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结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Zn2+结合到两个abeta
richor 2018-9-16 10:03
我这里做了一个ppt: song0628--abeta_review.pdf 关于 Zn2+ 结合到两个 abeta 上: 2008 年 Velia Minicozzi 等提出了这个 可能 。 基于EXAFS实验,进行 拟合参数: \0 \0 \0 \0 鉴于一个 monomer 只有 3 个 His ,提出 dimer 的设想: 2006 年的 JACS 文章 : AFM for A (13 - 21)K16A assembled with Zn 2 + to peptide ratio of 0.2 (a), 0.8 (b), 1.0 (c) \0 \0 另外 2012 年有 Inorganic chemistry 文章认为: Zinc 结合的是 Glu11 和 His14 ,仍然是 dimer: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148916 ThT fluorescence 滴定实验中发现, Zn:Abeta=0.5 的时候,产生的 aggregate 最多。 NMR 确定是 His14 和 Glu11 。 预测构型: 2010 年 Yifat Miller 等在 PNAS 提出了 abeta40 在 zinc 结合下的可能组装方式: 平行, 4 个 Zn2+ , 8 个 abeta40 。 aggregate 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这一步。
个人分类: abeta|0 个评论
基础结合临床的中医药研究探索
热度 6 liyikui 2015-7-22 09:46
西苑医院成立六十年征文: 基础结合临床的中医药研究探索 在充分享受了郑州到北京西 K180 次列车的一夜站票服务,大概是 2002 年的 5 月 15 号吧,我来到了西苑医院。虽然离正式开学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从这一天,我踏上了在西苑医院的中医药基础研究道路。 在中医药研究积淀深厚的西苑医院,在众多中医药名家影响下,我从中医药基础研究开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逐渐走上了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的中医药研究之路。 一、从事基础研究的快乐 我的博士课题是在李连达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参加的课题是《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研究》,当时的李老师已经 68 岁,他带着我们几名研究生进行课题攻关研究。研究的内容是先把一个金属栓子在 X 光的指引下通过心导管技术放置在中国小型猪的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中下三分之一位置,阻断远端血流供应,造成局部的心肌梗死,观察经过培养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中药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首先,用栓子阻断中国小型猪的心脏左冠状动脉的动物模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其次用干细胞和中药联合治疗中国小型猪的冠心病也是没有人做过的,这一个课题就包含了两项创新。 当时课题组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首先是研究经费的不足,经费只有区区十几万元,要购买试剂、耗材、购买实验动物,尤其是实验用的中国小型猪,每头就要几百块钱。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甚至精打细算都不够用。其次是课题组人员缺少和经验缺乏,是年近七十岁的李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做工作,在课题开始的技术攻关阶段,李老师通过特别聘请心血管科的冯新庆老师对心导管技术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课题得以顺利进行。最后还有试验场地和设备的不足,由于需要用 X 光机定位,当时院里没有实验用 X 光设备,就联系借用了很远的一家单位的设备。在课题进行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都是早上 6 点起床, 8 点前赶到借用的 X 光室,在里面一干就是一天。实在太累了就稍停几天恢复一下,再继续进行试验。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建立了制作中国小型猪心导管介入栓塞冠状动脉心肌梗塞模型的新方法。还证实了中药促进体外干细胞诱导分化、增殖和促进体内移植干细胞在器官、组织内的存活、分化与增殖,增强生理功能。以及中药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课题完成后先后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两级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还获得了《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创刊二十周年优秀论文。通过参加这项课题,我学到了一些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对中医药基础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的博士课题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正式工作以后,我在李老师的课题组继续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李老师主持的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 973 ”课题的研究,此外我自己也 获得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资助。 