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土博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龄博士.土博士.女博士
热度 33 zmpenguestc 2017-7-23 15:14
前几日,实验室已经毕业的一位女生小雅,来成都出差。顺便来看看我,聊起了她的近况。我真心为她取的成绩及拥有的幸福生活感到欣慰。这里,我衷心祝福她!也希望,她能一如既往地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出身不好”“大龄博士”“土博士”“女博士”等,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几大“硬伤”集于一身的人。 2006 年,小雅从成都一所二本学校计算机专业考入我实验室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当时我还不具备博士招生资格,研二她转入学院其他实验室硕博连读,研究方向是气体传感器及材料器件方面。博士读了 5 年,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传感器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站期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其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发表了 6 篇 SCI 论文 ,加上博士期间的成果,研究工作也 有了一定的积累 ,站内就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去年博后出站,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工作。入职当年,即晋升副研究员职称,今年也开始独立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的面上项目。 从本、硕、博到博士后,呆在象牙塔里整整 14 年。她未 曾 有别人看来是“硬伤”的出国经历,是一个地道的土博士 + 女博士。 33 岁的她,如今已正式开启她的科研之旅。 说到这,似乎可以回到了本文的主题,这也正是科学网及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 出身问题 : 如果出身不好,本科读的是一个二本学校。那么,即使后天再努力读个名校的博士,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很多用人单位要看出身。 事实上呢, 听她说,博士后出站前包括中科院某所在内的北京几家单位均愿意接纳她。小雅权衡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的目前工作的这家科研机构。 性别问题 : 很多时候,一些媒体、网站和论坛均抛出醒目的标题,如“ 一位女博士生的血泪史 ”“ 一个女博士毕业生找工作的艰难心理路程 ”“ 女博士 : 想 ‘ 婚 ’ 不容易? ”以及科学网在线访谈:“ 女博士就业困境谁之过 ”等。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她在博士期间就结婚生子。现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有了“北漂”一族喜欢拿来“炫耀”的北京户口(一家4口)、事业编制等。 大龄问题 :博士正常学制 4 年,她读了 5 年。博士后一般是 两 年,她用了 3 年时间完成。在常人看来,这些都是很吃亏的事情。因为,现在的研究生们都想急着毕业,急着工作才是。 读博到底有没有用?土博士值不值得去读?女博士是否真的遭遇尴尬? 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从小雅艰辛的求学经历中得到答案。交谈中,她挂在脸上的幸福感及表现出来的自信满满告诉我们,她的所有付出和坚守都是值得的。 相关博文 : 30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 “读博≠赌博”之我 见 为什么我的硕士生大部分不愿意读博 扫一扫,可关注“老马迷图”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47953 次阅读|77 个评论
一场跌宕起伏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热度 87 张海霞 2014-5-31 16:59
最近一直很忙,因为是毕业答辩季,终于,昨天上午两个博士生的答辩终于如期举行,整个过程是惊险刺激、跌宕起伏,很值得回味和纪念,也非常地有启发意义。 实话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亚历山大,因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女儿初中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今年有三个硕士生和两位博士研究生(情况比较特殊,本来一年最多一个)毕业,总共是 6 个我关心的孩子都面临着人生的大考,尤其这两位博士研究生(一个 5 年的直博,一个是 4 年的普博),可谓是双生兄弟,都非常地努力、工作也比较完整、成果也比较突出,他们的学位论文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了,开学以后一轮一轮地修改完善,直到送盲审之前,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十次。等待盲审结果的几周里,我们又开始把论文 PPT 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试讲,因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一辈子的重要演出,所以再认真和精心准备都不为过。盲审意见回来,出乎意料的高评价,其中一个同学的论文 5 个评审人中的 4 个都明确指出“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另外一个虽然没写这句话但是评价给了全优。当然还有评审的问题要回答,论文又再次完善,直到周四两个同学才把论文拿去彩色打印装订,带到了周五上午答辩的现场。周四,我们把 PPT 又重新过了一遍,晚上 11 点多我们还在邮件联系第二天答辩的一些事宜 …… 一夜难免,我想起了 16 年前我博士论文答辩前夜的我,紧张地一夜难眠还做恶梦。周五早上,我和学生不到八点就到了,没想到评委不到八点也到了!按照要求有 6 个评委,至少两个校外的,我们这次邀请的评委都是我平时比较欣赏和敬佩的学者,是这个领域里年青一代的佼佼者,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 8:30 开始的答辩, 8 点前就来不止一个,因为要提前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这里指的评审意见回来以后修改过的论文,绝大多数评委之前看过论文)!看来,认真的人真是不少啊! 答辩准时进行,第一个学生口才十分了得,讲得非常全面完整,水银泻地一般流畅,提问开始,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开始了,因为这个同学做的是无线能量传输,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很实用,评委们提问很踊跃,气氛也比较平和,学生回答得也比较自如,眼看已经提问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个年青的评委一致在看论文没有提问,主席看看他,轮到你了,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问傻了:“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 Q 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 *** 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这部分也正是学生缺乏的,回答立马就不是那么自如了:“我们只关注了器件的加工和测试,确实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您说的这方面。”