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情世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士生之(17)“请小导师吃饭”
热度 37 shn2010 2015-5-29 08:33
李勋哲愤然离开苗领钧的办公室。看着李勋哲气冲冲地走了,苗领钧突然有些懊恼自己刚刚火气太大。哎,何必和他把关系弄太僵,和自己指导的学生撕破脸总归是很没有意思的。他李勋哲不过是一个学生,毕业之后一拍两散从此再无瓜葛。自己的项目结题还要靠他多发几篇文章呢,而且还指望着他毕业前再向自己贡献一两篇文章的数据呢。不过这小子太自已为是了,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他在心里自言自语:“算了,由他去吧,将来现实会替我狠狠地甩他几个耳光的。” 气冲冲地走出苗领钧的办公室,李勋哲也有点懊恼:何必要和他撕破脸呢?哎,还要靠着他混毕业呢。以后还是得和他把关系处理好才是,至少表面上要维持得很尊重他的样子。 从此以后,苗领钧和李勋哲见面时就彼此客气地笑笑。李勋哲通常假装尊敬地打声招呼,然后无话可说地走开。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地、小心翼翼地维持这种表面上的和谐关系。 和苗领钧这种关系让李勋哲心里面很不舒服,有时候路上远远看到苗领钧就躲开。 李勋哲最后还是没有采纳苗领钧的建议。 他把论文投出去后不久就收到了编辑部的拒稿信。这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论文里面一个关键的假设没有证明而且也没有办法用实验去验证。之后李勋哲的文章发表在了另一个稍微差一些但是也还是很不错的杂志CC上。文章发表在CC上面之后,李勋哲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请苗领钧吃顿饭,把他们俩的关系修好一下。他走进苗领钧的办公室说:“苗老师,我的论文被CC接收了。” “恭喜恭喜,能够在CC上发一篇论文,还是很不容易的。” “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吃顿饭吧?” “好啊。一起吃顿饭。我请你。” “不不不,我请你。” “我请你吧。你还只是学生,收入也不多。” “我请你,这次吃饭是庆祝我的喜事。”李勋哲不等苗领钧反驳,又先声夺人地直接问:“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 “我都行。日子你来定吧。” “择日不如撞日,要不就今天晚上,你看怎么样?” “嗯,行啊。” 跟苗领钧约好之后,李勋哲感觉自己和苗领钧始终还是有隔阂,怕聊天也会有尴尬,就叫了郑克辛去作陪。郑克辛听说李勋哲的文章发表在了CC上,说:“就算你不主动请我,我也要宰你一顿呢!” 下午下班以后,李勋哲、苗领钧和郑克辛去附近饭店。酒上来了,李勋哲给大家倒上酒。苗领钧端起酒杯,说:“来,大家喝一个,祝贺李勋哲的论文发表在CC上面。”郑克辛和李勋哲也一起端起酒杯,碰了一下,郑克辛说:“恭喜你小子,干得挺不错。” “谢谢!谢谢!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要你们多多指导。”说着,三人一饮而尽。 菜上来了,李勋哲夹了几口菜,端起酒杯,违心地、故作深情地说:“苗博,这杯酒我敬你,谢谢你对我的指导。没有你的指导,我的论文不可能发表在CC上。” 苗领钧忙客气道:“没有没有,都是你自己聪明又勤奋,工作做得出色。”两人碰了一下杯子,把一杯酒全喝完了。李勋哲渐渐感觉脸上开始发烫,头开始发晕。 苗领钧给李勋哲指点人生路:“小伙子确实挺不错。才进实验室两年就搞出了两篇影响因子挺高的论文!剩下的两年赶紧继续多搞几篇论文吧!争取毕业前再搞个六七篇论文出来,到时候评选‘百篇优博’就有希望了!如果能评上‘百篇优博’,对你以后的学术道路非常有帮助的。” 李勋哲装作很感兴趣地样子:“好的,接下来的两年,我会更加努力地干实验,发更多好文章。”心里却又想起了《庄子》里那个“梓庆为鐻”的故事里的哲理:心斋,忘记可能会取得的名和利,甚至忘记自己,全神贯注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出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作品。 “李勋哲,你真该好好地敬苗博几杯。苗博为你的文章花了不少心思。”郑克辛说着,给苗领钧和李勋哲倒满了酒。 “没有没有,为学生改文章是我的本职工作。”苗领钧客气地说。 “苗博,以后需要你帮助的地方还很多,我这个人性子就是比较直,有的时候说话、做事情又比较欠考虑,你要多多包涵。”李勋哲说着,又举起酒杯。 苗领钧违心地说:“年轻人有点脾气是好事。我也是直肠子,不喜欢一个意思拐来拐去。”说完,一碰杯子,又一饮而尽。 李勋哲感觉胃里火烧一样,不仅仅是脸发烫,周身也开始发烫。看到李勋哲才三杯酒下去就反应了,郑克辛说:“李勋哲,你这酒量得练练啊。酒量这么差,将来怎么混!” 苗领钧也说:“是啊,在科研界里混,会喝酒、酒量大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们这个圈子里的大牛们都是喜欢喝酒的。要是你会喝酒,在各种场合多敬大牛几次酒混个脸熟,他对你有了印象,以后申请基金的时候就会照顾一下了。相反,如果你不会喝酒,你在饭桌上不去敬大牛他们的酒,没人认识你,评基金项目什么的就不会有人想到你了。” 李勋哲 心里想:“哎,我们博士都是这种低俗的追求吗?还好我也没有打算在这个圈子里继续混下去。” 不过他还是不停地点头说:“是是是……您说得太对了,确实如此。我也好希望自己能有个好酒量。可是天生就不能喝啊,哎!” 郑克辛带着开玩笑又有几分认真地说道: “酒量这个东西,是要慢慢练的。你现在起买瓶酒回去,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喝一口,晚上睡觉前喝一口,慢慢的就可以把酒量练出来了。” 苗领钧接过话题:“在科研这个圈子里混,最重要的就是有酒量、有关系、会说话。申请基金的时候,很多评审专家都压根不看你本子里写的是什么,不看你能力怎么样,就看认不认识你,还有你有没有关系。圈子就是这样的,今天你审我的本子,明天我审你的本子。”——李勋哲暗想:“ 科研经费分配 的 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科研经费拿到之后,科研人员不干活!一个研究人员把通过旁门左道拉关系拿到的上亿经费都用于研究,也远好于那些拿到几百万科研经费却一点研究都不搞、一次实验室都不进的人! ” 不过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装作看似很有兴趣地样子仔细地听着。 苗领钧还在继续说:“你以后要是继续在这个圈子里混,就一定要牢牢地靠住咱们团队朱老板这棵大树。有朱老板这层关系,你申请基金什么的都比别人容易得多。要是没有他的这些关系,咱们团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人人手上都有项目。咱们团队现在根本不缺钱,每年2000多万的科研经费,年底还要突击花钱,只好买些压根用不到的设备设把钱花出去。” 李勋哲想到团队的职工们还都在殚精竭虑地申请项目,不禁问道:“团队现在这么有钱了,为什么大家还要不停地申请科研项目啊?” “评职称需要啊。年底的绩效考核也是和基金项目挂钩。申请一个八十万的面上项目,年底就可以分出有五万的奖金呢。” 李勋哲又问道:“您现在距离研究员还差些什么?” “论文是够了,现在其实最缺的是基金。再申请到一个国家面上基金,评研究员应该就问题不大了。” 郑克辛插话问苗领钧:“苗博,你的那个国家自然面上基金评下来没?” 苗领钧说:“没呢,还要过一段时间才公布结果。不过前些天朱老板告诉我,我的本子送到了浙江大学陈天宇的手上了。” 郑克辛拍马屁说“呵呵,又是老熟人,看来问题不大了。苗博,你今年一定可以拿到面上基金的。” “这个还不好说啊。不过送到一个熟人手里面,胜算就增加了几分。”苗领钧说完,转过头又问李勋哲:“你毕业之后留所吗?” “还没有想过这个,还远着呢。” “留下来吧,你表现这么好,朱老板很欣赏你的。加上你又是朱老板的嫡系学生,毕业留下来,他肯定会很照顾你的,到时候你靠着他的这层关系,前程还是很美好的。” 郑克辛赞同地说道:“你以后即使不留在这里,也要多和大老板保持关系,将来申请基金的时候把本子给大老板看看,让他给在圈子里的同行打声招呼。” 过了一会儿,苗领钧吃饱了,躺在椅子上用手揉着圆鼓鼓的肚子, 总结性地 说 :“ 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里面,‘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现在虽然大家都觉得通过SCI论文的数量来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水平是存在许多的弊端,但是大家都还是承认目前这是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SCI论文这个硬指标,在这种靠关系的社会里,那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跑关系,产生更多的不公平。这就是圈子里的游戏规则。” 李勋哲 心里想:“ 这种‘以SCI为马首是瞻’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过是庸人管理庸才的蠢办法!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对那些在学术界里做不出有价值的成果的人、那些混日子的人划分出一个三六九等而已。一个能够做出影响世界的发现的科学家是不屑去在乎期刊影响因子这些东西的。 所以这种评价体系并不会真正的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 ”不过他 嘴上却说:“是啊是啊,确实如此。您看得真够透彻的。” 郑克辛接着苗领钧的话说:“ 就好像是高考,大家都觉得这种应试教育存在许多的弊端,但是却没有更好的替代手段。如果中国不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那么最后肯定是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人上好大学,没钱、没背景家庭只能上普通大学、甚至连大学都上不了。高考在这方面至少是公平的。” 李勋哲这次说了自己想说的话:“但是我觉得学点真本事比上好大学更重要。” “但是现在社会上招聘的时候并不看你有没有本事,只看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李勋哲还是固执己见地说:“ 学到真本事是一辈子的事情,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呢?就算名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即使毕业找工作时会有优势,但是后面也不一定就会还有优势;相反,如果有了真才实学,即使毕业找工作时一开始起点低些,最后也一定会做出应有的成就来的。” 郑克辛摇头说道:“你说的对,但是太理想了。关键是, 在现行的教育下,一个大学生就算是把课堂上的东西都完全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也未必能够成为你所谓的有真本事的人。因为现在的大学教育里,灌输给学生的大都是脱离实际、毫无用处的知识。几年前我帮我博士导师修改学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结果我发现我们学校的本科生的课程里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势与政策》这几门课所占的学分达到15学分,《大学英语》的学分达到12学分,当时我建议把这些课程去掉或者削减学分,结果我导师说这些课程是学校规定必修的,不能作任何改动。我又看到我们学校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的学分才20学分,而且一些很重要课程被作为专业选修课,就建议增加一些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而导师又说,学校有规定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不能超过总学分的15%,20学分已经达到规定上限了。你觉得在这种培养方案下,学生能学到你所说的真本事吗?” 李勋哲暗想:“哎,这就是大学生迷茫的根本原因了。我们国家的教育急需改革,而教育改革的内容,应当从改革‘教育的内容’开始。”
个人分类: 小说|22018 次阅读|52 个评论
[转载]了解人情世故,了解社会关系潜规则
