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如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胡主席如何评价周总理?
xupeiyang 2011-1-8 21:45
2011年1月8日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35周年的日子,每逢1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人们对 人民公仆、全党楷模的无限思念和无限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周总理 之所以赢得世人的敬仰和爱戴,是因为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幻,周恩来精神始终都会绵亘不绝、历久弥新,他 的高尚人格和党性修养已永远成为这个民族不朽的符号和丰碑。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曾有这样的讲话: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胡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可谓国人共识,周恩来 的丰功伟绩和光辉人格已深深的扎根在人民心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面光荣的旗帜,其历史地位已永远不可动摇。 胡锦涛主席还着重总结了周总理六方面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他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胡锦涛主席所言再次表达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周总理 是世界公认的平民总理,他 生前胸前始终佩戴着一枚 为人民服务 的纪念章,他的大爱大德、心底无私,表现在他把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而为人民服务正是他光辉一生的最真实写照。 周总理一生情系民生,无私忘我, 鞠躬尽瘁。诚如 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记者时所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工作的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 ,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诚如陈毅同志在三年困难时期对文艺界人士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 周总理一生严于律己,从严治家,大爱无私。诚如周总理的侄子周秉和对媒体记者所说:我们周家子弟中,没有一个沾上伯父的光。都是普通老百姓,夹起尾巴做人,不准向组织上提要求,不能要组织特殊照顾,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从小伯父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 周总理一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世所尊重。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后,联合国降半旗志哀,这是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降半旗! 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南昌起义垂千秋; 中国共产党最出色的情报特工首脑,龙潭三杰写奇篇;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独一无二的高手,西安事变是经典;举世无双的大外交家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乒乓外交展奇才 周总理的一生,导演了无数精彩,写就了无数传奇,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恩来精神始终催人奋进,她 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周总理逝世3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胡锦涛主席总结的周恩来六大精神, 对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建设廉洁政府,构建 和谐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具有重大意义。 http://blog.people.com.cn/blog/c1/s100954,w1294447499283486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女白领如何摆脱年关心理恐慌症?
xupeiyang 2011-1-4 16:4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4日08:01 中国中医药报   年关将至,许多白领女性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各心理咨询机构近期前来咨询的病人明显增加,许多女性因对自己一年工作成绩不满而苦恼,或因年终奖拿多少、要不要跳槽等问题患上情绪病,整日焦虑以至于患上了年关心理恐慌症。心理专家指出,年底压力加大在所难免,但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忙碌了一年,终于盼到快要放几天假休息了。可是一想到元旦、春节里的大笔花销和各种同事、上司的应酬,年底单位又开始进行各类总结、评优、应酬、人事变动,不少职场女性感到无聊、无助、烦躁、恐慌,甚至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肠胃不适、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年关心理恐慌症随之袭来。   人情债缠身怎得了   12月初,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夏女士一连接到好多同学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喜庆聚会邀请。与此同时,她还要应对各种关系单位、服务部门关系人的问候,各种人情债缠身弄得她整日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想想过节还要给家人购买新衣新鞋、给亲戚准备各种礼品,还要给两家父母安排各种冬令补品,真让人心烦。由此,她开始失眠,整日焦虑。   专家支招:对平时收入不菲的白领来说,节假日的各种应酬以及消费压力已经成为不小的负担。看望朋友、父母、领导要花钱,出去游玩要花钱,孩子也要花钱,这些往往会造成人情债缠身,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过年期间,同学朋友间聚会,往往离不开工作收入、职位升迁、子女上学等话题,而一些白领又很注重面子,会因对比产生自卑和失落感。   对此,心理专家建议,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平稳,不要盲目攀比,给自己增加压力。其次,对实际开支超过预算的人情债,需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支出太大,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让心理压力获得释放。   追求年终红包患上焦虑   对于奋战在职场上的白领而言,年终红包包含公司对自己业绩的评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小林是去年新进外企的名校大学生,最近听说今年公司要对他们进行考核后再定年终奖的数目,这几天大家都在抓紧准备即将到来的公司年考。很多同事都十分紧张,就怕过不了关,影响以后升职,很多人急得上了火。小林说,最近一周自己吃饭没味、睡觉失眠,脑子成天想着考试、年奖,快要崩溃了,由此患上焦虑症。   专家支招:职场新人本身就存在着自卑、恐惧、怕被人看不起等心理负担,年终大红包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最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是他们的一个心理死结。   为此,心理专家提醒广大职场新人,与其着急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合理有序应对企业考核,一味追求最好和恶补,只会事倍功半。单纯以经济结果为目的的职业生涯往往有陷于盲目的危险,仅仅以拿到大红包年奖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会干扰你的从业判断,它绝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高标准。   新年一到挫败感更强   某知名外企的李女士虽然只有30岁,却已是外企的行政部副经理。去年过年时她就给自己定好了年度规划,要在而立之前年收入过20万元,在公司升职一级,与相爱多年的男友结婚一年就要过去了,不但升职和加薪无望,男友也要出国任职,感情路上亮起了红灯。李女士陷入了强烈的挫败感中,整天长吁短叹,医生诊断她患了轻度抑郁症。   专家支招:白领女性往往对自身期望很高,一旦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就很容易心态失衡,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因新年到来显得尤为强烈。心理医生为李女士开的处方是:知足常乐,求上进也要一步步来,要看到自己一年来的收获,而对于未曾如愿的打算,可以在以后时间里慢慢实现。   压力大,心情难轻松   女性为什么容易出现年关心理恐慌症呢?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指出,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期望值的提高,其定位发生了变化,要求开始上升。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心理焦虑现象在白领女性中本来就很常见,到了压力更大的岁末年初,她们更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纠缠,所以有的人出现了年关心理恐慌症的症状。   专家支招:专家建议,年关要放轻松,还其本色,就是该休息,联络感情。一旦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要多跟自己的朋友、亲人或者心理医生倾诉,把压力说出来,或者找适当的载体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千万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   专家还建议,可以用简单的心理暗示法放松心情。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暗示自己我很放松,头脑很清醒。有条件最好先停下工作,听轻音乐,看书。而早起慢跑一会儿,一天的精神状态也会很好。(安平)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修学六波罗密?
sheep021 2010-9-13 20:55
原文地址: 【珍藏】如何修学六波罗密?顶果钦哲法王 作者: 在人间 在人间按:如果您听闻过比本文更好的修学六波罗密开示,请告诉我哦~~我是未曾见过的O(_)O~极其殊胜的文章,供养有缘!推荐珍藏精读,多多转载! 顶果钦哲仁波切 I 、修学六波罗密 以下的六个部分详细解释了六波罗密的修行法门,此六波罗密分别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当每一个波罗密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就被认为是真正的波罗密: ( l )它崔毁它负而的对应物:举例来说,布施摧毁吝高贪婪; ( 2 )它被智慧所强化,换言之,它离于所有主体(做者)、客体(受者)和行为(所做之行为)的概念; ( 3 )它能够实现一切众生之愿望; ( 4 )它能够圆满成熟他人的潜能。 1、布施波罗密。 25 欲证菩提身尚舍 何况一切身外物 不望回报与异熟 普布施是佛子行 如果希望获致证悟的人,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更何况身外之物。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是菩萨之利他心、离于执着的自然展现。菩萨清楚地明白,积聚财富会引起痛苦,试图去保护和增加财富会引起痛苦。如果菩萨拥有任何财产,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布施出去,用它来供养三宝,资助饥饿、没有食物和住所的人。就像这样所说: 布施是实现所有愿望的宝石, 是斩断吝啬贪婪之结的无上宝剑. 律藏指出: 从不布施的人不会富有, 他也无法召集人们, 更妄论获致证悟。 如果你慷慨布施,你将远离所有艰难,拥有你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来实践利他的行为,直到你证悟为止。 西藏国王赤松德赞是菩萨成为伟大统治者的良好典范。他运用巨大的财富来迎请莲师、伟大的住持寂护、伟大的班智达无垢友,以及其它一百零八位印度班智达前往西藏。正是因为赤松德赞的资助,经典和密续的教法才得以传入西藏,西藏首位译师才得以被训练出来。他的无量布施使佛法繁荣兴盛,也使雪域西藏充满巨大的安乐。后来,在其它国王统治期间,宝库被上锁,警卫森严,佛法反而因此衰微,西藏人民的繁荣也因而衰退。 慷慨布施的人可能没有试图致富,但他们累积功德的自然结果,将在来世为他们带来不断增加的财富。相反的,受到吝啬贪婪所束缚的人,将发现自己投生饿鬼道:在那里,甚至连食物、饮水的字眼都听不到。 绝对不要希望布施的行为有任何回报,不要期望你将因此而被善待,或获得快乐富足。布施本身即是完美的,除了让他人感到快乐之外,没有需要获得任何其它的回报。如果你出于自利的发心而布施,将糟蹋你所感受到的喜悦,更深的不快乐必定随之而来。然而,出于纯粹的虔诚、慈心或悲心而布施,将为你带来巨大的喜悦,而你的布施将创造更多的快乐,布施行为背后的发心让一切变得不同。 认清财产如梦如幻,要毫不保留地把它们当做供养或善施来布施出去,透过布施,你将圆满你所积聚的功德,最后使你证得佛之大人相和随形好。你要确定你的布施充满了菩提心的证悟发心:把布施转化成为一个无谬的成佛之因,使布施充满意义。 布施有三种。 第一种是物质的布施(财施)。菩萨应该要没有保留、没有悔恨地布施,如果怀着清净的发心来行供养,那么供养的大小并不重要。 第二种布施是拯救生命。保护众生免于恐惧(无畏施), 我们要追随巴楚仁波切和夏卡 宗竹 壤多等伟大菩萨的典范。他们购买数千头家畜,使它们免于被宰杀,并且加以放生,说服人们放弃打猎和捕鱼,为死刑犯寻求宽赦,以及平息血腥争斗。 第三种布施是布施佛法(法施)。菩萨应该竭尽所能,让佛法教法之声在从未听闻佛法之处传扬。他可以把佛法带给人们,使人们能够把佛法付诸实修,并依照佛陀的教法来行止,这种做法使一切诸佛的事业繁盛增长。 曾经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去寻求佛陀的忠告,他完全无法布施。佛陀告诉他,先把小物品从右手布施给左手来训练自己。当那个人慢慢习惯了布施的想法之后,佛陀鼓励他把小物品布施给家庭成员,然后布施给朋友,最后布施给陌生人。最后,那个人能够怀着极大的喜悦,把任何事物布施给他遇见的任何人。透过逐渐的熟悉,便能轻易达成伟大的目标。 布施的精髓在于了无执着,布施波罗密是离于三种有限概念的布施,换句话说,这三种有限的概念是执着于布施者(做者)、领受布施者(受者)和布施的行为(所做的行为)都具有真实性。就布施而言,离于这样的概念,即是一个波罗密成为证悟之因的方式。 2 、持戒波罗密 26 无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世乐尽捐弃 持守戒律佛子行 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乃是菩萨的修行。 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得以培养发展,如同所有的海洋和山峰被位于下方的大地所支撑,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所有修行法门都由戒律这条脊柱来支撑。 在小乘、大乘、金刚乘这三乘之中,戒律包括三个对应层次的誓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大乘三昧耶戒,这三套戒律彼此协调一致。 当你的修行随着次第从小乘、大乘进展到金刚乘的时候,先前道乘的誓戒没有被丢弃,而是被转化了,如同铁炼成金一般,别解脱戒的戒律始于受阪依戒,进入佛法的道路。在那个时候,一个受到脱离轮回的强烈决心所激发的人,将舍弃俗务,持守一个在家弟子的誓戒、沙弥戒,或僧、尼的具足戒。在这个基础之上,大乘的戒律增加了菩提心,即带领一切有情众生圆满证悟的誓戒。因此,大乘的修行者持守在家弟子的誓戒或出家戒,并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圆满持戒来脱离轮回的束缚,同时实行各种菩萨的戒律。如此结合菩萨的发心,戒律的力量大为增进。