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院士选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院士选举为何是非多?
热度 7 qyu111 2013-10-25 23:22
每年的院士选举都引出许多是非。为什么? 中国的哲学鼻祖老子早有阐述: “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中国的院士政策和中国百姓崇拜名人的文化给院士带来的名和利实在是太多、太诱人,因此乱了人心,使人为其争、为其斗,为其不择手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按老子说的:不尚贤、不贵院士之货、不见可欲,民心则不会乱,是非便不会有。 院士的名和利没有了,真正热爱科学的人仍然还是会热爱科学,而那些为名和利进入科学领域的人则会退去。 留下的将是科学的清净。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59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权学交易为何盛行?
热度 1 Majorite 2013-10-25 08:53
他们为何愿为张曙光效力 本报记者卢义杰 叶铁桥 实习生 霍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5日 05 版) ​ 张曙光有没有花2300万元参选院士,2300万元究竟去往何方?引发各方追问,也引起社会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吁。 CFP 供图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部分细节。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2007 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院士,她认为“退出机制这种思考是一定要有的”。 教授代笔,院士作序 沈志云是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有媒体称其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评价他为中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高新技术发展和铁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然而,为张曙光2007年出版的“专著”《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写序一事,却让他陷入了争议。这篇序中,“张曙光同志长期从事中国机车车辆的理论研究”等表述被指与事实不符。 另有媒体发现,该序落款时间早于写书时间。 这部事后被证明是组织学者编写的“专著”,在2007年张曙光参选院士时也引起了朱静的警惕:“要写这么宽的知识面,就是给我10年,我也写不出。” 1987 年,朱静曾出版过一部395页的研究成果,集合了某领域的许多专家才写成,那部书署的是“编著”而非“著”。“张曙光写的面多宽啊,他写的轮轨,是另一位院士的研究成果,但书从里到外,只有张的名字,即使一般的理解,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沈志云看来,张曙光的这部书“现在我还认为是很好的”。 沈志云回忆,当初作序的时候,他把这本书从头到尾都阅读了。他说,由于业务比较熟练,他看起来速度很快。 在沈志云看来,出版这部书非常有必要,因为高铁事业需要很多人员参与,从干部、技术员到技术工人,应该有人出来作一个总结。“没有参考资料。国外高铁没有跑到时速350公里的,全部是我们自己的。” 至于序言落款时间为何早于实际写书时间,沈志云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书有了初步样稿以后就给他看了,“我还是仔细阅读的。” 然而,此前多家媒体证实,30位学者被组织在北京某宾馆为张曙光写书,时间是2007年2月。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在他作序的2006年12月,书即已有初稿。 沈志云承认,西南交通大学确实有部分教师参与撰写该书,只是人数不是最多的。人数最多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共有13人。 西南交大参与此事的7人中,有4人为该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张卫华、常务副主任曾京。沈志云既是该实验室的创办人,也是张卫华、曾京等人当年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指组织写书——记者注)。现在这件事情我们都不说了,你们要找学校。”在西南交通大学校内,曾京对来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但他坦言,自己的确参与了撰写该书。 此前媒体报道称,张曙光的这部专著大篇幅抄袭了曾京的研究成果。彼时,曾京回应一句“不知道”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从目前的情况看,曾京参与撰写张曙光的“专著”时,照搬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张曙光组织学者写书的事情,曾京认为,面对官员组织写书,追究普通教授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 当被问及“组织人写书用‘著’署名是否妥当”时,沈志云表示:“合适不合适,反正当时讨论就有议论。” 数月之后,这两本“专著”,成了张曙光参选院士的学术代表作,送到了院士们的案头。 张曙光屡被举报触犯学术道德底线 张曙光2007年的增选以失败告终,或许是觉得学历不够过硬,2009年参选院士前,张曙光开始了西南交大的在职博士旅程。不过,他念了一年就退学了。 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张曙光2009年选院士的时候,他的在职博士学位才刚开始攻读。“后来,张曙光说,他太忙,没法子上课、写论文。我说那不行,你想当我的博士生,就得念学分、写论文。” 沈志云称,他当时对张曙光说:“你自己考虑,念我的博士就有这个要求。”后来,张曙光的回复是,实在念不成了,要退学。 “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不承认他。”沈志云告诉记者,“退学了正好。” 沈志云表示,张曙光的在职博士生是通过名额申请的,“我看一看他能不能做。但是,他后来达不到要求,我有什么办法?” 沈志云不知道的是,在2009年院士评审会上,张曙光读在职博士还未毕业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位院士告诉记者,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一次,沈志云因年逾八十而成为资深院士,没有投票权。 受到争议的不只是读博士的问题。朱静回忆,早在2007年,就有人向她投诉张曙光学术问题。朱静希望对方提供书面材料,但事情不了了之。到了2009年,朱静提出“哪怕有张一页纸的东西也好”,最终,事情再次搁浅。 “当时我的体会是,他怕打击报复,所以没写。人家没写,我也没有直接证据。”朱静表示,这种情况下,她如果转告其他院士,万一要对质,举报人否认举报就不好办了。 在2009年的大会上,朱静只根据自己对张曙光著作的判断,认为他触犯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具体情况,靠大家自己分析了。但有的人不一定分析得那么细。” 那次的增选张曙光再次败北。2013年,张曙光在被指控存在经济问题的庭审中称,收受2300万元用于参评院士。 此前,因多名院士指称沈志云曾力挺张曙光,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要求采访沈志云。沈志云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已给某媒体发了一份声明。 然而,记者了解后发现,他并没有发声明。沈志云承认,他并没有写那份声明:“越想越生气,写不清!张曙光瞎咬一下,我来澄清事实?” 他认为“这个事情纯粹是张曙光瞎咬”:“没有他瞎咬,不就没事了?不要一见到官,就说有问题。” 他并不讳言自己支持张曙光。“因为张曙光成绩摆在那里,是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也把高铁建设与载人航天并提,高铁跟老百姓的生活关系最密切。” 多名技术科学学部的院士不认为学部的院士会收钱。朱静也说:“张曙光说花了2300万元,我相信院士群体不会干这个事情,绝大多数院士把自己的道德看得很重。我们院士要钱做什么用呢?” 他们也希望司法机关能调查清楚,还院士一个清白。 院士理应有高道德水准 张曙光担任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期间,朱静拿到过铁道部关于车轴的课题,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张曙光学术能力的质疑。 她强调,一看到张曙光两本厚厚的“专著”,就知道不可能,“自己写过书的人知道,这么两大本需要多少时间,需要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坐在书案边,写书嘛,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有时候一个字都需要反复地推敲。” 