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微博不伺候官腔
xianshi 2011-4-6 17:54
中国青年报 在中国数量庞大的官员群体里,金中一原本算不上什么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个浙江省海宁市——一个县级市——的司法局局长,只是现实世界里那些不计其数的低职位官员中的一个。 但在互联网世界里,他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曾有媒体评出“微博界中国最具影响力官员的20强”,这个普通的科级干部位列其中。截至2011年3月29日,金中一的新浪微博已有“粉丝”80828人,并还在以每天数百人的速度增加。 在这份名单里,不仅有金中一这样的低职位官员,也包括一些省部级高官。但这份20强的名单所遵循的标准,并不是中国官场惯常的级别高低。除了这些官员微博吸引的粉丝数外,还有他们发布的微博数量、转发数以及评论数,以此来检测一个官员微博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 如今,各级政府官员开微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新浪微博中,已经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已经有1300多人,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也有2000余家,涵盖了公安、交通、旅游、宣传、司法、计生等各个部门。 官员与微博之间发生的故事,正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新闻。有许多媒体为政府机构与官员大举进军微博高声叫好,却也有许多官员因为在微博上举止不当,而成为媒体和网民们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开个微博很简单,注册个账号就好了。”金中一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但官员想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真正地融入微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博的世界有自身的规则,把官场的那一套东西带进来,是不合适的” 最多的一天,金中一的微博“粉丝”曾少了几十人,这让他心疼不已。 这是2009年年底发生的事儿。那年的9月份,这个司法局长刚刚知道微博这个新生事物。自称“好尝鲜”的金局长,很快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 但这个时候,金中一“还没有适应微博的表达方式”。他的微博多以记录工作行程为主,有时候还穿插一些上级领导的讲话和指示。“说官话、打官腔”带来的后果,就是粉丝数明显下降。 “我开始意识到,微博的世界有自身的规则,把官场的那一套东西带进来,是不合适的。”金中一说,“这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某微博运营商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最初进入微博的许多官员,也都像金中一一样,将原本的官场文化带进了互联网, “官腔十足,套话、空话连篇”。而且,不少官员都会向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及时帮助他们删除微博上网友的负面评价和一些对仕途不利的信息。 另一家微博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本报记者,一次,他们曾为某地的官员集体开了微博,按照互联网的惯例,通常是按照姓氏笔画或者点击率来排名,但对方提出,要求按照领导级别高低来排列,并发来了一份当地报纸的电子版,上面是这个地区官员的具体排名。 许多官员和政府机构开了微博以后,并不在意自己的活跃程度,他们甚至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不让网友说话”。这也让这些负责官员微博维护的运营人员很是头疼:“网络讲究的是平等和互动,没有了这些东西,那还叫微博吗?” 但这些官员们也有自己很在意的东西——“粉丝”数量的多少,是他们衡量自己的微博“最为重要的指标”。许多官员一条微博都不发,却成天联系这些工作人员,要求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为他们增加粉丝数。 这名工作人员还回忆道,有一次,他去西部某地出差,在饭店里看见几个当地官员拿着手机上微博,但这些官员聊的内容,不是微博上发生的事儿,却是在攀比各自微博拥有的粉丝数量。也有官员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微博的粉丝数量也代表了我们的政绩,粉丝越多,我们越好向上面交差。” 所以,在这些微博运营商内部,负责与官员打交道的工作,是公认“最辛苦也最敏感的”。负责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逐渐琢磨出了一套“和官员打交道”的规律。 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他通常会告诉那些要求增加“粉丝”的官员,该怎么样“经营”自己的微博——“要说人话,面对负面的评价要有雅量,要及时公布有用的信息,经常回复网友们的问题……如果能放下姿态,以遵守微博规则的方式融入微博,根本不用担心粉丝数量不够多。” 针对这种现象,北京的一家报纸也配发评论道:“不少政府部门和官员,仅仅把微博当作一种工具,仿佛官员上微博了,账号中有不少粉丝,官员再用微博发一点儿政府公告和地方新闻什么的,就是微博问政了。其实不然,这仅仅是传统政治的翻版,仅仅是把微博当作了一个类似政府门口公告栏的工具。微博本质上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让人与人的交流更加便捷和深入的交往方式。真正的微博问政,是要通过微博将日常看起来枯燥的政治和形象僵化的官员变得人性化,填充进有血有肉的内容,让民众觉得官员跟身边人一样,政治就在日常生活中。” “现在不是权势的时代,而是‘粉丝’的时代” 在经历过失去粉丝的“郁闷”之后,金中一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微博定位。如今,这个官员已经发布了4000多条微博,和网友们展开积极的互动。 “我的8万多个粉丝,都是一条微博一条微博地写出来的。”他笑言,“他们都是‘有微博、有关注、有粉丝’的‘真粉丝’,没有一个是假的。” 在自己的微博“中一在线”里,金中一会耐心解答网友们的问题,有时候,他也会对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直接批评,他甚至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和私信,“随时接受网友们对法律问题的咨询”。 人们也能从微博里,看出这个官员作为常人的一面。他总是自称“乡下人”,会和网友们讨论小馄饨和肉丸子究竟哪一个好吃,他公布了自己的家庭收入,甚至,他鼓动了自己70岁的老母亲也开了微博。 2011年3月28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也评出十大官员微博,作为官员微博的“上乘之作”加以推荐。这些官员都是些市局级以上的高官,级别最高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有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等人。 尽管他们的级别比金中一高了很多,但综观这些官员的微博,均有共同之处。 以蔡奇的微博为例,这个省委组织部长在微博上,为自己贴了“苹果控”、“微博控”、“老童鞋”这样的时髦标签。他谈论的话题十分广泛:看到奥巴马戒烟的新闻,他说领导干部要学奥巴马;英国首相为送孩子上学而推迟内阁会议时间,他说这体现了人性化操作和制度的弹性;唐骏“学历造假门”,他劝唐骏痛痛快快公布事实的本来面目;杭州萧山机场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他说国家应该去研究并作出合理解释。 他在微博上谈自己对《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他推荐电影《山楂树之恋》,介绍写西湖的好诗。他说听见“端午前传来布谷阵阵啼声,好似远离的亲人在呼唤;入梅的绵雨,仿佛情如手足的故友留在心头。” 微博上的亲切面孔,让这位组织部长赢得了大量的“粉丝”,有网友评价道:“这样的官话,我们爱听。” 在今年两会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开了自己的微博,成为中国微博界级别最高的官员。从当天晚上8点30分到第2日凌晨1时许,有数百名网友在张春贤的微博留言,张春贤回复了其中10人,在休息之前,他还和一个网友说了“晚安”。 尽管张春贤的回复都很简短,但网友们纷纷叫好。有网友甚至亲热地说:“支持你,贤大哥!” 面对热情的网民,蔡奇曾在微博中这样感慨:“现在不是权势的时代,而是‘粉丝’的时代,在充满草根色彩和民间化表达的微博语境里,如果官员讲官话大话,必将失去网民的关注。” 当然,也会有网友对官员开微博提出质疑。有人就曾当面问过金中一:“你天天发微博,会不会影响工作?” 金中一这样回复道:“网络也是一个社会,官员就要与网民做朋友。要说实话,说真话,说人话。沟通多了,理解也多了,慢慢地就会聚起一定的公信力。这样,官员就能在网上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这本身也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只要你真正想为老百姓办事,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呢?” 当然,在金中一看来,自己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和网民交朋友,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 如今,海宁市司法局的所有会议,只要内容不涉密,金中一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将会议内容发布到微博上。在金中一的带动下,海宁司法局下属的14个司法所、1个法律援助中心、1个公证处和1个网站,都已建起了自己的实名微博。许多工作人员也实名开设了个人微博。 “我还是想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宣传法律、法治理念,发布工作动态,探索透明化办公。”他说,“这样一来,我既把工作布置下去了,也可以让别人知道我们司法局在做什么。”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让金中一深切地感受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官员在微博上及时公开信息,及时面对与处理问题,有多么重要”。 海宁当地曾有一对外来的民工,夫妻俩白天出去打工,便将自己3岁大的孩子用绳子绑在门窗上。这个场景被网友拍下后传到了微博上,引来骂声一片,就连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都来报道了此事。 面对汹涌的民情,海宁市相关方面连忙着手处理此事,他们把这个农民工的孩子安排了专人照顾。但许多不知内情的网友依然在微博上传播此事,甚至有人编造了一些谣言。金中一便把此事写成微博,公开了事情的处理结果,网络上的谣言很快平息下去。 “官员在微博上说什么都不怕,就怕你不说。只要你公开了事实真相,本身的形象又有公信力,网友们自然会听你的。”他笃定地说。 像金中一一样,越来越多的官员和政府机构认识到了微博在传达真相、平息谣言时的作用。某微博运营商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这段时间以来,社会上的几次热点事件背后都有各级政府主动通过微博,积极进行危机公关的身影。 今年2月份,云南丽江突发山林大火,微博上讨论者众多,甚至有人传播“丽江城被火烧毁”的消息。火灾当晚,丽江当地政府就主动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向网友们通报火灾状况,还有当地为灭火所做的具体工作。 3月份,日本突发大地震,诱发了蔓延整个中国的抢盐风潮。中国盐业总公司也很快开通了微博,向网民们公开了国内食盐的储备情况,以及相关的科普知识,这场抢盐风潮很快便得到了平息。 当然,在这个工作人员看来,并不是所有政府在微博上进行危机公关都有效果:“这取决于两个前提,第一,你公开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第二,你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还是真正想和网民们互动,解决他们的疑惑。”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浙江乐清的钱云会案。在被媒体曝光之后,乐清当地也开了名为“平安乐清”的官方微博,但公开的信息极为有限,而且面对网友们的质疑,没有及时地回复和解答,结果招来网友的骂声一片。 与记者谈及此事,金中一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畏惧舆论,对舆论环境认识不足,匆匆开设微博,却往往容易加剧突发事件引发的冲突。官员和普通民众需要长期保持互动,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按以前的官场思维,是不行的。” 3月22日,当地一家媒体报道了金中一开微博的故事。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当天,他的顶头上司——浙江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就在这则报道边作出了批示,鼓励司法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开微博。这则批示还通过司法厅内部的短信平台,转发到浙江省司法系统所有领导干部的手机上。 “为什么我们的官员开设微博,成了媒体报道的重点新闻?”金中一反思道,“这或许说明,以往我们的官民距离,确实有些不太正常。” “但有了微博这种技术手段,确实能够推动官员,到聚光灯下、玻璃房里工作。”他打了这样两个比方,“权力需要公众监督,这需要官员拿出勇气来,只要你真正想为老百姓办事,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呢?”(记者 林天宏,实习生 郑宇钧)
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瑞典高校:定位精确 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热度 1 tangminqian 2011-3-31 09:49
发布时间:2011年3月8日 访问量:327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首页 海外拾贝 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308153245753cata_id=N041 去年9月,庾倩开始了在瑞典于默奥大学人文与经济地理系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瑞典靠近北极圈,夏季有极昼,冬季有极夜,全国人口900多万。由于瑞典人口少,庾倩感觉很少在路上遇见人,不过哪怕是陌生人偶遇,也会互相微笑示意,让人倍感温暖。   中国青年报:你在瑞典生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庾倩:瑞典人特别讲诚信。以乘公交车为例,按照瑞典的规定,7~19岁的少年儿童花12瑞典克朗(瑞典货币——编者注),20~26岁的青年花18瑞典克朗,26岁以上的人花23瑞典克朗。公交车上从来没人检查证件,乘客却都按照实际年龄买票,非常自觉,不会谎报年龄。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超市买日用品,回到学校才发现一件标价22瑞典克朗的东西,我们是按小票上打印的30瑞典克朗结账的。我们试着给超市打电话咨询,没想到超市的人非常重视,查清楚后特地解释道歉,请我们回超市领退款。我们觉得能把钱拿回来就挺欣慰了,让人惊讶的是,超市不但退还了8瑞典克朗,还给了10瑞典克朗的精神损失费,说作为耽误我们时间的赔偿。   中国青年报:瑞典的高校有什么特点?   庾倩:瑞典的高等教育体系很发达,20多所公立高等院校在世界高校排名中都很靠前。瑞典高校的特点是定位精确,绝不泛滥发展。比如,拥有世界顶级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的卡罗林斯卡学院,就是以医学专业为主的大学。我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整个瑞典也只有几所高校开设。   中国青年报:你感觉在瑞典读研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吗?   庾倩:我的同学中有来自丹麦和芬兰的,我们都是冲着瑞典高校的治学严谨而来的。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布置很多书目,让大家在课上讨论读书感想。虽然现在国内不少高校也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但往往难以坚持。而在瑞典,学校的课程设计明确规定,在校研究生每天至少要有3~4个小时的课下看书时间。   我原来觉得老外没有中国人刻苦,到了瑞典才发现他们读书也非常拼命,瑞典学生也经常早出晚归。因为课上讨论和考试时,要想得高分,不仅要求学生好好读过一遍书,更重要的是还得有自己的见解。瑞典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瑞典教授不会拿着课题经费请学生消费,因为那是公共资助的基金,只能用于以学术科研为目的的活动中。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多实地调研机会,调研经费由学校的独立部门和调研地的政府共同出资,使用过程完全透明公开。   中国青年报:那里的考试怎么考?   庾倩:我们人文科学类大部分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打分,偶尔也会有考试,通常连续考4~6个小时。虽然是半开卷考试,但是却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别说在书上找不到答案,即使上网查,也不可能搜到。老师打分很公正,也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我们都是单独去教授办公室领取成绩单。   瑞典高校基本没有学生作弊。考试都有两次免费补考的机会,补考通不过还可以选择放弃这门课的学分,转修其他课程。但是,如果作弊,就连补考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他们认为,作弊就是违背了做学生的诚信原则,做学生的权利就要被剥夺。   论文中有10%以上的内容是原文引用,就会被认作学术不诚信,也会被学校开除学籍要求退学。像我们留学生,作弊还会被记录到人口档案中,甚至会被遣送回国。 (实习生 张锐珏)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6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谢洋:(高职)教师没项目 怎么带学生
tangminqian 2011-3-31 09:32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8日 访问量:1196 信息来源:谢洋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首页 要闻 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328085146644cata_id=N002 不懂设计,将来只能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 时钟在讲台上滴滴答答地走着,每个参赛队员都在电脑前埋头设计自己的3D作品。有的在设计拖拉机,有的在绘制螺丝,也有的团队成员分头设计自己的部分,这个设计机头,那个设计机尾…… 这是前不久在常州科教城举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3D大赛)现场总决赛工业与工程方向组比赛中的情形。看着同学们速度飞快地完成一项项任务,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学生不仅软件用得炉火纯青,项目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 但大赛的评委却不以为然。“虽然要求学生现场设计出自己的参赛作品,但其实他们都在下面演练了很多遍,只要背好了到现场重复做一遍就行。我们真正能看到参赛选手的现场能力也就是最后的5分钟ppt答辩,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么样,看这个作品有没有创意。”工业与工程方向评委、山东大学机械学院张慧教授遗憾地说,“我们在比赛中发现,现在的学生缺乏对项目开发、投入生产、市场运作等环节问题的考虑,对项目产品的整体把握不足。而且,真正是学生自己的创意或者自主完成的项目很少,很多好的作品其实都是从老师项目中拿出来的小项目,也有的是已经帮企业做了很久的项目。” “3D设计的灵魂是创新意识与思路思维。”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何援军教授指出,一些高职、技校很强调学习软件工具,但是,软件只是设计工具,如果不懂设计,表达再好,也只能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这次全国3D大赛中反映出一些团队的设计缺乏框架性与本质的表述,而停留于制作过程、表层化的描述就反映出这方面的缺失。” 本届全国3D大赛的参赛学生超过100万,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占到了其中的47%。虽然参赛选手熟练掌握了各种软件工具,但在专家评委看来普遍缺乏创意策划、项目开发、市场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自主完成项目尤其是整套项目流程的经验。 实训课不能取代一切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发展迅速,尽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众多职业教育院校的认可,但能否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等环节中呢? “目前我们的高职院校还缺少让学生锻炼项目全过程的机会,就连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也只是分组来完成设计、制作环节,工科专业的综合实训也几乎没有考虑带市场和经济成本的学习环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钟健教授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具备包含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沟通交流和团队精神)三方面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他们的就业能力差,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岗位,还要在新的岗位上去重新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黎倩是一名学机械的高职院校学生。上个学期,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校开设的CAD课程,她用所学的UG、ProE、Solidworks等软件设计的作品也是像模像样。这让她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颇具信心。 但当小黎带着自己设计的作品参加了一场面试之后,她在学校积攒了许久的信心却垮了。原来面试官看过她的作品后,要求她说说自己的作品具有哪些方面的市场竞争力,怎样才能销售出去。小黎想了半天,脑子还是一团糨糊:“老师倒是教我如何使用软件,如何设计外观造型,可工艺问题和结构等工程知识我们都很少涉及,更不要说什么销售环节了。”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强调实训课能让学生下工厂、学技能,但实训课课时有限,制作又仅限于项目的某一个环节,很难培养学生的项目综合素质。而且除了实训课,其他课程依旧是照本宣科,期末仍然是笔试测试书本知识。”张慧教授说,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做到了项目导向,但只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环节,其他环节就忽略了。 她打了个比喻,如果生产一台电脑需要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选取材料、加工制作、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现在的学生可能就只负责设计,不用考虑市场、不去考虑选材,很难具备市场意识。 老师自己没项目,怎么带学生做项目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以教学为主,很少能做科研。教师自己都没有项目,怎么带学生做项目?”张慧教授一直为几个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做指导,她认为在一些高职院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之所以无法真正实现,师资是一个主要瓶颈。青年教师通常一毕业就来教书了,很少有工厂经历、工程经历,很难结合项目、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 业内专家说,从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型项目的数量、水平和项目到账经费就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技术开发能力还远远不足,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教师还不具备独立承担项目的能力。而且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对学历要求较高,一般都需要博士毕业,这种纯理论体系下教出来的人,缺乏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这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 上海某职业学校学生王宇赞,学的是电脑设计专业,因为在学校里从没做过项目,他在寒假兼职时出了问题。 单位第一次派给王宇赞的任务是用Photoshop设计一个喷绘,本来老板对他的设计比较满意,交代他当晚去印刷厂打印好,第二天拿给客户看。但跑到印刷厂,王宇赞却傻了眼,原来他连喷绘的存储格式都没搞清楚,本应存成cmyk的印刷格式,却存成了rgb的显示屏格式。喷绘一打出来,清晰度只有印刷要求的几十分之一,整个设计变成了马赛克。 第二天就要见客户了,设计却要一切重来,这让老板气昏了头,可小王却委屈万分:“教Photoshop的老师从来没有讲过这些,他只是讲设计,连做PS要分图层都没有告诉我们,更不用说制作工艺时要选择照相纸还是亚光了。” 像设计存储格式这种最实用的知识,不仅老师上课没有讲,教材里也没有。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李平老师在一家企业常年担任设计主管,他引入了包括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热电联供系统”展示项目等十几个大项目带着学生做,算是学校里颇具实践经验的老师了。他翻阅了自己专业的几十本教材后,却发现只有两三本是真正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写的,其他的都是左搬右抄,从理论到理论。“好的工科教材应该由老师和工程师合作编写,教师负责设计教材的结构和理论基础,工程师编入大量最新的应用案例,这才是完美的教材。”李平说。 李平认为,目前各类高职真正做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还不多。尤其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从企业引入项目还存在很多困难。“往往实训基地只是挂个牌子,项目多为模拟的项目,实际的项目引入的不多。”李平说,如果企业和学校之间没有亲密的联系,很多企业就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比如客户资源、商业机密等。同时学生参与企业的制作过程也有两方面的困难,一个是企业不愿负担相关成本的支出,一个是企业不愿意承担学生的保险等安全责任。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1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获得耻辱证书
热度 1 fs007 2011-1-10 01:22
方舟子抄袭案(第1号)公告、评议书、抄袭剽窃证书、举报文章 中国学术评价网学术不端行为评议团公告(第3号) 中国学术评价网学术不端行为评议团已对岳东晓博士举报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涉嫌抄袭Stanton Braude博士的论文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一案进行了评议,认定方舟子的文章确系抄袭之作,现将评议书和抄袭剽窃认定证书予以公布,同时将其抄送相关机构。 中国学术评价网版主 柯华 2011年1月1日(北京时间) 文件编号:学评网201101011号 方舟子抄袭案(第1号)评议书 2010年12月16日,中国学术评价网版主柯华博士就岳东晓博士举报方舟子抄袭Stanton Braude的论文一事(见【方舟子涉嫌抄袭剽窃】公示第一号,链接: )召集本评议团进行评议。本评议团由五人组成,其中三人分别拥有生物学博士、生物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两人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从事法律工作。 本评议团采用民事诉讼的优势证据标准,认真审核了举报材料,确认举报人提供了可靠、直接和具体的证据,尽到了自己的举证责任。根据这些证据,本评议团认定,方舟子的《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发表于2008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是根据Stanton Braude博士的论文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发表于1997年7-8月NCSE Reports)翻译、改写而成。但是,方舟子在文章中没有说明自己的资料来源。中国学术评价网将举报材料送达方舟子,请他提出反驳。但是,方舟子放弃了他的举证责任,没有就举报做出任何辩解。 本评议团采用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抄袭定义。中国国家版权局、美国联邦政府内务部、以及美国各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对于抄袭剽窃有相同的定义,即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属于抄袭剽窃。据此,本评议团认定,方舟子上述行为构成典型的跨语际抄袭,属于不可接受的学术不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美国的版权法规对于合理、合法翻译外文作品有相似的界定,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的,属于侵犯版权行为。本评议团敦请柯华先生就方舟子侵权行为通知有关机构。 此致 中国学术评价网版主柯华博士 中国学术评价网 学术不端行为评议团全体成员 2010年12月30日 The Verdict Dec. 30, 2010 As a result of the allegation by Dr. Yue Dongxiao that Dr. Fang Shi-min plagiarized Dr. Stanton Braudes paper, this panel is convened by Dr. Ke Hua, the coordinator of China Academic Integrity Review, to assess whether the accusation is true. The panel consists of five members, three of them hold advanced degrees in biology or medicine, the other two are in the profession of legal justice. Before this assessment, Dr. Fang was offered an opportunity to defend himself and he did not dispute Dr. Yues allegation. Nevertheless, the panel has made an independent and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material evidence and makes the following finding: Dr. Fangs Chinese article, The Predicted Animals (《推测出来的动物》), published on Jan. 16, 2008, in Chinese Youth Daily (《中国青年报》), is a translated version of Dr. Stanton Braudes paper,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 published in the July-August issue of 1997s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NCSE Reports.) Dr. Fang did not acknowledge this fact in his article. Based upon the copyrights laws of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he consensus definition of plagiarism, hold by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nel has unanimously reached the following verdict: Dr. Yues allegation is true, and Dr. Fang did commit plagiarism. As for the copyrights violation issue, this panel urges Dr. Ke Hua to notify the related parties and agencies. The Academic Misconduct Assessment Panel China Academic Integrity Review 方舟子抄袭剽窃证书(第1号) 中文版 链接: 方舟子抄袭剽窃证书(第1号) 英文版 链接: 识别抄袭的方法与实际案例 岳东晓 2010/12/4 据亦明博士揭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达尔文的兰花》是抄自Michel Raynal的预测的马达加斯加蛾子一文。经亦明的逐句比对,确实是抄袭,连原文中三个惊叹号都抄了。这事情不是小事。 《中国青年报》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青年的喉舌。万一Michel Raynal控告《青年报》抄袭、侵权,那不是有损全中国青年的荣誉吗?带着这种忧虑,我在网上搜索了《达尔文的兰花》,结果发现确实是方舟子发表的。同时,我注意到青年网友们还在论坛上传阅方舟子的另一篇文章, 题为《推测出来的动物》,讲的是一名科学家预言在若干条件下存在一种真社群性脊椎动物,后来在非洲找到了是一种生活在地下的无毛的鼹鼠。这也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读了《达尔文的兰花》一文后,我发现方舟子的抄袭特征很明显。虽然是中文,他文中的句子带有明显的西方语言的结构特征,诸如复杂的从句等等。而《推测出来的动物》的一文很多内容也具有非原生汉语的句法特征。当一个人把英文直接翻成中文的时候,译文与原文存在一种拓扑上的同型或同构关系。虽然我不是语言学家,但是这种简单的类比、对应还是会的。 问题在于,如果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的一文属于抄袭,那原文在哪里呢?方舟子文中当然不会有这个明确信息,否则他就拿不到稿费了-- 《中国青年报》是绝不会给一篇抄袭的文章支付报酬的,因为刊登这种文章反而会损害报纸的声誉。 那么让我们做两个基本假设:(1)原文是英语;(2)原文是在网上的。剩下的任务就是用什么关键词作为搜索引擎的输入。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方舟子文中一些关键词的英文对应:Alexander social mole Africa predict. 结果出来的第一篇文章是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作者是华盛顿大学生物系的Stan Braude,发表在1997年七月的《美国科学教育学报》上(Citation: NCSE Reports, 17(4): 12-15)。Braude博士参考了一大堆文献,以及Nancy Berg和Keith Butler等人的建议、意见才写成那篇文章。 再比对Braude的英文原文与方舟子的《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结论不言自明关键部分几乎是一字一句的英译中,对于英语不错的方舟子来说可谓信手拈来、不费功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做这个详细比对。我此文附了三段话示范。这可以算得上推测出来的方舟子抄袭案例。 很多不诚实的人利用中西语言的差异,把一些西方的东西翻译成中文,冒充自己的创作,这种行为既不道德,又违背诚信原则,还构成违法--侵犯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容忍这种行为,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就不用说了。希望我在这里提出的方法能对识别类似的抄袭提供帮助。 附1:段落比较 原文:Alexander could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r fewer species of birds and mammals than there are species of insects, or that birds and mammals have only existed for 160 million and 250 million years respectively, while insects have existed for 350 million years... Instead he asked himself what characteristics a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if it had evolved. 方舟子文: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其进化史也短得多 但是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原文:Alexander predicted that a eusocial vertebrate's nest should be (1) safe, (2) expandable, and (3) 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 that can (4) be obtained with little risk.