分对曲坦类无效或者对曲坦类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能对 gepant 类药物有良好的反应。 ( 4) 复方制剂 麦角胺咖啡因合剂可治疗某些中重度的偏头痛发作(Ⅲ级证据)。要注意合用的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4. 选药原则 应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药物选择的方法有:① 分层法 :基于头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及之前对药物的反应选药。② 阶梯疗法 :每次头痛发作时均首先给予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如治疗失败再给予特异性药物治疗。分层法治疗组不良反应稍高于阶梯法,但不良反应均较轻,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感觉异常等常见的曲坦类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使用应在头痛的早期足量使用,延迟使用可使疗效下降、头痛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比例增高。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时,应选择胃肠外给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 不同曲坦类药物在疗效及耐受性方面略有差异。对某一个体患者而言,一种曲坦无效,可能另一曲坦有效;一次无效,可能另一次发作有效。 由于曲坦类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麦角类 , 故麦角类药物仅作为二线选择。麦角类有作用持续时间长、头痛复发率低的特点,故适于发作时间长或经常复发的患者。 为预防药物过量性头痛, 单纯 NSAIDs 制剂的使用在 1 个月内不能超过 15 天,麦角碱类、曲坦类、NSAIDs 复合制剂则不超过 10 天。 (三)预防性药物治疗 1. 预防性治疗目的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失能、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 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 预防性治疗的有效性指标包括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的功能损害程度及急性期对治疗的反应。 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征 通常,偏头痛致使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预防性治疗:①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业严重受损(需根据患者本人判断);②每月发作频率 2 次以上;③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④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或为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性偏头痛、伴有脑干先兆偏头痛亚型等;⑤连续 2 个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 6 ~ 8次以上。⑥偏头痛发作持续 72 h 以上等 。 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及推荐非处方药 (见表 5) ( 1) NSAIDs 阿司匹林 对偏头痛预防治疗的研究结果不一。两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每日 200 ~ 300 mg 的阿司匹林可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阿司匹林与有确定疗效药物的对比试验显示其效果相当或较差,而在与安慰剂的对照试验中却从未被证实有效。 ( 2)其他药物 大剂量核黄素(每日 400 mg)及辅酶 Q10 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有效。口服镁盐的结果矛盾, 1 项结果阴性,另 1 项结果为阳性。 2015 年国外发表的最新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表明,含有核黄素、辅酶 Q10、镁盐复方制剂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 处方药 ( 1) 钙离子拮抗剂 非特异性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 对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证据充足。研究表明,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 4 周末、 8 周末及 12 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均 P 0.05),头痛频率明显减少(均P 0.05) 。多项尼莫地平预防偏头痛的研究,结果均未能显示其疗效优于安慰剂,不值得推荐 。 ( 2) 抗癫痫药物 托吡酯是已获得研究证据支持的抗癫痫药物 ,对发作性及慢性偏头痛有效,并可能对药物过量性头痛有效。多项研究支持不同剂量托吡酯 (50 ~200 mg/ d) 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性。双丙戊酸钠 / 丙戊酸钠对偏头痛预防有效,但长期使用需定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和淀粉酶。对女性患者需注意体重增加及卵巢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加巴喷丁近 10 年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较少。 ( 3) β 受体阻断剂 β 受体阻滞剂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效果明确,有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支持。 其中证据最为充足的是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 另外 , 比索洛尔、噻吗洛尔和阿替洛尔可能有效,但证据质量不高。β 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包括反应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某些心脏疾病。不适于运动员,可发生运动耐量减低。有情感障碍患者在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发生心境低落、甚至自杀倾向。 ( 4) 抗抑郁药 在抗抑郁药物中, 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性已获得证实 ,另外最新研究发现,阿米替林在感觉神经元离子通道中具有阻断作用,为其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理论依据 。阿米替林尤其适用于合并有紧张型头痛或抑郁状态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文拉法辛疗效与阿米替林类似,但不良反应更少。 ( 5) 其他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赖诺普利及坎地沙坦各有一项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对偏头痛预防治疗有效,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见表 6) 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 医师在使用预防性治疗药物之前须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注意药物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同时注意患者的共病、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每日用药次数及经济情况。通常首先考虑证据确切的一线药物,若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存在禁忌证或患者存在以二、三线药物可同时治疗的合并症时,方才考虑使用二线或三线药物。避免使用患者其他疾病的禁忌药,及可能加重偏头痛发作的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长效制剂可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药物治疗应小剂量单药开始,缓慢加量至合适剂量,同时注意副作用。对每种药物给予足够的观察期以判断疗效,一般观察期为 4 ~ 8 周 。患者需要记头痛日记来评估治疗效果。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约 6 个月 ,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若发作再次频繁,可重新使用原先有效的药物。若预防性治疗无效,且患者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增加药物剂量;否则,应换用第二种预防性治疗药物。若数次单药治疗无效,才考虑联合治疗,也应从小剂量开始。 (四) 其他(替代)治疗 1.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已有几千年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长期以来,中药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同,针对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也有所开展,如都梁软胶囊。一项 Meta 分析表明, 头痛宁 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比西药单纯治疗效果好,与西药合用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灸治疗偏头痛,一般应在疼痛发作之初、痛势未甚时及时治疗,效果往往更佳。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制订治疗计划 , 按疗程治疗。推拿对偏头痛有一定疗效。头面部和颈项部的不同穴位推拿按摩常常可以缓解疼痛。 2.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偏头痛的心理治疗主要基于 行为治疗,包括放松、生物反馈及认知治疗。 放松疗法主要目的为降低身体各种系统的激活及促进身体放松。生物反馈是使患者能明确清醒地感受,从而清醒地控制及改变到其身体功能。通过使用各种仪器,感受衡量肌张力(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皮肤电阻(电皮生物反馈疗法)或周围体温(温度生物反馈疗法)来测量、放大并反馈躯体信息给患者,从而达成由生物反馈促进的放松。认知疗法通过指导患者更好地处理与头痛相关的应激反应及其他伴随心理疾患来治疗反复发作的头痛。 通常在以下情况可考虑行为治疗 :①患者希望获得非药物治疗;②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者有药物禁忌证;③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④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⑤频繁或较大剂量使用镇痛剂或其他急性期治疗药物;⑥具有明显的生活应激事件或患者缺乏合适的应激处理能力。 3. 外科治疗 有研究提示卵圆孔未闭 (PFO) 与伴有先兆的偏头痛之间存在关联。偏头痛患者经皮 PFO 封堵手术对偏头痛预防发作的疗效存在争议。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偏头痛已受到临床关注。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7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神经学:偏头痛会增加中风的机率吗?
