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思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中的:署名+阅读视野+思路雷同
chenhuansheng 2018-11-2 23:39
一、文章署名排名 前几天小杜给我一份文档,是关于土地利用数据分类系统转换的内容。她投了兰大学报,我的名字在作者排序中排第三。他自己第一,导师第二。其实对于写作,我真心没有怎么参与。只是前期在土地分类系统映射规则的制定时,参与度很高。我们还一起改数据。不过,老实说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杜,魏,薛和我的参与度差不多。他把我排在第三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跟他一起改了一晚上文章。 今天又改了董敬儒的文章。我国庆休假回来时,董已经在写这篇文章,此前发生什么事我全然不知。因为这篇文章的最初缘起是他上学期《数字制图》的文献阅读的灵感和实践。他的初稿出来后给我看了我非常仔细地帮他修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我记得文章中关于“双变量区域制图”的概念梳理、适用情形的分类等,就是我提出来的。他原来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内容。前几天我跟爸爸打电话的那个晚上,他来我们办公室,跟魏师兄讨论了很久。我电话结束后没有参与。昨天收到他的邮件希望我再帮他看一看。看到修改后的结果,我感觉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思路走的。我昨下午看了文章,又给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然后发给他。今天下午他来找我帮他再次修改,我们一起在电脑上逐字逐句修改一直到晚上。 按说,我会小弟的文章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但是今天修改的时候,我看到大概是5个作者,两个老师之后,是魏,然后最后才是我。看到这里我有些不快。至少我觉得对于文章结构的修改,我给出了更多的帮助,更何况我还两次逐字逐句地给出修改意见。我觉得他在作者名字排序方面没有尊重按贡献排序的实际情况。 不过,我也并不太生气,否则我也不会那么尽心尽力地帮他再次修改。为什么不很生气呢?首先一篇中文的排名靠后的文章,对于我的毕业没有任何帮助。再者,如何排名她应该还不太明白,可能也有一些她不得不顾及但我不知道的情况。 之所以单独把这些事情写出来,有一个重要的情况,是我在所有的师弟师妹中,比较偏爱小弟。但是你觉得你对他好,其实根本不能同时期望他对你也是最好的。人的感情和感觉,其实都是单方面的,自以为是的。这一次,算是一个深刻的认识吧。 二、阅读视野 魏宝成师兄在第一篇文章被一区SCI收录以后,信心满满。做了一件我以为很难且几乎难有突破的事:基于modis光谱指数的年内过程曲线,对农牧交错带土地覆被进行重新分类。按照NDVI时间过程曲线探测土地类型,这是有先例的。但是利用曲线的相似性进行分类,怎么实践,我不知道。他找了一个“最短路径距离”的方法,自己编写程序来实现。那天他帮我讲解了最短路径距离的思路。我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一个日本人以前提出来的,用于时频信号相似度测度的方法。 奇特之处在于,他如何得到这种分类思路的。也就是曲线相似度的量测思路,原本是信号处理的内容,估计是计算机或者物理专业的方法他怎么就掌握了呢? 关键还是阅读,广泛的阅读。 我这次处理农牧交错带的数据,按说是炒冷饭,土地类型变化的研究,中国人都不知道作了多少遍了,更不要说外国。那我的创新点在哪里?我头都想烂了也想不出主意。今年年初,无意中查到Pontius的文章。当时感觉是发现新大陆。但是等到半个月前,当我准备动笔撰写时,心里还是有些没有底。因为此前我能搜到的文章,仅仅只有几篇而中文几乎没有应用。要知道Pontius的文章最初2004年就提出来了。比较少的引用,可能意味着别人不认可这种方法。于是我重新在google和elsver搜索。没想到,其实英文发表的文章并不少,20多篇主要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是有的。其中也有中国人的英文文献。看来还是我读的太少了。 以前收集文章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找中文的,真是严重限制了视野。 三、遇到别人几乎雷同的研究怎么办? 王巨对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区,根据ndvi的数据做趋势分析。其中利用了MK_sen方法,残差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去年写基金是我想出来的,但是他用了。开始我有些不高兴,我当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可是不高兴又怎么样?我只不过是想一想,人家是踏实地在做。 前天他突然在办公室吼起来,原来10月8号,《Remote Sensin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数据方法研究区,与她的一模一样。他觉得天都塌了,半年来的努力白费了。 其实,我有何尝不是如此。?前两天发展北京一个单位有一篇文章,讨论了我的那个研究区的LUCC,而且还有NDVI的分析。比我现在想到的内容和数据丰富多了。我当时看到,都快气死了。 但是,我还期望,因为方法的不同希望也能公开发表吧! 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发表。不然,谁知道有没有“英雄所见略同”的事情再次发生? 四、思路雷同和拓展 王巨的事情发生后大家在办公室讨论。其他几个同学说,那个思路其实很普通,适合做硕士论文。我听了心里一惊。因为我以为那其实是蛮好的方案也是新颖的方案。结果他们个个都以为是稀松平常事。看来,我还是太短视了,视野太狭窄了。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的科研思路的产生和评估(归纳)
