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马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超声速转捩特性为啥引入单位雷诺数来表征?NS方程失效怎么办
yangxintie1 2016-4-8 11:31
高超声速风洞的转捩特性为啥以马赫数和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止雷诺数影响转捩吗? 我长期做exp(n)方法,从稳定性判断转捩,越做疑惑越多,用这个方法进行的判断和单位雷诺数影响是无关的!明知这是一种要淘汰的方法,但是工程需要,也硬着头皮做下去。后来采用γ-Re_(θt)模型的转捩流动计算分析也是这样,一边做着,心里面一边打着鼓。 一边做,一边问:难道雷诺数影响转捩的规律失效了?然而这个规律是NS方程而然的结论, 雷诺数影响转捩的规律失效是个大事情,是否意味着NS方程在此类问题分析中失效了。 单位雷诺数大了或者小了对转捩和湍流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为啥 在来流马赫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来流单位雷诺数的增加,钝锥边界层和平板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均前移,但钝锥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在单位雷诺数从2.6×107m-1增大到4.4×107m-1时变化微小。3)若单位雷诺数相同,较低马赫数来流条件下,边界层更容易转捩。 先思考这个 随着来流单位雷诺数的增加,钝锥边界层和平板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均前移的 问题,这意味着快了的流动摩擦效应积累的快,积累的多了就要显示出来,打碎了低马赫数下的无穷长时间及无穷大空间平衡,原来建立在这假设基础上粘性定义也就失效了,因此需要引入在有限时间和有限空间来积累应变率的新机制来描述或者近似描述这种新平衡。 是否考虑这种机制要从实验指出的单位雷诺数的概念出发,也就是 雷诺数除去了长度,变成了 密度*速度/粘性系数,这个是机制的核心, 这是否意味着单位长度上速度越快,耗散越小,则效应越大, 是否意味着一种应力,应变的积累和耗散机制已经进入了物理过程的主要,原来把时间平均空间平均看成无穷大的理想条件已经不成立了。这是很可怕的,这就意味着NS方程也不成立了,事实上,根据NS方程进行量纲分析,只能和雷诺数有关,但是实验证明不仅和雷诺数有关,还和单位雷诺数有关,这就是NS方程头上一片乌云,他破坏了NS方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光环。 NS方程失效怎么办?怎样改进他才能够容得下单位雷诺数对转捩的影响?而且这种改进对目前数值计算又不要增加过多困难 那么为此我们要问,又出现什么新规律? 用什么理念解释这些新现象? 是否首先开刀的就是这个粘性,有粘性定义,NS方程就是必然成立的, 否定他,就要对什么是粘性深入进行探讨,粘性的新定义要满足实验事实!即单位雷诺数对转捩和湍流有影响!所以仅仅在牛顿流体圈子里面讨论已经不行了,用非牛顿流体是最简单办法 ,牛顿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带有应变松弛作用的非牛顿流体长时间平均作用 按照应变松弛残余的积 累和应力的关系来解释单位雷诺数对转捩的影响 按照应变松弛残余的积累和应力的线性关系来看, 对单位雷诺数高的流动的转挨试验,相对的流体在转扳以前扫过的路程所用时间就段, 因而流体微元会发生`来不及松弛’的现象, 那么就会在相对来说较短的时间内实际保留比较多的剪应变和剪应力松弛后的残余, 其 结果使流场较早的达到失去稳定时的状态, 从而转捩较早发生,结果使流场较早的达到失去稳定时的状态, 从而转捩较早发生. 这个理论上简单的办法实际上带来数值计算却是极不简单,因为应变和应变率的耗散积累必须用沿着微团运动的过程渐次积累,这就需要用拉格朗日法来处理。 按照积累残余应变来判别横向不稳定性可以和刚体失稳相比拟由前所述, 非牛顿流体的应力残余应变假设可以用来描述流体的粘性运动规律, 那么它本质上和刚体没有区别, 因此也就可以用他来描述湍流的漩涡的形成和失去稳定。 设想流体微团在行进的道路上不断地由于速度的剪差而产生剪切位移,流体的一部分层面就持续受到临近层面拖动产生的压力, 就如同压杆问题一样, 最后会失去稳定。也就是说T一S 失稳相当于压干稳定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三维失稳问题, 就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固定其两个端面, 然后施加扭矩, 结果是施加的剪应变会使得这个方橡皮筋条失去稳定, 原因是在第三维方向也伴随发生了泊桑应变, 这就是人们说的横向不稳定性, 看看扭转的` 二维残余应变’所连带的第三个方向的泊桑应变, 我们就不难明白失稳后的打结和扭曲等特征。 扭结在形成不稳定的过程中,有两个无因次量显得重要,第一个是涡微元剪应力e ij和正应力ekk的比, 表示出来就是粘性应力tij 和无粘的正应力P和动压变化的比, 这就是雷诺数, 第二个是泊桑应变的大小和正应力P的比, 它应当对扭转翘曲一类的三维稳定性产生较大的贡献。 这样我们虽然引入了类似拉格朗日算法来计算了残留应变,和应变率的积累数值,使得计算复杂了一些,但是,我们在计算中却得到了,纵向的泊桑应变,对分析翘曲却简化了很多,综合起来,比起计算转捩动量厚度,然后去拟合一大堆非通用的公式,计算和分析的付出还是合算的, 后面所附是过去的一篇论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15年了,因为单位雷诺数的影响还没有很多实验支持,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进展。现在到了一个的关口, 如何把非牛顿流体和拉格朗日方法柔和在一起解决此类问题, 谢谢朋友们来参加讨论。 转捩的新判定准则_杨新铁.pdf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6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超声速风洞特性为啥引入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是雷诺数影响
yangxintie1 2016-4-8 11:29
高超声速风洞的气动性能为啥以马赫数和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止雷诺数影响转捩吗? 难道雷诺数影响转捩的规律失效了? 单位雷诺数大了或者小了对转捩和湍流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为啥 在来流马赫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来流单位雷诺数的增加,钝锥边界层和平板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均前移,但钝锥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在单位雷诺数从2.6×107m-1增大到4.4×107m-1时变化微小。3)若单位雷诺数相同,较低马赫数来流条件下,边界层更容易转捩。 又出现什么新规律? 用什么理念解释这些新现象? 谢谢解惑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3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的足迹】 1883年 马赫著《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
热度 5 Penrose 2016-1-26 15:52
1883 年 马赫《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出版 节选自“改变世界的科学” 丛书 之《物理学的足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926do=blogid=946900 科学无法想像出这样一种原理,它能使一个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知识的人构造出一个经验世界来。 ——恩斯特•马赫 爱因斯坦,百余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毫无疑问是无数年轻物理学人的重磅偶像。然而,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超巨星”,在年轻时候也曾拥有他所仰慕的偶像。从 1905 年创立狭义相对论,到 1916 年成功建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花了 10 年左右时间终于想通如何把宇观尺度的引力和质量等纳入他的新物理框架。当时爱因斯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他的偶像写了一封信(署名“敬仰您的学生”)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因为他发现的新力学体系遵循的是相对时空观,正是偶像多年来倡导的物理思想。这位“神秘”偶像不仅拥有爱因斯坦这样的重量级粉丝,他的粉丝群里还包括彭加勒、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等电磁学先驱,甚至量子力学奠基群体中海森堡和泡利也表示深受其思想影响。他,就是传说中的诺贝奖得主群体的“思想导师”,现代物理学在哲学层面上的奠基人——奥地利科学家恩斯特•马赫。 提起马赫,很多人都自然想到音速单位, 1 马赫相当于 1126 公里 / 小时,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飞机速度已经逼近 10 马赫。这正是为了纪念马赫提出的超声学原理:当物体(如飞机)在流体(如空气)中运动速度大于声音在该流体中的速度时,就会发生冲击波。进入超音速的飞机前端起会产生一股圆锥形的音锥,在旁观者听来有如爆炸一般,称为音爆。马赫效应、马赫波、马赫角等这些以马赫命名的术语,在空气动力学中被广泛使用。声学和流体力学仅仅是马赫微不足道的物理贡献之一,这是一个极其富有思想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思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共同点。提出视觉效应中的“马赫带”和心理学重要分支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作为布拉格大学物理教授的马赫,著作的《大学生物理学教程》和《中学生低年级自然科学课本》成为经典之作,一直被使用 40 余年。 马赫,一个科学思想者,在哲学上是一个唯心主义的逻辑实证论者。尽管他否认气体动理论和原子、分子的真实牲,让玻耳兹曼等物理学家颇有微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也对他的唯心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他却是建立现代世界观的核心人物之一,因为他的哲学催生了 19 世纪后的整个新物理世界。 1883 年,马赫出版了《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之后连续写了《从物理学上考虑的空间和时间》、《从物理探究的观点着空间和几何学》等著作,对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批判,极力倡导“相对时空观”。年轻的爱因斯坦正是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并以此为基石建立的广义相对论。在那个年代,无数位青年物理学家都拜读了马赫的著作并为其中的思想而痴迷,他们当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著名物理学家。 1910 年到 1914 年间,洛伦兹和爱因斯坦等多名科学家多次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马赫,尽管因种种原因马赫并没得到诺贝尔奖,但是,马赫作为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不仅对他思想的继承者也为其诸多反对者提供了诸多冲破教条的新启迪。马赫的学说,以各种新的形态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和美国的学者们,直到如今! 【丛书简介】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含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分册,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 00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 丛书各分册均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人分类: 物理学的足迹|10528 次阅读|7 个评论
骑士的谢幕与庶民的胜利(PPT)
热度 13 lev 2015-8-3 10:45
骑士的谢幕与庶民的胜利( PPT ) 按 :快两个月了,整理硬盘,差点删了...... 骑士的谢幕.pdf 庶民的胜利.pdf
个人分类: 我是被教授!|11087 次阅读|31 个评论
李醒民:关公战秦琼的故事
热度 6 animalfarmer 2015-1-17 11:03
