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理体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UCLA的院系管理体制
热度 3 st69786 2015-9-3 21:57
UCLA 的院系管理体制 贺飞 北京大学 2014 年1月,我参加了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和 洛杉矶分校为期20天的研修。 我拟定的 研修重点是专题调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学术计划评估、学术战略规划以及学术管理机制及运行方式等。计划通过实地访谈、一手资料的收集和现场参观等手段,深入了解这两所世界知名公立高校如何在学术规划和学术管理中准确 把握机构总体的全球定位,识别和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卓越。 为了解美国高校院系一级的管理架构,我有针对性地安排拜访并访谈了UCLA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简称工学院)主管国际合作和在线教育的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Jean-Ming Yang,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Frank Chang教授,工学院计算机系主任Jens Palsberg教授,北大校友、该校计算机系教授、北大UCLA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丛京生教授,工学院计算机系行政办公室主任Cassandra Frank,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行政办公室主任Jackie Trang等人。他们分别向我介绍了UCLA院和系一级的管理机制。 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了解到UCLA的学术管理机制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管理重心大都在系这个层次上,其中系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基础。 UCLA 工学院成立于1945年,是互联网的诞生地,互联网的第一个节点发源如此,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反渗透膜的诞生地。工学院学科齐全, 有29个学术和专业学位项目,包括一个系间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学位项目 (表1) , 下设7个系。在2013-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中,其研究生教育在公立大学排名第9,全美第16,工程项目在线硕士排名第2,本科生教育在公立大学排名第10,全美第19。 该院重点发展领域为绿色和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健康、先进推进系统、海水淡化、纳米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和网络安全等。先后参与创立了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包括新近成立的投入1150万美元的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分子工程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以及投入1000万的域特定计算研究中心。 表 1 UCLA 工学院专业分布及学位项目 航空航天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生物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 博士 化学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土木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计算机科学 学士 硕士 博士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电子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制造工程   硕士 博士 材料科学 学士 硕士 博士 机械工程 学士 硕士 博士 原子核工程     博士 工程硕士学位   硕士*   * 在线硕士项目 学院现有26个讲席教授,4个 萨穆埃利研究员, 7 个校长讲席教授;长聘预聘制教师157人(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联聘教师/讲师75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1人,美国工程院院士28人,美国科学院院士4人,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得主7人,国家奖章得主2人。2013年学院引进教师8人。 2013 年秋,学院有在校生5014人,其中本科生3160人,硕士生914人,博士生940人。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占21.2%,研究生中的国际学生占51.4%。2013年授予1390人学位,其中学士683人,硕士545人,博士160人。在世校友31000多人。 2012-2013 学院总收入为1.52亿美元,其中科研经费7537万,州投入4171万,捐赠收入2598万(其中按照用途基建1192万,项目和科研670万,教师36万,学生220万,未指定用途480万;按照来源是校友1183万,企业1172万,独立基金195万,非校友46.5万),销售和服务收入851万,其他34.5万美元。2012-2013年研究支出为1亿美元,其中来自联邦的6508万,产业和非盈利机构2494万,州和地方政府1042万。 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学院领导由1个院长和四名副院长(分管学术和学生事务、科研与后勤资源、国际合作与在线教育、财务等)组成;7名系主任(生物工程系、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及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等)。学院设有院长咨询委员会,由学院领导、校友、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组成,为院长提供教学科研、宣传、产业合作、资源发展以及法律事务等方面的建议。院长咨询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评估学院的进展并提供一个反馈论坛。工学院还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开设风险投资等各种讲座。目前有一个工程管理硕士项目,招收国际学生。 学院目前有外部经费资助的多学科研究中心9个: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域特定计算研究中心 关注高性能和高能效计算、健康领域定制计算及其他重要应用;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嵌入式网络传感研究中心, 关注无线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由半导体研究公司(SRC)和美国国防部DARPA资助的 功能加速纳米材料工程中心 ,主要研究多功能氧化物、金属和半导体的新非传统原子尺度的工程材料结构;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 分子工程能源材料中心, 开发太阳能发电纳米材料、储电能纳米材料、温室气体捕获和分离纳米材料等;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命名数据网络中心 主要研究新的互联网架构和新通讯模式; 智能电网能源研究中心 关注无线通讯、传感和控制的未来智能电网; 纳米多铁性体转化应用中心 是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工程研究中心; 纳米电子西部中心 研究先进器件和集成电路,由纳米电子研究计划(因特尔、IBM、德州仪器、AMD、Freescale以及MICRON联合)资助,此外还有来自因特尔和加州大学的1200万美元; 无线健康研究所 是由来自UCLA 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戏剧电影电视学院的学者组成的交叉学科团队。 内部经费资助的多学科研究中心6个:信息和计算安全中心;能源科学与技术先进研究中心(跨系研究中心);工程、媒体和表演研究中心,与戏剧电影电视学院合作成立;系统、动态和控制中心(跨系实验室);艺术和考古材料研究中心,与科特森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水技术研究中心。 先前获得资助的中心有3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 细胞控制中心 ;半导体研究公司(SRC)资助的 功能工程纳米器件中心; 以及美国国防部资助的 国防纳米创新中心 。 UCLA 工学院的计算机系成立于1969年秋,是互联网的诞生地,与北大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人工智能(5名教师)、系统结构和计算机辅助设计(7名)、计算系统生物学(6名)、图形和可视化(5名)、信息和数据管理(7名)、网络系统(10名)、软件系统(10名)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5名)等8个研究方向。2013年在安全可靠的多核编程、数据库和数据流的复杂模式搜寻等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2013年新引进教师 4人,包括教授1人,联聘教授1人以及助理教授2人。2012-13年该系教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图灵奖1人并当选美国文理学院院士,当选IEEE会士1人,互联网发现殿堂奖1人,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1人。学生申请录取比为13%,75%的学生参与校外实验室、政府部门和企业实习。2013年秋,UCLA的计算机系的人员概况如下表 ( 表2)。 表 2 UCLA 计算机系办学规模(2013年秋) 教师和职员: 硕士生: 梯子教师 28 新生申请 921 校内双聘教师 8 新生录取 184 荣休教师 16 新生入学 91 校外联聘教师 12 授予学位(2012-13) 72 职员 14 在校生 166 本科生: 博士生: 新生申请 5079 新生申请 362 新生录取 576 新生录取 56 新生入学 170 新生入学 22 授予学位(2012-13) 142 授予学位(2012-13) 30 在校生 718 在校生 178 该系下设四个研究中心:域特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是丛京生教授,有8名成员,其中本系教师3人,校内其他单位教师2人,外校教师3人;无线健康科学研究所,其所长来自医学院;信息和计算安全研究中心以及自动智能网络和系统研究中心。该系设立乔恩波斯特尔杰出讲座系列,每年邀请全球学术机构和产业界的许多知名科学家来系讲学。2012-2013年来自联邦和州的科研项目42项(其中科学基金会23项,国立医学研究院4项、军方6项),产业界5项以及产业界其他资助34项。 该系本科生授予计算机科学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位。这两个学位项目均通过了ABET认证。本科生科研活动活跃,给予本科生“像研究生”的体验。设有本科生咨询委员会,其成员来自校内外学术机构和产业界的许多单位(包括该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和校友代表),每年召开年会对该系的办学目标和本科生专业进行评估。 该系为研究生提供友好、合作和充满生机的学习环境。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助教和助研岗位,这些岗位提供固定收入、健康保险和学费减免。该系还成立由研究生会,每年组织大量活动。2012-13年有35名研究生获得校内外和产业界的奖励。 此外,该系校友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主要活动包括对该系的科研进行年度评估、研究生就业咨询和指导以及球赛等。通过系产业开发项目(指定教师参与联系)与谷歌、思科、赛门铁克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范围包括提供实习机会和技术论坛、联合发表论文和人员招聘等。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6581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明的创造力 – 哲学思维和技术发明
