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峰论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9真实世界研究高峰论坛
热度 1 flysky97 2019-6-20 17:28
2019真实世界研究高峰论坛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同道 :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 2015 〕 44 号)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 2017 〕 42 号)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的要求,考虑到药物临床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试验不可行或难以实施等情形,利用真实世界证据用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可能的一种策略和路径。 2019 年 5 月 29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组织起草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集意见。 为促进各方对真实世界证据的理解、探讨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场景、探究其评价原则, 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联合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生物医疗统计分会、北京灵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等共同举办“ 2019 真实世界研究高峰论坛 ”,参加此次论坛的将有国家监管部门及有关机构权威人士,业内专家、学者,药物研发企业及合同研究组织( CRO )研发精英等,我们期待参会各方共同解读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政策制订基础、法规细则、审评重点,针对试验中的设计和分析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分享和探讨,明确未来药物研发政策走向,助力提升我国新药研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总体生活满意度。 我们诚邀您拨冗莅临指导,如 愿之时,不胜感谢! 会议具体事项如下: 一、会议日期及地点: 会议日期: 2019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21 日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群英厅(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 126 号) 二、会议主题 会议分为以下两个主题: 1. 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现状与进展 主要包括真实世界研究中因果推断的挑战及解决方法、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的现状和挑战、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中医真实世界研究新进展、真实世界药物临床研究、信息化支撑下的创伤防治体系建设、支持药物研发和监管决策的真实世界证据等。 2. 真实世界研究设计与分析 主要包括真实世界研究合理化设计及案例分析、中医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真实世界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肿瘤真实世界研究等。
个人分类: 科技|192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7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感悟
热度 1 accsys 2017-10-10 19:04
2017 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感悟 百忙之中今天去万寿路宾馆参会。做为听众,感到讲者论述的内容并不过瘾,似乎离高峰二字相去甚远。 大数据目前的特征是 AI ,这方面无人谈及。倪院士强调市场化,不能够从 0 开始。提示美国的 CIA 可以进入任何现在使用的 windows 、 Android 和 ios 等操作系统,因而网络安全如何如何。主张国产操作系统, CPU 用国产的等等。在我看来,尚无李总理提出的那种“弯道超车”气势。国内无论操作系统还是 CPU 设计,基本上还是人家的那一套,没有根本性的创新设计,如何能够抵御人家侵入?我对研究生们十分强调自己设计 CPU 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最突出的是对信息安全的保证。 现代计算机在体系结构上有严重的缺欠。首先是不安全。制造CPU和操作系统设计国家,可以掌控任何使用其CPU和操作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其次,目前的操作系统方法是黑客、病毒滋生的环境,因而无法断绝。第三,单一的 OS 管理程序执行方式难以提高效率,系统软件消耗越来越大,表现为高版本的效率反不及低版本。第四,对离散的数据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缺欠,影响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向机器脑方向发展。 克服以上问题,动态计算机的设计有独到之处。只可惜无人能识。
个人分类: 随笔|3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编探会】之23:CSIG视觉大数据..暨第一届视觉大数据高峰论坛
Chenfiona 2017-5-10 16:44
5 月5日,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视觉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承办、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 “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视觉大数据高峰论坛”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召开。 小编在会场推介了“Highlight Articles of IJAC in 2016-2017”,推荐的8篇文章中,有三篇是关于深度学习的综述和研究论文。一位老师说IJAC发文级别越来越高喽,呵呵! 本次论坛以“视觉大数据”为主题,邀请了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博士、腾讯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总监刘威博士、商汤科技首席研发总监林倞教授、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做主题报告。他们分别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视觉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就如何加快我国视觉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强化视觉大数据技术对智能产业的引领和支持,推动视觉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部分文字与照片来源中科院自动化所新闻) Highlight Articlesof IJAC in 2016-2017 Why and When Can Deep-but Not Shallow-networks Avoid theCurse of Dimensionality: A Review Author : Tomaso PoggioHrushikesh Mhaskar, Lorenzo Rosasco, Brando Miranda, Qianli Liao Institut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Keywords: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deep andshallow network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unction approximation, deeplearning.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54-2 A Survey on Deep Learning-based Fine-grained ObjectClassification and SemanticSegmentation Author : Bo Zhao, Jiashi Feng, Xiao Wu, Shuicheng Yan Institute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Keywords: Deep learning, fine-grained imageclassification, semantic segment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ecurrentneural network.