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体制改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前中国如何破解体制改革面临的“投鼠忌器”困境
热度 3 lbjman 2012-12-28 01:59
当前中国如何破解体制改革面临的“投鼠忌器”困境
历史回顾—— 当前苏联的经济体制问题积重难返时,巴尔戈乔夫面对国内外利益集团的游说和西方国家所谓“民主”宣传的攻势,实行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改革,采取放任自流的改革政策,导致苏联迅速解体,巴尔戈乔夫成为西方国家历史上最成功的间谍培植案例与内部策反案例。 1992 年俄罗斯的前总理 盖达尔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 萨克斯投其所好,实行历时一年多的 “休克疗法”激进经济改革,把俄罗斯经济带入深渊,西方国家又能在苏联解体的历史伤口上再狠狠撒了一把盐。 为了避免改革失误或改革偏差对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改革思路即“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改革中,为了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局势的把控能力,在改革内容上我们基本上不涉及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们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脱困”问题,但是也积累了其他层面的问题,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协调发展日益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对于中国现实问题,西方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说法并不属于中国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目前深层次的问题是由于“社会利益格局”没有得到及时改革和创新,日益陷入“投鼠忌器”的困境。 杰弗里 · 萨克斯的现代翻版—— 世界银行行长佐克利及其追随者,积极在中国兜售其西方经济思维模式, 如果盲目采信西方思维模式“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而中国目前深层次问题即“投鼠忌器”困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仅仅停留在经济问题层面的思考,改革战略采取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模式,将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本文对当前 中国体制改革面临的 “投鼠忌器”困境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尝试性建议。 一、当前 中国体制改革面临的 “投鼠忌器”困境 (一)不变的利益分配格局造就了特权阶层的特殊利益 第一种“投鼠忌器”困境: 在这二十多年的改革中,为了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局势的把控能力,我们基本没有在体制上进行具有突破性改革,但是也造成了今天特权阶层谋取特殊利益的后果。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造就了一大批特权阶层,这些特权阶层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获取了特殊的社会利益,而这些特权阶层也是国家管理层的重要组成,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革必然触动这些阶层的既得利益,阻力之大不可想象。 (二)靠政策法规漏洞发家致富人群日益成为强势群体 第二种“投鼠忌器”困境: 在这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国家存在政策法规漏洞和滞后是在所难免的,善于钻营的人或善于打擦边球的人,利用政策法规的漏洞和滞后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然,中国很多富有阶层是经过自己的勤劳合法致富的),这些人在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官僚的重重欺压,于是对社会现实会有一定的不满情绪,由于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具有一定比例的社会经济贡献,这类群体日益成为强势群体,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在改革中应对这类社会群体的社会情绪和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是重大难题。 (三)掌控国家财富的国有企业急需进行制度管理改革 第三种“投鼠忌器”困境 : 国有企业,行使国家财富的经营管理权,肩负保持国有财富保值增值的重任,并为国家的行政权力积累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资本条件,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对外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但是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对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改革和监管严重滞后,导致很多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超过原有的界限,积极参与其他社会资源的争夺与开发,进一步压制了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顶层设计管理的缺陷,导致某些国有企业高层利用公权谋私,日益结成相应的利益集团,并对国家的改革产生不利的阻力影响。如何实现国有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又能对国有企业进行制度管理改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这是中国体制改革面临重大难题。 (四)国外利益集团与国内利益集团勾结,把控话语权 第四种“投鼠忌器”困境 : 我国国有企业的不良发展倾向也为国外敌对利益集团所利用,国外敌对利益集团利用强大媒体实力,宣传放大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利用类似“佐克利”这样的代言人到处兜售和吹鼓全盘私有化,以便化解中国国有经济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国家发展基础。同时加快与中国有关私欲利益集团的勾结,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企图游说中国高层接受国有企业全盘私有化的主张,以便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或侵吞中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或打击瓦解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外敌对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中国的某些买办社会精英,他们渗透到社会的要害部门,企图掌控着中国改革的导向和话语权, 短期内对这些买办社会精英进行爱国或卖国甄别是非常难的。 (五)国内外利益集团利用国际外交手段干扰中国决策 第五种“投鼠忌器”困境 :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内很多利益集团也加快对外的合作步伐,其中某些私欲利益集团基于私欲目标,成为了国外敌对利益集团的成员,具有极大隐蔽性的特点。美国的很多对华智囊机构,里面拥有熟悉中国事务的本土美国人,也有谙熟中国国内复杂局势的美籍华人。这些对华智囊机构部分是为美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大部分是国外敌对利益集团开展对华业务的代言人或代理机构或中间人,他们除了勾结国内的私欲利益集团影响中国政策外,他们还通过官方渠道,利用美国强大的国家机器或外交手段,开展对华的暗示性外交压力,以便左右中国的政策改革与实施。目前中国和美国结成恐怖的经济结合体,更让中国在敏感外交事务或国内决策上面临极大外交压力。如何应对 国内外私欲利益集团利用国际外交手段干扰中国决策 , 这是中国体制改革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 二、破解体制改革“投鼠忌器”困境的组合铁拳 (一) 坚定改革创新的坚强意志,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目的——坚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国内外诸多重大难题急需应对和解决。在“人治”占优而“法治”偏弱的历史阶段,各项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革将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中央高层应坚定改革创新的坚强意志,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辩证继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精髓,努力完成以民生为导向的“共同富裕”目标,构建法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开创“强国富民”新时代。坚定现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 (二)加强国家强力部门的建设,维护好“人民的枪杆子” 目的——掌控好国家权力机器。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毛主席对千万中国人浴血奋斗史的经验总结,当然国外敌对势力也对这个经验总结深信不疑并努力加里利用。对于国内经济利益集团的勾引与拉拢,是属于经济层面的渗透。国外敌对势力对敏感强力部门的渗透,也会不惜血本,这是属于“枪杆”层面的渗透。因此我们目前首先要加强对国家强力部门的建设,保持这些强力部门党性党风的绝对纯洁性,其次对“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的应用,必须把握好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保证“枪杆子”握在最合适的人的手里,时刻为国家和民众服务;二是保证握“枪杆子”的手必须够强,够硬,对国外敌对势力够坚决。掌控好国家权力机器才能维护好社会稳定。 (三)加快执法部门的独立执法步伐,维护好国门安全 目的——关紧国家的内外阀门。 目前我们国家地方执法显得不够彻底,很大归因于制度的设置问题。目前地方各级公、检、法隶属于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公、检、法的人事任命归于地方各级政府,其财政开支也来源于地方政府划拨的地方财政开支。因此地方执法显得底气不足。因此建议中央对地方各级公、检、法系统采取直线制组织管理模式,人事任命和财政开支直接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检、法系统对下级部门负责和把控。这样就 尽量避免地方官员或利益集团对地方执法部门的干扰,加快了执法部门的独立执法力度,有利于执法的贯彻执行力度 。加强对国防边境、口岸、关口的执法力度,加快相关边境口岸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强力查处有关进出国境的违法行为,断绝不法人员外逃通道。 (四)构建国家大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保证资金流安全 目的——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纵观近现代史,大多数国家的改革过程中,易于出现扰动社会正常秩序的首要社会经济因素是金融体系的混乱或崩溃,或造成社会资金链断裂,或造成物价飞涨,以致国家各种物资供应紧缺,导致人心浮动,给改革进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甚至社会动乱。特别是目前中国各种地下钱庄盛行,私人高利贷流行,蚂蚁搬家式的现钞过境等成为各种非法资金的进出渠道。因此,需要构建国家大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对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资金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各类资金的流向、流量和规模,构筑金融防火墙 ,尽量避免受到国外大规模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所影响,防止非法资金大规模外逃或非法热钱涌入,为其他相应的改革措施奠定良好的配套条件。 (五)加快情报信息平台建设掌握财产信息,维护经济和科技情报安全 目的——断绝不当利益来源渠道。 获取各种类型灰色收入成为管理阶层日益脱离民众利益的起点和根源。而各种类型灰色收入的存放方式有国内金融机构、国外金融机构、国内各种固定资产购买与投资、国外各种固定资产购买与投资、硬通货(黄金、白银等重金属)、古文物、古玩、古董和古字画等。近几年来灰色收入的渠道出现了新的变化,以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作为谋利对象的现象日益增多,给我国的经济情报安全和科技情报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快密级型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的备案、归档和保密工作,积极推进对各个阶层(特别是管理阶层)的财产信息进行联网互通, 对灰色收入来源和流向进行监控,为推行国家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搭好信息平台 。同时也加快对经济信息情报和科技信息情报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经济信息情报和科技信息情报的流通渠道,维护国家经济信息情报和科技信息情报的安全。 (六)以立法形式规定国家公职人员不得拥有国外资产,禁止“裸官” 目的——革除“人在曹营心在汉”公职人员。 