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一学期访问工作的点滴体会并顺便提点儿建议
wangxh 2011-1-11 22:28
首先感谢清华大学材料系 Y 教授、材料系、教育培训管理处以及我的供职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多方提供了这次到国内顶尖学校学习、工作的机会。沐浴百年名校之春风,聆听大师之教诲,是俺学生时代的梦想与追求,但直到年纪半百才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以偿夙愿。 开学典礼时,培训处 W 老师说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可是俺不敢啊,不配呀,相去甚远啊!回学校给研二的研究生开题时,一位真正清华大学毕业的老师见面对我说:听说你在清华做访问学者,好啊,我们成校友了!俺是支支吾吾没有回答,心想俺是无缘高攀的呀,多谢您抬举喽! 一个学期的访问,收获颇多。主要是科研设备,见到并使用了 传说中 的真空高温烧结炉(烧结温度可达 2000 ℃以上耶)和 SPS 烧结炉等,一边用一边想只有拥有好设备才能培养高水平学生呢,老师都没见过的怎么教学生呢?用Y教授的话说就是这回你别光想了,设备条件有了,做吧。再就是查阅文献,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得全文,不像在家里总得到提示要获得该文全文, purchase 其实即使交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交呀!每当此际,一个字:郁闷 ing !最后这一次,我带来一名研究生同来做实验。刚来两天,研究生收获更多,感慨着对我说:老师啊,在这里做实验太好了,这两天感觉特别充实,好像过了一个月似的!看来名校有魔力哟。 来清华四个月,接触最多当然是教师与学生,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敬业,令鄙人由衷敬佩!原以为中国高校目前的浮躁之风兴于著名高校,其实很可能错了。最起码我看到的清华的教师、学生非常踏实、有条不紊、兢兢业业。另外还真正认识到,即使国内最著名的高校,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但很少人知道教师、学生的实际人均使用面积的奇缺(起码本人所在的科研小组如此)。在家里,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是两个人一间 20多 平米的大办公室,而这里的学生都是十几人一间办公室,人均 2 平米已经算不错的了,而教授们往往带领几位博士(后)拥挤在一间办公室里 啥也不说了,回去好好工作吧! 还有,清华校园里的交通管理比较人性化、非常爱护学生,真正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学生最拥挤的道路上各种各样路障说明了一切!越是大牌教授、越是著名学者乘驾的轿车越能够礼让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学生。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越是替弱势群体考虑,越能呈现出和谐的音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还有就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待人态度,态度和蔼让俺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只有一次让俺很是不快。当然啦,瑕不掩瑜嘛,哈哈! 另外给清华提一个建议,算是揭清华大学的一个短儿吧。清华有不少古树,超过100年的给钉上绿牌,超过300年的钉上红牌(落款都是北京市园林局)。还有许许多多年轻的树,也都被钉上了椭圆形的名牌。不言而喻,在这素质教育的喊声大行其道的年代,肯定是为了学子们多长知识,认识更多的树种与植物,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给树钉上牌牌多疼呀,就连一岁一枯荣的小草都有小草对我微微笑,请您走路绕一绕,怎么对经历许多风风雨雨、多少年的寒来暑往的树木就痛下杀手树干上钉钉子呢!这是不是有些杀鸡取卵的味道,清华人不应该不晓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公理吗?现在的一个小小的钉子眼儿,可能就是数十年后的一大块水泥补丁看到校园里不少年龄稍大的树都有这种补丁,更有甚者就是死亡! 建议不要继续给古(老)树钉钉子了,教育学生认识树木方法应该有的是吧!这方面清华不妨学学太原市给老树建围栏。人家太原市的树资格太老,只有1000年以上的古树才能享受围栏可称为别墅的优厚待遇(类似于二校门内两侧的两棵柏树)。清华100年以上的古树可以享受,300年古树享受的别墅高度是百年古树的三倍。各种树的名字完全可以刻在混凝土或石头围栏上只有石头是不朽的嘛!至于60/70岁以上的老树,人家都活了这么长时间了,年龄比清华园里大多数人都大,享受个石刻牌牌不算过分吧? 短短的4个月,不能充分挖掘清华大学深层次的内涵,这可能留给我深深的遗憾。好在 Y 教授以及某些部门和老师愿意继续提供指导与帮助。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大庆的日子里,愿清华的师生快快乐乐,愿清华大学的明天更美好,愿清华大学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个人分类: 心之悟|3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见一流大学的永恒话题,再把旧文提上来
liwei999 2011-1-11 21:17
mirror - 春节掐架的好话题:也说说施饶的建议 立委按:大过年的,镜兄也不闲着,追踪时事,关注热点,指点江山,心系国家大事。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在野仙鹤不忘朝,民科赤心报祖国的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办好教育需要广开言路。年饭可以将就,春晚可以跳过,镜兄的文章不可不看。当然,镜兄是批评有余,建言不足,这是在野党的通病,并非镜兄独有。可贵的是,镜兄的批评不但角度独特,启发思路,而且往往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镜兄的建言也不是没有,一般是隐藏在批评后面的字里行间,譬如:配钱也是个好办法。大学归地方,地方出多少钱中央财政就补贴多少。这种思路也比先选择一批高校,给予自主权的思路要有效得多。...北清需要有为其他大学谋幸福的思路才好。 春节掐架的好话题:也说说施饶的建议。 (320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February 13, 2010 06:00AM 温总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施饶二教授作了发言。需要声明一哈,施饶的顺序不过是说起来上口,并没有第一第二的意图。 先说结论:任何纲要都可以成为批判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好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务院,要做事情就必须有一个规划、有一个纲要。所以就要组个班子、做个规划。在过去,这就叫做御用了。按照洋人的法子,给些钱让智库们去做方案,然后选择、综合一下就可以了。版权么,自然是属于国务院的了。因为是掏钱买来的。至于座谈会么,主要是个姿态的问题,不必太介意了。 国人办大学历史很短,北大不过百十年,共和国后的时间又居多,想办好很不容易。 引用: 先帝曰: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可见先帝认为办大学就是要科技了。这个思路从当今的执政者到北清的施饶都没有摆脱,拿西南联大说事儿、建设一流大学,加强研究教育云云的基本上都是在科技领域延长线的思维上。 大学还是要办的的说法发表在1968年,恰好是北大建校70年。当时居然不是如何办大学、而是办不办大学的话题。四十年后再回头看,真是个天大的玩笑。办一流大学不过就是个说法,实际上还是个如何办大学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天改了字叫一流,其实是从大清朝时代就有的遗留问题如何办大学的问题。 施饶们之所以提不出什么好建议,那是因为国人大学里的文科不发达的缘故。 引用: 北京大学饶毅 清华大学施一公建议: 保证教育公平,继续国家办学。 这恰恰是个馊主意。中小学可以地方办,为什么大学就要国家办呢?镜某不才,但是不会拍脑袋说我们比较中外教育体制后认为,国家办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之必需,也是教育资源能够做到社会公平的基本保证这样的话。因为两位教授看好的所谓的一流大学几乎没有几个是中央政府办的。保证教育公平(应该说受教育机会的均等)的手段也不必都是由中央政府的财政里出。西方部分国家私人办精英高校的道路大约也算不上是美国人教育的现实。要知道,美国的私立学校数量虽多、出名,但收容的总人数不过大学生数的20%。用20%的事项来说事儿显然是调查不充分了。 说到用钱,大约没有比资本家们更精明的人了。配钱也是个好办法。大学归地方,地方出多少钱中央财政就补贴多少。这种思路也比先选择一批高校,给予自主权的思路要有效得多。先选择一批高校不过是个学大寨的思路,也就是在京城里的人的胡思乱想,外边的人根本就不服气。小灶一开,如何能形成竞争呢?不过都是些既得利益罢了。 有中国科大成功的先例可循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真不知道作为大学,中国科大在今天如何就可以定为是成功的了呢?如果论成功,恐怕人大、传媒大都要排在科大的前边呢。 田博士说物理虽然有些破绽,但是对物理还是有些敬畏的。遗憾的是国人理工科的对文科的学问很没有些敬畏,不着四六地说事儿。当然这里面有历史上的原因,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里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往文科里面走。这个弊害要远大于理工科学生的出流。 统一大业不单是要加强军备,也要从办好大学做起。你办的大学比那岛上的好,学生有好的就业出路,岛上的青年人也不是傻瓜,自然会到大陆来求学。北大办得不如台大,那就很成问题了。 如何办大学的问题,北大、清华学校里面花时间研究几年再来说事儿不迟。当院长的应该知道这样才是做事、作大事的方略。到时候研究不如人家人大做得好,那就是笑话了。 不要一开口就是什么自主权伍的。那不过是一种北清的特权思想。北清需要有为其他大学谋幸福的思路才好:为了办好大学,需要废除什么样的法律、条例呢?需要新配套一些什么样的法律、法令呢?这些事情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得出结论来的事情,需要法科的人们去思考。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1370,61370#msg-6137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489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温总 办大学 饶毅 施一公 相关文章: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zhangcz07 Wuyishan yunweichen hangzhou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剥麒麟的皮 ip:122.82.22.* 学生物的人居然不甘寂寞,动不动就上新闻,仿佛立志要成为公众人物,发表不着边际的讲话,对所讲的内容又没有一点客观公正的态度,完全失去了一个做科学研究人的基本水准,甚至乐于做别国的鹰,看来只能指望他们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hangcz07 首先祝李老师新春愉快! 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呵呵,你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办世界一流大学 VS 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
