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妖魔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妖魔化食品安全所想到的一 些事
热度 17 cherrylu1960 2014-8-3 19:55
炎热的夏季,丰富的食物,脆弱的肠胃,有关吃的满目的流言 ……. 牛奶有毒、粥店的粥有毒、吃的水果有毒、肉有毒、大米有毒,西瓜被打了甜蜜素不能吃 …… 总之,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今天这个有毒了,明天那个不能吃了”的贴子漫天飞舞,炒了新闻炒旧闻。即便是已经被“击破”的流言,仍然被反复转发。似乎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竭力制造恐慌气氛来博人们的眼球,即使是空穴来风,却总是屡屡得手。 从我们吃的主食、水果蔬菜、喝的饮料,到肉食,几乎所有的食物门类都难逃被妖魔化的命运,许多原本不是转基因的蔬菜水果被打上“转基因标签”,正常食用无害的加工食品也被扣上有毒的帽子,热闹非凡! 不过,当人们大声问着“还有什么能吃”的同时,却很难改变各自的饮食偏向,包括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健康的饮食习惯。卫生风险比较大的街边小吃、露天烧烤依然火爆,麦当劳、肯德鸡这些洋快餐看似在中国还会火下去,当然,我绝无长洋快餐志气、帮洋人企业说话的意思,只是抛开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单纯从人们的食品偏好去议论一下而已。 上周连续两天的午餐是楼下麦当劳的汉堡快餐,一次是麦香鱼套餐,一次是麦香鸡套餐——只有这两种有卖,因上海原料供应商出了问题,京城大部分麦当劳店所有猪肉原料的汉堡品种,海报也重新更换,店里明显冷清了一些,但店员说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麦店的供应和人气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你再怎么说麦当劳、肯德鸡是垃圾食品,反正在中国就是受欢迎,特别是年轻人,吃的不仅是汉堡,也有洋快餐文化的成分。连我等中年人,吃腻了单位不怎么可口的自助餐,时不时也会去楼下吃顿汉堡。觉得相对卫生,也比较可口。偶尔食之,不认为对自己的健康会产生什么实质的影响。 而看起来可能隐藏的食品安全风险——“非正常”生产的猪肉、鸡肉、鱼肉,有可能是转基因大豆油炸制的薯条,还有油炸这种原本就是看起来不健康的烹饪方式,早已被美味的诱惑所冲淡。对于其他看起来不怎么健康的美味,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看“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传统美食,有多少称得上是健康美食呢? 为什么要妖魔化我们的入口之物?单单是为了博眼球?为了某种利益?还是借此发泄对社会的极度不信任。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说被妖魔化了的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是倒霉蛋、替死鬼也好,说其中有利益博弈的受害都也好,似乎反映更多的是一种人们源自社会信任危机的情绪的宣泄,而不是科学事实本身的细究——这年月,跳动着的是一颗颗浮躁的心,有多少人肯花时间对涉及科学的问题刨根问底,以理智的态度去公平看待事实? 有关食品安全,道听途说总是有其巨大的市场。另外,当某件事情事先被预设结论,当人们的情绪取向事先已经被扭到某个方向,就连媒体的采访也预设了立场,一切的争论都显得那样缺乏理智、混乱,偏离真相,甚至无聊。 有很多背后的东西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在类似转基因这类错综复杂的事事非非面前,看似应该发声的科学家也有难言之隐,一说话就难免被冠以片面之言的标签,记者的歪曲、断章取义对他们也是很大的威胁。相关人员往往总是被动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在各方混战中发出一声声叹息。 科技问题、民生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国家战略问题,如此复杂的事事非非怎么可能靠简单的科普去解决?但没有一个在类似由相对公正的科学共同体团结在一起的出自专业人士发出的理智声音,显然也是不行的。价值观、利益链、个性张扬这些附着于科学问题本身之上的种种复杂因素,不可避免影响着人们的话语选择,科学工作者也不例外。 食品安全问题早已摆在桌面,当然政府的监管、生产者的良心缺一不可,把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尽量消灭在萌芽中、把吃的风险降到最低,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明白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在中国情况看起来并不那么乐观。 恪守底线是必要的,不管怎么说,如果是事实,像转基因主粮这类在中国未经批准就失控、大面积种植的事件还是非常严重的,希望能对公众有个交待。监管的底线不能含糊。百姓可以选择自己吃什么,不吃什么,但不能容忍吃的什么都搞不清楚。 公众有权利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发出自己的诉求,我们需要知情权,渴望参与其中,但信息的不对称是不利的现实。公众唯有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贮备、科学精神,提高对舆论的辨别能力,保持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去应对乱像。小心媒体歪曲或夸大事实的报道,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也必然引起持续关注。但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妖魔化我们的入口之物,这只能增加部分敏感人群的恐慌情绪,让社会应得更加不和谐。当然,对多数人的生活来说,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影响。美味的诱惑、个人的习惯、不知情下的无奈选择,似乎令人们对潜在的来自吃的危险已经习以为常。但妖魔化食品安全与监管不利和无知带来的现实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样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食物多样化是规避安全风险的不错选择。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479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妖魔化转基因应负法律责任
热度 3 bioxncai 2014-4-18 09:29
来源: 海外网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成了一个持续升温的社会热点。网上有人不断生成和转发关于转基因产品导致畸形、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致人罹患癌症等耸人听闻的谣言。更有甚者,将中国的转基因产业说成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称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机构和中国科学家集体被外国势力收买了,正在把全国人民当作实验中的小白鼠,要让中华民族断子绝孙……批量制造的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隐患的谣言,导致了社会恐慌性情绪扩散,亟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那么,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究竟有没有保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记者会上的回答非常肯定: 凡国家批准进口的、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且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这也是主流科学界的基本观点。但是因为互联网传播的影响以及民众对转基因知识的盲点,很多人对官方的说法并不接受,对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性依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笔者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转基因产品究竟安全不安全,应由科学家依据科学事实作出判断。第二,消费者有权利表达担心、提出质疑,但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换言之,一切主张和观点都需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离开事实的妄言、推论、猜想(更不要说谣言)悉不足为凭。尽管“反转”的社会思潮有着复杂原因, 但目前关于“转基因产品有害”的说法普遍缺乏事实依据,因而站不住脚。 然而,当前推动中国转基因事业发展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阻力,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社会恐慌情绪已经生成, 转基因有害说法“三人成虎”, 恐慌情绪通过社会传播网络在民众间传染,在不少人心里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其次,“反转”谣言系统性生成并大批量复制, 某些别有用心的机构以国际组织、NGO组织等名义在中国制造和传播了大量“专业谣言”,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尽管不乏善良动机,但因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无法辨识谣言与事实, 个别人甚至带头传播谣言,引起普通民众追捧和盲从。 第四,最该发言表态的中国科学家大多选择沉默,这主要是因为对网络暴力的忌惮, 一旦某位科学家公开宣传转基因知识、支持转基因发展,便会遭到“网络围剿”。 最后还有政府公信力下降, 面对网络谣言仅仅停留在有限的正面宣传上, 无法抵御滔滔而来的网络负能量宣泄。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查处、惩治涉嫌违法犯罪的转基因谣言制造传播者, 并辅之以强有力的理性舆论引导, 扭转当前面临的被动局面。要知道,推进转基因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不能任由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制造社会恐慌、阻碍转基因事业发展,而造谣者却逍遥法外。当然,在转基因产业化方面,政府应秉持审慎、科学的态度,分阶段逐步推进;在产品标识方面,应严格执行透明化制度。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担忧和疑虑,保障政府公信力。 (司马南,北京独立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声援王月丹博士:妖魔化转基因的是挺转者自己
热度 3 蒋高明 2013-9-11 22:41
蒋高明 转基因试吃运动,被崔永元先生实话实说为“白吃”运动,在崔-方就转基因食物安全的辩论中,方某人点名污蔑我和王月丹博士。转基因是何方神圣,容不得别人质疑?如果王月丹博士没有资格质疑转基因食品安全,他方某人就有资格了?在一名普通生态学工作者眼里,跨界、门、纲、目的转基因是有问题的,否则请解释基因污染、超级杂草、超级害虫、草甘膦残留、Bt毒蛋白残留、生态失衡,这些难道这些不是人为制造的生态学问题吗?是你们看低全国人民的智商,动辄多么科学,反而让人更生疑了。辩论吧,相信不久就会结果的。但我们还是希望尽快做做实验,挺转人士带头吃可以,但需要王月丹博士那样的医学界来抽他们的血,取一些尿粪等,测定一下常规医学指标啊,否则不就“白吃”了吗? 在下,同样严正声明,我从来没有妖魔化转基因,我最早发出的声音是“慎重”、“慎之又慎”对待转基因主粮,挺转团体一步一步将我逼到了反转阵营。其实,我支持转基因安全科学实验,早建立生物国防,在非关健康隐患的领域发展这个高新技术。从2007年起到今天,我发出的声音都是正常的学术之争,而且我自信这场旷日之久的争论中,胜算必在我方——胜出的时间以大量严谨的科学证据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为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非常渺小的,一些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的短视早晚要付出代价。中国要早日结束这场争论,就要早启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动物学与医学实验。那张“安全纸”是没有用的。大家都知道,不少号称的有机食品都有“出生证书”,可不幸的是,很多“安全纸”在事实面前,很快失去了其权威性。 王月丹 : 我并没有妖魔化转基因食品——致“白…… 作者 : 王月丹 发表时间 : 2013-09-11 转自: 免疫与健康 http://immunohealth.blog.sohu.com / http://immunohealth.blog.sohu.com/276477650.htm l   据报道(http://news.sohu.com/20130910/n386318272.shtml),新闻背景:9月7日上午,20多名主动报名的网友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试验基地现场采摘转基因玉米,并煮熟品尝活动。这次活动由XXX发起,XXX认为“品尝转基因玉米虽无科学研究价值,但有科普价值,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这次活动引发网上热议,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转发了微博“崔永元-实话实说: #转基因食品,你吃吗#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XXX:.....但是生物技术就不同了,现代生物学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不是学这个专业出身的人,不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妖魔化转基因技术的人,几乎全都是电视主持人这样的外行,学生物出身的屈指可数,说来说去就是蒋高明、王月丹那么两三个....   本来,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我已经表示没有立场了,有人爱吃就吃吧。但是,XXX在这里又来点我的名,简直就是岂有此理,我更对这个报道的粗鲁表示愤慨。我要求报道这个消息的网站立即撤消这个报道,并应该向我道歉。   我从来就没有妖魔化转基因,只是提醒公众和有关部门应该关注其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潜在的过敏风险,主张应该通过严格科学客观的方式对每一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细致的科学评价。这最多也就是不同意神话转基因食品而已。不同意神话转基因食品,就变成了妖魔化转基因食品,这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不过,说到崔先生,我觉得他给转基因食品品尝秀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白吃”活动,不愧是语言的专家。其实,这个活动不是一个科学研究,不能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所以,从科学的角度,就是一个“白吃”活动。另外,参加活动的人,都是转基因食品研究者邀请的,也不是科学研究的内容,这就是在拿国家的资源,私自请客,严格的说,也是在“白吃”国家。别说是自费,要知道,几年前几个农民吃了农业专家几个葡萄,就被说盗窃了几十万,这些转基因食品的真正国家投入,也应该是超过那些葡萄的吧。其实,中国科学界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件很多,就算我们见怪不怪,不去追究,但严格的说,也是“白吃”。所以,称XXX为“白吃”活动的发起人是最为恰当的了。   在此,我也要对这个“白吃”活动发起人说,他的话是完全错误的,不仅我没有妖魔化转基因食品,反而很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而且, 我也不是学生物出身的,我是学医学的,医学上人的健康和性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医学的专业性是与生物学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不是生物学的专家,我只从医学的层面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另外,关于生物学出身的质疑转基因食品和不愿意神话转基因食品的人还有很多, 至少这个“白吃”活动发起人故意忘掉了一位,那就是袁隆平院士,他可是学生物出身的,可别忘了。   不过,为了让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能尽快进入科学研究的层面,我对转基因食品品尝秀还是支持的,只要其合法进行就可以了,所以,希望“白吃”活动发起人的活动越办越好。   王月丹   于学院路38号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08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网事:转基因被“妖魔化”了吗?
