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黄金周出去玩吗?
热度 12 mdzhao 2015-10-3 15:39
说实在的,十一和五一两个假期真的是旅游的最好季节,天气不冷不热的,比暑假和寒假要好多了,如果没有那么多出游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去放松放松的。不过算了下自从有了所谓黄金周的长假以后,我几乎没有在五一和十一出去过,最多抽点时间约几个朋友在杭州那些人少的地方聚一聚,记得也曾自己到西湖边去感受了一下黄金周的热闹,那人群实在是太壮观了。所以有朋友要在黄金周来杭州,我大多数时候要给他们打预防针,甚至直接劝他们找别的时间。 今年,国家旅游局下发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许多景区都实施了限流。十一前,就已看到有部分景区公布了限流公告,当时心里就想着:这限流措施若不与网络预订、分流地安排等措施配套,也不知会给拥往景区的人带来多少麻烦呢,看来黄牛的赚钱机会又来了。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什么东西一紧俏,你就挡不住黄牛的出没。果然,昨天就看到报道: 舟山到东极岛一票难求,实名制购票仍难挡“黄牛”加价倒卖 , 今天又看到报道: 鼓浪屿游客艰难登岛记:30倍价格买黄牛票,被迫冒充厦门人 。估计有黄牛出没的景区绝不止这些地方。多年前女儿去北京玩,那时故宫每天也限制人数,虽然她当时是可以买到票的,但排的的人多,要等比较多的时间,她就买了黄牛票。如果限流到了排队也买不到票的时候,黄牛的生意会有多好,那是不用说了。 看到东极岛的新闻让我想起我一湖北的朋友,大概一个多月前就和我说准备国庆的时候去宁波普陀一带玩,当时我就提醒黄金周期间这些热门景点会人很多,但他说是有两家人一起出游,只有长假期间能凑到一起。想想也是,只能提醒他一定要早点预定车票、船票和旅店,再看看门票是不是可以预定,我印象中普陀几年前就对长假期间的进岛人数有限制的。结果在国庆前大概一周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说是两家6人从武汉到宁波的来回机票已经买了,但商量后不准备去普陀了,想去东极岛,但在东极岛订旅店的时候,店方说如果没有进岛的船票是不能订旅店的,谁想要买船票却怎么也买不到,说是要当天去排队买,能不能买到就难说了。他要我找是否有认识的旅行社的人给弄6张船票。当时很为难,我知道有一学生管旅行社方面工作,但平时并无联系,而且想来黄金周旅行社都是对付团队,又不是在宁波,杭州的旅行社恐怕不一定有办法。问了几个学生也没问到那学生的联系方式,就自己帮他们到网上搜,最后找到一个舟山东极岛等海岛旅游的淘宝官方网店,代理相关船票事宜,而看了下去东极岛的船票,国庆几天都无票,与客服联系方知,国庆期间他们只办理宁波旅店+东极岛来回船票+东极岛旅店的套票,想着朋友他们去那里总是要住的,便把该信息告诉他并给了网店的网址,第二天告知已经把事情搞定了,这才算放下心了。但想想他们挑这个时间去那里,估计也就是去看人头了。看报道也说排队买票买不到票,从旅行社通过套票才解决了船票问题,如此看来,其实旅行社霸占船票,和黄牛也是异曲同工啊!好玩的是,真有不少通过他们弄到票的人还从心里感谢他们,幸亏有黄牛,有旅行社,才多了搞到票的门路,否则可能更是无路可走呢! 我想,对于那些需要门票船票才能进入的景区,用票来控制游客当然是最有效的,但难道把游客控制在景区之外就算解决问题了吗?国家搞那长假不就是希望发展旅游吗?但如果用一个长假把人忽悠到景区却让人玩不成、玩不好,能可持续发展旅游吗?而如杭州西湖,早就取消了门票,又如何去控制游人呢?今年五一,据说杭州西湖收获了全国最热门景区排行榜的第一名,国庆估计这个头衔还是能保持的,只是不知在这样的排行榜上得到一个第一,这算好事还是坏事?便如我这样,长假早就打消了外出的念头,杭州每次长假或者小长假,也总会宣传“把西湖让给外地游客”,一旦人们对跑到景区看人头感到了厌烦,是否也就意味着长假经济的结束呢? 不过,中国人多,或许总有那么些人会前赴后继地跑到各景区去添堵,所以即便每次长假都会收获许多抱怨和批评,但热门景点并没见游人减少。这不,今天我妹妹一家也到杭州来了,我告诉她国庆的时候杭州可是人山人海啊,她却说:我们没有寒暑假,也只有放长假的时候可以出来走走,西湖不去,但骑个自行车到人少的地方转转也比窝在上海7天好啊。于是,我推荐了满觉陇、九溪、十里琅珰、茅家埠等几个地方。看来,这些原来是杭州人假期避开人流游玩的地方,以后渐渐也会被外地游客占领了。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632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全国放假 vs 带薪休假
热度 9 laserdai 2014-10-1 18:47
现在,国内又迎来了一个国庆长假,大家集体 出行,客流激增,导致交通出现堵塞,各地景区人满为患,这跟以前的五一黄金周、经久不衰的春节一样。 这些的最根本的根源在于专制制度的执行过头。专制制度本来是好的,但是执行过头,出现极左就变成坏事了,就像现在这样,全国人口那么多,大家一起放假,所以一起去出行度假,各种交通一下子就满了,所有景点一下子都占满了,不只是如此,甚至乎一起上厕所,一起去食堂吃饭,这都造成了很严重的拥堵问题。 另一个根本原因,是军事化管理的遗毒还在。军事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号声一响,全部一起起床,上厕所,洗漱,吃饭,出操,睡觉,甚至打仗冲锋占领某个高地,这些都很适应军队,但是绝对不适应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 这很容易谈到激光,所谓激光就是对光进行执行过头的专制化军事手段的管理,要求所有的光子绝对听从命令,完全服从指挥,这样才能产生步调完全一致的光子流,那就是激光束了。比如,激光的调Q技术,军号一吹响,光子都睡觉去了(不去睡觉的光子被踢出去集体), 军号再一吹响,所有 养足了精神 的光子一起蹦起来工作,产生一个很强的 激光脉冲,叫做调 Q脉冲。 这个 调 Q激光脉冲很强,可以 用来做激光加工(其实就是破坏材料),但是用作普通照明就不可以,普通照明不需要激光而是普通光,比如白炽灯,荧光灯,还有现在比较时髦的LED灯等。这些普通的光都是行动散漫的光(非相干光)。 一个国家的民众其实就是普通的照明光,需要给予他们行动 散漫的自由,比如带薪假期,让他们自由安排休假日期和出行;如果像产生激光那样的管理民众,就像五一黄金周,现在的国庆长假和春节长假一样,避免产生故意制造的人流,给社会造成一些完全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我赞成专制制度,但是不喜欢专制过头,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结果就是更乱。最好的方法,大方面规范好,小方面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抓大放小,这样才能达到最好。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883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全国假日办征意见:7天长假是否该保留?
