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一学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出身”不好的同学如何才能得诺奖
热度 14 SoSoliton 2020-10-13 09:29
202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于近日全部揭晓,八位科学家获得三个奖项的桂冠。《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一篇文章 (作者 Jack Grove ) 分析了这八位新科诺奖得主的本科求学经历, 有个出乎意料的发现。 八位新科 诺奖 得主中,只有一位本科毕业于牛津剑桥( Oxbridge)或常春藤联盟这一类全球 顶尖 高校。相反,有三位的本科学位是在相对现代的院校(或叫新兴院校)取得的:化学奖得主 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读的本科,这所大学是在巴黎大学解体后于1971年开办的,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Charles Rice和Michael Houghton本科分别就读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前者在1959年才获得大学地位,后者于1963年 开张 。还有两位在小型大学或文理学院 ( small universities or liberal arts colleges ) 获得本科学位:化学奖得主 JenniferDoudna在加州波莫纳学院,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Harvey Alter在纽约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文章说,今年的诺奖得主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诱人前景,即未来诺奖得主的教育背景可能与过去大不相同,而且更加多样化。老文读到这些,不由为在求职、进一步深造等 “卡脖子”环节深受看第一学历(俗称“出身”)困扰的同学开心: 科学上的 “皇冠” 诺 贝尔 奖不看 “出身”,可以朝着诺奖级成果的目标往前冲。 英雄不问出处,前提是你要先把自己变成英雄或做出英雄般壮举。 接下来的问题是: “出身”不好的同学如何才能得诺奖? 搞清楚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学校和老师来说,更加重要,一方面便于有的放矢培养最顶级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广泛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得不插几句。昨天下午,老文跟一位从其他热门专业转到物理学院的本科女生交流。女生说,她之所以转专业,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感觉。之前的专业尽管很好,但她找不到感觉,而且越努力学它越找不到感觉。相反,她说她在中学就对物理特别有感觉,看到满篇公式特别有亲切感,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有打开物理课本的冲动。老文对女生说你这是要得诺奖的前兆。第一,从今年的诺奖结果看,女性得诺奖的机会越来越大;第二,像诺奖这样的顶级成就,往往靠直觉,也就是你说的感觉取得。许多名人名言说的所谓天赋加勤奋,可能打造一座高原,但创造高峰的,往往是直觉。 在老文这样的离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距离的高校当老师,激励学生朝着诺奖级成果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追求诺奖级科学提供环境和途径。机缘巧合,昨天晚上,老文正好读到 Jack Grove 的文章,如获至宝。 其一,有人认为,新兴大学实施的更具实验性 ( more experimental ) 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也许是一些诺奖级成果的关键因素。 英国前科学部长 Willetts勋爵说 , 一所老牌大学可能非常创新,但有个有趣的问题,即能否通过建立新机构来鼓励新的研究方式。由于诺奖往往从二三十年前研究人员年轻时所做的研究中 产生 ,因此,来自诸如东安格利亚大学那样的 1960年代创办的大学的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的工作 , 现在开始得到国际认可,这并不意外。 其二,新兴大学往往不像老牌大学那样拥有 众 多学术权威,这可能更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创新。 1966至1975年间曾在东安格利亚大学教生物学、现在是诺丁汉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誉教授的Michael Balls说,年轻科学家带头从事研究和教学是1970年代早期东安格利亚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大约有30名 不超过 30岁的新讲师,加上六名老牌教授。考虑到已经建立起来的非常民主的制度,我们经常投票超过他们,特别是当他们试图让我们以传统方式做事时 。 ” 特别是, “我们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新颖性和自由度的极大刺激,这一点也传递给了我们的学生。” 值得指出的是,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Paul Nurse爵士在1970年代初是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博士生,而他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生Dennis Brown也是 该大学的 本科生,现在是哈佛大学的医学教授,之前还 担任 美国生理学会主席。 其三,小型大学提供的更紧密的师生互动机会和本科生科研项目, 有无与伦比的奇特作用 。 科睿唯安 高级引文分析师 David Pendlebury研究过美国科学家的本科背景,他指出,像Doudna本科就读的加州波莫纳学院那样的大学在鼓励女性攻读理学博士方面的记录比精英研究型大学好。但更重要的是,在小班授课的环境中比在大 教室里讲课 更可能发展紧密的师生关系。 最重要的是, 这类 大学 的本科生通常有机会与教授一起进行真正的研究,而在一些 著名 研究型 大学 ,动手 或操作性 的工作 通常 由研究生和博士后 完成。 老文尤其认可这一点。考察科学史,不难发现,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大多在本科阶段就开启科研历程了,或自己独立做,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或跟着老师一起做,如麦克斯韦、费曼等。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4534 次阅读|32 个评论