bioxncai 2013-6-19 22:34
有关转基因话题的每次出现,都会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近日,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转基因安全争议由来已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学术界有关转基因的争论由来已久,“支持派”与“反对派”立场也十分鲜明。不过,国家农业部关于“严格禁止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禁令一直维持,但中国正逐步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一样,逐渐批准相关转基因产品要么用于食品加工,要么用于饲料加工。 国内转基因技术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董英山表示,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个基因从一种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另一种生物就因此有了植入基因的“功能”。   “与杂交不同的是,杂交只能在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却可以在完全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例如,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入本来存在于细菌体内的‘BT基因’,使植物本身产生杀虫能力。”   近年来,国内有关转基因风波最为激烈的一次出现在2011年。当时,有关国内多省市“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在东北地区较为“著名”的玉米杂交品种“先玉335”是转基因品种等报道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媒体甚至声称“转基因玉米”造成大老鼠绝迹、母猪流产甚至死胎。但类似说法没有证实与转基因有关。一些不明真相的个人及社会团体打出“转基因食物将祸及子孙”的口号,希望以此来干预转基因技术推广进程。   专家表示,虽然欧洲、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和地区早中国多年批准应用多种转基因大豆,但有关转基因的争论在当地也同样存在,可以说转基因争议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转基因作物未在中国大规模种植   近来,针对有关转基因作物在部分地区非法种植的报道,由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先后两次到这些地区进行调研。   董英山说,有关“东北地区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说法,实际上是辽宁和吉林的农业部门在其设置的区域试验区内种植的试验品种,并非大规模种植。“农业部门把各个品种放在一起,这些品种不仅放在一个地方,在各地都要布试验点。”他说。   一些专家表示,这些报道缺少事实根据。他们表示,“谣传”之所以引起社会敏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将目前转基因技术研究等有关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实际上,中国在2004年就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源自孟山都、先锋、杜邦等“先进”农业技术的转基因大豆一直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以豆油的形式最终进入餐桌。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约81%的大豆产量为转基因大豆。因此,以传统方式种植的大豆在全球都在萎缩。   转基因被“妖魔化”了吗?   黑龙江省首席大豆专家、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志华认为,过去四年,受种植收益相对较低及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引导,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已连续减少,产量受到较大影响。   王志华算了一笔账,2012年,按照一亩地生产玉米1000斤左右、售价1.05元/斤计算,可收入1050元;而同样地块如改种大豆,则只能产出260斤左右,以每斤2.2元计算,种植大豆每亩地收入不足600元。   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2012年,国产大豆产量约为1300万吨,进口大豆约为6000万吨,进口量占比持续加大。中国大豆进口量占比80%,即便在政策保护下,本土产量也已不断萎缩。   长春市民刘其表示,原来在超市购买豆油时,经常能看到标签上写着“东北大豆”,但现在标注“原料为转基因大豆”的豆油已经占据主导。   “作为普通老百姓,转基因到底是什么?会对大人和孩子身体造成什么影响,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刘其说,“至于我们吃的大豆或者是别的食品,来自哪个国家、通过什么途径种植生产的,其实我们并不关心。”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农业专家表示,放开转基因大豆进口、却不放开国内种植,让人疑为转基因大豆食用无害,种植却可能有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目前政府对于转基因粮食作物在中国的种植呈现出“谨慎”的态度,一方面,农业部的网站上专门设有为转基因“说好话”的栏目,甚至该栏目一度占据醒目位置,农业部专家也对转基因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农业部又始终强调我国没有批准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并对放开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持有非常审慎的口径。   专家表示,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品种批准程序,特别是公众知情权方面,确实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你总得告诉大家,转基因到底是啥东西?”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来源: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3-06/19/c_116196943.htm
1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论】不要妖魔化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
jiangfei2010 2013-2-1 17:29
【评论】不要妖魔化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
(选自网络图片) 在消费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种种学术乱象惹人关注。其中,学术期刊更是居于风口浪尖之上,屡屡成为被质疑、被抨击的对象,比如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学术期刊的编辑权力以及公信力等问题都曾成为舆论之热议,凡此种种,可概括为一种“妖魔化”倾向,即认为学术期刊是导致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创新能力缺乏等相关问题的罪魁祸首。事实上,这种认知的谬误在于:把不应由学术期刊承担的责任归咎于学术期刊,把本为极个别学术期刊的不良行为扩大为整个学术期刊界的整体行为,既无益于去除学术之弊,亦无助于学术文化之建设。换言之,只有“去妖魔化”,恢复学术期刊的本来面貌和真实地位,才有可能整理荆棘丛生的学术乱象,营造生态和谐的学术氛围。 学术期刊绝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一方面,在国家文化的整体构建中,它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表征,凝聚着全体理论工作者、期刊编辑团队的思想与智慧,而且担负着弘扬学术传统、培育科学人才的重任和使命,创造性、科学性、严肃性、公正性,是其理应坚守的品格;另一方面,在学术生产机制的整体结构中,学术期刊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但它的价值并不因其自身而显现,而是取决于它与其他结构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这些其他结构包括:作为作者和读者的理论工作者群体,以此作为考量标准的各类项目规划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测评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研究评价中心等。可以说,学术期刊只是国内外学术资讯的集散地,只是沟通学人与学术界、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归根结底,是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术建设的传播媒介和物质载体。若将学术之蔽完全归咎于学术期刊,无异于将社会问题归咎于电视,这种简单化、机械化的认识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 当然,正因为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成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它必然成为维系学术产品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关键环节,成为各种关系中的权力重心。对于研究评价中心而言,他们须通过对学术期刊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和级别认定,来实现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认定,对众多期刊的规范、激励和管理;对于各类项目规划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言,他们须依赖于分级后的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来判断和评价研究者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以此作为研究者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奖项考核的科学依据;而对于学术主体的研究者(比如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等)而言,他们须借助于学术期刊来发表研究成果,建立学术影响,并借此获取名利,改善生活条件:这些关系使得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集权力于一身。当国家和学术机构缺乏长远规划,而过分追求成果数量,过快追求学术产出,当研究者缺乏学术信仰,而听命于生活重负和名利诱惑,当学术期刊权力过分集中,而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那么学风浮躁、学术腐败等也就不可避免。 从上述意义上来说,学术之弊的根源并不在于学术期刊本身,而在于学术功利主义笼罩着整个学术生产机制,学术期刊只是首当其冲的矛盾积聚之地而已。在当下“僧多粥少”(学术期刊可发表论文数远少于研究者需发表论文数)的情况下,要去除急功近利的阴霾,还原学术作为“天下之公器”的神圣性,我以为关键在于:政府应加大学术期刊的资助广度和力度,合理配置经济和学术资源;项目管理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应自上而下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扭转诸如重量轻质、核心期刊崇拜、一切与学术成果挂钩等不合理倾向,为研究者创造健康宽松的研究心境、时间和环境;研究者须秉持“天下之良心”,怀抱“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以创新为己任,立志于推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和世界化进程;而学术期刊则须继续加强自我监督,完善内在体制,如实行普遍化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并适当扶持青年学人,为其成长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空间等。 不容否认的是,主流学术期刊(包括编辑)为净化学术生态、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学术骨干),而且严格推行匿名审稿等制度,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如《中国社会科学》早在 2008 年就联合 40 余家学术期刊,共同发表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武汉宣言”)。一言以蔽之,相较于以偏概全地妖魔化学术期刊,我们更应该正视其核心地位与突出贡献,踏踏实实地力促改革,使所有的学术期刊都真正担负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任。 (发表于今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
个人分类: 评论自话|2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谨防某些妖魔化北京奥运会的评论
热度 3 黄安年 2012-8-2 17:17
谨防某些妖魔化北京奥运会的评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2 日 发布 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情况不同 , 国情不同,全球经济形势也不同。 对于北京奥运会的评估已经为事实所证实 , 今天我们在谈论伦敦奥运会时无需刻意处处和北京奥运会作比较 , 更不必为掩饰或张扬正在举办的伦敦奥运会而有意无意地贬损甚至妖魔化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才刚刚开始 , 对于它的全面评估还需要时间,重要的不要戴着有色眼镜,不看史实,歪曲真相,迎合某些中伤北京奥运会的利益需求。 有媒体荒唐地说什么无需把金牌挂在口边 , 甚至不念金牌获得者名字 , 只念银牌和铜牌获奖者的名字 , 按照这样的思路 , 那么干脆取消三种奖牌和升旗仪式,只念参加者名字不是更符合“奥林匹克精神”?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到伦敦来打气为什么 ,谁 不希望本国运动员多拿金牌,有实力来伦敦不强调夺金难道才是奥林匹克精神,这精神的凝聚者在冠军身上不能体现,夺金牌和奥林匹克精神相矛盾 ? 举国体制的基本精神无需否定,它的具体实施有许多改进空间 , 但是将举国体制妖魔化无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个人分类: 健身强体随感(10-11)|355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 (四)
dongzg101 2011-10-20 13:16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四) 2011-10-20 01:35:01 浏览 1652 次 | 评论 6 条 被“妖魔化”的谣言 二是动辄动用法律手段,对一些有一定事实依据、但又不甚准确的说法,以谣言视之,强力打压,导致在重大社会和安全事件中,中国公民的言论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 中国《刑法》第 105 条第 2 款、第 181 条、第 221 条、第 291 条第 1 款,分别对以造谣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捏造并散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伪事实、编造和明知编造而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等等行为作出有罪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 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要承担罚款、拘留等行政责任。 就谣言在新媒体当中的发布和传播, 2000 年 9 月 25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2000 年 12 月 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称,对于“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将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 2005 年 9 月 25 日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中不得含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 这些条款,由于缺乏具体的判断标准而显得含糊不清。例如,要进行行政处罚,必须有“扰乱公共秩序”的后果,但怎样才算“扰乱了公共秩序”,始终是相关案件中的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而且,法律将散布谣言和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相并列,并涉及“故意”这样的主观因素,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他或她并非出于“故意”而发布或者传播了一些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的信息,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 2006 年的“张志坚事件”, 到 2007 年的“红钻帝国”, 再到 2008 年的“ SS 山地师”, 各地接连出现因在网上“转载”或“跟帖”,当事网友被公检法机构逮捕或拘留的案例。另外一种情形是因短信而获罪,例如, 2007 年 1 月,北京警方称,发“病猪肉”谣言短信可判 5 年以上徒刑; 太湖蓝藻污染期间,无锡市民丁某向 130 余人散发“太湖水致癌物超标 200 倍”的手机短信,被无锡警方处以治安拘留。 根据法律规定仔细辨别这些案例,不难发现,政府存在明显的滥用法律行为。首先,政府倾向于把凡是与事实不完全符合的传言都定性成法律意义上的谣言。“ SS 山地师”在转发帖子时,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处理,信息庞杂,虽转贴伤亡人数有误,但仍可证明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事实上,在大的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即便政府也往往没有能力马上判断言论的真假。当局严重混淆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与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传播小道消息的区别,后者根本不属于违法行为。在重大灾难之后,许多人都曾传播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提醒亲友注意安全,从现行的法律体系来看,他们中几乎每一个都可能被抓起来。 其次,谣言是否“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足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而不是所散布的信息的真假,才应该是处理谣言案件的出发点。“红钻帝国”和“ SS 山地师”的帖子是转载和引述,虽然态度激烈,但是否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则需要视帖子的影响面以及造成的客观结果而定,比如,帖子的传播范围有多广,是否激发了公众的心理恐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教学、生活秩序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公众有权质疑、批驳任何报道乃至政府公告的真实性,公民发短信或者转发相关帖子,即使有不实之处,也应被视作自保或者行使监督权,政府部门只能用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来平息大家的忧虑,消除不实之言。一场灾难过后,人们尚未获知政府部门关于预警系统、抗灾能力和救援措施的检讨,却先发现普通市民因为参与灾难后果的讨论而被警方拘留,这不能不使网络民意的焦点集中在权力是否滥用、言论是否自由等问题上。 杨支柱指出:“基于保护言论自由的需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扰乱公共秩序,应该采用‘明显而紧迫的危险’标准;因为允许政府因不明显的危险阻止或惩罚言论,将使言论者发表任何言论都胆战心惊,而非紧迫的危险是政府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的。”(杨支柱, 2007 )之所以要对媒体在灾难和事故方面的报道以及公民的关注采取宽容态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这样可以及时避免更大的危害、抢救更多的生命,与之相比,“可能的恐慌混乱仍然属于较小的恶,是不得已的容忍”(顾肃, 2006 )。从补救措施上看,对于言论者可能产生的偏向,政府通过公布真相进行解释说明、揭露言论者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就能消除影响,并不应因批评采用虚构方式就予以强力打击。 一方面,公权机关常常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拘捕公民,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谣言案件中,诽谤罪成了公权打击私权的武器。 2008 年 7 月,在上海闸北袭警案发生后不久,网上就流传,犯罪嫌疑人杨佳因遭民警殴打导致丧失生育能力才伺机报复。 7 月 14 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对编造、散布谣言的郏啸寅以涉嫌诽谤罪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称,郏啸寅于 7 月 2 日下午编造了题为《上海袭警事件内幕》的文章,虚构杨佳因被闸北公安分局民警打伤生殖器、丧失生育能力而萌生报复袭警等内容,在网上多次发布、张贴,并被其他网站大量转载。检察机关认为,郏啸寅利用互联网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了执法民警的名誉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 246 条,涉嫌诽谤罪。 《刑法》第 246 条的规定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必须注意的是,此条规定放在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当中。也就是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一犯罪侵犯的对象,必须是公民而不是企业、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不可否认,郏的造谣对上海警方和办案民警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不一定就是应该动用国家强制力处罚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如果把对于公职人员的公权行为的评判以诽谤罪入刑,其结果必然是,任何人都不敢对公权实施监督,公民言论自由的崇高价值也无法得到保障。 言论自由天然包含了说错话的自由,尤其是质疑权力的自由。这就要求公共官员面对批评甚至夸大事实的捏造时,不能动辄以诽谤为由主张名誉权和隐私权,更不能以国家暴力机器来满足个人的私利。而一个又一个因发送短信、网络发帖获罪的案件,却多次显示一些地方长官借助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资源,习惯性地把一切未经官方认可的信息当作谣言来打击,甚至不惜顶着挟私报复的恶名钳制言论,由此制造了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2006 年 3 月,身为海口一家制药企业工作人员的张志坚,在制药领域的专业网站小木虫网站( http://emuch.net )和丁香园网站( http://www.dxy.cn )上转帖了一篇揭露浙江康力元投资集团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和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多名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进行“官药勾结”的网文。康力元公司因此向海口警方“报案”, 4 月 26 日,海口市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为由拘留了张志坚, 6 月 1 日,检察院批准将张志坚逮捕。 2007 年 2 月 6 日,检察院以案件事实、证据有变化为由撤诉,并准许取保候审。 2007 年 4 月 12 日,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警方已撤案为由取消取保候审。 2007 年 7 月,在案发近一年三个月之后,被司法机关错误羁押的张志坚获得 24000 元国家赔偿。 7 月 6 日,张志坚转帖网文中的当事人曹文庄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7 月 10 日,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2007 年 7 月 18 日,济南特大暴雨,水位迅速上升的护城河完全没过银座购物广场的排水出口,这座济南最大最繁华的标志性商场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数天后,银座发布官方消息,称“由于疏导及时,超市内无一伤亡”。这成了后来在网络上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一个注册名为“红钻帝国”的 23 岁的女孩在济南舜网( http://www.e23.cn )回帖参与论坛的济南暴雨讨论,声称听亲友说大水涌入银座广场而死了不少人。济南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散布谣言”为罪名对其予以治安拘留,认定她的跟帖“内容有明显的唬人噱头,营造了暴雨过后的恐怖气氛,里面有灾害造成多人死亡的虚假信息”。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说:“暴雨可怕,谣言更可怕!” 2008 年 4 月 28 日,一场近 10 年来中国铁路行业罕见的列车相撞事故在胶济铁路上发生。当天, 21 岁的山东高密网民“ SS 山地师”在百度高密贴吧转发了一条名为《火车相撞特大内幕!》的帖子,被当地公安机关认定为“内容严重歪曲了正规广播电视媒体关于 4 · 28 事件的真实报道”,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涉嫌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对其处以治安拘留。警方同时警告网民“不要相信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更不要散布虚假信息,特别是这种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一旦发现散布这种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予以严惩”。“ SS 山地师”不仅遭到了治安处罚,还被当地电视台以反面事例曝光,以教育观众。 《北京警方:发“病猪肉”谣言短信可判刑 5 年以上》, 《北京日报》 2007 年 1 月 16 日。 新华网南京 2007 年 6 月 6 日消息。 3 上一篇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三)
