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行合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强化学习:迈向知行合一的智能机制与算法
Kara0807 2020-7-17 16:09
1.引言 人工智能的异军突起,除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之外,最大的贡献者当属机器学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核心技术与基础方法是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reinforment learning),前者是前台的“明星”,后者是背后的“英雄” 。与新兴的深度学习相比,强化学习相对“古老”,其思想源自人类“趋利避害”和“吃一堑、长一智”的朴素意识,其最初的“尝试法”或“试错法”,远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之前就在各行各业广为流行,并成为人工智能起步时的核心技术之一。AlphaGo 在围棋人机大战中的胜利使社会大众普遍认识到有监督的深度学习和无监督的强化学习的威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在一些多角色游戏中大胜人类顶级专业选手,使人们对强化学习的功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例如,以强化学习为核心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系统Pluribus在六人桌无限制的德州扑克比赛中,在一万手回合里分别以单机对五人和五机对单人的方式,共击败 15 名全球最佳专业玩家,突破了过去人工智能仅能在国际象棋等二人游戏中战胜人类的局限,成为游戏中机器胜人的又一个里程碑,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19 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Pluribus这项工作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如下。 •人工智能算法必须处理不完备信息,需要在不知道对手策略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并在不同博弈之间寻求平衡。 • 博弈最佳的理论结果是纳什平衡,但随着玩家数目的增加,求解纳什平衡的计算复杂度呈指数增长,算法要求的算力在物理上不可能实现,必须引入智力。 • 掌握“诈唬”等心理技巧是游戏胜利的关键之一,必须考虑并采用此类心理“算计”,在博弈中有效推理并隐藏意图,产生让对手难以预测和分析的策略。 解决这些问题正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核心任务,也是强化学习之所以关键的主要因素 。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其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为多角色、多玩家场景下的博弈和电子竞技做出贡献,更将为人工智能在工业控制、商务决策、企业管理和军事控制等重大领域的大规模实际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坚实的技术支撑。 强化学习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作用?其实强化学习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与有监督的学习方法不同,强化学习面对的是更加复杂艰巨而且“不知对错、无论好坏”的学习任务:决策或行动实施之前,没有关于正确与错误的理性推断依据;决策实施之后,没有关于好与坏的客观评价依据。然而,一百年来,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尝试了许多方法,包括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试错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等“先行后知”的动物学习方法,系统模型、价值函数、动态规划、学习控制等“先知后行”的最优控制方法以及集估计、预测、自适应等于一体的时序差分(temporal difference)学习方法 。目前,强化学习正在整合算力、数据、知识图谱、逻辑推理、智能控制和知识自动化等技术,统一关于现状、回顾、展望等因素的分析,迈向“知行合一”的复杂自适应智能机制与算法体系。图1给出了由F.Woergoetter和B.Porr总结的强化学习前 因后世 ,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一方法的核心内容与相关问题。 图1强化学习的核心内容与相关问题 2. 先行后知的起步 作为一项科学研究,强化学习始于“摸着石子过河”的启发式思维,在学术文献上可追溯到英国著名学者 Alexander Bain的“摸索与实验(groping and experiment)”学习原理。Alexander Bain是著名杂志Mind的创办人,正是这份杂志于1950年发表了 Alan Turing 的文章“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使用“图灵测试”判断机器智能水平,开启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方法,强化学习源自“试错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由英国生物和心理学家 Conway Morgan 正式提出,并以“摩根法则(Morgan’s canon)”为指导原则,即尽可能用低级心理功能解释生物行为的节约原则,后被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专家、联结主义创始人之一的Edward Thorndike进一步简化为“效果定律(law of effect)”,这成为后来的学习规则—— Hebb 定律和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的鼻祖。强化学习的正式出现要归功于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激励响应(stimulus-response)理论,特别是他通过狗进行的一系列刺激反应试验总结出来的条件反射定律。在美国,心理学家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的工具条件反射(operant or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和工具学习(instrumental learning)及其利用老鼠进行试验的 Skinner-Box 技术也推动了强化学习的行为分析试错法研究。 自此之后,强化学习在动物行为研究、生理和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相应的核心方法与技术。在人工智能之初,从图灵基于效果定律的“快乐-痛苦系统(pleasure-pain system)”、Marvin Minsky基于加强学习的随机神经模拟强化计算器(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SNARC)及其“迈向人工智能(steps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文中提出的复杂强化学习的“基本信用(功劳)分配问题”,再到 Donald Michie 基于强化学习的 MENACE 和GLEE学习引擎、Nils Nilsson学习自动机(learning automata)和学习机器(learning machines),还有John Holland的“分类系统(classifier systems)”及其遗传算法,强化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对许多人工智能机制和算法的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相对于许多机器学习方法而言,人们对强化学习的期望远大于其成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强化学习实际上并不是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主流方法和技术。 3. 先知后行的重铸 基于生物和心理学并以试错法为主的强化学习没有用到太多的数学概念和工具,而且也很少在工程上应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程数学化的深入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兴起,特别是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最优控制的出现,加上 Richard Bellman 的杰出工作,强化学习走上了一条数学化和工程应用的崭新道路,局面大为改观:朴素的奖励惩罚变成了“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简单的行为选择升华为“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来了,伊藤积分(Ito integral)用上了,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成了离散情况下的标配,有时还必须引入博弈论。