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济发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面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年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0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实验室评估的感想-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评价
loong21 2010-4-23 22:55
4 月 16 日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接受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是每 5 年进行一次,这是本实验室的第三次接受评估。 关于实验室评估的宏观性、指导性的介绍和感受,请详见闫研的《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心得》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xwnews1.aspx?id=204352 。本文只探讨个人在本实验室评估中的两点感触和心中的问题,留以以后来慢慢思索和促进自己。 实验室评估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受评实验室向评审专家展示实验室在近五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从 2005 年起,被评估的实验室不再需要提供 5 年期间所有的成果、资料,只需提供不多于 5 项的重大成果及相关资料 ) 。李院士 ( 实验室同学对李德仁院士的敬称 ) 从办公室到研究成果检查报告厅,一进场,看到我们带着求知的申请都在等待成果汇报,就指着展示系统,慈祥地对我们(都是学生)说,今天大家来认真听取实验室的成果报告,将来你们也要做出这么多的成果来,来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才算是合格的测绘科学人才!然后李院士开始要求大家认真听取汇报。然后走到会议圆桌边,向前来考察评估的领导和同行问好。 之后,会议主持人龚健雅教授开始介绍实验室在近 5 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其中,他提到,实验室承担的所有科学研究都是围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而进行展开的。这也是我之前一直疑惑的问题:我们每天伏蹲在电脑前,处理这数据,开发那软件,发布地图服务,这是为什么啊? 无独有偶,上一次,我聆听了李清泉教授的关于《时空数据智能获取与分析应用》的讲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862) 。其中,李老师讲到交通中心的发展方向也提到,测量导航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构成了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交通研究中心的所有研究、承担的所有科研项目都要面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要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才能获得测绘遥感科学的新生命。比如说,与交通运输系统相结合,产生了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ort for ITS) ;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产生了三维仿真系统;与图像处理科学相结合,产生了遥感影像分析与应用;激光雷达等,更是广泛应用在测绘、大气、环境监控等领域。 前几天,北京大学卸任校长许智宏院士谈到世界一流大学时说,世界一流大学拥有 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 ,能做出 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能培养出 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是科学研究的重大载体。世界一流大学做出 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这是一流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目标。 那么,科研的重大意义应该就在于:面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解决。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整个世界的发展,关注历史的发展轨迹。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应该如何把握?如何争取这方面的支持? 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评价研究的价值?? 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 (Title 是《电子游戏成为当代文化经济主角》 ) 说,谁将给世界带来欢乐,谁将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在第二个新千年之初,电子游戏作为深刻代表我们额当前文化特色的影音媒介,扮演了电影在 20 世纪初和电视在 20 世纪末的角色。 如果这些判断是准确的话,那么,测绘遥感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利的程度,将决定了测绘遥感科学的发展动力。我们每天听 Mp3 ,成就了索尼;玩篮球,成就了 NBA ;盼望汽车,成就了 Ford 、本田;凡是在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物品,大众能使用接触到得东西,都将成为工业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反问一下,我们当前的测绘遥感科学的研究,给人们生活,真地带来了快乐和便利了吗?我们将从哪些方面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便利?? ************************************************************************************** 顺便介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www.lmars.whu.edu.cn ) 2010 年评估时汇报 的四大自主平台: ① DPGrid 的核心部分 ( 张永军 ) 经典之作: 230G 的单幅影像居然在 2s 里读取并显示。并且已经应用在了汶川地震的震后救灾工作中了。 ②国家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 朱欣焰 ) Geosurf, Geoglobe, GeoChaining ③数字敦煌 ( 黄先锋博士 ) 视频操作。 高保真数字文化遗产 ④国防项目(略) 朱庆的地上地下真三维 Reference : http://www.lmars.whu.edu.cn/Detail.asp?IndexID=1id=1633
个人分类: 若谷评天下|7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两会和发展研究
zhijieleng 2010-3-14 13:18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做课题,还有一些团队发展的申报工作,专业毕业实训及教师开学前培训实施,过年只休息两天,终于病了一周,有时间休息了,还好,恢复很快。 今天上午,看温总理的答记者会,感到很欣慰,总理的清醒和务实体现了一届领导的整体有效行政能力,如果这些能够向基层有效复制就好了。正如总理所说,目前 , 我们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中国经济今年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总之,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经济发展结构向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同时,注重创新产业促进,注重低耗、高效、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必须体现的方面。现在,想来比较庆幸的是,我去年做的规划中体现这些,没有让委托者失望。 中国现在存在许多不确定而引发的复杂性,但是,同时存在太多机遇和发展,尤其对被时代推出和吸引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和管理研究的学者和实践者而言,是一个黄金时代,有太多可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有太多的好案例,目前的难题是好的示范点无法有效地复制,如何找到有效的机制去有效灵活总结、复制将是这个发展时期热点问题,这也是目前几个月我的研究主要课题。 目前,从就业而言,发现有太多的物流企业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本科生,对企业的实际一些艰苦情况仍然准备不足,甚至不愿意短期在基层历练,注重短期效应的躁动,必然影响长期人才对社会贡献绩效,对此,仅作研究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学者、老师、领导为此努力。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4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李敖:“我眼里的毛泽东”
chowsiutung 2010-3-3 14:27
从小可以喻大,我们看到人类很多事情,看到了很多革命的先行者,在革命成功了以后,他要怎么面对。我跟大家讲过,我们中国在一九四九年以后,就发生了这种现象。一九四九年以后,当那个反革命的蒋介石兵败山倒,赶到了台湾去的时候,那些伟大的革命者在中国的大陆,他们就面对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新的中国站起来了,我们要建设新的中国。可是这些搞革命有一手的专家,他们对建国不一定有一手,有的时候他会跟不上,所以呢,就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他们也在摸索,并不是一开始我们觉得什么都会,不是的,我们也在摸索,在摸索的过程里面,就会走错路,走错路就会付代价,这就是邓小平的最后的统计。在《邓小平文选》里面,我给大家展示过几次邓小平的统计,就是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前后浪费了二十年,换句话说呢,有二十年的时间是走了错路,二十年时间走错路,我们付了太大的代价。这就是说,我们虽然是革命的先行者,我们虽然是发明了留声机的人,可是当留声机不断地进步的时候,它的唱片在进步的时候,要由滚筒式变成黑胶式,黑胶式还要变成很薄片的,像面包一样,有薄片厚片之别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转过来,要跟著上,还要迎头赶上,还要超越前进,这个时候就很费力了,这就是整个的一个情况。  有人在网站里面谈到我李敖,说你李敖有点偏心哦,你对中国的批评,凡是涉及到国民党部分,涉及台湾的部分,你就比较苛刻,比较严格,涉及到共产党部分,中国大陆的部分你就比较宽大,比较松,你是不是两面人啊?国民党关了你,你就骂它骂得狠,对共产党你就客气,是不是啊?我跟大家说,你太小看了,把我李敖看得太小了,你小心眼,你的见识啊就变小了。中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叫做晏子,晏子有一次呢出门,有个女孩子在路上拦他,漂漂亮亮的这个女孩子啊,就要私下跟晏子讲一句话,什么话呢?她跟晏子说我有一件事情啊要拜托你,什么事情呢?说我爸爸遭遇什么困难,我希望你帮我爸爸解决这个问题,什么代价呢?我愿意陪你睡觉,许身给你陪你睡觉。这个晏子就很感慨,感慨什么呢?说我给人家什么印象,什么坏印象,居然使这个女孩子觉得她陪我睡觉,认为用这种代价,我就会帮她忙,就表示我根本品格很低嘛,我的水准很低嘛,水平很差嘛!人家用这种标准来看我。   我告诉大家,用很多标准来看人的时候,不要小看了人,我李敖就国民党关了我,我就恨国民党啊?共产党没关我,我就捧共产党?太小看了人,我是告诉大家,为什么两个标准不一样,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要给他们时间,什么时间?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抢到了中国的统治权的时候,是一穷二白,国民党把能搬走的全搬走,能炸掉的全炸掉,留给中国大陆是两百万土豪劣绅、流亡土匪要你清除,清除这个台面,国民党把整个国库九十二万两黄金搬到台湾去,请问共产党在接受这个摊子的时候,要使中国能够慢慢复原,是不是要一段时间?因为被国民党打劫得这么严重,破坏得这么严重,赶上了美国人在韩战出了问题,高丽战争出来了,又为了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尊严,一定要跟美国帝国主义打一仗,这个时候又打了这个战争的时候,中国要不要付很多代价?所以这个时候啊,我们发现连吃顿饱饭都是很难的时候,谈什么事情,先谈吃饭要紧嘛!就这样子啊,是在这个情况底下,慢慢地成长起来的,然后再经过自己的错误,从文化大革命再往前算,从大跃进开始,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耽误了二十年,说这个时候呢,我们在摸索里面前进,好容易现在由于邓小平最后他处理的方法的正确,总算目前现在开始走这条路了,不是吗?中国不是这样走来了吗?   我李敖小的时候,亲眼看过日本兵骑著马,在我们的国家里面那样子耀武扬威,所以对我这个年纪说起来,一个强大的中国对我是非常重要的,对我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跟大家讲,我们中国讲富国强兵,什么叫富国强兵?大家看,中国的《二十四史》,就《二十五史》里面,《史记》里面的,《孟子荀卿列传》里面的一段话,他说当时的秦国,秦用商君,就是商鞅,富国强兵,这四个字太吸引我了。我们中国太穷了,谈不到富国,可是强兵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被洋鬼子打,我们中国国力太弱了,这个洋鬼子里包括东洋鬼子,包括日本人,所以跟我说起来,我们中国有一个武力,使全世界的洋鬼子、东洋鬼子不敢打我们,这个对我李敖太重要了,对我们中国也太重要了。今天享受到这种结果的人,知道不在话下,当然没人敢打我们,可是你知道我们付了多少代价吗?我们花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花了千万人头落地的代价,才换得了最后中国还没有富国可是先强兵的这个境界,我们付了那么多代价。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第一位巨人毫无疑问是毛泽东,因为他起到了其他人无法代替的作用。他诞生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低点,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众所周知,当时的世界上没有谁瞧得起中国人,东亚病夫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成为中国人深切的耻辱和隐痛。正是毛泽东使中国站起来了,朝鲜战争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军事强国。   但中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并不等于世界经济强国。20世纪强国与弱国、富国与穷国的主要标志是工业化的程度。又是毛泽东使中国在短短二十多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一。到198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世界老牌工业强国英法两国,直逼在西方强国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见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许多人有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毛泽东不懂经济,导致中国大陆的发展落后于同期的日本和四小龙。这是当今最大的谬误。首先,日本和四小龙的起点与中国不一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工业化,到二战时,日本能够年产上万架飞机,而中国连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许多人以为德国和日本经过二战,变成了一片废墟,其实战时德国和日本的工厂都隐藏到地下或者分散,美国的飞机根本奈何不得,否则美国根本不需要扔原子弹和拉拢苏联出兵,用飞机将倭国工厂统统炸光就行了。手持木棍的日本兵还抵挡美国人吗?日本到1945年7月仍有月产上千架飞机的能力,比1942年的飞机月产量还高,说明其工业基本完整无损。何况日本拥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以及一支熟练技术工人大军,这是旧中国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日本实际要领先中国80年。即使是台湾和韩国,由于它们曾经成为日本的部分领土(殖民地),整体水平也要领先中国大陆50年(谁如果不信这一点,可以去阅读著名作家萧乾在1946年写的《冷眼看台湾》一文)。而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城市,以整体水平来衡量当然要比中国大陆(大多数地区是农村)发达得多。何况它们还是英国远东殖民地的两大中心城市,英国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都集聚到这里,所以中国大陆与它们的出发水平不同。   经过毛泽东时代的短短三十年,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到伟大工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实行的是赶超战略,即瞄准西方先进的工业水平,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到毛泽东去世前夕,几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了。天上有喷气式飞机,地下有汽车、火车和轮船,卫星、导弹、原子弹样样俱全。而四小龙能造什么?它们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只能造服装鞋帽之类。它们赶上了冷战时期的好时光,那时西方殖民地各国的反帝独立斗争风起云涌,对西方来说,只有在美英刺刀保护下的四小龙才是安全的,因此投资都集中于它们,造成了它们的短暂繁荣。但它们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核心技术,繁荣根本长不了。20世纪初期的阿根廷靠养羊也曾富得流油,但现在如何呢?冷战结束后,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很快陷入困境,而中国却仍在高速前进,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制造业,几乎什么都能够制造。而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正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奠定的。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与西方强国的经济差距飞快地缩小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称毛泽东时代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日本与俄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新中国取得了其它任何国家都没有取得过的成就。但是近20年来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谬论,认为1960年中国的GDP与日本相同,1980年则降为日本的1/4,到1985年更降为日本的1/5。其实这是某些经济学家的错误计算。