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一流大学

相关日志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到底需要什么
shehuiguanli 2015-6-2 01:28
中国高校(科学界)目前十分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因此大家“广发论文”,希望在世界有所声音,广招人才,希望让世界知道中国非常“重视人才”。 殊不知,这样做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发声,不代表你能力和实力达到世界科学前沿,更不代表有能力和实力系统利用世界前沿科学知识。特别中国发表的都是论文,实际只是“科学”的一些“零星片段”,无法形成一部精彩的“科学电影片”。 而“广招人才”更是得不偿失,真正优秀的人才不可能招聘到 , 目前中国推行的“千百万人才工程”其实仅仅是政府教育部门的一个作秀,表示教育部门在想方设法搞好教育,而各学校正好照顾一些自己的关系,套取国家有关资金,各得其所,但毫无用处。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到底需要什么? 1. 利用知识才是关键 现在所有知识几乎都是公开的,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是建设好大学的关键。 第一,教师应该掌握如何传授知识的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知道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比较系统,今后才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知识的选择是教师和教学的责任。 而中国目前所有高校都是“十分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以“好像有用”为标准,而教学中仅仅教学一些“知识”,没有教学“知识的利用方法”,希望学生自己“寻找利用方法”,这是中国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知识的“系统性”更是非常缺乏。 第二,教会学生“知识的利用方法” 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知识的利用方法”,这也是中国教学最薄弱的环节。 2. 基础研究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中国学者发表了很多论文,看似已经不错,其实价值不大。论文大多数是一些“零星”知识,说明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但这些知识难以利用(并且中国学者几乎不考虑利用问题),对“建设一流大学”没有任何价值。 那么什么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呢? 当然是“基础研究”。 利用知识可以使大学步入“优秀行列”。而“基础研究”成果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首先“基础研究”成果实际是知识的一个面,包括无数个点,所以再多的论文都无法代替“基础研究”成果。 其次“基础研究”成果,并且必须有这些基础成果的利用,在这方面就会处于世界领先,如果“基础研究”成果较多(虽然每一个面积较小,合并后较大),或者“基础研究”成果较大(即所占面积很大),当然处于世界领先部分多,毫无疑问是“一流大学”。 3. 有极其优秀的人才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第一,中国自己很难培养优秀人才 中国目前教育方法“十分错误”,培养的学生难以优秀,特别是不教学生如何利用知识,学生不可能优秀。 第二,引进的人才不可能是“一流人才” 这是因为中国目前不具备引进“一流人才”的环境,如果真正有“一流人才”被引进,也仅仅只能以知识利用为主,即使真的可以做一定的基础研究,由于这样的人太少,很难形成一个较大的系统,也很难起到太多实质性作用。 第三,极其优秀的人才只可能“自己培养” 极其优秀的人才需要从大量“优秀人才”中才可能培养“几个”,任何国家真正有这样的“宝贝”,怎么可能流出。 因此,只有当中国可以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时,才可能出现极其优秀的人才。 4. 中国目前不可能有“一流大学” 错误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培养优秀人才,没有极其优秀的人才,不可能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当然不可能有“一流大学”。 目前很多大学排名吧中国大学排在 100 名以外,这其实是比较科学的,而国内的一些排名把中国大学排在 100 名以内,虽然可以“自我娱乐”,但一定是“自欺欺人”。 呼吁全国教师都来学习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世界首创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思维教学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呼吁全国科研人员都来学习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这是最基础研究成果,通过这一成果的利用,可以很快“衍生”大量二级成果,可以很快使中国的基础研究步入世界前列。
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所亲历的加拿大基层民主
热度 3 qhwan 2014-10-31 09:32
