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木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木桶理论”与企业安全管理
wangbing187717 2017-3-4 15:53
新 “ 木桶理论 ” 与企业安全管理 王秉 | 文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但木桶的盛水量会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木桶定律”或“短板理论”)。简言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近年来,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木桶理论”进行了演化,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新认识(如“反木桶原理”、“木桶直径原理”、“桶底原理”与“斜木桶原理”等),即从木桶理论的原点出发,可以提出新的演变思路,称之为新“木桶理论”: 第一,“木桶”的选材与木桶盛水。最短的木板决定了盛水量的高度。然而,我们换一个思路思考木桶的盛水效果,若木板的板材不够结实,即使盛再多的水,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木桶能否稳定地盛足够多的水,与木桶的材质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木桶”的木板之间结合程度与木桶盛水。木桶能否经久耐用,不仅与木板的材质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木板之间能否恰当组合密切相关。要实现没有空隙的衔接,特定的位置要放置对应的木板,不能放置错误,尤其是桶底与各木板之间的衔接,更不能出现错位,假如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衔接不牢,出现缝隙,最终会因为漏水而无法保证容量。 第三,“修桶”改造还是“弃桶”重造。随着木桶的持续使用,木桶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材质老化、结构松动,木桶主人就面临着一个抉择:“修桶”还是“弃桶”。当修桶成本低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前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当修桶的成本等于或者高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后者,重新制作或购置一个新桶。 显然,新“木桶理论”亦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带来诸多有益启发。这里,笔者具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谈谈: 第一,“木桶”的选材与企业安全生产资源。企业安全生产依赖于优质的资源,企业高质量的安全生产资源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实践中,安全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总是能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将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优质安全管理人才、技术(安全硬件设施等)等资源(安全投入)收入自己的麾下,才取得了骄人的安全管理成绩,杜邦公司就是一个典例。可见,优质的安全生产资源仍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要素。 第二,“木桶”的木板之间结合程度与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企业所能掌握的安全生产资源相当于木桶的每一块木板,而且每块木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企业的核心安全生产资源相当于“桶底”和“腰箍”,否则木桶就会“架空”和“散花”。只有企业以核心资源为轴心将每种安全生产资源合理搭配,科学配置,形成合力,实现各种安全生产资源的自身价值和功能分配,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细言之,安全生产需要一个好的基础,它相当于木桶的“桶底”,包括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优质的技术设备、良好的安全文化、奖惩机制建设等。但企业不仅要拥有优质的安全生产资源,而且还要具有整合安全生产资源的能力,这就要利用领导干部、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职能,它相当于木桶的“腰箍”,也是企业核心的安全生产资源,整合凝聚全企业上下的安全生产力量,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最佳状态。 第三,“修桶”改造还是“弃桶”重造。当前来说,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修桶”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如纠正员工的违章违纪的行为、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生产技术的改进等)。