ontores001 2015-12-3 10:44
最新研究表明,如果 老年人 有吸烟习惯,研究表明 增加中风的几率可能会增加 。 “我们的发现可能会提供更多的证据有关为什么戒烟对患偏头痛的人非常重要。”Teshamae Monteith说,“虽然这项调查是在偏头痛老年人和有血管问题的老年人中发现的,但是只患偏头痛的吸烟者会增加中风的风险。早些时候的研究表明,45岁以下的女性患有先兆偏头痛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不管她们是否吸烟。” 在这项研究中,曼哈顿北部研究报告的1292人平均年龄68岁,均患有偏头痛,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目的是观察他们是否有心脏病或中风发作。其中,187人无先兆偏头痛,75人有先兆偏头痛。在研究过程中,共有294人患中风、心脏病以及死亡的发生。 这项研究没有发现先兆偏头痛与中风或心脏病发作风险之间有关联。然而,在吸烟者中,偏头痛会增加3倍患中风的风险。而在非吸烟者中,偏头痛与患中风风险无关。 Monteith说。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不能排除吸烟者中偏头痛和中风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然而该研究与其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原文地址: http://ontoresinc.blog.sohu.com/310538686.html
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同的药物对成年人偏头痛急救治疗有效性——文献评述
WileyChina 2015-4-23 10:15
发表在Wiley期刊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的一篇文章对治疗成年人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有效性做了文献评述,收集了15年间的高质量医学研究论文。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n Adults: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Evidence Assessment of Migraine Pharmacotherapies 成年人偏头痛急救治疗:美国头疼协会(AHS )对偏头痛药物疗法的证据评估 Marmura,M. J., Silberstein, S. D. and Schwedt, T. J. (2015),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n Adults: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Evidence Assessment of Migraine Pharmacotherapies.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55:3–20. doi: 10.1111/head.12499 关键词: 偏头痛;急救治疗;药物疗法;发作性偏头痛;临床试验 文章摘要 : 本研究旨在为急救性的偏头痛治疗提供个人药物治疗的评估证据。 药物治疗经常被要求用于急性治疗偏头痛发作。美国神经病学学会( AAN )于 2000 年出版的官方指南总结了偏头痛急救药物有效性的相关有效证据。本次回顾是美国头疼协会原官方指南编写人员对证据评估部分的更新。标准化的文献搜索法用于搜索发表时间在 1998 年到 2013 年间、与急救性的偏头痛治疗相关的论文。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指南操作流程也被用于编写过程。 两个作者检查了搜索所得文章的摘要,并决定那些文章的全文是否达到要求、值得阅读。两个审稿人仔细阅读了达到要求的论文全文,并确定了这些论文的证据水平。 A 水平证据需要至少 2 个一类( Class I )研究, B 水平证据至少需要 1 个一类研究或 2 个二类( Class II )研究。特殊种类药物如:曲坦类(阿莫曲坦、依立曲坦、夫罗曲坦、那拉曲坦、利扎曲坦、舒马曲坦 、佐米曲坦 )和双氢麦角胺(口腔或鼻腔喷雾)对治疗偏头痛是有效的( A 水平证据)。麦角胺和其他形式的双氢麦角胺可能有效( B 水平证据)。 有效的非特殊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和萘普生)、类阿片(布托啡诺鼻喷剂)、舒马曲坦或萘普生、以及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或咖啡因的混合( A 水平证据)。酪洛芬、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酮咯酸、氟比洛芬、静脉镁剂(用于先兆偏头痛)、以及异美汀化合物、可待因 / 对乙酰氨基酚和曲马多 / 对乙酰氨基酚混合物可能对治疗偏头痛有效。抗呕剂普鲁氯嗪、氟哌利多、氯丙嗪和甲氧氯普安可能有效( B 水平证据)。 有不充分证据显示布他比妥和布他比妥混合物、安替比林、曲马多、美沙酮、布托啡诺或度冷丁注射剂、鼻内利多卡因、激素类(包括地塞米松)可能有效( C 水平证据)。奥曲肽可能是无效的( B 水平证据)。有不完全证据显示酮咯酸鼻腔喷雾、注射性对乙酰氨基酚、氯丙嗪注射液和注射性格拉司琼的无效性( C 水平证据)。 有很多的证据支持急救性的偏头痛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时,必须考虑药物的有效性、潜在副作用、以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尽管阿片类药物(如:布托啡诺、待因 / 对乙酰氨基酚和曲马多 / 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有效,但他们不建议被用于常规治疗。 查看 英文原文 请点击这里 Headache: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期刊介绍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 3.189 期刊引证报告排名( 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Ranking ):53/194 (ClinicalNeurology) Online ISSN: 1526-4610 期刊介绍: Headache 出版关于头和面部疼痛的各个方面的原创文章,包括传染疾病的临床和基本的调查、肿瘤和及其治理、传染病学、遗传学、初中级头疼的病理生理学、头盖神经痛、以及与头和面部相关的疼痛。每月发行特色案例报告、简报、评论文章、给编者的信以及关于 AHS 和头疼法医学和社会经济学方面的新闻栏目等。是美国头疼学会的官方杂志。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2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肥胖与发作性偏头痛密切相关
xupeiyang 2013-10-9 11:46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个体发作性 偏头痛 ( EM )发生风险较高。论文 2013 年 9 月 11 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 Neurology )。 研究人员以 3862 名黑人和白人成年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调查 EM 与肥胖的关系,以及年龄、种族和性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体重个体相比,肥胖个体发生 EM 的风险增加 81% ;随着肥胖的加重,发生 EM 的几率有显著增加趋势;此外,与正常体重受试者相比,年龄小于 50 岁、白人和女性肥胖受试者 EM 的发生风险增加。该结果表明,肥胖个体 EM 发生风险增加,并在年龄小于 50 岁、白种人和女性中有最强的关系。 (来源: Neurology , http:// www.ncbi.nlm.nih.gov/pubmed/24027060 ) Neurology. 2013 Sep 11. Episodic migraine and obes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age, race, and sex. Peterlin BL , Rosso AL , Williams MA , Rosenberg JR , Haythornthwaite JA , Merikangas KR , Gottesman RF , Bond DS , He JP , Zonderman AB . Source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Neurology (B.L.P., J.R.R., R.F.G.) and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J.A.H.),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MD;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L.R.), 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A;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M.A.W.),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oston, MA; Genetic Epidemiology Research Branch (K.R.M., J.-P.H.), Intramural Research Program,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Bethesda, MD; Brown Alpert Medical School (D.S.B.),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Human Behavior/The Miriam Hospital, Weight Control and Diabetes Research Center, Providence, RI; and Intramural Research Program (A.B.Z.),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NIH, Baltimore, M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pisodic migraine (EM)-obesity associ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age, race, and sex on this relationship.