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伏尔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名言分享
jasonchen20 2015-1-15 10:04
“为了不被狼吃掉,我只好与狼一 起嚎叫! ”伏尔泰如是说。看来伏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迫于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1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言分享
jasonchen20 2015-1-15 10:04
“为了不被狼吃掉,我只好与狼一 起嚎叫! ”伏尔泰如是说。看来伏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迫于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离社会的社会思想家
qiananming 2014-2-9 00:04
远离社会的社会思想家 钱安明 手头有一本王小波的散文集,一直没有看,因为不是很喜欢这种愤青的笔调。据说王小波是 70 后的思想家,很多 70 后的青年人都将王小波的散文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甚至有人说,韩寒就是八零版的王小波,韩寒的很多文章跟王小波的套路相像,论述社会现象的观点,反讽的力度,犀利的语言都惊人的相似。 70 后阅读王小波, 80 后阅读韩寒,那么 90 后的思想家是谁呢?暂且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代言人,虽然蒋方舟的妈妈特别希望把蒋方舟打造成和韩寒不一样的 90 后作家,但是生于 1989 年的蒋方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自己早早来到人世间的悲剧命运,以至于她想给 90 后的人代言,估计 90 后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她。 王小波生活的年代是现代中国重要的转型期,在思想控制数年之后再重新开放,很多人并没有能够立即获得思想解放,很多人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敢多说什么?敢想,但是不敢写。王小波写了很多有关中国人思维的文章,当初或许是惊世骇俗的观点,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风险和不恰当。像韩寒的文章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新鲜……这样的话也能说?不怕掉脑袋吗?!其实,我们将韩寒的文章仔仔细细的分析来分析去,并没有发现有多少不合适的东西。这世上,究竟有多少文章不能写,不能看?在现实生活中生存至今的我们,早就练会了一套外表愤世嫉俗,内在谦恭温良,中庸和谐,习惯性装深沉的智慧。古代和现代社会范围内都可以自由地发挥我们中国人了不起的变通能力。 陈丹青之所以敢对当下的中国教育制度,古代社会的问题,中国思想文化的缺陷大放厥词,与他有美国的绿卡、美国的房子有很大的关系。话说过了头,出了事儿,大不了买张机票就回去了。可叹我们同学当中也有崇拜陈丹青的,我曾经劝告过艺术系学生,我说你和陈丹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不是陈丹青。陈丹青也说过,他在清华美院开会发言的时候,全体教师都巴掌拍得山响,等会议结束之后,却没有人顺着他的思路继续发挥下去。原因很简单,陈丹青一幅画可以卖几百万。其他教师挂着画家的名,却依然要靠学校发的微薄工资养家糊口过日子,要买车险,还房贷,交医保,交学费……指望体制内的教师成为自由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根本是不可能的。 作为 70 后代言人的王小波究竟又有多大的胆子呢?王小波英年早逝,但是他的夫人还在,现在他夫人的名声是远远在王小波之上的,中国性学专家、中国女性心理研究专家李银河。当然这都不是她出名的关键。对李银河和王小波来说,他们在全国的影响,主要是他们对中国同性恋的和艾滋病人的调查研究,他们的成果发表出来之后直接造成了发表他们文章的杂志社关门。甚至于王小波因为研究了同性恋被很多人恶意的猜测他是不是也是 GAY ?还好他已婚。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王小波和李银河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不再涉入到这样的话题和领域中来,王小波逝世后,李银河继续在这几方面展开研究工作,但更多的时候是只研究,不参与社会讨论,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把自己封闭在学术圈里,不参与社会热潮,这是不是也是莫大的嘲讽? 同样的,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很穷,文学家、艺术家不自由。放眼我中华大地,谁活得最滋润?有没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不可思议是在很多年前,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君子国的存在,这个国家的国民视金钱如粪土,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这个国家的名字是,中国!
个人分类: point of view|2213 次阅读|1 个评论
伏尔泰没说过这样的话
热度 1 Bobby 2013-10-16 19:03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广为引用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伏尔泰的名言,事实上,这句话是英国女作家伊夫林 · 比阿特丽斯 · 霍尔的“错误引用”,她只是综述伏尔泰的思想,但又加了引号,被人们误解为转引自伏尔泰本人的话。 详见: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伏尔泰 / http://bbs.railcn.net/thread-644644-1-1.html 以后可别轻易拿这句话来做你不当言论(如政治不正确的话,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排外、仇外)的挡箭牌。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46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fqng1008 2012-10-10 07:54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伏尔泰 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 君主政体 和 曙光初现 的革命时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 王冠 。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各位先生,在大革命前,社会的建筑是这样的:下边,是人民;人民的上面,是由神职人员代表的宗教;宗教的一边,是由法官代表的司法。   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于是,伏尔泰啊,你发出厌恶的呐喊,连将是你永恒的光荣!(爆发出掌声)   于是,你开始和过去打一场可怕的官司.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辩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新的掌声)   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 媚上欺下 ,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喝彩);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鼓掌)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   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喝彩)   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 中世纪 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 黎民百姓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 西尔旺 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我刚才用过两个字,微笑,我说一下。微笑,就是伏尔泰。   各位先生,我们要这样说,因为,平静是这位 哲学家 伟大的一面,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连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这叫做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各位先生,只有 希腊 、 意大利 和 法兰西 享有以人物来命名时代的特权,这是文明最高的标志。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的显示出来,这就是: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恪尽职守 。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卢梭、向 狄德罗 、向 孟德斯鸠 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乞求这些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全体一致的经久不息的欢呼。从四面八方高呼:“维克多.雨果万岁!”)    1878年5月30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唯一过错为女人的一个伟大人物
