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丰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一次油能跑1000公里,丰田的技术还领先中国几十年?
热度 1 chunkexue 2018-5-25 12:30
\0 \0 本文首发于瞭望智库 国务院总理当地时间5月11日上午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陪同下,来到位于苫小牧市的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参观考察。 据媒体报道,丰田汽车特意将“最尖端”的汽车技术运到这一零部件厂展示给李总理,主要报道的技术有三个:多功能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车。网上同时还有一些说法,指丰田还拥有固态电池技术的纯电动车,以及加满油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的汽车等。 在此我们不仅需要对丰田的尖端技术作一些评价,也需要澄清一些问题。 文 |汪涛 上海析易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 | 云贺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0 \0 整个参观过程几乎就是李总理与研发人员的问答过程 毫无疑问,经过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国内科技水平有了飞速进步,现在中国领导人去日本所看到的技术差距,与几十年前邓小平参观日本时的技术差距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客观来说,日本丰田不仅在汽车技术领域依然保持世界领先,在生产制造上也有很多管理经验为世界制造业所模仿。 例如为全球业界称道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也叫零库存生产)等就是丰田公司创造的,甚至在生产管理上形成“丰田生产方式”的概念。 但是, 随着中国生产企业的大量崛起并向丰田等先进公司持续学习,现在中日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显著缩小了。 1 氢燃料电池车:丰田领先世界 首先来看多功能出行平台,这个事实上并不能算什么新的技术,而是一种应用创新,是把共享乘车、商品零售、货物运送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辆车上,这点毋庸多谈。 自动驾驶技术,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公司也都在做,而且中国公司起步并不晚,技术水平可以说与国外相差不大。我个人始终认为对“自动驾驶”这个概念需要仔细地进行区分,不要去搞漫无边际的自动驾驶。要首先对技术载体进行严格的限定,例如地铁进行自动驾驶相对就比较容易实现;然后是有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现阶段就想“一步到位”、实现在任意复杂城市路面上的无人驾驶,搞不好会成为又一个“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最后失败的科技发展计划)。 值得重视的是 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 ,丰田的确是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业界普遍认为 氢燃料电池车是终级的理想汽车技术 ,一方面原因是它在行驶过程中排放出的只是水,另一方面是氢气是各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而燃料电池的氧化剂则是取自空气中的氧气(对比之下锂电池氢化剂则存在于电池本身),可以说是随时补给、取之不尽。事实上,一切燃料电池都具有类似的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作氧化剂从而减轻重量的优点,例如各种金属空气电池等。 传统的燃油车能量密度较高,从而续航里程较长,事实上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氢燃料电池的比能量密度在理论上是比较高的,每公斤氢气的比能量密度可达约17千瓦时,这是现在锂电池(以三元锂电池来计算)的85倍左右。 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储氢罐等需要占一定重量,因此实际比能量密度会大幅度降低。总体上说现在整个储氢系统效率在5%,也就是整个储氢系统的总重量100公斤,实际储存的氢气是5公斤左右。这会使储氢系统的能量密度比理论上降低到20分之1。但就算这样, 一次加氢5公斤,其储存的能量也可使氢燃料电 池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与传统燃油车大致持平。 中国云铝股份等开发的铝空气电池,因为作为燃料的铝板是固体,可以不需要特别的容器存放和携带,因此其燃料部分的比能量密度效率近乎100%。理论上说1公斤铝板比能量密度可达8度电,现在实际水平可达接近4度电,所以铝空气电池从实际比能量密度来说是所有方案中最高的,业界曾寄予了厚望。但因很多实际问题,这种方案目前看来还不适合作为纯电动车的主动力方案,但作为备用电池却是极佳的。 \0 \0 2018款的丰田Mirai(日文“未来”之意)一次加满5公斤氢气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加氢过程在时间上与燃油车也差不多,每公里燃料使用成本大约为0.5元人民币,比燃油车略高一些。所以,如果 从使用习惯和使用成本上说,氢燃料电池车与现在的燃油车很接近, 接下来想要实现商业化普及,最关键的是要大量投资新建加氢站网络。 \0 \0 丰田Mirai 当然,自然界并不存在广泛可获取的氢,而需要通过消耗一定能量生产制取。所以对“氢能”这个说法是需要谨慎理解的。在现实能源产业中,氢只是一种能量转换的载体,而不是天然可开采的能源。生产氢的途径很广泛,且历史很久,已经算是一个传统产业了。以甲烷、甲醇、乙醇等很多化工原料为基础都可以制氢,通过电解法也可以直接用水来制氢。业界期待的最理想境界是直接用简单的方法 以太阳能或风能等为能源,通过电解水逆反应,从水中生产氢,这样全流程就非常环保了。 氢燃料电池车 的核心是氢燃料电池系统,这里面有 两个关键性的技术。一是氢燃料电池,二是氢的储存 。在这两个方面,丰田公司的技术的确都是世界最领先的。 氢燃料电池最核心的是催化反应部分,它将自带的氢气与取自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催化反应需要用到极为昂贵的金属铂,这种金属每年全球产量只有200吨多一点,比黄金还要稀少得多。要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从技术上说关键是要尽可能减少铂的使用量,或者有替代铂的方案。丰田公司能做到将一辆氢燃料电池车的铂需求量进一步减少。业界也在积极寻求不用铂的催化技术,如果能实现就解决了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成本上的一个最大的技术难题。 储存氢气也是一个很难的技术,因为氢分子实在是太小了,如果用一般的钢瓶储存,氢气分子都会钻到钢材的缝隙中去,产生叫“氢脆”的问题,使钢瓶的强度下降。因此,需要将氢气以700个大气压储存在复合材料制作的特殊氢气罐里。毫无疑问,其品质对安全保证是很关键的。不过,氢气储存在安全性上也有它的优点,即使它发生泄露,由于氢气比空气轻,它会迅速向上漂,而不象汽油泄露那样流得到处都是。汽车里泄露的汽油一旦着火,极大概率是会迅速把整个汽车烧毁。所以 从理论上说氢燃料电池车至少比燃油车更为安全。 丰田公司的氢气罐可以做到用世界上最强武器之一——美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M82A3式狙击步枪都打不穿的地步。 由此看来, 氢燃料电池车能否大规模普及,关键点还是在催化剂上能否有大的突破。 此外, 氢燃料电池因为其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不仅在新能源车上有应用,而且在无人机等其他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2 固态电池技术:日本有生产工艺优势 对于电池行业来说,固态电池并不是一个陌生概念。早在2012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专利布局,随后包括丰田在内的一些知名厂商也在这个领域有所投入。 纯电动车的成本主要体现在电池上。为了使普通读者更容易理解,我把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大致 分成四个大的时代 : 第一代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100 Wh/kg(每公斤瓦时)左右。 第二代是三元锂电池,200 Wh/kg左右。 第三代是固体电解质锂电池,现在业界叫“固态电池”,300 Wh/kg左右。 第四代是锂硫电池等,400 Wh/kg左右。 当然,每一代的技术并非完全单一,而是会有很多不同变化。甚至就是三元锂电池本身就有很多种。但以上大致的分代可以使我们对纯电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特斯拉一开始就采用的是第二代的三元锂电池中的镍钴铝技术,中国2017年纯电动车普遍采用镍钴锰三元锂电池。 固态电池,事实上是指第三代的固体电解质锂电池。中国在固体电解液电池上也有技术积累,而且在第四代的技术上也有很多单位在开发。只是在具体电池生产工艺上,日本和韩国的三星、LG等还是有长期技术优势的。一般来说,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每千瓦时的存储成本就越低。 对续航里程问题,不同汽车的用户体验可能会有些不同。我个人认为 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经历这么一个变化过程: 最初因为电池太贵,因此续航里程很短,只有120公里; 随着电池成本持续地大幅度降低,续航里程不断增长; 由于充电设施还不是很普及,充电不是很方便,用户对续航里程需求还会在一定时间持续增长,现在400公里甚至更长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款已经很多了; 未来充电设施越来越普及,充电越来越方便,到处都可以充电,再加上各种电动车充电宝产品流行,用户并不需要买很长续航里程的电动车,购买电动车的成本又极大降低。 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液态锂电池高很多,而且续航里程很长。固态电池普及后,纯电动车的成本可达到与现在燃油车接近的程度。 不过,这项技术开发有难度,目前这方面研究最深的就是丰田汽车,但也一直没有实现商业化量产。于是, 日本政府决定和企业联起手来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 据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向“锂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LIBTEC)”出资16亿日元,这家研究中心是由旭化成、东丽和Kuraray等化工企业成立的,现在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大车企和松下、GSYUASA等电池企业也将加入其中。 除了加快技术研发,日本经济产业省还计划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申请来推动固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样就能从一开始掌握更多话语权,从而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3 加一次油跑1000公里: 汽车公司很快都能做到 目前新能源车主要是三个方案:最早出现的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丰田公司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两个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那么有传言说丰田 开发出加一次油可以跑1000公里的车 ,这是真的吗? 其实, 不仅丰田能做到,很快几乎每家汽车公司都能做到了。 因为现在开发燃油车的公司也都在向混合动力方向发展。这种混合动力是用燃油发动机发电,用电机驱动。其 显著好处包括: 一是燃油发动机可以稳定地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发电; 二是不用齿轮箱了; 三是利用了电机驱动的好处,在各种转速下扭矩大致是均衡的; 四是电驱动可以进行能量回收。 电机驱动可以使百公里耗油显著降低。如果只是用燃油发动机本身改进,效率几乎不太可能降到百公里油耗5升以下。但采用混动的方案,可以比较容易做到百公里耗油4升左右甚至更低,在城市复杂工况下做到这种省油的水平也是可以的。这样,原来加满油40-50升只能跑400-600公里的车,现在就都可以跑上千公里了。 如果是插电增程式混动,电池本身有50到1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可以采用充电方式在城市内跑,跑长途用燃油增程,相当于内置充电宝。丰田是混合动力车的先驱,2017年丰田新能源车全球销量达到152万辆,主要就是靠混合动力技术实现的,并且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已经有20年的积累,至2017年,丰田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全球累积销量达到1147万辆。 大多数人认为混合动力是一个过渡方案,问题是这个过渡时间会有多长。这取决于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情况。前两年混合动力车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中的比例呈下降状态,但2017年至今混合动力车占比又快速上升。 混合动力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在续航里程上都有优势,混合动力车又可直接利用原来燃油车普遍存在的加油网络系统,因此对续航里程有较高要求的用户现在还是会青睐前者。 要想对新能源车历史、现状和相关技术,尤其电池技术未来发展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对所遇到的各种相关疑惑和问题该如何理解,并且想知道如何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纯电动一统天下》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和全面地给读者作出了分析和解答。 作者简介:汪涛 独立学者 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倡导者,纯科学理论体系创始人 云铝股份(000807)独立董事 浙江宇视科技 顾问 上海析易船舶 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中央民族大学中俄能源研究院 客座教授 中关村长风联盟 国际化导师 中国农投会、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中心等创业导师 中兴通讯(000063)国际市场管理体系奠基人 著 作: 《实验、测量与科学》 《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 《纯电动:一统天下》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生态社会人口论》 《通播网宣言》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 即将出版 )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汪涛_纯科学
个人分类: 纯科学|3516 次阅读|1 个评论
魂动
dawndream 2016-3-6 10:34
现在,马自达的汽车外形设计绝对是日系车里最美的!!其次是凌志品牌。其他品牌都不忍直视啊,节操呢?本田的中低端车都有怪异化的趋势,比如思域。尼桑就不必说了,自从跟雷诺搞到一起之后,车外形就越来越怪异,鬼似的奇形怪状的。丰田这两年也堕落了,沦陷了,怪异化了...RAV4,话说你还能再丑一些吗?像被毒打之后龇牙咧嘴的惨样,看上去活像丢在烂泥中的一口袋面,根本就没有一点车样子!(喜欢RAV4的朋友不要觉得我审美有问题。我这么毒舌的前提,是我觉得现在大部分SUV外观都还算不错,比如途观,CRV,X1,Q3,别克全系,现代全系...) 魂动之美。首推昂克赛拉!其次就是杠5。这杠5绝对可以跻身SUV最美的群体! 其实说句实话,所谓“魂动”,其实质就是追随人家韩国现代的“流体雕塑”理念。但你马自达站确实对了队,人家好的东西就该学习! 不过,内饰造型还是土了点,木了点。你咋内饰设计不学学人家韩国呢?
