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吸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治污新材料 光照2周可改善水质
redtree 2018-5-23 21:39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治污新材料 光照2周可改善水质 作者:王琳琳 张紫赟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8/5/23 19:12:14 左图: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实验室内,课题组研究人员将治污新材料倒入富含大量油污的污水量杯,开始吸附效果时长测试。右图:吸附效果测试结果显示,3分4秒后,量杯中的污水由明黄色变清澈,刺激气味随之消失(拼版照片,4月24日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 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记者王琳琳、张紫赟)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相关成果今年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成功示范。 黄富强介绍,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混合而成,其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负责牢牢“抓住”有毒有机物,黑色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可吸收高达95%的全太阳光谱,把有毒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过去一个月,团队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共铺设新材料光降解吸附网3000多张,覆盖水域近4万平方米。 在上海天山公园和中山公园,周围居民反映,湖底淤泥深厚,气味腥臭,湖面常有死鱼漂浮。将涂覆有新材料的光降解吸附网铺在湖面后,不动水底淤泥,吸附网就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而提高水体含氧量,增强水体自净化和生态修复能力。上海轻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和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仅7天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代表性指标均从劣五类水改善至五类水以上。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团队对定光河污染较严重的中上游河段进行了治理。肥东县环保局水环境管理科主任薛铁成说,定光河是典型的复合污染河道,这次治理后,各项水质指标提升60%以上。 据介绍,新材料还可降解印染废水、制革废水等工业污水,高效吸附其中有毒重金属,添加1克多孔新材料可吸附1.476克铅离子,简单酸化处理后,可被加工成高附加值材料。目前该成果已走出实验室,实现规模化制备,获得发明专利50多项。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分子单链的物理吸附为什么可以产生较大的吸附力?
热度 1 scicui 2017-11-28 21:31
一些高分子单链力谱的研究表明,通过物理吸附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吸附力,有时甚至能达到共价键的强度 (~ 2000 pN) 。一般认为,范德华力等非共价相互作用较弱。那么,为什么高分子单链与针尖(基底)的吸附力会这么大?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希望能初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分别采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把聚乙二醇 (PEG) 吸附在基底或针尖上,然后通过单分子力谱实验获取力曲线。通过对大量力曲线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化学吸附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脱附力。然而,物理吸附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当大的脱附力,而且分布较宽,见下图。如果数据足够多,总可以获取较高的脱附力 (~ 2000 pN) 。在大量实验后,我们一般会挑选力值较高的力曲线,放在正文的图中展示。但多数的力曲线峰值较小。 Monte Carlo 模拟表明,通过化学吸附方法固定的 PEG 链,其断裂力(脱附力)约为 1092pN ± 160 pN ;通过物理吸附方法固定的 PEG 链,其断裂力(脱附力)约为 675 pN ± 140 pN 。 相关研究内容已发表于 : RSC Adv. 2017 , 7, 33883–33889. PDF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6269 次阅读|5 个评论
水蒸汽在Marcellus页岩上的吸附:试验,建模与热力学分析
sunshinetx 2017-7-20 02:30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水分和页岩相互作用,本文通过水蒸汽吸附法研究水蒸汽在Marcellsu页岩上的吸附行为及热力学性质。本文采用TGA-SA的水蒸汽吸附仪测量水蒸汽在303.15K,313.15K和328.15K条件下的等温吸/脱附曲线。基于Dent模型,本文还给出了水蒸汽在页岩吸附产生的等量吸附热的精确解析解,且这种方法优于经典的Clausius–Clapeyron的方法。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 1)Dent吸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水蒸汽在页岩上的吸附行为; 2)吸/脱附滞后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导致等量吸附热被高估; 4)低压条件下,环境温度对等量吸附热也有影响: 环境温度越高,等量吸附热越小; 5)随着吸附量的增加,甲烷在页岩上的等量吸附热(48-55 kJ/mol)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常量。 文章核心试验及计算结果: 图1 水蒸汽在页岩上吸附等温曲线:实心点表示实测数据,实线表示拟合结果 图2 表示水蒸汽在页岩上吸脱附曲线:虚线为连接线,便于观测数据 图3:吸脱附滞后环面积与温度的关系 图4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蒸汽在页岩上吸附热的变化规律:实线采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虚线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拙作详见 ( Free access until October 03, 2017 ): Tang,X. Ripepi, N., Valentine, K., Keles, G., Long, T. Gonciaruk, A. (2017) Water vapor sorption on Marcellus shale: 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Fuel, 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VYVt3iH40JT1 .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5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煤上的吸附及热力学分析
sunshinetx 2017-2-13 10:17
摘要: 双Langmuir方程不但可以用来描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高达20MPa,80℃)在煤上的吸附规律,而且也可以用来准确计算高温高压状态下等量吸附热。双Langmuir模型不但可以用来预测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曲线,而且可以合理解释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曲线相互交叉的原因。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曲线交叉可以简单的归结于气体的PVT(压力-体积-温度)特性,并不是一种新的试验现象。在恒定的环境温度下,随着吸附量的增加,二氧化碳在煤上的等量吸附热也随之减小。在相同的吸附量条件下,环境温度越高,等量吸附热越小。双Langmuir方程应用,对于准确估算二氧化碳在煤层中的封存总量,地层条件下游离气和自由气的比例,以及建立正确的二氧化碳在煤层中的运移模型奠定了基础。 图1: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压缩因子 图3:二氧化碳在不同煤上的吸附行为(虚线为连接线,而非拟合曲线) 图4:用双Langmuir方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实线代表拟合曲线(实测吸附量),虚线代表推测的绝对吸附量 图5:不同温度条件下,等温吸附曲线交叉的解释 图6: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曲线的预测(黑色虚线和实线) 图8:二氧化碳在煤上吸附的等量吸附热(实线采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虚线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以上为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方法,详见拙作: Tang, X., Ripepi, N. (2017). High pressur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dsorption in coal: Adsorption model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 . http://dx.doi.org/10.1016/j.jcou.2017.01.011. http://www. 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2982016303602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8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墨烯应用大家谈|走近石墨烯吸油材料
热度 5 wuyuefeng 2016-9-18 09:36