她对学术不诚信深恶痛绝:“你写的东西用了别人的东西,就像贪污钱一样,这一块你不能踩,一踩就是踩了红线。” 朱静认为,院士制度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针对院士的规范条例,但仍应该不断完善。“希望院士制度越来越完善,院士作为学术方面的领军人物,国家给这么高的荣誉,社会期盼着有比较高的道德水准,有比较好的献身精神,也是应该的。院士应该作出榜样。” 她认为,对于违反科学道德的院士,应该有退出机制。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就规定,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包括:1. 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2.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损院士科学道德声誉的行为;3. 在院士增选工作中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行为;4. 其他科技活动中的不端行为。 对于存在上述行为的院士,“调查确认投诉属实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给予警示、批评、警告的纪律教育,直至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撤销其院士称号。” 但事实上,至今为止,因学术道德失范或其他原因被撤销院士称号的寥寥无几。这项被赋予诸多现实利益的称号,延续着“一选定终生”的套路。 在朱静看来,如何改革院士制度,应该进行专门的课题调研,有数据、有事实支撑,再形成具体的改革方案,这样比较妥当。 不过,在沈志云看来,张曙光案与院士制度改革“风马牛不相及”。 他认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制中,“产学研”结合最好还变为“官产学研”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办实事。“你不要有那种心理,一提官员就什么都不是了,官员也有钻研业务的。”“工作需要。不是说你是官员,科研就搞不成了”。 “媒体对院士也要保护。”沈志云说,在网络上,有的网友会因为不了解情况,观点也不一致,“等张曙光案宣判以后,我会站出来说的。” 本报成都、北京10月24日电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14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候选院士举报同事事件回归学术
热度 3 Majorite 2013-10-25 08:49
候选院士举报同事事件回归学术 本报记者 卢义杰 叶铁桥 实习生 霍仟 《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25日05版) 喧嚣之后,回归平静。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牧举报学院同事闻海虎涉嫌数据造假,从轰动一时到回归学术,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虽然双方还在网络上开博客打嘴仗,但基本都是集中在了专业的学术问题上( 见本报10月22日报道《南大一教授宣布退出院士评选》 )。 微博论战 闻海虎坚决否认自己造假。“我本人十分反对数据造假的文章。”10月22日凌晨4点,这名院士候选人在新开的博客上回应道:“坚决反对伪造证据的整人举报,同时对利用学术不端之名来把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纲上线以达到个人之目的深恶痛绝。” 闻海虎认为王牧故意使用大量错误数据,揪住文章中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纲上线。他委屈地写道:“他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是实验室一名成员,既然他在没有任何知会情况下,以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把此事发布到网络上面,我也不得不回应了。” 接下来的文章里,他对王牧的指责一一作出回应。他在回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中说:“我想科学问题还是要以科学的方式解决为好,等待调查小组的结论是最好的选择。另外, 我必须把心思放回科研中,不能够耽误了。” 22日下午,接到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时,王牧说已经看到了闻海虎的回应,正在写文章回应。23日3点多,回应文章出现在他的博客中,他在标题中就质问:“这样的事情还不涉嫌学术造假吗?” 在再次举证闻海虎学术造假的文章中,王牧总结了6点依据,包括从至少“三块同一锅SFC样品”中拼凑的数据,在论文中声称来自同一块样品;在没有测量过能谱的电镜照片上随手加上50个点,声称在这些点做过能谱测量;从一批弥散的数据点中有目的地选出若干点,删除其他点,声称数据是收敛的;编造他人邮箱用于论文投稿等。 王牧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这个事情越讲暴露得越多,最后伤害的不是他本人,而是闻海虎。“他越搞下去,对他越不利。” 但他也向记者回应了一些闻海虎表示要“澄清的”问题。 闻海虎在博客中表示,5月,文章发表后,王牧实验室的研究员马国斌和他的两名学生没有提出异议。但到了7月,三名作者在王牧的要求下,向《自然—通讯》编辑部提出撤销署名的要求。 王牧却向记者表示,闻海虎的论文发表后,王牧组织了研究员马国斌和两名学生开展了一个讨论。讨论结束后,马国斌主动要求撤销署名。随后,马国斌和另外两名学生给《自然—通讯》发邮件,要求撤销署名。 王牧坦言,他之所以揪住这个问题不放,是因为他所举报的闻海虎涉嫌造假的论文牵涉到自己的学生,这两名学生也是文章的署名人。王牧解释,之所以实名举报,是因为他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王牧说,他和闻海虎私人之间并没有矛盾。两年前,闻海虎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调到南大。“到了南大,我们对他都很支持,在出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实验室主动给他配套经费。”他还说,闻海虎的研究方向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想发展的方向。 “我只是对他的习惯不满意。你这个数据(有错),你不能急吼吼地去发表。”王牧说。 另外,王牧对闻海虎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私自和自己的实验员、学生合作发文颇有微词。“如果要合作,你得跟对方的学术领导人打个招呼,你一声招呼都不打,把别人的学生拉过去,我想,这在哪儿都说不过去吧。” 跟闻海虎一样,王牧也把希望寄托于调查组:“等调查组公开了调查报告,再来讨论这个事情更合适。” 只问真相 两人在网上各开微博公开对峙,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好奇。然而,在引发轩然大波后,记者观察到,许多学术界人士开始从学术层面发言。尤其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更是非常努力地作了专业分析。但是,即使是专业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有的支持王牧,有的支持闻海虎。 这种分裂也说明了王闻两人所争议的问题,已经深涉学术规范的精微和复杂区域。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美籍华人学者孟津就在博客中评价道:“这样的科学问题,属于科学的前沿,不是专家,很难判断,是专家也不一定能正确判断。” 有网友认为,目前双方证据都已经呈现完毕,现在应静候《自然—通讯》编委会的意见,“老外相对中立一点。若有问题,大家都是科学家,实验重现一下也可以。如果实验不能重现,就是闻的问题;如果实验能重现,就是王的问题。” 但孟津并不看好这种解决之道。他说,刊物编辑完全没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把这事交给他们的咨询团来解决,除非团中的人有办法获得更多判断是非的事实和证据。“我怀疑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科学问题,要科学家自己来解决,不能依靠别的人。这件事,我认为只能指望科学院学部、教育部责成南京大学组织的专家组,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公正处事的态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孟津说,“所以,无论网上的风浪有多大,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专家组的意见。” 对于各种“阴谋论”、“内斗说”,学术界也多有批判。 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教授嵇少丞表示:“学术不端只能靠同行学者评价揭露。王牧举报闻海虎的真实动机只有王牧自己知道,其他人只是以己之心猜测王牧之心。即便如外人所猜,也不能说明闻海虎的行事就是正确的。事实上,真相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科学院与教育部的调查组应持的态度是:不问动机,只问真相。” 孟津也认为,这件事对中国科学界整体上说是件好事情。因为它会对院士增选,对发表科学论文数据选择的严谨性产生警醒作用。他认为,把这事拿出来说是件好事,“让大家自省一下,可以警醒我们所有的人,不要容忍科学上的造假,要严谨,这是大家都能理解和感激的。” 据报道,因院士增选的保密性规定,此事件的调查结果将不予公布,但会反映在院士增选结果上。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自然—通讯》编辑部表示,正在就闻海虎所发论文被指涉嫌造假一事细节进行调查,暂时不便透露详情。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1368 次阅读|5 个评论
