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做学问与写论文是一回事吗?
yuliping 2009-10-26 23:35
至少有这么几个答案: 第一,只做学问不写论文型。 相信在特殊时期,我国的两弹元勋们,即使有了很多科学发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恐怕也没有必要写论文,解决问题优先。我想即使在今天,在我国的某些部门,仍然有类似情况存在,即使你有科学发现,也没有必要或者无须写论文。 第二,只写论文不做多少学问型。 不要以为这是个别现象,这可是目前中国的普遍现象。如果我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领导,肯定会组织一个专家评审委员会,将目前的学术期刊再砍掉 10% ,绝对是不冤枉的。之所以出现只写论文,玩弄学术的情况,个中缘由就不分析了,大家都明白。 有些现象很有趣,张三的博士论文研究冰箱市场结构,李四的论文用张三的套路研究机床市场结构,王二的论文再用张三的套路研究家用汽车的市场结构。你不能说李四和王二的工作没有意义,但是要说多大创新确实也是个问题。 这还是好的,更多的是查查文献,然后闭门造车,极少数水平高的人弄出的论文倒也不错,但大多数都是垃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尾大不掉,这种情况在人文社科中广泛存在。 最近这段时间,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一些独创性的研究。我目前从事信息经济与科技评价方面的研究,由于侧重方法创新,加上掌握的工具较多。老实说,如果我想玩学术的话,用科技评价方法换到其他领域的评价,如信息资源评价、循环经济评价、和谐社会评价、科学发展观评价,一年发 20-30 篇 CSSCI 论文是小菜,当然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确实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不能这么做! 第三,既写论文也做学问型。 这种模式应该不错,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发表,与他人共享。 现在,做学问似乎也成了一件凭良心做的事情了,各个单位都有考核指标,坚持做纯粹的学问,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新,必然影响论文写作,不仅影响考核指标,而且有时生存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一味应付考核指标,必然影响真正的学术,真是两难的问题。 第四,不写论文不做学问型。 高校里也有不少,学而优则仕,少数教授从事行政了,当然可以不写论文,不做学问了。也有少数教授也是这样,不说了。当然,这里的不写论文,不做学问,是指实际真实情况,表面上看,还是有一帮研究生在做,当然,教授自己的署名肯定少不了。 能否在国内,不同档次的高等院校,各找一两所进行试点,淡化考核,就像现在教育部在中小学取消奥数竞赛一样。试点几年看看效果如何,即使出现问题,也大不到哪里去。不过切记的是,即使有什么经验,也应该慎重推广,中国的高校,最缺乏的就是多元化! 2009.10.26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2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知识、学问和鼎新
qhliu 2009-10-26 16:33
在大学里面混,很难不和学问二字打交道。 那么什么是学问 ? 《易经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说明 学问的获得要有经验作为基础,要融会贯通,要不就成了学究了 。 老祖宗在《礼记 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故先学后问,三思后细细辨别,才叫学问。 实践中检验过的学问,才是上乘的学问。 弗朗西斯 培根《论学习》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http://www.literaturepage.com/read/francis-bacon-essays-102.html ) 故要成为有学问之人, 要多方位全面吸收知识,最后学问会化为学养 。这里谈的似乎多为 学问之法 ,非学问的定义。 曹雪芹《红楼梦》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恐怕不是科学的学问,而是处世之道。 如果这是学问,王国维、陈寅恪都是没有学问之人。 《新华词典》定义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数学规律不能都反映客观事物。 数学家都没有学问 ? 这个定义存在明显的瑕疵。 本土著觉得 学问二字的一个恰当定义是: 自己有所发展的系统知识 。 这里, 发展 二字意味着至少在 深度或者广度 两方面有一点点实质性的贡献,也就是要在已知的系统知识上或多或少进行一点深化或者拓展。仅仅守成是不够的。 知识、学问和革故是三种递进的境界。 为什么稚儿时填鸭式的私塾教育能培养出一批国学家 ? 无非得益于海量的阅读和背诵。一挨人生经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知识齐备,量变生质变,突然发酵,发生相变。 初通天地人,学问就出现了。 当社会和个人的学问发生共振,圆融自足甘之如饴,出则御风入则乘雨。 知识内化可为性格和涵养,外化则为财富和地位。 学问的最高境界是 鼎新革故 。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其精神能化为舍利子,死后才可能得以流传。 获得学问的基础是海量的知识。 如何获得知识 ? 本土著结合古今中外成材经验,最后发现一个适合中等智力 ( 现今国内一、二本大学在校学生的平均智力 ) 人士的一个绝招: 抄书 !
个人分类: 拾穗记|9559 次阅读|16 个评论
从en.wikipedia.org回到了祖国, 那边限制太多
tianli99 2009-10-10 21:25
en.wikipedia.org很爱好删帖子,本来想在那里安个窝,可发上去的东西很快就被删了,回到中国科学以后就感觉好得很了 祖国的后盾还是塌实啊! 下面发一下我在en.wikipedia.org被删的帖子,作为本帖说话的依据: This article requires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by an expert. Please assist in recruiting an expert or improve this article yourself. See the talk page for details. (November 2008) This section needs additional citations for verification .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adding reliable references .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 removed . (November 2008)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action_mod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action_mechanis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pikeliu 2009-9-14 17:08
记得,访问美国YALE、MIT时,对于教授们的评价是同行评价为主,当然终身岗位是残酷的漫长等待,等待到结果如何都不太重要了(许多美国教授到了40多岁才拿到)。我国大学则采取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但是好像连当年已经非常热闹的北京大学也没有实施西方大学的终身制。复旦将会是哪一种模式?能不能从校领导的话中读出一点东东呢? 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      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教师的学问之道,关系到大学的学术精神;而大学的学术面貌,是整个社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直接反映。      走出学术浮躁,优化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做学问,就要甘坐冷板凳      解放周末: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绍德:教师节的设立源于社会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在这一天,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我认为,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解放周末:这种感谢与致敬,是否也蕴含着一种关于教师、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德的价值取向?      秦绍德:可以这么理解。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对博学而笃志的一种理解是,做学问要有专一的志向。这志向不受干扰,不受外界诱惑,专心致志,为探求学问奉献一生,为捍卫真理耗尽心血。我认为,这一精神在当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解放周末: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的天地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解放周末:您的自豪肯定有不少根据。      秦绍德:比如,谭其骧领头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文化工程,从1955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86年,历时31年,所有参与的学者都从黑发变为白头,最后形成的煌煌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个基础工程就是《二十四史》点校。      又比如,陆谷孙教授主持编撰《英汉大辞典》,历时17年。在此过程中,6个正副主编中有5人离开,只有陆谷孙坚持到最后。17年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最终,这部高质量的权威辞书成了联合国专用工具书。      还有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从1980年到2005年,不断修订。蒋先生直到86岁高龄,还在伏案修改文稿。20多年来,这本教材一共出版了13版,发行量达到2000万册,影响了几代经济学人。      那些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您所介绍的这些寂寞出学问的事例非常感人。但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绍德: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从产生想法,到收集资料、形成思路,再反复锤炼,没有几年是不行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治学必须遵循怎样的规律?      秦绍德:所谓学问也好,学术也好,实际上是对规律的探索,需要时间观察、收集、思考,然后加以总结。而且,这种总结还需要时间检验,反复论述,反复修正,才能形成经典。复旦大学鼓励教师写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就必须要有时间积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现在似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称赞某位学者的学问时,动辄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者包容一切的完整体系这样的词汇。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今人的学问一定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只有把前人的学问都吃透了,才有可能作出更深的探索,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登更高的台阶。同样,包容一切的体系也是不可能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批判了杜林企图构建囊括一切的科学体系,认为这是愚蠢可笑的。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      秦绍德:这种求实,不仅是从书本中求实,还要求实于实践,也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上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炒热的热,是虚热。      秦绍德:对,是狂热、燥热。      只有出于对兴趣的追求,基于对价值的坚守,才能耐得住寂寞      解放周末: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秦绍德:是的,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教诲。包括我们复旦的苏步青、周谷城等前辈。我记得1965年进入复旦的时候,我就曾在校刊上看到,中文系蒋天枢教授对他的研究生讲过一句话:要甘于坐冷板凳,肯坐冷板凳,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你要坐冷板凳,就要准备牺牲眼前的利益,可能要拒绝很多诱惑,可能会错过很多机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机遇和诱惑很多,每一个机遇都想抓住不放,每一个诱惑都想尝试一番,那就不可能坐得住冷板凳。甘与肯,意味着选择,更意味着牺牲。      解放周末:这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绍德: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又用了11年时间做了《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校勘、辑录、订正,既有文字小学,也有考据之学,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尚君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一到夏天,那时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因为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他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      解放周末: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做学问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秦绍德:还有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那就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笃学必须要以笃志为前提。如果不是出于追求真理的乐趣,不是追求在文化上对人类有所贡献,恐怕就很难经得住诱惑和困难的考验,就无法静下心来。范文澜先生就曾说过,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有视富贵如浮云的精神。当年中国科学院刚成立时,据说原本想请范文澜出任副院长,但他坚辞副院长之任,而是专心于学术研究,若干年后,他的《中国通史》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经典巨著。      解放周末:一个是兴趣的追求,一个是价值的坚守。      秦绍德:对。对价值的坚守,就是坚守学术的崇高感,坚守文化的神圣感,坚守作为一个学者的使命感。只有怀揣着一腔热血,冷板凳才能坐得住。复旦近年来引进的两位教授,让我十分感动。一位是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一位是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他们两人有个共同特点做学问做到眼睛都坏了。裘锡圭先生70多岁了,眼睛高度近视,还患有青光眼。葛兆光先生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手术先后动了4次,一只眼睛一度近乎失明,另一只视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两位先生的情况,我们很着急,请了最好的眼科医生为他们诊治,劝他们适当休息,希望他们停一停,但是他们还是在做学问,停不下来。      解放周末:这种停不住,既是出于做学问的兴趣,更是出于学者肩负的文化责任。      秦绍德:也就是为社会、为民族建设学术的责任。      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      解放周末: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有关。      秦绍德:是的。我认为,浮躁是学术的大敌。最近几年,学术造假时有所闻。学术造假是学术浮躁的极端表现,也是学术浮躁的必然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学术浮躁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出现学术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秦绍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利益驱动。当某位学者的价值为社会承认、社会赋予他某些社会地位或荣誉时,物质利益也就随之而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给予真正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为学者,如果把名和利作为治学的动力、追求的目标,这就和学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了。      解放周末:有的不仅是追求利益,而且是追逐利益。      解放周末:每一个做过学问的人都知道,当你有了这样的动机时,心是静不下来的,而是时刻在打小算盘:这篇文章的发表是否会和某个头衔有关,那本著作的出版会换来哪些利益,等等。      解放周末:心有杂念,总在考虑走什么捷径更方便出名,用什么方法更容易得利,一切都功利化了。      秦绍德:这是学术创造最忌讳的。当然,一个人生活在现实中,完全离开利益的考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个学者把追名逐利作为根本目标,那就压根做不出什么学问。      解放周末:学者功利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都奔着所谓的热门研究领域而去。      