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热度 4 fdc1947 2020-4-26 08:00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近日,在网上读到“天风上人”研究《朱夏日记》的几篇文章。朱夏先生(1920-1990)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大地构造学和石油地质学,为新疆、青海、东北、江苏等地的石油找矿和油田开发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他又是著名的诗人,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的诗词就蜚声学术界,其中描写地质生活的诗作更是别具特色。 朱夏先生于1931年“ 跳级考入读正始中学高一班 ”。新发现的《朱夏日记》就是朱夏先生在上海私立正始中学三年高中期间的日记。“天风上人”先生的文章介绍了朱夏读高一期间的若干篇日记。我看了以后,颇有感想。 该《日记》为活页散装本,格式乃校方统一印成,每页竖式八行,每次由教员发给学生若干页。学生书写日记,则以毛笔字文言文述之。教师于次日收回批改,以红笔打分,有时还兼有评语。教员为江侠菴先生。学生的书写基本上都还工整,教师的评语则对日记小至字、词、标点,大到思想内容,都做了很负责任和高水平的点评。不妨抄录三段作为例证。 十月二十一日,星期三,晴。 下午上法文课时,教员为外国妇人,予等问其为何国之人?彼答曰:俄国。予等甚以为奇?盖彼能操法语,尚不为奇。而彼与教务长会话时则操德语,与副教务长会话则操英语,与予等则又能讲中文数句,均甚流利,可谓学问宏博矣。吾侪 丈夫 (教师红笔改 男子 )见之,能不愧乎? 得分及 教师批语: 77 :丈夫者,男子中壮者之谓也。该生年未弱冠,用丈夫二字未对。前者重男轻女,置女子于不教,故其能力逊于男子。至近代男女平等,教育亦均等,女子能力未必逊于男子,视何等方面耳。 十月二十二日,晴。 今晨,陈君原来谓予曰:“江侠菴师于予(陈君自谓)之日记上,示知其住址,并令予及廖汝翼、李家谟二君有暇,同往游玩。子如无事,可一齐偕往乎?”予聆之甚喜,及阅其日记,则不觉失望。盖江师之住址为蒲石路,予家与蒲石路,近在咫尺之间,本甚便易,但江师星期及星六不在彼处,所住何处又不可知?夫予等此二日,正值休沐之期,而江师又不在彼处,无处寻觅,亦一憾事也。望江师将星六所往之住址说明,俾予等得亲领教诲,以开茅塞也。未知江师以为何如? 得分及批语: 78 :我家在虬江路、新广东街、正兴里二十一号二楼。我以后礼拜日必在家,礼拜六或在蒲石里,必定,因礼拜六下午四时在此功课方完也。 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五。 今下午,发现同学某君私吸卷烟。夫此种不良嗜好,本非吾青年之所应有,况当此国家存亡之秋,即古人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侪自当恪守:鸡鸣而起,孜孜不倦,努力用功,俾将能为国家谋利益,人民求幸福。若染有此种不良嗜好,将来于社会上办事之时,必大有妨碍。予深望某君从今日起,努力改过,以成一大好青年。则非特予之幸,亦即我中国前途之幸也。 得分及批语: 75 ; 该生之字,太不像样了,非努力改之不可。卷烟最害事,余民十二以来,大吸卷烟,非此物不能思想及作文,且容易疲倦。自是年戒至今,思想及身体皆比前壮健。故少年时当力戒之。 为了写字的问题,教师在随后的一些天的批语里,还有几次对朱夏所问的答复: “清人之字,錢南园端劲,刘石庵深醇,皆可学也。” “苏东坡、赵松雪、董香光,皆石菴之所从出。赵为王羲之之正派,甚可学,惟伪者甚多,须慎择耳。” “字已进步,孺子可教。” 江侠菴(1875—1951),原名楚洋,字侠菴。广东花山人。1900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广东政法学堂任教,为陈炯明业师。民国初年任花县第一任县长。。1925年夏至沪,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聘他为特约日文翻译,曾翻译《资本论》。著有《先秦经籍考》、《经学史论》、《南北戏曲源流考》等。 朱夏先生之所以能够在文理两方面都取得很大的学术成就,固然与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其父为著名学者、诗人朱大可先生( 1898—1978 )。也与优秀而严格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常常羡慕前辈学者学识深厚,能力强大,文理兼能,中西皆通。他们之所以高明,主要原因还是在青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然,毫无疑问,那时候的教育规模极小,只是极少数人的精英教育。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受到这样的教育,这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社会在发展、在前进,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人能够受到了教育,我们基本消灭了青少年文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又要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而大学(包括专科)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是大学的事情。没有好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的基础及高等教育的量是很大了,可是质还是一个大问题。这里所说的质,不仅仅指知识水平,不仅仅指能不能考试,而是实在的人才质量。比如,我们的全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在2010年仅有3.27%,而同年我国大专以上的人口已经达总人口的8.93%,高中以上的人口达22.96,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水平的质量是很低的。 即使经过大力“补课”努力,全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在2018年也只有8.47%。众所周知,从2010年到2018年我们的教育在质量方面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进步。所以,科学素质的达标率的大幅上升,很可能只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即使这样的结果,仍然是很可怜的。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水平不高,一定有人不服气。因为如果进行考试,我们的分数不会低。有人说,我们的学生会考试,其实也未必。如果不让准备,也不光是考某几本指定书本上的内容,分数也未必高。对于考试的准备,实际上是猜题,就像某某知名的辅导外语的学校,严格地说,就是一种对考试的作弊。有时候只是在规则内的作弊罢了。有人会为此而骄傲,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这种事情看上去很聪明,在规则之内,别人抓不到把柄。但是,实际工作中就不是这么一回事情了。实际工作的创新绝不是靠钻规则空子所能够成功的。从2010年的3.27%,到2018年迅速上升到近9%,那正说明2010年的成绩是真实的,大家都没有准备,是真实的成绩、真实的水平。 教育有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当然不是一篇小文章能够说得清楚的。但是,至少有两点是本文想说的。 第一要大幅度改善基础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必须是人面对人面的教育。所以,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照顾到许多个学生。我们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太多,教师很难照顾得过来。即使是上课,教师也往往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在上课时讲好课,更多的工作在课后,如作业的批改,找学生谈话,课外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培养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这些工作都有一个“质”的问题。我们现在最忽视的就是质。学生太多,领导考察的唯一指标是考试成绩,教师也就只能管好考试成绩这一块,甚至是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里一定要给教师大幅度减负,也就是把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降下来。我们现在中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实在太多。减少数量才能够讲究质量。要想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一个教师不可能管这么多学生。如上面所说 江侠菴先生对朱夏那样认真地批改日记,还邀请学生到家里去谈话。学生太多是受不了的。如今发达国家的每一个班的学生数都很少。我们过去每个班的学生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能老是坚持低标准。要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现在面临开学,要求学生间隔一米,各个学校都难以做到。医学专家建议分两个班。如果每个班二十几个人,就不难做到了。社会发展了,这种看上去“软的指标”也应当跟上去。 第二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水平。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中,水平相差很大。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够教育出高水平的学生。而过去也正是因为教育资源缺乏,才弄得搞重点学校,引起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在基础教育中,应当取消所谓重点。现在的所谓重点高中,集中了最好的教育资源。教育部要求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既然要求普及高中教育,那么重点高中就没有存在的理由。那些所谓重点班级的人数,往往是最多的,最后的结果也只是能考试成绩高而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大量增加教育资源,才能够比较均匀地分配。 要大力提倡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硕士生到小学去、博士生到中学去。同时淘汰那些水平不够高的教师。安排他们去做能够胜任的工作。 上面两点的实现,第一需要许多钱。第二需要许多人。 减少每个班的学生数,需要增加大量教师、教室。这需要钱,增加投资。 我们说,现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增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一个可能的做法就是增加基本建设的投资。基本建设的投资不一定就是修高铁、修公路,广义地说,对于教育的投资也是基本建设投资。这是更加长期的投资,也是更重要的投资。只是投资铁路公路看得见,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政绩。投资教育则是百年大计,不是哪一个领导的一两个任期所能够看得出的政绩。 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大学要少征一点地,少盖一点豪华的大楼,少修一点漂亮的大门,少养一些非教学人员。把钱用到真正的改善教学第一线,就能够增加教师和教室,减少每班的学生数。以提高教育质量。 改善教育需要大量的人才,现在的大量硕士生、博士生就是人才。许多人想到学校工作,就是进不去,因为没有指标。把一个班分成两个班(当然不可能一步达到),需要多少教师! 我们常常说,我们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更新产品的标准,发展新的产品。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更需要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也应当不断更新标准,淘汰旧的低标准,才能提高教育水平。 在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上,我们要更注意软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铁、公路、芯片、卫星是硬件,教育则是最重要的软件。 我们应当有这样目标,要使得全体人民都受到比朱夏先生更好的教育,都具有朱夏先生这样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这应当是我们的目标。
个人分类: 教育|33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减少评比和增加自主权才是办一流大学的正道
热度 29 fdc1947 2019-9-24 08:06
减少评比和增加自主权才是办一流大学的正道 办好一流大学,大概是每一个在大学工作的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有没有什么标准?全世界那么多大学,哪些算是一流的、哪些是二流的?好像没有什么统一而绝对的标准。 对于学校的好坏,人们现在往往看那些排行榜,大概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便是一流。那么,究竟排在前面多少名算是一流呢?而且,排行榜也并不可靠,你看看各个排行榜中大学的先后次序会相差很大,就是一个证明。 也有人说,不能看学校实力的排行榜,要看专业的排行榜。这似乎有些道理,不过,专业的划分,也是很有些问题的。就拿艺术学校来说,你把唱京剧的与演沪剧的相比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把专业细分,则也有问题,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唱评弹的专业,全世界就苏州评弹学校有一个高等职业专业,如果按小专业排名,它怎么办都是世界第一。 虽然上面这样说,近似于抬杠,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学校的好差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这种好差很难分得很清楚,更难以量化,用数字来表示。 所谓一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是它的边界是模糊的,谁也不可能说清楚 。 对于现在的管理者来说,这种模模糊糊是难以容忍的,他们一定要分清楚,而且要客观、公平、公正。于是就列出了若干个指标,按照这些指标来打分,丁是丁、卯是卯,分得清楚。按照得分多少,奖勤罚懒、奖惩分明,这样的管理,看起来也很分明,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但是,一旦定下了这些指标,问题也就来了。比如,怎么才算科学研究好?算发表论文多?那么大家想办法发表论文。算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家都想办法增加影响因子。到最后,大家都去想办法发表 “高质量”的论文,本科教学弄得成了鸡肋,弄得国家有关部门只好表示不能够“唯论文”。 那么,我们不唯论文,换一个或几个别的什么指标。比如,比得到奖励的数目,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换多个指标也不行。人们都有 “适应”这个本能,你定下来任何一个指标,人们都将很快为了这个指标而拼命努力,而指标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于指标所不能包括的范围,他可以完全放弃,于是事情就搞得一塌糊涂。 靠几个指标评出来的一流大学与一心只管升学率的高中以及被称为考研工厂的本科院校基本上是异曲同工 。 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特别是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是无法简单地用几个指标量化的,这是一个规律。如果硬定下指标进行量化,必定出问题。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公认的那些一流大学,都是靠着长期的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努力,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他们大都是 “我行我素”, 大都是 “我就是指标”, 照着自己的办法去做,而绝不会去刻意追求别人定下来的那几个指标。 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为了得诺贝尔奖而去做工作是危险的。我们也可以套用丁先生的话:为了达到某几个指标而去建设一流大学是危险的。 现在,我们的评比实在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评比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评比。 评比有哪些指标,我们就为达到那些指标而努力。达标往往成了工作的代名词 。 为了达标,学校内部往往还要将某些指标细化,分解到学校的各院系、研究所,各院系、研究所也照此办理,继续分解到下属单位以至于个人。大家都为达标而努力工作,因为是否达标将影响到每一位教师的名誉和收入。至于那些指标以外的工作,即使是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只有置于一边。 如果我们为了达到几个指标而放弃了本应做好的各种工作,为了评比的荣誉而工作,这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本末倒置。 任何优秀的工作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同样,一流的大学也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一个真正的一流大学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造就。 一流的大学也不会是一个模样,应当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一所没有特点的大学不可能是一流大学。而我们根据几个指标评选出来的大学却往往差不多的模样,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所以,要想真正的造就一流的大学,应当大幅度减少学校之间的评比,不要搞这么多达标活动。要鼓励各个学校创出自己的风格,要真正给各个高等学校有办学的自主权。我们的高等教育法中有关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条款达到 8条之多。但是,如今对于高等学校真正能够按照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做得实在是很不够的。 只有真正发挥各高等学校对于创建一流高校的主动性,少一点评比,也少一点攀比,踏踏实实地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好他们认为应当做的事情,慢慢的才能够有各自的特色。 要做好一个事业,必须对于共同参与这项事业的人有一个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高明的管理者将发挥事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事情才能够办好。所以,要让各个大学自主地想办法搞好他们的大学,大学的管理者要让教授们自主的想办法搞好他们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不能只靠 “鞭策”。 看看我们的历史,过去有很长一段时期,城市的农贸市场常常空空如也,连农民们自己也经常要吃 “返销粮”,生产队之间再搞评比先进也没有用。后来大包干了,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一下子大家都吃饱饭了,商品粮也增加了,城市贸易市场上丰富多彩,各种农副产品都出来了。这就是有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差别。 建设一流大学也是如此,就是要靠各个大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里靠各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起来了,办好学校的措施自然会出台,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起来了,原创性的研究自然会多起来,教学也会认真起来。我们的大学就会办得出色,真正的一流大学也就会产生。 这里的关键还是管理,需要认真做人的工作。不能把管理搞成靠只需几个指标,让计算机去管理。这样的管理是懒汉的管理。 俗话说,百年树人。教育的事情是靠慢功夫才能够做好的。古人都知道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们都知道拔苗助长,苗是会枯死的。教书育人,搞科学研究,踏踏实实地做,才能够做好。心急的人把热豆腐一口吞下,是会把食管烫出毛病来的。
个人分类: 教育|10977 次阅读|56 个评论
洞见卓识一席话——读王义遒先生关于“一流大学”讲话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9-8-9 16:33
洞见卓识一席话——读王义遒先生关于“一流大学”讲话 原文在公众号“教育改进社员村”,题目:《 一流大学要为国家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力—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 》。 到北大时,这位王老先生已经退了,缘铿一面。但看了这个讲话,觉得北大还是很深刻的,是出人才的。 过去说,科学无国界。看来浅薄了。 想起关于艺术,也有艺术无国界一说。但还有“凡是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凡是世界的,一定是民族的”这一说法。 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科学也是。 一流的科学,一定是解决国家根本问题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什么事情不能让中国人知道,中国人知道了就成世界第一了。 什么是一流?CNS不能算一流,一流也是人家一流你二流,因为是跟人家走的。 王先生说得非常到位。解决 14亿人 的问题 ,特别是 14亿人共 同富裕 的问题,这才是一流的。因为这是中国的问题,所以必然是世界的。 这也是中国科学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做好了中国的事情,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就是世界一流的学问。 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晚了点。但是晚有晚的好处的:认识得会更深刻。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2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大学人才论坛侧记
冯用军 2019-7-22 14:59
2019 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论坛暨杭州峰会成功举办 中国科教评估网 2019-07-15 01:30 7 月 13 日 -7 月 15 日,由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主办,高校 HR 智库、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唐山中岳艾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中国高校科技》、安邦研究院、《中国人才研究》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论坛暨杭州峰会在浙江杭州市第一世界大酒店隆重举行并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百余所高校 200 余位主管人事人才工作的校领导、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办主任以及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者、专家学者莅临杭州!大会邀请了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 双一流 ” 大学顶尖学者、知名高校校长、人事人才部门主管领导、高校人事领域顶尖专家等参加,并发表主旨演讲、特邀报告、圆桌报告。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 主持工作 ) 刘承波研究员、博士,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安邦大学评价研究院院长、首席知识官冯用军教授、博士,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寿伟义博士作会议开幕致辞。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徐永刚主持了开幕式。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教授、博士、博导,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 主持工作)刘承波研究员、博士,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江南教授出席会议作大会主旨演讲;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中国高教学会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马海泉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姚菊明教授、博士、博导,华中师范大学人事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办主任李鸿飞教授,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冯用军教授、博士作特邀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党委副书记、高教院副院长(均主持工作)卢晓梅教授、博士,高校 HR 智库创始人、杭州宏服软件有限公司 CEO 李雄先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人事处处长王高合副研究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邬琦姝教授,上海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晋兴雨,南京师范大学姚荣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许竹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副教授、博士出席平行论坛作并做专题报告。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教授、博士、博导的演讲主题是《科举与古代人才选拔》,主要报告了中国古往今来的人才选拔问题以及改革困境,拓宽了与会代表在时空维度上对人才选拔的认知。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 主持工作)刘承波研究员、博士的演讲主题是《克服 “ 顽瘴痼疾 ” 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刘主任站在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阐述了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趋势、教师评价存在的顽瘴痼疾以及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的方向,为大家指明了今后的改革方向。 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江南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深化教师综合评价改革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动力》,肖校长展示了青岛大学各发展阶段在人事人才工作领域的综合改革举措以及取得的突出建设成果,在人事人才工作战略布局上、改革举措上均给在场代表带去了极有价值的启发。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中国高教学会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马海泉教授的分享主题是《知识创新下的教师能力评价》,马总编给大家带去了教师能力评价的新思考,为在场高校人事工作者带去了新的视野、新的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姚菊明教授、博士、博导的报告主题是《高校教师 “ 能上能下 ” 聘任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姚处长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近年来在聘任制改革上的探索和取得的突出成果,针对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顽疾,提出了新思路、新办法,为高校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机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 华中师范大学人事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办主任李鸿飞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改革为抓手,深化人事综合改革,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李部长介绍了学校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改革推行的总体思路、实际举措和心得体会,针对高校绩效管理难题,提供了华师模式、华师经验。 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安邦大学评价研究院院长、首席知识官冯用军教授、博士的报告主题是《大学人才评价与大学排名》,冯教授向大家报告了人才评价对大学排名的重要影响、大学排名的组织机构、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人才指标对大学排名的重要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党委副书记、高教院副院长(均主持工作)卢晓梅教授、博士的分享主题是《引而用之、学而贯之、推而广之——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卢教授介绍了其一直以来在高层次海归人才管理上的探索、举措以及实际取得成果,为各参会代表在海外人才管理上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 高校 HR 智库创始人、杭州宏服软件有限公司 CEO 李雄先生的分享主题是《数字化浪潮下的高校人才评价和人才招聘创新》,李雄提出了当前数字化浪潮下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人才评价、人才招聘等工作的创新思路,并分享了高校 HR 智库关于高校人才评价和人才招聘的数字化全景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人事处处长王高合副研究员的分享主题是《立足 “ 浙里 ”— 书写人才队伍建设奋进之笔》,王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8 年的创办历程和发展成就,报告了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理念与亮点举措,为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提供了宝贵的宁波经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邬琦姝教授的分享主题是《高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邬部长主要报告了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上取得的亮点成果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业务与信息融合的机制建方面,为与会代表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样板、启发了思路。 上海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晋兴雨的分享主题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事聘用合同管理》,晋处主要介绍了学校在岗位聘用制度上的改革实践,展示了上海大学在信息化支撑下聘用管理工作的高水平运作实践。在信息技术如何支撑聘用管理方面,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个人心得和上大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姚荣博士的分享主题是《自治与法治之间: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 —— 基于比较法的考察》,比较分析了各国家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从法律的角度给在场人事工作者带去了新的思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许竹君教授的分享主题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引育的探索与实践 ---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为例》,许处长主要报告了广师人才建设战略、人才引育的战略机制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和存在挑战。许处长的分享接地气,同时又有理论高度,现场代表深受启发。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副教授、博士的分享主题是《打造 Uber 式教师,重塑新时代师德》,李部长主要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现状和师德 -Uber 式 - 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创新举措,用全新的视角,为与会代表带来了师德建设的另一种思路。 最后,大会主办方 —— 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安邦大学评价研究院院长、首席知识官冯用军教授、博士做了精彩的闭幕演讲。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大会主题鲜明、主旨突出、组织有序,为人事工作者带去了一场高校人事、人才管理的思想盛宴,为中国大学的人才发展提供了全新视野和宝贵经验。 安邦中国大学评价研究院 高校 HR 智库 供稿
个人分类: AUA安邦大学评价院|1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学何为?
ssglwu 2019-6-11 20:56
本文发表在《华南理工大学报》2019年4月15日第4版,整版文章。 哲学何为 ? 吴国林 一 当人从繁忙中安静下来,仰望星空,俯察大地,人就会思考,就会提问:为什么天上的日月星星会有规律的运动?地上的四季转变也有规律?为什么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为什么人的内心总有道德律?人从哪里来?人又往哪里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你首先得回答:人是什么?因为这是人在发问。 当代生命科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对人自身有了更 清楚的认识,这也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认识人。事实上,仅从自然科学也无法说清楚人和理解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 仅用吃饭、睡觉和生育下一代来看待人,猪狗这些动物都会做此事。显然,人不同于猪狗。如果一个政府的工作任务仅仅在于满足于人的温 饱和医疗问题(这一任务可以在某一个时期实施),那么,就会出大问题。如果把 温 饱和医疗问题之外,都概括为心理问题,也必然要出大问题。 人是由身体(body)与心灵(mind)两部分有机构成的,身体与心灵又是纠缠在一起的。自然科学对心灵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小部分,更多地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每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当你没有了解这一人文社会科学,你就少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当前中国大学已开设了不少的人文通识课程,但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不少师生、行政领导仍然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当成是一种负担,觉得没有什么用处。因而,拥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师资极为缺乏,有的教师还停留在传授已有知识的状态,而且对传授知识的理解也不完全,更无法通过自己的研究提供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条件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正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导师、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历史)的修养严重不足,于是,有的导师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领导,将学生(含研究生)当成生产论文和完成项目的知识工人,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并且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一些管理部门,将导师与研究生也看作是完成计件的知识工人。因而,导师与学生难以完成有创新性的大的研究成果。 正是因为我们有的领导缺乏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修养,也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以至于出现领导集体腐败等极其恶劣的事件。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无神论。但是,无神论仍然需要敬畏。 习近平多次强调 :“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有的领导干部觉得权力是上级给的,不把人民群众当回事。事实上,我国宪法第一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来保证人民的权力。当然,技术也可以成为专制的手段。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出一个问题: 在15、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但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突然落后了?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有两个前提:一中国科技向来优胜于西方,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1700年里中国科学都是比西方科学优胜很多。二西方科学到文艺复兴才突飞猛进,超越了中国。 事实上, 李约瑟难题 还涉及到一个概念问题: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李约瑟没有加以区分,于是就概括出中国的科学技术向来优胜于西方的论断。一般而言,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是一个理论体系;而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技能、工具、技术人工物和技术知识。严格来讲, 16 世纪前中国只是在技术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自然科学方面从来就没有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就没有出现西方意义上的独立的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因为西方科学,也就是现代科学,其思想源头要追溯到古希腊的科学思想,即亚里士多德的形 式逻辑、欧几里德的平面几何所蕴含的公理化体系、以及 托勒密的地心说 。地心说用本轮和均轮的几何模型来解释月球、太阳和当时已知的行星的运动规律,并能相当精确地为事后的天文观测证实。而这样的思想,中国古代虽有一些想象,但都无法定量化。 同样,西方产生了许多著名的 哲学家,他们探索自然,提出了重要思想,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西方科学的产生。比如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就提 出了数是万物的本原,还严格地证明了一般形式的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 ) 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 ,而不是具体的等式:如中国古代的勾三股四弦五这样的勾股定理( ) 。《九章算术》中还有勾股定理的一些具体例子,如: 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方版,令厚七寸。问广几何?答曰:二尺四寸。 术曰:令径二尺五寸自乘,以七寸自乘,减之。其余,开方除之,即广。 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 只要当 a=b=1 ,那么,等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c 就必然、严格地等于 。由于 是无限不循环的数,也不能表达为分数,因此,毕达哥拉斯论证了像 那样的无限不循环的数,即无理数,这导致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显然,在经验世界中,我们永远无法发现像 、 等那样的无理数。但是,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必然推出存在着像 那样的无理数,这就是逻辑推理的力量。因此,认识自然界,不能仅仅靠比类取象那样的较为直观的初级思维,而需要有理性思维。 可见,“李约瑟难题”更准确的表述应是:16世纪以前中国的技术在许多方面都超过西方,但是近代技术为什么诞生在西方呢?而且中国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过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呢? “李约瑟难题”演化到当代就成为 “ 钱学森之问”。 2005 年,温家宝总理看望世界著名科学家、 中国 航天奠基人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当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从“李约瑟难题”到“ 钱学森之问 ”,再到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何中国还很少掌握和创造关键核心技术?为什么中国人还没有原创地提出或创造出自然科学理论?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目前,对于 这些 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索。在我看来,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哲学,即中国哲学没有为认识自然提供必要的思想启示,而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倒是为中国封建制度提供了思想资源。 为什么把哲学放在如此重要的根基地位呢?这在于一个民族的哲学,它决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存在方式。 二 那么,哲学是什么? “哲学”这一词原在中国古籍中并没有,而是来源于日本学者西周对英文 philosophy 的翻译。中国晚清学者黄遵宪( 1848-1905 )最早把“哲学”从日本介绍到国内。哲学的英文是 philosophy ,源于希腊 语 Φιλοσοφία ,其拉丁文 philosophia ,是由“爱”( philo )和“智慧”( sophia )两词构成的,这是古希腊人赋予哲学的独特名称,哲学家相应地称为 philosophos 。据蓬托斯的赫拉克利德在《论无生物》中所说,毕达戈拉斯第一个使用了 philosophia 这个名称,并且把他自己称作 philosophos 。这个“智慧( sophia )”,更准确地讲,是哲学智慧或理论智慧。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人类认识事物或表达真理区分为五类:科学或纯粹知识( episteme )、技艺或技术( techne )、实践智慧或明智( phronesis )、智慧或哲学智慧( sophia )、神性智慧( nous )。智慧是与科学或纯粹知识相联系的。科学的对象是不可改变的、永恒的事物。科学都具有逻辑演绎的推理程序。而智慧则是最精确的科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各种科学中,只有那最精确的科学才可以称为智慧。所以,一个智慧的人绝不可只知道由始点引出的结论,而要有关于开始之点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智慧既是理智也是科学,在高尚的科学中它居于首位。” 可见,古希腊的哲学是指对纯粹的精确的科学或知识的追求或热爱,既要对始点有真理性的认识,又要知道如何从起点推出结论。在古希腊,对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知识。正如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提出知识的三要素,“如果我说某一陈述或句子是知识,那么,该陈述就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该陈述是真的;二是我相信该陈述;三是我相信该陈述得到了辩护( justify )。”简言之,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就是知识。对比一下,中国的孔子在《论语》中对知识所作出的界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而易见,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古希腊早就掌握对一个事物进行下定义的方法。比如,欧几里德对《几何原本》中就平面几何中的“点”、“线”下定义:“点是没有部分的东西。”“线是没有宽度的长度。”当然,这些定义可能不严格。但是,后来的学者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推进,得到了更准确的定义,从而推进知识的创新。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经过中世纪,发展到现代,产生出了新的哲学分支。如分析哲学、 现象学、诠释学、辩证法等。按地区来分,如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日本哲学等等。 中国哲学是否算作哲学,这在学界是有很大争论的,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严格说来,中国哲学被称之为中国哲学,始于 20 世纪初,胡适等一些留洋中国学者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对中国古代文献典籍进行疏理得到的成果。前有黑格尔,后有德里达,都认为中国缺乏哲学。 黑格尔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从希腊开始。由于东方人的精神还没有达到精神的自觉或自我意识,所以,所谓中国哲学还不是哲学,不过是一些道德说教而已。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中提出,中国“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找不到对于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有意义的认识”“没有概念化,没有被思辨地思考”。他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当然,我们可以说,黑格尔不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思想,因此他那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2001 年 9 月 11 日,法国著名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访问中国,在与中国学者进行对话时提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德里达马上作了一解释,说他的意思并不含有褒贬,而哲学和思想之间也没有高低之分。他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在于:西方的哲学是一个特定时间和环境的产物,它的源头是希腊。 事实上,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在国内学者中也展开了众多讨论,有不同的说法。既有赞同中国哲学是哲学,也有反对者。在我看来,广义地讲,把一切有智慧的思想都称为哲学的话,那么,中国哲学也就是哲学。如果严格地讲,按照西方哲学的标准,那么,中国哲学就不是哲学。无疑,中国过去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老子、庄子、王阳明等等。而易经是不是哲学,也有很大的争论。当然 , 说中国哲学不是哲学,一些人情感上过不去,可以换一个思路:近代以来,中国没有产生出现代科学,或者说,现代科学是从西方产生的。这一事实,许多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牛顿力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电磁学理论等都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文化自信并不是来自于虚假的自信,要客观地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寻找到新路径,实现对文明的超越,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哲学从古希腊 历经 到现在,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哲学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概括而言,哲学是通过概念(观念)逻辑地探讨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根本问题。 (1)哲学是通过概念(观念)逻辑地探讨终极问题或基础问题。哲学力图提供关于世界的系统而清晰的观念,揭示重要的事实(事物)之间的联系,探求事物的本原与终极的意义,包括探索人类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探讨人的意义与价值,包括人的意义的无限性。所谓终极问题,是指到了一种情境的边缘、没了标准的问题,如死、爱、正义、自由、实在、存在、美、善等。所谓 基础问题,是指问题具有超乎寻常的普适性。哲学对基础问题的探究集中于澄清概念,审察观念之间有没有矛盾;探究原因或理由,关乎辩护的根基问题。 哲学追求逻辑论证,其基本的思考方式是:可接受的前提+合理的逻辑论证→结论。这就是说,哲学的结论,并不是仅凭头脑想出来的,即使有一个好的理念或命题,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前提和逻辑论证来获得结论。否则,我们不知道你认为或坚持的理念或命题是不是正确的,也无法知道你是如何得到你的理念或命题的。比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通过构造一个“无知之幕”这一前提,再进行哲学论证,揭示出正义原则。 ( 2 ) 哲学有其独特的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学方法,比如,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都有实验,实验的结果有一定的精度,且可以重复。哲学自古希腊以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法,这些方法又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许多基本问题相联系在一起。哲学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比如,辩证法方法(其中也包括唯物辩证法)、分析哲学方法、现象学方法、诠释学方法等。分析哲学、现象学与诠释学都是 20 世纪产生在西方的新的哲学方法。有趣的是,中国哲学发展到现在,仍然没有产生出新的哲学理论范式。 在分析哲学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先验论证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方法,以揭示哲学命题,这揭示了哲学的特质。一般来说,先验论证必须满足:证据的可靠性和推理的合理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若要对命题p进行一个先验论证,即用另一个命题q来解释p。命题q是命题p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即若无q,则无p。比如,氧气是人有生命的必要条件,有氧气却不一定能 保证人有生命。 第二,先验论证必须得到形而上学的和先天的 (a priori) 支持,而不只是得到自然的和后天的 (a posteriori) 等经验支持。经过反思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条件是先验论证的关键,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先在依赖性。 先验论证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 著名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假设:设想某一个邪恶科学家切下你的大脑,放在装有特殊营养液的缸中,大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能使你的大脑具有一切如常的幻觉,你的大脑通过计算机传输获得的“感觉经验”与你以前所获得的感觉经验完全相同,于是,你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缸中之脑。再设想科学家本人也是缸中之脑,所有人类都是缸中之脑。 我们换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是处在梦中,还是真实地活着? ( 3 )哲学就是哲学史。 哲学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哲学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哲学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问题。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不断向前的“直线运动”,突破新的范围。哲学更像是一种“圆周运动”,围绕一些永恒的问题,尝试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解答方式。尽管哲学家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有其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 。 有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专业哲学,也有自然科学工作者或社会科学工作者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工作体验中产生出来的哲学——工作( working )哲学。自觉学习和理解一些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哲学理论或观念,会给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巨大的启发,特别是在工作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难以寻到到突破口,需要寻到新的研究方向等等。 一个从事科学研究或有志于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轻视哲学就不可能达到成功。 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爱因斯坦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 5 )哲学在于追求真理与自由,阐释着人的存在方式与存在意义、诗与远方。希腊文哲学 philosophia ,就是指爱智慧( sophia )。希腊文 sophia 的含义就是“一种光明”。而希腊文的真理 aletheia 是指“无蔽”“敞亮”的含义。于是,真理与智慧就有了关联。按照亚里士多德对“智慧”的分析,智慧(或哲学智慧)就是真理性的科学(知识)。哲学之爱智慧,就是追求真理。真理作为一种无蔽状态,这就对寻求真理的人提出了要求:他把他自己置于无蔽状态之中,即自己处于真理状态。这一无蔽状态就是自由,因为只有自由的人,才没有一切世俗的牵连,才不会倔从于名利与权贵,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独立的运思,才能不带有任何偏见去追寻真理。因此,对智慧的爱,就是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不仅是一个认识论层次的运思,更重要的是成为追求者的存在方式,从而也揭示了存在的意义。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遮蔽状态中,人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让自己处于无蔽之中,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摆脱原有的成见。特别是在追求原创的科学与技术,或者是,颠覆性技术时,哲学的地位越发重要。哲学是那富饶的土地,而科学技术就是土地生产出来的鲜花,科学技术与哲学就是鲜花与土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一定的意义上,哲学的差别,就是世界强国的差别,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哲学的高度,就是世界强国的高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 为什么家里的老房、老井、青石板盛满了深情? 再先进的电脑、平板电脑、智能 手机等技术物,虽然能让人处于游戏之中,但却不能让人处于闲暇之中,也就不能处于幸福之中。闲暇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自由展开的境域。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理智的活动需要闲暇,它是思辨活动,它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可追求,有着本己的快乐,它有人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和孜孜不倦。” 人的自由,不仅是心灵的自由,还需要有现实的自由,超越空间的有限。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有当人行至远方,摆脱了现实空间与时间的约束,才能呈现出 无蔽状态,人之本真得以显现,这就是真理与诗意的绽放! ( 吴国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流大学未必有一流教学
热度 32 SoSoliton 2018-10-25 09:46
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大学越好教学越好,进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教学,似乎理所当然。然而,官方评估和学者研究均表明,一流大学未必有一流教学。 英国政府于2016年推出了旨在提高其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教学卓越框架,并于2017年公布了评级结果,130多所大学的教学质量获颁金、银或铜牌。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罗素集团(由英国最顶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名校联盟)大学都被评为“金”,而许多92后大学(英国政府1992年以后给予大学地位的前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反而是。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坎贝尔(Corbin Campbell)等人在《高等教育》杂志发表 一项研究 ,结论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的教学水平低于不怎么知名的大学。这项研究中,60位高等教育专家被派去考察了美国9所大学的587门课程,这9所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分别居前、中、后位置。尽管名牌大学拥有杰出的师资和庞大的预算,但评估发现,在排名较低的院校,教学质量实际上更好。 人们为什么有一流大学必有一流教学的错觉? 一流大学的老师对自己学校的教学有自知之明,他们往往没有这种错觉;有这种错觉的,基本上是一流大学之外的公众。正如坎贝尔所说:“有趣的是,当我谈到我的发现时,公众都很惊讶,但是当我告诉那些在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师们时,他们根本不感到惊讶。” 公众之所以相信一流大学必有一流教学,可能主要源于他们对大学职能认识的偏差。首先,公众可能根据教学或知识的传播(例如中学和职业教育)而不是创造新知识来认识大学,因而认为教学质量就像是创建最好中学一样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公众难免把人才质量等价于教学质量,或者说把一流人才等价于一流教学。显然,一流大学相对来说吸纳了更多一流学生,但教育不是掐尖,而是帮助每个学生发挥其潜能,所以,把平庸学生培养成高级工程师,跟把顶尖学生培养成诺奖得主,一样重要,而前者的教学质量不见得比后者差。公众很难认识到这点。 一流大学理所当然要有一流教学,而实际上为什么未必如此?原因种种,但根本上,只要看一流大学主要凭什么成为一流大学就一清二楚了。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是研究型大学,意味着大学主要凭研究跻身一流行列。看各种大学排行榜,大学要保持排名靠前或奋起直追,靠教学无济于事,即使有些微作用,也见效太慢,远远赶不上年度甚至月度更新。 大学的追求自然要转化为其教师的追求。一流大学的教师如果不保持持续产出研究成果,就很难继续在一流大学呆下去,因为一流大学从入职、晋升到长聘等每道关口,科研都是最重甚至一票过关砝码。诚然,一流大学并非对教师只留华山一条路,许多一流大学对科研不达标的老师给了另一出路:转到教学岗,一心一意搞教学。教学本来是项很崇高的事业,但沦为对科研不咋样的惩罚时,转到教学岗就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又倒逼老师们更加拼老命也要全身心搞科研。 一所金牌教学的二流大学和一所铜牌教学的一流大学,谁对优秀学生更有吸引力?实践证明是后者。尽管今天的学生花钱上大学希望“物有所值”,但他们希望的“物”不只是教学,他们更在意的是大学的牌子或标签,因为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离开大学后的未来。从另一角度看,教学不等于教育,如果仅仅看教学,特别是只看知识和技能传授,许多大学可能连驾校般的各种培训机构都拼不过。一流大学即使没有一流教学,优秀学生仍然前赴后继争着上,这是一流大学不在意是否有一流教学的底气所在,也是非一流大学企图靠一流教学跻身一流大学行列实现“咸鱼翻身”的最大障碍所在。 如何才能使一流大学有与其“一流”牌子相称的一流教学?唯一办法是把教学质量纳入“一流”牌子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现有的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和各种大学排行榜,过分看重研究指标,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理解的方式。大学里的一切工作,一评则灵,你评价什么就得到什么,你想得到什么就可评价什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务长Evelyn Welch说,如果重新创造一个排名系统,根据大学校园方圆15英里内的人均收入对所有大学排名,大学将迅速行动(move fast)。 然而,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早就指出的,自从科学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倾向于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才真正存在。教学如何衡量呢?这一直是个头疼问题,至今无解。没法衡量的东西就像不存在的东西,即使以再大的权重被纳入评价体系,也是一笔糊涂账。促使大学以本为本,像追求一流科研那样追求一流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16日第2版: 一流大学未必有一流教学 ) 闲谈“一流”…… 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中国科学报》) 大学标签和人才帽子对学生有什么用 (《中国科学报》) 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 (《中国科学报》)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什么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高层 (《中国教育报》) 如何快速提升大学排名? 香港高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抢眼 (《中国教育报》) 【学科像足球】走上世界舞台才算你狠 (《中国教育报》)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师? (《科技生活》周刊) “一流”标签得而复失对大学冲击有多大?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5899 次阅读|56 个评论
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热度 35 SoSoliton 2018-7-31 09:36
前不久,一位学术大牛跟老文扯淡,扯到他暑假期间受邀去一所大学访问的观感。像国内其他大多数大学一样,那所大学也雄心勃勃,口号喊得震天响,要建成“世界一流”。大牛说,他所访问的学院的硬件设施的确算得上世界一流甚至超一流了,但那所大学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一流”。 大牛的依据很另类:暑假期间,那个学院办公楼的大门是常闭的,人都从楼栋的一处不起眼的狗洞样的小门进出,楼内空荡荡的,所有的高精尖设备也全部跟着放假。他自问自答,暑假闭楼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是中小学和幼儿园!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模式能建成“一流”而且是世界“一流”大学?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一流”或能否成为“一流”,没那么复杂,只看这所大学有多少老师暑假不给自己放假就够了。 仔细琢磨大牛的判据,感觉它不仅不无道理,而且比基于形形色色指标的形形色色学科评估或大学排名靠谱一万倍。指标看似客观,实则不靠谱,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指标可造,可买,可借鸡生蛋,可互通有无,……总之,只要想有,办法多的是,而一所大学有多少老师暑假不放假,猫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搞科研(包括带领学生搞科研),反映出大学的价值取向、学术氛围、精神面貌,特别是有多少老师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甚至痴迷于教育和科研,而这些,是一所大学最内在、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想有就有的。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是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说,一所大学要想跻身“一流”,除了一流教育,更靠一流研究。一流研究靠谁做出?毫无疑问,靠老师,靠学生,但首先靠老师。几年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调查了一批学者暑假在做什么,绝大多数学者的回答在研究、写作和管理之间,享受传统度假方式的学者很少,即使有,也很短暂,而且并没有完全脱离学术。可见,暑假不放假而投身学术的大学老师很普遍。那些“一流”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老师们都在悠闲地度暑假的大学,如果真能成为“一流”,算是开辟了一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捷径。 一流科学家的共同体会是,一流研究需要时间(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而且需要的是大块连续时间(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科研不像搬砖,搬一块少一块,所以搬一阵歇一阵没关系。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而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新想法,从申请项目,到开展研究,直至撰写论文,都需要大把时间。新想法往往娇贵而脆弱,每次打断都像一阵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风。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中断片刻后重新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约23分钟。如果中断时间更长,一个想法可能就随风而去了。打个比方说,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即使烧到99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前功尽弃。 对大学老师来说,暑假没了教学,少了大会小会,正是一年当中最满足“学须静也”条件、最适合连续作战的“战略机遇期”。暑假之于大学老师,正如“双抢”(抢种抢收)之于种田农民,所以 大学能否取得、能取得多少一流成果,有多少老师暑假在潜心科研很关键。( I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want us to conduct world-class research, then they need to make time for it and preserving the summer for research is key. ) 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大学里追求最佳教学或一流研究的老师,大多是热爱并享受教学或科研的自主动机 (autonomous motivation)型老师,而 其他类型的动机,如追求外部奖励、满足自尊或避免羞愧、过失或惩罚,与最佳教学或一流科研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以金钱奖励为例,实践证明,重奖的确可激励多上课、多出成果,但很难激励上好课、出好成果。 暑假相当于大学老师的“八小时之外”,而且是最长的“八小时之外”,最容易区分出老师们对教学和科研的动机类型。 诚然,对教学或科研有自主动机的教师最终不一定成为一流教师,正如你痴迷于麻将但不一定成得了麻将高手,但一流教师,很少有不打内心热爱并享受教学或科研的。这样的老师,除了本身是 建设一流大学的主要贡献者,更可贵的是,他们 就像强大的磁铁,构建了一所大学的精神磁场,吸引着众多其他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学子。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类推到大学,大学的差异在于寒暑假,寒暑假分出了大学是几流或可能成为几流。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8年8月17日第2版: 从寒暑假看大学能否成为“一流” ) 闲谈“一流” …… 大学标签和人才帽子对学生有什么用 (《中国科学报》) 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 越 远 (《中国科学报》)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 什 么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 高 层 (《中国教育报》) 如何快速提升大学排 名 ? 香港高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 抢 眼 (《中国教育报》) 【学科像足球】走上世界舞台才算 你 狠 (《中国教育报》)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 师 ? (《科技生活》周刊) “一流”标签得而复失对大学冲击有多大?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98778 次阅读|75 个评论
[转载]武书连:201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redtree 2018-3-4 10:26
武书连201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2018-02-27 10:23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18年2月结题,内容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挑大学选专业-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是中国统计出版社连续第16年出版发行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长欢迎、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 《2018中国大学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2个学科门类、494个本科专业;中国大学择校顺序、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新生质量。 一、《 2018 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 《2018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完善性修改。 1、新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该指标由本科毕业生薪酬、考研率、出国率3项构成,毕业生薪酬按各省份工资最低标准归一处理。 2、新增择校顺序指标。 3、对国内外SCD引文数据库进行了阶段筛选。 二、 2018 中国大学排行榜主要指标前三名 1、综合实力排行榜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2、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排行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排行榜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 4、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5、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新生入学质量排行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7、择校顺序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8、28所中国一流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9、38所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10、本科专业第1名最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三、 2018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2018年中国一流大学标准: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1.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居全国大学前50名。2.教师学术水平居全国大学前50名。3.教师教学科研效率居全国大学前50名。 将满足上述3项条件的大学的3项排名名次相加后升序排列,得分越低越好。得分相同,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大学居前。 据此标准,2018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数量为28所,比上年增加4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中,唯一的非双一流大学。 武书连201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作者信箱:wushulian@vip.sina.com 作者网站:www.yaxue.net 企鹅号:wusl@163.com 搜狐媒体平台:武书连2006 网易号媒体开放平台:wushulianwushulian 头条号:wusl@163.com 微信公众号:wushulian8716 凤凰一点号:http://mp.yidianzixun.com/
个人分类: 教育|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热度 10 jiangjiping 2018-2-15 07:56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蒋继平 2018年2月14日 有人说美国的一流大学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为社会, 为企业, 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精英和人才, 使美国始终保持着高效的生产力。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 并且依此作为一个衡量大学贡献的标准,我觉得中国的一流大学是地球上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学。 我的论据如下: 2017年出炉的中国一流大学的名单有24所大学, 其中北大和清华的本科毕业生有27%到国外深造,他们到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读研究生。除了这两所最知名的一流大学外, 其它22所一流大学也都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除了本科生外, 硕士和博士也有不小的比例去国外深造。 这些到国外深造的优秀生, 一般选择的也是国外名校, 他们首选美国, 其次是欧洲,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比较发达的国家。因而,国外名校研究生队伍中中国学者的比例普遍较高。 我在三年前参加女儿的本科毕业典礼时, 看到一个非常令我兴奋不已的场景。 这个场景就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毕业生有一半是中国学者。我当时一直在想, 中国的一流大学为美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遇的人才, 美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精英。 这些学成后的高端知识技术型人才和精英们,无论是最终选择回国发展, 一展才华, 还是选择留在当地奉献才华, 都将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些从中国一流大学到国外深造, 学成后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学者专家, 他们的身份始终是中国人, 是从中国一流大学出来的高材生。鉴于这样的境况, 未来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将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学者的用武之地, 未来的许多科技发明创造将会是这些中国一流名校出来的学者专家做出来的,许多国际科技大奖, 包括诺贝尔奖, 都将授予中国一流名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综上所述,中国的一流大学为世界各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见的人才, 世界各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社会精英, 这些精英在学成后将为世界的全面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 中国的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69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一流”标签得而复失对大学冲击有多大?
热度 19 SoSoliton 2017-9-27 08:39
我国的大学当下都在瞄准“双一流”。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双一流”将“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这意味着“双一流”对各高校来说注定是一场激烈又残酷的竞争,一些大学或学科即使有幸获评“一流”,也有可能随后被“动态调整”掉,“一流”标签被撕下。 获评“一流”固然荣耀,但“一流”标签贴上后如果又被撕下,对大学的冲击是什么?冲击有多大?这些值得未雨绸缪。 看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德国政府为促进前沿研究、增强其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于2005年启动了“卓越计划”(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与我国的“双一流”有一定可比性。入选该计划的大学不仅获得可观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还被官方定性为“卓越大学”(Universities of Excellence),相当于被贴上“精英大学”(elite university)标签。“卓越计划”也实行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它的入选过程严格而残酷:第一轮只有3所大学成为“精英”;第二轮另外6所大学获贴“精英”标签;第三轮,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轮,另外5所大学加入“精英”俱乐部,而前两轮进入该俱乐部的3所大学又不幸被调整出去,“精英”标签被撕。目前享有“精英”标签的大学共有11所。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 一项研究 通过比较“精英”和非“精英”大学一年级学生注册数的变化,考察了“精英”标签对大学招生的影响。常识和之前的研究表明,一所大学的声誉对高中毕业生决定到哪所大学就读有正面影响。而这项研究证明,授予大学“精英”荣誉对新生注册数没有影响,但撤销大学已有的“精英”标签对这个数字却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大学只在失去“精英”地位后,其学生注册数才有反应,表明这种影响实际上可归因于大学“精英”标签被撕,而不是大学获评“精英”荣誉后其质量和水平下降。也就是说,大学得到“精英”荣誉,好处不多(除了经费支持是实实在在的),失去“精英”标签,后果却相当严重,两相权衡,得不偿失。 英国政府正在其大学推行类似于德国“卓越计划”的“研究卓越框架”(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和“教学卓越框架”( 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 )——最近公布了 金牌、银牌和铜牌高校名单 。德国的前车之鉴引起了一些英国人的反思。有人认为诸如“精英”标签给大学带来的 全是风险,没有好处 ,因此对“卓越框架”提出质疑。有人认为德国的“卓越计划”和英国的“卓越框架”给高校声誉带来的可能只是坏消息,所以,大学校长明智的做法是保持稳定和淡定,而不是在“卓越框架”中争取顶级标签。如果你全力以赴从银牌冲到金牌(相当于从二流冲到一流),下个调整期你将面临又要退回去的风险。最好保持岿然不动,因为在排名游戏中,不失败比赢更重要( In the ratings game, not los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inning )。 “精英”标签得而复失,对大学的冲击也许不仅仅局限于招生,而是全方位的,包括对教师、在校学生、校友等的冲击。德国“卓越计划”的前车之鉴给我们的启示是,“双一流”对大学、特别是游离在“双一流”边界的大学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风险并存。“双一流”建设将对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这样的做法与大学对教师普遍施行的考核评价制度(例如聘期考核、非升即走)并无二致。所以可以预计,“双一流”只会让大学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又加一码――压力总是从上至下层层传递的,大学如果“一流”标签得而复失,首当其冲的也将是教师。 大学被贴上“精英”或“卓越”标签获得的正面声誉,远远抵不过这样的标签得而复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某种程度可用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来解释。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例如,假设老板奖励你1万元,你会很开心;但是,如果老板扣掉你1万元,你的难受会强烈得多,远远高于1万元奖励带给你的快乐。 另外,中国有句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坏事”比“好事”传得更快、更广。看当下各种媒体尤其钟情于负面新闻,这是因为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迎合大众:相对于正面消息,人们往往更关注负面新闻,且对负面印象更深刻。日常生活中,谁要是沾上了负面新闻,大伙见到他十有八九会绕着走,以自证清白或高尚。这或许就是学生们大多对大学获得“精英”荣誉视而不见(至少他们申请这些大学的数量没有增加),而对那些“精英”标签被撕的大学唯恐避之不及的原因。 如果把“精英”、“卓越”、“一流”等标签看作是大学的荣誉或头衔,那么这样的标签得而复失,相当于一个大学老师的“教授”头衔被撤销、一个政府官员的官职被罢免、一个奥运冠军的金牌被收回。在某些文化中,荣誉、级别等标签性的东西通常上去了就下不来,如果下来了,冲击尤其可想而知。 闲谈“一流” 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 (《中国科学报》)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什么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高层 (《中国教育报》) 如何快速提升大学排名? 香港高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抢眼 (《中国教育报》) 【学科像足球】走上世界舞台才算你狠 (《中国教育报》)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师? (《科技生活》周刊)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8354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中国到底应该有多少所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15 dwchen 2017-9-25 12:56
期待已久“双一流”名单公布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轩然大波。 各种议论、各种吐槽,段子满天飞,闹的是满城风雨。总结起来有二种观点, 一是双一流大学就是 985 和 211 的翻版工程,没有任何新意 。基本上, 985 都是双一流大学, 211 就是双一流学科。当然,搞了一个 B 类,不仅照顾了几个偏远省份的211大学,也委婉批评了几个建设不力的 985 高校。 二是,双一流学科总的来说还是入选高校的优势学科,但也存在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不仅让人忍俊不住,也发人深思:酝酿这么久的双一流,居然有如此明显的瑕疵。至少也开会讨论过多次, 与会的专家是不敢说还是不想说呢? 但是, 这些议论都没有回答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中国到底应该有多少所一流大学? 有无重要的数据支撑?有无科学的分析?我不是这个方面的专家,总的感觉是42所一流大学太多了点。在此,我班门弄斧说几点,期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我们所提出的一流大学显然是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就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建设了。全世界的大学太多了,有很多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难以定出一个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如果非要定一个标准,暂且以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这里不是讨论进入前 100 名的标准,而是要讨论中国应该有多少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 首先,以相对公平合理的人口比例来看 。目前,世界人口约 72 亿,中国人口约 14 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为 19.4% 。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平均分配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应该有 19 所世界一流大学。 其次,以经济综合实力来看, 暂且以 GDP 的比例来看。 2016 年全球 GDP 约 74 万亿美元,约人均 1 万美元。中国 GDP11 万亿美元,约占 14.8% 。 如果按照 GDP 的比例平均分配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应有 15 所世界一流大学。 最后,以综合 研究 实力来看 ,暂且以 SCI 论文的比例来看。 2014 年, 我国发表SCI论文26.35万篇,连续第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量的14.9% 。 最近这两年又有所增加,目前中国占世界 SCI 论文的比例约为 18% 。 如果按照论文比例来看,中国应有 18 所世界一流大学。 看到没有,这三组数据非常接近! 考虑一下平均值:( 18+19+15) /3=17.3 。虽然增速也有放缓的迹象,考虑到中国经济总量和科研实力的增长速度还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现阶段建设 20 所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合情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人口现状和科研实力。
个人分类: 一流大学|13637 次阅读|37 个评论
地学一流的高校们
热度 1 cgh 2017-9-23 14:36
地学一流的高校们 地学在自然科学中处于什么地位?不好说啊,肯定没有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火爆,也没有数学和物理学那么基础或者高深。不过,从双一流名单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地学的地位或者说是国民紧要度。 从一流学科名单中,列出来属于地学的包括:理科: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工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 ---------- 学科在高校分布如下: 生态学(11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 地质学(6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学(3校):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地理学(3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大气科学(3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海洋科学(2校):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8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 矿业工程(6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 测绘科学与工程(2校):同济大学、武汉大学 ---------- 涉及地学高校的地学学科数超过2个的,也就是地学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5),南京大学(4),北京师范大学(3)、武汉大学(3) ---------- 地学建设的一流学科点总共是61个,对比的是,材料学与工程是30个、医学是31个、化学是3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14个、控制科学与工程是9个、教育学是2个;这基本反映地学在国家发展和经济的地位; 生态学包括11个点,很有几个点为支撑一流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8个点,这好像还不完全属于地学的学科; 西北大学居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地质学,出乎我的意料,似乎成了西北地质大学; 地学强校似乎并不是地学专科学校了,还是传统的综合高校,这背后的因素应该缺不了经费支撑和人才政策的差距;
个人分类: 杂谈|34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世界“一流大学”及其建设的一些看法
热度 1 Huangyy 2017-9-23 11:30
前几天我国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名单公布了,很热闹。那些在 42 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里和在 95 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里的,高兴得很,没进去的,又认为他们学校应该进去的,不高兴,说有偏颇了等等。 其实,这也是个给钱建设的名堂,那么有的就想多要钱,因此,没进去就是不高兴,也有点道理。但是不必看得太重。 一个大学,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的。 1. 其教授、副教授等科技人员里有影响力的人才的数量有多少个,这里不是指占其本校科技人员的比例。或者说,在国际上有较好知名度的专家有多少,多的则好。 2. 学校的科技成果,如论文的质量,在各学科里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影响的创新性成果是不是比较多,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是不是对国家和世界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3. 其培养的人才大多数是不是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养也好。 上述三方面为主要的,其他的还有学生的贡献等。而其他的一些如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以及其数量,获省部级奖数量等等这类指标都不是重要的。 从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本科大学的数量相比看,能进入到世界几个重要排名机构的排名榜前 200 的大学,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学。那么,现在其实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已经多次进入到这些机构排名榜的前 200 名了,而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年来都进入到 60 名以前的。中国上述这些大学其实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那么,为何还要继续把它们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给予支持和建设呢 ? 我想,这是因为,国家希望他们通过建设,能再进一步,能进入到前 20 名,或者前 30 名这样的水平最好。 那么,那些还没有进入到世界排名前 200 名的大学,而是在 300 多名,甚至更后一些的上述我国列入要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名单里的学校呢?那就要努力了,他们的科技人员们和行政等人员,可不要高兴得过头了,记住现在只是建设,不是就是“双一流”的了,建到何时才能进入到世界大学的前 200 名,才算是有个交代的。否则,不知道是个啥评价。 那么,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校也一样,能进入到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前 200 名,就算是进入到世界的一流学科了,这 90 多所高校都想进去可不容易的。 可能有的人会想,要进入到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名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学吧,那就更不容易了,世界上现在在前 200 名的大学基本都很强,人家不是等着不动,让中国去超过的,那么如果,要现在的被批准建设的那 42 所大学都进入到世界前 100 名大学排名的话,那岂不是给这些学校的负责人和所有教职员工背上了极大的压力?因为,仅仅剩下 50 多所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校,这个可能吗?试想想,拿什么叫现在这些在前 100 的那么多的大学退出去了。因此,中国的那些批准建设的高校,原来没进入世界前 200 名的,以后建设 10 年, 20 年,甚至 30 年以后,能进入到世界前 200 名就算很有成效了。 如果是世界一流,是要有一个世界范围的评比法,哪怕以后中国可以自己主导搞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评比机构(一般是非官方的),但是必须是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大学和专家都积极参与和认同才可以的。那么那时候,就算是这样的机构,想评上世界大学的前 200 名可能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里可能会有一些看似矛盾的事,即上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的特点为以上的 三项,那么,假如国际上的一些主要大学排名机构的那些评价指标里讲求的是表面的数量怎么办?其实,上述的三项主要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特点是不可能怎么改变的。那么至于要对付那些评价指标,就看如何既做到能够达到上述的三项实力的要求,同时又能兼顾那个评价罢了。其实,而那三项内容做得好的大学,其应付那些评价指标也是相对容易的。而非本末倒置,把应对大学排名评价的指标放在首位;因为,如果那样,以后就算一些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前200,甚至前100名,可能其也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只不过是为应对排名而搞进去的一个虚荣的名堂了。 因为 国内确实有较多人 为了迎合国外编辑和审稿人 的的 喜好,其英文论文确实存在跟风很强的现象,只要 外国人高兴给发表 就行; 因此,就算论文所登 的刊物 是 所谓 影响因子是多少的 ,但大部分 水平则一般或 比较差,跟着外国的理论 和观念走,只是更多地 验证外国人 提出的观点的那些文章而已。但是,这些文章可能会 在某些大学排名机构 的排名中会发挥作用,而进入到世界大学排名的比较前的位置的。这样的虚的名堂,会让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极慢,甚至后滞,不能有很多创新的成果产出,而真正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为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好的贡献。 因此,高校要把 为国家和世界的科学技术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做出很多的、实际的 贡献作为己任 。甚至,如果那些排名的评价指标是不合理的,则我国可以自己主持办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机构,列出合理的、实际对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项事业发展有促进和更好贡献的评价体系,让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也接受和参与,然后,我国的大学也按照这些务实、有实际效益的评价指标去创建名牌大学。 而且,凡是被批准进入这批“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的学生们,最好出去回答人家的提问时,不要说成是“双一流”大学的,那只是个建设,建到何时?能不能建成还不知道呢。只能说是“双建”大学。而且,最好是要积极、努力学习,科技人员也不能过于的有优越感,不很务实地到处去做一些可能是虚的多一些的事情。科学讲的就是务实,讲求实际,不搞官僚的那一套为好。这是我对很多世界前 100 名和前 200 名大学的那些教授、副教授能有很好的学风、为人的态度里看出,这样的大学是有好的学者的一些启示。 另外,凡是进入到被称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也不能都认为那些学校所有的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都是高水平,这方面我接触过很多,这些学校的科技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只是相对来说,高水平的人才所占其学校的比例会高一些,而且影响力高的人才多一些而已。因此,不能在学术讨论和研究中,错误地因为单位的牌子、名堂而不客观地有一个比较强的优越感,因而在讨论问题时,容易对问题阐述的走偏,造成对学术的负面影响。因为,在科学研究方面,任何单位和学者之间应该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讨论问题应该是平和的问询、商议和探讨。这个特别值得国内的高校注意的。因为,这一点,国外的大学很注意的,或者已经做得很好了。 虽然,国家开展了这个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但是,要注意,我国各行业如此蓬勃向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每年毕业 700 多万的高校(含专科)的科技类人才,极大部分为不是这 130 多所高校培养的;而且很多的科技成果也是其他大学研究出来的。因此,国家在投资上要注重同时给其他各类高校的投入,和支持它们如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学科建设等等方面,以及教育基本运行经费等方面的投入,能保证国家有更多更好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这些高校能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输送大批素质好、能力强的科技人才与专业人才而顺利、高效地开展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43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家双一流高校入选学科排名
冯用军 2017-9-21 14:42
排序 一流大学 学校 入选学科数 自主建设数 1 A 北京大学 41   2 A 清华大学 34   3 A 浙江大学 18   4 A 复旦大学 17   4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6 A 南京大学 15   7 A 中国人民大学 14   8 A 北京师范大学 11   8 A 东南大学 11   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   8 A 中山大学 11   12 A 武汉大学 10   13 A 中国农业大学 9   14 A 华中科技大学 8   14 A 西安交通大学 8   16 A 同济大学 7   16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16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19 A 四川大学 6   19   东北师范大学 6   21   华中农业大学 5   21 A 国防科技大学 5   21 A 南开大学 5   21 A 吉林大学 5   21 A 厦门大学 5   26 A 天津大学 4   26   北京科技大学 4   26 A 中南大学 4   26 A 兰州大学 4   26 A 华南理工大学 4   26   北京协和医学院 4   32 A 华东师范大学 3   33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34 A 北京理工大学 3   35   华东理工大学 3   36   南京农业大学 2   37 A 西北工业大学 2   38   中国矿业大学 2   39   中国地质大学 2   40   中国石油大学 2   41   北京林业大学 2   42   上海中医药大学 2   43   中央美术学院 2   44 A 山东大学 2   45 A 电子科技大学 2   46   中国传媒大学 2   47 A 中国海洋大学 2   48   东北林业大学 2   49   江南大学 2   50 B 云南大学 2   51 A 大连理工大学 2   52   北京邮电大学 2   5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54   河海大学 2   55   华中师范大学 2   56 B 湖南大学 2   57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58   中国药科大学 1   59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60   南京林业大学 1   61   北京交通大学 1   62 B 东北大学 1   63   中国美术学院 1   64   南京师范大学 1   65   西南交通大学 1   66   第二军医大学 1   67   华南师范大学 1   68   东华大学 1   69   南京理工大学 1   70   西北大学 1   71   中央财经大学 1   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1   73   南京中医药大学 1   74   天津中医药大学 1   75   上海音乐学院 1   76   西南大学 1   77   北京体育大学 1   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79 A 中央民族大学 1   80   中央音乐学院 1   81   北京外国语大学 1   82   成都中医药大学 1   83   哈尔滨工程大学 1   84   上海海洋大学 1   85   上海体育学院 1   86   上海外国语大学 1   87   天津工业大学 1   88   西南石油大学 1   89   中国政法大学 1   90   中央戏剧学院 1   91   成都理工大学 1   92   首都师范大学 1   93   上海财经大学 1   9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95   南昌大学 1   96   武汉理工大学 1   97   南京邮电大学 1   98   河南大学 1   99   宁波大学 1   100 A 重庆大学   3 101 B 郑州大学   3 102 B 新疆大学   3 103   苏州大学   1 104   四川农业大学   1 105   大连海事大学   1 106   北京工业大学   1 10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 108   北京化工大学   1 109   暨南大学   1 110   上海大学   1 111   西南财经大学   1 112   长安大学   1 113   东北农业大学   1 114   合肥工业大学   1 115   华北电力大学   1 116   陕西师范大学   1 1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 118   外交学院   1 11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 120   天津医科大学   1 121   河北工业大学   1 122   太原理工大学   1 123   内蒙古大学   1 124   辽宁大学   1 125   延边大学   1 126   安徽大学   1 127   福州大学   1 128   湖南师范大学   1 129   海南大学   1 130   广西大学   1 131   贵州大学   1 132   西藏大学   1 133   青海大学   1 134   宁夏大学   1 135   石河子大学   1 136   第四军医大学   1 137   中国音乐学院   1     小计 415 44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6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母校上榜没?
冯用军 2017-9-21 12:10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信息索引: 360A22-07-2017-0005-1 生成日期: 2017-09-21 发文机构: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文字号: 教研函〔2017〕2号 信息类别: 高等教育 内容概述: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信息公开_部函 教研函〔2017〕2号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 学科名单的通知 教研函〔201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特此通知。   附件: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 年9月20日 附件 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 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 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附件 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注: 1. 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 “ 双一流 ” 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 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 “ 双一流 ” 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 高 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709/t20170921_314928.html 2017-09-21  来源:教育部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日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三部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稳中求进,即从建设基础出发,平稳开局,平稳过渡,平稳推进,不搞全体发动、推倒重来;继承创新,即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继承好已有建设成效,同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发展,即以改革为动力,既要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要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    2.“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是如何遴选认定的?   答: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以存量改革激发建设活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咨询,首先把牢政治关,其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逐校对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咨询意见。三部委研究后,根据咨询意见通知有关高校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并对修改完善情况进行核对把关。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其中,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需求、布局、区域发展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建议部分高校自主确定了一批建设学科,考虑到这批学科的特殊性,在名单中特予注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3.对“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认定体现了哪些战略考虑?   答: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优扶强、引领示范,必须坚持高水平、鼓励高水平、支持高水平。   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四是扶持特殊需求。对于经过长期建设、具备鲜明特色且无可替代的学科或领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评价中难以体现的高校予以扶持。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既要体现冲击一流的水平,也要与我们的国情国力相适应;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也要与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平稳衔接。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以学科为基础,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从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主要根据客观数据和综合评价。   有两个主要考虑:一是落实稳中求进、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继承原“985工程”建设基础,又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增加建设动力,特别是加大对那些需要加强建设的高校的压力,实行存量改革、激发活力。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同时,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同等重视,就是一视同仁,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是冲击世界一流的重点建设对象;同等建设,就是建设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经费等都同等覆盖;同等考核,都按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标准评估考核,一个尺子一个标准。    4.遴选认定的第三方评价是如何选择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各方对此次遴选的评价如何?   答:对于大学、学科的第三方评价,目前国内、国际有几十种。选用第三方评价的原则,一是坚持中国特色,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坚持传承中国文化,引导高校把“四个服务”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简单套用国外的标准排名,不把中国特色狭义理解等同于学科特色;二是坚持综合性、多维度,利用各类评价,从各个侧面、多个维度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与单纯的人才指标、论文指标挂钩;三是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用。   专家委员会经过比较论证,综合各方意见建议,考虑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从我国实际和可操作性出发,确定采用的国内国际评价为:(1)4类国内第三方评价:一是人才培养类,体现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学科水平类,体现高校学科水平;三是贡献奖励类,体现高校学科的社会贡献;四是政策导向类,综合考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2)高校认可度较高、客观性较强的的国际第三方学科评价,体现各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依托选定的上述第三方评价,专家委员会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突出考查有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等。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来没有一个评价及其标准能够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此次遴选认定制定的标准,是在现有条件下比较科学合理、共识比较广泛、负面影响比较小、相对最可行的标准。   此次遴选得到各方的认可和好评。有关地方表示,“双一流”建设站位高、视野广,体现了国家计划国家标准,有利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专家委员会委员认为,程序设计科学合理,不申报、不评审,杜绝了不正常的人情往来,结合各种因素依据第三方评价结果实行综合认定,标准全面客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高校认为,不申报、不折腾,不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有利于学校把精力和重心放到自身内涵建设上来。有的高校表示,标准客观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虽然自身没有占到“便宜”,但充分认可。    5.遴选认定工作有哪些机制创新?   答:三部委在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设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工作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认定遴选机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   一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成立专家委员会、建立战略专家咨询组织,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创新,也是实施推进的重要保证。专家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委、高校、科研机构、学会协会和咨询机构的代表组成,特别兼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代表,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权威性,不仅在认定遴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方案咨询、跟踪指导、建设中期和周期评价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改革认定工作流程。采用认定方式遴选,不组织高校申报,不需主管部门推荐,在确定一流学科建设范围时,专家委员会不对具体高校或学科进行评审,而是根据国家战略、水平标准、特殊需求等原则,论证确定认定标准,再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专家不直接对某一高校是否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做出评判。认定标准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不区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最大程度保证遴选的公平公正、开放竞争。   三是依托第三方评价。认定遴选标准的依据、数据,充分依托第三方评价,根据已公开发布、可公开获取、高校普遍认可的国内、国外第三方权威评价结果确定,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体现内涵发展要求,注重既有成效的客观评价、整体评价、质量评价,不与各类头衔的人才数量、各类基地平台条件等挂钩,坚决纠正高校数人头、拼硬件、铺摊子等恶性竞争、短期行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6.“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最终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突出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关于中管高校巡视情况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兼顾前瞻性和可行性,制定相互衔接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对学科建设作了系统安排部署,详细规划设计路径、内容、举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盘考虑学校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统筹安排部署;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把建设学科摆在建设方案的中心位置,同时也对学校学科整体建设作出长期规划安排。   建设方案由高校另行公布。    7.下一步进入实操阶段的“双一流”建设有哪些重点工作?   答: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三部委的工作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建设高校深化认识,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宣传解读“双一流”建设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交流经验,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帮助建设高校开好头、起好步、走对路,抓好建设落实。二是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和相关政策举措,通过高校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深入论证提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标准,一方面为建设中期评价指导和周期评价作准备,另一方面把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的过程变成建设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抓手,引导“双一流”建设健康发展。 2017-09-21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围绕一流学科目标定位 引领行业高校特色发展 2017-09-21 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我所了解的“双一流”建设 2017-09-2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双一流”建设应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2017-09-21 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努力服务区域发展 扎实推进一流建设 2017-09-21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抓住用好机遇 积极主动作为 大力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 2017-09-21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荣:扎根云岭大地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布局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7n/2017_zl46/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工科名校纷纷新建医学院,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医学院?