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53-3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901.shtml Minimal Gated Unit f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Author : Guo-Bing Zhou, Jianxin Wu, Chen-Lin Zhang, Zhi-Hua Zhou Institute :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Keywords: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minimal gated unit,gated unit, gate recurrent unit, long short-term memory, deep learning.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06-2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822.shtml Pinning Control and Controllability of Complex DynamicalNetworks Author : Guanrong Chen Institute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Keywords: Complex network, pinning control,controllability,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 temporally switching network,graph theory.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52-9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865.shtml Review of Some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Real-timeHigh-speed Vision: Our Views and Experiences Author : Qing-Yi Gu, Idaku Ishii Institute : Hiroshima University, Japan Keywords: Real-timehigh-speed vision, target tracking,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behaviormining, vibration analysis, 3D shape measurement, cell sorting.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24-0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808.shtml Cooperative Formation Control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Vehicles: An Overview Author : Bikramaditya Das, Bidyadhar Subudhi, Bibhuti Bhusan Pati Institute : Veer Surendra S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dia Keywords: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cooperativecontrol, formation control, tracking control, regulatory control.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04-4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821.shtml Optimal Feedback Control of OilReservoir Waterflooding Processes Author : A. S. Grema, Yi Cao Institute : Cranfield University, UK Keywords: Oil reservoir management,intelligent wells, optimal control theory, feedback control, geologicaluncertainty.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5-0909-7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769.shtml Output 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Spacecraft AutonomousRendezvous Subject to Actuator Saturation Author : Qian Wang, Guang-Ren Duan Institute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Keywords: Dynamic gain scheduling, output feedback,parametric Lyapunov equation, input saturation, spacecraft rendezvous. Full Tex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0952-z http://www.ijac.net/EN/abstract/abstract1691.shtml
个人分类: 小编探会|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潜江小龙虾节
热度 4 mimu 2016-6-16 16:41
今晚,第七届潜江小龙虾节即将闭幕,届时将有星光大道的一些冠军们在现场演出,猜猜都会有谁呢? 可惜我已经从潜江返回,看不到这一盛况了。 不过没什么好遗憾的,毕竟,我已经在现场看过开幕式了哈。 这次是应邀到潜江出席小龙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很快,目前,潜江市的小龙虾产量大约为6万吨,已经接近其他省份的全省产量,所以素来有“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之说,湖北省正在竭力将潜江打造成“中国虾王”。 13日上午,我们考察了潜江莱克小龙虾育种中心。几年前,我们在从事小龙虾的病害研究时就发现,武汉的苗种基本都来自江浙等地,不少病原体如白斑病病毒、螺原体等高致病病原微生物都是伴随着这些苗种的引进而进入湖北的,也一直在呼吁大力建设湖北省本地的良种苗种基地。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一个育种中心,而且这个育种中心的负责人就是我当初的合作伙伴之一,应该说我的想法在产业界得到了认同,我也很高兴。莱克中心还倡导建立了一个产业研究院,这次也是产业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下午是参加小龙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座谈会,省农业厅焦厅长主持的很不错,点评颇见功力,儒雅之态不亚于各位教授专家们。一些来自于基层的专家们所做的一些基础工作非常好,虽然不一定能发表高档次的文章,但是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创收是非常有帮助的。武汉大学杜予民教授甲壳素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也硕果累累。所谓将论文发表在大地上,就是如此吧。因为有自己的技术,其中有些人也有自己的产业收入,年收入还是很不错的,有的年收入听说到了7位数。 最后奉送一些开幕式的演出记录照,主持人有岳红,我熟悉的演员有刘兰芳、霍尊、韩磊等: 压轴的港星邓紫棋,果然火,嗨翻全场,绝对不是充数的泡沫。
5964 次阅读|8 个评论
ISMRP高峰论坛首倡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行业规范
medjaden 2015-10-30 11:15
2015 年 10 月 17 日至 18 日,由华誉出版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暨第十九期同济医学论坛》于武汉隆重召开, 324 名国内外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盛会。 本着“做真研究、出新成果、发好文章”的理念, 34 位来自海内外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以及国内三甲医院院长等专家教授在 17 日和 18 日的上午分别围绕“科研与发表”的主题,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基金申请,学术评价,课题设计,临床试验开展,论文写作与发表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及建议; 17 日下午共设“课题设计、基金申请与研究实施”、“论文写作与发表”、“医学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三个分论坛,从务实的角度,接地气地探讨了如何做好科研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18 日下午“科研与发表支持”的专题也吸引了对科研合作平台及医学论文编辑公司感兴趣的参会专家。 17 日主论坛会场照片 美国医学会杂志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Medical Association , JAMA ) 副主编 Edward H.Livingston 教授的演讲《 What Editors Look for in Clinical Trials JAMA for Chinese Readers 》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在演讲中, Livingston 教授介绍了 JAMA 是如何运作的, JAMA 选用的文章类型,投稿到 JAMA 文稿的送审程序,以及常见的拒稿原因等等。