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悉尼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悉尼

相关日志

悉尼皇家植物园:总有惊喜在等你
热度 1 d289390715 2020-8-1 09:05
Royal Botanic Garden Sydney ,位于悉尼著名地标悉尼歌剧院、悉尼港大桥附近,北邻海湾、南接 CBD ,在地图上是一大片绿地,使之成为悉尼不可错过的风景。当然,这里最吸引人的还是植物资源,如果你喜欢植物,这里非常适合你慢慢的沿着园区的步道,一片一片的探索这里的植物。因为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使得慢下来的脚步,可以带给你很多惊喜。 根据官方的介绍,园区的建设重点是澳洲和南太平洋植物。和珀斯国王公园相比,悉尼皇家植物园的包容性更强,植物的种类也不仅仅局限于澳洲特有物种,也可以看到诸如樱花、杜鹃、水仙、茶花等植物;在多肉植物园里,还可以看到来自美洲的特有植物。 这么获奖无数、吸睛不断的植物园,门票竟然是免费! 整个园区绝大部分都是免费参观的,如果你想深度了解植物,也可以参加只需要10澳元左右的园区tour。作为澳洲最悠久的园林研究机构之一,在一些植物上挂着指示牌,告诉你如果喜欢这种植物,可以在植物商店里买到。喜欢植物,你也可以如此简单的把它带回家! 当时去逛植物商店的时候,我主动用消毒液洗手,工作人员还对我很热情、很真挚的说 “ I appreciate it ”,让我感觉入乡随俗、遵守旅游目的地的规则是多么重要。不在于别人是否遵守,而在于你是否遵守。比如在悉尼过马路,很多老外也闯红灯,但你要遵守。悉尼的红绿灯也是出奇的多,甚至一条街道远远望去,每隔几十米就有红绿灯,但人们的生活并未因此而抓狂,反而让我感觉悉尼的基础建设很棒。 园区是全开放的,附近的公交站几乎都有入口可以进入。如果你喜欢植物,来悉尼不可错过悉尼皇家植物园。 附: 1、悉尼皇家植物园近200年历史 https://www.rbgsyd.nsw.gov.au/Visit/History-and-facts/Our-200-years 2、悉尼皇家植物园获奖记录 https://www.rbgsyd.nsw.gov.au/About/Awards
个人分类: 摄影|4269 次阅读|3 个评论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67)
duzhanchi 2019-9-20 11:50
4.6.退休之后 ( 3 4 ) (一)国外( 11 ) 二零一一年( 5 ) 10月11日 ,寅时( 3点15分)起床,6点45分起飞, 离 奥克兰 。 10点45分(飞行4小时)到达澳大利亚墨尔本。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央。四面临海,地势低平。中部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北部为平原,西部为沙漠,东部为山地,科 西阿斯山 海拔 2228米,为全大陆最高峰。最大的河流为 墨累河 。除东南部属温带气候外,大多数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原为土著人居住, 1770年英国人库克登陆,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独立国家。 墨尔本 ,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海滨,海拔不足 120米, 亚拉河 从市中心穿过,南临为 菲利普 港 湾 。始建于 1835年。1851年在此发现大金矿,有“ 新金山 ”之称。现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工业、贸易和交通中心,有“ 金融首都 ”之誉,亦是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源地。市内有建于1853年的墨尔本大学、 建于 1855年 的 弗莱明顿赛马场 ,以及维多利亚艺术馆、旧国会大厦、旧行政厅、皇家植物园、 皇家展览馆 、 战争纪念馆 、 联邦广场 、 三八纪念碑 、 墨尔本购物中心 等。 下午,沿 大洋路 西南行。这是一条 海岸观景公路,始于 吉朗 , 经隆恩、奥特韦角、月光海滩, 止于 波特兰 。 沿途时有农舍,偶见小镇,时有沙滩,偶见 峭壁 ; 草地无垠,奶牛悠然自得,乔灌相间,桉树红花艳丽, 无不令人胸怀坦荡,悦目赏心。来到位于 菲利普海湾 的 十二使徒岩 。 海边水中,有 数块 巨 礁矗立,高低错落,颜色土黄,造型 各异, 似堡,似墩,似塔,似柱,似锥,千年万载,任凭 海浪冲击 ,依旧巍然不动,奇特壮美, 气度非凡 。大自然真乃 神工鬼斧 , 十二使徒岩 真是坚不可摧。岸边崖下,灌草丛生,刚劲苍绿,高空俯视,十二使徒岩更加绮丽。突然冷风嗖嗖,白浪翻滚,海水涌上黄色沙滩,撞击悬崖峭壁,铿锵之声如雷贯耳,增添了几分神秘,几分敬畏。 之后,原路返回。晚间入住 PRIVILEGE酒店。 12日,清晨逛街。早餐后出发,在城区参观游览。市区布局整齐美观,主要大街笔直宽阔,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古老哥特式、古希腊式、 维多利亚式 建筑点缀其间,现代与 中世纪 相互交融。街头艺人席地 表演 , 马拉观景车招摇过市,为游人增添了不少情趣 。 来到 亚拉河 边,有 百年历史的 王子桥 。该桥 建立于 1888年,拱形, 石墩支撑,长 120米, 桥墩两侧,均雕刻有皇冠、袋鼠、绵羊、鲸鱼、帆船等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图案。 过桥,至 联邦广场 。此地有 圣保罗教堂 。该教堂 建于 1891年,是 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 ,也是墨尔本市区内最著名的建筑。教堂顶部有 3座尖塔,附近草坪上有 澳洲 最早的 拓荒者 -马修·福林德的塑像。此外,还有庞大的新建筑群,如:维多利亚国家艺术馆新馆、 国立美术馆、澳洲电影馆、 SBS媒体大厦、 圆形剧场、 广场舞台等, 其外形颇为抽象,模式超越现实,为 21世纪墨尔本的新象征。 之后,来到 圣派屈克教堂 。该教堂建于 1863年 , 是 澳洲最古老的 、 最大的羅馬天主教堂 , 哥德式建築 , 高 达 103 米。外观宏伟、 华丽 、 庄严 。入内参观, 彩绘玻璃窗 制作 细緻 , 极為美丽 。 而后,来到 弗林德斯 火车站 。该站是 澳大利亚 最早的火车站 ,亦是 墨尔本 中央火车站。 建筑为 米黄色 , 文艺复兴式, 已有 百年 历史。 之后,乘坐 叮当 作响的有 轨电车 ,来到 旧国会大厦 。该 大厦建于 1856年, 两层,白色,门庭前有许多高大圆柱,显得格外雄伟。 曾是维多利亚省立法议会所在地,现为 艺术博物馆。 下午,来到 惠灵顿大道, 走进 菲兹罗 伊公 园 。公园内 林木青葱,鸟语花香 , 林荫小路 纵横交错,构成 一米字图案。 园内有 库克船长小屋 。 库克是 十八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航海家, 是 第一位 登上 澳大利亚的 欧洲 船长 。 小屋用石料建造, 1755年 建于英国,在 1934年维多利亚州一百周年纪念之际,赠 于墨尔本 人民 。其他景点还有: 辛克莱小屋, 花卉 温室,海豚喷泉,河神喷泉,乐台 等 。 之后,南行,过公主桥,来到 亚拉河 南畔的鸟林大道,参观 皇家植物园 。该园 建于 1845年, 保留有十九 世纪的建筑 与 风貌 ,种植 有大量本土特有植物 及世界各地引种来的 植物, 据说多达数万种(品种)。有的植物是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泰国、波兰等国的名人所种。其中有株桉树, 树龄 已达 130年 。此外还收藏 有 150余万 份 植物标本。 园中有一大湖,湖周树木葱郁,湖面有野鸭、天鹅游动。草坪宽广,奇花异木极多,红、橙、粉、黄、蓝、紫、白、血清,各色俱全。 出园,逛街,到免税店购物。 之后,来到 墨尔本会展中心 。这是一个现代化场馆,规模宏大, 设备 和 功能俱全,为澳洲的第一流会议和展览中心, 是 世界上唯一获得 “六星级绿星”环保评级的场馆。 据介绍, 其内 豪华 的 宴会厅、壮观大 厅 堂 、大型的 无柱式展厅、 礼堂和 会议厅, 是一座现代化和高水平的场馆。在周边绿树、草坪、鲜花、喷泉、雕塑的衬托下,更显壮丽、 优美。 晚餐后,开赴机场, 22:35起飞。 13日,零点25分到达 布里斯班 ,入住 PARADISE RESORT酒店。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 第三大城市 、 最大海港 , 昆士兰州 首府 。布里斯班河弯弯曲曲流经市区, 碧波盈盈, 有 “河流之城” 之称。 昆士兰州桉树林奇多 ,以 桉树叶为食的树 袋 熊 (别名:考拉),大量 集中 与此,故又 有 “ 树熊之都 ”的美誉。市内有大小 公园 近 170处 ,主要景点还有:具有 热带雨林 的 植物园 , 有 树龄达 三千 年的 南极 毛榉 的 森林公园 、 全国最大的天文台 ,以及 龙柏 树袋熊动物 园、斯劳特瀑布公园 、 市政厅 、钟塔等。 上午, 来到 南岸公园 。这里, 花香草绿, 艳丽 竞秀, 沙滩柔细,一派 亚热带风光 ,颇具 诗情画意 。原是 1988年万国博览会的会场场地,后为 举办大型露天活动 的 重要场 所 。 附近有布里斯班 国际会议暨贸易中心 、 现代美术馆、州立图书馆、多功能表演艺术中心 的等。 之后,观光市容。 布里斯班河两岸 , 住宅小巧玲珑,错落有致。 途径市政府、袋鼠角、故事桥、唐人街等处,一一下车观赏。 市政府 建于 1920年, 包含有市行政中心、市政厅、市政厅艺廊、钟塔和乔治国王广场。之旁有 钟塔 ,高达 92米,文艺复兴式建筑。 袋鼠角 位于布里斯班河畔,此处河道形似弯带,如袋鼠之尾,然并无袋鼠;视觉开阔, 地势较高, 是观赏 城市 风貌 和河流风光的 最佳地点。 故事桥 ,建于 1940年,以 设计者 “Story” 之 名 命名,并无故事; 长达千米,距河面 80米高,颇有规模,全部采用国产钢材,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故此,有人戏说: “故事桥上无故事,袋鼠角里没袋鼠” 。 过桥,北行,来到 唐人街 。此地 是华人华侨聚居之地。城中 有 邓肯街 ,街中 有中国式牌楼 、亭阁。牌楼 上 书 “中国城”三字 大字, 苍劲有力。 亭阁 雕梁画栋,红柱,琉璃瓦, 为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 美丽、庄重、优雅。其中 , 聚贤阁最大,双层、八柱、八角,富有皇家气派。 商店比比皆是, 餐饮、 副食、 珠宝、首饰、书画、报刊、中成药 、 文房四宝 、 超市等 ,应有尽有。 下午,乘汽车,南行,来到 黄金海岸 。这里,阳光明媚,海水湛蓝,棕榈郁郁,沙滩金色、质优,一望无际,绵延长达 40余 公里,海浪险急,是 冲浪者 、 滑水者、潜水者的乐园,是假日休养胜地。这里有众多主题公园,有 “ 主题公园之都 ”的美誉。 其中,海洋世界、梦幻世界和华纳电影世界最为出名。此外还有:冲浪者天堂、自然桥公园、昆拉德赌场等游乐场所。 之后,来到 天堂农庄 。农庄有 绵羊,牛、马、猪、 鸸鹋、 树袋熊、 袋鼠 等 。 观赏树袋熊、袋鼠和牧羊犬,别有情趣。树袋熊为树栖,通常稳坐树杈,或闭目睡觉,或啃吃桉叶,其憨态可掬。袋鼠蹦来蹦去,体态轻盈,有的席地而卧,似睡非睡。 牧羊犬 跑前跑后,驱赶羊群, 管理 有方,可与人媲美。之后, 观看剪羊毛表演:剪毛人手操电剪,动作麻利,绵羊始终任人摆布,十分温顺。而后,欣赏了牛仔驯马和挤牛奶表演。 晚间,入住 Sea World酒店。 14日,清晨,到海边漫步,玩沙,听浪,观海,赏日出。餐后,乘坐小火车,来到 海洋世界 。该地是 澳大利亚 最大的 海洋公园 , 园内草木葱郁,处处碧水,生机勃勃,景致迷人。玻璃水族馆、人造古堡、假山、游乐场、 “努力”号帆船复制品 ,为之锦上添花。海洋生物、 海豚 、海狮、海豹、鲨鱼、鲸鱼、热带鱼,以及北极熊、企鹅、 袋鼠 、鹦鹉等,应有尽有。 在漫步观景、赏鱼之余,逐一观看了海豚表演、鲨鱼表演、 滑水表演 和节目演出 。 在黄金海岸港晚餐。之后到免税店购物。 15日,上午,来到位于南太平洋海边的 水上教堂 。据说,这是 南半球唯一的水上教堂 ,名为 “ 海上女士 ”, 仿 十九世纪 教堂 风格, 杉木屋頂 , 彩色玻璃窗 ,小巧玲珑,倍受新婚佳人宠爱。接着, 乘坐皇家私人游艇 - 百万游艇出海 ,瞭望浩瀚大海,观赏近岸和小岛风光。上岸后,在海边游览,进入一个六星酒店参观,其内装修豪华,布满鲜花,泳池很大,服务设备齐全。 下午,参观澳洲珠宝店。之后,再次到黄金海岸海边游玩。 晚间,飞离布里斯班,来到 悉尼 。 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 和港口新南威尔士州首府。坐落在杰克逊港两岸,港汊无数,丘陵众多。系英国人于 1788年建立,为 澳洲最早流放囚犯之地 。英国圣公会和罗马天主教为其两大基督教派。现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金融贸易中心,著名的羊毛出口港。 悉尼东 临南太平洋, 西 有蓝山 , 沙滩 极多 , 大大小小 120多个, 遥 居 世界 之首 。 市内主要景点有:海港大桥、泰隆加动物园、海中歌剧院(建于 1973年)、市大会堂、州议会大厦(建于1916年)、澳大利亚博物馆(建于1836年)、悉尼大学(建于1852年)、悉尼塔、澳大利亚广场塔(高183米)、悉尼圣派屈克神学院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 16日,上午,乘车南行,穿越蓝山余脉,海拔330米。蓝山 层峦叠嶂,最高峰 为 维多利亚山 ,海拔 高 1 087 米 。 沟谷之中 , 溪流潺潺 , 林 海 茫茫, 几尽桉树。沿途路测, 森林茂密,满目苍绿,草地茵茵,牛羊遍野。 经过位于海边的 Keiyama小镇,来到 卧龙岗 海边。这里有 摩托快车 、 高空滑翔 ,有 绵延的山坡 、黄色 的海滩 。岸边有一天然岩洞,与 大海 相通,每当 大浪拍岸,海水汹涌入 洞,随之冲天 而 出 , 喷出水柱,高达 60余米,伴随 轰鸣 响声,极为壮观,令人赞叹不已。此即 凯玛 ( Kiyama)天然喷水柱 。据说是, 乔治 ·巴斯 于 1797年 发现的。据介绍,卧龙岗市有 南天寺 , 是 南半球最大的寺庙 ,系 以台湾星云法师的名义, 建于 1995年。为 中国 宫殿式建筑, 有大雄宝殿、大悲殿、 灵山塔 等建筑, 雄伟壮观, 气势恢弘 , 金碧辉煌。因是随团旅游,无法前往。 下午,南行,沿途所见于上午无异,一派森林草地风光。经过 绍阿尔哈芬河 , 来到 杰维斯湾 南岸。朵朵白云飘逸,水蓝甚于天蓝, 海滩灿烂华丽 。 岸边,有的 观海 ,有的钓鱼,有的划船,有的 潜水 。我们 乘观光游艇出海,风平浪静,观赏海豚巡航。据说,此地 水下地貌 奇特,有 海穴 ,有 岩柱 ,还有 石斑鱼、濑鱼、鲨鱼、乌贼、海龙等 各种 海洋生物。 返回途中,经 植物学湾 。这里,曾是 1770年英国船长库克 登陆之地。 视野之内, 海天空阔,碧波万顷 , 白色的沙滩、黄褐的礁石、陡峭的悬崖、茂盛的乔灌林尽收眼底 。而后前行, 来到 贝利艺术小镇 ,下车一游。此地,没有高楼,街道整洁, 人少车少,悠闲 宁 静,房前屋后全是草坪、绿树。 至悉尼市区,进入水井坊川菜馆就餐。继续北行,过悉尼港湾大桥,回到酒店。傍晚,在酒店周围散步,摄桉树林、花卉。 17日,清晨,在酒店周边摄花卉。 早餐后,南行,过 悉尼港海底隧道 ,至 百年世纪公园 。该公园建于 1888年,是 悉尼最大的公园 。园内有绿地、森林、湖泊、野禽,和谐宁静。东行,来到位于南太平洋外海的 邦迪海滩 。这里 ,蓝色 的 大海 ,黄色的沙滩, 洁白的浪花 , 交相辉映,美丽绝伦 ,是游泳、冲浪、 日光浴的绝佳 之 地 。突然,强风劲吹,乌云密布,天昏地暗,雨从天降,令人畏惧;急忙躲入小亭避雨。不禁想起童话《渔夫与金鱼》结尾的景象,何其相似乃尔。不一会儿,风止雨停,上车返回。 途中,顺路观赏玫瑰湾和双湾。 玫瑰湾 , 棕榈婆娑,绿草茵茵, 有 多处水池及喷泉, 是富豪聚集之地, 是举 办 各种各样展览 、 艺表演和庆祝活动 最 为 集中 之 地 。 双湾 , 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 ,是 悉尼 最先殖民化 之 地 , 建筑充满地中海城镇的气氛 。这里有 蔚蓝的大海,白色的游艇,碧绿的花园,林立的高楼, 是 商人聚集之地, 堪称国际性的高档商业区。 之后,来到 悉尼皇家植物园 。位于悉尼湾南岸 ,建于 1816年 , 原 是 澳洲 的 首 个农场 ,有麦考利夫人椅;现为 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园, 主要有:宫廷花园、棕榈园、低地园、蕨类植物区、展览温室、南威尔士国家标本馆 、 第一农场等。大 约有 7000多种 植物。在 此遥看对岸,可见 悉尼歌剧院和 悉尼港大桥。 之后,途径麦夸里大街,两旁有许多政府大楼,来到市中心。街东有 海德公园 ,该 公园初建于 1810年 。园内 有大片洁净草坪 、 百年参天大树 、具 青铜雕塑 的 喷水池 、 是休闲 的 好去处。 街西有 悉尼塔 ,高耸入云,达 304.8米。建于1968年,9层,塔身圆锥形,金黄色,内有旋转餐厅、瞭望塔、购物中心。 然后,来到悉尼最大的渔市场。这个市场规模确实很大,摊位极多,销售鱼类、虾类、贝类等各类海鲜,空气散发腥臭,地面一片潮湿,绝非一般游客喜好之地。匆匆转了一圈,来到海边观景,码头停着许多运货船只,近旁有奥尼军马大桥。 午餐后,逛土特产商店,免税店,而后来到悉尼湾东畔。悉尼湾内,海鸥翔飞, 游艇 、货轮、潜水艇云 集 。来到 情人港游逛, 此处不仅 有水上舞台 、 露天表演场 、 儿童游乐园 、 超大屏幕影院 ,而且 饭馆鳞次栉比,各地美食竞 相 争胜。 来到 港湾大桥 之下。该桥 竣工 于 1932年, 是 南半球最大的单孔拱桥 , 是悉尼的 早期代表 性 建筑 。 单孔拱桥, 钢架 , 拱架跨度 503米, 总 长 1149米,宽49米,从海 平 面 ,至 桥面高 58.5米 ,至 桥顶高 134米 。 桥上建有 双轨铁路 、汽车道、 人行道 , 将市区南北连成一体。 桥下可过 万吨巨轮。 南北 两个桥墩 之 上 , 各建有 二 塔,高 95米 。大桥犹如 海湾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举世闻名的 悉尼歌剧院 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 用望远镜头瞭望 悉尼歌剧院 。该院又称海中歌剧院,高 67米,建于1973年, 是全国表演艺术中心 ,位于贝尼朗岬角,三面环海,外形犹如巨型帆船。基座为花岗石,台阶高大,主体采用贝壳体结构,外表覆盖白色瓷砖。其建筑艺术之高,造型之奇,外观之美,诗意之浓,令人为之倾倒。内有音乐厅、歌剧厅、戏剧院、话剧厅、电影厅、录音厅、排练厅、展览馆、图书馆等。 傍晚,到酒店附近超市,购买麦片数袋。 按照合同,这天应到悉尼歌剧院停留 30分钟。但在悉尼港东岸自由活动时,有2位团员返回时间超过了规定,北京领队非常生气,对司机说:“不去歌剧院了,直接回酒店”。谁也没有言语,结果少去了一个景点。按照有关法规,应当给予赔偿。回京后,我将此事告知旅行社,提出赔偿,回应说:“为什么别的人没有提出此事?”我说:“大概有2种情况:一是不懂法规,二是嫌麻烦,所以没有投诉。如果需要,我可以告诉他们”。对方一听,忙说:“不要告诉其他人了”。其实,参团的大都是京外人士,我很难与他们取得联系。最后协商结果,赔偿600元,就此了事。 18日,上午飞离悉尼,飞行9.5小时,北京时间17点46分到广州白云机场,换机,17点起飞,22:10到达首都机场。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2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旅游(一):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女王情结:悉尼、墨尔本游
