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领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央视大楼背后的故事
lifevic 2009-8-24 12:26
央视大楼背后的故事 无言(颜)以对,令人深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单位领导”给自己戴上“劳动模范”桂冠???
Fangjinqin 2009-8-18 11:47
大家不难发现:许多单位的领导,例如什么校长、院长、所长(主任)等,因为他们大权在手,他们除了有许多特权利益之外,几乎什么好处都要,什么荣誉都想拿,什么好处都能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两院院士桂冠外,还有从国家、省部级到院等各级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红旗手杰出等桂冠,单位领导也总是没有忘记给自己戴上这些桂冠,或由上级官官提拔,层层照顾。关键是有了这些桂冠,工资可以提几级?优厚待遇随之大大而来。如果问:他们有什么真本事(劳动成果等)?最大的本事就是,当中有不少领导敢于把单位的集体成果和功劳于自己一身,拿来招摇撞骗,难道还有什么政绩可以当作劳动成果??可以说,现在许多桂冠都不是群众真正评选出来的,而都是层层领导点名封赏(授意)出来的。当然,他们也会冠冕堂皇把名单拿出来公示一下,做做样子,所谓征求群众意见,这一套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现象,几乎到处都不例外,虽然群众对那些领导靠自己吹牛皮出来的桂冠十分反感和极为讨厌,但是也已经到了司空见惯了。因此,人们不得不感叹,现在的那些领导者冠以的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或什么几杰人才,远远不如王进喜年代那样真枪真刀、实打实拼搏和奋斗出来的模范令人钦佩和尊敬。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到底应该怎么改变和解决这种不良现象和另一类腐败问题呢?请问能不能治和有什么法宝来治理?!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977 次阅读|3 个评论
你是垃圾下属吗?
famingkuang 2009-7-25 22:26
进平兄说《 导师总是对的 》,发发没读过博,所以不知道导师怎么样子,但却当过领导的下属。 当年的发发自视甚高,总是看不惯领导的作风,喜欢自作主张,不太尿领导,领导也就不怎么喜欢发发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发发岂不是领导的垃圾下属了?可惜当时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否则到现在也可以混得个一官半职的了,何至于要在海水里面沉浮? 领导永远是对的,为了你的前途,请相信这是绝对的真理。可惜年青人不相信这一套。 于是发发就在进平兄的博文《导师总是对的》发了这样的评论: 发发: 当你发现导师是对的时候,已经没有导师可导了。当你发现领导是对的时候,你也发现自己已经变成领导的垃圾了。 博主回复:第一句话无疑是对的, 第二句话没理解你说什么 。 还有周可真老师的大白话博文《 青年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可惜看得懂的人不一定多。象发发一样老了才读懂,有什么用? 发发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及时的识时务者。这可是心底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领导的艺术!!
liulincom 2009-7-17 20:27
  社会 上大大小小的 老板 不计其数,但真正会当老板的只是凤毛麟角。   经常见到很多老板的电话出奇的忙, 手机 比114服务台还忙,电话接二连三,一个刚挂断,另外一个就进来。有的更夸张,一部手机不够,还配备两部,甚至三五部。腰上挂的全都是手机,犹比战场上士兵,挂着都是手榴弹。      笔者曾 咨询 过的一位 房地产 集团老总,姓张,其资产过亿,是一个真正会当老板的人。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各项业务基本理顺,平时能够闲情逸致,偶尔还参加各种高水平的 培训 会。没有会议的情况下,张总每天上班处理一些公务外,半个小时后与秘书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不是到工地现场顺便走走,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但张总到外面,手机基本不响。如果手机响了,有人与其谈业务,他就直接说:你看,这个事情是我们某某部负责,电话是-------,姓名是张三,请你与其联系。然后就挂断电话。除非是重要的 客户 ,比如银行行长、工商局局长等,他才亲自出面处理。      张总做任何事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属下能做的事情,一定让属下去做;二是需要自己做,但属下能够做的更好,还是让属下去做;三是一定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才去做。通过刷选,张总每天花少量时间安排相应人员去做,剩下的事情自己处理,不到半个小时,一天工作也就基本完事了。      可现实中,经常遇到一些老板,老说自己忙。笔者有一位朋友,也是做房地产,资产还不到前面提到的张总一半,二者的工作忙得程度是天壤之别。这位朋友一个手机不够用,手机通讯费多的惊人。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哪里像人做的事,简直不是人!后来要笔者到他 企业 作 管理 顾问。笔者先对朋友进行管理改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让他记录下每天所做的事情,每个小时记录一次,要求坚持一个月。记了一星期,朋友坚持不下去了:没什么事可记的?我要求他再坚持。他记了一个月。一个月结束,他自己不好意思地说 实在是没什么可记的,没做什么事。笔者就查他的记录,根据记录,与朋友一起分析,一类哪些事情应该是属下做的,二类哪些事情属下做的更好,凡是属于一、二类的情况,以后坚持不要去做了。通过实验,朋友终于认识到,其实自己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也并不是每件事都需要他亲历亲为。经过一年的调整,现在的朋友,虽没有达到张总那么悠闲的程度,但基本有时间听笔者的讲座了。      当然,要会当老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长期做好管理改善工作。      从管理角度而言,老板第一要做的是管理 文化 导向。一般而言,企业从小做大,老板容易陷入事无巨细的泥潭中。原因就是从企业成立之初到壮大过程中,老板就是一个救火队的队长,哪里需要哪里去。因为 成功 了,就强化了老板固有的意识,需要努力,企业才能做的更好。其实,这是一个陷阱。当老板把业务和企业规模做到一定程度,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更主要的岁月不饶人,老板也会老的。那么,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老板就会变得力不从心。那么,老板需要做的是,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树立授权的管理文化导向。以房地产张总为例,根据事情进行分类,然后按自己的原则安排业务。如果有人联系到具体业务,不属于非要自己亲自处理的,都交给属下去做。      第二,老板要选对人,然后去培养下属。下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独挡一面,一是需要时间学习和锻炼,二是彼此之间需要时间磨合。那么,老板在选对人的前提下,不断地去培养属下。很多时候,老板会变得越来越忙,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老板自己一手造成的。比如,有人联系业务,老板也说:请你与具体业务部门联系。这个时候,作为外单位业务联系人,觉得与老板联系,不会起作用,自然就与相关负责人联系。当然,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相关部门有权决定。很多时候,老板虽然也说,请你与某某部门联系。可是,等到具体部门把事情决定了。事后,发现下属真的做了决定或者做的不好,就批评属下:这是你决定的事情吗?这你能做决定吗?于是,属下知道老板是独裁型的,以后凡是遇到做决定的事情,就会打电话向老总请示。或者,有的属下就干脆对客户说,这涉及到重大问题,你还是与老板谈吧。这个时候,下属做任何决定,条件反射是找老板做决定。那么,依赖和请示就会不绝于手机,就会出现老板手机声不断响起的被动局面。      培养下属,关键是让下属有犯错误的机会。老板老是觉得下属不行,那就不可能把下属培养成为有效率的管理人员。下属犯了错误,不要对已经过去的事情追究过多,而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避免下一次犯错误。同时,如果是比较重大重要的事情,老板只要适时监督,适当引导,而不是指导,让属下按着正确轨道即可。下属通过长期培养,就会培养成独挡一面。      第三,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并找到合适的人员去办,要做到心知肚明。老板要十分清楚,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处理,哪些事情可以让属下处理。有的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处理,比如单位着火、死人等。还有涉及 中国 人特有的文化,需要老总出面才够面子的事情,比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与其联系,自然就需要亲自出面。同时,也需要了解下属有哪些特长,哪些地方是最能发挥他的才能,并且不断去培养和引导下属的特长。如果有必要,根据属下专项工作的特点,通过外送培训,进一步强化属下的特长。最后形成一种风格,老板交办的事,一定会十二分的放心。那么,老板就没有必要为下属能否把事情办理妥当而提心吊胆了。      第四,引导下属张弛有度。过多的引导下属,自然就成为指导,时间一长,下属觉得最终还是老板说的算,我就别瞎费心。于是,就会出现一遇到困难,马上想到老板。其实,这是猴子骑在脖子撒娇的表现。管理方式不恰当的老板还自以为自己很行,可结果呢?属下能力就会得不到锻炼和成长。当然,也不能放手让下属去干,自己就不管,就容易出现监督失控。适时、适度、适当的监督,才是老板有效管理之道、管理的艺术性体现。      会当老板不是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用心、用意去管理。管理好自己,引导好属下,会当老板的人,就是让手机变成哑巴,而不是日理万机。