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EM-obesity associ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age, race, and sex in 3,862 adult participants of both black and white race interviewed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EM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Body mass index was classified as underweight (18.5 kg/m 2 ), normal (18.5-24.9 kg/m 2 ), overweight (25-29.9 kg/m 2 ), or obese (≥30 kg/m 2 ). Adjusted odds ratios (O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for EM were estimat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stratified by age (50/≥50 years), race (white/black), and sex (male/female). RESULTS: A total of 188 participants fulfilled criteria for EM.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adjusted odds of EM were 81% greater in individuals who were obes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weight (OR 1.81; 95% CI: 1.27-2.57; p = 0.001), with a significant trend of increasing odds of EM with increasing obesity status from normal weight to overweight to obese (p = 0.001). In addition, stratified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dds of EM were greater in obese as compared with normal-weight individuals who were 1) younger than 50 years of age (OR 1.86; 95% CI: 1.20-2.89; p for trend = 0.008), 2) white (OR 2.06; 95% CI: 1.41-3.01; p for trend ≤0.001), or 3) female (OR 1.95; 95% CI: 1.38-2.76; p for trend ≤0.001). CONCLUSION: The odds of EM are increased in those with obesity, with the strongest relationships among those younger than 50 years, white individuals, and women. PMID:24027060 LinkOut - more resources Full Text Sources HighWire 01. headache disorders 31 篇 96.875% 02. migraine disorders 29 篇 90.625% 03. body weight 16 篇 50.000% 04. chronic disease 15 篇 46.875% 05. obesity 15 篇 46.875% 06. risk factors 13 篇 40.625% 07. comorbidity 10 篇 31.250% 08. disease progression 9 篇 28.125% 09. analgesics 7 篇 21.875% 10.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6 篇 18.750% 11. prevalence 5 篇 15.625% 12. questionnaires 5 篇 15.625% 13. mental disorders 5 篇 15.625% 14. health surveys 5 篇 15.625% 15. quality of life 4 篇 12.500% 16. adipokines 4 篇 12.500% 17. adipose tissue 4 篇 12.500% 18. body mass index 3 篇 9.375% 19. life style 3 篇 9.375% 20. treatment outcome 3 篇 9.375% 01. migraine 32 篇 100.000% 02. obesity 30 篇 93.750% 03. depression 11 篇 34.375% 04. chronic daily headache 9 篇 28.125% 05. obese 7 篇 21.875% 06. tension type headache 5 篇 15.625% 07. diabetes 4 篇 12.500% 08. hypertension 4 篇 12.500% 09. asthma 3 篇 9.375% 10. bronchitis 2 篇 6.250% 数据分析来源 http://www.pubmedplus.cn/
个人分类: 肥胖减肥|2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Radiology:MRI显示偏头痛患者大脑皮质异常
zhongruiy 2013-4-8 21:52
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遭受 偏头痛 的患者与从未有偏头痛的人相比,其处理疼痛的大脑区域的皮质厚度和表面积减少了。他们在《放射学杂志》上解释说,偏头痛患者的大脑异常可能在出生时就产生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偏头痛是严重的、搏动性头痛,有时还伴有对光敏感、恶心甚至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在头痛之前或期间经历了视觉功能(光环)的变化。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偏头痛。 先前的偏头痛研究发现在疼痛处理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发生萎缩。这表明偏头痛的恶化是由于这些区域的慢性刺激-如果人们有很多的持续性疼痛,在该区域会有很大的刺激。皮层区域是指大脑皮质。大脑皮质通常简称为“皮层”,是大脑的每个半球(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质。皮层被弄皱和折叠,形成若干裂缝(沟)和卷积(脑回)。皮质是负责处理记忆、感知、思想和痛苦,并提供社交能力、语言、解决问题和先进的运动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往的研究依靠基于体素的形态计量学来估计皮质的体积。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使用基于表面的MRI方法测量皮质厚度。 意大利OspedaleSanRaffaele大学神经影像学研究组主任和米兰Vita-Salute大学SanRaffaele科学研究所神经学教授MassimoFilippi医学博士说:“这是第一次,我们评估了偏头痛患者的皮质厚度和异常表面积,皮质体积由两部分组成,提供了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信息。事实上,皮质表面积在胎儿发育的后期因皮质折叠的结果而显著增加,而皮质厚度动态变化随着发育和疾病的结果跨越整个生命。”Filippi博士和研究小组利用MRI(核磁共振成像)获得81名志愿者的T2加权和3-D的T1加权脑部图像,其中63人患有慢性偏头痛而其他18个从未患过偏头痛(健康对照组)。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软件程序和统计分析方法,估计每个参与者的大脑皮质厚度和表面积及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测量。他们发现:偏头痛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在疼痛处理的相关区域具有更薄的皮层和更小的表面积。偏头痛参与者的皮质表面积异常比皮质厚度异常更明显,且分布更广。 Filippi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偏头痛患者发生的皮质异常是如皮质表面积修正表明的内在身体素质和如皮质厚度异常表明的疾病相关进程之间平衡的结果。皮质异常的精确测量可以更好地帮助描述偏头痛患者,提高对病理生理过程基本条件的认识。”Filippi博士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充分地了解偏头痛患者疼痛处理区域的皮质异常的意义。 Filippi博士补充道:“大脑异常是否是偏头痛重复发作的结果或代表诱发疾病发展的解剖特征仍存在争议。在我看来,他们可能会促使偏头痛患者更易发生疼痛及对痛苦的条件和刺激的异常处理。”该小组正在对同一组患者开展一项纵向研究,以确定他们的大脑皮质异常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是否稳定或趋于恶化。他们还试图确定观察到的异常是否可能是偏头痛的生物标志物。
个人分类: 脑功能|4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Radiology:MRI显示偏头痛患者大脑皮质异常
zhongruiy 2013-4-8 21:49
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遭受 偏头痛 的患者与从未有偏头痛的人相比,其处理疼痛的大脑区域的皮质厚度和表面积减少了。他们在《放射学杂志》上解释说,偏头痛患者的大脑异常可能在出生时就产生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偏头痛是严重的、搏动性头痛,有时还伴有对光敏感、恶心甚至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在头痛之前或期间经历了视觉功能(光环)的变化。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偏头痛。 先前的偏头痛研究发现在疼痛处理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发生萎缩。这表明偏头痛的恶化是由于这些区域的慢性刺激-如果人们有很多的持续性疼痛,在该区域会有很大的刺激。皮层区域是指大脑皮质。大脑皮质通常简称为“皮层”,是大脑的每个半球(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质。皮层被弄皱和折叠,形成若干裂缝(沟)和卷积(脑回)。皮质是负责处理记忆、感知、思想和痛苦,并提供社交能力、语言、解决问题和先进的运动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往的研究依靠基于体素的形态计量学来估计皮质的体积。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使用基于表面的MRI方法测量皮质厚度。 意大利OspedaleSanRaffaele大学神经影像学研究组主任和米兰Vita-Salute大学SanRaffaele科学研究所神经学教授MassimoFilippi医学博士说:“这是第一次,我们评估了偏头痛患者的皮质厚度和异常表面积,皮质体积由两部分组成,提供了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信息。事实上,皮质表面积在胎儿发育的后期因皮质折叠的结果而显著增加,而皮质厚度动态变化随着发育和疾病的结果跨越整个生命。”Filippi博士和研究小组利用MRI(核磁共振成像)获得81名志愿者的T2加权和3-D的T1加权脑部图像,其中63人患有慢性偏头痛而其他18个从未患过偏头痛(健康对照组)。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软件程序和统计分析方法,估计每个参与者的大脑皮质厚度和表面积及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测量。他们发现:偏头痛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在疼痛处理的相关区域具有更薄的皮层和更小的表面积。偏头痛参与者的皮质表面积异常比皮质厚度异常更明显,且分布更广。 Filippi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偏头痛患者发生的皮质异常是如皮质表面积修正表明的内在身体素质和如皮质厚度异常表明的疾病相关进程之间平衡的结果。皮质异常的精确测量可以更好地帮助描述偏头痛患者,提高对病理生理过程基本条件的认识。”Filippi博士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充分地了解偏头痛患者疼痛处理区域的皮质异常的意义。 Filippi博士补充道:“大脑异常是否是偏头痛重复发作的结果或代表诱发疾病发展的解剖特征仍存在争议。在我看来,他们可能会促使偏头痛患者更易发生疼痛及对痛苦的条件和刺激的异常处理。”该小组正在对同一组患者开展一项纵向研究,以确定他们的大脑皮质异常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是否稳定或趋于恶化。他们还试图确定观察到的异常是否可能是偏头痛的生物标志物。