王闻相争之我见:不问动机,只问真相
热度 52 Majorite 2013-10-23 07:44
不问动机,只问真相 我刚离开南京与南京大学,南京市长季建业被双规了,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两个实力院士候选人王牧与闻海虎闹翻了,这是继张曙光贿选院士新闻之后又一次把院士选举拉进公众媒体的视线,也给南京大学校领导出了一个难题,校长与一位副校长都进入今年学部25名候选人名单的,都正在做最后的冲刺。作为南大校友,我祝愿他们梦想成真! 本人认为, 王牧向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实名举报闻海虎学术造假,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将公布结论,这是健康学术界应有之物,学术不端只能靠同行学者评价揭露 。科学网有些人持“阴谋论“观点,拿“动机”说事,认为王牧之所以举报闻海虎是因为“闻海虎的Nature文章没有带上王牧”,或者“今年院士选举闻海虎会上,而王牧不可能上”,甚至有人庸俗的认为,“王闻之争,两败俱伤,对南大也不利,等等, 而并不在意与追究王牧举报闻海虎的是否是事实。上述猜测的文章被编辑加精得以广泛流传,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下中国科学界部分人是非不清的现状。 王牧举报闻海虎的真实动机只有 王牧自己知道,其他人只是以已之心猜测 王牧之心。即便如外人所 猜,也不能说明 闻海虎的 “所作所为 ”(如王 牧所言)就是正确的。 事实上, 真相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科学院与教育部的调查组应持的态度是:不问动机,只问真相。 王牧举报闻海虎的学术不端要查清楚,如果闻海虎举报王牧, 一样要查清楚,这样才能对中国科学的信誉负责。 院士选举是中国科学界良知底线的最后一道关卡,无数事实说明这道关卡过去一段时间时不时地失守,学术不端与品行不良的确有混进去的 ,没做过一天学术研究的张曙光竟然得到近三分之二票,差一点就成为院士。凡此种种,皆是对中国科学的亵渎,使中国科学院蒙羞!那些有投票权的院士对院士候选人的论文有谁像王牧读闻海虎文章那样仔细,并认真核实原始实验数据?有的院士恐怕连申报的材料也是粗粗翻过,然后屁股代替大脑投票,屁股坐在利益链上。 院士候选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由同单位或同领域同行学者举报出来的,还有就是院士候选人搞小女生被老婆怒而揭发经济问题的(我知道地学界就有2个:一个进了大牢,一个成为院士), 很少 是由有投票权的院士审阅他们申报材料时发现的 。 院士选举中科学院的自我把关能力已经不同程度地丢失,借助外力【例如,类似延安整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或当下群众路线教育中相互帮助彼此提意见】是必须的 。科学院应该对各学部最后25为候选人严格把关,对他们宣称“最重要的成果”放在聚焦的放大镜下严格审查,看其结果是否有可重复性。这么做,让那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人不再敢冒然申报院士,只有最优秀的学者才能当选。 前不久,在搜狐上看到一篇文章,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选举委托美国、英国或法国科学院来操办。这个主意看似荒唐,其实有一定道理。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不同时期由中国院士选举出来,其学术水平与原创力也有些参差不齐,总体上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的大科学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人当上院士后还继续刻苦研究, 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有的人一旦当了院士就到处评审、开会、兼职、为个人与单位争利益,本身其实已经脱离科研前线, 不再阅读国际上最新发表的论文。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海归不断增加,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中国院士必须是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牛人 。 院士候选人的国际影响力不能光由中国院士说了算,关键要看国际学术同行的评价,由国际著名学者参与评选中国院士,或许更合理、更公平、更令人信服! 中国科学院曾经聘请过一批海外评审专家,是否可以试着先发挥他们的作用? 南大一教授宣布退出院士评选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卢义杰 实习生 霍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2日 08 版) ​ 图片来源:王牧博客截图 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调查组离开一周后,王牧在博客上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博文。 这位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在博客中公开发布了一个令外界错愕的消息:他主动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评选,停下了向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冲刺的脚步。 “我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王牧在博文中写道,“学术不端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事情。” 他说的“造假事件”,比他宣布退出院士评选还要令人错愕,因为矛头指向的是他的同事——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而闻海虎跟王牧一样, 今年也被推荐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增选院士有效候选人。王牧认为闻海虎一论文中的部分数据涉嫌造假,9月15日,就此向中科院进行了实名举报。 10月21日晚上,闻海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王牧的举报大部分不属实,并且最重要的是,用了一套错误的数据。“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我只给你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认为同事论文涉嫌造假 7月2日,王牧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闻海虎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的消息。王牧课题组的三位成员,也被分别列为论文的第七、八、九作者。 公开报道显示,《自然—通讯》是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的第17本子刊,创刊于2010年。与其他子刊不同,该刊覆盖了高能物理学、古生物学、天文学等多门学科,是集团旗下第一本以混合模式发行的期刊,“通过订阅或向作者收费以使论文可被即时开放获取”。 据了解,《自然—通讯》是第一本完全在线的《自然》系列期刊,没有印刷版本。2011年,中国人在《自然》系列期刊发表了225篇论文,有48篇发表于《自然—通讯》。 王牧称,他随后找来课题组三位成员询问,3位成员均告知“从未参加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图片制作”,“甚至在投稿之前,没有看过该投稿稿件”。 3人与闻海虎在这一论文中的交集产生于2012年8月。王牧在博文中描述,当时,闻海虎来到办公室商谈,要求与他合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钾铁硒材料中两相的化学成分。 