热度 9 T573029173 2017-6-20 16:25
科研思路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首要因素,决定着研究的高度。一个有创新性的科研思路是研究人员拿到科研经费、最后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基础和重要基石。对于科研高手而言,研究思路早已不是问题。如果是科研菜鸟,即使有好思路也不一定出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因为好的科研要真正能实现,还离不开好的实验设计。本文从科研思路的产生来源、好的科研思路的评估、以及科研思路的不同境界三方面归纳了一下,希望对科研起步的师弟师妹们有所启发,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一、科研思路的产生 (Ideas) 1 、立足研究方向,通过文献阅读寻找科研思路 科研思路来自哪里?我想大多数研究人员的回答是来自阅读文献,毕竟大家都是从研究生这么过来的。科学网上有老师对寻找科研思路的建议是 立足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放眼国际进展,从宏观上去把握研究热点,借鉴其他领域的进展,走出自己的特色 。我个人觉得看文献确实很重要,不仅要看本领域的论文,其他交叉学科不同主题的文章都可以看。要知道科研思路是不会凭空产生的,试想连牛顿这样的千年不遇的牛人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况你我等凡夫俗子。 下面推荐一种以寻找科研思路为目的的文献阅读方法:看文献时没必要看的太细,比如材料和方法就可直接跳过,重点看论文的讨论部分,论文的讨论部分一方面会阐述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同时也会将该文与其他论文做横向对比,讨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可能的使用前景和文中未解答的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等等。这些都是寻找科研思路的时候,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看看人家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是什么猜想 (hypothesis) ,然后采用什么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或检验这些猜想的,这部分是属于借鉴他们经验的研究思路, 一旦有灵感,就要趁热打铁立刻记录下来,并立马写下如何证明自己的想法,需要做哪些实验。可以准备好一个“科研灵感本”,或者准备一个“科研灵感 U 盘”。平时在看文献、听学术讲座、实验室开小组研讨会的时候,大脑中闪现什么灵感,马上记下来,注明出处,你的灵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文献给你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当时沿着这个灵感还有其他想法,就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直到你不知道写什么为止,下次有相关的灵感产生时继续补充,纠正。当某一天你发现你的某个灵感积累的文献资料、方法模型、数据、实验设计、检验方法、研究目的等比较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和老板或同事、实验室其他人员等讨论创新性、可行性,需要补充那些实验?哪些实验是最先需要做的?这样经过几个来回,基本上一个完整的科研思路形成了。事实上,上述大纲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后写论文的蓝本。 文献阅读方式是较快地通过 他人经验 获得灵感的方式,此外多听学术讲座,和同行业内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们多沟通交流,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科研思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通过 他人经验 获得科研思路的方式。 2 、基于自身已开展的研究,发现潜藏的思路 科研工作者刚起步的时候可以采用通过文献阅读寻找科研思路,随着自身的成长积累和在对本领域认识的加深,可以通过 自身经验 获得灵感,即是以研究者本身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积累,可以以实际研究中遇到的科学问题为导向,或者针对本研究领域中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各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还有哪些问题还没解决,列个表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自己实验室的科研条件,提出潜藏的切实可行的科研思路。 二、好的科研思路 (Good Ideas) 有人说,我每天都能提出几个研究思路,可惜没有人帮我实现。也有人说,我想到的所有思路都发现被别人做过了。其实这些情况都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研究思路不稀奇,好思路才难得,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许多人不具备评价思路的能力,思路评价能力简单说就是分辨那些属于好思路的能力? 孙学军老师认为,好思路要具备三个特点或性质:新奇性、合理性和可验证性,非常 受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21930.html ) 。 1 、新奇性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新问题,新是科研思路的最关键和基本特征,但是只有新是不够的,别人没有提出,或不屑于提出的思路表面上都是新思路,但并不是好思路,好思路不仅要新,而且要奇,出奇才能致胜。 