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妥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贸易战:打还是不打?
fqng1008 2018-3-25 20:34
这两天,微信群热议“贸易战”。一是不管我们有没有发言权,它都和我们密切相关;二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最新话题,而且发挥余地很大,实属机会难得。 我敢打赌,贸易战打不起来。因为 “贸易战和核战一样”,欧美大咖的比喻很有意思,那是不得人心的。正如川普在宣战时所言,他跟习主席是好朋友,跟 安倍晋三也是好朋友。交代这个前提,就是不想做恶人。 不过,微信里的贸易战讨论,大家都认为自己能够说上话似的。观点里有两派,一是主战派,一是主和派。可以说,主战派集合了左右两大阵营的激进分子:一方觉得终于有机会教训教训美国佬那个狗日的;一方认为, 美国佬那个狗日的终于出手了,可以教训教训我们这些狂妄的暴发户。总而言之,都是看戏的。主和派多是胆小怕事的“良民”,因为“贸易战”吃亏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虽然“贸易战”打不起来,但也是“无风不起浪”。当然,当代社会最时髦的办法就是“谈判”。谈判是解决战争的最佳手段,也就是说:多方坐下来,各自做些让步和妥协。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1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妥协乃成长之道
热度 2 lijianguo531 2017-11-22 20:39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做个有棱有角、理直气壮的自己还是八面玲珑、忍气吞声的自己。有棱有角、理直气壮当然是每个人心底深处最期盼的状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这是我们常听见的一句话。但是能做到这样的现实中能有几个?但凡真是的做到这样的人,内心也是孤独的。因为人的社会就是块豆腐,有棱有角的东西是压不到一起的,勉强压到一起,散的也快。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八面玲珑”的。这个词是中性,怕误解,我还是在上面打上了符号。经常会听到人抱怨,活的好累,为别人而活等等。我们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生来就是要做人家儿子和闺女的,有人的地方就必然牵扯到利益、友情、亲情、爱情的约束,这是你不得不低头的主要原因。妥协就从身边的人开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我们现在不但不会责备那些八面玲珑的人,私下里通常还会竖起大拇指。当然,如果将八面玲珑演绎为圆滑世故,那就会令人生厌了。怎么区别?八面玲珑要的是学会妥协,是为了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圆滑世故则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妥协”的意义。妥协的出现多是为了维护一个群体或者更大的利益而对自身的利益进行约束,已达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其实,实现了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也为未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铺平了道路。古语常讲以退为进。很多人无法承受的是开始的退。都说女人对自己下手要狠一点,那只是双十一,真要下手那谈何容易。当年楚汉争霸,项羽违背当年的预定 ---- 先入关中封关中王的约定,将刘邦分封到汉中做汉王。如果他不顾身边跟着他的那些人的死活,为了自己的汉王名头,拿着几万士兵和项羽拼命,估计也没有后来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司马迁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史记而妥协接受不该受的屈辱宫刑,也没有这史家之绝唱了。当然也有人一怒冲冠为红颜,吴三桂的一世英名也就毁在了不知道妥协退让。现代社会,常常涉及到这一问题的就是领导。一个好的领导学会如何妥协,什么时候妥协是必备的。如果是一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是千万不能走上领导岗位的。 什么样的人才会有棱有角?什么样的人又才会妥协?未走入社会之前的人都是有棱有角的,家长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常常注意的是走遍天下,而忽视的是要做有理、有利、有节的人。这也是走入社会之后才会有那么多的委屈的主要原因。走入社会有的时候还会变成忍字头上一把刀。我们常说,科学不一定合理!你让一个一辈子喜欢吃肉的人,为健康晚年不吃肉只吃菜,他那憋屈的心理估计对他身体的损伤会更大。妥协恰恰是这些现实与理想、科学与合理之间的博弈。除了学术,我认为不能以对和错来评判你遇到任何事。在英国访学的这一遭,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中外之间的差别。在英国,可能你会觉得人与人家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熟络与亲密,因为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法可依,有理可依。利益的冲突多交余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去处理,所以在这边律师才会那么的牛。但是在国内,很多的事情需要的是权衡( trade-off )和妥协,妥协的前提是了解别人的处境和状况,会妥协的人首先是个心细之人,心细才能知道别人的感受,才会做出符合群体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其次,会妥协的人也是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知道酸甜苦辣才会明白这酸甜苦辣在别人身上是什么感觉。最后,有容人之心,包容之心的人才会有妥协的场合,处处计较的人,人都会敬而远之,也就不会有妥协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 胡吹鬼侃,个人看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师生妥协、共同堕落:现象、危害、原因与对策
热度 38 xin 2016-12-22 11:41
1. 现象 (1)定义: 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只讲容易知识点、课程考核尽量简单轻松,而学生往往对这种课程也情有独钟,因此,就出现了不顾教学深度,失去教学原则的师生相互妥协、共同堕落现象。 (2)表现: 教师授课内容简单,不容易讲授、不容易学的难点,一概略过,主要讲一些容易讲授、容易学习的知识点。用这种方法,既让自己轻松,又能取悦了学生。在考核环节,能开卷就开卷考试,能不考试就不考试。即使考试,也是先给学生交个底,划重点、不同程度的透题,最终,师生皆大欢喜。 2. 危害 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这种师生妥协、共同堕落现象,降低了专业基础理论授课深度,拉低了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损害了高等院校在社会上的公信力。这是当前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较欧美偏低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核心问题所在。 3. 背景 (1)残酷淘汰的国外高等教育。 国外高校,越是名校,挂科率、毕业率、拿不到学位的比率越大,课程学起来不易,拿个学分很难。很多名校,本科生四年毕业率甚至低至50%以下,五年毕业率能70%毕业就不错。往往越是好的专业,课业越是繁重,考核越是严格,毕业率和拿学位的比率越低。充满竞争的、有淘汰的高等教育才是健康的、正常的高等教育。 (2)几乎没有淘汰的我国高等教育。 我国的本科高等教育,毕业率通常都保持在95%以上,拿不到学位的比率极低,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如果这门学问稍微有门槛的话,有相当一部分学不下来,才是正常现象。这种缺乏竞争、没有淘汰率的教育,是我们高等教育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3)简单的本科生教学评估系统 。每一门课程讲授完之后,教师都要面临着学生的打分和点评。如果分数过低,影响这门课程的存亡,也影响教师评职称。教师没有什么绝对权力,只有低下头老老实实的上课。因此,教学最重要的是与学生搞好关系,搞好上课气氛,让学生愉快、轻松和欢乐,这样才避免悲剧发生。 (4)不理性的大学生与家长。 如果课程让学生出现不及格现象,通常会遇到学生到办公室哀求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还有的学生会以出人命要挟老师。同时,还会遇到不成熟、不理性的家长的各种方式的诉求。教学过程掺杂了这些是非,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独立性,教师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大多数教师都不想出现这种是非,干扰自己的生活,而违心地让所有人都通过课程考试。这在我国是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国外的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4. 范围 这种师生共同妥协,共同堕落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整体来看,这种现象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必修课少于选修课,老教师少于青年教师。大学层次与水平越高,这种现象发生的频次与程度越低。 必修课往往是学科骨干课程,授课教师有生杀予夺大权,学生没有不选择这门课程。而选修课的教师,往往就缺乏这个方面的自信和杀气。老教师通常都是教授或者领导,具有很高的威望和人格魅力,学生往往对老教师充满敬意或者充满恐惧。当然,老教师资历深、经验多也是重要原因。高水平的院校,教师和学生水平高,因此,这种现象从能力前提上就弱了一些。 5. 原因 (1)教师的顾虑 ①出力不讨好的风险。 教师水平所限,通常,课程难点在备课与授课方面,通常表现为费时、费力,但讲课效果不一定好,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可能带着情绪给你差评。 ②课程差评的风险。 课程结束后,学生会给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教师如果要求太高、授课太难、挂科学生太多,可能面临着差评的风险;如果降低授课知识点难度和考试难度,讲课的时候轻松,考核的时候容易,课程结束后,差评可能性也不大。 ③课程没人选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年轻老师上的多是选修课,如果讲授很难和考核严格,可能面临着没人选择,没课程讲授的尴尬境地。