1995 年:关公战秦琼的故事 作者:李醒民 李醒民先生 ( 2014 年 11 月 13 日熊卫民摄) 1995 年春夏之交,我目睹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又与我本人有关的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挺有趣的。且慢,听我娓娓道来。 是年 5 月的某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科技导报》社常务副社长兼副主编蔡德诚突然来中关村寓所造访。他说,钱学森的秘书给他刊打电话,反映钱正英对我发表在该刊第 4 期上的文章“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从哲人科学家马赫及其思想来看”很有意见。据蔡先生讲,其实是钱老很有意见,他只不过是假借钱正英之名间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已。钱老责问,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科技导报》为什么还要刊登李醒民介绍和赞扬马赫的文章?钱老让了解一下:李醒民是何人?他的背景如何? 在听完蔡先生的叙述后,我说: 马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著名的哲人科学家。他在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贡献,是本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因此,向我国读者介绍马赫的成就和思想是完全必要的、十分有益的。尤其是,马赫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思想家,他的启蒙和自由、怀疑和批判、历史和实践、兼融和宽容、谦逊和进取的精神气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讲到这儿,我翻开手头的有关工具书,继续说: 至于“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一说,毫无事实根据,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您看,马克思(1818-1883)于1883年3月14日去世,是年马赫(1838-1916)的成名作《力学史评》刚刚出版。此时,马赫本人和马赫思想还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可能不知道马赫其人,即使知道也不会无端地对他发起批判。说马克思批判马赫,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让人笑破肚皮么?倒是列宁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马赫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尽管这些批判大都根据不足——我在已发表的多篇论文中对此早就进行了澄清。 蔡先生临别告诉我,钱老的秘书要求他们杂志务必写份情况说明材料。道别时,我请求蔡先生把材料写成后能寄给我一个副本。此后的事情如何发展,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没有过问。 不长时间,我收到蔡先生寄来的复印件。鉴于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也许可以成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政治学的研究文献,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公开,与有心人分享。该材料如下: 纪事(1995.5.30.) 1995 年5月16日,钱学森主席的秘书涂元季同志来电话,找副主编蔡德诚同志。当时是郭煊接的电话,因适逢蔡在京外参加学术研讨会,郭遂请王宏章(主编助理)接谈。涂告诉王,要《导报》补寄一份今年第4期《导报》给钱老。因钱老那本已寄给一位老同志了。又说,钱老说,有一位老同志对第4期上发一篇关于评述马赫的文章有看法,认为评价太高了,而且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文章这样评价马赫有问题。涂说,钱老想了解作者李醒民的背景情况和研究领域,有何成果论著等。王于次日将我们所了解的李的情况(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及研究科学哲学史,主编、出版过《哲人科学家丛书》等情况)电告涂秘书。涂5月23日又来电话,是吴志强同志(经理部主任)接的。涂称上次提供的情况,已记录、转告钱老。钱老阅后称,要等蔡德诚同志回京后,找蔡谈此问题。蔡返京上班后,吴即向蔡转告了上述电话及情况。蔡于当日给涂电话,涂在电话中称,钱正英看了第4期第一篇关于马赫的文章后,觉得有问题。问《科技导报》从未介绍过科学家,为何却单单介绍马赫?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为何文章中没有涉及?对马赫的评价过高了,马克思批判过的人,这样评价是不当的。涂在电话中又告诉蔡,钱老看过《导报》提供的作者情况后,留下字条说,这些情况不足以给钱正英同志回话,等蔡德诚同志出差回来后要追问。蔡问涂,如何向钱老报告情况?是用电话?或当面面谈?涂告诉蔡,钱老耳已听不见,不能听电话,最近家中在修房,现暂住在西山一军事单位,也进不去,故要蔡写个书面材料给钱老。涂在电话中说,二位老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应该理解。虽然刊物上可以有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论,但仍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因此就要考虑这个前提。 蔡随即从百科全书中查对,发现马赫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才成名的,故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次日又与作者李醒民核对,李亦证实,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以下复印件是蔡德诚报告钱老的内容。蔡个人向社内同志表示,即使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后人从不同角度重新分析认识马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是正常的,并不涉及四项基本原则问题。 请涂秘书转钱老。 尊敬的钱老:您好? 现将钱正英同志和您关心的关于《导报》今年第4期上李醒民同志所写的马赫一文的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李醒民同志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职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常务副主编。他是一位长期从事科学史、哲学史研究的学者,论著颇丰。不久前曾主编、出版了《哲人科学家丛书》(详见复印件)。他也先后几次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介绍爱因斯坦、奥斯特瓦尔德等著名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评述文章,也介绍过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文章(分别祥见1992年第5期、1994年第1期、1993年第4期的《科技导报》)。这些文章均得到科学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今年第4期发表的他的关于马赫一文,我们也是出于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探讨和介绍这一主旨思想的。 可能由于在我印象中不记得马克思曾批判过马赫及其科学方面的观点,故而发稿、审查时未意识到其内容和观点上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抵触和不妥。今后在介绍科学人物的科学观时,我们将多加注意。同时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此致 敬礼 《科技导报》蔡德诚 一九九五. 五. 三十. 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又一次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本身就是令人深思的。不是么,口口声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时刻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嗅觉特别敏锐的“大人物”,居然那么不了解马克思和列宁,以致闹出“列”冠“马”戴的趣事。更何况,蔡先生“懂装不懂”地“卖傻”,“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岂不是趣上添趣。 ( 本文完稿于 2002.8.15.)
个人分类: 科苑往事|3813 次阅读|7 个评论
骑士的谢幕——马赫、玻尔兹曼与奥斯特瓦尔德
热度 19 lev 2014-7-8 14:49
骑士的谢幕 Knight has gone 按:看了任鹏举博主的文章 《对比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玻尔兹曼的生命轨迹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458-809729.html )勾起了我的回忆,把这篇旧文贴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破风车散落在地平线, 平原的尽头。 冲啊! “盛装”的骑士, 我心爱的“骏马” ——浩浩平沙,一骑绝尘! 为什么要呼喊? 我忠顺的仆人。 堂·吉诃德( Don Quixote )、罗西南多( Rocinante )、桑丘·潘沙( Sancho Panza ),好一幅“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灯影摇曳中,冷眼旁观的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平静地写下: 别了,骑士的时代…… 决斗,以物理的名义 维也纳( Vienna ),欧洲的古典之都。这里汇聚了海顿( Joseph Haydn )、贝多芬( Ludwig von Beethoven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舒伯特( Franz Shubert )、大小斯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Snr. Jr. )……空气中弥漫着鲜花与芳草的味道,耳畔萦绕着管风琴与小提琴奏鸣的音符。 1895 年的维也纳大学( University of Vienna ),这种优雅的宁静被打破了。是年 5 月 5 日,“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使徒国王”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Franz Joseph I ,著名的茜茜 Sissi 公主的丈夫)下诏,任命 恩斯特·马赫 Ernst Mach (1838~1916) 为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的历史和理论”讲座教授。走出老年丧子之痛的学者,携第一流哲学家之声望回归母校,成为历史上首位科学哲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教授。 智慧的归来是维也纳的一件盛事,几乎一夜之间,他的实证主义( positivism )信仰、他的现象论( phenomenalism )崇拜、他对人类心灵的关照以及他对牛顿体系不留情面的批判都成为青年人竞相追逐的潮流。恩斯特·马赫,精神偶像般的存在。 10 月 21 日,为马赫就职演说准备的维也纳大学演讲厅人山人海,为了一睹智慧的尊荣,无数追随者把这里围堵得水泄不通。 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医学、生物学、历史学……知识背景五花八门的学生汇聚到马赫的讲台下,在深邃而不失明晰的思想与简洁却不乏优美的语言中如痴如醉…… 校园僻静之一隅,冷清的教室内,约瑟夫·斯特番( Joseph Stefan )的继任者(西方大学实行终生制教职,著名学者逝世后一般由其门生接掌教席)、理论物理学教授 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 Ludwig Edward Boltzmann (1844~1906) 望着窗外不远处的喧嚣,轻声叹了口气。 旷野,站立着两位提剑的骑士——决斗已经不可避免了! 启蒙之剑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庄子·杂篇·说剑》 骑士恩斯特·马赫,“师承”(其实是无师自通!)法兰西实证主义宗师孔德( 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cois Xavier Comte )。与德意志古典哲学开山祖师康德分庭抗礼,独尊感觉经验与唯象理论(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嫉“恶”如仇,立誓扫尽古典科学一切形而上虚妄! 这位崇尚“思维经济性”的战士,在经验事实以外的种种冗余臆造面前没有丝毫妥协,其剑锋所致,无不披靡。令人恐怖的是,第一个剑下亡魂竟是不可一世的科学教皇——伊萨克·牛顿。 在 1883 年出版的《发展中的力学及其批判》(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account of its development )中,毫不留情的马赫将利刃直指看似坚不可存的牛顿力学。 这第一剑便直指命门——经典力学基座上的第一块砖就是一件“残次品”。马赫指出,在牛顿引以为傲的“欧几里德式”公理体系中隐藏着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逻辑循环,物理学最至高无上的“教皇”竟然“愚蠢”到先用密度( density )定义质量( mass )而后又不得不用质量去定义密度,这种自说自话式的的荒谬就堂而皇之地刻在物理圣殿的石碑上一晃两百年。没有可靠的质量定义,何来严谨的力学体系? 这是一记令“敌人”没有还手之力的重击,不等牛顿的徒子徒孙前来救驾,马赫便潇洒地抛出了“解药”——牛顿第三定律( Newton ’ s third law ):每一个作用都存在着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故当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产生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加速度时,我们就可以认为二者具有相同的质量(惯性质量 inertia mass ),依据这条可公度的性质便可以在人为确定标准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质量的新定义——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标准质量乘以二者加速度的负反比,并且我们从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科学理念:每一个物理学概念都必须建立一种基于物理学基本规律的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未来它将无处不在! 马赫的第二剑,直接砍向虚无缥缈的“绝对时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复仇之剑”。作为经验派的马赫本能地“仇视”一切超越经验之外的理论存在,这一次他等待“敌人”先出手,因为两百年来只有他敢于以一脸嘲讽审视牛顿爵士的表演: 牛顿开始祈祷,祈祷“绝对时间”——“ 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由其特性决定,自身均匀地流逝,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祈祷“绝对空间”——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祈祷完毕,他提来一个悬在长绳上的空水桶,让桶不断旋转,使绳子拧紧;再向桶中注满水,并使桶与水都保持平静;然后通过外力使桶沿反方向旋转,并放松绳子……水面从初始的平静到产生明显地涡旋,并沿桶壁一点一点地上升形成了一个凹面,随着转速加大,水上升越高,直到与桶达到相对静止,同步旋转。 看,绝对时空里的绝对运动! 牛顿指了指正在沿桶壁上升水面,他坚信这种离心现象是一种绝对的、真实的运动,它是绝对时空的证据。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熹 《中庸集注》 看客马赫笑了,甚至有些不屑,他用剑指了指头顶的星空—— 先生,引力! 