个人分类: 社会新闻|22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 我家的猪是狗奶大的
gwailee 2009-7-3 17:44
我家的猪是狗奶大的 李 貴 2009-7-7 相信大家都很少听说过猪是狗养的,我家的猪猪却是狗奶大的。当然,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这是生物界广为人知的大自然的动物慈母特性。但这里我不是想说的是这个是多么有趣,而是因为这其中发生的事情令我太意外而又不意外了。 让我先介绍其中的经过吧。 2007 年春,老家的母狗生了一对小狗,不幸小狗都夭折了据说,是被猪咬的,总之难以调查了;当然,老家的母猪也正在产子。老家的习惯,猪狗都是放养的。然后,有一天有两个小猪趁机吃起母狗的奶来,而母狗亦没拒绝,并对猪崽很友好,每天晚上还带着猪崽一起睡。 可爱的小猪猪们 公狗和小猪 小猪在吃奶,母狗睡着了 小猪正在吃得上劲 母狗终于被吵醒了 继续沉睡 当年八月份,我再次回家的时候,发现两个小猪已经长大比其他的还要大,这不算什么意外。但是,令你无法相信的是,你不敢靠近这两头猪尽管,家人已经把它们圈养了。因为你一旦靠近,它们就在学狗那样,对你吼,对你咬。 狗一领导猪,猪就变成狗。 我母亲发明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拿上一根打狗棍子,边靠近边吓唬。当然,棍子还有一个功用,那就是让猪把棍子当成你来咬,从而不至于伤及性命。 当你把猪当狗看的时候,猪就是狗。 那年春节的时候,这俩猪都进入人民大众的肚子了。但是,我仍然不能忘怀。 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起一个反面教材小时候常见的杜鹃鸟。大杜鹃老奸巨猾,从不养子,经常恫吓 画眉 、苇莺等小鸟,吓跑后偷偷下蛋,借巢生子。并且更可恨的是刚孵出的小杜鹃还要继续残害这些小鸟的后代。 有其母就有其子啊。 雏鹃将犯罪的 遗传 基因 全部继承下来,并暴露端倪,而眉、莺等受鹃欺却不自知,含辛茹苦地哺育着杀害了自己孩子的仇人,甚至这个怪异的孩子比自己还大,它们竟丝毫没有引起怀疑。莺的善良与无知拉开了这一悲剧的帷幕居然是自然的法则之一。鹃的罪行才可以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渠道,这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使人愤懑的事。 纵容多了,就成了法则。 大自然动物世界有慈母,也有恶母,何况是人类社会呢。真是让我感慨良多。 小杜鹃一出世就忙着当搬运工:背着另一个小鸟 ( 或者鸟蛋 ) ,用它那尚未发育健全的翅膀支撑着它,小心翼翼地向巢边爬去。它低下头,用额头顶着巢底,忽然急剧地向后仰去,将那只伏在它肩上的小雏鸟 ( 或者鸟蛋 ) 向上一扬,翻出巢外去。接着这个小搬运工滑到巢底,又钻到另一个牺牲品的下面,继续它的搬运工作。小杜鹃在其孵化出来的几小时以后就产生了要把巢中所有东西甩掉的欲望。当义母回来,看见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雏,还会把这个凶手当宠儿来疼爱,更加精心地哺育小杜鹃。小杜鹃羽毛丰满后,它就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少年基维百科, http://wiki.lets-study.com/index.php?doc-view-801 )
个人分类: 水煮世界|1615 次阅读|6 个评论
导师是单位领导
Moonkey 2009-6-22 20:15
我在一个研究所读博士,老板是所长!导师是单位的领导,享受一些额外的便利时,也有许多不好处理的事情。 首先,一个不好处理的是称呼,是叫老师、老板、职务,什么场合怎么称呼?到现在也还是一头雾水。 其次,是指导实验,领导嘛毕竟行政事务少不了,所以,可能有很多的时候,都不在实验室。一年到头,也难得聆听老板的教诲。 还有许多,现在还在慢慢的体会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首长辛苦了PK为人民服务
moxj 2009-6-13 23:47
中国人很会喊口号,但中国人也很喜欢藐视权威。前几天的日记《 又见公务员 》里引用了一段大家上网调侃的话。管中窥豹,不知道人民群众的这些口号后面隐藏着怎样的心态。 最近好象兰州有领导来视察了。前几天学校后门的路封了几个小时,好几天路上都有警车巡逻。 我没听到大家喊什么口号,但那架势是清一色的 首长辛苦了 。领导经过的路本来车并不多,兰州也没有北京那么拥挤,但警察和协管的同志早早把路封了。公交车上的人都下来了,路两边站满了人。同学非要看看领导,拉着我不让回寝室。 请问是哪位领导过来了。不知道。听说领导视察之前有三条狼狗先进去把那个单位检查了一遍。就是有派啊。 扰民! 吗的,我十一点就把车开出来,现在下班了连院子都没开出来。 晚上和同学吃面片的小餐里人很挤。老板,给个凳子我们到外面吃你没看外面的警车吗?领导来了,不能出去妈妈的,难道我会把用钱买的面片子给他扔过去吗? 每天听的新闻和报道都是领导怎样和群众同甘共苦。网上看到的图片也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的感觉却别样的不同。 常有人发帖讲中国和国外怎样不同,国人的素质怎样低,有些先进的东西如何不合适中国人。 我就不明白那么顺畅的路为了领导路过一下封了它做什么,那么方便的公交车怎么领导就不能一起和大家坐。怎么好像老百姓都是恐怖分子一样。怎么我六月四号的日记说了两句主席、总理这样的职业很辛苦就被屏蔽删除了。到底是领导在瞎折腾?还是老百姓就喜好折腾。 你当你的官,我们干我们的活。当的好,我们景仰你。当不好,国家设了这么多机构,制定了这么多法律,我们也不会越俎代庖把你怎样。何必没事自己整这么麻烦。结果还搞得老百姓说点实话就被屏蔽,胡乱删帖不说还整出些国民素质低之类的言论到处刺眼。 今天看到关于政府采购宝马的议论。有人对没有采购国产车好像很不满。我看不管采购什么,只要能让工作效率高就是好车。能不再让警车开道,到处扰民就是好车 我觉得给每位领导都配私人飞机最好。你们在上面自由的飞,我们在下面干我们的活,有空了就抬头景仰一下领导,喊几句首长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3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实中的《穿prada的恶魔》
cutefay 2009-5-30 11:41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穿prada的恶魔》,里面的那个女上司被比喻成穿prada的恶魔,她是那种只会下达命令,不管属下对于完成这件事情是否有难处,只希望得到她满意的结果,结果女主人公为了做好她的助理工作,非常辛苦地替她完成一件件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稍微不慎还要受到职责。有次因为女上司想去另外一个国家看一场演出,而那天是大暴雨,所有的飞机无法起飞,女主人公想尽所有办法都无能为力,而女上司还是严厉地批评了她。影片中描述的事情很夸张,现实生活中像穿prada的恶魔里的女上司那样的人还是很多的,只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事情那么夸张罢了。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很多人当官喜欢摆官架子,耀武扬威,以此来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样的人往往官腔十足,要求属下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属下对领导的要求,那怕是一个芝麻大点儿的小事,都要屁颠屁颠去做替领导尽心尽力地去完成。稍微哪一点儿没有做好,就要受到领导的指责。做这样的人的属下,会很累,尤其是累心,会有种不是为自己活着的感觉,经常感觉自己出力不讨好。 用这样的方式当领导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我觉得这样的官架子除了能够给自己带来虚荣心的满足,还能够带来什么呢?还能够带来的是属下的人以及民众对这样领导的厌恶,以至于等自己下台之后,人走茶凉,没有什么朋友。 官架子这样的东西是一种虚的东西,而人们往往就喜欢追求这样一种虚的东西,或者是一种所谓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一种很难说的东西,很多人往往以比别人过得更好(例如更有钱有势)而产生幸福感。虚的东西,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科学网博客上很多人追求点击率等等,这也是虚的,往往只有博主自己在乎,其他的人并不在乎这些。也就是说点击率对博主们来说内心是感觉很重要的东西,而对于一般的不写博客的人,点击率对他们来说是一文不值的。 人们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如果能够跳出这样的一种当局的状态,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心里的很多烦恼就会少很多。如果真的像佛家弟子那样看破红尘的话,就会觉得一切金钱、权力等等都是过往云烟,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我在想,其实,人还是要有点七情六欲才好,虽然情欲会让人经常有一些烦恼,但是也会让人有很多快乐。如果世间的人都跟和尚一般清心寡欲,那么这个世界的发展的动力就会失去很多。 太大的权力往往使人腐朽,使人丧失人的仁慈之心。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新女驸马》,里面的那个太子在登基之前,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人啊,而登基之后,也变得冷酷无情了。而他也意识到这一点:权力太可怕了。因此,我觉得在古代,要当一名明君真不容易,因为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很容易让人嗜杀成性,要有相当的自制力,才能够一直听得进大臣们的意见。在如今民主生活的时代,权力的集中程度小了很多,这对社会要好很多。 我发现搞科研的人当官,往往官架子会比一般人当官要小很多,我见过的很多搞科研出身的领导都是很和蔼可亲的,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我想,这是因为搞科学研究的人有一种严谨务实的作风,因此就不会去追求官架子这样的虚的东西。 最后,从一个属下的角度来说,面对官架子十足的领导,也只能像《穿prada的恶魔》中的女主人公那样表现出职业化做事的方式,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尽力做好了。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43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人与组织之风险的融合