shixuanlv305 2012-11-23 15:46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   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   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   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   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   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   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   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狗屎不如!如果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人太多,生存压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让自己懂一点“混”的游戏规则。的确如此,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而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书,一本将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的书,-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   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锋芒太露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   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不是读了几天《三字经》就可以彻底抹杀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不懂趋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你一百万!--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   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   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   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   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   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   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   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   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开始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   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眼红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总因小事与人争个你死我活。-等我长大踏入社会,现实的磨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   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   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身才华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只想好处独占却落个一无所有,你说可怜不可怜?   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   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如果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   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   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   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   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   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   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   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   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   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   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兔子急了会咬人,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   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   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   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   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   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   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   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   请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燕军在攻到即墨城时能放对方一条生路,他们必将争相逃命,哪有士气可言?就算换个地方再战,对方因为有了失败经历,如同惊弓之鸟,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敌手,可谓最薄弱的环节。照准这个环节一刀砍去,哪有不胜之理?   人生要喘两种气:一种是生命之气,一种是精神之气。   人生要会两件事:学会挣钱,学会思考。   人生的两个基本点:糊涂点,潇洒点。   人生的两种状态:谋生,乐生。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人间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尽孝。   一生三做:做人之道,做局之术,做事之技;   一生三通:通人情,通世故,通礼仪;   一生三省:得失之省,利害之省,进退之省;   一生三舍:舍的气度,舍的智慧,舍的境界;   一生三爱:爱国,爱家,爱自己。   三个自己:相信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人生三境界:一是做好自己,二是帮助周围的人,三是帮助更多的人。   人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   人生三生:生活、生动、生长。人生三种关系: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内心,现在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人的关系上,导致心灵迷茫苦闷。回想自己的生活,确实把所有时间花在了人际关系上,没时间融入自然,更没时间和内心对话,内心的宁静感幸福感无迹可寻。   应该争取把时间分成三份:一份给自然,一份给内心,一份和人相处。   人生三大阻力:懒惰,恐惧,格局。   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骆驼阶段,处于坚忍的苦修之中,异常艰辛;二是狮子阶段,勇猛拼搏;三是婴儿阶段,扬弃一切破坏的冲动,回到天真烂漫的时代。”   人生三个“一”: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长一能;交一友结一缘。   人生三费:费纸,费水,费钱。   人生三大乐趣:知足常乐,苦中求乐,以苦为乐。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是庸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人是伪装的智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三重境界分别对应人的三个时代:少年、中年和老年)。   人生三立:立功立德立言。人生三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纸上谈兵。   人生三事:一小事,就是现在正要做的事;二大事,想要做的事;三主要人生有意义的事,无限的思想。   人生三件事不能等:贫穷不能等,梦想不能等,家人不能等。   人生三件宝:知识、粮食、友谊;   人生三步曲:立志、工作、成功;   生活三箴言:谦虚、勤奋、思考。   人生三点式!   处世三点式:谦恭一点,礼貌一点,淡泊一点。   修养三点式:安静一点,慈善一点,沉稳一点。   家庭三点式:高兴一点,幽默一点,体贴一点。   饮食三点式:均衡一点,节制一点,清淡一点。   做事三点式:博学一点,诚信一点,负责一点。   人生三愿: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人生三件事不能等:孝老,行善,健身.   人生三件事不能怕:年龄,孤独,未来.   人生三件事不能悔:工作,机遇,出身.   人生三件事不能硬撑:花钱、喝酒、看病。人生三件事不能硬等:孝老、行善、健身。人生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人生三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人生三大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 说是潜规则,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事,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思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只需在做事时做到加到好处,滴水不漏,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才会看到老狐狸的曙光。
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情世故原如此,管它春夏与秋冬
热度 1 周可真 2012-8-8 17:22
雷锋曾说: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观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却是这般景象: 对待哥们姐们及其他一切知己相好者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富贵权贵及其他一切成功发迹者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异己像秋风一样无情, 对待穷人贱民及其他一切失势失败者像严冬一样冷酷。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28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让你早成功20年
liyibo666 2012-7-15 20:51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让你早成功20年 2011-9-24 13:32 阅读(41) 转载自 李青竹 !-- 返回日志列表 /div--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 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 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 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 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 。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一事无成!如果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人太多,生存压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让自己懂一点“混”的游戏规则。的确如此,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而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 锋芒太露没饭吃 ——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不是读了几天《三字经》就可以彻底抹杀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不懂趋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你一百万! 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 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 。 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 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 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 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 。