杨学祥 2013-10-11 03:56
全国假日办征意见:7天长假是否该保留? 来源: 新闻中心 63,443 人参与 调查进行中 我要投票 用户分析 饼图 表格 1、您对现行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 不满意 77.2% 48,991票 满意 17.5% 11,083票 无所谓 5.3% 3,369票 2、您认为调借周末形成的7天长假应不应该保留 不应该 51.8% 32,870票 应该 44.2% 28,048票 无所谓 4.0% 2,525票 3、您认为有无必要将1天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 没必要 53.0% 33,599票 有必要 41.4% 26,253票 无所谓 5.7% 3,591票 4、您的年龄 20-40岁 69.0% 43,807票 40-60岁 26.8% 17,003票 20岁以下 2.7% 1,694票 60岁以上 1.5% 939票 5、您的职业 企事业单位 57.3% 36,378票 其他 13.0% 8,248票 政府机关 10.3% 6,528票 学生 9.8% 6,236票 工商个体户 5.7% 3,623票 离退休 1.6% 1,021票 无业 1.6% 1,002票 农民 0.7% 407票 调查状态:调查进行中 当前时间:2013-10-11 03:39:35 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83596.html?f=1
个人分类: 备忘录|1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PM2.5数值超标、景点拥堵和长假经济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0-10 05:39
PM2.5数值超标、景点拥堵和长假经济 杨学祥 10月6日,知名经济学家汪丁丁在其博客撰文谈到:每年长假的损失,保守估测大约折合2000亿元。目前每年两次长假,假前假后的低效率、心态调整,大约等于每年损失10个完整工作日。长假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其中劳动力约两亿人日。全国损失20亿人日。据2012年城市人均产值数据,劳动生产率以每天百元计,即2000亿元。若问损失上限,可达2万亿元,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低质投资及超额损耗、消费品质的降低、环境污染等成本。人口老龄化,劳动工资快速增长,于是长假的“机会成本”快速增长。建议进一步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 长假期间,北京市区机动车行驶减量,部分工厂也已停工,为何雾霾依旧严重?演员姚晨发微博表示“国庆长假期间,北京车辆稀少,市内交通通畅,呛人雾霾依旧,‘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的谣言不攻自破,机动车终于得以沉冤昭雪。”气象专家指出,此轮雾霾天气诱因在于持续性静稳天气,而雾霾频发的真正根源则在于污染排放超过承载力。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08/023928372408.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0963.html 雾霾频发的真正根源则在于污染排放超过承载力。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专家:每年长假致损失2000亿 应取消3天以上长假 2013年10月10日 02:23 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 15 人参与 0 条评论 1 2 3 4 … 27 28 29 30 高清图集 2013年10月1日,车辆在同三高速江苏赣榆入口处排起“长龙”。当日是2013年国庆长假第一天,自早7时起全国各大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交通流量明显上升。受大雾影响,山东境内长深高速、沈… 10月1日,杭州西湖景区游客“井喷”。魏志阳摄 十一期间,大黄鸭落脚的颐和园很受欢迎(10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10月6日,山西省平遥古城游客爆满。图/CFP 原标题:“黄金粥”盘点:白鹭上青天,我堵路中间 国庆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景区“堵声”一片,再度引发黄金周存废之争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被称为“黄金粥”。和往年一样,“拥堵”依然是关键词。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6.1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而据国庆假期假日旅游统计报告可知,今年国庆7天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33亿元,比去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还分别增长了0.7%、6.1%。 网络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或可代表出行者的感受: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 每小时千米的“龟速” 去年中秋国庆假期,首次实施高速公路假日免费通行。有人称,高速公路“一秒变成了停车场”。更有乘客在高速上遛起了狗。 本月2日,京津塘高速天津段,一位长发乘客站在两条长长车龙间,跳绳健身的图片,则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当日上午,从四川成都到汶川的徐先生,通过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时,用了1个小时。据媒体报道,这座大桥全长1436米。 在网络上,这种行进速度被戏称为“龟速”。 在高速上遭遇“龟速”的远不止徐先生一人。10月1日上午,广东省广河高速石坝北,最堵时,车龙绵延近48公里。 【数说】 据交通运输部重点监测的京哈高速、京沪高速、沈海高速、沪渝高速等10条重要运输通道,1日零时至12时的数据分析,平均断面交通量为21380辆,与去年国庆节同期相比增长20%。 去年集体照 今年千人照 去年有不少游客打趣杭州西湖:本想拍张独照留念,但拍来拍去都是集体照。更有网友调侃:“西湖见人不见桥”。 今年,网友又换了新的调侃方式:在西湖边拍了张照,怎么看都是千人合影;法海都被挤到西湖里去了。 来自沈阳的于先生,则是与朋友结伴到山西 平遥古城 旅游。 “整个城里全是人,县衙里‘关’的都是人。”于先生用“站在城楼上数人头”来形容他在平遥古城的经历。 从山东崂山旅游归来的三年级小朋友李森(化名)笑言,此次黄金周出游,他感受最深的是,希望自己可以长高些。这样才能从人群中看到风景。 【数说】 10月2日,杭州西湖风景区各个景点累计客流量达100.89万人次,西湖景区单日游客量首次破百万。 去年,西湖中秋节当日游客50万,国庆节当日90万。 九寨沟 四千余游客滞留 去年, 鼓浪屿 上岛游客创历史新高,一日突破12万人次。有人担心:“鼓浪屿要被踩沉了!” 今年最为外界所关注的一次景区拥堵事件,发生在10月2日的四川九寨沟景区。 当天,九寨沟景区游客量达四万多人。 由于区间车等候的时间较长,部分游客强行拦停区间车造成了景区道路几近瘫痪,无法运行。想上的上不来,想走的下不去,4000余游客滞留在山上。 九寨沟管理局等部门,随后就游客滞留问题正式道歉,并承诺,10月2日购票进景区的游客,门票款可全退。 【数说】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通报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25个直报旅游城市和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124.51万人次,同比增长6.8%。 ■ 争论 该不该取消国庆黄金周? 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四年,实行“十一”长假制度,但拥堵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从去年开始,高速公路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景区拥堵的局面,延伸到了高速公路上。 到底要不要取消黄金周,不少专家见仁见智。 正方 带薪假取代不了黄金周 著名的“反黄派”、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认为,集中拥堵正是黄金周产生的弊端,他主张推行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进行错峰旅游。 但这一设想,遭到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的异议。刘思敏认为,带薪休假制度,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贯彻落实。 今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纲要中的发展目标明确表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年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 而国家旅游标准委员会委员李庚则认为,即便落实了带薪休假制度,也仍存“短板”,“黄金周不但能够实现全家旅游,也是国人为数不多能够保证休息的权利。即便带薪休假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一个家庭还要考虑孩子的上学因素,很难实现全家旅游。” 反方 长假损失2000亿元 10月6日,经济学家汪丁丁则在博客撰文中称,每年长假的损失,保守估测大约折合2000亿元。其表示,目前每年两次长假,假前假后的低效率、心态调整,大约等于每年损失10个完整工作日。长假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其中劳动力约两亿人日。据2012年城市人均产值数据,劳动生产率以每天百元计,即2000亿元。其建议进一步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 对此,刘思敏认为,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一说法完全否认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概念,“如果这么算的话,全年法定节假日115天,全国13亿人,总共损失多少?” 黄金周在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确发挥着能量。“一个黄金周占到一年全国旅游收入将近10%。也就是,一个黄金周的收入,相当于平时的五六周的收入。”财经评论员刘戈说。 此外,刘思敏表示,双休日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身体休息需求,而长假旅游满足了劳动者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是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体现,不能单纯地用经济账来概括。 ■ 应对 如何解决拥堵? 如果不取消黄金周,又如何解决黄金周的拥堵问题呢?国家旅游标准委员会委员李庚认为,黄金周集中出游导致拥堵,还是各方面准备不足,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解决。 “沿途应享旅游快乐” 2012年,全国高速第一次黄金周期间免费通行,黄金周首日就出现全国16省24条高速大规模拥堵。今年,交通系统提前制定了分流和绕行方案,多渠道发布出行信息等。从一开始,就取消了发卡制度。 “由于出行基数大,今年高速虽然也拥堵,但整体状况比去年要好。”李庚说。 此外,李庚认为,路途上的过程也是旅游。这需要职能部门进行新的交通建设和文化宣传,让大家在高速路沿途、休息区同样享受旅游的快乐。 旅游资源有待扩容 李庚认为,中国的“黄金周”是一个独特的创制,不完全是因为商业经济的考量,“黄金周有效保障了劳动者休息旅游的权利,长假黄金周对基层民众非常重要。” 李庚说,集中出游导致的景点拥堵,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景点、热点景区分层,开发扩大旅游资源来解决。 “比如30年前,北京只有八达岭长城,当时每平米6人,比现在还堵。18年前我设计推出的九渡河水长城,以至到现在总共开放了5段长城,都会分流很多游客。现在位于平谷的将军关长城,很少有人去,有待开放开发。”李庚说,对于热点景区,可以分层分类精细管理,不同人有不同喜好,提前设置疏导预案,防扎堆。 建议增加长假期 李庚说,黄金周不应取消,还应该增加扩容。 这一观点与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不谋而合,“千军万马去挤黄金周的独木桥,形成出游堰塞湖,正说明长假期的缺少。” 