秦绍德: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可以做研究的地方,总是可以开拓的领域。有些领域,由于其学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于是就变得热门。事实上,有很多学问,在外人看来是冷门,但是一旦做出了成就,就渐渐热了。因此,学者不要期望别人来给你把冷板凳捂热,或者给你一个温板凳,冷板凳要靠学者自己去坐热。      解放周末:学问的根本意义在于对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能用短视的目光去判断它的冷与热,更不能用媒体当下的热门话题去衡量某一学问的温度是冷还是热。      秦绍德:对。当然,从学问来看,总有和当下社会的应用联系紧密或不紧密的区别。有些学问与社会应用联系紧密,属于古人所说的经世致用之学。然而,经世致用之学也是有时代性的。经济学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当然是热门,等到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或许会更关注文化需求,相关的学问就会成为热门。      解放周末: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冷和热。      秦绍德:即使是做经世致用之学,也需要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不是短期研究、发表一些表面的观点,就能致用了。有些青年学者,一开始在某个领域崭露头角,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稍微有点名气后,就开始在不同领域跳来跳去,不能够专心致志,沉下心来在某一个领域扎扎实实做下去。若干年后,就渐渐做不出成绩了。好比爬山,如果今天爬黄山,明天爬庐山,后天爬泰山,其结果必然是无论哪一座山都爬不到顶。      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对学术生态造成了伤害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了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一个原因是利益驱动。      秦绍德: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制度缺陷。      鼓励和保证学术创造的资源,如科研经费和拨款等,当前过多地集中在政府手中,在制度上造成了学术浮躁。原因在于,政府掌握资源投入,必然寻找产出效益。一届政府必然追求一届政府期限内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然而,学术研究往往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10年、20年后才能出成果。要求学者在三五年中就要出成果,这和学术的自身规律是相悖的。      还有,当前采用的政府立项、学者申请的方法,导致谁懂得申请项目的潜规则,谁就能优先获得学术资源。因此,利用各种手段争取科研经费,就成为一场激烈的搏弈。很多学者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而陷入了痛苦之中;好容易申请立项成功,经费刚到位不久,就得要进行中期检查,三四年后,就是结项检查,哪里还来得及好好做研究?      解放周末:目前对教师评价体系的议论也不少,比如过于量化,不够科学。      秦绍德: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大学内部有其评价机制,社会上也有一定的评价方式,比如社会各界设了很多学术类的奖项,不少学术机构、个人都以获得社会奖项作为评价自身学术成就的标志。而大学内部的学术评价体系,则因为考核内容的时间性过短,重量不重质,存在不少弊端。      解放周末:学术评价标准不学术,学术氛围就会受到损害。      秦绍德:带来的结果是,学者不能长期安心研究学问,相反是为了获奖而使出浑身解数。因为学者所获得的学术评价和学术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学术评价高就能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后,评价又随之增高。于是,学者只有迈过这道门槛,进入这个循环体系中,才能获得利益和名誉。这样一来,学者的选择就变得相当实际哪个课题最能拿到钱,就申报哪个课题;哪个题目能在短期内出成果,就做哪个题目;什么项目能和个人利益挂钩,就做这个项目,而不愿意做集体项目,因为个人劳动溶化在集体中,往往是看不出来的。      解放周末: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难免会使学术生态支离破碎。急功近利乃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就在这种过度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发生了。      秦绍德: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复旦最近在讨论一个问题:对于教师的考核,是否还要用每年论文发表数量来考核?我们最近提出一个新命题,就是淡化量化标准,用代表作制来对教师进行考核。那就是,你只要在一段时间内拿出一篇真正有分量的代表作,就可以对作品数量不作要求。当然,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争论,代表作制适合真正能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但对于学术水平一般的懒人是难以奏效的。而且,各个学科都不一样,对于实验科学的考核来说,可能还是得有量的要求。      解放周末: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调节各方矛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秦绍德:但这不能成为不改革、不探索的理由。我们既然提倡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要从制度着手,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我们的学者能在后顾无忧的基础上,在宽严适度的环境中,甘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      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都无法百度化      解放周末:这些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抄袭剽窃、学术造假也变得日益简单了。   秦绍德:是的,这正是我想说的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三个原因。由于科技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也为学术浮躁创造了客观条件。今天我们做学问,和过去做学问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有了前人没有的技术条件,电脑、网络、数据库等等,在收集资料、了解已有成果的方面,可以大大加快速度。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今天的学术成果,其传播速度也比过去快捷很多。这些都是今天的学者所面临的新情况。      解放周末:也是新问题。      秦绍德:原因在于它是一把双面刃,在使得科研更便捷的另外一面,如果没有正确观点加以引导,极易造成学术浮躁。所以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可以更快地占有资料是一个方面,是不是占有资料以后,就能更好地做学问?      解放周末:资料不能代替思想。      秦绍德:是的,牛吃下草以后,是要经过咀嚼消化,才能挤出奶。正如我们复旦一再强调的,做学问的人要有思想。要在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搜集到的前人已有学问的基础上,加以咀嚼、消化、思考,然后形成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思考和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解放周末:而现在的一个论文现象是:材料很多,思想很少,发现更少,甚至出现了学问百度化。      秦绍德:事实上,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是无法百度化的。有些学者文章来得很快,数量也很多,其实是资料的堆砌、汇集,是网上搜索的结果。在这样的论文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原创的很少。思想浮躁,忘乎所以了,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就成了抄袭剽窃了。      解放周末:引用他人著作必须标明出处,是做学问的规则,是学术底线,也是一条道德底线。      秦绍德: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术研究更有条件滑向浮躁。而且,信息技术为学术带来的新问题还不仅于此。比如,一些媒体节目对学术所作的大众传播。      解放周末:这种传播有利有弊?      秦绍德:是的。首先,这当然是件好事。因为学术本来身处象牙塔,如果能够普及给大众,总是好事。但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向大众传播学术时有一个基本取向,那就是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要让大众接受学术,就一定要通俗化,要吸引眼球,要制造亮点,有时候甚至需要将学术内容娱乐化。      解放周末:这可能是大众媒体难以避免的。      秦绍德:这确实是大众媒体不同于学术期刊的一种本质特征。但作为学者来讲,既要看到你的学问能过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是好事,也要看到,这种传播对学术来说往往是降格以求的。如果只考虑适应大众媒体的要求,热衷于这种降格以求,那就离学术有距离了。      事实上,有的学者就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比如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就把《百家讲坛》比喻成魔鬼的床学者在这张床上被截短拉长。她说自己所讲的内容,也不是高深渊博的学问,而是用娱乐化且个性化的方式重新演绎一遍。我觉得她讲得很真实,反映了学者在向大众传播学术过程中的那种痛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学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秦绍德: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大众传播的局限性。学术毕竟专业性很强,很枯燥。因此,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把一时的媒体传播作为自己热衷的追求。第二,学者一定要坚守底线,决不能把学术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学术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准确的含义,以科学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假如一味地以娱乐或戏说来取悦大众,那就会降低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牺牲了学术的尊严。      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谈到学术浮躁的种种现象,或许与另一个词语也有关,那就是大师浮躁。      秦绍德:我想,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寂寞出大师。因为大师不是自封的,大师也不是捧出来的。大师是冷板凳坐出来的,而且是历史筛选出来的。现在对大师的提法很多,某些学者通过传媒被大众了解,为大家所熟悉后,不少人就捧他为大师了。而有些不理智的学者,在传媒频频露面、有了一些粉丝、拥趸后,也就自以为是大师了。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怎样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      秦绍德:大师要在学术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而且其学问可以影响学术今后的发展,影响几代人。还有,大师不仅在学术成就上堪为大师,在品格、胸怀等方面也必须为后人所崇敬。      解放周末:为什么说大师是历史筛选出来的?      秦绍德:好多大师,都是后人认可,才成为大师的。大师在世的时候,社会不见得能认识到他的价值。所以一提到大师,往往是已经去世的。鲁迅先生是思想和文学的大师,但他在世时就没有这种称呼,陈寅恪也是如此。      解放周末:现在人们似乎有一种大师饥渴症,很多人在焦虑,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不出大师?      秦绍德:问这个问题的,包括很多学术单位,很多大学。似乎大学如果造就不出大师来,这个大学校长的日子就很难过。其实这个观点是一个误区。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不能把媒体的曝光率作为衡量大师的标准。      秦绍德:是的。在复旦大学历史上,苏步青、谈家桢、周谷城、谭其骧等,还有医科的16位一级教授,都是大师,他们哪里是复旦大学哪几任领导可以造就的?大师饥渴症也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学术界越是想造就大师,就越是出不了大师。相反,如果鼓励、引导学者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做学问,那么将来就一定会涌现很多大师。      解放周末:曾听说某地开了个大师培训班,似乎大师也可以培训出来。      秦绍德:哈哈,我看就连小师也培训不出来!与其试图培训未来的大师,还不如善待目前仅存的一些大师。我提出一个呼吁:媒体要善待大师。这些年来,当有的大师为公众所知后,媒体不去关注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往往热衷于炒作他的旧闻轶事、历史纠结、生活细节,乃至家长里短。这种做法,就像那些品位不高的娱乐媒体炒作明星绯闻,这样炒作大师,其实是在折磨大师。      学者在媒体上发言,既要有真知灼见,也不要成为媒体学者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到学者做学问不能热衷于追求媒体的一时传播,那么,在当今的时代,您认为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绍德: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弘扬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解放周末: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秦绍德:是的。当然,借用学者眼光,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评点,这是可以的。学者的发言,能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起到正面宣示的作用。而媒体对学者观点的适当传播,也能提升媒体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学术境界。      解放周末: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绍德: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学校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对此,我们有两句话:第一,要写传世之作;第二,要发警世之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学者应当发表真知灼见,提供给政府作决策参考,提供给社会行为和公民思维作参考。      解放周末: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秦绍德:对。当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振聋发聩的意见,对于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的互动中,也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可以,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能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要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综观当前的学术浮躁,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生态问题,而是整个文化生态、社会生态问题。      秦绍德:大家对于学术浮躁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既是圣地,又是阵地。      秦绍德:大学归根结底是一个学术机构,不仅要研究学问,还要弘扬学问,通过一代代学生,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同时也向社会传播学问、辐射文化。大学应以学术为己任。如果一所大学不讲学术,这个大学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如果一所大学被指学术造假,教师都不在做学问,那么这所大学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还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解放周末: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学术是大学的使命。如果这个使命丢掉了,不仅是大学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秦绍德:所以说,大学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我们要创造一种良好环境,让博学笃志的精神代代相传,让一代代年轻学子在老一辈学者的熏陶、带领下,投身学术,献身学术,做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成就。      最近一段时间来,裘锡圭先生率领的学术团队,就令我很有感慨。这个团队里有年长的教授、年轻的副教授,也有刚刚留校的博士生,都在埋首搞古文字,非常安心。研究所所在的光华西主楼28楼,每天深夜,一排灯光全都亮着,已经成为了复旦一景。还有谭其骧先生的弟子周振鹤教授,继承了老师的事业。他搞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工程,研究中国2500年来行政区划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极具参考价值。这个项目,已经搞了13年,计划出12卷书,目前已出了6卷,还在奋斗之中。      解放周末: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民族总需要这样一批人,潜心做研究,寂寞出学问,为国家和民族传承文化。      秦绍德:是的。当然,坚守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与危害学术精神的各种学术浮躁乃至学术造假,做坚决的斗争。      解放周末:去年复旦严肃处理,并主动在全校公布了三例学术违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秦绍德:我们制定了一套体制、机制,尽力杜绝学术不端。凡涉及学术违规的,学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会加以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因为我们主张,要用学术态度来对待学术造假,用规范学术行为来表明我们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这是大学应有的学术态度,也是大学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      解放周末:哪怕自曝家丑也在所不惜?      秦绍德: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在公众的心目中,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是纯洁、清白的。如果大学里发生了学术不规范行为后,置若罔闻,不加处置,任由学术风气败坏下去,那么社会公众必然会对大学失望。当然,学术违规现象一旦发生,所在学校和科研单位一定有自己的担忧曝光后会影响声誉。事实上,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发生学术违规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这种事件后,学术单位对待它的态度。没有勇气直面错误,纠正错误,无法杜绝学术不端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解放日报》2009-09-11,17版   最后更新:Sep 11, 2009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3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位与学问