戒律的最高层次是金刚乘的戒律,也就是持守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上师和弟子之间的神圣连结― 金刚乘的生命力。 没有戒律,既无法达到从痛苦中解脱的短暂安乐,也无法获得证悟的究竟大乐。不沦你受了什么誓戒不论是别解脱戒的两百五十三条誓戒、菩萨戒的十八根本支分戒,或金刚乘的十万条三昧耶戒它们全都要小心谨慎地持守,如同一个农夫用尽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田里的作物免于野兽、盗贼、雹暴和所有其它具有伤害性的事件侵害。因此,护卫戒律,如同保护眼睛那般小心翼翼。就戒律而言,如果你能够持戒,戒律是大乐的来源:如果你违反戒律,它就成为痛苦的来源。 有三种要持守的戒律: 第一种是放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行为。 第二种是透过修持六波罗密来从事善行。 第三种是竭尽所能地去利益他人― 在他们的今生和来世。 若无戒律,你甚至永远无法达成任何个人的目标,更不要说帮助他人。为了持守清净的戒律,花时间和良善正直的朋友相处是有帮助的。放弃执着和贪欲,记住因果报应不爽的法则,思量轮回的痛苦悲惨,遵循三种誓戒。那些持守圆满出家戒的人不但会广受人们的敬重,他们死亡时,天道众生也会取下他们的袈裟,安置在天道的舍利塔内。如佛陀说的: 在这个末法时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条出家戒,其功德也大过用数量如恒河中的沙粒那般广大的食物、饮水、华盖、油灯和花鬘来供养一百万个佛的功德。 圆满的戒律是需要时时的观照,以及用一种清净、离于自大骄慢的方式来持守誓戒。在本质上,持戒是去拥有一个平静、自制和利他的心。 3 、忍辱波罗密 27 欲积福德诸佛子 应观怨害如宝藏 于彼不瞋无恚心 修安忍是佛子行 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乃是菩萨的修行。 忍辱有三种: 第一种忍辱是不带愤怒地去忍受人们对你造成的任何伤害; 第二种忍辱是不带悲伤地去忍受你追求佛法所可能经历的任何艰辛; 第三种忍辱是不带恐惧地去面对佛法的甚深意义和三宝的无量功德。 就第一种忍辱而言,当你感觉被人伤害,记住那个人加诸在你(或你珍爱的人)身上的伤害,是你过去伤害他人的直接结果。思量这个人是如此受到迷妄的控制,使他仿佛着了魔一般,无法抗拒地去伤害你。伤害你的结果是,来世他将在轮回的下三道中受苦。想到那会是多么的可怕,你只会感到悲伤和怜悯,而非感到愤怒。 你也要记住,如果你能够安忍地接受所有的伤害,你过去所行的恶业大多数都会被清净,你也将积聚功德与智慧。因此,这个人表面上是在伤害你,其实是给你一个大恩惠。那个人是真正的法友,为了表达你的威谢,应当把你所积聚的功德同向给他。 用这种方式来看待所有这类的情况。当某个人伤害你时,训练自己不要气恼,不要寻求报复,绝对不要怀有丝毫的怨恨。 此外,当你更深入地去检视发生了什么事,你会看清,被伤害的人、伤害别人的人、伤害这个行为本身,都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谁会对迷妄发怒呢?在这些空虚的现象之中,有什么要去获得或失去,有什么要去渴望或排斥的? 至于第二种忍辱,也就是为了佛法忍受艰辛,为了能够修持佛法,你可能必须忍受疾病,或饱受炎热、寒冷或饥渴之苦。然而,由于这些短期的痛苦有助于清净过去的恶业。而且就长期而言,它们能够帮助你达到究竞成佛的境界,因此你要怀着喜悦接受痛苦,如同一只天鹅滑翔进入莲花池一般!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说: 一个被判死刑的人, 用砍下双手的代价来交换自由时,他不感到如释重负吗? 同样的,承受疾病而避免落入地狱,我不该感到高兴吗? 第三种忍辱是去拥有深刻的、内在的勇气:出于悲心,这种勇气是准备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努力许多劫,并且没有任何恐惧地去面对教法的无上真谛。此一真谛即是:在究竟的层面上,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虚的;空性展现为光灿的明晰;有一个佛性,一个自生的、非合成的本初智慧,以及一个超越智识范围的绝对真理。 如果你害怕去接受空性的实相,批评诸如大圆满这类的修行法门(透过大圆满,我们可以了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那就是在排拒佛法的本质,就是在为你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做准备。当世尊佛陀教导空性的甚深教法时,一些在座的僧侣因为教法的深刻真谛而感到惊慌失措,他们惊慌失措的程度强烈到当场吐血而亡。这些真谛绝对不是容易测度的,但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它们的真实意义,而不是去对它们产生负面的见解。 这三种忍辱应该运用智慧和善巧方便的辅助来生起。修持忍辱波罗密是必要的,如此一来,你就能够永远不被愤怒、嗔恨和绝望所征服。一旦进入菩萨道,在任何情祝下,你都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仁慈,视他们为前世的父母。因此,人们反对你、伤害你时,你应该拥有更多的慈心,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他们,承担他们的所有痛苦。 事实上,在菩萨道上敌人和试图伤害你的人是你修行上强而有力的助力来源。他们引起会触发愤怒和嗔恨的情境,给予你珍贵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用忍辱去转化负面的情绪。在修道之上,这种人给予你的恩惠将远胜过任何立意良善的朋友。寂天大师说: 在一千劫之内所累积的善业, 诸如布施的行为, 或向诸佛所行之供养 只要一刹那的嗔恨就能够将其毁灭。 《 父子相见经》 说道: 嗔恨不是成佛之道, 但是慈心,如果不断加以培养, 将生起证悟。 因此,如果你用嗔恨和愤怒来响应敌人,他肯定会使你堕入地狱道的深渊。但如果你知道如何用最深的慈悲来看待这种人,那么他只会带领你通往解脱。不论他如何伤害你,只会对你有好处。 这其中的差异是重要的,你或许已经研习了各种教法,而且从事禅修有一段时间,甚至感到自豪。但如果某个人对你说了一些坏话,你爆发怒气,那是你尚未让佛法真正深入你的征兆― 佛法丝毫没有改变你的心。寂天大师也说: 没有能和嗔恨相似的邪恶, 没有能和忍辱相比的苦行. 如果地面上充满了尖锐的石头和棘刺,你可能会试着把坚硬的皮革铺满整个地面来保护双脚,但这会是一个艰困的任务,因为实际上用皮革包覆你的脚底要容易多了。同样的,即使整个世界充满敌人,只要你的心充满慈悲和忍辱,他们将无法伤害你。事实上,不沦他们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都有助于你在证悟道上行走,就像这样所说: 当你遭遇令人畏惧的情绪军队, 披上坚固而殊胜的忍辱盔甲; 如此,你将能够毫发无损地 通过尖刻的言词和恶意的攻击, 抵达涅槃之地. 一个充满怨恨和愤怒的人是没有平静的,嗔恨和愤怒需要用忍辱的大军来降服,因为它们是你唯一真正的敌人。如果你过去的嗔恨和愤怒没有引起目前伤害的因(如同你声音的回音一般),你是不可能经历伤害的。 你也要去检视伤害的真实本质,它如同在水面上写字一般无法捉摸。让怨恨自行消失,一旦念头的巨浪平息之后,让一切变得如虚空一般:在虚空之中,没有什么要去获得,没有什么要失去。 (无边无际的天空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下我们的痛苦,把你的一切痛苦焦虑与执着融入虚空,像雾像云消散无影无踪) 4 、精进波罗密 28 但求出离二乘人 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 勤精进是佛子行 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如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类同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此殊胜品质的根源,乃是菩萨的修行。 要唤醒和发展所有的波罗密,精进必不可少。精进是指充满喜悦的努力和积极的决心来行善,没有任何期待或自我满足。 精进有三个面向: 第一个面向称之为如盔甲般的精进,即是去发展一种充满喜悦的勇气和坚忍刚毅;你拥有这种勇气和坚忍刚毅,如同把盔甲穿在身上对抗气馁沮丧。 第二种面向是行动的精进,即是透过没有延迟或耽搁地修持六波罗密来积聚功德。 第三种面向是不息的精进, 即是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地为了其它众生而努力修行的一种干劲。 精进应该融合其它波罗密的修持,并且赋予它们精神和鼓舞。 第一种面向如盔甲般的精进,是披上一面坚定、充满勇气的决心盔甲。如此你将永远不会受到四种恶魔(负面的情绪、对舒适的执着、身体的疾病和死亡)所制造的障碍的侵害。而且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将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成就一个菩萨的非凡事业,直到你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证悟为止。 第二种面向行动的精进,即是充满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实现那种愿望。对于你能够修行,行走于五道之上,并证得十地,你感受到极大的喜悦。你满腔热情地去从事无止尽、有价值的事业,尤其是闻、思、修佛法。你从事这一切,鼓起不屈不挠的勇气,永不受到气馁沮丧、怠惰或延迟耽搁的折磨。 第三种面向不息的精进,即是孜孜不倦、永不间断地为了其它众生而努力修行的干劲。日日夜夜,用各种可能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利益众生,在你的念头、语言和行为中利益众生。如果你无法直接帮助众生,那么你心中应该只惦记着其它众生的利益,把你所做的一切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证悟成佛。绝对不要因为你能够达成几个美好的功德而自满,也绝对不要因为人们的辱骂毁谤或遭遇逆缘而转移目标,保持坚持不懈的决心,直到你达成目标为止。 这三种精进各自有与其对立和相对应的怠惰。 第一种怠惰是只希求自己的舒适,而没有其他愿望。这种怠惰展现为一种嗜睡和懒隋闲散的倾向,贪恋立即的满足和舒适,因而忽视佛法。其对治的方法是去观修死亡和无常。 第二种怠惰是懦弱,在开始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就已经感到气馁沮丧,因为你认为像你这样的人,不论多么努力,都永远无法证悟。 第三种怠惰是忽略真正优先考虑的事情。你被负面、徒劳无益的习惯所困。你忘记或忽略更深刻的目标,只全神贯注于今生的事务。其对治的方法是去了解,所有凡俗的关注只会引起痛苦,要把它们远远抛弃。 人们仅仅为了自己的舒适、名声和权势,而不分日夜、费尽心力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换句话说。就长期而言,这些事情完全没有意义。然而,你为了佛法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没有一个是没有意义的。你所经历的困境,将帮助你清净过去许多生世累积的恶业,为来世积聚功德资粮,它们必定是充满意义的, 若无精进,菩提心和菩萨的事业将无法在你的心中生根茁壮。如帕当巴 桑杰所说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坚持不懈, 你将无法成就, 听列的人们, 务必披上那面盔甲。 释迎牟尼佛把精进波罗密臻至究竟圆满的境界而闻名,他在无数个生世精进努力所累积的功德和力量,能够使他投生为一个转轮圣王一千次以上,他却选择把所有的努力用于获致证悟。身为佛陀的追随者,我们应该把佛陀和过去伟大圣哲的生平事迹,做为激励、启发我们的典范。举例来说,密勒日巴尊者展现了不可思议的精进,忍受许多艰难困苦来达成甚深的目标。大译师昆卢遮那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即前往印度寻求佛法,经历了五十七种难以忍受的艰辛才取得教法,在这些考验中多次几乎丢了性命。他和西藏其它伟大的译师在旅程中遭遇了巨大的艰难困苦― 炽热、发烧、印度平原上的地方疾病,以及当地统治者的敌意等。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成功地把正统的佛法带回西藏。 我们今天身处于佛法已生根的国家之中,如同地面上纤细脆弱的新芽,唯有持久不懈的精进,才能让这个新芽开花结果。你的修行或许在数天、数月或数年之后会有所成就,这些都取决于你能否努力投入闻、思、修,并且将你了解的教法融入修行之中。重要的是,你要记住,你在修道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其它众生。你要保持谦逊,明白你的努力相较于伟大菩萨如海般的事业,就有如孩子的戏耍。如同深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要认为你已经为其它人付出太多― 甚或认为你已经做得足够。如果你透过自身的精进努力,终于能够带领一切众生成佛,那么你所有的愿望就都实现了。绝对不要希求回报,连丝毫的希求都不要有。 菩萨必须比声闻或缘觉佛拥有更大的精进,因为菩萨不只为自己,也为无数众生担负起成佛之究竟安乐的责任。就像这样所说: 把一切众生的重担背负在头上的英雄,没有慢步行走的悠闲。 由于我和所有其他众生 受到一百条镣铐的束缚, 我必须精进一百倍。 为了增长精进,必须观修万事万物的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可能会很快且突然地降临。从这种角度来思量,今生凡俗的关注是多么的肤浅:如果能够把心转离今生的关注,你将会多么自在。如果你突然了解到,在衣服褶层中藏着一条毒蛇,你会等着而不采取行动吗― 甚至只等一秒钟? 5 、禅定波罗密 29 甚深禅定生慧观 能尽除灭诸烦恼 故应远离四无色 修静虑是佛子行 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 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之禅定,乃是菩萨的修行. 检视身、语、意,你将发现,意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心(意)彻底熟习止与观,你的身和语也将自然而然地随着你的心在解脱道上前进。 至今为止,你的心如同一只焦躁不安的猴子,一直追逐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追逐内在的念头和感受。但是,你却能够透过保持观照和警觉,来学习控制你的心。当你这么做,你闻、思、修教法,把教法融入你的心。最后,你将远离贪、嗔和痴。卡拉 贡秋说 在初学者的心中, 有明晰,却没有定力, 为了阻止心被念头之风带走, 用观照之绳把心系牢. 为了获得稳固的禅定,留在一个远离令人分心的事物、静僻隐密的闭关处所的确有帮助。在止与观之中,观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修止的心,观就无法生起。在此,平息所有狂野的念头是重要的;这些念头不断地鼓动、混乱、制约你的心。这样的念头生起负面的情绪,结果你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负面情绪,便构成了痛苦之因。 修止如同将一个提灯周围的玻璃窗关闭,如此一来,在其中的火焰才能稳定而明亮地散放光芒,免于受到风吹。修止和修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九念住,以及大乘经典所解释的其它法门。所有这些法门都通达无上之证悟,非佛教的修道也提供了禅定的技巧,但它们不应该和佛教的法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没有通往相同的目标。非佛教的静思冥想并非以真正的证悟为目标,而是以耗尽四大元素、超越色相、证得无色界四空定之状态为究竟之目标。 证得止的法门有两大类:一类法门使用禅定的对境;另一类法门则没有禅定的对境。 在此,我将解释第一类的法门。 藉由观想世尊佛陀为禅定的对境,相较于使用一般的物品做为禅定的对境,观想世尊佛陀带来更多的加持。 采取大日如来圆满七支座的坐姿― 你的腿双盘呈金刚跏趺座(双盘象征在遍在的空性中,轮回与涅梁是一体的),双手结定印,肩膀提起,脊柱如一迭金币那般挺直,下巴微微内收,双眼稳定地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舌尖轻触上颗。如果你发现这个姿势难以维持,那么至少要坐直,平衡地坐在一个适合的蒲团之上。避免身体向后或向一侧倾斜,或避免采取任何散漫的坐姿。 让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安定下来,观想释迎牟尼佛在你前方的虚空之中。他端坐在一个月轮之上,月轮之下有一朵莲花,莲花之下有一个由八只无畏狮子撑托的宝座。他的身体散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他的右手触碰靠近右膝盖附近的地面,采取以大地为见证的手势,左手结定印,握着一只盛满甘露的托钵放在他的大腿之上。他采取双盘的坐姿,身穿三法衣。他的身体庄严优美,具足佛之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随形好,头顶上有明显的肉髻,他的手掌和脚掌上有fǎ ln的图案,双眉之间有一根长发,如一个白色海螺般朝着逆时钟方向卷曲。他的身体散放出无限的智慧光芒,充满整个宇宙,他在你正前方的虚空之中,怀着慈悲直直地注视着你。观想佛陀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用陶土或青铜所铸造般没有生命的一尊塑像,或一张平面的绘画。他身相的颜色和细节清晰且栩栩如生,但他不是一个实体,而且是透明如彩虹般。