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淡泊名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家就得淡泊名利?
热度 18 outcrop 2015-10-26 09:04
很多科学家可能有淡泊名利的特点,但淡泊名利不该作为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的要求,或者标签。 更不该要求科研工作者“甘于清贫”…… 主动选择清贫、淡泊名利和被迫无奈是有区别的。 追名逐利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是绝大部分人终究逃不脱的本能和生活需求。 只是对不同人来说,名在利先,还是反过来,有所差异;科研工作者可能更倾向选择名在利先。 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 君子爱财、爱名、爱……,取之以道就好。 所谓的“道”,也就无外乎法律、道德。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7394 次阅读|39 个评论
记忆中的父亲
热度 16 BihongFu2010 2012-6-17 12:25
记忆中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话题自然与亲情相关。6月7日凌晨4点多钟小妹从老家打来电话,告知我老父亲走了,而且非常安详地走了,享年八十八岁,按照今天的医学标准来看算得上是高寿。我当时正在格尔木与我所青藏高原研究室的几位同事在开展综合野外科学考察,按照计划6月7日这天我们正好安排去东昆仑断裂带考察,而且由我来作重点野外考察内容和考察点的介绍,所以告知小妹我将于6月8日一点赶回成都邛崃老家。6月7日这天野外考察结束后,我抱歉地告知我的同事们明天我要赶回老家处理一些紧急事情,余下的考察活动我将无法参加了。6月8日火速从格尔木经停西宁赶回成都,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亲戚朋友们都在帮忙处理父亲的后事,我赶紧在他老人家灵前烧了一簇香,完后又赶紧去安慰八十七周岁的老母亲。感谢几位姐妹们的大力协作以及亲朋好友们的大力帮助,我们在短短几天内顺利地处理完他老人家的火化和安葬工作,遵照他的愿望将他骨灰安葬在他出生地的一片大树下。 今天正好是他老人家离开我们第十天,又是父亲节,所以禁不住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老父亲。 父亲出生在川西平原的一个清寒的大家庭中,他解放前在成都念完高中后,家里无力支持他继续上大学。从他年轻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我们家乡邛崃及邻近的大邑县的几个乡镇当小学和中学老师,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一段是我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段时间,那时他在我老家的一个乡村小学任教,我自然就与他一起在这所小学学习。学校附近有一片空地,在教学之余,他就在这片空地上种些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和龙豆之类),有时我也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忙,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片蔬菜地不但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蔬菜需求,而且还可以不时送一些富余的蔬菜给学校附近的老乡,这也拉近了他与学校周围邻居的距离和感情,所以这段时光在我记忆中是那样深刻而美好。1976年文革结束后,我父亲被调往乡镇的高中任地理老师,我自然也就转到别的小学学习,从此再没有机会与父亲那样近距离地学习和生活。后来,我考进中学的时候,父亲已经快要退休了,我也开始了独立的住校生活。他退休后,一直与我妈妈一起在老家过着乡村式的田园生活,可能是川西平原的温和气候及清馨空气,再加上我几个姐姐和小妹的精心照料,所以他们都生活得很健康和幸福。 今年春节回家探亲时,发现父亲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以前,而且还出现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状。他告诉我他已经感觉到快要去向上帝报到了,他嘱咐我在他百年之后要简朴地处理他的后事,希望能够把他埋在家乡的树下,有大树陪伴他就行了。 春节假期,我安排我妹夫开上越野车把我父亲和老母亲带到龙门山的汶川地震灾区去游览,我作为向导带着他们去了汶川县映秀镇、水磨镇及都江堰市虹口乡一带的地震遗迹进行参观和访问。大概他以前是高中地理老师的缘故,看到这些现像他非常感兴趣,所以,尽管一整天的龙门山之旅对他来说是特别累,但他特别开心(见下面的照片)。 我推着坐在轮椅中的父亲在映秀镇地震遗迹参观 父亲、母亲在虹口乡高原村地震遗迹“新加坡”前留影 没想到今年春节期间的龙门山之旅竟是他老人家最后一次外游,在大地震后又逐渐恢复了她往日秀丽的龙门山,他一定留下了他一生中非常美好的记忆...... 父亲,您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您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您应该无怨无悔;感谢您对我们的培育和养育之恩,您的尊尊教诲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敬祝您在天国那边一切依然美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21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与模范寿星杨恩泽教授合影