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丰田拟投资10亿美元造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
alaclp 2015-11-7 16:15
腾讯科技 2015年11月07日13:33 分享 丰田宣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提出在今后5年内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的研发。 腾讯科技讯10月7日,丰田今天宣布设立一家专注于研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新公司——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丰田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0亿美元作为该公司的研发费用。 丰田汽车公司社长称,新公司设立在斯坦福大学附近,拥有200名员工,将于明年1月开始运作。另一分部则将设立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 今年9月,丰田宣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提出在今后5年内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的研发。 丰田称该公司研发人工智能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生产无人驾驶汽车,更是为了应用到生活领域。丰田曾经展示过其《星战》R2-D2造型机器人,该机器人能替坐轮椅的老人和病人捡起和拿取物品。丰田还研发出了能同人类交谈和演奏乐器的人形娱乐机器人。 丰田邀请了著名机器人专家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担任新公司CEO。普拉特曾经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DARPA)的负责人,两个月前成为丰田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设立的研究机构的技术顾问,加入丰田。 普拉特称公司的目标是,制造机器人帮助不能出门的老人,让汽车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所有人都能驾车。 普拉特还表示,公司还将成立一个基金用于投资一些初创企业,来弥补他们没有研究到的方向。(翼飞)
个人分类: 机器人|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期潜伏中国的方舟子,被人肉,真是身份是孟山都编内员工
热度 3 itellin 2013-10-26 22:31
一直以来,方叔叔山寨中国的大舞台上给国人的印象一直是“正直、正义,敢于同邪恶斗争,不畏权势的打假英雄”,深受国人青睐。这次方叔叔“被打”官家媒体就出现“保护方舟子就是保护文明”的口号,我很纳闷,方叔叔真的能代表中国文明吗?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看。我一直想知道方叔叔究竟靠什么为生,方叔叔住在北京,房子不错,开着一辆丰田,这在中国算是中产阶级,但肯定超过国人平均水准。可方叔叔众所周知,自己在国内根本没有工作,那么我不禁要问,方叔叔靠什么生活啊,和我一样靠妈妈赞助吗? 据方叔叔2003年7月2日自己说:“我的经济来源有几部分,第一,我有一个专利,几年前我在做研究的时候,我当时和同事们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产品和艾滋病治疗有关系,所以有药厂买了我们这个专利,每年支付一些专利费用,这些可以保证我的一些基本生活费用。第二,有时间我也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这也有部分收入。第三,稿费也是我收入的一部分。虽然说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我相信方叔叔不会撒谎,那么我们逐一就前三个经济来源来细究一下,看看方叔叔究竟有多少收入。方叔叔的基因专利确实卖给了一个药厂,这个药厂我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了,原来是“广东利民生物科技制剂公司”,这个公司是个私人企业,企业法人是方叔叔一个朋友的叔叔,1997年注册,资本金50万。但不幸的是这个私企于1999年底便破产,因而方叔叔说每年都有专利费收取就比较可笑了,因而专利这个收入并不能支撑方叔叔的日常生活。至于方叔叔的稿费,我们完全可以计算出来,方叔叔的打假是没人付费的,他的写书收入与报纸豆腐块的收入寥寥无几,他在《科学》杂志上所谓的论文是不存在的,这部分收入完全不够日常开销。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叔叔的经济来源应该是第二种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那么这究竟是那一家美国公司?方叔叔不但从未说出是什么公司,而且从2004年起,再也不提这件事,矢口否认为美国公司服务。为什么呢? 那格格再从另一方面去研判,假如方叔叔的确没有为任何美国公司服务,众所周知,方叔叔持有“美国永久居住证”,切可以长期在美国居住。但是我查看了美国的法律,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要保持美国永久居民(绿卡)身份,就必须每年在美国住满6个月以上,除非他是美国在华公司的正式雇员,工作场地就在中国。可是我们从未看见方叔叔每年的出入境记录,但还的确方叔叔的绿卡确实有效。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方叔叔的确是美国公司的雇员,第二,美国政府对方叔叔特别优待。 无论这两条那一条成立,那么方叔叔都和美国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假如是第一条,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方叔叔04年以后便矢口否认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04年以前方叔叔自称是美国的一家“生物信息公司”,偶尔也说成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而查遍美国的所有企业名录,并没有一家“Biotechnology company”(生物技术公司),而“生物信息公司”倒是查到了有个类似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名字叫“bioinformatics company”,翻译成中文全称应该是“生物信息学公司”,唯有这个公司和方叔叔说的雇主最相似,只是方叔叔少说一个“学”字。假如方叔叔真的受雇于“bioinformatics company”,那么方叔叔为什么不敢直面承认呢?如果我把谜底告诉大家我想就没人会奇怪了,原来美国这“bioinformatics company”----生物信息学公司就是享誉世界,一心向中国推销转基因的大名顶顶的美国孟山都种子公司,它的注册名称就是“bioinformatics company”。由此,我们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方叔叔不敢说在这家公司任职,为什么要隐瞒这些?假如方叔叔直言不讳自己是孟山都的雇员,那么他在中国大力推销转基因还会有市场吗? 我欣赏方叔叔的打假行为,如果全社会都像方叔叔一样到处打假,我想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但问题是,假如我们利用打假做外衣,而实际上自己别有用心的为了别的目的,自己瞪眼说胡话,那么这样的打假斗士的含金量究竟有几许?方叔叔既然什么都说真话,为什么要在转基因上说瞎话? 方叔叔说美国人天天吃甜玉米,而且都是转基因,可事实上,我很简单的查看一下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008-2009美国玉米消费布局”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人食用的甜玉米只占美国玉米总量的1.8%,而且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量只有85%,转基因玉米全部外销或做工业产品,而美国人食用的甜玉米只是在非转基因的15%以内。方叔叔为什么瞪眼说瞎话呢?而在全世界,转基因的危害被公认为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没有任何结论,为什么方叔叔就能用“科学论据”来证明他的无害呢?难道全世界的科学家比不上方叔叔? 如果我说方叔叔是披着打假的外衣来向中国推销转基因我并没有直接依据,但很多问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方叔叔要打某位学术作者的假,那么他需要很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很多的论文依据,我不信方叔叔各个领域都是专家,那么是谁帮助方叔叔的?是谁提供很多资料给方叔叔?为什么方叔叔在中国“被打”,外媒就接二连三的表示遗憾?为什么时时力挺方叔叔?难道美国人真的公平自由,真的很关心中国的方叔叔?假如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假设方叔叔是美国培植的“精英”,那么方叔叔打到中医、打击地震预测,推销转基因受益者又是谁呢?如果是那样,不觉得很可怕吗? 也许我想的太多,但有个信息不得不令我去这么想,因为方叔叔以前说的雇主----美国生物学信息公司就是孟山都,而孟山都的后台则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背后又是中央情报局,这样会不会可怕一点呢?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呵呵,不管怎么说,方叔叔还是可敬可佩的,至少打假没错,至于其他目的那又另当别论。但不管怎么说,方叔叔都是个木偶,都是被操控的。有一天央视的直播节目“法律在线”就大张旗鼓的正在直播方叔叔的事情,看得出是力挺方叔叔,但是另我大感意外的是,直播节目播出到8分钟的时候,忽然被掐断,改播别的,这可是央视直播节目中前所未有的。是什么人要在央视力挺方叔叔?又是什么人一句话能叫直播节目叫停?怎样的权力斗争?两派斗争的又是多惨烈?方叔叔有遭一日会不会也是牺牲品? 我们都是草根,都是麻雀,但没必要崇拜方叔叔之类。忽然想起一个四川方言 笑话 ,说一只麻雀和一只乌鸦在摆龙门阵,麻雀说乌鸦:你是啥子鸟哦?乌鸦说:我是凤凰噻!麻雀说:哪有你龟儿子这么黑的凤凰哦?乌鸦说:你晓得个铲铲,老子是烧锅炉的凤凰噻! 为了名利熏黑良心,把自己弄成烧锅炉的,值得吗?