他不是由肌肉骨骼所组成,而是以诸佛空虚却明灿之无生智慧身来显现,充满慈悲与智慧。 试着专注于一境地从事观想,尽可能清晰地观想所有的细节。拥有全然的信心,相信佛陀就在那里,你要记住,佛陀永远伴随着拥有信心的人。观想佛陀时,所有散乱的念头都将平息。如此地把你的心专注于清晰而稳定的观想,即是止。 为了让你的禅定愈来愈稳定,你需要去对治在禅修期间生起的不同烦恼和骚乱。如果你的心变得狂野,念头开始飞快地生起,阻挠你获得清晰的观想,那么你要稍微往下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专注于下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交盘的双腿、由八只无畏狮撑托的宝座、以及莲花座。这么做有助于减少掉举。 如果你的心陷入昏沉、懈怠或呆滞的状态,把目光抬高,注视你面前的虚空,专注于上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完美无瑕的椭圆形脸庞、他的双眼、以及眉心的毛发。如此可以清除呆滞和昏沉感。 只要你的心保持平衡,既不狂野,也不呆滞,你就应该把专注的焦点放在佛陀的心间― 本初智慧秘密宝藏的吉祥结。如果你的观想尚不清晰,你要一再尝试,让观想更加清晰精确。如果你的观想清晰,那么就让你的心自然而然、不造作地专注在观想之上。 专注于佛陀就在你面前这件事情,充满信心地相信他确实就在那里。当你的观想变得更加稳定。念头出现的频率变得较少时,观想更多佛陀庄严身相的细节,仿佛你是一个技艺娴熟的画师。观想佛陀面容的圆满坛城,双眼充满慈悲智慧地注视一切有情众生,比例完美的鼻子和耳朵,他的笑容,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无量光芒,然后逐渐地扩展,观想他身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所有细节,这将使整个观想变得更加生动。 当你的观想清晰,你的心寂静安宁时,把止的状态与观融合。首先,思量是谁、是什么在觉知这个观想。你将觉察到是心在觉知这个观想,你也将了解到,你所观想的影像本身,事实上不是来到这个世界的佛陀,而是为了发展禅定而由你的心所创造的一个投射。 心具有专注于一个对境的能力,但是当你去寻找心的时候,却无处可寻。如我们稍早所了解的,如果你向内去检视心,试着去找出它的位置,或辨别它的形状、颜色、形相,它从何处来,它现在于何处,或它往何处去,你将一无所获。询问知晓教法、拥有禅修觉受的人,看看是否有人曾经能够指出任何是心的事物。 如同你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被称为心的特定实体,你也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被称为身体的特定实体。我们所谓的身体,纯粹是一个众多元素的聚合物。我们用堆来形容大量的谷物;用束来形容大量的千稻草;用群来形容大量的人,但是就它们本身而言,没有一个是实体。同样的,被我们称之为身体的这个众合物,如果你取走皮肤、肌肉、骨髓、骨骼和不同的器官,一旦它们全部被拆开,就没有任何你可以指称为身体的实体。 事实上,在整个宇宙之中,所有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因与缘暂时聚合的结果。你把现象视为真实存在的事物,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地检视它们。事实上,它们完全没有坚实、本俱的存在。 当你清晰地了解到,你的身体、你所观想的佛陀及一切现象皆是心的展现,并了解心的本质是空,那么毫不散乱地安住在这种对空性的了悟之中,不论是否念头打扰了这种了悟,都要保持观照,这即是所谓的观。如嘉瑟.东美所说的: 所有现象都是自己的心: 心本是超越概念二边, 不被主客之二元见解而分心散乱,安住于一境, 即所谓的圆满禅定. 如此的止观双运,乃是圆满禅定波罗密之关键法门。 6 、智慧波罗密 30 无慧善导前五度 圆满菩提果不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 修智慧是佛子行 只透过其它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将无法获致圆满澄悟,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离于三种概念,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和禅定波罗密能够帮助你积聚功德,但它们仍然和概念有所关联,唯有智慧能够圆满积聚功德。这种功德能够让你证得离于所有概念的本初明觉。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可以被比喻为五个没有智慧之眼的盲人,永远无法找到通往解脱堡垒的道路。事实上,唯有智慧的伴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才配得上波罗密的称呼。波罗密的字面意义是渡至彼岸越过痛苦与无明之洋,渡至超越轮回与涅架之概念的彼岸。 智慧波罗密有三个面向,也是证得智慧波罗密的三个次第。 第一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听闻教法而形成的学识智慧; 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思考这些教法的意义而生起的智慧; 第三个面向或次第是从禅修中生起的智慧。 身为修行者,你首先要像一只蜜蜂在花间采集花蜜,在你听闻和学习教法的阶段,要仔细地全盘学习,既要学习字词,也要学习意义。然后,你应该要像一头野兽,不满足于理论的理解,前往山间僻静处,远离世俗生活的所有奔忙庸碌。随着专一地修行,你会发现教法的甚深意义。最后,当你把教法付诸实修,使其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时,你应该像一个被打入坚硬地面的桩。在禅修期间,你不受念头的动摇,保持坚定不移。从内在斩除所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有限概念,直接正视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 因此在这里,我们触及了六波罗密的核心,智慧不只是六波罗密的首要,也是六波罗密的生命力。证得智慧是究竟的目标:这也是各派教法被传授的原因。 就智慧的第一个面向而言,为了圆满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要研习的经典包括所有的大乘教法:而大乘教法被形容为甚深而广泛。甚深的教法是指解释空性的教法;广泛的教法是指解释菩萨道之不同次第的教法(五道、十地等)。甚深的教法包含在《三摩地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 等经典之中。广泛的教法包含在《 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及其它经典之中。其它的论著则以让佛法追随者容易了解的方式,来阐释佛陀话语的智慧涵义。你应该从一个具格的上师那里,听闻这些教法。 然而,仅仅听闻教法是不够的 即使连牲畜也能够听闻佛法被教导的音声。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去发展藉由思考教义而生起的智慧。思考你已经听闻的教法,提取其中的精义,如此一来,教法不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层次。对佛法的意义生起信心是重要的,你也要确定己经正确地了解佛法的意义,不论要从事什么样的修行,你都必须非常仔细地思量。在上师的协助之下,厘清所有疑虑和犹豫。尤其,你要清楚地记得上师告诉你可能生起的所有障碍,以及你在修道上可能产生的越轨偏差。然后,当你准备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时候,你就会像展开一段旅途,而你具备完整的知识以面对所有可能的不同情况,并拥有一切所需的金钱来负担所有路上的花费。 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属于暂时的、方便的或世俗谛的;另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则直截了当、确定,或属于胜义谛的。在这两者之中,究竟的意义比较重要。因此,你应当努力认识究竟的意义,并加以熟悉。你愈去闻、思佛陀的话语和伏藏教法,你就会更加了解教法的意义,对其更有信心和把握。黄金被提炼的时候,要一再重复融化和汲取纯金的提炼过程。同样的,透过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来提升你的了解,你将对教法的究竟意义生起清晰的信心。 闻和思将斩断比较粗重的误解和疑惑。但唯有透过禅修,把由禅修所生起的究竟智慧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才一能够消除较细微的误解。为了引生究竟智慧,你要前往一个僻静之处,尽可能地禅修,修持止与观来了悟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之究竟本质。这就是由禅修所生起的智慧。认清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即是认清所有教法的究竟意义。 透过对空性的理解,你将了解,你和他人之间没有差别。你将离于我执,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你将毫不造作地利益众生。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为了利他而奉献生命等大菩萨的行为,对你来说都不困难。你将能够在许多劫之中,毫不费力地从事利他的行为。在了悟空性的基础上,每一件事情都毫不费力地发生。这个时候,布施、忍辱等所有其它的波罗密,都配称得上是波罗密,因为它们己经完全超越了迷妄。对于一个了悟空性的菩萨而言,要去解脱的众生的数量和解脱一切众生所需的时间,既不会让他们产生气馁沮丧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生起骄慢。一种遍摄的慈悲在你的证悟心中自在地生起;这种慈悲离于所有主客之概念。了悟自我和他人是平等的,你保持如本初虚空那般不变不移。源自经验而对空性产生彻底的了解,是对治相信有个我、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之唯一解药。一旦你了悟空性,你对这样一个自我的所有执着,都将消失无踪。对空性的了悟将如同明亮灿烂的太阳从天空升起那般闪耀,把黑暗转化成为光亮。 起先,你必须藉由深刻且仔细地思考上师的口诀教导,来获得对空性的了解,直到你真正地认识空性为止。在你最初认识空性的时候,你的空性觉受并不稳定。为了使其稳固,你要融合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试着不要倒退落入凡俗的迷妄。而要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之中,保持空性的见地,如此一来,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将相辅相成。最后,你可能会达到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没有分别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将不再远离空性,此即所谓的证得大平等舍。在这种大平等舍之中,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因为你愈了悟空性,妨碍慈悲生起的障碍就愈少。如此一来,你就会拥有一种天生自然的能力,能够毫不费力地利益他人,如同在一百个盲人之中,其中一个盲人恢复了视力,能够带领所有其它盲人。 若未了悟空性,慈悲是有限而狭窄的,如《瑜伽师地论》所解释的,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有三个相继的层次。我们先从慈心开始,首先,无量慈是以有情众生为焦点。你要记得,一切有情众生都曾经是你的父母,你希望他们都拥有快乐。这种形式的慈是每一个人(从凡夫俗子到菩萨)所共有的。 在第二个阶段,无量慈以现象(诸法)做为对象,修行者认识到,在胜义谛之中,没有什么事物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希望在世俗谛如梦如幻的实相之中,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寻常人不明白这种慈心,但对根基乘的修行者(声闻佛和缘觉佛)和大乘的修行者(菩萨)而言,这种慈心是共通共有的。 第三种,也是最高层次的慈心,则没有所依所指的对象,超越任何客体(受者)的概念。从禅修的开端,修行者明白空性是自我和他人的本质,如天空般离于所有戏论。这种缺乏实体存在、无所不在、栩栩如生、不断散放出慈心的本质,是明晰而自然的。在本质上,这种慈心离于所有的概念,没有任何目标。它超越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三种概念。这种慈心只见于大乘佛教之中。 这三种相继的层次也适用于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刚开始,智慧波罗密的修持应该要依照次第来完成。首先,把你的修行分成数座:在座上修法期间,你观修空性。在座下修法期间,你研习中观的哲学体系,来增进你对空性见的了解,直到你对它有把握为止。中观的见解能够使你了解世俗和胜义二谛,了解一切现象如何透过因与缘的结合而生起,有助于认识胜义谛。 当你的修持比较稳定时,你就不再需要刻意去观修空性;它将融入成为你理解的一部分。你将达到这样的境界:看清空性和慈悲、空性和现象、胜义谛和世俗谛本来是一体的,而不是像山羊的两只角那样是两个分别的实体,你空性的见地愈广大,对现象能够随着因果业报法则而有无穷展现的理解就愈清晰,而菩萨即是从无别于慈悲的空性中显现。这是大乘和密咒乘、中观、大手印和大圆满等所有不同教法的究竟果实。 这些教法最重要的要点是去透过自身的觉受来获得对教法的了悟,如果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简单而直接地说,在你的心相续之中发展圆满智慧(般若智慧),乃是菩萨的实际修行。 来自:顶果钦哲仁波切《你可以更慈悲》第二部(正行)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三)修学这些法门的戒律I 、修学六波罗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评价科学网博文被推荐的份量
outcrop 2010-9-3 14:18
一篇博文被一个用户推荐,主要有两种情形:发自内心的欣赏推荐和友情推荐。因此,要评价一篇博文被推荐的份量,仅仅靠被推荐数量是不够的。把自己心中的大概思路说出来,一起探讨。 要衡量一篇文章被推荐的整体份量,则需要考虑每个推荐者的推荐价值,比如一个被推荐1000次,但只推荐别人10次的人的一个推荐,显然就显得更重要。如何量化个人的推荐价值,并不容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型。影响个人推荐价值的因素可能包括:推荐别人文章的次数、活跃程度、平均单篇被推荐数、最高单篇被推荐数、是否好友等等。下面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推荐别人文章的次数 。推荐别人次数越多,则被友情回报推荐的机会越大,这种推荐,和文章本身质量关系不大。但也有人相当活跃,积极看文章,发自真心的欣赏文章,这就要考虑活跃程度。 活跃程度 。这个不好衡量,相关因素应该包含发文量、评论量等等互动参数,又是一个复杂模型,没想好。 平均单篇被推荐数 。结合推荐别人文章的次数,计算出一个推荐价值加权值。 最高单篇被推荐数 。作为爆发力的一种体现,爆发值越高,个人推荐价值可能越高。 是否好友 。则影响到是是否友情推荐。 这些分析限于科学网博文模型,实际上一个网络社区的博文质量还要考虑被收藏、被反对、小群体倾向等等因素,相当复杂。 一篇各项参数透明的博文量化被推荐的份量就如此困难,可以想象量化科研结果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还是期望学术圈能形成一种专业、正直、严肃、理想主义的良好人文环境,感性直觉的推荐比量化的分析可能更和谐。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4216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学生如何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tchaoke 2010-9-1 22:11
