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行评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理解与面对“同行评议”?
jianxu 2009-9-14 21:34
凝结着自己心血的论文稿件或者是基金项目申请书经同行专家评议后被拒之门外,未能如愿。当时的心情自然是一落千丈,万分沮丧,抱怨不公平。甚至有可能会很愤怒。有一种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的感觉。其实,这种事儿经历得多了,特别是对同行评议 ( peer review )的规则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和认识,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下来。 将同行评议制度所谓的公正理想化,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影响同行评议终审结果的因素或许是很复杂,但大致上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家是否真的很专业? 所谓的专家,只能说是在某一个比较狭窄的研究领域或者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造诣或者积累。 这里的专和同行都只能是相对的 。没有什么人是万能的,什么都懂,特别是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一些新兴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更是如此。因此, 被选择的同行专家未见得真的是很对路,这经常是在所难免的 。特别是当一份被评审的论文(或申请书)需要多位专家的时候,遇到个别并不完全在行的专家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国际上对期刊稿件的评审完全是尽义务的(国内有少量报酬),是作为科学公民为科学共同体服务的一种行为。在业内知名度高的大牌专家会收到很多的评审要求,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会不情愿过多地承担这样的义务,从而拒绝或者拖延评审。期刊编辑只能去选择一些名气相对较小的专家来评审,以保证能够尽快地获得评审意见。 受到学识水平、视野和经验的限制,小专家的评审完全有可能会导致错判或者误判。期刊编辑和项目管理机构经常苦于找不到合适(且足够数量)的专家。 当然,为顶尖级期刊评审仍然是一种荣誉(和享受),这也是这些期刊能够保证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专家的 personality 。抛去专业知识的影响,还必须看到评审专家是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底线、价值观念和 治学风格会有天壤之别。有的人追求数量,有的人追求精品。他们自然也会按照自己的哲学去评价别人的工作。对于原则的把握,有的人可能宽( generous ),有的人可能严( critical )。有的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会随便地去胡乱发表意见;有的人自己不懂,还喜欢对别人的工作吹毛求疵,不懂装懂。一般地说来,资深一点的人会比较宽容、豁达,对年轻人给予鼓励;而新手上路者可能就会下手狠一些(因为自己过去一直是在被别人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来评别人,心态一下子还有没调整过来)。 你的东西撞在了什么人的手里,那就要看运气了。 (三) 学术问题本身就会有争鸣。 即便专家是专业的、道德上是公正的,我们还必须看到,学术问题本身也会存在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些问题眼下大家可能还未达成共识,甚至会在业内形成对立的学派或者圈子。实际上,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本征特征和常见现象。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业内人士眼里,出现完全相悖的看法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你的东西不幸被送到了反对派手里,得到了负面的评价,那是不令人意外的。 只能算是自己运气不佳。 许多情况下,同行们之间会发生争夺成果优先权的竞争,彼此之间会存在 利益冲突 。通常,期刊(或项目管理机构)允许作者(或申请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要求回避评审的同行名单,以尽可能保证公正。对此,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 总之,公平和公正永远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项游戏规则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局限性。 据说同行评议这一方法是从 1750 年起就开始普遍沿用的,至今形式上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没有谁能够想得出比它更好的学术评估办法来替代它。因此,我们对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必须持宽容的态度。我们所应该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拿得起,放得下,习惯、适应并尊重这一游戏规则。 相关链接 青年基金申请:功底与功夫 五月份忙碌的两件事儿 心静如水(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45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同行评议意见》:只评鸡毛,不评科学
大毛忽洞 2009-9-10 08:53
《 同行评议意见》:只评鸡毛,不评科学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还是让俺从 PDF 谈起吧! PDF( Powder Diffraction File 粉末衍射文件 )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晶体结构数据库。 到目前为止, PDF 数据库共收集加工了 29 万( 291440 )条晶体结构数据,其中只有约 12 万个晶体结构的数据给出了原子坐标,还有约 17 万晶体结构数据没有原子坐标。 如何在现有的 PDF 数据基础上求解出原子坐标,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科学问题。根据 PDF 数据求解原子坐标,由于电荷约束条件,离子晶体要比金属间化合物要容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俺要跑到无机化学去申请项目。 不过自从递交申请书之后,俺已经找到了求解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的原子坐标的简单方法。 俺的方法建立在纯粹空间原理之上,不需要量子力学,也不需要分子动力学。 当然了,花钱买一个大型的材料科学计算软件,根据 PDF 数据也可以求解出原子坐标。 为了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我们把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与您,该意见仅为今后申请项目提供参考。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A1 评审人意见: 1 申请人有大胆的设想,并执着地在设想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从申请书设计的研究方案看,不够落实。例如,项目的关键技术工具《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是申请人自己研究和开发,而主要的操作系统数学模型等没有公开发表,操作系统整体的合理性与应用性没有经过验证,这使得整个项目的实施不能得到保障。 大毛忽洞答曰: 《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是否可用,与公开发表与否没有什么关系,与鉴定不鉴定也没有什么关系。 例如,陈进的汉芯是经过圈子里的权威鉴定的,到头来还是不好用。 又例如,有的申请书里罗列了一大堆进口仪器设备,从字面上看,这些仪器设备似乎能够为实施项目提供保证,但是没有经过公证(相当于鉴定),谁知道那些设备到底有没有?到底能不能用? 还有,申请人是否身体健康?是否能活到项目结题。 如此等等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太多了! 评审人不是从项目的内容(科学性)来评价项目,而是用惯性思维从皮毛表面来评论项目,实在是可悲可贺! 悲,为何求俺鸡毛,俺没有鸡毛! 贺,你把俺的项目枪毙了,俺的程序又要多孕育 1 年! A1 评审人意见(第二段): 申请书中研究队伍列入的主要研究成员,唯一的教师,没有任何介绍,而申请书对项目组的介绍是 “ 博士研究生是本项目组的主要成员 “ ,感觉研究队伍不够可靠。 A1 评审人意见(第三段): 建议不予资助,申请人对《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进行确认,例如,可以公开发表或进行成果鉴定,确保切实可行后再申请后期的应用。 评审人 A1 只谈鸡毛,不谈项目的科学主题! 俺不会鉴定俺的《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也不会公开发表。否则,俺就上了你的当了,到时有人会说:工作已经发表,没有必要再资助了! 评审人 B2 意见( 就一个自然段 ): 2 关于点群和空间群关系以及键价、原子价与配为数关系在理论上已完全解决。而申请者提出的一些晶体结构在单晶 X 衍射实验中很容易被解决,更无需像申请者这样花作大量功夫去计算,再从二元晶体堆积成多元晶体。所以本申请即缺乏理论意义也缺乏应用价值。这里更没有什么化学问题需要研究,因此建议不予资助。 大毛忽洞答曰: 这位 B2 先生(女士),一点道理也不讲! 俺的研究目标是要把原子组装成晶体,核心问题是点群操作化学键。 根据 B2 的思路说下去就是: 当然了,如果单位很牛B ¥B ,钱很多,买台四园衍射仪,再买一套X 射线分析商业软件,再雇人做实验炒菜出 这种化合物,就可以测出包含原子坐标的晶体结构数据。 以上的方法是赤裸裸的单晶体直接法。 也可以买一套理论型的炒菜计算软件,在 PDF 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把原子坐标计算出来。 当然了,买套现成的计算软件仍然需要钱,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用理论炒菜型软件计算原子坐标,实际是扫描能量空间,根据能量最小(极小)的条件确定出原子坐标,一般情况下还要把问题局限在绝对零度。 评审人 C3 意见( 也是一个自然段 ): 3 本研究项目计划开展对无机化合物晶体化学键网络结构特征和原子近邻配位的所谓层状结构的研究 . 有关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特点 , 但基本上是基于原子的几何性质和经典力学描述 , 缺少在量子力学水平及经典或第一原理水平上的分子力学描述 . 有关研究内容单一 , 缺少重大科学意义 . 因此本人觉得该项目不适合作为国家自然科学项目 . 大毛忽洞答曰: 这位 C3 先生(女士)只知道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不知道还有一个空间原理。俺申请的是个很小的面上项目,研究内容集中,能有一点科学意义就不错了。 “重大科学意义”应该属于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而不属于俺的小项目。 你把“重大科学意义”的虎皮大旗插在俺小人物的屁股上,实在是让俺享受不起!
个人分类: EET电子理论|8304 次阅读|7 个评论
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zhumengjin 2009-8-31 01:21
在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行评议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方式。但是,在学术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的中国,除个别特牛鼻的单位外,同行评议可能是最不合适的学术评价方式。中国科研队伍规模十分庞大,学术生态网络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于人际网络错综复杂的中国,在现阶段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普遍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并不合适。 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门第观念、同行相轻、礼尚往来、拉帮结派等元素可谓根深蒂固,远甚欧美国家,目前国内学术界被公认存在诸多影响同行评议结果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不合理因素。时下将同行评议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无疑是将中国学术推向广受诟病的人治环境。不公平的根源往往起于人治,中国学术评价不需要人治,而是需要基于客观标准的法治。如果在现阶段全面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在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相应保障和制约措施未建立之前,同行评议将很快沦为领导的主观评议,网络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将很快成为现实。在同行评议制度信誉尚未得到全社会认可之前,中国学术评价需要的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中性指挥棒。 . 目前能成为这根中性指挥棒的只有SCI。SCI是一个中性的评价标准,本身无所谓好坏,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国人强加给它的罪名。尽管高档次杂志中有垃圾论文,低档次杂志中也有高影响力论文,但那毕竟属于少数、属于特例。在平均趋势上,论文的质量与杂志档次呈正比,通过SCI论文的数量和IF(加上非负面引用)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准。作为一个主流评价标准,必须适用于整个群体,而不是照顾少数特例。要适用于整个群体,就必须要看平均趋势,在平均趋势上适合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反对SCI评价体系的往往拿特例、个案说事。特例往往都是不可重复的,全世界不读完大学而成为首富的只有比尔盖茨一人,其他人都复制不了,对于众多企业家而言,步比尔盖茨的后尘只有死路一条,更不能用比尔盖茨来制定评价商人的标准。用特例去反对适合群体平均趋势的东西无疑是错误的。在时下的中国,就整体趋势而言,SCI评价体系是相对最为客观的评价标准。至少在现阶段,对于中国学术环境的良性发展而言,强化SCI评价体系比丑化它更为有利。 . 当前的中国,不需要掌握话语权的人制造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现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中性、客观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5792 次阅读|3 个评论
NIH引入SCI评价——老美也该哭了吗?