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ermite nests inside logs. The nest must be safe or it will be exploited as a rich food source for predators. It must be expandable so that workers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nest. It must be supplied with safe abundant food so that large groups can live together with little competition over food or over who must retrieve it. 方舟子文:亚历山大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 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原文: Alexander described this social vertebrate in a series of guest lectures at an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at Flagstaff in 1975 and 1976. At Flagstaff, mammalogist Terry Vaughan suggested to Alexander that his hypothetical eusocial rodent was a perfect description of the naked mole-ratHeterocephalus glaber. He further described the burrowing East African mammal and suggested that Alexander contact Jennifer Jarvis, an authority on African mole-rats. Jarvis had studied the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naked mole-rats but at that time nothing was known about their social system. 方舟子文: 在1975和1976年间,亚历山大在美国各大学巡回报告,介绍他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当他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介绍时,听众中有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对他说,他对这种真社会性动物的介绍,象是在描述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地下啮齿动物裸鼹鼠,并建议亚历山大与研究这种裸鼹鼠的 南非开普敦大学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加维斯这时正在研究裸鼹鼠的生理和生态,但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一无所知。 附2:文献来源: 涉嫌抄袭文章: 作者:方舟子 标题:《推测出来的动物》 出处:2008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链接: (由评议人提供,2010年12月14日访问) 被抄袭文章: 作者:Stan Braude 标题: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 出处:NCSE Reports, 17(4): 12-15. 链接: - 评议书(第1号) 对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涉嫌抄袭剽窃的评议书 评议团主持人: 举报人提供了可信, 直接, 和具体的证据. 这些证据表明, 被举报人在《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中, 确有抄袭行为。 举报人的指控是: 被举报人抄袭。举报人指控被举报人抄袭其他作者的语言(words), 而没有注明出处,这样的行为, 如果证据确凿, 符合通行抄袭的标准 评议依据如下通行的抄袭定义: Plagiarism means the appropriation of another persons ideas, processes, results, or words without giving appropriate credit. (参见 ) 举报人提供的证据是确凿可信的,他给出了被举报人文章和涉嫌被抄袭的文章出处(见2008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和 ncseprojects.org). 经核对, 这两个出处都是真实的,举报人所分析的语句, 分别直接来源于这两个出处, 涉及举报的具体行为。 举报抄袭需要的证据标准, 是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简单说, 抄袭案件的举报人只需要举足够的证据, 证明被举报人有比较大的可能(通俗地说, 就是大于 50 % 的可能性) 实施了抄袭,举报人并不需要举出更高标准的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证据。 通常认为: A 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 has been described as just enough evidence to make it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the fact the claimant seeks to prove is true. (参见 ) 举报人的证据可信, 具体, 直接, 已经达到和超过了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 的标准。 例如, 举报人指出, 根据 Stanton Braude 报道, Alexander 归纳了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的四个特征。原文: Alexander predicted that a eusocial vertebrate's nest should be (1) safe, (2) expandable, and (3) 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 that can (4) be obtained with little risk.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ermite nests inside logs. The nest must be safe or it will be exploited as a rich food source for predators. It must be expandable so that workers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nest. It must be supplied with safe abundant food so that large groups can live together with little competition over food or over who must retrieve it. 方舟子文:亚历山大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 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但是, 被举报人没有给出Alexander 归纳的这四个特征的出处. 无论被举报人是从Alexander 的著作中直接引述原话, 还是间接地概括他的原意, 都应该按照引语和概括的要求, 注明出处。假如被举报人这段叙述转引自Stanton Braude 的报道, 也应该注明来源。但是, 被举报人没有这样做。 举报人关于抄袭的语言分析也是合理的。例如, 举报人对照原文和被举报人文字: Stanton Braude 原文: Alexander could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r fewer species of birds and mammals than there are species of insects, ... 方舟子文: 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 这段话, Stanton Braude推断, Alexander 本来可以指出某个事实, 但实际上从来没有那样做。因此,作者在这里用了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 显然, 作者这个看法, 基于他对Alexander 工作的了解, 所以才说得出本来可以怎么样,但实际上没有怎么样这样的话。而被举报人没有提到Stanton Braude,于是,被举报人制造了一个印象,是他看出Alexander 本来可以指出某个事实, 但实际上从来没有那样做。 这样, 被举报人和Stanton Braude 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 居然得出同样的推断。这显然是误导。 同时, 这段话和原文不仅句子结构相同, 连语气也一样,这样的翻译可以说是忠实的,但是, 被举报人没有说明这是翻译, 也没有说明来源。因此, 这个证据也增加了被举报人抄袭的嫌疑。 翻译, 在注明出处的问题上, 通常和引语、总结等同样要求. 如果是翻译, 和引语、概括一样, 需要注明出处。否则可以做抄袭论处.。例如, 美国大学的有关规定指出: Translat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is not using your own words and ideas and is treated as plagiarism. Translations fall under the guidelines for quotations, summaries and paraphrasing. (见 ) 被举报人没有这样做.。因此, 他这样的翻译只能认定为抄袭。 举报人还指出, 被举报人的抄袭是有意的 (intentional)。被举报人的这篇文章不仅见于上述出处, 还由被举报人自己转贴刊登于他的博客。 在这转贴刊登的过程中, 被举报人有不止一次机会审阅自己的文章, 作必要的修正。但是, 被举报人至今没有改正这个不可接受的行为, 没有说明资料出处,因此, 可以认定, 被举报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疏忽, 而是有意的抄袭。 同样是介绍Alexander 的观点, 被举报人介绍的内容没有超出Stanton Braude介绍的范围,因此, 在注明出处的问题上, 二者应该遵循同样的要求,但是, Stanton Braude注明了他的信息来源, 而被举报人仅仅提到 Alexander 的名字, 而没有给出任何信息来源。这样, 被举报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 是被举报人独立地了解到Alexander 的观点, 而没有参考来自其他任何来源的资料。这种行为, 明显属于不可接受的 material misrepresentation。 总之, 举报人尽到了他举证的责任, 提供了可信, 直接, 具体的证据, 超过了通常要求的preponderance 举证标准, 有力地支持了举报人的指控: 被举报人抄袭了Stanton Braude 关于Alexander 观点的介绍。 既然举报人已经尽到自己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现在转移到被举报人, 被举报人从此有责任提出可信的证据, 反驳举报人的指控,如果被举报人放弃自己的举证责任, 仲裁人或者仲裁机构应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现有证据作出裁决。 评议书(第2号) 对方舟子涉嫌抄袭案(第1号)的评议意见 1. 举报材料是真实的 举报人附1所列资料中文部分与方舟子博客上文章《推测出来的动物》( 2010年12月14日访问)中第三、四、九自然段相同;对应英文部分出自Stanton Braude文章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 ( - 2010年12月14日访问)。 2.抄袭的认定 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全部或者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予以发表的行为。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照抄照搬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二是将他人作品变动句子顺序,更换个别词句后融入自己的作品。 具体到本案,方舟子文章第三、第九自然段将Stanton Braude文章简单翻译后为我所用且没有写明出处--显然,他的翻译也没得到Stanton Braude的允许。第四自然段是将Stanton Braude文章的句子顺序变动后引用(这里他还把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漏译了in)。从形式上看,认定其行为为抄袭并不为过。 从文章的实质内容来判定是不是抄袭的办法之一是把引用的部分去掉,然后看其本质的东西是否存在。方文通篇是围绕Alexander的观点来说明问题的,而去掉这三段(第三段是引出Alexander观点,第四段是Alexander观点内容,第九段是引出Alexander观点的实践)后这篇文章的本质性创作荡然无存,难以再成为一篇文章。 综上,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内容上,方舟子该行为构成抄袭。 评议书(第3号) 举报人举报方舟子于2008年1月16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推测出来的动物 (简称方文)中,有3个自然段系抄袭自Stanton Braude于1997年7-8月发表于《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第17卷第4期第12-17页的文章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简称Braude文)。 举报人提供了被举报人涉嫌抄袭的文章全文和被抄袭的Braude文章的链接,以及对方文和Braoude文相似段落的比对,履行了举报人的举证责任,因此,举报成立。 方文共有11个自然段,Braude文共有20个自然段。方文之第3、4、9段涉嫌抄袭Braude文之第13、15、19段。 方文第3段与Braude文第13段后半部分相比,两者提供的信息基本一致,属于改头换面的抄袭。 方文第4段叙述了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的4个特征,这4个特征Braude文中均有提及,方文在翻译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词汇,把它们连接了起来。 方文第9段是对Braude文第19段前2/3部分比较忠实的翻译,但调整了部分词汇。 方文没有提及Braude的名字,没有声明该文参考了Braude的文章,也没有提及其获得了Braude的翻译许可。 经过比对和分析,评议人认定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之第3、4、9段系抄袭自Stanton Braude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一文之第13、15、19段。 方文来自方舟子博客: Braude文来自《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网站: - 附件: 方文第三段: 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他并没有说母爱是产生真社会性的充分条件,有了母爱就一定会产生真社会性。而且,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其进化史也短得多,可能还没机会进化出真社会性出来。但是亚历山大却采取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举报人提供的方文第三段: 方舟子文: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其进化史也短得多 但是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第13段: In 1974 entomologist and evolutionary theorist Richard Alexander argued that subsocial behavior (that is parental care)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parental manipulation were even more powerful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in insects (Alexander 1974). Across taxa, parental behavior correlates much more strongly with eusociality than does haplodiploidy (Andersson 1984; Alexander and others 1991). Alexander's critics argued that if parental care is a crucial precursor to eusociality, we should expect eusociality to have also evolved among the highly parental vertebrates: birds and mammals. Alexander could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r fewer species of birds and mammals than there are species of insects, or that birds and mammals have only existed for 160 million and 250 million years respectively (Eisenberg 1981; Welty 1979) while insects have existed for 350 million years (Borror and others 1989). Instead he asked himself what characteristics a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if it had evolved. 方文第四段: 亚历山大根据白蚁巢的情形,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第15段: Alexander predicted that a eusocial vertebrate's nest should be (1) safe, (2) expandable, and (3) 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 that can (4) be obtained with little risk.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ermite nests inside logs. The nest must be safe or it will be exploited as a rich food source for predators. It must be expandable so that workers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nest. It must be supplied with safe abundant food so that large groups can live together with little competition over food or over who must retrieve it. 方文第九段: 在1975和1976年间,亚历山大在美国各大学巡回报告,介绍他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当他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介绍时,听众中有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对他说,他对这种真社会性动物的介绍,象是在描述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地下啮齿动物裸鼹鼠,并建议亚历山大与研究这种裸鼹鼠的南非开普敦大学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加维斯这时正在研究裸鼹鼠的生理和生态,但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一无所知。她正奇怪为什么抓来的裸鼹鼠在实验室里都不能生育,在收到亚历山大的来信后,才想到它们可能是真社会性动物。 第19段: Alexander described this social vertebrate in a series of guest lectures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Texa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at Flagstaff in 1975 and 1976. At Flagstaff, mammalogist Terry Vaughan suggested to Alexander that his hypothetical eusocial rodent was a perfect description of the naked mole-rat Heterocephalus glaber. He further described the burrowing East African mammal and suggested that Alexander contact Jennifer Jarvis, an authority on African mole-rats. Jarvis had studied the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naked mole-rats but at that time nothing was known about their social system. Subsequent field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are in fact eusocial, as Alexander's model had predicted, and that the other elements of his model are accurate as well (Braude and Lacey 1992; Jarvis 1981; Sherman and others 1991; Sherman and others 1992). This case demonstrates one type of predictive power in modern evolutionary theory. 方文第9段: 在1975和1976年间,亚历山大在美国各大学巡回报告,介绍他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当他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介绍时,听众中有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对他说,他对这种真社会性动物的介绍,象是在描述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地下啮齿动物裸鼹鼠,并建议亚历山大与研究这种裸鼹鼠的南非开普敦大学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加维斯这时正在研究裸鼹鼠的生理和生态,但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一无所知。她正奇怪为什么抓来的裸鼹鼠在实验室里都不能生育,在收到亚历山大的来信后,才想到它们可能是真社会性动物。 第19段: Alexander described this social vertebrate in a series of guest lectures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Texa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at Flagstaff in 1975 and 1976. At Flagstaff, mammalogist Terry Vaughan suggested to Alexander that his hypothetical eusocial rodent was a perfect description of the naked mole-rat Heterocephalus glaber. He further described the burrowing East African mammal and suggested that Alexander contact Jennifer Jarvis, an authority on African mole-rats. Jarvis had studied the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naked mole-rats but at that time nothing was known about their social system. Subsequent field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are in fact eusocial, as Alexander's model had predicted, and that the other elements of his model are accurate as well (Braude and Lacey 1992; Jarvis 1981; Sherman and others 1991; Sherman and others 1992). This case demonstrates one type of predictive power in modern evolutionary theory. 评议书(第4号) 对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涉嫌抄袭剽窃的鉴定 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2008年1月16日的文章《推测出来的动物》,不包括题目和作者名字,共11个自然段,1793个汉字和标点符号。 其中,第2)到第9)自然段,共1251个汉字,完全抄袭自Stanton Braude1997年发表在《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的一篇叫《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的文章里面的内容(见引用中部分英文内容),不但内容一样,而且方舟子文章第2)到第9)自然段内容的顺序和Braude文章的顺序完全一样,不存在任何的编译。 方舟子的《推测出来的动物》抄袭剽窃率达到惊人的1251/1793=69.7%,当然,方在行文时,有时稍微加了一点补充和修饰。也就是说,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的第2)到第9)自然段,共8个连续的自然段,完全是整篇抄袭和剽窃自Braude文章中的几个连续的自然段。 只有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常识时,行文可以不用提供来源,比如地球是圆的,地球围绕太阳转等。 如果所写的文字,是来自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来自别人的解释,或来自别人的文章,而不是作者自己的发现,都要引用,给别人以credit,否则就是占有别人的成果,就是抄袭剽窃。 如果把英语变成汉语,就不叫剽窃和抄袭的话,那么,世上就不存在翻译这行业了,那么严复可以在他所有翻译的书上,在『作者』一栏上,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写上『严复』的大名了。 请见最后我对方文和Braude文的逐句对比。 【敬请注意:下面的Braude原文句子和方舟子的原文句子,在原来各自文章中的前后顺序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中间没有任何的其他句子。】 Quote: 推测出来的动物   方舟子 1793字   1) 人类经常被称为社会性动物,但是和蜜蜂、蚂蚁、白蚁之类的社会性昆虫相比,其社会性就不值一提了。社会性昆虫的成员不仅在工作方面有天生的严格分工,而且连生殖也分工了:只有一只后负责繁殖后代,其他的雌性昆虫则都丧失了繁殖功能,成为忙碌的工作者。这种现象称为真社会性。它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   2) 这些社会性昆虫有一个与其他昆虫不同的特征,它们并不是只生不养,而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照料后代。因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亚历山大在 1974年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时间延长的母爱是进化出真社会性现象的主要因素。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反驳说,如果母爱对真社会性的产生这么重要的话,为什么母爱最强烈的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存在真社会性?为什么只有昆虫才有真社会性?   3) 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他并没有说母爱是产生真社会性的充分条件,有了母爱就一定会产生真社会性。而且,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其进化史也短得多,可能还没机会进化出真社会性出来。但是亚历山大却采取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4) 亚历山大根据白蚁巢的情形,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5) 根据这些真社会性动物窝的必备特征,亚历山大预测,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不可能像蜜蜂、蚂蚁的窝一样建在树上或树中,因为没有哪种树可以大到容纳一个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群体。这种窝只能全部埋在地下。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能完全在地下生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都不行),所以这种脊椎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地下生活的哺乳动物以啮齿动物最多,所以真社会性脊椎动物最有可能是啮齿动物。   6) 一般的地下啮齿动物(比如鼹形鼠)以草根为食,亚历山大认为这种食物的量太少,只适合于独居动物自己分开了去找。真社会性脊椎动物应该以大型的树根或块茎为食物。   7) 这类脊椎动物的天敌(例如蛇)将能够钻进它们的地下窝中,但是不可能在那里横行,一只或数只英勇的个体会不惜牺牲将入侵者驱逐出去。这会导致真社会性动物中主管繁殖的后和工作者进化出不同长度的寿命和生殖功能。   8) 那么,这种脊椎动物最可能生活在哪里呢?它们应该生活在有雨季和旱季交替的热带,因为这种地区的植物为了度过旱季,普遍具有大型的根和块茎储存水分和养分,是这种动物的最佳食物。这种动物的窝应该建造在坚硬的粘土之下,才不会有天敌通过挖掘将它们的窝暴露在露天之下一举歼灭。这两点表明,非洲的林地和灌木丛将会是它们的最佳生活地点。 9) 在1975和1976年间,亚历山大在美国各大学巡回报告,介绍他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当他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介绍时,听众中有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对他说,他对这种真社会性动物的介绍,象是在描述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地下啮齿动物裸鼹鼠,并建议亚历山大与研究这种裸鼹鼠的南非开普敦大学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加维斯这时正在研究裸鼹鼠的生理和生态,但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一无所知。她正奇怪为什么抓来的裸鼹鼠在实验室里都不能生育,在收到亚历山大的来信后,才想到它们可能是真社会性动物。   10) 1977年,加维斯在野外挖了一窝40只裸鼹鼠在实验室中养育。经过3年的观察,证实了裸鼹鼠的确是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在野外,裸鼹鼠一窝大约有七、八十只,能多达300只,但是只有一只鼠后和一到三只雄鼠能繁殖,其他都是不育的工鼠,而它们的习性,与亚历山大预测的完全相符。后来加维斯及其学生又发现还有一种非洲鼹鼠纳米比亚的达马拉兰鼹鼠也是真社会性动物,它们的个头较大,成员数量较少(一窝最多40只),但是其习性也符合亚历山大的预测。   11) 神创论者往往指责进化论无法预测,只会当马后炮,不是科学。某些物理学背景的人士,也喜欢说进化论不象物理学那样能够做精确的预测,言下之意是说进化论即使是科学,也是属于比较低等的。生物现象要比物理现象复杂得多,预测也困难得多,但是,进化论史上也有过许多精彩的预测,亚历山大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以及达尔文对天蛾的预测(《达尔文的兰花》,本版2006年 7月19日),就是很好的例子。 2008.1.12. (《中国青年报》2008.1.16) (XYS20080117) 链接时请用: Quote: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Titl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 Author(s): Stanton Braude Volume: 17 Issue: 4 Year: 1997 Date: JulyAugust Page(s): 1215 In 1974 entomologist and evolutionary theorist Richard Alexander argued that subsocial behavior (that is parental care)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parental manipulation were even more powerful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in insects (Alexander 1974). Across taxa, parental behavior correlates much more strongly with eusociality than does haplodiploidy (Andersson 1984; Alexander and others 1991). Alexander's critics argued that if parental care is a crucial precursor to eusociality, we should expect eusociality to have also evolved among the highly parental vertebrates: birds and mammals. Alexander could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r fewer species of birds and mammals than there are species of insects, or that birds and mammals have only existed for 160 million and 250 million years respectively (Eisenberg 1981; Welty 1979) while insects have existed for 350 million years (Borror and others 1989). Instead he asked himself what characteristics a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if it had evolved. Alexander based his answer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ective force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insect eusociality and hypothesized a eusocial vertebrate. He created a 12-part model for a eusocial vertebrate, based on this body of theory. He had no idea that a mammal 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existed. Alexander predicted that a eusocial vertebrate's nest should be (1) safe, (2) expandable, and (3) 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 that can (4) be obtained with little risk.