1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认知小水电
热度 8 zbt92 2011-10-14 09:29
10月12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委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小水电专委会和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科学认识小水电》内容如下:   张博庭:   最近,某些媒体的关于舟曲的小水电的片面报道,引发了一系列的批评小水电的风潮,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对小水电的一贯评价。似乎是我国的小水电已经开发的太多,太滥了。   然而,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曾聚焦水利,明确了小水电,是我们亟待发展的农村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也提倡到大力发展小水电。联合国至今也还是鼎力支持小水电的开发。   这不免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是媒体的报道片面,还是联合国的方向错了?我们如何科学的认识小水电,如何辩证的看待小水电的利弊?是我们亟待回答的问题。   为此,本文主要从舆论、法律和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科学认识小水电的问题。   一、舆论层面   1.1媒体宣传应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我们的媒体宣传要讲诚信,不能首鼠两端。不应该一方面宣传政府的提倡小水电的招商引资、鼓励民营投资;另一方面还要指责其跑马圈水,黑心堪比煤老板。   今天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巨大的社会进步。民营经济,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方面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在任何行业,我们的舆论宣传,不能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大力提倡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而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利用各种矛盾,挑拨社会的仇富的情绪。   例如“跑马圈水”的说法,就是反坝组织挑拨公众反坝情绪的一个发明。因为任何水电站的建设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所谓的跑马圈水只不过是投资者响应国家号召表示出的开发水电的积极性。过去,这常常用来挑拨公众反对央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的开发水电。其实,我们国家把电力部撤销,变成了几大电力集团,目的就是让国有独资的电力集团,代表国家去“跑马圈水”的竞争开发水电。改变我国过去水能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的状况。如果,他们不积极竞争、不跑马圈水,就是违背了改革开放引进竞争机制的初衷。   现在,为了促进农村小水电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发挥民营、个体经济的作用,也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据统计,小水电中的国有经济只占20%,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从民营经济的崛起中获得来极大益处。很多水能资源丰富的县的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小水电。通过就地开发、就近供电,以及提供劳务、入股等方式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通电问题,还带动了农村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小水电的供电覆盖了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约3亿多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边远山区农村的无电和缺电问题。   通过小水电的开发,我国已初步治理了数千条中小河流,所形成的库容达2500多亿m3,有效灌溉面积3.7亿亩。小水电已经是我国广大农村防洪抗旱和保证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基础。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也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的小水电年发电量约2000亿度,每年相当于替代燃煤一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   所有这些,非国有经济的功不可没,不能把目前小水电管理上的某些问题,都算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投资者身上,甚至故意的诋毁和污蔑他们。   1.2小水电与煤老板的性质完全不同;   A、小煤窑: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影响民生;国际社会一致限制、反对。《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就是要要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小水电:创造资源、保护环境、保障民生。国际社会一致鼓励、提倡。当然,前提是要科学的规划、开发、建设。   B、国家明令禁止地方官员投资小煤矿,国家却鼓励小水电自建、自营、自管。所以一些记者炒作官员入股小水电的问题,就未必合适。   C、舆论宣传小水电的投资年收益高达37%,暴利堪比煤老板的说法完全不符合实际。实际上,当前起我国小水电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上网电价偏低,不利于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水利部水电局对24个省的833座电站的摸底调查结果是:一半亏损,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1.3%--1.8%。 小水电普查的情况表 1995 年前建 1995 年之后 普查电站座数 619 214 总投资(万元) 776826 814184 总装机(万 kW ) 197.0189 107.074 设计年发电量(万度) 757384 406549 年销售总电量(万度) 589990 327320 总售电收入(万元) 152298 90174 发售电总成本(万元) 129039 74593 盈利企业合计(万元) 26818 17825 亏损企业合计(万元) 13137 7275 平均年售电收入(元 / 度) 773 842 平均年投资回报率 1.8% 1.3%   二、法律层面:   2.1区分小水电的违规建设与手续不全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起步较早,曾经是我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领先世界的行业和领域。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小水电确实经历过无序开发的历史。2003年我国开始大力整顿“四无”小水电。已经关停和整顿了五千余座“四无”小水电。应该说,从国家层面上无序开发“四无”的违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有了这个关停整顿的前车之鉴,一般的投资者恐怕都不会再去冒着被关停的风险去投资。所以,必须注意到现在我们媒体当前披露小水电的违规情况,与过去“四无”的无序开发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目前,很多所谓的违规,其实就是某些手续不全。也是怎么样对待历史上已经建设的不符合今天环境标准的那些小水电的问题。以前建设的小水电,肯定有很多地方不符合现在日益严格的小水电的规范。所以,无论是舟曲、还是神农架的所谓的“违规”小水电,本质都是如何用现代的标准评价他们的问题。   2.2对老旧小水电的环境要求尊重历史、循序渐进   小水电违规不能混为一谈,对于“四无”的小水电,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关停它,但对于过去有关部门根据当时的政策,已经批准甚至已经建设成的小水电,虽然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确有一些不够格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慎重对待。因为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如果政府部门自己变更行政许可的话,是需要对执行了该行政许可的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责任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承认目前我们政府执政水平还不算高。对于小水电,完全通过各种行政许可确实难很大。自我国实施了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之后,我国的很多大水电投资者都已经对办理行政许可产生了畏惧。现行的核准制度,确实有亟需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的问题。 2.3小水电的手续不全,谁是主要责任方?   审批制向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保障。由于我们在法制化进程这一方面没有跟上,所以,我们一些政府部门都喜欢把自己的行政许可权当成施展权利的机会。其结果必然是对我们的市场化改革构成威胁。   例如,一些部门通过环评风暴对投资企业构成一种威慑之后,让我国环评领域的情况急剧恶化,我国的环评领域立刻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在第一次环评风暴之后的2年多时间里,全国有大量的环评干部涉嫌经济犯罪,光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就有80多人。   我国行政许可法虽然原则上规定,行政许可不容许收费,但是,实际当中行政许可的部门本身虽然不收费,然而,他们总可以和某些相关服务机构相互配合,最后形成不拿钱就别想办成行政许可的现实。   另外一些行政许可部门的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也是问题。例如,舟曲地震部门的干部,居然敢公开的说舟曲地区不适合建水电站。而全世界所有的地震地区的现实都已经证明,只要躲开了地震的活动断层,建水电站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难道全世界只有舟曲例外吗?试想管理者有了这种错误的概念之后,我们的企业和投资者去办理行政许可的难度将会有多大?   所以,当听媒体报道说舟曲地区的几十座水电站,只有一个获得了地震安全评价的行政许可的消息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像这种绝大多数水电站违规的责任,恐怕相应的政府部门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目前,我国确实存在着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配套的矛盾。大水电的项目投资大,即使有几十项的行政许可,对成本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然而对于某个小水电,这种行政许可的成本就可能会让投资翻番。   所以,在我国当前的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下,像舟曲那样由招商局长帮助小水电站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的现象,听起来很荒唐,实际上却有合理性。如果没有政府政府部门的帮助,目前我国小水电的投资者要想做到完全符合规定的开发建设,还真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大力发展小水电的精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不是也应该积极协助小水电完成各种行政许可。   2.4提高环境标准应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对以前建成的小水电,根据法律不溯及以往的原则,更应该慎重处理。提高环境标准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过,提高这个标准也是要花钱的。所以,欧美国家对老旧小水电提高要求的办法是,鼓励他们自觉地通过绿色水电的标准认证。通过了这种绿色水电的认证之后,可以在电价上享受更高的标准。我们国家提高对老旧小水电的环境要求,也不应该全靠行政命令,也应该考虑到那些电站当年修建的时候的标准,和当时的电价是挂钩的,现在要提高环境的标准,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相应的电价。   总之,现在小水电的违规主要是手续不全,与以往“四无”小水电的违规建设的情况已经不同了。这些手续不全的问题,往往主要责任不在投资者的身上,而是在于我们的管理者。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的政策就是一句空话。   三、技术层面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充斥着很多控诉、污蔑小水电的文章。除了央视的《经济半小时》之外,还有《神农架90座小水电站截断多条河流年损失过5亿》《神农架:小水电跑马圈河生态遭破坏多处河道断流》《湖南江华:一个“烂尾水电站”的8年之痛》《舟曲0.2亿的水电税收与50亿的救灾资助》《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全国4.5万座小水电“霸道”“腰斩”多条河流》《湖南林立4100座小水电官员参股“遗患”难除》等。   这些媒体的报道不仅评论问题有失偏颇,有的甚至故意找来那些造谣反坝的所谓专家来骗人。现在出来反对小水电的专家,几乎都是过去造谣诬蔑大水电的那些人。   这些反坝的文章几乎都在表达一个观点,很多地方的小水电已经建设的太多了,成灾了。但实际上,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根本就不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此外,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还相差很多。   大家也可以想想,如果小水电真是像个别记者所描述这样十恶不赦,为什么联合国和我国政府还一贯的鼓励和支持小水电开发?   当然,造成部分河段脱水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一定要认清楚,这绝不是当地的小水电不该建设,而是小水电的管理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规范小水电的管理,得到解决。   3.1正确认识引水式水电站的河流脱水断流问题   我国岷江水电的开发多为引水式,造成的河段脱水断流的问题非常突出。2007年水利部组织了考察时,对岷江引水式开发的水电站,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引水式开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于是,包括当时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都认为,今后要避免引水式的开发。   然而,虽然引水式的水电开发方式在我国的表现普遍不佳,但是国际社会的经验却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信息。挪威是世界上水电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然而,挪威的水电大多都是引水式的电站。这说明:不是引水式的开发方式有问题,而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差距。   3.2加强引水式电站的运行管理   首先,水电站的运行管理要跟上。水库、水电站的建设本身不会自觉地发挥作用,它只是提供给我们人类一种控制河流管理水资源的手段。因此,每一个水电站无论建设得多么科学,如果不能管好、用好,同样可能会造成灾难。   所以,对水电站的管理很重要。科学的管理对于引水式的开发尤其重要。因为,引水式的开发的特点就是把河道里的水引走发电,所以,一旦我们管理不好,部分河道脱水、断流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出现。   我国的岷江水电开发,之所以造成了断流和引起了社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担心,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3.3改善引水式电站运行环境的技术措施   对于引水式的电站除了管理的问题之外,也必须在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一个河流的水流量毕竟是有限的,引水发电的用水与原河道的水量分配毕竟是一种矛盾。尤其是在枯水季节里,一般河道本身就缺水,这时即使完全不发电,一些河流里的水量也不能满足河流生态用水的基本需要。所以,修建了引水式发电站的河流必须要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否则,枯水季节里发电与河流的生态用水的矛盾,可能无法解决。   这种防止河段脱水、断流的技术措施就是在适当的地方修建滚水坝。以便在河流中流动的水量很少的情况下,通过让河水减少流动,来能保证河流里能够有水。   挪威的引水式开发之所以没有能引起河流的断流,这恐怕是最重要的措施。我到挪威的一些电站看过,有时候所释放的生态流量真是少得可怜,很多甚至还不如我们的某个山泉,溪水。如果不采取措施,挪威河流的脱水、断流都是必然的。   3.4国内外技术措施的成功克服河流的脱水   我们看挪威这个水电站释放的生态流量,似乎还不如大一点的水管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河道采取技术措施,河流的脱水和断流是必然的。   我们再看挪威的另外一个水电站下面的河道几乎就像是湖泊一样,根本就不流动。所以,正因为他们重视河流的脱水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河路没有出现脱水和断流。   我们国家也有相同的成功经验。据了解华能在四川涪江上开发的水牛家、自一里、木座等四座水电站,共建设了一百多座滚水坝,所以,尽管他们在枯水季节释放的生态流量很少,但也不至于出现脱水和断流。     四、人为控制的河流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必然的。很多水电站的建设,不但是为了发电,更是为了解决中小河流的水资源调控,有利于生态保护。   我们国家解放后最早开发建设的以礼河水电站,就是一座引水式的电站。它整个是把以礼河水引到了金沙江的另一条支流小江上去了。如果让今天的极端环保组织来炒作,那可是不得了的生态灾难了。可是,现在我国的以礼河梯级开发已经过去起几十年了。效果怎样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非常理想。以前以礼河电站下游的那些地方,经常是洪水泛滥,当地的老白姓的生活非常贫困。自从电站建成之后,那里就再也没有了洪水。造就了大片的稳产高产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虽然以礼河的水,绝大部分被引到了小江,但是,这个断流毕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绝对不至于造成生态灾难。   如果到了那里大家就可以看到,在以礼河上就有很多用石头堆起来的简易滚水坝。这就是类似国外在河水的流量非常小的时候保护河流生态的一种措施。   今年云南东北部的大旱。由于长期不下雨那里很多地方的庄稼都要枯死了,然而,只有以礼河电站下游的地区例外,一片郁郁葱葱。因为,他们的用水不是靠天吃饭而是可以通过以礼河水库调节的。   今年我到以礼河的时候,整好赶上地方政府通知以礼河电厂,不要再发电了。以便让水库里现存的水能够保证今冬明春的县城和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后来,下了一场大雨之后,又让他们恢复发电了。可见,即便是引水式的开发也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完全可以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好的生态效果。   如果没有以礼河水库电站,自然状态下的河流也会出现脱水断流。去年的西南大旱导致了云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那里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连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而以礼河却安然无恙。今年的干旱,如果没有以礼河水库,以礼河下游可能又将是一场生态灾难。      我们在观念上也不应该把脱水、断流想象为水电建设的造成的。水电本身并不消耗水资源,在水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不修水电站河流的脱水断流的情况,不仅仍然还会存在,而且对生态的伤害可能更大。很多情况下“以人为本”的改造自然,人为的控制某些河流的断流,要比“以鱼为本”的反对开发和治理河流,更有益于生态保护。   例如去年的西南大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连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而同样在云南完全被我们截断了、控制了的以礼河却避免了这样生态灾难。   这些经验和教训说明,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对局部的生态和环境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开发,那么由洪水泛滥和严重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可能会是更严重的。   在水资源极其紧张的时候,主动的断流未必就是件坏事。例如,大家知道为了保证北京的用水,永定河已经断流十几年了。最近为了恢复景观,国家才让干涸多年的永定河又重新开始有点水了。永定河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人类的用水需求正在急剧的上升。为了保障人的需要求,某些河流出现脱水、断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这是水资源的矛盾造成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古代人不会修水库、电站,但是楼兰古城也还是因为水资源的匮乏而灭绝了。   此外,像北京的永定河断流一样,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一些河流断流后的结果也未必就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河南省有个著名的景区叫云台山。上个世纪60年代,那里就是修了一个水库和几十公里的山间引水灌渠,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   但是,有了这一座水库拦蓄了之后,几十年来原来的河床已经完全没有水流过了,完全变成了一段郁郁葱葱的山谷。   因为那座水库没有装发电机发电,所以,从来也没有人攻击它。如果那里在解决用水的同时,也装了发电机,恐怕又成为一个小水电截断河流的典型了。   多年来,那里不但没有发生什么生态灾难,反而因为到处可以看到以前河流切割出的各种各样不同时期的地层而著称于世。目前已经成为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结论   我国的小水电确实存在的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因为最近已经谈得很多了,所以本文没有再作重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小水电就没有问题。特别社会反映较大的某些引水式电站的造成河流脱水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解决,而且也完全可以解决。   建议采取行政上加强管理(保证释放生态流量)、技术上采取相应措施(如:滚水坝)和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绿色认证,适当的提高上网电价)鼓励生态保护等综合措施治理。   很多河流的脱水断流,是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矛盾的必然结果,建设水电站对河流进行人为控制,其实是把管理权交给人类的手段,只要科学的管理好,应该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一些手续不健全的违规小水电,不仅需要对投资方加强监管、引导,也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建设好服务型政府。   舆论上我们亟需科学的认知小水电,客观的、实事求是报道小水电的作用和所存在的问题。扭转小水电被妖魔化的倾向。让公众真正理解为什么,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都大力支持和发展小水电。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5902 次阅读|24 个评论
妖魔化蒋介石为那般?