刘思敏认为,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对家庭团聚的传统精神需求,黄金周满足的是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二者都具有刚性需求。“在落实带薪休假的基础上,保证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假期,但原则上不调休,再恢复五一黄金周,或延长春节黄金周。” ■ 链接 《旅游法》实施团费涨散客游增多 强迫消费、游客有不文明行为等仍存在 和往年国庆发生变化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从这个国庆假期首日起,正式实施。这对此次国庆长假旅行社的费用报价、游客的出行方式、在景区的行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散客占到七成 据四川、西藏、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多地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及分析,《旅游法》正式实施后,“零负团费”等违规获利活动全面叫停,各旅行社纷纷上调团费,使得参团出游的人数有所下降。 同时,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助推了大批自驾车爱好者外出旅行。 在此背景下,个人旅行、自由行、自驾游成为旅游主旋律。旅游出游方式出现“倒三七”现象,即团队游占30%,散客占70%。 甘肃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甘肃各大景区多见以家庭和亲友为主的小型团队,天水、平凉、永靖及河西走廊等地,长假期间接待自驾游客人数都占到当地游客的50%以上,来自陕、青、蒙、宁、川等省份长线游客明显增多。 四川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四川自驾游市场爆发式增长,来自陕西、重庆、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以及省内自驾车旅游者成为今年“黄金周”自驾、自助旅游的主力军。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表示,这个黄金周,传统的观光团队游客大大减少,而散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这反映出《旅游法》的实施推动着中国旅游发生质的变化。 乱象仍然存在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明令禁止“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行为。对于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法律也明令禁止。 法律出台后,今年国庆,黄金周乱象得到遏制,但依然暴露出问题。 媒体报道,10月1日,一名游客在苏州市玄妙观入口处攀爬上银杏树采摘银杏;乱刻乱画、乱丢垃圾等行为仍在景区经常出现。 一些旅行社的行为极不规范。央视在国庆期间报道,由于拒付强制性消费,有游客在从丽江至迪庆途中被赶下车。随后,游客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旅游执法人员言语粗暴,以“滚蛋”字眼辱骂游客。10月8日迪庆州官方称,骂人者查明系迪庆旅游局质监所所长兼执法支队负责人,已被撤职。对事件中所涉及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停业整顿1个月;涉事导游吊销证件。 ■ 声音 《旅游法》的出台,说明国家现在很重视旅游业。另外,旅游乱象也比较多,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法律实施后,还有那么多问题暴露出来,是因为实施时间太短,职能、执法部门,游客、旅行社等还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有些不只是完善法律的问题,还有个执行问题。对遇到的不同问题,需要具体解决。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 现象 “折扣执行”门票优惠 国庆前,国家发改委部署在“黄金周”推动全国约1400家景区实行门票价格优惠。部分景区降价却是“缺斤少两”,如大门票价降低,但要想逛遍景区,需多次付费。 出现在国庆降价名单上的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将降价时间定在了“黄金周”后的10月8日至14日,与公众休假日完全错开。 A20-2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王瑞锋周清树实习生贾世煜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3guoqing/content-3/detail_2013_10/10/30167989_0.shtml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已有 981 次阅读 2011-5-20 09: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资源 能源 高消费 推荐到群组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杨学祥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 贪婪而强大的恐龙灭绝了,弱小而聪慧的灵长类却进化到了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强者并不是总能取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才是生物的进化规律。强者只能欺凌自己的同类弱者,但环境却能使强者灭亡。弱者的生存之道不一定在于努力成为强者,而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正是适应当前资源能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最好模式。 附件: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重发) 2008-11-30 14:44 |个人分类:备忘录|关键词: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重发者按:本文最早于2005年3月9日在《光明观察》刊发,因硬盘损坏而失去记录。目前存在完整地记录在华侨华人经济技术网,故重发于此,以备查阅。 摘要: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关键词:资源,环境,能源,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正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大会上,伴随着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讨论,“节约能否成为国策”在政协委员中也引发了一场“激烈辩论”。民盟中央带来的消息让人震惊:最近,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 。民盟中央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国无远虑,必有近忧。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4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在政协委员驻地,还是在人大各个代表团,只要提起循环经济,总能引来代表委员们的共鸣。为什么平平常常的“循环”二字,在代表委员们的心中占有这样重的位置?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需要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循环经济被写进了计划报告中,表明政府对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 在一年之内中国两会代表对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认同,表明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的当代经济发展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1.历史的回顾 5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6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5年过去了,美国的新经济从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突然转向衰退,最近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欠债累累;日本经济在经历十年持续停滞之后至今仍处于低迷状态;高消费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谁来供应中国的大讨论。长期的经验教训和东方的文化传统,使日本抛弃了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大力培育环境相关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这与美国的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环境政策成鲜明对照。研究日本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可以对比的是,“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专题论坛会议于2001年9月4日在北京开幕。环境问题成为会场内外的热门话题。参加“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重温21世纪论坛的呼声,对发展循环型经济大有帮助。 2.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的官员罗夫·泽留斯(Rolf Zelius)在专题论坛上指出 ,过去30年来,一些亚洲国家经历了其他任何地方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这些经济增长要付出代价。亚洲丧失了一半森林覆盖和不计其数动植物物种。其1/3的农业用地已经退化,鱼类资源减少了一半。今天,该区域严重污染城市的数量最大,其河流和湖泊属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确实,环境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东亚次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中亚经济转型国家其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环境,以及南亚地区贫困仍然是决定性的地方性问题。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亚洲环境退化的根源在于两种政策失误。第一,发展中成员国的决策者们没有将健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而是几十年来都采取“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这导致社会付出更大的整体代价,并加剧了贫困;第二,当一些政府确实制定环境条例时,他们往往采用不能监测或实施的严格标准以及强硬的政策手段,这些手段忽视对遵守法律的奖励刺激。 在柬埔寨,森林破坏导致灌溉系统的改变,致使水稻减产,无数居民受到饥饿威胁;马来西亚的Srawaka森林里砍伐与严重的水土流失相伴随。更为严重的是,森林退化在这些地区已不仅仅只是威胁到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忠玉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森林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莫过于提供木材,直到近期人们才正视,自然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的崩溃、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均是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增加,而众多依靠森林产品生存的人们也由此受到严重威胁。 事实上,恩格斯对人类盲目的实践活动早就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可惜的是,对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淹没了智慧的理性分析。