这也有点像写议论文的论点,强调的是立意要新、要高,总是陈词滥调,不会有人感兴趣。例如地理学上空间分析都是基于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而王劲峰老师提出了基于空间变异性理论的空间分析,这一切入点就属于新奇性思路,也就是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你的研究对象。 2 、合理性 合理性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要求的规范,有的思路具有新奇性,但是违背基本科学逻辑,这基本上属于科幻小说范畴了。科研思路合理性是研究可行性的基础,没有合理性的思路不值得深入研究。 3 、可验证性 现代科研的基本模式是假说驱动的,无法验证的假说难以进入科研活动,当然如果是因为技术上的困难而无法实现的假说另当别论。现代科研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即使技术条件无法求证的假说,也必须具有理论上的可验证性。 三、科研思路的“三六九等” 1 、照猫画虎 实验设计和结果要么是和别人做过的一模一样,要么就是大部分一样,只是从中找了些创新点,比如把检测方法改改,把某些特性提高一下。可以说外壳基本是一样的,换了点皮毛。这样的科研思路得来可以说太简单,抄别人的。 2 、简单移植 Horizontal growth (换个对象)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研思路很多是从阅读文献中总结出来的。这估计是我们最直接获取科研思路的办法,一般文献的讨论部分都会提示,告诉你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不就是所谓的思路,你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研究,可以说思路是有了,但是你也容易受到文献的影响。开始做研究的人往往是喜欢这样追踪文献,然后将追踪到的思路移植到自己的学科领域。 这样的思路不是没有价值,就是已经或很快被别人完成,而且容易思维定式,往往也难有大的发现。 3 、填补空白 Filling gaps (合理搭配) 如果简单跟随作者的建议,这种方法肯定不足取。但是我们可以对新的研究推演地更广一些,或者说,解决一个旧问题,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尝试一下,而解决一个新问题,首先要考虑经典技术。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思路。 4 、挖掘尚未发现的机制 Working out details (孤胆英雄) 挖掘尚未发现的机制机理要求科研人员应该有一个比较长期追踪的兴趣领域,应对这个领域比较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了如指掌,对这个领域所有新进展保持敏感性,至少在一个问题被解决发表后 1 个星期内能了解到。然后去广泛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和文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总之要保持获取各类相关信息的状态,结合自己的问题,可能持续地出现很多思路。
17478 次阅读|8 个评论
将“溜须”学生进行到底!
热度 4 wangxh 2011-9-18 22:37
出差回来,承诺兑现:与学生一同补过中秋节,捎带着把国庆节也一起过了,因为明天又要出差。【带着相机,忘了照相。不过俺的摄影水平,不拍也罢】 虽然补过中秋节,不过忘记带月饼,致使“分月饼说”无法兑现,其实学生也不在于有没有月饼,老师领着吃饭本身就是令人高兴的事儿嘛! 令俺高兴的是,今年收了2.5个弟子,因为3名是与其他导师联合指导。 吃饭前,先开了一个组会,两位研三的学生讲了论文进展,大家讨论一番。然后对新弟子提出了几点,既算是希望,也像是要求,更像是目标: 第一,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主线。 主要表现在几门重要课程上:《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性能》、《材料性能检测技术》等。高阶课程如《固体物理》、《材料化学》、《固态相变》、《材料热力学》等都是基于这些最基本的课程。 第二,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思路 ——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随后一反常规,举出苏轼的《石钟山记》为例说明科技论文的写作,以便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同时兼顾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习,它们同样对工科知识体系有极大的帮助。业余时间,男同学应该更加注重对历史与军事知识的学习,女同学则可偏重于诗词歌赋。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应用水平。 既然上了科研这条船,无论如何要远航下去,要跋涉下去,努力学习并提高外语水平是不得不经历的痛苦或欢乐,基本上没有其它的选择。好,就来点狠得吧——背熟数十篇外语名篇,直至外语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初次见面,话语不能太多,否则人家会烦的。 好,开席喽,大骨鸡、烧鸡腿、炖鹿肉、煮饺子、蒸饺子、煎饺子、烤羊肉串、面条(新老学生与老师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干杯!!! 注:前几天,写了一篇《 不发月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有人说俺有讨好学生的嫌疑。呵,俺才不怕呢,俺是倔人俺怕什么,故出此标题。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3185 次阅读|7 个评论