在西苑医院从事基础研究的这段时间虽然工作非常辛苦,试验的难度很大,还要长期暴露有射线的环境中,但是我觉得在西苑医院从事基础研究是快乐的,快乐不仅在于我们所进行创新性研究获得了成功,不仅在于我们的研究获得了多少一等奖,多少优秀论文,更在于在研究过程中李连达老师的言传身教,留给我们不畏艰难,努力工作的奋斗精神,更在于西苑医院良好的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传统和氛围。 二、临床学习梦想的实现 西苑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建院初期, 30 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中医如岳美中、时逸人、黄竹斋等汇聚于此,为医院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逐渐形成中医特色突出的大型中医医院。医院拥有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国医大师、国医名师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近二十余人,西苑医院在中医药临床方面集合众多的名家、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西苑医院浓郁的中医气息的熏陶下,随着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我有了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的想法。这种想法和我家庭、和我的个人经历,更与我的导师李连达老师鼓励和支持有关,与西苑医院中医气息的熏陶有关。 首先,我出身在一个中医家庭也是一个受到中医恩惠的家庭。 我的爷爷年轻时抽烟非常多,多到抽完烟吃烟灰,或者直接吃烟叶的程度。大概二十多岁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胃病,多方求治都没有效果,医生预计活不过 37 岁(爷爷后来在医生指导下戒烟,胃病全好了,八十岁的时候还可到农田劳作)。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拜我们当地老中医王琪毓先生为师学习,参军及转业后在卫校和医院部门工作,家里的中医方面书籍占了好几个书柜。我小时候的是在耳闻目濡的中医环境中长大的。 我大学毕业的临床实习医院是郑州市中医院,带教老师是张宇庆副主任医师,张老师是和我父亲一块拜师学习中医,一块参军在同一家部队医院工作的师兄弟和战友。在跟随张宇庆老师出诊的那段时间里,感觉中医中药真是太神奇了,所有来诊的患者,服过张老师开出的中药方,大部分的病人都会明显感觉到疗效,很少有吃药而没有见到效果的患者。记得在跟随出诊期间,有一次我还试着学张老师的处方给自己开了一次中药,真没想到,我就是我的第一个患者。由于见到过中医药治病的好的疗效,当时也就有了一种我也想做临床医生的想法。 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题做的都是中药基础研究,毕业后几年时间里,从事的也都是中药基础研究的工作,但是我由于受到家庭和带教我的张老师的影响,开始有了一些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的想法。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李老师汇报了我的想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李老师对我的想法给予了支持,李老师说中药研究应该与临床结合,还推荐我向周文泉教授学习中医临床。 周文泉老师是我临床学习的引路人,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周老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中善用经方,如参附汤、保元汤,生脉饮、天王补心丹等数十方剂治疗冠心病;清心莲子饮、疏凿饮子、六味地黄汤、五子衍宗丸等治疗肾病;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的多种复杂疾病,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多汗病的多个经方。同时在数十年的临床中有探索创造了如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高血压病的红龙夏海汤。我跟随周文泉老师每周一次出门诊学习。在出门诊期间我还积极学习周文泉老师治疗经验,发表了《 周文泉教授治疗汗证验案三则 》 、《周文泉教授治疗嗅觉障碍1例》等几篇文章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和中医杂志上发表。在跟随周文泉教授学习 了将近两年时间,我向周老师提出自己出门诊的想法,周老师同意了我的想法。 从 2010 年开始出门诊到现在已经有将近 5 年的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每周的门诊时间从一次增加到两次,又从两次增加到三次。门诊的量也从开始的几人增加到十几人、二十几人。这些变化的数字是简单的,但是在这简单的数字背后还有很多的不简单,首先是我在跟随周文泉老师出诊的将近两年时间里周老师对我精心细致的指导的体现;其次是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难病例向我院的专家老师请教所得到的宝贵的老专家经验和老专家对中医药、对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些数字的增长我对从事中医药的兴趣在增长,对中医药治病救人的能力和信心也不断增长。 三、中医药基础与临床学习结合的实践和探索 西苑医院 1955 年 12 月正式成立,李连达老师 1956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的 59 年的时间里,李老师从一个学习西医的大学生成为西医学习中医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李老师又从临床医生转为专注于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西苑医院李老师实践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中医药探索道路,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李老师对于中医药临床与药物基础研究相结合可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进一步促进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时临床研究为基础研究提供方向和目标,基础研究为临床实践的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应该支持鼓励中医药临床与药物基础研究相结合开展工作。 