强化学习从极其具体实在的动物行为学习突然变为十分复杂抽象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和Bellman方程,甚至是更难认知和求解的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Hamilton-Jacobi-Bellman,BHJ)偏微分方程。一时间,原来“先行后知”的试错行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知后行”式的方程求解,尽管看起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其一下子成为控制理论与工程的一部分,让许多研究者惊奇之余看到希望和曙光。 然而,这道曙光仅带来了短暂的黎明,很快又沉入“黑暗”,强化学习在新的道路上刚起步就遭遇“维数灾难(curse of dimensionality)”,当问题变得复杂(维数增加)时,动态规划求解方程的计算量呈指数增加,没有计算机可以应对,强化学习的“先知后行”变得无法实施。 为了克服“维数灾难”,智能这面旗帜被再次举起,最优控制从以数学推理为主演化为以智能技术为主的学习控制和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最初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普渡大学的King-Sun Fu和George N.Saridis,后来两人分别成为模式识别和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创始人和早期开拓者之一。受当时 人工智能 逻辑化、解析化思潮的影响,智能控制在30 多年的初创时期主要围绕形式语言、语法分析、决策自动机、图式学习、随机逼近、蒙特卡洛法、最小二乘法、参数识别、自适应算法、自组织系统、迭代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展开,并被应用于模式识别、机器人与自动化、无人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效益方面都没有完全摆脱“维数灾难”的阴影,其发展到20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陷入瓶颈,相关工作几乎停滞不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aul Werbos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神经元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同时,就开始研究新优化方法在策略分析中的应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提出近似动态规划(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的思想。同一时期,Saridis和王飞跃也针对非线性确定系统和随机系统提出了类似的次优控制迭代策略。经过Wurren B.Powell、Dimitri Panteli Bertsekas、John N.Tsitsiklis等人的研究,这一方法进一步与神经网络技术结合,从近似动态规划发展到神经动态规划(neuro-dynamic programming),最后发展到目前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王飞跃、刘德荣和魏庆来从不同角度开展ADP 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形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适应动态规划团体,致力于ADP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从智能控制的角度推动了强化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4. 时序差分的再生 尽管Werbos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试图整合统一试错学习和最优控制的学习方法,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这两种方法的强化学习几乎各自独立、没有交叉,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Andrem G.Barto、Richard S.Sutton和Charles W.Anderson为核心的学者重新推出时序差分(temporal difference, TD)(TD也有时间差分的译法,但本意是暂时差别)的概念和方法,局势才开始改变,强化学习渐渐走上“先行后知”与“先知后行”为一体的“知行合一”之途。简言之,时序差分集现状、回顾、展望的不同需求和分析于一体,在试错和规划上充分考虑并利用不同时段的系统预估与环境反馈之间的差别,显著地提高了学习和决策的系统性和效率。由此,强化学习进入了时序差分学习阶段,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时序差分学习的理念源自动物学习心理学中与主要强化因子匹配的“次要强化因子(secondary reinforces)”概念。Minsky在人工智能之初就认定这一心理学方法对人工学习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游戏博弈技术的开创者Arthur Lee Samuel在其著名的跳棋程序中也采用了时序差分的理念,使“机器学习”一词成为广为人知的术语。20世纪70年代初,A.Harry Klopf认识到强化学习与监督学习的本质不同,强调强化学习内在的趋利(hedonistic)特性,试图将试错学习与时序差分学习结合,提出了“局部强化(local reinforcement)”和“广义强化(generalized reinforcement)”等概念,但与现代的时序差分并不完全相同;加上A.Harry Klopf英年早逝,其工作不算十分成功。新西兰学者Ian H.Witten在其 1976年的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时序差分学习规则。A.Harry Klopf的工作对Andrew G.Barto、Richard S.Sutton和Charles W.Anderson的启发很大,促使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将时序差分学习与试错学习结合,提出著名的“行动者-评论者框架(actor-critic architecture)”,时序差分的强化学习由此正式登场。然而,将时序差分与动态规划和试错方法全部整合在一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归功于英国学者Chris J.Watkins 在其1989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Q学习(Q-learning)算法。1992年,IBM公司的Gerald Tesauro利用时序差分构造了多层神经网络 TD-Gammon,并在古老的西洋双陆棋中战胜了人类世界冠军,引起广泛关注,这也使时序差分的强化学习方法广为人知。同年,Chris J.Watkins和Peter Dayan给出Q学习算法收敛性的第一个严格证明,更加加深了人们对Q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兴趣。当前,时序差分己从专注预测的 TD(lambda)发展到预估决策控制一体的SARSA(lambda),Barto和Sutton合著的《强化学习导论(reinforcement learning:an introduction)》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经典之作。 5. 平行强化的体系 基于大规模多层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深度学习的成功,特别是AlphaGo和Pluribus的巨大影响,使强化学习方法登上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然而,随着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和深度Q学习(deep Q learning, DQL)等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数据再次成为重大问题,而且图1 右边所示的强化学习大脑神经科学的部分内容,特别是 Hebb 学习规则的重新评估和计算复杂化与有效性问题,也更加引人注意。 