热度 1 pinjianlu 2017-4-6 13:04
很多人都知道,2000年左右,我国高校出现了一个院校合并潮,多所独立医科院校被并入综合性大学。由于合并,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都有了实力强大的医学院。 但是也有很多高校没能赶上那波合并潮,因此错过了合并独立医科大学的机会。在高校合并存在较大困难的今天(例如2015年底传的沸沸扬扬的北航与首医合并事件),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南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校期望合作共建或者自办,明确提出了建设医学院。 此外,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医学院,也有意新建医学院或医学研究院。近年来要新建的部分高校医学院如下: 办医学院有何好处?   办医学院的好处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   从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新ESI排名数据TOP20等高校普遍关注的指标来看,除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外,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曾经合并过医科院校的综合型大学或者本身拥有实力强大附属医院的高校。其他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指标以及国内外各大排行榜等也基本如此,没有合并医学院的高校大多排名比较靠后。   据分析人士示介绍,目前许多大学的医学院都承担了重要的科研经费,并为学校带来了相当的科研成果,不少学校在合并或创建了医学院以后,排名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医学院的创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人才的引入,学科的完善。医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也会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    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医学院?   很多高等教育领域专家都认为,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医学院。通过建设一流的医学院可以大大助力高校学科建设。而且从国际上来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实力强大的医学院。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各个大学都提出向研究型、综合型迈进会导致高校失去特色,特别是部分学科特色鲜明的理工科院校。   此外,建设医学院除了需要大量的经费外,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北大医、协和、上医、上二医、中山医、同济医、华西医、湘雅医等等这些老牌的医科强校建校都有近百年历史。在医学顶尖高校林立的背景下,没有医学背景的高校新建医学院,能不能建成一流值得怀疑。   尽管存在争议,众多高校已经开始新建医学院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双一流全面启动的背景下,预计还会有更多高校进入其中。
个人分类: 书摘|6774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
热度 74 SoSoliton 2017-3-10 09:17
读媒体对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的 报道 ,印象最深的是“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很多教师记得,他担任校长对科研政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取消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有人担心这会影响教授们的科研积极性。可张杰认为,学术追求是大学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我们不能为发表论文而做研究,而是应该出于探求未知,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必须还科研的学术追求本质。’” 大学奖励论文的目的,笼统说是激励科研,具体说是激励老师们多发论文、多发好论文。在全国高校都在重奖论文时,上海交大反其道而行之,实践证明不仅没有出现许多人担心的情况,反而“排名不降反升”,说明现金奖励在科研领域不仅失灵,其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这令人好奇又生疑,值得探究和反思。 国外对金钱能激励什么、不能激励什么一直有研究。最著名的成果如趋势专家平克(Daniel Pink)的著作《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中文版《驱动力》),它颠覆了传统的给我奖励我就更努力的激励理念。平克把驱动力分成三个层次,认为 个人和组织提高绩效、焕发工作热情的秘诀,不是我们的生物性驱动力或者追求奖励、逃避惩罚的第二种驱动力,而是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即 我们想要主导生活、延展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他通过考察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大量创新例子,发现最好的创新成果都不是在金钱激励下完成的,相反,“如果你使用金钱激励,让人去执行你想要的方式,这些奖励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成绩下降,扼杀创造力,抑制善行,鼓励走捷径及欺诈等不道德行为,使人上瘾以及滋生短视思维等。”我们通常认为金钱是最灵光的激励因素——所谓“金钱万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也——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很糟糕的激励。 世界领先的创造力研究者之一阿玛贝尔(Teresa Amabile)发现了类似现象:当人们不为金钱而工作时更富有创造性。金钱只对单调工作(boring jobs,如计件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而对于需要思考、创造力或解决问题的活动,金钱是与人的内在动机作斗争并减少这种动机的因素。她做了个试验,请一些艺术生针对某个主题分别创作一幅画,告诉其中部分学生画作完成后会获得奖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知情。结果表明,明显缺乏创造性的作品均出自那些知道画作完成后可拿奖励的学生之手。阿玛贝尔指出,那些纯粹为艺术本身的愉悦而追求自己的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比外在奖励激励的艺术家被公认为优秀,正是那些最没有动力去追求外在回报的人最终取得最高成就。 毋庸置疑,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一样,不是单调工作或简单劳动,而是创造性活动,其驱动力是兴趣或好奇心,即属于第三种驱动力。金钱之所以不能激励科研工作,在于外部激励与内在动机之间的差异,导致奖励只会更加激励人们得到奖励,而不是做好事情。上海交大“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其中道理也许就在这里。 其实,论文奖励一直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诟病。最狠的要数201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谢克曼对《自然》、《科学》等所谓的奢华刊物的抨击,他认为科学研究正在因“最奢华而不是最好的研究获得了最大回报”的不恰当激励措施而受到损害。特别是一些学术机构给在这些奢华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以重奖,他认为这是一种“贿赂”,正如华尔街需要破除红利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对个人有利而对金融系统有害的冒险行为)一样,科学必须破除奢华刊物的暴行。说句公道话,《自然》等奢华刊物是躺着中枪,真正的暴行源于重奖论文的机构,道理类似于“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尽管认识到金钱不仅不能激励反而可能毒害科研的行内人很多,遗憾的是,像张杰那样敢动刀论文奖励的校长实在太少。反观身边,一些高校或院系一直在调整论文奖励政策,有些要减少甚至取消奖励,有些则要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不难发现,真正喜欢科研的老师对奖励政策真的很麻木——有没有奖励都一如既往地做研究。不排除少数老师对牵涉到金钱的事情动辄锱铢必较,他们往往是反对动刀论文奖励的主力军。从“学术追求是大学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看,这些少数老师如果因对金钱不满而离开学校,对学校的发展其实更有利。科研就像爱情,如果冲着金钱而去,不会有好结局,即使勉强维持,也很难从中得到快乐。 中国的大学正在奔“双一流”,谁是“一流”,论文奖励也许是把好尺子: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首先,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很少有用现金奖励论文的,即使有教授得诺贝尔奖,充其量奖励一个停车位。其次,根据“缺啥补啥”原则,大学重奖论文,表明该大学论文稀缺,总体学术水平远未达到一流。第三,从关于奖励的研究看,大学奖励论文,反映出该大学如果不是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就是老师们的科研动机或境界跟一流大学至少还有层级上的差距。论文不存在该不该奖励的问题,要紧的是如何奖励。世界一流大学奖励论文,往往是从驱动科学研究的内在动机入手,例如认可老师们的成就,给老师们提供有帮助的反馈、充裕的时间、充分的自由,以及追求激动人心想法的必要资源。 (发表于《 中 国 科学 报 》 2017 年 3 月 17 日第 2 版、《湖南大学报》总第 1395 期第 2 版) 大学的层次: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什么 大学里哪些老师暑假不放假? 校长是神仙,教授愿当狗 学院层次论:谈分配还是谈科研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 只求声在最高层 如何快速提升大学排名?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师?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6477 次阅读|83 个评论
教育部长陈宝生:大学双一流建设进入专家评估阶段
热度 2 pinjianlu 2017-3-5 20:30
3月5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四川团全体会发言时表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纲要和工作方案都已出台,现阶段正在搞专家评估,大体思路是在过去211、985计划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可以用四句话概括: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不搞终身制,也不靠几个指标评估,而是借助第三方专家进行评比,最后服务于国家战略。不分部属学校和地方学校,只要专家评下来具备条件就可以,但这是动态的。 参考链接: http://news.163.com/17/0305/19/CEPP98RC0001875N.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各省的共建高校计划,重庆最务实?
pinjianlu 2016-11-16 13:13
重庆:争取2-3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或行业一流大学行列。 吉林:出资15亿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四川:与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广东:支持中山大学建世界一流大学。 陕西:支持1-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5-7所高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 湖南: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江苏: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湖北:支持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建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察 | 数据看北大清华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热度 32 st69786 2016-11-14 10:21
观察 | 数据看北大清华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文 | 贺飞(北京大学) 【本文 2016 年 11 月 13 日首发于“里瑟奇智库”微信公众号,原文请点击“ 阅读原文 ”】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指标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科研绩效评价中。一般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能全面的评价科研绩效,通常会选取一组恰当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更加全面,视野更为开阔地多角度深入挖掘数据内涵。本文利用原汤森路透新一代研究分析平台 InCites ,选取多项文献计量指标,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16 年世界大学排名前 5 的大学同北京大学( 53 )和清华大学( 57 )两所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北大清华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本文数据检索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 10 日,文献类型为 Article 和 Review 两种类型。 1 、 2016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前 5 名的大学 排名 英文名 中文名 1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2 MIT 麻省理工学院 3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学院 53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57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2 、论文总数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8186 10658 12965 17947 21634 MIT 2924 3233 4109 5220 6762 斯坦福 3440 4457 5367 6991 9140 伯克利 3776 4382 5304 6631 7667 加州理工 1748 2260 2622 3044 3314 北京大学 656 1551 2799 4628 7807 清华大学 368 1311 3613 4365 8126 3 、总引用数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664536 859086 909959 698170 85422 MIT 205324 259446 294214 238270 29240 斯坦福 249403 366593 319871 257090 35246 伯克利 202024 286613 291059 248493 28120 加州理工 113038 156983 159166 132912 14831 北京大学 7421 27396 74240 92357 18920 清华大学 4855 20719 67104 82080 18951 4 、篇均引用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81.18 80.60 70.19 38.90 3.95 MIT 70.22 80.25 71.60 45.65 4.32 斯坦福 72.50 82.25 59.60 36.77 3.86 伯克利 53.50 65.41 54.88 37.47 3.67 加州理工 64.67 69.46 60.70 43.66 4.48 北京大学 11.31 17.66 26.52 19.96 2.42 清华大学 13.19 15.80 18.57 18.80 2.33 5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 CNCI ) 指标解释: 所谓一篇文献的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 是通过其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文献类型、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的期望被引次数获得的。当一篇文献被划归至多于一个学科领域时,则使用实际被引次数与期望被引次数比值的平均值。一组文献的CNCI,例如某个人、某个机构或国家,是该组中每篇文献CNCI的平均值。 其中e=期刊引用率或基线,c=总被引次数,p=;论文总数,f=学科领域,t=出版年,d=文献类型,n=论文被划归的学科领域数,i=被评估的实体的编号(机构、国家、个人等)。CNCI是一个十分有价值且无偏的影响力指标,它排除了出版年、学科领域与文献类型的影响。如果CNCI的值等于1,说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CNCI大于1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小于1,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CNCI等于2,表明该组论文的平均被引表现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由于CNCI是一个排除了出版年、学科领域与文献类型的作用的无偏影响力指标,因此使用它可以进行不同规模、不同学科混合的论文集的比较。 各校的CNCI数据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2.24 2.11 2.09 2.16 2.21 MIT 2.44 2.51 2.59 2.60 2.26 斯坦福 2.44 2.40 2.14 2.23 2.21 伯克利 2.04 2.09 2.08 2.25 1.96 加州理工 2.16 2.29 2.22 2.34 2.03 北京大学 0.50 0.67 1.05 1.21 1.28 清华大学 0.70 0.71 0.84 1.21 1.28 6 、国际合作论文数以及国际合作论文占比 指标解释: 所谓 国际合作论文(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是指包含一位或多位国际共同作者的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是某论文集(如上描述)中,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除以该论文集的论文总数的数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 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指标体现了机构或科研工作者吸引国际合作的能力。 国际合作论文数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1446 2752 4030 6743 10169 MIT 672 991 1380 2182 3512 斯坦福 662 1112 1474 2344 4020 伯克利 828 1302 1788 2758 3748 加州理工 431 831 1062 1612 1914 北京大学 120 355 732 1615 2842 清华大学 68 293 606 1131 2742 国际合作论文占比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17.66% 25.82% 31.08% 37.57% 47.00% MIT 22.98% 30.65% 33.58% 41.80% 51.94% 斯坦福 19.24% 24.95% 27.46% 33.53% 43.98% 伯克利 21.93% 29.71% 33.71% 41.59% 48.88% 加州理工 24.66% 36.77% 40.50% 52.96% 57.75% 北京大学 18.29% 22.89% 26.15% 34.90% 36.40% 清华大学 18.48% 22.35% 16.77% 25.91% 33.74% 7 、平均百分位 指标解释: 一篇论文的百分位是通过建立 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同文献类型 的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将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并确定低于该论文被引次数的论文的百分比获得的。如果一篇论文的百分位值为1,则该学科领域、同出版年、同文献类型中99% 的论文的引文数都低于该论文。百分位是一个规范化的指标,一篇论文的百分位体现了其在同学科、同出版年、同文献类型的论文集中的相对被引表现。 对于一组论文来说,平均百分位可以通过计算该组论文中所有论文的百分位的平均值而获得。 当一篇论文被划归至多个学科领域时,使用百分位值最接近0的学科领域的百分位值(最佳表现值)。 平均百分位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33.42% 33.81% 33.60% 35.13% 48.86% MIT 31.80% 31.04% 31.73% 30.88% 47.79% 斯坦福 32.69% 32.99% 33.44% 35.23% 49.62% 伯克利 34.41% 33.52% 34.99% 35.35% 48.90% 加州理工 32.82% 31.74% 32.33% 32.12% 45.68% 北京大学 66.35% 59.20% 52.26% 46.01% 58.72% 清华大学 52.96% 54.12% 56.85% 46.97% 58.77% 8 、论文被引百分比 论文被引百分比指标是一组出版物中至少被引用过一次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百分比。 这个指标揭示了某科研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引用本机构科研成果的程度。另一种阐释这个指标的角度是,可以得到相应的没有得到过引用的论文的百分比。需要注意的是,论文被引百分比指标将会根据分析中包含的时间段和文献类型而发生变化。 论文被引百分比不是一个规范化的指标。 例如,如果分析中包含当年或近年发表的论文,其中的某些文献可能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积累引文。 论文被引百分比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96.18% 98.83% 96.95% 93.32% 69.00% MIT 95.31% 95.73% 95.45% 94.67% 69.59% 斯坦福 95.44% 95.54% 96.18% 92.66% 67.67% 伯克利 94.65% 95.73% 94.25% 92.63% 69.14% 加州理工 95.59% 96.68% 96.30% 96.325 74.26% 北京大学 76.52% 86.78% 90.5% 92.09% 59.73% 清华大学 85.60% 89.78% 83.03% 89.97% 58.66% 9 、被引次数排名前 1% 的论文百分比、被引次数排名前 10% 的论文百分比 指标解释: 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 指标是在某一指定学科领域、某一年、某种文献类型下,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文献数除以该组文献的总数的值,以百分数的形式展现。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文献表现越好。 如果某组论文该指标值等1%,说明该组论文中有1%的论文位于全球同类论文(同一学科、出版年和文献类型)被引次数排名的前1%,也说明这组论文的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一个高于1%的值,代表该组论文中超过1%的论文位于全球同类论文排名的前1%,同样的,一个低于1%的值代表该组论文中不足1%的论文位于全球同类论文排名的前1%。 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指标通常被认为是反映高水平科研的指标,因为只有那些高被引论文才能在相应的学科领域、出版年与文献类型中排名前1%。这组指标可以与其他指标一起使用,以提供更为全面的科研绩效蓝图。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指标可以被应用于任何层级的论文集(作者、机构、国家/国际、学科领域)。 当然,尽管排名前1%可以衡量高水平科研,但是从本质来讲,它通常只代表了一组论文集中很少一部分,因此小样本量的统计学相关性成为该指标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最好与大样本量数据集一起使用, 例如某机构、国家或地区在若干年内累积的论文。 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 与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十分类似,只是将阈值从1%变为10%。此时,评估的基准是10%,高于10%将被认为高于平均绩效水平。这两个指标互相补充,提供了更为宽泛的优秀科研(10%)与杰出科研(1%)的全景图。 从上一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数据集较小的时候,使用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比使用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更为合适。当然,对于大中型数据集该指标同样适用。但是,在用来分析小型数据集,如个人研究产出时应该谨慎使用。 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 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4.43% 4.16% 4.33% 5.26% 4.33% MIT 4.89% 5.13% 5.94% 6.82% 5.15% 斯坦福 4.30% 5.03% 4.53% 4.59% 4.25% 伯克利 3.42% 3.61% 4.03% 5.01% 3.86% 加州理工 3.55% 5.00% 4.84% 5.39% 3.74% 北京大学 0.46% 0.52% 1.57% 1.75% 1.92% 清华大学 0.27% 0.23% 1.25% 1.72% 1.98% 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 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27.38% 26.24% 26.76% 26.70% 26.61% MIT 28.18% 29.29% 29.52% 32.26% 21.75% 斯坦福 27.82% 27.93% 26.68% 26.68% 20.67% 伯克利 25.05% 24.24% 24.70% 25.59% 19.72% 加州理工 24.77% 27.08% 28.18% 28.19% 21.18% 北京大学 3.35% 6.83% 11.75% 13.66% 12.27% 清华大学 6.52% 6.86% 9.16% 14.25% 13.16% 10 、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 JNCI ) 指标解释: 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 ( Journal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 ) 与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JNCI对论文发表在特定期刊上的被引次数进行了规范化,但未对研究领域进行规范化。 每篇论文的JNCI为该论文的实际被引频次与其发表的期刊同出版年、同文献类型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的比值。 一组论文的JNCI值为每篇论文JNCI值的平均值。JNCI指标能够提供某篇论文(或某组论文)与其他研究人员发表在同一期刊(或同一组期刊)上的成果的比较信息。指标主要回答“我的论文在所发表期刊上表现如何?”之类的问题。如果JNCI的值超过1,说明该其影响力高于平均值,如果JNCI的值低于1,说明其影响力低于平均值。JNCI对于出版商评价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力水平也十分有用,它揭示出那些超过平均水平并提高了期刊被引频次的研究工作。 JNCI 是一个相对的科研绩效评估指标,尽管其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与CNCI正相关,但这并不总是成立。例如,如果一个研究人员的CNCI指标高于平均值,JNCI指标低于平均值,很可能意味着他在其论文发表的科研领域获得了比平均水平更多的引用,但是他所发表的期刊具有非常高的被引频次(如《science》、《nature》),因此他/她的论文被引频次低于这本期刊上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 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1.25 1.27 1.25 1.22 1.21 MIT 1.42 1.45 1.50 1.37 1.23 斯坦福 1.40 1.41 1.39 1.27 1.22 伯克利 1.25 1.34 1.29 1.31 1.28 加州理工 1.24 1.47 1.39 1.41 1.37 北京大学 0.85 0.92 1.06 1.06 1.04 清华大学 0.85 0.91 0.93 1.10 1.08 11 、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百分比 指标解释: 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是指按领域和出版年统计的引文数排名前1%的论文(含研究论文与综述)。 高被引论文百分比 指标则是用某一论文集(论文、作者、机构、国家、期刊、学科领域)内的ESI高被引论文数除以该文献集中论文总数,以百分数形式展现。其可用于评价高水平科研,并能展示某一机构论文产出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中的百分比情况。 高被引论文数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哈佛 600 580 684 710 831 833 978 953 1015 954 MIT 204 201 239 228 278 334 364 357 389 334 斯坦福 208 241 277 250 318 337 333 377 429 409 伯克利 200 175 239 257 284 324 298 318 339 308 加州理工 119 116 96 109 139 145 152 148 161 135 北京大学 37 37 61 61 70 86 98 150 156 163 清华大学 47 38 51 69 75 94 107 129 153 154 高被引论文占比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哈佛 4.24% 3.93% 4.23% 4.18% 4.63% 4.24% 4.77% 4.50% 4.59% 4.41% MIT 4.68% 4.52% 5.17% 4.72% 5.33% 5.64% 6.09% 5.62% 5.85% 4.94% 斯坦福 3.70% 4.02% 4.41% 3.75% 4.55% 4.50% 4.28% 4.58% 5.00% 4.47% 伯克利 3.76% 3.21% 4.15% 4.01% 4.28% 4.61% 4.04% 4.32% 4.40% 4.02% 加州理工 4.25% 3.98% 3.52% 3.71% 4.57% 4.51% 4.56% 4.44% 4.73% 4.07% 北京大学 1.24% 1.14% 1.67% 1.42% 1.51% 1.70% 1.69% 2.22% 2.18% 2.09% 清华大学 1.27% 1.07% 1.34% 1.63% 1.72% 1.91% 1.97% 1.98% 2.15% 1.90% 12 、热点论文百分比 指标解释: 热点论文百分比(% Hot Papers): 入选ESI热点论文(按领域和时间段统计的引文数排名前0.1%)的出版物百分比。 热点论文百分比 学校/年 2014 年 2015 年 哈佛 0.34% 0.75% MIT 0.54% 0.83% 斯坦福 0.36% 0.79% 伯克利 0.27% 0.40% 加州理工 0.26% 0.66% 北京大学 0.08% 0.29% 清华大学 0.11% 0.33% 13 、与企业合作论文百分比 指标解释: 与企业合作论文百分比就是横向合作论文百分比(%of Industry Collaborations), 一篇横向合作的论文,是指那些包含了一位或多位组织机构类型标记为“企业”的作者的出版物。与企业合作论文百分比是某一论文集与企业合作发表文献数除以该论文集合中论文总数的数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InCites TM 中并未统一所有论文包含的每一机构的隶属关系,只有那些已被统一的机构才能被标记特定的组织机构类型。因此,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其隶属关系未被统一而没有被标记组织机构类型为“企业”或其他,其发表论文未被标记为与企业合作论文。目前统计结果可能只限于大型跨国企业,因此可能存在区域偏差。 与企业合作论文百分比 学校/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2.22% 3.12% 3.19% 3.55% 3.02% MIT 3.90% 5.82% 3.58% 5.08% 3.93% 斯坦福 4.62% 4.73% 4.55% 3.93% 3.59% 伯克利 3.20% 3.49% 2.55% 2.52% 2.14% 加州理工 2.46% 3.67% 2.90% 2.23% 2.32% 北京大学 0.46% 0.64% 1.43% 1.40% 1.60% 清华大学 0.00% 0.53% 1.16% 1.79% 1.48% 14 、相对世界影响力 指标解释: 相对世界影响力是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ImpactRelative to World), 某组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与全球总体出版物的引文影响力的比值。这个指标可以被用于机构、国家和全球水平。这个指标展示了某项研究的影响力与全球研究影响力的关系,反映了相对的科研绩效水平。 全球平均值总是等于1 。如果该比值大于1,即表明该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全球评价水平;小于1,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对影响力=引文影响力(即篇均引用)÷基线(全球引文影响力) 不过,这个指标虽然考虑了出版年份的因素,但由于机构或国家同时在多个学科发表论文, 该指标却忽略了这些学科之间的差异 。 相对世界影响力 年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哈佛 4.752 4.236 4.346 4.022 3.596 MIT 4.111 4.217 4.433 4.719 3.938 斯坦福 4.244 4.322 3.690 3.802 3.512 伯克利 3.132 3.437 3.398 3.874 3.340 加州理工 3.785 3.650 3.759 4.514 4.076 北京大学 0.662 0.928 1.642 2.063 2.207 清华大学 0.772 0.831 1.150 1.944 2.124 (转载请注明出处,联系作者st69786@tom.com)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学|23894 次阅读|40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先从小事做起
热度 16 gaoshannankai 2016-10-29 18:46
上有不切实际的追究高指标,下有不看自身条件的盲目追风。 当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又开始了 985的大学打头阵,而后是211,再后来就是。。。。。。 我看,很多专升本的大学,乃至广播电视大学都想建设世界一流。 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1999台海危机前后,有段时间军队 谣传 要打台湾, 因此有单位挂出来大标语,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 而后,全军跟风,军队院校,甚至后勤部门的仓库都挂这个标语,越来越不像话, 最后一些基础文艺团体也有挂的。据说,某个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次大发雷霆,首战用你,用你们这些女兵搞什么,让你们 跑到前面去和敌人睡觉么? 这样的笑话,其实在中国就不算什么笑话,我想起上海大学前教务长 梁光霁先生讲到的, 一个个追究世界一流的大学,很多基本的东西都做好了吗, 其实,大的不说,就说每年假期大量来学校参观的游客,各个大学是如何接待的, 有的大学首先想到的是卖纪念品和收费,某个大学居然卖门票卖到客观收入,后来被媒体曝光。 学校的各个大楼上了门卡,游客无法进入,很多大学连个厕所都不让用。 就这样的基础条件,如何去让广大家长相信,我们的大学已经超越了欧美名校。 每年大学在招生期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宣传自己形象。 现在,游客们主动来了解你的时候,你却露出另外一副嘴脸。 让全国人民认清了一个个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真面目。 因此下定决心,出国。 大学的经费来自全体纳税人,人家来看看自己的钱是怎么花的,学校 应该热情接待,当然,国内游客人太多,并且素质不高,可以有效疏导,分批进入, 在节假日开放楼内设施,并且提供一定的简易厕所(这是可以收费的)。 纪念品可以创收,但是利润应该上缴学校用于对游客参观的接待等支出。 教育部是否能够根据五一,十一等长假参观人数统计, 统一设立高校开放日,以免游客扑空。 开放日内,可以将实验楼等场所开放,供国民了解大学情况。
3177 次阅读|27 个评论
从发表SCI论文水平看大学档次
热度 40 zls111 2016-10-2 10:38
一流杂志一般是某个领域的顶级的,比如植物的,就是plant cell 是一流的,像Plant physiology,Plant J 等是二流。 三流就是BMC等3~4分左右的论文。 其它SCI论文就是4流了。 从这个层次来看,当一个大学有多少教授(也可以包括副教授,讲师)能经常发一流或二流SCI论文,差不多可以看出这个大学的档次。如下图. 也就是一个大学属于什么档次,是这个教授们层次决定的。 我觉得国内一流应该只有清华北大,二流也不多,很多985轮不上。三流到4流大学很多,并且很多学校看起来很好,可能与很多普通学校差不多。 图1 大学教授发SCI论文比例与大学档次。 一流杂志一般是某个领域的顶级的,比如植物的,就是plant cell 是一流的,像Plant physiology,Plant J 等是二流。 三流就是BMC等3~4分左右的论文。 其它SCI论文就是4流了。 从SCI论文来数大学档次合理不? 我觉得合理。 科研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学有必要把科研做的好,来引领科学与技术发展。如何衡量科研水平,就是SCI论文了。如果科研做的好,发表论文是副产物。 对于大学来说培养年轻人和学生是重要任务,通过科研来培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科研,年轻人和学生都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锻炼,了解到科学思维和手段,对人的一生应该是终生受用的。 我们社会是比较功利的,报告提问的时候都喜欢问有什么用。应用是学问做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后期的。 科研都做不好,就谈应用,基本是扯淡。也就是SCI论文都不会发,应用做的好,这种例子不多。在应用做的好专家人才,从统计学上来看,有显著性的应该大都是科研做的好。 科研做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想到应用,就是没有应用价值,我相信真正的科学家也会去转方向做有应用价值的科研领域,因为只有应用前景的科学才会发好论文,做出好科学。 SCI论文不能一刀切,搞绝对就不对,作为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还是可以的。 PS 是看了 程老头的博客 ,顺便把我前段时间忽悠本科生讲的东西理一理
24120 次阅读|60 个评论
教育部985/211部分文件失效
热度 1 冯用军 2016-6-28 23:30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是我国历代领导人的重大高等教育梦,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 211/985以黯然销魂方式退出历史舞台,1024/115或818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浓墨重彩登上历史舞台 但可以预见和肯定的是,211/985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还将持续5-10年,也许到2025或2030年的时候,211/985也会像以前的重点大学一样黯然失色,而贴上“双一流”标签的大学将成为党、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新的衡量大学的“标签” 一流大学不是靠运动就可以建成的, 也不是靠工程就可以建成的, 这也间接算是废除了“211”“985”了吧   新浪教育讯 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该通知由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   此举再一次引发关于“废除985、211工程”的联想。   教育部在通知中表示,这些规范文件不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已进行专项清理。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同时,在此次教育部宣布失效的文件中,还包括了“关于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等一批文件。   一年前,网上曾传“国家废除985、211工程”的消息,教育部当时回应称不存在废除的情况。事实上,这两大工程早就不再增加新的高校,两大工程已经关上大门。   近年来,官方正逐渐淡化985、211工程概念。2015年,国家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这一计划是目前国家新一轮重点大学建设的指导文件。 权威信息地址: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606/t20160622_269365.html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8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双一流”战略推荐名单
热度 2 冯用军 2016-6-12 16:23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讨论国家“双一流”战略(简称“818”工程)前, 先思考4个大问题: 一、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历史上是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远的太学书院不说,近的有西南联大、唐山交大、圣约翰大学... 二、当代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 1949年建国至今,经过近70年的曲折建设和发展,中国已经有一批大学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大陆如北大清华,港台如港大台大... 三、中国哪些大学可以先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先分类: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标准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当然也有既符合中国特色,也符合世界标准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大陆的北大、清华优先纳入,上交大、浙大、南大紧随其后,国科大、复旦、南开(如与天大合并可能会挤掉南大)、哈工大、中科大、人大(中国特色)、武大、川大、中大、吉大将争夺剩下的5个名额,国防科大将以军方名义单独纳入(中国特色),形成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类大学“10+1”第一方阵;未进入的5所高校+港大、台大、港科大纳入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第一批预计总计不超过18所,10【综合类】+8【学科类】;第二批预计总计不超过28所,18【综合类】+10【学科类】;第三批预计总计不超过38所,18【综合类】+10【学科类】+10【行业特色类】)... 四、中国大学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按照目前的情况,如果没发生国内动乱和外敌入侵,中国最早到2020年最迟到2025年将建成5所左右的世界一流大学(北大 清华 港大 台大 交大,世界大学排名前30名,称为T1),到2030年将建成10所左右的世界一流大学(T1世界大学排名前20名+港科大 复旦 南大 国科大 浙大,这5所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称为T2),到2050年将建成20所左右的世界一流大学(T1可能有1-2所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10+T2可能有1-2所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30+中科大、南开、武大、中大、川大、吉大、人大(中国特色)、哈工大、上纽大、港中大或台成大、台清大、台交大,世界大学排名前70名,称为T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行业特色1个名额,也可能是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上海纽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1个名额,也可能是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北理莫斯科、清华伯克利、上交巴高科、北师大浸会等)、武昌首义学院(民办高校1个名额,也可能是文华学院等)、汕头大学(一流本科教育1个名额,也可能是别的高校)等单列... 再看点参考文献: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直以来,这个追问始终困扰着中国高等教育。过去20年间,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稳步迈进,一批大学开始跻身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然而,面对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欧美名校,中国高校还有一定差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后,国务院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路径。中国高校亟待在坚持中国特色、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发力迈进。近日,一份关于2020年中国24所世界一流大学、23所国际知名大学分布表(含港澳台地区)网上热传,现将该网传名单公布如下,仅供参考! 北京(8所) ■清华大学(协和医科) ■北京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黑龙江(2所)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1所) □吉林大学 辽宁(2所)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2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上海市(4所)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重庆(1所) ☆重庆大学 江苏(5所)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1所) ★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 □厦门大学 湖北(2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2所)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广东(2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3所)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陕西(3所)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军事系统(1所) ★国防科技大学 香港(2所) ■香港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台湾(1所) ■台湾大学 备注1: 根据“2080定理”得出如下结论: 80%的世界一流大学,产生在20%的国家级科教城。 20%的世界一流大学,产生在80%的国家级科教城。 中国79.17%的世界一流大学(2020年是:19/24),成双成仨地都是扎堆在中国同一个城市里。 备注2: ■综合型世界一流大学 □综合型国际知名大学 ★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学 ☆特色型国际知名大学 备注3:2020年闽台地区只能产生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备注4:2020年珠三角只能产生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1766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什么
热度 45 SoSoliton 2016-5-30 09:46
现代大学有四大功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五项重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其中“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居五项重点建设任务之首,其它四项任务其实也是大学四大功能追求的目标。两相比较,老文理解,“双一流”建设,就是通过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把大学的四大功能做到一流。也因此,大学能否一流,关键看教授(包括正、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追求什么,教授如果不追求一流,可以预计“双一流”等于零。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大多追求什么?最近,《高等教育杂志》 一篇论文 研究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教授们死后如果希望得到同事的评价,那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评价?这看似一个身后名的问题,其实关乎教授对学术声誉的追求。佐治亚大学社会学教授Joseph Hermanowicz采访了60位美国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发现教授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致可分为两类,而这两类与教授们的学术地位有很强的关联性。 学术地位高或论著颇丰的教授大多希望获得专业成就上的认可,如被评价为“是某个领域的领导者或某种理论的创立者,就像人们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有受访者甚至表示,如果能够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something solid)并赢得同事的尊重的话,他可以“随时死而无憾”(he could “die anytime”)。 学术地位一般或论著平平的教授,大多希望获得个人品质上的评价,如“是个好人,诚实、平易近人、勤奋”。他们在学术上更在意方式方法正确,而不是成果一流。他们往往通过抢占道德制高点为自己没有完全实现自我提供借口和解释,因此,在职业上被别人认为是个好人就成了比较性失败的补偿。 作者的统计表明,第一类教授基本上在一流大学或一流物理系,而第二类教授则以排名较低的大学居多。这一结果也反映出,是否追求学术上的一流是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与一般大学或一般学科的教授的最大区别。试想,如果一所大学的教授只满足于做事正确而不追求专业上的崇高成就,这所大学能成为一流吗? 当然,追求一流不一定最终成为一流。但是,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追求一流的教授也不是好教授。理由至少有两条:其一,于已来说,不追求一流不可能成为一流;其二,作为老师,不追求一流不可能激励学生成为一流,因为激励一流的,除了一流业绩,更是一流精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科学泰斗林家翘先生谆谆告诫学人: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 中国人特别有诺贝尔奖情结,常常自省我们为什么很难得诺贝尔奖?做第二等乃至更低等题目的人太多且更容易获益,也许是症结之一。诺贝尔奖就像麻将里的大胡子,努力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要想做。实践证明,如果大家都想做大胡子,那么做成大胡子的概率就高,相反,如果多数人热衷于小打小闹、见牌就和,那么个别想做大胡子的人就很难成功。从这个角度看,追求一流也在创造一流。 我们身边的教授大多在追求什么?这从教授们聚在一起聊什么可见一斑。作家冯骥才对画家有过观察和感受:“画家聚在一起聊什么?聊谁的画价高,而非谁的画质好。”他说:“我仔细看他们的作品,没有进步,可画价怎么就猛涨呢?”他感觉“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同样的,教授聚在一起聊什么?最常听到的是,聊哪所大学待遇好(这也逼迫大学在人才招聘广告中的开价一家比一家高)、一篇SCI论文奖多少钱、最近发了篇几分的论文、还发几篇可以当名山秀水学者等等,这是否也“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 追求错位肯定是有问题的。据说 英国女王安娜有一次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当她知道天文学家们的薪金很低时,表示要给他们加薪,可是天文学家们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们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高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台来工作的将不是天文学家而是一些混子了。” 教授们为什么追求错位?这不能怪教授们,如果要怪教授们,那只能怪教授们太顺从学校。教授的追求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大学的追求,特别是在行政化依然严重的大学,校长的喜好强烈引导甚至制约着教授的追求,道理类似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英国一项针对20位大学校长的 调查报告 指出,高等教育全球化和“世界级”(world-class)大学(相当于“双一流”)的概念把大学推向了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在此背景下,大学校长陷入了声誉和效率的矛盾困境之中:一方面,校长们都知道诸如诺贝尔奖这样的一流成果对提高大学声誉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把用指标和排名来衡量的效率和效果置于头等重要地位。 创一流指标易,树一流口碑难 ,所以校长们虽然鼓励追求声誉(Prestige-seeking),但真正激励的是效率和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平快。激励短平快最有效的法宝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当然是教授们聚在一起最爱聊的东西。 一所大学之所以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核心在于那所大学出了不少享誉世界的人物和成果,在于那所大学的教授一直致力于追求一流,因而可以预期那所大学现在和将来还可不断涌现那样的人物和成果。一所大学也许至今没有出过,或许也很难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不朽人物,但一所大学里的教授如果压根儿就没有成为这种人物的梦想和行动,那么这所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公认而不是自己证明的一流。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6499 次阅读|51 个评论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师?
热度 40 SoSoliton 2015-12-2 09:43
最近,一个在牛津剑桥系统(Oxbridge system)受过教育,现又受雇于该系统的“青椒”在卫报网站吐槽:只有有钱人才能在牛津和剑桥工作( Only the rich canafford to work at Oxford and Cambridge )。他说,虽然越来越多像他那样出身低微的年轻学者,通过努力可以打破800年的玻璃天花板,进入到牛津和剑桥竞争激烈的学术和管理职位,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牛津剑桥的初期职业生涯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原因何在?他说,牛津剑桥的名字打开了许多扇门,但同时也关闭了许多其他机会,例如拥有房子和高品质的家庭生活;虽然很少有学者因梦想成为富人而去做大学老师(意思与中国古代文人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大致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者们准备为之而变得贫困。 那位“青椒”列举了在牛津剑桥工作面临的三个关键性问题,它们其实是全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问题。一是工资低。与英国名校联盟“罗素集团”其它大学的员工相比,牛津和剑桥学者的工资相当可怜。英国所有大学的非教授学者的平均工资为48460英镑,罗素集团的这个数字是50000英镑(伦敦的罗素集团大学为54000英镑),而在牛津剑桥,非教授学者的平均工资为45000英镑。 二是生活费用高。牛津剑桥的房价和房租几乎和伦敦一样贵,但工资却比伦敦低很多。2014年,罗素集团其他大学所在城市的平均房价为每个城市的当地中位学者工资的3到4倍,而在牛津和剑桥,这一数字为牛津剑桥中位学者工资的6.8到7.7倍。所以,如果没有可观的首付款(“富二代”才可能有),靠牛津剑桥的工资买房是不可能的。另外,高昂的房租使你保持收支平衡或略有节余是个相当大的挑战。 三是工作压力大。牛津剑桥的学术职位有极高要求:世界领先的研究,极具感召的教学,经费可观的项目,持续的高影响力出版物,以及卓有成效的管理,这些虽没人向你逼债,但都是晋升的必要条件。一个学者就是一个各项工作的集大成者,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求你非常出色。在牛津剑桥,为了保持优势,年轻学者一个星期工作超过75小时是常态,他们的职责侵占了他们的夜晚和周末,他们休想利用业余时间兼职提高收入。 大学越一流,薪酬越下游。这在咱中国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透过国内各大学的人才招聘广告开出的工资待遇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在咱中国,工资待遇不属个人隐私,大学老师聚在一起最爱探讨的,除了科学,恐怕要算彼此大学的薪酬水平了。最近,国内一所各种排名前五大学的一位老师介绍,他们学校近期启动工资改革,高端人才的年薪将“大幅”提升。所谓“大幅”,完全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如果跟其它地方高校、特别是南方的一些地方高校比,其“青千”的年薪还不如地方高校一位博士后人员,而其院士的年薪比地方高校的“青千”还要差一大截。 同样是人才,在不同大学薪酬待遇为何大相径庭?老文曾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间隙一堆人围着一位院士闲聊,有人说“名校”的院士像根草,一般院校的院士是个宝,问院士这是为什么?那位院士很达观,拿自己开涮:“这很好理解!猪多了,猪肉就不值钱了!” 人才待遇的高低固然有“物以稀为贵”的因素,但正如一位老外所说的,越有声誉的机构越有可能有意利用其神圣声誉压低其员工薪酬,也是一种因素。这种现象在全世界的高校都很普遍,而在把声誉看得很重的中国学者看来,似乎更是天经地义的。北大教授陈平原曾说:“教授薪水不高,但有象征资本。比如说,‘北大教授’这个牌子,本身就给他/她增光不少。即便你比较穷,大老板也不敢看不起你。所以,不能把教授工资低这个事情说得太过分。” 是的,对于教授、院士级别的人来说,呆在一流大学也许是可以忍受的,一方面,薪水虽然不高,但至少已可维持“体面”生活;另一方面,学校的“牌子”还可为自己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层面补偿不少。但对于年青老师来说,选择在一流大学工作拿低薪还是在一般大学工作拿高薪,就是一个现实考验,特别是对于家庭贫困的“青椒”来说。牛津剑桥的那位“青椒”给天才青年学者和科学家的建议是:在你职业生涯的早期到其它地方看一看(My advice to talented young academics and scientists is to look elsewhere at this early stage of your career)。 “牛津剑桥是个有吸引力的品牌,但你能为它负担得起多少?”这样的问题同样适用中国的“青椒”。毋庸置疑,一流大学靠其“牌子”可以用相对较低的薪酬招聘到优秀人才。但是,如果薪酬过低——低至不能维持“体面”生活,也极有可能把那些学术上特别优秀而经济上特别困难的青年学者拒之门外。长此以往,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可能呈现出已经显现的学生阶层特征,即越是一流大学,出身贫寒的教师和学生占比越小。一流大学中贫困学生的占比一直受到社会强烈关注,但出身贫寒的教师占比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问题,似乎很少有人关注。 (发表于《科技生活》周刊2015年12月14日| 总第3559期 ) 闲谈“双一流”……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 只求声在最高层 (登于《中国教育报》) “特聘研究员”就是“弼马温”? (登于《齐鲁晚报》) 香港高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抢眼 (登于《中国教育报》) 【学科像足球】走上世界舞台才算你狠 (中国教育报采访: 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之后 ) 长沙无“龟”,人人是“鳖”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学术越评越掉价 (登于《中国教育报》) 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 (登于《湖南大学报》) 院士怎么可能比院长还大了! (登于《齐鲁晚报》) 推荐一名官员到清华北大当博导 (登于《齐鲁晚报》) 校长是神仙,教授愿当狗 (登于《中国科学报》)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48069 次阅读|44 个评论
在《双一流方案》中贵校定位在哪里?
热度 2 coffer 2015-11-14 23:05
在《双一流方案》中贵校定位在哪里? 2015 年11月5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面世。 2015 年11月10日,看到网传重点建设一流大学名单,并与《双一流方案》建立关联。其实是个假消息。 2015 年11月1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消息辟谣,告知教育部未发布过名单的事实,拨开众看官各种猜想的谜团。 一个假消息迅速传播,教育部出面辟谣,足以见此事的社会关注度。笔者试图通过对《双一流方案》的文件解读,结合一点数据支撑,对高校的发展定位开展一点个人思考,纯属个人行为。 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进而推出《双一流方案》,是推进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又以重大举措。策略有所调整,重点有所调整,支持政策将有所调整,在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起,定然有一批高校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双一流方案》支持序列,获得经费、政策、资源、条件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向着世界 一流的行列或前列奋进。究竟谁能获得支持?能获得什么支持?支持的重点如何?发展的中心如何?应该是在现有发展基础之上,高校的自我设计定位与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布局的相互磨合。对国家来说,只要有特长,能干好,校校有机会,个个有可能。对高校来说,只要不努力,不真干,支持没希望,老本吃不长。( 参见《双一流方案》五项任务草根说 )。因此,国家一定有一套遴选的标准和计划。高校一定要找准定位,摸清方向,做好设计,避免与此次重大机遇失之交臂。 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第四部分支持措施中,对高校的定位提出了指导性的思路:“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拥有 多个国内领先 、 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 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 。拥有 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 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 建设若干一流学科 ,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 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拥有 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 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 从以上指导性思路看,对目标高校总体分成了三类,对三类高校分别提出了基础要求和目标要求。如下表: 高校基础 发展目标 第一类:拥有 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 高水平学科 进入 世界一流大学 行列或前列 第二类:拥有 若干国内前列 、 国际 同类院校中 居于优势地位 的高水平学科 强化办学特色,建设 若干一流学科 ,学校进入 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第三类: 某一高水平学科 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 行列或前列 三类高校的区别主要在于优势学科的数量和优势学科质量。第一类高校需要优势学科水平高且数量多。第二类高校较第一类而言对学科的水平要求和数量要求均有所下调,但需要保证多学科的较高水平,且学校本身应有所特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符合“世界同类高校”的对比要求。第三类高校对优势学科数量并无要求,但拥有的优势学科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条件。 一、判断依据假设 (一)水平判断依据(未必准确,只是抛砖引玉) 1 、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国内领先与国内前列学科的判断依据。以学科排名进入前5名或前5%代表国内领先,以进入前10名或前10%代表国内前列 2 、以ESI前1%学科作为国际前沿水的判断依据(2015年9月发布数据)。 (二)以ESI学科领域总数的50%作为数量定标(真心说不出为什么) 1 、以11个代表多个 2 、以5个代表若干 二、建设基础量化 基于以上假设,对三类高校的基础可以量化为: 第一类高校: 11 个以上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前5或前5%,同时有11个以上学科进入ESI前1%。 第二类高校: 除第一类高校外,5个以上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前10或前10%,同时有5个以上学科进入ESI前1%。 第三类高校: 除第一、二类高校外,有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前5或前5%,同时有学科进入ESI前1%。 三、三类高校统计结果 (一)第一类高校 序号 高校 国内前5或前5%学科数 Esi 前1%个数 1 北京大学 38 19 2 清华大学 30 14 3 复旦大学 18 16 4 浙江大学 17 18 5 南京大学 16 15 6 上海交通大学 15 16 7 武汉大学 14 12 8 中山大学 12 17 9 北京师范大学 11 12 (二)第二类高校 序号 高校 国内前10或前10%学科数 Esi 前1%个数 1 四川大学 20 12 2 南开大学 20 10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 8 4 华中科技大学 17 13 5 吉林大学 17 9 6 厦门大学 16 9 7 中南大学 15 8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10 9 同济大学 14 8 10 天津大学 14 6 11 中国农业大学 13 8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5 13 东南大学 12 8 14 山东大学 11 13 15 西安交通大学 11 8 16 华东师范大学 11 8 17 大连理工大学 9 8 18 上海大学 8 6 19 华南理工大学 7 6 20 中国地质大学 7 5 21 兰州大学 6 12 22 中国海洋大学 5 9 23 湖南大学 5 6 24 第二军医大学 5 5 (三)第三类高校 序号 高校 国内前5或前5%学科数 Esi 前1%个数 1 南京农业大学 8 4 2 国防科技大学 7 1 3 华中农业大学 7 4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2 5 北京科技大学 5 3 6 华中师范大学 5 3 7 中国矿业大学 4 1 8 西北工业大学 4 3 9 江南大学 4 4 10 东北师范大学 4 3 11 重庆大学 4 3 12 华南农业大学 3 2 13 西北大学 3 2 14 北京林业大学 3 2 15 上海中医药大学 3 2 16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1 17 东北大学 3 4 18 华南师范大学 2 4 19 电子科技大学 2 4 20 首都师范大学 2 2 21 云南大学 2 1 22 南京师范大学 2 3 23 南京工业大学 2 3 24 中国药科大学 2 3 25 西南大学 2 2 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2 27 北京交通大学 2 3 28 中国石油大学 2 4 29 东北林业大学 2 1 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 3 31 四川农业大学 2 2 32 北京化工大学 1 3 33 浙江理工大学 1 2 34 上海理工大学 1 1 35 扬州大学 1 4 36 江苏大学 1 4 37 沈阳药科大学 1 2 38 青岛大学 1 2 39 北京理工大学 1 4 40 东华大学 1 3 41 苏州大学 1 7 42 北京邮电大学 1 3 43 天津科技大学 1 1 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1 45 昆明理工大学 1 1 46 南京医科大学 1 5 47 河海大学 1 1 48 武汉理工大学 1 4 49 宁波大学 1 2 50 南昌大学 1 4 51 华东理工大学 1 4 5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3 53 南京理工大学 1 3 54 西南交通大学 1 2 55 上海海洋大学 1 1 结语:此篇纯粹是在周末空闲,自我娱乐之作。哪个高校究竟进入哪个序列建设,应该还有申报评审过程,高校自身自均有定位,国家自有考虑和安排。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或许文中有些数据未统计准确,敬请见谅。 2015年11月14日
13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数(图)读《双一流方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热度 5 coffer 2015-11-12 10:02
数(图)读《双一流方案》 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中国未来3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制定了一个总体目标。 1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2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3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短短三句话,描述了未来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国际位置,其中主要涉及 时间、类型、数量、程度 四个纬度的关键信息。 时间: 2020 年、2030年、2050年 类型: 大学、学科 数量: 若干、一批、更多 程度: 世界一流行列、世界一流前列 各种关键信息中,多数内容都是描述性的表示,难以量化和直观表达,如若干、一批、更多分别指多少?世界一流如何界定?如果以某种或某多种国际高校排名指标体系来表达,一流行列是多少名区间?一流前列又是多少名之间? 一、图读发展目标 但是从文件看,描述性指标之间必然存在了量化关系,如若干一批,前列名次优于行列名次等等。因此拟以图示化方式呈现中国高等教育未来三阶段大学与学科的国际地位。 l 大学发展情况图示 说明: 1 、每个柱子是对我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情况的描述,其中宽度为进入数量,高度为进入水平。 2 、蓝色柱子表示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红色柱子表示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3 、纵坐标坐标轴外的两条横线表示世界一流行列和世界一流前列的边界线。 4 、x1,y1等标记为交叉点标志, x1x2 表示点x1到点x2的距离。 5 、发展目标的数学表示: (1) x1x2 = 若干 (2) x3x5 x1x2 (3) x3x5 - x1x2 =更多 (4) x3x4 = 若干 (5) x6x8 x3x5 (6) x6x7 x3x4 (7) x6x8 y1y3 (8) x6x7 y1y2 (9) x6x8 / y1y3 * 100%较大,在各国高校此项比值中名列前茅(一流大学数量多) (10) x6x7 / y1y2 * 100%较大,在各国高校此项比值中名列前茅(一流大学实力强) l 学科发展情况图示 1 、每个柱子是对我国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情况的描述,其中宽度为进入数量,高度为进入水平。 2 、蓝色柱子表示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红色柱子表示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3 、纵坐标坐标轴外的两条横线表示世界一流行列和世界一流前列的边界线。 4 、x1,y1等标记为交叉点标志, x1x2 表示点x1到点x2的距离。 5 、发展目标的数学表示: (1) x0x1 = 若干 (2) x0x2 = 一批 (3) x3x5 x0x2 (3) x3x5 – x0x2 =更多 (4) x3x4 = 一批 (5) x6x8 x3x5 (6) x6x7 x3x4 (7) x6x8 y1y3 (8) x6x7 y1y2 (9) x6x8 / y1y3 * 100%较大,在各国高校此项比值中名列前茅(一流学科数量多) (10) x6x7 / y1y2 * 100%较大,在各国高校此项比值中名列前茅(一流学科实力强) 二、数读发展目标 世界一流行列,世界一流前列的排名边界究竟在哪?暂时未知,我们暂且抛开一流定义,依照某一大学排名,从不同的名次段看看中国优势大学数量在国际上的位次。(具体内容见后述) 全球高校据说约4.5万所,如按400名作为边界线,已是前1%强。中国内地高校从世界400强到300,200,100,50强,入选高校数量均排进TOP10,且占比不断提高,从3.75%上升到4%。但未有跻身前20名的高校。从此排行榜看,中国内地已有部分高校跻身世界一流,但跻身世界一流前列有待努力,且世界一流大学数量提升尚有空间。 如以世界前100作为世界一流行列的边界线,以世界前20作为世界一流前列的边界线,以此排行榜排名现状为起点。将《双一流方案》中的“若干”、“更多”等描述性词语大胆估计转化成数量指标,待被拍砖。到2020年,前100名5所左右;到2030年,前200名7-8所,前20名有0的突破;到2050年,前100名10所左右,前20名2+所。 该排行榜当前排名国别/地区统计如下: 1 、前400名数量top10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79 19.75% 1 英国 48 12.00% 2 德国 28 7.00% 3 澳大利亚 21 5.25% 4 法国 20 5.00% 5 加拿大 15 3.75% 6 中国内地 15 3.75% 6 日本 14 3.50% 8 荷兰 13 3.25% 9 中国台湾 9 2.25% 10 韩国 9 2.25% 10 2 、前300名数量top10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62 20.67% 1 英国 39 13.00% 2 德国 19 6.33% 3 澳大利亚 16 5.33% 4 加拿大 13 4.33% 5 荷兰 13 4.33% 5 法国 13 4.33% 5 日本 11 3.67% 8 中国内地 11 3.67% 8 韩国 8 2.67% 10 西班牙 7 2.33% 11 3 、前200名数量top10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49 24.4% 1 英国 30 15% 2 荷兰 12 6% 3 德国 11 5.5% 4 加拿大 8 4% 5 日本 8 4% 5 澳大利亚 8 4% 5 瑞士 7 3.5% 8 韩国 7 3.5% 8 中国内地 7 3.5% 8 4 、前100名数量top10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30 30% 1 英国 18 18% 2 澳大利亚 7 7% 3 荷兰 5 5% 4 日本 5 5% 4 德国 4 4% 6 中国香港 4 4% 6 瑞士 4 4% 6 中国内地 4 4% 6 加拿大 4 4% 6 5 、前50名数量top10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18 36.00% 1 英国 10 20.00% 2 澳大利亚 5 10.00% 3 加拿大 3 6.00% 4 新加坡 2 4.00% 5 中国香港 2 4.00% 5 中国内地 2 4.00% 5 韩国 2 4.00% 5 法国 2 4.00% 5 瑞士 2 4.00% 5 日本 2 4.00% 5 6 、前20名数量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10 50.00% 1 英国 5 25.00% 2 新加坡 2 10.00% 3 瑞士 2 10.00% 3 澳大利亚 1 5.00% 5 7 、前10名数量 国家/地区 大学数 占比 排名 美国 5 50.00% 1 英国 4 40.00% 2 瑞士 1 10.00% 3 2015 年11月11日
16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一流大学快点来!
lxj6309 2015-11-6 21:36
关于双一流 (十四)总体规划,分级支持。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十五)强化绩效,动态支持。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完善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 当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从根本上不歧视任何一所学校,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人才就在大众中!
个人分类: 教育|1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一流方案》五项任务草根说
热度 3 coffer 2015-11-6 20:24
《双一流方案》五项任务草根说 2015 年11月5日,国务院公开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是我国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将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性部署。 从《方案》看,此项举措将打破高校原有身份,引入立项竞争机制,统筹考虑支持范围。不歧视、不摊派,不重复。 草根说: 1 、只要有特长,能干好,校校有机会,个个有可能。 2 、只要不努力,不真干,支持没希望,老本吃不长。 3 、只要有重复,同质化,共享是方向,统筹齐商量。 对国家而言,《方案》吹响了冲击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对高校而言,《方案》注入了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心针。各大高校相信已经进入了认真摸清家底,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的关键阶段,毕竟离2016年《方案》新一轮建设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方案》提出了5项建设任务。 草根说: 对五大任务总结为5个词,分别为“聚人才、育英才、重科研、扬文化、促发展” 1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聚人才)。 重在汇聚一批师德高尚、水平高端的领军人物(攻坚战),重在开展优秀团队建设(集团战),重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持久战)。 草根说: (1)一批高校必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愈加重视的时代大有所为,以越来越接近国际标准的薪金(甚至赶上或超越),越来越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水平人才。 (2)希望尽量避免都用国家投入造成对人才的非正常竞争现象。 (3)新老人才的待遇平衡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4)管理人员虽未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未为高校发展指标做出直接贡献,但管理人员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支重要队伍。遗憾的是《双一流方案》似乎未涉及。 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育英才)。 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草根说: (1)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要义,其在高校中的位置放在多高都不过分。生源是入口,毕业生是出口,如果将学生比作大学培养的产品的话,除了关注毕业生质量外,其实也应该关注出口和入口之间的差距,差距更能体现培养水平。 (2)方案将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引导在人才培养环节的地位。实用主义是对这个要求的较好诠释,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接轨,在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3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重科研)。 强化问题导向,改变作业方式,明确发展重点,优化评价体系,提升原创能力。 草根说: (1)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是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的前提。 (2)根据方案要求,大学需要对科研重点方向有所选择,择优择重,有所取舍。研究问题趋向重大问题和学术前沿。研究方式需加强交叉合作。评价体系需多元,学术环境需宽松。 (3)科研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风投,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预见性,因此评价科学化既是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难的任务,或者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评价科学化或许只能在特定目标的设定之下相对科学。我们不应只观测量化的指标评判科研工作,更应看到其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效,但评定者和决策者的水平与魄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宽容失败,但各大学可以承担多少次失败的成本需要各自认真测算。 4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扬文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融入教化育人。 草根说: (1)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是重中之重,对家,对校,对国,对社会均是。 (2)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建立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事,应该从学前就已开始,应该贯穿于人自生开始的受教全过程。想起国庆节8岁女儿对同龄儿童做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调查,结果出乎意料。(调查结果初步统计: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77932do=blogid=933152 ) 5 、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促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产业互动,打通高校到产业的链条,推动多要素融合,增强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草根说: (1)高校有很多的科研成果,可是转化率极低,除缺乏转化机制和转化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研究与应用的脱节,为研究而研究,为专利而专利,很多研究成果其实在现阶段毫无转化价值,因此难以转化。(并非说不该有如此研究,也没有贬低之意) (2)将转化考虑在研究前期或初期,为社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促使研究落地,应是促进转化的有效方式。需要大学积极走出大学,与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把握社会需求,开展实用研究。 (3)促发展的过程中有诸如收益分类问题、成果产权问题、研究人员下海问题等需要制度的保障,不但大学本身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更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引导和保障。 2015 年11月6日
6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到底需要什么
shehuiguanli 2015-6-2 01:28
中国高校(科学界)目前十分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因此大家“广发论文”,希望在世界有所声音,广招人才,希望让世界知道中国非常“重视人才”。 殊不知,这样做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发声,不代表你能力和实力达到世界科学前沿,更不代表有能力和实力系统利用世界前沿科学知识。特别中国发表的都是论文,实际只是“科学”的一些“零星片段”,无法形成一部精彩的“科学电影片”。 而“广招人才”更是得不偿失,真正优秀的人才不可能招聘到 , 目前中国推行的“千百万人才工程”其实仅仅是政府教育部门的一个作秀,表示教育部门在想方设法搞好教育,而各学校正好照顾一些自己的关系,套取国家有关资金,各得其所,但毫无用处。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到底需要什么? 1. 利用知识才是关键 现在所有知识几乎都是公开的,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是建设好大学的关键。 第一,教师应该掌握如何传授知识的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知道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比较系统,今后才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知识的选择是教师和教学的责任。 而中国目前所有高校都是“十分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以“好像有用”为标准,而教学中仅仅教学一些“知识”,没有教学“知识的利用方法”,希望学生自己“寻找利用方法”,这是中国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知识的“系统性”更是非常缺乏。 第二,教会学生“知识的利用方法” 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知识的利用方法”,这也是中国教学最薄弱的环节。 2. 基础研究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中国学者发表了很多论文,看似已经不错,其实价值不大。论文大多数是一些“零星”知识,说明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但这些知识难以利用(并且中国学者几乎不考虑利用问题),对“建设一流大学”没有任何价值。 那么什么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呢? 当然是“基础研究”。 利用知识可以使大学步入“优秀行列”。而“基础研究”成果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首先“基础研究”成果实际是知识的一个面,包括无数个点,所以再多的论文都无法代替“基础研究”成果。 其次“基础研究”成果,并且必须有这些基础成果的利用,在这方面就会处于世界领先,如果“基础研究”成果较多(虽然每一个面积较小,合并后较大),或者“基础研究”成果较大(即所占面积很大),当然处于世界领先部分多,毫无疑问是“一流大学”。 3. 有极其优秀的人才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第一,中国自己很难培养优秀人才 中国目前教育方法“十分错误”,培养的学生难以优秀,特别是不教学生如何利用知识,学生不可能优秀。 第二,引进的人才不可能是“一流人才” 这是因为中国目前不具备引进“一流人才”的环境,如果真正有“一流人才”被引进,也仅仅只能以知识利用为主,即使真的可以做一定的基础研究,由于这样的人太少,很难形成一个较大的系统,也很难起到太多实质性作用。 第三,极其优秀的人才只可能“自己培养” 极其优秀的人才需要从大量“优秀人才”中才可能培养“几个”,任何国家真正有这样的“宝贝”,怎么可能流出。 因此,只有当中国可以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时,才可能出现极其优秀的人才。 4. 中国目前不可能有“一流大学” 错误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培养优秀人才,没有极其优秀的人才,不可能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当然不可能有“一流大学”。 目前很多大学排名吧中国大学排在 100 名以外,这其实是比较科学的,而国内的一些排名把中国大学排在 100 名以内,虽然可以“自我娱乐”,但一定是“自欺欺人”。 呼吁全国教师都来学习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世界首创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思维教学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呼吁全国科研人员都来学习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这是最基础研究成果,通过这一成果的利用,可以很快“衍生”大量二级成果,可以很快使中国的基础研究步入世界前列。
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所亲历的加拿大基层民主
热度 3 qhwan 2014-10-31 09:32
说到基层民主,我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村长选举之类,与大学老师无关。其实,民主的理念、形式和目标都与一流大学的建设相关。加拿大人口三千万,只相当与北京天津人口总和,地广人稀,却也培养了好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人家没有把建设一流大学作为口号整天喊,是如何提升科研水平的呢?我觉得诀窍在于人家明白了通过民主的形式,提高老百姓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国民素质,将市民社会变身为公民社会、体面社会,从而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我家在多伦多安大略滨的公寓,离地标 CN 高塔不远。在公寓后面有一栋二三层高的大楼,有一百来年了。年久失修,外表有些落魄。可是这在加拿大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尽管你在楼前楼后是看不到这一块牌子的。去年寒假在家,接获通知去参加在社区中心召开的大楼改建说明会。到了会场一看,傻眼了,整个会场坐的满满的,只好在门口找个空站着听讲。会议由我们这一片区的市议员主持,由大楼业主的工程建设主管主讲,介绍了大楼的历史及整改方案,图文并茂。这栋大楼原为超市巨头 Sorbeth 所建,后来卖给了一家啤酒厂,现在由 Sorbeth 买回,准备改建成现代化大型超市。按我们的思维,业主有权决定大楼的建设计划,与社区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因为这是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保留建筑物的外貌,整新如旧。 Sorbeth 决定把墙上的每一块砖都做上记号,拆下后另外堆放,以便超市建成后,恢复大楼原貌。周围住户对超市建成后的噪音非常关心,业主对人流和进货的场地和时间安排等一一作出说明。还有人对超市垃圾处理问题,提出疑问,物业主管也一一解答。总之,七嘴八舌,事无巨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几乎都有所涉及。事情还没有完,市议员还让秘书留下办公室电话号码,以备市民查询和提供批评或建议。 开完会,在回家的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民主国家的办事效率真低,没多大的一件事,竟惊动了那么多人,花去了一晚上的时间。讨论也没有什么结果,业主该咋建还是咋建。但是,这个会让我明白了,人家民主国家是如何打造和谐社会的。在国外多年,真还没听说过为了房屋拆迁而闹出人命来的。
2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厦门大学教训: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从校长抓起
热度 1 lbjman 2014-7-10 08:51
厦门大学教训: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从校长抓起 一、厦门大学的群众路线活动流于形式,需要深刻反省。 二、科网群众举报, 厦门大学朱校长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三、 朱校长与谢群众掐架,说明群众监督很难得到落实。 四、大学知名度,竟是 校长与群众掐架开始,而不是学术成就。 ..........................................(其他不必累述) 因此,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需要从校长抓起开始或从抓校长开始。
6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办一流大学的三要素:虫子、棒子和鸡子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4-5-23 22:47
办一流大学的三要素:虫子、棒子和鸡子 大学也需要循环逻辑,否则就会腐败,流就变成了下流。 虫子咬棒子; 鸡子咬虫子; 棒子打鸡子。 一个教授(虫子)公开批评校长(鸡子); 鸡子(校长)恼羞成怒把虫子(教授)给吃了(开除了); 棒子(校董事会)把鸡子(校长)给免了。 请看新闻报道: 教授的鱿鱼没炒成校长自己却被炒鱿鱼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几天来围绕校方突然解雇拥有终身教职职位的教授白金汉而引起的风波又有最新的发展,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突然解除了校长维什尼亚奇的职务,并任命曾经担任过省督的巴恩哈尔特为代理校长。 萨斯喀彻温省总理瓦尔立刻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欢迎巴恩哈尔特出任代理校长。   几天前,当时的萨斯喀彻温大学校长维什尼亚奇女士解除了白金汉教授担任的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职务、并不顾白金汉是拥有终身教职教授的情况连他的教职一并开除,理由是白金汉身为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却言论放肆的批评校方的改革政策。   校方炒白金汉教授鱿鱼的决定在萨斯喀彻温大学校内校外引起不小的风波,校内师生抗议、校外负面评论一片。在巨大压力下,萨斯喀彻温大学校方不得不恢复白金汉的教授职位。 与此同时,星期一萨斯喀彻温大学副校长被迫引咎辞职;当天校长维什尼亚奇坚称自己不会辞职。   但星期三晚上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做出紧急决定解维什尼亚奇校长的职务;不过董事会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没有开除她的教职,而是保留了她机械系教授的职位。   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在其声明中说,言论自由是必须维护的原则;不过董事会同时表示继续支持校方消除赤字的改革计划。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907 次阅读|9 个评论
重点大学,你一流了没?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4-10 14:59
《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4 — 2015 ) 》 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内地 2427 所大学的实力和水平 ,发布了 2014 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报告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标准及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而且一流大学必须是研究型重点大学。根据 2014 年 131 所重点大学竞争力排名结果,报告评出了排名前 20% (即前 26 名)的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4 年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6 所) 本文摘编自邱均平等编著《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4 — 2015 ) 》,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关阅读: 邱均平团队发布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报告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3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流大学与平常心
热度 65 nli2233 2014-2-4 08:27
1965年,23岁的林海峰挑战当年的围棋名人,如日中天的坂田荣男。赛前,林海峰向自己的老师吴清源先生问计,吴清源给了林海峰三个字:”平常心“。吴清源给自己的爱徒解释,保持平常心的意思就是不要患得患失,你才23岁,就赢得了挑战坂田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输赢对你而言都有好处,以平常的心态处之就可以了。 那次挑战,林海峰以4:2取得了胜利,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名人。 根据余英时先生的《围棋:境界与平常心》一文,“平常心” 取自 《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道一( 709-788 )的话:“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其实,平常心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也一样具有启发性。 在科学网,我们常常见到,几位重量级的科学家一旦有博文发出,下面很快就呼啦啦拜倒一片,口称大师。这正是失却了平常心的表现。 同样在科学网,我们常常读到一些博文,博主细致地描述自己怀着朝圣般诚惶诚恐的心情,去参观某个高校,某个实验室,去拜见某个已经成名的诺奖级科学家。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够“平常心”的体现。 对于有成就的科学家,佩服是应该的,膜拜走得太远了,因为膜拜的特征,是失去自我。真正的科学大师,也不会喜欢自己被膜拜。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上,而不在意交流的对象来自名校还是一般学校,他们在意的是交流的学术问题本身。 科学社会学之父罗伯特·默顿在1942年的文章“科学与民主笔记” (A Note on Science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Legal and Political Sociology ,1942,1: 115-26) 中 ,提出科学精神的四个标准,迄今仍被广泛引用。默顿认为,民主制度下科学精神的四大特征(或者说科学家应该遵循的四个规范)是: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非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和组织化的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 其中,普遍性的标准跟本文所说的平常心具有紧密的联系。 “普遍性” 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对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实证与逻辑,这个标准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因而是不依赖于特定科学家个体的。二,科学界的准入资格是平等的,不因出身、性别、种族、政治倾向而改变。 也就是说,根据“普遍性”标准,在科学真理面前,是没有大师和凡人之分的,崇尚科学精神,就没有必要膜拜大师。此即所谓“无凡无圣”。 不能保持“平常心”,与我们所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崇尚权威的思想。社会舆论,也喜欢制造圣人和大师,给那些被封圣、被大师的古今人士加上神秘的光环,让他们接受朝圣。一旦朝圣,一旦拜倒,“怀疑精神”也就不存在了。 在我博士阶段读书期间,有一门课,教授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本书,写一篇书评。我接受了导师的建议,选择了Nathan Rosenberg的《Inside the Black Box: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一书。作者是科技政策界数一数二的人物,这本书也写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是不折不扣的经典作品。我花了很多时间,总结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写成了一篇自我感觉不错的书评。然而,这篇书评并没有得到不错的分数,教授给我的批语,就是我的这篇书评没有体现批判精神。我当时想,就凭我一个刚刚入门的科技政策专业的学生,能给人家大牛的作品提出什么意见?后来请教导师,导师说,美国教育的精髓之一,就在于critical thinking。导师问我,你读书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的观点,没有不同意见吗?你有没有想到,除了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可以研究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在论述其观点的时候,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因素? 这是我在读博期间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我当时是怀着崇拜的心情去阅读著名教授的著作,是不折不扣的膜拜。我没有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分析和批判,所以,拿不到高分,是我“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熏陶下的社会,等级观念是很淡漠的,对权威的崇尚和膜拜也要少得多。所以,我们才看到,加拿大前总理跟老百姓一样在医院住不上一个单间,奥巴马跟老百姓一样吃个快餐还要自己付钱排队,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学校的“特权”也仅限于一个固定停车位。 只要我们的学生不敢挑战老师,只要青椒不敢质疑成名的教授,只要我们的教授还怀着朝圣的心情去访问西方的名校,只要我们的博主们一看到大师出手就哗啦啦拜倒一片,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就还要艰难地走下去。 去掉崇拜和膜拜心理,才能有平常心,才能在阅读文献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带着批判精神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默顿所说的 “组织化的怀疑精神”, 指的就是不盲从、不轻信,反对偶像崇拜,拒绝权威与教条。
个人分类: 科学政策|12484 次阅读|84 个评论
办一流大学和接轨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4-1-28 16:29
办一流大学和接轨 接轨了,电流也通了,信号也通了。 但是,还不能跑车。 左学派认为:要靠左接轨,反对全盘西化。 右学派认为:要靠右接轨,体现中国特色。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画意和诗情|962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高层
热度 7 SoSoliton 2013-9-2 09:11
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根据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13年我国已有13所学校的9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英国的THE-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有7所大学进入前200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我国大学在学术研究上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学由2004年只有8所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27所。总之,我国已有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学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基础和实力。 奇怪的是,如此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并没有令多少人欢欣鼓舞,包括那些榜上有名的大学也基本保持沉默。其实,全世界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榜,一些大学未上此榜但上了彼榜,也大多一笑置之。想必是国人对大学排名榜早已司空见惯,一方面,这样的排名榜到底有多少置信度、到底能说明多少问题,国人逐渐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还有多大差距、差距在哪儿,教育界和科技界都心中有数。从这个角度讲,此种沉默就是成熟,就是淡定,就是希望。 在我看来, 用看似客观可靠的数字和指标评估大学及其学科和学术,并依此排名,无异于用身高衡量运动员--按高矮次序给运动员排队是可行的,但按身高分出运动员水平的高下,只能让人笑掉大牙。毋庸置疑的是,在有规模效应优势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咱中国,创 排名机构的 指标一流易,树社会大众的口碑一流难! 创指标一流易,显而易见的理由有二。一是有了指标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指引、指针,更便于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策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或绕开在建设“一流”的征途中必然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和捷径的,但指标上大有文章可做。以论文为例,以篇数为指标时往往高产低劣论文;以影响因子为指标时,写手趋向多做热门,而期刊则合谋互相引用,最近《自然》杂志披露巴西四家SCI杂志合谋互引以提高各自影响因子就是一例;以引用数为指标时催生大量毫无科学意义的“友情”互引。有指标就有策略,指标道高一尺,策略则魔高一丈,只可惜这样的策略往往偏离科学和教育的本质。 二是有 指标就必然有量化、有折算,这就 很容易刺激用数量优势弥补质量劣势; 即使是同一档次无需折算的指标,其含金量也有天壤之别,指标不具火眼金睛 ,相反 ,它更擅长一叶障目。 例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没有大师,或大师不够,可否用“中师”甚至“小师”去抵?得不了 诺贝尔奖,可否用若干篇论文的折算去弥补?再如,同样是《自然》或《科学》杂志论文,有些确属 里程碑式进展,而多数事后证明实属平庸,有些甚至遭撤稿;同样是高被引论文,也有正面、中性和负面引用之分。 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必有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和引领世界的学术成果,这些都无需 排名机构打分和推崇,早 已名扬四海、誉满全球。从另一个角度看, 全 世界的优秀学子都心向往之的大学,必然是世界一流大学,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最重要指标,或许也是唯一可靠的指标。这样的“一流”源于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口碑,指标测不出, 排名也排不出 。 中国的大学亟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和气魄。只有跳出评估和排名的“浮云”,才能清醒地认识到“最高层”大学的真正“指标”究竟是什么。有指标说明有“身高”,建一流还得掌控学术“制高点”、具备学术“话语权”。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批判指标和排名,另一方面又在用指标和排名证明自己一流,获取精神胜利,以这样的纠结心情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 应邀撰写,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2013 年9 月4 日第3 版: 创一流指标易 树一流口碑难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3524 次阅读|7 个评论
充满分歧的讨论
热度 15 Nancyback 2013-8-7 15:27
前几天的博文收到一个评论,看来分歧不小。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175do=blogid=713205 Copy 到这里来,便于继续讨论。 评论: 石锋 2013-8-708:36 看了您的说法,我对您的很多观点很不赞成,尽管我也是教授。您说的这几条根本不是行政化的表现,行政化的表现有其他博主在相关博文中提到了,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但却是不是您说的这几点。我一一和您商榷。 1. 中国大学剥夺了教授对年轻教师提拔和晋升的发言权。 以 SCI 收录论文数量评价至少是客观的,尽管这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当之处,但有相对公正的一面。因为如果没有客观标准,而由教授对年轻教师表态,那就会出现更多的人为因素,就会出现 “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 的状况。领导身边的人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晋升的机会,反而一些边缘学科和边缘人,即便发表更多的论文,也会面临被打压被遏制的状态。那样就会面临失控的局面。所以晋升一定要有客观标准。相对于项目和奖励,论文的人为因素是最少的,尤其是发表在国际同行公认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所以这是最客观的;若连论文也不相信了,那应该相信什么??? 2. 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论文申请的依据,剥夺了教授推荐博士学位的权力。 一个受过学术训练的博士生,如果连论文都写不出来,那么如何保证质量?教授推荐?谁来保证公平?教授的学术水平和教授的职业道德真的那么达标吗?有的人专门招收水平一般但是有钱或者有背景的学生,以便为自己铺路搭桥,这样的人在目前都不少见,如果教授有推荐博士学位的权力,谁敢保证不会被有钱人有权者所利用?谁能保证博士生的公平和质量? 3. 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建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的权利,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对博士生论文质量评定的参与权。 此言差矣!导师建议的评审人,大多是熟悉的人,某种程度上存在利益关系或者人情因素,那么谁能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导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定体现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不合格的论文,导师为什么还要允许其答辩?参加答辩的论文,导师至少是认为合格的,怎么说取消了多论文质量的评定 ? 4. 中国的大学就完全剥夺了教授对硕士论文的质量控制和对硕士生论文的发言权。 和上面一样,对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体现在指导学生的具体过程中。 5. 剥夺了教授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建议的职业权力。 这更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信息年代。 “ 专业硕士 ” 或者 “ 学术硕士 ” 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您可以对您的学生,不管是哪种硕士,在他们上学期间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建议。毕竟他们未来的时间是很长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剥夺了 “ 教授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建议的职业权力 ” 这一说。我也是导师,我很有体会。 以上回复,和博主商榷,也希望其它阅读者能看到。 我的回复: 博主回复 (2013-8-7 15:11) : 我的文字核心含义有点被曲解。我讨论的是国际一流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是以教授为核心的。处处都体现这一点。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1. 在世界一流大学,聘用新的教授,确实是由老教授说了算的,甚至本校相同领域老教授不够时,从其它学校聘委员。在学术问题上,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公平。记得有朋友说起,在美国有一位年轻人在 Science, Nature 上曾发表多篇文章,但应聘一个一流学校的助教授,没有成功。因为得票太少。 2. 在国际一流大学,确实博士生申请学位,唯一的依据,就是导师推荐。 3. 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评审人,一般也都是导师的熟人。这里加了一个行政标准,使得博士生要首先满足行政要求,不管研究的性质是否适宜发表,不管导师的意见。那么,那个更能够有高质量? 4. 我在另外两篇博文里,已经给出实例,作为导师,我们致力于指导学生发表经过修改验证的文章,而行政的压力诱导学生弄一个接收函,或者真的发表一个未经过认真修改推敲的文章。这件事的含义,是把硕士学位推荐权,交给社会上的不入流的期刊,那么那个更能保证质量? 5. 硕士生进来,就被限定是不是能读博士,那么,也就是研究生的低年级表现不能再作为选拔博士生的依据。这对正常的教学程序破坏作用还小吗? 我罗列的 5 个方面,事实上破坏了大学的基本 Integrity 。那么还怎么建设世界一流。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86 次阅读|23 个评论
通讯作者有多难,一流大学的路有多远
热度 28 dzrdez 2012-11-13 08:06
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姑且按照中科院一区的标准)的博士和博后(含research fellow),在中国的985高校和科学院的研究所一般会拿到正高的职位。这些未经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而直接做教授的人,自己作为通讯作者仍能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所占比例不超过20%;仍能发表同样高质量论文的,所占比例不超过5%。 由优秀的操作执行者到优秀的想法提供者,本来就很难(全世界大约10%),在中国学术机构就更难。做一流成果的通讯作者有多难,中国的大学离一流就有多远。一流的大学,至少要有一流的教师聘用标准。把一流大学的副教授乃至助理教授直接聘为正教授的中国学术机构,则离一流还有很远。就基础科学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博后,才会考虑聘为助理教授;一般经过5年以上,以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助理教授,才有机会聘为副教授;副教授要想成为正教授,除了引领本领域的研究,有的地方还得有正教授职位空缺。中国的学术机构,尤其是985高校和科学院的一类研究所,理应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聘用教师,而不宜直接聘用正教授。 推崇第一作者,是羡慕执行;尊重通讯作者,则是敬畏创造。执行当然重要,创造尤其是首创则更为重要。
1411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教育观察]一流大学不是宣告出来的
热度 3 blueyye 2012-10-7 10:53
衡量一流大学,自有独特的 定性和定量标准 ,而其简单表征,概言之为三: (1) 能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涵养伟大学者:这也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2) 能以浓郁的学术和优雅的环境吸引优秀学子:这也是长盛不衰的源泉; (3) 能转运社会风气:是大学风气影响社会,而不是社会风气污染大学。 放眼世界,拥有这些表象的大学自然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更不是宣告出来的 …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3067 次阅读|3 个评论
[教育观察]一流大学的淡定与中国大学的浮躁
热度 1 blueyye 2012-8-26 00:12
行走在斯坦福或剑桥的校园,周围是宁静和安详,偶有鸟语入耳花香扑鼻,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灵气,这正是激活思考或灵感的环境,加上没有身心约束的自由,故能产生推动文明的原创性思想 ! 因此一流大学非常淡定,从教师到学生,皆平心静气致力学问,这里没有浮躁,边沉思边行进的教授中冷不丁就能遇上个诺奖得主。 反观中国大学,校园里到处热火朝天、轰轰烈烈, 985 焦躁地急于想证明自己属于世界一流,大有今天地覆天翻、明天改天换地的气概,教授忙应付,学生忙活动,耐不住寂寞、忍不住清静,今天投下一笔资金或引进一个人才,恨不得明天就领回一个诺奖,急不可耐、心气浮躁,又有思想约束,焉能发明创造 ?! 一流大学的淡定当然有衣食无忧为基础,更有自由自在为保障,心宁而志远,深思而清高,故能苹果树下出牛顿、望远镜前养哈勃,合成推进文明的引擎。浮躁的中国大学若不 洗心 思过、痛改(体制性)前非,除验证“创造度与喧嚣度成反比”定律外,即使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限制引进更多人才投入更多资金也无济于事 …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50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合法、合理、不合情’---北大校长之跪
热度 10 lin602 2012-7-16 06:13
如果我们抛开所有外在因素(北大校长,院士),看这幅照片,只知道相拥抱的二人是母子俩,你会联想到什么? 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1 这儿子与母亲由于种种政治或其他因素已经数十年没有见面,例如:台湾的老兵几十年才回来见母亲,日日相思,夜夜相念,现在终于母子想见了,抱头痛哭。 2 儿子九生一生回来了,例如:从战场上回来,而在这之前传儿子已经‘光荣’了;儿子被冤,差点不测。母子相见,大喜大悲。 3 儿子这一拜再离开时,前景不测,例:跪拜过完母亲生日后儿子离开就上战场;离远母亲与家乡到外地谋生而存在危险,是不是能够再回来还不太清楚;等。这时相当于有可能‘生死离别’,作最后的跪拜以尽孝道。 4 儿子多年来可能与母亲有误会,一直没有回来看母亲,现在知道自己错了,向母亲真诚‘道歉’以弥补自己的‘无知与不孝’,‘悲感交加’。 总之,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这不是一般母亲过生日这大喜日子的正常‘情景’。 一般情况下,母亲过九十大寿,许多亲朋好友在场,面对镜头,儿子会在正常程序中‘按照当地的风俗与礼节对着母亲下跪、磕头’(这与校长、院士、教授无关),母亲受礼。众人贺之,喜庆。孝道在其中。然后来敬母亲的酒,感谢众人,其乐融融。(几年前我也为我母亲庆祝九十大寿)。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对着母亲下跪,合法----儿子跪母亲在法理上完全是正当的,合理----儿子跪母亲,不是跪权力,更不是跪在官面前。 现在在网上如此热议的原因,就是这‘组合动作’不合‘情理’与‘场景’。 没有大喜大悲,只不过是母亲八十大寿没有回来(我是从网上报道看到这内容,有没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面对许多来贺喜的众人及媒体的镜头,这种下跪、拥抱与热泪让人觉得有点‘想不到’。这种‘想不到’超出人们正常思维与风俗,会让许多人认为有点‘戏’。 或者许多人会认为‘不够练达与成熟’,与北京大学校长这超一流人才‘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素质不相符合。 另一个原因,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已经有好几次这‘想不到’的动作,例如:创作‘化学之歌’,好象还有几个事情,我一下想不起来了。加上这次,让人觉得周校长‘感情特别丰富’, 而北京大学的‘一流学校’之路没有大的建树, 这一对比‘热议非凡’。 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筒子楼邻居七年),十多年前到江苏灌南县当科技副县长,与他一起的一个科技副县长是交通厅的官员,后来当了江苏省交通厅的厅长。天有不测风云,当这厅长被‘双规’时,我的这位朋友立刻赶去看他(也非常不容易地努力下才做到),一见面后那厅长楞了一下就抱着我这朋友,二个大男人紧紧的抱在一起,眼泪下来了。想想,如果在平时正常情况下(没有双规与不测)打个电话,大家约在一起吃饭,见面有这二个大男人情不自禁紧紧拥抱并流泪的特别动感情之动作吗?如果有这动作,大家认为正常表达感情吗?这可是那位朋友亲口对我说的故事。 我也是昨天晚上见到网上吕教授博文,又通过他博文看了下面二个链接才知道。随感而发。 许多人说,这是周其风的家事,私事,不关其他人的事。不过,既然在大众媒体上将这照片与文字登出来了,这就是‘公众人物’(北京大学校长还真是公众人物,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这样下跪,怎么可能上到网上热议呢)的‘公开事’了,不是对周其风大加赞扬,就是有其他‘不同意见’,当然也有不少‘无动于衷’。所以议议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一句,不管大家如何议,周其风教授照样还当他的北京大学校长,还是他母亲的儿子,无关紧要。只是谈资而已。哈哈。
465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好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热度 6 lin602 2012-2-8 20:02
如果一个大学里最受尊重与向往的职位是教授,那个这个大学就有希望成为好大学了。 世界一流大学从这价值取向开始慢慢前进。 否则,一切免谈。 北大,清华?哈哈,做梦吧。
27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的时代特色
guyz101 2011-11-30 22:43
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的时代特色 顾克秋 2003年3月 处在21世纪初这样一个充满动荡和变化的时代,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色,下面列举几个重要方面: 1.具有更强的人文文化色彩。大学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传播功能将得到加强,学科地位不断提高,大跨度的文化塑造和思想创新得到鼓励,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剧烈动荡(包括内心动荡)的时代,人民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更加强烈,人民的精神世界更需要一种终极关怀。这就需要主流社会能够为其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源,并且还要容易被人的心灵真正接受。对于人民的精神世界,主流社会的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如果没有能力去“占领”,邪教就会去占领,所谓“占领”就是真正进入人的内心世界。随着人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经典宗教思想的哲学化理性化、优秀哲学思想的世俗化和大众化看来是未来文明社会的一条自由平安之路。当然大学只在其源头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大学人文学术的最高使命。 2.由西方实证科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非线性科学、东方文化思想和系统综合思维方式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科学范式,将带来人类科学技术的新革命。这种科技学术将永远打上人和生命的烙印,哲学思想和科学原理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技和文化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因此一流大学中科技学术研究、创新、传播和应用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和传播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必然要求一流大学能够胜任培养同时具备优秀科学和文化素养以及相适应的复合思维素质、优秀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中坚作用,他们的创新能力自然不在话下,他们有能力面对人类社会将要出现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重大历史机遇,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越式发展一定是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中实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大学,哪怕是所谓的理工科大学,一定要走科技学术和人文学术并重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流大学。否则既不能胜任培养未来社会中坚的任务,也不能在新科学范式甚至传统科学范式下做出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贡献,造就学术大师和大师苗子就无从谈起。有钱也引进不来大师。 3.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得到强化,并具有新内涵。(略) 4. 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一流大学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等基本方面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如清华大学已经把复兴人文学科作为发展战略。但究竟应该如何变化?这本身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大问题,难以达成共识,也不便公开讨论,应该在一个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去探索,最后由历史做出选择,成功者就是未来的一流大学。而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不可能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不能用投票的办法形成,需要用理性和直觉去把握。在这个意义下,现在国际国内公认的一流大学,未来未必是一流,现在的二、三流,将来未必一定还是二、三流。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一流大学及其内涵是具有时代性的,建设一流大学一定需要准确的未来意识,不能一味跟踪和模仿当前的一流大学;第二,当前任何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都有机会成为将来的一流大学,但历史决不会为任何一所大学打包票。事实上,就目前国际国内的大学来看,一些典型的所谓“二流”大学,它们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新领域,要比所谓的一流大学更加敏感,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走在前面。
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抢,还是不抢?