个人分类: 脑功能|1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头痛
lvscien 2012-6-24 21:34
说头痛
头痛(图1),这是一个有难度的话题,博大精深;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症状,看似简单,背后的机制却十分复杂。没办法,因为它太常见了,几乎每天在急诊都会遇到。不了解的情况下,有时本来没什么事的头痛,患者和家属却十分紧张,十万火急的打120送到急诊,担惊受怕;或有时本来是有生命威胁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却认为这是常见症状,没什么大不了,错过了最佳的就诊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这里介绍下头痛,至少让大家了解哪些需要紧急处理,立即送到医院,哪些可以从容些,并且了解一点预防与治疗的知识,更好的选择治疗和预防方案,也就达到目的了。 先明确下定义,这里的头痛指的是头颅上半部(眉弓、耳廓上部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头痛。头痛的机制是头部的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引起的。有趣的是,绝大部分脑组织本身并无痛觉感受器。引起头痛的结构非常多,颅外有皮肤、皮下组织、头皮下的肌肉、颅外的动脉、颅内的骨膜;眼、耳、鼻、鼻窦等结构。颅内有静脉窦及附近其大分支,脑底部的硬脑膜、大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三叉神经等脑神经等。 头痛是超级常见的症状,一年中,约90%的人会出现至少1次头痛症状。3%的急诊患者主诉症状为头痛。 从病因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前者是指不伴其他疾病的头痛,后者常有明确的病因导致头痛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颞动脉炎等。 总体上讲,头痛分为两种,安全的头痛和危险的头痛。当然,前者是主要的,90%以上都是相对安全的头痛,至少不会造成生命危险,顶多就是带来暂时的不适,影响工作与生活。后者虽然少见,但脑子里应该有这样的警惕,有的时候,错过一天,会错过力挽狂澜的宝贵机会,造成患者永久的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为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这两种都为反复发作,但仅仅造成暂时性不适,一般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什么样的头痛会有严重后果呢?往往为继发性头痛中的一些类型:主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急性脑炎、其他的颅内出血如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脉夹层,颞动脉炎等,这些是需要迅速行包括头CT等影像学检查在内的一系列评估,确定头痛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的。如何及时识别这些有潜在风险的头痛患者呢?表1有助鉴别,出现下列征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我曾经遇到一名患者,以发热伴严重头痛为主要症状,自以为感冒,口服抗生素3天后症状有所减轻,以为没事了,停服抗生素,没想到发热和头痛症状明显加重,来急诊一做腰穿,典型的细菌性脑膜炎,幸亏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很快的治愈。细菌性脑膜炎,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有可能遗留肢体瘫痪、智力减低、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甚至有死亡风险。还是很可怕的。可见,有些头痛大意不得。 由于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为最常见的两大类原发性头痛,下面对这两种疾病做一简单介绍。 紧张性头痛为患病率最高的头痛,全球患病率为38%,占头痛患者的70-80%。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疼痛部位通常为双侧性,枕项部、颞部或额部多见,也常为整个头部。多为轻至中度头痛,多不影响日常活动。疼痛感觉多为压迫感、紧束感、胀痛、钝痛,也可以为酸痛,甚至可表现为要爆炸的感觉。【无持续性搏动感,一般不伴恶心、呕吐,不会同时伴畏光和畏声,日常体力活动不导致疼痛加重,应激和精神紧张常加重病情。】(中括号内的部分强调的是与偏头痛不同的地方)有的患者描述似乎有带子紧紧勒在头上(图2),还有的患者会有带紧箍咒的感觉。治疗方法主要为非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性用药。非药物治疗包括松弛训练、认知行为治疗、针灸等。急性发作常用一些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泰诺林等。预防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 ,如果服阿米替林有明显副作用的话可以服用米氮平或文拉法辛 。 偏头痛患病率仅次于紧张性头痛,但常为中至重度头痛,较紧张性头痛程度重,所以为门诊、急诊最常遇到的头痛。常反复发作,多为搏动性,与脉搏搏动频率一致,常单侧分布,多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体力活动加重头痛。少数患者头痛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可为暗点、闪光和黑矇(图3)。症状多持续4-72小时,女性可与月经周期有关。85%的患者诉及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天气变化、压力、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过劳、光刺激、噪音、饮酒、巧克力奶酪、咖啡、茶等。因此,注意回避诱因可减少头痛发作。治疗分为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用药两个方面,发作期可应用一些止痛药物如泰诺林、散利痛、芬必得等,严重头痛可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如果患者头痛频繁发作,症状较重,严重干扰工作、生活,可予以预防用药,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时的症状。常用预防用药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奈洛尔),钙通道拮抗剂(氟桂利嗪)、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和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 主要参考文献: 1.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dache 2.吴江.神经病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William Young MD , Stephen Silberstein MD, Stephanie Nahas MD, Michael Marmura MD. Jefferson Headache Manual.Demos Medical Publishing.2010 4.ICSI Health care guidel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adache. http://www.icsi.org/headache/headache__diagnosis_and_treatment_of_2609.html 5. Evers S, Afra J, Frese A, Goadsby PJ, Linde M, May A, Sándor PS;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 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Eur J Neurol. 2009 Sep;16(9):968-81. 图1 表1 图2 紧张性头痛 图3 视觉先兆
个人分类: 科普|5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针灸可有效预防偏头痛复发和加重
xuxiaxx 2011-10-12 07:47
相关论文获 “ 千名科学家 ” 机构推荐点评 在京召开的 2011 年针灸国际研讨会上获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经临床研究证实,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可有效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和加重。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疼痛》上,成为中国大陆首篇发表于该杂志的临床研究论文。该文还被国际知名医学生物学机构 Facultyof1000medicine (千名医学家)收录。   据了解,作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偏头痛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目前,我国 18 岁 ~65 岁人群的偏头痛患病率高达 9.3% ,且有逐年升高趋势。针灸治疗头痛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自 2004 年设立头痛专家门诊,开展了基于 “ 金针王乐亭 ” 、国医大师贺普仁等多位著名针灸学家治痛经验的头痛研究。   据该中心主任王麟鹏介绍,该项目采取单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形式,在国内 5 家医院的针灸科共招募 140 名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针灸加安慰剂)和对照组(假针加氟桂利嗪)。两组患者每周针灸治疗 3 次,每晚口服药物。结果显示, 4 周后,治疗组偏头痛的有效缓解率为 59% ,对照组为 40% ;治疗组疼痛天数平均下降 4.1 天,对照组平均下降 1.9 天。 16 周后,治疗组有效缓解率为 56% ,对照组为 37% ;治疗组疼痛天数平均下降 4.1 天,对照组平均下降 2 天。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针灸可以作为偏头痛的预防复发和加重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优于此前国外的相关研究。由于其研究方法的新颖和重要性,该论文还被国际知名医学生物学机构 “ 千名科学家 ” 收录。该机构专家每年仅对全球 SCI 文章总数不足 2 %。的优秀精品论文进行推荐和点评。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47731cat=09C