然而,“木桶”毕竟属于农业社会的日常器物,在工业时代生活中或许尚有一定用处,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木桶”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用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解决盛水、运水功能的器皿,不仅仅是“木桶”,还可以是铁桶、塑料桶,或者是输水管道等。对于企业而言,遵循的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安全效益问题。如果出现安全投入回报率较高的“桶”,就会抛弃原来的“木制安全桶”而改用“铁制安全桶”,进而经过不断“弃桶”、“换桶”的过程,就会发展为“制安全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大幅度升级。这个“换桶”的过程,其实是企业逐步更新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方法或模式的过程,这才是根本改善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突破点。
3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木桶短板理论:癌症患者先救心
热度 24 何裕民 2015-6-15 16:34
管理学有个“短板”理论——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板,而是最短的板。生命也同样。临床观察表明:癌症患者的短板,就是他的精神心理状态。他能活多长,很可能就取决于他这方面的状态。 另一意义上,精神心理是目前人们唯一能够修复的短板! 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尽管各种疗法都重要——手术、化放疗、中医药、靶向、微创等都有相应意义,但为什么同一种病(甚至病理及分期都相同)在不同人身上结果完全不一样?当然,造成差异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不一;可能是对该患者的病理认识欠准确;更可能是诊断时有所疏忽……原因不一。这些,大都属于目前人类力有未逮范围,尚属不可控因子。 其中,唯一可以自控(或说可自控且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精神心理,包括认知、个性、情绪等。我们把它称为肿瘤康复中的“短板”。 这有两层意思: (1)心理障碍这块“短板”,是经医患多方努力后可以避免或改善的。 (2)这个短板改善后,每每可以创造生命及生存的奇迹。 笔者临床以诊疗胰腺癌为优势,此癌恶性度公认最甚。但我们诊疗了近两千例,成功比率很高,很多都是晚期伴多发转移的,且无论胰腺腺癌,还是乔布斯患的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的,都有奇迹存在。有的还被《健康报》和《人民日报》树为典型。究其背后,尽快修复其心理短板是唯一共性。因此,癌症患者先救心是关键,常能明显提升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人们总以为人类是理性的。但现代研究非常明确:人类都是非理性的。尤其在危难时,应对方式几乎都是非理性的。 癌症患者先救心,涉及医患双方。而且,当事人自己往往更重要。 心病还要心药医。自我心理救赎,可以从深入了解病情真相;破解似是而非的误解误见;寻找类似榜样;请求过来者帮助;请求专业指点等多环节切入。 某市20世纪80年代的副市长,现已88岁高龄了,三年前来找我。原来,干部例行体检时发现PSA(反应前列腺癌的指标)明显升高,但自我没有任何症状。这三五个月来,他陷入了无休止的困惑与焦灼状态。给他检查的医生分成两派:一派力主立即手术,做穿刺先明确,再尽快手术,强调早治比晚治好;另一派主张:没有任何不适,观察是最聪明的。家里也形成两派:爱人坚决反对伤筋动骨的创伤性诊治;子女天天动员其尽快治疗。老市长因此而惶恐、不安、疑虑,不知道后果怎样。焦躁不安中体重明显下降。主张手术开始占上风,说:“看!症状出现了(消瘦),再不抓紧更危险。”他心里排斥开刀,但又恐惧。因此,在一位患癌已康复了的老部下的陪同下,要找我聊聊。老市长拐弯抹角地问了很多问题,但就是不提癌症。因为我事先得知一些情况,故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和他谈了韩启德院士最新发布的论文新观点:直接谈到高龄男性前列腺指标升高是常态(80%),非常普遍。甚至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病理检查也发现有近10%的人患有“前列腺癌”。而后又告诉他:近几年来国外新思潮——需重新评估癌症!特别对高龄前列腺癌,新观点不主张动不动就手术。正好我案头有相关资料,当时就给他看了。看完了他轻松地说:“我明白了”。来时愁云满面,走时笑嘻嘻地说:“你真会劝说,不正面解释,不直接切入话题,却让我想得很明白……” 此老领导的自我救赎,就是从请求专业医生指点,了解病情真相,破解误解、误见开始的。当然,这个专业人士的寻找很有讲究,最好能够接点地气(不是书生气十足,只会背数据者,此等专家有时反而害人,因为不察患者心理需求),且了解国内国际相关领域最新动态者。否则,囿于陈旧观点,往往事与愿违。 考虑到肿瘤患者有强烈的寻找类似病情的患者为榜样,请求过来者帮助之需求,笔者倡导建立了以癌症患者交友为主题的互联“青稞网”平台。该平台有数以几千计的康复了的癌症患者,也许很容易找到类似患友,大家交流交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5346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二十七章
热度 2 lao2004 2012-5-12 16:11