马赫“斗转星移”的功夫已入化境——牛顿啊,牛顿……你难道忘了遥远的地方,还有硕大的星体在吸引着桶里的水? 这是最后一剑,也是必杀一击。牛顿瘫坐在地上,从无败绩的他终于体验到了手下败将的滋味,更令他不安的是,在马赫这致命一剑背后他看见了莱布尼兹与贝克莱的幽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天演论》),几乎每一位物理学巨人都是踏着前人的“尸体”向我们走来,这是残酷也是幸福。 马赫收起了寒光逼人的宝剑,却没有走向“教皇”的宝座。物理学不再需要“教皇”,他宁愿作物理学的启蒙者,力学中的伏尔泰。当然,伏尔泰亲手把牛顿扶上神坛,而他已把力学拉下了世俗人间。 在物理学史中,马赫留下了华丽的一剑。这超尘出世的华丽也注定了他与麦克斯韦同样的宿命——等待一位知音来破解这惊世剑招的奥妙! 卫道士 玻尔兹曼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手的实力不容小觑:纵观欧陆两百年,能将牛顿斩于马下者,仅恩斯特·马赫一人耳! 但对一位骑士来说,荣誉胜于生命,无耻莫过于强势面前的胆怯与退缩。滚滚时代大潮面前,玻尔兹曼绝不示弱。他选择逆潮流而动,像一个“旧时代”的卫道士那样誓死捍卫古老的“还原论”( Reductionism )——现象的背后是本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这确实是太古老了,甚至比苍老的苏格拉底还要古老…… 大约在公元前 5 世纪,伯里克利( Pericles )时代的哲人 德谟克利特 Δημόκριτο ς Democritus ( 4 6 0?~ 3 70? BC ) 在这变幻莫测的现象世界里,毅然闭上了自己的双眼。这是一个崇高的仪式,告别“暧昧的”感性,通向理性的坦途。他宁愿把自己囚禁,囚禁在永恒的黑暗,因为在这里宇宙的图样分外清晰—— 无限的虚空( empty space )与运动的原子( atoms ) 缤纷万象不过是虚空中的原子聚散离合,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构成了整个世界! “老派的”(与马赫比较)自然哲学家就是这样,他们总是沉迷在自己不可救药的固执中。他们不懂什么“思维经济性”,只知道复杂的世界“应该”有简单的本质——或者说“结论经济性”,而且为了追求这种“简单的本质”,宁愿付出思维繁复的代价。 于是,玻义耳用化学(或者说一种新的炼金术)的语言重复:“结合物”( mixt body )在原子的种种偶发性事件中产生…… 于是,牛顿用力学的语言重复:光是按惯性在空间中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微粒流( flow of particles )…… 直到 1808 年,人们在新出版的《化学哲学的新体系》(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中,听到红绿色盲( red blindness ) 约翰·道尔顿 John Dalton (1788~1844) 再一次重复瞎子德谟克利特的话: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结构,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单位…… 现在,轮到玻尔兹曼了。正如意大利学者卡罗·切尔奇纳尼( Carlo Cercignani )的评价,这是一个“笃信原子的人”( the man who trusted atoms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被称为“信仰”( faith ),它可能缺乏所谓的理性依据,但我仍然矢志不渝,我不奢望崇高,但我忠于自己的选择。 玻尔兹曼选择了“原子”,选择了把自己囚禁于黑暗,选择了背水一战。 谁看见了原子? 有意思的是,战绩辉煌的马赫似乎不屑于出招了,蓄势待发的决斗最后变成了“代理人战争”。 1895 年 9 月 17 日,玻尔兹曼出席了在德国召开的吕贝克( Lubeck ) 科学会议。而这里潜伏着恩斯特·马赫的“打手”(我强调,这个词没有任何贬义!),他的至交好友兼学术死对头,俄裔德国人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Wilhelm Ostwald (1853~1932) 。 这是一次扑朔迷离的会议,即使在当年亲历者的回忆中依然充满了矛盾与混乱。 作为物理化学家的奥斯特瓦尔德首先发难。在题为《克服科学的唯物论》的演讲中,他现身说法,直击“原子论”( atomism )的荒谬。也许是向伟大的批判者马赫致敬,奥斯特瓦尔德在演讲的第一部分就拿已经岌岌可危的力学自然观开刀,在暴风骤雨式的“埋葬旧世界”之后,便很自然地过渡到激情澎湃的“建设新天地”。他以饱满的激情向与会者隆重推出自己的替代产品——“能量学”( energetics )。 事实证明,这位具有创造性精神的“打手”比马赫走得更远,他对原子的鄙夷最终上升到了对一切有形物质的否定。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宇宙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原子构造物质”的假象,世界的唯一实在就是处于永恒的流动与转化中的能量( energy ),古老的物理学必须也必然在能量的观点中走向新时代! 几乎任何一位具有古典气质的学者都会为自己的“极端”寻求一个极尽浪漫的诠释。在自己的三卷本自传《生命线》( Lebenslinien )中,奥斯特瓦尔德以极具天赋的文笔与小说家般的想象力,为后人描绘了“能量学”诞生的神圣时刻——一场苏格拉底式的觉悟: 初夏 之晨 , 1890 。 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 看彩蝶纷飞,听鸟儿鸣唱。 精神洋溢, 是生命活力的释放。 金色瞬间, 是闪现的灵光。 世界的秩序, 是能量, 统帅一切存在与现象。 但是,天马行空的浪漫没有感动“旧时代”的遗民。愤怒的玻尔兹曼当场“痛斥”奥斯特瓦尔德的狂妄。忍无可忍的卫道骑士终于出招,他举剑直刺马赫的“代理人”。 没有原子论作基础的力学图像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原子载体的能量就是虚无的幽灵! 玻尔兹曼深知,这场决斗对自己而言,与其说是理智支配下的辩论,不如说是情感宣泄的控诉。尽管他在声嘶力竭中坚持着毫不妥协地声讨,但这并不能掩盖自己说辞的无力与苍白…… 一对一的单挑变成了群起而攻之的绝境,混乱的记忆就诞生于力量悬殊的对抗。 玻尔兹曼,单枪匹马冲入了敌人的战阵。面对马赫旗帜下声势浩大的化学军团,孤胆英雄发起了悲壮的反冲锋…… 而不远处的山岗上,物理军团开始集结。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除了有限音量的摇旗呐喊,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很多年后,我们在这些当年的“拉拉队员”口中,听到的只是滤去了悲剧色彩的荣耀。 该来的人始终是要来的。在几轮冲杀中伤痕累累的玻尔兹曼,终于等到了奥斯特瓦尔德背后的那个人。 恩斯特·马赫慢悠悠地上场了,依旧带着他那把寒气逼人的宝剑—— 谁看见了原子? 玻尔兹曼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他并不甘心—— 也许明天…… 马赫的剑已经横在玻尔兹曼的咽喉—— 明天?你连明天是否会出太阳都不知道! 可能性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迫不得已的赌徒外,没有人会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可能性上。这似乎也就是牛顿构造的决定论( determinism )力学在大众心理意义上存在的价值,当初始条件( i nitial c ondition )与力学方程确定的情况下,宇宙的未来总是确定的,我们不必担心明天,反正明天已经被昨天与今天所注定。 但物理学界的原子论者必须去面对一个尴尬,那就是詹姆斯·麦克斯韦的又一个预言: 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逻辑寓于概率的计算之中。 在原子论者眼中,一团气体不过就是大量(数量级不低于 10 23 )微粒的组合,他们把微粒命名为“分子”( molecule ),但与化学家理解的同一表述不同,这里的“分子”与原子没有区别,就是一种处于永不停歇运动中的弹性“小球”。在一种理论性期望中,我们完全可以给出一个庞大的力学方程组——有多少个分子,就有多少个方程,然后在一套纷繁交错的初始条件与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 boundary condition )中耗费掉你几辈子甚至几百辈子的光阴去确定这一小团气体下一秒的运动状态。当然,事实是从来没有一位神志清醒的物理学家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他们有“偷懒”的办法——概率( probability )与统计( s tatistic s )。我们只需要两个假设: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某一时刻系统以一定的概率处于某种微观运动状态;而在不受外界影响等条件下,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总是等概率的。这就是说,鉴于明天是否出太阳只有两种可能,我们首先建立一个基本信念,即在此时此刻,“明天出太阳”及其反面的可能性是不变的,然后在一无所知中,我们确定“明天出太阳”与“明天不出太阳”是等概率的,于是乎我们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明天出太阳的可能性是 1/2 ,明天不出太阳的可能性也是 1/2 。而当我们面对一个包含大量分子及其微观状态的系统时,其呈现的宏观状态是由这些微观状态与相应概率统计平均之后的结果。就像我们衡量一个班级某门功课成绩(系统宏观状态)的最一般方法,就是将班里每一个同学(分子)该科成绩(微观状态)求和后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平均数。 几乎同时,麦克斯韦与玻尔兹曼把这套理念引入了物理学。然而绝大多数人不喜欢这种冠以“可能性”的预言方式,在正统的决定论“力学家”的嘲笑声中,麦克斯韦与玻尔兹曼建立起了物理学一个新分支——统计力学( statistic mechanics )。玻尔兹曼坚信,统计力学就是作为唯像理论的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一直缺失的物理本质,也是原子论的必然数学结果,它存在的意义是建立起宏观世界(大量分子满足的热力学规律)与微观世界(个别分子满足的牛顿力学规律)的桥梁。 要支持自己的原子论信仰,要在统计力学中寻求强有力的证据。玻尔兹曼必须在备受诟病的“可能性”中找到一线生机! 熵 事情总是趋向于越变越糟 。 ——斯蒂芬·威廉·霍金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时间简史》 The brief history of time 物理学的 19 世纪是电磁学与热力学的世纪。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物理学家逐渐把兴趣从力学与光学转移到了探讨热现象及伴随其产生的能量变化问题。到 19 世纪中叶,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相继建立。热力学,作为一种与牛顿力学逻辑结构类似的新体系业已颇具雏形。 1850 年,德国物理学家 鲁道夫 ·尤里乌斯· 艾曼努尔 · 克劳修斯 Rudolf Julius Enmanvel Clausius (1822~1888) 完成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1854 年到 1865 年,克劳修斯完成了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精确的数学表达,赋予自然界一个全新的物理量——熵( entropy ),它标志一个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有用功( work )的能力,熵值越大,这种能力越低。由此,克劳修斯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背后隐藏的奥秘,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孤立系统中,熵永不减少,换而言之,自然界的自发过程(不可逆的过程)总是朝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宇宙总能量不变的事实,熵增加的发现使孤僻却待人亲和的克劳修斯敏锐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宇宙有一个悲剧的结局:在各种运动中积累的热量以不可逆转的趋势耗散( dissipation ),最终所有可以利用的能量都转化为一无是处的热量均匀地飘散在空间之中,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再也没有物质聚合,再也没有物体运动。 永恒的静止, 死一般的沉寂…… 我必须悲观地指出,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宇宙的确切终局。但如果从“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No message is good message! )这一点考虑,这似乎并不是一个最糟糕的情况,毕竟在这种无知状态下,宇宙走向“热寂”的概率至少不是 100% 。 然而我们又确切地知道,克劳修斯的预感已经以 100% 的概率应验在了一个人身上…… 时间的尽头 死亡是时间上的现象在时间上的终结 ……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论死亡》 On death 从青年时代起,玻尔兹曼就开始了颇具挑战性的尝试。 1866 年,在博士论文中,玻尔兹曼“创造性”地将熵与分析力学( analytical mechanics )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结合到一起,试图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然而异想天开的结局一般都是铩羽而归。 但没过多久,玻尔兹曼便调整思路,再战江湖。 1875 年,在分子运动论( movement theory of molecule )研究的基础上,玻尔兹曼证明了经典统计力学最重要的结论之一—— H 定理( H theorem ),不仅实现了克劳修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推广,还令玻尔兹曼触及到了物理学中最深刻的问题——时间的方向,一个令牛顿头痛不已的疑难。 在牛顿奠定的经典力学体系中,力学方程对时间反演具有数学形式上的不变性,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力学过程都是在时间中的可逆过程,比如一个苹果,无论落下还是上抛都遵循一个不变的力学方程。所以,我们根本无法从力学现象中判断时间流逝的方向。 既然单个分子的力学过程是可逆的,为什么它们形成的宏观现象熵变化却是不可逆的? 玻尔兹曼大学时代的老师约瑟夫·洛施密特( Joseph Loschmit )率先提出责难。可逆与不可逆的尖锐冲突,迫使玻尔兹曼仔细地考察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看似细微的种种差别。 1877 年,玻尔兹曼发表了论文《熵与热力学概率的关系》( The relation of the entropy to the quantity which I have called partition probability )。