王牧随即请课题组负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安排实验,他的两名研究生则进行了样品的能谱测量。 “他们三人在分别测量后,将原始实验数据拷贝给了闻海虎的学生。”王牧写道。 2013年1月22日,这篇以闻海虎为通讯作者的论文投给了《自然—通讯》。当年5月21日,论文发表,署名中包括了上述三位课题组成员。 就在论文发表的前一天,中科院网站公布了2013年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共391人。王牧、闻海虎均名列其中,且参选的都是中科院数理学部。 王牧表示,7月5日,《自然—通讯》编辑部收到了王牧的课题组三位成员撤销其署名的请求,理由是“该文违反了《自然》系列刊物的投稿规则”。这个撤销署名的请求,牵出了王牧对闻海虎论文的一些质疑。 按王牧的说法,从编辑的来信中,他得知三位成员中,有两位的的电子邮箱“被伪造”了——两名研究生不是南京大学的教职工,却被注明了只有教职工才能注册使用的E-mail地址。 对于编辑针对文章数据真实性提出的问题,王牧称,三位成员对比检查了原始数据与已发表论文之后,认为数据“涉嫌造假”。 此时,距中科院物理学部分组投票结果揭晓,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7月17日,王牧、闻海虎在分组投票结果中双双胜出,进入下一环节。 9月中旬,王牧将这一“造假事件”写成投诉材料,实名发给了中科院。材料中,他对闻海虎的实验数据提出了4点质疑。 在题为《我为什么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的博文中,王牧提出,论文声称在一幅图片标注的50个红点、蓝点处分别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测量。但他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王牧表示,在测量微区化学成分的状态下,无法获得图片所示的空间分辨率。他援引课题组成员的话称,成员拍摄照片时也未进行论文所称的微区化学成分测量。 王牧还列出了两幅原始数据与论文中的对比图。记者注意到,在王牧所称的原始数据图中,横坐标列着0.65~0.85之间的5个数据,纵坐标则为1.60~1.85。实验数据呈蓝色、红色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共68个,从左上角至右下角逐渐分布,且两端较为集中。 但是,在论文的配图中,68个数据被删减成了50个。对照原始数据来看,其左上角至右下角沿线的中间部分被裁去,仅剩下两端较为集中的部分。 “有趣的是,数据相当地收敛,并且主要分为了两组……”论文写道。 对此,王牧认为,上述数据是经过处理、变造的,接下来推导出的数据之间的关联也是“编造的”。 “我们能容忍的学术造假的底线是什么?在没有测量过能谱的电镜照片上随手加上几十个点,声称在这些点做过能谱测量;从几块样品中拼凑出数 据,说成是 来自同一块样品;从一批弥散的数据点中有目的地选出若干点,删除其他点,声称数据是收敛的;等等。”王牧在博文中用词激烈,“如果这种做研究 的行为‘不算什么’,那么我们怎么指导学生?”“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屡屡发生的今天,我觉得有必要重温一个警示:科学道德的底线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触碰。” 10月21日晚上,王牧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闻海虎的文章确实算是好文章,“但文章里面竟然有这么低级的错误,这是说不过去的。” 调查组称“基本事实弄清了” 10月21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他们已关注到王牧公开发表的声明,目前,王牧投诉闻海虎论文“数据造假”一事尚在调查之中。 王牧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10月13日、14日,教育部、中科院两拨调查力量先后奔赴南京大学展开调查。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是中科院调查组成员之一。朱邦芬告诉记者,调查组已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他说,当调查组成员对报告的内容都表示同意,报告就可以作为一份正式文件,“但现在还没到那一天”。 “我们跟王牧、闻海虎两位都谈过。”朱邦芬表示,调查组是10月中旬前往南京的,调查共进行了4个小时,基本事实都弄清楚了。 王牧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调查组找到他、闻海虎以及相关老师和学生了解情况,此后,他把一些数据也提供给了调查组。 不过,朱邦芬没有透露调查结果的细节。他表示,如今应该先把事情弄清楚,下结论是第二步,“事情不清楚,先发言不好,我不赞成网络上过早讨论此事”。 但是,王牧博文的影响或许超出了调查组成员的预想。10月21日晚,博文已有3万多点击量,且在微博、网络论坛上广泛传播。 令外界惊讶的是,王牧既然举报学术造假,为何要退出院士评选。 “我退出增选院士的原因是避开利益冲突,这样,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讲这个事情。”王牧向记者解释退出评选的原因,“一个院士候选人举报另一个候选人,总让人感觉到怪怪的。既然中科院已经调查了,我的初衷也已经达到了,那么,我就申请退出吧。” 王牧的推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至展告诉记者,10月16日前后,他接到了王牧的一封邮件。“邮件说您是我的推荐人,我向您写信声明我要退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增选,恳请先生向学部报告。我立即向学部办公室报告了这个事情。” 徐至展坦言,他收到邮件的时候很惊讶。在他看来,王牧达到了院士的要求,所以才推荐他为增选院士候选人。王牧的另一名推荐人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沈学础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王牧非常优秀。 据了解,一起推荐王牧的共有5名院士。闻海虎的提名渠道则是通过教育部推荐。 徐至展说,目前王牧的举报已被中科院正常受理,调查正在进行之中,他正在等待学部对此事的调查结果。“现在就是按照正常程序来的,作为推荐人,按照他的要求和我的责任,我已经报告了学部。” 举报引发争议 闻海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知道王牧对他投诉一事,但对王牧公开发表的博文,他感到有些意外。“整个事情我知道,但是他搞到网上我才刚刚得知。” “我的感觉是他搞错了。怎么说呢,我不敢多说话,因为专家组正在调查。”闻海虎表示,王牧的举报大部分不属实,并且最重要的是,用了一套错误的数据。 对于王牧的网络举报,学术界评价不一。 在学术科研人员聚集的科学网上,有很多人赞同王牧的举动,某大学教授黄秀清撰文表示,王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黄秀清说,王牧是他的老朋友,“也许是受导师闵乃本院士的影响,在南大,王牧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希望把每篇文章都打造成学术精品,经 得起时间的考验;温文尔雅的他,最不能忍的是见到或听到有人学术不端,遇到这类事件,王教授的口头禅是:太混蛋了!现在,闻海虎教授就在他眼皮底下造假, 如果睁一眼闭一眼,那绝对不是王牧的风格。” 但也有人认为王牧此时举报“不妥”甚至“动机可疑”。 博客认证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的祝熙宇在王牧的博文后面评论说:“目前学校和院士局还没有定论。在还没有得出结论的情况下,举报人先后在科学网和小百合爆料,并且上线到学术道德的高度,是不是想把这淌水搅浑?” 他说,关于为什么王要打闻?是不是真的出于学术角度,“我斗胆作点分析:最重要的一条还是闻威胁到王在南大的地位。” 祝熙宇还说:“这件事谁对谁错,还是那句古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相信闻海虎不久也会写文章来澄清,我们不妨等一等,看一看谁是谁非。” 对于举报一事,南大物理学院几位院领导都不愿置评。王振林副院长说:“这件事是学校负责处理的,我们不参与处理,我本人也不了解,我们也是同事,他们也不会跟我讲。” 南大物理学院办公室主任刘金生也说不了解内情。 南大一位校领导在回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第一,南大对于学风的态度是一贯的;第二,关于所举报的问题,举报人是向中科院举报的,中科院正在进行调查;第三,两位学者都是我校的学术骨干,学校不希望扩大。” 作为南京大学的毕业生,王牧在博文也表达了“沉重心情”:“南京大学是我学习工作了30年的地方,我不希望这件丑事在公众中传播,让南京大学的公众形象受损。” 王牧同时称,科学的尊严、数据的严肃性必须要维护,青年学生和教师必须要学会对科学数据的敬畏和尊重,科学道德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对于退出院士评选一事,他表示抱歉,“非常遗憾这个名额浪费了”。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9942 次阅读|69 个评论
王牧教授,你不当院士谁当院士?