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ermite nests inside logs. The nest must be safe or it will be exploited as a rich food source for predators. It must be expandable so that workers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nest. It must be supplied with safe abundant food so that large groups can live together with little competition over food or over who must retrieve i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nest characteristics suggested that the animal would be (5) completely subterranean because few logs or trees are large enough to house large colonies of vertebrates. Being subterranean further suggested that the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be (6) a mammal and even more specifically (7) a rodent since many rodents nest underground. The primary food of the hypothetical vertebrate would be (8) large underground roots and tubers because the small grassy roots and grubs that moles feed on are so scattered that they are better exploited by lone individuals and would inhibit rather than encourage the evolution of eusociality. The major predator of the hypothetic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to be (9) able to enter the burrow but be deterred by the heroic acts of one or a few individuals. This would allow for the evolution of divergent life lengths and reproductive value curves between workers and reproductives. Predators fitting this description would include snakes. The eusocial vertebrate was also expected to (10) live in the wet-dry tropics because plants there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large roots and tubers that store water and nutrients to help them survive the dry periods. The soil would need to be (11) hard clay because otherwise the nest would not be safe from digging predators.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suggested (12) the open woodland or scrub of Africa. Alexander described this social vertebrate in a series of guest lectures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Texa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at Flagstaff in 1975 and 1976. At Flagstaff, mammalogist Terry Vaughan suggested to Alexander that his hypothetical eusocial rodent was a perfect description of the naked mole-rat Heterocephalus glaber. He further described the burrowing East African mammal and suggested that Alexander contact Jennifer Jarvis, an authority on African mole-rats. Jarvis had studied the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naked mole-rats but at that time nothing was known about their social system. Subsequent field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are in fact eusocial, as Alexander's model had predicted, and that the other elements of his model are accurate as well (Braude and Lacey 1992; Jarvis 1981; Sherman and others 1991; Sherman and others 1992). This case demonstrates one type of predictive power in modern evolutionary theory. Quote 【敬请注意:下面的Braude原文句子和方舟子的原文句子,在原来各自文章中是前后同样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中间没有任何的其他句子。】 In 1974 entomologist and evolutionary theorist Richard Alexander argued that subsocial behavior (that is parental care)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parental manipulation were even more powerful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in insects (Alexander 1974). Across taxa, parental behavior correlates much more strongly with eusociality than does haplodiploidy (Andersson 1984; Alexander and others 1991). 方文:这些社会性昆虫有一个与其他昆虫不同的特征,它们并不是只生不养,而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照料后代。因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亚历山大在 1974年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时间延长的母爱是进化出真社会性现象的主要因素。] Alexander's critics argued that if parental care is a crucial precursor to eusociality, we should expect eusociality to have also evolved among the highly parental vertebrates: birds and mammals. 方文: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反驳说,如果母爱对真社会性的产生这么重要的话,为什么母爱最强烈的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存在真社会性?为什么只有昆虫才有真社会性? Alexander could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r fewer species of birds and mammals than there are species of insects, or that birds and mammals have only existed for 160 million and 250 million years respectively (Eisenberg 1981; Welty 1979) while insects have existed for 350 million years (Borror and others 1989). 方文:亚历山大本来可以回答说,他并没有说母爱是产生真社会性的充分条件,有了母爱就一定会产生真社会性。而且,跟昆虫相比,鸟类、哺乳类的种数少得多,其进化史也短得多,可能还没机会进化出真社会性出来。 Instead he asked himself what characteristics a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if it had evolved. 方文:但是亚历山大却采取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Alexander predicted that a eusocial vertebrate's nest should be (1) safe, (2) expandable, and (3) in or near an abundance of food that can (4) be obtained with little risk.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ermite nests inside logs. 方文:亚历山大根据白蚁巢的情形,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 The nest must be safe or it will be exploited as a rich food source for predators. 方文: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 It must be expandable so that workers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nest. 方文: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 It must be supplied with safe abundant food so that large groups can live together with little competition over food or over who must retrieve it. 方文: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The limitations of the nest characteristics suggested that the animal would be (5) completely subterranean because few logs or trees are large enough to house large colonies of vertebrates. 方文: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不可能像蜜蜂、蚂蚁的窝一样建在树上或树中,因为没有哪种树可以大到容纳一个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群体。这种窝只能全部埋在地下。 Being subterranean further suggested that the eusocial vertebrate would be (6) a mammal and even more specifically (7) a rodent since many rodents nest underground. 方文: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能完全在地下生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都不行),所以这种脊椎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地下生活的哺乳动物以啮齿动物最多,所以真社会性脊椎动物最有可能是啮齿动物。 The primary food of the hypothetical vertebrate would be (8) large underground roots and tubers because the small grassy roots and grubs that moles feed on are so scattered that they are better exploited by lone individuals and would inhibit rather than encourage the evolution of eusociality. 方文:一般的地下啮齿动物(比如鼹形鼠)以草根为食,亚历山大认为这种食物的量太少,只适合于独居动物自己分开了去找。真社会性脊椎动物应该以大型的树根或块茎为食物。 The major predator of the hypothetical vertebrate would have to be (9) able to enter the burrow but be deterred by the heroic acts of one or a few individuals. 方文:这类脊椎动物的天敌(例如蛇)将能够钻进它们的地下窝中,但是不可能在那里横行,一只或数只英勇的个体会不惜牺牲将入侵者驱逐出去。 This would allow for the evolution of divergent life lengths and reproductive value curves between workers and reproductives. Predators fitting this description would include snakes. 方文:这会导致真社会性动物中主管繁殖的后和工作者进化出不同长度的寿命和生殖功能。 The eusocial vertebrate was also expected to (10) live in the wet-dry tropics because plants there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large roots and tubers that store water and nutrients to help them survive the dry periods. 方文:那么,这种脊椎动物最可能生活在哪里呢?它们应该生活在有雨季和旱季交替的热带,因为这种地区的植物为了度过旱季,普遍具有大型的根和块茎储存水分和养分,是这种动物的最佳食物。 The soil would need to be (11) hard clay because otherwise the nest would not be safe from digging predators.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suggested (12) the open woodland or scrub of Africa. 方文:这种动物的窝应该建造在坚硬的粘土之下,才不会有天敌通过挖掘将它们的窝暴露在露天之下一举歼灭。这两点表明,非洲的林地和灌木丛将会是它们的最佳生活地点。 Alexander described this social vertebrate in a series of guest lectures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Texa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at Flagstaff in 1975 and 1976. 方文:在1975和1976年间,亚历山大在美国各大学巡回报告,介绍他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 At Flagstaff, mammalogist Terry Vaughan suggested to Alexander that his hypothetical eusocial rodent was a perfect description of the naked mole-rat Heterocephalus glaber. He further described the burrowing East African mammal and suggested that Alexander contact Jennifer Jarvis, an authority on African mole-rats. 方文:当他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介绍时,听众中有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对他说,他对这种真社会性动物的介绍,象是在描述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地下啮齿动物裸鼹鼠,并建议亚历山大与研究这种裸鼹鼠的南非开普敦大学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 Jarvis had studied the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naked mole-rats but at that time nothing was known about their social system. 方文:加维斯这时正在研究裸鼹鼠的生理和生态,但对它们的社会行为一无所知。 评议书(第5号) 对方舟子推测出来的动物一文涉嫌抄袭的评议书 1.该文应该是两篇原始文献综合而来,其中之一是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Discovery of Eusociality in the Naked Mole Rat; 通过对该文章和方文的比对我们可以发现,方文不但有数大段文字直接翻译自该文,而且方文前半部分的说理和叙述乃至行文的思路和框架也都直接翻译自该文,有些甚至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2.方文的前半部分引用自以上英文文献,而方文的后半部分则是对该种动物的描述。从描述的内容看,令人感觉象是翻译自美国某个科学记者对该种动物的报道,但原始的英文文献我目前还没有找到。 3.结论:方文到底算不算抄袭?本人认为,方的该文非原创作品,可以算做是翻译或者编译作品。由于该文的主要思想和内容都来源于一到两篇英文文献,如果方将之作为自己的原创作品,则是抄袭。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422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吕克·蒙塔尼与分子顺势疗法
libenyi 2011-1-9 09:58
分子顺势疗法的领军人物是艾滋病毒的发现者之一、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 近几年来,蒙塔尼一直在声称他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在高度稀释的水溶液中的细菌DNA和 艾滋病毒DNA能够诱导水分子发射电磁波信号。即使把DNA稀释10的18次方倍,理论上已不 存在任何DNA分子,他仍然能检测到电磁波信号。他声称从自闭症、艾滋海默症和帕金森症 病人的高度稀释体液中能检测到这种电磁波信号,据此提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观点: 这些神经系统疾病都是由于肠道里的细菌跑到大脑里伤害了大脑引起的,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也可以用某种频率的电磁波来消灭细菌DNA产生的电磁波。 蒙塔尼在国外到处推销这些革命性学说,不仅得不到任何资助,还成了笑柄。 在2008年他因为当年发现艾滋病毒与人分享诺贝尔奖之后,他在国外学术界的遭遇并没有改变, 但是在中国却时来运转:上海交通大学聘请他担任全职教授,据说将投资三亿元成立 以他名字命名的生物医学研究所,专门研究这门分子顺势疗法。于是这位早该退休的78岁老人, 由于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能让国内高校创下聘请诺奖获得者作全职教授的先例, 终于在中国焕发了青春,到中国领导医学革命来了。 中国人习惯把现代医学叫做西医,以表示和中国传统医学相对立。其实现代 医学是世界医学,西方国家自己也有多种形式的传统医学,有的至今作为另类医 学在民间流传。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顺势疗法。它是18世纪德国乡村医生哈尼曼发 明的。1796年,因为不满当时医学乱用药,改行当了翻译的哈尼曼在翻译一本英 文医学著作时,获悉金鸡纳能够治疗疟疾。他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物的作用,服用 了大量的金鸡纳,出现不良反应。据他说,这些症状和疟疾相似,他因此灵机一 动,提出了一个理论:那些能使健康人出现某种病的症状的东西,是治疗这种病 的良药。他按这个理论发明了顺势疗法,以表示和一般的对抗疗法不一 样。   为了避免药物的毒性,哈尼曼用水对药物进行了稀释,而且提出了一个更惊 人的理论:把药物稀释得越多倍,药效就越强。哈尼曼提出,大多数药物都应该 稀释10的60次方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往海洋里滴一滴水,也不过稀释了10 的26次方,也就是说,顺势疗法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浓度,通常比沧海一粟还要低 得多。有人可能觉得奇怪,配一种顺势疗法的药物,把全世界的水都用完也不够 啊,怎么配的呢?其实有点初中化学常识的人就能轻易做到:你不需要一次性地 稀释,只要采用连续稀释的办法,想要稀释多少倍、多少次方都可以。   以曾在国内销售的一种稀释10的23次方倍的护肝液为例:拿一颗护肝药 (什么药其实不重要,反正最后都是水),用水溶解,取出其中一毫升(算是原 液),滴到1升水中,混匀了,就稀释1000倍了。再从中取出1毫升,滴到1升水 中,混匀了,就稀释10的6次方倍了。如此连续稀释下去,总共花个十几分钟, 连续操作8次,最后一次只加100毫升水,就可以获得100毫升的护肝液,每 30毫升售价1000多元!如果你对所有的稀释液都不抛弃,全都配成护肝液, 理论上你用1毫升原液可以获得10的23次方毫升的 护肝液,不过那样的话全 中国的水都得被你用光。这其中的成本其实就是水,最初的1颗药的费用和劳动 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这还不是最惊人的。顺势疗法有一种药物,是把一小块鸭肝 或鸭心组织用水稀释了10的400次方倍制成的。这种药物在美国的年销售额 是2千万美元,而用一只鸭子就可以满足全部的原料要求了。   根据阿芙伽德罗定律,1摩尔的任何物质包含有大约10的24次方个分子,也 就是说,稀释到10的24次方倍以后,已不可能含有被稀释的成分的一个分子,全 都是水分子了。所以买顺势疗法药物,就是在高价买水,吃顺势疗法药 物,就是在喝高价水。但是国外仍然有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去喝水。比如有 一位因为汉语讲得很溜、经常上中国电视节目的法国小伙子就相信顺势疗法,曾 经在某个节目中对我说吃顺势疗法药物效果不错。顺势疗法药物如果能 够有任何效果,也不神奇,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一、心理暗示作用,或者所 谓安慰剂效应,许多疾病通过心理暗示也能治愈;二、有些疾病,患者喝水 对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   在现代医学兴起之前,乱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靠喝水治 病反而有其合理之处。因此顺势疗法在19世纪曾风靡一时,但是进入20世纪后,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就渐渐衰落。在20世纪20年代,最后一所顺势疗法学校在 美国关闭。目前美国正规的医学院都不开设顺序疗法的专业,正规的医院也不采 用这种疗法。顺势疗法在国际医学界被公认为伪科学、伪疗法,甚至被当成江湖 骗术。但是国外民间相信它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仅有像上述法国小伙子那样的没 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有大学教授,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试图为顺势疗法 提供科学依据,声称在药物稀释过程中,改变了水的结构,虽然稀释到最后药物 成分没有了,但是水有了药物的记忆,所以有了药效。这种观点不仅与物理、 化学原理不符,逻辑上也说不通。用来稀释药物的水又不是凭空出现的,在其循 环、流淌、运输、纯化等等过程中接触过无数杂质,该留下多少物质的记忆 啊?凭什么只有稀释时接触的那种药物才能给水留下记忆?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MENDEL:方舟子讲“诚”,妓女讲“贞”
chemicalbond 2010-12-24 23:29
【注: Mendel 是海外中文网络传说中的 白字先生 ,下面是他在 星湖沙龙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读到文章最后时,觉得值得转载。 “ 这是一个价值混乱的年代,这也是个价值混乱的国度 ” ,简直是画龙点睛,直接触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弊病。 方舟子 抄袭的案例非常多,近日有人在开始做系统的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中国学术评价网】 中国青年报 长期发表方舟子剽窃的文章,对网民的揭发毫无作为,值得网民们继续鄙视下去。】 方舟子说『原本应该更有诚信的名人,偏偏却没有诚信』。 这话讲得很好。 方舟子作为拥有美国生物学博士并“投身和致力”于中国科学精神推广的『科普事业』上。 那么, 方舟子作为一个“名人”,就更应该带头从事“诚信”的言行 。 然而,事实 正相反。 方舟子在极力要求别人讲“诚信”的时候,自己却从事“剽窃和抄袭”的勾当。 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并在被大家揭露和声讨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地从事“剽窃和抄袭”的『科普事业』。 方舟子被揭露出来的“剽窃和抄袭”案例,可谓令人“触目惊心”。 方舟子十几年来,几十次地把别人发表在网络或期刊上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或稍加改动后,写上自己的大名,发表在中国的期刊报纸上,然后收集起来,出版成书,作者当然是『方舟子』。 这种赤裸裸的“剽窃和抄袭”行为, 偶尔为之,可以理解; 被人揭发后羞于为之,可以理解。 然而,方舟子在高举『中国的良心』,中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的大旗的时候,竟然『怡然自得』地继续从事“剽窃和抄袭”的科普事业,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这实在太无耻了。 更无耻的是,就是这样多年“剽窃和抄袭”别人文章的人,竟然在报纸上大谈“诚信”,要求别人“讲诚信”。 这就好比妓女开坛讲解保持“贞操”是多么重要一样可笑。 方舟子说“不诚信者应该得到惩罚,付出代价”,说的也很好。 方舟子能做出“接客的时候讲贞操”这样的怪事,主要是因为方舟子多年来的“剽窃和抄袭”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也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相反,方舟子因此却得到更多的,更让人眩目的头衔。 CCAV盛赞方舟子的行为是“感动中国”; 【大概是指CCTV】 新华社记者 刘菊花 发表文章盛赞 方舟子是“圣人 ”; 【 刘菊花 即传说中的 方舟子妻 】 中国青年报 等媒体依然发表方舟子‘剽窃和抄袭”来的“科普”文章。 这是一个价值混乱的年代。 这也是个价值混乱的国度。 ===================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2010,不应忘掉的这些字:诚   2010-12-22北京晨报   方舟子:   诚   2010年对我来说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回想起来应该是独特的一年。遇到了很 多事情,好事也有,坏事也有。出了一本书,打了很多假,也被人打了。   首先是感受到了微博的力量,从对唐骏打假开始,后来一连串的打假都是从 微博上发现的,也是从微博上开始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在这个信息流动非常 畅通的时代,不仅仅是传播的快速,同样很多东西也都无法隐瞒。   倘若将我遇到的这些事情联系起来,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诚信 有关,像假学历、假产品、假论文等。可以说,现在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诚信缺失 的时代,很多原本应该更有诚信的名人,偏偏却没有诚信。而且诚信危机不仅仅 是名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个别人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产生这种危机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教育的、个人的……   危机之下,同样应该有解决的渠道,那就是应该建立一个社会的诚信体制, 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还应该是制度上的,诚信者应该获得尊敬和承认,不诚信者 应该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样大家才会讲诚信。 (XYS20101223) ★★★★★★★★★★★★★★★★★★★★★★★★ 【不同的价值观点,唯一的事实真相】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149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网络新发现——技能交换
Mount 2010-10-16 19:14
网络新发现技能交换 晚饭后走到办公室的走廊里,看到报栏里的中国青年报,就随手翻看起来,这样也可以帮助一下消化。这些天忙着做实验,所以一直没怎么看这几天的报纸。翻到12号的一期时,看到这样一个标题:网上风行换本事 88.9%网友愿做技客。这个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换本事?怎么换? 看了正文之后才发现,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流行技能交换了,并且已有不少人从中受益,所以很好奇地回到办公室,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技能交换网。这里就不给出具体链接了,免得被误认为做广告,如果你不是很懒的话,可以自己baidu一下。由于版权问题,所以就不全文转载了,不然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不过可以贴出中国青年报的报道链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0/12/content_3424531.htm 。 我是感觉这样的平台是很好的,这类平台的产生也是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方便之一,当然在它诞生之初,没人会想到它还有着本事。 不过我认为现在这类平台还有不少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效率太低,注册用户只用提供非常简单的信息,如果要像找到合适的技友是很难的一件事,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互帮互助的朋友已经不多,更何况这个看不着摸不到的互联网呢,当然肯定有一些收益的技友了,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像找到合适的技友还是需要花费不少精力的。或许这类平台与其它一些网站(如开心网,腾讯等)合作会有更好的前景,因为这类网站包含的信息更多,更真实,不过提醒一下: 注意防骗 。 总体来说我是看好这样的技能交换平台的,也希望它们发展的更好,让更多的技友获益。毕竟这个年头专门请人教还是很花钱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9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立此存照:不必害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fs007 2010-9-11 13:10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阅读我针对不懂装懂科普作者的嘲笑 』 方舟子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阵子我的主要时间都用于和警方配合调查、应付媒体采访,没有心思关注其他新闻。直到今天网上网下认识不认识的全来问我麻疹疫苗该不该打,我的小孩也带回了一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知情同意书”要我签字,我才注意到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而网上有谣言称这次所用的疫苗其实是“从美国进口的慢性毒药”,是美国“共济会”要灭绝中国人的阴谋。 虽然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及时辟谣,此次所用麻疹疫苗全部来自国产,已使用多年,质量是有保障的,但是仍然不能消除很多人的疑虑。北大医学部一位经常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的副教授更是以专家的身份吓唬大家不要注射疫苗。其他的人也提出了一些疑问:目前并无麻疹流行的疫情,为什么要统一注射疫苗?家中儿童此前已经注射过麻疹疫苗,还有必要再注射一次吗? 这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计划,不是因为有疫情,而是为了实现全国消除麻疹的目标。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我国相应地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但是这几年来我国麻疹报告发病率都接近10/10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已提供了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但是还有一部分儿童未能获得常规免疫服务,少数儿童虽接种过麻疹疫苗却未能产生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强化免疫运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是指在短时间内统一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让足够多(至少95%)的人产生了抗体,才能形成免疫屏障,阻断病毒传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法,并非中国卫生部的发明。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1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当地和全球的麻疹发病率。例如,美洲各国早在1989~1995年期间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和每4年进行1次后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02年11月以来,美洲未发现有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强化免疫活动。自2004年以来,陆续有27个省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针对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更是在全国、全省范围内经常进行,世界卫生组织还为此在1988年设立了世界强化免疫日(每年的12月15日)。只不过这些活动的动静不像这次那么大,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而已。 有人觉得奇怪,家中儿童已经接种过一次甚至两次麻疹疫苗,为什么还要求也一起再接种一次?这是因为麻疹疫苗接种后,仍有一小部分人免疫不成功。免疫不成功的人群虽然比例很小,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强化免疫为这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对已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进行检测,看是否产生了针对麻疹病毒的抗体,如果已产生了就不必再接种,没有产生再接种。但是实际上要一一检测每个个体体内是否有麻疹抗体,成本很高,组织很困难,是不可行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大家一起补一针,这样即使有一小部分人没接种成功,也会受到保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在进行强化免疫时不考虑是否已有免疫史。曾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可以再接种一剂或多剂麻疹疫苗而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中国这次强化免疫行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和赞赏,却在一些公众中引起了不安和恐慌。这固然与此前的“疫苗质量事件”导致中国卫生部门公信力下降有关,也是某些人故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的结果。强化免疫活动必须要有足够多(95%以上)的易感人群接受了接种并产生了抗体才能成功,如果有太多的人因为听信谣言不参与,就会使整个计划失败。那么,对那些以专家的身份造谣惑众,破坏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是否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呢? 卫生部有关这次活动的材料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家长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同时也有义务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保护我国儿童不受麻疹疾病的侵扰作出贡献。”我的小孩虽然此前已接种过两次含麻疹疫苗的麻风腮疫苗,有99%的可能已对麻疹免疫,但是我还是要根据要求让其再接种一次。今天让我们的孩子多挨一针,是为了未来的孩子能够从此不挨针。 2010.9.7. (《新华每日电讯》2010.9.10)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阅读我针对不懂装懂科普作者的嘲笑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35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也可以这么不负责?
