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商业模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企业专利商业化模式研究》——如何认识、挖掘和实现专利价值
热度 1 chance168 2014-1-10 14:40
本人刚出版的专著,先分享内容摘要和目录。书中观点和后续的新认识,以后再与感兴趣者交流分享。 《企业专利商业化模式研究》 作者:陈朝晖(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年第一版, ISBN 9787513024655 定价: 32 元 . 内容摘要 促进专利商业化,增强我国企业开发、管理和应用专利能力,形成基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全球知识经济和创新竞争的重要问题。 我国在专利商业化的实践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专利商业化的实现逻辑、激励机制和商业模式以及实现模式设计存在不足,难以发挥和体现通过专利商业化来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竞争优势的作用,不利于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 本书从 专利性质与专利价值的剖析入手,界定了专利商业化的基本涵义,分析了专利战略的演化发展、专利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专利动机的内涵作用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研究了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主要模式的设计与激励架构的构建,提出了专利商业化实现模式。 通过理论总结和案例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 对专利价值与专利商业化的涵义进行了讨论。 专利价值是指专利在商业应用层面的价值体现,可从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三个方面来理解。专利商业化是指实现专利价值的商业活动过程,这也是一个价值发现、 挖掘和增加的过程。 专利商业化主体是企业,致力实现专利的技术、经济和战略价值。 重视专利垄断特征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应用,是专利商业化与一般技术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其次,从 “专利沉睡”、“专利丛林”和“专利悖论”等现象分析为基础,对 专利动机进行了研究。 专利 动机 指的是 引起 和 维持 专利活动、 并促使 专利 活动朝向某一目 标进行的内部动 力 ,专利行为必然是内在动机的外部表现。 专利动机可分为保护动机、 经济动机与战略动机三种类型。伴随着专利动机形成条件的复杂化,专利动机的战略性不断增强,企业专利行为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战略特征。 战略动机的增强,不仅提升了专利战略的地位,促进专利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融合,拓展了专利价值的实现路径。 第三,构建了专利商业化的“专利垄断权 + 市场独占权” 激励框架。 现行专利制度强调对专利研发与申请环节的激励,对授权专利的法律 保护以及 给予发明者一定期限内市场垄断权的最终目的,在于制度和市场两个方面来促进专利的生产,这个思想并未导致理想的后续商业化激励效果。前景理论的“强化后期商业化保护”认识有其现实的激励价值,可以有效降低了商业化期的不确定性,籍以清晰明确的市场需求预期,形成了专利技术商业化的有效激励。 “专利垄断权 + 市场独占权”框架的核心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对专利商业化的不利影响,实现专利研发与专利商业化的均衡激励。 最后,通过 对专利价值、专利动机、互补性资产和商业模式等要素的分析,根据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的价值逻辑,从产品导向与技术导向的两个视角, 提出了实现专利商业化的具体模式,包括 纵向一体化、创业模式、 专利组合管理、 专利许可和 专利标准化,并对实现过程的关键要点进行分析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7 1.4 研究方法 .......................................................................................................................................45 1.5 基本框架 .......................................................................................................................................46 2 专利性质、专利价值与专利商业化概念的提出 2.1 专利的基本性质 ........................................................ ..................................................................51 2.2 专利价值的特征与类型 ........................................................ ......................................................60 2.3 专利商业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74 2.4 本章小结 ........................................................ ..............................................................................94 3 专利战略、竞争优势与专利动机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3.1 专利战略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 ..........................................97 3.2 专利竞争优势与专利商业化的关系 .........................................................................................109 3.3 专利动机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120 3.4 本章小结 ........................................................ ............................................................................147 4 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模式构建与激励机制 4.1 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 ........................................................ .....................................................151 4.2 专利商业化的模式构建 ........................................................ .....................................................161 4.3 专利商业化的激励机制 ........................................................ .....................................................171 4.4 本章小结 ........................................................ .............................................................................190 5 专利商业化实现的产品导向模式 5.1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产品导向模式 ..............................................................................................195 5.2 基于新创企业的产品导向模式 ..................................................................................................207 5.3 本章小结 ......................................................................................................................................226 6 专利商业化实现的技术导向模式 6.1 基于专利组合的商业化模式 ........................................................ .............................................232 6.2 基于专利许可的商业化模式 ......................................................................................................255 6.3 基于专利标准化的商业化模式 ..................................................................................................270 6.4 本章小结 ........................................................ .............................................................................288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 ........................................................291 7.2 展望 ........................................................ .....................................................................................295 参考文献 ........................................................ ..........................................................................................298 跋 ........................................................ ........................................................ .............................................333
4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全解读
ailiyakong 2013-12-30 15:17
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层级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禀赋、结合外部环境,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创新,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简而言之,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营收与利润的手段和方法。尽管这在概念上并没什么惊人之处,但每一个商业模式创新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在某一行业,由于商业模式不同而使企业的价值与盈利能力有天壤之别,更是因为基于某种创意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盈利模式或发展模式,还成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诸多企业的成功缘于偶然而失败归于商业模式者比比皆是。实际上,成功的商业模式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这一模式创新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盈利性、协调性、价值、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与行业地位等。非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简单的拷贝或复制,而且必须通过不断地修正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因而,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永远是商业模式中商业智慧的核心价值。    成功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解所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为以技术为基础、依托产业价值链、着力 管理 创新的方式。其中,基于产业价值链这一外生因素的价值定位、盈利源选择、盈利点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依托产业价值链挖掘商业机会、展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商业模式建构与实践的分水岭。而商业模式最核心的部分—盈利模式,恰恰完全依赖于对产业价值链的分解。目前,将某一环节或细分领域做深、做专、拔高,或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条实现耦合,成为做强做大企业的主流。而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等产业整合,适合一个全新产业初期,但不能当做长期发展战略。   其次,有独特的、持久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最为关注的不是交易的内容而是方式,其目的不在于概念的重整而在于实现营收与利润,因而盈利模式是成功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同时,一个盈利模式必须有一定的价值主张及运营机制的导向和支撑,因而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与持久性。所谓“独特性”,就是能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且在同一行业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采用;所谓“持久性”是指能够支持企业持续赢利。   最后,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或较强的创新性。创新是一种商业模式形成的逻辑起点与原动力,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区别于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创新性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灵魂与价值所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有多种路径,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成功商业模式”不必苛求完全原创但也不能完全模仿,需要将中国人的特定思维或特质与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形成经世致用的商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的商业模式主要来源于两个层次:一是具有完全的原创性,或在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原创性;二是模仿或借鉴了国外最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定创新,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后十大成功商业模式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十大成功商业模式”来源于一批在持续经营、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增长态势、影响力与体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成功度、创新性方面优异的企业。    