zhaoxing 2009-8-4 10:27
科技大国中,美国可能是传统同行评议最坚定的维护者,在欧亚各国近年普遍引入被人痛恨的量化评价背景下,一直动作很小。 当然估计这只是一个参考。 但这是一个开始吗? ------------------------------------------------------------------------------------------------------- "Philadelphia, PA, London, UK, August 3, 2009 – Thomson Reuters with Discovery Logic, Inc.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has chosen Web of Science data to power the NIH electronic Scientific Portfolio Assistant (eSPA). eSPA i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designed to assist NIH grants management officials in creating grant portfolios and tracking research outputs and outcomes, including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
个人分类: 计量学|3520 次阅读|4 个评论
哈佛包庇学术造假的传统渊源
juchuan 2009-6-5 13:11
4 years ago: Ethical violations by Harvard researchers in China http://scientific-misconduct.blogspot.com/2007/10/memory-hole-27-october-questionable.html 郭磊先生在科学网发文指控哈佛大学包庇学术造假,意图是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从而希望导致哈佛真正的调查。郭磊先生最近还在写这事。 因为曾经评论过郭磊先生对哈佛集体学术造假的指控,作为过来人,我再写几句,愿真诚地劝郭磊先生:此类事情往往是无可奈何,写写不妨 , 但不可过于执着。 学术不端这一话题为人厌恶。在科学网开博本来是为了写写自己认为的不应该被湮没的见闻,却不料除了那篇没有实际内容的开博序言外,以后几篇拙文竟都和学术不端有关。至于要问为什么我要关注 郭磊先生的事件 ,那是因为我也不是毫无利害相干之人――本人也曾经是举报者。在造假者受到百般包庇,几乎完全控制主流媒体,威胁要对我们举报者清算时,却有素昧平生的前辈和教授学者们著文写信为我们说了公道话,那份感激令人终生难忘!于是我自认为也有义务关注 郭磊先生的事件 。没有见过原始记录,我当然不能裁判郭磊先生和被指控者们谁是谁非,而且也没有资格介入郭磊先生和张天翼先生之间关于技术细节的讨论,之所以接连评论此事,无非是因为哈佛的装聋作哑,于是我们局外人只能猜测郭磊先生的指控大概属实。 网络和现实世界不可同日而语。在网上发表评论往往是因为只有在这一虚拟的世界人们才享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和民主平等。网上的辩论必须是以理服人,不能是少数服从多数,也不能因为是名人学阀就一言九鼎,别人就必须诚惶诚恐。只有实验和历史能判断学术上的是非,大人物大言不惭的论断往往会成为历史笑料。尽管如此,网上的学术评估即使有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却未必有实际的效果。 网上的学术评估不能代替大学的正式调查。不应以博主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揣摸真正的专家学者们的心态。有闲开博的或许长舌好事,愿意倾倒胸中,唯恐不尽;敬业严谨的学者们则往往潜心自己的研究,不管门前是与非。而在审理造假指控时施施然凑上前来的同行,恐怕会应了那句俗语: “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 。 本人已经说过,如果不包括剽窃,依照惯例,国外对学术造假指控的调查范围只能限于是否捏造或篡改了数据,唯一的工作是核对原始实验记录,而绝不是学术评估。即使同行们把某人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假说批得一塌糊涂,毫无是处,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却未必有理由指责他学术造假。而即使同行们认为被指控者的文章并无破绽,贡献杰出,意义重大,但事实那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实验记录支持的凭空杜撰。 如果同行评议对王 志明 老师的学术领域适用,那实在是造化,难得王老师的同行们还值得相信。我的经验则是同行评议对于生物医学方面的争议未必可行,而对澄清学术造假的指控几乎是毫无意义。 如实调查对学术造假的指控本应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义务。 大学对学术造假指控的调查按理应该是慎重而严肃,被咨询的专家们往往会要求大学做出豁免的承诺,即日后不会因其言论而受某一方起诉。如果连这最起码的阅历都不具备,而敢自告奋勇 , 毫无遮拦,信口开河,这类专家的真实素质也就可想而知。当然,如果大学调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那么这类制造是非的专家正是投其所好,求之不得。 王志明老师后来明确了 “ 后同行评议 ” 只是学术评估,和学术打假毫不相干,然后又宣布放弃在科学网的后同行评议实验。其实我本来想将王老师一军,我手头就有王老师的国外的编辑同行们无视职业道德 , 知错不改的书面证据。就这些证据,我相信不难证明如今人心险恶,科学家同行们不一定实话实说。但是 , 如果铁证如山 , 读者的评论众口一词 , 就会有下文吗 ? 这并非我小看王老师 , 但毕竟王老师不参与分派经费 , 对不端行为一方没有任何约束力 。即使是学术打假赫赫有名的方舟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曝光的有些案子,按说证据也够充分了,但是如果当权者不作为,他又能如何? 前些时候科学网上讨论科学家是否应该德才兼备,明显是主张不要求全责备的居多,这其实也正是当前国外学术界的真实写照。本人就曾经目睹过国外的同行们物伤其类,不顾事实,无视证据,毫无羞耻地支持造假者的闹剧。 就郭磊先生对哈佛的指控而言,难得意外地有 Dr. James Whitfield 说了句 : “I am surprised that apparently the Harvard people did not take a little time and effort to defuse this problem by carefully arranging an independently monitored set of experiments to verify or definitively refute Dr Guo's potentially serious observations.” 真是一针见血 ! 所以 , 此事的关键是发表的结果是否真实 , 如果不能重复实验结果 , 同行们即使口吐莲花也只是枉然 。 对于哈佛包庇学术造假的传统本人并不陌生。 哈佛医学院的教授 Nicolas Tilney 在本人投诉案的调查时就公然作伪证 , 幸亏当时调查小组的成员们是正直的学者 , 当场就揭穿了 Tilney 的 卑鄙行为 。 本人曾为此向哈佛当时的校长萨莫斯投诉过,哈佛的反应自然是不理不睬。另一哈佛医学院教授 David Sachs 则写信给澳洲政府和媒体 , 称造假者是 "outstanding scientist who has made numerou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our field over a 25-year period" , 呼吁澳洲政府继续为造假者提供经费 。 虽然我不认为这几个家伙就能代表整个哈佛 , 但也算是见证了被捧为世界第一哈佛,其实和别的大学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 也同样可以是鱼龙混杂 , 藏污纳垢 。网上一搜, 哈佛包庇学术造假的旧案竟是信手拈来,挑几条附在文后,以印证指控哈佛有包庇学术造假的传统绝非本人杜撰。 学术腐败没药可救 , 就连国外也是如此 , 在当今社会这就是现实 。 当初报道我们举报案的澳洲 ABC 电台 的 Norman Swan 医生 , 尽管人家在国际上那么有名 , 最后也不得不认输 : " hat would you think of an institution which allows a researcher found potentially guilty of misconduct to get off because they weren’t well, had a doctor’s line, were very busy with other things; important stuff got lost, and in any event the data either didn’t matter or you produced them later? All helped if the boss of the institution chooses to ignore some of the most serious allegations altogether." ( http://www.the-funneled-web.com/Old_N__V/NVFeb_04.htm ) “I will never do a case of scientific fraud ever again. I’ve said this publicly and I’ve said it a couple of times before - I am never going to do another one ever again. And the reason for that is just the failure of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If the University of NSW can get away with something like this – what is the point? Somebody else can do it, some young buck can come along and do them but, you know, I’m not going to do another one because I just don’t think that the institutions in this country have responded seriously to this.” (http://www.griffith.edu.au/centre/slrc/whistleblowing/news/radionat3sept05.pdf) 对于升斗小民如本人者,期望公正往往不现实。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用我们这双也能码字的手,揭一揭正人君子者流不愿让人知道的事实,还历史一个真实。 比如哈佛教授 David Sachs,他当然不会承认我是他的同行(而我也不需要他承认) ,此公2006年曾吹嘘,说只要他的移植了猪心的狒狒能存活一年,他就可以把猪心猪肝猪腰子移植给人, 当时我就胸有成竹,幸灾乐祸地预言:这牛皮马上就要吹破了!果不其然, 到一年时那小子再没吭声,于是轮到我得意: “ 不出吾所料”! 只是可惜了那只狒狒和那口猪 。 而我们曾指控的那名被David Sachs 所力挺的造假者,尽管学术不端投诉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科研经费,大学指望着他能出点成果以证明当年对他的包庇是英明正确的远见卓识,我却只是不怀好意地关注着他的实验: 八年过去了,没能证明他的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没给他的支持者们一点点面子,哈哈 ! 所以 , 既然已经点破 , 郭磊先生也只消再等几年 , 如果哈佛的那个实验室及其他同行们不再发表那类文章了 , 那也就是证实了郭磊先生的指控。 最近有陈琦 先生和 AlecXu 建议 郭磊先生以实验来证明同行们的谬误 ,话虽不错 , 但是人生苦短 , 如白驹过隙 , 郭磊先生 既然 深信同行们造假 , 那么这类研究事实上毫无意义 , 又何必花费很多精力去证伪而浪费时间 ? 何况即使证明了他们的实验全错并不就能指控别人一定是造假 , 人家只消承认是个 “ 诚实的错误 ”, 你拿他们怎么办 ?! 至于 Science is always self-correcting, 那是说 Science 而不是说 Scientific misconduct 。 以前有人谈过这事 ( 已不记得作者和出处 ), 认为 Scientific misconduct, 尤其是捏造或篡改数据 , 是不可能自我纠错的 , Scientific misconduct 的后果是污染文献 。 在国外 Scientific misconduct 有多普遍 ? 这我不敢乱猜 , 我只知道在我了解的移植免疫这一领域 , 文献被污染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 。 当初我举报老板学术造假 , 是因为他瞒着我 , 却用我的名字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了篇文章 , 吹他的假说 , 通篇杜撰 。 大学和杂志真够黑的 , 经过几年交涉 , 竟还是没能把我的名字撤下来 。 但就是这篇前言不搭后语 , 错误连篇 , 连参考文献都是张冠李戴的垃圾 , 居然被 “ 同行们 ” 引用过十几次 ! 说了一堆哈佛的坏话 , 我的确无意给哈佛的全体员工抹黑 。 正如哈佛的好名声是一部分学者成就的 , 哈佛的丑闻也只是由一些败类制造的 。不过哈佛有包庇学术造假的传统这一事实最好还是让国人知道 , 据说当年 (2003) 北大许智宏校长率团去哈佛 “ 学习如何搞科学道德建设 ” 被拒之门外 , 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 今后去哈佛好像应该去学如何打造诺贝尔奖 , 最好别提 “ 学习如何搞科学道德建设 ” 。而且 , 揭揭哈佛的丑事对正在努力争取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也应该是个喜讯 : 原来排在世界第一的哈佛并不那么完美 , 那么纯洁 , 那么高尚 , 那么遥远 ! http://teachpsych.org/otrp/resources/keith-spiegel94.pdf http://www.wage.org/doc/text/13bodkin.html http://www.pogo.org/pogo-files/alerts/public-health/ph-iis-19990101.html http://www.ebmonline.org/cgi/content/full/224/4/220 http://scientific-misconduct.blogspot.com/2007/10/memory-hole-19-october-harvard-paper-in.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719 次阅读|7 个评论