基础与临床实践结合对于提高基础与临床水平,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该提倡 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者,在保证基础研究的情况下根据个人情况和志向选择是否结合临床实践,重点是保证基础研究的正常工作。也应该提倡从事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在保证正常的医疗任务的前提下,根据个人情况和志向做科研。 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正确关系应该是:第一、二者并重;第二、以基础为主临床为辅;第三、以临床为主,基础为辅,第四、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第五、专门从事临床研究。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应该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 不可一刀切。 我在西苑医院十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能够更认真地体会和学习李连达老师对于中医药临床与药物基础研究的关系论述的深刻含义和高度的指导性。深刻领悟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和意义。基础研究使得能够接触到这个领域所取得新成果、新方法、以及重要的研究进展,开拓新思路、新方法,这些不仅可以应用在我所从事的基础研究中,同时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临床实践使我真正的面对患者,使我明白患者是什么情况,患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为基础研究提供方向,更好的解决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5534 次阅读|5 个评论
GenGIS:地理信息与进化树的结合
Bearjazz 2014-1-9 10:39
GenGIS: 地理信息与进化树的结合 作者:一枝梅 中国科学院成都成都生物研究所 kinglyyang@yeah.net 编辑:熊荣川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导言:目测从事分子进化领域的新手,对 GIS 不甚了解的大有人在。而将地理信息与分子进化信息结合在生物地理和分子分类等领域是一种很直观的方式。 GenGIS 作为一个免费开放的共享软件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功能丰富和上手简单的特点。 完成图: 准备工作: (1) GenGIS 软件 from http://kiwi.cs.dal.ca/GenGIS/Main_Page ; (2) 底图:最简单的获取方式是来自地理信息网站(如 Nature Earth );也可以通过其它制图软件获得(如 ArcGIS 或 MapMaker ) (3) 打点信息:依下图所示,其中经纬度信息是打点必需的,保存为 csv 格式 (4) 进化树文件:这个做分子进化的童鞋应该比较了解:)常规格式即可 NOTE :进化树上代表每一枝的名称必须是地点 ID ,与打点的 ID 一致 (5) 统计信息:用于制作完成图中的饼状图,其科学意义完全可以自定,可以是单倍型数 et al. 其中地点 ID 与前两项必须一致;饼状图中的任一项可在 Sequence 中给一个 symbol ,并且在 score 中赋相应的值;在 Count 中则是每一项的统计个数(用于统计饼状图);每一个地点的任一项为一列,保存为 csv 格式 (6) 打点:依图所示,点击 Load Raster Map 将图片导入,默认的是 3D 显示,为了更直观将其改为 2D 显示;对某些图片颜色不满意,可以通过右击左边控制栏的 Map 再单击 properties 编辑地图显示颜色 地图倒入编辑完毕后,再选择上方的 Load Location 按钮,然后将地点信息的 csv 文件导入,打点完成,地点的显示同样可以通过 properties 来修改,如图所示: (7) 导入进化树:直接选择 Load Tree 按钮即可,默认导入的进化树是 3D 显示的,立于地图上方,为了直观显示,需要进入 properties 中将其改为 2D ,并调整其颜色样式 (8) 导入统计信息:此例中为单倍型信息,直接点击 Load Sequences 按钮即可,编辑方式同进化树的编辑一致,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拖动;这一步骤完成后图片制作也就大功告成了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7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强科学与工业现场结合
热度 5 Greg66 2012-12-6 14:31
我在科学网上注册博客一年半了,感觉到都是学术圈子的学者们在讨论,这当然很宝贵,无论科学时政、科学方法,大家的交流都很有益,至少我个人受益匪浅。但是如果有来自工业现场的意见、建议、科学需求等,科学网就更有价值了,毕竟科学研究是为了应用于现场的。我想这大概是科学网进一步该努力的地方。 我觉得科学网的编辑们眼光还是很敏锐的,谁写什么基本上都能够被注意得到的。很多年轻学者在寻找研究方向的问题上很困惑,年长学者也需要宝贵的工业界评论。 科学网的形象、风格还是非常好的,使用也基本上很方便。 在工业界的推广方法,可以采取广告、应用性学术会议等等方式。 工业界的困惑是,科学观点很多,有时他们也不知道相信谁的,似乎谁的都有道理。一些小的中介型企业,科学基础不雄厚,但是向企业推广的力度却很大,短信、广告、传真(你可千万别把传真号透露出去,否则你回到办公室就会打印出一大堆传真广告来,短信广告不时髦了?)、通知等使得企业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堆积一大堆,企业负责人也没时间浏览,也不知道哪个有用,结果就统统都扔进了垃圾箱。企业的人请假很难,尤其到了年底,安全、生产任务都很紧张,学习机会很难得到。但是有一条,对企业的科学知识普及实在是太有必要了,预防事故、提高生产率、改善管理的知识无不缺乏。科学网,应该怎么做点事情,大家可以出出主意。