wangdh 2009-8-27 21:59
学位与学问 (王德华) 据报道:清华校长顾秉林先生说:我们应当反思,是否存在一些教师对用人的考虑超过了育人,一些学生对学位的追求超过了学问。( 科学网清华大学:给通才拓宽通道 为天才开辟空间 )。 学位和学问都是可以追求的。 学位: 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了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学位。学位的具体体现就 是一张纸,一个证书。这张纸需要汗水,需要才华,是一个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和回报。 学问:所谓 学问就是多知多学,才学兼备;一般包括才、学、识三个方面。说土一点就是一个人 肚子里的墨水。说一个人有学问,就是夸他有满肚子的知识,也就是知识渊博吧。   做好了学问,才能获得学位。学问深了,学位就高。 学位是学问的体现,学问是学位的基础。 没有学问,不能获得学位。有了学位,一定有学问。 学问的获得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能力。学问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来的。 学位是学问到一定程度的一个结果,一个象征。学位是靠学问来体现的,学位也是不可以买卖的。 有学问,不一定有学位。有学位,一定有学问。 显然,以上这些都是正常社会里的普通常识和基本逻辑。就是这些基本逻辑,在当今社会被一些人颠倒了。很神圣的事情,变得很庸俗,甚至很下流。学位可以用金钱买卖,也可以用身体交换。 在今天,学问好的依然可以有学位;没有学问的,有招数的,也可以有学位。所以,学位再不完全是学问的具体体现,学问也不完全是学位的基础了。长叹!无语! 考考各位 :两份学位证书,一份是用汗水和智慧获得的;一份是金钱或肉体交换的。凭您的眼力,您能分出来那一份是高尚的,那一份是龌龊的吗?(模仿《潜伏》名言)。 (王德华 2009.8.27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77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七律·做学问
xu782219 2009-7-18 08:02
七律做学问 学问植根勤韧博,根深自会果 实多。 迟求著作等身厚,首重精美百倍苛。 不见汗牛充栋处,常发污染信息波。 精雕细琢穷究探,献出宝石缀天河。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夫子师生谈学问
贾克功 2009-7-14 00:08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学而 (4) 花言巧语 有子的话讲完了,接下来就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同,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三面镜子 下面讲要怎样作学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和我们现在一样,对于年轻学生,拚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谪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了。《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问的外用了。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对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 国古代 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至 于说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义关系、感情关系,除非这位老师很有地位。据我所经验的,每个学生要拿学位,作论文的时候,便随时来找:老师怎么办?很亲切。我还碰到过这样的事实,有个要拿学位的学生天天来,来了非常恭敬,甚至觉得他恭敬得过分,我家里的孩子们说:这个学生好,真有礼貌。但是,你得注意,这是币重言甘哪!他也的确送礼来,还送得蛮讲究,我说你送礼送得这么重,虽然有研究费领,可是一个月的研究费也不够买这些东西,何苦呢?他说:对老师应该恭敬。我晓得这不是诚意的话,因为他的言语太恭敬,太甜了。巧言令色、币重言甘是靠不住的。结果毕了业以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这就是现在中国文化的怪现象,是文化道德的普遍事实。国民道德的修养从教育界开始,是应该彻底研究的,所以我在这里要讲到师生的道理。 吕端大事不糊涂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出则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谨而信,作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作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吕端是宋朝一个名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的关键,他是绝不马虎的。那诸葛亮则一生的事功在于谨慎,要找谨慎的最好榜样,我们可多研究诸葛亮,这里暂且不提。 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理论上讲起来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理论容易,要修养到如此真难。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作文学家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饮食男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字是什么意思。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字,尹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 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就好比结婚一样,要做到从一而终。否则当初不要答应,既然答应了,讲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于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尽自己的力。不可以表面上愿意帮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样子,背地里却一切不同意,反而捣乱扯腿。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会碰到这些事。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够,简单说就是不诚恳。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 因此,我们不要跟着宋儒一段一段地去解释,整篇连贯读下来,自己就搞清楚了。 没有朋友的上帝 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三百板,乱注乱解错了,所以中国文化,给自己人毁了。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呢?不知道诸位是否跟我一样都见过的,清朝末年,老一套的学者,大体上许多都是这样的,他们读了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书,就照宋儒他们的解释学样起来,那样子,用现代的话来讲,对于年轻人真是代沟。那时老头子们在那里谈笑你不要以为老头子们谈笑会有第二个方式,还不是一样谈饮食男女,人事是非。再不然就谈调皮话,不管他学问多高,都是人嘛!人很普通,都是一样。可是那些老头子明明正在谈笑不相干的事,看到我们年轻人一进去,那个眼镜搁在鼻尖上,手拿一根烟筒的老头子,便蹩起嗓子道:嘿!你们来做什么?好好念书去!一副道学面孔。他们认为对年轻后代要重,可是他们不知道重是怎么解释,以为把脸上的肉挂下来就是重,为什么呢?君子不重则不威,硬要重,学则不固,不重呀!学问就不稳固了。 接着无友不如己者,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们的。这句话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注解呢?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那完了,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照他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无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照宋儒的解释,那么下面的过则勿惮改又怎么说呢?又怎么上下文连接起来呢?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被他们糟蹋了。 事实上是怎么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拿现代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没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国外学哲学的青年,由他父母陪来找我,这青年说:我觉得我自己不存在。我说:你怎么不存在?他说:我觉得没有我。我说:现在我讲话你听到了吧?既听到了怎么会不存在呢?根据西方哲学家笛卡儿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你能够思想,你就存在,你怎么没有?他说:没有,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说: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事实上这个孩子是丧失了自信心,要恢复他的自信心就好。 我们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有两个重点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者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对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听,那就不对了。有时候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人一开口就骂人,说粗话,你认为说粗话的、土包子,没有学问,然后把他整个人格都看低了。这都不对,不能偏差,无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而且根据上下文,根据整个《论语》精神,这句话是非常清楚的,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别人。过去一千多年来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这怎么通呢?所以我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都是店员们搞错了的,这要特别修正的。 种瓜者 下面一节,等于一个结论: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点意见。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我们看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句话。等于是宪法的基础精神,过去我们没有宪法这个名称,但是有这个精神宪法的哲学精神,以孝道为基础、作中心。所以过去的皇帝,权倾天下,一到内宫,见到母后,皇帝也要跪下来,皇太后对什么事讲一句不应该,皇帝就非改不可。(但是出了内宫,母后则不能干政。)固然,我们向来以孝治天下,但硬拉上了作解释,也是不对的,古人就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所以过去在大陆,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为什么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 有人不择手段的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2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学问与造学问
llm 2009-5-30 17:14
刘亮明 2009年5月30日于岳麓山下 “学问”自古以来都受到人们颂扬。尽管有人不愿意做官,也有人不喜欢做生意赚钱,但决没有人不愿意自己被看成“有学问的人”。秦始皇因害怕“臣民”掌握太多的“学问”而不好管理,便想出“焚书坑儒”的阴招。即便如此,学问的魅力也依然不减。 学问有如此魅力,然而做学问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则受天资所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学问的;二则要能耐得了寂寞,吃得了苦,连鲁迅先生那么聪明的人也不得不“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工作显然要比喝咖啡苦得多。 “学问的魅力”和“做学问的艰难”本来是互为因果的,正是因为学问有魅力,做学问者才不怕艰辛地去追求;倒过来,如果学问要是能轻而易举获得,学问也就显不出其珍贵和魅力。然而对于那些靠投机钻营为生的人来说,这便成了一对矛盾,“如何既要获得学问的荣光又不要遭受做学问之辛苦”便成了他们的“新学问”。如今,这门“新学问”已开花结果,而且还正在不断地被创新发展,形式和手法已五花八门。不过,剥去其华丽的外衣,这门“新学问”的核心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造”,将“做学问”改成“造学问”。 “做”与“造”,虽然在词义上相近,但“做学问”与“造学问”却有天壤之别。“造学问”者充分吸收了现代制造业的种种手法,使得“学问制造业”一派繁荣。 归纳起来,“造学问”的主要手法不外乎以下四类。 (1)流水装配法:现代制业的主要标志就是流水装配,将各种零部件采购过来统一组装,效率极高。只是“学问的流水装配”所需的“零部件”一般不是采购来的,往往是偷来的,当然中间还不乏假冒伪劣的零部件,只要在外表刷一层或者多层漂亮的油漆就可以了。 (2)委托加工法:没有厂房的现代制造商委托有厂房的制造商按其设计加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非常经济。在学问制造业中,这叫“捉笔”或“代笔”。不少的官员和名人出书、弄学位都采用此法。现在的在校学生也逐渐在成为新的买方,使得代考、代写论文、代办证件的市场越来越大,以至于校园里的类似的不良小广告真正成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移花接木法:这本现代农业的为取得杂交优势而采用的技术,已被学问制造者广为借用,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取得杂交优势,而是为了使“假的制得如同真的一样”,篡改实验数据、编造假的实验或取样调查可不能瞎编,总得参照真的来编。此法现在最有市场,原因是:非专业人士很难发现其中的假成分;即使是专业人士,不十分用心也很难发现。 (4)无限放大法:利用宣传工具,将本来并没有多少价值、也算不上成果的“成果”吹得比地球还大,似乎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不识货。当然这种无限放大法只能限于一定的区域,一般不能吹出国门,不能让地球人都知道。 “造学问”的手法可能还有很多种,上述四法不一定全面准确。不管手法有多少种,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造出来的决不是学问,而是垃圾! 现代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有学问的人自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出现一些靠“造学问”而骗取名声的人并不为奇,也不可怕。但如果“造学问”已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常态,“造学问”者非但没成为过街老鼠,反而成了“学术新贵”,如果总是“造学问”者在指挥“做学问”者该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那对这个社会而言,不仅仅是可怕,更是可悲!