作为国家公职人,绝大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具有公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其应该在其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如果该国家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拥有国外资产,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和社会担当应受到质疑。因此,应该借鉴俄罗斯的做法, 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不得拥有国外资产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针对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做出这样的规定: 1、在职的副处级及其以上国家公职人员,要到国外进行工作、学习、访问或旅游等事宜,必须提前3个月进行申请,通过各项审查才能出境; 2、在职的副处级及其以上国家公职人员的 配偶或子女到国外工作、学习、访问或旅游,必须提前3个月进行申请,通过各项审查才能出境; 3、在职的副处级及其以上国家公职人员, 必须在其配偶、子女到国外工作、学习、访问或旅游之前办理好离职手续,作为相应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就职; 4、在职的副处级及其以上国家公职人员在办理好离职手续后,在没有得到特殊允许情况下, 5 年之内不得出国定居、工作、访问或旅游等; 5、在职的省部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国家公职人员离职后,在没有得到特殊允许情况下, 10 年之内不得出国定居、工作、访问或旅游等。 结束语: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分析”引出了本文的议题,通过具体分析我国面临的 “投鼠忌器”困境,指出了目前我国体制改革面临的巨大难题。作为国家的体制改革,大局谋略框架为上,中局层次布局为中,小局技术策略为下,因此在后面的破解方法中,并没有针对前面的困境做一对一的答疑,而是做了谋局的应对。把大局谋略的框架构建拓实了,其他局部的配套改革就可以稳定推进。本人只是“抛砖引玉”,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1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面临的问题及其系统解决方案
热度 1 shehuiguanli 2012-10-21 17:10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 2004 年启动,由发改委具体负责,历时 8 年的争议。 2010 年初和 2011 年 12 月,发改委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均未通过。 《方案》共涉及十大问题,包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以及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 该方案有无数专家参与,为什么历时 8 年却无法得出多数人(绝对无法得出所有人)共同认可的方案,原因很简单,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 找到的都是一些“中间”问题,并且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如 工资正常增长比例,有吗?最低工资标准需要各地制定、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标准吗?解决了与没有解决有区别吗?纠结于这些问题,不可能找到较为合适的改革方案。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到底涉及哪些根本问题呢? 1. 公共资源出让、出租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公共资源归全体国民所有,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何体现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前一直归政府所有,由政府支配,这是我国产生严重不公的主要原因。 解放初期,中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该问题并不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公共资源出让、出租产生大量收益,而政府如何使用这一笔资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我国目前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及其简单,将政府收入和国家收入分开,国家收入由全民共享,平均分配即可。 解决了这一问题,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资正常增长比例、最低工资标准问题自然解决。 2. 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对 国有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这显然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方法。 试想如果这个企业是您自己的企业,而自己无法管理,需要委托他人管理,您会采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吗?正是由于对国有企业管理方法的错误,导致产生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问题,而这一问题在目前的管理方法下也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实际很简单,首先高管实行聘任制(好像现在也是,只是现在是假的,没有完成任务,甚至搞垮企业,也不会撤换),完不成任务即撤换。其次规定具体目标。第三工资实行谈判制,谁出的工资低就尽量由谁担任(就像自己的企业聘任经理人一样),而不是现在先固定人,再谈判工资,这可能谈好吗? 3. 事业单位多此一举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大部分事情没有人做,老百姓也无力做这些事情,引入事业单位也许情非得已。 但事业单位是什么单位呢?管理吗?管理有政府机关。事业吗?做了多少事呢?做了多少事给多少报酬即可。而现在的现实是:政府将一些管理职能划归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是做事业的,也不愿管理,形成管理空白地带。而且事业单位没有做任何事照样给很多报酬,这也是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 如医院,一边拿着国家巨额的拨款,一边收着老百姓高额的医疗费用,同时赚着高额的药费差价,拿着非常高的收入,然后诉苦说工资多低。而国家巨额拨款的投入却不需要任何回报。 同样是医院,私立医院自己投资,一样养活很多人员,老板不仅需要收回投资,还要有收益,和事业单位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因此,对“事业单位”管理很简单,采用“赎买”制。根据工作量的大小,支付一定费用,使事业单位逐步过渡到企业,记得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还需要回报咯。 解决完上述问题,分配问题基本解决完了。特别是上述方案操作非常简单,是一种博弈。 针对“ 起草中的分歧与争执”的问题,提一些看法: 1. 关于“两个比重” ( 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显然是很低的,特别是“多劳”无法“多得”,不解决上述问题,这两个问题无法解决,而解决了上述问题,收入会逐步回归理性,这些问题也就得到解决。如垄断企业,将投资收益逐步合理化,工作人员的收益就会逐步理性,也就逐步解决多劳多得问题。 2. 关于当前收入差距不合理偏大 解决了全民共享问题,收入差距将大大减小,也会逐步趋于合理。因此改革的着重点是放在二次分配上,而分配机制的改革又会影响初次分配。
个人分类: 中国社会管理|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有用的实施办法应该具备的要点分析
热度 1 liu005777 2012-10-10 17:31
—— 刘全稳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 以下简称《办法》)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 5 年;按照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1 年 3 月 23 日颁布的《 关于分类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科研院所 与高等院校到 2020 年将被划分为从事公益服务类,科研院所中的基础性科研因其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将被划入公益一类,而高等教育因其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将被划入公益二类,届时应达到中央的“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 “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之目标,实现“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之目的。所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是迟早的事,即使被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最迟到 2020 年,也得实行改革,而被选作为事业单位改革先期试水的“鸭子”,至 2018 年还可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因此,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该理性看待这次改革,认真思考去留的时间空间。 鉴于科技期刊本身固有的高精尖、受众寡、推动社会进步力强等特性及其他属性,科技期刊完全走向市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此,对科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要求应该采取的方针是“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要求它们积极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建立起符合科技期刊发展规律、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制度和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建立起以推动科技发展为中心、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导向、全面执行国家标准,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发展成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可以实行先期成立与原有单位分离的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文化单位,鼓励其大胆探索以刊养刊、以商养刊的办刊机制,对于条件成熟的,鼓励其进行转企改制的探索,推动越来越多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最终达到科技期刊数一个不少,辅助刊物不断增加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国家应该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非时政报刊编辑部为核心,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刊号发放、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高校和科研院所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推动其从行政附属物转变成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坚决杜绝出现行政事业性质的“翻牌公司”,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 总之,作为朝阳产业(李长春语)之一的报刊编辑,其编辑部体制改革应该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份“成熟、自信与进步”,而不应该是“怯懦、自卑与退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体现的是期刊业的雨后春笋般蓬勃向上之精神,是期刊号的自由获取与销号,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强行注销大批刊号。新闻出版总署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假如你还不能感受到 WTO 带来的经济社会全球化冲击,还不能够从 IT 业的迅猛发展、 iPhone 的畅销、卡扎菲的被活捉与毙亡消息发布、“表哥”的出现与衰落中体味出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那份重要性和紧迫感,还不能认识到党早就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你将是一位政治不敏感的人。 鉴于《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出台的“名不正”问题,建议新的非时政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以中办或国办的名义发布,或者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科学院的名义联合发布。 发布前,认真仔细地对照李长春 2010 年在《求是》杂志上的论文,看看理顺了其所述的十大关系没有,认真仔细地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定,看看符合其主体精神没有。想想所制定的办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是否能够展现出国家科技文化的自信,实施后是否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是否为大发展大繁荣起到正力作用?