室内课堂草草结束,木桶头机器人在每位学员心里种了一颗可大可小的种子,大到浩渺宇宙,小到原子爆炸,统统包裹在四天课堂里,打包派发,这成了小学第一课。小学第二课,木桶头机器人开设的是野外集训,地点是地球楼前面近五十米的小山坡,要求每个学员把所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包括天、地、云、飞禽走兽、昆虫、植物等等,全部记录在案。这样的课程很轻松,深受欢迎,认识了许多的物种,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注意的真菌、磨菇、虫草、白蚁、小蚜虫。一天下来,记录的物种统计起来近千种,真是不少的收获。 木桶头机器人事先做了一个形象的图表,把一路上会有的物种用一个形象图表罗列出来,写得密密麻麻,只能通过不断的伸扩缩略来定点观看了。以前学员已经发现的,用一个小黄圈标志出来。凤翔翔等十几个学员发现的物种,包括云彩、白云、乌云等等,标志上小红点。一目了然,差异太大了。一星期的努力,上上下下爬了不知多少个来回,记录的东西,相对一比,是九牛一毛了。当然,好多眼睛根本看不到的,更多的是根本没想到、如树干里的天牛、花蕾里的雌蕊、雄蕊、光子、硅晶体等等,开了眼界了。结论,大家一致同意,没有人能够在无数次的爬山中,把所有的东西观察清楚,甚至达到50%。 木桶头机器人综合大家的意见,又来一个星期的实践,希望有大的突破。大家举双手赞同,有人蹦了上去与木桶头机器长臂来个响亮击掌。大家又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有经验了,向木桶头机器人拷贝了一份完整图表,边爬山边讨论边搜索,不放过珠丝马迹,决定把有的东西记录下来。大家卖劲,把深藏的小动物、小昆虫惊醒出来,睁大眼睛,发现了更多的草霉、兔丝子。一星期后,物种增加了五倍,大家十分自豪,因为红色的标志终于看起来比较耀眼了,像一个个小红星,不断闪烁着。 一个星期后,所有人回到教室,神情激昂,庆功击掌,但经过木桶头机器人的分析,成绩进步了,但还有很多看不见,或者,季节、或者气候等,分析原因,反正不是学员的原因,是木桶头机器人所说的客观原因,听得大家美滋滋、甜密密,把木桶头机器人当成好朋友了。最后,木桶头机器人要大家记住一个数字,“七万四千九百四拾四点零五”,很好记,为什么有小数点呢,因为,还有未知一万零一、还有疑问二百五拾零五。 “未知、疑问并不代表不存在。”木桶头机器人十分肯定地说,大家都同意。“对对对,OK”木桶头机器人又拍了拍天花板,大声喊道,它太激动了,大家都瞪着天花板,还好,完好无损。“耶耶耶”大家又胜利了,当然是胜利地猜对了木桶头机器人的想法,只要把图表装进自己的大脑,长大后,就会懂得更多。 “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是人类的导师,未知是人类的挑战。挑战未知、探索未知,你我责无旁待 …… ”木桶头机器人双手不小心拍向天花板,大家瞪着大眼,它觉察到了,急刹车已来不及,它全身飞了起来,冲出了讲台,冲向教室后面,它口里高喊着“探索未知 …… ” 木桶头机器人的课上完了,魏民道和一群孩子一起回到了圆楼。简短的学校教育暂告结束,将来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到学校再次解疑释惑。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她们更重要是继续在小比特帮助下,慢慢学习和领会,并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未知,钻研下去。 魏民道这些天学到的新东西并不多,最大的收获是凤翔翔等的良好表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凤翔翔对于那些很小粒子的感观与众不同,她告诉木桶头机器人,有只看不见的手带着那些微粒跳舞。木桶头机器人很是诧异,很认真与凤翔翔交流了好些黑暗物质和幽灵魅影,魏民道听得云里雾里的,木桶头机器人还饶有兴趣很慎重把讨论内容以信息形式打包传给了遥远的敕州总部。另一个小女孩贾蓓萌,芭比娃一样可爱,每天打扮既得体又美丽,学习非常认真,很懂事,所学知识属她最多,是她第一个指出木桶头机器人的鲁莽。当她看到木桶头机器人双手用劲拍击天花板时,她勇敢纠正了木桶头机器人的错误,其他人都拥护她。木桶头机器人承认错误,不好意思一冲动就拍天花板,它改正一个坏习惯。所有的孩子都令人敬佩,学习认真,每天精神抖擞而来,孜孜不倦而回,生活节俭打扮得体大方,给人的感觉是阳光健康,懂敬畏有理想对未知宇宙满怀好奇。 这些天时时不经意的喜悦、时时不经意的欢声笑语,魏民道感觉他真的返老还童了,他几乎成了孩子王,与孩子们相处融洽、气氛温馨,那种心灵共鸣共振的爽朗电流直抵灵魂幽深处,每个人都将成为他一生的牵挂,他也将为之祈祷祝福。他有种错觉,短短二十几天,孩子们个个都长大了,成熟了,更俊俏了。这些天,魏民道也看懂了圆楼楼主和邻居眼神里的意味,血肉相系犹子比儿,没有亲疏嫡庶。魏民道明了了怜惜和爱护之情,并将这种醇厚情感埋葬心底,可它们却从他的温柔瞳孔里悄悄流露出来,他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尊重。 毕业了,凤翔翔等兴高采烈计划着去学习飞翔,说是詹小洁要带她们到一处训练场学习,邀请魏民道一起同去,魏民道心存疑惧,没敢答应,飞翔的心,他还没有。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49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家庭教育:孩子必须养成的88个好习惯