huaqx2016 2018-10-1 10:25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女王情结 :悉尼、墨尔本游 -华庆新- 2011年底笔者和家人来到心仪已久的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和悉尼畅游10天。仰望辉煌的悉尼歌剧院、游轮夜游悉尼海湾、参观宏伟的悉尼港湾大桥、达令港、岩石区,乘单轨车作悉尼环城游,浏览墨尔本雅拉河、到菲利浦岛参观澳洲国宝 “ 考拉中心 ” 、在墨尔本 Dandenong 山看野生鹦鹉,圣诞日坐电车游逛墨尔本全城,都让我饱览澳洲大好河山,感受澳洲人的热情坦诚与好客。悉尼、墨尔本,这名列世界最适宜居住及旅游前列的澳洲两大城市,确实名不虚传。(作者注:此文已发表于美国《世界日报》2012年6月24日79-82页) 但除此而外,在澳洲这两大城市,我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维多利亚女王情结。从建筑到雕像,从街名到市场,甚至城市命名,维多利亚都无所不在!本文不拟描述澳洲的自然景观,只是从澳洲的维多利亚女王切入,既旅游两地也回顾历史,作悉尼-墨尔本游。 这女王情结也是历史情结。 墨尔本市名源之于维多利亚女王 您知道墨尔本为何叫墨尔本吗?这直接和维多利亚女王有关!1837年原名Bearbrass的城市改名为墨爾本,以纪念女王的恩师和时任首相墨尔本勋爵。而墨尔本所在的州也叫维多利亚州。 图1 维多利亚女王于1837年18岁 登基时的画像 图2 晚年的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在英国历史上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当今 英国 女王已在位60年,看能否追上、超过这祖奶奶。 维多利亚女王虽贵为君主,她的童年却是冰霜连连,无父母亲情。她八个月大时,健壮的父亲突患肺炎去世。留给妻儿的是沉重的债务,举家节俭度日。而小维多利亚的母亲(肯特 公爵夫人 ),是来自德国萨克森的维多利亚公主。除了把自己名字给女儿之外,这位刻板的母亲极尽所能的给女儿定规矩,立限制:学习冗长繁琐的宫廷礼仪,设立种种行为禁忌,不许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不许和陌生人交谈,不许自己选择书籍,不许吃过量甜点,等等等等。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每晚必须和母亲睡在一起,一直到宣布父亲过世的半夜,由她即位的那天晚上。随后她对专制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作为女王,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自己独自清净一会。”在把母亲赶出屋后,她发布了作为女王的第一条命令:“把她的床挪到另一间屋。” 这是多么 英明的重大决策! 维多利亚身材娇小,长相平平,眼睛突出,小小年纪能胜任统治英国吗?图1的登基画像中 头戴皇冠、手握权杖的娇俏少女面含微笑,神情专注地仰望着英伦明媚的阳光。但 谁都捏把汗,这18岁小姑娘在挣脱母亲 束博、 去除母亲专制后,也失去母系支持。她又能依靠谁? 那就是 墨尔本勋爵! 根据英国传记文学 大师 斯特雷奇所著的《维多利亚女王传》,披露了维多利亚女王许多给 墨尔本勋爵的私人信件。有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感情深挚的长信,表达她对父亲样的师长的眷恋、依托和尊崇。墨尔本是女王的老师,知识渊博,人品出众,仪态大方。时任首相墨爾本勋爵,对政治经验不足的女王有巨大的影响力。墨爾本慈祥、诚实,又无私的品德,无疑是年青女王的高大榜样。女王在她日记里多次将墨尔本当做父亲。还有传记说:“无儿无女的勋爵把女王当做自己的女儿。如果他有的话”。而虽有父母却无亲情的女王,则把墨尔本当做登基后的唯一依靠。学习为政之道,学习为人之道,学习处事经验,学习驾驭群臣。母亲的专制从反方向练就了 维多利亚女王,她一当政就表现出出众才华和杀伐决断。这点是来自母亲的DNA基因遗传,仰或是来自 墨尔本老师的训导?无人知晓。 为表示女王对时任首相和她老师的尊崇,在她就任英国女王的同年,澳洲的Bearbrass的城市改名为墨爾本。历数5000年中国历史,似乎还没有把帝王或宰相的名字命名为城市名的!而 1901 年至 1927 年,墨爾本还曾是澳洲的首都。墨爾本有着众多的 维多利亚建筑,是除伦敦以外最‘伦敦’的城市。而 墨爾本市所在的州,也随后被命名为维多利亚州! 在她执政的初期, 墨爾本经常花四、五个小时去探访女王或向她写信,而女王总是热情地亲自回复。不过,恩师不如夫君, 女王对恩师 墨爾本的倚重,到女王丈夫(也是女王的 表弟,阿尔伯特亲王) 出道参政,墨尔本就慢慢淡出人们视线。 女王的母亲虽然与女王冷淡交恶,对施政也没有影响,但她的‘坏’基因却世世代代遗传给女王以及女王的后代,成为‘欧洲皇室病’:这就是血友病。女儿为隐形遗传,儿子则致命。 维多利亚女王多子多福,有9个子女,但她把母亲X染色体中的血友病基因传给后代,成为欧洲皇室病源头。 幼子利奥波德亲王、次女艾丽斯公主和幼女贝亚特丽丝公主,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她们与欧洲王室联姻的结果是使这可怕的疾病在欧洲王室中蔓延。维多利亚女王曾被尊称为 欧洲的祖母 。女王在世时,曾有一张和这些著名的孙子辈亲戚们的全家福合影,但有人调侃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是在 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孙 亲戚间打起来的。 悉尼:维多利亚女王身影无处不在 墨尔本开发早,1850年的金矿发现使之有‘新金山’之喻。墨尔本比较传统,到处有维多利亚时代的痕迹,又称澳洲的伦敦。它是澳洲的文化,艺术和科技的中心,商业仅次于悉尼。悉尼虽然后发展,商业发达和开放,有点美国化,可谓澳洲的纽约。有人评点世界最快乐的十大城市,悉尼是第二,墨尔本是第五,而说巴西的里约热内鲁是第一。笔者没有去过巴西,不敢断言。但悉尼、墨尔本都是非常令人快乐的城市,这一点不假! 不过,悉尼与墨尔本有点‘瑜亮情结’:墨尔本曾经在1901-1927年为澳大利亚首都,后来悉尼也要当首都,争吵之后1927年国会决定居中新建一个堪培拉为首都。墨爾本以曾經舉辦過 1956 年夏季奧運\會和 2006 年英聯邦運\動會为傲,而悉尼则有更辉煌的千禧年2000年奧運\會。二者似在伯仲之间。 悉尼比之墨尔本似乎更洋气一点,但这并不妨碍悉尼人的幽思怀旧,维多利亚女王的身影无处不在。闹市区既有维多利亚女王的立像,还有她的坐像。 图3悉尼海德公园北端维多利亚女王的立像图4悉尼市政厅前的女王坐像 而位于King Str. 与 George Str.交角的,就是十分气派的QVB(Queen Victoria Building,维多利亚女王大楼),显见她所受的尊崇。这建筑雕塑精美,体量庞大,充满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特色,一派高雅气息。里面商店都是高档商品,夜色的灯光更是璀璨夺目。以维多利亚女王冠名的这座大楼确实有着女王的气势、庄重和高贵,可谓名至实归。笔者在伦敦半年,似乎也没有见过这样庞大的以女王命名的建筑! 图5 Queen Victoria Building维多利亚女王大楼(简称QVB) 图6 QEB大楼正门的雕像十分引人注目,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和雕塑风格 图7 QVB里面大厅的挂钟 图8 Swarovski水晶点缀的四层楼高的圣诞树 晚上,我们走进这QVB,迎面是四层楼高的圣诞树,被奥地利著名水晶制品所点缀,背后橙黄或橘黄色的背景衬托下若点点繁星在闪烁,似乎在寒冷星空下有着一片温暖。这购物大楼的维多利亚装饰既古典又时尚。那凌空倒悬的巨型挂钟,把我们带回到近200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二楼还有繁星闪烁的精美圆顶小屋,原来又是这家水晶公司的杰作。优雅别致,可以让人走进去拍照,仿佛置身于满天星星的夜空。女生和小孩都抢着在里面照相。楼梯和镶嵌的彩色玻璃,也都是典型的维多利亚装饰。 在QVB南面的悉尼市政厅,几层楼面外墙也同样装饰雕塑繁复。旁边有维多利亚女王坐像,可惜没有时间走进市政厅看看。 如果说悉尼人对维多利亚女王情有独钟,那他们对另一位英国历史上的伟人也推崇备至,那就是库克船长!悉尼能有今日的荣耀,盖因库克船长。悉尼能有今天的繁荣,当赐拜达令海港。建立在悉尼市中心海德公园的库克船长雕像(图 9 ),比起 1921 年同样建立在这公园的英国国王和国家的纪念碑还要高大得多。这位当年的英国海军上校,三次环球航行,发现了新西兰等大洋洲许多岛屿,最后发现澳洲是这么辽阔的大地!库克死后英国举国上下一片悲痛,英王乔治三世失声恸哭,为失去曾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伟大探险家而悲痛不已。库克确是位杰出的探险家。 图9 左:库克船长雕像,有近20米高。而纪念英国国王的纪念碑,也就2米多高。好像也太不把国王当回事了!但话说回来,国王可以有十个八个,而库克船长却只有一个! 悉尼达令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1770 年库克船长最早发现这是个优良港口。此后英国政府为囚犯找到澳洲这个好去处,让囚犯有安身立命之所,改造自新之地。 1788 年 1 月 26 日第一批英国囚徒就到达此地,这日子后来被定为国庆日。也正是这批囚犯造就了澳大利亚!到 1840 年才停止运囚。澳洲白人虽多为囚徒血脉,但‘英雄不论出处’!而现在的达令港好不热闹!到处旌旗飘扬,人头攒动,任人吃喝玩乐,尽情享受。 1988 年庆祝欧洲移民澳洲 200 年,达令港焕然一新。您若是在黄昏时分,乘环形码头出发的游轮,海风徐来海鸥盘旋,钻过 1932 年建成的悉尼海湾大桥,来到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达令港湾,看悉尼特有的单轨高架车 Monorail行进在跨达令港的大桥,而游轮却由单轨车下面通行,你不能不感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在达令港短暂停留,迎接新游客上船后,游轮再复穿行到悉尼海湾大桥。仔细看这钢铁巨人的桥顶,居然有小小身影,是勇敢者在上面攀爬行进,而大桥攀顶需两小时多,有专用服装和保险带,真是个生财之道!攀到桥顶极目西望,黄灿灿的太阳正悬挂在地平线边际,太阳的余光也恋恋不舍地停留在高楼顶端,停留在悉尼的地标建筑最高的观光塔“悉尼塔”的塔顶,让你一生都留恋这美好时光。游轮再前行,来到悉尼的海上明珠:悉尼歌剧院前。白色而几近银白的既似风帆,又像贝壳的歌剧院,正伸开双手把你拥抱。游轮放慢了航速,由歌剧院西面,转到正北面,再轻轻地、缓缓地开到东边,似乎不忍打破你静静的沉思和凝望。夜幕之下灯色变换,但那圣洁的形象永驻心田。它确实无愧于在 2007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悉尼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理上得天独厚,良港遍布;气候上冬天无雪夏天不热,四季宜人;既有历史遗存,又富现代都市气息,真是最适宜旅游的好去处。 墨尔本:维多利亚建筑比比皆是 墨尔本留下更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雕塑、街道或市场的痕迹。建筑是凝固而实用的艺术。墨尔本市拥有众多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数量仅次于伦敦,当之无愧被称为“海外伦敦”。新旧大厦在市内交相辉映,景象独特。市区东边的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也同样是维多利亚式样。 图10 墨尔本最大的Flinders火车站,占一个街区,是典型的黄色维多利亚建筑: 明黄或橙黄色矩形建筑,繁复的浮雕装饰面墙,加上圆顶大帽子,典雅而庄重。 图11 Flinders火车站正门在墨尔本市中心图12火车站对过是圣保罗St Paul大教堂 福林德火车站建在墨尔本市中心,正门往南是王子桥。火车站拐角有大幅原住民画风的儿童画,街对面是造型怪异而名扬四海的联邦广场。由年轻姑娘驾驭的游览马车,也是墨尔本旅游一景。有节律的马蹄声似乎把你带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由狄更斯描绘的伦敦街头。 站在王子桥头可以观赏美丽的雅拉河,感受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古典美和现代流行的交汇。不远的高楼是墨尔本地标建筑Eureka88层观景楼,碧蓝的塔身,闪耀金色的房顶,号称世界最高住宅大厦。乘游轮看墨尔本雅拉河岸,晚上会更精彩。王子桥上的灯座很好看,显见是维多利亚风格。绿色的基底很稳重,加上金黄线条沟边。飘带上拉丁文字是墨尔本的座右銘: “隨行聚力”,意即随着传播而越凝聚,越有力。金边盾牌有红十字居中,正中是英国皇冠,四角区分别有牛、羊、帆船和鲸鱼。盾牌顶上为袋鼠。这些图标也向游人介绍澳洲的特色和历史。 从雅拉河南岸回望棕榈树丛中的火车站,马上想起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德里火车站,二者几乎是一样的颜色和风格。也难怪,都曾在大英帝国版图内。这维多利亚建筑为墨尔本增色,而印度的火车站虽被评为世界文化历史遗产,却引来了恐怖袭击,令人感慨! 图13隔河远眺这维多利亚风格的火车站 墨尔本市区北面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还是唯一現存的19世紀市場,那是墨尔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去处,也是墨尔本主妇的最爱。从1850年以来发展至今的女王市场有17英亩,光是停车场就有不下3-4个足球场,是世界第三大或说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它销售的从新鲜蔬菜到熟食甜点,从日用工具到针头线脑以致珠宝艺术品,可说是日常生活所需无所不包。 维多利亚大街在北面呈东西向横贯墨尔本市,大街两侧的维多利亚建筑比比皆是,行进在维多利亚大街上的有轨电车式样新颖,声响不大,车身彩绘以明黄为主,醒目而不过艳,外表显得干净雅洁。电车里面也很干净,人不多。它的停车牌清楚明晰,特别有助于外地、外国游客。这点和美国大不一样,美国汽车、电车站很少有清楚的标牌,告示前后站名,似乎只搭熟客。 圣诞节当天,墨尔本全市交通免费,谁都可以自由上下搭乘电车逛逛呈矩形的市中心区。 图14 行进在维多利亚大街上的有轨电车式样新颖,彩绘醒目而不繁复,显得干净利索。 闹市区的科林斯大街有许多明黄色老建筑,如市政厅和Athenaeum 戏院就坐落在这大街上。戏院门口的那对玩具兵大木偶人很引人注目,让古典与流行交相辉映。市区主要街道的许多建筑全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戈登雕像,也矗立在墨尔本市中心。可以说,维多利亚之名已经渗透到墨尔本城市、居民的方方面面。 难以忘怀的历史回眸:中国人心目中的维多利亚女王 当然,同一事物可作不同解读,同一人物也有不同评价。英国或英联邦的人说到这女王,是想不到鸦片战争的,人们记得的怕只是女王开拓疆土的丰功伟绩吧!不过中国人记忆中的维多利亚女王,却与鸦片战争有关。当英国国会在激烈争吵后,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战争动议时,她是国家元首!她没有否决这场肮脏的战争,在国会的演讲中她明确宣示捍卫‘国家主权’,其含义就不言自明了。这是由英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战争,旗号就是‘贸易自由’,贩卖鸦片的自由贸易。而英国的议会民主,对中国就是百年灾难!维多利亚女王是国家象征,她在私下影响着政府政策和官员任命。她的一大‘功绩’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英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而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体系是在她治下完成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英国,或许会由日本或者沙俄,来宰割那老朽腐败的清廷统治的中国! 下图是现今不复多见的大英帝国最鼎盛时期的全球版图,也确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国’。以醒目红色标记的大英版图,从英国本土起,到非洲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非、南非),再到印度、巴基斯坦,附带上马来西亚,一直到澳洲、新西兰,再到北美的加拿大!在世界历史中,在全球版图上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庞大的图版,这样无边的边界。别忘了,小到这地图无法标出的阿根廷‘马尔维纳斯岛’ (英国称之为 福克兰群岛 ),到现在英国也还没有放手。尽管阿根廷力争,南美各国支持,也难敌英国一国之力!回想美国立国也是1776年和英国一战而独立,但香港历经百年之耻何以能不战而回归?说到底是国力对比吧。 图 15 当年大英帝国的庞大版图,真是‘日不落’! 即使说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国内,怕也不是歌舞升平、国富民强。只要从维多利亚同时代的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 《Oliver Twist》(电影《雾都孤儿》)和 《大卫·科波菲尔》中,就可见伦敦底层民众的穷困生活,就可知当时許多社會問題,看到强国背后的百姓穷苦悲惨阴影。这也如同中国大陆目前的清帝康雍乾盛世电影,也同样难掩《红楼梦》小说里小百姓生活的辛酸。后人所记的只有盛世时的‘明君’,鼎盛时的版图,中外概莫能外。 不过,我们从旅游走进历史,还要从历史回归现实。 让历史回归历史 ,我们翻过这一页吧! 时代变迁,皇室更迭,宦海浮沉,世事沧桑。但我们相信今后的世界肯定会更美好。 (完稿于 2012 年 4 月,克利夫兰)
个人分类: 旅游游记|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留学归国总结
热度 2 ncepuztf 2018-6-6 19:07
留学归国总结 张铁峰 感谢我的祖国和我工作的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给予我这次出国留学的机会,也感谢 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不长也不短的1年里,通过学习、工作和生活,我 不仅在科学知识方面增长了见识,在社会文化方面也有所收获。以下从学习、工作 和生活三方面进行总结。 ( 1 )学习方面 悉尼科技大学以培养学生 IT 的实践能力而著称于世。在 2009 年 9 月至 11 月我有幸 完整地聆听了路节教授的课程《 Business Intelligence for Decision Support 》,她的课 程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案例紧扣现实,学生容易理解,课堂讨论活跃,学生兴 趣盎然。课程作业和结业报告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全程发挥了学生主观能 动性而又掌控适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她所编写和使用的教材都基于自己的研究 领域和已取得成果,这些内容经过大量研究实践,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 在留学期间,我参加了近 20 余场学术报告和讨论会,主讲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信息领域著名学者,他们用幽默的语言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带给大家, 我从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他们严谨的治学风范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期间还旁听了工业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硕士和博士开题报告会,学习相关领域知识 和学术前沿动态,了解了 UTS 的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和评价体系。其中一些做法值 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2 )工作方面 我到达悉尼科技大学的第一天正赶上QCIS(Quantum Computation Intelligent Systems)中心成立,中心有5个实验室,我加入的是路节教授领导的Decision Syste- ms e-Service Intelligence实验室。 从申请 PIN 到工作电脑,熟悉环境到安排工作,路老师和实验室的同事都给予了 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顺利投入工作。我参与了路节教授主持的澳大利亚研究基金 ( ARC )项目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dynamic decision support in warning system through better management of uncertain information”(DP0880739) ,利用模糊技术和规 则处理电力系统规划和评价中的不确定信息,发表了相关论文。在留学期间共撰写 了合作英文论文 4 篇。另外还参加了路节教授的 “ 油田优化项目 ” ;先后为国际学术 杂志 “Knowledge-Based Systems” 审稿 8 篇。 通过以上工作,我的研究能力和英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我回国更好地进 行科研和教学打下了基础,这些工作经历将使我终身受益。 ( 3 )生活方面 在澳洲期间,充分感受了多元文化的氛围,澳洲人的礼貌和包容让人感动,尽 管各种肤色的人们说的英语各有特色,有时也难以理解,但是他们脸上的笑容胜过 言语,让沟通变得容易。初到悉尼租住在外国人家里,知道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我通过争论和辩论使他们由对中国的偏见变为理解,也算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一 点点贡献。在我搬离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了朋友,也邀请他们到中国相见。 每天午饭时候,实验室的学生、老师都相聚一起,吃饭谈笑间,谈理想、生活 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大家都在辩论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思路。每月由 中心各实验室轮流组织的 Happy Hour 更是成了大家聚会认识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聚 会,我认识了中心主任 Zhang Chengqi ,著名学者 Ying Mingsheng 等一流专家。通过 他们我也了解了一些学术研究的前沿。 转眼 1 年的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这 1 年,所见、所闻、所做 无一不使我感慨万千,眼见的开阔和学识的增长使我更思念我的祖国,盼望着早日 报效祖国。 “ 世界眼光,中国情怀 ”, 这是祖国的期盼,也是所有海外学子的写照。最后感 谢 悉尼总领馆教育组的同志们,在他们的关心和照顾下,我顺利完成 1 年的留学,同 时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2010年7月1日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2871 次阅读|5 个评论