个人分类: 文化|1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体制改革之双核引擎:新闻监察与人大审批
热度 2 GongChen 2012-8-23 10:2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斐然,举世瞩目。但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不能再摸着石子过河了。从政府到百姓都在思考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近日看了文革中上海市委书记被打垮的经历,不禁反思怎样才能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我想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首先需要发动新闻监察与人大审批这一双核引擎,才能把中国的改革推向深入,才能实现中国几千年来由人治到法治的彻底转变。 来美十八年,深感美国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比中国要少得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闻记者无孔不入,任何与犯罪有关的蛛丝马迹都有可能被曝光。这就使得许多公务员特别是政府高官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将身败名裂。在美国,新闻记者也是英雄。他们的名誉和收入与其揭露出来的事件的严重性有密切关联。中国的记者受到太多的限制,不能深入揭发犯罪嫌疑的事实并全盘托出给大众。当新闻不自由的时候,罪犯的自由就增加了许多。要打腐倡廉,首先需要极大的新闻自由。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本行不通。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记者的嗅觉更是灵敏。 新闻不自由的一大障碍是当权派阻挠记者揭露本单位或本人的负面事件。这就需要限制当权者的权力。如果一个官位是上面授予的,这个官就只会对上负责,对下颐指气使。只要上面不撤职,这个官就可以为所欲为。但如果这个官是下面选出来的,他们就必须对下负责,否则就会被罢免。全民选举自然是理想境界,但即便在美国,选举也几乎成了“选钱”的代名词。美国的两党竞选其实并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说说空话而已。在中国,既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赋予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以及各级政府的人大就应该行使最终审批权。县长必须对县人大负责,而不必对省长负责。省长有权干预各县活动甚至提出县长解职的请求,但解除县长之职务必须由县人大做出讨论和终审,原因是县长解职对一县百姓至关重要,对省长却没有很大的影响。同理,省长必须对省人大负责,国家主席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当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最高权力之时,中国就将驶入法治的快车道,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个人分类: 随感|3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新闻出版总署: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
yonglishi 2012-8-6 14:10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新闻出版总署 2012年7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2-08/02/c_131755876.htm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67/201208/761838.html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精神,依照《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报刊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改革任务,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二、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   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于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   对于不适用上述改革办法的报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节严重的报刊编辑部予以撤销。对停办和撤销的报刊编辑部,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报刊出版许可证。   此外,对于极少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主管主办单位、有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专职采编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转为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报刊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报刊出版企业。   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以党报党刊的子报子刊、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企业为龙头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且不能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相同相近的专业和学科为基础,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科研部门主要承担专业学术领域工作指导、情况交流任务的期刊和高等学校校报,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对于在国家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中具有领先水平、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准,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转为期刊出版企业条件不成熟的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可暂时保留,但要建立由科研部门分别编辑、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行模式,依托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搭建学术出版经营平台。    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政策保障   国家有关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适用于所有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鼓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和扶持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各种基金对学术期刊的支持,将国家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纳入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出版基金资助范围;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对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予以扶持;积极争取支持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国家级学术水平及学术标准的评价体系、构建国家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实施国家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品牌工程等措施,加大对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支持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加强和完善报刊编辑部转为报刊出版企业后的主管主办制度,探索建立主管主办管理体制和出资人管理体制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严格主管主办单位职责,要求主管主办单位切实担负起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报刊编辑部转制或合并建立报刊出版企业中,不得有非公有资本进入。   报刊编辑部停办和撤销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主办单位负责做好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和债权债务处理工作。制定专门的人员分流安置办法,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安置,并优先考虑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进行安置;经协商一致自谋职业的,由主管主办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兑现经济合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五、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要切实加强对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依照本通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出版局的组织协调下进行。报刊编辑部的主管主办单位具体负责所属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实施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切实解决好各种具体问题。要始终掌握对主要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报刊内容的终审权,确保正确导向和持续发展。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禁在体制改革中转移和私分财物。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通过其主管单位向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所报方案予以审核和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局分别向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报送,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并征求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后,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予以批复。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主管主办在各地区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或地方按照上述程序报送。 新闻出版总署 2012年7月30日
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zuoqiting 2012-8-3 11:42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精神,依照《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报刊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改革任务,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二、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   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于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   对于不适用上述改革办法的报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节严重的报刊编辑部予以撤销。对停办和撤销的报刊编辑部,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报刊出版许可证。   此外,对于极少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主管主办单位、有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专职采编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转为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报刊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报刊出版企业。   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以党报党刊的子报子刊、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企业为龙头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且不能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相同相近的专业和学科为基础,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科研部门主要承担专业学术领域工作指导、情况交流任务的期刊和高等学校校报,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对于在国家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中具有领先水平、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准,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转为期刊出版企业条件不成熟的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可暂时保留,但要建立由科研部门分别编辑、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行模式,依托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搭建学术出版经营平台。    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政策保障   国家有关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适用于所有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鼓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和扶持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各种基金对学术期刊的支持,将国家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纳入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出版基金资助范围;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对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予以扶持;积极争取支持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国家级学术水平及学术标准的评价体系、构建国家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实施国家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品牌工程等措施,加大对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支持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加强和完善报刊编辑部转为报刊出版企业后的主管主办制度,探索建立主管主办管理体制和出资人管理体制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严格主管主办单位职责,要求主管主办单位切实担负起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报刊编辑部转制或合并建立报刊出版企业中,不得有非公有资本进入。   报刊编辑部停办和撤销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主办单位负责做好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和债权债务处理工作。制定专门的人员分流安置办法,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安置,并优先考虑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进行安置;经协商一致自谋职业的,由主管主办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兑现经济合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五、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要切实加强对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依照本通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出版局的组织协调下进行。报刊编辑部的主管主办单位具体负责所属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实施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切实解决好各种具体问题。要始终掌握对主要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报刊内容的终审权,确保正确导向和持续发展。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禁在体制改革中转移和私分财物。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通过其主管单位向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所报方案予以审核和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局分别向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报送,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并征求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后,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予以批复。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主管主办在各地区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或地方按照上述程序报送。 新闻出版总署 2012年7月30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难为新科院士们了