在这篇著名论文中,玻尔兹曼向世人公布了他一生最伟大的发现——熵的微观统计解释,即熵 S 与热力学概率或称微观状态数 (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存在当量关系,即 玻尔兹曼指出, H 定理或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是经典力学框架下的决定论规律,其本质是一个系统微观状态的统计平均,而微观世界的可逆行为通过统计平均实现了向宏观不可逆行为的跨越。这种跨越体现了时间流逝的单向性,是世界真实变化过程的最好判据。 牛顿纪元 235 年,人类终于在亘古的时间之问前给出了第一个探索性答案。但对唯一的功臣玻尔兹曼来说,铭刻在物理学里程碑上的伟大发现正是终结生命的谶语——不可逃避的宿命! 熵, 无情地奔向极大, 在原子的世界, 混乱, 是永恒的起点; 毁灭, 是时间的尽头。 “不合时宜”的信仰必然导致空前的孤立,空前的孤立往往令绝世高手走火入魔。在马赫剑下求生的玻尔兹曼,最终蜕变成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不断增加的熵,彻底的混乱——原子论的卫道士,古典时代最后一位殉道者! 1906 年 9 月 5 日,意大利杜伊诺( Duino ,当时属奥地利)一家小旅馆里, 62 岁的玻尔兹曼用一截窗帘绳索换取了疲惫心灵永恒的宁静…… 1908 年 9 月,在一系列无可争议的实验结果面前,在充分且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脚下,同时也在一代宗师马赫的“鄙视”中,奥斯特瓦尔德公开宣布接受 “原子论”。 假如由于某种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有一句话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这句话是原子的假设(或者说原子的事实,无论你愿意怎样称呼都行):所有的物体都是用原子构成的 —— 这些原子是一些小小的粒子,它们一直不停地运动着。当彼此略微离开时相互吸引,当彼此过于挤紧时又互相排斥。只要稍微想一下,你就会发现,在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世界的信息。 ——费曼 《费曼物理学讲义》 阴影 玻尔兹曼死了——一个从来没有品尝过胜利滋味的骑士死了,他的墓碑上刻着追随者马克斯·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完善的公式: K 被称为玻尔兹曼常数( Boltzmann constant )。 17 岁的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心灰意冷,他放弃了投身物理的志愿。后来他受邀参加了“维也纳小组”( Vienna Circle )的活动,这个小组最终发展为“马赫学会”( Ernst Mach Society )。 19 岁的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极度震惊,他第一次意识到学术的背后一样存在杀人的力量,这种恐惧将伴随他一生。 1933 年 9 月 25 日,玻尔兹曼的得意门生,“时间之矢”的继承人 保罗·埃伦费斯特 Paul Ehrenfest (1889~1933) 在对科学向他提出的任务力不从心之后,在不可自拔的消沉与沮丧中持枪闯进了医院的病房。这位开朗而活跃的物理学家、慈爱而温和的父亲,用两颗绝望的子弹结束了两个痛苦的生命——饱受唐氏综合症( Down Syndrome )折磨的小儿子还有他自己…… 寂寞身后事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 《梦李白二首·其二》 1916 年 2 月 19 日,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把牛顿请下神坛的骑士、启迪无数青年学者智慧的精神导师恩斯特·马赫魂归道山。 马赫的遗体上覆盖着经验批判主义( empiriocriticism )的大旗,最后一位进入主流哲学界的物理学家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亚里士多德以降绵延两千余年的自然哲学时代在经典物理学的夕阳中落下了大幕。 1909 年 5 月,布尔什维克( Bolshevik )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Vladimir Ilich Lenin )发表了洋洋 27 万言的哲学巨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A critical of a reactionary philosophy )。伟大、光荣、正确的革命导师以高屋建瓴的唯物辩证法(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对“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进行彻底地清算,在激情四射的犀利文辞中我们看到了列宁同志笔下的马赫在“广大进步的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丑陋的真实面貌”(参见李醒民教授的《绛帻昂然韵节清,不因风雨废长鸣——〈马赫〉自序》): 所谓马赫哲学—— “没有意义的空话”; “一团糟的东西”; “大杂烩”; “愚蠢的毫无结果的勾当”; “大肆吹嘘的空话”; “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可相信”; “反动透顶的”; “时髦的反动哲学”; “玩弄‘调和派的骗人把戏’而已”; “胡说”。 所谓马赫其人—— “愚弄人民的有学位的奴仆”; “神学家手下的有学问的帮办”; “一伙美国文化骗子”; “最新的反动教授”; “反动哲学的教授”与“反动的哲学教授”; “糊涂虫”; “教授小丑”。 ……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能得到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点名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荣耀(与他一起“享受”的也只有“最后一位数学全才”——昂立·庞加莱)。当然这种荣耀附加的“待遇”就是在许多“苏维埃”( Soviet )国家的物理学教科书里,除了马赫数( Mach number )、马赫锥( Mach cone )、马赫效应( Mach effect )、马赫波( Mach wave )、马赫角( Mach angle )等几处边角余料外,基本看不到恩斯特·马赫的踪影。 哲学家走了,世间再无马赫……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 ——杜甫 《曲江二首·其一》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12546 次阅读|49 个评论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热度 43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2-25 10:27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傻帮讲座( 8 ):论“马桶效应” (对问题【如何有意义地回答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讨论) (天狼星特使吐血力作!看完者,或可长三百年功力!) 文章多处有超链接,敬请参阅! 【前言】 上不拜天、下不拜地、唯我独尊的 鬼王 ,上次因大闹天宫,被我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看你如何继续羊角疯和仙人跳?。。。由于众仙家都是有身份的,不好随便学天狗吠日。。。唉!没有鬼王的世界,实在太清静!。。。 于是集体请示玉皇大帝,将鬼王从五指山下解放了出来。。。 果然,鬼王一回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连发博文数十篇! 他从骂 老蒋 开始: 啥叫吃素是科学的?胡诌也!人类根本就无法消化纤维素,纤维素中储存的大量太阳能全部被浪费了。。。食草动物才能利用这些宝贵的太阳能! 人类间接地通过食草动物,也利用了太阳能。。。 所以,羊吃草、人吃羊,天经地义也!莫非要让人吃草、而羊吃屎吗?哈哈! 结果,气得老蒋跑到佛祖那里告状:您应该继续将鬼王压在五指山下! 佛祖拿出一朵美丽的花,给老蒋看:这是什麽花?能吃否? 老蒋愕然! 而鬼王在一旁傻笑:嘿嘿!这是 优昙婆罗花 (据说是一种草蛉虫卵),俺想吃! 。 。 老蒋当时就口吐白沫、七窍生烟,发誓一年之内再也不回科学网了! 鬼王一看,老蒋跑了,没人玩了,真没劲!不如死翘翘算了! WHY ? 因为: 一个没有对手的斗士,本身就已经不是斗士了。。 。 为了证明自己存在(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鬼王赶紧四处寻找对手,叫板、谩骂、挑衅、拍砖。。。无所不用其极!科学网上搞互联网进化论的那个 刘锋 (昵称:刘疯),还真接了鬼王几招,却被家长收了网线,乖乖睡觉去了。。。哈哈! 二傻在一旁看得过瘾,有事没事也喝点彩啥的,至于是倒彩还是真彩,二傻自己也不知道!只要发出声响即可。。。其实那个谁也说过: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啥也不知道! 结果那个谁还就靠这句响亮的废话,成了哲学大师。 下面就是这些喝彩的一些摘要,供自己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时候再看 --- 哇塞!这都是哪位大师写的啊?竟然如此精妙!佩服佩服! 。 第一响 【态度问题】 鬼王怕科学网再次给他关禁闭,专门写了篇比较严肃的《 科学网也是批判科学的阵地 》。其实他这还真是因为上次给关怕了!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鬼王来说吗?地球人都知道: 科学本来就是自我批判的! 那个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卡尔 - 萨根 】(昵称:【傻根】)如是说: 科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知识实体 ,这个概念,在科学界之外,甚至在科学界内部,并未收到广泛重视。 朝气蓬勃的批评,在科学中,比在人类活动的其它领域,更富有建设性。 这种批评的目的,不是压制,而是鼓励新思想的发展 --- 那些新思想经过怀疑和扎实可靠的追究而留存下来,这正是它们在斗争中证明自己正确,或至少有用的好机会。 我本人强烈地持有这样的观点: 无论推理过程是多么离经叛道,或者结论是多么令人生厌,压制新思想的任何行为都是不能原谅的 --- 至少对于自由交流新思想的科学家们是这样的。。。 记得俺师傅也说过: 哲学本是一种态度、科学只是一种方法、技术才是一种知识 。 第二响 【进化论与因果问题】 关于【 进化论 】这门学说,地球人的看法估计是一半一半。二傻暂时不想在本文深入讨论其具体内容。倒是人们在争论其【 正确与否 】时的一些思路,很有一些启发。 鬼王专门写了一文《 黑人为啥是黑的?大象为啥不长毛? 》,为此和许多人大吵起来。。。结果被删了!嘿嘿!其实,二傻还真知道:鬼王其实根本不想讨论【进化论】本身的正确与否,他也没有足够多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讨论。。。 他真正想讨论的是讨论过程本身 ! 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有人提出来,那这应该就是个问题!而且应该能够找到清晰的【因果链】将其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可惜,这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一种表现,因为: 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世界上大多数问题是暂时无法解释的! 比如这里的大象长不长毛的问题(大象其实是长毛的,只是很少而已),我们首先需要仔细区分这个问题的两种内涵: ( 1 )有意义的问题是:【大象不长很多毛是啥原因造成的?】 ( 2 )无意义的问题是:【大象是因为啥原因而不想长很多毛的?】 对问题( 1 )的回答,我们下面再展开讨论。。。 而对问题( 2 )的回答,则可以很简单: 【即使大象想长毛,好勾引母象,那它也要长得出来才行呀?】 哈哈! 其实,即使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啥叫【回答】了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 (怎么有点象 P-NP 问题 呢? ) 。 。 许多人往往默认: 只要能够找到一条【因果链】,或长或短,从某个【因】开始,用自洽的逻辑推演,能够推导出【果】,就算【回答】了这个问题 。 哈哈!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出现很多很多很多【答案】喽! 比如大象不长毛的问题,二傻就听到许多号称自己是【真理】的【答案】如下: (1)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大象生活在热带地区,而毛发不利于散热。。。 (2)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不长毛的大象更性感,其优秀基因得以遗传。。。 (3)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长毛的大象爱生虱子,容易生病死亡。。。云云 这些不同【答案】学派之间还往往大打出手,说对方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 对( 1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对( 2 )的批判:那 为啥黑人不长毛?好像长胸毛的人更性感哦? 对( 3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哈哈!对这些争论,二傻听了只想笑,而鬼王听了却直起急!鬼叫道: “ 真理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以为找到了原因,其实不过是把结果当原因来信仰罢了!一切皆为结果,毫无原因! ” 窃以为,鬼王的这个结论下得早了些?(虽然二傻知道这其实是其所谓【唯信息论】的基本假设和出发点。。。以后再仔细讨论)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走路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啥叫【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二傻以为,其中重要之处在于对【因果】的理解,分别有以下四种境界: 【境界 1 】 如果是【 线性因果观 】(一因必有一果,一果必有一因),则将发生【因果链】的【无穷倒退】,直至找出最初的【因】,即所谓【第一推动】或【上帝】。 科学的开山鼻祖,牛顿,就深陷其中。。。一切的一切,在最初的时候,已经由 上帝定下来了,我们都在一只巨大的宇宙钟里面,轮回、轮回、轮回。。。直到死亡(热寂)!除非上帝突然醒过来, RESET 一下,再次给这只巨钟上好发条。。。 。 。 【境界 2 】 如果是【 因 - 缘 - 果观 】(有一因未必有一果,取决于【缘】是否发生作用,如三极管),已经是个进步!