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科学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首届科学奖金一等奖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热度 2 keyuanwangshi 2015-12-4 01:38
王扬宗 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评审了新中国的第一次科学奖金,共有3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6项。引人注目的是,获得一等奖的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都是由物理学数学化学部(以下简称“数理化学部”)评选出来,再经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委员会和院务会议审核确认的。 此次科学奖金评审之前,国务院于1955年8月审核通过并颁布了由院内外专家起草制订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了评奖范围和标准、推荐方法、评选机构和评审方法等重要内容。该奖名称是“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实际上面向全国科技界,因此后来被追认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 此次评审工作由中科院组织,以同行评议结果为基本依据。首先由中科院“各学部负责接受和审查各机关、学校所推荐的科学研究工作报告或科学著作,按其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上的意义,以及其工作本身的创造性进行评选,分别等级,作出结论……然后由学部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评选时可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门小组审查”,继而由中科院专门设立的科学奖金委员会“对各学部评选通过的科学研究工作报告或科学著作,作统一的审核”,最后“提请中国科学院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奖”。 评奖工作于1955年9月公告正式启动,至1956年3月1日推荐截止日期,先后共收到500多项推荐成果,其中数理化学部就有109项。该学部常委会议决定对每项成果邀请不少于两位专家进行审阅。至1956年9月,基本完成了近100项报奖成果的初审。 1956年10月初,数理化学部将有关报奖成果分送有关学部委员作会前审阅,并请在京常委及在京相关研究所所长组织筹备委员会,有关专家交换意见,进行了会前酝酿。10月15日至19日,数理化学部召开学部常委扩大会,邀请该学部常委、在京该学部委员及中国科学院奖金委员会有关委员出席。会议由吴有训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竹溪、叶企孙、江泽涵、吴有训、吴学周、周培源、柳大纲、施汝为、纪育沣、段学复、陈建功、袁翰青、黄昆、恽子强、张青莲、葛庭燧、彭桓武、傅鹰、杨石先、钱三强、赵忠尧、钱学森、钱临照、饶毓泰、华罗庚、严济慈、张钰哲、许宝騄等学部委员。会议期间,分数学、物理(含天文)、力学、化学四组,邀请江泽涵、陈建功、叶企孙、钱三强、施汝为、周培源、钱学森、杨石先、吴学周为各组组长。各小组对每项成果进行了讨论,作出评价,分别等级,继而召开全体会议进行评比、平衡,最后由学部扩大常委会议全体出席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 为了维护中科院科学奖金作为国家最高科学奖的权威性,数理化学部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得奖成果代表着我国的科学水平,一方面一定要以国际水平为尺度,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科学奖金对于科学研究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经反复讨论后,大家认为:这次科学奖金应主要依据学术上的创造性进行评比,不应夹杂着照顾资历、学术地位等其他条件。奖金等级的区分依据是:“一等奖著作的创造性对于其所在学科重要园地的开辟,或对于解决某些国际上认为重要的问题有一定的成就。这样的著作在国际上并非每年可出现的;二等奖著作的创造性对于其所在学科新园地的开辟有一定的初步成就,或系统、透彻地解决了某一重要问题;三等奖著作的创造性较小或在国际上属于一般,而在国内为首创或高于国内一般水平。” 数理化学部常委扩大会议上,最初数学、物理、力学和化学四个小组都提出了获得一等奖的成果,其中还包括力学1项、物理学1项和化学2项。但在各组交流评奖标准的过程中,大家达成共识,就是获奖名额“一般应从严,特别是一等奖宁缺勿滥”。为了鉴定有关成果的国际水平,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文献调查。如化学方面,对于兰州大学朱子清教授等人的贝母植物碱工作,最初曾估计可列一等奖,后来认为其化学结构合成工作尚未开始,只能得二等奖,再后来进一步考虑国际上能做结构工作者颇多,而他们工作在结构方面也未能完成,最后建议列为三等。 化学组的认真评审起了榜样作用。力学组钱伟长等“关于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物理组葛庭燧“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的力学性质的研究”两项成果,最初曾提出应列入一等奖。讨论过程中,认为葛庭燧的工作成就不够大,改列二等。钱伟长的工作在薄板大扰度问题做得系统彻底,可列一等奖,但就国际水平说是“每年可出现的”,故改为二等奖。 吴文俊的工作“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是拓扑学及微分流形的几何学的一个基本性工作,引起了国际拓扑学界的重视,因此列为一等奖没有异议。但华罗庚先生的“多元复变函数论及代数数论”的工作有16篇论文,有的人认为综合起来衡量应比吴的成就高,但单篇而论比吴低,有的人甚至说可得“三个二等奖”。后来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认为华的工作主要在多元复变函数方面,是国际领先的工作,最后确认华的成果为“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应列为一等奖。 此次评奖成果以国内研究工作为限,但在初评结果报送到分管科学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那里后,他认为应考虑中国科学家在国外的一些重要成果,以利于争取留学生归国和调动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性。1956年12月,数理化学部召开学部常委扩大会议进行补评,一致推荐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为一等奖,并推荐李敏华、黄昆的工作为三等奖。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公布评奖结果,一等奖即数理化学部推荐的上述三项成果。次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三位一等奖获得者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的照片和获奖感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三项工作经过了时间的淘洗,仍然属于中国现代科学家在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列,当年数理化学部的评审工作也经受了历史的检验,是严谨的,令人尊重的。 《中国科学报》 (2015-12-04 第6版 历史)