热度 2 sheep021 2011-1-11 13:40
不缺一流教授,为何没有一流大学 写后,吕兄和了一篇: 也说一流教授与一流大学 提到重金打造、名牌混搭出的大名鼎鼎的大学不是一流大学这一重要概念。那么,如何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呢? 本博认为: 办世界一流大学,要向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看齐 。 中国没有一流的芯片,却有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 2010年11月16日,国际Top500在美国新奥尔良正式发布第36届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的天河一号位居榜首。连日来,天河一号夺取世界冠军的消息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眼球,也引发了人们对超级计算机的关注。 全球之所以高度关注这次排行榜的变化,就是因为天河一号体现了我国的三大自主创新。   其一,部分芯片属于自主开发,芯片有望国产化。尽管天河的主要部件仍来自英特尔与英伟达两个美国制造商,但互联芯片则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天河安装有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飞腾1000芯片,部分取代了进口芯片,为全部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其二,设计构架属于中国独创的结构。从传统上看,超级计算机由成千上万块家用电脑的CPU(核心计算芯片)组装而成;这些CPU必须在系统软件和通信器件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超级计算机从百万亿次进入千万亿次,类似计算机大脑的CPU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天河一号采用先进的CPU+GPU的设计思路,将GPU(图形芯片)用于超级计算机,起到了CPU加速器的作用。目前,这种先进的技术路线还在探索阶段,但前景看好。中国依靠这条技术路线开发出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已经很有说服力。   其三,软件操作系统不再受制于人。天河采用了与其他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的麒麟系统,这也是中国国防科大自主开发的,以高安全性著称,它就像到银行租个保险箱,钥匙与密码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避免受制于人,确保了天河一号的信息始终自主可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造超级计算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关键在于系统架构。操作系统,各种芯片世界各国都能买到,国外可能还能买的更好的产品。为何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一举夺魁? 本博认为,中国独创的结构功不可没。 办世界一流大学,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校长、教授,学生、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缺一不可。但管理模式则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像超级计算机中的系统架构一样。 最佳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一模块的作用,形成合力也就最大。否则,内耗无穷,每一模块的力量越大,反而越危险。 大学中的所有模块必须在管理模式的协调纸下,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级别的升高,模块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能人多吧,为何老吃败仗?心没往一处想啊。甚至还有故意使坏的。呵呵。 中国既然能用世界二流芯片,三流设备,造出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为何不能用二流教授,三流设备,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 前几年,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不够大,于是合校之风刮遍神州,巨型大学层出不穷。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设施不够先进,于是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被引进。专家说原因是中国大学的教授不够高,于是,大量海龟教授被引进 这一次,专家们还有啥话说?别出馊主意了,老老实实学学造世界一流超级计算机的精神吧 据说,国内大学的教授和设施早已不是世界二三流了,早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吧 为何独独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呢?这才是钱学森念念不忘、死不瞑目的原因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不缺一流教授,为何没有一流大学
sheep021 2011-1-11 10:37
土鳖做了世界一流大学教授 曹聪 : 朱清时教授的眼光 《南方人物周刊》的专访朱清时:南方科大要一步到位办成亚洲一流大学的链接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140.shtm 要办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光有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即使没有担任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经验,至少必须切切实实地浸润于世界一流大学,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校长的眼光有多远,决定一所大学能走多远。君不见,南方科技大学招聘教授的广告便透露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格格不入的价值。鉴于此,南方科技大学能否从世界一流大学挖来一流教授? 本博评论: 一说起创办一流大学,首先要想的似乎就是从世界一流大学挖来一流教授。这本无可厚非。没有一流教授,哪来一流大学。但是: 有了一流教授,就一定有一流大学吗?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不缺世界一流教授,但一直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原因何在? 一流教授是天生的吗?国内为何不能生一流教授? 挖来的一流教授能永葆青春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在大学里,教授说了算,还是处长说了算?曾有十几个教授争抢一个处长岗位的笑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简评南方科技大学(筹)的2010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热度 10 nli2233 2011-1-8 09:15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大致的背景是:深圳市政府决心以自己雄厚的财政背景为依托,大力投入,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并在 15-20 年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以改变深圳作为国内一流的大都市但没有一所国内一流大学的尴尬局面。深圳政府聘请了以改革派著称的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为首任校长。朱校长的执政理念里面,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国际潮流接轨办学,并实行大学去行政化。学界对朱校长的举措是持普遍的赞同态度的。 不过,最近看到南方大学 2010 年教师系列招聘的消息,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这则招聘消息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似乎背离了南方科技大学建校的初衷。具体说,一是背离了一步到位建设一流大学的初衷,二是背离了与国际接轨的初衷。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广告及岗位要求附在本文后面。其网址分别是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3 ,和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5 。 从招聘岗位要求看,南方科大的招聘对象分为四个等级:领军教授,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硬指标要求是:领军教授必须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正教授的经历,讲座教授需要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教授职位要求有在知名大学(注意:没有了国际两个字,说明国内知名大学就可以)担任副教授的经历,副教授职位要求有博士学位并 5 年以上研究工作经历。 