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 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 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 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 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 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但是给你一个忠告: 最好还是不要批评。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 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眼红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 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总因小事与人争个你死我活。 等我长大踏入社会,现实的磨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 . 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 . 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 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身才华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 只想好处独占却落个一无所有,你说可怜不可怜?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 《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 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如果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 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 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 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兔子急了会咬人,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 锄奸杜倖,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 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 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 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 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请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燕军在攻到即墨城时能放对方一条生路,他们必将争相逃命,哪有士气可言?就算换个地方再战,对方因为有了失败经历,如同惊弓之鸟,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敌手,可谓最薄弱的环节。照准这个环节一刀砍去,哪有不胜之理?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咄咄逼人,把对手逼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往往自己发不了财,甚至会赔个精光。因为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这样的话,就算不上什么胜利,反而是不败之败了。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将当地大大小小的十几家企业全都吃进了肚,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为人处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懂得“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这一处世法则。对于那些无伤大碍的小错误,应该大度地给对方一个调整纠正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帮对方遮掩一下。这样一来,你收获的不仅是衷心的感激,还有众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不知道的人生五味杂陈
热度 2 Zhanglincn 2012-5-28 16:33
很久以来都以为自己明白自己,明白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但忽然在某个时候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什么都怀疑了,觉得国人人情世故太有些复杂和难以把握,想想有时候觉得很可悲,人活着本来彼此没有隔阂,却在某个时候变得互相都得不到很好的理解。自私制造了人之间诸多的障碍。 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并不想自己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不想让自己给任何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好的,但却忽然觉得无所适从了。我的独立和自立的生活理念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得到理解,很多人都以为我很孤傲,或者是不愿与他人来往的孤僻,甚至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我真的感觉很累了,整天要为消除误解而活着,其实我也是人,喜欢热闹喜欢享受生活,我其实一点都不孤僻,根本就没有竟然有人所说的孤傲。我只是不想去打扰他人,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凡是我自己可以搞定的事情,我都尽量自己去完成,我懂得浪费他人的时间是可耻的事情。我知道他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我更不是冷血,我向往朋友的聚会,更喜欢聊天KTV看电影逛超市,但我知道我没有这样生活的心理基础,我要去做我自己为自己规定的事情,我无法放下很多别人能够放下的东西,包括很多也许就是个梦一样根本都不可能完成的东西,但我恨自己无法坦然。 我有时想自己是个非常可怜的人,如果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内心总是不安和空虚,我不知道自己是要做什么,只是似乎在寻找某种人生的意义,尽管这种意义有时像狗屎一样没有价值,但我无法放弃。这就是我的悲剧。 其实我很羡慕过去的农民,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收工了就什么不用想了,和几个人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睡觉也踏实,没有烦心的事情,想哪时候上班哪时候扛着锄头在地里挖挖,不想干了就收工回家。尤其是冬天可以整日地穿着破棉袄蹲在墙角晒整天的太阳,晚上照样回家睡得很香。而我不能,什么都似乎没有尽头,不能一整天晒太阳,因为内心无法承受这样的东西,如果真是一天无所事事的话,必然内心充满煎熬。我不想这样,很想在某个时候把自己的脑子统统换掉,像一个心思简单的农民一样过一生,尽管有衣食的些许烦恼,这又有什么不好! 但我不能,有很多亲人的希望在纠缠着你,你每走一步,都不能停下来。你得对得起你的学历,对得起你的位置,对得起自己的面子,对得住自己的价值,你放不下的太多,便没有了生活享乐的时间,你给自己规定的东西越重越难,你所牺牲的东西就越多。 曾经我就碰见一个对自己的父亲非常愤恨的儿子,在我离开那里的时候儿子已经和父亲不在来往。我知道他们的故事,曾经也是站在谴责父亲的角度说他没有人情味,然而后来我才发现他的父亲是把自己的人生背负了太多的任务,为了完成自己的事业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了,没有时间和自己的孩子呆在一起,后来家庭的矛盾直接导致了他孤独的后半生。我曾经毫不保留地以这样的人作为反面的例子来告诫自己不能做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是冷血的,但,今天,我似乎忽然有了些丝毫的理解。 我还碰见一个人在我的面前抱怨一个没有人情的冷血的人,毫不奇怪的是这个人同样也是个终身做科学研究的人,这个人是他的一个亲戚。从他的眼里看他的这个亲戚一无是处,而最为让他气愤的就是没有人情味的垃圾,说起来就骂,说是到他家去连坐都不让坐就让走。一次一个亲戚大老远的来,他竟然不让住在家里,在外面的一个宾馆给定了个房间,他说这是看不起人! 后来我知道了一位前辈,是科学领域的一位名人,如今也已经去世,我就听说他也是一个家里来人了也从来不让坐的人,他的这个做法,让很多人对他充满了怨恨。但后来我听说他在临死时,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手里拿着书稿的时候,我似乎理解了他,他是没有时间叙旧的人,他只是珍贵于他短暂的一生和时间,你来有什么事情,不要坐,说完就走,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没有时间陪你,更没有时间休息和娱乐。 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伟大还是可怜,也不想知道人的一生这样活着有没有价值,我只是在无奈的时候,不时地理解了他们的“没有人情”的行为,虽然我根本不想如此做一个悲剧的人,但我的思想却让我无法停止前进,虽然我知道前方并不见得就是可以到达的彼岸。 我的肉体想结束这一切,但思想却失去了安宁。这也许就是某些人的悲剧,或者是宿命。愿上帝能拯救这些空虚的灵魂吧。
个人分类: 心灵故事|3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热度 1 hongleiwang 2011-12-21 10:40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      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      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狗屎不如!如果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人太多,生存压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让自己懂一点“混”的游戏规则。的确如此,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而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书,一本将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的书!      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      锋芒太露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不是读了几天《三字经》就可以彻底抹杀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不懂趋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你一百万!      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      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      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      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      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      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      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      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      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眼红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总因小事与人争个你死我活。      