热度 61 weijia2009 2011-7-27 11:43
抢,还是不抢? 贾伟 前一阵在北京开会,在宾馆吃早餐时发现人很多。这是个自助餐厅,食客一多就变了样了,吃饭像打仗似的。我随便吃了点就想离开,但走之前动了要吃点水果的念头,于是就径直跑到摆放水果的地方去排队了。等我排到了西瓜那里时(水果我通常只吃西瓜),从旁边硬是插进来一名中年男子用比我快零点五秒的时间拿到了那把镊子,然后一下子准确地夹走了三片西瓜。令我吃惊的是这名男子又把这个高难度动作重复了两次,一口气夹走了十来片西瓜。我低头一看,桌上还剩三片西瓜!“还算有文化,打劫还知道留给人一点!”我心里想着,手里不敢怠慢,赶紧拿镊子去夹剩下的西瓜,冷不防我的胁下伸出一只纤细的手,我一愣神之下,那只手在我眼皮底下灵巧地拿走了两片西瓜。原来又是一个打劫的!而且动作简单有效,一眨眼就让我的面前只剩一片西瓜可吃了!我调整了一下失落的情绪,准备去捞那盘子里的最后一块。可怜啊,没等我的夹子伸过去,那只灵巧的手从我胁下再次探出,最后一块西瓜也不见了。我愤怒地回过头去看对方,人家已经转身走了,留下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给我! 08年在我辞职离开交大时,药学院的班子让我做一个全院报告,算是临别赠言。记得我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讲交大药学院未来如何走向一流时,我用了校党委书记马德秀老师(在刚到交大履新时)提出的建设一流大学的三点看法:(1)有选择地追求卓越;(2)重视战略规划;以及(3)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我跟大家说时间过去了4-5年,这三点我不知道诸位还能有几人记得住,但我个人认为它可以成为我们学院未来发展的一个准则。事实上这三点不要说交大,全国所有的重点高校都很难真正做到!原因很简单,我们太赶了,在国家日益增长的科技投入面前,我们所有人都在往上冲,每个学校都选择在几乎所有的项目上去参加竞争。因为大家都知道,出手慢的话你在自己的强项上不一定能得手;出手快的话你的弱项也极有可能赢,这就是中国科技界的特点!昨天你是搞化学的,今天你会是纳米专家,明天你的头衔也许是化学生物学的权威!在国家导向性的投入不断变化时,我们不断地变换身份、不断组织新的团队去申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但是卓越何在?规划何在?对世界一流高校的认识就局限在几个量化指标上了,文化何在? 不去抢就拿不到资源,吃不到西瓜!抢了一把经费到手,又不得不改行做那些跟自己领域毫不相干的项目,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这样在纠结中忙碌着,或在忙碌中纠结着。但我们都知道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主动出击的,宁可坐在宝马车里纠结,也比在大太阳下挤公车强啊! 因为我们落后于人,所以我们在机会面前要抢,要赶超,期盼着走向卓越。但是我们也许没有想过这么一个简单道理,“有选择地追求卓越”跟“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是互为矛盾的。当今的发展机会的确很多,但并非是那么显而易见 - 哪里热就哪里好,在你抢到一条路的时候,你失去的可能是另一个本该让你领先的方向! 两年前我们交大的张杰校长有一个创建一流大学的“后发优势(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Theory)”的提法,它指相对落后的高校可以在发展进程中借鉴先行者的经验、技术,跃过先行者进程中的一些早期阶段和弯路,从而缩短跻身于一流的历程。我觉得这个提法是很有见地的!但我想这里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冷静地研究别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得益。而以我们现在所处的热度和节奏,我怀疑我们是否静得下来、是否有这个能力去真正地去审时度势,发挥出“后发优势”来!事实上我们国家比别人晚数十年后建设的一些大工程项目也未必就让我们看出有许多“后发优势”的结果。 相信我们的城市和校园在未来会放慢脚步,作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社会终会逐渐回归理性。台湾的同事们曾跟我讲,八十年代的台湾街上你也是看不到有人排队的,后来就逐渐有序了,现在已看不到有人不排队了。我想我们的高校还是会有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别人的成败,去规划自己未来的数十年甚至更长,去选择自己走向卓越的道路和契机的,只是不知道这一天要什么时候才到来。 终于开完会了,去宾馆前台退房,结果人太多又要排队。在排队的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有几位强行插进来要求前台为他们服务的顾客,其中一位干部模样的十分了得,痛斥这家五星级宾馆的服务(如此之差,居然退房还要排队),最后他说没时间等,把手中的房门卡“啪”地摔到了桌上调头就走,吓得服务员不住地喊,“先生请告诉一下房间号,”那人头也没回,扬长而去!瞧瞧人家的节奏和派头,我这颗已经被北卡的田园和乡村熏陶了三年的心再次受到了震撼!
13881 次阅读|109 个评论
“一流”要靠我们每个“点点滴滴”才流起来!
jitaowang 2011-5-11 13:39
作者 王季陶 一 . 我们就是大河中的 “ 点点滴滴 ” “一流” , 特别是 “ 一流大学 ” 是一个当前的热门话题,议论很多,也很“客观” . 不足之处似乎是“一流”和我们每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 我深信“一流”的事领导上更应该关心 , 我们这些 “ 点点滴滴 ” 从旁出些主意 , 议论 , 议论也不错 .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 , “一流”一定是条大河 , 如果这条大河中的我们这些 “ 点点滴滴 ” 都是静止不动 , 这条大河是肯定是“一流”不起来的 ! 当然如果我们这些 “ 点点滴滴 ” 都在内部打混战 , 即使形成 “ 涡流 ”, 这条大河也是“一流”不起来的 ! 二 . “ 一流 ” 的标准很高又不高 在我的博文 : “ 什么是科学技术的实质性进展 ? ” 中说到 : 一个似乎比较完整的科技客观标准 : + + . 如果一所大学中的学科很多属于 国际先进 , 有几个 属于 国际领先 , 那么就已经可以跻身于世界 “ 一流大学 ” 之列 . 进一步具体化 , 还可以制定一个百分比 .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 如果领导和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 , 就已经比空喊口号强多了 . 退一步 , 针对目前的现实水平 , 领导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我盘点一下 , 我们有多少个课题或项目能够达到 于 国际先进 或 国际领先 ? 如果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定不能忘掉 . 否则每一个人都可以宣称 : “ 我的这句话是国际领先的 , 因为 google 网上查不到 !” 也都可以宣称 : “ 我的这篇论文国际领先的 , 因为我没有抄袭 , 在国际上就一定找不到第二篇相同的论文 !” 更加现实的是 : 我们科学网中的 “ 学术论战 ” 的主题中哪些是 国际先进 、 国际领先 、 国内领先 或 国内先进 ? 至于吹嘘所谓 “ 设计或制造第二类永动机 ” 或 “ 水变油 ” 等就应该评为 “ 国际落后 ” 之冠的典型 . 当然科学网的功能中 “ 科普 ”, “ 饭后茶余 ” 等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 三 . 是否能做到 “ 点点滴滴 ” 的 “ 一流 ” 答案是肯定的 . 就拿我自己提出的 “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 (LPCVD) 薄膜工艺模拟 ” 理论模型来说 , 确实曾经在 1980 年的国内学术会议和 1985 年我第一次出国参加的欧洲学术会议中取得一定的 “ 轰动 ” 效应 ( 见 “ 列席代表成了大会学术报告人 ” 和 “ 第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就登上国外报纸 ”), 并且被列入后来 1987 年夏威夷召开的第 10 届化学气相淀积 (CVD) 国际会议的特邀报告 . 在四、五本国内的半导体材料 , 薄膜工艺等教材或专著中 , 也都有专门的详细介绍或作为教学内容 . 可以说这样的成果是 “ 一流 ”( 国际先进 或 国际领先 ) 的 , 但是它的领域覆盖面是一、二、三级学科都谈不上的 , 只能说它的领域覆盖面仅仅是集成电路某一制造工艺 , 和微电子材料相关课程的一个内容而已 , 没有必要加以夸大 . 所以说 , 我们不要期望一步登天地有多么重大的发现或创新 . 但是每个人 做到 “ 点点滴滴 ” 的 “ 一流 ” 是可能的 , 也是客观的要求 . 结论 : “ 一流 ” 要靠我们每个 “ 点点滴滴 ” 才流起来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漫谈二流大学
slei 2011-5-9 16:09
漫谈二流大学 By admin 这 是我到浙大写的第一篇文章, 我在2005年就在清华,带着浙大校友、我的博士生钟瑞军为浙大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重地,做了一大堆纸上谈兵的工作。我们两个傻瓜,没昼没夜没报酬的为浙大 写了大量没人看的报告。后来想想,真有点像孙文上书李鸿章,孙文不傻,李鸿章不笨,只是这个国家病了,患的是百年慢性农民综合症(chronic peasant syndrome ) 。一百五十年来,个个国家领导人,都满怀雄心壮志的为这个国家鞠躬尽瘁,慈禧死了、溥仪退了、孙文让了,袁世凯中风了,蒋介石在小岛上抑郁了、毛泽东弄得 自己妻离子散了,我们中华农业大帝国依然是有浓浓的土味,污秽中带着虚假,狂妄中带着自卑。 我不后悔我选的人生道路,我在这孤独蜿蜒的人生路程上,慢慢的找 到了意义。发现人生含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没有白活。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没有白活。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浙大漫漫路程的第一步。在世界走入商业 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个国家、这块土地、这个生命,不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党的,是属于所有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是在法律的界定下、智慧的衍 生上,属于我们自己的。 李志文 2010年2月1日 漫谈二流大学 李志文 November 11, 2006 ` 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 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 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 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 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上面这句话讲得太对了、太好了。不是在世界一流名校待过较长时间的学者,是不会有此高见的。杨卫到底是开国以来第一个当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 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SCI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 复旦、南京在SCI的数量上,现在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国比比,也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 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的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的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待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 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 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 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 上,甚至是被认为是一群二流学者拿着哈佛的老牌子在招摇撞骗。我的母校罗彻斯特大学在我念书的时候 (1974),应该是一流大学在做顶级大学的梦,现在是一流大学在往下降。我现在担任讲座教授的杜兰大学应该是一流的尾巴,杜兰从来没有做过顶级的梦,想 都不敢想,连一流都岌岌可危。 表上都是美国的大学,二次战后,老美在各方面称霸了六十年,学术也不例外,不能不用老美来做度量衡(calibrator)。英国的三家,是十八世纪大英 帝国的回光返照。 从我的分析来看,大家可以知道,二流与三流可以按学校来分,一流多少能按学校分,顶级的大学与顶级的专业就不一定在同一个学校了。顶级大学的排名是 相当稳定的,基本上取决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环境。顶级专业的排名是相当不稳定的,走掉一个大师,或大师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顶级的位置就保不住了。以大学 来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应该是三流,但在清华与北大,有些专业领域已经有点二流的味道,浙大是扎扎实实的三流。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大学是不入流,别 难过,印度也一样。甚至日本也好不到那里去。日本自从百年前,有些大学冲进三流后,绝大部分的大学还是不入流。日本是靠武力与团结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 之地,在学术与思想上面是没有太多的建树的。这几年,北大与清华的国际化与超前意识,比绝大部分的日本大学要来得强猛。 我曾在香港科大做会计系的创系系主任,在离开科大那年,按顶级学术成果排名,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多少是玩了花招,1999年的香港科大会计系应该 是扎扎实实的二流顶端,应该是美国之外的第一名。香港科大的这个第一也是岌岌可危,香港中大来势汹汹。在会计学与金融学的领域里,全是老美天下,老欧只有 亦步亦趋的份。由于拥有大海龟与牛外教,在会计与金融领域,香港的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基本上比欧洲大学好,而且独步亚洲。 什么是二流大学? 杨卫为二流大学做了相当好但不完美的定义: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它不完美的地方,在『一年能···发一两篇』这句话上。我认为到了二流学校,基本上,已经不用简单的数字管理,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最好杂志一年能发一二篇,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是,别说二流大学的教师了。我下面会详细分析。 我先分析一下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不同。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 Kansas State, 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浙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 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的数字挂帅了。 在美国 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有些就被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像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ies。有些是小州的州立大学,像Kansas State。这些大学,校长底气不足,难以抗拒州政府与议员的干涉。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 低廉。在亚洲,官本位下,校长发挥空间有限,许多是新兴国家,资源也有限,发展学术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教师们有拿到学位后继续念书的习惯。用SCI 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教育与学术效果,但总比不管好。到了不入流的大学,基本上就是随意管了。台湾的有些私立大学,大陆的 大部分大学就是这一类。 表一是基于美国大学最被认可的排名,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2006 报告,再依照我自己的判断,为顶级、一流、二流、及三流大学列出一些例子。每一流中,按照排名的顺序,由高而低罗列。顶级与一流是全部罗列,二流、三流众 多,只是例列。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排名,是在美国最少争议的了。排名免不了主观判断,这个表只是例子,不是科学 。表中的顶级与一流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美国学校,是因为美国有最好的制度设计,几乎把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完全吸收过去。我在一流大学里,列了法国的Ecole Polytechnique,其实只是『公平』的考虑。法国的Ecole 有点像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学生是最好的,不输给任何的一流大学,设备还不错,但是师资与学术环境就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差多了。亚洲的三家二流大学,香港的科 大与中大,日本的筑波都有很大的美国影响。读者可以指责我有偏见。我走遍世界,在欧、亚、北美、南美各国中的顶尖大学都有些朋友,参观大学、分析学术环境 是我的嗜好,本文只能说是我的看法,不能说是我的科学论断。学术是尽可能的寻找客观的数据,但是学术结论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在表一,各位也可以看到,顶级大学全是美国的私立大学,较好的一流大学,还都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到了一般的一流大学,公立大学就多了起来。二流大学 与三流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列在表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私立大学,是不入流的。这就是资源与体制的互补了,私立大学体制灵活,如果有足够的资源, 会办得比公立大学好。如果资源不足,私立大学的灵活体制反而导致它们胡作非为。 表一: 依照作者判断的大学流别示例 顶级大学 一流大学A 一流大学B 二流大学 三流大学 (例子) (例子) Princeton Univ. Pennsylvania UC-San Diego Maryland 东京大学 Harvard Columbia UNC-Chapel Hill Florida 大坂大学 Yale Duke U Illinois Ohio State 清华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rown UT-Austin U Pittsburgh 北大 Stanford Cornell NYU Boston U 首尔大学 MIT UC-Berkeley Univ. Virginia Texas AM 台大 Chicago Washington U Toronto Rutgers 浙大 Northwestern UW-Madison Purdue National Singapore U Carnegie Mellon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U Iowa U Alabama Univ. of Michigan Univ. of Sothern California Indiana-Bloomington U New Hampshire Johns Hopkins U British Columbia 香港科大 Dartmouth College Rochester Michigan State California State Univ. System Rice U Minnesota SUNY Buffalo 成大 Vanderbilt Case Western U Kansas Emory Georgia Tech U Arizona Cambridge (UK) Lehigh 香港中大 Oxford(UK) U Washington 筑波大学 UCLA UC Irvine Georgetown Notre Dame Tulane Penn State LSE (UK) 注: 本表基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6的排名,再依作者的了解加以调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的排名偏重本科教育的角度。本表的微调多考虑了些研究成果的因素。表上顶级与一流大学,作者大多亲身访问过,每一家学校都有相识,在其中一半学校作者做过 学术报告。 台湾的台大,大陆的北大、清华、与浙大,被分到三流,是让人非常气愤与不服的。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学生素质绝对的超过我任教的杜兰大学。台 大、北大、清华、浙大的老师的『脑素质』也不逊于杜兰大学的老师。为什么杜兰可以在一流大学中吊个尾巴,而我们的北大、清华被列入三流呢?因素很多,最重 要的是,杜兰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北大、清华、浙大是中国的国立大学。环境与体制,决定了学术机器的生产效率,原料的品质(老师、学生的天生素质)当然也会 影响成品的质量(学术成果),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二流大学,应该是SUNY/Buffalo, Rutgers, Florida, Kansas, 与香港科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表上的一流与二流大学的运作、目标、渴望,基本是一样的。它们只有 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差别。顶级大学的年轻副教授通常是一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三流大学 与二流大学之间的交流就要少多了。北大与清华已经有点二流大学的架势,就是因为,它们已经有点能力在一流大学的少壮精英头上动脑筋了,例如清华用了五年的 时间操作,礼聘钱颖一从Berkeley回清华,浙大才刚刚有这个概念呢!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被大家取笑、不耻。 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蓬勃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好吹的?在一流大学,学者是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 传世之作。 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下流了。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意思就是,想当教授,非得在顶尖杂志, 发表一、两篇论文不可。如果像杨卫说的,每年要发一、两篇,就成了『牛饮』,只有三流学校的牛才这么公开的鬼叫。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 看的是品质,不是数量。可是在内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人家已经都做牛做马怎么多年了,没有功劳有苦劳,咱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 得起这么多神仙?只要你还努力听话,时间到了,苦够了,也就当上了教授了。 看一个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就能看出这家学校的定位。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从对手那里挖过来的。助理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升上去,极少数能升上去的,老早就有对手在挖墙角,又得千辛万苦的挽留, 年纪轻轻,就得给他个讲座教授。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到领导未来20年学术方向的大师。校长对大师那敢说个『管』字,磕头都还来不及呢!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出个假货怎么办? 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才能如此吃香喝 辣,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在顶级大学里,每周定期的研讨会就是擂台,那些大师们,在擂台 上杀得你死我活。 当然,如果一个顶级大学,请了个无能校长,一口气找了一群假大师,这个大学就马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个顶级大学就垮了。这就是为什么,顶级大学都 在美国,又都是私立大学。因为只有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才能发展出一个极精细的大师互相监管的『教授治校』的机制。美国的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用了三百年的 时间,用世界最优渥的资源,运用市场机能,慢慢把美国的学术巨厦的上梁弄正了弄直了,美国的一流大学像伯克莱、康奈尔才能放心的让教授来管自己,管学校, 甚至管校长。 美国的三流大学基本上是官本位,跟咱中国一模一样。李远哲这个学化学的书呆子,居然在台湾倡导『教授治校』,把台湾的大学变成政治角力场,乌烟瘴 气!三流公立大学如果教授治校,全校教授一定『挖社会主义墙角』。没有大师级的学术地位,就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教授跟装配工都是人,没有了赔不起的面 子,就可以不要脸,一旦没有人管,就一定不要脸。三流大学用SCI 数量管教授,就是防止教授不要脸,在我们管理学,这叫做防止『道德危险』(Moral Hazard)。 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所耗用的资源是惊人的,在外人看来是极度的浪费与没有效率的。师资是名校的命脉,这个『浪费』与『低效』,在师资的培育上面最为 显著。我用杜兰大学商学院做例子。杜兰商学院在过去十年,起码进了50个刚拿博士的年轻教师,每位教师的年薪,用2006的价码,是15万到20万美元, 每个年轻教师可以待六年,不升就走人。这十年的投资保守的估计是15万乘6乘50,总共四千五百万美元。只有四位升上副教授。其他的都为二、三流大学做贡 献了。我们的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外边挖角进来的,也就是说,顶级大学与其他的一流大学,用了更多的价钱为杜兰做了贡献。以顶级与一流大学合起来的五十家学 校做群体单位,百分之九十的师资培育投资是为了二流大学做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三流大学玩不起这个游戏,也就根本不玩了。从一流大学流落到三流大学的人, 基本上都放弃了『研究』,反而,一直在三流圈子的学者,有些会兴味怡然地玩着三流大学的数字游戏。 有人会说,这些百分之九十的年轻教授,会为顶级与一流大学发表大量的文章,所以值这么多钱。哈!你就错了。杜兰的这50个人,在十年内,发表了大约 50篇文章,其中三分之一是那升等的那四个人发的。其他46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成果。用浙大、清华的数字管理概念来看,起码四千万美元是打了水漂了。 在美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博士毕业生,这一辈子,不会在顶尖杂志发表文章。顶尖杂志的百分之九十的文章,是百分之一的学者写的。在杜兰商学院,学术成果主要 是五个讲座教授(师资队伍的5%)做的。 那么,我们不干脆就让这五个学者专做学问,何必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多人陪着玩?这就是学术环境的成本,没有这么多人日以继夜的干,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没有九死一生,就没有英雄好汉。后面我会分析,什么叫一流的研究环境。 话说回来,中国可能穷些,中国的市场机制可能差些,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可能落后些。但是浙大、清华的许多教授的天生素质可一点也不比什么普林斯顿的 那些书呆子差。凭什么人家可以教授治校,被校长哄着、伺候着,而我们清华、北大的念书人就得拍校长马屁、看书记脸色?我们也要教授治校,我们也要大师如 云。好!有志气!那么,我们得先从三流大学转变成二流大学。下面我就分析如何把北大、浙大、清华转化成二流大学。 怎么样才能办成二流大学 我前面说过,顶级、一流、二流大学基本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在由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的关系 。 他们优秀的程度不同,他们的办校宗旨、监管体制、评核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些学校实质上是教授当家。二流以上的大学是一群学者的合伙组织 (partnership)。而三流大学比较像工厂,教授只是拿薪水的『笔耕者』及『口力工人』。二流大学已经到了民主体制,而三流大学是农业社会的君主 专制。 从三流到二流要比从二流到一流难得多。从二流到一流,甚至从一流到顶级,只要有资源肯拼命,就有可能做到。而从三流到二流是本质的改变、是思想的改 变、是文化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用经济发展来做比喻。从二流大学到一流大学就如同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亚洲四小龙想赶上英国与意大利。香港与新加坡用了三 十年,到了上世纪末已经做到了。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就如同满清的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共和国的工业社会,打打杀杀一百五十年,到了1990年才算结束,经 过了非常痛苦、血腥、漫长的转型过程。这转型的痛苦是由于价值观的改变与社会结构性的改变,影响了现有在位人的利益,让他们的人力资本,一夜间荡然无存。 从二流到一流大学,是按同一个制度体系力争上游,而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是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由于新的制度体系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反抗、破坏、挣 扎就大得多。 在三流大学的体系里,文章数、学生数、头衔、行政职位是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是物质报酬分配的依据。在全是三流大学的官本位国度里,没有也不需要 开放性的学术市场。在三流大学的体制下,要累积文章、学生、头衔、职位这些人力资源可不容易。首先做学生的时候就得选一个大牌做导师,当徒弟的,沏茶倒 水、上街跑腿,样样周到。毕业后弄头衔、抢职位,又得卑躬屈膝、心狠手辣,一样不少。带着一批弟子打天下,要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交了不少朋友,结了不少 世仇。在数字挂帅的体制里,比的不是真知卓见,而是组织能力,政治手腕。一旦改变学术体制,原来的学术领袖,就像满清遗老,痛哭流涕、顿失依靠。反抗的意 念,这么会没有呢? 在三流大学体系里,博导可以任命,文章数可以计算,虽然不理想,但可执行性高,虽然大家做点没用的研究混饭吃,倒也有些次序,每个大学各混各的,相 安无事。到了二流大学体系里,大师不是校长任命就行了,得有真知卓学,没有一个市场机能做信息处理与汇总的工具,谁又知道那个是真大师,那个是假大师?如 果假大师的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比三流大学体系还糟糕。三流大学的博导是绵羊,校长吼一吼,就乖乖低头吃草。二流大学的假大 师,是披着珍贵貂皮的野狼,可以把校长都吃了。哈佛教授参议会才刚赶走一位做过财政部长、要改革哈佛教授懒散教学态度的年轻校长。谁对谁错,我说不清楚, 人家哈佛有足够的真大师坐镇,如果那些假大师搞得过分,校长是冤枉的,真大师就都跑到普林斯顿或斯坦福去了。如果没有什么讲座教授因此离职,这个校长大概 走得不太冤枉。这就是市场机制。中国有吗?这里有个小注脚。这个校长要整顿的对象,就是一个讲座教授, 他一气之下,拉了一批同事投奔普林斯顿去也。这位讲座教授是真大师、假大师,我不知道,隔行隔重山。但是,普林斯顿接受了这一批人马,哈佛校长因此去职, 是非曲直,就有了公论,这就是市场机制。 办二流大学只是清华、浙大进入世界名校的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真正的教育家是办教育,而不是争排名,就如同真正 的学者应该是好奇与探索,而不是算文章数量。争排名、做文章的毛手毛脚,我知道些,我也做过些。我一生的志向与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做个真学者好老师。做为 一个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我是不相信绝对道德观的,我认为道德是成本效益盘算下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的衍生品。做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科学家,我要贡献的是如何透 过理性的分析,设计一套制度机能,让人们自然地依自利的动机,做到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此,我对清华及浙大的建议,不是怎么玩些手法,把排名弄上去,而是 以社会精英的心态,怎么为中国打造一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在我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清晰的指出,中国如果想要有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就得有世界顶 级的大学,这两三个顶级大学,会带动几十个一流大学,这几十个一流大学,会带动上百个二流大学。这些顶级、一流、与二流大学是中国的知识泉源,会发展出千 千万万的科技应用,会培育出无数个领袖、学者、与教育家。我任教的浙大与清华,应该有舍我其谁的抱负。 在我的举例与分析中,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创建顶级大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学术大师为核心的市场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顶级大学绝对不是一个官本 位的农业社会能产生的。没有一个官,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识别学术大师,但是市场能。市场的识别能力超过任何的专家,市场的淘汰、监 控、与定价机制是融合了市场所有专家的智慧。 中国以致亚洲都没有一个开放型的学术市场,在清华讲的是『三清』,东京大学谈的是『三东』。三清也者,本科、研究生、教授职位都出身清华也。看清华 出身的清华教授谈起三清的那副得意像,真恨不得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这三流古井里的青蛙』。我自己也有『三台』病。四十岁以前,我的梦就是回母校台湾大 学教书。整个亚洲的学术精英都染了严重的科举病毒。如果一个大师是在十八岁那场考试决定的,这个大师百分之百是假的。没有真大师,就没有二流大学,就别提 顶级大学了。没有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真大师。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是在残酷公平的市场上,百炼成钢的结果。清华、浙大、东大、台大只是个三流大学,真正 的症结就在这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二流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队伍不能有近亲繁殖。所有博士毕业生都要进入公开市场,不能留校。 大海养大鱼,小沟养泥鳅。学术界的大牛,集中在美国这个学术大草原,也就理所当然了。最大、最公平的市场杀出来的大师,应该是最厉害的。不只我们 『落后』的亚洲得服气,近年来,连在『先进』的欧洲的大师都有浓浓的美国牛排味。清华、浙大要玩二流大学的游戏,就得进入北美学术大草原。各位看到吗?在 表一,一个只有三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加拿大,居然有两家大学被列入一流大学,就是因为地缘优势:它们位于北美洲英语语系的学术大草原。如果把杜兰大学、南 加大往南搬五百里,进了墨西哥,杜兰、南加大就什么流都不是,这就是地缘优势。 在中国生根的浙大与清华,地缘优势就别想了。没有地缘优势,也能成为二流大学,人家香港科大不是就做成了吗?香港科大还一度有一流大学的恢弘气势 咧!出大师的学术市场不是要大要公平吗?中国市场虽然不公平,谁能说不够大呢?只要我们能借用美国市场体制让中国市场做到透明与公平,三十年后,世界学术 中心在那里,谁都说不准呢! 如果为了进入这个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要清华、浙大搬家是做不到的,但是参与英语语系的学术市场的必要条件,非满足不可。我是社会科学研究 者,用英文谈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真是***憋气!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心情平复后想想,咱们的汉文不就是中原西陲的秦戎话吗?中原周天子的话 怎么说,现在谁也弄不清楚了。自然科学是不太受语言能力影响的,进入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对人文社会学科来说,要难得多。这是进入市场的必要交易成 本。我知道,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科系已经在做了,香港科大的建校原则就是世界(其实就是美国)标准。我最近接到复旦大学要求我协助拟订世界顶尖期刊的 排名,看来复旦也想杀进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了。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tenure)制度。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 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连挂一流车尾的杜兰大学都是九死一生。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 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 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 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而且很快的就是讲座教授。在一流与二流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的 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长聘制度的严格程度。顶级大学的斯坦福的考核期是九年,而它隔壁一流的伯克莱是六年。 顶级大学经过九年的严酷考核,不被打死,就成了大师。在顶级大学里,副教授这个职位是短暂的过渡。在较好的一流(表一里的一流A)大学中,大部分的 长聘教授,都能升等,可是在一流大学里资源比较不足的学校(一流B), 就越来越多的终生副教授。因为在一流大学里,升等的标准是看对手想不想挖你。没有人来挖角,你就好好的等着,一辈子都别想升成正教授。好的一流大学挖角的 能力强,被挖的或然率高,流通机制好,就没有存货。次一点的一流大学,挖角能力弱,被挖的或然率低,存货就多。到了二流大学,实在没有资源玩这个游戏,但 是还想成为一个学术净土,在给长聘时是按照一流的标准打了点折扣,到教授升等的时刻,有些就只看苦劳不看功劳了。北大、清华、台大都没有采用这长聘制,所 以就该列入三流大学之林。香港三大,尤其是科大,对长聘制,已经很认真执行十年以上了。 这个长聘制为『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与需求。有人称这个市场为『旧货市场(used market)』。旧货市场的买家,不都是穷人(较次的学校),豪门大户也热衷得很。因为真正的学术大师就像好酒,越陈越香。学术大师是二级市场的常客。 在一流大学最常说的话题,在顶尖大学几乎唯一的话题,就是某某人有了什么成果,是怎么来的,又有那家学校挖他了。 这个丰富的二级市场,也为长聘制添加了新的功能:淘汰、筛选、信息、激励。对于一个极难客观评价的学术来说,长聘制的这些功能太重要了。没有长聘制、没有 丰富的二级市场,就不可能有鲜活热闹、蓬勃兴旺的学术。由于中国没有长聘制,没有开放型的学者二级市场,中国就没有二流大学,更不必谈顶级大学了。清华就 是请十个杨振宁来也没有用,请来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只是花钱买了个符号,培养了一个诺贝尔奖研究成果,才是顶级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吴大猷可以用杨振宁为例 说他自己的学术成果,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你知道吗?像杜兰这样的学校,是很少给诺贝尔奖得主荣誉博士的。我现在就是杜兰的荣誉博士遴选 委员,我们要授予荣誉博士的,是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人。锦上添花是三流人做的事。 在二流以上的大学里,重要行政职位,尤其是校长,都是全世界公开遴选的。权与钱是腐化的根源。一流大学有权有钱的学术单位,像商学院院长,基本上是 从外引进的。一流大学的学术科系,每隔十来年就会从外面挖进一个系主任。外来的新主管有独立性,他不欠人情,没有瓜葛。他也有客观性,他可以冷静的分析这 个单位的历史留存问题,他的做为与决策不会马上引发关联性的猜忌。他有开创性,把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引入。我有个亲身的好例子。EMBA 教学是芝加哥大学首先推出的,并不太成功。后来给西北大学摸出了门窍,杜兰大学就挖了西北大学主管EMBA的副院长来当院长,做了两年,就出了成果,哥伦 比亚大学又从杜兰手上把他抢了过去。EMBA 就是这么样在美国遍地开了花,也影响了世界。 从我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浙大、清华如果关着门自己搞,是搞不成二流大学的。二流大学的建设要靠市场机制,因此想要摆脱三流大学的困局,就 得拉了一群背景相同、资源相似、有志向前冲的学校一起干,组建一个即竞争又合作的学术市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里的顶尖大学成立像 美国常春藤的学术联盟。与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逐渐的将中国最有历史、最有潜力的大学的监管从教育部移转到校产基金会、校董会、顾问委员会的手里,将学术 专业的监管移转到公开的学术市场。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导师邓小平,有个真知灼见:『摸着石子过河』。市场不是一天造成的。市场的优化过程,纯粹是经验的累积,结集所有参与者的经验与 智慧,不断的改进与摸索前进,最后胜出的机制,不是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单独推导出来的。认识市场机能在学术监管与激励的重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步,极不 容易跨出,能跨出这一步,而不跌个四脚朝天,后面的路就会逐渐好走。 『摸着石子过河』的真髓是从一小步做起。张维迎这个小红卫兵,在北大搞的学术文化大革命,立意是好的,大方向也对,可是他可能患了他出国前上班的赵 老板同样的错误:打击面广了些,步子快了些,调子高了些,手法硬了些。能让人家小老美,日以继夜、不眠不休、老老实实的干真学问的动力,不是校长室的一纸 公文,也不是某某大师的大声吆喝,而是那些小老美俗不可耐的经济动机与市场压力。要在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文章,也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学术这东西,是会者不 难、难者不会。北大有这么多学者没有受过应有的研究方法、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的训练,硬是打鸭子上架,只有官逼民反。说到官逼民反,我在香港科大就患过同 样的错误。三流大学的问题就在官本位的学术政策,做学术改革的也是用一纸官书,是很难成功的。 我觉得,学术改革,应该用利导而不是势逼,用市场机能,而不是用官方政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最容易突破的新成长点。对原有的教师与学术单位做增 量改革。譬如说,把教科书教好要比做前缘研究容易得多,北大许多老师可能无法用英文发表惊世之作,用英文念教科书的本事总有吧!因此计算成果的时候,把文 章数的比重压低,把文章质的比重加高,教好书的比重大于劣质文章数的比重,升等评核的时候,多邀请些香港与美国的华人教授参与,采用竞争上岗,竞争加薪。 这些都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学术本来就不是方便面。自古以来,成功的改革本来就是文火煮青蛙。有点良心与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张维迎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贡 献,及对整个北大学术改革的贡献。但想要人人讲好话就难了,不被乱石砸死,都算你张维迎走运的了。 案例:香港科大是怎么沦落成为二流大学的? 香港科大的成立,在亚洲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香港科大是亚洲第一个按世界一流大学的体制与框架搭建的大学,找到了真正有当世界一流大 学校长的背景、见识、能力、与经验的吴家玮,到香港来负责这个划时代的任务。其实,应该说是吴家玮找到了香港来实现他的理想,而不是香港人找到吴家玮去实 现香港人的梦想。我不认为,当时在大中华地区(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有任何一个官员或社会领袖真正懂得一流大学是什么回事。我要称赞香港的社会 领袖,只有见多识广的香港精英才听得懂吴家玮说什么。大中华地区的所有自命为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或准校长,都应该在桌上放一本香港科大教职员手册,没事的时 候,看看,悟一悟这些手册条文后面的含义在那里? 我大声疾呼,建议我现在的老板,清华的顾秉林与浙大的杨卫,请吴家玮做你们的顾问。你们有吴家玮的聪慧,但你们没有他的阅历。学问的领悟是要在一流 的环境中长期的熏陶,才慢慢深入骨髓。顾秉林与杨卫在社会科学上没有被长期熏陶的机会。社会科学里的市场机能跟自然科学里的物理机能不一样。物理机能的道 理能在书本说清楚九成以上,市场机能得靠从经验、观察、与失败中去领会。 只有在市场玩过,才知道市场规律。办一流大学的道理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可学。本文开场中,引用杨卫校长的那番话,是在五年前,没有一个中国大陆的校长能 说得出如此精确的。这是因为杨卫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完整博士训练的经历,在做学生时,耳濡目染,听老师、同学点评英雄豪杰。吴家玮在UC San Diego 当过常务副校长 (Provost),他的经验与智慧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可贵资源。 现在把话头转回香港科大。在1991年,当我接受科大的邀请去香港看看的时候,科大寄来一些资料讨论科大的愿景及方案,其与众不同,就深深的吸引 我。我与吴家玮深谈了几次,他的风度、气势、仪表、思想,与我见过的一流大学校长相比,犹胜一筹。他对科大的构想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校长的梦想,由于历史 因素而只能是梦想。1991年到位的第一批教授,就是梦幻团队,同时拥有这一批学者,是许多一流大学无法企及的目标。在海滩之旁、峭壁之上的校园,吃定了 书呆子的那颗清风皎月、美酒诗书的浪漫心怀。这个校园能让耶鲁大学校长嫉妒得高血压,更别提在可怕的哈林区之旁的哥伦比亚大学了。吴家玮带着科大的校园规 划与建校大纲,到美国的顶级与一流大学转了一圈,立刻造成极大的轰动。我想,所有的华人,尤其是香港人,要为香港科大感觉骄傲与兴奋。香港政府应该把科大 做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发展成整个亚洲的学术中心。 哈!我错了,大错特错。我刚到科大不久,有一次跟的士司机在车上聊起科大,他用非常愤怒的语气,大骂科大。说科大校长贪污,在家里盖了大游泳池,又 说科大浪费人民血汗钱。我当时极为震惊,渐渐的,我发现香港的新闻媒体,几乎不报道科大,就是报道,也是批评多,赞誉少。在香港各角落,几乎闻不到一丝以 科大为荣的气息。我们这一群很把自己当回事,在世界上也有些人把我们当回事的书呆子,在香港平民的眼中,啥都不是,就是一群糟蹋粮食的饭桶。 的士司机不了解科大,也就罢了,他们没有念多少书嘛,那晓得哈佛与活佛的差别?大学生该了解我们这些国际知名学者的来头吧?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还不争先恐后的报考科大?哈!我又错了,大错特错。我在科大的时候,以师资的真本事来排名,科大远远的第一,中大第二,港大遥遥第三。由于香港的高速经济 发展,越新的学校师资越好。港大最老,师资当然最差,当时有些港大的教授,可能还做不了科大的研究生。在香港待一阵子后,我对香港的高校招生有些了解,才 惊奇的发现,科大是香港学生的第三志愿,甚至是第四志愿。要命!连香港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把我们这些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书呆子当一回事。 有些教授,包括我在内,就建议说,我们有这么好的师资,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招生,尤其向中国大陆招生,为祖国服务。我还兴冲冲的,在台湾、新加坡、大 陆为科大扩充影响力,号召当地最好的学生考科大,也还真有些学生雀雀欲试。很快的,我们发现,港台新陆都是官本位,根本没有市场机制,跨地域招生得通过四 地教育部门协调,这一协调,要到那个猴年马月? 逐渐的,有些老师又飞向海角天涯,留在香港的老师,有些被其他学校慢慢的挖了墙角。逐渐的,在世界学术市场上,科大不再是亚洲唯一的亮点,不再英气 勃勃。在1991年,世界顶级学者们眼中的亚洲唯一的一流大学,香港科大,到了1999年,就这么沦落成了二流大学。在香港百姓的眼中,还是香港地区的二 等大学! 香港科大的案例,为我的理论提供了实证结果,也为浙大与清华发展学术,进入世界二流大学提供一些启发。一流大学要有资源、历史、及地缘条件。科大在 1991年,满足了资源的条件,而且满足了最难的资源条件:学校领导人与学术领导人。吴家玮与他请来的创校教授,对一流大学操作与学术市场的深刻了解,是 到现在还没有亚洲另外一个大学可以比拟。可是科大的创立,也有基因病原(genetic disease)。其中之最,就因为它是个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就得跟没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议员打交道。这些官员、议员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态度高傲蛮横(香 港要比台湾、大陆好多了),而一流学校的操作是很难用客观的短期指标来衡量的,科大与这些官员、议员打交道,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有,官员 与议员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他们可不会像我们这些书呆子,为办一流大学而拼命。 香港科大从零做起,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包袱;但没有历史,也就没有群众基础。我起初有点纳闷,香港的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应该有不少人, 是多少知道吴家玮干了件多不容易的事,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后来想想,他们能说什么呢?前面分析过,一流大学与三流大学是模式改变 (paradigm shift), 一流大学的思维基本是否定三流大学的体系的。这些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都是港大、中大的毕业生,难道要他们称赞这些外籍兵团,否定自己?这就如同小 海龟孙文,到了北京跟大官僚李鸿章谈变法,是李鸿章听不懂?还是李鸿章没有傻到自残? 科大的地缘位置,也注定让它难以保住一流的架势。可以说,科大是一国两制的受害者。香港只有六百五十万人,做为一个香港的公立学校又不能在大陆公开 招生,学生市场就只限于香港的弹丸之地。各位看看表一列出的一流大学,那个不是全球招生的?香港科大是用国际一流的师资去教香港二流的学生,不只是资源浪 费,师生都辛苦难过。最近一阵子,香港在谈教育资源整合,香港科大这个名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没有历史、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足够的选票来保护这个招 牌。 香港科大曾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梦幻资源:一个有眼光、有魅力、有本事的校长,一群著作等身,国际知名的教授,一个青山绿水、优雅宜人的校园。但是 科大没有历史、没有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科大是家公立大学,陷身于扯不清的政治泥沼。科大在短暂的辉煌后,回归成香港高等教育的一个平民:一个世界级的二 流大学。 我曾在慵懒的周末清晨,躺在清华园九公寓的床上,望着窗外遐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六四,1991 的中国应该已经到了贞观之治,即将要回归的香港,决定送祖国一个礼物:十亿美金,一个吴家玮,一群在世界擂台成长了三十年的华人学术精英。邓小平大笔一 挥,这笔资金与这群书呆子,进驻清华园,从零做起,打造一个顶级的,自我监管的私立大学。这一来,资源、历史、地缘优势不都有了吗?今天的清华,又何至于 在三流大学中挣扎?可能今天的清华已经是鄙夷哈佛,无视耶鲁的世界顶级大学。所有世界新科博士的皎皎者,论文一旦被导师首肯,马上就寄到清华,梦想着北京 打来的邀请电话。大唐盛世啊!衣冠长安啊!你在何方? 如果我们以搭建香港科大品牌来评价吴家玮,吴校长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我给他一个『良』(西方的B)。如果我们以搭建学术平台来评价吴家玮,他的成 功是划时代的。他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他把香港的七家大学办成二流。他的影响,还到了新加坡与大陆(台湾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我前面分析过, 从三流大学进入二流大学,是思想的改变,是质的跳跃。一旦进入二流大学的层次,进入一流大学就是只是资源与决心的问题了。 在香港科大创建之前,亚洲的所有大学,都是封闭式教学型的大学。别说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别提参与北美学术市场,在同一个城市内都老死不相往来。在 1990年以前,亚洲最西化、最进步的新加坡大学与香港大学的老师都只是些英国的与澳大利亚的学士与硕士。这些地区的学术领导人还公开的说澳大利亚的硕士 训练都要比美国博士好得多。台湾的学者都是本校子弟,许多是从助教按年资爬上来的。在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是看不到亚洲大学来的学者的。别说来打擂台了,连 观众席里,都找不到。近年来,亚洲学术风气的蓬勃发展,香港的三大,甚至七大,都进入了二流大学之林。 这些与香港科大的创建,引起了欧美学术领袖的重视与另眼相看,逼着亚洲的学术当家人打开大门是有密切关系的。 结语 我对中国与大中华地区的经济与学术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有些人甚至说我是盲目的乐观。逐渐的,我发现,就是乐观的我,也都低估了中国与大中华地区进步的速度。 一个一流大学的内部条件是『资源、历史、地缘』,外部条件是『开放、透明、竞争的学术市场』。浙大与清华起码有了历史与地缘的优势。中国之大,没有人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垄断市场或阻止市场的发展脚步。这个庞大的市场,会养出大鱼,浙大与清华都有可能是条大鱼。 我认为,浙大与清华都没有理由毛躁,急吼吼的要长大。长大是必然,长得好,就不是定然。学术如同好酒,资源、历史、地缘有了,外部环境对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当今之急,是寻找资源与妥善运用资源。同时耐心的、逐渐的改变外部环境。 一流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君子之争,合作是道义的和作。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是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不断的流动的。这些流动切断了个人的私心,增加了信息,辅佐了判断,加强了监控。 进入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是从封闭性的三流大学跨出来。改革与利益重分配是孪生兄弟。在改革中,现有的当家人、在位者是输家。吴家玮并没有把香港科 大办成一流,但是在新生的香港科大没有输家,个个是一流大学的支持者,甚至是狂热的信徒。科大的成功站住脚跟,有了成果,让香港其他六家大学能兵不血刃的 进入二流大学。一个成功的改革,压力要来自外,不能来自上(会官逼民反),更不可能来自下(那就是造反,更是天下大乱)。浙大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清华的压 力,清华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浙大的压力。 公开的、透明的、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压力机能。 参考文献 Avery, C., M. Glickman, C. Hoxby, and A. Metrick, 2004, 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Manski, C.F. and D.A. Wise, 1983, College Choice in Americ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M. 1974, Education as a signal, Chapter in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2006, College Ranking. 关 于历史于地缘对大学地位的影响,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四十年之久的查理斯·艾略特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 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它不同于棉纺厂,运营六个月就可以满足一种迫切需要。一所大学不是靠多在报纸发表一些社论,大量发布广告,或多拍几封 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2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有“勇气”抓文科
liwei999 2011-5-5 16:34
回答: 杨福家论重中之重(供批判用) 由 rotten 于 May 30, 2005 15:40:11 那就“批一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 首先要有“勇气”抓文科。文科的学术也是个要紧的东西。上海那块地段,复旦不挑头,没有人可以担此任。外交、历史,金融、经济;法律、民族、政治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大国必须有的人才。这不是培养学术“明星”,而是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人。   观察近代史上强国的大学,都是“带着产业的问题”搞理工、再反馈到本国产业,使本国的某些产业有高他人一酬的地位。法国荷兰意大利如此,英国比利时如此,德国美国如此,近的日本更是如此。笼统地讲“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这好比是股市上卖有名的股票,不会赔、但也决发不了财。这是已经富了的人的“战略选择”,不应该是还没有富起来的人的选择。 如何才能“发财”?只有搞那些现在还没有“名分”的、不被看好的股。官家、学界和民间要有个共同的认识:没有新的产业,就没有国人发财的立足之地。 比如研究“生命科学”,复旦具体要干什么?医疗“产业”对国人的富国富民有何益处?国人除了医院这样的服务业,医疗“产业”究竟如何?洋人们那样干有些道理,因为人家的那块蛋糕可以达到国家预算的几分之一。但是国人也跟人家“学”就不得要领了。一句话,没有从“产业”看学术的视点,就只能是学人家玩玩学术,在人家的“著名”杂志上发两篇文章,即便拿了炸药奖也没有人承认是世界“一流”大学。 搞材料更要有大目标了,但这在复旦显然不是强项。分析仪器设备的一半能在生产的第一线,这就是个产业升级的基本目标。有那么多的仪器在第一线,产业人口构成的档次自然要上去,这不是办个技校、速成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么多的仪器用在第一线,也不可能都靠进口。这些自然也要复旦这个档次的大学来担责任。一样的稀土原料,一样的仪器设备,可是作出来的磁铁性能就不如人家。差在哪里?差在“大学”的“势能”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的水平。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
热度 9 jitaowang 2011-5-5 01:53
“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 ? 作者 王季陶 “ 美国芝加哥大学 , ... 自创校以来从这里走出了 8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告诉记者,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学术论战是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要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诺贝尔奖得主跟本科生一样,发表任何学术成果也要被质疑、被挑战。建于 1167 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已培养出以数十位英国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表示,牛津同样崇尚学术论战,营造并维持“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是学校办学精神的灵魂。汉密尔顿认为,以清华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要致力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要在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文理兼顾等各方面向卓越的标准看齐,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 引自 得益于“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讨论 首先我得益于“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讨论 . 例如 , 我来到科学网的目的非常明确 , 就是 “ 以书会友 ”( 我的 “Modern Thermodynamics – Based on the Extended Carnot Theorem” 英文版共 279 页专著在 2009 年 9 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第一篇的博文就是 2009-9-15 写的 “ 现代热力学1: 扩展卡诺定理 ”. 开宗明义地讲明 : “ 我即将出版的中英文版 “ 现代热力学 – 基于扩展卡诺定理 ” 专著就是一项尖锐的挑战 . 从 1989 年来我已经写了 6 本专著 , 其中 4 本已经出版发行 , 2002 年一本是英文版在国外由 Springer 出版发行的 “ 非耗散热力学 ” 新领域 . 我手中的这一本是即将出版的英文版 “ 现代热力学 – 基于扩展卡诺定理 ”, 已经交付了清样校对稿 , 很快就要出版 . 我手中的另一本是即将出版的中文版 “ 现代热力学 – 基于扩展卡诺定理 ” 书稿 , 也已经交付给出版社 , 估计今年先后都可以出版发行 . 我的最近 20 年来的热力学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 卡诺定理有问题 , 需要表达为扩展卡诺定理 . 也就是说 , 卡诺定理所说 :“ 可逆热机效率最高 ” 的 “ 可逆 ” 是充分条件 , 但是不是普适的必要条件 ; 而 “ 非耗散 ” 才是任何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充分必要条件 . 或者说这就是 扩展卡诺定理 . 180 多年来 , 卡诺定理一直被奉为经典 , 也是热力学学科的奠基石 . 过去 180 多年 , 从来没有听到有人提出过 “ 卡诺定理有问题 ”. 如果没有 20 年的研究基础 , 我也不敢提出这样的观点 . 虽说不会掉脑袋 , 但是一旦出错也就在学术上身败名裂 .” 至少从进入科学网的第一天就曾经对学术讨论有过 “ 20 年的研究基础 ” 、“ 掉脑袋 ”、“ 身败名裂 ”等考虑。同时在 2010-3-2 也写过 “ 我们受益于学术讨论 ” 和 “ 科学讨论 千金难求 共同提高 ” 博文 . 如今我仍然认为 “ 我们受益于学术讨论 ” 和 “ 科学讨论 千金难求共同提高 ” 这些话有效 , 至少对我有效 . 具体受益时我也会表明 “ 学习了 ” 或 “ 长见识了 ” 等 . 学术讨论的目的和底线是什么 ? 学术讨论和交流的目的和底线是什么 ? 就 是在核心学术观点方面的 “ 探索自然规律 追求真理 ”; 具体说 : 希望达到 : “客观公正、明辨是非、认清成果、历史考验”的效果 . 先辈们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 “ 追求真理 ” 而献出生命的事迹 , 不在少数 . 就连著名学者波尔茨曼的死亡也可能和他学术上受到的不正当攻击有关 . 与此同时 , 不论是 “ 学术讨论 ” 还是 “ 学术论战 ”, 都是 “ 论 ” 字当头 . 要摆事实 , 讲道理 . 不能搞人身攻击和人身伤害 ; 也局限于 “ 就学术 , 论学术 ”, 不搞扩大化 . 同时我也曾明确表明在科学讨论的是非问题上是不能 “ 谦逊 ” 的。 删除 回复 wliming 2010-3-24 13:07 博主回复:谢谢李铭老师。但是你同时也看到我在科学讨论的是否问题上一点也不 “ 谦逊 ” 的。 ----------------------- 是非问题不应该谦逊。我无论在哪里都不谦逊,这是我的最大毛病。 博主回复:同感。也容易得罪人。 删除 回复 wliming 2010-3-24 09:29 王老师的谦逊让我很受教育。 博主回复:谢谢李铭老师。但是你同时也看到我在科学讨论的是否问题上一点也不 “ 谦逊 ” 的。 这同样是指在核心的学术观点的是非问题上 , 决不能 “ 谦逊 ”. 结论还是一句话 : 我们能不能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192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大学精神在于追求卓越和自由辩论—访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热度 1 halcon 2011-4-27 05:11
牛津精神在于精益求精和自由开放, 牛津大学是一所开放的高校,在这里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讨论,不管是学术上的,还是行政方面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芮、黄堃发自牛津 《国际先驱导报》: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的大学鼻祖,您认为是什么样的牛津精神指引着牛津大学长盛不衰?    安德鲁·汉密尔顿: 是的,正如你所说,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高校,我们自己甚至都无从考证建校的具体日期。说到牛津精神,我认为牛津精神中包涵了一所顶级大学所需要的精神。如果让我总结一下,我觉得可能有两点: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追求卓越;同时鼓励自由向上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    在 教学方面,我们坚持导师制 ,拥有很好的科研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优秀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牛津引以为豪的地方,也是牛津精神的精髓。   牛津大学还是一所开放的高校,在这里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讨论,不管是学术上的,还是行政方面的。导师制的延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可以与导师面对面就任何问题交换意见,我们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因此,在我看来, 精益求精和自由开放的讨论 ,是牛津精神的两个重要方面 。 (注: 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英国和美国等英语国家所有大学的源头所在。通俗地讲,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牛津的导师制是从本科就开始的,每名本科生都会有指定的导师,每位导师一般只带两三名学生。每个星期,导师和学生之间都会进行一小时左右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讨论,这种讨论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既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挑战导师,也需要在辩论中捍卫自己的观点。 这种辩论的好处:“可以在牛津的毕业生身上培养出一种自信。”牛津大学为英国培养出了包括现任首相卡梅伦在内的20多位首相,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元首也曾就读牛津,他们的成功不能不说与在牛津培养出的自信有关。 Q:“学院制”是现代大学普遍实行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但如何划分学院,各国做法不同。中国高校普遍按照专业类别划分院系,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院制”不同与此,是按学生住所、教学住所和以学科方向为依据划分的。您能谈谈牛津大学的“学院制”有哪些特点吗?    A:学院制在牛津大学已经拥有800多年历史了,是牛津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38所学院,每所学院的人数从500到700人不等。其中,30所是混合学院,这些学院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7所学院仅招收研究生;还有1所学院没有学生,只接收访问学者。   我认为,学院制具有很多好处。首先,这些学院就像不同的社区在牛津大学的大环境下提供了一个教学和社交的小环境,让新生更容易融入其中。其次,学院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学科交叉和多元性。我们的学院不是按照专业领域划分的,我们没有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相反,每个学院都拥有较为广泛的学科组成。这一点很重要。一个来到牛津学物理的学生都会发现,和他在同一学院居住和学习的同学,专业可能是哲学、法语、工程或者其他学科。这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了解和熟悉其他很多不同学科的观点及思维方法。同一学院的学生们有机会在每天的早餐、午餐和正餐中认识彼此,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讨论问题。 Q:中国的高校几乎都是按照专业学科划分的学院。您认为哪种组织结构更好?    A:我不会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因为每一座高校所选择的组织结构都是其独特历史的反映。在牛津,我们相信我们所选择的结构是最适合牛津大学的,也是最好的。在拥有学院制的同时,也有系别的划分,学生和教职员工与这两者都有联系。    Q:至今牛津大学坚持的昂贵“导师制”,目前都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A:是的,“导师制”是昂贵,现在是这样,一直以来都是。我很确定,经济因素是“导师制”将面对的最大的坎儿。   我们估算过,虽然每个学科差异较大,比如医学和自然科学可能会更贵,但平均下来,一名牛津大学的 本科学生每学年导师制需要花费1.7万镑左右 。目前,英国政府给每个学生提供5000镑补助,学费中用于支付导师制为3000镑,因此还有很大的差额。学校不得不从其他途径寻找赞助和补贴,这对我们坚持导师制而言相当困难。经济因素之前就是一大挑战,而英国政府削减开支后,挑战仍将继续。 学术成果的评判标准绝不唯一    Q:您既是牛津大学校长,也是一位化学家。在您看来,牛津大学的科研环境是怎样的?    A:非常好!牛津大学拥有杰出的科学院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和医学领域都作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贡献,对此我们非常引以为豪。我个人也很高兴在担任校长的同时,也承担化学系教授的工作。在最近一次的英国高等教育学术评估中,牛津大学在科研排行中首屈一指。在科研和生物医学方面,我们是一所非常有实力、有活力的重要机构。    Q:中国高校往往依据论文数量来评定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对此,您怎么看?牛津大学有怎样的评判标准?    A:我觉得, 在评价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时,绝不能只有某一种判断标准 。牛津大学在判断科研成果时,会衡量很多不同因素。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衡量标准之一,但我们还会评判论文内容的重要性,在同一领域进行横向比较。在竞争相对激烈的领域,是否具有吸引和留住科研基金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此外,我们还关注科研的创新性和创造力。牛津大学的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    Q:我们知道,牛津大学的Isis中心主要承担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能。您能否具体谈谈牛津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    A:是的,你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我们很自豪创办了Isis创新有限公司,它在转化牛津大学的科研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创办的Isis创新有限公司是牛津大学全资控股的技术转移公司)   牛津这座城市在英国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过去是,现在也是。而牛津大学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Isis主要是发现和完善牛津大学的科研成果,发掘其中对社会有益的部分,并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将其进行技术转移和转化。他们协助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将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商业化,包含专利申请,许可授权,衍生公司等。在过去几年间,Isis平均每几周就组建一个衍生公司。我们非常自豪,Isis已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很多成功的衍生公司。科研成果转化在今后仍将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工作。 Q:关于大学排名和英国涨学费问题的谈谈您的看法? A: 即便拥有如此辉煌的背景和难以否认的卓越,牛津大学在一些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位置也时常经历起落。汉密尔顿在谈起大学排名时表现淡定:“我很少担心你提到的这些排名变化。” 大学排名是作用非常有限的评价工具,有时纯属人为制造的戏剧性事件,对牛津、剑桥、哈佛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名校来说,短期排名的变化说明不了什么。   选择大学时不要过多地考虑排名,而是应该寻找在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适合自己的学校。    牛津大学的学费也提高到了原来的3倍。这主要是因为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花费昂贵,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 牛津从来没有把教育看作是一个产业 ”。根据英国政府学费上限调整政策而提高的学费,最后仍将是用在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在牛津享受卓越的教育。 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 Vice-Chancellor of Oxford University   注:在英国的大学体制中,Chancellor一般是请社会名流担任,相当于中国的“名誉校长”,牛津的现任Chancellor是曾任香港总督的彭定康,而Vice-Chancellor才是实际掌管各项大学事务的负责人,相当于中国的“校长”,汉密尔顿从2009年开始担任牛津校长。
2454 次阅读|4 个评论
冷眼看所谓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3 halcon 2011-4-25 23:07
当前,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词似乎很流行,教育部在喊,很多大学在喊,清华百年校庆了也在喊。当然,我对清华还是非常敬畏的。然而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我对这个概念非常模糊,就如对小康社会一样模糊。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并非是针对报纸、新闻等媒体,因为这些机构不是学术机构,读者也并非专业科研人员,因此他们可以使用更大众化一些的词语来进行宣传。但从科学研究工作,或人文社会学科的亲身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拿一个模糊的名次指代我们的奋斗目标,评价体系,任务计划等等。至少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工作如此模棱两可。 所谓“一流”,必然存在对比,但前提条件必然是存在一套评价体系。在这套体系下,我们的表现比人的要好,才能称之为“胜出”。正如如果要证明我们的算法是最好的, 至少要和业界公认的Benchmark算法在Benchmark数据集上真刀真枪的进行较量,否则肯定不能得到业界的公认,只能自娱自乐。那么学术界存不存在这样的评价体系或指标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答案是没有。目前美国并没有官方的政府排名或教育部的大学排名,有多个民间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英国的大学排名多出自于《泰晤士报》。为什么这些“当局者”不搞一个排名出来呢。我想原因有二:第一,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很容易被人怀疑自己在评自己,或存在利益交换,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做。第二,科研工作的当局者知道大学是由很多学科构成的。而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规律都不尽相同。一个简单的权重就能将两个学科的影响力综合起来?荒谬!!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本身, 通常对自己研究方向的牛人牛组都非常清楚,这些信息不是简单的SCI发表数目,被引次数能反映出来的。 而为什么我们对一流大学如此热衷呢?我想除了政绩考核的因素之外,也有我们期盼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的同时,教育质量也能得到世界的认可。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自豪感证明中国人的实力,也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一流不一流只有一线的科学家知道,管理者、决策者和媒体通常知道的都是二手信息。因此 ,过分重视媒体的评价只会造成外行指导内行的结果 . 清华大学是我自小崇拜和敬畏的学校, 我想大多数人对清华的期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所大学,而是当作中国教育水平的代表和缩影. 然而,清华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流大学,还是让我很失望. 在我看来,大众和媒体可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但大学本身还是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并且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不要谈不切实际的空话. 正如清华校风所说:行胜于言. 最后加上自己一点点拙见: 既然发展目标是MIT,那么以MIT为参照对象就是了。每年逐条对比各项指标,进步还是退步一目了然。何必搞个假大空的口号呢?
