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病原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NATURE:土壤根部的微生物群落
oryzameng 2012-8-2 21:09
一种陆地植物与其根部微生物组中的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对这种植物的生长状态很重要。更深入了解这些微生物群落,将为控制植物生长和对病原体的易感性提供机会,尤其是在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体系中。两个单独工作、但并行探索最佳实践的研究小组,对模型植物拟南芥的根部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定性。这两个小组分别在两个大洲、用五种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研究,但却得出了相似的总体结论。每个“根腔”(根周围紧挨着根的“根围”及存在于“根内”的内生腔)中的菌落受土壤类型影响最大,受宿主基因型的影响较小。在自然土壤中,拟南芥植物优先被放线菌、变形菌、拟杆菌和绿弯菌建立菌落。而且对于未来研究工作来说重要的一点是,拟南芥的根在受控环境条件下对土壤细菌的选择性,会模仿那些在某种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对土壤细菌的选择性)。 原文下载: nature11237.pdf
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吃一盘菜容易染病 (聚餐者当心了)
weiwu207 2012-6-21 09:26
小时候,邻家的阿姨总是自己亲口嚼饭喂孩子。所以,那时全家患肺结核等“窝子病”的人较多。母亲给孩子嚼饭,来自母亲口腔甚至其他部位的细菌就传给了孩子。孩子便易患龋齿、肺结核、SARS及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我曾遇到一个乙肝患者,他说他的三个酒友都是乙肝患者,他们常用同一酒杯轮回喝酒。在我国,家人或聚餐者不用公用筷同吃一盘菜已成习惯,这导致了传染病在家族和聚餐者间传播。美国加州一个医药厂对所有员工荷带幽门螺旋杆菌情况进行了检测,华裔阳性率为97%,而美国白人只有5%左右,美国人在家里家外都遵守分餐制。此菌是产生胃炎、胃溃疡的主要病原体。这种菌可以通过接吻、同吃一盘菜传播。同吃一盘可传播多种传染病,分餐制势在必行。
2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患病未必是坏事
weiwu207 2012-6-19 08:43
人常说:有啥别有病,未必尽然。机体被病原体侵染后,能产生抗病原体蛋白的抗体,阻止病原体的继续侵袭。患感冒后,机体能产生抗感冒病毒的抗体,避免再次患感冒。正如前文所述,必须源于同一感冒病毒。 儿时家中常闹鸡瘟(禽流感),每每瘟疫来袭,新生的小鸡便死光光,妈妈好不心伤,可唯有一只老母鸡总是幸免。每年的鸡瘟让它有了很强的免疫力。我们周围也有羸弱老人,总患小病,却活得长。可见小病不惧,大病当医,请网友自量为之。
1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病(完善中。。。
热度 8 zhouqiang15898 2012-4-16 13:53
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研究疾病转播的过程: 病原体 , 传播途径 , 受体的环境 ,控制任何一环,都可以去除疾病! 就象疾病传播途径只要切除任何一个传播途径环节都一样消灭传染疾病,不光是西医杀死病原体一种! 这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病的原因 !! 而通常西医治病是杀死 病原体 (不管什么病,只要是炎症,可能一种药就可以,所以西医要容易掌握),而中医治病是改变 受体的环境 而让病原体不适合生存而死亡或 激发 受体自身的免疫来达到治病,但每人 体质 不一样,所以中医一直提倡对症施治(根据病人体质来决定治病的方法),所以对中医师要求就比较高,必须有 大量的实践经验 来判定病人的体质情况)。 但中医也有好处,因为他不是完全杀死病原体,就不会有耐药性,这也是中药一直很少变动的原因!而西医有耐药性,药用少,杀不死病原体,药用多了会加重病人,甚至致人于死地!一旦病原体变异,西药就完全失效!大量的西药退出和淘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个人分类: 生物与医学|299 次阅读|13 个评论
真的“西医治标”么?---我眼中的西医
热度 9 ssg334 2011-11-17 11:55
有位朋友低烧不退,咽喉肿痛。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些头孢拉定。但是一周下来病势并无好转,于是他担忧地跟我聊起,说西医不可靠,还是去一间中医诊所,服几味中药才是上策。 人道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位朋友这样想不为过。问题在于,大家接触的“西医”,是真的西医么?看症状,测体温,查血象,只能是西医诊断的一个开始。回想起我在悉尼的Westmead Hospital实习时,这类病人的检查应该是:记录症状、体温和病史,查血象;有了大致的判断后(细菌、真菌或是病毒感染),开始血清的免疫学检查,如ELISA和Western Blot,前者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性略逊,后者的特异性高,但是灵敏度较差。对于不能确定病因(要精确到是哪一种微生物的感染)的,需要从口腔取样,在培养基上培养。这是一个很耗时间的检查,一般在两天左右。在分离出可能的致病菌后,做RFLP(特定片段长度多态性)、PCR等试验,确定到具体某一种病原体的某一种亚种。这时,对症下药和给予医嘱相对容易。 记得那时有一位老头,在院前拦住我,说:“Hey, you're an intern here, I saw you. Could you tell me what medicine I should take, it's bothered me for weeks”看到他手臂上的红斑,我认为是真菌感染,很想推荐他试一试antifungal的药膏。但是在他没有拿到诊断结果时,我去臆断和误导是严重违规的。 我想,这样的医学检查、诊断、治疗,乃至接下来的康复流程,不仅仅是“治标”,也同样可以“治本”。但是,并不是说一直对症下药后就一定会立竿见影。一方面,由假阳性导致的误诊仍是诊断界努力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药物在疗效和副作用的取舍上限制了它本身的大面积杀伤性。由突变和耐药性产生而出现的新亚种,在诊断上增加了很大难度,但相随的科研工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09年我们的组长发现了几例特殊的链球菌感染患者,将细菌分离后进行了分子层面的研究,如通过蛋白二位电泳的方法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突变,由此开展的一系列试验找到了细菌耐药的原因和可以暂时替代的抗生素。同时,该过程也报告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对于这样的“西医”,不仅对于大的疾病刨根究底,对于普通患者也认真对待,我认为是值得崇尚的。国内的庞大的患者群,使得医生对于小的疾病、感染只做简单化验和经验式的诊断,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我想还是不能轻易说“西医只治标”。
386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8月9日
xupeiyang 2011-8-9 09:00
近日,在癌基因、人造精子、细胞转化、心理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许博主 · Science获癌症研究新突破:新脑癌基因 (8-9) · Nature新闻:锌指核酸酶技术可生成不可预知的错误 (8-9) · 一种病原体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生物膜 (8-9) · 专家发现“木偶大师”基因 前列腺癌始作俑者 (8-9) · 美直接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8-9) · 以开发出治疗慢性伤口药物 (8-9) · 科学家成功培养“人造精子” (8-9) · 癌症风险分析的创新技术 (8-9) · 荷兰研究证明“情人眼里出西施” (8-9) · 研究发现:父母地缘差异大后代个子高 (8-9) · 生命中的量子力学效应 量子生物学曙光初现 (8-9) · 一种蛋白质能抑制癌细胞扩散 (8-9) · 四款新型流式细胞仪选购比较 (8-8) · 加拿大学者研发出更有效测量处方药功效的方法 (8-8) · 科学家预言:恰当饮食能让人类90岁后停止衰老 (8-8) · “哈利-波特”系列人物魔力分析:隐性基因改变赫敏 (8-8) · 科学家发现导致少数人没有指纹罕见现象的基因 (8-8) · 英研究说熊去氧胆酸可治心律不齐 (8-8) · 研究发现高脂肪食物可缓解低落情绪 (8-8) · Nature封面:“吸血鬼”的故事 (8-5) · 癌症首席科学家Science新周刊发新检测方法 (8-5) · Science、nature两篇文章聚焦RNA分析技术 (8-5) · 一种治疗HIV感染药物可用于抗疟疾 (8-5) · 摄入高脂食物使人心情愉悦 (8-5) · 一种便携式医疗诊断设备成功开发 (8-5) · 研究表明哭泣无助扭转坏心情 (8-5) · 生长因子发挥作用 科学家成功令血管再生 (8-5) · 德科学家实验"人脑刹车" (8-5) · 日研究人员找到与调节血压相关的蛋白质 (8-5) · 病原菌研究帮助设计医疗和军用机器人 (8-5) · 脑结构异常 吸毒易上瘾? (8-5) · 人类大脑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缩小 (8-5) · 英开发出早产儿药物测试新法 (8-5) · 阻断焦虑和减轻尼古丁的奖赏效应的研究获新突破 (8-5) · 人造椎间盘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 (8-5) · RV5疫苗预防轮状病毒疾病效果良好 (8-5) · 在婴儿期接触霉菌会增加哮喘风险 (8-5) · 全新尿液检测改善了前列腺癌的筛检结果 (8-5) · 研究:戒烟为何导致情绪低落 (8-5) · 院士Science发重大成果:第一个植物蛋白互作图谱 (8-4)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球科学》:“骗人”的病毒
热度 2 yanjx45 2011-7-12 08:13
撰文 严家新 原载《环球科学》 ( 《 Scientific American 》的中文版 ) 2011 年第 7 期 人类并不是第一次被反转录病毒欺骗。 人类在战胜新发传染病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进入 21 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的出现频率明显升高。在中国,仅在过去 10 年,新发传染病就有非典( SARS )、禽流感、甲流,以及去年刚发现的由 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蜱咬病”。 我们已经进入病原体发现的新时代。由于有新技术、新理论为“武器”,有强大的 数据库和样品收集系统作支撑,加上世界各国的 临床医生、基础科研人员和流行病学家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已能快速鉴定和应对各种新的病原体,在病原体对全球形成威胁之前就把它控制住。 最近 10 年,科学家在探寻新病原体方面成果累累。 有理由认为,如果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我们就拥有目前所拥有的发现新病原体的能力,艾滋病的流行本来是可以扼制在萌芽状态的。 不过,人类在 探寻新病毒的道路上最近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 这两年,欧美各国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探寻 一种新的反转录病毒 XMRV ( 嗜异性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 ,起初曾认为,该病毒可能与 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 有关,但 最终结果却证明 CFS 与该病毒并无关系。 2009 年 10 月,美国彼得森神经免疫疾病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 ,首次报告了 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 与 反转录病毒 XMRV 可能有关系 。他们 在研究中发现,在大约三分之二的 CFS 患者中都可检测到 XMRV 。 近 30 年来, 围绕 反转录病毒 HIV 的研究,国际上已形成一支厐大且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由于 XMRV 与 HIV 同属于反转录病毒, 可能与 HIV 同样危险 , 原来研究 HIV 的 顶级研究机构纷纷转向 XMRV 的相关研究, 迅即在全球掀起一轮研究热潮。 这是 30 年来 全球对某种潜在病原体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一项研究, 进展也相当迅速 。 2009 年的那篇论文发表不久,欧洲进行了多项重复研究,但都不支持该论文的结果。 2010 年 7 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和另两个研究所的科学家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也发现在 CFS 患者和对照组中均无 XMRV 存在的证据。 还有一些论文指出, 2009 年《科学》上的那篇论文之所以得到阳性结果,是因为实验过程受到了污染。 不过,那篇论文也得到某些权威研究机构的支持。 2010 年 8 月,美国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以及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 CFS 患者和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中存在小鼠白血病病毒 (MLV) 。虽然他们发现的不是 XMRV ,而是属于更广义的 MLV 类群,但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 2009 年的那篇论文。 美国 卫生和人类服务部 (HHS) 在此文发表后的当月就宣布:将资助评估 XMRV 对血液供应的潜在风险的研究,以及开发标准化 XMRV 检测方法的 研究。为此, HHS 还专门成立了跨部门的“血液 XMRV 科研工作组”,协调相关行动。 