tianfei906 2010-7-19 19:52
今年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生典礼上讲话,由于有媒体报道,特别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可以说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并被赋予‘根叔’雅称。岂止2010年7月19日19:23分,在百度上搜索‘根叔’,共计149万多条相关网页信息,百度百科还出现了‘根叔’这个词条,可见其影响深远。 从‘根叔’出名后,一些地方小报也挖掘当地有类似‘根叔’毕业赠言风格的校长、院长等讲话,其中成都商报就有报道“ 成都一高校院长毕业演讲写首打油诗 比根叔还放肆 ”,该报道被袁岳看见,并写成博文“ 今日感慨:校长毕业致辞没水平 ,随后被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题目改为“ 大学校长毕业致辞没水平 ”。该文中的一个致命错误认为成都商报报道的那位院长是跟风‘根叔’,原文中一句话可以验证: 我在成都的某报上也看到登出了一堆大学校长们跟着根叔风格整的毕业致辞 。这应该不是我理解有误吧,请看 中国日报 转载中国青年报后,将名字改为“ 校长跟风学“根叔”真够寒碜的 ”。 袁岳在博客上写该文观点虽有错,但他是在个人博客上写,有所偏颇,在所难免。袁岳在没有仔细看成都商报的那篇报道,也没有去核实文中主人翁陈老师的相关文章而写成的博客,却被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上全文转载的,不知纸质媒体上有没有)不经核实全文转载,而后被中国日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转载,这相当于指名道姓说成都那位院长的讲话是在跟风‘根叔’。其实,成都那位院长本人早有耳闻,曾记得也听过他的报告,也见过2008、2009、2010年他在他们学院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在一些同学、老师的QQ空间有所转载,在他本人的博客(博客地址: 井民blog )上也有记载,他的上课、讲话的确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应该也是独具一格吧。可怎么在中国青年报上就成了他是跟风‘根叔’呢?而刚看了他的博文,就是他所在的校领导都开玩笑的说:他是‘根叔’第二。该老师在新博文中写下这样的话“ 在此起个誓:包括袁姓写手在内,哪位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从中找出一丝“根叔”风,井民愿拿这副细皮嫩肉的手板心,滋滋地煎条鲫鱼给他享用。 ” 其实,促使我写这篇博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成都的那位院长平反:他不是跟风‘根叔’,而是使我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 媒体的良知和职责 。中国的媒体,在一些人看来是为有钱有势的人说话,而中央大报,如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在很多问题上是被人们视为圣旨,是国家和党政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风向标,理应将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而从以上的这个报道中,我们看出:中国青年报并没有落实新闻媒体应尽责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而还大言不惭的在网站有免责声明: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你的这个网站不是博客、不是论坛等公众灌水的地方,也不是娱乐八卦期刊和报纸,因此,不管你内部的写手写的、还是转载的文章,至少在事件或观点的真实性上要负责。不能见风使陀,捕风捉影,在没有核实情况下,就发表或转载文章。如果不对文章真实性负责,那有人声称在中国大陆某人获得了诺贝尔,或者中国国家足球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是不是你也会豪不犹豫的全文转载? 作为国家的权威报刊,新闻的真实性是首要的 。如果这些权威都不权威,而新闻只是传播个人带偏见思想的阵营,我们还去相信哪个?普通老百姓还会对党和国家信任吗?中央的报刊、杂志更应负责将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认真核查后,再发表和公布。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006 次阅读|3 个评论
笑坏大蓝蝶的劣质科普
fs007 2010-7-19 03:47
按 :我在 2009 年 10 月,针对方舟子在 9 月底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进行了质疑与嘲笑,当时网友还嘲笑我是为方舟子而生。我偶尔朝方舟子的科普出手,是证明一点,人无完人,科学,需要认真与谦卑。我从不苛责方舟子,因为针对其科普文章我最常采用的批判标准,是引用他的相关语录。人,是需要方舟子译错了的那种完整性( Integrity ,人格自洽性)的,当方舟子攻击别人科普时,是需要想到自己的科普要经得起同样的检验的,当方舟子嘲笑别人英文水平差时,就当想到同样的标准将会应用到自己头上。本文由整理此前发表在其它博客上的文章整理而来,主要是去掉了尖酸的人身攻击语言。 摘要 :本文针对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 2009.9.30 上的《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进行质疑与批评。该文科学错误累累,作者严重欠缺专业知识,写作随意,误导青年。作者不能译出专业名词;对大蓝蝶的描述欠缺精准;对大蓝蝶的生物学分类欠缺了解,张冠李戴;作者抄自有关资料的知识,如果不严格按照原文直译,就多见错误;作者对于有关生物的习性严重无知,犯常识性错误;作者对于科学与大蓝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巨大的盲点。总结而言,该文是显而易见的劣质科普,《中国青年报》常登载此种劣质科普,有关编辑应当提升科学素养,对于相关稿件,应当提请专家审评。 全文 : 连岳给松鼠会的科普文集作序,说科普作者要谦卑,科普告诉了我们一个常 识: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对此方舟子甚为不满,他抗议说, 科普作者不一定都只写自己的专业,但是应该只写自己搞明白的内容。即使是自己的专业,没有搞明白的,也不应该写(我就经常见到国内一些生物学专业的人士乱 谈进化论);不是自己的专业,搞明白了,也完全可以写。 方舟子搞明白了他自己的专业么?某种程度上,方舟子以达尔文在中国的转世灵童自居,咱们检验一下方舟子的生物学科普。 1 、小蚂蚁再次拌倒大作家 方舟子英语水平并非象他斥责别人英文差时暗示的那么高。他写过哨刺金合欢的寄居蚁的科普,但连几个蚂蚁的专业名词都译不出来。这次难倒方舟子的是什么蚂蚁呢?从方舟子的文章中,知道是一种红蚁( Myrmica ),其学名叫 Myrmica sabuleti ,或者完整地叫 Myrmica sabuleti Meinert, 1861 ,是作者 Meinert 在 1861 年首先鉴定发现的。 Sabulet 是收集者的名字,后来就以他的名字作了此蚁的名字,应当音译为沙百利红蚁,或者按照习惯译为沙氏红蚁。沙氏红蚁是红棕色的。 事实上有关大蓝蝶与沙氏红蚁的关系,在中文网上也早就有人译出相关内容来了。遗憾的,没人把沙氏红蚁译出来,因此方舟子只好再一次用上了 一种 红蚁 这种代称。别人译不出,起码自觉地用英文名以避免误解,方舟子用此种方式来藏拙,让读者为 一种 与另一种 红蚁搞得晕头转向。大蓝蝶的主要寄生蚁种是沙氏红蚁,次要蚁种是粗结红蚁( Myrmica scabrinodis ),方舟子再次翻译不出来,以 另一种 红蚁搪塞了事。 2 、大蓝蝶不大也不美丽? 在蝴蝶中也有大个儿,最大的蝴蝶亚历山大皇后鸟翼蝶中的雌蝶展翅翼宽达到 32 厘米,大蓝蝶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大蓝蝶大小的蝴蝶比比皆是,比如最常见的粉蝶科的大白蝶( Large White ),就跟大蓝蝶大小差不多,展翅翼宽 4.5-5.8 厘米,大蓝蝶稍小,翼宽 3.8-5.2 厘米,大白蝶也以 大 为名,想来大蓝蝶也是 大 的,托马斯在采记中说了一句大蓝蝶在蝴蝶并不算大,方舟子抄来,弄上一句俏皮话, 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蓝 ,真是不知所云。 在灰蝶科中有一大堆蓝蝶的,把这些蓝蝶列出来,大蓝蝶之所以大就一目了然了: 蝶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翼宽 Common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29-36 mm Adonis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40 mm Mazarine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32-38 mm Holly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34 mm Chalkhill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_33-40 mm Silver-studded Blue________________26-32 mm Short-tailed Blue___________________20-30 mm Small bl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7 mm Langs Short-tailed Blue_____________26-34 mm 大蓝蝶雄性翼宽 38-48mm ,雌性 42-52mm ,显然,大蓝蝶是大的,在蓝蝶中算大的。 方舟子说大蓝蝶不美丽,这美丽与否就超出了科普的范畴,毕竟,要说某种蝴蝶美丽或者不美丽,并没有客观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方舟子非得要说自家花园里的蝴蝶最美,其他人也无从辩驳。显然,发现并命名大蓝蝶的生物学家跟方舟子的趣味大相径庭的,大蓝蝶的学名叫 Maculinea Arion , Arion 指谁呢?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乐神阿里翁,阿里翁赢得了音乐大奖,船工抢他的奖品,要扔他入海,他用歌声招来海豚相救。 除开生物学家喜欢大蓝蝶,方舟子也提到大蓝蝶在收集者中的热衷程度,很难想像,一种并不美丽仅仅是稀少的蝴蝶受到那么多人的追逐。与大蓝蝶同样稀少,甚至比大蓝蝶更稀少的蝴蝶,多着呢。托马斯本人在采访中这样描述: Despite its name, the Large Blue is a diminutive creature. With a wingspan of only 4cm, its the largest and rarest British blue butterfly. The upper surfaces of its wings are a beautiful blue, while the undersides have a silvery hue. But its most distinctive markings are the black spots and border visible when it opens its wings. Because of its fluttery flight, these merge into an inky blue when it takes to the wing, making it a lovely sight. 跟名字听起来不同,大蓝蝶是一种小动物。翼宽只有 4 厘米,它是英国蓝蝶中最大与最稀少的。它的翅膀的阳面是美丽的蓝色,阴面是银蓝色的。它的最突出的特征是那些张翅可见的黑斑与边缘,由于它的波动式飞翔,会在飞动时融合成一种墨蓝色,构成一幅美景。 3 、现代白马非马论 尽管在哲学上我们说白马非马论跟诡辩术联系在一起,在科学上,尤其是生物学上,白马跟马的关系是要严格界定的,最起码的,不能指着白马说马都是白的。如果是一个搞相关研究或者是昆虫学家,就知道一个常识,大蓝蝶一词有两个含义,针对英国人而言,往往不言而喻是 阿里翁大蓝蝶 ,是方舟子科普一文中的主体,而针对世界其它地区,大蓝蝶则指包含六个种属在内的灰蝶科中的一个亚科,它们分别是: 1. 霾灰蝶( Maculinea Alcon ,俗名 Alcon Large Blue , Alcon 可能指希腊传说中的神射手阿尔康) 2. 秀丽霾灰蝶( Maculinea Rebeli ,俗名 Mountain Alcon Blue ) 3. 嘎霾灰蝶( Maculinea Arion ,俗名 Large Blue , Arion 指乐神阿里翁) 4. 大斑霾灰蝶( Maculinea Arionides ,俗名 Greater Large Blue ) 5. 暗色霾灰蝶( Maculinea Nausithous ,俗名 Dusky Large Blue , Nausithous 是希腊传说人物,为奥德修斯之子,是一个英雄人物) 6. 特丽霾灰蝶( Maculinea Teleius ,俗名 Scarce Large Blue ) 在中国有上述六种蝴蝶的两种,嘎霾灰蝶与大斑霾灰蝶,沙氏红蚁主要分布在欧洲,中国的嘎霾灰蝶靠什么完成生殖周期要等中国的生物学家去研究了。 这些大蓝蝶的生命周期都相似,因此,描述大蓝蝶生命周期的资料主要来源于针对各种大蓝蝶的研究,具体到某一个大蓝蝶,除非有明确的研究,知之为知之,不知则求概要,即描述上要服从共性,而不是张冠李戴,把一种大蓝蝶的行为栽到另一种大蓝蝶身上。 大家看看方舟子的描述: 大蓝蝶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用触角拍打它,让它分泌蜜汁,然后把它带回地下蚁巢。在蚁巢里,其他红蚁和红蚁幼虫围上来,分享大蓝蝶幼虫的蜜汁。等到蜜汁被吃完,大蓝蝶幼虫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它还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它们当中的一员,允许它继续在蚁巢中住下去。 看看托马斯本人在采访中的描述: the larvaefall to the ground. What follows is the strangest part. Red ants carry the larvae into their nests, where they live for the next 10 months feeding on ant grubs, until they pupate and emerge as adults. 幼虫掉在地上,接着就是最奇怪的地方,红蚁把其幼虫扛进巢穴中,在那里它们要呆 10 个月,靠蚁幼虫为生,直到它们化蛹,成为成虫。 其它的描述:比如科学日报( Science Daily) 及美国科学院通报: After hatching, the caterpillars stay very small andmany eventually fall to the ground. They secrete chemicalsthat attract red ants and fool them into thinking the caterpillarsare ant grubs. The ants then carry the tiny caterpillars intotheir underground nests. 孵化后,毛虫一直很小,许多最终掉在地上,它们释放出吸引红蚁的化学物质,使其以为它们是蚁幼虫。然后红蚁就把这些小毛虫带到其地下巢穴中。 Animals.about.com 《拯救大蓝蝶》: The caterpillar secretes chemicals that mimic those of ant larvae, so when a worker ant (either Myrmica sabuleti or Myrmica scabrinodis) comes across the caterpillar, it takes it back to its underground nest where the ant colony cares for the caterpillar as one of its own. 毛虫释放模仿蚁幼虫的化学物质,因此当一只路过的工蚁(要么沙氏红蚁,要么粗结红蚁)遇到毛虫时,它就将之带回地下巢穴中,蚁群就把毛虫当作自己的幼虫一样抚养。 Scienceblog.com Ed Yong : The caterpillar so strongly mimics the smells and sounds of the ant Myrmica sabuleti that it is carried to the colony and cared for as if it were an actual ant. 毛虫模仿沙氏红蚁与味道与声音是如此成功,它被扛回蚁群中当作一只幼蚁抚养。 方舟子的描述实际上是差不多综合了所有大蓝蝶的相关特征,而蝶幼虫模仿蚁后声音的研究出自山地阿尔康大蓝蝶,即秀丽霾灰蝶。实际上大蓝蝶伪装技巧最成功的就是阿尔康大蓝蝶与山地阿尔康大蓝蝶,由于它们刻意模仿后蚁及其幼虫,它们在收养( Adoption )阶段都出奇地顺利,一旦为红蚁发现,数分钟后就搞定,而进入蚁穴之后也享受王室待遇 工蚁会主动饲喂它们,它们的待遇甚至还超过王室,在食物紧张时,工蚁甚至会杀死其它后蚁幼虫来喂养它们! 相反, 阿里翁大蓝蝶(方舟子描述的对象)等属于另一个层次的大蓝蝶 ,它们的伪装技巧相应低劣很多,在收养过程中,费时数小时,在大蓝蝶幼虫在伪装蚁幼虫(做一种类似于蚁幼虫的动作)表现时,不到三分之二的时间会在第一次就被工蚁当作幼虫扛回家,但超过三分之一的要做重复表演,有多达 6% 的要表演多达四次才被收养。阿里翁大蓝蝶,即方舟子所描述的大蓝蝶进入蚁穴后以蚁幼虫为食,工蚁只是把它们当作幼虫之一而已,没有王室待遇。 在蚁穴中的遭遇并不象方舟子说的那么紧张,由于它伪装成功,在化蛹之前并无危险,当然,也不会莫名其妙地 四处走动 。方舟子描述的蚁穴聚餐行为不知源于何处,文献没有提及,恐怕是方舟子 生物医学专家 的主观臆想吧。化蛹之后,大蓝蝶就有危险了,必须尽快脱离蚁穴展翅飞翔,在阿尔康大蓝蝶,未展翅的大蓝蝶身上有一层松松的头发样的鳞层保护。 尽管阿尔康大蓝蝶等的伪装更为成功,享受到更高级的待遇,但它们比阿尔翁大蓝蝶更罕见稀少,某种程度体现了寄生关系的一种微妙动态关系 过犹不及也,这个道理在人的传播性疾病上也是一样,恶劣的疾病将宿主都消灭了,反而不易传播开,慢性疾病比如肝炎,就可以扩散到很大的规模。 4 、抄书不认真 方舟子的背景内容全部及主要内容的部分抄自英国非政府慈善机构国民基金会( National Trust )在 2004 年的有关报告。但他为了掩盖抄书痕迹,抄得丢三拉四,极不认真负责。现将其有意无意的遗漏错失一一指正出来: 1) 方文: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采集蝴蝶是一项非常流行的爱好 原文: The Large Blue was avidly hunted by butterfly collecto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eras when butterfly collecting was a popular pastime. 大蓝蝶是蝴蝶标本收集者的挚爱,尤其是在维多利来女王与爱德华国王时代,当采集蝴蝶标本是一种流行的爱好时。 点评:遗漏,不严谨。 2 ) 方文: 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采集制作成了标本。至今还有大约 3000 个大蓝蝶标本收藏在英国的博物馆里。 原文: Some3,000 British specimens of the Large Blue exist in museum collections today, and many more will have been lost or destroyed. 在博物馆中英国大蓝蝶的标本现存大约 3000 ,还有远超其量的标本被遗失或者损毁。 点评:遗漏,不严谨。 3 ) 方文: 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到大蓝蝶栖息地采集更加方便了,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变得更为迫切。 原文: Before cars came into general use, an expedition in pursuit of arion was a major exercise in planning and logistics. 在普遍使用汽车以前,一次捕捉大蓝蝶的行动是需要周密的计划与后勤保障。 点评:二者说的不一样,在 20-30 年代,还谈不上普遍使用汽车,方文中的 汽车时代 不知具体指什么。方文有把汽车的使用跟大蓝蝶联在一起的意思,而原文明显没有。原文目的在于说明采集标本对大蓝蝶绝迹不是大的原因,原文中还有更具体的描述采集标本是如何之难。 4 ) 方文: 在 19 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有人呼吁对它进行保护。 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佛罗霍克在研究了大蓝蝶 20 年之后,已发现了它与蚂蚁存在着奇妙的关系。 原文: Concern was expressed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Large Blue as early as the 1880s. Conservation effort for the species effectively began in 1895, when the great lepidopterist F.W. Frohawk embarked on what proved to be a twenty year pilgrimage to uncover the mysteries of the Large Blues life cycle. 早在 1880 年代里,就有人表示对大蓝蝶命运的关切。在 1895 年,当著名的鳞翅目昆虫学家 F.W. 佛罗霍克开始了为期二十年研究调查大蓝蝶的神秘生命周期时,种族保护行动就实际开始了。 点评:方舟子的算术让人不得不笑: 1895+20 = 1915 ,哪里来的 上个世纪 20 年代 ?在托马斯采访录中,托马斯明确提到了: We had known since 1914 that the Large Blue spent part of its life in red ant nests. (我们从 1914 年就知道了大蓝蝶要在红蚁穴中度过其生命中的一部分时间。) 5 ) 方文: 这些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她把卵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 原文: The female Large Blue lays her eggs in the buds of thyme (Thymus, particularly T. polytrichus) that are in the tight bud stage. 雌性大蓝蝶把卵产在处于含苞早期的百里香(尤其是多毛百里香)的花蕾上。 点评:随便找一篇英文资料,绝不会有大蓝蝶把卵产在花蕾里的错误。大蓝蝶如何把卵产进紧包着的花蕾中?稍有语言逻辑感,就会觉得很搞笑。事实上是大蓝蝶把卵产在花蕾上,幼虫咬破花蕾进入其中,它掉出来时,也是咬破花蕾钻孔出来的。 5 、缺乏科学能力的想像与曲解 方舟子的科普的典型特点是,一:只要严格地按原作者的意思抄,就少有出错,但抄袭的事实就难以避免; 二:只要方舟子开始动脑筋,要润色,要提供掩护,要提供承接,总而言之,只要是加入自己的东西,就错误连连。顺便举一个例子,方舟子宣称, 如果草的高度太高,把阳光遮住了,蚁巢的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 方舟子缺乏基本常识,蚁穴建于地下,地下温度远比地面温度要衡定,尽管科学家没有解释为什么粗结红蚁会取代沙氏红蚁,可以想像,粗结红蚁幼虫比沙氏红蚁幼虫耐冻多半不是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当地的温度本身就有极大的变化,许多时候温度会很低,如果幼虫会被冻死,沙氏红蚁早就被粗结红蚁取代了。 另外再举一例,方舟子说, 随着草皮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那种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冷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大蓝蝶幼虫的蜜汁,但能识破伪装,将它杀死。 方舟子很看重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以为红蚁喜欢蜜汁,所以把幼虫扛回去当饮料机了,如果一种红蚁不适于一种大蓝蝶寄生,唯一的原因就是识破了伪装,干掉了羊群中的恶狼。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大蓝蝶的寄生关系的特异性是托马斯在 1989 年发表相关文章后为学界所承认的,此前,大家都觉得大蓝蝶会在多数红蚁上寄生,因为野外观察,很容易发现如果大蓝蝶幼虫为一种红蚁发现,基本上都会被收养,这是一种共性。收养后是否成功化蛹成蝶,就有种族特异性了。 阿里翁大蓝蝶在英国喜欢沙氏红蚁,其实粗结红蚁也是次要宿主,大蓝蝶也能从其穴中生存最终化蛹成蝶,只是存活率低得多而已,还不致于轻易被识破伪装被杀死。被当成王储的阿尔康大蓝蝶尚且存活不易,一种红蚁不能支持一种大蓝蝶未必需要刀兵相加。在波兰支撑阿里翁大蓝蝶不是沙氏红蚁,而是弯角红蚁 (Myrmica Lobico r nis) ,而在中国的大蓝蝶,恐怕可能也是靠欺付弯角红蚁为生,是以,这种寄生关系的特异性还有地域性的。 方舟子善于扛科学大棒攻击别人,他抄了一通大蓝蝶,当然会又一次感叹科学的作用了: 英国大蓝蝶因人类的盲动而灭绝,因科学的进展而重生。生态学的研究让人类有了逆转环境恶化的能力,但是如果环保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想当然地采取行动,结果反而会更为糟糕。 这种点评的确缺乏科学史观与史识。专门研究一种大蓝蝶的昆虫学家并不多,仅有的几个恐怕都在为保存大蓝蝶而努力,在托马斯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大蓝蝶的保护,都是以 科学 的名义进行的!换句话说,因科学而死,因科学而生。 科学的发展是渐进的,是在否定谬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大蓝蝶的重生展现了科学的魅力不假,也展现了科学的局限性,更以事实说明了当我们盲目相信科学权威时,他们的行为、知识、与理论或许就建立在一层薄冰之上, 科学 的大义之名,远不如实实在在的科学与科学精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来得更为重要。 寻求科学知识,需要科学精神与谦卑的态度,在方舟子的 这类快餐式科普 里,你得到的是一种自大而不相称的 科学 情怀,而真正的科学,则渐行渐远。学科学,请远离方舟子以及缺乏科学水准的《中国青年报》。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6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劣质科普在中国语文教学中蔓延,谁之错?