热度 7 zlyang 2011-7-18 22:00
与模范寿星杨恩泽教授合影
与模范寿星 杨恩泽 教授合影 真傻 今天运气好,有幸与模范寿星 杨恩泽 教授合影。 转载:《图文:天大教授杨恩泽 淡泊名利寿能致远》 http://www.022net.com/2010/10-15/481534253184477.html 2010-10-15 15:02:17 简要内容:每天都能打1个小时网球,坚持散步几公里,还能在实验室聚精会神忙活一下午,如果你以为这是某位研究生的大学生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杨恩泽教授说,从那之后,他就将“名利”二字从自己的字典中完全删除,潜心研究学问。   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年 10月15日电:每天都能打1个小时网球,坚持散步几公里,还能在实验室聚精会神忙活一下午,如果你以为这是某位研究生的大学生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天津大学里, 92岁 高龄的杨恩泽教授也有如此强健的体魄,他的头脑灵活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年轻人。恐怕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位老人曾经得过两次绝症,其中一次是5年前刚刚确诊的癌症。    体能头脑 每项都得“苦练”   和杨恩泽老人约采访不算容易,并不是因为这位老教授有多么“大牌”,而是因为他的业余时间很少。和其他老人不大一样,这位92岁高龄的教授,依然将自己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吐字清晰,口齿伶俐,杨老说话时,依然很有逻辑性,和年轻人说话时,脑筋也可以跟随年轻人一起跳跃到任何领域。   “我可以不戴花镜看报纸,不带助听器和别人说话,穿衣洗漱等都能够自理,不过家务几乎做不来了。有这样好的体魄,是长时间保持运动的结果。我说的运动不仅是身体运动,还包括头脑运动。”   他所说的头脑运动,除了保持良好的读书、看报、上网浏览新闻之外,还包括每天动脑研究实验课题。虽然从20多年前就已经不再带领课题组,可杨恩泽教授几乎每天都要去实验室,不是帮助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就是自己钻研点儿什么,总之,实验室可是每天必须去的地方。   2005年,他被确诊为膀胱癌,经过家人和学校劝说,他嘴上答应不再去实验室,委托学生帮他安装了实验软件,坚持在家钻研科学技术。不过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仅仅几个月,待他自认为身体恢复健康,便重返实验室。虽然不再专职带研究生,可杨恩泽还是实验室里最忙碌的人。哪个研究生遇到难题,他见到都会去帮一把,谁的理论知识准备不足,他就去指导准备资料……   杨教授每天可以保持至少1个小时运动量,打网球、徒步“上下班”,一口气上个三四楼都没有问题。他手中有一张晨练卡,每天有10多个同伴和他一起打网球,这些健身爱好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0出头,多数人的年龄集中在60岁至80岁,杨教授是这支队伍中“辈分”最高的。虽然他并不能像费德勒、德约科维奇那样连续奔跑四五个小时,但老人依然可以双手握拍击球,甚至可以“抢”几个关键球。在这方面,杨教授有一个“偶像”——开国将军吕正操,“不过,我现在几乎超过他了,我92岁还可以打网球,我要把纪录延续下去。”   淡泊名利 悟出生命真理   杨恩泽教授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就从事教育工作,直到20多年前退休,培养出数不清的本科生、硕士生,很多人已是国家栋梁之才,或是某个领域的知名学者,甚至还有举足轻重的院士。而他本人,却还是一个“很平常的教授”。   在杨老看来,学生强过自己,是作为老师最大的荣幸,他希望所有学生的名声超过自己。“我觉得长寿还有个秘诀,就是淡泊名利。就是不追逐,不争夺,但是别人给你的,该拿还是要拿,不然你怎么生活呀!”说到这里,老人笑了笑。   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杨恩泽,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1943年,他在武汉大学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后,留在学校任教,当时只是一名助教,按照当时当权者的政策,任助教职务两年,就可以申请为讲师。但就在他准备申请时,新任的当权者又颁布新的政策,在任职两年的基础上,还要求助教必须发表有价值的论文才能晋级。“当时那个年代整天打仗,连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都没有,哪有可能翻资料、写论文呢!”由于没能如愿,年轻气盛的他,一气之下申请调至中山大学教书,并终于当上了讲师。   虽然愿望实现了,但他怎么也兴奋不起来。“或许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经历生死太多,我还不到30岁就想通了,原来名利追逐到手,也不过如此,既然名利不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又何必为了‘名利’,去虚度年华呢?”杨恩泽教授说,从那之后,他就将“名利”二字从自己的字典中完全删除,潜心研究学问。   这一人生感悟,伴随他走完从工作起至退休的30多年。即便是1978年,全国大规模“调级”时,已经晋升为“总工程师”的他,也没在打算享受优厚政策“升级”,而是选择平淡地钻研学术。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调级之后,他和家人的生活当时就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到了今天,他完全可以享受更高规格的待遇……    树人生观 目标才是动力   “也许是年轻时候经历事情太多,我很早就给自己树立了人生观和目标,并为之奋斗了60多年。”