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佛教(小乘)的逻辑,比起科学的逻辑来,更加不确定、也更加辩证法。。。由于未来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佛教(小乘)思想更重视【果】!故而,只要修行得当,人人皆可成佛也! 这里,我们看到,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小乘)是将【无穷倒退】到【第一因(上帝)】的消极因果链,改造为【无穷递推】到【最终果(佛陀)】的积极因果链。 【境界 3 】 如果是【 网络因果观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则会发现,所谓【因果链】已经没有意义!都只是【事件】和【关系】。。。所谓【因果链】,乃人们在网络中自己随便截取的一段而已! OK !到这一步,我们很容易明白,为啥对于【大象为何不长毛?】这个问题会出现许多争论了,不过是: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另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另一段。。。云云,云云。 到此,大家是否看到一些随意和唯心的影子? 尽管对每一个片段而言,其因果都十分的严谨,但如何截取这些不同的片段却十分随意! 如果因果网络有限复杂,在有限的区域内,这种随意也还是有限的。 这使人们产生一种感觉: 【在有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便是目前科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所谓“人择原理”、“平行宇宙”等,也仅到此为止 … 【境界 4 】 如果这个【因果网】是无限大且无限复杂呢? 我们不难想象,这时候,在【因果网络】中截取各种片段的随意性也将是无限大!那么,实际上发生的就是: 【在无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种【无限随意性】下的所谓【严格因果链】还能叫严格吗?还存在因果吗? 故有: 【凡有所言,尽皆虚幻】 到此,我们就从佛教中的【小乘】(参阅 【境界 2 】 ,那是给一般老百姓修行用的,目的是带来积极的世界观),升华到了【大乘】,而所谓大乘,其全部内容都在【三法印】之中,所谓: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第三响 【概念与形而上学】 到了前面的大乘金刚境界,就 OK 吗? No , No , No 。。。 前面的第二响,只是讨论了如何理解啥叫【有意义地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和如何愚蠢、辩证和明智地看待所谓【因果关系】的随意性和严格性。 对于我们似乎已经讨论清楚了的以上命题本身,我们其实还有两个真正严肃的问题需要质疑: (严肃问题 1 ) ---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啥?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在本节,我们先仔细讨论第一个问题。 对问题( 1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用一些【基本词汇】或曰【概念】得到描述。 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概念】。 话说到这,智商高的同学们基本上都走光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智商很高,比如那个没事整天研究: 【旋转马桶中的水的抛物曲面是否与天狼星有关 ? 】 这个 【 马赫 水桶 效应 】 (简称【马桶效应】)的,就始终搞不明白啥是【概念】? 按通常理解,【概念】就是指一些【抽象概念】,如 数学中的点、线、面等基本概念,如物理中的质点、力、场、时间、空间、能量等基本概念。。。 但是,这些【概念】皆是抽象而非人类能真切感觉到的东东,恰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这种抽象概念,本身已经脱离现实很远,而我们还妄图在这种虚幻的抽象概念的基础上,重构我们的真实世界? 而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而且不脱离现实,就需要一种 严格而狭义 的定义,而这种定义只能靠自己想建立的理论本身来提供! ---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其实是一种语义逻辑循环? 用于描述一个理论的概念,本质上需要这个理论自己来定义的! (请大家仔细琢磨【时空】或【能量】的定义) 于是,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不脱离现实、而且没有潜在的逻辑循环, 只有靠人类自己的真切感觉了!马赫所谓的 【 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 】 大概就是这么推想出来的。。。 【 维也纳学派 】 的 【 卡尔纳普 】 先生,从语言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马赫的意图。在马赫看来,要使科学成为 真实的学问 ,而不是建立在 抽象概念 之上的 【 形而上学】 ,就必须把一切科学命题都表述为一些关于知觉 ( 在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上 ) 的复合命题。凡是叙述关于我们观察的命题,总含有某一术语,例如 “ 绿 ” 、 “ 热 ” 等等作为谓词 —— 卡尔纳普称这些术语为【 知觉术语】 。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还原为谓语只包含【 知觉术语 】的命题,它就无法用经验来检验,它就是虚幻的。。。 二傻问:所谓 【 知觉术语 】 是啥? 鬼王曰:就是 【 你能够接受到并表达出来的信息 】 啊!笨蛋! 有诗赞曰( YC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时空的距离, 而是信息的距离。 我感觉得到你, 你就在那里。 你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我便不存在。 您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空间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了吗? 。。。 。。 。 第四响 【逻辑、自洽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现在开始讨论第二个严肃问题: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对问题( 2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建立【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用一些【基本算法】或曰【逻辑】得到描述。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建立【因果链】的那个【关系】是一些【逻辑】。 话说到这,马赫同学也走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还真有几个 【呆、傻、疯、痴、癫】 ,追着直问: 啥是逻辑?逻辑是啥?啥逻辑?逻辑啥? 哈哈!若不是【 天狼星特使】, 还真回答不了这些,请看二傻是如何应答的吧: 1、 啥是逻辑? 所谓【逻辑】,乃将一些【概念】整理成一个【自洽】体系的【规则】。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抽象概念】,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知觉术语】,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唯信息学】体系 2 、逻辑是啥? 除了目前科学界采用的【形式逻辑 / 数理逻辑】(是 非, 0 1 )这种【自洽】的【规则】,还有很多其它种,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是,弃权,非)、五行、八卦。。。等。 民主投票就是一种三态布尔代数,所以目前的科学很难描述。。。 中医等就是一种五行逻辑。。。体系很自洽! 易经等就是一种八卦逻辑。。。体系也很自洽! 当然,所谓【辩证逻辑】,应该是不满足【自洽】要求的。。。且按下不表! 3 、啥逻辑? 好问题! 科学一直坚持: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逻辑,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就是说: 除了不自相矛盾之外,还必须能通过逻辑运算,穷尽所有的样本空间! 可惜,【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封闭性与自洽性,已经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或等价的【图灵机停机定理】及后来更广义的【蔡町定理】)证明无法同时成立!这就是所谓的 HIBERT 纲领的失败和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根源。。。 目前这个问题一直在数学和哲学界偷偷研究,科学圈中除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家知道其严重性外(感谢【霍金】的投降自白书,具体请参阅二傻的博文 《 致 霍金先生的一封信( 2 ) 》 ),大多数人还一直傻哈哈地高举西方科学主义的伟大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 啥逻辑嘛? 。 我们不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上帝! 无法完美拼凑出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图像 。 当然,人类并非无药可救了! 除了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 外,咱不是还有 其它逻辑体系吗? 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比如五行逻辑?比如八卦逻辑。。。。。。 我们的希望在于: 对这些更复杂更高级的逻辑体系,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还成立吗??? 4 、逻辑啥? 问得好! 拯救人类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方法,除了上面说的可能方向(看看五行、八卦逻辑是否能同时满足自洽性和封闭性要求)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革命性的方法: 为啥一个理论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不是【 完美主义 】吗?一个逻辑体系一旦封闭,它就已经死了! 俺姥姥说过:完美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比如整个欧几里德几何学,只要那五个公设即可,剩下的都是计算机干的死活。。。 难道世界也真的死了吗?哈哈! 所以,科学所要求的同时具备【自洽性】和【封闭性】的要求似乎有些过份? 弄的科学只能研究死的东东!而如果科学家以为自己的理论真的在描述这个世界,则就会以为这个世界真是个死的东东。。。 逻辑啥? 所以,一些人自吹的所谓【客观规律】,其实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为规则】! 计算机程序是会死机的。。。但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和宇宙,从来就是个永动机! 第五响 【自从得了精神病,俺感觉很精神!】 二傻在前面放了四声响屁: 【第一响:态度】论人类认知的无止尽与因此必须有的宽容与批判态度; 【第二响:因果】论因果片段的随意性和严格性之间的纠结; 【第三响:概念】论抽象概念上的虚幻形而上学与马赫原理下的知觉信息学; 【第四响:逻辑】论逻辑的多样性、自洽性和封闭性问题。 一般气球人看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差不多要疯了! 如果真的那样,就算加入我们【呆、傻、疯、痴、癫】的队伍了!恭喜!恭喜! 不过对于鬼王这样老发羊角疯的,二傻还是要帮他理理他自己的思路 (以下是二傻理解的鬼王一直想说又说不明白的所谓【唯信息论】): ( 1 )目前的科学是建立在公理系统之下的; ( 2 )公理系统只对有限大的命题集合有效(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3 )而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 ( 4 )所以,公理系统和科学是无法真正理解世界的; ( 5 )一个无限而变化的世界是啥呢? ( 6 )一个真正无限且变化的世界就是真随机! ( 7 )任意截取真随机的任何片段,都能形成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 ( 8 )从任意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都能建构一套自洽的公理系统; ( 9 )问题在于我们对真随机的【任意截取】,真的很任意吗? ( 10 )非也!因为我们有记忆,而且是群体记忆。。。 ( 11 )所以,突破口在于抛弃记忆,抛弃所有记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任意】,即所谓【大自在】(鬼王的【胡搞】就是【大自在】) ( 13 )终极问题是:如何在【大自在】状态下实现【稳定】? 因为【稳定】是所有【认知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等价于: 【我】是如何出现的? 突然觉得,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很像鬼王推崇的【大自在】! 其特征如下: ( 1 )没有记忆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 2 )没有自我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了。。。 一个老太太,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就跟老头大哭大闹: --- 你还老说自己没有外遇,那、那这个人是谁?怎么跑到咱家里来的?! 一个终极问题是: 在抛弃了所有记忆并达到【大自在】之后,那个【我】还存在吗? 对此,二傻百思不得其解, 便又灵魂出窍,去了天池逍遥宫,问师傅【古子】(就是老子的师傅): 【二傻问】: 真正的老年痴呆,是老而不死,僵而不硬, 彻底失忆(没有过去),不识自己(忘却自我),失去目标(没有未来), 食来张口,尿来随便(活在当下)。。。 如此境界,莫非大佛乎? 【古子曰】 这不是厕所里的蛆么? 二傻顿时就得了精神病! 但是,自从得了精神病,俺一直感觉很精神嘢!哈哈哈哈! 。。。 俺妈你被妹哄,All money buy my home! 。。。 。。 。
个人分类: 傻帮讲座|14286 次阅读|234 个评论
给小学生补课:马赫原理