腾讯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新的业态的机遇,通过建立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嵌入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在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上影响和改变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借助这种影响嵌入各类增值服务。创新性:借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之力切入市场,通过免费的方式提供基础服务而将增值服务作为价值输出和盈利来源的实现方式。    阿里巴巴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相结合的机遇,将电子商务业务主要集中于B2B的信息流,为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网上交易渠道。盈利模式: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向国内外供应商提供展示空间以换取固定报酬,将展示空间的信息流转变为强大的收入流并强调增值服务。创新性: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国内外分销渠道和市场机会,使中小企业降低对传统市场中主要客户的依赖及营销等费用并从互联网中获益。    携程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传统旅行业相结合的机遇,力求扮演航空公司和酒店的“渠道商”角色,以发放会员卡吸纳目标商务客户、依赖庞大的电话呼叫中心作预定服务等方式将机票、酒店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约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作为核心业务。盈利模式:通过与全国各地众多酒店、各大航空公司合作以规模采购大量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消费者在网上订客房、机票积累客流,客流越多携程的议价能力越强其成本就越低,客流就会更多,最终形成良性增长的盈利模式。创新性:立足于传统旅行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完成一个中介的任务,用IT和互联网技术将盈利水平无限放大,成为“鼠标+水泥”模式的典范。    招商银行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的机遇,以“金融电子化”建立服务品牌,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张基于客户号管理的银行借记卡、第一家网上银行,第一张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理财产品的金葵花理财、首推私人银行服务及跨银行现金管理等业务。盈利模式及盈利能力:通过扩大服务面、延伸服务线取得多方面的利息收入与增值收入。创新性:将信息技术引入金融业的发展,并以“创新、领先、因你而变”时刻不断推出新服务,引领金融业的发展。    苏宁电器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同时加强与全球近10000家知名家电供应商的合作,打造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高效供应链,强化自身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盈利模式:基于SAP系统与B2B供应链项目、通过降低整个供应链体系运做成本、库存储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节流+开源”的方式实现营收。创新性: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向上游制造环节的渗透,使零售与制造以业务伙伴方式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进而打通整个产业价值链以谋求更高价值回报。    百度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力求“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为网民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系列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盈利模式:采用以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实现营收。创新性: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并从中扩大盈利来源。    华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定位为通讯设备领域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与量产型公司,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并围绕通讯设备领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产品线。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整个通讯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赚钱。创新性:凭借通讯设备领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上完整的产品线的营收,以牺牲暂时的亏损为代价将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按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定价,利用企业规模效益、低耗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非核心环节外包、流程优化等方法挖掘出的成本优势挤垮或有效扼制国内竞争对手,并利用研发低成本优势快速抢夺国际市场份额,打压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西方竞争对手,形成著名的“华为优势”。    巨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集团紧紧抓住企业价值链上“营”与“销”的环节,通过颠覆式的“营”定义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地毯式”与“侧翼进攻”的“销”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盈利模式:尽管在表面上“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用的是传统盈利模式而“征途”游戏采用“基础服务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但实质上巨人是通过营销创新形成的产品服务新概念实现营收。创新性: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决策处境、消费心理、消费心态等实际需求,用全新的“营”与“销”的方式将实际品质不高的产品或服务赋予全新的概念,并以较短的销售渠道、较宽的销售网络从侧翼迅速介入市场。    比亚迪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某一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在相关产业转型或兴起的背景下,将其产业优势向这一领域进行逆向的产业转移,形成跨领域的、稳步攀升的产业扩张。盈利模式:在产业转移与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改变产业景框、设定新的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以蓝海战略实现营收。创新性:基于电池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与产业优势,在已有商业领域取得成功后,以较强的复制能力、稳定性、技术创新等,集中利用内部资源、整合各业务群中的优势元素塑造向新兴领域或转型产业进行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实现塑造蓝海、产业扩张与价值创造的统一。    联想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以“贸工技”向“创新驱动”的路径,围绕国际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产业价值链,从加工代销的低端环节向重研发、重服务的高端环节与高级业态攀升与演化。盈利模式: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逐步由以往的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作为盈利源开始向以服务增值作为盈利增长点的方向转变。创新性:在缺乏,甚至一度弱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弯路”下,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与政府支持,利用民族情结建立起庞大的营销体系、服务网络与市场优势,逐步以产业后端(市场)的控制力提高对产业中端(资本)的控制力,进而以产业中端(资本)的控制力提升对产业前端(技术)的控制力。    对上述商业模式进行梳理不难发现:   第一,“十大成功商业模式”从年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两端少、中间多”的格局,所涉及的企业实现了持续经营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体量。   第二,“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可进一步划归为“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和“主要依托产业价值链融合与分解”两类,并在不同的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   这表明,成功的商业模式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创新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盈利性、协调性、价值、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与行业地位等。非常不一样的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简单地拷贝或复制,而且必须通过不断修正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永远是商业模式中商业智慧的核心价值。
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全球视野观照中国数字出版转型升级 (1)
renxiang 2013-8-7 08:33
最新发布的《2012~2013中国 数字出版 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在2012年的产值达到1935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40%。但是,高涨的行业数据掩盖不住一个尴尬事实——在看似巨大的数字出版蛋糕中,与传统出版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即电子书和数字报刊只有57.73亿元,不足3%;而其他大部分份额由互联网广告、手机彩铃游戏与网络游戏等占据。美国出版商协会最近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电子书收入已经占据美国本土出版商总收入的20%;国际平均数字是14.5%;而2012年中国电子书收入占图书出版总收入的比例只有4%(31亿/723.5亿)。   产业的实际情况比统计数字更令人担忧。中国数字出版一定意义上尚处于浮躁而迷茫状态。除少数拥有垄断资源(如中移动)或先发优势(如盛大文学)的项目,真正从市场上赢利的企业寥寥无几。即便是拥有渠道优势的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更多企业只是在观望和空谈。对数字出版模式的探索近几年也鲜有亮点,理论概念的炒作远远多于实践中的创新探索,在华丽的新概念包裹下的往往是陈旧的出版模式。   在数字时代,中国阅读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巨大,政府、知识界与社会对数字出版充满期待。而英美出版的数字转型也显示,数字出版不但可行,可以盈利,而且将极大推动整个社会的阅读和学习,从而建立一个基于数字传播的知识社会。中国数字出版的统计数字显示了40%的高速增长,但实践中,传统 出版产业 的数字转型和升级却进展缓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出版转型的困局?如何走出困局,提升中国出版企业数字化的速度与质量?本文从困扰数字出版一线企业的问题出发,对比英美经验,探讨中国数字出版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之路。    1   中国数字出版企业的困惑是什么?   困扰国内一线出版企业的主要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做数字出版?怎么和平台商合作?到底怎么盈利?    就中国数字出版而言,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反差是非常强烈的。一方面是日益衰退的传统出版和举步艰难的数字出版;另一方面,是理论上存在的、却看不到摸不着的数字未来。在这二者之间,数字出版企业看不到一条可行的、可持续的转型之路。他们的困惑也来源于此。   困扰国内一线出版企业的主要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做数字出版?怎么和平台商合作?到底怎么盈利?   做数字出版找死,不做数字出版等死 ​   很多传统出版机构把“做不做数字出版”的决策视为一个“找死与等死”的选择题。出版企业已经深切感受到来自数字媒体的冲击和自身的危机。但是,迈出革新的这一步,作出走向未知世界的决策,又是何其艰难!   国有出版社的体制问题同样困扰数字出版决策:一方面,创新风险在国有体制内难以解决,决策者不愿意承担在数字出版领域短期内巨额亏损的责任;另一方面,数字出版部门与传统出版体系的利益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当然,这些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民营出版机构的决策者。   对“找死与等死”的犹豫,导致对数字出版投入不足——无论是人员投入、内容投入、还是资金投入。投入不足,让创新模式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平台方赚吆喝,凭什么内容方买单?   平台的渠道霸权,是困扰一线数字出版企业的另一个问题。   今年4月,当当网在没通知内容方的情况下,推出了为期三天的电子书全场免费促销。这一事件成为引爆内容方与平台方矛盾的导火索。中国出版机构由于没有自己的数字分销渠道,不得不依赖于第三方平台。   对平台方来讲,面对一个付费意愿和能力很低的市场,面对来自平台成本回收的压力,以及竞争者的不断挑战,需要优质低价的资源来应对。   无论内容方,还是平台方,都面临培育付费市场,做大蛋糕的战略任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免费、甚至赔本赚吆喝。内容方对这一现实的认识依然不足;另一方面,平台方没有建立起福祸共享的机制。     大环境不同,盈利模式“山寨”无门   对于盈利模式的困惑,同样困扰着中国数字出版企业。   很多企业试图复制或“山寨”西方的成功平台。其中最火爆的,就是打造中国版的Kindle生态系统。这股Kindle热,从各大出版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电纸书阅读器,到愈演愈烈的数字出版大平台。中国企业都在作Kindle梦,想一劳永逸地把亚马逊模式套用到中国。除了Kindle梦之后,还有爱思唯尔梦、苹果梦,纽约时报的付费墙梦,等等。   虽然在中国IT产业,山寨西方模式是创新的主流,但是,中国出版业的产业环境与西方迥然不同——盗版猖獗,版权保护不力;用户阅读习惯缺失;政府的行业管控;等等。这些不同,让复制西方现成模式的道路,几乎走不通。所以,数字出版业的迷茫在于,找不到可以山寨的模式,或者说,不知道该借鉴西方哪方面的成功经验。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更名纪念特刊。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8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Publications的第一篇文章“开放获取-阻碍在慢慢褪去么?”