变换思路,变劣势为优势
zhaosm1982 2011-1-7 09:19
首先讲一下昨天看到的一个笑话: 那大爷买西红柿来着的,挑了三个放到秤盘里,摊主秤了下说:一斤半,三块七。 大爷说:我就做个汤,用不着那么多。 说完就去掉了个儿最大的那个西红柿。 摊主迅速又瞧一眼秤子,一斤二两,三块。 正当我看不过去想提醒大爷注意摊主的秤子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的西红柿,扭头就走了 摊主当场就凌乱了!~!!!!!! 我当时那个震惊啊!!!!!!! 太强悍了~~~~~~ 看后我也很震惊!突然联想到,作为学生,作为科研者,是否可以采用老大爷的这种思维方式呢?? 诚然,在国内,很多科研条件都跟不上,在大学、科研院所多是如此,任何事情都不会别人全部准备好了让你去摘桃子。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变换思路,研究在条件并不成熟或完善的条件进行研究并做出成果。 单纯抱怨外部环境或条件与事无补,转变思路,说不定会有新的天地!前段时间看到,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学者看到另一个学者公式推导中的一个错误,指出并进行了改正,后来这个公式就以这两个人的名字联合命名。有时候,我们进行研究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条件的。 一点感悟,与大家共享~~~~~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5636 次阅读|1 个评论
重大发现许多很意外
孙学军 2010-6-13 06:31
最近自己关注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动物具有合成吗啡能力的,另一篇是在 Nature 上关于细菌可以合成氧气的文章。两篇文章的亮点是显然的,都是属于比较意外的研究结果。当然关于吗啡合成的文章是在过去基础上的研究,因此只能发表在 PNAS 上。而细菌可以合成氧气的文章当属于更大的意外。联想到前一段时间有学者发现( 2010 年 4 月 30 日 ,《 Science 》杂志报道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 豌豆蚜( pea aphid, Acyrthosiphon pisum )基因组内含有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可能缘于来自真菌的基因横向转移。首次在动物体内发现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这些研究都属于比较意外的发现,而且这些研究的背后也都应该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PNAS 上发表的论文,证明在小鼠体内具有产生吗啡的能力,而且这种合成吗啡的方式与植物一样, 多年 前,人们首先证明在生物体内存在吗啡受体,但当时不能证明这种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是什么, 1803 年由罂粟生物碱分离出的物质晶体,被证实是天然阿片的镇痛活性成份,称为吗啡。吗啡的立体化学结构是其与机体特异部位相互作用产生镇痛所必须。通过吗啡、酮唑辛和 SKF-10047 等一组激动药所产生的不同药理活性,确定了三种阿片类药物综合症,分别命名 , 和 原型,由此导致了 , 和 三种阿片受体的发现。后来发现与 SKF-10047 相关的 型综合症不能被普通阿片拮抗剂纳洛酮( naloxone )所阻断,因此 型受体不再被认为是阿片受体家族的成员。 型受体是由 Richard 小组在研究内源性阿片肽和内啡肽的效应时发现的。经过近 30 年实验室研究,对 , 和 型受体的认识已较清楚,其基因编码已被克隆,这 3 种受体称为 经典型阿片受体 。最近 cDNA 编码一种称之为 孤立阿片 受体,经鉴定与经典阿片受体有高度同源性,它的结构基团是阿片受体,因此称其为阿片样受体( opioid receptor-like,ORL1 )。有药理学迹象表明每种阿片受体存在亚型,以及其他新型、较少了解的阿片受体 、 、 和 。 在 70 年代前后, 人们证明了体内存在吗啡受体,但不能证明体内存在吗啡, 后来,在 1975 年,吗啡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脑内啡分别由两组独立的研究人员同时发现。但是这种内源性配体是神经肽,不是吗啡本身。现在吗啡回来了,是不是应该回归一下。   苏格兰的约翰?休斯( John Hughes )及汉斯?科斯特利兹( Hans Kosterlitz )首次由猪只的脑袋中发现有 ( alpha )、 ( beta )及 ( gamma ) 3 种脑内啡。当时他们称它为 enkephalins( 由大脑的希腊文 ?, 变化而成 ) 。 同一时间,另一组美国研究人员 Rabi Simantov 和 Solomon H. Snyder 在牛只的脑袋中发现脑内啡。埃里?西门 (Eric Simon)( 日后发现人类体内的吗啡受体 ) 把它称为脑内啡,是内生吗啡的缩写。   已经发现的有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 -内啡肽、 -内啡肽等多种。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 开始人们逐渐默认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吗啡这样的推测,但后来逐渐发现人尿液 isoquinoline alkaloid morphine ,在人脑内和尿液中存在四氢维洛林 Tetrahydropapaveroline 。强烈提示人体也可能具有合成吗啡的能力。现在研究者采用现代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明确证明小鼠具有合成吗啡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 值得考虑的是,为什么在开始人们没有找到内源吗啡?开始可能是技术原因,后来应该更是习惯思维所有导致。