这不免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南方科大的领军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一般教授,讲座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副教授,教授则相当于知名大学的副教授,副教授则是有博士学位加 5 年研究经验的年轻人。应当说,这个要求跟国际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差距甚大,就算距离亚洲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也许南方科大的打算是,把这些人招进来,凭借先进的办学制度、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优厚的待遇,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流大学的师资。这样或许是有道理的。不过,果真如此的话,所谓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的打算就成了空话。 其实,如果强调与国际接轨的话,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的那些硬条件统统应该删除。至少在美国,著名高校招聘的时候,教授职位并不硬性要求应聘者有副教授职称,副教授职位应聘者有助理教授职称。一般而言,硬性的规定只有一个,就是本专业的最终学历(一般是博士学位)。对于讲座教授、一般教授、副教授职位的要求是通过那些软性的描述来区分的。在具体招聘的时候,则由教师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成员掌握尺度。一般而言,招聘委员会还是会遵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进阶次序来考虑应聘者的,而应聘者也是按照这样的次序来确定自己应该申请的岗位的。本文附了一个例子,是美国东北大学招聘政治学教授的广告中的 responsibility 和 qualification 部分,供参考。 不做硬性规定的好处,第一是要政治正确,避免被指责歧视;第二,是给特殊人才留下活口。举几个例子:研究经济学复杂性理论的 Brian Arthur 在 37 岁成为斯坦福最年轻的讲座教授之前,没有担任过教职,只是获得 Ph.D. 之后在纽约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3 年助理研究员,然后在奥地利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5 年研究学者( Research Scholar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之前,也没有担任过教授职务。我们中国的例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教授在成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正教授之前,也只担任过助理教授,而没有副教授的经历。 上面批评的那些太过明显的硬条件规定,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行政化的一个体现。行政化才喜欢一刀切,才喜欢排比数字,才忽略科学共同体能够对同行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的事实。这是跟去行政化理念背道而驰的。 不过,在我看来,那些硬条件规定还不是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最令人不放心的部分。最令人不放心的,是招聘广告上的第四条,抄录如下: 四、聘期: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根据这个聘期,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来南方科大工作,准备应聘领军教授或者讲座教授的岗位,因为你已经在国际知名大学获得了副教授以上的职位,一般而言,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终身教授岗位,你应聘南方科大的结果,是失去了终身职位,获得了一个 1-3 年的合同工作,而且还有 1-3 个月试用期。我理解,这个试用期的意思是,如果校方不满意,可以在 3 个月内叫你走人。 这个约束比美国的大学招聘的条件苛刻多了。在美国,即使是一般的 tenure track 岗位,也是合同三年一签,而没有什么试用期一说的。这样的条件,对于那些已经拿到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职位的人而言,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再多嘴一句:希望南方科大把招聘广告岗位任职条件里面讲座教授条件的第( 2 )条删掉。这一条的内容是: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特殊情况不超过 55 周岁)。这种赤裸裸的年龄歧视条款,至少在美国是犯了大忌的。南方科大要在管理上跟国际接轨的话,这中条款最好坚决避免。其实,操作上,括弧里面的话,已经让这个条款名存实亡了,何不索性删掉呢? 跟许多人一样,我对朱校长是充满敬意的,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前景是充满期望的。爱之深,才会关注它,批评它,不希望它出问题。 附件一: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能力;重塑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将公开招聘部分教师系列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高等教育事业,认同南方科大的教育改革理念,热情支持南方科大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二)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三)满足应聘岗位的任职条件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的成果。。 二、招聘岗位 具体招聘岗位、专业、数量及相关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三、招聘方式及程序 (一)个人报名:在南方科大网站下载填写《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报名表》 ( 在此前已经向我校投递简历者请根据本公告填写该《招聘报名表》 ) 。 (二)资格审查:学校将委托专业公司收集应聘资料,成立专门委员会审核材料,并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履历政治背景审核。 (三)通知复审:学校会在完成上述程序后,通知应聘者复审。 四、聘期 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五、相关待遇 (一)南方科大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不设行政级别。 (二)南方科大将以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标准和福利制度招贤引才。具体薪酬待复审后面议。 附件二: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附件三: 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招聘 ProfessorChair 的广告 见: http://www.higheredjobs.com/faculty/details.cfm?JobCode=175490652 Responsibilities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of Department Chair at the rank of 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 This position will begin in the 2011-2012 academic year. The field of expertise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is open, although applications are particularly encouraged from candidates with expertise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public la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Chair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Department operations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faculty, staff and students. The Chair works to align Department activities with the mission and goals of the University; to lead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o foster teaching excellence; to promote faculty scholarship; and to support department-based fundraising. The Chair should promote continued collegiality in a Department with faculty engaged in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Qualification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have substantial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as well as an excellent record of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s is required. Candidates should have experience in, or a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the educational 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which is central to a Northeastern education.