学生如何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 序:此文针对本科生和一、二年级的博士、硕士生,对高年级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也应该有参考价值。该文的一些背景可以参考我此前关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932 】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 85 至 89 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一是我在 1986 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 DNA 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 Lehninger 的《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 10-20 页教材。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 年 4 月至 7 月初,我在依阿华州 Ames 小镇的 Iowa State University 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 Herbert Fromm 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 rotation ),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做教授)。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有一次, Fromm 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 JBC 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为了能给 Fromm 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90 年 7 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 IPMB program 。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他常常在 IPMB 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 David Baltimore 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 HIV 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 News Comment Research News News Views Perspectives 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 ( Scientific American ) 。 与《细胞》 (Cell) 、《生物化学期刊》( JBC )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科学》周刊的 Perspectives 和 《自然》周刊的 News Views 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 1-3 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从 1998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到现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我总是告诉自己实验室的所有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下面这几点读科研论文的体会,也希望我的学生跟我学: 1. 请每位学生每周关注《科学》和《自然》。(生命科学界的学生还应该留心《细胞》)。如果时间有限,每周花一个小时读读这两种周刊里的 文章标题 以及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论文的 abstract , 即可!这样做可以保证一个学生基本上能够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同时开阔视野,大概知道其它领域的动态。 2.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细读《科学》和《自然》里的新闻及科研论文。如果该科研论文有 News Views 或 Perspectives 来介绍,请先读这些文章,这类导读的文章会提炼问题,就好比是老师事先给学生讲解一番论文的来龙去脉,对学生阅读原始论文有很大帮助。 3. 在读具体的科研论文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文章的 主线逻辑 。文章中的所有 Figures 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展开描述的。所以,我一般先读 introduction 部分,然后很快地看一遍 Figures 。大概知道这条主线之后,才一字一句地去读 results 和 discussion 。 4. 当遇到一些实验或结果分析很晦涩难懂时, 不必花太多时间深究 ,而力求一气把文章读完。也许你的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自然就有解答。这与听学术讲座非常相似!你如果想每个细节都听懂,留心每一个技术细节,那你听学术讲座不仅会很累,而且也许会为了深究一个小技术环节而影响了对整个讲座逻辑推理及核心结论的理解。 5. 对个别重要的文章和自己领域内的科研论文,应该精读。对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每一篇论文则必须字斟句酌地读。这些论文,不仅要完全读懂,理解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分析、结论,还必须联想到这些实验和结论对自己的课题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6. 科学论文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每个人开始都会很吃力,所以你有这种感觉不要气馁。坚持很重要,你一定会渐入佳境。当你有问题时或有绝妙分析时,应该与师兄师姐或找导师讨论。 7. 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研论文的阅读。每一个博士生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论文阅读的训练。除了你自己的习惯性阅读外,你应该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以阅读分析专业文献为主的一至两门课,在实验室内也要有定期的科研论文讨论( Journal Club )。如果你的实验室还没有这种讨论,你们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 8. 前面几条都是讨论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但是一旦入了门,就要学会 critical reading 。不要迷信已发表的论文,哪怕是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上。要时刻提醒自己:该论文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实验,你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等等。 天外有天,读科研论文是一件很简单、但也很深奥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常常满足于读懂、读透一篇好的论文,优秀的学生则会举一反三、通过查找 references 纵深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可能进展。 我从 1990 年对学术论文一窍不通到 96 年博士后期间的得心应手,还常常帮助同事分析,自以为水平了得。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颇为羞愧。 1996 年,是 SMAD 蛋白发现及 TGF- b 信号转导研究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年,哈佛医学院的 Whitman 实验室在十月份的《自然》杂志上以 Article 的形式发表了一篇名为 A transcriptional partner for MAD proteins in TGF- b signaling 的文章。读完之后,正好遇到 TGF- b 领域的著名学者 Joan Massague, 我对 Joan 评论说: Im not so sure why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ll article in Nature. They just identified another Smad-interacting protein, and the data quality is mediocre.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Joan 马上回应我: I disagree! This paper links the cytoplasmic Smad protein into the nucleus and identifie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as its interacting protein. Now the TGF- b signaling pathway is complete. It is a beautiful Nature article! 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原来大师的视野和品位远远在我之上。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来权衡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今后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自己实验室选择研究课题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今,我阅读一篇本领域内的科研论文,非常顺利,而且常常可以看出一些作者没有想到或分析到的关键点。回想从前,感慨万千,感谢蒲慕明、郑昌学、虞一华、 John Desjarlais 、 Jeremy Berg 、 Joan Massague 等一批老师和同事对我的帮助。我很留心,也很用心。 希望所有的学生也能通过努力和坚持对英文科研论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0496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tchaoke 2010-9-1 21:46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博主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 PI 提供一个借鉴。文章最后做简短总结。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 良 ),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 JBC 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 心里压力极大。 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攻读博士学位时, 1991 年 4 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 John Desjarlais 。听了我的苦恼后, John 告诉我, 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 每天花 45 分钟读《华盛顿邮报》 , 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 ) 。这条建议正合我意 - 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十点左右花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 A 版 ( 新闻版 ) 。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1992 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 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 The Baltimore Sun )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的把我的信刊登在 读者来信 栏目,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励,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动笔,有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写信向校方争取过中国学生的利益。有时还有意外的惊喜。 95 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出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有我的评论文章!我急匆匆赶到街头买来 5 份报纸,果然,在 A 版的倒数第二页,以 15x15 厘米的篇幅发表了我一个多星期前寄给报社、本以为不会发表的一篇抨击吴宏达的文章。 以上是简述我个人英文写作提升的一段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 1994 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 Jeremy Berg 。他拖了三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 9 点, Jeremy 告诉我:今天看! 11 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 Jeremy 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我心里惴惴,不知 Jeremy 在干什么。下午一点半, Jeremy 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 This is the draf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 (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我仔细一看,天啊!一共 7 页,四个多小时 Jeremy 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 Method 和 references 。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其实,写文章贵在一气呵成。我也沿袭了 Jeremy 的风格。 2006 年 10 月,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激烈竞争中,有两个课题面临被 scoop 的危险,我曾经两次、一晚上赶一篇文章。 10 月 15 日,傍晚 8 点左右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 10 点完成一篇按照《细胞》杂志格式的论文,包括 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 仔细阅读一遍后于下午 4 点半完成网上投稿。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 12 月份《自然》的子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电子版于 11 月 10 日发表)。另一篇, 10 月 18 日,晚 6 点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 8 点完成,上午 9 点半完成投稿,最终发表在 12 月 15 日的《细胞》上。当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对文章整体的大概思路已经深思熟虑,所有的 Figures 都事先做好了。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 3-4 天。】 从 1994 年自己写第一篇科研论文的艰难到现在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1 .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 30-60 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 2 .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 (Figures) ,最后才能执笔。 3 .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 Figures )写一个以 subheading 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 logic flow ),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 .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 7 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 plagiarism )。 5 .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 abstract 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 Thesaurus (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6 .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 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对所有的学生和博士后都会如此教导。我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柴继杰, 1999 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继杰当时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差。我对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 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报纸 。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 2004 年继杰已经能写出不错的 grant proposal , 2006 年他的第一篇独立科研论文发表在《 Molecular Cell 》上,随后相继在《自然》发表两篇、在其它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写作能力开始成熟。 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93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932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如何成为真正的ppt高手3