热度 3 baidawei 2012-10-9 04:07
今天看到一本新书,叫《为逻辑所引诱》( Seduced by Logic ),讲法国启蒙时代大师伏尔泰的情人“爱茉莉”。正好我从前写过一点,在此“重播”,为没听说过的人贡献一份力量。 伏尔泰和爱茉莉的爱情 大哲学家一般都是光棍,如柏拉图,休谟,斯密,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等。不过他们都不是法国人。法国哲学家的灵感必须由爱情来激励,比如说伏尔泰和萨特。他们的爱情是络绎不绝,而且至为生动。我这里讲的是伏尔泰的故事。 1733年39岁的伏尔泰遇到了27岁的爱茉莉,顿时坠入爱河,写到:为什么我这么晚才见到你呢?在你到来之前,我一直在寻找爱情,可得到的却只是海市蜃楼。 爱茉莉当时已是名花有主,老公是个职业军人。法国人对爱情比较豁达,老公在前方征战美女,把乡下的别墅送给老婆和她的情人住,而伏尔泰还花钱对这个别塾大肆翻修。 可是爱茉莉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魅力不是一般的魅力。虽然伏尔泰说,“你如此美丽,让人类的一半成为你的敌人”,我想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然而伏尔泰的下一句话确是真切,“你如此聪慧,让世人惧服。” 爱茉莉“聪慧”得让人震惊。她在18世纪的中叶就推测到了红外线,据说触碰到了爱因斯坦E=MC2公式的一小角(我有点不相信,不过全当是传说),推测到光是波,没有质量。她翻译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如此之好,以至于法国人对牛顿的理解超过了英国人,在物理学上后来居上。 想像一下爱茉莉说话的样子:按照牛顿,光用几分钟从太阳到达地球,那它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如果光有质量,那非把我们打死不可。再说,这些质量如果原来都在太阳上的话,太阳一定是非常的重,引力无穷的大,那光怎么能出来呢?太阳还是亮的吗? 伏尔泰只好点头。爱茉莉又说:如果按牛顿的光学,光穿过棱镜分成七色,而光是有热量的,那么我们量一下每种颜色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吧。如果她的温度计放偏了一点,超出了七色的范围,她还是测到了什么,她会说:哼,好像七色之外还有什么东西! 伏尔泰对爱茉莉一定是情深似海,要不这么浪漫的主儿不会在十五年里守身如玉。但是和朋友们说起来,还是耍点大男子气:”我和你说,这女人是不好惹。和她在一起,我必须得谈科学,哲学,(我宁愿谈性)!” 爱茉莉和伏尔泰在这个别墅里宴请欧洲各地文人,科学家,并表演伏尔泰的话剧。夜晚一人一翼,灯光与智慧相互照应,爱情至为灿烂。 可惜爱茉莉做错了一件事,41岁的时候和伏尔泰斗气或者由于爱情不再炽烈,再一次红杏出墙,这次却是致命的,在生孩子的时候离开人世,否则,谁知道科学的发展进程是什么样呢!我想,历史上伟大人物之所以都是男人,大概是因为女人生孩子都早死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所以女科学家大为增加。 我们的诗人哲学家虽然浪漫,对爱茉莉却是极痴情的。他对人说:她不是我的情人,她是我的灵魂。 法国人的不同表现在爱茉莉的葬礼上,她的丈夫,情人,年轻时的情人和最后致命的情人都要出席。 那可是真是法国人的作派呀,换了别的民族,这几个还不是要刀剑出鞘? 道德贞节品德在这时候都没话可说了。尤其是伏尔泰,他根本想不到这些,只能说:“我的一半已经离开我的躯体,那是一颗灵魂,让我之所以是我的灵魂”。 几个月之后,伏尔泰离开了那个乡下的别墅,回到了巴黎。 可是人们看到,他有时会在傍晚徘徊在一个公寓的外面,那是爱茉莉年轻时他们相会的地方,喃喃地说:“我将在我们乡下的那个田野,仰望天空,注视我唯一的星星,等待我的爱茉莉。” 这是传说啊,谁能知道他喃喃说什么呢。伏尔泰确实说过:”一个伟大的人,唯一的过错是生为女人,” 在那个时代可以算做极大的评价了。 “I’ve lost the half of myself -- a soul for which mine was made”. “I shall await you, quietly, in my meridian, in the fields of Cirey, watching one star only, watching my Emilie.”
个人分类: 历史哲学|495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关于事实与语言关系的名言
liyanwu 2012-4-18 15:57
●言为心之声,衣为身之表 ●语言是思想的化身(英国) ●语言是生活的化身(德谟克利特)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塞·约翰逊) ●语言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马·霍普金斯) ●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莫里哀) ●语言是历史的档案……语言是诗歌的化石(爱献生) ●语言既可以掩饰思想,也可以暴露思想(加图)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公众事物(休姆) ●语言是科学的唯一工具,词汇只是思想的符号(塞·约翰逊) ●心灵最深切关注的一切,只能经由嘴唇吐出的言词讨论(歌德) ●语言是一块琥珀,许多珍贵和绝妙的思想一直安全地保存在里面(理·特伦奇) ●语言的真正作用与其说是表达我们的需求,不如说是掩饰我们的需求(哥尔斯密) ●人使用思想仅仅是为了遮盖错误,而用语言则是为了掩饰思想(伏尔泰) ●一般的人都用语言来表达交流思想,而聪明的人则用它来掩饰思想(罗·索斯) ●语言是一座城市,每个人都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增添了砖瓦(爱献生) ●随着一种观念的流行,言语创新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习惯改变的程度(塞·约翰逊) ●说出烙有所处时代印记的语言,这一点历来合法而且永远合法(贺拉斯) ●无论在哪里,只要风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它模仿公众的骄奢淫逸(本·琼森) ●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莎士比亚) ●语言是一个民族神经贯穿世世代代,将他们联结成为一个共同的、持久的和进步的实体(威·史密斯) ●语言得意洋洋地把思想定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范围内,就像河流与山脉限定着国家的疆界(赫兹里特) ●哲学生活在言词中,而真理和事实则以远胜于语言公式的种种方式涌入我们的生活(威廉·詹姆斯)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而且通常各个时代词汇泊差异要比思想的差异大得多。作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其他时代的思想译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语言(奥古斯特·海尔)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學家和科學家,誰的認識更靠譜?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3-12 17:27
文學家和科學家,誰的認識更靠譜?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13 :伏尔泰的诘问 近代科學發展初期,笛卡爾的影響如日中天,其中也包括其否認動物有感覺的荒唐說法。這直接導致了普遍推行的動物在無麻醉狀況下的活體解剖。文學家伏爾泰,對這種狀況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這只狗對人的忠誠和友誼遠勝過人,但野蠻人把它捉住,釘在桌子上,活活地解剖它,讓你看著它的腸系膜血管!可是在狗身上,你發現它的感覺器官完全與你的一樣。機械論者,請回答我:難道大自然在這個動物身上安裝的所有感覺發條,目的就是讓它沒感覺嗎?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 2004 , 185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童世骏:“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whyhoo 2012-1-8 12:48