热度 7 Nancyback 2011-12-11 18:02
两年一度的院士评选于富有历史寓意的 129 前夕公布,在科学网上掀起了一场飓风骤雨。相当多的评论似乎是说,该上的没有上,不该上的却上了。饶毅先生明确抱怨,这是武大郎式的选聘,并指出北京某研究所的副教授水平要高于入选院士水平。更有王鸿飞先生鸣不平,说“龙卧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点出了这一游戏对真正的杰出科学家的伤害。还有的网友,把饶毅和施一公的不入选,上升为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的互不相容的矛盾。 今年的评论,倒是不像往届,名单一出来就有新科院士被点名拷问,被发掘出涉嫌学术不端的。迄今为止,看来被点名异议的,只有一位烟草行业的科研管理者入选工程院院士,网上评论说,烟草工作者入选院士,不利于禁烟。看来科学院和工程院对被推荐者的学风的严格审查有了效果。当然,看了新院士的名单,认识的几位入选工程院的都是有名的校领导,入选科学院的也都是一直尊敬的同行,有几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他们应该都是优秀的科学家或科技活动管理者。 国内学术界和非学术界对于院士群体的非议,已经有相当多的年头。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领导,也有共识和认同,在前不久的“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中,黄秀清博友说,中国的院士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毒瘤,这个博文还得了三等奖,说明科学院对院士的社会评论是非常重视的。实际上科学院和工程院对院士的评选,也听取民意,近十年来,做了很多相应的改革,甚至出台了多个加强学风建设的文件,但到今年,仍然不能摆脱热议。看来院士群体有点像中国的广大学术期刊,越是要开会提高水平,越是不见效果。其实,说白了是体制限制了中国的期刊达到高水平的努力。透露一点秘密,实际上我们的 Catalysis Today 期刊只有我们三位常任学术编辑在沉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做日常学术编辑工作,另有一位出版行政管理编辑(管理10多个期刊)和一位出版事务编辑(好像也不是为我们一个期刊服务),其余工作全部依靠全世界的广大同行,出版社和我们一直还是认为它反应了我们领域的水平,达到了它的定位目标。 实际上,是体制的矛盾集中到了参选的科学家们身上,新科院士们代体制受过,受到舆论的煎熬,没有入选的杰出科学家们,则受到体制的戏弄。 还是忍不住要做一次“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说出这一体制的问题。 建议科技界和科学院工程院的领导者们,认真研究研究西方国家 Academy 的组织形式,让中国的 Academy 和 Academician 们尽早脱离政府代言人和代理人的角色,回归 Academy 的纯领域社团的功能,使 Academy of Sciences 和 Academy of Engineering 起到科学家工程师之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自己的组织的职能,为维护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利益而工作,为促进纯科学和应用工程科学的发展服务。 看看想想这几天关于院士评选的评论,真诚的要说一句,难为各位新科院士了。 2011 年 12 月 11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sunapple 2011-11-28 08:52
汪克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三步走”计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力争达到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引领带动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规模、举国体制、后发空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领域布局的背后,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规模空前的投资、科技力量的会聚和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中逐渐形成。 但与此同时,体制机制障碍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面临许多尚未打破的体制化僵局和机制障碍。从根本上看,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层次原因都源于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储备不足,许多产业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另一方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目标导向不明、投入产出低效等问题,依然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藩篱仍未完全打破,成果转化通道还不够通畅,全国目前平均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新技术的规模产业化也存在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此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落实,创新能力总体薄弱,甚至一些高技术企业对创新的性质及其对产业战略影响的理解也还非常肤浅。 二是创新产业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不健全。 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长期处于基于产品出口战略的低端平台,缺乏产业自主性和创新整合能力,造成“被分工”格局和“强经济、弱产业”的状况。 曾经独立建造大型客机的工厂,长期满足于为美国波音飞机配套加工零件;曾经独立开发机车、铁路信号系统的铁路部门,则大量引进德国、日本技术。虽然经济在高速增长,但产业系统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基干产业的组织协调性逐渐削弱,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土崩瓦解。 这就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生态环境。 三是政府宏观管理缺乏有效的决策协调机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管理经验不足,对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的功能定位和协同互动关系把握不准,往往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同时,由于体制上部门分割严重,决策协调难度较大,画地为牢、政出多门的现象都较为普遍,一些强势企业和部门利用传统势力阻碍技术的商业化,导致技术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商业上和国际竞争中落后于人。 从全国而言,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部署中,还存在多头布局、力量分散、定位不准、前瞻不够、政策不协调、措施不配套等问题。 “三网融合”问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节能环保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创新药物的市场准入机制、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也不够健全,都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瓶颈制约;与之相适应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应用支撑体系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四是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资管理不善。 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和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力度不够,投入分散,支持方式、政策体系、使用与管理机制都亟待完善。 比如一些政府机构和行业部门在专项补贴时,不进行科学论证和公开招标,直接指定补贴产业门类和技术发展路线,甚至直接补贴给地方或行业所属企业,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而且严重歪曲了政策导向,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 五是区域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与分工协同。 在重视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哄而起、低端拼抢的从众化苗头。 如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这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不仅可能产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而且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工协作,难以形成协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 六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不完善。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科技和产业界共同面对的体制性难题。目前我国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包括学科结构、产业结构、能力结构等),都还难以适应和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些产业领域特别是高技术企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在人才培养特别是人才引进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盲目草率、无序竞争、好大喜功、贪多求全、虚饰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 破解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难题的对策建议 继续深化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 一方面,关键和核心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缺乏关键和核心技术,再大的产业规模也不具备战略竞争力;另一方面,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具有垄断价值,是买不起也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才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2%,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等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长期依赖进口。我国风能装机容量居世界前列,但风电整机设计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仍受制于人;太阳能电池产量为世界第一,但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生物、海洋工程等前沿领域的总体水平,第二代薄膜电池技术、第三代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远,产业化阶段差距更大。 不破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障碍,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功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也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聚焦国家业已明确的七大产业板块,强化目标导向,突出自主创新,着眼创新跨越,将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 当前,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设置强制性门槛,使相关科技计划与国家重大工程、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协同起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如重大科技项目,要有重要的产业应用背景,能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具有迫切的应用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能引领和促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既有科技系统自身体制的原因,也有在全球低端制造平台位置下,创新要素需求不旺的原因。 要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创新要素供需良性互动的契机,推动产业发展主体与科技资源研发主体的结合,搭建高端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促进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最有基础、最有可能的重点领域推动联合攻关,着力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 企业要在强化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充分整合和利用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技资源,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科研机构与高校也要抓住机遇,及时响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加强相关产业的前沿性和先导性技术研发,加强与龙头企业战略性合作。双方在科技计划与科研布局、科研经费与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与成果分享等方面,建立健全对接平台与合作机制,协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合作,构建协调、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 当今世界,一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再取决于该领域单一技术的领先,也不在于举国体制下少数产业发展的成功,完整、协调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才是产业强国的标志。 它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能力,使产业获得类似于生物般指数繁殖和进化发展的能力。 美国的新经济模式就不是以某种技术或某个领域的优势来确定的,而是以一系列颠覆性变革来构建创新产业链和高端产业平台,以此来主导全球产业分工。 日本和苏联能在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一流强国,靠的也是这种产业体系。比如40年前日本开通的新干线,即使以当时的标准,其单项技术也相当粗糙,但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空气动力学等各门类专业合力攻关,协调配套,终于引领创造了一个产业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同样,一度被西方看做划时代工业奇迹的前苏联米格-25战斗机,也只是通过相关技术门类的紧密配合,把各项成熟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在保证速度、操控性等指标超出西方同时代战斗机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再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为例。以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1958年制成第一台固体元件计算机为开端,晶体管的发明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创了全新的信息时代。短短50年间,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并驾齐驱,相辅发展,拉单晶、掺杂、扩散、离子注入、外延、溅射、化学沉积、光刻、表面贴装、自动化组装、纳米制造工艺等,都是在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研制与开发过程中创造并投入运行的。 软件产业在硬件基础上发展起来,反过来又推动着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的改进与飞跃。没有精密制造业,就不可能把固体力学和量子力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就没有信息产业。