5294 次阅读|9 个评论
走自己的路:试论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19 Synthon 2011-4-25 08:14
日前我们这里组织了一个清华-耶鲁百年论坛,我之前也转过一个相关的帖子。论坛上有一个panel discussion,就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我本人也是panelist之一。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这里面又有两个子问题,一个是用什么指标衡量一个大学,再一个是,指标确定之后,每项指标达到何种程度可以称为世界一流。 要讨论第一个子问题,就涉及到大学排名问题。目前世界上有三个大学排名,2003年推出的上海交大大学排名,2004年推出的QS排名和2010年推出的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排名。有意思的是,QS和THE本来是合作推出大学排名的,但是在2009年,THE发表了一个声明,说QS的排名标准有问题,排名数据也有问题,因此两者分道扬镳。至于这些排名是否有效呢?我之前一篇博文里面也提到过,清华在上海交大排名里面比北大靠前,是杨振宁先生一人的贡献,而北大在THE排名里面比清华靠前,则是由于留学生数目多。所以,单看排名,似乎是很不准确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算我们有排名了,排名多少算是一流大学呢?顾秉林校长有个理论,说哈佛MIT是一流大学,但是还有不少一流大学不如哈佛MIT呢,不能说不如哈佛MIT,就不是一流大学了。。。美国有个大学联盟(AAU),有60个成员,都是美国比较好的大学,当然也包括哈佛MIT。顾校当年说,比较了一下清华的各个办学指标跟AAU的平均值,发现基本相当,清华略优,所以有信心说,清华在百年校庆之际跻身一流大学行列。当然顾校后面还有个注解,说“跻身一流大学”跟“建成一流大学”是不一样的,“跻身”的意思是差不多一流大学里头的最后一两名。当然这个注解被我们的无良记者们毫不犹豫的忽略掉了。。。 单从排名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觉得顾校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能办到美国差不多30名大学的标准,那单从排名上讲,可以算是一流大学的尾巴了。 然而在我们的panel上,来自科大的陈倜学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陈学长说,一流大学要做一流的研究,但是一流的研究,除了老爱这种五百年一遇的天才之外,都是用钱砸出来的,那么中国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有没有这个必要砸钱砸出一个一流大学呢?陈学长的另外一个观点更有意思,他说我现在就可以做出一个排名,把清华、北大、中科大排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前三位。 而另外一方面,陈可忠故校长之子、IEEE终身会士陈兴耀先生则认为,大陆已经有了这个财力,可以扶植一两所一流大学。另外,陈兴耀先生也认为,2050年的时间表是合适的。如果从现在开始,着力培养中小学生,那么2050年的时候,现在这批中小学生成为中国大学的中流砥柱之时,如果他们成长的好,或许我们就有了一流大学。 我的观点则是,一流大学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清华历史上的学科变迁,从30年代开始的工学院逐渐壮大,到50-60年代蒋南翔建设现代工科,再到80年代重建理学、人文、经管诸学科,到90年代复建法学院,其实都是顺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清华,或者任何一所中国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不应该脱离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跟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顾校长在校庆给校友的信里面也提到,清华在“研究、设计、开发”诸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你如果看西方国家的一流大学,比如我刚收到耶鲁工学院院长给工学院院友的信,就只提到了研究成果,至于设计、开发,那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学校不管。但是中国的国情是,绝大多数公司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来做这些事情,那么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大学,于是大学在教学和研究之外,又多了两项任务。所以说,跟现有的世界一流大学比,我们中国大学的负担是更沉重的。当然对工科研究来说,有些时候结合实际可能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时候,只是牵扯了太多精力。 在我之前写的几篇校庆文字里面,有不少网友对清华提出了批评。有意思的是,有些网友说,清华这么多年也没啥原创性成果,发SCI都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同样也有些网友说,清华这么多年也没给国家解决几个技术难题。前者很重要,研究成果是对全人类有益的,而后者也很重要,解决国家的需求,作为一个国立大学,似乎也是清华的责任和 义务。我想清华现在很多的问题,其实是野心太大,试图在两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是反而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资源,所以可能两个方面都做的不够好吧。 现在我们要建一流大学,那么又应该怎么走呢?是应该按照已有的一流大学,哈佛等校的模式,完全放弃设计、开发之类的工作,而专心于教学和研究?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来服务的活动?这一点,我没有想清楚。但是我希望,肉食者,应该比我清楚。那么一旦这个问题清楚了,就自己走自己的路好了,神马排名,神马一流大学,都当做浮云好了。或许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之后,人们一看,嘿,这就是一流大学!
个人分类: 其他|7739 次阅读|35 个评论
清华耶鲁研讨会
热度 5 Synthon 2011-4-18 05:12
研讨会办得很成功。与会者大约有60人,来自社会各界。清华学生占了将近一半,而学生中又以生物和工程院系占大多数。康州清华校友会动手比较早,得 到清华校友总会的大力支持,有北京清华校长 顾秉林 以及 新竹清华校长 陈力俊 为研讨会专门发来的贺辞,并联系了中央电视台海外部做专门采访(包括对演讲者一对一的采访)。研讨会的中心话题是如何把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兼及中 国经济发展,尤以比较中美两国教育制度为重。 陈兴耀,新竹清华老校长 陈可忠 之子,讲陈可忠老前辈光辉的一生。重点在新竹清华的建校及发展历史、康州校友会的成立过程、台湾高校的对比及发展等方面。有陈可忠老前辈的许多照片,是极 为珍贵的史料。陈兴耀老先生以80高龄与会,矍铄清朗,将历史与故事娓娓道来,沉实中不失诙谐。 张群华,清华著名天体学家 张钰哲 之子,追述张钰哲先生为科学奉献的一生。以培养张家祥讲张钰哲先生的识人与师表、以张钰哲先生的诗画讲清华的人文精神、以同窗及外国好友书信讲文革时期清华知识分子遭遇的不公。 何晓红,北京清华老校长、前教育部部长 何东昌 之女,重点讲文革时期及平凡之后何东昌老先生的言行与精神。乐观、求实、坚持真理、心怀天下,是以何东昌老先生为代表的清华知识分子的时代风貌。何东昌老 先生的重点抓农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并强调美育的教育理念得到与会者得广泛认同。何女士演讲引人入胜,故事人文讲得体贴入微,让人恍若身临其境。 马超,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现在Yale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chool做Assitant Professor,也是康州旅美科协会长,谈了协和的建校史以及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史。以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建协和的理念,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项有 争论的话题,包括高产量vs高质量等。马先生很有些文人气质,虽略显拘谨,但演讲沉着踏实,史料丰富。 翁涌,UBS MD。从全新角度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政府的应对,并对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做了简略分析。翁先生人非常好,和善可亲又透现睿智。 王晓明,Yale在校生,即将毕业,会relocate到NJ并加入我们大纽约地区校友会。晓明曾参与编纂清华史,对清华的历史有深刻了解及思考。 在列举清华学科建制发展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清华的学科设置是与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相应的核心观点。之后又比较了清华与耶鲁的教育理念及精神(其实更多的是中 西方教育的不同),提出了很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题与观点,引人深思。 吴丛生,University of Bridgeport金融系教授,讲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历史与走向。 杨阳,Yale计算机系教授,谈清华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与他对清华发展的思考。杨教授的演讲全面展现理性光辉、沿着他自己独特的逻辑线索,大量列举数据、相互佐证,极具说服力。同时,他在演讲和与别人交谈中时时透出饱满的热情与活力,深得Yale学生的拥佩与爱戴。 注:本文作者为清华大纽约地区校友会代表胡同学。本人写的文章,稍后出炉。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71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教堂的苏格兰交响音乐会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3-13 11:48
漫漫冬季过去了,尽管春天刚露头,但明天一早就实行夏令时了。频繁地改时间,老美也记不 住,只得借助口诀:Spring forward, Fall back。春天把表往前拨,秋天往后拨。这里借助了Fall的一词多义,只有fall back,不可能fall forward的。但这个口诀对我没用,因为我总觉得把表从9点拨成8点是往前拨,和别人的理解正好相反。我只能采用分析的方法,实行夏令时就是让你早点 睡觉,明明现在9点了,骗你是10点了,该准备睡觉了。所以应该把9点拨成10点。 从对冰天雪地的欣喜到终于审美疲劳,久违的阳光让人精神振奋。High Street上的Convention Center有小朋友比较正式的舞蹈比赛,去取钱时顺道进去瞄了瞄,可惜现场不让拍照。第一次把整个Convention Center贯穿走一遍,横跨好几个街区。 晚上则参加了Covenant Presbyterian教堂的苏格兰交响音乐会,教堂很别致,学生的巡回演出很精彩。在国内音乐会票价太贵,从不敢去参加,这里有很多免费演出,还有基督徒免费接送。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交响音乐会,还坐到了第三排。现场感受到了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层次感,体会到指挥对交响乐的重要性,还看到了各种奇怪的 乐器。演出中间穿插舞蹈和对苏格兰服装的介绍,除了男女都穿裙子外,还有装食物的口袋,介绍到这里时,台上的乐手模特现场从口袋取出食物分吃起来。 看着交响乐指挥,感受到指挥的重要性,想到了建设一流大学。强调个人主义的地方,每个人都像一个钢琴师,演奏得不好得怪钢琴师本人不济,就像美国如 果建不成一流大学的话得怪科学家水平不济。强调集体主义的地方,每个人都像乐队里的一个乐手,建不成一流大学的话,只要乐手没偷懒就怪不得乐手,得怪指 挥。 所有奇怪的乐器中这个最奇怪,声音有点像清宫戏,人边向皮囊里吹气边用手指控制音调。由于皮囊里的气体有一定压力,即使乐手在换气,乐器的声音依旧连续流畅丝毫不断。
个人分类: 生活|3537 次阅读|2 个评论
985/211不再扩招,可以期待“11X”工程否?
热度 16 boxcar 2011-3-8 21:06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刚才看到一条“二手”消息:“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3 月 7 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 “ 985 ” 、 “ 211 ” 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 ”【 1 】也就是说,国家重点建设的 大学圈子已经被定格,早已进了圈子的可以“没事儿偷着乐”,没进圈子的只能在圈子外面“哭吧哭吧不是罪”。 事实上, 211 和 985 两项都已实施了十几年了,两三期干下来,似乎应该可以评估一下实施效果了。无论是征地、扩招 + 合校早就的“一流大”,还是亦步亦趋地效法国外的“学”,都还没有能让我们看到世界“一流大学”模糊的影子,只好继续翘首期盼若干年。在这时候再继续用这两张老招牌搞扩张,似乎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道理很简单,已经投了 N 多个亿的那些被认为最好的大学们到现在为止还没真正鼓捣出一个举世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自己宣布的除外),现在再拉几所大学进来,投点儿钱进去,得等猴年马月能见效?像这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工程,慢吞吞地往前挪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期待 985/211 扩招的那些大学恐怕是只能空等了一场了。 是不是没进入 985/211 的大学只能彻底断绝了希望呢?倒也未必。部长同志似乎也没说会不会很快就有创新版的某个教育工程,俺冒昧地揣测,今年( 2011 年)某名校将迎来百年校庆,届时会不会像 13 年前那样,出台一个 11X 工程(抱歉,咱不知道名校具体的校庆日期)呢?如果这个可以有,那么很多没能搭上 985/211 这两班车的大学是不是可以有点儿机会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只能选择审慎的乐观,因为即使有一个新的“工程”在酝酿,这个“工程”的对象多只能是选择少数的若干所大学,哪些大学会幸运地被列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如果仅从过去的历史看,搞“扶贫”工程的可能性往往远小于搞“夸父”(夸富)工程。因为很多人都喜欢“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前者有望迅速看到亮点,后者虽然更有长远意义但眼下的效益不会太明显。 ************************** 参考: 【 1 】刘广明: “985”“211” 不扩军,河南高等教育向那里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9436do=blogid=420083from=space
个人分类: 教育|7479 次阅读|41 个评论
“土鳖”与世界著名学者共同被邀撰稿于“精品文集”
热度 7 nwpacific 2011-2-4 20:34
中国 “ 土鳖 ” 于 2010 年 12 份在 San Francisco 召开的 2010 AGU Fall Meeting 的一个 session 上作了一个口头报告 ,与有关学者讨论、交流当今地球科学领域重大问题之一 “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起源和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 。虽然 “ 土鳖 ” 的报告一方面宣称自己及其合作者“惊世骇俗”的理论框架是隐藏在复杂表象后简单漂亮的真理等,另一方面明确否定了流行学说,但并未遭公开质疑。 中国 “ 土鳖 ” 以为, 2010 AGU Fall Meeting 已告一段落,成为历史,不想,最近收到一家著名出版公司著名编辑的邀请函,要为他们想打造的一本 “ 精品文集 ” 撰稿。起因是编辑在参加了 2010 AGU Fall Meeting 若干个议题略有不同的 session ,其中一小部分的口头报告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被邀的通讯作者一共 11 名, 其他 10 名所在的大学是: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 2 名(教授,包括 1 名美国院士)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名(博士后)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 名( 2 名教授, 1 名副教授)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 名(教授,包括 1 名美国院士) University of Colorado 1 名(教授) University of Missouri 1 名(教授) 这些外国学者所在大学或学科不但是世界一流,而且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鼎鼎有名。 2 名年轻人(副教授和博士后)是耀眼的新星,按发表文章数量及其影响因子,他们在中国应该是 “ 某某计划 ” 的学者了。他们当中有的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发表文章比中国 “ 土鳖 ” 在国内一般期刊发表文章似乎更容易甚至更多(例如 University of Colorado 那位 教授 ) , 有的是地学界少数几个被敬仰的大学者之一。与之成鲜明对照,中国 “ 土鳖 ” 所在的大学在中国可能都算不上一流(勉强是个 “ 985 ” ),估计在世界上被认为不入流; “ 土鳖 ” 个人在国际地学界也属无名之辈(如果有名的话,那也是 “ 私下 ” )。因此,中国 “ 土鳖 ” 在 2010 AGU Fall Meeting 作 口头报告是有个“意外收获”:被邀在一个 “ 老中青三结合的华丽舞台 ” 上与国际著名学者一起,展示自己及其合作者的理论。 想说的是,在科技信息交流合作如此方便的今天,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 “ 有心 ” ,都能取得同样重要的成就(少数情况可能例外),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俗话说 “ 只要心诚,石头都能开出花来 ” 。在科研上,只要心诚就有可能成为一流乃至超一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给我一百天,还你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10 pukin 2011-1-28 19:17
给我一百天,还你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时曾引用俄罗斯历史名言,向俄罗斯民众做出了“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的承诺。暂且不讨论俄罗斯人民是否能给普京20年的当政时间,但普京这句话说的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名声在外^_^ 今天看到搜狐网第47期“ 非常道” 的标题,套用了普京这句名言:“ 给我一百天,还你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哈,真是太给力了。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40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也说“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
热度 4 weijia2009 2011-1-13 03:00
刚读了曹聪兄的博文《朱清时教授的眼光》,颇受教益。文中引用的 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这句古语折射出南方科技大学建成亚洲一流大学的远景似乎高度不足,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无疑将制约大学未来的发展。该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2853 ) 我同意曹兄的我们缺乏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这么一说,但还是想稍稍补充几句我的个人看法。我的内心对于这个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的定义一直是模糊的,我倒是觉得我们最缺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万丈高楼平地起,楼宇的规划和设计无疑是重要的,但地基是首要的。 多年来我们各行各业都一直在冲世界一流,冲得动静最大的莫过于中国足球了。引进国际机制办了商业化的俱乐部,修了一流的绿茵场,球员薪水也达到了国际水平,请了不少具有世界一流眼光的洋教练。但如果你(忍着必发火)打开电视看几眼就不难发现,我们的球员在场上实在是技不如人,踢不出行云流水般的传切配合,攻防两段的表现可以说是棋输一着,缚手缚脚!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足球场上最起码的传接球技术、跑位意识和阅读比赛的能力都是先天不足的,这又何来世界一流的可能性?他们是法乎其上,而久居其下啊,以这种技术根底连近邻的日韩都根本无法超越! 两年多前我访问过一个英国的大学 - Brunel University。Brunel大学位于伦敦西区,学校规模很小,也很年轻,兴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我参观了它的生物工程研究所。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研究所不像很多中国相关研究所那样设立了门类齐全的研究方向,而是专注于液体传输和分离技术。我记得他们介绍了自主研发技术的两个应用,一个好像是在太空实验室(液体生物样本传输和分离上)的应用,另一个就是在我们天然药物领域目前正得到广泛应用的高效逆流萃取技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的一个普通的研究所能给参观者带来深刻印象的不是它的大气象,而是其很专很实的研究定位、并能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的应有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似乎很小儿科的创新研究定位很自我,但给科技领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推动;反观我们那些具备大投资和大视野的大单位,在科技上的贡献往往是捉襟见肘的! 在我的博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我们当地的一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Davidson College。它只有大学部,规模很小,没听说过有世界一流大师,当然更不会去效法他们本就不以为然的哈佛或耶鲁校园。但也是邪了门了,多少美国家庭愿意把最有才华的孩子往那儿送。前些天有一位交大的同事跟我讲他的儿子选择了Davidson College,也就是说这个居于北卡乡村一隅的学校,其名声已经远达中国的大上海了!我想主要原因无所谓法乎其上还是其中,而是坚持以自己为主,基础工作做得好,建立了最优秀本科生教学和培养模式,因而应了那句老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其实一所大学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高的立意、或想引进谁、想效法谁。大学首先要有自我!高度和眼光是建筑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一个学校如果在创建伊始就跪在别人的后面寻找先进的脚印、不去想着建立自己的基础优势和风格,就别想能培养出具有独立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学生。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圣诞的时候我曾问儿子,我们带着你跑了世界上不少地方,你跟爸爸说说在你的记忆中哪家饭店、哪家旅馆最好呢?我儿子一本正经地思考了下,回答说:我认为饭店中Red Lobster(一家连锁的美国海鲜快餐店)最好!我很不屑地问:这家饭店怎么可能是最好呢?儿子说,因为他们在餐前给提供最好吃的蒜香小面包,而且可以随便要,免费的!他接着说,至于宾馆嘛,应该是Chapel Hill的Siena Hotel。我又奇怪了,问,那是间四星级的宾馆,难道它超过你住过的几家五星级宾馆吗?儿子说,我喜欢宾馆里装潢的很多画。我想起来了,那家宾馆的墙上布置的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彩印作品,看来儿子的艺术细胞已经异乎寻常的丰富了!我正要表扬他,结果儿子接着又说了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他说,我觉得那些画上很多小男孩和大人的小JJ都露在外面,说明这家宾馆实在是太cool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99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教授称读研究生就是进地狱 欢迎来到地狱旅游:诗文合一
杨学祥 2011-1-13 01:43
教授称读研究生就是进地狱 欢迎来到地狱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 18:21 新民网 四川农业大学杨凤教授(前)正在指导研究生试验。   杨凤,男,国家杰出高级专家,我国动物营养学奠基人之一。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曾任国务院第二届学位委员会成员、农业部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和动物营养学会分会会长以及 四川农业大学 校长等职务,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动物营养学会名誉会长。   研究生入学时,我常常告诉他们:读研究生就是进地狱,欢迎来到地狱旅游!这里面其实包含多种含义:一则做学问是一件很苦的事,要甘于清贫、清苦;二则要耐得住寂寞,要有集中精力做学问、干事业的韧劲;三则可以收获快乐,体会苦中之乐,终有浴火新生一刻。   一名好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经历了炼狱般的磨练,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人才。我一直要求研究生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习研究上,要三分之一时间用来读书,三分之一时间做实验,三分之一时间写论文。   我一直主张先做人,后做事,作为知识分子,必须有社会担当精神。我们这一辈人经历了从抗日救国到科学救国再到教育救国的心路历程,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只谋求自身利益,置社会于不顾,那么这个国家是很难进步的,个人也难有快乐和幸福。上世纪50年代,怀着一腔报国之志,我放弃美国的博士学位回到祖国,我为自己在西部的西部坚持了60年引以为荣。我也希望在外留学的学生,能兼顾为国内作一些事,特别是为祖国的农业现代化,为提高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新民网) http://edu.sina.com.cn/kaoyan/2011-01-12/1821281917.shtml 地狱和天堂 一流大学地狱门, 一流教育献青春。 一生艰难崎岖路, 一代辉煌慰忠魂。 一流享乐在天堂, 一流水平在伪装。 一生整容常变脸, 一代风流无思想。 点评:没有艰辛就没有辉煌,一流大学首先要培养献身科学的精神,不为名利而放弃追索真理。跟风最容易名利双收,独创将遭遇各种力量的阻击和考验。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355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学期访问工作的点滴体会并顺便提点儿建议
wangxh 2011-1-11 22:28
首先感谢清华大学材料系 Y 教授、材料系、教育培训管理处以及我的供职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多方提供了这次到国内顶尖学校学习、工作的机会。沐浴百年名校之春风,聆听大师之教诲,是俺学生时代的梦想与追求,但直到年纪半百才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以偿夙愿。 开学典礼时,培训处 W 老师说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可是俺不敢啊,不配呀,相去甚远啊!回学校给研二的研究生开题时,一位真正清华大学毕业的老师见面对我说:听说你在清华做访问学者,好啊,我们成校友了!俺是支支吾吾没有回答,心想俺是无缘高攀的呀,多谢您抬举喽! 一个学期的访问,收获颇多。主要是科研设备,见到并使用了 传说中 的真空高温烧结炉(烧结温度可达 2000 ℃以上耶)和 SPS 烧结炉等,一边用一边想只有拥有好设备才能培养高水平学生呢,老师都没见过的怎么教学生呢?用Y教授的话说就是这回你别光想了,设备条件有了,做吧。再就是查阅文献,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得全文,不像在家里总得到提示要获得该文全文, purchase 其实即使交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交呀!每当此际,一个字:郁闷 ing !最后这一次,我带来一名研究生同来做实验。刚来两天,研究生收获更多,感慨着对我说:老师啊,在这里做实验太好了,这两天感觉特别充实,好像过了一个月似的!看来名校有魔力哟。 来清华四个月,接触最多当然是教师与学生,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敬业,令鄙人由衷敬佩!原以为中国高校目前的浮躁之风兴于著名高校,其实很可能错了。最起码我看到的清华的教师、学生非常踏实、有条不紊、兢兢业业。另外还真正认识到,即使国内最著名的高校,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但很少人知道教师、学生的实际人均使用面积的奇缺(起码本人所在的科研小组如此)。在家里,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是两个人一间 20多 平米的大办公室,而这里的学生都是十几人一间办公室,人均 2 平米已经算不错的了,而教授们往往带领几位博士(后)拥挤在一间办公室里 啥也不说了,回去好好工作吧! 还有,清华校园里的交通管理比较人性化、非常爱护学生,真正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学生最拥挤的道路上各种各样路障说明了一切!越是大牌教授、越是著名学者乘驾的轿车越能够礼让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学生。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越是替弱势群体考虑,越能呈现出和谐的音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还有就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待人态度,态度和蔼让俺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只有一次让俺很是不快。当然啦,瑕不掩瑜嘛,哈哈! 另外给清华提一个建议,算是揭清华大学的一个短儿吧。清华有不少古树,超过100年的给钉上绿牌,超过300年的钉上红牌(落款都是北京市园林局)。还有许许多多年轻的树,也都被钉上了椭圆形的名牌。不言而喻,在这素质教育的喊声大行其道的年代,肯定是为了学子们多长知识,认识更多的树种与植物,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给树钉上牌牌多疼呀,就连一岁一枯荣的小草都有小草对我微微笑,请您走路绕一绕,怎么对经历许多风风雨雨、多少年的寒来暑往的树木就痛下杀手树干上钉钉子呢!这是不是有些杀鸡取卵的味道,清华人不应该不晓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公理吗?现在的一个小小的钉子眼儿,可能就是数十年后的一大块水泥补丁看到校园里不少年龄稍大的树都有这种补丁,更有甚者就是死亡! 建议不要继续给古(老)树钉钉子了,教育学生认识树木方法应该有的是吧!这方面清华不妨学学太原市给老树建围栏。人家太原市的树资格太老,只有1000年以上的古树才能享受围栏可称为别墅的优厚待遇(类似于二校门内两侧的两棵柏树)。清华100年以上的古树可以享受,300年古树享受的别墅高度是百年古树的三倍。各种树的名字完全可以刻在混凝土或石头围栏上只有石头是不朽的嘛!至于60/70岁以上的老树,人家都活了这么长时间了,年龄比清华园里大多数人都大,享受个石刻牌牌不算过分吧? 短短的4个月,不能充分挖掘清华大学深层次的内涵,这可能留给我深深的遗憾。好在 Y 教授以及某些部门和老师愿意继续提供指导与帮助。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大庆的日子里,愿清华的师生快快乐乐,愿清华大学的明天更美好,愿清华大学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个人分类: 心之悟|36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见一流大学的永恒话题,再把旧文提上来
liwei999 2011-1-11 21:17
mirror - 春节掐架的好话题:也说说施饶的建议 立委按:大过年的,镜兄也不闲着,追踪时事,关注热点,指点江山,心系国家大事。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在野仙鹤不忘朝,民科赤心报祖国的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办好教育需要广开言路。年饭可以将就,春晚可以跳过,镜兄的文章不可不看。当然,镜兄是批评有余,建言不足,这是在野党的通病,并非镜兄独有。可贵的是,镜兄的批评不但角度独特,启发思路,而且往往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镜兄的建言也不是没有,一般是隐藏在批评后面的字里行间,譬如:配钱也是个好办法。大学归地方,地方出多少钱中央财政就补贴多少。这种思路也比先选择一批高校,给予自主权的思路要有效得多。...北清需要有为其他大学谋幸福的思路才好。 春节掐架的好话题:也说说施饶的建议。 (320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February 13, 2010 06:00AM 温总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施饶二教授作了发言。需要声明一哈,施饶的顺序不过是说起来上口,并没有第一第二的意图。 先说结论:任何纲要都可以成为批判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好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务院,要做事情就必须有一个规划、有一个纲要。所以就要组个班子、做个规划。在过去,这就叫做御用了。按照洋人的法子,给些钱让智库们去做方案,然后选择、综合一下就可以了。版权么,自然是属于国务院的了。因为是掏钱买来的。至于座谈会么,主要是个姿态的问题,不必太介意了。 国人办大学历史很短,北大不过百十年,共和国后的时间又居多,想办好很不容易。 引用: 先帝曰: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可见先帝认为办大学就是要科技了。这个思路从当今的执政者到北清的施饶都没有摆脱,拿西南联大说事儿、建设一流大学,加强研究教育云云的基本上都是在科技领域延长线的思维上。 大学还是要办的的说法发表在1968年,恰好是北大建校70年。当时居然不是如何办大学、而是办不办大学的话题。四十年后再回头看,真是个天大的玩笑。办一流大学不过就是个说法,实际上还是个如何办大学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天改了字叫一流,其实是从大清朝时代就有的遗留问题如何办大学的问题。 施饶们之所以提不出什么好建议,那是因为国人大学里的文科不发达的缘故。 引用: 北京大学饶毅 清华大学施一公建议: 保证教育公平,继续国家办学。 这恰恰是个馊主意。中小学可以地方办,为什么大学就要国家办呢?镜某不才,但是不会拍脑袋说我们比较中外教育体制后认为,国家办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之必需,也是教育资源能够做到社会公平的基本保证这样的话。因为两位教授看好的所谓的一流大学几乎没有几个是中央政府办的。保证教育公平(应该说受教育机会的均等)的手段也不必都是由中央政府的财政里出。西方部分国家私人办精英高校的道路大约也算不上是美国人教育的现实。要知道,美国的私立学校数量虽多、出名,但收容的总人数不过大学生数的20%。用20%的事项来说事儿显然是调查不充分了。 说到用钱,大约没有比资本家们更精明的人了。配钱也是个好办法。大学归地方,地方出多少钱中央财政就补贴多少。这种思路也比先选择一批高校,给予自主权的思路要有效得多。先选择一批高校不过是个学大寨的思路,也就是在京城里的人的胡思乱想,外边的人根本就不服气。小灶一开,如何能形成竞争呢?不过都是些既得利益罢了。 有中国科大成功的先例可循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真不知道作为大学,中国科大在今天如何就可以定为是成功的了呢?如果论成功,恐怕人大、传媒大都要排在科大的前边呢。 田博士说物理虽然有些破绽,但是对物理还是有些敬畏的。遗憾的是国人理工科的对文科的学问很没有些敬畏,不着四六地说事儿。当然这里面有历史上的原因,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里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往文科里面走。这个弊害要远大于理工科学生的出流。 统一大业不单是要加强军备,也要从办好大学做起。你办的大学比那岛上的好,学生有好的就业出路,岛上的青年人也不是傻瓜,自然会到大陆来求学。北大办得不如台大,那就很成问题了。 如何办大学的问题,北大、清华学校里面花时间研究几年再来说事儿不迟。当院长的应该知道这样才是做事、作大事的方略。到时候研究不如人家人大做得好,那就是笑话了。 不要一开口就是什么自主权伍的。那不过是一种北清的特权思想。北清需要有为其他大学谋幸福的思路才好:为了办好大学,需要废除什么样的法律、条例呢?需要新配套一些什么样的法律、法令呢?这些事情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得出结论来的事情,需要法科的人们去思考。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1370,61370#msg-6137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489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温总 办大学 饶毅 施一公 相关文章: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zhangcz07 Wuyishan yunweichen hangzhou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剥麒麟的皮 ip:122.82.22.* 学生物的人居然不甘寂寞,动不动就上新闻,仿佛立志要成为公众人物,发表不着边际的讲话,对所讲的内容又没有一点客观公正的态度,完全失去了一个做科学研究人的基本水准,甚至乐于做别国的鹰,看来只能指望他们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hangcz07 首先祝李老师新春愉快! 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呵呵,你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办世界一流大学 VS 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
热度 2 sheep021 2011-1-11 13:40
不缺一流教授,为何没有一流大学 写后,吕兄和了一篇: 也说一流教授与一流大学 提到重金打造、名牌混搭出的大名鼎鼎的大学不是一流大学这一重要概念。那么,如何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呢? 本博认为: 办世界一流大学,要向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看齐 。 中国没有一流的芯片,却有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 2010年11月16日,国际Top500在美国新奥尔良正式发布第36届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的天河一号位居榜首。连日来,天河一号夺取世界冠军的消息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眼球,也引发了人们对超级计算机的关注。 全球之所以高度关注这次排行榜的变化,就是因为天河一号体现了我国的三大自主创新。   其一,部分芯片属于自主开发,芯片有望国产化。尽管天河的主要部件仍来自英特尔与英伟达两个美国制造商,但互联芯片则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天河安装有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飞腾1000芯片,部分取代了进口芯片,为全部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其二,设计构架属于中国独创的结构。从传统上看,超级计算机由成千上万块家用电脑的CPU(核心计算芯片)组装而成;这些CPU必须在系统软件和通信器件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超级计算机从百万亿次进入千万亿次,类似计算机大脑的CPU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天河一号采用先进的CPU+GPU的设计思路,将GPU(图形芯片)用于超级计算机,起到了CPU加速器的作用。目前,这种先进的技术路线还在探索阶段,但前景看好。中国依靠这条技术路线开发出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已经很有说服力。   其三,软件操作系统不再受制于人。天河采用了与其他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的麒麟系统,这也是中国国防科大自主开发的,以高安全性著称,它就像到银行租个保险箱,钥匙与密码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避免受制于人,确保了天河一号的信息始终自主可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造超级计算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关键在于系统架构。操作系统,各种芯片世界各国都能买到,国外可能还能买的更好的产品。为何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一举夺魁? 本博认为,中国独创的结构功不可没。 办世界一流大学,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校长、教授,学生、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缺一不可。但管理模式则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像超级计算机中的系统架构一样。 最佳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一模块的作用,形成合力也就最大。否则,内耗无穷,每一模块的力量越大,反而越危险。 大学中的所有模块必须在管理模式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级别的升高,模块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能人多吧,为何老吃败仗?心没往一处想啊。甚至还有故意使坏的。呵呵。 中国既然能用世界二流芯片,三流设备,造出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为何不能用二流教授,三流设备,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 前几年,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不够大,于是合校之风刮遍神州,巨型大学层出不穷。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设施不够先进,于是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被引进。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教授不够高,于是,大量海龟教授被引进 这一次,专家们还有啥话说?别出馊主意了,老老实实学学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的精神吧 据说,国内大学的教授和设施早已不是世界二三流了,早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吧 为何独独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呢?这才是钱学森念念不忘、死不瞑目的原因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不缺一流教授,为何没有一流大学
sheep021 2011-1-11 10:37
土鳖做了世界一流大学教授 曹聪 : 朱清时教授的眼光 《南方人物周刊》的专访朱清时:南方科大要一步到位办成亚洲一流大学的链接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140.shtm 要办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光有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即使没有担任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经验,至少必须切切实实地浸润于世界一流大学,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校长的眼光有多远,决定一所大学能走多远。君不见,南方科技大学招聘教授的广告便透露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格格不入的价值。鉴于此,南方科技大学能否从世界一流大学挖来一流教授? 本博评论: 一说起创办一流大学,首先要想的似乎就是从世界一流大学挖来一流教授。这本无可厚非。没有一流教授,哪来一流大学。但是: 有了一流教授,就一定有一流大学吗?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不缺世界一流教授,但一直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原因何在? 一流教授是天生的吗?国内为何不能生一流教授? 挖来的一流教授能永葆青春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在大学里,教授说了算,还是处长说了算?曾有十几个教授争抢一个处长岗位的笑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简评南方科技大学(筹)的2010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热度 10 nli2233 2011-1-8 09:15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大致的背景是:深圳市政府决心以自己雄厚的财政背景为依托,大力投入,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并在 15-20 年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以改变深圳作为国内一流的大都市但没有一所国内一流大学的尴尬局面。深圳政府聘请了以改革派著称的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为首任校长。朱校长的执政理念里面,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国际潮流接轨办学,并实行大学去行政化。学界对朱校长的举措是持普遍的赞同态度的。 不过,最近看到南方大学 2010 年教师系列招聘的消息,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这则招聘消息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似乎背离了南方科技大学建校的初衷。具体说,一是背离了一步到位建设一流大学的初衷,二是背离了与国际接轨的初衷。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广告及岗位要求附在本文后面。其网址分别是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3 ,和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5 。 从招聘岗位要求看,南方科大的招聘对象分为四个等级:领军教授,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硬指标要求是:领军教授必须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正教授的经历,讲座教授需要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教授职位要求有在知名大学(注意:没有了国际两个字,说明国内知名大学就可以)担任副教授的经历,副教授职位要求有博士学位并 5 年以上研究工作经历。 这不免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南方科大的领军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一般教授,讲座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副教授,教授则相当于知名大学的副教授,副教授则是有博士学位加 5 年研究经验的年轻人。应当说,这个要求跟国际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差距甚大,就算距离亚洲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也许南方科大的打算是,把这些人招进来,凭借先进的办学制度、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优厚的待遇,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流大学的师资。这样或许是有道理的。不过,果真如此的话,所谓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的打算就成了空话。 其实,如果强调与国际接轨的话,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的那些硬条件统统应该删除。至少在美国,著名高校招聘的时候,教授职位并不硬性要求应聘者有副教授职称,副教授职位应聘者有助理教授职称。一般而言,硬性的规定只有一个,就是本专业的最终学历(一般是博士学位)。对于讲座教授、一般教授、副教授职位的要求是通过那些软性的描述来区分的。在具体招聘的时候,则由教师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成员掌握尺度。一般而言,招聘委员会还是会遵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进阶次序来考虑应聘者的,而应聘者也是按照这样的次序来确定自己应该申请的岗位的。本文附了一个例子,是美国东北大学招聘政治学教授的广告中的 responsibility 和 qualification 部分,供参考。 不做硬性规定的好处,第一是要政治正确,避免被指责歧视;第二,是给特殊人才留下活口。举几个例子:研究经济学复杂性理论的 Brian Arthur 在 37 岁成为斯坦福最年轻的讲座教授之前,没有担任过教职,只是获得 Ph.D. 之后在纽约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3 年助理研究员,然后在奥地利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5 年研究学者( Research Scholar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之前,也没有担任过教授职务。我们中国的例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教授在成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正教授之前,也只担任过助理教授,而没有副教授的经历。 上面批评的那些太过明显的硬条件规定,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行政化的一个体现。行政化才喜欢一刀切,才喜欢排比数字,才忽略科学共同体能够对同行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的事实。这是跟去行政化理念背道而驰的。 不过,在我看来,那些硬条件规定还不是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最令人不放心的部分。最令人不放心的,是招聘广告上的第四条,抄录如下: 四、聘期: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根据这个聘期,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来南方科大工作,准备应聘领军教授或者讲座教授的岗位,因为你已经在国际知名大学获得了副教授以上的职位,一般而言,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终身教授岗位,你应聘南方科大的结果,是失去了终身职位,获得了一个 1-3 年的合同工作,而且还有 1-3 个月试用期。我理解,这个试用期的意思是,如果校方不满意,可以在 3 个月内叫你走人。 这个约束比美国的大学招聘的条件苛刻多了。在美国,即使是一般的 tenure track 岗位,也是合同三年一签,而没有什么试用期一说的。这样的条件,对于那些已经拿到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职位的人而言,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再多嘴一句:希望南方科大把招聘广告岗位任职条件里面讲座教授条件的第( 2 )条删掉。这一条的内容是: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特殊情况不超过 55 周岁)。这种赤裸裸的年龄歧视条款,至少在美国是犯了大忌的。南方科大要在管理上跟国际接轨的话,这中条款最好坚决避免。其实,操作上,括弧里面的话,已经让这个条款名存实亡了,何不索性删掉呢? 跟许多人一样,我对朱校长是充满敬意的,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前景是充满期望的。爱之深,才会关注它,批评它,不希望它出问题。 附件一: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能力;重塑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将公开招聘部分教师系列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高等教育事业,认同南方科大的教育改革理念,热情支持南方科大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二)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三)满足应聘岗位的任职条件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的成果。。 二、招聘岗位 具体招聘岗位、专业、数量及相关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三、招聘方式及程序 (一)个人报名:在南方科大网站下载填写《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报名表》 ( 在此前已经向我校投递简历者请根据本公告填写该《招聘报名表》 ) 。 (二)资格审查:学校将委托专业公司收集应聘资料,成立专门委员会审核材料,并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履历政治背景审核。 (三)通知复审:学校会在完成上述程序后,通知应聘者复审。 四、聘期 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五、相关待遇 (一)南方科大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不设行政级别。 (二)南方科大将以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标准和福利制度招贤引才。具体薪酬待复审后面议。 附件二: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附件三: 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招聘 ProfessorChair 的广告 见: http://www.higheredjobs.com/faculty/details.cfm?JobCode=175490652 Responsibilities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of Department Chair at the rank of 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 This position will begin in the 2011-2012 academic year. The field of expertise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is open, although applications are particularly encouraged from candidates with expertise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public la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Chair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Department operations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faculty, staff and students. The Chair works to align Department activities with the mission and goals of the University; to lead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o foster teaching excellence; to promote faculty scholarship; and to support department-based fundraising. The Chair should promote continued collegiality in a Department with faculty engaged in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Qualification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have substantial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as well as an excellent record of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s is required. Candidates should have experience in, or a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the educational 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which is central to a Northeastern education.
个人分类: 公共政策|3714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距离一流大学有多远?
zhangyuxiu 2010-12-5 12:52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Sep 29 23:33:51 2005) 中国人心中 抹 不去的伤痛之一估计就是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诺贝尔奖评选揭晓都会让国人一阵失落。国人一次次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拿诺贝尔奖的人才呢?其中有一点勿庸置疑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也许是看到了这种差距,政府与诸高校开始努力向一流大学看齐。目前创建一流大学已经成为若干大学的目标。对于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可以确切地说没有铁定的答案。众人可以各自制定标准,这里我从另一个思路出发,阐述我的一点看法。 一流大学不是自封的,是被社会认知的,是通过什么被社会认知的呢?是人,是社会知名的、一流的人。迄今为止没有一所大学因为没有出现名人却突然被社会认知为一流大学的。因此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这才是一流的真谛所在。一流的学术成果出自一流的人才之手。其实从更广的层面上讲,一流大学是培育对整个社会有积极影响力的人才,包括一流的社会管理者,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财富拥有者。归结起来就是大官,大师,大款,切莫俗气地理解这三个大。 大官就是国家领导人层次的人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就是培养总统的,国内南开大学不是因为周恩来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吗,上海交通大学不是因为江总书记而名气大升吗?学校毕业生成为国家领导人,就能贯彻落实大学熏陶给他的思想,学校也因此水涨船高,正可谓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提出思想容易,但关键还在于实施。一套好的思维方法对于领导人管理国家至关重要。大学要有培养一流社会管理者的气魄。反过来,目前哪所大学敢打保票说我们给了学生主席或总理层次所需要的一套思维?诸大学难道不能扪心自问吗?我们熏陶给学生的是不是一套国内一流的思想呢?他们没有哈佛的气魄,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熏陶学生的思想是最好的。成为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思想,不能混同一般的大学。 大师就是在社会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人,包括在学术领域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人与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有高的社会知名度、贡献度与影响力的人。大官不同于大师之处在于前者是落实思想,后者是创造思想。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就是来衡量这方面人才成就的。知道诺奖得主就会追寻他所在学校,也可谓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有一流的奖项就不要向二流看齐,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大学就要向学生传递这么一个信息,我们要用最好的思想熏陶你们,让你们去创造一流的学术,创造对整个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学术,而不是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当前部分高校出现一个误区,喜欢招揽一些在社会上已经有影响力的人,而不去正确思考所招揽的人是不是能够促进本校学术思想的发展,这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甚至会给学校起反面作用,受到批评与指责。 大学招揽的应该是学术界一流的大师,是用来培养未来社会各领域一流大家的,不是用来装潢门面的。招揽大师而不用于培养下一代,那是文物展览,不是在延续学术思想。一流大学要具有造大师的能力,而不是拥有现成的大师。大师都会死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是不会死的,是会延续被传承的。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大学的诸多学术大师死掉了,可是新的大师层出不穷。诺奖得主照样频出。诸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是否应该调整一下,向培育大师,如何培育大师方向转变呢? 大款就是能够拥有大量财富的人,特别是企业家。一流大学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财富拥有者,如同哈佛商学院一样,就是培育社会顶尖的企业家,世界众多知名 CEO ,董事长等不都是哈佛的学子吗?可以发现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资金充裕者,都不缺钱。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缺钱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资金来自哪里呢?除了政府拨款以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毕业生以及社会各界的捐款。哈佛大学接受的捐款估计有 190 亿美元,他们雇佣 200 人管理这些钱,每年回报率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哈佛等一流大学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培育的学生成为财富拥有者,他们捐款回馈母校,再培育拥有财富的人。反观国内诸高校,接受捐款的比例还很小,主要原因在于培育的毕业生还没有拥有大量财富,已经拥有财富的人捐款回馈母校的总数额很小。因此,聪明的高校管理者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向学生传递成为富人的信息,要穷尽一切方法熏陶他们如何成为财富拥有者;二是要让他们拥有财富后回馈母校,要向在校学生灌输捐款的思想,要千方百计哄毕业学生,从他们口中夺食。当捐款成为毕业生的一种共识,一种价值观念,那时候大学距离一流就不远了。仅仅满足学生就业的大学永远不是一流的,这种目标追求连一般的职业学校都不如。想成为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追求。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能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2 halcon 2010-10-28 19:00
享受着牛津大学提供的绝佳的学习、工作条件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建造一所超越牛津、超越哈佛的世界顶级大学呢。依托现有的大学建设模式一定是只是追赶,能不能赶上不好说,及时赶上了肯定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能否另辟蹊径建造一所大学呢?答案是完全可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Web2.0时代的飞速发展为这个设想提供了可能。联想到Wikipedia的成功模式和Facebook的个性化在线社会网络的成功,我觉得我们可以建造一所前所未有的虚拟大学(想法可能很幼稚,很不成熟,欢迎拍砖)。 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在于行政干预过于严重。行政体制的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想禁锢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学生。为了摆脱行政干预,可以建一所虚拟大学,将学生学习、师生交互的环境从现实世界搬到虚拟世界中去。大学负责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系统交流平台。打破系所界限,由研究人员独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类似于wikipedia的操作模式,每个教师有自己的space,可以将自己的课程、研究课题对外公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上课就采用视频技术活虚拟现实技术讲授知识。 人员构成:欢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人参与大学的建设。虚拟大学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平台。也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同学来学校学习。大学负责组织、协调授课、开展研究工作之外,负责学生和教授的考核。 财务管理:接收社会捐助用于平台建设。授课资金和教师的课题资金挂靠在实体研究单位。 虚拟大学的宗旨是:独立自主,自由探索。利用Web2.0模式和个性化时代的需求,为知识的沟通建立一个平台。 总而言之,虚拟大学是为了打破现有大学的组织体系在人员交流等方面的障碍而设立的,也是为了避开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希望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虚拟大学独立于实体大学而存在,但也是现有大学体系的补充。我没有那么强的技术能力去实现,只能寄希望于其它人能将之实现。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其影响力相信定能很快超越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听施一公深圳清华讲座笔记
windlight 2010-10-24 12:39
赵凤光 周五听了 施老师 的讲座,并请教了施老师两个问题特记于此。 施老师的讲座ppt真的是非常朴实,就是白纸黑字,但施老师的口才很不错,将一个基础科研的前沿问题用通俗语言20多分钟表达比较清晰。 我提问的问题一,去行政化施老师有什么可以与大家分享。问题二:施老师作为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以及结构生物学家在管理中对结构这个词有什么认识,之前 顾校长到深圳 讲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问题,木桶理论中,资源到底向强势学科倾斜还是补充弱势学科。 (由于当时没有话筒,我坐在最后,加上有些紧张自己的思路也不清晰,第二个问题表达不是太清楚,但施老师还是给出了一个另外角度的解答。) 施: 1、去行政化不是意味着行政不重要,而是行政应该专业化,科学家应该做科学家的事,行政做好服务工作,清华之前有双肩挑的传统,我个人认为应该单肩挑。 2、结构化,我个人认为一流大学的生物学科应该有所加强,美国大学的sci因子在学校学科比重约为52%,而一流的前几名大学更高,占到60%多,而清华现在9%,北大十几与美国还有差距。这应该是一流大学所要形成的一个结构。(数据听得不太清楚,但数量级应该没有问题)。 作为领导,我本人还是希望以科学家为主,我本人主要参与人才引进,大项目的财务管理,其他行政有专业的院长来做。 其他人提问的问题: 1、中美学生的差别 施:中国的学生太保守,没有挑战权威的习惯,而老师也不喜欢被挑战。而美国则鼓励和有挑战权威和老师的传统做法。 2、转基因 施:转基因的科学问题对中国没有落后,中国人做这些实验已经很成熟。 3、中国人的危机感 预计中国将于2012年登月,而美国40多年前就已经登月,我们落后了快50年。如果现在发生战争,我们能与美日打赢吗,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具有危机感来赶超。 4、基础科研与产业,我们的基础科研有所突破以后,直接引导产业关注此项目,并形成产业,而且将能挽救不少癌症患者的生命。 5、癌症战争由尼克松宣布开战,这是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希望30年能完成这个战争,但现在来看,癌症死亡率变化不大,实际技术上已经提供了很多癌症的治疗方案。但环境污染等导致癌症发病率变高,抵消了部分进展。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3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国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热度 1 饶毅 2010-9-19 21:03
文无第一。大学也一样。 大学有很多方面,各个大学有特长,人类教育才能多样化,世界才五彩缤纷。 评价大学,正如法国学者Billaut等 所述:问哪个大学最好,是幼稚的问题。 但是,总有人热衷大学排名。 君不见,上海交大不久前发布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榜,现在英国的《泰晤士报》和一个公司又推销他们的排名。 两个排名,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不合理,都不值得相信。 很多文献计量和统计的学者已经发表论文,全面分析后否定了交大世界一流中心的上海排名,部分见附件一和二。 今年Billaut等对上海排名的批评,其实同样适用于泰晤士排名:上海排名,虽然得到媒体传播,并无资格成为讨论学术机构质量的有用和合适的工具,更不能指导学生家长和家庭,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 《泰 晤士报》把北大排在世界第37,中国第一,领先世界多个著名大学。我们要高兴还是不高兴?如果我们没有头昏脑晕,不可能相信北大全面超过了(排名57的) 京都大学、理科超过(排名77的)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文科超过(排名86的)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排名是商业,不是学问。是有需求,但也可以是毒药:让一些大学为了排名而努力,岂不是使大学被排名者牵着鼻子走? 论文的SCI,是一位科学做不好的美国人搞统计,结果现在成了中国 很多大学追求的目标,我们已经深受其害。让一个不能做卓越学术的几个人、或者商业机构,引领我们大学的追求,就可能成为另外一剂毒药。 我们如果不及时批判各种不可能严谨的大学排名,最后有可能堕落到追求这些商业机构排名的热潮中。 国外的排名机构几乎清一色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高等学校煞有介事成立专门机构专注排名,可能真是我国特色,也许我们是唯一在高校研究排 名的国度,在这个方面成为世界第一。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而且以每年发布其排名为其主要内容,是否会成为促进我国教育落后的一步? 正如法国的Billaut等所指出的(大意节译):乐观的看法是,上海排名的 作者看过我们论文后,会停止做大学排名,给世界道歉,但是,现实世界中,这不可能。上海排名的作者以前就基本忽视其他人的批评,以后也肯 定会忽视我们的批评。只能大家自己好自为之。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大学,正如没有最好的车一样。他 们建议的另外方法多搞排名,互相抵消。,我不知道中国是否应该加入,还是更应该让外国人浪费时间,至少,中国的大学不投入资源做以 毒攻毒的事情。 附件一:法国学者对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排名榜的评论文章 2010年7月, Scientometrics杂志发表法国学者Jean-Charles Billaut,Denis Bouyssou, 和比利时学者Philippe Vincke的论文,评价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大学排行榜。 论文题目是:你该信上海排名吗? 文章摘要主要内容:我们对上海较大高等研究所每年发表的世界大学排名进行了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 排名所用的指标不相关,合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问题,整个过程对于基本结构没有足够重视。因此,我们的观点是,上海排名,虽然得到媒体传播,无资格成为讨论学术机构质量的有用和合适的工具,更不能指导学生家长和家庭,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系统 的改革。 Billaut JC, Bouyssou D, Vincke P (2010). Should you believe in the Shanghai ranking?An MCDM view. Scientometrics 84:237-263. DOI: 10.1007/s11192-009-0115-x 全文见: http://hal.archives-ouvertes.fr/docs/00/40/39/93/PDF/Shanghai_JCB_DB_PV.pdf 。 英文摘要原文: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published every year by 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nd mo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Shanghai ranking. After having recalled how the ranking is built, we first discuss the relevance of the criteria and then analyze the proposed aggregation method. Our analysis uses tools and concepts from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Our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criteria that are used are not relevant, that the aggregation methodology is plagued by a number of major problems and that the whole exercise suffers from an insufficient attention paid to fundamental structuring issues. Hence, our view is that the Shanghai ranking, in spite of the media coverage it receives, does not qualify as a useful and pertinent tool to discuss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let alone to guide the choice of students and family or to promote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We outline the type of work that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offer sound alternatives to the Shanghai ranking. 附件二 学者对上海排名的分析和批评(部分) A. F. J. van Raan (2005). Fatal attraction: Ranking of universities by bibliometric methods. Scientometrics, 62:133-145, 2005. A. F. J. van Raan (2005). Reply to the comments of Liu et al. Scientometrics, 64:111-112, 2005b. G. Buela-Casal, O. Guti_erez-Martinez, M. P. Berm_udez-S_anchez, and O. Vadillo-Mu~noz (2007).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 academic rankings of universities. Scientometrics, 71:349-365. J. P. A. Ioannidis, N. A. Patsopoulos, F. K. Kavvoura, A. Tatsioni, E. Evangelou, I. Kouri, D. G. (2007). Contapoulos Ioannidis, and G. Liberopoulos. International ranking systems fo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a critical appraisal. BioMed Central, 5(30). 附件三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2010 年世界大学排名 排名 大学 国家或地区 1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4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6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9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10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12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4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5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 1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17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18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9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2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1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2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23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24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5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6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27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28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ublic of Korea 2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30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30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United States 3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3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Urbana United States 3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35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36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37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38 Washington University Saint Louis United States 39 Ecole Polytechnic France 40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41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42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Paris France 43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43 University of Gttingen Germany 43 Karolinska Institute Sweden 43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United States 47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48 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49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4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51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2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53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55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57 Kyoto University Japan 58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59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0 New Yor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1 University of Munich Germany 61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3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64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65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6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7 University of Colorado United States 68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6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68 Yeshiv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71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7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73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73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75 William Mary United States 76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77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78 Stony Broo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79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ublic of Korea 79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ted Kingdom 81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Australia 81 University of York United Kingdom 83 Ruprecht Karl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Germany 83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85 Durham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86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nited Kingdom 87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88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 89 Lund University Sweden 90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90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 90 Wake Fores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3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94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95 University of Basel Switzerland 95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5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98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99 Dartmouth College United States 100 ENS De Lyon France
个人分类: 文化|18343 次阅读|24 个评论
从令内地大学校长们郁闷的排名榜中,应该悟出点什么
hanzs 2010-6-15 18:22
文/乐水老汉 总在每年一些季节里,社会是关注大学排名的。中外都是如此,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好,真说一点都不在乎排名的我看几乎没有。最近的事例:据楚天都市报(李樵吴小平)6月13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16位,排在排名第15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50强,有时却仅排200余名。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看起来,不光是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对大学排行榜表示出郁闷的心理,连清华大学都被排在CityU of HK之后了,他们岂不更郁闷? 是啊,香港城市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专升本,开始进行英国教育体制下的本科教育【3年制、4年制(可以拿荣誉学位)】。当然,人家没有国家教育部管着,所以没有硬性的行政干预,像内地高校那样非得规定培养出10届本科生后才可以申请招硕士不可。所以他们招本科的同时,也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招硕士和博士。96年在城大做访问学者(93年也曾经短暂拜访过),那个时侯我直观的感觉就是: 人家真有钱 (经费足:一个科研项目几十万、上百万港币,办公室的信封、信纸、复印机随便用,不要钱), 跟现在的我们一样 。有钱还表现在教师的工资很高,比美国大学高一大截,那时连硕士刚毕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Technician)月薪都2万多港币(负责刷试管、瓶子的实验室最低级工作人员月薪也有8、9千)。当然,在香港月薪8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因为八千当时只够买一平方英尺的楼房(0.1平米)。但大学教师有住房补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以住二百平米的豪宅。所以那时香港各大学拼命从美国顶尖高校挖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很快就上去了。但由于科研成果的滞后性,那时他们的研究水平可真不敢恭维(硬件设备确实不错),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观察个别教师也经常在办公时间他8、9平米的办公室里的炒股)。校园占地面积比内地的高校小多了,但建筑面积还是不小的,有体育馆(我在那儿第一次玩壁球)和游泳池(体育设施收费对学生是象征性的,对教工、访问学者要高不少,所以我们都与内地留学生约在一起去打球,省钱)。当时他们在校生人数就有一两万,Part time 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一到晚上6点多,成群的下班族就蜂拥到学校上课,所以感觉学校的教室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西化的地方没有中午休息,我现在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各种硬件设施利用率都很高,图书馆和校园网的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和高效率。 记得当时城大从台湾聘请了张信刚来当校长,前一两年才卸任。当时他们学校校董会的董事长是董建华(97后首任特首)。听说张信刚此人很厉害,这不才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城大超过清华了。哈哈,前几天我还曾表达出后悔之意,因为当初还是有机会从清华跳到城大读博士的,算我眼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了。 其实一个大学行不行,虽不能只看个别排行榜的排名,但 办学体制机制 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和教育规律,加上是不是足够 国际化 (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及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这两点最重要。从这两点看,当今清华的确不如香港的大学!从前(当然不包括梅贻琦时代)不如,现在不如,可预见的将来也可能还不如。 就在上个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 4488 人 (其中读过重点大学的人占 25.9 %,读普通本科的占 45.4 %,读高职高专的占 18.4 %) 进行的调查显示 , 58.8 %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75.0 %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72.2 %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被列为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那 在公众心目中,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调查中, 71.4 %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 这一点,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下,在当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下,很难做到。
个人分类: 杂谈|875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听话”的教育部长
wangdw 2010-6-12 10:32
听话的教育部长 关键词:听话 教育部长 一流大学 创新 孔孟之道 今天有幸拜读了凤凰网上的一篇文章,题为 华中科大教授:周济从政之路堪称领导学经典案。不过,有点对不起,我不敢苟同它的主要观点。周济现在是教育部长,他是清华70届的毕业生。 为什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少人都发展得很好?周济说,发展得好的,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干部有一个标准口号:听话,出活。 听话,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听进去;出活,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好。周济出任教育部部长后,在一次司局长会议上专门把听话、出活作为对下属的要求。 天啦!教育部长,听话,出活是他的座右铭!听话出活关键是听话二字。自古到今,当官的都要听上级的话。孔子思想中的精髓之一就是不要犯上,这也是统治者喜欢并发展孔孟之道的原因之所在。 前些天还在沸沸扬扬地讨论一流大学的问题,和如何创新的问题。不犯上,听话是最大的思想上的反动。从大学时期起就以听话为座右铭的学生,现在当上了教育部长,还口口声声对下属传教,难怪讨论问题总是扯皮。 不是 出象孙东东那样的教授,就是出象天上人间里服务的大学生、研究生。
个人分类: 教育|5914 次阅读|40 个评论
大学:学术本位还是官本位?
zdwang 2010-6-2 10:00
王振东 一流大学应当是什么样的?我们怎样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去努力,笔者曾写过一篇博文应当怎样向一流大的目标去努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289 ,这里还有点想法提出来交流讨论。 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大,条件异常艰苦,但由于保证了教育独立、学术独立、学术本位的文化生存空间,使这所战时高校涌现出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吴大猷、马寅初、朱自清、闻一多、徐悲鸿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大师,成为当时公认的一流大学。 我国现在的大学,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预,过去的学术本位已为官本位所取代。大学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学术权力也行政化了,权力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支配大学运作的基本要素。虽说现在的大学越办越大、教授、博导和院士越来越多,然而科技竞争力却少见提升。 由于官本位的环境,使得钱本位也很盛行,正如温家宝总理2010年1月26日所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官本位、钱本位,使得权术在大学里盛行,学术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权术似乎正在压倒学术。 大学的去行政化做得怎样,就是要看官本位是否真的己让位给学术本位 , 关键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营造学术本位和学术自由理念的大学制度。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39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爱的自命不凡
weijia2009 2010-5-27 00:57
今天UNCG化学系的一个同事从Greensboro到我们NCRC做实验,用这里的950 MHz 的核磁测样品。因为是本校来的同事,我特地去实验室问问进展,顺便跟同事的两个学生聊了几句,得知其中一个叫Karen的学生是麻省(麻萨诸塞州)人,却是我们NCRC附近的Davidson College毕业的,便多问了两句。我问她当初为什么没有在家乡附近选个学校,如MIT什么的,而跑到我们这个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小地方来上学?她用很平常的口气说她喜欢这个校园,这里气候好,学生和老师都很友好,大家对校园很有荣誉感,还能看到宿舍的同学直接把手提电脑留在屋后露台上就去上课的情景。这一种气氛,让我感到很舒服,她说她作决定前看了录取她的十几个校园,其中有哈佛等名校,但第一印象最好的是Davidson。我跟她说她应该为自己拥有这一份自由度和独立思想感到自豪,要是出生在中国的话,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她的父母会送她去哈佛。Karen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要这样?我们Davidson的人可不把哈佛当回事,我们有一件T恤衫上印了这么一句话,Harvard, Davidson of the North (哈佛,北部的Davidson College )。 我听了大笑,很多人会把一所较好的学校如Davidson褒奖成南部的哈佛或耶鲁,但Davidson人牛气冲天地把话反过来说,是一种多么可爱的自大!联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现在掌管DHMRI液质平台)曾在考上海交大的博士落榜时叹惜地说,唉,看来我只能哪天回来直接当交大的校长了。那一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大为欣赏!学生们多一份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多一点可爱的自命不凡,我们的教育就算有希望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8776 次阅读|17 个评论
建设一流大学:得病乱求医
大毛忽洞 2010-5-26 08:43
建设一流大学:得病乱求医 科学时报:建设一流大学该先从哪着手 科技日报:刘谦当校董与校长出国培训 李湘 的 大乳房 砸死教育大学生就业就是比爹 ?_ 新闻中心 _ 新浪网 2006 年 12 月 11 日 ... 李湘 的 大乳房 砸死教育大学生就业就是比爹 ?http://www.sina.com.cn ... 昨晚,以客座教授身份亮相四川师范 大学 电影电视学院演讲的 李湘 开始了生平第 ... 哈哈,看到了吧! 得病乱求医, 求医久了必然问卦, 问卦必然惹得周易热, 导致官员大学进修不爱民生爱八卦。 得病乱求医, 西医是个死套路, 抽血,切片,仪器出数据。 中医五花八门,望闻问切, 悬丝号脉,隔肚猜心,开胸验肺。 更有高手,跳绳舞火, 阴阳二界再加上界, 元阳元阴金木水火土, 东西南北中取舍选中庸。 【今年共 100 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 不知道那位江湖名医开的方子, 东西南都有,唯独没有北, 恐怕学成归来之后还是找不到北! 香港的大学就不错吗! 为什么不到香港学习? 而要舍近求远跑到美国英国。 能把香港(的)大学的本事学到手, 就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区别
luohaijun 2010-5-18 10:13
如果把三流大学的学生放到一流大学去培养,那么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成为一流学生,三分之一的学生和二流大学的学生至少水平相差无几,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仍将是三流学生;而如果把一流大学的学生放到三流大学去培养,那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变成三流学生。这就是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区别。 一流大学和三流大学最大区别除了师资力量、精品课程数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软硬实力的悬殊差距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差距是对学生管理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差距。三流大学一般课程设置的数量比一流大学要少三分之一,难度要降低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比如物理学专业,三流大学的《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课程一般是做为选修课程,考试要求极低,上课内容极少极其简单,甚至一些学校都不开设这些课程。即使是《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三流大学的授课难度和一流大学也没有办法比的。 作为管理,三流大学的晚自习签到率、早读签到率一般会大大低于一流大学,即使学校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理,但是因为校风等原因,学生反抗情绪也比较大,因此流于形式的可能性极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从一而终采取严格的教学和管理措施,使学生从一入大学就达到一流大学的要求水平,等学生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绝对会好好感谢学校的。而一流大学由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较高,在日常教学管理并不一定比三流大学严格,但是要求却严格得多。 再比如毕业论文,由于教师水平的差距,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明显的级别差距。当然论文的质量也和学生的情况有关系,三流大学末流大学,学生东拉西扯的论文很多,以应付的情况居多。 三流大学虽然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如果学校有一个好的学风,学校能够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学生的水平仍可大大提高,比如物理学专业,同为三流大学,一些学校的毕业生考上公务员、研究生可以占班级一半到四分之三左右的水平,而一些学校考上的人数则寥寥无几,校风、管理以及学生的意识水平起到了绝大的作用。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0991 次阅读|5 个评论
教育部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手笔
pukin 2010-5-18 09:59
刚才看到一条新闻“ 教育部将组织百名高校领导赴美日等国培训 ”,内容是说为了实现在2020年前,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宏伟目标,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主要是正职)赴海外培训计划。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每期24天,其中海外培训21天,国内预培训和总结共3天。 现在的高校领导,尤其正职领导,一般每年都要出国N次,其中很多都是海归。在通信如此发达方便的今天,这次又要大规模组织出国学习【肯定是巨额花费】,而且也就是走马观花的20天,有必要吗?能学到国外大学的精髓吗? 真正要学习的话,还不如花点小钱把欧美日等国的几个名校的人请来办个培训班,或者让国外的这些校长在国内高校挂职实习一个月,体会一下国内高校和世界名校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到底有何本质的区别?【注意身体,千万别回美国后检查出“三高” 】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 或者哪也别去,但有一个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云南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到哪儿看一看,想一想,何以民族苦难如此深重的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一流甚至是大师级人物,什么叫独立精神,什么叫自由思想,什么叫真正的大学,看完就明白了! 想起了一句调侃的话,教育部象足协一样,走了一个二的,来了一个更二的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新打造中国智慧之都,建设中国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
chrujun 2010-5-13 12:11
鉴于历史包袱,靠清华、北大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基本没有可能。最佳的方法是另起炉灶,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规律重金打造全新的中国智慧之都。该智慧之都将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顶级人才,为中国早日成为科技强国贡献决定性力量和源泉。 建设中国智慧之都,需要超常的大智慧、大决策、大手笔,本人在此提点初步想法,意在抛砖引玉,期待大家群策群力,为中华之未来出谋划策。 一、智慧之都建在何处? 智慧之都应该建设在远离火山、地震、台风、洪水和地质灾害的地方,并且交通方便、水质优良、物产丰富。根据我的初步分析,湖南衡山以南的湘江边上较好,该地方靠近京广交通大动脉,处于古老的扬子地台之上,发生破坏性火山和地震的几率基本为零,并且受战争的影响非常小。 二、智慧之都的组织结构。 以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委员长三人为智慧之都的最高领导小组成员,解决智慧之都的立法保障、经费保障、和安全保障问题。以29人组成智慧之都委员会,决策智慧之都的实际运作问题,包括师资力量选拔、教学大纲、招生政策、学位授予等重大方针政策。智慧之都委员会由全体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选举产生,四年任期。如有20名以上教授联名要求解散智慧之都委员会,应立刻对智慧之都委员会进行信任投票。如果有超过半数教授投不信任票,智慧之都委员会应重新选举。 三、智慧之都如何选拔人才? 成立独立的人才选拔小组,在全国高中生中公开选拔人才。人才选拔小组根据面试、考试或考核结果有绝对权力决定录取名单。进校条件完全平等,任何人无权干涉。 四、智慧之都如何培养人才? 智慧之都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智慧之都有绝对权力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任何行政权力无权干涉。教授委员会有淘汰学生权力,淘汰比例由教授委员会自行掌握。 五、智慧之都师资力量从何而来? 在全世界范围选拔师资力量,薪水比世界最高水平高20%,科研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30%。 六、智慧之都的法律保障。 由国家主席牵头专门制定中国智慧之都法,该法享有宪法同等待遇。 七、智慧之都的经费保障。 由中央政府亲自拨款。人均教育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20%,人均科研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30%。 八、智慧之都有多大? 面积为10~100平方公里。 九、智慧之都有多少学生? 多少老师?每年招本科生1000~2000人,招研究生1000~2000人。本科生面向全国招生,研究生面向世界招生。师生比不高于5:1。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3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
pony911 2010-5-8 18:06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11 看看自己的博客,大部分都是对问题的看法。咋这么阴暗呢?为啥不多想想美好的事情呢?心理不健康? 套用同事的一句经典口头禅:生活啊~~~~~~ 今天自己协助指导的两名同学顺利完成了博士开题和预答辩。干这种踏踏实实的工作,比坐在那里写各类建设报告似乎有劲头多了。多想想美好的事情,多干点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吧。 我的大学.......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8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不入流大学毕业生的梦想一流大学
longfo 2010-5-8 17:42
一个不入流大学毕业生的梦想一流大学 算来算去,我算是个不入流的大学毕业生,要什么没什么,一大把年纪了连老爸老妈都养活不起,女朋友找不到,就这基本的东西吧,一样也不全。成不了家也就算了,事业也没搞好,弄得现在就跟失业差不多。总的来说,我的大学不算是一流了,后来就考研上了一所国内还算好的大学读研究生,但是也无法满足一些自己的愿望。对于一流大学,我有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越是差劲的人,梦想越值得考虑去实现,这是最底层的呼声。 首先要有书看,能有报纸看 。有书了就好办,老师就可以不要了。书里面写的不一定全对,但是有的书作者比自己的这群老师水平高,写的不一定比讲的差,所以书是首位的,没有好的图书馆,这大学别办了,直接倒闭去吧。报纸最好也有免费的,这样可以看好多报纸,有报纸就有了解世界的途径,才不至于落后。 另外有一些清静的地方和请到一些高人讲座的能力 。即使自己学校没有高人,总能请来一个吧,我觉得这就够了,听听人家的思路,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科研成果,对自己有个启发。没事了就找个清静的地自己捉摸去。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涯规划,借鉴高人的思路,结合书上的知识,就可能搞出自己的一套东西。 第三、 能协助学生组建自己的团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也不能说是团队吧,就是一个人能有机会站在台上展示自己的那套东西,不管是给自己的同学也好,还是能走到社会上去也好,总之总要有人听,有人提意见。不然大学生想得好主意都会付诸东流了。 第四、 可以提供一个实践理论的平台。 想出东西来以后不能实践真是可惜,如果能提供平台的话,大学还不错。比如有个创业想法的话,学校可以帮你实现,帮你寻找平台;有了科研想法以后,大学可以提供实验室和指导老师。没有这些能力,大学改行去干高中教育吧。 第五、 切实帮助本校学生解决一切困难。 除了上面的,大学生如果遇到困难,学校应该本着努力的态度去一一解决,人家捐钱给耶鲁,咱也不嫌丢人,要我是大学校长的话早引咎辞职了。大学生年轻气盛,社会经验不多,难免犯点小错误,出点小问题,学校不能帮忙的话,也就别叫母校了,叫什么我也想不出来,大家自己想一个吧。 第六、 大学应该给大学生教养。 出来的人没教养,就麻烦。如果一流大学出来的人都没教养,那么我们国家就完蛋了。咱们就不提崇高的理想了,就教养这一条先做起来吧。不然人家说大学连劳改所都不如,劳改所进去的杀人犯出来的是救人英雄,大学进去的是高中的精英,出来的是社会的渣滓。 我就要求这些, 这些做到了,我保证成世界精英,我们都成世界的精英了,那俺们的母校不是一流大学,俺们绝不答应呢。世界俺们管着呢,肯定能成一流阿。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龟壳和象牙:刘道玉论一流大学
大毛忽洞 2010-5-7 14:38
龟壳和象牙: 刘道玉论一流大学 当大学校长们在位的时候, 他们心里的一流大学是龟大。 当大学校长们离任之后, 他们心里的一流大学又是象大。 (龟大:龟壳塔式大学;象大:象牙塔式大学) 龟壳和象牙都是一种特殊材料。 龟壳强度不高但韧性有余, 适合于被动防护。 象牙的强度大而硬度高但有脆性风险, 适合于主动进攻。 刘道玉说: 北京大学 【该校前校长甚至提出:要从边缘走向中心,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要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等;另一位大学校长也说:大学要主动适应,主动服务。对于办精英大学来说,这些口号是完全错误的,难怪出现了破墙开店、建五星级的大酒店、资源集团总裁巨贪潜逃案、特聘教授假引进、举办一系列创收的高价培训 班和 教授到处捞外快的现象了。】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8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大学是属蛇的,中国大学是属龟的
大毛忽洞 2010-5-6 16:40
美国大学是属蛇的,中国大学是属龟的 美国大学能培养出冒尖人才, 是因为美国大学是属蛇的。 蛇是最能启蒙人的动物, 《圣经》说在蛇的启蒙下, 亚当和夏娃勇敢地吃了禁果, 开创了自己的新生活。 从管理模式上看, 美国的大学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他们的管理部门不及我们的 1/3 , 就像一条没有腿的蛇, 但是他们的前进速度却比我们的大。 我们的大学像是一只乌龟, 不但有 4 条腿,还有个行政级别的乌龟壳。 可是有腿的就是跑不过没腿的, 乌龟走路怎么也赶不上蛇。 蛇走路很小心, 但是遇到紧急情况时, 蛇会抬起高昂的头。 乌龟走路时看上去满不在乎, 但是遇到紧急情况时, 乌龟就把头缩进去了。 龟越老,壳越厚, 行动越迟缓。 改造乌龟可是个难题, 这就是为什么南方热衷于办新大学的原因。 蛇走路需要三个自由度的空间, 龟走路可以沿着一条直线, 因此只需要一个自由度的空间。 中国大学毕业生去了美国, 再回来了就叫海龟, 海龟还是龟,没有了蛇的属性。 在美国获得绿卡的留学生, 回国找配偶叫抓蛇, 由此可见, 只要在美国就多少有点蛇的属性。 Google 照片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5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张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
pikeliu 2010-5-5 09:05
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杰   中国大学长期存在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即题目来自论文,产出也是论文。这种论文导向的研究在过去30年里,对于我们学习科研方法以及扩大中国科技整体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知名度,曾经起到过很大作用。但是,这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很难产生真正原创意义上的重要科学贡献。中国在未来20年要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走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必须做科学研究   大学老师做科研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对于社会来说主要有三大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联系这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科研。《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毫无例外,杰出的大学教师非常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他们是活跃在科研一线且成就卓著的学者、艺术家或科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真正领会了创新的精髓和精神实质,因此可以向学生更好地传授该领域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其二,科研有利于实验条件和实验基地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三,科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其四,学生参与科研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团队精神。   过去,我们曾经把人才培养狭义地理解为教学工作,即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学习知识当然重要,但是当我们毕业多年之后再仔细回想时就会发现: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很多已经忘记,即使没有忘记,那些知识中也有不少已经老化。但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学到的、领悟到的能力却永远不会忘记。这就启发我们,要调整过去的片面理解,要在学校范围内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上海交大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系统工作,今年9月份实施了教改方案,希望通过积极探索形成具有交大特色的三位一体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新能力的建设。中国在未来20年要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把创新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假如我们的教师只做教学不做科研,他们就不可能了解科学最前沿的进展,也不可能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他们就只能起到知识传授的作用,而且所传授的知识也是相对老化的知识。因为通常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最前沿成果,到发表论文再到写成教材,再到教师把教材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中间往往至少要经过3~5年的时间。这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如果教师都能把来自科研的感悟和思想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就能大幅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与世界顶级大学学生的能力相比较,上海交大学生的差别突出表现在创新能力上。当我了解到有一些尖子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从刚进校时的豪情万丈变为毕业时的兴趣索然时,非常痛心。这说明我们的培养方法出了问题。虽然上海交大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在全国高校中居首位,就业的去向也都很不错,但是4年本科学习结束以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与世界顶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从学校的统计数字上,比如说大学毕业生考研和出国留学的比例上,就可以看出来。应该承认,这种现象是与我们教师的科研水平密切相关的。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大学的根本使命和作为大学教师的职责都要求我们大学的教师一定要做科研,而且要做最前沿的科研。教师的研究水平越高,所培养出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越强。   中国在过去30年走过了一条非常特殊的发展道路 一条欧美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在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不敢想象。回想起我20年前刚出国的时候,看到英国家家都有汽车,那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也能家家开上自己的汽车。其实我在这样想的时候,自己都觉得那会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20年后的今天,这些已经变为现实,而且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将会发生比过去30年更加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全部内涵也许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但是就像30年前无法想象今天的变化一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过去30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制造业经济所驱动;在未来的20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将会实现转型,转为知识型经济所驱动的发展模式。不言而喻,知识将在未来20年时间里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强国的发展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将是任何其他历史时期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特色过去曾被认为是低质量的代言词,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统筹质量与速度、人与自然等要素的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人类社会还未曾有过,与百年前的英国发展模式和几十年前的美日发展模式均不同,因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所受到的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与几十年前完全不同,我们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当然机遇也更大。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的发展道路还有欧美、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的话,未来20年的路将由我们自己创造。   怎样才能把这条道路走得更正确?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会出现许多独特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学界,是我们大学教师,也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研如何选题?   上海交大教师的科研选题应该本着两个面向的原则,即一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二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是什么?过去,我们将世界科技前沿狭义地理解成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科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所代表的热点。我们大部分教师的研究路径就是通过阅读这些论文,跟踪热点,研究这些论文中遗留的问题,然后发表论文。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中国大学长期存在的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即题目来自论文,产出的也是论文。   这种论文导向的研究在过去30年里,对于我们学习科研方法以及扩大中国科技整体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知名度,曾经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很难产生真正原创意义上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建设知识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要求就很不够了。过去10年里,中国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论文总数量已从10年前的世界十几位上升到了第二,而且肯定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但是论文数量和科技影响力之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等关系。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论文的篇均引用率大概要排在十几名之后,在世界科技发展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贡献至今还没有出现。这其中有科技政策的导向问题,但也是由于我们对世界科技前沿的理解不完全。同样,如果我们把国家重大需求简单地理解成就是国家发布的重大项目(比如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也将会太片面。我们应该看得更远,我们的目标应该更加远大。   人类做科学研究的最根本驱动力在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从根本上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激情,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要由过去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研究转变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在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的同时,更要努力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才能满足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面向未来,我们要去努力发现和解决那些根本性的科学问题,那些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那些影响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问题。   在上海交大985工程三期建设中,学校将重点鼓励和推动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这对于交通大学整体的科研水平、科研方式和科研能力将是一次凤凰涅槃似的根本性转变。我们在科研导向上的转型越早,就越能适应国家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需要,就越能给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   1996年百年校庆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在当时可能并没有太多地被认同,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没有现在这么高,经济实力也远没有今天这样强。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就会体会到,当时学校领导提出这一远大目标的确是气魄非凡和极具前瞻性,因为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型经济社会的基础。中国到2020年要成为在世界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强国,没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支撑是不可能的。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以科研水平的世界一流作为一个重要条件的,因为这是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上海交大过去10年在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交大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在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性使命所要求的,这是世界高等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和全球上百所研究型大学共同实践所揭示的规律。   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上海交大未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突破口,以科研带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对985工程三期规划作了深入研究。   10年前,985工程开始之前,由于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条件方面长期缺乏投入,经费极度匮乏,有些院系甚至缺乏基本的科研条件,因此,985工程一期的主要做法是给所有的院系都投入了相应经费,以满足当时对经费和科研条件最急迫的需要。通过一期的建设,学校的办学环境、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985工程二期主要是建立了一批学科建设平台、启动了若干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平台,同时加大了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师资人才的投入,完成了理、工、医、文、农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学科布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85工程三期该怎么做呢?学校的思路是,除了对已有的创新平台继续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交大到2020年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打基础、作准备。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引进和培养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师资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为造就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打基础;完善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袖人才;加大针对全球性问题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若干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国际合作伙伴团队;在能源、环境、人类健康等制约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建立多学科的校级核心创新研究平台;大力倡导以解决根本性的世界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未来重大需求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争取通过10年左右的滚动和持续的支持,逐渐形成一批由交大教师所开创的重要科学研究方向并开始形成交大学派。   从年初至今的近一年时间里,上海交大校学术委员会正在制定2010~2020年学术发展路线图,这个学术发展路线图最终将成为学校2010~2020年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近期而言,通过对学术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凝练出一批基础性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学校将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持续支持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同时还要对一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给予支持。在985工程二期里,上海交大已经建立了若干交叉学科平台,主要促进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学校还将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旨在促进理科和工科、理科和生农医药的交叉。只有这样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对于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对于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学校还将支持文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解决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人文社科问题。因此,问题导向的研究和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平台将是学校下一步支持的重点。   此外,上海交大将重点支持解决威胁人类发展和生存环境问题的研究,比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氧化碳减排和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研究等。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方面需要节能减排,但更重要的还是怎样把二氧化碳变成可供我们使用的化工原料,只有这样我国才可能实现与世界和谐可持续发展。   开展科学研究,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美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引领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他们开创了很多研究方向,但也犯了一些错误。过去30年我们跟着美国走,在学习其有益经验的同时,自然也走了一些弯路。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5年里,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少犯了一些错误。比如在生物燃料方面,美国在5年前就提出要把玉米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去生产燃料。那几年中国的玉米也恰好大丰收,当时我国也面临要不要跟着美国走的抉择。我国科学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作出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认为中国不能走美国的用粮食换燃料的发展道路。真是幸亏我们没有跟着美国走,否则我们就会犯重大的错误。又如在碳循环经济上,美国提出的做法就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美国地多人少,没有粮食资源的问题,它当然可以用粮食去发展酒精;美国和欧洲由于自然条件没有淡水资源的问题,所以淡水资源当然也不是它们重要的研究领域。举这几个例子,就是想提醒大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国家非常不同,所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多问为什么,一定要看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要更多地独立思考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   作为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发现和研究那些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去研究那些威胁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问题。唯此,上海交大才能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建设者,才能成为世界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才能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才能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国家智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履行学术使命和学术责任,才能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理想。   上海交大的科学研究应该是包括理、工、医、管、法、经、农、文等各个学科的科学研究。我们以前说到科学研究,就会习惯性地讲理科和工科,其实,科学研究不只是理工科的事,也是文科和社会科学的事。如果说我国理工科和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的话,那么我国的人文社科的研究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也需要在人文社科和思想文化方面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地都是大师荟萃的大学,都是创新人才辈出的大学,都是在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和思想文化方面不断为人类和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学。   (原文为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暑期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时报》 (2009-12-30 A1 要闻。 点击查看电子版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20年
xupeiyang 2010-5-4 09:44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 张竹君 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详细信息 http://news.qq.com/a/20100503/000050.htm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Quo vadis “博士”?