那年中秋节
热度 1 ncepuztf 2017-9-27 12:55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发现电脑里一个文件,打开尽是怀念, 老年人常回忆过去,感叹岁月催人老啊! 里面的昵称,多是大教授了! 在悉尼科技大学15人的饺子宴整整吃了一天,再也没有做出过那个美美的味道! ********************************************************************* (2009-10-02 19:55:32) 峰峰 (22808125) 中秋季包饺子活动安排(初稿) 时间: 2009-10-3 上午 10 : 00--------- 下午 2 : 00 参加人员:灿灿、鑫鑫、源源、峰峰、荣荣、周周、超超、军军、朱朱、瑞瑞、春春 地点: Building 10 四楼 common room 费用:参加人员平摊 原料准备:单一猪肉馅,分两组购买原料 ( 1 )灿灿、周周组: 猪肉馅 4 斤 虾仁 1 斤 白菜 6 斤 陈醋 1 瓶 盐 1 袋 鸡精 1 袋 油 2 斤 / 瓶 1 瓶 十三鲜饺子馅调味料 1 袋 酱油 1 瓶 ( 2 )峰峰、源源组: 面 粉 6 斤,(葱 1 把 姜 蒜 花椒少许) 工具准备: 擀面杖 :1 个 (需购买或用酒瓶代替) 面板 :1 个(周周) 刀 1 把(周周) 面盆 \\ 馅盆 ( 灿灿 ) 餐具个人自带 电磁炉和锅(瑞瑞带)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12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公共场所你能见到人们在学习和研究
Huangyy 2017-4-21 14:17
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在澳大利亚见到许多静心读书的人,而在澳大利亚,我在几个城市都见到人们在研究,比如在堪培拉的国家博物馆,你能看到有来自各地的人们在那里观看,讨论和做笔记,这些人不是一般的走走参观的游客,是带着研究任务来的。他们当中有一个人的,也有几个人在一起的,很专注,很感兴趣,也很陶醉。 在堪培拉的市博物馆,我看到来自澳洲其他城市的老师带着一大群听话的中学生们在那里听讲,先开会,集中由讲解员讲解,老师做一些解释和补充,然后再有序地进行观看和记录,拍照。这就是学习的氛围和精神。 堪培拉首都博物馆 堪培拉的大街 江边的水鸟,对岸为国家博物馆 然后,到了中午,我到旧的国家政府大楼的广场参观时又见到这群学生们,他们那时比较开心地玩耍,吃着带来的午餐。我心里觉得他们真是让老师高兴的一群大孩子。 这样的现象在澳大利亚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一次我在悉尼的皇家植物园里,见到好多批的中学生, 一些还是高年级的小学生,穿着很漂亮的校服,在兴致勃勃地看着各种树木、花草,听着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在悉尼市,从大街上漫步到海边沿途的景象 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 皇家植物园 皇家植物园景色 这里是一群的穿着有气质校服的学生们在观看、 及记录着各类漂亮植物的特征 皇家植物园景色,老师带着可爱的充满求知愿望的小学生们 远处一帮学生在静心、兴致勃勃地听着老师讲解 可能会有人想,在中国好像也见到过一些参观的中小学生,但是,他们可能没有那么的静心和专注地听和学习,可能看热闹和开小差的人比较多一些,也可能在讲其他的与当时主题无关的事,或者自己在另外找着一些小乐趣呢。本科生的情况比中小学略好一些而已。当然,中国的研究生在这方面是做得好的甚至是很好的。这一点必须要指出。 过了一个区域,在另一个地方,见到一位看上去是大学老师的,在给几名应该是研究生们在介绍其周围植物的特性等理论知识。他们都认真、细致地听和做着记录。很投入和敬业。 教授与研究生等研究成员们在探究学术问题 悉尼的海滨的景色 悉尼城里的花园 当时我想,这样的学习、研究的氛围,在中国要加强。我虽然强调要文明礼貌,认真求学、探索,有秩序和遵守法律。但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只柔而不刚,而是对于坏人坏事要敢于出面指出、劝解和举报等。对于国家的军队官兵而言,要刚强,要智勇双全,勇于战斗和冲锋,保家卫国。具备刚柔并进、严格尊法,而又文明、礼貌,互尊互助的社会环境与氛围才是好的。 只有形成喜欢学习和探索的氛围,国家的民众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科技的水平才能普遍地提高和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人民的思想境界也才能进一步的提升。社会、经济、生态等各项事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悉尼歌剧院听歌剧《托斯卡》
热度 4 liangjin 2015-2-8 19:50
到悉尼,就一定会去看看久负盛名的悉尼歌剧院。她倚海宁立,像一位美丽的海螺姑娘,或者是在眺望灿烂的渔火,或者是在期盼远归的情人。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她外部结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贝壳风帆造型,层层贝壳向海张开,连连风帆迎风招展,与相对毗邻的悉尼港湾大桥呼应,与同游海上的点点白帆和声,在蓝水白云间释放着无穷魅力。内部建筑结构则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两个大厅位于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在底部的基座内。最大的主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个象征符号,更是个文化载体,是世界著名艺术表演场地,每年举办约2400次活动,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演团都在这里留下了的艺术的足迹,包括我们的宋祖英在这里举办过个唱会。还有众多国际名人造访,为歌剧院增添许多光采。 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共斥资1200万澳币。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到此一游,看看外表当然不过瘾。我打开节目表,还算运气,看到我离开悉尼的前夜,这里正好有两场歌剧演出,都是澳大利亚歌剧院的杰作,一场是《蝴蝶夫人》,一场是《托斯卡》。都想看,时间有限,想到前者原来看过,就挑个对我来说的新歌剧《托斯卡》。 《托斯卡》(Tosca)是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3幕歌剧,剧本由伊利卡(Luigi Illica)和契亚克萨(Giuseppe Giacosa)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萨尔杜(Victorien Sardou)的同名戏剧。她是一部最受人们欢迎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次数最多的一部歌剧,成为许多歌剧院的保留剧目。 和 普契尼 别的歌剧一样,剧情并不复杂,却荡气回肠,感染力极强:演出版本将时间从原版本的1800年拉到了二战时间。反纳粹的画家卡瓦拉多西因为掩护一名抵抗分子而被捕,他的情人,著名歌剧演员托斯卡为救情人,求情于纳粹警长斯卡尔皮亚。早就垂涎于托斯卡美貌的斯卡尔皮亚觉得有机可乘,设下圈套,诱逼托斯卡,要她的身体换取卡瓦拉多西的自由。托斯卡无奈之下接受,却在最后时刻刺死了斯卡尔皮亚。在刑场上,托斯卡告诉卡瓦拉多西,将会有场假行刑,然后他们就可以一起亡命天涯。然而,托斯卡被骗了,行刑真得执行了,卡瓦拉多西被处决,托斯卡再也唤不醒她的情人,而她杀人的事实也败露了,最后在音乐的高潮中,托斯卡被追兵残杀,倒在城墙的铁丝网上,和她的情人一起共赴国难。 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的音乐的感情渲染激烈,戏剧效果极强。有许多精彩唱段。如第二幕托斯卡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第三幕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 经典就是经典。普契尼的歌剧百听不厌。在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更得到升华,使心灵和精神都得到一次洗礼。
个人分类: 海外浏览|9624 次阅读|8 个评论
【澳洲之住】留学故事之七
ncepuztf 2014-2-14 15:32
澳洲之住 在澳洲留学的生活成本组成,大体上符合如下不等式:住 食 行 衣。 住宿着实是大头,也因此,为了省下费用,寻找便宜的住所成了留学生们的头等大事,自然地合租也成了首选。 在我初到悉尼时,朋友帮忙找了个 2 居室的公寓,房东是一对老外,后来了解到他们也是租来的房子,为了分担费用,将次卧进行了转租,租金 110 澳元 / 周。(注意租房时一般房东不负责被褥之类私人物品。虽然我的房东都给我准备了,我只自备了床单和被罩。要是都没有,去好事围的超市去买,都不算贵。) 住地附近的公园和图书馆(可以随便进,不需要任何证件) 普通的民居 不久后,研究室后来的同事也碰到租房的问题,有个落脚地是必需的,先来的我们就自然地承担了为他们寻找住处的任务。 经了解,在悉尼,华人聚居的好事围地区房子的租金相对适中,基本可以平衡房租、交通、时间等各种因素。一个单间的费用大致在 100-150 澳元 / 每周(包括水电费),如果是租住客厅用帘子隔出来的小间,则 70-80 澳元 / 每周也可以搞定。 在市区则费用要高得多,单间租金 260-350 澳元 / 每周,就算租客厅隔出来的小间也要 130-170 澳元 / 周。熟识的留学生一般会两个人租一间分担费用。 悉尼北区的房子租金介于二者之间。 房子实在是华人的最爱,一个城市建起来,很快华人就占据了市中心,然后老外搬到郊区,城市扩张,华人从市中心扩张,老外继续搬往郊外 ...... ,然后这个城市的中心,到处是华人的面孔。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租住的房子,都有华人房东或二房东的身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或租来的房子隔成小间,出租赚钱,这和首都北京的蚁族类似,但悉尼的市政出于安全考虑,会定期检查,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旦得到检查通知,很快会恢复原样,里面的临时“建筑”拆装非常便捷,有的甚至安装了轨道(当然,最多客厅隔出2间,在数量上这不能和北京蚁族的夸张相比)。 在找房子的过程中,我看到华人管理出租的房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卫生差,不是一般的差,脏乱差;有次去看一个房子,看到厨房里成堆的锅碗未洗,恶心得我差点吐掉,房东说是几个中国的留学预科/Tafe生住在那里( 送你的孩子去国外?以我所见,不建议本科以下的出去,自理能力太差了 !);二是马桶漏水不修,甚至能听到水的奔流声,我猜估计是悉尼的用水免费或按户固定收费。 在离市区较远的好事围地区,基本上能体会到世外桃源般的寂静和无聊,有时候唤醒我儿时在老家的寂寥记忆。帮在悉尼大学留学的 PP 老师找的住处就在我住处的马路对过,每到晚上他无聊得发疯,在我的房子附近高声叫喊我的名字,不久我的房东警告我,他要再喊就叫警察了!这是严重的扰民问题!说起扰民, YY 的房东就因他的邻居狗吠叫了警察,以勒令狗闭嘴结束。在当地,扰民的事确实是大事。 以上说的是室外扰民,其实室内也有。同研究室的一位留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租住了市区一处华人公寓的客厅隔间,有几天上班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问他怎么了?他说睡不着,隔壁卧室的新疆男孩来了“表妹”,折腾得厉害,声音大,但实在不好投诉。我说那你就白天睡吧?他说,不行啊,人家穿的少,晚上是听觉的刺激,白天是视觉的刺激,受不了!这是合租的坏处之一。 在我看来,租房实在是麻烦事,搞不好可能被讹一笔(订金,1-2周的租金)。但同去留学的小鱼儿就不这样想,说要体会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于是她的留学生活就是搬家!搬家!印象她留学 1 年里搬了 5 次,每次都有吐槽的新鲜事,确实丰富了她的生活。 我在好事围住了 9 个月后,经不住同研究室几个兄弟的鼓动,跟他们一起住到了悉尼大学院内(其实没有院墙的,连围栏都没有)的一处小楼,房东叫玛丽,一个 90 多岁的老太太,虔诚的基督徒。房子比老太太还要老,有壁炉的那种,她拥有这栋楼的 2 个单元 8 间屋子。据说悉尼大学几次要征地或收购,老太太是“钉子户”,死活不干,就这样留下来了。该楼虽然框架结实,但装修年久失修,设施非常简陋,有点象 20 世纪 80 年代的筒子楼,满楼都是菜帮子的味道。附近的房子基本是 200 多澳元 / 每周,老太太只要 70 澳元 / 每周,着实便宜。也因此,里面长期盘踞着一位 60 多的中国老太太,她家占据了房东其中 1 个单元中 2 楼的 2 间屋子。厨房卫生间虽然公用但别人基本不能用,只有她家不用的时候别人才能用,她家不用的地方才能用。先去的几个兄弟都非常惧怕她,基本都被她骂过,有个兄弟因和她吵架推搡还惹上了官司(澳洲四等人,孩子、妇女、宠物、男人,可见妇女地位之高), 被判遇她主动避让 。我被兄弟们安排到他们都不敢去住的地方,中国老太太的楼下,见过几次面后,方知这母夜叉般的人物也非完全不讲道理,凡可能发生冲突处,我都客气地问问这老太太,几次后老太太也变得客气,看样子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又一个“小马过河”!后来玛丽将她的房子过继给了她的 4 个子女,子女们进行了装修和分割,房租也涨到了 130 澳元 / 周。 租房过程中也有些“神奇”事。一位女性老师过来访问,帮她租房的朋友给问到一处房子,房东是一 60 多岁澳洲本地老头,说只要陪住即可免费。后来了解到这老头是专接通过“结婚”移民业务的,每隔几年会换个老伴,其中也不乏年轻貌美的,女方一般拿到绿卡就和老头离婚了。真是有需求就有供给,有些人靠这种办法移民了。 近几年,悉尼的楼市也很热,研究中心一老师上午去看了房子,下午订已经晚了,后来他买了开车要 1 小时左右距离的房子,占地 600 平米,建筑 300 平米,绿化 300 平米, 60 万澳元左右,就像上图中的第一个普通民居。当然高级的海景房都要百万以上了,圣诞节合作导师请吃饭后带我们闲逛,看到海景房,指着一处说,那是你们的奋斗目标!我们问要多少钱?有人答: 1.8 吧,当然,单位是:百万澳元(约等于美元)。 对于留学如何省钱,同研究中心的几个人曾密谋过如下方案,因感觉“过分”,未予实施。 方案1:在乡下两个人租一间屋子,一个上白班一个夜班,或者每人上半天班,交通可以买周票,两个人可以交替使用,这样住宿和交通费用就都可以减半。 方案2:在研究中心打地铺,在中心的就餐室自己做饭,洗澡可以去活动中心或社区活动室、悉尼大学的球馆等公共地方免费解决(这个澳洲很方便,多提供热水)。这样除了饭钱,都省了。 后面贴几个有关房子的图片。 以下是悉尼的一个房屋建筑申请。 施工的各种保护也相当到位,看看连钢筋都戴着帽子。 危楼和被白蚁毁掉的建筑是不能住人的。 留学故事系列链接: 【来了!悉尼之出发到达】留学故事之一 【报到!悉尼之初印象】留学故事之二 【我的房东二三事】留学故事之三 【老外为什么不捐款?】留学故事之四 【初识澳洲,多生孩子能致富】留学故事之五             【澳洲之吃】留学故事之六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4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悉尼周记 2007-05-22 09:30
taodeng 2014-2-5 23:15
悉尼周记 为参加在麦夸里大学召开的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而来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在一周的时间里,不仅与世界各地的同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还感受到了悉尼和澳大利亚与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 麦夸里大学位于莱德市,莱德在悉尼市区西面12公里处,位于风景如画的帕拉玛塔河畔。莱德实际上是悉尼的一个重要卫星城市,但在结构上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莱德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也算是很悠久的了,它建立于1788年,是欧洲人在澳洲的第三个殖民地。莱德当时是主要的蔬菜种植区,还是造船、制砖和制陶的处所,市区里至今仍分布着许多17世纪以来的历史建筑。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叫做瓦努米塔,是土著的瓦努米德人的家园,现在还可以沿帕拉玛塔河和雷寇伍河看到这个部落遗留下的石刻和贝丘。今天的莱德是一个教育中心,麦夸里大学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许多大公司落户在这里,如爱立信和西门子等。 麦夸里大学校园里的建筑都相当低矮,通常只有两三层楼高,掩映在浓密的树荫之中。树中最常见的就是澳洲特有的桉树。桉树的树干会脱皮,以至于光滑而呈灰白,且非常挺直,看上去像电线杆一样。有超过500种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它们广为人知的特点是可以提取树脂,这种树脂实际上是桉树叶子含有的一种芳香油,被用来治疗感冒。坚硬而生长迅速的桉树丰富了环境的多样性,即使在澳大利亚最炎热和干旱的地区也能见到它。有些桉树属于世界上最高的乔木之列,可达到90多米的高度,树围7.5米,而小种的桉树还不到一人高。除了桉树林,在麦夸里大学校园的山丘和湖畔都是大片的草地,看不到裸露的地表,所有的花坛和树根处也都用红色的桉树皮碎块覆盖。 各种各样的鸟儿每天在校园的路边上都能看到很多。我们住的宾馆就位于校园的湖畔,向湖的一面是宽阔的落地长窗,拉开窗帘就能看见满湖的水鸟。湖和周围是学校的动植物保护区,见到最多的是雁形目的野鸭和大雁,还有白鹭、鸬鹚、金鸻和彩鹬。在草坪上则可以看到成群的鹦鹉悠闲地觅食。早上经过校园的树林时常会被一阵奇怪的笑声吓一大跳,其实这是笑翠鸟的叫声。据说笑翠鸟在澳大利亚的森林和农场上都能见到,它们常常在拂晓或黄昏时发出有些像笑声的怪叫。在校园的桉树林里晚上还能看到可以飞快上树的树袋鼠,它们不光善于攀缘,还善于跳跃,从10米高的树梢跳下也不致失足。 悉尼的天空在白日是一望无际的碧蓝,而夜晚则是灿烂的繁星闪烁。傍晚时分的金星格外明亮,还可以看见南十字星座高悬。南十字座是南半球最特征的星座,位于半人马座与苍蝇座之间的银河之中,星座中主要的亮星组成一个“十”字形。南十字座所在的银河部分是银河最亮的段落,而在“十”字形的左下方有一片黑暗的尘埃星云,衬托在明亮的银河背景上,就好象是银河中的一个漆黑的洞穴,这就是著名的“煤袋星云”。澳大利亚的国旗上就绘有南十字星座的图案。 麦夸里大学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气氛很浓,在校园里甚至还有一个大陆漂移花园。这个花园中央被一条小径隔开,在北面较大的一侧被称作劳亚,也就是北方大陆,摆放着采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半球的各种岩石;在南面较小的一侧被称为冈瓦纳,也就是南方大陆,这里点缀的石头都产自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南半球。 在古生物大会进行期间,在麦夸里大学众多的雕塑之中又新落成了一件与古生物有关的作品。落成仪式在大学的生物系庭院里进行,全体大会的成员被热情地邀请参加。这件金属的雕塑由墙上的“鱼”和地上的“鱼儿们”组成,雕塑的灵感来源于生物系的同行们对新南威尔士州中西部卡诺文德拉鱼类时代博物馆的参观。在卡诺文德拉附近发现了距今三亿六千万年前的重要的泥盆纪晚期鱼类化石。 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平原的南部,在会议期间我们还考察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景观。