leojiang 2013-4-17 16:58
从去年11月份开始约稿,终于在今年2月份等来了第一份稿件。文科期刊真是不如生物医学类期刊容易约稿 第一篇文章来自于芬兰的Bjrk教授。经常读关于Open Access的文章的人应该对他比较熟悉,Bjrk教授对于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有着10多年的研究,发表过很多文章。 由于翻译功力有限,现将摘要直接贴在这里,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到网站上下载全文阅读: Abstract: The move from subscription only publishing of scholarly articles to open access has been much slower than previously anticipated by many Open Access (OA) advocates. Despite the many advantages that OA offers, this particular branch of E-commerce imposes several formidable barriers to change. A framework conceptualizing these barriers that was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ago was revisited to see i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barriers has changed. Nowadays, building the IT infrastructure, support from indexing services and finding a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are no longer important barriers. For gold OA publishing the academic reward system is still a major obstacle, whereas more marketing and critical mass is needed for both gold OA and green OA. Green OA selfarchiving is still also strongly affected by what subscription publishers allow. In the overall balance the situation has nevertheles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words: open access; scholarly journal; business model; gold OA; green OA 全文链接: http://www.mdpi.com/2304-6775/1/1/5
3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人的挑
gl6866 2012-12-1 17:35
超市现在已经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模式了。超市有吞吐量大的优势,可以比街头卖菜的价钱便宜不少(其实也没那么多)。可谁不喜欢便宜的东西呢?君不见美国感恩节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那种打破头般的拼抢,还有把开门的工作人员踩死的报道呢。那么对于非常会过日子的中国人而言,超市这种业态果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货品丰富、物美价廉、时令新鲜,是一般业态所无法比拟的。 我家附近有一家永辉超市,每到周末那里真的是人头攒动,摩踵擦肩,热闹非凡。我见到有的人,尤其是年纪大的,更是把手纸买上好几捆,大概真的要便宜不少。还有就是买油,也是大桶大桶的。让我感到那里的东西就好像不要钱似的。殊不知这刚好入了商家的“圈套”,人家就是要“多销”才能赚到“薄利”,那么有这么多的人来“捧场”,商家自然是乐得合不上嘴。人越多才越好呢! 但是,中国人有个好习惯,那就是买东西时的挑拣。买橘子要挑,卖苹果要挑,买桃子要挑,凡此种种,在超市也尽显无疑。超市是个大卖场,有许多货物之所以能够相对便宜,就是建立在不挑不拣的基础上的。可是有许多顾客对超市这种业态理解不到位,还是向传统的菜市场那样,白菜要扒去外面的老帮子,大葱要剥去无法吃的绿叶,等等。这就让超市的管理人员很头痛,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不让挑拣的货品摊位前派上管理员,专门劝导顾客,告诉他们这里的货品是不让挑拣的,而是由营业员给你拿,拿到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也是超市的无奈,如果顾客能够充分理解超市的经营模式,或许就不会如此了。 我很少去超市购物,但有时也陪夫人去,因为东西多了,拿不动。这个周末就与夫人同去永辉购物。我一见那里一群群的人心里就直打怵,夫人和我有分工,我只负责推购物车和看堆儿,夫人去买相应的物品,付款之后回家。这次我在看堆儿时见到了这样一幕,另外一对夫妇在卖橘子的摊位挑起了橘子,这里的橘子毕竟还是便宜所以不让挑,摊位旁边站着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员,向那位女顾客讲明道理。可是那位顾客却根本不买账,仍然低头挑着橘子,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地翻弄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屡次说她,她都不理,而且对超市的小伙子还骂骂咧咧。我正在看着,只见那小伙子上去就给了那位女的几个巴掌,看来真是把人家给骂急了。 正在这时,女顾客的丈夫突然跳到超市小伙子面前,一把抓住他的头发,紧接着就是一顿暴揍。顿时,超市的秩序大乱,大家纷纷过来劝解。可是怎么能有效呢?后来超市的经理过来,给人家赔不是,这事儿才算告一段落。经理似乎也没有完全向着自己的员工,当着众人的面把他给训了一通。我见到那小伙子还是很不服气,似乎错不在他。可无论如何还是先出手打人了。打人固然不好,但回过头来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在强词夺理,骂骂咧咧的就对了?所以从这点儿小事看,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还是要看市民。现在整个社会都处于浮躁之中,各个阶层难免有很多摩擦,大家都认为自己有理,于是必然会产生类似于超市所见到的现象了。怎么办?我想大家一定比我明白。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2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曾鸣: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sendtogzh 2012-10-3 07:05
在影响未来商业格局的各种力量中,互联网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决定性因素。长尾、众包、维基、轻公司、湿营销、免费经济,这些缤纷复杂的新理念背后,是 否有一个贯穿其中的大趋势?基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实践及五年来的广泛调研,作者发现,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逐步被信息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C2B模式所取代。 工业时代的特点是: 大生产(如福特的流水线)+大零售(如西尔斯/沃尔玛)+大品牌 (基于全国性媒体与现代广告的品牌,如宝洁)+大物流(如邮政网络和UPS),而随着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持续扩散,一幅全新的商业景观也日益清晰:在几乎 是赢者通吃的搜索和社交网络营销平台上,展开低成本、高效率、精准互动的个性化营销;在eBay、亚马逊、淘宝网等巨型零售平台上,完成覆盖长尾市场的个 性化销售;在基于互联网的、可展开大规模实时协作的供应链平台上,完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化分工与协同。同时,生产体系的柔性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 速。 个性化营销: 广告的革命 互联网对商业的巨大改变,最先发生在营销环节。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的大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营销效率。从精准的P4P(Pay for Performance,为效果付费)广告,走向口碑相传的SNS营销,短短十余年,互联网正在快速演绎出个性化营销的全新平台。网络时代的广告无处不 在,但这种广告其实已经越来越不再是“广告”了——个性化营销的时代到来了。 新渠道: 巨型网络零售平台 连锁经营被认为是中国零售业的第一轮革命,但其形貌仍然是有形店铺,无非是把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流通业以获得规模效应。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第二轮革命,其 形貌已经是“无店铺”经营,而且它能够更好地支撑“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当前中国面临的,正是这两轮流通革命的叠加。基于云平台的eBay、亚马 逊和淘宝网,在信息时代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工业时代的沃德与西尔斯,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零售基础设施。 柔性化生产开始加速 在淘宝网上,“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正在逐步成为主流。但多年以来,工业时代的生产模式,其设备、工艺、流程、制度、理念,都是为“小品种、大批量” 的大规模生产而准备的,存在很大的刚性。而今天互联网上大量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正在以倒逼之势,推动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具备更强的柔性化能力,并将进一步推 动整条供应链乃至整个产业,使之在响应效率、行动逻辑和思考方式上逐步适应快速多变的需求。 社会化协作的供应链 过去二十多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伴随现代零售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企业经历了一场供应链重组的变革。沃尔玛与宝洁,就是零售商与生产商无缝 协作的典范。不过,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出现的这种供应链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降低成本为导向、协作范围相对有限的线性供应链。由于供应链天然的社会化 协作属性,今天这种供应链形态正面临着如何“互联网化”的巨大挑战——也就是如何让供应链各个环节在互联网上“跑起来”。 那些今天还在犹豫是否要尝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或仅仅试图把零售这一个环节搬到互联网上的垂直B2C们,可能将被彻底颠覆。对这轮商业变革的理解深度、反应速度、行动力度,将最终决定所有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命运。
