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石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美伊春自驾游(5): 石林漫步
xucq45 2016-6-17 09:33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以 汤旺河 支流 伊春河 得名。东部与 鹤岗市 毗邻,东南部与 佳木斯市 毗邻,南部与省城 哈尔滨市 毗邻,西南部与 绥化市 毗邻,西北部与 黑河市 毗邻,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边界 线长249千米,面积39017平方千米,属 中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市树、 市花 和市鸟分别是红松、 兴安杜鹃 和 啄木鸟 。 从2007年起伊春先后获得世界十佳和谐城市、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乡等称号。 (摘自百度) 5年前,我买了台德系车-斯柯达明锐。由于家就在校园里住,每年跑的路程很短,基本没出过远门。端午节斯柯达车友会组织车友到伊春自驾游,自愿参加,费用自理。为了锻炼一下跑长途,同时拉拉积碳,我报名参加这次自驾游,和哈医大计算机教研室的许峰教授同开一台车。哈尔滨-伊春来 回高速路由我开,许峰做指导。到伊春市各景点由许峰开。 伊春自驾游收获很大,既锻炼了车技和积累了经验,又呼吸了新鲜空气洗洗肺,领略了林都的壮观和秀美。 五、石林漫步 位于 小兴安岭 北麓的 黑龙江伊春花岗岩 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 花岗岩 石林 地质遗迹 。 地质遗迹 是地质时期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地质现象。这一 花岗岩 石林景区坐落于中国“ 红松 故乡” 伊春市 的 汤旺河区 ,是 黑龙江省 继 五大连池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之后,第三个被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花岗岩基生于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期,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 石林由六座石峰组成,南二北四。北面四座一字梯形排列,一高近丈,二高近二丈,三高平二丈,四高一丈半。二峰端长有苍松一株,似示最高。各峰成形惟妙,二三座石峰间相距极狭,仅尺许,缝如刀切,称“一线天”。在第四座石峰南5米处,还有两座石峰,相距不足1米,微低。远望,形如雄师卧地,前身支起而后身匍匐,似忠诚的护林卫士。第二丛树林,在第一丛以东偏南,相距约百米。由三座石峰构成,北二南一。北西两座甚是匹配,高九仞余,其中一座有三个峰端,有护林人“家业兴旺”之寓。沿三峰石南侧攀缘而上,至高6米处,钻过两块大石堆成的石门,便到了石峰东侧的平台,台成弧状,可纳十余人。台下是陡峭绝壁,其险令人目眩。台之对面,有一块呈圆鼓状、低于平台1米之大石,可容四人并坐,其底部与三峰石相连,有狭道与平台相通。登石眺望,可观得西南方向约20米处的丈余高之石峰,似一擎天巨柱……石林,仿佛小兴安岭建设者之雄资,在广袤密林中,手捧奇花异草,伴着山间小溪流水淙淙,迎候着远方的客人。 ( 摘自百度) 抵达 伊春的 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汤旺河区的石林地质公园。这里有不同于云南石林公园的北方粗犷美。在大氧吧中的石林中漫步,一面呼吸清新的氧气,一面欣赏美景,忘却了疲劳。 大美伊春自驾游 (1):日月峡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3993 (2):登塔远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4190 (3):溪流晚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4866 (4):晨曦游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4961 (5):石林漫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5146 (6):勇敢女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85319 (7):再见伊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quickforward=1id=985521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2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锁石海 2009-02-06 14:07
taodeng 2014-2-9 22:46
四川 兴文 石海 这里是一片二叠纪的石灰岩,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岩溶地貌。可惜来时的天气白雾重重,无法清楚地展现它的迷人之处。最震撼的是巨大的岩溶漏斗,据说曾号称“世界第一”,虽然这不过是旅游宣传的手段,但看过后确实令人惊叹。大自然是如何的鬼斧神工,我们只能环视那陡峭的岩壁,俯瞰深不见底的斗心。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河石林,一个地质公园的游记与攻略
热度 1 cgh 2013-9-17 12:55
黄河石林,一个地质公园的游记与攻略 前面一篇博文已经放出来景点的景致,再来一篇有何解?如果前一篇给那些没有实地欣赏者过过瘾,这一篇就是为准备前去探寻者一点“攻略”。 这是一张景区卫星影像地图,A-G各点,以下一一道来。 A为大门口,标志还是很有特色的,也是地质公园,宣传保护环境。 A-B之间就是这个二十二道弯,可以乘大巴上下,从山顶到黄河的阶地之间的陡崖路,据解说,也是一道景。大巴车费20元,如果有时间,可以徒步!B是旅游中心?C是渡口。从B到C是黄河阶地上的果园,景区有电瓶车,往返15元。如果想欣赏农家景色,也可以步行。根据景区的指引,电瓶车到渡口,然后是羊皮筏子从黄河漂到饮马沟口D。 这就是渡口和羊皮筏子,一般两三个人一个筏子。有的师傅能给你指指景点,有的师傅只是把你渡到饮马沟口。羊皮筏子的费用是30元。值不值,得看你好不好这半个小时不到的水上漂了。 到了饮马沟口,很多驴车,运行路线就是饮马沟口D到沟头E。沿途就是饮马沟景区。同样的,有的驴车只是个交通工具,而且限制了你的观赏时间。有的车主会给你免费导游,将各种沿途景致一一道来。来回费用是90元。很多人一听说D到E有四五公里,都坐车了。其实驴车的速度和自己步行差不多,坡度和不陡,只是省了一点点力气,其实徒步还是没有问题的,时间也可以自己控制分配。这就是所谓的,“我的旅游我做主”。对于只是想将自己置身一次景区的游客,坐车来回也未尝不可。驴车是半私活,不是景区经营管理。 从D到E也就看完了饮马沟景区。到达E点,同样的有很多私营项目。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从沟底上到观景台F去欣赏豹子沟石林。卡丁车是个体私营的,拉客很烦人!车主相互抢活。卡丁车可以自己开,沿沟上去,其实到不了观景台F,得自己爬一段。卡丁车是40元一个人来回。还一个选择是坐索道缆车,60元每人。沟里和索道沿线是没有景致的,纯粹是交通。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自己步行上去。这就是修好的步行道。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沿这个步道上来! 在观景台看完石林,绝大多数人是原路返回。饮马沟口D到渡口C轮船费用30元。 这里要说的是,还有其它游览路线: 1、省去羊皮筏子和游轮,步行从B到G到D。 2、进入豹子沟景区。从观景台F下面不远处有一处洞口,可以下到豹子沟景区,沿沟谷下行,出口在G。也就不用原路返回。从上往下还是可行的,沿沟下去不会像上行那样迷路。进入景区可以近距离欣赏不一样的石林!到达G之后可以步行到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05 次阅读|3 个评论