在以试错法为主的先行后知强化学习中,因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数据来源受到“经济诅咒”的制约;而在动态规划类的先知后行强化方法中,算法实施又遇“维数灾难”,导致其无效、不可行, TD强化学习,特别是TD-Gammon借助Self Play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数据生成和算法效率指明了一条道路,而AlphaGo和Pluribus进一步强化了这条道路的有效性。实际上,这是一条通过虚实平行运作,由“小数据”生成大数据,再与蒙特卡洛法或各类决策树等有效搜索技术结合,从大数据中锤炼出针对具体问题的“小智能”般的精确知识之道。人们应当通过知识图谱和知识范畴(knowledge categories)等工具,将这一数据生成和知识制造的过程形式化,并加以软件定义,为强化学习系统组态的生成和实际应用的自动化创造基础。 此外,抽象数字化的强化学习还必须与大脑生物化的功能强化实现平行互联。除了快慢过程的微分 Hebb 学习规则,人们更应关注强化学习与动物的无条件/工具性反射、典型惯性和目标导向行为以及认知图(cognitive maps)生成构造等问题的内在关联,并将其应用于针对不同病状的各种机器人辅助和智能康复系统的设计、操作、监控和运维以及与脑和神经相关的疾病的智能诊疗系统中。同时,强化学习机制应成为虚实互动的平行学习和平行大脑的核心基础,扩展突触可塑、Hedonist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与响应、奖励预估误差机制、神经行动者评估者结构等大脑神经基础构成问题的计算和智能研究手段,使人类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研发更加密切地结合到一起。 图2给出了虚实互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平行强化学习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流行的数字双胞胎(又称数字孪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行强化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交换世界实现“吃一堑、长一智”:在虚拟的人工世界吃一堑、吃多堑,在现实的自然世界长一智、长多智,以此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克服“经济诅咒”和“维数灾难”,走向智能知行合一的机器强化学习。 图2平行强化学习体系的基本框架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通用且可靠的途径,这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的共识与实践。强化学习是机器具有机器智能的基础和关键手段,这是人工智能研究开创以来的认识与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研发工作者的共识。然而,要使强化学习真正成为机器学习的核心与智能机制和智能算法的基础与关键技术,从“不知对错、无论好坏”的先行后知与先知后行,到知行合一、虚实互动的混合平行智能,仍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任务必须完成。 首先,强化学习面临的许多经典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被彻底有效地解决,如“维数灾难”、信用分配、信息不完备、非稳环境、状态行动Space Tiling、探索与利用的矛盾等,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其次,对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各类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来说,其引人注目的“超人”表现源自其解决特定问题的特点,但这也正是其难以被推广和普及的问题所在。必须考虑这些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构建与应用过程中的形式化和软件定义问题,从而使过程的迁移及其自动化成为可能,完成从特别应用到相对通用的转化。最后,必须引入针对强化学习的软硬件平台,边缘与云端的支撑环境和相应的开源基础设施使强化学习真正应用到生产、商业、交通、健康、服务等领域,使强化学习、强化控制、强化管理、强化医疗、强化经济、强化法律、强化安保等成为一个有效且普适的智能工程项目。 为此,研究者需要从更高更广的角度重新审视强化学习的方法和技术,使其真正成为“人机结合、知行合一、虚实一体”的“合一体”的核心与关键,化智能代理(agents)为知识机器人,深入推动和完善智能社会的知识自动化进程。
个人分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1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融智:用理义法(本真信息)洞悉并驾驭物意文(现象信息)
geneculture 2020-2-16 15:07
物-意-文(现象信息的三大基本范畴); 理-义-法(本真信息这一个基本范畴); 这样就明确了人类认知的四个基本范畴!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至此,唯物, 唯心,唯文(语言-话语-文本的转向), 唯道(理-义-法)的融智范式就形成了。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理论探讨)|1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听宏戒法师说法
热度 1 Mech 2016-10-23 22:57
昨天下午冒大雨到圆津禅院。按照预定日程,“听禅院的师傅讲禅、品茶,参悟人生”。住持宏戒法师亲自开讲。他开篇解释,圆是圆融,津是渡口;而对禅的解释,就是“不可说”。因此我觉得叫讲禅恐怕不是很合适。法师的解读当然也有根据。如果把“禅”理解为禅宗,确实不可说。《五灯会元》卷一,“ 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一拈花,一微笑,禅宗就诞生了。迦叶就是禅宗的西天祖师。禅宗第一义不可说。 在我看来,寺名中“圆津”与“禅院”是偏正词组,而“圆津”为并列词组,即圆与津应该是并列关系。“圆”是佛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范畴,不偏倚,不执着。所谓“ 性体周遍曰圆 ( 《三藏法数》 ) ”。破执是求智慧的基础。因此“圆”代表着佛学中知的方面。“津”引申为渡己渡人,见性明心,求自身解脱;慈悲为怀,济他人苦厄。因此“津”代表着佛学中行的方面。小小禅院,居然有如此宏大的名头。 或许是因为说法的普及性质,宏戒法师主要谈的是人生。从他自己佛学院毕业到圆津禅寺筹备恢复事宜说起。钱锺书曾在小说《猫》开篇吐槽,“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反过来说,实践的人其实并不太注意理论。宏戒法师显然是践行者。他所讲大概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三教合一。 讲知行合一的人,其实重点往往放在行上。宏戒法师也不例外。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可说的了,顺便吐槽一下名僧未必是高僧。这也很好理解,正如名师未必是高师。当然,如果仔细推敲,知行合一,还有知行孰先孰后、孰易孰难等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其实只是自己的纯理论偏好,不足挂齿。 宏戒法师所说三教合一,是种递进关系。儒教为基础,忠孝仁义。道教为进阶,无为无不为。佛教是最高境界,万法皆空。这个当然也很有道理。所有的英雄成长史,都是先努力,再舍弃。至少在中国传统观点看来,一味努力,显得不够层次,所谓“硁硁然小人哉”。即使普通人,也是年轻时奋斗进取,中年后享受生活,老年时忘怀一切。另外,我一直认为,道教的法宝还不是无为无不为,而是更普遍广泛的“反者道之动,弱智道之用”。也顺便一提,我觉得三教合一,不仅是种主张,大概也是历史事实。宋儒的理学,已经引释道入儒,完成了儒学主导的三教合一。这个与宏戒法师那种递进的三教合一大概不是一回事。 有意思的是,宏戒法师认为六十年一个轮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这样,现在已经在河西了。如果运气不是太坏,我大概还能看全或者看到大部分河西风光。叶剑英元帅诗云,“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回雁要成主流了?其实我倒是愿意做只昏鸦,如果枯树一直还在的话。 宏戒法师登台说法顶天立地,我在下面联想天南海北。从小就不是好学生,老了仍然不是。惭愧!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述而不作——事上磨练
热度 12 lev 2014-9-18 14:53