个人分类: 10|390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血常规在儿科推拿中的应用
diana767 2012-11-26 17:44
在儿科推拿中我使用血液检验报告单(俗称血常规)临床诊治疾病十余年,通过临床的不断观察、研究和应用,总结得出以下认识: 一、血常规是一个基本病机 通过诸多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我认识到血常规不单可供西医诊病参考,中医同样可借血常规的化验结果帮助临床诊治疾病。血常规完全可以用中医理论来解读,并可以用其数字来准确地判断病情的轻、重、虚、实及程度。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因其能准确、清楚、比较全面地反映病情,我一直在用它诊断,指导推拿及用药治疗。通过对大量的准确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反复地临床观察、分析、研究、验证、印证,我认为血常规完全可作为一个基本病机来应用。我还用血常规推拿治疗过成人的诸多疑难疾病,如肺心病,疳积,糖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种植性肿瘤,肝 Ca 等,有的治愈,有的有明显的疗效,因工作环境所限,有的没有继续治疗。对肝 Ca 患者只推拿了 5 天 8 次(每次半小时)止痛药量减了一半。我通过推拿及药物对血常规的调整,从而通过自身调节达到了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其治疗效果稳定不反复,因此我认为血常规是一个基本病机。病机相同,异病可同治。临床治病必须遵循这个基本病机,否则,治疗效果就不好,就慢。血常规还有潜在的预知功能。 二、血常规辨证   血常规不仅是一个基本病机,临床我还用它辨证,我称它为血常规辨证(五分类 24 项血常规化验单),是微观辨证,它有数据,可量化、可细化,比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法更清楚准确;比传统的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能更全面地反映病情。它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辨证理论体系,与其他辨证既不同又有联系。用推拿,中药,西药治疗效如桴鼓。 三、定位推拿治疗   定位推拿治疗,就是把血常规中的项目与中医经络中的穴位对应推拿治病。用血常规辨证再加上症状、体征,用定位推拿及中药治疗真可以手到病除,这是真正的绿色疗法。血常规中的血细胞的升高和降低已直接或间接地在我的掌控之中。如推拿小儿厌食需1~3个疗程(每个疗程三次);提高抵抗力约需3~10个疗程;外感病需1~3个疗程。推拿成人内科疑难病到目前为止也不过10个疗程即可。    体会:通过血常规在儿科推拿中的应用,我已认定血常规是一个基本病机,血常规辨证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辨证体系。而且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病机用于儿科推拿,也可指导整个中医临床及君臣佐使用药。它可以使中医理论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使中医辨证准确、清楚、全面。中医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可量化,可细化,分清怎么是虚,怎么是实。通过准确的血常规的验证:中医是科学的,中医理论太精辟了。中医中药是瑰宝,中医推拿更是一枝奇葩,定会开出艳丽的花朵。中医也将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代。用血常规辨证、诊断治病就会简、便、验、廉。凡是疑难病及《内经》中的死症,用上血常规辨证都得重新洗牌。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待于积极地研究和广泛的认同。   我现在约有3000疗程的病历,一百多张血常规化验单。   敬请各位中西医专家教授论证。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儿科推拿医生 胡文丽 2011 年5 月24 日
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产品化
热度 14 stone1971111 2012-3-17 09:10
题记:前面写过两篇关于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的博客文章,被《计算机学会通讯》的编辑厚爱,拿去发表(见本月出版的当期杂志),得到了主编李国杰院士的好评。在他们的鼓励下,再次讨论一下前面没有深入讨论的问题。 我们做技术研究,尤其是做跟应用非常靠近的技术研究,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变成产品,并最终变成商业产品,并且成为成功的商业产品 。但是这条路非常地漫长,也许绝大多数课题都不能完成这个不断转变的过程。根据我个人的有限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我们基础研究的技术不够好,而是由如下诸多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技术单一,不构成系统。 我们从事科研技术研究,往往是瞄着应用中的难点去开始研究工作的。比如一个技术领域中存在瓶颈问题,我们喜欢在这个瓶颈问题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往往是我们即便得不到最好的研究成果,也能积累一批相对先进的技术。很遗憾的是, 光有这些关键技术还远远不够。关键技术并不是产品的全部,我们还需要大量的看似已经成熟的技术作为配套,还需要有让关键技术发挥作用的系统平台 。后面这些配套技术和系统平台技术往往并不是从事关键技术研究的团队所胜任。