2010 年 9 月,美国 NIH 专门组织了第一届国际 XMRV 研讨会,全球 11 个国家 57 个知名研究机构的 225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NIH 院长柯林斯 (Francis Collins) 亲自主持研讨会并作了主旨发言,这在该院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也是 XMRV 已受到全球空前重视的一个例证。 由于有“证据”表明 XMRV 可能经由输血传播,许多欧美国家的输血管理机构纷纷宣布采取紧急措施,无限期推迟或 禁止已诊断为 CFS 的个人献血 。 1984 年之前,在人类对 HIV 的病原学和传播途径还不清楚时,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经输血传播 HIV 的现象。这些历史教训持续地影响着各国血液管理机构的决策。 但直到最近,仍有很多科学家发表文章, 表示 “进一步怀疑 ''2009 年那篇论文的结果。这些科学家在不同国家的 CFS 患者中检测 XMRV ,结果均为阴性。还有些科学家证明,他们所检测到的 XMRV 病毒的确来源于实验室污染。 今年 6 月 2 日,《科学》杂志编辑部刊发对 2009 年那篇论文的评论,建议作者撤回该论文,因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明,他们要么无法重复出关于 XMRV 与 CFS 有关的发现,要么证明实验室试剂中广泛存在病毒污染。 CFS 与 XMRV 病毒无关的结论使 CFS 患者感到失望;因为目前尚未找到 CFS 的病因,而如果某种病毒与 CFS 有关,就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但这个结论却使血液管理部门和相关生产企业如释重负,因为如果这种病毒确实存在,将给全球的血液制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而为了确保安全,血液制品的成本将会大幅度增加。 人类并不是第一次被反转录病毒欺骗。 1997 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病毒学家罗宾•魏斯( Robin Weiss )曾报告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发现了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 。虽然瑞典和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曾重复验证并肯定了他们的结果,但进一步研究证明,他们检测到的病毒实际上是源自一种兔反转录病毒污染。而本次受 XMRV 病毒之“骗”,涉及的部门和机构之多,消耗的人力物力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的。吃一堑,长一智。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人类探寻新病毒的战略和战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人类在战胜新发传染病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 责任编辑:褚波 )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118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征集参与《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研究课题单位的通知
greenbz 2011-5-6 18:17
■背景概述: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传染途径,导致医院感染的居高不下。医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寄居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在免疫功能受损时成为致病病菌;外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中国从1986年开始提出院内感染管理并在2003年“非典”事件后得到加强,但由于投入不足,医疗资源紧缺,各大医院仍存在院内感染的重大风险隐患。 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根据“MRSA院内感染诊治策略新进展”会议获得的数据,中国内地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8%,每例院内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14天,花费增加6542元人民币,全国每年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抗菌是抑制细菌生长、阻止细菌繁殖的一种控制措施,使机体不受微生物活动的危害、防止物品因微生物生长活动而腐败变质或成为传播微生物危害的媒体(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也把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称叫做抗菌)。 传染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中间切断任何一环即可以阻止传染的发生。从控制传染来讲,抗菌的目的就是使这些制品不成为微生物积累和繁衍的污染源,赋予制品表面具有抗菌自洁的功能,而且抗菌长效性可与制品使用寿命同步,可减少许多清洗保洁等繁杂劳动。在医院等特殊场合,可减少环境消毒(如化学药剂消毒或紫外线等物理消毒)和减少因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交叉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这对于减少与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的应用》研究课题将着重对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在医院的应用范围与在医院应用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本课题还将开展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的应用的典型工程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应用工艺和施工工艺标准,以此来推动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标准化进程。 ■研究目的 1、推动卫生部立项课题; 2、推动卫生系统官员、行业专家及医院接受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的应用; 3、推动医院标准的制修订,以标准推动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的应用。 ■拟研究内容 课题名称: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研究 子课题一:院内感染状况与控制措施现状调研 子课题二: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子课题三:抗菌技术与产品应用与病菌耐药性关系研究 子课题四:抗菌技术与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子课题五: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范围与可行性研究 子课题六:抗菌产品在医院的应用案例研究 子项目1:抗菌玻璃在医院的应用研究 子项目2:抗菌涂料在医院的应用研究 子项目3:抗菌不锈钢在医院应用的研究 子项目4:抗菌塑料在医院应用的研究 子项目5:抗菌织物在医院应用的研究 子课题七:抗菌技术与产品在医院应用的标准化研究 ■参与单位要求: 1、抗菌技术成熟,抗菌产品通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验证; 2、拥有抗菌产品的产业化能力,能够实现批量供应; 3、愿意推动公司产品在医院领域的应用; 4、有参与本课题意愿,原意承担分摊的课题研究经费。 ■联系方式: 电 话:010-62521791/82543468 传 真:010-82543499 邮 件: zhangyingzeng@vip.sina.com
个人分类: 学会资讯|1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病原体与其感染剂量
han5 2011-3-17 18:50
病原体的感染剂量受很多的因素影响,如机体的抵御能力、外界环境、年龄、性别等等,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感染剂量。本人最近从美国的FDA网站( http://www.fda.gov/Food/FoodSafety/FoodborneIllness /FoodborneIllnessFoodbornePathogensNaturalToxins/BadBugBook/default.htm )以及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机构网站( http://www.phac-aspc.gc.ca/lab-bio/res/psds-ftss/index-eng.php )整理了一些病原体的感染剂量( 见附件 ),仅供参考,具体剂量以实际为准。 附件: 病原体与其感染剂量.doc
个人分类: 小话科研|1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防病治病——话说细菌
热度 10 qpzeng 2011-3-13 19:26
人类的病原体五花八门,细菌应该是人类既好对付又不好对付的病原体了。为什么说细菌好对付呢?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到可以完全消除细菌感染的程度;经过长期科研研究开发出来的数百种抗生素可以让细菌“死无葬身之地”。 为什么又说细菌不好对付呢?因为细菌可以利用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时“乘虚而入”,如结核杆菌就专门侵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随着抗生素滥用,细菌已经形成了抗药性,从抵抗低浓度的抗生素发展为抵抗高浓度的抗生素,最严重的是对几乎所有抗生素产生抗性,如众所周知的“超级细菌”。这些超级细菌“刀枪不入”,被它们感染的人简直无药可救,如果致病性不太强,还可以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慢慢清除,但遇到致病力极高的抗药性结核杆菌,如果没有适当的抗生素,人的免疫系统又失效,那么感染者将必死无疑! 细菌感染是人一生都必须面对的,可以说只要你活着,你就会被细菌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付细菌感染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病原细菌为例,从科普的角度谈谈如何防病治病。 一、细菌与疾病 “病从口入”这个词形容细菌病再合适不过了,这个“口”不仅仅指口腔,凡是人体的“开口”都是细菌进入的通道。因此,我们不仅要管住“嘴”这个最关键的“口”,而且要防护头部的眼、耳、鼻,下部的尿道、生殖道和肛门。 肠道细菌主要从口腔摄入,可引起腹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肠道,可引起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结核杆菌可经呼吸传染,引起肺结核、骨结核等;衣原体和支原体是细菌类病原体,可以感染眼部、肺部导致沙眼、肺炎,也可以感染尿道和生殖道引起性病(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最新资料表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 细菌个体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某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量繁殖后能产生清晰可辨的黄绿色“痰”或“脓”。不过,还有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并不会形成有色分泌物,它们的确诊还得经过医院的化验。此外,还有一个间接判断方法,当鼻炎、咽喉炎屡治不愈时,应怀疑是否有其他部位感染,如近端的中耳炎、结膜炎等,甚至远端的阴道炎、尿道炎等。 二、细菌与免疫 细菌的表面结构很少变异,因此细菌疫苗的研制相对比较容易。我国实行强制性疫苗接种制度,规定小儿必须接种特定的疫苗,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不过,致病细菌的种类太多,不可能每种细菌都有疫苗,人也不可能接种所有的疫苗。对于一般的细菌感染,如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的细菌,即使没有接种疫苗,人体免疫系统最终也能清除它们,只不过清除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成年人几天就好了,而儿童和老人就要拖很久才能痊愈。 理论上,还没有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不了的细菌或类细菌,但细菌潜伏感染可持续产生细菌毒素,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免疫功能本身也是一个“双刀刃”,它既有益处,正常时可以杀灭细菌,也有害处,异常时能破坏人体组织(免疫损伤)。因此,受到细菌感染后最好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各种各样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后遗症。 三、细菌与抗生素 自从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已发展到数百种。有些抗生素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先锋霉素),有些抗生素是抑制细菌DNA、RNA或蛋白质合成(如红霉素、利福霉素、喹诺酮类)。可是,经过长期接触抗生素,细菌也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抗性机制,比如通过“药泵”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抽”到细胞外,最初是对某种抗生素不敏感,必须加大药量才有效。随后,对这种抗生素也产生了抗性,必须改用其他抗生素才行。最糟糕的是细菌能将任何抗生素阻挡在细胞外,这样就能抵抗所有抗生素。 人类在细菌面前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显然不是!一方面新的抗生素不断推出,另一方面是采用消除抗药性的药物,如抑制细菌的“药泵”,使之不能把抗生素排除到细胞外。我们最近发现,细菌可以利用一氧化氮降低抗生素的敏感性,于是我们利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阻断细菌的保护性一氧化氮合成,结果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提高。虽然人类不可能最终消灭病原细菌,但可以将它们控制在一个致病性较低的水平上。 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被细菌感染后究竟要不要服用抗生素?因为大家认为既然用抗生素能诱发抗药性,不用抗生素不就能阻止抗药性产生?这种认识在有些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有时又不对。比如,当你感染的细菌本身就是抗药性细菌,不管你用不用抗生素,它都是耐药的。 我的意见是,能不用抗生素最好不用,如体表感染可以用碘酒消毒、牙床感染可以用酒精灭菌,但必要时必须用,如结核病等,因此要遵医嘱。成年人患感冒引起细菌感染(咳嗽)可以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但儿童和老人感冒引起的咳嗽就必须对症下药,并确保药到病除,不然拖成慢性就更不容易治愈了。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3827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令人类绝种的新型病原体