热度 1 benlion 2015-5-14 17:04
为何回国?就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理念的号召力。 然而,进步明显、前途光明,却道路曲折, 而且,发现关键问题在长期以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双缺失。 查理曼和英伦文明,近现代科学发展,其中,宗教的3次思想运动和起源于东方的技术,构成2个关键的因素。在中国,实质问题恰在儒学几乎没有传承下来了,在精神层面导致了走不出自主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创造能力,在欧洲,却恰是吸收了儒学思想的新教精神,发展出了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关于海洋文明,可比较日本与菲律宾,以及希腊与印度。关于中国与美国,可以比较崇尚英雄与膜拜权威,以及投资时髦与投资未来。关于儒学与基督教,则可以比较日本、新加坡与菲律宾、拉丁美洲,乃至希腊拜占庭。 中世纪的宗教时期,欧洲、中国和阿拉伯,尤其东方体现出了文明的创造和发明能力,而后,查理曼欧洲的庄园文明,而且,中东区域体现在中亚到中欧的咸海、里海、黑海和地中海、波斯湾之间的区域– 丝绸之路的枢纽。 -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文化|2153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的宇宙
benlion 2014-12-7 18:29
- 人才制度是关键 宗教和科学是人类的认知世界,文学 - 艺术和数学 - 技术是人类实践的世界。 人类的五官构成认识的知觉起点,四肢构成实践的端点,而大脑和心理构成信息加工与情绪反应的中枢。人类的五脏六腑是物质和能量的摄入与加工转换和排出的器官,循环器官是细胞和组织的物质、能量运输系统,免疫系统面对外界的防御和内分泌系统调控体内的细胞和器官生理与遗传发育等功能,神经系统构成体内和体外的信息传输与处理。 人类的医学发明,分别形成中国传统医学的机能模型方法和西方建立的实验医学器质构造解析方法。人类的工程发明,建立了动力机的物质和能量运输与加工机械的物体赋形和制作流程,以及计算机和通讯系统的信息编码与发送、传输与转换、接受与解释系统等。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就是对自然系统的信息认知和应用于人工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运输与分配过程;因而,创新型社会的建立,在于知识或信息创造发明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的兴趣,不能过于集中于下游的知识复制和产品复制,以及商业贸易和人际管理的财富分配与转移。 国际化教育、科学、资本、企业时代,关键在于人文精神的复兴,如何使得人才的科学、发明和艺术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和脱颖而出。 - (科学与工业) -
个人分类: 201415|1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辩论擂台:毛泽东最大失误是什么?
热度 15 lbjman 2014-6-2 09:13
最近翻阅大量国内外经典文献,大部分有关毛泽东功过的评价,基本没有从历史长河发展的视角来分析,有失偏颇,特地贴出本辩论擂台博文,请大家参与深入讨论。 ----------------------------------------------------------------------------------------------------------------- 辩论擂台:毛泽东最大失误是什么? 毛泽东最大失误是什么?有观点认为:晚年策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建国初期的“十年浩劫”,有识之士遭受迫害,权威政治横行,领袖崇拜盛行。本人认为毛泽东最大失误是:缺乏对宪法应有的尊重,没有构建起具有自我纠错和自我调整的社会管理体制,没有构建有效权力监督和有效权力制衡的执政工具和执政框架。 欢迎各位参与辩论!
582 次阅读|20 个评论
[PPT]电网技术发展及中国电力管理体制的变迁
热度 1 毕鹏翔 2014-3-3 20:35
电网技术发展及中国电力管理体制的变迁20131019.ppt 一次讲座的PPT,主要内容: 第一代电网、第二代电网、第三代电网。 技术变迁缓慢; 管理体制变迁频繁; 中国电力还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要重视技术,也要关注非技术因素!
个人分类: 电力科技|274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谈国外私企的管理体制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3-12-1 08:12
浅谈国外私企的管理体制 蒋继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最近有网友在我博文的评论中问到国外私企的管理体制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要点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与用人和管理效益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内行的问题。因为这个话题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背景,我没有在回复中给予具体的说明, 用这篇博文来做一个详细的回复。 因为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科研人员,接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所以, 我这里谈及的可能不能反映整个国外私企的概况,这点敬请大家理解。 正因为如此, 我的题目是“浅谈”。 从 1992 一月获得博士后,我一直在私人企业工作,从只有几百人的小型企业,到有十几万人的大型全球化公司,我一共任职于五家不同的公司。我的第一年是以博士后的身份签的合同,后来因为特殊贡献, 提前半年被聘用为一级研究员。从 1992 到现在的 21 年中,我从博士后一直干到现在的高级植物病理学家,这是专业职称。 在行政职务上, 我在 Syngenta 的时候,担任过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蔬菜病害抗性筛选负责人,现在是 Lipman Produce 的实验室经理和公司国际种子生产协调员。 说这些,绝对不是炫耀的目的, 而且这种经历根本不值得炫耀。这样做, 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博主的背景。 只有知道了博主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博文的内容。 在我的感觉中,私企的规模虽然差距很大,但是,其基本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几乎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企业运营的效率也随之下降。当然, 这只是一个大趋势。 其中的道理很明显,企业规模越大, 中间的管理层就越多,而这中间的许多管理层的主管与企业利润没有真正直接的厉害关系。在这点上, 越是底层的, 越是有这种感觉。 鉴于这种明显的事实依据,精明的企业主们会采用相应的策略来尽量避免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不作为。他们一般都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包含每年一度的业绩考核,是以上一级的领导的评审为标准,这也可称为岗位责任制,员工的提薪晋级, 以及年终奖金得多少,全部根据这个年度审核的得分来决定。对于较高级别的主管领导,还有公司红利的分享, 公司股票的优惠待遇等。这样一来, 几乎每个管理者都与公司的利润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人会继续问,这还不是上级领导决定一切吗? 是的, 确实如此。但是, 上级领导为了自己的最高和长远利益,他们必须实事求是地, 公正地, 和明智地评定每个下属的业绩和正确地选用人才,要不然, 他们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这是因为他们的上级也在看着的。要是最后出了问题,引起公司最高部门的调查,那么不公正,对整个公司不利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的。而且,即使不考虑这样的后果,他们也得考虑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呀。要是偏殚不作为的, 打击有真才实学并且作出实际贡献的,这样会造成一股不正之风, 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利润, 公司的利润低,他们个人的收入必然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形成的企业环境下,一个有才能的人, 一般可以发挥其价值的, 或者说,您作出的贡献会被认可的。 记得我刚到 Novartis 的第一年时间内,凭我所能,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工作,将一个很落后的实验站变成一个很有效的研究基地,立即受到公司高层的注意。 当时公司北美洲的最高主管亲自来实验站为我颁奖,包括奖状,奖金和合影留念等。他手下领导着北美地区的 23000 员工,其中具有博士文凭的就有几千位。 在行政级别上,他比我至少高四级。 后来,公司的领导们排除许多因素,一级一级地把我提升到一个部门的管理位置。而我是一个听力受损,不知道搞人际关系,只知道整天搞科研和埋头工作的人。 当然,这只是总的一面, 是好的一面。 任何地方都有例外。这与人的素质和人的运气有关。对于这点, 我将在下篇博文中谈论企业文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407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论科学研究与科学管理
benlion 2013-6-25 11:32
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问题,一个是叹息中国现代科学和技术未能崛起,一个是惊叹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成就辉煌,其中,一个关键问题: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 科学和技术范式,包括: 1 )客观知识和规律; 2 )理论和研究方法; 3 )交流和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 从客观知识和规律的发现来说: 古代与现代科技具有共同特征;故而,尽管科学的词汇发明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但作为客观知识的形态和特征,具有悠久的渊源。 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来说: 古代西方以哲学思辨为特征,东方以经验知识和实践技术为形态等,知识之源泉来自实践和经验;因而,古代中国科技远比同时期的西方发达。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从唯理论转换到经验论哲学思维,数学方法和仪器技术的结合建立了观测、实验科学。以及,印刷和造纸等信息技术发展,不但,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和规律发现的方法,而且,科学普及化的传播与交流模式。 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来说: 建立了大学的科学教育和实验室研究机构,以及,科学研究的基金会,科学的工程应用和制造公司,应用的经济价值和规模化提供的仪器设备,构成良性循环推动了科学发展。 然而,国内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存在几个问题: 从科学方法的认识来说: 没有足够和普及教育实验科学建立的过程,以及科学方法的发展历史,对仪器技术发明和数学方法创造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 从科学研究与管理来说: 科学家的职能与评估、科学管理专家的职责与评定,这 2 者的关系与区别没有足够理顺,期刊品牌和知识传播与发表论文的科学内涵,关系也没有分别清晰。 从科学与产业关系来说: 科学研究与产业转化之间的链环缺失,包括,实验室技术发明,工业制造技术开发等,实验仪器、数据库和期刊,生产设备、制造技术和标准等,以及人才和资本等,都尚未建立一个循环促进机制等。 - (海内外印象记) -
个人分类: 社会|2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对学坛“打假热”的深度思考——关于光明网论坛《“156位学者
pww1380 2012-3-9 21:32