个人分类: 公共政策|3715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距离一流大学有多远?
zhangyuxiu 2010-12-5 12:52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Sep 29 23:33:51 2005) 中国人心中 抹 不去的伤痛之一估计就是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诺贝尔奖评选揭晓都会让国人一阵失落。国人一次次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拿诺贝尔奖的人才呢?其中有一点勿庸置疑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也许是看到了这种差距,政府与诸高校开始努力向一流大学看齐。目前创建一流大学已经成为若干大学的目标。对于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可以确切地说没有铁定的答案。众人可以各自制定标准,这里我从另一个思路出发,阐述我的一点看法。 一流大学不是自封的,是被社会认知的,是通过什么被社会认知的呢?是人,是社会知名的、一流的人。迄今为止没有一所大学因为没有出现名人却突然被社会认知为一流大学的。因此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这才是一流的真谛所在。一流的学术成果出自一流的人才之手。其实从更广的层面上讲,一流大学是培育对整个社会有积极影响力的人才,包括一流的社会管理者,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财富拥有者。归结起来就是大官,大师,大款,切莫俗气地理解这三个大。 大官就是国家领导人层次的人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就是培养总统的,国内南开大学不是因为周恩来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吗,上海交通大学不是因为江总书记而名气大升吗?学校毕业生成为国家领导人,就能贯彻落实大学熏陶给他的思想,学校也因此水涨船高,正可谓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提出思想容易,但关键还在于实施。一套好的思维方法对于领导人管理国家至关重要。大学要有培养一流社会管理者的气魄。反过来,目前哪所大学敢打保票说我们给了学生主席或总理层次所需要的一套思维?诸大学难道不能扪心自问吗?我们熏陶给学生的是不是一套国内一流的思想呢?他们没有哈佛的气魄,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熏陶学生的思想是最好的。成为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思想,不能混同一般的大学。 大师就是在社会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人,包括在学术领域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人与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有高的社会知名度、贡献度与影响力的人。大官不同于大师之处在于前者是落实思想,后者是创造思想。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就是来衡量这方面人才成就的。知道诺奖得主就会追寻他所在学校,也可谓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有一流的奖项就不要向二流看齐,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大学就要向学生传递这么一个信息,我们要用最好的思想熏陶你们,让你们去创造一流的学术,创造对整个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学术,而不是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当前部分高校出现一个误区,喜欢招揽一些在社会上已经有影响力的人,而不去正确思考所招揽的人是不是能够促进本校学术思想的发展,这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甚至会给学校起反面作用,受到批评与指责。 大学招揽的应该是学术界一流的大师,是用来培养未来社会各领域一流大家的,不是用来装潢门面的。招揽大师而不用于培养下一代,那是文物展览,不是在延续学术思想。一流大学要具有造大师的能力,而不是拥有现成的大师。大师都会死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是不会死的,是会延续被传承的。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大学的诸多学术大师死掉了,可是新的大师层出不穷。诺奖得主照样频出。诸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是否应该调整一下,向培育大师,如何培育大师方向转变呢? 大款就是能够拥有大量财富的人,特别是企业家。一流大学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财富拥有者,如同哈佛商学院一样,就是培育社会顶尖的企业家,世界众多知名 CEO ,董事长等不都是哈佛的学子吗?可以发现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资金充裕者,都不缺钱。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缺钱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资金来自哪里呢?除了政府拨款以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毕业生以及社会各界的捐款。哈佛大学接受的捐款估计有 190 亿美元,他们雇佣 200 人管理这些钱,每年回报率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哈佛等一流大学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培育的学生成为财富拥有者,他们捐款回馈母校,再培育拥有财富的人。反观国内诸高校,接受捐款的比例还很小,主要原因在于培育的毕业生还没有拥有大量财富,已经拥有财富的人捐款回馈母校的总数额很小。因此,聪明的高校管理者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向学生传递成为富人的信息,要穷尽一切方法熏陶他们如何成为财富拥有者;二是要让他们拥有财富后回馈母校,要向在校学生灌输捐款的思想,要千方百计哄毕业学生,从他们口中夺食。当捐款成为毕业生的一种共识,一种价值观念,那时候大学距离一流就不远了。仅仅满足学生就业的大学永远不是一流的,这种目标追求连一般的职业学校都不如。想成为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追求。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能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热度 2 halcon 2010-10-28 19:00
享受着牛津大学提供的绝佳的学习、工作条件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建造一所超越牛津、超越哈佛的世界顶级大学呢。依托现有的大学建设模式一定是只是追赶,能不能赶上不好说,及时赶上了肯定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能否另辟蹊径建造一所大学呢?答案是完全可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Web2.0时代的飞速发展为这个设想提供了可能。联想到Wikipedia的成功模式和Facebook的个性化在线社会网络的成功,我觉得我们可以建造一所前所未有的虚拟大学(想法可能很幼稚,很不成熟,欢迎拍砖)。 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在于行政干预过于严重。行政体制的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想禁锢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学生。为了摆脱行政干预,可以建一所虚拟大学,将学生学习、师生交互的环境从现实世界搬到虚拟世界中去。大学负责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系统交流平台。打破系所界限,由研究人员独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类似于wikipedia的操作模式,每个教师有自己的space,可以将自己的课程、研究课题对外公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上课就采用视频技术活虚拟现实技术讲授知识。 人员构成:欢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人参与大学的建设。虚拟大学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平台。也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同学来学校学习。大学负责组织、协调授课、开展研究工作之外,负责学生和教授的考核。 财务管理:接收社会捐助用于平台建设。授课资金和教师的课题资金挂靠在实体研究单位。 虚拟大学的宗旨是:独立自主,自由探索。利用Web2.0模式和个性化时代的需求,为知识的沟通建立一个平台。 总而言之,虚拟大学是为了打破现有大学的组织体系在人员交流等方面的障碍而设立的,也是为了避开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希望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虚拟大学独立于实体大学而存在,但也是现有大学体系的补充。我没有那么强的技术能力去实现,只能寄希望于其它人能将之实现。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其影响力相信定能很快超越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0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听施一公深圳清华讲座笔记
windlight 2010-10-24 12:39