他们是用当年中国和日本的GDP各为多少美元进行比较,而忽略了两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80年代前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使日本经济出现了虚拟膨胀;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降,使中国经济总量看上去似乎大大缩水。因此,用美元总值进行的中日经济比较,就与实际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日本。还应该说明的是,所谓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也是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凭空膨胀给人们的错误印象。如果比较当时苏联和日本的工农业总产量,日本较苏联相距尚远。例如,苏联解体前的最高年钢产量和最高年发电量,日本至今也未能超过,而中国到90年代已经超过。今天,中国钢产量是日本的3倍,年发电量是日本的1.5倍。目前中国的钢、煤、水泥等许多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诚然,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并不是很快,但这是为了筹集中国工业化的资金。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自殖民掠夺(英法)、剥削黑奴(美国)、对外征战获得赔款(德日)。而象苏联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首先节衣缩食积累工业资金,将自己的工业发展起来,然后利用工业创造的财富享受美好生活。在毛泽东时代,中国首先建立了大量的矿山铁路,然后是钢铁厂,再以后是机械厂。当机械工业初具规模后,就可以建立各种轻纺厂、自行车厂、电视机厂等等,以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毛泽东就在中国即将从积累时代转向消费时代的时刻离开了我们,没有看到人民生活获得极大改善那一天的到来。这是他一生的遗憾。而许多不明道理的人,却将毛泽东时代看成贫穷的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被四小龙的暂时发展所迷惑。在他们的鼓吹之下,中国一度采取了与四小龙相似的经济发展路线,即追求的是赚钱而不是赶超。这些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建立了许多低水平的加工工业,赚了一些钱,却没有集中力量进行艰苦的技术赶超,导致中国的技术水平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毛泽东时代,中国曾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而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哪些引以为傲的技术成就呢?也许只有飞船上天了,但这是靠毛泽东给我们留下的技术底子。如果当初我们按照毛泽东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这句话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中国今天已经是与美国并立甚至超过美国的现代化强国。   目前那些反对毛泽东的人,有些是政治立场问题,但更多的是不明真相。他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2-3万美元的现实,对比中国目前的人均1000美元,未免埋怨毛泽东没有让他们过上西方的富裕生活。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会,西方和中国的物价不一样,无论西欧、美国还是四小龙,物价都比中国高得多。由于各国的物价不同,用美元总值来比较各国的GDP就会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要真正比较各国的经济实力,只能用工农业总产量来衡量,这是不受价格影响的。在工农业总产量方面,今天的中国要领先日本和所有的欧洲国家,与美国相比也绝不逊色。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绝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天上地下般的差距。如果这些人有幸到四小龙实地生活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四小龙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富得流油,日子艰难的大有人在。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老百姓生活同样是紧巴巴的,基本上在银行没有存款。欧美国家的居民通常只生一个孩子,绝不是他们有计划生育的意识,而是难以负担两个孩子的供养和教育费用。   有些人认为毛泽东是专制独裁。他们不知道,西方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一盘散沙,软弱无力。美国也承认,凡是实行了美式民主的发展中国家,至今未有能够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的。20世纪初期德国和日本工业化进展最快,它们的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使它们能够将资金集中于重工业。战后,日本和四小龙在它们的高速发展时期,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而实际是专制国家(日本是自民党长期执政,新加坡是李光耀家族掌权,香港是殖民统治,台湾和韩国是军人独裁)。中国没有在20世纪后半期实行美式民主,是中国的大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要阻止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首强,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行欧美式民主制度。菲律宾近年光荣地实行西方式民主,选出的总统都是演员和美女。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在中国实行西方式民主,那么中国众多的小燕子迷们就会将身穿日本军旗装的赵薇抬上总统宝座。当然赵薇的军旗装事件很可能只是无心之失,但如果被扶上去是另外一位为金钱不惜匍伏在洋人胯下的女明星,由这样的人来领导伟大的中国赶超西方,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那些民主斗士认为,一党执政使权力得不到遏制,无法有效地制止腐败。请问:世界上所有实行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可有任何一国能够做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那样清廉?印度和印尼这些国家实行了西方式民主制度,是否制止了腐败呢?从近年它们先后荣幸地当选全球最腐败的国家,人们不难得出答案。当然,中国是要走民主之路的,但绝不能照搬西方式民主。   毛泽东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制度。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不能使人们发挥积极性。其实,西方现代企业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由专门的管理层经营企业,老板只占有股份。但西方拥有一套严格的奖罚制度,谁要是搞砸了企业,他将终生没有饭碗;而中国的官员搞砸了企业,还可以易地为官。可见,中国缺乏的是有效的奖罚机制,而不是所有制的问题。那些鼓吹中国应全面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们,都应该埋名隐姓到私企去体验一下生活,亲身尝尝老板和工头们拳脚的滋味。有过这一番体验后,相信他们中有良心的人会纷纷从右派变成左派。   有些人拿今天朝鲜的情况,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不行。其实朝鲜是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按照台湾方面的估计,20世纪80年代朝鲜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亚洲也仅次于日本和四小龙,而高于所有其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洲各国(不包括西亚石油国和作为资源富国的马来西亚)。目前朝鲜的经济困难,主要是其主要贸易对象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和西方封锁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将韩国封锁几十年会是怎样的情形?也许不用几十年,只要几年就可以使其制度优越的神话彻底破灭。   毛泽东时代的另一大特色,是全体中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看看那些近代发展最快的国家如日本、德国和苏联。德国和日本由于统治集团大肆宣传本民族优越论,客观上造成德意志、大和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苏联是用共产主义理想凝聚人心,也使其各民族具有高昂的战斗力。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可以说是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敢惹。 可以断言,如果毛泽东在世,给美国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炸中国大使馆。 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某些不明道理的知识分子,大肆攻击毛泽东、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而推崇西方的所谓民主(他们忘却了孙中山的教训),造成社会人心混乱。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欧美和四小龙,盲目推崇西方,使中国人在一夜之间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众多的人才外流。现在许多有点钱或技术的人都想移民西方,许多有点姿色的女人也都想嫁西方人(哪怕是白发老翁)。本来香港和台湾根本不值得我们效仿,它们近年的萧条已经说明了其殖民地经济模式的失败。但在这些知识分子们的美化下,香港和台湾被许多人看成了天堂,那些没有文化、没有才干,只会吼几嗓子的港台歌星们,竟然成了内地众多少男少女倾慕的对象。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少年儿童们高唱着气壮山河的革命战歌,这样有战斗力的一代没有任何国家不害怕;而现在中国的少年儿童们沉迷的是港台的靡靡之音,哈美哈日哈韩。这样,美国会把中国放在眼里吗?   我们不妨回望千年:唐朝在唐太宗时代,响彻天下的是雄壮的秦王破阵乐,此时的大唐积极进取,国威远播,万国来朝;而到唐玄宗时代后期,盛行天下的是淫靡的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衰落前夜。   有些人攻击毛泽东的大跃进和文革死了多少人。其实这种谣言任何人只要用脑袋想一想就会不攻自破。比如,海外说大跃进饿死了3000万人。要知道,当时中国只有6亿人口,如果饿死3000万人,就等于20人中饿死一个。换句话说,几乎家家都有亲戚在大跃进中饿死。如此大量的死亡数字必定会引起全国震动。人们不妨看看周围,每百家有几家在大跃进中死过人?这样就很容易知道此种说法是何等荒谬!而在旧中国,饿死人的数量是惊人的,仅1945年湖南就有500万人饿死。今天的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1500万人饿死。以中国人口居世界五分之一计算,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现在每年应有300万人饿死,这50年来应该有1亿到1.5亿人饿死。象今天的印度,死个人就象死只蚂蚁一样,印度可是拥有某些人向往的西方民主议会制度的。   诚然,同历史上的所有伟人一样,毛泽东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但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是他旋转乾坤,把一个备受欺凌、人民做牛做马的黑暗旧中国,变成昂首挺胸、人民当家作主的光明新中国。从毛泽东诞生的1893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仅仅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缺医少药的人,就可以说数以亿计,全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4岁。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命运,使他们摆脱了原先悲惨的生活状况。众所周知,毛泽东时代为筹集工业化的资金,曾经实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导致农民的生活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大跃进的灾难也发生在农村,但时至毛泽东逝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农村的众多家庭仍然悬挂着毛泽东的画像,甚至在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农村也一样,没有任何人的强迫命令,完全是农民们自发的行动。农村的老一代人都经历过旧社会,他们知道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千家万户啼饥号寒,流离失所,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是毛主席派来的亲人解放军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从此他们过上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病能够治疗,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腐败的新生活,因此,无论这些年来某些知识分子和海外敌对势力攻击毛泽东如何专制,如何独裁,如何不懂经济,他们始终认定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没有任何舆论引导,没有任何人发动和组织的情况下,红太阳热席卷了万里神州大地,千千万万的老工人、老农民和当年的知青们,一遍遍地唱着毛泽东的颂歌,深情地怀念这位已故的领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天南海北,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向他们敬爱的领袖和导师表达崇高的敬意。毛泽东永远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毛泽东不仅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即使在他去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到非洲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非洲的黑人们一听说对方来自中国,立即竖起大拇指说:毛泽东!毛泽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其他国家的领袖能够让他们如此肃然起敬。在亚洲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同样的现象。甚至世界各国的领袖们(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首脑)也对毛泽东十分崇敬。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他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谒见毛泽东的。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尼克松的神态恭敬得象个小学生在老师面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私下对女儿评论各国领袖时,对超级大国苏联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十分轻蔑,而推崇毛泽东为圣人。即使在日后毛泽东被某些人妖魔化时,他们对毛泽东的看法仍然不变。在尼克松晚年建立的私人图书馆里,建造有多尊尼克松与之打过交道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塑像,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塑像最突出和显赫,而且唯有他们是雍容华贵的坐像,其他人都是站像,不难看出尼克松最崇敬的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几年前,英国前首相希思回答记者谁是他最推崇的世界政治家,第一位就是中国的毛泽东。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最近二十多年来,某些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并不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恶毒攻击毛泽东,企图将中国重新拉回半殖民地的老路,使中国脱离向世界现代化强国冲刺的道路,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低级加工厂。他们涣散了中国的人心,削弱了中国人的斗志。他们就象苏联的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以反斯大林主义的小说《古拉格群岛》而著称,是反苏维埃制度最著名的斗士,但他在苏联解体后认识到自己反对斯大林和苏共是绝大错误。面对俄罗斯正沦为西方附庸的现实(即使在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所谓经济复苏也是靠出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与沙皇时代的俄国和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落后国家没有什么两样),他痛苦悲哀地说:今日的俄罗斯已经彻底丧失了斯大林曾经赋予这个国家的冲劲与斗志!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们正在扮演索尔仁尼琴的角色,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将中华民族重新拖向深渊。   中国要成为一个强盛和公正的现代化强国,必须高举毛泽东的伟大旗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前进!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大生(黑龙江大学)等共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纪录》
ljkf 2010-1-15 08:42
张大生(黑龙江大学)等共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纪录》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共 6 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纪录》 编 辑 委 员 会 总顾问: 厉以宁导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 总编审: 王天义 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以上干部主体班主讲教员、全国党校《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秘书长。 主 编: 章 铮(北京大学) 张大生(黑龙江大学) 王小宽(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主编及编委共计 45 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无止境的... ...