青年教师通常只承担一两门课程,因为自己讲授的太深、考核太难,让20%没及格,因此,这门备课多年的课程因没人选而取消了。因为自己有上进心,而将自己的课程上没了,是不是很很荒唐。 ④丧失原则,内心不安。 教师长期与学生相互妥协,取悦学生,丧失尊严,丧失自己的治学原则与标准,其实内心也充满了不安与焦虑。但坚持原则,就面临着学生的差评、家长的责难,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 (2)学生的考虑 ①考高分,不挂科。 尽量选择容易学,要求低,考分高的课程。自己轻松,赚个高分,还能评奖学金、还能保研。选择课程,一定避免容易挂科的课程。如果挂科,不能保送、多了还影响拿学位,还影响个人面子和声誉。何必自己给自己较劲,自己折腾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学好学坏一个样。 高校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并且通常与社会、行业结合不紧密。很多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课程大多陈旧、过时,能混个成绩毕业就成,对专业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现在就业困难,很多学生转专业、跳槽,往往对所学专业重视程度不够。在就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大学牌子、家庭关系与专业经验,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 ③课程没人选的风险。 由于我国高校盛行低淘汰率的风气,法不责众的思想在学生心理普遍存在。挂科是偶发事件,混及格是高概率事件,因此,学生通常表现的有恃无恐。因此,缺课、敷衍作业等现象成为习以为常。 (3)学校的态度 关于授课内容、授课深度,考试难度,学校管理层普遍认为那是教师的权利。学校负责教学平稳运行,不负责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师生怎么玩,是你们的事情,只要不出现教学事故就行。 6. 对策 (1)独立考试 建议将考试部分,学院或者学校将课程考核权力不同程度地上收。尤其是有的课程,常年累月没有挂科,或者常年平均挂科率高于95%。可以采用第三方判卷的方法,一张试卷最好用3名教师,各判别一部分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避免拼凑分数蒙混过关现象。 (2)考卷评估 建议学院对前后20%的试卷,进行重新评估。前20%的重新评估,避免学生要分现象存在;现在学生,问老师要高分的现象也很普遍。后20%的重新评估,避免送分保过现象,这个问题很常见。 (3)学院参与 建议每个课程授课深度,除了教师本人之外,教研室、院系开会综合评定,确保专业知识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深度,避免被师生妥协性堕落而显著降低标准。考核深度也是如此,不能考试流于形式、表面化。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绝对不能水过地皮湿的方式,让学科形象严重受损。 (4)教师自律 教师是一门良心活。每位教师应该自律,保持住底线。每门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应该尽其所能的保留住、把持住。不能因为种种压力,而降低标准。短期看是和谐的,但长期看将损害个人、集体和学科的长期发展。
14715 次阅读|75 个评论
成为这类人,需要这些条件
热度 2 cgh 2016-4-14 03:47
成为这类人,需要这些条件 一、先说感想,真难! 根据外交学院袁南生书记的定义,愤青: 1、 同时 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 。“愤青” 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 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 二是标榜爱国 。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 管批评得有没有道理, 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 。这些“愤青” 仇恨西方国家 ,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三是轻言战争 。主张 采取极端措施 ,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四是拒绝妥协 。对外交往 一味主张强硬 。 2、 至少 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在心态问题上 ,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天下; 在名实问题上 ,重虚名,喜高调,脱离实际,不接地气; 在和战问题上 ,一味主战,谁主张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 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 在人际关系上 ,自以为高人一等,标榜爱国,凭个人好恶划线,谁不与其站在一边,谁就是叛国贼; 在思想方法上 ,超越实际,极端偏激,唯我正确,有浓厚的“左”的色彩。 3、 把“愤青”理解为“愤怒的青年”不完全准确 人们并不愿将 文化程度 有限的青年人视为“愤青” 。 “愤青”的 愤怒对象 ,通常得与家常行为、世俗生活拉开一段距离,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特征,比如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而上 街游行,为了反对政府滥用权力而与警察展开街头巷战,都是国外当代“愤青”的常规举动。与国际“愤青”一样,中国“愤青”同样 热衷于针对重大的社会或国际事务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 。 结论,愤青可能是有文化、没思想、有影响力、没实力。 二、不是愤青的群体 1、中年、老年、幼年,年龄不达标; 2、键盘侠,影响力不足,更关注现实生存问题; 3、农村青年,文化和影响力不足; 4、无业游民,文化和影响力不足; 5、普京和金正恩,他们强硬但不鲁莽; 6、台湾和香港占街学生,有组织有预谋有思想; 三、可能的愤青群体 (请再次核对上述标准) 1、军人(藐视敌人、敢战、能胜、请补充理由) 2、青年公务员(请排出有政治抱负的部分) 3、学生(部分) 四、古今中外愤青和上榜理由 鉴于袁南生书记的历史例子没有具体指出当时到底谁是愤青典型代表,试举一例: 1919年的五四青年,直指当时的外交,严重影响了之后的历史走向。 五、换个角度看历史例子 袁南生书记的历史例在说明他的观点时的唯一问题是现在的中国并不是历史例子中日渐衰弱的强势的一方(袁南生书记有政治错误的嫌疑, 后半段有些表达实在不敢想象)。这些例子换 个角度看,恰好证明: 1、弱势一方不一定需要妥协,弱势的一方在合理的外交策略下可以获利的; 2、当政者要谋略,不是妥协和战争二选一。 外交专家要学习的是,发展 的蒙古是如何避免被宋金扼杀的,崛起的清金如何一步步摆脱明的打压,几十年没有军队的日本是如何发展经济、控制琉球、占领钓鱼岛的。 误国只能是无能当政者的责任,将黑锅甩给别人是绝无可能,历史不总是糊涂账。 -----------------------------------------------------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3/48447703_0.shtml 2016年04月13日 18:52 来源: 同舟共进 中国千年外交与“愤青”现象 作者:袁南生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二是标榜爱国。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三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四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虽是现代词汇,但“愤青”现象却古已有之,不绝于史。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无论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在心态问题上,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天下;在名实问题上,重虚名,喜高调,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在和战问题上,一味主战,谁主张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在人际关系上,自以为高人一等,标榜爱国,凭个人好恶划线,谁不与其站在一边,谁就是叛国贼;在思想方法上,超越实际,极端偏激,唯我正确,有浓厚的“左”的色彩。 “愤青”并非“愤怒”与“青年”的简单之和,把“愤青”理解为“愤怒的青年”不完全准确。比如,人们并不愿将文化程度有限的青年人视为“愤青”,即使他借着酒劲正在街上大耍威风;人们也不情愿将一个正对村长发脾气的农村青年(姑且假设是张艺谋影片中的秋菊)看成“愤青”。“愤青”的愤怒对象,通常得与家常行为、世俗生活拉开一段距离,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特征,比如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而上街游行,为了反对政府滥用权力而与警察展开街头巷战,都是国外当代“愤青”的常规举动。与国际“愤青”一样,中国“愤青”同样热衷于针对重大的社会或国际事务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愤青”的愤怒,原本就带有“义愤”色彩,体现着青年人天赋的正义感。 【宋代“愤青”们怎样误国】 蒙古崛起之后,虽然多次战胜金国,但终究无法消灭金国,只得寻求与南宋合作。成吉思汗临死时,训诫诸子,“金之精兵在潼关,强攻难下。可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由此可见,成吉思汗的战略是,联宋灭金。蒙古当时非但没有吞并南宋的想法,还把南宋当作潜在的盟友对待。金哀宗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刚刚崛起的蒙古汗国是金国最危险的敌人。为了救亡图存,必须集中力量全力对付蒙古。他一改金国历代与宋朝为敌的做法,不再发动侵略宋朝的战争,并派人到光州(今河南潢川)一带,四处张贴告示,告谕宋界军民,今后不再征伐南宋了。同时,为了寻求同盟,公元1225年,金哀宗还通过谈判,联合了正遭受蒙古侵扰的西夏,双方约定西夏对金称弟,不再称臣,不用金国年号,双方互不侵犯。调整好外交格局后,金哀宗全力对付蒙古汗国。公元1226年,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先后收复了平阳、太原等重镇,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此时,成吉思汗正集中力量进攻西夏,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 如果当时南宋对蒙古的灭金战争选择不作为,至少可以赢得30年的准备时间。