2904 次阅读|4 个评论
【欢迎你,丰田油动混合车 V】
热度 2 liwei999 2012-11-19 19:50
【欢迎你,丰田油动混合车 V】
The new car is so so cool 日期: 11/16/2012 20:13:37 So advanced stylish and fashionable we cannot believe it. Prius 2013 v silver Shining like a gem And big too 15年前来美就跟丰田结缘,当时一贫如洗,贷款买了一辆二手 Corolla,白色的,怎么看怎么喜欢。我们属于保守人士,要不是这辆车一场车祸壮烈牺牲的话,一定想不到去替换它。 换的还是丰田,当时做了副总,最起码也要升级到 Camry,于是两万美元买下了一辆据说是美国最畅销的家庭用车。开上去感觉确实不一样,在高架桥上高速行驶,不再像 Corolla 那样打飘了。一直开到今天,真地找不到毛病。于是在决定换 Camry 还是换 Honda CRV 之间,没有犹豫,牺牲的是 CRV 自打决定要换车以来,首先想的还是丰田。领导坚持还要 Camry,可是家里有了 Camry,再来一辆,岂不乏味? 这时候,女儿发话了:prius hybrid,hybrid 比如山军令还灵,领导立马依了宝贝女儿。于是开始研究油动混合车 Prius,才知道天下没有完美的事情,Prius 省油是省油(每加仑开50多迈呢),无声无臭,但开起来感觉并不好,跟 Corolla 一样有些飘,价钱比 Camry 贵出 五六千。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开了 Camry 这么多年,怎么可以降低标准去体验 Corolla 疑似的 Prius 呢。朋友建议向高档豪华车进军,至少也要开个凌志(丰田豪华档 Lexus)。可是,一台凌志可以买两台 Camry 呢,为了那点儿享受,觉得不值。Prius 这样的价位可以接受,就是太小太轻,感觉不好。试车的时候,觉得空间狭小,伸不开脚,有些不爽。苦恼。 后来发现,Prius 也有一款大一些的,叫 Prius V,一试车,发现一点儿也不憋屈,虽然引擎是一样的,因为车身高了长了,开起来似乎也沉稳一些,这样的体积还能达到每加仑 40 多迈,很不容易了。这下好了,既满足了女儿的低碳环保的要求,赶了油动混合的时髦,又有那个气势在,无可挑剔了。当时以为起码要比普通 Prius 贵个五千一万的,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仔细一看,原来只贵出一千美元。原来,这款车上市以后并没有真正风行起来,还是传统的 Prius 卖座,这款 V 型不大卖得动,自然价钱也上不去了。在我们看来,V 比 Prius 传统型(Prius 还有一个迷你型, 叫 Prius C)强多了,可多数转向 Prius 的客户,都是环保觉悟特别高的好同志,本来就是宁肯牺牲舒适度也要冲着经济省油来的,对大尺寸的 Prius 自然不大认同。 不管他人怎么看,对于我们这是一款恰到好处的车。女儿第一次坐上新车,就手舞足蹈。种种先进的features,GPS,back-off camera,keyless entry,Pandora radio,等等等等,让她兴奋不已。 我们欢迎你,Prius V! 根据亲身经验谈谈买新车能讨价多少 日期: 11/18/2012 16:15:28 很多人很怕到车行买车,不知道如何砍价。多了砍不下来,少了怕吃亏,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多少的参照和底线在哪里。其实,只要多问几家 dealers,不着急成交,很快几家就会自相残杀,最后他们的底线就逐渐明朗化,你也就知道砍价到哪里是可行的,做一个合格 informed buyer。 其实我们最不喜欢的 dealer (开始曾把我们当傻子忽悠,招致领导极度反感),最后出的价钱最好,可是领导有令,绝不与它打交道。于是以它的 offer 做为参照,寻找 the second best offer,最后终于找到一家,价格只贵了100美元,我们觉得满意了,于是成交。 讨价到多少当然看市场和供需,无一定之规,但是大体上有 一个指标,就是: 你买车的价格 加上所有税和费,不应该超过厂家建议价 list price 其实, 2012 Camry 我讨价到 13% off list price 随着汽油价格不断飙升,Prius 越来越受欢迎,砍价难一些,但我还是做到了: 2012 Prius 10% off 2013 Prius 8% off 尽管 2012 与 2013 的 Prius 基本一样,觉得为了 2% 的差价,还是买最新款的好。一来2013车刚到货,没怎么被试车的人反复练手;二来将来的 resale value 也应该大一些,足以弥补 2% 的额外付出。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5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立委随笔:车祸纪实》
热度 1 liwei999 2011-8-4 18:03
车祸纪实 - 如何在有限信息的条件下作出有效的反应? (153979)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May 18, 2008 06:27AM 看样子松鼠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要讲。镜兄也提出了疑问:“如何在有限信息的条件下作出有效的反应?”除非是平时训练有素,有效的反应谈何容易。想起六年前遭遇的车祸。 当时,我的硕士导师一家四口远道来访,导师与师母,女儿和女婿,我自然尽全力接待。于是开着我家7年的 Toyota Corrolla, 去看大瀑布。导师女儿手痒痒,她是新手,开车的瘾头还没过。我跟她说,这边路不熟,还是我开。但她向来是个假小子,坚持要开,虽然领导一再嘱咐不要让她开车,我还是抹不开面子,就坐在她身边,先指导她在家门口转了几圈,就上路了,直奔大瀑布。车后有她老公和父母,一行5人。她显然手生,开车速度不均匀,但据说在国内驾校是受过严格训练的。 大瀑布离家不过半小时车程,我们开了快三刻钟,还好,那天交通顺畅,一路无惊险,我提着的心放下了。大瀑布玩得很尽兴,师母很开心,跟我说托我的福,才会来此一游。回程决定带他们到附近的 Factory Outlets 逛逛,我跟导师女儿说,回程的路不同,很容易走岔,还是我开,她勉强同意了。在 Factory Outlets 吃了 buffet, 决定启程回家的时候,她又要求开,我想这是 local road, 一条直线,就同意了。 回程的路时速限制是45迈,红绿灯不多。她还是时快时慢,因为不用换线,路上车也不多,倒也没什么关系。快到家前,突然提到要到城外某商场去看一样东西,线路有改变,要绕一个弯,她就有些慌乱。我们绕弯后进入左道,匆忙间还是错过了应该左转的口。我跟她说,我们只好找路口打 U turn 回来了。前面的路我也不熟悉,因为是郊外,路口之间间隔也远些,那就往前开吧。这时候,她突然说:糟了,我的脚闸没了。我说,别慌,慢慢试。她用脚淌了几下,说,真地没有了,怎么办? 我头脑一下就晕了。从来没有遇过这种情况啊。我除了不断跟她说别慌,根本想不出应对措施来。隐隐约约记得曾经在电视上看过高速路上有人停不了车,打911,后来警察全程监控,派一辆卡车跑到前面,速度稍微低于那辆车的速度,使得两车轻微相撞数次,慢慢使那车停下了。可我们不在高速上,没有那么多从容的时间啊。 突然感觉车速开始慢下来,但好景不长,很快速度又加快了。(过后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遇到一个坡,先上后下。)这时候,我们发现前方有红灯,路口几条路上都是停下的车在等红灯。我们左线也有一辆车,说时迟那时快,咣,我们冲着那辆车就撞过去。后来听目击者说,惊心动魄,没有死人算是万幸。这一撞,毁了四五辆车。我们时速大约40-45把前面停住的车撞倒十字路口,这车连锁撞了三四辆车。我们的车子撞击后180度大旋转停在路中央。 幸好有安全带和气袋,我和司机看上去都没大事,她的脸上有擦痕和血印,我完好无损(当时什么疼痛感觉都没有,后来才发现腿部肌肉内挫伤,疼了三年才好)。后座的三位也都从车里爬出来,因为没有系安全带,女婿也是满脸血印,导师师母看上去还好(在急诊室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但回国以后导师还是查出肋骨断了)。其他车辆里面也差不多,但有一位老年妇女伤势较重,是救护人员抬下来的。我站在事故现场,看着周围的伤员,和前部完全损毁的车,简直傻了。领导刚好打电话来,问我们怎么还没回家,她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我告诉她出车祸了,但我们人都安全。她问在哪里,还没来得及回答我的手机就没电了。领导急得不行,找朋友四处找了很久才在急诊室找到我们,到了夜里十点多才把我们载回来。 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久,我应该做而没做的事情是:1. 应该拉紧急灯; 2. 提醒后座的人系安全带,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这么做;3. 应该把手闸拉上,尽管对于时速40以上基本没用,但是总是增加一些阻力 (有老友说在车速比较快的时候用手闸不但没用,而且可能毁坏手闸,这样连最后的武器也没有了)。我最拿不定的是应该怎样换档,上网查询也没有找到标准答案,只有一处有人提到应该换档到倒车档,这样会毁坏引擎,但减速效果最好。也有提parking档,或者低速挡。我至今还是搞不清,究竟这些措施有没有效果,但总应该比什么都不做好。不过,换档可能造成车的失控,后果也难以预料。如果无需紧急停车,通常的做法应该是拉紧急灯,换到右行线上来,先换二档,等车速降低一些,再换到一档,最后使用手闸,车慢慢就停到路边了。如果等不及这个过程,等速度降低一些,找上坡、小沟或者灌木丛冲上去,也可以停车,千万不要闯红灯,撞坚固静止的物件譬如大树房屋,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借车给人开,别说生手,熟手也不能借,责任担不起。美国有俗话说,宁肯借老婆,也不能借车,就是这个道理。 后来,检验报告出来,说没有发现脚闸的问题。导师女儿满脸委屈,说,毛主席保证,就是失灵了,我试了多次,脚下的闸没有反应。网上说常见失灵的情况是脚闸被粘住somewhere, pump 它几下,就行了。可导师女儿坚持不是那么回事,应该是机械故障。 「立委补注:现在看来,丰田车后来揭露出来的安全隐患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就是最早的受害者之一,只是当时没有认识到厂家也有一份责任。丰田安全隐患开始是说油门失灵,后来的报道也提到了脚闸失灵的案例,与我们经历的情形类似。但愿这类安全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立委随笔:我还是喜欢 Toyota Camry 》
liwei999 2011-8-4 17:58
广告云: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这是我们青年时代耳熟能详的一句颇为风趣的广告词。当然,车在当时是个遥远的梦。 我还是喜欢 Toyota Camry (187515)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November 08, 2008 08:45PM 来北美以后一共开过四辆车,都是日本的,感觉都不错,但是还是喜欢 Camry.  据说,这是最没品位和特色的车,尽管他在 family sedan 里历来销量第一。(补注:前两年因为车闸的安全隐患信誉大受影响。) 我喜欢 Camry 主要是它噪音小,smooth, 适合听音乐。我的音乐盛餐差不多都是在车里面通过iPod享用的,平时忙乱无暇,只有开车在路上才是心静神弛的神仙时刻。有了音乐,也不怕堵车了,有时候甚至觉得堵车太少,目的地到来太快。如果一首好曲子没有完就到了,我就静坐在车上听完才走。 还有一辆 Honda CRV, 当时听同事说不错,心里想,至少座位高了,眼界开阔一些,就买了。刚开感觉也不错,手感好,就是噪音太大,影响听音乐的效果。 再前在水牛城的时候开始开的是 Corolla, 开的时候感觉也还好,就是觉得在高速上有些飘,特别是上高架大桥遇到大风的时候,常有要翻车的危险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不过平时主要是local, 也还将就了。记得当年做实习生的女同胞留下来在公司工作就去买了辆 Corola, 我说,你与我的车一样了。她说,不对,你是 executive, 不应该用Corolla, 我是小兵,才适合 Corolla. 我当时想,这车和车还有什么大区别,开好车不就是显摆和扔钱嘛,又不在车里住家。后来偶然开了一次 Camry, 才发现车与车就是不一样,第一次开 Camry 感觉就象开小坦克一样,平平稳稳向前跑,印象极好(后来开常了,这种由于对比而来的感觉就没有了: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了,但是人的毛病是只能往上走,不能往下,现在要再开 Corolla 肯定是不行了,尽管近两年 Corolla 形象显得挺敦实的),速度快了也感觉不到快,那时候就决定下一辆车是 Camry. 当然还是舍不得好好的车没毛病就换车。还是出了一场车祸大难不死,报销了Corolla, 才换成 Camry 的(《 立委随笔:车祸纪实 》 )。现在这车开了7年了,陪我们北战南征,有了感情,也不愿意换了。领导说,如果以后常出毛病,就再换一辆 Camry. 为什么不换成高档的车呢?不完全是为了省钱,还因为至今也没有发现 Camry 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另外,豪华车子也没有开过,不明白除了神气以外有什么好处。 我的第一辆车是在温哥华当学生时候买的,10多年的旧车 Mazda 626. 我们其实很喜欢这辆车,但是毕竟太老了,后来毛病不断。还记得当年最害怕的是红灯,因为遇到红灯车就熄火。学生生活清贫,每次不得不到修车行,听到动辄就要几百块,心里哆嗦,平时省吃俭用省的钱随便一个毛病就被车吃了,于是卖了车又回到公交系统去了: “咬牙买了第一辆车,10年的老车 Mazda 626. 这辆车勤勤恳恳服务了我们近两年,帮助我们应对了甜甜刚出生时的种种需要,后来就毛病不断,遇到红灯就熄火,直到有一天我们下决心把它处理了,又重新回到安全可靠而低廉的 BC Transit。” 引自《 朝华午拾:温哥华,我的梦之乡 》 这就是我这个土包子开车的历史。今后希望一直把 Camry 开到底就心满意足了。到老了,最好五年换一次新,省得为修车烦神。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 Corolla,我的 Camry
热度 2 liwei999 2011-8-4 09:34
关于车的故事,洋插队的同志们都有一箩筐。车和房子是留学生活的永恒话题:车是缩小了的移动式房子,流浪的工具;房子是安居乐业以后的 vehicle,称作 “家”。早年出国的人之所以去国离乡,拥有自己的车和房子是动机之一。追求美好新生活,人之常情,从集体宿舍和拥挤公车钻出来的国人,车子和房子自然成为新大陆梦的组成部分。 话说立委在加拿大面壁五年,1997年找到一份美国水牛城的工作。当时真地是囊中羞涩,学生时代仅有的存钱一生孩子就全填进去了。来到水牛城步行上班一周,就琢磨买辆车,当然是二手。转悠半天,认定的是三年新的一辆白色 Corolla,8000美金,日本车啊,怎么看怎么喜欢。于是去贷款,说我在美国没有信用记录。真想骂人,我在加拿大的信用可是大大的好,加拿大驾照可以认,加拿大信用为什么不能用? 小心翼翼写了封申请信用的信件,带上第一个月工资单去找HSBC银行。银行管贷款的业务员是位黑妹妹,大高个儿,对人不屑一顾的样子。期间的波折细节忘记了,总之是最后反映到银行主管那里,主管看我有正式工作,为挽住我这个顾客,二话不说批准了我的贷款。 这辆车陪我们全家迎来了千禧年,直到2000年一场车祸焦头烂额光荣殉职,所幸我们车上五人却奇迹生还,只有轻伤(见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8510 )。其实这辆车从来没有出过大毛病,不是车祸的话,我们是不会换新车的,甜甜对旧物特别有感情,要说服她也不容易。 来水牛城一年多赶上了美国IT大跃进,顺顺当当拿到华尔街1000万投资,我也做上了副总,正意气风发。有位华人女员工暑假给我做intern,我们就留下她转正了。她一高兴就去开了一辆崭新的Corrola回来。有一天她特地到我办公室,平时不爱说话的她,一本正经跟我说:李老师,您该换车啦。Corolla 是我们新员工开的车,您贵为副总,开它太掉价了;您看我们工程主任开的什么车,BMW。我听了觉得好笑,说:可是我找不到它的毛病啊。 找不到毛病是我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后来有一天,另一位员工买了辆二手 Camry,请我帮他开回来,我终于第一次尝试了 Camry 的滋味。尽管是二手老车,开上手感觉就不一样。Corolla 轻飘飘的,遇上大风或者在高架桥上,老觉得晃动得厉害,随时要倒的样子。我井底之蛙,以为天下的车都这样,一直也没在意。可这个 Camry 就不同,开上去就像巡航式小坦克似的,呼呼地往前跑,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速度上去了也不觉得。这种对比太强烈了,从此知道钱是钱,货是货,哪怕是同一家公司,不同档次的产品就是不一样。 车祸后换新车,非常自然地想到 Camry,我们全家都很喜欢。 Camry 一开就是10年, 最喜欢它的安静和音响, 我的音乐之旅一大半是伴随着它进行的 。比较过 Honda CRV,开上去视野是开阔了,可是噪音受不了,还是老爷车 Camry 贴心。 又到换车的时候了,跟领导商量,Camry 没有毛病,那就还是 Camry 吧,以旧换新。可是甜甜不同意,她对 10年老车 Camry 有感情,这里有很多记忆。那好就把 CRV 换掉,可是再换一辆 Camry,一旧一新,不闹得慌么? 又说来一辆 SUV?可太不低碳,我是乡下人,又心疼汽油费。也有建议德国车,我嫌太贵。车不比房子和股票,不是投资,纯粹耗钱。虽说一分钱一分货,可是我从来没有比较过德国车,也没有愿望做这种比较,更主要的是,从来没有对 Camry 有过什么不满,凭什么要多花几万块钱? 想起当年吃粗茶淡饭的美好生活,心里还惦记着解放全人类四分之三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民。后来我们生活改善了,反而不幸福了。究竟起来都是比较的错,鉴别的错。知足常乐是宇宙真理,没有特别的理由要做比较,就不要比较了。还是 Camry 万岁。 【附注:老友说2001年丰田是日本产自然过硬,后来的丰田在美国组装,质量就差远了。】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69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丰田开发出高放电容量的锂/氧和二氧化碳混合气型原电池
林凡 2011-2-15 12:26
Toyota researchers develop Li–O2/CO2 battery with very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作者: Mike Millikin Discharge curves of the Li–O2/CO2 batteries with various ratio of CO2 in O2/CO2 mixed gas at 25 °C (current density: 0.2 mA cm -2 ). Inset shows CO2 ratio dependence on relative capacities as compared with the Li–O2 battery (CO2 0%). Credit: RSC, Takechi et al. Click to enlarge. Researchers at the Advanced Battery Lab, Toyota Central RD Laboratories, Inc., have developed a new advanced gas-utilizing battery using a mixture of O2 and CO2 and featuring a very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up to almost three times that of a non-aqueous Li–air (O2) battery. A paper on their work was published in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journal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Although the new battery has to be a primary battery (i.e., non-rechargeable)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electro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Li2CO3 in the cathode, its very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fers the potential for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with the use of CO2-rich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from vehicles or factories,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 Additionally, the basic mechanism of this battery can in principle be extended to non-lithium systems.