最鼓舞人心的消息莫过于据 Livingston 教授介绍 , 因 JAMA 有严格的评估和审稿程序,故不会受近年来出现的中国学术界学术不端事件、特别是今年连续出现的三起国际出版集团对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撤稿情况的影响,仍将继续欢迎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 NEJM ) 唯一中国编委照日格图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审稿的要求和方法探讨》,从审稿专家的角度为大家揭示了英文医学期刊,特别是高影响力的期刊对稿件的基本要求。照日格图教授分析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医学科研的知识技能的不足,以及英语教学不系统规范、不实用。他进而指出英文医学期刊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审稿人的诸多要求,比如:在审稿过程承担“教育者”的角色,耐心指出稿件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使论文语言水平很差,审稿人也应耐心地阅读稿件,领会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血管生成 ( Angiogenesis ) 杂志主编 Arjan W.Griffioen 教授为大家带来了《 The Do's and Don'ts in Scientific Writing; an Editor-in-Chief's Perspective 》的演讲。 Griffioen 教授指出,一篇科学论文是为两类读者所写,一是专业的审稿人,二是论文杂志的读者们;为了被审稿人接受,同时能够为读者所用,一篇科学论文应该精确并具有说服力。 Griffioen 教授从文稿的各个部分讲起,为参会者详细介绍了一篇科学论文在论文写作、投稿与发表等重要环节中的应当注意的事项。 深受丁香园站友爱戴的夏华向教授为参会者带来了题目为《 SCI 论文与科研评价》的演讲。他分析了 SCI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 SCI 论文发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英国科研评价系统(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 )以及目前其他西方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并强调了 SCI 论文在科研评价中的重要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美国默沙东药物研究所资深硏究员汪尔佳教授在《为何药企主导的临床研究往往发表在高分杂志上?》的演讲中,回顾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过程,对当代生物药界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方向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与讨论了制药企业面临的三项选择:小分子药物与大分子生物药的开发选择,罕见病与常见病靶向选择,多次用药和长效药物的制剂选择。通过个案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生物医药发展的方向,同时探讨了临床研究的结果与高分杂志发表的辨正关系。 除了主论坛各位大咖精彩纷呈的演讲, 17 日及 18 日下午的分论坛也是人气爆满,各位嘉宾老师的演讲也是妙语连珠,让参会者受益匪浅。 分论坛一“课题设计、基金申请与研究实施”。 分论坛二“论文写作与发表” 分论坛三“医学研究管理与人才培养” 分论坛四“科研与发表支持” 本次高峰论坛最具重大意义的成果出现在闭幕前,美捷登主席夏华向教授宣布成立由美捷登、长青藤、意得辑、理文编辑、 LetPub 、英论阁六家英文科技论文编辑服务公司组成的 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联盟( The Alliance forScientific Editing in China, ASEC ) ,并宣读由这六家公司负责人签署的《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规范》的倡议书。这是科技论文英文编辑行业在中国首次提出职业规范化的倡议,并得到了多家业内同行的积极响应。这一联盟旨在促进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切实提供高质量论文语言服务,使中国科研成果走向世界,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届中荷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严肃正经版)
热度 2 ZSHuang 2015-6-6 02:29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与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第二届中荷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于2015年6月1日在阿姆斯特丹著名的Arena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于中国和荷兰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等超过一百三十人参加了会议。第二届中荷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的举办目的是为中国和荷兰两国的政府组织,学术界和企业界构建探讨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开发合作的平台。 第一届中荷智慧城市高峰论坛 曾经于2013年在北京举办。这个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中荷智慧城市系列高峰论坛有力地效推动了阿姆斯特丹与北京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工业大学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慧城市大数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的资助,北京工业大学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签订了科研合作人才互访的协议。目前,双方正在合作开展智慧健康平台、脑数据中心、楼宇安全监控等五个智慧城市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 这次高峰论坛思想是“问题驱动,协同创新,关注实效,面向未来”。在高峰论坛上,中荷双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界人士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根据交通、健康、环境等主题,阐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六月一日一整天的论坛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个核心思想。 上午九点的高峰论坛论坛的开幕式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网络学院院长Frank van Harmelen教授主持。 首先,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技术总裁Ger Baron先生首先代表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致欢迎辞。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团长,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先生代表北京市政府致欢迎词。童主任在报告中宣布第三届中荷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在北京举行,并邀请大家于2017年前往北京参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大使馆科技处张新民主任在致辞中提到中国驻荷兰使馆愿意为双方的合作交流和相关参与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校长Frank van der Duijn Schouten教授和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绍福教授分别代表两个承办单位为高峰论坛致辞。阿姆斯特丹市技术总裁Ger Baron的报告全面介绍了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的一系列项目,引起了与会者的普通关注。中国智慧城市863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熊璋教授的报告通过介绍北京城市数字映射,给人们看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北京,为高峰论坛带来了一个高潮。华为公司西欧企业业务总裁何利杨先生作为题为“创新ICT,构建更美好的智慧城市”的报告为高峰论坛的开幕式带来了更多的精彩。 上午的智慧城市交通主题发言充分体现了“问题驱动,关注实效”的思想。 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Emiel Reiding主任系统化地介绍了荷兰的交通及其智慧性的规划。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翁剑成院长介绍了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技术研发的情况。