pkustm 2010-1-8 09:00
永无止境的前沿与永无止境的欲望 朋友闲聊,说起经济发展需要刺激人的欲望,并戏言道这需要永无止境的欲望。虽说大多数人都明白无欲则刚,寡欲长寿,但当年孟子见齐宣王,得到的回复却是寡人有疾,寡人好乐、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 在下学浅,不敢妄自评判。但突然想起万尼尔*布什(Vannevar Bush)1945年发展的重要报告题目有一种译法即是《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 科学的探索没有尽头,科学家要想永远站在科学的前沿,靠的是什么呢?过去基于个人兴趣的探索是最主要的动力。那么当今呢?正象在长寿和好X之间进行平衡很困难一样,科学发展动力的平衡也需要大智慧。 类似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整个平衡机制失灵的一种反映。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68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形资源投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关系的研究
yuliping 2009-11-26 10:30
本文发表于2009.10《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投入要素可以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可以将无形资源分为信息资源、技术进步、制度与管理因素。文章以江苏省为例,采用鸿沟系数及面板数据分析了要素投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间的关系,认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正在缓慢拉大,资本投入的地区差距拉大是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的地区差距轻微拉大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作用较小,劳动力投入的地区差距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没有影响,而信息资源投入的地区差距缩小对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缩小有显著的贡献。 5 结论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正在缓慢拉大,资本投入鸿沟系数最大,加上其增长速度也最快,并且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因此资本投入的地区差距拉大是主要原因。劳动力鸿沟系数本身不大,虽然鸿沟系数缓慢增加,但产出弹性最低,加上我国劳动力水平总体上供大于求以及人才流动相对容易等因素,因此,劳动力投入的地区差异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几乎没有影响。信息资源弹性系数较大,总体上地区差距正在缩小,而且欠发达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信息资源投入差距的缩小可有效地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技术进步鸿沟系数适中,有缓慢增大的趋势,但产出弹性略低,客观上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贡献较小,因为技术进步很难有革命性的变化,所以注定是缓慢的,但从长期看是最为有效的。 在资本投入差距快速拉大的情况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之所以缓慢加大,主要原因是信息资源差距缩小的贡献。 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逐渐显现,由于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信息资源是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消耗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应该鼓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优化信息资源配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息资源深层次的影响是促进知识和技术进步。我国存在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今后应继续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20 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为特征的规模经济效应正逐渐变小,甚至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因此,应重视节约有形资源,深化信息资源应用,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9.11.26 俞立平于邗上 PDF下载
个人分类: 信息经济|4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中国大趋势”“撞击月球”开小差想到的
qyu111 2009-10-11 22:28
平常太忙,没工夫写博客。这两天放假,看看电视,读读闲书。电视上看到的是美国撞击月球,闲书读的是现在国内热门的美、德两位夫妇作家写的“中国大趋势”。(这本翻译也比较怪,通篇翻下来没有看到作者的英文名字。)不过我这篇博客不是看这本书的心得,因为我还没有读完,也不知道能不能读完。现在和多数人一样,心浮气躁,看不进长篇小说。看着看着思想开小差,从经济发展大趋势就想起了一些生活小事。想着我们每天都在干什么: 每天上班的路上看见农民工把好好的马路不停的翻开、盖上,盖上、翻开。从从前的翻地变成现在的翻马路。 每天从小菜场和各种商场拎回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转手扔进垃圾桶。每天中午的盒饭又给垃圾桶里增加一堆泡沫塑料盒。 前两天的中秋节朋友送来一盒一盒华美硕大的中秋月饼盒。把里面的月饼拿出来放进冰箱,一堆漂亮的月饼盒(成本可能要比月饼本身高)转眼进了垃圾桶。这些月饼一半用来诱导糖尿病(因为不舍得扔,也不好意思再送别人),另一半最后也是上霉进了垃圾桶。 我们每天在酒席上吃一半扔一半。 我们原来在操场上踢球,现在在网上暴力。 我们原来迎着朝阳晨跑,现在室内和机器较劲。 。。。。。。。。 我们在拉动内需,在开动工厂,在日以继夜的工作,在疯狂的生产,在不停的滚 GDP 雪球。我们不停的干干干,不停的吃吃吃,不停的用用用,不停的扔扔扔。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吗?我们的精神更愉快了吗?我们的山更绿了吗?水更清了吗?空气更新鲜了吗?我们在干吗?我们身体的内需是什么?是粮食?是垃圾食品?是运动?是网络? 我们是人,需要吃。我们需要粮食来维持和延续生命。也许需要一点医药。 我们每天吃饱了在干什么?就在干一件事:不停的忙活地球。把地球里的东西挖出来,忙活一番,再扔回给地球。现在又打起了月球的主意。 想起了毛主席曾经的教导:人定胜天。 能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层环保为什么“胳膊拧不过大腿”
蒋高明 2009-10-2 23:46
蒋高明 9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记者刘世昕文章《基层环保在夹缝中生存,专家建议修改环境法律》文章,《人民网》等官方网站做了转载。 文章引用了笔者的观点。那是应《环境保护》杂志约稿写的,发表在2009年8A期,类似的观点以前在《科学时报》上也发表过,但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环境保护》杂志拟就基层环保问题做一期专栏,可能是他们曾留意过笔者的文章,便约我写了一个东西,放在专栏的首篇。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坎坷,基层环保就更是难上加难。许多原因专家们分析了很多,概括一句话就是基层环保在GDP面前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夹缝中生存。这里笔者将《环境保护》的约稿以及《中国青年报》刘记者的文章一并放在这里,供科学网关心环境保护的网友们参考。 基层环保为什么难搞? 蒋高明 本文发表在《环境保护》2009年第8A期15-16页,有删节   最近,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指出,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十分薄弱,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行以奖促治集中整治危害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实行以奖代补鼓励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建设清洁家园(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李克强副总理指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基层环保部门负责的。中国现行环保机构中,县这一级是最基层的。虽然有些地方县以下有环保站,但这并非普遍现象。县环保局既要负责监控城镇环境质量,又要负责农村环境保护,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区域多发生在县这一级,我国七大水系生态环境质量也几乎都断送在县这一级的污染源上。中国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多分布在基层县市,他们污染起来远比正规企业要严重得多,整顿起来难度也大得多。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为什么困难重重,让我们听听来自一些基层环保局长的声音。   第一,基层环保局既要治理污染,还要遵从地方领导意愿确保财政税收,身陷两难境地。中国县这一级的环保局长是最难干的。虽然业务上受上级环保部门主管,但环保局长职务却是县委和县政府任命的。这样在工作中,县环保局长就必须按照地方领导的意志办事。地方领导虽然也要环境,但是他们更想要的是GDP,是钞票,是政绩。因为国家不再向农民征收任何费用,企业税收就更重要了。没有钱,地方干部和教师就发不出工资来。在县领导眼里,企业是创造钞票的主要来源,税收才是硬道理。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某县城所在城关镇做一把手,他的态度就非常明确。他曾向笔者炫耀:只要能挣到钱,谁污染我支持谁 。可见,在经济发展面前,环境保护是非常可怜的软道理      环境污染了,当然得治理,得控制,这个任务又落到环保局头上了。可环保局如果动真格的来治理,政府又往往出来护短;如治理不好,首先挨训的又是环保局长。有些时候,县环保局出具的停产整顿通知或罚单刚下到工厂,县主要领导的求情信也到了。这样,就置环保局于两头为难的境地。有了领导撑腰,那些污染企业更加明目张胆地排污。   第二,面对农民的质疑,县环保局只有忍声吞气。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还会发生在环保局和农民之间。环境污染是全球性的顽疾,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充当世界加工厂不到20年,污染也是不断转移的。先是由境外转移到境内,然后又从城市转移到乡下;最近,中国污染企业又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趋势。许多落后地区的农民,在初接触到污染时还不了解是怎么回事,一旦他们发现自家的牲畜、庄稼、乃至人的生命出了问题后,才上告到政府。在农民眼里,县环保局理所当然地该出来管管那些污染企业,农民的利益只有环保局来维护。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后,老百姓自然上访到环保局。如果环保局去关企业的门,那么主要行政领导可能就要摘环保局长的乌纱帽;如果环保局替企业说话,那么农民就砸环保局的牌子。      招商引资是县这一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别管污染不污染,只要有人来投资,只要投资经费划到了地方财政账上,先落地再说,出了事是以后的事。污染企业是以救世主身份出现在贫困县领导面前的,因此受到的待遇也好,他们根本不会把县环保局长放在眼里。在政府领导那里,环保局就是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的,要一路开绿灯。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领导为引进一些企业,要环保局24小时内拿出环评报告,这样的报告有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就很难说了。税收是硬道理,环境是软道理,这两个理地方领导和企业都是心中有数的。受害的只有是老百姓,受气的只有是环保局。      第三,环保执法缺乏兄弟部门的密切配合。针对重大或恶性环境污染事件,有时政府也会出面干涉,会组织公安、检察、法院和环保人员一起行动。但是,遇到有人出来说话或者递条子的时候,公、检、法人员闻风先撤了,而环保人员因为职责原因不能及时撤退,反而落下领导的埋怨,并从此和污染企业结了仇。有时候污染企业还会倒打一耙,他们抓住环保局办事人员的缺点,将环保局告上法庭。最终结果可能是,污染企业没有问题,环保执法人员被撤职了。      环保执法缺乏配合不仅发生在部门之间,还发生在相邻县市的环保部门之间。由于污染物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一些污染纠纷很容易发生在上下游之间。以河流污染为例,下游发生的污染事件,如果追踪源头,很可能是上游出了问题。上游政府部门,甚至环保主管部门,从地方保护考虑,也会为自己的企业护短。上游排放,下游遭殃,其次是下下游,最后倒霉的是各大湖泊或近海。淡水湖爆发水华,近海出现大范围赤潮,其主要原因就是各级环保部门不能对污染物实行有效的围追堵截造成的。      第四,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的尴尬。排污收费是地方环保局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这个费用环保局一般是不能动用的,必须上交到地方财政,排污费和税收上来的钱最终是混在一起使用的。企业排污或罚款收上来的钱很少,往往超过3万元企业就赖着不交。尽管税收钱多,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但国家有明文规定,企业不敢赖帐。税源远比排污费源要充足得多,这样税务人员在县领导眼里就成了英雄。在企业眼里,税务局也不像环保局那样令人讨厌:就为几万元钱天天跟在屁股后面要账。      企业交了排污费反而更加理直气壮地排污了。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责令企业上马了不少治污设备。但是,企业的治污设备多半是摆设,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开,不检查的时候不开;或者白天象征性地开,晚上则放心大胆地排放。另外,污染企业的信息远比环保局来得快,有时候上级来检查,环保局还不知道消息的,污染企业早就知道了,他们早就做好了来检查的各项准备。      基层环保部门向企业征收排污费,也会因自己动用排污费用而显得底气不足。目前,环保部门尽管是清水衙门,仍然有很多人托亲戚找朋友挤进来。在他们看来,环保局的饭碗毕竟是公家的,在环保局上班也算是公家人。安徽省某县环保局共有干部职工94人,其中公务员编制8人,工资由县财政全额发放;财政差额拨款13人,县财政发70%,其余30%由环保局自行解决;剩下73人都在环境监察大队,工资要靠执法来解决。该县环境监察大队队员工资比安徽省规定的最低标准还低,职工要生存,肯定要靠排污罚款创收。这样的话,环保人员打心眼里是希望企业多污染的:没有了污染排放,他们就没有了收入来源。      第五,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基层环保局防不胜防。企业污染能够赚钱,不污染赚钱少或者赔钱,这更是中国基层环保局长感到最困惑的地方。