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论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医学通史》——医学史的理论研究
fqng1008 2019-6-12 20:41
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医史研究的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参考研究任务和目的性,经过对客观需要的调查、研究现状的摸索、取得成功可能性的了解,可以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初步课题意向是单一的,也可能同时获得多个课题;初步课题既可能是小的,也可能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大课题;初步课题可能是很专门的,也可能是一个包罗很多的复杂课题等等。此刻,如果研究者可以给予分析、鉴别,确定其最佳选择,那么就可根据需要和可能等,将研究题目定下来。不然,研究者在这些初步形成的课题面前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或下不了决心,那就可向有关专家、前辈、同事或朋友等请求指导,共同分析这些初步设想的利弊,可能性之大小,资料之多少,调查之难易,研究者的兴趣和知识基础,特别是社会效益、学术价值等,在比较中逐步确定其最佳的选题。 研究课题选定后,研究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大量收集和掌握有关史料就成为关键所在。一个极好的选题,没有足够史料收集的支持,就不可能形成有说服力的结论,甚至造成研究工作的失败。医学史料之收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直接史料,或可称为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如就医学人物之研究,其档案材料、自传、书信、著作手稿、论著、笔记、遗物、墓志铭等;直接史料还有一个重要来源,这就是考古发掘之所得。一般而论,由地下发掘或由石室、古建中所获者,均有较高的直接史料价值。间接史料,或称为第二手史料,非直接史料一般均属此类。如就医史人物研究而言,非本人撰写的有关传记、回忆录,或经重编的著作、文艺作品、美术雕刻、评述、论文等,或属第三次转引、编录者,故其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便有所降低。不过,也有不尽然者。 史料犹如炊米、原料,医史学研究如果没有史料,那就是无米之炊,没有原料的工厂,这个道理很清楚,无需多费笔墨。如何收集好史料,的确存在着方法和技巧问题。如果对所选课题的基本情况已有初步了解。便从直接史料之收集入手,再及于间接史料;相反,亦可由近及远,即由间接之二手、三手资料入手、理出线索,再循序收集更有价值的直接史料。其方法大约有: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考古发掘、文物征集等。 要善于鉴别医学史料的真伪。如上认真的收集和证购,有可能获得大量有关史料,这就为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然而为了确定其真正价值,还要进行科学的鉴别。 民族医药中的精湛技艺和特效方药倍受重视。 医学考古学。这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医史研究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等交叉研究将要诞生一个新学科,属于科技考古学的范围。在中国,考古学主要是对元代以前的有关人本身的遗骸,和使用的工具进行研究。这许多考古资料,可以补证史书的缺漏和不足,是医学史研究中不可少的。医学考古学与医学史虽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但却有着殊途同归、异曲同功之效。与医学考古学直接相连的是中国医史博物馆及其学科。远古以来,在中国的地上地下保存了大量的医药遗址、器物等。有的作为名胜古迹被保留下来,有的则被损毁,有的文物保存在古董商和博物学家手中,有的则被方志、野史笔记、金石学、文献学所收录。近代博物馆中常有关于医药卫生的文物陈列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 随着医史研究的深入和大量医史实物资料的发现、搜集、整理,考古学的发展和博物馆学学科内容的系统分类,在专门博物馆内分划出了医史博物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博物馆工作者就已经提出: “倘今后几百科学,各设专馆,搜集实物,以资稽考,则学子之所诵习者,可以目验,一国富强,民情风俗,以及现代科学之沿革及其应用,俱能一目了然,供其参观。”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医史博物馆,创办于1938年,1959年归上海中医学院,在馆藏、陈列、机构建设、人员设置等均不断取得发展,出于教学的需要,陕西中医学院等单位积极筹办医史博物馆,该馆现已升格为陕西省医史博物馆,收藏及陈列均较丰富多彩,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广州、吉林、成都、山东、甘肃、湖南、南京、北京、江西等中医学院也相继办起了医史陈列室、馆。中国医史博物馆,其前身是1950年全国卫生展览会的医史部分,后划归中国中医研究院。此后,曾在该院多次复展并得充实发展。经过多年征集医药卫生文物等,于1982年建立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时,正式建立了中国医史博物馆,现有文物近4000件。此外,河南南阳有张仲景医圣词、陕西耀县药王山,孙家塬有孙思邈纪念馆、湖北蕲春有李时珍纪念馆,以及陈实功、万全、皇甫谧、扁鹊、吴尚先等古代医家和近代医史遗址,医家的纪念馆遍及各地,还有少数民族的医药胜地,如西藏的药王山、青海塔尔寺的门巴扎仑(医学校)、内蒙古的三镇医学旧址等,都具有医史博物馆的性质。这些医史文物与胜迹,生动而直观地证明了中国医学的悠久历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中国医史博物馆学是中国医学史与博物馆学交叉的一门新学科,是中国医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社会效益,也是中国医学史的一大特色。 医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过去,阐明过去则是为了认识医史经验教训、评价已往的医史人物,以前人为鉴,为的是今人和后人。因此,医史工作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益于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医学史研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这对医史工作者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史工作者运用德、识、才、学四条标准,既是对治史能力的衡量,也是对医史工作者基本素养的要求。 史德,即治史的道德和思想品德。秉笔直书,不隐不昧,实事求是,客观的反映实际,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 史识,就是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表述等能力, “这样能力,既包括史学工作者的思维素质与能力,又包括史学工作者的开拓创新精神与能力。史学工作者能够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这就是‘史识’”。 史学,是指医史知识、医史学的理论。《隋书 ·经籍志》说:“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记,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尽管这样要求标准不甚完备,但其中“博”与“通”这两条有可取之处。博是指知识结构横向联系,通则是指知识结构的纵向联系方面。所以治医史,除了解医学各方面知识之外,在对专业专精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还要具备多种学科的相应知识,才能提高医史学术水平,有可裨益。 史才,中治史的才能,如研究能力,史实真伪曲直的鉴别、分析能力、组织、综合能力、语言的表达及写作能力等等。《四库全书总目 ·史部总序》说:“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对于写出的医史文章和书籍应当论从史出,言必有据,将科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须要有史才。 中国医史队伍是由医、文、史,哲各科人员组成,整个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还有相当一批医史爱好者,有的人也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绩。 在中国医史研究的长河中,医史工作也曾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有它轰轰烈烈的年华,也有惨淡失落的岁月。中国医史工作者经受了这种沉浮的考验,近十余年间,我们已培养医史学硕士近百名,医史学博士 10余名,更接受国外有志中国医史学博士研究生,以及短、长期考察访问学者等等,表现出了对医史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难能可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虽然在面前还有种种困难,但中国医史研究正在走向世界,这是大趋势。中国医学通史的完成,是中国医学发展在本世纪九十年代中空前的比较系统全面的一次总结,但绝非最科学完美的终本,尽管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他学科文明史需要医史,人民需要医学史,医学发展需要医史,我们相信未来将更加光明。让每一个医史工作者、医史爱好者、热心并支持中国医史研究的志士仁人,为繁荣中国医史研究事业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使我国医史研究、教学的后来者能在一个更好的基础上大步迈进!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妄”议我国安全科学理论创新落后的根源
热度 3 After50 2017-8-8 20:46
“妄”议我国安全科学理论创新落后的根源 写这么一个带负面性结论的题目,肯定涉嫌“妄”议之列。所以先解释一下原因。 看了《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年 6 月( 17 卷 3 期 809-812 页)刊登的“ 2011-2015 年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通报——团队协作与影响力(三)”一文,在文章统计的 2011-2015 年百个高频关键词中,竟然找不到“科学”“理论”“原理”“模型”“致因”“系统”等理论性的词来;在文章统计的 2011-2015 年百篇高引文章中,竟然也找不到一篇真正属于通用性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文章,而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安全工程技术类的。 而在国际安全科学类刊物发表的论文中,高频使用的关键词大都是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涉及的,如“模型”“性能”“系统”“行为”“风险”“氛围”“损害”“健康”“组织”“设计”等(见李杰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4179-866414.html )。 由上例子的比较可知,标题“妄”字加引号可能还是需要的。 学界都知,做理论研究创新或首创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也是如此,首创非常重要。为什么我国安全科学理论研究总体水平比较落后或滞后呢?下面对其原因做简单分析。同时也先申明一下, 下面所述问题不是针对任何人,而是为了说事和有利于问题的改进。 其实,我自己也是存在有下面所说问题的人。 1. 研究思维让周围现实牵着转 。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仅盯着当前我国生产安全的发展水平和个人所观察到的局部问题开展研究,是很难有创新或首创的。由于我国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或局部的生产方式还处于半个世纪前的落后状态,有的处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状态,少数处于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状态。对于前者人们只要用传统的事故预防方法即可以应对有关的安全问题,对于中间的人们只要用国外数十年来建立的安全理论也可以基本解决问题,对于后者也已经有了不少安全管理方法和理论可以运用。即使是盯着后者做安全理论研究,也难有创新或首创可言。要 做安全科学理论的前瞻研究,需要抛开个人所处现实中的生产安全问题和个人所观察到的局部问题而开展研究 。 2. 实用主义的功利意识太强 。