反过来,信息技术又作用于传统工业,使之自动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今天,美国已开始把信息技术与新经济向产业与社会结构的纵深推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我国在全球产业和经济竞争中处于低端滑落甚至低端锁定的被动局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通过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发展,突破全球产业链的重围,而且更要注重通过相关各门类基干产业的协调配合,构建自主、完善的创新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产业基础和科技能力、经济实力的积蓄,利用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时间窗口”,只要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我国完全有条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跟着走”到“想着走”再到“领着走”的转变,从而形成自主创新的产业系统整合能力,在全球竞争与发展中把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全球化条件下的创新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必然具有全球竞争性。在资源紧缺的世界里,总体恒定的战略性创新资源一些国家多拥有一些,另外国家则必然少利用一些。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优势,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协作,而且要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全球创新资源,并通过技术标准、产业规范和绿色门槛,在更高的起点上构建创新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 强化需求拉动,切实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上看,产业革命是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需求的历史性变化是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最根本动力,但并不意味着新技术和产业革命能够按需而至。 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上,不仅要看谁的技术是主流标准,更要看谁的企业更强,谁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 各国经验表明,凡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一般都重视激励和扶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和在创新产业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 在某些领域,我国对技术的投入并不少,国人的智慧与勤奋也毋庸置疑,为什么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步履维艰,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长期难以摆脱?一条主要原因就是与企业脱节。 以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例,早在1976年,我国就投入巨资研制巨型计算机;1983年底银河巨型计算机问世,几乎掌握了当时所有的计算机核心技术,共有100多项重要技术创新,部分核心技术具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没有抓住机遇建立一套计算机技术产业体系,导致此后计算机技术和产业持续落后,核心部件大多依赖国外。 其原因既有美国商业策略的成功,也有国人对计算性能的追求,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当时根本没有企业的参与,未能构建起持续研发的动力机制。 企业是技术的最终载体,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落实,自然没有可持续研发的动力。政府投资的一些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最终失败,主要原因是既缺乏外在的监督机制,又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层层上报项目,争取政府支持,资金到手后设法敷衍;产品研制成功后,更缺乏应用推广能力和灵敏感应市场需求进行持续创新的机制,质量改进极其缓慢,赢利能力低下。 目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尚无一家千亿元企业,大量初创和中小企业在寻求突破性增长过程中也面临技术创新、人才、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发展困境。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不强壮,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只能是一场虚火。 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另一个突出障碍,就是企业缺乏对创新性质及其对产业战略影响的深刻理解,不知道怎样把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往往在重大创新突破和产业革命遽然来临时束手无策。 历史上,乐凯与柯达在胶片和冲印业务领域的合资,就是创造性破坏来临之际决策失败的典型。 当前,从需求拉动角度看,随着一批新兴经济体持续快速增长,全球能源需求和价格将随之增长,人类对新能源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革命需求日益迫切;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上升和人类健康需求的增长,人们对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健康产业寄予的希望也越来越高;随着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低碳和节能环保技术亟待取得突破。 这些都为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能否抓住机遇,确立和巩固主体地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大多数企业只是消极地把它看做成本和社会责任,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家把它当做创新机遇,从而获得和发展了竞争优势。 着力解决技术进步后的商业缺位问题,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商业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应用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必须重视解决商业模式问题,推动创新技术进入市场并走向成熟,形成利润和持续创新能力。 由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还不够密切,也由于企业对创新与战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我国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010年11月的深圳高交会展示了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高技术企业,可以说是一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大巡礼;但在开发出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发出完整商业运行模式的国内企业却屈指可数。反过来,技术进步之后的商业缺失,又会制约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宏观上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商业模式,要立足于拉动经济转型和带动产业跨越发展。 如美国选择大体量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作为战略产业转型的引擎,通过创新技术革命,制造出新产品建立新市场,既能以可再生能源为方向替代石油进口,改造国际资源分配体制,支持美国经济转型;又能改造国际商品分配机制,实现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转变;既实现内需置换,又促进创新出口,从而构建了一个内需与创新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满足美国进口商品的价值对冲,并以此创造了超越互联网革命的新能源产业革命,拉动美国和全球经济的转型。 从微观上看,单纯的技术创新,一般说来也已经无法取得商业成功。 比如,苹果推出iPod产品时采用了7种创新,其成功主要取决于创新的音乐软件下载平台这一商业创新模式。 我国太阳能发展的重点是大规模发电,但有一家中国企业把发光二极管技术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其研发的太阳能电筒全部被美国、加拿大的军方和警方购买,这一创新策略和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 荷兰的花卉产业更是一个产业链创新模式的典范。荷兰缺少发展花卉产业的比较优势(土地和气候条件),却成为世界花卉产业领袖,关键是在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创新,尤其是它的封闭式温室栽培系统和交易系统,有效弥补了自然资源上的不足,把短缺转化成了竞争优势。 日本是二次创新的国家,在被美国俗称为“烟囱产业”的钢铁、水泥、纤维等产业积极投资研发,结果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超过美国,生产一吨钢铁所消耗的煤炭量只需0.6吨,是世界上最好的配置水平。日本钢铁工业除了拥有值得骄傲的节省能源消耗技术外,甚至还具有发电功能,车间从不向发电公司买电,反过来把剩余的电力卖给当地的发电公司。所以日本虽然是一个无能源国家,但始终不存在能源紧缺问题。 这些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做法和经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值得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学习和借鉴。 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国家相关部委之间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强化引导与规范、协调和联动,自上而下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认真解决政策引导不力、措施配套不全和统筹协调不够等问题,健全部门业务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产业部门之间要强化创新协作,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对接平台与合作配套机制等,如高速铁路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创新。 产业部门和金融资本之间也要建立创新互动机制,既加大对前沿探索、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也聚焦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统筹技术开发、标准制定、市场应用和规模产业化等创新环节,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促进重点产业跨越发展。 要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问题,系统培育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要改革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打通技术走向市场的通道;政府对创新成果的支持要更加强调市场适应性,尊重企业对市场的价值把握;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既要为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也要扶持和激励中小企业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深化相关产业在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系、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节能环保规制等领域的改革。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通过发展规划和政策资源进行宏观导向,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完善技术、市场等准入标准,引导地方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产业定位与战略选择,强化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套,形成面向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协同竞争的整体优势。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被边缘化”是很怪异的一件事
热度 25 曹聪 2011-11-24 19:12
饶毅以“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请命,在科学网引起不同反响。 北生所是笔者研究世纪之交中国生命科学新建研究所中的一个,另两个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现已脱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所的华大。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 “ The Emerg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Life Science in China ”,被收入了 Jon Sigurdson编的一本小册子 China’s New Knowledge Systems and Their Global Interaction ( Stockholm, Sweden: Swedish Agency for Innovation Systems (VINNOVA),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Lund University , 2004)。 笔者至今仍然关注着这几个研究所,希望有朝一日能作出更好的研究,写出更好的文章。 手头没有这篇文章,网上也找不到,但记得最后曾提到,希望这几个所不要成为中国科学的 “ 孤岛 ” 。 现在读了饶毅的博文,隐约觉得北生所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科学的一个 “ 孤岛 ” ——被边缘化不是被孤立起来了吗? 仔细一想, 北生所在中国被边缘化、成为 “ 孤岛 ” 其实是 很怪异的 一件事。何以见得? 因为北生所是有后台的,它是由 科技部会同中编办、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它虽然由体制外的王晓东和邓兴旺担任所长,但是,是受到体制的支持的,至少是在它成立时。 也就是说,那些支持北生所的政府部门希望北生所能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并为下一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但是,撇开北生所的科学家竞争项目、学术荣誉等不说,仅从北生所研究经费从初创时的1亿到现在的1.2亿这一事实来看, 科技部、中编办、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在 中国科学界颇具实力的机构或者说中国科技体制并不认同、并不看好北生所这一模式,甚至有可能认为北生所是一个失败的试验,从而导致北生所的“边缘化”。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北生所“被边缘化”传递出的信息,恐怕比饶毅、施一公当不上院士更令人担忧,因为后者多少可以说是科学家的个别行为或 科学共同体的自治的结果, 而前者则反映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之难。
个人分类: 另眼看中国|17515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全国政协副主席:政治体制改革应避免民粹主义
dongzg101 2011-7-19 09:13