当前,许多制造企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置法律而不顾,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对外排放。以水泥和纺织业为例,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排放的废水,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增加生产成本5%。中国制造的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只能在环保上打游击。要么不建任何污染处理设施,要么建了以后当摆设,白天将污水存放到预处理池里,晚上趁没人的时候尽情排放,从而节省一大笔成本。      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即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助长了上述倾向。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可能要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只有区区5万元。环保执法雷声大,雨点小,真是名副其实的环保风暴。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国务院近期又针对农村环保采取专项行动,这对于举步维艰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环境保护事关全体公民及其子孙后代利益,为此我们建议:环保需要垂直管理,环保官员需要上级任命而不是由地方政府任命;要赋予基层环保局执法的权力,加强执法力度;尤其要赋予环保部门拆除、查封污染源的强制权力。为早日还祖国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扭转全国基层环境保护局的被动工作局面。 基层环保在夹缝中生存专家建议修改环境法律 2009年09月21日10: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   夹缝中的基层环保如何跟污染掰手腕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本报记者刘世昕)在9月18日举行的2009环保基层论坛上,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屡屡被参会专家和来自基层的环保局长们提及。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佑海总结说,近期发生的污染事件都有这样一些共性:肇事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项目和纳税大户;多在距离居民点或者水源地很近的地方建厂开工;即使不断有群众反映因污染致病的问题,但相关部门却总能给出环评合格的结论,环保部门也因此频遭公众质疑。一些来自基层的环保局长也表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对这样的纳税大户说不。   统计显示,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仅2008年中央投资支持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的资金就达34亿元。近两年来,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环保能力建设资金超过150亿元。这样的投资力度已经改变了过去基层环保部门废气靠闻、废水靠看、噪声靠听、废渣靠摸的落后现象,但今年以来,基层环保部门却多次有不作为的负面新闻曝出。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认为,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基础环保的背景下,基层环保部门亟待突围,要敢于站出来为生态环境质量说话。   夹缝中生存的基层环保   今年5月份,江苏省仪征市环保局前任党组书记侯宜中一夜成名。一篇题为环保局前党组书记4年来举报当地污染企业未果的文章把已经退休的侯宜中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侯宜中的遭遇折射了基层环保工作者的尴尬,一些环保部门确实对当地污染企业无能为力;也有人说,侯宜中是在炒作自己,甚至还有人爆料说,侯宜中举报的那家污染企业,跟他本人有密切关系。   侯宜中说,他本人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但他确实希望通过曝光他个人的经历,解决当地的污染问题,也希望能让社会了解到基层环保部门在夹缝中生存的境遇。   环保部门与当地污染企业的矛盾,被侯宜中比喻成猫和老鼠的关系。他说,在这场猫和老鼠的对决中,鼠肥,猫瘦。鼠,往往是地方GDP的贡献者,有地方首长撑腰,而猫是地方首长任命的,要为GDP服务,让路。   再有,目前国家相关的标准缺失,面对老鼠的横行乱窜,猫也无能为力。侯宜中所举报的那家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尽管那个企业排放的废气已经影响了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但由于国家对其排放的特殊气体没有相关的排放标准,导致这个已被千夫所指了5年的企业始终没有接受过环保的处罚。   环保专家 蒋高明 撰文说,由于目前我国对违法排污的处罚过轻,致使企业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样一来,基层环保部门对违法排污的企业防不胜防。 蒋高明 说,当前,许多企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   以水泥和纺织业为例,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要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排放的废水如果要处理,每吨需花费1.2元至1.8元,增加成本5%。而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都没有太丰厚的利润,只有在环保处理费上做文章,要么偷排,要么修改数据。环保部门要查清楚一起偷排案的成本,大概是其所能处罚污染企业的款额的数十倍。所以通常面临企业的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显得势单力薄。   四川省广元市环保局的张厚美遇到的问题则是,基层环保人员偏低的素质与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不匹配。他说,在广元当地,512大地震后,国家加大了对地震灾区环境监管能力的投入,投资额高达1610万元,有很多设备都是国外最新的产品,需要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人员才能操作,但是最近10年内,当地的监测站都没有进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环保部门只好从当地大学聘用大学生负责操作这些精密的仪器。   难以和GDP抗衡,相关法律偏软,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基层环保部门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如果说,上述难题是让基层环保人员身陷矛盾的客观现实外,那么还有一些问题则是基层环保人员的主观不作为。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熊跃辉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他说,有些地方环境执法人员名为现场检查,实则浮在表面上,不去车间、不看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有的甚至连现场也不去,仅仅打个电话问一问,或见了企业老板嘱咐几句。   他说,有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的工作者,身为执法者,却包庇纵容违法企业,与之沆瀣一气,通风报信,帮助其应付上级部门的现场检查。有时候,国家调查组去地方进行暗查,往往都有当地环保部门的车辆跟踪,调查组每到一个企业,通风报信的电话早就到了。这些现象导致许多环境违法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与处理,降低了现场执法的效果。   基层环保如何学会说不   基层环保干部间流传这样的说法,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意思是,敢对污染企业说不的环保干部,一般都干不长,干得长的往往不敢说。但环保部应急中心的刘湘梅处长却告诫基层的环保干部,一旦出了污染事故,环保部门的干部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刘湘梅说,近期他们对28件影响较大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问责情况进行了统计,28个案件处理了330名相关责任人,其中环保部门被处理57名,占17.3%。   分析被问责的理由,刘湘梅认为,环保部门确实存在管理疏漏,有的是环评审批出了问题,有的是环保治理设施验收出了问题,还有的是执法不严。她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发生在山东临沂的两起砷污染的案件,第二起案件距离第一起发生还不到100天。   刘湘梅所在的部门是环保部专门处理各类突发环境事故的机构,她认为,突发污染事故是可控的,关键就看环保部门如何监管。她说,在污染监管领域有这么一个法则,如果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它就有可能发生30起突发事件;如果发生了30起突发事件,就有可能造成3起重特大事件。   尽管基层环保部门面临种种客观制约,但识别污染隐患应该是环保部门的看家本领。刘湘梅说,目前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还比较粗放,往往发现不了存在的隐患,在加强内功方面,环保部门还有待提高。   环保部环评司副司长赵维钧也认为,基层环保部门在环评领域也有需要提升的地方。赵维钧用最近监察部在河南登封查处的一个案例来警示基层环保人员。   一个已经在2003年就被要求停止建设的发电项目最近却在河南登封建成投产,准备发电了。在报批发电时,被有关部门挡住了,对这类违规建设的项目,国家的态度非常坚决,即便已经建成,也要拆除。监察部很快介入,要严肃处理给这个项目开绿灯的官员。赵维钧说,在这个案例中,幸运的是,各级环保部门都没有被问责,因为从省到市的环保部门都曾无数次发文叫停过这个项目,只是最终拗不过地方政府。   虽然环保部门脱了干系,但赵维钧认为,环保部门的行动力度不够。他说,在这个过程中,光登封市环保局就发了9次叫停令,这说明,过去几年间,地方环保部门很清楚这个违规项目在明目张胆地建设。叫停令不起作用,环保部门还应该运用其他智慧,或其他执法手段。   有专家建议,除了加强基层环保人员的内功外,还应该适时修改现有的环境法律,让基层环保人员的腰杆更硬。   孙佑海是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在立法机构工作多年,他介绍说,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从1989年实施至今已经20年,已经显示出诸多不足,社会各界要求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十分强烈,其中呼吁最多的是:要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约束。   孙佑海介绍说,目前的法律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说明如何负责、如何追究责任。正是这种模糊的规定,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并不清晰自己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已经规定,地方政府要把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此外,还规定,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孙佑海建议说,修改环境保护法应该借鉴水污染防治法的经验,明确规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明确政绩考核等实质内容。另外,对于地方政府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责任、未考虑环境影响造成决策失误、处理不当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存在明显的环境不作为等情形,应当设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必要时,应当追究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与孙佑海持相同意见的专家不少,专家们普遍的意见是,现有法律对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规定得不够明确,对污染肇事者的处罚过轻。   基层环保突围还需要智慧   在嘉兴市环保局局长章剑看来,要和污染掰手腕还得用巧劲儿。他所说的巧劲儿就是发动一场对抗污染的人民战争,不再是环保部门孤军奋战,这样做的基础是老百姓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   章剑说,基层环保部门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查处污染企业的时候,总有领导说情;对有污染隐患的企业暂缓环评审批时,总有领导打招呼。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嘉兴的做法是成立了一个市民检查团,定期到企业去了解企业治理污染的状况,让老百姓给污染企业压力。   他举例说,当地有一家税收过亿的外资企业,是给当地GDP作贡献的大户,但也是污染的大户。环保部门去交涉过几次,要求其整改,但企业仗着自己是市里的重点企业,对环保部门的要求置之不理,甚至对环保部门给它开的处罚单也不理会。后来,环保部门经常组织市民检查团去这家企业检查,架不住民众的舆论,这家企业悄悄启动了污染治理项目。   对新建的项目环评,嘉兴的环保部门也邀请老百姓参与发言。章剑说,特别是对一些娱乐、餐饮的项目,他们一定会请附近的老百姓参加评审,因为这些项目本身没有太多的污染,但其造成的噪音和油烟污染却会使周边的百姓深受其害,所以一定听听他们的意见,他们说不批的坚决不批。这种做法也让环保部门得以解脱是周围的老百姓不同意的,这样上级领导谁来打招呼都不好使了。   在嘉兴市南湖区,有20多位村民受聘于环保局,秘密潜伏本村,举报禽畜养殖等方面的污染。南湖区环保局局长陈凯说,在采取了这种内线举报污染的形式后,该区农村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聘村民当卧底的初衷,陈凯介绍说,主要原因还是环保局执法人手不足,只有10个人,而南湖区是当地主要生猪养殖基地之一,生猪养殖户很多,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是污染治理的难点,村村都有养殖户,环保执法人员很难完全查到,而且执法成本高,效果也不明显。而村民对本村情况很了解,并且可以24小时监督。   陈凯把这些卧底村民称之为环保便衣,他说,最初他们采用各村推荐的方式,但由于担心身份被暴露,几乎没人愿意当卧底。后来,他们改用在网上发布招聘启事的方式,让有意者来环保局报名,由环保监察大队长接待,而且内线的身份完全保密,始终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目前,已经有20名村民担任卧底,分散在禽畜养殖最集中的20个村。   对于卧底的收入,陈凯介绍说,环保局每月发给他们200元的电话费和交通费,他们的主要收入是举报的奖励,在接到举报并查实后,对养殖方面的违法污染一般会处以数千元的罚款,罚款金额的10%奖励给举报的卧底。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争议,但至少在现阶段对改善环境质量是有益的。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07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好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 作者:郎咸平