等我长大踏入社会,现实的磨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      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身才华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      只想好处独占却落个一无所有,你说可怜不可怜?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      《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如果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      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      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兔子急了会咬人,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         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      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      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      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请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燕军在攻到即墨城时能放对方一条生路,他们必将争相逃命,哪有士气可言?就算换个地方再战,对方因为有了失败经历,如同惊弓之鸟,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敌手,可谓最薄弱的环节。照准这个环节一刀砍去,哪有不胜之理?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咄咄逼人,把对手逼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往往自己发不了财,甚至会赔个精光。因为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这样的话,就算不上什么胜利,反而是不败之败了。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将当地大大小小的十几家企业全都吃进了肚,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为人处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懂得“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这一处世法则。对于那些无伤大碍的小错误,应该大度地给对方一个调整纠正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帮对方遮掩一下。这样一来,你收获的不仅是衷心的感激,还有众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1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热度 4 zlhua 2011-12-20 18:01
智商再高,情商太低,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维系不好起码的人情世故,就没有人愿意跟你打交道,与你合作,该怎么办? 当听到这种声音后,我突然感觉有点无奈.... 哎................ 读书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都是分数,奖状....那个时候,觉得智商高,成绩好,就是乖孩子,就是优秀的学生... 毕业了,进了用人单位,才恍然大悟,智商高不高,与能否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其实关系不大....想要实现美好人生,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本来智商与情商可以相得益彰的,为什么现实却让人如此无奈和纠结呢?
个人分类: 自省自立|4771 次阅读|19 个评论
看张曙光申报院士的结果:三分之二的悲剧
热度 6 yangfanman 2011-12-20 12:58
“在科学院申请院士失利后,张曙光在工程院2009年度院士增选评选时,以一票之差未能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数,再次“饮恨”。” 好的信息: 三分之一的院士没选他。 坏的信息:三分之二的院士选了他。 问题1:我想这个世界上好人多是肯定的,即使是选张的那些院士们。只是在面对人情世故、利益得失的时候,固然我们普通人很难把持得住,可是好像院士们比我们也强不了多少,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这样。 问题2:要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话,在某部强力支持下张要是有机会再来一次呢?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他胜算的可能性很大。虽然张没有机会了,在他天时、地利的时候没有当上院士(人和这块好像差了点),可有没有人通过类似的方法成功过关呢。今天能投票给Z曙光的人,没理由昨天没有投票给X曙光,后天不去投票给Y曙光。 我坚信:能阻挡“曙光之院”的不是人心和道德,而是机制和准则。这一事件警醒我们正视院士评选中的问题,可我们除了惊叹一声“好险,要不这家伙就是院士了”以外,还做过什么呢?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4549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情、权术下的学术
热度 11 qiaoqiao1980 2011-11-16 20:50
抛弃了人的情感来谈一个客观的标准,那么这种评论毫无疑问是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意义的。人情世故,在我们的现实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如果我去开一个学术会议,如果我知道会议中有我比较熟悉的科学网博友,那么我肯定会去问候一下,聊一聊。 那么放到学术中,这种人情世故也是非常常见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所以有的时候会暗地里帮着学生说话。学生也希望老师更有水平,于是也积极的宣传老师的学术内容。同事之间都会相互吹捧一些,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相互引用。老师招博士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硕士来读。学生希望出国深造,老师往往都会给些推荐信。如果学生想回到老师的学校工作,往往老师也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学生增加点砝码。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可以说,如果学术中只参杂了人情,那么学术是不会受到阻碍的,很多的时候往往会更好。看看那些学派的传承,以及一个学术团体内的相互抬举,结果往往是很不错的,会很好的推动学术的进步。虽然有一些人会很受伤,甚至有一些高水平的也会受到排挤,但是学术本身不会受到伤害。 为什么呢?因为人情就是人情,是代替不了学术水平的。如果我是老师,到我的学校找工作,有两个人应聘。一个是我的学生,一个是我不认识的。如果两人的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我会选择帮助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学生会更好的融入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学术团队中去。如果我的学生和另外那个人差距不小,那么我会选择另外那个人,然后告诉我的学生,这个事情我不能帮他,这是学校的原则。然后,我会帮助我的学生联系别的学校。 人 情是替代不了学术的。表面上是人情,实际上还是为了学术的发展。 但是现实是,在中国,似乎人情阻碍了学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展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问题在于,这里不再是人情的因素,实际上也不是人情,而是权术。一些人在为自己培植个人的势力,人情和学术都成为了实现个人权术的手段。但是从外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很少看见权术的成分,看见的是人情和学术的联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权术的东西都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基本上是哪里都有腐败,但是你具体去查的时候,会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腐败,帐目是清楚的,都是按照程序走的。这是非常诡异,而又的确是事实的现实。在中国,权术已经程序化,甚至法制化。对于权力的维护,不仅在制度上提供保护,并且在那些看起来更加公平的手段上也实现了,比如一些选举。 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制度也是随风而倒的芦苇。在中国的学术界,我们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学术和权术的杂交。从院士选举到各种评奖,从大学建设到各种资助,这种杂交的影子处处存在。学术已经成为了权术者的衣裳,人情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个人分类: 随笔|3920 次阅读|23 个评论
恨,聚于四川
热度 4 lcj2212916 2011-10-6 15:59
也许题目不应该如此,但此事对我的刺激太大。 四川人不知勤劳为何,只知道勾心斗角,占点小便宜,这也是历代帝王凡起于川者皆没落的原因。 父亲一生坎坷,不会人情世故,受尽了生活的磨难。本想现在应该安享天年,谁知不如人愿,只是苦了母亲。 一群无所事事的混混,为了挣点稀饭钱,算计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不知道这是四川人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父亲有缺点,但这样一个基本与外界没有交往的老人也会得罪人么?我不知道父亲做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会惹来那些人的报复。难道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即使是想静静地生存,也是这样困难的么? 虽然我也是四川遂宁人,但对家乡无甚好感,从小看到的见过的经历过的,今生永难忘。不知道这些历历在目的苦与难应该归结于父亲的不擅交往,还是四川人特有的欺善凌弱!? 栋长、居委会、城监所,与其说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还不如说是勒索要钱的衙门。 越想越觉得可笑,不知道是笑父亲的懦弱无能,还是笑自己的鞭长莫及。 正义,只是一个被鄙视了的词语,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非正义的故事。 我为父亲、为我自己感到悲哀,为我曾经生长在那个黑白不分的小城感到悲哀。 从今以后,对四川人再无好感,甚至都鄙视我自己。
3036 次阅读|8 个评论
教授、农民工、罪犯,谁贡献更大
热度 1 moxj 2011-9-5 11:46
大陆知识分子的地位果真提高不少,最近不但有准院士包二奶挪用科研经费被捕,还有教授和院士赛跑的圈内新闻也登陆了门户网站重要位置。看来大陆离科技创新立国取代靠农民工盖楼立国的时间不远了。 不管那个群体的人,单就个体或一部分人来讲差别都很大,很难说谁的贡献大,谁的危害大。 就农民工这个群体来讲 ,个人影响力很小,即使玩个谋杀工友,骗取煤矿钱财的勾当,也得搭上一条命,况且拿了一点微薄的赔偿也都去促进内需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罪犯这个群体也不好说 ,干了一些违反法律和道德上的事情,具体原因不追究,有挪用巨额公款让国家蒙受损失的,也有很多地层人民因为社会制度和人情世故没有玩转进了监狱劳改无偿劳动的,他们因为的自己的失足无偿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甚至抱怨的机会都不会有。 教授这个群体更不好说了 ,居然有人敢公开和院士赛跑,不把拿着巨额经费搞高端研究的院士放在眼里,看来他对大陆的科研情况是有很深了解的,即便高级知识分子不像一些玩弄权术的官员一样干着危害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而中饱私囊,置身事外;也有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只是骗取科研经费发表钻营的文章、、、、别的不说了,洗钱而已,一样是没有入狱的罪犯而已。可想而知,和一些罪犯竞争,需要对自己的科研多么自信吗?做人不要太差足够瓮中捉鳖一般取胜。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31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饶毅为何输了?