ephedra 2012-2-27 15:43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储存道德资本。这样的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一生中都可享用它的利息。”“美德的习性不是可以在密室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以明理的行为在坚毅地抗拒诱惑的斗争中形成。”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也许,木桶理论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解释清楚。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良好的习惯能够助人成功这已成不争的真理。下面举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来说明良好的习惯对促进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原来,在确定人员的前一个星期,主要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之基础,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良好的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的身上。 有人悲观地说: “中国孩子的坏都是向大人学的,没有人能够教孩子好习惯,教了也没用。” 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与教师是充满爱心的,一旦明白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决定孩子的命运,自然会为了孩子而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或教师的助理,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习惯1.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好习惯 习惯2.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3.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4.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5.培养孩子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习惯6.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好习惯 习惯7.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习惯8.培养孩子与父母一起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9.培养孩子乐观放松的好习惯 习惯10.培养孩子在乐观的家庭气氛中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11.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好习惯 习惯12.培养孩子选择有兴趣的突破口的好习惯 习惯13.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好习惯 习惯14.培养孩子积极选择未来的好习惯 习惯15.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好习惯 习惯16.培养孩子乐于成功的好习惯 习惯17.培养孩子鼓励自己的好习惯 习惯18.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表扬的好习惯 习惯19.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训斥的好习惯 习惯20.培养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习惯21.培养孩子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习惯22.培养孩子不断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习惯23.培养孩子保证学习时间的好习惯 习惯24.培养孩子善于增强求知欲的好习惯 习惯25.培养孩子善于获得成就感的好习惯 习惯26.培养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的好习惯 习惯27.培养孩子设定学习期望值的好习惯 习惯28.培养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好习惯 习惯29.培养孩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习惯30.培养孩子效率第一的好习惯 习惯31.培养孩子遵循记忆规律的好习惯 习惯32.培养孩子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的好习惯 习惯33.培养孩子交替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34.培养孩子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35.培养孩子用自尊激发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36.培养孩子从小有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37.培养孩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38.培养孩子树立信任是自信的源泉的好习惯 习惯39.