全国政协副主席:政治体制改革应避免民粹主义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07月19日00:58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海滨 实习生 王永福 北京报道    在国家层面,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是什么?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脱口而出,她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与转变发展方式。”   6月27日,张梅颖在位于白塔寺的全国政协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从改革顶层设计、发展方式转变到对GDP的认识,从发展现代农业到处理国企与民企发展的关系,张梅颖畅谈自己的观感和思考。    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   《中国经济周刊》:改革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了。改革顶层设计需要怎么着手呢?   张梅颖: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不能淡化改革,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绝对不能倒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倒退没有出路。所以,现在应该把改革提得更响亮,不仅要更响亮,而且在顶层设计上,设立专门机构。现在是发改委协调,可是发改委主要是审批项目,本身不超脱,不免影响改革设计的效果。   改革的任务如果落实到相关部门,改革的最后结果就要受制于部门利益,必然导致改革中利益部门化。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体改委,职能就是体制设计,不负责审批项目。   所以,我们的改革,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二,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杜绝改革的部门化和碎片化。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改革的阻力在哪儿?   张梅颖:政治体制改革不外乎就是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适应人民的要求,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如果有人一听见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扯到西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只能说他是偏执和神经过敏。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动力不足,与一些人担心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大有关系,过去有句话,叫“自加压力”,现在自己加不起来则压力要来自群众的监督,必须要有一个倒逼的机制,不然就像一些人感觉的“挺舒服的干吗改革”。   我比较忧虑的是,中国有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民粹文化,如义和团运动就是属于这种民粹文化的产物。这种民粹文化冲击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文化,非常容易走极端,走极端就影响政治改革,影响国家的稳定。这样一来,我们改革的氛围没有了。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我觉得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国家这三十多年创造了奇迹,让人误以为只要经济改革就行了。    公共财政,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备受关注,这一改革为何会如此瞩目?   张梅颖:收入分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稳定不稳定,在很大层面上,要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公平不是平均。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5日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将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从网络民意来看,这并没有满足预期。对此,您怎么看?(编者注: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张梅颖:我赞同起征点3000元或者稍有提高。这是因为你作为纳税人,会对国家更有责任感,哪怕我只交一块钱,但我是纳税人,对国家有责任。当然,我们国家的税制还是需要不断改革的。纳税人责任多,权利不够明确。   我认为收入分配体制的确要改革。从1978年到2010年,GDP年均9.5%的增长,涨了20.57倍。与此同时,人均收入仅增长了9.5倍。说明多年来收入增长与GDP的增长差距较大,没有同步。   “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来了“两个7%”,GDP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我想是可以达到的。但是GDP增长肯定要超过7%。今年是第一年,GDP增长可能接近10%,发展还是很快的。从现实看来人均收入还是很难追上GDP增长。所以,我们还得痛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您曾经说,公共财政,实际上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这句话如何理解?   张梅颖:公共财政透明了,必定引向公众利益,公权力就会向大多数人的利益方向去运行。比如,现在的通胀问题,食品价格高,如果能传导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是好事,再以公共财政去补贴低收入者,并逐步使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相一致。   去年国家在2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岁每月补贴55元。我曾经去考察过相邻的两个村,但这两个村属于两个县,一个是试点县,一个是非试点县。非试点县的老人很有意见,凭什么邻村老人有55块钱,我们没有。你别小看这55块钱,但是对老人来说,这是尊严,我不用向儿子去讨。   我觉得民心是党魂,民生连着民心,公共财政透明并偏重于民生,对执政者来说,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    转变发展方式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各级政府热议的话题,现在已经到了转变的“尖峰时刻”了吗?   张梅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其实从“九五”时期我们就已经提出来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什么大的成效。所以,“十二五”确定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再不改,下一步的发展怎么往下走?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死路一条。这是决定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点上,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为什么这么说?十多年了,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不了,背后还是一个体制因素。比如某个省要转型,从资源大省转型到多元发展,但是靠卖资源就能轻易赚到很多钱,它没有转变压力。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这还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投入,存在风险,有利益取舍等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背后体制问题、利益格局问题、固化思维问题和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问题共同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什么必须改呢?我们的GDP占全世界的份额是9.5%,但是我们消耗的能源占全世界的20.4%,石油54%依赖进口。这种格局究竟能够维持多久?   但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呢?所以举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看出,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就意味着改变单纯依靠GDP增长的发展模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随的是调结构。您根据在基层广泛调研的经验,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   张梅颖:调结构,是社会领域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调结构的唯一动力,就是体制机制必须转变,用政策引导。   我认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问题,最近7年一直被列为“一号文件”,中央确实很重视,但是还不够,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种粮的人最苦,管种粮的人工资最低。因为各地的津补贴,是按GDP、财政收入来计算的。   我们到一些省去考察,一个干部从工业城市调到农业城市,他的工资低了好多。但是在农业城市,他的工作更加辛苦,压力也更大。由此看出,种粮食的和管粮食的,待遇都应该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碎片化的表现。   我们对农业的忧患意识还不够,自然灾害不断,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缺乏应对的准备,怎么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去年,我国净进口农产品换算成耕地,相当于进口了近9亿亩播种面积。这相当于进口了一半的耕地,一旦不能进口了,怎么办?所以要发展现代农业,比如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低产田,通过改造,潜力还很大。一定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中国经济周刊》:提到转变发展方式,很多地方就盲目追求新兴产业,重复建设的现象非常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梅颖: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要处理好。拿光伏产业来说,全国有18个省几十个城市都在搞,必然要形成高水平重复建设。   要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当地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是不是适应发展新兴产业?现在都在赶时髦,纷纷抢占“制高点”。比如清洁能源是个好东西,但是这里面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它还处于不成熟期,所以我们现阶段不宜大干快上,遍地开花。   传统产业是我们产业的主体。所以力量要下在传统产业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是“魂”,魂要附到传统产业的体上。厉以宁教授曾说“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技术” 是有道理的。   我们有大量的传统产业,要把升级改造做好。不要一提传统产业,就说该淘汰了,大家都另起炉灶,这会造成新一轮的浪费。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各地在地方发展规划中,都对GDP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否仍然存在对GDP的过分崇拜?   张梅颖:对GDP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GDP再多,不等于你就强大。关键是你GDP的质量。就说这个房子,本来是可以一百年不倒的,现在三十年就炸了。盖的时候是GDP,炸的时候也是GDP,再修的时候还是GDP,无疑会使数字虚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提“保八”的目标了,因为要挤出其中的水分。   光有GDP不行,关键是要看你GDP的含金量。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才,GDP并没有涵盖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更能说明我们国家是不是强大。    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两年来,“国进民退”的声音经常出现,你怎么看待国企和民企的发展?   张梅颖:现在有人说,我们“国进民退”,也有人说,现在是“国退民进”。其实,国家没有一个政策,引导“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我们的政策取向只有一个,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你的品牌出去,都是中国制造,都是中国品牌、民族品牌,人家不管你是国企、民企。   但是我要强调,为什么要有国企?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使命是要完成国家战略。国家战略需要什么,国企就应做什么。   央企的最大作用,在于保障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央企应该是主力军,应该起到引领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央企明显动力不足。   另外,央企要掌握本行业技术上的主导权,用技术优势创造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央企应该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用创新支撑国家的顶梁柱。但是现在央企投入到科研的费用只占利润的0.7%。民营企业一般占3%~5%,多的能占到10%,这就为企业发展积蓄了后劲,而且它的机制比较灵活。   总之,央企要在转型中做生力军、主力军,要带头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您说过,垄断国企,以“长子”自居,不管家里穷人,是什么样的背景下说的这样的话?   张梅颖:在分配不公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地步,还不启动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说的。那时候许多央企、国企不务“正业”,都去炒房地产,或靠垄断赚钱。你是人民的企业、国有的企业,是共和国“长子”,家里的穷人你们管过吗?那么多农民工,你们看在眼里了吗?所以我那天不客气了。   央企去搞房地产,去当地王,把房价推高,最终还是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赚取老百姓的钱。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民心即党魂,所以我对央企的一些不当行为提出了批评。批评他们是对他们抱有厚望。国企、民企本来是中国经济这面旗帜下的不同团队,应该形成巨大合力,这就需要政策调整。“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的意义就是政策调整。既然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都是为了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分享公共资源就是民企享受更多的公平,也体现了人民享受更多的公平。    重新认识“稳定”的内涵   《中国经济周刊》: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群体矛盾。您觉得,“维稳”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梅颖:关于稳定的问题,要正确解读“稳定压倒一切”。现在一提就是社会刚性维稳。要知道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背后还是个公平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公平和民生等问题。从今年开始,国家强调民生和收入分配改革,出台了很多惠民措施,像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基本上都在落实了。   老百姓没有过多的要求。中国的老百姓安分守己。你给老人每月55块钱,他就很知足了,他不会觉得给得太少了、太晚了,不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得到的。只要中国老百姓得到一点儿好处,就感激得不得了。这也是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基层干部,是在维护着我们这个政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如果基层的多数干部都是坏的,政权早就完了。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个主流,就对问题视而不见。往往一些很小的事,就能牵动全局,酿成群体性事件。   现在强调权为民所赋,我们的干部不要还以为自己是父母官,你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   稳定背后还是一个公正问题。今年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随着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形势要好得多。同时,稳定还涉及到政策的稳定,也就是要避免政策的制定实施朝令夕改,这也会引发新的矛盾。   同时,对待社会矛盾,也不必过高估计危机的发生,因为大多数是利益冲突,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要正确定位、判断矛盾冲突,以容忍的态度,用协商、妥协的方式增进共识,解决矛盾。   我们面临的时代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注定要与灾害共生,在共生中要学会管理灾害。二是我们处于转型矛盾高发期,注定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共生,在共生中要提高社会管理艺术和能力,体现出的是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责任编辑:UN0
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整合全国IT精英智力资源 打造科学网无懈可击的信息安全系统
热度 2 pww1380 2011-7-17 17:37
学坛杂俎: 整合全国IT精英智力资源 打造科学网无懈可击的信息安全系统 杨文祥 近一段时间,登录科学网时常会遭遇到无法登陆上网的困难。后来了解到,这是受到网络黑客频频攻击的结果。 根据本人的理解,科学网应该是国家集中现行科学管理体制所能够组织的全国的科技力量为科学共同体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这一网络平台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该代表国家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最高水平,并以此为标志,代表中国在信息化建设上所实现的建设水准,在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历史进程中中国所达到的历史水平。 为此,本人建议科学网的 IT 技术团队,作为中国 IT 技术的国家队在发扬创新精神,在信息系统安全领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及早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和构建科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灵活的组织形式有效吸纳游离于现行体制之外的民间 IT 精英。这样,通过对体制内外全国 IT 精英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就有可能把科学网打造成功能强大在安全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信息系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保证科学网在 IT 技术领域的技术权威性和国家代表性。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国家的科学共同体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的网络服务,从而完成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走向深入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为达此目标,本人更呼吁将科学网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广大学者网友,特别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专家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技术资源全力支持科学网!!!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553 次阅读|4 个评论
政策解读:体制改革暂时与我无关?
