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M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牛顿的谦虚
热度 2 chenfap 2013-6-10 10:56
学习牛顿的谦虚 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是牛顿力学理论的奠基学者。牛顿曾经说过:“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像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和一粒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但 是 在我前面,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 。 这话说得多么谦虚啊!也很合理,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一定条件下,牛顿力学理论是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可是,牛顿力学理论所发现的自然界之客观规律比起尚未发现的自然界之客观规律来,就是如同 海滩边玩耍的男孩 所 发现的石头、贝壳 与 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 之比。这是由于 宇宙、物质、生命、意识 都有 起源 问题, 这四大起源 问题 是 难以穷究的,他们所包含的各种各样问题就如同大海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石头和 贝壳 一样。 牛顿之后, 300多年以来,物理学和各门自然科学有了飞速发展。牛顿的上述比喻仍然适用,因为已发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而一般来说,未发现的规律很可能是无限的。 M理论是超弦理论的推广,M理论 所 研究 的 对象是具有超对称性之膜的量子理论 。 M理论 认为 时空 有可能不是1+3维,而可能是 1+9维或是1+10维, 并且认为空间 维或 时间 维 都有可能 蜷缩 或伸展。作这些假定当然是可以的,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加了变化的可能性。可是,有些学者不够谦虚,把 M理论 看为 ‘一切理论之母’ 并称作万有理论,意为它可包括一切物理理论。刚才我们已指出过, 已发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而一般来说,未发现的规律很可能是无限的;怎么能把已发现的有限的规律来包括无限的尚未发现的规律呢?况且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还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的物理理论怎能认为它是‘一切理论之母’和称为万有理论呢?
66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电荷真伟大(打油)
热度 9 zlyang 2012-12-12 14:42
电荷真伟大 (打油) 在 麦克斯韦 那里, 你是不变的。 在 爱因斯坦 的狭义和广义 相对论 里, 你还是不变的。 在 弦论 和 M理论 里, 你依旧不变。 有谁这样牛? 只有 电荷 。 牛顿 认为时间空间都不变, 质量 电荷 也不变。 爱因斯坦 说: 除了 电荷量 , 一切都变! 电荷量 , 你到底变不变? 如果你变? 在哪里? 你和 质量 , 有没有互换? 还是彼此永远独立? 请教您, 真正的物理学家: 在哪些先进理论里, 电荷量 随着参照系而 变化 ? 如果 电荷量 这样牛, 俺作为《 电工学 》国家精品课程 教师, 也觉得脸上有光! 说明: 电荷量,旧称电荷。 ——————— 非主流 “ 电荷能量关系 ” 研究 ——————— D.P.Whitmire .Theequivalenceofchargeandenergy.LettereAlNuovoCimento,1973,7(8):305-309. A.Balcytis . Theproblemandthemethododofthetheoryofthegeneralizedchains,inProceedingsoftheXIXLithuanianRepublicScienti]ie-TechnicalCon/erence(Kauns,1969),p.2.(1969年是已知最 早的) 以及 A.Balcytis .Ontheequivalenceofelectricchargeandenergy.LettereAlNuovoCimento,1974,10(18):835-836. 贺诗荣 .电荷-能量联系定律的论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35-37. ~1983,二傻 鲍得海 。《惊现神秘手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90do=blogid=12998 相关链接: 《 俺感兴趣的物理学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640566 《 电子、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37507 《 类星体quasar周围有静电场吗?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675940
6307 次阅读|30 个评论
超弦理论与M理论中物质的主要特点
热度 1 chenfap 2012-2-9 11:26
超弦理论与M理 论中物质的 主要特点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 6 9 ) 在超弦理论和 M 理论之前的物理学理论,例如牛顿力学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都认为物质是以质点或场的形式存在的,还认为凡是物质都具有质量,并且认为,物质都处于 1+3 维时空中。可是,在超弦理论或 M 理论中则认为物质是以弦的形式(即物质分布在 1 维弦上)或膜的形式(即物质分布在 p 维膜上)存在的,也认为凡是物质都具有质量,并且认为,物质都处于 1+D 维时空中,D =9 或 10 。 此外,牛顿力学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都认为质点在时空中的位置可用质点的时空坐标或其广义坐标来表示,质点的运动可用质点位置的时间变化率或质点的广义动量来表示,广义动量有 4 ( =1+3 )个分量,其时间分量为能量。为描述和研究质点的运动,可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函数,并进一步求得籍以表征质点运动规律的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这一整套描述和研究质点运动的方法,可以推广到超弦理论和 M 理论:弦和膜中物质的运动都可看成是质点系的运动,弦或膜在时空中的位置可用弦或膜的广义坐标来表示,弦或膜的运动可用其位置的时间变化率或其广义动量来表示,弦或膜的广义动量有 10 ( =1+9 )或 11 ( =1+10 )个分量,其时间分量为能量。为描述和研究弦或膜的运动,也可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函数,并进一步求得籍以表征弦或膜运动规律的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 。 总之,超弦理论和 M 理论中物质的主要特点是: 1 、物质是以弦的形式 式存在的; 2 、弦或膜的运动可用其广义动量来表示,弦或膜的广义动量或有 10 ( =1+9 )或有 11 ( =1+10 )个分量,其时间分量为能量; 3 、弦或膜的质量及动量是其物质性的表现; 4 、弦或膜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函数都可用以描述弦或膜中物质的运动状态,弦或膜中物质的运动规律都可由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来反映。 把一个物理体系量子化有两种方法,即正则量子化和路径积分量子化,已证明这两种量子化是彼此等效的。在正则量子化中,物理观测量要变为算符。超弦理论和 M 理论都是量子理论,它们是否都可以正则量子化和路径积分量子化呢?把超弦理论或 M 理论正则量子化,其物理观测量是否变为算符呢?由于在超弦理论或 M 理论中可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函数并满足作用量原理,这就意味着能够使用正则量子化和路径积分量子化,也意味着可以采用适当的对易关系来使物理观测量变为算符。 参考文献 BeckerK.,Becker M .,andSchwarzJ.H.“StringTheoryand M -Theory”,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29 次阅读|2 个评论
M理论及其时空主要特点
热度 1 chenfap 2012-2-4 09:10
M理论及其时空主要特点
M理 论及其 时空主要特点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 6 8 ) 1、 弦,膜, M 理论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动态]U理论vs. M理论
blueyye 2010-1-15 15:02
M 理论揽括超对称弦论和超引力,有 I 、 IIA 、 IIB 、 Het-E 、 Het-O 等类型 U 理论接续物理传统向往统一,有 STT 、 LQG 、 CDT 、 EUT 、 CFU 等类型 由于 M 理论从未定型,故国内有学者形象地称之为摸理论,形如瞎子摸象;类此, U 理论似乎游理论,好似混水游鱼,只因水混沌不清尚不见鱼,但鱼定在其中矣。 U 理论和 M 理论结合,就是混水摸鱼。水一旦澄清,鱼必在其中。 将水澄清的判决性实验寄望于重新运转的 LHC :如果发现了 Higgs 子和超对称粒子,则可遵循 M 理论方向;如果找不到 Higgs 子和超对称粒子,无妨考虑考虑 U 理论 Ref.: Becker, K. et al. String Theory and M-Theory: A Moder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7 Ye, F.Y. From Chaos to Unification: U Theory vs. M Theory.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 2009, 42(1): 89-93 Ye, F.Y. A Clifford-Finslerian physical unification and fractal dynamic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 2009, 41(5): 2301-2305
个人分类: 学术动态|3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