769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的创新就好比太监上青楼-雄起无根
热度 3 heyongzju 2015-1-23 21:37
最近国足亚洲杯进了4强,很多球迷觉得有希望了,国足可以雄起了。我是不关心国足很多年了,遥想当年还有摇旗呐喊,怒其不争的时候,现在已心态平和,视其如无物了。国足都可以用“太监上青楼-雄起无根”来形容。在没有一个合适土壤的环境下,国足如能持续取得好的成绩就见鬼了,足球的体制弊端有很多很多的文章有阐述,我也不关心,也不太懂就不展开了。 但联想到最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巨大争议,联想到国内的学者热衷的集成包装评奖,联想到我们孩子从小就进行的题海战术,我们应该坦陈:中国的创新就是太监上青楼-雄起无根。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制度设计让我们学会钻营而不是思考,学会跟踪而不是原创。由政府主导的评奖真是一个笑话,大部分奖励如果撕开其华丽的包装,你会发现实质性东西少的可怜。我们的奖励,其实奖励的是包装、奖励的相互交换,没有起到多少正面投身科研的示范效应,反而是给出了让大家如何包装的经典案例。 我们嘴上说重视科技,重视创新,但制度的设计让总多教授玩文字游戏,浪费宝贵的生命。创新是种下一片小树苗,总会有很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但实际上却种下一批小麦,在麦子还没熟的时候就收割了,关键是收割的时候还号称这个是大树,不闹出国际玩笑才怪呢。我觉得中国的自然科学及技术发明一等奖这十年内就不要设了,免得闹笑话。
个人分类: 科研乱侃|3165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然科学奖评价指标体系与判断标准
热度 1 jldxwsj2000 2014-4-7 19:53
自然科学奖 评价指标体系与 判断标准 当你 首次收到评阅《 自然科学奖 》的评审材料时, ” 小专家 ” 确实有些 ” 心慌 ” 。但如果掌握了评价标准与尺度。依然可以 ” 游刃有余 ” 地再做一次“包公”的。 评价指标 (权重 % )与 判断标准 大致包括以下七方面 1. 首先要判别 科学发现程度,( qzz. 20 % ) 指对重要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探索、认识或阐明的程度包括所述科学发现是否为首次提出或主要观点为首次阐明 ( 是否具有原创性 ) ( A) 所有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 qz ≥ 18 % ) ( B ) 大部分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 qz ≥15 %) ( C) 部 分观点和发现为首次提出或阐明 (qz ≥ 12 %) (D) 基本不属于首次发现或阐明 ( qz ≤ 10 %) 2. 然后要判别 研究领域的开拓性、理论学说的创见和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创新程度( qzz. 20 % ) 指率先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首次提出研究的新方法和手段;创立新的理论、学说;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系统性和创新性。 (A) 有重大开拓与创新 ( qz ≥ 18 %) (B) 有大的开拓与创新 ( qz ≥ 15 %) (C) 有较大开拓与创新 ( qz ≥ 12 %) (D) 开拓与创新程度一般 (qz ≤ 10 %) 3. 还 要判别 学术水平、技术难度及复杂程度( qzz. 15 % ) 科学水平指该项目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在学科上取得的科学发现和科学价值所处的地位;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指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项目规模、项目风险程度、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数量等。 (A) 国际领先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很大 (qz ≥ 14 %) (B) 国际先进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大 (qz ≥ 11 %) (C) 国内领先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较大 (qz ≥ 9 %) (D) 国内先进地位;难度及复杂程度一般 (qz ≥ 8%) 4. 还要判别 主要论文发表刊物或论著的影响及被他人正面引用或应用情况( qzz. 20 % ) 指发表论文、论著的数量及刊登发表论文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及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正式发表的论文、论著中的主要学术思想、观点、方法被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或应用的情况,包括引用文章的质量、数量,引文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引用内容、结论和作用等。 (A) 本学科国际权威刊物,被公认和广泛引用 (qz ≥ 18 %) (B) 本学科国际重要刊物,被公认和较多引用 (qz ≥ 15 %) (C) 本学科国际较重要刊物,被承认和引用 (qz ≥ 12 %) (D) 本学科一般影响刊物,被引用 ( qz ≥ 1 0% ) 5. 判别 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发展的作用及国内外学术界同行对本研究项目的评价情况 ( qzz. 15 % ) 。 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发展的作用:指解决了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同行对本研究项目的评价情况:指国内外同行专家对该项目重要科学结论或成果所作的评价。 (A) 有重大作用或影响,得到高度评价 ( qz ≥ 14 % ) (B) 有较大作用或影响,得到较高评价 ( qz ≥ 11 % ) (C) 有一定作用或影响,得到好评 ( qz ≥ 9 % ) (D) 作 用或影响一般,得到一般评价 ( qz ≤ 8 % ) 6、 判别其 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 qzz 20 % ) 指该项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作用和影响 (A) 有重大作用或影响 ( qz ≥ 9 % ) (B) 有较大作用或影响 ( qz ≥ 7 % ) (C) 有一定作用或影响 ( qz ≥ 6 % ) (D) 作用或影响一般 ( qz ≥ 5% ) 7、 最后看 学术诚信度 ( qzz100 %.or.0%.一票否决 ) 指该项目是否有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伪造实验数据和效益证明等学术腐败现象。 基本规则大凡如此, 最后根据前面的 7项的评审结果 进行综合评判。 文中如有表述不详之处,欢迎 老师与同学们指正 !!