junbiao 2011-8-17 15:04
双鱼座最本质特点是什么?善良?懦弱?温暖?不是,我告诉你,是思考(在很多情况下过多的思考)。 是的,双鱼座的一切特性,都来自于他过多的思考,你可以称之为敏感,但是一旦敏感能够正确的使用,那么没人能比双鱼座更快的学会人情世故,在这一方面,有一个双鱼座的伟人做的尤其出色,他的名字是周恩来。 因为思考的太多,所以双鱼座的人就算不是真正善良的,也至少是表面善良的。对于双鱼来说,善良以其说是本质,不如说是双鱼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善良的方式活着、、 双鱼座的温柔。是的双鱼是温柔的,因为双鱼总能敏感的体会到对方的细微变化,时刻了解对方心意的转变,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能尽快的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为女孩披上自己的外衣,什么时候该停下手里的活,转过身去和女友好好的说话。 与众不同的部分:信仰 双鱼的信仰就是没有信仰!在双鱼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现实中的双鱼座确实给人太多的失望,懦弱,多疑,自卑,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一个双鱼座或许没有上面全部的特点,但至少会有一二个。 造成双鱼座优柔寡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双鱼想的实在太多,双鱼会想到它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多少种不同的影响,它会让人对自己有怎样的看法,会不会造成误解。(虽然很多时候,双鱼会冲动的把一些话脱口而出) 至于多疑,这点和自卑联系的比较紧密。双鱼往往不能坚持住自己的观点,这种不能坚持大多数是因为双鱼座自己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也有很多时候是因为双鱼对自己不够自信。 接下来解释双鱼的懦弱。只要让自己和爱人平平安安,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什么尊严,什么气节,见鬼去吧。所以只要不把双鱼逼到绝境,你尽可以嘲笑双鱼的懦弱。每条鱼的忍受范围都不同,但一般都比正常人多那么一点点。但是如果你不小心让一条鱼觉得无路可走了,那么你真的要小心了。他可以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无视所有道理,更不会考虑尊严和人格。你务必要相信这一点,虽然这种时候很少。 对于双鱼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感情,一条精神上满足的鱼,可以没有其他东西,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人(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其他东西,很难精神上满足)。 对于鱼来说,感情是单纯的,是单独的。鱼可以原谅对方的一切,只要那个人是真心对他好的。只要鱼能确定你是真心的喜好他,对他好,什么事都可以原谅。。。但是请注意一点,大部分的鱼都比你聪明,不要以为小计俩可以骗到鱼,是不是真心喜欢,鱼比谁都清楚。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双鱼男孩...嗯...看你的运气了,如果你遇到的鱼是个没有志气,不想做事, 玩玩乐乐的鱼,而且已经25岁左右了,那么好心提醒,还是尽早离开。。。 如果遇到的鱼有事业心,能上进,肯做事,或者干脆事业有成的鱼,那么真的恭喜你,你是千万少年中最幸运的一个,再挑剔的女人也无法对一个有上进心有事业的鱼有更多的要求了。鱼很乐意把他的一切奉献给他爱的人,看到他爱的人开心,他会更开心.....
2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终的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热度 2 zhaoyp 2011-5-15 06:56
最终的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是我认为人生最好的格言,也希望能给大家共勉。 一个人不会永远成功,而成功人士的特质恐怕都是百折不挠,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在被压、被挤、被轻视、被忽略、被边缘化、被突然的袭击所粉碎时,那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怎样才能再站起来?怎样才能摆脱那无边的苦闷?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会放弃?我得到的启示是,在你困苦时,可以去玩,去到大自然中享受,但是你却要读书,而最好的书却是国外一些名人的传记,为什么?就是他们不外乎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他们那睿智和幽默,特别是他们的直白,使我能够明白是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了,人情世故到底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前的黑暗中是怎样摸索的。我很钦佩,很受鼓舞,很得到启示,所以给大家分享,但我还有一个忠告是不要看小说,特别是那种你平时最喜欢的,或无聊得随便什么都行的那些小说或读物,都不行,特别是那些非常唯美的、非常令人心碎的、非常深刻的小说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小说家一般都是非常...敏感的,而你在最困苦时,需要的不是敏感的,而是那种粗旷的、那种告诉你历史曾经在这些人手中是怎样转变的情形,很好玩的,...,而最后一条是不要放弃,那就是我的最深刻的体会,我曾经遇到过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当我没有得到我应该得到的预期时,我曾经就放弃过,我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丢掉,但过了4-5年后,我的伤痛被消磨的没有了,这时再从头捡起时,才发现我仍然很优秀,但是如果我当时不丢掉就更好了,那我早就更成功了,于是在后来的每一次挫折中,我都不放弃,不管怎样都不放弃,他们还能怎样我?最终我就是走在前面,而且我不会很累,因为我在不放弃之中,就为自己留下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不需要与人争什么,我只是为了自己提升而努力,为了社会和身边的朋友而努力,为了更崇高的事业——这当然是我觉得崇高的事情,不一定所有人都一样的,我就奋力的做下去,结果我争取到了瞩目的成果,我还会继续努力的,这也是我曾经给我很多受到压制的朋友们的鼓励,他们无一不是在彷徨中又继续前行....,看到他们(她们)又上路了,我很高兴......