述而不作——事上磨练 我发现“淡定”是个好话头,它也许有作为“共识”的潜质。这种“共识”不是关于观点的共识(最近不是有个“牛津共识”么?),而是关于态度的共识。“淡定”作为共识并不导向“大一统”(有些人喜欢,有些人畏惧),它不过是沟通的“阈值”或者说“底线”。 让我接着聊聊...... 孟老师说: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人之有是 四端 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淡定”大约就是“辞让之心”或“礼之端”的外化。 然而,地球很危险,生活很复杂,人生而“淡定”具足,未必生而能致“淡定”;我辈知“淡定”,未必行“淡定”。 伊川先生(程颐)说:知是知此事,觉是觉此理。(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 请陆游同志补充: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到了阳明先生(王守仁)开出一个方子——“事上磨练”。 “事上磨练”其实就是阳明首倡的“知行合一”,不过“认识”与“实践”的法门。朱熹(还有“朝鲜兄弟” 李滉 )执“先知后行”,中山先生执“知难行易”,各有道理,终不及阳明通贯: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徐爱录》) (陆)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 此时正宜用助。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时磨炼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传习录·陆澄录》) 阳明先生的道理其实不过寻常: “临事方知一死难”(见赵翼《瓯北诗钞》或李鸿章《临终诗》)。 美人不在怀里,怎知是柳下惠? 没上过“老虎凳”,怎知是江竹筠、许云峰? 不经人情冷暖,曹雪芹如何写《红楼梦》? 不历生老病死,世尊何处涅槃? 马祖道一问曰: 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禅师反问曰:坐禅岂得成佛?(《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卷五》) 马祖问的是“四端”,怀让问的是“知行” 你“淡定”,我“淡定”,此非本事;你“不淡定”,我还“淡定”,正是功夫——“事上磨练”,如是而已 。 了悟有顿渐,情势有缓急。一时“不淡定”,骨鲠在喉,块垒难消,如何处之?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朱自清《背影》),韩愈老师说: 大凡物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我又有一方,姑再妄言之:赋诗行文——搞文艺创作是也! 你看那《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开头便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5867 次阅读|23 个评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序列一)
热度 3 zhanghouxing 2014-9-16 19:54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 唯一深入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2014年1月,习大大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可以看出习大大深度心学的真传。于是乎,我在网上花了12个大洋,购买了此书的电子版,准备这段时间来品读一番。前面几天我已经阅读了25%左右,在这里,我将前面的阅读收获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前面的大约25%部分,基本上是讲了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前的故事。每个成功的人都有神一般的故事,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王阳明也不例外。这里我挑几个例子讲讲。王阳明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一旦喜欢上某种东西,就会废寝忘食地去钻研,比如他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象棋,然后他几乎天天都围桌象棋转,连吃饭的时候都将棋谱摆在旁边,摆弄着各种步法,后来因为其严母担心他会玩物丧志,不认真学习,就讲王阳明的象棋扔掉水中,王阳明发现后悲痛万分,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但王阳明他还有一个特点,一旦某个喜欢的东西不在了,他会很快着迷于另一件喜欢的事。象棋被扔掉,他很快恢复过来,很快有喜欢上了禅学还是佛学,我不记得了,当时这也是被他父母禁止看的,因为那个时候,学习八股文,敏于章辞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他偷偷的看了很多相关的方面的书,这也为后面思考心学奠定了基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我们喜欢什么东西,就要全身心的喜欢,而不是口头上说说。 再说一个故事,当时的皇帝 朱厚 照 不思国事,整天花天酒地,还整日与宦官刘瑾为伍,有识之士意识到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很多大臣联名上书,给皇上指出了多少朝代,太监误国的例子,朱厚照才意识到严重性,决定第二天早上处决刘瑾,可这个决定是第二天早上,而不是立即处死,因为到第二天早上还有一个晚上,这一个晚上会发生许多事,而且真的就发生了。刘瑾安排的卧底很快打听到了消息,当他知道了皇帝要杀他的时候,他当时傻眼了,完全没有想到和他朝夕玩耍的皇帝要杀他,不过他又想这不是皇帝的错,而是那帮大臣的错。于是当天晚上,他就和自己的“团队”进宫,在皇帝面前痛苦凝睇,皇上马上就心软了,也哭起来,说自己也不想杀他们,都是那帮子大臣对你们的诬陷造成的。这样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猜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被流放。在这个时候,王阳明登台了。当时的王阳明还是个小官,但他给皇上写了一封奏折,大意就是流放那些有识之士是不对的,会阻塞谏言。奏折却先经过刘瑾之手,他看到这个名字,却不知道是那个小官。可当时刘瑾的想法就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这样,王阳明就被关进锦衣卫大牢(残忍之地)。之后,他被流放到贵州的某个少数民族的地方,那里恶棍猖獗,瘴气衡生。可以说,基本上是有得去,就没得回的地方。王阳明,却感觉比较庆幸,还能够活着走出锦衣卫大牢。可是,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在去贵州的路上,刘瑾曾牌锦衣卫去刺杀王阳明,幸亏得人通告,于是他在江边,将自己的衣物脱下,写了一封遗书。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可他并没有死。当时他想着自己归隐山中,永不出世。可后面他觉得这样,太对不起日夜挂念自己的父亲亲人,他认为自己不能这么做,这也使他明白佛学的一些思想是不正确的,一人成佛,却不顾亲人,真佛不成也罢。所以他决定要正事这件事情。首先他回了一趟家,见了自己的父母,当时父子俩抱成一团,泣不成声。他的父亲一直觉得王阳明不误正业,可这次上书的事情,他认为王阳明是对的,在正义之声被压抑的时候,需要再有不怕死的正义之声响起,估计这也是他父亲对他最大的一次肯定,因为他父亲是个状元,很难对王阳明的东西表示认可。然后用,他就到被流放的地方去报道了。在那个地方,生活比较困苦。中原人很少,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因此语言也不通。但是王王阳明,并没有被这种恶劣的环境所折服,而是摆在心态,先建造起自己的住所(离开父亲时,父亲给他安排两个仆人),然后和当地人建立好关系。与此同时,静坐悟道(心学诞生的前奏:龙场悟道),并给当地人讲学(当时语言不通,也不知道是怎么讲授的)。再后来,王阳明很快就在本地建立起了知名度,然后被当地教育局局长请去讲学,再后来被中央召回,他的仕途就这样真正开始了。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人的一生,不免会出现很多困境,但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从茫茫的荆棘中杀出一条血路。与此同时,要有正义,当时王阳明上书,应该会预料到他的结局,这样说明他一身正气。 再后来,就是发展他的心学了,后面的内容还在期待中。昨天晚上我看到他心学中的一个理念,觉得蛮有道理的。“存天理,去人欲”心存真理,去除贪欲,这样才能真正不动心。见到美女,很多男士都会扭头去看,这符合正常心理,但重要的是,你的心没有跟这位美女走了。而有些人,表面很正经,不去看,可当美女走了,他又在那里苦想,这样你的心就跟着去了。 该日志由 张凌 于2分钟前发表在 品读经典 分类下,最后更新于 2014年09月16日. 转载请注明: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序列一) | 小凌子 +复制链接 关键字: 王阳明 , 知行合一
16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京:“生态安葬”为何羞于见人?