赵凤光 周五听了 施老师 的讲座,并请教了施老师两个问题特记于此。 施老师的讲座ppt真的是非常朴实,就是白纸黑字,但施老师的口才很不错,将一个基础科研的前沿问题用通俗语言20多分钟表达比较清晰。 我提问的问题一,去行政化施老师有什么可以与大家分享。问题二:施老师作为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以及结构生物学家在管理中对结构这个词有什么认识,之前 顾校长到深圳 讲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问题,木桶理论中,资源到底向强势学科倾斜还是补充弱势学科。 (由于当时没有话筒,我坐在最后,加上有些紧张自己的思路也不清晰,第二个问题表达不是太清楚,但施老师还是给出了一个另外角度的解答。) 施: 1、去行政化不是意味着行政不重要,而是行政应该专业化,科学家应该做科学家的事,行政做好服务工作,清华之前有双肩挑的传统,我个人认为应该单肩挑。 2、结构化,我个人认为一流大学的生物学科应该有所加强,美国大学的sci因子在学校学科比重约为52%,而一流的前几名大学更高,占到60%多,而清华现在9%,北大十几与美国还有差距。这应该是一流大学所要形成的一个结构。(数据听得不太清楚,但数量级应该没有问题)。 作为领导,我本人还是希望以科学家为主,我本人主要参与人才引进,大项目的财务管理,其他行政有专业的院长来做。 其他人提问的问题: 1、中美学生的差别 施:中国的学生太保守,没有挑战权威的习惯,而老师也不喜欢被挑战。而美国则鼓励和有挑战权威和老师的传统做法。 2、转基因 施:转基因的科学问题对中国没有落后,中国人做这些实验已经很成熟。 3、中国人的危机感 预计中国将于2012年登月,而美国40多年前就已经登月,我们落后了快50年。如果现在发生战争,我们能与美日打赢吗,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具有危机感来赶超。 4、基础科研与产业,我们的基础科研有所突破以后,直接引导产业关注此项目,并形成产业,而且将能挽救不少癌症患者的生命。 5、癌症战争由尼克松宣布开战,这是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希望30年能完成这个战争,但现在来看,癌症死亡率变化不大,实际技术上已经提供了很多癌症的治疗方案。但环境污染等导致癌症发病率变高,抵消了部分进展。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3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国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热度 1 饶毅 2010-9-19 21:03
文无第一。大学也一样。 大学有很多方面,各个大学有特长,人类教育才能多样化,世界才五彩缤纷。 评价大学,正如法国学者Billaut等 所述:问哪个大学最好,是幼稚的问题。 但是,总有人热衷大学排名。 君不见,上海交大不久前发布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榜,现在英国的《泰晤士报》和一个公司又推销他们的排名。 两个排名,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不合理,都不值得相信。 很多文献计量和统计的学者已经发表论文,全面分析后否定了交大世界一流中心的上海排名,部分见附件一和二。 今年Billaut等对上海排名的批评,其实同样适用于泰晤士排名:上海排名,虽然得到媒体传播,并无资格成为讨论学术机构质量的有用和合适的工具,更不能指导学生家长和家庭,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 《泰 晤士报》把北大排在世界第37,中国第一,领先世界多个著名大学。我们要高兴还是不高兴?如果我们没有头昏脑晕,不可能相信北大全面超过了(排名57的) 京都大学、理科超过(排名77的)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文科超过(排名86的)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排名是商业,不是学问。是有需求,但也可以是毒药:让一些大学为了排名而努力,岂不是使大学被排名者牵着鼻子走? 论文的SCI,是一位科学做不好的美国人搞统计,结果现在成了中国 很多大学追求的目标,我们已经深受其害。让一个不能做卓越学术的几个人、或者商业机构,引领我们大学的追求,就可能成为另外一剂毒药。 我们如果不及时批判各种不可能严谨的大学排名,最后有可能堕落到追求这些商业机构排名的热潮中。 国外的排名机构几乎清一色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高等学校煞有介事成立专门机构专注排名,可能真是我国特色,也许我们是唯一在高校研究排 名的国度,在这个方面成为世界第一。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而且以每年发布其排名为其主要内容,是否会成为促进我国教育落后的一步? 正如法国的Billaut等所指出的(大意节译):乐观的看法是,上海排名的 作者看过我们论文后,会停止做大学排名,给世界道歉,但是,现实世界中,这不可能。上海排名的作者以前就基本忽视其他人的批评,以后也肯 定会忽视我们的批评。只能大家自己好自为之。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大学,正如没有最好的车一样。他 们建议的另外方法多搞排名,互相抵消。,我不知道中国是否应该加入,还是更应该让外国人浪费时间,至少,中国的大学不投入资源做以 毒攻毒的事情。 附件一:法国学者对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排名榜的评论文章 2010年7月, Scientometrics杂志发表法国学者Jean-Charles Billaut,Denis Bouyssou, 和比利时学者Philippe Vincke的论文,评价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大学排行榜。 论文题目是:你该信上海排名吗? 文章摘要主要内容:我们对上海较大高等研究所每年发表的世界大学排名进行了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 排名所用的指标不相关,合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问题,整个过程对于基本结构没有足够重视。因此,我们的观点是,上海排名,虽然得到媒体传播,无资格成为讨论学术机构质量的有用和合适的工具,更不能指导学生家长和家庭,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系统 的改革。 Billaut JC, Bouyssou D, Vincke P (2010). Should you believe in the Shanghai ranking?An MCDM view. Scientometrics 84:237-263. DOI: 10.1007/s11192-009-0115-x 全文见: http://hal.archives-ouvertes.fr/docs/00/40/39/93/PDF/Shanghai_JCB_DB_PV.pdf 。 英文摘要原文: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published every year by 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nd mo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Shanghai ranking. After having recalled how the ranking is built, we first discuss the relevance of the criteria and then analyze the proposed aggregation method. Our analysis uses tools and concepts from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Our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criteria that are used are not relevant, that the aggregation methodology is plagued by a number of major problems and that the whole exercise suffers from an insufficient attention paid to fundamental structuring issues. Hence, our view is that the Shanghai ranking, in spite of the media coverage it receives, does not qualify as a useful and pertinent tool to discuss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let alone to guide the choice of students and family or to promote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We outline the type of work that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offer sound alternatives to the Shanghai ranking. 附件二 学者对上海排名的分析和批评(部分) A. F. J. van Raan (2005). Fatal attraction: Ranking of universities by bibliometric methods. Scientometrics, 62:133-145, 2005. A. F. J. van Raan (2005). Reply to the comments of Liu et al. Scientometrics, 64:111-112, 2005b. G. Buela-Casal, O. Guti_erez-Martinez, M. P. Berm_udez-S_anchez, and O. Vadillo-Mu~noz (2007).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 academic rankings of universities. Scientometrics, 71:349-365. J. P. A. Ioannidis, N. A. Patsopoulos, F. K. Kavvoura, A. Tatsioni, E. Evangelou, I. Kouri, D. G. (2007). Contapoulos Ioannidis, and G. Liberopoulos. International ranking systems fo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a critical appraisal. BioMed Central, 5(30). 