3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那些逝去的人情世故!
热度 7 jsnjjlj 2011-3-22 16:01
那些逝去的人情世故!
朋友送了一个小画册 说是开发情商的 我没有在意 随手给了外公外婆 今天早上突然听见鼎鼎在喊 哥哥姐姐 诧异之余,走进里屋 这才发现外公正拿着朋友送的画册在教鼎鼎 走上前去,才发现朋友送的画册不过是一些列家庭关系的人像画册 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等 突然间 悲从心头起 突然意识到: 独生子女一代的孩子 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依靠了 “你欺负我,我回家找我哥来打你” 图片来源 百度
312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十八个有用的人情世故
llcokcn 2011-3-10 19:16
十八个有用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属于社会知识的范畴。这些知识大半来源于与不同人群的社会交际,也来源于社会冲突与社会发 展。在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下,人情世故能够帮助我们个人缓和与其他人之间的紧张度,也比较容易让其他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适度感。这里例举出对 于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用到的日常生活中18个人情世故,而这些人情世故也经常被很多年轻人忽略。   1、即使不是大人物,我们也经常能用请教的态度与口吻与他们说话,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实用的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2、在吃饭的场合做主动点菜者,不适合请主人与主宾点菜,因为那不是尊贵者通常做的事情,但是请注意询问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只管点自己爱吃的东西。但是这需要平时研究菜单,积累点菜的经验。   3、经常找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注意哦,即使老板也需要被你肯定,但是尽量在私下场合,而对于一般朋友与同时则应公开赞扬。   4、在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相貌、事情、人品赞扬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不要假意否认,合适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尤其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5、学会使用便条,包括借条、领条、请假条、申请信,如果你很主动地使用这些便条会让其他人感到你很规范,而且如果你懂得请其他人这样做,你和未来更好与他们有凭有据地与他们打交道。会写便条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6、即使你不是服务人员,在朋友或者同事有客人在的时候主动倒水,会让朋友与同事很有面子,也会让客人觉得你的朋友与同事很有威望。这会让你的朋友与同事特别感谢你的姿态。   7、虽然你觉得你是新手或者地位比较低的人,但是你要勇于不耻下问,也要做到主动询问别人的需要,而不要等领导或者资深的同事对你表现出亲和,因为他们这样表现往往需要特别的努力。   8、记得在别人不在座位的时候很热情地帮助接听与记录电话、接受信件、传递信息,对团队的同事与同学,提醒他们一些你知道的重要日程。   9、在征询了别人意见之后才进入别人的房间,看别人的书架或者室内物品,在经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才用别人的电脑,坐在别人的私人座位上,但通常不去翻动别人的笔记本。   10、出席别人需要有邀请,如果不能出席应提前通知,迟到的话要在适当的时间点上通知主人,到了以后要解释,带未经邀请的朋友要事前通知主人。   11、不适合向别人索要礼物,收到别人的礼品不管是不是喜欢要表示感谢,因为送礼者会很在乎你的反应,不适合把一处的礼物转送给另一处,尤其还保留原来送礼者的符号与痕迹就显得很没有礼貌了。   12、在有多个出席者的场合,主动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其他人,或者主动在你认识的朋友之间穿针引线。   13、有不同地位的朋友在的场合,都要保持微笑,体贴地招呼下那些内向的、不为人注意的、可能有点自卑感的朋友,在社交中对弱势者的帮助会得到 别人特别的感激。在其他社会场合,对于社会地位较低者,尤其在有你不能适应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时,要克制自己所想表现出的不适感与负面表情。尽量主动向 社会地位较低者打招呼。   14、有好东西吃的时候不要吃独食,主动地告诉他们你知道的好消息,在有好事情的时候能想到别人。   15、有人做错了事情或者你发现其他做错了事情,不要用情绪性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要注意就事来评价,避免评价了别人的人格、个性与家庭教养。 批评时能提出解决方案,批评就更有建设性。也不要只有批评,批评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如果批评时能比较幽默,往往负面效果就更少。被批评或者遇到尴尬的时 候能幽默自嘲,也能提高交流的建设性。   16、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在另外很多时候,如果问题争执不下,也不要继续火上浇油,冷静下来,多收集一些数据材料与想更明白点再说。   17、在你不能有充分把握的时候,用“争取”与“尽量”这样的口吻回答别人的邀约,承诺了就要最大限度去履行。   18、虽然在商言商,但是我们要尽量不谈回报地先为别人做点什么,这样就赢得了在心理上比别人优越的债权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个人分类: encouragement|1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金瓶梅》与项目管理
laojing 2011-2-16 10:54
你考过了PMP就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吗?不一定。一个项目管理教授也不敢保证他就是一名成功的项目经理。仅学西方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项目实施中,最考验功力的是人际纠纷的协调功夫。近日我开卷久闻大名的 一书,它所描绘的人情世故社会风俗让我受益匪浅。项目管理是西方人提出来的,作为一个专门课题研究,其实项目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下面我就以“王婆贪贿说风情“一节为案例,结合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评说。 案例情节大家自己参读小说,在此节中王婆可谓一优秀的项目经理(在这是纯粹是角色分析,不论人物品格),西门庆是项目的客户,潘金莲是项目对象。西门庆自从帘下见了潘金莲一面,被勾去三魂六魄,就作为甲方代表一心要启动这个项目,但愁找不到一个优秀的合适的项目经理来实施。而王婆既是潘金莲的邻居和干妈,又是西门庆的长期商业合作伙伴,更解风情,可谓实施该项目的最佳人手。可以这样说,没有王婆这名风月项目管理专家,西门庆勾搭潘金莲这个项目根本就无法启动,无法实施。纵然西门庆色胆包天,亦不敢肆无顾忌上门强干;即使潘金莲有意,碍于自尊和名声,亦不能主动投怀送抱;只有有了王婆这个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更是偷情领域专家,不仅提供实施场地,而且提出项目的可行性计划,此项目才能立项,否则是过不了预审,只能在西门庆的大脑中空想。 