然而,靖康之耻激起的全国性的仇金情绪,造成南宋外交战略失误。虽然当时有清醒之人反对,但很快被弥漫全国的仇恨所淹没。此时,困守孤城的金哀宗想到了遣使臣向宿敌宋朝“借粮”,其实就是哀求方便、遣使求和。使臣临行前,金哀宗得知了蒙古要联合宋朝共同攻打金国的消息,于是反复嘱托使者努力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金哀宗说:“蒙古灭国四十,数年前已灭西夏,我大金国若灭亡,下一个亡国的肯定是宋国,唇亡齿寒,自然之理。如果宋国能和金国联合,既对金国有利,也对宋国有好处。作为使臣,你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好好讲给宋人听!”(《金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哀宗下)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南宋不能理智地放下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仇恨,反而寻求自掘坟墓的灭亡之道。目光短浅的宋朝君臣把宋朝与蒙古联合灭金看作是报靖康之耻、建立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为诱使宋朝联合蒙古灭金,蒙古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还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当金国在蒙古的打击下濒临崩溃时,南宋朝廷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出兵北伐。按照与蒙古达成的协议,宋朝军队两万人在大将孟珙率领下,携带盟约规定馈赠给蒙古军队的粮秣三十万石,抵达蔡州城下。金国灭亡后,南宋如愿分得了一部分领土,而最终的结果是南宋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藩篱,实属自毁长城之举。 事情本可到此为止,遗憾的是,南宋并不满足于分得的土地。一个“愤青”提出了著名的“据关阻河,光复三京”北伐蒙古议案。意思是趁蒙古在中原立足未稳,把蒙古人赶到黄河以北,再以重兵防御潼关—黄河一线,与蒙古隔河而治。南宋朝野被这封不切实际的奏折深深打动,不懂军事的文人们纷纷主战,不顾灭金战争中同蒙古并肩作战的将领们的反对,终于走出了错误的一步,南宋大军北伐蒙古。结果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安然南返者十中无一。蒙古大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略曰:“今诸国已服,唯江南一隅,尚阻声望。朕愿躬行天讨……”于是乎,蒙古三路大军南下,南宋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宋灭亡前的德佑元年正月,文武百官只有6位大臣出现在朝堂上。当初那些主战的“愤青”们,全部逃亡,只丢下小皇帝和谢太后孤儿寡母加上6个大臣一共8个人。二十四史中如是曰:“南宋启衅,自招入侵。”(《宋史》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可见“愤青”之误国。 【明朝亡国与“愤青”现象离不开】 崇祯帝勤政廉政,怎么会落得个亡国上吊的下场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被“愤青”现象所绑架。老天爷曾给崇祯四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必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愤青”们把他和明朝逼上了煤山。 第一次机会是封后金(清)首领为王。在与明王朝不断周旋过程中,努尔哈赤一直希望明廷封其为王,以号令东北各少数民族。皇太极的实力虽比父亲努尔哈赤时大为增强,但一直希望同明保持友好,发展贸易。即使是在攻明战争屡次胜利时,他在议和文书上也低明皇帝一字书写,并接受了明廷要其遵明正朔、取消“伪号”的要求,在尚未达成议和协议之时,不书天聪年号只写干支。当其羽翼已丰,多次攻入内地,明朝已无法招架之时,他仍然多次发布告示说,愿与明友好、议和。其实,封王的做法在明朝并非无先例,但这样做明朝需要付出代价,即承认后金(清)实体的存在,划出地区供其统治。这虽然损害了明统治者的威望,却可以平息战火,安定辽东,国家减轻困扰,而保持明朝“天朝大国”的地位不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杨嗣昌就曾在上疏中指出:“我朝抚赏为弱敌之第一策”,是为国家“久远真切之计”。无奈满朝文武之中,持这种见解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不敢公开说出来。 第二次机会是与清军议和,分界而治。松锦失守之后,崇祯便想和清军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起义军。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与皇帝筹划讲和。皇太极曾主张分界而治,提出“两国和好宜先议定疆界”。皇太极热情接待了马绍愉等明朝来使,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后,农历六月三日,在马绍愉等人离开盛京时,皇太极派官将他们送到十五里之外设宴饯别,并命军士将使团护送到明朝控制的连山(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境内。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信中,皇太极在追溯了后金(清)与明朝开战的历史渊源后,又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得以保存。从行文看,皇太极的态度比较谦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皇太极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的意味。尽管如此,皇太极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 不料,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朝廷抄送诸臣的报告,上登一般的上谕与奏章——笔者注),未请示陈新甲就拿出去交给各部门传抄。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经过,一下子被群臣百官阅览,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崇祯皇帝极为愤怒,起初他还想袒护陈新甲,对他的大意泄密没有追究,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不了了之。但过了不久,舆论鼎沸,难以平息,迫于压力,一向以中兴君主自居的崇祯皇帝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内心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印象,感到议和是自己的耻辱,于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降旨责令陈悔过。实际上,崇祯皇帝很信赖和赏识陈新甲,这个处分完全是为了平息朝廷中的舆论,就处罚来看,是十分轻的。事到如此,虽然议和之事已不能再提,但陈新甲若能识时务明哲自保,还是可以保全性命和官位的。然而陈新甲明显不够老练,他觉得议和自始至终都是在皇帝指示下进行的,自己并没有在其中增添额外内容,便有恃无恐,不但“不引罪,反而自诩其功”,更引用皇帝给自己写的敕谕中的话语为自己标榜。陈新甲的言行终于使崇祯皇帝恼羞成怒,下令将陈新甲处死。崇祯帝这样做虽然保全了面子,却又一次关上了本是由他授意打开的议和大门。一次本来很有成效的议和,一次可以改写历史的救国良机,表面上是因为崇祯皇帝死要帝王的面子和陈新甲的不谨慎导致最终草草收场,实质上是朝廷内外为“愤青”的思维定式和舆论所绑架。 第三次机会是迁都。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万变。大臣李明睿建议南迁,他认为,只要向南进行战略转移,就能缓过气来。当年宋高宗赵构毅然南渡,在 杭州 建立了繁荣富庶的南宋,赵家天下又延续了150多年。咱们大明的条件比那时强多了,地方比它大,物产比它丰富,关键是祖宗当年迁都北京时,设 南京 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在。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决心南下,东山或可再起,大明中兴有望。沿途的河北、山东、江苏的情况目前还不错,安全不是问题。总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尽快动身为好。谁知,宰相陈演反对南迁,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人心大乱。他还指使人上奏章,攻击南迁是别有用心,是“邪说”,要求严肃处理李明睿。绝大多数官员和“愤青”们站在一起坚决反对南迁,为什么呢?因为士大夫阶层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坚信撤退可耻,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加上如果南迁,官员们的美宅良田不可能带走,丢了北京还不知便宜谁。最要害的问题在于,南迁之后,南北两个政府一合并,肯定要裁员,官员们思量的是:俺的位子还有没有、好不好?官员们唱高调唱了一个多月,李自成大军此时已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北京危殆。崇祯终于忍不住了,毅然决断:“不管他们了,这事我说了算,咱们立刻南迁!”李明睿叹口气:“来不及了,沿途我军都被打散了,北京城连只苍蝇都飞不出。” 第四次机会是与李自成议和。李自成本是个苦力出身的粗人,并不具备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对迅速的胜利毫无思想准备,也不太清楚进了北京意味着什么。三月十七日都打到今北京城的复兴门一带了,他居然在次日上午给崇祯写信,要求割让西北一带给他,西北实行高度自治,不向朝廷报告工作;朝廷拨付100万银两慰问金给他,他替朝廷打击敌对势力,包括虎视眈眈的东北清军。然而大臣们个个慷慨陈词,调子一个比一个高,要与北京共存亡。李自成送的大礼,根本不在明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的议题之内。崇祯本想乘着夜色混出城去逃命,但是从安定门、朝阳门到前门,没有一个门为他打开。眼看天要亮了,只好孤独地走向了煤山……他死后仅3个小时,李自成拍马直捣金銮殿。那些政治坚定、慷慨激昂的部长们血战到底了吗?第二天他们就去李自成办公室外,排队请求安排工作。(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 自宋以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国民心态——清流心态,深刻影响了中国外交的走向。清流心态在朝廷和社会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目为清流派。