澳大利亚内陆主要是一个大平原,平均海拔275米,大陆周边由平均宽度为65公里的较低的海岸平原环绕。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这些平原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分水岭从北面的约克角到南面的维多利亚平行东海岸延伸,将海岸平原和广阔的内陆平原分开。澳大利亚北部的气候主要由季风控制,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而在悉尼所在的南部地区则很温和,四季分明,有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据说在山区,特别是新南威尔士南部和维多利亚北部的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降雪有时会很大。但冬天呆在悉尼海边却感受不到真正的寒意,因为气温简直跟和煦的春天一样,甚至在海滩上还能看到勇敢的冲浪者。 悉尼很大,整个城市由中心的商务区和周边的郊区组成。商务区有许多摩天大楼,绝好的天然良港形成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的中心。而郊区主要是一系列像莱德这样的卫星城市,大多由掩映在绿树和鲜花之中的别墅式建筑组成。尽管有不断涌入的移民似乎使城市无节制地扩展,但悉尼的人口密度在世界上的大城市中还是属于最小之列,大多数居民都有自己的住宅。然而,历史上悉尼的演变是相当曲折的。1788年,探险者阿瑟·菲立浦船长在杰克逊港建立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殖民地,从人满为患的英国监狱带来了一整船的犯人,使悉尼在无意中成为一个罪犯流放地。在最初的年头里,崎岖的地形和贫瘠的土地使这个地区的生活异常艰苦,靠着新南威尔士领土面积的扩展才最终把这个殖民地转变成一个重要的连接世界贸易的港口。那时悉尼向英国和其他国际市场运送小麦、羊毛和矿物。到了19世纪下半叶,悉尼的人口已增长了几乎七倍。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主要的港口。 悉尼地区出露的岩石是属于二叠纪中期的砂岩,砂岩的产状相当水平,我们可以在悉尼歌剧院旁看到切割开的砂岩剖面。悉尼美丽的海岸也由这一套砂岩构成,兰色的海水拍打在陡峭的悬崖上,激起巨大的白色浪花。在崖岸之间夹着一条条或长或短的沙滩,这些沙滩上铺满了洁白均匀的石英细沙,许多地段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如邦迪海滩。二叠纪的砂岩细腻而致密,悉尼的大多数石头建筑,如教堂、市政厅、博物馆等等,都是用这种砂岩砌成的。 澳大利亚的矿物也很特别,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欧珀了。欧珀的学名叫做蛋白石,它是由硅酸盐胶体充填在岩石的小裂隙或空洞中形成的。澳大利亚的欧珀开采始于19世纪80年代,今天,澳大利亚生产的欧珀超过全世界产量的95%。在澳大利亚的国家欧珀藏品中,我们惊异地见到了完全欧珀化的化石,不仅有无脊椎动物的螺类和贝类,还有脊椎动物化石。最神奇的是一具相当完整的侏罗纪上龙化石,不仅它自己的骨骼已完全变成了欧珀,它在“最后的晚餐”中吃下的鱼儿也变成了欧珀。实际上,澳大利亚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化石是相当丰富的,有许多南方冈瓦纳大陆特有的种类。在澳大利亚也有恐龙化石发现,但发现的化石显然满足不了大众参观的兴趣,所以我们看到澳大利亚博物馆正在举办“中国恐龙展”,不仅有产自四川的巨型的马门溪龙,还有产自辽宁的奇异的羽龙,吸引了一批批的澳大利亚人前来参观。 澳大利亚在古生物学上有特殊的意义。在距今7亿年以前,地球上非常突然地出现大量水母、蠕虫等裸露印痕化石,这就是首先在澳大利亚发现、现知广布地表各大洲的伊迪卡拉型动物群,它标志着生物演化中高级动物出现的飞跃。澳洲大陆的重大地质变化发生在中生代,侏罗纪在南方大陆上普遍出现的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预兆着冈瓦纳大陆解体的开始。但其各部分之间的真正分离却是在白垩纪中逐步发生的,到晚白垩世,冈瓦纳大陆的解体进一步加强,原始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已经出现。到了第三纪,澳大利亚已经和其他大陆互相分离并逐渐接近了现在的位置。在白垩纪时,有袋类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它们与原始有胎盘类共享天下。但是随着新生代的来临,有胎盘类突然有一个巨大的进化,使有袋类在很多大陆区域内,如果不是完全绝灭的话,也是大大地减少了。然而在已完全隔绝的澳洲大陆上,有袋类很好地生存着,缺少有胎盘类的竞争。最后,有袋类在澳大利亚地区获得了广泛的适应辐射,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为这个岛屿大陆上占优势的动物。 当我们参观悉尼北面茂密的国家森林公园时,就第一次在野外见到了袋鼠。我们正坐在行驶中的车内,向导突然大声喊起来:“袋鼠,袋鼠,袋鼠”,我们都向窗外望去,果然,一只中等大小的袋鼠飞快地跑进了丛林之中。这是一只红颈袋鼠,这正是它的特点:与大多数总是成群活动的袋鼠不同,红颈袋鼠常常是单独行动,并且通常在晚上才从茂密的丛林中出来到空旷地和牧场上吃草。红颈袋鼠在澳大利亚东部很常见,数量多到需要为保护谷物对它们进行合理的人工控制。红颈袋鼠也被引进到新西兰,在这样一个没有天敌的适合环境,它们大量繁殖,结果成了一种主要的破坏庄稼的害兽。 考拉大概是最惹人喜爱的有袋动物了,悉尼的考拉公园就在离麦夸里大学不远的地方。养在园中的考拉并不需要铁笼,只有一道低矮的围墙,考拉一个个像毛球一样正抱着桉树睡大觉。饲养员来喂它们吃桉树叶,抱下一只来放在矮墙上,游人可以去和它合影,可把大家高兴坏了,排上了长长的队伍。这种场面考拉是见多了,它依然不紧不慢地吃着它的桉树叶。考拉是如此的可爱,简直不知道大自然竟然会创造出这样迷人的动物,忍不住要说上一声“岂有此理”。考拉公园的说明上告诉我们在园里的桉树上也能看到自由生活的考拉,开始还有些不相信,可后来真的看到了,还不止一只,在高高的桉树梢上静静地睡觉,一动不动,远远看上去还以为是一个鸟巢。考拉的食物非常特别,它们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其在澳大利亚东部森林栖息地中6种桉树的叶子。这些叶子含有高纤维和丰富的芳香物质,但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彻底处理以提取出营养成分并排出有害成分。考拉的内脏具有巨大的阑尾,是它体长的4倍,微生物在此帮助它消化叶子食物。 在考拉公园中不仅有考拉,还有许多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如袋鼠、袋熊、澳洲野狗、鸸鹋、鹦鹉和大鱼狗等,可惜我们没有看到鸭嘴兽和针鼹。参观者可以进到园中,与袋鼠零距离接触。母袋鼠的育儿袋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幼袋鼠,有的很小,我们只能看见育儿袋里有动静。而有的已经接近成年,袋子已经装不下了,但还赖在母亲的怀抱不肯出来。因为母袋鼠的乳头在袋底,小袋鼠就把脑袋伸进去,一双大大的后脚还吊在外面,有些像“鸵鸟政策”了。袋熊原来生活在澳大利亚南方的干旱环境中,这些地区的草本植物既缺少水分又缺乏蛋白质,还含有高比例的难研磨的硅质。袋熊的身体结构和机能都是为了获得有效的水和能量:它不出汗;为了逃避白天的炎热,它总是在相对潮湿的洞穴中静静地休息;它的牙齿终生生长,善于对付硅质的侵蚀,可以把草磨得非常细;它的内脏可以压榨出草料的每一点营养和水分,一周内能仅靠一小团比骆驼草料还干一倍的草料过活。澳洲野狗被许多人看作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标志,但它实际上是很晚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大约在3000年到800年前随土著人到来。澳洲野狗与生活在南亚及马来群岛的家犬和野狗非常相似,它们都起源于印度种的狼。澳洲野狗的猎物小到老鼠和蜥蜴、大到袋熊和袋鼠。它们成对或成群地进行捕猎,还非常喜好羊肉,因而常常激怒牧羊人。另一方面,澳洲野狗在控制野兔和野猪这些有害的输入动物方面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鸸鹋是勇敢和好奇的,这种澳大利亚巨大而不会飞的鸟能吞下几乎所有的东西,如果你想凑过去把它看仔细一些,它反过来会追击你。鸸鹋是仅次于鸵鸟的第二大鸟,它的身高可达2米,并能用它的长腿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奔跑。最初的欧洲殖民者捕猎鸸鹋,以便取得它的油脂来点灯。 澳大利亚给了我们许多新鲜的认识,这块奇妙的土地也曾以它的绚丽多彩激动过无数的人们。远在欧洲人踏上澳大利亚之前六、七百年,中国的航海者就曾到过澳洲的北海岸。而更在五万年前,土著人就开始在澳大利亚居住。我们在国家森林公园内就见到土著人的岩画,那是描绘在岩壁上的手印以及雕刻在岩石地面上的鱼、袋鼠和土著人自己。从两万多年以前开始,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就开始雕刻和描绘洞穴的墙壁,据说已经在1000多处地方发现了描绘土著人的灵魂、狩猎、打鱼和历史事件的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代表了不同风格和色彩的早期应用,还记录下了印度尼西亚人在18世纪晚期到来的情形以及欧洲殖民者在100年之后在澳大利亚的出现。 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都充满了神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它迷人的魅力。澳洲大陆广袤的地域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包括它奇异的古生物世界,从地球早期的原始藻类直到新生代日益繁盛的有袋类。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洲之吃】留学故事之六
热度 1 ncepuztf 2014-1-1 19:35
在澳洲期间花在“吃”上的钱,占的比例很小,一个月200澳元已经足以保证一个人每天有牛奶喝,有牛肉吃的了。因为牛奶2澳元/2公斤,牛健肉(用来做卤牛肉的) 5.49澳元/公斤,其他的食物也很便宜,比如鸡蛋(700克)2.29澳元/公斤,越南产基围虾9.8澳元/公斤,豆腐(900克)2.69澳元/公斤,小青菜、空心菜、菠菜等够一顿吃的基本0.7澳元/把。遇上促销,还要便宜。后来发现更便宜的,Market city的市场关门之前,论“堆”卖的,非常便宜,每次用购物车买回够一个星期吃的。再后来发现租住的地方院子里有种蔬菜叫佛手瓜,随便摘,完全免费,足足吃了2个星期。 当然,要是吃好的就要超支了,牛排18澳元/公斤,龙虾23澳元/公斤,帝王蟹130澳元/公斤,看过。我的房东就天天吃牛排,很少吃蔬菜。有一次,差点噎得背过气,所以食物要多元化。 在澳洲留学期间,CSC给的补助是1400澳元/月(给个对照数据:越南的留学生补助是1800澳元/月,澳洲政府资助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大约为2000澳元/月,澳大利亚的失业救济金是每月大概1000澳元。大约在2010年9月CSC的补助才和越南看齐,这是后话),这个钱要精打细算,基本刚刚够用。因为住宿着实是大头,如果在市区租个10平米左右的公寓单间,需要每周350澳元,仅靠这些补助是不够的,为了实现收支平衡,只能合租,所以悉尼也有蚁族,只是因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对房屋使用的限制,“蚁”得不如北京那么厉害而已。 住的事情另文讨论,继续说吃的事情。 我刚去悉尼的时候,不太适应,用牛奶、面包、蜂蜜对付了一个星期,后来口腔开始溃疡(其实还有更严重的难言之隐,CSC的回国人员调查问卷有这一项,实在是太体贴了。如果有喜欢貔貅的,你自己做个貔貅试试。),不得已开始买蔬菜吃,西红柿黄瓜是我的首选蔬菜,因为可以生吃,有时候也买面条和青菜一起煮,都是一顿吃完,2澳元解决。 因住得远,每天上班需要大约1小时路程(15分走路+30分城铁+15分走路),中午只能带饭,一般是头天晚上做好放冰箱,第二天带上当午餐。研究中心有冰箱、微波炉、面包机等专用设施供职工使用,到了12点大家排队热饭,陆续进餐。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心的设施和服务都相当人性化,除了必要的设备,还提供免费的咖啡、牛奶、咖啡伴侣等,需要喝的时候员工可以随意取用。开始的时候,实验室人少,2L的牛奶至少可以用三天,后来人逐渐多起来,用不了1天牛奶就没有了。秘书天天买牛奶,实在忍不住,写了贴士(中英文双版的),告知牛奶是用来兑咖啡的,不是直接用来喝的。虽然如此,仍然过日即完。后来有的老师自己买了牛奶自给自足,却经常发现被人当公用的牛奶干掉了,只好在牛奶封口贴上“私人物品”以提示。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如何在异乡度过这个团圆的节日成了大家的重要议题。在QCIS中心的留学人员中,我应该算是去得早(中心成立当天去的)且年龄较大的,大家提议包饺子,组织此事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以前我只管“吃”这道加工工序,现在不得不考虑其他环节。通过百度查询,基本了解了饺子的配料和工序,于是我将人员分成了3个小组,分别准备相关材料和工具。场地嘛,中心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四楼有个用来职工吃饭的大屋子,满足一般的餐会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中秋节那天,人员、材料和工具齐备,总计有15人,分成了2组,一组去主楼地下打乒乓球娱乐,一组负责饺子的加工制作。那天吃成了流水席,搞不清包了多少,中午吃完打球的打球、包饺子的包饺子,一直吃到晚上才算完。这个节日大家还是挺开心的。唯一遗憾的是:第二天有老师说实在太好吃,管我要秘方,我傻掉了,光顾了做,忘了细节,只能把百度搜到的东西给人家。后来我自己又按配方做了次,可能是材料用的差(促销的牛肉和胡萝卜,牛肉3.5澳元/公斤),不好吃,如下图,被房东活生生笑话了一阵子。 【饺子的加工现场】 【成品出炉,将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吃”】 中秋节后,慢慢适应了澳洲的的生活,也拜同在异乡留学的朋友们所赐,知道了一些物美价廉的食物。凤爪、猪蹄不超过2澳元/公斤、三文鱼排大约3澳元/公斤。凤爪、猪蹄老外不爱吃【为什么?可能认为不干净,也可能是不会做】,几乎独供华人,买回来自己卤,卤一大锅能吃好几天,又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实在是居家必吃之上品。可惜,好吃也不能天天吃。有一次我买了2公斤凤爪,卤了吃了3天后突然感觉皮肤有点象鸡爪上的皮一样干裂之势,隐隐感觉似乎还有些痒,莫非是鸡来报复?猜测是胶原蛋白摄入太多,此后再没敢吃。猪蹄和海带一起卤那是一起留学的RR的做法,他用来卤猪蹄的容器更为夸张,就是你可能见过的能放30升水以上的铁桶。当然他做出来经常邀我们去分享,有一次我吃多了海带难受了一宿。还有一次买了1公斤鱿鱼,两天吃完,难受了三天,胆固醇太高了。抄三文鱼排也是他的主意,吃了好几个月,倒是没有什么不良反应。RR做的大锅菜够6人份,如下图。 【6人份的大锅菜】 在澳洲,偶尔我们也会出去聚聚,比如在UTS附近的大上海饭店,每人10澳元就吃得挺好了。有时候也选择吃越南河粉、泰国菜、印度咖喱、韩国料理,都是10澳元左右一份,最贵也没有超过20澳元的。如果出去玩,一般会去COLES买只烧鸡、蛋糕和几罐啤酒(酒类有专门的商店,成人才能买),还有洗洗能吃的蔬菜,水果。在澳洲公园常见的一种设施是BBQ,用来野餐烧烤的,所用水电完全免费,如下图。有时候当地居民嫌自己家里做饭油烟大,会到公园里使用这些设施,所以节假日会供不应求。 【野餐设施BBQ】 在澳洲留学生们经常会参加一些有免费吃喝的活动,我们把此种行为叫做“蹭吃蹭喝”,其实倒不是真的特别在乎,只是一个交流和了解当地文化的方式罢了,当然也觉得好玩。 QCIS中心有个叫Happy hour的项目,每月一次,由五个实验室轮流主持。中心预算大概每人5澳元,买些甜点、水果、红酒、啤酒在某日下午四点左右开始,参加人员可以随意走动和交流,这是学者间沟通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值得效仿。UTS的学术seminar几乎天天有,有seminar就有茶歇,有时候中午没带饭就去蹭吃蹭喝(放心吧,为了吃“犯罪”没人会赶你出去和逮你“进去”)。有一次我和RR去参加一个seminar,一方面练练听力,一方面蹭吃,由于没到时间,我们就进里面坐下听讲,结果茶歇之前有个分组讨论,不得已和一当地学生就房屋的环境友好问题讨论了半小时。实验室的workshop就不算是蹭吃蹭喝了,每半年实验室会有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从早8点到晚6点,中午订外送披萨供应参会人员。 有时候,居住的社区也会有教堂组织的活动,当然也得提供免费吃喝,据说都是教友们捐资支持的,去过一次,觉得平淡无奇就再没去。 要说最有意思的吃应算发生在2009年春节的那次了。那时候QCIS中心身单影只的5个男人在除夕之夜买了些菜,准备弄点啤酒贺新春,我和一博士生去酒吧买酒,人家死活不卖,我们问为什么?人家指着博士生说,他看起来太年轻,怀疑他是未成年人,不够饮酒年龄。恰好他的证件没有随身携带,我们无论怎说人家都不信,说不想惹麻烦招来警察。我听了,灵机一动,让博士生先回去,我买不就得了,我这大叔长相的人人家倒是相信,可惜告诉我:你带他来的,我也不能卖给你。这次彻底抓瞎,酒也没买成,感叹这老外真是一根筋。只好回去喝了饮料,尽管如此,5个人还是很高兴,也算同甘共苦,兄弟加战友了。 【2009年除夕的年夜饭】 还有一次,我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到了研究中心,正肚子咕咕叫的时候,邻桌的老师拿出一个大汉堡,一边抱怨说因为什么事早上被他的一个悉尼女老乡骂了个狗血喷头,不过知道他没吃饭就给了他一个大汉堡。当知道我早上没吃饭后他决定分我一半,我表示非常感谢,然后说:你也骂我一半吧!一句把他逗得笑个半死,早上的郁闷一扫而空。 要说到吃,也不得不感慨下,有次从比利时来了一学者和导师交流,上午一直谈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没见导师管饭人就走了。和熟悉澳洲的学者聊天说起,他说:你没看见更夸张的,我见过聊完天来人从书包拿出一面包就啃。啊,这也能行? 要说吃,中华民族应该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老外吃的咱们吃,老外不吃的咱们也吃。我认真想了想原因,可能是我们的人口太多,在吃上面做的实证研究和实验也多,在饥荒年代,树皮、观音土这些东西都吃了,还有什么活物不能吃吗?据说2003年的SARS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生存先让人吃得没了底线,然后就有没了底线的吃。 在澳洲私人是可以办执照钓鱼的,费用也不贵,一年也就三十多澳元,但对鱼的种类和尺寸有严格复杂的规定。渔政人员常到处巡查,违者必然被罚。一起留学的RR就办了个,一天我和他拿了鱼竿去达令港去钓鱼,岸边就可以看到成群的鱼游来游去,很是让我们高兴,结果两条鸡腿作为鱼食吃光了鱼也没上钩。太阳又非常毒,打个伞吧,风大差点把我两个吹到海里,白忙活了一下午。 为了普法,澳洲电视台常播放现场执法的片子。有天傍晚房东喊我出来看节目,原来节目中被执法的是一个中国老者,一口的中国话。执法人员用尺子量了量面前的1条鱼,问:你知道这条鱼不够捕捞的尺寸吗?老者回答:不知道,问鱼吧。他对着鱼说:鱼呀鱼呀,你为什么长这么小呢? 我的房东笑翻了!我嘴上说,看我们中国人多么幽默,内心却真是笑不出来。 去企鹅岛的时候,导游一再警告我们不得私带企鹅,还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一广东老板来澳洲的企鹅岛旅游,游客大多看到企鹅可爱的样子会问:它会飞吗?是胎生还是卵生的?住在哪里?等等。唯有这个老板问了句:他的肉好吃吗?后来发生的事更让人大跌眼镜,该老板偷着捕获一只企鹅,放入了后备箱带走,在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检查站的监测仪显示一只企鹅在以百公里的速度飞奔,该车当即被警察追上拦下,拘捕罚款自不必说。 近几年,澳洲的移民政策越来越收紧。有次吃饭聊天说起澳洲的移民政策,联系到2009年澳洲毒蟾蜍泛滥,难以解决,后来才发现了卖给中国人制药变废为宝的商机,我说:只需从我国引进一些喜欢吃毒蟾蜍的人,即可解决澳洲的这个生态问题。朋友们听了,哈哈笑过。 留学故事系列链接: 【来了!悉尼之出发到达】留学故事之一 【报到!悉尼之初印象】留学故事之二 【我的房东二三事】留学故事之三 【老外为什么不捐款?】留学故事之四 【初识澳洲,多生孩子能致富】留学故事之五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7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报到!悉尼之初印象】留学故事之二
ncepuztf 2013-11-7 17:48