chyq721 2009-5-29 15:33
其实,科学网就是一个虚拟的研究生院。我是这里的研究生,而我的导师之一就是武夷山老师。在《践行三种视角的一点感悟》请武老师审阅后,我又获得了一个新的题目:践行的话,除了一一对应外,还要争取打通;比如,个人往往厌恶风险,只接受时空遥远的风险。那么,个人如何将组织的合理风险观纳入进来呢?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反思。已经是这样了,那么我在此只能向武老师以及科学网的众位朋友汇报一点点前期工作之基础上的感悟。 首先是我自己将个人风险观与组织风险观的融合。 圣严法师的《真正的快乐》讲解的非常清晰:做事情时不在意个人名利的得失,追求能为他人尽心做好事情,就会获得永恒的快乐。蔡英忠老师在《庄子》动画里也说:读书有读书的好,劳动有劳动的好,做成事情有做成事情的好,总之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好处,尽情享受这些好,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确确实实的在助人中获得了快乐,远远超越我被通知考上大学,被通知免试读博所带来的喜悦。圣严法师与蔡英忠老师只是用直白的话将我一直以来心中的信念明晰罢了。 您觉得,我还有个人风险的担忧吗?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已经是我的做事基本手段,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进而保证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新问题。所以,我完全成为组织里的一员,放在那里,我都愿意尽职尽责的做好,只求能够充分相信我,让我去做好它。 已然是这样,组织的风险就是我个人的风险了机制上兼容、政治上可接受,其实没有这些个风险,我的激情又该往哪里去释放呢? 其次,我只能是浅显的谈一谈本科生团队里,本科生个人的风险与组织风险的融合方法。 从娘胎里出生,直到我们懂事,那些年生命的各种风险其实都是无私的父母所承担。而我的这些队员们,对于研究,对于项目的执行等等,其实都是初生者,必须得消耗我的精力手把手的教授了。所以目前为止研究与项目执行上的风险都是我在承担,第二步是让他们分析风险,思考如何应对风险,第三步则是让他们独立承担风险,掌握处理方法。 说句老实话,当初将这些队员招进来,我所给予的承诺是:让他们免试研究生成功,并进入到我所在的课题组。带着他们做项目,就要消耗他们很多学习时间,而他们的同学则可以认真复习那些可以保证加分的考证,比如软件设计师、计算机四级等等。他们短前的个人风险是跟着我是否能够免试读研?而较长的风险是呆在我们课题组读研能否为他们找到一份好工作。 没有勇气,浮躁的学生一定会去掂量的;但是这六个人确实带着豪赌的心态参加到团队中。毕竟他们是我从年级前四十名中挑出来的,有 36 个人就不敢去承担这个风险。我被他们的信任所感动,那么我怎么可能不顾及他们的这些风险呢? 所以,我目前的个人的一个感悟是,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队,融合团队个人与组织的风险,最关键的是团队领导人:这个领导人首先有没有组织风险与个人风险相融合,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第二点则是,这个领导者必须顾及团队成员个人风险与组织风险的协调,理解团队队员的个人风险,以一种服务的态度将队员个人的风险考虑到组织风险中;第三点则是,领导者务必有一种凝聚力,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将个人风险寄托在他身上可靠,进而能够一身轻的将全部精力专注于组织的工作中去。 我们的团队是一种科研性质的团队,当个人风险与组织风险融合时,技术角度所阐明的风险观就不会成为难题考验我们的。 以上算是自己的一点不成熟想法,还望老师们给予指正。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2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 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等
wangyong77 2009-5-23 13:26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 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等 2009年05月22日 18:01:0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 留言 】   【 打印 】   【 关闭 】 【Email推荐: 】 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是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会议认为,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兢兢业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照暂行规定严肃问责,充分发挥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会议认为,巡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维护党的纪律,坚持党的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发扬民主、依靠群众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选拔任用干部情况的巡察。各级党组织及巡视工作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积极配合巡视工作。 会议强调,实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要切实将规定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营管理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这三项法规制度的重要意义,把贯彻落实这三项法规制度作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各级纪委和有关部门要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和组织协调,保证制度贯彻落实。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0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戏说“领导”与“被领导”
李丕鹏 2009-5-17 15:12
最近好像大家开始关心领导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情! 领导无处不在,没有不行 首先,从我个人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感受来说,我觉得没有领导是不行的。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搞哲学的或者哲学家会有很多论证。对我而言,那就是个人体会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可以说就是带领和导向我们行动(生活、工作等等)的人,因此,金山词霸中把pilot和torchbearer翻译为领导人,把Moses(摩西,《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bellwether(系铃的公羊), conductor(乐队指挥,列车长), coryphaeus(合唱团主唱),protagonist(戏剧、故事、小说中的主角),vanguard(前锋、先锋)和 leader翻译为领导者。由此可见,领导是无处不在的!何况我们都知道在家听父母,在外靠朋友(不听朋友的怎么靠朋友阿),在单位听领导。这里的听,就指明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并不是狭义上的多少级以上的实权在位者才是领导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作出行动的选择的时候,大脑中也会出现一个领导和一个被领导者,对独立的个体整体而言,自己就是自己的领导,也是被领导者。 中国先人创造的字也很有意思,二人为从,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后面,看来也是有个领导和被领导的问题。我们常戏称或者尊称夫人是家里的领导,这也说明就是在一个二人这个单纯恩爱的世界,也有个领导的存在。就是为了吃一顿饭,如果两个人想法不同,也有个最后听谁的问题。 三人为众,那就更有意思了,不仅有一个人高高在上,而且就是下面的两个人,也有个先后之分。由此看来,不仅要有领导,而且领导还不止一个,而且还有个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的问题! 我们所处的社会,有着众多的领导,大到联合国秘书长、国家主席总统,小到小组长等等。但对不同的个体,将面对的是不同的领导。不同领导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不同个体也有着各自的工作、学习范围。到底应该遵从哪些领导?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我想作为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应该面对的实验室、课题组的负责人(这也是领导,而不只是代了什么什么长的才是)和导师这些直接的领导,可能也就是二人为从中那前面一个人。而在研究生管理、思想教育方面则应该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等。 