个人分类: 他人观点|2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的产业化技术
benlion 2012-8-8 15:07
市场是博弈,法制是制定规则,知识产权是科学与工业发展的保障。西方近 5 百年,建立有信仰的市场贸易 – 虚拟经济,创立了政教分离的民主体制 – 社会管理,发展了实验科学 – 知识经济,开创了工业经济 – 制造经济。 科学始于仪器发明,工程成在模型设计,中国古代大量的发明创造,比如,孔明灯、风筝和微雕等工艺制造,所谓游戏和玩具,这可能是技术的起源和行为的操练。近代工程学的建立是基于科学原理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商业模式基于决策管理、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体制建立。 现代科学,依赖于仪器设备、软件技术和数据库资讯,现代工业,决定于生产设备、自动控制和工艺设计等;因此,未来的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实验室技术和工业制造技术的创新 - 制造技术、设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合是关键。 机器人和 IT 信息技术,目前的机器人技术瓶颈在于机电材料尺寸、体系结构的层级和自动化调控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微纳米技术和生物分子元件、生物系统原理是硬件和软件设计双重的未来解决方案。 2010 年我在美国加州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智能机器人设计 3 条规则:一是能够感知能耗自动寻找能源输入,二是能够操作机器人生产装配线,三是能够进行机器人制造自我设计。微 - 纳流控芯片的微电子学原理和集成技术,应用在生物系统的分析与合成上,将提供一个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1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数字出版在透支未来
热度 11 renxiang 2012-5-1 13:30
中国数字出版最奇特的一道景观是,辉煌的产业数据与业内人士的迷茫乃至悲观。从统计数据看,数字出版产值暴涨,前景喜人;从发展规划来讲,大平台蜂拥而 至,霸气侧漏。但是,业内人士的观感却并不乐观:盗版威胁愈演愈烈,盈利模式遥不可及,企业投入谨小慎微,读者用户拒不买帐。这一强烈反差的根源在于,目 前数字出版的发展模式在透支未来,我们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在行业内外投资刺激下,在外行人群体涌入的混乱中,数字出版模 式正在对内容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纵观热闹纷呈的数字出版业,掠夺资源者多,创造价值者少;坐享其成者多,建桥铺路者少,这一畸 形产业生态,正在让中国数字出版失去未来。 首先是以数字平台、IT服务商和移动阅读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商对内容资源的掠夺。传统内容方对盗版恨之入骨,其实,掠夺内容资源最甚者,并不是盗版,而 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海盗”——中间商的版权倒卖,知名平台对弱势出版社和个体作者的剥削,掌握渠道霸权的电商对内容方的软硬兼施,版权保护的民不举、官不 纠,等等,这些掠夺才是真正伤害产业链,并透支数字出版未来的行为。如果盗版是偷,那么这些行为就是抢。从目前来看,多数出版内容资源只简单的数字化之 后,就直接面向读者,这些粗放型的内容资源根本无法产生附加值,也就无法获取附加利润,这与出口自然资源换外汇的行为一样短视。这一简化模式的根源,就在 于这些合法掠夺者的短视与急功近利。结果,内容方利润低,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整个行业失去了制作优质内容的源动力——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数字化多媒 体增值内容。另一方面,掌握优质纸本内容的出版商无法接受数字版权的超低价位,拒绝授权给数字平台。但是,这一优质内容瓶颈无助于解决产业链失衡,大平台 靠廉价低质内容依然可以粗放型发展,而高质量纸书最终成了数字盗版的猎物。 其次,目前数字出版业尚未建立合理的人才回报与使用机制,结果,本就匮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行业的创造力正在被剥削和浪费。不客气地讲,如今的 数字出版生态,老实人吃亏,人才无用武之地。由于数字版权保护的欠缺,行业标准的混乱,对数字转型的理解偏颇,数字出版业演变成了一个浮躁行业——冠冕堂 皇的招牌,天花乱坠的忽悠,千奇百怪的噱头比比皆是,但真正务实地去做产品、做技术、做创意、做用户体验的太少了。以某电商平台推出的电子书为例,连起码 的兼容性与用户界面都成为问题,其浮躁可见一斑。电子书营销与平台成长方面,则大量雇佣水军刷票,结果排行榜、总下载数量等指标连鬼都不信。在这样的生态 下,老实人不吃亏才怪!另一方面,国内出版业依然是垄断格局,国家的政策取向还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国有出版集团。此举有合理之处,但是,从数字出版的产业发 展周期看,没有经过充分的自由竞争,就过早进入资源垄断的阶段,是一种地道的透支未来的模式。今天,数字出版竞争的核心不是模式创新,不是技术领先,不是 文化超前,而是比谁能占有资源、垄断资源、独享政策,这一点,在电子书包领域尤为突出。在这样一种竞争格局下,人才毫无用武之地。 第三,数字出版行业对读者持续采取“坑爹”策略。内容粗制滥造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数字出版时代,愈演愈烈。正版电子书出版时间滞后,内容陈旧低质,DRM 让花钱买正版的读者麻烦不断,内容捆绑硬件的平台不断用小人之心限制读者选择,等等。除此而外,还出现了畅销书的电子书价格高于纸本书的奇谈。凡此种种, 正在扼杀国内读者仅有的那么点对数字出版的兴趣与热情。数字出版本来是充满创意的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真正立足数字形态的高质量原创内容寥寥无几。这样 的数字产品供给,如何维系一个高速成长的产业?当一个一个读者花钱买来烦恼,买来失望之后,这个行业能有明天吗?! 数字出版提供了高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潜在市场,却也让出版业不得不面临快速变化、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国数字出版想要健康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服务,而不是皇帝新衣一样的大平台、大工程;需要合理的产业链结构和公平的利润分配体系,而不是资源垄断者的一家独大;需要优秀的用户体验与满足,而不是 变着花招忽悠顾客。中国传统出版的底子本身就薄弱,相当一部分配套体系都未建立完善,对比西方,我们的数字转型要艰难得多。中国数字出版业需要卧薪尝胆, 脚踏实地,需要不断创造价值,而不是掠夺资源、透支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希望!(任翔/文) 本文已由《新华书目报》刊载。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872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网上(小额)集资创业
热度 9 SNPs 2012-2-17 06:08
为了给 R10K项目 做介绍,我最近一直在想着做一系列的视频Podcast,可是没有想好到底是用比较专业的摄影(如以前给 iCubate做的录像 一样)?还是做比较粗燥的,用iPhone制作的录像? 做比较专业的需要详细策划,写“剧本”,分镜头,配音乐等,花费高不说,也不能随时更新内容。所以比较倾向用iPhone来做。 所以今天在网上找一个能固定iPhone的三角架,结果Google "iPhone Camera Stands" 意外发现了这个网站(点图链接): 这两位, Dan 和 Tom不但设计出了一个很好的架子,而且还制作了一个录像,做了一个网站,就在网上做小额集资。“投资”$20美金,就送一个架子。集资的目的是为了制作模具。模具需要一万多美金,结果他们成功地募捐到了十三万美金!! 真佩服两个小伙子的创意,不单是产品设计到位,市场开拓也能和集资结合在一起做,真是绝了!互联网使得他们的想法成为可能: 与其去求爷爷告奶奶地向风险投资者讨钱,还不如直接问终端用户“赊账”! 又开眼界了。真是,不怕不成功,就怕不敢想。这样的制造能力在东莞遍地都是,可是我们的年轻人能有这个想象力吗?这样的商业模式其实在传统行业也很常见,问你的终端客户借钱,产品做出来在连货带钱一起还。客户一般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价钱,而加工和生产的厂家也解决了现金流不足的问题。Steve Job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也是电子品商店的老板先垫钱给他们的。Dan和Tom的不同是能够利用网络,小额起步。而现在的一些政治家募资竞选也都是网上小额进行的。 我刚刚去了他们的网站(www.theglif.com)用paypal 帐户买了一个$20美金的架子。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541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凡客(vancl)商业模式分析