fs007 2010-7-17 08:35
按 :方舟子于 2009 年 7 月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金合欢的关系网》一文,随后,我就在网络从多方面论证该文属于劣质科普,然而,仍然阻挡不住这样的垃圾科普走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从《最耐渴的动物》到《金合欢的关系网》,科学错误层出不穷,语言也并非没有文法错误,但中国的语文老师却独好此等劣质文章,中国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摘要 :《金合欢的关系网》错误重重,作者缺乏译出专业名词的能力,针对有关生物与现象描述严重与科学事实不合,事实上,该文与中国最早( 2009 年 1 月)编译相关资料的一位外文教师 Juliette 的相关文章有出奇的相似: Juliette 出错的地方,该文几乎全盘复制。从错误的严重程度与类型来看,作者可以肯定并未查阅相关专业文献,根本不了解相关专业内容。《中国青年报》频发劣质科普,应当改名叫《中国毒害青年报》。这样的文章,又走入了《中学生语文学习报》,成为中学生范文,令人慨叹。 全文 : 引言: 科普作者不一定都只写自己的专业,但是应该只写自己搞明白的内容。即使是自己的专业,没有搞明白的,也不应该写(我就经常见到国内一些生物学专业的人士乱 谈进化论)方舟子 科学性是一部科普作品的灵魂。丧失科学性,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立脚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陈芳烈 一、小蚂蚁难倒大作家 写作科普,一个区别内行与外行的经典标志是专业名词,如果你不能准确翻译专业名词,说明你对相关话题所知甚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你不宜动笔。如果你是报刊杂志编辑,对这样的稿件,需要索要专家意见,或者要求作者译出专业名词,或者不必浪费时间、直接拒绝稿件,免得自己也跟着闹笑话。 在这篇科普之中,涉及所有蚂蚁,方舟子没能把任何一种蚂蚁的专业名词译出来,而是用往往差之甚远的形态特征在描述它们。方舟子把哨刺金合欢(下称金合欢)上寄居的四种蚂蚁翻译成褐色举腹蚁、偏黑的黑色举腹蚁、黑头红腹举腹蚁、以及一种细长蚁。作为编辑,一看这样的文章,就应当产生一个印象,这是一个外行在努力编译他自己不懂的东西。早在方舟子之前, Juliette 作为非专业人员,她在其文章中就老老实实地使用英文原词,而方舟子需要藏拙,故而有这样的不合科普写作规范的行为。 哨刺金合欢上面寄居的蚂蚁,有三种属于 Crematogaster 。 Crematogaster 由两个字根组成, Cremato ,意为焚烧、火葬, gaster ,指的是其腹部,也就是它尾部的大囊凸,合在一起,可以译为焦腹蚁。焦腹蚁的典型特点是腹部呈心形,其色多深趋黑或者红,可以进行心红如火的想像,因此,把它译为心形腹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焦腹蚁在英文中也叫 Acrobat Ants ,准确地译法叫 杂技蚁 ,因为当它受到惊动后会把腹部翻起,翘在头上跑动,很象人耍杂技,因此叫杂技蚁。不知道是谁在中文中把它译为 举腹蚁 ,或者 举尾蚁 ,其实不太好,不如 翻尾蚁 或者 翘尾蚁 更适当,因为英文中也的确常有人称它为 Cocktail ants ,直译是 翘尾蚁 ,中文习惯,举者用手,翘者用脚 。 译得不好的举腹蚁已约定俗成,不算错,本文此后也采用举腹蚁一说。 Juliette 把 Crematogaster (其后用 C. 代,合英文习惯) mimosae 译成含羞草举腹蚁,就欠妥了。方舟子没有采用这个说法,但他却不懂该如何翻译,于是乎用颜色代之,称为褐色举腹蚁, 此前, Juliette 文章中称此种蚁为褐色小蚂蚁。【错误 1 】此说法却是大谬不然, Mimosa pudica 是含羞草,据说怕羞,人碰一下,就会回缩。在含羞草的构词组成中, Pudica 是含羞的意思。 Mimosa 是一种鸡尾酒,由香槟与橙汁混合而成,在含羞草构词中,应该是形容其颜色的。褐色举腹蚁应该译为混色或者多色举腹蚁。英文中还把混色举腹蚁称为 Red-and-black cocktail ant ,即红黑翘尾蚁,由此,大家也就一目了然,混合的是什么颜色了。混色举腹蚁的颜色是红黑相间的,而非什么褐色举腹蚁。 C. sjostedti 即方舟子最初所谓的偏黑,后面直接称为黑色举腹蚁,【错误 2 】它的颜色其实也不单一,棕色,在腹部偏黑。它的命名不是根据颜色来的,而是根据人名来的,谢尔斯德( Yngve Sjstedt , 1866-1948 )是著名的瑞典动物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动物多着呢。对于这种名词,必须直译为谢尔斯德举腹蚁。文献中也有称之为 Black cocktail ant (黑色翘尾蚁)的。 剩下一种举腹蚁是 C. nigriceps ,也是一种混合颜色的举腹蚁,它的头近黑,腹偏红,文献中有称之为 Black-and-yellow cocktail ant ,可译为黑黄混色翘尾蚁,可见其实要从颜色上判断,大家并不统一。 nigriceps 也是生物分类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其构成为两部分, nigri 是黑色的意思, ceps 是头的意思。把 nigri 还可以组成其它词,比如 nigripes , pes 代表足, Amphiprion nigripes 就是黑鳍(足)小丑鱼。而 ceps 跟其它词根组词也很常见比如人体的 Biceps ,二头肌, Triceps 三头肌, Tetraceps 四头肌,跟其它颜色如 purpureiceps ,紫头, Lamprotornis purpureiceps 是紫头椋鸟,如果 albiceps 白头, Chrysomya albiceps 白头裸金蝇或者 vanellus albiceps 白头麦鸡。 一般而言,某种颜色的头,则意味着头与身子颜色的不一致,比如 Boiga nigriceps 是一种黑头身子绿的蛇, Lipophrys nigriceps 是一种黑头身子红的鱼, Camponotus nigriceps 也是一种蚂蚁,黑头黑腹中间是黄色的。长话短说,【错误 3 】黑头红腹举腹蚁要翻译成黑头举腹蚁,大家自然知道强调黑头,身子颜色就不一样。 最后一种寄居蚁叫 Tetraponera penzigi ,是一种细长蚁,当然,我们不能把它叫住一种细长蚁,细长蚁的种类成千上百,哪知道你说的是谁呀?先说细长蚁,其词根为两个, Tetra 是四个的意思, ponera 是毒、罪的意思,四毒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有个俗语叫五毒俱全, Tetraponera 中的一些蚂蚁可以分泌多达 8 种毒素,叫 Tetraponerine ,细长蚁毒素,如果中国没有细长蚁,最早的人应该翻译成四叠毒蚁。 Penzigi 指什么呢?这种细长蚁是由奥地利昆虫学家 Gustav Mayr ( 1830-1908 )鉴定发现的,所以不少时候在其名称后加 Mayr 一字( T. Penzigi Mayr) ,而 Penzigi 则是 Mayr 根据采集标本的人( Penzig )而命名的。所以,【错误 4 】正式翻译要称这种细长蚁为彭日格细长蚁。彭日格细长蚁没有细长蚁毒素。 二、寄居蚁之华山论剑 方舟子在其《金合欢的关系网》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各种寄居蚁的战斗力情况的: 一棵金合欢树上只能生活着一种蚂蚁。如果有两种蚂蚁撞到了一起,它们就会展开你死我活的决斗,直到有一方独霸金合欢树。在战争中,褐色举腹蚁往往占优势,大约 50 %的哨刺金合欢树都被这种举腹蚁占据。黑头红腹举腹蚁则在战斗中经常落败,它们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策略,把金合欢的侧芽咬掉,让金合欢长不出侧枝,不会和旁边的金合欢树碰在一起,也就不会把其他树上的蚂蚁给引过来。细长蚁也经常在战斗中被打败,它们干脆采取焦土政策,把金合欢树上的蜜腺都给破坏掉,让举腹蚁觉得这棵金合欢树没有价值,不来占领。 空心刺数量减少,褐色举腹蚁失去了托儿所,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遇到入侵的其他蚂蚁时,一方面兵力少多了,另一方面也没了保卫家园的动力,无心恋战,因此在战争中经常被打败。 按方舟子的说法,不难对四种蚂蚁的武力排行如下: 第一名:混色举腹蚁( 褐色举腹蚁 ),理由:称霸,后来混色举腹蚁丢失领土是因为一者兵力少,二者不想打。 第二名:谢尔斯德举腹蚁( 黑色举腹蚁 ),理由:潜在称霸能力 第三名:黑头举腹蚁( 黑头红腹举腹蚁 ),理由:还可以欺负彭日格细长蚁 第四名:彭日格细长蚁( 一种细长蚁 ),理由:受欺压对象,只好使用焦土政策 方舟子所选择的话题涉及一系列的研究,根据普通媒体中的相关报道进行猜想往往离科学差得太远。科学家闲得无事,也跟哲学家一样爱看蚂蚁打架,发掘科学道理。为了给这些华山英雄们排定坐次,科学家在金合欢树上进行华山论剑,多达四次。 华山英雄榜第一期由 江湖百事通 加州大学 Young 教授带领两个助手搞定,公布于 1997 年( Oecologia (1997) 109:98107 ),第一期因为排布的是江湖形势图,故而又叫 山头榜 ,根据该榜,寄居蚁占位形势如下: 华山之王:谢尔斯德举腹蚁。理由:树大好乘凉,枝多好就粮。在高于 5 米的金合欢树中,王蚁要占 60% ,此外,在 2-4 米的树中,王蚁也要占 30% 左右。 华山之候:混色举腹蚁。理由:树中无谢蚁,我就称霸王。在高于 5 米的树中,候蚁要占 30% ,在 2-4 米的树中,候蚁占绝对优势,超过一半。 华山之英:彭日格细长蚁。理由:此树由我栽,也就由我开。在山高王候远的地方,彭日格细长蚁占优势地位。在 0.5-1 米的树中,彭日格细长蚁差不多可以占到 40% 。 华山老幺:黑头举腹蚁。理由:搞不过人家,处处占劣势。 江湖百事通 虽然排定了山头榜,但他对华山之英的风骨极为不屑,在英雄榜上注明说,华山之英腿太软,见了王蚁候蚁就俯伏下拜,怯于战斗。另外, 百事通 还在王蚁篇加注,说,在江湖中还有两位隐士,一位是 Camponotus braunsi (布朗斯木工蚁)身材相对高大,能与王蚁相安无事,这位隐士的习惯是有动静时,拿屁股堵住入口通道;另一位是 Camponotus rufoglaucus (红彩木工蚁, rufous - 红棕色, Glauca- 青白、白绿),身材更加高大,是华山四蚁的两倍多,不屑于江湖争执。隐士们对王蚁以下的三蚁都不屑一顾。 1999 年,在 百事通 Young 与 江湖 百晓生 佛州大学 Palmer 教授的支持下, 江湖新秀 Stanton 进行了第二次华论剑, 公布华山实战榜( Nature 401:578-581 )。与体育竞赛不同,参与实战榜的华山四蚁要进行循环赛,还要针对每一个对手决战起码 8 场以上,多者达到 12 场,如果竞技体育达到这么严格的,那结果只能是实力的对比了。参赛结果如下: 行胜列负 谢尔斯德举腹蚁 混色举腹蚁 黑头举腹蚁 彭日格细长蚁 总胜场数 净胜场数 谢尔斯德举腹蚁 - 11 8 2 21 19 混色举腹蚁 0 - 7 2 9 -6 黑头举腹蚁 0 3 - 1 4 -11 彭日格细长蚁 2 1 0 - 3 -2 总负场数 2 15 15 5 - - 经实战确定的华山实战榜如下(按净胜场数): 华山第一剑:谢尔斯德举腹蚁,有超强的进攻与防御能力 华山铁盔:彭日格细长蚁,长得又黑又瘦,但其近乎完美的防御能力让 江湖新秀 为它加注,说它能防御几乎所有三蚁的进攻。 华山捣蛋鬼:混色举腹蚁,气势汹汹,爱打架,但实力不强。 华山受气包:黑头举腹蚁,经常受华山第一剑与华山捣蛋鬼的迫害,缺乏护家能力。 江湖新秀 为它加注说,要守住,必断路,华山受气包经常咬掉金合欢的侧芽,实在是为了江湖和谐而不得不采取的正义措施,有选择性地咬掉侧芽,就不会让侧枝长得太长,达到临近它蚁的树上,引来恶霸,减少摩擦了。 百晓生 对评为华山铁盔的彭日格细长蚁在面对谢尔斯德举腹蚁与混色举腹蚁时的奴颜媚骨无法释怀,很快就推出了第三次华山论剑( Oecologia (2000) 123:425435 ),旧事重提,沿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方法,要把彭日格细长蚁从银牌亚军位置上拉了下来。 第三次论剑是自然角逐,即在没有外来干涉条件下,谁抢得了地盘,其结果如下(在 1998 年 1 月占有,但在 1998 年 7 月另外的蚂蚁占有为失去或者放弃地盘): 小树( 1 米,总得树与净得数不算从未占领中取得数或者放弃数,下同) 行胜列失 谢尔斯德举腹蚁 混色举腹蚁 黑头举腹蚁 彭日格细长蚁 未占领 总得树 净得树 谢尔斯德举腹蚁 - 18 5 10 3 43 33 混色举腹蚁 4 - 3 5 3 12 -20 黑头举腹蚁 2 11 - 2 7 22 14 彭日格细长蚁 4 3 1 - 1 8 -9 未占领 29 43 12 22 - 106 92 总失树 10 32 8 17 14 - - 大树( 1 米) 行胜列失 谢尔斯德举腹蚁 混色举腹蚁 黑头举腹蚁 彭日格细长蚁 未占领 总得树 净得树 谢尔斯德举腹蚁 - 15 7 8 0 30 19 混色举腹蚁 6 - 8 2 0 16 -21 黑头举腹蚁 0 5 - 3 0 8 -7 彭日格细长蚁 5 7 0 - 0 12 -1 未占领 1 1 0 2 - 4 4 总失树 11 37 15 13 0 - - 大树显然比小树重要,所以排名次主要看大树。不过, 百晓生 注意到,各个选手都主动放弃很多的树,在小数的时候,共净放弃 92 株数,超过总数的 11% ,为什么要放弃呢?选手们放弃的树是不长的树,争夺的是长得快的树。按照这个逻辑,尽管混色举腹蚁失树始终最多,但它可能是以不好的树,换取更好的树,它善于积极进攻,在占领大树的争斗中,获利权次于谢尔斯德举腹蚁,故而 百晓生 将它排上了亚军位置。第三次华山论剑,排位如下: 谢尔斯德举腹蚁仍然为华山第一剑 混色举腹蚁成为华山第二剑 黑头举腹蚁成为华山铜牌季军 彭日格细长蚁由铁盔换成铁牌,敬陪末座 从表中资料上看,无疑彭日格细长蚁要排第三位,为什么 百晓生 要如此排位呢?其关键就在于 百晓生 从不公布的资料中断定彭日格细长蚁抢得的地盘不够优秀,尽管他认为是客观,但常让江湖觉得有些主观。不过, 百晓生 在江湖中还是很有些地位,大家只好默认。 百晓生 大概知道大家对他排的第三榜有些不服气,于是他在 2004 年再次发布综合蚁力榜( Animal Behaviour 2004, 68, 9931004 ),采取了综合评估的办法,不再依靠单一的指标,而是要进行多项全能的对比,修改规定,加入重量级的概念,加强了甄别胜利的真实性。 在这一次竞技中, 百晓生 对各选手的单挑实力进行了对比,他发现,在以前的竞技中,一颗树上的寄居蚁发生战争,很快就派蚁到临近同类的树上招唤援兵,结果实际上是更大范围的两个族群之间的拼斗,他派人拦截了交战两方的信使,控制两颗树上寄居蚁的数量后让其单挑。 在三种举腹蚁对抗赛中,无一例外当一种举腹蚁数量低于对方时,其结果就是金合欢树在两天内就会易手,而在 10 天以后,去掉阻断信使与援军的通道的障碍,则被攻占的失地又会迅速被重新占回来。彭日格细长蚁在预赛中表现一如既往地怯弱惧战,被 百晓生 毫不客气地排在末尾。 从交战战场上发生的死亡率上看,谢尔斯德举腹蚁对混色举腹蚁是 1.1 ,对黑头举腹蚁则是 0.9 ,而混色举腹蚁对上黑头举腹蚁则是死亡率一样。这个结果就把谢尔斯德单兵作战能力远远排到其他蚁种之上了,因为它的体重只有 7.2 毫克,而混色举腹蚁是 16.6 ,黑头举腹蚁是 14.9 ,相当于一个轻量级选手跟两个重量级选手拼了一个不相上下。 由于各种群单兵作战能力几乎一样,那么综合实力排行就靠族群大小了,在这个基础上, 百晓生 以明确无误的方式排定了第四次华山论剑的结果: 常胜王蚁是当之无愧的谢尔斯德举腹蚁,华山第一剑,足以对抗其他三蚁的联合力量,在蚁群战争中应当有 2/3 的几率获胜。 混色举腹蚁是华山一把刀,排第二名,在蚁群战争中有接近 1/3 的几率获胜。 黑头举腹蚁是华山勇士,排第三名,在蚁群战争中有 1/7 的几率获胜。 彭日格细长蚁敬陪末座,正式成为华山老幺,在它的所有征战中,只有 1/10 的几率获胜。 彭日格细长蚁有把王蚁拉下马的本事,说明其作战能力还是有的,但奴才味太重,在常胜王蚁与华山一把刀面前不敢抬头,行事又过分龌龊,把金合欢叶根的密腺破坏了,以此避战,算作华山老幺应该说名致实归。彭日格细长蚁倒是跟不少人很相似。 四次华山论剑,综合实力,单兵战力,作战机制,争战结果都有细致的审校,于哨刺金合欢上寄居蚁在争战中表现已悉数知晓,欲入江湖者,不可不察,不可不读 江湖百事通 、 江湖新秀 、以及 百晓生 等江湖名嘴的《华山英雄谱》,以免落入一提笔抄,就有人知晓的境界。【错误 5 】方舟子针对四蚁的生态,错得离谱。 三、跟着外文老师犯同样的错误 方舟子说: 金合欢之所以遍布锐刺,是为了防止食草动物吃它们。不过这可难不倒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长颈鹿的舌头能够小心翼翼地躲开刺,去吃金合欢树上的嫩叶。哨刺金合欢还有第二条防线。在哨刺里头,住着一种褐色的小蚂蚁,它们的腹部能往上举,所以叫举腹蚁。长颈鹿吃树叶时扯动了树枝,让举腹蚁觉察到了,它们便蜂拥而去,拼命地叮咬长颈鹿的舌头,迫使长颈鹿离开。 【错误 6 】哨刺金合欢有两大自然武器,一是长刺,二是单宁酸,前者是物理武器,后者是化学武器,事实上,哨刺金合欢木质坚硬,也是抵抗能力之一,蚂蚁至多算其第三道防线。这种细微的差错,尚有狡辩的余地,但我们看看国外一个写得比较好的相关科普中是如何描述的: Acacias are under constant attack from hungry animals, from tiny caterpillars to towering giraffes. In response, many species like the whistling-thorn tree (Acacia drepanolobium) recruit colonies of ants as bodyguards. Any hungry herbivores eager to chomp on the acacias leaves quickly get a mouthful of biting, stinging ants. (2008.1.10 Loss of big mammals breaks alliance between ants and trees by Ed Yong) 如何你读外文中相关报道几乎找不到象方舟子那么声称金合欢寄居蚁可以迫使长颈鹿离开的,为什么呀?【错误 7 】因为它们没那本事! Madden 跟 Young 早在 1992 年就在杂志上发文( Oecologia (1992) 91:235-238 ),描述寄居蚁跟长颈鹿之间的互动关系。寄居蚁能影响到学吃树叶的婴儿长颈鹿,连年青的长颈鹿都对它们不在乎,更有甚者,研究者发现枝繁叶茂的就多蚁,长颈鹿更爱光顾! 那么方舟子的想当然可能来自何处呢?请看 Juliette 的相关描述: 而当大象或长颈鹿来啃食树叶时,小蚂蚁又会猛蛰它们,令其灼痛难耐。竟敢觊觎我家的叶子,休想! 方舟子未必承认他抄袭了 Juliette ,不过,他把最早在中文世界中翻译相关作品的 Juliette 一文的错误几乎都重复了一遍!咱们再来看 Juliette 的一段话: 在肯尼亚,金合欢树受到精心保护,远离了长颈鹿等食草动物的啃食。谁知它们反倒出人意料地枯萎,甚至死亡。这个奇怪现象吸引了一位生物学家深入稀树大草原腹地,展开一番调查。 方舟子把别人文章前面的部分捡来,插在文中: 他们以为在人为的保护下,金合欢树会更加茁壮成长。十年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受保护的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受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金合欢树却依然长势良好。这是怎么回事呢?进一步的研究解开了这个貌似反常的谜团。 【错误 8 】事实上受保护的金合欢并非日渐枯萎、死亡,而是它们的长势,不如未受保护的金合欢,死亡率更高一些。这还只是作者的印象,因为在原作中,作者根本就没有检验受保护的金合欢跟不受保护的金合欢在长势与死亡率上的区别!作者检验的是什么关系呢?被不同种类蚂蚁占据的金合欢在生长率与死亡率上的关系。 咱们看看 Juliette 这一段: 对于金合欢树而言,这种穷凶极恶的举腹蚁远不如含羞草工蚁那样值得亲近,它们甚至称得上是一场灾难!要说明的是,它们既不享用金合欢树分泌的甜汁,也不住在舒适的空心刺里,而是四处猎捕无脊椎动物作为食物,对金合欢树提供的住所不屑一顾。更糟的是:相对于这些空心刺来,它们竟然更喜欢住在臭名昭著的天牛钻的孔里!既然如此,它们又何必阻止天牛钻孔行为呢?随着 C.sjostedti 的数目越来越多,金合欢树很快就会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最终难逃灭顶之灾。 方舟子是这样处理的: 黑色举腹蚁经常到树下捉昆虫吃,蜜汁的减少对它们的生存影响不大。空心刺的减少对它们更毫无影响,因为它们并不住在空心刺中,而是住在天牛幼虫挖的洞中。因此黑色举腹蚁不仅不消灭天牛,还鼓励天牛到金合欢树上产卵。黑色举腹蚁的到来对金合欢树是一场灾难,金合欢树的生长变得缓慢,死亡率要比生活着其他蚂蚁的金合欢树高出一倍。即使金合欢树死了对黑色举腹蚁也没有什么影响,它们在死树上照样能生存。 事实上如何呢?【错误 9 】我在华山论剑中就交待过相关内容,寄居蚁的征战与争夺,抢的是好树,战无不胜的华山王蚁谢尔斯德举腹蚁对幼树主动放弃的数目甚至超过它主动夺来的幼树!有许多看似它战败落入敌手的幼树,都可能是它主动放弃后被占领的结果。在第四次华山论剑中,寄居蚁的综合实力评比结果是谢尔斯德举腹蚁从数量上(即族群大小)看,几乎是其它三种寄居蚁的总和,如果说华山王蚁的到来是金合欢的灾难,那哨刺金合欢就从来没有从灾难中解脱出来过。 【错误 10 】华山王蚁连长得不好的树都不要,方舟子可以想像它们在死树上照样能生存! 【错误 11 】谢尔斯德举腹蚁同样要住在空心刺中的!它只是相对而言更喜欢在天牛幼虫搞出来的树洞中,而不是空心刺中,产卵孵幼而已。彭日格细长蚁尾刺有毒,有一战实力,但它胆子太小,住在空心刺中要开数道门,象是随时准备逃跑的样子,而门缝狭小,便于防守。举腹蚁则不一样,都开两道门。谢尔斯德举腹也不例外,尽管是轻量级的,可能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个子小偏要开很霸气的两道大门,这是研究人员辩认一颗金合欢树为谢尔斯德举腹蚁占领的重要标志之一。 方舟子对所谓警畏自然向来不屑一顾,这一回也来感叹一番生物之间的关系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实在是妙不可言。 Juliette 原文是这样的: 在非洲,长颈鹿和大象等许多大型食草动物正濒临灭绝。而与之相关的一个小生物圈也将受到震荡,金合欢树自然牵连其中,此外一同遭受厄运的还有蚂蚁、喜食金合欢树叶子的瞪羚或那些在金合欢树的枝丫上筑巢的鸟儿。自然界的一切都彼此息息相关! 方舟子感慨异文同调: 电栅栏容易拆掉,保护物种却不那么容易:长颈鹿、大象等大型食草动物的数量正在急剧地减少。即使没有电栅栏,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哨刺金合欢树不必担心被吃掉叶子。我们可以预测,它们会因此短视地不再犒劳保护它们的举腹蚁,让危害它们的举腹蚁乘虚而入,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绝境。在金合欢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的消失能够导致出乎意料的灾难性后果。不只是金合欢树,每种生物都生活在某个关系网中。 【错误 12 】哨刺金合欢是什么呀?在非洲相应地区的植被中,它就相当于我们生活中的老鼠,它是植物中的 害虫 ( Pest )。在研究者研究的地区,哨刺金合欢是成片生长的,要占树荫面积的 90% 以上!且不说 危害它们的举腹蚁 用不着 乘虚而入 ,没有了大型食草动物,金合欢会陷入绝境?在非洲,有许多研究者在研究如何控制金合欢的侵袭,要是他们看了中国科普大作家方舟子的文章,岂不会笑岔了气? 四、方舟子不读专业文章的铁证不知道肯尼亚长期围地实验 方舟子称: 1995 年,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 6 片金合欢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它们的叶子。 (本句还包括文法错误,要么改成 6 株,要么把树改成树林) 【错误 13 】方舟子的这种描述足以让任何关注相关科学进展的人暴笑喷饭(这里我又没有办法删除人身攻击了,因为无论如何要算客观评价)。具体事实如何呢?美国科学家并没有在 1995 年选择 6 片金合欢树围起来,不让长颈鹿吃其叶子。而实际情况是,该研究源于一个大型生态学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叫肯尼亚长期围地实验( KLEE ),在实验中,有 18 个方形地域被围起来,科学家在这些实验地域中采样。这跟 在 6 片金合欢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 可绝不是一回事。 方舟子最终所依据的科学报道于 2008 年 1 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Breakdown of an ant-plant mutualism following the loss of large herbivores from an African savanna 《非洲草原上失去大型食草动物对一种蚂蚁与植物互利关系的损坏》,其作者有佛州大学的 Palmer (第一作者)与加州大学的 Young 等人。 方舟子有没有可能是从原文中得到这份 灵感 的呢?我们看看原文: In 2005, we sampled A. drepanolobium trees (1.8 to 3.0 m in height) in 12 plots (4 ha each) situated within three replicate blocks of the Kenya Long-Term Exclosure Experiment (KLEE). In each block, two plots were accessible to all wildlife, and in the other two (hereafter called exclosures), all wild herbivores 15 kg had been excluded continuously since 1995. This gave us six replicates per treatment, divided among three blocks in a stratified random design. (译文:在 2005 年,我们针对在肯尼亚长期围地实验中( KLEE )的三个重复区内的 12 个块(每块 4 公顷)中的哨刺金合欢树进行了采样。在每一区,有两块地对所有野生物开放,在另两块地(此后叫 封闭地域 ),所有超过 15 公斤重的食草动物都自 1995 年起被排除在外。这在分层随机的实验设计中给了我们每个处理过程 6 个重复观察,分布在三个区内。) 作者在补充材料中进一步说明: We restricted our study to plots that either excluded all native large mammalian herbivores or allowed access to all native large mammalian herbivores.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要么排除了所有大型本地哺乳类食草动物,要么对所有大型本地食草哺乳动物开放的地块上。) 方舟子的灵感完全跟作者原文不搭边!他的灵感来自哪里?在 2008 年 1 月, Palmer 等人的论文发表之时,英文普通媒体上到处都是针对他们相关研究的科学报道。事隔 1 年后即有 Juliette 的编译文章。其中是这样说的: 1995 年,托德 帕尔姆曾在这些金合欢树周围树起栅栏 结论: 方舟子是否抄袭了 Juliette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对于这篇科普来说,鉴定其为劣质科普是不会有争议的,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没有灵魂与立足点的劣质科普进入了中国的语文教学,如果中国出产语文状元除了抄袭就是乱说,那就很可悲了。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616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滥发劣质科普
fs007 2010-7-16 06:11