21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原则有待完善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2-2-16 15:35
刚看到一则新闻,报道 说: 自然科学奖是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进行评选的。《条例》明确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所谓的‘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他说,一等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是得到国际认可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必须要获得评审委员会 2/3 以上的选票,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慎之又慎,宁缺毋滥,差一票都不成。” 俺觉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标准有问题,为何“重大原创性成果必须得到国际认可呢” ?为何非要唯洋人马首是瞻呢?得到实践或时间检验的重大科学发现不是“事实认可”吗?为何非要靠“专家”来认可?这太片面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 曾说过 “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因此,对国家科技奖评审,少些人为的因素、多些事实的依据为好。 参考 作者:赵永新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2-2-16 9:30:29 国家科技奖励办: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宁缺毋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857.shtm 丁肇中: 20 年后我们能 “ 触 ” 到宇宙的边 作者:蔡蕴琦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 2011-9-18 20:49:45 http://news.163.com/11/0918/02/7E6UDGIA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3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意味什么?
热度 1 lgjszy 2011-9-22 20:13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意味什么? 张保淑 2011年09月17日 06: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观潮亭) 人民网: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682825.html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这个问题需要很好地反思! 日前,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 该消息虽然令人遗憾,但是笔者以为,我国自然科学发展不见得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悲观。 科学从来都有自身规律,其进步往往不会按照科技奖励的年度时间表来进行,它不以时空和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奖虽然非常权威,但并非无可置疑,实际上对自然科学项目的评价说到底是由人的认识决定的。在既有知识框架下,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到底几何,哪怕最豪华阵容的专家团队都不能说万无一失,谁能保证那些未获奖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在“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历史上掌握真理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初只是“邪说”和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开启火车时代的内燃机车被讥笑为“不如马车快”。此外,国家都有自己的科学机密,不是所有科研目前都适宜对外公布,相关成果也许只有到解密的时候才能为世人所真正了解。因此,没有一等奖不等于没有名副其实的创新,是否有真正的一等奖要到将来才有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回首时才猛然发现:一个伟大的科学时代原来是开始于公元2011年的那个夏天或秋天。 与此同理,即使面对“一等奖年年有”的局面,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有理由保持审慎。实际上,自我标榜的诺贝尔奖的确做到了年年都不落空,但其和平奖早已沦为了不折不扣的政治工具,而文学奖和医学奖得主也有被指名不副实的。 尽管如此,12年8次一等奖空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自然科学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此焦灼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就是“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包含的内容。对此,国人已经从制度基础、思维方式、文化根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反思,很多分析笔者都同意。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现在必须切实抛弃国家主导的科技赶超战略,必须切实坚持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方向,也就是说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推进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技术层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需要科学巨人而又产生科学巨人的时代。 未有天才之前必须有培养天才的泥土,科学巨人的孕育离不开培养其的沃土 。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努力推进科教事业: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享受到政府科技奖励资金,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民间人士配合政府对科技造假学术腐败掀起“零容忍”讨伐运动。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信息科技革命时代,亿万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已经培养了批判思维习惯,他们崇尚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绝不盲从,这是我们走向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希望。 (责任编辑:刘军涛)
16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年中空缺七次 今年悬念很快揭晓
xupeiyang 2010-1-11 09:43
中新网1月11日电 今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将颁发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七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没有人获得。今年是否会依旧空缺,悬念很快将会揭晓。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