多年来我国科研的指导思想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为题为使命。安全领域也是一样,大多数安全科技工作者的学而致用思想过于牢固,因而 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做安全领域的下游即应用层面的研究 ,对中上游的理论研究失去兴趣和看不到其重要的意义,导致从事安全理论研究的人极少,而且成为另类,进而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组织机构的支持,如此一来自然是理论研究成果也难以出现。 3. 多年文理分科造成科研思维狭窄片面 。安全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大交叉大综合的学科,其理论研究的创新,必然也需要有大交叉大综合的思想和知识基础做支撑。由于较长时间我国人才培养文理分科,导致大多数科研人才的思维方式是偏科,安全领域的科研人才也是如此,有大交叉大综合思维和创新的人才很少,有科学学、系统学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安全理论人才不足,对于安全综合学科的片面思维模式必然限制了理论的创新。 4. 研究缺乏国际视野或前瞻性 。国内不少安全科学的研究者对国际主流的安全科学期刊的文章知之甚少或不知道,对世界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缺乏了解,而盲目强调中国特色或以中国问题为由,坚持原有的落后观念和固守原有的知识,不与国际主流的安全科学研究领域接轨,这样何谈能够提出引领国际潮流的安全科学创新理论? 5. 学习借鉴思维重于创新思维 。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已有理论和经验承然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但久而久之也容易养成一种习惯。过去二三十年来我国企业公司大都在学习国外的安全科学理论,特别是安全教科书里也充满了国外的安全科学理论。因而许多人的思想自然而然地让外国人的那些安全理论牵着走,也习惯于学习外国人和拿外国人的安全理论来应用,对外国人提的理论与方法也较为很容易接受。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安全理论工作者对自己独树一帜的理论创新很少思考,加之安全理论创新非常困难,能知难而进者还是少数。 6. 事物的两面性和系统性兼顾不足 。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发明、创造和设计等研究中,脑袋里只一根筋想到研究结果的正面和积极的作用,而很少考虑研究结果的负面和消极乃至反人类的潜在可能。从长远看,有些发明创造和设计不如不要为妥为好,例如,有些农药和化学原料。另方面,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系统安全和全生命周期安全的思想,没有从全面和多阶段所存在的不同结果审视安全问题。结果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衔接环节出了大问题,整体安全性也大打折扣。在上述大背景和氛围之下,有关事物两面性和系统性分析的安全科学理论的创新更加缺乏,也很难被接受和运用,进而导致安全科学理论创新更加弱化和边缘化。 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是: 现实安全的相对性和被动地位,禁锢了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思维 。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48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突破理论研究的桎梏呢?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6-11-26 11:23
纵观科学发展史,牛顿、爱因斯坦等这些天才巨匠发现了某些“照亮星空”的普适规律,前前后后的各路豪杰也搞出了不少专业定律。时至今日,容易被发现的定律早已被聪明绝顶学者瓜分完毕,潜伏很深的定律需要新时代的“牛 A 他弟”攻城拔寨。所以嘛,现在想在理论上有一点突破,确实非常困难。 任何自然对象的演化不仅受自身物质属性的影响,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往往呈现复杂的非线性行为。人们通过对这些行为引发现象的观察,采用理论、试验与测试分析等手段,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困难重重。有的人被假象所迷惑而误入歧途,有的人被现象误导带入了“地沟”,有的人想面面俱到地考虑各种因素,即使能勉强写出描述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但常面临解法和参数选择的困难,仍然像面对“刺猬”般地干着急而无从着力。 如何突破理论研究的桎梏呢?我看还得走化繁为简的道路。 以斜坡稳定性为例,影响其失稳的因素太多了,不仅对其本身的物质、结构等难以搞清楚,而且降雨、地震、剥蚀卸荷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亦难以量化,所以对斜坡稳定性搞了多年,仍未在稳定性理论分析上有重要突破。 不过,这事儿咱一步一步地捋捋,就能化繁为简了。 ( 1 )斜坡滑动得沿着软弱面(滑动面)吧,否则动弹不了。如果这个滑动面全是软弱物质,一下大雨,不就滑了,但许多斜坡历经多年暴雨也未滑,说明了什么?深入想一下,对了,滑面上得有阻滑的高强介质吧。若它不被剪断,斜坡无论如何也滑不下来。 ( 2 )这下找准了主控因素,把复杂的 斜 坡稳定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高强介质破坏问题了。如此,若咱搞清楚它的破坏机制,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啦。 ( 3 )高强介质的破坏受重力荷载、降雨与地震等因素的影响,破坏过程也很复杂,怎么办?还得抓主要矛盾。把降雨、地震等环境因素视为随机荷载,只看荷载作用下高强介质破裂经历几个阶段。 ( 4 )由岩石力学试验知,需经历压密、弹性、稳定破裂、非稳定破裂和峰后破坏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有两个点很重要,即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对非均匀介质,到了峰值强度点意味着高强介质被剪断,但要到达峰值强度点,体积膨胀点是 必经之路 。如果建立了两点的应力或应变比值联系,有可能把环境因素、几何与力学参数的影响消除了,使得问题被大大简化。这一步的的核心是,从万变中寻找不变的物理量。 ( 5 )如何建立两点之间的联系呢?得找高招儿。岩石是非均匀介质,内部的微缺陷(裂纹)纵横交错,受载到一定程度裂纹之间还要“打架”(非线性作用),若仅聚焦于微观角度,即使能写 出 裂纹演化的非线性 方程也难以求解。肿么办?凉拌,引入统计强度理论,架设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即可畅通无阻。 俺们这些年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目前看来,这样做是正确的,前景看好。 高大上的重整化群理论应用于不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理论实质也是:通过粗视化过程改变研究对象的观测尺度,以便 抹除其内部某些琐碎细节 ,进而凸显其内部某种物理量不变特征,以揭示其规律。 做理论研究,建议先把大问题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等效的小问题,抓住小问题的主控因素和机制猛攻,不要被细节所羁绊,则可能有所突破揭示其本质规律。 理论搞到什么程度算有点眉目了呢?我的理解是像牛二定律一样简单。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从大师们的名言中寻找答案吧。 伽利略建言“自然界总是习惯于使用最简单和最容易的手段行事。”;达芬奇认为“自然界总是以最简洁的方式行动 。 ” ; 牛顿悟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爱因斯坦提出了逻辑简单性原则,认为“这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组成了理论的根本部分,它们不是理性所能触动的。一切理论的崇高目标,就在于使这些不能简化的元素尽可能简单,并且在数目上尽可能少,同时不至于放弃对任何经验内容的适当表示。 ” 搞出的理论对不对呢?必须通过观测数据验证。初步对了呢,要穷追不舍地深挖扩大战果;若还是有问题,看看主控因素找准了没有?简化的模型对不对?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下,只要大方向正确,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能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1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P/NP问题的定义理解
热度 2 accsys 2015-6-17 10:10
关于 P/NP 问题的定义理解 姜咏江 研究 P/NP 问题,最关键要正确理解其定义。在维基百科网站上, P/NP 问题是这样定义的: The class P consists of all those decision problems (defined below ) that can be solved on a deterministic sequential machine in an amount of time that is polynomial in the size of the input; the class NP consists of all those decision problems whose positive solutions can be verified in polynomial time given the right information, or equivalently, whose solution can be found in polynomial time on a non-deterministic machine. 而在百度上见到的中文定义是: 复杂度类P包含所有那些可以由一个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表达的时间内解决的问题;类NP由所有其肯定解可以在给定正确信息的多项式时间内验证的决定问题组成,或者等效的说,那些解可以在非确定图灵机上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出的问题的集合 。 P/NP 问题的要点概念包括:确定型图灵机、多项式时间、给定正确信息、非确定型图灵机、解决的问题等。这些概念中确定型图灵机和非确定型图灵机都有数学方法给出的定义,其余的几个概念都似乎不大清楚。其中最要命的是所谓多项式时间,其不明确性简直是数学史上罕见。 不确定的问题就需要讨论,或许P/NP问题之难就出在那些模糊的概念上。首先我们要弄懂问题的定义。对于问题我们似乎很熟悉,但要将其放到定义的层面上,确实不好准确给出。 从问题组成的角度来看,一个问题要有条件及适合条件的结果这两部分组成。由条件怎样就得出了结果?这中间要经过推理、推导、计算、替换等一系列环节。这些中间环节今后我们一律用计算替代。我们可以如下给问题下定义。 定义 :从条件出发,经过计算,最终得出结果的过程称为问题。 可以知道,条件、计算和结果是问题组成的三要素。从条件出发,经过计算,最终得到确定结果的情况,我们称问题有解,得不出确定结果的情况,称为无解。 NP 类问题定义中说的“ positive solutions ”就是有解吧? 例如, 有条件 x 2 -x-6=0 ,经过计算 . 得到 x=3 或 x= -2 这两个确定的结果。这说明这个求方程根的问题有解。 实际问题当中的条件常常很复杂,因而计算的过程也不会象上面这个例子那样简单,如果用计算机来计算,一般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通过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最后才能得到有解或者无解。 回到 NP 的中文定义“ 类NP由所有其肯定解可以在给定正确信息的多项式时间内验证的决定问题组成 ”来看,似乎对验证的理解有误。 所谓验证(或者叫判定)总是从某些不完备的信息(不能用单独的部分条件或只是指猜测结果)出发,去寻找完备信息的过程。因而所谓“给定正确信息”大概是我们猜测,这是翻译者对文中内容不甚理解加上去的条件吧 ? 如果一个需要判定的问题,已经给定了正确信息,那么只要按照正确信息的条件计算下去,那就可以知道问题是否可解,还提什么验证判定的意思呢? 这是我们的翻译问题还是英文表述的原意就是如此?请精通英文的专家能够解释一下。 我想真正能够准确地表达 NP 问题,是否应该这样定义: 类NP由所有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验证其给定信息正确的肯定解所确定的问题组成 。 有关的其它概念,我们暂不在此讨论。 补充:有的叙述将验证最终回答是“yes/no做为NP问题的表述,那就会造成回答yes或no都属于NP的问题。虽然判定属于NP的问题是需要回答 “yes/no,但以”no“回答的那些问题显然不应该属于NP。 2015-6-17
个人分类: 科研讨论|8196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普教育需要理论研究?