一整天都是朋友开车带我去学校,和熟悉环境和线路,真的不好意思!看到这里的人们都很忙,而我这个初来咋到者总占用人家的时间也不是回事。 必须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吃饭不能老对付,需要置办些东西和蔬菜、食物;交通需要解决,尽快熟悉路线和购买车票;联系方式没有,需要办一个手机卡;更重要的是目前尽快办理银行开户,把带的钱存入银行,要不这样背来背去总不是个事,碰上打劫的就都完了,但银行开户必须拿大使馆教育组给的报到介绍信,这样首要的问题就是去教育组报到。 眼看周五了,等熟悉完线路和环境,第二天朋友不再送我,我又要背着全部家当来回跑,等到中央站下车后,我寻思今天必须去报到,要不这两天还得背着家当来回跑,提心吊胆的。于是按报到须知上的路线买了去教育组的公交车票,不想买了车票把去教育组的地图丢了,咬咬牙,去找找试试吧。结果这公交车不报站(可能报了说得太快我没有听到,这澳大利亚英语可不好懂),自己又不熟悉,边坐边问其他乘客,约莫到了,我下了车,可是这教育组在哪儿呀?(其实只要沿原路回走 100 米就是)我问了加油站旁的一个老人,很热情,一下把我指到了别的地方,左转右转也没发现,遇到一个清洁工,他给指了大概的方向,发现又往回走。吸取教训,见人就问,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策略,终于见到了教育组的楼,觉得好亲切,就要见到亲人了。门口贴着这个,见下图 。 按门铃没人应,寻思现在是午饭时间,等下午 2 点吧,先打个电话,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拨过去听了一段录音,白打! 好容易等到下午 2 点,估计该上班了,再按门铃,有人应,说明来由,回答是 UTS 的报到不归他管,管的人外出,给了我电话,当然不能开门。我又去公话亭打给管我报到的领事,结果“喂”一声电话就断了,再打也无人接听了。于是又回到教育组楼下按门铃,说明情况,表明希望能帮我打给分管我报到的同志,结果出乎意料,这次直接回答,上来吧就开了门。进去正不知上楼还是往里走时,听得有人喊:“这里”,我四处张望几回才发现廊柱后站着一人,正高兴见到祖国母亲,结果被劈头一阵批评,大意是:我应该事先预约,不应该贸然前来,我赶紧解释,是我想当然了,认为工作日就一定上班,所以没有事先预约等等,总之最后答应一定改掉国内养成的自由散漫之坏毛病等(后来了解到,即使头天预约了临去还要求预约打电话,应属惯例)。总算填了报到表格,拿了银行介绍信,领事告诉我时间还来得及,赶紧去开户,于是乘公交赶往中国银行,这次还算顺利,下午 4 : 30 办理完毕,想着出来也没有和朋友打招呼,赶紧找公话打了一个,说明情况。结果他们已经很着急了,担心我有什么事情,我自是道歉不已。无论如何,报到的问题总算解决了,银行卡也办好了。 周末购物和继续熟悉,印象如下: 悉尼的街道起伏不平(像重庆),有的街道很窄,轿车很多(日本车居多,丰田最多),道路时速50-60KM/H,基本无自行车; 树木很多,房屋不高,一般 2-3 层;鸟很多,不怕人,几乎要撞到人的身体,后来发现 KFC 里到处是鸟,脚下桌上和头顶都是,吃着薯条很悠闲,人们也不伤害他们。 很多和国内反的,太阳从北方升起,车靠左行驶等。 药品、体育用品贵,打电话贵( 1 澳元 / 分),上网贵。住房、交通非常贵! 基本没有拆迁现象,房屋很老,吃面包多,基本未见抄菜油烟,所以空气不错,像农村。 老外过得很悠闲,动不动就请假不上班,周末商店都关门;中国人很忙碌,中国商店周末也开。这边没人收破烂,在规定时段,东西可以沿街扔(旧电视机,被子,毛毯,桌椅板凳,旧电脑,音响,童车,玩具的什么都有,有些东西还挺好的,当然,如果愿意,谁都可以拣走),社区会定期(似乎6个月)清理。 当然如果是非规定时段扔出了东西,后果很严重,如下图 以下为住地附近的街道,大约距离市中心 15 公里,这里交通还算发达,城铁 25 分钟可到市区,周票要 32 澳元,换算一下,大约 180 元人民币,每月要 720 ,和北京的 2 元地铁(全月 120 )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注意电线杆都是木头的,看上去真是落后,但建筑真是漂亮,街道也分外干净 鸟不怕人,悠闲散步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4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届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会2013年11月10-13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
zjcui 2013-8-6 19:37
第六届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会议(Asia Oceania Conference on Photobiology, AOCP2013 Sydney)将于2013年11月10-1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口头报告摘要提交截止日期是2013年8月9日。墙报摘要提交截止日期是9月1日。提前优惠注册截止日期是2013年8月9日。 如果大家希望做口头报告,请尽量在2013年8月9日前提交摘要。 Just a gentle reminder that earlybird registration for the 6th AOCP in Sydney closes on Friday 9nd August . That's only 1 week away! You can access the relevant pages by clicking here You will need to fill in both the " Registration Details Page " and then return again to complete your registration by following the link to the " Payment Page " - The committee apologises for the double handling. Abstract submissions for consideration for an oral presentation also close on Friday 9nd August . If you would like to submit an abstract please visit the abstract submission site About the 2013 AOCP meeting: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from 10-13 November 2013 in beautiful Sydney Australia! The theme for this 6th meeting of the Asia and Oceania Society for Photobiology is " Life on a Sun-Drenched Planet " The three parallel conference streams of Plant Photobiology, Vision and Photomedicine will showcase the latest photobiological research from a diverse range of theme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o ESP members will be sessions cover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phototherapy, photoprotection, photocarcinogenesis, photoimmunology, photoaging, photochemistry, photoreceptors, photosynthesis, and much much more. In addition to a number of high profile invited speakers, speakers will be chosen from abstract submissions and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many speaking opportunities. Those abstracts not chosen for an oral presentation will be able to present their work in poster format. Our website also contains important deleg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am and travel to the conference site. Visitors to www.aocp2013.org.au will also notice that there are additional sessions on Thursday 14th November being held by the Molecular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Society of Australasia (MEPSA) and the Indian Photobiology Society. The MEPSA sessions will not be on photobiology but other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that are not encompassed in the main conference. What is included in your Registration? Your registr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 Access to all scientific sessions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and Thursday) - The Welcome Reception on Sunday 10 Nov - The Gala Conference Dinner at Taronga Zoo on Tuesday 12 Nov - Daily welcome tea and coffee - Daily Morning and Afternoon Tea/Coffee with accompaniments - Lunch each day (4 days) We hope many of our ESP friends and colleagues will join us in Sydney to experience what we know will be an exciting, informative and no doubt “en-lightening” conference! Dr Scott Byrn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Min Chen AOCP 2013 – Co-Chairs Professor Gary Halliday - AOSP President-elect on behalf of the organising committee for the 6th Asia and Oceania Conference on Photobiology (Life on a Sun-Drenched Planet: A Boden Research Conference) www.aocp2013.org.au
个人分类: 国际会议|3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悉尼——歌剧院
热度 3 liuhuiyingcn 2013-6-30 00:59
离开悉尼三周了。时光飞逝,居然就三周了。我的新工作已经第三周了。离开后,开始用了几天的时间昏睡,摆正了那两个小时的时差,终于在该饿的时间饿了,晚上该困的时候困了,早上改醒的时间醒了。身体也终于从深秋状态调整了到了盛夏。可以看得出来的现象就是,毛孔打开了,或者更加直接的说,脸上的毛孔又开始粗大明显了,又要开始为缩小毛孔而奋斗了。 一切适应之后,开始怀念悉尼~~ ---------------- 歌剧院 本来想附庸风雅的去听个歌剧的,查看了一下票价,觉得花那么多的钱去听一次自己其实并不懂得欣赏的歌剧,还不如拿来吃掉。于是作罢。只是在午后,疲惫的时候去那里散散步。反正离学校也近,散散步就到了。 歌剧院和 darling harbour 不一样。darling harbour 没有自然风光,是港口,是闹市区,觉得凌乱嘈杂。歌剧院,处于一个小海湾,旁边是皇家植物园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这里是一个游船码头,到北悉尼的各种 ferry 都从这里出发,这也是一个游客聚集的地方,旁边还有一个 MUSTGO 的 the rocks,据说是个市场。这个市场我没去过,不会因为 MUSTGO 就去到此一游的。 这个地方,去了一次就很喜欢。倚着栏杆,吹吹海风,看着海鸥飞来飞去。有闲情逸致加上闲钱的话去喝杯咖啡。到旁边的 royal botanical garden 走走坐坐,度过一个轻松闲适的傍晚。旁边也有一些纪念品商店,可以进去买个袋鼠或者考拉的玩偶或者买个雪地靴绵羊油什么的。 这是一个没事儿也想去走走的地方,不为了“到此一游”也想去走走的地方,不为了附庸风雅听歌剧也想去走走的地方~ 悉尼歌剧院,悉尼的标识!据说是以帆船为设计原型的。 旁边是皇家植物园。这是在皇家植物园里拍的歌剧院。 公园里的金合欢数。澳洲的国徽上是一棵树,树上是袋鼠和鸸鹋。可见这种树对于澳洲的重要性了。 歌剧院旁边的铁桥。也是很著名的,至于历史呢,我没有去调查。据说可以买票去爬铁桥。我不知道这个有什么意思,没有去。是个收费的桥,只坐在大巴上路过一次。有同学住在北悉尼,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这个铁桥来学校,让我羡慕不已。 宁静、碧绿、阳光明媚的公园。 公园中的城堡。 日落时分的大剧院和大铁桥。 海鸥~~ 铁桥,日落
个人分类: 游记|6758 次阅读|4 个评论
怀念悉尼——darling harbour(情人港)
liuhuiyingcn 2013-6-30 00:50
darling harbour,可能也是悉尼的一个著名“景点”。其实我现在对所谓的“景点”兴趣都不大,关键是对“景点”这个词没什么兴趣。 darling harbour 在市中心,旁边就是 china town,还有一个 chinese garden,中文名字叫什么来着想不起来了。据说这个garden 里面的景致很秀气很精致。由于是收费的园子,要 6 澳元或者 7 澳元的门票,我路过几次都没进去。有一次什么几日免费,想想人肯定非常多,没有去。忽然想到在新西兰,the church of good shepherd,免费的教堂,拿明信片或者宣传册子的话就 donate (捐赠)一下。我当时拿了明信片,拿了小册子,捐助了 6 纽币。在新西兰的基督城博物馆,也是的, 免门票,主动捐赠,建议是捐赠5纽币。我也捐赠了5个纽币。收门票和捐赠给人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被收门票不太情愿,主动捐赠就心甘情愿了。 darling harbour 的历史我没去研究它,现在,顾名思义,是个港口。除此之外,也是一个闹市区,商业、餐饮、娱乐。这里有悉尼塔、海洋馆、野生动物园、杜莎夫人蜡像馆,都在这里,也有很多的购物中心和游客中心。 darling harbour 离学校很近,于是也就是我常去的地方。有时候工作累了,脑子不转了,或者实验 performance 不好积累了负能量无处排遣了,就会到这里走走。走一走,再去 china town 买点儿吃的,然后该干啥干啥去~ 找遍相册,发现darling harbour 我没有怎么拍照片。每次都是随便散散步,根本没有带相机,只是拿手机随便拍拍了。而且,对于这样的闹市区,一直也没有拍照的习惯。 翻出这张鸭子。当时听说有个大鸭子,一直不明白是个什么鸭子。以为是个什么候鸟迁徙到这里来了呢。去了一看。果然有只鸭子啊,好大啊~~~~很失望,居然是个橡皮鸭子。最近听说北京也要落户一鸭子了,也是同一设计师。据说非常的著名。anyway,我不知道美在哪里。
个人分类: 游记|3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悉尼——Nemo的海洋馆
liuhuiyingcn 2013-6-11 22:32
有几天的时间,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忙碌过后的空虚,疲惫过后的懒散,即无力工作也无心去旅行。于是就在悉尼市内闲逛。 无聊就团购了悉尼海洋馆+动物园+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套票,本来还可以加几块钱买个悉尼塔的票,不过实在觉得没意思。就坐着电梯去登个高望个远?虽说可以鸟瞰悉尼,可是又有什么意思呢?这种登高,就是记得香港海洋公园那次比较有意思,因为登高看海很美。其他几次,比如说北京游乐园的摩天轮,新加坡的摩天轮,都没有很震撼。 首先去了海洋馆。 那天的心情有点儿百无聊赖。天气好,想去森林公园远足,没有拉到人~~ 到了海洋馆,人很多,很多。而且都是家庭出行的,都推着儿童车,车上坐着小宝宝。排队换票,很长的队。我团购的票也需要换的。那些宝宝有的笑闹有的哭,吵的我心烦意乱。终于换了票,进入海洋馆,我已经焦躁不安了。人依旧多。照片很难拍。一是人多嘈杂,二是隔着玻璃,三是鱼都在游动,四是水也在动。很难拍。我也没有了拍照的热情。 于是海洋馆变成了一次不是很舒适的游玩。在里面,只想快点走出去。 其实,不是悉尼海洋馆不好,是我自己有点儿焦躁,再说看过了秦皇岛的海洋馆、新加坡海底世界、香港海洋公园,对海洋馆没什么热情了。惭愧的是在北京十几年北京海洋馆我居然没去过。当年有兴趣的时候舍不得那一百块的门票,舍得门票的时候,已经没兴趣了。 贴一些照片。悉尼的海洋馆还是有它独特的地方的,比如说,鸭嘴兽是它独有的,比如说美人鱼,比如说 Nemo~~ Nemo~~海底总动员就是在悉尼海洋馆拍摄制作的~~其实我是在来悉尼的飞机上,百无聊赖,才看了海底总动员。 这个其实是让我想到了阿凡达。 可爱的小鱼 这个小鱼的红唇比较可爱 小鱼翘着可爱的红唇来鸟~~脸有点儿像鬼狒狒(山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一张经典测试图像。 这个,是美人鱼的原型。。。 色泽娇艳的小鱼。肯定不能吃,按照高中生物课上学到的,颜色鲜艳的多数有毒~~ 魔鬼鱼 这个鱼不知道叫啥,长的太复杂了~~ 这个,是鲨鱼。。。走海底隧道的时候,鲨鱼从上方游过。。。凶恶的鲨鱼这样看起来,实在是,滑稽啊。。。据说,悉尼的海边游泳池中,经常有小鲨鱼在人身边游来游去~~ 悉尼动物园、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门票,后来都送人了,不想去了~~
个人分类: 游记|3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房东二三事】留学故事之三
热度 2 ncepuztf 2012-12-2 21:30
【如今是谈理想太贵,说现实无奈,不说吧怕憋坏,讲点故事也许不赖。】 故事发生在2009年至2010年我留学期间, 地点是悉尼乡下距离悉尼中央车站南行约17公里处。 人物: 我、还有我的房东两个老外(其实我才是老外,说习惯了),以下是两个老外简况。 男的叫谭瑞,来自苏格兰;女的叫朱莉,来自菲律宾【澳洲多元文化,英国罪犯的流放地已成为历史,人们来自世界各地】 他俩是一家子,都说英语,都没超过55岁【来了才知道,除了美英英语,还有澳洲英语】 他俩有个共同点,都没有孩子【在这个生孩子能赚钱的国度这情况少见】 他俩还有个共同点,都可以边刷牙边吹口哨【都戴假牙,据说男方是婚后才知道女方戴假牙,男比女大约十岁。澳洲法定婚龄是男18,女16,曾有一位36岁年轻女士带了一个4岁的外孙来串门】 他俩再有一个共同点,浑身上下,除了身体器官,都是MADE IN CHINA 【中国的廉价商品已经渗透充分,当然也换回了我们需要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 故事1:双重标准 --- 只许州官放火 初到悉尼,能租住在老外家里,是个意外。不到一周就被上了一课。 周末下班回来,先把买的菜放下,抬眼发现厨房到处都是小贴士(下面英译汉), 冰箱上:请轻关冰箱门; 炉子上:用后清理; 微波炉上:用后断电; 开关上:用后关断; 水池上:用后清理; 洗碗架上:用后空置; 门上:不要梆梆响; ...... 这些规则中,除了卫生尚可,其他的没见他们自己注意,电视没人看也全天开着。 我去问谭瑞,他说:不用在意,女主人想表现一下权威而已! 故事2:智己疑人--- 可怕的逻辑 第一个月,用房东的洗衣机洗过几次衣服。 朱莉一天喊我出来看,原来是洗衣机面板上的电源按钮处保护膜破损,问是否我弄坏的, 我说不知道(我家洗衣机用了十几年也没这种事,从来也不注意这些),她肯定地说:是你弄坏的,为什么呢? 因为洗衣机是我的,我非常珍惜,所以不会是我,同理谭瑞也不会,所以只有你了! 我的天,照此,她家的任何东西损坏都可以归咎于我了,顿时,一种恐怖的感觉从头袭到脚底。 故事3:酒会伤肝---谭瑞和啤酒 【澳洲为防止酗酒,白酒价格非常贵,5元的红星二锅头卖到大约合人民币90元。香烟也非常贵】 谭瑞很少做饭,常常吃面包喝啤酒。 朱莉也很少做饭,一般做了也是自己吃。 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据朱莉说是因为以前做了饭谭瑞不吃基本上都扔垃圾桶了,后来知道是因为朱莉做的饭着实难以下咽时常连她自己都吃不下。 在我租住的前半年里,常见谭瑞喝着啤酒看电视到深夜(准确地说是第二天凌晨)。有一天早上,朱莉大叫,谭瑞吐血了,于是叫了救护车送医院(后来了解到澳洲医疗免费,包括住院提供病人的食物,但救护车出车要150澳元是要自己掏的,医院里想看电视也要付费,好像是每天7澳元)。 医生诊断说酒精已将肝损坏,不能再饮酒了。 一星期后出院,谭瑞消瘦了一圈,啤酒开始有所节制,后来忍不住又喝,不过瓶子的数量明显少多了,时常也在啤酒瓶里灌水安慰自己。 据他自己辩解:不能喝酒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大有过一天算一天的架势。 【公园里成群的老人围坐一起喝啤酒聊天成为一景,澳洲福利好,子女独立早,这也许是他们打发孤独日子的一种方式吧 ,要不有导游说:好山好水好无聊。】 故事4:两道听力场景题---笑死人不偿命:谭瑞和朱莉的趣事 (1)他在看什么? 和很多夫妻一样,朱莉每天喋喋不休地关心着谭瑞,谭瑞却似乎并不领情。 一天下午我正好在家,听到客厅里谭瑞的手机响个不停,就喊谭瑞起来接电话,谭瑞起来到客厅椅子上坐下,手机继续响着,震动得几乎要从茶几上掉下,他就 坐在那里盯着手机却不接 ,这样手机响响停停折腾了几次,最后谭瑞不情愿地拿起来接了,声音很大,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朱莉: James, what are you doing? 谭瑞: I'm watching ! (2)他喜欢穿什么? 一天晚上朱莉下班回来,收拾客厅的东西,拿起沙发上的一件衣物问谭瑞,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朱莉: Why you keep my bra? 注:bra 乳罩 谭瑞: I'd like to wear!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4529 次阅读|6 个评论