“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 ……. ”其他评委的提问也逐渐地更加深入和刺激了,这样头脑风暴一般的提问和讨论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到不得不结束才停下来,虽然答辩的学生很紧张,但是谁能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很好地学习和提高过程呢?! 第二个同学的答辩终于开始了,就是很多评委评优的这个同学,虽然气氛已经比第一个同学开始时紧张很多,但是他还是讲解得十分清晰和自如,时间也利用的很好。提问环节,评委们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 “你的论文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阐述的不够全面,把你发表的论文找出来看看 … ”“你 PPT 里为什么不像论文你那样详细标注参考文献?”“你能从机理上解释一下这种结构为什么不能产生很好的 *** 效应吗?”“你确定你一定要现在毕业吗?有几个问题你都是刚开了好头,还没有深入下去,比如 ... ”十分地尖锐,我想这个同学可能都要被“打晕”过去了,还好,这个同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做实验也十分地认真和仔细,意志品质比较坚强,坚持听懂了问题,并冷静地进行了回答,当然还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确实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深入下去探究(当然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得出学生的汗都冒出来了,因为不仅是这个年轻的评委,其他的评委也开始提出很多非常有价值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听的同学也都开始紧张起来,这怎么了?跟平时的答辩气氛很不一样啊,是不是要出事?!可是,再仔细看看,评委和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继续提问,继续争论,继续挑战,简直成了一场辩论会!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答辩,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博士,你就要接受挑战和质询,而不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终于,到了关门讨论时间,还是那位年轻评委发言,学生都很好,做得也非常出色,可是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学生们都不愿意做重要和难的问题了,需要 Push 才行!精辟!确实如此,这是在研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浮躁的环境下,学生和老师都在疲于奔命,碰那些难的重要的问题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就不去碰,满足于“速食”和“虚假繁荣”!真的是需要时不常地有人出来敲打敲打才行!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们!我说:“你说的很对,你以后就是我要聘请的常委了!”尽管在答辩提问环节大家讨论激烈, 答辩决议的讨论却进行的异常地顺利, 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可了他们的工作和贡献。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该叫同学进来宣布答辩决议了,由于有之前的气氛紧张的答辩,同学们都很紧张,我也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先进来,刚才的激烈答辩大家也都看到,为了避免结果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们答辩委员会临时决定在宣布答辩决议之前,咱们先合影留念,一会儿无论是什么结果大家都要有思想准备。”于是先合影,然后是主席宣布答辩决议,我负责给主席操作电脑,两个同学正好站在我旁边,感觉到他们紧张的呼吸声,等到主席念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旁边站的那个同学眼睛湿润了,同学们也开始鼓掌!其实,开始之前,大家都猜到了结果,但是谁也没有猜到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致谢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是说套话,而是含着眼泪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话,再三地感谢答辩委员会,感谢每一个人,让我们真的感觉到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知道了这个博士学位的含义和应有的价值! 是呀,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博士答辩会,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指导老师和答辩委员们,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非常感谢他给大家上的这一课!其实我和他认识超过十年了,尽管他是一个比我年纪小不少的学者,但是我对他的敬仰和佩服确实日益剧增,不仅是因为他学问做的好,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他是本土培养的博士,非常优秀,毕业论文拿到了全国优博,然后出国去世界一流大牛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却是一点儿都不输给大牛的博士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回国到北大任教,自己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校的名人,但是却没有半点的骄娇二气,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指导学生工作屡屡创新,今年春天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我请他来做了个报告,精彩!连国际一流的大牛和在场的国内著名院士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啊!虽然看上去像是学生,但是工作做得真是出色,英文不输给国际大牛专家, PPT 更是超一流的漂亮!很多人都似乎对国内培养的博士水平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很“水”,其实如果你看到像他这样的“小土鳖”你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国内的优秀博士水平一点也不必那些“海龟”弱,包括英文水平!同样是从这个朋友的身上可以借鉴的: 提高土博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 再次感谢这位“小土鳖”朋友,我在今天下午的组会上跟同学们说以后要邀请他做答辩委员会的常委,希望我们组的同学也都成长为这样的“土博士”精英,期待百花争艳!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7029 次阅读|99 个评论
‘土博士’的路在何方?