热度 3 iwesun 2011-2-23 13:06
给小学生补课:马赫原理
给小学生补课:马赫原理   气死我了。   五色教主和“打骂过天河”的咪咪狗,尽然不知马赫原理。   一个是摆弄石头一辈子的老头,一个是新科物理状元,你说你俩是咋活的,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果真是天下如此众多的冒充大教授的,小学还没毕业的人。   怪不得我说啥都费劲,对牛弹琴啊。   不了解牛顿,你也根本没资格谈啥科学。   佛祖说,对牛弹琴,就得化作牛才行。   没办法,俺今天抄袭一下。   马赫原理其实很简单,起因就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有一段,对转动绝对性的论述。   牛顿知道平动是相对的,你在一个匀速平动的车厢内,是无法感知这个运动的,也就是后来被称为 伽利略变换 的数学形式。   但是牛顿认为,转动是绝对的,因为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不需要观察外部,就可以知道这个转动的存在,就是牛顿在《原理》中写到的水桶实验。   你可以观察水桶,如果水面发生了弯曲,中间凹陷了,就说明转动存在了。   但是,马赫坚决反对,你的转动一定也是相对的,你如果把其他全部物质都清空,就剩你的水桶,那么,你将无法观察到水面凹陷的现象。   马赫问题非常尖锐,涉及到了惯性起源,惯性是物质之本,也就是“物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个根本问题。   牛顿认为, 物质是绝对的,不依赖其他物质而存在,也就是说,你把宇宙其他物质清空,只剩一个水桶,这个物质还可以存在。   马赫坚决反对,这个偏执的说法, 物质没有绝对性,只有相对性,你的存在必须依赖于【Other】,【Other】不存在,你自己也将不存在。   从深刻程度讲,马赫是符合系统论的,就是说存在一定是一个系统。   但是,马赫给所有物理学家出了个难题,就是马赫的思想根本无法用数学表达。   为了,描述物质,你就必须引入参照系(简单理解,就是坐标系),物质仅仅是相对于参照系存在即可,我们可以描述一个电子在参照系内的运动,根本无需考虑【Other】。   只要参照系在,就不需要【Other】,【Other】是多余的。    物理学从建立的哪一天起,就是荒谬的,宇宙就只剩一个电子,还运动个啥?   这个荒谬,到了今天还是无法纠正,而且还越走越荒谬。   因为你一纠正,物理学就全部倒塌了。   马赫原理,被认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启蒙。    但是,其实广义相对论,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广义相对论,仅仅是描述了物质和参照系之间的协变关系,并未真正描述物质与【Other】的系统关系。   到了现代物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和牛顿时期一样,想全面引入马赫原理,却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没有坐标系,你如何描述物质和运动?   这个数学上的难题,本来就是从根本上自相矛盾的。   参照系(坐标系)不是真空,真空你可以论证其物质性,但是,你还是丢不掉参照系(坐标系)这个虚拟的,却有必不可少的东西。   马赫问题,可以说从物理学建立起,就可以一根指头推到整个物理大厦。   马赫问题,你不解决,物理就纯属胡说。   你还谈什么物质,都是幻觉。   物理学之所以闹鬼,其根源就是从一开始就引入了鬼——参照系(坐标系)。    牛顿开创的唯物论,起点就是鬼魂,只要参照系(换个词就是空间)在,物质就可以在,甚至这个鬼魂还可以独活,物质都不在,参照系(空间)还可以在。   何其荒谬啊。    马赫的光辉思想,他本人也无法数学化,物理大家们,更是恐惧,避而不谈。   时间一长,马赫就被人遗忘了。 --------------------------------------------------------------------------------    百度上的,论述还算精彩。   列宁是科盲,和马克思一样,都是瘪三,不用理他,只看马赫。 附件: http://baike.baidu.com/view/71535.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86472.htm    马赫,人名,全名:恩斯特·马赫,是奥地利 物理学家 、 哲学 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赫也是 马赫数 的简称。同名还有中国女篮的主教练及一种网络加速器的名称。 简介    恩斯特·马赫    恩斯特·马赫 (Ernst Mach,1838-1916), 奥地利 物理学家、 哲学家 、音乐家。    经验批判主义 的创始人之一; 马赫数 、 马赫带 也是其研究成果。   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1838年2月18日生于奇尔利茨。父亲是家庭教师。童年时代在大自然的魅力下善于用听觉、触觉观察事物的因果关系,初中时,他对教会学校的课程不感兴趣而被视为不适宜研究学问、成绩不佳的孩子。父亲的藏书成了他自学的宝库。在 维也纳 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哲学,1860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864~1867年在 格拉茨大学 先后任数学教授和实验物理学教授,1867~1895年在 布拉格大学 任实验物理学教授,两度被选为校长。1901年退休,但仍在家继续从事科学著述。1916年2月19日在 德国 特斯特腾逝世。   马赫一生主要致力于实验物理学和哲学的研究。发表过100多篇关于力学、声学和光学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他研究物体在气体中高速运动时,发现了 激波 。确定了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描述物体的超声速运动。 马赫效应 、 马赫波 、马赫角等这些以马赫命名的术语,在 空气动力学 中广泛使用,这是马赫在力学上的历史性贡献。他首先用仪器演示声学多普勒效应,提出过n维原子理论等。   马赫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 理论物理学家 。他通过对科学的历史考察和科学方法论的分析,写过几本富有浓厚认识论色彩和历史观点的著作,其中以1883年《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简称《力学史评》)这部著作影响最大,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书中对 牛顿 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 爱因斯坦 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成为后者写出引力场方程的依据。后来爱因斯坦把他的这一思想称为 马赫原理 。马赫的科学认识论曾在自然科学家中产生过强烈的反响,受其影响的科学家最著名的是爱因斯坦和布里奇曼以及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学派的一些物理学家。   马赫还写过再版20次使用40年的《大学生物理学教程》(1891)和《中学生低年级自然科学课本》(1886),是有名的物理学 教育家 。   马赫在哲学上是唯心主义的逻辑实证论者。他否认气体动理论和原子、分子的真实牲。对此, 玻耳兹曼 有过尖锐的批评。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也批判了马赫的唯心主义观点。 学术研究   马赫一生主要致力于实验物理学和哲学的研究。发表过100多篇关于 力学 、 声学 和 光学 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他研究物体在气体中高速运动时,发现了激波。确定了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描述物体的超声速运动。马赫效应、马赫波、马赫角等这些以马赫命名的术语,在空气动力学中广泛使用,这是马赫在力学上的历史性贡献。他首先用仪器演示声学 多普勒效应 ,提出过N维原子理论等。   马赫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理论物理学家。他通过对科学的历史考察和科学方法论的分析,写过几本富有浓厚认识论色彩和历史观点的著作,其中以1883年《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简称《力学史评》)这部著作影响最大,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成为后者写出引力场方程的依据。后来爱因斯坦把他的这一思想称为 马赫原理 。马赫的科学认识论曾在自然科学家中产生过强烈的反响,受其影响的科学家最著名的是爱因斯坦和布里奇曼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一些物理学家。   马赫还写过再版20次使用40年的《大学生物理学教程》(1891)和《中学生低年级自然科学课本》(1886),是有名的物理学教育家。   马赫在哲学上是 唯心主义 的逻辑实证论者。他否认气体动理论和原子、分子的真实牲。对此,玻耳兹曼有过尖锐的批评。 列宁 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也批判了马赫的唯心主义观点。 马赫是一位具有罕见的独立判断力的自由思想家。“他对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毫不掩饰的喜悦心情,也就是对斯宾诺莎所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如此强烈地进发出来,以致到了高龄,还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窥视这个世界,使自己从理解其相互联系中求得乐趣,而没有什么别的要求。”作为思想先驱者的马赫,他的智力的原始创造物和无意识的构造,并没有假设一种外在的形式,它们的形式就是它们本身。在马赫身上,孩子般的单纯与大人般的成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普通人的心灵的思想进程是无法与之相比的。普遍人心灵的思想进程就像处在被催眠状态中的人的行为一样,并非自愿地按照催眠者的话语在他心灵中所造成的想像而行动。而马赫的心灵则处于高度的清醒和自由状态,其思想进程出自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唯一的前提只是思想对事实的适应以及思想对思想的相互适应,而不是对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亘古不变的教条的顺从。   马赫坚决否认科学理论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的神话,他认为这些理论停留在未完成的、甚至永远也不会终止的经验上。康德在提出“纯粹自然科学怎么是可能的”问题时,他并不是把物理学和化学设想为历史的现实,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它们看作是柏拉图的理念。对马赫来说,科学首先表现在给定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某种实际友现形式。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把科学的历史看作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 康德 认为,哥白尼学说是“一次”革命,它在这个专业领域里清除了以前的错误并建立了一个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马赫则明确指出,哥白尼学说也只不过是我们认识宇宙的一个确定阶段,它可能由于吸收新事实而再次被修正,甚至会被完全不同的领域的新发现所修正。科学的发展表明,马赫的见解是正确的。马赫自认有自我启发的强烈欲望,他要作一个不受他所接触的专家们的成见所影响的物理学家,他更喜欢思想自由。   马赫在早期科学生涯中,对自然现象采取了彻底的机械论的解释,并且承认原子论,对物理现象采取了富于哲理性的原子论描述。但是不久,他在抛弃机械论的同时也激烈地反对原子论——否认原子的实在性。在本世纪初,当原子的存在似乎有了确凿的实验证据时,马赫在1914年致友人的信中把他年轻时所写的《功的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1872年)说成是“与事实不符,过时的和怪癖的” 。据推断,这很可能是指书中反原子论和言论。尽管马赫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否承认原子论(他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并不反对原子论)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过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76岁高龄的马赫还保持着内心的自由,乐于承认错误,甚至把他年富力强时所持的观点作为“怪癖的”东西加以摈弃。这也显示出他作为一个人和科学家的高贵品质。   马赫不仅保持着内心的自由——这是大自然赋予每一个人的最珍贵的礼物,而且也大力呼吁创造外在的自由。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前的10多年,马赫就曾提出,在受偏爱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府的“机构应限制在些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面,因为其余的个人的自由应该被保护。否则,即使是在一个社会民主主义的(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奴役也可能变得比在君主国家或寡头政治的国家里更为普遍和暴戾。回顾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人们不难从马赫这段深中肯綮的言论中获得丰富的教益。   尽管马赫就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和著述,但他并没有自封为哲学家,也反对别人加封他为哲学家。他在《感觉的分析》(1886年)里郑重声明:“我不自命为哲学家,我只是要在物理学内采取这么一个观点:当我们的眼光转到其他科学领域的时候,也无须立即放弃它,因为归根结底,一切事物都必须成为一个整体。”“我仅仅是自然科学家,而不是哲学家,我仅寻求一种稳固的、明确的立场,从这种立场出发,无论在心理生理学领域里,还是在物理学领域里,都能指出一条走得通的道路来,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形而上学的烟雾能阻碍我们前进。我认为做到这一点,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他在《认识和谬误》(1905年)中再次强调:“首先是不存在马赫哲学。至多只有科学方法论和认识心理学;这二者像所有的科学理论一样,是暂时的、不完善的尝试。对于借助外加配料由这些尝试能够编造出来的哲学,我概不负责,……超验的领地对我紧闭着大门。如果我坦率地供认,这个领地的居民根本不能激起我的好奇心,那么你们便可以估计出,在我和许多哲学家之间存在着宽阔的深渊。