《石墨烯学堂》第五讲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材料。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比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由于自身的巨大比表面积以及片层结构,使得该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墨烯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近年来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石墨烯与有机污染物之间可以产生非常强的范德华力作用 ,从而对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传统的粉体吸附材料(活性炭、炭黑以及硅土)相比,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达到或者超过这些传统材料,尤其是活性比表面更是远大于它们。因此,使得对各类油污和有机试剂的吸附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两年里出现的三维石墨烯概念更是把相关题材热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向人们展示了一类超轻多孔的新型吸附材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 , 石油泄漏事故屡见不鲜 , 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 预防和应对事故性漏油变得越发紧迫 (最近美国好像发生了一起很大的汽油泄露事故,据报道其影响力不下于一次飓风,大家可以关注下后续进展) 。水环境是海水环境和淡水环境的总称。当油泄漏进入水环境时 , 它将危害生活在水中、水体周围和水底底泥中的各种生物 , 会破坏食物链的环节 , 包括人类食物资源。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以及能循环使用的吸附材料就显得至关重要。石墨烯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并很快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很多新闻中报道,却出现了这样的说法“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吸附能力是传统吸附材料的 1000倍以上。”对此,我们只能呵呵了。 首先,对比传统的吸附材料具体指的是哪个材料,活性炭、炭黑,硅土,纤维以及海绵 /泡沫,这些传统材料本身之间的吸附量就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吸附能力到底是以啥标准来进行衡量的,到底是油污的体积还是油污被吸附的质量?在相同的标准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第三,被吸附的到底是不是同种油污和有机试剂?即使以相同的测量方法相比较,由于不同种类的油污和有机试剂的粘度、密度以及表面张力不一样,所呈现出来的吸附倍数也是不相同的。 第四,测试是否处于同一条件下,测量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吸附时间越快,粘度越小,吸附时间越短,达到的最大饱和度也就越快。 可见,简单的夸赞石墨烯吸油性能,是需要有相应的前提条件的。除此之外,吸附量只是一项数据,回收性能,重复利用效果,性价比也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我们如何衡量石墨烯材料的吸油量,才最能反映出它作为“环境卫士”的潜力?一般海上漏油事故主角一般都是原油,因此,当我们判断的时候,可以选择以原油为衡量基准。在实验室里尽量模拟原油 + 海水的真实环境,然后考虑三维石墨烯或者是其他石墨烯改性材料的吸附能力。当然吸附后,回收问题也非常重要,在开放的水体表面环境下,越是方便收集才越有价值,而收集之后如何快速再生又是另一个现实问题。这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跟工程作业相结合,否则的话,石墨烯吸油材料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上。 不管怎么说,方向有了,后续的路总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期待真实的石墨烯“环境卫士”的到来 ……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石墨烯的知识与趣闻,欢迎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
个人分类: 石墨烯学堂|12622 次阅读|7 个评论
高压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 及 深部页岩气原位储量准确估计
热度 1 sunshinetx 2016-7-31 03:15
摘要: 本文通过运用双Langmuir方程合理的解释了高压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的各种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准确估算了深部页岩气的原位储量。结果表明:(1)双Langmuir模型优于现有的其他吸附模型,(2)深部页岩气的原位储量被高估, (3)深部页岩气中,吸附态含量的比例被大大低估。应用双Langmuir方程,可以准确推算深部页岩气的含量以及储层条件下吸附气和游离气之间的比例。 众所周知,页岩气在页岩储层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吸附态和游离态两种。因此,对于页岩气原位储量的评估必然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1)页岩储层中吸附态和游离态的总量是多少;(2)页岩气中吸附态和游离态的比例是多少。前者是我们能否经济合理的开发页岩气的关键,而后者是采取何种开采技术和准确预估页岩气井产量的关键。 气体的游离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气态,根据真实气体状态(温度,压力)和存储空间大小,可以直接获取游离态页岩气的量。因此,要准确推算吸附态的含量对于准确评估页岩气总量和得到真实的吸附态和游离态的比例至关重要。对于吸附态含量的估计,就需要实测等温吸附曲线并用相应的等温吸附模型来推算。但是由于吸附态的物理性质(密度和体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可直接测量,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研究者对于吸附模型的选取众说纷纭。 目前主流的吸附模型根据理论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1)单分子层假设:Langmuirm模型及其改进型,(2)多分子层假设:BET模型,(3)分子充填模型:D-R及其众多的改进型,(4)纯理论计算:利用分子尺度的模拟。以上这四类模型中,前三种模型都是根据实测等温吸附曲线进而进行相应的经验拟合,从而得到相应的物理参数。这些模型很适合工程应用。第四种理论计算方法,可以从分子尺度对吸附的机理进行探讨,但是由于理论模型不能准确表征页岩的物理属性。因此,工程应用很少采用第四种方法。对于前三种工程应用比较广泛的吸附模型,存在的问题也非常之多。首先,甲烷在页岩的吸附属于超临界吸附(不存在饱和蒸汽压),而这三种模型都是针对临界点一下的气体建立的。其次,这三种模型都是简化模型,假设吸附剂是均质同性,而这个假设引用在页岩本身也是不合适的。再者,这三个模型都是针对真实吸附量(绝对吸附量)建立的,而我们通过室内实验永远无法测得真实吸附量。用真实吸附量的模型去拟合实测吸附量本身就是不合适的。因此,尝试着用这些经验拟合的模型去解释甲烷在页岩气上吸附机理,非常让人费解而且相应的分析和结论也都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证实。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拟合度(R2)来判断这三种模型的优劣的也着实让人难以理解。统计学上对R2意义的探讨已经很多,单纯用R2来评价一个模型是否合适是非常不妥当和不严谨的。 对于高压甲烷在页岩的吸附主要存在一下几个实际问题:(1)如何从解释实测等温吸附曲线中实测吸附量先上升达到最高点然后有下降的问题,(2)如何从实测等温吸附曲线中推算出真实吸附量的问题,(3)如何解释不同温度下实测等温吸附曲线在高压条件交叉的问题,(4)吸附等温吸附曲线的预测问题,和(5)如何计算吸附过程吸附热的问题。以上的五个问题,用之前提到的三个经验拟合模型都无法很好的解释。而合理的解释以上五个现象也是当前学者研究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的关键点。 由于实际工程的需要,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吸附模型去解决相应的工程问题。笔者通过使用双Langmuir方程(dual-site Langmuir),对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曲线行全局拟合,不但可以很好的解决了以上的几个关键问题,也可以解释所有观测到的实验现象。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双Langmuir方程要优于现有的吸附模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双Langmuir模型也只是一个工程应用的经验模型,并不能用来解释高压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机理。相信随着分子模拟的进步,超临界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的机理会从分子层次得到进一步的解释。与此同时,笔者也应用双Langmuir方程对龙马溪组的页岩气的原位储量进行估算,发现现有的用传统的Langmuir方程会导致:(1)高估页岩气的原位储量,(2)高估页岩储层中游离气的比例。这两个问题的发现直接影响对深部页岩气的开发,需要被进一步重视。 图1 给出了用双Langmuir方程拟合不同温度下实测等温吸附曲线的结果:实测吸附量-压力关系曲线。其中,实点为实测值,实线为拟合曲线。 图2 给出了用双Langmuir方程拟合不同温度下实测等温吸附曲线的结果:实测吸附量-气体密度关系曲线。将等温吸附曲线看作为密度的函数,可以直接看出温度对吸附量影响的负效应同时等温吸附曲线不会出现交叉。 图3给出真实吸附量(绝对吸附量)和实测吸附量的关系,以及预测的等温吸附曲线。其中,虚线为真实(绝对)吸附量,实线为拟合曲线,黑颜色线条(实线和虚线)为预测的不同温度(375.15K, 395.15K, 415.15K)的等温吸附曲线。 图4给出了不同深度页岩储层中吸附态含量:红色实线为采用实测等温曲线计算的吸附量,黑色虚线为采用传统的Langmuir方程计算的吸附量,红色虚线为采用真实(绝对)等温吸附曲线计算的吸附量。可以看出: 对于深部页岩气而言, 采用实测等温吸附曲线和传统Langmuir方程导致真实的吸附态页岩气含量被大大低估。 图5给出了不同深度页岩气原位储量:红色实线为通过使用实测等温吸附曲线计算的真实页岩气储量,红色虚线为采用推算的真实(绝对)等温吸附曲线计算的页岩气的原位含量,黑色虚线为采用传统的Langmuir曲线计算的页岩气储量。可以发现: 对于深部页岩气而言, 采用推算的真实(绝对)等温吸附曲线和传统Langmuir方程导致岩气的真实原位含量被大大高估。 图6给出了不同深度页岩储层中吸附态页岩气所占的比例:红色实线为通过使用实测等温吸附曲线计算的吸附态页岩气比例,黑色虚线为采用传统的Langmuir曲线计算的页岩气储量,红色虚线为采用推算的真实(绝对)等温吸附曲线计算的页岩气的原位含量,可以发现: 对于深部页岩气而言, 采用实测的等温吸附曲线和传统Langmuir方程导致吸附态页岩气的真实含量被大大低估。 以上为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方法,详见拙作(免费下载截止到9/17/2016): Tang, X., Ripepi, N., Stadie, N. P., Yu, L., Hall, M. R. (2016). A dual-site Langmuir equation for accurate estimation of high pressure deep shale gas resources. Fuel , 185 , 10-17.