黄河石林,大自然的精心造化
热度 2 cgh 2013-9-16 22:09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黄河石林景区,进去过很多次,因为我们对附近的海原断裂带进行考察。但是,去真正的游览区却是第一次。 从地质成因讲,黄河石林是晚新生代弱胶结的砂层、砾石层等堆积在后期抬升剥蚀下形成的石林地貌。 主景区有两块,一块是饮马沟,一块是豹子沟,前者近观,后者远眺。 景区卫星影像图 黄河和她切割出来的绝壁 饮马沟口 形似哺食的鸟 形似大猩猩 形似鞋子,地质上看是已经变形掀斜的地层。 前部的剖面可以看到地层的物质组成,后面是规模化的石林 切割残余的孤峰林立 流水切割出陡崖、孤峰,也有二次堆积的崩积裙 石林主体位于一个小的剥蚀流域盆地
个人分类: 活动构造|5238 次阅读|4 个评论
节后余声
Maodonghai 2012-6-25 22:13
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以为行万里路就是看看风景和了解风情。而这次张家界之行,让我还另有收获。当然,这次看过了张家界的独特风景,金鞭溪源远流长,天子山“西海石林”;听导游解说,也知道了一些湘西风情,尤其说的十分神乎的未解之谜,如赶尸,下“虫皿”(上虫下皿);经验之谈是,由于第一次两人组团自由行比较疏忽大意,与旅游公司签了一份不清不楚的合同。在行程结束时,毛张氏和我都觉得旅游公司黑心,两人花了一千四,就得到的是 2 张门票, 2 晚住宿, 2 天的导游,还只有单程的所谓“专车”,说好的只管自己伙食,其他一概不管的,结果两天来,我们还自己打的去宾馆,还负责导游中饭晚饭,还要买景区内门票。最后,毛张氏发飙,我妇唱夫随,才挣回点面子——导游租了的士代替专车送我们回到宾馆。这次后悔不已,下次一定记得,质询要详细,合同要细致,与生意人,要丑话说在前,相处后和则朋友,不和则再见。这次,我们和导游相处的第一天,太过和气,该说的未说,一直推脱,第二天已是事态发展到无法推脱时,已是剑拔弩张。还好,毛张氏怕我好色而坚持要请的男导游都已经出工,否则,两男的一翻脸,打起来都有可能。我一个老坐残者,哪敢与一个天天翻山越岭的健儿比。 这次旅游,两人三天花费三千。弘说,千万别告诉你爸妈,否则他们会想要不吃不喝几个月才能把这些钱省回来,答案肯定令他们恼火。其实,我是他们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脑子里的这些想法不会好到哪去。我左半脑说,有钱不花,那不是你的钱,或者你即使日薪一万,却每日开销不足二十,你还是一个穷人;但右半脑说,挣钱不容易,却被黑心的旅游公司和当地政府利用霸王条约或者垄断本是全人类的自然遗产来坑你的血汗钱,不让人气胸吗? 不久前去了凤凰,这次又去张家界,一路上多数是不讲诚信只想捞钱的人;回到了长沙,深更半夜的,火车站前的不夜店,还在吆喝着做生意,人该休息时都不休息,那是为什么,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是人人想着的只有钱财,却蒙昧了身心?
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林风光
dwuzi 2011-11-8 20:44
2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林遇见“阿诗玛”(《华夏纪实散文选》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1-3-8 08:23
石林遇见“阿诗玛”(《华夏纪实散文选》版)
石林遇见“阿诗玛” ( 《华夏纪实散文选》版 )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3 月 8 日发布 ( 按 :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石林既是世界级风景名胜地区 , 又是经济贫困地区,在这里有着许许多多像小“阿诗玛”那样依靠自我谋生来解决上学难、读书难的问题。吕启祥文写于 2007 年 5 月的文中谈到“这个小“阿诗玛”是小学四年级生,今年才十一岁,父母分别是彝族和傣族,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摔断了腿在家。她要利用假日到山里来卖小工艺品补贴上学的钱,今天身上背着的书包里装着十个,是有指标的。我们问他:“不是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吗?”,她说;“学费免了,但是书本费 140 元是不免的,现在还没有着落呢。”她告诉我们,在她的亲戚当中很多都当导游,她长大了大概也会是吧。”现在四年快过去了 , 她的情况怎样,着实让我们挂念。 这里发布《华夏纪实散文选》中收录的吕启祥文,题为《石林遇见“阿诗玛”》(第 240-242 页,香港中国理想出版社, 2010 年版)原载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5 月 13 日《在石林遇见“阿诗玛”》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061 )其中有石林风光照片若干张。同题香港《华夏纪实》 2007 年 10 月第 13/14 期,第 23-24 页发表。 2007 年 11 月 8 日黄安年的博客发布该文《华夏纪实》版,并附二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0473 本文附有图片 9 张。 ***********************88888   对于仅仅看过电影《阿诗玛》而从未到过云南的人,首次来到驰名中外的石林,不免会产生一种既新奇又熟悉的感觉。远远望去,似曾相识;然而当你亲临其境置身于如林的巨石丛中时,那排空插天,壁立锐利的气势不由得不令人震撼。面对造化的鬼斧神工顿生敬畏之心,想到时光的更迭巨变又有沧桑之叹。   老伴和我已年逾古稀,此番是在 G 君的诚邀和陪同下前来的, G 君久居昆明,对石林可谓轻车熟路,他引领我们步高涉低、度桥穿亭、过隙探幽,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观赏石林,或雄浑、或清奇、或怪异,有时剑锋一般的笋尖竟然折断了搭搁在邻近石尖上,仿佛要掉下来,至危至险。走过了多个主要景点, G 君告知前面有一处曰望峰亭,是石林的制高点,在那里可以俯瞰剑丛之巅,全景尽收眼底。既如此,这一视角不可放弃,当奋力而上。   当我们一路攀登,来到距望峰亭约摸还有百十米光景时,只见亭上早已挤得满满当当,而且一路人头攥动,水泄不通。此时日已当午,阳光灼人,照此进度,即便一个小时我们也未必能登上望峰亭,在这个过程中弄得不好还可能中暑。老伴当机立断,决定撤退,尽管后面也挤满了人,可谓进退维谷,幸得在 G 君的开道下,撤了下来。当我们在一条清静的山路上得以休息并辨认路径时,忽然从山间转出一个小姑娘,从包里掏出一袋小工艺品 , 是民族娃娃装饰的钥匙圈 , 向我们兜售 , 要价 10 元一个, G 君按当地习惯喊她“阿诗玛”,问她是否肯为我们带路,请她当小向导,带得好,自然可以买她的东西。   “阿诗玛”点点头说,“你们跟着我,我熟悉这里的路”。又说“那个亭子人太挤,我可以带你们到比亭子更高的地方,没有人,就是路难走一点。”倚仗小“阿诗玛”的带路和 G 君的搀扶,我们居然免除了拥挤之苦而登上了不亚于望峰亭的制高点。她并没有瞎说,这里确实属一处尚待开发铺路的景点,不仅游人少十分清静,而且石林全貌看的相当清晰。下来之后 ,G 君请她继续带路,领我们去“小石林”,那里有阿诗玛化身的石头。路上在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小“阿诗玛”悄悄地在我的耳边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里有一处真正的化石,在石林总共只有两处。”我们说为何不作说明?她说:“怕人切割盗卖化石,你看,这里不是还有切割划痕吗。”眼前的小“阿诗玛”又说:“小石林还挺远的呢,有两条路是都可以走的,我带你们走景点多的一条。” G 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是我们的导游,给我们讲讲阿诗玛的故事好吗?她果然极其认真而且投入地讲了起来,边走边说,指着前面的石缝说,这就是阿黑哥为救阿诗玛射了一箭,将山石射穿的。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得知这个小“阿诗玛”是小学四年级生,今年才十一岁,父母分别是彝族和傣族,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摔断了腿在家。她要利用假日到山里来卖小工艺品补贴上学的钱,今天身上背着的书包里装着十个,是有指标的。我们问他:“不是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吗?”,她说;“学费免了,但是书本费 140 元是不免的,现在还没有着落呢。”她告诉我们,在她的亲戚当中很多都当导游,她长大了大概也会是吧。我们问她,你这些熟练的导游词是从那里来的?她说:“自己平常听来的,也跟姐姐学的。” G 君问:“你会唱歌吗?”她果真轻轻地给我们唱了一首泼水节的歌,是用傣族语言唱的,大意是,欢迎来过泼水节。前不久泼水节时她回过老家。小姑娘长得很秀气,扎着马尾巴辫,面庞白净,鼻梁挺直,身量虽小却很矫捷。讲故事时神情专注,还带几分腼腆,眼睛总是往下看。从她的讲话和唱歌中,我们听出了纯朴和率真;她也有恐惧,她告诉我们,倘若一旦被警察抓走,就会被装上车,运到很远的地方,搜出身上所有的钱,不管你,自己回去,而遇到综合治理队的人,也够呛,我们都怕。   小石林到了,在阿诗玛的石头化身前许多人在那里照相,我们的小“阿诗玛”已经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这里离出口很近了。临别,老伴说,我要买三个你书包里的小玩艺,并付给了她一张百元人民币,小“阿诗玛”十分尴尬又严肃地说“我没有钱找”,这边回答说:“不用找了,拿去凑足书本费吧”。我看见她眼睛里噙着泪花。    从她的眼神和言谈行动里,我看到了一颗纯洁的未被污染的心灵。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那样的自然、诚实。没有刻意的迎合和世俗的功利。买她的一些小工艺品,这是一个最平常也最正常不过的期望,在平等、自尊的前提下争取自主幸福的生活。   阿诗玛是永恒的,她不仅化身为一尊石像,而且以她的纯洁、善良、自尊化育了千千万万的阿诗玛,今天我们就有幸遇到了其中的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她比石像更具生命力,因而也更深地烙入了我的心中。   写于二 00 七年五月三日
34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看我们的河山(十)昆明石林
libenyi 2010-10-21 18:12
昆明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地球的犀利面目!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石林
lisk 2010-9-25 16:36
江南园林中必有假山,进入石林景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型假山。石林的主体为一石灰岩小山,被雨水冲刷后分割成柱状,分离不彻底之处有孔隙相同,人在其中可像蚂蚁一样爬上爬下,钻来钻去。假山里面较为阴凉,但压抑感强烈。但是山顶碧空如洗,松涛阵阵,石峰在乱草尽头一字排开,还有点意思。 记得曾见过周尧老先生在石林挥网捕蝶的照片,对蝴蝶也稍加留意,但只遇见7种左右,估计可能是蜜源植物过少所致(尽管景区中花朵不少,但不少是引入的园林植物,其花朵蝴蝶并不喜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昆明参加会议---博友---石林
Guoxiangyun 2010-8-8 21:01
8月4号至7号在昆明参加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会议,会议期间结识了几位科学网上的博友,如华中理工大学的沈国震教授( http://www.sciencenet.cn/u/nanowires/ ),华南农业大学的李鑫博士( http://www.sciencenet.cn/u/xinliscau/ )。尤其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李孔斋老师( http://www.sciencenet.cn/u/lkzmaster/ ),他不仅让我品尝到了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而且在吃饭的同时还欣赏到了优美的云南民族舞蹈,在此向李老师表示感谢。 会后,参加了石林一日游。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4904 次阅读|5 个评论
神秘一隅——绿石林
paintinghrh 2010-1-5 11:53
曾 经有人说路南石林是天下第一石林,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说,于是成千上万的人蜂拥,在那里见证石林的险与美,然后把阿诗玛的故事再次四处渲染。而不为人知的勐仑绿石林则让科学家艺术家视为圣地,藏在密林之中,深闺未人识,于是我要说的是:绿石林才是自然乐土,人间天堂。 最早揭开绿石林面纱的是那些科学家,他们为了保护西双版纳的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早在上个世纪初,蔡希陶和他的学生们就背着标本夹进入了茫茫热带雨林,在绿石林中留下了他们的踪迹。而艺术家进入绿石林则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真正的艺术家如王晋元、郭怡 孮 、张鉴、刘怡涛、何瑞华等等艺术大家无不是在这里采集灵感获取创作素材,如此以后,绿石林渐渐有了人迹。庆幸的是,更多的游客尚未知道这块宝地,不然这里的花、这里的草和跳跃在大树上的松鼠将会受到无端的干扰。于是,勐仑绿石林,依然如少女般纯净,在虚无缥缈的云雾中静静地打发时光。 何谓绿石林?绿石林是滇南地区卡斯特地貌与热带雨林在上亿年进化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态现象,是热带森林与卡斯特地貌的完美结合。 绿石林之美简述为形之美与韵之美,形与韵把这个森林世界装扮成仙境、圣景。 先说形之美。绿石林是由不同的大树、藤蔓、根茎、附生植物、地衣苔藓和那些与太湖石及其相似的山石整合,当这些本来没有任何关联的物体在一个特殊的地貌中竟然是一道完美的风景,于是那些树、藤、根、茎、花、草纠缠在一起,就有了看不够,说不明的味道。 