说到基层民主,我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村长选举之类,与大学老师无关。其实,民主的理念、形式和目标都与一流大学的建设相关。加拿大人口三千万,只相当与北京天津人口总和,地广人稀,却也培养了好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人家没有把建设一流大学作为口号整天喊,是如何提升科研水平的呢?我觉得诀窍在于人家明白了通过民主的形式,提高老百姓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国民素质,将市民社会变身为公民社会、体面社会,从而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我家在多伦多安大略滨的公寓,离地标 CN 高塔不远。在公寓后面有一栋二三层高的大楼,有一百来年了。年久失修,外表有些落魄。可是这在加拿大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尽管你在楼前楼后是看不到这一块牌子的。去年寒假在家,接获通知去参加在社区中心召开的大楼改建说明会。到了会场一看,傻眼了,整个会场坐的满满的,只好在门口找个空站着听讲。会议由我们这一片区的市议员主持,由大楼业主的工程建设主管主讲,介绍了大楼的历史及整改方案,图文并茂。这栋大楼原为超市巨头 Sorbeth 所建,后来卖给了一家啤酒厂,现在由 Sorbeth 买回,准备改建成现代化大型超市。按我们的思维,业主有权决定大楼的建设计划,与社区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因为这是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保留建筑物的外貌,整新如旧。 Sorbeth 决定把墙上的每一块砖都做上记号,拆下后另外堆放,以便超市建成后,恢复大楼原貌。周围住户对超市建成后的噪音非常关心,业主对人流和进货的场地和时间安排等一一作出说明。还有人对超市垃圾处理问题,提出疑问,物业主管也一一解答。总之,七嘴八舌,事无巨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几乎都有所涉及。事情还没有完,市议员还让秘书留下办公室电话号码,以备市民查询和提供批评或建议。 开完会,在回家的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民主国家的办事效率真低,没多大的一件事,竟惊动了那么多人,花去了一晚上的时间。讨论也没有什么结果,业主该咋建还是咋建。但是,这个会让我明白了,人家民主国家是如何打造和谐社会的。在国外多年,真还没听说过为了房屋拆迁而闹出人命来的。
2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厦门大学教训: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从校长抓起
热度 1 lbjman 2014-7-10 08:51
厦门大学教训: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从校长抓起 一、厦门大学的群众路线活动流于形式,需要深刻反省。 二、科网群众举报, 厦门大学朱校长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三、 朱校长与谢群众掐架,说明群众监督很难得到落实。 四、大学知名度,竟是 校长与群众掐架开始,而不是学术成就。 ..........................................(其他不必累述) 因此,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需要从校长抓起开始或从抓校长开始。
6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办一流大学的三要素:虫子、棒子和鸡子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4-5-23 22:47
办一流大学的三要素:虫子、棒子和鸡子 大学也需要循环逻辑,否则就会腐败,流就变成了下流。 虫子咬棒子; 鸡子咬虫子; 棒子打鸡子。 一个教授(虫子)公开批评校长(鸡子); 鸡子(校长)恼羞成怒把虫子(教授)给吃了(开除了); 棒子(校董事会)把鸡子(校长)给免了。 请看新闻报道: 教授的鱿鱼没炒成校长自己却被炒鱿鱼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几天来围绕校方突然解雇拥有终身教职职位的教授白金汉而引起的风波又有最新的发展,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突然解除了校长维什尼亚奇的职务,并任命曾经担任过省督的巴恩哈尔特为代理校长。 萨斯喀彻温省总理瓦尔立刻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欢迎巴恩哈尔特出任代理校长。   几天前,当时的萨斯喀彻温大学校长维什尼亚奇女士解除了白金汉教授担任的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职务、并不顾白金汉是拥有终身教职教授的情况连他的教职一并开除,理由是白金汉身为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却言论放肆的批评校方的改革政策。   校方炒白金汉教授鱿鱼的决定在萨斯喀彻温大学校内校外引起不小的风波,校内师生抗议、校外负面评论一片。在巨大压力下,萨斯喀彻温大学校方不得不恢复白金汉的教授职位。 与此同时,星期一萨斯喀彻温大学副校长被迫引咎辞职;当天校长维什尼亚奇坚称自己不会辞职。   但星期三晚上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做出紧急决定解维什尼亚奇校长的职务;不过董事会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没有开除她的教职,而是保留了她机械系教授的职位。   萨斯喀彻温大学董事会在其声明中说,言论自由是必须维护的原则;不过董事会同时表示继续支持校方消除赤字的改革计划。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907 次阅读|9 个评论
重点大学,你一流了没?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4-10 14:59
《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4 — 2015 ) 》 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内地 2427 所大学的实力和水平 ,发布了 2014 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报告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标准及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而且一流大学必须是研究型重点大学。根据 2014 年 131 所重点大学竞争力排名结果,报告评出了排名前 20% (即前 26 名)的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4 年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6 所) 本文摘编自邱均平等编著《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4 — 2015 ) 》,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关阅读: 邱均平团队发布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报告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341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流大学与平常心