康德(I. 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在《逻辑学讲义》中又加了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在这四个问题中,历史哲学似乎是找不到位置的。历史并不是康德的强项;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能胜任撰写一部普遍的世界历史的重任。但是,正如柯林武德(R. G.Collingwood)所说,虽然“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但是他有挑拣出哲学探讨的线索的超人本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也能使他发挥出来像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作家身上所发现的哪些思想路线,并写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集中体现了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一 康德系统阐述其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的,是该书首篇论文,即写于1784年的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此文"命题八"说:"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为的是要奠定一种对内的、并且为此目的同时也就是对外完美的国家宪法,作为大自然得以在人类的身上充分发展其全部禀赋的唯一状态。"这个句子中"可以被看作"这几个字尤其重要。康德并没有说"只能被看作"。这说明在他看来,对人类历史的这样一种理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客观的自然规律。康德在说明这个命题时问道:"经验是不是能解释有关大自然目标的这样一种进程的任何东西",并且回答说:"很少能有什么东西"。他接下去对此的论证是"因为这个公转历程看来需要如此之漫长的时间,才能最后做出结论说:我们根据人类在这方面所曾经历的那小小的一部分还是那样地步可靠,还无法推断它那途径的形式以及部分对于全体的关系;就正如根据迄今为止的全部天象观测还无法推断我们的太阳及其整个的卫星群在广阔的恒星系里所采取的路径一样" 。康德这里没有对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作区别;在康德看来人类行为和自然事件一样受自然律支配,而要认识自然律,仅仅依靠局部的经验是不够的。在写于十三年之后的另外一篇文章中,康德却用人类历史的特殊性来论证为什么无法用经验事实来说明历史进程。一方面,人类的行动不仅属于自然领域,而且属于自由领域:" 人类的预见需要根据自然法则的联系,但在有关未来的自由的行为方面人类却必须放弃这种引导或指示。" 另一方面,人性之中不仅有善的因素,而且有恶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赋予人类以一种天生的、不变的、尽管是有限的善意,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准确地预告他们这个物种是朝着改善在前进,因为这里所遇到的事件乃是他们自己所能造就的。但是由于禀赋中的善混合了恶,而其总量又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所以他们就不明了自己可能从其中期待着什么样的效果了。" 既然历史朝着"完美的国家宪法"的进步并没有客观的可靠性,为什么我们还"可以"把它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呢?对此康德-根据笔者的理解-作了如下几方面的解释。 首先,这里的"可以",是指这样的设想不违背矛盾,或者说,这样的设想并没有什么不可能之处。关于人类进步的信念的理论的实践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既然人类在文化方面,作为其本身的自然目的而言,是在不断前进的,所以也就可以想象他们在自身存在的道德目的方面也在朝着改善前进,而且这一点尽管时而被打断,但确决不会中断。我并不需要证明这个假设,倒是对方必须来证明它。" 也就是说,康德在这里作的是一个很弱的假定,而对这个弱假定的否定则是一个强假定。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更有责任做出论证的是持强假定的那一方。 因为客观可能性方面的论据很弱,康德便把历史进步的根据说到底建立在人的道德属性的基础上:一方面,人是可以选择恶、并且事实上也经常是选择恶的,这说明历史进步并不是一个确定不已的过程,但这并不是历史进步的缺陷,而恰恰表明人类不仅能够享受历史进步,而且配得上历史进步,因为这种进步是人类自由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性又有善的方面,这种善的方面将会引向一个理想的目标。虽然还没有经验证据对此加以证实,但康德说:"因为迄今为止所没有成功过的东西,因此之故便永远也不会成功,这种说法甚至于就连说服人放弃一个实用的或技术的目标都办不到,(例如用空气静力学的气球进性航空的这一目标);而对于道德目标就更办不到了,道德目标的履行当其在指证上并不是不可能的时候,就成为义务。" 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可以",不仅有经验上"可能"的意思,而且有道德上"应当"的含义:就像道德领域中履行德性是一个义务一样,历史领域中追求进步也是一个义务。 道德义务与经验世界虽然属于不同范畴,但康德还是设法在历史进程与进步观念之间寻找积极的联系,而不仅仅是消极意义上的"不矛盾"而已。一方面,人类身上的那种善性,要有一个历史事实来充分地表现,从而成为"人们不仅可以希望朝着改善前进,而且就他们的能量目前已经充分而言,其本身已经就是一种朝着改善前进了" 。在康德看来,这个事实就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表现出来的高度热情表明,"它除了人类的道德禀赋而外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别的原因了。" 另一方面,人们的这种观念本身,也会反过来影响历史进程。在"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一文中,康德讲到古代的犹太先知、今天那些维护现状的政治家和那些预言宗教的完全倾颓的牧师们,实际上是用自己的预言来帮助这些预言的实现。这是从反面来讲社会预言的"自我实现"(self- fulfilling)作用-那些消极的、导致历史倒退的预言是会有实际的历史作用的,从而使得实际的历史进程果然就如同这种预言所说的那样。基于同样的理由,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康德指出人类进步这种千年福祉王国观念绝不是虚幻的,因为这样的观念虽然不能从经验中推演出来,却确实可以对经验的进程发生影响。大量经验事实表明这种进步是可能的;人的努力能促进这种可能成为现实,而这种努力则与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有关:"人性对于其自身又是这样的:对于我们这个物种所将要遇到的哪怕是最遥远的时代,它也决不会无动于衷,只要那个时代确实无疑是可以指望的。" 正因为这样,康德说对人类历史的这样一种理解"必须看作是可能的,并且甚至还是这一大自然的目标所需要的" 。一句话,人类历史之所以可以被设想为一个进步过程,是因为我们的这种设想本身是具有实践作用的、是能够促使这个过程的实现的。 历史进程与进步观念之间的这种积极联系的最重要表现,是康德所强调的这样一个事实:人类进步不仅是人性中善的方面驱动的结果,而且是大自然以人性的恶作为工具而加以实现的:"大自然使人类的全部禀赋得以发展所采用的手段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对抗性,但仅以这种对抗性将成为人类合法秩序的原因为限。" 对抗在文明进化中的意义、恶的进步意义,康德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清楚:人一方面具有社会化倾向,另一方面又具有单独化(孤立化)倾向,从而处处都遇到阻力。"可是,正是这种阻力才唤起了人类的全部能力,推动着他去克服自己的懒惰倾向,并且由于虚荣心、权力欲或贪婪心的驱使而要在他的同胞们-他既不能很好地容忍他们,可又不能脱离他们-中间为自己争得一席地位。于是就出现了由野蛮进入文化的真正的第一步,而文化本来就是人类的社会价值之所在;于是人类全部的才智就逐渐地发展起来了,趣味就形成了,并且由于继续不断的启蒙就开始奠定了一种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可以把粗糙的辨别道德的自然禀赋随着实践的推移而转化为确切的实践原则,从而把那种病态地被迫组成了社会的一致性终于转化为一个道德的整体。" 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之所以"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是因为在康德看来这种"大自然"本身就有这样一种以恶作为手段来实现善的目的的意图和能力,尽管这种意图和能力并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只是思想和信念的对象。 二 康德在这里所说的"大自然",也就是他经常说的"天意"。他在收入《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著名论文"永久和平论"中说,"大自然"、"命运"和"天意"这三者基本上是同一回事。