俩最高领导对1988年以来各界奥运会的评语们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2-8-14 06:59
【Blog主人按1:其实,俺倒是觉得这些评语不应该让承办国敏感,全是好词,细微的差别罢了】 【 Blog主人按2:如果一定要比较一下,俺觉得还应该看评价者是什么人,比如萨马兰本人就是加泰罗尼亚人,对于老家巴塞罗那举办的奥运会怎么也得给点高档次的评价吧,否则太说不过去了,即便比其他地方的评语好一点,大家也应该理解 】 【 Blog主人按3: 如果俺老人家来评价这几届奥运会,会说北京是“ 辉煌的 ”,雅典是“ 怀旧的 ”,首尔是“ 自信的 ”,亚特兰大是“ 凑合的 ”,悉尼是“ 蓝色的 ”,巴塞罗那是“ 奔放的 ”,而伦敦是“ 有趣的 ”。】 看看翻译过来的评语—— 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 历史上最好的覆盖面最广的奥运会———萨马兰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请注意,主席萨马兰本人就是加泰罗尼亚人】 历史上勿庸置疑最出色的奥运会———萨马兰奇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最有特色的奥运会———萨马兰奇 2000年悉尼奥运会 最成功的一届———萨马兰奇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心满意足,非常非常满意———罗格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罗格 2012年伦敦奥运会 充满“快乐和荣誉”的奥运会———罗格
个人分类: 事论|4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摸索悉尼-Fish Market
热度 1 frost 2012-7-15 12:49
摸索悉尼-Fish Market
Fish Market是南半球最大的鱼市场,昨天午饭说起悉尼的海鲜,TY忍不住要吃Fish Market的生蚝和三文鱼,于是今天中午我们就去那里解决午饭了,距离UTS也不远,走路15分钟左右吧。 我临时有事,TY和NY就先去了,后来我和ZB一起赶到,这俩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买了生鱼片、青口和虎虾,吃的还不错,价格也还算好,可以接受。 吃完,在市场二楼看到了很大龙虾、螃蟹和鲍鱼,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螃蟹和鲍鱼,留个照。 NY疑惑那鲍鱼怎么不动,我跟他说,它年龄太大了,在静静的回味人生 :-) 这就是所谓的南半球最大的鱼市,边上的大排档是就餐的位置,右边是各大商家。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螃蟹。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鲍鱼。 刚才那个没有对比,来个参照物,可惜手抖了。 --------------- 顺便把昨天中午午饭路上排的几张灿烂的天空法上来。 小全景照,只拍了大概200多度,不到一周。 Marry Ann Park 一角 不远处的UTS tower building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6164 次阅读|3 个评论
悉尼欢迎你
热度 1 ncepuztf 2012-7-10 23:25
仿照《北京欢迎你》,基本涵盖了悉尼的特色,可作为旅游参考信息。 《悉尼欢迎你》 迎接每一个晨曦,呼吸着新鲜空气 --- 悉尼阳光明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 地点改变交流不变,微笑胜过千言万语 --- 人们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异,多元文化,说的可能是特色英语,但见面都会微笑示意,相当客气。 公园大门常打开,不收门票等你来 --- 在这里,不管是市内保留地,皇家植物园,还是国家公园,几乎每天向公众开放,没有门票之说,方便游客的饮水台,卫生间都随处可及( 尤其是从不用担心里面没有手纸),甚至提供免费网球场和热水澡,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 拥抱过考拉就心有灵犀,你会爱上这里 --- 考拉是澳洲的大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 不管你走到哪里,Made in China总是便宜 --- 强烈感受到中国商品在全世界的渗透,是中国劳苦大众支撑了全世界人民的低成本生活。 相约好了去钓鱼,我们欢迎你 --- 澳洲一般不允许私人大量捕鱼,办了执照可以钓鱼,但对鱼的种类、大小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否则会课以高额罚款。 我家有的是小强,身手矫捷总能给你惊喜 --- 蟑螂简直是一景,晚间常见马路上飞驰而过,家庭厨房也常有出没,个头大,移动速度快,很吓人。 见了苍蝇也别躲避,他们都是绿色的 --- 悉尼苍蝇真是多,打不走,常钻进嘴里,不小心咽下去也是常有的事。 陌生熟悉都是客人,迷路了都会指给你 --- 澳洲人非常热情,只要你停下脚步,打开地图,就会有人问你是否迷路,提供帮助(当然看不见人就没办法了,本来就地广人稀)。 第几次来没关系,只要留下人民币 --- 悉尼是澳洲商业中心,大到投资、贸易,小到旅游购物,都是天堂。 悉尼欢迎你,为你老鸦可以孩啼 --- 澳洲的乌鸦叫声奇特,像婴儿啼哭。 大剧院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 Opera House,像迎着朝阳扬帆起航的船。 达令港的夜色多么美丽 --- 悉尼夜生活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近赌场(Star City),晚间灯火辉煌,停有船舶,军舰,游艇,周围酒吧林立,夜生活丰富,号称全球最大的3D影院也 坐落于此(Darling Harbour,我们称之为:Darling, husband)。 悉尼欢迎你,在铁桥上屏住呼吸 --- Harbour Bridge,悉尼铁桥,与大剧院辉映,可以攀爬之地。 在Star City刷新成绩 --- 澳洲合法赌场,规模宏大,玩法众多,真正丰俭由己(18岁以下严格免进)。 鱼市大门常打开,龙虾鲍鱼等你来 --- Fish Market,南半球最大鱼市,品种丰富,价格适中。 Kings Cross绽放青春笑容,迎接每一位客人 --- 悉尼合法红灯区,华灯初上之时,性工作者打扮妖艳,各店开门迎客,警察维持秩序。 猎人谷酒逢知己,让那一刻凝成回忆 --- Hunter Valley,悉尼酿酒中心,上百家酒庄分布于此,盛产美酒,免费品尝,每家一口,足以喝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史蒂芬港观海豚跃起,蓝山有三姐妹等你 --- 去史蒂芬港出海观海豚,场面壮观;去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美不胜收,三姐妹是三座拔地而起的三峰,仅是其中一景,当然有相 关传说,蓝山(Blue Mountains)因桉树油挥发经阳光照射呈蓝色得名。 悉尼欢迎你,用大剧院的音乐感动你 --- 全世界的著名音乐家,歌唱家,都以在大剧院演出而自豪,有幸看上一场,不虚此行。 让我们去岩石区酒吧超越自己 --- The rocks,大剧院旁边的酒吧一条街,沿街有世界各国的小商品,尽显异域风情。 悉尼欢迎你,有钱了谁都了不起 --- 虽然澳洲的贫富分化小,基本处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对照中国),有钱人和没钱人互不羡慕,但有钱总比没钱好,要不怎么去爬悉尼铁桥, 看大剧院演出?靠福利生活的澳洲人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敢生孩子也会有奇迹 --- 澳洲人口出生率低,鼓励生育,基本是1个赔,2个平,3个赚(在中国生几个都不好使,全赔)。 悉尼欢迎你,为你盖房置地 --- 在澳洲,甚至可通过多生孩子住上别墅,一个深圳夫妇上世纪90年代移民到澳,一口气生了9个孩子,如今不工作也住上了别墅。 流动给你的澳元也是升值的 --- 澳洲不仅有免费的教育,给孩子的各种补贴也是相当高的,真正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 钱多了没关系,袋鼠的袋袋借给你 --- 澳洲的另一特色动物,硬币上有。 悉尼欢迎你,等你等得树掉皮 --- 澳洲常见的桉树,就是提供给考拉吃和睡的那种树,经常往下掉皮。 相约好了在一起,去沙滩看美女 --- 悉尼的海滩太多了,有名的有Bondi, Manly,Palm, Cronulla,Watson Bay。每到夏天,沙滩上到处是身着比基尼甚至无上装的各国美女,甚是 养眼,当然时常还有各种展览,都是免费的。 悉尼欢迎你,有个秘密忘了告诉你 ---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Lady Beach多是男的,没有自信别下去 --- 这个沙滩要求必须全裸才能下去,不要以为必须是女士才行,男女都可以的,当然对自己的身材要有自信才行,很多中国人到跟前就退 缩了,跟老外一比,实在团结一致的很,没有线条,当然会自卑。 
个人分类: 澳洲故事|3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摸索悉尼-午饭路上杂拍
热度 1 frost 2012-7-9 10:02
摸索悉尼-午饭路上杂拍
终于忙过去了,这几天稍微轻松些了,把前几天吃午饭路上的手机杂拍几张发上来:) ps.经常浏览科学网博客的美景图片,我现在已经是单反中毒中,请达人推荐入门单反,现在的计划是canon600D或者550D。 漂亮的小车,不能错过 路边植物(不知名) 同样的植物 公园草地 同样的方向 真是很灿烂。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4672 次阅读|3 个评论
zz摸索悉尼-车Holden+牧马人,补充2张(20100624)
frost 2012-6-1 07:05
zz摸索悉尼-车Holden+牧马人,补充2张(20100624)
澳大利亚本土品牌Holden,样子一般:),不过看到了也偶尔留个影 牧马人,我的最爱,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拍一张,更何况这亮丽的蓝。 午饭回来看到很旧的一辆车 仔细看,竟然是宽轮胎。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4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悉尼之行
热度 3 liuxuxia126 2012-5-23 18:09
悉尼之行
2007年春节去了一次澳洲,探望在布里斯班访学的先生。去悉尼旅游时,见到了两位在天涯认识的网友。我算跨洋去会网友了。 回来之后记下悉尼之行,当时发表在博客“我的小菜园”里。 那次之后,和黄惟群一家结下深厚友谊,他近年多次回国,我们也在国内见过2面。今年4月,他和夫人又回到国内,已经去多地旅游探亲会友。根据他们的行程,将于6月中旬再次来武汉。刚和他们夫妇通过电话,确定了来汉的日程。 翻出5年前写的文字,重读一遍,仍让人内心充满温情。 (1) 以前对悉尼有印象,是因为有个悉尼歌剧院,是澳洲第一大城市,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象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去澳洲,不去悉尼歌剧院怎么算是到了澳洲呢 ? 我对悉尼经常思念。每每想到悉尼,不是因为悉尼歌剧院,也不为它的城市大,当然更不是因为在悉尼丢了钱包,最最重要的原因,是悉尼有惟群兄,有丽莎姐,有海鸥姐。 那天是农历正月初八。家里还在过着年,天气寒冷着。悉尼却是夏天,北方的悉尼本该是炎热的,又加上很久没有下雨,大地很干,据说悉尼人已经有很久没有浇灌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了,主妇们见面就交流着节约用水的法子。 可我们一到悉尼,就给悉尼带去了凉爽,带去了雨水。还刮着清凉的风呢 ? (2) 堪培拉到悉尼我们坐的是长途公共汽车,下午离开新国会大厦,我们是沿着马路一路走到位于市区的长途汽车站的,中间还专门去了一趟中国大使馆,在那里留了个影子,就沿着公路走向市区。 ?? 这一天似乎一直在走啊走的,虽说堪培拉面积不大,但这么一直走着,还背着行李,也够沉的。儿子一路一直在埋怨我,可我还是走不快,脚走得都疼了。中间又找到一家法院,首都地方法院,相当于我们的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也留个影子。   在汽车站吃了点东西,一包薯条和一块鱼肉,儿子要的是鸡肉,打发了肚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悉尼呢。老公拿出钱包付了钱。这是最后一次使用钱包里的现金。 ?? 公共汽车上的旅客很复杂,有点象多国部队,我看到的人,至少有韩国人,中国人,中东人,欧洲人,还有黑人,不知道国籍所属。 ??    行李就放在车下面的行李箱里。老公说,没关系,澳大利亚应该没小偷,不用担心。 可下了汽车,从汽车站到旅馆是坐出租车去的,悉尼的出租车有点类似国内了,可以沿街招手召唤,有的出租车很牛,我们反方向打车,人家就是不去,非要我们过马路再叫,说那样可以省好几块钱,我很是奇怪,他们怎么总是为别人着想,就不想着多挣点钱 ? ?? 下车付车费,老公一摸屁股,大叫一声 :“ 坏了,钱包呢 ?” 他习惯把钱包放在屁股后面的裤兜里。 ?? 左摸右摸找不到,也不能让出租司机老等,好在我身上还有现金,就先付了车资。让老公再仔细找找,好好想想,是不是放在哪里忘记了 ? ?    没有。 现金有几百块,是剩下几日的游费,更重要的是,钱包里还有银行卡,还有身份证。幸亏护照在随身的背包里。卡里有老公剩下的三个月的生活费,好几千块呢。 ?? 被偷了。悉尼也有贼 ! 我也知道,偷东西的不一定是悉尼人,但在这里丢东西,毕竟不是很美妙的记忆。 ?    那个旅馆下面有一个酒吧,旅馆的服务人员早就下班了,只剩下酒吧的工作人员代管旅馆的事务,他找了半天才终于找到我们预定房间的登记,没有收任何押金,直接给了我们钥匙,让我们先进旅馆休息。完全信任。这多少让丢了钱的我们感觉好受些。 ?? 要打电话,是报警还是挂失 ? 或者就丢在汽车上被公共汽车的工作人员拣到 ? 那样也许可以失而复得,澳洲人也有活雷锋吧 ? ?? 报警,很快否定了。无法确定是在车上还是在车站丢失的,警察也无法处理。 ?? 挂失是首要的选择。可先打的电话不是给银行,而是给惟群兄。 ?? 在悉尼我们早就安排了要见的两个人,一个是黄惟群,一个是海鸥。他们都是我在天涯认识的网友,也可以说,我是他们作品的读者,因熟悉他们的作品而熟悉了他们的生活。网上多次交流之后,得知我将去悉尼旅行,惟群兄热情地邀请我们住在他家。由于还有一起旅游的同伴,我们感谢了他的好意之后,还是决定和朋友一起住旅馆。 ?? 我很沮丧地告诉惟群兄 : 我爱人的钱包丢了,该怎么办 ! ?? 估计惟群兄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我们到悉尼后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丢钱包,他显然没有处理这类危机的经验。这时候他也很着急,我在电话里听到他亲昵的喊声 :" 晓丽啊,是柳絮的电话,她的钱包丢了,怎么办 ?" 他一着急就露出秘密了,呵呵,原来那个一直站在他身边的美丽的女人,竟然叫晓丽,我有两个同事叫 ( 晓 ) 小丽,没想到在悉尼又认识一个。 ?? 美丽的女声又在耳边响起来,甜甜的声音,听起来很舒服,虽然还没有见面,我对这个美丽的能干的女人开始产生好感。为了怕我也不自觉地再次变得温柔而让老公儿子听起来不舒服,我把美丽的女声让给了我老公,也好让他亲耳听听,理解我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温柔。 ?? 柔声的小丽很干脆地指引老公该如何处理,显然,她对澳洲的生活已经很熟悉,知道该怎么办。她让我爱人等她电话,她要先查查汽车公司和银行挂失的电话,这是首先要做的。很快,爱人按照指示挂失了银行存折,第二天再去银行填一个表格,就可以重新得到一张卡和一个新的密码。打完了电话,终于缓一口气 : 至少不至于损失更多。 ?? 到达悉尼的第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和爱人一直在猜测着 : 明天惟群兄是一个人来呢还是和夫人一起来 ? 爱人也对惟群兄和他的夫人好奇起来,似乎比我更希望见到他们了,他知道我们不过是网友,是什么让我如此信任他们呢 ? (3) 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刮起了风,吹打着窗棂啪啪地响,还不时传来哒哒哒哒的人行信号灯的声音。那间小旅馆位于威廉大街的一个十字路口,是闹市区。连车辆行驶的声音都很清晰地从窗户的缝隙里传过来。 这是一家很小的旅馆,只有 20 多个房间,没有厨房可用,但有公共的卫生间和浴室。由于多数居住在这里的旅客是年轻人,他们夜晚会在下面的酒吧喝酒和玩游戏机到很晚,一直到将近凌晨 2 点,还一直喧闹着。 我想着惟群兄的模样。是否会和照片上的他有出入?是年轻些还是年长些?之前通过电话,惟群兄的口音明显带有上海音,轻声细语,而他的爱人却说着标准的国语,很难想象他们已经来澳洲近 20 年,依然乡音未改。我觉得很亲切,没有陌生感。 迷迷糊糊着睡着了。还是被哒鞑靼哒的的信号灯声音吵醒。一看表,已经 8 点多。 事先约好,惟群兄会带我们玩一天。海鸥大姐带我们玩一天。第一天就由惟群兄陪我们。他打电话来,说上午 9 点钟会到我们住的旅馆。 见到惟群兄时已经是上午 9 点,他住在悉尼郊外,开车到我们居住的旅馆得一个多小时呢 ? 我们才起床,简单洗漱了,吃了几片面包,还没收拾好床铺和桌椅。他们就来了。 爱人去楼下迎接他们。因为事先交换过照片,没有认错。惟群兄和照片上几乎一样,只不过近距离观察,他的一只双眼皮更清晰了些。他上身穿竖形条纹的短袖衬衣,下身是一件灰色长裤,单凭衣着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如果不是先前通过电话和信件,你很难将著名的华人作家黄惟群和眼前这个略微有点发福的中年男人联系起来。他身后跟着一个美丽的妇人,戴着一顶漂亮的草帽,这个帽子我似乎在哪里见过,就连她的笑都那么熟悉,一听声音,更是亲切得不得了。不用说,她就是被他亲昵地唤作 " 小丽 " 的丽莎姐。 人都说,看景不如听景。如果把惟群兄夫妇比作一道风景的话,却不妨亲眼一见。通过文字感受到的恩爱夫妻,模范伴侣,当你亲眼一见之后,感受更加真切,甚至你会觉得,任何文字的记录,都不如现实中的他们更幸福。正因为是切实的幸福,我眼里的丽莎姐一直微笑着,尤其是她和你讲话时,甜美的声音,加上迷人的微笑,常常让我这个女人也发呆。更何况男人。 多数的时候,我在和丽莎姐交流着,反而把自己要见的主要对象,跨洋越海见到的网友,惟群兄凉在一边。他只好去和,不懂文学,只懂给猪看病的我的爱人说话。我有时候偷偷看他们,觉得很有趣,没想到他们谈得也很热烈呢 ? 我们先去了一个艺术博物馆,里面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收藏。其实我不懂艺术,但因为也去过一些艺术馆,多少对什么印象派,现代派的有点印象。我比较喜欢有生活气息的油画,看似没有章法的绘画作品,其实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我和丽莎姐在一副油画前站了很久,她很喜欢这副画,估计是每次陪朋友来都会停下来细细品味的。我也很喜欢。你若看了,肯定也会找到喜欢它的理由的。 从艺术馆出来,我们沿着海边走到悉尼歌剧院去。