个人分类: |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压气体(甲烷,氮气,二氧化碳)在多孔介质的吸附现象
sunshinetx 2016-6-14 23:13
高压气体(20MPa)在多孔介质的吸附现象在吸附领域已有大量报道。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在准确测量高压气体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 高压条件下,气体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等温吸附曲线是否会表现出交叉现象。本文特附上一些参考文献,供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 (1)等温吸附曲线交叉(人工合成材料;最大压力50MPa): 1 Thermodyanmic description of excesss isothemrs of Methane Argon and Nitrogen.pdf 2 High pressure adsorption equilibria daa.pdf 3 High pressure adsorption of hydrogen nitrogen and CO2 Methane.pdf (2)等温吸附曲线不交叉(页岩;最大压力35MPa) 1 Geological models of gas in place of the Longmaxi shale in southeast China.pdf 2 Methane in shale.pdf
个人分类: |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部页岩气的概念及其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
热度 1 sunshinetx 2016-3-14 22:46
深部页岩气的概念及其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 唐旭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采矿与矿物工程系,弗吉尼亚州,美国 , 24060 ) E-mail: xutangcbm@gmail. com; (备注:英文版本已投稿,中文版本仅供与自己人学术交流: 深部页岩气概念及其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 - 03-17-2016.pdf ) 摘要: 本文根据高压甲烷在页岩吸附过程中表现出的过剩吸附现象,提出了深部页岩气的概念,指出深部高压页岩气的吸附行为不再遵循两参数的 Langmuir 模型。因此,在现行的页岩气原位储量计算方法中,利用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来估算深部页岩气含量的方法导致深部页岩气原位储量在全球范围内被高估。同时,利用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所建立的页岩气传输流动模型在理论上不能够正确表现页岩气在高压条件下的传输流动行为,现有的模型不能有效指导深部页岩气的开发。深部页岩气概念的提出,对于研究页岩气的吸附机理,准确估算页岩气原位储量,正确理解高压页岩气在页岩层的传输和流动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直接影响到深部页岩气开发,超临界 CO 2 压裂页岩技术和 CO 2 在页岩储层的封存。 关键字 :深部页岩气,吸附,运移,储量 1 前言 页岩气是指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系统。这种特性也决定页岩气藏自身具有区别于煤层气和常规天然气的特性,具有典型煤层气 、典型根缘气和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特征(张金川 等, 2004 ; 张雪芬等, 2010 ;董大忠等, 2009 ;姜福杰等 2012 )。在页岩层中,丰富的有机质含量,一定规模的天然裂缝系统,浅部赋存特性以及页岩气藏的地层压力是页岩气藏开发评估的重要评价指标(张金川 等, 2004 ; 董大忠等, 2009 )。其中,页岩气藏的高储层压力特性是深部 页岩气藏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来讲,页岩气的利用不论是从勘探到开发,都延续了煤层气藏的技术和方法。对于页岩气藏,尤其对深部高异常地层压力的页岩气藏,究竟现行的技术方法是否合适还没有定论。 现有的研究表明,吸附气在页岩储层中含量介于 20% 到 80% 之间 ( Curtins, 2002 )。因此,无论是从页岩气藏储量评估的角度还是从页岩气生产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有必要对页岩气的吸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页岩气在高温高压储层条件下的吸附行为(高压在本文中特指压力超过 15MPa )。遗憾的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目前鲜有储层条件下页岩气吸附的报道 ( 俞凌杰等, 2015 ) 。尽管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观测到了页岩气高压吸附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性如过剩吸附,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对页岩气藏的评价及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启示 ( 俞凌杰等, 2015 ; Moellmer 等, 2011 ; Dreisbach 等, 2002 ; Herbst 等, 2002 ; Li et al, 2015; Tian 等, 2016 ; Gasparik 等, 2012 2014 ; Rexer 等, 2013 ; Tan 等, 2014 )。同时,对于页岩气藏来讲,页岩自身兼具丰富的纳米孔隙结构和高压地层压力的特性,这也决定了页岩气的流动特性必须考虑吸附气的影响 ( 吴克柳等, 2015 ;盛茂等, 2014 ; Yu etal, 2014; Akkutlu et al, 2012; Civan et al, 2011; Singh et al, 2016; Wu et al,2015; Naraghi et al, 2015 )。但是目前对于高压地层压力下页岩气的流动规律尚没有合理的解释和研究。低压条件下的页岩气的运移规律是否适用能应用在高储层压力条件下还不清楚。 本文通过对高压甲烷在页岩吸附过程中表现出的过剩吸附现象解释,深入探讨深部高压页岩气的特性。同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深部高压页岩气藏的储量评价做了一个重新梳理,并提出深部页岩气的概念。最后,结合深部页岩气的概念,对今后的深部页岩气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2 高压气体过剩吸附现象的解释 实验室内用容量法(压力法)测量等温吸附曲线主要是根据吸附前后质量守恒原理,利用样品釜初始压力、参考釜初始压力、样品釜的自由空间体积、吸附过程中的参考釜压力和样品釜压力获得多次吸附平衡后不同的样品釜压力下的吸附量,进而得到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吸附等温线。 图 1 实验室等温吸附测试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在实验室内,首先对将一定量的页岩气放入样品釜,然后对吸附平衡系统抽真空,继而用非吸附性的氦气测量样品釜的总自由空间的体积( V tot )。然后通过向样品釜充入一定质量的高纯度甲烷,并用压力计检测样品釜的压力变化。当样品釜的压力区域稳定值时,我们认为吸附过程达到平衡。 再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平衡状态时的吸附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质量守恒: ( 1 ) 体积守恒: ( 2 ) 其中 是 吸附相密度,Va 是吸附相的体积, 是气相的密度, 是气相体积,V tot 是用氦气测量的总的自由空间体积,由于吸附相的体积和密度的直接测试是世界性难题,尚无法直接测量。我们需要通过体积守恒关系来消除气相甲烷的气相体积(V free ), 将( 2 )代入( 1 ),可以得到, ( 3-1 ) 方程( 3-1 )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 3-2 ) 公式( 3-2 )证明,我们在等温吸附过程中得到是等温吸附关系,本质上是 和压力的关系而不是真正吸附量( )和压力的关系。 在吸附科学领域,我们称 这一项为过剩吸附量 ,用来区别真正吸附量也叫做绝对吸附量。绝对吸附量 可以通过吸附相的密度乘以吸附相体积获得,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的关系,也即吉布斯过剩吸附关系( Gibbs excess ), ( 3-3 ) 当压力很小时( 10-15 MPa ),吸附层的体积( V a )非常小,也就是说( )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得到了, ( 3-4 ) 公式( 3-4 )是目前所有无论是重力法还是容积法测量的标准,在实验实际得到的等温吸附曲线永远只是过剩吸附量和压力关系而不是真正吸附量和压力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吸附平衡压力较低时,我们把过剩吸附量称为真正吸附量( n a )。因此,我们要得到绝对吸附量,就必须对吸附相密度或者吸附相体积做出相应的假设,我们才能推算到真正吸附量(n a )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当吸附压力小于 10-15MPa 时,绝对吸附量和过剩吸附量非常接近, 因此我们可以用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方程( 4 ))去拟合实际测量的等温吸附数据。 (5) 其中 是n a 绝对吸附量, n max 是极限吸附量, K(T) 是 Langmuir 吸附常数, , E 0 是吸附能, A 0 是前置系数, R 是气体状态常数, T 是温度, P 是压力。 但是当吸附压力很高时,吸附相体积不可忽略时,绝对吸附量 和过剩吸附量 差别非常大,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已经失去了物理意义,因为高压条件下是多分子层吸附而不是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这时,我们就要采用其他模型对过剩吸附量和压力关系进行解释,并推算绝对吸附量和压力的关系。 深部页岩气藏具有高储层压力的特性。例如,北美 BarnettShale 页岩气可以高达 27MPa ( Curtis , 2002 ),而国内涪陵地区页岩气高达 37MPa (中石化, 2015 )。因此,这种地质条件下,页岩气(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会表现出过剩吸附的特性,这也得到相关文献的佐证( 俞凌杰等, 2015 ; Moellmer 等, 2011 ; Dreisbach 等, 2002 ; Herbst 等, 2002 ; Liet al, 2015; Tian 等, 2016 ; Gasparik 等, 2012 2014 ; Rexer 等, 2013 ; Tan 等, 2014 )。图 2 给出了甲烷在龙马溪页岩和活性炭( Norit R1 )上的实测过剩吸附量。显然这些吸附等温线是不能用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来解释的,而且Langmuir 方程在高压条件下也不再适用 。