为此理由,我已经明确地宣布,我决不是一个哲学家,而仅仅是一个科学家。不过,假若有人偶尔叫嚷着要把我列入哲学家的名单,那么我对此不负责任。当然,我也不想作一个盲目地把自己委托给纯粹哲学家指导的科学家,就像莫里哀的医生期望并要求他的病人所作的那样。”   马赫的郑重声明既不是轻视哲学,也不是什么伟大谦虚,而是极力设法在他自己的学说和传统的哲学学说之间划出一条鲜明的界限。纵观上述引语中的“哲学”一词,联系马赫的整个思想,人们不难发现,马赫是以两种方式定义哲学的。当他在反对的意义上提到哲学时,其“哲学”一词的含义是指形而上学,例如康德的关于物自体的学说,贝克莱的以神的存在为原因的学说,一切无法用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假定等等;相反地,当他在赞同的意义上提到哲学时,则是指批判地把各种特殊科学统一为一个整体的事业。历史已经证明,那些自己不要求成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并不是最不成器的哲学家。正由于马赫以反对形而上学和统一科学为目标和己任,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寻科学的起源、发展、结构和本性,而没有拘泥于具体的专业领域,因而他客观上成为我们时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为了对历史负责,人们还是把哲学家的头衔加在他的身上。不过,马赫不是纯粹的哲学家,而是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在这方面马赫和科学家们的志趣相投:他们都不需要一种专门的哲学,而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观点,对科学方法和作为一切科学出发点的事实做出细致的分析。 弗兰克 认为,马赫的主要哲学倾向可以用这样两个口号来描述:“科学的统一”(即经济的描述)和“清除形而上学”。这是很有道理的。的确,马赫曾一再申明他的这种意向:“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必须排除掉,它们是多余的,并且会破坏科学的经济性。”“科学的任务不是别的仅是对事实作概要的陈述。现在逐渐提倡的这个崭新见解,必然会指导我们排除掉一切无聊的、无法用经验检查的假定,主要是在康德意义下的形而上学的假定。如果在最广泛的、包括了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的研究范围里,人们坚持这种观点,就会将‘感觉’看作是一切可能的物理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共同‘要素’,并且把这种看法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和最明白的步骤,而这两种经验不过是这些要素的不同形式的结合,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一来,一系列妨碍科学研究前进的假问题便会立即销声匿迹了。”在谈到科学统一时马赫说:“在我的著作里,人们不难发现我重视真正的哲学的努力,即努力把许多知识的溪流引导到一条小河中去,……”他还说:“谁想把各种科学集合而成为一个整体,谁就必须寻找一种在所有科学领域内都能坚持的慨念。如果我们将整个物质世界分解为一些要素,它们同时也是心理世界的要素,即一般称为感觉的要素,如果更进一步将一切科学领域内同类要素的结合、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当作科学的唯一任务,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期待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统一的、一元论的宇宙结构,同时摆脱恼人的、引起思想紊乱的二元论。”   从这些言论中人们不难看出:第一,马赫的两个口号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要实现科学统一,就必须清除形而上学;只有清除形而上学,才能为统一科学的进程扫除障碍;马赫正是通过清除形而上学来实现科学的统一的,从而成为“科学统一运动”的思想先驱。第二,马赫之所以引入感觉要素,因为它对统一科学和清除形而上学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手段。马赫所谓的“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其真正用意并不在于宣布一条本体论的论断和关于实在世界的一种性质的陈述。如果死死抓住马赫用以达到口的手段(“感觉要素”)不放,而忽视马赫哲学的真正意图——统一科学和清除形而上学,那就大大误解马赫的苦心了。   卡尔纳普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马赫的意图。在马赫看来,要使科学统一成为可能,只有把一切科学命题都表述为一些关于知觉(在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上)的复合的命题。凡是叙述关于我们观察的命题,总含有某一术语,例如 “绿”、“热”等等作为谓词——卡尔纳普称这些术语为知觉术语。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还原为谓语只包含知觉术语的命题,它就无法用经验来检验,它就是形而上学命题。因此,对马赫来说,“清除形而上学”这种说法就意味着要清除所有这样的句子,即不能化归为只含有知觉术语作为谓语的句子。因此,如果我们向科学要求一种关于我们经验的经济表象,即用一种统一的概念体系来做表象,我们就必须从承认可以化归为仅含有以知觉术语为谓语的命题。由此可见,马赫并不想提出一个关于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样一个问题的陈述,他只是想指出,为了使科学有可能统一,科学命题应当怎样来构成。   马赫坚信,他的统一科学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这是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科学家的思想也不会在自然界之外,而且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没有那个事实或真理能够与经验无关地建立起来。马赫一生在各个知识领域漫游,正是为统一科学而作的尝试和努力。他正是通过引入中性的“要素”说,将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结合为一个整体的。   值得指出的是,马赫也是一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科学家。他追求真理,酷爱和平,主持正义,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投身于人类思想解放事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一边,反对教权主义,争取民众的民主权利和工人的合法权益。兴趣广泛、古道热肠的马赫,不仅力图使自然科学各学科得以统一,而且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也在他身上取得了和谐的一致。“在读马赫著作时,人们总会舒畅地领会到作者在并不费力地写下那些精辟的、恰如其分的话语时所一定感受到的那种愉快。但是他的著作之所以能吸引人一再去读,不仅是因为他的美好的风格给人以理智上的满足和愉快,而且还由于当他谈到人的一般的问题时,在字里行间总闪烁着一种善良的、慈爱的和怀着希望的喜悦的精神。”   马赫一生对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怀有浓厚的兴趣。要知道,这二者不仅自身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而且它们也是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效中介。马赫在科学哲学方面所采取的立场是为统一科学服务的,他对科学史的研究也超出了纯粹的专业价值。他说:“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免在科学发展中所积存起来的原理变为一个一知半解的法定体系,或者更糟糕,变成偏见性的体系。对科学的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通过揭示历史上存在着的大量的传统性的和偶然性的东西,不但能够加深我们对现今科学发展的了解,而且能给我们带来科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他强调指出:“(科学的)启发只有一种方法 —学习历史!” 转在马赫的哲学中,既可以看到先前哲学家(如贝克莱、休谟、康德、孔德、内在论者)影响的痕迹,也可以发现时代科学精神 (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所打上的烙印。但是,马赫观点的形成主要并不在于继承前人的思想,而是通过长期的自我探索形成的。他的思想既没有受既成的、僵硬的体系的束缚,又超出了一般科学家的视野,从而使他能够以独创性的贡献(如上面提及的关于科学的本质、目的和对象问题)站在他所处时代的制高点上。   像几乎所有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一样,马赫既不热衷于构造庞大的哲学体系,也不迷恋于追求完备的世界观。马赫认为,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和有可能完成的一切科学和哲学,同日常生活中的朴素实在论相比,都是短暂的产物,而后者则是用作为千万年进化结果的日常语言表达的。   马赫埋怨他的观点常常被人误解。他说:“这些批评家还责难我没有将我的思想适当地表达出来,因为我仅仅应用了日常语言,因此人们看不出我所坚持的‘体系’。按照这种说法,人们读哲学最主要是选择一个‘体系’,然后就可以在这个体系之内去思想和说话了。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地拿一切流行的哲学观点来揣度我的话,把我说成是唯心论者、贝克莱主义者,甚至是唯物论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关于这点,我相信自己是没有什么过失的。”   无论怎么看,马赫的实证论观点都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恰恰是这种观点, “从各方面来说,对于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论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如果没有马赫‘给科学以新的精神’,没有马赫这样的实证论的经验论传统基础,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如石里克、汉思、纽拉特和卡尔纳普是无从借助现代物理学、数学和逻辑的发展创立所谓新实证论即逻辑实证论或逻辑经验论的。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用马赫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般文化发展的产物’。无可讳言,马赫对这种一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洪谦教授的评论,正确地揭示了马赫实证论思想在哲学史乃至一般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人们对马赫实证论观点的某些误解,既有对实证论一般的牢固偏见的原因,也有仅仅抓住马赫片言只语而不及其余的原因。其实,正如伯格曼 所指出的,尽管实证论者与实在论者在观念上分歧多么大,他们在实际上并无原则性的区别。实在论者确信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的存在,并且把我们的实验、观察和测量看作是发现这些外界性质的手段。实证论者在其纯粹的形式下,认为追究独立于我们观察而存在的世界的实在性是没有意义的,只承认通过感觉印象给予我们的世界,他们贬低或排除形而上学之类的探究,主张科学的目标是把我们的经验系统化,发现持久的特性和规律性,或者预言尚未完成的实验结果;认为一切断言只有在它们能够被证实的程度上,即是说在最终能够把它们还原为与感官知觉有关的陈述时,才是有意义的。由于这两个派别的科学信念和哲学信仰不同,因此其争论必定会长期存在下去,远远不会有一个最终的结果。但是,实在论者和实证论者主张的差别,感情上的成分多于逻辑上的成分。实际上,在科学实验室中,或者在解释记录数据的过程中,二者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马赫的实证论对于摧毁旧的教条无疑是必不可少的锐利武器,便是它决不足纯粹的“否定论”,用马赫自己的话说,其破坏性仅仅是针对掺入我们概念中的多余的、会迷误人的东西。它也具有某种建设性,逻辑实证论的兴起,物理学革命的成果,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马赫思想的印记。连普朗克也认识到这一点,他说:“要给它(马赫的实证论)以充分的荣誉,因为面对着威胁性的怀疑论,它再次树立起一切自然研究的唯一合法的出发点,即感官知觉。”   毋庸讳言,由于马赫主要的任务是为自然科学的经验方面辩护,反对先验论和绝对论的未经证明的主张,因而不可避免地忽视了科学结构中的数学和逻辑方法。排除同经验没有对应概念的科学,在理论中只应使用那些从观察得到的现象的陈述中推断出的命题,马赫的这个总目标似乎也显得狭隘,因而难以适应高度抽象性的现代理论科学的发展。但是,马赫在这里也没有把事情推到极端。对于科学框架而言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即事实和思想,他一方面承认感性事实是科学家用思想适应经验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另一方面又强调思想具有头等的重要性,肯定思想的力量在我们身上带来的根本变革,并认为自然科学家的直观表象与概念思维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很大的、不可跨越的。他甚至提倡超越实际可能的界线、达到在逻辑上不可能的对象的想像。马赫本人就具有诗人的想像力,他认为诗人的梦想不仅是一切心理发现的开端,而且是经验本身即作为事实存在的东西的完善调整的源泉,从而也是假设和理论形成的源泉。   还在马赫在世时,他的观点就被人指责为唯心论或唯我论。对此,马赫本人的态度是鲜明的:“造成这种误解的部分原因,无疑在于我的观点过去是从一个唯心主义阶段发展出来的,这个阶段现在还在我的表达方式方面有痕迹,这些痕迹甚至在将来也不会完全磨灭。因为在我看来,由唯心主义到达我的观点的途径是最短的和最自然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对这种误解“再三抗议”,反对把他的观点和贝克莱的观点“等同起来”。他对“唯我论是唯—的彻底的观点”这种说法感到“惊奇”,认为唯我论只适于“沉思默想、梦中度日的行乞僧”,而不适于“严肃思维、积极活动的人”。   马赫的态度获得了一些科学家的理解。奥斯特瓦尔德写道:“像恩斯特·马赫这样一位明晰的、深谋远虑的思想家,竟被看作是空想家,这无法使人信服的,一个了解如何做出如此完善的实验工作的人怎么会在哲学上讲—些令人生疑的昏话呢。”爱因斯坦在提及马赫的哲学研究时也说:“他把一切科学都理解为一种把作为元素的单个经验排列起来的事业,这种作为元素的单个经验他称之为‘感觉’。