推荐他只因喜欢他
zhaoxing 2009-4-21 02:15
推荐他人博文的动机更复杂,但有时可能仅是因为喜欢那位博主。 推荐问题上,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和情感网络不可避免的起到重要作用。 看一篇博文,有时是被主题所吸引,有时只是被写博文的人所吸引。推荐一篇博文,也是如此。 其实很少看完一篇长文,但点推荐却很频繁。因为信任和喜欢那位博主,即便没看完,也认为一定是值得推荐的。 推荐有时也是认同,认同的不仅某篇博文,也认同那个人。 曾很好奇,若自己点一下自己博文的推荐,会出现什么结果?没敢点因为怕显得太自恋。其实人人都自恋。 --- 这也反映了:小圈子中的同行评议,是多么的脆弱。 与道德无关,只缘身在情景建构下的社会群落。 --- 更多阅读: 引用他只因喜欢他?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5906 次阅读|9 个评论
提高学术造假技巧原来是爱国行为
juchuan 2009-3-29 13:06
诗曰:造假不要紧,剽窃是祸根;岂止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此前曽在国外名校举报过学术造假,在网上説起过国外传统是对造假教授百般包庇,却基本上没人相信。在郭磊先生的《发生在哈佛医学院的一起严重学术造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513 )一文后本人留过言,也拜读了各位大侠的评论,觉得有几句话不得不説。 学术和科研本来是人类对知识和文明的追求,到了求职不易的今天,却已演变为谋生的手段,学术造假也就应运而生。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项Nature调查显示,科研人员中有有三分之一承认有过某种程度的弄虚作假或剽窃。所以其实科研不当行为国内国外一般同,并非中国独创。 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对科研不当行为的定义是: Research misconduct means fabrication, falsification, or plagiarism in proposing, performing, or reviewing research, or in reporting research results. (a) Fabrication is making up data or results and recording or reporting them. (b) Falsification is manipulating research materials, equipment, or processes, or changing or omitting data or results such that the research is not accurately represented in the research record. (c) Plagiarism is the appropriation of another person's ideas, processes, results, or words without giving appropriate credit. (d) Research misconduct does not include honest error or differences of opinion. ( http://ori.dhhs.gov/misconduct/definition_misconduct.shtml ) 在捏造(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这三项行为中,剽窃(包括重复发表而不加说明的自我剽窃)最愚蠢:白纸黑字,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抵赖?造假行家则明白,正如发扬中医要从娃娃起,挽救京剧要从小学生起,而学术造假则必须从伪造原始数据起。既然造假,就不必客气,不造则已,要造就要造得圆满彻底。 有读者在郭教授博客的留言中説: 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哈佛的相关研究人员确有造假的嫌疑,就应该为了科学与之斗争。哪怕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多么的大 。 话虽不错,只是不现实。首先,举报剽窃相对容易,如果是举报捏造或篡改数据,接触原始实验记录是关键,却往往又是几乎不可能。其次,即使有了如山铁证,对付学生或下层科研人员自然是手到擒来,如果对方是知名教授,那么举报无疑是飞蛾扑火,地狱无门自来投。这事说来话长,待我以后慢慢开导大家。 应该说,ORI对科研不当行为的定义已经对造假者十分仁慈,网开三面,尤其是定义的第四条,科研不当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观点的分歧,常常被造假者和造假者的上司用来掩盖造假丑闻。要证明别人刻意造假谈何容易! 在国外较多见的是不重复实验,只要第一次试验有可用或较 理想的结果,即使不能肯定结果是否真实,能写就写,怕因第二次实验不能重复而坏了好事。曾经有人建议重复试验,却被老板一句话噎死:难道连你自己做的实验都不相信? 按ORI条文,这当然不算不端行为。所以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严格依照一篇论文的步骤重复实验,即使那篇文章发表在一家一流杂志,得出同样实验结果的概率不高。通常的做法是把那篇论文丢到一边,虽然怀疑该论文的真实性,但不会去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 就郭教授所叙述的证据,如果同一实验室无法重复已发表结果,一般来说,发表的论文显然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科学家会找出原因主动改正论文中的错误,一般混饭的也就是装聋作哑。要人家承认是造假或是错误,那是强人所难。如果没有实验的原始记录证明的确是捏造或篡改了数据,那么只能怀疑,而不可以正式指控别人造假。按说向上司汇报这种怀疑是为实验室好,是否应该汇报则要看上司的为人,不可自取灭亡。 以下引用的这段话足已说明科研诚信办公室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向他们告状只是病急乱投医: According to a July 2005 report by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egations of misconduct by resear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record highs in 2004, with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ceiving 274 complaints -- the most the department has received in one year sinc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first established a program to deal with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 1989. However, because of staff and funding shortfalls, the federal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closed only 23 of those complaints, with just eight individuals found guilty. ( http://www.naturalnews.com/019353.html ) 应该明白,如果没有过硬的证据,有几人敢向ORI投诉而为自己惹大麻烦? 有人留言建议郭教授找媒体,找编辑,或通过法律途径,应该说,这些在国外都不可行,为什么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明白,这些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会如梦初醒。至于在博客上造势,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让丑事见见光而已,对事件的解决毫无影响。因为虽然科学网上往来无白丁,留言大多出自教授学者,可是在事件中这些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有人相信同行评议,事实上如果事件已到了需要确定谁是谁非的地步,同行评议往往对举报人是个灾难。因为一是调查的范围只能是翻翻原始记录确定是否发生过捏造或篡改数据,而不是裁判学术观点的分歧,需要的是正直而不一定是小范围的专家;二是如今科学家名声不好,人品可疑,在是非场合不愿退避三舍,而是自告奋勇,勇往直前前来蹚浑水的,多是些利害相关的是非之人。 最欣赏的是郭教授自己的一则留言: 此文原有一个引言最近网上热议李连达院士课题组造假一事。在这场声讨李连达院士课题组造假的全民大运动中,我发现其中很多的文章充满了对国内现行学术打假制度缺失或执行不 力的指责,以及对浙大校长的批评。他们每每行文,必称如在美国遇到此类事情,会如何如何。我读了以后,总觉得此类评论,像作者们坐井观天梦呓般之臆语,很 是苍白无力得有点可笑。最近我在哈佛医学院揭露了一起学术造假,因而不幸亲历了美国调查和处理学术造假的过程。现将情况简介如下。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文,多 少明白我国当今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科研造假技术方面,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真实差距所在。国内造假后进们,实应好好学习,努力提高科研造假技术。千万不 要再像李连达课题组一样低水平造假,以致被洋大人们轻易揭露,使我国科技界脸面尽失 。 努力提高科研造假技术,不使我国科技界脸面尽失,这真是神来之笔!于是借来做了本文的标题。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5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对同行评议及量化评价的基本观点
zhaoxing 2009-3-26 17:07
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将长期共存。只要同行评议尚未失效,量化评价都应主要做为同行评议的辅助。 同行评议追求满意,量化评价追求最优。可惜通常的结果是,既不满意也未最优。 关系社会里,同行评议公平缺失。外行管内行体制下,量化评价精度缺失。 在中国,同行评议有时是猪鼻插葱,量化评价常常是风箱老鼠。 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结果的相同点是总会受人质疑。不同点是,同行评议被质疑的常常是其公平性,导致人与人的矛盾。量化评价被质疑的常常是其正确性,导致人对制度的不满。 同行评议的进步有待社会关系结构渐变,量化评价的突破尚需学界艰苦探索。 同行评议期刊审稿制度可能是同行评议相对最成功的领域。 量化评价最主要难题是:缺乏公认量纲。 赵星 2009.3.26 于重庆大学
个人分类: 计量学|500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同行评议?