杨恩泽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49年他还不幸染上肺病,这在当年已经是不治之症,好在他后来幸运地得到当时的特效药,捡回了一条命。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事家事,很多原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总觉得不知道哪天‘命就保不住’了,但报效祖国的决心,驱使我努力活下去。身体康复后,我接触了很多新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经过历练和学习,我逐渐意识到‘弱国无外交’,‘弱国无生存’的道理,于是立志科学救国,回报党和人民。不开玩笑地说,自从那场大病之后,我觉得此后的时间,都是‘赚’来的,能多工作一天并为党和国家做点儿事,就是我生命的最大意义。”   其实,让他树立这个目标的动力不仅仅是自己的感悟,还是他从自己学生身上学到的道理。1952年,他教过的一名学生当上了他所在党支部的书记,每天下班后,他们都要向支部书记作思想汇报。有一天聊天时,他曾经教过的学生说过一句话,让他一辈子记忆犹新:“你考虑的总是你个人利益、得失,其实,你更应该多考虑如何干好本职工作,如何教好学生。”   从那之后,杨恩泽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扑在实验室。1978年,他主持研制的“准毫米波空间通信设备”在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当光纤通信技术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时,我国在这一领域也是一片空白,杨恩泽率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成功开通了“武昌―汉口市话中继光缆通信实用化系统”。这是我国第一条通过国家鉴定验收的实用光通信线路。后来,他应邀到天津大学任教,白手起家建起了天津第一个光通信实验室,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   潜心学术研究之余,杨恩泽也不忘救助困难学生。多年前,杨教授得知家乡基础教育还很落后,便决定个人出资购买电脑,并资助家乡学校30万元,帮助镇里的学校建起一座科学楼。直到今年,杨教授还坚持每年拿出2万元的生活费,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他看来,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长寿的一个必要因素,如果生活没有目标,那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而他一生的乐趣,就在他每天去的实验室。(周白石 通讯员 靳莹)
59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清明祭祀,思念父母
热度 1 葛肖虹 2010-4-6 10:38
今天是清明节,虽然有些雾蒙蒙,天气还算晴朗。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九年了,父亲离去刚满五年,现在他们正双双静卧在西山脚下的万佛园公墓。墓碑是在 2007 年 8 月 18 日修建的,每年全家人都会到墓碑前献上花篮和鲜花,寄托我们对父母的思念。墓碑的题词是父亲亲手草书的苏轼诗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 復 计东西 这是父母最爱的诗句,也是他们人生的墓志铭,他们为祖国的解放,为人民的戏剧和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就像鸿雁那样,偶然留点指爪印,不求什么,又展翅飞去了。他们永远是那样高洁、自信、契而不舍、淡泊名利。最近小妹来信说得好:爸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自尊清高、淡泊名利、为人诚信已经长在我们的骨头里,流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做人待事的秉性。 前商业部长胡子樱临终前曾对我说你母亲是非常有骨气的,抗战时在重庆,她不去投靠当大官的哥哥、姐姐(国民党中央委员),却带着你们姊妹三个住在我家(章乃器家)的亭子间,她是为主义而生的人(当时母亲是中共地下党员)。 前两年为收集父亲文集的文稿,我和姐弟到国家图书馆查阅 1938 - 1945 年重庆的旧报纸和文档,看到父亲在抗战期间 40 年代那场民族形式大讨论中旗帜鲜明地站在鲁迅一边,发表了许多 言辞犀利的 文章,成为 那场论争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父亲不过 27 - 30 岁,血气方刚、锋芒毕露,在原则问题毫不客气;此后在周恩来、廖承志安排下父亲去做孙科的工作成立中苏文化协会,为中苏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翻译的苏联名剧《带枪的人》相继在晋察冀边区和延安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使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列宁、斯大林的形象。 1946-1948 年在上海,父亲和戈宝权 合作编译出版了《高尔基画传》和《普希金画传》,并以中苏文协的名义组织过多次介绍苏联民族生活、集体农场、工业、文化的大型照片展览和千人以上听众的大规模 介绍苏联歌曲 的音乐会。当时我们住在静安寺愚园路 250 弄 25 号二楼,赵丹、白杨住在三楼,家里经常会有些文化人来聚会,后来才知道是周扬从延安来传达党中央的指示。