面对学坛“打假热”的深度思考 ——关于光明网论坛《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是打假还是闹剧? 》的讨论意见 杨文祥 最近,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 一事在网络上议论纷纷,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学术打假热”毫不为过。光明社区以此为议题展开了讨论,这足以看出此事的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方舟子的 “学术打假”与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 事件的因果关系 凡是了解方舟子“学术打假”业绩的人,大概都不会否认他的 “学术打假”事业与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 事件二者之间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这样,如果要对作为因果关系的“果”的一方,即“‘ 百人要求社科院调查方舟子之妻涉抄袭 ’ 事件 ”发表看法,尤其是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来提出这一看法,就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必须对作为“因 ” 的一方——“ 方舟子的‘ 学术打假 ’ ”有一较为深入的科学认识与准确的理性把握。 倘能把 方舟子的 “学术打假”与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 事件的因果关系把握准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别对“因”与“果”两个方面的内涵、实质及其社会效应加以深入分析与认识,就有可能对《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是打假还是闹剧? 》这一议题得出较为中肯的结论。 造假的本质与当下的“学术打假”的实质分析 造假是古今中外始终不能绝迹的一种十分丑恶的社会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而与这一共同的普世价值追求背道而驰的方面就是假、丑、恶。由此可见,“假”是世间一切丑恶现象的万恶之首。 在历史上和社会现实中,假和造假现象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试图通过造假来实现自己不劳而获,或利用极低的投入来获取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高额回报。这样, 在道义上、理论上和普遍意义上,无论是方舟子在学术界的打假还是其他打假斗士在各领域的打假都应该得到全社会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 可是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复杂系统,这样,对具体的个案的认识就有必要在普遍的和一般意义的基础之上,遵照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进行深入地把握和认识。正如我在《 假、空、真、实 纵横谈:从“ 学术打假” 谈起 》一文中所写的那样,“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结构无比复杂,各种复杂因素相互激荡、作用,动态发展,各局部系统之间相互开放互联的复杂大系统,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全面地系统分析,才有可能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那种脱离特定时空背景脱离实际的理论空谈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忙中添乱,使得本来就复杂万分的形势更为纠缠难解。尤为严重的是,这种简单幼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很容易为别有他图的人所利用,为其提供以售其奸的可乘之机。 ” 当下的中国社会,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各个领域无不假冒伪劣盛行,已经到了 “ 假作真来真亦假 ” 一片混沌的局面。“学术造假,尽管千夫所指,道义难容,但在全局的角度上看,也仅仅是全社会造假风在学术领域的局部反映,是当前造假大潮的一道支流,既非主流,更非源头。” “随着造假风潮的愈演愈烈,竟然形成了一种复杂扭曲,令人不可思议的荒诞局面:一方面是全社会深受造假之害,举国痛恨,人人喊打,另一方面却又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或在特定的社会实践中,几乎人人都不得不造假,非但如此,还要‘力争上游’,唯恐由于在造假上技不如人造假不力而处于造假风潮的下游,成为造假风最大的受害者。”(引文同上) 在这一现实环境之下,有谁能够具有如此神通的火眼金睛,一眼认定究竟谁是主动的罪不可赦的造假者,谁又是被动的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造假的名为造假实为深受其害的造假受害者?就是说,“ 在如此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学术领域的任何一件造假事件就既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也不再是学术造假本身这样简单和单纯的事件,而是一个造假之风业已突破最后一道社会防线浸润到社会结构和社会道义高端领域的警示性社会信号。这一红色信号灯的亮起,标志着一个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的形成。 ”(引文同上) “当前的学术造假既然是一个复杂严重的深层次社会问题的一种表象,就不能停留在表象层次上就事论事,而要从源头上入手,摸清病灶,辩证施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否则,不但无助于当前学术造假问题的解决,反而转移了真正的打假焦点,损毁了科学界知识界和教育界的正面形象,误导了公众,使社会彻底丧失求真求善的信心,给我们打假和端正社会风气的努力带来釜底抽薪的破坏。”“更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是, 这种专打学术领域的假而对其他领域的假视而不见,对日益普遍日益严重的造假风潮在各领域的迅速蔓延更缺乏挖掘其社会源头的勇气和能力的 “ 学术打假 ” ,不但无助于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为其他各领域的造假行为提供似是而非的 “ 正当性 ” 与 “ 合乎情理性 ” 的社会依据,从而从反面误导并助长造假风的进一步蔓延 。”(引文同上) 今日中国社会造假与腐败现象普遍蔓延的社会根源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社会,不仅仅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着种种结构性的弊端,而且存在着一个基于这些弊端的自组织功能的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滋生和蔓延造假和腐败现象的社会机制——俗称“潜规则”。尤为严重的是,由于这种被称之为 潜规则 的社会机制的长期、“有效”地持续运行,一种与这些结构性体制弊端和这一造假 - 腐败社会机制相适应的造假 - 腐败文化已经“蔚然成风”。在这种造假 - 腐败机制和文化环境之下,不但任何人都无从免于这种造假和腐败文化的熏染,而且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特定事件的造假活动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再陌生。如今,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 ” 这一事件,把“打假斗士”的家人也卷入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造假风波,形象地表征了在这种 造假 - 腐败 社会机制和 造假 - 腐败 社会文化环境之下,面对这一排山倒海之势的造假和腐败狂潮人们是怎样地无奈。 当代中国社会从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弊端发展到造假 - 腐败机制和造假 - 腐败文化环境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一个基于意识形态狂热所导致的否认客观事实、无视客观规律,试图以造假的手段实现激进式社会变革的阶段,后一个阶段是一个基于金钱至上和物质利益至上的拜物教式的狂热所导致的试图以造假的方式实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个人梦想。而当这种个人的梦想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当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就充分地曝露了出来。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人治色彩极浓的管理体制,不但不能对日益普遍的造假和腐败现象加以有效地遏制,反而与之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 ”。于是,经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一个从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弊端发展到造假 - 腐败机制和造假 - 腐败文化环境的形成过程就这样完成了。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再到 70 年代初,我国形成了一种全社会性的造假现象。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狂热所导致的以“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特征的否认客观事实、无视客观规律的激进式社会变革阶段,试图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夜之间转变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土法上马,大干快上”,“五年超英,十年赶美”,“大干半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当年的“战斗口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当年的“三面红旗”;粮食亩产几十万斤,棉花亩产几十万担首先是“先进典型”放出的“高产卫星”,而后竟成为各地普遍的增产指标;更令人咂舌的是,“钢元帅挂帅”,“秋收时节不抢收粮食,举国上下组织强壮劳力砖垒泥砌建高炉,柴草煤块炼钢铁”这种大炼钢铁热潮的行为模式。这种方式练不出钢铁只能出一些无法用的废渣,即使把这样的废渣也计算为当年的钢铁产量也无法完成当时高得离谱的生产计划指标。这种极端思潮和激进行为发展到文革时期,甚至提出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荒唐的政治口号。 在这种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这种全国上下举国造假的奇特现象不仅是当时社会主流和国家鼓励的结果,甚至形成一种谁说真话,谁就是右派言论,至少是犯政治路线错误,就要拔谁的白旗,不是被打成右派分子就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甚至是反党集团的政治高压局面。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即使是钱学森、郭沫若这样的科学大家和学术大师,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方面的现实需要也曾作出了既悖于科学常识也违背自己的学术良知的“学术结论”——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为“亩产几十万斤粮食”这种造假“卫星”作出了具有科学可能性的学术结论。而郭沫若先生不但公开宣布自己早年那些真正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和艺术创作是“垃圾”,“要全部烧掉”,而且搜索枯肠,于 1971 年出版了《李白与杜甫》这样一部完全违背自己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和人格本色,褒杜(杜甫)贬李(李白)的“学术著作”。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在那个疯狂时代,即使作为科学大家和学术大师的他们二人也难免不受当时狂野的社会氛围和意识形态狂热驱动之下所形成的全社会的造假文化环境的影响。显然,在当下某些“学术打假”人士的法眼里,上述这些违背科学常识和常理的行为绝对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学术造假”。 