ajygz 2014-4-5 17:37
南京:“生态安葬”为何羞于见人? http://www.nbs.cn/tv/9/2/201404/t20140404_171590.htm “羞”于见人?还是“修”于美德?还是“修”复自然、生态?还是亟需“修”正观念——个人的、社会的“生态观念”?“生态观念”有了,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不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到猴年马月啦。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2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行合一的美国宪政史领军学人
黄安年 2013-5-4 07:34
知行合一的美国宪政史领军学人 黄安年推荐,杨玉圣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5 月 4 日 发布 今天是 英年早逝的中国美国史研究学术带头人任东来教授 遗体告别仪式的日子。新京报刊发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文《 知行合一的美国宪政史领军学人 》, 原题为《 学术生命之树常青 —— 悼任东来教授(之二)》,载学术批评网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4954type=1013 。 杨玉圣的 《 杨玉圣:与东来兄的最后一面 —— 悼任东来教授(之一)》,请见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4937type=1013 及 悼任东来教授的唁电函文(一)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5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686229 ************* 知行合一的美国宪政史领军学人 2013-05-04 02:32:50 新京报   ——悼任东来教授   和这些前辈一样,东来又何尝不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了不起的铺路架桥者”、“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呢?   2013年5月2日下午,按照事先的约定,李剑鸣教授自北京、我从青州分别往宁,一同去南京鼓楼医院看望已经病危的好友任东来教授。然而,孰料在我们离开不到两个小时后,刚刚嘱咐我们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的这位中年才俊,即离我们而去了。   东来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美国史同行,也是相交近三十载的一位挚友。东来的病逝,让我尤其难过。   论年龄,东来在我们中年这一辈美国史同行中,并不算大:17岁读大学,21岁读研究生,27岁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东来自南开大学毕业,成为已故美国史泰斗杨生茂教授指导的中国恢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第一个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因此,论资历和学术辈分,东来又是我们这一代美国史学人中的“大哥大”。   东来是一位早慧的学人。在我们这一辈人中,东来大概是最早发表作品的,先是在《读书》等杂志发表美国史书评,后在《世界历史》以及《美国研究》《历史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关于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专题论文,还在《南方都市报》开设过每周一期的国际问题时评专栏。东来不仅是我们这一辈人中最早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而且也是撰写书评、时评和学术评论最多的佼佼者。   东来最早的专业领域是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史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1995年出版)旁征博引,论证严谨,自成一家之言,迄今仍是代表中国学者关于该问题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的一部优秀之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讲求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创新的美国史专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政治世界探微》和《小视角下的大历史》,集中反映了东来到那时为止对有关问题的既有历史深度、又有人文关怀和独到学术视野、文化品位的专题论文和评论。之后,东来的学术重心自觉地转向美国宪政史特别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史的研究,这包括开设专题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发表专题研究论文、翻译有关学术著作,并与其同事或学生合作出版了在学界内外引起广泛反响的《美国宪政历程——塑造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关于美国十大法官的合传也已接近尾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开拓性地开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史的研究方面,东来是中国学界贡献最为彰著的一个领军性学人。   东来的学术评论,也堪为学界表率。除了大量的书评、综述外,东来还写作了许多见地深刻、中正平和、与人为善的史学评论佳作。东来关于学术规范、学术抄袭问题等的评论,进一步体现了他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的学术正气。对于其恩师杨生茂先生等美国史学界前辈学者的怀念之文或忆旧之作,不仅感情真挚,而且文风素朴,娓娓道来,在散淡中尽显其灿烂华章,充分体现了东来一向尊师重道、充满人文情怀的谦谦君子之风,堪称有思想力度的学人美文。在这些关于前辈学者的美文中,在我看来,也恰恰映照着东来自己的影子:和这些前辈一样,东来又何尝不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了不起的铺路架桥者”、“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呢?   东来还是一位少有的热心公益并身体力行的中年名家,这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当今,尤其难能可贵。这种可贵的学术公益精神,不仅体现于他“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与黄安年教授等发起编纂《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而且还反映在他走出书斋,把宪政-法治与民主的理念用于其所在小区的业主自治实践:东来不仅在其小区发起召开了业主大会会议,并当选为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而且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小区业主维权,维护了全体业主的权益。以偌大的中国,在数以百计的美国史研究者中,似乎还只有东来和我曾经以业主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投身于小区业主自治实践。我曾几次听东来兴奋地谈起他带领小区业主维权成功的故事,也曾想找个机会专门就此对他进行个案访谈,以充实我关于业主自治与小区善治的研究,可惜,由于我的懒惰,随着东来的猝然辞世,这一访谈已经注定是永远不可能的了。   记得中国近代史大家陈旭麓教授曾把学者的生命看作是自然生命与学术生命的集合。