热度 8 chrujun 2011-9-20 12:50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史书和课本中往往被刻画为独夫民贼。 在影视作品里,蒋介石往往出口就是脏话,与毛泽东谈吐幽默形成鲜明对比。很显然,蒋介石被妖魔化了。 妖魔化一个人,往往出于宣传需要。只不过我们把这种妖魔化写进了历史,写进了课本。把妖魔化蒋介石变成了国家意志。 反之,蒋介石的做法也强不到哪里去。他把共产党宣传为共匪,一生都不放弃这种宣传。 其实,被新中国妖魔化的人远不止蒋介石一人。刘少奇在文革中被妖魔化为“汉奸、工贼”,比蒋介石还堕落。 文革后,“四人帮”和林彪的“四大金刚”也享受类似待遇。 前几年还有人专门写书妖魔化林彪,把林彪写成贪生怕死、吸毒成瘾之辈。 在妖魔化风行的年代,历史书和有关课本肯定是不真实的,因为我们需要妖魔化对手来占领道德制高点。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3418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陆佑楣院士: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zbt92 2011-7-1 14:54
(2011-7-1 ) 来自 南方周末    “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怒江,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这次,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三峡大坝,没问题。”   这就是三峡,从工程动议第一天开始,争议与质疑,从未间断。   这还是三峡,哪怕成功蓄水至175米,哪怕全面实现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目标,仍无法消解公众对其诱发地震,改变库区气候,引发干旱等诸多疑惑。   三峡工程争议了多少年,陆佑楣辩护了多少年,争议声浪越大,辩护音调也越高。支持的人会说,这是权威的声音,因为他几乎全程亲历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反对的人则指责,这是替利益代言,他曾是三峡开发总公司的负责人,岂有自己反对自己的道理。2011年6月,长江中下游已是旱涝急转,那场大旱引发的争议仍未完全平息,被视为挺坝阵营的中国大坝协会的学术年会即选址三峡库区,论战三峡,颇具意味。   参会的陆佑楣院士坦言,“三峡工程遇到了新一轮风波”,他为之辩护时,也不忘说“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却又终于忍不住感叹,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他评价曾经的三峡工程反对派黄万里时说,“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不是百分之百一辈子都没有错误。”同样的,他和他坚定支持三峡的言论,也将面临历史的检验。    反对三峡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不久前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引发了新一轮对三峡工程的争议,你的态度呢?   陆佑楣:三峡风波由来已久。不仅对三峡,对大坝、水坝争论也由来已久,这些争议发源于美国,美国在修建大坝的时候就有绿色和平等组织起来反对,他们认为好好的河流应该让它自由奔腾,为什么非要堵住它?   他们不了解情况。全世界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用水量不够,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要靠水坝,就像银行,可以储蓄货币,起调节作用,水库、水坝、水电站从本质上没消耗一立方水,没有化学过程,全是物理过程,不像化石能源,要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现在全球在建大坝还有一千多座,一味反对大坝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但是今年反对声音跟往年不一样,好像更激烈?   陆佑楣:今年旱灾,一说是因为三峡蓄水,造成长江水位低,拉空湖水。还有说,自从有了三峡水库所以气侯变了,水也不给下游,这两个都站不住脚,要讲科学。   干旱因为气侯变化,气象权威部门已说了跟三峡没有关系。长江水位实际情况是由于三峡向下游补水抗旱,增加了下游的流量,这一枯水季向下游补了200亿立方米的水,没有三峡水库下游就得不到这么多补偿。   南方周末:6月初我曾到鄱阳湖采访,连当地湿地管理局的官员都说,鄱阳湖今年的大旱和三峡有关系。   陆佑楣: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对三峡水库运行情况缺乏了解。今年上游来水量小,去年汛后水库水位175米,库容393亿立方米。长江每年水量是4500亿立方米,这393亿立方米相对总水量而言是一个很小的数量。水库每年都在更新,没有挡住水。每年9月份后进入枯水期,把汛期尾巴的水存起来,用到今年汛期以前,这是多好的事情,怎么下游少下点雨,就说是三峡水库造成的呢?   南方周末:有一种说法,说三峡蓄水后导致下游湖泊枯水期提前,引发严重干旱,就像洞庭湖,面积缩小了那么多。   陆佑楣:本来长江没有洞庭湖,而是云梦泽,云梦泽是一块低洼地,长江分洪后来演变成洞庭湖。   为什么洞庭湖会逐步干涸、缩小?没有三峡水库时,汛期大量洪水夹带泥沙进入洞庭湖,等洪峰过去,湖水又回到了长江里,部分泥沙留在洞庭湖,这样逐年累月地淤积,湖水面变小,变浅,加上围垦、围湖造地,所以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事实上,有了三峡水库,反而可以延缓它的寿命。   南方周末:有人难免担心,三峡公司会不会因为考虑到发电经济效益,而不愿意放水,影响抗旱的公共效益。   陆佑楣:实际上由于下游干旱,三峡把去年存的水多放了200亿立方米出来。放水对三峡工程没有太大影响,就损失了一些水头,但还是通过水轮发电机,所以不要把这些矛盾夸大,就算有影响,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被误解和被炒作?   南方周末:这几年干旱下来,看三峡工程的作为,有人认为,三峡工程是“反控工程”,该下泄时没有下泄。   陆佑楣:正好反过来,该下泄时候泄,该削的时候就削。人是聪明的,哪有人这么笨,为了发电不顾下游干旱全部蓄起来,没有这个道理。就是今年,三峡水库在下游干旱时补水,也没有损失多少电量,通过水轮机产生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这是多好的事情。   南方周末:到底谁在妖魔化三峡?   陆佑楣:谁在妖魔化三峡,有部分媒体炒作误导的原因。也有一些反坝的人士来误导,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国内一些NGO接受了他们的资助,也替他们鼓吹反坝。   南方周末:尽管你认为是部分媒体和NGO误解了三峡,可这些年的争议都是这样吗?   陆佑楣:有地震说是三峡工程引起的,比如汶川地震,距离三峡大坝有700公里,根本不在一个构造板块上。有一年洞庭湖出现鼠害也说跟三峡蓄水有关,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有时候你要花很多口舌去解释。   南方周末:以前主要是民间声音,可以说是误解,但这次争议的源头是严肃的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陆佑楣: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是肯定,你不看主流肯定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第一句话不看,就拿后面说。国务院提出应该注意存在的问题,都是应该的。   我看一些媒体,尤其国外媒体说中国政府终于承认了三峡工程的问题,这就是误读、曲解了。   也有人在网上,在微博上说,你看现在领导一个也不去三峡了,害怕三峡,怕沾三峡的边,好像三峡出了多少问题,这都是瞎说的。领导天天盯着三峡工程干啥,建设过程本来很平凡,建成前已经来过多次,还来干什么。可经媒体一炒作,好像就是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工程出问题了。哪有什么问题?   南方周末:为什么反对大坝的声音从不间断?   陆佑楣:现在已经在建电站的河流这么多,金沙江只有一条,怒江还没建,怒江是很好的一条河流,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不会不利,也不会改变三江并流,又可以得到1000亿度电,是清洁可再生的电能,比三峡的电还多一点。当然最后该不该建,由政治家来决定。    “不能总打三峡的主意”   南方周末:据报道,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没有公布之前,湖北、重庆等省市对后续项目格外关注,也争得很厉害。   陆佑楣:我看到有报道说,库区一个县就提出要1000个亿。   重庆计划再移民400万,整个三峡后续规划移民部分才给120亿,重庆移民是好事,我赞成,但是不能打三峡的主意,好像是三峡有钱,这就不对。   这一次批准所谓的后续工作的投资1238亿,是不是够了,花完了又会动脑子,三峡工程是有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工程,工程建完了就应该画句号。其它属于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的事情,应纳入常态管理,不能都贴在三峡工程身上。   南方周末:这次风波会不会影响中国水电发展?   陆佑楣:中国水能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只因为它是可再生,所以取得的能量是无限的。中国水电资源从发展的眼光看,可以获得大概不到5亿千瓦,已经开发了2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你不得白不得。   如果经济和技术上都可开发的这5亿千瓦都开发了,相当于代替6亿吨标准煤。   南方周末: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   陆佑楣:那就没了。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不用白不用,水电资源开发完了,但是能量是源源不断的,每年都有。   南方周末:现在几乎所有主要河流都要在建坝,生态怎么办?   陆佑楣:生态环境要科学对待。三峡工程论证过程已经把生态环境炒过多少遍,我认为最大问题是人群与人群之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生态移民。移民保护了1500万人口,保护了下游150万公顷肥沃的平原土地,淹没的是库区劣质的山谷陆地面积。   南方周末:可是也有人说库区有很多肥沃农田。   陆佑楣:峡谷里面哪有肥沃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移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因素。   南方周末:还有一种说法,说三峡工程如果放在现在来决议有可能通不过?   陆佑楣:如果通不过,那也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   南方周末:现在科学技术成熟,资金充裕,为什么会通不过?   陆佑楣:搞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有一定的公众认可度,而公众认可度要有一种动员力量才能够做出来,现在有些人就反对,而且他们的动员能力还挺强,有得扯不清。   南方周末:在未来水电开发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陆佑楣:现在水电开发,穷山恶水,高山峡谷,地质地震,生态环境移民,没有一块好啃的骨头,都很艰难。只要搞能源都是高风险的工程。就有一个老外跟我说,烧煤发电是不可取,会污染大气,核电太可怕了,根本不能干,水电是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干,但是到了房间你还是要去开电灯。假如说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有点这样的想法可以。但是作为政策制定者你要讲科学的道理,你人类没有能源行吗?    “黄万里的判断是错误的”   南方周末:那中国大坝有存在的问题吗?   陆佑楣:就是要保证工程安全,追求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地质构造方面,原来勘探没有发现问题,到施工过程才发现,这说明前期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基础有点问题的,要采取工程措施来加固。应该把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透,不能盲目开工。   南方周末:有没有被历史证明是不应该建的,是失败的大坝?   陆佑楣:黄河三门峡水库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其他小的水库可能还有,没有规划去干的,一场洪水就把它冲走了,这种是地方自己干的,管的也不够周到,有许多是病险水库,青海沟后水库不是垮了嘛。(此水库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坝高71米,1993年8月27日晚11时许发生溃堤事故,造成288人死亡。)   南方周末:黄万里先生生前告诫三峡的言论最近又被提起,你对此作何评价?   陆佑楣:黄万里是我们很尊敬的一位老教授,对水利工程有自己一些独特见解是对的,三门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如果当时听了他的话,就可能避免这个错误。   但是,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也不是百分之百在一辈子里都没有错误,这也不可能。他对长江三峡就混淆了,是不对的。   长江泥沙含量是黄河5%都不到。他年轻时候曾经当过一个测量队长,在岷江,在嘉陵江做过测量勘查,正好遇到洪水暴雨,看到大量滚滚石头冲到长江,因此他想如果三峡大坝建成后,这么多泥沙淤积三峡水库里面,后果就跟三门峡一样。这是没有后期科学分析导致对问题的看法质的不同。实际上,这么多泥沙专家做了大量科学实验,其结论表明三峡水库不会出现这个状况。现在三峡入库泥沙量比原来预计少了一半还多,泥沙专家组目前对泥沙问题也比较乐观。   南方周末:他似乎还预言三峡大坝运行一段时间会被炸掉。   陆佑楣:实际不可能,一、黄万里的预言判断是错误的。二、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没有拦洪任务的情况下汛期洪水是敞泄的,大量泥沙都已排走。到汛期快结束时蓄水,这叫蓄清排浑,枯水期的水很清,再加上上游植被的保护、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作,以及干支流正在兴建其他水坝工程,泥沙入库量逐年递减,现在年均入库泥沙量只有2亿吨,本来是5亿多吨。   南方周末:长期这样积累,也不会淤满吗?   陆佑楣:不会,大概七八十年后,大坝泄水口以下不用的部分库容就会淤满,以后再来的泥沙就排走了,这是冲淤平衡。    最安稳的是三峡大坝   南方周末: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报道说三峡能抵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洪水。而到旱季,说三峡工程也能缓解,可实际情况,似乎是旱涝都别指望三峡工程。   陆佑楣:这又是一种误导。   南方周末:就是说不要指望三峡工程有多大抗旱或防汛的能力。   陆佑楣:这个话应该不是搞水利的人说的。说多少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就是一个误导,三峡大坝的设计标准是按照抵御万年一遇,再加上10%,比1870年还要大的洪水,用这个标准来保证大坝自身的安全,而不是指下游防洪功能。大坝本身不会溃坝,这是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不是工程的防洪功能,要区别开来。所以一些媒体说你们不是说三峡能抵御万年一遇洪水,这是两回事。   那么,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究竟是什么呢?比如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三峡建成后从原有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果超过百年一遇,荆江大堤及分蓄洪区的运用也要开闸分洪,不过这个概率很低。   南方周末:你说三峡大坝很安全,也就是让你放心。   陆佑楣: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这个坝,没问题。   南方周末:据称当年钱正英部长来时对包括永久船闸等附属设施质量是放不下心的,报道还说她是带着红牌来的。   陆佑楣:她是来检查工程质量的。   为了有一个准确说法,我跟总理提意见,建议国务院派一个权威专家组,每年跟踪三峡工程质量,每年如实向国务院写报告。总理后来批了,说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跟国家的命运都联系在一起,这话说得是很重的,我要承担责任的。后来,增加了一个质量监督检查小组,一个最高层次的。   南方周末:最近这两年检查结果怎样?   陆佑楣:现在钱正英他们都退了,年纪太大,所以不常来了。这个组还有,每年来看一看,写一个报告给国务院。   南方周末: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或者预料不到的情况?   陆佑楣:没有。水轮机组非常平稳,大坝各部位运行观测都在正常范围内。
1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院士:三峡工程被妖魔化有多重原因
zbt92 2011-6-24 18:0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4日11:00 南方周末   2010年10月22日三峡水库水位174.5米,离175只有半米,坝前水位线的清漂工人正在打捞水面漂浮物。 (CFP/图)   陆佑楣,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曾主持三峡工程建设,也考察过西南多座巨型水电站。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    “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    “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    “怒江,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    “这次,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三峡大坝,没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这就是三峡,从工程动议第一天开始,争议与质疑,从未间断。   这还是三峡,哪怕成功蓄水至175米,哪怕全面实现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目标,仍无法消解公众对其诱发地震,改变库区气候,引发干旱等诸多疑惑。   三峡工程争议了多少年,陆佑楣辩护了多少年,争议声浪越大,辩护音调也越高。支持的人会说,这是权威的声音,因为他几乎全程亲历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反对的人则指责,这是替利益代言,他曾是三峡开发总公司的负责人,岂有自己反对自己的道理。   2011年6月,长江中下游已是旱涝急转,那场大旱引发的争议仍未完全平息,被视为挺坝阵营的中国大坝协会的学术年会即选址三峡库区,论战三峡,颇具意味。   参会的陆佑楣院士坦言,“三峡工程遇到了新一轮风波”,他为之辩护时,也不忘说“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却又终于忍不住感叹,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他评价曾经的三峡工程反对派黄万里时说,“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不是百分之百一辈子都没有错误。”同样的,他和他坚定支持三峡的言论,也将面临历史的检验。    反对三峡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不久前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引发了新一轮对三峡工程的争议,你的态度呢?   陆佑楣:三峡风波由来已久。不仅对三峡,对大坝、水坝争论也由来已久,这些争议发源于美国,美国在修建大坝的时候就有绿色和平等组织起来反对,他们认为好好的河流应该让它自由奔腾,为什么非要堵住它?   他们不了解情况。全世界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用水量不够,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要靠水坝,就像银行,可以储蓄货币,起调节作用,水库、水坝、水电站从本质上没消耗一立方水,没有化学过程,全是物理过程,不像化石能源,要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现在全球在建大坝还有一千多座,一味反对大坝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但是今年反对声音跟往年不一样,好像更激烈?   陆佑楣:今年旱灾,一说是因为三峡蓄水,造成长江水位低,拉空湖水。还有说,自从有了三峡水库所以气侯变了,水也不给下游,这两个都站不住脚,要讲科学。   干旱因为气侯变化,气象权威部门已说了跟三峡没有关系。长江水位实际情况是由于三峡向下游补水抗旱,增加了下游的流量,这一枯水季向下游补了200亿立方米的水,没有三峡水库下游就得不到这么多补偿。   南方周末:6月初我曾到鄱阳湖采访,连当地湿地管理局的官员都说,鄱阳湖今年的大旱和三峡有关系。   陆佑楣: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对三峡水库运行情况缺乏了解。