使用"大自然"的概念,是强调历史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就是通过人类的不和乃至违反人类的意志而使和谐一致得以呈现的";使用"命运"这一概念,是表明"我们还不认识它那作用法则的原因的强制性";而使用"天意"这个概念,则把大自然理解为"一种更高级的、以人类可观的终极目的为方向并且预先就决定了这一世界进程的原因的深层智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德的历史哲学与他的宗教哲学之间有密切联系。两者之间不仅通过它们各自与其道德哲学的联系而间接地联系起来,它们之间也通过这里所说的"天意"而直接地联系起来。如果我们按照康德自己的说法把他的宗教哲学看作是对于"我能希望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根据康德自己的一些说法,把他的历史哲学看作是对于"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但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着重要区别,这种区别又理所当然地决定了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的重要区别。 首先,一个问的是"我可以希望什么?",一个问的是"我们可以希望什么?",在"我"和"我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它们体现的不仅仅是同一时代的群己之别,而且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物种之间的区别。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说:"在其他一切自顾自的动物那里,每个个体都实现着它的整个规定性,但在人那里,只有类才可能是这样。" 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中康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文的命题一是"一个被创造物的全部自然禀赋都注定了终究是要充分地并且合目的地发展出来的",命题二是"这些自然禀赋的宗旨就在于使用人的理性,它们将在人-作为大地之上唯一有理性的被创造物-的身上充分地发展出来,但却只能是在全物种的身上而不是在各个人的身上。" 也就是说,康德的历史哲学中的"希望",其对象并不是对于个人此生此世而言的彼岸世界-据说只有在那个世界里个人的道德实践才有可能与德性法则完全一致、德性境界才有可能与幸福境界完全一致,而是超越个人的整个物种的未来状况。这种状况虽然超越特定的个人和特定的时代,但从原则上讲仍然是在时间和空间之中的。在康德的历史哲学中,其道德宗教的"灵魂不死"公设虽然不像"上帝"和"意志自由"那样占有一席之地,但其实它以另一种形式-超越个人的社会-作为自己的替代物。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关于理想社会的种种乌托邦设想在现代社会那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以人类作为主体的世俗版本的千年天国成了以个人作为主体的神学版本的千年天国的替代物。 在康德那里,这不仅意味着"希望"的主体有区别-一个是人类个体,一个是人类物种;而且意味着"希望"的内容有区别-一个是道德至善,一个是政治至善。"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的命题五说:"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康德接下去解释这种"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意思是"一个具有最高度的自由,因之它的成员之间也就具有彻底的对抗性,但同时这种自由的界限却又具有最精确的规定和保证,从而这一自由便可以与别人的自由共存共处的社会" 。竞争和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保障下的自由竞争,这便是康德所说的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显然,在这种社会状况中,每个人之间仍然处于竞争之中;他们仅仅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才进入有限制的自由这种强制状态,而这种自私的需要在法律的强制之下能产生美好的结果:"犹如森林里的树木,由于每一株都力求攫取别的树木的空气和阳光,于是就迫使的彼此双方都要超越对方去寻求,并获得美丽挺直的姿态那样。" 这样的状况,显然远远没有达到康德所强调的这样一条"绝对命令":"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当然也谈不上德性与幸福的完美结合。 康德历史哲学和他的宗教哲学的第三个区别在于,尽管两者所阐述的"希望"都具有实践意义,但它们的实践意义是不同的。对于思考"我能够希望什么?"这个问题的人来说,对于来世的"希望"固然可以影响我此世的行动,却无法影响这个"来世"本身,因为"来世"顾名思义是超越经验世界的因果关系的。相反,对于思考"我们能够希望什么?"这个问题的人来说,对于未来美好时代的希望,则确实是能够影响未来世代的人们及其社会状况的:历史之所以可以被设想为一个进步过程,康德说,是"因为我依据的是我自己天生的义务,即一系列世代的每一个成员-我(作为一般的个人)是其中的一员,而我在所要求于我的道德品性上却没有像我所应该的、因而也就是所可能的那么好-都会这样地影响到后代,使他们永远可以变得更好(因此也就必须假定这一点是可能的),并使这一义务可能合法地从每个世代的一个成员遗传给另一个。"在把康德的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理解为"我们可以希望什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看作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进行的铺垫和论证。康德的宗教哲学与这个问题的关系前面已经讲了。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把历史过程同时看作是一个自由(道德)的过程和自然(经验)的过程,完成这两个过程的统一的是康德的宗教哲学,但最初系统阐述这两者区分的则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尤其是其中康德认为最为重要的那个二律背反(人有自由/人没有自由而受必然法则支配)。。在做出了这个区分之后,《实践理性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任务是确定自由的原则-作为道德行为之构成性原则的德性义务;《判断力批判》则确定自然的原则-作为人类考察整个自然界的范导性原则的目的性原则;而康德的人类学,则是从人的种类特点的角度- 人的理性能力的角度-来说明历史进步的基础,说明人类的技术理性和实用理性是如何成为道德理性的手段的。 三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们这个时代,主张人类整体有规律客观历史进程的各种历史哲学,以人类个体灵魂不灭为基础的各种宗教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来自理论方面,而且来自实践方面,来自与这些历史哲学和宗教信仰相联系的种种历史经历。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否应该对未来的进步和改善怀抱任何希望呢?如果是,我们还能不能从历史哲学方面为这种"应该"提供的客观的论证呢?在这方面,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观点尤其值得重视。波普尔对前一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从而延续了康德的思想;但对后一个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从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波普尔不同意那个后来被黑格尔大大发展了的康德的观点。康德关于有一部"普遍的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类历史进步是一种"天意"的观点,关于这种进步通过人们往往不自觉的、往往是只谋求自己利益的行动而实现的说法,被黑格尔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历史哲学体系。波普尔把这个体系当作他所说的"历史主义"的典型,认为这种历史主义是所谓"开放社会"的敌人。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波普尔的"开放的社会"也可以称为"开放的历史":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并没有一个预定的目标,而是一个有无数可能性的过程。如果承认历史过程的意义就意味着承认是由历史过程的目标或目的或赋予的,那么,波普尔主张,历史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波普尔赞同另一个康德:乐观主义的、相信我们应该对未来的进步怀抱希望、相信人类能够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康德:" 对康德来说,这种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一直是他毕生的任务及向导;…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增长,心灵才能从它的精神束缚即偏见、偶像和可避免的错误的束缚种解放出来。" 