热度 65 nli2233 2014-2-4 08:27
1965年,23岁的林海峰挑战当年的围棋名人,如日中天的坂田荣男。赛前,林海峰向自己的老师吴清源先生问计,吴清源给了林海峰三个字:”平常心“。吴清源给自己的爱徒解释,保持平常心的意思就是不要患得患失,你才23岁,就赢得了挑战坂田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输赢对你而言都有好处,以平常的心态处之就可以了。 那次挑战,林海峰以4:2取得了胜利,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名人。 根据余英时先生的《围棋:境界与平常心》一文,“平常心” 取自 《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道一( 709-788 )的话:“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其实,平常心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也一样具有启发性。 在科学网,我们常常见到,几位重量级的科学家一旦有博文发出,下面很快就呼啦啦拜倒一片,口称大师。这正是失却了平常心的表现。 同样在科学网,我们常常读到一些博文,博主细致地描述自己怀着朝圣般诚惶诚恐的心情,去参观某个高校,某个实验室,去拜见某个已经成名的诺奖级科学家。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够“平常心”的体现。 对于有成就的科学家,佩服是应该的,膜拜走得太远了,因为膜拜的特征,是失去自我。真正的科学大师,也不会喜欢自己被膜拜。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上,而不在意交流的对象来自名校还是一般学校,他们在意的是交流的学术问题本身。 科学社会学之父罗伯特·默顿在1942年的文章“科学与民主笔记” (A Note on Science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Legal and Political Sociology ,1942,1: 115-26) 中 ,提出科学精神的四个标准,迄今仍被广泛引用。默顿认为,民主制度下科学精神的四大特征(或者说科学家应该遵循的四个规范)是: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非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和组织化的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 其中,普遍性的标准跟本文所说的平常心具有紧密的联系。 “普遍性” 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对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实证与逻辑,这个标准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因而是不依赖于特定科学家个体的。二,科学界的准入资格是平等的,不因出身、性别、种族、政治倾向而改变。 也就是说,根据“普遍性”标准,在科学真理面前,是没有大师和凡人之分的,崇尚科学精神,就没有必要膜拜大师。此即所谓“无凡无圣”。 不能保持“平常心”,与我们所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崇尚权威的思想。社会舆论,也喜欢制造圣人和大师,给那些被封圣、被大师的古今人士加上神秘的光环,让他们接受朝圣。一旦朝圣,一旦拜倒,“怀疑精神”也就不存在了。 在我博士阶段读书期间,有一门课,教授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本书,写一篇书评。我接受了导师的建议,选择了Nathan Rosenberg的《Inside the Black Box: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一书。作者是科技政策界数一数二的人物,这本书也写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是不折不扣的经典作品。我花了很多时间,总结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写成了一篇自我感觉不错的书评。然而,这篇书评并没有得到不错的分数,教授给我的批语,就是我的这篇书评没有体现批判精神。我当时想,就凭我一个刚刚入门的科技政策专业的学生,能给人家大牛的作品提出什么意见?后来请教导师,导师说,美国教育的精髓之一,就在于critical thinking。导师问我,你读书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的观点,没有不同意见吗?你有没有想到,除了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可以研究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在论述其观点的时候,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因素? 这是我在读博期间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我当时是怀着崇拜的心情去阅读著名教授的著作,是不折不扣的膜拜。我没有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分析和批判,所以,拿不到高分,是我“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熏陶下的社会,等级观念是很淡漠的,对权威的崇尚和膜拜也要少得多。所以,我们才看到,加拿大前总理跟老百姓一样在医院住不上一个单间,奥巴马跟老百姓一样吃个快餐还要自己付钱排队,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学校的“特权”也仅限于一个固定停车位。 只要我们的学生不敢挑战老师,只要青椒不敢质疑成名的教授,只要我们的教授还怀着朝圣的心情去访问西方的名校,只要我们的博主们一看到大师出手就哗啦啦拜倒一片,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就还要艰难地走下去。 去掉崇拜和膜拜心理,才能有平常心,才能在阅读文献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带着批判精神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默顿所说的 “组织化的怀疑精神”, 指的就是不盲从、不轻信,反对偶像崇拜,拒绝权威与教条。