今年上游来水量小,去年汛后水库水位175米,库容393亿立方米。长江每年水量是4500亿立方米,这393亿立方米相对总水量而言是一个很小的数量。水库每年都在更新,没有挡住水。每年9月份后进入枯水期,把汛期尾巴的水存起来,用到今年汛期以前,这是多好的事情,怎么下游少下点雨,就说是三峡水库造成的呢?   南方周末:有一种说法,说三峡蓄水后导致下游湖泊枯水期提前,引发严重干旱,就像洞庭湖,面积缩小了那么多。   陆佑楣:本来长江没有洞庭湖,而是云梦泽,云梦泽是一块低洼地,长江分洪后来演变成洞庭湖。   为什么洞庭湖会逐步干涸、缩小?没有三峡水库时,汛期大量洪水夹带泥沙进入洞庭湖,等洪峰过去,湖水又回到了长江里,部分泥沙留在洞庭湖,这样逐年累月地淤积,湖水面变小,变浅,加上围垦、围湖造地,所以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事实上,有了三峡水库,反而可以延缓它的寿命。   南方周末:有人难免担心,三峡公司会不会因为考虑到发电经济效益,而不愿意放水,影响抗旱的公共效益。   陆佑楣:实际上由于下游干旱,三峡把去年存的水多放了200亿立方米出来。放水对三峡工程没有太大影响,就损失了一些水头,但还是通过水轮发电机,所以不要把这些矛盾夸大,就算有影响,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被误解和被炒作?   南方周末:这几年干旱下来,看三峡工程的作为,有人认为,三峡工程是“反控工程”,该下泄时没有下泄。   陆佑楣:正好反过来,该下泄时候泄,该削的时候就削。人是聪明的,哪有人这么笨,为了发电不顾下游干旱全部蓄起来,没有这个道理。就是今年,三峡水库在下游干旱时补水,也没有损失多少电量,通过水轮机产生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这是多好的事情。   南方周末:到底谁在妖魔化三峡?   陆佑楣:谁在妖魔化三峡,有部分媒体炒作误导的原因。也有一些反坝的人士来误导,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国内一些NGO接受了他们的资助,也替他们鼓吹反坝。   南方周末:尽管你认为是部分媒体和NGO误解了三峡,可这些年的争议都是这样吗?   陆佑楣:有地震说是三峡工程引起的,比如汶川地震,距离三峡大坝有700公里,根本不在一个构造板块上。有一年洞庭湖出现鼠害也说跟三峡蓄水有关,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有时候你要花很多口舌去解释。   南方周末:以前主要是民间声音,可以说是误解,但这次争议的源头是严肃的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陆佑楣: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是肯定,你不看主流肯定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第一句话不看,就拿后面说。国务院提出应该注意存在的问题,都是应该的。   我看一些媒体,尤其国外媒体说中国政府终于承认了三峡工程的问题,这就是误读、曲解了。   也有人在网上,在微博上说,你看现在领导一个也不去三峡了,害怕三峡,怕沾三峡的边,好像三峡出了多少问题,这都是瞎说的。领导天天盯着三峡工程干啥,建设过程本来很平凡,建成前已经来过多次,还来干什么。可经媒体一炒作,好像就是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工程出问题了。哪有什么问题?   南方周末:为什么反对大坝的声音从不间断?   陆佑楣:现在已经在建电站的河流这么多,金沙江只有一条,怒江还没建,怒江是很好的一条河流,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不会不利,也不会改变三江并流,又可以得到1000亿度电,是清洁可再生的电能,比三峡的电还多一点。当然最后该不该建,由政治家来决定。    “不能总打三峡的主意”   南方周末:据报道,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没有公布之前,湖北、重庆等省市对后续项目格外关注,也争得很厉害。   陆佑楣:我看到有报道说,库区一个县就提出要1000个亿。   重庆计划再移民400万,整个三峡后续规划移民部分才给120亿,重庆移民是好事,我赞成,但是不能打三峡的主意,好像是三峡有钱,这就不对。   这一次批准所谓的后续工作的投资1238亿,是不是够了,花完了又会动脑子,三峡工程是有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工程,工程建完了就应该画句号。其它属于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的事情,应纳入常态管理,不能都贴在三峡工程身上。   南方周末:这次风波会不会影响中国水电发展?   陆佑楣:中国水能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只因为它是可再生,所以取得的能量是无限的。中国水电资源从发展的眼光看,可以获得大概不到5亿千瓦,已经开发了2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你不得白不得。   如果经济和技术上都可开发的这5亿千瓦都开发了,相当于代替6亿吨标准煤。   南方周末: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   陆佑楣:那就没了。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不用白不用,水电资源开发完了,但是能量是源源不断的,每年都有。   南方周末:现在几乎所有主要河流都要在建坝,生态怎么办?   陆佑楣:生态环境要科学对待。三峡工程论证过程已经把生态环境炒过多少遍,我认为最大问题是人群与人群之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生态移民。移民保护了1500万人口,保护了下游150万公顷肥沃的平原土地,淹没的是库区劣质的山谷陆地面积。   南方周末:可是也有人说库区有很多肥沃农田。   陆佑楣:峡谷里面哪有肥沃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移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因素。   南方周末:还有一种说法,说三峡工程如果放在现在来决议有可能通不过?   陆佑楣:如果通不过,那也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   南方周末:现在科学技术成熟,资金充裕,为什么会通不过?   陆佑楣:搞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有一定的公众认可度,而公众认可度要有一种动员力量才能够做出来,现在有些人就反对,而且他们的动员能力还挺强,有得扯不清。   南方周末:在未来水电开发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陆佑楣:现在水电开发,穷山恶水,高山峡谷,地质地震,生态环境移民,没有一块好啃的骨头,都很艰难。只要搞能源都是高风险的工程。就有一个老外跟我说,烧煤发电是不可取,会污染大气,核电太可怕了,根本不能干,水电是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干,但是到了房间你还是要去开电灯。假如说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有点这样的想法可以。但是作为政策制定者你要讲科学的道理,你人类没有能源行吗?    “黄万里的判断是错误的”   南方周末:那中国大坝有存在的问题吗?   陆佑楣:就是要保证工程安全,追求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地质构造方面,原来勘探没有发现问题,到施工过程才发现,这说明前期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基础有点问题的,要采取工程措施来加固。应该把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透,不能盲目开工。   南方周末:有没有被历史证明是不应该建的,是失败的大坝?   陆佑楣:黄河三门峡水库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其他小的水库可能还有,没有规划去干的,一场洪水就把它冲走了,这种是地方自己干的,管的也不够周到,有许多是病险水库,青海沟后水库不是垮了嘛。(此水库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坝高71米,1993年8月27日晚11时许发生溃堤事故,造成288人死亡。)   南方周末:黄万里先生生前告诫三峡的言论最近又被提起,你对此作何评价?   陆佑楣:黄万里是我们很尊敬的一位老教授,对水利工程有自己一些独特见解是对的,三门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如果当时听了他的话,就可能避免这个错误。   但是,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也不是百分之百在一辈子里都没有错误,这也不可能。他对长江三峡就混淆了,是不对的。   长江泥沙含量是黄河5%都不到。他年轻时候曾经当过一个测量队长,在岷江,在嘉陵江做过测量勘查,正好遇到洪水暴雨,看到大量滚滚石头冲到长江,因此他想如果三峡大坝建成后,这么多泥沙淤积三峡水库里面,后果就跟三门峡一样。这是没有后期科学分析导致对问题的看法质的不同。实际上,这么多泥沙专家做了大量科学实验,其结论表明三峡水库不会出现这个状况。现在三峡入库泥沙量比原来预计少了一半还多,泥沙专家组目前对泥沙问题也比较乐观。   南方周末:他似乎还预言三峡大坝运行一段时间会被炸掉。   陆佑楣:实际不可能,一、黄万里的预言判断是错误的。二、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没有拦洪任务的情况下汛期洪水是敞泄的,大量泥沙都已排走。到汛期快结束时蓄水,这叫蓄清排浑,枯水期的水很清,再加上上游植被的保护、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作,以及干支流正在兴建其他水坝工程,泥沙入库量逐年递减,现在年均入库泥沙量只有2亿吨,本来是5亿多吨。   南方周末:长期这样积累,也不会淤满吗?   陆佑楣:不会,大概七八十年后,大坝泄水口以下不用的部分库容就会淤满,以后再来的泥沙就排走了,这是冲淤平衡。    最安稳的是三峡大坝   南方周末: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报道说三峡能抵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洪水。而到旱季,说三峡工程也能缓解,可实际情况,似乎是旱涝都别指望三峡工程。   陆佑楣:这又是一种误导。   南方周末:就是说不要指望三峡工程有多大抗旱或防汛的能力。   陆佑楣:这个话应该不是搞水利的人说的。说多少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就是一个误导,三峡大坝的设计标准是按照抵御万年一遇,再加上10%,比1870年还要大的洪水,用这个标准来保证大坝自身的安全,而不是指下游防洪功能。大坝本身不会溃坝,这是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不是工程的防洪功能,要区别开来。所以一些媒体说你们不是说三峡能抵御万年一遇洪水,这是两回事。   那么,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究竟是什么呢?比如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三峡建成后从原有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果超过百年一遇,荆江大堤及分蓄洪区的运用也要开闸分洪,不过这个概率很低。   南方周末:你说三峡大坝很安全,也就是让你放心。   陆佑楣: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这个坝,没问题。   南方周末:据称当年钱正英部长来时对包括永久船闸等附属设施质量是放不下心的,报道还说她是带着红牌来的。   陆佑楣:她是来检查工程质量的。   为了有一个准确说法,我跟总理提意见,建议国务院派一个权威专家组,每年跟踪三峡工程质量,每年如实向国务院写报告。总理后来批了,说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跟国家的命运都联系在一起,这话说得是很重的,我要承担责任的。后来,增加了一个质量监督检查小组,一个最高层次的。   南方周末:最近这两年检查结果怎样?   陆佑楣:现在钱正英他们都退了,年纪太大,所以不常来了。这个组还有,每年来看一看,写一个报告给国务院。   南方周末: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或者预料不到的情况?   陆佑楣:没有。水轮机组非常平稳,大坝各部位运行观测都在正常范围内。
2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工业被“妖魔化”的背后
热度 1 xqhuang 2010-10-24 10:18
王晓明先生的博文:被妖魔化的化学、化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业(见今天的精选博文) ,提出了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化学会被妖魔化? 王晓明的博文提到:生物学研究会带来环境污染,因为这些研究要用大量化学试剂,这话是本人说的。王晓明先生因此在我的博客留下三个字:我狂汗。。。。当时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王晓明先生认为我必须在化学试剂前面加四个字有毒有害,否则就是妖魔化化工行业和从业人士,这真的有点冤枉。也许是专业背景不同,或个人理解的差异,必须承认,我说化学试剂,潜意识中已包括无害无毒和有害有毒两类化学试剂,似乎没有专门强调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必要。讨论或争辩一下也有好处,至少让我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看问题和用词上的差异。 所谓妖魔化,就是把事情看得比其本质更加恶劣、恐怖、更有杀伤力和毁灭性。现在,在中国妖魔化是个普遍现象,甚至是一种时髦,不仅仅化工业被妖魔化,几乎所有行业和从业者都在被妖魔化中,阳光下最神圣的教授不是已经被妖魔化为叫兽?当妖魔化成为正常,不被妖魔化反而是反常,的确让人觉得悲哀。 为什么人们更害怕化学这个魔鬼? 有的东西被妖魔化,可人们并不觉得可怕,大不了回避它、不理它就是了,就像教授被妖魔化,可以不与教授打交道。被妖魔化的化学,情况就不同了,绝大多数人相信化学就是真正的魔鬼,而非被魔鬼。一听到化学品三个字,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学校或单位化学品仓库的骷髅图像,化学品=死!二十多年来,中国百姓亲身感受到化学品对环境的直接危害,以前可以直接饮用的各种河流,在周围化学工厂(当然也有其它行业)的污染下,都成为一条条吞噬生命的毒河。 化工业被妖魔化,谁来负责?1.有媒体的责任,媒体的从业人士对化工知识的缺乏是个重要的因素,2.有其它行业不法人员的责任,为了利益,在食品中随意添加各种有毒化学品致人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最典型的三鹿奶粉,3. 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他们的执政行为缺乏透明度,为了追求GDP和政绩,批准了很多重污染的化工厂,瞒着老百姓偷偷地建设,等到酿成重大污染事件,老百姓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个有毒化工厂,4.化学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有不少化工行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周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直接把有毒化工废料排入江河。 化学不被妖魔化是不可能的,这也没有什么可悲哀的,关键是如何减小被妖魔化的程度。人们对化学工业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不希望二甲苯工厂建在家门口这很正常,问问自己,你愿意吗?这与能不能使用塑料瓶(CD,DVD)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希望用上塑料瓶(CD,DVD),但这并不一定要以吸收由于生产塑料瓶而产生的其它有毒化工废料为代价,化工厂还存在潜在爆炸的危险,如果一定要在享受塑料瓶和牺牲生命两者之间做选择,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保住生命。如果命都没有了,要塑料瓶、CD、DVD干什么?古人没有享受这些东西,不是也过得挺好的? 我不认为是妖魔化让化学工作者举步维艰,而是老百姓为前二十年化工业的超速、无序、野蛮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老百姓谈化学色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让化工业的布局更科学、更合理,生产管理更规范、更科学,去妖魔化要靠自己,怨天忧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43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妖魔化”与“天使化”
热度 1 boxcar 2010-10-24 00:22
妖魔化是个最近这些年经常见诸媒体报端的词汇,今天它还登陆咱们科学网的博客,出现在王晓明的博文标题中【 1 】。这次,被妖魔化的不是咱中国,而是化学、化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业,更准确点儿说,恐怕主要还是咱中国的相关学科、学者和行业,如果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现如今大概已经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妖魔化的了。因此,我读完这篇博文,心里想到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妖魔化?就是妖魔化的对面是什么?我们在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妖魔化的行为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为啥会出现这么多妖魔化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好回答。有些人在看到对其不利的、可视为某种危险和危害的事物后,会本能地认为有必要加以反对,如果他们想让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去反对这些事物,最好的办法是加大宣传力度,把危害说到尽可能大的程度而不惜夸张夸大,就产生了所谓的妖魔化现象。其实,在很多妖魔化事件的背后,往往有利害关系, 妖魔化有时会伴随着过分的利益要求。不过,我认为基于正常的利益诉求的那些有理、有利、有节的理性表达还算不得妖魔化。 说到妖魔化的对立面,不妨想想面目可憎的妖魔的对立面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可爱的天使,所以我把天使化看作是妖魔化的对立面。如果说妖魔化是在抹黑和丑化,那么天使化就是在扮靓和美化。在一些人对一些事物进行妖魔化的同时,他们或许在对另外一些事物进行天使化,也就是不遗余力地夸赞这些事物的好处和优点,可能在其同时还会竭力掩饰这些事物现实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妖魔化显然不是正常行为,确实是应该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的;类似的,天使化其实不是如何的正常,同样不宜提倡。事实上,对于周围的事物,我们是应该用尽量全面的视角客观地加以看待的,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和不足,看到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也别忘掉潜在的危害。对于有些通常被认为有害的事物,或许也要换个角度想想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什么。总之,只从当下的利益出发,对一些事物作出天使化的吹捧或者妖魔化的痛批,都是不可取的。相反,看问题要有长远眼光,做判断或下结论不宜局限于当前的厉害得失的计较。 ================================================ 后记: 刚刚(2010年10月24日7时许)看到了消防专家麻庭光老师的新博文 妖魔化学好促销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458 作为实例链接过来,供大家学习。 ~~~~~~~~~~~~~~~~~~~~~~~~~~~~~~~~~~~~~~~~ 参考: 【1】 王晓明: 被妖魔化的化学、化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业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186
个人分类: 杂谈|5457 次阅读|7 个评论
被妖魔化的化学、化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业
热度 2 Synthon 2010-10-23 11:14