培养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好习惯 习惯40.培养孩子用乐观产生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41.培养孩子用性格决定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42.培养孩子营造自信型家庭环境的好习惯 习惯43.培养孩子把批评罩上自信的光环的好习惯 习惯44.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习惯45.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习惯46.培养孩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47.培养孩子善于小结的好习惯 习惯48.培养孩子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49.培养孩子善于自我激励的好习惯 习惯50.培养孩子善于抓住一节课重点的好习惯 习惯51.培养孩子记笔记的好习惯 习惯52.培养孩子细心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习惯53.培养孩子及时查漏补缺的好习惯 习惯54.培养孩子随时自测的好习惯 习惯55.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习惯56.培养孩子晨读的好习惯 习惯57.培养孩子读杂书的好习惯 习惯58.培养孩子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 习惯59.培养孩子搜集学习资料的好习惯 习惯60.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 习惯61.培养孩子摘录的好习惯 习惯62.培养孩子正确书写的好习惯 习惯63.培养孩子写作的好习惯 习惯64.培养孩子即兴写作和用电脑写作的好习惯 习惯65.培养孩子阅读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66.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7.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8。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9.培养孩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习惯70.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习惯71.培养孩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习惯72.培养孩子从观察中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习惯73.培养孩子想像力的好习惯 习惯74.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好习惯 习惯7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习惯76.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77.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78.培养孩子主动主宰时间的好习惯 习惯79.培养孩子锻炼多方面素质的好习惯 习惯80.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习惯81.培养孩子主动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 习惯82.培养孩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 习惯83.培养孩子主动多读书报的好习惯 习惯84.培养孩子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习惯 习惯85.培养孩子主动聚精会神的好习惯 习惯86.培养孩子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的好习惯 习惯87.培养孩子主动作息的好习惯 习惯88.培养孩子主动远离不良生活的好习惯 ——摘自《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个人分类: 生活哲理|1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结构,和金拓老师一文
windlight 2011-11-22 20:20
赵凤光 金老师的博文 重贴:有意识地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我之前的一些讨论 科学家的知识结构 与 福尔摩斯 的知识结构 木桶 理论和 帐篷 理论之一 听顾秉林校 长谈学科建设问题 木桶理论和 帐篷 理论之二 赵凤光 木桶理论与 帐篷 理论之三 木桶理论和 帐篷 理论之外篇,评论的回复 今天想写这个话题,也是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或一个培训导师,我的学生应该让他们知道要学什么。 作为企业的中层,需要带队伍,我的队伍成员需要什么合适的知识结构 之前跟周涛也讨论过类似的话题,给本科生请什么人来讲座。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学|3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桶”说