Nancyback 2010-5-3 20:56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带了这么多年的博士生。偶尔会有学生或孩子问到,什么是博士?为什么要做博士?有几次还真感觉难于回答,有几次做了回答,过后感觉答非所问,回想起来心里还曾感觉不安。 博士是一个学位,也是大学所能给予的最高学位。记得自己做博士生时,也曾有疑问,那时中国的博士生很少,有博士学位的前辈就极其稀少了。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虽然十分尊重知识,但是读博士学位,并不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那时北京中关村有一句俏皮话,说穷得像教授 , 傻得像博士。当然,这俏皮话,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景象。但毕竟国民中有一股尊重知识的力量,博士生虽然又傻又穷,但还是有人看得上。一个明确的例证,就是那时的博士生同学们找的老婆都不错。 但是当时确实没有参照,心中也没底,导师们那一辈,博士太少,也都很德高望重,圣人似的。到底博士是个什么水平,到什么程度可以得博士学位,确实没底。 1985-87 年间,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的 Peterson 教授和西德波鸿鲁尔大学的 Baerns 教授分别被请来天津讲授反应器理论和催化原理课程。记得曾分别向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美国或欧洲,学生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回答惊人的一致,教授认为该学生能够在相关学术领域独立工作了,就可以毕业了。 对博士生应该有什么要求呢?我们那个时代的中国学生,现在没有背景和官职的中国学生,要想读博士还着实不容易,要身经百考才能得到读博士生的机会。不通过这些考试,你就是再有能力,再有愿望,教授再喜欢,支持,也不能注册读博士的。当然有个例外,中国的现职官员,要想拿个博士学位还是很容易的,前些年各个学校都为官员拿学位,提供了各种方便。最近几年,社会对官员得博士,非议很多。那么博士应该那么难得吗? 90 年代初,到欧洲,见识到很多新鲜事。在那里要读博士,不需要任何考试,去和教授见个面,学生愿意学,教授愿意教,就可以做博士了。也不管多大年纪,也不论学制长短,似乎充分自由。有的同学得博士比中国的现任大官还容易得多。有几则有趣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一个故事,当事人现在已是国内某名大学名教授了。 L 同学 77 级,本科毕业后到当时国内一所边远地区大学教数学,得到一个到荷兰进修半年的机会时,已经是副教授了。到了 T 大学的数学系。和荷兰教授熟了以后,一日向教授提出,想在该组做个博士。 T 大学的教授说,你水平这样高了,还要做博士 , 我们的教授都比不了你啊,那你要真有兴趣要个学位,把你原来发表的文章,整理一下,写成一个博士论文的格式,我们就给你学位了。果然, L 同学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用词不达意的英语,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获得了学位。原来, L 同学国内的工作单位太偏远,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就经常坐在图书馆读书,那时也没有多少书,但有影印版的美国数学会志。据说该期刊经常谈论数学难题, L 同学闲来无事,偶尔就能解开一个半个,就给美国数学会志编辑写封信,编辑就帮助把思想表达出来,到荷兰时,已经解开了几道难题了。当然得一个数学博士学位,是无愧的了。 另一个故事,当事人已在国内成为百万富翁。 C 同学 78 级,本科毕业读了三年硕士生,这期间老婆去了法国留学,等 C 老兄硕士毕业去法国探亲,已经是两年以后了,去了法国,怀疑老婆跟别人好了,就打架,一日打得厉害了,把老婆头打破了,这下犯法了,被判了 9 个月徒刑,也判离了婚。从班房里出来,流落到 N 市,神情落魄,衣衫不整,被中国同学介绍到一个法国国家实验室 (CNRS) ,那里的教授听说在中国曾读过硕士,专业还算接近,又愿意学,就同意注册做博士生。 C 同学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荣归故里,得到了不错的工作,后经辗转发展,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南锡,曾经遇到一位台湾来的 B 太太,经常邀请中国同学搞一些集体活动,记得将要离开南锡时参加了老太太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很生动的,记忆犹新。老太太得博士学位那年,好像过了 60 岁了。在荷兰 D 大学的好朋友 X 先生,太太 S 女士,也是等老公有了稳定工作,孩子上了大学,才去注册读博士的。博士论文做得很精致,后来成了我们朋友们的珍藏。因为 S 女士博士毕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S 女士热情、豪爽、聪明伶俐。中年以前经历坎坷,又英年早逝,很是值得怀念。 做了教授博士导师,自然好为人师。经常为有的学生中断学业不做博士遗憾。记得 90 年代,有两个不错的学生,其中一位还是免试上来可以直接攻读博士的,做到硕士不想做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两位同学辗转在北京发展,居然在金融界有了不错的地位。想起来有趣,一次遇到其中之一,说,你发展很好,但我教的东西用不着了。该同学说,老师不是的,您教的写作技巧、统计理论、实证思想正是我现在工作中天天用的。 学非所用和半途而止,看来不是中国博士生才有的。记得 2008 年去 Limerick 参加 Julian 从大学退休的活动,遇到 20 年前的 A 同学。事先已经知道 A 同学博士没有读完。 A 同学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充满自信的在组织该次活动。问到他为什么博士不读完,他说从荷兰跟 Julian 到了爱尔兰,离开了父母兄弟,结果遇上了一位可爱的爱尔兰姑娘,就结婚了,结婚了就生孩子,生了几个孩子,精力就不能集中了,也该去挣钱了,博士就不读了。这两年孩子大点了,正想回来接着读呢。 拉拉杂杂的故事讲了好几个。关于博士学位的故事还有很多。近 10 年来,国内对博士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校规定,博士生期间必须以就读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若干篇论文,开始是中文核心期刊就可以,后来一定要 SCI 收录,再后来把杂志分了区,要前两三个区的杂志才算数。对学生的读书期限,也管理越来越严。不愿意读博士生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注册了博士生半途而止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学生,压力过大,身体出了毛病。作为导师,心里着实不安。 这几年来欧洲,谁承想东风西渐,亦有几所大学改变了对博士生的要求和学籍的管理。难道真像 2002 年 Michel Che 先生演讲中预言的那样,欧洲普遍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也要跃进了。记得 2008 年回南锡,和老友 Paul-Marie 吃饭聊天。老兄忧心忡忡的说,中国弄了个大学排名, Nancy 的学校没有一所能排进去,所以几个学校做了约定,发表文章都写南锡大学。 世界太小了! 2010 年 5 月 3 日于瑞士洛桑 1025 St-Sulpice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0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要20年
xiaojunyang 2010-5-3 18:30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 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 钱学森之问 ,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 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 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 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专访大学校长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 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 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第二,就是对于 评判性思维的培 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 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 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 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 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 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 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 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 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 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 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目前中国有 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 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 。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在南京 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 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 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 。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 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 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 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 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因此教 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 。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 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 。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 ,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 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 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 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 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 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 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 多的差别。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 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 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 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 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 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英国采取的不是通识而是专业教育 汉密尔顿说,在大学我们是通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才能,就像刚才前一位校长所说的,我 们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 的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办法,比如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英国则形成 鲜明对比,采取的是专业化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本身就非常专业化,到了高等教育也是 非常专业化的。在牛津大学我们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独立的学习、研究、讲座,我们有一些 每周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可以说,这些学生面对挑战的时候,已经无处可藏 了,必须要直接面对一些问题。同时,使得学习有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习惯。牛津大学 导师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会挑战导师的解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教育做法都存在着,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共 性,就是我们都应该把人才当做最重要的资源,并且不断反思如何更好支持他们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要20年 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 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现在到了中国大学重视质量建设的时候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说法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 流大学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 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 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在这一点上,斯坦福 大学发展的例子可供借鉴,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 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二是重点 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给中国大学挑两点刺 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 挑刺的话,汉尼斯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课程设置中,讲座 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国学 生,他们刚来的时候,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但看到身边的其他同学经常挑战老师,自己也 慢慢在改变。第二点,中国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 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这限制 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 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 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卓越的大学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汉尼斯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卓越。但 在每个领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 ,这个原则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斯坦福也有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护士及建 筑学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把这些项目都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 的资源把它们做好。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觉得在这 个领域我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针对那个领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对它进行重造重建 ,可能需要新的领导,然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这才能够去保证我们所做的所有投 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整个东亚要培养创新人才都很难 谈到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时,刘遵义表示差距很难量化,但20年内中国应该会有 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中国高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整个东亚面临的 困惑,这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 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热门议题。在中国、日本、韩国等 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100% 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怀疑牛顿的观点,挑战权 威,也不会有创新。刘遵义说,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 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 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不敢说香港中文大学创新氛围很浓,我们在积极营造这样的环境。刘遵义说,在中 文大学有很独特的书院制度,中文大学有四个书院:崇基、新亚、联合、逸夫书院。学生 入校后,除了选择不同专业外,还要选择自己的书院。所有老师也都隶属于某个书院。主 要进行通识教育,包括中国哲学、法国音乐等。所有本科生都会在这个书院里面,甚至吃 饭都在一起,三四年下来,大家成为好朋友,跟老师非常熟悉。这种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 18 岁就决定读什么专业太早了 在填报志愿方面,刘遵义认为,其实18岁就要让学生来决定读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 作,的确太难了。很多学生、家长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学生听从建议选了医科 ,结果看到流血会晕倒。高校应该建立弹性机制,让学生可以更换专业,学生应选择最喜 欢的事来做,如果做喜欢的事那会是一种享受,而家长则应充分尊重孩子。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 一流高校两方面缺一不可 已经走过八个多世纪的剑桥大学最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昨 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有潜力的学生。 挖掘有潜力的学生 剑桥大学更需要学生有专业学习能力。尹莱斯里透露,剑桥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最看重 的是学生的潜力,面试中,考官可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潜力。 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牢固,因此中国学生在国内的在校成 绩,也将被列为选择时的重要标准。剑桥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同时尽可能 地向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剑桥大学录取研究生和本 科生的程序有所不同,研究生能否被录取,最关键要看导师,最好能够先明确你准备跟哪 个导师,他认为你适合他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一流高校包括两方面 谈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时,尹莱斯里副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太多, 多了肯定称不上一流了,中国完全有希望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他表示,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表 现在强大的科研竞争上,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有 一流的科研 ;其次,不仅是科研一流, 教育一流 不可或缺,且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中国的大学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如何发现真正 有才华的学生方面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至于现在的中国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大学成为研 究带头人,同时还应该有能接纳大量学生的教育体制。 观点交锋 本科教育为就业还是培养未来人才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说,我们常说在本科阶段要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要以市场需求或 者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在这一观点上,中国的大学和西方大学始终有一些交锋。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认为,美国有不同的教育机构,有很多的层次。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专门 培养最有竞争力、最高端的那些学生或者未来的人才。这些教育机构数量是比较少的,他 们比较注重通识教育。还有很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培训机构。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最高端 的大学,也就是美国的最优秀的大学或者说是中国最好的 100所大学,我们的任务不光是 要培训一些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培养一批未来创造中国 、创新能力,培养出下一代领导人的一些人。而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 国未来的挑战的。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向清华校长顾秉林提问:清华本科毕业的出国读硕士博士比例有多高? 三年或者五年回国的比例有多高?如果不太高的话,这个原因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国情的原 因,或者是我们的教育原因? 顾校长回答说:出国学习是不是好事?我认为是好事!我们在座的大学校长,我算是比较 老的,有几个没有出过国?所以不要把出国当成坏事。我透露一个数据,最近这三年,清 华本科生直接毕业以后出国的是15%,硕士生毕业直接出国的大概25%,因为这些学生基本 上都得到了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我个人认为本科生有15%到25%出国,这是正常的比例 ,太少了,说明你那个国家开放度不够;太多了,说明你的教育很成问题。 第二,对回国怎么看?不要以为,暂时没有回来就不爱国了,是两码事。回来我们欢迎, 不回来,他们在国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好。其实你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和国外 非常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很多是靠那些在国外工作的人所起的桥梁作用,因此暂时不回国 也没什么关系。认为回国就非常好,不回国就怎么不爱国,我想这个观点太陈旧。 圈外人看大学教育 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 希望大学培养出敢冒险的学生 本届中外校长论坛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主办方还邀请了4位企业代表,微软公司首席研究 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战略和长期投资,并掌管微软研究院。他从企 业的角度对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蒙迪说,我们作为企业来说,是希望能够看到跨学科思考这样的一些学生,跨学科思考的 能力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最终我们需要去和世界各地以 及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跨学科的能力非常重要,合作 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我认为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就是敢于冒险的能力。 如果作为商业界的领袖,不敢去冒风险,或者不适应一个冒风险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他未 来是不会适应相关挑战的。 花絮 第一个留学牛津中国人来自南京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是第一次到南京。他讲了南京和牛津之间的一个不寻常的 故事。 汉密尔顿说,第一次踏上英伦岛的中国人是南京人,名叫沈福宗。他也是到牛津学习的第 一个中国人。早在1604年,牛津图书馆里就有了中文书,但是没有人能阅读。1687年,30 岁的沈福宗让这些中文书第一次有了读者。此后,我们和中国的学术联系开始加强,现 在我们有700多个中国学生。 尽管中国史籍很少提及沈福宗,但西方史料却对他的经历和事迹有诸多描述。顺治十四年 (1657年),沈福宗生于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他没有参加科举。他结识了当时在江南传 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后,从其学习拉丁文。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 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 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 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沈福宗在牛津用拉丁语 跟人交流,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那个时期 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1692年,沈福宗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突然染病,于9月 2日在非洲东南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附近去世。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2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流大学?!
wangdw 2010-5-3 15:44
一流大学?! 本人对原北大校长的最新有关一流大学的说法有过评论,在那篇博文里,只接受了他的结论,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对原因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今天看了 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 论坛 的报道,更坚定了一些看法,也得到不少新的启发。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说 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特点,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科研。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 在他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 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说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 100%相信老师。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们中国人爱走极端,在毛泽东时代,片面强调实践是不对的,但是,反对读死书是对的,提倡教学相长是对的,反对孔子的思想也是对的。后来一改革,全否定了过去的教育改革,教师的权威,教学的死板,学生的 尊师重道,等等又回来了。 满社会尊孔,小孩从小就得听话,不犯上。就没法避免学生 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 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难道不是封建思想、孔孟之道的影响?!有些朋友一听这些,就会说我们反对中国传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继承,与上是不矛盾的。 好象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有种说法,那时本人正在北大代课,说本来北大不行了(也许是指我们的地球物理专业 ,好象是指 89 年以后 ),中央在财政等方面大力一支持,才漫漫好些。不知从哪时开始,名校北京医科学院(后叫医科大学)划归北大了。领导以为,一个不行,就来几个合并为一个,总可以出世界一流大学吧。这种思想当然来自上面,因为还有吉林大学等也是如此。还是爱搞形式!
个人分类: 教育|2811 次阅读|2 个评论
问题和答案:钱学森VS耶鲁、牛津、斯坦福大学校长
大毛忽洞 2010-5-3 09:57
问题和答案:钱学森 VS 耶鲁、牛津、斯坦福大学校长 在近日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牛津等多位高校校长称,中国建成一流大学最快需 20 年。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莱文称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与此观点类似,牛津大学校长也称中国缺乏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斯坦福大学校长 : 中国建成一流大学最快需 20 年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 钱学森 之问 ,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 11 个国家和地区 20 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 121 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 5 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 挑刺 ,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 20 年。 钱学森 先生对中国大学及其运行环境的了解绝对比这三位外国大学校长要清楚得多。 针对中国高校培养不出冒尖人才的情况,钱老不仅仅提出了个为什么,我看钱老也知道为什么的答案,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为什么。 就是仅仅这个为什么,也是钱老在弥留之际才说出来的。 由此可见,这个为什么是非常难于说出口的。 至于那个为什么的原因就更难说出口了。 因此钱老不愿意再把答案也说出来。 为什么钱老不把为什么的答案一起和盘托出呢? 钱老是搞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真正的专家,知道中国的高校是运行在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里,而绝非是一个孤立运行的系统。 我看三位外国大学校长看问题未必比钱老时刻!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
热度 1 huanghelai 2010-5-1 10:24
作者 黄合来 【核心提示】高水平大学如果对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每一个网页都不能负责,我们怎么能期待大学的学者教授能对自己的声誉负责,能对自己的科研产品负责,又怎么能期待大学教育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能对整个社会负责 !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但一个钱学森之问引起了教育界甚至全国上下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响,这又刚好出现在近几年建立世界一流/高水平/知名大学的大背景下,一些985/211高校都给自己定了目标,并且摩拳擦掌,向某个世界大学品牌层面进军。 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任务繁多且艰巨。本文建议一个进军世界的必要但也是最容易完成的步骤: 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 。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相信没有人会质疑网站对于其所属机构品牌树立的重要作用。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网站的质量很大程度代表着大学对自身品牌的重视程度 , 也或多或少反映其科技质量和信息化程度。 世界越来越小了,互联网成为了一个让世界更近的最快速通道。大学通过网站向世界介绍自己,世界各地教育科技人员通过访问大学网站了解大学。我国的很多大学在向世界品牌进军的进程中,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楼越建越美,学生越招越多,可似乎大多忽略了网站建设这样一个最最有效的、最最低廉的、也貌似最最简单的手段。要知道, 对于一个陌生的网络来访者,网站就是大学状况的一切反映 。 在过去十来年的国内国外高等教育过程中,本人接触了大大小小无数大学网站,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对比来讲,国内大学网站总让人觉得 没有美感、设计粗糙、速度慢、信息不全、更新缓慢、死链接遍地都是 ,让我这种喜欢忧国忧民的海外科研人员觉得很郁闷,恨其不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这几年跟国内大学接触越来越多,尤其最近想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最为强烈, 有时候面对一个极不规范、不美观的版面上诸如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这种口号,觉得十分滑稽 。这就是要做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的网站?这就是传说中人才济济、多少重点实验室,多少学者院士的大学建的网站?不知道多少海内外学者跟我感同身受?同意请举手! 下面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对大学网站提几点简单建议。 一、提高效率,加强美感 这些是任何一个把自己当回事的网站应该做到的,完全属于简单技术问题。以现在大学的财力找个比较好的公司做个有美感,高效率的网站应该是举手之劳,科学网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可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做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网站的一致性和品牌,国外好的大学都很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精心设计、大力推广的图标和校徽,而且有自己的大学主色调,大学建筑、各种装饰、标志文件、网站都很注重色调和风格的一致性。国内大学也都有自己的校徽,不过往往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表现在网站上,不同的网页,不同下属单位如学院或实验室的网站完全没有一致性,各自为政,杂乱无章。 二、信息完整、可靠、定期更新 这属于管理问题,如果真的有人重视,应该也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我曾经多次点击某著名大学主页上的人才招聘栏目,一直出来的结果就是网页不存在或访问受限。后来打听才知道,可能这个链接只能在校内访问,这是全球招揽人才?你让人才们怎么想? 还有一个就是学校的管理、服务和后勤的联系信息应该完整。学校取得的成绩、最新的政策、重要事件应该定期更新 这些陈词滥调说出来我都觉得无聊!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做? 三、重视教师个人网页 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 ,大学教师的信息太重要,家长学生选校、考研考博选师、学术交流、国际同行认同、大学实力展示等等都应该和师资力量紧密相关。 国外稍微比较好的大学教授们大都把自己在学校网站个人网页精心雕琢,因为这是他的世界标签,国际同行大多知名不知面,了解一个人首先就是搜索他的名字找个人资料介绍。甚至国外有的学校都给研究生提供个人网页页面,给这些未来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对比来讲,不知道有多少国内教授学者重视过自己学校网页的质量和美观问题,尤其是介绍自己的那个网页?不客气的讲, 大体上是惨不忍睹 !想必大家都有同感,随便去找个知名大学随便找个系看看老师介绍吧,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那些名校的老师们,如果您的学校网站简历不好看不完整,能否拜托花半小时的时间稍微更新一下,至少不要让人笑话。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家的论文发表列表中论文格式大多没有一致性,我不得不怀疑这些老师们有没有真正自己动笔写过专业论文的文献, 自己网页上的论文列表格式都不一致如何去期望写出参考文献格式一致的标准论文 。 还有更有意思的,记得以前见过一个网站重要位置大专家介绍,栏目居然出现此栏如无内容无需填写,这让人怎么接受? 高水平大学如果对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每一个网页都不能负责,我们怎么能期待大学的学者教授能对自己的声誉负责,能对自己的科研产品负责,又怎么能期待大学教育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能对整个社会负责 ! 知名大学的领导和教授们,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我们能做到么?这个问题是在准备回答钱学森之问之前应该回答的千万个简单问题中的一个。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682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行政型,教学型,科研型
大毛忽洞 2010-4-30 08:24
世界一流大学:行政型,教学型,科研型 如果把大学分为三类: 行政型,科研型,教学型, 我们还愁什么呢? 我们有的是世界一流大学, 那些副部级大学都是世界一流的行政型大学。 美国高官清华受训 学习中国模式 看到了吧, 我们就等着招收世界一流行政型学生吧!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强项强领域, 创办行政型大学就是我们的强项, 强项就是特色, 特色就是本性, 本性是不能改变的, 本性也是改变不了的。 清华大学既是世界一流的行政型大学, 也是世界一流的教学型大学, 清华有的本科班 90 %去美国读研究生, 这就证明清华的本科教学是世界一流的。 如果中科院再挂一块牌子, 中国科学大学 (下辖所有的研究所), 这就是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许智宏院士: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FupingZeng 2010-4-20 18:48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流大学。4月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中国目前无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认为,世界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是有从事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功利 据悉,中国建设世界流大学的提法,源于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这同时也是985工程名称的由来。据报道,以当年财政收人测算,985工程如果完全兑现,总投入在300亿元以上。 我们在进步,国外的大学也在进步。我没听过哈佛大学校长讲,哈佛就是世界流大学。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流大学建设不是朝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很差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他认为,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 流大学不是拿钱堆出来的。许智宏认为,大学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更多优秀学者,培养更多优秀学生,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
个人分类: 学术教育|2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先有合格大学才有一流大学
xupeiyang 2010-4-16 19:36
2010年04月16日 08:43 新华每日电讯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6 条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4月15日《长江日报》) 尽管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只是常识陈述,但这话从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口里说出,还是有几分意味。一方面说明,即便是常识,一些官员在台上还是有太多顾虑,不敢放言;另一方面也说明,常识终归是常识,即便退休后说出常识,也值得赞赏,说出总比不说强,戳破真相总比遮蔽真相强。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提出了3个标准,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也有其合理性。这与时任香港科大校长、国际著名应用物理学大家朱经武所说的观点不谋而合──一流的大学就是要用一流的老师教出一流的学生,再让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显然,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不只是大学领导雄心勃勃的目标,也成了全民共识,如诺奖情结一样,挥之不去。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容易判断;如何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则非易事。在笔者看来,阔谈世界一流大学之前,得先有一流大学,更准确地说,得先有合格大学,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过度行政化的大学,行政大于学术的大学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学术腐败频发并难以革除的大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学术不独立的大学,显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大兴土木,置办硬件,校容豪奢,把钱用在行政开支上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唯利是图,成为一个大型培训场,把学生当作器具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日益犬儒化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因此,欲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必先创建合格大学。其实,数十年前,率先在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蔡元培先生,早就为我们确立了何为现代大学。蔡元培确立的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说一千道一万,只要做到了这3点,就可以说现代大学就确立了。有了这个前提,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才有可能越来越近。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点扶持清华、北大严重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zhumengjin 2010-3-17 22:59
跨进世界先进行列的进度
个人分类: 奇思异想|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识读和建议(1)——战略目标有点“玄”
lgmxxl 2010-3-2 09: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已于 2010 年 2 月 28 日 正式发布。读来有不少创新的呈现,但也有不少顽症继续存在。我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识读和建议分文记录如下。今天是第一篇,谈谈对《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的识读和建议。 《教育规划纲要》对战略目标的表述如下: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规划纲要》(三)) 但纵观全文,这个目标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内涵。对量的要求如下: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 40% ;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2.4 年提高到 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9.5 年提高到 11.2 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20% 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 2009 年翻一番。 (《教育规划纲要》(三)),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量的要求一定可以实现。但对质的内涵,我却不敢说,甚至觉得实现起来有点玄。那么质的要求有那些呢?第一,是全民的公平教育;第二,是活力的教育体制,第三,是高等教育的规定,到 2020 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教育规划纲要》(十八))如果说,前两个质的要求还可以实现的话,那第,第三个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 对全民的公平教育、活力的教育体制,我没有研究,但对高等教育,我有自己的看法。用十年的时间,使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不是痴人说梦,就是异想天开。这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也不符合大学发展规律。按常规的理解,世界一流大学既有质的内涵,也要有量的要求。质的方面包括:先进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一流的师职、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学生、一流声望、一流的学科、一流科研、一流的服务等等。这些质的内涵也有量的规定:这些一流大学一般是指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一流学科一般是指进入世界大学学科总排名的前 1% ;一流的师职甚至是指在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能列于前 20 名,一流的科学是指获得了世界公认的学术奖励,如诺贝尔奖等。如哈佛大学的教授聘任,一般是世界学科排名前三名的教授。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所大学在最佳状态下:理念先进、制度科学、经费充足、人才齐备等,也要经过 20-50 年的发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最新的例子是香港科技大学、英国沃里克大学的发展,他们基本用了 20 年的时间才勉强接近世界一流大学。而我国,这些最佳状态,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我们也实现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目标。 故我建议把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这句话去掉!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5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技部副部长: 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xupeiyang 2010-2-28 13:27
2010年02月28日 11:52 人民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10 条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李婧)国新办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这些高校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目前中国的国策,教育系统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能否谈一下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和部署的认识,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国家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是互相配套支持,您刚才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2006年我们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个科技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教育和科技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下面我想结合两个规划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谈谈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意义。 :首先,我要指出,这两个规划对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因为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还是我国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已经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这里有一组科技部统计的数据,在中央政府2000年到2009年的中央政府的科技计划中,高校共承担了约2.8万个项目,获科技经费总额大约是277.5亿元,占中央政府国家科技计划总经费的四分之一略强一点,占25.7%,而且这一数字在近几年还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比如说在其中的基础研究部分,我们叫973计划或者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中,高校承担的比例就超过了50%。而且我还想补充一点,这里给出的几个数字都是中央政府,实际上各地的地方政府也有一大笔研究经费支持高校。 :第二,我们的新一轮规划纲要对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在这次教育规划纲要中,我们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这些高校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还充分肯定了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地位,并且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使我国一批特色重点学科成为创新的基地和平台。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目前已经依托高校组建了13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其他科研技术条件平台子项目30多个,这也在国家相应的建设中占非常大的比例。 :第三,在我们的有关规划中,在科技规划和教育规划中都提出了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我们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要增强高校社会的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在我们国家的高新区,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都建设了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等等。按照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围绕企业需要推进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 :总之,高校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双重职能,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谢谢!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观察]提升大学学术品质之关键
blueyye 2010-2-28 12:31
提升一所大学的学术品质之关键,当推如下三大法宝: 一: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保证学术品质的根本,也是支撑学者心灵的核心力量。 二:教授群体的创造激情:不再有晋升压力的教授群体保持创造激情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内在力量。 三: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探索活力:大学里年轻人具有探索积极性才能让大学拥有不断发展的后备力量。 要营建一流大学,首先应当确立维护以上三大法宝的策略和体制;这既是推动大学持久发展的三大动力,也是提升其学术品质的三大关键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2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t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北大演讲全文
windlight 2010-2-22 20:00
在书店随便翻了一本《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 》对此文感兴趣,特找来分享。这本书中给这个演讲的题目是:  Speech 2 如何造就一流大学   How to Be the Best Universities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博士2002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之前我讨论过的 木桶与帐篷理论 ,劳伦斯的答案明显与顾校长不同,他认为关键是在不能获得外部资助的地方自己资助,应该是补短板为主。 zt http://www.gotopku.cn/data/detail.php?id=1513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北大演讲全文 ● 北京大学英语系高艳丽译 闵校长、许校长,感谢你们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你们对我所表示的热情友好,也感谢你们对哈佛大学代表团表示出的热情友好。 我相信,哈佛大学代表团这次北京之行是有史以来我们访问中国最大的代表团。我认为,这表明了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这也表明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追求知识,教书育人。能来到中国和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访问,我感到万分激动。更令我高兴的是我能有机会与这么多的学子谈谈他们将要继承的这个世界。 如果你们认真思考我们在大学所做的一切,如果你们能认真思考全球化这一现象,我想我们今天的特殊地位和全球化现象已清楚地表明全世界正在进行一种深刻的转变。这就是:与以前相比,知识对人类活动的每一方面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想想我们周围的一些例子。我坚信,两个世纪以后,当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被载入史册的时候,柏林墙的倒塌和冷战的结束只能在历史书中被放在第二位。被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十几亿或者是近二十亿人迈入了现代化的社会;是十年之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双倍的增长,而且又是在十年之内亿万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增长。我相信,在人类历史的第二个千年,这一事件足以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相媲美。 这些增长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中国。中国在近两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中心也是知识,是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因为在欧洲和北美洲根本找不到一个国家能象中国一样在上一个十年之中以及上上一个十年中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 这反映了现代科技为融合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这也反映了知识的力量。有些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人类历史阶段,科学有能搞明白疾病产生过程的潜力。在我们在座的人能看到的日子里,科学有潜力在每一个分子的层面上搞明白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是什么让人类痛苦和死亡,并且能发现一些可操作的方式,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办法。在我们活着的这一时代,我们能够比其它任何人类历史上的时代更有能看到医学进步发展的潜力。 这一切还与什么有关呢?它还与知识的增加有关。我们知道知识是在不断增加,知道学术研究的过程,也知道知识在寻找其并不明显的用途的过程。我们知道善于发现新奇事物这种天赋的作用;我们也知道各种机构的作用。 让我对知识进行一个总的评论,这就是,你根本没有办法说出最有用的知识是从何而来的,你无法预测它来自何处;你也无法设计一些程序来找到最有用的知识的形式是什么。 让我给大家举两个截然不同的例子。也许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在大学教授的最抽象的科目是数学。也许在数学领域中被运用的最少的是数字理论,即对数字的研究。你们中间任何一个发过email的人都会从在近二十五年中发现的数字理论中获益,因为关于素数的研究是编码计算程序的基础,这种计算程序是今天每一方面的电子通讯和电子交流的基础。这些,都来自于我们所拥有的最抽象的一类知识。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于局势很困难的那部分世界,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我们举这个例子似乎有些奇怪。这些年来,美国对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1978年在戴维营就中东冲突在以巴双方达成的协议。很显然,我们并不是今天中东地区和平的唯一途径,但是那是通向稳定的重要的一步,据参与过这次谈判的人说,我们的总统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是他能促成以巴和平的关键。这种能力就是他能从每一个被争议地点的《圣经》名称及其在《圣经》中的作用谈起。对宗教的研究和对2000年前历史的研究,看来抽象和深奥,然而,这些知识对一个关键的、实际的成就来说是很重要的。 人们可以不停地从大学的几乎每一知识领域来谈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有一类知识是我们很难掌握的,那就是预测哪一类型的研究、哪一类型的纯理论的探索会对未来社会做出最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样地,正因为我们不能预言到哪一类型的知识会对我们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我们才能有信心地预言,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和聪明的想法对我们的未来是很重要的。 很显然,这种对知识创新的追求不只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里,而且出现在商业机构的运作中,这些非常实际并为利润驱动的机构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为自己做着筹划。不久以前有一次,我与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聊天,他问我,哪个机构雇用的博士毕业生最多。我认为,有可能是哈佛大学,也有可能是某个天文台。而他给我的答案是摩根斯坦利,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这家银行过去一直在搜寻那些极其有资质,非常有能力做数量研究的人才,因为这些人能在金融市场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的确,如果我们看看这些一流的商业机构,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正在不断地寻找非常有创造力、受过最好的教育、资质超群的人。的确,如果我们看看世界上一流的机构,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具有一流大学的一些特质。 那么,一流大学最典型的特色是什么?首先:思想的价值是通过思想者所拥有的品质来判断的,而不是通过他们的地位来判断的。哈佛大学的教授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当学生做研究验证某一教授提出的假设或理论时,这个教授当然希望这项研究结果出来后会证实他的假设而不是推翻它。教授也是人。然而,无论研究的结果是什么,这个教授会坚持认为这项研究很重要,值得一做,值得提出,也值得发表。我们哈佛大学有些教授对进化论的本质、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有他们独特的见解;但是每一个教授都坚持认为大学的职责就是雇佣一流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者加入他们的院系,无论这些学者是否赞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种强调以质量来判断思想的做法正在走向全世界。商业领域的人们谈到统治集团的消亡、谈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增加、谈到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我敢说,这种通过质量而不是来源来判断思想的方法对近二十几年发生在中国的革命至关重要,它也对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至关重要。 大学所承担的第二个重要的任务是对视角多样化的承诺,不管这个人来自于什么背景,只要他能为我们的卓越做出贡献,我们就愿意招徕他。这一点也正在被更广泛的世界努力赶上。这也一直是我们哈佛大学不断追求探索的东西。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绅士培育来自新英格兰富裕家庭的年轻绅士的地方。它不向上过公立学校的学生开放;也不向黑人学生开放,也不向女生开放;也不向出生在美国大部分地方的学生开放。就在半个世纪以前,有些哈佛教员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迫离开学校。哈佛大学对某些团体也有限制,因为如果不限制这些团体,它们就会变得太多,会使人们觉得不舒服。 现在,哈佛是一所非常开放的大学,无论是男生或是女生、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无论你来自哪个种族、无论你来自美国的哪个州,也无论你来自世界上的哪个国家,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哈佛大学。但是,如果我们想更加包容和开放,如果我们想从多样化视角所带来的好处中受益,或者更进一步地说,如果我们想把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吸引到哈佛大学来,我们仍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必须把我们抛向杰出人材的网张的越大越好。 正如大学的演变一样,最优秀和最尖端的商业机构、领导的最好的一些国家的政府,都不再根据人际关系来挑选少数的精英,而是转向发现最有才能的人、最能给他们做出贡献的人。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正在进步,我们的进步在很大一部分上是基于大学的模式。 第三个区别是大学里最真实、最特殊的一点,但是这一点在各种各样的机构中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一点上,也许大学和中国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也就是:强调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当我们考虑一项学术研究时,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判断它明天的影响、下一周、下一个月或下一年的影响,我们追求的是从长远来看,为最终能产生最大影响的知识做贡献。 越来越多的一流的商业机构、社会中一流的团体,不仅在尽量快速地前进来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而且还重视长期效益,他们都在投资一些不只在明天,而是在将来会产生影响的思想。 让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三十年前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美国的生物工程如果从其市场价值来看,现在值几千亿美元。在美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年创造过这么高的利润。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将会带来的潜能,他们有长远的眼光。他们进行了投资,正如大学所在做的一样。当大学引进一流的学者,让他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时,尽量不去指挥他们,依靠这种想法,从长远来看,正是这些一流学者的知识才会有价值。 这是大学最根本的信仰,这是在美国已经成功的信仰,而且,我认为,它会给任何想追随这一信仰的人带来成功。美国所授予的主要专利中大约有75%,从很重要的方面来讲,是从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中获得灵感的。来自世界各地在美国大学学习的学生的愿望就是让不为谋求利润、自然也不用竟争一词的大学,同美国所拥有的任何一种出口业务比起来一样成功。 那么,是什么促使美国大学成功?我们现在关于创办一流大学的最佳见解是什么?我想就这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我还想就大学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进行探讨。 首先,大学应该不受政治和外界控制的干扰。在哈佛大学,无论是马萨诸塞州的州长还是美国总统都根本没有权力决定谁应该被任命为经济学教授、工程学教授或医学教授,他们根本没有权力为他们的朋友或自己的目的在哈佛大学指手划脚。 让我告诉大家一些其它的重要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大学能够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有一些人在赚钱这方面非常成功。他们在经济方面为哈佛大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有时,我们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的建筑物;有时我们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一些项目;有时我们还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一些教授职位。今天早上当介绍我的一些同事时,你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他们中很多人的教授职位前都有挂名:有人被称作克芬斯汀数学教授,有人被称为斯蒂姆森法学教授,还有其他一些教授职位也被提到过。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的:你可以到哈佛大学,提出承诺要为一个数学教授、政治学教授或法学教授提供资助;但是你无权告诉哈佛大学谁应该被任命为这一教授,或这个教授必须信奉什么。如果你这么做,我们就会说,而且我们也曾经说过:把你的钱拿到其他学校去。把你的钱拿到别的地方去。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认为,要理解创造智力卓越的源泉,这是创办一流大学最基础的东西。 对创办一流大学至关重要的第二点是:这些大学在极力地争夺最优秀的人材。早些时候,在中国的一次聚会上,有人问我,对于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我能给点什么建议。我说,从长远来看,要想创建一流大学,只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拥有最具创造力、最积极思考、最聪明的师资。我说,如果一个大学能够成功地找到一流的年轻学者,吸引他们留在大学工作,他们就会发现一些一流的学者和一流的学生就会朝这些一流学者涌去;很多研究基金也会涌向这些一流学者。最终,成为一流大学的承诺是一定会实现的。 创造一流意味着不能有完全同等对待每个人的观念;创造一流意味着要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拥有最新思想的人一定是那些拥有最具威胁思想的人,而且学校还得学会化解这种威胁。创造一流意味着要接受最优秀的人,因为最优秀的人并不总是最容易相处的人。的确,事实是能使人们最具创造力、使他们最富挑战性、并使他们的思想令人振奋的特点同时也是这些人难以以最顺畅的方式适应社会的特点,而一流的大学能理解这一点,他们尽力去寻找这些最优秀的人。 对保持一流大学很重要的第三点是:这些大学必须不断寻找方式来衡量自己,不断寻找方式来给自己追求卓越的压力。在商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领域中,毕竟,大多数的机构都是如此,他们有一种现成的方式来衡量他们是否是一流的。这就是账本底线。这就是利润。而大学却没有这样的衡量标准。因此,大学需要寻找其他的方式来确保自己总是朝一流大学的方向去努力。 那么,这些方式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学者们去寻找外面的研究基金。在哈佛大学,我们的科学家所进行的很大一部分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学校的资助。部分理由是因为我们的经费紧缺。我们想确保这些有限的经费能被用来支持那些如果大学不提供资金,其他人也不会资助的领域,这样,我们就能把我们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能够提供研究基金的机构也在做他们自己的调查、做他们自己的监管,他们对什么是最出色的研究项目会做出自己的评判。当他们进行这些评判时,资金就会流向那些能不断出成果的人,而不会再流向那些成果很少的人那里去。 在大学,我们还做其他一些很重要的事,而且,我们还会在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去做这些事。这就是:对于学校的每一部门,我们都会邀请世界上顶尖级的专家来评审我们的项目,告诉我们这项管理进展的如何、它的作用发挥的怎样。我们用这些评审来作为我们确定未来方向的基础。我们不允许那些正在负责某一项目的人来选择谁来评审这一项目。相反,我们会从外面寻找那些最挑剔的人来做评审。 这一原则不只适用于各种项目,而且也适用于个人。在一个人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之前,他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其所在领域将会成为其同事的人的认可,我们还会发信给他所在领域的各方面的顶尖级专家。这些专家要把这个人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人进行比较,在任命任何人为哈佛大学教授之前,我们都会对这些评审进行仔细考虑。比较和竞争是给自己压力去不断追求一流的重要方式。 大学的第四个方面是非常微妙和复杂的。那就是:大学以集体价值观的名义把自己置于很强的领导之下,这一点很具有讽刺意味。我曾强调过美国的总统也无权任命任何一个人作哈佛大学的教授。但是,同时,美国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是要产生很强的领导人物。试想如果哈佛大学的一个学院有一个新院长的空缺。这个新院长产生的程序是什么?在世界很多地方,在全世界很多大学里,新院长往往都是由这个学院的教员投票选出来的,或新院长是基于某一学院大多数教授的同意而被选出来的。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当一群教授做得很成功时,他们会从自己中间选出一个能使他们的成功最有效地延续的人。但是,这样做也会常常产生平庸的人,出现不少弊病,因为,当一个机构运作的不是很好的时候,如果要选出一个新的领导,人们选出的常常是一个不具威胁性的新领导,而不是一个能承诺创造出卓越的新领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哈佛大学,我们给予大学校长这个权力来任命各个学院的新院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流大学里,大学董事会来选择大学校长,而不是通过大多数学生和教工的同意来选择校长。 如果说我在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之际,非常荣幸地当上了哈佛大学校长,我确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只是自1860年美国内战结束后第七个成为哈佛大学校长的人。确实,让有很强的领导才能的人长期担任职务的这一传统,使得大学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持续更新自己。 我认为以上列举的每一方面:很强的领导层、竞争、外来的审察、对人才的无情竞争、与政治的分离,都非常重要,因为其中的每一条都不容易做到,每一条都很难。但是,在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这一时代,这些方面不只在大学,而且在全社会,都变得很常见。 摆在我的大学、美国的大学、还有,依我之见,全世界其他大学面前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我将重点谈论五个大的挑战,五个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大问题。我想,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一些答案,但是,可以肯定,我们并不是对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 首先,努力设法解决全球化的问题,把我们最优秀的东西传播出去。从很多方面来讲,世界与从前相比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正如我在演讲刚开始的时候提到的,十年前中国发展的状况,那时人们没有办法从中国往美国打电话,这表明我们现在比二十年前交流的机会多多了。一年前,如果你让美国人说出世界哪一个地方非常遥远、非常落后,而且对美国无足轻重,他们很有可能会选阿富汗,这是袭击纽约的本拉登恐怖分子的大本营。我们需要调整大学的的教育来促进学生不光是对他们所居住的社区的了解,而且要促使他们了解全世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社会感,这会极大地促进大学的成功。 想达到这种平衡并不容易。哈佛大学与中国的紧密合作很重要,但是,如果这些合作只在中国进行,那它就很难使远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区的哈佛学生受益。因此,促进我们对全球化的参与、对全球化的理解、同时又保持我们的社会感,这些都是首要的、关键的挑战。 第二个关键的挑战是保持大学的社区感,大学的自治感,因为知识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用和实际,而且被更广大的社会需要。我,作为一个经济学教授,一直被认为是做抽象研究的的人,也都有机会担任我们国家的财政部长。当我以部长这一身份访问世界时,我也遇到了许多其他曾经是教授的人在他们各自的国家担任着类似的职务。一个接一个的领域,出于实际的原因,人们对一流思想的需求为大学创造了巨大的、充分发挥其贡献的机会,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第三点,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保持我们对那些从目前来看不是很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领域的承诺。我认为,正如我在这个演讲的刚开头提到的,人们无法预测未来什么知识领域会很有价值,对此我深信不疑。适当的起作用的思考会使我们探索的范围更大、更广。 但是,当我们急急忙忙地处理一些被每一代人再度提出的问题时,我们又遇到一个挑战,那就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些永恒的问题,如人性的本质、人类的冲突、人类家庭以及许多传统文学名著中所描述到的一些进退两难的困境。在我们下决心要变得精明和目的明确时,我们不应该牺牲培养学生博学睿智的机会。这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义务,因为,如果大学在管理方面的训练做得少一点,社会上其他的机构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多一点。如果大学不全面考虑未来商业的行为准则,其他机构会考虑这一点。但是如果大学不研究古代的手稿,如果大学不寻求对历史的理解,那么这些东西很可能就会失传。这将会是人类的悲剧性的损失,也是我们造成的悲剧性的牺牲。 第四,大学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结构。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调整我们的大学设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法学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教育学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物理和化学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系。但是,尽管存在着一个人类传统的知识结构,然而,没有任何知识是一模一样的没有知识,是永恒不变的。当学者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这一点就变得越来越有道理。以前,据说有一些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后来,据说有一些人可以掌握某一学科,如物理和经济学,中所有的知识;今天,要掌握一个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如宏观经济学的知识,都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但是,同时,很多非常重要的发现都是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无论是在化学和生物之间,还是在考虑应用于音乐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共同主题,或是在把教学的广泛应用扩大到人类探寻的越来越多的领域。我们必须准备去利用这些重要的边缘学科领域的研究。 最后,大学需要适应这一不断变幻的世界所带来的变化的机会。在未来,教育将会变成一个终生的需求。我们已经看到被人们称之为燃料箱的这一教育模式的结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们年轻时用知识来给自己填充燃料,接下来在其一生的工作中逐渐消耗所学的知识,直到退休。现在,通过英特网向数千英里以外的人传送知识的机会大大地增加了。因此,教学本身、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都要改变。在一个重要科学领域,如粒子物理,的主要研究论文现在有三百个合著者。诸如人类基因组测序之类的研究项目耗资数十亿美元。这种工作规模的变化、合作本质的变化都会改变或迫使我们改变大学的这种我行我素的传统。但是,同时,正是我们对最有创造力的个人的尊重才会常常产生重大的成就。使大学适应这些新的机会,但是又保存它最有特色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另一挑战。 今天,我在此尝试着谈论了一些我认为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和大学面临的一些挑战。我希望我表达的观点是正确。但是,我更希望我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因为我坚持认为,如果,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富裕和成功是建立在如何更好地生产粮食上;而在另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富裕和成功是建立在如何更好地生产和运用钢铁;那么,在我们正在前进的当今世界上,一个社会的富裕和成功是建立在如何产生和运用知识。在这点上,没有什么机构能比大学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有幸呆在大学里的人需要常常很认真地去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正如我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所讲的,大学永恒的传统应该是我们要永远年轻、永远要承诺不断更新自我。这就是全世界大学应该做的。我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中国的最高学府中的各位分享我的一些看法。非常感谢大家。 问 答 问题一: 我很认真地听了您的演讲;对于您讲到的该如何把大学变成一个一流的研究机构,我听后深受启发。但是,我认为你并没有提到学术研究的目标。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们都知道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比哈佛大学的小多了,但是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比哈佛大学多。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哈佛大学的教授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政策方面的贡献更多一些。因此,我的问题是,作为哈佛大学的校长,你怎样指导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这是一个问题。我还想问一个相关的问题。你对北京大学的校长有何建议?你觉得北大是否应该鼓励教授在一些国际刊物上发表一些与中国政策改革无关的文章,或你认为,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多做一些政策研究,尽管这些政策研究性的论文可能没有机会发表?谢谢。 回答: 你所提的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我会用传统经济学的方式,也就是用一方面和另一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事实上,我认为检验一个大学的研究,最终,得看它对真理的贡献。最重要的是要有最优秀的、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如果这个思想是最优秀的、最富有创造力的,它最终一定会找到其重要的应用。但是,大学被建构出来的方式就是允许其有一定的研究范围。我认为,一个出色的大学一定有一些经济学家正在思考如何理解经济系统、他们关心的只是纯粹的探索,他们并不在乎他们的建议或政策建议是否能得到发表、是否能得到实施,等等,但是他们尽量争取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这一领域的一流学者的尊重,这对一个出色的大学是绝对关键的。另一方面,我认为在大学里,我们也应该给予比较职业化和可实施性教育一些空间;也应为职业培训学校提供一些管理方面的训练;还应该使职业培训学校与政策制造者一起合作来分析问题。因此,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我认为强调纯学术研究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领导大学的人不强调纯的学术研究,那么没有人会强调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强调纯理论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刚开始演讲的时候举了一些研究的例子,这些研究都是从非常纯的学术研究开始的,然而,它们却有比表面上较实用的工作更有实用价值和影响。 问题二: 先生,早上好。我是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会员、国际政治学院的学生。事实上,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比较严肃;另一个比较有趣。您更喜欢哪个问题? 回答: 如果你抓紧时间问,我会两个都回答。 问题二: 那好,事实上,却年票房排名在前十的一部电影是Legally Blonde。这部电影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是以哈佛大学法学院为背景的。在这一部电影中,哈佛法学院的学生被描绘成严肃的、无聊的、丑陋的学生,教员也被描述为严格死板的、难以通融的人。我想问的是,作为哈佛大学校长,当你遇到社会上的这类对事实的歪曲和偏见,你会怎样来保护你的同事和学生的声誉?谢谢。 回答: 我不知道,我是否明白你的问题。在座的有多少人看过Legally Blonde这部电影?Legally Blonde这部电影拍得确实不错。除了其它一些内容,这部电影里有一些事情,我个人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那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年轻女子播放了一段她自己在一个很美丽的游泳池游泳的录像,以此作为她申请哈佛法学院的依据。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在哈佛法学院发生的。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很多哈佛法学院学生住过的公寓楼里住过的人,向你们保证,哈佛法学院的学生一点都不那么死板严肃,哈佛法学院的学生喜欢开心地去玩,而且有时,由于哈佛的学生、哈佛法学院的学生的联欢和庆祝活动使得周六午夜时分同楼的人都难以入睡。 问题三: 谢谢你,萨默斯教授。当你提到人们的努力是获取新的知识,这使我想到了追求知识和维护道德之间的冲突。大家也许知道,上个月有一家关于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丑闻。他们在中国农村做的一些研究、有关基因的研究,被怀疑侵犯了道德规范,更进一步说是侵犯了当地农民的基本人权。我好奇地想知道,哈佛大学将会采取什么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在未来再发生?或者,你会不会只让公共健康学院自己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在面对类似这样的冲突时,你的责任是什么?谢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问题。这个事件确实是错误的。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应该发生,这是公共健康学院的院长的责任,最终,作为一校之长,我的责任是处理这件事,把所犯的错误纠正过来,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此类的事不会再发生。而且,我们已经以很严厉的方式修改了公共健康学院涉及到运用人、涉及到与人有关的所有的研究程序,以确保类似的错误再也不会发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让这一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人类的利益决不应该成为抽象的科学探寻这一概念的牺牲品。我们能够坚决要求一些程序应该被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来确保科学家个人不会擅自做出这种判断,而且这些判断应该受到仔细审查。接下来,当这些程序被认可能够做实验时,我们可以监控这些程序以确保他们事实上是在被密切关注着的。这是一个对什么是大学至关重要的东西,这是一个我和我们大学的其他领导在这件事引起公众注意时,想尽快做出回应的事。我们可以改变这些程序,这样,如果类似的错误在以后再发生,这些错误会很快地引起我们的注意。 问题四: 早上好,萨默斯先生。我是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成员、法学院的学生。今天你可以看出,你受到了我们热情洋溢的接待。如果北大校长去哈佛大学,你认为他会受到哈佛大学学生同样热情洋溢的接待吗?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正如你刚刚提到的,知识在今天的世界上变得越来越重要。你认为哈佛大学的学生关于中国了解的够多吗?或者,他们是否对中国人有种错误和敌对的态度?谢谢。 回答: 在美国、在哈佛,我们过分地注意内在的东西。在一些重要方面,我们对内在东西的注重比我们应该注重的多得多。北大的校长应该得到我很幸运地在此得到的同样的热情接待。我们大学的领导一定会给予他这种热情接待,但是,我无法完全肯定他是否会得到哈佛大学学生同样的礼遇。但是,如果他没有得到这样的礼遇,这只能是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给予他们的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北大的问题。我们越来越多地鼓励我们的学生多研究一些国际事务,特别是多研究中国和亚洲。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猜,如果我让在座的各位举手看有多少人知道亚伯拉罕林肯,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如果你认为你知道亚伯拉罕林肯,或者听说过他,或者乔治华盛顿,请大家举手。 如果在哈佛作类似的事,问他们是否曾经听说过孙中山,除了那些选过每一年越来越多的教员开设的一些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课的人以外,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孙中山,当提到全球化时,这是在未来我们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我认为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就是美国人对于世界其它人民和国家想得太少、太缺乏同情心。 问题五: 非常感谢您给了男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我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从1924年以来,普利策新闻奖已经有41次颁发给了哈佛前任或现任教员。哈佛大学有没有什么特殊机制来鼓励和培养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另外,如果有一些学术腐败,比如剽窃,发生在哈佛大学,会受到什么惩罚?谢谢。 回答: 我们非常、非常重视剽窃这一问题。剽窃的学生会被要求离开大学,很多时候,他们是不允许再回来读书的。或者,至少,在他们回来之前,他们,被要求要离开大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对教员我们也坚持这样的原则,他们是绝对不允许剽窃他人的成果的。我认为,就剽窃这一问题而言,我们应该产生一些程序来确保我们对大学里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普利兹新闻奖而言,我为哈佛大学的成绩感到自豪。但是,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于我们无情地竟争以得到最优秀的人;一旦我们有了这些最优秀的人,而且他们想做最出色的工作,我们就会给他们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受到挑战,被敦促着做最优秀、最具创造力的工作。我认为,就创造一个智力界而言,我提到过的那几种价值对促进这方面的成功是极其重要的。 问题六: 您好。我来自台湾国立大学医院。很久以前,我曾经在Associate General医院和哈佛的波士顿城市医院学习过。我认为哈佛大学的中国历史研究是很有名的。我的问题是,与其他哈佛大学的校长相比,你对哈佛的贡献是什么?顺便提一下,我的同学,我想你们见过面,现在在台大。非常感谢。 回答: 我希望我的贡献将是在我前任哈佛大学校长所做的基础上,使哈佛大学更加成功。我认为,一个大学的校长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量培养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尽量培养一种文化,吸引最优秀的学者到哈佛来,让他们在这里能有最好的机会与其他学者相互合作;检验学生、挑战学生;以保证我们能对以快速的方式正在被开辟新的探索领域做出反应。比如,我认为在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一些重要的机会,一些新的领域将会被开辟,它们就是我提到过的正在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那些了不起的事情。能够保证大学能以饱满的精力对这一机会做出反应将会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研究怎样使不同的社会,象美国和中国,能够越来越紧密地保持联系,怎样使这样的联系尽量产生正面影响,全球化这一问题也应该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学研究的焦点。例如,我们刚刚修改了我们的程序,使得哈佛大学的学生比以前更容易得到出国学习的机会。哈佛大学正在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考虑我们本科教育的教学大纲。如何教授学生以及教学大纲的特点是需要我们时不时考虑的东西。人们实施一个系统、让这个系统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获得了这一系统的经验,这时新的知识就产生了。重新检查这一知识也是应该的。哈佛大学已有二十五年没有做过这么全面的检查了,这是我们在接下来几年中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问题七: 萨默斯教授,如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一个好工作,您是否认为这是一种失败?当一个学生从世界一流的大学毕业时,你认为他需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谢谢。 回答: 如果哈佛大学毕业的好学生找不到工作,我认为这不是哈佛大学的失败,而是美国经济的失败。我想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思考问题的能力。这跟今天所谈过的内容有一点不同。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也许,我早该提到了这一点,早该就这一点谈上几分钟,那就是,有一段时间,教育是在教授一些知识点。它所传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做乘法;如何拼写、如何拼写单词;如何掌握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如何掌握不同的物理公式、如何记住主要书籍中人物的名字。我认为如果你看一看今日最成功的人,他们不是他们最特别的不是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是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于他们能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们能够看到人们从前看不到的模式。对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说,他需要学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去思考,如何以创造性,而且又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方式去思考。我认为,正是这种认真、严谨,同时又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才是大学留给其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问题八: 谢谢您给我提问题的机会。我是《中国大学生》杂志的记者,它是中国唯一一家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性杂志,它有700多万读者。因此,我的问题与学生有关。在您的演讲中您提到如何建立一流大学。因此,我的问题是,关于学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特质,您对这些年轻的学生有何建议?您对中国学生有什么看法?您是否能就这一点与700多万读者谈一谈?我还想同您保持联系,想与您进行一次访谈,了解更多的东西。谢谢。 回答: 请允许我把你们的这份特别的杂志先搁一搁,来回答你提出的部分问题:我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建议。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建议是适合所有学生的。但是,我想,如果我必须为这里的学生提一个总的建议的话,那就是:仔细想想你最关心的到底是什么,什么对你来说能产生重大影响,在哪里你能够产生重大影响,你们要以全部的热情来追求这些东西。仔细想想你身上最特别、最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尽力去发挥它。尽量寻找一些与你所关心的东西相适应的机会,而不是去寻找与你父母所关心的、最传统的,或是与你看到的其他学生都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机会。在世界上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以及从职业角度来看,能够拥有最满意的生活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够突显出来的人,他们不仅是一群人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正在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找到你的与众不同之处,努力去发挥它。这就是我的建议。非常感谢大家。 2002年5月14日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3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建“一流”的大学
zhandlu 2010-2-12 21:17
题: 世界一流,国内一流,专业领域一流,地方一流,某个学科一流…… 如果国内有世界一流的大学,那么,其他的大学最多只能是国内二流了,因为国内一流就是国际一……。 清华北大说要建设世界一流。很多人都在网上骂,或是讥讽。一般认为只要举几个反例就可以这样做:如果连XXX这些事情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在近期里达到世界一流?其他学校也说要建设一流,有的是地方一流,有的是国内一流。反正各人各的说法。参与这些讨论是有点辛苦的,主要原因是常常是因为概念定义不同,对不上号。 所有的大学都想进步,这点是确定无疑。即使最差的领导,也不会不知道把自己手的上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只是水平、方法,或是出发点不同,决定了他最后的结果,有的犯错误,有的达不到目标,有的眼高手低,只有少数得到称赞或有些成绩(当然这些人还是会更上一层楼的)。 普通的老师,一般只能说其中的一到两点,由于不是搞管理,如果说得不对,这倒是正常的,如果提的点子好就算有水平了。只要不是明显在搅浑水,大家不能太苛求。但对于领导就不一样,本身是搞管理的,肯定不能犯太大的错误。 今天看到一个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4423。感觉总体上是对的。不过,看了评论,还是觉得有必要说明两句。即使是在科学网这样水平的网站,看问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博主思路: 1. 建一流的大学是要一流的大楼与一流的经费支持的。 2. 这二者是必要条件。(作者甚至认为是充分的,因为他说“有了现代化的一流大楼和一流大学的薪酬待遇,“大师”会自然而然出现的”) 3. 目前我们很多大学有一流的大楼,但没有一流的经费,特别是工资低,所以达不到。 4. 所以,我们现在说要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有点儿强人所难。 5. 所以,我们先要建的是什么样的大学?提出…… 我认为思路上基本是对的。按我自己想法,我再补充几点。 1. 这篇文章根本不是在说钱的问题。而是说:如果基本条件达不到,就不要提过分的要求。这样,既达不到,又不安心,甚至是偃苗助长。 2. 退一步,其实我们的大楼,还不是一流的大楼,我们的楼很多,但只是壳子多,里面的功能与配套差老远了。你走进去,大部分不会感觉到舒适,只感觉到面积,或甚至是浪费。我说的是大部分楼。不排除 3. 再退一步“钱”。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敏感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容易争论的问题,它还包括了工资和经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这个话题包含了很多方面: a) 这里讲的经费,是指大部分教授的,不是指极小部分教授的。既不要把小部分负责大课题的教授拿来说事,也不能把边远地区的教授拿来说事。 b) 想出大师,想从仅仅每年的几个大课题中出大师?那是造大师,不是从量变到质变。出了,我看也没有说服力,因为不可靠,不可重复。 c) 即使是这样,经费的来源是自然而然的吗?还是努力敲破头争取而来的?大家花了多少心思在申请经费上?无论多大的项目。我们的教授花在课题工作上的时间有多少? d) 教授的工资能确保衣食无忧吗?如果不行,我们的博士生们,真的是乐意认真在做相关的课题吗?如果他连他的老师的生活方式尚且看不上,如果让他安心科研。如果博士生们不安心,大师何在?大师确实不是已经40岁的人来努力成的,该成的,苗头已现,苗头没有的,不太可能了,或是几率很小了。 e) 能提高目前博士生的待遇吗?我能让我目前的博士生能认识到自己其实是很安心工作的吗?他们是有前景的吗?而且这个前景即使不是必然的,那也不应该是风险太大的。 f) 还是钱的问题 4. 如何才能量力定标,量力而行? 那么,我们回到我们的学校。上海大学也是想超越现在的水平的。到综合性大学是可能的,到中国一流是很困难的,到特色大学是可能的。我想,我们学校提出的,“桌子腿理论”是正确的。做好自己的学校,如果某条腿做好了,应该就能出名。为了做到一条好腿,要支持N条腿。等有四条好腿时,估计离一张桌子就不远了。但要到四条腿,需要N*N个支持,也要一定的时间,同样要耐得住寂寞。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图想事儿(1):教育的贫困与一流大学的建设
wangxh 2010-2-10 17:24
估计接下来的数年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会被教育界、科技界炒得天翻地覆,春节过后的两会更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几十年前的经济大跃进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几十年前的文化大跃进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反思,十多前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已经使我们捉襟见肘和手足无措,难道我们还要继续瞎折腾吗? 现阶段中国到底更需要什么?一、二所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全国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几个根本不着边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成千上万的基础教育普及者。不可否认,中国有些方面的确与国际接轨了,甚至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已经高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但是更有相当多、相当多的一部分还处于教育与生活的双重极度贫困状态!真不知道,我们的GPD需要达到多高,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1.GDP多高时贫困地区的讲桌才能长上那条腿? 2.人类最原始的学校在树下,他们已经搬到了炕上...... 3.如果我们花费几十亿甚至数百亿换一个诺奖,他们是否会感到祖国的强盛? 4.中国更需要谁?她还是诺贝尔! 图5: 2005年1月11日 ,最近几天,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已进入期末考试。金滩小学是 甘肃天水市 秦城区的一所贫困小学,因为 教室狭小光线差及没有取暖设施 ,这里的 68名小学生是在室外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里进行考试 的,老师说, 教室外的温度比教室里的要暖和些 。(中华美德网: http://zhmdw.com/xunxi/flash_play.asp?id=1289 ) 图6:2004年12月3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李家庄小学学前班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教室里上课。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青海高原东部山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取暖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学生瑟缩地在教室中苦挨冬日。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中华美德网: http://zhmdw.com/xunxi/flash_play.asp?id=1103 ) 一句俗话: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心之悟|74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与大楼
boxcar 2010-2-4 20:04
看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因为当年梅贻琦老校长早就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按梅老先生的观点,大学的关键是大师,而不是大楼,那些把大学简单地理解为有很多漂亮的大楼是很肤浅的认识。 为什么我这么个后生小子、无名鼠辈居然还胆敢在论述我国现在梦寐以求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大楼相提并论呢?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原因,其一是这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很热,中国大学自然不能免俗,也要面对房地产问题,也要拆楼盖楼,这是现实层面要面对的;其二是类比隐喻层面的,说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盖大楼的相似性。 先简单地说几句现实层面的、真正的大楼。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实还真离不开大楼。因为无论是学生的扩招,还是牛人的引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的人均标准还是不断水涨船高的,当然,大学所处地块的地价和楼价增长得更快,所以没办法,大学必须盖楼,而且要盖有很多层、很多房间的高楼。大学要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吸引海内外的各种人才来工作,而人家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大楼,所以大楼还不能都盖成一没特色、二没美感的方块块,而是必须要盖得漂亮,要有大气的外观、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靓丽的外墙色彩等。此外,大学的大楼还必须由良好的建筑质量,应该能凭真本事拿个鲁班奖什么的,这样学生和老师住进去的时候才有安全感,走出来的时候也才会有自豪感。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楼,通常应该设计得更合理、盖得更高、而且还格外的吸引人。总的来说,大楼对大学还是很重要的,盖好了大楼,便于筑巢引凤,维护好了大楼,也便于稳定住了人心。 几句话说完了大楼之于大学的必要性之后,该说说由大楼和大学的比喻了。我们都知道,一个大楼的结构其实很复杂,地下面有地基,地上面要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要有楼板、砖头、顶盖以及各种内外饰物。盖楼的过程也不简单,拿地之类的过程且不说,至少要设计好图纸,确定施工队伍,然后打地基、注框架、铺楼板、砌砖头、安楼顶,最后还要做各种内外装修。此时如果我们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比喻成盖一座大楼,我们就必须关注是不是有一份设计好的图纸、有没有找好施工队伍、各种建筑材料是不是都齐备了,如果还没有,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该急于宣布在什么时间之前就能盖好这个楼。 表面上看,应该没多大困难。图纸可以直接拷贝(如果已获得授权或者不在乎设计师的著作权的话),换句话说可以照搬照抄一些现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模式。拉一支施工队伍似乎也很容易,有钱就能雇得到人,不说低层次民工级别的,就是雇高水平的牛人大腕,关键也看你出多少钱。如果把建筑材料看成是硬件条件,似乎更容易,除非你非要买人家命令禁运的设备,否则绝对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样看下来,只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砸进去足够多的钱,似乎一定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且不会用太多时间,完全可以提速。但,实际情况是这样么?显然不是! 建设的图纸其实没有现成的,各国的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国家好用的建设模式,换一个国家可能完全行不通,简单地照搬照抄,只会是邯郸学步或者东施效颦,就如T台上的模特穿的衣服、走的猫步是好看,放到山坡上去秀就是不行,一定要走,则徒增笑料尔。大楼的设计图纸一般需要研究好了当地的地势情况后专门设计,世界一流大学也一样,其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不是能以模仿的方式就轻易取得的。真正要建设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总应该先摸清楚自己的基本条件,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然后要有一个清晰的建设思路,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真正开始施工了,还得坚定不移地去做,努力实现图纸上的设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施工队伍很重要,也不能马虎。因为施工的质量会影响大楼未来的安全使用,找一帮没有施工资质、滥竽充数的人来建设,在施工的过程中打着多快好省的旗号在那儿偷工减料,还缺乏负责任的施工监理,就会搞出个豆腐渣工程,轻则经常不断地修这里补那里,甚至在若干年后还得拆掉大楼重建(虽说这拆楼盖楼可以贡献双份的GDP)。显然,要想让雇来的人很好地完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施工任务把活干好,这些人的资质就不能太差,要有真本事,能干实事儿,而不能找一帮只会吹牛的人来搞建设。他们干活的时候,要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宁可磨砖对缝时被叫作磨洋工,也不能图快急功近利,只有功夫用到了,质量才有保证。监理重点要检查的是质量,而不仅仅是进度,当然,这还要求规划的进度本身就是合理的。如果建设者们自己的荣辱利益是是和大楼息息相关的,那么这个建设质量最需要的责任心才有保证。 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解决,但必须严把质量关,要防止以次充好;如果经费预算没那么充裕,价格因素也必须考虑。千万小心,别被人忽悠花大钱买一堆没用的东西,更要杜绝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腐败行为。 最后,大楼盖完了,总要做些装饰装修,运行起来以后还要注意维护保养。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有幸建成了,也并非宣布一下、剪彩验收就万事大吉了,此后也需要不断地投入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就像保持大楼新鲜亮丽的外表一样,应该让大学始终朝气蓬勃,锐意进去,不断向上,这就要求时时注意维护,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国际上众多一流大学的排行榜大PK中,总是不进则退的,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势头,一流变二流也是很快的。 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如盖一座大楼,诸多环节都需要注意,而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身不该是终极的目的,不但要能建成,而且必须争取期保持其地位。
个人分类: 社会|8759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一流大学建设:总理必读
热度 1 hongfei 2010-2-4 16:00
一流大学建设:总理必读 2010.02.04 曹聪老兄的博士导师Jonathan Cole在2010年1月12日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做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 Its Rise to Preeminence, Its Indispensable National Role, Why It Must Be Protected(《美国名校:卓越的起源,不可或缺的国家作用,需要捍卫的理由》)。 这本书应该是总理必读书目,可是不知为何原因,曹聪兄居然没有在博客中给大家及时介绍,想必不是因为书名太长的缘故。 (注:曹聪兄现在已经立即弥补了这一遗憾。见《一流大学的“核心价值”和“金科玉律”——科尔教授『美国名校』简介》,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722 ) Amazon上Jonathan Cole新书的信息链接: http://www.amazon.com/Great-American-University-Preeminence-Indispensable/dp/1586484087 Jonathan Cole在哥伦比亚大学校报Record上有关本书的专访视频连接: http://news.columbia.edu/oncampus/1887 wiki百科有关Jonathan Cole的信息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nathan_R._Cole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总理必读数目呢? 这当然不是因为Jonathan Cole是曹聪兄的博士导师,而是因为Jonathan Cole曾经做过哥伦比亚大学的CAO(Chief Academic Officer,简称曹长),也就是Provost and Dean of Faculties,长达14年之久(1983-2003),是美国高等教育界过去20多年里面最有影响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Jonathan Cole是科学社会学泰斗Robert Merton的得意门生,他本身的专长是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政策。 不仅如此,在这本640页的大部头中,Jonathan Cole还专门讨论了他在中国大学的访问和考察,讨论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性、可能性和需要重视的问题。 如果总理或者他的智囊们不读这本书,只是在那里摸着石头过河地建设一流大学,恐怕是交待不过去的。 前两天国内媒体纷纷报道了施一公教授和温家宝总理讨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闻。新闻中说, 当施一公结束发言时,温家宝对大家说:“我们要下决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略微停顿一下,提高了声音,语气坚定地说:“中国一定能够出现世界一流大学。”深受感染的施一公也回应道:“一定能。” 新华网《温家宝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科教文卫体界代表意见座谈会侧记》新闻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02/content_12915754.htm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新闻中没有报道施一公教授向温总理提到Jonathan Cole的这本书,这件事请就只好由本人隔山打炮了。 其实,温总理不一定有时间读这本书,因此也许可以建议中国科学院政策所的两位科学网名博先把这本书研究研究,在翻译整理总结之后给温总理呈上去更好。这总比他们在科学网上没有第一手资料地放空炮要有价值得多。如果春节一过他们就抓紧时间的话,或许能赶上为三月份的两会献礼。 本人过去曾经有两篇博文谈到Jonathan Cole,Merton的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政策问题。 《向曹聪博士讨教科学社会学》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94 《99%的科学发现是1%的科学家做出的》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172 其中有一篇王铮老师很有意见的博文《99%的科学发现是1%的科学家做出的》,就是立足于Jonathan Cole和他的兄弟Stephen Cole在1972年Science上发表的重要的科学计量学研究论文。 还是建设一流大学要紧。这些往事,就不多提了。 Amazon网站上的评论和介绍: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Kirkus,STARRED review “An elegant,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how American universities became the best in the world, and why research matters….A sound, enthusiastic look at the crucial vitality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system.” William G. Bowen, President Emeritus,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Jonathan Cole has given us a stimulating and provocative account of how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y came to be, the ideas it has contributed, and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Not everyone will agree with all of the argument, but everyone can learn from it.” Geoffrey R. Stone, Former Provost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author of Perilous Times: Free Speech in Wartime “Jonathan Cole has written the definitive work on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y. A monumental achievement, 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 explores the complex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preeminenc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documents the profound contributions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made, and continue to make, to our nation and to the world, and identifies and analyzes the dangers that now threaten to undermine one of the strongest pillars of American excellence.” Jeffrey D. Sachs,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director, the Earth Institute “Jonathan Cole has produced a masterpiece, a modern classic. This is at once a scintillating biography of 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 a powerful diagnosis of its major challenges today, and an invaluable guide for a robust future of this unique, world-changing institution. This is sociological inquiry, technological history, and social philosophy at its most powerful, a penetrating study of how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been shaped by and have shaped American society. Cole’s study will be avidly rea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s societies attempt to emulate and adapt the strengths of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to th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and democratic societ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enry Louis Gates, Jr.,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I can think of no one better than Jonathan Cole to lead the crucial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as the preeminent seat of intellectu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ace of alarming trends in legislation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e offers a precise and extremely well written prescription for how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can once again prevail.” Cori Bargmann, professor,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 passionate and intelligent defense of the university’s role in creating knowledge, not just disseminating it. Every university has its own story; this book steps back to tell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s a whole. Cole describes the logic, people, and context that drove the universities to pair teaching with research and discovery. He provides an irresistible tour of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culture that grew in the universities, from artificial hips to Google to eyewitness unreliability, and a clear-eyed view of their failings, from red scares to groupthink. Cole is a compelling advocate, and his book is a resource for academics, students, and all friends of the university.” Vartan Gregorian, president,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former president, Brown University “The story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s been one of great success. Now, at a time whe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and America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is in crisis, Jonathan Cole’s 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 is a timely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s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I hope that policymakers will heed the author’s cogent arguments about the centrality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 the panoply of our national life, as well as their vital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advanc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roduct Description Although America’s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envy of the world for their creative energy and their production of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few understand how and why they have become preeminent.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traces the origins and the evolution of our great universities. It shows how they grew out of sleepy college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o powerful institutions that continue to generate new industries and advance our standard of living. Far from inevitable,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enabled by a highly competitive system that invested public tax dollars i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students while granting universities substantial autonomy. Today, America’s universities face considerable threats. Even greater than foreign competition are the threats from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 increasingly imposed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freedom of academic inquiry. Restrictive visa policies instituted after 9/11 continue to discourage talented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from tra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has depleted university endowments and state invest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threatens the vitality of some of our greates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order to sustain and enhance the American tradition of excellence, we must nurture this powerful-yet underappreciated-national resource.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382 次阅读|19 个评论