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热度 39 boxcar 2014-1-7 16:33
【博主说明】 本文是大约1年前接受《大学生》杂志约稿时所写文章的第一部分。不过,因为第一稿的口气略偏说理甚至说教,杂志的编辑认为它可能不对大学生们的口味,而建议我在文中尽量以讲故事为主,所以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只用了期中短短的几句话。为了不埋没这篇文章,顺便在“考研基地门”正大开之际凑个热闹,我把它贴在自己的博客上。 最近几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人才(或者说高端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呈现出“买方市场”的局面。此时,“唯出身论”的社会陋习再度登场,具体表现是,无论大学生们选择求职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那些本科毕业院校名气小、档次低的大学生们常常遭到排斥,甚至在他们通过努力拼搏考取研究生、甚至获得了名校名所的博士硕士学位后,就业时还那么在第一学历“非 211 不要”、“非 985 免谈”的歧视性条款面前吃到闭门羹。那一所所让学子们留下青春岁月最美好回忆的大学,本该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校时“今天我以母校为荣”,再在工作之后“让母校以我为荣”的,却不幸因为每每遭遇“第一学历”歧视,而成为他们胸中“永远的痛”,甚至在很多年里都羞于提及自己的母校。“第一学历”对大学生们的前途甚至人生有多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看法。我作为一个曾经指导过相当多在学历“出身”不好(甚至在眼光很高的导师看来颇有些“惨不忍睹”)的研究生的导师,只想在这里大声地说一句—— 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第一学历”是每个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在大学本科(或专科)阶段取得的文凭。能够进入哪一所大学并最终获得其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由一场被称作“高考”的考试和随后的录取(这其实和各地的录取名额有关)决定的。由于这场考试是目前为止从程序和形式上仍能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公平的,因此它的权威性尚能得以保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后每一次需要对拥有大学文凭的毕业生们进行评价和选拔的时候,“第一学历”时时会被作为一项的指标被重点考察,甚至以此作为“一票否决”、直接拒之门外的依据。从另一个角度讲,“第一学历”也可能被成了一块敲门砖或者一张通行证,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入门”,但是这个“门”固然可能是一个单位的大门,拥有好的“第一学历”,有时候可能帮助一个人顺利地进入那个他或她最希望加入的单位或团队,“第一学历”不够好,可能让一个人跌倒在大门口。但是,“第一学历”却不见得就是一项工作甚至一个事业的“入门”必要条件,没有闪亮的“第一学历”,依旧有可能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与成长道路,通过努力拼搏和不断学习进步,获得成就并取得成功。仅我比较熟悉的就读研究生做科研来说,研究的成就是不问“第一学历”的,而之问你的研究选题、你的能力和你所付出的努力,有时可能还有一点儿运气。 在我最近 10 年指导并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比较受当前各用人单位和导师认可的 985 或 211 大学保送和考取(含调剂)过来的研究生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学生多出自普通的师范院校,其中不乏某些常被人诟病的“考研专业户”【按今天最时髦的说法叫“考研基地”】院校,或许可以这样说,我的研究生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学历”并不好。这些出身并不显赫的学生,虽然可能免不了偶尔会有个别人为自己的“寒微”出身而流露出某种不自信甚至自卑,但是在求学中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刻苦努力,所以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研究工作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表现出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贯彻执行导师安排的研究工作任务,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因此,在他们当中,并不乏成就斐然的成功者。例如,我们课题组自 2010 年起,连续三届获得了“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3 位获奖同学分别来自于鲁东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 2012 年获得首届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的 2 名博士生和 1 名硕士生同学,来自于山西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刻苦学习赢得了这些荣誉,这荣誉固然首先属于他们本人,又何尝不能为他们本科阶段的母校增光添彩?!