清流现象是“愤青”现象的历史源流,“愤青”现象是清流现象在当代的“变种”。鸦片战争爆发前,曾国藩在回答其恩师、军机大臣穆彰阿提问时就说:“自南宋以来,君子好诋和局,以主战博爱国美名之风兴起,而控御夷狄之道绝于天下者五百年矣。”后来,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又说:“自宋以来,君子好痛诋和局,而轻言战争,至今清议未改此态。”(《曾国藩全集·书信十》)为什么宋代会产生清流心态,为什么“愤青”现象在中国外交史上千年不绝呢? 一是对宋朝重文轻武、主和厌战政策反思和反弹的结果。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宋朝不等于安全大国,“靖康之难”后,国民心态发生变化,作为对朝廷重文轻武、主和厌战政策的反思和反弹,男人被要求宁战不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清流心态由此产生。岳飞冤案发生后,一些人又将主和与卖国投降画等号,令清流心态进一步加剧。 二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趋势的产物。唐代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后,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华帝国封闭的大门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令不少汉族士大夫痛心疾首。“愤青”们不乏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护国之勇,然而缺乏谋国之智。“愤青”心态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对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愤恨,是一雪耻辱的渴望,是早日实现富国强兵的满腔热情,但这种愤恨、渴望和热情是以激情为依托,以道义为诉求,而非以理性为依托,以实力为诉求。 三是夷夏之“防”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夷夏之“防”理论是中国古代主张严格民族界限、尊崇华夏、鄙薄其它民族的理论。具体表现为对异族人保持警觉、防备,还有禁止与外族通婚等;禁止我方先进文化传入外族,也警惕外族不良风俗对我方的影响干扰。在中国,严夷夏之防的观念出现得很早,它注重强调夷夏之间的文化对立,强调中原文化的绝对主体地位。因此前人往往认为夷夏之论有大族沙文主义与民族歧视倾向。具有清流心态者同时具有极强的文化自尊心,政治上趋于传统保守,骨子里拒斥西方文化,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外关系。 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妥协文化。 没有妥协就没有外交。 长期以来,人们把“妥协”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对待,甚至把“妥协”和“投降”相提并论。妥协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缺乏谈判的文化,导致外交上难免出现走极端的现象。外交本要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平衡各种利益矛盾,这就必然有妥协。妥协太多地体现在外交中,它是一种外交艺术,是以暂时或局部的让步来换取双赢,来保障长远的利益。顾维钧说:“办外交,要会争,也要会让。当争的时候必争,当让的时候也必让。只争不让,那就是下命令,强迫对方接受我的命令。”“愤青”们在外交上主张强硬手段,反对任何妥协,遇到中外冲突即强烈主战,喜欢唱高调,在爱国(当时名之为“为了社稷”)的口号下,常常把主战等同于爱国,把主和等同于卖国,将必要的妥协和无原则的退让混为一谈,打不下去不得不谈判时,对将军们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则希望外交家们在谈判桌上能拿到,否则谈判之人很容易被批为“卖国”。以晚明为例,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于事无补。当时明廷上下缺乏议和的环境与气氛,明朝始终未给议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主持议和者包括皇帝在内从未展开有关议和大政方针的讨论,纠正以至批驳一些模糊认识及错误论调,以统一朝臣的思想,因而始终未能形成议和应有的气氛。相反,传统的所谓天朝大国不可冒犯的传统观念始终占据上风。主持议和的人无一不身负恶名:兵部尚书袁崇焕终以“谋款通敌”之罪被磔(读“zhé”,是古代一种把肢体分裂的酷刑),支持袁崇焕的阁臣钱龙锡也以“密谋主款”之罪长戍不赦。杨嗣昌主持议和,弄得举朝哗然,群起而攻之。而陈新甲与清议和事暴露后立遭杀身之祸。这种攻击、反对议和的声浪经久不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任何正确的议和主张都难以畅行。顾维钧亦以为中国的事情难办,尤其外交难办,原因就在于人们拒绝妥协,喜欢清谈者太多,老是狮子大开口。他曾说:“中国的外交,从巴黎和会以来,我经手的就很多。所犯的毛病,就是大家乱要价钱,不愿意吃明亏,结果吃暗亏;不愿意吃小亏,结果吃大亏。” 又说:“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代表们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杨玉清《我所知道的顾维钧》,载于《文史资料选辑》) 五是清谈误国历史遗风的影响。清谈的兴起,大抵由于东汉末年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启自郭泰,成于阮籍。陈寅恪说:“清谈误国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陈寅恪,万绳 。西晋灭亡了,清谈误国之风并没有随之消亡。明朝亡国同清谈误国之风分不开。崇祯皇帝死后不久,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给南明的史可法写信,痛斥晚明的清谈误国之风:“晚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们明朝的干部根本不考虑国家利益,就喜欢唱高调、讲大话,哪怕火烧眉毛了,还慢条斯理地穷白话,作个决定比盖栋楼还慢。当年北宋研究对策还没散会,金军就渡过黄河了,你们咋就不长记性呢? 当然,当代社会“愤青”现象的产生还同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有关。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百年来在中国不容小觑,而就全球来看,冷战结束之后,意识形态并未终结,民族主义业已取而代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以爱国主义的面目出现,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带有绝对的不可置疑性。他们骨子里认为本民族利益天然高于一切,从而使“爱国主义”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变成盲目的、狂热的情感,有时甚至演变成了“害国主义”闹剧、悲剧。 科学认识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一方面,要认识到“愤青”现象是外交运作的民意基础,善加利用可以作为外交谈判中的一张牌;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其限制外交运作的空间,对实现合理和必要的妥协形成牵制,也就是从“左”的方面对外交运作形成干扰。
个人分类: 杂谈|129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估计达成了妥协
热度 2 fdc1947 2015-6-16 20:19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估计达成了妥协 据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 陆慷说:南沙岛礁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合法、合理、合情,不针对任何国家,不会对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对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可指责。经向有关部门了解,根据既定作业计划,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 陆慷表示,中国南沙岛礁建设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的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 前些天,南海问题上中美双方剑拔弩张,看样子形势相当紧张。但是,中美毕竟是两个成熟的大国。从战略上看,现在两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峙甚至冲突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因此,双方各退一步,特别是中国在造岛这一问题上有所节制,宣布“完成陆域吹填工程”是适当的。 我猜测,范长龙将军此次访美,至少也必然为此而去,使双方达成一定的妥协,当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413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国应该大方接受日本的围剿
热度 4 lbjman 2014-6-5 16:37
我国应该大方接受日本的围剿 近几年来,我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纠缠一直断断续续,犹如泼妇之间的骂街行为,没完没了。泼妇之间的骂街行为,其实是邻里街坊之间的宣泄行为,不仅增加了社区生活的娱乐性,而且也丰富了居民饭后闲聊的内容。但是,如果我国和日本一道演绎街坊间的泼妇行为,隔海叫骂,纠缠不休,实在是有失国体。 我国开国功臣们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才突破重重包围圈,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建国目标,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应值得后辈们学习和效仿。国家的发展与强大,自然会对他国的国际空间和既得利益产生挤压作用,遭受反击是正常现象。 中国近代史 ,也是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屈辱史。因此,我们的国民普遍缺乏体面的自信心。 丛林之王的狮子,迈步于丛林中,从来不用理会野羊群们的感受与想法,而 野羊群们在丛林中觅食,就必须考虑狮子的 感受与想法 。 泼妇般与日本对骂,这种整天把自己当做羊群的心态,如何能够应对日本这样的狼子野心?最近还委派XXX以经济访问的名义 到日本 进行利益的妥协和交换, 这种姿态实在有失水准。泱泱我中华大地,为何如此窝囊? 我国什么时候具有狮子的威慑力,大方欢迎和接受日本的围剿 呢?