热度 13 lin602 2013-10-13 11:07
我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都不读博士工作去了,其中不乏优秀之才。 有时候与他们聊谈,他们说想参加工作。 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我来选择,我读博士吗? 土博士在洋博士的冲击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现在211学校招聘教师,绝大多数要有洋博士学位,甚至在国外有博士后经历,还有文章要求。 不少非211学校的部分学科都要洋博士。 985及211对土博士关上了大门!! 许多三流学校也要好点学校的博士,但那里的研究条件已经不行了,有的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现在许多博士毕业到高校收入比较低,因为科研还没有起动,职称不高,所以收入与企业来比不高,如果纯粹靠自己收入来买房子,非常吃力。 硕士到企业工作,稍微好点的,过几年工资都超过我们教授工资。读博士几年,同期毕业的硕士已经在企业工作了几年,有了工作经验,说不定工资比三年后毕业去的博士们要高。甚至已经占据了部分领导岗位。 当自己在苦读博士的时候,发现不少硕士同学已经开着车,买了新房,带着心爱的人,过着滋润的生活,而自己还苦战在实验室,仍然是一无所有。 当然如果一心想好好发展自己,将博士读完,心甘多少年收入不占优势,靠后发力量取胜,这种人也是非常厉害的。但许多人不优选。硕士毕业已经年龄不小了,工作无定,没有房子,甚至还要向家里伸手,确实心有不甘。 土博士路怎么走?好象出国是最让其动心的选择。 现在读博士的人数不多,许多学科招不满名额。当然有一些同学读国内博士,精神可佳。
417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谁说“土博士不如洋博士”?
xuecw 2011-9-23 12:19
这几年大学大力引进海外人才,且对海外博士的待遇普遍好于国内博士的待遇。于是有些人感叹“土博士不如洋博士”。 我这里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土博士”指把本科毕业就留在本校、争取到一官半职之后,通过在职途径拿到博士学位的一些人称为“土博士”,而把从外校引进的成为“外来博士”。 从某些社科领域看,似乎“外来博士”不如“土博士”。 看一看某些大学的一些关键岗位,大都本地官僚或本校留校后的从政的毕业生在操纵。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几年,有行政职位后,再读一个联合培养的博士或在职博士,读博士时工作学习两不误,博士学位拿到后更是名利双收。本校和省级项目的利好多由此类人获得,外校毕业的博士只有去申请“狼多肉少”的国家级课题了。到年终你就知道津贴的差额了,行政兼学术者赚得盆满钵满,外来的博士反而显不出水平。 我忽然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我是博导(社科领域),我也倾向于招收在高校里面兼有行政职位的作为博士生,因为这些人发展的前景可能更为乐观。像我现在,博士毕业多年,真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我的导师)了。 相关链接: 地方高校:行政化背景下的本土势力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0913do=blogid=300424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5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人才激励
热度 1 sf751106 2011-6-25 22:44
高校排名成为一种常态,也是悬挂在高校头上的一柄利剑。各大学都在努力引进高水平,尤其是海外人才,以期提高本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争取排名靠前;为此给与种种优惠,教授职称,博导头衔,各种人才计划,实验室倾斜,大量科研启动资金......。如此热闹的背后,我在反复琢磨一个小的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鉴定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呢?如何进行人才激励呢?如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又不要挫伤国内土博士的积极性呢?毕竟国内培养的博士也有不少成绩出色的,千万不要因为引进了海外“洋人才”而忽略了国内的“土人才”啊,如果因之而造成人才流失,那将是“卖了儿买女婿”,得不偿失啊! 引进的海外人才中的确有很多人硕果累累,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国家引进这些人才的确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喜可贺;但是,也有一些属于一般般的,但是国家也给与了很高的荣誉,比如山东某高校就给了一名30岁的年轻海外博士“泰山学者”的头衔,还破格评为“教授”,但是我仔细看了此人的简历,感觉此人虽然还算是有点成绩,但是距离“教授”、“泰山学者”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还有一人,被青岛某高校请来,聘为“教授,博导”,还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但是我认真查看了此人的成果,发现名不副实,作为从事纳米材料的人,应该比较容易发表一些影响因子很高的论文,但此人也就区区数篇比如nanotechnology之类的论文,IF并不很高,此人的简历上写明自己是某某期刊的审稿人,我看了那些期刊的名称,哼,还不如我担任审稿人的期刊有名呢,切实比较起来,我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的成果比他要多多了,而我却还只是一个小小副教授。 不是我嫉妒或者不满,而是确实觉得有些受打击。一些国外回来的刚毕业的博士,也许在海外做过几年博后,有点成绩,就给与如此多的荣誉和地位,有些很难让人真心实意的信服。比如上面我提到的两位,给与副教授、硕士导师应该很恰当,但是给与教授博导泰山学者,就有点名不副实,让人难以信服了。 我只是希望有些学校能够客观的看待这些海外的人才,有些确实水平很高的,比如饶毅、施一公,应该给与,再比如颜宁MM,也应该给与,但是也有些人,成果并不很多,就给与如此之多的荣誉和地位,也的确让人难以信服。 一个人在导师的指导取得的成绩,应该是导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结果,尤其是导师很牛的话,那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在导师名下,因为导师的“idear”,导师的名气客观上也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提供了便利。