flyman 2010-12-5 22:18
凡客走的是电子商务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很久了,著名的是安利、玫琳凯等非法的就更多了,在我国屡禁不止。凡客引发我关注的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突然间发现我的女同事疯狂的购买便宜、货到付款、不满意直接退货;质量和款式我没体验,不好评价,据她们说不错。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兴趣了。 我将他的成功归结于商业模式的成功直销,而且不是传统的直销,是电子商务直销。显然是非常成功的,2007年成立,预计2010年的销售额大约20亿,超赞! 凡客的模式是生产+电子商务直销网站+物流公司,很简单,很高效,很有利润,很成功!这种模式最大程度的挤压了整个供应链中的冗余批发商、零售商等占有的大量利润都抛掉了结果就是凡客卖的贵,反而顾客买的便宜!不难理解吧多赢啊。厂家、顾客、物流业都有利。
个人分类: 物流 供应链管理|5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公益讲座背后的商业模式
scj2010 2010-12-5 20:55
公益讲座背后的商业模式 公益讲座这个术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公益讲座的受益者。例如, 2005 年 3 月 12 日,由新东方、新浪网联手各高校团委发起的梦想之旅全国百所高校公益巡讲活动正式启动,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新东方传奇人物将奔赴全国 50 个中小城市约 160 余所高校进行公益巡回演讲。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 看不见的手 的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却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收益。同样某一行为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行为发起者也必然会从中受益,不管行为的发起者是出于何种动机。公益讲座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公益讲座的发起者和主讲人也从中获得了无形的财富,特别是他们背后所经营的企业。 公益讲座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这也是许多企业家和知名人士乐于公益讲座的初衷,但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考虑它。以下我要从讲座发起者和主讲人的角度,运用成本 - 收益方法分析一下具体的公益讲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 俞敏洪在各大高校进行公益励志演讲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2006 年 9 月 7 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各地新东方短期培训学校提供的培训项目包括 : TOEFL 、 GRE 、 GMAT 、 TSE 、 LSAT 、 IELTS 、 BEC 、托业、四级、六级、考研英语、职称英语、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PETS )、英语高教自考培训、美国口语、《新概念英语》、英语语法、听力提高、语音速成、《英语 900 句》、听说速成、高级口译、写作提高、中学英语、少儿英语和多语种培训等。 演讲成本:基于公益讲座的性质,除去时间的机会成本,其余成本几乎为零。 潜在收益:随着演讲浪潮的掀起,俞敏洪和新东方集团的知名度会更高,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会更高,而其招生对象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这增强了其潜在的市场占有率和相关书籍的热销,有助于企业的基业长青。 二、 袁岳在各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讲座 袁岳博士,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公司业务范围为市场调查、民意测验、政策性调查和内部管理调查。 零点调查 接受海内外企事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的委托,独立完成各类定量与定性研究课题。 演讲成本:基于公益讲座的性质,除去时间的机会成本,其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潜在收益:提高了他和零点公司的知名度,一方面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来找他做调查和咨询,同时他所出版的书籍会更加畅销;另一方面是可以获得长远收益,即大学生毕业数年后,部分同学会进入公司和政府领导层,甚至自己当老板,为其积累潜在客户。 基于上述两例可以得出,公益讲座所带来潜在收益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对那些经营公司的主讲人来说,那么公益讲座背后又隐含着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 商业模式远远大于并包容了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商业模式的类型主要包括平台模式、网模式、资源衍生模式、产品的开门模式、产品的金字塔模式和免费模式。通过以上分析,讲座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了解知名主讲人及其公司的机会,而公益性又推动了这一机会的迅速蔓延,可以说公益讲座是平台模式和免费模式的融合。发起者通过公益讲座来提升自己和公司的知名度,然后借助自己和公司在公众中的知名度来开展自己公司的业务。这种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腾讯公司的商业模式,腾讯公司免费为公众提供一种聊天工具,基于免费和实用性,很多人都会注册,随着这一软件注册用户的上升,腾讯公司就可以利用这些积聚起来的人气,在别的业务上赚钱,比如做广告、游戏和视频等等。 公益讲座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使发起者获得可观的潜在收益,所以社会应当大力倡导公益讲座。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四期第五模块二——商业模式与风险投资
hkhyper 2010-11-16 18:12
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四期第五模块二商业模式与风险投资 http://www.mscas.ac.cn/news/channel/intro3779.shtml 发表时间: 2010-11-2 科技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辅助,商业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本模块特邀请了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联想投资首席管理顾问夏旸和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费建江担任该模块的授课讲师。 课程三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 夏旸先生曾任联想(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华东区总经理、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后又担任联想投资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现担任联想投资首席管理顾问。在IT行业和投资领域有多年工作经历,正是由于夏总多年在产业和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使夏总的授课深受学员欢迎。 联想投资首席管理顾问夏旸做报告 夏总首先阐述了关于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范畴和相互关系问题。通过对企业战略和业务战略的分析,夏总指出,商业模式既是业务战略中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业务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分析了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之后,夏总展开了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商业模式,简言之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公司创立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赢利。商业模式本身充满了多样性与创新,关于商业模式的设计,夏总提出可以从价值定位、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九个方面的元素来描述。如果用更贴近的语言来讨论商业模式的要素的话,那就是如下这些问题:公司做什么?为谁做?为什么能做?怎么做?怎么挣钱?能否做久?夏总用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来启发学员们如何思考商业模式及其设计的各方面问题。 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中,夏总提出了两个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1出发点问题:我有什么/ 我能做什么,还是我对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商业模式思考与设计的起点);2世界观问题:做事 与做生意(商业模式的本源及其基础)。