路过一块岩石时,丽莎姐告诉我那是一块著名的岩石,有一个很美丽的妇人因为思念家乡心切,经常在这块石下坐着遥望大海,看着来来去去的船只,想着不知道哪一艘船是从家乡开来,哪一艘大船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后来这块岩石就成了游人必来的风景。很多人在这里留念。有一对白人夫妇,正坐在岩石下避雨,天空中开始滴起了小雨,但一个华人,正好走到那里,就请那对白人夫妇让开,好给他拍照。到此一游拍照留念是很多人的想法,但若真的是旅游,应该不在乎是否有形式上的东西证明,更多是精神上的愉悦。听了这个故事,真的在岩石下坐一坐,望望远处的大海,想想家乡和亲人,也许印象更深刻些吧。 有一种悉尼特有的动物,不,也许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蝙蝠,巨大的蝙蝠,和其他的蝙蝠相比,很另类,我们在艺术馆的一角看到了它们的模型,如果没人告诉你它们是蝙蝠,你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它们是什么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很快就在一个离悉尼歌剧院不远的植物园里看见了真家伙,真的巨型蝙蝠高高地挂在几棵高大的树上,一动不动,象个袋子,场面很是壮观。 有两张惟群兄夫妇的照片,我是偷拍的。我认为那是极有力地证据,证明了他们俩的恩爱。别人都在忙着看悉尼歌剧院,悉尼大桥,海上来来往的船只,和海边拍照的人群,可我的眼里,却只有这两个恩爱的人。一张是他们坐在草地上,很自然地。妻子累了,将手搭在丈夫的肩膀上,面露幸福的微笑。丈夫手搭凉蓬,眺望远方。小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似乎也在全心看着他们,不忍心把清凉的雨滴在他们身上。妻子穿得太少了,这样的天气地有点凉,手冰冷冰冷的,但握着丈夫的手,却很温暖。一个凉手一个热手,怎么着也不是左右握右手的感觉,温差使他们的感觉应该是很特别的。还有一张照片是以悉尼歌剧院为背景的。他们依旧是坐在悉尼歌剧院高高的台阶上,丈夫不知道在给妻子说着什么有趣的事,妻子的脸灿烂成了一朵花,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爱人,背后悉尼歌剧院的一角,很象是一个房子,尖尖的房顶很有特点。远远看去,那其实就是一个家,家里的两个人,其实已经在一起生活过近 20 年的两个人,依然拥有初恋般的激情。他们在自家的房子里谈着爱,也把快乐和幸福很自然地传递地靠近他们的人。 (4) 上面捕捉了惟群夫妇两个温馨的镜头。没继续写下去,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没有心情写,没有时间写,有点空闲,也难以静下心来写,小雨就那样一直下个不停了。 今天在惟群兄的博上看到网友老实巴交的人和惟群兄的对话,其中有些文字,读起来让我一点也不意外。只不过通过惟群兄的口亲自说出来,验证了我一直对他们的感觉而已。 在《跨越万水千山的对话》中,惟群兄写到丽莎姐有多次出国的机会,但一直没有去,因为 “ 他不愿去,我也不想她去。不是怕彼此变心,而是两年的思念,两年不能相见的日子于我们将是天大的痛苦,根本不知如何度过。那时我们正在热恋。已热恋了两年,准备是一辈子热恋下去的。 ” 又遇到出国机会,依旧没去。理由依旧是 “ 热恋 ” , “ 但问题是我们的热恋没有结束,没准备结束,没想到会有结束的一天。于是,绞尽脑汁想理由,为的是推脱。 ” 后来实在是推不脱,于是 “ 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带上我们的热恋一起走。当时我们可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日本,一是澳洲 ( 都是因有亲戚在 ) ,我们一致选择了澳洲。最终,我们成功地带着我们的热恋登上了飞机 :))))” 。 读完这段话,又回想起在悉尼和惟群兄及丽莎姐相见时的一些细节,无不印证了他们一直在热恋中。 买帽子 :丽莎姐戴帽子很好看。当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适合戴帽子的,我想。丽莎头上的帽子更增添了她的优雅,在我的眼里,她是个优雅的女人。当我们在悉尼歌剧院前发现一个卖帽子的小贩,丽莎姐和我的朋友一起试戴帽子时,惟群兄一直在给着意见:好看,很好看,喜欢就买下来。说实话,男人对于女人买东西的欲望,在恋爱时一般是讨好而不会拒绝的,而是婚后的观点却往往大相径庭,他可能从别的方面考虑更多:比如,你的帽子已经够多,咱家的衣帽间已经挂不下了?比如,这帽子的颜色不合适你,哪里有合适的衣服相配?难道为了配你这顶帽子再去卖一套衣服不成?当然,可能配套的还有鞋子,背包。。。计较的男人开始计算他的钱袋会因为这顶帽子而损失多少,那时他会以很好的理由彻底打消你的购买欲望:你戴上不好看。或者婉转一些:这帽子的风格不合适你。那肯定是买不成的。或者更有说服力些:喜欢的话我们到专门的品牌商店去买,小摊上的帽子不符合咱的身份。喜欢购物是女人的天性,有时候真不想帽子够不够,多不多,颜色适合不适合,有没有牌子的问题,喜欢了就买了。有时候甚至忘记自己是买帽子,只是买一个心情。甚至买帽子只是个借口,也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是不是还有以往一样让自己任性。呵呵,我不知道丽莎姐当时有没有想那么多,其实我也没有想那么多。我只觉得她戴着好看,戴着好看喜欢就可以买,完全是女人的立场。惟群兄一直在欣赏着试着帽子的丽莎姐,他甚至一点没有关注我这个飘洋过海来看他的网友,一直没有试任何的帽子。专注,我的眼里只有你,谁唱的?现在我想到这句歌词,特适合他俩。最后当然是买下来了。丽莎姐戴上了新的皮帽子,把这顶旧草帽,就这样换到了惟群兄头上。虽然上面系着一根红带子,很女性化的帽子,可惟群兄乐呵呵地戴着,因为戴了爱人戴过的帽子更幸福。(注,2010年惟群兄专门买了一顶这样的帽子送给我做礼物,很感动)。 狮子照: 这是一张狮子的照片。即使是从侧面看,也很威武。它是悉尼植物院里很普通的一处风景。把这张照片用在这里,是帮我回忆另外一个镜头。当然,那张照片不在我的相册里,是在惟群兄的相册里,相片的模样我想象得出来:惟群兄学着狮子的模样,眼睛睁得大大的,张着大嘴巴,开心地笑着。用丽莎姐的话来说,是比比谁更可爱。这样的一张照片,可以说是女人的心血来潮,突然间的一个主意,我就想看看你和狮子一起合影,就想让你配合我做个 POSE ,不行吗?当然,惟群兄一直不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说不。可同样的事情我遇到过很多次,爱人愿不愿意当我的模特完全看他的心情。心情不好时,他一看这大狮子,不好看,完全会说:什么都照,烦不烦啊你!或者说:留点空间(胶卷)好不好,瞎照!其实拍照也是一时的心情。照片只不过是证明自己心情愉悦的物证罢了,哪天回忆起来,可能心里依旧甜丝丝的。热恋中的人一直是为对方考虑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爱人不高兴,自己轻易能做到博爱人一笑的事,哪里会让她留下不开心的记忆? 照这张照片时我先生和朋友已经走到远处了,他们在关注这植物园里那些奇怪的树,各种形状的树,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我的眼里,这些风景远没有狮子照的这样一个镜头好看。植物是静态的,多少年后它们会依旧在那里,但人是动态的,还是有感情的,我想无论什么时候我回忆起这个镜头都会觉得幸福,为幸福着的人。 卫生间里的菜谱: 那天我们和惟群兄一起去逛唐人街,中午就在那里的中餐馆吃的饭,有点类似中国的大排挡的地方,集中有中国日本,韩国风味的各种饭食。我们是分开点的,各人就喜欢的点着吃。那时我才知道,丽莎姐吃素。就这个问题,我问了惟群兄,每天做饭时是不是要专门考虑?素食的营养肯定有点单一。已经 40 多岁的丽莎姐的身材一直很好, 不知道是不是和吃素有关系,但看她弱不经风的样子,很让人爱怜。再吃素,就可能让在家做饭的惟群兄多动心思,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爱人营养均衡?他是完全尊重她的选择。即使自己做饭的时候麻烦些,有什么关系呢? “ 毫无疑问,人最该尊重的是心灵,而恰恰,心灵是最难尊重的。 ” 这句话说得太好,吃素也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尊重,除此没别的选择。 第三天我们去惟群兄家做客。忍不住的时候去上卫生间。卫生间不大,但在一边的台子上我看到一本菜谱,素食的菜谱。联想到丽莎姐的吃素,联想到作家一般有在卫生间阅读的习惯(我家的厕所就专门有一个简易的架子,给儿子放书),我想那一定是惟群兄最喜欢阅读的书了。不在什么时候思考,而在时时可能放在心上的尊重,从这个菜谱我看得出来,惟群兄现在做菜的水平,尤其是做素菜的水平一定不低。他会卖东西,会修房子,会装修,可能更会做菜,这些本领的培养,哪一件不是在为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安定的家呢? ( 5 ) 到达悉尼的时候,下着小雨。 游览悉尼的时候还下着小雨。 去海鸥大姐和惟群兄家做客时,却阳光灿烂,也许上天也顾念我来一次悉尼不那么容易。 海鸥姐的丈夫宋大哥回国了,女儿经常出门远游,即使在悉尼也是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 儿子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也是自己另出去单过。海鸥大姐一个人在家里守着那么大一栋别墅,还有个叫大黑的老狗陪着她。海鸥大姐家的院子很大,种着花草。我很羡慕她有这么大的院子,若是我,一定种满青菜。角落可以种点花草。我是从农村出来,总觉得填饱肚子比慰籍精神更重要。也看到了她的大黑,因为太老,它已经基本不怎么运动了,喜欢呆在自己的窝里。一般的看家狗见来了生人应该会叫上几声警告一下的,可不知道它是因为太通人性,知道我们是海鸥的朋友,还是心情不好,见了我们很羞涩的样子。 那天惟群兄请客,要我们一家和海鸥去他家吃饭。丽莎姐带我们去坐地铁。海鸥姐开车去地铁站接我们。 惟群兄和海鸥大姐家住得很近。在悉尼的郊区。丘陵地形有点起伏,可海鸥的车开得很稳,虽然速度不慢。 到达惟群兄家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做的菜。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房子。其实房内的一切我早就不陌生 : 那地板是他自己钉上去的,油漆是他自己刷的,院子里的杂草也是他一棵一棵清除的,就连墙上的画,他的书房,地下室的台球桌,我也早就在照片上看见过。房间都呈六角形状,有点象蜂窝。可能这是最稳定的结构,也让人容易产生联想 : 蜂窝,蜂蜜,甜如蜜的生活。 丽莎姐不老的容颜和时时脸上泛起的笑容,早就暴露了她幸福生活的秘密,那日子真如惟群兄所说 : 一只在热恋中,还要继续热恋下去。 院子里的秋千架是以前的房主留下的。我很喜欢的样子。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也有这样大的一个院子,除了种上菜,当然也要这样一个秋千架的。 有一个盆子里,也种上了几把小葱,还有几丛长得象 " 草头 " 的野菜。他的笔下的事物,因了这一次的亲近而让我找到了证据。 晚餐很丰盛,有肉,鸡,鱼,当然这些荤菜都是惟群兄做的。也有一些素菜,比如烧茄子。素菜是丽莎姐亲自做的。他们夫妇二人轮流上厨房烹饪,很快就上满了一桌子菜。 他们的两个孩子很乖,也很有教养。虽然因为担心语言的不通很少说话 ( 我们一直在说普通话,他们主要听得懂上海话和英语 ) ,但到了快吃饭的时候,儿子和女儿都停下自己的事主动到厨房帮忙,摆碗筷杯子和放饮料。 我们聊了很多。孩子的教育,文化的差异,他们在澳洲的生活,我们在内地的生活。还有我们认识的共同的网友。 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惟群兄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也和丽莎姐及海鸥大姐一一告别。海鸥大姐因为前一天陪我们玩了一天,太累,没有休息好,晚饭前在惟群兄家的沙发上迷了一个小盹,我很不安,也想让她早点回去休息。毕竟她年纪已经大了。虽然我喊她大姐,其实她和我妈妈差不多的年纪,中年的时候又因为身体的原因做过大手术。现在看她这么好的精力,真的已经让我很意外了。 惟群兄在火车站外停好了车,和车站的管理人员打了个招呼,就得到许可送我们进站。因为一看时间马上有一趟车要到站,我们也来不及说几句告别的话,但有一句话我还是很郑重地告诉了他 : 虽然才离开丽莎姐一会,我却已经开始想念她了 ! 他说 : 我一定转告她 ! 是的,一定要转告。 虽然我也见过不少人,有许多长得漂亮的。但对于我来说,我认识的人中最美丽的,应该就是丽莎姐了。即使作为一个女人,我也喜欢她身上优雅的气质,得体的语言和举止。让人亲近和感觉温馨的笑容,美丽的外表。更让人喜欢的是她的内心 :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朋友,无论他是熟悉的还是不很熟悉的人。这么美丽的女子,惟群兄是如何得到她的芳心的 ? 老公也忍不住问了惟群兄这么话题。 真,以真对真。我记得惟群兄是这么说的。 是啊,真。如果不是亲自来悉尼和他们一家见面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谁会相信,我也有机会和著名作家面对面 ? 我得到了海鸥大姐签名的《海鸥南飞》一书,惟群兄签名的《黄惟群作品自选集》。 坐在火车上,儿子和老公分别拿着他们的书不给我看,被他们的文字所吸引,并不时发出感慨。我则在夜色中回忆和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 最后离开悉尼的时候,天又下了起来。小雨似乎总是跟着我们。 因为是晚上的飞机,而我们乘坐的航班是不提供晚餐的。在飞机场侯机的时候,我饿了,想让爱人去给我买一个面包或者别的什么吃。我提出要求时,爱人担心会突然登机,说我早不吃晚不吃偏要那时候吃,又抱怨说机场的东西很贵,换成人民币会是多少多少。儿子也在旁边埋怨我。虽然后来他也买来了,我却再吃不下去。心里堵得很。悉尼的一幕幕又浮现在面前,丽莎姐的优雅幸福,海鸥大姐对生活的热爱,惟群兄的宽厚仁爱。我不想走了。爱人和孩子却说 : 你别走,就留在这里吧 ! 我突然很委屈,泪流满面。难道我就这样被自己所爱的两个男人抛弃了么 ? 如果我就这样留在悉尼,会有怎样的人生 ? 他们俩回也不回头地上了飞机,一直到飞机的门快了关了,我还在椅子那里坐着发呆,任泪直流。 最后是同行的两位旅伴发现我没有跟上,转回来找我,劝我赶快上飞机。 怕耽误飞机起飞,我收起自己的任性。还是办了登机手续。 外面依然在下着雨,我很留恋地又看一眼悉尼,恋恋不舍地登上飞机。这次离去,不知道下一次是哪年哪月再来 ! 幸福 那幅喜欢的油画 歌剧院留影 和海鸥大姐在邦迪海滩。海鸥的父亲翻译了《战争与和平》
个人分类: 家人朋友|4992 次阅读|6 个评论
摸索悉尼-Central至Compsie沿线杂拍
热度 1 frost 2012-5-7 15:12
摸索悉尼-Central至Compsie沿线杂拍
今天又去了一趟Compsie,这是第二次去Compsie了,算是比较熟悉了。因此回来路上少了些许错过站的担心,就随拍了沿线的窗外风景,怎么看觉得这就跟中国的农村差不多:),一路都是低矮的住房,临近City才有些稍高的楼房。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39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摸索悉尼-Compsie
热度 2 frost 2012-5-3 12:51
摸索悉尼-Compsie
今天去了一趟Universal Travel 在Compsie的Office,来的早了点,就拍了2张图片,典型的悉尼城郊风格。 Central Station的人也不少 Central Station的人也不少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377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吃素食的朋友
热度 8 liuxuxia126 2012-5-1 17:12
在天涯认识的网友 黄惟群及 他的夫人4月已从澳洲悉尼来到中国,我将在6月儿子高考结束之后在武汉接待他们夫妇。 2007年春节期间我有机会去澳洲看望当时在布里斯班访问的爱人,也去悉尼看望了惟群兄和他夫人丽莎姐姐。 惟群兄是文学评论家,是很有个性的一个文人。他写的文字很多人喜欢,文字干脆,干净,观点及其分明,如果没有见到他的真人,还以为他是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 我和惟群兄有3次交往经历。一次是在 澳洲悉尼,一次 是 在北京,一次 是在武汉。 在澳洲时惟群兄接我们一家去他家吃饭。当时我就发现一个细节:丽莎姐姐不吃荤,只吃素。 但是除丽莎姐姐之外,惟群兄,他们可爱的一对儿女,均是荤素皆食的。 在他们那个幸福快乐的家里,因为彼此尊重,并没有带来什么烦恼。 丽莎姐姐吃素的同时,也信佛。虽然惟群兄不信,但不妨碍他尊重妻子的选择。 第二次在北京见他们一家四口时,陪他们一天,在一起吃了2顿饭,这次我发现吃了很多年的丽莎姐姐不再坚持吃素,而和家人一样也接受荤食。这个改变令我吃惊.多年的习惯,怎么能改呢?但因为时间伧俗,我没有来得及细问。 第三次他们回国专门来武汉看我。我也抽空陪他们在武汉,去三峡逛了几天。在多日相处中,我有了更多和丽莎姐姐单独交流的机会,并问到她为什么会改变多年的饮食习惯。 她是解释非常简单:因为吃素会给家人朋友带来麻烦,所以不再坚持。改吃荤之后,身体状况也好转许多。每次吃饭不再会为照顾别人或者被别人照顾而顾虑太多了。 她是我认识的女人中最具女人味且最优雅的一个女人。无论是外表的美丽还是丰富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言谈间透出的大家闺秀的气质,都让我非常迷恋。虽然我们是在网上相识,但我们真真切切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 吃素是一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但吃素的朋友因为尊重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选择。这是真正的大爱。
个人分类: 家人朋友|36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摸索悉尼-加长Hummer
frost 2012-4-29 07:13
摸索悉尼-加长Hummer
昨天陪朋友出去踩点(搜寻中国餐馆),路上看到的一辆加长悍马,这是第二次看到这种真车,与网上看照片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顺路到Opera House 走了一圈,看了看“人脸墙”,要是把这些自己拍下来,手工label的工作量还是很大。 与其他车的比较 全照 晚霞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3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摸索悉尼-春节前后杂拍
frost 2012-1-23 21:22
摸索悉尼-春节前后杂拍
一晃在这边5个多月了,春节前后几天的随拍。 红色的可爱小车,可惜变绿灯了,只抓到了一角。 UTS Tower Building 大厅一角,供学生讨论学习的设备。实际上UTS有很多这种供学生学习讨论的公共场所,一张可供4/5人围坐的书桌,旁边一块白板或者电脑/DVD设备等,也有很多供学生上机的地方,一般每个学生会有一个网络帐号,基本上可以登录任何公共地方的电脑,这些应该都是免费的。 UTS Tower Building 大厅一角,供学生上网的场所 春节前market city蔡李佛舞狮的 Victory park 一角 Victory park 一角 Victory park 一角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2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摸索悉尼-Taronga Zoo
frost 2011-12-28 15:32
摸索悉尼-Taronga Zoo
今天应同学之邀,去 Taronga Zoo游览了一番。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3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诞节悉尼的一些随拍
热度 7 chenbinmse 2011-12-28 09:04
圣诞节对于西方人,无疑就像春节对我们来说的感觉一样浓厚。还记得小时候的英语课本上,描述着他们如何过圣诞的画面:圣诞树的装饰点缀下,一家人团圆,借着壁火的暖气,围坐在一张大桌子上吃着香喷喷的烤鸡等丰盛的食物,聊着一年来的开心事,煞是温馨啊!然后,孩子们美美的睡上一觉,做着甜蜜的梦。等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高兴的收着圣诞老人的礼物。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悉尼在圣诞节期间并不是冬天,而是处在一年之中的夏天,今年的平均气温大概为25度。于是,凭借着天气的优势,他们的圣诞节活动是不是也有特殊的呢?先看看下面的图片吧: 大型的购物超市,基本上关门,陷入了少有的宁静;路上的行人,车站的旅客,是那么的相对稀少;教堂和景区里的人们开始多了起来;最后来到了悉尼有名的邦迪海滩,真是人山人海,他们尽情的享受着阳光的抚晒和海浪的拍击,好不热闹啊! 一年中经历的坎坎坷坷,随海浪而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和阅历,随金色的阳光而沉淀;来年的憧憬,随遐想而在心底迸发!