就自然生命而言,东来英年而逝,让人不胜遗憾之至;然就学术生命而言,东来用他那些高水准的学术论著、用心血培养的有出息的任门弟子证明:其学术生命之树常青。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慨叹和遗憾的同时,东来也理应感到心安和欣慰。据东来夫人吴耘教授在电话中跟我讲:东来最后走得很安详。这让我在心酸中倍感慰藉,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东来是有理由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因为在病中他一直有挚爱的妻子、能干的女儿陪护左右,朋友和弟子们也不时去看他。如今,东来因为知足而心安,因为心安而安详,尽管他由于这罪恶的癌症而不得不遗憾地离开了他的爱妻、宝贝女儿以及学生、同事和朋友,还有他已入佳境但未竟的学术事业。   再过一天,即5月4日,就是东来的52周岁生日了,也是东来的业师杨生茂先生的忌日,但东来来不及过这个生日了。东来常说:杨先生虽得享九旬另三高寿,但晚年寂寞,他很后悔自己没能多到津去陪陪老人家。也许,东来是提前和杨老在天堂相聚了。这大概是我们这些生者在悲哀之余唯一聊可慰藉之处。   在写这篇小稿时,天际不时传来阵阵的春雷,伴着闪电,窗外下着悲戚的春雨。或许,连苍天也忍不住为东来之早逝而悲歌罢?   东来安息!   2013年5月3日4:23 泣笔 于故乡青州   □杨玉圣 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3/05/04/261811.html **************************** 杨玉圣:学术生命之树常青 —— 悼任东来教授(之二) 时间 :2013 年 5 月 3 日 作者: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 : 新京报 关键词 : 2013 年 5 月 2 日 下午,按照事先的约定,李剑鸣教授自北京、我从青州分别往宁,一同去南京鼓楼医院看望已经病危的好友任东来教授。然而,孰料在我们离开不到两个小时后,还刚刚嘱咐我们要 “ 多注意身体 ” 、 “ 别太累了 ” 的这位中年才俊,即离我们而去了: 5 月 2 日 18 时 10 分,东来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而撒手人寰。 东来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美国史同行,也是相交近三十载的一位挚友。东来的病逝,让我尤其难过。 论年龄,东来在我们中年这一辈美国史同行中,并不算大: 17 岁读大学, 21 岁读研究生, 27 岁获得博士学位: 1988 年,东来自南开大学毕业,成为已故美国史泰斗杨生茂教授指导的中国恢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第一个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因此,论资历和学术辈份,东来又是我们这一代美国史学人中的 “ 大哥大 ” 。 东来是一位早慧的学人。在我们这一辈人中,东来大概是最早发表作品的,先是在《读书》等杂志发表美国史书评,后在《世界历史》以及《美国研究》《历史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关于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专题论文,还在《南方都市报》开设过每周一期的国际问题时评专栏。东来不仅是我们这一辈人中最早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而且也是撰写书评、时评和学术评论最多的佼佼者。 东来最早的专业领域是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史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争吵不休的伙伴 —— 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后于 1995 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旁征博引,论证严谨,自成一家之言,迄今仍是代表中国学者关于该问题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的一部优秀之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讲求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创新的中国美国史专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政治世界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和《小视角下的大历史》(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集中反映了东来到那时为止对有关问题的既有历史深度、又有人文关怀和独到学术视野、文化品位的专题论文和评论。之后,东来的学术重心自觉地转向美国宪政史特别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史的研究,这包括开设专题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发表专题研究论文、翻译有关学术著作,并与其同事或学生合作出版了在学界内外引起广泛反响的《美国宪政历程 —— 塑造美国的 25 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在宪政舞台上 —— 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年版)、《最有权势的法院 —— 美国最高法院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关于美国十大法官的合传也已接近尾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开拓性地开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史的研究方面,东来是中国学界贡献最为彰著的一个领军性学人。 东来的学术评论,也堪为学界表率。除了大量的书评、综述外,东来还写作了许多见地深刻、中正平和、与人为善的史学评论佳作。东来关于学术规范、学术抄袭问题等的评论,进一步体现了他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的学术正气。对于其恩师杨生茂先生(《一个了不起的铺路架桥者 —— 杨生茂教授对中国美国史学科建设的贡献》)、丁则民先生(《冬日里那温暖的阳光 —— 怀念恩师丁则民教授》)及李慎之先生(《 “ 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 ”―― 追记李慎之先生》)、冯承柏先生(《一个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 —— 悼念冯承伯教授》)和邓蜀生先生(《不是吾师,胜似吾师 —— 祝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曹德谦先生(《神秘的 “ 倜西 ”—— 祝贺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刘绪贻先生(《像刘绪贻先生那样生活》)等美国史学界前辈学者的怀念之文或忆旧之作,不仅感情真挚,而且文风素朴,娓娓道来,在散淡中尽显其灿烂华章,充分体现了东来一向尊师重道、充满人文情怀的谦谦君子之风,堪称有思想力度的学人美文。而且,在这些关于前辈学者的美文中,在我看来,也恰恰映照着东来自己的影子:和这些前辈一样,东来又何尝不是 “ 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 ” 、 “ 了不起的铺路架桥者 ” 、 “ 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 ” 呢? 东来还是一位少有的热心公益并身体力行的中年名家,这在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的当今,尤其难能可贵。