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Erik Verhoef教授谈如何使用经济手段来减少交通拥堵,这对北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阿姆斯特丹交通管理部门的Ronald Adams介绍了Amsterdam Practical Trial (PPA)的情况。 午餐之后,高峰论坛开始了智慧城市健康主题发言。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医疗管理部门的Jeroen Maas先生谈智慧健康。阿姆斯特丹健康技术研究院Tobias Rinke de Wit教授谈移动医疗与智慧健康。北京工业大学国际WIC研究院院长钟宁教授介绍了精神健康的脑大数据智慧服务。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Gusz Eiben教授介绍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健康。这些发言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医疗方面的丰富多彩的技术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下午的展板与系统演示成为了这次高峰论坛吸引人的特色之一。来自中国和荷兰两国的大约五十个展板内容覆盖了智慧健康,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规划,智慧环境等方面。参会者聚集在展板前面,热烈讨论,交流意见,各自留下联络方式以进一步讨论国际合作。 人们在展板前面的这种依依不舍,让我们体会到了这种交流形式是高峰论坛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板展出之后,开始了智慧城市能源与环境主题发言。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的Bas Mijling介绍了中国的空气质量与荷兰的空气质量的特征及其分析。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局安脉先生用流利的英文生动地介绍了天津生态城的情况。荷兰应用科学研究所Robert Meijer教授谈了环境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彭玲女士介绍了基于空间信息大数据的城市脉动分析研究。Arcadis集团智慧城市技术主任Carolien Gehrels女士谈能源,环境与智慧城市埃森哲集团荷比卢高管Ivo Wenzler先生谈智慧城市与能源。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臧磊先生作了关于智慧城市技术标准化的报告。这次高峰论坛在阿姆斯特丹副市长Kajsa Ollongren女士的闭幕辞中于晚六时结束 。
个人分类: 魂系故土|5487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3国际信息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
ZSHuang 2013-10-19 20:53
金秋时节,江苏科技大学迎来了她的建校八十周年华诞。来自澳大利亚、荷兰、瑞典、葡萄牙、日本、英国、中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23 名作为特邀嘉宾与江苏科技大学的近200 名师生共聚一堂,参加了2013 国际信息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这个高峰论坛于2013 年10 月16 日在江苏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黄智生教授担任这个高峰论坛的联合主席。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王直教授担任高峰论坛的组织委员会主席。 上午九时,王直教授首先致高峰论坛开幕辞,并逐一介绍了特邀嘉宾。论坛联合主席王建华教授用流利的英文致欢迎辞。上午的特邀报告由论坛联合主席黄智生教授主持。来自瑞典Dalarna 大学的William Song 教授作了题为Big Data versus Semantics 的报告,对大数据及其语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来自澳大利亚的世界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张成奇教授作了题为BigData Related Research Issues and Progress 的报告。他的精彩的报告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东南大学的漆桂林教授作了关于如何使用MapReduce 技术进行语义数据推理的报告。瑞典Dalarna 大学的Johan Håkansson 教授介绍了如何对网络结构复杂性进行分析来确定公共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为大数据的实用化分析提供了具体的范例。澳大利亚Victoria 大学的何静博士介绍了如何针对多时间序列中的语义异常性进行分析的技术,并展现出如何用于手术麻醉过程的安全性监测。 下午的特邀报告由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王直教授主持。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RonaldSiebes 博士作了一个关于语义网技术的生动的基础性介绍报告,使得在场的许多学生对这个新兴技术产生了兴趣。浙江大学的陈华钧教授的题为BigData meets Spatial Computing 的精彩报告让人们看到了空间大数据处理的重要价值。英国阿伯丁大学的JeffPan 博士报告了语义数据推理的四大特征,让人们耳目一新。武汉科技大学的顾进广教授介绍了基于语义技术的合理用药系统,让人们看到了使用语义技术进行医疗辅助决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应用实例。来自澳大利亚的李雪博士的题为SocialMedia Social Network Data Analytics 的报告,生动地分析了网络上的霸凌问题,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DavidBatista 介绍了如何对网络资源中与位置相关的信息进行抽取的技术。英国牛津大学的ChristianSchallhart 博士介绍了如何使用DIADEM 系统进行全域信息抽取的技术。来自澳大利南亚昆士兰大学的李燕博士介绍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深度麻醉监控的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刘庆华博士代表东道主江苏科技大学作了基于语义技术的路标管理系统的报告,展现了语义技术的一个新应用。 高峰论坛一直持续到下午六时。来自日本前桥技术大学的钟宁教授终于克服了东京台风所引起的航班延误的困难,在最后一个时刻赶到会场,作了关于“智慧作为服务”精彩的报告。 在这短短一天的高峰论坛里共有15 个高水平的报告, 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为参会者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每个报告只有25 分钟的报告时间,其中还包括了大约5 分钟的讨论环节。每个报告都引起了一系列深入的提问和热烈的讨论。与其他高峰论坛不同的是,这次高峰论坛没有对报告人的简历介绍。所有的报告都是直奔技术主题。不管是世界级著名的科学家,还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展现给大家只是各自报告的技术内容。大家通过报告的内容来脚注各自的学术水平,而不是通过各自以前所取得的任何学术成就, 这成为了这次高峰论坛的一个特色。
8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3国际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高峰论坛(独家新闻)
热度 2 ZSHuang 2013-9-29 15:45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长范德兰先生率领代表团于 2013 年9 月25 日到28 日访问北京市。 为此,阿姆斯特丹投资局、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北京市商务委员共同主办了2013 年国际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高峰论坛(2013 Sino-DutchForum on ICT for Smart City) 。 这个高峰论坛作为阿姆斯特丹市长访问北京的重要活动之一,于9 月27 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及荷兰等国家的专家,教授,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大学的老师和研究人员等前来参加,总的参会人数超过一百六十人。 举办这个高峰论坛的目的在于促进阿姆斯特丹市与北京市这两个国家的首都在智慧城市及其信息技术方面的科技合作,为两个城市的学术界,企业界及其政府组织提供一个面对面讨论合作计划与构想的机会。 这个高峰论坛在上午十时开始。阿姆斯特丹市长范德兰首先为高峰论坛致欢迎辞。他高度评价了荷兰和中国在智慧城市技术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期待着两国的专家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接着,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黄智生教授主持了北京工业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教授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校长ReneSmit 先生在这个合作协议上签了字。阿姆斯特丹市长范德兰先生,北京商务委员会的王卫平先生以及这两个大学的代表见证了这个签字过程。