个人分类: 书生意气|6518 次阅读|5 个评论
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热度 1 chyq721 2009-4-16 07:37
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这绝对不是我的总结,而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徐光宪做客上海交大: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此论点是 2008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徐光宪院士说的。 此刻我记起了室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的人说什么都可以走向成功,但是谁又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按照这条路走向成功的呢?。一个极端的解读就是:徐光宪先生没有认真做学问也有创新,有可能来自于某个环境下的机遇。对此我不以为然。 给人提建议,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否已经按照这些建议做到了。那么,徐先生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经历提出以上的建议呢?他过了五十岁,受国家的任务委托才开始稀土金属矿提炼的研究,之后才有他今天拿下大奖的创造发明。按照我们的常识,一个过了五十岁的老者能有什么创新?然则,太多的资料显示,徐先生的想法是其首创。所以,我个人是相信他按照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建议,这个建议不仅仅是今天才出现,在他的弟子中估计早就将这些经验化作其人生原则了。我愿意接纳,并模仿。除开徐先生的功成名就,更有他那始终孩提般的说话语调原来一个一辈子保持着好奇心的人就是这样啊。 心中还有一个疑惑,这个建议是徐先生看不惯目前浮躁的学术研究之风,抑或为了响应国家自主创新之口号而刻意为之?阿弥陀佛,实在是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欧美日的学者总是创新不断,各个方面的信息显示,无怪乎他们的执着,无怪乎他们的认真做事。 简单就好,那就是认真做自己的学问。如何认真?不在意社会竞争之压力,不在意被人说得官僚化的学术评价系统,不在意身边浮躁心态的刻意渗透等等,像个孩子般,多问问这是为什么呢,嘿嘿,体会科研的快乐同时,别人就是有着不断的对你所做创新工作的羡慕之情的。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4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化和现实之于学问和学问者的影响
gjszhangtong 2009-3-22 16:23
一、学问作用的无限与无奈 先前曾经看过别人的一篇文学评论,现在还很有印象。它剖析了类似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其走过一生的心路历程究竟是如何波动起伏的。众所周知,但凡作家都是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纷繁复杂,但在作家或深邃、或浪漫、或现实的诠释中,无不可以通过人性来透视、来折射、来揭示世界的本质。人性伸展构成文化性,又或者反过来文化性影响人性。总而言之,作家是经由人性而意欲把握世界,又试图改造人性从而改造世界。这种对世界的改造方式相比机械物化方式应该算是根本性的,但是问题在于,它能够实现吗? 托尔斯泰们经历了思想的一生和现实的一生,最终明白了一个不是很复杂的道理:人类思想能力的无限,与思想结果的局限,是金币的两面。托尔斯泰本人长期研究社会、观察人生、关怀大众,最后却将自己由希望变成为失望,无奈地将人性描述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发出改造人性是如此困难的一声叹息。 进而联想到学问和做学问的人,无论是研究自然问题,还是研究社会问题,想要实现的目标,何尝不是试图积极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且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不知不觉好像在阐述实践的内涵了)。通过学问过程探究纯粹知识、展开理性思考是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碍的,只要学问者遵循方法、坚持不懈应当就可以了。学问、思想尽可展开翅膀自由飞翔,触角无所不及。 以做学问为职业的人是越来越多,自然也产出越来越多的学问,不想着怎么用、不拿出去用没有关系,但是学问要拿来在现实中使用,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必然会对它施加这样那样的影响。再者,如果做学问的人两耳无需闻窗外事,甚至沉醉于如学界某些人自我戏谑的 集体催眠状态,那就真可谓是心无旁骛地安心做学问了。然而学问者也是人,也有人性的优点和缺点,也不得不生活在时代群体中和社会文化中。 如此可见,现实是一方面知识拿出来用的时候,要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做学问的人也时常面临主体选择。这两方面都跟学问本身无关,但都制约着学问的作用,以及学问者的心态或境界。学问本身为自然、社会和人提供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只要是学问一旦与现实发生关联,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常常表现为难以抗拒的人为因素干扰,从书斋想象中的无限可能性变成无奈的现实。与此同时,学问者在现实中、在学问使用中也很可能会慢慢异化。 二、文化、现实与学问者的选择 有人曾经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文化人之间的演变关系,谈及了文化人的两种取向,即学统本位、道统本位,另外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政统本位。几个概念换个表述,实际就是说的学问和学问者的几种倾向。这其中,关于学统和道统的区别与联系,时有争议。比较政治色彩化的观念是说,所谓学统就是崇尚坐而论道,道统就是内学而外治即以学治世;比较中性的观念是说,学统就是重视学问研究的过程和自然结果,道统就是试图将学统的过程和结果确立到公认的高度,即前者做而不在乎评价,后者做也是为了评价。此处并不想论及政治这类复杂事情,只是局限在学界之中谈学问和学问者的倾向而已。显然,学统易而道统难,学统的要求是重在坚持,而道统的要求是内外一致。 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学人以为,古代中国以中心自居,自信满满,学统就几乎和道统同名,否则同样的学问如何可以做上千年而不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传统的中国文化人在面对西方强大科技文化的挑战和千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世俗诱惑时,只好坚持学统本位,守好自己的传统学问领地,不再奢求由学统而致道统了。本来学问者纯粹做学问也是可以的,但是在中国历来存在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就是要求学问者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如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无用的文人,以天下事为己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对近代中国学问者保守性的批判不可谓不多。 中国文人也还有一种处世哲学,就是自己修养不足坚持不了学统,更机缘不济走不了道统,就干脆走向实用,将个人和学问拆散了功利地、无原则地用。例如历史上的绍兴师爷们也曾风云际会一时。实用可以被看作是对政统倾向的庸俗性诠释,政统既不同于学统,也不同于道统,出发点不一样。道统必须以学统为基础,而政统既可以依靠学统和道统,也可以不依赖它们而是偶然地利用一下它们。要给政统下个简单定义,就是以实际社会效用的主观理解确立学问的方式和学问结果的评价。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会有成功和失败的结局。学问者在学统与道统上面的选择也不例外,他们会在两个极端之间摆来摆去,走向其中任何一端都觉得不完美,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好是兼而有之,不争名而有名、有名而不恃名,实际理想的人生目标是想做一个既具备学统本色,又具备道统地位的 great master 。再具体联系到国情实际, great master 最好还要拥有权力,这样还能同时取得政统地位。这样一来,学界小圈子、后台、前台都有自己的舞台,在什么环境下就以什么身份出现,便是十分地完美了。过去俗话说,做不了学问才只好去做事或者去做官,现在这只是学界无奈的卫道舆论,事实却是学而优则仕已是主流了。最近,学问者的这一喜好倾向与专职行政群体的利益还发生着不小的冲突,被后者看作是横刀夺爱、口中抢食。 细细考察原因,发现也不全是个人境界影响。以眼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例,去精英化多元型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学问和学问者冲击很大。如果说学统向道统的转变在封建时代是为权威者所抑制,那么现在就是为社会发展趋势所抑制。因此,理性上考虑,如果学问者按学统做到了该做的事情,道统做不做得到应该无所谓,然而学问者也是人,有价值观念,不甘寂寞,也要争强好胜。现在有一部分学问者正是担心学统再也转不了道统,就转向了政统。结果学问所得、心中所想与其正在做的却不一致,那样对己对人皆是很糟糕的事情。有人曾经深刻地评论过古代中国文人的双面性,说他们隐居于山林在野的时候是儒家,而一旦在朝在职就变成了法家,不再坚持自己的学问原则。这样实在是很功利主义的。 上述关于学问和学问者的各种现象,探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因素和时代背景之外,也许可以从民族文化上找找答案。曾经有不少关于中国人用感性去工作和生活的说法。 2008 年某天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主持在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差异时,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西方学者先后到日本和中国生活和工作,第一感觉是日本的一切好像都井井有条,而中国的比较混乱随意,从理性分析日本方式似乎更可取,但是从人性的角度,西方人发现最初生活在日本虽觉得很好,但是时间长了却觉得冷漠,没有人情味。而在中国刚开始虽觉得不规范,但是过后却觉得比较有意思、有情趣。这个故事是赞扬了中国人的人情味和灵活性,它对于社会机械化和物化是一种批判。但是也要看到,人性虽然高于物性,人性本身却是优缺点始终并存的,也不是什么都是好的。 感性工作和生活方式对于理性竞争和理性发展,应当是弊大于利的。中国人比较善于折衷、转折,善于自我解脱,善于活在当世,可能与哲学和世俗化宗教信仰有关。这个对于争取理性的自由,实际的确是一种文化上的障碍。中国重视人,但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不是人自己的自我认同和人的一致性。 感性工作和生活更加容易因想八面玲珑而患得患失,当代中国学问和学问者又何尝不是容易患得患失。导致的后果是,有力有心者,随风摇摆、左右逢缘;无力有心者,心之不甘则心不静,既损自己又损他人。与其如此,不如做一选择,从一而终,安心为之,世俗人眼中的成功和失败则由他去。关键是文化是否能够支持正确合理的选择。 世俗中的人可能真的如大作家、大思想家们所定义的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那他们已经改变不了,因为他们是做事的人不是做学问的人,没有这么多主动的前思后想,也没有物质意义上的机会和条件去选择和考量,属于难以框架化的人群,没有框架的人其实也很好,就是活得自然而感性。但是,做学问比不得做事,做事可以没有框架,今天不用再回想昨天的事,而做学问必然会有框架,不然哪有积累可言。有框架则必然会在各种灵活人面前经常有挫折感,这样似乎结果看起来,学问者只要不甘寂寞,终究是摆脱不了首鼠两端的烦恼。 要想让社会跟着学问和学问者走,显然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学问和学问者跟着社会大众走,好象也是不对的。今天虽然早已不片面倡导纯粹学问、书斋学问,但是还是要倡导学问和学问者既不阻止社会自然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向前走,也不应盲目地跟着走;要以有用的学问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但是要遵循学理、理性至上,尤其是所思、所想、所得、所行要一致。如果这样的结果不受社会欢迎,也就由它去,而不是通过削足适履来功利地适应。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52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学问润泽我们的生活