判断某人科研能力强弱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此人可否独立的形成自己的“idear”,并能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所以对于一些次重量级的海外人才,可否不要一次就给与如此的荣誉和地位?能否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如果他们独立工作后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比如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者承担大型科技项目)之后,再破格给与荣誉和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检验某人是否是真正的人才,这样也会让国内的科研能力很强的土博士们服气。如果这些人能向清华颜宁那样,短短几年就能取得骄人成绩的话,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信服。 希望有关部门真正的关心一下国内自己培养的土博士们,他们之中也不乏能力强水平高的科技精英;他们领取微薄的薪水、在重重压力下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难道不更应该值得肯定吗?对他们难道不应该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吗?一些荣誉和地位难道不更应该给与他们吗? 千万不要做出“卖了儿买女婿”的事情啊!!
3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了吗?
热度 12 wangdh 2011-2-12 17:38
我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了吗?
我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了吗? 新闻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 30 周年 中国已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逾 2100 万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3776.shtm 记者 2 月 12 日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实施 30 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 30 年来,中国共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分别达到 33.5 万 、 273.2 万和 1830 万多人。 据了解,条例实施 30 年来,中国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基本建立了学科门类与类型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权授予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截至 2009 年底,中国博士、硕士、学士授予单位已分别达到 347 所、 697 所、 700 余所。目前全国在学研究生已达 140.5 万人,其中 博士生 24.6 万人 。共招收各级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 90 多万人。 1980 年 2 月 12 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 1981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从此诞生,也标志着新中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极大地推动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有两句话很给力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 30 年来,中国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基本建立了学科门类与类型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权授予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从此诞生,也标志着新中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极大地推动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大家看到的现实是: 1、 各类人才计划雨后春笋般出台,“ 洋”为先,有些高校招聘都规定不要土博士了(似乎意味着国内合格的博士不多啊,高端人才都是需要引进的)。 2、 记得有大学生毕业做“掏粪工”的报道。就业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4913 次阅读|12 个评论
洋博士是水做的骨肉,土博士是泥做的骨肉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1-1-31 08:49
洋博士是水做的骨肉,土博士是泥做的骨肉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 。 历史真的很巧合, 现在的人才大流动就是按照贾宝玉的思路进行的。 洋博士在于洋,一个 三点水 就印证了贾宝玉的话是对的。 土博士土于土,“土”字的弊处是下面的一横偏长。 如果下面的那一横偏短,“土”就成了“士”, 这也正是高档洋博士所追求的, 当然了不少土博士也在追求把 土 变得下面短上面长。 洋博士是水性杨花的漂亮女人, 不但看薪水,还要看雇主的长相。 (在美国博士都是大张旗鼓地往上流动) 土博士一般都只能从一而终,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洋博士是女儿身, 不但能生儿育女, 有时还能装点江山。 所谓的“不爱江山爱美人”, 就是“女儿身可以装点江山”的注释。 今天漂亮的洋博士仍然可以像美女一样装点江山。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4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土博士,怎么办?