tianyalang 2011-3-3 23:23
附注: 美国生物公司和中国某些转基因推广者长期声称转基因是安全的。实际上,转基因作物的可怕之处在于其隐伏危害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2011年2月11日,美国退役的军方科学家胡伯 Huber 博士给美国农业部长 维尔萨克 写信,指出:最近在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一种新的病原体,是导致动物绝种(不孕或流产)的根源。联想到多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的“杀精玉米”,以及先玉335玉米造成老鼠退化等现象,这一情况有必要引起中国有关方面的重视: 2011年2月中旬,美国《农场与牧场自由联盟》(Farm and Ranch Freedom)网站发布一条消息,标题为:《 研究者:草甘膦终结者除草剂或抗草甘膦作物可能是动物流产与不育的根源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最近写给美国农业部长的一封信。这位美国科学家名叫顿-M-胡伯(Don.M. Huber) ,他是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协调员、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胡伯博士过去40年一直在专业机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帮助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进行评估。 尊敬的维尔萨克部长: 由植物和动物高级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最近提请我注意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一种病原体,它们看来对植物与动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对人类健康,造成显着影响。基于对有关 数据的审查,这种新近发现的生物体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RR)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严重,且浓度非常高,提出可能与抗草甘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 可能与草甘膦除草剂的存在联系。这种微生物看来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见下 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将我们的调查加快谨慎进行,同时寻求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协助查明病原体的来源、发病率、影响以及补救措施。 我们在这个早期阶段及时向美国农业部通知这些调查结果,特别是由于您延迟决定对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的批准。当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转基因(RR)的基因 ,或者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本身是这一病原体的推动因素或协作因素,那么这样的批准可能是一场灾难。 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个时候合理的行动是将放松管制推迟到有足够数据证明这种病原体与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系统无关,如果确实无关的话。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 这种病原体的威胁是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够见到 ,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 样的话,这将是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 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 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 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 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 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 以及知道它与40多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它通过螯合对植物维持生命必须的营养物,破坏了植物的防御系统;从而也降低了动物对饲料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反过来又可以 导致动物机能失调。为了正确地评估这些因素,我们要求查阅美国农业部有关的数据。 我本人对植物的病原体已经进行了50多年研究。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植物和动物疾病和病症日益严重的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病原体可能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值得立 即关注和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我们的关键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普遍性的崩溃。 诚挚的, 上校(退休)顿·M·胡伯 (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 APS协调员,美国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 信件原文: Dear Secretary Vilsack: A team of senior plant and anim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brought to my atten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lectron microscopic pathogen that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robably human being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data, it is widespread, very serious, and is in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s and corn—suggesting a link with the RR gene or more likely the presence of Roundup.This organism appears NEW to science! This is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of US soy and corn export markets an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of domestic food and feed supp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new organism may already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harm (see below). My colleagues and I are therefore moving our investigation forward with speed and discre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from the USDA and other entitie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source, prevalence, implications, and remedies. We are informing the USDA of our findings at this early stage, specifically due to your pending decision regarding approval of RR alfalfa. Naturally, if either the RR gene or Roundup itself is a promoter or co-factor of this pathogen, then such approval could be a calam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evidence, the only reasonable action at this time would be to delay deregulation at least until sufficient data has exonerated the RR system, if it does. For the past 40 years, I have been a scientist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military agencies that evaluate and prepare for natural and manmade biological threats, including germ warfare and disease outbreaks.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threat we are facing from this pathogen is unique and of a high risk status. In layman’s term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mergency. A diverse set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have contributed various pieces of the puzzle, which togeth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disturbing scenario: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ism is only visible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36,000X), with an approximate size range equal to a medium size virus. It is able to reproduce and appears to be a micro-fungal-like organism. If so, it would be the first such micro-fungus ever identifi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infectious agent promotes diseases of both plants and mammals, which is very rare. It i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soybean meal and corn, distillers meal, fermentation feed products, pig stomach contents, and pig and cattle placentas. The organism is prolific in plants infected with two pervasive diseases that are driving down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 in soy, and Goss’ wilt in corn. The pathogen is also found in the fungal causative agent of SDS (Fusarium solani fsp glycines). Laboratory tests hav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is organism in a wide variety of livestock that