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法?齐白塔说,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在将环境和生产力错误地割裂开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环境,因为他们能最生动、最直接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但是,时间一长,人类总是会付出代价的。而事实上,环境和生产是不可分割的、互惠共生的,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保护森林与环境才是人类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3.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 到目前为止,商品生产所创造的财富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大多数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以为,向大自然索取是免费的,向大自然排污也是免费的。他们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抽取地下水为例,人们免费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枯竭并受到污染。以至于2000年9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根据国内外经验,适当的补充地下水不仅能使地下水位回升和制止地面沉降,而且能使地下含水层成为廉价的输水渠道。问题是维持地下水源的回灌费用由谁来支付?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把财富扩展到产品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部分,并提出了真实储蓄概念。真实储蓄的实质,是用总储蓄减去外债与折旧和加上教育投资得到的净储蓄,然后减去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得到的真实储蓄,再除以GDP得到的真实储蓄率,所得结果若持续为正,即反映财富在增长,若结果持续为负,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下降。因此,有可能利用真实储蓄的长期时间序列来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纵向比),也可以借此比较不同城市的情况(横向比)。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并将被引入市场经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正与日俱增。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显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10.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2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1999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4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的修正。据中国科学院 牛文元的研究,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繁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本吸收了这方面的教训,近年来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目前,日本政府正加紧拟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草案),争取在2001年开始实施。这将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奠定法律基础。 除法律保障外,日本积极开发以下四种技术:一、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量的技术;二、能够长期使用的产品的制造技术;三、循环利用技术;四、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物质排出量的技术。“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确立将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迄今为止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建立新型价值观念。“循环型经济社会”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据日本通产省估计,到2010年,与环境有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15万亿元增加到37万亿元,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64万人增加到140万人。日本经济计划厅预测,到2020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零排放工厂”已经在日本成为企业在新世纪里新的追求目标。其中,食品加工和饮料业走在最前列,汽车、造纸、水泥、化工、电子及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也十分积极,目前已建成上百座“零排放工厂”。在一些啤酒制造厂里,所有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实现了100%的再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 4.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正常年份全国城市缺水60多亿立方米,667个设市城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常年供水不足,其中近1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其中32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每年受缺水影响的工业总产值达2300亿元。 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解决氮、磷污染是长期艰巨任务。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家重要水系的严重污染,城市产业对水源的破坏,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等。同时,海水污染也愈来愈严重。除了水体污染,水质下降,大气污染外,固体物污染也很突出。据建设部提供的数字,全国城市年产垃圾量已达1.5亿吨,目前每年还以8%到10%的速度递增。全国垃圾堆放总量已高达70亿吨,在全国667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排放量为3186万吨。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为63%,但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我国土地荒漠化速度不断加快。从21世纪论坛上获悉,作为京津和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目前沙漠化土地在我国30个省区市851个县旗均有分布,特别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呈现局部好转、整体快速推进之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每年以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据最新监测结果,近年来我国荒漠化扩展速度还在加快。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坝上等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速度年均达4%以上。到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3%。 生态环境的自然恶化和人为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农田1.2亿亩,90年代达到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得出结论,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水灾,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53次大洪水,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造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内蒙古鄂托克旗在30年内被流沙压埋房屋、棚圈5500多间,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 。 回顾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 高消耗上,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4—5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10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 与民盟中央的呼吁相呼应,天津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成中委员说,无论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还是实现社会和谐,都必须把节约能源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并列。陕西省政协原主席安启元委员说:“节约资源应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政协委员们纷纷发出警告 : ——如果我们不能切实改变现行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势必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长期短缺矛盾,它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理不好,甚至会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从现在起,国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理性的警告,辩证的思考,在政协大会上形成了不大不小的舆论:把节约上升为国策。 原国家计委负责人叶青委员承认:“我们从‘八五’就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但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确实,到2020年我们的能源消耗量将达到三十五六亿吨标准煤,资源难以承受,环境也难以承载。你看看,农业用水实际利用率连40%都不到,很多地方是大水漫灌。”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位于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大国,外国很难满足我国在资源与能源上的需求。我们曾提出,“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是走不通的,因为我们不能像霸权国家那样靠强权掠夺别国的资源与财富 。抛弃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斌,顾瑞珍。节约型社会应为“基本国策”?来自委员间的激烈讨论。新华网2005-03-08 17:05:07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08/content_2668492.htm 2. 贺劲松、常爱玲. 