热度 13 gl6866 2011-1-24 12:52
读了王德华老师的博文《 土博士还能看到希望吗? 》后,有点感触和回忆。现在我国大力提倡引进“海归”人才,这样势必给本土培养的博士造成很大的压力,无论是从科研上还是就业上都是如此。引进的人才那可谓众星捧月,从上到下都对这项政策欢呼雀跃。尤其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更是举双手同意。我们从来就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的传统,反正引进的费用又不用他们来掏腰包 。这就是中国的现况。 可是,我却对这个举措有点疑惑。首先,海归人员未必就能适应中国特有的水土,因而就是回来恐怕也是身在汉营心在外;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回来也未尝不是个出路,不行就再回去。其次,引进的人才大都聚集在自然科学领域,而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却少之又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倒是认为,国家认为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人文社科则属于另外一个介于科学与非科学领域之间的那么一块灰色地带,如何把握这个灰色地带,便成为我国顶尖的大事,不要忘记人文社会科学从事的研究工作绝对不同于自然科学工作,自然科学是面对自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是面对人和社会的。而人和社会则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第三,我们引进的人才大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或末期的人,这些人在国外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有所成就,可是我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更早得被引进呢?这个问题也需要大家思考一下。 1949年以后,有许多可以去国的老的国外留学回来的专家也是一腔热情,希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出把力气,可是他们的命运我们也知道,基本都很惨。并没有完全发挥他们本应发挥的作用。后来我听到有年纪挺大的老学者抱怨,我们当年没有去国,就是希望在新中国有所作为,可是却没想到,来了个热脸蹭个凉屁股的结果。现在人家晚回来的则成了座上宾,香饽饽了。而我们却成了昨日黄花,无人问津了。他们的牢骚是有相当代表性的。因而我觉得,回国效力要看时机,回来早了,未必可行;回来晚了也不好说。这个度恐怕就很难拿捏,完全要看自己的取向。 至于王老师说的那些土博士的问题,我想我还是赞同 他说的“能出去的话,作为第一选择吧。……先联系出国。”他的这个建议对土博士来说恐怕是肺腑之言啊。的确,在当下中国的这个实际情况下,他说的绝对有道理。自己掐算好时间,现在引进来的人才肯定要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我想至少会把一些新的气象带入中国。可是,他们也有老了的时候,现在的博士们,趁着年轻,可以早早动手联系国外的选择,然后再琢磨着是否回来报效祖国,那时你们也会成为香饽饽的!当然,前提条件是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能够成为一项国策。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4333 次阅读|23 个评论
土博士-有希望
zls111 2011-1-9 11:21
刚才看到王老师的文章 土博士还能看到希望吗? , 联想这几天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感慨良多。王老师是作为长辈来说了下他的看法,那么我们这些博士生是怎么看法,不管我的看法有没有代表性,就这个事情来说下我的看法。 土博士如今的状况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总体来说两个原因:体制与我们自己本身,可能很多人都把问题归结到体制,但是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体制也是多因素的,这种体制对学生的培养不利,自然学生的发展就难。比如这种体制使很多学生毕业了拿不到学位,势必更加深后来的博士生对顺利拿到学位的担忧,自然就导致刚念博士就在为毕业而努力奋斗,就在为一或两篇文章奋斗,好像上博士就是为了博士毕业的。我觉得这种思朝对学生是深深的伤害,是体制带来祸害,不以人为本,以文章为本。当然,体制下还有很多其他问题。自然就难培养出人才,也就有这么多人才引进计划,冷落土博士。从这个逻辑也有些笑话和悲凉,自己生的孩子没养好,就不要了! 那么作为我们博士生,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适应还是半适应半反抗,或全反抗。明显的全反抗是与体制相斗,也玩不过。选择中庸可能是合适的,念博士不用为任何人负责, 不是导师,不是学校,只为我,为我的发展,为国家!本来培养的经费都是国家出的,而不是学校或机构(可能还扣了一些)。 念了博士,理科博士应该大部分是要继续从事科研的,也就是日后要独立从事科研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到了实际情况就不是那么简单。学习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诱惑,比如网络,qq,游戏等,还有生理上的诱惑,可能就不能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身上。在加上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很好的在后面push我们的发展,有的push都没道理,可能导师是老板。人在江湖,在我们这个江湖,有那么多的游戏规则, 有的时候要做园,有的时候又要做方的 , 把人做好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种体制下就很难有好的环境使学生安心学习,也就有了现在大家的首选学习的地方是国外。国外的环境和条件是好,但是中国才是我们的祖国,才是家。总不能家不好就不要吧,积极去改变我们的家,使她更好才是可持续发展。就眼前来看,我们的环境正在越来越好,更需要你,大家的努力。就算自己牺牲了,而改善这种环境的一点点也是值得的。如王老师担忧的,我们的前途现在有些渺茫,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些人去走在前面的,总是需要一些人付出的,这种付出是有价值的。 管理学上有套理论做重要的事情,做最紧迫的事情。 面对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世界,做好自己,顶住诱惑,不断的学习,壮大自己。 在成长的阶段,真的希望体制不要起副作用,千万不要。真的希望体制能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壮大自己的同时,希望自然就会多了些。 世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5063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真实水平的藐视才会最终害了中国科研