icstu1 2010-8-27 12:57
请给与讨论为盼。谢谢。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4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0如何成为真正的ppt高手2
icstu1 2010-8-27 12:55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如何成为真正的ppt高手1
icstu1 2010-8-27 12:54
如何,制作,ppt,公务员,高手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经济是中国科技界改革的动力来源
jintuo 2009-12-31 16:09
中国科技界的种种怪象尽管频遭诟病,却也岿然不动。官本位根深蒂固、多数人习以为常、甚至有抗打击耐受力的归国者知情而同流等等致使维持现状的力量无比强大。历历在目的现实考验着(没有钦字号资源的)人们的判断、选择和个人行为设计:对于中国科技界,该投入还是逃离?该坚持还是合污?该如何自救以及何处得到他救?或者根本地说中国科技界的环境工程还有指望吗? (一)中国科技环境的改善需要有效的动力来源 人们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时似乎忽略了一个因素:改革现状的动力来源来自何方?用更通俗的话表达就是:批评来自于科技界的部分民意,而各级行政资源的把握却不受民意影响.如此情况下,握有行政资源的人们凭什么要改革? 对于中国科技环境的改善,我一度也曾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学者回国服务,情况会得到明显的改观,但很快意识到现实远没有那么乐观。现行的人才政策下,海归学者中只有极少数人对不合理的乱象坚持批评的立场,与国内学者中的改革派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舆论的是非。另有少数海归学者的少数建议得到了上钦有保留的采纳。这些有限的影响远远构不成能够推动改革的动力。中国科技界乃至全民族文化的提升指望不了这些人才计划。 (二)技术经济是中国科技界文化提升的动力来源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就会发现与亿万人们相关的经济活动中才拥有推动社会改革的澎湃动力:我几次三番提到的1940年代后期,农民们能够得到土地翻身作主的希望(且不论以后的变化)酝酿出比飞机大炮强大百倍的战争实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几十年没能激发出来的生产力(以至脚踏车都是一个家庭的“三大件”)被小岗村几个沾血的指印一触即发;30年前中美之间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经济互补一举突破了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壁垒和国际政治对立,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科技领域能够冲破中国盘根错节的官本位桎梏的动力源泉仍然非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莫属。 也许(其实已经)有人认为:你说的都是物质生产和物质分配领域的事情,科学不是这个玩法,基础研究历来是少数人的游戏。事实上,虽然纯基础研究与在科技活动中占有更大权重的技术科学(EngineeringScience)有所不同,在政府财政资助、成果与人才评价、从事者的职业化程度、对业界文化的影响和被影响等等社会性因素上是完全一体化的。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任何特异性可言。所不同的是,技术科学有更加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动员社会的关注。技术经济将同时为纯科研环境的改善背书。那么,世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经济变迁呢? (三)巨大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与低下的创新力是今天中国的基本矛盾之一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巨大的舆论成果是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再也不能靠无节制的物质产品大生产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了。在人类追求幸福(或曰享受)的过程中,技术的生产将在相当程度上取代物质的生产。这一全球化变迁中,中国正面临着经济上的又一次大好机遇。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如果还算成功的话则离不开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一次巨大的经济互惠。当时的中国经济面对着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下的生产力这样一对基本矛盾,而发达国家经济正苦于劳动力成本剧增的历史性难题。双方在经济上如此巨大的依赖迅速冲垮了几十年形成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壁垒。今天,极为相似的经济现象正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展开。 今日中国形成了巨大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和低下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对新的经济基本矛盾。历史的巧合在于工业发达国家又一次面临着非靠中国(也许部分地靠印度)而不能缓解其高昂的研发人员劳力成本与技术经济产出完全不成比例困境。二十多年前,信息产业异军突起,缓解了上一个经济博弈回合中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性价比过低的困难。但是信息产业是一个靠少数领袖人物突破后迅速形成全面垄断的行业。当信息产业降温,而技术经济中需要大量实验人员进行多年实验的生物医药的比重大幅增加时,研发人员性价比过低立即成为严峻的现实。这就是近年来常见的跨国企业频繁来中国寻找技术合作的原因。 (四)世界需要高性价比的中国技术研发人力资源 其实,发达国家技术经济中尚未被多数中国学者见到的那部分形势更加严峻。发达国家技术经济中最活跃的阶层既不是跨国企业,也不是研究型大学,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小型技术研发企业。决策灵活、与研究型大学接触密切的特质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发现有潜力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迅速孵化到能够产业化的程度,进而高价转让给大型企业。然而,这一阶层正在遭受着万劫不复的双重打击。首先,他们赖以启动的风险基金行业变得大为保守了。支撑前些年风险基金的冒险勇气的两根支柱,信息产业的一鸣冲天(如“美国在线”几个臭小子轻易买下了拥有CNN和TIME杂志的老牌媒体集团)和投资银行的画饼充饥,已经不复存在。融资变得艰难了。另一方面,作为其衣食父母大型企业已经买不起他们的价额高昂的半成品技术了。人类需要技术经济来缓解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技术经济需要中小技术研发企业这个阶层的贡献;而今天,这一阶层要活命却只有靠中国的高性价比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了。世界经济呼唤中国由加工生产物质产品的“世界工厂”进一步变为加工生产技术的“世界实验室”几乎已无悬念。唯一的变量是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对包括技术经济在内的其他行业的超级掠夺,而这一掠夺是在管理层坚拒物业税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 (五)资源、能源、环境限制了中国制造加工业的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实验室还有着巨大的国内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人均资源和人均能源贫乏、自然环境恶劣的超大国。在此基础上。二十多年世界工厂的实践在西方国家泡沫消费的过渡需求刺激下,中国的加工制造能力已经达到过饱和状态。另外,加工制造能力过饱和的国内驱动力是我国劳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力超高性价比,而这一性价比的形成是建立在血汗式劳动条件对工人的压迫以及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压之上的。(房地产对各行各业的强势挤压是通过政府迟迟不征收物业税实现的)。今天,严峻的自然形势和经济形势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国人世界工厂式的加工制造业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据上海第一财经的调查,目前中国工人(尽管依然是社会弱势)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三倍,而生产效率是印度的五倍。工人弱势地位的任何改变、房价的进一步飙升、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力度的任何提高,都会使中国劳动力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改变这一趋势的唯一可能就是技术加工业(不是已在国内流行的CRO行业)。中国每年大量的大学本科和研究员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一线实验人员。当然,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改造我们的上层建筑,即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模式。 (六)现行法规和管理完全背离“创新型国家”的国策 我们的上层建筑和科技界人文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中国的许多现行法规和政策对技术研发极不友好,基本上完全压制了发达国家中那类作为技术主力军的中小技术研发企业的生长空间。我们随手可以举出几个例子。1)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赔偿额的上限是100万人民币(还是今年十月一日刚从50万增加上来的),而且没有故意侵权和无意侵权的区别。这几乎是一个鼓励技术侵权的法律(有人争辩:除了罚款外,法律禁止继续侵权啊。但是,禁止须以惩罚作后盾,没有惩罚,侵权者可以再注册一个企业侵权生产)。2)中国企业法规定合资企业中技术股权的比例不得超过70%,而各大医药企业的无型资产比例均超过90%甚至95%,上面提到的技术研发企业更高。技术不值钱使得我国的民营“科技研发企业”成为打着科技旗号圈地的变相房地产企业。3)中国药监局只将新药的执照授予生产厂家,新药研发单位不可能通过发达国家惯用的委托加工而拥有自己开发的新药。4)原创性新药的定价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全然不计新药的研发成本远远大于生产成本的事实,更不考虑新药研发中的发明价值和承担风险的价值。5)虽然存在着国家财政资助中小科技企业的基金项目,这一项目事实上只针对有足够固定资产的企业,资金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均向大企业倾斜。我们从制度、法规和政策层面扼杀了本来能够提供大量的科技职位、能够提升城市就业人员成分的整个一个产业。“创新型国家”这一口号的提出将近五个年头了,我们在相关法规的建设上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七)中国科技投入:基础研究头大,技术研究腿短 技术经济的另一桎梏是我国科技人员和科技资源分布的不合理,基础研究(包括水平虽然不济但仍在基础领域的研究)头大,技术研究腿短。1950年代初,中国的自然科学人才极度短缺(当时找到的人才大都是吟诗做画的),而苏联的科学院体制近在眼前。中国仿苏成立了占有全国主要研究资源的科学院,以基础研究作为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使人们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基础研究放在大学的做法,得到启发。美国模式中,基础研究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来自教学,科研活动在经济形式上成了副业,成了国家出点小钱而白捡的便宜。科学院担纲基础研究的模式(虽然在中国科学史上功绩卓著)在经济上很不划算的道理为人们认知。于是研究型大学的运动如火如荼起来,进一步而且大幅度地增加了基础研究的人员和资金投入。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科技需求中基础研究的比例大幅下降,基础研究领域人多车稠的现状愈加严重,科学院的地位也变得尴尬起来。尽管科学院引入教学功能,其培养的研究生仍然以基础研究为主要职业生涯。 除了物质资源的分布外,文化资源的分布向基础研究的倾斜也不容小视。中国各级庞大的行政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管人,于是各类人员评价程序铺天盖地。对于不懂科技但会数数的行政系统,最方便的管理办法就是制表统计,而在涉及到技术的领域最方便的统计就是数论文。各个技术领域的人们涌向论文制造行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涉及具体技术、水平也有限的基础研究),大大增加了对于基础研究的动态投入。我们脚下的这条船更加倾斜了。 结束语 技术经济春雷滚滚,山雨欲来。中国面临着三个选择:1)改造我们的上层建筑和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入良性循环;2)尽量在不合理的现状中维持最低限度的平衡,靠技术研发人员的人数和超级耐受性匍匐向前;3)允许不合理、不合适政策法规和管理模式继续当道,经济形势、自然环境、人文状况进一步恶化。何去何从,端赖国家管理层在各种压力面前的判断和抉择,也有赖于特殊利益集团对于社会共生的理解和明智。而在管理层和利益集团的判断中,社会(或相关领域)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各层厉害关系明白到什么程度以及决策者们在多大程度上知道绝大多数人明白到什么程度至关重要。让绝大多数人明白和让他们继续不明白已成为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本文的目标亦然。 本文的额外前提 本文写好后,仔细思量了一遍,感到文中的观点很有可能被已经疯狂的房地产以及其背后折射出的管理层的立场颠覆。直到2010年3月的“两会”,管理层重墨讨论房地产时,还不敢哪怕是言及物业税这个一招风云变色,技术经济如沐甘露的举措。本文的观点只有在中国经济不被房地产摧毁的前提下有效。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17 次阅读|9 个评论
与《中国环境报》商榷如何发展水电?