按: 在 2009 年 8 月,中国国内针对碘盐展开了大讨论,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全民补碘该不该?》一文。我随后质疑了方舟子的语文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本文质疑方舟子与《中国青年报》编辑的科学水平。 摘要 :方舟子号称生物医学专家,常常以专家口吻教导人们如何写科普,对于方舟子的科普要不要适用他倡导的标准呢?本文试着以并非专家的普通读者身份对方舟子的《全民补碘该不该?》进行检验。发现常识性的与逻辑性的错误甚多,方舟子指责松鼠会时,发现了一篇文章两个错误,便定为从头错到尾,惨不忍睹,以此标准,方舟子此文属于劣质科普是无疑的。《中国青年报》对于错误百出的劣质科普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需要向读者道歉及向作者追讨稿费么? 全文 : 学习方舟子关于科普的教导,这是方舟子写出《全民补碘该不该?》同一月教训松鼠会的语录: 并没有规定说科普只能由科学专业人士来写,也并不是说只能写自己的专业。只要能确保知识基本准确,谁愿意写,写什么内容,都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写起本专业的科普,却硬伤累累,那就不仅可笑,而且容易误导读者。 方舟子此前教训人关于科普的专业性: 用 Google 和维基最多有助于帮助搜集一些材料,如何从这些材料中去伪存真,就需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科学素质,这不是网络能够帮助的。有些自诩天才少年的人对涉及的话题缺乏了解,以为靠牵牵 Google 、查查维基就能写好科普文章,是大错特错。 自从 1811 年碘被发现以来,在甲状腺健康发展史中,唱主角的是化学家,而医生则是其不弃不舍的同盟,因此,碘与碘盐应当是在生物化学学者的专业范围内的经典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碘盐跟方舟子的博士学位专业完全对口。 一、全民补碘的逻辑自洽性: 方舟子不停地讽刺对碘盐提出批评的人,认为这项伟大的举措势在必行,方舟子说, 有的时评家声称国家应该把补碘的权利交给老百姓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话听上去很好听,但是只是句空话。一般人平时哪会留意自己或家人的摄碘量够不够,是否应该特地补碘。碘缺乏对婴儿、儿童的智力伤害一旦造成,后悔就来不及了。全民食盐加碘对预防碘缺乏病不仅有效,而且极其便宜,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人每年因此增加的费用只有 5 美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对消灭碘缺乏病很有信心,并把它当成和消灭天花、小儿麻痹症同样伟大的成就。但愿这一伟大进程不会因为一些中国时评家的口水而付之东流。 换句话说,方舟子就认为全民补碘就是应该的。但是方舟子一转身却在同一文章中宣称, 推行碘盐不等于就要杜绝无碘盐。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吃碘盐,或者时评家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死活不吃碘盐,也应有其自由。在高碘地区,并无强推碘盐的必要。 方舟子曾自夸无人能教他逻辑学,难以明白 自相矛盾 一词是什么意思。一方面要全民补碘,另一方面还要给人自由,不在高碘地区强推碘盐。 二、医学教授的账算得对不对? 方舟子说, 该教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 11 克,农村居民达到 17 克, 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 20 ~ 50 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 220 ~ 850 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 200 微克 / 天的安全线。 方舟子批评道: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碘含量会丧失 20 %,而在烹饪过程中,又会丧失 20 %,这意味着中国人每天从碘盐摄入的碘量实际上只有 140 ~ 540 微克,并不那么惊人了。 方舟子讽刺这位教授说, 有医学院教授的头衔,听上去颇为权威,但是这账却没算对。 那么方舟子算对了么? 没有 。医学院教授没有错,而方舟子的算法错得不能再错! 首先,这位教授引用的是 市面上 盐中碘的含量,白纸黑字,不容曲解。方舟子跑去,拿着一份 96 年 WHO 过期的报告,说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要损失 20% 。方舟子没注意到教授提到的是已经在市面上流通的居民马上要消费的盐了。即使要打 20% 的折扣, 对不起,早就打过了 。 其次,在烹调过程中损失的碘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不但国内有学者专门做过实验研究,国外也有类似研究。美国食盐加的是碘化钾,相对于 WHO 推荐的碘酸钾而言,更不稳定,但美国学者最近把美国食盐拿来检验,其在烹调中损失的量都很少。 即使要打折,烹调损失打折 5% , 10% 顶天 。医学教授不打折,也没错,因实验条件往往超过烹调条件,烹调中损失更少。 方舟子在文中提及我国 2008 碘盐监测报告,但很遗憾,方舟子可能没有读过该报告,而仅仅依据自己对媒体中提及的相关信息进行猜测。否则,方舟子会注意到 中国 2008 年居民用盐碘含量平均为 31mg/Kg ,也就是该教授提及的 20-50mg/Kg 的 市面上 盐含碘量。 三、方舟子对推荐剂量缺乏常识: 医学教授说国人碘供超过 WHO 划定的每天 200g 的安全线, 这种说法并不妥当,不过,跟方舟子对推荐剂量的认识,那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方舟子说, 这是推荐量,并非安全线,如果达不到这个量可能会使身体缺乏碘,超出了却未必就不安全。 也就是说,方舟子把推荐量当作是身体需要碘的 下限 ,达不到就会缺碘。 医生如果给病人开药,推荐剂量是 500mg ,按方舟子式的理解,这是用药的下限,达不到这个量就不起作用。但是我是医生,我要处方啊,你给我一个下限有什么用啊?我需要知道针对病人最适当的用量啊!不是么? WHO 的推荐剂量跟绝大多数营养专业机构推荐的剂量相同, 这些机构还推荐其它物质的适当剂量,方舟子都当着下限? 四、 WHO 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作为美国留学归来的方舟子应当懂得更新自己的知识。 针对孕产妇,从 2005 年开始( 2007 年才发表,说 2007 年开始也行), WHO 的推荐剂量就增加到每天 250 微克了 。可惜方舟子未读专业文献,就喜欢在普通媒体中抄来抄去,放过了这么一个大大有力的 证据 。 五、推荐剂量的下限与上限: 方舟子从哪里抄来一个陈年老皇历的数据,认为碘的安全剂量每天高达 1800 微克,难以追查。随便翻翻 WHO 出的 2003 年全球碘状态的报告,所有的国家分为 6 类,它们与尿碘含量对比如下: 重度缺碘 20 g/L 中度缺碘 20-49 g/L 轻度缺碘 50-99 g/L 碘量适中 100-199 g/L 有碘诱甲亢风险 200-299 g/L 有健康损害风险 300 g/L 成年人一天的尿量为 1-2 升,平均 1.2 升,所以上述数值大致理解为每天需要量是多少微克也不大错。医学教授说最高安全值是 200 微克,估计是根据孕妇推荐剂量 200 微克而定的,虽然不够准确,但其结论是没错的,而 方舟子的上限是非常离谱的 。 某程度上说, 轻度缺碘的危害也不是想像的那么大,而碘诱甲亢的风险也不是高得令人害怕,在碘健康上面,人体仍然是有弹性的 。这些数值只有临床参考意义。 六、中国的碘状态: 方舟子需要 读读 WHO 的最新报告。中国被 WHO 列为有碘诱甲亢风险的国家。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一个国家被列为碘状态过高,而同时又存在大量的碘缺乏疾病,似乎难以自洽。但这在碘流行病学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方舟子搬出日本人的高碘状态来,似乎又为他为辩而辩的论点找到一点润滑剂,事实上, 就连日本,也要担心碘缺乏状态 。人群中的碘状态不呈正态分布,这是为什么 WHO 在碘状态调查时使用中位数而不是用平均值的原因。即使是高碘状态的日本,仍然有部分人缺乏碘。 中国地大人多,碘状态分布极不均匀, 一刀切的政策无异于 WHO 宣布全球食盐加碘,即使是有这样的不顾各国国情的政策,每国国民平均塞进去 2000 微克的碘,碘缺乏仍然无法完全消除。 七、碘诱疾病: 从法国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盐加碘以来,碘盐就争议不断,方舟子张口闭口讽刺国内质疑碘的人,仿佛只有中国人才笨到质疑碘的危害一样。 事实上西方争吵了近两百年,中国人才赶上末班车 ,中国人针对碘盐的适当性发出争议,实在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即使是微量的碘,如果过量,会诱发甲状腺疾病 ,在全民盐加碘的项目中,几乎是所有国家与地区都会在最初出现碘诱疾病,增加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炎等的患病率,这就是方舟子所称的一过性甲状腺疾病增高,不过方舟子可能不知道,所以也就忘了告诉大家, 这 一过性 可以持续很多年的 。在这 一过性的 增加数年数十年之后,甲状腺状态会改善。但 一过性 甲状腺病增加不是碘过量的所有危害 。 碘缺乏、适量、到过量,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可能呈 U 形 ,这一点由 Laurberg 等人在 2001 年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2008 年中国的滕( Teng )与石( Shi )等人报道他们观察到缺碘者甲状腺肿 25% ,适量者为 6% ,而过量者,则为 11% ,可以形象地说明上述情况。 在自然状态下碘过量本身也可以诱发出碘缺乏状态时那么显著的甲状腺肿地主病,患病率可以达到 25% 以上。从现有的资料上看,针对高碘状态有着人群差异,而碘缺乏时,则普遍地产生甲状腺疾患,因此才有专家宣称碘缺乏的危害重于碘过量。 日本人之所以耐受高碘,因为他们是日本人,在中国人没有变成日本人之前,最好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每天补上 1-2 毫克不必要的碘以预防可能存在的碘缺乏。 八、碘盐政治: 碘在同一群人中,也可能某些人因为具有某些遗传倾向而对碘高度敏感,过量就导致甲状腺疾病,盐中强制补碘,就会因为其他人要降低碘缺乏风险,而让这部分人来承担碘过量的风险,这就是一个人权问题 。方舟子嘲笑别人把补碘往政治上靠,那就是 政治与学识上的双重无知 ,在国外碘的争议中,这样的提法也常见,不见学术权威出面斥责讲政治的人无知。 方舟子张口美国,闭口瑞士。 美国政府一度要求碘盐贴上毒物标签 ,在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曾试图立法补碘,但没搞成功,方舟子倒是大言不惭为美国挂上了率先实行全民补碘的 美名 : 其中最早这么做的恰恰是怎么也算不上 全权社会 的瑞士和美国,他们自上个世纪 20 年代起就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消灭了碘缺乏病,在那里好像并没有听到有人抱怨 我们连吃自然盐的权利都没有啊 。 美国从来就没有实行过 全民食盐加碘 ,甚至没有哪一个州立法实行全民食盐加碘!瑞士呢?中国式的法定食盐加碘连一丝机会都没有,因为那样做违反宪法,在瑞士供应商必须同时提供碘盐与无碘盐以供选择! 方舟子受至网友嘲讽与质疑,还有铁杆粉丝为他辩护,举出德国为例,说明德国全民补碘贯彻得如何深入。 德国同样没有强制补碘的法律 。德国与瑞士相邻,文化上交流多多,但于补碘问题上,德国滞后几十年。德国要在 80-90 年代才搭上碘盐的顺水船, 此前要求对食品加碘有适当警示标记! 对了,顺便告诉大家, 德国不搞碘盐政策,其甲状腺肿发病率也逐年下降的 ,说明要么其它方式补碘有增长,要么普遍生活的改善也可以防治这种因碘缺乏而导致的地方性疾病。 方舟子信誓旦旦地宣告, 据调查,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碘摄入量大约是每日 500 微克,远超该教授划定的安全线,也没见到他们的医学院教授惊呼 是个害人的东西 。 德国以前抵制碘,现在又转弯太急,尽管没有法律强制加碘,但无碘盐也不易得,为方舟子在德国的粉丝证实。于是乎 在网络上仍然可以见到消费者报怨强制补碘的措施,以及医学院教授医生对相关政策的批评 。 九、留美生化博士让人惊讶: 方舟子备受诟病的补碘劣质科普一出台,受到众网友的质疑,有网友针对方舟子海产品的说法批评, churuya (00:57:24) 2009.08.21 : 真是胡说 , 海鱼 \ 虾等海产品又不是天天吃 , 那食盐可是一日三餐几乎全有的 . 究竟需不需要加 , 应有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 , 怎能仅凭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句话呢 . 方舟子的回答证实了他的专业水平: 方舟子 (01:16:57) 2009.08.21 : 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用碘盐, 因为碘是一天也缺不得的 。 碘是一天也缺不得的? 成人体内诸存的碘约在 8000g 左右,事实上,一个人从不缺碘地区迁移到缺碘地区,是要多年以后才发生甲状腺肿大的。 功能储备与营养物质的诸存是生物体普遍现象,方舟子的无知程度让人惊讶(这一句无论如何都算客观评价,故而保留之)。 十、方舟子不知碘盐实属不该 再说说方舟子的出身吧,他毕业于密歇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密歇根州是美国碘盐的诞生地 ,密歇根州立大学声望不如密歇根大学,最早在美国推动碘盐的关键人物是 密歇根大学的 Cowie 教授 。虽然不是出自同一大学,但同处美国甲状腺肿地带的核心,方舟子居然对密歇根州推动的碘盐知之甚少,实在是愧对母校,要知道,在 Cowie 教授推动碘盐以前,密歇根州甲状腺肿患病率高达 38-64% , 方舟子的前辈们在母校讨论学术问题不一定脸红,但脖子却多半是粗的(此说法来自专业文献) 。 十一、中国的碘盐政策调整: 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对于疾病的防治也是如此,在甲状腺肿地方病流行时,患病率往往高达 20-40% ,大面积补碘是最有效率的防治方式。随着普遍营养的改善,地方性流行被遏制以后,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则下降至 10% 以下, 此后要靠更为细致的工作、普遍的营养改善、医疗条件改善、与民众保建意识的增强而逐渐改善的 。举些例子, 2002 年中国报向 WHO 的数据,北京儿童尿碘中位数 195g/L ,上海 173 ,青海 146 ,这些地区甲状腺肿 5% 左右;而贵州达到 340 ,山西 270 ,重度 239 ,甘肃 219 ,但这些地区甲状腺肿仍然接近 10% 或者超过 10% ; 新疆儿童尿碘达到 195 ,但甲状腺肿达到 15.2% ,居全国之最,超过尿碘含量最低的西藏(尿碘 94 ,不到新疆的一半) 。 中国对碘盐政策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其一,即使把人群平均碘供应增加到危险水平,仍然会有部分人存在碘缺乏,更为细致的工作更精确地增加这些人的碘供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其二,碘过量存在着现实风险,作为微量元素的碘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碘反而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其三,因为部分人碘缺乏而强迫更多的人摄入过量的碘存在着伦理与道义上的困境。 中国针对碘的政策改变是利民举措,是符合科学原理的,事实上中国将来的碘政策也必须时时依据科学调查进行适当的调整,让人群处于不缺乏也不过量的最佳水平。 强烈反对不懂装懂的生物化学 专家 对科学的政策变动横加指责,试图让有识之士与科学执政的相关人员在碘政策上进行适当调整的 努力 因为专家的 口水而付之东流 。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382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滥发文理不通之科普文章
fs007 2010-7-15 21:28
按: 在 2009 年 8 月,中国国内针对碘盐展开了大讨论,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全民补碘该不该?》一文。我随后质疑了方舟子的语文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本文质疑方舟子与《中国青年报》编辑的语文水平。 摘要 :方舟子号称语文状元,以自己科普作文选进语文课本为荣。我从小学到高中,语文及格的时间勉强多过不及极格的时间,但似乎对语文状元与全国性大报合作的文章仍然有做教师的资格,对此我很惶恐困惑。方舟子《全民补碘该不该?》语文错误不下 10 处,对于常人来说,投稿后文法错误得不到纠正是要责怪编辑的,但是方舟子 语文状元 却是例外,编辑修改其文法错误,不但有 无知 的帽子要扣上来,还有可能导致 状元郎 不认账,拒绝对文章负责。 全文: 方舟子《全民补碘该不该?》病句成堆,现择其言不及义与明显语法错误者校正之,以免误导小朋友及 科学 青年。 1. 1994 年起中国开始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这项国策显然比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容易得多。 点评: 全民食用加碘盐 ?这是对英文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的中译,应为 全民食用盐加碘 , 全民食用加碘盐 是不准确的,不能反应出该项政策的实际。后半句,国策 比 实施容易得多?在英文中即为 This policy is easier th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at policy ,明显的病句。在英文中要说, This policy is easier than that policy to be implemented 或者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is easier than that of that policy ,中文中校正为 这项国策显然比计划生育国策实施起来要容易得多 ,或者 这项国策的实施较之于计划生育国策要容易得多 。 2. 其实这并非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而是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呼吁的快速反应。 点评: 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呼吁的快速反应 ?看后文明显说的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 3. 这次声讨碘盐的发起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向媒体控诉碘盐 是个害人的东西 。 点评:后一句不完整,这个 他 字不能省略,起码作为语文状元不能。 4. 有人把近年来国内某些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增加归咎于推行碘盐,这倒是很可能。 点评: 这 指代不明,在句首要指代前句整体,有人归咎是一个事实,不 是很可能 ( 是很有可能 )。校正为 近年来国内某些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增加被归咎于推行碘盐,这倒是很有可能。 如此还可以避免一段话中不停地 有人 。 5. 碘是甲状腺的成分,在缺碘的环境中,人体为了合成足够量的甲状腺素,不得不增大甲状腺的体积,那么一旦摄碘量变充足了,甲状腺一时还调节不过来,甲状腺素的分泌量反而过多,就会出现甲亢。 点评:显然方舟子生物医学专家想说,碘是 甲状腺素 的成分。 那么一旦 中的 那么 多余, 甲状腺一时还调节不过来 中的 还 字也多余。 6. 相反的,碘缺乏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点评: 相反的 ?显然,要改为 相反地 。 7. 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后果是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点评:译成英文, The most severe outcome of iodine deficiency is on its impact on mental development. 这是病句,英文中要去掉 on its impact 。改为 碘缺乏最严重的后果是智力发育障碍。 8. 孕妇如果缺碘,胎儿、婴儿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 点评:两次的 不可逆转 ,语文状元还是讲究点语言的美感吧。在逻辑上最好还是要讲清孕妇缺碘导致胎儿婴儿相应地缺碘。校正为 孕产妇缺碘会导致胎儿跟所哺乳的婴儿相应地缺碘,他们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9. 一般人平时哪会留意自己或家人的摄碘量够不够,是否应该特地补碘。 点评:本文多处标点不当, 是否应该特地补碘 后面要用问号。 1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对消灭碘缺乏病很有信心,并把它当成和消灭天花、小儿麻痹症同样伟大的成就。 点评: 并把它当成 中的 并 字多余。很显然,此句方舟子抄至英文,英文中会用 and 承接前句,以避免反复呈述主语,在中文中是否翻译为 并 字,要视语感而定,看具体文中意义是否有 并且 之意。这里把 并 字去掉,则译得更为流利通畅。 11. 但愿这一伟大进程不会因为一些中国时评家的口水而付之东流。 点评: 进程 付之东流 ?校正为 但愿这一伟大进程不会因为一些中国时评家的口水而嘎然而止 或者 但愿 WHO 的这一伟大努力不会因为一些中国时评家的口水而付之东流 。 12. 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吃碘盐,或者时评家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死活不吃碘盐,也应有其自由。 点评:这句子读起就象多处打结的麻绳。方舟子的意思多半是 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吃碘盐,或者时评家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死活不吃碘盐,都应有其自由。 其中的 或者 可以改为 以及 、 和 、 及 等也是合理的。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406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大学生“触电身亡”事件
JYH64J98Y99H 2010-7-4 16:04
作者: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南师大学生洗澡触电身亡 校医手足无措引质疑 6月20日晚,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在宿舍洗澡时触电,最终导致死亡,该事件被称为触电门、洗澡门。截至记者发稿时,校方尚未公布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 校医面对伤者比普通学生更手足无措 当晚22时10分左右,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学生宿舍西苑11栋421宿舍突然传出救人、触电了的呼救声。 触电者是421宿舍的宋振强,当时他正在洗澡。他的室友及时发现了这一惨剧。因为卫生间里有电流,怕再次引发意外,同学们的解救行动被迫停止。 找校医、打120、找楼层管理人员关电闸,现场学生慌作一团。宿舍楼电源总开关及时切断,因为没有触电营救经历,学生们都在等待校医到来援救。 虽说校医院距离宿舍楼不到50米,但10分钟过去了,校医仍未到达现场。朱杰和另一同学将宋振强抬到了楼道里。 刚刚考上救生员资格的胡振洲同学立即对他开始急救,按压胸腔做心脏复苏、人工呼吸,他几乎没有了呼吸,心跳很微弱。胡振洲说。 在事发大概20分钟后,校医终于出现了,让学生们感到诧异的是,医生并没有马上进行急救。 她好像比我们学生还要慌张,第一时间是掏出手机通知校救护车,然后就仅仅是在一旁注视着伤者。一位同学在博文中这样描述了当时场景。 四五分钟后,这位校医接替胡振洲开始急救,按压胸腔、挤压人中和虎口,不时地拿出听诊器听心率。除此之外,她做的更多的是不停地回头张望,有同学认为她在等真正的急救队伍来接替自己。 22时36分,校医院急救车到达楼下。 直到22时45分左右,伤者才被抬上急救车送往栖霞区人民医院,但最终没有被抢救过来。 事故发生后,校方安排多名保安和管理人员封锁了11栋住宿楼,禁止外人出入。 中国青年报记者连续两次探访宿舍均遭拒绝,所有了解该事件的学生也均接到学校通知,禁止他们与宋振强家长接触,禁止接受记者采访。 一位同学说:领导已经找我们谈话了,毕竟我们的毕业证在他们手上。 事实上,早在几个星期前,11幢楼下就贴出了要学生注意电器漏电的通知。事发当天,419、421、319宿舍都发生了漏电现象。 校方的说法是,漏电是因为宿舍楼电路电器老化所致,但校方多次检修均未找到漏电原因。 南师大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事故发生后,校方会同安全专家、热水器厂家检修电路,都没有找到漏电原因。 校医院大夫的水平让师生不敢恭维 事故发生后,许多学生对校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提出了普遍质疑。 一条马路之隔,为什么校医将近20分钟才到?校医到了居然不会急救,也没有采取打强心针等急救措施。 记者了解到,当天校医院有医生值班,校医院的急救车停在离校医院不到500米的车队场地,有专门的司机值夜班。 对宋振强的急救过程,校医院拒绝提供当天的急诊记录和值班医生姓名。 事实上,校医院医生不会急救在南师大发生已经不止一次。 要不是我哥们命大,那次可就挂了。一名同学讲述了他见证过的一次急救。 他的同学突发心脏病,20分钟后校医院医生赶到寝室,手里拿一个听诊器和血压计,手忙脚乱,没有作任何急救措施,一个劲儿地问陪伴的同学,怎么了?怎么办? 急救车上只有一副担架,没有氧气瓶,没有其他急救设备,医生在车上只是为生病的同学按摩心脏,不断喊他名字,其间倒是不忘提醒陪护同学,第二天到校医院交100元的急救费用。 有了这次教训,他们班的同学发生急诊都是直接送大医院,不再找校医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他的同事到校医院输液,一位护士问他:是这样扎吧?吓得老师转身就走。 一位同学运动受伤,校医问他你怎么了? 可能是骨折了?你能觉得你是骨折吗?不是骨折估计也骨裂了?你能觉得你是骨裂吗? 对于一个青年聚集,学生处在运动量比较大的年龄阶段的教育场所来说,骨折扭伤应该是常见病,储备经验丰富的医生该在情理之中。 据了解,南师大校医院现有七八十名员工,学校的急诊并不少,多的时候两三天一次,少的时候十天半月一次。 记者在江苏多所高校调查中发现,并非南京师范大学一家,除了一些开设有医学专业的高校外,多数高校的校医院医疗水平普遍不高。在校医院就诊,主要是图方便,好多学生教师就诊更多的是直接拿药,而医生也主要以开药为主,以及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隔离预防工作。学生对病情稍有疑问都被建议去大医院救治。 即便是一些很基本的医疗体检,有的校医院医护人员都做不好。对于一般的疾病,医生开药基本都一样,感冒就是板蓝根、小柴胡、银翘片,发炎则开头孢、小柴胡。 南京某高校体检,一个宿舍4名学生手臂上都出现了淤血块,一两周后才消失。 另一家高校的校医院也曾出现急救车20多分钟才到的现象。还有一家高校校医院曾将急性阑尾炎病人扔在了医院门口,让他自己去急诊。 某校学生曾就校医院医疗水平进行调研,发现该校医护人员只给学生看病,自己哪怕是小病也要到大医院去看。 很多校医院是高校裙带关系较严重的地方 在很多学校,校医院属于边缘部门,是学校裙带关系较严重的地方,成了校方安置亲属的风水宝地。据知情人透露,校医多是校领导、博导、教授的家属、亲戚,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师生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在大学城未建成之前,一般高校都在市区,距离大医院很近,有急诊一般都被直接送往大医院,而大学城建成后,大量学生迁往新校区,而医疗配套尚未跟上。此时,校医院就成了救命稻草。而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让师生们很失望。 医生不会基本的急救措施显然说不过去,只要是医学专业毕业学生都应该会。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许民生说。但校医院与公立医院不同,只要不违规,卫生局无权干涉。 许民生介绍说,只要学校、大企业等单位提出申请,有具备行医资格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办医院和医务室,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但校医院因为一般学校都不重视,投入少,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其业务培训等工作都是自己安排。 考虑到校医院医疗水平薄弱,卫生局目前已经在大学城建立了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目前一座大医院正在修建之中。 许民生建议,学校应该重视校医院的建设,加强基础能力的锻炼,提高医疗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监管。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6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