签字仪式之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HansAkkermans 教授作了题为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技术的专题报告,为这个合作协议框架提供了进一步的构想信息。 上午的其他三个报告都是围绕着介绍荷兰的信息技术及其投资环境而展开的。Interxion 企业发展副总裁Wouter van Hulten 先生介绍了阿姆斯特丹的云计算枢纽。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纪维德先生(GuyWittich )介绍了荷兰的投资环境。他提到了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掌握至少三种语言,多数人都掌握五种以上的语言。他自己用他那一口流利而地道的中文让在场的许多中国人为之惊讶,这也为荷兰人卓越的语言能力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华为技术荷比卢执行董事辛文先生作了题为中国ICT 企业如何在欧洲做生意的即席演讲。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的许多经验告诉大家,阿姆斯特丹是一个具备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而非常吸引人的城市。 高峰论坛的下午的一系列报告是围绕着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而展开的。首先发言的是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Frankvan Harmelen 教授。这位语义技术的世界顶级专家介绍了语义技术如何用于智慧城市。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荣建教授介绍了北京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是这个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的核心主题之一。 神州数码副总裁工程院院长谢耘博士介绍了神州数码的智慧城市计划。这个中国信息技术重量级企业的顶级专家的发言为这个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增添了光彩。飞利浦公司的AndreKabel 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智慧照明技术,令人耳目一新。 下午的茶歇之后,国际WIC 研究院的钟宁教授作了题为智慧服务技术的专题报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许斌教授介绍了通过专家构造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城市本体,这为Frankvan Harmelen 教授的报告提供了语义技术用于智慧城市的又一个具体的范例。感知中国集团销售总监纪博超博士用流行的英文作了题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报告,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物联网技术用于智慧城市的出色的成就。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组织(AmsterdamSmart City) 的Vivienne Bolsius 女士作了题为城市作为开放平台的报告。她开头的中文介绍引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她生动地介绍了阿姆斯特丹的一系列智慧城市的应用为高峰论坛带来了高潮。高峰论坛的最后报告人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HansAkkermans 教授。他介绍了将在明年开始的欧盟重大研究计划Horizon2020 ,为在智慧城市技术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感兴趣的中国科学家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具体资料,引起来广泛的兴趣。 毫无疑问,在北京举办的这样一个国际智慧城市的高峰论坛必然会促进阿姆斯特丹市与北京市这两个首都城市在智慧城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建立全面深入的国际合作关系,也必将造福于我们的两国人民。
个人分类: 魂系故土|941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Geospatial Information Summit on Smart City
yufangwen 2013-5-11 13:23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ummit on Smart City (GIS-SmartCity’ 2013) 地球空间信息和智慧城市高峰论坛 Time : May 15 -16, 2013 时间: 2013 年 5 月 15 日 -16 日 Venue : Lecture Hall, 2 nd Floor, Library Build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地点:武汉大学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中国武汉 Time: May 15, 2013 ( 2013 年 5 月 15 日 ) Time 时间 Topic 演讲题目 Presenter 报告人 Moderator 主持人 09:00-9:20 Opening and Group Photo 开幕式及合影 Deren Li 09:20-10:00 GIScience for the Smart City 智慧城市中的地理信息科学 Michael Goodchild Jianya Gong 10:00-10:40 Concept, Support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Smart City 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 Deren Li 10:40-11:00 Coffee Break 茶 歇 11:00-11:40 Contributions to Smart Cities – nearmap Aerial Image Acquisition and Indoor Navigation nearmap航空影像获取和室内导航对智慧城市的作用 John Trinder Deren Li 11:40-12:20 Future Smart Cities - the Role of Geomatics 未来的智慧城市 – 地理信息科学所扮演的角色 Armin Gruen 12:30-14:00 Lunch 午 餐 14:00-14:40 Important Tasks of Surveying, Mapping and Geoinformation before the Year 2020 2020年前的测绘地理信息重大任务 Junyong Chen Jie Shan 14:40-15:20 Making Smart Cities Smarter 让智慧城市更加智慧 Anthony Yeh 15:20-15:40 Coffee Break 茶 歇 15:40-16:20 Understanding the Past, Managing the Future; Monitoring Land-use Change for the City of Istanbul 1945-2000 理解过去,驾驭未来;1945-2000年伊斯坦布尔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Orhan Altan Shih-Lung Shaw 16:20-17:00 Real-time GIS for Smart City 智慧城市的实时GIS Jianya Gong 17:30-20:00 Birthday Party for Junyong Chen 陈俊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活动 Time: May 16, 2013 (时间: 2013 年 5 月 16 日 ) Time 时间 Topic 演讲题目 Presenter 报告人 Moderator 主持人 08:30-09:00 Reliable Dynamic Monitoring of National Geographic State for Smart City 智慧城市中的地理国情可靠动态监测 Wenzhong Shi Yaolin Liu 09:00-09:30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Expression, Retrieval and Understanding 遥感大数据的表达、搜索和理解 Liangpei Zhang 09:30-10:00 General Design of National Geographic State Investigation 地理国情普查的总体设计 Jixian Zhang 10:00-10:20 Coffee Break 茶 歇 10:20-10:50 Complex Geographic Computing and Spatial Optimization 复杂地理计算与空间优化 Yaolin Liu Liangpei Zhang 10:50-11:20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on Compiling New National Big Map 关于编制新版国家大地图的几点想法与建议 Chenghu Zhou 11:20-11:50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Spatial Big Data in Smart City 智慧城市中的普适计算和空间大数据 Dianzhi Sui 12:00-14:30 Lunch 午 餐 14:30-15:00 Exploring Urban Dynamics with Individual Tracking Data 运用个人行迹数据探索城市动力学 Shih-Lung Shaw Dianzhi Sui 15:00-15:30 Social Media in Smart City 智慧城市中的社会媒介 Jie Shan 15:30-16:00 Smart Representation of City Transport Map 城市交通图的智慧表达 Zhilin Li 16:00-16:20 Coffee Break 茶 歇 16:20-16:30 Closing 闭 幕 Via: http://www.lmars.whu.edu.cn/Detail.asp?IndexID=1id=2598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与软件服务工程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热度 1 libing 2013-4-12 08:49