热度 1 zhiwei 2011-1-7 04:27
博文《对国产博士就业歧视最终会害了中国科研》读后感 陈儒军老师的博文《对国产博士就业歧视最终会害了中国科研》(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1278 )得到了很多的推荐和评论。土鳖和海龟的讨论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扩展到刚毕业的博士层面上。 虽然我很认同博文论点和论据,但是不赞同一定要在博士前面加上国产的和海外的的说法。不是说陈老师这样说了不好,是觉得很多人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很不好。 为啥要一定划分界线?非要给博士也扣上三六九等的帽子,然后让他们(我们)从年青起就站在对立面上?土博士们联合起来把海博士们搞土,海博士们团结起来把土博士搞臭,这可不好玩。 这样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土博士就业的歧视,实际上就是对一个人真实水平的歧视。简单地看盖在脑门上的章来判断一个人,难道不是对真实水平的藐视么?即使所有的土博士和海博士都公平地就业了,如果在其日后的发展中不能以实力论高低,我们国家科研就有戏了?所以个人觉得,对真实水平的藐视最终害了中国科研的说法更靠谱一点儿。 是骡子是马,割块肉煮煮尝尝!肉好吃就行,谁管你是喂啥长大的。虽然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但是欧美加工的海博士平均水平略高于国产博士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公认的,但平均对个人来说实在不给力。我家的平均收入还高于国民平均收入呢,大街上比我有钱的还不照样多的是?广州有个房地产老板是比我有钱,难到你就能说每个广州人都比我有钱? 所以啊,还得因人而已,土博士不一定有多大本事,海博士也不一定没本事,是吧?反正就是个博士。 俺还是那句话,能者能有所劳,能者多获!(俺也不反对任何国家有政策性倾斜的保护主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87 次阅读|6 个评论
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周志华
热度 1 maokebiao 2010-1-26 20:22
在前面一篇博客中,我提到一个我非常佩服的人,当年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偶像:周志华,他是土生土长的土博士,但他取得的成绩应该超过了很多洋博士。值得我们这些土博士学习 : http://cs.nju.edu.cn/zhouzh/zhouzh.files/resume_cn.htm 周志华,男, 1973 年 11 月生。分别于 1996 年 6 月、 1998 年 6 月和 2000 年 12 月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获学士、硕士 和 博士学位。 2001 年 1 月起留校任教。 2002 年 3 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3 年 11 月被聘 任为 教授, 2004 年 4 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3 年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2006 年入选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现任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长、 人工智能教研室 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信息检索、演化计算、神经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 发表论文 70 余篇,获发明专利 8 项。任 科学通报 副主编、 中国科学 编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副编辑,以及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Elsevier) 、 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 (IOS) 、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inger) 、 软件学 报 等多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任国际学术会议 PAKDD 、 PRICAI 指导委员会 成员, PAKDD'07 、 PRICAI'08 、 ACML'09 程序委员会主席 / 共同主席, IEEE ICDM'06 、 IEEE ICDM'08 、 SIAM DM'09 、 ACM CIKM'09 等多次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副主席或领域主席,十余次国内学术会议主席, 香港研究资助局 、 荷兰科学研究基金会 等海外科学基金机构的评议专家。现为 中国计算机学会 高级会员、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常务理事、 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 主任, IEEE 计算机学会南京分会 主席。 香港科技大学 等校兼职教授, 复旦大学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浙江大学视觉感知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获 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 、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5)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3) 、 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4) 、 中国IT 十年杰出青年 (2008) 、 中创软件人才奖 (2002) 、 微软青年教授奖 (2006) 、 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2006)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 、 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07) 、 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4) 等。 具体情况见 http://cs.nju.edu.cn/zhouzh/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33373 次阅读|5 个评论
土、洋博士,别比了!