热度 1 lyxiang 2015-5-19 10:55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吗?是发展具有共性的有关理论、以指导行业的发展,还是发展行业的理论研究呢? 科普教育工作者,如果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两部分人群:科普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以下简称“研究者”)与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者(以下简称“组织者”)。诚然,在研究者或组织者中亦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即组织科普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的,或研究科普教育理论的同时、亦深入参与或直接策划组织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但是,在科普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对于对方工作性质等诸方面,研究者与组织者的认知是存在着差异、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科普教育的理论研究,研究者的基本观点是:理论决定意识,思想决定行动。术有专攻,科普教育理论是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以下简称“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规律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拓展,逐步发展、形成的有别于社会学等学科、具体地指导科普教育实践的知识与规律。科普教育理论研究,是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要求的变化,根据不同层次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满足社会公众对科普教育个性化需求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对于组织者,研究者则认知为:其策划、设计与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是按照领导指示要求办,亦或是跟着形势走、随着潮流哄,亦或是未细分人群,器材、内容、方式千人一面,往往是缺乏一定的前瞻性、独创性,以致个别科普教育活动,人力、物力、经费消耗不少,自我感觉良好,但收效甚微、未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之一,是组织者缺乏对科普教育理论的理解、认知与运用的必然结果。因此,研究者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均存在着从业所须具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任何一个行业,均存在着指导此行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以社会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的科普教育实践,需要强化以科普教育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研究。 对于科普教育的理论研究,组织者的基本观点是:有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为理论指导,没有必要单独成为系列(亦或基于某种原因、没有这样直接地阐明)。对于科普教育的理论研究,组织者认为:是利用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知识,运用社会学等学科有关规律于科普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是属于社会学等学科发展的范畴。对于研究者,组织者的基本认知为:申请一个项目,花掉一定研究经费、完成一项研究任务、出个研究报告,即被束之高阁了,或是相应地分割成几篇文章在有关刊物上发表。研究来研究去的成果,是从理论到理论、将社会学等有关知识与规律的搬来搬去、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任何新意的空谈,对于科普教育实践没有具体、实际指导意义。有谁见到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科普教育活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对科普教育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有谁见到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科普界所推崇、产生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组织者认为,须强化社会学等基础学科在科普教育过程的应用与实践,总结、归纳、研究科普教育的个性特征,丰富社会学等学科的共性特征,使之更加具有普适性,以更好地指导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显然,上述说法,是研究者、组织者两部分人群中个别人较为极端的说法,存在着同行相轻的嫌疑,但确是两部分人群相互的基本想法,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科普教育理论研究重要性、必要性的基本认知,亦是对于行业理论研究是否必要的基本认知。 那么,科普教育,是要强化社会学等规律的实践与应用,助推社会学等诸学科知识规律的发展?还是 汲取、借鉴境内外社会学等诸学科理念、精华, 与时俱进地加强其理论研究呢?
2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温“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三个要求”
热度 10 wangdh 2013-7-25 23:46
重温“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三个要求” (王德华)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各自的地位应该是能够理清楚的,这本不应该有争论的,更不应该相互贬低,也不存在谁高尚、谁低贱的问题。不该发生的事情,天天发生着,这就是大千世界。 5 年前,曾认真读过马大猷老先生关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者的文章,内心触动很大,改变了一些“固有”的认识,也写过一点读后感。马老先生曾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提出了基础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 一、具有好奇心、创造性和想象力,即有创新能力。勤勤恳恳只能严格照章办事的人就不适于基础研究工作。相反,思想活跃,往往异想天开并常出怪主意的人可能更为适合。 二、对科学和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科学研究或基础研究,是创造新科学知识的工作,这和科学本身不同,研究者必须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把科学研究取得成果作为最大的兴趣和报酬,而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人不适于此工作。 三、科学知识和研究经验丰富。这要求具有博士等学位。” 推荐马大猷老先生8年前的文章和我5年前的读后感: 链接: 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者 还有一则讨论 : 一则精彩的博文评论 马老先生在文章中,特别强调了两点: 1 、基础研究工作主要是脑力劳动,主要靠人想,而拼体力解决不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 2 、基础研究需要全神贯注,需要系统、深入、认真的工作。 并认为: 基础研究工作创造新的科学技术。 今天重读这篇 8 年前的文章,感触更深。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好的领导、有远见的领导、有思想的领导与毫无管理思想、喜欢假大空、好大喜功的领导,产生的效果和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现特别摘录马大猷老先生关于领导者(管理者)的提醒: “ 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在人,多少钱也买不来 。 有些领导同志以为,任何单位或个人,只要给钱就可以负责任何研究工作,这是错误的。基础研究工作首先要求保证学术自由,研究人员在其具体工作范围内完全自由,不受任何干扰。领导要为研究人员准备轻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其工作。研究人员有责任在完成研究工作后,写出研究论文或报告,并且在年末写出年度总结 ( 简单说明研究工作的成功和失败 ) 。此外,不向研究人员作任何要求。领导主要为研究人员个人及研究单位作出评价,并负责研究人员的聘请、升迁、奖励、退休等工作。根据同行评议作出决定。同行评议聘请三五位资历较高的大同行科学家进行,不开会,进行书面评议,完全以业绩为准,绝对保密。对研究人员作出评价和比较可能形成压力,但是压力有助于研究工作。奖励和评比是主要的领导方法 。” 理科和工科还有些区别。由于生命科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生命科学和医学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每个国家对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投资都很大。但是正是由于生命科学的复杂性,生命科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距离实际应用还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生命,不是一座桥、一栋楼。 关于工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的思考,推荐邹谋炎先生的一篇文章: 链接: 我们的研究和“生产力”有关系吗?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8732 次阅读|25 个评论
张益唐故事的启发
热度 7 toptip 2013-5-24 04:02
张益唐扫地僧扬名武林的故事着实激动了不少人。华人论坛上甚至有人要辞掉收入丰厚的码农工作,抛弃俗世求仙山,就为能读懂老张的论文。作为看不全其中数学符号的绝对外行,我也在他的故事中想了很多。 有用没用 张益唐成名之后,不断有人冒出来问他在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有什么意义。有内行人说这个素数可以用来加密;又有人说很多研究一开始没有意义,但是百年之后就会发现有意义;还有人说这些难题解答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方法思路供它时借用。这些都对,但是我期待的答案是:没有什么意义,这是数学家们自己玩的智力游戏。 我觉得人类应该有点武侠精神,在纯理论纯基础研究领域,辟出一块仙山,专门供高手们论剑。有如奥运挑战人类的身体极限,研究也可以纯粹挑战智力的极限。至于武功如何好,全由业内高手决定,政府或者赞助商无权过问,大众只要开电视看比赛,或者饭后品谈即可。 这些没有意义的研究也并不一定是赔钱,或者浪费纳税人的钱。你个人跳多高跑多快关我什么事?但是这些纯粹的挑战可以激发每个人超越自己超越极限的愿望;同理,智力上的华山论剑也可以提振整个人类对攻克科学难题的欲望。另外,正如我以前博文说的,如果每个人愿意花 1 块钱知道恐龙怎么灭绝,那么全球就可以募集几十亿的资金探索这个答案,而一旦答案揭晓,后人永远就免费知道答案。从这种意义上讲,养一些牛人专攻各个学科的难题,管它对现实有用没用,这买卖还是合算的。 值与不值 以张益唐的功力和智力,他若愿意稍加转行,做与应用相关的工作,比如码农,统计,他就不必过着如此清苦的生活。有人说,他敬佩张益唐但却并不羡慕,因为即便现在风光,大半辈子也已经耗掉了,而他的家人不是也要跟着受这样穷苦的生活?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是也有人感叹说 燕雀安 知 鸿鹄之志哉 。 张益唐因 博士期间导师的一个错误结果误入歧途而郁郁不得志,期间也许受世俗成功概念的压力,隐居而少与家人同学联系。但是道士心中自有一个桃花岛,他们主动选择修行以求升华,外人怎知他不是乐在其中? 身在物质丰富的美国,我就常感叹鼓励消费增长GDP是误入歧途。想当年我小时候在农村,一家子一年也用不了几度电,而美国一个家庭一个月就可能消耗一两千度电。你说每年买十几件衣服和我有几件衣服换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穿几万元的行头,比起几十块钱的轻装,能幸福多少倍?人一旦衣食住行得到基本的满足,幸福感就基本到了平台。不少人感到生活得意,却不知道这种得意不是建立在真的的感到生活的快乐,而是建立在比别人富,比别人地位高的虚荣心满足上面。 张益唐十年磨一剑地潜心研究,也可以归结为求取功名。然,比起外表的风光显赫,这种求取更在精神层面,应是饶毅所说的科研志趣的极好例子。俗人只看衣物光鲜,房车大小,却不曾理解,北大高材生张益唐这样的人物,才是别样的精神贵族。 帅与不帅 丑小鸭变天鹅的例子张益唐并不是唯一。让我尤其感动的是,张益唐在扬名之前即已受到了他学生高度的赞扬。在 rate professor 的网站上,很多学生认为他是他们见到的最好的数学老师,还是在老张的英文口音很重的条件下。他可以把复杂的微积分讲得通俗易懂,资质一般的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学生中也觉得这门课小菜一碟,可以窥见老张的功力。在自己的单位,能受到同事的尊敬,学生的爱戴,这种满足感存在感岂是物质的丰富所能比拟? 见网址: http://www.ratemyprofessors.com/ShowRatings.jsp?tid=56169 有的老师天生帅哥,潇洒翘课,风流恋爱,出名出书,但实际上学生或旁人对他的评价却很低,他夸耀的好老婆兴许就在家里抱怨他太过自我中心。而有的人微驼着背,每天挤公车教课,时常叼根烟在校园里思考踱步,待人谦逊低调,乐于成全别人,一到课堂就变得神采奕奕,知识广博,风趣幽默,再艰深的知识也信手捻来。 这就是内在美的光辉。张益唐为广大研究者,得志与不得志的,指明了另外一条成就人生的道路。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2398 次阅读|8 个评论