503 次阅读|3 个评论
招远案被害女子如周旋、妥协-我们需要正确的反恐教育
热度 26 lanxum 2014-6-2 20:59
招远案被害女子如果周旋、妥协。。。 140602 李健 案件里被害女子的几个“转折点”(摘自网络描述,假如是准确的): 1 、当晚9点多,被害女子在微信圈里发了一条“ 遇到了疯子 ”。。。 2 、当要到被害人手机号时,被害人拒绝提供手机号码,行凶团伙的那个30多岁的女人大声说道(就像耍酒疯):“你去要,不要低声下气,要有自信,说你给我不给手机号(很霸道的口气)”,然后这小姑娘就去被害人桌子拍桌叫到:“ 你给不给我手机号 ”, 被害人可能觉得有点烦了,回了句: “一边玩去” (原话,丝毫没有杜撰)。。。行凶的三十多的女人就吵吵闹闹,说你不给手机号你一边玩去……(个人不可理喻的话,就像在骂被害者),然后这边的所有人都觉得有点烦就出麦当劳了。 3 、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左右 ,行凶的30多岁的女子就站起来跑到被害人桌子前指着被害人骂,骂了一会突然举起麦当劳的凳子(那种可以活动的,都知道那个凳子很沉)朝受害人就打了过去,一连打了两三下, 受害人企图起来与其厮打。 4 、这时最过分的一幕出现了,那一伙人以那个光头男为首站起来就开始殴打被害人。。。 “ 遇到了疯子 ”,赶紧离开或是给去商场的老公电话。她们都是疯子了,就别说“ 一边玩去 ”了。“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左右 ”——这么长时间,赶紧跑掉啊。(感觉“有点烦”的人都出麦当劳了。)嗨,他们是你认为的“疯子”——“ 受害人企图起来与其撕打 。。。”。这时最过分的一幕出现了。。。。 他们6个人,就你自己,要周旋、妥协,自救是目的, 不是勇于和他们做斗争,要善于 。。。(也许我不该再说这些,为之惋惜)。 首先要自救,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儿子小的时候,一个国外的朋友抱他,正好看见一个烟囱正冒烟,他就问儿子“着火了”,你怎么办,儿子说“跑”——哈哈,说对了,就要“跑”。还有,看过一篇介绍英国职业安全的文章,“现场配置的灭火器首先是给人们逃生自救用的,而不是用来灭火的,因为英国人认为灭火是消防队的工作,让一个非专业的人员去灭火,是把人置于危险的环境。这体现出对人生命的尊重。”(以人为本,自己首先要呵护好自己的生命-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好象不是这样。) 我们需要接受正确的反恐安全教育了,美国民众“反恐指南”有这么一条, “ 一旦被扣为人质,要保持头脑清醒和镇静。不要去做一些可能引起冲突的举动。如果遭到讯问,要耐心和礼貌地回答 。。。” 相关: “我警戒”、“我注视”——美国“民众反恐”的理念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4499 次阅读|58 个评论
说“妥协”
热度 3 fdc1947 2013-7-31 07:51
 “妥协”这两个字,大家都认识。妥,就是安,安妥、稳妥、平妥、妥帖、妥当、妥善,都是很好的词。协,就是同力,同心协力、协和、协同、协调、协助、协作、协助、协商,也都是很好的词。这个协字,古人曾经写为“叶”,从十口,十人十口,必须同心同力,才能成事。总之, “妥”、“协”是两个意思很好的字,由这两个字构成的词,全是很好的词,好像应该没有例外。 妥协这个词,原意是妥帖、合适、妥当之意。清·蒋良骥《东华录》卷三十一:“ 朕览高其倬等所奏太平峪吉地 ( 指河北易县雍正泰陵——博主注 ) 事宜,甚属妥协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黛玉、宝玉 )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 …… ”《老残游记》第八回:“ 桌椅几案,布置极为妥协 。”第九回:“ 苍头一一答应说:‘都齐备妥协了 ’”。 现在意义上的妥协,是两个人(或两个方面)或几个人(或几个方面)为了避免争执甚至冲突,相互让步,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或结果,被称为妥协,其对应的英语是 compromise , promise 是允诺,词头 com- 表示共同。与许多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汇一样,这个词又是由日本人先用起来。我们直接拿来用了。由于是相互让步,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与妥协的原意还是有相通的地方。这个词的意思也是很好的。 可是,在“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几十年里,以及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心目中,妥协这个词却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妥协与投降总是连在一起,成了投降的同义词。不论在什么场合,“妥协”成了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因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决不妥协,成了惟一的选择。谁妥协,谁丢脸。由于长期不肯妥协,遇事也不会妥协。 其实,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会妥协。在某种意义上说,妥协是最高的境界。小到我们老百姓的家庭生活、大到世界上国家之间的大事,无不需要妥协。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就是各种力量妥协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是要征服别人,消灭别人,更不是与别人同归于尽,而是共处,共赢。 人生活在社会上,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除了自己,要考虑到别人,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中小学生在家里生活,家中父母总是照顾子女、让着孩子,独生子女自不必说,有些人虽然不是独生子女,但是从小学习优秀,其他弟兄姊妹也就谦让着他。这样,这些人往往养成只顾自己的习惯,在中学学习时,在家庭生活,或者周围都是熟悉的伙伴,或者凡事都有教师仲裁,要学会与人妥协的问题还不突出,一到上大学,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学生进到大学,几个人住在一起,经历不同、生活习性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等等,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去解决。这就有一个学习相互妥协的问题。有些学生就是因为不会相互妥协,搞得矛盾百出,小事变大事,甚至闹出人命官司。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也是如此。本科生基本上是一个人自己学习,而研究生不但要学习基础知识,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而这种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导师和学生以及几个学生共同进行的,这几个学生往往可能不是同一届的,是一个学生接着上一届“师兄”继续做,还要把接力棒交给后来的“师弟”。每个人需要从师兄弟那里学习到很多具体的技巧,也需要把自己的体会与别人分享。这种“师兄弟”之间的协作既要相互帮助又有相互竞争的关系。这里,如果关系处理得好,可以是共赢的,但是弄得不好,也可以共输。在许多问题上,研究生们之间需要有妥协、有默契、形成不成文的规矩。 男女青年从交朋友到建立家庭,更要相互妥协。交朋友时爱得昏天黑地,一旦建立家庭,住到一起,问题就多了。两个人原先生活的家庭背景、习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有差别的,在一起住,总得有所改变。只有相互谦让,相互改变,相互妥协,才能长期甚至一辈子和睦相处。有些人一味撒娇,或过分强势,只要求对方听从或服从自己,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一开始爱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可能什么都不在乎,时间长了,什么问题都会出现。被迫忍耐的一方会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就可能出现大的婚姻危机。家庭生活的质量是一个人幸福程度最重要的方面,家庭成员(包括夫妻双方及其父母)之间是否能够妥协、能够互敬互爱,决定了家庭生活的质量。 生活中这样,工作中也是这样。职场的问题更加复杂,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雇员和老板之间,有着各种经济的、地位的、荣誉的问题,有各种复杂的矛盾,矛盾的各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还是要和平相处。总而言之,只要是与人相处,就要学会妥协。 所谓妥协,并不是自己主动做一点让步,或者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把自己的诉求、自己的困难、自己的大致目标和对于对方的要求或限制,坦诚地用适当的方法告知对方。在这里,坦诚相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诚才能感动或打动对方,而且要很好地考虑对方的需求,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己所弗欲,勿施于人。如果双方或各方都能够这样做,事情就容易办好了。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人们的纷争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双方或各方在纷争之中能否达成妥协。这是一门高级的艺术。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4605 次阅读|6 个评论
交往与妥协
热度 7 周可真 2012-3-12 03:13
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读过的书也都是有限,尤其是每个人对于既有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力也都是有限的,所以任何人所提出的见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要克服这种局限性,就只有通过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之间的认知交往。看不到这种局限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特别是看不到这种局限性也存在于自己身上,而是认为自己已经克服或超越了这种局限性,而某些人却陷于这种局限性之中抑或没有克服这种局限性,从而拒绝与后者的认知交往,这种自以为是的观点和故作清高的做法,在理论上是忽视了交往实践对于达到真理性认识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上是有碍认知交往的正常开展的。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提出自己的假设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加以检验的,但即使经得起自己的实验检验,其假设也还需要别人进行重复性的实验并且经得起这些实验的检验,才能最后证明其为科学真理。后者对前者的结论的检验,是只有在他们的认知交往中才是可能的,因此,即使自然科学的真理也是通过认知交往才能达到的。 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起初人们提出某种观点或假设,都是基于他们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理解力及其特殊的人生体验,故彼此意见相左是再正常不过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人可以凭“有时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借口而声称真理是在自己一方,是否真理完全是通过认知交往来达到的,并且在这种交往中人们既难以借助于自己的实验过程来检验自己的观点或假设是否符合其实验结果,更不可能对别人的结论进行重复性实验,而是只能通过互相接触与交往以及经常性的对话来逐渐达到彼此间的互相理解,从而不断缩小彼此间的思想差距,最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共识,这种共识本质上是反映了彼此间互相妥协基础上所达到的其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协调状态。这也就是说,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真理之获得,无论是人际还是国际,都必须依靠人们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一切生活领域的全面交往与交流及对话才能实现。我相信,关于“人权”的真理,也只能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得到。在追求其真理的过程,必要有人与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的互相妥协才行,否则决不可能就此达成某种共识。而妥协一定是基于自愿原则,而不是靠强权或霸权的强制所得到的。