hav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infert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ongoing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able to reproduce abor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 The pathogen may explain the escalating frequency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US cattle, dairy, swine, and horse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recent reports of infertility rates in dairy heifers of over 20%,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cattle as high as 45%. For example, 450 of 1,000 pregnant heifers fed wheatleg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same period, another 1,000 heifers from the same herd that were raised on hay had no abor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pathogen were confirmed on the wheatlege, which likely had been under weed management using glyphosate. In summary, because of the high titer of this new animal pathogen in Roundup Ready crop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that are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we request USDA’s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agency investigation, and an immediate moratorium on the deregulation of RR crops until the causal/predisposing relationship with glyphosate and/or RR plants can be ruled out as a threat to crop and animal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It is urgen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ide-effects of glyphosate use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is pathogen, or allowed it to cause greater harm to weakened plant and animal hosts. It is well-documented that glyphosate promotes soil pathogens and is already implic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re than 40 plant diseases; it dismantles plant defenses by chelating vital nutrients; and it reduc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ed,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animal disorders.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we request access to the relevant USDA data. I have studied plant pathoge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now seeing an unprecedented trend of increasing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is pathogen may be instrumental to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deserves immediate at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avoid a general collapse of our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 (Ret.) Don M. Huber Emeritus Professor, Purdue University APS Coordinator, USDA National Plant Disease Recovery System (NPDRS) 原文地址: http://farmandranchfreedom.org/gmo-miscarriages
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广东专家提出七条建议 防控候鸟传播禽流感
qujiangwen 2011-2-28 09:03
近日, 广东 省昆虫研究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提出今春禽流感的发生极可能与候鸟有关的观点,并提出三四月间候鸟北飞经过 广东 时,要密切注意其动向并采取相应对策。       据专家介绍,野生鸟类是禽流感病毒的一个巨大病原体蓄积库和传播媒介。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在88种野生鸟类中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因此,禽流感除家禽传播外,也能通过野生鸟类进行传播。由于野生鸟类的迁徙性,控制和预防野生鸟类传播是防治禽流感最困难的环节。专家针对候鸟有关特性提出以下防控措施:       第一,对3~4月间候鸟迁飞高峰期可能出现的禽流感疫情高峰期要进行预警。因为春末—夏初期间是候鸟北迁的高峰期,届时东南亚鸟类将在 广东 大量出现。因此要密切关注该时段出现的禽流感,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建议在 广东 省建立监测网络,重要地区设立监测点,同时在各自然保护区开展有关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情况;       第二,密切注意迁飞鸟类向当地鸟类传播禽流感。事实上,候鸟极易将禽流感病毒传染给当地鸟类,从而形成以当地鸟类为主的近距离传播和以迁飞鸟类为主的远距离传播模式。而真正经常与家禽和人畜接触的,正是当地鸟类,特别是那些已适应人居环境的鸟类。所以,在疫情发生地区除注意迁飞鸟类外,还要留心当地鸟类与家禽和人畜的接触,特别是那些常出没于人居环境的鸟类。因为当地鸟类不迁飞,很有可能延长疫情出现的时间,要提醒民众不要和鸟类进行亲密接触;       第三,重视禽流感对野生鸟类的影响,采取特别措施保护珍禽,尽可能使其与人畜、家禽和其他野生鸟类分离。同时促使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和清理死亡鸟类,密切关注野外死亡鸟类的潜在危害?如对水源污染,有条件时要进行病毒检测;       第四,水源丰富地区的养禽场要重点监控,尽可能搬迁。由于候鸟多分布于水源丰富地区如沿海、大型内陆湿地?如水库、沼泽等?,因此以上地区周边养禽场要严格监控,若有条件尽可能取缔或搬迁;       第五,严格禁止野外捕鸟、猎鸟和吃鸟,可以避免和减少野生鸟类与人接触的机会;       第六,尽可能减少鸟类在养殖场附近的活动。要求养殖场加强卫生措施,及时严格处理排泄物、饲料残渣和垃圾,严防与鸟类直接接触;第七,提倡省际合作,进行候鸟传播禽流感控制和合作研究,在较大范围内监测候鸟途经的路线与区域,做好防范措施。(摘自:科学时报)
个人分类: 科普宣传|0 个评论
美国专家发出警告:转基因大豆玉米中出现未知病原体生物
热度 11 蒋高明 2011-2-27 00:06
蒋高明 2月22日,笔者在北京听了美国转基因技术著名学者Jeffry Smith,针对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动物生长发育等影响的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提到了有科学家已在美 国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了一种未知微生物。正如人们滥用抗生素诱发了超级细菌一样,这是人类打乱生物进化规律和生态平衡后,又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生物安全问题。因为他讲得 较快,仅对图片有一些印象,尽管我做了些文字记录,但详细的信息还是不确定。 今天看到了陈一文先生的文章,才对这件事情有了完整的了解。陈先生的文章链接如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6879.html 为了便于科学网网友了解一些事情内幕,特在陈先生文章基础上,整理出如下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信息的准确性,并正确反思我们的转基因农业技术。有没有胡伯这个人?有没有写过那封信?有没有出现那个不知名的病毒?如果这些都是真 实的,那么中国拟推广的转基因水稻好玉米,以及正在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正在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则充满了风险。 据陈先生介绍,胡伯是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顿·胡伯博士。过去40年,他一直在专业和军事机构担 任科学家,帮助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进行评估。胡伯博士写信给美国农业部长提出严重警告,提出在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 中新近发现普遍大量聚集的一种不知名的病原体生物具有造成农业动物不育与自然流产的潜在可能,为此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胡伯博士非常清楚,他的信的内容“是高度 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为了避免社会恐慌,他先给美国农业部长写了封私人信。 胡伯的信写于2011年2月11日,在美国农业部批准不加限制可以种植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之前。然而,他的信并没有引起重视。鉴于美国农业部对“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 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的警告置若罔闻,不得不将它公布出来。 胡伯博士给美国农业部长来信的全文如下,感谢陈一文先生将原信翻译成中文: 尊敬的维尔萨克部长: 由植物和动物高级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最近提请我注意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一种病原体,它们看来对植物与动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对人类健康,造成显着影响。基于对有关 数据的审查,这种新近发现的生物体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RR)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严重,且浓度非常高,提出可能与抗草甘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 可能与草甘膦除草剂的存在联系。这种微生物看来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见下 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将我们的调查加快谨慎进行,同时寻求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协助查明病原体的来源、发病率、影响以及补救措施。 我们在这个早期阶段及时向美国农业部通知这些调查结果,特别是由于您延迟决定对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的批准。当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转基因(RR)的基因 ,或者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本身是这一病原体的推动因素或协作因素,那么这样的批准可能是一场灾难。 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个时候合理的行动是将放松管制推迟到有足够数据证明这种病原体与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系统无关,如果确实无关的话。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 这种病原体的威胁们是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够见到 ,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 样的话,这将是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 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 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 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 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 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 以及知道它与40多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它通过螯合对植物维持生命必须的营养物,破坏了植物的防御系统;从而也降低了动物对饲料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反过来又可以 导致动物机能失调。