附件三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2010 年世界大学排名 排名 大学 国家或地区 1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4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6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9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10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12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4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5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 1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17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18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9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2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1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2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23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24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5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6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27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28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ublic of Korea 2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30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30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United States 3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3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Urbana United States 3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35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36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37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38 Washington University Saint Louis United States 39 Ecole Polytechnic France 40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41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42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Paris France 43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43 University of Gttingen Germany 43 Karolinska Institute Sweden 43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United States 47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48 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49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4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51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2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53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55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57 Kyoto University Japan 58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59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0 New Yor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1 University of Munich Germany 61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3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64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65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6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7 University of Colorado United States 68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6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68 Yeshiv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71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7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73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73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75 William Mary United States 76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77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78 Stony Broo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79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ublic of Korea 79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ted Kingdom 81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Australia 81 University of York United Kingdom 83 Ruprecht Karl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Germany 83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85 Durham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86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nited Kingdom 87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88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 89 Lund University Sweden 90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90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 90 Wake Fores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3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94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95 University of Basel Switzerland 95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5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98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99 Dartmouth College United States 100 ENS De Lyon France
个人分类: 文化|18352 次阅读|24 个评论
从令内地大学校长们郁闷的排名榜中,应该悟出点什么
hanzs 2010-6-15 18:22