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
liweiyin2009 2010-2-4 11:28
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要向所有看我的博文的朋友们致谢,谢谢你们还不嫌弃,特别是关于教育问题,我几乎都没有信心往下写了,总觉得自己是自不量力,又不在教育部门工作,而且还是在科学网上发表,也许没有人感兴趣,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阅览,说明大家对我国的教育问题都十分关心。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教改似乎从一开始就走拧了路,所以老百姓和专家都在着急,包括钱学森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今天我又从网上看到了温总理的发言,说明他对我国的大师级人物求贤若渴,心中牢记着钱学森提出过的我国大学要有创新人才的谈话。温总理的理解是,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温总理是个好总理,未国,为民操心。但是我有点遗憾,因为钱学森就没有提大师这两个字,他希望我们学习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创新精神,可并没有说一句我们要有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人才。于是我决定写下去,想和温总理探讨:我觉得,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不是个出大师的问题,更不只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孩子时候就赋予,不是到了大学给了思维自由就会出创新人才。一流的人才是在众多的人具有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钱学森从没有自认自己为大师,季羡林更是亲口否认。就说航天和原子弹,没有全体参与人员的努力,没有其中所有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们的创新,完成自己负责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航天事业和国家核武器库,包括我们的核潜艇,能上天和驶向大洋,能让世界震惊吗?我毫不谦虚地说,我们的艺修69/74,我们做的模拟艇的废水处理车间设计------等等多么渺小的人和事,都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就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如果不是建立在坚实的地下结构上,它能挺立百年至今不倒吗?我们底层的创新人才越多,像钱学森这样的大师,就如高塔会立得更高,更牢。 想想我们以前的年代,家长很少干预孩子,孩子在自由中自然长大,想象伴随着幻想在他们稚嫩的心中自然生成。我那不满十岁,随她公亡的父亲一起离世的大女儿,在5岁的时候,有一次随我在我们大院里走动,那是个冬天,道旁垂柳的枝条上挂满了冰霜,她望了许久,突然对我说:妈妈,你看,树上挂满了粉条。大人视若无睹,可是孩子会有那样地联想。当然这不说明问题,因为我那可怜的孩子都还没有成人就离开了世界。那我们就说说别人: 在上世纪30~40年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界是思想十分活跃的年代,那个时代出来的人正好是五四运动左右的青少年,少年时期的思想活跃,给他们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其实,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还有王淦昌,巴金,梁思成,林徽因,-----都是那个时代前后的人物,也有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们给了他们机会,没有胡适,只有小学文化的沈从文不会被聘为大学教授。没有当时清华的自由气氛,我父亲,一个数学和物理成绩都几乎为零分的状态,却因为他出色的写作能力和突出的社会活动(从在师大附中就得到了自由发挥的机会)而被录取,他,后来成了以自己的特色写作文学评论和完成《福楼拜评传》这本杰出作品的文学家。没有从小就有的自己思维和发挥自己思想的环境和条件会有他们的成就吗?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就说过,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因为功利,对基础教育不研究,不落实,而是一头先抓高考,只注重于办大大学,上百年的大学原有的特色消失了,原有的教育家没有了,只有由上级任命的部、局级干部,受命按上级的意图 管 好大学。考上大学,特别是知名大学就成了家长和就学中学的光荣,升学率成了学校政绩的考核和校长、老师奖金的来源。于是,孩子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为未来的高考奋斗,作为第二手,在为孩子出国做准备。孩子从小就奔走在各种班之间,被英语、奥数塞满了头脑,甚至本来是快乐的音乐和美术也变长了负担,孩子没有了自我随意表达、嬉戏玩耍和胡闹的时间和机会。(孩子厌了学,还容易被网瘾,被毒瘾)。今天,孩子还有自由想象的时间吗?说要减负,可是,请那些制定减负的官员们去学生的家里去看看,一个初一的孩子每天就得忙到夜里12点。实际上,过早被塞满的脑子极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创新思维,他们学会的只是按要求去办,循规蹈矩,脑子变得僵化。我们常说,淘气的孩子更聪明,可是淘气的孩子早早被淘汰了,哪来的创新人才?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研究人脑的医生们能给出看法。一个从小脑子被箍死的人,写出的文章会程式化,做设计就知道抄规范。到了大学再来使脑子活跃起来是很难的(我没说绝对不可能)。 有朋友说,这是家长的问题,可是,什么时代家长不为孩子有个好前程努力?特别是在中国,不是西方。只是从改革开始,孩子的前程似乎就是一条路,高考进大学。别说家长,老师不也在为高考升学率而奋斗吗?我的外孙在初中时不喜欢数学,我对老师说,他对数学不感兴趣,有什么办法启发他的兴趣?那位优秀老师回答:现在社会是讲竞争,谈什么兴趣?我没的可说的。我们的媒体拼命在宣传名人、名星、大师------,我们的宣传导向似乎扬言什么都想在国际上争第一,什么都要争一流,中国人的谦虚谨慎早就扔进了垃圾桶,名和利,政绩和升官诱惑着官吏们,同样,诱导着家长们。农村里的人想进城脱贫,只有让孩子进大学。在城里做个普通人就觉得被别人瞧不起。其实具备创新思维,成为创新人才,还要与世俗决裂,不受诱惑,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人。不为名利所困,才能在学业上潜心,事业上专心。余隆平就为出高产的粮食操心,陈景润一天就埋在计算里,他们都是一类人。成天梦想着诺贝尔奖金的人是出不来人才的。巴金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却活在我们几代人的心里,沈从文的《边城》让全世界感受到了湘西古朴的民风,爱上了可爱单纯的小翠。奥巴马获得了和平奖,又怎么样?让我们踏踏实实地按我们的实际作好我们国家的事,少向人民,特别是孩子灌输功利思想,什么评三好生,班干部评选等等,成效会好得多。我们的社会,小学、中学、大学都要负起责任来。 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需要自由的气氛,在大学这个本应该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是专家的话。我想说的是,不只是大学,更重要的是从小开始。当然,大学有他特殊的作用。给耶鲁大学捐款的张磊,就是为了感谢耶鲁大学给了他文明教育,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钱学森难道不感谢加州理工学院?只是美国把他抓进了监狱,使他恨透了美国这个国家机器。大学对培养创新人才是有的巨大作用的,因为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是培训技术熟练操作的本领,大学就不同。我本人十分体会受过良好大学教育后的智力和普通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的智力的不同点。我相信科学网上的网友们一定都很有体会,我不必班们弄斧。我只是希望我们的领导,不要老为大师级人物发愁,多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当今的基础教育和社会风气的现状上。创新人才多了,自有尖子出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05 次阅读|6 个评论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2-2 14:48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 年 1 月 26 日 ,温家宝在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 大学首先应该是学术传授、学术研究和学术争论的场所,没有顶级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没有正常的学术争论,没有公平的学术观点交流,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和独特灵魂,就不能把握科学的精神和精髓。一个学校一座庙,一尊菩萨传其道。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真理不是靠背诵经文获得的,没有质疑,没有思索,没有争论,是无法认知真理的。现在的大学是培养只有科普知识和一定专长的普通工作者的三流大学,而不是培养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一流大学。 大学教育应该是向社会开放的,经常与最新科学观点交流,敢与顶尖科学权威观点交锋,则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一流的学术接班人。 中国大学有自己的独特学术观点吗?自从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中国的构造理论就变为板块的一统天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地洼理论、地块理论等通通退出了讲坛。一个只能盲目接受外来科学观点而没有能力传承本国科学理论的大学能成为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能通过传授和重复国外的权威理论而成为一流大学吗? 据网络资料,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1956 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说。创立了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最近又倡议建立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找矿及其他有关生产实践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立一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使它得到社会公认,则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地洼学说横遭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救事业上的损失,陈国达整日足不出户,潜心撰写我国第一部研究成矿构造的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法》。洋洋 68 万字,三易其稿,从起草、修改、誊抄到绘图、剪贴,样样靠自己的双手。他知道,当时书稿不能出版,权且孤芳自赏吧!   就在这时,国际上崛起了另一派大地构造新理论板块学说。它源于大陆飘移说和海底扩张说, 1965 年由加拿大的 J . T .威尔逊( Wilson )集大成而创立,论证了大陆移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学说与地洼学说,分别是对地槽地台学说从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正当板块学说异军突起时,地洼学说几乎偃旗息鼓了,陈国达感到心痛。当时他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外国人却知道中国有个陈国达。自从苏联科学院副院长A..扬申(Яншон)院士首先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介绍到苏联,苏联的地质学家即运用地洼学说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成因协会主席A.Д.谢格洛夫(щеялов)一再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国达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苏联成矿学家И.H.汤姆逊(Tомсон)在《活化区成矿分析》一书中,把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相提并论,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决定于两个新学说:一是板块构造,一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所决定的第三构造发展类型,这两个学科都成了重新审查成矿理论的基础。美国《经济地质》杂志更明确地评价说: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和证实了地洼区的存在,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科学家在那里也取得了证明。    1980 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 26 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 1984 年,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000 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 27 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 100 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 1988 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 7 个国家的 30 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 1990 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的名字已被选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及《有贡献的人》、美国《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词典》之中。   可是,现代大学生有多少人知道陈国达和他的低洼说?没有历史就没有科学,忘记了历史就等于忘记了科学,人们是从历史的记录中发现真理的。 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更具有戏剧性。当气象学术权威跟风世界的全球变暖主流时, 2010 年的低温暴雪却让世界气象权威重新认识德国科学家的 30 年海温冷周期的理论。早在数月前, IPCC 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喜马拉雅山冰川在 2035 年消失),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 IPCC 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 9 月, IPCC 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 10 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德国科学家之前,中国学者很早就发现了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孙林海和赵振国的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 在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 21 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如果中国大学气象专业没有这场气象科学大争论的历史纪录,没有相关学者的学术观点介绍的教科书,她怎么能成为一流大学呢? 参考文献 1. 赵承。温家宝: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 须有办学自主权。 2010 年 02 月 02 日 00:2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2/002719593576.shtml 2. 黄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0-01-25 13:43:43 来源:科技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5/185515.shtml 3.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4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5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 2004 , 30 ( 12 ): 57-60. 6 .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7 .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8 .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 Norway . 9 .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37 次阅读|8 个评论
培养人才,要有多样化的模式
brbaba 2009-12-11 17:20
核心观点: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我们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   钱学森先生在晚年对中国教育的深深忧虑和思考,或许是这位大科学家留给我们最沉重的一笔遗产。这笔遗产让总理感到很内疚,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自责与反省,让国人触动与深思。   我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面对这一课题有时会有这样的心态:一是觉得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所大学所能为的;二是觉得培养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这个目标似乎离我们还比较远,因而缺少一种直接的和现实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当然,这样的心态是错误的。中国的学生是一流的,这似乎是世界的公认。而拥有一流学生的大学在培养一流人才上能够大有作为,也必须大胆改革和探索。   从大学自身来讲,我以为培养杰出人才有三个方面是关键的,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杰出人才,没有一个统一模式,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在学习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   我认为,在经历了10年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与调整之后,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也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逐步形成自己发展特色与成熟模式的时期。模式创新决定我们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多样化的模式创新之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和每个人的批判思维。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只会相信书本和权威的人无法去创新,无法成为杰出人才;而一所在制度和环境上不鼓励批判精神、不鼓励挑战权威和定论的大学也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认识到这一点或许简单,但要做到却实在不易。如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审视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我们的课堂教学、考试环节、考核评奖、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大学文化,等等,需要改变和改革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能够作为的地方同样比比皆是。   激发学生和大学的创造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但在一个被浮躁与功利色彩笼罩的社会变革时代里,又该如何激发与呵护学生的创造激情,如何让我们的大学更具创新的激情,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这确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简单命题。它难,难在我们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甚至是要超越社会的现实,还难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它简单,简单在不需要经费的投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既然激情对于培养杰出人才如此重要,我们要破解的课题就是:如何让我们最具激情?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那一次次忧虑而急切的追问应该是对我们所有人去不断创新的鞭策与激励。 来自:人民日报
个人分类: 杂谈|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
pikeliu 2009-11-15 09:14
凤凰教育 新闻 正文 http://edu.ifeng.com/news/200911/1113_6978_1433734.shtml 深圳将立法保障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权 2009年11月13日 09:05中国青年报 11月7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 深圳痛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高等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早在2004年7月深圳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即提出要增设本科院校。2007年2月,深圳市政府专题研究筹建新大学事宜,确定了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命名为南方科技大学。 吴忠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进展情况,他表示,新校将于2010年开始招生,将会成为按全新理念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近半师资将从海外引进。而工学、商学、管理学将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三大学科支柱,比例为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 吴忠说,深圳深刻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校治理模式改革,决定以立法的形式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 新京报:南方科大章程能走出宿命吗? 熊丙奇 2009年11月15日08:16 来源:《新京报》   11月7日,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订《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下称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深圳市的做法,无疑具有开创意义:不但明确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将依据大学章程这一法律文本自主办学,还明确大学章程提交人大立法审议。如果该大学章程由深圳人大审议通过,这将是我国高校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学章程。   可这样的开创,也同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依法治教的尴尬。1999年1月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第二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等事项。依据这样的法律规定,我国所有高校在成立之初,就应该都有章程。这种大学的章程,在国外大学被称为大学宪章。   深圳将制订大学章程却成了新闻,原因是,在《高等教育法》实施10年之后的今天,明确有大学章程的不过几家:2005年12月,吉林大学通过《吉林大学章程》;2006年4月,上海交大发布并实施《上海交通大学章程》;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章程》初稿形成,但后来没有下文但它们也并非真正意义的章程,大多属于校内的行政文件,并没通过学校举办者的同级人大机构审议,当然也就面临没有法律地位、难以落实、以及被随意更改的问题。   《高等教育法》也早已明确高等学校拥有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7项办学自主权,可无一落实。   所以,对《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来说,为确保章程的实施,有必要在明确举办者和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的同时,明确对政府部门越权干预学校办学、侵犯学校自主办学权利的问责。最适宜的方式,是当政府部门越权干涉学校招生、学科设置、学术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等自主权时,人大机构组织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并严肃问责政府部门或当事官员。   《高等教育法》未得到落实是前车之鉴。在这部法律中,没有法律责任内容,仅仅在附则中,有对高等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这一条。如果《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明确了法律责任,为大学自主权被行政干预设立救济机制,对大学自主权被行政干预进行问责,或许该大学真能做到自治,也可为《高等教育法》的修订提供经验。否则,它依然走不出上位教育法的宿命。(转自新京报) (责任编辑:贾玥) 立法能否保障南方科大去行政化(图) 2009-11-14 02:43:00 来源: 海峡都市报(福州) 冯海宁   近日在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部门与学校打交道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南方科大是一所由深圳市政府全资投入、按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首任校长是中科大原校长朱清时,计划2010年招生。(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以专门立法保障一所大学自治,南方科大无疑开了先河,这次变革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南方科大的命运,也影响到中国高校的未来发展路径。   那么,南方科大如何才能达成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目标?我以为,除了立法保障外,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大学自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换句话说,单纯依靠立法难以保障南方科大自治。   这是因为,从报道看,深圳的地方立法只能保障南方科大不受深圳方面的行政干预而已,并不等于不受其他部门的行政干扰。除此,还无法遏制南方科大内部可能滋生的行政化。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行政事务,自然而然存在两种体系:行政体系和学术体系。我们高校的行政化之所以遭受舆论批评,就在于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让学术权力变得衰弱。   学术权力体系包括学术评价、学术判定、学术价值估计等方面,还包括学术权力组织的运作程序、范围及运作方式等。构建学术权力体系需要专业化的科学设计,而深圳立法顶多只能解决南方科大的外在干扰,却不一定能解决大学的学术问题。   不久前,苏州大学教授王长乐撰文《大学去行政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指出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是一项涉及整体教育制度改革的活动,而且是涉及教育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王长乐教授之所以作此判断,原因就在于高校行政化的弊端虽然表现在当下,但根源却在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深处。   深圳方面为南方科大立法相对容易些,但要改变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又谈何容易,不仅需要决心与思路,也需要时间。   所以,深圳有必要认识到这场试验的坎坷,不能过于乐观,认为制定了《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一切就都OK了。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7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南方科技大学的细节猜想
machan 2009-11-10 16:47
近日,在教育口发生了太多的事:有升(和生谐音)的-- 新教育部长上任; 有死的--涂博士因病跳楼自杀、三个大学新生救人牺牲、带着未解之问不幸逝世的钱学森院士,还有因钱锒铛入规,还是双的副校长们。心痛的、关切的,除了与之相关的亲人朋友,还有的就是那些依然对中国教育怀着希望的人们 今日看到,嵇教授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855 , 想起了自己对即将开始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想像或者说猜想,姑且整理成文吧。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名会请谁题写呢?备选项之一,过去的或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备选项之二,世界知名华人巨牛科学家(非华人,会写汉字也可以考虑);备选项之三,简体中文或繁体中文;备选项之四,其他。 南方科技大学会有围墙吗?有围墙的话会不会配备若干武装保安? 昨天,世界已经知道柏林墙已经倒塌20年了,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好像都没有围墙,在墙文化深厚的中国(见我的另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215 ),建校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南方科技大学是否会有围墙呢?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训会是什么呢?校训之于大学,体现了大学的精神,十分的重要。不知道南方科大的校训会是怎样? 南方科技大学谁是NO1呢。根据报道,朱校长说南方科大会有党委,这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南方科大的校领导中,谁是NO1呢。 南方科技大学的课程、专业设置是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南方科大的教材,是国产的还是采用进口的。南方科大的本科生,是不是不用过大学英语4级就可以毕业呢,是不是可以选修政治课,本科毕业设计还需要做吗。南方科技大学的博士,需要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者SCI论文若干篇吗? 南方科大的聘任职工、教授等聘期是多少。朱校长的聘期是5年,其他老师的聘期是小于5年还是多于5年呢,还是因人而异呢,工资是多少呢,是不是免税呢。 南方科技大学是不是要有个网址,提前公布学校的大政方针还有细枝末节呢。 选址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肩负着和80年代深圳改革同样的使命,将为中国教育披荆斩棘。如果成功,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当年的深圳模式、深圳速度一样将会席卷神州大地。 希望国人的等待不会太久,希望南方科技大学能完成国人的梦想 (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是教育。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4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章程,中国大学崛起的基石
pikeliu 2009-11-7 17:58
作者:包万平 郭炜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26 科学时报:章程,中国大学崛起的基石 2009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就朱清时先生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做了一期专访节目。在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之前,朱清时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已达十余年,对中国大学有着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和行政命令式办学。在节目里,朱校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在朱清时看来,大学实现教授治校、自主办学,首先应该制定好大学章程,然后把这个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从而成为深圳特区的法律,依法办学,依章办事,防止外来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 在我国,大学章程最早出现在1995年实施的《教育法》中。《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首要基本条件是要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学校要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原则上应实行一校一章。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要求,设立高等学校需要提交大学章程,并对章程应当载明的十大事项作出了具体说明。在《高等教育法》施行前设立的高等学校,未制定章程的,应向教育主管部门补报备案大学章程。至此,大学章程被正式定为大学办学的法定依据,大学章程作为大学治理的总纲和基本法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与此同时,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北京大学正式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提出了到21世纪初叶把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构想,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大学开始向世界进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的过程中,学术理论界和高教实务界都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一流大学办学的唯一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些地方已经把大学章程作为当地的法律予以遵照执行。 在国外,先有章程后有大学。西方早期大学是从教会发展而来,在大学诞生之初,为了避免地方市政与大学发生矛盾,防止外来干预,教皇给大学颁发了特许状,允许大学师生结社、自由安排课程、聘请教师、免受兵役和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以法定形式赋予大学一定的办学自主权。随后,大学发展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会,是一种独立自主、完全自治的机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负责管理,不受任何管辖和限制。公元1191年,牛津的学生和学者开始把牛津称为University,意为这是一个免受迫害的团体,是一个自治性机构,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并且还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然而大学的迅猛发展和高度自治,威胁到了教会对大学的控制,于是教会开始想方设法干预大学教育,试图实现对大学的控制,但为时已晚,由于特许状的存在,大学具有了免受干预的永久特权,不管是何种力量,都不能再次实现对大学的控制。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社会的国中之国,不应受世俗干扰,以便保证能够独立地探索高深学问。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的机构,只忠诚于真理,而不论其所产生的智力或社会的后果如何;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拒绝服从任何权威大学是一个时代的智力良心,大学人不必为现实的政治负责,主要因为它对发展真理负有无限的责任这意味着大学要求绝对的教学自由,国家应保证大学不受任何党派政治的控制,或不受政治哲学或宗教神学的强迫,而独立开展科研和教学的权利。 特许状成了大学办学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大学办学章程之起源。西方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视大学章程为大学宪法,是大学发展的最高准则,一切办学决定和行为的做出都以办学章程为依据。另外,章程也成了沟通大学与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阻碍不良现象和社会干预长驱直入的防火墙。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史可以发现,美、英、德、法、澳等西方国家有着良好的制定大学章程的历史传统,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都集中在这些国家。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校注重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诸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一大批世界高水平大学。但是,时至今日,我国大陆地区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大部分高校没有大学章程,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章程,但是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没有起到章程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更无从谈起权威和神圣性。 没有章程的大学只能靠长官指挥、靠上级部门统帅,从而就很容易造成大学长官意识严重,大学行政化愈演愈烈,各方面利益都想插手大学教育。一个部长一个做法,一个大学党委书记一个想法,一个大学校长一套理论,大学因人而转,大学教育因人而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出现任何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时下,被人们所诟病的诸多大学教育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大学没有自己的办学章程,大学无法可寻,大学只能随风而动。因此,只有认真制定大学章程,研究中国大学本身,才会使中国大学崛起,最终实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科学时报》 (2009-10-27 B1 大学周刊) 更多阅读 朱清时:高校改革的方向是去行政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10-30 12:06:44 匿名 IP:61.50.133.* 写的好啊 ,难得说出这样的话啊,中国的发展需要这样的敢说真话的人啊 [回复]2009-10-28 23:12:57 匿名 IP:218.59.85.* 这不是空话,只是人人都懂的秘密,现在终于有人说出来,终于看到中国科技发展,思想自由的曙光了。向你们这些敢于挑战中国政治的人们致敬! [回复]2009-10-28 14:54:23 yangmengyun IP: 真知灼见啊! [回复]2009-10-28 0:16:38 匿名 IP:159.226.129.* 时至今日,我国大陆地区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大部分高校没有大学章程,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章程,但是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没有起到章程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更无从谈起权威和神圣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的烂校果然就是不一样 是的 [回复]2009-10-27 22:35:43 匿名 IP:222.220.219.* 在目前的中国就是有宪法也没什么用吧? [回复]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
pikeliu 2009-10-19 13:24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 日期:2008-07-28 10:10 党委发〔2008〕44号 (2008年7月26日) 为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推动学术力量整合,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经研究决定,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校120周年前后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密切追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深刻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认真总结现行校院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努力形成面向未来、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二、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基本原则 1. 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2.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落实教授治学原则,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学科交叉,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3. 有利于学校简政放权,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把握全局,统筹协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4.有利于加强人才整合培养,更好地适应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 5.有利于创新干部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学术型管理干部任用、管理和考核的有效制度。 6.根据各大类学科的特点,分别设计学部功能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同时,根据各学部的规模、任务、功能、工作量和产出等要素,合理分配各类资源。 7.通盘设计,整体推进,相应调整校部机关的设置和职能。 三、学部的设置及功能 学部主要是进行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是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 (一)学部的设置和内部结构: 1.全校调整为七个学部,暂定名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一部(或工学部),工学二部(或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学部),农业、生物与环境学部,医学部。 理学部按目前理学院的体制机制运作,功能基本保持不变,确有需要可作适当调整。 2.学部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实行任期制,不兼任学院领导。任职期间,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部工作上。学部主任、副主任由教授担任,不确定行政级别,学校按其岗位职责进行管理与考核。校长办公会议在讨论有关重要学术事项时,学部主任可列席。 3.学部设立党工委,由学部党员正副主任、各学院党委书记组成。党工委设书记一名。 4.建立学部部务会议制度。学部部务会议由学部正副主任、党工委书记、学院院长(常务副院长)、直属学部管辖学系(下同)和单位的主任(负责人)等组成,由学部主任主持,讨论决定学部重要事项。学部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 5.学部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与岗位评聘委员会,分别承担相关领域的规划、标准制定、评审、决定、推荐和审议等职责。需要时,可设教学委员会。 6.设立学部办公室,配备主任一人和秘书若干人,负责学部的日常事务。 (二)学部主要职责和权限: 1.制定本学部学科发展规划,审定下辖各学院学科发展规划。 2.制定本学部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评价标准、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的评聘条件,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教授、副教授的评审权,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和教授职务应报学校核准。 3.组织协调各学院制定人才规划,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负责各类人才引进工作,需要学校给予支持的,报学校审批。 4.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报学校批准。 5.确定本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报研究生院批准。确定学校下达的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再分配,拟定研究生录取条件并报研究生院核准。确定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审定硕士学位,拟定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并报研究生院核准,审核博士学位。 6.统筹学部层面的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建设学部范围内跨院系交叉研究机构,促进学科交叉和新领域的发展。 7.掌握一定办学资源,协调所辖学院(系)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工作。 8.积极争取校外资源,组织推动学院对外合作交流与社会服务活动。 9.配合学校对所辖学院(系)院长(系主任)的选聘工作。组织对所辖学院副院长(系副主任)的遴选,提出建议名单,经学校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后,由学校任命。组织对本学部直属研究所(创新基地、中心)所长(主任)的遴选,提出建议名单,经学校科研部门考察后,由学校任命。学院所属系正副主任、研究所(中心)正副所长(主任),由学院决定。 学部党工委配合学校进行学院党委领导班子等选拔任用工作。 10.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院(系)的设置及其职能 学部所辖的学院(系)是实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办学任务的基本单元。 1.基本保持现有学院总体框架。对于少数确需调整建立的学院(系),须符合以下条件,由学部提出建议,报学校批准。 (1)基本符合国际通行的院系设置模式。 (2)应当具有充足数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量。 (3)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能承担重大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 (4)应有明确的学科界限,既有利于对外交流,又能促进学科发展。 (5)既要考虑现实可行性,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2.学院(系)的职能: (1)拟定本学院(系)学科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 (2)制订和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计划,确定学部下达的研究生名额分配办法,组织实施教学任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考核。 (3)负责本学院(系)人才队伍建设,推荐并初审各类引进人才。 (4)制定8级及以下岗位条件并负责评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初审权和推荐权,在学部授权情况下,可以有副教授的评审权。 (5)组织科学研究工作。 (6)组织对外学术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 (7)掌握并调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事务经费及其它资源。 (8)负责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和就业指导等工作。 (9)负责党建和群团工作。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博士生会等学生社团。 (10)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做好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针对不同学部,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人文学部由庞学铨、来茂德负责,社会科学学部由吴朝晖、罗卫东负责,理学部由王玉芝、叶高翔负责,工学一部(或工学部)、工学二部(或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学部)由倪明江、褚健、张土乔负责,农业、生物与环境学部由陈子辰、朱军、吴平负责,医学部由陈子辰、姒健敏、巴德年负责。 2.根据单独设计学部功能的原则,在学校总体要求下,各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制定不同学部职能调整和机构组建方案。 3.抓紧研究制定学部和新组建的学院(系)负责人及工作机构人员的任职条件和选用办法,启动公开招聘或遴选工作。其他所有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在明年换届时调整。 4.抓紧制定学校简政放权和机关改革方案。 5.抓紧制订贯彻本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主题词:管理体制 学部 调整 意见 主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 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各学院,行政各部门,各校 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抄送:教育部办公厅,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7月28日印发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9年 新闻完整版
pikeliu 2009-10-11 12:36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隆重举行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日期: 2009-10-09 17:56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 2009 年会议 10 月 9 日上午 在西安交大举行。会议组成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到会的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应邀参加会议的香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就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入探讨。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张尧学,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教授,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西安交大党委书记 王建华 教授、校长郑南宁院士及西安交大全体校领导,兄弟院校有关校领导,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出席会议。 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次会议主办方。校长郑南宁院士致辞,向与会领导和兄弟院校、海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宝贵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影响。建设一流大学不仅仅有益于大学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积极顺应高等教育趋势,引领高等教育发展。 自 2003 年首批进入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共同发起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迄今已走过 6 个春秋, 6 年来 9 所高校共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促进 9 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对推动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朱静芝副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和袁纯清省长致辞。 她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水平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引领社会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召开一年一度的一流大学建设交流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已经成为首批进入 985 工程的 9 所院校间一种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机制,搭建了高校间分享发展策略,研讨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陕西省政府与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府实施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途径,加强了省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真诚地期待在座的著名高校能与陕西省政府、高校和企业院所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9 校会议非常重要,这已是第七次举行,也是第一次在西部召开,为我们深入研讨一流大学发展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新中国 60 周年庆典可以体会到,在祖国日益强大的历程中,高等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奠基性的作用,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中华民族一批非常优秀的大学必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教育变革要求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来规律,在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希望 9 校会议开得更好,既深入研讨交流,又能够协商确定 9 校共同开展的一些工作,同时更好地与世界交流。 在今天的会议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培养司司长张尧学院士作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管理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报告。 9 校所做的主题报告分别为: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题为《努力建设多样性和全方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报告;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题为《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报告;浙江大学杨卫校长题为《本科教育新模式的探索》的报告;复旦大学秦绍德书记题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的报告 ; 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题为《聚焦重点,加大投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的报告;南京大学程崇庆副校长题为《关于大学建设的一个问题》的报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题为《突破流水线模式,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题为《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科学发展》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校长题为《走向开放与包容的中国精神从一流大学需要卓越的教育教学谈起》的报告。 会议所做的特邀报告分别是: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题为《香港大学的新课程设计》的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 Fred Hilmer 题为《 Possible Areas for Go8/C9 Collaboration 》的报告。 文章作者:赵力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九校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09 20:37 点击: 680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背景色: 在 10 月 9 日 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我国 9 所首批 985 工程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过充分研讨,友好协商,一致同意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共同培养拔尖人才,这标志着人才培养战略发展中的强强联合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根据协议书, 9 所首批 985 工程建设高校(中文简称 9 校,英文简称 C9 )将不断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其主要内容有: 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在本科生层面主要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交换学生可以在另一学校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学习, 9 校互相承认交换生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在研究生层面,依托各校的优势学科设立若干个学科培养平台项目,作为校际互访研究平台,面向 9 校研究生接受申请,获准者可进行为期半年或更长时间的访学研究。 9 校互认访学期间在他校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 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 C9-Summer School ),打造国际知名的 C9 教育品牌。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 9 校教师和学科的优质资源,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加强与美国常春藤学校联盟、澳大利亚 G8 等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 C9 的国际影响。 联合开展教材建设,教学与教改研究;联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骨干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联合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建立人才培养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进行相互间交流、学习和借鉴。每年分招生、培养、学位和学籍与培养机制改革四个模块各召开一次研究生院业务交流研讨会,并召开一次本科教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会议,由 9 校相关部门轮流举办。 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青年导师队伍培训工作。 设立 9 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建立 9 校间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互评审系统,共同提 高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联合举办以同专业本科生为主参加的联合野外考察、联合生产实习、联合设计实习、联合社会调查等各种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领我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向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文章作者:宣传部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校长联谊会暨论坛举行 深入研讨大学治理重大课题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10 22:21 继 10 月 9 日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西安交大成功举行之后, 10 月 10 日 紧接着又召开了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009 年会暨校长论坛。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院士作为东道主致词,点明本届年会暨论坛的主题:专门研讨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及大学内部的权力架构。他说,认真研讨这一重要主题,在当前的大学改革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分享联谊会校长们的真知灼见,将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发,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主持了论坛。 如何实现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尊重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如何进一步推进民主办学,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制度设计,完善学术管理体系?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针对这些具有现实挑战性的重大课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徳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教授、南京大学副校长 程崇庆 教授、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 华云生 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陈繁昌 教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相继走上讲台,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提出大量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一条条睿智深刻的辨析,一项项破解难题的对策,令与会人士深受启发,颇感振奋,会场中不时听到会心的笑声。在报告举行之后,校长们和与会代表还分组进行了热烈讨论。 据悉,本次论坛所做的十一个专题报告,即张杰校长《寻求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点 》的报告,侯建国校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互动》的报告,郑南宁校长《大学里的民主办学:两类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报告,秦绍徳书记《完善学术管理体系,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报告,王树国校长《关于大学学术权力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程崇庆副校长《构建合理机制,推进科学决策》的报告,徐立之校长《回顾香港大学的管治改革》的报告,华云生常务副校长《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报告,陈繁昌校长《大学管治: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报告,杨卫校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多层次配平》的报告,顾秉林校长《牛津大学管理改革的启示》的报告,作为本届年会暨论坛的重要成果,将尽快结集。 文章作者:赵力 责任编辑:星火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增至 12 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10 10:11 10 月 10 日 在我校举行的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理事会,决定接纳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联谊会成员。至此,连同原有成员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我国享有盛誉的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单位已增至 12 所。 在当日上午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009 年会暨校长论坛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作为东道主,在致辞中公布了理事会的这一决定,表示衷心祝贺。 现任联谊会会长、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讲话指出,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辉煌,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增添了新的骨干成员,必将极大促进我们所致力的共同事业。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1997 年 11 月成立,旨在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已先后在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举行了多次年会及论坛交流活动。 文章作者:赵力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角度谈南方科技大学
machan 2009-10-8 16:08
南方科技大学,一块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验田。当很多国民寄予很大期待、也有很多网友提出问题时,本人也浅浅的想了一下。感觉要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论证,南方科技大学成功的概率应该非常高,为什么?原因如下: 南方科技大学,他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都是现实世界已经成功存在的好几百年的事实这说明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不是原创的大学模式,是可重复的实验。 国人认为的成功大学、一流大学,为数不少,存在于世界的各种文化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香港,这说明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在世界各地基本都能成功。 即使在中国,国人也一直视北洋军阀政府时的北京大学和南京国民政府时的西南联大为成功的大学这说明在中国,我们曾经实验成功过。 基于以上三点,感觉南方科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区,其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从实验的角度看,也许大学就像一棵树,在有土壤的地方,具备必需的条件后,基本都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没有长成大树的地方,一般是土壤贫瘠的地方,或者温度太高等等,另外,树的主人要是喜欢修减植物的话,很可能树就长成盆景了。 所以,对于南方科技大学,一棵基因优良的树苗已经选好。国人要做的,也许只是给予他生长的条件。如想加快其一流化的速度,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更加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应该就能做到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3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pikeliu 2009-10-5 08:36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录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 5 。 26 - 29. 摘要:本文简略地介绍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分析了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及实践上的困难。我们需要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注重开展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型的本科教学,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以及加强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 本科教育 专业教育 Title: The ideas and practice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idea and the hist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simply, then analyses why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and its defect in the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pecial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hidden curriculum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univers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in high schools.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pecialized education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因为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知识爆炸,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一切知识的人。今天,一个人只能希望成为精通有限领域学问的人。这就向当代的高等教育哲学提出了怎样安排大学本科课程的问题。是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把专业化教育留待研究生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进行呢,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大学本科同时进行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回答甚至是不可协调的。 可以说,近代以来大学教育观的演变就表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从总体来看,在理论上前者像是占了上风,但在实践上后者胜出。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历史 与其它许多教育学概念一样,很难给通识教育下个明确的定义。 它所对应的两个英语单词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之间也存在着难以说清的内涵差异。(本文在以下不做明确的界定。)但是,人们可能都会知道通识教育提倡者的口号:教育不仅仅是使人学会做事(to do),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to be)。 他们批评专业教育只重视现时的适切性,结果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有用性不是学生的最大财富。相反,他们的通识教育模式不是从这些外在因素中产生出来的。它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这一状态就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即使是重要的话,也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如果作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的结果,学生也成为国家或教会、企业或学问的一种财富,那也很好,但这种教育的主要目标决不能以这种结果为条件。 总之,通识教育的提倡者指出大学有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广博知识。他们认为,大学不只是一个为未来工作而教育的地方。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能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文化。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阿卡德米学园开展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到了中世纪,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功利性。二十世纪前半叶,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教育从为少数人独占,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要求高等学校在学制方面实行结构类型的多样化。高等学校本是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要求对不为特定的职业做准备的普通大学生授以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这种情况美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出现。从四十年代起,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就成为欧美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但最近几十年,显然是专长赢得了这场战争,尽管许多人推崇的是通才。 据统计,美国各地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较大幅度地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做抉择的尴尬境地。 三、通识教育难行的实际原因 有关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讨论事实上都面临着两个现实的前提:一方面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本科课程的容量;另一方面,新学科、新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层出不穷,要求增设课程或增加教学内容的压力很大。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成为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难行的根本原因。 一个世纪以前,牛曼等人就承认经济安逸是学习自由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这种前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最近,我国学者杜作润指出,实际上,精通许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者和学者在古代也只是传奇,在今天则绝对没有。没有一个恰当的实然的样板,却要将这种应然的样板,作为行动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难题。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材料,它具有专门化的性质。知识发展导致专业的分化不可避免,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与中小学所传授的普通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知识领域表现出内在的深奥性和固有的自主性。一位观察家研究了大学的组织结构后指出:数学在某种程度上与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紧密配合,但对历史学、拉丁语系语言、商学院、空学院或医学院里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它们都得自己闯路。 显然,由这些专门化院系组成的大学对通识教育来说是一个不适合的场所,后者的顺利开展需要全校性的力量相互协调配合。 在迅速发展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率领下,学术界的专业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专业同时变得越来越狭窄,内部有序性越来越突出,并且要求有特定的培训渠道和较长的培训时间。由于专门化教育的各个分支内容更加浓缩并且不断变化,对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应用科学家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已经懂得了回归教育的意义之外的人重返学校更新知识的要求也日益强烈。 高等教育将可能转化为插曲式学习(业余的、断断续续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浙江师范大学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率先提出允许本科生在8年内读完学士学位课程的措施。近年来,各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将会增强和促进这样总体趋势。由于,接受网络培训的学习者所获得的技能会在工作很快地表现出来,当一名学生清楚地看到课程中的学问有益于什么时,产生兴趣的任务就已完成了一半多。 而所谓的通识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当然,网络教育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趋势,但它使这种趋势更为普遍。 三、通识教育的改头换面 在实践中,通识教育长期处于危机之中,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大学阶段当作未来工作的准备阶段。通识教育提倡者的队伍也出现了分裂,承认对通识教育持广阔的观点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作好准备。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前进。 如果说,历史早期的通识教育是不带有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的色彩,甚至是坚决反对这类主义。但是,二十世纪提倡者的通识教育实际上带有很多的功利主义色彩。例如,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凭冲突等,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答案。这些情况表明,高等学校必须使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适应职业与工作岗位变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课程能为学生毕业后不断进行知识与能力更新打下宽厚的基础,而通识教育则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像这一类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表述,在通识教育提倡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 尽管当前通识教育的支持者承认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尽管从教育目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的通识教育变得越来越像专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不过,许多通识教育支持者还是惊呼,高等教育已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学徒培训。因此,学院和大学的工作就是培养脑力工人和技术工人掌握专门技能,以满足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的需要,确保企业界精英的所有命令都得贯彻。这类发展对寻求意义、秩序和思想综合的传统高等教育概念起了灾难性的影响。 受此类宣传的影响,从各国高等教育界所实施的通识教育来看,人们经常忽视各类高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同的院校职能、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人生职业生涯),结果统统地加入到本科阶段开展通识教育的队伍。受所谓的通识教育理念影响,不少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庞大,但显得支离破碎,经常让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才好。 虽然所谓的通识教育总强调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除了选择通识的、全面的教育。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都或多或少地修过了所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但仍然缺乏一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是对一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一知半解。 四、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 通识教育提供者赫钦斯提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就是真理。真理是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存在理由。笔者认为,这种所谓的通识教育在心理学中可表征为形式训练说,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形式训练说认为智力一旦得到锻炼,就可以迁移到任何学习领域中去。但当代认知心理学基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无知必无能,要获得一项能力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信息。我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皮连生教授在《论智力的知识观》一文中指出,一切后天习得的能力均可以通过广义的知识来解释。 科学研究表明迁移的程度大大低于最初的设想,于是适切性(relevance)的重任又从思维的结构转回到学科的结构。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在未来学习或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就应在大学阶段安排好相应的课程。 尽管通识教育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但之所以受到提倡,是因为历史上的知识观认为各门学科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有些学科是高深的、有价值的,而为生存而需的知识是低级的。说得直白些,就是职业教育较为低劣。反对把职业教育包括在本科生课程中也是由于这种教育的狭隘性。为什么一种狭窄的、专门化的教育其地位就低于一种广博的教育?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一个线索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他承认懂得怎样吹笛子是一件好事,但他告诫说不要学得太好。这种反对精益求精的告诫也许令人惊讶,但这是可以理解的。要学会吹笛子的技能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时间,以致有可能导致忽视其他有价值的活动尤其是理智或理性的活动的危险。 这种把理论学科和实用学科一分为二的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人们不再把医学、法学等职业性学科视为低级知识。 七、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论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正确或错误之分。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尽量避免争论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比如是需要更多的科学课程、更多的数学课程、更多的外语课程,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我们要承认通识教育的存在价值。如果没有了通识教育,我们可能也就失去了有社会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公民、能活到老学到老的公民。在信息时代,通识教育不应再延续以往的拼盘式课程组合。我们思考以下几条途径。 首先,不要再过多争论广度(通识教育)与深度(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关系,要重视各门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及相应教材应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并注重能围绕现实性问题组织教学。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内涵是学生要了解、学会应用其它学科的视角、方法和语言来看问题。物理系倪光炯、王炎森教授主持为文科类学生开设的《改变世界的物理学》既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又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阐释物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总之,要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索各类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学科中吸取方法,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习和研究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其次,我们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任何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都无法克服一个缺点:无论一种课程的知识面有多宽,它仍然是从知识总体中挑出来的一小块而已,因此仅仅通过课程就不可能达到通识教育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的广度。于是,她提出,应促成校园文化的非专业化,以拓展通识教育实践的途径和空间。 再次,加强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培养。总有学者质疑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内容深度,即有重复中学教育的嫌疑。这种质疑的背后事实上就是,通识教育应该在中学进行还是留待于大学本科阶段进行?克拉克曾这样写道:美国高等教育系统还特别着迷于为未充分接触专业的学生提供普通教育或自由教育。不象其他国家把广博的普通教育留给中等教育,而学生到大学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事实上,美国作为当代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该国只有研究型大学以及财力雄厚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开展通识教育。据统计全美国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5%。 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当前中学生只集中精力于若干门课程的复习考试。为此,当前大学教育确实需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哪怕通识教育的内容可能会与中学教育内容有所类同。也许,大学通识教育的补习性质是无法否认的。博耶提出:当需要补习计划成为一种生活现实的时候,我们也仍然坚信长远的解决办法是更好地搞好大学前的教育。要求大学不断地采取无止境的学术上的应急措施是不可取的。六个星期或六个月的补习课程,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无法弥补先前十二年正规教育所造成的缺陷。 当前,这种大学一、二年级的补习计划应该突出知识的高深性。 总之,通识教育确实是不错的教育理想。从实践上,要让大学生在四、五年之内掌握既全面又有深度的知识是很难做到的(显然,谁也不愿意大学教育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广博教育)。我们不否认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终身教育,要看到使人学会做人的通识教育显然要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不是大学阶段的专利。人们已经懂得回归教育的意义,我们不应过分地强调在大学阶段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而且,我们要承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部分大学的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倾向于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继续攻读研究生。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5 。页码:26- 29. 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80页。 王承绪,《比较高等教育引论》,《外国教育》,1983年第6期。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Pace, C. R. and Connolly, M. (2000), Where the liberal ar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41( 1):53-65. 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高等教育系统》,第14-15页。 《高等教育系统》,第13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114页。 刘凡丰,《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95页。 李曼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课程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93页。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皮连生,《论智力的知识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108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88页。 李曼丽著,《通识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伯顿克拉克,赵炬明译,《我的学术生涯》,《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1期。 享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第93页。 以耶鲁大学为例(2003年的统计)。本科生在毕业后第一年,1975届有36%、1985届有60%、2000届有70%参加工作。而继续攻读文理研究生院或专业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逐年减少。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3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pikeliu 2009-10-5 08:27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刘凡丰,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 6 。 摘要:介绍了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导师制及其存在原因,并总结了该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真正的导师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标准的要求、强调多学科的交流。 关键词: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教学管理 20 世纪以来,欧美许多大学实施学分制,但以牛津、剑桥为首的英国老牌大学仍坚持学年制。阿什比曾这样解释道:英国大学对教材和教学方法都有规定,各门学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学习。牛津和剑桥都自命为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大学既然是家长代理人,就要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第一,学生既处于家庭中的子女地位,在学校里当然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学生的取舍。第二,英国大学生一旦所愿学习的科系,那么,他所学的课程、修业年限以及必须参加者的定期考试的时间,全由学校规定,他没有自由改变的权力。洪堡关于学生独立和自由的观点,英国大学从来未曾接受过。 尽管学生没有美国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但牛桥的大学生质量是不愧盛名。据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分析,牛桥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于哈佛二年级的研究生水平。在 2000 年全国性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大学参评的 10 个学科中有 6 个得到最高分。显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牛津大学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分不开的。而在历史上,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牛桥学院制( Collegiate System )、导师制( Tutorial System )对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实施和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本科教育的课群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入学申请时,就需要确定自己的课群( course ,在这里该词的意义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牛津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课群现有五十种(见文后所附)。每类课群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个别课群如医学需要六年时间。一般地,学生学习三年后,通过毕业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 BA ),亦称最后荣誉学科( Final Honour Schools )。 50 种课群中现有 26 个课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联合学科( joint schools ),或称为综合性课群( combined courses )。这是牛津大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做法。即针对现代科学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后来,这种做法被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大学所普遍仿效。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同于我国的双学位。这些课群的学制三年或四年不等,如工程学和材料学(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课群学制为四年,授工程硕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 PPE )学制三年,授文学士;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学制为四年,授文学士( BA )。 牛津大学每学年的教学学期是非常短──三个学期加起来不到 25 周,每年 10 月开学。每年的三个学期和三个假期依次是:米迦勒节学期( 8 周)、 12 月中旬至 1 月中旬为圣诞节假( 6 周)、希拉里节学期( 8 周)、 3 月中旬至 4 月底为复活节假( 6 周)、三位一体节学期( 8 周)、 6 月底至 10 月某日为暑假( 16 周)。 一般地,学生每个星期要出席 8 至 10 个学时的讲课( Lecture )。例如,选读物理学的一年级学生,每个星期会有 4 次数学讲课, 3 至 4 次物理讲课。讲课( Lecture )是由教师在大教室利用黑板 / 幻灯 / 实验演示等,面对牛津大学所有选听该门课( subject )上百名学生讲授。讲课通常会有讲义、练习题等下发。选听该门课的学生通常会出席讲课,但没有强制性要求。讲课的次数不多,但速度很快,而且不重复讲授内容。 牛津的考试不多,本科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有一次考试总结一年的学习。然后要到第三学年才有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涉及三年的学习所得,那是最紧张的连续几天笔试加上一场口试。但中间整整两年时间一般没有考试的干扰,那是学生最快活的时间,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学自己爱学的东西,思想上不受威胁,没有负担。三年学制的,通过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四年学制的,还要进行一年深入的专业学习。牛津大学根据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分别给予一、二、三等荣誉。 讲课( Lecture )、考试以及理科类的实验( practical work )是由称为系( department )的学术单元( unit )来负责。牛津大学的学术组织现分成五大学术组块( academic division ):人文组块、生命和环境科学组块、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医学科学组块、社会科学组块。每个组块由相应的学术单元( units )构成。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为例,下设有:计算实验室、数学系、统计系(以上为数学科学组)、化学系、地球科学系、工程科学系、材料科学系、物理学系(以上为物理科学组)。每个组块都有相应的组块委员会( Divisional Board ),设有三个常务委员会( principal standing committees ):计划和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资源分配委员会。从人文科学组块的网页所列内容看来,学术组块在学术方面的权限大致相当于美国大学或我国大学下属的学院。 在下面,我们以物理学系的本科生教育作为麻雀加以解剖。该系有两个本科生教育的课群。 ( 1 )物理( Physics )课群。该课群又分为两个课群:三年制的 course1 、四年制的 course2 ,与之相对应的学位为文学士( BA )、物理学硕士学位( MPhys )。两个课群的课程学习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年为基础课学习年( Foundation year ),结束后有一次考试,称为 Prelims 。第二、三年学习物理学的核心知识,在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三年制和四年制的有一个共同的最后学位考试(称为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考试内容涵盖所有的核心课程。最后部分称为 Part B ,对于三年制的就是要再继续学习一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 options );对于四年制的就是要在物理学的二三个领域内学习更为高深的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开放式项目( project )。三年的学习专业化程度稍低。 ( 2 )物理学和哲学( Physics and Philosophy )课群,与哲学系联合提供教学( teaching )。学制四年,授文学士( BA )。头三年,同时学习物理学和哲学两门学科,在这一时期,物理学的内容偏重于三年的物理学课群中的理论部分。第三年也有一次毕业考试(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第四年,学生可选择在哲学或物理或同时两门学科上更为专业化学习。物理哲学( philosophy of physics )作为交叉课程( bridging subject )是每年都要学习的。 二、学院制 事实上,由系组织的讲课( Lecture )并不构成牛津大学本科生学习生涯的中心,讲课( Lecture )要依赖由学院( College )负责开展的辅导( Tutorials )作为强大的支撑。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有两组教师:一组在系工作,另一组在学院工作。在牛津大学,系的学术人员同时也是某个学院的成员,他们在系里做研究和负责讲课,同时担任学院的导师。 牛津大学现有 39 个独立的学院。学院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自治团体,学院与中央大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邦制。每个学院是由院长( Head of House )和多个院士( Fellows )管理,院士们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中央大学也有职位。牛津大学另外还有 6 个永久性私立学堂( Permanent Private Halls ),这是不同的基督教派别由建立,仍旧保持宗教特征。学堂有与学院相似的权力和义务。学院向每位学生收取学费,接受社会各界捐款。通过学院贡献基金( College Contributions Fund ),富的学院接济收入相对较少的学院。 要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先要成为一个学院的成员。对于本科生来说,入学录取的工作由学院全权负责,学费的大部分也是上交给学院;研究生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30 个学院和所有 6 个学堂,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招;七个学院只招研究生;众灵学院( All Souls )只有院士,不收学生; Kellogg College 专门从事部分时间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学院规模不一,一些学院本科生多达四、五百,少则不到一百。学生与院士们一样来自多个学科( subject ),例如,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的本科生中有生物化学、化学、古典人文、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大学学院不接收攻读以下荣誉学科的本科生:考考古学与人类学, 生物科学,地理学,历史与英语,历史(现代)与政治,人类科学,哲学与神学,神学。 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宿舍、厨房、餐厅、图书馆、运动和社交场地及器材,还为学生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学生的学院生活丰富多彩。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学院负责本科生的辅导( tutorial teaching )和各种福利(如奖学金)。 我国学者裘克安归纳了学院制的几个特点:( 1 )学院是几百人的小集体,高度自治,由学者管理;学者数目大大超过职员,一部分教师兼一个时期的管理职务。( 2 )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他们指导的学生经常生活在一起;这是基于牛津大学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即人的教育要全面,不可囿于限制的领域。不同学科的人经常接触交谈,能够相互启发,培养相互尊重的品德。特别是理科师生有必要和文科师生保持接触。( 3 )一位导师指导 6-12 名学生,按这个比例收学生,决不敷衍了事。( 4 )院士都有自己的房间,学生至少必须在学院内住一年。学生宿舍是宽敞的单间,可以退而保持宁静而不受干扰的自学环境。 三、导师制 对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学院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方。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为学生学习提供全程性的个别辅导。浙江大学 费巩 教授(曾于 1929 年至 1931 年留学牛津)认为牛津大学导师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导师指导,不重上堂听课。大学教师除了科研外,主要的任务是担任学生导师,授课乃其次要。每一学生不止导师一人,按其专业所分之门类,另有导师数人,导师与学生相互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 2 )重博览群书,不重课本。导师经常指导应读之书,使学生不重捧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经常翻阅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 3 )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导师经常与学生见面,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抱负之学者。( 4 )因材施教,修身养心。导师与学生常处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足以使学生的优劣为导师所察;分类指导,使聪明的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不仅为学生剖析疑难,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学生为子弟,学生视导师为良师益友。学生受导师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有人曾认为,六十年代美国和法国的学生运动很厉害,而英国并不如此,就和英国大学比较成功的导师制有很大关系。 费巩认为中国固有的书院制也有类似的优点,他主张我国大学教育也应依照这些优点的精神,倒并不是死搬形式。在竺可桢校长的支持和领导下,解放前的浙江大学曾有一段时间实行了导师制,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历史上,英国大学的导师制还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学分制实施。哈佛大学在 1823 年首创和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后,于 1916 年起又实行导师制, 1951 年进一步规定每个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 6 人。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程选修上须经导师批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则在学生一进校就为其配备导师,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生 20 人。 20 世纪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5 年牛津大学校长麦克米伦写道,六十年前学科有限的数目已经大大增加,其范围扩充到认不出的程度。导师们到黄昏就不见了,象今天的上下班乘长途车的人那样回家了。麦克米伦谈到研究生的大量增加改变了大学人口构成的比例。从本科生的眼光看来,在他们和掌权的副校长之间,兴起了一种享有特权的上层阶级,好象古罗马时在平民和执政者之间出现贵族一样。不过,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尽管承认有所变化,但也指出导师制作为一项制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几点启示 牛津大学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仿效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不过,其中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1 、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 有学者认为,牛桥等英国老牌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是专才教育。笔者认为,其实不然。牛津大学是由系来组织专业教育,而由学院负责学生的通才教育。只不过,专业教育的课程是显性课程,而通才教育的课程都是隐性课程。正因为如此,牛津大学培养出大量的像撒切尔夫人(在牛津读化学)一样的通才。阿什比对此有一番解释:我们英国人对课程的改革,不象美国人那么感兴趣。原因很多,最突出的是:我们对科学的崇拜,从来不及对纽曼、乔义特和柏蒂森等 19 世纪牛津大学人文主义者的影响的崇拜。对他们来讲,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英国哲学家亚历山大对这个教育观点的解释是:通才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指教导学生选修哪些学科。在英国人看来,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研究工作、自学,其本身就是通才教育。 2 、真正的导师制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决不是敷衍了事。美国大学在实施学分制的历程中吸收了牛桥导师制的精髓,近几十年来广泛地开展了在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国高校在实施学分制的同时,也必须结合导师制。例如,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有必要给与具体的选课指导或限定。 3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牛津的导师制并不是导师牵着学生一路走,而是极其强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学。当然,在相对较长的自由支配时间内,学生要坚持自学、大量地阅读。在牛津,大学各个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以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方便学生广泛地阅读。当然,还有校方购买的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这些都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条件。 4 、高标准的要求 牛津大学的(学位)考试决不是形式,而是相当规范。学生和考官都要穿上统一的黑色袍子,以显示考试的严肃和郑重。所有的考试是由学校统一出试卷,导师以外的教师批改,由另一位教师复核。考试的难度颇大,据一位曾在牛津学习的经济学家称,数学课考试满分为 100 分,有时得 40 分也就算及格。并且,本科生学位考试成绩还分一、二、三等,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研究生考试时,凡答问题,都需要首先进行学术回顾,对已往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答题人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则,即使将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最好最详尽,也不符合要求。从考试中就要求学生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好习惯。 大学本科生通过毕业考试就可取得学位。对于研究生,则还要求学位申请者写出一定水平的、有创造性研究成果的论文。有必要指出的是,牛津大学是根据教师的创造性成果来评定教授。化学系一位 60 多岁的学者有许多著作,但校方认为他的著作都是编著的教材,无法依此类著作认定他有教授水平。而该系另有一位教师只发表两篇水平较高的论文,是独创性成果,就评上教授。毋庸多言,这种职称评定方式肯定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 5 、加强多学科的交流,开设多学科结合的课群 在牛津大学的学院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 和 老师朝夕相处,互相切磋,从中受到教益、交融和砥砺。据牛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忆,许多研究的灵感来自喝午时茶的交流。不过,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居住在学院内的导师越来越少,老牛津人回忆往事时很无奈。这是不是牛津、剑桥近几十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 、 http://www.ox.ac.uk 2 、裘克安,《牛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3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 2001 年。 4 、 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年。 5 、徐辉,《英国大学以导师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初探》,《高等教育研究》, 1985 年第 2 期。 6 、徐辉,《英国新大学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革新》,《高等教育研究》, 1986 年第 3 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大学校长展涛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pikeliu 2009-10-3 09:58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展 涛 (2008年12月21日) http://president.jlu.edu.cn/read07.html   我们是中国学科最为齐全的一所大学,学科综合是我们合校所形成的最为鲜明的优势,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共识。但是,如何把学科综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却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将使合校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将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所以我期待,我们都来关注这个话题,都来研讨这个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讨。   一.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组织跨学科科研平台、团队和项目。   如果我们看一看现在国家的各种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诸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支撑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群体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平台建设,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无一不需要综合的学科与人才。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与机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围绕这些重大计划与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内部的学科与人才资源,目标就是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如果我们只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只谈整合学科资源,那缺少动力。而以进入国家计划和项目为目标,就可以用这样具体的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去争取,去竞争。如果再加上学校资源的支持与培育,那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以973项目为例,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973项目,是以我们自己的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那这需要提前谋划,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家973项目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指南的建议工作,并做好我们自己内部的组织工作。如果我们保持有若干个有一定基础、比较成熟的项目,提前策划和组织,每年能有两个到三个有竞争力的项目出现在国家973项目的竞争中,那我们就特别有信心,今年不成有明年,西方不亮有东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学校内部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视,985和211经费要向这样的设计倾斜。其他的项目和计划亦是如此,比如,我们总要谋划几个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提前组织和培育,否则要进入国家计划就非常困难。总之,我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建设好已有的平台和团队、做好已有的重大项目上,同时要放在组织培育新的国家平台、团队和重大项目上。这样,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二. 活跃跨学科学术交流。   跨学科平台、团队和项目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围绕科学问题的学术交流,因为这是基础,是产生新的学术思想、推动学术合作不可或缺的途径。   具体方法是,由学校学术部门,如科技处、社科处和学科办分别或者共同定期组织专题学术论坛,每周或者每两周一次,每次选择一个课题,邀请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参加。比如,可以围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新药、公共卫生政策等课题展开讨论。每次可以由一个学院或科研机构承办。这样做,无需任何投入,但可以增进学科交流,很快形成一种崭新的校内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可以立即启动。   三. 以校内双聘教授模式推动教师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我们经常聘请一些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与我们一起合作科研、合作指导研究生。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其他大学甚至国外,所以到学校来的时间很难保证。那我们何不聘任一批校内双聘教授呢?所谓校内双聘,就是让那些科研领域跨学院的教授们成为两个学院共同聘任的教授。这种方式非常简单,比如我几天前在电子学院见乌克兰院士Shulga教授时,见到物理学院韩炜教授,他与Shulga 教授和电子学院都有很长时间的合作。那电子学院可以聘任他作为自己的校内双聘教授,他的名片上可以写上,物理学院教授、电子学院教授,同时学校应该同意(也应该要求)他在电子学院招收研究生、开展科研,甚至根据自愿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他在物理学院的岗位和工作一律不变,待遇也不变,他在电子学院根据工作业绩和工作量享受学院的业绩津贴就可以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学院和学科,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来邀请其他单位的院士、教授成为自己的教授,而双聘教授们可以在两个单位开展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又是一举多得!我看这个举措也应该立即启动,只要人事处和研究生院明确一下政策就可以了。   四. 以研究生校内合作导师模式推动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这种模式旨在推动研究生在校内不同学科间流动,这种流动的方式比教师流动更为简单,但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交叉领域人才的好方式,可以让很多研究生加入这个行列。这又是一个发挥我们学科综合优势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导师或者研究生本人在学校其他学科、其他学院为研究生选择一名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与导师一起共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也可以只是让研究生参加自己的讨论班,作为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的一个途径。如果这样来设计,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只要是导师,只要研究生和第一导师同意就可以成为合作导师,没有评审问题。甚至也不需要考核、不需要经费投入,对于合作导师来讲,是收获了一名好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团队,如果有实质性的指导与合作,还可以成果共享,何乐而不为呢!或许我想得太简单了,或许还是需要一些鼓励和规范,请研究生院考虑吧,也期待伴随着新年启动起来啊。   可以想象,如果有大量研究生在校内流动起来,对于研究生本身的成长、对于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还可以把合作导师模式推广到校外和国外,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提供双导师指导的机会,使双导师培养成为我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鲜明特色。   五. 以双学位和主辅修模式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选择。   现在我们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苛刻,其中一点,就是希望他们聘用的人才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对于本科生而言,让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在学院之间、校园之间流动很困难。但是,我们却可以为他们设计多种选择。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作为第二学士学位,让那些未来希望到企业就业的同学们选择,比如学习语言、学习工科的学生可能对这样的第二学位感兴趣,我们已经有暑期学校的设计,可以利用周末和暑期为他们单独开课。当然,这只是一种设计,我们学科如此齐全,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若干个第二学位,让我们的本科生享受到学科综合的优势。如果修完全部学位课程时间上有困难,我们也可以推出部分学位课程,使同学们获得辅修专业学分,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与成长。   六. 以跨学科讲座模式推动不同校园之间的文化交流。   团委最近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讲座,叫做魅力吉大 名师系列报告,邀请我们的名师跨学科、跨校园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励志报告。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特别希望我们的院士、名师们加入到这个报告中来,让我们的学生们体验吉大多彩的文化与学术内涵,感受名师的风采与魅力。   我们这个大学是由不同历史经历、不同文化特色的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今天吉大的文化应该汲取和继承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传统,应该注意保留与呵护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今天吉大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理念。和而不同,和是体现在今天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发展目标上,必须有这样的和才有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的方向,而不同则应该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上,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我们的学校丰富多姿、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的优势之所在,魅力之所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耶鲁是耶鲁 复旦考察团