当下中国社会的造假和腐败社会氛围和社会文化的形成,则完全走向了当年历史的反面——一不要理想,以现实功利为唯一价值取向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或在官场和仕途上走捷径的急功近利的功力心态所导致的社会各个领域的腐败和造假。 上述这两个阶段分别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政治挂帅”为意识形态旗帜和金钱至上、权力迷信、权钱交易等为所谓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旗帜。貌似两个极端,实则是同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同一个基于这些弊端的自组织功能的作用而形成的滋生和蔓延造假和腐败现象的社会机制、同一种与这一体制弊端、社会机制相适应的造假 - 腐败文化的一体两面,或同一种体制弊端、同一个社会机制、同一种社会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正反两种表现形式。 造假和腐败是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深层结构,从根本上危及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内部隐患。根据本文的理解,这是近年来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重申深化经济 -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原因。 打假者(社会群体、职能机构)的社会责任: 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建设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伟业。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当代中国对真、善、美和人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精神诉求,与此同时,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关于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追求。而这种内在追求——精神诉求和外在追求——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追求的统一,就是本文对中央近年来所主张和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解 。而 这种境界的实现是以坚持对事实真相和基于事实真相的客观真理的追求,即对“真”的追求为价值起点的。这样,就必须从假、大、空的极端意识形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功利两个方面,对长期荼毒中国社会的造假 - 腐败心理、造假 - 腐败机制和造假 - 腐败文化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地清理和彻底地清除 。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不仅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有志于打假的人士和一切打假和反腐败职能机构和部门的社会职责。 对“ 156 位学者联合举报方舟子之妻”这一“学术打假”事件的实质与社会效果分析 主观动机分析: 从这一“学术打假”主体主观动机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初步认为,这是对当下专门打学术界人士和学术领域的假,对其他各领域的假,尤其是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各种腐败现象所造成的假熟视无睹,对造假和腐败现象的社会根源的发掘既无意愿更无作为,单纯以新闻炒作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扩大社会知名度为追求目标的所谓的“学术打假”的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反制。 客观效应分析: 从这一“学术打假”客观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得出这一认识:在能够起到一定的反制性作用的同时,对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更不挖根源的偏颇行为也是一个有益的警醒,更是对借助打假以炒作,以营私的假打假的一种反讽。不过,这种在平面层次的反制行为尽管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但不能不说这种效果只是一种表象层次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但无法推动打假与反腐事业走向深入,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造假 - 腐败心理、造假 - 腐败机制和造假 - 腐败文化环境因素这一根本目标,反而有可能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的众说纷纭剪不断理还乱的口舌之争。 总之,本文主张对当下社会所存在的造假 - 腐败机制和造假 - 腐败文化环境因素进行彻底清理,而不主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和亡羊补牢式的被动应对。当然更不主张目前专门针对学术领域和学术人士的所谓的“学术打假”和相应的反制行为。因为这不仅对真正的打假事业无所裨益,反而徒增困扰,甚至会彻底毁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 曾新林 . 方舟子打假屡屡成功,缘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185do=blogid=513467 2 .杨文祥. 学坛杂俎( 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对 “ 学术打假 ” 的另类思考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6780 3 .杨文祥. 假风薰得人人醉 直把庸才作英雄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13615 4 .杨文祥. 假风薰得人人醉 直把庸才作英雄(修改版)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13716 5 .杨文祥. 假、空、真、实 纵横谈:从 “ 学术打假 ” 谈起 (全文)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3743 6 .杨文祥. 革故鼎新( 19 ):严重的现实灾难,沉痛的历史反思 —— 丁甜老师博 文引发的理论思考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98331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2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管理体制 才是 教育 改革重点 精选
dongzg101 2011-9-13 13:07
管理体制才是教育改革重点 精选 已有 265 次阅读 2011-9-13 08:45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管理体制才是教育改革重点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份历时两年多,经过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前后近 20 次修改完善之后研究制定形成的《规划纲要》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这份最初为规划教育发展的纲要转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于人民群众意见大、制约教育发展的多方面问题设计了改革内容,得到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多方面的肯定。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导致我国的教育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差距较大的核心,是我国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存在问题。必须靠改革创新,破除现行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使教育发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更符合人民对教育的期望。 对于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体制改革”设计了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扩大教育开放的几乎涉及教育工作每个方面的全方位的改革内容。 这些改革内容包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教育当前确实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些改革工作都是值得推进的。但是期望在到 2020 年的 10 年时间里,对我国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是极其困难的。当前,人民群众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教育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教育的行政化严重等问题是比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等更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才能切实推动教育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不明确将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重点,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或者扩大对外开放等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从而回避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 现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出现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工作,大力宣传,而对于管理体制改革则极力淡化的趋向。应该清楚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按教育规律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期盼,而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回应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但将会对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利益进行调整,其实施将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中央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但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必须将其置于教育改革的中心位置,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大力推进,才能使中国的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外,尽管《规划纲要》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3 方面的内容,但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以及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向学校放权。 要采取多方面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这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不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模式,不但教育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钱学森之问”所涉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也不是能单纯由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所解决的。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搞好教育改革,教育部自身改革至关重要”,只有教育部率先垂范,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向前推进、走上人们期待的轨道。 因此,应深刻认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在正制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龙头,切实转变政府教育的模式,推进教育改革,开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时报》 (2010-8-26 A1 要闻 )