zbt92 2009-10-16 11:59
与《中国环境报》商榷如何发展水电 ? 文 / 水博 作者按: 自从金沙江水电被叫停之后,《中国环境报》就像疯了一样的造谣诬蔑中国水电,几乎国内所有的反坝人士都曾被他们当作专家请出来在报纸上轮番造谣。我曾经就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我国水电开发超过 40%国际警戒线的恶意造谣问题向他们提供了证据,并要求他们如果不能提供出相应的证据,就应该对造谣宣传的内容予以更正。但是,他们最后却还是以《中国青年报》曾经造谣再先的理由予以拒绝。最近,由于受到国际社会减排的压力,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造谣污蔑水电的伪环保宣传所带来的危害,新闻媒体对水电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环境报》造谣污蔑水电的方式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找来一些与水电有关的人士,通过断章取义的方式,继续想办法散布污蔑水电的谣言。这篇文章的题目虽然叫做如何让水电发展又好又快?,但通篇内容除了一些口号之外却在是造谣污蔑水电和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找到限制水电发展的理由? 特别应该向大家说明的是:根据我的判断,这篇《如何让水电发展又好又快 ?》的文章作者之一的胡和平,不仅是清华大学水电系毕业的,而且还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领导和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副部级)。能够想到利用这样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部级官员的嘴来造谣污蔑水电,《中国环境报》的编辑记者真可谓是绝顶的聪明。但是,时代不同了,《中国环境报》主意完全打错了,现在任何作者的经历和职位只能吓唬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奴才和者利益熏心的懦夫。违背科学和事实的欺骗宣传,不管出自于谁的口都会有人站出来予以揭露。当然,我所揭露的具体内容是否有道理,还要请大家(包括原文章的作者在内)予以评判。不过,我还要说,如果文章中的这些内容不是被《中国环境报》所断章取义删改的结果,而是胡和平书记的本意,我真的为水利水电专业居然能培养出这样糊涂的副部级官员而感到羞耻。 又好又快的发展水电,是我们社会一致认可的共识。然而,关于如何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水电,社会各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2009 年 10 月 9 日的《中国环境报》发表了由曹永强、倪广恒和胡和平等人署名的文章《如何让水电发展又好又快 ? 》(下称原文)。尽管文章的作者都有着一定的水利水电专业背景,但是,文章中对如何又好又快的发展水电的问题和建议,却是表述得非常不明确。为了避免误导公众,非常有必要进行某些补充和说明。     原文文章认为要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科学地分析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原文的这种说法,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文章在具体的评论水电工程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却犯了片面性的强调生态环境影响的毛病。如果按照文章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以为似乎水电对生态环境只有影响没有正面作用。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所有水电建设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必须是利大于弊的,否则,这个水电站不仅不能建设,而且就是建成了之后,恐怕也不能运行(例如我国早期的三门峡)。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从宏观上看水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都体现在拦河筑坝和蓄水水库上。然而,众所周知,世界上的水坝、水库的数量都要比水电站多出几十倍。这种事实就说明,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为了能够保护好能够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即使在没有发电作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建设大量的水坝、水库。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水电不过就是水库的副产品,绝大多数的水电站,不管能不能发电其生态环境作用,也是一定要利大于弊的才行。 从微观上看也不例外,文章所指出水电所存在的各种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也恰恰是水电建设应该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例如,原文说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然而,文章却没有进一步说明,这种水库蓄水对自然气候影响的结果将会如何?实际上,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湖泊、湿地。这些湖泊湿地通常也是由大自然造就的天然水坝形成的。人造水库蓄水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与天然湿地并不会有任何本质的区别。然而,根据生活常识和科普知识,我们都知道保存有巨大水体不仅会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周围植被的生长,而且对水体周围局部的温度调节作用,会抑制周围气候的化幅度,具有一定的冬暖夏凉的海洋性的气候的特点。如果我们不否认天然湿地的生态环境作用,那么我们也应该承认修建水库对气候的影响也一定是利大于弊的好事。然而,从文章的叙述中,人们却很难得到这样一个信息。 原文说 对水文的影响。水库修建后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也是一种不全面的表述。水库修建后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的说法,只能是对某些水库水资源调蓄功能而言的。如果没有周围社会大量的用水需求,水库蓄水之后总要有一个出路。因此,既然水库存蓄了汛期洪水,它就必然要增加非汛期的基流。所以,现实当中出现截断非汛期基流的情况,往往是整个河流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而这些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与水库、水电建设本身根本就毫无关系。在一般河流水资源可以满足周围社会用水需求的情况下,水库的蓄水既可以防止洪水期洪水造成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增加枯水期的水资源供应。这正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趋利避害措施。特别是在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度不均的情况下,蓄洪补枯的水库往往可以大大增加人类可利用的水源总量。 因此,所谓水库对水文的影响,一般来说也是一种利大于弊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于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的说法,也是一种不全面的表达。通常情况下水库蓄水后会减少洪涝灾害期间的地下水水位,但是却会增加河流枯水期的径流量和地下水水位。总体上来看,一般是会对生态环境有利的。总之,我们不能拿那些河流水资源极度短缺所造成的问题,来误导公众对水电开发的总体看法。对于水资源总量不足的河流,不管你开发水电与否都不能改变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早在几千年前我们还根本不会利用水电的时候,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已经因为水资源的枯竭而消失。 原文提到泥沙淤积问题。以三门峡水库为例,三门峡水库于 1960 年蓄水,一年半后,泥沙全部淤在潼关 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 4.5 米,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这仅仅是一个水电建设失败的特例。其实这个电站建成后也不能运行并立即进行了改造的例子,恰恰可以说明所有的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是利大于弊才能存在,否则必须进行改造。相反,我国的小浪底工程是典型的利用水库建设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成功范例。我们在长江上游建设了一系列的水电站极大的减少了三峡水库的泥沙的事实都能说明,在泥沙问题上科学的水电建设一定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也是目前我们人类解决泥沙问题的根本出路。相比之下,原文过于简单的介绍,而且对普遍发挥着泥沙治理作用的水电项目视而不见,反倒热衷于强调某个失败典型的叙述,是不是非常容易造成公众对水利建设解决泥沙问题的误解? 原文说对水体的影响。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这种说法,也是非常片面的。对于某些受到污染的水体,水库的流速减慢确实会降低自净能力,但是对于没有受到污染的水体,流速减慢也会通过沉淀而提高河流的水质。例如,著名的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变成了有点甜的矿泉水,湖南郴州东江水库建成后水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优质的水源吸引了青岛啤酒厂到那里去建厂生产。 原文说对地质的影响。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诱发地震、库岸产生滑塌、水库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这种说法也不全面。水库诱发地震一般只是把原有的地震能量提前释放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避免地震能量集中释放造成更大的灾害的好事。库岸的滑坡等问题也只是发生在蓄水的初期,是一个把原有的不稳定的地质边坡提前释放的过程。不仅如此,由于水电站建成后已经把原来不断冲击河谷,以至于造成地质滑坡的能量都用来发电了,所以,从长期来看水电建设都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 原文说对土壤的影响。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这种说法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原文前面就曾经批评水库说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那么按照原文作者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应承认,水库建成之后同样会减少下游的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程度,并可以防止上游水位下降,避免了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呢?总之,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既可能是不利的,也可能是有利的。在水利水电的开发建设中,我们确实应该注意处理好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我们决不能总是用首鼠两端的态度来污蔑水库蓄水的生态环境作用。这种的片面地强调水库的负面作用的宣传,决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原文说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世界各国在建坝时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 : 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等;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用人工繁殖的办法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河段梯级电站建设中,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特有珍稀鱼类,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原文对水电的所有评价,只有这一段内容还算表述得比较客观。水库建设对鱼类的影响的确也是有利有弊。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当地的渔获总量增加了 300 多倍。而我国也有一些还没有建设水坝的河流,由于水污染和过度捕捞同样也已经出现了鱼类资源枯竭现象。 原文关于水电开发的建议,也有一些问题。例如原文说一是对能源的开发,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我觉得这种建议,似乎是有些多余,因为,这些历来都是我们水利水电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年,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三门峡水电站建成了之后,不能运行,必须立即进行改造的事实,就已经证明了:所有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这根本用不着什么建议。 原文说二是完善有关法律,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够全面。因为保护区的划定是人为的,因此,我们难免会在划定保护区的时候出现各种失误。不能简单得认为,一旦划定了保护区就绝对不能改变了。在必要的时候,对保护区进行调整也是必需的。例如,我国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的修建就调整了原来划定的不够科学的鱼类保护区。因为,在修建该电站之前保护区要保护的三种珍稀鱼类,人们就已经长期难以见到。必须承认,有时候物种的灭绝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建立保护区也并不一定就能防止物种的灭绝。我们决不能让一些有名无实的保护区,来限制我们的正常发展建设。至于风景名胜区与水库的建设更不应该有任何矛盾。因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水库建成之后都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我们今后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修建新的水库,而建设新的风景名胜区呢?世界遗产区也有自然和文化遗产之区别,在那些在人口密集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区,建设一定的公共设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笼统地说世界遗产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原文说三是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 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为 70 %~ 80 %是可行的;。水电开发尽量要求移民和淹没耕地少是我们一贯的原则。但是,对于这种提法绝不能绝对化。 98 年洪水之后,我们曾经为了保障行洪,在长江下游实施了退耕还湖政策,迁移人口 240 万,增加了长江下游 110 亿的防洪能力。可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洪水灾害和水资源供应问题,必要的土地淹没和人口迁移都是应该承受的。 所谓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为 70 %~ 80 %是可行的也是一种比较机械保守的态度。要知道很多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不高,是因为他们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如,挪威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只有 62% ,但是他们国家的水电比重已经占到了总电力的 99.8% 。因此,他们当然没有必要再去继续开发水电。加拿大的水电也非常丰富,为了解决电力峰谷的矛盾,他们一些地区居然规定下班之后也不得关闭办公室的电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也不必要再进行水电开发了。而像法国、德国等一些水电资源有限的国家,其水能的开发利用程度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未来的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美国也已经承诺要继续深度的开发利用水电。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切不可以简单得把某些世界平均数作为自己发展的依据。   应该说,原文的结论所提出的口号还是非常正确的: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开发水电,才能实现我国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然而,我们同时还必须强调:只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评价、认识水电我们才有可能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水电。 附:《中国环境报》原文 如何让水电发展又好又快 ? 