先说树吧,绿石林的树分为好几层,这也就是科学家说的热带雨林树种多层多种现象。第一层是那些龙脑香科的植物,他们有 70 米 到 80 米 高,如擎天巨柱,把山与天连接在一起,从下往上看,龙脑香科的大树树冠都在云里,在天上,从大树的高空走廊上往下看,热带雨林则在雾里,在白色的云雾中时隐时现。然后是那些榕树,榕树是热带雨林中的关键物种,说关键是因为热带雨林没有榕树就不是热带雨林。榕树在自身生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甜美的果实提供给那些以植物为食的鸟类们,热带的许多鸟都喜欢在榕树上觅食,比如 厚嘴绿鸠,这是一种留鸟,喜欢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丘陵带阴暗潮湿的原始森林、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大多在早晚活动,喜欢栖息于枯立树枝的顶上。由于嗜食榕树的果实,所以经常出现在果树林中,特别是榕树林中。在老榕树丰富的地方往往招致大量的厚嘴绿鸠,甚至在该林地中定居。在一棵榕树上常聚集数十只甚至上百只厚嘴绿鸠,其中往往也混有针尾绿鸠、黄脚绿鸠,甚至八哥、丝光椋鸟和乌鸫等爱吃树果的鸟类。榕树还为那些附生植物提供生态位,让那些兰花、蕨类植物站在高高的桠枝上迎接早上的阳光,饱饮午夜的露水。榕树下面就是那些更多的中小树木,如火焰花,大白花,傣族人最喜欢把这些乔木花卉拾回家做蔬菜,由此人与自然之间就有了依赖性,而在我们看来,这些白色的花、红色的花是大自然中的精灵,点缀着美丽的神话故事。 绿石林的藤蔓也是与众不同,也让我们先是大吃一惊,然后肃然起敬,何也?我们在森林内部看见一棵树,有成人腰那么粗,准确地说这也不是一棵树,这也是藤,它的下部是树,把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地上然后,然后你往上看,十米以后,它在接近森林顶部的时候突然演变成了藤,把粗粗的一颗树突然变成了四五根藤,然后满天挥舞,它的更长的身体深入到森林更远的地方去获取阳光与水分,去与更多的树更多的石头搅和在一起,诉说藤对森林的依恋。 再说植物的茎,我们大脑中的植物的茎也许就是那种一根单调的一棵柱子,起到输送、储藏、繁殖和支撑作用。然而在绿石林,或者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树木的茎在激烈的生物进化竞争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变态,从而变成了一幅画一首歌。先说榕树的茎,在一块巨石,高 六 米余宽十米余的一块大石头上,一棵榕树耸立在上,然后把它茎变态的茎伸进石头缝中或包围在石头的外面,最后把这块石头五花大绑,浑然一体, 狭险的石头缝里顽强地演示生命,树体与各气生根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最终冲破石的坚硬,形成树包石 , 石抱树的种种自然奇观,把坚硬的石头与瘦弱的气生根发育诠释得天衣无缝! 在这里,榕树的茎与根也难以区分识别,大家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为自己找一席之地。 强于弱、动与静展示的是生命奇迹! 还有一棵榕树,它把它的茎与根演变成一张网,然后撒在卡斯特不平的地貌上,在支撑自己高大身体的同时,强行占领地盘,让其它物种敬而远之。如此如此,我们感受的是生命不能沮丧,不能屈辱,只要有机会,只要有空间,就去做最好的自己。 还是说石头,绿石林的石头是这块森林的支撑体,是这块土地的主宰。 森林底部的石头是圆的,它们与植物的根茎搅合,形成了绿石林的基本特征,这些石头浑厚,千百万年雨水在它身上渗透逐渐就有了一些高低起伏的宽度丘壑,一些错落有致的石峰石笋,那些岁月刻一些洞、孔、缝,让那些树的茎和根从这里穿过,或者让阳光从上而下,从石头缝隙中漏出一道道光线到达森林底部;而绿石林顶部的石头却是另外一种形象,石头的边是锋利的,有棱有角,那是带有酸性的雨水与带有碱性的碳酸钙石头无数次从上而下的亲吻后形成的风景,石头的瘦、漏、透、丑四大美感特征在这里比比皆是,举目可见,俯首可得。 说了绿石林的形,看得见的形已经让我们触目惊心,恍然一梦,而绿石林的韵则是山之灵,山之魂。 绿石林的韵首先是雾惹的祸。 西双版纳分雨季与旱季,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季节,于是在旱季,森林植物的生长就要依靠那看得见摸不着的水汽我们叫雾来伺候了。 雾让热带雨林的植物在漫长的旱季中得到滋润,尤其是那些附生植物,如果不是那些雾的呵护,也许就难度过生命中最干涸的季节,但是西双版纳的雾,热带雨林的雾让这些生长在大树上,石头上的兰花,姜花、芭蕉花有了水,有了生命的甘泉。 而在我们眼睛中,雾则是人间天堂的幔纱。冬天的早晨雾色朦胧,精灵剔透的水珠化为漫天飞舞的情欲弥漫在我们的眼中,弥漫在我们的心里。白茫茫宽阔无垠,透过时浓时淡、时隐时现的雾气看那山那水那树那花,山更显神韵,花更显妩媚,水更显娇柔!雾里的世界朦胧若隐若现,万物犹如神秘过客,你根本分不清山的形,树的貌;你根本看不见水的形,花的蕊,你只感觉到流动的光影,流动的音符和你流动的心在绿石林回荡。 绿石林的韵再来之于那满天满地的绿色。 这里是热带的北部边缘,龙脑香科植物证明这里是热带雨林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常绿阔叶林树种占主体,于是那漫天飞舞的绿色就把这块森林渲染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就是在北国寒风刺骨,万木萧条的时候,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依然是绿色的海洋,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俨然不知道自己是在冬季,依然按照自己的法则该开花就开花,该结果就结果。 然后就是我们艺术家眼睛中的韵,那就是漫天飞舞的线条,粗壮的线是石头的险,如锥刻砂,又如犁耕田;那飘渺的线是森林中肆无忌惮的藤子,把毫无关联的树、石连接;那中锋用笔的线当然归属于树冠的绿叶,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让线条在高空中飘扬。 线让这个世界成为一张情网,让每一个走进绿石林的人即使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也不能自拔,不能自己,总想高声地唱歌,大声地吆喝。 线让我们以笔墨为伍的画家想入非非,想在自己的三尺素纸融入绿石林的精神,融入绿石林的气韵。 我真诚希望一万年以后的你和我还一样悠悠然陶醉于这般仙境之中,虽然有烦恼却没有忧伤,千万颗绿色的心和绿石林相依相伴相随! 艺术大家张鉴从绿石林归来后不能自己,做诗一首,曰: 蔼蔼绿石林, 野径生板根。 古藤攀云霄, 崩崖目惊心。 昔年写生地, 曾将笔墨吞。 山亭有余念, 心思犹储今。 不惑年已过, 孤杯对月斟。 夜鸟鸣树表, 言语似解人。 此中如梦境, 疑是元亮身。 悠悠几千载, 古来几知音。 乙丑年十一月与瑞华兄等游绿石林,夜深不寐,记此述怀。 这就是绿石林,她将让那些有才情的人魂牵梦绕。 大板根 地面根 绞杀榕 大树中的鸟巢 气生根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部分成员在绿石林考察 崩崖 石壁
个人分类: 瑞华文学|3899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丽的传说
sstone2009 2009-10-2 17:01
图片一 美丽的传说 图片二 啊!石林