个人分类: 科学政策|12484 次阅读|84 个评论
办一流大学和接轨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4-1-28 16:29
办一流大学和接轨 接轨了,电流也通了,信号也通了。 但是,还不能跑车。 左学派认为:要靠左接轨,反对全盘西化。 右学派认为:要靠右接轨,体现中国特色。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画意和诗情|963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高层
热度 7 SoSoliton 2013-9-2 09:11
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根据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13年我国已有13所学校的9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英国的THE-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有7所大学进入前200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我国大学在学术研究上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学由2004年只有8所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27所。总之,我国已有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学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基础和实力。 奇怪的是,如此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并没有令多少人欢欣鼓舞,包括那些榜上有名的大学也基本保持沉默。其实,全世界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榜,一些大学未上此榜但上了彼榜,也大多一笑置之。想必是国人对大学排名榜早已司空见惯,一方面,这样的排名榜到底有多少置信度、到底能说明多少问题,国人逐渐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还有多大差距、差距在哪儿,教育界和科技界都心中有数。从这个角度讲,此种沉默就是成熟,就是淡定,就是希望。 在我看来, 用看似客观可靠的数字和指标评估大学及其学科和学术,并依此排名,无异于用身高衡量运动员--按高矮次序给运动员排队是可行的,但按身高分出运动员水平的高下,只能让人笑掉大牙。毋庸置疑的是,在有规模效应优势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咱中国,创 排名机构的 指标一流易,树社会大众的口碑一流难! 创指标一流易,显而易见的理由有二。一是有了指标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指引、指针,更便于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策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或绕开在建设“一流”的征途中必然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和捷径的,但指标上大有文章可做。以论文为例,以篇数为指标时往往高产低劣论文;以影响因子为指标时,写手趋向多做热门,而期刊则合谋互相引用,最近《自然》杂志披露巴西四家SCI杂志合谋互引以提高各自影响因子就是一例;以引用数为指标时催生大量毫无科学意义的“友情”互引。有指标就有策略,指标道高一尺,策略则魔高一丈,只可惜这样的策略往往偏离科学和教育的本质。 二是有 指标就必然有量化、有折算,这就 很容易刺激用数量优势弥补质量劣势; 即使是同一档次无需折算的指标,其含金量也有天壤之别,指标不具火眼金睛 ,相反 ,它更擅长一叶障目。 例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没有大师,或大师不够,可否用“中师”甚至“小师”去抵?得不了 诺贝尔奖,可否用若干篇论文的折算去弥补?再如,同样是《自然》或《科学》杂志论文,有些确属 里程碑式进展,而多数事后证明实属平庸,有些甚至遭撤稿;同样是高被引论文,也有正面、中性和负面引用之分。 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必有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和引领世界的学术成果,这些都无需 排名机构打分和推崇,早 已名扬四海、誉满全球。从另一个角度看, 全 世界的优秀学子都心向往之的大学,必然是世界一流大学,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最重要指标,或许也是唯一可靠的指标。这样的“一流”源于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口碑,指标测不出, 排名也排不出 。 中国的大学亟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和气魄。只有跳出评估和排名的“浮云”,才能清醒地认识到“最高层”大学的真正“指标”究竟是什么。有指标说明有“身高”,建一流还得掌控学术“制高点”、具备学术“话语权”。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批判指标和排名,另一方面又在用指标和排名证明自己一流,获取精神胜利,以这样的纠结心情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 应邀撰写,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2013 年9 月4 日第3 版: 创一流指标易 树一流口碑难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3544 次阅读|7 个评论
充满分歧的讨论
热度 15 Nancyback 2013-8-7 15:27