究竟这种过剩吸附的特性对现有页岩气藏评价方法和开发有何种影响还不得而知。更遗憾的是,这种特殊的现象也没有引起 页岩气行业和相关学者的重视。 图 2 高压甲烷在页岩和活性上的吸附等温线(数据来自: 俞凌杰等, 2015 Herbst 等, 2002 ) 3 原位页岩气藏储量的评估 根据前文所述,页岩层中以三种形式存在:游离气,吸附气,和溶解气。由于溶解气含量较小,本文在计算页岩气储量时,仅考虑游离气和吸附气。在页岩气未开发前,可以将整个页岩储存假设为一个封闭空间的吸附平衡系统,如图 3 给出了页岩气在页岩储层的简化概念模型。页岩储层封闭空间体积即为各相体积之和: (6) 在公式( 6 )中,页岩气骨架体积 (V shale ) 和总空隙体积 V tot ( =V a +V free )可以用非吸附性氦气进行测定,吸附态甲烷体积 (V a ) 目前无法用实验手段测定,这也决定了游离态甲烷的体积( V free )也是未知的。 图 3 : 页岩气赋存状态概念图 页岩气的原位储量可以用公式( 7-1 )估计 (忽略溶解气含量), 原位页岩气储量( GIP ) = 吸附气含量( n a ) + 游离气含量 (n free ) ( 7-1 ) ( 7-2 ) 结合公式( 6 )中的总体积和吸附相及自由相体积的关系,消去 V free 项, ( 7-3 ) 同时结合公式( 3-3 ),可以得到 ( 7-4 ) 根据公式( 7-4 ),可以知道页岩气的原位储量可以通过实验室实测的吸附等温线准确估算而且无需通过任何假设。也就是说公式( 7-4 )无论是对高压页岩气储层还是低压页岩气储层都是通用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公式( 7-4 )可以准确的计算出页岩气含量,但是该公式并不能告诉我们真正吸附气和游离气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因此,我们要得到绝对吸附量,就必须对吸附相密度或者吸附相体积做出相应的假设,我们才能推算出真正吸附量,进而计算出真正的游离态含量。 对于浅部页岩气储层和煤层气来讲,由于储层压力较小( 10-15MPa ),因此我们通常忽略了吸附层厚度,也即: V tot ≈ V free 。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公式( 7-2 )就能够得到现行估算页岩气储量的标准方法 (陈永武等, 2014 ; Kuuskraa 等, 2013 ; NETL , 2009 ; Montgomery 等, 2005 ; Andrews 等, 2013 ): ( 7-5 ) 其中, n a 是用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 (方程( 5 ))来拟合实测的等温吸附曲线得到的,通常等温吸附曲线的测量范围在 10-15MPa 左右。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估计原位页岩气气藏含量的方法是,用两参数 Langmuir 模型去拟合低压状态 (10-15MPa) 的实验室实测等温线,进而通过公式( 7-5 )去预测深部高压页岩储层( 15MPa )的原位页岩储量( Kuuskraa 等, 2013 ; NETL , 2009 ; Montgomery 等, 2005 ; Andrews 等, 2013 ; Tan 等, 2014 )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证明这种 方法将大大高估页岩气的原位储量。因为在高压状态下的实测吸附等温含量将远远低于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预测的含量。 这就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深部高压页岩气藏储量被高估了。深部页岩气藏是高压气藏,储层压力可以高达 27MPa 甚至更高。 因此现行的标准方法(公式 7-5 )对于高压页岩储层将也不再适用。要想准确估计深部高压储层页岩气的含量,必须使用公式( 7-4 )中的关系。 值得提醒的是,在页岩气领域,我们一直称公式( 7-5 )中( )为游离气,而实际上( )才是真正的游离气。由于 V tot 永远大于 V free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工程应用中人为的高估了游离气含量。 4 深部页岩气藏( deep shale gas reservoir )的概念及其应用 页岩层埋深通常在 400-3000m ,而在开采埋深超过 1000m 的地区通常伴随着高储层压力特征。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储层压力超过 15MPa 之后, 页岩气在页岩的吸附很可能表现出过剩吸附的特征。因此,对于该类储层,现行的浅部页岩气及煤层气的开采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用。所以,对于深部高压页岩气藏的评价和开发,必须采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 4.1 深部页岩气藏的界定 通常来讲,储层压力也会受到盖层、地质构造演化等的影响。页岩赋存越深,页岩储层压力就越高。深部页岩储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压。这种高压条件,直接影响到页岩气在页岩上吸附行为,进而影响到页岩气藏储量评估。鉴于此,为了区别深部高压页岩储层和现行浅部页岩储层及煤层气储层的区别,我们提出深部页岩气的概念。深部页岩气藏区别于浅部页岩气的特点并不简单的在与其所处的实际地层深度,而在于深部页岩储层的原位压力。当页岩储层的压力足以使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行为表现出显著的过剩吸附现象时,我们称之为深部页岩气。 图 4 给出储层温度条件下实验室观测的页岩高压等温吸附曲线示意图。首先,将关键压力定义为测量吸附量达到吸附量最大值时对应的压力值。 当关键压力高于储层压力时,那么该储层就是浅部页岩气气藏。现有的理论是适用的。当关键压力低于储层压力时,那么该储层就可以成为深部页岩气气藏。现有的基于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的浅部页岩气开采理论不再适用。 图 4 储层温度条件下实验室观测的页岩高压等温吸附曲线 对于深部页岩气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页岩储层压力高,通常要高于 15MPa 。界定页岩气是否为深部页岩气,两个条件是必须的。首先,要进行页岩储层压力的测定。如果页岩储层的原位压力高于 15MPa ,这些页岩就具备成为深部页岩气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如果原位压力低于 10-15MPa ,该页岩储层成为深部页岩气储层的潜质就很小。如果页岩储层压力高于 15MPa ,那么就要对该页岩进行储层温度条件下的高压( 15MPa )甲烷等温吸附实验 。如果在实验内观测到的等温吸附曲线在高压条件下表现出过剩吸附现象 ,这就意味该页岩储层即为深部页岩气储层。对于深部页岩气储层,现行的浅部低压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规律对此类页岩储层不再适用。对深部页岩气的地勘,原位储量估计,流动传输规律等的研究迫在眉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页岩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等物理属性千差万别,同时,储层温度对吸附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过剩吸附显现的需要的压力也有所差别(周理等 2000 1999 ; Zhou 等, 2000 )。因此,储层条件下的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是判定深部页岩气的必要条件,而高储层压力是判定深部页岩气的充分条件。 4.2 深部页岩气藏对地勘技术及原位储量估计的影响 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专门针对页岩含气量的测量的行业标准和方法技术。现行的方法主要参照煤层气行业中的测量方法,再结合页岩的特性对测量方法和参数做相应的修改。因此,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法(解吸法)和间接法(等温吸附实验法)(陈永武等, 2014 )。直接法是指利用现场钻井岩心和有代表性岩屑测定其实际含气量,这种方法最为常用。间接法是指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测井解释等方法推测吸附气含量和游离气含量,进而估算出页岩气含量。由于深部页岩气藏具有高压的特性,这意味着现行的方法急需改进。 ( 1 )直接法(解吸法) 对于直接法来讲,首当其冲的问题就在于,地勘时期的页岩取芯技术。如果采用密闭式岩芯采集系统,那么对于页岩气原位测定的结果将比较可靠 (王兆丰, 2001 ; 宋岩等, 2005 ; 陈大力等, 2008 )。密闭式岩芯采集系统主要是指,将该设备下放到孔低钻取到岩芯后,即刻将岩芯密封在岩芯罐内。待钻具提升到孔口,在保持岩芯密封状态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将该密闭系统送入实验室,利用加热粉碎,抽真空的方式进行脱气,从而获得页岩气的成分和含量。如果页岩气含量采用这种方法测定,储量估计比较可靠。 如果采用绳索取芯采集系统,就面临一个损失量估计的问题。绳索取芯法,在钻取到岩芯后, 利用普通的岩芯管采取岩芯。当岩芯提到孔口时,用密封罐采样。利用绳索采集系统时,页岩气的含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损失量和残存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残存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气体解吸量,一部分脱气量,这两部分都可以精确测量。因此,绳索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准确估计损失量 (王兆丰, 2001 )。损失量的估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温度,压力,钻井液等),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估算方法 ( Smith 等, 1981 ; Waechter 等, 2004 ; Diamond 等, 1998 ; Kissell 等, 1973 ; Shtepani 等, 2010 ; Bertard 等, 1970 ; Lu 等, 2015) 。此外,目前的方法都是针对低压条件下含气储层,对于高压条件下的损失量估计的研究尚没有见到报道。由于绳索法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对于低压含气储层准确度也很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高压条件下,这些损失量估算的方法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2 )间接法(等温吸附实验法) 对于间接法,根据公式( 7-4 )可以准确估计出原位页岩气含量。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深部页岩气,我们必须进行储层温度和压力下的高压页岩气的吸附实验。随着页岩埋深的增加,地温梯度引起的温度变化不可忽略,为了准确估计深部页岩气含量,必须要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但是,高温高压页岩气吸附成本较高,这意味着今后对高温高压页岩气的吸附研究需要具有预测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线的能力。