作者:曹永强 倪广恒 胡和平 来自:中国环境报  发表时间: 09-10-9        要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科学地分析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   从普遍意义上讲,水电工程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    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对水文的影响。水库修建后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泥沙淤积问题。以三门峡水库为例,三门峡水库于 1960 年蓄水,一年半后,泥沙全部淤在潼关 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 4.5 米,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对水体的影响。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    对地质的影响。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诱发地震、库岸产生滑塌、水库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    对土壤的影响。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    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世界各国在建坝时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 : 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等;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用人工繁殖的办法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河段梯级电站建设中,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特有珍稀鱼类,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水电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电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   一是对能源的开发,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二是完善有关法律,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 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为 70 %~ 80 %是可行的;   四是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有专家建议研究 投资型 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开发水电,才能实现我国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个人分类: 三峡|4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武功秘笈
famingkuang 2009-10-13 03:13
博客又名网络日志,它与传统的日记不同的是,写还是自己一个个人写,但看却不止自己一个人看,不管博主承不承认,向众网民推销自己(思想、生活、等等)是其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博文一旦发表了,自己的心情多少会受到博文在众网民对该博文的态度的影响。人多看,被他人欣赏,则心喜;没人看,被他人漠视则忧。说完全不在乎别人看不看的说法有些牵强,但也是自我疗伤的好手段。 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特点,人在其中就要学会适应那里的环境,抱怨是没有用的。在科学网里,想要被人关注,有两条最好的路线: 最佳的当然是走编辑部路线,写合编辑部胃口的博文,一旦被编辑部相中,加入编辑部推荐博文则好处多多,除了在博客首页显示外,还在科学网首页的博文精选栏目里显示,年底还可能被选入年度精选博文集出版。 其次是走群众(注册用户)路线。这条路线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人缘关系不能太差,二是博文要有新意。在这里虽然人情关系很重要,但想得到高推荐数,还真的非得有真正的思想不可。要想靠群众路线走线,人情关系与思想缺一不可。 当年高考时,老师告诉我们,作文写好字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在这里也同样适用,这里的字是电脑打出来的,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排版与字号的选择就成为很重要的工作了。 取一个好的标题非常的重要,但如果标题把人引进来了,里面却文不对题(标题党)或密密麻麻的一大片,人家一秒钟都不想在此停留,还大呼上当(你骗得了人家几回后,人家看到你的名字就绕着走了把你加入了黑名单)。 博文不是论文,表达清楚您的思想和想法最为重要,引经据典的事留给论文去做。 一篇博文,字数不宜太多,一般宜在800字以下。有人抱怨科学网的读者不愿看长博文,不愿被科普,其实,科学网的读者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读者看一眼您的标题已经懂得您博文的大半了,再看下您博文的提纲就完全理解您的思想了,对这种读者,您无需写什么长篇大论;第二层的读者,对您的思想似懂非懂的,要研究好几遍才能读懂您的博文,太长了,他便不愿花时间读下去了,所以对这种读者,您的长篇大论也不一定有意义;至于第三层次的读者,他只是看热闹的,您写长写短,他都看不懂或不感兴趣,您又何苦写那么长来哉。 取一个好标题,再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清楚您的思想就是一篇上好的博文。 对于新人发文的时间最好选在人少发文的时间段里发表,这样在最新博文的第一页停留的时间才会长些,被人看到的可能性也大一些。一般的0点~8点与14点~17点博文发表的比较少,具体情况自己观察。 还有补充几点: 关于刷屏。虽然能得到短时的点击收入,但从长期来看是得不偿失的,肯定在刷屏的过程中,您的名字被很多人记住了,但不是正面意义上的记住。这对您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很不利。 日志转移,与刷屏有异曲同工之妙。科学网博客,不是垃圾筒,除非您认为非常有思想和意义的博文,那么就根本没有必要全部转到科学网博客上来,而如果您转过来的都是自己认为的精品,而在他人眼里全是垃圾,那您科学网博客顶多也只是个人资料库。既然是日志,最重要的是您的新思想,新体验,新生活,别人对您的搬家不感兴趣。 关于转载,转载是不得已的事,一是十分的精品,二是自己那天实在写不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偶尔的转载一两篇无可厚非,但如果以转载为主要谋取点击的手段就必然会被众人所抛弃。转载与原创的比例应小于2:8为宜。 关于新博开篇。众所周知的,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您要以第一次去相亲的态度写好开博的第一篇。吆喝一声开博喽的意义不大,因为在别人的眼里,您就这开博喽的水平。 关于名字。自己的名字绝不止是个符号,要把它修炼到让人妒嫉,您就成功了。 权当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补充 关于每天发文量。新博每天发一至三篇为宜,数量太少了难有影响力,太多了又令人讨厌,一天里有多篇的话应尽量不要在同一时段里发。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5242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科研工作者
热度 2 麦立强 2009-8-31 11:39
01 从来就没有太晚的时候 很多人老是说自己基础如何如何差,担心搞不定。有这种心态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的能力。人都是逼出来的。我当年本科也是烂的一塌糊涂,但是上了研究生后我说要用三年的时间做一点事情证明给自己。事在人为,才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到了毕业的时候论文专利什么都有了(SCI 6篇,1作四篇,IF总和超过16,专利一项现在公示)。 02 定位决定地位 我当初上研究生的时候,老听博士师兄们讨论SCI,一问才知道就是发表的文章被一个叫web of science的搜索引擎收录的文章。虽然中文杂志有一些被收录,但是英文杂志几乎全部收录。于是我就想既然如此直接发英文文章岂不省事。中文文章审稿慢,周期长。另外再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自己以后想走的路。还是直接走国际路线比较好。我毕业的时候所有的文章都是英文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觉得英文文章不是太难。 03 导师的层次决定你的层次 如果你是一个勤于努力的人,想要飞的更高的话,导师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层次。以我导师为例,他在我们这个这个方向研究搞了几十年,是国际公认的牛人之一。所以他接触的都是我们这个方向一流的人物。他也经常邀请一些大牛来所以做报告。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而一般导师的学生是不能有这个机会的。他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选择导师很重要,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04 交流很重要 通俗的说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看法是比你自己强的都是牛人。所以不管是教授博导,副教讲师,还是前辈师兄,只要能就某一个问题和你讨论,都是学习的好机会。我这三年聊的最多的就是和我的副导师也是我导师的在读博士,刚开始聊很具体的问题,后来讨论的面就比较广了。三年下来,感觉就不一样。当然为了准备讨论的题目而翻看资料论文,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05 文献要多看 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什么杂志都看。到后来就发现了本专业的主流杂志,所以这几个杂志几乎是每期浏览,重点阅读。一个杂志一旦成为了本专业的主流,那一个定有很多年的积累,对于一个初入此到的新人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web of scienc提供文章的引用报告,对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详细相信,通过引用可以到了解导这篇文章的分量。当文章看到一定数量之后,你也会发现其实一个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几个到十几个小组。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这些小组的文章进行系统阅读和跟踪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是另外一个江湖,不了解江湖的形势怎么能混的下去呢?。 06 文章多多益善 这是一个人心浮动的年代,也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像爱因斯坦那样靠两三篇文章就可以惊动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搞研究的人如果这一辈子只有几篇文章也是不正常的。而文章往往是对科研工作的提炼和总结。因此只要做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论文应该是必须的。现在很多人是大同行,而不是小同行。具体到某一个点上,可能与你相同的组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因此通过发表在国际公认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作为一个评价体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考虑的中国的国情,如果只靠同行的评价,碍于人情世故,很难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既然国内现在以SCI为标准,那这个参数的值当然是越大越好了。有人说不能为了文章而文章,不能灌水。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在本行业的主流国际期刊发表文章,只要不造假抄袭,就算灌水也总比在国内那些杂志上灌水强。在不能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前,多发SCI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与其抱怨论文,还不如趁早研究论文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事情外面看很难,走进去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情了。 07 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大家都想发IF高的杂志,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来的。像我刚开始的论文投在IF一点几的杂志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点几的杂志上。所以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从良到优还是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 08 活要干的漂亮 很过国际一流的杂志,文章的组织,图表的设计都很漂亮,还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的比我们要好。有人说有了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会完美的表达自己的结果也算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个好的研究人员,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还需要将此工作介绍给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论文不光是一篇好的报告,应该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回国头来看,现在自己对当年发表的论文在构图方面还觉得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太好。当然了现在的眼光也很当年不一样了。像Latex这样的软件学会了还是很有用的。 09 要有一点历史知识 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最好做一番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学科发展相比较,认识到本学科现在所处的地位。纵向就是比较它的发展过程,如果该学科现在热,为什么热,如果冷,为什么冷。一两年看不出来,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这样一个范围,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很多国外专业的经典书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的。 10 如何找牛人 下面几个办法我觉得还不错,大家试试如何。一个是本专业的主流期刊,里面的编委都是在本领域成名的人物。第二就看本专业的会议的顾问名单,再烂的会议也能找几个牛人来充充场面。至于他们来不来开会就另当别论了。第三一般一个成熟的学科都会有国际的学术团体,学会。像APS,ACersS, IEEE等。这些学会一般每年都会有年会,会上一般都会发几个大奖来肯定牛人鼓励后进。找到这样的获奖名单,一个一个的看,也会找到不少已经是牛人或者快要成为牛人的人。对于本专业的牛人,尤其是国际上认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们的名字,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成名。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个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下载下来看看,如果你能从文章里面看出来该文为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错了。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开端,是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回顾自己的基础研究学习生活,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持之以恒的精神 。基础研究工作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一旦我们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以后,尤其是对于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言,没有近似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这个的研究过程是一件非常艰难和困苦的事情,这个过程有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坚持。记得2004年8月在交大的一个高级力学培训班上,一个交大的教授讲他研究的一个项目已经有1年多了,但是毫无进展。哈佛大学的锁志刚教授说再坚持一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坚持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心态,具有这个心态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2.开放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自己知识积累有限。因此要经常与自己的导师以及领域内的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他们的一句话往往会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往往是判断你的观点正确与否的一个途径。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己具有团队意识的过程。另外对于一流的大师我们也不要惧怕,要敢于表达自己点观点,有时候哪怕即使是错误的。 3.保持一个好奇心 。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对于启发自己的思维以及解决自己领域的问题有时会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对于新的科技报道以及进展,要了解要思考。对于新鲜的事物要具有想了解的想法。一个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是培养自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前提,也是使自己进行创新的原动力。 总之,做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不能为求一时的结果或成绩而违反科学道德,要有耐心、恒心和自信心。用钟万勰院士的一句话就是: 科学研究,要独立自主,要走自己的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有不如意事。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毋为一时得失所惑,切要,切要。 精品收藏,摘自 http://www.bbioo.com/bioer/2008/22137_2.shtm