王婆不愧为行业专家,业务纯熟,既当销售经理,又当项目经理:在与客户西门庆充分的交流沟通后,掌握了客户心理,从容不迫的提出了项目成功的必须条件”潘驴邓小闲“,在获得了业主对项目实施的支持保证之后,再强调了项目的资金需求,再次反复得到了甲方的承诺,然后”哈哈笑道“自信地介绍项目背景——潘金莲的身世现况,以及项目实施计划——十分挨光计,这是此项目的关键,此节的精华。没有这个精致的偷情计划,西门庆作为客户不会对王婆这个项目经理充满信心,放心地交与可观的钱财投入相当精力供其使用。王婆也正是凭借这细腻专业周到的项目计划,展示了她的职业素质,赢得了客户西门庆的充分信任,得到了客户在项目过程中的完全配合,从而为项目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王婆这偷情项目计划,任意一分一个环节不成,整个项目就失败,可谓风险高高,件件都是关键任务,整一个关键路径。 一个项目计划的成熟过程有点类似于小说的演化过程。一个初涉项目管理的人,往往沉迷于项目进度的精细完美和理想,诸如PDM、PERT和CPM等等;就像小说发展的初期如 和 等,以神魔、英雄和将相为主题,以情节的惊险曲折取胜,脱离现实生活。而一个成熟的项目经理他的重点不是项目计划的情节分析,因为情节计划进度分析越完美,执行中修正的可能性就越大;他的重心是项目的人际分析,包括项目利益相关人和项目团队分析,人际风险这才是项目成功与否的最大风险。它涉及能力和个人动力等等。这就像小说由初期的以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为重心发展到现在的以人物性格刻画塑造、人物命运为重心的过程一样。为了情节的紧张曲折,让人物的性格能力表现前后不一致矛盾,给人毫无回味余地,项目进度计划如是则毫无可行性。反之,以人物的能力性格冲突来推动项目情节发展,项目情节即使像 一样平淡无奇毫不惊险刺激,但真实可靠,可行性强,执行风险低,经得住实践的考验,人物刻画真实可行,这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才是优秀的项目计划。 由“李瓶儿招赘蒋竹山”一节观人际沟通说服技术: 这一章先写西门庆闭门避祸,李瓶儿相思成病,于是蒋竹山粉墨登场。先言蒋见色生意,怀非份之想,但这一章却写出了蒋竹山这个小流氓的精明老练的沟通说服技术。他虽心怀不轨,却并不显露,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蒋就床搭脉诊视后,又根据街谈巷议关于西门庆与李瓶儿的绯闻和近况,心中断定李病乃相思恍惚失眠所致,吃点安眠药即可,嘴上却夸夸其谈,大言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显示自己的医术。果然唬得善良的李瓶儿“有累先生,奴好了重加酬谢。”数日好,李精神复旧,自然感谢蒋,并对蒋有了好映象。 在吃谢酒时,蒋就乘机下手,但是不明李瓶儿的心思心理,不敢冒然唐突,否则自讨没趣。于是狡猾的蒋“先用言以挑之”,问起李美人的私人生活问题来。单纯的李瓶儿正怀感谢之情,哪里知道蒋医生的肚里乾坤,一一据实回答,两人一问一答,沟通顺畅,关系也渐渐拉拢。蒋竹山主问,李瓶儿主答。竹山佯作不知,逐渐把话题引导到”可惜娘子这般青春妙龄之际,何不寻别进之路?甘为幽郁,岂不生病?”当李老实作答,早晚过门西门庆,蒋竹山早有准备,又故作玄虚,大惊小怪起来:“苦哉,苦哉!”先大谈特谈西门庆残害妇女,“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再言西门庆的窘境,“多是入管抄没的数儿。”精心准备的一番言辞,打动李瓶儿心思的拳头,说得二门不出,消息闭塞的李美人寻思半响,变了主意。在这里,蒋竹山可谓对症下药的神医,药下得准而猛。这里是这次有效沟通的转折点。 心思活络而又单纯的李瓶儿,单凭蒋竹山的一番言辞表演,映象颇好,含蓄委婉的表态“倘有甚相知人家亲事,——”。蒋竹山一听,是正中下怀,却并不急于毛遂自荐,而是乘机问道:“不知要何等样人家?小人打听的实,好来这里说。”进一步把脉,降低风险,老练!李美人道:“——只像先生这般人物的。 ”可谓水到渠成,生意成交。 斯文简直可作为项目经理与项目的stakeholder和团队成员的沟通说服典范。 王婆的缺点是太贪,见利忘义,不会与人 分享 利益。在 中,王婆的结局也是利令智昏,贪武松钱财而亡。郓哥想与王婆分一杯羹,共沾西门庆这一大客户的好处,而不得,顿生报复之意。王婆是恶化了她项目组外的人际环境,郓哥原就是独立的项目外人士。王婆老于世故,她的性格缺陷并不妨碍我们冠予“专业风月项目经理”的荣誉称号,她的精明老练除前所述,还从以下两点可见一斑:    在“偷情潘金莲”的项目实施片段中,基本上是按照王婆的“十分挨光计”项目进度计划进展的。在执行中,可圈可点的有四: A.沟通 王婆在说通潘金莲来茶房缝寿衣后,“当晚回覆了西门庆话,约定后日准来。”把项目的进展及时告知stakeholder西门庆,保证了各方面人士的相互配合,按时衔接。 B.对项目进程的控制力度把握到位 a.插手 潘金莲来王婆家针指,前两天王经理是安排茶水在家等候。到了第三天,与项目受益人约好的会面日子,是一个节骨眼,“王婆只张武大出去了,便走过来后门首叫道.......”主动出击,强烈干预,确保今日的约会。 b.放手 在九分光景后,王婆推说买酒,倒关两人屋里,当路坐了。可谓知情识趣,这一分只能当事者两人自便,她插在中间反倒无趣,只会有害项目的成功。她定位于在外把风,“若闹将起来,我自来搭救”,真是再准确不过。 C.实施高风险项目,时时注重评估项目进度,成功可能性。王婆在双方会谈中,不断观颜察色,判断成功概率,并与甲方交流。“王婆看着西门庆,把手在脸上摸一摸,西门庆已知有五分光了。”于是项目才往下实施,才又进入下一阶段。 D.竣工验收成文。 待两人成了好事,正在收工,王婆推开房门,抓个现行。王婆道:“你们二人,出语无凭,当各人留下件表记物件拿着,才见真情。”这就相当于工程收尾非有可靠的验收报告,否者不能算项目成功。 2 风险意识 王婆绝对可算古代优秀的风险管理者。理由如下: A 无论是在计划还是在实施中,王婆都明确表示若一分不成,“此事便收了,再也难成。”并不忌讳失败,对项目出资方早有警钟。 B 即便项目进展到九成,王婆依然做好失败准备,在屋外守着,一旦潘金莲不从,她好进屋收拾残局。王经理心中肯定有一套风险应急计划,只是潘金莲的配合使我们不得见而已。 C 当工程顺利竣工后,西门庆潘金莲两人缠绵不断,王婆进入工程完工后的维护保养阶段。由于王经理的贪婪,不分郓哥汁水,导致武大郎捉奸,项目出现危机,王婆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她首先向项目受益方提出了两个 选择 :“要长做夫妻,要短做夫妻?”对自己的定位准确,作为项目经理只能满足甲方的需要, 具体的需求变更只能由项目发包方来作出。而对于西门庆的两个选项,王婆是皆有具体的应对方案。可见王婆对于这路不利变化,是胸有成竹,应急方案随需而出。当然,从王婆歹毒熟练地制武大郎于死地的计谋和操作来看,王经理作案不是第一回,这类事例她可谓是见多识广,经见得多了。    项目管理只是一种工具,但这并非是说倘若我们运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些名著就有哗众之闲。毕竟, 中国 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内容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好多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东东,只是那时人们还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方法,还处于一种初期状态。我赞赏案例中的这种尝试。 关于人的管理,可谓项目管理的第四个目标。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人力因素将成为项目管理既成本、质量和进度三个基本衡量标准之后的第四个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人在项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项目经理,只有懂得如何和其他项目参与者做好沟通,团结协作,才能取得项目的最大成功。面对一个资源有限的项目,为了取得好的项目成果,如何将其资源合理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中可变性最大的因素,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无疑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袁岳(据称)的36条人情世故(转帖)