周春雷 2009-3-17 11:01
一篇文章投出去后,苦候半月,等到的评议意见是该文所述问题过于专窄,又缺乏解题的必要叙述,不像一篇完整的论文,好象是节选,不宜在发表.。一篇9页长文也会被认为是节选的香肠论文,颇感无语。如此简洁的意见,真可谓字字千金。不知那些抱怨作者将好文章出口的编辑大人们对这样的评议结果有何高见。 我们总是抱怨国产文章原创性不足,却很少反思造成这种不足的常规因素。当一篇原创且作者初步证明有一定价值的文章怯怯地主动登门访问牛刊的时候,受到的却是一通不容反驳的训斥,稚嫩的创新幼芽将因之而郁郁不振,乃至凋谢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当我们高谈阔论期刊的社会价值时,可曾想过在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中,高级别刊物必须承担的为学术成果定级的义务? (本文无意抱怨什么,仅是想以自身经历为例与大家探讨一种更善的学术成果认定体系)
个人分类: 感想|5189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科学新闻”关于Ising猜想事件的评论
dongping2009 2009-3-13 09:37
本人对于科学新闻关于Ising猜想事件的评论: 1、 标题:接受《科学新闻》杂志采访的基本原则及《科学新闻》采访程序的不公平性   本人评论: 我本人对科学新闻这样的做法感到遗憾,也许该记者事先应该告诉被采访者,需要哪个(些)小同行(们)给予记者以专业把关,可能更合适些。 2、 标题:三维伊辛模型:激辩之后的猜想   本人评论: 原来我仅仅表示遗憾,现在看来,科学新闻在报道此事时,确实带有比较严重的偏见,最起码,应该采访到当初刊登这篇猜想论文的责任编辑,以及当初对于该猜想进行peer review时的评论。无论如何,应该正反两个方面都应该报道。 矫枉不能过正啊。 博主回复:本刊多方努力,一直没有采访到《哲学杂志》的编辑。 3、 标题:后同行评议时代的到来   刘晓东博士的评论:科学期刊本来就有comment-response系统,为什么还要后同行评议?有些工作需要10年,20年才能看到意义所在,你搞的后同行评议是否也要执行20年或30年? 博主回复:光有期刊的comment-response系统不够。现在科技出版的问题很多。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这样的实验,大出版机构也在实验,手法不太一样而已。PPR关心的是所涉及的工作现在被同行认可与否,不是未来。 本人评论: 同意2楼(刘晓东博士)的观点,现在的comment-reply系统有对论文错误进行自纠正的功能。并且,如果一篇文章不被看好的话,让它自然死亡好了,亦即同行不予任何关注即可。 博主回复:我已经答复2楼了。特别在中国,文章发出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Credits,即使同行不予关注,这也不能算是自然死亡。而且,有些同行会被有错误的文章误导。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6637 次阅读|6 个评论
记者,离科学有多远?
sciencenews 2009-3-10 08:03
《青年记者》书面专访《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贾鹤鹏 (原稿,编辑校对稿发表于《青年记者》2009年3月) 贾总编:您好! ◆首先,祝贺《科学新闻》杂志改版成功。刚看到中国第一本面向科学家的杂志的宣传时,我还为《科学新闻》应该是比较高深和枯燥的,但看了改版后的两期杂志,却觉得它平易近人。其中很多文章很有看头,很能为像我这样非科学家读者大众读者所喜欢。能否介绍一下《科学新闻》杂志的特点和它的发展方向? 新版《科学新闻》杂志是一份专门服务于科学界泛专业人群的新闻杂志。本刊重点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供专业科研工作者感兴趣的共性内容,并提供服务信息和科学家的个性化内容。 办一份中国第一本面向科学家的杂志,并非办一份只有科学家才能看得懂的杂志。实际上,由于科学分工日益严密,科学界各个学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位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学家可能并不懂得量子物理的知识,反过来,量子物理学家对于蛋白质的结构或者基因表达等也有可能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希望自己的刊物像科普刊一样容易读,内容应该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都可以懂。但是与常规的科普期刊不同的是,我们的杂志更注重的是提供科研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科研政策、基金信息、论文发表、学界轶事、实验技能等。 另外,我们强调办一份中国第一本面向科学家的杂志,还着眼于办一份符合科学家习惯的交流方式生产新闻作品。那么什么是科学家们能接受的方式呢?简单来讲,我的理解是基于证据,同行评议。就基础科研来讲,这样的证据主要就是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同行评议的高质量期刊发表一篇论文,代表着这项研究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但是我们的行文仍然是新闻形式,以采访和作者报道作为基础,但是为了体现我们的基于文献证据这个特点,我们要求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的文章添加参考文献。可以说,我们是中国第一份新闻作品带参考文献的刊物。 另外一个科学界经常进行的工作,就是对研究的同行评议。一项研究往往没有最后的终结性的结论,而同行对其的评论主要体现了科学界的互相交流和认可。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科学新闻报道往往就是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从头说到尾,新闻作品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科学界最正常的同行评议的精神。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把我们的作品建立在科学界所接受和认可的方式上。 目前,中国尚无此类杂志。但中国科学家群体不断壮大,群体意识正在显著提高;科研经费持续增加,信息交流等需求也在大幅增加,行业内需要一份不同于科普刊物的科学新闻杂志。科学网在中国的迅速成功说明了这种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科研群体具有很强的器材购买力,科学家也属于较高收入群体,我们这样一份杂志应该在商业上有可能实现自我维持和发展,并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一个意义上,科学新闻杂志不仅仅是适应科学家的职业习惯,还在通过我们的努力来促进这种习惯。已故的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吴瑞先生在《自然》杂志的特刊《中国之声》中强调,中国科学家缺乏同行之间客观点评对方科研的交流精神,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也指出,科学家的职业化就是可以就对方的学术研究进行激烈的批评而不会伤及双方关系的做法。另一方面,科学发展本身也是充满争议的过程。一篇科研论文前面进行的文献介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这种争议,而我们的科学报道如果仅仅停留在报道科学的成就,也不能很好地体现科学的这种特点。 我们在强调对所有的科学进展的报道进行同行评议,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强化科学家之间的职业交流。我们报道的科研往往是一段时间以来最为重要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同行点评,也对促进科学界同行之间的职业化交流带来潜在的影响。 由于科学家仍然缺乏同行公开批评的习惯,所以我们一篇简单的科研进展的报道往往会花上很长的时间,从单纯的新闻工作来看,这样做有点得不偿失,但是我们把自己的杂志看作承担了促进科学界同行交流的使命,我们相信,我们这样的工作也是在逐渐促进这一点。 ◆其实,科学,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而新闻,面对的是大众。从科学到新闻,是一个从窄众到大众的过程。如何沟通好两者之间的转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您的博客链结中,我看到这样一个文章题目:公众想了解的科学与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不尽相同。认为,在大众传播的空间里,科学本身就不是主角,因为公众关心的科学一是 know what 和 know how ,而不是 know why ;二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例如三聚氰胺问题,美肤美容问题等,所以,媒体的科普报道许多时候不过是从科学中挖掘人文意味。您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界要参与对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能否详细阐释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应该说,科学界参与科学向大众传播的过程是理所当然的,应该是科学家的职责。在西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或者科学普及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是在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并不积极。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缺乏激励机制,而参与传播带来的不精确的结果,反而可能造成伤害。在西方,科研项目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科学教育或者科学宣传费用,而不积极进行科学传播,往往会导致缺乏公众支持,进而影响一项科研项目的资助。但是在中国,由于缺乏这样的激励政策,科学家确实难以积极参与科学传播。 另一方面,正如您的问题中所说,公众想了解的科学与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不尽相同。因此即使科学家参与对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往往也不一定会带给公众他们最想要的科学。 您的问题中提到:公众关心的科学一是 know what 和 know how ,而不是 know why ;二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例如三聚氰胺问题,美肤美容问题等。换一个角度想这种问题,其实就是说人们关心的,总是那些与自己的生活距离最近的东西,或者是带来最多兴趣的内容,比如新发现外星生命之类的报道。同样的逻辑一样可以应用于参加科学传播的科学家,他们最熟悉的科学就是自己的工作,而衡量日常科学工作进展的,并非是某项具体的进展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发展日益专业,日益精细,这种差距也会日益增加。在日常科学工作进展中,发表在知名学术刊物上的重要论文,是评估科学家工作重要性的最直接(也许并非是最终)的标准。 上述两个问题,短期之内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其中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中国需要相应的政策,而第二个问题,既是是科学传播工作比较成功的英国和美国,也一样面临着(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两个)不同领域的天堑。 但是媒体和科学传播者能做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在某些领域逐渐缩短这种距离。就第一个问题而言,一些科学家尽管缺乏参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激励,但是仍然愿意在科学界内,特别是同行之间(并非仅仅是研究领域相同的小同行)进行传播。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发表论文和在论文上提供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以供同行交流。而《科学新闻》杂志通过基于文献的报道和同行点评等方式,实际上是让这种同行交流变得相对浅显,这就有可能会成为其它面向大众的媒体和科学传播者利用的资料,通过他们的进一步加工,让部分科学界之间的交流变成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 另一方面,通过探讨与公众事件相关的科学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能在部分问题上把科学界传播的逻辑与大众关心的逻辑作一衔接。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对三聚氰胺检测问题的报道。公众和大众媒体非常关注的是什么牛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它被添加到牛奶中,而我们关注的是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及其与之相关的科学界的工作。通过我们对文献的分析和对业内人士的采访,我们发现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严重不合格,而与这种不合格相关的是科学界对检测问题缺乏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科学新闻样刊一》 三聚氰胺检测玄机重重 http://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08/11/36.html ),后者通常来说是科技界(不仅仅是科学界)关心的问题,但是在三聚氰胺这样的公众话题中,两者得到了贯通。后来,我们的这篇文章被《中国新闻周刊》转载,这样就起到了这种分层次的交流作用。 与之类似,在我们打算报道的选题中还包括广东贵屿严重的电子垃圾污染。应该说这个话题在知名的公众刊物如《南方周末》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柳叶刀》杂志( The Lancet )报道此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人震惊的是,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竟然在 20 年中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关注。因此,我们将来的报道用贵屿电子垃圾污染研究路线图来形容可能更加合适。而通过我们对环境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报道,也会得出这一领域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如很难得到重大科研经费的资助,这些又有可能会成为其它面向公众传播的媒体的素材。 当然,必须承认,我们的实际力量相对于我们的理想和计划仍然有差距,但是这值得我们不懈的努力。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科普宣传工作,大众科普报刊也有不少,一些大众媒体,比如都市报,也越来越注重科普知识的宣传,但是,如何作到有效地传播科学信息,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您认为,现在的科普报道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新闻业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大众刊物中发表的科学报道数量一直减少,很多科学媒体发行数量锐减,新闻单位内部致力于科学新闻事业的部门不断缩减,很多科技专栏也被取消。对此,已经有一些量化的研究。 但是我并没有那么悲观,因为在专业的传统科技传媒(包括各种科技报)生存日益艰难的时候,市场上还是不断涌现出新的科普类杂志,包括《中国国家地理》、《生命世界》、《华夏地理》、《新知客》、《新探索》、《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和《科技新时代》等。另一方面,非科学类的大众杂志也在增加科学类的内容,如皮肤的科学,厨房中的科学等栏目。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数量上的增减。在我最早与国际科学记者接触时,他们就赞叹,中国的科学新闻很了不起,居然有这么多科学类的日报,而在美国和欧洲,科技刊物只有杂志。