硕士生的工程开发与理论研究
agchen 2013-1-4 23:38
对于计算机领域,现在很多实验室对于硕士生的培养都是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让学生选择走工程路线还是走理论路线。而现在接触到的在读研究生,更多的都是愿意走工程路线,主要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在毕业以后找到软件开发相关的职位。这些选择工程开发方向的硕士生,期望自己的在整个学习期间能够参与更多的开发项目,并且只希望做编码的工作。如果被安排了做技术调研、撰写技术报告和方案报告等工作,心中多有不悦。 个人观点认为,这种只想做编码,不乐意做调研和研究工作的认知,对于硕士生是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及时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编码工作最终就是一种工具,就像说话的语言对于人一样;只是在硕士阶段还没有完全驾驭开发语言,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崇拜编码工作。而不能熟练掌握调研和研究能力,会造成自己的眼界狭窄,技术方法落后,往往只是根据经验实现一些具体的开发目标,无法跟上最新的技术方案。工程能力和研究能力就像是飞鸟的双翅和双脚,没有翅膀就飞不高、看不远,而没有双脚就难以“落地”,无法落到一个正真有用的至高点上。 因此,硕士生的培养上面,工程路线和理论路线不是不相关的两条道路,仅仅是侧重不同,工程能力和研究能力对于计算机方向的硕士生来说,都是需要具备的。两条路线,只是设计的训练重点存在一定的侧重。
1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开发与学术研究的差异
agchen 2012-12-27 14:50
工程开发,主要面对实际需求和问题,利用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已有的技术及工具),通过工程设计、实现和部署使用,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要点是合理的思路、不断的实践总结,摸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学术研究,面对的是基础的问题,该问题的讨论根源与比较前沿的需求,多呈现于学术论文之中,已有的工程技术难以解决。由于学术论文对问题和方案的表述,多采用形式化方法和梳理方法,而对学术问题的求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协议和算法等。从理解已有成果、构造新成果的角度可以看出,相关的数理工具是基础。因此,学术研究的要点是梳理基础、已有知识体系的理解,找到问题要点,提出解决方法。 总体上,工程开发注重需求理解和实践;学术研究注重梳理基础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前者在思路方面,有很多捷径,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后者,更需要的是扎实、沉浸。当然,合理的学术研究的问题,还是来源于实际需求,这点与工程研发是相同的。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从科学研究中收益
热度 32 Taylorwang 2012-12-13 08:34
科学研究一般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发现某个科学原理,认识和了解人们未知的领域。它的成果表达形式就是发表科学论文,最大奖赏是得到 NB 奖,正常的经费来源在我国主要是政府的枞向科研项目经费。 相对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是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研究工作,有应用的欲望,但离应用远一点,叫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直接相关,就是直接工程化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中,一部分是政府的枞向经费,也有企业的横向经费,还可以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直接从市场获取收益。当然,有时理论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也没有非常严格的划分,且能相互转化。理论研究发现了可以应用的苗头,就变成应用基础研究了;而应用基础研究,因市场,成本等因素不可能实际应用,也就转变为事实上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相对比较独立,工作性质也比较单纯。研究人员完全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冬秋”地开始研究工作,若有创新性发现,发表科技论文,观点被公认后,确定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1905 年发现的相对论。现在的理论研究要比以前研究复杂多了,有些研究的手段要用昂贵的高科技设备,故研究工作也需要申请大量的科研经费,但 相对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工作仍是比较单纯的。 应用研究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有应用基础研究这一大类,但 更多的应用研究课题来自于社会实践,且相对于理论研究,它需要更多的人从事这种应用的研究工作。 国际上的大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开展的研究差不多都是应用研究,往往都有雄厚的研究经费与较强的研发能力,研究经费占公司年销售额的 3-5% 。如宝洁公司( PG ),年销售总额约 500 亿 USD ,其研发经费也高达数十亿美元,在宝洁公司的总部,超过 1000 名博士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要求做到一代产品在销售,下一代产品已准备好,目前正在研究再下一代产品。我去过美国芝加哥的雅培研发总部,也是数千人的研发基地,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拥有博士学位,这样的研发中心,一年的研究开发费用超过 10 亿美元,每年也只有不超过 5 个新药能通过三期临床研究,真正能上市的新药,就更少了。听讲有时 1 年只有 1 个新药,故开发一个新药的研究费用,平均高达 5 亿美金。雅培研发总部从中国去的研发人员,还是比较多的,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有些研究组的主任就是中国人,你甚至可以在走廊上用中文喧哗。而我去到一个给芝加哥市政府服务的小公司,公司中差不多全部都是美国人,我那亲戚是那公司的电脑系统维护人员,他告诉我,到他办公室最好用英语交谈,以免老美有反感。 公司的应用研究,是为公司的产品服务的,故一般不存在研究出好的成果,如何推向市场的问题,且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前,已做了充分地市场调研工作。宝洁公司自称是市场主导的公司,在我广州宝洁工作时,公司中所分的部门,有一半是与市场有关的,如产品发展部,市场研究部,销售部等。 国内的不少公司,研究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难以开发出“原创性”的新产品,这也是“山寨”产品比较多的原因。另外,大部分的工厂也不可能,及不愿意拿出 3-5% 的销售额来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样,我国的应用研究,及 应用基础研究就依赖于一些政府的枞向经费了。这些所谓的应用研究,离市场实际应用的距离就比较远,有些好的研究成果,只能变成论文,而不能形成商品服务社会。 有些研究人员,总觉得自己的水平高,清高到看不起市场的营销与推广人员, 事实上作为市场经济,市场推广的重要性有时比研究成果的水平还要重要。一个好的营销策划,比一个发明创造生产的效益还要高。 在市场推广方面,有时更需要投入人力与物力,由于在公司呆过,市场方面的推广力度也不算小,故我的一些应用研究成果还可以得到一些实际应用,虽然离我的目标还差得比较远。但 我相信,在高校或一些研究所,有不少很好的研究成果,因没办法推广应用而束之高阁! 现在是过度竞争的市场经济,千万不要再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传统的观点了。 如何解决我国现有体制存在的这些问题,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意识,提高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 国内的一些一流公司,这方面已做得不错。 二就是“产学研合作”。 当然,国外也有产学研合作的例子,如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你能看到一些大公司与高校合作建设的实验室。我国也有不少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已开花结果。但也有不少“产学研”的项目,只留于形式,行骗取科研经费的沟当。“产学研”合作要进一步深化,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基地,进行长期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三是鼓励大学的教师、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开自己的公司。 这样成果转化的效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8837 次阅读|67 个评论
“安全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设置问题
热度 3 Greg66 2012-12-10 18:23
论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下的二级学科设置 【摘 要】安全学术界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问题一直很困惑。有要求设置行业类的二级学科如矿山安全、化工安全等,也有要求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安全、 职业卫生 等内容类的。面对太多、不同方面的二级学科设置要求,决策困难。以安全学科的“ 文理综合、学科交叉、行业横断 ”属性为理论基础,根据安全学科 八项内涵 ,研究发现:(1)依据“行业横断、学科交叉”的属性来设置“行业类”、“内容类”二级学科,不但学科点数量会很庞大,还会造成各个二级学科内容的严重重复,从而浪费资源,不可行;(2)依据“文理综合”的属性来设置两个“方法论类”二级学科“安全管理学”和“安全工程学”,则可以解决安全学科与行业安全、与安全学科交叉的其他学科之间的矛盾关系,因而是唯一可行的安全学科二级学科设置方案;(3)安全学科人才培养单位可以通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设特色培养方案来实现。 【关键词】安全学科 二级学科 设置方案 理论分析 附记:这是最近写的一篇论文的摘要,尚未投稿,贴在这里供读者参考。
个人分类: 3|9603 次阅读|9 个评论
“逃离科研”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11-22 13:09