前面讲过,康德的历史进步观的核心,是他所认为的人类对于历史进步的义务,甚至进一步说,人们相信历史会进步的义务。至于"大自然的计划"、"天意"之类的,康德在谈到它们时往往都加了种种限制,说它们是与人类艺术作品的类比,是考察整个自然的范导性原则而不是构成性原则,等等。只有在讲到对于历史进步的义务的时候,康德才是毫不含糊、斩钉截铁的。同样,波普尔也把这种对于历史的乐观主义态度当作一种道德义务或责任:"对自由的历史的唯一理性的、也是唯一的基督教的态度是,我们自己承担自由的历史的责任。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们承担起创造我们生活的责任,惟有我们的良心才能对我们加以裁决,而不是世俗的成功。" 也就是说,尽管历史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而且应当赋予历史一种意义:"我们可以把给与历史一种意义,而不是探求历史的隐蔽意义,当作我们的任务。" 有意思的是,波普尔像康德一样认为,这种义务、这种希望,并不是没有丝毫实践效果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了解到,给与历史以伦理学的意义,或者称我们自己为谨慎的伦理学改革者的尝试未必是徒劳的。相反,如果我们低估伦理学目标的历史力量,我们永远也不会理解历史。毫无疑问,它们常常导致最初构想它们的那些人未曾预见到的可怕的结果。然而在某些方面,我们比先前的任何一代都更接近了美国革命或康德所代表的启蒙运动的目标和理想。尤其是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多元的或开放的社会的观念、通过建立持久和平结束可怕的战争历史的观念,尽管也许仍是遥远的理想,却已成为几乎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和希望。" 一方面,历史本身不存在意义;另一方面,历史可以由我们来赋予特定的意义。波普尔直言不讳地承认,同时主张这两个观点,意味着主张一种事实和价值的两分法。但问题是,在这种二分法之下,如何避免波普尔一直坚持反对的相对主义:如果没有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哪一种价值是可以得到确定的论证和辩护的呢?在波普尔的一个著名论敌-尤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看来,波普尔在把事实与价值作截然两分之后还想避免相对主义,是不会成功的。哈贝马斯承认在概念上区分事实与价值的必要性。但是,说事实与价值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区分,不等于说无法在它们之间找到将它们联结起来的中项。在哈贝马斯那里,寻找这种联系和中项,意味着寻找价值和规范当中" 硬性的"东西、不完全取决于特定情境之中的人们的非理性选择的东西。哈贝马斯把波普尔非常强调的语言的论辩功能,看作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它虽然仅仅在科学论辩领域充分地发挥出来,却已经是潜在地存在于日常语言的基本结构之中了。以这种交往结构为基础的理性观,哈贝马斯称为"交往的理性观"。对于以这种理性观为核心的理性主义来说,理性主义在两个层次上并不是我们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的东西。首先,只要我们愿意进行讨论、争辩,我们就承认了讨论、争辩过程所蕴含的合理交往的结构。甚至一位非理性主义者,当他致力于写作、发言来反驳理性主义、捍卫非理性主义的时候,他也预设了他所反对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的坚厚基础就在于,如果有人要通过辩论来驳斥理性主义的话,他就犯了一个"施为性矛盾"(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他所反驳的东西正是他的反驳活动本身所假定的东西。其次,这样的矛盾,甚至当一个非理性主义者退出以交往合理性为基础的论辩领域、保持沉默时,也未能回避掉。论辩活动不过是日常交往活动的自觉的、专门的延伸;在论辩活动中被明确地预设和承认的合理交往结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中默默地蕴含着了。非理性主义者可以作为哲学家而退出论辩领域,但他不能作为人而退出日常交往领域。因为,在哈贝马斯看来,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使用语言这一有规则的符号系统,并通过言语活动在主体之间就他们的行动情境达成理解。这种意义上的"交往理性",相当于康德多次提到的"理性的事实";"交往理性"的概念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实践理性"的概念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所起的作用。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有意思的对应和差别。 第一,"交往理性"像"实践理性"那样与人类实践活动直接有关,但承担交往理性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承担"实践理性"则是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或者作为宏观主体的国家-社会。这意味着,在交往理性的框架中,不再有任何主体-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可以声称是理性的化身;交往理性本质上是不可能由特定的主体来承担的,而只能体现为具体的主体间的交往网络或者社会建制。 第二,"交往理性"像"实践理性"一样也对人们的行动具有规范的意义,但这种规范意义要比"实践理性"弱得多。也就是说,体现在日常语言交往过程中的理性结构-交往理性-对于行动者来说并不是合理行动的具体指令和内在动机,而仅仅是形成这种具体指令或计划、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培育这种内在动机或具有这种内在动机的人格的的形式框架。正是这种意义上的交往理性,构成了哈贝马斯所理解的"乌托邦"-相当于康德所说的哲学的而非神学的"千年福祉王国"的核心:哈贝马斯把他所谓的"交往共同体的乌托邦"区别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者的乌托邦",认为后者是关于未来人们将如何生活的具体谋划,而前者则仅仅是关于未来人们将如何决定他们生活的抽象设想。这种意义上的未来社会,与前面提到的康德所希望的"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哈贝马斯的理想社会本质上也是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像康德一样,哈贝马斯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在他看来,"世界性公民身份的到达不再仅仅是一个幻影"。当然,康德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哈贝马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详细讨论两者的区别,超出了本文篇幅所允许的范围。就本文主题而言,重要的是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康德所提出的"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以来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这种意义甚至比两百年以前更为重要。康德历史哲学及其当代后继者为我们提供的尽管只是希望而不再是担保,但希望总胜于绝望,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要好。 第二,这种希望所指向的"世界性公民身份"或"世界公民社会",无疑仍然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哈贝马斯没有掩饰这种色彩,但像康德一样也设法对《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最后一篇文章所讨论的那个问题做出否定回答:"能不能说: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哈贝马斯受到该文集中"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关于"以学者的身份""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的启蒙观的影响。一方面,理论要接受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们的主体间检验;另一方面,理论-以社会作为对象的批判理论-要通过在公共领域内的启蒙活动而检验其实践效果。也就是说,对批判理论的实践检验的主要途径并不是依据它们而进行的实际社会斗争是否成功,而是依据它们而进行的公共启蒙过程是否成功。这是哈贝马斯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传统在发现自己与实际社会运动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对现存社会作根本改造的前景日益渺的情况下,为自己能"在实践上行得通"而进行的努力。这种努力既显示了康德哲学传统的优势,也显示了康德哲学传统的弱点:通过对于"实践上行得通"作了弱化的诠释,承袭批判哲学的批判理论可以说避免了被实践所证伪(用波普尔的话来说)的命运,但这种"行得通"与"行不通"之间,已经只有一条相当模糊的界线了。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657