内行外行,各有所长;不管内行外行,领导好了就是好领导 我走向社会30年,工作二十多年,不仅见过不少领导,也在单位受着校长、院长、系主任等等的领导,而且自己也做过多年代长的领导。期间也经历了内行和外行领导的领导,即受到过内行领导的打压和外行领导的不懂专业而影响工作,也得到过内行领导在工作上的不遗余力支持以及外行领导的大力鼓励。其实,不管领导是内行还是外行,我觉得只要是作风正派、以事业发展为己任、即讲原则而又有正义感的领导都可以说是好领导。 其实,作为科技工作者,最怕的是内行领导的出于私心的排挤打压和外行领导的非科学观的指手画脚。 领导与被领导是相对的,各行其责 作为领导,要明白自己是谁的领导,该领导什么,也就是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而作为被领导者,则要明白自己属于谁领导,该听谁的,该干什么。 现在我不是什么领导,以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身份在研究生教育问题上,我会征询、听从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和主持学院工作的院长的意见,当然也会在征得学院领导的前提下,与学校研究生处或者分管领导进行沟通,接受他们的领导;以一个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身份,我会征询、听从学科建设处和实验中心领导以及分管校长对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指示和意见,接受他们的领导。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接受院、系、教研室领导的领导。 明确自己身份,对号入座,接受领导。我不能没有领导,但我希望我的领导,不管内行外行,都是好领导!!! 领导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不是每个人都懂这门艺术和学问,都有能力当好领导。学者争当领导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有一颗质朴的公平公正心,不求一心为公,但求能以所领导的事业为重就很不错了。最怕的是学者当上了领导,就在其他学者面前忘记自己也是学者或者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而故意影响其他学者的发展,这样就不好了。至于内行外行,也是相对的。现在的领导都是知识分子,因为不管从哪里弄来的学历学位,至少都是大专。而高校的领导可能很高比例都是博士,能说不是内行吗?难道我们再请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老大爷或者工人伯伯、解放军叔叔来治校,更何况当代的工农兵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 什么领导都可能遇到,看你运气了 说心里话,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遇到过不合格的领导。但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内行外行没有多大关系,更不能因噎废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四清”、官场之最、领导关心谁、百姓语录及其它
蒋高明 2009-3-2 01:31
蒋高明 2009年两会召开在即。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两会人们最关注什么网络调查中,反腐败再次排名第一。其实,反腐败成为民众关注的首位问题,似乎并不意外。从2006年起到2009年,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连续4年进行同样的网络调查,除2007年排名第二外,其他三年均为第一。 另据新华网北京电,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回答网友关于反腐的问题时,透露官员的财产收入公开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中。温总理指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 上述两则消息说明,官员腐败已经成为全社会深恶痛绝的事情,如果不清理官员队伍,执政党的地位可能产生动摇,人们群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公布一定级别的收入可能是个好措施,但同时也有网友指出,官员且收入来源太多,窝藏点也多,公布哪些不公布哪些,谁来监督?具体操作起来存在困难。但无论如何,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最近又有古井腐败窝案、青岛市原副市长罗永明受贿案件等被曝光,一批官员又落马了。 实际上,对于贪污腐败观察最清楚的还是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头脑是充满智慧的,群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看看下面人民群众流行的段子,便可知官场腐败在一定程度上是潜规则,人民群众对这些腐败现象是非常痛恨的。 下面的段子是记者朋友发来的,题目是本博加的。这里不能当笑话读,但也可当笑话读。不能当笑话读,是这个事情太严肃了;当笑话读,是群众没有办法制止官员腐败,只好编段子来嘲笑那些潜规则。 一、新时代的四清 开什么会不清楚,开会坐哪都清楚 谁送我钱财不清楚,谁没送我钱都清楚 谁干得好不清楚,该提拔谁都清楚 和谁上床不清楚,上床干啥都清楚 (四清原指1963-1966年全国范围内发起的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群众运动) 二、官场之最 最难找的地方--有关部门 最难琢磨的官话--研究研究 最神秘的机构--组织上 最大的官--一把手 最难管的东西--一张嘴 最谦虚的时候--在上级面前 最冠冕堂堂的语言--工作需要 最容易接受的行贿--您讲得真好 最关心的信息--自己这次能否升迁 最傻的高兴--你的问题组织上也考虑了 最无奈的选择--因为年龄 三、官场对联 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 下层蒙上层一层蒙一层,层层注水,水到渠成 横批:和谐社会 四、领导关心谁? 组织部长:谁关心我,我就关心谁 纪委书记:谁不关心我,我就关心谁 宣传部长:谁关心我,我就关心他的正面,谁不关心我,我就关心他的负面 市委书记:谁关心我,我就让组织部长关心他,谁不关心我,我就让纪委书记关心他 五、某官员的一天 清晨起床--打拳 上午开会--打盹 中午吃饭--打嗝 下午上班--打哈 傍晚加班--打牌 晚上娱乐--打X 半夜回家--打架 六、百姓语录 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 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 验收就是宴会,检查就是喝醉 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 汇报就是掺水,举报就是报复 七、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穷人是欠个人的钱,欠国家钱的是富人 穷人喝酒是看度数的,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 穷人是写书的,盗版的是富人 穷人是吃家禽的,吃野兽的是富人 穷人是耕种土地的,买卖土地的是富人 穷人是别人睡的女人,睡别人女人的是富人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7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要急着见“领导”?
ljxm 2009-2-12 15:02
在 中国可能任何人多急切见到“领导”,不同“层次”的人们要见不同“级别”的“领导”。越级不行,在中国越级不行。“领导者”“冒号”也,是相声演员的著名结论。有了“领导”接着有冒号,后面接着就是“指示”,对常人来说就是发表的“意见”,再说白一些,就是所说的“话”而已,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神秘的内容,越大的“冒号”后面的|“语言越是”平常话”越是“小冒号”后面的话越是“具体一些”,但是,任何层次的人都想听到比较高的“冒号”的语言,为什么?因为“领导”在“深闺”难得出来一次,大有看看”稀有动物“的感觉。不光是为了见,目的是为了用“冒号”。 看 到”领导”,古代人求个“墨宝”回家供上,奉若神灵。现代有录像、有录音,但是还要个“墨宝”,好用在宣传”画册“上,以抬高身价,更有甚者,可以招摇撞骗,既害了自己,也给”冒号“抹上不光彩的颜色.行政领导这样已不足为奇,可是中国的有“文化”的科技人员,也不知怎么也粘上这样的“恶习”,而且挖空心思有过而不及。呜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导三定律与天下无官
考槃在涧 2008-11-13 17:05