pony911 2010-1-24 10:55
很久没上博客了,今天一看,土洋博士的问题,成了个大问题。现在学校也出台了,所谓1:1:1,不过不是金龙鱼那个,是教师留校的选择比例。看似非常科学严谨。但是,自然出现大家现在热议的土博士与狗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土洋之实的问题。正像王鸿飞老师指出的那样:越是看起来规范,就越可能规范不了。可是在中国有一个更难的问题就是:不规范就更不规范。 所以,现在要想争个明白,恐是难上加难,想要行政化的高校体系中的大大小小行政领导改变思路,则是难上加难。领导们的反问必定是:你说怎么管理?真是,中国的事情很多都复杂在你说怎么办这个问题上了。 大环境中非左即右,难于平衡的局面,已反反复复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上,单单争论,怕是没有任何用处。我想,不论土洋,低着头,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事实说话,或许更好些。当然,这个过程中,势必要牺牲一批人,可是我们的历史似乎一直要通过不断地牺牲来唤醒世人。这可能也是中华民族颇多悲壮色彩的因由。牺牲了的,和让别人牺牲了的,可能都会被历史遗忘,但历史确实是前进了。 不过时下,让人真正担心的倒是:在这纷纷扰扰中,是否有一批栋梁之才被伤了心、被压抑,或被逼无奈,远走异国他乡。纵然,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土生土长的青年才俊对祖国满怀深情,对父老乡亲恋恋不舍,但是否也带着几分愤懑呢?此种情形下,还能设想离家出走的每个人都义无反顾,热情高涨地在若干年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么?我想很可能,他们或无奈或愉悦地进入到自己那时的现实角色中,而渐行渐远。那么,我们现在这种用人模式,或者说新思路,则成为人才战略规划中的一种无知而无情的短视。当然,就像现在的海外才俊一样,有人出钱,经常回来省省亲倒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争论之下,除了痛快一下、发泄一下之外,实质收获几何呢?说不说,其实都是人人明白。 无论土、洋博士,无论力挺土或洋,大家不如都想想不如人处,看看应该怎么做,似乎更务实,更妥帖些。 各位老师,情急之中,不都是为了大学的本质和中国的发展么?既然目标一致,一起想想合力之举,是否更有意义呢? 土、洋博士如何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把弄土、洋博士于鼓掌之间的土、洋博士领导们(有些可能还不是博士),想想如何融合中西,和谐(这真是个好境界,可是在众人口中进进出出,很少看到真正的落实)发展,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自己也是刚刚在一次活动中,认识到了自己与洋背景的大大小小人才们的差距。这种差距有些是可以心平气和接受并认真反思的,有些确实是一味崇洋而让人难以接受的(只挂名,不到职,也可以被计入本校教师,分享有限的国内资源。脚踩两只船一直是国人所不齿的行为。但似乎到了引进、兼职....,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贡献了,一种分享的无私了)。好在学校领导(恍如包青天一般,依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解决了问题。 但是,寄希望于任何人,都不如寄希望于自己,自己不努力,纵有千般理由亦是苍白! 老问题: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落脚点偏了! 奥运会结束了,洋人朋友们走了,突然发现北京大街小巷在奥运前夕突然增加的垃圾箱也随之消失了。更为夸张的是,增加时密密麻麻,撤销时毫毛不见!!我们一直要这样崇洋么?崇点本质的好吗? 参考文献: 王宝山:国内博士到底哪点不合格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83 刘进平:国内到底有多少博士不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5 吕喆:本文引用地址:也谈国产博士是否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62 叶剑:别把土鳖不当脊椎动物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94 丛远新:被歧视的并非土博士,而是(补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730 陈继春:空中飞舞的不是博士,是无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3 王鸿飞:文凭买卖和论文作假泛滥的根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89 金拓:就事论事评说中外博士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85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土博士学术水平评价方法建议
chrujun 2010-1-24 00:07