还是很久以前,听到过一个花生油的广告,说我们公司花生油的生产,是纯物理过程,生产出来的花生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我老人家顿时五体投地:原来他们家的花生油,是个跟重力场差不多的东西啊。。。 同样,昨天看见有人说,生物学研究能够带来环境污染,因为这些研究要用化学试剂。 请注意,花生油公司的广告,说的是化学物质,不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昨天的某人,说的是化学试剂,不是有毒有害化学试剂。 这是一个化学工作者的悲哀,但是我还是慢慢的接受了这一现实:在人们日常的口语中,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化学试剂=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到这一步,我虽然觉得悲哀,但是,口语嘛,总是趋向简化的,这也难免,也可以理解。当人们说,这个产品好,不含化学物质的时候,我也可以接受,他说的是不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然后,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又变了,所有的化学物质,突然都变成了有毒有害的,凡是跟化学二字沾边,就一定十恶不赦总有一天要毁灭地球,这,是我老人家所不能接受的,作为化学工作者,我感到自己被妖魔化了。 这,还仅仅是第一层的妖魔化。 第二层的妖魔化,是浓度的概念,比如说这个东西不好,有毒,有害,你们化学工作者在排放,所以你们是坏人。。。说到这个,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接受应急培训的时候,我被告知,如果水银体温计打破,或者如果煤气泄漏,应该打开窗户换气。于是我不解了,我问道,打开窗户,难道不会让更多人中毒么?老师说,不会的,因为这里有个浓度的概念,你把煤气放到大气里头去,它的浓度不会影响人的健康的。。。剩下的论证,我想我不用说了,你们懂得,嗯,跟某人学的。。。 第三层的妖魔化,则是对化学工业的不信任。比如某地要建个对二甲苯工厂,对二甲苯很毒,大家都不乐意,但是如果让大家不要使用塑料瓶(塑料瓶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主要原料就是对二甲苯),大家乐意么?同理,要是弄个剧毒的光气工厂,你估计不乐意,但是让你不再使用CD、DVD呢?但是他就是不管,对二甲苯工厂就是不能建,光气工厂就是不让建,你有啥办法? 三层的妖魔化,让我们化学工作者举步维艰。可是,有什么事情,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呢?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2792 次阅读|41 个评论
中国水电的发展终于摆脱妖魔化的劫难
zbt92 2010-9-22 08:04
水博 最近中国水电百年的庆典,吸引了全社会关注水电的目光。加上前不久国务院在停止了大型常规水电的审批核准二年多之后,第一次正式核准了水电项目,人们普遍感觉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关于水电发展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由于近二、三年社会舆论对水电的误导,我国特大型水电的核准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开工建设的 7 千多万千瓦的水电项目,目前只核准了百分之三十。要想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再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完成国家发展的整体规划,实现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减排承诺,我们目前还有更艰巨的加速水电建设的任务。 此时此刻,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水电的发展会经历如此巨大的反复和争论呢?这里不仅有国际水电发展遭遇反复和挫折的巧合因素,也有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公众科学素养不高,而容易被人误导和利用的原因。 相对于国际社会关于水电的争论,我国有一个滞后期。当国际上的反水坝运动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声音还很少。那时国家建设水电的态度也非常坚决。特别是三峡工程的上马和成功建成,让国际上很多反水坝、反水电的谣言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然而,在国际社会开始澄清极端环保对水电的诬蔑之词之后,国内一些炒作反水坝问题的极端环保组织却已经开始在国外组织的资助下活跃起来了。国外反水坝、反水电的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提供项目资金、收买记者、免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培训甚至高额奖励等方式,成功的在国内培养了一批极端环保组织和精英。这些人通过利用自己的在国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成功的制造和传播了一系列反水坝、反水电的谣言。因此,从 2003 年起,我国国内反倒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水坝的高潮。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媒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传统的媒体概念已经从过去党的舆论喉舌变成了一种新闻产业。不少媒体工作者由党的宣传员变成了职业记者。社会民主化的进步也让国外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提供资金的诱饵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势力,阻碍中国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特别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力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对手的关系。企业为了不得罪人,没有人还愿意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上反击各种诬蔑水电的谣言。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府部门管理水电,其他部门对水电的误导宣传不表态,企业不投入的同时,在国外颜色革命组织的资金的各种支持下,国内反坝组织活动积极,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媒体营销运作,使很多媒体已经逐渐被反水电的宣传所影响,进行了大量的不实宣传。 什么欧美国家早就停止了大坝建设,什么美国已经进入了拆坝时代等等谎言广泛传播。几年来这些误导舆论的宣传,又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政府部门,以至于高层领导,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行业内的某些干部和技术人员。 由于舆论被误导,我国水电由于被妖魔化,而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例如: 1 、搁置怒江: 个别环保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召集了一批具有反水坝思潮的专家、学者召开的怒江环评论证会,制造出了一系列有关怒江的谣言。例如,他们把上游早已经建设水电站、下游国家也正在开展水电建设的怒江,宣传成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建水坝的河流。他们完全无视怒江几十万人生存多年,砍伐林木、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河谷地带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破坏的现实,欺骗公众说怒江是世界上最后一条生态江。 在那次专门造谣诬蔑怒江水电的会议上,还有一位所谓的专家曾经恶毒的介绍说 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平均值 11.2% ,人均产量高于坝区平均值 63.5% 。至 1997 年库区淹没后,库区人均纯收入水平仅为全省水平的 46.7% 。 。这种说法曾经让很多人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脱贫作用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而据我们随后查到的资料是 当年漫湾所在的云县移民 1934 人,后靠人口 1293 人原有田地 1980.9 亩,人均产粮 1170 市斤;后靠安置后至 1993 年人口 1403 人,有田地 2305 亩,人均产粮 1394 市斤 。 分明是漫湾移民后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都有所提高,为什么专家介绍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呢?经仔细核对我们才突然发现。专家的造谣宣传技巧,居然是如此的高明。由于水库淹没的河谷地带水田多,产量高。所以,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的平均值一点也不奇怪。而当谈到最关键的淹没后的变化情况时,专家却巧妙的把比较的对象改成为全省。 由于全省平均收入包括城镇人口收入,而主要属于农业的移民人均收入,能够达到全省平均的 46.7% ,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聪明的专家,就是这样用几组毫不相关的数字,就达到了歪曲事实 ,制造水电开发后移民大幅度变穷的宣传效果。 当时这类谣言经过公共媒体的传播、放大,曾经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股要求 保留怒江生态江 的风潮。有人还根据这些谎言上书全国人大,甚至写信给联合国,要求制止怒江水电开发。 2 、 05 年初叫停三峡的环评风暴 由于舆论被误导,一些环保官员对水电产生反感。被叫停三峡地下电站,是国务院三建委批准的,环保部长就是三建委的委员之一,讨论三峡问题的时候应该在场。增加建设地下厂房还需要不需要单独环评,环保部长应该说清楚。会上环保部长不说,国务院批准了之后,环保部门又跑出来叫停工程,说三峡地下电站没有经过环评。你说这责任在谁? 溪洛渡水电站当时还没有正式开工,但已经得到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一心要给水电挑毛病的环保部门错把开展前期工作当成了开工建设,环保部门叫停了之后又没办法收场。最后,只好来了一个今后水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都要先做一个前期的环评。随后,让溪洛渡补作一个前期环评,平息了风暴。 可笑的是这次叫停金沙江之后,很多极端环保人士又有点后悔了。提出应该取消水电的分两部环评。其实他们说得还真有点道理,可他们却不知道当初这规定的出台,就是要给受到了舆论宣传误导的环保部门做出的错误决定,一个体面的台阶。 3 、瀑布沟移民冲突事件 瀑布沟的移民冲突,是典型的舆论被误导之后群众情绪失控的结果。在众多的挑拨公众情绪的谣言中,某中央媒体发表文章说《用十几年前的标准拆迁,汉源移民巨额损失》,故意把 92 年颁发的移民补偿条列,说成是用 92 年的标准拆迁。 其实文件中清清楚楚的写着要用拆迁前三年的平均值计算补偿。但是,这种误导宣传对移民的情绪挑拨性极大,当时愤怒的移民几乎是人手一份报纸。这就使谣言宣传的作用。 4 、叫停金沙江水电让反水电的误导宣传达到了顶峰 我们知道未批先建、跑马圈水、齐头并进、过度开发是叫停金沙江的主要理由。 然而, 未批先建 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先给路条后核准,是我国 2004 年投资体制改革后推行的项目管理程序。无须批准、只需核准是我们的现行政策。况且,开发金沙江是 十一五 规划中关于水电建设的首项任务。而且金沙江所有的水电项目又都是拿到开工的路条后,又毫无原因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核准。因此,金沙江根本不是什么 未批先建 ,而是典型的 先建未批 。问题出在于我们的管理上。 跑马圈水:用市场手段调动水电开发积极性,引进竞争机制是我们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成果。跑马圈水从来也不可能否定政府的审批决策权。所以,跑马圈水的受益人是长期以来苦于没有人投资水电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受到改革冲击的恰恰是原来的电力行业垄断。 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理由就更可笑了。大水电必然是在干流,小水电必然是在支流上。而我国的电力政策就是要 水火并重,大、中、小并举 ,所以,执行国家的电力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干支流齐头并进。这有什么错误呢? 再看所谓开发过度:金沙江规划的电站目前还没有建成一个。开发程度还是零,怎么就已经过度了呢? 总之,这些明显违反基本事实,违反逻辑的言论,由于被极端环保势力反复炒作,一直没有我们的反驳的声音,最后起到了谎言千遍就成为真理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任凭各种谣言在社会上泛滥的结果就是,误导了公众舆论,蒙骗了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最后也影响了领导的和政府部门的决策。以至于给我国的水电开发和国家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和国际上的反水坝组织造谣宣传欺骗了公众之后,总有一天被揭穿一样。金沙江水电被叫停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电的关注。深入调查之后人们才发现,那些叫停的理由竟然都是如此的可笑。中央调查之后居然怎么找不出来可以处理的责任人来。 与国际上的反水坝谣言最终经历了物极必反的情况一样,叫停金沙江水电的行为也最终导致我国社会对水电开发的彻底反思。人们不禁要问,几年来我们国务院几乎停止了所有大型常规水电站的审批的举动是不是明智的?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水电发展受阻,几大国有电力企业的竞争,都不得不在集中在火电上。以至于我国的火电比重增速过快,能源结构严重恶化。 能源结构的恶化,让国家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难。 国内: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矿难频发、煤电矛盾突出。由于能源结构严重恶化,我们国家煤炭的消耗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实际的开采和运输能力。全球经济危机之前一阶段我国遭遇了严重的煤电危机。 管制电价必然出现电荒,放开电价必然出现煤荒。在这种情况下, 08 年初国家一度只有鼓励遍布全国的小煤窑加紧生产,才能渡过难关。在我国煤电矛盾最突出的时刻,我国小煤窑的生产事故也达到了顶峰。 据统计仅从 08 年 9 月 4 日 到 21 日短短的 17 天时间里,就发生了 9 次矿难。 372 人死亡, 50 多人失踪。 17 天的矿难的实际死亡人数达到四百多人。平均不到两天就发生一次矿难,一次矿难平均死人 40 到 50 人。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这种煤炭供应极度紧张的局面,持续到了冬季与社会公众的冬季采暖问题交织在一起,还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08 年 10 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意外的缓解了我们的能源严重短缺的困境。然而,虽然现在煤炭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社会用电量也急剧下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用电量的下降,导致大量新投产火电机组必然会成为利用率极低的不良资产。 如果社会用电量上升,煤价飞涨,反之用电量下降,设备闲置。恶化的能源结构,让我国的电力工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恶性的循环,历来都是国家利税大户的国有电力企业,最近几年面临全面巨额亏损。煤、电之争,矛盾重重,如果不改变能源结构,我国整个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国际:由于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我们遭遇到全球的批评。以前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局限,我国水电的建设虽然进展缓慢。但是,那种由于整体经济能力不足无能开发利用水电的情况在全世界非常普遍。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的能源需求量也限,因此,水电开发程度低的现象在欠发展国家中,似乎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及时地开发利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那么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必然要靠燃烧更多的化石能源来解决。难免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们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以每年 2 、 3 亿吨绝对增量,不断刷新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 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减排温室气体的需要,缓解国际压力,去年,我们国家已经向全世界做出承诺,要在 2020 年把单位 GDP 能耗降低 40% 到 45% ,让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15% 。 至此,叫停金沙江的荒唐和严峻的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终于让我们很多同志认识到了:我国水电被妖魔化的倾向不纠正,中国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2010 年中国所发生的对水电认识的这场变化,与 2002 年国际主流社会经历一次对水电从反思、误解到重新认识的反复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时间推迟肋整整 8 年。 曾经停止了对水电的贷款支持的世界银行, 04 年恢复贷款后加大了对水电的支持力度。今年 5 月世行发布的《水电与发展》报告总结到:水电占全球电力总供应量的五分之一,曾一度带动了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然而,环境与社会方面的疑虑,以及财政支持的匮乏,导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水电投资停滞不前。时至今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吸取了历史教训之后,水电行业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塑造,并出现复兴盛景。 世行的这份《水坝与发展》报告中对水电的最新评价是:水电及多功能水利基础设施为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其作用日渐明显。水电设施不仅能提供电力,还在区域合作与发展以及水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还发挥着独有的双重作用:作为战略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作为可再生能源将世界经济带入低碳的未来。 业内专家认为:世界银行的这份关于水电的报告,对于国际主流社会来说,好像有点马后炮。但是这份报告对于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在经历的国际国内的伪环保劫难之后,中国社会能成功的摆脱反水电伪环保思潮的束缚、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世界银行的报告是功不可没的。
个人分类: 三峡|44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被妖魔化的教师(节)?
GumpForrest 2010-9-12 02:01
被妖魔化的教师(节)? 崔雷的博客 : 被妖魔化的教师节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1846 1. 被妖魔化的不是大学教师,而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选教师节给老师送礼,是找个合适的理由,总不能赤裸裸地 你要是有孩子,你要是普通人,你就可以做出判断。 2 .教师为什么要得到特殊的尊重?即使是需要尊重,也是基于平等的互相尊重就够了,这也是无需强调的,强调就反倒怪了。当然,在没有学会尊重学生之前,教师一点也不值得尊重。 3 .教师工作有什么神圣的?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帽子,就欣然领受了?大家什么时候设计过或改造过谁的灵魂?狱警还差不多。还是把这当做一种职业罢,没有什么神圣的。难道只有神圣的职业才可认真去做?我们真需要学会建立职业精神( professionalism ),还得向日本的清洁工奥巴桑学习。 3 .教师节就是逗你玩,给块橡皮糖吃,还当真了? 4. 本人也是教师。 P.S.: 积极 倡议:把 9 月 11 日 定为人民公仆节。 公仆们也挺不容易, 工作餐吃坏了身体,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还有胃出血,哪像你我,能天天吃着健康食品;工作车也把身体都坐坏了,哪像你我,整天骑自行车、步行、挤公交能锻炼身体;劳动所得还得担惊受怕,泡个蜜,还得写个以党性保证...,你说他们容易吗? 什么, 9 月 11 日 是美国恐怖袭击的纪念日,那改成 9 月 18 日吧。也不行?鬼子进村了?