2013年3月29~30日,《云计算与软件服务工程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功能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是一次中国工程院携手湖北省地方的院地合作科技活动,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工程院电子与信息学部以及武汉大学承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云计算与软件服务工程创新发展”。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模式的重要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的应用。发展云计算、运营云服务,对于促进技术增长,提供公共服务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论坛的召开对深化研究云计算与软件服务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大学科学发展研究院候祚勇副院长主持,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创兵教授、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杜耘副厅长分别致辞。张尧学院士、李德毅院士、陈俊亮院士、倪光南院士、杨士中院士、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刘经南院士、龚健雅院士等13位信息领域专家作了精彩学术报告,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云计算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服务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智能服务平台及其应用,云服务互操作与虚拟化管理的方法及其ISO标准化系列与应用,云仿真的研究与应用,大数据与位置服务,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与挑战,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持技术及应用,大数据研究的挑战性问题,国家西向信息通道及大数据处理,大数据与云计算双向融合的挑战与机遇,统一信息网UIN的架构研究与挑战等。 与会院士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近况,针对云计算相关前沿研究中的发展趋势与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剖析。专家认为:“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并称为目前4大新型信息技术,新技术催生新的产业模式。软件工程逐步向架构服务化、服务生命化、服务平台化、软件移动化发展。云计算带来了价值链的变化,大数据导致从数据里学习和发现规律的数据科学,其作用也在于体现价值,而不仅是发现知识。云计算是大数据的支撑,软件服务是大数据的引擎。智慧城市是是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相结合的产物,更注重信息资源整合集成,更强调城市管理协调统一。智能化网络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持技术,对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和大众服务具有广泛的前景。位置服务应该成为我国云计算的示范应用,基于云计算理念的网络化建模与仿真将成为仿真系统工程的核心技术。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在百忙之中亲临现场倾听院士们的精彩报告,代表学校感谢诸位院士专家莅临武汉大学。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业界代表以及校内外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各位院士专家的报告围绕论坛主题,语言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令在场的师生享受到了一场难得的、高级别的“学术盛宴”。报告会后,他们还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地交流,并耐心解答了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展开热烈讨论。本次论坛对于推动湖北信息科技领域的学术繁荣,促进湖北省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3月30日下午,与会院士专家还前往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考察。专家们认为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云计算与软件服务等领域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工作,希望将取得的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个人分类: 新闻报道|4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计算与软件服务工程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热度 2 Haines 2013-3-29 21:30
2013年3月29日(周五)上午8:30, 地点:武汉大学计算机大楼8楼学术报告厅 8:30—9:00开幕式 学术报告 9:00—9:50李德毅院士,“大数据与位置服务” 9:50—10:10中间休息 10:10—10:50倪光南院士,“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10:50—11:30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国家西向信息通道及大数据处理” 11:30—12:00张良杰教授,“服务化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时间:2013年3月29日(周五)下午14:30开始,地点:计算机大楼8楼学术报告厅 学术报告 14:30—15:20张尧学院士 TransOS:云计算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15:20—16:10杨士中院士,“统一信息网UIN的架构研究与挑战” 16:10—16:30中间休息 16:30—17:10李伯虎院士,柴旭东教授,“云仿真的研究与应用” 17:10—17:50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智慧城市:概念、支持技术及应用” 时间:2013年3月30日(周六)上午8:30开始,地点:计算机大楼8楼学术报告厅 学术报告 8:30—9:20陈俊亮院士,“北邮智能服务平台及其应用” 9:20—10:10刘经南院士,“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10:10—10:30中间休息 10:30—11:00李国杰院士,程学旗研究员,“大数据研究的挑战性问题” 11:00—11:30倪明选教授,“以表里融通,求道识虚远——大数据与云计算双向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11:30—12:00何克清教授,“云服务互操作与虚拟化管理的方法及其ISO标准化系列与应用”
4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确立西部区域技术转移战略
lgjszy 2012-10-5 14:53
确立西部区域技术转移战略