poorsoldier 2009-9-4 16:24
载于名人传记 09 年第一期 62 页,作者:郎咸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也并非全是正面。这个博大精深的外衣之下,我认为就是投机取巧(或者叫智谋)。 大家都应该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它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投机取巧。在《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位男主角 诸葛亮同志,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最著名的是赤壁之战、空城计。 三国演义怎么演绎这两段呢?赤壁之战的决战因素是什么呢?东风!当时是冬天,刮西北风,曹操的战船在北面,动物的水军在南面,如果用火攻刚好逆风烧到自己,所以等到刮东南风才行。于是故事的男主角诸葛亮上场了,七星宝剑一挥,终于弄来了东风。然后就简单了,顺流联军猝然发难,这就是赤壁之战。谁看着都精彩。 但是如果来个逆向思维,想一个问题:万一我们的诸葛亮同志没借到东风呢?如果东风没借到,浓烟滚滚的可就变成孙刘联军的大营了。那诸葛亮自己的董事长 大耳刘扑街不说,估计曹阿瞒也会被他玉成了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好事了。借东风算是什么事件?标准的小概率事件。 第二件是空城计,诸葛亮敞开城门,偃旗息鼓在城楼上弹琴。他读什么?赌司马懿的多心,因为司马懿就是个多心的人。可是诸葛亮没有想到,万一那天司马懿没有多心呢?拔营出发前不小心和老婆吵了一架,被老婆臭骂一顿,脑门上挨了两鞋底,到了城下正气的头昏脑胀,后果是二话不说甩开膀子攻城,那乐不思蜀的好戏估计要换男主角了。 这个是有没有反向的可能性?当然有,因为吵架是天经地义的事。司马懿真的把诸葛亮抓走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估计是二国演义了。堂堂一国宰相,怎么能冒这种风险?什么概念?小概率事件。 中国人听的最多的就是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等,起码我认为这些看似有道理的基本上都是片面的。四两拨千斤,如果拨不了怎么办?估计得被千斤压坏了。为什么中华文化不喜欢千斤拨四两呢?为什么杀鸡不用牛刀呢?回过头来想一想,真正有必胜把握的其实是千斤拨四两,狮子拔兔。 上面举得两个例子都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人们把偶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叫做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彩票中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概率事件虽然不等于不可能,但他是一个期望值,由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从而风险极大。人们在考虑风险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风险背后的机遇,认为抓住机遇就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如果判断失误,与机遇如影相随的风险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就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喜欢做大做强,而且手法投机取巧,喜欢小概率事件。他们大多有世界五百强的病态心理,做到一定阶段时候就想做世界五百强。以什么方式做世界五百强呢?收购兼并,因为收购兼并在他们看起来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想象并非值得我们关注。我想说,我们对事物的本质把握非常不到位。中华文化缺乏一种程序流程的概念,所有企业家都像大厨,什么都一手包办。但他的缺点是,大厨师一走什么都带走了。正确的做法是,要有一套制度留住大厨的手艺,这点我们做的最差。 中国的文化恰恰强调所谓智谋的作用,于是中华文化圈有了一个神一般的诸葛亮,而最重要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就是实力。如果诸葛亮有百万精锐,曹操还敢来赤壁吗?司马懿还敢有心思在城下听一曲吗?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智谋的作用还值得我们这么推崇吗? 诸葛亮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正面对抗的实力,那就只能祈求上天给一点好运气了。就像诸葛亮所经历的,东风在寒冬的江面上吹来了,司马懿在出征的时候真的没有徇私带上老婆。 但是,好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
个人分类: 体罚广场|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鹿破产.道德教育.经济发展
panfq 2009-6-24 05:52
说到道德教育的意义,人们马上会想到它的社会作用道德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广义德育的宏观作用),而相对忽视它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即使在社会作用中,人们也过分看重它对政治的作用,即有利于某一政治制度的推行,而相对忽视它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人看不到道德教育的实惠而产生逆反心理。以往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政治化倾向,后来教育中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倾向,虽然注意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又未能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譬如诚信教育)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等,都是教育不和谐的反应和表现。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们自然看重经济效益。思想道德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以往人们更多考虑它是通过政治这个中介对经济起作用的,但目前的 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的蔓延 ,使人们直接感受到了道德不需要什么中介,能直接影响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石家庄三鹿集团的破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该集团的员工还是相关产品的使用者,都已深切地体会到道德沦丧对经济和生命健康的危害。 道德教育中 除了向学生解释清楚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外,还要让其知晓道德教育的个体作用,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道德品行的培养对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指出它的个体享用功能,可以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人们所乐于接受的教育。道德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于,它能满足一个人自我完善的需要,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潜能充分地发展,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个性。 摘自 潘发勤、陈一平《简析道德教育的几种学习方式》,《青少年研究》,2009年第3期,p2.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3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理标志保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
pxyeco 2009-6-14 16:09
地理标志保护能衍生产业集群,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产生农业品牌效应,催生观光农业,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地理标志的俱乐部产权性质,意味着区域内符合条件的生产者均可以使用该地理标志,无论是现有生产者还是未来潜在生产者都是如此。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在一定生产区域内,将会有更多的符合规定资格的生产经营者加入。加入的生产者越多,生产经营的规模越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就越强,单个企业的分摊社会成本就越低,就能产生“区域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具体来说,在同一地区范围内,全部企业在宏观上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的聚集体。这个聚集体具有外部规模经济性,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而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生产将更加深化,许多与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相配套的前向产业及后向产业都会加入到这个区域,必然会产生“外部范围经济”,表现为区域内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最终, 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将会集聚,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 地理标志保护推进特定产品产业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地理标志命名的产品已经有特定的市场或消费群体,它不但传统地被接受认可,并且现实地被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注册登记,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国家确定和监控的名优特产品,因此企业的后期市场成本很低。同时,地理标志在某种产品品质、质量、信誉等内涵形成过程中事实上的无主体性,使得这类知识产权属于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公共资源”。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生产者申请经保护办注册登记后,即可以在其产品上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在特定地域内的“共用性”以及对特定地域外的“排他性”,不但会引导当地企业对该受保护产品产业的投入,而且会吸引本地以外企业进入当地投入该产品产业。法国的香槟酒有几千个品种,就是在“香槟”这个地理标志的保护下,不断投入陆续开发出来,以系列化的产品形成一个国家性的产业,从而面向整个国际市场的。总之,地理标志的保护一方面为生产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既得市场的产品题材,吸引企业在某个环节参与该产品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为在该地理范围内生产该特定产品的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协调合作的平台。因此,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推进特定产品的产业化有积极作用。 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地理标志不仅能够表明该产品产自特定的地域,还能够表明该产品经由特别的工艺生产,并经历特别的质量控制而具有特殊的品质及特色。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是国家名优特产品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制度。地理标志的保护,为特定区域内某种产品被认知提供了一个信誉先导,为相关生产者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构建了一个“高位平台”,使生产者能以相对较低的信誉投资成本获得消费者认可。例如,“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就是干邑酒中的名牌。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主体的品牌化战略,能培育地方特色的名、优、新、特、稀产品,有利于消除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性矛盾,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地理标志保护能催生观光农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地理标志是国家的自然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有效运作,将对农业综合功能的开发和拓展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已经兴起了一种将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波尔多是法国酿酒业中心,是闻名于世的波尔多酒的原产地,“波尔多葡萄园之旅”已成为世界性的旅游观光品牌,从葡萄园到酿酒作坊到藏酒窖,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参观;而香槟地区的地下酒窖已有 300 年的历史,总长度达 250 公里 ,可存几亿瓶酒,称得上地下酒窖长城,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可谓不言自明。在我国,以地理标志保护的农副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家认定的、并且已经深入到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名优特产品,还有不少关联民族、民俗及饮食文化。它们既是观光农业富有内涵的素材,也是旅游业开发空间广阔的新型资源。
个人分类: 农业经济政策|3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之我见
qlms 2009-5-6 11:50