文/乐水老汉 总在每年一些季节里,社会是关注大学排名的。中外都是如此,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好,真说一点都不在乎排名的我看几乎没有。最近的事例:据楚天都市报(李樵吴小平)6月13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 清华大学名列16位,排在排名第15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 12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50强,有时却仅排200余名。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看起来,不光是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对大学排行榜表示出郁闷的心理,连清华大学都被排在CityU of HK之后了,他们岂不更郁闷? 是啊,香港城市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专升本,开始进行英国教育体制下的本科教育【3年制、4年制(可以拿荣誉学位)】。当然,人家没有国家教育部管着,所以没有硬性的行政干预,像内地高校那样非得规定培养出10届本科生后才可以申请招硕士不可。所以他们招本科的同时,也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招硕士和博士。96年在城大做访问学者(93年也曾经短暂拜访过),那个时侯我直观的感觉就是: 人家真有钱 (经费足:一个科研项目几十万、上百万港币,办公室的信封、信纸、复印机随便用,不要钱), 跟现在的我们一样 。有钱还表现在教师的工资很高,比美国大学高一大截,那时连硕士刚毕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Technician)月薪都2万多港币(负责刷试管、瓶子的实验室最低级工作人员月薪也有8、9千)。当然,在香港月薪8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因为八千当时只够买一平方英尺的楼房(0.1平米)。但大学教师有住房补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以住二百平米的豪宅。所以那时香港各大学拼命从美国顶尖高校挖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很快就上去了。但由于科研成果的滞后性,那时他们的研究水平可真不敢恭维(硬件设备确实不错),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观察个别教师也经常在办公时间他8、9平米的办公室里的炒股)。校园占地面积比内地的高校小多了,但建筑面积还是不小的,有体育馆(我在那儿第一次玩壁球)和游泳池(体育设施收费对学生是象征性的,对教工、访问学者要高不少,所以我们都与内地留学生约在一起去打球,省钱)。当时他们在校生人数就有一两万,Part time 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一到晚上6点多,成群的下班族就蜂拥到学校上课,所以感觉学校的教室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西化的地方没有中午休息,我现在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各种硬件设施利用率都很高,图书馆和校园网的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和高效率。 记得当时城大从台湾聘请了张信刚来当校长,前一两年才卸任。当时他们学校校董会的董事长是董建华(97后首任特首)。听说张信刚此人很厉害,这不才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城大超过清华了。哈哈,前几天我还曾表达出后悔之意,因为当初还是有机会从清华跳到城大读博士的,算我眼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了。 其实一个大学行不行,虽不能只看个别排行榜的排名,但 办学体制机制 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和教育规律,加上是不是足够 国际化 (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及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这两点最重要。从这两点看,当今清华的确不如香港的大学!从前(当然不包括梅贻琦时代)不如,现在不如,可预见的将来也可能还不如。 就在上个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 4488 人 (其中读过重点大学的人占 25.9 %,读普通本科的占 45.4 %,读高职高专的占 18.4 %) 进行的调查显示 , 58.8 %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75.0 %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72.2 %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被列为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那 在公众心目中,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调查中, 71.4 %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 这一点,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下,在当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下,很难做到。
个人分类: 杂谈|8769 次阅读|13 个评论
“听话”的教育部长
wangdw 2010-6-12 10:32
听话的教育部长 关键词:听话 教育部长 一流大学 创新 孔孟之道 今天有幸拜读了凤凰网上的一篇文章,题为 华中科大教授:周济从政之路堪称领导学经典案。不过,有点对不起,我不敢苟同它的主要观点。周济现在是教育部长,他是清华70届的毕业生。 为什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少人都发展得很好?周济说,发展得好的,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干部有一个标准口号:听话,出活。 听话,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听进去;出活,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好。周济出任教育部部长后,在一次司局长会议上专门把听话、出活作为对下属的要求。 天啦!教育部长,听话,出活是他的座右铭!听话出活关键是听话二字。自古到今,当官的都要听上级的话。孔子思想中的精髓之一就是不要犯上,这也是统治者喜欢并发展孔孟之道的原因之所在。 前些天还在沸沸扬扬地讨论一流大学的问题,和如何创新的问题。不犯上,听话是最大的思想上的反动。从大学时期起就以听话为座右铭的学生,现在当上了教育部长,还口口声声对下属传教,难怪讨论问题总是扯皮。 不是 出象孙东东那样的教授,就是出象天上人间里服务的大学生、研究生。
个人分类: 教育|5930 次阅读|40 个评论
大学:学术本位还是官本位?
zdwang 2010-6-2 10:00
王振东 一流大学应当是什么样的?我们怎样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去努力,笔者曾写过一篇博文应当怎样向一流大的目标去努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289 ,这里还有点想法提出来交流讨论。 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大,条件异常艰苦,但由于保证了教育独立、学术独立、学术本位的文化生存空间,使这所战时高校涌现出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吴大猷、马寅初、朱自清、闻一多、徐悲鸿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大师,成为当时公认的一流大学。 我国现在的大学,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预,过去的学术本位已为官本位所取代。大学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学术权力也行政化了,权力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支配大学运作的基本要素。虽说现在的大学越办越大、教授、博导和院士越来越多,然而科技竞争力却少见提升。 由于官本位的环境,使得钱本位也很盛行,正如温家宝总理2010年1月26日所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官本位、钱本位,使得权术在大学里盛行,学术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权术似乎正在压倒学术。 大学的去行政化做得怎样,就是要看官本位是否真的己让位给学术本位 , 关键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营造学术本位和学术自由理念的大学制度。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39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爱的自命不凡
weijia2009 2010-5-27 00:57
今天UNCG化学系的一个同事从Greensboro到我们NCRC做实验,用这里的950 MHz 的核磁测样品。因为是本校来的同事,我特地去实验室问问进展,顺便跟同事的两个学生聊了几句,得知其中一个叫Karen的学生是麻省(麻萨诸塞州)人,却是我们NCRC附近的Davidson College毕业的,便多问了两句。我问她当初为什么没有在家乡附近选个学校,如MIT什么的,而跑到我们这个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小地方来上学?她用很平常的口气说她喜欢这个校园,这里气候好,学生和老师都很友好,大家对校园很有荣誉感,还能看到宿舍的同学直接把手提电脑留在屋后露台上就去上课的情景。这一种气氛,让我感到很舒服,她说她作决定前看了录取她的十几个校园,其中有哈佛等名校,但第一印象最好的是Davidson。我跟她说她应该为自己拥有这一份自由度和独立思想感到自豪,要是出生在中国的话,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她的父母会送她去哈佛。Karen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要这样?我们Davidson的人可不把哈佛当回事,我们有一件T恤衫上印了这么一句话,Harvard, Davidson of the North (哈佛,北部的Davidson College )。 我听了大笑,很多人会把一所较好的学校如Davidson褒奖成南部的哈佛或耶鲁,但Davidson人牛气冲天地把话反过来说,是一种多么可爱的自大!联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现在掌管DHMRI液质平台)曾在考上海交大的博士落榜时叹惜地说,唉,看来我只能哪天回来直接当交大的校长了。那一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大为欣赏!学生们多一份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多一点可爱的自命不凡,我们的教育就算有希望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879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建设一流大学:得病乱求医