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very high energy density, Li–air (O2)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promising candidates looked to for providing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batteries requir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uture vehicles, electronic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 Earlier post .) The oxygen reduction at the cathode (air electrod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in the battery. However, the team of Kensuke Takechi, Tohru Shiga and Takahiko Asaoka explain, the reduced oxygen forms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pecies (O2•-) i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A subsequent reaction between O2 and Li+ leads to final discharge products: Li2O2, Li2O, and/or the decomposed compounds of solvent in the electrolyte. Because these discharge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be stored in the cathode, many researchers have select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 due to its large void volume. However, Takechi et al. note, since the usual Li–air battery only consumes oxygen, an intermittent radical species, highly reactive LiO2•, is generated during the discharge reaction. This reactive species limits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due to the rapid precipitation of the discharge products and their poor electron conducting property, which causes the incomplete filling of the void volume in the cathode.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new strategy in enhancing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Li–air battery by introducing a mixed gas of O2 and CO2 (Li–O2/CO2 battery). It is well known that O2•- can be captured by CO2, and the reaction has been applied for CO2 sensors or molten-carbonate fuel cells (MCFC). We noticed that the series of the reactions between O2•- and CO2 was expected to slow down the precipitation speed of the discharged products in the cathode and have demonstr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O2/CO2 battery. —Takechi et al. In their experiment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ell and electrodes we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the Li–O2 battery. The team introduced a mixed gas of O2 and CO2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to the cell directly with a pressure of 2 kgf cm-2 (28 psi) at 25 °C. Among their findings were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Li–O2/CO2 battery (CO2 ratio: 50%) was 5860 mAh g-1, or 289%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i–O2 battery (CO2 ratio: 0%). Only 10% of CO2 in the mixed gas booste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twice as much as the standard Li–O2 cell, and 30% CO2 enhanced the performance almost three times as much. The appropriate CO2 ratio to obtain the maximum capacity was from 30 to 70%. When the CO2 ratio was higher than 80%, the capacity was dramatically reduced because of the low O2 concentration. The unique point of the battery, the researchers say, is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by CO2 as well as the slow filling property of the Li2CO3 in the cathode. Resources Kensuke Takechi, Tohru Shiga and Takahiko Asaoka (2011) A Li–O2/CO2 battery. Chem. Commun. , doi: 10.1039/C0CC05176D
个人分类: 锂离子电池 其它|2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丰田电装公司继续停工 27工人代表与公司谈判
qlms 2010-6-24 13:20
前记 :与富士康的工人以跳楼的方式与命运抗争相比,我感觉本田公司的工人以罢工的方式抗争,更有积极意义,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原文网址 : http://www.zaobao.com/zg/zg100624_008.shtml 作者 :曾实   丰田汽车(Toyota)在华的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的工人昨日继续停工,工人选出27名代表与公司谈判,并提出上涨月薪800元(人民币,下同,约166新元)、调整年度加薪的政策等要求。受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影响,丰田在广州的汽车组装厂昨日继续停产。   电装公司是日本电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为丰田提供喷油嘴等零部件,而丰田拥有日本电装公司的25%股份。除丰田以外,电装公司同时也为本田(Honda)等在华日本汽车企业提供零部件。   从本月21日起,电装公司的1100名工人开始集体停工,提出加薪、改善福利待遇等要求,停工期间,工人在工作时间内仍然呆在厂区范围,但就拒绝投入生产工作。   在工人停工的首日,电装公司提出为工人调薪450元的解决方案,但并未被工人们接受。目前,该厂工人的平均每月基本工资为1200元左右,另加90元的餐食补贴。此外,针对工人们提出的改善住宿条件要求,电装公司表示将为工人的宿舍安装250台空调。   一名来自江西的王姓工人告诉本报,昨日该厂工人已经推选出27名代表与工厂谈判,并向厂方提出加薪800元、恢复先前公司取消的交通补助、调整加薪政策等要求。   住房补贴方面,工人要求享受和该公司其他员工同等的待遇,即在公司宿舍入住者每月可有200元补贴,不住公司宿舍则每月享受补贴400元,而目前,该厂工人只有不住公司宿舍的情况下,方可享受每月100元的补助。   在加薪政策上,工人们要求调整先前年度加薪3%至8%的幅度,提出每年涨幅不得低于10%。王姓工人说:按照公司目前的调薪政策,普通工人一年只能加薪40元到100元左右,这简直就是压榨。   不过,根据工人们的估计,劳资双方的谈判不会很快达成协议,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两天,而该厂工人也已做好继续停工的思想准备。   据了解,电装公司已要求工厂的日方高层不得干预此事,由电装(中国)总经理与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负责与工人谈判。   受停工影响,丰田在广州的汽车组装厂自本月22日起停产。另外,本田驻北京发言人藤井隆行昨日表示,由于零部件供应商日本NHK Spring在华的工厂工人自22日晚也开始罢工,本田的两家工厂昨日被迫停产。
个人分类: 联合早报网|2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丰田召回事件背后——“可怕的复杂性膨胀”
laiyuyang 2010-5-11 12:07
Under the Hood of Toyota's Recall: 'A Tremendous Expansion of Complexity' Published : March 31, 2010 in Knowledge@Wharton ------------------------- In the wake of complaints about sudden acceleration problems that have led to the recall of millions of Toyotas over the past few months, the automaker has faced criticism over everything from the design of its cars to the failure of company executives to acknowledge and address the issue head on. Perhaps most damaging is the hit to Toyota's overall reputation for quality. Wharton management professor John Paul MacDuffie recently sat down withTakahiro Fujimoto -- an economics professo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nd a leading authority on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and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 for his views on what caused the crisis, how Toyota has handled it, and how other car companies should react to Toyota's predicament. --------------------------- An edited transcript of the conversation follows. John Paul MacDuffie: I'm John Paul MacDuffie from Wharton's Management Department. We are here today with Professor Takahiro Fujimoto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perhaps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y on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and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He's also a colleague of m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otor Vehicle Program,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researchers who provide insightful research into the industry. Taka, welcome to Wharton. Takahiro Fujimoto: Thank you very much. MacDuffie : You have studied Toyota and its production system for a long time. Can you tell us what surprised you about the recall crisis, and if there was anything that didn't surprise you? Fujimoto : I was surprised to see that Toyota was the first to be caught in this trap of what we may call complexity problems. Society and the market are making stricter and stricter demands on all the cars and vehicles in the world. So this could happen to anybody. But I was a bit surprised that this happened to Toyota first, because Toyota executives had a warning about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regarding complexity. So they knew that this could happen to anybody. MacDuffie : Toyota had always been one of the best at managing complexity, right? Fujimoto : Right. So they were probably a bit overconfident that they could handle these kinds of complexities better than other companies. Ironically, as a result they probably took in way too much complexity. It was their capacity. MacDuffie : I know that one of Toyota's primary explana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is how rapidly they have grown in the last decade. As you think about everything you have learned, does that seem to you like a good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Or are there other factors as well? Fujimoto : It's really true that Toyota was growing very rapidly. But other companies, like Hyundai, were growing even faster than Toyota. So the growth itself was not the only cause. Growth multiplied by other factors was probably the real cause of the problems -- other factors like the number of production lines, production facilities, number of models sold in the global market, and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each individual vehicle due to social pressure and market demand. All these things multiplied together created explosive expansion of the workload for handling quality problems. Although Toyota usually had the capability to handle these kinds of things, even they couldn't really handle this tremendous expansion of complexity. MacDuffie : I know there's a saying at Toyota that a problem is a treasure. You want to find problems because each problem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improvement. Under that philosophy, hiding a problem would be the worst thing. When you look at how Toyota has handled this crisis, do you see them living up to that philosophy of revealing problems and focusing on them to resolve them? Fujimoto : Yes, to my knowledge they are not trying to hide the problems. But when a very complex problem happened, they were not sure to what extent this was a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mpany, and to what extent other parties were responsible. So their attitude was, Wait a minute. This is complicated. They were sure that they were not the only party responsible for this problem. But it is also obvious that Toyota was at least partly responsible for many problems that were popping up one after another. Probably what they should have done was to deal with i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 senior person to America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hen have apologize for whatever responsibility. So a partial but thorough apology, and definitely a quick apology, was what they had to do. But they probably hesitated to come to the U.S. because they were not sure to what extent 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those problems. Then people saw that as, Gee, Toyota is escaping from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problem. This is not what Toyota meant -- but the way they handled the initial problem was very bad, I think. MacDuffie : Yes, for a problem that appears in the factory, even if it's complicated, you have more control and more access to full information. But when a customer says something to a dealer, it is more ambiguous. It seems that Toyota had trouble taking that kind of information and recognizing a problem that definitely needed its focus and