现行的各种等温吸附模型只能根据温度和模型中拟合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尚需要更多检验( Ji 等, 2014 2015 ; Rexer 等, 2013 ; 李武广等, 2012 ; Tian 等, 2016 )。 虽然根据公式( 7-4 )我们可以推算出准确的页岩气储量,但是对于真正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比例,我们却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只能准确得到过剩吸附等温线,而没有办法直接测定吸附相的密度和体积。 所以,我们必须厘清页岩气吸附的机理,同过建立合适的过剩等温吸附模型,从而推算出真正的吸附量,进而求得吸附气和游离气之间的比例。现有的等温吸附模型基本都是建立恒定吸附相体积或者恒定吸附相密度的假设上,这并不十分准确( Pini 等 , 2010; Weniger 等 , 2010; Strubinger 等 , 1991; Bae 等 , 2006; Sakurovs 等 , 2007 ; Zhou et al, 2000; 周理等, 1999 2000 )。但是由于超临界气体吸附学科发展的滞后,至今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此外,现有的这些模型都不能好的解释试验中观测的一些现象如过剩等温吸附曲线交叉的问题。因此,对于超临界气体吸附模型的建立迫在眉睫。 4.3 深部页岩气藏对页岩气传输运移规律的影响 对于页岩气藏,吸附态气体占页岩气含量在 20-80% 之间。因此,页岩气吸附行为的差异 必然会影响到页岩气在页岩层中的传输运移规律。要想厘清页岩气在页岩层中的传输运移规律,必须要考虑吸附性气体对传输过程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深部页岩气的过剩吸附行为必然也会影响到储层中页岩气的存在状态,这也必然会影响到深部页岩气的传输运移规律。页岩富含丰富的纳米孔隙,由于吸附相体积在高压状态下不可忽略,这也就意味吸附相的体积会对纳米空间内气体的流动产生影响( Ambrose 等, 2012 )。因此,深部页岩气的传输运移需要考虑气体吸附性的影响。 目前有多学者已经考虑到吸附气体对于气体传输运移的影响( 吴克柳等, 2015 ;盛茂等, 2014 ; Yu etal, 2014; Akkutlu et al, 2012; Civan et al, 2011; Singh et al, 2016; Wu et al,2015; Naraghi et al, 2015 )。但是,现有的几乎所有模型都采用了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方程( 5 ))来描述吸附态气体的属性( 吴克柳等, 2015 ;盛茂等, 2014 ; Yu etal, 2014; Akkutlu et al, 2012; Civan et al, 2011; Singh et al, 2016; Wu et al,2015; Naraghi et al, 2015 )。但是在高压状态下( 15MPa ),页岩气的吸附行为已经不能用两参数的 Langmuir 方程解释。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些模型已经不能用于解释深部页岩气的运移规律,更不能用来指导生产实践。要解决页岩气的运移规律,必须要解决页岩气在页岩的吸附机理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页岩气在页岩上的吸附机理问题,我们才能明确原位页岩气藏条件下,吸附气和游离气的真实比例。只有明确了吸附气和游离气之间的比例,我们才能从理论上建立一个正确的页岩气传输运移的宏观模型。而目前,对于高压( 15MPa )页岩气吸附和运移规律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对于高压条件下,吸附性气体的吸附和传输运移规律亟待解决。 目前,超临界 CO 2 压裂技术( Middleton 等, 2015 ; 王海柱等, 2011 ;黄飞等, 2015 ;敖翔等 2015 )和 CO 2 在页岩层中的封存问题( Louk 等 , 2015; Busch 等, 2008 ; Kang 等, 2011 )被都提上日程。在超临界条件下, CO 2 必然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过剩吸附,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Pini 等 , 2010; Weniger 等 , 2010; Strubinger 等 , 1991; Bae 等 , 2006; Sakurovs 等 , 2007 )。但是现有的研究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CO 2 吸附引起的吸附变形究竟有多大影响,这对吸附等温线测定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都不清楚( Mirzaeian 等, 2006 ; Radliński 等, 2009 ; Melnichenko 等, 2006 )。第二,现有的 CO 2 吸附的机理解释并不明确,现有的吸附模型并不能很好的预测吸附等温( Pini et al, 2010; Weniger et al, 2010; Strubinger et al,1991; Bae et al, 2006; Sakurovs et al, 2007 )。第三,高压条件下,页岩的压缩性和 CO 2 吸附引起的吸附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将直接影响到页岩渗透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到 CO 2 的可注性及页岩气的增产效果( 敖翔等 2015 ; Hol 等, 2012 )。 4 结论 目前,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目前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学术界对于深部页岩气的评估和认识还不到位,都是用浅部低压页岩气和煤层气的理论去指导深部页岩气的开发实践。这种认识如果持续下去,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对深部页岩气开采的研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2004).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 天然气工业 , 24(7), 15-18. 张雪芬 , 陆现彩 , 张林晔 , 刘庆 .(2010).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地球科学进展 , 25(6), 597-604. 董大忠 , 程克明 , 王世谦 , 吕宗刚 .(2009).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倡 . 地质与勘探 . 俞凌杰 , 范明 , 陈红宇 , 刘伟新 , 张文涛 , 徐二社 . (2015). 富有机质页岩高温高压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 . 石油学报 , 36(5), 557-563. Moellmer,J., Moeller, A., Dreisbach, F., Glaeser, R., Staudt, R. (2011). Highpressure adsorption of hydrogen, nitrogen,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on themetal–organic framework HKUST-1.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38(1),140-148. Dreisbach,F., Lösch, H. W., Harting, P. (2002). Highest pressure adsorptionequilibria data: measurement with magnetic suspension balance and analysis witha new adsorbent/adsorbate-volume. Adsorption, 8(2), 95-109. Herbst,A., Harting, P. (2002). Thermodynamic description of excess isotherms inhigh-pressure adsorption of methane, argon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8(2),111-123. Li,T., Wu, C. (2015). Research on the abnormal isothermal adsorption ofshale. Energy Fuels, 29(2), 634-640. Tian,H., Li, T., Zhang, T., Xiao, X. (2016). Characterization of methaneadsorption on overmature Lower Silurian–Upper Ordovician shales in SichuanBasin, southwest China: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56, 36-49. Gasparik,M., Ghanizadeh, A., Bertier, P., Gensterblum, Y., Bouw, S., Krooss, B. M.(2012). High-pressure methane sorption isotherms of black shales from theNetherlands. Energy fuels, 26(8), 4995-5004. Rexer,T. F., Benham, M. J., Aplin, A. C., Thomas, K. M. (2013). Methaneadsorption on shale under simulated geologic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conditions. Energy Fuels, 27(6), 3099-3109. Yu,W., Sepehrnoori, K. (2014). Simulation of gas desorption and geomechanicseffects for un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s. Fuel, 116, 455-464. Curtis, J. B. (2002). Fractured shale-gas systems. AAPG bulletin , 86 (11), 1921-1938. 吴克柳 , 李相方 , 陈掌星 . (2015). 页岩气纳米孔气体传输模型 . 石油学报 ,36(7), 837-848. 吴克柳 , 李相方 , 陈掌星 . (2015). 页岩气纳米孔真实气体传输模型 . 中国科学, 36(7), 837-848. 李武广 , 杨胜来 , 徐晶 , 董谦 .(2012). 考虑地层温度和压力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新模型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3(4), 791-796. 盛茂 , 李根生 , 黄中伟 , 田守嶒 .(2014). 考虑表面扩散作用的页岩气瞬态流动模型 . 