个人分类: 教育|10986 次阅读|74 个评论
话说高校歧视
热度 47 fdc1947 2013-4-23 07:29
本科第一学历歧视 ,近年来一直在媒体上被许多人所关注。所谓本科第一学历歧视,其实就是高校歧视。对此提出严重抗议的,主要是一些非“重点高校”的人士。认为应当将“ 985 ”“ 211 ”院校与其他高校分别对待的也有一些。但是,我觉得,两方面人士似乎都很少把这个问题作较为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抗议高校歧视的一方,似乎只是抗议、再抗议,最多仅仅举出早年毕业于普通高校的若干有作为的人物作为高校歧视是不正当的例证罢了。 在当今的中国,高等学校是分等级的,至少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分等级的。头等的是两个超级大学,北大和清华。二等的是“ 985 ”,然后是“ 211 ”,再后面是非 211 的省属重点 … 。这个并不奇怪,只要有企业、有单位、有学校,甚至只有是有人的地方,实际上总是分等级的。因此,总有人会歧视。 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它的反义词是“一视”,有成语“一视同仁”,就是平等相待,没有厚此薄彼,没有歧视。但是,所谓“一视”,应当是本来平等的,才能以平等待。例如,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在法律层面上,任何人不得歧视其他人。如果本来就不是平等的,就不能强求别人必须平等对待。又如,你才开了一家啤酒厂。卖“平等”牌啤酒,这是一种质量上符合国家各项规定的产品。如果某地市场宣布,不让出售平等牌啤酒,而只能出售青岛啤酒,这是一种歧视。但是,如果你去责备买青岛啤酒的顾客没有买你的“平等牌”啤酒是品牌歧视,这就没有道理了。 对于高校歧视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个例子,是高校招聘教师时,明确提出,本科第一学历非“ 985 ”“ 211 ”不考虑,北大清华的博士也不作数。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应当看到,现在高校教师的位置,实在是粥少僧多。前些年高校大扩张,把教师的编制早就撑得满满,而现在的博士的数量,相对于这几个可怜的位置,又多得泛滥。供方如此多,需方又这样少,招聘方自然要优中选优。这里,第一学历的选择,可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高等学校的教师,基础理论知识非常重要。而基础理论知识的获得,很明显的,应当在本科学习阶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研究生阶段,增长的主要是科研的能力,很难在基础理论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真要说在大学里讲基础课,本科、甚至中学学习的基础都是重要的。学校招聘,又 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完全的考核 。加上现在应聘的人员众多,可供选择的人员非常多。所以,高等学校教师的招聘方提出的重视本科第一学历,绝不是随随便便提出的,而是非常自然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聪明的又是无可奈何的做法。 对此,其实任何人包括教育部都是心知肚明的,您看,最近教育部关于就业问题的《通知》就是这样规定的:“ 严禁发布 含有限定 985 高校、 211 高校等字样的招聘 信息 ”,只是严禁发布这样的信息而已。至于人家怎么招,那是人家的问题。就像我上面说的,如果市场方面公开宣布不允许卖你的“平等牌啤酒”,那是违法的,是歧视,但是,究竟消费者是不是只买青岛啤酒,那就是消费者的权力了。 其他招聘、招生等方面实际上存在的高校歧视与上面的例子实质上大同小异。 但是, 有暂时的、局部的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并不一定对整体事业的发展有利 。这种事实上的高校歧视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首先,它打击了那些第一学历非重点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其次,它不利于高等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它打击了非重点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虽然高等学校从来就有水平上的高低,但是,在几十年前,学校之间的差距远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悬殊。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清华北大两个学校远没有现在的“超级大校”的地位,那时,像中国科大、哈军工等,其地位都不在两校之下。而仅在北京,以“北京某某学院”命名的大学在该某某学科方面,其水平也被公认决不在清华北大之下。情况在文化大革命中起了变化,政治工作领导素来以点带面,北大清华这两校是所谓“点”,当时的最风云人物聂、蒯二位就分别出自两校。以后又有所谓“六厂二校”,而后来六厂不过成了二校的陪衬,到最后是全国各地“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梁效(两校)成了全国舆论的出发点。