所以有的老师说,文献太多也害人,可见一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内吗啡的地位有多大,是否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就是将来也许是已经开展的研究内容了。 哺乳动物身体能自动产生吗啡 发现可造氧供自己呼吸的细菌 荷兰研究人员不久前发现一种可以自产氧气供自己呼吸的细菌。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地球生命演化和寻找外星生命等方面的研究。 荷兰奈梅亨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国《自然》( Nature )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的这种细菌能在完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存,但同时其体内又具备需要氧气才能完成的新陈代谢机制。研究显示,这种细菌是靠一种特殊的酶将氮氧化物分解为氮气和氧气,然后利用氧气和甲烷反应产生的能量而生存。 以前专家只知道光合作用等有限的几种生物制造氧气的原理,但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有遗迹表明,在植物光合作用大量产生氧气之前,就存在一些呼吸氧气的微生物,这曾在学术界引起不少争论。参与这次研究的科研人员卡塔琳娜埃特威格说,这项发现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即某些微生物可以自己制造氧气供自身呼吸。 此外,由于这种细菌以甲烷为食,而火星等星球上存在一定数量的甲烷,因此有专家认为,在其他天体上可能也有这种在无氧环境下只需氮氧化物和甲烷就能生存的物种。(来源:新华网黄堃) 更多阅读 《自然》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069106236879450.shtm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75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思路的形成:闪念
zcgweb 2010-4-18 21:23
俗话说,念由心生。此念即思路、想法。所谓万念俱灰,就是一种打算将自己置入黑洞的状态,当然不妥。不过本堂主此处所述以科研创新思路为主,与此不搭界,只是借意而已。 念由心生,等同于idea来源于内心。内心是赤裸裸的,是无条件的。想一想,每天心脏都要跳动,但心脏给你提需要更多葡萄糖等要求了吗?五脏六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主运行,也都是人体的无条件运行状态。 人的内心是赤裸裸的,也就是无条件运行的。此时内心中所形成的idea才是真正的idea,不需要也不能有任何思想负担,这样的idea才是一种科研心灵的自然展示。 因此说,创新需要平常心,需要裸心,不受名利所左右是最重要的。 一个好的idea是没有重量的,也无所谓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只要是读者内心的科学思路的自然展示,任何idea都是无价的! 补上一首自创打油诗以飨列为看官:苦苦思索科学事,犹如张生恋红娘。红娘好比新思路,更有莹莹在梦乡。 CZ @ 2010.04.18 21:17:23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3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在向高手靠近
liudongyang 2009-11-9 21:30
1.未达到高手的境界,正在向高手学习,向他们靠近。海上张舜徽先生提出继承或者模仿乃是创新之源。继承没有搞好,就开始创新了,现代书法即是一例。而科研的横空出世型创新多不可靠,建国60年,中间乱了多少年。科研没有传统,没有继承,只好横空出世,上不着天,下不挨地,好玩又热闹。 2.告诉我哥一个好消息,中国发的文章快超过美哥了。看着美哥编印的厚厚的大部头彩版教材,我才知道自己的基础在哪里。 3. 中科院植物所刘春明老师在《生命世界》上的连载文章读来很好,有文采,有见解,对于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值得一读。读文献是向高人学习的一个很好途径,却不是最好的途径。 4. 寻找科研的方法,老师言传身教是一方面,广泛的接触文献是更大的一方面。老师教的东西很有限,而自己的阅读却可以拓展开来,汲取不同人的不同方法和经验。读文献,专业的要读,方法论的更要读,从战战兢兢,到应付裕如,方法论很关紧。 5. 审视自己的课题,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学科上历史别人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到哪种程度。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当今别人正在做哪些内容,自己的课题或方向是否与别人撞车。 6.对于一些实验室的博士们来说,有海龟名师在指点,有先进仪器支撑,有大笔的资金可以动用,我真的羡慕他们。硬件是关紧的,想法更关紧,很多时候也许设备多是供人参观的谈资。 7.没有把科研看的很神圣,在当下,研究生科研与民工搬砖头一样,多是为了生活,没有几个人会说他爱搬砖头,科研同理。 8.期望一种状态,读书只是为了消遣娱乐,修身养性,而不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半架紫藤,一壶清茶,两卷书,一个人。达到这种状态,还要等到退休吗? 9.偶有不平,闻同窗故友或有香车,或有美庐,自己仍是青灯黄卷,马瘦毛长。人比人,气死人;与人比,是动力。不比人,焉知人之愁,焉知己之乐。 10.本科毕业,打拼几年就是经济适用男。读博士是长期股,握在手中不知何时才能变现,让女孩子嫁博士,博士要有勇气。
个人分类: 见闻评论|242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博士后课题科研思路的设计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72199)
hhaill518 2009-8-19 11:36