作为一个无趣男,我一般不看纯粹爱情题材的小说。男人对爱情本来就没有女人那么狂热,何况无趣男。所以我要么读历史,要么读历史小说。 最近架空历史小说很热,但好作品不多。架空历史的要旨是在尽量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历史来;但往往架空历史小说都挂一历史空壳,在那里莺莺燕燕蝶蝶,红红绿绿翠翠,给现代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戴上王子公主的桂冠。架空历史小说中我比较欣赏《新宋》。《新宋》写现代人石越不知何故回到了宋朝,和皇帝赵 顼( xu )、 王安石等人演了一出改变大宋历史的好戏。穿越不是重点,重点是历史,虚构而又合情合理的历史。有人说,阿越的这部《新宋》写得是如此之精彩和真实,以至于要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宋朝。 历史小说也好,架空历史小说也好,共同点不外一写政治,二写军事。我不喜欢搞政治,却喜欢读政治,因为我想找个化解政治的方法。中国政治几千年,国力日衰。虽然不能只怪政治,但也说明政治救不了国。事实上,泛滥而狂热的政治对国家尤其有害。 《新宋》书十几本,还没有出完,读到现在的感触已经一大堆。在新宋里的赵顼大概也算是个 明 君,石越把他写得活灵活现。赵顼深通驾驭臣下之道,也素有大志,也 许明 君大多如此,问题是,出个 明 君是否一定是社会之福呢? 赵顼听到益州叛乱的消息,面如死灰。想成为一代圣主的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想,我为子民们鞠躬尽瘁,换来的就是交钞滥发,人民暴乱?当他听到宰相吕惠卿结党营私的消息时,心如死灰。他想,这就是朕倚重的当朝重臣,那么朕还可以信任谁? 赵顼的死灰之心,恐怕千古帝王乃至如今领导皆曾有之。领导们爱听喜报不爱听忧思;爱听歌颂,不爱听抱怨;究其根本,还是赵顼的这种圣主心态在作怪。 大概千古帝王可分四类: 一曰圣主,二曰 明 君,三曰庸君,四曰昏君。圣主自古就那么几个, 明 君比较多。像乾隆、赵匡胤等人都可算 明 君,在他们治下国家还算兴盛,但有各有其硬伤。庸君是那些没做出什么好事来,也没干出什么大烂事的皇帝。历史上有几个皇帝画家、书法家、木匠,要是生的时候好,没准国家就出不了什么乱子;可惜他们大都生在乱世, 成了昏 君。真正意义上的昏君是那些残暴不仁、自毁长城、头脑简单而又自以为是的皇帝。赵构杀岳飞、崇祯杀袁崇焕,也许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从结果看,都昏得可以。 崇祯并不是不想把国家治理好,他没有办法。在明朝最黑暗的时候,财富全部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灾荒发生了,崇祯想救灾,拿不出钱来,让下面的官员出,结果发现下面有人拿出手的比他还要多!崇祯怒了,又无可奈何。更多的人,明明拿得出手,偏不敢拿出手。这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官员们明知道不拿钱救灾饥民就要造反,却又不敢拿钱出来。拿少了,杯水车薪;拿多了,别人要问这些钱从哪里来的?今天的官员们集体裸奔,只怕也算是熟读史书后的自保之良策。 姚雪垠《李自成》笔下的崇祯跟阿越《新宋》笔下的赵顼的心理状况大同小异,都是朕千辛万苦,你们不为朕分忧,贪污的贪污,造反的造反,一般的乱臣贼子。很多时候领导拿下属没办法,慨叹没有忠臣烈士。但按照崇祯对待忠诚烈士这个方法,有多少忠臣烈士,够你这么滥杀?按照楚怀王对待屈原这个方法,有多少忠臣烈士,够你这么放逐?按照毛泽东对待彭德怀这个方法,有多少忠臣烈士,够你这么劳改? 明 君一般在驾驭臣子上做得好些,乾隆宠信和珅,好歹没有坏大事。 明 君们最大的问题是野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圣主心态。稍微做点成绩出来,人就跟气吹似的膨胀起来。野心未见得是为自己 江山已经是他们的了,也没必要为自己;问题是这点无私的圣主野心往往坏事。君王们为此不忿:我都不是为自己,你们还这么对我。他们不明白,有野心的君主,臣子比较好对付,就怕你没野心。小人就利用你的野心,吹捧逢迎,排除异己;于是那些诤臣日以远兮,而那些善于捕捉圣主喜好的佞臣朝堂谈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国家开始浮躁。 明 君在世时还好控制臣下,等到 明 君自己驾鹤西归,后面的人就不见得能控制住局面了。 仔细思考中国史和中国目前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无趣男得到了两个定律: 领导三定律: 领导第一定律:领导要不顾一切保住自己的权位; 领导第二定律:领导要建功立业,如有冲突,参照第一定律; 领导第三定律:领导要为臣民谋福利,如有冲突,参照第二定律。 员工三定律: 员工第一定律:员工要不顾一切保住自己的权位; 员工第二定律:员工要做尽力出业绩,如有冲突,参照第一定律; 员工第三定律:员工要为领导谋取福利,如有冲突,参照第二定律。 领导往往喜欢员工听话,殊不知听话的员工也在算计领导;领导可以在关键时刻牺牲掉员工,殊不知员工早就在平时的点滴工作中应付领导。两个星球产生引力时,你能说谁先谁后么?只要领导三定律还在起作用,单怪领导和员工都是片面的;聪明的领导会把三定律倒过来用,反倒能保住自己的权位,这就是所谓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了。然而又有几个 明 君真正的做到了民为重? 领导三定律和员工三定律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怪圈。领导和下属像两颗星球一样相互吸引,谁也摆脱不了谁。下属依附于领导,靠领导生存、升迁;领导依赖于下属,靠下属一级一级的应付渐行渐远、变色变味的执行自己的理想,同时靠下属的甜言蜜语麻醉自己。领导对员工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希望员工做听话的思想太监,又希望员工正确领会、执行自己的思想并灵活处理,而二者根本就是对立的。今天我们很多事情很难,难就难在大家既认为国民的素质无法承载进一步的民主和自由;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又要求进一步的民主和自由。 尽管有很多人做领导的本意倒不一定是为钱为权,但在领导三定律的驱使下,那些本来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入仕的人们最终也发生了嬗变。权力看起来是他们实现理想的保障,到最后却成为他们的负担;权力没有被他们的理想改变,反而是他们的理想被权力改变了,他们成为领导三定律的牺牲品。 历来中国的聪明人大都跑去做官,于是士大夫(官)看不起做实业、技术和各类专业人士,中国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就此搁浅。这只怕是中国始终发展不起现代文明、科学和商业的重要原因。别的不谈,科学说到底是个专业性的东西,尽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但在科学领域,管理和科学二者显然是不能本末倒置的。最聪明的科学家应该去做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管理,或者,管理科学。 当然,中国的专业人士有一万个理由要去做官。当我们不是领导的时候,我们没有搞专业的自由,于是我们拼命的要去做领导;但当我们成为领导后,我们发现自由更少了,我们连以前的专业都做不了了。而当我们专业搞得很漂亮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去做官,好推广自己的专业经验;然则专业经验是靠权力推广的么?难道论文、学术报告、同行讨论还不够推广专业经验吗?我们自己做专业的时候不希望被打扰,然则当我们把专业做漂亮了之后又想着去打扰别人。 我们呼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能不能先天下无官? 于是无趣男也鼓捣出三定律: 无趣男第一定律:思想和权力都不能让社会行为达成实质上的一致,能够让社会达成最大限度一致的只能是法律和制度; 无趣男第二定律:所有思想都必须通过社会选择得到验证,靠权力推行的思想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发挥作用,长久肯定会成为社会的桎梏,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先兴后抑就是一训; 无趣男第三定律:权力只能暂时消灭异己思想,不能创生思想,更不能积累思想;思想之花只能在自由的土壤里才可能结果,强制或者被强制的思想都会无果而终。 所以在今天,如果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就不要去当官,起码不要以当官为己任;你无法通过当官实现自己的理想,除非你的理想本身是当官。我不会劝普通人不要考公务员、做官,因为我知道你永远不能把一头猪变成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拒绝了以色列总统的职位,而中国的科学家似乎永远拒绝不了院长、校长、部长等职位。 大家和爱因斯坦的区别,就在这里。
个人分类: 哲思|352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做自己的领导
moxj 2008-10-25 11:50
-你是谁的领导? 一提领导这个词中国人大概马上就会想起官这个字来.然而我不但没有做过任何官,并且见了官都躲的很远.所以今天谈这个话题并不是讨论什么为官之道.大概可能是我最近学游泳感觉大脑对身体协调的指挥是一件很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想分享一下对做好自己的领导这样一个话题的理解. 如果就这个话题概括一下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一句古话很合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胡思乱想埋头苦干的精神现在确实要提倡.然而你是不是确实像书上说的那样迷茫了呢?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每个人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体会,我就不累述了.借这个当我讲个题外点的例子吧. 有个大学的同学上学时候被推选为学生干部,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塌实能干.但他这个人不爱多言,和几个协助他的部长交流也少,结果在工作中误会很多,重复的无用功也多,最终一年后主动辞职了. 从这个故事看,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运筹帷幄的能力,想达到良好的自理状态也不见的就轻松. 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打算如果讲深谋远虑显然是有点严重了.但整天做白日梦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关于这个话题的寓言故事我们应该从认字就开始了解了,所以我还是再讲个同上面类似的故事. 我曾经参加一个小组的户外活动.大家推举的领队是一个平日里精于计划的,颇有管理能力的人.可是野外的事情并不同于日常工作,太多的事情是出乎意料的.大雨中道路被冲坏了大半,交通工具和物资也遭到破坏,领队马上站到高处,指挥大家处理紧急情况,然而人力有限,车子还在泥坑里没上来,这时的领导有点生气了,急噪的抽着烟,开始辱骂那两个所站位置不是很好,刚才推车没有和大家很好配合的同志,结果他俩生气不干了,大家都失去的信心.其实有些情况过度的考虑和计划用处并不是很大,如果你能带头苦干,大家的步调不但会更一致.力量也会更大. 由此可见, 一点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精神都没有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 我们在规划自己未来,努力学习的时候难免常会迷茫和失意.很多时候也许感觉人越大越需要复杂才能做的更好,但同时又难免让自己很矛盾. 我想 生活要过的简单才快乐,事情要辨证的看才明白.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33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领导力的思考