zhaodl 2010-9-7 21:26
政策解读:期刊体制改革暂时与我无关? 红红火火的期刊体制改革宣传过后,政策一步步逐渐明朗,或者说一步步退缩。对于大家争议较大的学术类期刊,越来越淡出改革的范围。似乎期刊体制改革暂时与你我已经无关了。也许,我的理解能力有限,你看看 在2010年8月20日,总署党组中心组举行的第八次理论学习会议上,柳署长强调的今后两年体制改革要完成的7项重点任务。 一是经营性出版社年底前完不成转企改制者将被注销出版资格; 二是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新华书店连锁经营和股份制改革; 三是时政类报刊继续实行公益性、经营性 两分开 ,整合经营性资产,建立报业经营公司; 四是非时政类报刊年底前要积极推进中央和省级党报党刊所属报刊先行转企改制、党政机关所属报刊转企改制、企业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等3 项工作; 五是加快培育大型出版、传媒、发行、印刷集团,重点组建三大出版传媒集团,整合邮政、民营力量共同组建两大类全国性发行网络,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形成大型印刷集团; 六是深化新闻出版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利用各种渠道扩大投融资渠道; 七是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行政体制改革。 在以上七项任务中,非时政类期刊的改革是按主管主办单位来划分:党报党刊所属、党政机关所属和企业所属的期刊是近两年的改革对象和重点,而占科技期刊主办单位的大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学会并没有列入其中。其中已经改制的科研院所,当然属于企业大范畴,属于改革之列。 前几天,接待云南代表团是了解到,云南的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也基本是执行这样的政策:小部分确定为公益性,不参与改革;一部分随主办单位的体制改革而改革;一部分并入出版集团;一部分是期刊主动提出来改制为企业;大学等学术期刊暂时没有考虑。用底下的说法没有什么大的动荡,比较自然。那么,你有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领导的讲话?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月高教关键词
lgmxxl 2010-5-31 09:29
人才会议;校长论坛;信息公开;体制改革 今年的五月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而言,是关键的一个月。大事多,重要的事多,有影响的事多。比较大的影响深远的事就有以下这些: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会议;中美两国签定了文化交流机制;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第四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教育部缩减部属高校所在地招生比例;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可以说以上关键词每项的成败的都事关教育的兴衰和科学发展。选取以下四个做为五月高教关键词:人才会议;校长论坛;信息公开;体制改革 全国人才会议 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才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二次人才会议。本次会议: 提出了人才工作的十年目标: 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形成了一系列的相互支撑文件: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人才会议的政策落实是关键,平衡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平衡是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制定年轻人成才成家的制度软环境是根本路径。 校长论坛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5月2日在南京开幕。本届论坛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分设大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和可持续大学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建设等议题。来自9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150余所知名大学校长出席论坛。此外,论坛还首次邀请了企业界代表参加,如微软、华为等企业的高管等。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自 2002 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其主旨为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前三届的主题分别是:第一届现代大学的领导与管理、第二届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第三届大学的创新与服务。目前已成为中外大学校长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但人们对论坛的实际效果产生很大怀疑。近日教育部进一步决定派百名校长到国外学习,引起人们进一步的争议。办大学决不仅是听课、培训、论坛,而是脚踏地地按大学逻辑运作大学,使大学永葆大学之道。客观来讲,我们 211 大学的校长们对国外大学之道十分熟悉了。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 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由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自 2010 年 9 月 1 日起 施行。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共 5 章 32 条,明确了高校信息公开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原则、职责分工,对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公开的程序和要求、监督和保障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规定,今后高等学校对涉及学校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学生招生考试、学位评定、就业资助,学科专业与教学,师资建设,财务资产管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十二类信息进行公开。 信息公开,有利于高等学校的运作在阳光下进行,可以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学校的贪腐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督。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公开的程度。如果此等公开恰如中国的审计公报、财政公告一样可能没有多少意义。如要达到目标就应该搞裸公开,把学校的每一行为都毫无保留地公示出来。估计那个学校也做不到。 体制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希望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确定改革重点,研究改革措施,提出申报方案。 试点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等。 我最关心的体制改革包括:高考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改革、高校自主权改革、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或许这些改革都是画饼充饥。 其它如中美人文交流高层机制第一次会议宣布启动一系列人文交流项目,包括美国未来 4 年派遣 10 万名学生来华留学,中方未来 4 年派遣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实施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资助重点领域设立联合研究中心和乒乓外交 40 周年纪念活动等。 又如今年起教育部部属高校在学校所在地招生的比例将缩减到 25% 以内,而此前这一比例是在 30% 以上。部属高校这一调整空出的招生计划将重点投放到中西部地区。也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详尽观察。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3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洋种子统治中国最大蔬菜基地 已占交易额六七成
maokebiao 2010-3-26 08:1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01:31 第一财经日报   已占到山东寿光菜种交易额的六七成,中国菜农与种企难以抗衡   李攻   进入山东潍坊寿光市境内,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近80万个蔬菜大棚使得这里成为一片白色的海洋,也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地。   一个大棚,年产出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80万个大棚,年产出就达200亿元以上。   但 塑料 ( 11450 , 5.00 , 0.04% ) 薄膜下覆盖并成长的蔬菜,并非中国土种子。寿光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在6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洋种子占到了六到七成。   这些来自瑞士、荷兰、以色列等国的公司,以先免费的方式推广洋种子,在取得优势地位后,再控制市场,中国的菜农与种业企业,短期内很难与之抗衡。   洋种子占领高端   在彩椒、小西红柿、无刺黄瓜等品种上,国外种子已经占到100%的市场份额。国内种子,只能在菠菜等大路品种上有一席之地。日前,寿光蔬菜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菜苗培育的隋志卿经理告诉记者。   隋志卿说,他们培育的菜苗都是国外种子,因为这技术要求高,种子本身也十分昂贵。农民自己培育风险很大。像菠菜之类的大路货,菜农撒到地里就可以成长了。   寿光蔬菜集团的李光江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寿光种子市场每年的交易额在6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超过4亿的交易额是洋种子。   