个人分类: 哲学|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坚强》-其实这是一篇“影评”
blueice1126 2011-11-18 22:38
引言: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知道该转载还是该忘记。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年轻偏激还是有点愤世嫉俗,对于很多类似的观点,我不知道是自己被人巧言蒙蔽还是同样的社会现象也深深刺痛了我。我想,也许是我见的太少,太大惊小怪,也许是思想反动,不可救药。但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尊严。所以我还是转载了这边文章,供大家评述吧。   有一个叫秀秀的成都女孩子,长得跟水滴一样干净,十七岁的时候正碰上文革,被选中去藏区跟老金学习牧马。老金是个很好的人,当年因为跟人打架被割掉了鸡巴,他对秀秀疼爱有加,是一种纯洁的精神之爱。   秀秀一开始认真学习牧马,后来就烦躁起来,因为场部并没有按约定在半年之后接她回去。她就常常坐在草地上幻想回家。有天来了一个人,说可以帮她实现梦想 …… 这个男人并没有帮她回到家乡,只是占有了她。老金心里很难受,摸了摸那把枪,忍了。秀秀常常去场部要求回家,那些有门路的同志就纷纷上了她。秀秀付出了所有还是回不了家。老金忍不住指责秀秀不要脸,出卖纯洁的身体。秀秀对老金大喊大叫: “ 卖也没有你的份! ”      秀秀的肚子大了。可是并不知是谁的孩子。老金拎着枪带着秀秀去场部闹事,无果。最后绝望之余,举枪把秀秀打死,自己也为她殉葬。      看过的人知道,这就是《天浴》。      秀秀并不是出卖自己,是被强奸的,被那个时代的强权强奸。那个时代有多少女知青被强奸已难以统计,唯一可证实的是,当时她们无从反抗,爱她们的男人也无从反抗。所以过了很多年,有些事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最不变的地方是,不管是文革时农场的小干部,还是现在的联防队员,他们身份卑微,却代表着强大的权力。这时大家可能联想到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深圳的悲伤的事。这两件事有不同的地方,可非常相同的是弱者面对强权力,无处逃避。      我并不想谈深圳那件残忍的事。我只是想写一篇影评。我注意到有CCTV的朋友在批评一些记者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这个批评很对,有些记者其实是另一类型的联防队员。可我又想起近年来最大的二次伤害出现在汶川大地震,有个熠熠生辉的台标多少次伸到痛哭流涕的受害者家属前, “ 妈妈不见了,你难过吗,有多难过 ”“ 描述一下灾难发生时的情况吧,这根柱子压住你儿子吗 ” ,以及赈灾晚会上化着浓妆的女主持人高呼 “ 大爱无疆,灾难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凝聚力 ”…… 所以说起二次伤害,有个大台天天在二次伤害。当新闻只被权力授予,当记者演变成喉舌,没人性是它经常的属性,只不过有的演得好一些,有的演砸了。      二次伤害了别人的记者班师回朝后,受到三次伤害。记者节之夜,有关部门下达对杨武案报道的禁令。记者节下达对记者的禁令,跟妇女节强奸妇女是同样的讽刺。然后是四次伤害,一齐谴责了记者的网友,因 “ 杨武懦弱 ” 还是 “ 忍辱负重 ” 在网上打成一片,到最后双方互以对方老婆举例,企图让杨喜利奸一次对方老婆以证本方正确 …… 相信还有五次伤害。      忽然想起小悦悦事件,围观者谴责十八路人,路人责怪家属,家属怪记者,记者批评政府,政府当然会慨然出手 …… 这里的社会新闻已出现固定模式:弱者被欺 —— 无人理睬 —— 媒体曝光 —— 网友混战 —— 左派大战公知 —— 有关部门下禁令 —— 宣布道德建设 —— 此事再来一遍。所以我们不是拥有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社会新闻,而是拥有最匪夷所思的新闻过程。不敢追问谁制造了一次伤害,纠缠于N次伤害,到最后,社会新闻成了黑社会新闻,民生问题成了民间传说,简单的人性判断,变成复杂不堪的道德绑架和无穷尽逻辑,此时,大家伤心地哭了,政府会心地笑了。        这里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反抗的成为杨佳,不反抗的成为杨武,辩解的成为杨乃武。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无法反抗强奸时,就只能假装享受的哼哼。其实我承认我们是懦弱的,但是这种懦弱可悲不可耻,当几百万军队面对被它称之为东南小蛮夷时都只敢抗议不敢单挑,还怎么要求它手无寸铁的子民学会空手夺白刃。其实我们也不是天生懦弱,而是天天被奸而变得懦弱,也不是这样一定会变得懦弱,而是因为被规定戴了套子就不算强奸,而变得懦弱。人就是这样,开始也反抗,可抗而无用,渐渐地就会怀疑其实是自己错了,当初一点小小的痛楚,只是因为还不够主动不够润滑而已。一切习惯就好,这时,就变得很坚强。      所以这里随时可看到这样坚强的情景 —— 作家把自我阉割当成作品成熟,学者把迂回婉转当成博大精深,老师把吞吞吐吐当成意犹未尽,宗教领袖(如果少林方丈算的话)把跟领导合影当成入世修行。我们都在微博上仗义执言,恨不得立马拎刀剁了城管,公交车上见小偷扎了女司机都不敢拨打一个110。我们都对贪腐痛心疾首,可昨天是上海大火周年祭,头条新闻专门注明肇事者为无证临时工所为 …… 大家都假装信了,假装信,在这里是一种很高级的坚强。      这么说可能让一些朋友不舒服。其实很多道理不是说来让你舒服的,让你感到舒服的,是每晚19:00-19:30分那档娱乐节目,真正让我们不再被强奸的,往往是不太舒服的话。文革中多少知识女青年被强奸,可是教材里不会有这些,我们并没有反思,你连反思都不敢,敢反抗?      其实这是一篇影评。回到《天浴》,故事的结尾是秀秀说她要回家了,在当初老金特意为她修的一个浴池里仔细地洗涤自己的身体,她洗啊洗,忽然抬起头看着老金,老金也看着她,举起枪把她打死了 …… 我开始看到这里时觉得被割了鸡巴的老金特别懦弱也特别邪恶,后来才明白,其实是秀秀暗示了自己的归途是被打死,她原本就想自杀,而且成功了。这个结局想必会让人再次联想到深圳的事,从蒙昧的文革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有些事情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对了,这部电影在院线是看不到的,因为它表面上是一部电影,实际上是我们的生活。严歌苓写的是过去,我们却可能读出了现在。昨天,我的一个做电影的朋友告诉我,他无意中去库房查数据,发现最近七年来不许播放的电影达到6000多部。6000部,差不多是胶片回收废品场。我还有一些写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朋友,准备转型去写言情和穿越了。看来,忘记了第一次的伤害,习惯了就是坚强了,坚强了就顺奸了,顺奸久了统计学上可聊算成通奸了。      我们几乎知道所有关于正义和善良的道理,我们也知道伤害的来源在哪里,可是我们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听得到,却什么也做不到。在此只能介绍一首很好的歌,《天浴》主题曲《欲水》,在竖琴伴奏下,齐豫的声音空灵中有顽固的哀伤:       “ 风来了,雨来了,他们为什么都知道,我听不到,我听不到,你说话声音太渺小 ……”
2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伏尔泰和爱茉莉的爱情
baidawei 2011-5-7 12:52
大哲学家一般都是光棍,如柏拉图,休谟,斯密,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等。不过他们都不是法国人。法国哲学家的灵感必须由爱情来激励,比如说伏尔泰和萨特。他们的爱情是络绎不绝,而且至为生动。我这里讲的是伏尔泰的故事。 1733年39岁的伏尔泰遇到了27岁的爱茉莉,顿时坠入爱河,写到:为什么我这么晚才见到你呢?在你到来之前,我一直在寻找爱情,可得到的却只是海市蜃楼。 爱茉莉当时已是名花有主,老公是个职业军人。法国人对爱情比较豁达,老公在前方征战美女,把乡下的别墅送给老婆和她的情人住,而伏尔泰还花钱对这个别塾大肆翻修。 可是爱茉莉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魅力不是一般的魅力。虽然伏尔泰说,“你是如此美丽,让人类的一半成为你的敌人”,我想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然而伏尔泰的下一句话确是真切,“你是如此聪慧,让世人惧服。” 爱茉莉“聪慧”得让人震惊。她在18世纪的中叶就推测到了红外线,还触碰到了爱因斯坦E=MC2公式的一小角,推测到光是波,没有质量。她翻译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如此之好,以至于法国人对牛顿的理解超过了英国人,在物理学上后来居上。 想像一下爱茉莉说话的样子:按照牛顿,光用几分钟从太阳到达地球,那它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如果光有质量,那非把我们打死不可。再说,这些质量如果原来都在太阳上的话,太阳一定是非常的重,引力无穷的大,那光怎么能出来呢?