attention. Fujimoto : Right. I think this can happen to any company which is confident of its quality. This has happened to other companies in the past, too. When you're very confident of your quality, this is a source of arrogance. Back in the 1990s, I saw some of my friends complaining about how Toyota treated people when there was a problem. You know, they go to the dealers and then the dealer reports to Toyota about these problems. But tended to get a reaction from the company that said, The product must be good. We are confid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So logically it must be your driving problems. That made many people very angry. I noticed these kinds of things were happening at first sporadically, but then more frequently. I was always warning that arrogance is the number one enemy of the Toyota philosophy. But they didn't take this seriously until big problems happened. And it was really sad to see that. MacDuffie : Clearly what's happened has damaged the Toyota brand and reputation. Do you have some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for Toyota president Akio Toyoda on what would be the best way to help restore that reputation? Fujimoto : Ironically this is really a long-term race, like an obstacle race, of handling growing complexities that we cannot avoid. Toyota was one of the frontrunners in making very complex products, like hybrids or luxury cars, at very high volume and then growing the volume. They were taking on all kinds of complexities, and they were the frontrunners in handling that complexity. Then they took on too much complexity and they stumbled. But this is a race tha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retire from because there are customers waiting for you. So Toyota will have to stand up and go again. There is no excuse for them, and there is no room for them to retire. They will have to just keep on building capabilities. That is the only solution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 run, they have to persuade people that, even though they made a big mistake this time, they will go back to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o the Toyota Way of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Later, they need to come back to make sure that everybody is convinced that this will not happen again. MacDuffie: Sounds like back to basics. Fujimoto : Back to the basics. MacDuffie : So not a change away from the Toyota Way or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Fujimoto : Right. MacDuffie : But back to basics to build capabilities to handle the new demands. Fujimoto : Right. I think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or the Toyota Way as a philosophy is still a good way to handle customers' need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But the headquarters in particular made a deviation from the Toyota Way. I'm not talking about production people, because I'm constantly visiting the production sites, almost every week. There are no signs of decreasing capabilities on their side. We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so far, all of the problems picked up in the Toyota recalls are design quality problems rather than manufacturing quality problems. MacDuffie : Yes, I think that's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Fujimoto : Of course it's true that production sites have problems. I go there and I see many, many problems there. But those production problems and quality problems that we see now in the news are not directly connected. In this kind of situation, people tend to pick up all kinds of bad news about Toyota, and of course this is a big company, so you can easily find 10, 20 items of bad news. The danger is that people tend to connect the two problems. This happened and that happened, so there must be caus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There appears to be no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design problems and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or Toyota Way. I would probably say middle managers, particularly at headquarters, started to deviate from the Toyota Way by being arrogant, being overconfident, and also they started not to listen to the problems that customers raised. Toyota is a problem-finding, problem-solving company. This culture is still there in the factories an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centers. But in some parts of the headquarters, someone started to say, Hey, this is our problem. I am responsible for finding my problems and solving my problems. It's not you to find our problems. Sometimes I'm critical of Toyota. But they get angry. They always say, We want to find problems. So please, give us any clues on the problems you see. But if I actually say, This is a problem for you, they say, This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We have to find the problem. Not you. This attitude was growing for some time, I think, in some parts of headquarters. That was very dangerous. It is a good time to correct this kind of attitude and go back to the basics of the Toyota system. MacDuffie : You mentioned complexity earlier and you talked about the demands of society and also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I know we have talked before about how a car is an expensive, heavy and fast-moving object in the public space, and that is why all these demands face an automaker. Could you say more about that, elaborating on the complexity issue? Fujimoto : Right. I don't say that a car is a special thing. A car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 PC, for example, or an Internet product and other digital products in a sense that it's heavy and it's dangerous; it's fast moving as you said. This is why society is very strict in dealing with these products, because these products were born with original sin.... Because of cars, people are killed and then air pollution happens and it's noisy and oil is consumed heavily. So there are many bad things about the car. But there are many good things about the car. That's why we see 700 million cars on earth. So we have to solve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can't stop innovating. They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stopping innovations. Because of social pressure and constraints -- such as regulations and customer requirement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 the complexity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at was okay 10 years ago is not okay now. For example,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are part of the Toyota problem now were not a big problem 20 years ago. So customers and society are fussier and fussier about what they expect from cars. MacDuffie : And that creates tremendous demands on the designers, right? Fujimoto : Right, it's a nightmare for the designers. You have to take on all these constraints. It's like solving gigantic simultaneous equations involving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For example, with the Prius recall, the problem resulted because Toyota tried to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and safety and quietnes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 nice combination of very powerful regenerating brakes, plus the latest antilock brake system, plus the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kinds of brakes changed with the new design, and then drivers could have an uneasy experience when there was switching between the different brakes a little bit.... Toyota failed to see this problem in the right way, at least in the beginning. MacDuffie : If all these things are happening to Toyota, would you say we can expect other auto companies to have problems with these issues as well? These challenges must face all auto makers. Fujimoto :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Toyota things like arrogance.... But this complexity issue -- nobody can escape from that. Everybody is in the same race. Toyota was ironically one of the frontrunners when they stumbled. A big failure happened there. But we are all in the same race. So smart companies, rather than laughing at Toyota, say, Oh, this could be our problem, too. Some CEOs started to say, Check all kinds of potential quality problems because this could happen to our company. And that's a very healthy reaction. MacDuffie : I guess that if Toyota is very good at recovering from this -- that would be the optimistic view -- then perhaps they gain some advantage in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ahead of other companies, if the other companies don't proceed. Fujimoto : Right. MacDuffie : Could you say which of Toyota's competitors you think might benefit from this recall situation? Fujimoto : The companies which are truly quality driven. In this kind of situation, a frontrunner stumbles so people tend to say, Hey, this is a great chance to gain market share in an easy way. That's very dangerous, I think. That company may become the next victim. So rather than this, they have to say, Hey, this is the time when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and in particular, safety is number one. And complexity is going up. So we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not to dissatisfy customers. If they focus on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and make customers happy, then the company will grow and gain market share. The companies sticking to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will, I think, be winners. MacDuffie : I know it would be a sweeping assessment at this point, but do you see the U.S. automakers being in a position to do that well? This is a kind of opportunity for them. Fujimoto : Right. If they see this as just a short-term marketing opportunity, that's very dangerous. But if they see this a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look at their own quality -- improve the design quality and manufactur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 and make more customers happy, there is a great chance for them. MacDuffie :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being here. Fujimoto : Thank you very much.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丰田拒绝补偿说明了什么?