我是这样设计博士后课题科研思路的 目前,我正准备去做博士后了,但是对于科研思路我还是十分老火的,特别是要求发5.0以上的文章,我始终觉得特别麻烦。因为没有科研思路!!这一段时间,我始终都在思考和设计博士后课题的思路,我将我这段时间的科研思路设计的经历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 1、一开始,我就将NATURE,SCIENCE 等最权威的杂志上的与我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打印下来,集中看,先看1个月,提炼提炼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注重其中的实验技术的应用。 2、由于我从事的药物上瘾机制的研究,这是一个老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机制特别复杂,但是研究的人也特别多,文章也多。其实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太多了,所以没有大超越就不可能发到5.0以上的文章。因此要创新还不仅仅在看国际顶级的刊物就可以了,还需要关注我们自己的研究,对此,我主要对国内的信息来自以下几个地方:丁香园,小木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http://www.nsfc.gov.cn/Portal0/default40.htm ,863计划: http://www.863.org.cn/863_105/index.html ,973计划: http://www.973.gov.cn/ 等地方。 3、多与导师和同学交流,一知道,那边的导师愿意招我做博士后后,我就马上与他的学生交成好朋友,每天在QQ上相互交流,了解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情况,思考如何超越他们。 4、我认为主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就是多看标书,标书是别人智慧的结晶,是对于一个学术问题的其中反映,也是细化科研思路的具体表现,因此大量阅读别人的科研标书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科研思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5、学会写综述,在对国内外的顶级期刊有比较广泛的了解之后,我的思路应该可以在吸收之后,开始吐出,这中吐出的过程是多前阅读资料的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其实更加严格的说是一个重新检讨自己一些想当然的想法的过程,更是自己从零星走向系统话的过程。这是科研思路设计中准备开花的阶段。 6、终于到了我个人认为的最后一步了,开始着手写科研设计了,在写过综述后,再写科研思路就应该很快了,但是,科研思路是从自己的科研假设出发的,再用科研实验去验证的。而科研假设的创新性是关键的,这样我在提炼的基础上在写科研设计的时候,对科研假设还需要还需要反复论证,反复从文献资料中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来加以推断。这个时候,我将我的一些科研假设法给了那些顶级刊物的专家,给他们提意见,我认为这是我这一次科研思路设计的最大胆的行为了,结果还是有小部分专家给了我回信,给我了信心啊!!最让我汗颜的,也是最激动的啊!! 以上就是我这样次为了博士后设计科研思路的主要经过,发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只希望大家一起交流。好好将科研做好,为自己混口饭吃,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了!!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应用研究入手,向基础研究延伸--陈焕春院士观点(转)
liudongyang 2009-7-23 19:38
本文原始来源已经不详,仅作转载。 2008年3 月 13 日 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动科楼 101 教室气氛热烈,学院教授论坛学术报告会在这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焕春 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首场报告,学院副院长赵俊龙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陈焕春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兽医工程重组疫苗的创制及应用前景分析,报告共分为当前国际上畜禽工程疫苗创制现状及趋势、我国基因工程疫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基因工程疫苗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等三个部分。他联系生产实际和市场现状,为师生讲解了兽医工程重组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报告期间,陈焕春教授谈了自己做科研、做学问的一些体会。他说,科研课题要来源于生产实践,科研成果要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服务,以服务求发展。 关于如何处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他认为,要从应用研究入手,并向基础研究延伸,这样科研才有后劲,才有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他还提出,要构建和谐学院,教授要注重抓学科建设,营造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为青年人创造成长平台和条件。 