为了正确地评估这些因素,我们要求查阅美国农业部有关的数据。 我本人对植物的病原体已经进行了50多年研究。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植物和动物疾病和病症日益严重的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病原体可能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值得立 即关注和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我们的关键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普遍性的崩溃。 诚挚的, 上校(退休)顿·M·胡伯 (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 APS协调员,美国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 Dear Secretary Vilsack: A team of senior plant and anim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brought to my atten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lectron microscopic pathogen that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robably human being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data, it is widespread, very serious, and is in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s and corn—suggesting a link with the RR gene or more likely the presence of Roundup. This organism appears NEW to science! This is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of US soy and corn export markets an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of domestic food and feed supp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new organism may already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harm (see below). My colleagues and I are therefore moving our investigation forward with speed and discre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from the USDA and other entitie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source, prevalence, implications, and remedies. We are informing the USDA of our findings at this early stage, specifically due to your pending decision regarding approval of RR alfalfa. Naturally, if either the RR gene or Roundup itself is a promoter or co-factor of this pathogen, then such approval could be a calam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evidence, the only reasonable action at this time would be to delay deregulation at least until sufficient data has exonerated the RR system, if it does. For the past 40 years, I have been a scientist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military agencies that evaluate and prepare for natural and manmade biological threats, including germ warfare and disease outbreaks.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threat we are facing from this pathogen is unique and of a high risk status. In layman’s term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mergency. A diverse set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have contributed various pieces of the puzzle, which togeth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disturbing scenario: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ism is only visible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36,000X), with an approximate size range equal to a medium size virus. It is able to reproduce and appears to be a micro-fungal-like organism. If so, it would be the first such micro-fungus ever identifi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infectious agent promotes diseases of both plants and mammals, which is very rare. It i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soybean meal and corn, distillers meal, fermentation feed products, pig stomach contents, and pig and cattle placentas. The organism is prolific in plants infected with two pervasive diseases that are driving down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 in soy, and Goss’ wilt in corn. The pathogen is also found in the fungal causative agent of SDS (Fusarium solani fsp glycines). Laboratory tests hav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is organism in a wide variety of livestock that hav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infert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ongoing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able to reproduce abor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 The pathogen may explain the escalating frequency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US cattle, dairy, swine, and horse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recent reports of infertility rates in dairy heifers of over 20%,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cattle as high as 45%. For example, 450 of 1,000 pregnant heifers fed wheatleg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same period, another 1,000 heifers from the same herd that were raised on hay had no abor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pathogen were confirmed on the wheatlege, which likely had been under weed management using glyphosate. In summary, because of the high titer of this new animal pathogen in Roundup Ready crop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that are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we request USDA’s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agency investigation, and an immediate moratorium on the deregulation of RR crops until the causal/predisposing relationship with glyphosate and/or RR plants can be ruled out as a threat to crop and animal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It is urgen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ide-effects of glyphosate use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is pathogen, or allowed it to cause greater harm to weakened plant and animal hosts. It is well-documented that glyphosate promotes soil pathogens and is already implic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re than 40 plant diseases; it dismantles plant defenses by chelating vital nutrients; and it reduc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ed,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animal disorders.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we request access to the relevant USDA data. I have studied plant pathoge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now seeing an unprecedented trend of increasing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is pathogen may be instrumental to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deserves immediate at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avoid a general collapse of our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 (Ret.) Don M. Huber Emeritus Professor, Purdue University APS Coordinator, USDA National Plant Disease Recovery System (NPDR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6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神经细胞免疫组化方法
yypeng6688 2011-1-20 17:49