本文本来是回复鸿非教授的帖子,现在感觉,写的挺长了,就作为一个小短文,贴在自己的空间了。 科学和技术创新,相当于增加了人的自由度,对社会财富的增加,具有绝对性的拉动作用。比如远古的人只有衣食住行之类的活动,而现在的人的活动,则要复杂的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话的出现,让世界上远距离的两人谈话变得容易,就相当于增加了人的一些自由度,而无线通信的出现,又增加了更大的自由度,这样,社会财富相应的就增加了。 经济学家所重视的资本、劳动力投入,更多的是在技术稳定,也就是没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时代的一种财富内部调整罢了。不过这种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所关注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最近十年,没有类似个人计算机,或者手机,这样革命性的通用技术出来,所以人类财富的外延型增长方式得到了抑制。 而靠资本、劳动力投入所能增加的内涵式财富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操纵,所以就造成了供需矛盾,减弱了内涵式增长的潜力。 其实对我们国家来说,实现美国式有车有房的生活,并不是很遥远的梦想,因为从科技上讲,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特别是房子。我们目前所做的,就是要从内涵增长上面下功夫,就看那些管理者,是为既得利益者着想,还是为普通老百姓着想。 如果想让老百姓住上房子,从减少土地出让金开始,这个比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起来,要容易的多,哈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44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警惕新一轮环境破坏
蒋高明 2009-1-2 00:1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1月2日以《保增长亦需警惕环保隐忧》为题发表于《科学时报》 美国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继20国金融峰会后,中央政府公布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人民币拯救经济计划,争取明年GDP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力争明年GDP保八,几乎已成了中国当前的头号任务。 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然而,这个成就的取得,是用我们的生态环境加上广大农民的廉价劳动力换来的。如今,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却因金融危机而注水,有些可能永远地蒸发了。过去我们经常以世界工厂或出口换汇而自豪,今天仔细反思起来,这个自豪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如果算上环境成本,我们得到的比起来失去的,可能是很不平衡的。生态环境方面的破坏,再花上30年也难以修复。今后我们发展经济,再也不能干牺牲环境换美元那样的傻事了。这样看来,中央确定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就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多以关注民生为主,尤其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重点,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然而,在一些具体工程方面,我们担心新举措存在环境破坏隐患。试分析如下: 第一,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以及灾后家园重建等,都需要大量水泥、钢铁、砖头、沙子、石头、玻璃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肯定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或牺牲乡村生态而取得。过去几十年来的房地产热,已使很多乡村河流失去了净化功能,沙子被盗卖严重。工程建设要考虑慢,而不是快;慢工才能出细活,新建筑要能够坚持上百年寿命。匆忙上马和竣工的豆腐渣工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会造成大量不可再生建筑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是4万亿中的亮点,但是,以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农膜为特色的化学农业模式,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当前,农民施加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贡献率和残留率分别达60%和70%。如果不改变农业发展思路,中央增加的农业补贴很可能换来更大的农田环境污染。考虑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央扶持政策应当向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倾斜,鼓励农民养护耕地,生产安全健康食品。 第三,要警惕打着生态环境建设的旗号,搞生态破坏的做法。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在大的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以人工纯林建设为主导的生态建设并不是搞生态保护,而是制造更多的绿色荒漠。北方营造杨家将、南方大搞杉家浜,云南、海南、广西等地 毁林造桉树、草原造林、荒漠造林等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工程。在新的生态建设投资中,要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第四,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会有一定的缓冲,然而,其中的环境风险也要考虑在内。那些建立在干旱区上的水库,会增加水面蒸发,造成下游河流断流,其发挥的作用可能并不是正面的;那些建立在地质频发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不考虑到其对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徒增加运行成本而已,搞不好还会诱发地质灾害;许多河流、湖泊湿地已变为污染物排放场所,大型水利工程不能将污染物一排了之,应考虑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除此之外,要警惕人工湖尤其大型水利工程诱发的环境灾变,积极稳妥地预防各类环境事故。 第五,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对于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发展无疑也是必须的。不过,那些受资助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肯否将环境保护成本列入其生产成本中?工厂排黑水、冒黑烟,会不会在新一轮发展中得到默许?循环经济法出台后,地方政府如果以发展经济为由,拒不执行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办?面对这些问号,我们都无法对本来沉重的环境保护任务表现出丝毫乐观来。 国家4万亿投资,是个庞大的公共开支计划,关系到经济转型大局和亿万人民切身利益。但是,花出去的钱如果无视环境承载能力,无视民众在收入低、物价上涨,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失业率高等现实问题,各地刺激经济的投资项目,其结果很可能就是:扩大了内需,牺牲了环境,但没有显著改善民生。要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就要科学决策、科学论证,绝不能为花钱而花钱,以部门或个人利益换取国家利益。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四万亿大部投向交通业或不妥
可真 2008-11-20 01:09
对拉动内需的心理学思考 拉动内需促发展是如今经济学界流行的一种经济发展观,这种经济发展观是基于对消费与生产之间统一关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消费的增长与生产的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消费的增长可以促进生产的增长,反之消费的减缩则会相应地引起生产的减缩。但问题是如何拉动内需?对此,仅作经济学的思考是不够的,因为内需这个概念不仅牵涉到经济学范畴的消费需求,同时还牵涉到心理学范畴的人的需要。 通常的经济学视野中的需求是作为经济人的需求,这种需求也就是所谓物欲。中国小农经济时代的物欲概念的基本内涵就是衣食,与之相应,物欲满足基本标准就是温饱。传统的小康概念也就是丰衣足食,即温饱有馀的宽裕生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但起初提出小康目标,是把重点放在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物质文明水平上的,后来才逐渐把小康概念扩大到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内的三大文明水平的提高。如此,小康实际上就成为了与社会主义文明概念内涵相一致的概念。 小康概念外延的扩大,这也意味着对人的需要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中,人的需要不再限于物欲,而是由物欲(物质需要)扩大到了精神需要、政治需要。这种认识也意味着不再把人理解为经济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理解为社会人了,但是,它把社会人的需要划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三个层次,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因为物质、精神和政治这三个概念是不可并举使用的,从哲学上讲,整个世界就只有物质和精神两种现象,此外并不存在独立于物质和精神之外的所谓政治现象。仅此一端,也说明这种把社会人的需要划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的理论是不成其为科学的需要理论的。 当今心理科学界,最著名的需要理论莫过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 19081970) 的需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以下七种从低级到高级排列的基本需要: 1 、 生理需要 包括对水、食物、空气和排泄等的需要 ; 2 、 安全需要 包括对人身安全、稳定、保护的需要以及避免疾病、恐惧、焦虑等 ; 3 、 归属和爱的需要 包括友谊、结婚、团体的接纳、别人的关怀等需要 ; 4 、 尊重的需要 包括他尊和自尊的需要。前者是指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注意、接受、支持和赞许等),后者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尊重(如自信、自强、独立和胜任等) ; 5 、 认知需要 包括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的欲望 ; 6 、 审美需要 包括喜好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自身行为完美的需要 ; 7 、 自我实现的需要 通过创造和追求自我理想,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全部潜能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个健全的个体,当他的生理、安全、爱以及尊重的需要得到了适当满足之后,会持续不断地努力并对自我实现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受到威胁时,一个人就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束缚在焦虑、防御上,甚至对周围人和事物采取敌视的态度,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寻求低级需要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经济学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首先,马斯洛所揭示的人的七种基本需要虽然是属于心理范畴,但这些心理性质的需要的满足都是有条件的,其中无疑包括了经济条件: 在生理需要中,水和食物如今都进入了市场而成为了商品。空气暂时没有成为商品,但由于空气污染的缘故,治理空气污染,使空气变得符合人的生理需要的标准,这就需要相应的工业设备,这种工业设备也是商品。排泄需要卫生设备,这种设备也是商品。 在安全需要中,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如今社会治安越来越成问题,而要有足够的公安力量来维持社会治安,就需要相应的资金来保障公安人员的生活。疾病更是人所难免,有疾病就得医治,这就需要两方面的开支:患者的医疗开支和医疗机构的开支,这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恐惧、焦虑易生心理疾病,要防止和医治由于恐惧、焦虑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同样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再说,生理需要中的食物,如今也颇成问题,诸如三鹿奶粉之类的不安全食品都需要治理,这也需要资金,甚至需要巨额的开支。 在归属和爱的需要中,友谊是需要通过交友才能得到的,在这种交往中,礼尚往来不可或缺,即使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至少需要水(茶水),而这也不是免费可得的。结婚就更需要大把的钱了。团体的接纳也常常少不了一定的手续费。别人的关怀也不是无条件就能得到的,至少也得给关怀自己的人一杯茶以聊表感激之情吧,这茶是免费可得的吗? 在尊重的需要中,无论是他尊还是自尊,都需要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才能实现,这种交往与沟通与交友一样,也免不了要礼尚往来的开支。在商品社会里,出门就得花钱,就是步行也得穿上买来鞋走路,路走多了,鞋子就要破损,鞋子坏了,就得花钱去买新的。何况在高效率的社会里,总不能老是步行吧,乘车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车旅费。 在认知需要中,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的欲望,无疑需要通过教育以及旅游等途径才能实现。教育和旅游等等的费用是很大的。 审美需要的满足,要有相应的艺术环境和艺术设备,营造这种环境和购置这种设备都需要资金。 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不能凭空实现,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最起码需要有适合于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全部潜能的工作才行,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必要的条件是解决就业问题,虽然一般就业尚不足以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更有待于合理的社会分工,甚至更需要适合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的建立。 其次,拉动内需的前提是要了解内需的基本内容及其轻重缓急的关系。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及其轻重缓急的次序,要满足当今中国的内需,属于满足私人需要的开支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次:( 1 )水费、饮食费、卫生用品费、工作成本费用。( 2 )医疗费。( 3 )社交费、结婚费。( 4 )教育费、旅游费。( 5 )审美娱乐费。与之相应,属于满足公共需要的开支则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次:( 1 )水和空气污染治理费;公共卫生设备费、社会保障基金。( 2 )公共治安费、公共医疗费、食品等安检费。( 3 )公共交通设备费。( 4 )公共教育资金、公共旅游设施开发和维护费用。( 5 )公共艺术环境和艺术设备费用。