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中国“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如果博士毕业算的话,本人也忝列其中)“逃离科研”,没有大批量的从事理论研究并非完全不是好事,否则 在虚度青春的同时也将误人子弟。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特别是现代理论研究似乎与生产实践间多少有些隔膜。即使在新兴的生命科学领域,据说有一半以上的发表在顶级杂志上的成果是无法重复的。我们还没有奢侈到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研究者从事成功率很低的自由探索工作。 其实,只要赶超阶段没有结束,中国出现重大的原创性的理论突破与技术发明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因为事物总会沿着最省力的方向发展,在科技进步的道路上,我们还不是领跑者,而是采取跟随跑的战略。我们的科技革命还是会以引进吸收、系统集成和再创新为主。当然,这也是某个时代阶段的必然。东瀛日本人大把拿诺贝尔奖还是最近10几年,在日本国力蒸蒸日上、made in Japan雄霸世界的时候,日本拿的诺贝尔奖并不多。日本人开始大把拿奖的时候,已经是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了。日本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我们并不可能“逃离科研”。因为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处处留心皆学问,科研并不是只存在于象牙塔内,随时随地都有科研。种田有科研,工厂里面也有科研,建造高楼大厦桥梁隧洞都需要科研,教育好下一代,那更是一种无比重要的“科研”活动。即使日常生活中,各种繁琐的小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当然,这里我丝毫不敢贬低基础理论研究,本人才疏学浅,对其只能仰视。但是,青年高级知识分子还是非常宝贵的人才,因此就不应该把他们圈在象牙塔呢,他们卓越的头脑还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解决各种实践问题,其次才是追寻全人类共同的科学理想。虽然,小科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发明诸如乳罩、避孕套、比基尼、方便面好像并不是来自大学和科学院,确切的说高科技的航空工业最初也是个人发明的成果。 不久前,还有另一件和中国知识界与产业界有关的新闻。即美国国会对两家中国企业的调查。贸易壁垒通常是科技弱国保护幼稚产业的一种措施。美国对华的贸易壁垒已经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延伸到像通讯技术这样的技术密集行业。但是即使失去美国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华为也可以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最大的通讯设备提供商。 华为老总任正非注定无法获得诺奖,但是他对中国现代产业发展的贡献可能比几个诺奖还要大。只有多样化才有活力。狼多肉少,我们没有必要都在一锅粥里搅合。请允许我们“逃离科研”,逃离科研,我们或许多几个华为工程师,甚至多几个任正非。 其实,我们都无法逃离科研。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786 次阅读|3 个评论
隐私和信息安全要研究理论(120709)
热度 2 ymin 2012-7-9 14:51
隐私和信息安全要研究理论( 120709 ) 闵应骅 Proceedings of IEEE 第 100 卷的百年纪念特刊上,还发表了一篇特邀文章“ Privacy and Cybersecurity: The Next 100 Years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篇重量级的文章。首先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隐私和信息安全要捆绑在一起?所谓隐私,就是个人有权决定私人数据是否授权使用。如果数据的安全性( 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得不到保证,对数据的控制只能是一种幻觉,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全。在国内,由于泄漏隐私导致信息安全威胁的例子已经很多了。 本文首先介绍该文关于安全性的精确定义的问题。这是国人很关心的,看看人家怎么理解信息安全性。一般人理解的信息安全是很广泛而普适的。但是,从科学的观点看,没有绝对的安全概念。任何有关系统安全性的论述必然要牵涉到系统的特性、精确的威胁模型和我们希望得到保证的条件。以密码为例,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1. 系统模型 必须有一个所论系统的清楚的定义,包括详细说明在预期工作条件下和非预期工作条件下的系统行为。当然,这种系统模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形式化。譬如用一个数学公式描述加密函数;一个软件系统的源程序;或者系统各状态和状态转换的形式规格说明。 2. 威胁模型 必须清楚地确定攻击者的计算资源和对系统的存取权限。譬如,一个密码对手可以获得加密信息,而且有一定的计算时间去解码。一个操作系统的对手能在用户进程中设置恶意代码,但不能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一个 Web 对手被允许建立恶意的网站,但不能在网络上窃听。这些假定就是所谓威胁模型。不能把威胁者描述为无所不能。 3. 安全特性 安全的目的必须形式化为安全特性,说明我们希望防止什么样的攻击。这些性质必须紧密联系系统模型,能清楚判断系统在用户和攻击者的操纵下,安全特性是否能保持。 这个定义说明:你不能笼统地要求安全,不能对攻击者一无所知,不管他怎么攻击都能保证安全。如果系统模型、威胁模型和安全特性为已知,我们就可以确定系统在这些条件下是否安全。就是说,如果系统设计保证了所要求的安全特性,那末,对于攻击者按照威胁模型所可能采取的任何恶意操作,我们都将是安全的。 安全特性包括机密性(无机密信息被泄露)、完整性(攻击者无法破坏系统有意义的操作条件)、可用性(攻击者不能让系统对有效用户无法工作)。但是,现在并没有理论说明为什么这些性质是安全特性,而且,也没有标准方法把一个给定的特性分解为这三种特性的组合。 过去的一些安全措施既不见得最优,也不一定真正安全。以认证加密为例,目的是保证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网络攻击者和窃听者能够在信息传送过程中 篡改 信息。一个办法是用消息认证码( MAC ),它能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但不能保证机密性。第二个办法是精选的纯文本安全加密( CPA ),它对偷听提供机密性,但不能保证攻击者篡改信息流。直观地看,把这两个办法组合起来就能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但是,怎么组合呢?现在有三种广泛采用的系统:传输层安全( TLS );因特网安全协议( IPsec );和安全壳( SSH )。 TLS 是保护 Web 信息流的安全协议; IPsec 是用于在公用因特网上创建私人隧道的协议; SSH 是为远程登录的安全协议。这三种办法非常不同。谁是对的?它们都能保证安全吗?可以证明: IPsec 对任何 MAC 和 CPA 安全加密都提供认证加密;而 TLS 并不安全,但对随机计数模式的加密,即使对弱安全 MAC ,它可以提供认证加密; SSH 对特定的 MAC 是安全的,对通用 MAC 并不安全。如果考虑有效性,用分组密码,比 TLS 和 IPsec 要快两倍。 说这么多技术名词,不搞网络的读者不一定有兴趣。我想说明,保证安全的措施要有理论证明。不能说我想出一个办法,说它能保证安全就安全了。要搞理论证明,就必须严密精确的定义安全问题,包括系统模型、威胁模型和安全特性。我们要证明的不同于密码学的命题,而是网络安全。可我们现在不是这么搞法的。对安全技术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见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Vol. 100, May 13th, 2012 , pp.1659-1673 。 我不能附件全文,因为怕侵犯版权。
个人分类: 网络|421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亚湾时代的中微子物理
lindasmile 2012-4-12 22:00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成为了中国物理学史上新的里程碑式发现,大亚湾的实验者们迎来了全世界的注目和掌声。这项成果不仅令实验者欢欣,还鼓舞了中国另一支研究力量——他们一直在中微子乃至粒子物理理论领域深耕,追踪大亚湾这样大型实验的进展,通过理论预言实验结果或者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预言,去伪存真,一步步靠近人类苦苦探寻的自然规律。只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能被迅速验证是否成功,因为一项理论的突破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考验。此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成功加速了中微子物理理论研究的进展,可以说为中微子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 理论学家关注实验前沿 国内不少中微子理论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非常关注前沿问题以及大亚湾实验进展。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何红建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2011年4月何红建的清华研究组在美国发表了长篇论文系统分析和预言θ13,这比同年6月日本T2K和美国MINOS中微子实验公布的结果早了两个月,并得到其实验结果的直接支持。2012年元旦前他与学生许勋杰就已通过新的八面体对称性定量预言了θ13取值在7.9°—14°之间,而大亚湾实验测得θ13中心值8.8°,正好落入此理论预言范围。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Vernon Barger教授1998年提出中微子混合Bimaximal Mixing (BM)方案,该方案提出后受到θ12实验数据所排斥,学界逐渐将其遗忘并转向其他流行方案。但清华组没有盲从,自2011年夏天另辟蹊径重新研究BM,并寻找能够预言BM的最小有限群及其破缺。经过大量探索,成功建立了八面体群的几何破缺机制,并预言如下定量关系:θ13=45°-θ12,其中没有自由可调参数。因为θ12已被之前的中微子实验所精确测量,因此能够定量预言θ13的取值范围。 清华组近年发表的关于θ13的多种理论分析和预言,受到了国际同行重视。2010年初发表的关于中微子μ-τ对称性和CP破坏共同起源的长篇论文被李政道教授的学术论文详细引用和定量比较,并被李先生论文称为“中微子微扰”的GHY(Ge-He-Yin)方法,清华组最近又对此作了系统推广。同年7月何红建应邀在“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年会”上作大会报告,介绍了清华组的系列理论预言。他一直在关注和思考实验,并与实验同行们密切交流。“我们作出的多种预言均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涵盖了中微子混合的几种基本可能性,对实验检验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最终哪一种预言对,要靠实验进行验证。”何红建表示,“大亚湾正在继续采集数据,θ13的测量精度会进一步提高,如果与我们的预言吻合得好,那我们预期大亚湾测得的θ13中心值还会上移。”清华组的新理论还同时预言了θ23的最大混合和最大CP破坏,前者与现有实验数据一致,后者将在国际上即将进行的长基线中微子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中微子CP破坏的存在能够解释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这是清华组近年来中微子研究工作的另一个中心课题。 国内中微子研究有传统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之前,国内高能物 理研究单位早已开始涉足中微子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不仅在中微子实验领域成绩骄人,在中微子理论研究领域也表现出众。该所邢志忠研究员是国内最早从事中微子研究的理论科学家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与H. Fritzsch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基于S(3) 味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提出轻子混合角的“双大一小”(或“民主”型)模式,比1998年的日本超级神冈大气中微子实验结果早了近3年,其基本思想成为构造中微子模型的典型途径之一。2008年应邀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3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做大会综述报告,成为多年来首位在这一顶级高能物理系列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的国内理论家。邢志忠2001年回国后仍旧致力于中微子研究,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联系紧密。大亚湾实验项目的启动和成功使得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更具资源优势。 此外,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组也从1996年开始研究中微子振荡并建立相关的新物理理论模型,包括超对称大统一模型和SO(3)味对称规范模型来解释太阳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失踪之谜,预言第三个混合角θ13的大小。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最成功的检验是由定域对称性描述的量子规范理论。最近该研究组进一步推广SO(3)规范对称性,提出SU(3) 味对称量子规范理论,通过选取合适的对称性破缺和真空结构,该理论可很好地预言中微子振荡的混合角和中微子质量。研究发现θ13角与夸克混合角密切相关,其预言的值为θ13≈8.9°,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结果相一致。理论还预言中微子振荡具有最大的电荷-宇称对称性(CP)自发破缺,可在下一代中微子实验上进行检验,这将帮助理解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同时,该理论还预言3个中微子的质量具有很大的简并性,其总质量可通过将来更精确的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实验进行检验。 除上述单位之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也在中微子物理领域做了很多有益工作。在沿袭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大亚湾实验的成功将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进展。 理论与实验可谓一枚铜币的两面,大亚湾实验成果发布之后,各个研究团队借此机会校验自身研究成果,并期待自己的理论在下一代中微子实验上得到进一步验证,大亚湾实验的成功掀开了中微子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记者还发现,2010年11月在李政道先生倡议下,清华大学中微子研究组联合国内几家高能物理研究机构举办过一个全国性中微子研讨会。会上李政道先生与国内同行们探讨了中微子物理的研究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研讨会的主题现在看来颇为应景——“大亚湾时代的中微子物理”。■
