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客座研究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客座研究生招聘
wyswqj 2019-2-25 10:50
根据项目需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需招聘 1-2 名客座研究生。要求如下: 1.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土地工程,水土保持, GIS 等。 2. 学制:能在地理所客座 1-2 年。 3. 研究内容:土地工程与现代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环境效应;乡村减贫与乡村振兴 4. 补助:提供住宿,津贴 1000 元 / 月起,表现优异者会适当提高标准。 5. 必修课程已在原学校完成,能全日制在研究室开展科研工作,学校导师和所在学校同意与我单位联合培养。 有意者请通过邮件联系,附个人简历说明。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 E-mail:wyswqj@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 11 号
1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4-6月最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生招聘
hanfeng405 2014-5-6 20: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生招聘启事 2014年6月最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 1978 年 12 月 31 日,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致力于为国家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提高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气环境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创新基地 通过开展大气环境科学、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法规与政策研究,对国家和地方大气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共包括以下 7 个研究方向: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规划与管理研究;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与控制对策;大气光化学机理与控制、大气环境影响研究;空气质量模拟、预报与调控;大气边界层与大气物理探测研究;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大气环境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根据科研项目及学科发展需要,拟招聘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若干名,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创新基地开展相关客座研究。 一、研究方向: ( 1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和分析: CMAQ 、 CAMx 和 WRF-chem 模型模拟区域空气质量,空气质量预报,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和产品可视化 ( 2 )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多种卫星数据产品解读、分析,获得区域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 二、招聘条件和要求: ( 1 )专业背景: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均可 ( 2 )导师同意 ( 3 )提供个人教育和研究工作经历 三、待遇和优惠条件: ( 1 ) 1000 元 / 月起,额外提供 400 元 / 月餐补,非北京院校学生加 700 元 / 月住宿费 ( 2 )保证论文学术质量,文章挂名可优先满足学生毕业要求 ( 3 )学有所长,为将来工作提供便利 四、联系方式 简历发至: E-mail: hkydqscsdq2013@163.com 欢迎有志于改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青年才俊加入!
1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告:本小组招栅格地理计算并行算法研发的客座生1~2名
热度 2 qincz 2012-10-9 18:01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信息室秦承志研究小组近期拟招1~2名客座生,在863课题支持下进行栅格地理计算并行算法研发,欢迎有兴趣的同学邮件联系我:qincz@lreis.ac.cn。 我的科研简介请见 http://people.gucas.ac.cn/~qincz 。 工作内容:每个客座生需负责 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指定的 栅格地理计算 算法进行并行化实现、完整测试、文档编写、并集成到系统中。 要求: 具有较好的编程能力 ,有并行编程经验的优先, 原则上为刚结束第一年专业课程学习的GIS、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硕士生。如有并行编程经验、并能保证实习时间的本科生也欢迎联系。 待遇: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在册研究生待遇相当。 由于地理所学生宿舍有限,原则上不解决客座生住宿问题。 工作方式: 经其导师同意,可选择半年、一年不等的客座时间, 客座期间 需投入主要精力 , 地点在地理所。客座 期间完成的工作可用于撰写公开发表论文,但撰写及投稿须经过我的认可。选择一年或更长客座时间的同学 可从该项工作中产出学位论文。 2012年10月9日 (欢迎转发)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798 次阅读|7 个评论
这个实习,着实搞得我很郁闷
热度 1 shdhll 2011-8-12 22:57
来这个公司实习了一个多月了。导师让过来的。他说来实习一个月,项目结束就让我回学校。做网站,那就做吧。搞半天两个月才能结束。。。全项目总共5个人。4个兼职,但我一个全职。。。哥哥,我是学自动化的,是搞硬件的,让我做网站。。。好吧。我做。但是貌似这一周我更新了n多代码,其他人还都有其他项目。都在忙。工作餐没有,工作1000块。吃掉+路费至少900块。周六周日加班。。。现在老板又要让我晚上加班。。。我说您没病吧。 想想跟了他真够憋屈的。两次压制我。一次是这次实习,本来他让我暑假做些研究。好啊。我把计划,资料等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却让我去干活。哥,咱不是牛人,不能这样极度羡慕很吧。。。一次就是去年了,你项目不多。而且又要出国,在国外整整一年。我自己发展我自己总可以了吧。找了个客座研究生。你冷不同意。。。有必要吗。。。我帮你干了那么多的活。呵呵。 对这样的导师,我真的很无语。 我不想毁了我一生。 大家帮我评评理。
个人分类: 硕士研究生生活|2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客座研究生”,有这个称号吗?
