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台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泪洒傅园
热度 18 张海霞 2013-1-27 00:13
泪洒傅园 这次去台湾开会,带了好几个学生,虽然我去过台大几次,可是学生们却是第一次去,所以我就与台湾大学的同事联系了会后去台大访问,一则是台大科研做的很好,二则也是台大和北大有着剪不断的历史渊源,所以,北大人很有必要去台大看看,我熟悉的台大老师每次来北京也都乐意到北大来坐坐,很亲切。 周五天气很好,早上 9:30 我们一行人马就顺利到达了台大,真是心有灵犀,在这个半天的访问行程中,台大的教授细心地安排了我们先去参观台大校史馆和校园,去了这些次,我也是第一次到校史馆,这是靠近大门不远、椰林大道旁边的一个普通的暗红色砖墙建筑,楼层不高,外形也不起眼,一进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楼层很高、空间很大,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在这里做义工的台大女校友,很热情:“是机械系预约的北大客人吧?我来带你们参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傅斯年先生的半身铜像,不高也不大,可是在进门的正中间,很醒目,下面刻的是他的名言也是台大的校训“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两面墙上是傅斯年的特别纪念照片展,有他开会的、讲话的、办公的以及生活照,照片中的傅斯年身材并不高大、体型也并不彪悍,可是“这就是我们永远的傅校长,他是台大的第四任校长,为我们带来了自由的精神、严谨的品格、奠定了台大的基础,他是我们永远的傅校长!”解说讲的非常真诚,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们这些北大的同学却还不知道傅斯年就是当年在北大发起五四运动的旗手,更不知道傅先生在抗战胜利后曾经担任北大的代理校长,为北大的重建立下汗马功劳!这位“北大之子”在本土默默无闻却在客死的异乡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不仅是这校史馆里到处可以看到傅斯年的影响、而在整个台大的校园里,纪念傅斯年的地标也不止一处:傅园、傅钟 …… 从校史馆出来,走到正校门,旁边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就是著名的傅园,不是衣冠冢而是傅先生的骨灰陵园,站在墓前,不禁思绪万千,就跟学生讲起了傅斯年先生的生平事迹,从一个聪明盖世的山东落魄书生、北大校园里叱咤风云的五四旗手、他与胡适先生互为师生的轶事,到留学多年专心读书而不拿学位的传奇,以及建史语所并为中国历史和考古学作出的重要贡献,再到抗日胜利后接手重建北大、驱逐“伪教授”的种种佳话,最重要的还是他 49 年 1 月临危受命担任台大校长,在“不逢天时、不占地利、人更不和”的情况下带领落魄不堪的台大走出困境、扩大规模和影响的艰难历程,特别在参加学潮的师生被抓时他表现出的大无畏的精神在台大师生中所留下的深刻影响,最后 50 年 12 月 20 日牺牲在与反对台大的敌对分子争执的讲台上!这不到 2 年的时间,傅斯年走完了别的校长一生也走不完的辉煌之路,成为了台大永远的校长! …… 在傅先生的墓前,给学生讲着这一段在大陆并不广为流传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流下泪来,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什么是大学的精神、什么会留在人们的心中?尽管我们很多时候不敢触及这样的话题、闭口不谈傅斯年以及其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学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到了我们要正视历史的时刻,就像台大校园里每日必然会敲响的傅钟一样,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就在那里激荡! 泪洒傅园,因为您联系着北大和台大,联系着大陆和宝岛,更有您不能魂归故里所引发的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5094 次阅读|38 个评论
怀念台大的林先生
热度 9 zjxown 2012-9-17 14:53
将要提到这位林先生,对于我,其实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年多来,了解过他的不少信息,拜读过他的文章,赞叹过他的才气,只是遗憾素未谋面。刚刚惊闻他的离世,感慨自己竟然是事发后的一个月才从一个朋友那里知悉这个消息,很奇怪自己经常关注的科学网上竟然没有一丁点儿消息,间接使自己错过了这个噩耗。事情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当事者的伤痛开始渐渐平复,但我还是想出于一种对同行兼前辈的钦慕和惋惜,写一些话。 林育谊先生之前是台湾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研究员兼住院医师,履历上看 (注1) ,林先生 1998 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专业, 2008 拿到 Johns Hopkins 的 PhD ,随后两年 postdoc 继续在 Johns Hopkins 的合成生物学界和系统生物学界大牛 Jef Boeke 实验室从事酵母 acetly-omics 的研究,与清华生物系的做酵母人工染色体的戴老师可以说是师出同门。从 2008 年至今的 publication list 看,一篇 Nature 一作兼 corresponding ,一篇 Cell 一作,一篇 Cell 二作,一篇 GD ,一篇 MCB ,其他文章若干,可谓成果颇丰。他的工作,从组学水平上阐释了乙酰化修饰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可谓该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师兄的那篇发表在 Science 杂志课题,其最初的一些灵感和信心来自于他的 2009 年 Cell 和 GD 两篇文章。我曾经因此八卦过他,十分看好他的前景,还在年初的 Journal Club 讲过他的那篇 Nature ,当时还在感慨,组学时代在科研上的小本经营者越来越难以支持下去了,觉得他的那套技术是沙里淘金的好技术。