夏总总结到,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敏锐把握客户关键需求、有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是商业模式成功和业务取胜的关键前提。与此同时,夏总还分享了企业业务选择与商业模式设计中容易碰到的误区,例如,企业自认为的客户其实不是我们真正的客户,进而造成市场分析与商机判断发生偏差,导致我业务策略和营销策略选择失当。 商业模式的特征各有不同,与所在的行业、所从事的业务、产业环境、市场成熟度、客户习惯甚至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相关。对于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赢?夏总分析了以下几个关键点:准确把握客户与客户需求;有较高的壁垒;实现更低的成本;保持更健康的现金流;得到更多上下游的资源等,这些方面决定了一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成功。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中,业务选择与商业模式设计应该追求的是专注、简洁和成本最优。 商业模式存在各种多样性,客户与客户价值(需求)的确认是商业模式的起点,创新是赢的商业模式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基因,商业模式是一个实践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机会、产业竞争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与优化。 夏总关于商业模式各方面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各种案例信手拈来,理念观点精辟而独到,一整天的课程既紧张又充实,学员们对关于企业创立、经营、赢利和发展等问题的认识耳目一新,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 课程四风险投资和科技企业发展 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费建江担任了本课程的授课讲师。 费总首先介绍了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比较了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的异同,根据企业的成长过程,会有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参与,风险投资以资本增值为目标,一般是私募性质的,投资对象缺乏流动性,投资主要集中在通讯、软件、新能源、TMT、半导体、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或者传统行业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新兴行业,投资的期限一般较长,很多在710年左右。风险投资基金之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有利于发挥各风险投资的优势,分散投资风险。 苏州创投常务副总裁费建江做报告 随后,费总介绍了风险投资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关系。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是科技与创新的竞争,风险投资通过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科学增长,能够实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费总以美国、以色列和台湾三地为例,详细描述了风险投资在各地区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费总在授课中从团队建设、股权问题、资产问题、财务问题、市场和营销模式、未来发展定位等方面分析了科技企业创业的关键问题。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很多是科学家创业,在行业选择和产业链定位中都面临许多挑战。风险投资和科技企业是一个互相挑选和磨合的过程,科技企业在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风险投资给予不同的资源和帮助,风险投资在培育企业发展的同时,使自身价值得以成倍增长,最终实现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共赢。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多阶段性、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是最适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工具,风险投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强化管理等手段促进科技企业成长,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文 胡坤)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联想学院实训班(第二期)模块五报道一——商业模式和风险投资
hkhyper 2010-11-16 17:53
联想学院实训班(第二期)模块五报道一商业模式和风险投资 文 胡坤 http://www.mscas.ac.cn/news/channel/intro3271.shtml 发表时间: 2010-1-4 2009年12月27日,联想学院实训班(二期)第五模块授课如期在无锡举行。 本模块第一天,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夏旸先生应邀为学员们进行了商业模式和风险投资与创业两大主题的授课。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夏旸老师授课 27日上午,夏总进行了商业模式主题的授课。公司创立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赢利。商业模式本身充满了多样性与创新,在公司整体层面来看,属于道的范畴,是公司战略层次的问题;商业模式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而是南坡北坡问题;而且商业模式是因人而异的,用户及其有效需求、人才与团队能力等等都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同时,商业模式也存在所谓的路径依赖;关于商业模式是一个实践的课题,创新是赢的商业模式的一个最好的起点。 关于商业模式的设计,夏总提出可以从价值定位、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九个方面的元素来描述。如果用更贴近的语言来讨论商业模式的要素的话,那就是如下这些问题:公司做什么?为谁做?为什么能做?怎么做?怎么挣钱?能否做久?夏总用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来启发学员们如何思考商业模式及其设计的各方面问题。 关于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赢?夏总提出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敏锐把握客户关键需求、有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是商业模式成功和业务取胜的关键前提。与此同时,有较高的壁垒,实现更低的成本,保持更健康的现金流,得到更多上下游的资源等方面决定了一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成功。能赢的商业模式的特征各有不同,与所在的行业、所从事的业务、产业环境、市场成熟度、客户习惯甚至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相关。 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中,业务选择与商业模式设计应该追求的是专注、简洁和成本最优。 商业模式既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业务策略的基础和依据,夏总关于商业模式各方面问题的深入形象的阐述,使学员们对关于公司如何创立,如何赢利,如何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7日下午,夏总以一个资深职业投资人的角度为学员们进行了以风险投资和创业为题的授课。 VC通过募集资金、直接投资、管理资产、出售资产来获利,开展业务的目的是在优先的时间内获得高倍率的财务回报。这种回报一般通过企业价值的快速提升实现增值,或者通过出售股份兑现回报。 风险投资人会明确区分好的企业和好的投资机会之间的差异,好的企业更多的是成熟性的、赢利性好的、而且能够持久赢利的企业,但是这种企业并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机会,好的投资更看重的是可以取得巨大增长,获得巨大增值的机会。 夏总作为联想投资的董事总经理,分享了他作为投资人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那就是事为先,人为重。 事主要看的是外部环境,即市场和行业,包括市场空间、产业机会与时机、行业格局与竞争等;内部环境,即业务选择、能力与资源、商业模式、战略、业务计划等,包括对事的认知、做事的准备、资源的需求以及实现的可能。在事方面,重点考察的是市场规模有多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如何?商业模式是否有生命力?时机对不对? 从人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创业者、核心团队成员、关键岗位人员;个人的决心、承诺、能力、经验、胸怀;团队的合作性;CEO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人与事的匹配性等等。 课程最后,夏总和学员们探讨了创业的话题。关于为什么要创业?创业对于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吸引学员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创业应该首先是缘于情,而非因乎理。创业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的,创业者除了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法等基本素质外,还需要更多的眼光、激情、战略禀赋与能力;识人、笼人、用人的能力与胸怀;获取、整合、协调资源的能力 夏总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各类案例随手拈来,许多观点精辟而独到,一整天的课程紧张而充实。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感到意犹未尽。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1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3Q大战对数字出版的启示