确立西部区域技术转移战略 ——在 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上演讲 2012年9月26日上午,我应四川省科技厅的邀请,参加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暨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并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题目是《确立技术转移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因为网上的图文直播,我的演讲个别地方语音识别有误,所以刊登整理稿。 图文直播:首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 林耕在 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上 照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出席本次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的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竞先生;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先生。在研讨会发言的嘉宾还有: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刘正平先生;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牛近明先生;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夏雷先生;深圳创业投资总经理魏斌先生;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景平先生;成都高投董事长黄光耀先生;硅谷天堂西南大区执行总裁李书文先生;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副总谭清斌先生;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文学先生;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固定收益部经理吴晓东;同时还有有中外工商界、金融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计150余人。同时还有来自西部12省市地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技工作者们。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玉彬主持会议并介绍嘉宾。 主持人:下面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林耕发言。 林耕:谢谢会议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想对西部技术转移联盟提一些建议和一些观点。 第一,要大力的确立区域技术转移战略。今年,技术转移在全国各地都在升温。技术转移战略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要求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技术转移。国外一项调查显示,企业自己搞研发平均收益率为20%左右,而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搞研发平均收益率为50%-60%。 第二,建立区域的技术转移计划。作为制度保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实行“后补贴”。英国著名的技术转移机构——英国技术集团(BTG)的成功经验,技术转移成功项目的95%,是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研发的结果;而5%是“纯粹”的技术转让。我们国家“纯粹”的技术转让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要设计“1+2”、“2+4”的制度,就是一个企业和两个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或者两个企业和四个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研发。 第三,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地方子基金,包括四川省的子基金。运用投资的力量,运用社会的资本来推动技术转移。因为财政的钱是有限的,财政的钱应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四个,特别要加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及知识产权的管理。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分析,我们国家整个技术市场的技术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离与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越来越远。而企业、行业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需求还比较弱,企业对技术商品的有效需求还正在提高。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大学科研院所承担的科研经费已经占到世界上的第二位。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推进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计划项目,迅速的向地方政府和企业转移。应该设立两年为限,在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后两年之内,你如果没有申请专利,或者没有进行技术转移,或者没有技术转移的商业计划书,政府有权把这个项目的知识产权收回来,这个大学,这个课题负责人列入“黑名单”。这种情况下,授权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公开向社会挂牌交易,供他人应用。 第五个,要建立权威的技术项目信息中心。我们科技厅,我们科委的计划大本子的右上角,写着两个字“秘密”,无论是民生项目,还是国防项目都是这样。我们建立信息中心——四川省技术信息中心,要得到授权,把政府各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密技术除外),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布。 第六个,应当对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交易合同,在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到省级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登记。这是在当前形势下,了解并促进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交易情况,比较便捷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七个,建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效率的考核指标。我们的大学有三个职能,第一是教学职能,第二是科研职能,第三是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第一个职能和第二个职能,有非常严格的考核指标,唯独第三项为社会服务职能,没有任何考核指标。我们大学可以进行技术转让,也可以不进行技术转让。应该建立科学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转移的考核指标,包括科研人员的技术转移绩效考核指标。 第八个,特别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当前技术转移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高端的复合型的技术经营人才奇缺。高端的技术经营人才应该是五懂,一是懂专业,有理工科大学本科的背景;二是懂经营,懂得技术商品的经营,懂得企业经营。三是懂金融,怎么跟银行、担保公司打交道,怎么跟摩根史丹利等等投资机构打交道。四是懂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法。五是懂外语,不懂外语怎么能跟外国公司打交道。所以,我呼吁,有条件的大学,要尽快的设立技术经营的硕士、博士专业。美国1989年国会立法规定,授权教育部每年培养5万左右硕士博士技术经营人才。我们现在四川省也好,北京市也好,全国也好,没有一所大学有像样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问题已经是制约我们技术转移发展的瓶颈问题! 谢谢! 2012 年 9 月 26 日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由国家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承办的首届中国西部技术转移高峰坛暨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来自西部十三个省区、省内部分科研院校、高等院校、国有大型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代表,台湾同胞、驻华使节以及欧盟机构代表等共 200 余人出席会议。当天上午的“中国西部技术转移研讨会”由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玉彬主持。当天下午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由四川省政府副省长刘捷主持。 2012 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之年,自主开发和引进开发一大批科技成果并实施转化,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与转化”,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政策环境建设,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竞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致辞。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发表主旨演讲;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段瑞春发表主旨演讲;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康贝丝 (Beth Comstock) 发表主题演讲;匈牙利国家创新署主席乔治·梅萨罗斯博士 (Mr.Gyorgy MESZAROS) 发表主题演讲;中华两岸科技交流促进会 ( 台湾 ) 理事长吴丰祥发表主题演讲;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署技术转移总监马可 . 卡萨格尼先生发表主题演讲;欧洲中小企业中心市场准入顾问卢德米拉 . 海科洛娃女士发表主题演讲。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正式启动(转贴)