热度 76 xqhuang 2013-10-21 14:53
王牧教授,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惊闻!王牧教授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 我想问:王牧教授,你不当院士谁当院士? 搞物理的,一定对王牧教授的大名早有耳闻。 他,现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结晶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凝聚态结构与动力学委员会(C5)委员 。2004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 会士 ,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首批获得者;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杰出青年学者奖;吴健雄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他,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近一半发表在Nature、PRL、Advanced Materials、PR等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他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March Meeting)、材料研究学会年会(MRS)、戈登研究会议(GRC)等序列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他还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编辑和顾问委员会委员。 。。。。。。 王牧教授是我的老朋友,有一段时间,他的实验室就在我的楼上,有机会我就到上面串串门,顺便进行一番学术争论。后来来往少了,主要原因是王教授太忙了,上课备课、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写基金、评审基金、评审论文、开会、报告、...,他对我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锻炼,说了四个字:太奢侈了! 也许是受导师闵乃本院士的影响,在南大,王牧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希望把每篇文章都打造成学术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的学生几乎拿不到学校的论文奖金,因为学生的文章不经过他来回十次修改,是不允许投稿的,对因此而造成学生的“经济损失”,王教授只好自掏腰包进行“补偿”。 温文尔雅的他,最不能忍的是见到或听到有人学术不端,遇到这类事件,王教授的口头禅是:太混蛋了!现在,闻海虎教授就在他眼皮底下造假,如果睁一眼闭一眼,那绝对不是王牧的风格。我理解王教授的愤怒,一个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不以造假为耻、反以造假为荣,如果这样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中国的科学还有希望吗? 我反复说过,中国院士制度是中国学术的毒瘤,它像毒品一样引诱着学人去造假犯罪,有人为了当院士,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劣币驱逐良币,越来越多劣币、假币统治着中国的学术界,中国科学还有明天吗?王牧教授不耻与那些伪劣院士为伍,难道还不能惊醒中国科学院? 院士制度,已经到了非动刀子不可的地步了! *********************************************** 两位大侠能用事实说话,这很好!看了双方的博文, 王牧教授的第一点质疑是核心,闻海虎教授的回复显然在回避这个关键问题。 王的质疑 :该文章声称在图4c (Fig.4c)标注的红点和蓝点处(共50个)分别做了微区化学成分测量。正文写到:“…we did the local analysis on 50 randomly selected specific points, marked by the red spots (on background) and blue spots (on the domains) in Fig. 4c…”。该图图示也写到 “…the SEM image of the sample SFC in another region. The red spots and blue spots mark the positions where the local compositions are analyzed…”。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实! 闻的回复 : 图4c(2012年9月20日测量)这里只是一个示意图,仅仅说明图4d的50个点中有25个点在岛上面测量的,25个在背景上面测量的,没有点对点的对应关系。图4c(SEM形貌)和图4d(EDS成分分析)是来自于同一锅SFC样品的数据。因此,选择一张图片作为示意图并没有什么不对;从示意的角度,它们的形貌是一样的,而且对结论没有影响。我们疏忽了在文字说明的时候强调示意二字。我们在Fig.4c的描述上面有些不准确,需要改正过来。 另,为了佐证论文的最重要结论(相分离),闻海虎教授从三次SFC样品上测量的总共79个数据点,选取了其中有利的50个数据点,把其余的29数据点刨除,涉嫌操纵实验数据,是典型的学术不端。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43762 次阅读|116 个评论
段振豪与院士选举
热度 44 Majorite 2013-1-6 09:46
段振豪与院士选举 上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段振豪研究员以其科研实力差一点就上了。 现在被判刑 13 年,原因是原配揭发,他与其助理车春兰“于 2002 年至 2011 年 7 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 124 万余元,段振豪非法占有上述款项后给车春兰少量好处费; 2011 年 5 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 5.85 万元;车春兰于 2003 年至 2010 年间用假票据报销 17.85 万。” 原先还对段振豪“捐精”愤怒的人现在却开始同情他了,“判的太重了,一个科学家就这么完了”。 例如, 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649654.html 段振豪被判的是否真的太重? 现让我们把他跟王立军做个比较。 王立军涉嫌 徇私枉法 (包庇杀人犯等)、 叛逃 、 滥用职权 (黑打,冤枉几千人)、 受贿 犯罪等罪行,才判处 有期徒刑 15 年(以 徇私枉法罪 判处 有期徒刑 七年;以 叛逃罪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剥夺政治权利 一年;以 滥用职权罪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以 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九年,仅比段振豪多两年。大多数人相信,王立军仅贪污、受贿、浪费的的钱款数量肯定要比段振豪多很多倍。那么为啥对段振豪就判的重呢?有人对此不理解。其实,只要对中国近代史有点了解的人对此都不会惊讶。 伟大领袖曾说过, “现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究竟是什么 ? 百家争鸣, 百家者,两家而已: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一家。知识分子百分之七八十是处在中间状态的。争鸣,就是两家争取这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有人说,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哪里还会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不,知识分子的毛可以附在资产阶级的皮上,也可以附在无产阶级的皮上。现在应该附在无产阶级的皮上。” 伟大领袖还说,“现在的知识分子是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他们的灵魂依旧在资产阶级那方面。