个人分类: 山水印象|2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畅游世界地质公园》之四: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pony1984621 2009-9-29 11:33
1. 公园简介 石林地质公园位于北纬 24 38 ~24 58 N ; 东经 103 11 ~103 29 E ;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 78km ,海拔 1600m~2203m 。石林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 900km 2 ,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积超过 400km 2 ,集中于石林县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长 30 余公里 , 宽约 10 公里 的南北向条带。   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丰富,其中石林喀斯特景观最引人瞩目:以类型多样、造型奇特、观赏性强、发育历史久远、演化复杂为特征。公园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一流自然美地学景观区,是世界上石林喀斯特类型最多的地区之一,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和天下奇观。   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 350 平方公里,由大石林、乃古石林、长湖、大叠水等景区组成。   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这里的石峰石柱层层叠叠、千姿百态,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千百年来,石林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模本,被视为造园之源。步入迷宫般的石林,举目四望,比比皆是美妙造型,有的石柱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无论是美丽的阿诗玛、雍容的母子偕游、还是优美的凤凰梳翅、险峻的千钧一发,无不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当地的彝族撒尼人与石林地貌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脍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深情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早已广为人知。   由于石林突出的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 1982 年,石林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2 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4 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多姿多彩的地球上有一些罕见的自然奇观,值得人生的光顾,云南石林正是这样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2. 交通位置 3. 门票价格 景区名称 类别 金 额 位置 咨询电话 石林风景区 门票价 140 元 / 人次 石林风景区距昆明 78 公里。距石林县城 9 公里 0871-7711278 导游 服务 中文: 60 元 / 趟 石林景区 0871-7719006 外语: 80 元 / 趟 石林景区 0871-7719006 歌舞 表演 免费 石林景区内(每天  14 : 00 - 14 : 30 、  15 : 00 - 15 : 30 ) 0871-7719006 电瓶车 200 元 / 辆(环林路、包车) ( 1 小时 40 分)石林景区 0871-7710039 黑松岩 (乃古石林)风景区 门票价 石林景区以北,距石林景区 8 公里,距石林火车站 3 公里 0871-7717503 导游 服务 飞龙瀑 (大叠水)风景区 门票价 18 元 / 人次 距石林景区 27 公里 0871-7743595 索道费 10 元 / 单程 0871-7743595 长湖 风景区 门票价 10 元 / 人次 距石林景区 26 公里 0871-7734210 石林旅游 会员卡 普通卡 160 元 / 人次 / 年 含石林景区、黑松岩景区、长湖、飞龙瀑景区、 圭山 森林公园 0871-7710316 学生卡 100 元 / 人次 / 年 0871-7710316 注:景区门票实行一票通。 全票: 140 元/人次  优惠票: 100 元/人次   优惠对象:      1 、 60 周岁以上(含 60 周岁)不满 70 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国内游客凭身份证、老年优待证两证齐全),年龄以身份证为准,购优惠票入园;      2 、 130cm 以上儿童,国民教育在校学生凭有效学生证购优惠票入园;      3 、寒暑假期间教师凭有效证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证、身份证两证齐全)购优惠票入园。以上两个假期的时间周期为:寒假 1 月 1 日 - 3 月 1 日 、暑假 7 月 1 日 - 8 月 31 日 ;      4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购优惠票入园;   5、因工作需要购买优惠门票,须按照《石林景区门票优惠管理规定》,经批准后由石林管理局办公室办理购买优惠票手续方可购优惠票入园。   免票对象:      1 、 70 周岁以上(含 70 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国内游客凭身份证、老年优待证两证齐全),年龄以身份证为准,免票入园;      2 、 130cm 以下儿童免票入园;      3 、持离休证、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4 、持革命军人伤残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5 、持国内残疾人证、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免票入园;      6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凭有效证件(劳模证、身份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7 、省级以上、云南省内市级以上新闻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有效证件(记者证、身份证、单位采访函),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8 、持全国导游证、带团入园有行程单,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9 、持全国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10 、持全国道德模范有效证件(道德模范荣誉和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11 、因工作需要免票入园的,须按照《石林景区门票优惠管理规定》以书面函件致石林管理局,经批准后由管理局办公室办理门票减免手续后入园。   