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热度 1 lgjszy 2011-8-23 10:48
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马 军,杨 芳,林 耕,李明亮 【作者】马军; 杨芳; 林耕; 李明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技处; 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文献出处】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Z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联合研发机构; 管理体制; 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是伴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实施及中国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事物。清华大学在中国大学的涉外科技合作中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体现在:涉外科技合作规模大、涉外联合研发机构集中度高。本文结合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发展,分析了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大学建设的促进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对中国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分类号】G647 伴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实施及其在中国多领域投资的延伸,已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的新兴基地。中国大学与跨国公司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便是这种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的产物。以跨国投资为载体的生产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态势。跨国公司占据着全球生产总量的 45% ,全球国际贸易总量的 60% ,跨国技术转移的 85% ,全球研发投资的 90% 。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运营中心是三个关键的节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总公司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二是在子公司内部设立研发部门;三是与本地的研发机构(特别是大学)建立联合研发机构。本文将以清华大学为例,通过对涉外联合研发机构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进一步指明涉外联合研发机构对大学建设的促进以及对其发展的展望。 与大学共建联合研发机构是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具体体现,这些联合研发机构大多设立在大学内部,从属于大学,从形式上可分为联合研究室、联合研发中心和联合研究所。联合研发机构通常由大学提供科研人员、设备、技术及场地,跨国公司则提供资金、科研人员、联合研发中心需要但学校不具备的设备及技术,由跨国公司提出研发课题,双方共同对一些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究开发。 建立联合研发机构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其目的是促进科技研发活动,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促进大学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说,跨国公司建立联合研发机构的目的有下列几个方面:( 1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单纯依靠某一跨国公司的内部研发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2 )利用大学长期积累的科研基础储备、高科技人才及现成的设备,帮助跨国公司探索新的前沿的科学技术;( 3 )通过相对长期的合作吸引名校的高水平人才;( 4 )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及跨国公司原有产品的本地化;( 5 )和大学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将大大降低跨国公司独立建立研发中心的成本。 希望本文对中国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基本概况 清华大学和跨国公司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1992 年 10 月,清华大学第一家涉外联合研发机构清华 - 松下联合电工实验室成立。在随后的 10 年中,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呈迅速增长趋势。截至 2002 年年底,共有 48 个联合研发机构先后成立,涉及 9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和 14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共建的有 18 个(见表 1 、表 2 )。 从 1992 年建立第一个联合研发机构开始,至 2002 年底的统计显示,跨国公司在清华大学投资联合研发机构的总金额累计达 16.65 亿元人民币,其中项目合同金额超过 500 万元人民币的有 14 个。 12 研发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机械、自动化、汽车、生物、力学、化学等方面,合同项目的产权归属情况是:双方共享 97 项,归清华 42 项,归对方 6 项(见图 1 )。 图1 清华大学自建立涉外联合研发机构以来,由涉外联合研发机构产生的直接成果有:申请国内专利 36 项,国际专利 23 项,发表文章 500 余篇,著作 12 部;联合研发机构共承担项目 145 项,其中联合研发 77 项,委托研发 36 项,捐赠 31 项,专利许可使用 1 项;直接从事联合研发机构项目研发而培养的学生 5000 余人。 2 联合研发机构管理体制的完善 为了确保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规范运作,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委员会不可或缺。回顾在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初期,由于当时清华大学在很多方面的水平都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提并论,所以清华确定的合作目标为: ( 1 )让世界了解清华; ( 2 )了解国际最新科研动态; ( 3 )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了吸引跨国公司与清华合作,当时实行的是现实的管理体制。如 1996 年建立“清华-通用联合研究所”时,管理委员会主席就是由通用汽车的副总裁担任,决策权完全由对方控制。 随着涉外合作日益增多,研究及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清华大学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现行的管理模式:由清华大学和跨国公司双方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的主席由清华大学相关研究领域的负责人担任或双方每年各轮一任。管委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具体讨论研究项目的选择、研究经费的分配、研究计划的制定等等,以及检查研究项目的执行情况。另外,从清华大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中选出一名联合研发机构的主任,负责机构的日常运作及各项目课题组的协调;主任直接对管委会负责。对于跨学科的多项目合作,每个项目还需要再设立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负责制。 通过对联合研发机构管理体制的完善,新的管理体制将更加有利于大学的发展: ( 1 )大学可以参与到联合研发机构的管理决策当中,将联合研发机构的合作项目与大学的科研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 2 )相对稳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能够保障大学和跨国公司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为联合研发的项目提供较稳定的科研经费。 3 设立门槛提高联合研发机构的档次 在清华大学和跨国公司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初期,学校对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还没有成文的管理办法,对合作的金额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其结果是联合研发机构的牌子满校园“飞”,有些机构只是徒有虚名的“空架子”。 随着国家对科技的日益重视,对科研院所投资的逐步增加,清华大学在国际上声誉的日益提高,以及大量国际化人才的引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提出要和清华大学进行合作。为了规范化管理和提高联合研发机构的水平,使其符合一流大学的标准,以及限制一些不必要的机构设置造成的浪费,清华大学出台了新的管理政策。 新政策规定,联合研发机构的合作期限最少是 3 年,期间跨国公司的投资不能低于 100 万美元或 800 万元人民币。此外清华大学还鼓励各院系和世界一流大学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研发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承接多个研发项目。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一批高水平的联合研发机构相继在清华大学成立。如表 1 所示,在清华大学设立合作门槛后,跨国公司的投资金额由 1992 年的 80 万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2 年的 14.7 亿元人民币,和进入世界 500 强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从无到有,由最初两年的零投入增加到 2002 年的 1652 万元人民币。 以 2002 年为例:清华大学和跨国公司成立的联合研发机构数量只有 4 个,但跨国公司的投资金额达到 14 .7 亿元人民币,占自 1992 年第一个涉外联合研发机构成立以来 10 年投资总和的 88.5% 。其中由王大中校长亲自参加的、清华大学重点支持的“清华 -BP 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 BP 公司将在十年内对其投资 1652 万元人民币。 