个人分类: 专业文章|2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也谈“大学的科研到底应该怎么做”
liuj589 2010-12-31 20:10
本文转自孙学军老师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6214 ,本文对其中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方面由来已久的矛盾略有思考,看到孙老师的博文,很受启发,转引于此,感谢孙老师! 也谈大学的科研到底应该怎么做 感谢《科学新闻》转载 看到 穆春阳 老师写的 大学的科研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个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 大学毕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应该时刻着眼于如何培养一流(各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的)科研的工作,也应该围绕如何培养人才来进行!也就是,科研的本意是培养人,而不应成为学校提高知名度、老师获得灰色收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我觉得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想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虽然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现在中国的科研的整个发展形式应该是非常好的,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经费的机会比过去增加许多。关于科研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已经有过许多的讨论,但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人在科研理念上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例如许多大学的科研课题过分强调应用性,这方面尤其突出的表现在医学院校,似乎只要是研究课题,就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考虑应用价值,本身没有问题,但把所有的研究都按照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来恒量,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有些内容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什么应用价值,甚至潜在的应用价值都不知道。如果你不把应用价值这个考虑清楚,写出个子丑寅卯来,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至少我的体会是,如果只从理论意义上去探讨,不强调和突出课题的应用性,就好象是不务正业。 这种过分强调应用价值的观念十分具有市场,有三种比较重要的理由。 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人民给了我们经费 , 你不做出一些有用(有利润)的东西来,就没有给你经费的理由了 。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好象中国政府和人民只是功利主义,不愿意为全人类的知识多贡献自己的财力,只对能产生实际财富的科学有兴趣,对纯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兴趣,这个话题太长,我也不熟悉,这里不在论述。 第二个理由是认为,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有限的经费最好只用在能产生短期效益的研究。 这是对我们中国将来的发展没有自信的表现,现在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等于我们永远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为将来成为发达国家作好准备,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研究往往是属于全人类的知识财富,不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问题,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负责的大国的。而且作为拥有人类 1/5 人口的大国,总不能做一些太小心眼的事情,让世界人们看不起。 第三个常见理由是,理论性研究主要是国家大型课题(如 973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和部们的课题不适合做理论性研究。 这个本身就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课题资助形式,我也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如果对一些研究所或医院这样的单位,强调应用性研究,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对所有大学也按照同样的标准,就有问题了,例如生命科学领域有许多比较深层次的生命现象一下子不能够马上看到应用价值,但仍是非常重要的,对增添人类新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的最重要职能是传播知识,有一定能力的大学,应该同时肩负创造知识的责任,不过大学类型很多,不一定大家都去做理论性研究工作,传授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十分重要,但在当前中国的大学,能具有创造新知识能力的大学和大学教授是比较少的,而开展理论研究无论是对培养更多合格的大学老师,还是培养新一代具有潜在创造新知识能力的学生都应该是当前中国大学应担负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大学,可说的话题实在太多!中国大学的教育,需要改革的内容实在太多!中国大学的科研,让人无奈的实在太多!错误的科研观念和教学理念才是致命的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神经科学|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第14届世界鱼类营养大会的感想
wuxugan 2010-9-8 22:13
参加第 14 届世界鱼类营养大会的感想 今年 5 月 31 日 - 6 月 4 日 , 本人有幸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第 14 届世界鱼类营养和摄食大会 (14 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sh Nutrition and Feeding),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Quality,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大会有来自世界 3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名代表参加 , 分 10 个专题 , 包括 105 个口头报告和 359 个墙报 , 全球主要的水产动物营养界主要研究机构和知名学者均参加了此次会议 , 如 , 世界鱼类营养之父 Halver, 美国 Idaho 大学的 Hardy, 日本 Kagoshima 大学的 Koshio, 加拿大科学院的 Lall, 中国海洋大学的麦康森院士 , 本人所在的脂类营养领域的 Tocher 和 Bell 等人悉数参加了此次会议 , 可以说此次会议是世界鱼类营养界规模最大 , 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 . 下面结合本人经历和体会 , 谈一些会议后的感想 , 与大家分享 . 1. 水产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研的发展趋势 凭心而论 , 此次大会的 105 个口头报告 , 整体质量超过我以前参加的任何一次学术会议 , 绝大部分选题都是围绕营养学的基础科学问题 ( 如脂肪酸代谢 , 影响鱼类品质的基因调控网络等 ) 和面向产业的应用研究 ( 如 , 鱼粉替代和鱼油替代 , 鱼粉质量的季节变动的数学模型 , 应用 NIRS 预测饲料源消化率和能量值等 ), 大会中有多个令我耳目一新的主题报告 , 比如 Family-spevific responses to dietary fish oil replacement by vegetable oil in Atlantic salmon: microarray analysis of liver transcriptome, Regul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 and IGF binding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by nutrition and aquaculture related stressors: Implications in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stres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lant based die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 , 我觉得此次大会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 . A. 大量新的生物技术手段 (Novel biotechnology) 用于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 , 营养基因组 (nutrigenomics) 的时代已经到来 ! 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 : 大量前沿的生物技术手段被实实在在的运用到水产动物营养中 , 解决和解释水产营养学相关的基础问题 . 记得 9 年前我读硕士的时候 , 周洪琪老师和我们讲 : 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手段至少落后畜牧研究 20 年 , 落后人类研究 30 年 但是 , 从现在看来 , 水产动物的营养的研究手段可能仅仅落后于畜牧 5 年 , 甚至更短 . 当然 , 由于水产营养的研究对象众多、科研人员远少于畜牧营养 , 所以研究的深度整体上还是不如畜牧和人类 . 这届鱼类营养大会 , 我真实领悟到这些 新的生物技术手段 , 绝对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或者 搞花样忽悠读者和听众 , 他们的确在 推动我们水产营养学的研究水平提高 , 不断从 更深层次上解决问题 . 如美国 Michigan 大学的段存明教授 , 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 , 研究 IGF 的调控网络 , 评估和阐明鱼类在环境胁迫运用下为何对饲料的利用率不同 , 如何进一步通过营养调控增加鱼类对环境的胁迫能力 , 这个研究为我们今后通过饲料增加鱼类的抗逆境能力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英国 String 大学的 Morais 运用基因芯片和和高通量测序手段 , 系统研究鱼油替代对三文鱼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的影响 , 综合评价了鱼油替代对大量基因表达的影响 , 该研究改变了原来仅仅从生长、生化成分和部分基因表达的评价替代效果的局限 , 使得人们第一次从整个鱼体生长和代谢层析来理解鱼油替代的效果, 这使得今后鱼油替代研究变得更加科学和理性 . 整体上 , 水产动物营养基因组 ( nutrigenomics ) 的时代已经到来 , 大会邀请报告和会议讨论中多次提及这个问题 , 鱼类营养之父 Halver 对这个问题展开热烈的点评和讨论 . 今后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步伐会越来越快 . 因此 ,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和不断进步 , 才能够赢得生存和发展 . B. 应用研究必需面向应用 , 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 原先绝大部分水产动物研究都是集中在实验室的水族箱中 , 这对于我们理解水产品种的基本营养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 但是 , 室内养殖条件下的养殖环境、人为干扰及操作胁迫与实际养殖池塘(大规模的养殖水槽和网箱)有很大不同 , 因此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和最佳营养需求量不太可能直接运用于实际饲料生产中 , 这些参数必需经过进一步在池塘条件下的实验验证和优化 , 这样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 对于这个问题 , 我从本科以来就有思考 , 觉得不能够凭实验室数据去直接指导实际生产中饲料配方设计 . 