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中国的科普报道还值得自豪呢。 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两方面,就科学界而言,是科普宣传与公众需求的脱节,在媒体界而言,是专业化水平、特别是专业化精神的缺乏。我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科学研究的旗舰中科院在其官方网站中,科研新闻的数量并不少,已经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美国的 NIH 和德国的马普学会,但是我们的科研新闻完全是基于科学界的逻辑,并没有考虑向公众进行传播,这不仅仅体现在行文的专业性上,还体现在报道的由头主要是对科学机构才有意义的论文发表和项目评估,可以说,这些内容写得时候就没有考虑到面向大众去传播。(详见卓文 科研宣传与大众传媒的脱节:对中国科研机构传播体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发表于《科普研究》 2009 年第一期)。 另一方面是记者(不仅仅是科学记者)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完全不考虑科学视角,甚至有很多科学上的假新闻。先不说那些可能是收费的保健品或者化妆品的所谓科学性的报道,就是那些貌似为了公众负责的报道,如香蕉癌、如啤酒甲醇等,不仅仅没有科学的探讨,而且完全没有作出向相应的科学界(科技界)人士 / 机构求证的努力。在上述两个事件中,由于主管部门介入,部分上挽回了严重后果,但是这样的问题更应该是由媒体的自律和职业化的精神(严重的指责一定有相应的证据支持)来解决。主管部门的警力和注意力终究是有限的。 ◆尽管我们也在一直提倡做专家型的记者,但在实际工作中,记者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采访任务,在短暂的时间内也不可能迅速获得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时,该如何判断科学家或科研机构发布的信息、提出的观点是否有科学价值? 从理论上讲,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基于文献和基于同行的评议。如上所述,就基础科研来讲,同行评议的高质量期刊发表一篇论文,代表着这项研究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可。我们可以不懂论文的内容,但是相应的论文发表这一点,却可以通过资料索引,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固然有假论文,但是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科研论文是真实的,可信的。 在此基础上,基本的文献索引工作还有助于判断很多没有来得及发表论文(或者因为商业上保密的原因不便发表论文)的科研成就的可靠性。比如,有一位教授据传言获得了国家纳米医学项目 1 亿科研资金,而通过利用 Scopus (一种包含全世界同行评议 16000 种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的索引工作)检索,我们发现他在申请此基金之前,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中没有就此发表过任何重要论文。那么依据通常的逻辑,这个人在这方面的水平距离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肯定有差距。再比如,一位去年声称其理论能预测汶川大地震的专家,在其文章的 13 个参考文献中, 11 个是自引, 2 个是媒体报道而不是其他人的研究,这就让人怀疑其理论的可信性。 通过文献索引,还能找到合适的评议人,因为一个就某一科研成果进行点评的合格的评议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在相关领域有论文发表。而通过找这些论文,我们也能获取其联系方式。 ◆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科学新闻》会经常采访一些科学家,请他们发表观点和看法,大众媒体中也经常会就一些问题,如某些经济现象去请教专家学者,而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也有差异,就像同一门学科也有不同的流派一样。这时,该如何在报道中将信息客观、负责地传达给读者? 我觉得这方面的原则一个是上述的基于文献证据寻找合适的评议人,另一个是均衡的原则。第一点上面已经有论述,此处不详细探讨,第二点则是需要通过行文的组织,把那些双方看来有理的观点尽可能表述出来。在这方面,我认为那些有量化研究或者实验支持的观点获得的权重应该高一些。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来定夺。 ◆科学报道,不仅是指报道科学知识,对大众传媒而言,还意味着以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报道一切新闻。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话题,让新闻人看到了自身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报道意识的缺乏。而之前的蕉癌事件、啤酒甲醛事件、西瓜注水事件等,也一次次向媒体敲响警钟:如果担负传播使命的媒体缺乏科学报道的意识和方法,会给受众和当事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增强科学报道意识、提高科学报道能力方面,记者和媒体应该做些什么? 媒体记者提高科学知识和科学常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再有就是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那就是非同寻常的声明,需要有非同寻常的证据支持。就操作手法上来看,上述的寻求文献证据的方法仍然很重要。科研的步伐通常赶不上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是通过寻求论文文献,还是可以找得到本领域此前的研究,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记者在长期的采访生涯中,应该与那些有学术造诣而同时又愿意沟通的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遭遇突发事件需要澄清的时候,或者可以向这些专家求证,或者可以请他们推荐其他专家。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的是相关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这个并非科学知识可以解决,但是良好的科学意识,可以帮助人们判断经济利益的纠葛。比如,最近在浙大药学院院士课题组造假风波事件中,被指控的一位院士认为举报者之一是另一个药厂的利益代表,希望借此混淆视听,让这位院士一项对于该企业不利的一项研究得不到发表。面对这个问题,深入的调查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科学思维的判断也有一定作用,那就是需要判断举报者是否爆出了与利益瓜葛无关的证据?举报是否让涉嫌院士的成果难以发表?在实践中,通过这些判断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但是可以指导进一步的新闻调查工作,而不会仅仅是听到新的报料就或者兴趣他移,或者认为问题太复杂而知难而退。 ◆ 您之前一直从事科学新闻报道,是科学网的主办者之一,同时还主持科学报道沙龙。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网站和沙龙的活动方式?如果媒体同人有意加入,该怎样联络? 我并不是科学网的主办人,只是在我的好朋友兼现在的老板赵彦(现为科学时报副总编辑)发起科学网的过程中,零星提出了一些建议。我想当时的一个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让科学网变成一个真正针对科研工作者的网上社区,而不承载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功能或者商业目的。 科学报道沙龙(英文名称: China Science Reporting Network )依托了科学网提供的免费服务器,它主要面向中国从事科学报道以及所有可能在报道中涉及科学题材的记者,亦为科学业界、学术机构、公共关系官员与媒体间搭建的互动交流平台。科学报道沙龙以科学报道沙龙网站 (http://www.sciencereporting.cn) 为依托,组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活动,旨在积极推动科学精神在媒体间的传播,提高媒体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改善和丰富科学新闻报道,促进同行交流,并增加媒体从业人员与科学界的沟通。核心的一点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在报道涉及科学题材的记者中普及一种专业精神,并就热点问题提供讨论与信息。科学报道沙龙举办不定期的讲座和讨论活动,其网站去年一直提供科学报道的相关信息和新闻线索,今年限于精力,科学报道沙龙的网站已经无力提供新闻报道线索,但是仍然在坚持提供一些沙龙成员获得的信息,如国际会议和国际的记者资助活动的消息。加入科学报道沙龙,只要在网站上免费注册( http://www.sciencereporting.cn/login.aspx ),然后察看沙龙的电子邮件通知或者沙龙网站内容更新即可,如果有活动,都会在沙龙网站上预报,当然,我们鼓励广大媒体同行能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利用沙龙网站进行在线交流。
个人分类: 主编心语|5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行评议的危险”的前因与后果
geneculture 2008-12-27 13:30
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的科学网 2008年12月中旬推出了一则热门话题(究竟是)谁在反对同行评议?(博主:武夷山) ,其中介绍说:RustumRoy(1927-)及其同事200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同行评议的危险的文章认为,许多科学领军人物,包括大多数最知名的科学家,都认为同行评议不利于产生好的科学。笔者浏览之后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最知名的科学家都会认为同行评议不利于产生好的科学? 笔者认为: 该文 只说了其后果,即: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ofRoyalSociety)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都不采用同行评审机制。并且还说,美国国防部、产业界进行科研经费分配都不搞同行评议,他们不是搞得很好吗? 但是,该文却没有分析其前因,而这正是西方关于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与哲学是什么关系之类的问题探讨了近百年的一连串结果的一个结果,即: 鉴别科学预言的判据(简称科学判定问题)的哲学反思 1证实: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一(卡尔纳普) 2证伪: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二(波普) 3范式: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三(库恩) 由此可见,其中存在可否判断与可否计算的不确定性问题,所以,科学判定问题是世界难题。 为此,前沿科学网络学术期刊主编建议:本网络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以及评论者都能读一读以上科学判据的思想来源或哲学反思。因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一个由潜变显的过程,整部科学史就是一部潜科学发展史 。可是,学界有部分学人,尤其是国内的学人,却只注重常规科学(显科学)而忽略反常科学(潜科学)殊不知这正是长期出不了杰出人才的一个根本原因 。 笔者认为:同行评议主要适用于评判常规科学(显科学)而基本上可以说不太适用于评判反常科学(潜科学)。前沿科学领域反常科学(潜科学)领域的千里马(尽管其中不乏抱着和氏璧的创新者)还是不少,相比之下,伯乐的确是太少啦! 参考文献 * * * * *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9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四十二 科学网上的狗皮膏药和同行评论
siccashq 2008-11-28 07:06
进平兄在我前一篇博文中关于恶意评论者应暴露IP地址这个方案有不同的看法,我是理解他的想法的,实际上正因为科学网上有不同政见者捣乱才会吸引读者,但是我所说的恶意评论者是指喜欢贴狗皮膏药、打广告、胡乱引用(如新语丝)、文不对题(发举报信)的诸如此类ID。当然,这些评论要封是封不住的,正如几个月前某著名恶意分子在一分钟内能发出100个评论,而且最近居然注册用户发狗皮膏药贴到主页上了,见下图: 呵呵,我记得今年奥运火炬手里面有一位老者就是坚持为小区铲除电杆树上的狗皮膏药广告而评上的,科学网不妨请他过来帮忙?这样的ID们其实靠铲除是铲除不掉的,还是要来点硬手腕。至于因为观点不同而恶语相加者,除了呼吁理智讨论之外,我和进平兄的观点也是一样是不用封或者公布IP的。 科学网上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现象就是推荐人制度,本来这是好事情,有点民主评议制的味道,不让几位编辑太偏心(实际上是不让他们太累),读到好的文章就推荐一下。但是现在看起来却有些势微了,前两天我居然看见杨玲兄弟有四篇博文(总共才六篇)同时占据注册用户推荐博文中,心里狂冒酸水之余也意识到这推荐人制度也和科技论文发表中的同行评议一样,一旦脸熟了你就不好意思不推荐发表。所以科学网搞这个推荐人实验是很有深意的,即便是搞科学的可以说天下最讲理性的人来说,最终感性还是要战胜理性。所以在科学圈子里面闯荡,多认识一些审稿人总归是有好处,为了不使自己边缘化,最好的做法就是多唱和,多鼓掌。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象王铮先生这样敢于和人吵架,说铮言的人少了,即便是有不同意见,也收起尾巴,一团和气。科学网能不能再加一个反对者选项,此消彼长,和推荐人相互呼应,呵呵,开玩笑而已。 感恩节到了,我们要感谢父母和师长,也要感谢所谓的敌人,没有不同的意见就没有思考,所以我们也要学着多说别人感觉刺耳的话,和鼓励一样,这是帮别人最大的忙。
个人分类: 加州阳光|319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同行评议:想说爱你不容易
rensl 2008-11-27 08:22