danielyan 2008-10-8 09:38
  领导是我们面临最多的问题。从我们一出生,就面临着领导与被领导的问题。从摇篮到坟墓,无时无刻,我们都生活在人群中,有人的地方就有领导。   但是领导又是被误解最多的话题。
个人分类: 领导力|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秀一下我的什锦八宝粉丝证
yaoronggui 2008-9-8 15:24
什锦八宝FANS圈网址: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32796/index.html 主页面为: 我刚注册成功,在这里秀一下我的粉丝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being a 什锦八宝
mqjiang 2008-9-8 09:20
2008年9月4日,人民网特别制作的什锦八宝FANS圈页面正式上线。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央级网站,人民网此举被网友认为是官方正式认可了什锦八宝饭。给fans提供一个家. 网址是: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32796/index.html# 主页面为 该粉丝圈颇具特色之处就在于,每个注册的网友都获得一个电子版的什锦八宝粉丝证。粉丝证以证书形式出现,左半面是封面,右半面显示网友恭喜您成功加入什锦八宝粉丝圈。任何网友只要输入姓名和所在地,并选择什锦或八宝(也可以同时选择),点击生成粉丝证后,便可以获得一个电子版证书。 这个什锦八宝粉丝圈推出后,即受到热捧。短短两天时间,注册的人数已经达到12000多人次。很多网友留言,支持总书记、总理,祝总书记、总理身体健康。 其中,网友方舟一叶的帖子《前两天看到总理鬓已斑白,内心很感伤》,成了5日的今日话题帖。从行文内容看,帖子是针对9月1日温家宝总理的四川之行有感而发,总理日理万机,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和百姓,日夜操劳,往来奔波,作为四川的百姓,我们打心底感激您。该帖子的跟帖评论数众多,感谢和祝福成了网友们使用最多的词汇。 名词解释:什锦八宝饭,是指活跃在网络上的两个特别的粉丝团,即由胡锦涛总书记的网民粉丝组成的什锦饭和温家宝总理的网民粉丝组成的八宝饭。 本人已经加入fan团. 娱乐圈这么多big man; woman, 我没有崇拜过, 更别说成为他/她们的fans. 这次能正式成为总书记和总理的fan,感觉很兴奋. 作为党员,倍感亲切. 我觉得成为什锦八宝,最重要的是为两位领导人送上一份祝福,给与一份支持. 他们为我们这个大国的确操碎了心,没发现总书记和总理最近憔悴了不少吗?
个人分类: 席谈时事|4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浓缩版十有八九领导不合格-张星元
考槃在涧 2008-7-14 10:09
拙文《 十有八九领导不合格与吏治难治 》得到了不少朋友的认可与点评,其中也有很多朋友反映文章太长,这是我的问题,向大家致歉。 张星元老师把拙文浓缩成12句话,我认为至少能表达我原文80%的含义,只是没有包括领导的炼成法。尽管文字都是我原来的文字,但我认为张老师的总结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劳动,所以我愿意就这12段文字和张老师分享著作权,谢谢张老师! --------------------------------------------------------------------------------------------- 1.尽管偷懒的人客观存在且为数不少,更多的人还是想把事情做好。而如果我们不能做出一个让下属好执行的决策,那就让下属自己决策。更多的时候,一个不能被很好执行的决策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决策。 2.一个人决策100件事当然要比100个专业人决策各自领域的事情要容易犯错得多。 3.管理者尤其是一个新任的管理者经常会要向下属或者上级证明自己是个聪明的管理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管理不是要证明谁比谁聪明,成功的管理者应该让下属忘掉你的存在,让他们安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觉得受到了打扰。 4.其实只要大家的目标一致,在基本的做事准则下,有不同的观点和做事方式对团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5.与其事急从权不如一开始就给下属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一开始就能对一些基本的事情自主决策,既让自己轻松快活又提高了下属的积极性。 6.合格的领导善于整合资源,也许这其中不乏他自己的观点,但他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的组织。 7.基层管理者更应该精通业务,高层管理者更应该精通管理。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是笼而统之的学而优则仕,仍然是封建的管理观。 8.当你管理一大群聪明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要去和聪明人比聪明而失去自我。 9.然而始终社会中除了吏还需要民,如果把吏和民的关系对立起来,如果把吏和民的利益认为的(人为地)割裂开,并用国家机器保护吏的利益,那么吏治难治就顺利成章了。 10.官僚滋生在于创业团队因为成功树立起绝对权威,从而很容易形成一级压一级的错误领导观,而这种错误领导观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因为领导已经不能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了--他只能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11.把百姓排开在外的吏治系统实乃吏治难治的根源。 12.历史也从来没有先例在利益共生圈形成后,仅靠简单的改良就扭转了乾坤的。认为百姓相信高层就能改变吏治的想法更是Na?ve,如果民众在其中起不了任何作用,根本不可能有改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十有八九领导不合格与吏治难治
考槃在涧 2008-7-9 11:34
领导不等于官员 我并不会站在道德层面带着放大镜去看官员,实际上我这里说的领导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官员,还包括企业里中层以上管理者们。 尽管我没有做过官,但我亲友有不少中小级别官员,他们的水平我十分清楚,而尽管我没和高级官员喝过酒,其肚子里的墨水我也略知一二,也有不少官员胸中有丘壑,为人处事滴水不漏,让人佩服。企业的情况我就更清楚了,经历过不少上级和老板,而我自己也做过基层管理者。所以起码我自己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 我也不会去分析领导的政治素养,中国的领导都是政治精英。如果我们认为管理和领导就是搞政治的话,十有八九的领导都可以做我的老师;如果我们认为管理和领导是一个领导者合格与否的基本条件的话,情况差不多可以反过来。 领导是怎样炼成的 我说十有八九领导不合格,十有八九的领导十有八九要找我算帐。我们不妨看看领导是怎么炼成的,这个问题就不言而喻了。 在阉割和自我阉割中前进 一个领导怎样才能在披荆斩棘中前进?位子是有限的,绝大部分屁股都想上去坐一坐。坐这个位置不仅仅意味着收入、地位、权力和尊重,还意味着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下级那里得到体现。位子的有限和屁股的无限,使得在上一个屁股的眼睛里,下面全是晃来晃去的屁股。 要想在屁股群中脱颖而出,和上级屁股取得完全一致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的一致必须是言行一致。那些和领导不一致的异端学说增加了领导的管理难度;而鉴于位子的形状已经固定,长得和领导的屁股不一样的屁股自然也和位子的形状不一致,也就无法放到那个位子上去了。 我们在看着上面的位子时,往往认为,我要想实现我的思想必须要先到那个位子,因此一时的思想阉割是必要的,这叫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的如意算盘是我有了那个位子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了。于是,我们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不敢和领导 fight ,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而领导往往以说服我们为乐,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被位子说服。 可是屈服于位子久了,就成了习惯,当屁股坐上这个位子的时候,思想不由自主的就和这个位子保持了一致。思想被阉割久了,再想勃起可就有心无力了。这种行为内化造就了思想疲软;于是位子决定了思想和对待思想的态度。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把位子称为:官僚。 我们在阉割和自我阉割中前进,手术刀把我们的智慧和对待客观规律的态度切除了,我们获得了位子,只是靠位子去强奸思想和客观规律,所以不合格。 业绩冠军不等于管理天才 相对来说,企业管理者的选拔要远比行政管理者选拔要更符合客观规律一些,然而阉割和自我阉割同样存在。企业把业绩很好但不符合价值观的员工称为野狗,意即虽然很有战斗力,但是却是野路子,这种员工尽管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也是不受领导欢迎的,是清除对象之一。 明星员工是那些业绩明显又符合价值观的员工,他们经常能得到升迁,这无可厚非。然而业务和管理通常并不等同,因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和帮助大家把事情做好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不好的管理者尽管可以自己把事情做好,但他在帮助别人把事情做好方面往往越帮越忙。没有人不想帮下属把事情做好,只是一个过分聪明而又没有思想的领导往往在管理中掺杂了过多个人的东西,而忽视了尊重下属的思想。 