前几天的博文收到一个评论,看来分歧不小。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175do=blogid=713205 Copy 到这里来,便于继续讨论。 评论: 石锋 2013-8-708:36 看了您的说法,我对您的很多观点很不赞成,尽管我也是教授。您说的这几条根本不是行政化的表现,行政化的表现有其他博主在相关博文中提到了,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但却是不是您说的这几点。我一一和您商榷。 1. 中国大学剥夺了教授对年轻教师提拔和晋升的发言权。 以 SCI 收录论文数量评价至少是客观的,尽管这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当之处,但有相对公正的一面。因为如果没有客观标准,而由教授对年轻教师表态,那就会出现更多的人为因素,就会出现 “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 的状况。领导身边的人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晋升的机会,反而一些边缘学科和边缘人,即便发表更多的论文,也会面临被打压被遏制的状态。那样就会面临失控的局面。所以晋升一定要有客观标准。相对于项目和奖励,论文的人为因素是最少的,尤其是发表在国际同行公认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所以这是最客观的;若连论文也不相信了,那应该相信什么??? 2. 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论文申请的依据,剥夺了教授推荐博士学位的权力。 一个受过学术训练的博士生,如果连论文都写不出来,那么如何保证质量?教授推荐?谁来保证公平?教授的学术水平和教授的职业道德真的那么达标吗?有的人专门招收水平一般但是有钱或者有背景的学生,以便为自己铺路搭桥,这样的人在目前都不少见,如果教授有推荐博士学位的权力,谁敢保证不会被有钱人有权者所利用?谁能保证博士生的公平和质量? 3. 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建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的权利,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对博士生论文质量评定的参与权。 此言差矣!导师建议的评审人,大多是熟悉的人,某种程度上存在利益关系或者人情因素,那么谁能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导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定体现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不合格的论文,导师为什么还要允许其答辩?参加答辩的论文,导师至少是认为合格的,怎么说取消了多论文质量的评定 ? 4. 中国的大学就完全剥夺了教授对硕士论文的质量控制和对硕士生论文的发言权。 和上面一样,对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体现在指导学生的具体过程中。 5. 剥夺了教授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建议的职业权力。 这更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信息年代。 “ 专业硕士 ” 或者 “ 学术硕士 ” 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您可以对您的学生,不管是哪种硕士,在他们上学期间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建议。毕竟他们未来的时间是很长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剥夺了 “ 教授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建议的职业权力 ” 这一说。我也是导师,我很有体会。 以上回复,和博主商榷,也希望其它阅读者能看到。 我的回复: 博主回复 (2013-8-7 15:11) : 我的文字核心含义有点被曲解。我讨论的是国际一流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是以教授为核心的。处处都体现这一点。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1. 在世界一流大学,聘用新的教授,确实是由老教授说了算的,甚至本校相同领域老教授不够时,从其它学校聘委员。在学术问题上,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公平。记得有朋友说起,在美国有一位年轻人在 Science, Nature 上曾发表多篇文章,但应聘一个一流学校的助教授,没有成功。因为得票太少。 2. 在国际一流大学,确实博士生申请学位,唯一的依据,就是导师推荐。 3. 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评审人,一般也都是导师的熟人。这里加了一个行政标准,使得博士生要首先满足行政要求,不管研究的性质是否适宜发表,不管导师的意见。那么,那个更能够有高质量? 4. 我在另外两篇博文里,已经给出实例,作为导师,我们致力于指导学生发表经过修改验证的文章,而行政的压力诱导学生弄一个接收函,或者真的发表一个未经过认真修改推敲的文章。这件事的含义,是把硕士学位推荐权,交给社会上的不入流的期刊,那么那个更能保证质量? 5. 硕士生进来,就被限定是不是能读博士,那么,也就是研究生的低年级表现不能再作为选拔博士生的依据。这对正常的教学程序破坏作用还小吗? 我罗列的 5 个方面,事实上破坏了大学的基本 Integrity 。那么还怎么建设世界一流。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07 次阅读|23 个评论
通讯作者有多难,一流大学的路有多远
热度 28 dzrdez 2012-11-13 08:06
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姑且按照中科院一区的标准)的博士和博后(含research fellow),在中国的985高校和科学院的研究所一般会拿到正高的职位。这些未经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而直接做教授的人,自己作为通讯作者仍能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所占比例不超过20%;仍能发表同样高质量论文的,所占比例不超过5%。 由优秀的操作执行者到优秀的想法提供者,本来就很难(全世界大约10%),在中国学术机构就更难。做一流成果的通讯作者有多难,中国的大学离一流就有多远。一流的大学,至少要有一流的教师聘用标准。把一流大学的副教授乃至助理教授直接聘为正教授的中国学术机构,则离一流还有很远。就基础科学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博后,才会考虑聘为助理教授;一般经过5年以上,以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助理教授,才有机会聘为副教授;副教授要想成为正教授,除了引领本领域的研究,有的地方还得有正教授职位空缺。中国的学术机构,尤其是985高校和科学院的一类研究所,理应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聘用教师,而不宜直接聘用正教授。 推崇第一作者,是羡慕执行;尊重通讯作者,则是敬畏创造。执行当然重要,创造尤其是首创则更为重要。