热度 2 boxcar 2010-7-24 19:41
今天中午顶着大太阳、拖着疲惫在俺们科学园里走路的时候,忽然无意间想起有个著名的木桶原理,思考了 10 分钟之后,略有心得,决定就这个话题写篇博文。考虑到这个原理实在是太有著名,几乎快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文理皆信、工商尽服的地步了,想必思考、反驳、演绎和发挥的文章一定也有不少,如果我要讲的都被人说过了,那就很没有意思,所以,该当查查文献先。这一查,发现借这个话题发挥的文章也颇有几篇,确实有不少人提出了对此原理的质疑和演绎。不过没有关系,我既然拿我自己的脑袋亲自想了 10 分钟,总有和别人不同的感悟。于是,我终于下定决心,落笔写下这片标题超级短的博文桶说。 本文的标题既然定名为桶说,却不叫木桶说、铁桶说、魏德罗说(据说是桶的俄语音)、洋提了(洋铁桶的民间称呼)说,更没叫塑料桶说,甚至马桶说或饭桶说(这些不雅的不说也罢),原因只在于俺的思维又不小心发散了,从木桶拐到别的各种桶(但不是总统)上去了。只好笼统地来个桶说,其实是通说(但不是通货紧缩那个通缩)把它们的特点贯通起来说。 木桶原理的标准说法是 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 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 【 1 】此外,还有新的发展,衍生出了新木桶原理和斜木桶原理 【 1 】。 新木桶原理 说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 ...... ; 斜木桶原理 又说 把木桶斜一下,就是把你所具备而别人没有的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一味地去补 短板 。就是你最大的职业竞争力。 看到这里,其实我老佩服提出研究这个问题、给出新的原理的人了,因为他早就把俺想变着法说的一部分话替俺说了(自大一下,这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俺当然不会把思路局限在做起来费劲、用着也有些笨拙的老木桶上,很快就跳到了铁桶上,结果发现,也有人写过 企业走远:把 木桶 变成 铁桶 【 2 】 。太英明了!把木桶换成铁桶,这样短板的问题不复存在,而且新木桶原理的思想放光芒呀! 其实,也有人指出了 木桶原理 其实是误入歧途的 【 3 】。因为这个原理虽然算的上是很静电的原理(很吸引人,说起来做起来都很让人来电),但绝对算不上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经典原理。原因在于该文的作者曾经认真检索过,没有哪个够量级的大牛的作品或著名的专著中提及这个木桶原理,所以这个原理其实是名不见经传的非经典理论。而且,这个原理其实会对人产生某些误导作用。 综述完了部分相关文献,下面言归正传,发表我的桶说。就让我们先从木桶的木板说起。木桶的板子很少,就屈指可数那么几块,所以, 一个木桶如果有所谓短板,那一定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而之所以能说桶板的长短,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每一块板的长短都有比较明确的标准、考核指标或者心理预期值够长的就合格,不够长的就不合格。所以要弥补短板,其实也容易,就按照考核指标去努力好了,至于这个指标本身是否合理,有时没多少人真正关注,或者只能很无奈地接受霸王标准。例如,以前听过一个笑话, 县政府大院招募俩木匠干木工活,结果来了一大帮扛着工具包的师傅。做个小木器考核之后,发现居然仍难分伯仲,县府的秘书很有办法,随即提出加试一门外语,这样立马敲定了木匠人选 。在这个故事中,外语不行就是大多数木匠拿不到这单生意的主要原因,饶是张三的手艺堪比祖师爷鲁班,能把两块木板接得水气不透,他也弥补不了外语不行这块短板。要想下次能拿到这份工,只好放下手里的木工工具,回家恶补外语,但是他们谁能预测下次秘书大人又会提出什么高明的考核遴选办法呢? 再说拿桶装水这事儿。其实, 有时候并不见的桶里面装的水越多就越好 。如果给桶里面装上水让一个少年去提,他的力气不够大,装得太高、太满可能提不动(我小的时候有切身经历的);装得太满,水还很容易荡出来。与桶装水类似,如果把人比作了桶,里面装的水其实是人所承担的职责或者拥有的权力,板长的桶装水多,相当于实力均衡的人能担当更大的责任(可以做更大的官)或者能达到更高的地位。问题是,很多人的仕途可能都有一个阶段是顺风顺水的,但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很难再上升了,就是所说的到了短板的高度。但不幸额度是,即使板子都超级长,木桶也不可以随意地装很多的水达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水位。原因很简单,下面的铁丝箍不住啦!甚至超出了木板自身的强度,如果一定要坚持往里面多装,这桶就一定会破坏掉。这应了木桶原理的演变之 木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 。 【 4 】其实,只要承认材料强度这一说,任何材质的桶(包括最结实的铁桶),都不可以无限制地装水;人也一样,精力、体力和能力也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不该无限制地追求地位、权势和金钱,贪多的结果,可能是付出惨重的代价。 水能不能装到桶里面去,其实因素也很多 。如果这个桶是上面开口的,稳稳当当地放在地上,装水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桶是侧倒在地上的,或者倒扣在地上的,那就没法往里面装水了,如果坚持一定要装,结果必然是水洒得遍地都是,桶也仅仅是内 / 外壁润湿一点儿而已,这和板的长短、桶漏不漏没有关系。