这种可贵的学术公益精神,不仅体现于他 “ 甘为他人做嫁衣裳 ” (如与黄安年教授等发起编纂《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年版),而且还反映在他走出书斋,把宪政 - 法治与民主的理念用于其所在小区的业主自治实践:东来不仅在其小区发起召开了业主大会会议,并当选为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而且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小区业主维权,维护了全体业主的权益。以诺大的中国,在数以百计的美国史研究者中,似乎还只有东来和我曾经以业主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投身于小区业主自治实践。我曾几次听东来兴奋地谈起他带领小区业主维权成功的故事,也曾想找个机会专门就此对他进行个案访谈,以充实我关于业主自治与小区善治的研究,可惜,由于我的懒惰,随着东来的猝然辞世,这一访谈已经注定是永远不可能的了。 记得中国近代史大家陈旭麓教授曾把学者的生命看作是自然生命与学术生命的集合。就自然生命而言,东来英年而逝,让人不胜遗憾之至;然就学术生命而言,东来用他那些高水准的学术论著、用心血培养的有出息的任门弟子证明:其学术生命之树常青。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慨叹和遗憾的同时,东来也理应感到心安和欣慰。据东来夫人吴耘教授在电话中跟我讲:东来最后走得很安祥。这让我在心酸中倍感慰藉,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东来是有理由安祥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因为在病中他一直有挚爱的妻子、能干的女儿陪护左右,朋友和弟子们也不时去看他。如今,东来因为知足而心安,因为心安而安祥,尽管他由于这罪恶的癌症而不得不遗憾地离开了他的爱妻、宝贝女儿以及学生、同事和朋友,还有他已入佳境但未竟的学术事业。 再过一天,即 5 月 4 日 ,就是东来的 52 周岁生日了,也是东来的业师杨生茂先生的忌日,但东来来不及过这个生日了。东来之丧,天妒英才。天公不公,莫过于斯。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人生居然如此的冰冷。热爱生活、渴望生命的东来,就这样走了。 东来常说:杨先生虽得享九旬另三高寿,但晚年寂寞,他很后悔自己没能多到津去陪陪老人家。也许,东来是提前和杨老在天堂相聚了。这大概是我们这些生者在悲哀之余惟一聊可慰藉之处。 在写这篇小稿时,天际不时传来阵阵的春雷,伴着闪电,窗外下着悲戚的春雨。或许,连苍天也忍不住为东来之早逝而悲歌罢? 东来安息! 2013 年 5 月 3 日 4 : 23 泣笔 于故乡青州 (本文系笔者正在撰写的 “ 悼任东来教授 ” 系列之二。蒙友人张弘先生好意,刊布于《新京报》 2013 年 5 月 4 日 。 5 月 4 日 ,既是东来的生日,也是东来的遗体告别仪式与追思日,还是东来的恩师杨生茂教授的忌日。时间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凑合。)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发布 2013 年 5 月 3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4954type=1013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行一时不能合一怎么办?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12-14 20:42
知行合一通常被认为是好事,知行不能合一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遗憾。 其实,知行合一未必就一定值得赞叹,它未必是执行力强的表现,也可能是因循守旧,完全按照流俗的传统行事而没有任何反省和怀疑。 如在非人类动物奴隶制下,人们可能对于肉食、动物表演、动物试验、使用皮草的伦理问题从不思考,仅仅按照“历来如此”、“动物就是给人吃的”、“弱肉强食乃自然法则”的观念行事,这种知行合一,并不就是好事。 而知行有分歧则可能是反思的开始,怀疑的发端。 比如,一个人听了动物伦理学的讲座之后,开始思考肉食究竟是否合理,但是,由于习惯、嘴馋或者仅仅由于家人朋友都还在吃肉等缘故,仍然在吃肉,这种知行的暂时分裂,其实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当然,这种知行的分裂不可长期持续,最终知行总是要合一的。但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演进,不可能在任何的时候都能做到齐头并进,不平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常态。 无论是自己和他人出现这种分裂,我们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必急于消灭这种分裂、矛盾现象,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向前走,改变自己长期养成的习惯,采用与社会习俗不一致的行为模式,困难不小,一下子做到向前的知行合一并不容易。非要让他立即做到知行合一,他最有可能做到的恐怕是向后的知行合一,回到传统的认识和做法。 要想让他将自己的行为转变过来符合其新的认识,要有耐心,要有宽容心,需要给他较多的时间,让他逐步转变。而在这个过渡、转变期间,他难免会出现所谓的知行不合一的状态。这个阶段,是他艰辛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的阶段,也是他容易遭受各种攻击非议的阶段。不仅来自传统观念的攻击对他会有压力,而且貌似更加彻底观念和态度的各种批评对他的压力其实更大。 拿素食来说,有些人不能一下子做到完全素食,他可以逐步减少食肉的种类、数量、时间;他如果由于长期的口味锁定,不能忘情于肉食的滋味,以仿荤菜来替代也是一个很好的转变策略。如果能理解素食的真正意义在于减少杀害,在于保护动物的话,人们是不会提出非议的。实际努力做事的人,对他人的行为批评起来往往不会那么苛刻。因为他们知道做一点事其实并不容易。 而假如不能理解素食的真正意义,不能理解行为转变遇到的实际困难,不能切实体贴他人的努力和艰辛,就会只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恨不能利用各种借口来反对素食和动物保护,看不到努力的方向,只盯着知行之间暂时存在的差距,说一些风凉话嘲笑挖苦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反而是那些天天吃肉的人才会去批评仿荤菜,真正身体力行素食的人,不会去批评仿荤菜。 对这个道理明白的人,在遇到苛刻评论,被指责不够知行合一的时候,自然心里就有了数,不易被他人的评论所动摇,知道自己该向那个方向努力了。 更严格地说: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现成的状态。 这两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考槃在涧的围脖 提到,“我认为有一点要澄清,承认肉食侵犯动物权利,并不意味着要求人马上放弃吃肉。甚至,人类可以继续吃肉,但是这个事实应该得到承认。这样做是不是很虚伪?不虚伪。” 我的评论是:“ 从观念到行动有个过程,很正常。即使暂时做不到,也不必扭曲自己的认识。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的确发现有些朋友会因为一时做不到行动转变,为了达到低层次的“知行合一”,而不惜找各种借口来骗自己接受心底里并不认同的观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839 次阅读|17 个评论
香山行记(2012年10月)
jgu 2012-10-14 12:03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過深刻的哲學家並不很難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3-11 20:13