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营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知识分子要解决这个 “ 身在曹营 ” 的问题,要在无产阶级的皮上粘得很好,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承认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再后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也都没了,仅剩下“领导”与“屁ple”。 由此看来,王立军再坏,但还是领导阶级的皮肉骨(副省级),而段振豪这个科学院的研究员充其量也就是附在皮上一根毛。剪毛、刮毛、拔毛,毕竟不疼;然而,破皮、挖肉、取骨,那可要伤组织、疼死的。所以,段振豪为天朝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就好像猴子面前杀掉的那只老公鸡。 上次院士增选,虽然拦下了一个段振豪,但还是有鄂鱼混进去。为了吸取教训,避免腐败分子(例如捐精者、贪污者、包二奶、玩小女生等)再次混进院士队伍,砖家提出,今后凡申报院士的学者皆要填写一份操守声明,其中包括申报个人财产、是否有小三、小四 …… 小 N? 是否学术作假、抄袭?如果一个普通教授竟然有 2000 多万的财产,就要纪委对其问个为什么。一把手要亲自抓反腐工作,反腐这项工作不能仅留给原配在小三进家后再进行,各大学、研究所党委要积极配合原配“反腐抗三”的各项活动,如果小三是在校生的话,要速把她赶出校门,采取一切手段恢复原配在准院士家的合法地位,以免原配上网发帖爆料或赴京上访。据砖家初步估计,许多大牛因为平常项目多经费多也就不愿填写操守声明而自动放弃申报院士,不申报没事,一申报不要闹出事来,晚节不保。 还有砖家建议,今后所有候选院士的学者们都要参加一次打牌考试,打牌成绩作为评选院士的重要标准,原因是: 打牌打得好,说明有头脑 ; 打牌打得精,说明思路清 ; 打牌打得细,说明会来事 ; 打牌不怕炸,说明胆子大 ; 赢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 ; 输了不投降,竞争意识强 ; 输赢都不嚷,说明有涵养 ; 打牌路数邪,说明懂科学 ; 打牌有怪招,说明素质高 ; 打牌爱打架,说明年轻化 ; 敢打单吊牌,肯定有后台 ; 输赢都不走,能做一把手;打牌不带响,可做正部长!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6982 次阅读|50 个评论
围观:一地鸡毛
热度 1 陈龙珠 2012-5-5 06:12
科技部网站5月4日发出说明 http://www.most.gov.cn/kjbgz/201205/t20120504_94097.htm “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共收到异议33件。推荐部门(转注:国家烟草专卖局)对此高度重视,鉴于该项目的 异议情况较为复杂 ,提出了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 -------- 院士将再次上书复议“烟草院士”,上书中将“点”到院士选举“被公关”问题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5/05/content_336177.htm?div=-1 据悉,院士们“再次上书”的联名信中,将会“点”到院士选举中“被公关”问题。   秦伯益说,“ 被公关 ”的人在不了解情况下,说了不适合的话不是大问题,但是经过大家指出有明显的错误后,还坚持不改就不是小问题。 中国工程院的集体形象没有必要与谢剑平和烟草行业捆绑在一起 。   秦伯益同时认为,以“程序已履行完毕,不好改动”为由而推延纠错,只是一种不想纠错的借口。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1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热度 28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12-11 20:05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二傻与王鸿飞唱个对台戏】 作为方外之人,二傻如闲云野鹤一般,向来不喜欢参合学术界里的七七八八、恩恩怨怨。 关于饶毅、施一公竞选院士失利一事,本也不想多说什么。 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如此而已罢了,没啥稀奇。 可是,今天看到鸿飞兄的博文: 《 龙卧浅滩遭 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之悲喜剧 》 却感觉很不爽! --- 这不是明摆着骂人嘛?! 按规矩,新院士是老院士们选拔出来的。 没选上院士就敢骂老院士们都是虾犬?哈哈!奇也怪哉! 打击面实在太大!将二傻的几个师傅全给骂进去了 ! 二傻不干!!! 二傻仔细想想,对于此次饶、施落选院士事件,真觉得这句话更适合: 【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大家应该知道此话的渊源,是来自钟馗的故事(引自百度百科): 唐朝德宗年间有个叫钟馗的举子,此人长得豹头虎额铁面环眼,脸上长满虬须。 这钟馗外貌虽丑,可才华出众、武艺超群。 这年恰逢秋季科举考试,钟馗告别了亲友进京赶考。 钟馗风尘仆仆来到长安。见京城楼台林立,一派繁华景象,自是十分高兴便在街上游逛起来。 他见前面有个测字卦摊, 就走到摊前说道 : “先生,我是赶考的举子,你给我卜个吉凶算算前程。 ” 说着写了一个“馗 ” 字。 测字先生仔细看了看“馗 ” 字,沉思片刻,慢条斯理地说 : “相公此次科考,文章定然独占鳌头。但你时运不济。到时不但名落孙山且凶多吉少。 ” 测字先生停顿片刻说 : “馗字拆开是九和首,现在时序九月,你来应试必然名列榜首。但是这个首字被抛在一边,恐怕旬日内必有大祸临头。望相公谨慎才是。 ” 钟馗听了心想 : 大丈夫在世,只要行得端正怎会有大祸降临 ? 因此他也没往心里去,付了银子便扬长而去。 几天后,钟馗进了考场应试。 钟馗看了考题,立即刷刷刷一气呵成写完文章,交了上去。 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 两人看了钟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 异口同声地说道 : “奇才!奇才!这文章字字珠玑,堪继李太白、杜子美之后! ” 于是将钟馗点为第一名。 德宗皇帝听韩愈禀奏说新科状元钟馗才华出众,便在金殿上召见钟馗。 德宗一看钟馗相貌丑陋, 顿时心中不悦道 : “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 ?” 韩愈连忙跪奏道 : “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 ” 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说 : “韩爱卿之言虽说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时曾有十八学士登瀛州之美谈,此人为状元恐世人笑朕不识人才也。 ” 宰相卢杞为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听了皇上的话,忙跪奏道 : “ 金科状元须内外兼修 。今科考生三百人众岂少其人 ? 何不另选一个。。。 ” 钟馗一看此人如此糊涂,不由怒发冲冠,指着卢杞大骂道 : “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 ? ! ” 说罢,挥拳便向卢杞打去。 德宗见状大怒道:“胆大举子竟敢大闹金殿?速速拿下! ” 钟馗盛怒之下,顺手拔出站殿将军腰间的宝剑, 高声叹道:“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 说罢,自刎而死。 德宗见钟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 为了笼络人心,他下旨将钟馗以状元官职殡葬,又封钟馗为【 驱魔神 】以祛人间邪魔。。。 大家仔细想想,一些人在学问、脾气、时运以及内外兼修方面, 包括在不幸落选后之怒发冲冠、狂贬新老院士以及发誓再不参选院士之举,是否很象钟魁? 真希望他们日后也能成为象钟魁那样的 驱魔神! 则吾国幸甚!善哉善哉! 【参考资料】: (1)《方舟子 - 肖传国事件与憨豆之 12 个效应》 (2) 《 饶毅:“科学领秀” PK “科学领袖”》 (3) 《學術自主性是中國學術健康發展的前提》 精选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11620 次阅读|89 个评论
院士选举施一公第一?