按照内需的这些基本内容及其轻重缓急的关系,现在政府所投入的四万亿资金的投向,从拉动公共需要的角度看,这些资金应该首先投向处于第一层次需要的水和空气污染的治理和公共卫生设备的添置和维护,其次投向公共治安、公共医疗、食品等安检等事业,再次投向公共交通事业,又其次投向公共教育事业、公共旅游事业等等。 但是,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 4 万亿元的大部是投向公共交通事业的,其中交用于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在今后两年年均达到1万亿元,而用于铁路建设的资金仅明年就有 6000 亿元,而今后三年总投资规模将超过 3.5 万亿元。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未来 3 年将投资 9000 亿。这样的资金投向,我看是有些问题的,因为国家公共需要的满足最终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私人需要,而公共交通事业建设所能满足的只是国民行(社交、旅游)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而从目前中国老百姓所关心的五大民生问题(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来看,教育、社保、稳定(包括属于安全范畴的医疗)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公共交通事业建设的开展当然可以使与此相关的产业兴旺起来,从而可以增加国民的就业机会,但问题是: 第一,如此偏向于这些产业部门所造成的这些产业部门的片面发展,是否会导致中国社会的产业整体结构发生不合理的变化呢?而且与公共交通事业相关的产业部门如水泥制造业、钢铁制造业以及相关的机器制造业等,大多是属于科技含量较低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兴旺发达并不能推动中国产业向高端发展,相反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端产业的发展。 第二,从长远看,这些科技含量较低的产业并没有多少发展前途,等到公共交通事业建设停顿下来时,这些产业就将立即萎缩,由此必然导致这些产业部门的员工大量失业。换言之,四万亿元大部分投向公共交通事业建设所创造的今后两三年内一定量的就业机会,在四五年后就可能重新得而复失。 第三,公共交通事业建设无非是满足国民的行(社交、旅游)的需要,但是在小康社会尚在建设之中,大多数国民尚未达到或仅是勉强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说,生理需要(主要是温饱需要)和安全需要(主要是健康需要)仍然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需要,行(社交、旅游)的需要还在其次,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发达的公共交通与不发达的公共交通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是必定要导致公共交通事业的投资难以得到如愿以偿的回报的,果如此,则岂不是意味着现在的这种投资行为是在做蚀本生意? 我认为,这 4 万亿元中应该有一部分投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建设,这种建设包括在较高水准上扩建和改造乡村医院或诊所和培训相应的医疗人员和护士,在较高水准上扩建和改造乡村中小学校舍和培训乡村中小学教师,如此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建筑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而且更可以长远地解决农民就医难和上学难以及校舍安全隐患等问题。其次,应该增加社保基金的投入,在全国城乡普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此即使出现大量的失业,也可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从而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再次,还应该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对水和空气污染的治理,这种治理不仅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可以起到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这方面虽然已经受到关注,但是所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 。 总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生活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努力满足国民作为社会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这是国家投资决策者所应当优先考虑的。只从经济学角度看问题,而忽视心理学范畴的问题,这就有可能把经济与管理割裂开来,使经济事业脱离科学管理的轨道而无序发展。现代管理学早已发展到行为科学阶段,重视人的心理研究,顺应人的心理规律来进行管理,是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中国经济管理学界,显然还没有对人的心理问题予以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拉动内需方面,几乎没有考虑到国民作为社会人的普遍心理规律,更没有自觉地按照其心理规律来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使这种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国民心理规律而成为一种带有相当盲目性的行为。
个人分类: 管理学|3790 次阅读|5 个评论
反思毛泽东时代的缺点
huangwd99 2008-11-7 11:32
反思毛泽东时代的缺点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笔者论证毛泽东时代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现在以gdp核算的发展速度,水分很大(统计出口和房地产两项虚拟gdp就占gdp25%以上)。但是,邓小平执政搞改革开放,受到当时多数国人的拥护。当时的舆论说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反对的人也没有多少。这说明人们对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持怀疑态度的。三十年后,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再来比较两个时代,可以明显感到,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方式更适合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如果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速度能够达到毛泽东时代速度,我们的财富积累应远远超过今天(按照15%对9%,等于5倍)。如果我们坚持毛泽东时代的分配制度,我们的老百姓也会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生活。然而,当时我们却愿意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反思毛泽东时代的缺点是非常必要的。 在经济方面,当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以用电量增长速度来看,平均每年增长15%,29年增长约58倍。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增长近10倍(当时很多生产活动没有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但是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较低,人均增长仅2-3倍,即使考虑当时为普通老百姓包括农民建立了医疗、养老等保障系统,消费增长速度也远远不及建设速度,这不仅是人们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而且我们论证,它实际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虽然中国当时社会实际进步是非常惊人的,人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68岁,人口增长近1倍,说明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政府官员出国以后,看到国外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感觉中国似乎差距拉大了,忘记了中国处在指数增长的关键时期,忘记了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始终处于准战争状态,为防止可能的战争威胁,不可能大规模集中建设。以及为防止战争所做的物质上的准备工作,也正是这些良好的准备工作,才使我们成功地防止了战争。但是,老百姓收入增长低,生活水平低,不可避免引起人们的不满,特别是官僚们不满。由于人们收入低,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低,人们无力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从当时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的经济明显存在周期性波动,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几年,又突然产品大量积压,需要调整,其根本原因是收入低导致的消费没有跟上生产的发展,导致产品积压。当时的人们将其归结为计划生产不适合人们需要,实际是人们手里没有多少收入,虽然人们需要这些商品,却无法实现商品的销售。笔者总结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遵循七大原则,毛泽东时代分配虽然平均,但是整体水平低,实际低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使产品积压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态。这是毛泽东时代唯一做得不好的方面,是后期经济发展速度还有改进余地的主要原因。苏联的经济实践存在同样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人们对当时现实不满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方面,当时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四大形式的大民主,基层管理者需要尊重普通劳动者意见,是人类历史上民主范围最大的时期。然而,当时人们并没有充分讨论当时的各种观点,以至于很多人过后认为,主要观点是强加的。当时人们无法比较和讨论各种不同观点,无法了解很多错误观点及其带来的问题。一些人走向了极左,搞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竭力提倡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对国家发展的很多问题,也是一言堂,越左越好,难以听到不同声音。虽然毛泽东主席主张对于人的政策,要宽容,不要求全责备。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毛主席多次讲,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这是毛主席根据文革前期打倒一切所造成的后果之后得出的真知,非常可贵,我们应牢牢记住。但是,当时很多人抱着宁左勿右的态度,对不够革命的思想,采取的是铲除的手法,使整个社会一言堂。虽然毛主席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却无法扭转人们自古以来听从权威的观念。但是,人们并非没有不同观点,并非完全认同当时的主流观点,事实上,这种不认同越来越多,导致邓出面提出反对意见时,就立刻转变了整个舆论。虽然邓的关键观点,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论,其错误很明显,普通老百姓却原意相信。不争论,取消四大自由,更是非民主的做法,却无很大阻力而通过。 对现实来说,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经济方面,我们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使自己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保持平衡,必须不断同步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就是收入提高速率与生产增长速率相同),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从而使生产能力能够不断增加。单纯增加投资,增加生产能力,压制工人工资,使工人收入只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必然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从而倒闭,带来经济发展步伐降低和一些企业的倒闭。毛泽东时代,我们的积累率高达30%以上,居世界前列,那时我们的分配还比较平均,基础建设较多,问题还不太明显。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积累更进一步上升到40%以上,而且分配很不均匀,由于高收入者收入实际消费只占收入的一部分,使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更加突出。国家搞退税政策,对外输出自己的物质财富换回美国人印刷出来的纸币。不断增加外汇实质,而不是使用外汇,是将物质财富送给国外换回美元白条。我们国家三十年来,对以民工为主的普通劳动者实际上实行的就是这种自杀的经济政策。国家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我们国家发展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有很强实力,担心增加工资引起通货膨胀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我国生产的衣食行方面的能力已接近需求的饱和量,给普通劳动者增加工资和福利保障,不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们就是将所有粮食都由国家买下来,免费提供给全体老百姓,其全部支出占财政比例也很小。而其他非必须消费都有很大的弹性。我们实际用于粮食生产的人员占劳动力比例很低了,我们有足够的人力用于发展经济,如城市建房,用于转移农村劳动力。搞基本建设,生产消费产品,给普通劳动者,这一切都依赖给劳动者提高工资,使他们有足够的购买能力,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 在社会方面,应放开社会舆论,在没有生存威胁的情况下,人民是不会选择动乱的。少数人不可能起什么风浪。胡主席的依靠群众的路线是非常正确的。依靠群众就应该开放舆论,国家应恢复辩论自由,防止少数人把持舆论。我国近年来在金融方面的损失,十分明显,将全国人民在经济方面的多年努力葬送很多,这是少数人暗箱操作导致的,国家应追究他们的责任,公开讨论今后的经济政策。现在少数人把持舆论,各种压低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政策不断出台。却不许老百姓在媒体上反对。
个人分类: 文化|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有办法救经济——让房价从1万奔1千,摆脱经济危机(转载)
newniu 2008-10-16 21:09