fxf 2009-3-10 15:59
  春天来了,一切充满了活力。闲暇的时候,和爱人聊起我们的未来,不无担心,也不无信心。三年前,我辞去公职,二年前,我爱人辞去公职,我们带着年仅四岁的女儿,开始又一次的求学,没有了一切保险和公积金,也没有积蓄,举债度日,我们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还有亲友和师长,因为我们想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哪是与学问有关的生活。   每一个矢志于学问的人,在我看来,应该让学问润泽我们的生活。学问,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不仅仅是一个对付现实的盾牌,它更应该是润泽生活的溪水,熏暖生活的春风。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应该享受这样的润泽。学问,不只是用来置换生存必需物的东西,每一种学问,事实上都暗含着对人的精神的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是个无底洞,能够填充它的最好事物是学问。尽管生活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人生价值,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还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替代学问的作用。   如果从事学问的人,不能从学问中感受它应有的精神价值,那是非常可惜的。我曾经想过,当下社会最惶恐的人群,其实是每天与人类优秀精神财富打交道的群体。因为,由于种种非常硬的原因,学问好象逐渐失去了它的精神价值,已经不能够很好或很有效地安抚知识分子的心灵。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逐渐忘记了学问能够润泽我们的生活。在一些伪知识分子的搅拌下,学问润泽生活的价值变得虚无起来,似乎只有哪些能够直接兑换成大量物质财富的学问,才是真的、好的学问。这种状况,岂不荒唐。   人之为人,离不开物质财富,但不是为了物质财富,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充实。而知识分子的充实,必然与学问有关。令人心慰的是,还有许多知识分子,能够正确理解自身与学问的关系,能够适当地发挥学问的润泽作用,使自己的生活,更象是知识分子应有的生活,使自己的精神,更象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他们不会为了世俗的利益,忘记自己的身分,忽视自己的追求,他们知道人生一世最可宝贵的、最可珍惜的东西。   为学问润泽了生活的知识分子,吐气如兰,会有很好的精神世界,会有很美的人生体悟,也会有让人钦佩的人格。这样的知识分子,无论日常生活,还是举手投足,体现的是学问的教育价值,影射的是学问的优雅。因为,学问与低俗永远是不搭界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学问,那就没有理由不用学问来陶冶我们的精神,不用学问来润泽我们的生活。  
个人分类: 关于学者|3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我们还不会做学问,那么可以学!
pony911 2008-12-27 14:1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7112 30本如何做科研和如何写科研论文的书籍下载。 自己,还有身边的很多同学和老师们其实对于科研还没有很充分的认识。尤其是对于那些还不敢肯定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研究的同学,或许可以先看看别人的理解和体会。看看那充满艰辛,充满汗水、泪水和欢笑的科学世界是否如你所想。 多读书,读好书,对于认识未知世界是非常有价值的。
个人分类: 公告|3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知识触动心灵
热度 2 qhliu 2008-11-19 11:06
作为一位大学教师,我常困惑和不安的是,一些学生对知识没有感觉。空空的头脑进校,四年后茫然地进入社会。爱因斯坦五岁开始就对罗盘痴迷不已,为什么现在很多翩翩少年进入大学时还没有自己的兴奋点 ? 彭桓武 先生说过,如果一个人有创造力,中学时就会体现出来。如果大学二年级末还没有开窍,基本上这个学生就很难成材。 2006 年,我给湖南大学的学生有个一个讲座,提出 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时应该发现、培养、加强自己的兴奋点 。而如果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对知识的兴奋点,那么每位大学生就会是一个发电机,才会有创造力。 那么当知识触动你的时候,你都会有哪些反应呢?以下是一些典型症侯。 失眠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良材。在我的课题组里面,总有一些低年级的本科生。记得有一次,我给课题组的学生讲一篇温度涨落的文章,讲完后我说这里面有个问题可以研究。只有一位本科生受到触动,夜不能寐, 在电脑上彻夜工作。第二天早晨就交给我一些结果,说他算出来了。我一看,符合我的预期,后来稍加完善,结果就发表了。课题组里面的有的学生由于晚上听课累了,睡觉反而很沉。 我在念研究生时,有天晚上睡下后突然想到,球面上的任何函数都可以用球谐函数展开,那么为什么这些函数的倒数不可以?到凌晨两点也没有睡着,只有起床夜游,夜风一吹,问题得解:原来这些函数会有奇点,本质上不能定义在球面上。 触电感 高考前后,邻居一位同龄的伙伴拿了一份《中学生数理化》之类的小报来我家玩。我读到一个小故事。说平面上有不相交且半径不等的三个圆,证明它们两两外公切线相交于一条直线。当这道证明题交给一位数学家时,他说这很容易。无非说三个球上下各用一块平面覆盖,那么这两个平面必定相交,而交线就就是那条直线(注释1)。一个平面几何问题在三维空间看竟然如此平庸。太神奇了!我当时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一遍过后,终生难忘。我去年在伦敦数学会和英国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一个会议上有一个报告,讲的就是将曲面嵌到三维平直空间中以后量子力学的动量描述问题。 沉醉 求学过程中,我遇到过数位良师。中学时的一位语文教师 孙贤统 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讲课尤其是古文时常进入忘情的境界。记得他讲《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一段时,宠辱偕忘,幻化其中。当讲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时,已经挽袖伸臂,手执酒盅,一副醉不胜醉的样子。作为学生,我体会到了知识醉人的馥郁。 纠结 学量子力学。感觉自旋单态中的电子在自己绕自己反转,怎么也不懂。陷入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纠结,不啻于和恋人之间的相处。这个问题纠缠我很多年。我在读研究生时,师 从赵祖森 教授学习粒子物理,而郑州大学物理系的资料室在全国的大学物理系中从藏书和管理都是一流的。资料室里中外量子力学教科书不下五十种,我几乎都翻过。才发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现存的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读了许多书对量子力学整体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慢慢的化解掉。如果今天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这样回答它,从本质上讲,自旋是一个内禀性质,不能试图从实空间中的图象去理解它,两个电子不可分辨性一定导致自旋单态。这一事实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看没有更深入的物理原因,但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认为这是一种统计的关联。 纠结是对某个知识点有感触的重要情感。爱因斯坦,杨振宁等很多人为一些知识点纠结了一辈子,最后深入下去而创造了历史。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 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到爱因斯坦固体的热容量理论时汗毛直竖,毛骨悚然。爱氏寥寥数行就把固体的热容量的主要特征描绘得 须发毕现 实在叹为观止。不知道爱氏当年成文时是否也是天雨粟,鬼夜哭。后来读到一点物理学史,了解到当时统计物理创始人 Boltzmann 认为他的理论只能用于流体,也不以为能应用于定域系。更觉爱因斯坦不是凡人。 写给大学生的话 仅仅勤奋是不够的 ! 勤奋只能导致量的增加,不能保证以上症候的出现。大学课程很多,不可能全部掌握。不是特别有兴趣很多课程听一听就够了, 60 分万岁可矣。一旦有了兴奋点,一门课程的内容也不必全部掌握。 如果教材写得不清楚甚至错误,而老师也就讲不清楚甚至跟着讲错,错不在书本,而在 任课 老师。以前有个说法认为要 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这只强调了量的不同,是不够的。现在情况很复杂,很多教师写论文评职称的行当和自己所上的课程相距很远,所以我觉得 老师可以只有一碗水,但是一定要是活水 。 如果教授的知识是死水,建议最好放手让学生自学。 如果自觉没有什么创造力,应该从慢慢发现、培养和加强自己对知识的兴奋点开始。对于 ( 应用 ) 物理系的学生来说,有一条捷径。掌握好了,养家糊口就不会有问题,有点创造也是不难的事。 这捷径有三步。先要学好高数,普物,英文和计算机这些基础课;然后学透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三门课之一;再掌握好一门感兴趣的专业课。 什么叫学好 ? 保证今后用的时候翻翻书能找到地方, 考试平均在 75 分以上。什么叫学透 ? 拿同一门课的中外两门难易程度相当的教科书能较快的将后面的任何习题解出来。什么叫掌握 ? 就是翻翻书,能作书上所有的习题。 知识每天都这样面对你,你不能视而不见啊。 摄于维也纳 Schnbrunn Palace前。 注释 1 :后来在网络上查到,这是其实还是一个很有名的定理: Monge's Circle Theorem , 见: http://mathworld.wolfram.com/MongesCircleTheorem.html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ge's_theorem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1010 次阅读|24 个评论
有这样的校长掌舵,真是福气
wangdh 2008-11-8 09:19
真羡慕中国科大的学生和老师 (王德华 2008.11.8 ) 有朱清时这样的校长掌舵,中国科大的学生和老师们真是幸福。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这种幸福难能可贵,对于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生和老师们更是一种奢望。 昨天打开信箱,突然收到两个科学网推荐的新闻,打开一看都是关于 朱清时 校长的: 中科大原校长朱清时:学校是净土社会才有希望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212887.html ) 评论:品中国最牛高校校长的卸任感言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shownews1.aspx?id=212961 ) 一直很崇拜朱校长,一直很欣赏他的教育理念,更敬佩他做人做事的胆识和原则。他的话语让人思考,他的作为让人看到了希望。希望他的言论和作为能够影响科大人,影响中国学界,更希望能够影响中国的政界。 以下摘编自新闻报道中关于朱校长的一些语录,供大家欣赏和思考。 朱清时校长最希望传承的价值观是: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 朱校长说: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应该让老师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如果不能,老师们忙于开会、评审、做人际交往、赶通勤班车,这些东西都是虚的。 在国家的高校体系中,中科大的定位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理工科人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拔尖人才,所以学校的定位就注定了我们只能追求质量和特色,不会去追求规模。把现有的这些学生培养成国家所需的尖端科技人才,我们就完成任务了。 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办成真正的学术机构,即大家按照学术标准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实现教授治校,这样才能建成一流大学。 