新华时评:“循环经济”写进计划报告有深意 ( 新华网 2004-03-07 09:13:11 ). http://news.sina.com.cn/c/2004-03-07/09131984805s.shtml 3.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4. 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5.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6.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 罗富?泽留斯:亚洲面临环境的挑战. 人民政协报,2001年9月4日, 21”世纪论坛”特刊, 7版.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0 8. 中国科学院 牛文元:如不及时控制污染将对中国造成极大负效应. 人民政协报,2001年9月4日, 21”世纪论坛”特刊, 7版. 9. 方立:日本环保新观念——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第32期15页. 10.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人民政协报,2001年9月4日, 21”世纪论坛”特刊, 5版. 11. 新华网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传统模式已到尽头。BUSINESS.SOHU.COM 2004年5月17日08:57 。 http://business.sohu.com/2004/05/17/68/article220146837.shtml 12. 孙可嘉。美研究机构:中国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消费大国。BUSINESS.SOHU.COM 2005年2月17日14:43 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217/n224322157.shtml 13. 包亚明。美国学者用心险恶竟污蔑中国是“消费黑洞”。《新民周刊》2005年3月7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804101.htm 14. 杨学祥. 中国北方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科学新闻周刊. 2001, (32):14 15. 杨学祥. 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人民政协报》, 2001年9月4日第6版 16. 杨学祥.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00 目前网上记录: 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 http://www.tt91.com 2005-8-27 15:50:00 http://www.tt91.com/article/05-08-27/15500026_1.shtml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华侨华人经济技术网. http://overseas.tt91.com/wenzhang_detail.asp?id=47923 http://overseas.tt91.com/wenzhang_detail.asp?ID=47923sPage=2 http://overseas.tt91.com/wenzhang_detail.asp?ID=47923sPage=10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 光明网 2005-3-9 21:35 关键词:资源,环境,能源,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据新华网北京3月8日报道,...在一年之内中国两会代表对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认同,表明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的当代经济发展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传统模式已到尽头。BUSINESS.SOHU.COM 2004年5月17日08:57。...(查不到原来网页) http://ep.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17216h=1bpg=8age=0 http://www.hg1988.com/wenzhang_detail.asp?id=47923 http://www.hg1988.com/wenzhang_detail.asp?ID=47923sPage=10 再论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2006-04-07 杨学祥 光明观察 点击: 2291 再论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杨学祥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4-3 http://guancha.gmw.cn 据《明报》报道,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前天在香港科技大学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为题发表演讲时,分析人类自工业革命后大量消耗地球资源的情况,直指“21世纪的地球在资源和空间上,都相对缩细了”。他说,全球人类必须改变生活方式,才能继续生存。在座谈会上,李远哲批评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顾及生态保育,特别指出美国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冠全球,危害全球发展。为此,他呼吁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切勿盲目追随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要过量生产和消费,应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相信日后定能反过来领导西方国家,“在有限的地球,实现无限的梦想” 。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月25日撰文指出,西方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如果在中国行不通,在印度也不会行得通。估计到2031年,印度的人口甚至会比中国还多。西方的经济模式在共有30亿人口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在日益融合的全球经济中,所有国家都在竞相争夺石油、粮食和铁矿资源,现行的经济模式在工业国家也不再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 。莱斯特•布朗宣布了西方经济模式的死亡,这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极为现实性的借鉴意义。简单模仿西方经济模式没有出路,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有战略突破,必须具有适应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新环境的中国特色 。 6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支持这一观点的人愈来愈多了。 6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的高消费导致石油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中国的高消费导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新华网北京2005年9月3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 贪婪而强大的恐龙灭绝了,弱小而聪慧的灵长类却进化到了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强者并不是总能取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才是生物的进化规律。强者只能欺凌自己的同类弱者,但环境却能使强者灭亡。弱者的生存之道不一定在于努力成为强者,而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正是适应当前资源能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最好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远哲吁中国勿跟随西方发展模式。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3-31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7821 2.王建刚。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 http://www.sina.com.cn2005 年08月20日21:18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20/21186740072s.shtml 3.莱斯特•布朗。美国专家分析: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2-14show.aspx?id=6768 4.杨学祥。改革必须要有战略突破。2006-2-1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7721 5.杨学祥.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科学新闻周刊.2000,(46):18 6.杨学祥.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6(8):1003~1005 7.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8.孙可嘉。美研究机构:中国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消费大国。BUSINESS.SOHU.COM 2005年2月17日14:43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217/n224322157.shtml 9.包亚明。美国学者用心险恶竟污蔑中国是“消费黑洞”。《新民周刊》2005年3月7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804101.htm 10.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2005-3-9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1750 11.胡锦涛:城镇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新格局。新华网2005年09月30日 http://www.mhwh.com/shzx-content.asp?id=3327lm=news 12.杨学祥。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2005-8-2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183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806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死苦笑
Elephantd 2013-10-1 08:27
当今社会,动辄就谈过生日。 感谢这个生日, 让我们有机会 游山玩水,探亲访友。 这样感叹, 因为,我们是人。 人世间,如果有“死日”,就好了。 我们借那个机会 同样游山玩水,探亲访友。 这样痴想, 因为,我们自以为是人。 -----谨此,怀念我仙逝三年整的父亲。
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假回家探爹娘
热度 1 wangxh 2013-9-27 12:22
国庆节长假期间,正好赶上老爹过生日。 老胳膊老腿,不敢比划喽!另外,虽然每年都被要求加入“仪仗队”(即使看起来“非常积极”),今年开始也就免了吧,年青人向前冲吧。 在哥哥嫂嫂的辛苦努力和细心照料下,父母早就跨越了古稀之年,真的很感激哥哥嫂嫂!老王家的“贫三代”,一个在上海打拼,一个在美国打拼,现在只能是“无言的结局”——一是国家计生政策,一是俺哥俩的培养。 愿天下父母都能幸福、快乐、平安度春秋!