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需求不旺,政府整天想到怎么才能让需求旺起来?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基本原理价格低,销量大。让需求旺起来最好的办法是让价格降下来。许多人也许会提出让粮食价格降下来,让医院价格降下来。不过粮食价格再降,一个人也不能一顿吃十斤米饭,也不能把医院病房当旅馆,更不可能没事了出去冻感冒,就是为了吃点便宜药,这叫脑子有病。 什么东西的价格应该降下来?自然是那些需求弹性大,价格虚高,垄断性强,对经济影响大,人们不得不买的商品。选来选去,最好的选择就是房产。 有人说房地产垮了,经济也会垮。 我说经济不仅不会垮,而且还能摆脱未来的经济危机。 房地产怎么会垮?只有垮的企业,没有垮的产业。 房子价格 只是 下跌罢了,根本不是垮。房子价格下跌, 某些房地产商会跨。 经济会垮, 这是房地产商给所有人上的套。 在世界历史上,人们一听到发展什么产业,首先想到的是某产业成为经济瓶颈,价格畸形地高,必须大发展,降下来。比如说我们要发展IT业,电信业,为什么发展,是因为通信费用高。从来没有说发展电信业,发展了十来年,通信费越来越贵。 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发展农业,越发展越吃不起粮食,吃不起菜。 越发展越贵,这叫发展吗?这叫倒退。现在房地产正是越发展越贵,实际上是房地产越来越倒退,简单说叫做与历史对着干。 前几年,政府提出房地产是支柱性产业。很显然,支柱性产业与历史对着干的结果将是什么?将是经济的衰退。让房地产价格降下来,越发展越便宜,这才是历史的进步。房子价格下降,人民能住上大房子,能买得起房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用几个房地产名人的话讲房地产将拉动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为什么房地产成为火车头,不是因为房子价格高,而是因为它带头水泥,基建,建材,钢材等等一系列的消费。那么我们会问?房子暴利有利于此类消费,还是房子处于正常价位有利于些类消费?结果是很显然的,房子正常价,销售量大,自然有利于此类消费了。可是许多大腕却给大家喝了孟婆汤,分不清东西,以为房子降价必然引发地产崩溃,阻碍消费。恰恰相反,正常价格销售房子,只会使房子销量更多,需要更多水泥,建材,钢材,更能拉动经济发展。 北京等地的房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销量上不去,许多人买不起,这不是人民不愿意消费,而是你不让人家消费,那么高的价格,房子难道是黄金屋吗?如果在全国平均利润率的合理价位,相信北京房子销量会大涨,许多人的需求会释放出来,中国的内需不愁上不去,国外经济危机对产业的冲击会小很多。从根本上讲,房价回归正常,有利于经济渡过难关,希望能引起决策人士的注意。 有人会问,这会不会引起土地浪费?那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浪费?比如占着茅坑不拉屎叫浪费,海吃烂喝叫浪费。多吃了一碗米饭也叫浪费,就有点过了。多建房并不是建别墅,为什么说浪费?除非说以后没有人在这里住,白建了。那么我们会不会白建?现在在城市打工的人很多,每年毕业这么多大学生,这些都需要房子,担心没有人住吗?显然不是,让房子平民化,实现杜甫老先生千年前的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们的经济学家们需要对经济有更多的理解。长痛不如短痛,我们不怕银行破产,也不怕出口衰退,就怕经济学家瞎忽尤,影响政府决策。
个人分类: 经济流转|3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改革开放和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比较
huangwd99 2008-7-24 22:45
关于改革开放和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比较 如前所述,采用实物商品进行增长率比较,才有实际意义。主要数据除硫酸来源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理论资料研究室编,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录编( 1949-1981 )》 ,文革前其他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文革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79- http://www.stats.gov.cn/tjgb/ )。增长率1代表以1955年为基准毛泽东时代的年均增长率,以1979年为基准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年均增长率,增长率2代表以1950年为基准解放后每年的年均增长率。 从表可以看出,主要工业产品均是毛泽东时代明显大于改革开放时代,发电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4%,改革开放以后9%,钢产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0%,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时间仅6%左右,近几年大搞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增长较快,达到10%,硫酸产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3%,改革开放以后8%。粮食产量在改革开放初还与之前相当,近几年明显比毛泽东时代低。然而,两个时代更重要的区别是,毛泽东时代创造的财富都归中国人民,现在中国人民生产的财富还有多少归中国人民。 一些人因为毛泽东时代还是商品短缺时代,就否定毛泽东时代的成绩。然而,毛泽东时代开始时,我们是一穷二白,老百姓生活条件很差,到改革开放前,有了极大改善。我们比较不同时代,只能通过增长率进行比较,不能比较生活水平。如果生活水平下降,那等于经济不发展,还倒退。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战争时期。毛泽东时代还发生过浮夸风,虽然毛泽东主席需要负领导责任,但直接责任人是刘少奇,否则经济发展还会更好。有关刘少奇责任可参考: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4151400 http://hi.baidu.com/%B8%DF%CC%EC%D6%BE/blog/item/fcee47af0e8e1cc97dd92a56.html 发电量 钢 年度 产量 亿kwh 增长率1 增长率2 产量 万吨 增长率1 增长率2 1950 45.70 59.58 1951 59.21 29.56% 85.96 44.28% 1952 72.23 25.72% 128.49 46.85% 1953 85.35 23.15% 165.46 40.56% 1954 106.51 23.56% 207.10 36.54% 1955 121.00 21.50% 257.70 34.03% 1956 155.46 28.48% 22.64% 411.40 59.64% 37.99% 1957 184.33 23.43% 22.05% 499.00 39.15% 35.47% 1958 261.93 29.36% 24.39% 800.00 45.88% 38.36% 1959 397.43 34.62% 27.17% 1246.00 48.29% 40.19% 1960 554.17 35.57% 28.34% 1672.00 45.35% 39.58% 1961 434.40 23.74% 22.72% 831.00 21.55% 27.07% 1962 444.82 20.44% 20.88% 633.00 13.70% 21.77% 1963 452.36 17.92% 19.28% 725.00 13.80% 21.19% 1964 515.95 17.48% 18.90% 917.00 15.15% 21.56% 1965 659.41 18.48% 19.48% 1176.00 16.39% 22.00% 1966 758.51 18.16% 19.19% 1461.00 17.09% 22.14% 1967 711.00 15.90% 17.52% 973.00 11.71% 17.86% 1968 664.00 13.99% 16.03% 891.40 10.02% 16.22% 1969 870.00 15.13% 16.77% 1288.30 12.18% 17.56% 1970 1130.00 16.06% 17.40% 1753.10 13.64% 18.42% 1971 1264.00 15.79% 17.13% 2016.00 13.72% 18.26% 1972 1402.00 15.50% 16.84% 2230.00 13.53% 17.90% 1973 1524.00 15.11% 16.47% 2386.70 13.16% 17.40% 1974 1550.00 14.36% 15.82% 2003.00 11.40% 15.77% 1975 1931.00 14.85% 16.15% 2345.00 11.67% 15.82% 1976 1924.00 14.08% 15.47% 1937.00 10.08% 14.33% 1977 2111.00 13.88% 15.25% 2211.00 10.26% 14.32% 1978 2547.00 14.16% 15.44% 3112.00 11.44% 15.17% 1979 2819.00 15.27% 3448.00 15.02% 1980 3006.00 6.63% 14.97% 3712.00 7.66% 14.77% 1981 3093.00 4.75% 14.56% 3560.00 1.61% 14.10% 1982 3277.00 5.15% 14.28% 3716.00 2.53% 13.79% 1983 3514.00 5.66% 14.06% 4002.00 3.80% 13.60% 1984 3746.00 5.85% 13.84% 4337.00 4.69% 13.44% 1985 4073.00 6.33% 13.69% 4666.00 5.17% 13.27% 1986 4455.00 6.76% 13.57% 5205.00 6.06% 13.22% 1987 4960.00 7.32% 13.51% 5602.00 6.25% 13.07% 1988 5430.00 7.56% 13.40% 5918.00 6.19% 12.86% 1989 5820.00 7.52% 13.23% 6124.00 5.91% 12.61% 1990 6180.00 7.40% 13.05% 6604.00 6.09% 12.49% 1991 6750.00 7.55% 12.96% 7057.00 6.15% 12.35% 1992 7470.00 7.78% 12.90% 8000.00 6.69% 12.37% 1993 8200.00 7.93% 12.83% 8868.00 6.98% 12.34% 1994 9200.00 8.20% 12.81% 9153.00 6.73% 12.12% 1995 10000.00 8.24% 12.72% 9400.00 6.47% 11.90% 1996 10750.00 8.19% 12.60% 10110.00 6.53% 11.81%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6540 8.00% 12.00% 18155 9.48% 11.63% 2003 19107 8.30% 12.06% 22234 9.73% 11.82% 2004 21870 8.54% 12.11% 27279 9.98% 12.01% 2005 24747 8.71% 12.12% 35239 10.34% 12.30% 2006 28344 8.92% 12.17% 42266 10.52% 12.44% 2007 32777 9.16% 12.23% 48966 10.62% 12.50% 硫酸 粮食 年度 产量万吨 增长率1 增长率2 产量万吨 增长率1 增长率2 1950 6.90 13215 1951 14.90 115.94% 14370 8.74% 1952 19.00 65.94% 16390 11.37% 1953 26.00 55.61% 16685 8.08% 1954 34.40 49.43% 16950 6.42% 1955 37.50 40.29% 18395 6.84% 1956 51.70 37.87% 39.89% 19275 4.78% 6.49% 1957 63.20 29.82% 37.22% 19505 2.97% 5.72% 1958 74.40 25.66% 34.61% 20000 2.83% 5.32% 1959 106.10 29.69% 35.48% 17000 -1.95% 2.84% 1960 133.00 28.81% 34.43% 14350 -4.85% 0.83% 1961 90.40 15.79% 26.35% 14750 -3.61% 1.00% 1962 96.80 14.51% 24.62% 16000 -1.97% 1.61% 1963 130.60 16.88% 25.38% 17000 -0.98% 1.96% 1964 170.40 18.32% 25.74% 19250 0.51% 2.72% 1965 234.00 20.09% 26.48% 19450 0.56% 2.61% 1966 290.90 20.47% 26.34% 21400 1.39% 3.06% 1967 198.30 14.89% 21.84% 21780 1.42% 2.98% 1968 141.50 10.76% 18.27% 20905 0.99% 2.58% 1969 234.30 13.98% 20.39% 21095 0.98% 2.49% 1970 291.40 14.65% 20.58% 23995 1.79% 3.03% 1971 357.98 15.14% 20.69% 25015 1.94% 3.09% 1972 400.50 14.95% 20.27% 24050 1.59% 2.76% 1973 468.10 15.06% 20.12% 26495 2.05% 3.07% 1974 442.70 13.87% 18.93% 27525 2.14% 3.10% 1975 484.70 13.65% 18.54% 28450 2.20% 3.11% 1976 450.80 12.57% 17.44% 28630 2.13% 3.02% 1977 537.50 12.87% 17.51% 28275 1.97% 2.86% 1978 661.00 13.29% 17.70% 30475 2.22% 3.03% 1979 700.00 17.27% 33211 3.23% 1980 764.00 9.14% 16.99% 31822.00 -4.18% 2.97% 1981 781.00 5.63% 16.48% 32502 -1.07% 2.95% 1982 817.00 5.29% 16.09% 35343 2.10% 3.12% 1983 870.00 5.59% 15.79% 38728 3.92% 3.31% 1984 813.00 3.04% 15.06% 40712 4.16% 3.36% 1985 669.00 -0.75% 13.96% 37898 2.22% 3.06% 1986 751.00 1.01% 13.91% 39109 2.36% 3.06% 1987 962.00 4.05% 14.28% 40241 2.43% 3.06% 1988 1098.00 5.13% 14.27% 39401 1.92% 2.92% 1989 1141.00 5.01% 13.99% 40745 2.07% 2.93% 1990 1169.00 4.77% 13.69% 43500 2.48% 3.02% 1991 1314.00 5.39% 13.66% 43524 2.28% 2.95% 1992 1396.00 5.45% 13.48% 44258 2.23% 2.92% 1993 1314.00 4.60% 12.98% 45644 2.30% 2.92% 1994 1495.00 5.19% 13.00% 44450 1.96% 2.80% 1995 1741.00 5.86% 13.08% 46500 2.13% 2.84% 1996 1889.00 6.01% 12.98% 49000 2.31% 2.89% 1997 49250 2.21% 2.84% 1998 49000 2.07% 2.77% 1999 50800 2.15% 2.79% 2000 46251 1.59% 2.54% 2001 45262 1.42% 2.44% 2002 3050 6.61% 12.43% 45711 1.40% 2.42% 2003 3371 6.77% 12.39% 43067 1.09% 2.25% 2004 3994 7.21% 12.50% 46947 1.39% 2.38% 2005 4529 7.45% 12.52% 48401 1.46% 2.39% 2006 4981 7.54% 12.47% 49746 1.51% 2.40% 2007 5500 7.64% 12.44% 50150 1.48% 2.37%
个人分类: 经济|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