石油学报 , 35(2), 347-352. Akkutlu,I. Y., Fathi, E. (2012). Multiscale gas transport in shales with localkerogen heterogeneities. SPE Journal, 17(04), 1-002. Civan,F., Rai, C. S., Sondergeld, C. H. (2011). Shale-gas permeability anddiffusivity inferred by improved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retention andtransport mechanisms.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86(3), 925-944. Singh,H., Javadpour, F. (2016). Langmuir slip-Langmuir sorption permeabilitymodel of shale. Fuel, 164, 28-37. Wu,K., Li, X., Wang, C., Yu, W., Chen, Z. (2015). Model for surface diffusionof adsorbed gas in nanopore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54(12), 3225-3236. Naraghi,M. E., Javadpour, F. (2015). A stochastic permeability model for theshale-gas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40, 111-124. Javadpour,F., Fisher, D., Unsworth, M. (2007). Nanoscale gas flow in shale gassediments. 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46(10). Gasparik,M., Bertier, P., Gensterblum, Y., Ghanizadeh, A., Krooss, B. M., Littke,R. (2014). Geological controls on the methane storage capacity in organic-richsha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23, 34-51. 王兆丰 . (2001). 空气 , 水和泥浆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规律与应用研究 ( 博士论文 , 徐州 : 中国矿业大学 ). 宋岩 , 张新民 , 柳少波 . (2005).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倡 . 地质与勘探 . Ambrose,R. J., Hartman, R. C., Diaz-Campos, M., Akkutlu, I. Y., Sondergeld, C. H.(2012). Shale gas-in-place calculations part I: new pore-scale considerations.SPE Journal, 17(01), 219-229. Ross,D. J., Bustin, R. M. (2009). The importance of shale composition and porestructure upon gas storage potential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Marine andPetroleum Geology, 26(6), 916-927. Chalmers,G. R., Bustin, R. M., Power, I. M. (2012). Characterization of gas shalepore systems by porosimetry, pycnometry, surface area, and 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 analyses:Examples from the Barnett, Woodford, Haynesville, Marcellus, and Doig units.AAPG bulletin, 96(6), 1099-1119. 王海柱 , 沈忠厚 , 李根生 .(2011). 超临界 CO: 开发页岩气技术 . 石油钻探技术 , 39(3), 3O-35. 黄飞 , 卢义玉 , 汤积仁 , 敖翔 , 贾云中 .(2015). 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冲蚀页岩试验研究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4,016. 敖翔 , 卢义玉 , 汤积仁 , 黄飞 , 廖引 , 贾云中 . (2015). 页岩吸附二氧化碳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煤炭学报 , 40(12), 2893-2899. Hol,S., Spiers, C. J. (2012). Competition between adsorption-induced swellingand elastic compression of coal at CO 2 pressures up to 100MPa.Journal of the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60(11), 1862-1882. Longxiang,G., Yushan, C. (2015). 页岩气资源 / 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 非常规油气 , 2(1), 10-14. 陈大力 , 陈洋 . (2008). 对我国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评述 . 煤矿安全 ,39(12), 79-82. Smith,D. M., Williams, F. L. (1981, January). New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methane content of coal. In Proc., Intersoc. Energy Convers. Eng.Conf.;(United States) (Vol. 2, No. CONF-810812-). Univ of NM, Albuquerque. Waechter,N. B., Hampton III, G. L., Shipps, J. C. (2004, May). Overview of coaland shale gas measurement: field and laboratory procedures. In 2004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 Diamond,W. P., Schatzel, S. J. (1998). Measuring the gas content of coal: a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35(1), 311-331. Kissell,F. N., McCulloch, C. M., Elder, C. H. (1973). The direct method ofdetermining methane content of coalbeds for ventilation design (Vol.7767). US Dept. of Interior, Bureau of Mines. Shtepani,E., Noll, L. A., Elrod, L. W., Jacobs, P. M. (2010). A newregression-based method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oal and shale gas content.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Engineering, 13(02), 359-364. Bertard,C., Bruyet, B., Gunther, J. (1970, January). Determination of desorbablegas concentration of coal (direct metho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Geomechanics Abstracts (Vol. 7, No. 1, pp.43-65). Pergamon. Lu,M., Pan, Z., Connell, L. D., Lu, Y. (2015, November). A New Method forthe Estimation of Lost Gas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Gas Content of Coal.In SPE Asia Pacific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ocietyof Petroleum Engineers. http://dx.doi.org/10.2118/176976-MS Tian,H., Li, T., Zhang, T., Xiao, X. (2016). Characterization of methaneadsorption on overmature Lower Silurian–Upper Ordovician shales in SichuanBasin, southwest China: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al Geology.156, 36-49. Tan,J., Weniger, P., Krooss, B., Merkel, A., Horsfield, B., Zhang, J., Boreham,C.J., van Graas, G., Tocher, B.A., 2014. Shale gas potential of the majormarine shale formations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part II: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Fuel 129, 204e218. Ji,W., Song, Y., Jiang, Z., Wang, X., Bai, Y., Xing, J., 2014. Geological controlsand estimation algorithms of lacustrine shale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a casestudy of the Triassic strata in the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 Int. J.Coal Geol. 134, 61e73. Ji,W., Song, Y., Jiang, Z., Chen, L., Li, Z., Yang, X., Meng, M. (2015).Estimation of marine shale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based on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s of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Platform, south 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doi:10.1016/j.marpetgeo.2015.08.012. Rexer,Thomas FT, Michael J. Benham, Andrew C. Aplin, and K. Mark Thomas.Methane adsorption on shale under simulated geological temperature andpressure conditions. Energy Fuels 27, no. 6 (2013):3099-3109. 