个人分类: 水土风情|8577 次阅读|14 个评论
摸索悉尼-空荡荡的圣诞节
热度 1 frost 2011-12-25 11:29
摸索悉尼-空荡荡的圣诞节
今天圣诞,懒懒的睡了一上午,一个人甚是无聊,还是到实验室去吧,路上偶尔能听到某家里传来欢歌笑语,老外过节大概都在窝在家里吧,因为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休息了,平时停在路两旁的汽车现在也是寥寥无几。 空荡荡的马路 平时可是车山车海。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34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4
frost 2011-12-17 11:34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4
不认识的车 路边的自助停车取票设备 路边的停车标识牌,没明白什么意思,很多路上都有,除了上边的自助设备,也没见什么收费人员。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2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悉尼就像个大农村
热度 1 frost 2011-12-3 11:16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悉尼就像个大农村
住的地方到实验室这段还是比较宁静的,算是居民区了,都是低低的House,不是很整齐,也不算漂亮。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28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车系列
frost 2011-11-23 15:45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车系列
悉尼的车,顺手记录下可爱的: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1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3
frost 2011-11-20 18:53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3
今天悉尼教育组安全教育活动,随拍几张。 悉尼教育组,报到时候没拍,补上 BBQ聚会,周日公园里很常见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2
热度 1 frost 2011-11-13 15:59
摸索悉尼-随走杂拍2
最近没怎么出来逛,基本每天都是住处-实验室这一线上活动,照片积攒的也不多。 库吉海滩一角 Opera House的某Hall 晚上收集超市推车的拖拉机,这边可以把超市的推车推回家,然后随便放在路边,会有专门人收集。 Glebe ST的一个小酒吧,每天必经之路 UTS的Tower Building 公园 库吉海滩一角
个人分类: 前进路上|2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悉尼,初夏的邦迪海滩
热度 3 csiro 2011-11-13 07:21
悉尼,初夏的邦迪海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16 次阅读|3 个评论
悉尼,情人港的狂欢(照片)
热度 6 csiro 2011-10-3 19:15
悉尼,情人港的狂欢(照片)
今天周一,是长周末的最后一天,也是情人港(Darling Harbour)的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02 次阅读|6 个评论
有人参加8月份在悉尼的IQEC/CLEO Pacific Rim会议吗?找同行者。
热度 1 ycliu1989 2011-6-18 14:51
RT
46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悉尼灯光音乐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热度 7 chenbinmse 2011-6-10 21:47
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位于澳东南海岸,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面积12144.6 km² ,人口约430万人。这里环境优美,风光漪妮,四季如春。国内生产总值占全澳的30%左右。 2011年5月27日至6月13日,第三届活力悉尼(Vivid Sydney)灯光音乐节在悉尼举行。从每晚6点开始,整座城市被点亮。以悉尼岩石区和环形码头周围的43座灯光设施为特色,包括令人陶醉的24个互动低能耗艺术光雕,法国艺术家团体Superbien在悉尼歌剧院打造的"Lighting the Sails"光影杰作,在堪姆贝尔海湾(Campbell’s Cove)举行的壮丽焰火表演,以及用斑斓光影装点的摩天大楼和建筑物等,当然这些都配以绝妙的音响效果。 海关大楼(Customs House),历史座标性建筑,地处悉尼环形码头最显著的位置上,据说是1788年Arthur Phillip船长率领第一舰队着陆时首次升起国旗的地方,始建于1844-1845年,直至1990年都是用作海关办公总部,2003年整修后成为悉尼市图书馆。图为大楼呈现最先进的3D灯光效果。 下面的3张是中心钟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效果惟妙惟肖: 悉尼海港大桥(Sydney Harbour Bridge),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悉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是悉尼歌剧院明信片的完美背景,每个游客都对港口及大桥的景色赞叹不已。由英国F·Fox工程师设计,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全长1149米,拱桥跨度503米,桥面宽度49米,从海面到桥面高58.5米。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外型像三组竖立着的贝壳,又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盛开在海面上。这座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心,不仅是悉尼的灵魂,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由丹麦设计师约恩·伍重(Jorn Utzon)设计,历时16年于1973年正式落成。 绚丽的灯光,动感的音乐,科学的运用,艺术的优美线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而这些美又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如LED光的运用,类似2008年开幕式的绚丽表演,更加激励着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未来!
个人分类: 水土风情|984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42,000,000: China's mega city will eat Wales
woqiyu 2011-1-26 17:28
January 26, 2011 《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 China is planning to create the world's biggest "mega city" by merging nine cities to create a metropolis twice the size of Wales with a population of 42 million. Planners in south China have laid out an ambitious plan to merge the nine cities that lie arou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scheme will create a 16,000-square mile urban area that is 26 times larger geographically than Greater London. The new mega-city will cover a large par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heartland, stretching from Guangzhou to Shenzhen and including Foshan, Dongguan, Zhongshan, Zhuhai, Jiangmen, Huizhou and Zhaoqing. Together, they account for nearly a ten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 mega-city is usually defined as a metropolitan area with more than 10 million people. The world's largest mega-city is currently Greater Tokyo, with some 34.2 million inhabitants. Guangzhou, thought to be home to almost 25 million people, ranks second, with Seoul third at 24.5 million. During the next six years, around 150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will mesh the transport, energy, wa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of the nine Chinese cities together, at a cost of some 2 trillion yuan. An express rail line will also connect the hub with nearby Hong Kong. "The idea is that when the cities are integrated, the residents can travel around freely and use the health care and other facilities in the different areas," said Ma Xiangming, the chief planner at the Guangdong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and a senior consultant on the project. However, he said no name had been chosen for the area. "It will not be like Greater London or Greater Tokyo because there is no one city at the heart of this megalopolis," he said. "We cannot just name it after one of the existing cities. "It will help spread industry and jobs more evenly across the region and public services will be distributed more fairly." Mr Ma said that residents would be able to use universal rail cards. Twenty-nine rail lines, totalling 3100 miles, will be added, cutting rail journeys around the urban area to a maximum of one hour between different city centres. According to planners, phone bills could also fall by 85 per cent and hospitals and schools will be improved. "Residents will be able to choose where to get their services and will use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which hospital, for example, is less busy," said Mr Ma. Pollution, a key probl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because of its industrialisation, will also be addressed with a united policy, and the price of petrol and electricity could also be unified. It is hoped that the southern conglomeration will wrestle back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growing urban areas around Beijing and Shanghai.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China plans to move ever greater numbers into its cities, creating some city zones with 50 million to 100 million people and "small" city clusters of 10 million to 25 million. In the north, the area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is being ringed with a network of high-speed railways that will create a super-urban area known as the Bohai Economic Rim. Its population could be as high as 260 million. A new train link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g allows the 75-mile journey to be completed in less than half an hour, providing an axis around which to create a network of feeder cities. As the process gathers pace, China's total investment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is expected to hit $1 trillion, according to an estimate by the 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 with an additional $480 billion spent on high speed rail and $112 ?billion on urban transport.
个人分类: 学习|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观悉尼歌剧院
harveyho 2010-9-16 10:27
悉尼歌剧院乃建筑艺术之奇葩,几片贝壳,临于海湾之上,任日月的转移变幻她的颜色。不同的角度,她有另样的姿态。 除了是游客必到的观光点,她还是服务悉尼人的。各式的歌剧,表演 (一年有1500场之多),真正达到了艺术与功能性的统一。 悉尼歌剧院的建造是一波三折。她由丹麦人 Jrn Utzon 在1955年设计。这个贝壳设计在23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1957年获得大奖。Utzon本人被邀参与歌剧院建造的监管。但其实Ulzon的设计细节并未完成,这也为日后建造的困难埋下伏笔。但也开创了建筑设计的新纪录,如第一个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等等。 在12月即南半球的夏天去悉尼观光,有机会近观歌剧院。风和日丽,穿过皇家公园,看蓝色悉尼湾,歌剧院对面的豪宅,驶过的游艇,然后慢慢体会这个澳大利亚人为之骄傲的建筑。 歌剧院剧目的介绍广告: 一些小朋友正准备演出: 演出后留影: 这些贝壳表面其实是由一百万块在瑞典特制的白色瓦片所覆盖。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洲纪行(二十五):孙导说悉尼
fqng1008 2010-3-7 13:07
因为飞机的耽搁,悉尼的行程必须压缩。好在导游孙女士跟我们系统做了介绍,让我们有了一个总体印象。 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海岸,是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澳大利亚最大、最古老的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风光漪妮、景色秀丽,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夏季(12-2月份)平均气温21℃、冬季(6-8月份)平均气温12℃。   作为行政区划的悉尼市,辖区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万人。广义的悉尼即所谓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个小城市,面积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左右。   悉尼正式建市则于1842年7月20日。二战后,大量欧洲、中东、东南亚的移民涌入澳大利亚,其首选居住地往往是悉尼,外来移民以意大利人居多,其次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腊人、华人和越南人。近20年来,华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区的华裔人口大约在40万左右。目前 新南威尔士州目前同我国的广东省结为友好省州,为此广东省在悉尼的情人港建设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中国花园,以表纪念。 悉尼旅游观光的地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悉尼歌剧院 、港口大桥、 岩石区 、环形码头、麦考瑞广场、 情人港 (又称:达令港)、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还是海滩。悉尼的海滩星罗棋布,风格各有千秋。比较著名的海滩包括Bondi beach、Manly Beach、Coogee Beach、Watson Bay、Rose Bay、Double Bay、Nielsen Park、Balmoral 等。 自从1770年英国海军上尉 詹姆斯库克 发现了植物学湾后,欧洲随之对澳大利亚产生了兴趣。在英国政府的命令下,亚瑟菲利浦1788年于杰克森港的 悉尼湾 建立了罪犯流放地。他以当年英国内政大臣汤马斯汤森,悉尼勋爵(Thomas Townshend,Lord Sydney)之名来命名该地,以褒奖悉尼发布宪章,批准他建立流放地的贡献。因此,当墨尔本人与悉尼人打口水仗的时候,前者称后者为罪犯的后代,后者取笑前者为乡巴佬。 确实,最早的 囚犯们成为悉尼最有力的建设者之一,不仅建筑了道路、桥梁、码头和公共建筑,还繁衍生息,带来了人气。至1822年以前,城内已有银行、市场、完善的大道及制度化的警察机构。1830-40年代是城市发展(如首批城区的发展)的阶段,船只开始从不列颠群岛接载希望在新国家开展新生活的移民,悉尼因此进入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20世纪前夕,悉尼的人口已经超过100万。 我们在悉尼只住了一晚,走马观花地看了有限的几个景点,第二天就匆匆启程返回广州。人们说,留下一些遗憾是必要的,因为澳洲值得我们再来一次。但是,我所敬佩的博客大家杨恒均博士兼老乡此时正在悉尼家中,如果有宽松的时间,说不定还能见上一面,那可能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從冬奧會、年齡門到“金牌體育”
LEOLAND 2010-3-2 18:04
曲津華 笔者在高緯度地區長大,所以對冰雪運動并不太好奇。四年一度的本届冬奧會在有親屬定居的溫哥華舉辦,又因其正好與春節假期重合,所以也就破例看了一些場次的電視轉播。 結果是,贊的當然有,就是王濛的三塊金牌;思考的,卻是我們隊員的尊嚴問題。 比如冰壺,這是國人比較陌生的比賽項目,這次特意看了幾場。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我們的隊員都是青春少女,人家的隊員卻是不乏大媽。這還是表面的問題,背后的事實是,我們這些女娃都是專業運動員,是國家花費大價錢讓其長期在國外學習的體育競技精英。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用金錢堆出來的所謂運動員,在跟那些業余的大媽運動員同場競爭,公平嗎? 也許有人說,人家冬奧會比賽規則都不阻止這種情況,你操什么心?但我們關起門來捫心自問,你如果是那些大媽們所屬國家的國民,你會怎么想?你會尊敬那些用其本國納稅人的錢堆出來的專業運動員嗎?再說了,我們知道國際媒體是如何評論這種現象的嗎?我們的同胞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真的被尊重、有尊嚴嗎?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那些大媽級的業余選手是真心熱愛冰壺這個運動而事之,而我們的專業運動員就未必。事實上,我們的冰壺女隊教練是加拿大籍,他就曾批評中國選手只把從事冰壺運動當作工作,而不是發自內心地熱愛。顯然,這里的區別就大了去了。所以他抱怨說,其訓練和比賽意圖難以被運動員所理解和實施,總是走樣。 再說第二件事。這兩天冬奧會剛結束,又冒出來一個跟奧運有關的大新聞,就是所謂的年齡門。國際體操機構日前宣布,十年前的悉尼奧運會中中國體操女運動員某某和某某的年齡造假,并給予兩位公開處罰。而中國官方對這個事件的態度讓人很意外表示遺憾。 以筆者來看,用一個時髦詞,這事很糾結。兩位體操女將的被發現年齡造假,好像與北京奧運有關,因為其中一位在不久前的北京奧運中從事了某項工作,其工作表格的生日被奧委會知悉了,經過一番與悉尼奧運時的數據比對,問題就暴露了。另外一位好像稍微幸運一點,沒有被北京奧運拖累,但處罰方顯然知道了其造假,卻不想動用太多資源來查證,只以證據不足為由給了一個警告處分。那么問題就來了兩位為國爭光的女將究竟是造了假還是蒙了冤?中國官方為何表示遺憾?到底有沒有造假? 按一般理解,錯了就認錯認罰,退一步來個沉默也行;要是沒錯就趕緊申訴,討回公道,表示遺憾是什么意思呢?嚴重費解!還有,這兩位體操女將自身也該有個態度不是?你們倆人如果沒有把14歲報成16歲以上,那遺憾二字不是玷污了你們的名聲嗎?年齡這種事情無疑是黑白分明的,沒有灰色地帶可以含糊。現如今你們不說話,好像就是默認了年齡造假。這樣說來,官方的遺憾不是表錯情了嗎? 最后,還是要把我們國家的金牌體育戰略粗略地批一下。反復思考的結果是,舉國體制的金牌體育好處不多,弊端極大。所謂的好處是國際體育比賽的金牌數局部地上去了,國民的體質卻普遍地下來了。還有,運動員們的被傷害也不少那些專職的金牌追求者為達到目標,多年的殘酷訓練既傷害了自家身體,又得不到好的心智發展。一將成名萬骨枯,金字塔尖以下的絕大多數運動員退役后境況怎樣,可以想象。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的金牌數真的那么重要嗎?有了那么多的金牌就能受國際社會的尊敬了嗎?這樣一種用金錢堆出金牌的體制,老百姓真的很擁戴嗎?老百姓難道不想享用一下各種體育運動設施,而甘愿做體育運動的旁觀者、甘愿在電視轉播中為同胞運動員加油?竊以為未必。 2010-03-01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洲纪行(序幕):今天27小时
fqng1008 2010-2-20 08:38
白天的长途飞行,时间过得真慢,好不容易熬过5小时,终于决定看电影。插上耳机,抬头一看,竟然是韩剧(题目“甜蜜的人生”),正在开始序幕的一段画外音:清风拂柳,小和尚问师傅:“是风在动,还是柳在动?”师傅说:“既非风动,亦非柳动,是心在动。” 随后的剧情,我不感兴趣,只是想到了昨晚李总(湖北荆门的一位老乡,从太原过来)的一段话:“来澳洲给我的最大感觉是,资本主义就像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像资本主义!”的确,人是聪明的动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事物,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意图。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共同贫困,是“一部分人先福起来”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三个代表”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像当年我们万众一心地跟着伟大救星大干社会主义的时候,谁又知道却协助完成了他老人家超越人性的浪漫情怀的盲动。 12天过去,旅程就要结束。我把悉尼机场降落前的拍照和返回时59号登机口缓缓滑过来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空客320”照片留在这里,也把我们在澳洲旅行的点点滴滴(思想散步)留在这里,因为就要回家了。 对我们来说,今天是27小时。时差虽然延缓了今天的时光,却无法延缓生命的历程;27小时过去,我们又将从夏天回到冬天…… 2009.12.13于机上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