太阳还是亮的吗? 伏尔泰只好点头。爱茉莉又说:如果按牛顿的光学,光穿过棱镜分成七色,而光是有热量的,那么我们量一下每种色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吧。如果她的温度计放偏了一点,超出了七色的范围,她还是测到了什么,她会说:哼,好像七色之外还有什么东西! 爱茉莉和伏尔泰在这个别墅里宴请欧洲各地文人,科学家,并表演伏尔泰的话剧。夜晚一人一翼,灯光与智慧相互照应,爱情至为灿烂。 可惜爱茉莉做错了一件事,41岁的时候和伏尔泰斗气或者由于爱情不再炽烈,再一次红杏出墙,这次却是致命的,在生孩子的时候离开人世,否则,谁知道科学的发展进程是什么样呢! 我们的诗人哲学家虽然浪漫,对爱茉莉却是极痴情的。他对人说:她不是我的情人,她是我的灵魂。 法国人的不同表现在爱茉莉的葬礼上,她的丈夫,情人,年轻时的情人和最后致命的情人都要出席。 那可是真是法国人的作派呀,换了别的民族,这几个还不是要刀剑出鞘了。 道德贞节品德在这时候都没话可说了。尤其是伏尔泰,他根本想不到这些,只能说:“我的一半已经离开我的躯体,那是一颗灵魂,让我之所以是我的灵魂”。 几个月之后,伏尔泰离开了那个乡下的别墅,回到了巴黎。 可是人们看到,他有时会在傍晚徘徊在一个公寓的外面,那是爱茉莉年轻时他们相会的地方,喃喃地说:“我将在我们乡下的那个田野,仰望天空,注视我唯一的星星,等待我的爱茉莉。” “I’ve lost the half of myself -- a soul for which mine was made”. “I shall await you, quietly, in my meridian, in the fields of Cirey, watching one star only, watching my Emilie.” 2009-08-09 21:25
4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世界疯传的32条谣言
热度 5 xupeiyang 2011-2-21 21:30
全世界疯传的32条谣言,你被骗了多少? 01、小时候看课本说月球上能看到长城 ——事实上如同人从50米外的距离看一根头发丝…… 02、几个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同志和苹果的故事——关于牛顿和他的苹果是伏尔泰编的,据说他是听牛顿的侄女说的,当然牛顿的所有手稿里没提到那只苹果。 达芬奇小朋友和鸡蛋的故事。-—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爱的童年生活作者不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达芬奇成为韦罗基奥的时候已经13、14岁而且有一定绘画功底了。 爱因斯坦同学和小凳子的故事——然后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还行,就是有点偏科,干嘛非说人家小时候傻呢…… 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和他老爸的樱桃树是某米国出版商制造出来的儿童文学…… 03、瓦特看见水壶烧开产生灵感发明蒸汽机——蒸汽机在瓦特出生前有,他只不过改良了而已…… 04、菠菜富豪含铁元素——菠菜铁元素确实比其他蔬菜高那么一点点,关键是当初科学家点错小数点,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动画片。 05、兔子应该吃胡萝卜——养过兔子都知道,很少有兔子吃。 06、鱼翅燕窝营养丰富——居然真的会有人相信鲨鱼鳍和鸟口水有什么营养价值……燕窝除了鸟口水之外,MS还有半消化状态的鱼虾,实际营养不如粉条和木耳! 07、怀孕不能养猫,有弓型虫——只要去宠物医院做次排虫测试就成,医生为图省事说的,不只是猫猪牛羊等触类都能感染弓型虫。而且比例上来讲比猫不知道高多少……而且猫一生也只感染一次弓型虫。绝大多数感染过弓型虫的人一辈子都没养过猫。 08、锂电池前三次充电要满12小时——以前的电池是需要充分充电,用来激活,现在都是锂电池了,是不需要这样做的。 09、电视电影里常见的,某黑社会“专家”拿根手指蘸掉白色粉末尝尝就知道是**——如果真这样做……那是找死,纯度越高死的越快。 10、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原话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 11、老师常用‘吾生有崖,而知无崖’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其实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12、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吃消炎药可以治感冒——晕了。 13、吃麦当劳、肯德基索要发票是爱国,去家乐福、沃尔玛索要发票他们就不能偷税了-----餐饮业纳的是营业税,而麦肯那种快餐业都是专用的税控机器。人家纳不纳税,纳多少,跟你要的那个发票没任何联系。要发票的唯一用处就是可以刮奖。 14、恐怖大王从天降——这个不用证明了吧…… 15、“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是泰戈尔大师写的。——是张小娴女**杰作。 16、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爱因斯坦——原句为‘上帝不掷骰子’这话主要针对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毕竟是犹太人。“上帝不掷骰子”是爱因斯坦对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评价。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即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动能和势能,对动能的测量会影响到势能,反之亦然。当时世界物理学界为之一片哗然,很多重量级的物理学家都反对这个理论,就连海森堡最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也反对。所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以被描述的。年轻的海森堡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甚至哭出声来。可时间证明了真理,现在测不准原理已成为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17、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原话是‘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1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其实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古代没标点害人啊…… 20、zhou去世,联合国降半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虽然大多数国人都很想相信,但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21、小时侯老师说过美国西点军校挂雷锋的头像.有雷锋手册什么的,每天向雷锋学习,老师都以这个事情向我们宣传叔叔多么的有名……哭,人家根本没有!纯粹是国内愤青的意淫。 2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么活啊,现在成夫妻关系的了。混乱…… 24、梁山伯与祝英台——文学创作果然是神奇的……梁山伯其实是明朝的清官,祝英台南北朝魏国的女侠,两朝代相差700多年,只是被埋的近而已。还有种说法是,埋梁的时候那地里挖到祝的碑,就埋一起,冥婚? 25、陈世美抛妻弃子,武大郎的身高,杨门女将,杨家将——杨业就一个儿子杨延昭,也就是俗称的杨六郎。所谓杨家七个儿子是假的。陈世美的朝代比包公早很多,是个非常好的清官,得罪了权贵被传成了一个遭后世唾骂。(可怜的人) 26、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血,空城计——三国演义里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是罗贯中胡扯的,原因在于罗屡试不第并迁怒于某周瑜的后人,故在书里意淫泄愤。事实上现在周瑜的族人还有族谱,证实此说纯粹造谣。诸葛亮根本没做这回事,但据说曹操曾有类似演出,引易中天一句话,难道司马懿那么蠢不会叫个弓箭手把诸葛亮射下来吗? 27、李时珍画像(一慈眉善目老爷爷)——其实是现代画家根据李时珍遗物意淫的,据考证李时珍相貌凶恶满脸络腮胡身材魁梧大概和张飞李逵差不多形象…… 28、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9、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3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1、相濡以沫---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伊斯拉漠说的好:傻瓜,只有傻瓜,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98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 该怎样看待伟人?