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团队意识到这个问题,引进了一些人才从事配套技术的开发,从事平台的建设。但是从关键技术研究过渡到配套技术和平台技术的开发,其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关键技术的突破是科学研究的范畴,而配套技术和平台技术则是工业生产的范畴 。我们也许会做点科研,但是我们可能不是一个成熟的工业生产的领导者。 我们不熟悉质量过程,不熟悉各种非研究人员的使用特点,不熟悉工业生产的基本规律等等,都可能使得我们的关键技术迟迟得不到产品化。 原因二、技术过于超前,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 我们的技术研究往往是跟踪国际前沿去的,但是国际前沿可能并不是中国当前的最紧要的必须技术。如果非要把国际前沿的技术立刻产品化, 可能是过早的进入了市场,最终可能不能成为先驱,而成为先烈。 这是在中国开展商业产品开发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需求和世界的需求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也有很重大的差别。 如果不注意到这些差别,那就可能吃力不讨好。扎实的做好市场调研,深入一线摸索需求和经验,对于商业产品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非要让客户接受自己的爱好,这就是强人所难,最后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不买账。 原因三、缺少和社会资本的有效结合。 我们做科学技术研究,出来成果后, 感觉都象自己养大的孩子,总想自己养大 。大多数情况下,都喜欢自己开始从关键技术一直做到产品,并且亲自去销售。 这是忽视其他行业的真正价值的表现 。其中之一就是看不起资本的力量。市场是动态的,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有限,往往就在关键的那两三年时间。如果我们因为资金不足,不能引进合适的人才,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技术整合,就不能在有效地时间内做出产品并推向市场。 可能等我们用作坊式的队伍终于做出来了,但是市场已经是大鳄云集,也只能望洋兴叹 。实际上,当关键技术出来之后,以适当的代价尽快地和商业资本相结合,尽快组建商业开发团队是明智的做法。由于商业资金的引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资金安全有自己的管理手段,往往能够给开发团队带来有效的外部条件约束。比如,我们很多开发团队会陷在追求完美的误区中,总想不断地完善。 实际上产品永远没有完善的产品,在恰当的条件下,及时推出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 原因四、团队缺少合格的操盘手。 我们做技术研究突破之后,即便引入了社会资金,大多数情况下, 也是突破的科研人员作为主要的管理者 ,这是另一个误区。实际上, 能做好科研,并不一定是个好的管理者,更不一定是个好的操盘手。 这里所说的 操盘手,是指能够以关键技术为起点,完成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产品,最终成为成功的商业技术产品的关键角色。 这个人也许并不深入懂得每一个技术细节,但是他/她能够对市场有敏锐的感觉,对产品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对商业模式有很好的定位,对开发团队有很好的把握。 在技术商业化的后续过程中,这个操盘手才是主角,并不是掌握关键技术的那些人。虚心的承认后面的过程关键人员的真实贡献,并给与相应的回报,自己的关键技术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所谓win-win理念并不是只在谈判中适用,在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让所有不可或缺的人才都能获得自己的回报是个关键问题。 我们在产品化的过程中,始终就是个科研人员,继续做自己的基础研究,让操盘手接过自己的技术,完成这个转化,是非常现实的做法。 原因五、团队缺少好的文化。 我们所说的好点的文化,涵盖了: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管理理念,共同的价值观 等非常重要的发展要素。 一个好的团队首先要有共同的远期愿景,才能打造百年老店。 几个人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是不会走的太远的。因为大家的目标仅仅是明天,而不是十年,更不是一百年。这样的班子走不了几步就会散架,最终所有的人收获很小,但是可能浪费了宝贵的机会。在中关村我也见了不少这样的团队。往往是一个或几个毕业的博士,一个研究员带着一群博士,搭建了一个公司平台,进行产品开发,第一代产品往往能够销售,并能够达到维持的水平,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团队的文化缺陷就暴漏出来,往往是吃了散伙饭,各奔东西,并且又分别成立了初创团队,走上了新的创业道路。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这些同志很可能一生都还在创业的圈子里走不出来。最近我的两个学生也开始自己创业了,我就明确告诉他们, 掌握了几个关键技术,离成功还太远,离起点倒是很近。如履薄冰,超越自我,超越团队,也许才真的有点希望。 原因六、没有摆脱拼跟着评价的怪圈。(受1楼博友的启发) 现在评价一个研究人员的主要贡献在于三个方面:学术论文,项目经费,获奖等。当然这些有了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对于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来说有不少的弊端。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很多实用的技术突破未必就是科学创新,因此出产SCI论文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是一旦出了好成果就是真正的好东西,是有生命的成果。争取到项目经费可以看作是国家对团队的认可,也是好事。能够获奖更是令人开心的社会承认。