人也差不多,如果要把某项职责托给一个人,必须先看这个人的状态,是否有足够的准备来承担这项职责,状态不对就不能放心地把职责托付给他(或她),哪怕这个人是没有短板和瑕疵的,否则,过后只好慨叹所托非人了。所以,用人之际首要的要把人摆正位置,被用之人自己必须端正态度。 桶里面装的可能不只是水,还可以是其他的东西 。例如,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腐蚀性的液体(例如稀硫酸)装到桶里面,这时候桶的材质就非常重要,有的材料(例如塑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用洋铁桶去装,大概很快就被腐蚀坏了。人也一样,如果没有耐腐蚀腐败的能力,摆到一些官位上很快就会出问题,这似乎和有没有短板没关(如果意志不坚定这条不能作为可量化的短板的话)。 即使是倒扣过来的桶,长短板问题一样不容忽视 。倒扣过来的桶不能装水,但可以临时客串一下凳子或者墩子。这时候,如果只有一块短板,无论它多短,一般都能完成好客串的这项任务。但如果短板太多,而且都偏在一侧,就连客串凳子、墩子的机会都没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缺点不多、短板稀少,即使没有太多机会让你去装水,还是可以找到能胜任的位置,但如果短板太多、太集中了,或许一两个长板再突出也没用,很多临时客串的机会都会轻易失去。所以, 还是尽量减少短板才好 。 一番忙碌之余,终于在即将放暑假的时候得到了片刻闲暇,就赶紧来一桶 ,大家可以把它像方便面一样和水吞下去,也可以慢慢品味其中的道理和滋味。寻常的人,没机会当总统之类的统治者,但从我上面的分析大家不难看出,很多人的很多事情,拿桶和水的关系来比喻,大概还是基本上靠谱的。 ~~~~~~~~~~~~~~~~~~~~~~~~~~~~~~~~~~~~~~~~~~~~~ 参考: 【 1 】新木桶原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6334.htm 【 2 】 企业走远:把 木桶 变成 铁桶 http://gz.jxcn.cn/NEWS/2004-11/2004119105858.htm 【 3 】 误入歧途的 木桶原理 http://www.m448.com/filelist/library/Clause_101034.html 【 4 】 木桶原理 的启示 http://www.zbswx.com/?artid=3385F=view.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网|6382 次阅读|17 个评论
木盆原理——新木桶原理二
reqdriven 2010-1-14 09:21
木盆原理新木桶原理二 提出者:纪阳,草根创新管理爱好者,呵呵。 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仅仅取决于木板的高度,还取决于底面积。很多的短板如果能够很好的拼接在一起,并把底面积做大,就可以形成木盆,一样可以达到高木板拼成的桶的装水容量,甚至更多。 我提出这个木盆原理,是为了说创新2.0的。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能够使得弱者与草根联合在一起,超过强者与精英。嘿嘿。 参考1: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 彼得 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 价值 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 员工 ,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当然,还有一个 反木桶原理 :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在扬长避短中,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 德鲁克 ( Drucker )的话说,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参考2: 木桶原理   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    新木桶原理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这就是 新木桶原理 。    斜木桶理论   斜木桶理论原理是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当然这要求长与长要正相对,并且长木块的周围要有相应长度的木块作为她的辅助。也就是说当我们比别人在某一块短一大节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斜度。更重要的是把其他木块合理排列起来,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木块。   如果用木桶原理来阐释:想获得个人的成功,就要把自己的短处补齐;这种阐释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多数人是一个误导,可是大多数人的潜意识认为它是对的,在我们的大学生朋友找工作这件事上也是误导!各种盲目的考研、资格证书、六级证书、研修班全部乱来!到头来只是浪费自己的宝贵的时间和错失了有限的人生机会。其实,就业要遵循 斜木桶原理 ,把木桶斜一下,就是把你所具备而别人没有的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一味地去补短板。就是你最大的职业竞争力。
个人分类: 创新环境|706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