zw373737 2010-4-17 17:27
2010年04月16日 09:57:0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长江日报》4月15日)。许智宏的这句话说出了众多人的心声。偌大中国,人口几乎要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经济也马上变成世界老二了,竟然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没有。当人家把诺贝尔奖一个个拿回家的时候,我们还是零,中国的高等教育实力也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太不相称了。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0年最新发布的全球名校百强排名,北大排在第52位,清华第56位,中国这两所首屈一指的名校连前五十强都没进。无独有偶,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排出的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国内名校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无缘世界大学学术前200强。 笔者身在高校,这几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楼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大学好比一个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谓有模有样。可是,有长相没文化,没精神,没气质,成不了世界名模。笔者也认识一些教授专家,可是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像打出租车一样,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 高校是官场的延伸,人们不会忘记厦门大学40个教授争聘一个处长的新闻。高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比如许智宏校长就该是个部长级别。学术被政治豢养,乃至学政不分家,学为政所用。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就是一个铁证。中国每年招五六万个博士,大部分都是当官的,挤掉众多栋梁之才。官员读博大多不过是为了增加个升官的砝码,哪有心情与精力去搞学术,他们的论文质量会好到哪里去呢?许智宏说,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的数量差不多。是啊,中国的博士数量早已超过美国,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早就世界领先。但不要忘了,中国的博士、硕士学位人家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承认的。 许智宏提到,一流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 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也不缺钱花,建个三层楼的食堂都要安装两部电梯,为了教学评估不惜花掉几千万元,用来搞学术的钱都用来搞面子工程了。人家发达国家更不缺钱,但是建筑有的是几百年历史的,教学设施堪称陈旧、落后。前不久,笔者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知名德国学者说,在德国很多亚洲的留学生看到他们破旧的教学设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软件上绝对是世界一流,其学术成就也不是那些只有良好硬件设施的高校所能比的。 与我国那些三流学校几个合并起来争个重点大学名号的做法不同,那些世界顶尖名校规模很小,很少有人数超过一万的。反观中国的名牌高校,个个都人高马大,光鲜亮丽,可不乏素质不高的蛮汉。建校约900年的牛津大学,虽然陈旧,可人家个个都是精英。牛津产生了至少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教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北大培养了几个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 中国人始终心比天高。就在2月28日,科技部还召开发布会,说要在2020年前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大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再次暴露无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长期奋斗,要得到世界的公认,不是想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就能建成的,更不是自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期待中国能有杰出的大学,可目前看来,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问《中国青年报》—别拿公派访问学者说事
shenxzh 2010-2-10 13:29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837771fpage=1 三问《中国青年报》 别拿公派访问学者说事 作者:张小雄 自从踏上美国这篇热土,已有三个多月了,整天忙碌着实验,闲暇时也只是偶尔上上网,了解一下国内的情况。然而昨天打开科学网,看到一篇转摘自中国青 年报的文章《有名有利还有闲 哪来心思做科研留学生自述:别借访问学者项目公费出国游》。我强忍着内心的痛苦看完了这篇文章,看完后我无比愤慨。我们居然被国内的主流媒体说成是 传说中的访问学者。想不到我们抱着一腔热血,沿着钱老当年的足迹来到当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学习先进技术,随时准备着报效祖国,到头来却落得个不忠不孝 不仁不义的下场。何其冤哉! 回头看来,通篇文章充斥着虚假信息和个人主观色彩,言辞狂妄武断,我想问范同学,你遇到多少这种浪费国家资源的人,你做过统计吗?毛主席教导我 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相信,英国的教育也没有告诉你在批判一项事情的时候凭主观想象和部分片面的主观感觉就可以立此宏论。自己还觉得是个人才, 这样的学生有如此怪论也不足为怪。我先不说范同学了,我倒是觉得可能没有范同学其人,一个有语言障碍加上课程紧张的人无论如何是写不出这种刻薄文章 的。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你们《中国青年报》的编辑们是怎么把关这样血口喷人的文章的,我倒要好好问问你们。 一问《中国青年报》,什么是新闻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是如实报道的自由,而不是捏造事实,传播虚假新闻的自由。奉劝发文者首先弄清楚新闻自由的概念, 作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的重要主流媒体,怎么可以为吸引眼球,而肆意发表不经过调查研究的文章?你们考察过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吗?你们凭借一个所谓 的英国留学生的片面之词就下了如此武断的结论有名有利还有闲 哪来心思做科研。你们不知道这样的标题,这样的概括会让许许多多至今仍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科研工作人员寒心吗?我们抛家别子,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祖国的科 研大业。我们舍小家,顾大家,发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却被你们糟蹋为浪费国家资源的罪人,你们于心何忍? 现在社会流行炒作,某些无良媒体,为了生存,不惜代价,挖掘奇闻怪事之事可以理解。但是中青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怎么可以同流合污?怎么可以效仿那 些无聊小报的卑劣行径?其哗众取宠之词在文中随处可见,例如:传说中的访问学者,我(范同学)啃着冷的三明治看着访问学者,你知道吗?绝大部分访 问学者是舍不得吃三明治的。同时,冷的三明治是不存在的,除非范同学特意想吃冷的,英美国家的大学都提供免费的微波炉加热。那么范同学的冷 的三明治是要向国内的大众们误导一种什么信息?仅凭这一点就知道你们没有做深入的调查,一个媒体不做调查怎么能随便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呢?新闻媒体的公 开、公正又如何体现呢? 二问《中国青年报》,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国家给我们访问学者多少钱;国外的最低生活水平是多少;访问学者在国外是怎么生活的;其他国家给访问学者多 少津贴?这些你们做过调查吗?以美国为例,国家给的生活费是1100-1200美元/月,具体数额依据地区而不同。比如加州,国家发的生活补助是1150 美元/月,而学校要求的最低生活水平是1600美元/月,你们说这个差距是多少。一般房租约700美元/月,保险也是法定的、必须的,我们访问学者基本上 都买最低额度的,约每年600美元,这个基本上看不了什么病。你说我们有多少钱去中餐馆,有多少钱去旅游。你知不知道在这儿的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为了省 钱,往往都是到超市去买打折的食品,每天辛苦一天还要回家自己做饭,每天中午带饭到实验室。我们可是无福消受范同学的三明治了。我们访问学者本着以国 家为重之本意,省吃俭用、刻苦钻研,这些有谁调研过? 国家给的生活费是否足以像范同学说的可以在中餐馆大快朵颐,研究一下美食,到英国各地转转,每周都会出去旅游,一年下来,英国的名胜古 迹都被他玩儿了个遍,平时还喜欢呼朋唤友,到中餐馆吃香喝辣?范同学在妖魔化传说中的访问学者的时候,自己给出了答案:粗略地算一笔账 吧:一般一个人在英国一年的生活费约为15万元人民币。那么国家留基委究竟给访问学者多少费用呢?美国平均标准 是:$1100X12(月)=$13200(约合8.97万人民币,我们比范同学认可的生活标准低多了)。 再说大多数访问学者出来还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为的是将来回国报效祖国。以我为例,我到美国后,除了圣诞节和元旦节休息了两天,其余时间 天天都泡在实验室。你们在刊登这篇文章的时候,仔细调查过吗?我相信只要长了脑袋的就会看出这里面存在大量漏洞。每周出去旅游:到底是周末出去还是工 作日去?如果人家周一周五每天工作16个小时,周末出去转转又碍着谁了?人家工作的时候,你能看到吗?经常下馆子:多少频次算多?每月一次还是每周一 次?就这么些生活费,用脑子的人都会算,够下几次馆子?说句实在话,都是工作了的人,见面找个地方吃个饭也没啥不可以吧。何况,人家很可能是从家里自己拿 钱补贴吃饭,有啥不可以?碍着谁了?国家就那点钱,连最低的吃住都难以保障,想吃香的喝辣的,请问范同学和《中国青年报》,费用何来? 三问《中国青年报》,你们目的何在?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果你们为了干涉职能部门的职责、干涉各个高校的师资培养计划,大可以公开发表文 章,不必使用如此的雕虫小技玩弄读者。如果为了逃脱新闻审判的干系故意捏造范同学其人,那你们可是用心险恶,居心叵测。妖魔化公派访问学者究竟可以让你们 得到什么?哗众取宠的八卦新闻就能让贵报起死回生吗?你们却偏听偏信,不经过实际调查就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我真怀疑你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你还是中国 的主流媒体,请你拿出正确的舆论导向。 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是你们的谎言一宣传,就成了清者不清,浊者不浊,黑白都给颠倒了,谎言说一千遍都成实话了。那时《中国青年报》干脆 改叫《中国谎言报》算了!一个媒体如果是这样的话,怎么能取信于民,怎么能履行新闻从业媒体的神圣职责?我相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青 报》请你们自重! 我们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在异国他乡访问、求学的科研工作人员,强烈要求《中国青年报》,向读者道歉,不要侮辱你的读者的智商,不要侮辱中国青年这个称呼!郑重向被你肆意侮辱和妖魔化的访问学者道歉! 中青报文章链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2/08/content_3082116.htm 文中内容部分参考了科学网网友的评论,部分网友参与了文章的修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关心和支持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的网友。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4130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不得不回应了
suqing1961 2009-9-22 22:42
(一) 9 月 19 日 ,我写了篇博文 雷宇:雷人的雷语 ,指出《中国青年报》记者雷宇先生的署名文章在引用杜祥琬院士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 科学道德建设论坛 上讲话时,把老子(《道德经》作者)误为我,闹出了大笑话。 由于我是从科学网博主 陈永江教授的博客 上看到雷宇先生的这篇文章的,因此,博文上网后,我随即在陈老先生的那篇转载博文下留言 ( 见下方小号字,以下同), 提醒陈老师这篇转载文章有问题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uqing1961 陈教授。您转载的这篇博文有问题,请看我今天的博文详细说明。苏青敬上 这事本来与陈先生无关,因为我的博文提到了他,我觉得即使是出于礼貌也应该告诉一下老先生。 陈教授 相互砥砺共同提高 的回应 令我感动: 标题:相互砥砺共同提高 发表评论人: cyj 看到苏青同志的文章,我以为雷宇记者看到后,也会感谢您的纠正文章的。我在想,即使换成我们六人在旁听杜祥琬院士的报告时,恐怕也未必能够听出 老子 指的是道教创始人李耳。 因而,必须感谢您的纠正。我们以及全国媒体和记者们,都会尊重全国人民对于目前在高等学府里面出现的弄虚作假的腐败风气和遗毒,所持的同仇敌忾和努力参与批判的态度的。因为只要是有良知的人们,都会团结一致地将这种损害祖国精神基础、和损害科教事业接班人品德基础的造假分子和造假风气,予以清除和予以批判的,大家都会团结一致戮力同心的。最后再次的谢谢您!博主 我觉得老先生胸襟开阔,谦虚有加,一身正气,令人钦佩。随后,我觉得自己的博文杂文味道重,用雷人雷语,说得可能重了一些,于是 再次给陈教授留言 ,说明写此文的初衷: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uqing1961 谢谢陈教授。我的言辞可能激烈了一些。记者的影响太大了,稍微出错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我们单位,我对每位编辑和记者的要求就是,你们做的每件事情,就如同战士守卫战壕,永远也不要想到后面还有人会帮你顶,你必须把自己看成是文字把关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尽量不出差错,尽量少出差错。 博主回复:谢谢您的文章,给大家提了一个醒:任何事情都要求认认真真。您后面的观点和要求,更是令人钦佩和应该学习。让我们大家认认真真把学术界的腐败堕落清除干净,以利于祖国的未来!陈永江等六人敬礼 . 陈先生的回复见上方,仍旧是大家风范,令晚辈敬佩得五体投地。 然而,自 9 月 21 日 雷宇、雷宇的同事谢洋和叶铁桥纷纷在我的那篇博文后面留言说明《中国青年报》出如此低级差错的经过和原因后他们三人的留言见文后,陈永江教授马上就变换了一副面孔, 给我留下了一段题为 亲者痛仇者快 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半阴半阳的评论 : 标题:亲者痛仇者快 发表评论人: cyj 删除 回复 当一个人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予以夸大发酵,而且沾沾自喜的时候,这个人恐怕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请先生们问问全国人民,他们感兴趣的是: 在重庆会议前后,两院院士门,究竟对什么重大问题发表了那些讲话,宗旨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 抓住文人中的一两个失误大做文章,文词再锋利,调子再高。都只会令全国读者厌恶和遗憾!他们会错误的认为: 此人的动机唯恐和他的宏论大相径庭吧! 我唯恐自己误解了陈教授,于是给他以悄悄话形式留了一段话: 标题: 苏青来信 发表评论人: suqing1961 陈老师您好:您是前辈,我对您十分敬重,尤其是您不懈的学术打假行为。但您今天的评论 亲者痛仇者快 我不知道为什么和原来的态度截然不同。您这里好像是在含沙射影我不应该指出雷宇的错误,或者说他的错误不算什么,我不值得写博文指出。其实,一个人的观点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变来变去,让人瞧不起。按照您的逻辑,您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您去较真。希望得到您在我的博文上公开回复,否则我保留对您那条评论进行评论的权利。 我用悄悄话的形式,是想给老先生一个台阶,希望他解释清楚或消除误解如果确实有误解的话。老先生看来就是不想理解我的这番苦意, 再次作出的回复 令我十分失望: 标题:相信您会冷静下来的 发表评论人: cyj 尊敬的苏青先生您好:事情发生在 两院院士论及如何打假,如何清除学术腐败 的报导上面。您肯定是支持两院院士的这种主张的吧! 在主张情况下,一方的《中国青年报》在报导中出现整个操作流程中的一个失误,您水平高超予以指点,就足够了。干什么让博客文中,讽刺、嘲弄、发酵不止呢?这就是您所说的 我的态度有所变化之处 。 请您冷静,我没有料到您会说出: 您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您去较真吗。 一个是同行之中的一个失误;一个是 坚决进行或者不坚决进行,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是大非 。 难道您在生气的情况下,居然予以等同吗?您不会的!冷静下来您会知道怎么处理,才符合您这种身份的人的准则的。 至于您最后要求我: 希望得到您在我的博文上公开回复,否则我保留对您那条评论进行评论的权利。 这是什么?命令吗? 您尽管进行批判好了,只要不构成 亲者痛仇者快 就行!陈永江敬礼 . 老先生的这个回应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 第一,那篇关于雷宇的博文写完后,我再也没有去做指责雷宇的事情,相反,我在帮助他补救。除了提醒陈先生和发表这篇博文指出错误外,我还迅即通知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的朋友,让他们赶快把科协网转载的这篇文章做技术处理他们确实很快就处理了,把那段话全部删掉了,以免错误进一步扩大。我这样做,在陈先生眼里怎么就成了 《中国青年报》在报导中出现整个操作流程中的一个失误,您水平高超予以指点,就足够了。干什么让博客文中,讽刺、嘲弄、发酵不止呢? 第二,陈教授在前两次回应里,都充分肯定了我指出雷宇文章中的错误的做法,并一再表示感谢,甚至予以敬礼折杀晚辈。然而,转眼间,还是这位陈教授就开始 出尔反尔,对我的做法大加鞭挞,对自己说过的话如此不负责任,观点如此朝三暮四,文字毫无操守可言,令人瞠目。 第三,陈教授为了替自己辩护,不惜断章取义引用我的留言。我明明说的是 按照您的逻辑,您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您去较真。到了陈教授那里就成了您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您去较真吗。如果陈教授做学问和学术打假也是采用这样的手法,我还真要替您捏一把汗。 第四,我给陈先生的留言说希望得到您在我的博文上公开回复,否则我保留对您那条评论进行评论的权利。是提醒陈先生自己去挽回自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果陈先生硬是不领情的话,我只能像现在这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二) 再来说说 《中国青年报》三位记者给我的留言 。在这之前,他们中的两位(除了雷宇外,还有一位我已搞不清楚是谢洋还是叶铁桥了)给我打过电话,向我解释事情的经过,并说可以提供大量证据表明错误责任不在雷宇,而是在校对。我不关心错误是怎么出的,这也不是我和广大读者应该关心的。当雷宇说他去年研究生刚毕业,出此差错且我又用雷人、雷语的字样来揭短,心里很难过。我听他说后,心里也很难过,有点后悔自己不应该用这种语言来嘲笑雷宇他的年龄比我的孩子大不了多少啊!我在这里谨向雷宇道歉。 但是,他们三人的留言,我只欣赏谢洋的留言讲清楚了出错的经过,痛痛快快地承认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真诚地向广大读者道歉,并以此为教训,做好今后的工作。谢洋把这种错误看作是《中国青年报》的耻辱 使《中国青年报》蒙羞,我认为是对的;他本人并不是唯一的责任人,却勇敢地担当,令人敬佩。我欣赏这种有错就认、知错就改、敢于担当责任的男子汉(没搞错性别吧?如果是女孩子,那我更要向她致敬了)。 相比之下,雷宇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他留言的目的就是想撇清自己的责任,而且用文字暗示责任在别人那里。我相信雷宇的话,但雷宇就真的没有责任了吗? 首先,文章见报后,雷宇应该查看样报,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声明更正,尽早挽回影响。事实是,这个错误是在见报两天后我写出博文,又过了两天后雷宇才从别人那知道的。对自己写的文章如此不负责,难道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其次,即使雷宇因出差在外没有及时看到样报(还可以上网看电子版啊),从而没有发现错误,那么,后来知道了,就应该马上通知报社公开登更正说明,真诚地向读者和杜祥琬院士道歉,而不是悄悄地在网上一改了事。第三,雷宇既然已经知道了错误是因为校对把老子误改为我造成的,在《中国青年报》这种知识分子打堆的出版单位竟然都会发生这么无知的误解,那就应该意识到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更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但是,更正后的《中国青年报》仍然采用这种很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老子一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只有 5000 字(注意:这里用的是精确的 5000 字,也是一种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即使杜祥琬院士原话如此,你也有责任帮助他把这句话表述准确),,雷宇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就尽到责任了吗?后来我注意到,其他媒体报道这条新闻时就聪明得多,负责得多,他们是这样叙述杜祥琬院士这句话的:老子一生就写了《道德经》一篇文章,只有 5000 多 字(注意:这里用的是 5000 多字),这样的表述肯定就不会让人误解了。退一万步来说,记者和报社是共荣共衰的关系,以你的名字发表的文章出了差错,致使《中国青年报》蒙羞,你难道就不应该为自己的从业单位主动担当一点责任? 说到叶铁桥,我就更加搞不清楚他的用意了。雷宇和我打电话时,希望尽量消除我这篇博文对他的负面影响,这我理解,也确实准备采取措施帮他一把,因而想淡化处理此事。从事传媒工作的人谁不知道,在网络世界,这样的事情越是讨论,只会让雷宇越难堪。但是,作为雷宇的同事和朋友,叶铁桥好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雷宇和雷宇署名的这篇文章所出的这样幼稚的差错,摆开阵势、拉开架子就要跟我和网上博友进行辩论;叶铁桥不仅不懂最起码的礼貌这一点你应该好好向陈永江教授学习,还对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做了无理加无礼的揣度。他的观点实在是不值得一驳。碰到这么不明事理的人,我也就懒得去和他讲道理了。 其实,做编辑出版的人都知道,干这种职业,谁一辈子不会出一点差错?我自己就出过很多差错,也挨过很多老师和前辈的奚落,正因为有了年轻时的那些教训,尤其是那些前辈难得的指教,我对错误才更加敏感,对出错的后果才更加感到害怕,因而工作也更加小心谨慎,行文更加如履薄冰。出了差错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承认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把别人的提醒和批评当忠告那怕这种忠告很刺耳、很不舒服,以避免今后少出差错,尽量不出差错。 最后声明: 关于这件事情,我的答复和回应到此为止。今后,不管我的博文下面留有什么样的有关这方面的评论和留言,我均不会再予回应。我这样做,一方面是我要信守对雷宇的诺言,不再把此事扩大;另一方面,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继续讨论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希望诸位博友理解。 附件:雷宇、谢洋、叶铁桥留言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eiyu ip:202.99.27.* 删除 回复 我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雷宇,对于报道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我首先对我们的读者和杜院士表示歉意。 需要声明一点,我交给编辑的原稿中,是杜院士会上原话内容,手头有录音和已发送稿件为证,稿件提交时我先后在重庆、黑龙江出差,刚刚回到报社,我查到的第一次版样上也是我的原话内容,报纸出版中有记者采访写作提交稿件 编辑处理 校对等一系列流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问下苏青 ip:202.99.27.* 删除 回复 我相信作为一个记者,也不会出这么大的失误。刚看了雷宇的回复,问题果然出在校对上。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对此感兴趣的人完全可以向中青报寻求核实。毕竟,校对没改错,也不可能愿意承担责任。 但如果事实真如雷宇所言,则苏青的这篇博客完全是标题党,且受到了标题的束缚,做了全称判断,最后一句 雷宇,真是雷人出雷语 更是对事情定性。 苏青如果真当过编辑,当不会不知道一个记者的作品最终面世,不会是记者一个人的功劳,编辑、校对都会参与其中,他们会根据情况作出修改或者勘误,不过,有时候也有可能 勘正 。熊丙奇也就此事写过一篇评论,他在评论中就没有排除编辑和校对改错的可能性。 苏的这种评论,缺乏对事实存在多种可能性必有的敬畏,盲目地选择了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这对了解媒体操作流程的人来说,就更不可思议了。 