以上有关事项自 2006 年 2 月 10 日起 执行。 4. 地质知识 引人入胜的表面溶蚀形态     有 30 种以上的表面溶蚀形态,主要是各种溶沟、溶盘、溶纹、溶窝、土下溶蚀面、溶蚀边槽、井状溶槽、溶蚀贝纹、尖峰溶痕等,装饰点缀石柱。不仅丰富了石林的观赏性,也提供了研究石林形成演化的科学依据。 岩石上为什么有许多小空洞?     岩石上的空洞是地下水原先的通道,当岩石还未出露地表时,地下水就在这些空洞中流动。持续的溶蚀作用使空洞口径不断扩大,彼此贯通,形成纵横交错的管道网。后由于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早期的管道被废弃并出露地表。而新的管道系统又在更下部的岩石中形成。 为什么有的岩石是 花斑状 的?     乃古石林常见一些黑白相间的 花石头 ,灰白色的岩石中分布着许多奇形怪状的黑色团块,这种岩石叫做虎斑灰岩,使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物质成分相对集中造成的。浅色的是石灰岩,含较多的钙(方解石)。黑色的团块是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镁(白云石)。 为什么石柱上会有凹陷?     乃古石林常见石柱中间有一凹陷层,这是因为凹陷部分的岩石富含硅质,硅质岩脆而坚硬,不容易被水溶解,但受力易碎裂崩塌,在岩壁上形成棱角分明的凹陷。因此这里石柱的形态既有溶蚀作用形成的曲线,又有崩塌作用形成的直线,增加变化。 石柱类型     类型多样、造型奇特,拟人似物,极大地丰富和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美学创造。主要有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棒状、方柱状、不规则状。 石林喀斯特景观     石林喀斯特是一种林状喀斯特景观,公园是 石林 术语的发源地。石林喀斯特是在地壳运动、构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蚀作用配合下,碳酸盐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各种石柱组合体,石柱表面溶蚀形态丰富,石柱形态多样、造型奇特,组合复杂,石柱拟人似物,形态万千,赋予丰富的人文和美学信息。石林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古地理变迁、被玄武岩覆盖烘烤、湖盆沉积物埋藏,地壳抬升等共同影响。 石林的地形分布     石林可分布于溶丘、洼地、湖泊、河流、瀑布、洞穴内等喀斯特地形,这丰富了石林的类型和科学意义。石林与分布地形的组合称为石林组合地貌。主要分布类型有:石林洼地、石林谷地、石林岭脊、石林坡地、石林盆地、石林溶丘、尖峰溶痕城堡等。 溶洞、湖泊、瀑布   溶洞、湖泊   长期的区域抬升和溶蚀作用 , 使石林地 区形成了众多溶蚀湖和积水洼地 , 长湖、 月湖、团湖等是其典型代表。地下河由于部分地段坍塌而形成天生桥 , 地面河道被断裂横切而形成瀑布 , 巴江河谷南端由此形成了壮观的大叠水、小叠水瀑布。湖泊、河流和瀑布 与石林地貌一起 , 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蔚为壮观的喀斯特全景图。 四方塘 大叠水瀑布 长 湖 瀑布   溶洞数超过 40 个,规模较大的有白云洞 、芝云洞、白龙洞、奇风洞,诗马龙宫等,洞内发育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鹅毛管和石帘等。石林地 区的溶洞具有分层性,主要分布海拔在 1500m~1880m 。芝云洞是中国开发较早的观赏溶洞。 岩石中为什么会有一些 横线 ?     岩石中一道道的横线叫 层理 ,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层理是岩石在海水中沉积时便形成的原始构造。层理与海平面的方向是平行的。形成石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岩石在长期的抬升过程中,层理要保持近水平,否则石柱就顺层理滑塌了。   远望过去,那条 线 是因为水面长期 停留 为什么有的石柱会倒塌?     石林中歪斜倒塌的石柱有两种成因,一是底部溶蚀,使石柱头重脚轻,产生垮塌;二是地震造成的动力倒塌,如此倒塌的石柱有很好的方向性。 岩石上为什么会有黄色的条带?     石柱和岩壁表面上常有一些垂直方向的黄色条带,增加了石林的色彩。但这些黄色条带并非岩石本身的颜色,而是水渍,积水流动的痕迹。雨季时,岩石表面汇集的水在这些部位流动,水中的铁质、泥质等沉淀在岩石表面上,便形成了黄色。 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     石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干湿季风气候,具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 的特点。 5 ~ 10 月为雨季, 11 月~次年 4 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 16.2 ℃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967.9mm 。这里有典型的喀斯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具有部分珍稀濒危物种,丰富了石林景观。不完全统计,公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近 10 种,省级保护植物 20 余种,近百种公园、昆明、云南省特有和珍稀植物,国家二级保护兽类 7 种、鸟类 8 种,特有的洞穴鱼类。 溶蚀湖     这一泓池水宁静柔和,但池中的水却经历不凡。周围高大雄伟的石林正是这些水的杰作。从天而降的雨水,自上而下沿岩石表面溶蚀,又在岩石错综复杂的裂隙中迂回穿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湖水下面又与暗河相通,将溶解的物质源源不断地排向外围的巴江。如此不断地塑造着石林地貌。 石林的颜色     石林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岩石性质和地表各种风化作用的影响,大石林景区的石林由质地均匀的石灰岩(茅口组)组成,整体呈浅灰色。而乃古石林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组成,整体呈深灰色。现今所见的石峰石柱近黑色( 乃古 在彝语中为 黑色 之意),是由于岩石表面生长着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微生物所致。而石柱上的黄色条带则是雨季时岩石表面水流留下的水渍。 石林与石芽     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苔藓与藻类     石林岩石的表面生长着许多苔藓和藻类等低等植物,大部分藻类肉眼难以分辨。虽然微小,但苔藓与藻类的作用却很大,它们不仅改变了岩石表面的颜色,是灰白色的岩石变成了灰黑色,而且这些生物的生长分泌有机酸,其生物溶蚀作用在岩石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溶窝、溶斑。改变着岩石的表面微形态。 