他反复强调,青年人要有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首先要有创新的思想和意识,有了创新的思维和知识就要扎扎实实地做事,创造出新的成果,并依托市场进行产业转化(创业)。他勉励青年人年轻时要努力,要敢想,要有耐心,要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把科研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要不断积累,不断进取,要在实验室亲自做实验,要深入基层了解生产实际,扎扎实实做个十年、二十年,壮大实力抓机遇。 会后,一些青年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陈院士的报告使我们开阔了思路,增 长了见识 , 更新了观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对青年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部分到会研究生也表示:通过聆听陈院士的报告,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及研究方向 。 据悉,在华农动科动医学院 2007 年事业发展研讨会上,学院全体教授达成共识,要通过教授论坛建立院内定期学术交流制度,增进院内教师的学术交流和相互了解,加强院内合作,凝练新的学术方向。学院院长毕丁仁教授表示,今后教授论坛要形成制度,定期举办。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读王志均院士的文章
liudongyang 2009-7-19 19:13
上大学时爱看北京办的《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上面有一栏是专家谈治学,由学界大腕结合自身的成长和科研方向写就,文笔活泼,有生活气息。我深爱此栏目,隐约知道是刊物创办人王志均院士提倡,并向专家约稿。2000年,王先生归西,此栏目仍得以保留,成为《生理科学进展》的王牌栏目。我还梦想着成为栏目中的大家,却是有些狂妄。这些年忙于生计,回归现实,围着猪屁股挣钱,已无暇顾及学问。08年重入校门读博,得以静心,去图书馆看书,借得王先生的文集《生命科学今昔谈》,细细读来,感悟良多。生命科学已经进入信息学和组学'时代,分子成为科研的常规手段,而用整体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似乎不太热门;看每年中标的自科基金项目,申请基金不分子挂钩,中标的几率微乎其微。 我现在也从事细胞和分子的研究,但对于分子的前景却是迷茫。兽医临床上的病例使初学者一头雾水,我在一边尽力想把分子与大体表现挂钩,满头大汗也挂不上。也许,分子水平的研究对发论文有用,而对于临床也许是爱莫能助。兽医病理学界也有对传统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争论,老一代认为病例解剖,切片和读片是正路或者主流;少壮派则是力推分子水平的研究,似乎切片读片有些拿不出手。二者结合怎样呢?目前发表的兽医分子病理学文章逐渐占了上风,而也有人感叹病理学工作者不会剖猪,剖开又说不清原因。虽是兽医,却不会看病了。 话题扯的远了,王志均院士在90年的文章中提出了如何看待生理学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的趋势?他认为 :用离体技术进行生理学研究,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机制分析,使工作引向深入,获得创新性成果。但要注意,什么东西也不能过分,对待一个热潮,也要辩证的看待。离体试验所得结果,还要在整体条件下进过检验,才能成为生理学资料,不然,也也可能引向错误的结论。 在同文中,王老有引用杨雄里院士的观点 :对生理现象的认识应当是多层次的,任何一个水平的工作只能补充,而决不能替代另一水平的工作。一些有远见的生理学家认为将来的生理学还必须进行整体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开拓过于在体研究的新技术,又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王院士的观点发表于20年前,对现在我辈从事科研还有指导意义吗?若有,意义有多大? 今年春季(3.18-19)在北京举行了整合生物学研讨会,我注意报道里中科院康乐研究员对整合生物学的描述: 整合生物学是一门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问题并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新兴学科。整合生物学将生物有机体视为复杂系统,以研究生命复杂问题为目的,从生命体各级水平(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物种、群落到生态系统)出发,整合生物学各学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及化学生物学等)开展系统全面研究,融合其他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工程学和视觉成像等,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实验、计算、建模等手段,来解决生命问题的重要理论和前沿课题。 是否是20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做科研,一直跟在别人后面晃,我刚开始玩分子,人家就玩整合了,跟不上脚步,何来创新?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1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希望化学和物理领域的老师给提供帮助
孙学军 2009-4-8 13:20