但是参加历次的水产营养和饲料会议 , 鲜有此方面的报道 . 此次大会 , 这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重视 , 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美国奥本大学的 Davis 教授做了主题报告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lant based die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他的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基于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围隔或者小池塘 , 所得出大部分营养需求参数均低于先前报道的实验室研究结果 . 由这个报告使我想到以前一个故事。 5 年前 , 我做河蟹幼蟹的脂类营养实验 , 将 3 克 的幼蟹在实验室条件下 , 经过 4 个月养殖到平均 10 克 左右 , 这是我在实验室条件下养殖得比较好的一次 , 然而在相同饲料和同样规格的幼蟹 , 经过四月的池塘养殖 , 平均规格可以达到 20 克 以上 . 先前报道的河蟹幼蟹的蛋白需求都在 36% 以上 , 如果之高的蛋白含量会不会导致扣蟹早熟呢 ? 然而实际生产中 , 一般扣蟹饲料饲料的蛋白都在 30%, 但是目前任何基于实际生产的河蟹蛋白需求的报道 . 这说明结合实验室的养殖实验和野外养殖实验是多么的重要 , 当然我们不能排出实验室实验 , 毕竟那是真是的营养需求 , 而且养殖条件完全是可控的 . 但是我们研究的是水产营养与饲料 , 我们的部分研究结论必需面向产业 , 我们应该做一些和应用结合的比较紧的研究 , 因此 , 就水产营养研究的归宿而言 , 我们应该做些实际养殖条件下 ( 池塘养殖条件 ) 的饲料实验 , 为养殖生产提供更准确的参数 . 2. 靠什么赢得尊重 ? 会议过程 , 我能够体会到水产营养界的一些知名专家的真知卓见 , 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 如美国的 Halver 和日本 Kagoshima 大学的 Koshio. 尽管我是以澳洲 JCU 学生身份参加的 , 但是作为上海海大的一员 , 我始终关心海大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发展。凭心而论 , 上海海大近 5 年来营养和生理学科还是有所发展的 , 至少比 10 年进步很多 . 然而遗憾的是 , 国内的兄弟院校可能进步比我们更快 , 所以相比 , 我校在国内地位有所下降 . 有几个数据可能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 整个大会 上海海洋大学只有两个口头报告 , 上海海大没有任何专题的主持人 , 上海海大没有最佳报告和墙报奖 , 相比之下 , 中山大学 , 水生所 , 华东师大 , 四川农大等单位都比我们报告要多 , 影响也要大一些 . 那么我们靠生么赢得别人的尊重,靠什么来将来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社会地位 ? 一流的研究成果 , 扎实和系统的研究工作 , 合适的沟通和交流技巧 , 坦诚开放的学术心态 ?? 这些可能是我们上海海大营养和生理系同仁们必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在五年之后 , 乃至十年之后 , 我们在国内是怎么样的学位地位 ? 我们靠什么赢得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尊重 . 3. 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和实验室的部分发展方向 综观世界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实验室 , 都是集中于少数品种和有限研究目标 , 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研究手段 , 才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 , 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 既然我们实验室是以河蟹和三疣梭子蟹的养殖和营养为主要研究对象 , 养殖和营养研究中均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 如 , 河蟹六月黄上市和育肥技术优化的研究 ; 脂肪酸营养对河蟹和梭子蟹幼蟹生长的影响 ; 类固醇类激素对蟹类卵黄发生的调控机 ; 生长和卵巢发育重要基因的克隆和 RNAi 干扰 ; 河蟹性早熟的机理研究 , 对比未成熟幼蟹 , 早熟蟹和正常蟹卵巢 , 肝胰腺和眼柄中基因的表达差异 , 探讨其与早熟的相关性 ; 四大海区三疣梭子蟹养殖性能 , 生殖性能的比较 ; 蟹类品质和风味的营养调控及影响机理 . 面对如此之多的重要问题 , 如何挑选一两个优先研究课题 , 结合自己和实验室的研究基础 , 从那些方面着手可以尽快打开局面 ??? 4. 如何实现师生和同事之间的共同发展 . 此次会议 , 整体上感觉国外的研究水平要高于国内 , 难道是中国人比别人笨吗 ? 难道是我们研究经费不够吗 ? 都不是 , 我个人觉得是国外有良好的科研体制和氛围 , 他们有很好的 techinician 队伍 , 有些人集中做研究和设计实验 , 有些专门负责仪器维护和实验方法探索 , 这种分工导致他们的效率比国内高 ; 此外 , 尽管国外也有竞争 , 但是我感觉国外同行之间的合作也比国内要密切 , 比如 , 欧盟的各个大学和研究所之间 , 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 , 导致他们的研究要深入 , 从而避免低水平重复 . 反观国内 , 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较少 , 即使同一单位往往也不是那么容易合作 . 就科研队伍而言 , 大部分高校缺乏为科研服务的 techinician 队伍 , 主要工作依靠研究生进行 , 老师很少直接做实验 , 长期下去 , 这样的研究队伍结构怎么可能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卵呢 ? 令人欣慰的是 , 国内很多大学和研究所已经开始改变这个现状 , 很多研究小组已经有专门的 techinician 队伍 , 为科研提供快速和便捷的各种技术服务 . 然而 , 我们上海海大大部分课题组还停留在一个老师加几个研究生的研究模式上 , 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紧密合作也较少 ! 如何打破围墙 , 促进同事之间的紧密合作 ,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 让大家能够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 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我们都必需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后记 : 写完此文 , 我想到另一个重要问题 , 作为应用学科 ( 水产养殖 ) 到底是解决应用问题优先? 还是应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学科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优先?或者说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在国家层面如何统筹安排???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4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fqng1008 2010-8-3 16:14
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有临床诊疗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现代化、科研形式的现代化、中医生产的现代化和学术理论的现代化等等。其中,学术理论的现代化是核心,没有学术理论的现代化,其他现代化都是没有内容的躯壳。毫无疑问,本世纪上半叶的中西医汇通、国医科学化,以及本世纪下半叶的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都是中医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共同目的:为中医学术找到现代依据,把中医学术推向新的高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人们先后提出了控制中医学、系统中医学、唯象中医学、实验中医学等模式,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本文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评述如下,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一、证本质研究 早一段,人们试图以证为突破口来破译中医临床基础的理论奥秘,先后提出了十几个有关证的定义,如症候群、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病理生理过程、标准或准则、人体功能态、异常机能状态、机能反应状态、定型反应形式、概念性的统一体、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全身性调控反应的综合表现、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综合行为、疾病征象在某时间点上的空间分布等等,从八纲、六经、卫气营血证候,到病因、脏腑、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各系统、各病种的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发掘了众多的证候微观化指标。例如,在八纲辨证中,对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各证都进行了单独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研究,其中以阴虚证和阳虚证研究最多,涉及指标有内分泌(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前列腺素、性激素、内分泌腺体形态学等等)、血浆环核苷酸、物质能量代谢(ATP、Na 、K 、儿茶酚胺、ATP酶、尿17-DHCS和红细胞酵解率等等),免疫功能(胎儿甲种球蛋白、淋巴细胞转换、玫瑰花环、补体C3、IgM、IgG等等),植物神经功能(体温、脉率、血压、冷加压试验以及某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等)等各方面。在脏腑辨证中,对五脏六腑各重要证型都已基本涉及,并与辨病相结合研究了各主要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的同病异证的指标差异。在异病同证中尤以肾阳虚和脾气虚证研究最多,前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能量代谢、血浆环核苷酸、内耳生物电、微循环、微量元素等检测指标挂钩,后者与植物神经系统(胃电图,皮肤电冷反应,尿VMA 等等)、消化功能(血清胃泌素值、木糖排泄试验、唾液淀粉酶含量、胰腺淀粉酶分泌功能、胃肠道钡餐透视、空腹胃液分析等等)、免疫、蛋白质代谢、内分泌(胃泌素、缩胆囊素等等)、生物化学(多巴胺B羟化酶、乙酰胆碱脂酶、环磷酸腺苷等等)检验等联系。在气血津液辨证中,尤以血瘀证研究最多,不仅涉及了众多的指标,还提出了不少学说,如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理论,血栓形成理论、代谢失调理论、免疫功能障碍理论、体液调节和内分泌紊乱理论、血液流变学异常理论等等,是血瘀证涉及的不同病种分类研究的结果。 总之,象所有的热点研究一样,我们在研究手段上追求先进,研究指标上追求新颖,研究范围上追求广泛,研究层次上从整体到脏器、腺体、细胞、分子水平,几乎无不涉及。然而,这一实践逐渐从轰轰烈烈走向冷却,它并不象我们所热望的那样,从宏观到微观、从规范化到客观化、从经验到理论,把证的学说升华成中医药现代化的奠基石。因为几乎所有的指标对证的诊断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等于或低于50% 的指标,对于临床诊断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干扰诊断。由此看来,证本质研究的难点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路与方向的问题。我们认为,证本质研究至少要克服以下障碍才能有长足进步。 1.从发生学看,证是前人用自然哲学的框架,将朴素的经验(四诊所获)纳入其中的结果(如六经辨证、六淫辨证等所有辨证体系)。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一诊断规范的约定性(形式逻辑的运用)和真理性(受控实验的介入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引进)都处在初级阶段。如果我们不从发生学上寻求根本改观,只是在旧的躯体上穿上一些新衣,最终必然是牵强附会、不伦不类。 2.从现象学看,证是外在的疾病征象的某种排列组合,并且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动不居。这些外在征象虽然直观丰富,但有时夸大(情感敏感的低阈值者),有时缩小(反应迟钝的高阈值者),有时与内在的疾病征象(实验室结果,较稳定可靠)一致,有时不一致,受医生和患者主观意志支配,不太稳定。