同行评议 (peer review, refereeing) 是作者的论著、研究或思想受到同领域专家评估的过程。同行评议需要一定数量的、力能胜任的、能够履行公正评审的专家群体。实际上,公正评审很难达到,尤其是对于研究领域较广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并且某些思想的重要性也许永远也得不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尽管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对于保证学术质量是必需的,但也常受到效果差、速度慢和被误解的批评。 同行评议被广泛应用于期刊论文和基金申请书的筛选,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稿件或基金申请的总体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或标准,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基金申请或奖励很可能会受到学术界 ( 专家和专业人员 ) 的质疑。 为什么要同行评议 需要同行评议的理由之一是复杂的研究难以单凭个别作者或单一研究团队的力量来消灭其中的各类缺陷及瑕疵,对于新的知识或思想,某些专家能够发掘改进的机会。因此,向他人展示作品能够更容易暴露缺陷,从而获得建议及鼓励并最终得到修正。对于基金申请书和学术论文,通常还需要评估其新颖性和重要性。 由于评议人通常都是作者的小同行,因此,同行评议被认为是建立可靠的研究和知识体系的关键。通常认为,保持评议人的隐密及独立有助于获得率直而诚实的意见与批评,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在资助及出版决定方面发生结党营私的问题。 同行评议的运作 目前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或基于网络的稿件 / 申请书处理系统来履行同行评议。每份稿件 / 申请书通常要送交至少 2 位熟悉研究主题的专家进行评议。 评议形式有三: (1) 单盲评审 ( 作者姓名对审稿人公开 , 但审稿人姓名不对作者公开 ); (2) 双盲评审 ( 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不公开 ); (3) 公开评审 ( 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相公开 ) 。 为确保评审的真实性,单盲评审目前使用的比较普遍。有些学术期刊通过签名形式允许审稿人选择是否匿名:如果审稿人选择签名,就意味着不匿名。某些期刊在卷终的致谢部分公开一并感谢匿名或署名的审稿人。 在双盲评审中,作者需要消除一切有可能泄露其身份的证据。双盲评审的反对者认为审稿人能够从特定的实验方法、研究途径、写作风格、引文等方面判断作者的身份,而支持者认为其至少比单盲评审更为公正和公平,尤其是在全球范围竞争资助和发表的情况下。 由于评议人的抄袭和剽窃在盲审中防不胜防,因此有些期刊采用公开评审形式,并要求作者和评议人向编辑申明利益冲突问题。少数期刊甚至采用更为公开的评审模式:在网络上公开预发表的论文,并保留所有记录 ( 包括审稿意见、读者和作者的评论、作者的原始投稿和修改稿等 ) 。为调查评审的风格、评审时间等,有些期刊 ( 包括 Nature ) 进行了混合评议的试验,允许公开评审与传统评审模式并行,但大多数受邀请公开评审的专家都谢绝采用公开评审形式。 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多重评审形式:首先是编辑或编委对来稿进行初筛,有些期刊的大多数来稿在此阶段被拒 ( 如 Nature , Science 的初筛率高达 70%) 。通过初筛的稿件再送交同行进行深度评议。 通常情况下,审稿人之间没有沟通,相互间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和评审意见,这与陪审团的运作有根本的不同。不同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时,编辑通常寻求一位或多位仲裁,有时也会邀请作者申辩,甚至请审稿人答复。事实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不仅取决于其学术质量 , 同时也是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对于某些科技期刊来说 , 由于编辑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 , 并且缺乏第一手知识 ( 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 ), 因而常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委给审稿人 , 甚至不适当地要求作者满足所有审稿人的意见 . 鉴此 , 2003 年 Nature 的一篇述评提醒编辑 应该充分意识到 : 与署名作者不同的是 , 审稿人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 并建议编辑 应该始终牢记 : 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 , 而不是获得对作者论文的控制权 。 评议人的选择 通常由编辑或基金项目的管理者来遴选评议人,有时需要事先征询评议人是否同意评审。资助机构通常在通信评议的基础上再组织专门的委员会,采取会评形式进一步审议函评通过的申请书。 通常情况下评议人和作者不能存在裙带关系,不能有任何的利益冲突。期刊编辑也邀请作者建议审稿人,或提出需要回避的审稿人 ( 有时需要给出具体的理由 ) 。论文的致谢对象通常不能作为审稿人。 评议人很可能是义务工作的,需要奉献时间和知识。由于评议人匿名,而荣誉是属于作者或申请人的;并且,由于利益冲突、抄袭剽窃等因素,因此,有时评议人是难以寻求的。当然,评议人同时也可能是将来的投稿人或基金申请人。 实际上,论文发表以后,评议仍在继续:读者会通过来信或在线讨论的形式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 评议 。 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同行评议常常体面地压制 非主流 观点:评议人通常趋向于排除异己,同时,精英科学家常常更有可能被一流期刊或资助机构选择为评议人,结果是支持精英者的观点比反对者或革命性的观点更有可能得到发表或资助。 限于本人的阅识,下面仅综述涉及期刊论文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1) 主观性。不同审稿人对同一份稿件的判定结果有可能截然相反,因此,有时稿件能否顺利发表是取决于 运气 的。此外,编辑如果不想录用某些稿件 , 编辑对稿件进行初审后即决定退稿 , 或者将稿件送交比较 苛刻 的审稿人评审 , 以达到退稿的目的。 (2) 倾向性。指审稿过程中对作者的国籍、母语、性别、所属机构等方面的歧视。例如:某些欧美国家的审稿人明显倾向于优先发表本国的论文;非英语国家的作者、非知名研究机构的作者、女性作者的稿件在评审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 尤其是当审稿人与作者存在竞争关系时 , 审稿中的倾向性 ( 歧视 ) 就更为明显。 (3) 权力滥用。包括审稿人剽窃其所审稿件中的未发表成果、蓄意拖延发表与其本人具潜在竞争关系的稿件,等等 。 此外 , 实例研究还发现 , 审稿人发现稿件中缺陷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很多论文的造假不是审稿人发现的,而是发表后被读者揭露的。例如, Jan Hendrik Schn 造假案例中有 15 篇论文均发表于诸如 Nature , Science 的一流期刊,这些论文均通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 针对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 , 有人建议通过采取公开评议或在互联网上预发表的形式来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即:将稿件在类似 arXiv 的网站以在线形式预出版,并以此形式作为论文首发权的依据。 现今的同行评议体系由 1731 年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出版的 Medical Essays and Observations 运作方式演变而来,但最早的同行评议过程记录可追溯到 1665 年 The Royal Society ( 英国 ) 皇家学会创办的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 皇家学会哲学会刊 ) 。在承认同行评议切实有效、暂无更好方法可以取而代之的前提下,同行评议仍将作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判断标准而得到延用。 主要参考文献 Peer review.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er_Review 科技论文的同行评议 . 见 : 任胜利编著 . 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 科学出版社 , 2008 年 6 月第 6 次印刷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16233 次阅读|15 个评论
2003年:论“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可靠性
ysxbhxf 2008-11-25 22:04
此文是我和同事在2003年研究审稿问题时写成的论文,后来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退稿,但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篇论文的观点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现在在博客上贴出来供大家评议。 论科技期刊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可靠性 何学锋, 袁赛前, 彭超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 摘要 简要阐述了三审制 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三审制的 理论依据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它具有实际上无法完全消除的局限性。讨论了三审制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实施三审制的必备前提,即科技论文的内容必须具有首创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分析了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总结了几条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 逻辑推理 可靠性 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对科技期刊稿件进行审核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从众多的作者来稿中筛选出学术质量合格的或优秀的科技论文,以便确保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对科技期刊稿件进行审核的形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形式,其中又可因稿件送专家复审的形式分为:署名三审制和匿名三审制两种。专家复审即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三审制的核心。有不少专家认为尽管科技期刊采用同行审稿来保证其学术质量的做法已延续了300多年, 但在大约10年前, 世界范围内对科技期刊审稿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经过3届有关审稿的国际会议的推动, 人们对科技期刊现有审稿制度的不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对审稿质量的量化评估已成为审稿研究的重点 。我国科技期刊界发表了大量关于如何完善三审制的论文,但是关于科技期刊采用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三审制的可靠性的研究却很少见到。因此,我们对三审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下是初步的研究成果。 1 三审制的作用 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明确了编辑、同行专家和主编在审稿过程中的分工范围和协作关系。一般来说,编辑初审主要是对科技论文从写作形式和学术上进行初步审核:考察论文的写作规范,对论文的写法、格式及是否符合稿约要求做出判断;考察参考文献的引用正确与否,对参考文献的数量、范围、时效性及重要性做出判断;考察所用的专业名词、符号和单位是否规范、统一,对其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做出判断。编辑初审的作用是判断科技论文是否有送专家复审的价值。专家复审主要是对科技论文从学术上进行全面审核:考察科技论文在专业方面的创新性,判断其是否有新意;考察科技论文在实验方面的可重复性,判断其实验数据是否具有可信性;考察科技论文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判断其对实际工作是否具有指导意义;考察科技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合理性,判断其所用研究方案是否合理、严密;考察科技论文在分析讨论上的正确性,判断其所得结论是否正确。总之,专家复审的作用是判断科技论文是否有发表的学术价值。主编终审的作用主要是对编辑初审和专家复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察,分析编辑初审和专家复审的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从而对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做出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质量,并做出是否采用的决定。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清晰看出,三审制的作用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是针对科技论文本身从三个层次进行多方面的逻辑推理,最终做出对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判断科技论文是否具有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水平,从而达到从作者来稿中筛选出学术质量合格的或优秀的科技论文的目的。 2  三审制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办刊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大多认为三审制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三审制的科技期刊的数量也最多,但在所有的采用三审制的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学术水平低劣的论文、有抄袭、剽窃成分的论文、内容重复发表的论文或伪科学论文还是屡屡出现,甚至连世界著名的科技期刊《科学》和《自然》也无法避免发表伪科学论文的尴尬现象。这一事实表明,三审制的可靠性是有限的,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科技期刊所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其原因在于三审制的理论基础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当人们对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时,隐含着一个必备的前提,这就是科技论文的内容必须具有首创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只有当这一前提存在时,三审制才能实现其目的。影响三审制可靠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科技论文作者本身的因素,一是审稿过程中编辑、评审人和主编的因素。前一类因素决定了三审制必备前提是否存在,后一类因素决定了三审制的实施过程是否有效。三审制的局限性就体现在影响其可靠性的两类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也可以说三审制存在着实际上无法完全消除的系统误差。当三审制的必备前提不存在时,三审制的实施会出现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有可能出现抄袭、剽窃、重复发表或编造数据的现象。当三审制的实施过程出现失误时,会出现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低劣或者未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学术质量较高的现象。因此,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是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3   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 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一般来说是有一定学术质量保证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判断失误的可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水平是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合格下限,它是一种统计概率意义上的分界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决定了三审制的可靠性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概率指标。虽然做同行评议的专家会对论文所反映科研成果的先进性或学术价值进行评价,但这样的评价也是基于其学识和经验的推理和预测,同样是半定性的下限指标。由于三审制 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因而其局限性导致了在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中难以避免存在少数学术水平低劣的论文、有抄袭、剽窃成分的论文、内容重复发表的论文或伪科学论文。