希望化学和物理领域的老师给提供帮助 我最近一直开展氢分子医学的研究,目前发现氢对缺血、炎症、创伤、各类中毒等人类大部分疾病都有十分显著的治疗作用。关于治疗机制,就是利用氢的还原性,特别是相对弱还原性,因为强还原性物质对机体有毒,是治疗疾病的特点和优势。有关内容请参考后面的资料。这个领域才刚刚开始,许多问题没有最后明确。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困难问题。其中涉及到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问题更是十分困难。 例如: 一、关于给药方法方面。 目前我们采用溶解在水中的办法。因为氢的溶解度非常低,如何设法提高制剂的含氢量是个问题,有人提出可以用纳米材料吸附,但纳米材料本身的生物相容性是最大问题。有人提出可以用纳米气泡,这应该是个好主义。但用什么方法和材料是个问题。我最近想到气溶胶,也许有能吃或者能被人体吸收消化的气溶胶材料,但遇到的问题是,组成气溶胶的气体成分会不会扩散出来。 二、关于氢的作用机制问题。 因为与氢直接反应的活性氧浓度非常低,活性特别强,而细胞内的物质比氢还原性强的物质很多,浓度也很大,例如维生素类物质,小肽等,这些物质应该优先与这些活性氧反应。也许因为氢的分子特别小,扩散能力强,几率更大。但如何证明这个现象是个问题。 三、关于生物系统内是否可以产生氢气。 尽管目前的观点认为,只有大肠内的细菌才可产生氢气,但不能排除高等动物的细胞也能产生,只是怎么产生,也许生物电活动,氧化磷酸化过程,或者与细菌产氢的方式一样。但不知道怎么去证明这个事情。 四、关于检测方法。 过去国内有人建立了电极测定方法,但现在好象失传了。国外的仪器太贵,短时间解决不了经费,无法实现测定组织内氢的方法,这个方法十分关键,对于研究药代和机制都十分重要。 相关参考资料 氢气分子医学研究进展 氢气分子医学讲座 氢气可治疗新生儿脑缺血缺氧 屁的生物学 氢气的生物学效应 氢气治疗小肠缺血引起的肺损伤 氢气治疗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氢气治疗新生儿脑缺血的实验 中风的非药物治疗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 喝牛奶比喝氢水更好吗 ? 氢分子医学研究学者介绍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 生物学领域被遗忘的自由基 气体的生物学效应综述 氢气和一氧化碳结合用于体外器官保护是最佳搭配 氢气对巴金森氏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氢气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氢气对新生儿脑缺血没有作用? 氢气治疗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肾脏毒性损伤 氢气可治疗人类糖尿病 氢气治疗 apoE 基因缺陷动物的动脉硬化 氢气治疗维生素 C 缺乏引起的神经损伤 氢气治疗应激引起的神经损伤 氢气治疗心脏移植后缺血损伤 氢气治疗小肠移植后炎症损伤 氢气治疗小肠移植后炎症损伤 氢气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氢气治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氢气选择性抗氧化作用的发现
个人分类: 氢气生物学|6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繁荣背后的危机——致研究室各位同事的信
danfouer 2008-7-13 17:04
各位同事: 很抱歉,当你拿到这份《7-8月工作规划》时,你会发现自己在暑假里又有许多工作要做。 你也许会不很理解或是不以未然,因为毕竟我们已经取得不少的成绩:研究室成立了,专利申报了,著作权申请了,字符集,输入法,网站,论文,该做的都做了,彝文识别和女书信息化两个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我们都已基本完成,而且仅仅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切是用我们辛勤的劳动、不懈的努力、以及牺牲大量业余时间换来的,我们值得为自己骄傲! 但是,作为一项事业,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因为 在表面成果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 没有吴老师,就没有彝文识别项目;没有谢老师,就没有女书信息化项目,后面两个项目的申请,还需要两位老先生为我们撑场子、拉人气,上台面。两位老先生都已到耄耋之年,一旦一日不能继续与我们同行,我们势必又回到以前那个 寂寂无闻、无优势、无特色、弱势学校弱势专业的局面。 要避免这一切,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吴老师和谢老师的帮助下,尽快建立起我们研究室的品牌。 要让国内外人士一提起我们学校就想起我们的研究室。 要快些,再快些!我们或许是在同时间赛跑!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研究室要同时进行三个项目,一个成熟应用,一个主力研发,一个积极预研。 成熟应用的那个,如彝文项目,要最大程度为我们争取成果和创收,包括专利、著作权、论文以及商品化;主力研发的那个,如女书项目,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和时间认真按计划完成;积极预研的那个,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不断的修改项目申请书,积极申报各种资助。 有这样三个项目在手,研究室就有可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 (此处为给每个同事的具体专业意见,不便透漏,博主删除500字)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我完成2.1中自己的软件修订任务后,我会来做你们的软件修订任务,我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有竞争才有进步;二、我们需要更多通晓全局的人,将来才可能各自独挡一面。请主动找我获取资料。 祝各位暑假过的充实而愉快! 朱宗晓 2008 年 7月3日星期四
个人分类: 实验室展示|4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