超過深刻的哲學家並不很難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12 :不要轻视素食的意义 許多朋友對老蔣天天嘮叨素食很不以為然,他們心說,就算素食有意義,也不過是沒文化的齋公齋婆都能做到的事,沒有什麼文化含量。你一個在大學裏任教的老師,有必要像唐僧一樣天天碎碎念地談論此事嗎? 有必要!請看彼得·辛格在《動物解放》中是怎麼說的: 如果我們看看 18 世紀末相當先進的思想家關於動物的記述,我們或許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那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考慮動物的權利。除個別的例外,這些思想家,即使是其中最傑出的思想家,都在一個節骨眼上停了下來,即他們的論證會導致他們面對抉擇,是放棄吃其他動物肉這種極其根深蒂固的習慣,還是承認不能實現自己的道德論證的結論。這是反復出現的模式。在閱讀 18 世紀末及其後的著作時,你會經常讀到這樣的文字,作者強調人類對待其他動物是錯誤的,所用的字眼如此激烈,以致使人確信某人終於完全 ,寬恕了自己食肉的內疚,後者似乎是他論證的肯定結果。當寫到動物解放運動的歷史時,邊沁開始的這個時代,將被稱為尋找藉口的時代。 動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憲譯,青島出版社, 2004 , 189-190 頁。 由此可見,實踐素食是許多見解高超的哲學家們做不到的事情,而且他們往往因此而扭曲自己的認識,由於向吃肉欲望投降而不惜自相矛盾,放棄哲學家堅持邏輯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在這層意義上,那些能夠克服困難堅持素食的人,在知行合一方面已經超過了許多思維敏捷的哲學家,讓自己的思維獲得了可貴的自由。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王阳明知行合一臆解
热度 1 yue 2011-10-4 19:33
人生要走多少弯路,过去曾经通读过《传习录》,但是现在能够记住多少?而今天翻开《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发现也曾经通读过,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印象。 但是这两年对王阳明的学术宗旨“知行合一”有了一点新的理解。 行,就是成功的意思。相当于“说你行,你就行”里面的“行”。 行,也就是俗话里面的“行不行”的“行”。 用当代哲学术语说,就是实践成功。 这样“知行合一”就是双重标准,一重是认识标准,用认识本身的标准判断知识是不是真理。例如根据直观、自明、客观、共识、常识等标准。还包括逻辑上所谓的自洽,即逻辑上能够说得通,或者能够为大家共同理解认可。 另一重标准是实践标准。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识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标准。 知而不行,不是真知。就是说,理论上能够说得通,逻辑上能够说得通,如果付诸实践,但是不能成功,那么就不是正确的知识。 行而不知,不是真行。就是说,实践上成功,但是逻辑上理论上说不通,又不能自明,那么仍然不是真正的正确。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3009 次阅读|1 个评论
修的不过是自主
热度 1 dajixp 2011-5-17 00:05
一个月前突然想通了什么叫做知行合一,这两天看坛经,慧能大和尚无念无相无住,金手指月,突然又想到,他要破种种执着,教人时时觉照,所用不过是让人要时时能够真正自主,莫被懒懦等种种习气牵引。清晨难以起身,其时其境犹如人在病中殁时,其时若不能自主,依佛门的说法,则在临终一刻,必亦无力抗拒业力牵激。随业流转,枉入轮回无疑。 只是这样的自主只竟相当于知行合一境,向上仍有去处。古人修行,所修都在德性,所用都是工夫。苟能时时自主,则必得刻刻清净,此外之观象吾未知也,而此间之景象当大变矣。如是如之,则如大和尚说的,修禅岂在坐耶,为学为人,处事处世,皆是锤圣人的铁玷,磨佛性的金刚。金刚破时,自性则显。或竟如此。
个人分类: |34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与知行合一
stone1971111 2010-10-28 08:29
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理论来源于西方,是古希腊哲学的产物。知行合一是儒家入世哲学的核心思想,其最高境界是中庸。两者看似不同的哲学其实内在有很深的关系。科学研究是需要主观参与的,而对主观的认识,中国哲学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尽管科学本身是反映物质世界的规律的,基本上是唯物的。但是 科学研究却是主观和客观完美结合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人利用主观的意识和能力对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思考和推演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对科学的认识,其实最缺乏认识的恰恰是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研究本身的两个对象:客观和主观。我们一直缺乏对主观的主动认识。这种缺失使得我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变得比较被动,获得科研成果也就使得运气的成分更大。而对主观的认识高度,无疑是东方哲学的最大优势。而知行合一正是儒释道三家都认可的道理。因此,运用知行合一来认识科学研究本身是有重要的价值的。 其次,想搞好科学研究,就需要让两个主体紧密的结合。 知行合一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知的能力和深度。 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包含客观规律的掌握,比如,书本知识和新发现的规律等,另一方面,包含对自我领悟的认识,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认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学习和思考正是这种知的提高过程。但是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充分的客观规律的掌握同时,也要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强调对自我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比如,通过某一个课题的研究,发现自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发现自我是如何感知的。如果一味的埋头于读书,掌握所谓的科学知识,而忽视对自我的认识和挖掘,无疑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就不可能更加完善。 再次, 知行合一的第二个理念在于行。 所谓行并不是简单的做事,而是要把对自我和客观的新认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一方面能够产生有利于他人的产物,达到入世的目的,另一方面,不断地验证已有认识,从而为知的提高提供新的样本。儒家有许多所谓的大儒,满足于自我的感悟,自我的解脱,这个本身并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即便是佛家也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用佛家的话说,这是典型的小乘思想。《维摩诘经》是其中的经典。 最后, 科学研究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 ,东西方的哲学在这方面拥有不同的优势。东方的哲学的自我审视正是可以在对科学研究本身的研究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更要不断地认识到自我意识挖掘的重要性。 总之, 埋头做科研的同时,意识到科研本身具有主观性。发挥主观性的手段就是学习东方的哲学,以此来提高领悟力,增强对客观的感知能力。 否则,即使学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也可能成为儒家中学的不好的那一类人:腐儒。学习是为了灵活运用。灵活的根源在于对自我的掌握能力。唯如此,科学研究才能变得不再神秘。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83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