2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恍如隔世,这个长假太长了
sheep021 2012-10-8 09:37
1.南怀瑾驾鹤西去 国学大师又少了一位。大概一个月前,俺与同事聊起南师,还以为他可以轻松度过百岁,而动作不衰。没想到竟被长假阻隔, 2 双节长假期间交通事故致794人死亡 八天长假,将近800人长眠于客途,把长假变成了常假。 3 美国航母2艘到中国周边晃悠。中国七艘前出太平洋 有来不往非礼也。 4 细菌病毒活跃 一名到香港沙特男童疑感染新型 冠状病毒 凤凰网 40分钟前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7号表示,一名上星期来港的四岁沙特阿拉伯男童怀疑感染新型 冠状病毒 、引致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当局最快今天可确认他感染的是否是新... 美国 发现哈密瓜遭 细菌感染 疫情致4人死16人感染 美国 发现哈密瓜遭 细菌感染 疫情致4人死16人感染-- 中新网9月14日报道: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 美国 哈密瓜遭到“李斯特菌”感染。6个州爆发疫情,目前已有4人... 德国 食物中毒学生增至近 9000人 原因仍未查明 - 新闻 - 国际在线 2012年10月2日 - 德国 东部4个联邦州以及首都柏林学生爆发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近 9000 学生上吐...随后两天, 感染 人数呈现几何倍激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却在大多数学生... 5 钓鱼在继续。 人民日报: 中国 执法船将坚守 钓鱼岛 日本要习惯 -搜狐新闻 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举行升国旗仪式(图) 解放军三军持续演练 二炮实弹命中千里外靶标 08:12 6 中国第12批护航编队抵沙特吉达港开始补给休整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1004/1344837.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边风景美如画
uvard 2012-9-30 22:52
旅游 欢度十一有长假, 你盼旅游他想家; 这边风景美如画, 爸妈可曾也到达?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节假日和我无关
热度 5 zhanghaifeng 2012-9-29 21:54
中秋和国庆八天长假让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欣喜若狂,休息的休息,游玩的游玩。但是我们高校老师好像对节假日的反应没有那么的强烈,因为我们有很多“自由时间”可以自我分配,所以很多人羡慕我们高校老师,认为我们很轻松,整天不用上班。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做科研的老师应该都明白个中滋味,别人下班的时候我们还要伏案工作,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别人放假的时候我们依然在工作。科研工作者很难把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分清,尤其是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感觉我们做科研更像是个体户,你不工作也没有人管你,但是你要是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所以很多时候既享受这种“半无政府”状态的工作方式又感慨这种“个体户”式的生活方式,不分节假日,不分昼夜。 这个长假依然如此!
3760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国庆回乡探亲六天在路上一天陪父母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0-8 11:31
国庆回乡探亲六天在路上一天陪父母 (2011-10-08 08:07:37) 又是一个国庆黄金周。在一年365天中,尽管林林总总的假期有一百多天,但连续有七天假期的也只有国庆节和春节。今年国庆,远在洛阳的母亲过78岁生日,懂事的儿子说要用这个假期去看望外公外婆,并为外婆祝寿。可惜,黄金周往返洛阳的机票火车票全部售罄,于是我们便打算自驾车往返洛阳。 从地图上看,在二广高速尚未全线开通之前,从广州北上到湖南、湖北、河南,京珠高速是必经之路。如果从广州出发,经韶关、郴州、衡阳、长沙转长常高速到常德,再走一段207国道到荆州接二广高速直达洛阳,是一条看起来最为便捷的路,全程不到1600公里。当然,这条路线最让人头疼的是必须要在京珠高速行驶600多公里。 提起京珠高速,很多驾驶员谈路色变。这条路车流量极大,尤其是载重大货车超车占道行驶造成车流阻滞现象极为严重,加上南岭一带弯道多坡度大气候多变,小车大车相互追尾车祸频繁,因此京珠高速遭遇堵车是家常便饭,而到了黄金周,京珠高速堵车更是必然。为了避开10月1日行车高峰,我们决定在9月30日晚上出发,我们设想,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凌晨和深夜车流量最少的时间走完京珠高速,如果行程顺利,我们只需要连续驾车20小时,就可以在10月1日晚上到达洛阳,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洛阳多陪父母亲一天。 第一天 , 也就是9月30日晚上10:30,我们驾驶白色思铂睿开始从广州天河启程,出城的路虽然比较拥挤但还算比较顺畅,我们从广汕公路的龙洞路口驶向华南快速,然后在太和站转京珠高速,开始了北上的旅程。虽然在太和收费站这个最臭名昭著的路口没碰上大堵车,但滚滚而来涌上京珠高速的巨大车流还是让我们吃了一惊,都深夜十一点多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车啊?难道会有这么人和我们不约而同地打着一样的如意算盘么?只见挂着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车牌的大货车和挂着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车牌的小车潮水般在京珠高速上蔓延,刚开始四车道时还有点秩序,到了只有三车道时,一旦有大货车超车占道阻滞车流时,心急的小汽车便从路肩和大车的夹缝间硬插硬挤,看上去真是险象环生。当我们驶向京珠高速不到20公里时,堵车开始了,顿时大车小车挤成一团,大家互不相让,见缝插针,争先恐后往前冲,你要是稍微斯文礼让一些,你就永远动弹不了,于是驾驶员们都骂骂咧咧毫不客气地往前挤。我们的思铂睿就在大车的夹缝中左冲右突,一点一点往前蹭,大约蹭了20分钟左右终于冲出重围,走到前面才看清楚,右边发生了一起车祸,原来是一辆面包车和两辆小轿车连环撞。 越过这个车祸点,道路通畅了,所有的大车小车都把油门轰得山响,似乎要把堵车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于是只见大车小车都疯狂地加速往前冲,仿佛前方有黄金钞票可以白捡。好了,一群疯狂的司机又开始了新的一轮你争我抢的竞赛式行驶。设想一下,一群焦虑烦躁的人驾驶一个个钢铁运动物体在路上乱窜,不发生车祸才怪呢!这不,才走了几公里又遇到了堵车点。这次花了半个小时挤出重围,才看清是一辆货车与一辆中巴相撞,中巴损毁严重,消防车、救护车、抢险车占了两条车道在处理事故。 接下来的路上,就是一路车祸一路堵,从头天晚上十点半走到天亮六点半,才刚过韶关。也就是说,8个小时我们才走了两百多公里。最悲催的是京珠高速的服务区拥挤得那才叫一个恐怖。京珠高速大约60多公里一个服务区,任何一个服务区都是车山车海,人山人海,很多服务区,车子根本开不进去,于是服务区的高速路边停满了大小车辆,乘客纷纷下车到服务区洗手间方便,于是服务区的洗手间又脏又挤,等待如厕的人们肉贴着肉一脸痛苦地排队等待厕位,等待一个厕位至少要排十五分钟的队。至于加油站,那更是排着巨龙般的车流。加油排队,如厕排队,吃饭排队,服务区集聚的车辆越来越多,等到你花费很多时间解决一切问题,才发现车子陷在车堆里根本动弹不得。 