但是这些都不是工程和学术结合的本质目标,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和学术的结合,还是要瞄准市场需求,做实用的产品关键技术研究,然后结合社会资本进行商业开发,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商的技术链条。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SCI,项目以及经济效益都不是很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支撑计划其实正是鼓励产学研的模式,而不是过去课题组的模式。 国家需要的是产品,对于应用基础研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 看清形势,潜心研究,默默开发,总有一天可以开会结果 。看淡当前一些评价,按照市场的评价走,最终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实际上, 最好的工程和学术的结合是能够产出最好的学术论文,也能产出最好的产品。 总之, 一个关键技术,或者一群关键技术,想要变成成功的商业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也远远超出科学研究的范畴。 但是意识到,不光是关键技术起作用,系统平台技术才是可能成为产品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是产品的生命,尽早地和商业资本相结合,引入好的操盘手,建立合适的文化,也许就真的能够将学术和工程真正的结合起来。否则即便结合了,也就仅仅是多了几个原型系统,不能成为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好产品。而且,我们要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 我们就是个研究人员,其他什么都不是,不管是产品做了多少,我们依然坚持做自己的研究。 一家之言,敬请斧正。 silong.peng@ia.ac.cn 2012.03.17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479 次阅读|26 个评论
科研: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续)
热度 8 stone1971111 2011-12-3 15:47
(接前文,科研: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514152 ) 四、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改造。 有些工程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满足于简单的按照分析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试验,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挑战性的课题就不能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仪器的精度和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导致数据源的不可靠。我们就需要在现有仪器硬件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改造,尤其是处理方法上的改造,有些时候甚至需要从仪器的原理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假如遇到是原理性的问题,那就需要从原理上进行改造。我们课题最近就遇到红外光谱仪的精度问题,那就需要从光谱仪的原理上出发,从光谱产生的整个过程出发,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便得到更好的数据,包括原理性的改善,包括处理算法的改善,包括使用流程的改善,包括配套软件的替换等诸多方面。这在西方的借助仪器的研究中能够经常见到。 仪器拿来不是为了简单用用,而是为了改造的。我们国家对待仪器非常的小心,生怕碰着了,都是国有资产,但是这样一来,仪器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工程的效果就不能很理想。 五、深入应用需求一线,充分挖掘需求。 做科研的人一般都希望能够拿到充分的资料,然后就开始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程课题往往并不是这样的,大量的信息和需求隐藏在一线工作人员的脑子里,隐藏在生产线上,都是不成熟和不系统的,更别说有成型的纸面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但是作为长期做从论文到论文的学术的人,往往缺乏对现场调研的经验和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到了生产车间,看到满眼的设备和流程,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但是问题就藏在这些繁忙的表象背后。我们要学会从这些现象看到其实质,然后逐个剥离出问题,并且和系统进行紧密的结合,融合进系统的设计当中。我们很多研究生一听说去生产线实习,往往就很头疼,实际上这正是最好的学术锻炼。 能够从生产实践摸索出问题和套路,这才是真正的课题。 六、融合多学科知识。 工程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学科相关联,我们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学科的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点,对于真正的工程,往往是非常不够的,我们需要把跟工程有关的所有相关知识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消化和整理,当然,相应的,队伍也必须是多学科融合的。这就要求我们有非常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否则,想把那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学习并且能够运用,是做不到的。 这个时候要忘记自己的专业,在每个需要学习的地方,当做自己就是个刚上学的大学生,逐个开始学习。 七、工程研究是平衡的艺术。有人说政治是人和人之间平衡的艺术,而工程恰恰是技术上平衡的艺术。 