陈永武 , 王少波 , 韩征 , 等 . 页岩气资源 / 储量计算 与评价技术规范 . 北京 :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1-15. Kuuskraa,V., Stevens, S. H., Moodhe, K. D. (2013).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shaleoil and shale gas resources: an assessment of 137 shale formations in 41countrie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 Natural Gas Industry, 5, 003. NETL(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2009). Modern shale gas developmentin the United States: A primer.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FossilEnergy. https://www.netl.doe.gov/File%20Library/Research/Oil-Gas/shale-gas-primer-update-2013.pdf . Montgomery,S. L., Jarvie, D. M., Bowker, K. A., Pollastro, R. M. (2005).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 Fort Worth basin, north-central Texas: Gas-shaleplay with multi–trillion cubic foot potential. AAPG bulletin, 89(2), 155-175. Andrews,I. J. (2013). The Carboniferous Bowland Shale gas study: geology and resourceestimation. Louk,A.K. (2015) Monitoring for enhanced gas and liquids recovery from a CO2huff-and puff injection test in a horizontal Chattanooga shale well,Blacksburg, VA, Virginia Tech. Master thesis. Busch,A., Alles, S., Gensterblum, Y., Prinz, D., Dewhurst, D. N., Raven, M. D., ... Krooss, B. M. (2008). Carbon dioxide storage potential of sha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3), 297-308. Kang,S. M., Fathi, E., Ambrose, R. J., Akkutlu, I. Y., Sigal, R. F. (2011).Carbon dioxide storage capacity of organic-rich shales. Spe Journal, 16(04),842-855. Zhou,L., Zhou, Y., Li, M., Chen, P., Wang, Y. (2000). Experimental andmodeling study of the adsorption of supercritical methane on a high surfaceactivated carbon. Langmuir, 16(14), 5955-5959. 周理 , 李明 . (2000). 超临界甲烷在高表面活性炭上的吸附测量及其理论分析 . 中国科学 : B 辑 ,30(1), 49-56. 周理 , 吕昌忠 , 王怡林 , 姚金花 , 王瑜 .(1999). 述评超临界温度气体在多孔固体上的物理吸附 . 化学进展 ,11(3), 221-226. Pini,R., Ottiger, S., Burlini, L., Storti, G., Mazzotti, M. (2010). Sorptionof carbon dioxide, methane and nitrogen in dry coals at high pressure andmoderate temp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4(1),90-101. Weniger,P., Kalkreuth, W., Busch, A., Krooss, B. M. (2010). High-pressure methaneand carbon dioxide sorption on coal and shale samples from the Paraná Basin,Braz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84(3), 190-205. Strubinger,J. R., Song, H., Parcher, J. F. (1991). High-pressure phase distributionisotherms for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ic systems. 1. Pure carbondioxide. Analytical chemistry, 63(2), 98-103. Bae,J. S., Bhatia, S. K. (2006). High-pressure adsorption of methane andcarbon dioxide on coal. Energy Fuels, 20(6), 2599-2607. Sakurovs,R., Day, S., Weir, S., Duffy, G. (2007). Application of a modifiedDubinin-Radushkevich equation to adsorption of gases by coals under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Energy fuels, 21(2), 992-997. Mirzaeian,M., Hall, P. J. (2006). The interactions of coal with CO2 and its effectson coal structure. Energy fuels, 20(5), 2022-2027. Radliński,A. P., Busbridge, T. L., Gray, E. M., Blach, T. P., Cheng, G., Melnichenko, Y.B., ... Esterle, J. (2009). Dynamic micromapping of CO2 sorption in coal.Langmuir, 25(4), 2385-2389. Melnichenko,Y. B., Wignall, G. D., Cole, D. R., Frielinghaus, H. (2006). Adsorptionof supercritical CO2 in aerogels as studied by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and neutron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4(20),204711-204711. Middleton,R. S., Carey, J. W., Currier, R. P., Hyman, J. D., Kang, Q., Karra, S., ... Viswanathan, H. S. (2015). Shale gas and non-aqueous fracturing fluid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supercritical CO 2. Applied Energy, 147, 500-509. 中国石化: http://www.cgs.gov.cn/UploadFiles/2015_05/21/20150521091817594.pdf
个人分类: |4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验室内实测的等温吸附数据解释
热度 1 sunshinetx 2016-2-27 23:51
如图 1 所示,在实验室内,我们得到吸附等温线数据,是第二项( )而不是真正的吸附量(真正的吸附量是 ,也叫做绝对吸附量)。 当压力很小时( 10-15 MPa ),吸附层的体积( V a )非常小,也就是说( )可以忽略不计(由于 未知,接近于液体密度,因此( )不能忽略) n a = m in - ρ gas V tot + ρ gas V a ≈ m in - ρ gas V tot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实验室观测的等温吸附数据看作是“真实的吸附量( ) ” ,只是一种近似。 因此,我们观测到的等温吸附曲线实际上是: - 压力的变化规律,而不是真正的吸附量( ) - 压力的变化规律。也就是是说我们在实验室内观测到的吸附数据,是一个有效的观测数据。基于这个有效的数据,如果我们要通过一个对吸附相密度或者吸附相体积的假设,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吸附量( )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图 1 实验室等温吸附曲线测试原理示意图;其中 是吸附相密度, 是吸附相的体积, 是气相的密度, 是用氦气测的的死空间体积, 是真实吸附量,也叫做绝对吸附量, 是指观测到的等温吸附量 。 需要指出的是,吸附压力小于 10-15MPa 时,我们用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去拟合实际测量的等温吸附数据是有问题的。因为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从物理意义上来讲,描述的是真实吸附量而不是实际测量的等温吸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两参数 Langmuir 方程不能用来描述高压状态下实验室实测的等温吸附数据。 分享一篇:关于如何减小高温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测量误差的文章(等压法测等温吸附曲线)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methane sorption measurements on shale using Mano.pdf Experimental uncertainties in volumetric methodss for measuing equilibirum adsorption.pdf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92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是核心技术吗?