个人分类: 人文之思|3468 次阅读|7 个评论
妥协:相处的学问
热度 3 fqng1008 2012-2-13 16:03
妥协:相处的学问
最近,跟一位左派朋友较上了劲,下面是事情的经过。 2月7日,我写了博文“沉默的杨恒均:难道是为了衬托一条道德底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17e990102dwgc.html ,朋友留言和我的回复如下: 洪山红天 2012-02-08 18:15:10 卖国求荣,当汉奸是最无道德。此类人当权者中有,小贩中也有。 博主回复: 2012-02-09 08:09:59 小贩无国可卖。怕的是当权者卖,一方面做裸官,一方面坚持特色。 洪山红天 2012-02-09 13:44:48 小贩有多种,1为英法联军烧园子的带路党,2伪军中死心塌地为日寇卖命的二狗子,......不仅出卖个人的肉体和灵魂,也出卖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现在,此类小贩的叫卖声,不亚于当权者中的卖国贼。 (此处有另一网友留言,骂我的这位左派朋友“脑残”,并要我删除“楼上”的留言,但我却删除了她的留言) 聂广 2012-02-11 22:52:48 昂山素季对南方人物周刊说:爱国主义指的是一个人对祖国奉献的爱。不过我认为这种爱不应该是那种与仇恨相连的爱。对于那种让你恨别人的爱国主义,我是不相信的。爱国主义意味着你希望人们独立,希望他们有安全感,希望他们生活富足,希望他们诚实守信,希望他们拥有美好的价值,我想那就是爱国主义。 洪山红天 2012-02-12 11:04:51 陈腐的博爱观,不值一驳。你爱毛泽东吗?张口骂人的人有爱吗? 博主回复: 2012-02-12 11:49:01 抱歉,我基本上不删别人的留言。不过,我还是行使一次权力吧! 在争论的过程中,我妥协了两次(当然,我进攻的两次在先,见博文“对待弱者的态度”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17e990102dwhi.html ),一是引用昂山素季的话希望调合, 二是删除了那条留言。本来这事应该了结,但是今天看到了几本关于“妥协”的书,就又有了这篇博文。这也是妻的鼓励惹的祸,她说我“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弄得我为每天完成一篇博文而大伤脑筋;虽然已经坚持了5年,但常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今天实在找不出题目,只好再与自己的这位左派朋友较劲。 “你爱毛泽东吗?”这是一个考验。按照自由主义者的信念,昂山素季的博爱观并不陈腐,因为自由主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尊重你说话的权力。这个“你”是泛指的,尤其包括对手。从“尊重”的角度看,只有爱一切人的上帝才能够尊重所有人的权利,因为我们有时候那么爱自己的子女,却常常并不尊重他们,可见尊重是一种比爱更加狭义的情感。因此,“你爱毛泽东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自认为是个自由主义者,我就应该尊重一切人的权利),但同时我也恨他,因为他剥夺了很多人的权利。记得上大学以后,忽然有一天我发现如果毛泽东多活两年,我就永远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自由主义者那里,每个人生而自由,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既没有领袖,也没有奴才。也许,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但无论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坚持一种理想,无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事实上,自由主义的这种理想正是来源于现实。例如现实社会中,左派和右派的冲突已经确确实实地存在,两种思潮共处于我们的这个时代,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斗得你死我活,生活中也留下了不少痕迹。这正是多元社会的表现,多种利益、多种观念共存于一体不能没有冲突。但是,和谐的社会符合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应该究竟根据什么原则来协调它?或许斗争是一种策略,但斗争往往不是最佳的协调手段。试想,如果按照左派的观点,所有右派都是“卖国贼”,还要像 《乌有之乡》的倡议 “惩办卖国贼”条款并制定《反汉奸法》,岂不又得多少人头落地,全国陷于白色恐怖之中?! 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40多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当时的保皇派、造反派,以及造反派后来分化的各种派系,大家都是打着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大旗,却斗得死去活来。弄得我们的伟大领袖都始料未及。那时候,一个家庭也常常分成几派,甚至夫妻反目,兄弟成仇而大打出手。最后怎么样?有多少价值?几乎是个笑话,是个惨痛的笑话。今天在民间, 所谓的左派与右派思潮确实存在着,甚至家庭、亲戚之间也有观念不同的成员,难道需要我们再次上演40多年前的那场悲剧? 在自由主义者那里,还有一种协调的原则叫妥协。所谓 妥协,是以独立为前提、以底线为原则的适当让步,或者说是指在冲突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中以达成一种协议的局面。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这是我们过去曾经反对过的,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就是议会制度。对于妥协,是一种政治家常用的策略,毛泽东在《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中指出:“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不同的是,妥协的指向在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和平等社会(相对自由的社会)有所不同,前者以服从为主,后者以协商为主。 因为这个命题,我在网上检索了几本书,把内容简介和目录复制到这里以为共享。 附 1 :《有一种沟通叫妥协》 内容简介 : 《有一种沟通叫妥协》所阐述的沟通中的妥协并不是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而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种明智一种美德。学会妥协就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双赢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提到妥协许多人会想到屈服、软弱或者是投降。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才能体现个人精神才能显示英雄本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时候都存在着妥协。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协那只能失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妥协是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良好的合作行为。无论是管理中、谈判时、销售过程中还是朋友间相处、夫妻感情等等无不需要妥协的能力。 推荐理由:妥协是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良好的合作行为。无论是管理中、谈判时、销售过程中还是朋友间相处、夫妻感情等等,无不需要妥协的能力。《有一种沟通叫妥协》所阐述的沟通中的妥协,并不是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而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种明智,一种美德。学会妥协,就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双赢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提到妥协,许多人会想到屈服、软弱或者是投降,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才能体现个人精神,才能显示英雄本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时候都存在着妥协。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协,那只能失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序 言 妥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妥协的结局有时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两全其美或者是皆大欢喜但有时却会适得其反甚至丧失尊严。 有的人认为妥协是无能的体现或是不进取的消极观念还有的人说妥协是顾大局、识大体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式方法。 在竞争的社会里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随时需要和人去沟通配合才能达到个人的意愿。这时就会面临抉择。当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人的思维首先想到的是自私和个人的欲望。当双方彼此个人的欲望都占据上风争执无果时要双方沟通协商解决那势必就有一方需要妥协。妥协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而已当中包括情感的积累你平时做人的原则、人品以及对人的友善这都是你达到个人目的所铺设道路的基石。因此人们常说先做人再做事正是这个道理。 人要看得透彻看清功名富贵是假象认得真切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也才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这就要求人必须学会妥协。 妥协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繁荣发展的 助推器 和减灾器。 目 录 第一章 与现实妥协不要试图游离于规则之外 人生在妥协的过程中积淀智慧 无为之中求有为 妥协是韬光养晦、寻求生存的大谋略 妥协是一种原则但原则是不能妥协的 妥协是另一种方式的接受 消除 “妥协就是软弱”的 偏见 让步是对妥协的另一种诠释 妥协使你获得更多 我们控制不了天气但能控制脾气 用理性的妥协消 除“应激反应” 第二章 与人生妥协学会了包容就意味着成熟 得失不必挂心上乐观豁达就逍遥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宠辱不惊乐天知命 有内涵的人才懂得妥协 弯腰是为挺起做准备 理性的回应才是高明的妥协 四十不惑需要大智慧 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 第三章 与心态妥协恕让他人就是善待自已 懂得宽恕用长远的眼光看事情 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 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宽容是利人利己的良药 不要因偶尔的过错就丧失对朋友的信任 随时缓解紧张气氛避免无端的消耗 退让一步天地宽 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达观权变进退适宜 第四章 与结果妥协在方圆进退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把握好坚持与放弃的尺度 有制衡就有调整有调整就有妥协 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不该妥协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 协议的达成要比没有达成更好 “取胜”并 不意味着别人要输 争取有时虽然能获得一些但最终失去的更多 过度的坚持等于更大的浪费 用韬光养晦来争取时间和空间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五章 与 婚姻 妥协用爱的方式充实爱的内涵 学会妥协才意味着成熟 夫妻之间没有胜负 要得到爱情先学会爱人 找不到完美的伴侣就包容不完美的生活 管得太多不如相互妥协一下 比起遗憾面子无足轻重 妥协也是爱的表达方式 以宽容之心对待你的爱人 多一分理解和体谅 珍惜和呵护彼此的感情 放弃惟美拥有真正的幸福 聪明务实的女人懂得为爱妥协 附 2 :《 有一种智慧叫妥协 》 内容简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冲突有冲突就需要妥协。