个人分类: 憨眼看世界|3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妖魔化的教师节
zilu85 2010-9-11 06:08
看到中国足球,就想起假球黑哨。 现在,提到教师节,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收礼。 不再是蜡烛了,不再是米兰的暗香了,不再是呕心沥血,辛苦操劳了,一句话,不是老师的节日,没有公休,搭着国庆节和中秋节一起混了150元钱的慰问品,这个教师节有什么意思呢? 作为大学老师,跟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上课多提问,给学生往前排排座位的恩惠给人家,所以,学生越不依赖于老师,给老师送礼的必要性就越小。 这些年,也收到学生们给的礼物,鲜花之类的占大多数,下班的时候,看到有老师捧着花篮招摇过市,也有点儿羡慕,这个其实也和年过节的时候跟老婆比谁收到学生的短信多是一样的,对我来讲,也就是满足一个当老师的虚荣心吧,肯定不会指着这个发财。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我觉得给我送礼的应该是90%以上发自内心想跟我表达一下,但是也不排除班级集体给系里老师买,有同学各种原因不情愿的;也有过这事儿:马上要补考了,借着教师节加厚表达了一个花篮,不过我看到结果是没好使,老师们也是有底线的。我推论,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要对老师表示感谢的话,他是不会抱怨教师节成为送礼节的,谁都是妈生爹养的,谁过年不想给长辈磕个头呢? 今年教师节,没看到同喜同贺,今早上我们辽宁交通台的《新闻麻辣烫》上说教育部网站上全国10所中学倡议全国老师拒收礼物。 据说当初提倡教师节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既然目前教师的地位已经不是提高的问题,老师的形象已经被媒体导向为飞扬跋扈,作恶多端了,设立这个节日,只能使这个据说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每年一次的讨伐,我看,取消算了,还是别关注我们,让我们默默耕耘吧。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461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析“世界末日”论
tjw918 2010-4-14 10:33
2 析世界末日论 兼问:是谁假科学之手,让世界恐慌化 博弈二字,辞典曰:智力游戏。文人语,又谓:智慧与智慧的较量。 既如此,那么,哥本哈根博弈,这游戏,这游戏中智慧,又是怎样来进行较量的呢? 闲来无事,不妨探幽。 现代升级版的妖魔化 很久以前,人类社会便发明了一种人与人斗的斗争方法,叫:将对手妖魔化。目的在于:孤立对手,壮大自己,一举将对方歼灭之。 此一手法的另一称呼,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即无中生有,捏造罪名是也。比如在咱中国左的时期,说你是地富反坏,说你是大右派,说你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然后全党共讨之,全国共诛之,那都是。而在现代世界史上,拿西方对咱中国的运用为例,那,百年来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先说你黄祸、红祸,向世界嚷嚷中国人要征服世界,共产共妻;后再拿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作文章,说你中国人生性好斗,张牙舞爪,富有侵略性,选那长相狰狞自然界中没有的怪物龙来作自己民族图腾,就是证明;到中国打开大门,通过改革开放与世界融为一体同谋发展了,却又宣传中国威胁论,说你中国发展经济、搞国防现代化、发射火箭探月等等,那都是对世界的威胁。甚至派军舰到索马里进行商业护航,也是。凡此种种,均属妖魔化在现代世界博弈(或叫人与人斗)中的一种运用。当然,此种手法见多了,看惯了,世人也就见惯不惊了。 不过哩,如今的妖魔化,西方已有了新发展从对人的妖魔化,发展到了对环境的妖魔化。当然,它系醉翁之意不在酒,透过酒,它目的还是要说人的。而且,如今这一发展了的手法,高明就高明在:说话之人,他自己不站出来说事,而是隐身幕后,让一个帮手出来说。 啥帮手? 这帮手的名字,叫科学。 诚然,让科学出来天上、地下天花乱坠地说一通,搞得人云里雾里的,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其时,你就是有意见,想发火,你想想,总不能对科学女神发火吧?所以,它用科学这个天使牵你鼻子走,即使你感觉头昏脑胀,人已不行了,还不得不走。这就叫高明,也叫智慧(不过,在咱中国的东北,却叫忽悠,都是一个意思)。现代化嘛,一切都要现代化,妖魔化也不例外,否则那就赶不上时代了。这点,可要记住。 ― 8 ― 对环境妖魔化的三步曲 我年轻的时候,曾对美国人发射阿波罗飞船探月,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美国人真了不起啊,那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何止是人类社会迈出的一大步呀,简直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一大步! 后来,又听说美国人绕月飞行的飞船,在月球背面发现停着的苏联产两架米格飞机。并放出话来,说那可能是被外星人虏去的,更加佩服,更加迷信了。认为:将来外星人要想来侵占咱地球的话,不怕,我们有同样掌握了尖端科技的美国,他是人类的大救星,肯定会站出来救我们大家的 可是隔了几年后,苏联人也派了飞船探月(又许多年以后咱中国也派出了飞船探月),发现:那月球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停着的两架米格飞机。方知过去一些人所放的话,是个谣言。 可是,尖端科技如此发达的美国,为何要制造谣言呢?当时年轻的、后来年岁稍长的我,很纳闷。 到了近年,由于我们国家搞了改革开放,中国人有机会看到了美国拍摄的许多世界顶级电影大片。记得有一回我在四川省科协观看一部内部招待片《龙卷风》,为那故事的真实、龙卷风风暴中心镜头的惊险、人物精神的高贵、拍摄技术的高科技,不仅佩服,而且感到震撼。随后,又观赏到了《侏罗纪公园》、《后天》和《 2012 世界末日》一部比一部惊险剌激的大片。尤其后两部片子,在观看时不仅让你感觉到拍摄的高科技和视觉上的新奇、剌激与印象深刻的恐怖,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思考哎呀,这由环境变化带来的灾难,太可怕了,人类再不想想办法挽救环境,那世界末日就真的要到来了呀! 突出的艺术效果。 对,这不是谣言,乃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的艺术。到这会儿,事物,的确进了一步或者说:比谣言进了一步。 经过散布似是而非的谣言,经过艺术的创造与渲染,再进一步呢?那就该轮到科学了。所以,在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筹备之后,现在,轮到哥本哈根会场外那可怜兮兮的冰雕白极熊来登场,那就一点儿也不不奇怪了。因为在哥本哈根唱戏的主角,它如今的名称不叫谣言,不叫艺术,而叫名正言顺的科学。对嘛,从对人的妖魔化,到把我们地球人居住的环境(包括冰雕北极熊的居住环境)妖魔化,这比搞老一套的博弈,手法难多了。不精心设计、精心构思、精心准备,哪能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花了三四十年时间,精心准备了一套三步曲,地球上的人们,如今还能听得进,并迷迷糊糊地表示欣赏。可见,心思没白费,功夫没白花值! 谣言-艺术-科学三步曲。如此创新,也属人类文明的一大创造,不可不知。 还有更科学的 我是搞地球科学的。主习地球动力学探讨。虽然很早就发现现代西方的科学研究出了毛病,许多东西并不科学,甚至是伪科学。但总因人微言轻,就是说了,也没人听。哪怕是我国科学泰斗钱学森前辈,曾在对我进行的国家评审结论上,批示了很好二字,但仍不 ― 9 ― 妨碍一些人说:钱学森又不是搞地球科学的,他懂得什么?他的批示不算数!无奈,只好收拾收拾,打点行装,回家种自己的一亩二分地。 事情,发展到上述西方三步曲的科学发展阶段,一天,忽然看到一篇有关是天外飞来一块大石头,砸在了墨西哥湾,在地球上引起巨大环境灾难,因而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物种大灭绝的报道。而且,报道还特别强调说:这是欧美科学家经过多年考察研究,证实了的科学结论,已成许多科学家的共识。 唔?恐龙是这样被灭绝的?而且还是结论,还是科学共识。喏,又是科学,又是巨大环境灾难,你能不信? 看来,人家的环境妖魔化三步曲还没唱完,一些对环境突变问题,更科学的说教,还在后面。 那么,恐龙,是不是这样被一个不确定的、玄而又玄的科学认定灭绝的呢?在我看,这倒是检验西方口口声声说的那个科学,到底是真科学还是假科学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好话题。现在,我们不妨试作一点剖析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突然插进的恐龙话题,似乎同我们正在谈的碳排放问题不太相干,有点扯远了;须知我们这样做,乃是一种被迫与无奈,惟一目的只在要弄清楚恐龙到底是不是被西方大肆宣传的那个瞬间突变型环境灾难所灭绝。对,人家总爱拿环境突变说事,我们不得不奉陪呀。请原谅。 迫于无奈的奉陪之举 也说恐龙大灭绝 大家知道,恐龙是在 6500 万年前白垩纪末,突然灭绝的。关于它的灭绝,系当代科学的一大谜。人们曾经设想过许多种灭绝原因,有说是恐龙爱吃的被子植物中含有大量生物碱,以致长期食用体内生物碱蓄之过多中毒而死。有说是食物链崩溃,庞大的恐龙得不到足够多的食物维生所致。有说是气候突然变冷,使习于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恐龙来不及适应,因而灭绝。有说是气候突然变热,以致不能适应温暖气候条件下的食物,食物链中断而灭绝。等等,不一而足。 所有这些猜想,虽然提出时都有一定根据,但它们一个共同的问题是:都不能指出是什么原因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同时,也造成了海洋中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 目前,在全球传得较多较热的一种说法,是灾变。 成千上万的、不同种属的古生物,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整种群地消失了,这只能是大自然本身的一种灾变造成。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科学界对这一灾变的性质,已谈得很具体。其中一个较为吸引人、并今已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上述所谓大陨石撞地说。 最早提出大陨石撞地猜想的,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教授德劳本菲尔斯。他于 1956 年在《古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恐龙的灭绝:又一个新假说》的文章。文中提出,最后一批恐龙是在一个巨大的陨石落地后,被爆炸产生的强烈热空气所消灭。 劳本菲尔斯的文章谈得虽具体,但存有诸多疑问:这全球短暂发生的热劫,为何会在杀死地面恐龙的同时,又使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生物甚至一些底栖生物遭到灭绝?如果说,是因空气热到了沸点,海水的温度随之升高而杀死 , 则那些同样躲于水中(而且还是大陆上 ― 10 ― 一些浅浅的淡水层)的乌龟、鳄鱼等生物,为何得以幸免呢?再说恐龙种类很多,既有大型 的也有小型的,既然那些蜥蜴、蛇类能觅地藏身,躲过劫难,那恐龙为何又不论大小,无一能逃劫难?这都是问题。故不久,学术界推出了另一种新的陨石撞地假说。 新假说的出现,一是受劳本菲尔斯假说的启发,二是源于一个叫鱼黏土层的薄薄一 公分厚地层中铱异常的新发现。 在地球科学中,有一分支叫地球化学。这一学科,主要是研究地球岩石圈中化学元素丰度的。 20 世纪上半叶,德国学者哥尔德施密特把岩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研究,从地球扩大到了地外物质。在他的元素丰度表上,不仅列有每种元素在地球岩石圈中的丰度比,还列有该丰度与陨石中元素丰度的比较。比如,锂在地球上的丰度是 65ppm, 在陨石中丰度为 4ppm ;铍在岩石圈中的丰度为 6ppm ,陨石中的丰度是 1ppm 等。而其中,亲铁元素铱,在岩石圈中的丰度仅为 0.001ppm ,但陨石中却高出几百倍,为 0.65ppm 。 正是因为德国学者的研究,后来成了陨石撞地说得以成立并风靡世界的强有力支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学者阿佛雷兹在对意大利古比奥小镇发掘出的鱼黏土层样品的测定,测到了最高值竟达 10ppm 的铱含量,高出地球岩石圈正常值一万倍! 掌握了这个铱异常的观察事实,科学家们便想:这,是不是意味着在那一公分厚鱼黏土层形成的地质时期,地球上发生了某个会造成铱异常的异常事件?这一想,人们便联想到劳本菲尔斯当年提出的假说,认为这个异常事件很可能就如其说,是有那么一块大石头撞地,而这块大石头含铱量特高,故由它带来了含铱烟尘,使之飘落全球,形成了今日所见之铱异常层。 当时许多人都这么想。而且上世纪 80 年代初,欧美还为此连续开了四次国际学术会议,会上越讨论越觉有理。于是就这样,这一天外来源说便作为鱼黏土层铱异常来源的唯一合理解释,被世界接受了。解释恐龙灭绝的一股天外来客热,也从此全球兴起。 经过计算,现在西方科学家普遍认为:是一颗直径在 十公里 以上像哈雷彗星量级(一万亿吨)的大石头,以每秒 40 公里 的速度撞在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因为那里发现了一个直径很大、时间测定刚好在 6500 万年前的陨石坑); 其撞击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200 亿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 。 而地球表面积是 5 亿平方公里,这一哈雷 级陨石的撞击所释放出的能量分配到地球表面,便相当于每平方公里爆炸了 40 颗广岛原子弹 (按:另据《参考消息》今年 3 月 6 日报道,目前国外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撞击地球的是颗直径达 15 公里 的小行星,威力为广岛原子弹的 10 亿倍,即相当于每平方里爆炸了 2 颗广岛原子弹) 。故科学家得出结论说:毫无疑问,要毁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现在,是大陨石-小行星撞地造成了生物大灭绝,已成世界共识。但事物的真实性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我们来看一个资料。 地质学告诉我们:在白垩纪末,其最后一期地层是马斯特里奇期地层;紧接其后的,是第三纪早期的达宁期地层。而在达宁期地层与马斯特里奇期地层之间 , 却奇怪地隔着一个薄薄的、厚仅 一公分 的神秘地层鱼黏土层。这一地层关系普遍见之于全世界。而且人们还发现:这个薄薄的鱼黏土层,除了据以命名的零碎鱼骨头外,不含任何反映生命现象的动物遗骸,故又称它为生命的死寂层。而透过这层鱼黏土层,无论是在地层的上下哪一边,都可看到繁茂的生命现象在白垩纪层 , 存在大量中生代典型的介壳动物化石:菊石、箭石、厚壳蛤等;而在第三纪地层,该类物种便全然不见踪影,竟代之以另一新种的新生命。 ― 11 ― 这 , 就是古生物史上有名的生命间断现象。 此外,人们经过科学测定还知道:海洋中石灰岩的一般沉积速率,是每千年数公分;鱼黏土层的沉积速率是每千年仅一厘米,形成时间需要一万年。 在以沉积速率测算之外,科学上还有一种测算地层年龄的方法,叫古地磁年龄测定法。 这一测定方法是这样的:因为地球具有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会发生极性倒转,且这个极性倒转还会在岩石中被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岩石上残余剩磁的正负条带记录,并据以判断地层年龄而制定出的地磁年表。根据这个年表,人们便可按地层层序逐一进行测年鉴定。这就叫地层的古地磁年龄测定法。最后,根据这种方法,人们搞清了白垩纪末出现的古生物间断,在磁性地层学上是发生在代表中生代结束的一个弱磁条带地层中。该弱磁地层 , 以 C - 29 - R 为代码,以古比奥为例是一个 五公尺 厚的石灰岩层。这种石灰岩的沉积速率,通常在每千年 一公分 ,故该地层所代表的时间跨度大约在 50 万年左右。而那厚仅 一公分 、时限一万年、代表着海洋中生命死寂时期的鱼黏土层,则含于这个弱磁地层的最后阶段(许靖华, 1997 )。 至此,经多年的考察研究,人们最后得出结论了世界上许多生物,是在 C - 29 - R 地层期的 50 万年内灭绝的,包括恐龙;至鱼黏土层阶段,卷入间断的相关物种,即已全部死完。 可是,请注意:一旦这一结论得出,则上述解释恐龙大灭绝的那个大陨石-小行星撞地说,便难以成立了。 何故? 原因有三: 第一,陨石撞地,属瞬间型灾害。它所引发的环境灾难,能持续多久呢?十年?八年?八十年?一百年?八百年!一千年!这灾害该结束了吧?这历时仅十年、百年或者上千年的灾难,相对于以亿年计的地质纪年来说,实为一瞬间之事。而恐龙和其它生物的实际灭绝,是发生在可发掘到大量动物遗骸的 C - 29 - R 期地层的整个形成期。科学测定证实,该地层形成的时间跨度为 50 万年。一块大石头,砸在地球上,即使其能量达到 200 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量级,该能量灾害能在地球上持续 50 万年之久吗?能使该地层在 50 万年内都可持续接受到恐龙和其它生物的大量遗骇吗?显然,悖论。 第二,更重要的,是地层发掘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造成大灭绝,使 C - 29 - R 地层接受到恐龙和其它生物大量遗骸的沉积时间是在铱异常地层出现之前,而该时沉积地层中的铱含量却低,与深海沉积物中宇宙铱背景值相同。若说瞬间灾害的发生是在铱异常地层形成的前期,是这灾害在前期即杀灭了恐龙等生物,尔后,待恐龙等大量生物均已死绝,海洋中标志生命死寂时期的鱼黏土层沉积期也开始来临,于是那飘浮空中的大量含铱烟尘才陆续沉降,从而最终形成含铱量特高的那一公分厚鱼黏土层。则此事可就怪了这烟尘,它为何要死死停留空中始终不降落地面呢?它为何直待地面上恐龙和其它生物于 50 万年时间死绝了,它才悠哉悠哉一古脑儿落地,并仓促地于一万年内形成那一薄薄的鱼黏土层?这含铱量奇高的烟尘为何要在空中悬浮那么久,不随恐龙尸体一起沉埋呀?这,不是太过神奇了么!你能相信自然界中曾出现过这般神奇的故事? 第三,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发生过不止一次。资料告知:距今 5.05 亿年前的寒武纪末,浅海底栖爬行或游泳的三叶虫的 60 个科,有三分之二突然死亡; 4.4 亿年前奥陶纪将要结束时 , 几乎所有的珊瑚和鱼类以及 25% 的物种灭绝; 3.7 亿年前的泥盆纪行将结束时,许多鱼类和 70% ― 12 ― 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消失了; 2.48 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海生生物的 50% 的科、 75% 的两栖类的科,和 80% 的爬行类遭到了灭绝厄运。更有资料说,二叠纪向三叠纪过渡时竟有多达 95% 的古生物,被一扫而光。而在更早的前寒武纪后期,也曾发生过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其时,繁荣的五 彩缤纷的埃迪卡拉动物群 , 绝大部分被突然消灭。倘若说是天外来客毁灭了地球生命,则造成这么多次生命毁灭的天外来客,它们又都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了呢?重要的是:为什么地史时期的物种大灭绝,总是发生在一个地质纪快要结束、新地质纪将要来临的地壳变动和地史纪年的转换期?难道,那些总爱造访地球的天外来客,也懂得挑日子来拜访地球吗?这般神奇,岂不成了神话!太奇怪了。 正因如此,假如恐龙地下有知,我想,它定会从地下爬起来,向科学申诉说:我,不是这样死的! 那,恐龙又是怎么死的呢? 自然界和我们,肯定有不同于大陨石-小行星撞地说的答案。但现在不是谈我们答案的时候。现今的问题倒是该对上述言之凿凿的西方科学提出如上质问。而谁若真要这样向西方提问了, 我敢断言, 面对质问, 西方的科学家只能两肩一耸,两手向外一摊,对瞪眼望着自己的恐龙低低嘟 噥 一句:抱歉阁下,我现在也弄糊涂了,也弄不明白阁下您是怎么过世的。这样吧,您还是回到地下静静躺着,等我想好了新答案,您再爬来找我 此非笑话,却属尴尬。我相信,他西方科学家只能这么尴尬作答。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发话了:嗯,听你这么说,倒是怪有意思的只是恐龙这事,乃发生在 6500 万年前呐,离我们那么遥远,你拿这个说事,其真实用心又是什么? 问得好。我哩,不瞒各位说,因为对地球科学有兴趣,看到西方某些人拿着地学假命题,来在环境突变问题上吓唬人他一会儿说地球不知何时会遇上个天外来客,人类就会像恐龙那样瞬间灭亡,所以要靠他高科技(即他可以发射大能量、高精度的火箭,来击毁那个将要扑向地球的天外来客),从而由他来拯救人类;进而又说因为气候突变,人类 2012 年(或更快的后天)就要末日来临,还是要寄望于他来拯救人类(因为只有他,手上才握有运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的高科技)感到来气!什么天外来客灭绝了恐龙,什么碳排放过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什么 2012 世界末日来临,丢开地球自身的演化性来谈环境突变,全系一派胡言!伪科学!假命题!本人拿当代上述闹得最热、吼得最凶、吹得最吓人的恐龙大灭绝之事举例,说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并非已达到颠扑不破真理的地步,千万全信不得!当今,连西方一些科学家自己在环境问题上还没想好、还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事,我们有何理由、有什么必要跟着搭车,要随他迷惑人的三步曲起步,一起跳那所谓的 21 世纪环境灾难之舞呢? 来气。气不打一处来地来气! 更好看、更意味深长的:煞有其事地给美国总统颁奖 在哥本哈根大会即将召开之前,瑞典的皇家科学机构突然宣布: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刚刚上任没几天的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当时,世界闻之,一片哗然。舆论感到最不可理解的是:奥巴马才上任啊,他对世界什么事还没做,没贡献,哪来的和平功绩呢?这不是天大笑话,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极大讽刺吗? ― 13 ― 其实,人们所以会出现这种不理解,乃因大家忘记了一件事。 啥事? 三年前,同一个诺奖机构,还把同一个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另一位美国总统。 谁? 刚刚卸任的美国副总统,戈尔。 为什么要把和平奖颁给戈尔? 因为他拍了一部有关环境科学的大型科教记录片(请注意,是科学教育简称科教的片子,是为了从科学上教育别人用的),叫《后天》。 唔?拍一部科教片,就能得诺贝尔奖?那为什么? 因为他帮欧洲人宣传了他们特别想宣传的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全球环境灾难恐怖。 奇怪。怎么宣传了恐怖,却反而要得和平奖呢? 道理很简单。你想啊,人类生活在巨大的环境灾难恐怖中,那就既不和也不平了嘛。只有反对和消除了造成这种可怕灾难的根源人类自身因无知(对,无知,所以才要他来进行科学教育)而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环境产生的破坏才能避免灾难,消除恐怖,全人类才会安全,才能让亿万民众享有和平与幸福的生活。你看,这位美国副总统,虽然他已卸任了,可还这么时刻关心着地球,关怀着人类,还这么倾尽全力地为人类安全着想,把消除即将毁灭地球、毁灭人类的巨大环境灾难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事业和义务。呀,这情怀多可贵!这精神多崇高!这不同一些毕生反对战争、一心关怀人类和平的伟大政治家一样伟大嘛!是不是?这诺贝尔和平奖,你说,该不该颁给他? 哦,原来这样该,该,该 不过,戈尔得奖,也还有个理由。可那位新总统奥巴马,他才上任不几天啊,什么事还没做呐,他,又为什么得奖呢,先生,这,说得通么? 说得通。理由也简单 请问,他是谁家的新总统? 美国。 美国又是干什么的? 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 这不就得了嘛!你想啊,他是超级大国,他科学先进,技术发达,而且人又不仅聪明,还特别精明(这有小布什退出京都议定书为证)。故,你搞环境大战迷魂阵,能骗得了他?还是能绕得开他?一样不成,明白么? 再说,咱们欧洲虽已复兴了,发展了,但比起人家美国,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要想让整个世界稳稳当当地入咱套子,还得要人家美国配合才行。对,还得拉上他。不然啊,搞不好,将来他美国真要同中国联起手来,搞什么 G 2 ,那咱就难对付了。所以呀,你这会儿给他刚上任 的奥巴马颁个奖,没得错,不会吃亏的。何况,人家奥巴马何许人也?能在美国本土的总统选举大战中,一是对了不得的克林顿希拉里胜出,二是对英勇善战、身手不凡的麦凯恩胜出,这就证明他奥巴马能干,聪明,而且非常聪明。我们现在给他颁个他根本没有得奖理由的诺贝尔奖,他能不懂其中奥妙?他能不知感谢?放心!奥巴马是聪明人, ― 14 ― 他这次来哥本哈根,表现就不错嘛!你看,他率先表态,带动世界减少碳排放;又利用美国的威望与影响,对世界做工作。特别不能忘了,是他,对头最难剃的中国施加了不小的 压力,苦口婆心地对之进行反复开导,这才有了中国立场的软化嘛。这,咋就忘了哩?对不 对?啷,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在他奥巴马身上的诺奖投资,最短时间就得到了回报。这买卖做得! 哦,原来如此 哟,他们,这是叫投桃报李呀(如果不说狼狈为奸的话),老天爷 小 结 一是对环境妖魔化,二是三步曲,三是给美国总统颁奖,其中一根贯串到底的红线,是那最最吓人的科学。今日的世界博弈,其手法之所以新,称得上是新发展,可说,全在于西方某些人借这个科学之手,要制造出的一个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恐怖效果。这,就这些人而言,或亦可称得上是要利用自己手中已掌握的高科技优势和在世界普遍树立的科学大国-世界科技权威的威望,通过科学的渠道,将当年对个别对象实行的妖魔化,进一步升级放大,进而转化成今日对整个世界实行的普遍恐慌化。 如此博弈策略,真正聪明过人,精明过人。 然而,让所有想这么搞而又非常希望能搞出点名堂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是: 他们想借重的那个科学,根本就是个假科学。在这个性质的科学名义下,提出的所有议事命题,也一无例外的是个假命题。 啊?你,莫非又在危言耸听! 是不是危言耸听,本书的往后章节,将重点讨论此事。 对,好戏还在后头,请读者朋友静心往下看。 ― 15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妖魔化水电的宣传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形象