renxiang 2010-11-5 14:35
首先说说为什么 360 与腾讯会刀兵相见。乍看上去,一个做网络安全,另一个做即时通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仔细想来,主营业务只是这两个雄心勃勃的网络巨头的招牌而已或者说是吸引客户的促销卖点其核心商业模式已远远不止于此。无论 360 ,还是腾讯,它们真正的商业野心是成为个人电脑终端的大管家。 以配套的 360 系列软件为依托, 360 几乎控制了一个电脑用户的 90% 的网络活动,你安装什么软件,有 360 软件管家;你要浏览网页,有 360 浏览器;可以说,电脑的出口与入口几乎被 360 所监控,或者说过滤当然这都在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前提是,用户的信任。 对比处于起步阶段的 360 , 拥有数亿用户,十多年运营的腾讯俨然建成了一个互联网帝国。通过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免费(基本功能免费而已)提供用户沟通的服务;于此同时,却巧妙地控制了用户的眼球、鼠标和注意力腾讯新闻、腾讯购物、腾讯视频、腾讯的网络安全软件,等等。可以说,腾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弹出窗口,链接推荐等等方式,控制了一个电脑用户的网络活动,将用户看似自主性的、自由的网络冲浪引导到背后含有商业利益的网站上去。更有甚者,据谣传(腾讯已经部分证实),腾讯会扫描用户文件,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喜好、购物倾向等,以便个性化地向上网用户投递广告。 这场互联网大战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不乏启发借鉴之处。总结出来,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 对比人才云集、发展成熟的互联网业,中国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最早期、最原始的卖产品、推品牌阶段。而 3Q 之战折射出的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战略要超前得多,那就是,维护客户关系,建立用户信任,并且进而控制、引导、创造用户消费。 第二, 数字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功能以及强大的个性化服务潜力。腾讯企图打造用户隐私数据库和个性化广告投递,且不论商业伦理的是非以及消息的真实与否,其思路是符合数字化媒体发展规律的。国内的两大购书网站当当与卓越都推出了个性化的推荐功能,这是一个起步。但是,放眼国内多数数字出版模式,这方面的尝试似乎还很少。 第三, 竞争来自行业之外。这是目前中国数字出版最大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危机。无论是电子阅读终端,还是在线电子书平台,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不是各大出版商,而是在线媒体、移动媒体、与多媒体娱乐供应商。 3Q 之战能够跨越行业的大爆发,这种竞争不久也会出现于数字出版产业。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民网:孟山都转基因模式是否存在阴谋
蒋高明 2010-3-22 22:55
2010-03-19  来源: 人民网(北京)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0171.html 陈维祥/文 孟山都的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但如果你留下种子,准备来年再种,就将一代不如一代。孟山都甚至可以让作物不结籽,或自己杀死胚芽。这样,农民们每年 都得掏钱买种子。而且通过捆绑销售,要想买它的种子,就必须买它的除草剂,以巩固垄断地位。 转基因种子市场上,美国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是一个耀眼的垄断巨头,在玉米(1905,11.00,0.58%)、大豆(3866,24.00,0.62%)、棉花(17375,265.00,1.55%)等多种重要作物的转 基因种子市场上,占据70%至100%的份额。全世界超过90%的转基因种子,都使用它的专利。2009年逆势增长,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顶住衰退: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中排第41名。 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虫害;二是杂草。 对付虫害,农民的方法,通常是喷洒大量的杀虫剂―其产生的副作用,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应对杂草,全球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喷洒草甘膦除草剂(该专利原由孟山都拥有,2000年到期)。但这种除草剂却是广谱灭生性的,几乎能杀死一切绿色植物,包括农作物。 所以农民在喷洒时,要么得在农作物还没发芽的时候用(通常此时杂草也没发芽),要么就得小心翼翼地对准杂草,以免伤害作物。 孟山都用转基因的办法,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它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生物体。 孟山都的大豆、玉米、棉花等转基因种子,就是因为植入了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而有抗虫或抗药的特性。 例如孟山都的抗虫玉米种子,被植入一种叫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基因。这种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鳞翅目的昆虫有杀虫活性。 而玉米的主要害虫,如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都是鳞翅目,吃了植入这种基因的抗虫玉米,便会呜乎哀哉。这样,玉米自身便能防虫,不用再喷杀虫剂。 抗药种子的研发,也是利用同样的原理。 上面我们说过,草甘膦除草剂几乎能杀死一切绿色植物,但也有例外,一种叫矮牵牛的植物就不会被杀死。孟山都就将矮牵牛的基因植入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中 。用了这样的种子,除草剂你就尽管往上喷吧。 可见,农民如果用了孟山都种子,不仅省去很多麻烦,作物的产量也会大大提高。 孟山都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8年,在南美,使用转基因技术的玉米年均增产6.1%,棉花年均增产13.4%。2007年,采用抗除草剂的种子,给全球的豆农增加39亿美元 收入,给棉农增加了32亿美元收入。 你看,孟山都的种子好吧?但价格昂贵,是普通种子的五倍!公司2009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21亿美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获得如此亮丽业绩,靠的不仅是其转基因技术,还有其刻意构造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是,如果用上孟山都的种子,以后每年都要向它购买。如果你自己留存种子,三代之后,产量就会下降,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不如原来的普通种子。孟山都称之为技术保 护系统。 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买孟山都的种子,就必须同时买它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Roundup。孟山都发明了草甘膦,并一直垄断着全球市场。 技术保护系统 孟山都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专利,其每天的研发开支达300万美元。它拥有600多项生物技术专利,超过全球任何生物技术公司。 它在卖种子的同时,还以技术费用的形式另外收取20%―30%的专利费。同时,购买种子的农户还要书面承诺每年收获后,不私自留存种子用于来年播种。 在美国,法律允许孟山都对未经许可传播其种子的农民,处以每公顷1200美元的罚款。 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孟山都有一套独特的技术保护系统。也就是它有能力让它的转基因种子一代不如一代。 例如1996年,孟山都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销售转基因抗虫棉,据调查,用了孟山都的种子后,产量平均比常规棉花提高了25%。 但是,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他的电视节目中揭露了孟山都的阴谋。他说,孟山都的转基因棉花2001年至2004年没有问题,2004年后如果不去向他买种子的话,种出来的棉花就会 一代不如一代。 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之后,我们的棉花质量下降10%、产量下跌10%、耕地面积少了10%的原因。 