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所以在做工程研究的过程中,要设定适当的里程碑,采取小步快跑的战术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可能陷入了技术创新的盲区而置应用的紧迫需求不顾,只在某一个点上进行深挖,往往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出不了可用的系统。记得04年,我带着一个团队做一个有挑战性的工程课题,这里有很多约束:时间表,性能,成本等互相制约的要素,如何在这几个要素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盲目的提高性能而牺牲成本和时间,也不能因为时间紧张就放弃性能和成本。几个要素必须达到合理的组合,才能让最终的用户满意。而且,往往预先制定的时间表,性能和成本可能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合理的调整也是个很难掌握的难点。 八、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一个系统设计出来之后,可能面临许许多多需要克服的难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难点都是同等重要的,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其中的关键点,不可饶过的技术环节,合理的调配技术力量进行公关,这也是在工程研究中经常碰到的难题。看似有很多活要做,不能糊里糊涂的一股脑全上,要么代价太大,要么浪费时间。 抓住核心不放,就可能在较少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效果。 前年我主持的一个重要方向性项目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最后经过分析,只有几个方面是现在需要的,而其他则可以往后推,也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较少的技术投入情况下,做出有效的产品。最终系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昨天得知,系统应用获得了客户的感谢(发来了感谢信)。 九、参考标准但是不依赖标准。 在工程研究中,往往能够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关的标准质量流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犯两个错误,一是完全不顾那些标准,依然是用自己土八路的做法进行,二是过于严格执行那些标准,以至于缩手缩脚,最终完不成工程任务。从那些标准做法中吸取对当前任务有意义的部分,而把很多可以灵活的地方进行灵活的改造或者删减,这是做一个有挑战性工程的必由之路。并且,这些标准中的很多做法并不是最好的,往往仅仅是比较成熟, 大胆的进行标准的升级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符合客观需要,符合基本的科学规律。否则,那就是乱改,必然要受到工程的惩罚。 总的来说,做工程研究有其特点,做科研也有其特点,这两个工作的表现和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在充分做好工程的基础上, 从工程中发现仪器的问题,质量流程的问题,一线工作的需求问题,生产线的需求问题等中,都可以发现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科研问题,逐个解决,安静积累,那么工程可以做好,科研也就更能够脚踏实地。 上述是我的不成熟的经验的总结,我想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总结和补充。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33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研: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
热度 28 stone1971111 2011-12-2 15:51
我是学数学出身的,毕业后却一直从事工程研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在工程和学术两条线上,一直是不断地切换,一方面,要做好工程,做出产品,另一方面,出于科研人的本能,还去做一些纯理论的研究。这样两张皮下来,非常的辛苦。工程做了一些,学术也做了一些,但是两方面都不能说很成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工程和研究不能紧密结合么?我现在以为, 工程和学术不是不能结合,而是必须结合,甚至结合的可以很完美。 一、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研究如果不和工程相结合就是无源之水。 大多数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工程问题。比如,数字图像处理,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电子等领域。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工业基础的落后,科学研究的落后,导致我们在很长时间内这些学科的研究始终是跟着国外的主流跑。当然,这有其历史原因,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工业技术的持续升级,如果我们还继续如此方式的研究,那就继续会丧失我们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发言权。实际上,大多数图像处理的研究都有其应用背景,忽视应用背景,只在理想的条件下做点修修补补的工作永远都不是好的科研。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图像处理算法是很少的,而实际应用中图像处理遇到的难题又是非常多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的图像处理研究看似很火热,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实际工程问题得不到具体的解决。 