该中心功能定位为: ( 1 )国际化的研究基地: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以与该领域著名跨国公司合作研究项目为基础,组织校内、国内学术界的相关力量,吸引国外客座研究人员,开展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研究; ( 2 )国际合作的枢纽:致力于成为清华开展和拓展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枢纽,促进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基金会以及研究机构的交往和实质性合作; ( 3 )有特色的能源领域信息中心:借助清华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及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逐步积累和建立能源领域的各种资源,使其成为该机构所涉及的能源领域最具吸引力的信息中心; ( 4 )高水平的能源论坛:将提供高水平的会议场所、重要的演讲报告及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的听众,成为有吸引力的能源领域论坛。 4 联合研发机构冠名问题利弊分析 笔者曾就联合研发机构的冠名问题和美国的 MIT 、加州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有过交流,他们的做法是不主张成立冠名的联合研发机构,其原因是学校的资源有限,一旦被某一家跨国公司冠名,则学校在该领域的资源就会被一家公司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垄断,而不能被社会充分利用。 但由于中国大学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和美国的一流大学相提并论,成立联合研发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跨国公司的需要,更是中国大学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立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初衷就是向世界表明清华大学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大学,借助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合作,提高清华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从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发展与完善的进程来看,和跨国公司成立联合研发机构的目的更多的是出自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10 年来的实践表明,高水平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可以大大促进大学的自身建设,具体体现为: ( 1 )提供一个可以将大学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转化到生产第一线的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 2 )从企业界寻求科研经费的支持; ( 3 )给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4 )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潜在的知识商业化能力; ( 5 )获得自身不具备的前沿产业技术,增强科研实力; ( 6 )与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 5 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发展趋势 5.1 机构成员的多元化 从 10 年来的发展进程来看,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规模越来越大,合作模式由以前的一对一(即清华和某一个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机构)发展为目前的一对多(即一个联合研发机构中同时有多家跨国公司加盟,如清华 -BP 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就将与多家跨国公司共同合作)。 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可以利用清华大学的技术支持,而且可以借助清华大学的冠名提升无形资产,扩大在中国的知名度,拓展中国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巨大的开放市场无疑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合作。我们希望最终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模式是多对多的形式,即世界一流大学群-世界著名企业群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联合研发机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清华大学联合研发机构能够成为国际化、高水平、权威的多家合作的国际研发机构,形式由具体的项目研发拓展为集基地研发、信息交流、国际枢纽为一体的高级沙龙俱乐部。 5.2 合作国家和地区发展趋势 如表 2 所示,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大多分布在技术和资金优势显著的国家和地区,如技术和金融大国美国就名列榜首。对于清华大学来说,选择与技术和经济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本身的研发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足。 从最初接受跨国公司委托的一些小项目起步,到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到跨国公司的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再到目前的与跨国公司联合进行的世界前沿课题的研究,与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在提升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清华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中国家和地区的结构分布呈现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加繁荣的新格局。同时我们也期待,随着清华大学自身科研实力的提高,其科研成果更多地走出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3986 次阅读|4 个评论
[资料讨论] 明辨国企管理中的主要矛盾,确立正确的改革方向
hrm001 2010-11-12 16:43
本文转载自 邓丽琼博客 2004年8月,郎咸平对海尔、格林柯尔和TCL产权改革过程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批评,引发了一场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当时的大讨论卷入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的诸多著名学者,讨论的重心也从最初的管理层收购(MBO)是否应该停止,上升到了国企产权改革是否应该停止的高度。 时过境迁,2004年国退民进的大背景已悄然演变成了国进民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企)也从烫手的山芋变成了香饽饽,自我改革的动力已经不足。中国还需不需要大量国企?国企的定位是什么?改革的方向何在?是否应该继续推进产权私有化改革?这是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而且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事关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2004年那次大讨论的遗产,找到各界已有的共识和差异。 先说共识。第一,无论是被贴上新左派标签还是新自由主义标签的学者,都没有否认国企改革的必要性,也没有否认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只是具体实现路径上有所差异;第二,上述两类学者中大多数都认为管理层收购不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唯一路径,因为这极容易带来内部人控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第三,两类学者都认识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主张应该立法保证产权交易更加透明和规范;第四,即使是被贴上新自由主义标签的学者也不否认应该保留少量的超大型国企,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应先引入市场竞争然后再进行产权改革;最后,两类学者似乎都没有否认自由、民主和法治等普世价值,特别是新左派经济学者,虽然他们认为中国仍然需要大量国有企业加快推动工业化进程,但也承认必须要通过民主和法治等手段限制行政权力、监管国有企业,而且,他们也并不主张要封杀或者挤压私营经济,把他们贴上主张集权或者大**的标签并不公允,也不恰当。 再说差异。其实,两类学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理上,而不是体现在实践上,他们之间最针锋相对的问题是──国企能否克服所谓的所有者缺位?如果能够克服,那么产权改革就不是国企改革的唯一路径;如果不能,那么就必须把所有国企都进行产权改革,也就是私有化。 正是所有国企都必须进行产权改革这一说法遭到了新左派学者强烈的反击,他们认为新自由主义学者自己下定义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也就是先说产权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手里所有者才不缺位,否则就是所有者缺位,这就像说男人是人,所以女人不是人一样。新左派学者认为,如果照这样说的话,那么主张主权在民的**就必须是专制君主制才会有效率,因为只有这样所有者才不缺位。另外,有些新自由主义学者也承认应该保留一些大型国企,而且其他国家比如德国和法国等都保留了一定比例的相当有竞争力的国企,这也让新自由主义学者难以解释。 新左派学者认为只要法律规定了国企是全民所有,就不存在法理上的所有者缺位,关键是如何避免所有者难以行使权利所导致的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如果克服了这一点国企就会有效率。从这一意义上讲,新左派学者更看重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监管和剥离政策性负担,是引入充分竞争,而不是产权改革。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只能由大型国企来推动,因为中国传统的不信任文化、轻视规则的文化,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自发壮大,最近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可作为注脚。 细心的人可以看出,新左派学者并不是集权主义者,他们认为不是**太大,而是官太大,不受约束,从而导致腐败横生和国企低效,如果政治体制进行相应改革,就可以避免国企低效。信奉纯粹市场经济的张维迎教授在最近出版的《市场的逻辑》一书中也承认:政治民主或许会使国有企业运作得更好。然后我深信,不论什么政治体制,我的总体论点都成立(即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不相容)。当然,只有历史才会告诉我们真相。 由于新自由主义者的主张经常见诸于各大报端,所以在此更多地介绍了新左派学者的观点。而且,新左派学者的部分观点也正在被**有所扭曲地践行,所以有必要知道他们的基本主张。比如现在的国企改革主要集中在监管制度、人事和薪酬制度上,这是新左派学者的主张,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国有股平分给全民等极端的私有化做法并不为**所接受,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并非一目了然。 目前的问题是,新左派学者主张的依靠民主和法治保证国有企业高效率生存、用大企业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并没有被**完全接受,现存的超大型国企成了一小撮独立的既得利益集团,民主和法治的建立举步维艰;而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发展民营经济、用民富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民主和法治的主张也是障碍重重,而且民营经济能否担此大任也存在不确定性。