pikeliu 2009-9-28 12:40
为何耶鲁是耶鲁耶鲁大学考察报告 复旦大学访美考察团(2003) 强大的财力、耶鲁共同体、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支撑耶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教育、科研和服务)的三大支柱,而三大支柱则立于实用主义加保守主义的基石之上。 2003年2月底至3月初,复旦大学考察团深入地调查了耶鲁大学多个方面的情况,并受到耶鲁校领导的接见。考察团之所以选取耶鲁作为具体的研究个案,除了耶鲁大学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一流大学之外,还主要考虑到耶鲁的毕业生是美国多所一流大学的创办人,耶鲁的许多做法被一些大学所效仿,了解耶鲁是了解其它一流大学的基础。    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它在这个小城市拥有300英亩的土地。耶鲁大学现有一个本科生院(耶鲁学院)、一个文理研究生院,以及10个职业性研究生院。耶鲁学院现有本科生5274名;文理研究生院现有学生2372名;整个学校共有11270名学生,男女各半;教师3049名,职员7892名。 一、强大的财力 在美国,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财力。近几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开支大幅度地增加,各类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每年也在增长,美国公众对此表示出不满。但事实上,像耶鲁这样的私立大学,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等)大约只占学校运作经费收入(operating revenue)14.7亿美元的14%(以2001-2002年度为例)。耶鲁另外的收入有:项目资助和合同为4.1亿美元,约占全校运作收入的28%;医疗服务收入占15%;捐献为2.2亿美元,占6%;出版收入占2%;其他投资收入占2%;其他收入占5%。以上7项收入总和占学校运作经费的72%,剩余的28%来源于大名鼎鼎的耶鲁捐赠基金(Yale Endowment),它为学校运作提供了4.09亿美元。近10年来,耶鲁捐赠基金所提供的经费都占学校运作收入的14%以上。而投资主管David F. Swensen领导的耶鲁捐赠基金也取得巨大成功,基金额从1991年的26亿美元激增到2001年107亿美元,保持了净年均流动收益率18.3%的骄人业绩。    为了有稳定的、永久性的资金来源,美国不少大学将每年捐款的节余部分积累起来,成立专门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大学的持续发展。耶鲁捐赠基金的雏形来源于1822年不足3万美元的捐款,1880年之后,捐赠基金对学校发展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它是耶鲁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有利于提高学校运作收入的稳定性,有利于实施长期学术计划。第二,对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作用大。捐赠基金越大的大学,在有关排名中就越靠前。例如,近10年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常青藤大学所拥有的捐赠基金处于前三位,而位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佳大学排名前三名的也经常是这三家。第三,能增强大学自主性,降低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的依赖。耶鲁大学前校长Kingman Brewster曾在《1974-1975校长报告》中这样说道:近几年的历史警告我们,任何大学如果过分依赖政府的财务支持,必然使学校陷于众多的限制条件的包围之下,从而削弱学校教职员工和托管人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不过事实上,耶鲁大学2001-2002年度获得的联邦政府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35亿美元,约占该年度运作经费总收入的23%。难怪有人说,美国顶尖私立大学事实上也就是国立大学,它离不开联邦政府的科研项目拨款。 二、耶鲁共同体 强大的财力来自校友们近乎无私的支持。耶鲁大学每年向校友寄信告诉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请求他们慷慨捐赠,校友们的回应(捐赠率)近半。耶鲁校院研究室(OIR)向我们提供的材料表明,从1993-1994学年到2001-2002学年,耶鲁学院(本科生院)毕业生的捐赠率几乎每年都高于其他学院(研究生院和10个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这反映了本科生更认同自己的母校,这也是耶鲁大学重视本科生教育的结果。这提醒我国一流大学,应该以战略性眼光看待本科生教育,切莫等闲视之。    为了回报校友,耶鲁和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于2000年合作投资建立了网络教育公司,以期为校友们提供世界级杰出教师主持的教学计划,帮助校友们开展终身学习。校友之所以愿意把钱捐赠给耶鲁,还因为有一系列的制度使校友相信学校有能力善用捐赠。耶鲁校友可以参政议政,例如,在19名董事会成员中,有6名直接由校友会组织从校友中选取。校友们对耶鲁的各项改革与发展也有发言权,耶鲁最近公布的本科教育改革报告就是在校友们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耶鲁大学专门的成立由企业家、社会名流组成的大学参议会(University Council),其中不乏耶鲁毕业生。副校长兼大学秘书Linda Lorimer向考察团介绍说,学校会定期地将战略规划告诉大学参议会的各位成员,让他们以各自的眼光来判断学校决策的可行性。    Yale community(耶鲁共同体)的成员原来是指耶鲁在职教师、员工和学生。近年来,耶鲁校方在向校友们宣扬耶鲁共同体的同时,已把这一理念推广到所在城市,乃至整个世界。    纽黑文在过去几十年由于产业投资和工作机会的萎缩,城市被遗弃、贫民窟范围扩大,与耶鲁大学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为此,现任校长理查德列文(Richard Levin)在1993年就职时就明确地提出,为了吸引世界各地最好的学生和教师,耶鲁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社会公共机构。耶鲁也据此在组织结构方面作了调整,成立了专门的纽黑文与康州事务办公室,并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此类事务的副校长职位。同时,耶鲁在四个领域采取了行动:第一是促进经济发展,鼓励生物医学等学科的教授把技术转移到当地企业;第二是增强邻居关系,鼓励在校教职员工在纽黑文市区购房,帮助公立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增进市区的安全感;最后是帮助改变城市的外部形象,改善它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为了纽黑文的复兴,耶鲁校方投入了1亿多美元。    除此之外,耶鲁还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列文校长多次提出要建立一个truly global university(真正的全球性大学)。2001年耶鲁推出一个名为世界学者项目(World Fellows Program),计划每期吸引16-20名世界各地各个行业的年轻领导人到耶鲁,在最杰出的教授指导下研讨全球问题。在我们访问期间,耶鲁创建了耶鲁与世界(Yale and the World)网站。 三、完善的制度 1.行政架构    耶鲁宪章规定,耶鲁大学的治理团体在法律上是校长与耶鲁学院院士--或可简单称为董事会(The Corporation),它是耶鲁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19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成员是大学校长、康州州长与副州长;10名成员系原董事的继承人,即由现任董事选出的他们自己的继承人;6名成员是校友董事。后16名成员大部分是或曾经是企业家,少部分人承担或曾经承担过非营利部门的领导职位。董事会设有10个委员会:重大事务委员会(Prudential Committee)、财政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教育政策委员会、机构政策委员会、荣誉学位委员会、建筑与土地委员会、发展与校友事务委员会、托管人责任委员会。重大事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由校长和6至11名董事会成员组成。其余委员会都安排一位学校行政官员担任该委员会的秘书,以与相应的校行政部门相沟通。例如,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可出席重大事务委员会的会议和董事会的会议,并担任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建筑与土地委员会的秘书。    在耶鲁大学,由校董事会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校行政领导负责实施,校董事会监督结果和最后核准。耶鲁大学的传统之一是教授治校,因而教授会的权力不可轻视。但耶鲁董事会还是保留最终的决定权(终审权),诸如对终身教授的审批。    校长列文在回答考察团提出的耶鲁与哈佛等一流大学之间的区别这一问题时说,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两校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有所不同;二是组织结构不同,例如哈佛的各个学院在财务上相对独立,而耶鲁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外,其他学院的财务由耶鲁大学集中管理。总之,哈佛相对分权,耶鲁则中央集权。在耶鲁大学,校长就是这种中央集权的代表人物。校长对耶鲁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校长是大学的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要负责大学所有事务的原则性指导工作。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是耶鲁董事会、各个教授会和12个学院的每个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并有权提名教务长(Provost)、大学秘书和现任另外四位副校长以及12个学院院长的人选,当然这要经耶鲁董事会确定。    经耶鲁董事会的认可,每个学院都有它自己的院长、教授会和永久性工作人员委员会(board of permanent officers)或其他治理机构。耶鲁学院和文理研究生院的全体教师构成了文理科教授会(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并由文理科教授会执行委员会领导,后者由校长、教务长、耶鲁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长组成。在董事会的全面领导下,并听取校长或教务长的建议,每个学院的教授会有权制定学院的教育政策, 通过采取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及相应的程序开展工作。教务长Susan Hockfield向我们介绍时指出,耶鲁很少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产生各个部门的领导人。通常校长、教务长等领导向系里的教授们征询意见后,由执行委员会决定谁是最后的系主任人选。他们认为,之所以不通过投票选举主任,是因为投票选举产生的人往往是在竞选运动中表现良好的人,而不一定是真正适合当系主任的人。    2.人事制度    在文理科教授会中,人员聘任事务由该教授会的正教授聚会讨论,会议结果转交给耶鲁学院和研究生院永久性工作人员联席委员会。在每个职业学院中,有关永久性职位的人员聘任事务一般由正教授以及该职业学院院长、校长和教务长组成的永久性工作人员委员会讨论及处理。    耶鲁的终身制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获得终身教职,耶鲁教师必须证明自己在其专业领域位于国际上最优秀的前三名。许多人成为终身副教授时都已年过40,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在30岁之前就拿到博士学位。这种制度虽被称为终身制,但事实上却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据说,因不能晋升终身教职而离校者,在耶鲁的比率为60-70%。即便如此,美国公众还是认为终身制会导致教授们的惰性,废除终身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耶鲁于6年前推出了研究系列(有期限的合同制),那些自以为难以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可以申请进入此系列,这有意无意地提高了晋升终身教职的标准。    耶鲁教师岗位根据项目(program)而设(因事设岗),说得明白些是因钱设岗,即增设一个教师岗位就意味着要有一笔明确的资金来支撑。一名教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科研项目(grant),即使已荣任为终身教授(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系里也是没有地位的。在美国一流大学,谁有钱,谁就是老板;谁的钱越多,谁的发言权也就越大。耶鲁的氛围和各项制度支持了在各种事务处理中让钱来说话(Money talks)!    正是由于大学的运作经费收入(特别是学生学费、科研项目经费)要依靠教授们的工作,经费来源决定组织行为的规律起了作用,耶鲁大学的行政性人员都能自觉为教授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务,乃至为科研项目的申请组织工作服务。许多系的事务经理(business manager)系MBA毕业生。耶鲁的教授们承认,耶鲁的行政事务部门(business side)确实很好地支持了学术性部门(academic side)的工作。    3.财务管理制度    耶鲁大学董事会保留了对大学财政事务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下属的财政委员会负责财务状况监督、规划和预算;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会计运作;投资委员会负责监督耶鲁捐赠基金和其它投资项目的管理。在校级行政层面,财务管理主要由校长、教务长、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三人负责,并成立由教务长任主席的预算委员会,同时由几位颇有声望的教授和行政部门的关键人物担任委员。校预算委员会审核大学的长期规划和预算,调查重大的财政问题,并审核一些关键的决定如学费或工资的增加。分管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掌管的财务部有三大职能:一是协助预算委员会制定规划;二是负责具体的财务运作;三是负责捐赠资金和资产以及债务的管理。学校每年的财政报告由一家外部的公共会计事务所审计,会计事务所会针对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点和风险做出总结报告。这份报告每年由耶鲁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为了有效地管理校内财务,学校内部的审计部门要求各个院系每个月提交一份财务报告。    耶鲁的财务运作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三权分立思想:董事会相当于国会,校长相当于总统,教务长等人在学校和董事会之间起着联络和协调的作用,而起到监督作用的司法机构则主要由外部的公共会计事务所担任。这样的机构设置使得财务决策(立法)、资金运作(行政)和执行监督(司法)三者相对独立,避免了钱权交易。考察团在参观时发现,尽管富可敌国,但耶鲁仍十分节俭,许多办公桌椅虽相当破旧却仍在使用,显然耶鲁是尽可能地把钱花在刀刃上。 四、耶鲁的新理念 从1701年创办开始,保守主义一直统治着耶鲁大学。1828年的耶鲁本科教育改革报告,把学校确立在美国大学保守主义的首席代表位置上。据我们了解,过去一段时间,正是由于保守主义的影响及前几任校长在学校的发展关键时期都选择了保守做法,所以导致了耶鲁的落后。除了本科教育尚属一流,历史学、法学、文学、医学处于领先地位外,耶鲁在多个学科排名上落后于老对手哈佛。    但自从1993年列文担任耶鲁大学校长之后,保守主义的治校理念不再统治耶鲁大学,实用主义之风开始吹拂。列文于197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同年成为耶鲁大学教师。他系1968年的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生。列文曾担任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文理研究生院院长,现在还兼任国家科学院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委员会主任。    据耶鲁学者介绍,列文校长作为经济学家,曾长期从事有关技术转让的研究,因此他的办学理念与前任校长大不相同。前任校长要解散工程学,而列文则要大力发展。在过去10年,耶鲁大学已经在自然科学、工程学和医学投入5亿美元,未来10年内还将继续投入10亿美元。列文校长还在最近的演讲中提出:我们希望耶鲁在这些对现代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能在未来50年内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如果仅仅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法学处于优势地位是不够的;我们要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处于最好行列。列文还领导了大规模的耶鲁校园修建工作,努力改善耶鲁与纽黑文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大学对当地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考察团认为,列文作为斯坦福的毕业生,其身上具有的不断进取的硅谷精神显然影响了他的治校理念,并以这种精神引领着耶鲁的伟大复兴。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流大学的奥妙原来是校长勇敢
大毛忽洞 2009-9-28 07:45
一流大学的奥妙原来是校长勇敢 早些时候,哈佛大学校长 劳伦斯 H 萨默斯因为说了句女子学理逊于男而勇敢地辞职了。 最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因招生丑闻而勇敢地辞职了。 美国人也认为,大学校长辞职是一个勇敢的行为。 试设想,连辞职的勇气都没有,还怎么带领大家去探索真理。 大学校长辞职那是一个勇敢的行为,有利于大学前进 新闻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748.shtm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3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 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 转
pikeliu 2009-9-27 14:46
马德秀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 尊敬的丁部长,尊敬的铭俊书记, 老师们,同志们: 在上海市委、市府和教育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医学院顺利完成了院领导班子的调整。刚才,丁薛祥部长宣布了市委的任职决定并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我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代表谢校长,对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的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朱正纲、唐国瑶、黄钢、陈国强等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曾为医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领导班子成员,对沈晓明同志等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去年6月10日签约、7月18日召开合并大会到今天,我们两校强强联合将近一年时间。回顾一年的历程,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合作合并融合之路。结合医学院新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两校合并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年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通过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积极而又平稳的过渡,做到了人心思进,人气旺盛,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不乱、有序推进。   在赵佩琪书记、沈晓明校长和钱关祥同志等领导的带领下,学院紧紧咬住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战略目标,认真制订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凝聚人心;全面总结十五211工程建设经验,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很高的评价,同时已开始着手准备十一五211工程的申报;目前,医学院还积极规划,统筹安排下半年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申报工作。为了推进深度融合,校本部与医学院的机关部处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实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医学院的发展问题。两课中心、保卫处等基础教学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了资源整合,率先实现相互融合。通过学术沙龙、设立合作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学科交叉,鼓励教授开展跨学科合作,目前已成功开展50多项合作项目。学校利用110周年校庆的契机,融合两校文化,挖掘新的文化内涵,推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等等。   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医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医学院同志追求卓越的事业心和胸怀大局的责任心。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医学院原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两校合并一年的初步成效,充分验证了部、市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医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既对完成上海交大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推动作用,也促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医学院在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短短一年,医学院发生的变化令人振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仅以上海为例,今年一志愿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中,来自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50%,比去年增长20%;研究生录取数量、质量和计划内比例大幅度提高,新增了一批博导。合并后2006年博士生招收323名,增加近50%,研究生招生总数由2005年的600多名增长为今年的近千名,计划内比例、硕士生免试入学比例均大幅增加。这些研究生是医学院未来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宽口径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凸现;国际化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推进,加快了与密西根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学校支持医学院开展985工程建设,建立了医学科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三个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后两个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通过把握先机抢占高地,在部分领域赢得了先发优势;医学院利用交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新增系统生物医学、细胞分化与凋亡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胰腺疾病等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此外,医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显著增加,获奖总数达72项,比上年增加了20多项(其中,上海科技进步奖增加9项,中华医学奖增加2项,上海医学奖增加11项)。这些发展和变化,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全国高校医学院中为人瞩目。总之,两校强强联合,既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医学院冲击一流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宽广的空间。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模式。我们讲融合,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我们瞄准两个一流(冲击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我们一定能够为医学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二、对学校和医学院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   今年4月,市委书记在学校11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上海是一座富于创造的城市,交大是一所善于创新的大学,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为有交大而骄傲。这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信心。生命医学学科是上海交大三大支柱学科之一,发展得如何,对学校整体上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医学院的办学骨干,借此机会,我想就学校和医学院今后的发展谈四点思考: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医学院,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党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内涵建设作为今年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主线,每个学院都要围绕内涵发展,形成聚焦、狠抓落实、形成突破。学校在发展中,在量到了一定阶段,必须重视质的问题,必须高举内涵建设的大旗。特别是我们要看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科技前沿的医学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其他高校医学院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和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医学院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狠抓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把985二期建设、211三期提供的资源、政策和空间等方面的条件真正利用起来,既要做大,更要做强,不断增强医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加快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步伐。   2、认真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切实实现人才强院   兴校强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关键在人才。为此,2004年召开的学校八次党代会把人才强校确定为发展的主战略,今年又进一步把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作为着力推进的两项全局性工作之一。医学院在人才强校方面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在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前不久,学院还专门召开了师资工作会议,充分体现出学院领导对人才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希望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学院继续扎实地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把吸引和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学院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善于发现人才,善于汇聚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医学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奠定基础。学校特别希望医学院能率先探索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凝练和总结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3、加强医学和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学科的生长   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不仅使学校的学科布局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度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美国著名大学,生命医学学科科研经费占50%。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科、工科,传统的理工科发展的突破很大部分基于研究对象必须转向生命医学上。例如,化学研究要与三个方向(材料、能源、生命)结合,而生命是最重要的主流。目前,交大化学仅与材料结合,而复旦与生命医学结合得就更紧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等限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深度融合还不够充分。希望学院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确立大学科的理念,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深度交叉,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参与医科建设。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是推动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强有力地整合12个附属医院资源的最好机会。希望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切实解决学院重点学科偏少的软肋。   4、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建设   合并一年来,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之所以快速推进,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承担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两个一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冲击世界一流医学院)。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医学院在2005年底调整并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10年,医学院将在培养高素质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造就以名师名医为主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推进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办学水平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到2020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伟的、鼓舞人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院领导班子的努力,更需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医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创造医学院新的辉煌。    三、对医学院领导班子的三点要求   长期以来,医学院的领导班子一直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在班子团结和开拓方面有着良好传统。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对新的院领导班子提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形成班子整体工作的合力。进入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同志们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载着全院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重托和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领导全院师生员工,继往开来、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的严峻的挑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每位同志都要倍加珍惜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我们的信赖和期望,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精诚合作,真正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和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它是领导班子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班子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保证,也是领导班子体现权威的条件。大家在一起合作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个人的经历、性格、志趣、爱好会有差异,工作中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学校的事业发展为重,就能够求同存异,合心合力,坚强有力,无往而不胜。   第二,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领导学院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我们高校领导班子来说,执政能力首要地体现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客观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办学规律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知人善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面对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有矛盾、有困难是正常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领导班子,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以什么样的胆略和勇气,带领大家扫清阻碍发展的问题。今年5月下旬,周济部长在我校参加211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机遇属于那些谋大事的人。他希望,高校的领导班子都要成为善于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的集体。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希望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活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我们的工作才有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医学院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发展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医学院的各项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进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党和人民寄寓着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拭目以待。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都担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敬其业,有所为。我觉得,相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一届班子的工作时间都是短暂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是每一届都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看准的事情,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一抓到底,直到把事情办成。不论哪项工作,都要瞄准一流水平,都要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永远保持奋发进取的活力。   一个合力,一个能力,一个活力,这三种力量综合在一起,相信我们班子一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拥护,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最后,我借这个机会表一个态,学校对医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将竭尽全力地支持医学院班子的工作,不遗余力地支持医学院的发展建设。我们相信,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医学院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新闻看了不信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6980
pikeliu 2009-9-22 11:21
网络新闻真是多!看了不相信。真有此事??? 祝好人一生平安!另外,期望不要太高,也不要拼着老命努力!当然,不能太懒!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作者 djwjs 查看 308 发表时间 2009/9/21 06:14 【论坛浏览】 发信人: XBaldwin (Baldwi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关键字: '浙大海归,自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9 22:09:01 2009, 美东) 刚听一朋友说,一2002年清华毕业生,Northwest University 博士5年,在美国做了两 年博士后,5月份到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工作,讲师。于前天凌晨从自己住的楼上跳下去 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听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还有一3岁的女儿,好可怜。据说浙 江大学完全封锁了消息。如果有其他消息,我会再更新。 朋友奉劝大家,在海归前请做好最坏的打算。 -- 发信人: stoneshower (stoneshower),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音容宛然 -- 记我的本科同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0 13:08:52 2009, 美东) 14年前我们一起进入清华水利系,从此成为5年同窗 2000年本科毕业后,他在清华多待了一年,拿到法律第二学士学位 然后他来了美国,西北大学 4年前我初次来美,他已经博士三四年了。 跟他和夫人,以及热心来接我的另一个本科同学一起聚餐。 他挺乐观的样子。 4个月前我去芝加哥给他饯行的时候 他依然挺乐观的样子。说浙大建工学院给了他副教授职位,口头offer 我提醒他要注意浙大可能不守承诺,可能只给他讲师职位,因为此前已有stanford海归 的前车之鉴 他说,没关系,讲师就讲师,关键是以后要好好干,处理好关系 昨天晚上,这里的好友D打电话叫我上MITBBS某版看看 我跟D提过这位同学海归到浙大的事,他觉得经历太相似 是的,经历太相似 于是我发了信给原作者 于是我赶紧联系国内也在浙江的熟人H H同样震惊与不敢置信 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建工学院的人 确认了是他,事情发生在三天前 MITBBS首先发帖的兄弟也回了信:sorry, 是他 具体的原因尚未可知,未曾联系到他的家人 遗书内容知道些,但未经证实 可以确认的是 他至今仍然只是师资博士后,连讲师都还不是 还可以确认的是 浙大现在正在进行职称评审 作为他多年的同学 我不认为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原因 他是个喜欢工作压力,喜欢挑战自我的人 本科期间竞争激烈,他以刻苦自律而表现卓异 曾经是当之无愧的年级第一名 博士期间因为老板抢第一作者的缘故,文章都压在老板手里未曾投出 但是他未曾放弃,薄厚至今已经发了3篇一作,1篇二作,若干在审 我也不认为家庭问题是主要原因 他的太太,虽然接触不多,但性格并不咄咄逼人 而且为了跟他一起回国,放弃了已经到手的faculty offer 悲伤之余 写下这些 一来,纪念我的同窗兄弟 二来,为后来者鉴 序号 评论者 共有评论 7 【论坛浏览】 【发表评论】 评论时间 1 yande_sheng 三江有幸旋博士,四海无情蹈弟兄 2009/9/21 22:00 2 rankedu sigh 2009/9/21 22:27 3 264761 现在,中国所谓的名校,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要看开一些,生命只有一次!!! 2009/9/21 22:33 4 nanshan 未名海归版讨论的很热烈 基本可以确认的一个情况是,学校方面有关待遇对没有信守承诺,有欺诈行为 2009/9/21 22:36 5 nanshan 相关叙述及讨论: XBaldwin Sep 19. ●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0533.html stoneshower Sep 20. ● 音容宛然 -- 记我的本科同学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079.html guvest Sep 20. ● 这哥们可能就是想做学术,太可惜了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563.html Revolution Sep 20. ● 为浙大和中国说几句公道话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773.html molebleeze Sep 20. ● 浙大忽悠的比较多 http://mitbbs.com/article/Returnee/12712361_3.html intranet Sep 20. ● 这次的跳楼事件就是一记警钟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2703.html rjaw Sep 20. ● 浙大这事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2781.html KeepBuying Sep 20. ● 想海龟回国的,第一要问自己的是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3095.html tweety2006 Sep 20. ● 关于学术海龟-谈谈个人感受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4081.html KeepBuying Sep 21. ● 清华学生的最大弱点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4517.html BJINNY Sep 21. ● 一个曾经学土木的人谈谈浙大海归事件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5115.html 2009/9/21 22:40 6 fonda 很多人一个劲儿的往诚信问题上、往厚黑问题上联系,个人感觉不是这个问题。浙大其 实近年来一直是教育部的试验田,尝试着多方面的改革。本人对浙大的背景有一定了解 ,写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以便各位对国内现在的环境有个了解。 浙大这些年进行人事改革,各个学院的人事权基本由学校统一控制。 而这个人事政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对青年教师,尤其是刚留校的人逼得狠,有点急功近 利。 前几年是搞师资博后,刚毕业留校的博士,感觉有学术前途的,就提前作为师资培养, 科研的同时还承担教学任务。两到三年后,业绩优秀的,如果能够评上副教授,则留下 ,业绩一般的,等同于学科博后,出站走人。但狠毒的地方是,学校不订明确的标准, 而是搞公开PK,竞争。这种规则看似公平,让大家像赛跑一样简单的比赛。但问题是, 本来同一个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课题,出成果发文章肯定有难易不一样,而且每个人 的处于的阶段也不尽相同,简单攀比,所有的人都没法安心工作了,都要搞数据,搞 量化成果,逼急了,肯定有水分。正是这个背景下,才出现了药学院那个造假事件, 那个博后本来是随院士过来的,也不是名校的底子,想在PK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利用 院士的title造假发文章了。 浙大是非常想招揽海龟的,相对于土博,海龟的政策要优厚不少。海龟回去,水平牛的 ,直接上副教授、甚至教授、申报长江学者。但问题也是:要公开PK。你很牛,但只要 学院层面上有人比你数据更漂亮,就没有你的份了。那就得成最底层的博后做起,两年 后再跟土博一起PK。稍微仁慈的是,考虑到土博一般从博士期间就开始积累成果,所以 海龟可以最多延长5年的适应期,再PK。。。问题是,国内现在大环境不宽松,博士在 大批量生产,在浙大PK输了,过了2年,会发现二流、三流的学校的好位置早已经被当 年远不如自己的人霸占了。这样一来,压力就超大了。 浙大这几年的改革都遇到这个问题,比如前几年的硕士2.5年改2年,也是因为没有考虑 大环境,失败。没有配套的社会环境,为了公平,又剥夺了直接利益相关人(比如 老板)的话语权,公平竞赛就演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皮鞭了,能不能留到牛人说不准 ,但学术风气肯定是更加浮躁了。浙大真该反思了。 个人感觉,土木跳楼这位,很可能就是:回去了,直接参评副教授了,被PK掉了,期望 落空,现实的各种压力蜂拥而来。但按说他条件也不错,虽然在美国博后期间的文章前 老板被压住了,但回国后才几个月,已经有多篇文章投出来了,等两年问题应该不大, 这么牛的背景,不至于走绝路啊。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承诺副教授的,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浙大的环境,谁都不可能拍胸脯 保证,怎么能给他承诺?否则他就是死,也要拉忽悠他的人垫个背吧? 2009/9/22 02:54 7 rankedu 逝者已斯矣。 上面链接帖子看了些,看来他是参加一年一次的一般评审,而不是专门的特别评审。 如果是特别评审,应该会在其进校前完成,这样待遇和职责都能明确。不知浙大有没提供这样的机会,毕竟对于海归来说,特别是没那到PR的,回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退路了。在国内未开展工作,即参加一般评审,PK就不大公平,毕竟人脉环境都有很大差异。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ASU的校友谈学校近况
pikeliu 2009-9-21 15:45
闲话ASU 俺刚到ASU的时候校长还是Lattie Coor。每一个Sun Devil都应该记住Dr. Coor的功绩,就是在他的带领下ASU成长为一类研究型大学(Research-I University),新修的社科楼Lattie F. Coor Hall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校园里唯一的蓝色建筑(其他建筑都是以砖红色为基调的)。说起造楼,自从Michael Crow上任以来,ASU修了不少新楼,但占用了大量停车场,对旧楼的保养也不重视,而且新楼多有豆腐渣工程,曾有过Bio Design内部的玻璃从三楼掉到一楼,ASU Foundation (Fulton Center) 屋檐砸到街上等事件,教工学生们对这些都颇有微词。 现任校长麦克乌鸦Crow同学是前哥伦比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以精力旺盛、雷厉风行著称。Crow上任给ASU带来了New American University的理念,其实就是教育产业化,咱中国的李岚清陈至立早就提出来了。这个New American University概念的中心就是$$$。当然Crow这方面确实有本事,连续拉来了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冠名权等几大单生意,加上连年扩招、学费涨价(怎么象是跟中国大学学的),停车费涨价,虽然州政府一直在cut budget,ASU在资金方面的腰板还是越来越硬的。现在ASU教授评tenure的最重要标准就是能不能拉钱。作为Research-I University,光教课教得好当然是不够的,但现在连Research做得好好像也不够了,如果你的Research不能带来大笔资金的话tenure也够呛。要知道ASU现在评tenure不是象绝大多数学校一样由Vice President/Provost最后批就可以了,tenure材料必需由Crow最后把关,而学校也已经有好几起tenure评审一路过关连Provost都批了最后被Crow刷下来的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凤凰城新时代周刊上的文章ASU Inc。 Crow同学还大力发展这几年最容易申请资金的bio学科,一心要把ASU包括Phoenix大都市建设成全美的bio中心(当然,这一点上ASU得面临其他50个名校的竞争),在很多学科新招faculty如果跟bio不沾边的根本不看。有一个著名事件就是Crow想把ASU著名的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并到Biodesign里面去,结果遇到大牛教授Pettit的抵抗。事件的结果当然是臭老九斗不过党委书记,老教授现在被发配去教大一的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下Phoenix New Times文章a cancer on ASU。不过俺觉得PNT有点象芝加哥太阳报这类喜欢哗众取宠的八卦报纸,所以这里写的大概也是一面之词吧。但Crow同学强硬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凤凰城新时代周刊上的这几篇文章是一个前ASU校报the State Press的编辑写的。该编辑同学有一次编辑了一期State Press专门讲身体穿钉艺术,并在封面上用了一副乳房穿钉的照片。其实该照片一点都不色情,整个专辑的内容也是很正经的。据说该照片当天被Ira Fulton看见了。这个Ira Fulton何许人也?凤凰城著名的Fulton Home建筑公司的老板,借着这几年房地产疯涨的势头发了大财。然后不知怎么就和我们的Crow同学对上眼了,拼命往ASU捐钱,先后捐得了工程院和教育学院的冠名权,并且给Crow自己新修了个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开始叫ASU Foundation,后来干脆明目张胆的命名为Fulton Center,于是有人说干脆ASU改名叫Fulton University算了,Crow同学明明就是老Fulton失去联系多年的儿子啊。关于Fulton的故事等会再说。先说老Fulton看到了校报上穿钉的乳房,勃然大怒。这老Fulton是虔诚的摩门教徒,最受不了这种图片,而且还是校报头版!于是直接打电话给Crow叫他处理。照理说在美国大学由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制约,校方无权干涉校报的言论自由。但Crow还是把这个编辑叫到办公室大骂了一顿。于是该编辑同学怀恨在心,出来之后专门写反对Crow的文章。 说起老Fulton他们的摩门教(官方的名字叫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一直在犹他以外的地方受排挤。当初摩门教徒受美国主流教会迫害,终于在杨百翰的带领下在盐湖城建立了根据地。作为一个被社会主流认作异端的教会能在荒地上建立犯罪率离婚率最低的大城市并在全美控制大量产业,该教还是很牛的。不过该教会一直歧视妇女和有色人种,这大概是老Fulton看不得一个黑人乳房上校报头版的原因吧。总之摩门教很重视后续人才的培养,但一个杨百翰大学实在不够用,所以一心想把ASU搞成BYU South,结果和野心勃勃想壮大ASU需要大量资金的Crow一拍即合。现在Biodesign对面原来的小教堂已经被拆掉重建,一座带parking structure的恢弘的大摩门教堂已经拔地而起(据说停车楼占了原来心理系搞儿童研究的kindergarten的地盘,又有大批教授对此不满)。而想当初Coor在位的时候还一心想把该教堂赶出校园范围之内好把地盘用作教研,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八卦了这么多,不过大家还是应该看到,ASU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很快的。新校区、新学院、新学科不断涌现,学校也渐渐摆脱了原来的Playboy Party School的形象,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一颗Rising Star,很多名校毕业的PhD都希望来ASU工作(当然也有不少老教授想跳槽走)。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资金无疑是大学发展的必要因素(注意不是充分因素)。而大学产业化的孰是孰非则要由历史的长河来检验。细节决定成败,具体运作也会慢慢左右大学发展的方向。产业化最成功的例子无疑是MIT。MIT的基本运作单位不是系,而是实验室(比如尼古拉庞帝的媒体实验室)。一个实验室里,成名的老教授负责拉项目拉钱,年轻教授负责带领博士生干活。(俺听说过有年轻教授因为向往学术自由受不了MIT的运作方式而跳槽到中部的小学校的。) 但无疑MIT在产业化运作方面是最成功的。另一方面,MIT也有着超级学府的豪迈,比如率先把所有课程都免费在网上对外公开,这是何等的大学气度?(相反很多学校想搞的赚钱的online program都失败了。Crow在哥大的时候曾经花了很多钱搞这个结果打了水漂。) ASU现在已经上了产业化的轨道,但是能走到什么地方现在还不好说。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清华的大楼是最多最漂亮的。) ASU这几年大楼没少修,大师嘛,也有很漂亮的一笔就是挖来了Edward Prescott。Prescott在来ASU的第二年一举获得炸药奖,给ASU大添光彩。但总的来说ASU拿得出手的大师还是太少。和国内很多大学一样,现在ASU Tenured/Tenure-Track的教授都重科研轻教学,有本科生抱怨说他们班所有的课都不是Tenured/Tenure-Track教授上的。很多硕士课程现在都上网了,学生读个学位下来可能根本没见过教授,于是学生们都成了机器量产的产品。俺去中部某college town的一所学校面试的时候,有一小时跟学生见面的项目。一交流,发现好多学生是从附近的Purdue等Research-I学校转过去的,因为受不了在这些学校根本没有和教授交流。当然,其实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主旨不是精英教育,而是职业培训,为社会培养入门级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人、护士、教师、艺术家,等等。(中国现在也在走上这条道)。 包括PhD Program,其实也是培养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而已。我老板也说过,学生不是客户,是产品。(前一阵duke的MBA就想错了,以为pay 了学费就是上帝理所当然拿学位.) 但学生(产品)仍是一个学校(企业)的根本所在。只有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给学校带来长远的声誉,从而慢慢提高排名。ASU Graduate School排名在Coor的带领下有很大进步,工程进了前50,商学院前30,等等,但本科排名一直未能摆脱Tire-3。Crow同学的New American University形象好像也未能给ASU在排名上带来什么突破,因为排名毕竟是一个给历史以太多权重的time series statistic。说起这个排名,ASU还是颇有一些拿得出手的项目的,比如Supply Chain的top 3, IE的top 15, 还有好像艺术类program一贯有比较好的表现。Crow的策略是把重点放在交叉学科上,甚至把一些传统学科更名,比如社会科学系改为全球研究学院。一些老教授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把一个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声誉一下就废掉了(其实也就是40名左右的声誉)。 但俺认为学术发展的未来毕竟是在交叉学科和交互系统上的。比如Supply Chain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最近几年才被加进USNEWS排名,ASU也算抢了个先机。 总之,在Crow同学aggressive的带领下,ASU象一辆巨大的列车,轰鸣着前进。这辆列车具体会到达一个什么地方,我们现在还说不清。拭目以待吧,毕竟,母校排名高了对我们有好处(就象手里捏的股票涨价一样)。 -- ※ 修改:caniggia 于 Jun 8 19:39:46 修改本文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58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旦领导杨玉良 谈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pikeliu 2009-9-20 09:53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大学不需要才子+流氓 :2009 年 03 月29 日   今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本文是2月24日,他上任一个多月后在全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大学精神比有多少院士、多少博导、多少SCI文章、文章引用率多少、得奖数多少更重要   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党政干部大会,也是我到任后的第一次干部会议。原本今天是要我向大家布置2009年度的行政工作要点,但《工作要点》已经下发给各单位,我没有必要在这里拿腔拿调地念一遍,我相信大家回去后会认真阅读,具体落实。   因此,我突然决定要换一种方式,一来不想使大家觉得又是老一套,二来想在这里说一点我自己想说的话。   我到任才刚进入第六周,要说一些所谓的施政纲领那是无稽之谈。最近一段时间,我找了学校的一些教授(主要是人文社科的教授),听听他们到底有些什么想法。   我深怕职能部处给我留下一些先入为主的意见,因此在座的职能部处的干部我大多还没找。在与教授们的交谈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有一些感受,谈出来求教各位。   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他的知识结构极其重要。有些专著上说,大学校长必须是一个通才。然而,专才容易,通才难得。所以,我的压力大家可以理解。   从我的背景来看,我是一个高分子化学家,这点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其次,像我这样的科学家有一个习惯,比较喜欢用逻辑的办法来看问题,但是现实告诉我这个世界又不全是逻辑。   所以我在稿子的页边上写了一句话:避免完全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或者说来看这所学校。但是要改变这个思维方式确实很难,说实话我也只能力图改变。   在座各位都知道,复旦大学从陈望道校长离任以来,已经有32年都是理科的人来当校长。我们不去分析为什么老是由理科的人任校长。北大的陈平原教授有过一句话: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都要用院士,但是人文及社会科学没有评院士。   我在回复旦任校长前,北大有一位退下来的副校长跟我讲,复旦大学是一所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的大学,你这个校长当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文社科的教授对你的接受、认可程度。说句实话,我听了以后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人文社科不是我的长处。   我一想也有道理,人文社科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学科,因为它关乎人的精神。而且,教育学就属于哲学的范畴。我经常自嘲,别人有时也这么评价,我只是有点知识,但是没有文化,也不懂管理,主要只有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所以,让我扛着复旦大学校长的名头,这个压力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对我来讲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大家学习,向教授们学习,向书本学习。我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力图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这所学校,而不是完全用科学家非常逻辑的眼光。   换言之,我们能否不只是简单看一个学校有多少院士、多少博导、多少SCI文章、文章引用率多少、得奖数多少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能不能把这些所谓的指标先撇开,然后再看看这个学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学校。   什么是大学的文化?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们的传说和轶事当中   看一所学校,尤其对于一所名牌大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历史感。要看出复旦是一所活生生的、有文化底蕴的复旦,这是我所期望的。   在国务院学位办工作的这些年,我走了很多学校,但是我感觉在大学文化的坚守上,或者说是精神和使命的坚守上普遍有所缺失。   我最近在读余英时的《知识人与中国文化的价值》,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文化的价值虽然起源于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生活方式中,但必须经过系统的整理、提炼、阐明,然后才能形成一套基本的规范,反过来在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当中发生了引导作用。这一整理、提炼、阐明的重大任务,就中国传统而言,一直是由士承担着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尚且如此,那么现在知识分子集中在大学里,大学的文化当然是由我们在座的、不在座的和已经毕业的所有成员来共同塑造、整理、提升的。   春节团拜会时,我曾引用过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先生在离任时的演讲。他说:什么是大学的文化,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们的传说和轶事当中。所以我想,一所好大学必须有让学生感到自豪的名师文化。   那天我也发了感慨,觉得我们复旦大学的教师写有关各学科名师的一些追忆类文章比较少。但我相信,当学生们在传诵这些名师们的传奇故事时,就会透射出那种让人感动、激越、开怀并且已经升华了的大学文化,这种文化是靠学校的每个成员,包括校友们共同传诵的。它对每个学生起着潜在的精神引导作用,其效果往往超过刻板的、一本正经的大事记或者校史。   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最容易被传诵的名师大多是人文社科的教授,有人总结认为是因为文科的教师和学生比较善于舞文弄墨。正因为这样,我觉得人文社科的教授们的学问、才气、情怀和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及他们流传下来经过歪曲和添油加醋的故事,对这所学校的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极其重要的。在传播这些老师的故事时,叙事者的歪曲和添油加醋恰恰是反映了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这些传诵实际上是反映了这所学校的学术和文化环境,叙事者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比如说我们在读望道等老校长的传记的时候,判断这份传记写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作者是否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名师们的故事传诵过程,套用余英时先生的话就是一个提炼、整理的过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规范,并在大学师生的精神生活中发生引导作用。正因如此,我才会说,人文社科的学者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在复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颓废的,还是积极向上的,无论是相互合作的,还是互相攻讦的,呆板的还是幽默的等等,都将改变或者延续学校的文化。我这里不是说其他门类,如医科和理科,就不会传诵精神与文化,但人文社科确实有其特别重要的功用。   既然如此,令我有点伤感的是现今复旦大学有些院系及其名师的故事还能否有人继续传诵?一些学生和年轻教师对本系的发展史、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历史上的名师的故事知道多少大家要千万注意这一点,这实际上是我们学校发展的文化命脉。我们可以让一个本科生去参观校史馆从而能记住一些事件的时间节点,但是那些都不是活生生的内容。几十年前和当前的名师故事没有人传诵,无人整理,都没有留下来。这是非常可怕的。   这个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小看,因为这关乎复旦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我曾经说过,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如果把这方面工作做得很好的话,那么这所大学的每一面墙壁、每一草一木都将散发着育人的气息,年轻学子人人都会梦想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员。   一旦进入其中,一种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且由此激发出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所大学也就成为了曾经在其中生活、学习过的每一个校友的终身的精神家园。我们也就能够理解,校庆时很多老校友走路都很困难了,还坐着轮椅或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回母校看看。   校庆时如果对返校校友的年龄作一个统计,哪个年龄段的校友最多,那他们大学时必定是文化精神的佳期。反之,复旦大学则成为他们的伤心之地,而不愿回首,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只有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学校,借其巨大的文化力量,才能使校外的英才宁到此来做凤尾,期盼着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从来不相信物质的东西能主导一切,因为优秀的学者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所以这方面的建设虽然说是软的,但是实际上比我们多一篇所谓的SCI文章、甚至是所谓Nature、Science的文章重要得多。这里,我没有任何贬低Nature、 Science的意思,而只是说还有比它更重要的一种东西。   大学天生是一面永远高扬的道德旗帜,其中的优秀成员必须是道德的楷模   那么我们的教授和学者们究竟应该向后辈传递一种什么东西?   首先,我觉得大学天生是一面永远高扬的道德旗帜,其中的优秀成员必须是道德的楷模。大学不仅需要学问,更需要道德和精神。这些年大学的道德和精神是有点缺失,有些学者身上出了不少怪事。道德败坏的学者是大学的污点,这一点毫无疑问。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曾经讽刺过那些学术做得不错但道德水准不高的学者为才子+流氓。这样的人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复旦大学不需要这样的人。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也有一句话,有些教授做了官以后,就是帝王气+流氓,帝王气就是唯我独尊,一切都是我说了算。我们大家都需要警惕这一点。当然,如果我身上有这种坏毛病,希望在座各位能及时向我指出来。   而且,每一个教授的道德操守将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说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那么,如果教授本身成为危害的话,那我们就创造了危害中的危害!   第二,我觉得大学的学者应该崇尚学术。每一个学者,包括我自己,我们都要拷问一下自己,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是否真的是出于自身内在的需求。我完全赞成真正的学者应当坚守学术本位,尤其在现今,学术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不恰当的政策将使学术研究沦为一种完全的商业行为,其一方面有利于学术的普及和成果转化(向社会和经济领域),并反过来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新的推动力,但是我们必须警惕学术研究出现完全商业化的倾向。因为这种倾向会使我们在考评一个学者时候容易采用计件取酬的方法。   有一位院士跟我说,现在我们似乎都是采用大寨式的评工分,发一篇文章多少分最后加起来就得到一种定量评价。事实上,这是一种学术研究和评价手段的本末倒置。我并不是完全否认这些定量的数据,关键在于对定量数据怎么看,赋予了多少它不应该有的内容,比如说跟学者的地位、收入等过分紧密地联系起来等,那就有问题了。   如果这种倒置成为一种制度,即一套非常严密的等级式的量化标准和繁琐而不切实际的操作程序,虽然现阶段还很难避免,但从长远来看,将是十分糟糕的,它是一种学术科举制度,其促使少数人在这种体制下成为没有学问的学霸。   因此,努力追求将自己的研究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但同时坚守学术为本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换言之,通常情况下,扎实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任何学科都是如此。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各级干部和院长系主任包括教师,一定不要为了蝇头小利,为了多发点儿奖金,而忘却了对学术为本的坚守。现今谈坚守学术为本相当于保持热闹中的寂寞,但这是非常重要的、可贵的。   第三,大学学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在用学术或知识换金钱,换官位,骗色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更需要额外提醒。我们教授在课堂上和社会上发表某种言论时,需要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感,不能引起社会的思想混乱。我们通常讲有两条底线,一条是法律底线,一条是政治底线。当然,在校内任何学术问题都可以讨论,但是你在课堂上讲课或者发表文章时候,要守住这两条底线。这个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任何国家都是高度重视的。   大学要多点理想主义,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听我前面说的这些话,大家马上就可以感觉到,杨玉良是个理想主义者。我想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我们大家再想想,复旦的学者包括学生,跟其他的学校比起来,是不是就多那么点理想主义呢?这是我们的长处。令人有些沮丧的是,现在理想主义这个词好像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代名词。理想主义不能遭到如此贬义的理解。从哲学上来讲,理想主义带有彼岸性,你可以尽可能地逼近这个彼岸,但是你永远到达不了彼岸。她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理想主义是彼岸的一座灯塔,如果没有她,就无法照亮此岸。关于大学的理想主义告诉了我们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只有她的存在,我们才能做到坚守学术为本,坚守服务社会,坚守服务国家,坚守我们的道德,这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   所以,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继承和弘扬复旦历史上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就像在我的就职演说中讲过,我希望我们有一种崇尚道德、崇尚文化、崇尚学术的精神与文化,坚守使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那么复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丽! 原载《天天新报》2009.3.28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3-28/1622445.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3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帖 杨卫: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缺一不可
pikeliu 2009-9-18 13:41
杨卫: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缺一不可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对杨卫来说,当中国大学的校长挺难的。他认为,校长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应该首先想到哪些事情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是重要的,然后把这个事做好。校长也不能过于追求只做最重要的事,有些和学校发展没什么关系的事,但对某个老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院系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校长能做的也尽可能地去做。 当中国的大学校长挺难的 《大学周刊》:此前您没有做过校长以及副校长,就任近两个月,请问校长的工作与过去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杨卫:我在清华当过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没有到校级领导这个层面工作过。到教育部主要分管研究生教育,其中会涉及一些校长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不像管理一所大学这么全面。到现在为止的这段时间,觉得这个工作比较有挑战性。 《大学周刊》:到任后您打算首先做的事有哪些? 杨卫:校长应该首先抓什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情况。对我来讲,首先不是要做哪几件事,砍哪三斧,或者烧三把火,对我不合适。 我现在最主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情况,了解人,了解浙江大学的历史发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考虑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做一些事情,并把这些事情做好。很多事情不能单纯靠理念就能实现,如果一来就提出一套纲领,过去的都不要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大学周刊》:上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出现了像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等优秀的大学校长,您认为现在国内的大学校长能超越他们的成就吗? 杨卫:学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多了。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想涉及三方面。 一是现在的大学校长做了很多事情,但总的来说往往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承认。这也容易理解,人们往往对历史上的事情看得比较清楚;而当前的事由于离得太近,反倒是很难认同。如果回到过去,问当时的学生和教授校长怎么样,想必也多有抱怨和不满,当然不是针对所有的校长。 二是国内正处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的几率更高,因此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大学质量普遍下降了。据教育专家介绍,美国、欧洲在上世纪中期,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曾被认为大学精神的缺失。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三是校长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应该首先想到哪些事情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是重要的,然后把这个事做好。但是中国的大学像一个小社会,校长会缠身于日常事务。校长也不能过于追求只做最重要的事,有些和学校发展没什么关系的事,但对某个老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院系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校长能做的也尽可能地去做。 总之,校长挺难的。我们只好不考虑当前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如何,而是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做好。 《大学周刊》:您曾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当校长后还会继续做科研吗? 杨卫:当校长对我的研究来说肯定有影响,现在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做研究。我在清华还带了6名博士生,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我要参与一块讨论,最后定稿时还要修改一遍。另外还有一些过去的研究项目需要继续。 评价标准三步走 《大学周刊》:您对国内大学要求教师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这样一种评价标准如何看? 杨卫: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大学周刊》:您谈的几个阶段也同样适合研究生的情况吗?国内有些高校开始不要求研究生一定要发表论文了。 杨卫:考核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和考核教师的一样。我也注意有几所高校表示不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了。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学校,却并不是已经到了前面提到的转型期,不是这些学校已经从追求论文数量的阶段上升到提高层次的阶段,而是另有原因。也许是这些学校在某些学科研究生的规模太大了,已经无法实现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大学周刊》:浙江大学是否到了转型期? 杨卫:浙江大学最近几年SCI论文数上涨得很快,总量在全国高校排在前列。 我们的博士生有6000多人,超过本科生、研究生总数的10%。假设至少每年有1000多位博士生发表两篇左右的SCI论文,就会有2000到3000篇。另外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加上导师自己,这样在稳恒态下将可达到每年发表5000篇SCI论文,这样的水平在数量上可以进世界前50名了。到这样一个水平才可以说达到转型期。 《大学周刊》:也就是说近年内浙江大学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不会降低? 杨卫:我觉得暂还没有到变化的时候,即使变化也不会硬着陆,而是采取软着陆的办法来加以引导,比如规定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等。西安交大采取的是另一种方法,博士生可以不发表一篇论文,但毕业论文需要送到学校选择的同行专家处评审,也就是所谓的盲审。 浙江大学将来是从数量来评估,还是以数量和质量混合的方式,这还需要研究和多方面考察。目前我认为,一种方式实行后就要稳定一段时间,不能经常换规定。 大学需有培育大师的理想 《大学周刊》:上世纪的中国大学校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不知道您是否打算进一步扩展浙江大学的名师? 杨卫:请大师是有条件的,像清华当时有一笔庚子赔款,可以用高薪把其他学校的教授聘来。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即使高薪聘请了大师,也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一是与现有的教师能不能融合,如果大师的年薪与其他教师相差过大,会让教师们有疑虑,也有一个基尼系数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大师必须有一批学者和他进行紧密的学术讨论,在专业上有对话的可能,才能保障引进大师的成活率。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学能不能自身培养出大师。大师的孕育率是一所成功大学的标志。 《大学周刊》:您认为如何能实现培养大师? 杨卫:我经常想,要建设一所现代化的、研究型的大学,最重要的是三个S,一是学者(scholars);二是大楼(space),广意的则指硬件,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教授的实验室有一定的面积,校园也比较大,人文理念和谐发展;第三是有大学精神(spirit)。 大师、大楼、大学精神,三者不可或缺。前两者是硬实力,后者是软实力。从现在国内的大学来看,最近10年在办学硬件上发展很快,浙江大学也是如此。培育环境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容易抓的抓手。或者说筑巢引凤,就是要先有了好的条件,学校的政策很宽松,才能吸引到大师,并和其他人形成很好的融合,然后出一批成果。有了这些后,再蕴育大师。这样走下去是良性循环。 《大学周刊》:每所大学聘请教师的条件、制度都不一样,并且有一套复杂的程序,不知道您在聘请教师上有什么样的考虑? 杨卫:如果空了一个职位,进行全球招聘,用客观一套体系选择,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很难说是一种制度。这种文化让有些学校想这么做,另一种文化让一些学校采取另外一种做法。 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美国招聘教师大致是这样的,某校空了一个全职教授的位置,第一步是先给全球相关单位发信,一般都有一二百人报名;第二步,由院系的招聘委员会确定一个短名单,并请名单上的人到院系和每位教授交流,给学生作学术报告。这一过程结束后定一个录用的排名名单,确定第一、第二、第三入选者。 之后就发通知给第一个人,对方可以提条件,谈好了就录用。整个过程很复杂,但全部是公开的。 德国则完全不同,是为尊者讳吧。某个专业需要招一名教授,第一步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讨论全球哪些人最合适,结果确定四五个初步人选;第二步请一个人来,不说明做什么,只是到学校作演讲,再和其他教授讨论、聊天。过段时间再把另一个人请来。如此都请一遍;第三步,所有入选者都考察完了,大家再讨论,看看谁最合适,也排个第一、第二、第三的。然后找第一入选者谈,告诉他有职位空缺,给什么样的工资、启动费,实验室空间、博士生情况等等,愿不愿意来?如果他答应,过几天就会有正式的通知给他。这样大家都不会丢面子。 可以看出,这两个程序是截然相反的,都在某个方面体现了怎么样去筛选人才。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一种方式,可能会对尚未成名的专家打开方便之门。而后一种方式较适合于成名的专家,不但不会对他现有的工作产生影响,还多提供了一种选择。 国内的情况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没有完全达到可以实现自由招聘的条件。 《大学周刊》:您曾谈到浙江大学的教师的学缘结构问题,打算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杨卫:现在浙江大学的教师中浙江人比较多,本校毕业的人也比较多。这有历史原因,浙江的人文底蕴很深厚,比如浙江出的院士和大学者都很多,也就是说浙江本地有足够的人才到大学任教。 其实,现在很多国内高校都有这个问题。不少学校也开始注意到,并在教师的聘任上设法改善其学缘结构。北大的情况是三个三分之一,北大毕业的三分之一,国外回来的三分之一,外校到北大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结构比浙江大学要好,因为北京的地理区位优势,浙大暂时实现不了。 因此我认为,应该逐渐地改变这种情况。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自己尚没有系统地研究如何改变学缘结构。不过,首先要创造吸引力,比如有很好的平台,其次是提供好的聘任条件,包括薪水、职位、学生等。这都是前提,浙大应在这些方面创造优势条件。 (本报记者 温新红 李爱华 应向伟)2006-10-10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浙大校长杨卫:对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的思考
pikeliu 2009-9-18 13:00
浙大校长杨卫:对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的思考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存在着两种潜在的、可能会出问题的灰色地带 2009年02月17日 08:03 来源:科学时报 我对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有一定了解,也担任过3名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博士后的学风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从博士后制度的演化看,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够提出科学问题的年轻学者。按照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倡议者发起人李政道先生的诠释:本科生是老师教学生学;研究生则是老师给一个研究题目,可是老师并不知道答案,让研究生自己去按照老师指导的方向,求知一个新的结果;这样学生作研究的能力是有了,但是自己构思题目的能力还没有;如果博士一毕业马上从事工作,各种压力和事务比较多,因此,博士后期间应该让年轻学者有一段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去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或者思考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科学问题,然后沿着这个思路做下去。 因此,在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伊始,博士后由国家出资支持,生活待遇较充裕,比当时的讲师甚至有些副教授都要高,博士后基金在当年已高达2万~3万元。博士后由所在的流动站管理,与他们工作的教授为之提供一个干事业的平台,称之为合作导师。当时博士后的研究相对独立,自己有一笔国家经费的支持,所以导师很多情况下无需负太大责任。最初,我国博士后可以自由发表论文,若合作导师没有参加该工作,也无需署他们的名字。当初这种情况和很多国家的博士后的管理情况不同。在美国,教授们申请课题,并在课题申请中注明要支持多少个博士后和研究生;绝大多数的博士后需要做所在实验室的课题,由教授们对其管理和负责,博士后发表论文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课题负责人署名以示负责。 中国博士后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各种经费和费用都逐步上升,但是国家支持博士后的经费额度却跟不上变化,且博士后越来越多,于是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研究基金越来越薄。这时各高校开始要求合作导师给予每个博士后一定的配套经费。这个演化过程导致博士后制度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导师负了责任,同时也应具有权力,合作导师们有理由要求博士后至少有一部分精力来做自己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在申请项目时也将博士后纳入其中。 博士后仅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工作,因此具有临时性、过渡性的特点,而且既有部分独立性,又被纳入所在课题组的教授的团队中。这就出现了两个容易出现学术诚信冲突的界面。 一个界面是由于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在知识结构上有所不同而形成的界面。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课题或多或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博士后的知识结构很可能与其合作导师不同,博士后的论文和联合导师专业不见得完全符合。合作导师往往只能在自己研究的核心领域上具有对原创性的鉴别力,而不具备对与其搭接的研究领域或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原创性判断力。因此,在很多期刊要求博士后的合作导师署名的前提下,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鉴别该论文有无学术诚信问题。 也就是说,一位导师对于自己的博士生的研究会很熟悉,因为博士生的研究题目是由导师出,导师很清楚这个研究方向此前有没有人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导师很容易把握自己学生的工作有无抄袭。但是博士后有国家经费支持,也可以独立申请课题,合作导师往往对博士后的研究没有熟悉到这种程度,所以缺乏判别能力。 另一个界面是博士后对其博士论文的后续研究与合作导师的新课题之间的界面。博士论文答辩时,博士生往往已经做完了一批工作,但还没有整理成论文去发表,有些工作已经投稿了,也许还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刊出。因此,博士生来博士后站工作的第一年往往还在整理、完善和发表其在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这样虽然其人已在新的实验室,但是发表的文章或许与新实验室的研究没有太大关联,但是由于博士后考评时又往往要考评其在新单位的工作,所以很多博士后就采取署新机构和合作导师的名字,以应对评估。 这两个界面造成了博士后难于管理、易出问题的灰色地带。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在美国,为了规避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风险,研究机构和大学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来监督、调查和惩处科学不端行为。两大科研经费拨款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卫生部分别设立了总监察长办公室和研究诚信办公室,行使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责。其中,卫生部所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专门调查和处理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端行为。该机构在研究规范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对研究中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以及对众多研究者进行研究伦理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领域,国外的管理非常严格,往往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诸如伦理委员会等。要求凡涉及到某一领域的论文,都需要委员会盖章,有的委员会要求论文不能仅仅签署博士后的名字,实验室负责人也必须署名才予以盖章。 另外,博士后的研究如果是在原单位完成,必须署原单位和原来的导师,而在自己的名字上以星号等标注当前工作单位。如果一名博士后整理了原来的部分研究,而到了新的实验室又做了一些实验和工作,最终完成了一篇论文,那么就要两个单位共同署名。 我认为,合作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要允许博士后继续自己的研究,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合作导师还要把关,尤其是在学术道德方面。 目前,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正处于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刚才提到的两种潜在的、可能会出问题的灰色地带。在这些地带如何确立学术责任、判断知识产权归属,都比较难于处理。对于这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悉心处理。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本报记者王莉萍采访整理)2009-02-17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浙大校长杨卫:研究生教育追求“协同式创新”
pikeliu 2009-9-18 12:47
杨卫:研究生教育追求协同式创新 我今天来讲讲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创新。大家来到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生的教育和科生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你们和老师的关系,在本科生阶段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提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必须有源头的活水,为了我们国家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研究生教育。陈至立同志说,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我们大家都知道,本科生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创新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研究就是以创新为目标的,所以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在本科生教育里头,一门课有多少章,每章有多少知识点,它是检查老师有没有把知识点有效地传授给同学,同学有没有领会。对研究生来讲,掌握新的知识是重要的,研究生应该掌握更高深的课程,但是掌握创新的能力更加重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你掌握100知识点,不如创造0.1个知识点。你创造0.1个知识点,你就有重大创新。我们一般一个知识点是一节的内容,如果你们对这个一节的内容有所贡献,你就为人类的知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你要创造0.1个或者0.01个知识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继续前进。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优质和大量的研究生生源。培养研究生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即在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创造。对老师来说,研究生教育不是单纯付出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他在教育中同时有所收获的过程。每位老师如果能够指导研究生的话,他都很希望自己能够指导研究生,因为指导研究生,除了培养人才之外,同时对老师本身的学术水平、知识、形成的知识积累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很多老师看到培养研究生不仅当前对他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过几十年还是非常有用的。对一个老师来讲,桃李满天下是他所能实现的最大追求。 协同式创新三要素: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 研究生教育来跟本科生教育相比,除了有本科生教育的所有内容外,还包括两个新的维度:第一,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面的最顶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学科的空间里头讨论研究生教育。我自己本人是搞力学的,我想了一个研究生教育动力学,在时空的坐标下去描述研究生的教育,时间很容易,我们叫做牛顿时间,空间肯定不是物理空间,可以在学科空间上讨论研究生教育,研究它的动力和动力产生的行为。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和创新连接在一起的,是资源增值的过程,对研究生教育来讲,我们的研究生包括人、包括知识、包括投入的资金,不仅仅是投入,还有产出,产出人才,产出知识,产出专利。所以它是一个非保守系统。 研究生教育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我们在座的研究生群体,这是一个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二个是导师群体,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三个要素是研究生的培养环境,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比如研究生院以及它的职能部门,包括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包括我们学位监督和保证体系,比如各个分学科的分学位委员会,学校的学位委员会等,还包括对研究生的资助和奖助体系。这种培养环境,是由于规模化的研究生所引起的必然要求。由于规模化地培养研究生,以往简单的师徒式传授方式越来越显得不够,希望在导师和研究生以外,能够新加入第三个要素,就是培养环境的要素。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的一些主要国家,包括日本,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简单的老师带学生的模式就觉得不够,因此引进了像研究生院这样的机构。所以现在很多国家的大学都有研究生院来负责这方面的情况。 这三个要素,每个要素作为角色来讲具有两重性。在座的各位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对导师来讲,既是教育研究生的主体,同时又是受到培养环境约束的课题,导师的某些行为在宏观上要受到培养环境的约束;我们的培养环境既是一个约束体,又是一个激发体。 我们谈到研究生教育时说要自主创新,这不能理解为研究生自己单独的创新。而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下,在培养环境的激励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性意识,走通创新实践的过程。研究生的自我创新教育,不论从学术范畴,还是从教育学的范畴,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都是一次新的经历,对研究生本人当然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即使对导师来讲,指导这个学生和下一个学生,在学术上完全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研究的问题在教育学上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创新,也是研究生培养环境,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所全力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称之为协同式创新,也就是在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导师,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学说。兼顾三要素的研究生教育创新。 和谐、激发、多赢协同式创新的理念 协同式创新式应该有若干条基本的理念,我在这里暂时抛砖引玉,介绍我想到的三个理念。第一个是和谐理念,第二个是激发理念,第三个是多赢理念。 和谐理念应该有两项原则。第一个原则,在研究生教育在三个要素里,要避免任何一个要素过强。如果研究生权力过强,就会引起研究生放羊,导致研究生质量的下降。如果导师权利权力过强,学生什么事情都听导师的,导师可能异化成为老板,部分研究生就无法发挥创新才智。有些导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在另一方面可能不如其他导师有经验,因此使得他的研究生丧失了可以借鉴其他导师知识和指导的可能。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力过强,对从事自由探索的研究生和导师就会造成压力,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某种程度上可能抑制自由探索的创造性,而且过于繁琐的管理,有可能抑制创新的个性。 第二个原则是不能让任何一方过弱,不能形成任何一方的权利被抑制,如果研究生的权力被抑制,你们就会变成很被动的、沉默的,但是缺乏作为的群体,失去创新的火花;如果导师的权力被抑制,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活动就失去了指导的基础;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力被抑制,在当前这样大规模的研究生的教育下,管理的减弱会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危害到整个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比较弱的研究生来决定的。 第二个理念是激发的理念。要实现三个要素的相互激发,导师一方面是点燃研究生创新之火的火把,另外导师本身也应投身创新的熊熊之火,导师应该向研究生们提供传递好奇心驱动或事业心驱动的创新激情,成为视野高,学问精神,治学严谨的楷模。从培养环境来讲,应该尽可能以激发来代替约束,以挑战代替强加,使得环境所设计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激发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活动。而对研究生来讲,你们在今后创新的工作中,要完成三个转变:第一,是要从被动式的创新到主动式创新转变,第二要从孤独的创新个体到活跃的创新团体的转变,第三要从继承式创新、借鉴式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转变。大家刚来做研究生,导师可能给你两三个题目让你挑一个,然后给你布置文献让你阅读,给你介绍题目的背景,给你一点思想,你沿着思想去往下探究,做一些计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被动的,被导师引导的,但做的可能是以前没人做过的。到了你们研究生的后期,你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知道怎么做研究了,然后可以逐渐的有自己主动式的创新出来了。每一个同学做不同的题目,一开始时可能都不一样,在各自的题目上孤独地探索,探索到你们有一定的程度时,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会对你们产生很好的影响。 最后给大家介绍多赢理念。三个要素,如果研究生能让导师和培养环境实现双赢,你们就可以多赢了。为什么能实现三赢呢?因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对于任一要素来说,其他两个要素的双赢,就意味着全部三要素的多赢。而其他两个要素的失败,均意味着本身蒙受损失。所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应该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资助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的优化设计,使得研究生和导师形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这个时候我作为研究生的管理部门,我就赢了。陈至立曾经讲过,要大力推行研究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因为导师很大的目标是研究,而研究生主要的目标也是做研究,如果这两个能形成合力,那么培养环境就赢了。他们成果出得多,研究生院的工作就做得好。导师应该更好利用培养环境,共同建立和营造能够更好激发研究生的培养环境,从而实现研究生与培养环境的双赢。对在座的研究生来讲,如果你能让你的导师高兴,让管理部门也高兴,那么你本人也必然受益无穷,在经济上会得到奖助,在未来事业发展上也会受益无穷,大家的目的是非常一致的。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8个要素 研究生创新教育应该有8个要素:一是尽快进入学术研究前沿,你先了解你从事的这个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在什么地方,你先得知道前沿在哪;第二掌握研究的方法,包括分析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你们在大学能掌握的一般性质的方法,而是能够出大家公认成果的手段和方法。如果你是搞计算的,你得知道计算的前沿是以什么样的算法,什么样的计算机体系能算出大家公认的水平,这是让大家把武器磨得比较锋利。第三个是让大家形成创新意识。要审问现有的知识是不是对,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审查和质问;第四要形成激励的环境,互勉。今年入校有6000个研究生,大家在同一个方面的伙伴很多,形成一个有激励的环境,互相挑战,互相支持,非常重要。第五要处于高激发态。你怎么产生保持创新呢?一般性 的思维低强度的思维没办法产生创新思维,按照认知心理学,你的脑神经的联络有一种新的模式的出现,必须在不断的同学之间的讨论、自我之间的讨论中让思维处于高激发态,才能形成新的东西。第六要进行专注性的思维,要进行静思,也就是慎思,第七,要注重演绎推广交流,最大程度把核心的学术思想推向更多。通过逻辑推理,跨学科交流,把你的成果达到最大的伸张。最后是总结凝聚所升华,叫集成。把你的工作用论文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充分尊重他人已经有的知识产权。 (杨卫校长在2006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报告录音整理/整理:涵冰 )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科大校长朱清时:“办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pikeliu 2009-9-17 16:15