对于三审制的可靠性而言,这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三审制 对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是逻辑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只有科研人员在重复其实验或进行相关研究中获得的实验结果才能最终证实或否定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因此,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审制通过可靠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筛选出达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质量标准的科技论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具有一定的水平。 有必要指出的是,三审制只能被认为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它具有局限性,即使是最完善的三审制也有系统误差,要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还必须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 4 提 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是科技期刊提高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判断失误的小概率事件发生越少,三审制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积极影响就越大。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就是要确保三审制必备前提必须存在,并在三审制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失误。为此,我们在综合了许多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后认为,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条: (1) 深入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受教育状况; (2) 深入了解科技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经费来源; (3) 系统分析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分布特点和引用性质; (4) 综合评价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 (5) 尽可能多地了解同一科研领域内其它科技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 (6) 尽可能多地参加科技期刊所涉及学科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 (7) 尽量寻找专业对口的小同行专家对科技论文进行学术意义方面的评价; (8) 充分而合理地评价科技论文在创新性和积累性方面的学术价值。 由于篇幅的关系以及研究的阶段性,我们在此不对以上几条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讨论,但需要强调的是,深入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受教育状况以及深入了解科技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经费来源是确保三审制必备前提存在的关键。 5 结束语 研究三审制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中的作用和可靠性实际上就是研究三审制的系统误差,这是关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研究的一个方面。以往人们对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研究大多着重于三审制审稿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忽视了对三审制本身局限性的研究,而对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赋存规律以及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表现特点则关注更少。追求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应该充分认识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表现特点,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必须符合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赋存规律。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编辑同仁开展对这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能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孔繁军, 游苏宁. 量化科技期刊论文审稿质量的探讨 . 编辑学报, 1998,10(增刊): 30-31 2 游苏宁. 应加强对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的研究 . 编辑学报, 1998,10: 60-61 3 游苏宁, 钱寿初, 田翠华, 等. 生物医学审稿和全球交流国际会议介绍 . 编辑学报, 1998, 10: 55-60 4 周广礼, 是雅蓓, 夏爱红. 参考文献对科技期刊编辑评价稿件创新性的作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6): 547-549 5 刘棉玲, 王建华. 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审稿质量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2, 22(3): 106-108 6 史小丽. 构建全国科技论文审稿专家数据库刍议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 11(5): 333-334 7 陈心平, 曹尚银, 王素云. 严格实行三审制提高期刊质量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4): 298-299 8 方金秋. 学报的定位与审稿的原则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8(4): 76-78
个人分类: 期刊研究|7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的反应加工多目标优化的论文被他人详细评论了一次
jyx123321 2008-11-21 21:17
   我们发表在ACTAMATERIALIA上的反应加工多目标优化的论文(YuxiJia,ShengSun,LiliLiu,YueMuandLijiaAn, ActaMater .,2004,52: 4153-4159), 被 K. Mitra 在论文 Genetic algorithms in polymeric material production, design, process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 review ,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 2008, 53: 275-297 里详细评论如下: Jia et al . solved a weight 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problem for producing silicone rubber based on given requirements. They derived the explicit expressions between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icone rubber from the physics of polymer elasticity and deduced the implicit expressions among material composition,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from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The multi-objective problem was to find out optimal values for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average number of structure units in an initial molecule, an average number of cross-linkable structure units in an initial molecule, reaction medium temperature) by achieving simultaneous minimis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ed shear modulus and reaction tim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esired values 。直译为:贾玉玺等人以硅橡胶制品的反应加工制备为例,按照给定的要求,求解了基于权重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他们根据聚合物弹性的物理学原理,获得了材料体系组分和力学性质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式;而且,他们还根据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材料体系组分、反应加工条件和反应效率之间的隐式表达式。他们求解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是要同时得到材料体系组分和反应加工条件的最优解(在初始分子里结构单元的平均数量、在初始分子里可交联的结构单元的平均数量、反应加工介质温度)。他们采用了基于优化模型而预测的剪切模量、反应加工时间与相应的期望值之间差异的同时最小化方法,得到了上述多决策变量的最优解。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73 次阅读|3 个评论
今年参与NSFC项目申请同行评议小结
陈龙珠 2008-10-3 10:14
昨日在本网桂耀荣先生的博客 看到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单 后,本人便第一次有兴趣查核了一下自己今年参与两个学部相关学科同行评议项目的结果情况。 今年本人曾受委托对面上、青年、地区和专项四类申请共16个项目进行同行评议,但经初步阅读申请书后拒评1项。对实际参评的15项申请中,同意资助7项,不同意8项。 现经将ISIS系统评议记录与上述获准资助项目清单比较,上述同意资助的项目中有5项获得NSFC批准,占本人实际评议总项目数的33.3%;对上述不同意的项目和拒评的那项,均未获得NSFC立项资助。 本人觉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拥有当前我国相对最公平、公正的审批过程,对推动我国基础性科学研究、人才资源挖掘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已引起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86 次阅读|4 个评论
WikiGenes,真正适合科学家的维基(wiki)
drqian 2008-9-7 16:49
一、wiki现状 人们对维基(wiki)的印象,大约很多都是来自 维基百科 。作为目前互联网上最完善、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子互动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几 乎成了wiki的代名词,它的成功不仅使其自己成为wiki家族中的一个标准,而且促使wiki这个基于web页面的协作系统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wiki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网络系统,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和博客系统一样,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wiki在科学领域也有不少的应用,比如在维基百科上,你能找到一些科学领域的名词解释以及概况介绍,有的也是挺详细,看上上去很有说服力。但它 存在的一些问题 会令科学家们对它望而却步: 参与这些条目编辑的人是谁,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科学家,也许又不是。为了确保条目的中立性,维基百科采取了这种匿名修改的方式。但这对科学家来说,这并不是好事,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完全相信该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而对科学研究而言,这种可靠性是有重大意义的。 虽然维基百科也有良好的参考文献编目功能,也有历史版本记录。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个条目被不同的人编辑了若干次之后,这种参考文献编目将陷于混乱,而历史版本记录对你找到某个论断的具体来源也是帮助甚微。 著作权问题上,如果成果被大量引用,而其作者来源不能被很好的标注出来,这会造成发表这些成果的科学家的贡献不能被人们很好的认识,对这些科学家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要知道,对科学家来说,能被其他科学家以及大众所认同,是其赢得声誉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什么是WikiGenes Wikigenes是一个基于wiki的基因信息数据库,由瑞士的研究员、MIT的访问学者Robert Hoffmann博士领导开发。该数据库的网址为: http://www.wikigenes.org/ 。WikiGenes这个网站是建立在名为Mememoir 的项目上的。介绍该成果的文章目前已经发表在了著名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文章链接 )。它的开发者还寻求将 Mememoir开源的可能。Robert Hoffmann 说,这是后期会考虑事,目前正集中精力运行 Wikigenes 网站项目。 其区别于NCBI、EBI上不断增加但却未经合理组织的数据,Wikigenes以每个基因的功能与特性为提纲对基因进行描述,比如按与疾病的关系、生物 学上的关系、解剖学上的关系、与酶的作用、诊断学上的意义等等来分类描述,当然这些分类还可以更加详细、更加有针对性,这些内容部分是由计算机来完成( iHOP , 这是Robert Hoffmann参与的另一个相关项目),但大部分还是由网站的用户来参与编辑和完善的。在科学数据不断增加的今天,如果我们不对他们进行重新组织和整 理,那就意味着我们每次开始研究某一基因的时候,都需要重头开始查阅文献,组织和整理文献。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查阅并组织整理文献的成果都放到web页 面上,那将节省多少宝贵的时间,减少多少无谓的重复劳动呀? 以上这些功能在普通的wiki如维基百科中也能实现,那么Wikigenes区别于维基百科的地方在哪里呢? 完善的著作追踪系统。Wikigenes上面的任何成果、论断都可以精确定位到所引用的文章以及作者上。浏览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些话是哪个注册用户编辑的,以及来源于哪篇文章。这对鼓励原创、增加条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都是非常有益的。 声 誉评价系统。我们知道同行评阅在科学界是惯例。在wiki中,一般认为有兴趣阅读和编辑wiki相关条目的人的应该也是对该条目比较了解的人,或者也能称 之为该条目所属领域中的同行。那么这些人对科学家所作贡献的评价将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以及相对的客观性的。