脱离了实际应用做科研,就会感觉课题越来越少,研究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从前几年图像处理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个新技术或者新方向的出现,所有的学者蜂拥而上,进行各种尝试,一批新的修补性的文章出炉了。但是过了没多久,能挖的都挖了,金子没多少。很快又都陷入了集体性的无目标之中。于是,到处读文献,开会,看看有什么好的课题可以跟上。这样的科研我们做的太久了,也太累了。为什么造成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需求的推动,只是因为我们要做科研,所以才去找课题。 二、工程如果离开前沿学术的支持,也是无本之木。 工程无非是为了一个应用目标而进行一个产品的研发,看似和科研关系并不大,但是如果不需要很好的科研支持就做出来的产品,往往生命力并不长久,门槛也不高。事实上,真正的好产品都是有很多的创新的,其中有许多技术难点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创新性研究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电视领域,领先的企业在电视核心技术领域的研究丝毫不亚于研究院所的技术研究水平,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研究紧紧贴着产品的需求。再比如,高端照相器材,里面蕴含的创新性技术更是非常多。那些技术并不是一些发表文章的简单组合,而是在现有前沿技术上的深层改善,有时候甚至是颠覆性的革命。但是,如果没有学术研究作为支撑,遇到了别人都遇到的门槛,我们可能工程就走不下去,产品也就出不来。 当然,我们国家前些年的产品一直是跟踪的,从形式到原理,甚至是到核心技术,都是照搬,当然看似不需要学术的结合,但是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等到我们接近领先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超越别人?还能只靠价格么?价格只在性能有可比的基础上才能谈价格,没有性能的可比性,就奢谈价格。前段时间,我们购买了几台仪器,价格在几十万,甚至一百多万。那些仪器在中国销量都不小,但是价格就是不降。为什么?就是因为你需要,但是你没有,因此你没有询价的机会。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是有很高创新性的产品,而这些创新性背后必然是很高明的学术。 但是工程和学术研究怎么才能结合呢?我认为下面几条需要注意。 一、学术研究的目标紧跟着工程走。 也就是说,东西好不好,就看能不能用,就看用的好不好。不好,那就不算是好成果。这是个硬指标。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短时间用不好,但是大多数技术性的成果应该是以实际效果为主要目标。记得一个学生在一个外企从事技术研究,他们的产品要卖到日本去,日本的厂商拿出来一大堆测试数据库(这些测试数据本身就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可以很快的测试出现有技术的弱点),看看之后,只告诉你要不要。连提意见都不给你提,因为给你提意见就是帮助你。所以,在这里就很清楚,不管你说你的方法多么花哨,拿出效果来。实际上,我们这两年做了些图像处理系统,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绝大多数图像处理算法只对理想图像有效,到了实际图像,效果都不好。 二、要善于提炼工程中的学术问题。 做工程一个大忌就是到处搬工具尝试。当然,尝试本身没什么错,错在不能总是尝试。工程中的问题往往是原生态的,和工艺,软件等紧密相关,但是将这些看似很具体的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是很关键的。大多数同学都不适应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看不到工程中的学术问题,陷入了工程细节而出不来。要想提炼工程中的学术问题,就需要一方面对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的工具有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另一方面需要对工程的物理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两者相结合,同时有很好的建模能力,才能很好的提炼其中的科学问题。 三、避免盲目的跟着论文走。 很多同学在做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拿现有的方法尝试,结果效果不理想,就认为此路不通。实际上,所有的工具都内涵着一些潜在的假设,在很多情况下,是这些假设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实际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不满足这些假设,所以导致效果糟糕。唯一有效地做法就是搞清楚论文方法的潜在假设,分析工程问题的条件,两者结合就可以得到改进的方法或者方案。 (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514512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3517 次阅读|58 个评论
微震监测与数值模拟简介
edward3 2010-2-15 22:48
微震与数值模拟的结合的特点: 1、跨尺度问题,矿山等应用现场尺度是km级的,工作面及微震破裂尺度确是m级的;有限元等方法不足十分明显。 2、微震属于岩石动力学和波动力学问题,与常规岩石静力学数值模拟有一些不同;边界元以及新兴的无网格等方法比较有优势。 3、实时的微震监测对日常数值模拟快速计算的渴求等。对数值模拟的算法效率和计算机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不连续面的处理。 微震和数值模拟结合实现分析其实有两种方法: (1)微震监测结果结合通常的边界元等计算。主要计算超剪应力、矿柱应力、岩墙应力等的历时变化与微震监测结果进行交互参考或者一定程度的把微震的应力变化导入到边界元中综合分析。 (2)微震事件的地震动力学模型直接数值计算,用于直接确定大事件的确定性震害风险(不同于概率性的震害风险分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