到了第二天(10月1日) ,我们就这样,痛苦着,焦虑着,烦躁着,煎熬着,在拥挤不堪的京珠高速磨叽到中午两点,才走出广东进入湖南境内。到了湖南,路况稍好,勉强维持60到70公里的时速艰难北进。这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小车大部分是挂粤B车牌的深圳车,加上珠三角其他地区的车辆,在湖南高速路上跑的基本上都是广东车。我们就纳了闷了,这么多深圳车怎么都跑出来了,他们是要到哪里去呢?过了衡阳后,车辆突然稀少起来,大量的深圳车不见了,难道深圳人都到衡山去烧香拜佛去啦?尽管湖南境内的京珠高速道路比较通畅,但车流量也不小,此时我们的愿望就是希望尽早离开京珠高速。车行至长沙,已是下午四点,我们顺利地从长沙的绕城高速转到长常高速,这一路相对比较顺利,我们于下午六点到达常德,此时行车累计里程为862公里,耗时近20个小时!相当于2个白天!此时大家已经疲惫不堪,继续北进已力不从心,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改变原计划在常德住下来,尽管这样会少一天时间陪父母,也只能如此了。 第三天(10月2日) 早上八点半从常德出发,走一百多公里207国道,在荆东上二广(荆襄段)高速一路向西向北,这段高速车辆稀少,路况极佳,下午五点顺利抵达洛阳。在洛阳与父母亲人相聚,吃母亲为我们准备的晚餐,晚上和父母亲聊天拉家常,听父母叙说亲戚熟人之间的悲喜琐事。 第四天早上(10月3日), 和兄长一起去宜阳老家爷爷奶奶的坟上祭拜,下午全家在酒店为母亲祝寿,晚上继续和父母亲拉家常,因为常年在外,为父母所尽孝道甚少,父亲耳朵越来越背,我们要大声讲话父亲才能听清,而且父亲心脏不好,在医院检查过说有中度的血管堵塞现象,母亲则表现为双腿无力,腰越来越弯,看见年迈体衰的父母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些年,而我们又要匆匆忙忙地离父母而去,心中不免酸楚。 第五天上午(10月4日), 虽然我们在家里只陪了父母亲一天多,可父母已经显得心满意足,考虑到回来还会遇到车流高峰,父母亲很大度很理解地支持我们提早返程。回去坚决不走京珠高速,这是大家的一致意见。有洛阳的亲戚建议我们走二广高速,说遇到没有开通的路段,可以走207国道,而83岁的老父亲却建议我们先向东绕到安徽再向北经江西从粤赣高速回广州。可惜,我们没有采纳父亲的意见,结果吃了大苦头。从洛阳到常德一路顺畅不在话下,到了下午七点,我们住进了提前预定的金悦大酒店。 第六天上午(10月5日),早上八点 我们从常德出发,走207国道往邵阳方向,准备在那里上二广高速,GPS显示这段国道全长293公里,我们预计中午应该能到达邵阳,剩下半天时间走二广高速可在当天晚上到达广州。谁知,事情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妙,也怪我们事先不问问当地人做点调查研究,就贸然走进了207国道。这简直就是一条令人几近崩溃,让人痛苦不堪,百分之百坑爹的道路!这二百多公里国道全程开挖,路又烂车又堵,可怜我那轿跑车思铂睿在这样的路面上完全丧失优势,还跑不过小面,焦虑中不小心驶向正在灌浆的路面,被当地路政连唬带诈敲去三张百元大钞外加一包中华香烟。这段路走到下午五点,九个小时走了不到两百公里还望不到头,于是当机立断重新调整GPS改走县道去娄底,准备在那里上高速。到了七点,在冷风苦雨中,我们终于到了娄底,在那里随便找家餐馆吃了晚饭,接着上高速。晚上八点,上了高速,尽管道路顺畅,但在大雨中看到GPS显示绕道桂林回广州还有一千多公里,大家心情都坏到了极点。最糟糕的是,一路颠簸,艰难蠕动,磨掉了大家的耐性,平时貌似豁达的婆婆和所谓温顺的儿媳情绪开始烦躁,两个女人为是否继续前行还是停留住宿发生了严重争执,双方火气都很大,讲话夹枪带棍,尽管儿子和老公竭力调解也难以平息彼此的愤怒。看来,婆媳如猫鼠就是一对天敌这话并非毫无道理,哈哈!最后,大家还是采纳媳妇的意见,在永州下高速,找到一家酒店草草入住,这时已是夜里十一点。 第七天上午(10月6日), 七点半起床,八点退房,没吃早餐驾车离开永州上高速往桂林、贺州、广州方向。这一路,相当顺利,车少路通。直到下午转到广三高速和广佛高速时,车流突然增大,但却未遭遇堵车,尽管广州横沙收费站车队大排长龙,但看起来公路管理方做足了国庆收钱收到手抽筋的准备,每个收费车道设复式收费口三个,排队只排了五分钟左右便顺利通过,到了下午五点,思铂睿载着一家四口终于顺利到家。尽管路途艰难,但人在车好,还是值得庆贺的。只是因为路上闹了矛盾,大家闷闷不乐。唉……这趟旅行,那真叫一个“囧”! 1、深更半夜地,京珠高速上车流滚滚。 2、心急的小车都从路肩超车。 3、花了八个多小时时间,我们才走了两百多公里,到第二天清晨刚过韶关。 4、在南岭段再次遭遇堵车。这一次干脆熄火耐心等待。 5、 6、 7、 8、 9、在这里一直等到天大亮,前方还是没有动静。有几个男人尿急居然就在路边随便解决。 10、 11、 12、拥进服务区的车子乱作一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e4ab70102dtj5.html?tj=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假旅游的代价:归途遇险
热度 7 杨学祥 2011-10-8 11:01
长假旅游的代价:归途遇险 杨学祥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让3亿人在短短的7天内集中旅游,这对景点接收、旅馆接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都会形成人为的巨大压力。一年二次的国庆游和春节游,不过是14天的火爆,为什么不能把节日长假变为轮流休假,把14天的压力分散到365天,让各行各业从容面对,合理布局? 长假旅游人满为患,道路拥堵的代价过于惨重。 附件: 滨保高速天津界内交通事故致35人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8日04:09 新京报   一辆停放在滨保高速入口的面包车上装满了遇难者的遗物,包括书包、电脑包以及爆裂的轮胎残骸。吴江 摄 一日三起重大交通事故   本报讯 昨日15时30分许, 滨保高速天津界内一辆大客车发生侧翻事故 ,初步核实,造成35人死亡,18人受伤。据伤者介绍,大客车乘客多为河北联合大学学生。    事发路段已封路 视频:动画演示滨保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全程 来源:CCTV新闻频道   记者7日晚从天津市有关方面获悉,7日15时30分许,在滨保高速上行60公里+700米处,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冀B9998)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鲁AA356W)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   滨保高速天津段大张庄收费站工作人员称,事故发生后,滨保高速公路天津段已实行封路,所有高速入口禁止车辆驶入,此前进入该高速公路通行的所有车辆被要求离开公路。   “现场遍地血迹,伤亡乘客被甩出大客车。”一名参与善后的工作人员称,昨日下午4时许,他到达事发现场附近,发现大客车侧翻在公路一旁,部分高速公路护栏斜切插入右侧车体。   该工作人员称,伤亡乘客多为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路面上散落着笔记本电脑包、女士手提包,还有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伤者称乘客多为河北联大学生   据了解,大客车上乘客多为河北联合大学学生。昨晚11时许,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住院部二楼,一名在车祸中骨折的女孩正在父母的陪伴下接受治疗。她称,客车乘客多为河北联合大学大一学生,当时车内坐满同学。   “当时我正在座位上睡觉”,她说,事发后,她从车窗中爬出逃生。   一名受伤学生家长称,乘坐大客车的河北联合大学学生均为保定人,昨日中午在河北大学校门外集合后登车,“大客车是学校联系的,安排学生统一返校。”事发后,校方工作人员将事故情况通报相关学生家长,目前,校方负责人已在赶赴天津途中。   据了解,目前受伤学生人数为18人,其中6人在武清区中医院治疗,12人在武清区第二医院住院治疗,伤者多为骨折和脑部受伤。   