热度 1 wangdh 2008-7-18 00:15
客座研究生,有这个称号吗? 前几天参加了研究所博士后进站申请答辩会(现在博士后方式很多,如计划内、计划外、 项目 博士后等),有同学的简历上有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在某单位(一般比自己的单位研究条件要好一些)作客座研究生。这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思考。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听说客座研究生是收到了某学院一位同学的求助信, Email 的主题是申请客座研究生。 Email 的内容是说自己已经修完了基础课,申请作客座研究生,还介绍了自己的有点和学习的课程。当 时有位 老师回函说,没有听说过客座研究生这档子事,如果导师没有经费和课题的话,最好不要让学生到处求人。同 时 老师没有作科研的条件,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由于学生发求助信是群发,老师回函也用了群发。没有想到,老师的回函激怒了这位学生,学生又群发信函,好像说了严重鄙视这位老师等类似的话。 后来每年我都会收到一些高校研究生的 email ,央求到组里作学位论文,大概就是客座研究生了。由于北京的住处不好解决,我一般都委婉拒绝。但也有些学生说得很可怜,说是只要有一个栖身的地方就可以了,甚至睡地板都可以,并发誓一定努力工作,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记得有几次我们都谈到成果分享(产权)的问题了,研究生说他们学校有要求,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且为第一单位才能用作申请学位。从管理层面上讲,似乎也是合理的,在这个学校注册的研究生,研究成果应该归所在学校所有。可是,一般行业规范是谁提供了研究思路、研究经费、研究设施,谁拥有成果的产权。如果学校没有提供任何研究经费,没有提供任何研究设备,学生的导师又没有提供任何研究思路,怎么能要求学生在客座 单位作的工作发表论文时必须是第一单位呢?当然在某些条件下,如果导师之间由协议那是可以的,如发表 2 篇的话,每家一篇为第一单位,学生肯定都是第一作者了。 我收过几个所谓的客座研究生,开始阶段还是不错的。我一般要求来到我们研究组后,一定要按照我们研究所和我们研究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再不能按照其所在学校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如果低的话)。要将自己融进到研究组里来,研究组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参加,不要将自己作为局外人。但是后来在开题、实验设计、结果汇报等等环节上都遇到了问题,客座学生还是将自己与所在学校的同学进行比较,给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我要求先认真查阅文献, 4 个月左右完成开题报告,在与导师多次讨论后,然后在组会上进行报告,全组讨论后进行实施。有些同学就问 我们的同学早都开题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长时间开题?。我说来到我们组,发表论文的档次要高一些,不要满足于一般中文核心期刊(属于中级刊物的杂志)或者所在学校的大学学报。时间久了后,他们说我们学校要求只要在杂志或者学校学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就可以获得学位了。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的同学有些个把月都把论文完成了,为什么我都来到组里 10 个月了,还没有文章发表? 在我研究组的客座研究生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很令我失望。最后我要求他们回到学校后,千万不要说我曾指导过他们,他们可以说曾来动物研究所进修过。没有完成的实验,不能发表论文。即使他们非要发表论文,也不要署动物所的名,不要署我的名,致谢中不要提到我们研究组和我们研究所。但是,所发表的数据必须经我们同意。后来,后来啊,可不是很如意啊 所以我后来就没有再接收过客座研究生。 客座,有远来是客的含义。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都是一种荣誉,是受邀的。那么客座研究生呢?也是因为远来就为客吗?是谁的客?自己找上门,还要为客,自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一直不解这个术语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产生 客座研究生 ?是谁的过错?答案很明确:肯定不是学生的过错;都是扩招惹的祸。 唉,可怜那些客座研究生们。 (王德华 2008.7.17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1216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