1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络穴位的功效位置
热度 2 billzhenxing 2011-2-8 20:20
肺经: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 肘横纹外侧。补肾。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 鏉、急性咽喉痛 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头项寻列缺 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 轻松了。 大肠经: 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 功效:胃为后天之本, 四白: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脾经: 功效:脾主运化,帮助胃吸收消化。脾主统血 隐白: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要经常揉。 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缓解脾胃不调。 心经: 功效: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是调解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极泉:腋窝中点。调节心率,治疗两肋痛。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用拨动。 少海:肘横纹边沿处(靠里)。调解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灵道:腕横纹上1.5寸,贴着骨头边沿揉。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心率,平静心神。 阴郗:腕横纹上0.5寸。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神门:掌横纹凹陷处。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泄心火。可增强胃动力。防止老年痴呆。治疗晕车。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手握拳小指对着的位置。主治先天性心脏病。轻揉按摩可增强心脏功能。治女性阴道瘙痒,男子的阴囊湿疹。降心火,防治暴喑,中风说不出话。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防治急症,癫狂,昏厥。 小肠经: 功效:治疗肩背,颈锥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 少泽:治疗热症,用刺血的方法最好 后溪:掌横纹的末端,贴着末端往下一按有一个凹陷处,紧接着往上一推,推到骨缝。这是一个大穴,八脉交汇处。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如腰锥尖盘突出,腰痛病,恐惧忧虑。可治落枕,肩痛。 养老:手臂在胸前平放,手心向下,食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然后一转,摸到一个凹陷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穴。可治疗老眼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腕横纹上5寸,小肠经与心脏的一个络穴。治疗人体的赘生物,瘊子,扁平疣,脂肪瘤。 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果觡之间,用手一拨动指尖就会发麻,这就找到这个穴位了。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强它的传导力也可增加心脏的力量。小海穴也是这条经络的合穴。合穴治这条经络的脏腑,可增强消化能力,可去人体的燥火,强脾。 天宗: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防治妇女的乳腺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 听宫:耳平前面一厘米,张口凹陷处。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可以点揉听宫得到改善。 膀胱经: 功效:是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脉旁开1.5到3寸都是膀胱经。 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劳。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头,利用中指奔手按的头的方向按穴位。也可以两边同时按。 肺俞、厥阴俞、心腧:用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按摩,拔罐,针灸,刮痧均可。 厥阴俞:治疗胸闷,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肾俞:治疗腰痛的要穴。腰痛的地方,站立,肘尖和膀胱经相交的位置。 委中:膝盖弯曲的中间。右手用大拇指点按,左手拽住脚脖子,往上弯,这样穴位才敏感。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 承山:腿肚子边沿的位置。可治疗腰腿痛,痔疾。 飞扬:承山穴往外旁开三指再往下俩指。治疗慢性腰痛。 昆仑:外踝后侧有个凹陷,经常拨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脉:外踝边沿。治疗胯骨两边腰痛效果显著。 金门: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 至阴:小脚趾外侧指甲旁。艾灸可转胎。 D2 肾经 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肾开窍于耳,肾之府为腰。 涌泉:脚底前掌凹陷处,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可调节高血压。 一. 按摩时无弹性,体质虚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二. 肾火旺,肾阴不足,可多揉涌泉穴。 太溪:脚内踝后侧贴着内踝。肾经的原穴,补肾的大穴。拔罐、按摩都行,什么体质都可以按。对人体非常有补益作用。 大钟:太溪穴下面一点。肾经的络穴。治疗慢性疾患,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他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复溜:大溪穴之上紧挨着。贴着骨头方向去按。治疗淤血症,要防止静脉曲张一定要多按摩复溜穴。可以通月经,揉复溜可帮助伤口愈合,特别是在脾经上的。滋肾阴,治疗干咳,哮喘。 阴谷:紧挨着委中的一个窝边沿。肾经合穴。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利尿,治疗女士的阴道搔痒,不孕症。男士的阴囊湿疹。 俞府:胸口中线旁开三指。调动肾经的气血。上边气血不足,即肾不纳气,如饥不欲食,女士的梅核气等。按摩俞府穴可得到缓解。同时按摩太溪、复溜。把整个气血都运转起来。 心包经,始于天池,终于中冲,由胸走手。刺激左侧效果最佳。 天泉:腋下横纹两寸。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节心血的供应。 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5寸处。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按这个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后手腕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节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可治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 小贴士:推天河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中点(推时从劳宫起,推300次),对内热性小孩发烧,不出汗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成年人心里烦躁也可以推。虚寒体质的小孩不能用。 三交经: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关冲:在无名指外侧指甲旁。要用食指的指节来咯它。防止晕车, 液门:小指无名指交界处无名指这一侧骨缝当中。治疗口干舌燥,夜里口渴的症状 阳池:腕关节的中点。刺激阳池能激发人体阳气,对身体虚寒怕冷有缓解作用。也可艾灸。 支沟:腕关节上3寸。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按摩支沟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翳风:在耳后根。治疗急性耳聋、耳鸣。尤其是急性耳聋、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丝竹空:防治黄褐斑、鱼尾纹的产生。 胆经: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人心情舒畅。 童子缭:在鱼尾纹旁边。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头痛。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是肾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带脉:手贴脸部,肘尖下3寸。治疗妇女肥胖,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风市: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用拳头的指节来敲打它。