好比一个打铁熟练的人,他看见下属挑水十分吃力,以他打铁的经验,告诉下属应该怎么用力,怎么挑水,并告诉下属必须照作。心肠是好心肠,但违背管理规律的好心肠通常都是越帮越忙。 只是我们的领导绝大部分时候是在用自己打铁的经验教下属挑水而沾沾自喜。我们往往认为做上了管理的位置意味着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本身就决定我们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 我们往往在抱怨员工有太多的思想而不去执行,而忘记了反省自己强加给员工的任务是否便于执行,能够执行?我们喜欢员工没有思想执行自己的想法,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抱怨员工太笨不知道变通,可是除了你自己之外,又有谁能够那么领会你的精神而又知变通呢? 员工既不是机器,工作也不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就可以解决的。难道领导的责任不就是让员工发挥出积极性和思想,完成任务的么? 合格的领导让员工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完成任务,不合格的领导让员工唯自己马首是瞻,只是有几个领导又不是这么做的呢? 领导这么做跟领导的炼成方式完全有关,因为他在不是领导的时候,别人也是这么对他的。而同时,领导也有领导 只有当他按照这套领导炼成的道路走下去时,他才可能百炼成钢成为领导,而同时我们知道,阉割和自我阉割又发生了 我们对待领导的态度和选拔领导的方法决定了我们的领导十有八九不合格,这与他们聪明与否和敬业与否全无关系,也绝不是培训几次管理课、看几本管理书、开几次整风会就能解决的。 那些美丽的误会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领域里的打铁匠,但终归我们要选择这样那样的打铁匠来做领导。所以选打铁匠做领导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于当打铁匠成为领导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导比下属聪明 一般我们愿意认为领导比下属聪明,领导自己当然也喜欢这么认为,这当然也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客观来说,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自有其过人之处。然而具体到每位下属的工作则不竟然了。问题是在我们成为领导后我们往往在管理中加入了太多的个人判断。使用铁匠的标准去看待木工活,你肯定找不出合格的木工来,于是,我们开始变得比下属聪明,下属也开始变傻了!因为我们可以堂而皇之的指责下属:你的木工活不合格! 屁股决定脑袋,站得高看得远 位置越高,搜集到的信息要多些,充分些;然而我们要认为屁股能决定脑袋那更是一厢情愿了。 铁匠坐在山顶时看到的云蒸霞蔚,山脚的木匠感受到的是阴雨霏霏,其实谁的信息都不充分,每个人都只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信息。 尽管铁匠站在木匠的肩膀上,可以多看 100 米,但是对于扛着铁匠走路的木匠来说,还是留神脚下更有意义。假若铁匠根据 50 米外的地形地势指挥木匠抬脚拐弯,多半两人都要摔跤。 所以站得高也许看得远,但指指方向就行了;至于高脚走还是矮脚走,让木匠自己决定吧,只怕扔硬币也要比瞎指挥来得靠谱些。 人脑是可以被清洗的 当铁匠成为领导之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木匠洗脑。很多时候铁匠成功了;更多的时候木匠被铁匠的打铁式思维搞得晕头转向,最终连木工活都做不好。 每一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思维和做事方式很难真正的统一,洗脑的结果差不都使得下属阳奉阴违,做足表面文章。被洗过脑又上去了的领导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洗脑,于是创造力被洗掉了,大家都在用铁匠的思维干木工活。 马云说,当你有 1 个聪明人时,很幸福;当你有 100 个聪明人时,就会非常烦恼。我很惊讶像马云这样的人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尽管他是我老板的老板的老板。 认为笨蛋没有聪明人好管理的人实在是不懂管理的真谛。我倒是管理过不少人,聪明的也不少,实际情况是二者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有所不同。如果采用管理笨蛋的方式管理聪明人当然大家都会觉得很烦恼。不合格的管理者总是试图教聪明人做事,而总是无视聪明人的意见自己拍脑袋决定一切,而又不向聪明人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去决定。最后的结果是聪明人觉得领导瞎指挥,领导觉得聪明人光想不做。 我们经常责怪下属为什么还在那里讨论而不去执行,我们言之凿凿的说不需要思想,执行就行了,全然不去想如果我们的决定那么好执行的话下属早就去执行了。尽管偷懒的人客观存在且为数不少,更多的人还是想把事情做好。而如果我们不能做出一个让下属好执行的决策,那就让下属自己决策。下属还在思想说明下属不是笨蛋,下属不是笨蛋又还没开始执行说明决策本能可能存在问题。每当我的属下工作遇到瓶颈时我首先会想是不是我的方向有问题,或者描述工作不到位,甚至布置的任务超过了下属的能力;只是大部分领导在下属执行不力的时候首先责怪下属的执行力,究其根本还是领导至上的思想在作怪。 做出一个好决策不见得要三个臭皮匠开会,但诸葛亮决策前最好听听臭皮匠的想法,否则拍脑袋的结果就不知道是下属执行力不行还是自己的决策错了。更多的时候,一个不能被很好执行的决策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决策。 结语:态度决定一切 十有八九领导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待领导的态度。当我们把领导捧到天上的时候,领导不太可能合格。在神坛上的泥菩萨受人们顶礼膜拜久了,真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菩萨,结果庙破漏雨,这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泥菩萨过江。 让领导合格的唯一方法是让领导走下神坛。你可以看到很多领导在还不是领导的时候业绩突出,可做了领导之后昏招百出,我猜就是在庙里被香客的香熏晕掉了。 管理那些事 领导是职位不是地位 一般我们愿意把管理者看成是能力超出专业人员的人,这差不多是封建时代的领导观。从人的能力素质角度来看,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把领导才能看成是一种才能倾向,它并没有凌驾在人的其它才能之上。 我们习惯于给领导赋予地位和智慧,因为这对领导有利: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向下属灌输自己的观点,并强奸下属的思想。对于分工没有那么精细的封建社会,这是可行的,因为下属的知识多半也在领导的知识结构之中;但对于现代社会还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而领导想对自己的每一个下属都指手画脚的话,铁定要闹笑话。 在现代经济社会,领导或者说管理者远不是神,只是现代化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无异于其他职业的螺丝钉。我们经常因为一个人的职位而晕轮,认为领导的意见更有公信力,但现实正是对领导的决定盲从使得社会平均效率下降,因为一个人决策 100 件事当然要比 100 个专业人决策各自领域的事情要容易犯错得多。这就是我们政府经常干一些让大家笑掉大牙的事的根本原因。而尽管一个管理者过去有这样那样的成功履历,我们仍然要对他对未来的每一个决策持怀疑态度,他的决策比普通人可能更有公信力,但也仅限于此。 而如果你把领导仅仅看成一种职位,你会发现十有八九的领导会变得聪明些。 管理不是要证明谁比谁聪明 管理者尤其是一个新任的管理者经常会要向下属或者上级证明自己是个聪明的管理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多数时候,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如萧规曹随。新官上任三把火通常通向两个极端:搞得特别好和搞得一地鸡毛。 新官上任一般是升迁或者调动,升迁我们不说了,你没有熟悉这个角色就贸然出击,只不过烧点匹夫之勇;而调动的新官则往往在自作聪明和同前任划清界限中烧掉了自己的胡子眉毛。 每个团队都有一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导向,新官三把火容易引火烧身,不知不觉触动了很多无伤大雅的潜规则和伤害了下属的积极性。 管理不是要证明谁比谁聪明,成功的管理者应该让下属忘掉你的存在,让他们安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觉得受到了打扰。 管理一定要统一目标,未必要统一思想 如果统一思想指统一目标,我十分赞同。大多数时候,我们要求同事不但要和自己达成一致的目标,还要求大家在观点和做事方式方法上达成一致。其实只要大家的目标一致,在基本的做事准则下,有不同的观点和做事方式对团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好比马、蛇、老鹰一起拉车,只要大家用力的方向一致,管它们是用跑、用飞,还是用爬?非要让马和老鹰用蛇的方式用力,团队的效率会变得极其低下。 决定一切不等于决策一切 单纯从风险角度来说,管理者自己决定一切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下属都是有好处的,因为下属不用担心决策不符合老板的心意而受责罚,领导自己也不用担心下属决策错误而坏事。 一般来讲我并不反对领导决定一切,但我反对领导决策一切。一个人始终无法替十个人思考,而如果领导在和下属商量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决定的话,下属就会形成依赖思想:反正我有想法也不会得到尊重,你说什么我照做就好了。这样聪明人最终会被变成笨蛋,而领导最终也会被大量需要决策的事务搞得头晕脑胀,最终昏招迭出。 其实就算是决定一切的领导,也不是那么聪明的领导。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实际工作中总会有先斩后奏的情况,与其事急从权不如一开始就给下属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一开始就能对一些基本的事情自主决策,既让自己轻松快活又提高了下属的积极性。 