这样的错误,跟把 老子 改为 我 有什么大的差别呢,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甚至更等而下之,因为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思维上的错误。。 这样的评论,发在科学网上,是不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反讽呢? 欢迎争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谢洋 ip:202.99.27.* 删除 回复 尊敬的苏老师和各位读者 非常抱歉!我是当天雷宇这篇稿子的版面责编,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们报社的出版流程是记者的稿子送过来以后,由编辑改定,然后拼版。版面第一次拼出大样后,同时送交 检查校对 、 值班老总 和编辑本人来做最后的核查。核查结束后,由编辑将大家的意见和核查出的错误誊到一起,然后再交拼版的工人予以更正。 这个错误发生后,我们核对各自的大样,发现是 检查校对 的老师改错了,但是按照流程,检查校对老师的错误,应该由版面责编一一核对后,誊到一块再进行修改。但当天因为版面临时换文倒版,编辑忙中出错,没有一一核对 检查校对 的错误,就让拼版工人直接改了,结果发生了纰漏,导致错误的产生。 这次的出版事故,给记者本人的信誉带来了损害,也使《中国青年报》蒙羞,更让杜祥琬院士蒙受不白之冤。在下深感愧疚!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教训,严格制定的出版流程,一步都不能省。任何一个小错,也许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身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无论大小。 也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中国青年报》,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促使我们进步成长。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问下苏青 ip:202.99.27.* 删除 回复 由于 Ip 地址显示与雷宇的一样,为避免怀疑为同一人操作,我愿意实名参与辩争。 我是雷宇的同事,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叶铁桥,刚才那篇 问下苏青 的帖子是本人发的。按理说利益关切者应当回避,但刚看了苏青的这篇博文,觉得不吐不快,所以才有这样的发言。 我想谈谈个人对某些时评的看法。 当下对时评批评声很多,像叶匡政甚至写过《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我虽然不尽认同,觉得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而言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也对当下的时评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深有同感。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某些时评对所引用的事实出现歪曲,这或者是因为时评作者对事情掌握不透,或者出现了理解偏差,但总之,只要是所引用的事实出现了扭曲,文章所得出的结论就很难站得住脚。 作为记者而言,经常有稿子被时评作者引之为评论的基础,但我很遗憾地看到,时评作者对原稿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经常发生。 所以我觉得,评论本应值得审慎对待。然而,我却很遗憾地看到,一些写手仅仅为了稿费或者点击率,经常过于滥用了这种文体,导致谬误经常发生。 刚才对苏先生的发言,有情绪激动的地方,敬请谅解。但我也建议苏先生认真思考一下这篇博文的表述是否存在问题。因为雷宇是从重庆传回的稿件,刚才编辑此稿的同事也做了澄清。事实证明,雷宇在此事件中没有过错,反而还因这次事件遭受了声誉上的影响,您的博文所依据的事实和做的推论都存在问题,这会不会让雷宇蒙受更多不白之冤呢? 对于这篇稿子出现的错误,虽然作为一个记者,无法代表报社向读者表示歉意,但作为报社一员,给我警醒是在以后的报道中更加精益求精,力争把所有错误都消弭在报纸出版前。 我的邮箱 driftinglake@126.Com ,电话 010-64098213 ,真诚欢迎所有基于事实和理性所进行的辩论。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4777 次阅读|6 个评论
乡村学校正静悄悄地走向集体消亡[转载自中青报]
fractal 2009-5-10 11:03
中青报感觉是目前最好的报纸了,即将退团的我,感到一份安慰的好像就是这份团报还一直保持一颗较好的良心.南方周末早就只成为回忆了.感谢这份报纸最近揭开的贵州公务员强奸幼女案,贵州师大的政委女儿顶替上学案等等. ============== 乡村学校正静悄悄地走向集体消亡 2009-05-09 10:00:4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北京)  跟贴 808 条 手机看新闻 又一所村校消失 曾经的高治乡水塘村村校的操场上,高过膝盖的枯草在风中猎猎招摇,教室墙壁已经垮掉一半,暴露在外的檩子向天空刺出让人心惊的角度,这里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琅琅书声,只有乌鸦和斑鸠在附近树林里啼叫。 记者亲眼见证过水塘村村校的兴旺和衰亡。重庆市奉节县竹元镇水塘村是记者的故乡,28年前,记者念小学时,每天都经过水塘村校,当时,很羡慕在此读书的同龄孩子,不用在冬天踏着厚厚的积雪,翻越高高的山脊,才能到达山脚下的中心校高治小学,不会在鞋里的积雪融化后,脚冻得钻心地疼痛;不用在上学路上看见长长的毒蛇时,魂飞魄散地绕道疯跑;也不会在别人都已完成作业时,自己还行走在回家的山路上。 当年,每次开学时,记者就会发现村校的学生少掉一批,等记者上了初中,水塘村校终于人去楼空,再也没有一名学生了,被整体并入高治小学。 17年前,记者到高治任教,时常路过这里,尽管学生没有了,但依稀看得出学校的模样。 而今,12年后第一次返回故乡,记者发现,此间发生的撤乡并镇让高治乡被撤消,水塘村已改名高治村,水塘村校则走上了垮塌结局,乡亲们对此并不震惊空了多年、失去用处的房子,不垮又有什么用? 就在这12年里,附近的村校静悄悄地走向了集体消亡:当年的高治乡辖区内共有8所村校,而今,只剩下两所仍然在悲凉而顽强地坚守。两校总计不到60名学生,留守者中主要是刚刚入行的代课教师。就连曾经一至六年级设置完备、有200多名孩子的柏树村校也没有摆脱消亡宿命,只剩下幼儿园。 16年前,记者曾造访前双店乡中心小学,因为乡政府搬迁而成为大型村校,其实力和规模与乡村中心小学不相上下,却也未能避免消亡命运。去年秋季,偌大的校园只留下最后3名学生,勉力坚持一学期后,今年春季开学时,悄无声息地结束自己曾经红红火火的历史。 空心村在增多:生源流失和村校衰退互为因果 村校的命运,与农村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密切相连。 12年前,记者所在的水塘村3组有75名常住人口,而今已更名为高治村25组,只剩16人常年在此生活;当年的20户人家每天都会飘出炊烟,而今,有12户常年上锁。 记者是故乡第一批离开的人,而今,除了3名留守儿童,与记者同龄或更小的乡亲已全部离开故乡,多数带着孩子常年在外打工。 海拔1497米的轿顶山附近的重重山峦,而今已成为一个个空心村,失去生源的村校逐渐式微,显然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让下一代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摆脱在贫瘠山区终身务农的命运,为此,他们宁愿承受代价:干最累最脏的活,生活在他乡的最底层 就这样,一方面,孩子的减少让村校的生存出现危机;另一方面,孩子的离开,又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看,村校的危机是它自己造成的。 日积月累中,村校渐渐从山乡淡出,当年给村校带来强势压力的中心小学,而今,强烈感受到辖区内生源不断涌向镇上、县里甚至重庆主城学校所带来的生存危机。 尽管接管了当年村校的势力范围,高治小学的学生数并未因为招生半径的扩大而增加,基本维持过去的水平。 乡村抵制学校减少的质朴表达 就在乡村小学逐渐萎缩的同时,城镇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奉节县,奉节师范附属小学现在校学生超过6000人,辽宁小学学生接近5000人。在上个世纪里,这种规模的小学,在当地是难以想象的。 城市学校越来越强势,乡村学校越来越弱势,愈来愈强的马太效应汇成的历史洪流汹涌向前,乡村学校难以抗拒。 生源不断流失,注定乡村学校总体上必然萎缩,但是,对于那些家庭难以承受去镇上、县城读书经济负担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乡村学校每消亡一所乡村学校,就意味着从总体上看,孩子上学更为不便,增加花在上学路途的时间,与此相对应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突出。 在高治,村民对学校日益减少的不安终于集中爆发了,衍变出一场护校行动。 竹元镇有竹元中学、高治中学和青莲中学3所中学。青莲中学偏居一隅,位于镇上的竹元中学相对强势,顺风顺水地发展为拥有2700名学生的大学校,居于其中的高治中学则在沉浮波折中极为艰难地前进,近年来,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办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数量由低谷时的200余名增长到高峰时的近千人。去年,该校在家长们最为看重的升学率通过考试获得的重点高中竞争性指标达到10∶1,而全县的平均水平在20∶1左右。 就在村民评价高治中学在走上坡路,越爬越高的时候,2004年,有关方面基于高治中学污染县城重要生活水源等原因,决定搬迁高治中学。 去年,有关方面决定,将高治中学合并入竹元中学,就在两天前已开会确定合并事宜,正在核算资产时,消息传出,闻讯赶来的家长焦急而愤怒地锁上了高治中学的大门,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声援这场护校行动。在随后的面对面协商时,家长们表达了保留这所中学的强烈愿望,甚至当着领导的面,给深得学生和家长推崇的年轻校长徐清云宣布了无期徒刑:不许调动。 突如其来的护校行动让一条腿踏上终结命运的高治中学得以存续。当时,迫于压力,两校合并很快中断,高治中学得以继续单独招生。 据悉,这种格局并不会维持多久,在操盘手的新思路中,高治中学仍很可能走向消亡,酝酿中的方案将包含折衷方案,以兼顾希望就近求学的学生的利益。 这次事件,传达出了乡村农民对于农村学校布局的热切关心。 固然,很长一段时间,城镇学校挤破头、乡村学校无人读的分化现象仍将普遍存在,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倾向于让孩子到城镇入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他们希望在乡村保存相当数量的学校,让孩子能就近入学,避免早上上学和晚上回家两头黑,并让学校之间维持竞争的态势。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不该一味求大!领导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从政绩出发!一位村民向记者提出自己的见解:那些巨无霸式的中小学往往存在硬件难以支撑、班额过大的问题,后勤管理也难以跟上,一校独大的局面还给农民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额外负担。 没有风琴或录音机乡村中学的发展困境 很难想象,被乡亲力保的高治中学,居然连一架风琴都没有。学校的实验室,已成为无法使用的危房,学生对神奇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局限于书本的记载和教师尽可能绘声绘色的描述。 学校的年轻教师,只有1000元左右的月收入,连读书时欠下的债都难还清。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在现在的生活品质和未来生活计划中找到最精确的平衡。 这里的教师如果身体不够健康、家里出点意外,连在县城甚至镇上买套安身立命房子的决心都不敢下。 贫困和闭塞,让年轻教师比赛似的先后远走高飞,考研、转行或者调动。 类似情形,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 从校舍看上去,巫溪县文峰镇马坪中学属于中等水平的乡村学校,其试验仪器,加起来价值一万元,这远不及多数都市学校的零头。 该校现在甚至没有一台录音机,曾经有过的录音机坏得不能使了。购置新的?一台不够用,多了买不起。 学校的一处栏杆锈蚀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但一万元左右的费用,让学校放弃了维修的奢望。 学校近60名教职工,却只有一栋能容35户的教师宿舍楼,资历不足以进入这栋宿舍的年轻教师,只得在农户家租房住,学校每月给20元/人的补助。 那栋众人艳羡的教师宿舍楼,也仅有几套一居室,其余的全是16平方米大小的单间,整栋楼只有底楼一个由单间改造成的公共厕所。 在巫溪县中岗乡小河初中,教师宿舍被汶川大地震震成危房,46名教职工中,在办公楼里腾房住了6人,学校在外租了9套房,住着几十个家庭。 每间面积为23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住了24名学生。相当于城市里1个孩子的卧室,住了8人。空间的利用被发挥到极致,必须睡上下铺,过道窄到不能更窄。 学校距离县城120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平时单边车费40或50元。而今,因为修路要绕道,需要花大半天才能到达,往返车费涨到140元相当于教师平均月收入的约1/10。 几年前,一名新来的大学生历尽折磨到达学校,到学校和周边一转悠,心灰意冷,决意直接拎包回家,刚升任校长的陈帮界赶紧做工作,对方才留了下来。 一名特岗教师在此和同事结婚,父母前来探望,几名单身教师挤出一间房来,编出每个教师都有房住的善意谎言。 这种情形,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并不罕见。 近年来,重庆教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晴天阳光穿过,雨天戴着斗笠上课,课桌三只脚,石头当凳坐,随时东榷西榷(注:方言,意为张望),免得瓦片打脑壳记者读中小学时流传的这段顺口溜早已成为历史。 重庆在全国率先偿还普九历史欠债、一举解决近万名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津补贴、全部消除中小学库存的D级危房、大手笔地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和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水平,解决了很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但城乡学校之间依然存在的客观差距表明,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实现教育的相对均等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师收入低,管理者缺乏用经济杠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手段,好教师竭力跳槽、好苗子轻易被挖、教师工作难安心、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的尴尬局面成为难以破解的现实课题。 乡村学校的撤并应与标准化寄宿制建设同步 乡村学校大量撤并,致使山区的中小学学生上学可能要到五六十里外的地方,车费、住宿费、伙食费,盘算下来,成为农民很大的一项负担。如何控制以撤点并校为主要特征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在这项改革已推进多年以后,再度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 高治的护校行动参与者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让学校和孩子一起进入城镇是不是解决乡村教育难题的唯一出路? 不少受访者表示,农村保留一定数量的学校是完全必要的,解决乡村教育难题,不能仅仅简单地一刀切掉乡村学校,关键在于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与薄弱乡村学校治理同步推进。只有解决了乡村学校发展问题,乡村的学校布局才有实质意义。 一旦二者脱节,乡村学校的集体沦落将不可阻挡,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费用攀升、青少年独自求学导致生活和心理问题、学生辍学、城乡教育差距拉得更大、废校利用难、乡村教育资源被闲置浪费与城市教育资源不堪重负的矛盾加剧等副产品也将逐步显现出来。 此外,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导致许多孩子不得不远离父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将对农村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的竞争有如一场考试,对差生的表现不应一棍子打死,要具体分析各种主客观原因,看能否找到提高的办法,如果以败者出局作为学校布局的基本游戏规则,乡村孩子未必受益。他们说。 采访中,决策者的眼睛要往下看、认真关注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保留乡村学校的必要数量、不要让乡村学校的软硬件被城市学校拉得太大、切实促进教育公平,是记者听到的最普遍的呼声。 乡村学校的布局结构直接决定了各学校的服务半径,而确定学校的服务半径必须兼顾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因素,其中,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应是一个重要指标。 一旦城乡学校的剪刀差得以有效消减,乡村学校生源大量外流的现象就会缓解,乡村的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就会显现出来这是护校行动中的高治中学所昭显出的事实。但那些前进中的乡村学校的未来走向,将受制于它的办学条件,从这个层面上看,乡村学校布局还与统筹城乡教育、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紧密联系,它是教育公平大命题的一部分。 设备、师资和经费,是人们为统筹城乡教育给出的建议的关键词。 记者采访了4个库区县的10多所乡村中学,受访者一致表示,以城市学校的现状推论乡村学校是不切实际的,希望决策者能正视乡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设备都并不充裕的事实,不要只记得投入重金打造重点学校、品牌学校,还要对乡村学校的发展给予倾斜。 师资问题是解决乡村学校发展的症结所在,要拿出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不能只在会上强调,却不具体落实,他们建议,切实控制乡村学校教师流动的流向、流速和流量;实施教师定期交换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保持职称指标在城乡教师中的比例基本持平,乡村学校教师跳槽后,原学校应相应补充职称指标,以保护教师不断在业务上进步的积极性;现在的教师培训水分过多,形式主义严重,应从经费和制度上,保证教师能得到有效培训;适当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设置贫困边远地区教师岗位补贴 他们说,一费制等措施实行后,学校费用捉襟见肘,管理层缺乏用经济手段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渠道。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窘境,已成为一个体制性问题,需要着力破解。 标准化和寄宿制,则被认为是现阶段扶持乡村学校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抓手。 如今的城乡学校竞争,被乡村教师比喻为大象和蚂蚁的搏斗,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意义在于让乡村学校不至于在竞争起点上就输得太远。 他们说,推进标准化建设,要尊重乡村学校的发展实际,打个比方吧,给每个学校配备一套价值万元的高档音响设备,这当然很好,但如果可以选择,还不如给每个班配备一台录音机,让孩子们跟着磁带读读英语单词。体育设施、文化设施、(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备的建设也是一样。不要好高骛远,不求高档,但求实用,实现最大教育效益。 建设寄宿制学校,则被认为是应对学校减少、很多孩子离校远问题的现实选择,能解决农村学生上学的安全隐患,保证学生有充裕的在校学习时间,同时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和作息。 眼下,乡村学校在学生宿舍、学生用床等硬件投入方面,与客观需要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开水房、浴室和食堂方面的建设需求更为急切,如果食堂太小,厨师只能把饭菜抬到操场上,孩子们排队打饭,到宿舍吃,一下雨,就很成问题,弄不好可能酿成集体卫生事故。 另一个问题是,寄宿制学校需要加强文化体育设施配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现在的很多孩子放学以后不知道干什么,素质教育也很容易流于空谈。 (本文来源: 中国青年报 ) ------ http://news.163.com/09/0509/10/58S603AI00011SM9_2.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质疑《中国青年报》 ——兼答有些网友的提问
rqyang 2008-7-26 08:30
《中国青年报》的《上海交大副教授被指剽窃 举报人被校方解聘》报道公布于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许多多媒体争相转载,大批读者和网民义愤填膺,纷纷谴责上海交大恶意报复、丧失良知的卑劣行径,个别人还因义愤过度而失去了应有的理智。这种社会效应,不知是《中国青年报》预料的还是始料未及的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大家一看题目就知道,举报人被校方解聘了,这还不引起义愤?再细看题目,被指剽窃大概是被指控剽窃的意思吧?看来标题作者对是否剽窃没有下定论,文章重点也不是来论证是不是剽窃的。文章标题的重点是揭发因举报而被上海交大解聘的严重问题。这就是本文产生如此轰动效应的主要原因。 我在博文《我所知道的交大副教授剽窃案》中指出,上海交大在薛小怀学术问题事件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认真反思。不管事件当事人、有关单位还是其他人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推进我国学术反腐败工作的进展。 但在另一方面,在这纠正人人厌恶的学术腐败过程中,重要媒体或有关官方应该怎样理智、现实地处理这些大量复杂的案件,怎样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能向更深入、更有效的方向发展,这是媒体的责任,这也是党和国家政策能否很好落实的关键。 目前,被一些官方媒体和有关官员也公开称为范跑跑的范某要对此提出起诉,这实际上就是对反一种倾向而出现另一种不良倾向的反弹或反抗。在不断完善法治的我国,应该重视这种反弹或反抗。否则在反诸如不正之风的行动中,可能会越反越乱,越反越严重,甚至会被引入歧途。 在不堪回首的对犯错误干部的批斗,在对小偷进行示街、殴打、谩骂,甚至致死的种种教训中,我们在反思中进步。这种进步是健康进行反不正之风、反腐败斗争的保证。 但是我们细读了《中国青年报》的《上海交大副教授被指剽窃 举报人被校方解聘》的这篇报道后,我们看到这种进步是多么的艰难。 第一,《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文章,在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大胆利用标题引导读者产生了上海交大恶意报复、丧失良知的义愤,起到了媒体最渴望的轰动效应。标题明显暗示举报人是举报的受害者,上海交大是罪魁祸首,这样上海交大就变成了群情激昂,口诛笔伐的对象,而这一切在文中找不到可靠的证据,仅是假设于文章的联想或猜测。这种情况,作为重要的官方报纸,重的可以称为诽谤嫌疑,轻的说可以认为遵守道德守则不严或有意炒作的不良作风。 如果要让《中国青年报》这种不负责任的标题模式继续蔓延的话,那么它的不良后果可能比一般的学术腐败更严重。 我的一些校外朋友对上海交大是否是有意报复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一种说法是有可能;另一种说法是根本不可能,但都拿不出有力证据,因此他们即使在私人博客里也不敢对此冒然评说,相比之下《中国青年报》的胆子就大多了。 第二,在这种炒作标题的掩盖下,任意公布犯错误年轻人的有关具体细节,而《中国青年报》的有关负责人也应该知道,未经多方核实,或有关单位、机关的同意,这些细节是不能由官方媒体随意公布的,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严肃的政策问题。(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吓人的大标题做掩盖,他们大概也明白随意公布这些具体细节是不合适的,更何况作者自己还认为这个案件还处于指控状态。) 大家可能对我国近几年对犯罪分子称呼的变化有着深刻印象。即使在现场抓到的证据确凿的杀人犯,在未正式判决之前,所有正规媒体和官方发言人一律称为杀人嫌疑犯,这嫌疑两字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国外对犯罪嫌疑人蒙面的做法,我国也开始效仿,这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反看《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文章,这种进步受到了挑战。 为什么上海交大只在一定范围内传达薛小怀学术问题的处理意见?为什么上海交大没有授权会议参加者可以自由公布会议结果?只要有一点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至于上海交大处理结果公平不公平,有关规定合适不合适等等事情,有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去了解、去反映,这是应该得到保障的权利。 前几年的新闻可能大家还历历在目。一个劫持出租车的暴徒被车主用汽车撞成重伤后,车主无奈地走向了法庭;一个偷自行车的小偷被车主殴打致伤后,车主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这就是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你能说法官不恨劫车暴徒吗?你能说律师不恨小偷吗?当然不是。如果没有这种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整个社会就会乱套! 不是说犯了罪的人就可以让人任意宰割;不是说犯了错误的人就可以随意在全社会曝光的。我国政府从来就有对犯罪分子和犯错误人的严肃政策,特别是对青少年犯错误的人。《中国青年报》更应该知道这个政策。 综上所说,《中国青年报》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是,它利用上海交大有薛小怀学术问题的软肋,采用联想或猜测的手法制造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狠狠打了上海交大一棍子,使上海交大受到了严重伤害。 殴打小偷致伤的车主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而《中国青年报》这篇文章的所产生的问题就可以忽视了吗? 今天是专门谈《中国青年报》的问题,没有涉及其它内容。我还是这句话:该批的批,该说的说,一码是一码。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不断规范行为,走上越来越健康的道路。
个人分类: 日记随想|11167 次阅读|13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