zlyang 2010-11-26 11:50
该怎样看待伟人? 来自:新华网主页 - 理论频道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5/16/content_8136161.htm 2008年05月16日 07:58:47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梅桑榆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他们的伟人,但各国的伟人观却不尽相同。 以英国为例,在古老而宏伟的西敏寺大教堂里,不但安葬着死去的君王,而且安葬着哲学家、科学家、诗人、作家,如乔叟、莎士比亚、雪莱、拜伦、狄更斯、牛顿等人,或为他们竖立雕像,将他们的名字铭刻于碑石。伏尔泰说,走进西敏寺的人“所瞻仰赞叹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 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所建立的纪念碑 ;您在那里看到了他们的雕像,犹如人们在雅典看到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塑像一般。”在他看来,那些为国增光的思想家、科学家、诗人、作家比君王伟大,比君王更受人尊敬。西敏寺的奇观,在中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中国帝王无论明君昏主,只要不是亡国之君,陵寝规模无不出奇的宏大,并且设为禁区。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诗人、作家,要与帝王安葬一地,是绝对不可想象的,而且其坟墓“规格”只能按其有无官职、官职高低来确定。西敏寺中的墓群和中国的丧葬等级,虽然反映的只是死者的哀荣,却也可以从中看出东西方统治者和民众伟人观的差异。 何谓“伟人”?我以为,凡推动社会发展、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使人类的生存状态得以改善,或能够以自己的思想启人心智,使人脱离蒙昧,使人性向着美与善改变的人,皆为伟人。英国西敏寺内所安葬或立碑纪念的人物,恐怕便是以此标准选入的。早在18世纪, 伏尔泰 就对伟人下过定义,他在《哲学通信·第十二封信》中说,在一次集会上,有人喋喋不休地争论一个陈腐而烦琐的问题: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克伦威尔等人,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人物。有人回答说,应该是牛顿。于是他做出这样的评判:“这个人说得有道理,因为倘若伟大是指得天独厚、才智超群、明理诲人的话,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位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至于那些政治家和征服者,哪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 , 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是认识宇宙的人, 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 伏尔泰把政治家说成哪个世纪也不短少的大名鼎鼎的坏蛋,未免偏激,政治家如华盛顿、林肯者,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伟人,而且并非哪个世纪都有。但他的话是对那些靠强权和暴力奴役人民、使人类文明遭到严重破坏、使社会严重倒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所谓“伟人”的否定。(作者: 梅桑榆)
个人分类: 本科-研究生教学|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游记30:法国的伏尔泰博物馆
kd652 2010-2-24 21:07
伏尔泰老年移居法国小镇FERNEY,其原因有说是在瑞士受政治迫害之故. 在FERNEY有一条路叫伏尔泰路,路中间的塑象基座上写着1694+1758-1776,意思是:伏尔泰出生于1694年,1758年移居法国小镇FERNEY,1776年去世. 法国的伏尔泰博物馆正面: 侧面: 卧室内: 伏尔泰庄园里的雕塑: 伏尔泰庄园里的陵墓,哪位会法语的看看基座上写的是什么? 睿智的目光: 中国人员参观博物馆并留言,解说员说该人的英语老好了,哈哈,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外语能不好吗? 相关连接伏尔泰小镇探幽: http://www.10000study.com/culturelife/view/17415 中国外交部驻在人员写的探访伏尔泰故居: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647195.htm 在日内瓦附近的法国边境,有个小镇名叫菲尔奈,我在日内瓦工作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光顾一番,不为其它,只为买菜。瑞士的生活费用昂贵,法国要便宜些,开车去这个小镇买菜,路上只需十几分钟,且可观赏沿途风景,何乐不为。      记得我头一次去这小镇,是十月的一个下雨天。在当地超市采购完毕,正准备打道回府,与我同去的使馆的同事说:“这小镇上有一座纪念伏尔泰的雕像,附近还有他的故居,所以小镇又叫伏尔泰小镇。可惜今天下雨,不然可以去看看那雕像和故居。”我一听这是伏尔泰小镇,不禁兴奋起来,说:“我现在就想去。”   我们开车穿过两条狭窄的街巷,来到一个小广场,伏尔泰雕像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不太高的青铜雕像,此时的伏尔泰,正笑眯眯地站在一块岩石底座上,微弓着背,长发披肩,身着大衣,手拄拐杖,仿佛刚从什么地方回来。如注的雨水从他突棱的眉峰和大衣的衣襟上滴落下来。我不知这雕像的作者是谁,但他却能把伏尔泰这个小老头、大思想家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从雕像的面部表情中,特别是那带着揶揄的微笑中,你可以看到一种坚韧的意志、讽刺的才智和洞察毫末的颖慧。距今300多年前,在18世纪的法国和欧洲,就是这个小老头,曾作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思想界的泰斗,使整个欧洲都不能不倾听他的声音。   在这雕像的石座上,镌有一段简短的介绍伏尔泰生平的碑文。我发现在碑文列举的伏尔泰的主要作品中,竟然也有他的剧本《中国孤儿》。这使我甚感意外。      我知道伏尔泰生前仰慕中国文化,曾自称是孔子和康熙的学生;我也知道他曾根据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写了一部悲剧《中国孤儿》,很为之得意。但他的这部悲剧与原来的《赵氏孤儿》,或与我们后来看到的由马连良等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相比,完全是两码事;从艺术角度来看也并非他的杰作。何况伏尔泰集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其全集多至上百卷,单是剧本就有50多部呢。然而在这碑文中,他的许多作品未能提及,却把《中国孤儿》列举出来,可见建立此雕像者是多么理解伏尔泰的心意,又是多么看重中法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离伏尔泰广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伏尔泰协会,那里陈列着伏尔泰著作的各种版本,还出售有关伏尔泰的纪念品,如他的小雕像、印有他头像的书签等等。从伏尔泰协会出来,经过一座小教堂和一条僻静的小巷,便来到了伏尔泰故居。这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庄园,伏尔泰于1760—1778年曾在此居住。据说这庄园原属一位法国侯爵的产业,现为一私宅,平时有人家住着,只在每年7月15日—9月15日对公众开放。可惜我们错过了时机,只好隔着庄园大门的铁栏向里张望。但见园中碧草如茵,古木参天,矗立着一座古堡似的巨宅。庄园的围栏和雕饰都已锈迹斑驳,显示着久远的年代。      在后来的几年中,我终于有机会参观了伏尔泰故居,并了解到伏尔泰是为躲避政治迫害才到小镇居住。他在这里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包括著名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和《天真汉》。同时他还从事各种政治社会斗争,以“铲除卑鄙”为口号,抨击封建专制政体和教会的愚蠢、固执和残忍。特别是他为科拉事件等宗教迫害案平反昭雪所进行的斗争,轰动整个欧洲,为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欧洲进步人士尊称他为“菲尔奈教长”,他所居住的菲尔奈小镇则被称为伏尔泰小镇,一度成为欧洲舆论的中心。   光阴荏苒,300年后的菲尔奈小镇,古风犹存。每逢星期六,伏尔泰广场就变成了农贸集市,有卖蔬菜、水果、奶酪、葡萄酒的,也有卖旧衣服和工艺品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我时常去集市转转,买点时鲜蔬菜,或挑选几件旧工艺品。只见伏尔泰雕像笑眯眯地站在人群中,似为这小镇的富足祥和的景象而欣慰。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3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游记29:瑞士的伏尔泰博物馆
kd652 2010-2-21 18:17
伏尔泰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我们熟知的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和生命在于运动都是伏尔泰的名言. 这座在日内瓦的博物馆,实际上是伏尔泰早年在瑞士的住所,从日内瓦的博物馆指南上可以查到,具体地址在日内瓦火车站后面大概两站路远. 伏尔泰博物馆门口没有明显标识,只是在门上有留言来访者请按门铃: 奠基石: 少年伏尔泰: 青年伏尔泰: 一度有军职: 著作之一: 手稿: 这是开博来第7次被推荐为首页头条: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7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