我们科大的使命就是培养国家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学生的人数。 我做校长的特点就是一直坚守着我觉得大学一定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原则,就是让老师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坐下来看书想问题。决不无缘无故侵占老师的时间。这个准则我是很固执的。不建新园区,也不扩招,就是觉得那样老师的时间就少了。 第二条原则,大学是社会的净化器,大学应该严守高的道德标准。像教学评估这样的事,我之所以极力反对,不是反对评估,而是反对评估评到后来许多人造假材料的做法。学校不能在学生面前造假,特别是不能让学生参与造假。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情,你怎么还会有道德力量让学生不造假?一个社会要有希望,一定要有净土,这个净土就是学校。学校一定要严守诚信的底线,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是诚实的,这样社会上即使有造假之风,也终会被净化。如果学校这方净土失守了,也开始造假了,社会就没有希望了。 出国绝对是个好事。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出国知识面马上大很多,会使一个人很快成才。关键在于,出国成才之后,你心里还有没有祖国。 做人要体会有思想的伟大,而说真话就是这样一种体会方式。 我这一辈子,走到最后才发现,一个人啊,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不要一开始就想改变世界改变国家。 我这一生最崇尚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其实像芦苇一样,很脆弱,但人有思想,人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一个人的一生,至少要体会一下思想的伟大。一个人不能为物质活着。 (王德华 2008.11.8 )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672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蚀本学问”不能谈
可真 2008-10-13 22:18
如今我常被人称为先生,而在我儿时记忆中,先生在工农心目中可都是些不做实事的闲人,后来 我自己也从一个农民(知青)变成了这样的闲人了。自从做了闲人以后,就爱管闲事了,而且其管也不是实管,只是发些闲论罢了。一年多前,鄙人以闲人身份来此闲地,常就所遇所见的闲事而发表些闲论,正所谓闲人管闲事发闲论也。 鄙闲人前两天看了王德华先生的博文 《 最近〈科学网博客〉火药味有点浓 ,没有看出什么头绪,当时感觉一头雾水,但也没有去多想,只是觉得王先生确实一厚道之人也,令我心生敬佩。今晚,鄙闲人上闲地来,偶然瞥见页面上有一个叫 xx真会吹牛 的题目,感觉有点刺激,就点击进去看了看,遂知其原委,索性又一连看了相关的二三人的博文及其中的有些评论。读后,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又想发些闲论了。 看了那几篇文章下来,感觉虽然它们与学术观点有关,但中心主题却不是在进行学术讨论,假如我是一个学术圈外之人,看了这些文章,必会产生一种感觉:学术界的人整天都在做些什么,什么乱七八糟的?! 科学网是学术网,虽然难以真正讨论起专业性很强的学术问题来,但实在讨论不起学术问题,谈些有意义的话题也好,诸如写些诗词什么的,给人以某些美感或美的享受之类,也都不失为学者之事,就是千万不要就学术问题而去追究学术之外的私事,算什么私账,这未免给人以文人相轻的印象,对自己以及对学术界特别是对科学网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生意人信奉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就是蚀本生意不能做,学者也应信奉什么学问都可以谈,就是蚀本学问不能谈。我以为,学者之究私事、算私账之类,就是属于蚀本学问,因为它于己于人于学问都有害无益。 还是撇开蚀本学问,一切向前看,让我们大家都做些有意义和更有意义的事吧。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4684 次阅读|9 个评论
好文推荐:《老老实实做研究》(郝柏林)
wangdh 2008-9-19 12:55
读《老老实实做研究》 随感: 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郝柏林先生的文章《老老实实做研究》。读后,感慨良多。郝先生看问题尖锐,语言犀利,敢言众人所不敢言,令人钦佩。 这篇文章分析的一些现象很现实,能够如此直言当今我国科技界的一些弊端,并非一般学者所能做得到的。对一些问题的改进建议和苦口良言也是很有见地。 欣赏郝先生对问题的见解独到,还是在一次电视节目上。记得2004年央视《对话》栏目邀请我们科学院的路院长作为嘉宾,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问题。谈到人才问题时,当时郝先生说他与路院长的一些看法有些不同。他谈了自己的看法(注:网上一搜,找到了那次节目的文字稿): 既然谈到了人才的问题,我确实想说几句,我觉得有一些估计我跟路甬祥同志不大一致,我觉得固然我们现在缺科学技术战线上的帅才, 我觉得我们更缺的是每天坚持在那儿工作的中层的人员,问题非常严重 。现在我们好的大学里,好的研究所里,大家都是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我们几乎没有讲师,助教。我们几乎没有坐到那儿扎实工作做实验的人,一开始我们就提到科学家是什么人?好多人发表了看法,我觉得有一个看法,科学家是普通的劳动者,你做农民你就得一锄一锄地耪地,现在你开着拖拉机你也得从这儿开到那一头,再开回来开过去,你每天得干这件事。你作为工人在床子前头你得铣东西,你搞科学的你得每天坐在那儿,或者做实验,像我们要算东西、写程序,坐在屏幕前头工作。可是我们国家现在有相当一批年轻力壮的人头衔很多,工作时间很少,这个问题现在非常严重了,我跟有一些年轻的朋友开玩笑,我说你现在在天上待的时间差不多跟地上待的差不多了,我知道有首席科学家这个头衔的人,创记录的时候一个星期之内在上海和北京之间飞三次,两头的会都等着他,他都必须参加,而他又是导师带着一堆学生,他怎么自己工作?怎么指导学生?我们国家的需要重大项目谁在那儿完成?说得不客气一点,硕士生、博士生是完成我们国家很多重大项目的主力,那些项目的真正的带头人没有多少时间在那儿干,这个情况不正常。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深入不下去。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的基金部门去检查工作的时候,要检查一下这位首席、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一个星期有多少时间,待在实验室在那儿工作,不能完全怨这些人,我们的管理部门,像刚才路院长讲的,必须把许多管理的手续化简、减少,把钱交给这些人你就相信这些人,让他三年五年的工作,工作不好了你再给他减钱,但是这几年中间你别去老干扰他,现在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新浪:《对话》: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郝先生对中层科研人员的担忧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似乎越来越严重了,都想当教授,都想当博导。不管怎样,做个老实人吧。 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这可是毛泽东主席说的。 (王德华 2008.9.19) 《对话》: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 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4-06-06/20203389128.shtml )。 老老实实做研究 郝柏林 我国科学界存在的不正之风,正在受到社会各界首先是学术界的关注。其实,净化学术环境,关键就在于老实二字。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天经地义。科学家是劳动者,首先就要老老实实地劳动。科学院院士要亲身做研究, 而不是 靠旧日老本和科学新闻到处提供咨询。年轻力壮的研究人员要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里, 而不是 终日在论证、申请、评审、会议之间疲于奔命,带着一套变化不大的幻灯演示片欺上瞒下。大学教授要亲自教书, 而不是 挂其名而务它。博士生导师要直接指导弟子, 而不是 把学生交给保姆,且在发表文章时署名不误,甚至还不许学生提及保姆的名字。科学界的领导干部要全力研究政策,做好服务, 而不是 借助权钱进行名利交易,同许多实验室和课题任务形成特殊的共生关系,以至于官做得越大出文章越多,甚至创新出每周一篇SCI论文或更高的记录。 为什么上面所点的各种负面现象屡见不鲜,而老老实实做研究的人的经费和奖励却步履艰难,甚至受到下岗威胁呢?为什么科研第一线常有负戟长叹者,而研究基层的许多真知灼见难于上达天听呢?依我看来,关键在于政策的制订者、管理者和相关的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还不到位,科学家的老实劳动还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以及管理部门的应有鼓励。我们5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20年来的科学管理实践,应当认真、审慎地予以回顾和反思。 国家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必须改变小钱大审、大钱乱花的局面;要消除背靠背决策评审的弊病,提倡公开地、面对面地比较论证,不允许少数管理人员黑箱操作甚至假公济私。择优支持是国家科学研究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不应搞部门之间的平衡照顾。科学上的判断错误是允许发生的,但要给后人留下经验教训;个人和部门的偏见理应受到批评。国家级的重要奖项和重大课题的评审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文字或录音记录并实行秘密记名投票表决,讨论记录和投票结果必须长期存档并在30年后向科学史界公开,50年后向全社会公开。科学界对某项决定有争议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组织独立调查委员会、提前阅档并提交报告。 凡是国家给予资助的课题,除涉及安全保密者外,都应在网上长期公布,接受科学界和社会的监督。过去20年受到过资助的已结课题,应选取一定资助经费限额以上者进行回顾性审查,看看立项和验收时列举的目标、成果以及专家们的结论有多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或后续工作可查。保密和国防研究,也应当在相应的范围内接受检查监督。 脱产到科学技术领导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家,要和原来所在的研究单位或实验室脱钩,回避相关的经费和成果评审,更不许为原单位谋取利益。科学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做好服务,而不是干预研究过程,更不要试图抛开科学家去独断专权。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不会管理出效益。基础研究领域要想做出突破性成果,关键是得其人;得其人之后,就要长期、稳定地予以支持,而不中途干扰;研究工作好坏,学术界自有公论,不要频繁地去检查、评审。要提倡国内同行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到国际上为祖国争荣誉,不要制造同行竞争,以至互相保密、扩大内耗,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 科学研究上的战略方向,需要30年、50年稳定支持,造就几代人才之后,才能成点气候。一个人、一个集体,每5年、10年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很不容易。要废除逐年统计SCI文章数目的做法,应主要根据前5年中不超过10篇最重要文章的国际影响来评估其成绩。 当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因此,必须大刀阔斧地解放生产力,撤销一大批管理和评估机构,让这些机构的人员回到科学研究第一线去劳动。不要以为管理者比劳动者高明。要相信广大科学工作者振兴中华的决心和行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从事研究,老老实实地进行创造。 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我国老一代科学工作者熟知的毛泽东同志的话,需要和年轻的朋友们特别是走上各种领导岗位的同志们不断重温。 ( 文章发表于《科技导报》2006年第1期)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411 次阅读|11 个评论
你的办公室里有黑板吗?