热度 15 Taylorwang 2014-8-24 08:46
最近,参加了一位真正回国创业的千人创办企业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会在院士主持下给予了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很好评价。看了成果的技术介绍资料,及听了研究报告与测试结果说明,这项科研成果真的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个成果是利用无机材料,对材料的微细孔径及表面积进行精确控制,材料表面化学性质进行改性,来制造新型吸附材料,制得的产品有些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些能脱除废水中重金属等。特别是吸油能力,它的吸附容量高达 150mg/g ,经其吸附处理后,废水中油的浓度可以低于 1mg/L ;更神奇的是:该材料可以再生,经加热再生,它吸附的油可以释放出来,并能回收利用吸附的油,且再生后的吸附材料又能继续吸附废水中的油,吸附容量几乎不变。 我的直感这是一项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处理含微量乳化油的废水,我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几年前,为了解决海上油田从海底的地层中抽取的原油,其原油往往含水高达 90% ,这些含水原油,经钻井采油平台油水分离后,水仍排回大海。为了防止排海的废水污染海洋环境,外排废水中的油含量标准也在不断下降。从感观上讲,外排的水,不能含有油花,不能在空中,看到明显的漂油带。我们教研室,一直研究絮凝剂,在含油水的油水分离中,残留的少量油,往往是乳化油,它在水中的含量有时只有 30-50 mg/L 左右,这些乳化油胶体,一般带有阴离子胶体性质,只要使用含有阳离子的絮凝剂,往往起到吸附电中和,压缩其胶体的双电层等作用,而使这些乳化油胶体脱稳,在下一步的物理分离过程,脱除这些微量的油。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开发的强阳离子絮凝剂。在小试时,我坐直升飞机飞到海上的钻井平台,并在平台上呆了差不多一周,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生产性应用实践时,存在药剂投加量范围窄,产生含油污泥等问题,后来平台没有采用我们的技术。有一位与海上油田打交道的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们目前供应一种分散剂给有油水分离工艺的钻井平台,最终微量的油,为了保证在海面不产生油花,通过投加分散剂的形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虽然以做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为主,若有好的环保技术,我们也愿意帮助推广,这是既能得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也能获得经济收益的好事。看到这种吸油吸附剂效果这么好,且平台上也有蒸汽可以用于吸附剂的再生,我就立即想到将这个技术,应用于海上油田的最终少量乳化油的脱除处理,这绝对是一个好方法,它是真正地解决了微量乳化油的污染问题,且处理后出水的含油标准,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海上含油废水的排放标准,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还能回收废水中微量的乳化油,且不产生含油污泥,它是真正能替代现在使用的乳化剂分散法的更环保,更低碳,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我很快就打电话给以前做相关海上油田服务的朋友,他仍在做相应的产品及技术服务。我就跟他介绍了这个比较好的油品吸附剂,并重点介绍它与目前大部分含油废水处理吸附用的核桃壳或活性炭不同,一是吸附容量大,能吸附微量的乳化油,处理出水质量高,二是它可以热再生,再生后,吸附容量差不多能完全恢复。他听了后,很长时间没有回话,后来讲,好久不见了,一起吃个饭,慢慢聊。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我想一想, 技术的推广,不只是好技术这一定好推广,在技术推广的背后,还有利益及利益链的问题。 这家公司,他们通过卖分散剂给油田,已有稳定的公司正常收入,若采用了这个新技术,这个分散剂的收入就没有了。即使通过他们提供了这个可以再生的乳化油吸附处理系统给海上钻井平台,这也只是一锤子买卖的问题。若这套乳化油吸附处理装置报价太低,显然公司会因为这个新技术而自砸了自己的饭碗。若这套装置的报价太高,往往油田也不愿意一下子投那么多钱来建这个装置,反正现有的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量减少系统变革的风险。另外,这套新装置的处理效果怎样,油田方面的负责人心中也没有底,新技术没有示范工程,若投入了不少钱,又没有达到应有的处理效果,那不自找麻烦? 新技术的推广,有时还真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它好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可能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来推广。
5300 次阅读|37 个评论
底泥成岩过程中底泥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变化
FrancesFay 2013-10-23 09:56
Adsorption of tetracyclines on marine sediment during organic matter diagenesis Water Science Technology Vol 67 No 11 pp 2616–2621 © IWA Publishing 2013 doi:10.2166/wst.2013.164 Ying-Heng Fei and Xiao-Yan 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China E-mail: xlia@hkucc.hku.hk ABSTRACT The effect of decomposition and diagenesis of sediment organic matter (SOM) on the adsorption of emerging pollutants by the sediment has been seldom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artificial sediment was incubated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organic diagenesis process and henc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diagenesis on the adsorption of tetracyclines (TCs) by marine sediment. During a period of 4 months of incubation, SOM initially added into the sediment underwent biodegradation and diagenesis. The results showed an early decrease in TC adsorption by the sediment, which was likely caused b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icrobial organic products and TC molecules for the adsorption sites. Afterward, TC adsorption by the sedim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was mainl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condensed S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Cs and the sediment dur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OM diagenesis. Moreover, the remaining SOM is shown to have an increasing affinity with the antibiotics. Keywords: adsorption; diagenesis; sediment; sediment organic matter; tetracyclines Adsorption of tetracyclines on marine sediment during organic matter diagenesis.pdf
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创腾关于CASTEP吸附时对称性问题的解答
zhxbaig 2011-10-9 15:05
原文链接: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596580fpage=0view=highlight=page=1 以下为创腾公司解答的关于我提问的Find Symmetry问题。欢迎大家交流啊!!! 黑色为创腾科技的回答, 蓝色为别人的补充回答 。 我看到在建立CO在Pd表面的吸附模型时,帮助里说由于CO的加入改变了Pd的构型,所以需要Find Symmetry。” 我想你得仔细看看帮助文件,find symmetry的原因并不是如你所说“由于CO的加入改变了Pd的构型”,而是为了简化计算。 “但我在模拟这个时发现Pd表面在Find Symmetry后构型由P1变为了PMM2,与添加CO后Pd表面Find Symmetry构型相同。好像CO的添加没有改变Pd的晶体结构。” 首先我得说,练习中,在添加了CO以后,并没有立即做Geometry optimization,所以Pd确实没有因为吸附CO而改变表面结 构。另一方面,对称性不变,并不意味着结构不变。 “而且我在做CO在TiO2表面吸附时使用了Find Symmetry功能,得到了与文献相符的优化结构。但我在做H2O的吸附时不使用Find Symmetry得到了与文献相同的构型。所以我迷惑Find Symmetry我的功能 ” 你是否得到一个合理的吸附构象与find symmetry是否使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对称性是结构中由于原子的特定堆积而形成的,MS中的find symmetry功能只是找到结构所具备的对称性,并不是随意的加入对称性。利用find symmetry只是为了在计算之前明确当前模型满足的对称性,以使得在接下来的计算中能够简化计算过程,缩短计算时间,你知道,特别是量子力学的计算,对称性的引入会极大的减小计算量。 “我想请问您Find Symmetry在研究吸附时起什么作用,应不应该用,还是不同构型不同对待,有的使用有的不使用 ?” Find Symmetry只是用于简化计算,只在研究满足特定吸附形态的吸附问题时会用到,譬如help文档中的这个例子,但是在大多数的吸附研究中,我们不会以初始态所满足的对称性约束整个结构优化过程,这往往不利于我们找到最稳定吸附形态。 (意思应该是不知道体系最后构型的情况下,就不用应用对称性,这会妨碍寻找到真正的稳定结构;find symmetry的作用只是降低计算量。)
个人分类: MS模拟|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NCSS2010国际会议的几张照片
xinliscau 2010-9-25 14:19
夏幼南教授的报告 muller的报告 马普所牛人的报告 会场内 会场外 独特的倒计时 墙报交流 中科院化学所李俊柏研究员代表中国化学会做精彩致辞 晚宴现场 大会主席金子先生在宣布优秀墙报奖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6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吸附分离—红糖制白糖
yaoronggui 2010-7-5 06:38
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称取 5~10 g 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 40 mL 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 0.5~1 g 活性炭,不断搅拌并加热,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便有白糖析出。
个人分类: 化学与生活|4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CA/PEI膜的制备及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wumingdl 2010-6-4 23:04
CA/PEI膜的制备及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ISBN 7-5611-2641-9),2003,1,357-363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3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洋葱可以吸附病毒
icstu1 2010-1-14 16:13
1919,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了四千万人死亡。当时有一位医生到各地探视,发现有一家人个个都非常健康,就问个中原因,这家主妇说她在家里的每一个房间放置了一颗剥了干皮的洋葱。医生把洋葱带回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洋葱上有流感病菌,而这家人则幸免于难。 建议你把洋葱的两头切掉,摆放在居室或办公室里,试试看效果。如果这样做可以帮助你和你所爱的人不感冒,那就太好了。即使没有作用,那你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对吧?
个人分类: T 二选一或多选一的练习|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