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常务副主任国家进正在外地出差。但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附加值高的蔬菜品种种子已经基本被洋种子占领。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只有在有刺黄瓜、芸豆、苦瓜等品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李光江也告诉记者,从现在的情况看,洋种子在寿光蔬菜种子交易中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上升。国内蔬菜种子被全面挤出寿光蔬菜种子市场并非不可能。   隋志卿告诉记者,洋种子瞄准的是高端菜品。这部分菜品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入国内大中型超市,都会卖出高价。   洋种子价格不菲   一些蔬菜种子比黄金更贵,这不是夸张说法。   比如,有一种番茄种子,每市斤可以卖到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克价格在200元。这号称软黄金。李光江告诉记者。   隋志卿则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国外种子的价格是国内种子的6倍以上。   但菜农看中的是产品质量及出售价格,并不看是洋种子还是土种子。   记者采访了几个蔬菜大棚种植户,他们告诉记者,并不知道种子来源,只知道参照别人种植效果,比如防虫、产量、售价等因素,好的话就会选择这一品种。   寿光蔬菜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国外蔬菜种子蔬菜产量比同类国内蔬菜种子的蔬菜产量要高出20%左右,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强,售价比国内品种也高出20%左右。   隋志卿告诉记者,从2000年前后开始,洋种子大举进入寿光蔬菜种子市场,依靠其优势逐步占据了种子市场的统治地位。这些菜的品相、口感等,确实比国内的强。   国家进告诉记者,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泽文、纽内姆、荷兰安莎、德瑞特等种业巨头都已经在寿光布局,建立了试验站、展示基地。   洋种子的模式是,开始种子价格较低,甚至免费让菜农种植,等获得成功后,再向菜农出售。   到这个阶段,菜农就已经欲罢不能了。媒体报道,去年7月份,寿光市番茄暴发黄化曲叶病毒,这种病害暴发后,我国国内种子企业没有一家能拿出抗病毒品种,而国外公司9月份就拿出了抗病毒的种苗。这种抗病毒种苗价格一开始为每株0.42元,但随着农民用种量的扩大,很快上涨到每株0.87元。   记者了解到,在取得优势地位后,在寿光某些蔬菜种子的价格基本是卖家说了算。   土种子突围   隋志卿告诉记者,外来蔬菜种子统治情况的现象已经引起国家部委的重视。去年,农业部领导曾到寿光调查,对此很重视。其后,几个司长也到寿光就发展国内蔬菜种子产业进行调研。   国内研究机构和政府也在为此做出努力。记者在寿光采访时了解到,早在2006年,当地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就成立了蔬菜研究院,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开展对蔬菜种子培育的研究。   现在,这家研究院已经先后培育出包括4个甜瓜、2个甜椒品种在内的6个优于国外种子的品种。   但国内蔬菜种子收复失地,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进说,一个蔬菜优良品种培育需要从各地选取材料,通过不断杂交对其后代进行遴选,在不同地区多年试种才能推广,这个周期最短也得5年,正常在8至10年。   而在高端品种的培育上,国内几乎是零起步。像小西红柿,国内本来就没有。一位业内人士说。54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1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动态
zhaodl 2009-12-17 16:09
明天,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举办年末联欢既年会,我有一个报告的任务,时间不一定长,但是我还是准备了一个幻灯。到时候根据时间和大家感兴趣的程度,决定讲什么内容。既然准备了,就发到博客上存档、交流 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三年三步走,即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办的报刊在第一阶段完成改革,第二阶段是改革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的报刊,第三阶段是部委所办的报刊,力争三年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 2009年8月28日,柳斌杰署长在中国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于2011年底全部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09年10月31日,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中国经济时报》创刊50周年庆典上说:全国1943家报纸,9821家期刊,大体上改革将在今年、明年和后年完成。报刊的三项基本制度不变:审批准入,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三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 2009年11月11日,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改革办主任范卫平:全国1.2万报刊,时政类占1%-2%,大部分都要变成企业,很多可能办不下去了,报刊资源应该向出版集团集中。 报刊司负责人私下表示,改革不会立即启动,也不会一刀切,划分时政与非时政的标准,比较复杂最早年底前拿出方案 改革以报刊司为主,产业发展司配合。 截止到9月组建:省级出版集团26家,发行集团24家,期刊集团3家(读者、知音、卓越) ,报业集团49家。 科学出版集团:科学出版社文化传媒公司(期刊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通报》与《自然科学进展》合并 中华医学会期刊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上海光学研究所:光学期刊联盟, 清华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退出的形式 自我了断:3月《中国足球报》、《市场报》,8月《中华新闻报》; 休刊制度:期刊休刊超过一年; 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没有达标的; 年检审验制度:未通过年检的 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表示:总体上来看: 印刷、发行行业已经基本完成;地方和高校出版社进入收官阶段;中央部委出版社转制工作进展顺利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蓄势待发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8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失望但也有一些高兴事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slowlight 2009-10-27 23:38
今天,由中国科协与新闻出版总署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一天的报告听下来,总体上比较失望。 我最感兴趣的是体制改革,但遗憾的是一天的大会报告没有一个正面讨论体制改革的事情。倒是有五家国外的科技期刊出版公司在宣讲他们的公司理念与产品业务,thomson reuters, springer, elsevier, iop, wiley-blackwell轮番登台。 也许此次会议的主题定错了,应该是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简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热点,政府在关注,科技期刊界也非常关心。在这样一个高级别的论坛上,应该能够反映政府对科技期刊改革的精神与方向,期刊界对体制改革的看法与准备工作。没有官方(总署)实质的关于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最新精神,也没有看出中国科协如何应对此次体制改革,对旗下的期刊有什么建议。 会议的报告日程令我失望,一些平时闻其名但未见其人的科学家的讲话还是给了我些许惊喜。 杨福家院士代表上海科协讲话,对杨先生的了解是从大学看他写的原子物理教材,在我的印象中杨先生最近一次出现在新闻中是他对温总理教改意见的回应,再往前就是多年前他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事了。他用自己出书的经历比较了中外科技期刊出版的不同,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严格,引用的每一张图都需要得到原作者或版权特有者的同意。 裴钢院士主编大名鼎鼎的cell research,听说影响因子已经达到了4.5。有听众问他最近的一个优秀成果发表到了nature 系列期刊中时,他承认如果有顶级的成果也会首先考虑NS等顶级期刊。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选择期刊是科研界惯例,作为编辑和作者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整天抱怨好文章不投到国内期刊上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我们的期刊做到SCI中,并取得一定的影响因子。 朱作言院士作为《中国科学》的总主编讲叙了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中国科学》也曾有一段辉煌时期,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上面发表过文章,但后来优秀稿件被SCI等引向国外后学术影响也是不断下降。作为业内最有名的体制改革单位,他们成立了中国科学杂志社,前一段时间还与《自然科学进展》合刊。在体制改革的会议上,我很想了解他们改革后的运营情况,稿件质量有无提高,但没有讲。 最让我意外甚至感动的是CPL主编王鼎盛院士,他对办刊流程和期刊评价非常清楚,对期刊的发展非常了解,分析了很多CPL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在我的印象中这在院士主编中是很少见的。他提到国内一些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对国内期刊的不公平代遇,为国内科技期刊呼吁。CPL有这样的主编是它的幸运。 还有让我高兴的就是见到了武夷山老师,但时间仓促没来得及细谈,武老师温和,睿智,标准的谦谦君子。另外,从日程安排上看,西安的赵大良老师也到会了,但没有看到他。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49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