jianxu 2008-8-5 18:21
“黑板”自然是我们上课教室里的必备设施。虽然现在有了 PPT 课件,但讲课时还是免不了偶尔在黑板上写些什么,来加以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它的教学该去怎样进行。 我注意到,在西方国家教授的办公室里,黑板是一件必不可少的 “ 基础设施 ” 。(不会错!)因为我曾经在与他们讨论时,在上面写过、画过,所以印象深刻。 我还注意到,西方的教授们(这也包括家喻户晓的爱因斯坦),喜欢在黑板上胡乱写上几个谁都看不太清的狗屁公式,然后便在前面留个影。作为自己的“形象照”,“代表照”。显然,在他们看来,这样更有风度、更有“粉丝”与“追星族”。下面那张照片,便是材料科学界大名鼎鼎的 John Cahn ,还有那因发现 DNA 而得了诺贝尔奖的克里克。你若是留心,还会发现更多的教授有过这样的“写真照”。或许在他们看来,黑板(这样的小玩意儿)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来说,是十分重要和不离不弃的。也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我瞎猜),那便是:做学问离不开讨论与交流。 某国 W 大学的 P 教授(后来成为该国的工程院院士)曾经到过中国的 X 研究所讲学、访问。其间,拜访了 X研究 所的一位在国内赫赫有名的 Q 教授(挺绕嘴的,好像科幻小说)。事后,他曾经有意无意地说起, Q 教授的 Office 很大,但他看不到有任何的“ scientific sign ”。他的这种感受从何而来,我至今无从知晓。 我曾经有幸光顾过几个国内教授的办公室,有的很是气派,面积大概有 60- 70m 2 (有的人还有 N 个办公室)。办公桌大的不亚于乒乓球台,自然也少不了书柜、沙发、茶几、电脑、饮水机这些东西。但却不曾看见(我决不会遗漏)与学生(或者来访同行)进行讨论所需的黑板(当然也包括那些具有等效功能的白板或者玻璃板)。有的办公室里,还放有一个很大的鱼缸(也许是思考累了,去喂喂鱼,会放松一下)。给人以进入某一企业“老总”办公室的感觉。我不知道, P 教授所说的那种缺少“ scientific sign ”是否指的就是如此这般。 “Professor” 一词,英文的意思是专业人士。中文被翻译为“教授”。那么,你教了吗?你授了吗?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教授更喜欢使用纸笔,来与学生们进行讨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不排除有些教授是“战略科学家”,他们不需要在黑板上写写公式、画画曲线之类的小把戏。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办公室里有无黑板本是小事一桩,不该去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但在我看来,在某种意义上,它虽不能反映出我们的教授们都在干些什么,却至少可以映射出我们的教授们没干什么。 我决不认为,“办公室里有无黑板”是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一个人学问做得好坏的一个判据。如果在你的办公室,黑板并非是“必须地”,你就是再挂上 N 块,那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任何一种评价方法或者体系,在其刚刚出台的初期阶段,都还是比较客观、公正、有效的。然而,一旦人们晓得了游戏规则,便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试教育”便应运而生。于是乎,这种方法(或规则)便再也不灵了。君不见,上过“新东方语言学校”的中国学生,“托福”和 GRE 的成绩,连老美都自叹不如。 SCI 论文、期刊的 “ impact factor ” 命运也大都如此。 如果大家都还未读过此文,你便可以拿“黑板”来测试一下,也许会嗅到些什么。你心知肚明,便 O 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837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学研究浮躁不得
wangdh 2008-7-13 17:18
科学研究浮躁不得 王德华 浮躁,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特征,好像任何方面只要出了问题或者不合人意,都可以归功于浮躁。因此有人说当今 做官因为浮躁,所以成为庸官;做学问因为浮躁,所以一事无成;做人因为浮躁,所以为人浅薄 ,也有人感叹 在浮躁的年代里做学问难,做好学问更是难上加难! 。 那么什么是浮躁呢?在网上查到 范敬宜 先生的文中给出了两个定义: 1. 浮躁是指在商业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却又不愿付出相应代价而出现的急功近利情绪和价值取向。 2. 浮躁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对利益过早、过高、过多、过急的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态和行为。 我觉得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基本包括了当今社会所谓的浮躁现象(特征)。浮躁是有条件的,一般是发生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如社会转型时期。浮躁是由利益驱动的,欲望追求所致,导致急功近利。浮躁是一种心态和行为,心理失调、行为失常。 环视近几年国家的巨大变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大跃进,研究生大跃进,博士生大跃进, 发表论文大跃进; SCI 论文大跃进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创办世界一流研究所 我国现在大学生数量世界前茅,研究生数量世界前茅,博士生数量世界前茅, SCI 论文数量世界前茅 高校评估、教授定级 各行各业都是成绩辉煌。 (名)教授们无暇顾及学问和学生,忙于争取经费,忙着署名发表论文,更是忙于空中旅行,两栖、多栖教授更是辛苦。 教授们有经费,高教系统可以招收数十名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教授无暇给出研究课题,研究生们自己忙于收集数据,发表文章。需要进行重复的实验,没有时间来考虑重复。需要进行深层分析的数据,没有时间了。需要进行补充的实验,也没有时间了。研究生毕业获得学位需要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是硬道理。一个实验的数据分成几篇文章发表,甚至一个图可以多篇论文使用。兄弟姐妹们都不容易,一篇论文都来署名。研究生们(包括部分导师们)来不及思考问题,来不及查阅文献,来不及对文稿的拼写进行检查,什么都是在匆匆忙忙中进行。连等待审稿的消息都是在匆匆忙忙中等待的,不到 2 个月就等不及了,巴不得今天投出去,明天就有结果。 管理部门的领导们也不容易,课题一旦立项启动,马上就安排检查,甚至经费还没有到位,就开始安排中期检查。每到年底,各 单位对 教授们打分排名。对于获科技大奖者、发表重要论文者、获得重大基金资助者,都要给与重奖和表彰。 在这些匆匆忙忙中,众多的科研项目结束了,数十万的研究生们戴上了学位帽,拿到了红彤彤的学位证书。可是,需要长期积累数据的课题没有人做了,难度较大一点的课题半途而废了,豆腐块文章增加了,学术不端行为增加了,传统老学科人才快绝了 还有,我们的科学技术绝对一流,我们的神舟能上天,嫦娥能奔月,可是我们的日常用品质量欠佳,甚至是假货泛滥。从每年的 3.15 晚会看,似乎没有几个行业没有假的:药是假的,月饼是假的,钞票是假的,楼房是假的,车子是假的,连重金从海外买回来的人才都是假的 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有丰厚的积累,深厚的积淀,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可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谁还有?谁还敢有? 浮为名,躁为利。只有经受住寂寞,以平常心做人,以平常心做事,才能远离浮躁,才能走向成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科学研究需要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是浮躁不得的。网上收集了几篇关于浮躁的文章,论述非常精辟。好文共欣赏。(王德华 2008.7.13 ) 说浮躁 作者:金陵客 跟朋友商量,说准备写一篇短文,写写浮躁。朋友笑道:难、难、难。朋友说,生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之中,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早已无人问津。想做官的,不去跑官买官,已经是所谓好官;想发财的,不去违法乱纪,更加是难得的好人。区区蝇头小利尚且你争我夺,你要他不浮躁,谈何容易? 朋友这番话,是知心之言。朋友这番话更加证明:浮躁二字,不可小看。 浮躁是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态。进取心太切,患得患失;虚荣心太强,战战兢兢。一心争强好胜,惟恐榜上无名。说起来夸夸其谈头头是道,仿佛一肚子雄才大略,做起来偏偏心中无数手足无措,因而时刻担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有人拍马恭维,情似酒逢知己;听到些许批评,即刻如临大敌。比如自己要升官,又不知道到底该走哪一条富民之道,于是惟上级马首是瞻,东奔西走察言观色,千方百计讨上级的欢心。上级喜欢种苹果,马上发动千家万户一哄而上种苹果,种了麦子的也要一律铲平种苹果;上级喜欢引外资,马上发动大小官员一起外出引外资,纪委法院的也得一律领命引外资。上面说声要得,下面哭笑不得,自己洋洋自得。上面一旦皱眉,下面议论四起,自己张皇失措。整天茫茫然、惶惶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否得到上级青睐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以此心态为官,或许能够左右逢源,长此以往,有伤官德。以此心态治学,或者能够沽名钓誉,长此以往,谈何学问?以此心态做人,或许能够风光一时,长此以往,心脏负担不胜负荷,又将如何?浮躁二字,岂可小看? 浮躁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作风。急功近利,惟名是图。要达目的,不择手段。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政绩不够数字够,数字不够水分凑。功夫不是用在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上,而是用来赶时髦、赶浪头。如果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时髦的就是先进的。穿衣吃饭,要名牌服装高档酒楼;剪彩办节,要明星大腕 形象大使 。一掷千金,在所不惜。总之一句话:一心一意谋官,千方百计作秀。为了上报纸上电视,录音机和摄像机不来不开会,彼此心照不宣。更有甚者,早已合龙的抗洪大坝,在记者的摄像镜头前可以重新合龙一次。你养牛有道,我就开一条牛街,用巨石雕刻成牛遍布此街,尽管劳民伤财耗资无算,依然可算天下无双;他养鸽发财,我就建一座 鸽子广场 ,尽管周围民房拆除一年有余,只建成一座造价 7 万元的高架灯座,也不妨号称世界第一。有道是怎样能够吸引眼球就去怎样做,怎样能够吸引上级的眼球就加倍去怎样做。这种作风,说得严重点,祸国殃民;说得实际点,害人害己。浮躁二字,岂可小看? 浮躁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品格。没有定见,没有定力。东张西望,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何来独具慧眼?没有特立独行,何谈人格魅力?在庸人堆里遵循 游戏规则 ,步步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和贪官共处自嘲 入乡随俗 ,分一杯羹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朝气不足,暮气有余。生气不足,阔气有余。正气不足,霸气有余。一遇诱惑,头脑发昏;看人进步,心中不平。浮躁是一种传染力极强的社会病、官场病。谁不知道浮躁的危害?谁不知道现在社会上浮躁之风甚炽?可是能有多少人真正远离浮躁?有的人自己明明浮躁得很,坐在主席台上大谈反对浮躁,照样一本正经。浮躁成了夫子庙小吃一条街上的臭豆腐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浮躁二字,岂可小看? 做官不能浮躁,做官浮躁,势必成为庸官。做学问不能浮躁,做学问浮躁,势必一事无成。做人不能浮躁,做人浮躁,势必为人浅薄。浮躁二字,害人不浅。浮躁二字,岂可小看? (自新华网 2003 )。 拭去心底的浮躁 作者:陶振庭 浮躁是一种不良情绪,心理学甚至把其纳入 亚健康 之列。无论是为人、治学,还是做事,一旦沾染了浮躁,不但出不了成绩,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陷入盲目性,导致新问题的发生。 浮躁,就不可能坐下来认真学习。大凡浮躁者,无不自满自足,自我感觉良好。即便坐下来学,也是心猿意马,不求甚解,毫无深度可言。浮躁,就不可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中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深入实际,才能解决问题。可浮躁者,往往只能 身入 而不能 心入 ,就像井里的葫芦,看起来沉下去了,实际还浮在水面上。浮躁,就不可能扎扎实实抓好工作落实。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就要有一股一抓到底的狠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不出成果不撒手。而浮躁者,恰恰做不到这一点。 在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生活的五彩缤纷、变化多端、节奏加快以及矛盾增多,必然给人们思想上、心灵上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客观上给浮躁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于是,就有一些人不是脚踏实地干工作,只想走捷径、做表面文章,做出有违客观规律的事,不是把功夫下在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上,而是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法,在汇报数字、材料上下功夫。 浮躁是人生的大敌。浮躁的人说到底是缺乏一颗平常的心、宁静的心。他们的思想往往脱离实际,泛 宽 ,泛 空 ,泛 大 。很多时候,浮躁的人只看到了马的速度,却看不见牛的精神;只愿骑在奔驰骏马上享受飞的快感,却不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学习、生活。在这种心态驱使下,盲目求 大 、求 高 、求 快 ,用一颗贪婪的心践踏着自己,最后往往会在贪大求全中摔跤。 