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拘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阳凌泉:膝盖外下方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贴着外踝。可治疗和预防腿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对治疗肢体和腑脏的各种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发炎,中耳炎)胆经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节来敲。从上往下敲。 肝经:肝经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二,肝主藏血,储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问题。 太冲: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上面1寸。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宣泄作用。是肝经的原穴。和行间一起按效果最好。 行间: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 蠡沟:内踝上5寸。一,治疗女性阴道搔痒。二,月经不调,白带不调,月经湿疹。 章门:八大要穴之一。肋骨的边沿,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调节五脏协调,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防治妇科病,减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8c06e901009rb1.html 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 中府、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手阳明大肠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合谷、温溜、曲池、结束于迎香穴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个窝。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脚 四白、厉悦穴 腿的外侧 美容的经:面部气色、皮肤松弛、长豆豆、面白气血不足调胃经。 小贴士: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胃经。 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枢穴:肚脐眼旁边2寸。治大肠功能不好,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梁丘穴:在膝盖上2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经的郗穴治急症。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犊鼻穴):膝眼下3寸旁开一横指。强壮穴及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也是消气穴吃的不舒服有胀起要揉足三里。还专治慢性胃痛。小贴士: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从右边好 上巨墟:足三里往下3指。治疗大肠疾病。 下巨墟:上巨墟下3指。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脐眼位置,就揉下巨墟 丰隆穴:下巨墟旁边。外踝上8寸旁开一指。(向后)离穴不离经。去处高血脂,是一个化痰穴。痰湿重适合。可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小结: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癖。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足太阳脾经: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头晕,手麻、手脚冰凉是脾功能差。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 足阴穴:通常用艾灸法用香烟代替。鼻出血治、例假不止,艾灸可止血。 太白穴:贴着脚内侧骨头揉,缝里向指间揉。通过脾来补肺的穴。(山药臆米粥) 公孙穴:大拇指往下滑有个壳头。重要穴位,连心脏,促进肠子蠕动,对消化不良、憋闷、吃太多了肚胀效果明显。 其他脾经都小腿内侧。三阴交:胫骨的边缘,地机、阴陵经、 脾经治痛风。血海:把掌心放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敏感的点。气血聚集的地方。治血症:出血、贫血、血淤症。 小结: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手少阴心经:心理、思虑、神志、睡眠、感情纠葛等。 极泉穴:在腋窝终点。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 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是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节很好。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踏实不下来。可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灵道穴:腕横纹下1.5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对慢性心脏病的人非常重要。 阴郗穴:腕横纹上0.5寸。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踏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骨缝当中,点按要往里掐。 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穴位深。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增强睡眠。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还可防止老年痴呆。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二增强胃动力。三防老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在感情线上攥拳小指尖对的地方少府是心经的火穴。因此湿热症、火症可通过少府调节。可直接调节心脏的穴。主治先天心脏疾病。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穴(急症热症)发烧、癫狂、昏厥症。它有开窍醒神的功效。放血、去热。 小结: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国缓。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手太阳小肠经:属火。由手走头,起始于少泽穴、前谷、后溪、小海、肩贞、天宗、肩中俞、天窗、听宫。 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 少泽穴:井穴(源头)治疗热症,通常刺血方法比较好。咽喉痛、发烧、牙肿点刺,滴一滴血就可缓解。不适合按摩。 后溪穴:掌纹末端凹陷处,往上推,推到骨缝。穴位深。是八脉交会的大穴。一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 养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顶着最高点,往外转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穴:腕横纹上5寸,在侧面。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有个特殊的功效治人体的赘生物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湿凝结、气淤症引起)小肠功能增强了就不会有瘤子 小海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之间手一拨动手指就会麻。一。常拨动小海会增强心脏力量。增强消化功能。小海是合穴属土。(合治脏腑)小肠经属火,火能生土。所以把火散到脾经上了,可以增强脾的力量。二。可去人体的燥火。 天宗:小海穴往上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天宗是个大穴。防治乳腺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防治肩膀酸疼。 听宫穴:耳平前1厘米,张口时是凹陷的。治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 小 结: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其他: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
个人分类: 中医中药|4759 次阅读|4 个评论
谈谈偏头痛的问题
阿路龟 2010-6-3 15:17
因为我前段时间有过偏头痛的经历,应丛兄邀请,我也谈谈对偏头痛的一点看法。 我个人的情况是这样的:09年下半年,临近毕业。硕士毕业后是考博士还是直接找工作令我寝食难安。因为我们专业就业面比较窄,招本专业的公司不是很多,而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也很难进;博士的现状我也不多数,三年之后什么情况也未必说得清。所以当时在这个事情上犹豫不决,每天大脑里浮现的都是博士、工作等,自己能够切身体会到莫名的压力。于是偏头痛的问题就不期而至,困扰了我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一方面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关,我当时刚做了一次头发,可能这对大脑思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同学做完头发后也有相关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与心态有很大关系。我当时的心情不是很好,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能够把心态放平放正,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没这么严重。 如果现在有偏头痛的症状,我建议第一把心态调整好,认清事实,分析利弊,果断下结论;第二,争取每天在偏头痛问题出现时到户外锻炼锻炼,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些对偏头痛的治疗是很有效果的;第三,慎做染发、烫发等,这些看起来不会有什么大的伤害,其实不经意间就会对人体造成威胁。 以上纯粹个人经验,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生活|44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受虐待儿童偏头痛研究进展