大毛忽洞 2010-5-26 08:43
建设一流大学:得病乱求医 科学时报:建设一流大学该先从哪着手 科技日报:刘谦当校董与校长出国培训 李湘 的 大乳房 砸死教育大学生就业就是比爹 ?_ 新闻中心 _ 新浪网 2006 年 12 月 11 日 ... 李湘 的 大乳房 砸死教育大学生就业就是比爹 ?http://www.sina.com.cn ... 昨晚,以客座教授身份亮相四川师范 大学 电影电视学院演讲的 李湘 开始了生平第 ... 哈哈,看到了吧! 得病乱求医, 求医久了必然问卦, 问卦必然惹得周易热, 导致官员大学进修不爱民生爱八卦。 得病乱求医, 西医是个死套路, 抽血,切片,仪器出数据。 中医五花八门,望闻问切, 悬丝号脉,隔肚猜心,开胸验肺。 更有高手,跳绳舞火, 阴阳二界再加上界, 元阳元阴金木水火土, 东西南北中取舍选中庸。 【今年共 100 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 不知道那位江湖名医开的方子, 东西南都有,唯独没有北, 恐怕学成归来之后还是找不到北! 香港的大学就不错吗! 为什么不到香港学习? 而要舍近求远跑到美国英国。 能把香港(的)大学的本事学到手, 就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区别
luohaijun 2010-5-18 10:13
如果把三流大学的学生放到一流大学去培养,那么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成为一流学生,三分之一的学生和二流大学的学生至少水平相差无几,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仍将是三流学生;而如果把一流大学的学生放到三流大学去培养,那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变成三流学生。这就是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区别。 一流大学和三流大学最大区别除了师资力量、精品课程数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软硬实力的悬殊差距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差距是对学生管理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差距。三流大学一般课程设置的数量比一流大学要少三分之一,难度要降低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比如物理学专业,三流大学的《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课程一般是做为选修课程,考试要求极低,上课内容极少极其简单,甚至一些学校都不开设这些课程。即使是《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三流大学的授课难度和一流大学也没有办法比的。 作为管理,三流大学的晚自习签到率、早读签到率一般会大大低于一流大学,即使学校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理,但是因为校风等原因,学生反抗情绪也比较大,因此流于形式的可能性极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从一而终采取严格的教学和管理措施,使学生从一入大学就达到一流大学的要求水平,等学生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绝对会好好感谢学校的。而一流大学由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较高,在日常教学管理并不一定比三流大学严格,但是要求却严格得多。 再比如毕业论文,由于教师水平的差距,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明显的级别差距。当然论文的质量也和学生的情况有关系,三流大学末流大学,学生东拉西扯的论文很多,以应付的情况居多。 三流大学虽然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如果学校有一个好的学风,学校能够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学生的水平仍可大大提高,比如物理学专业,同为三流大学,一些学校的毕业生考上公务员、研究生可以占班级一半到四分之三左右的水平,而一些学校考上的人数则寥寥无几,校风、管理以及学生的意识水平起到了绝大的作用。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1014 次阅读|5 个评论
教育部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手笔
pukin 2010-5-18 09:59
刚才看到一条新闻“ 教育部将组织百名高校领导赴美日等国培训 ”,内容是说为了实现在2020年前,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宏伟目标,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主要是正职)赴海外培训计划。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每期24天,其中海外培训21天,国内预培训和总结共3天。 现在的高校领导,尤其正职领导,一般每年都要出国N次,其中很多都是海归。在通信如此发达方便的今天,这次又要大规模组织出国学习【肯定是巨额花费】,而且也就是走马观花的20天,有必要吗?能学到国外大学的精髓吗? 真正要学习的话,还不如花点小钱把欧美日等国的几个名校的人请来办个培训班,或者让国外的这些校长在国内高校挂职实习一个月,体会一下国内高校和世界名校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到底有何本质的区别?【注意身体,千万别回美国后检查出“三高” 】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 或者哪也别去,但有一个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云南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到哪儿看一看,想一想,何以民族苦难如此深重的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一流甚至是大师级人物,什么叫独立精神,什么叫自由思想,什么叫真正的大学,看完就明白了! 想起了一句调侃的话,教育部象足协一样,走了一个二的,来了一个更二的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7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新打造中国智慧之都,建设中国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
chrujun 2010-5-13 12:11
鉴于历史包袱,靠清华、北大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基本没有可能。最佳的方法是另起炉灶,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规律重金打造全新的中国智慧之都。该智慧之都将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顶级人才,为中国早日成为科技强国贡献决定性力量和源泉。 建设中国智慧之都,需要超常的大智慧、大决策、大手笔,本人在此提点初步想法,意在抛砖引玉,期待大家群策群力,为中华之未来出谋划策。 一、智慧之都建在何处? 智慧之都应该建设在远离火山、地震、台风、洪水和地质灾害的地方,并且交通方便、水质优良、物产丰富。根据我的初步分析,湖南衡山以南的湘江边上较好,该地方靠近京广交通大动脉,处于古老的扬子地台之上,发生破坏性火山和地震的几率基本为零,并且受战争的影响非常小。 二、智慧之都的组织结构。 以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委员长三人为智慧之都的最高领导小组成员,解决智慧之都的立法保障、经费保障、和安全保障问题。以29人组成智慧之都委员会,决策智慧之都的实际运作问题,包括师资力量选拔、教学大纲、招生政策、学位授予等重大方针政策。智慧之都委员会由全体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选举产生,四年任期。如有20名以上教授联名要求解散智慧之都委员会,应立刻对智慧之都委员会进行信任投票。如果有超过半数教授投不信任票,智慧之都委员会应重新选举。 三、智慧之都如何选拔人才? 成立独立的人才选拔小组,在全国高中生中公开选拔人才。人才选拔小组根据面试、考试或考核结果有绝对权力决定录取名单。进校条件完全平等,任何人无权干涉。 四、智慧之都如何培养人才? 智慧之都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智慧之都有绝对权力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任何行政权力无权干涉。教授委员会有淘汰学生权力,淘汰比例由教授委员会自行掌握。 五、智慧之都师资力量从何而来? 在全世界范围选拔师资力量,薪水比世界最高水平高20%,科研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30%。 六、智慧之都的法律保障。 由国家主席牵头专门制定中国智慧之都法,该法享有宪法同等待遇。 七、智慧之都的经费保障。 由中央政府亲自拨款。人均教育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20%,人均科研经费比世界最高水平高30%。 八、智慧之都有多大? 面积为10~100平方公里。 九、智慧之都有多少学生? 多少老师?每年招本科生1000~2000人,招研究生1000~2000人。本科生面向全国招生,研究生面向世界招生。师生比不高于5:1。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3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
pony911 2010-5-8 18:06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11 看看自己的博客,大部分都是对问题的看法。咋这么阴暗呢?为啥不多想想美好的事情呢?心理不健康? 套用同事的一句经典口头禅:生活啊~~~~~~ 今天自己协助指导的两名同学顺利完成了博士开题和预答辩。干这种踏踏实实的工作,比坐在那里写各类建设报告似乎有劲头多了。多想想美好的事情,多干点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吧。 我的大学.......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84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