妥协是调和彼此之间因差别而产生的问题的智慧是当今社会每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 的“技能”之一 。 本书正是本着这样一个目的,在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到商业纠纷,大到国家事务等方面,阐述了妥协的重要性,使读者能够领会妥协的真正意义,更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妥协不是放弃,不是投降,更不是背,叛而是一种巧妙地促使人们更好地走向成功的大智慧。 特色及评论 :谁都要妥协,每天都会有妥协,必须在妥协中求生存,必须在妥协中坚持某一种存在。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妥协但智者必定是善用妥协之人。妥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人生的风雨冲刺后留下的鹅卵石;是岁月的河流在人生河床上沉淀出的金沙 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的良辰美景。妥协是互谅互慰,妥协是互补互惠,能妥协是一种美德,会妥协是一种智慧。 妥协是一种难得的清醒。生活中不只有灿烂的阳光温暖的笑脸还有不如意、苦难、丑陋、不公……妥协就是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尽人意泰然处之既不呼天抢地也不怨天尤人。 妥协是幸福婚姻的诀窍。婚姻的殿堂里没有绝对的是是非非更多的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唯有妥协才能让相爱的人相扶到老。 妥协是原谅朋友无心的伤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妥协不是退缩不是放弃而是更加执著的坚持,是一种智者的选择,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学习的生存智慧。 目 录 第一章 妥协是一种生活智慧   1 .妥协与对抗一样是解决矛盾冲突的一种办法   2 .妥协不是投降不是软弱也不是怯懦   3 .妥协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4 .妥协是一种力量的显示   5 .妥协是润滑剂是急救方   6 .妥协需要一种高超的忍耐和涵养   7 .不懂妥协看似讲原则实则是不懂变通 第二章 妥协是一种博弈方式   1 .从斗鸡博弈看妥协的意义   2 .伟大的妥协——从美国制宪会议说起   3 .妥协有时会更好地完成使命   4 .妥协是外交活动中的巧妙技巧   5 .妥协在商务谈判中的妙用   6 .妥协在与朋友交往中的使用   7 .美满的婚姻来自于妥协 第三章 要生存就必须学会妥协   1 .退一步海阔天空别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2 .为了达到主要目标有必要在次要目标上作让步   3 .只有妥协才可以使自己的长期利益最大化   4 .学会妥协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5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前妥协是最好的选择   6 .妥协是等待时机来临前的力量积蓄   7 .能屈能伸不要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   8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四章 妥协中包含共赢之道   1 .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赢   2 .多交朋友少树敌更需要学会与人相处的妥协之道   3 .一定要争输赢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4 .谁都不肯让步只有放弃合作   5 .谈判从来都是妥协的智慧   6 .聪明难糊涂更难:糊涂也是一种妥协 第五章 换位思考因妥协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1 .这个世界不是专为你一个人而存在 2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 .妥协意味着认可尊重他人 4 .善于妥协就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 5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章 在妥协中品味从容的盛宴   1 .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   2 .认清自己不是天才别跟自己过不去   3 .泰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   4 .有些事没有对错全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5 .妥协虽然是无奈的选择却是柳暗花明的下一步   6 .妥协不是放弃因其一波三折反而更显执著 第七章 妥协是一种中庸的哲学   1 .君子和而不同   2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 .婉言更易有效   4 .做人要方处世要圆 5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6 .活在当下知足方能常乐 7 .宰相肚里能撑船 8 .不以物喜不为己悲 第八章 妥协最重要的就是要“忍耐”   1 .小不忍则乱大谋   2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 .忍耐还要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   4 .迂回是一种巧妙的成功之道—   5 .唯大鹏能忍耐寒蝉的讥笑   6 .忍耐不仅要忍让别人还要忍耐自己   7 .忍辱方能负重   8 .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 第九章 做到妥协须要懂得“放下”   1 .放下就是顺其自然   2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3 .痛苦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怒   4 .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   5 .舍得舍得舍就是得有舍才能有得   6 .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   7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拿起 第十章 妥协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宽容”   1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 .宽容就是忘却   3 .宽容还是一种潇洒   4 .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5 .爱的极致是宽容 第十一章 妥协不仅是一种理性更是一种美德   1 .妥协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2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3 .妥协因其平和而美丽因其从容而动人   4 .成功总在妥协中诞生   5 .谁真正学会了妥协谁就会幸福一生 第十二章 妥协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1 .妥协虽是智慧但只有善用妥协之人才是智者   2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妥协   3 .别把妥协当放弃而要当作一种策略   4 .妥协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一味让步   5 .妥协是委曲求全但不是牺牲自我 附 3 :《励志人生:有一种策略叫妥协》 内容简介:妥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人生的风雨冲刺后留下的鹅卵石:是岁月的河流在人生河床上沉淀出的金沙,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的良辰美景。妥协是互谅互慰;妥协是互补互惠。能妥协是一种美德,会妥协是一种智慧。 目录 第一章 人生在妥协的过程中积累智慧   妥协是一种美丽   用妥协去赢得更大的成功   忍受一时的不如意   把花环戴在别人头上   善于下山也英雄   适可而止的学问   乐观豁达才逍遥   得意时心神不扬   妥协之间尽显智慧   小事多糊涂大事不含糊   藏与露的辩证法   弯腰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挺起   适当含糊其辞一下又何妨   捆硬柴火要用软绳   有顺有让处世之道 第二章 妥协是对成功厚积薄发的积淀   低调做人才能飞得高   让一步海阔天高   直言快语会伤人   宠辱不惊居功不傲   改变不了天气但能改变我们的脾气   把握好坚持与放弃的尺度   成全他人就是在成全自己   暂时妥协是为了更好地选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懂得谦逊成功做人   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   韬光养晦寻求生存的大谋略   直言直语易伤人 第三章 用妥协的智慧打造不一样的人生   妥协是解决冲突的一种途径   学会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宽容也是一种妥协   低基上才能建起万丈高楼   做人不能太硬气   放手也是一种快乐   藏锋敛迹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风头出尽散人气   后退是一种策略   善于分享荣耀躲避麻烦   烦恼皆为强出头   收起锋芒低调为人   退一步使你获得更多   无为之中求有为 第四章 做人懂得妥协就是善待自己   人在屋檐下不妨把头低   一味地坚持意味着失败   宽容是利人利己的良药   容忍别人的无礼   受辱不怨能妥协消祸   遇事都要退一步   爱的细节里多些宽容   学会绕道而行   只有饱满的果实才会低头   懂得吃亏也能受益   输得起才能赢得了   好汉也吃眼前亏   换种思维将有意外的收获   忘记他人的过错留住别人的恩惠 第五章 受得了委屈才能成大器   宽容大度不为小人小事分心   忍中有气量忍中有力量   压力越大收获越大   先做人下人才成人上人   忍住性情厚积薄发   太看重自己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   得饶人处且饶人   工作中不要斤斤计较   用让步赢得更大的成功   苦要吃得;辱也要忍得   让步为高宽人是福   宽厚容人慈心结人   保持沉默远离祸水   能咽下一口气的是赢家 第六章 百忍无忧乃幸福之道   受污不辩忍辱修德   幸福的极致是容忍   宽广胸襟无忧无恼   宽容待人能为自己带来幸福   用宽容之心对待爱你的人   多一份宽容和体谅   舍弃、宽容皆幸福   温柔的妥协胜似短兵相接   适时弯腰是种成熟的表现   妥协是种智慧   懂得示弱才是真正的智者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放弃完美获得真正的幸福   成功离不开长久的妥协   忍得辱中辱成得人上人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3843 次阅读|6 个评论
没有妥协,哪来稳定----评美两党就国债信任危机达成协议
黄安年 2011-8-3 18:06
没有妥协 , 哪来稳定 ---- 评美两党就国债信任危机达成协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8 月 3 日发布 我们知道 , 美国宪法以其妥协性或弹性原则而持久并扬名于世 , 这是一个国家谋求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美国作为两党制执政的国家 , 民主党和共和党无论在朝或在野,都善于运用妥协来争取本党的最大利益,他们既不讲斗争哲学,也不讲和谐理念 , 而讲究在什么情况下来谋求妥协。这次美两党就国债信任危机在最后十小时前达成协议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妥协达成协议 , 那么于两党自身和国人都是十分不利的。妥协不是根本目的 , 没有妥协难以达到目的。 这个战略战术运用于美中关系处理同样是十分必要的,有人只看到我国拥有大量美国国债可能缩水的负面影响 , 而没有注意到我国拥有大量美国国债同样可以用来影响美中关系和推行有利于我国的美国政策。 在处理国内各种复杂的激化的社会矛盾事务中,学会妥协十分重要 , 尤其是在特色社会 , 一党独大 , 社会组织无法最大限度地代表不同利益集团诉求,弱势和强势力量悬殊的情况下 , 执政党和政府需用特别注意倾听不同声音,学会妥协,而不是一味以指使为本,那样做很可能使问题得不到缓解甚至矛盾激化。