王铮 2010-4-5 07:23
2010/04/05 在中国消费者盼望了许多天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对召回车辆车主给予额外的经济赔偿。丰田对中国消费者的待遇处理与对美国消费者的待遇处理,完全两样。 这种两种待遇起因于中国法律。丰田汽车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没有对中国车主进行赔偿,依据的是 2004 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没有对召回厂商提出赔偿要求,对于发现汽车存在缺陷、隐瞒不报也不召回的情况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 丰田解释说他们遵守了中国的法律。中国人只能目瞪口呆地吃哑巴亏。 吃哑巴亏就是因为存在不能说话约束。在中国有许多让劳动者、消费者说不出话的条例、规定、暂行方法等。这些法律性条文往往是传统思维的继续。在改革开放以前,企业是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为了维护全民和集体的利益,法律的制定往往上站在企业立场上的,工会也成为了企业的行政部门。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以后,企业私有化了,原来维护全民和集体的利益的法律性条文,转而成为维护资本家利益,中国和外国资本家利益的东西了。丰田汽车利用的就是这一点。不仅丰田汽车公司,各种外国人利用了中国没有工会,缺少赔偿制度,在中国残酷剥削工人、随意侵犯消费者利益。这导致了中国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以至于中国的政府总理也不得不为农民工讨工资。总理用的是行政,而不用的是法律根据。总理依靠的是权利机构,而不是工会组织。 中国的许多法律性东西,必须转变立场了,从站在昔日全民和集体立场今日的资本家立场,转变到公众立场,或者说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立场。 中国关于劳动者、消费者的法律需要重新审视,大规模修改。 我想这可以叫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也可以叫与时俱进,还可以叫建设和谐社会。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66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关于丰田的油门踏板问题
liaojp 2010-3-6 13:18
1、丰田油门踏板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丰田(Toyota )因为突然加速并刹不住车而引发的丰田安全危机风暴席卷全球,目前我们知道丰田已经开始维修,就是在油门踏板上加一个铁片!为了说明到底是咋回事,我把从丰田网站上的图找来贴在这里,图内有部分解释,我让大家知道丰田加一个铁片的道理,也能明白丰田是靠改装这个玩意忽悠它的消费者,还是真的能解决问 题。 图一:油门踏板,可以看出,丰田车用的两种油门踏板(一个是美国 CTS 公司造的,一个是日本 Denso 公司造的)外表是差不多的,看上去是可以互换的。 图二: CTS油门踏板的工作原理。对不起,我写了错字。图中的曹里应该是槽里。这个设计是由丰田自己的工程师干的。别埋怨 CTS 。它的要命的地方在于: A 与 B 之间不能有空隙。这样,就容易粘连在一起。为何CTS 给美国、德国等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油门踏板就没问题?请看后面的解释您就明白了。 图三:丰田召回的 900 万辆车后,就是在那个地方加一个铁片。 图四:示意图。可看出铁片加的地方。对敌勒来说,这个活太容易了。一个铁片造价很低。丰田计算的是成本。比较抠门。加一个铁片的目的就是不让 A 过多进入 B ,这样,最大油门得不到了,但也够用的。 图五:Denso 的油门踏板。这个设计不存在粘住问题。要是出了问题的话,比如 sensor 坏了,那可不是靠加一个铁片就能解决的! 那么,为何丰田不把召回的车统统换成 Denso 的油门踏板呢?有人抱怨说如果换成新的油门踏板,丰田要出更多的血,买踏板要比买铁片贵多了。这是所谓的内行们非常恼火丰田的地方。然而,润涛阎告诉您:这两种油门踏板给出的信号可能是不一样的。 CTS 出的那个踏板是金属的,测出的是 A 与 B 之间的接触面积(踩油门越大,接触面积越大),也就是测出的是电流然后送给电脑。而 Denso 出的那个,中间是塑料的,测出来的不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电流,而是光学原理。中间那个塑料滚轮滚动的角度大小可以用简单的光学信号交给电脑。这样,如果丰田把召回的车换成 Denso 的油门踏板,那个电脑里边的信号处理器要更换的。 在美国,修车店里的人不会拆开电脑去换里边的部件的,要换就得把整个电脑换掉。我担心的是:在日本出的用 Denso 油门踏板的车,不仅仅油门踏板不同而导致的电脑里的信号处理器不同,而且还有其它零件不同,比如电子油门开关。一旦换了电脑,那个部位也要换才成。这样,每部车需要数千美元(工钱加上零件钱), 900 万辆的规模,那就是数百亿美元,丰田没有那么多现金,就只好破产保护了。 这里说一下:润涛阎自己从来都不会买丰田车的,所以,写此文不是自己恨丰田,更不是落井下石,而是真正的站在中间立场,地地道道的旁观者。也是为很多中国人的安全着想。我不在车行工作,也没有可能得到任何汽车制造厂的好处。所以,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地谈论这个话题。 (二)我在1985 年发现:日本车是 垃 圾 我在高中毕业后不能立刻上大学,有机会修理内燃机,所以,那时在国内我有内燃机修理证,英文叫 License 。到了美国,我买了一部福特二手车,花了5350 美刀(详情看润涛阎旧作《内燃机修配厂里的女人们》)。我有一位国内的老同学,他姓李,也跟我先后来到美国读博,但跟我不是同一个系,他让我帮他买一辆二手车。刚好我们系里一位实验员(美国白人)要卖她的两年新的丰田 Toyota Tercel. 由于她腰部有了伤,不能开手动档,需要买一部自动档的二手车,就想把那部两年新的丰田手动档车卖掉。我跟老李商量,因为她卖车的原因清楚,可以买这辆车。老李听我的,我就帮他讨价还价,最后以 1650 美刀成交。办手续那天可热闹了!她丈夫就是老李一个导师的博士生!老李没有跟他提买车的事,因为他认为求我帮忙就够了,再说人家美国人不会关心别人的私事。我在中间讨价还价,结果人家二人是同一实验室同一老板的博士生。同学归同学,生意归生意。价格就这么定了。 都是两年新,我的福特5350 美刀,而他的丰田只有1650 ,相差三倍多,而且我的车迈数比他的高。 从此以后,老李就跟我学修车。我在国内修车有个习惯:把报废的旧零件用斧子砸,看看那个厂子的零件是不是好东西。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丰田车也好,本田车也罢,日本车的零件是两层皮的!凡是摩擦的外面,都是特硬的好钢;里边的就是软铁。比如说吧,那个 master cylinder (刹车泵),里边的小活塞,也就是跟筷子差不多粗细,我用榔头一震,就把里边的软铁芯给拉出来了!就这么点材料,日本人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还要做成里边是软铁,外面是硬钢。 有的零件,外面的薄皮很薄,用榔头一砸,一下子就陷下去了。美国车零件,里外都是一样的钢材。而日本车零件,用钢锉只要锉几下就可看到光亮的外表包着的黑色的软铁。 老李当时就明白了为何日本车如此便宜(那时候,日本车便宜得很)。可惜,老李因为肝癌几年前去世了,否则,今天让他写一篇精彩的文章很容易。 10 年后,我的新家一位邻居是日本人,他的工作就是在美国造汽车零件。他是那个厂子的经理。由于他女儿跟我女儿是同班同学,都在读小学,时常在一起做作业或玩。两家的接触就很多了。他用中文给我写出他的名字小林青(或者是小林清,我忘记了)。我跟他谈论最多的就是汽车零件了。我告诉他,日本车的零件 是两层皮的!他听后脸上通红,然后他问我是从哪家媒体暴露的。我说是我自己砸出来的。他才笑了。我拿 Honda Civic 后闸刹车泵里的零件被我用锉刀锉开后看到的两层皮让他看。他说,美国的大财团都购买了日本车的股份,不可能在媒体上披露这个的。美国的媒体都是私人的,也就是财团控制的。但他说,日本车不是要开几十年,没必要里外都是好钢材。听他这么一说,我也不认为日本车是 垃 圾 了。由于遭到了我的鄙视,他还愤愤不平,说日本人这一手可是跟你们中国学的!我一听很好奇,因为我在国内时根本就没有发现中国的零件是两层皮的。他说,当年日本的军刀都是好钢,所以,大兵只能扛长枪,只有军官才有军刀。后来得知,中国有好钢用在刀刃上一说,研究发现中国的刀是两种材料:刀刃上的是好 钢,其它地方都是软铁。 从此,我再也没资格跟他提日本车零件是忽悠人的垃 圾这个话题了。但我告诉他:迟早有一天这种造汽车零件的方式会捅出大漏子来的!他摇头不信。 今天,听说他的公司搬到佛罗里达了,我不知道他的通讯地址,否则,我一定跟他谈论这个话题。 (三)丰田油门踏板的毛病,根本原因可能是两层皮导致的 同样都是油门踏板,同样是CTS 一家出的,为何美国车德国车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人家要求所有的钢材都是一样的。而丰田的油门踏板,摩擦的部位是好钢,而不摩擦的部位是软铁。由于 A 和 B 钢材的材料不同,导致由于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温度特低的时候,由于 A 与 B 钢材密度有异,冷缩的系数不同,可能导致接触不上。这就使得有时候你加油踩下油门踏板,车子不走,等你再加大油门,接触面积加大后突然车子窜出去。等到车子过热的时候,油门踏板的 A 与 B 由于热胀系数不同,一下子就把 A 与 B 靠在一起了,你即使松开油门踏板,踏板也回不来了,因为 A 与 B 之间太紧密了,摩擦力太大了,超过了弹簧的张力。 那为何丰田车子会突然加速呢?按照物理学常识,油门踏板由于 A 与 B 过紧而不能弹回来,那油门也不会加大,虽然不会减小。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没看到解释。以润涛阎的猜测,也就是理论和逻辑推理,是因为开车的人发现油门没回来,卡住了,就想去踩一下,让它弹回来。可这一踩不要紧,油门踏板的 A 与 B 的接触面更大了,摩擦力也更大了,它就无法弹回来了不算,油门也加大了。这就是那位警察开Lexus 车子跑到120 迈的速度才撞毁的缘故。 那么,到底是CTS 的油门踏板档次高,还是日本Denso 塑料芯踏板档次高?润涛阎认为: CTS 的档次高!因为金属的寿命要比塑料长多了。