这也许是证本质研究中指标离散度大、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外在征象可以是疾病的本质表现(反映主要矛盾),也可以是非本质表现(反映次要矛盾),也可能片面甚至颠倒地反映本质。它们与疾病本质并无一致的根本联系,因而其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3.从动力学看,辨证论治是自然哲学的科学范式,虽然它成功地捆绑过古代的朴素经验,并相对有效地指导传统中医的临床医疗,但对于现代科技高度发达所获取的大量经验事实(尤其是实验室检测结果),已难有包容之力。因此,我们仍然坚持循名责实、正名求实的传统思维,就不能开动假说-检验(证伪和证实)、范式革命的加速机制,证本质研究就难以摆脱低水平徘徊的困扰。 二、经络实质研究 如果说经络现象是古人的天才发现,那么揭示经络的实质则是现代生理学的一个梦:既然经络现象存在,就必有其物质基础。 40 多年来,经络实质研究者带着这个梦进行了多方面的基础工作:①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基本理清了古人对经络的认识,包括经络组成、循行路线、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治疗反应等等。②通过大规模的人群普查,初步证实了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认为它具有循经性、双向性、缓慢性以及可阻滞性等规律,并可通过针刺手法、入静诱导、提高温度、循经药物导入等方法的激发,提高感传的出现率。此外还有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的现象。③应用多种方法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进行了检测和显示。如以压迫阻滞针效定位的方法测试出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特殊经络轨迹;应用同位素示踪、皮肤低电阻点分布的检测,以及低频声信号的记录等方法,不同程度地检测和记录到某种古典经络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或轨迹。④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经穴和脏腑之间确有某种相对的特异性联系。一方面针灸穴位可以治疗很多脏器的疾病,另一方面内脏器官的疾患能在体表相应经穴上反映出来,出现反应点、压痛点、低电阻点等。⑤在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学说,并形成了学派。例如孟昭威根据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提出了经络是人体第三平衡系统的假说;汪桐根据近代电生理学的研究,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胡翔龙根据某些实验资料和一般生物学原理,提出了经络是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假说;许红根据细胞电生理学知识,提出了经络实质是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假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大学派,即经络(生物)物理学派,经络实验生理学派和临床经络现象学派(或称高等临床神经学派),其代表著作有《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中医经络现代(实验生理学)研究》和《临床经络现象学》。然而,尽管设想的蓝图十分壮观,尽管已往的工作已取得不少成就,当我们进一步落实和实施攻关和攀登计划时,又出现了重重难关。 首先,大规模人群普查所发现的循经感传线路,不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国内外进行循经感传研究无不以国内统一教材所描述的十四经走行图为前提,这种有已知图谱再进行检测的研究缺乏可信性,必然存在理论渗透观察,甚至功利渗透观察的现象。而且,当时(70 年代)的报告本身就有很大差异,一个作者获得的结果很难被另一作者重复验证,不同受试者出现的感传经络数不同,每条经络感传距离不同,敏感者与不敏感者不同,健康人与患者不同,不同疾病患者出现的感传率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不同,这样的经络循行线路是很难确定的。即使经过人工雕琢而确定下来,又有多大的客观实在性而言呢因此,古代的经络走行图千差万别,现代也有经络循行线与经络穴位线的论争,那么经络的本质研究以何为标准呢?现象是本质研究的基点,如果经络线路不能确定,本质研究尤其是特殊结构和物质的寻找,就可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其次,临床经络现象学派宣称 :在现代科技水平上继续重复古人已做过的实践,在临床中观察与研究循经感传现象,继承古今既有的研究成果,重绘经脉循行图,运用与发展高等临床神经学来成功地解释一切经络现象,并将有关的规律应用或验证于循病诊断与循病治疗的实践,从而取得最高层次上的中西医学相结合的纵深性研究成果,而最终阐明经络现象的科学原理。显然,这种研究尚停留在口号阶段,真正的实质性工作只是边走边看。 三、中医动物模型研究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始于1960 年,邝安坤发现过量使用皮质激素小鼠有阳虚征象;1964 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首次用中医证候(气虚、阳虚)作为模型名称。此后,伴随着证本质研究的热潮,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也逐渐升温,模拟的证候对象从八纲之阴阳、寒热和肾虚、脾虚等证开始而逐渐普及于卫气营血、六经等其他证候,至今已复盖所有的辨证领域,各证型的造模方法也越来越多。例如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血瘀证病因病机而制作的动物模型,主要有:①根据内感忧怒,外感寒邪致血瘀而制作的动物模型;②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③衰老血瘀证动物模型;④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⑤阴虚火旺所致的慢性血瘀证模型;⑥离经之血滞留的血瘀证模型;⑦血虚或脾虚所致的血瘀证模型。另一类是根据血瘀证研究中发现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制作的动物模型,主要有:①全身性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血瘀证模型,如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兔急性血瘀模型、静注羊水或凝血酶所致血管内凝血的动物模型、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等等;②局部血液动力学障碍的血瘀证模型,如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痉挛、血流停止性血瘀模型,结扎冠状动脉或脑动脉造成心肌梗塞或脑梗塞作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血瘀证模型,血栓性血瘀动物模型,局部炎症性血瘀证模型,放射损伤性血瘀模型,肠粘连型血瘀证模型,实验性炎性水肿性血瘀模型,组织增生、变性型血瘀证模型。 总之,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支持鼓励的研究项目。然而,它在方法论和科学学上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1.病因的多元性难以兼顾 例如太阳病模型,病因为风寒袭表,其风寒不能和气象因素划等号,更重要的是微生物致病因子。但如果以病毒感染造模,还能算太阳病模型吗?又如痹证模型,风寒湿三气,杂而成痹,是否也包括微生物因子呢?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是否也得考虑?如果都考虑周到,又怎样与西医病的模型相区别呢? 2.症状的表述无法实现 症状是证的基本要素。动物无法表述自己的感觉,无疑,证候动物模型少了一个重要支点。 3.病程的漫长性难以做到 例如以大黄、利血平等药物复制脾虚模型,以大承气汤复制太阴病模型,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复制阳虚模型,至多是某些药物的急性毒副反应,往往为一过性的,与引起脾虚、阳虚和太阴病的漫长病程和发病机理大相径庭,其治疗难度也迥然有别。 4.证候的复杂性无法反映 例如脾虚证,它是伴随具体疾病而出现的一组共性症状,它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系统(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等等,甚至内、外、妇、儿科)、不同病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月经病等等)所表现的类似症状,实际上有质的差异。因此,任何一种脾虚模型都不能概括所有脾虚证候的本质。而且,就实用性和科学性而言,并不是单纯模拟一组症状就能揭示脾虚本质;脾虚本质在不同疾病中有不同的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病证结合造模,但如果病证结合造模,又和西医模型难解难分。例如萎缩性胃炎的模型有多种复制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造模,其动物的异常表现都有脾虚症状相伴随,能成功地解决其脾虚证候,实际上也就是解决萎缩性胃炎的病。之所以提出上述问题,是希望广大同仁携手共进,把我们的中医情结化作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争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表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事偏理论研究的尴尬
yuliping 2010-2-24 17:35
最近几年从事科技评价领域方法论的研究,侧重理论,应该说进展良好,成果颇丰,寒假期间又完成了5篇论文,但也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 1. 单篇论文难以面面俱到 由于单篇论文一般侧重于某个方面,而且是偏理论的研究,那么在一篇论文中,就难以照顾到所有的方面,论文中许多定量方法的运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算例,这样就导致同样一套指标体系的数据,从不同角度研究会有 3-5 篇甚至更多论文,内行看着还行,但给外行或者没有系统看过我论文的人的感觉就不太好,似乎仅仅是为了追求论文数量。 2. 论文引用的问题 由于侧重方法,我的论文中引用的论文许多是其他学科的,因此科技评价的论文会引用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的一些论文,看着别扭,我最近另外一篇博客写过这个问题。 3. 要照顾到全面的单篇论文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写了 给定一个具体的评价任务,比如期刊评价或者机构评价,在有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要完成一个评价那肯定就是一本书,因为要考虑到的问题太多了:指标选取、新指标的运用、指标数量、权重设定、方法选择、灵敏度分析、区分度研究、打分倾向、效用函数、组合方法这在单篇论文中是没有办法反映的。 4. 申报课题选题过大 第一,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导致申报高级别课题困难,武夷山老师曾在一篇博客中讨论过这个问题。 第二,今年准备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就选题请教了几个专家和朋友,都认为题目选得太大,不够具体。一般申报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申请者往往选择 1 、 2 点进行深入研究。我目前研究的宽度和深度都还可以,这样申报课题时题目必然很大,需要进行 3-5 个相关点的研究,割裂这些点的研究我是相当反对的。 2 年多来,我已经完成工作论文 近50 篇,其中发表了大概 28 篇,剩下的还在审稿中,从时间看,稿件录用率在 90% 以上,而且期刊质量总体不错。如果有资金资助,我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再发表更高数量和质量的论文是没有问题的。 5.创新点不会写 因为侧重于科技评价方法论的研究,创新很多。在我申报后期资助的申请书中,关于创新的写法我很困惑,一般 2-3 点即可,但我的呢,要写 3-5 个大方向,创新点 20 个以上,没有这样写的啊,真不知道怎么写! 写下以上的感觉不为别的,希望科学网能看到此文的专家们无论在进行论文审稿,还是课题评审时,要看重点,看主要方面,看具体研究的问题。不能因为申报的课题大,或者写的论文的选题大就产生不好的第一映像。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研究团队,一般在 5-9 人,但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很多课题实际上就 1-3 人在做,以 1-2 人为主甚至以 1 人为主,其他人所起的作用很小,写上一年工作 3 个月、 4 个月简直有点可笑,但在课题申请书中,谁也不敢写 3 人。 其实做科研,需要更多的另类,这些另类的研究,100个中成功10个,保本20个,失败70个也足够了。最怕的问题是,100个研究中,结题良好的70%以上,这可能是中国科研最大的问题。 2010.2.24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88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