央视《新闻1+1》解析朱清时办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央视《新闻1+1》9月16日播出《高校校长,官样?啥样?》,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深圳市现在正在加紧筹备成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校长也是通过一种猎头公司在全球遴选的方式产生的,最后是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当选。朱清时校长当选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岩松,怎么看待他的这份表述? 白岩松(评论员): 虽然刚刚只有了一个校长,但是我们好像已经对未来的这所大学产生了巨大的期待,好像就是一张白纸就要作画了,我们希望这幅画上能够画出教授治校,画出学术自由,画出大学自治等等。但是真开始画了的时候,还会不会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好,它会不会成为烈士? 主持人: 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朱清时院士当选的一些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如果把这个南方科大的生化系整成全球前几位您就牛了,一定要找真才实学的,工资给开高点,哪个局长、处长给您写条子啥的甭理它,您把它贴到这里来,我们替你人肉他。这是近日刚刚上任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出的几条建议。人们戏称为是网友对朱清时的约法八章。虽然其中大多是以轻松的语气提出了期望,但也不乏有一些严肃深刻的建议。比如坚持学者治校,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一定要抵制。 随着南方科技大学初见眉目,朱清时这个名字也被人日益关注。今年教师节当天,朱清时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里接过聘书,正式成为了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聘期五年。值此,历时长达一年的全球校长遴选活动总算是尘埃落定,朱清时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由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选聘的大学校长,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鼓励朱清时放手去干,你全力以赴,我就全力支持。南方科大成立筹备办公室主力梁北汉说,能请到他来全面主持南方科大的工作,是深圳的幸运。就连来南方科大进行筹设考评的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也对深圳的眼光表示钦佩,觉得找对了人。 朱清时在选聘南方科大校长之前,曾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过十年的校长,之前他就曾多次呼吁,停掉以行政为主导的高校评估方式,改变高校官样化、行政化。关于高校评估,他曾比喻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 外界认为,也正是朱清时的这种创新理念,才使得他成为了南方科大校长的第一人。 主持人: 我们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比如说一个大企业用全球遴选的方式选出CEO。但是高校选校长用这种方式,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你觉得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 因为猎头公司的出现,一下子就使朱清时本身当校长的过程具有了去官化和去行政化的一个明确的指向,虽然他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因为习惯性的大学校长,或者是教育部或者是政府直接任命,但这个是在200精英当中最后选出来了的,缩小到5人的名单里头,最后在这5人名单里头全票通过,选了朱清时。而且朱清时是在去年年龄等等因素到了,结束了在中国科技大学十年的任职,那儿有了一个退休的概念。而63岁的时候重新成了一个大学的校长,本身这个过程当中,就给了人很多兴奋的期待。 主持人: 刚才短片里面说了一句话,南方科技大学选朱清时叫选对了人,选朱校长,对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 我觉得首先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你要单纯说他个人,他既有过十年的中国科技大学的顶尖大学的校长的生涯,同时在牛津、剑桥,包括麻省理工都当过客座的教授、工作和研究过,也有这种国际的视野。 另一方面,来自于他在过去这么多年里的一些行为,深得南风窗深圳的期待,符合它的一种遴选的目标。比如说他的两大动作成为了新闻人物,一个是在大学扩招潮的时候,他给拒绝了,中国科技大学不干这事。另外,在整个高校评估的过程中,这时各个大学都高度的重视,鲜花等等都有,科技大学连鲜花都没送过,叫原生态评估,你来吧,来了就看。 主持人: 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白岩松: 对。甚至评估组的成员去听他大学的课的时候,连凳子都没给准备,我想这是一个因素,他的很多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另一方面,其实63岁依然年富力强,我觉得这一点来说,应该是选对了。 主持人: 选对了人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什么?他受的益又是什么? 白岩松: 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判断,但是我觉得这种判断。这种判断从我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首先我期待的是未来走进这所大学的所有的学子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他们不是受益者,前面说的跟花儿似的,都没有用。第二个,我希望是走进这所大学的教授和老师们会成为受益者,可以把自己的才华在去官、去行政化等等因素当中完全地展现出来。第三个,我最大希望的是中国整个高校教育受益,为什么呢?钻进这样的一条鲶鱼来,透出了一种改革和南风窗的一种气息,这条鲶鱼也会使大家诟病很多的中国的大学教育,发生很多我们期待的积极的变化。 主持人: 在短片里面,深圳市长王荣说,你全力以赴,我全力支持,恐怕这也有就给试验田以充分的土壤? 白岩松: 其实深圳这几年也在思考特区不特,曾经导致过深圳的领导跟写博文的人要直接对话,我相信深圳人这几年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很多因素都在变。在高校的领域里,它又走出了这样一个带有创新性质的模式,我觉得对深圳来说也是非常重要。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听一听这条新闻的当事人朱清时校长本人是怎么说的? 朱校长,您好。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 朱校长,当时您对媒体说过这么一句话,遴选委员通知您的时候说,这可能是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在此之前,您没有考虑过要选这么一个校长,为什么这句话打动了您? 朱清时: 最重要的事业我理解是指办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因为在于过去这些年中,一直在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奋斗,争经费、争政策、争各种条件,但是当我临退休的时候,这些条件没有达到,所以我们的改革实际上没有完成,我自己也一直觉得遗憾。现在深圳市用了这么大力度建这个学校,推行改革创新,条件都具备了,让我们来干,当然我马上就被打动了。 主持人: 朱校长,您当过十年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当时有很多目标,您也是受制于各种因素没有实现,现在想起来,最大的到底是受制于什么? 朱清时: 中国高校最大的受制因素是行政化趋势,或者是上级的行政干预,学校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趋势,以至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而是以行政化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办。 主持人: 朱教授您曾经讲过,当了校长以后,要去官化、去行政化。去行政化未来南方科技大学行政人员在这学校里面会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它的比例会压缩到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朱清时: 行政人员在南方科技大学将还原他们的本来的定位,就是为他们为学校,为教授服务。所以南方科技大学的行政人员将没有任何行政级别。说到底,南方科技大学本身也没有任何行政级别。这样一个大学将凭自己教学科研中的成就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不是靠行政级别赢得社会的尊重。所以我们的行政人员没有级别,不是科长,不是副处长,不是处长,也不是副局级,他们都是像秘书一样的办事员。但是他们的待遇或者他们的薪酬、退休的福利,都是随着他们工龄在增加,所以他们个人物质上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他们不是官员了,以保证他们为教授服务。 主持人: 谢谢朱校长,稍后我们有更多的问题再连线您。 岩松,听完刚才朱校长对于去行政化的解释,您有什么感想? 白岩松: 非常开心,非常钦佩。因为他这里最关键的一个词是服务,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提到行政人员在高校里是为教授、为学生们提供服务,这就回归了本位。如果要是在高校,我们一直记住这样一个句话,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应该拥有很多的大师,而不是拥有很多的大楼或者说是大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让行政的人员回复到服务的角色就可以使教授、使老师学子们的才华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反过来说,我相信朱校长本身也不应该有任何的级别,是副部级、正局级等等。那么,这一点就符合了他说去官化和去行政化,而背后真正的支点回到了那四个字,要让教授治校,大学成为大师的大学。 主持人: 刚才朱校长也说过一句话,他说最后让这些教授赢得别人尊重的并不是说你有多少级别,而是你真正的学术的实力。 白岩松: 没错,其实我相信朱校长也非常清楚,一谈到高校的改革的时候,我们有三方面的期待。一个是更多的学术自由,一个是大学更自治,一个就是教授治校。可能种种因素,校长只谈了教授治校,但是我觉得透过他的思路里头,前两者恐怕也会有所突破。当这种去行政化和去官化之后,营造了更加浓郁的氛围之后,学术的自由会得到更大的彰显。我们总提自主创新,但是总把重心放在了创新上,我说应把重心放在自主上,没有自主何来创新。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正在直播的《新闻1+1》,稍后我们会继续关注此事。 (播放短片) 解说: 朱清时从最初的200多人的全球名单中脱颖而出,在最后的5人名单遴选时,被16位专家委员全票通过,其中的一位专家就是著名的香港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 吴家玮(南方科技大学(筹)校长遴选委员会委员 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第一,要懂得国情,因为我们中国的大学的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实我甚至于提出党委领导下的党委负责制,跟国外的公立大学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实是可以接轨的。第二,学问要相当强,要在世界一流大学里面能够做到正教授,而且是有相当成就。第三,需要有经验,就是治学的经验。第四,最好是有相当好的网络。在国内国外,你要知道人家,人家也得知道你,真正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多。从开始我自己心里就看中了朱清时校长。 解说: 定位为高等教育试验田的南方科技大学,将改掉目前高校行政主导的局面,而能否在未来真正实现学者治校,教授治校,也成为多方期待的焦点。 在9月10日颁发证书的仪式上,朱清时对深圳代市长王荣表示,希望能一揽子审批通过南方科大的五年发展规划。而作为筹备办主任,梁北汉也对我们表示,作为市属的高等院校南方科大将享受到市财政的全额拨款,而未来学校的人事工作也将完全以校长为中心。 梁北汉(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办主任): 我想这个主要是给校长更大的自主权,让他来了以后,用什么人才,根据他的办学理念,他的办学思路,包括这个学校的学科限制由校长提出招聘什么人才。 朱清时: 学校领导干部中间就有接近一半的是由教授们选出来,教授们能来当的,比如像教务长、总务长、科研长、秘书长这样的,而他们也将进入学校的领导班子。 吴家玮: 教授治校不是说教授什么行政事情都来管,而是在学术方面,他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权,你先找到好的教授,然后你就要让他有这个治校的权利,然后你就要尊重他,这样就杜绝了条子的作用了。因为人家,比如说有什么人说这个条子要收哪一个学生,要收哪一个教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转到市里,为评审委员会,之后连我都不允许干预。 主持人: 朱校长反复强调要新的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我们现在的大学行政化和官化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 白岩松: 其实我们拿最近的两个例子来说一下,这几天,大家讨论的也特别多。像新华每日电讯9月16日,教育部刚刚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名单,100位获奖者中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只有10人,也就是10%,剩下90%担任书记、校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90%,这本身就是一个行政化的,或者说官化的一个特别好的样本。 一方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的人才选拔和对你要奖励你干得特别出色的时候没有其它的方式,能给你提拔才能是对你的奖励。我相信这里头有很多在他没有当官之前的确是非常棒的老师,因为他是非常棒的老师了之后,觉得我怎么奖励你呢?又不能多给你钱,咱们这都是国家的等等,给你提拔,就用提拔的方式,不仅高校内,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毁了多少老师,毁了多少制片人。其实他当老师,当制片人可能更合适,但是我们没找到其它的奖励方式,所以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可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同样是新华每日电讯说,有的时候行政化也是逼出来的。因为高校的科研经费划拨、申请、职称、荣誉、奖项评为等等都是由行政主导,你要是普通教授,拿项目不容易,但是你要当了科技处长,项目资金等等全有了。 最后我要说的这个跟朱校长紧密相关。我们现在最新的统计公报,在扩招了之后,我们学校的老师跟学生在学校之比是17.23个学生才有一个老师。但是要告诉观众的是,朱校长决定,在南方科技大学里将来6.8个学生就有一个老师,你想想,小班化这个时候交流会更密切,既有大师,更创造一种培养大师的学术环境。 主持人: 说到了这个学生和老师这个比例,朱校长将把这个数字定在6.8:1,这个数字怎么确定下来的?我们再来连线朱校长。 朱校长。 朱清时: 你好。 主持人: 这个6.8:1怎么核算出这么一个数字,还这么精确,还有一个6.8? 朱清时: 第一,这个数字是早期规划的时候定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参加。我知道,这个规划我们还需要重新认真考虑制定它,但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方针是小规模、高质量,所以这样一个比例定性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数字我们将依靠内涵,跟最佳力度的配比来做,因为我们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是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办学。加州理工学校只有1000个本科生,1000个研究生,几百个教师,所以他们的比例就是很高的。第二,学校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大师级的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的,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主持人: 朱校长,您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您说校长就好像坐在来一列火车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方向错了,但是没有人敢跳下来。一是每个人担这个风险,再就是如果跳下来了话,他会觉得非常孤独,因为跟主流脱节了,您现在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办这样的一所大学了,您这么办的话,不怕跟这样一种主流的教育理念脱节吗? 朱清时: 不担心。尽管与主流教育理念是不一样,但是南方科技大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创新。我觉得我们南方科技大学与其它大学比可能只是一个婴儿,但是南方科技大学这种体制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希望我们的努力最终会使大家认识到中国的大学还可以像南方科技大学这样来办,而且这样办还有许多优点,这个就满足了。 主持人: 朱校长,我给您最后一个问题,你一直要强调要教授治校,但是我们知道,这所南方科技大学是在深圳市的支持下办起来的,怎么能够做到教授治校? 朱清时: 这件事情是我和市委市政府商量的最多的,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让我们制定好南方科技大学的章程,然后把这个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以后,就成了深圳特区的法律,以后我们就依法办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政府直接给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那种行政干预。当然,章程中间也会规定学校的领导核心,领导干部中间应该至少有一半是由教授们直选产生了,由教授来担任,这样保证教授有制度上的机制,让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管理。 主持人: 谢谢朱校长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的情况。 朱清时: 谢谢。 主持人: 岩松怎么看刚才朱校长说的教授治校这种刚性保障方面? 白岩松: 其实现在都是一种期待,都是在白纸当中想象的非常好的一种画面,但是它终究要落地,这第一笔是要开始慢慢画的。在这儿只是提出三个担心,算作是对朱校长的另一种支持。第一个,这同样是政府主导的一个办学,是深圳的市委书记王荣直接把聘书交到了校长的手里头,说经费全额拨付。如果有一天经费不够了呢?说在政府的主导是政府的意见会不会陆续参与呢?第二个,同样是在中国高校的体系当中,如果其它的高校都不改革,你能孤独多久,你要不要纳入到整个评估的系统中。第三个,朱校长的任期是五年,假如明年开始招生,当他离任的连毕业生都还没有。但是要检阅一个高校办得成不成功,取决于毕业生出来了之后,毕业生出来之后,将来会不会有反复呢?会不会成为烈士呢?我希望这样的担心可以换作另外的一种更开放的空间,变成对朱校长办学思路的一种巨大支持,别让它走样。 主持人: 这个试验田未来还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白岩松: 我不希望它只是一个试验田。我们今天关注南方科技大学是希望明天还有更多的这样的学校的出现,尤其渴望是在现在拥有的高校里头也产生积极的变革,过去我们听过武汉大学,听过南京大学的改革,但是都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秦绍德:高校文科建设
pikeliu 2009-9-17 09:55
编者按:2009年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秦绍德书记就高校文科建设这一主题接受了该报记者的采访。采访内容如下:      一、今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伟大纪念,在这6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能否请您谈谈复旦大学在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办学成就。      复旦的文科门类丰富、底蕴深厚、人才荟萃,百余年来一直是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志之一,吸引众多学子报考复旦的魅力之一,更是架构复旦学科大厦不可缺少的一极。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复旦文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1952年院系调整时,复旦文科只有5个系,改革开放后文、史、哲等传统基础学科焕发着勃勃生机,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一批重要学科恢复重建并逐步走向繁荣。如今复旦文科已经涵盖了13个直属院系,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6个各类研究所(中心)。在最新一轮(2007)的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复旦文科有17个二级学科被评为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的持续投入,从2003年到2007年,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已经达到2.4亿元,五年时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去年在上海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获奖数占全市奖项数的40%。      谈到文科成果,不能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只看眼前,不重长远。我校提出,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要看重传世之作、经世之作。人文学科强调传世之作,也就是要出能够继承、弘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能在历史上留得住的里程碑式的成果。社会学科强调经世之作,也就是要出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成果。而要产生传世之作和经世之作,必须要鼓励潜心学术研究,反对浮躁功利。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复旦几代教师薪火相传。不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他们都能安贫乐道,恪尽职责。他们有执着的学术追求,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思想天空。复旦也因此产生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影响的大著作。比如谭其骧先生花了三十年时间,带领二三十位教师,从黑头做到白头,编纂了《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誉为新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两项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地理领域最权威的成就,现在他的弟子们继续在这一领域拓展成果。外文系陆谷孙先生带领他的团队,耗时十余载,完成了《英汉大辞典》的编写,被称为我国当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英汉词典,被列为联合国翻译文件的指定工具书。      近几年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具有雄厚学术力量和研究特色的老研究机构继续拓展着新的研究方向;新建的文史研究院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则展开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研究项目,如从周边看中国、马王堆竹简释解等。中文系陈尚君教授花了十余年时间,潜心治学,先后完成660万字的《全唐诗补编》和《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填补了国内空白。王运熙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葛剑雄所著《中国人口史》、裘锡圭的《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刘放桐、俞吾金主编的《西方哲学通史》、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等等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都称得上是复旦的扛鼎之作。      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复旦也注重积极面向现实,以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写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针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复旦先后成立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会展与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长三角研究院、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等,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显著。经济学院高帆副教授完成的粮食安全战略研究专报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批示。社会学院任远教授完成的分阶段有选择差别化推进城市户籍改革专报在今年2月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的批示,并直接推动了2009年上海户籍新政的相关改革。公共卫生学院郝模教授的《艾滋病等十个重大疾病防制项目全流程规范和效果研究》被国家卫生部采纳。林尚立带领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完成的《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得到了统战系统的高度评价,去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我校新闻学院在第一时间完成了《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报道的剖析》报告,为国家在西藏的对外宣传及时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科建设对于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科的交叉和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影响很大。这也是现在许多大学积极建设文科的道理所在。百余年来,一代代复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共和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不论学校、社会,政界、商界,国内、海外,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在他们身上,有时代的印痕,更有超越时代的复旦人的特质。复旦的毕业生往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不随波逐流;有源自内在的自信,不怨天尤人。可以说,这些与复旦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复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师的课总是爆满的,学生们选课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就是愿意接受这种熏陶,慢慢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精神气质。我曾用深深的水,静静地流来形容复旦的气质,这里比喻大学追求学术和真理的一种精神。我们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追求表现在始终坚定地前行,始终不懈地努力,表现在不盲从、不轻弃、不屈服、不张扬。这种追求就像深深的水,静静地流。虽然默默无语,但静默之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决心、执著和勇毅。      二、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办学历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经验或体会是什么?      第一点体会就是,在文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长期指导我们思想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世界观、方法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能靠主观愿望和行政命令,要靠理论和学术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能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这方面,复旦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早在1920年,由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三本书对他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最为深刻,其中之一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新中国成立后,每一届校领导班子都把研究、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文科繁荣发展的重点,扎扎实实抓出实效。新中国成立后,复旦重组了经济系,成立了哲学系,其他院系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的研究。复旦是第一批建立政治理论课的学校。蒋学模先生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一个时期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单位的权威教科书,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了1800万册,仅次于《邓小平文选》。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后,我们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学校1980年成立了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1992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2006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0年,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国内唯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这些研究机构在不同时期汇集了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讨。近几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涌现了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俞吾金教授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吴晓明教授的《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其次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繁荣学术。这一点不能动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学科建设,并不是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该学科的现成结论,更不是穿靴戴帽硬贴标签,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术建设,也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学术发展。因为我们认定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食洋不化的情况是经常有的,还有大量的是远离实际、脱离实际;轻弃传统而侈谈创新,脱离实际而要构架体系;历史虚无主义也发生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盛行。所以文科建设关键一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学术研究。      第二点体会是文科特别是社会科学要跟上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实际。一般来讲,人文社会科学的命运总是和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盛世修史。如果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比较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命运也会比较好。古人又说做学问讲经世致用,如果文科脱离了时代,自己也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当代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亿万人民的发展改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宝库,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繁荣的重要背景和历史机遇。事实证明,文科科研只有面向中国,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着眼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能源问题、人口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等,我们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才能真正繁荣起来。实际上,在文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比如我校经济学院洪远朋教授研究的以利益问题为核心的课题,既属于理论问题,但是利益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如果能坚持联系这些重大问题,就比较容易形成重大成果,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突破。      第三点体会是,大学要坚守人文传统,传承文明,对人文学科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扶植。      我们说,文科科研要联系实际,不能用狭隘的、庸俗的观点去理解。有些社会问题的研究,既急需又紧迫。相比之下,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音乐学、美术学等的研究,就不那么紧迫。而且人文科学的研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潜心钻研,才能有成果;传播和辐射也需要一个过程,成效更是隐性的。这就使得人文学科不受重视。      但是,一个社会不管经济发达到何种程度,科学技术进步到何种地步,如果缺少人文精神,一定是一个残缺的社会,我们培养的下一代缺少人文教育,将变得智商和涵养极不相称。《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这些学术成果,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效益,但长远来看,却担负起了传承文化的使命,它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了整理、提炼和播扬,帮助人们重新找到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找到凝聚人心的共同点。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复旦在组织人文科学的研究时,一直将规划和自然发展、集体大项目和个人项目结合起来,对这些领域的投入,持之以恒,连续扶植。      第四点体会是要不断提高文科的国际对话能力。当今世界,由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信息网络化的带动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当前既存在着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生吞活剥地照搬或套用西方学术思想的情况,也存在着无法用西方习惯的话语系统传播中国学术成果的情况。我们应当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主动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开展合作研究, 敢于并善于与国际对话,提高我们自己对外部的影响能力,不断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同时,不断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促进传统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新研究方法的运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详尽、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还有如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文学点评史的研究工作;亚洲研究中心与斯坦福胡佛研究院开展的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复旦与耶鲁大学合作开发的耶鲁全球在线中文版等等。      第五点体会是要遵循文科的学术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自然科学相比,尤其和大型实验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劳动和创造。即使是大型的学术成果,也往往是个人成果的集成。这是文科的特殊规律。因此文科的兴衰往往和人联系在一起。有大师、学科就兴;无大师,学科就衰。而大师的出现,需要环境条件和天赋才华的结合,需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孕育。光凭主观愿望不行,急躁更不行。复旦外文学院的陆谷孙教授,1959年被下放到农村去劳动,舍不得丢下学术,就在田埂上背诵普希金的诗。被人发现以后,就禁止他背。禁止背,他就在心里背,从普希金到莎士比亚,从中文到英文。他后来自嘲为是田埂上的小布尔乔亚,正是因为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了后来的《英汉大词典》。      文科要有良好的学术生态。这个生态中要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开放的学术空间,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复旦人凡事都抱着一种研究的态度,喜欢问一个为什么。也因此总是有不同学术观点自由碰撞,老校长陈望道说,不同意见的争论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作为大学的管理者,要能倾听他们的见解,支持他们的创新,包容他们的个性甚至偏误(当然不是政治原则错误),调和他们的矛盾,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潜心钻研学问。这是一所大学保持思想和知识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学术生态还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诚信严肃的学术规范和风气。还要不断吸引和凝聚人才。大学应该是一池活水。引进优秀人才,可以给学校带来一股新鲜空气,打破一潭死水的状况,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科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良好的学术生态还要能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在文科发展中,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否认集体研究的力量。在综合性大学中,要能够弘通学科之限,消除门户之见,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搭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近年来葛兆光教授领衔的文史研究院就是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三、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等问题,您曾经提出过很多非常有影响的观点。请问您最近对这一问题有什么新的思考?      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教育制度这个题目很宽泛。在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包括资源配置、法规和政策制度、宏观管理。微观层面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表面看来,大学争创一流的竞争,是优质师资、优质生源、科研结果的竞争,但根本上其实还是大学制度的竞争。一套好的制度可以培养出最好的人才,可以留住人才,可以使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更有效的利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缩短距离的进程更快一点。所以近年来,有不少学校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命题。这是一个已经被提上日程的改革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会要求学校的内部管理在理念、制度和运行机制上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最近复旦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因为我们感觉到,现代大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般都规模大,功能多元,机构复杂,人员分类也复杂,一套完善的制度建立起来难度很大。现代大学有一些共同遵循的制度原则,西方大学历史悠久,制度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学制度,世界各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对制度设计和有效实施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必须要探讨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有几个问题非常关键,比如,在学术管理中,究竟如何充分发挥教授教师的主体作用?学校的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为学术运行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师生服务?校、院、系架构主要适合于教学的学术组织,成型于五六十年代,在学校规模扩展的背景下,已越来越不适应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如何使院(系)成为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办学实体?如何能够建立起一种学科结构调整比较灵活、科研资源容易聚散,运行有效能出成果的体制和机制,等等。      2、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每年到这个季节,社会上讨论最为热烈的恐怕还是高考。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我一直呼吁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因为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提出已经半个世纪,但是一直没能得到有力贯彻,应试教育反而愈演愈烈。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可见问题之严重。正如老百姓形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但为什么许多人虽然对应试教育、学生负担重深恶痛绝,但没有人敢与此对抗,因为应试的氛围已造成巨大压力,应试教育的体制机制决定着利益趋向。在这种氛围和惯性下,家长不敢逆势而行,学校教师也不能打破怪圈。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坚决措施,用系统方法、从制度层面扭转现状。高考制度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在现行应试教育模式里,大学处于高端。高考这一指挥棒,对中学教育影响极大。高考的命题要求和范围、考试的方式等,左右着中学的课程教学和其他教育内容。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中学课改空间有限,全面素质教育难以落实,中学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无法实现。这种情形还会向下延伸,中考这一指挥棒又对初中和小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说,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寸步难行。      复旦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要让高考、让高校招生办法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变为引导中小学实行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四年来,复旦大学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先行探索自主招生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一卷定终身的现行统考制度,让大学有选择学生的自主权。我们从本校培养目标、特色要求出发,通过水平测试、考察中学一贯表现、面试等综合方法,吸收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深造。这一改革已对中学素质教育产生影响。有一位著名中学的校长说:唯分数论的一元选拔标准被打破。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哪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得好一点,它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四年的改革进展顺利,群众最担心的公正公平问题在自主招生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希望不同学校自主选拔办法不一样,这样今后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我乐观地认为,如果全国有30到50所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能够实现自主招生,那么大家批判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大格局就有可能出现大的改变。到那时候,中国也会出现一个中学毕业生同时收到四五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了,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氛围也就能彻底形成。我们期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怀着对教育的理想,一同加入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探索。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四、今天是《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的日子。1970年您就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来又曾任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可以说是老新闻人了。能否请您对我们的报纸说几句话?      只有做过报纸工作的人,才体会到办报的辛苦。读者日复一日地拿到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平常得很,谁知办报人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车之一轮、鸟之一翼,和自然科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无容讳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转型为价值取向的环境下,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面临着不少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学术类、理论综合类报纸,是反映学术前沿、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当然也承载了人们很多的期望。希望这份报纸能越办越好,在坚守、播扬人文精神和传统,特别在让人文社会科学走向青年、走向大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标竿的南方科技大学
pikeliu 2009-9-16 22:38
简单评述: 一是,名字还是深圳科技大学好,看到有位博友也是如此建议。 二是,香港科技大学或者马里兰大学或者加州大学的整个制度(主要是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要全盘吸收。 三是,国内许多有钱的城市也是想创建一流大学,深圳的做法值得借鉴。只有全新的大学,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体制以及文化。一些城市的省属或市属大学要创办一流,最好的办法,是把新人与老人完全隔离开来,另外成立若干个研究院,采取新人新体制的做法。 请各位老师指正!交流观点!谢谢!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 筹建进展 2009年05月18日 14:45   香港科技大学在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区内声誉卓著的名牌院校。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的邻居深圳打算拷贝香港经验,由政府出资建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经完成建校规划,预计在校生达到1万人,学科以理工科为主。   据悉,该校还将借鉴香港科大的经验,全校超过50%的教职员将向全球招聘。由于南方科大最希望克隆香港科大的速成战略,南方科大的最大亮点也很可能成为最大难点,有专家担心若建校规划今年不获批准,则需再轮候3年。    深圳市已为南方科技大学设立筹建小组,市长许宗衡担任组长,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闫小培为副组长。根据规划,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资设立,同时亦会拓展各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例如办基金会筹集资金、通过产业界合作取得经费支持、以适当的产业化运营获得资金、凭借各种研究项目得到资助等。   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学科以理工科为主,并设有少量文科。参与制定规划方案的人士透露,南方科大理工类学科设置将与深圳的产业特色结合,主要包括IT、通讯、半导体、无线电等科目。而此前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校长吴家玮一直希望南方科大创办的艺术类学科,则未被纳入规划中。   根据规划方案的设计,南方科技大学拟以全日制办学模式为主,在校生规模约达1万人,面向全国招生。在学位设置方面,南方科大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预计为1:1,本科教育师生比例初定为1∶6.8。   为争取设立硕士、博士点及保证办学质量,南方科大将秉承吴家玮提出的一流人才效应,即一流的人才带来一流的人,二流的人带来三流的人,三流的人带来的是上不了流的人。据称深圳市政府雄心勃勃,指南方科大在招聘教职员方面要一步到位,超过50%的研究人员及教师须面向全球招聘,力求寻找世界顶尖的学科领头人,以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和教育人才。   南方科大筹建办公室的韩蔚表示,香港科大在创建初期,从美国院校中挖来许多极具潜力的年轻研究人员,这些人与科大一同成长,逐渐成为今日的学术骨干。此外,香港科大亦吸引了大批台湾教授。韩蔚认为香港科大的这些经验均值得深圳借镜。  南方科技大学   ★目标: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   ★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6.8,近半师资海外引进   ★学科: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为三大支柱学科   ★面积与选址:占地面积初定为2.3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在45万平方米。地址初步定为深圳南山区西丽虚拟大学科技园(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面向全国及海外招生。   ★办学方案已完成修改并将上报教育部   南方科技大学目标是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万人左右,面向全国招生。其创新之处在于高起点: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师资近半以上引进海外力量;以理、工和管理学为三大支柱学科。深圳期待能开辟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规模:全日制在校生万人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进入筹备阶段的南方科技大学目标定位较高,计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其办学规模将初步设定为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建成后,南方科技大学将面向全国招生。 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初定南方科技大学将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   ★师资:一半以上海外引进   南方科技大学将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高水平起步。采取超常方式引进一流教授,建设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登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机制。为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新型科技大学提供师资保障。 师生比例初定本科教育稳定在1∶6.8;其次,引进海外教师的比例较高,初步设想无论研究轨道还是教学轨道上的师资50%以上由海外引进。境外聘请的教师中60%具有至少1年在境外著名大学开展教学、研究或管理的工作经历。   ★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为支柱   南方科技大学拟以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作为三大支柱学科,注重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兼顾其他应用型学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其中,工学科约占学科总量的30%,理学学科占20%,交叉学科占30%,管理学科占15%,人文社会类学科占5%。 深圳计划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内设置一批重点学科,凝聚一批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数个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核心学科,将其中部分学科方向建成国际一流水平;学科结构布局合理,形成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相符合的学科框架。   ★方案:高教改革试验田   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心要创办一所高水平新机制的科技大学,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开辟另一条办高水平大学之路,有利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专家组还建议深圳市政府加大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力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   据悉,《方案》现已根据专家组意见完成修改并呈报广东省政府。按照工作程序,广东省政府将于9月底向教育部申报。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大事记   2004年深圳市提出增设本科院校。2007年2月,确定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其命名几经变更由深圳理工大学到深圳科技大学最后市委市政府钦定为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7年正式启动guolai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2007年4月,筹建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2007年5月,深圳市政府正式行文报省政府,申请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办办学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给予肯定与建议。2007年8月,完善办学方案并呈报省政府,省教育部门将组织考察论证。   ★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 校园占地约2平方公里,总建设面积约50万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的《南方科技大学规划方案布局模式》上看到,校园规划有工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交叉学院以及公共教学、后勤服务、科技研发、行政办公及配套商业设施等建设内容。   南方科大校园规划建设采用国家最新确定的校园建设标准。据南方科大校园规划,结合校园的功能要求,按照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方式总体布局,强调城市与校园的渗透融合发展的规划理念,以公共资源整合为目标,构筑核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规划将城市风貌、自然景观、与校区特色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多样化的校园空间形态。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94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pikeliu 2009-9-14 17:08
记得,访问美国YALE、MIT时,对于教授们的评价是同行评价为主,当然终身岗位是残酷的漫长等待,等待到结果如何都不太重要了(许多美国教授到了40多岁才拿到)。我国大学则采取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但是好像连当年已经非常热闹的北京大学也没有实施西方大学的终身制。复旦将会是哪一种模式?能不能从校领导的话中读出一点东东呢? 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      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教师的学问之道,关系到大学的学术精神;而大学的学术面貌,是整个社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直接反映。      走出学术浮躁,优化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做学问,就要甘坐冷板凳      解放周末: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绍德:教师节的设立源于社会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在这一天,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我认为,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解放周末:这种感谢与致敬,是否也蕴含着一种关于教师、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德的价值取向?      秦绍德:可以这么理解。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对博学而笃志的一种理解是,做学问要有专一的志向。这志向不受干扰,不受外界诱惑,专心致志,为探求学问奉献一生,为捍卫真理耗尽心血。我认为,这一精神在当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解放周末: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的天地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解放周末:您的自豪肯定有不少根据。      秦绍德:比如,谭其骧领头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文化工程,从1955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86年,历时31年,所有参与的学者都从黑发变为白头,最后形成的煌煌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个基础工程就是《二十四史》点校。      又比如,陆谷孙教授主持编撰《英汉大辞典》,历时17年。在此过程中,6个正副主编中有5人离开,只有陆谷孙坚持到最后。17年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最终,这部高质量的权威辞书成了联合国专用工具书。      还有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从1980年到2005年,不断修订。蒋先生直到86岁高龄,还在伏案修改文稿。20多年来,这本教材一共出版了13版,发行量达到2000万册,影响了几代经济学人。      那些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您所介绍的这些寂寞出学问的事例非常感人。但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绍德: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从产生想法,到收集资料、形成思路,再反复锤炼,没有几年是不行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治学必须遵循怎样的规律?      秦绍德:所谓学问也好,学术也好,实际上是对规律的探索,需要时间观察、收集、思考,然后加以总结。而且,这种总结还需要时间检验,反复论述,反复修正,才能形成经典。复旦大学鼓励教师写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就必须要有时间积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现在似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称赞某位学者的学问时,动辄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者包容一切的完整体系这样的词汇。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今人的学问一定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只有把前人的学问都吃透了,才有可能作出更深的探索,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登更高的台阶。同样,包容一切的体系也是不可能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批判了杜林企图构建囊括一切的科学体系,认为这是愚蠢可笑的。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      秦绍德:这种求实,不仅是从书本中求实,还要求实于实践,也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上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炒热的热,是虚热。      秦绍德:对,是狂热、燥热。      只有出于对兴趣的追求,基于对价值的坚守,才能耐得住寂寞      解放周末: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秦绍德:是的,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教诲。包括我们复旦的苏步青、周谷城等前辈。我记得1965年进入复旦的时候,我就曾在校刊上看到,中文系蒋天枢教授对他的研究生讲过一句话:要甘于坐冷板凳,肯坐冷板凳,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你要坐冷板凳,就要准备牺牲眼前的利益,可能要拒绝很多诱惑,可能会错过很多机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机遇和诱惑很多,每一个机遇都想抓住不放,每一个诱惑都想尝试一番,那就不可能坐得住冷板凳。甘与肯,意味着选择,更意味着牺牲。      解放周末:这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绍德: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又用了11年时间做了《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校勘、辑录、订正,既有文字小学,也有考据之学,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尚君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一到夏天,那时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因为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他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      解放周末: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做学问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秦绍德:还有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那就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笃学必须要以笃志为前提。如果不是出于追求真理的乐趣,不是追求在文化上对人类有所贡献,恐怕就很难经得住诱惑和困难的考验,就无法静下心来。范文澜先生就曾说过,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有视富贵如浮云的精神。当年中国科学院刚成立时,据说原本想请范文澜出任副院长,但他坚辞副院长之任,而是专心于学术研究,若干年后,他的《中国通史》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经典巨著。      解放周末:一个是兴趣的追求,一个是价值的坚守。      秦绍德:对。对价值的坚守,就是坚守学术的崇高感,坚守文化的神圣感,坚守作为一个学者的使命感。只有怀揣着一腔热血,冷板凳才能坐得住。复旦近年来引进的两位教授,让我十分感动。一位是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一位是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他们两人有个共同特点做学问做到眼睛都坏了。裘锡圭先生70多岁了,眼睛高度近视,还患有青光眼。葛兆光先生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手术先后动了4次,一只眼睛一度近乎失明,另一只视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两位先生的情况,我们很着急,请了最好的眼科医生为他们诊治,劝他们适当休息,希望他们停一停,但是他们还是在做学问,停不下来。      解放周末:这种停不住,既是出于做学问的兴趣,更是出于学者肩负的文化责任。      秦绍德:也就是为社会、为民族建设学术的责任。      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      解放周末: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有关。      秦绍德:是的。我认为,浮躁是学术的大敌。最近几年,学术造假时有所闻。学术造假是学术浮躁的极端表现,也是学术浮躁的必然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学术浮躁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出现学术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秦绍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利益驱动。当某位学者的价值为社会承认、社会赋予他某些社会地位或荣誉时,物质利益也就随之而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给予真正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为学者,如果把名和利作为治学的动力、追求的目标,这就和学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了。      解放周末:有的不仅是追求利益,而且是追逐利益。      解放周末:每一个做过学问的人都知道,当你有了这样的动机时,心是静不下来的,而是时刻在打小算盘:这篇文章的发表是否会和某个头衔有关,那本著作的出版会换来哪些利益,等等。      解放周末:心有杂念,总在考虑走什么捷径更方便出名,用什么方法更容易得利,一切都功利化了。      秦绍德:这是学术创造最忌讳的。当然,一个人生活在现实中,完全离开利益的考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个学者把追名逐利作为根本目标,那就压根做不出什么学问。      解放周末:学者功利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都奔着所谓的热门研究领域而去。      秦绍德: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可以做研究的地方,总是可以开拓的领域。有些领域,由于其学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于是就变得热门。事实上,有很多学问,在外人看来是冷门,但是一旦做出了成就,就渐渐热了。因此,学者不要期望别人来给你把冷板凳捂热,或者给你一个温板凳,冷板凳要靠学者自己去坐热。      解放周末:学问的根本意义在于对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能用短视的目光去判断它的冷与热,更不能用媒体当下的热门话题去衡量某一学问的温度是冷还是热。      秦绍德:对。当然,从学问来看,总有和当下社会的应用联系紧密或不紧密的区别。有些学问与社会应用联系紧密,属于古人所说的经世致用之学。然而,经世致用之学也是有时代性的。经济学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当然是热门,等到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或许会更关注文化需求,相关的学问就会成为热门。      解放周末: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冷和热。      秦绍德:即使是做经世致用之学,也需要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不是短期研究、发表一些表面的观点,就能致用了。有些青年学者,一开始在某个领域崭露头角,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稍微有点名气后,就开始在不同领域跳来跳去,不能够专心致志,沉下心来在某一个领域扎扎实实做下去。若干年后,就渐渐做不出成绩了。好比爬山,如果今天爬黄山,明天爬庐山,后天爬泰山,其结果必然是无论哪一座山都爬不到顶。      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对学术生态造成了伤害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了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一个原因是利益驱动。      秦绍德: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制度缺陷。      鼓励和保证学术创造的资源,如科研经费和拨款等,当前过多地集中在政府手中,在制度上造成了学术浮躁。原因在于,政府掌握资源投入,必然寻找产出效益。一届政府必然追求一届政府期限内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然而,学术研究往往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10年、20年后才能出成果。要求学者在三五年中就要出成果,这和学术的自身规律是相悖的。      还有,当前采用的政府立项、学者申请的方法,导致谁懂得申请项目的潜规则,谁就能优先获得学术资源。因此,利用各种手段争取科研经费,就成为一场激烈的搏弈。很多学者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而陷入了痛苦之中;好容易申请立项成功,经费刚到位不久,就得要进行中期检查,三四年后,就是结项检查,哪里还来得及好好做研究?      解放周末:目前对教师评价体系的议论也不少,比如过于量化,不够科学。      秦绍德: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大学内部有其评价机制,社会上也有一定的评价方式,比如社会各界设了很多学术类的奖项,不少学术机构、个人都以获得社会奖项作为评价自身学术成就的标志。而大学内部的学术评价体系,则因为考核内容的时间性过短,重量不重质,存在不少弊端。      解放周末:学术评价标准不学术,学术氛围就会受到损害。      秦绍德:带来的结果是,学者不能长期安心研究学问,相反是为了获奖而使出浑身解数。因为学者所获得的学术评价和学术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学术评价高就能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后,评价又随之增高。于是,学者只有迈过这道门槛,进入这个循环体系中,才能获得利益和名誉。这样一来,学者的选择就变得相当实际哪个课题最能拿到钱,就申报哪个课题;哪个题目能在短期内出成果,就做哪个题目;什么项目能和个人利益挂钩,就做这个项目,而不愿意做集体项目,因为个人劳动溶化在集体中,往往是看不出来的。      解放周末: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难免会使学术生态支离破碎。急功近利乃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就在这种过度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发生了。      秦绍德: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复旦最近在讨论一个问题:对于教师的考核,是否还要用每年论文发表数量来考核?我们最近提出一个新命题,就是淡化量化标准,用代表作制来对教师进行考核。那就是,你只要在一段时间内拿出一篇真正有分量的代表作,就可以对作品数量不作要求。当然,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争论,代表作制适合真正能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但对于学术水平一般的懒人是难以奏效的。而且,各个学科都不一样,对于实验科学的考核来说,可能还是得有量的要求。      解放周末: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调节各方矛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秦绍德:但这不能成为不改革、不探索的理由。我们既然提倡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要从制度着手,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我们的学者能在后顾无忧的基础上,在宽严适度的环境中,甘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      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都无法百度化      解放周末:这些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抄袭剽窃、学术造假也变得日益简单了。   秦绍德:是的,这正是我想说的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三个原因。由于科技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也为学术浮躁创造了客观条件。今天我们做学问,和过去做学问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有了前人没有的技术条件,电脑、网络、数据库等等,在收集资料、了解已有成果的方面,可以大大加快速度。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今天的学术成果,其传播速度也比过去快捷很多。这些都是今天的学者所面临的新情况。      解放周末:也是新问题。      秦绍德:原因在于它是一把双面刃,在使得科研更便捷的另外一面,如果没有正确观点加以引导,极易造成学术浮躁。所以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可以更快地占有资料是一个方面,是不是占有资料以后,就能更好地做学问?      解放周末:资料不能代替思想。      秦绍德:是的,牛吃下草以后,是要经过咀嚼消化,才能挤出奶。正如我们复旦一再强调的,做学问的人要有思想。要在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搜集到的前人已有学问的基础上,加以咀嚼、消化、思考,然后形成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思考和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解放周末:而现在的一个论文现象是:材料很多,思想很少,发现更少,甚至出现了学问百度化。      秦绍德:事实上,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是无法百度化的。有些学者文章来得很快,数量也很多,其实是资料的堆砌、汇集,是网上搜索的结果。在这样的论文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原创的很少。思想浮躁,忘乎所以了,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就成了抄袭剽窃了。      解放周末:引用他人著作必须标明出处,是做学问的规则,是学术底线,也是一条道德底线。      秦绍德: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术研究更有条件滑向浮躁。而且,信息技术为学术带来的新问题还不仅于此。比如,一些媒体节目对学术所作的大众传播。      解放周末:这种传播有利有弊?      秦绍德:是的。首先,这当然是件好事。因为学术本来身处象牙塔,如果能够普及给大众,总是好事。但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向大众传播学术时有一个基本取向,那就是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要让大众接受学术,就一定要通俗化,要吸引眼球,要制造亮点,有时候甚至需要将学术内容娱乐化。      解放周末:这可能是大众媒体难以避免的。      秦绍德:这确实是大众媒体不同于学术期刊的一种本质特征。但作为学者来讲,既要看到你的学问能过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是好事,也要看到,这种传播对学术来说往往是降格以求的。如果只考虑适应大众媒体的要求,热衷于这种降格以求,那就离学术有距离了。      事实上,有的学者就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比如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就把《百家讲坛》比喻成魔鬼的床学者在这张床上被截短拉长。她说自己所讲的内容,也不是高深渊博的学问,而是用娱乐化且个性化的方式重新演绎一遍。我觉得她讲得很真实,反映了学者在向大众传播学术过程中的那种痛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学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秦绍德: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大众传播的局限性。学术毕竟专业性很强,很枯燥。因此,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把一时的媒体传播作为自己热衷的追求。第二,学者一定要坚守底线,决不能把学术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学术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准确的含义,以科学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假如一味地以娱乐或戏说来取悦大众,那就会降低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牺牲了学术的尊严。      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谈到学术浮躁的种种现象,或许与另一个词语也有关,那就是大师浮躁。      秦绍德:我想,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寂寞出大师。因为大师不是自封的,大师也不是捧出来的。大师是冷板凳坐出来的,而且是历史筛选出来的。现在对大师的提法很多,某些学者通过传媒被大众了解,为大家所熟悉后,不少人就捧他为大师了。而有些不理智的学者,在传媒频频露面、有了一些粉丝、拥趸后,也就自以为是大师了。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怎样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      秦绍德:大师要在学术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而且其学问可以影响学术今后的发展,影响几代人。还有,大师不仅在学术成就上堪为大师,在品格、胸怀等方面也必须为后人所崇敬。      解放周末:为什么说大师是历史筛选出来的?      秦绍德:好多大师,都是后人认可,才成为大师的。大师在世的时候,社会不见得能认识到他的价值。所以一提到大师,往往是已经去世的。鲁迅先生是思想和文学的大师,但他在世时就没有这种称呼,陈寅恪也是如此。      解放周末:现在人们似乎有一种大师饥渴症,很多人在焦虑,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不出大师?      秦绍德:问这个问题的,包括很多学术单位,很多大学。似乎大学如果造就不出大师来,这个大学校长的日子就很难过。其实这个观点是一个误区。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不能把媒体的曝光率作为衡量大师的标准。      秦绍德:是的。在复旦大学历史上,苏步青、谈家桢、周谷城、谭其骧等,还有医科的16位一级教授,都是大师,他们哪里是复旦大学哪几任领导可以造就的?大师饥渴症也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学术界越是想造就大师,就越是出不了大师。相反,如果鼓励、引导学者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做学问,那么将来就一定会涌现很多大师。      解放周末:曾听说某地开了个大师培训班,似乎大师也可以培训出来。      秦绍德:哈哈,我看就连小师也培训不出来!与其试图培训未来的大师,还不如善待目前仅存的一些大师。我提出一个呼吁:媒体要善待大师。这些年来,当有的大师为公众所知后,媒体不去关注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往往热衷于炒作他的旧闻轶事、历史纠结、生活细节,乃至家长里短。这种做法,就像那些品位不高的娱乐媒体炒作明星绯闻,这样炒作大师,其实是在折磨大师。      学者在媒体上发言,既要有真知灼见,也不要成为媒体学者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到学者做学问不能热衷于追求媒体的一时传播,那么,在当今的时代,您认为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绍德: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弘扬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解放周末: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秦绍德:是的。当然,借用学者眼光,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评点,这是可以的。学者的发言,能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起到正面宣示的作用。而媒体对学者观点的适当传播,也能提升媒体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学术境界。      解放周末: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绍德: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学校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对此,我们有两句话:第一,要写传世之作;第二,要发警世之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学者应当发表真知灼见,提供给政府作决策参考,提供给社会行为和公民思维作参考。      解放周末: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秦绍德:对。当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振聋发聩的意见,对于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的互动中,也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可以,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能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要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综观当前的学术浮躁,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生态问题,而是整个文化生态、社会生态问题。      秦绍德:大家对于学术浮躁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既是圣地,又是阵地。      秦绍德:大学归根结底是一个学术机构,不仅要研究学问,还要弘扬学问,通过一代代学生,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同时也向社会传播学问、辐射文化。大学应以学术为己任。如果一所大学不讲学术,这个大学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如果一所大学被指学术造假,教师都不在做学问,那么这所大学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还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解放周末: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学术是大学的使命。如果这个使命丢掉了,不仅是大学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秦绍德:所以说,大学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我们要创造一种良好环境,让博学笃志的精神代代相传,让一代代年轻学子在老一辈学者的熏陶、带领下,投身学术,献身学术,做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成就。      最近一段时间来,裘锡圭先生率领的学术团队,就令我很有感慨。这个团队里有年长的教授、年轻的副教授,也有刚刚留校的博士生,都在埋首搞古文字,非常安心。研究所所在的光华西主楼28楼,每天深夜,一排灯光全都亮着,已经成为了复旦一景。还有谭其骧先生的弟子周振鹤教授,继承了老师的事业。他搞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工程,研究中国2500年来行政区划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极具参考价值。这个项目,已经搞了13年,计划出12卷书,目前已出了6卷,还在奋斗之中。      解放周末: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民族总需要这样一批人,潜心做研究,寂寞出学问,为国家和民族传承文化。      秦绍德:是的。当然,坚守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与危害学术精神的各种学术浮躁乃至学术造假,做坚决的斗争。      解放周末:去年复旦严肃处理,并主动在全校公布了三例学术违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秦绍德:我们制定了一套体制、机制,尽力杜绝学术不端。凡涉及学术违规的,学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会加以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因为我们主张,要用学术态度来对待学术造假,用规范学术行为来表明我们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这是大学应有的学术态度,也是大学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      解放周末:哪怕自曝家丑也在所不惜?      秦绍德: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在公众的心目中,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是纯洁、清白的。如果大学里发生了学术不规范行为后,置若罔闻,不加处置,任由学术风气败坏下去,那么社会公众必然会对大学失望。当然,学术违规现象一旦发生,所在学校和科研单位一定有自己的担忧曝光后会影响声誉。事实上,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发生学术违规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这种事件后,学术单位对待它的态度。没有勇气直面错误,纠正错误,无法杜绝学术不端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解放日报》2009-09-11,17版   最后更新:Sep 11, 2009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3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佛大学选择faculty的标准
cwhm 2009-9-1 12:57
如果决心做科研,用哈佛faculty的标准来对照自己,知道一流的大学需要什么样的faculty,如果想做冠名教授,那标准可能就有更多的list。下面内容摘自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固体力学教授锁志刚的blog。 (1)导师,专业,大学这些学历的因素是首选的,但是似乎导师所在的课题组的作用更大些。 (2)除了这些外在的因素外,就是个人的科学特质了,研究内容的深度,是否有创新,是否前沿,似乎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就是科研工作的完成是导师更多的功劳,还是自己功劳更多些。 (3)另外就是科研的兴趣和动机,是否能够融入新的科研团队. http://imechanica.org/node/3789#comment-9416 For an open search for assistant professors, when applications are in, members of the search committee will read the applications. The object is to select a few candidates to interview face to face. People seemed to be affected by the following factors (in no particular order): The advisor of the candidate . Does the candidate come from a dynamic group, led by an advisor with good reputation? The Department of the candidate . Does the Department have other excellent professors? Do they have any influence on the candidate? The University of the candidate . This may become less relevant if the previous two are very positive. The depth of the subject . Is the subject deep and lasting? The originality of the work . Has the candidate broken any new grou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work . Has the candidate done anything useful? When a candidate is interviewed, a few other factors come into play (again in no particular order): The seminar . The interview between the candidate and individual members of the faculty . The meals . All along, people may look for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the candiate motivate the work? Is the motivation novel, or does the candidate regurgitate some popular motivations (e.g., nano-xyz, multiscale simulations, energy, bio-xyz) thoughtlessly? Is the work new and useful? Can the candidate defe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work? Does the candidate answer questions well? Is the candidate really the resourceful person behind the work? Will the candidate likely identify new and significant areas of research? Will the candidate enjoy the job? Will the candidate complement the strength of the existing members of the faculty? Discouraged? No need. It is unrealistic to expect anyone todo something really new and useful and deep and lasting, all in a few years of graduate study. One hopes to find evidence for brilliance of mind, and capacity of work.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一流大学”的一点历史
machan 2009-8-12 14:59
偶然在链接: http://www.100paper.com/100paper/jiaoyuxue/gaodengjiaoyu/20090725/48976.html 中发现下表,看到了中国曾经的一流大学和现在的一流大学的对比。表中所列,各名校的规模几十倍的增长,但其排名却是不增反降。其中的原因如何,吾等之辈可能无法讲述清楚,只是借科学网之宝地,引述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关的史料,供看到本篇博文的人思考、探讨。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ZT)
suliantuo 2009-8-1 11:06
前不久,看到一份200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人一向都很重视排名这个问题,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能进入排行榜前100名,这对动不动就嚷嚷着要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内知名大学无疑是适时泼了一次冷水。排名它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是遥远的。 排在第一的哈佛大学,起步也是不堪回首的。在刚开始创建时,哈佛仅占有一英亩的土地和约两、三千英镑的资产,小到只有一位教师、四名学生和一间教室,然而哈佛在370多年(16362007)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校训作为哈佛大学所信奉的做学问和做人的准则,在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出了七位总统,参议员、众议院之类的政治家更是不胜计数;除了政治人物,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的引领风骚的人物。单就诺贝尔奖一项,哈佛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获奖最多的,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学术力量都无法与哈佛相比。这种精神使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 环顾我们国内的大学,追求大而全的同时,往往不追求精神,舍本求末,往往忘了一个一流的大学,应该像是一个旺盛的炉子,好铁进了这样的炉子就会被炼成好钢,否则好铁也被浪费了。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都是世界顶尖的大学。但是并不都是综合大学,含医学院的综合大学只有哈佛大学。他们的学生人数均在2万以下,其中三所更不到1万,普林斯顿6500,麻省理工9500,加州理工2100!其中研究生人数有比大学生多的,也有少的。我们国内现在流行的一流大学必须大,必须有医学院,研究生人数必须超过大学生,必须有一流人文学院,这些论点多少有些自说自话。这五所大学的占地面积也不大,占地均少于2500亩。校园内没有那么多的高楼,更没有超高层建筑。但不论哪个学院,都人才济济!大师和大爱才是这些学校金子一般宝贵的财富。 在这些大学中,有一些品质却恰恰是我们缺乏的,令人深思。 首先是大学的独立之魂。牛津大学是英国的国宝,在其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毕业于这所大学。其之所以人才辈出,因素颇多,但以下这个近年发生在牛津大学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一睹其独立之魂。 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有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由于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牛津大学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希望给予破格录取。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之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前去求情,还是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首相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就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说了一句牢骚话: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要与时俱进,必须进行改革。牛津大学的师生得知后,极为愤慨,学校立即取消了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的这一严重事件提出抗议。 正是拥有大学之魂的独立精神,使大学在人类苦苦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既是人类在意识中进行伟大探险的先锋,也是世世代代人类赖以支撑的理想的精神价值的守护者,以持久的信念对抗工业文明时代的纯粹物质主义,以真理庇护所的姿态傲视炎凉世态和短见的实利主义。 大学的批判精神同样重要。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哈佛想告诉她的师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 哈佛的精神追求的就是教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和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间的历史传承不无关系。十三世纪牛津的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牛津不满意,于是离开牛津,跑到剑桥去办了个大学跟牛津大学竞争。17世纪一帮剑桥的毕业生,对英国、对欧洲、对旧大陆不满,于是跑到新世界,在美洲登陆的地方开办一个哈佛大学。虽然出于对母校的敬重,他们把哈佛大学的坐落地点起名叫Cambridge(即剑桥),但其更新的决心没有丝毫变化。后来一帮不满于哈佛大学的人,开办了一个耶鲁,来跟哈佛竞争。 2004年物理诺贝尔奖由美国三位科学家获得: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UCSB)的葛洛斯(David J. Gross)、加州理工学院(CIT)的普利泽(David Politzer)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威塞克(Frank Wilczek)。获奖的依据是1973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由当时在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任助理教授(相当于我国的讲师)32岁的葛洛斯和他的博士生、22岁的威塞克所写,另一篇为当时在哈佛(Harvard)大学做研究生的24岁的普利泽所作。爱因斯坦在25岁写出了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杨振宁、李政道也在30岁上下获得了诺贝尔奖,历史证明了诺贝尔奖的历史是年轻人的创业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想最敏锐的青年时期。这对我们这个国度按资排辈的大学学术气氛多少是个挑战。 剑桥大学,很少有人准确知道其生辰属肖,但很多人却熟知她产生了思想学术史上光彩夺目的璀璨群星,熟知这个孕育了许多科学、文化巨人的著名学府学术上常开风气之先。至于哈佛大学,它以超越实用性的长远眼光致力于文理融合的通才教育,致力于唤起对新思想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励自由探索、自由审视、自由创造,并因此而奠定了它的名望和深厚根基。 所有这一切,无不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在这光辉映照下,人类在数世纪中追求的自由、宽容等基本价值就有了一个真正的承载主体,激流漩涡不能吞没,狂风暴雨不能熄灭这种理想主义的光辉。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张开双臂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和青年学生。在这里,人们可以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辨和探索,在思想交锋中获得广阔的视野。 这些大学的共性和品格,我们并不陌生,曾经我们的大学是有这些传统的,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先生的教授治校思想都是这种传统的体现。他们以后的校长也许都知道这种传统对大学的重要性,然而,曾几何时,这些美好的传统忽然就被背弃了.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d0640100eium.html?tj=1 )
个人分类: 所欣赏的|4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和平崛起”:you out (你落伍了)!
yangfanman 2009-5-7 17:38
最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崛起这一话题在科学网上打得火热,发现牛人们的评论已经很到位了,虽然我只是草草浏览了一下,但也是深受教育。 不过大家都用了崛起这个词,但我发现社会主流都已经放弃这个词汇了,都改用和平发展来代替和平崛起了。实际上,据传言 有消息来源透露,就在和平崛起一词被提出后不久,即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详细情况请见 http://sais2005.bokee.com/5050610.html 。 我感觉这个问题上黄安年老先生以前有很好的论述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956 以及这里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3459cid=23 ,本来我以为他会再写博客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呢,结果这几天他忙着盐泡菜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487 ,没时间搭理我们。 就我个人的观点看,即使将和平崛起改成和平发展, 中国全面发展和建设几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在一个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国家里妄谈建几所好学校,这有什么意义?在一个两元化(城市和农村)三种人(市民、农民和农民工)的不平等不和谐的社会里,我们的教育有很多更值得做的事情,比方教育的公平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274 。 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讲的和平发展以及和平崛起,日本、韩国的二战后的发展应该算吧?但是单单谈经济指标好像也不行,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全面兴盛体现在多个层面上,比如说 如果朝鲜比美国还有钱,而它的国民精神状态还是现在这样,那么这样算不上崛起呢?最可怕最可怜的事情就是有的人明明趴在地上,可是嘴里一个劲的喊我崛起了,我崛起了!虽然他本人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可外人看了实在太痛苦。善良的人们,将心比心吧!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3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
pinjianlu 2009-5-6 22:27
什么是一流的大学呢?本来笔者是没有资格来定义的,但是针对目前国内虚浮的作风,实在很反感,不得不想写点儿什么来评论一下了,也不期望能改变什么,只是希望只能能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思考,大家一起来努力,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希望了。 前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曾经说过,一流大学不是看它发表了多少论文,而是看它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它的学生和毕业生是否能够得到公众的承认和赢得社会的尊重。如果用这条标准来衡量,请问现在国内还有几所大学能够称得上是一流大学呢?曾经的北京大学是多么地受社会认可,而现在呢?似乎历史上的辉煌已经不在了!就拿我目前所在的重庆大学来说,曾经它也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可以不管政治,安心做自己的学术,它的学生在重庆市也非常的受人尊敬,重大的教授也是一个值得令人向往的职业,不过那时教授的收入可比公务员高多了。可现在呢?给人的感觉它更象是一个行政机构,政治的氛围非常浓厚。似乎这些副部级大学都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现在中国的大学搞了三六九等,学校都与行政级别挂钩了,行政级别越高,就越喜欢搞政治呢?而一般教师的收入也是无法与公务员相提并论的,在很多学校当教师还不如搞行政呢! 说到这点,我想起了余世维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出去买水果,忘记了带钱,老板说,没有关系,你明天带来吧。于是余世维就问那个老板,万一他不来怎么办?老板就说,如果明天起没有再看到他,那只有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已经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到了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是得到老百姓认可和信任的,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用人单位可以放心使用。试问一下,我们国内的大学有几所能够达到这种层次?有几所大学毕业的学生是可以让用人单位放心的?这值得我们好好检讨一下了,我们的大学就只知道传授知识、组织各类考试,或者挣各种外快,什么时候考虑过培养学生的素质了。比如,有了电脑和宿舍通了网络本来是件好事,可以帮助学习,可是很多很多的学生都只是在玩游戏、看球赛,适当的休息娱乐并没有错,只是你调查一下,有几个宿舍晚上是早早休息,第二天早点儿起床锻炼或学习的?恐怕找不到几个了!我们宿舍一个山东人,每晚和网友聊天就聊到凌晨一点了,睡了都还要爬起来看球赛,结果每天都直接睡到中午吃午饭才起来,下午也干不了多少事情了,晚上又是和网友聊天,半夜再看球赛。如此周而复始,研究生阶段又能学到什么呢?简直是浪费父母的钱、浪费生命!而且还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 大学生、研究生光有智商还不够,还要有情商、逆境商等等,看看现在公司的招聘就知道了,很多 IT 类公司基本上都要把智商、情商测试个遍。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公司已经看出了,现在虽然扩招得厉害,毕业生虽多,但是能够放心使用的却不多呢?国内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很多人读了博士却要去当个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的工作轻松稳定,收入还比一般的大学教师高很多,这正是很多学生所设想自己毕业后的理想工作,所以这也就难怪公务员会成为香饽饽了。但是读到博士,还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自己想要追求什么,都还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国内教育的悲哀了。国内的素质教育到底做到哪里去了?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轻松,干嘛还要读博士呢?博士阶段的培养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周围的很多博士似乎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总以为读了博士就可以找到一份轻松、稳定又高薪的工作,在现在这个商业经济的时代,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了,这种理想似乎并不太切合实际。其实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仅仅是硕士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到底都是谁的错呢? 一流大学应该有自由的思维,自由的学术氛围,应该有一流的工科、一流的文科和一流的理科,这才能算是真正的一流大学吧。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国家就说要重点扶持一批大学,于是中国的大学就开始有了等级划分的概念,这个等级却并不是靠公平竞争、自己努力去争取得来的,而是靠国家的行政手段来强制性执行的。这样会出什么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 52 年又来了一次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力度之大,把中国大学搞得面目全非。时过境迁, 50 多年过去了,全国重点大学从最开始的 9 所发展到了 88 所,全国重点大学还没搞完,又出来了 211 的概念。好了, 211 没出来几年,又出来 985 。并且在中国似乎新概念层出不穷,教育部也很热衷于搞什么工程、计划之类的,比如 111 创新引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等。中央这样搞也就罢了,各个地方政府也开始随波逐流,比如教育部有长江学者的说法,各地方政府也搞了自己的所谓学者,象湖北的楚天学者、湖南的芙蓉学者等等,总之是花样百出。很多学校甚至还有自己的人才引进工程或者项目,我在想,如果国内的土壤适合那些人才的发展,有他们的生存空间,根本就用不着搞那么多的人才工程吧?!莫非我们就借助几个海龟,就可以把国内的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了? 再拿实验室来说,有各种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国家重点等等。近几年又出现了国家实验室( National Laboratory )、国家工程实验室(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以及各种类型的中心。表面上看起来国家似乎很重视教育和科研,实际上这些都造成了很多名校在以这种名义进行圈钱运动,重点大学的校长们忙得不亦乐乎,成天忙着博弈,这一轮的竞赛还未结束,又要开始忙着准备下一轮的 PK 了。而那些二本院校却似乎很清闲,也不是他们不想努力把自己搞好,而是国家行政上已经把他们枪毙了,早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就是一般的本科院校,仅仅搞教学就够了。一个民办的三本院校的校长就说过:不是自己不想努力把学校搞好,而是实在搞不好,不论自己多么努力,学校就是个在第三批次里面录取的民办本科院校,从生源上就永远无法和公办的学校相比,哪怕就是再差的公立学校。我想这些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中国是永远无法出现哈佛的,象哈佛那样的学校到中国来了,估计也会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从武书连的大学排名上看,还划分了研究 1 型、研究 2 型。所谓研究型大学,其实是看学校招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重,于是一些大学开始了缩招本科生,扩招研究生,搞得研究生比本科生还要多得多。我想这些也许是和 MIT 学的吧,包括国家实验室也都是和欧美学习过来的先进经验,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些学校为了一个排名似乎搞得太激进、太浮躁了。本科教育还没搞好,就开始大搞特搞研究生教育,他们难道不懂:本科阶段是一个人的精华学习时光,本科四年的学习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吗?本科是基础,对做研究来说,本科培养出来的素质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我实在不明白为啥我们有这么多学校这么不重视本科教育而要鼓吹自己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这也就难怪丘成桐他老人家要说国内的本科教育出了问题这样的话了,丘成桐还指责了北京大学的某个学霸,曾经是他的学生,这也正是指出了目前我们国内的氛围是多么的浮躁!我们现在是在经济上腐败、政治上腐败,最后导致了学术上的腐败。如果连大学这最后的一点儿净土都不能幸免的话,那我们还真如郎咸平教授所说的腐败铁三角了。 腐败、浮躁这两个互相促进的东西,就如两颗毒瘤一样,腐蚀着我们的大学校园。我今天在这里并不是想说国家搞什么国家实验室之类的有什么不好,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每一个发达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最高研究机构,但是大学能得到这个为什么就只是靠一个行政手段呢?国家说哪个学校好,于是那个学校以前就是再不好,也就变好了。 211 出来的时候,不就有很多学校,本来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由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支持,靠国家强制性的扶持,摇身一变,就成了 211 重点大学。如果这些是靠实力竞争得来的,是靠自己努力发展来争取的,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说三道四了。 我以前是在一所师范院校工作, 08 年全校申请到了 2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校领导都高兴得不得了,所有的老师都精神鼓舞,以为自己学校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所好大学了。本来热爱自己的学校是对的,但是我想请问,学校得到社会认可了吗?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毕业生在社会上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用人单位是不是很器重这所学校的学生呢?或者说人家都来抢着要咱们这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呢?没有!而且差得很远!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老是去吹嘘学校申请到了多少项目,有多少自然科学基金、什么 973 、 863 之类的,当然这些是一所学校发展所必需的,也必须要去争取,但是同时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学校成天在追逐论文数量的时候,老是喊着要多快好省地发表所谓的高水平、强理论的论文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东西是真正有用的、真正能够产生价值和效益的、对人类有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的。 某些师范院校本来是院系调整的时候,定位于培养师资的学校,结果现在也要开始走综合路线,于是就开始扩招工科专业,但对工科的定位似乎又有点儿问题。我认为工科就是为了提高工程技术而设置的学科,所以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但是很多学校居然把工科教育搞成了与文理科类似了,甚至象回到了高中,把大学教育办成了应试型的教育模式。 国家要建设一流大学是正确的,但不能太激进,必须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和背景。否则就会导致浮躁和腐败,君不见,教育部每年投资到教育上的经费,有多少投入到了初等教育之上?而投资到高等教育和科研上的经费,清华和北大占到了多少比例?不到十所的所谓名校居然占了每年国家投资到教育上的经费的绝大多数。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国家重视这些名牌大学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些大学靠着国家的支持,它们自己是否还有紧迫感、使命感和压力感呢?它们拿了那么多的钱,是否干了那么多的事,科研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这都不得不引发我们大家的思考。 最后,还是以朱清时的那句话来结束本文,一所真正的好大学,不仅仅是看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是不是 211 、 985 重点,有好多所谓的基金,建有几所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更应该看看它的贡献和影响力,有些学校所建设的大学科技园、高科技孵化中心真正创造的价值又有多少?所毕业出来的学生是否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还应该成为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之一。希望武书连下次再排名、再选出国内的一流大学的时候,应该参考这些标准,学生的就业、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流大学”的流体力学原理
大毛忽洞 2009-5-6 11:34
一流大学的流体力学原理 GOOGLE 照片。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6025 次阅读|6 个评论
装饰性一流大学:挖大树VS引进院系
大毛忽洞 2009-5-6 10:30
装饰性一流大学:挖大树 VS 引进院系 建设装饰性的一流大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有钱就可以实现。 不过这样的一流大学只起装饰门面的作用,就像把乡下的参天大树用大吊车挖到城里来是一样的。 现在有钱的城市,因为太着急,种植小树已经觉得不过瘾了,而是要到下乡(或者原始林地)去挖参天大树。 现在有的大学也很着急,觉得引进一两个人才已经不过瘾了。看到城市挖大树的启发,是不是干脆把国外一流大学的整体整编制院系一锅端回中国来。 也许,这是下一轮引进的目标。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3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崛起和“一流大学”
黄安年 2009-5-5 12:10
美国崛起和 一流大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5 日发表 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需要 一流大学 , 一流大学 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和强盛。但是谈到崛起的话题,我们还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为好。自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出大国崛起的话题以来,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内涵和宣传媒体所说的崛起涵义已经很不一样了。现在除了凤凰卫视等少数媒体时事评论员还整天崛起不离口外 , 事实上国家领导人和中央电视台早已用和平发展取代和平崛起的说法的了。关于美国崛起的说法 , 我在多次讲演和文章中提出 , 现在很多人把美国崛起和崛起后的美国混淆了 , 把美国崛起的因素和崛起后美国发展为超级大国及持续发展搞混了 , 历史就是历史 , 不能前后颠倒。事实上美国实现那个时代崛起的时间大体在 1894 年左右 , 或者说在 19 世纪末 , 而不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美国许多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 对于我国来说 , 崛起和 全面崛起 的概念也是很难以界定和统一认识的。当然每人都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自由和坚持自己的主张。只是在我看来 , 没有必要把建设 一流大学 的主张一定和崛起、 全面崛起之类的事实上主流媒体已经弃之不用的用词紧密联在一起。我绝对没有禁止媒体和个人使用崛起、全面崛起用语的意思,但是我本人以为目前某些媒体对于崛起的说法和分析和美国的历史实际并不符合。我在 1992 年的《美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专门有一节谈到近代美国教育的发展 , 我也并不以为一流大学是美国当时崛起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没有几所一流大学美国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了。事实上许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学术的发展并不同步 , 有的国家文化的发展还较为滞后,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容日后有机会再议。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562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应该怎样向一流大学目标去努力?
zdwang 2009-1-15 21:12
应该怎样向一流大学目标去努力?
——参观普林斯顿大学有感 王 振 东 因为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被评为美国大学的第一名,爱因斯坦曾在那里工作过22年,而笔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北大数学力学系读书时的系主任段学复先生,和教“数学分折”课的副系主任程民德先生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教“理论力学”课的周培源先生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所以2007年8月11日便由儿子开车前往参观,去看看这所心仪己久的一流大学。 当我们驱车到达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镇时,围着小镇转了一圈,也找不见学校的大门,只好在标有图书馆的一所小楼旁停了下来,正在四处张望时,一位90岁左右的美国教授拿着拐仗走了过来。他用汉语问我们从中国什么地方来,并介绍自己是北大的兼职教授,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真没想到,到达普大遇到的第一个人,竟是与北大有关系、又会说点汉语的学者。进入这个系图书馆要到了一份大学的简图,才知道普大确实没有大门,各个系和研究所散落在校园的各处。 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创办开始称为新泽西学院(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建立于伊丽莎白镇(Elizabeth),是殖民时期北美四大学院之一(依成立先后次序分别是哈佛、威廉玛丽、耶鲁及新泽西学院)。1756年迁至普林斯顿镇,1896年为了表示对所在地的尊敬,新泽西学院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约2.4平方公里,风景优美。校内有很多哥特式的建筑,大多数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建的。没有看见宏伟的大楼,最新的房子大概要算刚建好不久的校艺术博物馆了,也只是二层的建筑。 从资料上知道这所私立综合性大学规模并不算大,长期保持6千多名学生(其中本科生4千多人)的规模,学校坚持以文、理科为主,不愿分散精力办热门的商学院和法学院,学科也不算全。可是普林斯顿大学却出过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多位菲尔兹奖(数学领域的诺奖)获得者。 参观普林斯顿大学后没几天,8月中旬在美国报纸上得悉,普大又第八次被评为美国大学的第一名。联想到中国一些大学都在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有的大学甚至己宣布了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表,但与看到的普大比较却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真是感触甚多。 普林斯顿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却没有宏伟的大楼,甚至没有校园的大门,规模不大,学科也不全。这与中国的将世界一流大学列为办学目标的一些大学(以下暂简称“想一流大学”),热衷追求大楼、大规模、全学科的做法,在办学理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别?显然有理由怀疑,“想一流大学”用这种办学理念去追求,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吗? 据报道,在美国的大学评比中,普大超过哈佛有一突出的加分原因,是小班教学比哈佛多。笔者曾在过的北大数学力学系1954级当年也受到过小班教学的恩惠,在习题课和讨论课的小班教室里,学生能随时发问,老师可及时给予每个同学指导,毕业50年了,至今想起周培源、丁石孙、王仁、周光坰等老师上小班课的情景,还觉获益匪浅。可是现在中国的这些“想一流大学”的本科,实行的是大班粗放式教学,哪还有什么小班教学呢?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在创立宗旨上强调训练学生具有人文及科学的综合素养,实行通识教育。 钱学森先生曾对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2005年8日1日《人民日报》) 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杰出人材,对“想一流大学”每年给予数以亿计的较多投入(尽管与国外比还较少)是必要的。但是投入的效果怎样,也是值得管理部门和纳税人关心的。在常听到报喜的同时,教育部门是否应组织讨论明确究竟什么是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差距在哪里,有什么应改进的地方。这些“想一流大学”是否也应找一、二所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赶超和对比的目标,找找在办学理念和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差距,讨论一下如何改进的措施。既然花了国家的大量投入,是否也应将这些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让大家来监督,而不只是对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在这些“想一流大学”里“海归”不少,也经常有人出国交流访问,能否做出规定:要求公费出访者归来时,必须找出一、二条差距和对应的改进建议,这总是应该的吧。 现在中国流行的本科教学评估,被评学校往往要花一、二年时间去准备,不少学校在其网站首页还做了“离评估还有﹡﹡﹡天”的倒计时牌。学校向评估组汇报时尽量说成绩,展示精心包装好的“成果”,对办学目标也说得很好听,但还未见过找找与办学目标有哪些差距,评估结果也多不痛不痒。对“想一流大学”来说,这样认真地走过场,对其办一流大学的目标是不会有用的。如果还要对“想一流大学”进行本科教学评估,应该要与一、二所具体的目标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对比,才能有的放矢,肯定成绩并找到问题与差距,提出改进措施,让评估取得实际效果。 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毕竟既不是光说说,也不是能自己说了算的。在全球化的年代,总要将中国的一些大学放到世界范围去接受捡验和比较,才能在竞争中争得上游! (2008年2月写于天津大学新园村)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72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北京的“一流大学”
伍加 2008-7-20 02:33
08中国行之五 : 北京的一流大学 伍加, 2008-6- 12
个人分类: 08中国行|65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