1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义先拜《易经》之小畜卦
yangleader 2010-7-30 12:56
杨义先拜《易经》之小畜卦 ――――妥协:灵创团队走向成功的最后一个阶梯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灵创团队人才济济,个个身怀绝技,人人独领风骚!在没有任何硬权力约束的条件下,如何将各路英雄好汉团结起来,共成灵创大业,确实颇具挑战性。晁盖的“聚义”太野,宋江的“忠义”太呆!四处拜经问道,最后,终于在易经的小畜卦中找到了满意的法宝,她就是两个字:妥协!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在灵创团队中,每条好汉与其周围的英雄相比,都有不足之处,都显得很渺小,因此,每位灵创人都要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向他人学习,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为他人服务,共同推进灵创事业;向他人妥协,绝不为我独尊。灵创团队自身也坚守中庸之道,既不“过”,也不“欠”,刚柔并济,精诚团结,诚信为本,进退自如。若遇阻滞之境,我们不怨不尤,惟自养以消之,以小蓄大,以弱蓄强。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在灵创团队的发展过程中,难免在特定时刻陷于柔弱之势,此时,我们在战略上要坚持原则,在战术上善于妥协,充分利用“得道多助”的有利地位,巧妙地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当灵创团队处于优势地位时,我们仍将谦恭有礼,持守正道,以必要的妥协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们崇尚“健则无物欲之邪,巽则无躁动之失,刚中则慧与定俱”。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善于妥协,乐于妥协,勇于妥协是灵创人修身养性的必备功课,更是灵创事业稳步前进的根本保证。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妥协是灵创人的一种美德,难能可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懂妥协,难成大事业。不会妥协的严重后果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组长是灵创团队的中流砥柱,因此,组长的妥协和尽责就显得尤其重要。组长应向下妥协,真心关爱自己的组员,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能将组内的矛盾激化,否则众怒难犯的后果将相当严重!组长应平行妥协,处理好本组与其它小组和组长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只有各组之间互相帮助才能使灵创团队整体强盛。组长更应向上妥协,稍安勿躁,谨守本分,当自己小组的利益与灵创团队整体利益相冲突时,应该以大局为重。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灵创团队两千成员中有许多都是未曾涉世的学生,因此,让他们学会妥协就更有必要了,毕竟,当他们毕业后社会不会因其幼稚而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从未受过挫折的学生主动妥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必要时不惜强迫他们妥协,让他们亲身体验什么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妥协并不等于无能,他们的真本领更不会因妥协而淹没!懂得妥协的学生,能够刚以柔用的学生,毕业后一定会有更强的竞争力,成功的机率会更大!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不懂妥协的夫妻会反目,不懂妥协的父子会成仇。连亲情都经受不住“不妥协”的打击,更何况灵创团队了!不愿妥协就不能享受生活的幸福,不愿妥协就无法品尝成功!灵创团队坚决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大张旗鼓宣扬妥协,鼓励妥协。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为不懂妥协交一次学费,甚至付出较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只要能够真诚地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妥协,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今后遇事小心谨慎,善尽职责就可以将坏事变成好事。发自内心的妥协能够使人身心平衡,思想合道,远离担忧和恐惧,这便是最佳的生活状态,也是人生的幸福境遇。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只要大家都真心实意地彼此妥协,恪守诚信,心怀坦荡,就能够求同存异,形成志同道合的大团队,成就大事业。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敢于妥协其实是综合实力强盛的象征。特别是作为九五之尊的领导,真心妥协既能表现其谦卑的优秀品德,也能够展示其与下属有福同享的博大胸怀。有哪位下属不心甘情愿地为这样的领导效力呢?又有哪位下属不愿意死心塌地跟随这样的领导呢?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善于妥协是一门极其高深的技巧。不妥协不行,过度妥协更不行。有损正道不妥协,原则问题不妥协,战略方针不妥协。灵创团队绝不为了妥协而妥协,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大道亨通,和谐共进便是我们妥协的愿境。
个人分类: 灵创团队|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评论人:huayuwu姐 [2010-5-5 18:38:35]
ccpicasso 2010-5-5 20:28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博主:即使是有信念,估计都宁愿躺着 这样比较舒服。 粉丝:那么请问问在医院里躺着的人是否舒服?在战场上流血躺着的是否舒服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博主:即使是有信念,估计都宁愿躺着 这样比较舒服。 华域无界:那么请问问在医院里躺着的人是否舒服?在战场上流血躺着的是否舒服 答: 为什么之间相隔仅仅 21 秒,却换了两个名字 把 华域无界 改为 粉丝 了呢 还是觉得 华玉武姐 比 华域无界 好听吧 哎,其实不必这样较真吧,厚道点哦,呵。 其实,你发现了么,在 即使 舒服 里面有两个字 估计,咱不说这个 不较真 文章中我实际的意思是说,考虑到当前各方面的压力迫使大家,压得大家气喘吁吁,可能坚挺信念是心有余力不足,而且,你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当然妥协是比较容易的。再者说,妥协了的也还是可以有信念的,只不过的没有坚挺,却仍然信守啊。 是吧,华玉武姐?哈。
个人分类: 答复读者|30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开放、妥协与灰度
jiangjinsong 2010-1-24 21:18
开放、妥协与灰度 ――任正非在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开放与进取,这条内容在EMT讨论中,有较长时间的争议。华为是一个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司,开放难道有这么重要吗?其 实我们由于成功,我们现在越来越自信、自豪和自满,其实也在越来越自闭。我们强调开放,更多一些向别人学习,我们才会有更新的目标,才会有真正的自我审 视,才会有时代的紧迫感。 一、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我们常常说,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一词似乎人人都懂,用不着深究,其实不然,妥协的内涵和底蕴比它的字面含义丰富得多,而懂得它与实践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华为的干部,太多比较 年青,血气方刚,干劲冲天,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协,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 革者的理想。我认为,面对它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 也许会好一些。其实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划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 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我们今天提出了以正现金流、正利润流、正的人力资源效率增长,以及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将权力通过授权、行权、监管的方式,授给直接作战部队,也是一种变 革。在这次变革中,也许与廿年来的决策方向是有矛盾的,也将涉及许多人的机会与前途,我想我们相互之间都要有理解与宽容。 二、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 为什么要对各级主管说宽容。这同领导工作的性质有关。任何工作,无非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同物打交道,二是同人打交道。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 学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同仪器打交道,那么,不宽容无伤大雅。一个车间里的员工,只是同机器打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 来,也不妨碍他施展技艺制造出精美的产品。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 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 的旗帜 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宽容是一种美德。 只有宽容才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齐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减少对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三、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方向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 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吗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 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 意气。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 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 而是以避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遭 受不必要的损失。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本科學按:我有個個人的偏見,在當今中國各行業各職業人士中,企業家大概是最出色的。理由很簡單,在全球競爭中,中國的企業家的成績很不錯。考慮到他們所處的環境和條件,還應該加分。任正非先生應該是其中的佼佼者。史鐵生先生說過,任何一個行當全國前五名的高手寫出來的散文都是很棒的散文,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60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