5. 网址链接 http://www.chinastoneforest.com/ 6. 图片展示 大小石林景区     大小石林景区位于公园中部,总面积 12 平方公里 , 主要游览区 4 平方公里。 是石林公园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景区。展示了世界上典型的石林喀斯特地貌,尤其是剑状石林的风貌,被誉为 天下奇观 。   大小石林的石峰石柱奇特而丰富,这里有众多久负盛名的景点,如 石林胜景 、 望峰亭 阿诗玛 、 剑峰池 幽兰深古 、 凤凰梳翅 等,此外石林还与花草树木,暗河深潭相组合,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自然美。   大石林的石阶游路,沿石缝和岩壁展布,步行其间,忽高忽低,曲折迂回,如入迷宫。目光所至,皆是美轮美奂的奇峰异石,始信石林之 造园之源 名副其实。   在大石林还可以感受当地彝族人与石林悠久的历史渊源,石林深处有彝族先民留下的古岩画。 石柱上更有多处后人的摩崖石刻,显示了石林的文化内涵。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雄伟壮观, 远看似荒城古堡   乃古石林景区位于石林公园北部,面积约 30 平方公里,距大石林 8 公里 。 乃古 ,彝语 黑色 之意, 由于发育石林的岩石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因而乃古石林整体呈深灰色。 此外在形态上也与大石林不同。这里的石柱高大密集,古朴粗犷, 远望似高墙古堡, 雄伟壮观。石柱的组合疏密有致,自然和谐,展现了一流的自然美。   除石林景观外,乃古石林地下还有奇妙的洞穴世界 白云洞,形成了地上石林,地下溶洞的立体喀斯特景观。   乃古石林是一个天然的神话世界,因而许多电影如《西游记》等都在这里拍摄。   蓝天白云, 红土黑石,乃古石林是伫立在滇东高原上大自然不朽的杰作。 清水塘 石厢子石林   清水塘石林远景   清水塘-石厢子石林位于石林公园中部,展现了自然状态的石林地貌。在开阔起伏的高原面上,石林成片分布于山顶、斜坡、洼地和湖泊之中。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石林片丛反映了它们形成的年代关系,老的石林位于高处,新的石林位于低处。这里也展示了石林以及相关的喀斯特地貌,如石芽、溶丘、洼地、漏斗、溶蚀湖等。   清水塘-石厢子石林保存和展示了许多反映石林演化的重要地质证据。在清水塘附近可以看到残余的二叠纪玄武岩覆盖在最早期的喀斯特地形上;不远处又可以看到始新世湖泊沉积的底砾岩和红层覆盖在中生代末期及古新世的喀斯特地形上。 蓑衣山 文笔山石林     蓑衣山-文笔山石林位于石林公园南部,文笔山是公园内最高的山峰,海拔 2200 米 ,山上林木茂密。这里石林或分布于岭脊,或掩映于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态环境。   蓑衣山石林位于文笔山南侧的丘陵地带,石林成片分布于山坡和湿池中。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园内唯一由泥盆纪灰岩形成的石林,由于层理发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层性极好。另外由于主要受北西方向的节理分割,这里还多发育脊状石芽、溶沟和石墙。   蓑衣山村是一历史悠久的彝族村寨,传统农耕与石林地貌构成了自然和谐的石林田园风光。 长 湖     长湖位于石林县城东南,距大石林 18 公里 。长湖是一东西向狭长的天然溶蚀湖,由地下水汇集而成。长湖水质清纯,风光迤逦,湖中生长有云南喀斯特高原特有的水生植物-路南海菜花。长湖周围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景色优美。长湖也是美丽彝族少女阿诗玛梳妆和洗麻的地方,著名电影《阿诗玛》便在这里拍摄。 大叠水瀑布     被誉为 珠江第一瀑 的大叠水瀑布位于石林县西南端,距石林约 18 公里 ,乘车从大石林至大叠水约。巴江是石林地区的主干河流,在盆地蜿蜒流淌了 30 多公里并穿越一段峡谷后,在这里冲下悬崖,形成壮观的瀑布。   大叠水瀑布高 87 米 ,宽 70 米 ,急速跌落的水流,如万马奔腾,形成巨大的水雾,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气势磅礴,撼人心魄,是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   大叠水瀑布在地质上属地貌裂点,既一条东西向的断裂从这里通过,使北面相对抬升,南面相对下降。形成悬崖。阻止了下游河流的溯源侵蚀,从而使路南盆地的水文格局和石林地貌得以保持。 飞龙瀑(大叠水)     飞龙瀑 ( 大叠水 ) 景区在石林县县城西南面,距县城 18 公里 ,距大小石林 27 公里 ,在板桥镇境内,公路从石林景区直通该景区,并设有专线旅游车为游客服务,往返时间约 2 小时。大叠水景区包括大叠水、小叠水、仙人洞、白鸽园、半瀑园、清水河几个景点。   小叠水瀑布落差 20 余米,宽约 10 余米,水落潭中,浪花飞溅,潭内有一 鱼巨石 。   从小叠水瀑布西行约 1.5 公里 ,闻水声震耳,路面似乎微微颤动。巴江从一断壁跃下。河道断裂横切而形成瀑布。瀑布落差 90 余米,比贵州黄果树瀑布高出 18 米 ,雨季幅度可达 60 余米,是云南省最大瀑布,也是珠江第一瀑布。瀑布如雾崩云坠,气势磅礴,水雾在阳光下映出彩虹。   观赏大叠水全貌,可乘缆车往返,舒适、安全、快捷。缆车单程 10 元,往返 20 元,也可沿山壁开凿铺设的石阶上下。几百级台阶在山崖间盘旋,别有趣味。观瀑最佳地点还有半山腰的半瀑园,可临近瀑布,观察其上端和侧面,感受瀑布的力量和美。   清水河是瀑布近旁的小山谷,深约 3 公里 ,有山道蜿蜒进去,水极清,在嵯岈的乱石间流淌。山狭窄,绿树葱第,环境清幽凉爽。   仙人洞在大叠水对面半山腰,长百余米,宽 6-10 米 ,高10-20 米 。有天然大要堂,有石笋、石牙、石幔等沉积物。   大叠水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较完善,有饭馆和小商店。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瀑布岩壁上的山洞星级旅馆已修建完式,能提供档次较高的服务,设计施工独到巧妙,与自然溶为一体,别有风味。俯临木栏杆,把酒临风,鸟瞰身下绝壁悬崖,遥看瀑布激起的满谷水雾,听水声轰降,飘然欲仙。   大叠水瀑布全天开放,票价为 18 元。 大石林 - 莲花峰   母子皆游 -- 大石林景区   梁柱相会 乃古石林(黑松岩)   大地一片孩子气,任性又调皮,它在成长,浑身鼓涌着力气,它赤脚在这个星球表面奔跑,翻着跟头。他玩耍着岩石,像捏橡皮泥一般,无意中完成了它的创造。后来它走向成熟,开始了在大地之上的漫步,直到现在。   乃古石林(黑松岩)景区就是它创造的诸多奇迹之一。   乃古,彝语为黑色。因其岩面多为黑色而命名。清康熙《陆良州志》说: 石门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门哨。 最早叫石门,后又叫黑松岩、古石林、乃古等。景区在大小石林北 10 公里 处,面积 7.14 平方公里。游览区域从空间分布上,大致可分为西区、东区和北区。站在东区的制高点 峰上望 ,向北、向西铺展开去的是一派浩瀚的苍黑色、伸向天宇的黑拳头。   大小石林的精美细腻让人倾倒,如果说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盆景的话,那么黑松岩就是一首粗犷苍凉、不加修饰的歌。离大小石林仅 10 公里 ,黑松岩的岩石与大小石林的岩石竟会有如此明显的区别。