当然‘梁效’并不真正代表两校,但是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两校在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地位。 80 年代以后,教育事业要迅速发展,但是,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财力,于是就只有发展重点。于是,有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大学就只能先照顾清华、北大,以后又散一些给所谓 211 , 211 太多了,又有了 985 。首先是国家的重点照顾,工商界人士在捐赠时也会考虑扩大自己的影响,再加上地方教育界以至政界领导对所谓政绩的鼓吹和媒体夜以继日的渲染,所有这些引起的反馈效应,使强者更强,造成了今天两个超级大校在塔顶的宝塔式的高校结构。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不应该有什么重点,重点不过是一定历史阶段迫不得已的选择。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可以也应当有不同层次的学校,从培养专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学校也可以有的国立,有的地方办,有的民办。但是对待同样的本科毕业生,从原则上说,应当是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当然,各学校毕业生水平会有差别,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更不能用一些行政措施去把这种差别固定化甚至扩大化 。应当鼓励目前水平较差的学校办好学校。 要想使目前较差的学校也可以有逐渐向上努力的奔头,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但是,很遗憾,现在有些做法却是加强“ 强者通吃 ”的,例如,高考中先考试、后报志愿;又如,所谓平行志愿。这些措施名义上说为考生着想,实际上是把目前的所谓好学校与差学校固化、强化,非常不利于“普通”的高等学校的发展。 一所高等学校要想赶上和超过其他学校,就应当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学科特色。只有较长期的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特别是专业特色,不为外界所干扰,不去拼大而全,不顾暂时的什么排名,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能够得到社会的公认,消除实际存在着的歧视。 各个学校都这样做,才能够真正百花齐放,迎来成熟的灿烂的高等教育百花园。 当然,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给所有高校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教育部不要管得太多,太细。虽然这样从根本上去消除高校歧视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这毕竟是努力的方向,人们应当朝此去努力。
个人分类: 教育|8756 次阅读|102 个评论
回炉211,靠谱吗?
热度 17 boxcar 2013-4-20 11:57
刚才看到,有博友在其博文中提及 “ 博士毕业后重新参加一次高考,考一个 211 学校,哪怕是很差的 211 ” 的想法。俺为他的志气喝彩,但仔细一想,这种“志气”恐怕有“置气”的嫌疑,而且似乎未脱“稚气”。遂写下本文,分析一下这种“回炉” 211 甚至 985 的想法是否靠谱可行的问题。 俗话说,“在哪儿跌倒了就在哪儿爬起来!”既然咱作为博士硕士在求职就业时遭遇第一学历歧视,被人以本科学历不是 211 甚至 985 为名而直接拒之门外,那就要让他们看看咱也是有实力考进 211 大学的。证明的办法很原始——再参加一次高考,凭实力考进 211 大学,然后再完整地学完所有课程、做完毕业论文,顺利拿到 211 大学的本科文凭。看谁还敢再歧视俺的本科文凭?!俺对有此念头的博士硕士们的决心和毅力称赞较好,也相信他们绝对有这种实力,但是,俺并不主张他们这样做。因为: 1、 这样拿到的本科文凭,其实不是“第一学历”,而是“第 N 学历” 如果用人单位的面试官细抠“字眼儿”,很容易从逻辑上证明、并掰着手指头查明,您在已经完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后再去“回炉”重考重修拿到的大学学历和文凭,是“第 N 学历”而非“第一学历”。而人家要求的是“第一学历”,所以照样可以“锯你没商量”! 2、 “回炉”的过程要付出若干年的时间的代价 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学自然也不是随便一考就能上得去的。现如今为了参加高考时取得一个好成绩,考取一所更好的大学,任何一个考生在考前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复习备考,您就是已经拿下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也一样要面对一张张高考试卷,要在考场上一道题一道题地做,才能一分一分地攒够超出“一本”分数线的成绩。