吕喆 老师提出了博士的评价问题【1】,我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博士评价方法的思路。 由于国内过于讲究人情,至关重要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基本上变成了走过场。 没有在答辩会上不通过的博士。 行政部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论文外单位盲审,要求SCI论文必须达到多少篇,影响因子达到多高才能合格。为了追求SCI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又产生了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行为。应该说来,出现土博士不被认可,评价手段僵化,形形色色的博导们应该是罪魁祸首。 如果博导们严格按照西方的博士制度培养和评价每一个博士,就不会出来行政部门权力干预和评价学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重拾学术权力,而且需要在博士培养和答辩环节进行更完善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防止不按照学术规律办事,防止走人情、走过场而不受制裁的情况发生。因此,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1. 答辩委员会评价要真正发挥作用,负起责任。 为了防止答辩委员会滥用权力,必须在博士论文上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亲笔签名。如果答辩委员评价有问题,要追究答辩委员会成员责任。 2. 答辩时间可以延长为2小时或更多,让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充分时间了解答辩人学术水平。可以先让答辩委员会成员看一个小时论文。然后再答辩40分钟,回答问题20分钟。也可以提前数天将博士论文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让每一个答辩委员会成员有成分时间了解答辩者的学术能力。 3. 答辩时要提交所有发表或采稿论文的全文复印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现一稿多投和抄袭行为,也可以让答辩委员会成员有机会评价答辩者学术水平。 4. 可以邀请部分国际专家评阅论文。所有论文评阅意见必须放在博士论文中。 5. 答辩委员会答辩意见必须放在博士论文中。最后提交存档或上网的论文必须有同行专家评阅意见、答辩意见、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及签名。 由于论文答辩意见、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包括国际专家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名单及签名都在博士论文中,都暴露在阳光下,并且要负起相应责任,因此可以对博士水平提出比较中肯的评价。 比单独数论文篇数,看影响因子强。 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术水平的客观评价。如果博士导师拉关系户充当答辩委员成员、答辩意见夸大其词、论文评阅人放水等,都可以被发现,这有利于提高博士培养水平。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也谈国产博士是否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62 相关文章: 【2】王宝山: 国内博士到底哪点不合格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83 【3】刘进平: 国内到底有多少博士不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5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95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假如跳楼自杀者是“土博士”
wangxh 2009-10-23 20:46
一位海归博士,可能由于待遇问题,跳楼自杀,马上引起科学网博客一片哗然,各种评论纷至沓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有人竟然拿此事与钱学森老相提并论,真是荒唐。钱老为了回国效力付出了多大代价,难道大家不知道吗?钱老们回国效力跟祖国讲价钱了吗? 当然,无论是谁,英年早逝,尤其是非正常死亡,的确令人遗憾和扼腕叹息。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非走这条路不可吗?难道真的没有活路吗? “海归”为什么变成“海龟”、甚至变成“海带”?海外学子归国干吗来着?假如国内的待遇与国外一样,有多少洋博士还会归国吗?假如归国的待遇与土博士相同,又有多少海归还会归国吗?假如......另外57平米住房怎么了?在中国目前住57平米住房的博士难道只是极少极少数吗?大有人在!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科研成果出自6平米的办公室!老爱也是先有成绩后做教授的!只有“残疾脑袋”的校长及其智囊才会制定出—— 先给“教授”头衔及丰厚待遇,后出成绩 的政策! 假如跳楼自杀者不是海归洋博士,是土博士,又当如何呢? (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实际上,由于受到许多领导“外来和尚好念经”不正确思想的影响,有许多很有能力的土博士没有得到很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至今他们仍然在挣扎着......
个人分类: 社会|6210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