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状、塔状、蘑菇状,除了与大小石林相似的刃脊状与剑状石柱外,还有很多的尖顶状石柱。在上端它们彼此分离,根基部却都连在一起,组成石墙、石城和石阵。它们从地平线上涌来,浩浩荡荡地拥挤在一起,错杂凌乱,却又充满气势,咄咄逼人。   乃古石林距离大、小石林景区约 8 公里 。乃古石林景区票价为 25 元 / 人。 仙女湖     仙女湖景区在路美邑镇,县城东北面,距石林中心景区 5 公里 。   景区由清水塘村、仙女湖石林及尾博邑峡谷等景点组成。   该景区尚未建设开放,已被石林管理区纳入发展规划之中,拟在涵养湖水,绿化荒山的基础上,将仙女湖观赏和传统村寨体验与仙女湖南部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结合,形成独特的游览区。   仙女湖是以石林结合水面、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景观 ,附近的清水塘村,古朴宁静,充满浓郁的撒尼民族风情。苦楝树荫中的红土房子,乡村道上的牛车马车,高高的烤烟房,长满大片青苔的茅草房顶,以及秋天、冬天满树悬挂着的金黄苞谷串 人如在油画中行走。仙女湖南约 2 公里 处有尾博邑峡谷,谷底溶洞中发现盲鱼(学名:石林高原鳅),有关学术论文发表后,作为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补充材料,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目前,有乡村公路通达该区,从石林中心景区坐车需 1 小时左右,从大小石林南万年灵芝景区也有小路到达,约 5 公里 ,沿途可观赏到丰富的石林和石芽的自然景观。   游览该区,须自备饮用水和食品,以及适于在坡地行走的旅游鞋和衣裤。
个人分类: 地理名胜|6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阿斯哈图石林
wangql 2009-8-19 18:4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破碎的安源石林
nipy 2009-6-11 10:47
破碎的安源石林 郴州摄影采风纪实之四 郴州仰天湖景区的第四个采风景点是 安源石林 ,据陈老板介绍说这是仅次于云南石林的一个自然石林景观,并且石林的材质都是非常优质的大理石,花岗岩甚至汉白玉,这在国内也是唯一的。于是大家很有兴致乘车前往,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险峻山路到达景区边缘,下车一看让我们大吃一惊(下面第一张照片的景像),导游说,本来这片山上都是很壮观的石林,但近几年由于地方政府和附近农民受眼前利益驱动乩采滥伐大片被破坏,但右边还有一部分未被开采,准备保护为旅游景区让我们去看。但车不能进要我们步行过去。看到眼前的景象,大家采风的兴致已减了一半,但已经来了,也只好跟着导游过去看看。 . 这是我们下车第一眼看到的破碎的安源石林惨象,大部分已遭破坏 . 一部还在采石的挖掘机,动用这样挖堀机械,看来也不是一般农民所为 . 沿着破碎石林的边缘又走了半个小时山路才走到尚未被破坏的石林景区,已是个个满头大汗,说是景区,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管理,但也确实之一片不错的石林景观,据说,曾有专家来参观这后评价说:郴州石林开发出来完全可以成为湖南第二个张家界,看来这美好的前景,已很难实现了。 由于走得已经很累,我们没有深入进去,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就沿原路回来了。 . 尚存的石林景观 . 石林景观之二 . 石林景观之三 . 我们的导游 为单调的石林添一点色彩 . 怒视被破坏的山林 . 沿路都是被毁石林的残体,直接都是很好的大理石材 . .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还了解到,安源石林所在的这座山还真是一座宝山,不仅是山表面上有这片珍贵的大理石石林,而且山肚子里还有丰富的煤矿、锡矿、铅锌矿及稀有金属矿藏(第一张照片左侧就是一个矿场),但这些矿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也多被承包给私人老板乱开乱采,并且在招商私人承包开矿的过程中,钱权交易盛行, 2008 年原湖南省郴州市纪委书记 曾锦春 就是在与矿老板的钱权交易中以受贿数千万金额而赢得 中国纪委书记第一贪 的称号,据说在这场权钱交易中,原郴州市市委整个班子基本上烂掉了 。 看到眼前被乱采滥伐破坏的石林惨象,听到这些私人矿主与政府官员权钱交易的丑闻,心里实在难以平静 . 。 有关 中国纪委书记第一贪 的情况,有资料为证。 http://news.sina.com.cn/c/l/p/2008-04-28/030215439756.shtml ,
个人分类: 摄影爱好|6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河石林地貌
moxj 2009-6-2 17:58
发几张照片上来,不是科普也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只是还没有找到放哪个栏目先.黄河石林是国家4A景点.也是宝贵的地质地貌资料.现在需要发几篇有影响的论文,会帮助它走向世界.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来甘肃考察.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541 次阅读|3 个评论
石林魅影
lvming 2009-4-16 14:09
1.石林倩影;2.天公神斧;3.唐僧西行;4.仙女绣鞋;5.石馍嵌顶;6.刀开石门;7.骚客天问;8.孔雀开屏;9.相得益彰;10.静怡人和;11.倩女望哥
个人分类: 崂山管窥(图吧)|30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澳“石林”—Pinnacles[原创]
刘玉平 2008-7-5 16:53
西澳石林 Pinnacles 从 Perth 驱车北行约250公里,在楠邦国家公园( Numbang National Park )西北角,有一片奇异的景色呈现在浩淼的印度洋畔,这就是西澳石林 Pinnacles 。 Pinnacles 的形成机制与我国云南的石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古时,这里曾经是一片广阔的浅海,沉积形成了生物碎屑灰岩。海水逐渐退却,在灰岩之上沉积形成了砂岩、泥岩等陆源碎屑岩,并生长了茂盛的原始森林。树木的根系穿透泥土,深入岩石之中。沧海桑田,地壳逐渐抬升,原始森林枯萎、消亡,大地被风化,原来的树根之间残存的石灰岩象一座座石塔一样矗立在大地上,这就是 Pinnacles 。 (*注:云南石林的形成机制大致为,灰岩和上覆的玄武岩经风化剥蚀形成裂隙,水沿裂隙下渗,溶蚀灰岩而成。) 在萧瑟的满目黄沙中,高低错落的石塔林立,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世界尽头,当地人戏称其 荒野的墓标 。 * * * * * * 本文图片版权均为本人所有,欢迎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用于其他用途,因此涉及到的侵权问题,本人将依法维权,特此郑重声明! * * * Pinnacles形成示意图 * * * ***(钢琴曲 神秘花园 演奏:理查德. 克莱德曼) URL : http://www.itsdsm.com/music/ 神秘花园 .mp3
个人分类: 海外风情|653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