个人分类: 文献检索|13293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学教师如何立足单位之我见
shelly80 2009-6-29 10:07
转载! 大学教师如何立足单位之我见 作者:莱茵河畔 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35岁以下,或副教授以下,包括副教授)该如何立足单位呢?我谈谈我的观点,不一定对,欢迎拍砖: 1、年轻人一定要做好教学工作 。很多人有误区,认为搞好科研就行了,没必要在教学上下功夫!这个大错特错!教学工作特别特别重要!学校领导、学院领导甚至同行教师都是要看你的教学业绩的!每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很重要!虽然这东西纯属扯淡,但你一定要重视!如何教好课,我觉得一是要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经验,二是要下工夫把你上的课知识点都吃透,能深入浅出的讲课,三是搞好考勤纪律这些工作。 2、年轻教师不要好高骛远 ,看到人家搞到了国基,你就眼馋的不得了,非要自己搞出一个来,这个也许不现实(尤其是一些三流四流高校的),你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先从小项目开始搞,校级的,市级的,你每年能搞到一个这样的项目也很不错! 3、多参与,多奉献! 这个很重要,比如你要多参与你们系的学科建设了,实验室建设了,搞东西多点和别人合作!同时最好搞的大点(无论成功与否),最好让领导都知道你在搞东西,这样大家都认为你很能干,你很能参与到集体中,这样以后领导有什么工作也许会想到你! 4、尽量写好文章 。我承认,现在的中国教育系统就是个垃圾论文帝国,但别人可以这样说,你不可以这样说,你写论文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写,哪怕是你发在一般核心上的,也要尽量数字准确。你有能力发SCI就发SCI,没能力的就发核心,这没什么,核心文章照样能让你晋升职称!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不要看到人家发SCI就眼红!当然如果你能课余时间研究下如何写英文的文章那就更好了。一年能发个两三篇高质量的文章就行! 5、活动积极参与 !也许你啥也不行,无一技之长,不怕,在大学单位,谁也不会笑话你,你参加就是啦!比如参加教师运动会,你随便报个项目,哪怕最终是倒数第一也行!你照样是工会积极分子!领导照样认为你很积极!我经常啥都参加,啥都是老末,但咱照样每年受表扬,有两年还是工会积极分子! 6、要多向同事学习 。看看你们那些牛同事,是如何安排时间的,除了听他们的课,看看他们一般都在忙什么,注意效仿!效仿牛人效仿的像,你就会慢慢牛起来! 7、性格一定要开朗、大方 !嘻嘻哈哈的比严肃要好!尤其是对老教师,对领导,一定要给他们一种阳光般的灿烂印象! 8、平时和同事交流,永远都不要八卦 !永远都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即使你不习惯说别人的好话,那就沉默吧!永远不要对本院本系本领导发牢骚!! 最后,大家平时要多注意学习!多总结!不要急功近利,做老师这行,得慢慢熬,在熬的过程中,你慢慢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个人分类: 学习体会|4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TED在中国,如何进课堂
entropy 2009-3-30 19:35
一周回顾:TED在中国,如何进课堂? By TEDtoChina Mar 22nd, 2009 Category: 粉丝团简报 这周我们重新开始介绍2009年TED大会的演讲,带来了两个TED大奖获得者的TED演讲全文汉译,这一周我们也重新温习了TED与教育的话题。 3月16日:《 派蒂梅斯:开创第六感 》 3月17日:《 戴维梅里:会唱歌的积木 》 3月18日:《 席薇亚厄尔:如何保护我们星球的蔚蓝之心 》 3月19日:《 荷塞阿布吕尔: 帮我把音乐带给全世界的孩子们 》 3月20日:《 查尔斯摩尔船长: 蔚蓝的大海已然是塑料的海洋 》 3月15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博士在他的blog东行记上 撰文推荐ted 和tedtochina。黎博士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最近这段时间他在全国各地演讲时向教师们介绍TED.com。他在演讲报告中播放来自TED.com的演讲视频资源,例如 Google创始人 演示的全球用户访问Google的旋转地球仪,学校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他也在blog上给出如何将我们的网站引入教育实践的三点建议: 给校长的建议: 将《TED中国粉丝团》纳入教师教育的培训资源,鼓励教师将TED精彩报告进入课堂教学,以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给教师的建议: 将《TED中国粉丝团》纳入自己的学科教学活动资源,鼓励学生学习TED精彩报告,并围绕TED报告展开研究性学习。 给家长的建议: 将《TED中国粉丝团》纳入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与游戏资源,鼓励孩子学习和研究TED报告,并支持孩子探究TED报告中提到的新思维。 很感激黎加厚博士对TED中国粉丝团网站的推荐,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在推荐TED本身。就像OPLC说自己不是笔记本电脑项目,而是教育项目一样。当TED中国粉丝团这个网站起步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TEDtoChina.com不是一个翻译项目,本质上它是一个教育项目。 大凡有机会来到 TED 大会现场的演讲者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要么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要么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由于演讲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深深的热爱,他们的演讲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并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思索。 我们相信,TED演讲不论对于在校学生,或是成年人的终身学习,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我们也期许在未来TEDtoChina.com会发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参考资源,助益于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各阶段的教师,以及每一个有志于终身学习的朋友。 在《会唱歌的积木》中,我们分享了来自 TED.com原始网页 上wylie jones的评论。wylie jones说TED不但可以是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科技、娱乐与设计),还可以是teaching, encouraging, developing(教育、鼓励与发展),或 talent, energy, daring(才智、能量与胆识),或 thinking, enlightening, discovering(思考、启发与发现)。 我们可以来重组一下这些关键字,来看看TED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 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教育,鼓励与发展 TED.com上有许多教育相关的演讲,演讲者有的本身就在从事教育事业。例如:加纳的Patrick Awuah从美国的微软公司回到故乡,创办了专注于领导能力的文科大学Ashesi大学,致力于培养 非洲复兴的领航人 ;剑桥大学教授尼尔图洛克在南非建立了非洲第一家数学/科学研究院AIMS,致力于培养非洲本土的研究型的数学/科学人才。他的TED愿望是 把AIMS推广到整个非洲,让下一位爱因斯坦出现在非洲 ;职业培训先锋比尔斯特里克兰则给失足青年开出药方: 喷泉 + 阳光 + 食物 + 爱 + 信心 ; 有的演讲者研究学习模式,还有的演讲者则投身于教育公益事业。Sugata Mitra在印度进行 墙中洞(hole in the wall)儿童教学实验 ,指出未来的教育技术可以帮助边远地区儿童实现自我学习,帮助他们学会价值判断;Sir Ken Robinson在反思 学校是否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作家大卫艾格斯(Dave Eggers)创立826Valencia这个公益机构,开创了 一对一的社区课余辅导助益孩子成长 的模式;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一次又一次的分享 OLPC笔记本电脑项目 的远景和进展;比尔盖茨问大家 如何才能让教师变得更优秀 。 这些演讲者的经历,以及他们分享的思考,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借鉴和学习。什么是好的学习模式?什么是好的教育机构?什么是好的学习环境?相信大家可以从这些演讲中找到答案,获得启迪。 TED.com上标签为 Education 的演讲,现在有44个 http://www.ted.com/index.php/talks/tags/id/70 ◎ 人格形塑与自我探索:才智、能量与胆识 对于学习个体来说,TED则提供了更多的精彩演讲。可以说,每天看一个TED演讲,相当于阅读一本人物传记。人格形塑是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如同积极心理学家马丁赛林格曼所说的, 幸福的最高境界 是使用你的长处,投身于超出个人的事业。 TED的演讲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投入激情与爱,并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贡献,超出个人生活的局限,放眼宏观的世界。 许多心理学家在TED上分享关于 快乐 和 幸福 的思考; 15位理想主义者 许下足以改变世界的愿望,并身体力行 将这些愿望转变为现实 ;奥瑞奥科罗(Ory Okolloh)呼吁海外的非洲人踏上归航的船, 以行动来拯救非洲 ,用自己的智慧为建设自我的家园发光发热;拉里布利连向大家描绘一副 严峻的全球图景 ,探讨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本 邓勒普校长分享了80多岁的学生 桑德特兹勒(Sandor Teszler)的激情人生 ;自幼就没有双臂的 列娜玛丽亚科林哥娃 对生活无比乐观;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指出 文明社会崩溃的原因 在于,一个社会的精英决策层只顾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不顾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约翰弗兰西斯(John Francis)连续 17年不使用机动车 ,徒步走遍北美,就为了环保二字。 翻译只是搭建一个桥梁,真正更有意义的是人们的自我探索。人们惯常于从中观世界中习得颓废与悲观,而鲜少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中领悟美好与积极。真切、好问、多元我们所理解的TED精神这些正是当下国人所缺少的东西。希望TED故事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发,让绿色环保的种子,幸福快乐的种子,积极果敢的种子,天下为公的种子,统统都扎根到我们的血脉里去。 ◎ 多元思考与创造灵感:思考、启发与发现 上面所说的wylie jones的个人看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 TED 的特点。看 TED 演讲不是单纯为了18分钟的精神快餐,而且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灵感、开拓思路、培养多元思考能力的好办法,舍此就不真正意义上的 TED 了。 迈克尔坡兰(Michael Pollan)提醒我们 从植物的视角看人类 本身;珍妮班娜斯(Janine Benyus)带给我们 自然造物的12条黄金法则 ;威廉麦克唐纳(William McDonough)说, 从摇篮到摇篮 的设计就是未来,这将引导我们走向下一波的工业革命;奥利佛萨克斯 将医学与文学熔于一炉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为我们 揭开天才的秘密 ;垂直农业倡导者迪克森戴斯珀米尔说所有 建立可持续农业 的技术都已经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决心、勇气与创造精神将这样的想法变为现实;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说互联网上的数据都是地下的,我们要把它们带到地上,让整个世界通过 相互链接的数据 而变得更有意义。 从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演讲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洞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领悟到有关创造力的一些奥秘:好奇心,跨越边界,毅力。对万物充满好奇心,善于从其他领域获得灵感和启迪,是高创造力人士的共同特征之一。跨越边界不仅可以带来触类盘通的灵感,也可以带来领人惊叹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引导出多面向的自我,丰富我们的个人人生。 --- 给大家的挑战 --- 我们的编辑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跟他提到TEDtoChina,他说要是我们能给他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的话,他可以尝试去跟学院谈,争取让TED走进课堂 那么,现在我们将这个挑战留给诸位。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ED走进中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ED走进跨国公司,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会议室?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ED走进酒吧,咖啡馆和茶楼?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ED走进电影院,图书馆和博物馆? 早前 Boingboing上提到 过一个TEDtalk的大学校园版,由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 策划组织,发动学校里的师生参与演讲。那么,我们何时会看到大陆的学生朋友自发举办类似的活动呢? 当我们抱怨教育环境不好时,互联网上到处都是学习的资料。当机场里播放以数百上千元出售的成功学大师低劣演讲时,TED将历年的演讲档案以 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 的方式释出,如果你不是用于商业用途,你可以下载高清晰的TED演讲视频,在自己电脑上无限次地播放。 当我们抱怨东西方文化隔阂的时候,互联网为我们搭建起了这个桥梁。它也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地理位置的意义。假如我们能够解除自我设限,能够跳出中国思维之局限,放眼环球的话,也许我们的视野会更宽广,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某些言辞或行为,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 互联网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可能,虽然语言不通的难题是很多人走进深层互联网的拦路虎。不过,假如作为个人,能意识到外语之重要,语言不通也不会是什么太大的难题了,因为外语不是火箭科学,人人都可以学,假以时日,人人都有可能学好。比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比自己现实生活高一个层次看问题的视角,这恰恰是我们从 TED 这类网站能学到的东西。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如何学习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如何 用TED学习 ,每个人都要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当然,我们也希望当你在寻找这个答案的时候,我们一直在你的身边。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 订阅 TED中国粉丝团的文章: http://www.tedtochina.com/feed/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TED中国粉丝团的 讨论组 ,或者 在 twitter 上面 follow 我们。 参与越多,您也会学到更多。 Tagged as: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