热度 3 pukin 2011-11-10 08:30
早上看到新语丝一篇文章:“ 饶毅让院士改正错误 院士选举施一公第一 ”,转帖如下: 饶毅让院士改正错误 院士选举施一公第一    作者:院士新闻   今年中国科教界最大的新闻是9月份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炮轰院士选举。刹那间全国媒体轰然。   不久大家都知道,被潜规则的除了饶毅以外,还有清华大学的施一公,第一轮院士选择敬佩末座,生物医学部第30名。   院士选择过程是各学部第一轮产生30名,进入第二轮。饶毅是第31名,没有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从30名中产生前10名,而且必需过全体投票的2/3。   在此前本消息灵通人士知情:第二轮产生10名,都是第一轮产生的30名中前12名之内。参加第一轮投票的院士,也就是第二轮投票的院士,同一批人两轮投票差别很小,所以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排名一般很接近,只有15名之内的人排名先后稍有改变。   中国科学院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第一轮投票低30名的,在第二轮进入前十名。   2011年11月,施一公打破记录,从第一轮的第30名,变成第二轮的第一名,稳进院士。   原因何在?   因为今年饶毅的罢选,震撼了院士们!   院士的大多数接受了饶毅的劝告,改变了投票,把30名的施一公变成了第一名。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77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机制设计,兼谈院士候选失败后的“翻盘”机制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1-8-18 07:02
  俺们不是最近2年正在提出一个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嘛,按照俺们的构想,应该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那个机制设计理论算是一个提升。那个玩意儿不能设计出一个好机制来,只能证明好机制确实是有的,这个供学者们讨论着玩没问题,可是没啥现实意义,或者更加学问点的话,叫做可操作性太弱。这也正是我考虑一套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原因。   当然,这套机制肯定要集成目前已经证明在现实中非常有效的管理机制,但是它的另外一个更大的优点则是在设计一个新的机制的时候会满足老机制当前存在问题而带来的更多需求。   选举机制就有多类,而中国的院士选举机制则是一个经典例子。   据说(俺们没有去验证),院士选举大致是三轮,第一轮还海选,满足推荐条件就可以去候选,可以几位院士共同推举,可是是单位推荐,还可以是学会协会推荐。当然,所有的推荐都得本人同意才行。   海选除了政治条件外,一般不太卡人的,这一关比较容易过。如果我能拉到几张院士推荐票,我也可以进入第一轮。不过,如果看到我不断抨击科研管理制度,也许会把我偷偷地拿下,然后告诉说初审文件不完善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轮则是通讯评议,院士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弄一次就拉大家到北京来开会也麻烦,所以通信评议还是需要的。加上有很多老先生身体不见得很好,更要考虑大家的健康,就发个短信给几颗候选新葱打打分了。   打完第一轮分数,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再综合综合结果,就出一个short list的新名单。然后大家再感慨你看谁谁谁水平很高可是没进去,看来是得罪不少人啊,如果得罪一个大家不至于用电话串联起来对付他吧,云云。有的人则暗自高兴,距离中国最高的学术称号又近了一步,马上就领到终身粮票了,副部级待遇呢。   第三轮则要当面投票了,此时,相近学科的老院士可以为自己了解的或仇视的人说话了,对于仇视的候选人,那是必欲杀之而后快,对于要扶的,有些老院士也不顾年老体衰,拼命唱赞歌的也有之。   当然,最后还得落实到选票的数量上,超过三分之二您老当选,弹冠相庆去吧,不到的话,嘿嘿,后年继续努力,抓紧和院士们搞好关系。至于研究工作,2年还能有个啥本质性进步?!车轱辘话继续说呗。   当然,每次都有冤死的龟,有坚持不了几轮申请的,小命归西,院士终究成梦。而毅力特别大的,希望也还是可以累积的。即便您曾经得罪了院士,他说坏话也有说尽的时候,而且他老人家即便比你还能活,过了80岁不也没投票权了嘛,所以,值得那些对院士称号眼热者继续熬下去。   也有那耐不住过程繁琐和考验耐心的学者,一次不成就不再申请,减少了很多打印复印纸张,也算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值得鼓励。当然,如果声明不参选的话,倒是没浪费纸张,不过会浪费一些比特。   这个院士选举机制没有设计翻盘机制,所以,整个院士选举基本可以用一个“熬”字进行概括。   其实,在我看来,应该设计一个很好“翻盘”机制,这个省得大家郁闷或者愤怒,乃至引发事件,以前没有引发是因为大家都不好意思跳将出来反对,多是打脱了牙往肚子里吞,而真出一个好意思的,那就显得中国科学院脸上有点难看了。      但是,翻盘机制怎样设计呢?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考虑,即便100年都不会采用这种机制。   1,当有人提出异议,则用国际学术标准来衡量这位候选者的情况。我们不是迷信诺贝尔吗,那就找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评议代替中科院院士投票,而且选谁异议者是不知道的,尽管他可以猜。然后,10位中9位投票认为该人能达到院士水平,则可以通过第一轮。   2,同时邀请20位相近领域中科院院士作为评委进行面试,重新投票评议,此时,考虑到之前没过三分之二,这次过半数即可通过第二轮。   3,中科院该学部的老大(有这么一个老大吧)最后给出意见,他老人家的意见此时一票定乾坤。   如此,虽然过程更加繁琐,但是给了人一条活路,还是值得采用的。
个人分类: 时论|8499 次阅读|22 个评论
1980:院士选举民主化的起点
ScienceNews 2010-2-4 09:40
我尽量想讲真话,尽量把所讲的事情向真实靠拢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孙滔 我尽量想讲真话,尽量把所讲的事情向真实靠拢。薛攀皋这样评价他的《薛攀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 尽管这本书没有被正式出版,但仍在科学史领域引起了较大关注。翻开这本书,他在《自序:不曾想走的路》中速写了自己在中科院的历程:调查研究室、计划局和学术秘书处的生物学地学组近4年;生物学地学部、生物学部11年;离开科研管理部门11年;重返科研管理部门至退休返聘13年。 其中,从1978年4月到1991年,薛攀皋先后在院部任一局(主管生物学)三处处长、学部办公室副主任、生物学部学术秘书和副主任、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学术秘书。他退休后由学部联合办公室返聘,直到1991年离开院部,前后约13年。 面对《科学新闻》提出要采访关于1980年学部委员(院士)增选的话题,薛攀皋说:1979年5月,我受命任中国科学院增补学部委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起,直到1981年3月29日新华社公布当选学部委员名单止,我全力以赴负责日常工作。 民主选举 科学新闻 :中国科学院学部自1953年就开始筹建了,你一直在生物学部办公室工作。那你在1955年学部委员产生过程中参与了多少? 薛攀皋 :1955年学部委员的产生工作我没有参与,这项工作基本上对我们是保密的。1957年的学部委员增选工作我参与了,但那也不是制度化选举出来的。 1955年学部委员名单选聘的过程是:中国科学院提出名单;中共中央宣传部审查调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聘书。 科学新闻 :1980年的学部委员增选,你是直接的当事人。 薛攀皋 :真正按照程序化进行民主选举的,就是从1980年开始的。 1980年学部委员增选后,增选工作中断了10年,1991年学部委员增选和1993年开始的的院士增选其程序与1980年基本上差不多。 当时我作为学部委员增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只是在钱三强副院长直接领导下做具体工作。 科学新闻 :这次学部委员增选的意义在于没有上面的干预? 薛攀皋 :并不是没有干预,但是在中国科学院陈述意见后,上面尊重民主选举的结果,不坚持以行政干预调整当选学部委员的名单。事情的经过是:198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学院上报的283名当选学部委员名单后提出,要增加一些中年科学工作者,让中国科学院讨论研究后再报。对此,中国科学院写了一个报告,认为当选名单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增补办法》规定的程序民主产生的,抛开《增补办法》由党政部门予以调整是不可行的。中国科学院的报告于3月2日送国务院,3月23日获国务院批准。 上面也算比较开明,就没有继续干预。 两种推荐 科学新闻 :你在《文集》中特别提到推荐候选人是有学部委员直接推荐和部门推荐两个途径。是这样吗? 薛攀皋 :是的,为什么多了一个部门推荐?就是因为有一些科学家在国防军工保密部门,是属于保密的,不能够发表论文,甚至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不让别人知道的。 