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 2012 年 2 月 14 号刊出那篇 Nature paper 后不久,林先生的课题组和台大官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他们在 Nature 发表的这篇成果,这是比较少见的,毕竟目前中国本土发 CNS 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了,可随后各路媒体的报道也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无知者的夸大和意淫,什么“发现抗老化蛋白”什么“破解衰老谜团”让人哑然失笑的语句。当时早已谙熟网络上“无知最大化”定律。相比之下,科学网的报道遣词造句还相对准确些 (注2) 。不过,我还是可以理解林教授和台大的这种高调,因为这很可能是出于 提高知名度、 招揽人才所做的一次宣传。 后来,在北大生科院的网站上看到林先生应邀参加北京大学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并会做报告,预告的报告题目看起来很 sexy: “ Cells Don't Play Dice, They Play A Deck of KDACs ”,我惊喜之余还把消息转发给好友。但是,事不凑巧,那个周末自己困于月底各种 deadline 和身体不适,没有前往聆听,留下了一个莫大的遗憾。 我一直期待林先生有更精彩的工作出炉。也挺看好这个方向,虽然自己目前主项不在这边。据师兄回忆,他八月初还与林先生互通过邮件,请教对方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并得到了答复。 但是没想到,这样一位曾经十年磨一剑的拿到 Johns Hopkins PhD ,与妻子合作攀登科学高峰,事业蒸蒸日上的科学界新星、一位与人友善,育有三个女儿的慈父,竟然在今夏,在父亲节当日(注3),为自己走过三十八个春秋的生命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当时的我还在关注着那“坑你没商量”的奥运会,对于这位新星的陨落,竟然毫不知悉。 林先生的离去,在事发当时人们的心中,肯定留下了重重疑团,一如我刚刚得到消息时的感觉一样。还好,我很快在网上找到了一点讯息 (注4) ,从相关媒体的报道得知林先生的离去,或许是与科研压力过大,而改善研究条件诉求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有关。然而,相关报道在半个月前就戛然而止了,台大低调处理了这件事情,而没有更多人愿意出来澄清真相,所以步步怀疑这件事情的始末缘由,就像无数受害者被 UFO 带走的报告一样,成为无人问津的悬案。 在此,我不愿再讨论细节,斤斤计较这个地方蹊跷那个地方不合常理,仅仅摘取那篇报道最后的质问来表明我的态度:“ 林育誼醫師輕生,是台大醫院成立一一七年以來的第一人,這中間一定有什麼嚴肅的課題,絕不是台大院方只以簡短新聞稿,連「林育誼」三個字都不提就可以低調交代過去 。”虽然我只是一个最最边缘的局外人而已,但是我觉得,这种事情是一个绕不去的污点,任何人被绑架为任何机构下金蛋的母鸡,都是应当尽力避免的,某大 而这种低调处理的态度,与先前的高调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折射出一副扭曲的嘴脸。 我转而又想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艺术和体育高度商业化的现在,科研的商业化运作还会远吗?或者,我们其实早已被商业化毒害了——急功近利,出名趁早,能者多劳 ... 影响因子堪比初高中的成绩排名、公司的绩效工资,来自内外的压力化作无形的催促:现如今,谁还数得清每年有多少教授倒在工作岗位上,又有多少科研工作者,因为科研压力,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国之大,还能不能容得下一颗安静做科学、享受科学的心? 其实,作为一名 PhD 在读的学生,我每天也在经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我总是戏称,希望会“在每个夜晚灰飞烟灭,在每个早上浴火重生”。但是,放眼未来,我其实有不少忧虑,因为目前的趋势下,科研不再是优雅的象牙塔里的艺术, 而是一种谋生手段。虽然早年对科学有崇高的向往,但是,当现实对于一个 starting young scientist 确实足够 tough 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像林先生那样,能在科学的汪洋大海上,翻出自己的一朵浪花;又有多大可能,自己能够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探索终生。 林先生的离去,对我来说,是一种打击,我希望,未来科研工作者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所改善,林先生这样的悲剧能够不再发生。 在此祝福林先生的家人早日走出阴影,愿林先生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竞翔 于 2012 年 9 月 15 日凌晨 注1 林先生在台大的主页地址: http://www.mc.ntu.edu.tw/department/ibmb/chinese/teacher/Yu-yi%20Lin/Yu-yi%20Lin.htm#member 注2 见科学网原文“两蛋白质可调控长寿基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2171549691222393.shtm 注3 台湾地区法定父亲节是公历每年八月八日 注4 关于林先生事件的报道网 址 : http://220.130.119.162/magazine/print/po/new7/8601/134496000075747001001.htm
6160 次阅读|9 个评论
台大实验证明张永和电负性与WGS活性成正比
baijiab 2010-1-18 08:35
张永和离子共价论应用 (20) 台大实验证明张永和电负性与 WGS 活性成正比 台湾大学 Kuei 等发表论文 : 二氧化碳是从水气转化( WGS )反应产生的。水气转化反应活性是用反应器出口的伪平衡常数 Pco 2 PH 2 / PcoPH 2 o 表示的。它是图 2 中对时间作图的函数。水气转化反应活性的程序是: Fe/SiO 2 Li-Fe/SiO 2 Na-Fe/SiO 2 K-Fe/SiO 2 Cs-Fe/SiO 2 , 也就是说,其反应活性与催化剂的碱性成正比。 Dumesic (1986) 曾对研究过一系列氧化物的水气转化反应活性,发现水气转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与 张永和电负性成正比 。张永和电负性实际上是碱性的指示。因而与我们的结果相符。 Y. Zhang,, Inorg Chem. , 1982, 21, 3886 . C.-K Kuei, J.-F Lee, and M.-D Lee,Chem. Eng. Comm. 1991, 101, pp 77-92
个人分类: 科研成果|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