14130 次阅读|35 个评论
[教育观察]一流大学不是宣告出来的
热度 3 blueyye 2012-10-7 10:53
衡量一流大学,自有独特的 定性和定量标准 ,而其简单表征,概言之为三: (1) 能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涵养伟大学者:这也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2) 能以浓郁的学术和优雅的环境吸引优秀学子:这也是长盛不衰的源泉; (3) 能转运社会风气:是大学风气影响社会,而不是社会风气污染大学。 放眼世界,拥有这些表象的大学自然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更不是宣告出来的 …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3076 次阅读|3 个评论
[教育观察]一流大学的淡定与中国大学的浮躁
热度 1 blueyye 2012-8-26 00:12
行走在斯坦福或剑桥的校园,周围是宁静和安详,偶有鸟语入耳花香扑鼻,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灵气,这正是激活思考或灵感的环境,加上没有身心约束的自由,故能产生推动文明的原创性思想 ! 因此一流大学非常淡定,从教师到学生,皆平心静气致力学问,这里没有浮躁,边沉思边行进的教授中冷不丁就能遇上个诺奖得主。 反观中国大学,校园里到处热火朝天、轰轰烈烈, 985 焦躁地急于想证明自己属于世界一流,大有今天地覆天翻、明天改天换地的气概,教授忙应付,学生忙活动,耐不住寂寞、忍不住清静,今天投下一笔资金或引进一个人才,恨不得明天就领回一个诺奖,急不可耐、心气浮躁,又有思想约束,焉能发明创造 ?! 一流大学的淡定当然有衣食无忧为基础,更有自由自在为保障,心宁而志远,深思而清高,故能苹果树下出牛顿、望远镜前养哈勃,合成推进文明的引擎。浮躁的中国大学若不 洗心 思过、痛改(体制性)前非,除验证“创造度与喧嚣度成反比”定律外,即使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限制引进更多人才投入更多资金也无济于事 …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50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合法、合理、不合情’---北大校长之跪
热度 10 lin602 2012-7-16 06:13
如果我们抛开所有外在因素(北大校长,院士),看这幅照片,只知道相拥抱的二人是母子俩,你会联想到什么? 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1 这儿子与母亲由于种种政治或其他因素已经数十年没有见面,例如:台湾的老兵几十年才回来见母亲,日日相思,夜夜相念,现在终于母子想见了,抱头痛哭。 2 儿子九生一生回来了,例如:从战场上回来,而在这之前传儿子已经‘光荣’了;儿子被冤,差点不测。母子相见,大喜大悲。 3 儿子这一拜再离开时,前景不测,例:跪拜过完母亲生日后儿子离开就上战场;离远母亲与家乡到外地谋生而存在危险,是不是能够再回来还不太清楚;等。这时相当于有可能‘生死离别’,作最后的跪拜以尽孝道。 4 儿子多年来可能与母亲有误会,一直没有回来看母亲,现在知道自己错了,向母亲真诚‘道歉’以弥补自己的‘无知与不孝’,‘悲感交加’。 总之,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这不是一般母亲过生日这大喜日子的正常‘情景’。 一般情况下,母亲过九十大寿,许多亲朋好友在场,面对镜头,儿子会在正常程序中‘按照当地的风俗与礼节对着母亲下跪、磕头’(这与校长、院士、教授无关),母亲受礼。众人贺之,喜庆。孝道在其中。然后来敬母亲的酒,感谢众人,其乐融融。(几年前我也为我母亲庆祝九十大寿)。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对着母亲下跪,合法----儿子跪母亲在法理上完全是正当的,合理----儿子跪母亲,不是跪权力,更不是跪在官面前。 现在在网上如此热议的原因,就是这‘组合动作’不合‘情理’与‘场景’。 没有大喜大悲,只不过是母亲八十大寿没有回来(我是从网上报道看到这内容,有没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面对许多来贺喜的众人及媒体的镜头,这种下跪、拥抱与热泪让人觉得有点‘想不到’。这种‘想不到’超出人们正常思维与风俗,会让许多人认为有点‘戏’。 或者许多人会认为‘不够练达与成熟’,与北京大学校长这超一流人才‘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素质不相符合。 另一个原因,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已经有好几次这‘想不到’的动作,例如:创作‘化学之歌’,好象还有几个事情,我一下想不起来了。加上这次,让人觉得周校长‘感情特别丰富’, 而北京大学的‘一流学校’之路没有大的建树, 这一对比‘热议非凡’。 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筒子楼邻居七年),十多年前到江苏灌南县当科技副县长,与他一起的一个科技副县长是交通厅的官员,后来当了江苏省交通厅的厅长。天有不测风云,当这厅长被‘双规’时,我的这位朋友立刻赶去看他(也非常不容易地努力下才做到),一见面后那厅长楞了一下就抱着我这朋友,二个大男人紧紧的抱在一起,眼泪下来了。想想,如果在平时正常情况下(没有双规与不测)打个电话,大家约在一起吃饭,见面有这二个大男人情不自禁紧紧拥抱并流泪的特别动感情之动作吗?如果有这动作,大家认为正常表达感情吗?这可是那位朋友亲口对我说的故事。 我也是昨天晚上见到网上吕教授博文,又通过他博文看了下面二个链接才知道。随感而发。 许多人说,这是周其风的家事,私事,不关其他人的事。不过,既然在大众媒体上将这照片与文字登出来了,这就是‘公众人物’(北京大学校长还真是公众人物,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这样下跪,怎么可能上到网上热议呢)的‘公开事’了,不是对周其风大加赞扬,就是有其他‘不同意见’,当然也有不少‘无动于衷’。所以议议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一句,不管大家如何议,周其风教授照样还当他的北京大学校长,还是他母亲的儿子,无关紧要。只是谈资而已。哈哈。