那时我才八、九岁受父母的影响,反蒋情绪很明显,有一次放学回来,看见国民党军警用水龙头、警棍和马队冲散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的反战游行队伍,和我看到苏联木刻上沙皇镇压游行的情景一样,回来我就画了一张漫画 .....1948 年秋,形势骤然紧张,因为父亲在黑名单里,地下党的姜椿芳来通知父亲必须迅速离开 , 于是父亲和郁文哉夫妇四口先走,十一月母亲才带着我们姐弟一起飞赴北平。本来到北平后立即就要转程去解放区 ( 西柏坡 ), 联系送我们出去的是北平地下党城工部的石岚同志 ( 我的干爸 ) ,他成功送走了田汉、郁文哉夫妇,不幸被捕。紧接着解放军围城,我们就只好等解放了。 1949 年 1 月 31 日 终于迎来了解放,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我们全家到前门楼前欢迎解放军入城,那真是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就是父母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的日子!他们哪里会想到以后 17 年的坎坷 在思念父母的时候 , 同样要思念和他们一样的那一代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一切的进步文化人。 文革后的父亲和母亲 2003年父亲九十寿辰老朋友聚会 一排左起:于光远 阮若珊( 宗江 夫人)唐瑜葛一虹 吴祖光 黄苗子 葛小刚(一虹幼子) 二排左起:周而复 杨献益 王世襄 唐瑜 夫人郁风( 苗子 夫人)黄宗江 曹孟浪 后排左起:杨秀琴(话研所)吴应杰(一虹女婿)葛扬(一虹孙女)葛小鹰(一虹四子)葛肖虹(一虹长子)丁聪 陈冰夷 冰夷夫人 范用 小 丁 夫人 张治馨(小刚妻)刘云(小鹰妻)葛衫(一虹孙子) 上海愚园路250弄25号我和父亲 附: 于光远 为中国戏剧事业奋斗一生的葛一虹同志 一虹同志的文集即将出版了,作为与他相交近八十年的老朋友,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也很欣慰。 葛一虹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戏剧史家、出版家,新中国戏剧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一虹同志是上海嘉定人, 1932 年他考上上海大同大学之后,与同乡同学一起组织了嘉定文化促进会、大同剧社,写过剧本,编过进步刊物《嘉定青年》。 1933 年以后他又多次和同乡瞿白音、田鲁邀请左翼剧联的骆驼演剧队、暴风雨剧社等进步社团到嘉定演出救亡戏剧。总之,葛一虹这段时间在上海和嘉定组织和参与了很多革命戏剧文化活动。 葛一虹 1933 年 8 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剧联。 1937 年抗战爆发前夕他和章泯创办《新演剧》杂志,抗战爆发后先后在该刊物上发表大量重要文章,阐述了新演剧运动与民族革命事业的关系,以及抗战戏剧的特征、趋势和实践等问题。 1938 年以后,在雾都重庆,一虹同志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从事翻译介绍苏联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工作。他在担任中苏文协组织工作的同时还在新华日报等书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 葛一虹完全说得上是一个出版家。三四十年代他前前后后创办了多个刊物,组织并参加了许多剧社和戏剧界的团体。他在中国艺术界,特别是戏剧界,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和同志,在这些文化艺术领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人物。 1940 年一虹同志翻译了苏联名剧《带枪的人》。这部大型话剧相继在晋察冀边区和延安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使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列宁、斯大林栩栩如生的光辉形象。皖南事变后他避难香港期间,又翻译了另一部苏联话剧《生命在呼唤》。 值得一提的是,在 1940 年春季,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一次文艺上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大论争。论争源于国统区重庆,后遍及全国文化界,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葛一虹是那场论争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捍卫五四新文艺运动的成果,针对民族形式问题发表了大量观点鲜明的文章。 1945 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一虹同志以中苏文协负责人的身份应邀与巴金和曹靖华一起到桂园去看望毛泽东。毛主席肯定了他们在国统区坚持的工作的成绩,并表示了同志式的慰问和鼓励。 建国后葛一虹虽继续从事戏剧出版工作,但其处境就不是一帆风顺了,而是挨批受斗了好几年。直到以原先也是上海戏剧界电影界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粉碎后,葛一虹才恢复工作,担任了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兼外国文艺研究所所长。在古稀之年主持了《中国话剧通史》编撰和出版,填补了我国戏剧史的空白。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他和我之间的事情。