因为大学学习实质是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更是以研究为主,高考那些“ 3+X ”的应试东东早就被扔到脑后多年了,重新捡回来恐怕也不是件多容易的事儿,所以“回炉”备考本身就要耗费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即使有幸考取了 211 大学,后面还要经历 4 年的学习,那也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草草一算,为了博得一个体面的第一学历而走的完整“回炉”过程,起码需要 5 年时间。而这几年,可是人在 25~35 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年少、智力水平和精力能力最好的时段,是事业关键的入门期和上升期,干得好可以借势冲得很高的时间,绝对浪费不得。拿这样的时段去“回炉”换一张文凭,实在不值当! 3、 成功“回炉”后,照样要面临新的歧视和更惨烈的竞争 假设咱们咬咬牙,把这个“回炉”过程走完了,如愿拿到了再今天看来很拿得出手的“第一学历”,到了招聘会上却遭遇了一群比自己年轻 5-10 岁、更有青春活力的童鞋,用人单位届时即使没跟您咬文嚼字地争论这张 211 文凭到底算第一学历还是其他这事儿,也没让您解释为啥本科“第一学历”的时间居然在硕士博士之后这种尴尬,人家只要随便设置个年龄上限(例如 25 岁或者 30 岁),就可以直接让你打道回府。到时候您就会体会到,能气死你的歧视,其实也是可以层出不穷的。更何况,到那时候可能还有每天用波音 747 、空客 380 从欧洲、美洲批发出来的留学生拿着洋第一学历和您老竞争呢。 事实上, “回炉” 211 也不是个办法,“会路”或许才是正途。 也就是说,要有这样的本事,在面对自己要从事的工作时,能做到真正的“会”和迅速的“上路”,用自己的能力、实力和成就来证明自己,而不是仅仅靠一纸文凭。当然,我们实际面临的问题是,即使每个毕业上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都“会了、上路了”,用人单位都 会 甄别人们?能给他们一个过得去的出 路 么?
个人分类: 教育|770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恨铁难成钢
热度 6 youzheng 2013-4-13 06:58
近来,科学网就博士毕业生第一学历受岐视的问题存在大量的争论,不过争论的人绝大多数是95年以后上大学的,以前的由于工作分配没有遇到过此事,对此问题兴趣不大,至多有些导师给自己的弟子打抱不平。 虽自己任职高校是非985和211的学校,但也有百年建校历史,曾经有特色专业在全国领先的情形。自从国家开始划分211后,学校情况一落千丈,生源质量下降,学校排名下滑。使得原具有优势的特色学科也受冲击。学生在大学已经没有学习氛围。就这样,我们老师仍苦心想教好学生,想努力培养他们。可前几天的课堂上一个询问让我顿有恨铁难成钢之感觉。 在材料力学的课上,正讲到“纯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导这一节内容,学过的人都知道此公式的推导须引入多个假设条件,这些条件使得公式在使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讲完后,我又在黑板上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当材料不是均匀的,而是由二种材料组成如何计算?(二)如果材料不满足拉与压弹性模量相等的条件怎么办?(三)梁的各层之间真得没有挤压应力吗?如果有,估计怎样分布和量级;(四)当梁是由细长光滑薄片叠合面成,像车辆的叠板弹簧那样怎么计算?略待片刻,接下来我对每个问题进行计算思路分析和处理技巧的讲解,整整花了二节课的时间。 到了下一次课,我在班上作了一个询问,回去把上堂课课堂教学内容整理的同学举下手,结果是没有看到一只手举起来。望着一张张茫然的脸,我告诉他们,在过去的985高校里,至少会有50%的学生会回去整理每次课堂笔记,考试前课堂笔记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大学生每天会到教室占位,否则晚自习没有位置,在宿舍自习效果会很不理想。可现在我们这儿,每晚教室灯光通明,可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生在自习,这就是差距。 怒其不公,也怒其不争。
400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第一学历歧视玻璃天花板的‘敲打锤’
热度 19 lin602 2013-3-25 22:55
本科毕业于非985及211学校,博士就读于重点大学,但在就业中仍然受本科学历歧视,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学历歧视。这就象一个透明的玻璃天花板,网上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博文。 存在的是有原因的。早期好象这个现象不明显,但近多少年越来越明显。 有的师范类及非名校学生及校方,将考上研究生成为教育的最主要目的,除了考试的课程外,许多课教很少甚至取消。我曾经到一师范学院,他们将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们照片挂到‘光荣榜’的墙上。 有些学校成为考研专业户,考分很高,因为只有四门课,结果考上研究生后,除了部分学生素质不错外,许多研究生素质比较差,以至于不少大学对上了‘黑名单’的学校的考生原则上不录取或不优先录取。 