问题在于:丰田在设计油门踏板的时候用的材料是两种,而美国车德国车用的是一种。一种材料,由于热胀冷缩的系数一样,就没有丰田车的问题。日本人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又没有在意油门踏板,导致了这样34 人死亡的悲剧。按照润涛阎的推理,丰田油门踏板设计者太大意了,日本人只是知道中国人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成语,不知道有大意失荆州的典故。如果丰田不是大意而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车德国车都用这个设计没问题,他们也不会有问题,那么,他们就会把 A 和 B 分成两个机关:两种钢材没问题,只是在 A 的背面或 B 的背面用另一弹簧顶着,而非现在的铸在一起。那样的话,不论温度怎么变化,A 和 B 的接触是恒定的,是靠背面的弹簧压住的。其实,这么简单的构想,丰田就没在意。毕竟不是发动机,也不是变速箱,一个踏板而已。所以,不起眼的地方,大意了,说不定就把公司给毁了。战争也是一样,不起眼的一个家伙当了叛徒,军事机密敌人知道了而满盘皆输的历史故事太多了。 (四)油门踏板回不来,为何刹车不灵了? 很多搞电脑的猜测是因为丰田在造车的时候,把电脑里的程序设置搞得出了问题,比如:油门不回来,电脑就告诉刹车别干活。 事实上,这个猜测是不对的。丰田的车,大部分牌子我都拆过。我在美国帮朋友修车,修的最多的就是丰田,不是我愿意修丰田,而是大家都买丰田。很多人问敌勒的专家,为何油门回不来,刹车不灵而导致人死亡?那些所谓的专家也给不出你答案。道理在于:那些修车的人很多连大学都考不上,去专科学校学了怎么修车,就 完了。他们知道哪个零件该怎么卸下来,该怎么装上去。你要问他零件里边是啥东西,道理为何,他们根本就没那好奇,也没那智商。他们只知道他们学过的,没学过的,他们不想知道。 润涛阎告诉您这个奥秘:当油门开到最大的时候,真空管里的真空就没有了。而刹车用的 power brake (动力刹车系统),需要真空。当油门踏板被开车的人用脚踩到了底(就是因为发现油门回不来了,才想再踩一下让它回来),油门全部打开了,此时,真空管里的真空没有了,power brake 就无效了。当然,如果碰上了体重500 磅的驾驶员,他一抬屁股就可以在右脚上踩到200 磅。200 磅是可以把刹车踩住的。因为 power brake 动力制动比人工制动大出20 倍。一般10 磅的力量就可刹住70 迈的车,要是没有了动力制动,靠脚的力量那要 200 磅。通常我们的体重还不到200 磅,很多女人100 磅左右,又不知道抬屁股刹车,一旦真空管里没有了真空,就刹不住了。 但是,这里有个救命的窍门,您看了润涛阎这篇文章,说不定万一遇到类似情况(未必是油门踏板,电脑控制的油门开关也有坏的时候!),润涛阎就成了你的救命恩人呢! 当油门开到最大的时候,真空管里没有了真空,但只要你不放开刹车,用力刹,里边的真空不会泄露出来,你就可以把车刹住! 那为何有19 个人因为刹不住车死了呢? 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发现刹车不那么灵,就把刹车松开然后再踩。这就麻烦了,因为一旦松开刹车,里边的真空没有了,就再也没有办法了。所以,您看到了润涛阎的这篇科普文章,您以后万一发现车子油门很大,千万别松开刹车,只要你坚持踩刹车,你肯定会把车刹住的。 (五)丰田给加一块铁片,道理何在?有没有用? 您如果仔仔细细读完了上面润涛阎的解释,您就应该知道了:加上一块铁片,油门踏板的 A 与 B 就无法让油门开到最大了。因为油门开不到最大,真空管里的真空就能够让刹车不失灵。也就是说,丰田的这个补救办法不是说车子以后不会卡住油门了,而是卡住后,也不会刹不住车。即使驾驶员反复放开刹车,因为真空没问题,车子还会刹住的。 当然,丰田说以后不会卡住了。其实,道理在于:由于 A 与 B 的接触面积不能达到原来那么大了,摩擦力也就不会那么大了。但润涛阎以为:那块铁片不能太厚,因为太厚就无法加速了。也就是说,卡住的事还会发生的,只是即使发生,刹车系统不失灵,导致送命的情况就少了。车子能刹住,发动机发疯,那就让它疯一会好了。等你停下来,把发动机关掉,车子冷下来后,油门踏板一冷 缩, A 与 B 之间就不那么紧了,弹簧就把它弹回来了。你再上路,继续享受开车的刺激。只要没有生命危险,有点刺激是人生的一种额外享受,要不怎么那么多人花钱去转那个 6 flag 、迪尼斯之类的呢? (注:6flag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娱乐公司,提供过山车等娱乐设施--楼主注) (六)加个铁片是治标,那如何治本? 如果您在2000 年以前开过车,您应该知道,那时候的车油门踏板是直接连到油门开关上的,也就是说,你踩的是油门本身。后来,电脑的发展用在了汽车上。油门踏板不再跟油门开关相连,而是跟电脑相连。你踩的不是油门,是电脑。电脑根据信号,再给油门开关下命令。所以,问题就大了。首先,油门踏板是否会出问题,是否会卡住。然 后,即使没有卡住,那个sensor 是否坏了。一旦坏了,你踩油门了,车不走。但不会加速。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车的电脑都有 default setting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论电脑出了什么问题,比如电脑得不到信号,那就死火。断不会有电脑坏了而加速的设置。但要是油门开关本身卡住了,就像油门踏板卡住一样,那就不能减速了。 聪明的人总是有的!在2002 年,有人研究出了brake override system( 中文有人翻译成刹车优先系统,其实 override 在这里不是优先,而是霸道 。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刹车是爷。爷来了,孙子们都给我让路!)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你踩刹车,不论油门信号是什么,供油系统立刻把油减小到最小,专业词汇叫怠速,英文叫 idle ,就是发动机的转速在你不给油门的时候,小于这个转速,发动机就会死火。大于这个转速,发动机耗油太多,浪费。怠速一般是 550 ---750 转/ 分钟。这个差异取决于发动机里边的惯性轮的重量。 凭记忆,我知道大约在2002年,奔驰买了这个专利就把奔驰车装上了这个brake override system( 刹车是爷系统 ) 。2003 年,美国车,比如Chryslers 也买了这个专利把新车安装了这个系统。接着,宝马、大众(vw )等欧洲其它车也都安装上了这个系统。如果你买的是2010 年的日本车,除了Nissan 外,其它的车都没有这个系统。2011 年以后,美国可能不允许在美国卖车,除非安装了这个系统。 下面谈谈有没有这个系统的差异。首先,别说丰田车导致19 条人命,即使不死人,车祸也不是小事。 同样的车,安装不安装这个系统,刹车的容易程度差异很大。比如,在70 迈的速度下刹车,有没有这个系统,刹住车所需要的距离相差超过12 英尺!车子体重差不多的6 缸 Nissan 出的2010 Infiniti G37 ,由于有刹车是爷系统,比6 缸的Toyota 出的2010 车,在100 迈的速度下刹车,刹住的距离相差24英尺之巨! 为何差那么多呢? 这里需要给您介绍一下为何这个系统叫刹车是爷系统。在2000 年以前的车,你可以看到发动机顶部有油门开关,一个半圆形的上面有钢丝拉着。这个钢丝就直接通往你的油门脚踏板。你一踩油门踏板,这个钢丝就拉着那个油门开关把油门打开。但你会发现有两根钢丝。其中一个是通往油门踏板的,另一个是被一个油门缓冲器拉着。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缓冲器,你的脚一放开油门踏板,油 门立刻回到怠速,你会感到咯噔一下的。这个钢丝被一个弹簧拉着,你松开油门,油门不会一下子下来,而是缓慢下来。这样,你就感觉不到咯噔一下了。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你松开油门去踩刹车,刹车刹的不仅仅是车子的惯性,还有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因为油门没有回来。 有了这个刹车是爷系统,只要你踩刹车,油门的供油系统立刻回到怠速位置,哪怕你另一只脚去踩油门,或者油门卡住了,也不会给发动机加油。 那么,这个系统价值是多少呢?告诉你,你肯定会骂人!这个系统,包括专利,每辆车只有 30-50 美刀!当然看车子产量。越多,越便宜。润涛阎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日本人太缺德,就那么几十美刀,就不给安装!别说撞死人,就是刹车,在70 迈的速度下,也差10 英尺之外!很多日本车追尾导致前边后边撞烂,买日本车的人从不开欧洲车,比如大众 VW ,并不比日本车贵,他们不知道刹车的差异有多大。 你明天去开一开装上了这个系统的Nissan 出的Infiniti 和没有装上这个系统的丰田出的Lexus ,同一个级别的,比如都是轿车,或都是SUV。你也可以比较一下其它牌子的车。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有人说,本田就没问题。其实,目前还没有看到本田召回的消息,并不等于没有问题。我知道两个中国人去年买的本田新车,发现在路上突然加速。当然没有发生车祸。中国人不愿意告状。说不定哪天你会听到美国人状告本田,你不需要吃惊。因为本田的零件也是两层皮的!即使油门踏板不出毛病,刹车的时候油门还在高处, 刹车的同时还要刹大油门的发动机,追尾是时常发生的。再说了,电动油门开关也难免不出错,汽车的近2万个零部件,没有哪个绝对不出毛病的。一旦出了毛病, 车子突然自己加速了,要是没有刹车是爷系统,即使刹住,也要走很远的路程,说不定就追尾把前边的车给撞了。 (七)日本车的另一安全隐患 提起这件事,很多人就很生气。大家买车子时都看车子安全评级。日本车的安全评级不低,可大家不知道,这个安全评级的 5 星级是根据前边撞击、侧面撞击测出的。而顶部加压只给一个参考,甚至很多车子都不测这一项。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车子一旦翻过来了,四轮朝上了,车里边的人有没有生命危险。也就是说,根据车子的自身重量,在车顶部往下压,看看能否经得住。假如你的车重量是 4000 磅,翻过去的时候车子还有惯性应力,不会像我们把它抬起来翻过去慢慢放下那么柔和,就要加上一个系数。比如用 4500 磅的压力。经得住的,就是G(Good ) , 然后是A(Acceptable ),后面就糟糕了。 在所有的日本车中,只有Subaru 出的所有车种都是达标的G (好),其它的日本车有一个是本田的 Honda Element 达标外,全部不达标。只是因为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还没有把翻车能活下来作为指标,日本人就钻这个空子。