这个词使得那些未仔细研究过他的著作的人,常常把这位有素养的、慎重的思想家,看作是一个哲学上的唯心论和唯我论者。”   爱因斯坦的辩护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的确,马赫的研究同世界究竟是由感觉还是由物质组成的这类问题毫不相干。这只不过是传统哲学所惯用的提问题的典型方式,而马赫大力反对的正是这种提问题的方式。在马赫看来,既然感觉和感觉的复合能够是并且必须是关于外在世界的那些陈述的唯一对象,那就根本无需假定在感觉之后潜在的、不可知的实在,这样他就把康德的物自体抛弃了。马赫认为,他的观点是排除一切形而上学问题的,不论这些问题是此刻不能解决的或是根本永远无意义的。他觉得拒绝回答这类无意义的问题,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科学家面对大量可以研究的事物所能采取的唯一合理的态度。    马赫既拒绝唯心论,也拒绝唯物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试图在它们之间采取中间立场。在他看来,这两大派别都是形而上学的命题体系,都不是科学理论,因为它们无法用经验证实或证伪。想用科学成就来支持任何一方的企图,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马赫发现:“哲学唯灵论者往往感到,要使自己的那种用精神创造出来的物体世界具有其应有的坚实性是很困难的;同时唯物主义者又感到,要使物体世界有感觉,也不知所措。”为了克服精神与物质、自我与世界的尖锐对立,把认识论提高到新的科学实践的高度,马赫才把要素(感觉)置于第一性的地位(而不是把自我或物质)。正是通过感觉,物体世界变就了我们能够抓得到的东西,变成活生生的、为人的世界,就此而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不存在原则性的差别。问题恰恰在于,要避免走这个危险的极端:唯心论在苍白的唯灵论中消失,唯物论的生气在机械论中枯竭。   把马赫的哲学说成是唯心论或唯我论,这就无法解释,它怎么十分容易地就蜕变为物理主义呢?在维也纳学派中,很快就从卡尔纳普和石里克使用的现象语言,转变到纽拉特主张的物理语言了,而物理主义所使用的语言是非常接近于唯物论的。更何况,马赫认为科学家的思想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比单纯的物理主义还要彻底得多。在这里,我无意于把马赫划入唯物论的阵营。对于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而言,他们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副产品而开始的,他们的思想火花往往是在科学研究中突发的,但实际上则是对科学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长期沉思的结果,他们是被问题的逻辑指引获得这些前所未有的结果的。他们在实践中并不愿意背负着现成的认识论体系去寻求答案,也无意于把针对具体问题找到的答案编织成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我们又何必把他们强行纳入普罗克拉斯提斯(希腊神话中的强盗)的床上呢?   其实,马赫并不想排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粗糙的物质概念,也没有否认朴素实在论,他认为这二者都是自然地、本能地形成的。对于后者,他说:“假如朴素实在论可以称为普通人的哲学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就有得到最高评价的权利。这个观点不假人的有意的助力,业已发生在无限久远的年代;它是自然的产物,并且由自然界保持着。虽然承认哲学的每一进展,甚至每一错误,在生物学方面都有道理,但哲学做出的一切贡献,与这个观点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瞬息即逝的人工产物。事实上,我们看到每个思想家,每个哲学家,一到实际需要驱使他离开自己的片面理智工作时,都立刻回到了这个普通的观点上。”在科学实践中,马赫始终坚持,每一个促使我们调整和改变我们思想的动机,都来自新的、反常的和不理解的事物,它使有较强思考能力的人立即使思想与观察到的现象相适应。他还认为,最令人愉快的思想并不是来自天国,而是从已有的观念中产生的。这就是思想对事实的适应和思想彼此之间的适应。马赫断定,科学无法想像出这样一种原理,它能使一个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知识的人构造出一个经验世界来。马赫的这些见解,并没有隐含唯心论或唯我论的意思。   马赫的哲学观点从它们问世一直至今天,不断有人提出批评。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中的批评,其真正目的是针对马赫的俄国信徒的,也即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的。弗里德里希·阿德勒1909年写信告诉马赫说:“不懂这个问题的人在该书中所能够发现的所有论据部结合得很巧妙。列宁过去并不关心哲学,而现在花了一年时间研究哲学,……当然他没有时间详细思考解决的方法。他实际上认为要素是骗人的把戏。……人们不可能在他的书中找到任何必须认真对待的论据。”对于列宁的批评,马赫认为与他感兴趣的问题相距甚远,因而没有答辩。但是列宁的毁灭性批判却在社会主义国家宣布了马赫哲学的死刑,因为人们此后很难自由地、不带偏见地评论马赫。“要是列宁本人还活着,看到这种情况,他很可能会对自己的书由偶然的政治论战著作预料不到地变成了声望极高的认识论经典著作而感到惊愕。”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37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1995年: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李醒民)
zhilinyang 2010-2-25 15:17
1995 年春夏之交,我目睹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又与我本人有关的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挺有趣的。且慢,听我娓娓道来。 是年 5 月的某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科技导报》社常务副社长兼副主编蔡德诚突然来中关村寓所造访。他说,钱学森的秘书给他刊打电话,反映钱正英对我发表在该刊第 4 期上的文章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从哲人科学家马赫及其思想来看很有意见。据蔡先生讲,其实是钱老很有意见,他只不过是假借钱正英之名间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已。钱老责问,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科技导报》为什么还要刊登李醒民介绍和赞扬马赫的文章?钱老让了解一下:李醒民是何人?他的背景如何? 在听完蔡先生的叙述后,我说: 马赫是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著名的哲人科学家。他在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贡献,是本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因此,向我国读者介绍马赫的成就和思想是完全必要的、十分有益的。尤其是,马赫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思想家,他的启蒙和自由、怀疑和批判、历史和实践、兼融和宽容、谦逊和进取的精神气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讲到这儿,我翻开手头的有关工具书,继续说: 至于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一说,毫无事实根据,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您看,马克思( 1818-1883 )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 去世,是年马赫( 1838-1916 )的成名作《力学史评》刚刚出版。此时,马赫本人和马赫思想还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可能不知道马赫其人,即使知道也不会无端地对他发起批判。说马克思批判马赫,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让人笑破肚皮么?倒是列宁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马赫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尽管这些批判大都根据不足我在已发表的多篇论文中对此早就就进行了澄清。 蔡 先生临别告诉我,钱老的秘书要求他们杂志务必写份情况说明材料。道别时,我请求蔡先生把材料写成后能寄给我一个副本。此后的事情如何发展,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没有过问。 不长时间,我收到蔡先生寄来的复印件。鉴于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也许可以成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政治学的研究文献,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公开,与有心人分享。该材料如下: 纪事( 1995.5.30. ) 1995 年 5 月 16 日 ,钱学森主席的秘书涂元季同志来电话,找副主编蔡德诚同志。当时是郭煊接的电话,因适逢蔡在京外参加学术研讨会,郭遂请王宏章(主编助理)接谈。涂告诉王,要《导报》补寄一份今年第 4 期《导报》给钱老。因钱老那本已寄给一位老同志了。又说,钱老说,有一位老同志对第 4 期上发一篇关于评述马赫的文章有看法,认为评价太高了,而且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文章这样评价马赫有问题。涂说,钱老想了解作者李醒民的背景情况和研究领域,有何成果论著等。王于次日将我们所了解的李的情况(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及研究科学哲学史,主编、出版过《哲人科学家丛书》等情况)电告涂秘书。涂 5 月 23 日 又来电话,是吴志强同志(经理部主任)接的。涂称上次提供的情况,已记录、转告钱老。钱老阅后称,要等蔡德诚同志回京后,找蔡谈此问题。蔡返京上班后,吴即向蔡转告了上述电话及情况。蔡于当日给涂电话,涂在电话中称,钱正英看了第 4 期第一篇关于马赫的文章后,觉得有问题。问《科技导报》从未介绍过科学家,为何却单单介绍马赫?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为何文章中没有涉及?对马赫的评价过高了,马克思批判过的人,这样评价是不当的。涂在电话中又告诉蔡,钱老看过《导报》提供的作者情况后,留下字条说,这些情况不足以给钱正英同志回话,等蔡德诚同志出差回来后要追问。蔡问涂,如何向钱老报告情况?是用电话?或当面面谈?涂告诉蔡,钱老耳已听不见,不能听电话,最近家中在修房,现暂住在西山一军事单位,也进不去,故要蔡写个书面材料给钱老。涂在电话中说,二位老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应该理解。虽然刊物上可以有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论,但仍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因此就要考虑这个前提。 蔡随即从百科全书中查对,发现马赫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才成名的,故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次日又与作者李醒民核对,李亦证实,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以下复印件是蔡德诚报告钱老的内容。蔡个人向社内同志表示,即使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后人从不同角度重新分析认识马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是正常的,并不涉及四项基本原则问题。 请涂秘书转钱老。 尊敬的钱老:您好? 现将钱正英同志和您关心的关于《导报》今年第4期上李醒民同志所写的马赫一文的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李醒民同志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职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常务副主编。他是一位长期从事科学史、哲学史研究的学者,论著颇丰。不久前曾主编、出版了《哲人科学家丛书》(祥见复印件)。他也先后几次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介绍爱因斯坦、奥斯特瓦尔德等著名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评述文章,也介绍过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文章(分别祥见1992年第5期、1994年第1期、1993年第4期的《科技导报》)。这些文章均得到科学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今年第4期发表的他的关于马赫一文,我们也是出于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探讨和介绍这一主旨思想的。 可能由于在我印象中不记得马克思曾批判过马赫及其科学方面的观点,故而发稿、审查时未意识到其内容和观点上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抵触和不妥。今后在介绍科学人物的科学观时,我们将多加注意。同时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此致 敬礼 《科技导报》蔡德诚 一九九五 . 五 . 三十 . 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又一次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本身就是令人深思的。不是么,口口声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时刻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嗅觉特别敏锐的大人物,居然那么不了解马克思和列宁,以致闹出列冠马戴的趣事。更何况,蔡先生懂装不懂地卖傻,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岂不是趣上添趣。 ( 本文完稿于 2002.8.15.)
个人分类: 沉思录|2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