4659 次阅读|23 个评论
好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热度 6 lin602 2012-2-8 20:02
如果一个大学里最受尊重与向往的职位是教授,那个这个大学就有希望成为好大学了。 世界一流大学从这价值取向开始慢慢前进。 否则,一切免谈。 北大,清华?哈哈,做梦吧。
271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的时代特色
guyz101 2011-11-30 22:43
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的时代特色 顾克秋 2003年3月 处在21世纪初这样一个充满动荡和变化的时代,未来一流大学应该具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色,下面列举几个重要方面: 1.具有更强的人文文化色彩。大学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传播功能将得到加强,学科地位不断提高,大跨度的文化塑造和思想创新得到鼓励,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剧烈动荡(包括内心动荡)的时代,人民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更加强烈,人民的精神世界更需要一种终极关怀。这就需要主流社会能够为其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源,并且还要容易被人的心灵真正接受。对于人民的精神世界,主流社会的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如果没有能力去“占领”,邪教就会去占领,所谓“占领”就是真正进入人的内心世界。随着人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经典宗教思想的哲学化理性化、优秀哲学思想的世俗化和大众化看来是未来文明社会的一条自由平安之路。当然大学只在其源头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大学人文学术的最高使命。 2.由西方实证科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非线性科学、东方文化思想和系统综合思维方式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科学范式,将带来人类科学技术的新革命。这种科技学术将永远打上人和生命的烙印,哲学思想和科学原理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技和文化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因此一流大学中科技学术研究、创新、传播和应用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和传播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必然要求一流大学能够胜任培养同时具备优秀科学和文化素养以及相适应的复合思维素质、优秀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中坚作用,他们的创新能力自然不在话下,他们有能力面对人类社会将要出现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重大历史机遇,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越式发展一定是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中实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大学,哪怕是所谓的理工科大学,一定要走科技学术和人文学术并重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流大学。否则既不能胜任培养未来社会中坚的任务,也不能在新科学范式甚至传统科学范式下做出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贡献,造就学术大师和大师苗子就无从谈起。有钱也引进不来大师。 3.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得到强化,并具有新内涵。(略) 4. 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一流大学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等基本方面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如清华大学已经把复兴人文学科作为发展战略。但究竟应该如何变化?这本身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大问题,难以达成共识,也不便公开讨论,应该在一个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去探索,最后由历史做出选择,成功者就是未来的一流大学。而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不可能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不能用投票的办法形成,需要用理性和直觉去把握。在这个意义下,现在国际国内公认的一流大学,未来未必是一流,现在的二、三流,将来未必一定还是二、三流。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一流大学及其内涵是具有时代性的,建设一流大学一定需要准确的未来意识,不能一味跟踪和模仿当前的一流大学;第二,当前任何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都有机会成为将来的一流大学,但历史决不会为任何一所大学打包票。事实上,就目前国际国内的大学来看,一些典型的所谓“二流”大学,它们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新领域,要比所谓的一流大学更加敏感,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走在前面。
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