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关键在于保持高尚的理想和志趣,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为功名利禄所扰,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有把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军队的事业当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拭去心底的浮躁,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浮躁往往会造出虚浮浅表的 泡沫 ,使人得到暂时的鼓舞,但这种成绩,往往是竭泽而渔。昙花一现后,就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了。 拭去心底的浮躁,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西谚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 28 年;哥白尼用 30 年的时间写出了《论天体运动》;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耗费了 40 年的光阴;而歌德写《浮士德》整整用了 58 年。要干成一件大事,如果浮躁不安,急功近利,肯定一事无成。 当然,人的奋斗是一个从小至大的长期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有的事情要干十几年,有的甚至需要付出终身的努力。不论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要有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做学问也好,干工作也罢,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循序渐进。少些浮躁,多些脚踏实地;少些作秀,多些实在;少些吹嘘炒作,多些实事求是。 别让浮躁占据了心灵 作者 : 福佑文华 不知为什么,也不知道从那天开始,浮躁之气已将我们围裹了个严严实实,就像原本蔚蓝的天空,一时之间突然乌云密布。做学文的不再严谨,搞科研的偷袭编造,做官的一边踢着 皮球 ,一边玩着贪污腐败的游戏;学校学会了收钱发证,学不学是你自己的事,收不收钱可是我学校的事。 一时之间似乎天地颠倒,乌云压顶。什么伦理、什么道德、什么品格统统被丢到了江水里面,并随着江水冲刷了个一干二净。当然,如果能冲个一干二净也好,可问题是他们的师范效应又波及到了许多有浮躁心的人,使这些人也一天天浮躁起来,这样这群人越聚越多,越聚越浮,俨然在社会这个健康的机体上衍生出了个恶性生长的毒瘤。 在这浮躁的人群中,大言不惭、不知羞耻、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一味托大、麻木不仁似乎是他们成功的阶梯,他们沿着这架无耻的阶梯蜂拥而上,蝇营狗苟,大有看谁更加无耻、看谁能在道德伦理上冲击力更大,看谁能够更加快速地退化到原始动物的状态的气魄上了。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废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是 闻一多 先生是对那个时代的无情批判和情感的发泄。如果将这段话改写一下,我想可以这样写:原本是一泓清澈见底的活水,清风下涟漪荡漾,可现在让一些臭气熏天的败类给破坏了,这泓清水被扔进了些废铜烂铁、剩菜残羹,让原来流动的清水和闪光的涟漪变成了绝望的黑色的死水,如要追回原先的美景,只有打开回忆的闸门慢慢寻找了。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确实有因浮躁而成名的人,也有因浮躁而发达的人,但浮躁无论如何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成功的阶梯,否则社会只能倒退,人类只能因浮躁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要知道社会决不是在浮躁的状态下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是积累的,浮躁不可能积累人类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浮躁的东西太多了,是不可能经得住时间这张大筛的筛选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这条大河长期冲刷的。 浮躁是一种传染病,因为要深刻很难,要浮躁很易,特别是一些人因浮躁得到好处,一些原本兢兢业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后,浮躁就会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并且这种传播速度会成几何级数增加。一旦你的机体被浮躁这种病毒入侵,你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状态,也许你会被浮躁统治一辈子;一旦你被浮躁所统治,你这一生将一事无成,工作上会被领导看不起,生活上会被家庭否定,你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本来应当很好体会的人生也会在你面前变得毫无色彩。 浮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一旦这种心态占据了你的思想,你就很难将它赶走。浮躁的心态决定了你做事情的态度,做事情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成败,你想真正成长很难,你想致富很难,你想出人头地更难。只听说过心态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意识决定成败,你听说过浮躁能够决定成败的吗? 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天一天混出来的,成功不是浮躁的结果,它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体会、总结、运用。用马克斯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 ,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 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8938 次阅读|14 个评论
杂感:在浮躁的时代要怀平常心、做正常人
wangdh 2008-7-12 10:57
怀平常心,做正常人 成功者,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 确实是句名言!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我个人喜欢按部就班,喜欢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也很佩服那些风风光光,雷厉风行,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成功人士。佩服归佩服,但从不羡慕,也不敬仰。自感不具备那些成功的潜质,没有很好的成功背景,只能做个普通人。基本能够达到安居乐业,做到心理健康、心里坦荡、心情舒畅,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做到敬业,也就满足了。这么多年了,也就这么过来了,到也坦然。 生活是一回事,事业又是另一回事。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求你不能平庸,书要多读,文献要多翻阅,大脑要勤思考,思想要多交流。学问需要积累,知识需要积淀。科学问题需要敏锐的头脑,学者需要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气魄。因此我喜欢勤于思考的学生,喜欢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喜欢给研究组提意见出主意的学生,喜欢争论问题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当然我也喜欢按部就班的学生,喜欢勤奋的学生,喜欢兢兢业业的学生,喜欢计划性很强的学生。我更喜欢有理想有志向的学生,有追求有抱负的学生,热爱科学研究能够奉献的学生。 我们国家经历了很沉重的时代,抹杀人性和创造力的时代,一下子到了张扬个性鼓励创新的时代。人这种生物适应性是最强的,无论环境适应还是文化适应,都会值得感叹。可是人这种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特性的生物又有它的特殊性,必须有伦理,必须有法规。人类社会需要合作,需要奉献,需要爱心。我们鼓励创新,鼓励张扬个性,但是人类的文化需要传承,我们人类的文明和传统需要传承和发扬。有效地融合,就是和谐。两个极端,都会产生一些问题。 新的时代,新的思维,新的环境,新的策略。我们明白,金字塔顶上的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绝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引领作用,颠天覆地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力。红花需要绿叶扶,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的社会更需要协作精神,需要奉献精神,需要敬业精神。独行侠不能鼓励,偏执狂需要留心。社会发展需要一般的准则,违反准则,人们会投以异样的眼光。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基本模式,这就是大众的观点。我们也知道真理有时候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真理还是需要大众来接受和传承。 读了下面这篇文章,胡乱写了些文字。有些自我矛盾,有些语无伦次。也许有一天会思考更加清晰,也许会永远糊涂下去。希望听到广大朋友的意见和观点。 (王德华 2008.7.12) ********************************************* 说明:文章转自新语丝网站 ( XYS20080711 ) 论 成功者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作者:沉路 陈安之有句经典的名言:成功者,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说出了真理的一部分。既然成功者只是处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那他们的行为一定跟常人有所区别。别人懒惰,他们勤奋;别人勤奋,他们刻苦;别人刻苦,他们拼命,这是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一般人不敢去大街上喊口号,一般人不敢去裸奔,一般人不敢许下空头承诺,但他们敢,这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因为做了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成功了,他们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这就是成功学提倡的另类文化,求异思维。它的理论基础是: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人,他们处于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只占人群的3%,而下面的97%的人,都是普通人,是属于无罪也无用的大多数。按照这样的理论,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成为那3%的少数人,要另类,要与众不同。这种文化,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影响颇大。君不见,这是一个另类辈出的时代,芙蓉姐姐的美妙身材,木子美的性爱日记,蒋方舟的泡妞秘籍,陈安之的裸奔哲学,范跑跑的跑路理念,最近又看到90后贱女孩发表的博客,真是自叹不如,自觉老矣。 另类、炒作、出名,几乎成了成功的代名词。要成功,就要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要成功,就要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也许我真的跟不上时代了。虽然我一直崇尚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却从来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另类一番。因为我知道,另类决不是成功。我没有天才的头脑,也不敢去裸奔,更没有勇气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知道,成功者也是人,人都有个性,也有共性,如果为了与众不同抛弃了共性去追求另类,则人将不人。也对,这年头太多的人都活得很不像人,像畜牲,至少不像正常人,像疯子。李阳不是说过么:我成功的秘诀就是变态! 但变态就能成功么?马加爵冬天洗冷水澡,俯卧撑一次能做几百个,平时成绩很差却通过半年的努力考上云南大学,堪称变态,变态的最后结果就是用锤子杀了四个室友。熊猫烧香的作者,其实也是个天才,属于成功者之列的少数人,但他的天才没用在正道上,最后进了班房。上次看一报道,北京有两个家伙,本是 普通人,有一天大彻大悟,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决定做点别人不敢做的事情释放生命的潜能,于是买了炸药准备去炸天安门,被警方抓获,成功进入了少数人的行列。 问题的本质在于:多数人代表普通人,少数人就代表成功者吗?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成功学的金字塔理论的根本错误:社会并不是金字塔形的,而是橄榄形的 中间大,两头小。中间的大多数就是所谓的普通人,而两头,一头代表了极少数的成功者,另一头代表了极少数的失败者。而许多盲目追求另类的人,以为自己是成功者,殊不知是在另一个极端,连正常人都不如。就像疯人院的疯子,他看别人都是疯子,唯独他自己正常,甚至是超人。 3%的少数人不代表成功者,在正常人之外,分别有两个不同的3%,所以在追求与众不同之前,先看清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免得没上天堂反下了地狱。这样的结果,还不如安分守己做个正常人。那些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你到底处在橄榄的哪一头? 真正的成功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人,其次必须是一个正常人,最后他必须超越正常人,这才成为成功者。有些人追求成功一开始方向就搞错,让自己变态,不做正常人,甚至干脆不做人,这就是南辕北辙,离成功更加遥远。那些一心想成功的人,能不能先让自己做个正常人,能不能不要到大街上去喊口号扰乱公共秩序,能不能不要在大街上裸奔影响市容市貌?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00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