也许,现在该是进行一场国企改革大讨论的时候了,不仅为国企定位,也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定位,更为中国如何走向民主和法治国家定位。 原文链接: 邓丽琼《中国应再来一次国企改革大讨论》 http://blog.51xuewen.com/wenyi88886/article_35286.htm (一)国企改革应找准方向 国企改革要在找对问题的基础上找对出路。除了市场环境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完全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水平的高低无关外,在科技方面的问题、战略方面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问题与管理体制机制有一定关系外,其余剩下的,基本上就应该是直接与人有关的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在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上找原因,想办法,谋出路,提效益。个人认为,目前企业和各类各级组织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进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做,现状是十分落后的,离完美和高效的科学管理应达到的管理效果还相距甚远,而学者们和某些决策者们却似乎都自以为对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已经修成或接近修成正果了,这是让人遗憾的。 本人认为,国企改革的大讨论应该集中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大讨论上。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在管理上的问题都有普遍的相似性,而目前无论是理论和实践中还缺乏很科学和有效的管理理论和相关管理手段,这些管理上的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资方劳方,管理者内部、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 本文转载自新浪博客 简单的思考 最近比较忙,多年一直想做的事情,现在正由我和同事们推动。 评点过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对宏观经济做出过如此多预测,现实与想象多能达到吻合。 现在就看具体到自己头上,能否实现预期! 对于竞争性的行业,所有制会否成为发展的终极障碍,这是十几年前我就开始思考的问题。现在垄断型的国企很强大,连最张狂的自由派都已经噤声了。但是,竞争性的会怎么样?有成功的案例,但远远不够。特别是,垄断型与竞争型的国企都由国资委按照同一政策来进行管理时,的确把人的手脚给束缚了不少。比如员工持股、比如工资总额控制等政策,完全都不是按照市场规则在出牌。 但是,经济从来都是稀缺性的科学,而管理只能在受限的情况下做出种种决策,先不要太理想化,在现有状况下做到最佳,为理想的状况准备条件。 乐观预测,一般都会有连续几年50%以上的增长。但那样的结果,是别人做出来的,我们自己做会怎么样?2010年非常关键,我很有信心! 在宏大的目标确立之后,剩下地是如何做好细小的琐事。 加油! 也祝各位博友新年进步,健康幸福! 原文链接: 简单的思考 《2010,实践之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5343b0100g6ii.html (二)国企改革应找对方法 1、本人主张与当前主流的认识比较。 目前,我们 国内主流管理学界与咨询界 对企业管理上已经有比较普遍认可的基本管理思想、基本管理解决方案、基本管理模式与基本管理方法。这些与国际上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思想和方法并无什么本质的不同。 对这些现在热衷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本人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搞1+1组合式的管理模式不如搞有机复合式的管理模式,静态管理模式不如搞动态,离散式动态管理模式不如持续性动态管理模式,搞经营管理层持股不如搞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搞民主测评别忘了建好安全网,强调公共财政的支付保障别忽略了利用好集体现有资源自力更生,等等。具体讲,比如国有企业如果通过改进管理可以搞好的话,为什么一定要国退外进和国退民进呢?比如,以经营者股权激励方式为主要设计机制的转制类型,实践是可能成功,但经营者不持股靠现有基础上改进管理体制机制的设计也可能成功。既然有不需要持股的好办法,为什么一定要给经营者股权激励呢,其前后的利益因素就值得思考了,因为咨询公司包括为企业做咨询的学者是一定会站在经营者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整个企业或社会利益最大化或利益相关者多赢的更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其中,学术就缺乏独立性了,思维就自然不清晰,观点也就不能十分正确了。若方向不能完全保证正确,谈何再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呢?效果自可知了。所以,对主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本人是始终不看好的,那不是最科学最完善和最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案,先天就不足,再加上后天贫血,管理怎么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呢?这里顺便说一下,评判管理是否有好的效果,不要片面拿GDP去衡量,而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来评价,本人提出的科学管理方案五要素评价法,能完全符合五个方面的标准,才能说得上是好管理,是科学、有效、和谐兼得的好管理。用这个评价标准来给主流地位的学者们所主张的管理方案来打分,看能得几分呢,个人认为基本上都要不及格吧,就知道那些制度和方案的效果有多好了。 附:科学管理方案五要素评价法 2、对以博主为代表的主流管理学界和咨询界相关错误观点的驳斥。 博主说,比如员工持股、比如工资总额控制等政策,完全都不是按照市场规则在出牌,请问:那些高管不是认为自己是企业缺之不可甚至于缺之必完的人才吗,现在想对他管得更严格更科学,分配上想对他制订得更合理,眼看他以前所拥有的垄断的特权利益将受损了,他现在不愿当国企高管可以走啊,可是放眼全国国企又有多少人除了嘴上说说实际行为上真正地舍得走呢,还有不少后备更优秀的人才等待着他们退呢,还市场规则呢,请问那些国企的高管们是怎么上去的呢,是市场化的方式还是任命的,是怎么考核的,这种考核方法科学合理吗,是怎么分配的,这样的分配方案是可以被认为科学合理的吗?您这种观点不知是自己真正相信呢,还是自己其实是不相信的但希望让别人相信?
个人分类: 学习与思考|25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高校管理者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hanzs 2010-3-27 15:52
文/乐水老汉 按: 既然是说征求意见,那么客套话就免说了,只谈意见。 一、总体评价 序言部分 对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定位很高(用词如基石、根本途径、决定性意义),建国60年来,上述表述表明国家将教育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面临的挑战表述比较到位,两个不适应是温总理的原话。但后边的5点对教育问题和矛盾的描述(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说得比较散,也比较客气,不够深刻。例如,教育观念就是落后,不必用相对来修饰,而且是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均落后;把人才分成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并不科学,实际上发掘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是所有教育的目标,各种人才都需要具备创新素质;而且说这三类人紧缺,那每年从各类学校毕业的上千万人都是什么型?说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是对当前教育制度问题的一种轻描淡写的描述,当前教育制度不是灵活不灵活的问题,学校活力不足也只是表象,当下的问题是:办学没有按国际通行的教育规律来做的问题。因此在问题部分,一定 要直接指出我们长期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这一核心问题。 二、高等教育部分 高等教育部分共提出了8方面问题(包括13章中现代学校制度问题,18章投入问题)和12项改革举措。总体显得有些琐碎。要求(号召)高校做这做那比较多,而明确提出政府应在制度、政策导向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讲的少(不是指具体的如质量工程之类的做法)。特别是,政府应学会利用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导向和影响高校的行为,学会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间接地 控制高校的行为。要让高校感觉是其自己在几个选项组合中,通过权衡利弊最终由自己来选择发展道路,而不是被政府强迫只有一种选项。 对于8方面问题:质量不适应需要;学校同质化;布局不合理;缺乏世界一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行政化倾向;投入不足。看起来列举得比较全面了,但这八个方面问题不属于同一个层次的,有些属于结果(如质量)、有些属于表象(如同质化、行政化)。具体修改意见: (1)把人才培养(19条)、科学研究(20条)、社会服务(21条)并列是不合适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核心。将高等学校的所谓三大职能简化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不确切,三个职能应该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科研、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有着很强的人才培养功能。(理由参见:龚克,中国高等教育,2010,(1)) (2)第21条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的界定不太清晰和全面。应明确强调大学对其所在地区(社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并不只是体现在为社会直接培养人才方面)。其实第八章继续教育中的许多内容应该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例如教育培训。 (3)应明确在有条件的地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逐步实行类似欧洲国家博洛尼亚进程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在各个大学之间,逐步、有序地打通教育资源。只要通过课程学分和成绩互认等措施,真正 实现学生在一定区域和层次的学校之间流动 ,即实现通过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地自由转学,就一定能够促进各个高等学校发自内心地重视教育质量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学生会流失、学校会倒闭)。既然在第50条中已经提出中外大学间可以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那么国内的大学之间当然也应该可以探索这种学分互认、转学,甚至联授学位。 (4)第19条的内容,许多都属于当前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项目。应该承认,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当前财政体制下的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需要立名目,以项目的形式向财政部申请教育经费,专项经费是对教育事业经费的补充)。但要来的这二十五亿经费,在全国立了十多类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系列申报、评审过程;相对应地,省级政府、学校也要设立和评审他们那一层次的项目。这样每个学校全年都在一个接一个地应付申报和评审,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工程各种项目的评审(它们都有一系列明确的评审指标体系),是导致高校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想评上项目,标准是一个。