整合比决策重要 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决策的事情交给领导,也往往认为决策就是领导工作的全部,然而对于领导来说,他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整合资源。他的下属是个体,下属只要做好了自己分内的工作,就是一个好员工。而领导必须从全局去规划大家的工作,让所有人的工作最后能 1+1 〉 2 。 这个整合过程比决策更为重要,因为在一个变化的市场和世界中,决策本身往往没有严格的对错,就看谁能把自己的资源发挥到极致,谁能做正确的事情少犯错误。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个问题,一个领导如果有 10 个手下,他是让这 10 个人把他自己的想法执行下去,每个人只能发挥出 60% 更有效益呢;还是,淡化自己的想法,让每个人发挥出他们自己的 100% ,甚至 120% 更有效益? 如果领导者是个天才,或许答案是前者。然而我们凭什么认为领导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天才的决策呢?我们又能不能承担因为领导决策失误带来的全社会的低效呢?更多的时候,当领导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组织时,他让组织实现他个人想法的效率,要比组织中每个人各得其所低得多。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天才,尤其是我们当上领导的时候。只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错了。我们自己既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天才,我们的领导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 所以合格的领导善于整合资源,也许这其中不乏他自己的观点,但他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的组织。 外行可以管理内行 职业经理人的存在说明,一个人即使对某个行业不是那么熟悉,他同样可以管理好这个行业的企业,因为他掌握了管理的精髓。 管理不但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气质,一种天赋。刘邦武不如樊哙,文不如萧何,谋划不如张良,却能够打败霸王项羽,可以说是外行管理内行的成功案例。一个业务外向是可以管理好业务内行,只要他给业务内行足够的尊重。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领导既精通业务又精通管理,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有精通一个方面的领导可用。一般人们愿意让精通业务的人做领导,如果说这样的领导在管理方面合格这个做法是可行的;只是大多数时候一个业务精英并不懂管理甚至并不适合做管理。事实上,基层管理者更应该精通业务,高层管理者更应该精通管理。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是笼而统之的学而优则仕,仍然是封建的管理观。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领导们外行领导内行,其实质是这些领导多半于业务和管理都狗屁不通,充其量只是个政治精英而已。 正确的领导从哪里来 我只有六个字:自信、信任、放权。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让下属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信任是相信下属可以摆平他份内的事情;放权是把专业的决策权交给下属,自己偷懒做个不管部部长吧!做好这六字真言,管理没有做不好的。 当然,自信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最困难。当你管理一大群聪明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要去和聪明人比聪明而失去自我。这种领导往往因得不到聪明人的尊重而陷入恶性循环。自信不但是自身实力的体现,更是修炼来的一种境界和霸气,这种霸气让人信任却并不让人讨厌,只有这样的领导才可能做正确的管理和决策。 不自信的领导总是希望去指导下属做事,总是希望做点新的事情出来证明自己正确;绝大多数时候适得其反,因为这种做法是典型的用一个错误(错误的决策)去掩盖另一个错误(不自信)的做法,只会错上加错。 吏治何以难治 说到这里不妨说两句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吏治难治历来是中国老大难问题。我昨天看了两级新版的电视剧《红日》,里面借用国民党将领之口说出了导演想说的话:国民党不是败在 G-C-D 手上,而是败在自己人的腐败和勾心斗角上。并不久远的历史表明哪个时代都是吏治难治,其实这个问题要追溯到秦朝。 秦用重刑,看起来吏治要比现在好一些,但问题是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居然很少有官员为秦朝卖命。这一点当然不难想通,当百姓丢一头牛,政府也要打县长屁股时,谁当政肯定关县长屁事:因为不会有更糟糕的雇主了。所以官员们犯不着为这么严厉的雇主卖命。 所以秦朝速死,跟这一点不无关系。有了秦朝的教训,后代都不敢对官员太严苛,宋朝对武官防着掖着,文官(吏)过得却十分快活。 这种吏治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宽严皆误,究其根本还是治国观和领导观的问题。我怀疑中国历朝代的管理思路都是儒家参杂着法家。对吏用儒,而对民用法。尽管管理者也在喋喋不休的向民灌输儒,民也真的相信了,但实质是:管理者从来不啻于对民用法,而绝少用礼。 我一开始很惊奇在科学网经常有什么当今圣上英明这样的言论,他说明我们的知识分子还没有把领导放下神坛。我更惊奇的是像黄老邪这样的高人居然也把希望寄托在几个人身上,这更说明大家的观念还是很有问题。这也是对吏妥协的结果:当吏们日子过得很舒坦的时候,他们当然要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给我便宜,向谁卖乖,这是人之常情。假若谁每个月给我 1 万元不做事,我每天写千字文章歌颂他。然而始终社会中除了吏还需要民,如果把吏和民的关系对立起来,如果把吏和民的利益认为的割裂开,并用国家机器保护吏的利益,那么吏治难治就顺利成章了。 一般来说,开国的领导人们都能做得很好,他们往往在逆境中充分展现个人智慧而带领大家走向光明。其深刻原因在于创业阶段是没有定法的,只要能够生存能够发展就是好方法,而创业阶段往往大家怀着同一个理想,不计个人利益和帮派利益而精诚团结。其实中国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不少,也是这个道理。吏们心里也多半想着创业成功后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封妻荫子,也能克己复礼。 然而在创业成功后,往往因为创业领导团队不能走下神坛而导致官僚滋生和决策失误。官僚滋生在于创业团队因为成功树立起绝对权威,从而很容易形成一级压一级的错误领导观,而这种错误领导观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因为领导已经不能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了 -- 他只能得到他想要的信息。进一步讲,官僚滋生和决策失误必然带来腐败和效率低下。 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情况当然要复杂一些,但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我国幅员辽阔,还存在一个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博弈问题。政治方面我不想谈太多,简单说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高层的利益是立足于中层之上,中层的利益又立足于基层之上,然而基层又对中层有利益归属,同理,中层也对高层有利益归属。这样一个互相嵌套的利益共生圈把国家的根本:民众排除在外,由于高层和民众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高层自身必须要在中层和基层那里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我们都很清楚,谁做高层根本不是民众能够决定得了的事情,甚至根本不是民众能够参与决定的事情。高层和民众之间的关系由民众对高层的信仰维系,这就是为什么高层做出亲民举动能够赢得民心,但他却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吏治的原因。民众说:你走了,我们就要吃亏,不正是这个问题的深刻反映?吏不是民选的,吏是由吏的领导指定的,所以吏没有必要讨好民,他只要讨好领导就足够了;小领导是由大领导指定的,大领导在选拔时可能会参考小领导同事、下属的意见,所以对于小领导来说,他只要搞好与下属、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就足够了。而大领导必须得到小领导的支持,所以他不可能对待小领导太过恶劣,甚至,很多时候根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官吏都是政治精英,而十有八九在管理上不合格,甚至是人品上不合格。 所以这种把百姓排开在外的吏治系统实乃吏治难治的根源,我可以断言这种方式最终都会发展到贪官污吏一手遮天,因为无数次历史已经证明了。靠几个人改变乾坤的观点是可笑的,因为几十个人不可能对抗几百万人,更何况这几十个人和几百万人的利益是休戚相关的,而历史也从来没有先例在利益共生圈形成后,仅靠简单的改良就扭转了乾坤的。认为百姓相信高层就能改变吏治的想法更是 Nave ,如果民众在其中起不了任何作用,根本不可能有改变。历代皇帝哪个不想国富民安?哪个不想惩治贪官污吏,然而最终十有八九都坏在贪官污吏手里。 当然我一介草民说这些话很多人要不以为然,不过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我们不妨等上十年,如果不按我的思路做而情况又能够大幅度改观,你就当一个痴人说了几句梦话;而如果那个时候情况没有改观,甚至,更加的糟糕,也许你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我的这些梦话。
个人分类: 入世|7018 次阅读|3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