此外,10年文革,所有科学刊物停刊,学术活动都停止了,即使是同行可能都相互不了解。 那个办法(两种途径推荐)原来只是权宜之计,但是后来的院士增选工作也采用了。 科学新闻 :那当时有没有参考过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选举制度。 薛攀皋 :台湾的院士选举跟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没有太大差别。候选人名单先经过评议会,审查通过公示后,才由院士来选举,评议会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1980年的增选没有公示。形式审查通过的候选人有共996人,其他不符合程序审查筛掉了100多人,如没有经过主管部门审核等原因。 之后由原有学部委员评审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最后按差额选举原则无记名投票,增选出283名新的学部委员。 科学新闻: 那有没有参考国外的操作规则? 薛攀皋: 1979年5月,我离开院一局到学部办公室报到时,《增补办法》已经形成了。国外参考资料很多。我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才归队,之前院里已经就有人收集这些资料,如苏联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苏联科学院自俄罗斯科学院而来,后者是模仿法国科学院创造的,还聘请法国科学家作为顾问。他们实施院士制度的历史都很长,院士增选工作量不像我们这么大。因为我们都是积累多少年才解决一下。 有的人竭力主张统选,称只有统选才能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如果不统选只能叫中国科学院某学部的学部委员。但是假如真正那样做的话,可能得票率就非常分散。台湾也是分组进行院士选举的。 消防员史话 科学新闻 :但是还是有人质疑(1980年的)选举结果。 薛攀皋 :因为是第一次实行民主选举增选学部委员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我国科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相对是一片净土,尽管有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但不严重。 那时候科学院的声望比较高。虽然那一届增选有一些不如意的事,但不是太多。比如有人请中央领导人、民主党派负责人递条子、写信等。 选举完成之后,从院各个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回去了,只剩下我处理善后工作。就这样,我成了消防员,接待对增选结果有意见的部门单位代表或个人的来访来电。 我每天守着礼堂楼上的接待室。打电话的比较多,有的人一上来就火气十足。说话粗野的不少。很难听的也有。日子虽然不好过,可还能挺得住,因为我们没有做任何亏心事。 科学新闻 :还有告状的? 薛攀皋: 主要是一些落选的副部长之类的人,通过新华社内参向中央告状,说中国科学院以少选多,由100多名原有的学部委员来评选1000名候选人,不科学。有的领导看看也就完事,也有的领导批示让科学院重新考虑。 选学部委员或院士与选拔运动员不一样。你能在9秒5左右跑完100米就可以入选国家队,但科学领域学术水平的评价,要做到如此精确又绝对公正很难。 另外,也发生一些让贤的感人事。 科学新闻 :你还是举一些具体例子吧。 薛攀皋 :北航的教授陆士嘉是前清华大学副校长、1955年选聘的学部委员张维(1913~2001)的夫人,照道理是可能选上的,但她坚决不干。她说即使党委通过了,也不干,要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还有武汉大学的数学家齐名友,他比较坎坷,在大跃进时也被拔白旗(指1958年知识界的拔白旗运动)。他给我们写信,表示坚决不占名额不当学部委员。 遗憾的事 科学新闻 :这次选举有什么遗憾吗? 薛攀皋 :我们在选举程序上没有错误,也没有腐败产生。其实1000名候选人里面有我的老师,如林兰英、郑作新、唐仲璋等,我们严守纪律没有透露任何信息,他们是靠自己的实力与道德风范当选的。 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原定增选的名额是330名,一方面,实际当选的只有283名,没有满额;另一方面,有些有条件当选的却未能当选。为此有些部门单位有意见。当时我们只能解释,以后要每两年增选一次,还有机会。但是我们也没有料到后来一下子又中断了10年。 科学新闻 :你在《文集》中提到这件事,但只是提到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薛攀皋 :我至今不知道官方对此有何说法,只能推想它可能与下列事件有关。 其一,1981年,《中国科学院试行规程》规定: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中国科学院的业务发展方向(一度还规定由学部委员大会直接选举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委员大会事权过大,自然被认为有悖于党绝对领导科学事业的准则。 其二,1981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明确指出,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是完全正确的。9个月后,某国家领导人看了两位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的信和田长霖在报告的记录后,对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提出异议,批评中国科学院不是按侧重应用安排工作。 其三,1983年7月,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送关于准备召开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的请示报告。领导认为报告中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要由国务院派调查组调查后再做决定。中国科学院面临能否继续生存的危机。 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大会的性质任务存疑,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被曲解,生死存亡前途未卜,增选学部委员排不上国家议事日程,自在情理之中。国务院调查组进驻中国科学院几个月后,写了一个还算公正的调查报告。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出面对中国科学院负责人说:你们和我们没有路线的不同,只是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办院方针的解释,不要再争字眼,不要再争论下去了。中国科学院才免除灭顶之灾。 学部委员增选工作中断10年,科学界对此呼声不断。1990年,已经退休的钱三强,以科技界一个老兵的名义,写信给李鹏,呼吁重视这项工作。1991年学部委员(1993年改为院士)增选工作恢复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每两年增选一次,至今没有中断。 今日院士 科学新闻 :当今有一些人质疑院士制度。 薛攀皋 :我于1991年离开院部,从此不再参与任何与院士有关的工作与活动,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我能说的是:学部委员制度从1955年实行到1993年,学部委员的性质几经变化,也付出惨重代价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学部委员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批斗或迫害致命;学部被撤销停止一切活动才过渡到现在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院士制度。它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有不完善处,需要理性的批评、监督和建议、帮助。 科学新闻 :确实有的院士出现了问题。 薛攀皋 :近几年,院士中发生过学术不端、道德失范等方面的事件,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必要回避,但毕竟这种人是少数。对此,有关部门进行严肃认真处理,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多数院士倡导自爱自律,这些是有目共睹的。我也希望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对有些传闻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切忌炒作把不该由院士、院士制度负责的问题强加给他们。 2009年5月28日,《科学新闻》记者孙滔采访薛攀皋先生后,发表《1980:院士选举民主化的起点》一文,刊于2009年第11期。尽管文章是依据录音进行整理的,但刊发前未能及时请薛先生看清样以作进一步修正,以致原文存在一些表达错误和不准确之处。该文发表后,薛先生又因身体原因未能及时反馈修改意见。故延至今日修回。特作致歉声明。 《科学新闻》编辑部 2010.2.3
个人分类: 编辑感言|3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