因此建议从十二五起,大幅度减少教育部和省级政府发动的这类项目评审工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主要靠外部项目评审方式能够做到的。 当然,必要的,由行业、社会中介等被严格规范后的机构进行的专业认证工作,是应该提倡的,这种做法也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各种评估、评审一定不能比专业评估(认证)再微观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都应该是学校和教师自己的事情。政府主要负责维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以国家的意志和经济杠杆促进企业为大学的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即可。 三、继续教育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入学早已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应该明确提出废除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功能。将现有成人高等学校逐步建设成类似社区学院一样的非本科学历教育的机构。这类社区学院可以通过质量认证,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使其毕业生有机会转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和获得相应学位。 四、现代学校制度 第十三章应该是整个纲要的核心。因为与学校相比,政府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具体建议: (1) 有关教育的法律修订和制定工作严重滞后 。《纲要》应明确提出修改和制定相应法律的计划和时间表。例如应明确提出修订《高等教育法》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相适应的多部法律,以及制定诸如《大学法》等新法律。否则,文中要求高等学校依法制定章程等就是一句空话。 (2)第38条提出的政校分开,其内涵需要明确解释。是否指取消行政级别之意。管办分离也要有明确内涵。38条应该明确提出通过修(制)定有关法律,使政府、学校的权利和责任明晰。 (3)第39条提出的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与第19条中提出的继续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操作层面可能会产生矛盾。因为如果高校不围着质量工程这十几个评审项目转,就有可能丧失一些声誉资源,而现在教学评估都要靠所谓的标志性成果的。实际上,政府还是在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申报和评审,控制着高校的办学。党和政府的不同部门都一直在通过下发各种文件,直接干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思政课、创业课、军事课、就业指导课) (4)第40条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完全否定了进行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的可能性,有思想僵化之嫌。因为在企业、在政府、甚至在军队都实行的是经理(行政首长、军事首长)负责制。这些部门不提党委领导下,也没有显示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弊端。至少应该把下字去掉。建议将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修改为 实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改革 。另外,《纲要》中没有涉及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办法改革,应该提出实行大学党委书记由全体党员差额选举产生。如果党内民主不能在文化素质最高的高等学校率先实行,那在全国就更是一句空话。 (5)《纲要》几乎没有涉及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的详细规划思路。只是在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第67条,简单地提及要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只是推进而已。而职员制改革本应该是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消除官本位影响的重要举措。 总之,《纲要》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方面,提出的具体构思显得并不清晰,没有给人以希望。 五、体制改革 招生制度改革实际上只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部分。要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改革中的许多内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必须协调统筹改革内容和步骤。例如,在谈招生制度改革时,实际上就涉及到高校办学规模自主与否问题、专业设置自主与否问题,以及经费投入机制改革问题。《纲要》对此都没有明确涉及。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将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中就极为不妥。 教师队伍建设不该只是属于教育事业的保障措施,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因素,应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在《纲要》中的地位。 其次,《纲要》只在第40条笼统提出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一章中,没有涉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见第55条)。其实,目前大学中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人事制度。当前大学很难形成能进能出,适度竞争,有序流动的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庸人出不去,能人不好进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政府人事部门对所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也有许多不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地方(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例如,对所有高校都执行近乎一致的各级岗位的比例控制(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占师资的比例等)。在各级教师岗位设置方面,高等学校也还没有自主权。这不能说不是《纲要》的一个重大缺憾。 总之,耗时多年(包括专题调研报告的时间),数百专家参与起草的《纲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要想代表国家战略的话,恐怕还要拔高些,特别是制度改革层面上要解放思想。当然,《纲要》的亮点也还不少,与我们国家自己过去的教育比,无论如何都是不小的进步了。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3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谁该为大学的价值标准贫瘠负责?
lgmxxl 2010-1-19 08:31
1月16日我在博客上发表了Terrible,大学价值标准的贫瘠一文,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为何会这样呢?谁该为大学价值标准贫瘠负责呢?我们传统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剑桥大学原副校长阿什比也说: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象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对大学价值标准贫瘠来讲,也应该由大学自身和大学外部组织、环境负责。 在外部环境中,对大学价值标准贫瘠影响最大的因素应该是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的投入体制。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的是标准的科层制管理体制,其基本特点是下级服从上级。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大学基本上没有自主权,或者说在大学关键事务上,大学没有自主权。比如说,大学的教师评聘,教育部、各省的教育厅有具体的职称评定标准;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的级别和任命由教育部或各省省委行使;大学的办学经费由教育部或各省人民政府划拨;大学的科研经费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各类基金等通过竞争方式下拨;国家的各项奖励由相应的部门评定;大学的专业设置、博士学位授予等权力也都在政府的教育部门手里。可以说,大学的主要事务、核心指标的把手在政府教育部门或科技部门手里,大学不得不与他们保持一致,不得不媚俗。当纪宝成校长说,教育部的一个小小的副处长教训人民大学的老教授如何教学时,你不觉得权力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吗?当教育部评估组一个小小的女秘书到广西一所大学时,校领导去接机,在感到权力的力量强大和大学的堕落的同时,你不感到大学的无奈与悲哀吗?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武大驻京办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各大学基本上都把跑教育部、科技部、省政府当成大学校长的头等大事。在此等管理体制下,让大学不畏权力、不敬权力,根本就不可能。再说投入机制,大学的各项经费,名义上是公开竞争,可大学心里十分清楚,这种公平绝对让位给关系。大学对教育部、甚至教育厅的处长毕恭毕敬也就不难理解,大学敬重的是他们手中的权力以及权力背后的金钱。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各校像接待中央领导一样接待评估专家也就很好理解了。可以说,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借助权力平台对大学实施的科层式管理模式直接促成了大学对权力的敬畏。 在内部因素中,对大学价值标准贫瘠影响最大的是大学官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在大学中各级职能部门、各级行政官员掌管着大学的资源分配、人事安排、学术评价、职务评聘、奖罚执行等。他们是政府官员的代名词,拥有着类政府官员的权力。教授工作的好坏由他们评价;教授的奖励由他们决定;教授不得不敬畏他们。同时,大学引进的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也直接把各项学术工作量化、指标化、金钱化。大学中的组织特性被企业化,大学的学术规律被标准化。把一篇论文、著作、奖励直接与相应的分数挂钩,与相应的金钱挂钩。北大李零教授把此比作大学就是养鸡场。教授被当成老母鸡,只要能下蛋,就是好鸡,否则就不是母鸡!我敢说普林斯顿大学的美丽心灵教授纳什,如果在中国的北大或许早被开除了。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大学不得不敬畏指标,反过来,大学被指标控制,成为指标的奴隶。长持以往,大学教授对指标敏感了,对金钱敏感了。当研究一个学术问题时,不自觉地会用金钱来衡量,彻底成为挣钱、挣分的工具。对学术本身的价值却给忘记了。马克思称之为异化。特别是:当一个教授、博士辛苦写就一篇论文,却得找人发表并交版面费时,你不感觉知识根本就没有力量吗?当一个官员,没有做任何学术工作,你却发觉他著作、大奖等身时,你不觉得权力可以左右一切吗?当一个人可以通过权力、金钱,来发表文章、请人代笔时,你难道不觉得搞学术是一种悲哀吗?当权力、金钱可以摆平一切时,当知识的力量式微时,你是相信前者的权威,还是沉迷于知识的力量呢?可以说,当权力、金钱成为社会交易的唯一资本时,社会的价值标准一定是金钱和权力。大学也不能例外。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5076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