zhaopei 2010-10-5 18:11
袁岳(据称)的36条人情世故(转帖) 1、即使不是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与他们说话,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实用的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2、在吃饭的场合做主动点菜者,不适合请主人与主宾点菜,因为那不是尊贵者通常做的事情,但是请注意询问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只管点自己爱吃的东西。但是这需要平时研究菜单,积累点菜的经验。上桌的时候要尊重主人的安排,不要贸然先行入席。   3、经常找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注意哦,即使老板也需要被你肯定,但是对上者的赞扬应尽量在私下场合,而对于一般朋友与同事则应公开赞扬。   4、在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相貌、事情、人品赞扬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不要假意否认,合适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尤其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5、学会使用便条,包括借条、领条、请假条、申请信,如果你很主动地使用这些便条会让其他人感到你很规范,而且如果你懂得请其他人这样做,你未来就能更好与他们有凭有据地打交道。会写便条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6、即使你不是服务人员,在朋友或者同事有客人来的时候主动倒水,会让朋友与同事很有面子,也会让客人觉得你的朋友与同事很有威望。这会让你的朋友与同事特别感谢你的姿态。   7、虽然你觉得你是新手或者地位比较低的人,但是你要勇于不耻下问,也要做到主动询问别人的需要,而不要等领导或者资深的同事对你表现出亲和,因为他们这样表现往往需要特别的努力。   8、记得在别人不在座位的时候很热情地帮助接听与记录电话、接受信件、传递信息,对团队的同事与同学,提醒他们一些你知道的重要日程。   9、在征询了别人意见之后才进入别人的房间,阅览别人的书架或者室内物品,在经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才用别人的电脑,坐在别人的私人座位上,但通常不去翻动别人的笔记本。   10、出席别人的活动需要有邀请,如果不能出席应提前通知,迟到的话要在适当的时间点上通知主人,到了以后要解释,带未经邀请的朋友要事前通知主人。   11、不适合向别人索要礼物,收到别人的礼品不管是不是喜欢要表示感谢,因为送礼者会很在乎你的反应,不适合把一处的礼物转送给另一处,尤其还保留原来送礼者的符号与痕迹就显得很没有礼貌了。   12、在有多个出席者的场合,主动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其他人,或者主动在你认识的朋友之间穿针引线。那些被缓解了陌生感的朋友会特别感谢你。   13、有不同地位的朋友在的场合,都要保持微笑,体贴地招呼下那些内向的、不为人注意的、可能有点自卑感的朋友,在社交中对弱势者的帮助会得到别人特别的感激。对于社会地位较低者,尤其在有你不能适应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时,要克制自己所想表现出的不适感与负面表情,尽量主动先打招呼。   14、有好东西吃的时候不要吃独食,主动地告诉他们你知道的好消息,在有好事情的时候能想到别人会让别人觉得你把他们当好朋友。   15、有人做错了事,不要用情绪性的方式加以批评,尤其要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了别人的人格、个性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批评时应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如批评时能较幽默,往往负面效果就更少。被批评或者遇到尴尬的时候能幽默自嘲,也能提高交流的建设性。   16、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在另外很多时候,如果问题争执不下,也不要继续火上浇油,冷静下来,多收集一些数据材料与想得更明白点再说。   17、在你不能有充分把握的时候,用争取与尽量这样的口吻回答别人的邀约,承诺了就要最大限度去履行。诺言是指100%做到的事情。如果你有了三次甚至更多的对同一个人没有履行诺言的记录,那个人通常就不再认真地对待你的约定,这就是所谓的信用问题。   18、虽然在商言商,但是我们要尽量不谈回报地先为别人做点什么,这样就赢得了在心理上比别人优越的债权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19、为子女者应尽早学会衣被自理、帮理家务,有工作者应主动帮助办公室里不起眼的杂务;   20、为子女者或小辈者与父母、长辈、尊敬者同行不抢道,让行、让座、让茶、让食,宴席开吃请邀大家同食;  21、参加宴会、与朋友同食,不挑剔埋怨食物,不因不喜而不举筷,即使不喝酒也以茶代酒致敬;  22、向师长或他人发问、商讨或为人请教,应起立,先致意问候; 23、于人背后对他人即或不喜欢的人不说对人不好的话,严厉的意见应与当事人亲提,对人肯定的话倒可以背后说,对领导的好话宜私人对其私言;  24、说话需自律,对失意的人不说自己得意的话,不张狂高举自己的地位、子女、家里的财产,见老年人不说丧气话,多说鼓励人的话,没有建言不轻易严厉批评人,与人绝交也不必说恨话做恨事;  25、对小贩、苦力别太讨价还价,与劳力平民说话也要有廉恭之态; 26、受人接待、得人指教、获人帮忙,应致感谢信息,或邮件致意或专门找机会致谢,长者赐礼,不应推辞; 27、不当众剔牙、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抓身挠腮,不未经征询抽烟,不醉酒见他客; 28、正吃饭、已眠或衣衫不整时不访客或不接待访客,待客则应周正; 29、接待来客、见尊客应先伸手相握,先帮助引座落座,另有主人则应候主人安排座位; 30、对朋友,平时在无事之时就应致电、或邮件或写信问候,而不应在有事麻烦人的时候才找人; 31、远客来访,应尽量设宴招待;有客人来应备礼,受礼应还礼;到远地访问应先由本地朋友了解本地偏好与禁忌; 32、初见应请教人尊姓大名,如受人请问尊姓或贵姓,应答免贵姓x,或称免贵叫我xx好了。 33、入乡随谷,人鞠躬我躬,人作揖我揖,人问候我问,人握手我握,让人有融入切近之感; 34、称呼应见切近感,称呼到访的公司可称我们xx公司,而不是你们xx公司;称我们在座的同事,而非你们的员工;称我们公司现在做的xx事业,而非你公司做的xx业务; 35、质疑别人应多有依据,不信口开河;虽有理,但措词应注意和缓,态度要诚恳,有求教之语;评论别人前应反思自己能否做到; 36、知道好的消息与好的道理应尽量与人分享,利益让人分沾;得人鼓励、支持、帮助应特别的感谢。
个人分类: 大千世界|1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情世故
贾克功 2010-2-7 17:40
南怀瑾:《论语别裁》02章 为政(5)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融洽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孔子的自剖 下面更有趣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