zbt92 2010-3-12 19:04
文 / 水博 2009 年夏季以来,我国南方遭遇 60 多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已造成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面积的粮食受灾,人畜饮水困难。同样的气候原因,地处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今年也遭遇到干旱少雨的严重影响。然而,由于社会上妖魔化水坝建设的宣传的误导,很多人却本末倒置的把湄公河严重干旱的原因,说成是上游我国澜沧江水坝建设造成的。 水坝的作用是拦蓄、存储洪水期的洪水,增加枯水期的水量,这是目前国际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矛盾的最有效方式。也是人类解决洪水和干旱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澜沧江上所建设的一些水电站,只能起到某种从时间上调节澜沧江水流量的作用。水坝、水库、水电站虽然本身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水资源的总量。但是,如果控制得当,完全应该能起到减少洪水期的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期的水量的作用。 2006 年联合国颁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早就明确指出,当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危机的首要问题是设施不足、管理不善。这里所说的设施,主要就是储水设施。在我们无法有效干预自然气候的情况下,人类解决水资源时空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用水库的拦蓄洪水,留到旱季里使用。因此,凡是水利水电开发建设不够充分,水库的调蓄能力不足的河流,都无法避免洪水和干旱的伤害。 从逻辑关系上看,只要我们没有实施引水、调水,我国澜沧江的水电开发绝对应该是有利于下游湄公河水资源调节的大好事。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的澜沧江水电开发普遍较晚,能够大量调蓄水资源的小湾水电站至今还没有能投入使用,因此无法在今年的澜沧江 - 湄公河抗旱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客观地说,恰恰是我国澜沧江的水电开发建设的不足,才无法有效的帮助缓解湄公河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另外,虽然我国的澜沧江流域面积占澜沧江 - 湄公河流域总面积的 23.5% ,但上游澜沧江出境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径流量的 13.5%. 湄公河的水量主要来自中国境外湄公河流域 ( 占 85% 以上 ) 。所以,湄公河的水资源矛盾问题,还不能光靠中国澜沧江的开发建设来解决,更主要的还得依靠湄公河下游和其它支流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通过水库的调蓄,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水电还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减排温室气体的手段。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当前世界很多地区的气候异常,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类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而开发利用水电则是我们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措施。因此,无论是从宏观层面上看还是从微观层面上看,积极开发利用水电都是缓解湄公河水资源危机的最重要手段。关于水电的重要作用联合国的《世界水资源报告》中(第七条)也有明确地论述。 2002 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也把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水电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千年目标。 总之,当前的一些妖魔化水电的片面宣传不仅严重的诋毁着我国的形象,而且也会误导公众和下游急需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那些发展中国家。制约它们的经济发展,同时不利于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即便从我们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国否认 XXX 的措辞来看,也能发现我们的记者对自己水电开发的重要作用就存在着认识不清、说话的底气不足的问题。不能理直气壮的说明我国水电开发对下游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正面作用。据报道,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官员透露目前中国已通过与湄公河委员会建立起成熟有效的对话渠道,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中方将继续在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共同促进本地区 经济 社会发展。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我国与国外关于湄公河对话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被动的否认澜沧江水电开发对下游的不利作用上。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理直气壮的站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国际社会的共识和科学的道理,澄清国内外各种妖魔化水电开发的误导宣传,与下游国家一起按照联合国的倡导,加强和完善必要的水利水电设施建设,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和利用好湄公河的水资源。同时,我们自己也亟需通过积极推进澜沧江的水电开发,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缓解湄公河水资源危机的实际行动,维护我们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附:中方否认澜沧江水电开发导致湄公河流域干旱 2010 年 03 月 12 日 08:39 来源: 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曼谷 3 月 11 日 电 ( 记者顾时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官员陈德海参赞 11 日在中国大使馆就湄公河流域干旱问题举行说明会,泰中两国记者 50 余人与会。   陈德海在会上说,去年年底以来,整个湄公河流域遭遇大旱,中国西南地区河流水位处于 50 年最低,也是旱灾的受害者。湄公河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新闻公告指出,当前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中国云南、泰国清盛和老挝琅勃水文站雨量分析结果显示, 2009 年 9 月以来,月降雨量已连续大幅度低于平均水平。在泰国清盛和廊开湄公河干流水文监测站记录的干流特低水位显示,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支流未向干流注入预期水量。   陈德海指出,澜沧江流域面积占澜沧江 - 湄公河流域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五,但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约 640 亿立方米,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径流量的百分之十三点五,湄公河水量主要来自中国境外湄公河流域 ( 占百分之八十六点五 ) 。中国在澜沧江水电开发过程中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照顾到下游国家关切。湄公河流域水量大小主要并非由中方人为活动所致。   陈德海说,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家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在澜沧江水资源开发中,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对资源、环境的生态的影响,主动照顾下游国家关切,并与有关国家保持良好沟通。作为负责任的上游国家,中国绝不会做有损下游国家利益的事。   他透露,目前中国已通过与湄公河委员会对话建立起成熟有效的对话渠道,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中方愿继续在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共同促进本地区 经济 社会发展。
个人分类: 三峡|3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妖魔化水电的误导宣传诋毁了国家的形象
zbt92 2010-2-25 15:02
文 / 水博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减排温室气体已经是全球都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对待我国的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是我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的焦点。我国已经承诺要在 2020 年让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 到 45% ,要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 15% 。这一承诺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还有待于我们的行动。 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电开发程度极不协调,能源结构不够合理,清洁能源比重过低,以至于我们在 GDP 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已经大大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同时在我们的人均 GDP 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值的情况下,我们的人均碳排放也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值。过量的化石能源的开采和燃烧,不仅让我们自己国家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而且还导致我们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遭受到巨大的国际压力。国家的形象受到极大地损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最重要清洁能源 -- 水电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难题,正像胡总书记所说的 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确实就是由于我们发展中的问题所造成的。 我国的水电资源世界第一,理论蕴藏量为六万多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每年 30 亿吨原煤的能源。技术可开发量也大约相当于每年 10 多亿吨原煤。目前我国的开发程度还不足 25% ,跟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年我国至少还有相当于 7 、 8 亿吨原煤的清洁水能被白白浪费掉。我国当前水电开发程度,大约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像德国、法国那样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就优先充分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需求计算,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决不应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均也不可能超过世界平均值。我们今天的发展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国际阻力。可见,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绝对是一个国家控制减排温室气体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当前,水电在世界各国的碳减排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的媒体宣传上,水电的形象却常常被妖魔化。前一阶段,由国外颜色革命和极端环保组织资助的一些反水坝组织所编造的污蔑水电发展的种种说法,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解释和澄清,在媒体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各种妖魔化水电的谎言,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舆论。长期以来一些被反复炒作的错误观念不仅误导了公众,而且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 例如 09 年 6 月按照十一五规划开工建设金沙江水电被突然叫停。然而,直到叫停审查了半年多之后,人们才突然发现叫停金沙江所依据的理由,很多竟然是极端环保组织所编造的谎言。其中跑马圈水本来是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必然结果。可如今利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各界开发水电的积极性的改革成果,却被社会舆论口诛笔伐广泛误解。改革后的国有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要求积极开发水电的态度,反倒成了跑马圈水的罪过。 批评水电开发干、支流齐头并进是叫停金沙江一个主要罪名。然而,我们国家的电力政策从来都是提倡水、火并重,大、中、小并举。众所周知,大水电站不可能建在支流上,小水电站不可能建在干流上,所以,国家大、中、小并举的电力发展政策,必然要导致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结果。为什么就不能齐头并进?难道我们的政府部门和所有的电力企业,只能听任极端环保组织的舆论操纵,而不应该在水电开发中执行国家的电力政策吗? 此外,开发金沙江水电本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早已明确规定的,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首要任务。根据金沙江的项目都已经无一例外的拿到有关部门准许开工的路条之后,却又莫名其妙的得不到核准的实际情况来看,金沙江水电项目决不能说是什么未批先建,而是典型的先建未批。这个先建不仅是有关政府部门按照十一五规划容许的,而且也完全符合国家现行的先建设,后核准的项目管理程序。而先建之后的未批则几乎都是由于决策部门对所执行的十一五规划项目,突然发生了态度转变,迟迟不予核准造成的。今年已经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如果金沙江水电项目(其中有的早已经通过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是这样莫名其妙的得不到批准,国家原定的十一五规划恐怕难以完成。 开发过度是叫停金沙江水电的中最可笑的理由。稍微了解情况的人都应该知道,我国的金沙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成任何一座规划中的电站。开发程度为零的金沙江水电就已经过度,可见我国妖魔化金沙江水电的舆论宣传,已经到了多么荒唐的地步? 长期妖魔化水电的宣传所导致的能源结构恶化,不仅让我们国家在根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倍受责难。同时,由于国内舆论对水电开发的不理解和质疑,常常把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支撑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水电建设当成是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国际社会也难免会对我国的国际河流上的水电开发建设,以及在国外承建的水电工程项目产生误解。致使我国的国际形象遭受严重的损害。 09 年 5 月,美联社依据我们所宣传的水电开发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的逻辑,通过炒作联合国环境署委托泰国亚洲技术研究所的湄公河水资源危机问题的报告,公开的污蔑我国的的澜沧江水电开发,造成了下游湄公河的生态破坏。而实际上,上游水电开发往往必然要承受一定淹没损失,而下游才是最大的开发受益地区。美国为了让上游的加拿大尽快开发水电,有效的调节上游河流的来水,还要拿出大笔的经费资助加拿大的开发。改革开放前,在我国经济能力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黄河上游水电站却首先得到开发,也都因为它能解决黄河下游的防洪和水资源问题,发挥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显然,各国开发水电的最重要目的和作用之一,都是要保护下游的生态环境。 此外,为了响应联合国千年计划中全球积极开发水电的号召,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水电建设队伍已经走出了国门,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担负起大量的水电开发建设任务。国内公众舆论对水电开发的理解正确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海外的国际形象。如果我们自己的舆论,一边宣传水电开发是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水电,显然是难以自圆其说。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外的商业竞争者和极端环保组织,经常利用我们自己妖魔化水电的舆论,恶毒的批评我国的涉外水坝工程是一种生态环境侵略。我们个别涉外企业的解释和答复,如果没有社会层面对水电开发的正确舆论支持,很难达到维护我们的国际形象的目的。 可见,我们对水电开发的态度和舆论宣传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而且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国际形象。事实证明: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发展问题。只有解决好清洁能源的发展,我们才能解决好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难题。 总而言之,过去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与我们的水电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成比例,我们现在还不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今天,如果我们的舆论没有被误导,我们在国内外开发建设水电的行为,也不应该遭遇如此妖魔化的非难。放眼未来,在国际社会巨大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下,我们要想维护好国家的发展权和国际形象,亟需澄清各种妖魔化水电的误导宣传,为国家发展营造公平的社会舆论,大力开发利用水电,充分利用好我们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尽快弥补我国水电开发严重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在实现我们国家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
个人分类: 三峡|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