Wikigenes提供了这么一项功能,就是允 许和鼓励wiki读者以及编辑者对wiki条目中所涉及的作者的贡献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将给文章的作者带来一定的声誉。得到的认可评价越多,那么该作者在 该条目页面的作者排位栏中将更加靠前,这表明作者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越大。 强大的科学术语跟踪系统。在线电子出版物和传统出版物相比, 其内容上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提供超链接,这样读者通过点击超链接就可以轻易地了解某些术语的解释以及相关资料了。在普通领域,一个术语缩写也许就只代表一 种意思,但在生物学和医学上,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术语缩写,同一缩写代表多种含义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了,所以必须对这种缩写所代表的含义加以选择和甄别。 Wikigenes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内链管理模式,通过编辑者的选择,科学术语能够准确地定位到其对应的含义上。 三、WikiGenes对科学家意义 1.科学家可以更容易获取经过组织的信息,而不需要长时间地迷失在浩瀚的数据检索中。并且,借助此网站的数据,你可以快速找到其引用来源,不用为数据的可靠性过于担忧了。 2.科学家可以将自己的成果系统地展示到WikiGenes的网站上,也将带来一种成就感。虽然在近期也许不会对自己在提升职称方面有什么帮助,但是远期来看,当科学家在网上的认可度逐渐累积后,将对其自身在该领域的声誉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这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3.科学家通过对特定领域条目的编辑,通过互相的观察和沟通,很容易在同行创造合作的机会,这种合作对科学的发展的好处显而易见。 四、WikiGenes对发展科学2.0的启发 通过wiki系统,我们看到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将自己 已经 发表的成果通过合理的组织,来展示到互联网上。根据Robert Hoffmann在他的文章里面介绍的,他们也会提供一种模式,那就是让 某 些条目只允许特定科学家编辑,而这些特定的科学家可以用协作作者的身份来共同创建和编辑该条目,在该条目中不光光是整理已经存在的观点,而是直接在 wiki上发表原创的、有创新性的观点和数据。这一点也正可以切入到科学2.0的开放性的模式上面来:科学家在文章发表之前,就将自己的数据和部分结论提 前发表到互联网上,供其他同行评价和讨论,然后再正式发表文章。而wiki页面上面的历史记录将被用来证实科研发现的先后顺序,以在发生剽窃事件时作为证 据,来保护科学家的知识产权。另外,根据发表在网站上面的数据量以及质量,协作作者的贡献多少也将的到体现,这为文章正式发表后相关作者在文章中的排序提 供了一定的依据。 当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科学2.0可谓还路漫漫兮,但笔者认为,只要们能够不断地上下求索,它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 WikiGenes教程视屏: 点此链接 参考文献: A wiki for the life sciences where authorship matters Nature Genetics 40 , 1047 - 1051 (2008) 作者:Robert Hoffmann Mememoir: A Better Wiki For Science ReadWriteWeb 作者: Frederic Lardinois
个人分类: 科学2.0|6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博首篇:国内国外同行评议的亲身感受
scaukzcai 2008-7-28 11:49
在博客外面当观众很长时间了,今天终于开通博客,与大家讨论、交流。 受到最近大家对同行评议讨论的感染,我也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国外同行评议: 我于08年1月底投稿到某国际刊物(影响因子2.1),3月中旬拿到评议意见,小修,4月23日修回,5月中旬接受,5月30日on line,估计8月份正式出版。特点是国外评议速度快,效率高,评议意见好几页。 国内同行评议: 我于07年8月投稿到国内该学科领域比较好的刊物(不是SCI),半年评议结果才回来,评议意见就几句话,泛泛而谈,并没有指出实际问题,要求修改后再审,目前修改稿过了3个月了,稿件处理意见仍旧还要再审。审稿专家说我的文章缺乏2006-2008年某学者(估计就是审稿人)在某国际刊物上发的10多篇文献的引用。结果真的查询了一下。大吃一惊,该学者发表的文章的刊物名我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到该刊物上走一走,竟然只有他在发文章,而且大部分都是综述,一年就有7-8篇综述,其他作者的文章竟然大部分是另一个领域的内容。更为吃惊的是,他的每篇文章都有3-5个署名单位,而每篇文章的署名单位都有所不同,2006-2008年他的署名单位竟然有12个之多,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个单位的。后来费了很大周折,终于知道他现在在一个不知是二本还是三本的学校做教授,而他所在的单位其他人搞的方向与他相差很大。总的感觉是国内有些审稿专家对稿件不太负责任,根本不把这当回事,要吗时间拖得长,要么干脆不理睬,或者审稿意见寥寥几句话,也许他们远离科研第一线,提不出多少具体的问题。实际上该期刊我发过好几篇文章,每年也都作为评审专家帮助他们审稿,我每次基本上都是在10天以内将评审意见返回编辑部。 结论: 国内同行评议与国外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外期刊的差距。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4089 次阅读|5 个评论
Why is Science Conservative (II) -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二)
热度 5 何毓琦 2008-7-12 22:26
For 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My earlier article on “why is science conservative?”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4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well meaning and legitimate comments and responses. So I decided to write a follow-on piece to further clarify what I had in mind. In the abstract, I believe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principles 1. For an established scientific fact to be overturned or revised, there must first be a large body of contradicting evidence (see for example,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T. Ku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2. For a new theory and procedure to be accepted as better or to replace the old, it must scale a higher standard (for example not only it must fit previously known results but also explain away all the contradicting evidence or difficulties in #1 above. If it is a new methodology, the new method must overcome some difficulties of the old.). These ar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ccepted universally. My use of the word “conservative” is primarily in this sense. We do not usually overturn an established theory on a single piece of evidence nor do we accept any new idea just on the say so of one authoritative figure. Problem comes in because science is practice by human beings who often let other matters, politics, commerce, human weakness, and even philosophy intrude in the “ADMINISTRATION PRACTICE” of science. This is distinct from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s listed in #1 and #2 above. When politic and science administration mix, the former often dominates the latter. The unfortunate examples of Lysenko in USS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ofim_Lysenko ) or Elena Ceausescu of Roman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na_Ceau%C5%9Fescu ) are well known. But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e on science can be equally corrosive. Consider the cases of tobacco industry on the health effect of smoking and the oil companies’ opposition to global warming. Both industries stubbornly resisted the obvious long past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s were established. Finally, even without such interference, human errors of judgment, bias, prejudice , and philosophy ( 门户之見 ) can distor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ruth. Thus, abus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due to these consideration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from the “principles”. I mentioned earlier. The saying “peer review is the worst form of scientific judgment except for all others”. Yes, many unfair and bad things happen with peer review. But we do not abandon it because it is still sound in principle and even workable in practice if administered correctly. The point is that we do not condemn the “principles” just because of bad “practice”. Similarly, if something “bad” happens to have some unintended “good” results, it is not a license for “bad” practice. (one reader disagree with me by using precisely such a false analogy). I am sorry I did not make this distinction and separation carefully in a blog article. With this clarification, I trust the meaning of my article is clear. 我之前的一篇博文《科学为何是保守的?》(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4 )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值得思考的评论和回应。因此我决定再写一篇博文,进一步澄清我的观点。 抽象地说,我相信大家普遍认同下面几条科学原则: 1. 要推翻或修改已经确立的科学事实,首先必须要有大量相反的证据。(大家可以参考这本书,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T. Ku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2. 一项新的理论或程序要想被公认为比旧的更好或者要取代旧的,就必须带来更高的标准。(比如,它不仅必须要符合此前已知的结论,而且要能解释上述#1中那些相反的证据或难点。如果是一种新的方法论,那么这种新方法一定要能解决老方法难以克服的问题。) 这些都是公认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原则。我所谓的“保守”也主要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说的。我们通常不会根据一个单独的证据就颠覆一项确立已久的理论,我们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位权威如此如此说就接受任何新的观点。 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科学研究到底是由人来践行的,而人往往会让其他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人性弱点乃至门户之见“闯入”科学的 “ 管理和实践 ” 中来。这与上述的科学发现原则 #1和#2是不同的。一旦政治和科学管理搅在一起,前者往往会主宰后者。例如前苏联的Lysenko(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ofim_Lysenko )和罗马尼亚的Elena Ceausescu(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na_Ceau%C5%9Fescu )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例子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但是,商业利益对科学具有同样的腐蚀性。想想烟草业是怎么干扰有关吸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的吧,还有石油公司一直反对全球变暖的说法。科学界已经就这两个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后很久了,这两大产业还在顽固地抵抗。最后,即使排除这两种因素的干扰,人类的判断、偏见和门户之见等错误也会扭曲科学真相的发展。因此,由这些原因导致的管理中的问题也应该和我说的那些科学原则分开考虑。我以前曾经说过。有种说法说“除了所有其他(形式)外,同行评议是最糟糕的科学评价形式。”的确,同行评议总是伴随着许多不公正和糟糕的事情。但是我们并没有抛弃它,因为它在原则上仍然很合理,而且如果运用得当,在实践中也是行得通的。关键是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就批判“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原则上的“坏事”无意中地起到一些“好”的作用,就说这种“坏事”是可以做的。(有位读者就运用了这种错误的类比来和我争论。)很抱歉我以前没有在博文中仔细地区分和划分这二者。通过此次的澄清,我相信我文章的意思应该很清楚了。 (科学网 任霄鹏译 何姣校)
12778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