更可怕的是,棉花的衣分率―即籽棉可转化为皮棉的比例,从42%跌到34%(从棉株上采摘下来、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叫籽棉。将籽棉脱离棉籽后即叫皮棉,也就是一般 意义上所说的棉花),比过去的传统棉花还要差。 原因就是孟山都这个转基因抗虫棉33B,保证三年之后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它虽然对棉铃虫有防御作用,可是棉铃虫被消灭之后,2006年开始,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出来了, 造成了更大的后患。 所以在2009年,中国棉农要面临几个选择: 你要杀蚜虫、红蜘蛛,就得买农药。农药是两个公司提供的,一个是孟山都,另一个是他的合作企业德国的巴斯夫―就这两个公司提供这种农药,其他公司都没有,所以你买农药 他会赚一笔。 或者你原来的种子不用了,就向孟山都买种子。卖种子他再赚一笔。 孟山都不断完善其技术保护系统。1998年在印度试验一种终结基因,具有防止烟草、棉花等作物结籽的能力。而对于玉米等必须结种子的作物,则通过基因技术,使其种 子在收获后就自动杀掉胚芽。 因此,当孟山都的种子被走私进一些国家时,它不闻不问,在作物得到推广后,才起诉违法使用者,获得收益及当地粮食权的掌控(这有点像微软)。通过这种方式,孟山都已成功 攻陷了阿根廷、巴西等国市场。 孟山都转基因种子产量高,农户对它有强烈的依赖性。当一个地区被它占领后,普通种子已无立足之地。 (本文来源:人民网)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452 次阅读|2 个评论
电子书、数据库、移动阅读:出版社都难以获利
renxiang 2010-3-19 18:59
近两年,数字出版一下子变得如火如荼。随着出版业集团化改革的深入,一个个应运而生的出版航母,携带着巨额资金,想要做些轰轰烈烈、立竿见影的大事业,于是数字出版成了投入巨额资金、扩大影响、展现政绩的最佳平台。 应该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无可厚非。发展数字出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振兴出版业和出版现代化,更在于强化整个国家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平台,而后者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前者。 但是,从目前数字出版发展的态势来看,似乎距离良好的初衷还有一定距离。很多出版社盲目投资上马数字出版项目,还有的出版社抱着传统出版的利润不放,其数字出版模式换汤不换药。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出版社的管理体制尽管已经开始企业化依然很落后,甚至可以说,其体制问题难以适应,并且深刻制约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这一不对称的体制原因,造成目前国内的出版社,难以通过主流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获利。 电子书领域,国内最大的平台来自于方正、超星以及新近崛起的中文在线,再加上网络原创平台,比如起点、一起写等,这些私营数字媒体公司已经占据了电子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可以说,国内出版社想要开拓新的在线阅读平台已经很难。如果要通过这些现有平台来发布或者销售电子书,推销在线阅读内容,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所获取的利润将锐减。 同理,国内的数据库平台基本上被知网、维普、万方等几大家瓜分,其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成熟度、支付体系、规模效应和广告资源等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竞争优势。一般的出版集团,除非采取收购策略,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建造能够比拟这些平台的新渠道。而几大数据库的商业模式,完全建立在牺牲出版社的利益的基础上甚至有些不知名的学术期刊,不得不倒贴钱来进入某些数据库。这种市场形态,对于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出版社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对于新兴的移动阅读市场,尽管市场结构尚不明晰,但是非出版社力量的垄断指日可待。手机阅读方面,中国移动等电信巨头必将在利润蛋糕上分得最大的一块,而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者,由于其在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以及同质化的竞争,将不得不再次面临不平等条约。对于阅读终端市场,很显然,内容同样是最便宜的汉王电纸书可以随机附带近千本图书,可以想象,它以多么低的价格从出版社购买版权。 面对希望无限的数字出版市场,出版社却不得不面临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不得不面临利润分配中的不利位置。这一情况,跟中国出版社规模小、势力分散、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有直接关系。放眼目前的出版集团,从内容资源来讲,真正有底气独家做平台的,不出5家。切不论做出来的平台会达到什么水平。而剩下的绝大多数,在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中,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作为中国出版社,在盲目投资上马数字出版项目的时候,应该动脑筋考虑一下,利润点在哪里,产业链如何;应该想清楚,投入产出的关系。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漫谈电子书的商业模式
renxiang 2010-1-19 19:23
数字出版最简单、最直接的模式就是ebook,也就是电子书,而从商业创新的角度来讲,最变化多端的也是电子书模式。电子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DRM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发布平台,与收费模式。如果把ebook简单地理解为将纸质图书的内容数字化,然后放到网络上,那就很傻很天真了!同样,ebook 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可检索、可引用、可个性化重组的数字化内容模式。 在国外,成型的电子书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种是大型出版集团搞的电子书项目,目标客户群是各类图书馆,将过去2年多以前的图书,以及非畅销书,制作成电子书,可以在图书馆的终端上浏览,收费模式也千差万别,有按照时间收费,按照点击次数收费,打印收费,拷贝收费,等等;甚至,一度还出现过,只允许一个读者在线阅读的独占式电子书浏览模式,以此来削减内容的进入,减少对实体书销售的影响。第二种,是由数字内容整合商,来整合不同的出版社的图书内容,这些电子书模式的主要客户也是图书馆,不过,他们的内容往往偏向于某一个领域,在某一个专业出版领域做得非常专业,图书的选择上非常见功力。第三种,目前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那就是亚马逊的Kindle模式,借助独一无二的在线购书群体和出版商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内容价格当然,前提是国外版权受到严格保护的法律环境造就了这一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同时获取盈利的、排他性的电子书商业模式。iphone虽然也有广大的用户群,但是它没有出版商的内容资源,所以,短时间内,难以撼动Kindle的地位。 我们回到国内,现在国内的电子书商业模式也已经达到了数据库级别,也就是国内所说的数字图书馆, 比较有代表性的像,超星,方正,读吧,中文在线等等。而其主要客户群,除了读吧之外,也是机构客户,比如大中小学的图书馆,政府机关与科研院所等等,这些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读吧模式定位于广大消费者和大众畅销书,这一模式能否最终成功地从中国消费者口袋里掏出足够的收入,还是一个疑问。我们说过,电子书模式的特点,或者说主要竞争优势在于规模化与可检索性。相对于国外的电子书模式,在规模上,可以说,我国的ebook提供商远远超过国外同行。一方面,这是中国特色。另一方面,超星等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早期,一直处于蓝海市场,所以,他们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数百万图书的版权,从而形成国外同行无法比及的规模效应那里的版权操作更为规范成熟,数字整合服务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不过,在可检索性与内容定制方面,国内几大电子书运营商的功夫显然有些欠缺,虽然超星也推出了全文检索,但是,搜索的精度以及高级搜索的设置,个性化定制等技术环节还有待提高。而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打包服务,从而增加附加值,这方面,还看不到很成功的案例。 从今年开始,电子书模式的一大新趋势就是移动阅读,一方面与联通移动联姻,借助手机付费形成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与汉王等电子阅读器合作,形成硬件与内容的整合。当然,由于图书内容是非独占授权,移动联通或者汉王都可以直接向出版社购买版权,所以,留给各大电子书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另外,电子书运营商参与移动阅读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移动阅读的内容往往都是流行的、热门的畅销书,而不是长尾的,小众的图书,这些是国内的电子书运营商的内容储备中所欠缺的。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600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