XUPEIYANG 2010-1-9 16:12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0iyduvle1bej0I2cI1I00f01000j10040001rl child AND migraine AND Abuse 43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4 5 2007 4 1995 4 2009 3 1987 3 2003 2 1999 2 1996 2 1981 2 1979 2 2008 1 2005 1 2002 1 2001 1 1998 1 1997 1 1994 1 1993 1 1991 1 1985 1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6 United Kingdom 3 France 2 Canada 2 Spain 2 Netherlands 2 Italy 2 Israel 2 Turkey 1 Norway 1 New Zealand 1 Oman 1 Belgium 1 Saudi Arabia 1 Germany 1 1 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Indianapolis 2 Lille 2 London 2 Camden 1 Columbus 1 Saskatoon 1 Toledo 1 Montreal 1 Oslo 1 Alicante 1 Utrecht 1 Milan 1 New York 1 Dunedin 1 Muscat 1 Tienen 1 Hartlepool 1 Jeddah 1 Leiden 1 Pavia 1 1 2 1 2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Headache 7 Cephalalgia 4 J Child Neurol 3 Pediatr Neurol 2 Pediatr Emerg Care 1 Agri 1 Can J Neurol Sci 1 Neurology 1 Int J Clin Pract 1 Med Hypotheses 1 Rev Neurologia 1 J Affect Disorders 1 Am J Public Health 1 Psychother Psychosom 1 Acta Clin Belg 1 Arch Dis Child 1 Emerg Med Clin N Am 1 Curr Opin Neurol 1 Med Clin-barcelona 1 Postgrad Med J 1 1 2 1 2 3 ... 21 Top Terms Publications Migraine Disorders 43 Humans 43 Child 38 Adolescent 29 Adult 27 Headache 26 Patients 24 Middle Aged 17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15 Diagnosis 13 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s 13 Headache Disorders 12 Analgesics 12 Aged 12 Syndrome 10 Child, Preschool 9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9 Physics 8 Depression 8 Retrospective Studies 7 1 2 3 ... 21 1 2 3 ... 7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Cuvellier J 2 Bussone G 2 Gadoth N 2 Hering-Hanit R 2 Markey C 1 Marmorstein N 1 Iacono W 1 Valle L 1 Couttenier F 1 Joriot-Chekaf S 1 Fong J 1 Pakalnis A 1 Butz C 1 Splaingard D 1 Kring D 1 Lowry N 1 Fitzpatrick W 1 Valle L 1 Fily A 1 Joriot S 1 1 2 3 ... 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012.shtm 儿时受过虐待的偏头痛患者易发生其他疼痛 美国头痛学会日前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童年遭受过身体或精神虐待的偏头痛患者发生其他疼痛共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一般患者。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在偏头痛患者中,儿童时期受过虐待,尤其是精神虐待或者其家长疏于照顾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项新的研究由美国托莱多大学医学中心完成。该中心研究人员以来自11家医院头疼门诊的确诊偏头痛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儿童期创伤问卷判断他们是否曾遭受过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以及家长疏于照顾等。调查内容还包括调查对象是否确诊出现过肠易激综合征、周期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间质性膀胱炎及关节炎等疼痛共病。 共有1348名偏头痛患者完成了整个调查,其中61%的受访患者至少有一种疼痛共病,这些人中,又有58%的受访患者表示在儿童时期曾遭受过虐待。调查发现,儿童时期遭受过精神或身体虐待的偏头痛患者发生其他疼痛共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那些儿时没有受过虐待的患者。 具体来说,儿童时期遭受过身体虐待的偏头痛患者长大后出现关节炎的风险升高;遭受过精神虐待的患者长大后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周期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和关节炎的风险都明显升高。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头痛》( Headache )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为防止儿时受过虐待的偏头痛患者出现其他的疼痛共病,可以对他们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更多阅读 EurekAlert!相关报道(英文)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0-01/w-aic010410.php Public release date: 6-Jan-2010 ', ' ')" onmouseout="addthis_close()" onclick="return addthis_sendto()" href="http://www.addthis.com/bookmark.php?v=20"> Share ] Contact: Dawn Peters medicalnews@wiley.com 781-388-8408 Wiley-Blackwell Abuse in childhood linked to migraine and other pain disorders Findings suggest abuse is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headache Researchers from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s Women's Issues Section Research Consortium found that incidence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especially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are prevalent in migraine patient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migraineurs reporting childhood emotional or physical abuse and/or neglect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of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 history of maltreatment. Full findings of the study appear in the January issue of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published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by Wiley-Blackwell.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tate and local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 (CPS) investigated 3.2 million reports of child abuse or neglect in 2007. CPS classified 794,000 of these children as victims with 59% classified as child neglect; 4% were emotional abuse; 8% as sexual abuse; and 11% were physical abuse cases. Both population- and clinic-based studies, including the current study, have demonstr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migraine chronification years later. To conduct this study, Gretchen E. Tietjen, M.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Medical Center, and colleagues, recruited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headache clinic patients with physician-diagnosed migraine at 11 outpatient headache centers. Childhood maltreatment was assessed using th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a 28-item self-reported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childhood abuse (physical, sexual, and emotional) and neglect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elf-reported physician-diagnosed history of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such a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fibromyalgia (FM), interstitial cystitis (IC), and arthritis was recorded on the survey. A total of 1348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igraine completed the surveys. Researchers found migraineurs who reported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or physical neglect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 history of maltreatment.