神经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一、【实验目的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神经免疫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免疫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基本操作过程与技术关键,了解免疫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使用概况。 二、【实验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免疫学的抗原与抗体可特异结合的原理,和组织化学技术相结合,对组织、细胞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的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在细胞、染色体或亚细胞水平,检测原位的抗原分子,是其它任何生物技术难以达到和代替的,它能够在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同时原位显示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形成新的检测系统,为神经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分子水平的研究与诊断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由于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致使本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凡是能作抗原、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核酸、酶、激素、磷脂、多糖、受体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内,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和研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神经肽、酶、受体等的组织、细胞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观测。值得注意的是,抗体只能识别特定的抗原决定簇,而不能识别抗原本身,所得结果并不直接表示神经肽、酶蛋白、受体蛋白等抗原的真实含量,实际上只能反映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是由暴露于表面的空间上相邻的3~8个氨基酸组成)的含量。因一个抗原上可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抗血清中可能含有不同决定簇的抗体,常称为多克隆(polyclonal)抗体。为提高抗体的针对性、特异性、降低交叉反应,可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monoclonal)抗体。 为要显示在组织和细胞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常用标记抗体,进一步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标记物,用显微镜观察标记物。常用的组织化学方法有:①直接法——将标记物直接标记在特异性第一抗体上,直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②间接法——并不直接标记第一抗体,而是把标记物标记在第二抗体或PAP/ABC复合物上,间接显示抗原;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中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酶、铁蛋白、生物素、金及放射性核素,目前,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最常用的方法是,①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 method,PAP法),②卵白素(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的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③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目前做比较多的是第三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正在做的是第二种,曾经做过第一种。昨天做了一天却没有结果,郁闷之余,不禁很想知道操作过程中,究竟是那一步出了问题? ⒈ PAP法 PAP法是一种间接免疫-酶法,该法是利用PAP复合物作为酶标——特异显色基团、显示被检测物质的组织化学方法,因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灵敏度,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常用的方法。 PAP复合物是HRP(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抗体和HRP结合而生成的一种复合物,它含有2个抗HRP的IgG分子及3个HRP分子。 PAP法需用三级物质:①特异的第一级抗体(多为兔或小鼠IgG),②第二级抗体——桥抗,是抗第一级抗体(IgG)的抗体(如羊抗兔IgG或驴抗小鼠IgG),作为联接第一级和第三级抗体的桥梁,特称为桥抗,③第三级——PAP复合物。桥抗IgG分子有两个Fab段,一个与第一级抗体结合,另一个与PAP复合物结合,桥抗的两个Fab段是相同的,因此第一抗体及第三级PAP复合物必须来自同一种动物。 最后用HRP的底物(DAB),来显示PAP复合物。 呈色反应:HRP在H2O2存在下,能使底物氧化并生成不溶性棕褐色沉淀物,定位在抗原所在处。 最常用的HRP底物是:①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氧化后的反应产物为稳定的棕色沉淀,DAB是主要的显色剂( DAB致癌作用较强,使用时要小心,不要接触皮肤 );②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ylbenzidine,TMB),其氧化产物为深蓝色至蓝黑色颗粒;TMB的显色作用比DAB灵敏,且无致癌作用,但TMB的反应产物不稳定,易褪色消失,一般用作HRP示踪法的底物。 实验 一、【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 恒冷箱切片机,37℃恒温箱,低温冰箱,4℃冰箱,显微镜,彩色图象分析系统,200及20μl可调微量加样器。 二、【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特殊试剂〕 ⒈ 第一级抗体:根据欲测物质的不同,选用该物质制备的相应抗体,如欲显示SP、ENK则选用相应的兔抗SP、兔抗ENK。 ⒉ 第二级抗体:根据第一级抗体的来源选择第二级抗体,如第一级抗体来源于兔,第二级抗体应选用羊抗兔IgG。 ⒊ 兔PAP复合物:必须与第一级抗体来源相同。 所用抗体均需小量分装,低温保存,避免反复冻融。用时以0.01mol/L PBS稀释成工作浓度(最佳实验浓度)——抗体稀释度,可根据各抗体的效价而定。 〔一般试剂〕 ⒈ Millonig’s多聚甲醛固定液(pH 7.4)的配制 A液:多聚甲醛 40 g 双蒸水 400 ml 置于60℃水浴中,滴加10 N NaOH溶液(约10滴),振摇至全部溶解,冷却。 B液:NaH2PO4"2H2O 16.88 g 双蒸水 300 ml C液:NaOH 3.86 g 双蒸水 200 ml 将B液加入C液混合后,加入A液,调pH至7.4,加水至总量1000 ml,4℃贮存备用(此液尽可能新鲜配制)。 ⒉ 0.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 (PBS,pH7.4) 1) 0.2mol/L 磷酸缓冲液(PB)储备液 A液:Na2HPO4"12H2O 57.30 g 双蒸水 800 ml B液:NaH2PO4"2H2O 6.24 g 双蒸水 200 ml A+B混合,调pH至7.4,即为0.2M PB,备用。 2) 0.01 mol/L PBS 0.2 mol/L PB 100 ml NaCl 17 g 双蒸水加至 2000 ml ⒊ 0.25% Triton X-100液 Triton X-100(加温熔化) 0.75 ml 0.01M PBS(pH7.4)加至 300 ml ⒋ 20%蔗糖缓冲液 蔗糖 20 g 0.1 mol/L PB加至 100 ml 5.显色液(0.05% DAB,0.01% H2O2,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 1) 0.5 mol/L Tris-HCl储备液 Tris 6.057 g 双蒸水 50 ml 以1N NaOH调pH至7.6,再加双蒸水至总量100 ml,棕色瓶储存,4℃保存。临用时稀释10倍配成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 2) 显色液 DAB 5 mg 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 10 ml 30% H2O2 3.4μl 共同混匀,立即使用。 四、【操作步骤】 ⒈ 标本的制备 ⑴动物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6 ml/200 g)麻醉。 ⑵开胸,剪开左心室,将平口针头插至升主动脉,结扎紧,剪开右心耳。 ⑶先用温的生理盐水200 ml灌注,冲洗血液至液体清亮。 ⑷灌注4%Millonig’s多聚甲醛液400 ml。 ⑸取脑、脊髓或所需标本,削块,置于相同固定液中4℃固定1~2d。 不过我一般不后固定,直接入梯度蔗糖10%-20%-30% ⒉ 切片 ⑴将组织移至20%蔗糖磷酸缓冲液内过夜(40C),待组织下沉后即可切片。 ⑵用0.01 mol/L PBS冲洗后入恒冷箱内冰冻,切片厚度15~20μm。切片收集于0.01 mol/L PBS中,漂洗5 min×2次。 ⒊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序 ⑴切片入0.25% Triton X-100溶液中(37℃,30 min)。PBS漂洗(5 min×2次)。 ⑵切片入3%正常牛血清蛋白中(37℃,30 min)。 也就是 封闭,选择与二抗来源相同的血清,封闭非特异性蛋白。 ⑶切片入第一级抗体,37℃保温(3 h),移至4℃冰箱(保湿、48~60 h) ,PBS漂洗(10 min×3次)。 我们一般直接放4度冰箱60-72小时。 ⑷切片移至羊抗兔IgG(1:200)溶液(37℃,45 min)。PBS漂洗(10 min×3次)。 ⑸切片入PAP复合物(1:400)溶液(37℃,45 min)。PBS漂洗(10 min×3次)。 ⑹切片入显色液内室温显色(2~3 min)后,立即漂洗(10 min×3次)。 ⑺贴于洁净载玻片上,室温凉干,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⒋ 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呈深棕色颗粒,沉淀在抗原所在部位。 五、【免疫组织化学对照实验】 为确定免疫反应特异性,必须进行对照实验。 ⒈ 抗体吸收试验:将足量的抗原如SP加入抗SP血清孵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第一抗体,结果应为阴性。 ⒉ 空白对照:用0.05 mol/L PBS 代替第一抗体,其余步骤不变。 ⒊ 替换试验:用正常血清代替第一抗体,其余步骤不变。结果应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 1.动物在灌流过程中,必须快速冲洗血液,防止血液凝固而影响固定和背景显色。 2.蔗糖应将组织浸透,必须有足够的时间。 3.各级抗体均须在低温冰箱保存,为避免反复冻融所造成的抗体效价的降低,应将抗体稀释成适当浓度,小量分装。 ⒋ 第一抗体的浓度(效价)是关键。因此,该实验中应设计一系列第一抗体浓度梯度比,从而找出最佳反应浓度。标准是该浓度可使抗原特异且明显染色但背景无染色。 5. 组织切片厚时,第一抗体不易穿入,Triton孵育时间应相应延长。反之,切片薄时,Triton孵育过长,则组织易破损。 ⒍ 为了尽量减少着色背景,最好用牛血清白蛋白来稀释抗体。 7. 切片漂洗必须彻底、干净。PBS漂洗不足,背景含有非特异性染色。PBS漂洗过度,易造成假阴性结果。 8.显色液必须新鲜配制,配后立即使用。显色时间不能超过5 min,否则产生较深的背景,不利于观察,甚至出现假阳性。 9. 由于在外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故在用外周组织进行研究时需常规使用甲醇-双氧水溶液处理(37℃,45 min),其配制如下: 双蒸水 4.5 ml 30%H2O2 0.5 ml 甲醇 20 ml 10.DAB为强烈的致癌物质,使用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 ⒉ ABC法 ABC法与PAP法相似,虽也是间接免疫-酶法,但却以ABC复合物反应代替PAP复合物反应。ABC是卵白素(抗生物素)-生物素结合的HRP复合物(avidin-biotinylat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complex)的简称。生物素(biotin)是一个小分子维生素,易与很多生物分子交联;生物素可与HRP结合。卵白素(avidin)是一种存在于蛋清中的糖蛋白,其每一个分子上有4个同生物素亲和力极高的结合位点,可与带HRP的生物素结合,进而形成带HRP的ABC复合物。 ABC法选用已结合生物素的抗IgG抗体做桥抗——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此第二抗体必须是针对第一抗体种属性的),ABC复合物与桥抗之间是通过生物素结合,故没有种族特异性,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第一抗体。ABC法比PAP法具有操作时间短,灵敏度更高等优点。 一、【主要试剂】 〔特殊试剂〕 第一抗体及ABC试剂盒 (1)第一级抗体:根据欲测物质的不同,选用该物质制备的相应抗体,如欲显示SP、ENK则选用相应的兔抗SP、兔抗ENK。 (2)ABC试剂盒:包括 A:封闭用羊血清 B:生物素(标记)羊抗兔IgG C:ABC复合物 国内各生物制剂公司均有相应的ABC试剂盒供应,非常方便,有浓缩型和即用型。其浓缩型抗体提供的工作浓度,用时以0.01mol/L PBS稀释;而即用型则在用时直接孵育切片,不必稀释。 〔一般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均同PAP法(请参看PAP法) 二、【实验操作步骤的特点】 由于ABC法同PAP法一样,都是间接免疫反应的三步法,其操作步骤均同PAP法,所不同的仅是二抗和ABC复合物。故在操作时仅需用生物素化的羊抗兔IgG代替PAP法步骤中的羊抗兔IgG,并ABC复合物代替步骤中的PAP复合物。另外,由于ABC法灵敏度较PAP更高,各抗体孵育的时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适当缩短,故ABC法是目前更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⒊ 免疫荧光法 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抗原(带有荧光素的抗体-抗原复合物)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观测。 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在荧光显微镜下呈黄绿色荧光),罗达明(rhodamine,TRITC,在荧光显微镜下呈橙红色荧光)。 