公安部交管局王强处长分析称,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是因大客车与小轿车发生追尾后,因车速较快,部分乘客被甩至车外。   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接到报告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市分管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尽快赶赴现场,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目前,天津市分管领导、有关部门在现场组织事故处置工作。   截至昨晚11时,事故现场仍在清理之中。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负责人已赶到现场。   ■ 新闻链接   河南社旗县 大货撞小面 11人遇难   记者从河南省社旗县委宣传部获悉,经进一步核实,10月7日6时36分,在省道S333线社旗县桥头镇对吴庄村东500米处,一辆重型半挂货车(车牌号豫QA8629)自西向东与一辆长安之星面包车(车牌号豫R6Q265)迎面相撞,造成面包车上11人(5女6男)全部死亡。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货车司机逃逸。目前,这名30多岁的男性司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安徽萧县 高速24车连环撞10人遇难   记者从安徽省淮北市警方获悉,7日6时45分左右,连霍高速(河南郑州方向285公里处)安徽萧县境内发生24辆汽车连环相撞事故,目前造成至少10人遇难,多人受伤。   据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许云淮介绍,由于浓雾天气,导致今晨该路段能见度严重偏低。在发生的7起连环追尾中,其中1起造成4人当场死亡,另有1起造成1人当场死亡,还有一名重伤者由于被卡在车体内,在消防人员实施切割救援时死亡。   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次车祸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多人受伤,包括一辆高速公路巡警的警车在内的多台车辆损毁严重。   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称,车祸造成百余车辆受阻,交通一度中断达4个小时。目前,伤者救治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本组稿件/综合本报记者 林阿珍 王卡拉 石明磊 新华社 央视等报道 http://news.sina.com.cn/c/2011-10-08/04092326638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62 次阅读|7 个评论
长假归来
pony911 2010-10-8 11:24
长假归来。 没有长途跋涉,没有闲庭漫步。 就是陪着姑娘做她喜欢做的事情,还尝试着做了些好吃的。不过好吃的基本上都是垃圾食品。 四天陪她,三天准备工作状态。长假之后,更多的工作扑面而来,又进入到了举国上下的忙碌焦躁状态中。 忙吧,中国人不都在忙吗。985,211,125,NSF......教学,科研,管理,忙吧!
个人分类: 交流|2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及时调整 远离长假综合征
何裕民 2010-2-25 14:45
春节一过,生活节奏突然加快,不少人感到不适应。如果不注意调节,有的人甚至会患病。为此,专家提醒 及时调整 远离长假综合征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长假综合征很常见   所谓长假综合征,英文名为 Post-holiday Syndrome,具体表现为长假过后重回岗位的人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头痛、失眠、焦躁,以致工作效率低下。   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1.经过长途跋涉,本来就倍感疲劳,仍与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尽情享乐。2.觥筹交错,酩酊大醉。3.彻夜畅谈,昼夜颠倒。4.牌桌麻将,鏖战方酣。5.游山玩水,乐而忘返。当重新进入常规状态后,不少人一时调整不过来,有些人还会对上班产生厌恶或恐惧感。    通用应对方法    1.心理调节。   ①工作一族。要收心、静心,意识到年已过,新的挑战就在前面等着。要提前做些工作准备,理理思路,看看上年度有哪些未尽事宜必须抓紧落实,规划一下新一年的工作。千万别把节日的松垮带到工作岗位,除非休闲时间,尽量少谈节日见闻,以免影响他人情绪。   ②学生。要先检查一下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有空闲时间不妨看几本课外读物,看看有哪些文具和书籍需要添加,或去参加少年宫、科技馆的活动,为开学做好准备。   ③守家老人。节日一过,子女们又要远行了,老人可能会很伤感。这时要主动调整好情绪:明白好儿女志在四方的道理,叮嘱孩子们好生照顾自己。而远行的子女应答应老人常打电话,问候老人和汇报自己的情况。    2.饮食调整。   返回工作或学校的前几天,应少吃大鱼大肉,多吃些新鲜果蔬;少用烟酒;适当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也可多吃些面包、面条、麦片粥、豆制品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喝些热茶、咖啡等饮料。    特殊应对方法    1.肠胃失调者。应在长假后几天节制饮食,进食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服用多种酶制剂、胃动力药和B族维生素等。还可加强躯体活动,或顺时针方向揉腹,以改善胃肠功能。    2.过于疲劳者。应在假期最后几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主动调整好作息时间。还可自我按摩合谷、劳宫、印堂、睛明、内关、曲池、风池、足三里、太溪、太冲等穴位。或用散步、闲逛、洗桑拿、听音乐等方式消除疲劳。    3.旅游归来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或灵芝制剂,感冒者要积极治疗。还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自我按摩。或去泡几次桑拿,以消除疲劳。    4.眼疲劳者。长假后几天别再盯着电视或电脑屏幕了。最好做做眼保健操或用温热的湿毛巾敷眼(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西红柿等食物。    5.昼夜颠倒者。千万别再以白天睡觉来打发时间了。一定要出去走走,如逛逛公园、打打球、跑跑步等,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    6.恐惧上班者。应珍惜现有的工作。最好提前思考一下怎样工作更有成效。如果真的不喜欢这项工作,不妨试试运气也许有更适合于你的工作在等着你。    自我保健小招数   腹部按摩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于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柔和地按摩,由脐眼逐渐扩大至全腹,约 10分钟。其作用为改善肠胃功能。上床睡觉前按摩效果更好。   腹式呼吸吸气时要让胸腹部扩张,再将胸腹部的气缓缓吐出(吐气过程不能少于 8秒钟)。呼吸节奏要慢。这样不仅能扩大血氧量,还能调整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几乎所有脏器的功能。 http://www.jhjk.net.cn/3_index_detail.asp?id=2289 健康报 2.21
个人分类: 访谈与时论|3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