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61% had at least 1 comorbid pain condition and 58% reported experiencing childhood trauma either by abuse or neglect.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maltreatment types suffered in childhood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omorbid pain in adulthood. Specifically, physical ab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arthritis; emotional abuse was linked to a greater occurrence of IBS, CFS, FM, and arthritis; and physical neglect connected with more reports of IBS, CFS, IC, and arthritis. In women, physical abuse and physical neglect was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 (EM) and uterine fibroids, emotional abuse with EM, and emotional neglect with uterine fibroids. Our study found that whil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the child abuse-adult pain relationship is not fully mediated by depression, explained Dr. Tietjen.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s well as three recent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indicate that associations of maltreatment and pain were independ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oth of which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this population. Researchers suggest that for persons presenting for migraine treatment, childhood maltreatment may b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comorbid pain disorders. Since migraine onset preceded onset of the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in our population, treat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may be particularly well suited in these cases, concluded Dr. Tietjen. ### This study is published in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 Media wishing to receive a PDF of this article may contact medicalnews@wiley.com Articl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Migraine (Part III). Association With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Gretchen E. Tietjen, Jan L. Brandes, B. Lee Peterlin, Arnolda Eloff, Rima M. Dafer, Michael R. Stein, Ellen Drexler, Vincent T. Martin, Susan Hutchinson, Sheena K. Aurora, Ana Recober, Nabeel A. Herial, Christine Utley, Leah White, Sadik A. Khuder. Headache;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6, 2009 (DOI: 10.1111/j.1526-4610.2009.01558.x); Print Issue Date: January 2010. Articl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Migraine (Part I). Prevalence and Adult Revictimization: A Multicenter Headache Clinic Survey. Gretchen E. Tietjen, Jan L. Brandes, B. Lee Peterlin, Arnolda Eloff, Rima M. Dafer, Michael R. Stein, Ellen Drexler, Vincent T. Martin, Susan Hutchinson, Sheena K. Aurora, Ana Recober, Nabeel A. Herial, Christine Utley, Leah White, Sadik A. Khuder. Headache;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6, 2009 (DOI: 10.1111/j.1526-4610.2009.01556.x); Print Issue Date: January 2010. Articl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Migraine (Part II). Emotional Abuse as a Risk Factor for Headache Chronification. Gretchen E. Tietjen, Jan L. Brandes, B. Lee Peterlin, Arnolda Eloff, Rima M. Dafer, Michael R. Stein, Ellen Drexler, Vincent T. Martin, Susan Hutchinson, Sheena K. Aurora, Ana Recober, Nabeel A. Herial, Christine Utley, Leah White, Sadik A. Khuder. Headache;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6, 2009 (DOI: 10.1111/j.1526-4610.2009.01557.x); Print Issue Date: January 2010.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founded in 1959, is the nation'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and management of headache and face pain. The Society's objectives are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 concerning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s of headache and related painful disorders. Educating physicians,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and encourag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the primary functions of the Society. AHS activities include an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two comprehensive headache symposia, publication of the journal Headache and sponsorship of the American Council for Headache Education (ACH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AmericanHeadacheSociety.org . Wiley-Blackwell is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technical, medical, and scholarly publishing business of John Wiley Sons, with strengths in every maj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field and partnerships with many of the world's leading societies. Wiley-Blackwell publishes nearly 1,500 peer-reviewed journals and 1,500+ new books annually in print and online, as well as databases, major reference works and laboratory protocol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wileyblackwell.com or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个人分类: 儿童健康|2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