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第一抗体的方法虽有方法简单、特异性强、需时短的优点,但也有灵敏度低,必须分别标记每一种抗体,且需要量大等缺点,现几乎无人使用。现多将荧光素标记在第二或第三抗体上,作间接显示。间接法比直接法敏感,且只需标记一种抗IgG抗体就可鉴定多种抗原。 【原理】 ¨ 用于免疫荧光的标记物是小分子的荧光素,可标记抗体或抗原; ¨ 荧光素经某种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一种比激发光波波长更长而且能量较低的荧光,籍此可作定位观察或示踪; ¨ 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 1、常用的荧光素 ¨ (1) 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 (2)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anate, TRITC) ¨ (3) 四乙基罗丹明 (RB200) ¨ (4) 碘化丙啶 (propidium iodide, PI) (1)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最大吸收光谱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谱为 520~530nm.呈翠绿色荧光,分子量 389.4。 ¨ 在碱性条件下,FITC的异硫氰酸基在水溶液中与Ig的自由氨基形成共价键,成为标记的荧光抗体。一个lgG分子上最多能标记15~20个FITC分子。 (2)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 最大吸收光谱550nm,最大发射光谱620nm,呈红色荧光,分子量为444。 ¨ 与蛋白质结合的方式同FITC。 (3) 四乙基罗丹明(RB200) ¨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丙酮。 ¨ 最大吸收光谱为570nm,最大发射光谱为595~600nm,呈橙红色荧光,分子量为580。 ¨ RB200在五氯化磷(PCl5)作用下转变成磺酰氯(SO2Cl),在碱性条件下,易与蛋白质的赖氨酸e-氨基反应而标记在蛋白分子上。 (4) 碘化丙啶(PI) ¨ 是常用的DNA荧光标记探针,可作为FITC的胞核对比染色。 ¨ PI可嵌入到双链DNA和RNA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但对碱基无特异性选择。 ¨ 最大吸收光谱是493nm,最大发射光谱是630nm,呈红色荧光。 2、荧光抗体的保存 ¨ 一要防止抗体失活,二要保持荧光素不脱落和不受激发猝灭。 – 一般认为0~4°C可保存1~2年,-20°C可保存3~4年。 – 要小量分装,防止反复冻融。 – 保存前需加防腐剂 (浓度为1:5000~10000的硫柳汞或1:1000~5000叠氮化钠) 。 3、免疫荧光的染色方法 ¨ 免疫荧光染色法常用的有 – 直接法 – 间接法 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用来检测未知抗原)。 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操作步骤 ¨ 标本的处理: – 细胞涂片、细胞爬片浸入冷丙酮或4%的多聚甲醛固定10min,然后用0.0lM PBST (含0.l%TritonX-100 pH 7.4) 漂洗5min × 3/次; – 石蜡切片经脱蜡、梯度酒精脱水后,进行抗原修复,然后用0.01M PBST漂洗5min × 3/次; ¨ 2%BSA或10%BSA37℃湿盒内封闭30min ¨ 抗体染色: – 在标本片上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抗体(1:8或1:16稀释),放在湿盒中,37℃孵育30min; ¨ 0.0lmol/L PBS(pH 7.4) 漂洗5min × 3/次,不时震荡(洗去多余游离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体)。 ¨ 缓冲甘油封片 – 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份+ pH 9.2,0.2M碳酸盐缓冲液1份配制。 ¨ 镜检: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 优点: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 ¨ 缺点: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若检测多种抗原需制备多种相应的荧光标记抗体。 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 ¨ 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一定的浓度; ¨ 一般稀释度不应超过1:20,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影响结果的观察。 ¨ 染色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 – 染色时间:从10 min到数小时,一般30 min; – 染色温度:多采用室温(25℃),高于37℃可加强染色效果,但对不耐热的抗原(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可采用0-2℃的低温,延长染色时间。 – 低温染色过夜较37 ℃ 30 min效果好的多。 ¨ 试验时需设置下列对照: – 自发荧光对照(空白对照):标本加0.01mol/L,pH7.4的PBS代替一抗。 – 阳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标本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 特异性对照(抑制试验):标本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再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 若标本自发荧光对照和特异性对照呈无荧光或弱荧光,阳性对照和待检标本呈强荧光,则为特异性阳性染色。 ¨ 一般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就有荧光减弱现象; ¨ 经荧光染色的标本最好在当天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会逐渐下降。 (2) 间接法又称为荧光抗-抗体法 需要两种抗体参与,即一抗和二抗(荧光素标记)。一抗对标本中的抗原来说起抗体的作用,但对荧光标记的二抗来说又起着抗原作用。 – 可用来检测标本中未知抗原,也可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步骤 ¨ 标本的处理及非特异染色的封闭同直接法; ¨ 一抗染色: – 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通常1:100稀释,用0.01MpH7.4的PBS稀释),37℃作用30min或4℃过夜。 ¨ 0.01M PBST漂洗5min×3次(震荡漂洗); ¨ 加荧光标记的二抗抗体,37℃湿盒避光作用30min。 ¨ 0.01M PBST避光漂洗5min×3次(例如包上锡纸,在摇床上漂洗); ¨ 甘油缓冲液封片 ¨ 镜检 ¨ 优点:敏感性较高,比直接法高10倍左右;制备一种荧光标记抗体,可应用于多种一抗; ¨ 缺点:是参加反应的因子较多,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的机会增多。 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 ¨ 荧光染色后一般在1h内完成观察,或于4℃保存4h,时间过长,会使荧光减弱。 ¨ 每次试验时,需设置以下三种对照: – 阳性对照:阳性血清+荧光标记物 – 阴性对照:阴性血清+荧光标记物 – 荧光标记物对照:PBS+荧光标记物 ¨ 标本片需在操作的各个步骤中,始终保持湿润,避免干燥。 ¨ 一抗和二抗应始终保持在标本片上,避免因放置不平使液体流失,从而造成非特异性荧光染色。 神经组织细胞的多重标记技术 一、【基本原理】 脑的构成细胞多样、相互联系广泛且机能复杂,如何能在同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在不同机能条件下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的形态学特点、所含物质以及各细胞间相互关系等,是神经形态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问题。本实验室成功地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逆(顺)行示踪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各种多重标记法(二重、三重或四重标记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以四重标记法作为例子进行介绍。 四重标记可将不同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与神经元逆行示踪法相结合,同时显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内所含蛋白、肽或氨基酸和用组织化学法显示逆行示踪剂在胞浆中的表达。 轴浆运输示踪法是目前应用最广者的束路示踪法。轴浆运输是某些物质通过轴浆流进行运送。从胞体至末梢的运输为顺向运输,反之从末梢至胞体者为逆向运输。常用的轴浆运输示踪剂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荧光染料(荧光金等)、植物凝集素(麦芽凝集素WGA、菜豆芽凝集素PHA-L)及霍乱霉素(CT)等,它们在胞体或末梢内形成标记物。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用抗原与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神经元或神经胶质内所含的蛋白、肽或氨基酸为抗原,用特异性的抗体去识别并与之结合,再用不同的方法使之可视化。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法和酶免疫法(ABC法和PAP法)。ABC法是在第一抗体反应后,用已结合生物素的抗IgG抗体(biotinylated IgG)桥接。然后用ABC复合物孵育,使桥抗上的生物素与ABC中卵白素上的空位结合。最后用HRP的底物呈色。在ABC法中,ABC和桥抗的结合是通过生物素的,因此ABC复合物没有种属特异性,可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第一抗体。但生物素结合的第二抗体必须是针对第一抗体种属的。PAP法与ABC法相似,都是借助桥抗体将酶连接在与抗原结合的第一抗体上,用PAP复合物孵育切片。 下述的四重标记法可分别显示如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特异性标记星形胶质细胞),Fos蛋白(标记活动状态的细胞核),某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及其相关的酶(如酪氨酸羟化酶TH)均匀标记在胞浆内;逆行追踪剂在胞浆内的定位。由于用不同的显色方法呈色,加之反应产物定位于不同细胞或细胞的不同部位(核、胞浆),因此在镜下易于分辨。 二、【实验材料】 〔仪器设备〕 ⒈ 组织切片机:冰冻切片机(立、卧式恒冷箱切片机),滑动切片机和二氧化碳制冷切片机,振动切片机。 ⒉ 立体定位仪: ⒊ 微量注射器: ⒋ 实验室基本器材和用具:烧杯,量筒,漏斗,湿盒,晾片盒,蒸馏水瓶,漏斗架,药匙,滤纸,玻璃棒,洗刷瓶,染色缸,染色架,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⒌ 常用器械和工具:解剖刀,手术剪,眼科镊和剪,有齿及无齿镊子,单、双面刀片,普通剪刀,螺丝刀,老虎钳,扳手等。 〔药品〕 ⒈毒麻药品:巴比妥钠,戊巴比妥,乙醚等。 ⒉常用化学试剂: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钾,蔗糖,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盐酸,无水乙醇,二甲苯,丙酮,甲醇,重铬酸钾,葡萄糖,氯化铵,甘油,双氧水等。 〔试剂〕 ⒈ 第一抗体:兔抗Fos蛋白抗血清,鼠抗GFAP抗血清和兔(或鼠)抗TH抗血清等。 ⒉ 第二抗体:羊抗兔,驴抗鼠,抗山羊/绵羊等生物素二抗及荧光抗体(FITC、罗达明等)。 ⒊ 染料:苏木精,伊红,克紫,硫堇,焦油紫,硝酸银等。 ⒋ 常用试剂:牛血清白蛋白,Triton-X-100等。 ⒌呈色剂: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葡萄糖氧化酶等。 ⒍ 追踪剂:HRP,WGA,PHA-L等。 〔动物〕 根据实验要求、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为大鼠(SD、Wister)。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⒈ 动物与材料制备 ⑴ 用SD成年雄性大鼠,体重180~230克,置于温暖(20℃)安静的环境饲养48h后使用。 ⑵ 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并固定在定位仪上。 ⑶ 将示踪剂(30% HRP或2%WGA)0.1μl 定位注入大鼠脑内某一核团(杏仁核簇、下丘脑或孤束核等)动物存活48h。 ⑷ 将9%NaCl (5.5ml/kg 体重) 注入尾静脉,2h后,重新深麻动物,用常规方法灌注固定动物并立即取脑。 ⑸ 将脑组织置于含30%蔗糖的PBS液中,40C 保存,待组织沉底。 ⑹ 恒冷箱切片机切片,片厚30μm,收集在冷的0.01 mol/L PBS液中。 ⒉ HRP的组织化学显示—TMB法 ⑴ 切片在蒸馏水中洗2~3次。 ⑵ TMB-钨酸钠反应液中预浸20min,开始加入0.3%H2O2(避光),显示HRP或WGA追踪剂。 ⑶ 结束反应后,用0.1 mol/L PBS洗3~6次,每次2~4min。 ⑷ 在含0.05%DAB、0.02%氯化钴和0.01%H2O2 ( 0.1mol/L PBS 配制, pH7.4)中加强,37℃,10min,反应产物为黑色。 ⒊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⑴ 0.01 mol/L PBS液中洗涤3次,每次10min。 ⑵ 用0.3%过氧化氢-甲醇室温中处理切片5~30min,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⑶ 充分洗涤后,入0.01 mol/L PBS洗3次,每次10min。 ⑷ 血清白蛋白中孵育30min,减少非特异性反应。 ⑸ 0.3% Triton-X-100中作用20min,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用0.01 mol/L PBS洗3次,每次10min。 ⑹ 同时加兔抗Fos蛋白和鼠抗GFAP抗血清,在4℃中孵育48h或室温24h,用0.01 mol/L PBS洗3次,各10min,振洗。 ⑺ 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和驴抗鼠IgG (根据公司的说明,选择适宜的稀释度)室温中孵育2h,用0.01 mol/L PBS洗3次,各10min。 ⑻ ABC复合物(根据公司的说明,选择适宜的稀释度)孵育2h,用0.01 mol/L PBS洗3次,各10min。 ⑼ 蒸馏水迅速冲洗3次,进行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胺加强法反应,呈深蓝色。 ⑽ 选取呈色好的切片,漂洗后再加入兔(或鼠)抗TH抗血清,4℃中孵育48h或室温24h,用PBS洗3次,各10min,振洗。 ⑾ 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或驴抗鼠)IgG室温中孵育2h,用PBS洗3次,各10min。 ⑿ ABC复合物孵育2h(室温),PBS洗3次,各10min。 ⒀ 蒸馏水迅速冲洗3次,进行葡萄糖氧化酶-DAB棕色法呈色。 ⒁ 呈色的切片漂洗后裱片、晾干、脱水、透明、封片,光镜下观察并摄像。 ⒋ 对照实验 ⑴ 空白对照:用缓冲液替代第一抗体是最常用的空白对照,染色结果应为阴性。 ⑵ 替代对照:用制备第一抗体相同种属动物的正常血清替代一抗或用二抗相同种属动物的正常血清替代桥抗体,染色结果应为阴性。 ⑶ 自身对照:用同一组织切片与靶抗原无关的其它结构作对照。阳性与阴性结构在同一视野中,相互印证。 ⑷ 阳性对照:同时染色已知靶抗原阳性标本,以排除操作过程失误所致的假阴性。 ⑸ 吸收对照:用几倍甚至10倍于抗体浓度的抗原与抗体溶液混合,后将此液过滤,并用于对切片反应,若结果为阴性,说明抗体是特异性的。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一)对染色结果的分析 一般认为在严格控制染色条件、选择特异性抗体等条件下,所得的阳性结果才有积极意义。而所得结果为阴性时,不一定意味着该物质或抗原不存在,即不能排除实验过程所致的抗原丢失或抗体选择不当等引起的假阴性。结果分析首先从切片质量开始,判断固定是否合适、切片是否平滑、非特异性着色强弱等,再从低倍至高倍顺序观察实验标本,预期阳性部位是否被染色,不该含此类物质的部位是否阴性等。同时应结合对照实验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假阳性及其处理 组织成分与各种染色试剂及抗血清之间的非特异结合称为假阳性,其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 ⒈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用80%甲醇(0.01mol/l PBS 缓冲液配置)+ 0.3% H2O2孵育标本15~20min,能抑制此假阳性。 ⒉ 第一抗体不纯:抗体不纯是指抗体含有杂质抗体或血清。其非特异抗体吸附到组织细胞上造成假阳性。去除方法:一是尽可能高的稀释抗体,减低非特异抗体的浓度;二是一抗孵育之后用PBS充分冲洗;三是在加一抗前加正常血清,以封闭非特异结合位点。 ⒊ 第二抗体:将IgG从血清中分离出来,其中同时存在四种成分:一是特异性抗IgG;二是作为抗原的IgG不纯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IgG;三是供体血循环中其它的IgG;四是非IgG蛋白。除特异性抗IgG外,其它成分可以通过与组织结构的特异性交叉反应或通过非特异的疏水键与组织细胞结合,产生非特异性染色。去除方法基本同(2)。 ⒋ 游离醛基:醛类固定的组织切片上,存在游离醛基,它能与蛋白质(含IgG)间非特异性结合,导致假阳性。用白蛋白或封闭性阻断等预先孵育切片,可封闭。 (三)阳性染色的确认与数据采集 阳性染色结果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⒈ 染色均匀,胞核、胞浆、胞膜、纤维、突起等形态结构完整。 ⒉ 阳性染色产物的特异性分布,有核团或细胞学定位差别。 ⒊ 多重染色的阳性产物可以清晰分辨。如:神经元Fos阳性胞核是深蓝色,TH(或VP)阳性胞浆呈棕色,HRP示踪剂产物是棕色胞浆内的黑色的颗粒状,GFAP阳性胶质细胞呈深蓝色。(见图20-1-1) ⒋ 阳性结果在光镜下观察,根据需要摄像或半定量分析。 五、【注意事项】 ⒈ 选择适当的固定液,掌握恰当的固定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组织的细胞结构和酶的活性。 ⒉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合理配伍和处理。 ⒊ 动物标本或切片尽量使用新鲜的,需长时间保存则存放在-70℃冰箱。 ⒋ 抗体按照说明保存,并选择合适的工作浓度使用,忌反复冻融。 ⒌ 选择适当的孵育时间与温度,切片应充分与抗体接触,防止抗体风干、流失。 ⒍ 切片每次漂洗要彻底,防止交叉反应。 ⒎ 呈色反应过程应随时在镜下观察反应结果并及时终止反应。 ⒏ 第一、二次的呈色不宜过深,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⒐ 切片要晾干后再脱水,透明,封片。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博主 开心果 文章
个人分类: 免疫组化|7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哪个最可怕?
qpzeng 2010-9-8 07:33
人类病原体计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几大类,它们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哪个最大? 病毒是不完整的生命形式,离开宿主就不能独立生存。不过,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就会造成很大麻烦,一般不发作的如疱疹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隐藏在神经节下,只在免疫力下降时才引起疱疹;症状较轻的如普通感冒,不吃药不打针,仅靠人自身的抵抗力就能痊愈;最可怕的是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尤其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就整合在染色体上,要么不断复制(在活化免疫细胞中),要么潜伏不动(在记忆免疫细胞中),不管你用什么药,它们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永远无法清除它们,最后病人只能带毒生存,如果按时服药,又无抗药性,还可保全一命,否则艾滋病人将被病毒折磨得体无完肤,最后百箭穿心、病入膏肓而死。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患者可以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发展为肝癌而死亡。病毒病很不好治,除了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外,几乎没有太多好的药物。对付一般性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还是接种疫苗,预防血液感染(如各型肝炎病毒),甚至使其绝迹(如天花病毒)。不幸的是,艾滋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另一个潜在的威胁是人畜禽共患病毒病,如猪流感、禽流感、SARS等,由于人体对它们缺乏免疫力,一旦发病就很严重,甚至来不及抢救就即刻死亡。 自从发明青霉素及各种抗生素以来,细菌的危害降到较低的层次。可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病又有卷土重来之势,尤其是那些已经不构成威胁的细菌病(如肺结核)也死灰复燃。不过,大多数细菌(即使是超级细菌)都可以在人体强大的免疫力攻击下消亡,只要不是儿童、老年患者或免疫低下的人群,感染细菌后通常不会致命,但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作为一个特例,正常人群普遍都携带结核杆菌,只要免疫力下降,哪怕是年轻人也会患上结核病。如果刚好不幸遇上多药耐药菌株,那么病人可能因无药可治而有生命危险。因此,要想不患肺结核,最好接种卡介苗!另外,还有一些类似细菌的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等,它们虽然不直接致命,但可能导致难治性感染,如尿道炎、阴道炎(女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男性)等,严重时还通过血管炎症最终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不可小觑! 真菌(霉菌)感染最熟悉的是灰指甲、脚癣(香港脚),正常人的内脏通常不会感染真菌。不过,对于一些手术病人(空气暴露)、器官移植者(服用免疫抑制剂)、慢性细菌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也可能造成深部真菌感染。由于抗真菌药物比较单一(抑制真菌固醇类合成),一旦产生抗药性,患者也可能毙命! 人体寄生虫大家见得最多的恐怕是蛔虫,很多人小时候都得过这个病。现在卫生习惯好了,蛔虫病也少见了。但是,还有两种寄生虫病很可怕,一种是疟疾(俗称打摆子),另一种是血吸虫病。目前疟疾在我国较少见,但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很猖獗,其中脑型疟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是会致命的。血吸虫病在我国江湖流域周边地区时有发生,有时还很严重。目前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只有青蒿素,其他都表现一定的抗性。血吸虫病也可使用青蒿素,但老一代药物仍有效。 最近咬人致死的蜱虫其实只是一种传播疾病(如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莱姆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媒介昆虫,就像按蚊传播疟疾一样,它本身并没有毒性,也不寄生在人体内。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最可怕的传染病是病毒病和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相对较低危。一般来说,如果患过某种传染病(如肺结核、麻疹等),通常免疫记忆细胞会赋予对特定病原体的终生免疫力,因此这些人就不需要再进行加强免疫了。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246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成体动物细胞也没有问题
Helmholtz 2010-2-15 18:03
09年12月9 日 HZI 研究人员澄清免疫细胞的关键发育环节 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它或者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肝脏干细胞、或者是出生后由骨髓而形成。截止目前,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发育业已完成。若是胚胎肝细胞或者儿童骨髓未能形成某些细胞,那它们就会终身缺失。 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ZI)的研究人员现在找到了反证: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在成年小鼠的身上成功地造出各种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blood》杂志上发现了此项成果。免疫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共同组成。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所谓的抗体。这些抗体识别入侵的病菌,并沾附在它们上面。由引或者降低其危害或者为吞噬细胞作出标记。在人体内有两类B细胞,分别是B1和B2细胞。B1细胞是由胚胎肝细胞所形成的,而B2细胞是在出生之后由骨髓干细胞形成的。这两种B细胞的任务也不同,B1细胞属于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可能很早就在演化中出现并形成可以附着在细菌的一般性的表面结构上。而B2细胞相反可产生针对不同结构的特定抗体。它们比如可以用于疫苗接种从而保护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不再会形成新的B1细胞。他们猜测现有的细胞有较长的寿命并通过时不时的细胞分裂而实现自身的再生。HZI的科研人员现在否定了这些猜测,并由此成功地向理解免疫系统及其灵活性迈出了一大步。 HZI“分子免疫学”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改造了了小鼠的遗传基因。他们人为关闭了这些小鼠身上的一个启动免疫系统发育的基因- 于是这些基因修饰的动物在出生时就没有免疫细胞。只有当这些动物获得一种化学物质之后,这个基因才被激活,小鼠才开始制造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与其年龄无关,即使在成年小鼠身上能发现新的B1细胞。 “我们由此率先证明,这些免疫细胞不仅产生胚胎也同样产生于成年动物身上”,一位在HZI进行重组小鼠课题的研究者桑德拉.都伯尔(Sandra Düber)说。通过这种特殊的小鼠,科研人员现在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各种属性,更方便地进行研究。 科研人员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我们将借助它来研究诸如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科研团队负责人西格弗里德.韦斯(Siegfried Wei)说。 “由于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外界手段干预形成阶段的免疫系统,因此就能研究免疫系统为何会向自己发起进攻,并导致机体患病。”为了能理解这些包括人体在内的出偏的免疫反应,并最终预防乃至治疗这些疾病,这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原始文章: Induction of B-cell development in adult mice reveals the ability of bone marrow to produce B-1a cells. Düber S, Hafner M, Krey M, Lienenklaus S, Roy B, Hobeika E, Reth M, Buch T, Waisman A, Kretschmer K, and Siegfried Wei. Blood, 3 December 2009, Vol. 114, No. 24, pp. 4960-4967.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