尤其是丰田,连一辆达标的车都没有,丰田出了那么多种车,没有一种车是 G 。假如你开的不是Subaru ,而是其它日本车,那你就要小心了,千万别翻车,一旦翻车,你和乘客性命难保。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车子的窗户框上。日本车为了减少成本,比如丰田,每一种车型的窗户框所用的钢材硬度都很差,单薄,而且里边是塑料。事实上,我看到过翻车四轮朝上的,一共有两次。我有一同事,曾经翻车四轮朝上了,但他的车是美国oldsmobile ,车窗框经得住车身的压力,否则他的脑袋就压扁了。 只要你不翻车,开日本车是可以的。如果翻车,命可是难保,除非你开的是Subaru 。 (八)日本车是穷人开的车 美国历史上,第一辆打入美国的日本车是 Subaru ,那是日本车里最好的车。其实,就是今天,日本车寿命最长的还是Subaru 。很多中国人尤其是90 年以后才来到美国的中国人,没经历过日本车便宜地跟大白菜似的。就不知道日本车的历史,那就是:日本车是为美国的穷人造的。 1958 年,日本的Subaru 打入美国,理由就是:美国很多穷人买不起新车,需要给这个群体造车。 1958 年,Subaru 共1 万辆进入美国,每辆车售价1997 美刀。我到了美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美国市场上的车。那时候没有古狗,只能到图书馆看书,了解美国的汽车历史。 打从日本的Subaru 打入美国,美国的穷人也就有机会开新车了。一直这样,大约30 年吧,日本车是穷人开的车就成了共识,毕竟30 年不是个小数目,一个人有几个30 年啊。即使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日本车已经开始涨价了,但那时候一看你开日本车,美国人还是认为你是穷人。这个传统很难改变,后来,年轻人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穷人富人的,社会毕竟发展了。但欧洲人就比较保守了,至今很多欧洲人依然认为开日本车的人是穷人,很掉价。 这个是汽车文化现象,与日本车是否可靠关系不大。 比如,中国人被日本人打服了,瞧得起日本人,也就觉得开日本车不掉价。但韩国人没把中国人打服过,中国人开韩国车觉得掉价,就跟美国人欧洲人开日本车觉得掉价一个道理。这与韩国车的质量、价格无关,韩国车也有八缸豪华车,但中国人看到你开的是10 万迈保修、八缸韩国车,你那牌子是啥中国人都不打听,反正认为那是掉价的,不如开日本车。 这种汽车文化是传统造成的,当然是不科学的。车子,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交通工具,没有必要与身份挂钩。社会会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无疑。但改变传统是很难的。只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这个事,还以为自己开日本车很风光。 (九)为何在海外的中国人喜欢丰田?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别人买什么车我买什么车。买车前根本就不去开一开别的车是咋样的。我每次跟中国人建议别买日本车,都是无效的。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同向思维这符合独裁者培养奴才的文化。大家都往一处想,独裁者管理起来就容易了。 事实上,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比如,在30 年代以前,福特车遥遥领先,它肆无忌惮地乱造车,也不担心卖不掉。后来,通用超过了福特,全球第一,也学福特当年,只想扩大销售量,不在乎质量了。后来,就有了丰田。丰田也一样,只顾扩大利润,质量就不在乎了。其实, 2010 年的车,福特和通用的车要比日本车质量好得多,因为质量上不去,那就彻底完了。没有退路。 我小的时候都知道这个道理,因为我一边上小学,一边倒小买卖。我明白千万别随大流。大家都种白菜,我肯定种萝卜。 小结一下: 1. 我修过的车,最近五年的车里,丰田是非常糟糕的。它的 starter, water pump (水泵)寿命极短。即使 2010 年的车,丰田车不敢像韩国车那样10 万迈保修,Infiniti, Lexus, Acura 也不敢像Cadillac 那样10 万迈保修。 2. 丰田油门踏板的毛病出在踏板本身,不是什么脚垫之类的胡扯。 3. 加上了一块铁片,目的是防止真空管里的真空导致刹车失灵。防止卡住的作用有限。 4. 不论你开什么车,只要发现油门回不来,要立刻踩刹车,而且别松开。同时,用右手把档位往后拉,一旦拉到1 档的位置,最大油门,车也只能跑 20 迈 / 小时。而不论什么车,有的可能不许你在高速的时候换成N 档,但绝不会有不让你拉回到2 档和1 档的。只要你脚踩刹车,你一定能把档拉回到最后的 1 档。车子立刻就减速了。你这么做了,白捡了一条甚至多条命,别忘了感谢润涛阎夜里不睡觉给你打字。 5. 没有Brake Override System (刹车是爷系统)的日本车(2010 年的Nissan 除外),刹车很难刹住。你如果没开过日本车,那你在出门租车的时候千万别租日本车,因为你刹不住而导致追尾。那位警察租的 Lexus ,本来他可以刹住的,但他发现刹车不怎么管用,就以为刹车失灵了,才松开刹车,把真空放掉了,再刹车,就真的失灵了,最后导致四人死亡。警察一般是不开日本车的,所以,他不熟悉日本车的刹车。 6. 在西方人眼里,日本车是穷人开的。当然,很多有钱人喜欢别人认为自己是穷人,这样安全。如果您也是这样,或者开日本车就是想改变美国人的传统文化,那恭喜您。但如果您是想显示您是富人,您开日本车,不论什么牌子,您开的都是穷人车。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这个,就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美国人。美国人也不会当面告诉 您这。美国人有不少瞧不起女人或黑人的,但很少有当面说出来的,两口子都不会暴露的。你可以说这是虚伪,也可以说这是教养。但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 7. 别到人多的地方去站着,因为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你买丰田就是因为丰田销售量第一,以及你身边很多中国人买丰田,你就是与在纳斯达克5500 的时候买入的那些人是同类水平;如果你买的车,身边的中国人没有人买这个牌子的车,对于中国人来说,你就是真牛逼,因为你的心理很强大,逃出了中国传统奴性文化的束缚,你的脑袋已经属于你自己了。再过两年后,假如中国人都不再买丰田了,而你买,那表明你是牛逼中的牛逼。因为丰田一旦两年翻不过身,那它以后 再造的车就像今年美国通用和福特造的车一样物美价廉、性能可靠、安全舒适。否则,就是退出历史舞台关门大吉一途。 8. 凡是看到润涛阎这篇文章的,需要做一件事,当然你把文章打印出来甚至转给别人都可以,但我要说的是:您需要做一次演习:别着急把车开走,而是坐在车里演练一下。假如你的车子突然自己加速了,你立刻踩刹车不放松。同时,右手把档往回拉,拉到最后的 1 档。当然,你不要打火。就比划一下即可。为何要有地震、火灾演练?因为演练一遍以后,真到了那个时刻,你就不慌张了。一旦慌张,看过的文章就记不得了,但演练过的程序不会忘掉。脚踩刹车,右手拉档。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在高速路上撞车死了,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因为刹车故障,因为不管什么车,哪个零部件都有坏掉的可能。很多人就眼看着自己的车子往前跑而惊慌失措或者束手无策,其实,很简单:把档拉回到最后,即使刹车彻底失灵,车子也要回到20迈以下,因为油门最大的时候,1档只能跑到20迈/小时的速度,通常撞击测验用的都是35迈以上,20迈的时速是死不了人的。这么简单的演练,你只要做了,你就能保命了。这与什么车无关,什么车都有零部件失灵的可能。 9.车子的安全是开出来的,不是造出来的!所以,要掌握处理应急的技巧,无外乎突然加速、刹车失灵、突然转向。掌握技巧和安全驾驶比车子的牌子重要。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丰田召回门,赵本山 小沈阳有话说!
chaohe 2010-3-3 12:25
丰田召回门,赵本山 小沈阳有话说! 赵本山上场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惜丰田刹不住! 丰田就是刹不住,吓得车主尿一裤! 开上丰田雅力士,重症病房把伤治! 买了丰田凯美瑞、太平间里安心睡! 三轮丰田好,缺腿也能跑! 高速断车轴,刹车常漏油! 开三轮丰田,奔极乐黄泉! 凯美瑞,凯美瑞,投胎要排队! 雅力士,雅力士,包你英年早逝! 赵本山问小沈阳:这车钢板有没有1公分厚? 小沈阳答:没有。 赵本山:有刹车吗?' 小沈阳:有?还是没有?大叔你说呢? 赵本山:你卖车还是我卖车你问我? 小沈阳:没有。 赵本山说:这个可以有。 小沈阳:这个真...没有。 小沈阳:毕老师,你知道开车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老毕:呵呵!是什么? 小沈阳 : 是开着开着发现刹车没了. 赵本山:你快拉倒吧,知道开车最最痛苦的是什么吗?是开着开着急刹车,刹是刹住了,后面跟着一辆凯美瑞。 小沈阳:我总结了一下,人选车不能太随便。凯美瑞这车啊就是这样,一脚踩下去,车站住了,这一回就过去了,一脚踩下去,车没站住,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转自求实bbs joke版)
个人分类: 雨行天下|2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租车公司发表声明应对丰田召回
mazheng 2010-2-1 10:52
AVIS是美国较大的租车公司之一,我游历美国期间多次租AVIS的车,所以经常收到各种促销和通知的email。今天一上班就接到AVIS发来的关于丰田召回的重要通知,通知中主要说了3件事: 1 为了保证客户安全,AVIS决定将召回范围内的丰田车全部从车队中清除。 2 AVIS车队中多是新车,召回范围内的丰田车很多都退役了,现役大部分丰田车都是安全的。 3 根据客户意愿,AVIS车队中除了丰田车外还有许多其它品牌的车供挑选和调换。 由此可见丰田的召回事件严重地打击了北美市场对丰田品牌的信任,美誉度大大受损。不仅是销售量降低,如今消极影响已经深入到租车市场了,看来这一次真是伤到元气了。 另据新闻报道,采用同样油门踏板的法国标致雪铁龙也开始召回行动了。
个人分类: 杂议|3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