人们知道葛一虹是戏剧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不知道他是在上海大同大学是学理科的,更少有人知道他是我的同年级的同学。而且在 1933 年的某一天,在我们学校附近发生我同警察打架的事件,是葛一虹动员许许多多同学出来包围了警察所。事情闹得不小,《时报》套红头条用了学警冲突做标题。当时我只是热血青年,不能受一点屈辱。葛一虹在政治上就比我成熟多了。这件事记载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于光远》这本书里。也是在这本《青少年于光远》里,有一篇小标题是险一点成了《放下你的鞭子》中的第四个演员。这件事也同葛一虹有关。 一虹同志以九十三岁的高龄走了。记得十几年前,在他八十岁寿辰时我曾为他写过一幅字,上面有这样几句话:笑是智慧,笑是力量,笑是长寿之道。所题的这几个字笑,指的是乐观精神:笑对人间不平事,笑对人生不幸事,人便活的超然洒脱。 最近上海大同中学的负责人来到北京,带来了 1933 年大同大学校方对当时国民党的上海市公安局人员殴打我这种行为的抗议和该上海市公安局对我校公函中指责种种事实进行狡辩的档案材料。这份材料说明葛一虹当初动员我校同学上街支持正义行为,揭露当局黑暗这件事的影响之大,超过我们原先所知道的。 一虹同志去世整整一周年了,在他的文集出版前以此短文代序,聊以告慰老友安息。 于光远 2006 年 5 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3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为什么一定要淡泊名利?
shenxzh 2010-3-25 19:08
很多时候,提起科研工作者时,很多人都会说搞科研要淡泊名利。但凡是树立起来的典型,在评论时很多都会有说某人如何勤奋,如何淡泊名利...云云。可是很多时候,这种评价给人一种很虚的感觉。对名利的追求是一种人的天性,人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到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的高级追求。名与利只是这种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如两个得了诺贝尔奖的人,吵吵嚷嚷了半个世纪,一直在强调彼此对工作的贡献,说白了就在挣名挣利。对于这种争吵,我觉得太正常了,这并不妨碍人家做学问,而且我也不因为这个就觉得人家人格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别人硬要把人家整成个神仙,这不是人家的错,是别人造神了。这种事情有时候会引发另一个极端,一旦发现自己造的神出现一些瑕疵,立马又会全盘否认。   做什么事情,都的需要动力,其实大家都明白,名利是刺激一个人潜力最好的动力。如果没有什么职称制度、科研搞的好发的文章再多也没什么奖励,大家都拿着统一的工资标准,不知道有多少科研工作者有激情去做研究。不过我不否定,那样的人绝对是有的。知识分子,很多时候其实很难独立,谁给饭吃就为谁卖力,不过这也是合理公平的,给你饭吃了你不卖力你还想干啥。因此知识分子的出生本身就带上了名利的色彩。 搞科研的追求点名利,至少还能有一些激情,生活和科研如果没有了激情,就如死水一样。君子爱财,君子好名,都非常正常,取之有道就好了。不过在没有看破红尘之前倒是觉得别拿什么淡薄名利去忽悠别人和自己。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87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关丘教授的演讲
skyclub2008 2010-1-12 10:51
我早就听说了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要来清华数学研究室。在刚刚就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后,就于12月17日下午主楼接待厅举行的第27讲清华论坛演讲。演讲现场当然人员爆满,气氛空前热烈。并非讲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并非讲如何在数学上取得成功,丘成桐从一个看似冷僻的主题《从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前后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入手,以史为鉴,深刻剖析了历史上一连串的必然和偶然造成的中国数学先于启蒙、日本数学反而后来居上的现状和背后的原因,勉励学子执着于数学科学并为祖国腾飞而发奋图强。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很多重要的事情。求学必须到精英荟萃之处,认真学习,不慕名利,教学相长,庶几近之。 丘成桐教授曾是菲尔茨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现又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为我国的数学科学的发展燃烧自己的热情。丘成桐以充满激情的演讲感染了我。  虽然当今中国学术界存在腐败现象,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对培养人才投入更大的经费,在经费充裕和年青一代得到重用的背景下,我深信中国学术环境会有大改变,很快就会赶上最先进的国家。今日中国数学的前途,端赖于年青一代数学家的培养。在日益强大的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青年人也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有卓越的创造能力,淡泊名利,执着于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最大贡献。
个人分类: 文学|3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