图锦 2010-2-16 21:48
12月7日下午13:30,在 深圳 首个创意 设计 日的纪念日当天,全国首个工业设计产业创新 联盟 落户深圳,在五洲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深圳市委市 政府 领导纷纷出席。这也是2009第二届 中国 (深圳) 国际 工业设计节的最后一站。 该联盟首期成员有22家,分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协会和培训中心。其中包括中国机械 工程 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中国光华 科技 基金会、深圳市工业设计 行业 协会、 上海 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岛工业设计协会等。 联盟的名誉主席 为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工业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先生共同担任。 联盟特聘的 专家 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三位专家、学者、 企业 家组成 ,其中包括: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胡志勇; 国家 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审查部部长林笑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孙守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联盟秘书长由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封昌红兼任。活动现场,潘云鹤院士和朱焘部长为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成员及联盟秘书长颁发了特聘奖牌。 该联盟是以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机构,以工业设计为主体,携手全国各地创新、创意、设计等各个行业的相关机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 发展 中国的民族工业 品牌 。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行业经验和 商业 模式 ,拓宽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促进设计成果的 交易 ,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选择落户深圳,是鉴于深圳的工业设计中心占据全国的60%市场,依托深圳在实现珠三角制造行业产业升级的示范作用,以及在全国工业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联盟落户在此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设计之都和中国创造的合力,助推中国工业设计 高端 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实为众望所归。据悉,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的秘书处设在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同期,在联盟正式启动后,还将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 论坛 ,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台湾明基集团及佳世达集团设计总监王千睿;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执行理事、台湾浩汉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这些设计大师和设计管理者将带来他们不凡的设计创意理念和管理策略,在深圳碰撞激发思想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当今 世界 最前沿、最时尚的设计与营销理念。 设计的热情、创新的魅力,2009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从12月1日-7日,活动精彩纷呈,带给长期囿于国内市场环境的设计界同仁们一次感官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无论是专业的工业设计角度,还是纯粹的 文化 感受,本次工业设计节,都是一次超越单一价值的期待。 2009年12月7日(深圳首届创意12月开幕日)下午13:30,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了盛大的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工业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会长出席会议并担任联盟联合名誉主席,深圳市人大、市政府等领导出席祝贺。 该联盟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前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宝安区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发起,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结合政、产、学、研、资,按照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围绕工业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产业链创新的相关知识、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运营和服务,开展联合研发设计、设计管理、设计产业化、产业标准化、产业链建设等工作的行业性合作组织。将是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重要社会力量。 在联盟启动仪式上, 联盟名誉主席潘云鹤与朱焘 共同为胡志勇教授、孙守迁教授、刘志雄先生等十余位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和联盟秘书长封昌红女士 授牌 。 12月8日上午,在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举行了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 ,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秘书处等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周立钢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几项重要议题,并商议了联盟发展规划与2010年具体工作计划,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日后联盟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 联盟首期成员单位 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所、制造企业、设计机构、社团组织等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广州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蒋震慈善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深圳麦锡产品策划公司、深圳深远企业顾问机构,深圳市心雷工业产品设计公司 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迈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博乐策划设计机构、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宁波市工业设计联合会、浙江省工业设计学会、温州市创意设计中心、顺德工业设计协会等数十家单位。 会议同期还举行 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台湾明基集团及佳世达集团设计总监王千睿;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执行理事、台湾浩汉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这些设计大师和设计管理者带来了他们不凡的设计创意理念和管理策略,在深圳碰撞激发思想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当今世界最前沿、最时尚的设计与营销理念。 (注:本人应邀参加了此次历史性活动,接受了潘云鹤院士和朱焘会长授牌,出席了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并在深圳工业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以下是几张珍贵照片)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09.12.09
个人分类: 工作动态|3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