想想也是挺可悲的。这种现象我都从不少高校的朋友们嘴里听说过,他们也是从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其实也是许多高校短视的后果。 即使考上研究生甚至博士,许多单位对第一学历仍然歧视,这种现象合理吗? 部分不合理,部分合理! 大学期间要学许多基础及专业课,好学校的各方面条件要好,师资、实验室、学习气氛、大学氛围。而到研究生阶段,许多课是不上的,只学相应的专业课,因为许多基础是在大学奠定的。 不少学生即使在非名校,通过努力不比重点学校差,但是,如何将这些学生们展示出来,是击碎玻璃天花板的关键。 如果好的学校,我觉得还是要在现在研究生复试中加上综合题,甚至外加一门基础实验(化学为例),这综合题内容要多些,涵盖大学中应该学的基本内容。让只学几门课的考生显示出不优秀,当然这些综合题不应该是偏或为本校服务,应该是本专业通用的知识内容。 而博士毕业后为了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应该看这博士发表的文章,应该组成考核组,对所有来面试的博士们进行合理公平的面试,应该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对自己科研基础的掌握、研究方向前沿等进行综合考核,将这个过程拉长点,内容多点,考核组人多点,考核设计得更全面科学合理点,我想,不管这学生毕业于那里,这种考核结合发表文章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要造出与应用这‘冲击锤’,将好素质的人才冲出玻璃天花板,到达人才精英的高峰。
7833 次阅读|31 个评论
考量【第一学历】不科学
热度 5 outcrop 2013-3-15 19:44
高考的地区差异很大,倒是《 考研相对公平 》。 第一学历非211,985的,读研之后的学习科研能力未必比名校的差;因为高考本来就很不公平。 因此我觉得用人单位没必要纠结于第一学历,不科学 ,看专业能力就好 。 延伸阅读 本科非重点校 武大女博士连面试都进不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教授第一学历不好,再回炉参加高考
热度 19 hyperchaos 2011-6-9 16:43
2011年高考刚结束了,问起亲戚家孩子考的如何,娃娃说进1本有困难,但2本没问题。 和亲戚的孩子说起将来毕业如何如何,2本学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能否也到大学里面当个教授? 说起到大学当教授,我很严肃的告诉亲戚的娃娃,第一学历不好,估计今后到大学当教授的机会很小的,我顺便列举了很 多学校招聘博士都要第一学历211或者985的。 开始亲戚的孩子不相信,我于是打开几个学校招聘博士的网站给他看,看完后傻了眼。 于是就反问我,你第一学历也很差啊,博士也没读个985,你这不也当大学教授? 我说俺们低处落后地区,而且以前研究 生比较少,这些学校能招收到博士已经不错了,也就不挑剔第一学历了。 我这一席话把孩子说的很郁闷,接着问我,那如果第一学历不好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我回答说有2条途径: 1)和张掖师专毕业的某位毕业生一样,争取最后当了院士,也就没人查你第一学历了。 2)回去再备考,至少考个211,比如我这教授的,想跳槽到东部去都因为第一学历不好没人要,我都想着回高中再考个重点大学呢^_^. 以前有非博士学位的博导再去攻读博士学位,不知道后面有没有第一学历不是重点本科的教授是否回去重新高考? 我们都在观望中。。。。。 看哪位阁下有如此勇气和魄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314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一纸定终身
tiangaoyunda 2008-7-21 21:27
硕士毕业的同学都陆续的找工作了,自己虽然还未毕业,也开始知道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听一个同学讲,现在好多稍好一点的单位招人时都有一个很变态的规定:本科须是211重点大学! 这个条件直接把我们据之门外。 记得头几年有一种现象,高考考完后好些虽然考取的学生仍会选择复读,好像还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里的名额浪费、高考成绩的架空 现在想,他们的选择是对的。至少,找工作时不会有人歧视他们。 毕业于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因为学校不好,大家考研时也很受歧视。一路走来,不想还是遇到了这个问题。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学历。 真正感到啥叫一纸定终身了。 记得阿东说过:中原逐鹿不是看谁先到达了中原,而是看谁最后射到了鹿。当时听了很是振奋,现在知道了:来的晚了便不再给你弓箭,没你的事了! 那么,设立那些普通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只是为了花掉父母们的血汗钱暂时满足一下大众的虚荣心吗?但到最后还是会让他们失望,而且是更失望。中国的民众重视教育,但当最后一次次让他们失望后,重视教育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